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国际名校

仪器信息网国际名校专题为您整合国际名校相关的最新文章,在国际名校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国际名校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国际名校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国际名校话题讨论。

国际名校相关的资讯

  • 来亨科学仪器产品进名校!!!
    北京来亨科学仪器于99年成立,不断研发生产国产好仪器,为广大的用户提供高品质的实验室仪器。 在北京来亨科学仪器成长的长河中,来亨科学仪器生产的喷雾干燥机系列陆陆续续的落户于各大名校,经得起各重点实验室实验的检验; 花开谁家!略表北京几家!
  • 7000美元大奖尘埃落定,名校争锋谁执牛耳
    1943年,瑞士万通在瑞士的Herisau小镇成立,年轻的Bertold Suhner先生在一家纺织厂二楼租来的小屋里开始了自己的创业生涯。时光飞逝,进入21世纪以来,瑞士万通已经发展成为电化学领域不折不扣的领军人物,其办事处和分支机构也早已遍布全球,值此瑞士万通成立75周年之际,为纪念Bertold Suhner先生创新和改造世界的精神,瑞士万通在年初便开始举办了“青年化学师奖”评选活动,旨在奖励这些年轻聪明的头脑,让所有年轻人向世界展现自己的伟大想法! 自2018年1月1日至2018年7月31日,经过七个月的征集,瑞士万通收到全国多所高校青年才俊的投稿。投稿人来自清华,北大,中科院,香港中文等国内几十所名校和科研机构,学历也是从本科到博士不等,稿件中更是不乏曾在《Science》《Nature》等杂志发表的文章,可谓琳琅满目,珠玉在怀。7月31日投稿截止后,瑞士万通便组织由公司内外专家组成的评审委员会按照既定规则对收集到的稿件进行了评审,最终按照综合得分得出前三名获奖者,分别是:易琳,苏州大学药学院博士,参赛题目:基于离子色谱(HPAEC-PAD)与飞行时间质谱(Q-tTOF)联用技术精准解析多糖结构序列的研究孙鹏,南京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博士,参赛题目:Two years online measurement of fine particulate nitrate in western 1 Yangtze River Delta: Influences of thermodynamics and N2O5 hydrolysis罗德映,北京大学物理学院人工微结构与介观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博士,参赛题目:高效率反式平面结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恭喜三位获奖的同学,其中易琳同学除可以获得7000美元现金大奖外,还可以参与全球角逐,与其他国家的第一名竞争三位前往瑞士参观的资格,另外两位同学则分别获得由瑞士万通提供的2000美元和1000美元的现金奖励。三位获奖者均将享受瑞士万通专门为他们举办的颁奖典礼,并在颁奖典礼上对自己的获奖论文发表报告。颁奖典礼时间地点如下,欢迎小伙伴们强势围观,到场都有精美礼品相送。时间:2018年10月31日下午13:30-16:30地点: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E1馆 M11会议室除此之外,在本届慕尼黑上海分析生化展上,瑞士万通还有两款新产品发布,展台位置E3.3500,欢迎大家到展台参观了解。
  • 英名校教授疑因筹集研究资金压力大自杀身亡
    中新网12月5日电 据外媒报道,大学是追求知识的地方,但英国伦敦帝国学院一名毒理学家,却被指从事的研究未能有效筹募捐款,遭高层不断逼迫,甚至暗示要解雇他。这一压力疑似导致他最终在家中自杀身亡。   据报道,52岁学者格里姆未婚独居,在9月25日被发现自杀身亡。他在死前曾经接到实验医学部主管威尔金斯的电邮,指他所从事的&ldquo 抗癌基因&rdquo 研究,未能筹集到部门要求每年20万镑的目标,如果格里姆有意到其他地方发展,学院可以提供协助,暗示可能会把他革职。   格里姆随后向同事发电邮,题为《教授在帝国学院受到何种对待》,称他活在被解雇的威胁下超过一年,他受到的待遇更犹如垃圾。   格里姆称:&ldquo 这不再是一所大学,而是一笔生意。高层在赚钱,我们这些人则被榨取金钱。&rdquo   虽然格里姆疑被校方逼死,但有同事透露他们不感到震惊,称:&ldquo 高等教育如今就好像是大生意,帝国学院绝对重视它在世界的排名。&rdquo   校方则否认曾经向格里姆作出威胁,辩称只是协助格里姆开拓&ldquo 更具竞争力&rdquo 的捐款,并称正调查事件,希望从中汲取教训。(原标题:英国名校教授疑因筹集研究资金压力大 自杀身亡)
  • 6所名校斩获1个亿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 nbsp & nbsp 继前几天,科技部公示了一大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后,科技部又公示了1个重点专项项目清单,项目共有6个,总经费共有1亿元。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 nbsp & nbsp 最近公示的是“精准医学研究”重点专项。6个项目分别由6所名校牵头,分别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山大学和华南理工大学,项目经费均超1400万元,其中北京大学李全政负责的“精准医疗临床决策支持系统研发”总经费最多,达到2462万元。6个项目的立项情况如下: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8/uepic/1af0755a-1c0d-47ea-aba7-47c242e230e3.jpg" title=" 屏幕快照 2018-08-30 下午9.31.29.png" alt=" 屏幕快照 2018-08-30 下午9.31.29.png" / /p p br/ /p
  • 技术服务万里行之系列报道|(一)欧波同用行动履行服务承诺 走进中原名校——郑州大学
    时值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欧波同以实际行动履行了客户为先的服务理念,用我们的实际行动再次向广大客户展现了高品质专业技术服务的品牌形象。 今年2月中旬,为进一步加强欧波同有限公司与高校、科研机构及企业的紧密合作,提升服务质量及用户体验,欧波同有限公司正式立项启动‘2017欧波同技术服务万里行’活动,委派专业应用技术人员为客户免费提供一次增值应用技术服务。 活动首站(3.06-3.10)我们走进了中原名校——郑州大学,我司派出专业应用技术工程师2名,为郑州大学化学实验中心仪器共享平台进行为期一周的技术服务与培训工作,并与平台领导就合作共建实验室、科研成果转化等合作进行深层次交流和洽谈。 本次技术服务活动得到平台领导及老师和同学的大力支持和响应,为仪器共享平台培训操作人员4名,为设备进行一次免费性能测试及维护,详细解答广大师生在设备应用过程中的疑难问题,并就进一步紧密合作进行了友好洽谈,达成初步意向。 活动现场图片: 郑州大学化学实验中心,作为国家级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国家级化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在中原地区有着重要的影响力和示范作用。此次技术服务活动加深了双方的合作关系,对公司品牌在中原地区的影响力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欧波同有限公司希望以此次‘技术服务万里行’活动为契机,通过我们的努力,为广大用户的科研、生产和检测活动助力,实现共同成长、合作共赢! 欧波同有限公司作为中国领先的微纳米技术服务供应商、德国蔡司(ZEISS)中国战略合作伙伴,长期专注于微观纳米技术应用解决方案的推广与研发,正在为数以万计的中国用户提供高品质的产品与国际尖端技术服务,在冶金、机械、化工、电子、纳米材料等多个领域得到了用户的广泛认同,并与各行业用户建立了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欧波同将一如既往致力于中国微纳米技术的创新与发展,与中国广大客户一起携手共同描绘中国高端微纳米科技振兴辉煌的广阔蓝图!
  • 英国名校联盟23所大学曝学术造假丑闻 联盟含牛津剑桥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title=" 2017329912155660.jpg" style=" HEIGHT: 331px WIDTH: 500px" border=" 0" hspace=" 0"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3/noimg/83626863-9a01-4663-9890-6b16880a0c94.jpg" width=" 500" height=" 331"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资料图片 /p p   英国媒体揭发,由牛津、剑桥、伯明翰等24所名校组成的“罗素大学联盟”中,23所大学在2011年至去年间隐瞒至少300起涉及论文抄袭、捏造及数据有欠准确的情况。 /p p   为求争取研究经费,不少大学教授都要不停向学术期刊投稿。英国媒体称,“罗素大学联盟”当中23所大学在2011年至去年间,隐瞒至少300起涉及论文抄袭、捏造及数据有欠准确的情况,当中逾30篇论文被撤回。 /p p   遭撤回的论文大多曾被认为“突破性医学发现”,其中近年最具争议的是伦敦大学涉嫌行为不当的问题。 /p p   该校伯贝克学院院长拉奇曼的多篇科学论文遭到校方调查,最终有两篇需要撤回,另外6篇经修改后获得刊登。 /p p   拉奇曼的论文问题漏洞百出,其同事曾就当中超过50篇提出疑问,包括未获得许可便擅自在论文加入他人的数字及图像。今年1月,伦敦大学计划再对拉奇曼展开新一轮调查。 /p p   除伦敦大学外,一篇刊于《科学》期刊、讲述使用免疫系统对抗癌症的“突破性”论文,去年12月在伦敦帝国学院调查后,同样需要被撤回。 /p p & nbsp /p p & nbsp /p
  • 助力双一流!知名高校纷纷建设国际校区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left " 最近,国内知名高校合作办学的新闻引发关注。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12月1日,清华大学与深圳市签署全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协议的内容主要有合作共建世界一流水平的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等。深圳市委书记、市长以及清华大学校长等重量级领导均出席。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同样在12月1日,另一所知名高校——天津大学也爆出将在福州建设天津大学福州国际校区的新闻,福建省领导、福州市领导以及天津大学校长等出席。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除清华和天大外,近年来还有浙江大学、华南理工大学、重庆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华南师范大学等已经建成或拟建设国际校区(国际联合学院)。在高校“双一流”建设的大背景下,国际校区已成为各大名校推进国际化办学的重要选择。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双一流名校纷纷建设国际校区 /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12/uepic/29fa7519-3081-4b46-9b37-3262f58d5579.jpg" title=" 屏幕快照 2018-12-05 上午9.22.14.png" alt=" 屏幕快照 2018-12-05 上午9.22.14.png" /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据不完全统计,2013年以来,至少有7所双一流名校已建成或拟建国际校区。虽然目前仅有浙江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清华大学正在建设或已建成,但从近期多所高校密集与其他机构签约,也可以看出名校对“国际校区”的青睐。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学院(海宁国际校区)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浙江大学于2013年2月启动筹建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学院(海宁国际校区),并于2016年9月正式招生开学。2017年10月,占地1200亩、总建筑面积约40万平方米的校园全面启用。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目前,已引进英国爱丁堡大学、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校区共同成立浙江大学爱丁堡大学联合学院和浙江大学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校区联合学院,开设生物医学、生物信息学、电气工程、电子与计算机工程、机械工程、土木工程等专业。国际商学院(筹)已经成立,文理学院(筹)等也在加快布局。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国际校区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2017年3月15日,教育部、广东省、广州市和华南理工大学四方共建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国际校区协议在北京签署。其办学地址位于广州国际创新城南岸,占地面积约1700亩,预计总投入超200亿元。计划2019年9月开始正式使用,到2021年完成所有学院的筹建和招生。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在国际化办学模式上,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国际校区将采用“中方为主,国际协同”的方式,由每个学院和全球排名前100、学科排名前50的世界一流大学进行“一对一”或“一对多”的合作,汇聚全球高端创新要素开放办学。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重庆大学国际校区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2018年10月12日,在重庆大学90周年校庆年启动大会上,重庆大学就提出重点工作中就包括建设国际校区。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据悉,重庆大学将加强与世界一流大学和研究机构开展中外合作办学,引进国(境)外优质教育资源,完善国际化的人才培养体系。