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国标创新

仪器信息网国标创新专题为您整合国标创新相关的最新文章,在国标创新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国标创新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国标创新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国标创新话题讨论。

国标创新相关的资讯

  • 仪器信息网“创新100”企业专访CATO陈志东:手握“标尺”,将中国标准带向全球
    近日,广州佳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志东先生应邀特别接受了仪器信息网“创新100”项目采访。以下摘自仪器信息网的访谈内容:手握“标尺”,将中国标准带向全球仪器信息网CEO唐海霞女士(右二)在佳途科技董事长陈志东(左二)、总经理冯伟钊(右一)先生的陪同下参观公司希望我国的‘标尺’不再被卡脖子 把中国标准带向全球全球标准品市场可分为食品饮料、环保、制药/生命科学、法医、兽医和石化等细分市场。其中,制药/生命科学标准品市场分为化妆品、草药/植物药物、二级药品、药品杂质、药典标准和荧光微粒的标准品。有调研结果显示,截至2015年,北美占全球分析标准品市场的最大份额,其次是欧洲。Merck KGaA 、LGC Limited 、Agilent Technologies Inc. 、Waters Corporation 、Restek Corporation 等公司是全球分析标准品市场的主要参与者。然而,调研机构预测2020年至2025年期间,亚太将成为该市场具有最高年复合增长率的地区。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经费增加、从发达国家向亚太地区国家转移的临床试验外包增加、基于色谱的研究活动增加、色谱法在食品和环保行业应用的增加和粮食安全问题不断爆发等诸多因素,不断刺激亚太地区的分析标准品市场的增长。“标准品是丈量国家质量的‘标尺’,希望我国的‘标尺’不再被国外卡脖子, 把中国标准带向全球。” 正是这份初心与家国情怀, 陈志东于2016年创立佳途科技(CATO Research Chemicals Inc.)。5年来,佳途科技致力于成为满足全球质量法规要求的标准品研发机构。公司现有产品覆盖国内法规要求检测的90%以上标准品类别,现有药物95%以上的配套药物杂质。不仅如此,佳途更致力于为客户提供稀缺及全新的小分子化合物合成定制服务。到目前为止,公司已经成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标准样品委员会专家委员单位以及获得CNAS/ANAB ISO17034标准物质生产者能力双体系认可的企业。依托药物杂质合成技术沉淀 将投入更大的精力啃“硬骨头”目前,佳途科技已为全球超过1万家检测机构、生产企业提供包括医药、食品、农残、兽残、消费品、环境、天然提取物等领域分析检测所需标准品3.2万种。公司的产品覆盖了国内法规要求检测的90%以上标准品类别,同时可以提供现有药物95%以上的配套医药杂质。“在现有的稳定产品布局基础上,我们将会投入更大的精力去啃‘硬骨头’——依托在高难度药物杂质合成定制过程中的技术沉淀,以及10万+实单化合物合成线路设计经验,建立专家级的小分子化合物定制合成能力,聚焦于合成高依赖度、行业稀缺及制备条件复杂的产品”,陈志东说到。佳途科技现有150名员工,其中技术人员占比72%,由美国耶鲁大学博士后、国家青年千人人才专家带领。佳途的研发团队可谓人才济济,共有四位博士组建的合成与分析团队,成员均拥有资深行业经验,如其中的梁博士,就曾担任LONZA药物研发项目负责人,参与全球重磅新药的工艺开发、优化及商业化生产。不仅如此,公司近三年来在研发上的投入年均20%以上,并先后与上海有机所、中山大学、南方科技大学、暨南大学、广东药科大学等国家院校单位联合进行技术合作。佳途科技实验室一隅双体系认可为产品打上“双保险” 关注产品和服务创新 谈到企业的创新,陈志东继续向仪器信息网团队介绍到,佳途重点关注产品和服务的创新。首先是产品的创新:1、全新标准品的定制合成:公司配合药企的药物研发项目,进行特定药物杂质合成;我们根据法规对于产品检测的最新调整,进行相应新标准品的开发。这些创新产品包括小檗碱系列杂质、前列腺素系列杂质、多肽系列杂质、基因毒性杂质、磷系阻燃剂、新型增塑剂、REACH法规新增品种、兽药同位素产品等。2、对现有产品进行优化:公司推出的1-10多溴联苯混标、RoHS 2.0全套混标、40种糖皮质激素混标、18种磺胺药物混标等,有效优化了实验室分析检测的过程。其次是服务的创新:公司在2021年将上线一套更加完善的生产管理系统,结合物联网、5G技术,让错误无法产生而非降低。同时企业内部BI(商业智能)系统的投入,从数据分析、异常提醒、自动决策三个层次提高管理能力。多套管理系统的投入将为客户提供更多服务,如订单实时跟踪、储存条件和失效日期的提醒、精准称量的标签、在线证书下载等。公司通过CNAS/ANAB ISO17034 双体系认可,意味着企业必须严格遵守体系的品控要求,为产品品质打上“双保险”。对于用户而言,可以有效降低产品采购的甄选难度,避免潜在的产品品质风险。在采访的最后,陈志东还谈了他对“十四五”期间国内标准物质产业发展的看法。他认为,国家“十四五”规划中,明确坚持高质量发展道路,提出“完善国家质量基础设施,加强标准、计量、专利等体系和能力建设,深入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可以预见的是,随着国家对于高质量发展的日益重视,将会加大对各类产品质量监控,从而产生新的标准物质需求及原有需求的扩大。同时,国家将对于提供质量准绳的标准品生产企业提出更高的规范化要求。2020年9月,由中国标准化协会发起的国家标准样品专家咨询委员会成立暨2020工作会议,目的正是为了深入推进国家标准样品改革,助推国家标准样品事业科学发展。此外,佳途科技于2021年进驻广州黄埔区百事高智慧园,为其实现进一步蜕变奠定坚实的硬件基础。目前公司新的研发中心占地5000多平方米,拥有包括核磁、三重四级杆质谱等在内的高端仪器设备150台(套)。未来公司将以优势“小分子化合物合成定制”技术为核心,深耕医药中间体、药物杂质、消费品标准品合成定制三大业务板块,同时提供化合物制备分离及结构确证服务,致力于成为小分子化合物定制合成领域的标杆企业。
  • 《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管理办法》正式施行
    市场监管总局关于修订《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管理办法》的公告行政规范性文件《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管理办法》已经2022年3月24日市场监管总局党组第12次会议修订通过,现予公告,自发布之日起施行。2020年4月14日发布的《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管理办法》(市场监管总局公告2020年第15号)同时废止。市场监管总局2022年4月1日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管理办法(2009年8月1日发布 2016年8月29日第一次修订2020年4月14日第二次修订 2022年4月1日第三次修订) 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为了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进实施标准化战略,表彰在标准化活动中作出突出贡献的组织和个人,调动标准化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标准化事业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评比达标表彰活动管理办法》(中办发〔2018〕69号)、《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表彰奖励管理暂行办法》(市监人函〔2019〕1683号)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是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市场监管总局(标准委)〕设立,并经中央批准的奖项。  第三条 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分为标准项目奖、组织奖和个人奖,每2年评选1次。第四条 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评选表彰面向基层和工作一线,一般不评选副司局级或相当于副司局级以上的个人和集体,不评选县级以上党委、政府,评选处级或相当于处级干部比例原则上不超过表彰总数的20%。第五条 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的提名、评审和授奖,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坚持突出先进性、代表性、时代性,坚持以德为先、依法守规、注重实绩、群众公认,不收取任何费用。 第二章 组织机构  第六条 市场监管总局(标准委)负责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评选表彰的组织工作,并设立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领导小组、评审委员会及监督委员会。  第七条 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领导小组由市场监管总局(标准委)领导及有关司局等方面代表组成,主要职责是:  (一)审议评选表彰工作方案;  (二)审议评审结果;  (三)研究解决评选表彰工作中出现的重大问题。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场监管总局标准创新司,主要负责评选活动的具体组织协调,研究提出评选表彰工作方案、规则等相关政策制度建议,承办领导小组交办的工作。  第八条 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评审委员会由中国标准化专家委员会专家等组成,主要职责是:  (一)负责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评审工作;  (二)向领导小组报告评审情况;  (三)提出完善评审工作的意见建议。  第九条 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监督委员会由市场监管总局(标准委)及有关单位工作人员组成,主要职责是:  (一)监督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提名、评审和异议处理等工作;  (二)向领导小组报告监督工作;  (三)提出完善评选表彰工作的意见建议。 第三章 表彰范围和评审标准  第十条 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标准项目奖的表彰范围是现行有效且实施2年以上(含2年)的下列标准:国家标准、国家军用标准,在标准委备案的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在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或企业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进行自我声明公开的团体标准或企业标准,由我国专家牵头起草并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国际电信联盟(ITU)等发布的国际标准。  第十一条 组织奖的表彰对象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设立的企业、科研机构、社会团体、高等院校等组织,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TC)、标准化分技术委员会(SC)、标准化工作组(SWG)和产业技术联盟,全国军用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以及ISO、IEC、ITU技术机构的秘书处承担单位或国内技术对口单位。  第十二条 个人奖的表彰对象是从事或参与标准化工作,为我国标准化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第十三条 标准项目奖设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3个等级,各等级奖项评审标准如下:  (一)一等奖:标准所包含主要内容的技术水平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聚焦原始创新技术、集成创新技术或重大瓶颈问题,创新性突出,标准实施后取得重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或生态效益,对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保障健康安全、保护生态环境、维护国家利益有重大作用;  (二)二等奖:标准所包含主要内容的技术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聚焦关键共性技术,创新性明显,标准实施后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或生态效益,对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保障健康安全、保护生态环境、维护国家利益有很大作用;  (三)三等奖:标准所包含主要内容的技术水平达到国内领先水平,聚焦具体产品、服务、过程和管理创新,创新性比较明显,标准实施后取得较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或生态效益,对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保障健康安全、保护生态环境、维护国家利益有较大作用。  第十四条 组织奖不分等级。组织奖候选组织需满足以下要求:  (一)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标准化工作的决策部署,遵守标准化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将标准化工作纳入本组织机构的工作规划、计划,在国际国内标准化工作中贡献突出,有效促进相关行业、领域的发展;  (二)科学运用标准化方法,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取得创新性成果;  (三)注重标准化人才培养,具有一支结构合理、稳步发展的标准化人才队伍;  (四)在标准化科研、标准化教育、标准制修订、标准推广实施和国际标准化等某一方面或多方面取得重要创新性成果,贡献突出。  第十五条 个人奖设终身成就奖、突出贡献奖和优秀青年奖。个人奖候选人需满足以下要求:  (一)政治坚定。坚决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标准化规章制度;(二)作风过硬。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恪守职业道德规范,作风正派,品行端正,清正廉洁;(三)业绩显著。热爱标准化事业,有较强的专业素养,求实奉献,勇于创新,具有较高威信或影响力,取得公认的业绩。  第十六条 终身成就奖候选人应当在标准化理论研究、标准研制、标准推广实施、国际标准化或标准化综合管理、国际标准组织治理方面取得重大创新成就,并符合以下条件之一:(一)获得3次以上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标准项目奖一等奖;(二)担任ISO、IEC、ITU等国际标准组织高级管理职务,在推动中国专家参与国际标准化工作或推广应用国际标准方面作出巨大贡献;(三)担任TC主任委员或秘书长满10年,任期内所在TC考核结果均达到二级以上,且为本领域标准化工作作出巨大贡献;(四)在标准化战略、法规、政策方面作出巨大贡献。  第十七条 突出贡献奖候选人应当在标准化理论研究、标准研制、标准推广实施、国际标准化等某一方面或多方面作出突出贡献,具有较高的影响力和知名度。第十八条 优秀青年奖候选人应当在标准化研究与应用方面作出创新性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并具有突出的发展潜力,年龄不超过40周岁。第十九条 参评组织奖的单位,近5年应当未发生重大违法违纪行为,未发生重大质量安全、环境污染、安全生产、公共卫生等事故,未引起重大群体性事件,未被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列入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参评个人奖的个人,近5年应当无违法违纪行为,未担任被列入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企业的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有关集体和个人因涉嫌违法违纪等问题正在接受调查、审查的,应当暂停实施表彰。 第四章 提名和受理  第二十条 领导小组办公室制定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评选表彰工作方案,按程序报市场监管总局党组审议通过后,报全国评比达标表彰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审核后实施。
  • 申报2010年“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的通知
