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国际巨头

仪器信息网国际巨头专题为您整合国际巨头相关的最新文章,在国际巨头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国际巨头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国际巨头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国际巨头话题讨论。

国际巨头相关的资讯

  • 国际巨头占近90%市场份额,国产质谱仪如何“突围”?
    质谱仪,是一种分析仪器,可以将待测的物质电离成不同质荷比的离子,并且利用电磁学原理使离子按照质荷比分离并测定离子流强度。包括飞行时间质谱仪、四级杆质谱仪、离子阱质谱仪和串联质谱仪四种类型。基于质谱技术高灵敏度、高分辨率、分析速度快等优势,质谱仪在医疗健康、食品安全、环境监测、工业分析、国家安全等领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举足轻重的地位。国际巨头占近90%市场份额目前质谱仪尚未完成国产替代化进程,国内专门从事研发、生产和销售的质谱仪公司也不多。禾信仪器虽然成立以来就牵头承担数项与质谱仪相关的“国家重大科技专项项目”,但其产品结构相当单一,主要应用与环境监测,服务的客户也主要为各级生态环境部门、环境监测站或者科研中心,市场拓展高度依赖环保政策和财政预算安排。据SDI的数据,目前全球质谱仪市场基本被国际巨头所占据,市场主要参与者为沃特世、丹纳赫、布鲁克、安捷伦、赛默飞、岛津等公司,这些公司占据了全球近90%的质谱仪市场份额。目前质谱仪的主要销售市场也不在亚洲,而是集中在欧美地区,其中美国是全球最大的质谱仪销售市场。随着亚洲地区国家的发展,未来亚洲有可能成为全球质谱仪市场增速最快的地区,我国有望成为亚洲地区增速最快的质谱仪应用市场。但是,我国质谱仪市场基本被国际巨头占据。据中国海关的数据,2018年,我国进口了12426台质谱仪,质谱仪的进口金额达到95.81亿元,其中4成左右的进口质谱仪来自美国。据智研咨询的数据,如果不算进口质谱仪的关税、流通渠道费用、技术服务费用等环节,2018 年中国质谱仪市场规模为111.93亿元,换言之,国外厂商在中国质谱仪市场的占有率为85.6%,留给国内厂商的市占率仅为15%左右。前景可期,国产质谱仪当奋力“突围”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质谱仪因其高特异性、高灵敏度的优势将会不断得到市场认可,应用领域涉及国民经济各个环节,其作为采集信息的重要源头,对其他产业的发展具有巨大的带动作用,在各大检测领域都将会有越来越广泛地运用。根据中国海关进口数据统计,2018年国内质谱仪市场规模约为100亿元。在此基础上,如进一步考虑进口后相关税费、国内市场渠道流通、提供技术服务等环节,初步测算2018年国内质谱仪市场规模约为130亿元。如保守以国际市场年均复合增长率7.70%为基础进行测算,我国2026年质谱仪市场规模将会至少达到235亿元,未来市场前景可期。面对质谱仪进口数量不断攀升的现状,我国要进一步加强对质谱技术的重视程度,制定合理、有效的发展计划,加大研发投入和支持力度,加快推进产业化进程,从而缩短国产质谱仪器与进口产品之间的差距,实现国产质谱仪的“突围”。
  • 明日趋势:百年检验国际巨头眼中的样品前处理
    Intertek(天祥)上海实验室经理孙慧女士专访中国第三方检验检测行业市场近年来持续快速增长,预计到2026年有望突破2500亿元。回望历史,将第三方检测的概念引入到中国并推动行业发展的是包括天祥(Intertek)在内的几家国际巨头,迄今已有二十余年。近日,分析测试百科网采访了上海天祥质量技术服务有限公司(Intertek)中心化学实验室上海实验室经理孙慧女士,她为我们介绍了天祥在中国的探索之路,并讲述了自己对前处理关键设备——超级微波消解应用多年的心得,希望对广大从事第三方检验检测的技术专家和实验人员有所启发。首家进入中国的国际商业检验机构孙慧,2009年毕业于华东理工大学并获分析化学硕士学位,毕业后一直从事分析检测工作,目前在Intertek中心化学实验室上海Lab担任经理,负责无机测试组的管理工作。孙慧首先简单介绍了Intertek与Intertek中国(天祥)。Intertek是全球领先的质量和安全服务机构,为众多行业提供专业创新的解决方案。Intertek的历史可追溯至19世纪末,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壮大和业务重组,最终形成了一家总部位于伦敦并在伦敦证券交易所上市的检验检测国际巨头,是英国富时100公司之一。迄今,Intertek在全球100多个国家设立1000多家实验室和分支机构。Intertek致力于以创新和定制的保障、测试、检验和认证解决方案,为客户的运营和供应链带来全方位的保障。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不断进步,人民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对于日常消费品,人们已不仅仅满足于最基本的功能需求,更追求质量与安全,如食品安全、绿色环境、儿童用品的安全等等。人们对于测试的需求越来越多、要求也越来越高。比如对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空气、水和土壤的检测,可以帮助人类确定环境的质量及其变化趋势。而“民以食为天”,食品是人们生活和生存的必需之物,食品所含的营养成分、微量有害物质如农药残留、重金属污染等的情况近年来更是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这些都可以通过第三方检测得到答案。  “我们的服务涉及几乎所有行业,包括生活用品、医疗设备和制药、化学品和石油、环境、轻工产品等等。Intertek可为所有行业提供测试、检验、认证、审核等一系列服务。对于Intertek的检测服务,大家非常熟悉,我们的实验室遍布全国各大重要城市,我们的检测能力覆盖了国内外的标准和法规,具备上千种测试能力。”孙慧说。前处理:高效准确为核心要求在一个完整的样品分析过程中,大致分为4个步骤:①样品采集;②样品前处理;③分析测定;④数据处理与报告结果。而这其中,样品前处理所需的时间相对来说也是最长的,并且其耗时、繁琐的步骤,也是引入分析测定误差的主要来源。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前处理的结果决定了分析测试的结果。  Intertek检测业务涉及各个领域,这就意味着实验室需要面对各种各样的分析对象,检测样品不仅数量多且种类多样,涉及的前处理方法更多。孙慧表示:“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客户,我们需要的不仅是提高准确性,更要提高工作效率。对于样品的前处理环节,也是要求我们兼顾准确和高效的。为此,我们对于不同的前处理样品都会有一套满足标准要求、流程优化、可以批量处理的工作程序,这也是我们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无机元素分析要用到的前处理技术是湿法消解,也就是用浓无机强酸或强酸的混合物,在能量作用下破坏样品基质,将待测分析元素释放出来供分析使用。消解的方式主要有常压消解,高压消解等,能量的提供方式有传统的电加热、微波辅助加热等。  孙慧表示:“我们之前常用的是常压加热板消解以及普通微波消解,这些消解方式会存在如下问题:消解不完全、消解时间长、消解酸的消耗较多,以及过程中的安全等,这也是我们非常关注并希望能解决的。”Intertek实验室中 Multiwave7000面对工作中遇到的前处理难题,Intertek选择了国际知名品牌前处理专家安东帕(Anton Paar)的超级微波消解仪Multiwave 7000。Multiwave 7000 是 HPA预加压技术与现代微波消解技术相结合的产品,在加压消解腔(PDC) 内采用了压力密闭反应管和容器。与传统微波相比,安东帕Multiwave 7000无论在消解效率、效果还是操作的智能性上面都有着超前的优势,是微波消解技术的革命性成果。Multiwave 7000可以在200 Bar、300℃的极限条件下进行消解。并且由于PDC腔体的存在,每个消解管之间的温度完全一致。几乎所有种类的样品都可以在一次运行中完成消解!不同于传统微波,它没有沉重且巨大的转子,只需一个超轻的样品支架即可完成消解;实验过程全程智能软件引导。不仅如此,在消解过程中仅需消耗传统微波1/3的试剂,无需后期赶酸。这样不但减少消耗,更减少了污染增强了环保能力。孙慧使用Multiwave 7000的感受:  首先是消解效果。在消解过程中,Multiwave 7000可达到更高的温度和压力,在面对实际样品时,消解效果好,特别是对于一些难消解的样品,同样可进行有效的消解。  其次是满足各项测试要求。通过对其回收率、重复性进行评价,结果都能较好地满足Intertek的测试要求。  第三点是高效率。Anton Paar Multiwave 7000一次可以处理24个样品,很好地满足了Intertek批量样品的处理需求。  第四点是环保和安全。相对于普通微波消解,Multiwave 7000使用的消解酸量大大减少,同时对于安全防护的设计进行了多方面考量,极大提高了操作安全性。  除此之外,设备的售后服务也是保障Intertek工作的重要因素之一,安东帕的技术支持能力以及故障处理的及时性、有效性都是可圈可点的。实验室前处理的发展趋势 孙慧还展望了实验室前处理设备的技术和市场趋势。众所周知,前处理环节是整个分析流程中最为重要、耗时、对最终结果的准确性至关重要的一大环节。对于同一个分析样品,达到同一处理目的可以选择许多前处理方法,而如何选择最佳的处理方法,不仅要考虑各种处理方法的特点、样品特性,还需要操作者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  随着分离科学、计算机信息技术、精密制造加工工艺、自动化技术的快速发展,分析样品前处理技术也在不断丰富和创新,并呈现出了几点趋势:  1)样品前处理新技术不断涌现。主要是在原有技术基础上的改进和创新,例如,在溶剂提取基础上结合其他辅助技术的微波辅助溶剂萃取,使提取更加高效。  2)前处理仪器发展迅速,趋向全自动化。传统的样品前处理技术大多采用人工或以人工辅助的半自动操作,近年来样品前处理技术的自动化发展迅速,通过仪器的自动化操作不仅速度快而且重现性好。  3)与后续测定仪器在线联用。比如一些经典的联用技术,同GC-MS,HPLC-MS的联用。  4)仪器的小型化和微型化。为了满足现场检测不断扩展的环境需求,小型化、便携式样品前处理仪器也越来越倍受关注。  5)集成式工作站。样品前处理工作站,即综合样品前处理平台,是将几种前处理技术集成在一起,用来完成多项样品前处理操作的综合性前处理平台,适合复杂样品的前处理。
  • 成功击败国际巨头丨英国南安普顿大学“薄膜热电参数测试系统”安装成功!
    南安普顿大学(University of Southampton),建于1862年,是英国老牌名校 , 世界百强名校 ,英国常春藤联盟罗素大学集团成员,世界大学联盟成员,SES-5成员。南安普顿大学是英国大学专业评级中唯一一所每个理工部门都收到五星研究评级的大学 ,被公认为世界顶尖理工大学之一。 近日,嘉仪通科技的“薄膜热电参数测试系统(Thin-Film Thermoelectric Parameter Test System)”在英国南安普顿大学安装成功!该项目于今年5月在全球范围内公开竞标,嘉仪通科技的薄膜热电参数测试系统(MRS-3)成功击败国际巨头,获得评审专家一致认可。 作为国际顶尖的理工类院校,南安普顿大学一直非常重视热电材料领域的科学研究。此次采购嘉仪通科技的薄膜热电参数测试系统(MRS-3),也是对嘉仪通科技在热学分析仪器,尤其是热电材料物性分析仪器的高度认可。在安装调试过程中,嘉仪通科技安排最专业的安装调试人员前往南安普顿大学进行安装和测试,不仅高质量的圆满完成了安装任务,而且认真服务的工作态度获得了该校师生的高度评价。南安普顿大学设备安装调试现场 嘉仪通科技一直致力于在全球范围内,为从事新材料尤其是薄膜材料物理性能研究的客户提供热学和电学分析测试整体解决方案。此外,嘉仪通将在北美、英国、新加坡、印度、巴基斯坦等地办事处和联合实验室共享中心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全球品牌推广,争取早日全面建成嘉仪通全球营销体系及客户服务网络,为全球客户提供最合适的产品与最好的服务。【薄膜热电参数测试系统】【薄膜热电参数测试系统】:薄膜热电参数测试系统MRS-3 ,专门针对薄膜材料的Seebeck系数和电阻率测量,采用动态法测量Seebeck系数,避免了静态测量在温差测量上的系统误差,采用四线法测量电阻率,测量更准确便捷。
  • 走得千篇一律强得各有千秋,国际化学发光巨头进阶之路
    p   我国IVD行业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在90年代中后期有了快速的发展。2000年以来,中国IVD市场规模的增长一直保持着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的年复合增长率,在2016年达到了450亿元左右,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这一数字仍有很大的增长空间。 /p p   生化诊断、免疫诊断和分子诊断是IVD中最集中的三大领域。相对于技术壁垒相对较低的生化诊断,免疫诊断尤其是其中的化学发光诊断,技术壁垒较高,且仪器和试剂需要配套使用,发展的成熟度相对较低。 /p p   化学发光技术以其较高的自动化程度,近几年得到迅速发展,正在逐步取代酶联免疫,所占的市场比重也越来越高,出现了像迈瑞、迈克生物、新产业和安图生物这样的“化学发光四巨头”,但总体上来说国内市场仍然处于被国际巨头和进口产品垄断的状态。 /p p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84, 141, 212) " 罗氏诊断 /span /strong /p p   2016年罗氏在全球的营收位506亿瑞士法郎,其中诊断部分业务占了22.6%,约115亿法郎。而中国化学发光市场中,罗氏的市场份额占到了29.8%高居榜首,其电化学发光系列产品在中国各大医院的检验科装机量居于首位,15年市场占有率大约在47%。 /p p   罗氏诊断以电化学发光为核心产品,由Boehringer Mannheim于1996年研发而成,具有核心专利保护,被称为第四代化学发光。1997年,罗氏公司以11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Boehringer Mannheim公司,一跃成为体外诊断行业的老大。 /p p   罗氏的化学发光检测试剂盒较为齐全,以肿瘤标记物为优势,CobasE 系列的电化学发光全自动免疫分析系统是罗氏市场上主流的产品。2016年罗氏电化学发光专利正式过期,为国内企业带来了发展机遇。 /p p   收购Cetus公司的PCR业务开启了罗氏在诊断领域的布局,而对Boehringer Mannheim和BioVeris的收购都是罗氏诊断在化学发光产品上的奠基性举措。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width=" 600" height=" 333" title=" 11.jpg" style=" width: 600px height: 333px "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8/insimg/c2d8da68-9fcf-41cd-8935-273233834d7e.jpg" border=" 0" vspace=" 0" hspace=" 0"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罗氏体外诊断部分收购事件 p    span style=" color: rgb(84, 141, 212) " strong 西门子 /strong /span /p p   2015年,西门子医疗从集团内独立出来后,同时保持了在体外诊断领域的优势, 2016财年其IVD业务销售额约49亿美元,全球IVD市场排名第二。 /p p   西门子医疗分别于2006年和2007年以15亿欧元、53亿美元和7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美国德普诊断(DPC)、拜耳诊断部以及德灵诊断(DADE BEHRING),一举杀入实验室诊断领域并成为了全球免疫诊断试剂领域的第二大公司和临床化学领域的老大。在将三家公司合并成独立的诊断部门以后,西门子医疗更是成为了仅次于罗氏诊断的全球第二大临床诊断公司。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width=" 600" height=" 151" title=" 12.jpg" style=" width: 600px height: 151px "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8/insimg/be49d1d7-0bc9-481c-b716-8cefc90825d6.jpg" border=" 0" vspace=" 0" hspace=" 0"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西门子体外诊断部分收购事件 p   西门子在免疫产品中的市场份额约为15%,其化学发光产品主要来自德普(DPC)的Immulite系列,以拜耳的肿瘤标志物为主。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84, 141, 212) "    strong 雅培 /strong /span /p p   作为四大业务板块之一,雅培的诊断业务在全球IVD行业中排在第三的位置。雅培的诊断部门成立于1973年,其2016年营收为46.5亿美元,占全公司的23%,同比增长了3.6%。以化学发光为核心的免疫分析是诊断业务中的重点,营收则达到了36.8亿元。 /p p   雅培最早于1993年推出Axsym系列产品,紧接着1998年推出其高端产品Architecti2000,采用先进的三代发光技术吖啶酯直接化学发光,最高速度200T/H,2008年以后推出Architecti1000,逐步替换市场上的Axsym,最高速度100T/H。