同时,与九龙坡区合作共建重庆大学国际校区,汇聚国际教育创新资源,实现师生集中学习,资源集中调配,学科集中发展,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到2020年,基本完成重庆大学国际校区建设,首批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入驻。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国际校区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2018年8月7号,江北新区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签订合作框架协议,共同推进南航江北新区国际校区建设。据悉,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国际校区位于南京江北新区,校区东邻滨江大道、西靠横江大道、南临长江三桥、北近长江五桥。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校区规划用地面积约400亩,规划建设面向未来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战略需求,是中外合作办学和新兴交叉学科发展为一体的非独立法人国际校区。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华南师范大学国际联合学院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2018年11月10日下午,华南师范大学国际联合学院成立暨国际化办学签约仪式在华南师范大学南海校区举行。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华南师范大学国际联合学院按照“中方为主,一对多”的原则,聚焦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产业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需要,重点与英国阿伯丁大学、澳大利亚科廷大学、美国圣路易斯大学、法国尼斯大学、法国图尔大学等国外名校开展强强合作。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2018年12月1日,清华大学与深圳市签署全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合作共建世界一流水平的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据悉,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这是清华大学唯一的国内异地办学机构,将在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2001年建设)、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2014年建设)基础上建设的新型高等教育机构,将大力吸纳国内外一流高校、高水平科研院所、企业等各主体的优质资源合作办学,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2018年5月7日,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一期工程(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在深圳大学城奠基。该项目建设面积15.6万平方米,预算12.6亿元,将包括教学实验室、科研用房、教学产学研用地等,预计2021年投入使用。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天津大学福州国际校区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2018年12月1日,天津大学与新加坡国立大学、福州市人民政府、福建省教育厅在福州签订合作办学协议。根据协议,天津大学将与各方在榕共建天津大学福州国际校区(暂定名),打造高水平、开放式、国际化的一流机构和平台。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天津大学福州国际校区办学定位为天津大学下属的非独立法人资格的非营利性教育机构,将陆续引进境外优质高等教育资源,设立若干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或项目)以及高水平科研和成果转化机构。天津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福州联合学院是天津大学福州国际校区第一个子项目,将开展光电子与柔性电子、先进制造、先进催化与能源材料等领域的科研合作和人才培养。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国际校区”有何不同?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截至2018年6月,我国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共有2342个,其中本科及以上的机构(项目)有1090个,涵盖了除青海、宁夏和西藏以外的所有省区市,作为探索之中的一种中外合作办学新形式,“国际校区”有何不同?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从目前各大高校披露的信息来看,国际校区项目基本上可以用“中方为主、国际协同”、“一对多”、“高水平”等关键词来概括。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中方为主、国际协同”指的是国际校区的办学定位。它应该是各大高校的有机组成部分,并且要服务于各大高校创建世界一流大学中;“一对多”指的是不限于与一所国外大学合作;“高水平”指的是这些国际校区将聚集若干所世界综合排名靠前的名校。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以目前已建成的浙江大学海宁国际校区为例,其本身是浙江大学下属的非独立法人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目前已引进的英国爱丁堡大学、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校区为世界一流大学,在生物学、生物信息学、电气工程、电子与计算机工程、机械工程等方面世界领先。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为何要建国际校区?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有关专家分析,近几年各大知名高校大手笔建设国际校区,背后有多方面的重要原因。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在经济全球化向前推进的大背景下,教育资源也正在快速跨国界流动。对于高校来说,顺应国际化潮流,积极推动办学体系结构和教育教学模式的变革调整,利用全球优质教育资源提高自身办学能力和教育质量,将会大大促进学校发展。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同时,国家“双一流”建设对高校国际化提出了明确要求,而国际校区的建设可成为高校推进国际化的重要举措。2018年8月,教育部、财政部和国家发改委联合发布了《关于高等学校加快“双一流”建设指导意见》,明确提出高校要大力推进高水平实质性国际合作交流,成为世界高等教育改革的参与者、推动者和引领者。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此外,建设国际校区也可以满足目前部分国内学生多样化的求学需求,提高学校的生源质量和国际影响力。 /p
  • 成功击败国际巨头丨英国南安普顿大学“薄膜热电参数测试系统”安装成功!
    南安普顿大学(University of Southampton),建于1862年,是英国老牌名校 , 世界百强名校 ,英国常春藤联盟罗素大学集团成员,世界大学联盟成员,SES-5成员。南安普顿大学是英国大学专业评级中唯一一所每个理工部门都收到五星研究评级的大学 ,被公认为世界顶尖理工大学之一。 近日,嘉仪通科技的“薄膜热电参数测试系统(Thin-Film Thermoelectric Parameter Test System)”在英国南安普顿大学安装成功!该项目于今年5月在全球范围内公开竞标,嘉仪通科技的薄膜热电参数测试系统(MRS-3)成功击败国际巨头,获得评审专家一致认可。 作为国际顶尖的理工类院校,南安普顿大学一直非常重视热电材料领域的科学研究。此次采购嘉仪通科技的薄膜热电参数测试系统(MRS-3),也是对嘉仪通科技在热学分析仪器,尤其是热电材料物性分析仪器的高度认可。在安装调试过程中,嘉仪通科技安排最专业的安装调试人员前往南安普顿大学进行安装和测试,不仅高质量的圆满完成了安装任务,而且认真服务的工作态度获得了该校师生的高度评价。南安普顿大学设备安装调试现场 嘉仪通科技一直致力于在全球范围内,为从事新材料尤其是薄膜材料物理性能研究的客户提供热学和电学分析测试整体解决方案。此外,嘉仪通将在北美、英国、新加坡、印度、巴基斯坦等地办事处和联合实验室共享中心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全球品牌推广,争取早日全面建成嘉仪通全球营销体系及客户服务网络,为全球客户提供最合适的产品与最好的服务。【薄膜热电参数测试系统】【薄膜热电参数测试系统】:薄膜热电参数测试系统MRS-3 ,专门针对薄膜材料的Seebeck系数和电阻率测量,采用动态法测量Seebeck系数,避免了静态测量在温差测量上的系统误差,采用四线法测量电阻率,测量更准确便捷。
  • 第五届纳米/微米工程国际年会在厦门召开
    日前,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厦门大学、厦门市科技局共同承办的第五届纳米/微米工程及分子系统国际年会在厦门开幕。来自美、日、德、英、法、中等十几个国家的300余名专家学者共聚一堂,就微米、纳米及分子系统学术界前沿问题和成果展开深入探讨和交流。   纳米技术无疑是人类科学技术史上的一场革命,虽然它目前还仅仅处在一些原理和关键技术的基础研究阶段,但参加第五届纳米/微米工程及分子系统国际年会的科学家们却坚信,这一技术必将渗透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让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本次年会共收录论文330余篇。期间,还将举行第一届MEMS传感器应用国际比赛,来自全球7个国家的17所高校的学生们将把一些美妙的微纳米科技想法变为具体实物,接受专家学者的评判。   作为每年一度的国际学术盛会,纳米/微米工程及分子系统国际年会由美国电气电子工程师协会主办,旨在推动最新研究成果的共享,促进跨领域学科信息的互通,从而增进相关技术领域的交流与发展。   厦门大学是中国较早从事微米纳米科研工作的单位之一。上世纪90年代,厦门大学在厦门市政府以及著名校友中国台湾新竹高科技工业园区创始人何宜慈,国际传感器学会原会长、美国凯斯西储大学葛文勋教授等的大力支持下筹建萨本栋微机电研究中心,为厦门大学及中国南方省区从事微纳米科技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技术平台。厦门大学校长朱崇实表示,厦门大学从成立之日起,就把国家和人民的需求放在自己最关注的位置上。近年来,学校紧紧抓住中国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大战略机遇,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取得一系列高显示度的科研成果,加快了微纳米科技基础研究和应用开发的步伐。
  • 引入国际学术规范 解决韩春雨研究争议
    日前,河北科技大学副教授韩春雨经历了“社会声誉”上的过山车状态。两个多月前,韩春雨因为在《自然生物技术》杂志上发表一篇被认为有可能获得诺奖的号称第四代基因编辑技术的论文,而引发了全民关注。一时间,学界内外、政府媒体纷纷予以高度评价。盖因韩春雨并非名校海归,也不在核心学术圈,其职称、自然科学基金获资助额度几乎都不值一提。所以,韩春雨身上的光芒反而显得更耀眼,他的成功经历反而显得更励志。  但从5月2日《自然生物技术》网络版刊发韩春雨的论文之后,到现在为止,全球没有一家实验室对外宣布能够完全成功重复韩春雨的实验。为此,国际转基因技术协会(ISTT)代表其前主席LluisM ontoliu群发邮件,公开质疑韩春雨,呼吁“同事们”不要再浪费时间、金钱、人力和课题。知名打假斗士方舟子转引ISTT邮件指出:“针对该技术调查表明,140个回复中,只有1个回答有效,73个无效,63个在验证。”此外,方舟子也顺势出击,直指韩春雨博士学位论文造假。  面对如此大规模的质疑,韩春雨、河北科技大学和《自然生物技术》杂志三方,目前还都没有公开作出回应。但显然,这样的局面不会维持长久,伴随着加入争议话题的人越来越多,媒体的介入愈发深广,当事三方的压力可想而知。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的法国基因学家Gaetan Burgio在表示没有发现证据能够真正证明N gAgo发生基因编辑之后,表态“《自然生物技术》期刊应该要求韩春雨公开所有的原始数据和实验条件̷̷N gAgo的未来并不明朗”。而这一要求也被不少科学界的同仁所支持。  对于韩春雨及其团队而言,学术界同行的争议是不可能忽视的。尽管韩春雨的辩护者中有人认为,新技术代替旧技术,从科研路线到配套的技术产业,都牵涉巨大的利益。因此表面是学术争议,背后却是利益之争。但科学研究并不能完全陷入利益争端甚至阴谋论的旋涡。科学研究尤其自身的规范和程序,解决争议和内部纠错也有一定章程。对于科研实践来说,一个科学界普遍认可的方式是,对于有争议的结果,需要经过专业途径进行严谨调查。由此,由《自然生物技术》杂志组织该领域权威专家,在韩春雨团队开放原始数据和实验条件的基础上,对论文本身进行评审和重复试验,将有利于这一争议的尘埃落定。  事实上,目前的争议还在不断升级,质疑的文章和论据也被不断质疑。例如,要求其他科学家不要浪费时间、精力和金钱,去验证韩春雨论文实验的国际转基因技术协会前主席、西班牙科学家LluisM ontoliu被炮轰缺乏足够的专业性。公布大量实验信息的澳大利亚国立大学Gaetan Burgio本人,也被指出论文中犯有严重的错误。当然,依靠这些对质疑的质疑,并不能真正帮助韩春雨团队“扭转局面”。真正能够解决争端,能够提供确凿结论的,还是要沿袭上面的途径,即由刊发杂志会同学术同行组成评审小组,来鉴定该研究结论是否成立。  对于广大关心中国科学事业,关注中国科学技术进步的人来说,从情感上并不愿意韩春雨陷入目前的争论旋涡。但科学本身有其独立的自主性、规律性,来不得半点弄虚作假,只有建立在充分争论基础上的研究结论,才有可能真正接近真理。科学论战史上,围绕着光是“波”还是“粒子”,争论的时间历经数个世纪。在这些争论中,最重要的未必是哪一方的结论正确,而是要在提出质疑和假设时,保持科学的态度和思维。  也因此,对于韩春雨本人和中国的科学家们来说,争议并不可怕,甚至结局都不可怕。争议反而是一次良好的契机,可以让中国科学家更同步、更密切地加入国际化的学术讨论,从而在软性制度上积极学习和接轨国际学术规范。且不论最后的结论如何,假如能够按照国际学术规范来解决此次围绕着韩春雨研究的争端,将是中国科研工作者近距离参加、学习和观摩的一次绝佳机会。
  • 国内外纳米大牛盛会:第二届国际纳米分析研讨会来袭,诚邀参与!