    关于申报和推荐2010年“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备选项目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国务院各有关部委、行业协会、集团公司标准化主管机构,国家认监委,质检总局有关直属挂靠单位,各直属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根据《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现就2010年“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备选项目申报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申报时间   网上申报:2010年5月17日至6月16日。   报送书面申报材料截止日期(以邮戳日期为准):2010年6月16日。   二、申报范围   (一)截至2010年5月17日,实施2年以上(含2年)的国家标准项目   (二)截至2010年5月17日,实施2年以上(含2年)且已报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备案的行业标准项目   (三)截至2010年5月17日,实施2年以上(含2年)且已报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和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备案的地方标准项目   (四)截至2010年5月17日,实施2年以上(含2年)并按有关规定备案的企业标准项目   (五)截至2010年5月17日,由我国主导起草、经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或国际电信联盟(ITU)发布、或经ISO确认并公布的其他国际组织发布2年以上(含2年)的国际标准项目。   截至2010年5月17日,具有重大创新性或经济社会效益显著,且实施1年以上(含1年)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以及由我国主导起草、国际标准组织发布1年以上(含1年)的国际标准项目,也可以申报2010年“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   三、工作的组织   2010年“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评审工作由国家标准委负责组织实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国务院各有关部委、行业协会、集团公司标准化主管机构,以及国家标准委直接管理的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负责备选项目的组织申报和推荐工作。   四、注意事项   (一)申报和推荐2010年“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的单位须认真阅读《2010年“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备选项目申报和推荐指南》(见附件1)。   (二)2010年“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实行限额推荐,请推荐单位严格按照备选项目推荐数量(见附件2)进行推荐。   (三)报送《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申报书》须由申报单位和推荐单位的负责人签字并加盖单位公章。   (四)已获得过“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的标准项目(含系列标准),不得重复申报。   五、联系方式   报送书面申报材料联系方式: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知春路4号   单位: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奖励办公室)   邮编:100088   联系人:谷艳君,田武   电话:010-58811724,58811733   传真:010-58811746   网上申报系统技术咨询电话:010-58811751   联系人:叶如意 附件1:2010年“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备选项目申报和推荐指南.doc 附件2:2010年“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备选项目推荐数量明细表.doc
  • 新版《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管理办法》发布 帮扶原创、集成、瓶颈技术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4月16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公告,正式发布并施行最新修订版《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管理办法》(下简称办法),重点从创新技术聚焦维度、评审单位、评审条件、表彰范围等5大方面做出重要修订。2016年8月29日原质检总局、标准委发布的《办法》同时废止。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设置于2009年,并于同年公布了初版《办法》。奖项由国家标准委(现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负责评选,分为标准项目奖、组织奖和个人奖,每2年评选1次。奖项面向基层和工作一线,旨在表彰在标准化活动中作出突出贡献的组织和个人。《办法》月于2009年8月正式公布,2016年进行了第一次修订,本次发布并施行的《办法》为2020年4月14日完成的第二次修订版。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相比上一版本,新版《办法》主要在如下5大方面发生了变化: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strong 1.& nbsp 标准项目奖创新维度成评级重点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新版《办法》中,最重要的变化就在于具体规定了标准项目奖不同获奖等级的创新类型。此前单纯按照标准带来的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评级。新版办法规定: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标准项目奖一等奖成果应聚焦原始创新技术、集成创新技术或重大瓶颈问题,创新性突出。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标准项目奖二等奖成果应聚焦关键共性技术。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标准项目奖三等奖应聚焦具体产品、服务、工艺和管理创新。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strong 2.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领导小组或发生变化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在上一版本中,领导小组明确由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领导小组由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军队标准化主管部门、国务院有关部委、中国标准化专家委员会等方面的代表组成。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国家标准委。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而在最新版《办法》中,领导小组成员则略显模糊,规定由市场监管总局(标准委)领导及有关司局等方面代表组成,具体成员仍有待官方进一步公布。而领导小组办公室也设在市场监管总局标准创新司。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strong 3.明确评审委员会办公室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明确规定将评审委员会办公室设在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承担推荐材料的接收、形式审查、异议处理、评审系统维护等日常工作。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strong 4.规范团标和企标参选门槛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在奖项参评标准方面,在上一版《办法》中,对于团体标准标和按规定发布的企业标准只需满足实施两年及两年以上的唯一要求。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但在最新版《方案》中,除了实施两年及两年以上外,企业标准和团体标准都需要先在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或企业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进行自我声明公开。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strong 5.扩大组织奖的表彰对象范围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将ISO、IEC、ITU 技术机构的秘书处承担单位或国内技术对口单位纳入组织奖的参评范畴。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附: img src=" /admincms/ueditor1/dialogs/attachment/fileTypeImages/icon_pdf.gif" style=" vertical-align: middle margin-right: 2px " / a href=" https://img1.17img.cn/17img/files/202004/attachment/8ebdfcf2-f498-4396-af8d-39a086903764.pdf" title=" 新版《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管理办法》文件.pdf" style=" font-size: 12px color: rgb(0, 102, 204) " 新版《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管理办法》文件.pdf /a /p
  • 2009年“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名单公布
    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技术标准战略,提高标准化工作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决定,对技术水平和编写质量高、实施后经济和社会效益突出的标准主要完成单位和完成人给予奖励。经中国标准化专家委员会评审,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审核公示,授予《GB/T 7635.1?2002 全国主要产品分类与代码第1部分:可运输产品》、《GB/T 7635.2?2002 全国主要产品分类与代码 第2部分:不可运输产品》等82项标准2009年“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名单见附件),其中一等奖9项,二等奖25项,三等奖48项。2009年12月24日,以国质检标联〔2009〕574号文予以公布。   北京纳克分析仪器有限公司等单位完成的《GSB 03—2028—2006 GSB 03—2029~2034—2006 含钼、铜、铌、氮不锈钢光谱分析用和化学分析用系列标准样品》、深圳新三思计量技术有限公司等单位完成的《GB/T 10700—2006 精细陶瓷弹性模量试验方法-弯曲法》、长春试验机研究所等单位完成的《GB/T 15706.1—2007 机械安全 基本概念与设计通则 第1部分:基本术语和方法等2项标准》等榜上有名。   文件号召全国标准化工作者要向获奖的单位和个人学习,继续发扬团结协作、顽强拼搏、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精神,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认真落实《标准化“十一五”发展规划》和《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对标准化工作提出的各项任务要求,加快我国标准化自主创新步伐,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推动标准化事业健康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附:2009年“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获奖项目名单     (标红字体为与科学仪器及分析测试直接相关的标准) 序号 标准项目名称 主要完成单位 主要完成人 奖励等级 1 GB/T 7635.1—2002 全国主要产品分类与代码 第1部分:可运输产品、GB/T 7635.2—2002 全国主要产品分类与代码 第2部分:不可运输产品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信息统计中心、机械科学研究总院标准信息研究所、中化化工标准化研究所、卫生部医院管理研究所、中国纺织工业协会 丁雅娴、冯卫、郑亚丽、陈燕南、郭秀婷、俞汝龙、黄承平、张明达、房庆、矫云起 一等奖 2 GB 18564.1—2006 道路运输液体危险货物罐式车辆 第1部分:金属常压罐体技术要求 中集车辆(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华谊集团装备工程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扬州中集通华专用车有限公司、南通中集罐式储运设备制造有限公司、荆门宏图特种飞行器制造有限公司、哈尔滨建成北方专用车有限公司 刘洪庆、周伟明、寿比南、马凯、孙洪利、孙太平、罗永欣、许子平、陈朝晖、王为国 一等奖 3 GB 8624—2006 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烧性能分级 公安部四川消防研究所、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防火研究所、建筑材料工业技术监督研究中心、阿乐斯绝热材料(广州)有限公司、拜耳(中国)有限公司、上海阿姆斯壮建筑制品有限公司、亚罗弗保温材料(上海)有限公司 李风、赵成刚、钱建民、马道贞 一等奖 4 DB23/T 018—2007 大豆生产技术规程 黑龙江省农业技术推广站 杨微、王国春 一等奖 5 GB 1499.2—2007钢筋混凝土用钢 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 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首钢总公司、莱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湖南华菱涟源钢铁有限公司、济南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昆明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何成杰、王丽敏、朱建国、冯超、张炳成、杜传治、高建忠、王丽萍、柳泽燕、李志敏 一等奖 6 YD/T 1365—2006 2GHz TD-S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 无线接入网络设备技术要求等35项标准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大唐电信科技产业集团、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徐菲、胡金玲、黄宇红、胡剑、王可、李文宇、刘佳、段玉宏、乌娜、果敢 一等奖 7 CB/T 3000— 2007 船舶生产企业生产条件基本要求及评价方法 中国船舶工业综合技术经济研究院、中国船级社、农业部渔业船舶检验局、江苏省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办公室、浙江省经贸委机械行业管理办公室、安徽省地方海事局、长江船舶设计院 李传明、陈颖涛、周海生、刘立新、李军、蒋伟平、彭晓华、梅明华、魏华兴、祁超 一等奖 8 GB 20263—2006 导航电子地图安全处理技术基本要求 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国家测绘局测绘标准化研究所、国家测绘局地图技术审查中心 李成名、印洁、赵园春、苏山舞、张坤、曹晓航、白凤文 一等奖 9 GB 50348—2004 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等4项标准 公安部科技信息化局、公安部第一研究所、公安部第三研究所、北京艾克塞斯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第二一二研究所西安北方信息产业有限公司、北京联视神盾安防技术有限公司、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 