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width=" 600" height=" 156" title=" 13.jpg" style=" width: 600px height: 156px "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8/insimg/ed87a934-2bbe-4a18-9a95-8ca91d7f6c7e.jpg" border=" 0" vspace=" 0" hspace=" 0"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雅培体外诊断部分收购事件 p    span style=" color: rgb(84, 141, 212) " strong 贝克曼库尔特 /strong /span /p p   几经变迁,最终贝克曼公司在1998年收购了库尔特公司而成为了IVD领域的巨头公司,并于2011年以68亿美元的收购价正式进入生命科学巨头丹纳赫集团旗下。2016年贝克曼所属丹纳赫体外诊断业务的销售额约为50亿美元,其中贝克曼的营收占大部分,在全球IVD领域排名第四。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width=" 600" height=" 127" title=" 14.jpg" style=" width: 600px height: 127px "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8/insimg/1e737daa-9164-46d5-a7fb-34420f201fd5.jpg" border=" 0" vspace=" 0" hspace=" 0"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贝克曼库尔特体外诊断部分收购事件 strong /strong p   2006年收购临床免疫诊断市场最大的化学发光试剂供应商Lumigen,以及2009 年以8 亿美元收购Olympus的诊断业务部门,让贝克曼诊断部门的实体大大加强,足以跟罗氏这样的公司直接竞争,IVD领域的市场集中度进一步提高。 /p p   贝克曼的全自动化学发光分析系统主要有Access系列和DXI系列,配套项目超过60个,涵盖:激素、肿瘤标志物、贫血、心脏标志物、产前筛查、传染病、甲状腺功能等12个大类,其中甲状腺和激素项目属于拳头产品。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84, 141, 212) " 生物梅里埃 /span /p p   致力于开发医疗临床诊断产品和工业诊断产品的生物梅里埃,其在全球拥有三大总部和41家分公司,临床诊断产品占整体销售额86%的比重,主要覆盖传染病、微生物、心血管和肿瘤四大领域。 /p p   2016年,生物梅里埃的营收为16.78亿欧元,同比上涨了8.1%,而主要靠着VIDAS系列营收上涨8%的免疫业务也整体上涨了5.8%,其化学发光产品不属于真正意义上的管式发光,本质上还是酶联免疫,主推项目为PCT和心标。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width=" 600" height=" 103" title=" 15.jpg" style=" width: 600px height: 103px "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8/insimg/87727986-4652-4aed-a3cf-034b968e3b82.jpg" border=" 0" vspace=" 0" hspace=" 0"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生物梅里埃体外诊断部分收购事件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84, 141, 212) " strong 强生 /strong /span /p p   1994年,强生收购了柯达公司(EastmanKodak Co.)的临床诊断部门,并于1997年将其与1974年从强生独立出来的部门Ortho Products Division合并为了Ortho ClinicalDiagnostics(OCD)。而OCD后来于2014年剥离并被凯雷医疗收购。 /p p   由于OCD资产剥离的影响,2016年强生诊断部分的营收为6600万美元,较上一年下降了3.2%。 /p p   1997年强生推出了首款全自动发光免疫分析仪VitrosECi,经过升级和演化,还推出了生化免疫一体机。OCD的化学发光主要与干式生化绑定,主攻急诊市场。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84, 141, 212) " strong 索灵 /strong /span /p p   索灵公司原是意大利Sorin Biomedica SpA的体外诊断部,后于2000年独立出来成为DiaSorin S.p.A.,其放射免疫和酶免疫在欧洲及全球享有极高的知名度。 /p p   私有化以后,索灵公司建立了Liaison& reg 品牌,开始向化学发光免疫转型,然后先后收购了Biotrin和Murex等化学发光项目,其业务构成中化学发光业务更是占了74.4%。 /p p   索灵的主流机型为LIAISON系列,以特殊项目著称,主推VD、PCT等项目,现有化学发光免疫检测菜单超过110项。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width=" 600" height=" 149" title=" 16.jpg" style=" width: 600px height: 149px "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8/insimg/abd1e28a-5915-434f-b95c-56a87f186221.jpg" border=" 0" vspace=" 0" hspace=" 0"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索灵体外诊断部分收购事件 p   span style=" color: rgb(84, 141, 212) "   strong 希森美康 /strong /span /p p   希森美康在凝血分析、尿沉渣分析尤其是血液分析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并且其在免疫诊断等领域的业务布局也会逐渐扩大,以巩固其全球十大诊断产品公司的地位。 /p p   2016年希森美康的营收为22.9亿美元,全球IVD市场排名第八,对核心产品为血球产品的希森美康来说,尽管进入免疫领域较晚,营收仅占1%,但是从2016财年各季度的营收来看,呈现出了迅猛增长的趋势。 /p p   希森美康的生化免疫与血液、尿液等具有很强的联机效应,销售策略主推传染病和术前等八项。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br/ /p /p /p /p /p /p
  • 10亿美元!日本数字影像巨头收购美国基因检测公司
    p   近日,日本数字影像技术巨头柯尼卡美能达公司(Konica Minolta)宣布,将以10亿美元现金收购美国癌症基因检测公司Ambry Genetics 。 /p p   据悉,Ambry Genetics提供多种遗传性和非遗传性疾病的检测,并包括肿瘤、心脏病、肺病、神经内科和普通遗传病的诊断。该公司由现任总裁Charles Dunlop和CEO Aaron Elliott共同创立于1999年,目前已经进行了超过100万例的基因测试,发现位于近500个基因上45000多种突变。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7/insimg/8de52f8b-546b-42fd-b9eb-643f19242ce0.jpg" title=" 201707071430224550_副本.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Ambry Genetics的产品线 /p p   柯尼卡美能达对外公告称:通过此次收购,公司将建立其在医疗成像领域的生产能力,包括组织高灵敏度测试的、免疫组化染色技术,意味着其在精密医学领域的第一步。公司计划将Ambry的技术首先引进日本,然后再引进欧洲。 /p p   柯尼卡美能达总裁兼CEO Shoei Yamana表示,与Ambry在一起,将能集成一个基于基因和生化检测的诊断技术,并将医学界的发现转化为医学应用,提高疾病的预防能力,并有效地降低成本。这不仅将成为公司未来开展医疗保健业务的基础,而且会助力转变全球医疗方式。据悉,Konica Minolta 将先支付8亿美元的预付款,出资比率为柯尼卡美能达六成,日本产业革新集团( Innovation Network Corporation of Japan )四成。 /p p   柯尼卡美能达拥有分析细胞蛋白质的独创解析技术,但其主力的多功能一体机业务停滞不前,通过企业并购(M& amp A)强化着力发展的医疗相关业务,从而向制药公司和医院提供诊断服务。 /p p   癌症已成为日本人死因第一位,早期发现和特效药开发成为课题。据悉这是柯尼卡美能达历史上最昂贵的收购,这反映了其在打印机业务放缓之际进军医疗保健领域的雄心。 /p p   除了柯尼卡美能达外,日本许多巨头跨界进入医疗相关领域,譬如:尼康于2015年将英国视网膜成像诊断仪器生产商Optos收为全资子公司 佳能2016年以约6600亿日元收购东芝医疗系统 富士胶片控股2017年以约1500亿日元把试剂制造商和光纯药工业收入了旗下。 /p
  • 体外诊断十巨头,如何瓜分545亿美元市场?
    p   EvaluateMedTech在对行业内120家公司数据的统计基础上做出预测:到2018年,全球医疗技术(包括医疗器械、诊断产品)销售额将达到4400亿美元,增长率为4.4%。其中市场占比最大的细分行业为IVD,预计2018年占到整个市场的12.4%,达到545亿美元。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title=" 1440482585_55dc0519dc912.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508/noimg/67514534-b816-44cd-b0cb-64584e7b599b.jpg" / /p p   数据统计显示:到2018年,这十家巨头企业年总销售额将达到445亿美元,平均增长率为5%。销售总额合计占到整个市场份额的81.6%,占比相比2011年统计数据上升了4个百分点。 /p p    strong 1.数据解读 /strong /p p   市场潜力无限,发展势头迅猛的IVD行业目前在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内是最具发展活力的子行业,但其所处的国际竞争却是异常激烈,从上述表格数据可以看出: /p p strong   一是:全球十大IVD巨头企业中欧美占九席之多,而美国独占六席 /strong /p p   全球十大巨头企业中美国有六家 德国一家 法国一家 瑞士一家 日本一家。基本都是在经济和制造业强大的国家。而相比中国IVD企业,这十家巨头企业还都有着较长的发展历史与产品、市场积淀,在行业内属于技术领先型、产品全面型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占据着十分明显的先发优势。 /p p strong   二是:十大企业市场占比逐渐增大,市场垄断进一步加深 /strong /p p   依托其先进的技术和全面的产品以及品牌的传承,十大巨头企业在抢占市场先机方面占据先机,同时通过收购兼并等手段不断扩大自身,独霸世界市场。2011年数据显示十家企业的总销售额占比为77.6%,而预计将以5%的平均增长率发展,到2018年期总销售额占比将进一步攀升到81.6%,十家企业占据整个市场的八成之多——整个IVD市场将进入垄断时代。 /p p strong   三是: “一超多强”局面 /strong /p p   排名首位的罗氏,凭借着近100亿美元的销售额占据着全球近两成的市场份额,显示出罗氏在IVD领域强大的统治力 丹纳赫(贝克曼库尔特)、西门子、雅培以占据市场份额10%左右成为继罗氏之后的三强,余下六家企业分场份额分别在一成以内。 /p p    strong 2.国产IVD产业分析 /strong /p p   目前国内IVD企业虽然在数量、规模以及技术上有着巨大的成长,市场占据率也有了长足的进步,但进口IVD试剂依然在国内市场,尤其是三甲医院等占据着较大市场。国产品牌依然面临着激烈的竞争。 /p p   国产IVD企业众多,但在规模上没有形成可以和十大巨头相当的体量 虽然有的企业在技术上达到甚至领先国外巨头企业,但其在产品丰富度上相差甚远、在品牌树立及推广上也无法和其相比。 /p p   尽管国内IVD领域很热,技术、资本流入都很大,但企业大多依然处于“小打小闹”阶段,无法集聚成规模 在品牌树立方面,国内尚且知名度不高,在国际上更是没法和这些巨头企业相抗。 /p p   现实的差距就是国产IVD企业错过了黄金发展的先发优势,而如何最大化发挥后发优势就成了业内人最关心的问题。 /p p   在掌握有先进技术的前提下,如何组建其一家产品丰富体量较大的有竞争力的公司,这需要政策、资本、技术、人才等多方位的资源配合,或许在影像界异军突起的联影会给IVD领域一些启发。总之,国产IVD产业发展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p
  • 默克等跨国制药巨头在华扩产抢市
    在欧美医药市场不振之时,新医改带来的市场扩容让中国成为跨国药企眼里的香饽饽。继研发中心向中国转移后,多家跨国医药巨头在生产方面也不断加码。随着外资药企的强势进军,国内企业如何迎战是一大关键问题。    10大外资制药公司在中国的投资排名   诺华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诺华制药(中国)昌平工厂二期扩建项目投资金额达1.5亿元人民币,预计扩建区域的设备全面安装并投产后,工厂年生产能力将达到30亿片,成为全国单位面积生产效率最高的制药生产厂之一。     “中国是瑞士诺华集团全球高度重视的市场”,这是诺华公司对于中国市场的定位,也反映出其对这一市场野心勃勃。   事实上,除了诺华之外,其余多家跨国制药巨头在华市场均动作频频。在过去几年,阿斯利康为实现其在中国的长期增长战略,在中国实施了一系列举措,最引人瞩目的是斥资2亿美元在江苏泰州建立新的生产基地。这是阿斯利康有史以来投资最大的独立生产基地。去年,赛诺菲北京工厂第二阶段项目也已启动。   不仅加码生产,国外制药企业还将被誉为“大脑”部门的研发中心在华抢驻。不久前诺和诺德宣布其海外最大研发中心在中国落成,这座坐落于北京中关村生命科技园区的新研发中心,总投资超过1亿美元,其中约4000万美元用于建立世界领先水平的新实验室及引进研发设备。   此外,为提高在中国的地位,默克公司承诺未来几年将在华研发投入15亿美元。这笔资金将投入到位于北京的在华研发中心。而辉瑞则选择在华成立合资公司,其与海正药业签订的合作生产协议曾在业内引发关注。毫无疑问,在国际医药大鳄中间正刮起中国风。   “很快中国将成为全球第二大医药市场,所以国外企业不断加大在华投入表示其对中国发展前景的信心。另外,医药行业是典型的创新产业,谁有新的药品谁就能在市场上占据垄断地位。而国外企业显然在技术、药品创新方面占有优势。如果国外企业将新的研发技术向中国转移,对促进中国整体产业技术升级以及技术创新能力构建绝对是一件好事。”北京康派特医药经济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李磊向记者表示。   不过,也有专家对此表示担忧。一位不愿具名的资深医药专家就指出,从2007年开始,欧美市场增速放缓,中国成了国际制药企业的避风港。但中国的医药市场就这么大,被跨国药企抢占了,中国药企的市场竞争压力将变得异常沉重。另外,虽然中国药企也在加大出口力度,但与拿专利药敲开国门的医药巨头相比,以原料药为主的出口方式让中国药企始终处于下风。所以要对抗国外巨头,中国企业必须尽快练好内功。
  • 跨国医药巨头在华扩产抢市
    在欧美医药市场不振之时,新医改带来的市场扩容让中国成为跨国药企眼里的香饽饽。继研发中心向中国转移后,多家跨国医药巨头在生产方面也不断加码。随着外资药企的强势进军,国内企业如何迎战是一大关键问题。   诺华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诺华制药(中国)昌平工厂二期扩建项目投资金额达1.5亿元人民币,预计扩建区域的设备全面安装并投产后,工厂年生产能力将达到30亿片,成为全国单位面积生产效率最高的制药生产厂之一。   “中国是瑞士诺华集团全球高度重视的市场”,这是诺华公司对于中国市场的定位,也反映出其对这一市场野心勃勃。   事实上,除了诺华之外,其余多家跨国制药巨头在华市场均动作频频。在过去几年,阿斯利康为实现其在中国的长期增长战略,在中国实施了一系列举措,最引人瞩目的是斥资2亿美元在江苏泰州建立新的生产基地。这是阿斯利康有史以来投资最大的独立生产基地。去年,赛诺菲北京工厂第二阶段项目也已启动。   不仅加码生产,国外制药企业还将被誉为“大脑”部门的研发中心在华抢驻。不久前诺和诺德宣布其海外最大研发中心在中国落成,这座坐落于北京中关村生命科技园区的新研发中心,总投资超过1亿美元,其中约4000万美元用于建立世界领先水平的新实验室及引进研发设备。   此外,为提高在中国的地位,默克公司承诺未来几年将在华研发投入15亿美元。这笔资金将投入到位于北京的在华研发中心。而辉瑞则选择在华成立合资公司,其与海正药业(600267,股吧)签订的合作生产协议曾在业内引发关注。毫无疑问,在国际医药大鳄中间正刮起中国风。   “很快中国将成为全球第二大医药市场,所以国外企业不断加大在华投入表示其对中国发展前景的信心。另外,医药行业是典型的创新产业,谁有新的药品谁就能在市场上占据垄断地位。而国外企业显然在技术、药品创新方面占有优势。如果国外企业将新的研发技术向中国转移,对促进中国整体产业技术升级以及技术创新能力构建绝对是一件好事。”北京康派特医药经济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李磊向记者表示。   不过,也有专家对此表示担忧。一位不愿具名的资深医药专家就指出,从2007年开始,欧美市场增速放缓,中国成了国际制药企业的避风港。但中国的医药市场就这么大,被跨国药企抢占了,中国药企的市场竞争压力将变得异常沉重。另外,虽然中国药企也在加大出口力度,但与拿专利药敲开国门的医药巨头相比,以原料药为主的出口方式让中国药企始终处于下风。所以要对抗国外巨头,中国企业必须尽快练好内功。