    【会议摘要】 国际纳米分析研讨会起始于2019年春季,得益于次会议科研学者与用户的积肯定和对纳米尺度前沿分析方法的推动,德国neaspec将在2022年5月18日至21日举办二届国际纳米分析研讨会。本次会议将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进行(前三天线上,四天线下),目前已有来自于全名校和研究机构的200名科学家和用户将在慕尼黑出席本次会议。Quantum Design中国将承办中国区的在线会议,届时邀请您免费参加为期三天的线上国际研讨会。 本次会议将聚焦于纳米成像与纳米光谱仪(s-SNOM)的技术发展和应用,集中展示s-SNOM在结合同步辐射光源、超快泵浦探测、红外光和太赫兹光等先进光源下在纳米尺度对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的探索和主要贡献,应用范围涵盖从了生命科学、生物医药、高分子及软物质科学、半导体器件、能源光伏、二维材料、量子材料和低温材料的纳米光谱与成像分析和测量方法,以促进先进学科和新兴研究领域在纳米尺度的探索与定量表征。 【注册报名】 您可通过点击此处或扫描下方二维码注册参与此次会议。 扫描上方二维码,即刻注册此次会议! 【会议日程安排】 Session 1 Synchrotron and Ultrafast Spectroscopy(同步辐射和超快光谱) Session 2 Emerging Applications(新兴应用) Session 3 Terahertz Applications(太赫兹应用) Session 4 Bio and Medical Applications(生物和医学应用) Session 5 Polymer Applications(聚合物应用) Session 6 2D Materials Applications(二维材料应用) Session 7 Cryogenic Applications(低温应用) 点击此处或扫描下方二维码,获取详细会议日程。 扫码即可获取详细会议日程 neaSCOPE——纳米成像与纳米光谱的标杆 多功能关联通道测试:应用领域:
  • 大牛齐聚丨第二届国际纳米分析研讨会圆满落幕!
    2022年5月18日至21日,二届国际纳米分析研讨会在的德国慕尼黑成功举办,本次会议由德国attocube systems ag公司主办,quantum design中国承办中国区的在线会议,大会汇集了全名校和研究机构的200名科学家到场出席以及5000名在线观众线上参会和交流。本次会议对前沿科学话题进行探讨,旨在推动s-snom散射式近场光学技术在纳米分析领域的发展。大会由neaspec品牌的创始人rainer hillenbrand教授(西班牙纳米科学协同研究中心)揭开了序幕。 rainer hillenbrand教授着重介绍了s-snom散射式近场光学技术的发展历程,详述了在可见光波段、红外波段和太赫兹波段的如何用s-snom实现纳米成像和纳米光谱采集的原理和应用。作为neaspec品牌创始人,rainer hillenbrand教授总结了neaspec品牌设备在材料化学组成分析、生物及大分子二构象、半导载流子表征和二维材料化基元等方向研究的突出贡献。同时,rainer hillenbrand教授在基于neaspec的纳米成像和纳米光谱综合分析平台上对于分子振动光谱和纳米光子晶体及器件的分析表征进行了展望。 来自巴西同步辐射光源线站((lnls))的raul freitas教授介绍了线站红外宽带光源与neaspec系统结合后在纳米红外光谱和纳米红外成像表征方面取得的成果。通过同步辐射光源对红外光谱工作范围的拓宽,该线站在生物医药、前沿量子材料、能源材料和光学材料的研究方向取得了特成果。 美国科罗拉多大学的markus raschke教授介绍了在范德华材料体系强耦合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的新进展。基于neaspec品牌的s-snom在纳米尺度对超快光源进行操控,实现了高时空分辨纳米光学成像和光谱研究。在红外波段指纹区对特定的声子化和在可见光波段对激子化进行了详细研究,发现并探讨了其中和纳米结构关联的反常现象,以及其对应在纳米成像和信息传输方面的潜在应用。 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的aleksandar d. rakić教授着重介绍了在太赫兹应用领域s-snom技术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材料的各种基本激励和低能量模存在于太赫兹部分——电磁频谱范围在0.1-10太赫兹,s-snom与太赫兹源的结合能够有效突破太赫兹频段的衍射限并在,进一步推动了太赫兹光学成像和光谱在各个学科的应用。aleksandar教授提出一种太赫兹探针诊断方法,该方法去除了探针几何形状和特征的依赖性,能够有效直接提取材料的介电常数,并在无机半导体、介电材料和生物结构等应用上取得了成功结果。 德国慕尼黑大学的 fritz keilmann教授,同时也是neaspec品牌的创始人详述了在原位液相和活体环境下s-snom的光学超分辨成像和光谱探测。通过采用10 nm厚度的sin液池,能够将现有的neaspec设备系统应用到液相环境和体系的研究中,对于发展无标记、非损伤式的超分辨光学探测手段做出了突触贡献。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dmitri n. basov教授介绍了s-snom在低温方向的应用,通过自主搭建与neaspec商业化平台相结合,实现了太赫兹波段、中红外波段和可见光、近红外波段三个频段低温snom的应用,有效开展并大的推动了低温材料在低温领域的进展。 后,由neaspec品牌的席技术工程师robert stabla介绍了全新的产品线——纳米成像与光谱分析平台neascope,采用全新的模块化设计,能够支持s-snom、nano-ftir、tapping afm-ir、ultrafast nanoscopy、ters\nano-pl和synchrotron nanoscopy等模式。进一步通过搭载多关联功能通道能够实现与afm功能的结合,能够支持kpfm、c-afm、pfm、tfm、nano-ta和纳米光电流photo-current等模块功能。后,robert介绍了新的neascan 2.0操作软件系统,采用互动式教学的操作软件,能够让用户快速熟悉多种模块的功能和切换,通过一键导航式操作流程,能够让用户轻松同时采集样品的纳米光学和力学信息。neascan 2.0配有多国语言,支持全中文界面的交互操作。 会议现场: 现场用户操作教学: poster环节:
  • 从世界名校收藏的显微镜,看科技发展的轨迹
    日前,“双校记:透过显微镜看哈佛与清华”线上展览正式开幕,该展览由清华大学科学史系、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与哈佛大学科学史系、哈佛历史科学仪器收藏馆联合举办,是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与国外著名大学博物馆合作举办的线上系列展览之一。显微镜是近代科学的标志仪器。1665年,伦敦大瘟疫暴发,胡克出版了《显微图谱》一书,他使用的显微镜可以把标本放大30多倍,此后,荷兰的列文虎克研制了独具风格的、可放大200多倍的单式显微镜。18世纪之后,显微镜逐渐流通到世界各地,满足了人们的好奇心,揭开了自然界隐藏的奥秘,极大地促进了现代科学的进步。显微镜也进入了大学的课堂、实验室和博物馆。该线上展览展示了哈佛大学与清华大学所使用、制造和收藏的众多类型的显微镜,从一个侧面折射了这两所世界著名大学在科学教育、科学研究以及历史收藏等方面的发展轨迹。两代哈佛人的显微镜本次展览展出了一套生产于1720年前后的威尔逊螺旋筒型和圆规型单式显微镜,开发这类仪器的初衷是为了满足人们对小型便携式仪器日益增长的需求。这套显微镜原属于哈佛大学第9任校长爱德华霍利奥克。他在任期间,加强了哈佛大学(当时还是哈佛学院)在数学和科学方面的学术课程,并进行了一系列的学术改革,将学术成就作为哈佛大学的录取标准。此外,他还建立了北美第一个物理学实验室。哈佛大学在他长达32年的任期内得到了蓬勃发展。1730年前后,英国科学仪器制造商、工匠埃德蒙卡尔佩珀设计和制造了一种安装在三角支架上的显微镜,此款显微镜很快成为18世纪上半叶最流行的复式显微镜,并且持续生产了大约一百年。此外,展览还展出了一台卡尔佩珀型显微镜,生产于18世纪50年代, 其所有者和使用者是爱德华奥古斯都霍利奥克。他是爱德华霍利奥克的儿子,1746年毕业于哈佛大学,后来投身医疗事业,成为美国治疗天花的先驱,为成百上千的人接种了天花疫苗。霍利奥克活了100岁,在他漫长而辉煌的职业生涯中,为人看病达25万次。他也是马萨诸塞州医学会和美国艺术与科学院的创始成员,并担任过美国艺术与科学院的主席。马克吐温与留美幼童展览还展出了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的一台单目复式显微镜。马克吐温1835年出生于美国密苏里州佛罗里达,他的原名是塞缪尔兰霍恩克莱门斯。马克吐温字面意思是指十二英尺水深,是当时密西西比河安全水上航行的最低深度。马克吐温因旅行叙事小说享誉国际,尤其是《傻子出国记》《苦行记》《密西西比河上的生活》,以及他关于童年的冒险故事,如《汤姆索亚历险记》和《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1868年,马克吐温从巴法罗迁到康涅狄格州哈特福德。当时耶鲁大学毕业生、投身洋务运动的容闳也在四处奔走,倡议清廷实行留学计划,最终清政府在1872—1876年派遣4批共120名幼童赴美留学,他们主要住在哈特福德,所以马克吐温与这些幼童成为了邻居,有的幼童还与马克吐温的女儿成为同学,并一起跳过舞。马克吐温住在哈特福德时,把显微镜交给了他的秘书富兰克林惠特莫尔保管。惠特莫尔在马克吐温去世后,又将显微镜交给了他的孙子约翰富兰克林恩德斯。恩德斯于1922年获得哈佛大学博士学位,1939年,恩德斯把这台显微镜捐赠给哈佛大学。1954年,在波士顿儿童医院工作的恩德斯因“发现了脊髓灰质炎病毒在多种类型组织中培育生长的能力”,获得了当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台显微镜在近80年的时间里,从与中国留美幼童交往过的一代文豪传至著名的科学家,最后回到哈佛大学,完成了一段传奇之旅。“新”“老”显微镜的接力20世纪50年代购自其他国家的显微镜工具,如苏联产的МИМ-7型显微镜和民主德国产的耶拿蔡司牌大型工具显微镜,也是展览展出的一部分。这些显微镜在清华大学“服役”超过50年,为机械、材料和精密仪器学科的科研教学发挥了重要作用。展览以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的三维结构高分辨率渲染图结尾,这是清华大学和浙江大学的研究人员在2020年利用高分辨冷冻电镜断层成像方法首次解析出的。遥想1665年伦敦暴发鼠疫时,列文虎克还未开始对显微镜的研究;而到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防控形势严峻,科学家则利用电子显微镜等现代科学仪器,迅速查明了病毒的真面目。从哈佛大学和清华大学所使用、制造和收藏的显微镜中,我们可以一瞥几百年来科技的迅猛发展,并且通过展览我们也能感受到,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互鉴、不同国家的沟通合作,会带来更大的希望与福祉。(作者系清华大学科学史系助理教授、“双校记:透过显微镜看哈佛与清华”展览策展人)
  • 从世界名校收藏的显微镜,看科技发展的轨迹