李明甫、刘希清、靳秀凤、陈朝武、施巨岭、朱峰、李天銮、牟晓生、李秀林、孙兰 一等奖 10 GB 2760—2007 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 王茂起、王竹天、陈君石、张俭波、李晓瑜、陈瑶君、罗雪云、樊永祥 二等奖 11 GB 20688.3—2006 橡胶支座第3部分 建筑隔震橡胶支座等3项标准 广州大学工程抗震研究中心、北京市化工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院 周福霖、沈朝勇、宋宝清、马玉宏、金建敏、武晓星、黄襄云、罗学海 二等奖 12 GB/T 20361—2006 水产品中孔雀石绿和结晶紫残留量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农业部渔业环境及水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舟山)、国家水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农业部水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上海) 郑斌、赵红萍、冷凯良、刘士忠、于慧娟、耿霞、陈雪昌、蔡友琼 二等奖 13 GB/T 21362—2008 商业或工业用及类似用途的热泵热水机 广州中宇冷气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江苏天舒电器有限公司、广东美的商用空调设备有限公司、合肥通用环境控制技术有限公司 覃志成、张秀平、张明圣、王天舒、舒卫民、李柏、钟瑜、王磊 二等奖 14 GB/T 15468—2006 水轮机基本技术条件 哈尔滨电机厂有限责任公司、中国水电顾问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东方电气集团东方电机有限公司、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力机电所 宫让勤、曾镇铃、陈丁、钟苏、吴培豪、李伟刚、吴新润 二等奖 15 GB/T 15657—1995 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 湖北中医学院 毛树松、沈绍武、潘筱秦、金棣生、张奇、杨勤建、邵企红、章如虹 二等奖 16 GSB 11-2232-2008 毒麦标准样品等50项标准 辽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技术中心 曹际娟、郑江、王有福、吴斌、郑秋月、蒋丹、王秋艳、胡传伟 二等奖 17 DB12/T 294—2006 无公害农产品 蔬菜水果中农药残留多组份测定方法-GC/MS法等5项标准 天津市农业科学院中心实验室 郭永泽、张玉婷、刘磊、邵辉、刘焕禄、程奕、宋淑荣 二等奖 18 GB/T 20711—2006 熏煮火腿 中国商业联合会行业发展部(中国商业联合会商业标准中心)、南京雨润食品有限公司、临沂新程金锣肉制品有限公司 曹德胜、赵宁、张季川、赵榕 二等奖 19 GB/T 21533—2008 蜂蜜中淀粉糖浆的测定 离子色谱法 大连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 潘炜、王春燕、郑顺利、于利军、张明、李鹏、董广彬、李海燕 二等奖20 GSB 03—2028—2006 GSB 03—2029~2034—2006 含钼、铜、铌、氮不锈钢光谱分析用和化学分析用系列标准样品 钢铁研究总院、北京纳克分析仪器有限公司 胡晓燕、唐本玲、薛楠、张翠敏、彭霞、范晓芸、胡修伟、刘晓霞 二等奖 21 HG/T 20201—2007 带压密封技术规范 吉林化工学院、全国化工施工标准化管理中心站、北京巨业华能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江达扬升企业、平顶山飞行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胡忆沩、王扬昇、孙文华、赵良、匡建钊、李自力、倪行秀、陈考 二等奖 22 GB/T 20173—2007 环氧涂层七丝预应力钢绞线 江阴法尔胜住电新材料有限公司、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 赵军、徐钦华、刘礼华、金平、费汉兵、王玲君、戴石锋 二等奖 23 GB/T 10700—2006 精细陶瓷弹性模量试验方法-弯曲法 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深圳新三思计量技术有限公司 包亦望、周丽玮、马眷荣、仇沱、雷庆安、曹增辰 二等奖 24 JB/T 10678—2006 板料开卷矫平剪切生产线 山东宏康机械制造有限公司、佛山市南海力丰机床有限公司、泰安华鲁锻压机床有限公司 朱洪臣、李世平、潘宪平、杨承寿、王冬兰、田衍新 二等奖 25 GB/T 18182—2000 金属压力容器声发射检测及结果评定方法等6项标准 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大庆石油学院、北京科海恒生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声华兴业科技有限公司、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 沈功田、李邦宪、戴 光、段庆儒、刘时风、李光海、吴占稳、关卫和 二等奖 26 GB 18613—2006 中小型三相异步电动机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等6项标准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上海电器科学研究所(集团有限公司)、国际铜业协会(中国)、无锡华达电机有限公司、北京毕捷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赵跃进、张新、李爱仙、陈海红、周守廉、吴国华、赵凯、陈向东 二等奖 27 GB/T 14951—2007 汽车节油技术评定方法 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院 韩国庆、蔡凤田、冯桂芹、刘莉、赵侃、王伟、董国亮、何勇 二等奖 28 ISO 22673:2008 船舶和海洋技术--自由降落式救生艇降放装置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O四研究所、南京中船绿洲机器有限公司镇江船舶辅机厂 徐跃、童小川、蒋余良、刘震、张海燕、李一飞、盛伟群、谢志龙 二等奖 29 GB/T 19668.1—2005 信息化工程监理规范 第1部分:总则等6项标准 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所、山东省计算中心、北京交通大学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北京太极肯思捷信息系统咨询有限公司、新疆天衡信息工程监理有限公司 徐全平、董火民、葛迺康、李刚、赵尔忠、唐尖兵、王宣言、张斌 二等奖 30 ITU-T E.412.1:2007 传送网资源中断对业务可用性影响的评价等3项标准 北京邮电大学、北京市天元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亓峰、刘会永、王智立、李文璟、高志鹏、刘星、陈兴渝、詹志强 二等奖 31 GB/T 14285—2006 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 华东电力设计院、华北电力设计院、东北电力设计院、四川电力调度中心、国电南京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冯匡一、袁季修、宋继成、李天华、高有权、王中元、韩绍钧、孙刚 二等奖 32 FZ/T 94041—2007 浆纱机 郑州纺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纺织机械器材工业协会、盐城市宏华纺织机械有限公司、苏州圣元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崔运喜、亓国宏、孙凉远、李远征、顾德新、王国祥、吴茂成 二等奖 33 QB/T 2836—2006 网络家电通用要求 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海尔集团、北京亚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州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邴旭卫、赵鹏、曲宗峰、冯承文、戴保平、白东培、金刚 二等奖 34 YZ/T 0128—2007 快递服务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 柳成洋、刘铮、于学民、徐华荣、陈军须、郭冬芬、尹彦、丁文兴 二等奖 35 GB/T 5849—2006 细木工板 黑龙江省林科院林产工业研究所、黑龙江省人造板质量监督检验站、浙江省林业厅 曾春雷、徐兰英、王春明、刘乐群、朱海庆、孙朝坤 三等奖 36 GB/T 13079—2006 饲料中总砷的测定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国家饲料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北京)]、成都蜀星饲料有限公司 王彤、田静、高生、范理、李玉芳、苏晓鸥 三等奖 37 GB/T 15104—2006 装饰单板贴面人造板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木材工业研究所、浙江德华兔宝宝装饰新材股份有限公司、浙江裕华木业有限公司 王金林、李春生、丁鸿敏、金月华、程健敏、关绍娴 三等奖 38 DB46/T 44—2005 文昌鸡饲养管理技术规程等3项标准 海南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海南文昌鸡业协会、海南榕籽文昌鸡食品开发有限公司 林哲敏、黄礼光、叶保国、李汝权、邢漫萍、林大捷 三等奖 39 GB/T 18522.1—2003 水文仪器通则等6项标准 水利部水文仪器及岩土工程仪器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南京水利水文自动化研究所、水利部国际合作与科技司 陆旭、冯讷敏、刘咏峰、徐海峰、陆建华、李文明 三等奖 40 YC/T 149—2002 烟草及烟草制品 转基因的测定 中国烟草东北农业试验站 焦庆明、郭兆奎、闫新甫、万秀清、于艳华、魏继承 三等奖 41 GB/T 5009.206—2007 鲜河豚鱼中河豚毒素的测定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 李凤琴、计融、江涛、韩春卉、张靖、罗雪云 三等奖 42 DB52/ 526—2007 酱香型白酒 贵州省产品质量检验检测院、贵州省标准化协会、贵州省食品工业协会 田志强、寻思颖、罗薇、杨黎、吴天祥、王遵 三等奖 43 GB/T 20825—2007 老白干香型白酒 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河北衡水老白干酿酒(集团)有限公司 郭新光、张志民、康永璞、李运普、张蔚、张煜行 三等奖 44 GB/T 18745—2006 地理标志产品 武夷岩茶 武夷山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武夷山市茶叶学会、中国标准化协会 周银茂、叶勇、高清火、张雯、王顺明、修明 三等奖 45 GB 21175—2007 危险货物分类定级基本程序等6项标准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危险品中心实验室、天津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王利兵、李宁涛、张园、李学洋、于艳军、吕刚 三等奖 46 JB/T 10806—2007 偶氮金属络合物类电荷控制剂技术条件等4项标准 湖北鼎龙化学股份有限公司、全国复印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天津复印技术研究所 朱双全、朱顺全、兰泽冠、鲁丽萍、苏来泉、安博萍 三等奖 47 GB/T 20621—2006 化学法复合二氧化氯发生器 中海油天津化工研究设计院、山东山大华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环保分公司、深圳欧泰华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范国强、章艺、王永芳、徐光、綦公文、于文敦 三等奖 48 GB/T 20434—2006 一甲基三氯硅烷 蓝星化工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江西星火有机硅厂 陈卫东、刘雪英、吴萍、陈其阳 三等奖 49 ISO 7989-1:2006 钢丝和钢丝产品 钢丝的有色金属镀层 第1部分:一般原则、ISO 7989-2:2007 钢丝和钢丝产品 钢丝的有色金属镀层 第2部分:锌和锌合金镀层 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鞍山钢铁集团公司、首钢集团公司 朱红斌、张晓刚、李凤芸、冯超、王玲君、张炳成 三等奖 50 GB/T 20067—2006 粗直径钢丝绳 贵州钢绳股份有限公司、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郑州金属制品研究院 胡正中、房义萍、杨红英、王玲君、张平萍 三等奖 51 GB/T 4291—2007 冰晶石、GB/T 4292—2007 氟化铝 多氟多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侯红军、杨华春、薛旭金、施秀华 三等奖 52 GB 20472—2006 硫铝酸盐水泥 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唐山北极熊特种水泥有限责任公司、郑州市王楼水泥工业有限公司 张秋英、刁江京、颜碧兰、张大同、郭俊萍 三等奖 53 WH/T 27—2007 舞台机械 验收检测程序 中国演艺设备技术协会、浙江大丰实业有限公司(杭州)舞台设计院、甘肃工业大学机械工厂(甘肃工大舞台设备研究所) 段慧文、魏发孔、丰其云、胡清亮 三等奖 54 JB/T 9752.1—2005涡轮增压器 第1部分 一般技术条件等3项标准 上海内燃机研究所、上海柴油机股份有限公司、无锡市科博机械电器有限公司 江礼蛟、瞿俊鸣、童金菊、惠亚群、周忠清、李廷国 三等奖 55 JB/T 3790.1—2004 机械式自动捆扎机 杭州永创机械有限公司、机械工业包装机械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 罗邦毅、陈润洁、吴圣恒 三等奖 56 GB/T 5616—2006 无损检测 应用导则 上海材料研究所、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中心、上海锅炉厂有限公司 金宇飞、沈功田、阎建芳、史亦韦、徐国珍、罗云东 三等奖 57 GB/T 15706.1—2007 机械安全 基本概念与设计通则 第1部分:基本术语和方法、GB/T 15706.2—2007 机械安全 基本概念与设计通则 第2部分:技术原则 中机生产力促进中心、长春试验机研究所、南京食品包装机械研究所 李勤、聂北刚、王学智、宁燕、张晓飞、富锐 三等奖 58 TB/T 1632.1—2005 钢轨焊接 第1部分:通用技术条件等4项标准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金属及化学研究所、铁道部标准计量研究所 高文会、李力、丁韦、胡智博、杨来顺、朱梅 三等奖 59 GB/T 17108—2006 海洋功能区划技术导则 国家海洋信息中心、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 阿东、张东奇、杨新梅、艾万铸、刘百桥、关道明 三等奖 60 MT/T 238.3—2006 悬臂式掘进机 第3部分: 通用技术条件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太原研究院 刘建平、魏勇刚、余建华 三等奖 61 GB/T 17608—2006 煤炭产品品种和等级划分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北京煤化工研究分院、山西国阳新能股份有限公司 姜英、任玉明、陈亚飞、丁自安 三等奖 62 GB/T 20828—2007 柴油机燃料调合用生物柴油(BD100)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蔺建民、张永光、杨国勋、李率 三等奖 63 GB 19269.1—2003 公路运输危险货物包装检验安全规范 通则等3项标准 山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安徽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江苏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张少岩、陶强、宋振乾、温劲松、汤礼军、房建鹏 三等奖 64 JT/T 281—2007 公路波形梁钢护栏 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院、上海佳艺冷弯型钢厂、宁波路宝科技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唐琤琤、何勇、朱继昌、张昱、李炎、徐斌 三等奖 65 GB/T 20609—2006 交通信息采集 微波交通流检测器 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北京华通志远技术有限公司 蔡华、肖迪、杨蕴、侯卫星 三等奖 66 Q/SH 303231—2004(2007) 