  • 生命科学巨头养成术:不断并购
    行业有句俗语,“越往上游走,卖水人越安全。”继生物药、CXO相继"退烧"之后,他们背后的“卖水人”——上游生命科学行业,俨然成为下一轮行情的接力者,在“寒冬”之下备受关注。从2020年至今,A股已有16家生命科学上游企业上市,超过过去18年累计的2倍。2021年平均募资额为20.46亿元,是近年资本最活跃的时期。▲生命科学上游企业近年A股IPO数量和平均募资额截止2022年9月,来自招商证券全球化竞争,残酷又公平。在这个离科学最近、离下游最远的关键领域,国产化率目前仍是捉襟见肘,国际巨头如丹纳赫、赛默飞世尔雄踞市场多年,后来者难以望其项背。落后就要学习。在拆解全球TOP企业发展路径后,我们发现,虽然起家的方式千种万种,但几乎每一家的成长都离不开并购整合,这一核心路径。据不完全统计,过去的30多年里,全球生命科学领域发生了上千起并购,有成功,也有失败,并购俨然成为生命科学行业的基础商业战略。未来,中国生命科学企业走向全球,除了打磨自身研发功底,并购一定也是必选项之一。那么,研究全球TOP企业的偏好,以及并购整合之道,就显得很有必要。持续活跃的生命科学并购生命科学行业较为特殊,细分赛道众多且每一项壁垒都不低。以生物药生产中的生物反应器为例:生物反应器是一个集机械、流体、控制、生物等多学科的高新技术产品,需要长年的技术积累才能研发出成品,而这样的产品,在生命科学领域数不胜数。因此,除了并购或疫情等重大事件影响,几乎引不起排名的太大波澜。▲全球生命科学业务TOP 5企业① 汇率:1欧元=1.0477美元。② 每个企业生命科学业务划分及定义各不相同,以上占比为根据各企业年报测算而来,仅做参考。在全球生命科学巨头之中,业务组成多样,如果只统计生命科学业务,2021年,从营收看:• 赛默飞世尔第一,生命科学业务营收约217亿美元,连续第九年位列榜首。• 丹纳赫第二,生命科学是其一大业务,2021年营收约149.6亿美元,增速高达41%。• 安捷伦第三,79%业务在生命科学领域,2021年营收约50.2亿美元,同比+17%。• 赛多利斯85%业务在生命科学领域,营收34.5亿美元,驱动了整体高增长。对于以上行业巨头来说,排名与并购能力息息相关。• 据Bloomberg中收录的M&A数据,赛默飞世尔进行收购的次数位于可比公司前列,近十年M&A支出占收入比重达到18%。创造了股价十年十倍的神话。• 丹纳赫更是业内知名的“并购之王”,成立30多年以来,累计进行了超400次并购重组。过去十年市值增长超7倍。• 安捷伦起初剥离于惠普,以半导体业务起家,通过超近30次并购,脱胎换骨为一家生命科学企业。在过去的十年中,股票上涨近500%。• 赛多利斯起源于1870年德国的一个精密仪器工作坊,150多年里,从小小的天平产品完成了生命科学龙头集团的转型,不同于同行的频繁出手,赛多利斯近20年的并购仅10起左右,但却收获了巨大的成功,市值十年增长30倍不止。相比之下,同期标准普尔500指数上涨超200%,黄金价格则仅上涨了19%。可见,并购不仅是生命科学企业保持行业地位有效方式,还是撬动股价与市值增长的有力杠杆,因此,才能让生命科学巨头沉迷于此道,并乐此不疲。去年,赛默飞世尔174亿美元收购CRO巨头PPD,吹响疫情之后大额并购的号角。另一方面,随着生物制药领域“低垂的果实”基本已被采摘完毕,将越来越依赖上游提供的高价值解决方案,因此并购在未来的几年里,势必将继续活跃。▲近20年生命科学领域主要公司的市销率与标准500市销率对比,来自兴业证券并购、整合、分拆,颠覆赛道步步为营生命科学企业的大力并购,不仅让资本市场认识到该领域的巨大潜力,且明显具有赛道颠覆能力和市场整合能力。虽企业并购动机多样,但无论出于怎样的考量,并购都是围绕“企业自身发展”的核心来进行的,其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环节:• 并购:抢占新市场高地,获取先进技术、延长自身业务线。• 整合:推动内部整合,依据市场需求,锁定发展方向。• 分拆:聚焦长板,保持适当规模,适时拆分以保持灵活性。并购:直击细分领域龙头企业作为头部企业,走在技术前沿是必要法则,而并购是抢占新市场高地的利器。全球巨头向来出手阔绰,从0到1迈向一个新领域,充满不确定,并购龙头公司显然会提高成功率。以赛默飞世尔为例,公司的前身是1956年成立的热电公司(Thermo Electron),主要开发用于监测环境污染的仪器,在成为生命科学全球TOP 1的路上,部分对细分龙头的并购包括:• 2006年,Thermo Electron与Fisher Scientific合并成为赛默飞世尔科技,成为试剂耗材头部供应商。• • 2011年,收购戴安,成为色谱行业领先者。• • 2021年,收购PPD,跻身全球CRO行业TOP 5...▲Thermo Fisher股价与重要并购事件,资料来源:Wind、招商银行研究院从上图来看,这些并购充分体现了其资本运作的能力、进入新市场的野心,以及对全球生命科学市场的前瞻力,与赛默飞世尔走向领先的道路息息相关。“老大哥”作业基本是明牌摆在这里,尽管细分龙头“价格不菲”,还是引发众多行业后来者亦步亦趋的学习。• 2021年7月,珀金埃尔默以约52.5亿美元收购全球领先的生命科学抗体和试剂领导品牌BioLegend。这是珀金埃尔默有史以来最大的一笔交易。• 今年8月,赛多利斯宣布收购重组人白蛋白产品和技术的全球领导者Albumedix100%的股份,价格约为4.15亿英镑。整合:完善“一站式”解决方案的拼图收购可以高效拓展产品组合,之后该如何在公司内部发挥良好协同效应?这往往跟随行业趋势、企业战略而定。生命科学领域SKU众多,仅作为一个产品提供商,很难拓展市场,因此整合并购所得,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是目前市场上的一种趋势。• 比如2013年,赛默飞世尔以136亿美元收购基因测序市占率第二的公司 Life Technologies ,后将生命科学业务作为独立业务重点发展,此后,又通过一系列并购优化产品组合、为疫苗、单抗、CGT 等多种疗法提供全套解决方案,收入占比提升迅速,2021年,其生命科学业务超越实验室产品及服务成为公司第一大业务(占比40%),且在不断拉大与第二名之间的差距。丹纳赫更是优秀的“赋能型”整合选手,其业内闻名的DBS方法论(Danaher Business System),致力于将收购标的培养成行业数一数二的王牌选手,实现业绩和估值的攀升。• 今年9月,丹纳赫将2020年收购的Cytiva(前GE Healthcare Life Sciences) 和2015年收购的Pall整合为一家 85 亿美元的生物技术集团(The Biotechnology Group),致力于打造服务生物分子开发阶段、临床试验阶段,再到商业化的全流程服务体系。丹纳赫称之为“零头痛”的客户体验。▲丹纳赫DBS示意图,来自:公司公告近几十年,赛多利斯收购的企业也都为一次性工艺袋、生物反应器、细胞培养基、色谱、过滤系统等生命科学工具领域产业链相关的公司。比如在2020年4月,对丹纳赫部分生命科学部分业务的收购,同样是在补充“拼图”,向着全流程解决方案迈进。▲过去近20年,赛多利斯生物工程解决方案业务占比不断增加,目前已成为第一大业务来自:招商证券分拆:聚焦长板,保持适当规模大量收购之后,企业需要明确业务版图,剥离非重点业务,为后续增长铺平道路。这一点,在丹纳赫身上最为明显,从一家信托公司发展到全球生命科学顶级提供商,离不开对无关业务的果断剥离。最近的剥离事件发生在9月15日,丹纳赫宣布将把环境和应用解决方案业务部门分拆成一家独立的上市公司,丹纳赫总裁兼首席执行官Rainer Blair表示,“丹纳赫将成为一个更专注于科学和技术的领导者,致力于创新并对人类健康产生深远的影响”。作为精细管理大师,丹纳赫似乎非常懂得“点到为止”——保持适当规模,将有潜力的业务分拆上市,不仅有利于稳固生命科学领域的地位,也拓宽了融资渠道,去进行下一轮收购,这种故事几乎贯穿在丹纳赫的全部成长阶段。• 2016年,拆分多元化工业成长型企业Fortive,随后以40亿美元的现金收购分子诊断公司Cepheid。• 2019年,丹纳赫剥离了其牙科业务Envista,之后以214亿美元收购了Cytiva。▲丹纳赫集团目前保有的品牌,来自:丹纳赫官微中国企业:在正确的路上走向远方中国,正在全球生命科学舞台上展露头脚。根据Frost Sullivan测算,2020年中国生命科学支持产业总规模可达500亿元左右,2024年,可达到约800亿元的市场规模。在从中国走向全球的路途中,毋庸置疑,并购同样是国产崛起的关键方式之一。2015年,国企万润股份亮相国际生命科学领域并购竞技场,以8.5亿人民币收购美国试剂公司MP Bioproducts。2021年,迈瑞医疗以5.32亿欧元收购全球知名的专业IVD原材料供应商HyTest(海肽生物),摇身握住行业“命脉”,成为专业原料厂家中数一数二的选手。今年7月,据外媒报道,国药集团考虑收购生命科学工具公司BBI Life Sciences,以增强其DNA合成能力,后者估值可能超过10亿美元。当前阶段,国内企业尚处于成长初期,发展方式多样,采取产品代理、投资并购、战略合作等拓展产品渠道的方式也屡见不鲜。例如:• 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泰坦科技等选择代理之路,引入多个海外知名企业代理产品。• 通过灵活的投资并购策略打造生物制药一站式解决方案的多宁生物等。越是起风时越要保持冷静。赛默飞世尔的案例告诉我们,并购的“初心”是为了巩固行业地位,切不可追求短期的资本增值,牺牲前途。毕竟只有走在正确的路上,才能到达想要去的远方。赛默飞世尔前身Thermo Electron是全球NO.1的科学仪器公司;2007年与Fisher Scientific合并后位居前三;2013年,收购Life Technologies后又重新回到了第一的位置,并且保持至今。▲赛默飞世尔近20年排名变化
  • 医疗器械跨国巨头在华赚得盆满钵满
    第六十六届中国国际医疗器械博览会正如火如荼在深圳召开。通用(GE)医疗集团、西门子医疗、飞利浦医疗等国外医疗器械巨头纷纷携行业领先新技术和新产品亮相,在展会上上演了一场眼球争夺战。巨头们加速在华拓展业务,医疗器械市场争夺日趋激烈。   外资企业带来的到底是什么样的新技术新产品?在GE展台,GE医疗集团推出了9款创新医疗产品及解决方案的最新成果,包括行业领先的5款超声产品、3款麻醉和心电图产品、银河系列数字化X光机等一系列产品与解决方案。   DR、CR、MR……面对这样的英文字母,记者很纠结。记者看到一款cs1300生化分析仪,西门子客户专员梁建均向记者解释,人们生病了医生开单做项目时,要对身体肝功能、肾功能进行检测或者对人身体内的钾、钠、氯等成分进行分析。这款生化分析仪每小时能做900个类似肝功能检测项目和400个类似钾成分测试的项目。   而MR磁共振仪则可以诊出厘米级以下的肿瘤,西门子医疗首席技术官孔发在接受深圳商报记者采访时介绍说,磁共振主要是针对神经系统、消化系统、肿瘤等与软组织有关的疾病,西门子在医博会上展出的ESSENZA磁共振仪属于世界领先水平,目前在深圳生产,出口全世界,也销往中国国内市场。“这台仪器用线圈来激发人体的水分子,通过1.5T的磁场强度来对人体全身进行检查,与CT、X光相比,优势是没有放射性污染。”   据了解,近年来,医疗器械跨国公司纷纷加大对中国市场的投入,在2004年前后,通用医疗、西门子医疗和飞利浦医疗等医疗器械跨国巨头频频进军中国市场,以兴建生产基地、合资或独资企业等形式进行产业投资。国外医疗器械巨头看好中国市场,正如孔发所说:“15年前,我参加医博会,不会想到这个展会会做这么大。”   医疗器械市场商机无限,医疗器械跨国巨头在华赚得“盆满钵满”。据悉,总部位于英国伦敦的GE医疗,年收益额达170多亿美元。西门子医疗2011财年(截至9月30日)实现销售额125亿欧元,盈利约13亿欧元。
  • 中国等新兴市场将成为制药巨头们的下个盛宴
    新兴市场医药行业正日益成为新的投资热点。据国际知名律师事务所富而德的最新统计,尽管今年全球制药行业并购活动环比大幅下降,但制药企业对于中国等新兴市场的投资却达到了新的高峰。   制药巨头们的下个盛宴:中国等新兴市场   据富而德统计,受经济和市场环境影响,今年迄今,全球制药行业并购的总规模只有1460亿美元,与去年的2250亿美元相比明显下降。但即便是在这样的不利大环境下,制造巨头们对于新兴市场的投资却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水平。   2012年迄今,医药企业在新兴市场的投资达到了200亿美元,占全球医药并购交易的14%。与去年的120亿美元相比,这类投资已增长了六成。   中国是新兴市场中最引人注目的国家,今年迄今已吸引了68亿美元的医药行业投资,仅次于美国,位居全球第二。美国医药行业今年吸引了900亿美元投资。与此同时,中国本土医药企业也正积极进行海外投资,以跟上世界先进科技和产品,并拓展在中国本地以及其他市场的业务。与去年相比,今年中国医药企业的对外投资增加了79%,从28亿美元猛增至50亿美元。   富而德律师事务所的公司业务合伙人井友伟律师表示,2011年,全球医药投资曾经历过一股交易热潮而激增至经济衰退前的高水平。到了2012年,由于医药企业需要应对高销量药品的专利权到期以及需要推动创新,不少人曾认为今年医药行业的并购活动增长将受到限制,但事实并非如此。“恰恰相反,在不少迅速增长的经济体中,医药行业的投资有显著增长。”   井友伟进一步指出,尽管并购是一种昂贵的扩张手段,但对于现金充裕的药品公司来说,新兴医药市场无疑仍是投资的首选。随着新兴市场越来越富足,诸如肥胖、糖尿病等“富贵病”会日益常见 同时,消费能力的增长以及政府对医疗保健的重视与投资,都给医药企业带来巨大的商机。通过较小规模的收购以及在中国、印度和巴西等国的增长,医药行业正在平稳地转向新兴市场,以抵消困扰欧美的经济阻力。   具体来看,井友伟表示,非处方药、国内仿制药及其生产厂商将成为各类投资者日益关注的焦点。
  • 半导体巨头接连加码投资 2022年“缺芯”是否可解?
    前有2021年中芯国际豪掷千亿建厂,后有半导体巨头台积电在业绩会上公布400亿的投资计划。 半导体产业巨头的扩张预示着新的一年,芯片市场或将继续蓬勃。 有产业分析人士向财联社记者表示,2022年半导体供需市场将获得一定程度缓解,但5G/HPC/AIoT等市场对先进制程的需求依然强烈。该人士同时认为,颇受关注的3nm芯片虽然量产在即,但是对芯片市场格局短期影响有限。 台积电豪掷400亿 “缺芯”恐继续 2021年,“缺芯”一直是整个电子产业的主旋律,台积电作为全球芯片“代工之王”,营收也创新高。2021年,台积电税后净利润为5965.4亿新台币(217亿美元),同比增长23.4%,创历史新高。对于2022年的开年业绩,公司更是表示乐观,认为预计今年一季度将实现收入166-172亿美元,中位数环比增长7.4%,超过了此前大多机构给出的预期。 从目前的各方预测来看,2022年芯片市场需求预计仍高。CINNO Research分析师告诉财联社记者,“电动车,5G,物联网等为芯片产业主要增量市场,其中PMIC,wifi、RF、MCU等市场需求有较明显提升”。集邦咨询预计,2022年12英寸的晶圆产线稼动率仍会维持95%以上的水准。 晶圆仍吃紧,台积电扩产在继续。台积电CEO魏哲家表示,公司预计在新的一年,将把全年资本开支400-440 亿美元中的70-80%用于研发2nm、3nm、5nm 和 7nm的先进工艺技术。 上述分析师进一步向记者表示:“与21年相比,整体芯片市场更加注重成熟制程,成熟制程产能利用率仍将高企,同时,各芯片设计厂商对成熟制程产能的获取能力更加关键。” 目前,台积电的收入构成已经发生变化,16nm以下的先进制程产品贡献逐步增长。第四季度,台积电16nm以下的先进制程产品收入已经达到了63%,其中, 5nm 收入占比快速提升至 23%,7nm 占比为 27%。 内地企业产能释放 先进制程仍落后 转望内地市场,CINNO Research分析师告诉记者:“部分内地企业的2021年中国大陆晶圆厂商的投资将带动22年晶圆代工产能逐步释放,如华虹无锡2022年12英寸月产能预计达80K,同时,中芯深圳,天津,北京等产线产能均进一步提升”。根据CINNO Research数据预测,2022年中芯国际与华虹集团产能预计突破130万片/月(等效8英寸),对整体半导体供需起到积极作用 部分已经公布业绩的国内芯片企业亦已大增。1月16日下午,北方华创(002371.SZ)公告预计2021年营业收入为84.78亿至109.01亿元,同比增长40%至80%,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6.9亿至8.87亿元,同比增长250%至350%,公司表示这种成绩的原因系“该公司主营业务下游客户需求旺盛,半导体装备及电子元器件业务实现持续增长”。在此情况下,中芯国际(688981.SH)、华虹半导体(01347.HK)、盛美上海(688082.SH)等其他内地半导体企业业绩值得期待。 但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上年的扩产扩能脚步从未停止,目前内地企业在最紧缺的先进制程芯片方面话语权仍弱。一位芯片专家曾向记者表示:“建一个晶圆厂,正常需要3-4年。6寸和8寸的低端芯片晶圆厂,时间短一点,但也的1-2年。”因此国产芯片的追赶之路仍需时间。IC Insight预测,直到2025年中国大陆厂商的自给率约在10%。 北方华创、芯源微等厂商均2021年曾在采访中表示,公司能够提供用于14nm及以上制程芯片生产的设备。而内地的芯片龙头中芯国际目前根本还无法量产7nm/5nm等先进制程的芯片。值得欣喜的是,中芯国际在科创板IPO最终超额募资523.2亿元。其中,40%的资金用于12 英寸芯片 SN1 项目 、20% 用于先进及成熟工艺研发项目储备资金,或能改变国产芯片的格局。 此外,台积电的CEO魏哲家在其业绩会上表示,新一代的3nm工艺技术将会2022年下半年如期量产,且有消息称该产品研发是为了英特尔公司的“大单”。 对此,CINNO Research分析师向财联社记者表示:“与成熟制程相比,3nm制程应用相对有限,主要用于高端智能机SoC,CPU,GPU。且台积电3nm在2H22仅为小量生产,大量则要等到2023年。三星虽然试产3nm较早,在1H22就将开始,但学习曲线较长,起量预计也在2023年。3nm使用价格相对昂贵,2022年投产规模小,对现在芯片整体市场格局影响有限。”
  • 粮油巨头投资8亿元在沪设全球研发中心