    日前,“双校记:透过显微镜看哈佛与清华”线上展览正式开幕,该展览由清华大学科学史系、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与哈佛大学科学史系、哈佛历史科学仪器收藏馆联合举办,是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与国外著名大学博物馆合作举办的线上系列展览之一。显微镜是近代科学的标志仪器。1665年,伦敦大瘟疫暴发,胡克出版了《显微图谱》一书,他使用的显微镜可以把标本放大30多倍,此后,荷兰的列文虎克研制了独具风格的、可放大200多倍的单式显微镜。18世纪之后,显微镜逐渐流通到世界各地,满足了人们的好奇心,揭开了自然界隐藏的奥秘,极大地促进了现代科学的进步。显微镜也进入了大学的课堂、实验室和博物馆。该线上展览展示了哈佛大学与清华大学所使用、制造和收藏的众多类型的显微镜,从一个侧面折射了这两所世界著名大学在科学教育、科学研究以及历史收藏等方面的发展轨迹。两代哈佛人的显微镜本次展览展出了一套生产于1720年前后的威尔逊螺旋筒型和圆规型单式显微镜,开发这类仪器的初衷是为了满足人们对小型便携式仪器日益增长的需求。这套显微镜原属于哈佛大学第9任校长爱德华霍利奥克。他在任期间,加强了哈佛大学(当时还是哈佛学院)在数学和科学方面的学术课程,并进行了一系列的学术改革,将学术成就作为哈佛大学的录取标准。此外,他还建立了北美第一个物理学实验室。哈佛大学在他长达32年的任期内得到了蓬勃发展。1730年前后,英国科学仪器制造商、工匠埃德蒙卡尔佩珀设计和制造了一种安装在三角支架上的显微镜,此款显微镜很快成为18世纪上半叶最流行的复式显微镜,并且持续生产了大约一百年。此外,展览还展出了一台卡尔佩珀型显微镜,生产于18世纪50年代, 其所有者和使用者是爱德华奥古斯都霍利奥克。他是爱德华霍利奥克的儿子,1746年毕业于哈佛大学,后来投身医疗事业,成为美国治疗天花的先驱,为成百上千的人接种了天花疫苗。霍利奥克活了100岁,在他漫长而辉煌的职业生涯中,为人看病达25万次。他也是马萨诸塞州医学会和美国艺术与科学院的创始成员,并担任过美国艺术与科学院的主席。马克吐温与留美幼童展览还展出了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的一台单目复式显微镜。马克吐温1835年出生于美国密苏里州佛罗里达,他的原名是塞缪尔兰霍恩克莱门斯。马克吐温字面意思是指十二英尺水深,是当时密西西比河安全水上航行的最低深度。马克吐温因旅行叙事小说享誉国际,尤其是《傻子出国记》《苦行记》《密西西比河上的生活》,以及他关于童年的冒险故事,如《汤姆索亚历险记》和《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1868年,马克吐温从巴法罗迁到康涅狄格州哈特福德。当时耶鲁大学毕业生、投身洋务运动的容闳也在四处奔走,倡议清廷实行留学计划,最终清政府在1872—1876年派遣4批共120名幼童赴美留学,他们主要住在哈特福德,所以马克吐温与这些幼童成为了邻居,有的幼童还与马克吐温的女儿成为同学,并一起跳过舞。马克吐温住在哈特福德时,把显微镜交给了他的秘书富兰克林惠特莫尔保管。惠特莫尔在马克吐温去世后,又将显微镜交给了他的孙子约翰富兰克林恩德斯。恩德斯于1922年获得哈佛大学博士学位,1939年,恩德斯把这台显微镜捐赠给哈佛大学。1954年,在波士顿儿童医院工作的恩德斯因“发现了脊髓灰质炎病毒在多种类型组织中培育生长的能力”,获得了当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台显微镜在近80年的时间里,从与中国留美幼童交往过的一代文豪传至著名的科学家,最后回到哈佛大学,完成了一段传奇之旅。“新”“老”显微镜的接力20世纪50年代购自其他国家的显微镜工具,如苏联产的МИМ-7型显微镜和民主德国产的耶拿蔡司牌大型工具显微镜,也是展览展出的一部分。这些显微镜在清华大学“服役”超过50年,为机械、材料和精密仪器学科的科研教学发挥了重要作用。展览以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的三维结构高分辨率渲染图结尾,这是清华大学和浙江大学的研究人员在2020年利用高分辨冷冻电镜断层成像方法首次解析出的。遥想1665年伦敦暴发鼠疫时,列文虎克还未开始对显微镜的研究;而到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防控形势严峻,科学家则利用电子显微镜等现代科学仪器,迅速查明了病毒的真面目。从哈佛大学和清华大学所使用、制造和收藏的显微镜中,我们可以一瞥几百年来科技的迅猛发展,并且通过展览我们也能感受到,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互鉴、不同国家的沟通合作,会带来更大的希望与福祉。
  • Hettich 离心机走进名校活动—南京大学
    近期德祥举办Hettich离心机走进各地高校实验室进行MIKRO 185样机免费试用活动,此次活动受到各校老师同学们的热烈欢迎,该活动在16年将持续进行,欢迎有意向者与我司联系。下图所示为南京大学化学院样机试用情况。   MIKRO 185台式微量离心机设计精巧,操作简便,运行准确可靠。可离心0.2到2.0ml微量离心管,是常规生物实验室的理想选择。 技术参数*容量 (角转子):24 x 1.5/2.0 ml最高转速 (RPM):*相对离心力 (RCF):17,008尺寸 (高x宽x深):228 x 262 x 352 mm重量:约10 kg温度控制:通风型常用转子:24 x 2.0ml角转子,*RCF17,008,货号1226  Hettich公司创办于1904年,并从1908年开始制造离心机。在过去的100年里,Hettich公司获得超过200项离心机相关*,更在1976年的ACHEMA展会上展出全球首台微电脑控制的离心机。现今,Hettich已经成为欧洲排名前三的离心机制造商,其所有离心机、转子及配件均由位于德国Tuttlingen的总部设计和生产。Hettich公司在美洲、欧洲和亚洲共设立了9个子公司,拥有超过100个分销商,客户遍及*大学、医院、科研单位和检测机构,甚至宇宙空间站,并以其丰富配置和可靠性能赢得用户的广泛赞誉。
  • 黑白韩春雨:标签化想象早已脱离科研本身
    几个月前,韩春雨论文刚发表的时候,“诺奖级”是形容其研究成果的标准配置,好像不提“诺奖级”就没把韩春雨的名字说全似的 而现在,搜索韩春雨,“诺奖级”的标配仍在,后面却多了“疑造假”三个大字。以前的“诺奖级”和现在的“疑造假”标签联系,顿时产生出不可估量的化学反应。学术上的正常讨论,变为了舆论上的大热点。  从取得“诺奖级成果”的“三无学者”(无海归、无头衔、任职院校非名校)学术男神,到身陷于“疑造假”舆论旋涡中的反转新闻主角,围绕着韩春雨的黑白议论,始终没有脱离标签化的想象,而这种标签化想象早已偏离事实本身并且误导大众。  最初,“三无学者”的标签曾将韩春雨包装成为一个苦命英雄,似乎越“三无”越显得难得和光辉。但那么多中国本土培养的院士专家,不都没有海外背景吗?那么多杰出学者,不都是从没有头衔的“愣头青”成长起来的吗?在科研的道路上,像韩春雨一样做出成果的本土学者多得很。至于说他任职院校并非名校,那有些人一定忘了韩春雨毕业于著名的协和医科大,师从中国科学院院士强勤——要知道绝大多数北大清华的学生,都没有让院士指导自己的机会呢。已经拥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重大课题基金的韩春雨,绝对算得上名校名师出高徒的代表。  本来,现阶段的韩春雨,起点是院士的学生,终点是优秀的研究成果,可一旦贴上草根意味的“三无学者”和不切实际的“诺奖级成果”标签,无形中就将他的起点拉低而将他的终点抬高,如此巨大的“带宽”,远远偏离了事实,除了让人感慨这样的成功可遇而不可求,还能有什么正面效应呢?真的打算用这种掺了水且难以实现的例子去激励大众吗?  至于“诺奖级成果”的标签就更加离奇。这是哪位诺贝尔生物学奖获得者的评价吗?亦或者是诺贝尔奖评委会的赞誉?从发表研究成果到拿诺奖有那么容易吗?对韩春雨而言,天天念叨能拿“诺奖”可能成为一种压力,几年后,能拿诺奖但很久没拿可能演变为巨大的压力。如果能拿却没拿,反倒哪天弄出什么幺蛾子,那就不是压力而是流言蜚语的骚扰,这种骚扰纯粹是那些不厌其烦叫嚷着“诺奖级成果”的人没事找的。而现在,当“疑造假”标签出现的时候,骚扰就真的来了——  对一名科研工作者而言,学术造假是非常严重的指控,但目前韩春雨研究成果面临的问题,实际上只是“实验不可重复”,大众舆论在由此推测暗示甚至使用“学术造假”这个词的时候,就令很多不明真相的网友开始互撕:一种人说,明明可以比肩诺贝尔奖的成果,国外专家偏偏指责他造假,一定是想剽窃数据,真是居心叵测。另一种人则说,造假大发了吧,诺奖级别的牛也敢吹,打脸打到国外去了。请问这种毫无营养的互撕,谁是始作俑者呢?  乱贴标签带来了喧宾夺主的后果。关于韩春雨的一切讨论,本来不该围绕“三无”、“诺奖”、“造假”这些根本没说到正点上的花边标签来打口水仗,而应该围绕着科研本身。例如国际上到底是哪些人在质疑韩春雨的研究成果?他们的质疑有多少分量?质疑的核心问题是什么?实验结果不可重复究竟不可重复在哪里?说得更远一点,每一项研究成果最终都有可能运用到商业中去,韩春雨的成果如果商业化,有没有可能对现有技术产生冲击?那些可能受到冲击的企业的技术人员对待韩春雨的成果又是什么态度?讨论这些问题,难道不比纠结于“疑造假”的绯闻深挖和遥遥无期的“诺奖”有意思得多吗?  如果几年后,我们再提到韩春雨,大部分人只能记住他曾经“疑似造假”,或者他最终成功洗白,对于在大众中推广严谨的科学精神是没有任何好处的。“疑造假”的标签被贴得太多,我最初看到韩春雨新闻的时候居然错把他当作韩国的黄禹锡(科学家,因干细胞实验造假而被判入狱)。希望若干年后,大家别再把这两个人弄混。
  • 中国制造走进海外名校!国仪量子EPR200M交付新加坡国立大学
    国仪量子EPR交付新加坡国立大学近日,国仪量子台式电子顺磁共振波谱仪EPR200M成功交付新加坡国立大学陈小元教授课题组。这是国产EPR产品首次进入新加坡高校,标志着国产EPR检测技术与产品性能获得了新加坡用户的认可。国产EPR助力诊疗一体化研究CIQTEK新加坡国立大学创建于1905年,是新加坡最优秀的研究型大学之一,在化学和材料科学领域的研究水平位居世界前列。本次引入国仪量子EPR200M的陈小元教授课题组主要研究方向为诊疗一体化。该研究利用纳米技术实现药物精准递送,包括小分子药物、多肽和mRNA等,结合多模态成像技术,评价药物在体内的组织分布和药代动力学过程,最终实现诊断与治疗的一体化。课题组相关负责人邹建华表示:国仪量子EPR200M产品的稳定性、灵敏度指标与数据准确性完全符合课题组实验检测的要求。团队将利用设备测试多种活性氧物质,如单线态氧、超氧自由基、羟基自由基的产生或者清除。EPR通过测量这些自由基物质的信号参数变化,可以动态、定量监测其在生物样品中的浓度升高或降低,从而检验抗氧化物质清除活性氧物质的效果。台式电子顺磁共振波谱仪EPR200MCIQTEKEPR200M是一款全新设计、符合工程学的台式电子顺磁共振波谱仪。在满足高灵敏度、高稳定性、多种实验场景的基础上,为每一位EPR实验用户提供高性价比、低维护成本、简洁易用的使用体验。产品+服务!致力打造EPR技术领导品牌CIQTEK电子顺磁共振(EPR)技术是一种重要的磁共振分析技术,在化学、环境、材料物理、生物医疗、食品、工业领域有着重要而广泛的应用。国仪量子目前已推出具有核心自主知识产权,商用化的X波段电子顺磁共振波谱仪全系列产品:X波段脉冲式电子顺磁共振波谱仪EPR100、X波段连续波电子顺磁共振波谱仪EPR200-Plus、台式电子顺磁共振波谱仪EPR200M;并向前沿高端技术的高频谱仪进军,研发出了W波段脉冲式电子顺磁共振波谱仪EPR-W900。基于在电子顺磁共振技术领域深厚的积累,国仪量子打造了一支应用经验丰富、多学科交叉的专家团队。这使得国仪量子不仅能够为用户提供多样化的产品选择,还能够帮助用户解决使用过程中的应用解谱难题。
  • 201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重大仪器统计
    每年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大家除了关注总立项数和金额外,也会特别关心不同的类别,而其中金额特别大的分类项目,例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和创新研究群体项目,当然还有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其重要性和影响力相比于面上项目、青年项目和地区基金等,都要高得多,本期青塔就来盘一盘今年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项目和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之后几天青塔也会在微信公众号上陆续发布优青和重点项目的情况。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项目于2000年设立,旨在支持优秀中青年科学家为学术带头人和研究骨干,围绕某一重要研究方向开展创新研究,培养和造就在国际科学前沿占有一席之地的研究群体,是目前我国学术影响力最大、竞争最为激烈的人才计划类项目之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项目的含金量及其之高,而且资助金额也非常高,例如今年除了个别资助金额低于1000万外,绝大多数的资助经费都高达1050万。  今年总共立项了38个创新研究群体项目,其中北京大学以5项高居第一,光创新研究群体项目北大就狂揽5250万,另外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都有两项获得立项,另外在立项名单中,可以发现南方医科大学、南京医科大学和成都理工大学3所非211大学在一众名校中占有一席之地,表现极其强悍。  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  按照官方的说法,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原国家重大科研仪器设备研制专项),面向科学前沿和国家需求,以科学目标为导向,鼓励和培育具有原创性思想的探索性科研仪器研制,着力支持原创性重大科研仪器设备研制,为科学研究提供更新颖的手段和工具,以全面提升我国的原始创新能力。在2014年的时候,将原来的科学仪器基础研究专款也并入到该项目,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的资助经费最近几年来连年提高,2013年的时候资助总经费仅为1.5亿,到了2014年攀升到了3亿,当然这里面有科学仪器基础研究专款并入的原因,而到了2015年增长到了5亿,增幅不可谓不大,最近几年来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的资助率一般在10%左右,竞争可谓激烈无比,但是也从另外一个侧面体现出受资助项目的重要性。  不过今年获得立项的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中,除了排名第一的复旦大学获得4项外,北京工业大学获得了3项,单此一项的资助经费就高达1980万,虽然立项数和清华北大并列第二,但是受资助经费更是超过了清华北大,另外浙江工业大学、浙江理工大学、首都医科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和山西大学等地方名校也均有不错的表现,来看看今年受资助的项目情况吧:
  • 直播预告:Pμ SL极限微尺度3D打印技术及其科研应用进展
    主题: PμSL极限微尺度3D打印技术及其科研应用进展时间: 2020年6月18日下午15:30-16:30直播讲师单位:BMF深圳摩方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英国诺丁汉大学University of Nottingham 直播提纲:BMF深圳摩方:①微尺度3D打印技术;②PμSL微尺度3D打印技术原理及特点;③PμSL微尺度3D打印的极限微尺度加工能力;④PμSL微尺度3D打印的科研应用进展英国诺丁汉大学:①诺丁汉大学增材制造中心介绍;②诺丁汉大学&摩方合作情况;③PμSL微尺度3D打印技术方向的研究展望BMF深圳摩方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于高精密微纳3D打印领域,是全球微纳尺度3D打印技术及颠覆性精密加工能力解决方案提供商。其业务涵盖高精密3D打印设备的研发及生产、高精密3D打印定制化产品服务、高精密3D打印原材料的研发及生产、高精密3D打印工艺设计开发及相关技术服务,拥有较为完整的高精密微纳3D打印产业生态链。在科研领域,摩方自主研发的3D打印系统已被麻省理工、新加坡南洋理工、英国诺丁汉、德国德累斯顿工大、清华、北大、港中文、港城大、南方科技大学、西湖大学、浙江大学、中科院等众多全球顶级高校和科研机构使用。University of Nottingham英国诺丁汉大学是一所世界百强名校,英国老牌名校,其教学与研究水平都具有国际声誉。迄今为止,诺丁汉大学已经产生了很多的杰出校友,包括3位诺贝尔奖的得主和众多奥运奖牌得主。根据2011年UCAS报告,该校与剑桥大学并列英国第三培养出最多位知名CEO的学校,毕业生在英国列为重点聘雇的第2名。英国诺丁汉增材制造中心拥有跨学科研发团队,包括博士、博士后及导师共98人,其研发方向覆盖基础研究到应用型研究,主要包括多材料增材制造技术与可用于增材制造的特种材料开发。本次直播主要讲述的是PμSL极限微尺度3D打印技术及其科研应用进展。产品特点: 摩方nanoArch 3D打印设备采用面投影微立体光刻(PμSL:Projection Micro Stereolithography) 3D打印技术,该技术具有成型效率高、制造成本低和打印精度高等突出优势,被认为是目前最具有前景的微尺度加工技术之一。全球领先的超高打印精度(2μm/10μm/25μm),高精密的加工公差控制能力(±10μm/±25μm/±50μm),配置韧性树脂、硬性树脂、耐高温树脂、生物树脂等创新打印材料,使得nanoArch系列3D打印系统可直接成型精密塑料结构件和功能器件,无需再经过抛光、打磨、喷涂等后处理工艺,可为客户实现小批量的精密塑料零件快速加工。
  • “三无”副教授发明“中国创造”尖端生物技术
    p   近日,由河北科技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韩春雨副教授作为通讯作者的研究论文《DNA-guided genome editing using the Natronobacterium gregoryi Argonaute》在国际顶级期刊《自然生物技术》(Nature Biotechnology)杂志上发表,并在中国生物学界引起了重大反响。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05/insimg/e3908cf6-a62f-45f6-8c7b-7cb28d5a6a56.jpg" title=" 韩春雨.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韩春雨副教授 /span /strong /p p   据悉,该研究成果利用格氏嗜盐碱杆菌(Natronobacterium gregoryi)的Argonaute来实现DNA引导的基因组编辑,真正实现了对基因组的任意位置进行切割,将基因编辑的可能性推入了更广泛的境地。在此之前,RNA引导的核酸内切酶Cas9是最常用的基因组编辑工具。简单来说,韩春雨团队发明了一种新的基因编辑技术(NgAgo-gDNA),适合在人类细胞中基因组编辑,不同于已有最时兴的技术(CRISPR-Cas9)。后者通过RNA寻找替换序列,而新技术通过DNA作为介导寻找替换目标。 /p p   该成果是我国首个“中国创造”的尖端生物技术,打破了外国基因编辑技术的专利垄断,研究水平可比肩国际一流大学同领域,该项技术具有以下明确优势:1.向导设计制作简便:可以像合成PCR引物一样合成短链单链DNA向导 向导可直接转染细胞和组织而无需构建向导表达载体。2.可编辑基因组内任何位置:Cas9基因组的靶点选择受到PAM区和富含GC区的限制。而NgAgo对靶点选择没有限制,对基因组任何位置都能有效引入双链断裂。3.由于向导核酸是DNA而非RNA,因此避免了RNA易于形成复杂的二级结构而带来的失效或者脱靶效应。4.对游离于细胞核的DNA具有更高的切割效率。 /p p   另据介绍,该技术可用于微生物、植物和动物的精准基因改造,以及乙肝、艾滋病或者一些遗传性疾病的“基因治疗”,在人类血液、器官的编辑和再造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在医药,农业,畜牧等产业领域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p p    strong 关于韩春雨 /strong /p p   非名校(非985非211的河北科技大学)、非名人(名不见经传,几乎没有任何人才头衔称号)、无职位(无行政职位)的“三无”副教授韩春雨发明的基因编辑新技术在学术界一石激起千层浪,业界人士纷纷分析称未来有可能获得诺贝尔奖。韩春雨在“三无”(工作条件不好、经费缺乏、人员很少)的情况下,做出了不亚于世界一流的哈佛、MIT、斯坦福、伯克利的研究成果,实在来之不易,值得可喜可贺。 /p p   韩春雨工的作地点虽不是名校,但是他接受的科研训练却是在国内一流的科研机构。据网上资料,1995年,韩春雨来到北京,先是在中国农业科学院攻读硕士学位,后在中国协和医科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读博士,2003年获得博士学位。 /p p   随着全世界博士培养数量的快速增加和一流科研机构的职位有限,产生了明显的溢出效应:普通大学有来自著名大学培养的博士任教已经是司空见惯,比比皆是。互联网的普及,使得科研人员获取最新科研资讯已经易如反掌。不管你是在一流大学还是普通大学,都可以下载最新的研究成果,获得最新的前沿信息。以上两点,导致科技扁平化时代已经到来。在科技扁平化时代,任何科研机构都有可能出世界一流的科技成果。在科技扁平化时代,经常会有无名英雄的横空出世而名动江湖。在科技扁平化时代,经费、环境和名气不再是出一流成果的充要条件,好的想法,浓厚的兴趣,执着的追求,才是科技创新不竭的源泉。 /p p br/ /p
  • 每年一亿元经费!第二批高校高精尖中心公布
    近日,北京市教委公布了第二批“北京高等学校高精尖创新中心”名单,此次名单包括北京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建筑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及北京音乐学院等六所高校,加上去年公布的首批13个北京高校高精尖创新中心,总数达到了19个。  北京市高精尖计划是将中央在京高校、市属高校和国际创新资源等多方力量进行有效整合,建立国内与国外创新资源深度融合、科研与应用相互促进、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有机结合、央属院校与市属院校共同发展的长效机制。该计划目标建设20个左右的高精尖中心,实施50个左右的高精尖项目,产出一批有影响力的成果,切实解决重大科学问题、产业发展问题等。高精尖中心是相对独立的科研实体,将集中优势力量,突破一批关系经济社会发展重要方向的关键科学问题和前沿技术。同时,高精尖中心也将聚焦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重大战略需求,开展国家和北京市急需的关键共性技术研究。  高精尖中心作为国际化高水平创新平台,管理方式、创新人才引进和培养方式、考核方式都参考和借鉴了国际一流实验室的模式。据介绍,市财政对高精尖中心按照项目建设周期给予支持,五年为一周期,每年每中心给予5000万至1亿元的经费投入(人文社科类中心每年5000万元,自然科学类中心每年1亿元经费)。除了一般的专项经费支出范围外,增加了列支人员聘任费和中心建设与运行管理费。经费额度原则上不低于70%要用于国际创新人才的聘用、国内创新人才资源的整合,其中不低于50%的人员聘任费要用于国际人才的聘用,不低于20%的人员聘任费要用于京外人才的聘用,引进的国内外高端人才中45岁以下青年科学家的比例原则上不低于50%。可见,北京市对高精尖创新中心的投入真可谓是“大手笔”。  以下为两批总计19个“北京高等学校高精尖创新中心”名单。  两批19个高精尖中心中,自然科学类中心占大多数,而且可以看出,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三所高校成为最大的赢家,这三所名校均拥有两个高精尖创新中心。