专用221润滑脂等5项标准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润滑油分公司 王军、赵玉贞、欧阳秋、李霞、李玉平、李杏涛 三等奖 67 GB/T 16833—2002 用于行政、商业和运输业电子数据交换的代码表等18项标准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海关总署政策法规司 胡涵景、李颖、张荣静、孟朱明、石文来、刘颖 三等奖 68 GB/T 5266—2006 声学 水声材料纵波声速和衰减系数的测量 脉冲管法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五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 李水、缪荣兴、王荣津 三等奖 69 Q/GDZJ 0001—2007 重熔铝锭连续铸造自动化生产线 兰州理工大学高新技术成果推广转化中心、兰州爱赛特机电科技有限公司、兰州理工大学 赵俊天、刘满强、刘军、冯瑞成、雷春丽、任丽娜 三等奖 70 Q/02HDZ 002—2007 数字流媒体电视接收机 青岛海尔电子有限公司、海尔集团技术研发中心 喻子达、翟翌立、胡宏祥、崔志龙、王海军 三等奖 71 YD/T 1591—2006 移动通信手持机充电器及接口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康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何桂立、刘军、孟梦、张夏、袁伟军、袁园 三等奖 72 DB51/T 851—2008 地震过渡安置房防雷技术规范 四川省防雷中心 徐志敏、季海、魏强、王基全、余勇、王琳莉 三等奖 73 YY 0503—2005 环氧乙烷灭菌器 杭州电达消毒设备厂、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广州医疗器械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周庆庆、高黎、闵捷、黄秀莲、卢子分 三等奖 74 GB/Z 21274—2007 电子电气产品中限用物质铅、汞、镉检测方法 深圳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中国质量认证中心、浙江方圆检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陈泽勇、董永升、罗美中、李翔、杨万颖、黄小龙 三等奖 75 GB 14023—2006 车辆、船和由内燃机驱动的装置无线电骚扰特性的限值和测量方法 上海电器科学研究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 徐立、寿建霞、张君、林艳萍、王昌文 三等奖 76 SN/T 1850.1—2006 纺织品中烷基苯酚类及烷基苯酚聚氧乙烯醚类的测定 第1部分:高效液相色谱法等3项标准 深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张伟亚、李丽霞、刘彩明、王成云、樊秀荣、唐莉纯 三等奖 77 GB/T 10802—2006 通用软质聚醚型聚氨酯泡沫塑料 北京工商大学、东莞市圣诺盟控股集团公司、江苏绿源新材料有限公司 陈倩、钱洪祥、林永飞、王珏、叶庆宪、王燕 三等奖 78 GB/T 20211—2006 烟花爆竹用钛粉 国家轻工业烟花爆竹安全质量监督检测中心 黄茶香、罗细、周荣学、邹艳玲、黎建芳 三等奖 79 GB/T 20218—2006 双向拉伸聚酰胺(尼龙)薄膜 佛山塑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工商大学轻工业塑料加工应用研究所 吴耀根、施亚琤、陈倩 三等奖 80 GB/T 19425—2003 防伪技术产品通用技术条件 武汉华工科技产业股份有限公司图像分公司 徐继华、陈汝钧 三等奖 81 GB 17733—2008 地名 标志 民政部地名研究所、民政部区划地名司 刘保全、宋久成、庞森权 三等奖 82 GB 17741—2005 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 胡聿贤、张裕明、高孟潭、唐荣余、陈国星、李小军 三等奖
  • 《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管理办法》发布 团体标准可参与
    质检总局 国家标准委关于发布《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管理办法》的公告  为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更好激励标准化工作自主创新,调动标准化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我国标准化事业健康发展,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对《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管理办法》进行了修订,现予发布,自2016年9月1日起实施。2009年8月1日质检总局和国家标准委联合发布的《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管理办法》同时废止。  特此公告。  附件: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管理办法.docx  质检总局 国家标准委  2016年8月29日  (此件公开发布)
  • 2013年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名单公布
    国家标准委关于对2013年“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 组织奖和个人奖拟表彰对象进行公示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   根据国家标准委办公室《关于申报和推荐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组织奖和个人奖的通知》(标委办综合【2012】178号)精神,经各有关方面推荐,并经“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组织奖和个人奖评审工作组评审,拟表彰组织奖和个人奖共13项。为增强评审工作的透明度和科学性,确保“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组织奖和个人奖获奖项目的质量,现对拟表彰对象予以公示。公示时间为2013年1月29日至2013年2月5日。   公示期间,对公示项目有异议的单位和个人,可通过电话、电子邮件、信函、传真等形式向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奖励办公室提出书面意见及相关证明材料,并注明联系方式。反映情况应用真实姓名、单位,以便核查。   联系人:谷艳君、田武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知春路4号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奖励办公室(邮编:100088)   电话:010-58811724、010-58811733   传真:010-58811746   E-MAIL:guyj@cnis.gov.cn tianwu@cnis.gov.cn 2013年“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组织奖和个人奖拟表彰对象名单   一、 组织奖拟表彰对象名单   1、中国标准化研究院资源与环境分院   2、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信息技术研究中心   3、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冶金标准化研究所   4、西安高压电器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5、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   二、 个人奖拟表彰对象名单   1、终身成就奖 李春田   2、突出贡献奖 李亚萍 河南许昌开普电器检测研究院   3、突出贡献奖 蒋顺祥 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4、突出贡献奖 马德军 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   5、突出贡献奖 李振吉 中国中医药国际合作中心   6、优秀青年奖 梅 恪 机械工业仪器仪表综合技术经济研究所   7、优秀青年奖 柳成洋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   8、优秀青年奖 刘 杰 广东省WTO/TBT通报咨询研究中心   国家标准委   2013年1月29日
  • 2020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评选正式开启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strong 仪器信息网讯 /strong & nbsp 6月19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市场监管总局关于开展2020年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评选活动的通知》,2020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评选活动正式启动。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据了解,本年度的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将分为标准项目奖、组织奖和个人奖三大类奖项。其中标准项目奖设置如下:一等奖不超过10个,每个项目授奖个人不超过15 人,授奖单位不超过 10 个。二等奖不超过 20 个, 每个项目授奖个人不超过 10 人,授奖单位不超过 7 个。三等奖不超过 30 个,每个项目授奖个人不超过 8 人,授奖单位不超过 5 个。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组织奖不分等级,授奖名额不超过 5 个。个人奖则设终身成就奖、突出贡献奖和优秀青年奖,授奖名额分别不超 过 1个、4个和 3个。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据了解,现行有效且实施 2 年以上(含 2 年)的国家标准、国家军用标准,在标准委备案的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在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 台或企业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进行自我声明公开的团体标准或 企业标准,以及由我国牵头制定并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国 际电工委员会(IEC)、国际电信联盟(ITU)发布的国际标准都可以参评标准项目奖。标准实施日期计算截止时间为 2020 年 6 月 30 日。已获得中国标准创 新贡献奖的标准项目,不得再次参评。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组织奖的评选条件如下: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设立的企业、科研机构、社会团体、 高等院校等组织,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TC)、标准化分技 术委员会(SC)、标准化工作组(SWG)和产业技术联盟,全国军 用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以及 ISO、IEC、ITU 技术机构的秘书处 承担单位或国内技术对口单位。参评组织奖的 TC 应在最近一次考核中评估结果达到一级。已获得组织奖的组织机构,在获奖后 3 年内不得再次参评同一奖项。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个人奖的评选条件如下: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从事标准化工作,为我国标准化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中华人民 共和国公民可参加个人奖评选。已获得终身成就奖的人员,不得再 次参评同一奖项;已获得突出贡献奖和优秀青年奖的人员,在获奖 后 3 年内不得再次参评同一奖项。优秀青年奖候选人年龄不超过40周岁(1980 年 6 月 30 日后出生)。 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面向基层和工作一线,一般不评选副司 局级或相当于副司局级以上的个人和集体,不评选县级以上党 委、政府。各奖项其他条件应符合《管理办法》有关评审标准的要求。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2020 年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具体的申报和推荐指南见附件: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trong 附件: /strong img src=" /admincms/ueditor1/dialogs/attachment/fileTypeImages/icon_pdf.gif" style=" vertical-align: middle margin-right: 2px " / a href=" https://img1.17img.cn/17img/files/202006/attachment/6864eb4b-d522-443e-ae0d-8a633c9c1455.pdf" title=" 2020 年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具体的申报和推荐指南.pdf" style=" font-size: 12px color: rgb(0, 102, 204) " 2020 年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具体的申报和推荐指南.pdf /a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trong /strong br/ /p
  • 天津质监局推荐项目获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
    日前,由国家质检总局、国标委共同设立的“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2010年获奖名单公布,天津质监局推荐的由天津水泥工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水泥协会制定的“GB 50443-2007水泥工厂节能设计规范”国家标准获得二等奖。   “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每年评选一次,是对制定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主导起草的国际标准实施两年及以上的,且标准项目所包含主要内容的技术水平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创新性比较明显,标准实施后取得较大的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对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有较大作用以上的标准化工作者的最高奖励,奖项设三个等级。   据了解,在此次评选中,按照有关规定由行业归口申报的涉及天津市有关单位的四个标准项目也获得了本年度的奖项。截至目前,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实施四年来,天津市获得该奖项的标准项目已超过20个。
  • 交通运输部三项标准获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
    近日,2009年“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公布,交通运输部推荐申报的3个项目分别荣获二、三等奖。   据了解,经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共计82项标准获2009年“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其中一等奖9项,二等奖25项,三等奖48项。由交通运输部推荐申报的3个项目分获二、三等奖。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负责起草的《GB/T 14951-2007汽车节油技术评定方法》获得二等奖,交通运输部公路院、上海佳艺冷弯型钢厂和宁波路宝科技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联合起草的《JT/T 281-2007公路波形梁钢护栏》,交通运输部公路院和北京华通志远技术有限公司联合起草的《GB/T 20609-2006交通信息采集 微波交通流检测器》获得三等奖。   “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创设于2006年,旨在大力实施技术标准战略,提高标准化工作自主创新能力,充分发挥标准化工作在建设创新型国家中的技术支撑作用,调动标准化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奖励标准项目实施后,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促进了标准化事业健康发展。