    今天上午,由国际粮油巨头新加坡丰益国际投资8亿元成立的丰益全球研发中心落户上海高东工业园区。丰益全球研发中心将对全球粮油行业发展共同关注的重大技术领域进行研究,建设成为粮油技术与产品研发,新产品及技术咨询,产品技术服务,科技合作与交流,粮油食品专业人才培育的中心。   据了解,丰益国际全球研发中心是目前全球粮油产业最大的纯研发中心。中心将以此为平台,加强对外合作交流,借助全球的智慧,促进前沿技术在中国实现科技转化,使中国从“粮油消费大国”转变为“粮油科技大国”。   此外,在丰益全球研发中心揭幕庆典后,还召开了“食品营养健康与安全”、“植物甾醇的油脂应用与心血管健康”两场国际性研讨会。
  • 174亿美元收购案后 科学仪器巨头赛默飞CRO营收居全球前三
    174亿美元与120亿美元。2021年发生的两次超百亿美元巨额并购,改变着全球CRO行业的市场格局。故事的主角,赛默飞与ICON,分别以79.20亿美元与74.62亿美元的CRO业务收入,坐稳了2021年全球CRO营收榜的第三名与第四名。纵观CRO行业的发展史,不论是如今营收超百亿美元,让人望尘莫及的LabCorp与IQVIA;还是业务收入同比增长38.5%再次稳居全球CRO TOP 10的本土CRO龙头药明康德,并购、重组、整合贯穿其发展始终。即使是仍处于发展相对早期阶段的本土CRO企业,也正经历着并购与整合。当头部效应开始显现,何时会出现可与药明康德比肩的下一个国际CRO巨头?注:1.仅统计全球范围内上市的CXO企业2.Thermo营收为CXO业务收入(PPD与Patheon);3.ICON收入包含PRA 2021H1收入;4.Catalent财年为2020年7月至2021年6月;5.汇率按照1美元=6.45人民币、1瑞士法郎=1.09美元计算并购而来的巨头们过去一年发生的两起超百亿美元大并购,直接改变了全球CRO产业的市场格局。第一次变化发生在2021年2月,ICON以120亿美元并购PRA Health Science。曾经位居全球第五和第六的两家CRO企业,合并后一度成为了全球市场第三的CRO以及第二大临床CRO。从2021年业绩来看,ICON与PRA在2021年7月正式合并,合并收入达到74.62亿美元,位居2021年全球CRO营收排行榜第四名。 据ICON新闻稿,两家公司合并后将提供更广泛的服务产品和地理覆盖范围,更深的专业治疗知识,以及广泛的医疗技术创新。PRA的移动和连接式健康平台、真实世界的数据和信息解决方案,与ICON的Accellacare网络站点、家庭健康服务和可穿戴设备专业知识相结合,最终将提供差异化的分散式和混合式试验解决方案,以满足不断增长的客户需求。ICON并购的动作仅仅过去2个月,搅动全球CRO产业风云的主角变成了赛默飞与PPD。赛默飞是全球科学服务领域巨头,市值近2000亿美元,而PPD则是国际CRO巨头,市值超过150亿美元,常年位居全球CRO市占率TOP10,在非临床药理学/毒理学试验等方面具有优势,被收购前,其全球CRO市占率为3.51%。赛默飞早在2017年时,就花费72亿美元并购CRO公司Patheon进入CRO领域。资料显示,Patheon是一家CDMO企业,收购完成后,Patheon并入赛默飞的实验室产品和服务部门,并为赛默飞带来了位于北美和欧洲的先进的生产基地。当前,赛默飞在CRO领域的布局包括:从事临床研究的PPD、合同生产CDMO的Patheon,以及主营临床样品贴签、包装、仓储和物流的Clinical Trials Services。随着赛默飞在去年12月宣布完成对PPD的收购,也实现了赛默飞在CRO行业上下游领域的拓展,将自己推向全球CRO巨头的行列。赛默飞表示,完成对PDD的收购后,将进一步扩充公司在生物技术和制药领域的价值主张,在临床开发领域提供涵盖从药物发现,安全性、有效性和医疗效果的评估,到药物临床试验管理,以及药物开发和生产全流程的服务。赛默飞对PPD的收购与ICON 合并PRA Health Sciences,都是2021年内发生在全球CRO巨头间的交易,同时174亿美元也是2021年全球医药行业发生的最大金额的并购交易。合并后,2021年赛默飞的CRO业务营业收入达到79.2亿美元,跃升为全球第三大CRO企业。不论是ICON与PRA的合并,还是赛默飞收购PPD,都被业内看作全球CRO行业进一步整合之时已至。CRO企业间的并购整合为何会在2021年接连出现?新冠疫情对CRO行业的冲击或是并购的催化剂之一。全球金融咨询公司Moody's曾在2021年发布报告,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受疫情影响2020年全球大部分药企都相继宣布暂缓或终止临床试验,研发项目的暂停,对CRO行业产生不小的冲击。 Evaluate旗下公司Vantage也曾在2020年初预测,疫情的爆发预计会影响或推迟315项临床试验研究,涉及的受试者超过17万名,涉及金额接近200亿美元。虽然到2020H2时,疫情对CRO的冲击已有所缓解,但临床试验受阻无疑增加了CRO企业的成本压力。这也直接反映在了业绩上。位于北美和欧洲的国外顶级CRO都迟迟无法开工,业绩极大受损。全球排名第二的IQVIA当年收入同比增长仅2%,ICON增长3.8%,被收购的PRA,业绩更是下降了2.96%。但如果从长远来看,其实国际CRO巨头之间整合、并购并不罕见。当前全球规模较大的CRO都经历过并购,甚至不止一次。CRO的发展史,也可以看作一段并购重组史。2016年,IMS Health与Quintiles合并诞生了如今全球第二大的CRO公司IQVIA;2017年,INC Research与inVentiv Health合并成为为Syneos,成为了曾经的全球TOP3; LabCorp更是在2015年到2017年的三年间,连续并购Convance、PAML与Chiltern,成为了产业布局最全面的CRO公司,多年来位居全球CRO第一的位置。国联证券分析认为,CRO行业发展至今,由于内发性的业务范围扩张时间成本高,企业纷纷寻求资本的支持,通过融资并购的手段,扩展自身业务范围。并购重组成为CRO发展的主旋律也就不难理解。 如何成为下一个药明?如果回看海外CRO行业的发展过程,经过了萌芽、发展、成熟、整合四个阶段。不同于全球CRO巨头们正经历着横向整合扩张,国内CRO行业因起步较晚,仍处于发展的相对早期阶段,CRO企业目前大多处于快速增长阶段,因此发生在国内CRO企业间的并购整合,更多的处于“补业务短板”的阶段。2000年成立的药明康德,是本土CRO公司开始发展的里程碑式标志。2003年我国颁布了《药品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对CRO做出了明确定义,并规定新药试验申办者可以委托外包部分工作给CRO,进一步激活了国内CRO市场。随着2015年后临床数据自查、加快药品审评审批、MAH制度等鼓励创新药上市的政策规范了药品研发、上市流程,以及2017年中国正式加入ICH等因素的利好,都为CRO行业发展带来了上升空间。近两年来,国内CRO公司更是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在以药明康德、康龙化成、泰格医药等为代表的国内优秀的龙头CRO公司的带领下,进一步开启了国内CRO行业发展的新篇章。当前的国内CRO行业也正经历着并购整合,头部企业的规模效应开始显现。国联证券分析,“国内CRO行业整体处于发展初期,虽然数量众多,但规模小、整体国际竞争力弱、行业集中度偏低,龙头企业体量不足。因此,龙头企业将通过横向兼并增强自身研发能力,拓展业务范围,发挥规模效应,实现市场份额的扩大。未来将形成多家规模较大、技术水平高、服务能力强的综合性 CRO 公司。”就国内龙头企业来看,药明康德便是通过兼并重组实现了在全产业链中“做大做强”。作为国内最大的CRO公司,其业务范围覆盖整个CRO产业链。能够提供药物发现、临床前研发、临床试验及申报、原料药及制剂生产等全流程的研发、生产服务,覆盖领域既包括小分子药物、也包括细胞治疗、基因治疗以及医疗器械研发测试等领域。根据公司公告,2021年药明康德整体业绩强劲增长,实现营业收入229.02亿元,同比增长38.5%。据E药经理人不完全统计,自2015年至2021年,药明康德完成了近10笔并购交易,几乎将业务覆盖到了从临床前CRO到CMO/CDMO的全产业链,并成功跻身全球TOP 10的CRO企业。泰格医药、康龙化成以及凯莱英等更专注于单一业务,仍通过并购加强在专精领域的强势地位。随着海外CRO龙头企业陆续进入国内市场,拥有全产业链的业务布局能力、雄厚资金实力与较高的研发水平的海外巨头们给本土CRO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挑战。但如果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海外CRO公司的发展对本土CRO公司的发展具有借鉴意义。若回顾海外CRO巨头的发展史不难发现,并购整合是CRO公司开拓业务的重要手段和快速成长的助推器。有分析认为,业务过于单一的CRO在未来不能满足制药企业日渐多元化的需求,因此,本土CRO企业通过在合适自身发展的领域布局,通过纵向、横向整合扩大产能和规模,最终实现全产业链的开发已经成为CRO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 国产流式赛道厂商现状:资本巨头披靡之下的极速前进
    上期,杨熙女士在文中就以下方面介绍了流式细胞仪的市场发展之迅速(点击查看:急速发展的流式市场: 在“仰望星空”中脚踏实地)基于此,本期她将从以下两个方面探讨流式赛道的国产机遇与挑战:【03 密码】:流式抗体与原料之核【04 寡头】 国产流式的机会与挑战国产流式赛道厂商现状:资本巨头披靡之下的极速前行————杨熙 牛氪资本 创始人&CEO2018年(含)以来,包括红杉、斯道资本、北极光创投、弘晖、幂方、松禾、辰德、本草等在内的TOP VC先后涌入流式赛道纷纷布局,国产流式领域的厂家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根据不完全统计,2018年(含)至今,国内流式细胞赛道上超十家企业先后共获得超20笔融资,超50家机构纷纷进场布局。新冠疫情爆发的2020年,无疑加速了流式领域的发展,在流式细胞仪成为二级医院标配的大背景下,对于企业厂商而言,如何把握时下机会结合资本快速拓展业务,成为一个关键要点;对于资本而言,如何重新认识流式领域,把握项目价值,机会与挑战并存。目前,国内流式细胞仪厂商还集中在中低端进展,而“仰望星空”的后来者在资本的大力支持下,是否会能快速填补国内仪器厂商的空白,流式细胞仪的破局除了开发仪器本身技术沉淀的难题,还有流式抗体与原料之核。【03 密码】 流式抗体与原料之核不同于免疫分析仪器的封闭式系统,流式细胞仪和其他分子诊断系统开放性比较高,即绝大部分仪器和试剂不需要配套使用,一台仪器可以使用不同厂家的试剂。流式的上游主要是抗体原料、荧光试剂、微球和芯片等,中游除了仪器设备还有检测试剂供应商。上游供应商技术壁垒较高,核心关键点在于单克隆细胞株的筛选、鉴定、纯化以及生产工艺的把控,这部分核心原料被BD、贝克曼等国际巨头牢牢掌握在手,国内具备自主上游供应能力的厂商相当之少,主要有旷博生物、四正柏等。时至今日,尽管细胞株可以交易,但代价高昂,而且需要成规模引进,此外,产生的抗体需要经过进一步纯化,并与荧光素标记,考虑流式越来越往多色方向发展,荧光素的开发也是一个方向,国内具备荧光素开发能力的厂商更少。此外,流式细胞术中常被用到的CD(也被称为分化群、分化簇)分子(基因和抗原)需要经过国际白细胞抗原分化工作组(HLDAworkshops)认定。综上,本土企业在研发技术和产品生产方面与海外企业不可同日而语。2017年前,国内流式的发展受制于多方掣肘。流式试剂虽然多达数千个抗体或产品,种类纷繁众多,但多数以三类进行注册管理,例如淋巴细胞亚群检测试剂、白血病免疫分型试剂等。考虑三类体外诊断试剂产品研发周期一般需要2-5年,研发成功后一般还需要约2年的申报时间才能获得国家药监部门颁发的产品注册证书,且还需要经过长时间的临床应用方能获得终端医院的信任。此外,当时的流式细胞仪普遍昂贵、操作困难、试剂品种少(产品众多但有证试剂少),涉及到流式操作的检验科室,几乎无法从流式细胞仪和相关检测上获得经济效益,故而当时国内流式行业在临床的推广使用上陷入了泥沼,发展步履蹒跚。2017年12月,国家药监局发布《关于过敏原类、流式细胞仪配套用、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类体外诊断试剂产品属性及类别调整的通告(2017年第226号)》(以下简称《226通告》),迅速为流式试剂供应商创造了先机。在《226通告》中,药监局将一大批临床及科研常用试剂进行下放,例如将CD3、CD4、CD8等常用白细胞分化抗原类产品直接从三类注册下放为一类备案管理。降类意味着拿证容易,国内部分流式抗体经销商借此机会,通过进口分装细胞因子CBA试剂盒完成国内一类备案报证,并得以迅速发展,比如瑞斯凯尔、赛基等。最终,国内检测试剂供应商大幅增长,至今不限于透景生命、旷博生物、瑞斯凯尔、四正柏、益善生物及协和洛克、迈克生物、赛基生物等。只是,从销售体量来看,国内流式市场目前依然被国外巨头垄断。事实上,无论是像唯公、指真、赛雷纳等厂商从仪器端切入,最后通过+“试剂”(封闭或开放)进入市场,还是像旷博生物、四正柏、瑞斯凯尔、赛基等这样的少数企业从试剂端切入市场,两者切入点不同,但是“殊途同归”,都将在同一市场争抢存量与增量份额。最后,考核流式厂商的核心竞争力不仅是仪器和试剂的配套能力,还有市场运营能力。只是,或者是因为抗体原料比仪器更难做,我们看到更多的厂商从仪器切入,资本似乎也更青睐仪器厂商,对于原本就稀缺的试剂厂商而言,更显的难能可贵。实际上,对于国产流式厂商而言,未来要想进入到临床应用端,除了比产品性能参数,价格必然也是重要的一环。只有能做原料了,成本才会降下来,流式技术才会推广,掌握原料意味着价格迅速下跌。然而,根据产业经验,从细胞株开发,抗体鉴定,标记,质控以及全链条成本控制,没有十年以上磨练,是不可能成功的。显然,这是一个更加漫长的路程。【04 寡头】 国产流式的机会与挑战政策刺激着行业的快速发展,流式赛道的迅猛增长再次吸引了资本的关注,考虑到2020年COVID-19的大流行进一步加速推动提升了临床检验市场对核酸检测和细胞因子检测重要性的认知,流式再次迎来高速发展,资本的进一步流入为流式行业注入了发展力量。2021年5月19日,国家药监局组织起草了《体外诊断模式分类规则(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规则》),这是自2017年以来,国家药监局首次计划对体外诊断试剂产品属性及类别进行调整,其中更是对于流式细胞术配套试剂的分类规则做出了新的规定。《规则》明确说明:第一类产品是指具有较低的个人风险,没有公共健康风险,不能为完成临床诊断提供完整信息,实行常规管理可以保证其安全、有效的体外诊断试剂。而在具体临床应用过程中,除个别流式抗体并不涉及诊断领域外,许多临床流式试剂都与临床诊断或治疗息息相关。例如HLA-B27检测对于强直性脊柱炎的诊断或已成为金标准;CD4+T淋巴细胞数量可作为艾滋病患者免疫抑制剂停药的标准。此外,对比《226通告》和《规则》增加的有关流式细胞仪配套试剂的分类的特别说明:具有明确诊断价值的流式细胞仪用抗体试剂、免疫组化用抗体试剂和原位杂交用探针试剂,流式细胞仪用淋巴细胞亚群分析试剂盒,参照其临床预期用途,根据本文件第六条规定分别按照第二类或第三类产品管理。显然,是否具有临床诊断价值是流式抗体试剂分类的重要标准。与此同时,根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重型、危重型病例诊疗方案(试行第二版)》显示,在重型、危重型患者的炎症因子升高应进行细胞因子检测以及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检测,新出台的《中国脓毒症早期预防与阻断急诊专家共识》更是把细胞因子谱检测作为鉴别脓毒症患者免疫功能状态的必查指标,直接影响后续药物的使用。白细胞分化抗原中的CD64抗体,是近年来新出现的流式检测项目,是高敏感、高特异的诊断感染性疾病的早期标志物,并可监测抗菌药物疗效和术后是否并发感染,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在此背景下,越来越多的流式检测指标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诸如此类项目是否应该继续按照《226通告》中所规定一直按一类办法进行备案管理,值得思考。毫无疑问,《规则》的出台,意味着流式试剂市场从野蛮生长时代正式进入到可管可控、追求质量的新阶段,同时也对流式厂商提出了新的要求。考虑到继《226通告》后的《规则》,无论从企业的商业逻辑还是资本的投资逻辑,背后都值得深思。新冠疫情无疑推动了流式行业的进一步发展。根据民间测算,2020年中国流式市场规模在40亿元左右,其中科研和临床应用分别6:4。目前,流式临床应用中淋巴细胞亚群检测占约70%,细胞因子检测占约20%。中国流式市场的竞争格局中,临床应用市场约90%被国际巨头垄断。毫无疑问,国产流式无论在存量“国产替代”逻辑还是增量市场端,都有着无限的机会,但流式临床应用端的“爆点”市场到底有多大,未来还有多远,更令资本期待。2020年11月,常州必达科公告收购新三板企业旷博生物(835093),背后的逻辑除了“仪器+试剂”的业务协同,更重要的是常州必达科身后持股占比26.76%的AUT_XXV HK Holdings Limited,正是高瓴资本。此外,AUT_XXV HK Holdings Limited旗下全资控股的公司瓴健医疗科技(苏州)有限公司成立于2021年2月,注册资本3亿元,被高瓴作为3个产业项目之一于今年4月签约落地苏州。瓴健医疗科技(苏州)有限公司的定位,正是整合流式细胞平台上游核心原料、流式细胞仪、配套诊断试剂完整产业链条,未来将打造三大业务板块,包括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杂交瘤、抗体原料研发生产部、流式设备研发生产部和临床试剂研发生产部。资本巨头披靡之下,国产流式赛道的厂商们在“仰望星空”的同时还得继续脚踏实地地快速前行。全文完。感谢ABC…MN等产业前辈的指导。【整理编辑:刘立东】作者简介杨熙,西南财大硕士、CFA,曾任职多家券商投行部门,现任牛氪资本创始合伙人。牛氪资本简介 牛氪资本是由国内资深投行人士和成功创业家共同发起组建的新锐精品投行。牛氪资本以“重研究、重交易、重赋能”为核心三重驱动,致力于为中国硬核科技领域头部企业及优秀企业家,提供一级市场全生命周期的极致投行服务,以帮助他们拓展业务并在资本市场谋求更大利益。▨牛氪资本研究领域和交易范围重点覆盖医疗大健康、人工智能、金融科技等。【专家约稿招募】若您有生命科学相关研究、技术、应用、经验等愿意以约稿形式共享,欢迎邮件投稿邮箱:liuld @instrument.com.cn 扫码关注【3i生仪社】,解锁生命科学行业资讯!