  • 未来诺奖或出自他们!19位杰出华人青年科学家获2019年美国斯隆研究奖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日前,美国艾尔弗· 斯隆基金会 (The Alfred P.Sloan Foundation)公布了2019年斯隆研究奖(Sloan Research Fellowships)获奖名单,共有126位杰出青年科学家获奖。值得关注的是,今年华人学者表现依然十分出色,共有19位华人学者获奖,其中大多数华人学者都曾在中国高校接受本科教育。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被誉为“诺奖风向标”的科技大奖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斯隆研究奖素有“诺奖风向标”的美誉,旨在奖励职业生涯早期的杰出青年学者。本届奖项获得者分属化学、计算和进化分子生物学、计算机科学、经济学、数学、神经科学、海洋科学和物理学等8个领域。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此次斯隆研究奖获奖的126名青年学者,代表目前最有前途的一批青年科学研究员。此次评审专家委员会根据他们独立研究的质量、创造力、潜力选出各研究领域的明日之星,希望通过斯隆基金会资助这些职业生涯早期的青年学者成为未来的学术领袖。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作为“诺奖风向标”,斯隆研究奖自1955年设立每年颁发一次。迄今为止,已有47位该奖项获奖人获得了“诺贝尔奖”,17位获奖人获得了“数学菲尔兹奖”,69位获奖人获得“美国国家科学奖章”,18位获得“约翰· 贝茨· 克拉克奖”。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left " 美国多所名校表现出色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left " 2019年斯隆研究奖结果揭晓后,美国各大顶级名校也第一时间在主页上发布了新闻,报道本校获奖教师和校友的详细情况。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今年普林斯顿大学教师表现出色,共有10人斩获2019年斯隆奖,涵盖了化学、计算和进化分子生物学、计算机科学、经济学、数学、神经科学、海洋科学和物理学等全部学科领域。 /p p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普林斯顿大学官网)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麻省理工学院共有4位教师斩获这一重量级奖项,分别是Nikhil Agarwal, Daniel Harlow, Andrew Lawrie, and Yufei Zhao,涵盖了经济学、数学等领域。 /p p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麻省理工学院官网)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19位华人青年科学家获奖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今年华人学者表现依然十分出色,共有19位华人学者获奖,占比达到15%。19名青年科学家中,大多数都曾在中国顶尖高校接受本科教育或硕士研究生教育,这项数据一定程度上表明中国顶尖高校的本科教育质量在国际上也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left " 19位华人青年科学家中来自北大的校友最多,共有9人,遥遥领先其他高校。特别是在化学领域,北大共有5名本科校友获奖。清华大学今年共有3名校友获奖。此外,华中科技大学、南京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各有1名校友获奖。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19位华人青年科学家包含众多顶级大神,例如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助理王博潼,2002年获国际数学奥林匹克金牌(满分),2006年获北京大学学士,2012年获普渡大学博士。2016年与国际著名数学家 June Huh 教授证明了 Dowling 和 Wilson 在1975年提出的一个著名的组合学猜想,该进展次年发表在国际顶尖数学杂志 Acta Math 上。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现任杜克大学助理教授的鬲融,曾获第16届国际信息学奥赛金牌,2004年获保送清华大学,就读于堪称天才集中营的“清华姚班”。在清华大学就读期间,获得清华大学特等奖学金。清华毕业后,前往美国留学。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华人学者的名单统计如下: /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2/uepic/de60373a-2dd8-446d-9e08-d661f414acdb.jpg" style=" width: 633px height: 711px " title=" 屏幕快照 2019-02-26 上午6.13.55.png" width=" 633" height=" 711" / /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2/uepic/8b3cf0b7-a441-44af-b8c9-b35ab78641a5.jpg" style=" width: 631px height: 643px " title=" 屏幕快照 2019-02-26 上午6.14.07.png" width=" 631" height=" 643" / /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2/uepic/016000ab-877c-4187-820c-31db8203dc3c.jpg" style=" width: 619px height: 378px " title=" 屏幕快照 2019-02-26 上午6.14.18.png" width=" 619" height=" 378" /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left " 部分青年科学家的个人简历如下: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left " Xiaofeng Feng—中佛罗里达大学 /p p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left " 现任中佛罗里达大学物理系助理教授。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2003-2007年本科就读于北京大学物理系,2007-2009年硕士就读于清华大学物理系,2009-2013年,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攻读博士学位。2014-2016年,在斯坦佛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16年至今,在中佛罗里达大学任助理教授。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现在主要从事用于能量转换的纳米材料研究。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Yongjie Hu—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 /p p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Yongjie Hu是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机械与航空航天工程助理教授。他获得哈佛大学博士学位,随后在麻省理工学院(MIT)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他于2014年11月加入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胡先生获得2019年Alfred P. Sloan研究奖学金,2018年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教师职业发展奖,2018年NSF职业奖,2017年AFOSR青年研究员奖和2016年PR PRF博士新研究员奖。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Song Lin(林松)——康奈尔大学 /p p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北京大学化学学士,2008;哈佛大学化学硕士,2010年;哈佛大学化学博士,2013年;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化学系博士后研究员,2013-2016。目前主要从事有机化学,催化,有机材料方面的研究工作。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Hailiang Wang(王海梁)—美国耶鲁大学 /p p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王海梁是美国耶鲁大学化学系助理教授。他2007年获得北京大学化学系学士学位,2012年获得美国斯坦福大学化学博士学位。随后,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化学系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14年,加入耶鲁大学化学系。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Yan Xia(夏岩)—斯坦福大学 /p p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Yan Xia(夏岩)2002年在北京大学获得本科学位,2005年在麦克马斯特大学获得硕士学位。他继续在加州理工学院接受教育并于2010年获得博士学位。在获得博士学位后,他在麻省理工学院的博士后培训之前在陶氏化学核心研发部门工作了1.5年。他于2013年夏天加入斯坦福大学的化学系,建立了他的研究小组,并继续对大分子合成和有机材料的长期兴趣。近年来,他获得了特曼奖学金(2014年),ARO青年研究员奖(2015年),3M非终身教职员奖(2016年),NSF职业奖(2016年), Thieme化学期刊奖(2017年)和Cottrell学者奖( 2017年)。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陈梦洁—芝加哥大学 /p p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陈梦洁,2005年考入华中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就读于生物技术系,2009年毕业并获得学士学位。本科就读期间,成绩十分优秀,曾2次获得国家奖学金。同时,对科研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和经常泡实验室乐此不疲做实验的学习状态。2009年,陈梦洁获得国家基金委耶鲁世界奖学金项目继续深造;2014年获得耶鲁大学计算生物学和生物信息学博士学位。同年,她获得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的教职。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据悉,陈梦洁于2016年加入芝加哥大学,现为芝加哥大学人类遗传学系助理教授、芝加哥大学医学部遗传医学科助理教授。至此,她已在Nature communications、Genome biology、Bioinformatics、Nucleic Acids Research等国际期刊发表33篇高水平论文。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鬲融—杜克大学 /p p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现任杜克大学助理教授的鬲融,曾获第16届国际信息学奥赛金牌,2004年获保送清华大学,就读于堪称天才其中营的“清华姚班”,获得清华大学特等教学金。清华毕业后,前往美国留学。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Botong Wang(王博潼)——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 /p p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北京大学理学学士,2002-2006 ;普渡大学博士,2006-2012;2012-2015圣母大学客座助理教授;博士后,KU Leuven,2015年秋季;2016-2017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访问助理教授;2017年 - 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助理教授。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值得一提的是,Botong Wang(王博潼)曾是2002年国际奥数金奖得主。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Meng Cheng—耶鲁大学 /p p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Meng Cheng现任耶鲁大学物理系助理教授。2004-2008年曾就读南京大学物理系。2008-2013年,在马里兰大学物理系攻读博士学位。2013年-2016年,在微软公司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17年7月,加入耶鲁大学,任物理系助理教授。 /p p br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left " / /p