  • 庞国芳、包亦望获2016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提名
    p   近日,国家标准委办公室对2016年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形式审查合格的标准项目及组织和个人进行了公示。此次共有167项标准项目、46个组织(单位)和75名个人审查合格。 /p p   其中,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首席科学家庞国芳院士获得2016年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形式审查合格终身成就奖提名。 /p p img style=" width: 150px height: 176px float: left " title=" QQ截图20160412120800.jpg" border=" 0" hspace=" 10" vspace=" 10"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04/insimg/d21cdc3a-fdf1-467d-8183-2ce46b1d8231.jpg" width=" 150" height=" 176" / /p p   自1985年起庞国芳院士一直奋斗在农产品和食品检验检测领域,特别是在农药和兽药残留研究方面成绩斐然,包括中国蜂蜜中300多种农药残留测定方法、中国第一个用于农产品中1000多种农药残留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系列高通量方法等,帮助中国的蜂蜜、鸡肉、糙米、茶叶进入了全球市场。鉴于他在分析化学领域作出的杰出贡献,2014年庞国芳院士获得了国际分析科学最高奖——哈维· 威利奖。 /p p   同时,中国建材检验认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包亦望教授则获得了2016年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形式审查合格突出贡献奖提名。 /p p img style=" width: 150px height: 176px float: right " title=" QQ截图20160412120737.jpg" border=" 0" hspace=" 10" vspace=" 10"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04/insimg/74f65d17-3c51-4bed-a3d7-14149c2f4394.jpg" width=" 150" height=" 176" /   包亦望教授在脆性材料的力学性能评价技术和材料优化设计、强度与断裂理论及可靠性和寿命预测等方面有丰富经验和创新,在结构陶瓷的强度理论、断裂力学、脆性材料的实验方法和测试技术等研究领域作出突出贡献,先后完成了“973”、“863”、国家重大科学仪器研发专项等多个项目。凭借《结构陶瓷典型应用条件下力学性能测试与评价关键技术及应用》,包亦望教授及其团队曾获得2014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p p   此外在本次的2016年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形式审查合格的标准项目奖申报名单中,仪器信息网编辑还发现了近10项分析测试标准位列其中,包括大连依利特申报的GB/T 26792—2011 高效液相色谱仪标准项目等。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QQ截图20160412120552.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04/insimg/80bfd50c-d499-4fe2-9517-30acbc93c79e.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right " strong 编辑:刘玉兰 /strong /p
  • 2016年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获奖名单公布
    质检总局 国家标准委关于公布2016年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获奖名单的通知国质检标联〔2016〕481号  各直属检验检疫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副省级城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质量技术监督局(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国务院各有关部门、行业协会、集团公司,国家认监委,军委装备发展部,总局各有关直属挂靠单位,各直属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各有关单位:  为调动标准化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标准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技术支撑作用,引领和推动标准化改革创新发展,提升我国发展的整体质量效益,质检总局和国家标准委决定对技术水平和编写质量高、实施后经济社会效益突出的标准项目主要完成单位和起草人,以及在国际国内标准化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取得显著成效的组织和个人进行表彰。经国务院有关部门、行业协会、集团公司和军委装备发展部以及地方标准化主管部门等方面推荐,中国标准化专家委员会评审,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官方网站公示评审结果,评审委员会办公室对公示异议进行处理,并由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领导小组审定,《GB/T 19963—2011 风电场接入电力系统技术规定》等59项(组)标准获2016年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项目奖,其中一等奖10个,二等奖19个,三等奖30个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等5个单位(组织)获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组织奖 陈君石等8人获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个人奖(获奖名单见附件)。  当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都对标准化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全国标准化工作者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致第39届ISO大会贺信和李克强总理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团结协作、锐意进取、求真务实、勇于创新,深入实施标准化战略,深化标准化改革创新,不断增强标准的有效供给,提高我国标准化水平,为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附件:2016年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获奖名单2016年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获奖名单(组织奖)  1.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2. 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  3. 机械工业仪器仪表综合技术经济研究所  4. 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5. 全国针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2016年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获奖名单(个人奖)  一、终身成就奖  陈君石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  二、突出贡献奖  郭大雷 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黄璐琦 中国中医科学院  郑宇英 纺织工业标准化研究所  朱建国 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三、优秀青年奖  黄曼雪 深圳市标准技术研究院  皇晓琳 闪联信息技术工程中心有限公司  云振宇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2016年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获奖名单(项目奖)序号 标准项目名称 主要完成单位 主要完成人 一等奖 1GJB 7946—2012 库存弹药常规检测方法陆军军械技术研究所柳维旗、苏振中、路桂娥、许爱国、陈明华、汪海军、姜志保2GB/T 19963—2011 风电场接入电力系统技术规定、GB/T 19964—2012 光伏发电站接入电力系统技术规定等24项标准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公司、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龙源电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国网北京经济技术研究院王伟胜、赵海翔、刘纯、裴哲义、迟永宁、齐旭、丁杰、徐小东、吕宏水、李庆、许洪华、张军军、何国庆、陈志磊、张博3GB 50608—2010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建设工程应用技术规范、CECS 146:2003 碳纤维片材加固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等12项标准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清华大学、东南大学岳清瑞、杨勇新、李荣、廉杰、陈小兵、冯鹏、张继文、赵颜、才鹏4IEC/TS 62344:2013 高压直流接地极设计通用技术导则、EC/TS 61973:2012 高压直流换流站可听噪音国家电网公司、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中南电力设计院、西安高压电气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刘泽洪、余军、范建斌、郭剑、韩辉、王晓刚、曾连生、董晓辉、苟锐锋、程晓绚5ITU Y.2059:2012 基于IPv6的下一代网络功能需求、IETF RFC 6535:2012 双栈终端过渡中间件等41项标准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段晓东、邓辉、陈刚、孙滔、杨天乐、李振强、田辉、赵锋、蒋胜、吴钦、李欢、苑红、黄璐、刘超、任兰芳6IEC 60519-12:2013 电热装置的安全 第12部分:对红外电热装置的特殊要求、IEC 62693:2013 工业电热装置 红外电热装置的试验方法等3项标准西安电炉研究所有限公司、国家红外及工业电热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大连理工大学、中国电器工业协会、中冶赛迪集团有限公司、成都市兴岷江电热电器有限责任公司、深圳市卓先实业有限公司、杭州五源科技实业有限公司、国家电炉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曾宇、刘西萍、谷励、黄奎刚、曾雁鸿、余维江、李琨、朱琳、谢明辉、徐元凤、吴迪、黄晓军、陈亮、卢子忱、李才全7GB/T 27919—2011 IMU/GPS辅助航空摄影技术规范、GB/T 27920.1—2011 数字航空摄影规范 第1部分:框幅式数字航空摄影等8项标准中测新图(北京)遥感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测绘标准化研究所、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第一航测遥感院、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第三航测遥感院、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第一大地测量队李英成、张坤、薛艳丽、邓国庆、朱祥娥、赵俊霞、兀伟、丁晓波、马聪丽、曾云、刘小强、张丽娜、郭童英、陈骏、武军郦8ISO 9342-2:2005 光学和光学仪器 焦度计校准用校验镜片 第二部分:测量接触镜用焦度计的校验镜片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王莉茹、张吉焱、马振亚、朱建平9Q/GDW 485—2010 电动汽车交流充电桩技术条件、Q/GDW 233—2009 电动汽车非车载充电机通用要求等19项标准国家电网公司、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许继集团有限公司、浙江省电力公司、上海市电力公司、北京市电力公司、江苏省电力公司、冀北电力有限公司苏胜新、贾俊国、武斌、倪峰、史双龙、吴尚洁、于文斌、闫华光、陈枫、杜成刚、贺青、严辉、陈强、许庆强、周丽霞10IEEE 11073-10441:2013个人健康设备通信 第10441部分:心血管健康和活动监测仪、IEEE 11073-00103:2012个人健康设备通信 第00103部分:总论重庆大学、重庆市科学技术研究院、重庆如泰科技有限公司、深圳亚希诺科技有限公司钟代笛、段小炼、印强、颜其锋、谭进、金玮、史博智、李莹二等奖 1GJB 720.1A—2012 军用直升机强度规范 第1部分:总则、GJB 720.2A—2012 军用直升机强度规范 第2部分:载荷等10项系列标准陆军航空装备发展办公室、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空军装备研究院航空装备研究所、海军装备研究院航空装备论证研究所、中国飞行试验研究院、中国航空工业三七二厂、陆航驻景德镇地区军事代表室温清澄、张连鸿、胡仁伟、胡茂和、彭勉、曾本银、陈皓辉、何丹、葛志辉、常斌2GJB 2038A—2011 雷达吸波材料反射率测试方法、GJB 7954—2012 雷达透波材料透波率测试方法总装电子信息基础部标准化研究中心、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二研究院二〇七所、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军委科技委科技信息研究中心湛希、孙金海、巢增明、何山、岳永威、孙辉、肖健、李鹏程、蔡禾3JC/T 2195—2013 薄型陶瓷砖咸阳陶瓷研究设计院、珠海市斗门区旭日陶瓷有限公司、广东新明珠陶瓷集团有限公司、广东蒙娜丽莎新型材料集团有限公司 、广东宏陶陶瓷有限公司 、杭州诺贝尔集团有限公司 、广东新中源陶瓷有限公司李转、王博、段先湖、杨雪定、李列林、彭中华、张旗康、闻万梁、卢广坚、李莹4GB/T 29042—2012 汽车轮胎滚动阻力限值北京橡胶工业研究设计院、杭州中策橡胶有限公司、双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市华南橡胶轮胎有限公司、山东检验检疫局工业品检测中心、风神轮胎股份有限公司、三角轮胎股份有限公司王克先、徐丽红、张建军、苏红斌、罗吉良、刘晓民、李昭、乔玲玲、陈少梅、王玉海5GB 14880—201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标准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王竹天、韩军花、张俭波、李晓瑜、霍军生、黄建、毛雪丹、王华丽、李湖中、张霁月6GB/T 19506—2009 地理标志产品吉林长白山人参吉林省参茸办公室、吉林人参研究院、国家参茸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康美新开河(吉林)药业有限公司、吉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吉林省进出口检验检疫局、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冯家、曹志强、仲伟同、武伦鹏、李学军、李青、王明泰、王英平、侯玉兵7ISO/TS 11937:2012 纳米技术-纳米二氧化钛粉体-表征与测量、ISO/TS 11931:2012 纳米技术-纳米碳酸钙粉体-表征与测量等7项标准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仙桃市中星电子材料有限公司、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中心、长春理工大学、包头检验检疫局综合技术服务中心邹明强、王丽敏、戴石锋、王燕飞、王子亮、乔树亮、薛强、赵中友、齐小花、黄敏8GB/T 17780.1—2012 纺织机械安全要求 第1部分:通用要求、GB/T 17780.2—2012 纺织机械安全要求 