  • ​美妆寒冬?口红效应失灵,巨头财报齐“跳水”
    众所周知,在经济危机到来、大环境不景气或个人经济困难的时候,消费者没钱去度假或购买昂贵的名牌商品时,他们就会把钱花在“小确幸”的小奢侈品上,比如高档口红。消费者将口红视为一种“廉价的奢侈品”,其作为一种“廉价的非必要之物”,可以对消费者起到一种“安慰”的作用,这一趋势最早在2001年经济危机时期由时任雅诗兰黛公司董事长的伦纳德兰黛(Leonard Lauder)提出,也被称为“口红效应”。“口红效应”向来是美妆品牌衡量消费者对市场信心的一个既定经济指标,但彭博社于上周五(8月9日)的报道中却对化妆品行业敲响警钟:“口红效应”已经失去了魔力。“历史告诉我们,当通货膨胀加剧、收入受到压力时,消费者确实会购买更多的口红、香水和昂贵的护发精华。”彭博社作者Andrea Felsted写道,“但随着全球经济复苏步履蹒跚,以及对美国经济衰退的担忧重现,这次的消费者对化妆品的需求可能远不如品牌想象的那么明显。”01 各大巨头财报均下滑彭博社指出,夏洛特蒂铂里的所有者Puig集团的股票自5月份上市以来已经下跌了约5%,而包括知名美国女歌手赛琳娜戈麦斯的Rare Beauty在内的独立美妆品牌最近也在寻求出售;联合利华集团于7月25日公布2024上半年财报,高管们在对上半年业绩的评论中提到了美国美容市场的放缓,其中高档美容产品受到的影响最大。尽管丝芙兰的业绩增长强劲,但LVMH集团在2024年上半年的业绩仍未达到分析师的预期,凸显了奢侈品行业的增长放缓。该集团净利润下降了14%,第二季度的有机收入增长仅为 1%。在财报电话会议上,LVMH首席财务官 Jean-Jacques Guiony承认,这一转变并不是集团预料之中的,并表示,上半年的业绩表现迫使集团下调了对2024年剩余时间的预期。欧莱雅集团7月底公布的财报中,其第二季度销售额增长5.3%,也没有达到预期。包括CeraVe和理肤泉在内的皮肤美容品牌的表现优于其他美容品类,销售额同比增长10.8%,但仍低于预期的17.4%。今年5月,雅诗兰黛集团公布的2024财年第三季度净销售额为39.4亿美元,同比增长5%。其2024财年九个月的销售额总计为111.4亿美元,同比下降5%。“综上所述,很难不认为我们的美容市场已经达到了‘过饱和’的程度。美容业多年来的大幅增长,也意味着消费者囤货的需求可能会减少。” Andrea Felsted在报道中称。彭博社援引杰富瑞(Jefferies)的分析师观点指出,2021年至2023年,全球美容市场将增长6%至8%。但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需求正在放缓。“市场研究公司LookLook定期对100名高消费中国女性进行调查。该公司表示,首先,中国消费者正在削减化妆品方面的开支,并开始转向本土品牌,因为在她们看来,国货品牌比国际品牌更物美价廉;其次,迄今为止,美国和欧洲一直在试图接过美容市场的接力棒,但这正变得越来越困难。在过去的三年里,化妆品品牌与巨头们在欧美市场强劲扩张,销售额最终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回落。通货膨胀和高借贷成本给当地中低收入购物者带来压力,加剧了这种情况。”02 护肤彩妆市场双双疲软香水与轻医美成“中流砥柱”彭博情报(Bloomberg Intelligence)分析师林赛&bull 达奇(Lindsay Dutch)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自今年1月以来,欧美化妆品市场需求已经疲软。在该公司6月份对欧盟与美国各650名化妆品消费者发起的调查中,受访者中40%以上的人表示,今年他们会先削减其他方面的支出,然后再削减美容和个人护理用品的支出。但这一比例比1月份的调查结果低了10个百分点,也是该调查自两年前开始以来的最低水平。美国大型美妆连锁零售商Ulta Beauty在4月初表示,它看到大众市场和高端市场的化妆品销售额都在放缓。6月,欧莱雅集团将其对今年全球美容市场销售增长的预测从之前的5%下调至4.5%-5%。就连它的新预测也可能过于乐观。市场咨询公司Circana的数据也印证了这一说法,该公司显示,今年上半年,美国高端化妆品产品的销售额仍增长了8%,但这一数据与前两年每年高达两位数的增长额相比,增速已大大放缓。大众市场在上半年亦表现平平,唯一的特例是e.l,f,Beauty,Circana指出,这得益于该品牌其实惠的价格定位。Circana还在报告中表示,TikTok出现的一个显著趋势值得注意,那就是“消费不足”(Underconsumption),各个美妆网红都出现在这一标签下,鼓励粉丝少买化妆品。并非所有化妆品品类都走势低迷,价格昂贵的香水和美发用品依然坚挺,不过,即使在这两个领域,一些年轻消费者也开始购买迷你装的香水和身体喷雾,价格低于25 美元。另一亮点是“轻医美”——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欧莱雅集团于本月收购了Galderma Group AG 公司 10% 的股份,该公司生产治疗各种皮肤病的产品以及医用注射填充剂。然而,据彭博情报称,全球注射美容市场的价值可达90亿至150亿美元,这只是整个美容市场的一小部分,根据欧睿国际(Euromonitor International)的数据,2023 年美容市场的销售额约为 5700 亿美元。但是,如果消费者将资金从传统的护肤品转向此类产品,那么欧莱雅就不能“坐视不理”。“这两家公司将结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我们不难看出,涂抹在皮肤上的产品(如外用面霜)和进入皮肤的产品(如注射填充剂)之间的界限正在逐渐模糊。欧莱雅可能会把医用美容疗法推向主流,就像它在抗衰老成分(如透明质酸和发油)方面所做的那样。”彭博社评论道,“此举也凸显出,作为全球最大的美容集团,欧莱雅拥有向邻近品类转型的灵活性和敏锐嗅觉。目前,这使它领先于雅诗兰黛等其他竞争对手——尽管如此,如果美容产品的整体销售不能从经济低迷中复苏,即使是最强大的美妆集团也不得不承受损失。”编辑视角:针对美妆行业出现的增长放缓趋势这一现象,彭博社的报道指出,“口红效应”失灵,美妆巨头们的财报纷纷下滑,这引发了市场对美妆行业未来发展的担忧。报告中提到,通货膨胀和消费者收入压力是导致美妆行业增长放缓的主要原因。随着全球经济复苏步履蹒跚,消费者对未来的信心不足,开始削减非必需品的开支,包括化妆品。此外,美妆市场竞争激烈,消费者选择更加多样化,本土品牌崛起也对国际品牌造成冲击。尽管如此,美妆行业并非全然没有亮点。香水和轻医美等细分市场依然保持着稳健的增长,欧莱雅集团也通过收购 Galderma Group AG 公司股份,布局轻医美领域,展现出对市场变化的敏锐洞察和转型能力。总体而言,美妆行业面临着挑战,但也蕴藏着机遇。企业需要更加关注消费者需求的变化,进行产品创新和渠道拓展,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 瑞典工业巨头在沪成立首个研发中心
    8月24日,国际重工业巨头瑞典山特维克集团宣布成立在华首个研发中心。这是继在全球最大的上海嘉定工业区装配工厂投入运营后的又一战略性部署。   该研发中心主要应用于山特维克矿山工程机械业务领域,将致力于结合当地技术的优势,开发符合中国市场的产品,并且通过引进山特维克世界先进的工程技术和设计能力,作为其中国本地生产基地和组装工厂的支持和服务中心。“通过在中国成立研发中心,我们将能够更好地理解并服务我们亚洲的客户。这也将意味着当地市场将受益于我们全球的知识与经验。”山特维克矿山工程机械研发工程和质量全球副总裁沃克鲁斯说。
  • IVD四巨头:雅培、罗氏、丹纳赫和西门子大比拼(业内人士必读)
    核心提示:雅培收购美艾利尔后,体外诊断市场的竞争格局被改变,影响深远。世界变幻莫测,而IVD四巨头:ARDS,还依然稳如磐石。他们到底是怎样的企业,又将如何在体外诊断的世界里挥斥方遒呢?本文作者,深圳麦科田生物医疗技术有限公司的医疗船长,联合来自美国波士顿咨询公司SCHOLZ CONSULTING的合伙人Manfred为大家讲述四巨头们不为人知的故事,欢迎网友们拍砖,谢谢!  IVD四巨头ARDS,最新业绩大比拼  注:1)雅培和丹纳赫的收入单位为百万美金 罗氏收入单位为百万瑞士克朗 西门子收入单位为百万欧元。2015年的美金:瑞士克朗:欧元汇率约为1:1:0.9,汇率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2)丹纳赫的IVD业务收入包含生命科学部分的收入。  看了这些数据对比以后,医疗船长只想说一句:越来越喜欢罗氏了!  罗氏:独孤求败  罗氏只有两块业务:制药和体外诊断。让我们回头看看20年前,也就是1996年,罗氏制药的排名也不过第10名 罗氏诊断的业务更是微不足道,在罗氏收购宝灵曼之前,只有区区5亿美金。而20年后的2015年,罗氏制药在医药行业的排名是第3,仅次于诺华和辉瑞 而在体外诊断,排名第一,是当之无愧的老大。  我们不禁要问:罗氏诊断今天的江湖地位究竟是如何炼成的?  医疗船长和Manfred一致认为,罗氏诊断的成功归结于以下几个原因:  1.清晰的“制药+体外诊断”战略  Manfred给医疗船长看了一份资料,是2004年时罗氏CEO Mr. ErichHunziker对外界描绘“罗氏如何面对21世纪的挑战”的主题演讲。Hunziker清晰地指出,罗氏将走“制药+诊断”的道路为公司增值,通过生物技术的创新(含诊断),使其从“传统药商”转变为“个性化用药”的引领者。他介绍说,公司在1990年的时候,业务收入是97亿瑞士法郎,包含了制药(50%),维他命和化学业务(25%),诊断(14%)及其它(11%)。采用这个战略以后的2003年,业务收入成长为290亿瑞士法郎,而此时更加聚焦在制药(74%)和诊断(26%)上。所有的分拆或并购都围绕这个战略进行。  2.清晰的“数一数二”并购及重组战略  在诊断领域,“数一数二”战略被用到极致。著名的案例是1997年收购宝灵曼——当时世界排名第2的诊断公司(具体请参见上篇文章) 在血球方面,曾经收购法国ABX公司,该细分市场第5的公司,很快发现是个错误,于1996年果断甩卖给日本Horiba,转而和当时排名第二的Sysmex希斯美康签订长期战略合作协议,间接帮助希斯美康打败库尔特成为血球市场的老大。  3.现任集团CEO来自体外诊断业务  从2008年起任集团CEO的Dr. Severin Schwan,在成为整个公司的CEO之前,曾长期负责诊断业务,还曾出任发展最快的亚太诊断业务的首脑。有这么一位在IVD浸淫多年的领导者,难怪罗氏诊断的业绩可以不断攀升。  雅培:精明商人  很多人说雅培不重视营业规模,更注重维持好的利润。是的,谁让雅培是个典型的美国精明商人呢?在雅培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成为行业第一”根本就不是他的目标,为股东创造利润才是不二之选。雅培的愿景中,“提高毛利率”和“利润持续增长”被列为最重要的5件事项之一,由此可见一斑。  有位雅培的老员工告诉我,在上世纪80年代艾滋病肆虐的时候,雅培较早开展艾滋疫苗及艾滋检测的研究,这可能是雅培制药和雅培诊断能同时并存的真实原因了。据说当时为了拿到艾滋病人的血样做分析和检测,时任CEO不惜亲乘私人飞机到医院去抢,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利润啊!  为了更好的盈利,雅培曾经向GE出售诊断业务而未遂 为了更好地逐利,雅培把药物研究公司Abbvie独立上市 为了更好地赚钱,他收购了美艾利尔成为POCT霸主。雅培哪天会把诊断业务卖掉吗?不排除这种可能性哦,让我们拭目以待。  丹纳赫:铁血宰相   丹纳赫是公认的并购整合之王。自己从来没有做过任何产品,几乎所有业务都通过并购获得。印象中丹纳赫一直是仪器仪表界的霸主,却早在2004年通过并购丹麦雷度血气业务进入体外诊断行业。直到2011年花巨资68亿美金收购当时年销售额约37亿美金的贝克曼库尔特才被业内人士所熟悉。68亿美金的价格并不高,充分显示了丹纳赫超高的收购谈判水平。2012年,医疗船长有幸代表老东家参与针对IrisInternational的竞购,一家做尿液分析的公司,竞购方就是丹纳赫。我们在投行的帮助下开始接触这个案子,却在还没有怎么深入调查分析就传出被丹纳赫拿下的消息,代价是3.4亿美金,45%的溢价。其对标的的敏锐性就像饿狼一样,一旦对味,则手到擒来!  然而,比收购更厉害的还是他的整合。在品牌运作上,他对被收购的公司比较温和,维持品牌的独立性,这点和其余三巨头不一样。但在内部运营上的整合和管控方面,绝对是超一流的。据说当时拿下贝克曼后,贝克曼的高管层被一锅端,基本弃用,而轻松派出自己的高管团队全面接管运营。随后立即启用他们的精益管理“DBS(丹纳赫业务系统)流程”,重新改造以往的业务流程,精兵简政,节省大笔费用,大幅提升利润水平。贝克曼被拿下后,原来和老东家的合作项目也随之被终止。对方派来高管与我们谈判,和以往接触的贝克曼国企作风的高管完全不一样,雷厉风行,公事公办,不讲情面。  医疗船长认为,丹纳赫的个性就像一位铁血宰相,用铁腕手段推动着业务滚滚向前,未来必将是诊断领域可以和罗氏对抗的巨型企业。而且,他们在诊断的雄心远不止于此。最近他们宣布公司将进行重组,把不重要的和增长乏力的业务如仪器测量等,独立成为Fortive公司。核心资产如生命科学和诊断,将会连同2015年花费138亿美金收购的Pall,一家做医疗设备的公司,继续在丹纳赫的旗下发展。此举意在告诉我们,他们将更加重视医疗板块,尤其是有耗材的业务如IVD。  西门子:壮士暮年    2006-2007体外诊断领域的明星非西门子莫属,一度让业界震惊,惊呼行业巨变。西门子第一步收购了DPC,紧接着收购了拜耳诊断。在整合的过程中,拜耳比DPC团队强,负责人也来自拜耳,所以拜耳的人得到重用。戏剧性的是,不久又收购了德灵诊断(Dabe Behring),负责人变成德灵的人,自此拜耳的人被排挤,德灵的人上位。犹记得代表老东家在海外招聘做检验的老外,很多拜耳的人前来投诚。我问他们,你们西方人也搞“一朝天子一朝臣”吗?他们说,那是肯定的,自己的人好用嘛。  收购以后的整合没有产生设想中的效果,实际结果是1+1+13了。西门子把三家公司统一在西门子品牌下,在重新注册方面耗时耗力,延误了很多新产品的上市。在渠道整合方面,强力选择一个渠道的做法也伤害了不少忠诚的老代理商,让不少竞争对手从中获益,收获了大量优质代理商。  西门子集团还是太大了,典型的欧洲公司,显得有些步履蹒跚了。2015年把医疗听力及IT业务卖掉,更传出西门子医疗业务独立,不免让人担心他的医疗业务的未来。毕竟,对西门子来讲,医疗板块只占不到20%(约17%)的比例,而体外诊断则更小(5.3%),并不是不可缺少的业务。  四巨头哪个共同点最值得中国企业学习?  医疗船长和Manfred认为,四巨头各自有独门绝技,他们的成功也有很多共同特征,比如开放的对外合作,即使对方是竞争对手,只要有互补性和商业价值,就会毫不犹豫努力促成合作,这点非常值得中国企业学习借鉴。  罗氏和日立联盟  比如罗氏诊断和日立在生化、免疫仪器的合作就是脍炙人口的经典中的经典。据说这个合作始于1978年,双方奠定了共同开发诊断仪器和试剂系统,比如罗氏Modular检验流水线、业界最先进的电化学发光技术Elecsys等。据称他们的合作结晶已经在世界范围内装机超过55,000台。在最近的2014年,他们又重新签署10年期的延长合作合同。他们的合作因为太经典,在业界影响非常深远。以至于在2003-2004年间,当医疗船长还在老东家负责国际体外诊断业务的时候,有个德国做试剂的小公司(年销售额在2500万欧元左右,120人的规模)找上门来,给我们深入讲述罗氏和日立的合作故事,并希望我们双方也能按此合作模式进行战略合作。很可惜,最终没有谈成。原因有很多:这家德国公司的实力肯定不能和罗氏比,而中国企业的野心也不是日本公司能够匹及的。更重要的是,中国企业习惯于签订短期如一年期的合作合同,对于签署长期合作协议没有信心。  雅培和东芝联盟  再比如雅培和日本东芝的合作开发生化和免疫平台,早在1997年就达成长期合作关系。在此之前,雅培和法国生化仪器公司Alcyon有合作,但不成功。(注:迈瑞的BS-300的原型机就是Alcyon300)。随之转向东芝,合作范围是除日本、韩国及台湾等区域,东芝的销售权全部交给雅培。日本公司对在东亚圈运作充满信心,对此圈以外的区域,乐意完全交给西方公司,这种心态也成全了雅培。  贝克曼和奥林巴斯  贝克曼的流水线的合作对象也是日本企业 甚至在2009年收购奥林巴斯检验业务的条件是关闭自身在加州的生化研发及生产:只要能获取更好的资源,自废武功都在所不惜。这种纯商业化运作的魄力中国企业估计暂时还不具备。  拜耳诊断和日本电子(JEOL)  西门子的前身拜耳诊断仪器的合作对象还是日本企业JEOL,总体还是很成功的,虽然和前几位比起来差一些。  最近九强生物与雅培及罗氏都达成合作,是个不错的中国公司与西方领先企业合作的典型案例。能够被雅培和罗氏选中,代表了九强生物的产品质量得到认可。但是我们还要清醒地认识到,人家看上的是低端产品的低成本制造,而不是技术上的绝对优势 体量相差很远的公司更不会因为这类合作而达到“大步迈向国际化”的目标。这类型的合作对雅培和罗氏来讲再普通不过了,在世界范围内,比如意大利的Sentinel公司,巴西的Hemogram等一众小试剂公司,都在给巨头们生产部分试剂项目。
  • 苦科学仪器巨头垄断久矣!量子传感有望革故鼎新