  • Park Systems中国首推“高分子书法”技术
    2011年9月7日,天美(中国)科学仪器有限公司携手Park Systems参加了“中国国际纳米科学技术会议”,即China Nano 2011。与此同时,Park Systems在中国首次推出了“高分子书法”技术。书法一直以来都是我们华夏民族深厚文化底蕴的象征,随着纳米科技的不断发展,“高分子书法”也应运而生。如同握住毛笔蘸上墨汁在宣纸上挥毫一样,科学家现在可以采用微细探针蘸上高分子在基底上写字作画。下图所示为在Science杂志上发表的奥运“中国印”微图像,单个图像的尺寸在30微米左右。 来自Park Systems的首席科学家Sang-Joon Cho博士对这一技术的起源、应用和技术细节进行了更为详细的介绍。并指出这一技术不仅可以用于直接的高密度的微小尺度书写做法,也可以用于在微小尺度蛋白质或化学材料的高密度点样。这一技术的实现紧密依托于Park Systems独特的原子力显微镜操作平台。 Park Systems简介:Park systems是一家资深的原子力显微镜专业制造商,起源于原子力显微镜的诞生地——美国斯坦福大学,有着25年的技术积累,不断地进行着技术创新。Park Systems已经日渐成为世界各大名校、研究机构及领导工业公司在纳米技术领域的重要合作伙伴。
  • 福建农林大学电子鼻、电子舌安装调试完毕
    福建农林大学茶叶研究所购买的电子鼻,电子舌于2014年3三安装调试培训完成,仪器目前正忙碌开展检测试验。 福建农林大学茶业科技与经济研究所于2005年4月28日正式成立,该研究所以提高茶产业经济效益和茶资源利用率为中心,主要开展茶叶经济、茶叶科技进步、产业发展战略、茶叶经营管理、茶叶市场与贸易、国际化经营与竞争力、茶文化、茶资源综合利用、新产品开发等方面的研究以及海峡两岸茶叶科技交流合作。该研究所瞄准学科前沿,倡导学术自由、学风严谨、努力创新、团结协作、团队精神,通过文理渗透,重视交叉科学,拓展学科领域,发挥茶产业优势,延伸茶叶产业链,提高茶产业竞争力和效益。聘请了多名校外兼职教授、研究员,福建省茶叶学会副会长杨江帆研究员任所长和首席专家。该研究所注重与茶叶经济密切结合,与国内多家著名茶叶企业有着广泛的合作与交流。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技术创新上取得丰硕成果,培养茶叶经济方向硕士生10名 (其中在读7人),主持多项福建省重大、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和省长基金项目,主持福建乌龙茶原产地域保护专家组研究工作。出版专著5部,已获国家发明专利 2项,申报国家发明专利5项,通过省级鉴定成果3项。已开发出保健系列功能茶、“沁妃茗”牌、“科大”牌等系列茶产品。
  • 高校获奖迎来新一轮洗牌?看4所快速崛起的高水平大学
    p   昨天,一条“教育部正式批准设立西湖大学”的消息引发刷屏。作为一所剑指“世界一流”的新型民办大学,西湖大学“高起点、小而精、研究型”的定位就与大部分新设立的高校不同,而采用基金会筹资的办学模式更是此前少有。 /p p   西湖大学创办人施一公院士表示:到2019年年底,西湖大学师资规模将超过拥有24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的洛克菲勒大学,教师科研水平很可能成为中国之最;5年后,教师科研水平比肩东京大学、清华、北大等知名学府,成为亚洲一流;15年后,在各项指标上和加州理工大学媲美,成为世界范围内最好的大学之一。 /p p   在西湖大学引发关注的同时,不少人认为,西湖大学的成立或将打破现有高校格局。其实,除了西湖大学外,近几年还有多所新成立的高水平大学发展速度也非常快,在师资队伍、科研经费、科研成果、生源质量等方面都有赶超老牌“双一流”名校的趋势,这几所高校分别是中国科学院大学、南方科技大学和上海科技大学。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strong 中国科学院大学 /strong /span /p p   中国科学院大学前身是1978年成立的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2012年,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更名为中国科学院大学后,一所高水平大学正式诞生。2014年中国科学院大学开始招收本科生。 /p p   与中国其他高校不同的是,有中国科学院雄厚的科研实力作为支撑,让国科大在各项指标上快速提升,颇有赶超清华和北大的势头。 /p p   目前,中国科学院大学共拥有340余位两院院士、566位千人计划入选者、2212位百人计划入选者、6100名博士生导师、3900余名硕士生导师,4个国家实验室、30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大科学装置)、84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63个中国科学院重点实验室、41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实验室)。 /p p   在2017年12月公布的第四轮学科评估中,中国科学院大学以18个A+、30个A类学科的成绩,直逼北大清华的21个A+,位居全国第三。 /p p   2018年3月15日科瑞唯安公布的最新ESI排名中,中国科学院大学超过北大,位居国内高校第一,国际排名也达到107位。按照目前的发展势头,未来中国科学院大学ESI排名将遥遥领先其他高校。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strong 南方科技大学 /strong /span /p p   中国最好大学排名第43,科研质量(FWCI)单指标表排名全国第一,2017全球自然指数排名内地第28,武书连2018中国大学排行榜一流大学榜第16......前一段时间,南方科技大学由于在各种排行榜上的突出表现而受到高度关注。 /p p   很多人都很好奇,为什么这所高校仅建校仅7年,就在排行榜上将不少老牌名校甩在了后头呢?看看南科大在师资队伍、科研经费、生源质量上的表现就知道了。 /p p   截至2017年9月,南方科技大学已签约引进教师约430人,其中教研序列教师约300人。教师中90%以上拥有海外工作经验,60%以上具有在世界排名前100名大学工作或学习的经历。青年教师占比56%,高层次人才占比50%。目前国内大学的平均师生比是1:17,而南科大的师生比则保持在1:10的比例。 /p p   目前,南科大高层次人才共包括院士20人(其中全职9人),千人计划入选者 48人,青年千人计划人数 61人,国家长江学者 15人,国家杰青获得者 15人,90%以上的教师拥有海外工作经验,院士、千人计划入选者占比达40%。据统计,2017年南科大获批各类科研项目经费达6亿元,教研序列教授人均200万元。 /p p   2017年南科大超过半数省份的新生,高考平均成绩居省内理科前2%,进入“1时代”,比如:四川省为前1.1%,安徽达到前1.21%,广西达到前1.26%。从生源质量上看,南科大也已进入原985高校中上游水平。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strong 上海科技大学 /strong /span /p p   上海科技大学2013年9月30日经教育部批准同意正式建立,目前是一所由上海市人民政府与中国科学院共同举办、共同建设,由上海市人民政府主管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 /p p   和其他高校几所高校相似的是,上海科技大学的师资队伍同样非常豪华。上海科技大学按照1:10–1:12的师生比建设一支1000人规模的教授队伍,规划选聘500位常任教授和500位特聘教授。截至2018年2月,学校已选聘456位教授(特聘教授290位,常任教授到位151位,另有15位常任教授接受offer)。其中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3位、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6位、英国皇家学会院士2位、中国科学院院士33位、中国工程院院士3位、“国家千人”25位、“外专千人”2位、“上海千人”14位、“青年千人”40位、“国家杰青”93位。 /p p   目前,上海市正在大力建设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而上海科技大学目前主导和参与多项大科学装置以及国家重大基础设施建设,这将为大大提升学校的科学研究水平。 /p p   值得关注的是,仅仅成立不到五年,上海科技大学科研团队以第一完成单位已经在Nature、Science、Cell等顶尖期刊上发表多篇论文。随着上科大师资队伍的进一步扩大,顶尖科研成果也将加速涌现。 /p p   从地理位置来看,西湖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南方科技大学和上海科技大学四所高校分别位于杭州、北京、深圳和上海,均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几个城市。从归属部门来看,中国科学院大学和上海科技大学均背靠科研实力强大的中国科学院,具有其他高校难以比拟的优势。不过,南方科技大学作为深圳市重点打造的本地高校,在获取经费和其他资源上相比其他高校也有一定优势。 /p p   总体来看,西湖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南方科技大学和上海科技大学都有赶超老牌“双一流”名校的趋势。未来,随着上述四所高校的崛起,中国高校新一轮洗牌或将来临。 /p
  • 英国华威大学麦华恩教授及深圳大学孙怡雯副教授一行莅临华讯方舟集团参观交流
    12月5日,英国华威大学麦华恩教授(Pickwell-MacPherson Emma)及深圳大学孙怡雯副教授等一行莅临华讯方舟集团参观、交流与指导。集团副总裁兼太赫兹研究院执行院长丁庆以及杨旻蔚博士、郑渚博士、刘旭东博士等热情接待。华威大学(The University of Warwick),创立于1965年,全球百强名校,英国顶尖研究型大学,以其高水准的学术研究和教学质量而闻名,在英国主流媒体排名中,稳居英国前十,在QS世界大学排名中稳居全球百强、乃至前五十名。英国华威大学麦华恩教授是应刘盛纲院士邀请,到深圳参加第二届太赫兹国际会议,得知华讯方舟集团致力于太赫兹产业的发展,毅然前来参观。交流会上,研究院外事专员林晓淇就华讯方舟集团及太赫兹研究院的基本情况做了简要介绍。随后,杨旻蔚博士等带领麦华恩教授一行参观了太赫兹通信实验室、太赫兹光谱与成像实验室以及毫米波安检仪实验室,完善的设备和实践条件给他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并对我们在太赫兹技术研发和取得的科技成果表示赞叹不已! 麦华恩教授及孙怡雯副教授都是太赫兹技术生物应用方面的专家。麦华恩教授是太赫兹癌症检测的领军人物,其研究成果得到英国和世界的广泛关注和报道,今年更是获得英国皇家学会Wolfson科研优秀奖来支持她在英国做太赫兹无创性癌症诊断研究。孙怡雯副教授是国际上较早开展随标记物分子构型变化的太赫兹动态介电模型研究,为高灵敏度药物筛选和早期诊断技术探索新方法的学者之一。太赫兹研究院也致力于开发基于太赫兹微流控芯片的癌症早期诊断分析仪,可谓与两位教授的研究不谋而合,通过这次沟通与交流,有效地促进三方的相互了解,有利于今后开展各项合作。
  • 中科院上海高等研究院揭牌