第2部分:前纺和纺纱机械等7项系列标准恒天重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纺织机械器材工业协会、天津宏大纺织机械有限公司、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青岛宏大纺织机械有限公司、上海一纺机械有限公司、贝斯特机械制造有限公司亓国红、王静怡、冯广轩、冯翠、王莉、陈慧、林健、徐景禄、王爱芹、徐向红9GB/T 9452—2012 热处理炉有效加热区测定方法广东世创金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机电研究所、江苏丰东热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天津市热处理研究所有限公司董小虹、徐跃明、向建华、王广生、宋宝敬、陈志强、梁先西、李俏10ISO 16855:2013 船舶和海洋技术 船用起重设备可拆卸零部件 一般技术要求、ISO 16856:2013 船舶和海洋技术 船用起重设备可拆卸零部件 吊钩等4项标准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〇四研究所、南京中船绿洲机器有限公司、武汉船用机械有限责任公司刘震、瞿音、霍小剑、盛伟群、杨龙霞、孙涛、张晓群、邓丽娟、李世波、姬红斌11GB/T 29363—2012核电厂用蒸气压缩循环冷水机组浙江盾安人工环境股份有限公司、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葛亚飞、邓立力、史敏、张凤阁、郭建辉12GB/T 20475.1—2006 煤中有害元素含量分级 第1部分 磷、GB/T 20475.2—2006 煤中有害元素含量分级 第2部分 氯等4项标准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北京煤化工研究分院、秦皇岛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煤炭检测技术中心姜英、白向飞、连进京、罗陨飞、李向利、刘翊、傅丛、邵徇13GB/T 23331—2012 能源管理体系 要求、GB/T 29456—2012 能源管理体系 实施指南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中心、德州市能源利用监测中心、宝山钢铁集团王赓、李爱仙、李燕、李燕、朱春雁、黄进、任香贵、桂其林、梁秀英、蔡震纲14GB/T 26494—2011 轨道列车车辆结构用铝合金挤压型材龙口市丛林铝材有限公司、吉林麦达斯铝业有限公司、山东南山铝业股份有限公司、西南铝业(集团)有限公司、辽宁忠旺集团有限公司、福建省南平铝业有限公司、福建省闽发铝业股份有限公司张培良、王嘉欣、苏振佳、王立臣、杨军祖、王兆彬、李瑞山、朱凤琴、何则济、黄长远15YB/T 4209—2010 钢铁行业蓄热式燃烧技术规范、YB/T 4210—2010 彩色涂层钢带生产线焚烧炉热平衡测定与计算等12项标准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中钢集团鞍山热能研究院有限公司、济钢集团国际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安徽马钢(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仇金辉、丛伟、蒋升华、方拓野、戴强、谢国威、栾元迪、何世文、冯超、王晓虎16ISO/IEC 20005:2013 信息技术-传感器网络-传感器网络协同信息处理支撑服务与接口无锡物联网产业研究院、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重庆邮电大学刘海涛、张晖、潘强、郭楠、邢涛、徐全平、沈杰、卓兰、陈书义、王浩17GSB 11—2575—2010 犬瘟热病毒、GSB 11—2912—2012 齿裂大戟标准样品等44项标准样品辽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吴斌、王有福、李叶、李鑫、贾赟、刘冉、肇惠君、胡强、胡传伟、刘卉秋18GB 26875.1—2011 城市消防远程监控系统 第1部分:用户信息传输装置、GB 26875.2—2011 城市消防远程监控系统 第2部分:通信服务器软件功能要求等6项系列标准公安部沈阳消防研究所、万盛(中国)科技有限公司、河北联技安全系统有限公司、沈阳美宝控制有限公司、同方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百迅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厦门准信机电工程有限公司隋虎林、王军、马青波、胡锐、徐放、刘海霞、齐宝金、张迪、范玉峰、李志刚19CSA 016—2013 LED照明应用接口要求:自散热、控制装置分离式LED模组的路灯/隧道灯半导体照明联合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宁波燎原灯具股份有限公司、山西光宇半导体照明有限公司、四川九洲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阮军、周详、高伟三等奖 1GJB 50A—2011军事作业噪声容许限值及测量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牛聪敏、高慧、刘钢、王博、安平、李远飞、何新星、程亮2GJB 8114—2013 C/C++语言编程安全子集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二研究院七O六所、总装备部电子信息基础部标准化研究中心、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五研究所、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第六三一研究所宋晓秋、潘华、段锐宁、宋想、姚苏、杨文宏、张春玲、黄堡垒3GJB 7697—2012 军用桌面操作系统测评要求战略支援部队第五十六研究所、国防科技大学、军委装备发展部武器装备论证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中标软件有限公司董超群、徐小春、何曼、程华、吴梦歌、毛红宇、王栋梁、刘峰4GB/T 26760—2011 酱香型白酒贵州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中国贵州茅台酒厂有限责任公司、贵州茅台酒厂(集团)习酒有限责任公司、四川郎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冯永渝、季克良、寻思颖、田志强、孟望霓、王莉、钟方达、汪地强5GB 11417.1—2012 眼科光学 接触镜 第1部分:词汇、分类和推荐的标识规范、GB 11417.2—2012 眼科光学 接触镜 第2部分:硬性接触镜技术要求等9项系列标准浙江省医疗器械检验院贾晓航、何涛、文燕、齐伟明、马莉、郑建、陈献花、张莉6GB 1103.1—2012 棉花 第1部分: 锯齿加工细绒棉中国纤维检验局、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供销总社棉麻局、中国棉花协会、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徐水波、杨照良、熊宗伟、唐淑荣、叶戬春、陆世栋、王丹涛、刘从九7GB/T 24149.1—2009 塑料 汽车用聚丙烯(PP)专用料 第1部分:保险杠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聚菱燕塑料有限公司、上海普利特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广州毅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罗忠富、陈广强、刘奇祥、张新、张鹰、吴春明、宁凯军、李建军8SY/T 6857.2—2012 石油天然气工业特殊环境用油井管 第2部分:酸性油气田用钻杆、SY/T 6857.1—2012 石油天然气工业特殊环境用油井管 第1部分:碳钢和低合金钢油管和套管选用推荐做法中国石油集团石油管工程技术研究院、中国石油渤海装备集团渤海能克钻杆有限公司、上海宝钢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股份有限公司塔里木油田分公司韩礼红、魏斌、方伟、白真权、许晓锋、王青林、赵鹏、常泽亮9GB 24330—2009 家用卫生杀虫用品安全通用技术条件中山榄菊日化实业有限公司、北京市轻工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一站、成都彩虹电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河北康达有限公司、浙江黑猫神蚊香集团有限公司李传和、林炜、麻毅、耿玉川、王学民、秦孝明、吴智福、金宪杨10JT/T 794—2011 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 车载终端技术要求、JT/T 796—2011 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 平台技术要求等4项标准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中国交通通信信息中心、福建省交通运输厅周炜、刘建、董轩、李旭光、李文亮、沈兵、李臣11GB 28239—2012 非道路用柴油机燃料消耗率和机油消耗率限值及试验方法上海内燃机研究所、上海柴油机股份有限公司、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常柴股份有限公司、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谢亚平、计维斌、庄国钢、戴维麟、佟德辉、王建平、纪丽伟、陆寿域12GB 27887—2011 机动车儿童乘员用约束系统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武汉理工大学、东风汽车有限公司商用车技术中心、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好孩子集团李维菁、孔军、袁健、孙振东、张尚娇、方建军、竺云龙、张司红13DL/T 1092—2008 电力系统安全稳定控制系统通用技术条件、GB/T 26399—2011 电力系统安全稳定控制技术导则等6项标准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国家电网公司国家电力调度控制中心、中国南方电网电力调度控制中心、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陈松林、曾勇刚、吴小辰、许涛、黄河、孙光辉、任祖怡、马世英14GB 13458—2013 合成氨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周羽化、武雪芳、卢延娜、雷晶、张虞、任宁、赵国华、申晨15GB/T 27868—2011 可生物降解淀粉树脂、GB/T 24398—2009 植物纤维一次性筷子等4项标准国家环保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广东上九生物降解塑料有限公司郭丽敏、乔炜、肖军、黄进、刘金鹏、白彦坤、张岩、赵树凯16GB 29137—2012 铜及铜合金线材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宁波博威合金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中铝沈阳有色金属加工有限公司、浙江宏磊铜业股份有限公司、宁波长振铜业有限公司、宁波金田铜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王云松、蔡洎华、徐友飞、张桂敏、张震宇、沈守稳、洪燮平、王金美17GB/T 28909—2012 超高强度结构用热处理钢板山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济南分公司、鞍钢股份有限公司、湖南华菱湘潭钢铁有限公司、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首钢总公司孙卫华、张殿英、高玲、胡淑娥、晁飞燕、冯勇18GB 50634—2010 水泥窑协同处置工业废物设计规范天津水泥工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宋寿顺、胡芝娟、隋明洁、李惠、范毓林、张万昌19GB/T 26725—2011 超细碳化钨粉厦门金鹭特种合金有限公司、国家钨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吴冲浒、吴其山、林高安、邹建平、晏平、高观金、吴高潮、黄家明20ISO 16781:2013 空间系统-控制系统仿真要求北京航天自动控制研究所、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中国航天标准化研究所、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王晓东、柳嘉润、田海涛、王会霞、肖利红、李德武、禹春梅、郑总准21GB/T 17215.701—2011 标准电能表哈尔滨电工仪表研究所、山东电力研究院、深圳市科陆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太原优特奥科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徐民、罗玉荣、石雷兵、曹锐、徐人恒22YD/T 2571—2013 TD-LTE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 基站设备技术要求(第一阶段)、YD/T 2570—2013 LTE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 无线接入网总体技术要求等37项标准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电信集团公司、大唐电信科技产业集团、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徐霞艳、徐菲、苏洁、彭莹、尹桂杰、马子江、张增洁、李星23SJ/T 11459.2.2.2—2013 液晶显示器件 第2-2-2部分:显示器用彩色矩阵液晶显示模块详细规范、SJ/T 11459.2.2.3—2013 液晶显示器件 第2-2-3部分:便携式计算机用彩色矩阵液晶显示模块详细规范等3项系列标准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合肥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天马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张志刚、徐文艳、李新国、来航曼24GY/T 257.1—2012 广播电视先进音视频编解码 第1部分:视频中央电视台、北京大学、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广播科学研究院、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广播电视规划院、北京博雅华录视听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丁文华、高文、郭晓强、邓向冬、张伟民、黄铁军、虞露、何芸25JR/T 0097—2012 中国金融移动支付 可信服务管理技术规范、JR/T 0088—2012 中国金融移动支付 应用基础等11项标准中国人民银行科技司、中国人民银行金融信息中心、中国金融电子化公司、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工商银行陆书春、李兴锋、杜宁、李晓枫、潘润红、姜云兵、聂丽琴、刘力慷26CH/T 1028—2012 变形测量成果质量检验技术规程、CH/T 1020—2010 1:500、1:1000、1:2000地形图质量检验技术规程等13项标准四川省测绘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上海市测绘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湖北省航测遥感院、武汉大学谭理、李冲、李倩、赵俊霞、汤权、王珊、曾衍伟、余银普27GB/T 22760—2008 消费品安全风险评估通则、GB/T 28803—2012 消费品安全风险管理导则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中机生产力促进中心、湖北省标准化研究院、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机械工业北京电工技术经济研究所刘霞、汤万金、富锐、梁薇、白桦、杨跃翔、曾雁鸿、裴飞28GB/T 29467—2012 企业质量诚信管理实施规范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深圳市标准技术研究院、中检华纳质量技术中心、深圳市创卓企业管理顾问有限公司、江苏省公共信用信息中心周莉、叶如意、咸奎桐、尹建军、顾磊宏、李镜、熊伟、王贵宝29Q/320682 GAX06—2013 ± 800kV直流棒形悬式复合绝缘子江苏祥源电气设备有限公司张德进、刘铁桥、张斌、张达武、章玉秀30Q/JJN 002—2006 硅基氮化镓蓝光芯片晶能光电(江西)有限公司方文卿、王立、莫春兰  质检总局 国家标准委  2016年9月30日