    2016年12月底创立,5年时间融资5轮,最近一轮(C轮)融资数亿元人民币,估值达70亿元,这家公司就是国仪量子——孵化自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量子精密测量仪器产业初创公司。讯飞创投投资总监孙啸天忆起对国仪量子的投资,至今犹记当年的兴奋。2018年3月,该投资团队到国仪量子沟通参与A轮融资,4月底就完成了投资决策:作为A轮领投方,讯飞创投给这个当时创立仅1年多的团队投出4000万元。这些数字的背后,是量子精密测量技术落地应用所带来的无限魅力。打开微观世界的一把钥匙贺羽,年轻的“90后”创业者,曾就读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2016年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杜江峰院士团队出来创办国仪量子时,已经是他第三次投身创业,“该掉的坑都掉过了,在国仪量子倒不觉得有什么不顺”。“量子传感器是人类能研制的最‘小’的传感器。”贺羽向《中国科学报》介绍,“最小意味着它能测量一些我们用现代仪器测不到的信号,比如微弱的磁场、神经元放电、血液中的分子标识物等等,它是打开微观世界的一把钥匙。”物质的电磁场、温度、压力等与量子体系发生相互作用后会改变其量子状态,而通过对这些变化后的量子态的检测,就能实现对物质环境参数的高灵敏度测量。量子精密测量就是基于量子力学基本特性——如量子相干、量子纠缠、量子统计等,实现对物理量测量的一项技术。如今量子态操控技术已趋成熟,量子精密测量的精度也大幅提高。简单的理解就是,由电子、光子、声子等构筑的量子体系就像是一把高灵敏度的尺子,借助它就可以实现对诸如压力、温度、磁场乃至时间等各物理量更精密的测量,因此又称“量子传感”。不仅如此,量子纠缠还可以进一步提高测量灵敏度。假设让N个“量子尺子”的量子态处于一种纠缠态上,外界环境对这N把量子尺的作用就会相干叠加,那么最终的测量精度相对单量子尺将提高N倍。这样的精度突破了经典力学的散粒噪声极限,并提高了倍数,是量子力学理论范畴内所能达到的最高精度——海森堡极限。“换道超车”的机会基于量子精密测量技术研制的仪器,相比一些传统科学仪器是“降维打击”,因为科学仪器天然追求更高灵敏度和更高精度。这在贺羽看来,给了国产科学仪器研制“换道超车”的机会。高端科学仪器是科学研究、工程探测、医疗诊断等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但由于精密仪器技术要求高、制造难度大,全球范围内只有来自发达国家的仪器巨头如赛默飞世尔、岛津、罗氏诊断、布鲁克等具有完善的供货能力,处于垄断地位。而高端仪器长期以来依赖进口,让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不得不付出高价的同时还要仰人鼻息,可谓“天下苦垄断厂商久矣”。量子精密测量技术在科学仪器方面的落地应用,正在改变这一尴尬现状。“我们研制的不少仪器一经推出就是‘世界首台’,不仅树立了国仪量子的品牌,也奠定了国产高端仪器打破国外科学仪器巨头垄断的基础。”贺羽说。贺羽形容量子精密测量仪器是一个“鼎新带动革故”的创业赛道。他介绍,基于量子精密测量技术,国仪量子瞄准高端仪器市场缺口,锚定人有我优、人无我有的“为国造仪”理念,展现了新技术的竞争力。2018年10月,国仪量子发布的国内首台脉冲式电子顺磁共振波谱仪,自主创新多项核心技术,填补国内空白,突破国际禁运,并在关键性能指标上实现超越;2019年11月,国仪量子发布世界首台量子钻石原子力显微镜,能“看到”纳米级的微小结构,在量子科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及生物和医疗等领域有着广泛应用前景。目前,国仪量子已经具备多款量子传感器从研发到生产的核心能力,一些仪器设备甚至开始销往美国、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销售额逐年翻番。贺羽透露,2021年国仪量子订单总金额轻松跨过2亿元关口,2022年有望突破4亿元。还只是冰山一角尽管订单数量节节攀升,但贺羽也坦承,国仪量子所撬开的量子传感仪器市场还只是冰山一角。“一方面,量子精密测量技术相对传统测量仪器是降维打击,存量市场潜力很大;另一方面,量子测量还有许多待发掘的市场应用场景,新需求会不断诞生。”贺羽说,他们现在每年要拿出营收费用的40%左右用于研发投入,除技术创新研发外,还开展场景创新研发,一些新应用场景的仪器也在做预研或规划。国仪量子并非量子精密测量技术产业化的独行者。放眼全球,瑞士量子传感解决方案开发商Qnami就是一家与国仪量子旗鼓相当的竞争对手。后者专注于量子显微镜系统市场,并已有多款产品在材料研究领域推出。此外,一些传统仪器仪表巨头也在相关细分领域开始采用量子精密测量技术,并开展相应产品的研制或指定产品的研发计划。如美国传统制造商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就有专门的研究小组,探索研制和使用量子传感器解决全球导航卫星系统的信号干扰问题;德国工业巨头博世集团目前正着手探索量子精密测量技术在汽车传感上的应用——2月18日,博世集团刚刚通过其官方发布渠道宣布成立全新初创团队,旨在将量子传感器商品化。环顾国内,类似国仪量子这样的初创企业并不多,但我国已有或已开展量子精密测量技术开发的研究团队也不在少数。比如,2021年3月,位于浙江的之江实验室就曾宣布,其于2019年7月正式立项的量子精密测量大科学装置完成了“里程碑节点成果验收”。公开信息显示,该装置基于光动量效应,探索集中在高精度力学量的量子传感技术方向,上述成果的取得“为力学量量子传感技术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再如,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卢征天团队,曾提出原子阱痕量分析方法、自主研发基于激光冷原子阱技术痕量同位素分析实验装置,并将其创造性地应用于环境样品中稀有同位素的探测,进而用于为古地下水与冰川定年。“我们只是众多量子精密测量技术应用中的一个例子,它的空间是很广阔的,技术应用也日新月异。”卢征天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说,量子精密测量常应用于时间、质量、温度等物理量的测量,原子钟就是一个“明亮的例子”,借助量子技术,原子钟的计时准确度达到了理论最高水平。卢征天提到的这一技术在市场上亦有应用落地。记者查询公开信息获悉,我国原子钟、时间同步设备和系统主要供应商“天奥电子(35.680, -0.32, -0.89%)”就主营时间频率产品等的研发设计、生产销售,其营收中有近57%来自频率系列产品、42%来自时间同步系列产品。值得一提的是,作为“量子科技概念股”,天奥电子自2018年9月3日在A股上市以来,股票涨幅达274%。乘“东风”,工程队伍是关键量子精密测量的政策“东风”,也吹得正劲。1月28日,国务院发布《计量发展规划(2021—2035年)》(下文称《规划》),提出在2035年建成以量子计量为核心、科技水平一流、符合时代发展需求和国际化发展潮流的国家现代先进测量体系。《规划》重点介绍了对于计量基础研究、计量应用、计量能力建设与计量监督管理的整体要求。在专栏2“计量基础理论与核心技术研究”中,《规划》提出,要“重点开展量子精密测量和传感器件制备集成技术、量子传感测量技术研究”。从《规划》的措辞和篇幅设置中可以看出,量子精密测量技术和高端仪器国产化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作为以量子精密测量为核心技术、高端科学仪器为主营产品的高新技术企业,国仪量子表态要抓住国家战略机遇,“将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加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力度,为提高国家科技创新能力、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谈及未来发展,贺羽告诉记者,量子测量技术成果要想落地,工程化人才队伍建设是关键,“这是练内功的过程”。目前,国仪量子研发队伍中,有70%是工程化人才。国仪量子是高瓴资本布局量子技术赛道的第一个入口,后者领投了国仪量子的B轮融资。高瓴资本看中的是创业团队不仅有“根正苗红的量子技术”,还拥有技术落地能力,“有望发展成为量子信息和科学仪器行业龙头企业”。“仪”路前行,贺羽表示欢迎国内更多初创团队加入这个赛道中来,“量子精密测量技术的转化落地空间足够大、蛋糕也够大,更多队伍的加入,只会让我国高端科学仪器品牌越来越强”。
  • 国内企业争夺低端市场 国外巨头独享高端市场
    日前,中国医药物资协会发布了《2013年中国医疗器械蓝皮书》,中国医药物资协会医疗器械分会秘书长陈红彦向北京商报记者表示,这是我国医疗器械行业首次发布的蓝皮书。该书预计中国医疗器械全年进出口总额达到330亿美元,并且指出,进口医疗设备价格普遍高于欧美日等原产国50%-100%,如TOMO放射治疗系统等设备,在欧美日等国家多为250万美元,我国进口多在500万美元以上。   医疗器械落后国际15年   部分进口设备采购以政府投入为主,增加了财政负担。不仅如此,更为严重的是进口设备的售后与维修均由原公司专门人员实施,一旦由于某些原因导致维修延时,耗材供应中断,设备的使用将面临瘫痪。此外,高端医用设备核心技术掌握在外国企业内部,医疗诊断、治疗数据和患者医疗档案等信息安全同样面临巨大风险。   业内认为,在全球医疗科技和生物医药版图里,中国颇具竞争力的不是产值最大的药品,而是国家主推的中医以及自发形成一定优势的医疗器械。然而该《蓝皮书》指出,中国医疗器械的总体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约为15年。国内中高端医疗器械主要依靠进口,进口金额约占全部市场的40%,进口公司主要是国际知名公司。约80%的CT市场、90%的超声波仪器市场、85%的检验仪器市场、90%的磁共振设备、90%的心电图机市场、80%的中高档监视仪市场、90%的高档生理记录仪市场以及60%的睡眠图仪市场均被外国品牌所占据。跨国企业竞争的焦点是设计理念、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而高质量的产品正是国内大型医院所青睐的,因此国外产品多销往国内的大型医院,尤其是三甲医院。   35%的产品出口转内销   上半年,我国共从89个国家和地区进口医疗器械。在进出口数据中有35%左右的产品或其主要构成部分是在中国生产,先出口国外、然后再进口到中国的销售。从进口区域看,欧洲是我国最大的医疗器械进口来源地区,北美洲为第二大进口来源地区,亚洲排在第三位,三大洲进口额所占比重合计达97.57%.从具体进口国家和地区看,排在前十位的分别是美国、德国、日本、瑞士、韩国、爱尔兰、英国、法国、荷兰和新加坡,相关进口额合计达57.1亿美元,合计占比达83.86%.   这些数据表明,我国医疗器械产业链是由国外跨国公司主导高端价值链,不少关键技术仍被发达国家大公司垄断。国内企业仅占据低端价值链的一部分。国内有为数不多的几家企业进入高端产品市场,往往不能很好地组建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研发团队。截至2012年底,我国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规模已经达到177788家,90%左右的医疗器械生产企业是年收入在一两千万以内的生产技术含量较低的中小企业。而生产电子监护设备、超声诊断设备、X射线断层扫描设备、CT等拥有自主品牌的高技术含量产品且收入规模过5亿元的企业并不多。   中国企业缺乏战略创新   《蓝皮书》指出,国内企业为争夺低端市场的微薄利润打得头破血流,而占据高端市场的国外医疗器械巨头则风景这边独好,这种强烈反差的根源就在于国内医疗器械市场缺乏战略规划与整合,不能很好地形成自主创新能力的研发团队。   天下汇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何锐在《蓝皮书》发布会上表示,我国企业模仿的多,创新的少。他讲了一个案例。几乎每家药店都卖一个医疗器械,叫拔罐器,几百块钱一套到几十块一套,利润空间越来越小,几十年过去,没有企业做改进和创新。&ldquo 有一次我在一个国际性的医疗器械展上去参展,发现国外同行人把这个国内做得最普遍的产品进行小小的改进,它的利润就是成百上千倍增长。这个改进就是把中国的塑胶拔罐器做两个电子片,做成电子拔罐器,取了一个很有意思名字叫做拔火罐,功效不仅活血化淤,还能起到镇痛的作用。这个案例值得中国企业界深思。&rdquo
  • 口服新冠特效药来了?万亿巨头一夜飙升千亿,引爆美股大涨!
    10月2日,一则有关治新冠的“神药”可能诞生的新闻刷爆了朋友圈,据中国基金报报道,治新冠“神药”可能即将诞生!默沙东正在研发的一种治疗新冠的药品,不仅能使住院或死亡的概率直降50%,还对变种病毒也有效。使用方法也很简单,口服就行,不需要静脉注射。  10月1日,美国Merck(默沙东)宣布,其和Ridgeback发开的口服抗病毒药Molnupiravir对于治疗COVID-19安全有效。默沙东与Ridgeback宣布Molnupiravir治疗轻度至中度新冠肺炎患者的三期临床中期数据,Molnupiravir治疗组的住院或死亡率为7.3%(28/385),对照组的住院或死亡率为14.1%(53/377),Molnupiravir降低住院或死亡率50%,p值为0.0012。死亡率方面,治疗组没有死亡,对照组有8例死亡。  新药消息一出,万亿巨头默沙东大涨8%,市值暴涨159.15亿美元,约合1025亿人民币。截至收盘,默沙东为2060.54亿美元,约合1.3万亿人民币。  美股也因这一消息而“沸腾”,道指大涨480点,航空、银行、能源等经济复苏概念股纷纷上扬。  而疫苗巨头却闪崩,最多大跌21%,三巨头市值更是蒸发1500亿。再生元下跌6%,Moderna、BioNtech和CureVac下跌10%左右,Novavax下跌15%,Vir Biotechnology下跌20%。投资者担忧,如果简单的几枚口服药就能治新冠,人们就没有必要那么害怕新冠,接种疫苗的动力也会下降。  Molnupiravir是在美国亚特兰大(乔治亚州)的埃默里大学药物创新公司开发的药物。它最初计划作为纯流感药物(开发代码:MK-4482 / EIDD-2801),但在动物实验中却显示出一些令人惊奇的东西。实验性流感药物molnupiravir(MK-4482 / EIDD-2801)是核苷(酸)类似物(Nucleos(t)ide Analogue)——一种类似于RNA天然结构单元的分子。  作为小分子抗病毒药物,Molnupiravir的临床疗效可谓非常显著,IDMC已经建议默沙东提前终止临床研究,以便对照组患者也可以使用Molnupiravir治疗。默沙东准备马上向FDA递交上市申请,为新冠患者带来全新治疗选择。  默沙东曾在6月份表示,美国政府同意支付约12亿美元购买170万人份的molnupiravir,前提是该药被证明有效并得到监管机构的授权。该公司表示,预计最早将于2021年下半年向美国申请molnupiravir的紧急使用授权。  据了解,迄今为止,吉利德科学(GILD.US)的静脉注射药物Velkury,即瑞德西韦,是美国唯一获批治疗新冠的抗病毒药物。  另外,罗氏及其合作伙伴Atea Pharmaceuticals在6月份表示,他们的试验性口服抗病毒药物AT-527的早期数据显示,该药物降低了住院患者的病毒水平。
  • 海尔生物进博会密集签约行业巨头 共创生物安全发展新格局
    在健康中国的时代背景下,生物安全建设正迎来一场全新的变革。加快推动生物安全产业科技创新和产业化应用,以创新驱动增强生物安全保障能力,推动全球生物安全体系建设,开启生物多样性治理新进程,任重道远。  11月6日,在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上,海尔生物牵头举办“共创生物安全 智领多样未来”物联网生物安全战略生态签约仪式。包括空桥货运航空、安捷伦、上海超立安、上海理工大学、雄帝科技、友邦易融等近10家生物安全赛道产学研巨头齐聚,与海尔生物定下“盟约”,共创新形势下生物安全发展新格局。  生态协同探索生物科技 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  后疫情时代,加强生物安全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不言而喻。推进生物安全领域科技自立自强,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加强生物安全领域国际合作,既是“十四五”时期任务要求,也是生物安全相关企业必须迎接的挑战。立足行业高质量发展要求,海尔生物进博会上,继续发挥物联网生物安全科技生态强大的张力,链接全球优质生态方,在生物安全领域进行多点布局。  在样本安全领域,海尔生物与安捷伦达成战略合作,将广泛应用于样本质量控制解决方案的行业领先的安捷伦自动化电泳系统,整合到海尔生物全场景物联网样本安全综合解决方案中。海尔生物生物样本库事业部总经理李军锋表示,双方合作将加快实现中国生物样本库标准化建设,开启数字化生物样本库全景质量智能管理新时代。安捷伦方则表示,双方合作可形成智能化、自动化的样本库整体解决方案,确保生物样本的存储走向量大、质优的发展道路。  而聚焦航空温控物流行业庞大市场潜力与技术升级要求,海尔生物牵手伏尔加第聂伯旗下的空桥货运航空公司,双方优势互补,在航空冷链物流业务、产品、租赁、运营网点、维修站点、其他航空温控相关业务等领域展开合作创新。海尔生物航空温控事业部总经理孟志刚表示,双方合作,不仅加速海尔生物在温控医药国际航空物流领域全球化布局,也将推动行业向标准化、智慧化、专业化方向迭代升级。  产学研共促科创成果转化 推动国产替代加速  当前,在市场需求和国家政策双重作用下,国产医疗器械已进入快速发展的黄金期。在“十四五”规划关于“大幅提高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成效”明确要求下,加深产学研合作,破解生物医疗器械领域“卡脖子”难题,加快实现技术产业化,加速国产替代,是海尔生物等民族品牌发展的必由之路。  在上午场“探索生物科技,共享战略生态”的签约仪式上,海尔生物响应国家绿色发展、国产替代等相关要求,发布高效制冷与绿色低碳兼具的斯特林制冷技术,并与上海超立安、上海理工大学等国内顶尖生态方达成战略合作。其中,在深低温存储领域,海尔生物携手上海超立安致力于加速推进斯特林制冷技术产业化应用,引领我国深低温存储行业实现颠覆性升级 并通过与上海理工大学共建“生物安全科创工程研究中心”,入局低温生物医学领域,发挥产学研合力加快科创成果转化,推动我国低温生物医学领域器械装备向高端化发展。  海尔生物副总经理陈海涛表示,海尔生物在创新中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并整合内外部优势资源,加速拓宽发展空间,完善生物安全产业链布局。在生物安全领域,海尔生物与合作伙伴有着共同目标,相信通过产学研合作共创,将推动生物安全行业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创新布局智慧医疗领域 护航健康中国建设  “十四五”规划纲要不仅对生物安全领域科技创新提出了具体要求,也聚焦医疗健康领域,提出了推动数字化服务普惠应用,持续提升群众获得感等相关规划。随着健康中国建设全面推进,加速大数据、物联网等数字技术创新应用,驱动医疗健康行业数字化升级已成为行业共识。  6日下午,在以“服务智慧医疗,护航健康中国”为分主题的物联网战略生态签约仪式上,海尔生物聚焦疫苗安全,与雄帝科技和友邦易融等国内优质生态方达成合作共识。此外,在这次进博会上,海尔生物还与辉瑞制药、陶氏化学等国外知名企业成功牵手,从疫苗研发、存储、运输、接种等全流程入手纵深布局,共同探索更加智能、高效、便捷的疫苗全流程体验,开启数“智”疫苗新生态。  事实上,此前海尔生物就通过创新融合物联网与低温存储技术,围绕疫苗接种安全,打造出“社区+移动”的数“智”化安全接种全场景方案,实现了精准取苗零差错、问题疫苗秒冻结、追溯接种全过程,并从疫苗接种的便利性、可及性、公平性上入手,颠覆居民接种体验。海尔生物疫苗网总经理巩燚表示,疫苗安全是数字医疗新基建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海尔生物将把握数字化新机遇,携手全球优质合作伙伴,通过技术、产品、服务等多维度共创,以疫苗安全新生态为基点,共绘未来智慧医疗数字化蓝图,引领中国数字医疗新基建全面提速。  共创生物安全,智领多样未来。进博会上密集签约行业巨头,只是海尔生物基于强大生态张力深耕生物安全、再次拓宽赛道的一个缩影。以此为起点,未来,海尔生物将继续以国家政策为导向,围绕用户需求,释放物联网科技生态的创新活力,加速物联网生物安全场景的创新及应用,引领生物安全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践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企业担当,在世界舞台上展现中国智造的科技力量。
  • 巨头们的新战场!华为入局医疗器械,目的何在?