    11月27日,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验收大会在中科院上海浦东科技园召开。通过验收后,中国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白春礼和上海市常务副市长杨雄共同为上海高研院揭牌。会议由中科院副院长施尔畏主持。上海市副市长沈晓明、中科院上海分院院长江绵恒等参加验收仪式。   根据2008年中国科学院党组(扩大)会议和中国科学院—上海市政府院市合作协议精神,上海高研院由中科院与上海市政府共建。研究院定位于原始创新研究,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集成技术解决方案,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集研、产、学、用为一体的多学科交叉综合性科教机构。   上海高研院筹建工作组组长、院长封松林介绍,历经3年筹建,全院15万平方米的科研用房现已建成并投入使用,近1.5亿元的科研装备也已到位并运行,建成了交叉前沿与先进材料、信息科学与技术、空间科技、能源与环境、生命科学与技术共5个研究部,集聚形成了一支近800人的海内外高层次人才队伍,初步具备服务国家战略和支撑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能力。   目前,上海高研院承担着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科技部“863”、“973”和科技支撑计划,中科院战略性先导专项、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以及上海市重大科技项目等各类项目,开展了广泛的院地、院企、国际合作。上海高研院正与上海交大、帝国理工等国内外名校展开科技合作,培养高级创新创业人才 与上海电气、壳牌等国内外企业和组织,或设立前瞻研究基金,或建立联合实验室,或联合进行技术开发,或成立技术公司,实现共性技术研发与集成。
  • 陈宜瑜院士评韩春雨实验:科学需要重复实验 耐心等待结果
    p style=" text-align: left " strong   中科院院士陈宜瑜:科学需要重复实验 耐心等待时间给出结果 /strong /p p   中国科学院院士、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陈宜瑜对南都记者表示,韩春雨的实验结果给了科学界一个很大的鼓舞,目前不能重复有多种原因,& quot 有可能是韩教授这边的原因,也有可能是重复实验者方面的原因,双方都可能存在偶然性。& quot /p p   陈宜瑜表示,媒体上对于《自然-生物技术》介入调查,并公开韩春雨实验中的所有原始数据和实验条件的呼吁,其实并不必要。& quot 期刊在发刊前,并不会要求作者提供所有的实验数据,更不会重新做一遍实验进行检验,那样太耗费时间了& quot ,陈宜瑜告诉南都记者,一般来说,期刊会请行内的专家对实验过程的合理性进行评估,只要实验的步骤流程是合理的,并不会对得出的数据进行检验。 /p p   & quot 同样,除非有足够的证据证明学术不端,否则杂志社也不会介入调查或者删稿& quot ,陈宜瑜说,一项新的实验结果出来了,会有人去重复验证,对结果进行讨论,这都是非常正常的,& quot 不用多久,时间就会给出结果。& quot /p p   & quot 我相信韩教授本身也会努力,去找出为什么其它人无法重复他的实验的原因。科学就是这样,不断地发现问题、改善& quot ,陈宜瑜认为,现在公众不需要过于关心韩春雨的实验结果,匆匆忙忙地去下结论,& quot 科学不是一是一、二是二那么简单,需要重复的实验和足够的时间验证& quot 。 /p p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QQ截图20160803084003.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08/insimg/2edaef4a-4d17-4719-93bc-1933ed3a58c6.jpg" / /p p   5月2日,河北科技大学副教授韩春雨领导的课题小组发明新的基因编辑技术NgAgo-gDNA,被国内媒体誉为做出& quot 诺奖级& quot 实验成果的& quot 三无& quot 副教授。然而,论文发表两个月后,全球仍没有一家实验室对外宣布能够完全成功重复韩春雨的实验,该新基因编辑技术引起质疑,多国科学家要求《自然-生物技术》介入调查并公开韩春雨实验中的所有原始数据和实验条件。 /p p   strong  多国科学家对韩春雨论文表示质疑 /strong /p p   在两个月前,河北科技大学副教授韩春雨所领导的课题小组在英国《自然-生物技术》(Nature Biotechnology)上刊发的论文《DNA-guided genome editing using the Natronobacterium gregoryi Argonaute》获得国内外的的一致赞誉,韩春雨本人被誉为做出& quot 诺奖级& quot 实验成果的& quot 三无& quot 副教授:无名校身份、无名气、无职位。 /p p   韩春雨小组得出的结果,是以DNA来介导NgAgo(一种核酸内切酶)对靶向基因的识别从而进行基因编辑,被认为是基因编辑领域的一向重大突破,许多科学家与实验室纷纷重复韩春雨的实验。 /p p   然而,在论文发表后的两个多月后,没有一家科研团队宣布成功重复出韩春雨的实验结果,使得这项新基因编辑技术受到极大的质疑。7月29日,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医学基因编辑课题组负责人GaetanBurgio在博客中表示,经过多次尝试后,国际上重复实验的结果无一例外都是失败的,& quot NgAgo的未来并不明朗& quot ,他建议《自然-生物技术》期刊要求韩春雨公开所有的原始数据和实验条件。 /p p   西班牙高等科学委员会(CSIC)下设的国立生物技术中心的科学家LluisMontoliu转发了GaetanBurgio的博文。7月30日,LluisMontoliu更新博文称,他已经停止了所有关于NgAgo的项目,同时& quot 建议所有想做这件事人不要再浪费资源& quot 。在国内,方舟子等也对其实验的重复性问题提出了质疑。 /p p   面对NgAgo的质疑声,韩春雨本人自6月下旬开始在百度贴吧上做出过一些回应。7月2日,在贴有方舟子质疑原文的帖子中,韩春雨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回应,& quot 细胞做好检测,不要有寄生菌污染,不要有支原体污染& amp #823& amp #823我非常确定在没有污染的情况下,单转guid不会影响GFP表达& amp #823& amp #823转染用的质粒质量要好,guide磷酸化完全& amp #823& amp #823& quot /p p   7月31日,韩春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并不会再回复这些质疑,并认为质疑& quot 不科学& quot ,实验结果的讨论还得回归科学本身。 /p p    strong 韩春雨被誉& quot 诺奖级& quot 的& quot 三无副教授& quot /strong /p p   昨日,河北科技大学官网首页还挂着& quot 我校教师韩春雨在国际顶级期刊《自然-生物技术》上发表高水平论文& quot 的通知。文章表示,青年教师韩春雨作为通讯作者的研究论文在国际顶级期刊《自然-生物技术》杂志上发表,该杂志影响因子为41.5,& quot 该成果核心为一项替代目前通用的Cas9的基因组编辑新技术,这一成果打破了国际基因编辑技术的垄断,实现了中国高端生物技术原创零的突破。& quot /p p   2016年5月2日,英国《自然-生物技术》杂志刊发韩春雨团队发明的一种新基因编辑技术,被认为具有独特优势,未来极具潜力。简单而言,这项技术有望治疗由基因突变造成的疾病、改良作物性状等,可用于微生物、植物和动物的精准基因改造,以及乙肝、艾滋病或者一些遗传性疾病的& quot 基因治疗& quot 。 /p p   据了解,韩春雨这项& quot 中国创造& quot 尖端基因编辑技术NgAgo-gDNA研究始于2013年,该技术被誉为第四代基因编辑技术,打破了国外基因编辑技术的专利垄断,被认为达到国际一流水平。 /p p   韩春雨今年42岁,任教于河北科技大学,是名副其实的& quot 三无& quot 副教授--无名校身份、无名气、无职位。他的实验室十分简陋,但却做出一项& quot 诺奖级& quot 的研究成果,媒体美誉其成果& quot 不亚于世界一流的麻省理工、哈佛、斯坦福& quot 。 /p p   5月24日上午,中央统战部副部长陈喜庆率全国无党派人士考察团在石家庄调研期间,还与韩春雨约谈聊了两个小时,并赞其不急功近利,这名& quot 三无& quot 副教授迅速在媒体上走红。 /p
  • 美国TA仪器举办热分析、流变和微量热专题讲座
    尊敬的老师:您好! 美国TA INSTRUMENTS(Waters集团)成立于1990年, 它的前身为DuPont(杜邦)仪器部。自1962年推出世界上第一台商品化热分析仪以来,先后并购了英国Carrimed、美国Rheometrics、瑞典Thermo AB、美国CSC和美国VTI等多家专业的热分析、流变仪和微量热仪器公司,如今拥有世界最完整的热分析、流变和微量热的产品线和应用经验。多年的努力,使得TA成为世界销量第一的热分析和流变品牌。 迄今,在全美排名前100所高校中,已有93%是TA的客户;亚太区排名前100所高校中,有90%是TA的客户。在中国,愈来愈多的名校、科研单位相继选购TA的产品,对此我们倍感荣幸,也努力做好一个合作伙伴的角色。TA中国建立了一个专业高效的团队,确保高品质产品能迅捷交货、稳定运作之外,我们还建立了强大的售后服务培训系统。四级培训机制,已经成为TA用户专享并推崇的标准流程:装机现场培训、网络多媒体教学、高级应用进修班和专题技术研讨会。 为了推广热分析和流变的相关技术应用,“TA世界学苑”邀请多位国际、国内的大师,成功举办多期专题培训。现在我们更愿意针对您具体的应用方向,登门为您的团队举行真正感兴趣的专题讲座。 欢迎拨打800-820-3812电话、登陆TA网站www.tainstruments.com.cn或邮件至info@tainstruments.com.cn,告知您的需求或者研究方向,让我们及时与您探讨。 专题案例:  微量热仪和DSC技术在药物的筛选中究竟扮演着怎样的角色?  用高压TGA分析沸石对二氧化碳和氨气的吸附,优化煤气化  热分析技术(DSC、TGA、VSA)在为药物的剂型确定中能起到那些作用?  流变与涂料的涂装、垂挂和流平性  如何采用DMA技术对砷化镓太阳能电源板的易脆性进行失效性分析  在高性能的热熔胶研发过程中,无所不在的热分析技术和流变技术  热分析技术——轻质合金研究的必备手段  流变在聚合物结构表征中的应用 …… 更多专题,由您而定…… TA Instruments - 中国市场部
  • 五洲东方成功入围武汉大学进口科教用品业务的外贸代理服务项目遴选
    武汉大学(Wuhan University),简称“武大”,初名自强学堂,诞生于1893年,是一所中国著名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也是近代中国建立最早的国立大学。1893年,湖广总督张之洞奏请清政府在武昌创办自强学堂,由此揭开了近代中国高等教育的序幕。历经传承演变,1913年更名国立武昌高等师范学校,1928年定名国立武汉大学,是民国四大名校之一。1949年更为现名。武汉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副部级全国重点大学,国家首批“双一流”(A类)建设高校,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入选2011计划、111计划、珠峰计划、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等重点建设的中国顶尖名牌大学,是与法国高校联系最紧密、合作最广泛的中国高校之一,被世界权威期刊《Science》列为“中国最杰出的大学之一”。根据《武汉大学免税进口科教用品暂行办法》(武大设字【2011】4号)的规定,2019年武汉大学进行了进口科教用品业务的外贸代理公司的遴选工作。按照《关于武汉大学外贸代理公司遴选的通知》要求,经过面向社会公开接受报名,并且通过资格预审,同时对部分公司进行了实地考察后,2019年1月18日,通过专家详细评审,确定了:北京五洲东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成功入围了武汉大学外贸代理公司遴选项目北京五洲东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现如今凭借一支高素质、高效率和具有丰富国际贸易实践经验的人才队伍,运用先进的ERP系统,实现了合同的签订、批件办理、对外付汇、报关运输、合同结算等业务流程的实时查询及监控。为社会各界提供优质的进口代理、保管、储运等一条龙服务,在国内外赢得了良好的商誉和口碑。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