  • 2020年度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公布,涉及多类科学仪器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近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与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公告,公布了2020年度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获奖名单,其中多个奖项涉及了科学仪器。 strong 包括一等奖ISO 19740:2018《光学和光子学& nbsp 光学材料和零部件& nbsp 红外光学材料均匀性测试方法》等3项标准、二等奖GB/T 26533—2011《俄歇电子能谱分析方法通则》等8项标准、二等奖ISO 20729:2017《天然气& nbsp 硫化合物测定& nbsp 用紫外荧光光度法测定总硫含量》等2项标准、三等奖GB 34457—2017《饲料添加剂& nbsp 磷酸三钙》等15项标准等。 /strong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具体名单请查看附件: img src=" /admincms/ueditor1/dialogs/attachment/fileTypeImages/icon_doc.gif" style=" text-indent: 2em vertical-align: middle margin-right: 2px " / a href=" https://img1.17img.cn/17img/files/202010/attachment/88070028-3eeb-475e-b66e-61ce94927f62.doc" title=" 2020年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获奖名单.doc" style=" text-indent: 2em color: rgb(0, 102, 204) " 2020年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获奖名单.doc /a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strong br/ /strong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strong 关于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 /strong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共同设立的奖项,2006年设立,并于同年开展首届评审和颁奖工作。2009年9月4日审议通过了《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管理办法》,并由总局和标准委联合印发。2012年创新贡献奖评选范围增加组织和个人。2016年9月1日起修订后的《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管理办法》开始实施。 /p p br/ /p
  • 2022年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建议名单公示,涉及多种仪器仪表
    关于2022年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评审委员会建议名单的公示根据《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管理办法》(市场监管总局公告2022年第9号)和《市场监管总局关于开展2022年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提名工作的通知》(国市监标创函〔2022〕67号),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评审委员会对通过初评的候选标准项目奖、组织奖和个人奖进行了评审,形成了各奖项建议名单。根据要求,现将标准项目奖、组织奖和个人奖建议名单及相关信息予以公示。公示期为7月25日至7月29日。如有异议,任何单位和个人应在公示期内向领导小组办公室提出异议材料及必要证明,以单位名义提出异议的应加盖本单位公章,以个人名义提出异议的应签署真实姓名并提供有效联系方式。逾期或不符合要求的异议不予受理。联系电话:010-82262652,010-82262610地 址:北京市东城区安外大街56号 市场监管总局标准创新司(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领导小组办公室),邮编:100011传 真:010-82260710邮 箱:cxgxj@samr.gov.cn附件:1. 2022年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标准项目奖建议名单2. 2022年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组织奖建议名单3. 2022年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个人奖建议名单4. 2022年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评审委员会委员名单 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领导小组办公室2022年7月24日2.pdf3.pdf1.pdf4.pdf
  • 2018年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获奖名单公布 涉及多种仪器分析检测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center "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br/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关于公布2018年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获奖名单的通知 br/ 国市监标创〔2018〕181号 br/ br/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 nbsp & nbsp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质量技术监督局(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国务院各有关部门、行业协会、集团公司,军委装备发展部,各直属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各有关单位: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 nbsp & nbsp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以全面标准化建设助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的要求,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决定对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标准,以及在国际国内标准化工作中作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 nbsp & nbsp 按照《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管理办法》的规定,经各方申报、专家评审、结果公示、异议处理、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领导小组审定,GB/T 30149-2013《电网通用模型描述规范》系列标准等59项获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标准项目奖,其中一等奖9个,二等奖20个,三等奖30个;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等4个单位获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组织奖;果德安等4人获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突出贡献奖,丁露等3人获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优秀青年奖。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 nbsp & nbsp 当前,标准化事业发展站到新的历史起点。全国标准化工作者要向获奖者学习,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发扬求真务实、锐意进取的精神,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战略引领、法治先行、改革创新、协同推进、科学管理、服务发展,奋力开启全面标准化建设新征程,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br/ br/ 具体名单见附件: br/ /p p style=" line-height: 16px " img style=" vertical-align: middle margin-right: 2px " src=" /admincms/ueditor1/dialogs/attachment/fileTypeImages/icon_doc.gif" / a style=" font-size:12px color:#0066cc " href=" https://img1.17img.cn/17img/files/201810/attachment/928dfbd2-fbbc-4aad-a956-75212983c171.doc" title=" 标准奖.doc" 标准奖.doc /a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br/ & nbsp & nbsp /p
  • 期待新国标,康塔仪器赞助石墨烯创新大会
    2016年9月22日-24日,中国石墨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和青岛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将在青岛国际会展中心联合举办“2016中国国际石墨烯创新大会”。美国康塔仪器公司展位号12,展会期间,我们将举行“微信摇一摇,红包天天送”活动,以欢迎每一位莅临康塔展台的朋友。8月12日,我国首项石墨烯国家标准《石墨烯材料的术语、定义及代号》在常州预审,主要规定了石墨烯材料领域的核心术语及相关术语,列举了石墨烯材料常见制备方法、检测方法以及石墨烯材料产品代号,适用于石墨烯材料的生产、应用、检验、流通、科研等领域。康塔仪器的比表面测定仪和振实密度仪等产品,广泛应用于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国家石墨烯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第六元素等全球顶级石墨烯科研、检测及生产重点单位。 Autosorb-iQ物理化学吸附分析仪-多种配置选择可扩展测量能力,即超低比表面,微孔和化学吸附测量。基本型autosorb-iq可升级 -精确的微孔分析能力,极限高真空达10-10 mmhg -最完全数据分析方法,包括nldft,qsdft和gcmc孔分布模型 -精细的压力传感器,可分辨2.5x10-7mmhg的压力变化 -独特的串联系统确保分析条件下的真空脱气 -自动液位传感器控制冷阱自动升降,确保样品在冷阱中的深度及环境始终如一 -样品管及p0各自独立的压力传感器提高了小体积样品室的压力分辨能力 -90小时杜瓦瓶 NOVAtouch全自动比表面积及孔径分析仪全自动比表面积和孔径分析仪novatouchtm 系列是康塔仪器nova系列的最新一代气体吸附仪,更快速高效、稳定可靠。novatouchtm比表面仪共有八个型号,完全自动化,可以充分满足科研或质量控制实验室的需求,具备如下创新功能: 全自动多点bet,分析时间低至8分钟,包括实时检测和记录等温线和进行bet计算 无氦专利技术no void analysis(nova)分析模式 novatouch 4/lx4可同时分析四个样品,提高了分析效率 样品分析时,可同时使用流动法制备四个样品,同时进行四个样品的脱气 样品分析时,可随时进行脱气的开始/结束设置 包括经典氦气死体积测量模式,无需样品管校准 专有的p0站和压力传感器具备更高的分析分辨率和更快的分析速度 程序控温真空脱气 仪器操作者既可以用本机控制(彩色触屏),也可以远程操作 各种规格样品管可选,满足不同样品分析需求 内置脱气站和紧凑型台式设计,节省更多实验室空间 旋转保护门增强了隔离性,紧密性和安全性 充分吸附平衡技术:通过选择压力公差,平衡时间和相对压力(p/p0)点来实现 美国康塔仪器美国康塔仪器(quantachrome instruments)被公认为是对样品权威分析的优秀供应商,它可为实验室提供全套装备及完美的粉末技术,及极佳的性能价格比。康塔公司不仅通过了iso9001及欧洲ce认证,也取得了美国fda iq/oq认证。作为开发粉体及多孔材料特性仪器的世界领导者,美国康塔仪器产品涵盖比表面、物理吸附、化学吸附、高压吸附、蒸汽吸附、竞争性气体吸附、真密度、堆密度、开/闭孔率、粒度粒形、zeta电位、孔隙率、压汞仪、大孔分析、微孔分析、滤器分析等诸多领域。 康塔仪器不仅受到科学界的青睐,装备了哈佛、耶鲁、清华等世界各个著名大学,而且已经向全世界的工业实验室发展,以满足那里开发和改进新产品的研究与工艺需求。工厂中也依靠康塔仪器的颗粒特性技术更精确地鉴别多孔材料,控制质量,或高效率查找生产中问题的根源通过颗粒技术使产品上一个台阶,在当今工业界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 康塔克默仪器贸易(上海)有限公司作为美国康塔仪器公司在中国的全资子公司。集市场开发、仪器销售、备件供应、售后服务和应用支持于一体,它拥有国际水准的标准功能、形象和硬件配套设施,包括上海和北京的应用实验室和应用支持专家队伍。康塔克默仪器贸易(上海)有限公司使美国康塔仪器几千家中国用户同步享受国际品质的产品和服务,将掀开美国康塔仪器公司在中国及亚太地区的全新篇章!
  • 博晖创新全力拓展光谱、质谱市场
    CISILE2016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进行得如火如荼,参展厂商纷纷在展位上亮出自己的主力产品来吸引参观者的眼球。而在博晖创新的展位上展出的两款仪器同样引起了笔者的注意。 今年以来食品安全两项重要国标的改动,引发了食品领域相关检测机构和单位的极大关注。GB 5009.11食品中总砷及无机砷的测定;以及GB 5009.17食品中总汞及有机汞的测定,都成为强制国标,并于2016年3月21日正式实施。两项国标中同时需要配置的仪器就是:原子荧光光谱仪和液相-原子荧光光谱联用仪。可以说这两项国标是为中国特有的分析仪器——原子荧光光谱仪“量身定做”,自然,相关国产厂家谁也不会等闲视之,放过如此大好的市场良机,于是乎纷纷推出了自己的产品及相应解决方案。而博晖创新在CISILE2016展出的SA-7800型原子荧光形态分析仪则是针对这一市场需求推出的一款高端产品。据博晖创新的工作人员介绍,该产品采用了最新的顺序注射断续流动联用技术,可使样品检测速度提高50%。 博晖创新另一款引起参观者兴趣的是来自其去年收购的Advion公司的产品——薄层色谱质谱联用仪。笔者在参观这款产品的时候,刚好有几位清华大学欧阳证教授课题组的学生也在旁边。在与他们的闲聊当中,笔者了解到,这款产品对于当下有机合成实验室的研究人员非常有意义,譬如可以帮助他们快速对合成产物进行定性鉴别。 博晖创新是从做医疗检测产品(仪器及试剂盒等)起家的一家公司,但近几年来该公司通过一系列的收购举措正在向分析仪器市场拓展,尤其是光谱和质谱领域。仪器信息网也会持续关注该公司在这一市场的最新动向。
  • 行业创新 | 溢油快速溯源鉴别智能系统的开发