    受限于芯片代工问题,华为调整了智能手机业务,除了继续保留Mate系列等重要产品线外,其它系列要么取消要么出售。反映到数据上,华为手机出货量暴跌,从原来的国内市场份额第一,一路下降到Other行列。根据市场调研机构Counterpoint Research的数据,在2021第一季度期间华为手机出货量开始暴跌,全球市场份额仅是4%。在国内市场,据《中国手机通信产业数据观察报告》显示,OPPO成为了新的霸主,缺芯的华为只能看着自己的市场被快速蚕食,在去年的华为Mate 40系列发布会上,余承东就曾表示:“目前华为处于非常艰难的时刻”。与其坐以待毙,不如主动出击,既然智能手机业务受困,那就尝试探索新领域。在汽车领域,华为或是向汽车基础设施方向发展,凭借此前的技术积累,华为虽然不造整车,但能为合作方提供较完整的智能解决方案,如北汽极狐和塞力斯SF5均搭载许多Hwawei Inside模块。那么问题来了,在众多行业之中,华为为何要选择进入医疗器械行业?国内互联网巨头们在医疗器械行业内又展开了哪些布局?为智能可穿戴设备服务医疗器械属于高端制造行业,行业内的许多领域都有不同巨头把持,如监护类的飞利浦和通用电气、超声影像类的西门子和日立、CT类的东芝等,行业壁垒较高,需要大量的专利积累和长时间的市场培育。据了解,除了已获批的产品外,华为还有三款医疗器械处于审批程序中,分别是腕部心电血压记录仪(MLY-B10、MLY-B11)、心电分析系统(ECG-1)、心率失常分析系统(PPG-1)。从名称上能够大致看出,华为当前已获批和审批中的医疗器械产品,并未踏足传统行业巨头的领域,而是为智能可穿戴设备服务的。将时间线拉回今年五月,华为终端手机产品线仲裁何刚就在网上发文透露,“华为在腕上穿戴式血压测量技术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首款可以测量血压的华为智能手表已通过医疗器械注册检验,下一步将联合专业医疗机构开启注册临床试验,预计在下半年将正式上市”。同理,苹果也在做类似的事情。2018年苹果发布的Apple Watch S4时就具备了EGC心电图检测功能,并获得FDA(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认证,但在国内市场,该功能未通过国内监管认证而无法使用。直到今年6月25日,苹果EGC功能才获得国家药监局的医疗器械审批。在可穿戴设备市场中,各大厂商在持续加码可穿戴设备的智能检测能力,通过算法和传感器的结合,在腕上即可获得便捷的检测体验。华为在医疗器械领域的布局,可为可穿戴产品线提供更多独特的功能卖点,在愈发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主动权。在此前的智能心率检测上,华为就尝到了甜头。2018年发布的华为Watch GT,有别于市场上普通设备的心率检测,华为通过与301医院的合作,开发专业的心律失常筛查算法,提供心率失常筛查和跟踪等解决方案。华为Watch GT一上市就广受好评,助力华为可穿戴设备跻身全球前三。根据IDC的数据,在2020年第四季度的全球可穿戴设备市场中,华为海外市场受阻,仅以6.7%的份额排名第四,但在国内市场,华为的市场份额为22.3%位居市场第一。华为现阶段在医疗器械上的布局,一方面是在为可穿戴设备提供软硬件技术,继续巩固国内市场份额,而另一方面,或是在积累行业经验和专利,为日后的业务布局做打算。巨头们的新战场医疗器械市场是块大蛋糕,谁都想向来分一杯羹。根据中商产业研究院的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在不断增长,预计2021年市场规模将达到7684亿。国内互联网巨头们可没闲着,纷纷进入医疗器械领域,其中就包括腾讯、百度和京东。先看腾讯,腾讯医疗健康于2016年成立,提供智慧医疗云和脑瘤助手等多种解决方案,目前已与众多医疗机构和政府机构展开合作。与传统医疗器械企业不同的是,腾讯瞄准“互联网+医疗健康”,绕过行业老玩家的技术专利壁垒。在CHINC 2021大会上,腾讯智慧医疗总经理张国栋提出:“腾讯将全面开放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和服务,依托自身在消费端和企业级应用领域的连接能力,推动先进技术与医学的结合,做好医疗健康领域的数字化助手”。华为在医疗市场的布局并不晚,在2016年的医院数字化运营管理高峰论坛上,华为阐述了自己在智慧医疗4大场景下的解决方案,例如医疗云和区域医疗广域网。在抗疫期间,华为推出AI辅助诊疗方案,通过AI医学影像分析能力,提升辅助诊断的质量和效率。另一边,百度2019年战略投资医疗设备提供商东软医疗,而京东则有京东健康,在医药供应链业务中有医疗器械这一品类,就连国内家电巨头美的,通过库卡布局自动化医疗领域。不仅限于以上提到的企业,近年来医疗器械似乎成为了新的行业风口,行业企业在不断增加。从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的数据可知,从2015年到2019年,国内的医疗器械企业在连年增长,到2019年已达到1.8玩家。不知道在这股风潮褪去之后,还能有多少家企业能够存活,又能否有企业成长为新的行业巨头。以全球视角来看,当前全球医疗器械企业仍为欧美公司主导,国内企业还有相当长的路有走。伴随着智能医疗的发展趋势,其实现在正是国内企业实现弯道超车的好时候,在医疗云和AI技术等方面,是许多国内企业的优势之处。笔者认为,国内互联网企业与其它专业医疗器械公司的合作,并大力投资上游新材料、生物化学和机械制造领域,推动国内医疗器械技术的整体发展,或能逐步打破垄断、掌握部分行业话语权。敢投入敢突破一直都是华为的企业特色,参考之前的案例,华为每拓展一个新业务,往往都会给我们带来不少惊喜,不知道在智能可穿戴设备之外,华为是否还会入局其它医疗器械领域,又能否给行业带来更多改变。
  • 全球制药巨头被检出塑化剂抗生素
    国内有售但规格不同 目前正在抽检中   塑化剂风波愈演愈烈,连全球制药巨头都在劫难逃。昨天香港媒体报道,因产品中发现含有塑化剂邻苯二甲酸二异癸酯(DIDP),香港卫生署责令全球排名前三的葛兰素史克公司召回其抗生素安灭菌糖浆用粉剂(156mg/5ml)。葛兰素史克(中国)公司昨天向本报表示,该药在中国内地有销售,但规格与香港召回的产品不同。不过目前国内产品样本已经送药监部门抽检,暂无结果出来。   内地无香港下架产品规格   香港卫生署发言人说,经化验后,政府化验所发现在法国生产的安灭菌糖浆用粉剂156mg/5ml含有百万分之十八的塑化剂,是欧洲食物接触原料含塑化剂的指定上限的两倍。据悉,目前香港有两款安灭菌产品是由葛兰素史克在药剂业及毒药管理局注册,除了召回的这款产品外,还有一款在英国生产的安灭菌糖浆用粉剂(457mg/5ml),这两款产品均用于儿童。葛兰素史克(中国)公关部相关人士告诉记者,目前在国内上市的只有安灭菌糖浆用粉剂(457mg/5ml),香港下架的产品并未引入国内市场。不过,公司目前仍将内地的安灭菌送往药监部门进行检验,尚未出结果。   而此前中国台湾方面也表示葛兰素史克公司的安灭菌糖浆用粉剂(457mg/5ml)里确实含有DIDP,不过是微量的。根据欧盟的标准,每人每天可容忍的摄取量是9毫克。而安灭菌被检出的含量是2微克。因此未要求其在台湾下架。公司发给本报记者的声明中称,公司确认在安灭菌的生产过程中没有故意使用DIDP或者任何其他的邻苯二甲酸盐。公司内部正在就检测出的DIDP来源和可能进入产品的途径进行调查。此外,葛兰素史克(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已经与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进行了沟通,将在第一时间把相关的风险评估情况进行通报。   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   可用于药品的有三种   新华社北京6月10日电针对塑化剂是否可在药品中使用的问题,记者10日从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了解到,能用于药品的邻苯二甲酸酯类只有三种,且其使用有严格的限量标准,不允许超剂量使用。   据介绍,能用于药品的邻苯二甲酸酯类包括邻苯二甲酸二甲酯、邻苯二甲酸二乙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目前我国使用的限量标准参照的是国际标准。   2010版国家药典显示,邻苯二甲酸二乙酯属于合法使用的药用辅料范畴,主要使用方向为增塑剂和包衣材料。
  • 8亿美元收购康辉 美医疗巨头抢先布局中国市场
    美国医疗器械巨头之一美敦力公司近日宣布完成对康辉控股(中国)公司(以下简称康辉控股)的并购。根据协议,美敦力向这家在纽约证交所上市的企业支付约8.16亿美元的现金。   这是迄今为止国内最大的一起医疗并购案。   而值得注意的是,近来,外资药企觊觎我国医药市场这块巨大蛋糕,纷纷开始进入布局。   抢先布局医疗器械市场   据了解,总部位于江苏常州的康辉控股成立于1997年,产品覆盖较为全面的骨科治疗领域,包含创伤、脊柱、人工关节置换等,在国内已建立了广泛的流通渠道,并在其他29个国家和地区有业务。   并购后的康辉控股将从纽约证交所退市,成为美敦力首个总部在美国之外的业务部门康辉原董事长杨利波及管理团队将继续负责这一市场运营业务。   收购之后,美敦力将扩大康辉在骨科手术方面的产品和服务,并强化现有的脊柱、神经外科、神经调控等领域的地位。   “美敦力此次收购康辉意在抢先布局中国医疗器械市场,依靠国内大型药企的影响力更容易打入国内市场。”中投顾问医药行业研究员刘伟告诉《证券日报》记者,美敦力的主要产品覆盖较为全面的骨科治疗领域,而在未来十年内,中国老龄化程度将进一步恶化。   国际骨质疏松基金会的数据显示,老龄化人口中50岁以上的患骨质疏松疾病的将有6940万,医疗费用将高达126亿美元。   “美敦力正是看中了这一大块市场大蛋糕,并购康辉只是其布局计划的开始。”刘伟认为。   外资药企并购潮涌现   值得注意的是,近来,由于我国医药市场面临的广阔前景,外资药企开始纷纷布局中国市场。   今年9月,默沙东公司与中国先声药业集团宣布双方在中国的合资公司先声默沙东(上海)药业有限公司正式开始运营。   不久,浙江海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与辉瑞公司宣布由双方合资组建的“海正辉瑞制药有限公司”正式成立。   由于我国正处在人口老龄化阶段,居民收入有所提高,对医疗水平的要求也有所提高,医药市场形成了强大的刚性需求。我国医药市场发展潜力巨大。   这也是外资药企在我国掀起一股并购潮的主要原因。   刘伟认为,外资牵手本土药企给医药行业带来了发展机遇和竞争压力。外资进驻如同向企业注入了新鲜血液,从而提高其市场竞争力,由于产品种类的不同有利于医药企业产业链条的增长,同时还提供了学习国外先进生产技术的平台,对企业技术研发和国际化管理有促进作用。   但同时,外资牵手本国药企加剧了外资企业与本土企业的市场竞争,凭借资金、品牌和技术实力,外资企业对本土企业将是相当大的威胁。   此外,美敦力执行副总裁克里斯奥康内尔表示,并购康辉控股是美敦力在中国迈出的本土化的重要一步。此外,相对美敦力定位高端,康辉的产品价格相对经济,此项并购可帮助美敦力拓展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市场的中低端市场。   “在高端医疗器械领域,外资企业占据了大部分的市场份额,而中低端医疗器械领域,我国本土企业占有较大优势。”刘伟说,另外,在医疗器械技术研发方面,国内水平距离国外还有一段距离。随着新医改政策的落实,鼓励民资进入医院、实现新农合全面覆盖的政策推动,中低端医疗器械需求将进一步加大,对本土企业是一大利好。在基层医疗器械领域获利后,本土企业有望转战高端市场,挤占外资企业的市场份额。
  • 就是任性!制药巨头“辉瑞”可能要拆分?
    众所周知,美国生物医药产业已经进入了一个兼并收购盛行的时期。然而,在这个时期内,偏偏有有些生物医药巨头非要反其道而行之。远的不说,Baxter公司的一分为二就为业内津津乐道。而分离出的子公司Baxalta公司又在最近收获了巨大成功。引得另一家生物医药巨头Shire出价300亿,希望将其收入囊中。  无独有偶,最近有消息传出,生物医药界的“巨无霸”辉瑞公司也在考虑将公司一分为二。而公司CEO Ian Read也证实了这一消息,并表示公司将于2016年第四季度对是否拆分公司做出最终决定。而此时,辉瑞公司这个在资本市场兴风作浪的资本大鳄正在等待有关部门对其170亿美元收购Hospira公司的审核批准。  Read在上周的一次电话会议上表示,公司一直在努力追求一个合适的契机来实现这一目的。而辉瑞的CFO Frank A. D’Amelio则更是直接指出公司已经为此花费了3亿美元,仅2015年就在这一计划上花费了1亿6千4百万美元之多。  为何辉瑞要“分家”?  首先,当然是生物医药产业分工高度专一化的趋势使然。事实上辉瑞公司目前的整个业务体系就分为“创新产品”和“已有产品”两个部分。通过公司业务剥离,可以使未来的新公司术业有专攻。  其次是出于财务方面的考虑。此前已经有分析指出,近两年辉瑞公司不断进行产业兼并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降低本身高昂的税率。而一旦将辉瑞公司拆分为两个或数个注册地点不同的小公司,那么公司未来节省的税费将数以十亿计。  不过,这一条看似美好的道路注定是曲折不断的。作为一个成立于1849年的生物医药巨头,公司内部的各种复杂关系就是挡在Ian Read和其分离计划的一大难题,更别提近年来辉瑞公司通过不断兼并又购买了众多新的资产。同时,有分析人士认为,辉瑞公司在启动业务分离计划之前还需要准备好最近三年的审定财务报表(2014-2016)。因此辉瑞公司最早也只能在2017年开始这项计划。Read强调公司进行这一计划的前提是公司的财务状况足够支撑,同时Read也表示要考虑到公司股东的利益。  而在此之前,辉瑞公司对业务分离的态度就已经初见端倪。2012年时,公司就曾宣布将剥离一些非核心业务。  辉瑞仍是兼并市场重要买家  不过,如果你认为这项计划标志着辉瑞公司即将结束自己在生物医药产业中的兼并收购计划,那就是大错特错。Read同时还强调公司仍将把大量精力放在收购业务上。众所周知,此前辉瑞试图收购英国阿斯利康公司在生物医药产业掀起了惊天巨浪。最近又有分析人士认为辉瑞公司或可将另一家英国制药巨头葛兰素史克也列入收购目标之列,甚至将新公司命名为“PfizerKline”。因此,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生物医药市场上肯定仍将时常听到土豪辉瑞的传说。  英雄所见略同?Allergan Plc也有拆分计划  不久之前,Allergan Inc. (AGN) 和Actavis plc (ACT)两家公司合并组成了新的Allergan Plc公司。最近同样有消息传出,Allergan Plc高层或将考虑将公司一分为二,将通用药物业务单独剥离形成一个公司。
  • 茶饮国标有望年底出台 茶饮巨头将获益
    一份茶饮料的国家标准有望在今年年底出台。饮料分析师称,饮料业巨头将从中获益。   据悉,中国饮料工业协会一份茶饮料国家标准内部征求意见稿已经进入征求意见阶段,年底有望出台。据此,日后茶多酚的含量将是判别茶饮料的一个重要指标,每千克的红茶、绿茶、乌龙茶、花茶等茶饮料所含茶多酚都需大于300毫克。此外,主打健康的低糖、无糖茶饮料也将明确规定其糖含量。   行业标准实施将意味着茶饮料行业更加规范,生产企业的集中度提高。东方艾格饮料行业分析师陈静表示,随着我国茶饮料消费量的高速增长,市场日益成熟,出台国家标准是必然的。由于茶饮料消费市场巨大,行业中的企业众多且分散,大企业小企业同时存在。国家标准的出台将一定程度上提高企业集中度,不符合标准的小企业将遭淘汰。   此外她指出,那些饮料行业巨头将从中获益,在淘汰部分不合规小企业同时将获得更多的市场空间。不过,此获益并非短期的、直接的,而是通过整个行业的优化而实现。   数据显示,2009年茶饮料消费量占整个饮料市场的10%,最近几年的消费量则以30%的高速度增长。茶饮料已经成为多家内外资饮料巨头的招牌产品,如康师傅、统一、三得利等。饮料企业亦从此业务中获得了高额利润。如茶饮料市场占有率高达41.2%的康师傅,其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大涨40.57%,饮料业务占总营业额的51.93%。
  • 私募巨头欲“团购” LifeTech受追捧
    据华尔街日报9日报道,全球私募股权巨头KKR、黑石和凯雷以及新加坡淡马锡控股正组成财团,对美国生物技术巨头生命科技公司(LIFE)发起竞购,报价总额可能达到110亿美元,合每股62美元。此外据路透社10日报道称,全球最大的实验室设备制造商赛默飞世尔科技(TMO)也在9日的竞购期限前给出报价,将以高于每股65美元的报价参与对生命科技公司的竞购。   截至9日收盘,生命科技公司股价上涨1.32%至每股66.19美元,创52周新高。受并购消息刺激,今年以来该公司股价累计涨幅达到33%,市值接近113亿美元。   机构竞购热情高涨   生命科技公司是标普500成分股公司,是美国主要的基因测试设备制造商,由生物技术药物制造商Invitrogen和主要进行基因测序的应用生物系统公司(Applied Biosystems)合并而成,去年销售额达到38亿美元,雇员总数约1万人。该公司目前销售的产品超过5万种,拥有5千项以上的专利权和排他性特许权。   由于在高级诊断和基因测序方面拥有较强实力,生命科技公司受到医药和相关设备制造企业的青睐。路透社10日援引消息人士的话报道称,赛默飞世尔科技公司已经对生命科技公司发起竞购,报价或高于每股65美元。此前有消息称,赛默飞世尔考虑的报价在每股65-70美元之间。   如果赛默飞世尔竞购成功,将成为基因测序市场上的主要参与者。这将推动该公司在科学研究、基因诊疗和应用方面的业务增长,创造一个年收入约160亿美元的医疗保健科技巨头。   与此同时,生命科技公司还吸引了美国工业和医疗设备制造商丹纳赫集团(DHR)以及瑞士制药商罗氏控股两家行业巨头的目光。不过消息人士称,上述两家公司均未在竞购截止日期前进行必要的程序性工作。资料显示,罗氏控股拥有自己的诊疗业务,一年前曾以68亿美元的报价对高通量测序仪市场的领头羊Illumina公司(ILMN)发起敌意竞购,但最终因价格因素失败。   此外,私募股权机构也对竞购生命科技公司充满兴趣。华尔街日报称,全球最大的三家私募股权机构KKR、黑石和凯雷以及新加坡淡马锡控股正组成财团发起竞购。据消息人士透露,此前私募股权机构曾组成两大竞购阵营,其一由黑石、凯雷、淡马锡和德太资本组成的,另一家由KKR等机构组成,而KKR的潜在合作伙伴最终退出谈判,德太资本也离开了竞购阵营。   对于上述消息,相关机构均未予以置评。不过无论哪家机构胜出,都要承担生命科技公司24亿美元的债务。   基因诊疗业务潜力巨大   去年9月全球最大的基因测序公司深圳华大基因宣布收购纳斯达克上市公司Complete基因(前纳斯达克交易代码:GNOM),交易总额达到1.18亿美元。受上述消息带动,美股生物科技类公司并购交易预期升温,股价表现都十分抢眼。塞尔基因 (CELG)今年以来股价上涨44%,目前市值488亿美元 生化基因(BIIB)公司今年以来股价上涨29%,目前市值457亿美元 美国安进公司(AMGN)今年以来股价上涨17%,目前市值780亿美元 吉利德科学公司(GILD)今年以来股价上涨29%,目前市值735亿美元。   分析师表示,投资者对生命科技公司的关注,一方面是由于基因业务具备长期增长潜力,另一方面实验设备供应业务可以提供稳定的现金流。   业内人士称,基因测序有助于对DNA进行颗粒层面的解码,允许医生针对患者个体需求进行特殊治疗。尽管一直以来基因测序在诊疗方面的应用都面临成本高和分析时间长等障碍,但随着更好的设备引入,这一情况正在改变。由于竞争加剧,基因测序设备的平均价格一直在下降,同时分析时间也从过去的数天缩短到数个小时,这将推动基因诊疗在差别性药物开发以及肿瘤诊疗等领域的发展。   据Complete基因公司首席执行官里德预计,到2020年之前消费者有望根据自己特有的基因构成接受治疗,令基因诊疗成为常规程序。
  • 寒冬之下,哪些科学仪器巨头裁员了?
    疫情过后,全球多个行业传出裁员的消息,生命科学领域、新兴技术公司更是裁员的重灾区。有美国关注Biopharma的门户网站监测,截至2023年8月中旬已有119家公司发布裁员消息,相当于2022年全年的水平。下游买家增长乏力,重挫上游设备供应商的业绩表现,终于,裁员的风还是吹到了科学仪器行业,2023年多家跨国仪器巨头宣布裁员。  赛默飞  自2023年以来,巨头赛默飞一直在缩减公司的人员规模。  2月,赛默飞在圣地亚哥的三个生产基地裁员230人,主要涉及制造类员工,工程师和科学家。  4月,赛默飞关闭了位于新泽西州普林斯顿的一家工厂,裁员113人,这家工厂主要负责生物制品开发和细胞治疗服务。  5月,赛默飞以Covid-19产品需求减少为由,在圣地亚哥的三个工厂进行了第二轮裁员,共裁员218人。  8月,赛默飞宣布计划在佛罗里达州阿拉瓜的工厂裁员205人。第一轮裁员发生在10月份,第二轮裁员发生在明年3月份。当时,赛默飞称将把病毒载体生产网络搬到马萨诸塞州普莱恩维尔的一个地点,而科技工作将留在阿拉楚阿。  来年1月,赛默飞将关闭其在阿拉巴马州奥本的工厂,这已经是今年赛默飞第五次宣布裁员/关闭工厂。  除裁员之外,赛默飞CFO Stephen Williamson在第二季度电话会上表示,公司已经启动了4.5亿美元的成本节省计划,包括削减某些领域的自由支出和活动频次,以及优化制造业务。  Illumina  从2022年Q3财报公布后不久,Illumina就推开了裁员的大门。  2022年11月,Illumina向美国证券管理部门SEC提交的文件,裁员500人,约占全球雇员总数的5%。公司同时提出了1亿美元支出缩减计划,这些支出的缩减包括不同site的重新规划、精简组织等等。  2023年6月21日,Illumina进行裁员,这属于1亿元开支缩减的一部分,预计公司将此次裁员中损失约2500-3500万美元。  2023年8月,美国加州的WARN notice出现了Illumina的身影,这也就意味着这家测序仪领域的巨头又裁员了,此次裁员与关闭i3 campus和Foster City两个园区设施有关,有报道表示涉及的员工数量约160名。  沃特世  2023年中,沃特世CEO发布了一封致员工的信件,表示:“为了确保我们继续在高增长领域进行投资,我们必须做出一些非常困难但必要的决定。我们正在采取措施,使员工人数和外部服务支出与公司的增长战略更好地保持一致,这意味着我们将告别团队中的一些成员。”  NanoString  这家专注于生物信息产品与分析系统的科技公司于2023年10月宣布,为达成收入转正的目标,将进行公司架构调整,涉及研发和生产等部门,预计裁员数量将达到约110人。这项公司结构调整,预计将给公司带来约1500万美元的开支缩减。  编辑点评:  2023年宏观环境面临巨大挑战,许多科学仪器企业的盈利空间被挤压。除了上述企业,多家科学仪器巨头在中国也悄然开始了裁员举措,据业内人士透露,甚至连国产头部企业都开始裁员了,有人说这是过去30年都未曾见到的景象。  仪器信息网梳理这些,并非是唱衰行业发展,而是想如实记录科学仪器市场曾发生过的一幕。 古人说: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过去的事情无法挽回,未来的机遇还可以追赶。行业遭遇“寒潮”,与其惶恐度日,不如“深挖洞、广积粮”做好过冬准备。冬天已经来了,春天还会远么?
  • 巨头、新锐竞相涌入,数字PCR究竟有何魔力?
    p   第37届摩根大通医疗保健大会(JP Morgan Healthcare Conference)的第一天,凯杰宣布已经从波士顿公司Formulatrix手中收购了数字PCR技术(CONSTELLATION Digital PCR System)。作为一家全球领先的样本制备和分析技术供应商,大张旗鼓宣布进军数字PCR市场,可以看出其对数字PCR前景信心十足。 /p p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国际巨头纷纷布局 /span /strong /p p   回看近几年,数字PCR市场可谓风起浪涌,巨头公司纷纷布局。 /p p    strong 伯乐 /strong /p p   无论是技术水平,还是市场份额,伯乐都是当前数字PCR市场领跑者。 /p p   2011年,伯乐斥资1.62亿美元收购QuantaLife公司,引进数字PCR技术,开创肿瘤检测和液体活检领域,进军数字PCR市场。 /p p   伯乐在PCR实验室的布局具有完整的打包解决方案,包括普通PCR仪器、荧光定量PCR仪器以及移液器。数字PCR的研发投入符合这一布局,有望占领更大的临床PCR实验室市场。 /p p   伯乐于2011和2013年相继推出两款微滴式数字PCR系统——QX100、 a href=" https://www.instrument.com.cn/netshow/C293849.htm" target=" _self"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QX200 /span /a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1/uepic/aae7c754-b14d-4301-bce1-4ba322cdab2a.jpg" title=" 伯乐QX200 微滴式数字PCR系统.jpg" alt=" 伯乐QX200 微滴式数字PCR系统.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color: rgb(127, 127, 127) " 伯乐QX200 微滴式数字PCR系统 /span /p p   2017年1月,伯乐斥资8700万美元收购液滴式数字PCR系统制造商RainDance Technologies。这里解释一下,数字PCR为RainDance公司核心技术之一。 /p p   RainDance在2012年推出一款RainDrop数字PCR系统,其核心技术可在短时间内生成数百万个皮升级的微液滴(500万~1000万液滴/25微升~50微升,伯乐系统的250~500倍)。收购RainDance进一步巩固了其在液滴数字PCR市场的领先地位。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1/uepic/d57855a2-b7a6-41d6-8977-4fef92908c29.jpg" title=" RainDrop& #8482 数字PCR系统.jpg" alt=" RainDrop& #8482 数字PCR系统.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color: rgb(127, 127, 127) " RainDrop& #8482 数字PCR系统 /span /p p   2017 年 12 月, 伯乐BCR-ABL基因融合ddPCR 检测试剂盒获得CE认证(产品进入欧盟境内销售的通行证),这是基于ddPCR 技术第一个获批的可用于临床检测的、基于血液样本的、用于监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疗效的诊断试剂。据了解,伯乐下一步将致力于将ddPCR技术以CE-IVD以及美国FDA获批产品的身份进入受监管的IVD市场。 /p p    strong 赛默飞 /strong /p p   2013年4月,赛默飞世尔以136亿美元收购Life Technologies,并继承Life Technologies的22亿美元净债务。2013年6月,Life Tech发售 a href=" https://www.instrument.com.cn/netshow/C194603.htm" target=" _self"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QuantStudio& #8482 3D /span /a 数字PCR系统。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1/uepic/8228e5bd-5503-421b-a251-2266bf119a38.jpg" title=" QuantStudio& #8482 3D芯片数字PCR系统.jpg" alt=" QuantStudio& #8482 3D芯片数字PCR系统.jpg"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color: rgb(127, 127, 127) " QuantStudio& #8482 3D芯片数字PCR系统 /span br/ /p p   值得注意的是,不同于伯乐的微液滴数字PCR系统,这款QuantStudioTM& nbsp 3D数字PCR系统采用硅基材料纳升微孔板芯片技术。 /p p   自去年11月以来,短短三个月时间里,Illumina、罗氏、凯杰相继官宣新闻,进军数字PCR市场。 /p p    strong Illumina /strong /p p   2018年11月20日,Illumina Ventures领投Stilla Technologies 1600万欧元(约1亿余人民币)的A轮融资。测序大亨Illumina领投,Stilla这颗数字PCR新星强在哪里? /p p   Stilla Technologies总部位于法国巴黎,虽然是年轻的公司,但自成立5年来获得了业内广泛的认可,并以其突出的创新性技术与性能成功地荣获法国多家医院的数字PCR的官方供应商,并达成稳定的合作。该公司于2016年推出 a href=" https://www.instrument.com.cn/netshow/C264066.htm" target=" _self"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Naica crystal /span /a 微滴数字PCR系统,旨在为专门从事分子生物学的研究机构精确定量DNA突变。Naica Crystal Digital PCR是Stilla用于核酸绝对定量的下一代技术。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1/uepic/511ab95d-f0ca-42ba-bdcb-1f83886e70c6.jpg" title=" Naica crystal微滴数字PCR系统.jpg" alt=" Naica crystal微滴数字PCR系统.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color: rgb(127, 127, 127) " Naica crystal微滴数字PCR系统 /span /p p    strong 罗氏 /strong /p p   18年11月,在美国召开的分子病理学协会年会上,罗氏报告了自家数字PCR仪的研发进展。相关负责人表示,该系统正处于原型研发阶段,共包含两部分仪器:一个小型桌面分区仪和一个较大的台式分析仪。整套系统还包括分析软件,可以在本地笔记本电脑或台式电脑上运行。据了解,从组成上来看,该系统与伯乐的QX200极度相似。 /p p    strong 凯杰 /strong /p p   就在正在美国旧金山举行的第37届摩根大通(JP Morgan)医疗大会上,凯杰宣布已经收购Formulatrix公司数字PCR技术,正式进军数字PCR市场。凯杰表示,他们计划开发一种手持电池驱动的数字PCR系统,该技术来自Formulatrix公司,通过该手持式电池驱动系统促进Quanti FERON-TB Gold技术检测贫困地区潜在结核病感染的应用。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strong 国产新锐竞相涌入 /strong /span /p p   面对数字PCR这样一块宝地,我国众多基因科技公司也开始在产业链上游发力,多家本土创业公司相继推出了数字PCR产品。目前,笔者已知的国产数字PCR厂商已达十余家。 /p p style=" text-align: left text-indent: 2em " strong 新羿生物 /strong /p p   2018年4月,新羿生物在第十二届中国科学仪器发展年会(ACCSI2018)上展出了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数字PCR系统 a href=" https://www.instrument.com.cn/netshow/C289823.htm" target=" _self"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TD-1 /span /a ,该系统已经上市并且已有用户使用。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1/uepic/1c8b487d-ebd3-490d-81f7-6cbda82c08be.jpg" title=" 新羿TD-1数字PCR平台.jpg" alt=" 新羿TD-1数字PCR平台.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color: rgb(127, 127, 127) " 新羿TD-1数字PCR平台 /span   /p p   据了解,该系统在性能指标上与伯乐、赛默飞产品相比也非常具有竞争力。该系统在两个关键性能方面有突出表现:一是30微升样本可制备约5万个液滴,提供较高的检测精度和线性范围;二是独特的芯片结构设计,全过程一键式微液滴生成,无手动微液滴转移过程;微液滴检测过程全程封闭,无PCR污染。更能满足临床分子诊断的要求。 /p p   国内数字PCR厂商还有 strong 领航基因、 /strong strong 泛生子、诺禾致源、小海龟、卡尤迪、永诺生物、科维思、锐讯生物等 /strong ,其中,泛生子、诺禾致源和科维思数字PCR是OEM产品(赛默飞)。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strong 数字PCR市场前景广阔 /strong /span /p p   数字PCR市场究竟有何等魅力,惹得投资人、代理商、分子诊断试剂盒开发企业竞相涉足、收购并投入研发? /p p   数字PCR技术常被称作第三代PCR技术,作为一种核酸分子定量技术,无需标准品和标准曲线,可实现单细胞/单分子层面的定量。用于低于2倍的浓度差异分析、基因表达微小差异分析、microRNA表达分析、稀有事件的准确定量、CNV与SNP分析等。目前已在肿瘤学研究、NIPT研究、液态活检(cfDNA)、细胞治疗质控、用药及移植监控、致病微生物检测、食品安全、环境检测、核酸类标准物质定量等方面应用。 /p p   目前数字PCR市场规模并不大,全球约1.5亿至2.5亿美元,占到实时定量荧光PCR市场总规模(约20亿美元)的10%,但增长趋势显著。Markets and Markets在2017年6月发布研究报告,对2017年~2022年定量PCR和数字PCR市场进行了分析和预测。报告分析指出,全球定量PCR和数字PCR市场将以8.9%的年复合增长率增长,到2022年将达到53.1亿美元。 /p p   随着基因测序产业的不断发展,市场竞争愈发激烈,基因测序设备的国产化已经成为共识。 strong 具有高灵敏度和特异性的数字PCR已经成为这场竞备赛中的一大热点。 /strong 国外巨头企业纷纷布局,在政策支持下,国内相关企业机构也大力推进数字PCR的国产化进程,数字PCR仪方兴未艾!可以说,临床需求和市场机遇已经初步体现,而数字PCR能不能解决问题,企业能不能应对挑战,抓住增长机遇,我们拭目以待。 /p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