    2017年,中国首次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原油进口国,同时我国作为海运大国日益增长的海上交通运输及渔业作业加大了航运船舶碰撞事故和海上溢油事故导致环境污染的风险。溢油污染不仅给海洋生态环境造成巨大影响,也给沿岸的社会、经济和人类的身体健康和带来直接危害。例如2010年美国墨西哥湾原油漏油事件和2018年我国“桑吉轮”事件均对周边海洋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因此为保障我国海岸带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对我国海上溢油应急响应能力和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油样快速溯源分析技术提出了迫切的需求。 相比陆地溢油事故,海上溢油所发生的海域范围辽阔,特别是油样经过长期日光暴晒降解,使得溢油取证和溯源鉴别充满挑战。油指纹鉴别技术是目前溢油溯源的主要技术手段,该方法充分利用油品本身的组分特征差异进行溯源。将基于溢油本身的有机特征、炼制工艺、储存运输方式、风化时间等因素导致油品指纹的差异性,通过气相色谱、二维色谱串联质谱等不同分析检测手段获取反映油品特征的色谱峰,形成油指纹信息。再通过分析现有油指纹和嫌疑溢油指纹之间的相关性,来鉴别和确认溢油源。依据我国《海面溢油鉴别系统规范》(GB/T 21247-2007)规定,按照1个油样品重复测定2次,单个油样数据查找50个指标化合物并进行3组数据处理,需要耗费3-5个小时。此外,当遇到“无主溢油”事故的情况,则需要技术人员将无主溢油的谱图特征与指纹库中存档的数千个油样谱图进行逐一比对筛选,并将获得的色谱峰进行诊断比值、标准偏差、重复性限等繁琐运算,耗时费力且容易出现遗漏,导致溢油快速鉴别难以实现,方法的时效性大打折扣。 有鉴于此,为提升应对海上不明溢油源污染事故应急响应能力,完善海上溢油应急管理模式,中国海事局烟台溢油应急响应中心于2020年启动了《溢油鉴别分析数据与管理系统》项目,该项目依据GB/T 21247-2007海面溢油鉴别系统规范,通过对油指纹的GC、GC/MS、GCxGC/MS数据的自动化解析、对齐、积分及比值计算,实现满足国标要求的自动化溯源鉴别以及化学计量学算法的智能模式识别。在以中心尹晓楠博士为代表的技术攻关团队的带领下,科迈恩科技、青岛励图高科共同参与了系统开发。其中由科迈恩科技承担核心的溢油智能辅助溯源鉴别系统,以及船舶油漆鉴别子系统、AI辅助溢油模式识别系统及油指纹库的开发建设。 该系统从设计层面实现了包括国标重复性限法(GB/T 21247)的自动化比对分析流程,以及结合溢油指纹库大数据及机器学习算法,设计提供了我国首个基于油指纹数据的人工智能辅助辨别系统。烟台溢油应急技术中心作为海事系统唯一拥有船舶、海上石油平台油指纹库,通过此次引入智能化色谱-质谱数据比对及化学计量学技术,将溢油与石油化工类复杂样品分析与前沿的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开发相结合,所开发的溢油鉴别智能系统包括油指纹库、油样比对分析系统以及人工智能辅助分析系统,可对油样的GC、GC/MS以及GCxGC QTOF/MS仪器所采集的各类油样数据进行化合物积分、鼓包分析、可视化比对分析、风化程度分析,以及诊断比值分析等溢油检测国标的分析流程,以及基于机器学习算法的人工智能模式识别及溢油指纹库快速搜索和匹配功能。实现嫌疑油样及无主溢油的快速、精准识别,数据的处理时间和计算耗时将从现在手工计算的1-2天缩短至数分钟以内。 该系统的研制开发将为我国海洋溢油事故应急响应及快速溯源跟踪提供领先的技术支撑平台,有力推进海面溢油鉴别的标准提高,极大提升溢油事故排查溯源应急响应的效率,为海上溢油事故执法调查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同时,该系统还可为修复海洋生态环境,海洋突发事件应急响应技术研究提供了技术支持,为我国海洋防灾减灾和提升国家海洋权益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撑。关于科迈恩科技科迈恩科技秉持“让AI为创新分析技术赋能”的愿景,致力于让广大用户受益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对于检测能力的创新和提高。目前科迈恩科技已在智能化仪器数据分析、快检技术、新药研发、精准医疗、感官评价等工业级AI建模等领域拥有系列化产品或解决方案,涵盖色谱、质谱、光谱、核磁共振等多维分析大数据的融合。所服务的客户覆盖制药、快消品、农产品、临床、石化、环保、交通、汽车制造等诸多领域。关注“科迈恩科技”公众号,了解更多分析检测行业的解决方案如您对科迈恩科技有更多想了解,可通过仪器信息网和我们取得联系!400-860-5168转3905
  • 方向研究员荣获第三届全国创新争先奖
    2023年5月30日,是中国第七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第三届全国创新争先奖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全国共有7个团队摘得全国创新争先奖牌,26名个人荣获创新争先奖章,252位科技工作者获得创新争先奖状。其中,我会理事长方向研究员荣获全国创新争先奖状。方向,男,汉族,中共党员,第十三届政协委员,研究员。现任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院长、党委书记,国家时间频率计量中心主任,国家标准物质研究中心主任。曾担任国家标准物质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副院长、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副院长、国家标准委总工程师/副主任。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待遇。长期从事计量技术、检测技术及仪器研究工作和标准化管理工作。先后主持承担多项国家科技攻关计划、科技支撑计划项目重点任务、科学仪器研制与开发重点项目和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在质谱技术和质谱仪研究和创新方面,拥有多项发明专利,曾获两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多项省 部级一等奖。曾参与起草编制《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和国家“十一五”、“十二五”科技规划、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纲要等,组织编制《技术标准科技发展十二五规划》。“全国创新争先奖”是继“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之后,国家批准设立的又一重要科技奖项,是国家科技奖励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补充,是国家科技奖项与重大人才计划的有机衔接,是仅次于国家最高科技奖的一个科技人才大奖。
  • 微生物学者相聚学术年会,共话传承与创新
    由中国微生物学会主办,郑州大学和河南省微生物学会共同承办的“2017年中国微生物学会学术年会”于2017年10月20日在郑州市隆重举行。全国从事微生物学研究教学和开发的专家学者参加本次会议,进行交流和成果展示。 本次会议的主题为“微生物与创新发展”,会议内容集中在微生物代谢、环境益生菌相关功能研究、微生物基因调控、蛋白功能及基因组学研究,众多专家学者针对微生物热点问题进行学术探讨。年长的学者深入钻研,年轻学者在传承原有的科研成果上不断创新,如会议主题所想倡导的一样,传承创新,砥砺前行。 此次会议,迅数科技与华大基因、华粤行等多家赞助商在现场展示仪器设备。会议期间有多位老师光临迅数展台,详细咨询解迅数菌落及抑菌圈仪器的功能特点。迅数菌落计数/抑菌圈测量仪采用高保真镜头与高像素芯片,通过悬浮式暗视野专利技术,获取锐利清晰的图像,不仅符合2016版国标和2015版中国药典关于菌落计数与抑菌圈测量的相关规定,还满足国家监管部门对计算机化系统的数据安全、审计追踪要求,实现实验数据的可追溯,系统能够完美解决微生物研究与检测用户对菌落计数、抑菌圈测量、高产量菌种筛选等实验需求。 思用户之想,解用户之难。迅数科技始终将优质的客户服务和专业的应用解决方案作为首要任务,今后也将不忘初心,继续前行,坚持为实验室提供优质的解决方案。
  • 2020年我国将建成30-35个领域(专业)技术标准创新基地
    p   近日,国家标准委关于印发《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建设总体规划(2017-2020)》的通知。依据通知内容,到2020年,我国将构建起覆盖重点领域和区域、涵盖技术标准研制与应用全过程的创新服务平台,建成一批区域(综合)、领域(专业)和国际创新基地、形成若干可复制推广的创新基地运行机制和服务模式、培育和孵化一批标志性的技术标准创新成果、优化创新基地发展环境、提升创新基地工作的能力水平。 br/ /p p   通知显示,2017年-2020年,我国将在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一带一路”国内沿线、长江经济带上中下游、京津冀、东北等地区建成15-20个区域(综合)创新基地 在现代农业、先进制造、现代服务业、现代能源、重要消费品、生态文明和文化建设等领域,建成30-35个领域(专业)创新基地 围绕中国标准“走出去”和重要领域国际标准研制,建成5-10个国际创新基地。 /p p   其中,先进制造以工业强基、新一代信息技术、高档数控机床、机器人、增材制造、航空航天、海洋工程、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农机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等领域为重点 重要消费品以家用电器、消费类电子产品、家居装饰装修产品、服装服饰产品、妇幼老年及残疾人用品、化妆品和日用化学品、文教体育休闲用品、传统文化产品、食品及相关产品领域为重点。 /p p   strong  附件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建设总体规划(2017-2020年) /strong /p p   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以下简称创新基地)是促进创新成果转化为技术标准的服务平台,是以标准化助推创新技术和产品市场化、产业化和国际化的孵化器。依据《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管理办法(试行)》,为科学指导创新基地建设,做到统筹规划、总体推进和重点突破,支撑构建技术标准创新服务体系,建立健全适应科技创新、产业升级以及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技术标准创新工作机制和模式,制定本规划。 /p p    strong 一、形势与需求 /strong /p p   进入“十三五”,国际经济和科技形势持续发生深刻变化,技术创新和产业变革加快,颠覆性技术不断涌现,产业跨界融合发展愈发明显,新经济、新模式层出不穷。世界各国纷纷利用技术、标准、专利等资源禀赋优势,加快创新布局,抢占产业竞争制高点。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蓬勃兴起,诸多新产业、新业态蕴含巨大发展潜力,经济新动能不断积聚,新旧动能转换持续提速,创新成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p p   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加快推进科技研发、标准研制与产业升级的协同发展,以技术标准加速科技创新成果产业化,提升发展的质量效益。然而,我国标准化工作还存在着运行机制不够灵活、创新活力不足,标准缺乏有效供给等问题。通过创新基地建设,搭建标准化创新服务平台,将有效整合标准、科技、产业优势资源,发挥技术标准在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市场化和国际化中的作用,以更加高效、灵活、便捷的方式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标准化基础保障与技术支撑。 /p p    strong 二、指导思想、建设原则与目标 /strong /p p   (一)指导思想 /p p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结合国家重大产业和区域发展战略政策实施,加快创新基地建设,强化工作机制和模式创新,构建适应科技创新、产业升级以及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技术标准创新服务体系,有效促进创新成果转化应用,提升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质量效益。 /p p    strong (二)基本原则 /strong /p p   市场驱动。探索构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创新基地运行机制和服务模式,突出企业在技术标准研制与应用、需求和投入等方面的主体地位,调动市场各方面资源参与创新基地建设。 /p p   政策引导。加强创新基地顶层设计和规划布局,充分发挥各级政府和行业部门的引导作用,加大培育和扶持力度,健全支持创新基地发展的政策环境。 /p p   协作联动。加强各级政府之间、标准化与科技和产业等主管部门之间、政府与行业协会和产业联盟之间的协作,强化标准化、科技、产业等资源的有效对接,充分吸纳政产学研用各方力量参与创新基地建设。 /p p   长期运行。围绕支撑国家重大产业政策和区域发展战略,通过机制创新和优化整合现有优势资源,健全技术标准创新服务体系,形成能够内生增长、可持续发展的标准创新生态圈。 /p p   动态调整。在技术标准创新需求旺盛的领域和区域先行先试,逐步健全创新基地运行管理和考核评估制度,结合运行效果优化创新基地布局,鼓励创新基地根据市场需求不断优化调整运行模式,提升市场适应能力。 /p p    strong (三)总体目标 /strong /p p   到2020年,构建起覆盖重点领域和区域、涵盖技术标准研制与应用全过程的创新服务平台,培育形成一批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市场化、国际化的技术标准孵化器,初步建立满足科技创新、产业升级以及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技术标准创新服务体系。 /p p   ——建成一批区域(综合)、领域(专业)和国际创新基地。 strong 在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一带一路”国内沿线、长江经济带上中下游、京津冀、东北等地区建成15-20个区域(综合)创新基地 在现代农业、先进制造、现代服务业、现代能源、重要消费品、生态文明和文化建设等领域,建成30-35个领域(专业)创新基地 围绕中国标准“走出去”和重要领域国际标准研制,建成5-10个国际创新基地。 /strong /p p   ——形成若干可复制推广的创新基地运行机制和服务模式。根据创新基地功能定位,以构建市场化的利益共建共享机制为核心,形成多种各具特色、机制灵活的运行机制 围绕服务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对外开放战略布局,形成多种满足市场需求的服务模式。 /p p   ——培育和孵化一批标志性的技术标准创新成果。培育一批标准创新型企业 形成一批以技术标准为纽带,协同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的联盟 培育一支既熟悉技术、产业和标准,又能满足创新基地市场化运作需要的人才队伍 创制一批独创性、引领性的技术标准。 /p p   ——优化创新基地发展环境、提升创新基地工作的能力水平。支持创新基地发展的相关政策和制度措施基本建立 涵盖创新基地建设、运行全过程的信息服务平台基本建成 标准化与技术创新结合更加紧密,标准对技术创新、产业转型升级与跨界融合发展的导向和保障作用进一步凸显 创新基地带动标准化服务业发展成效显著。 /p p   三、重点任务 /p p   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标准化工作改革举措,支撑《中国制造2025》、“一带一路”建设、《国家标准化体系建设发展规划(2016-2020年)》等重大国家战略和产业政策,加快促进标准化与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协同发展,培育发展标准化服务业,服务“双创”和“四众”,重点围绕创新运行新机制、优化服务新模式、拓展发展新空间、厚植发展新基础等方面任务开展创新基地建设。 /p p   (一)创新运行新机制 /p p   适应我国标准体系由一元结构向二元结构转变的改革趋势,围绕放开搞活企业标准、培育发展团体标准等带来的市场需求,探索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创新基地市场化运行机制。鼓励产学研用等利益相关方以创新技术、知识产权、技术标准、资金或项目等形式入股,构建以利益共建共享为核心,开放、多元的治理结构和机制。健全技术标准创新资源整合机制措施,进一步集聚国际、国家、行业、地方和企业标准化资源,构建适应创新基地发展需要的资源平台。 /p p   (二)优化服务新模式 /p p   依托国家技术标准资源服务平台,利用“互联网+”等手段,以满足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蓬勃发展对技术标准的多样化需求为重点,加强区域或领域标准资源整理加工,为广大企业、社会公众提供标准化技术咨询、标准试验验证与符合性测试、标准基础知识与技能培训等专业服务。积极组织参与以应用为导向或产业化目标明确的科技计划的实施,为科技计划研制技术标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供咨询论证,协助开展标准研制、产业化应用推广等方面的工作。加强标准化知识的普及和推广,因地制宜开展标准化科普工作,展示技术标准创新模式、典型经验和重要成果等。 /p p   (三)拓展发展新空间 /p p   构建和完善深度对接科技创新和产业化发展的标准化工作模式,加速创新技术和产品市场化进程、缩短产业化周期,推动创新成果转化应用。在产业聚集度较高、技术创新活跃的区域和领域,为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产品的研制提供服务,形成一批独创性、引领性的技术标准。在新兴和我国优势特色领域,主导制定一批国际标准,提升我国相关产业国际竞争优势。培育发展标准化服务业,提升标准化服务科技创新、产业发展的能力水平。 /p p   (四)厚植发展新基础 /p p   推动各地方政府出台支持技术标准创新的鼓励政策,建立科技、产业、财政、税收、标准化等多部门协调工作机制。鼓励创新基地持续优化资源配置,完善与创新基地发展需求相适应的基础支撑条件。加快建设创新基地信息服务平台,实现信息互通与共享,提升创新基地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鼓励创新基地探索建立人才培养长效机制,培育形成一支跨界、复合型和具有国际视野的标准化人才队伍。 /p p    strong 四、创新基地建设布局 /strong /p p   (一)区域(综合)创新基地 /p p   区域(综合)创新基地主要服务于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和重大改革创新举措的实施,重点在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一带一路”国内沿线、长江经济带上中下游、京津冀、东北等地区进行布局。 /p p   1. 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p p   根据已批复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功能定位及区位特色开展创新基地建设,完善科技、标准与产业协同发展机制,加快培育优势特色领域技术标准,围绕创新链、产业链整合标准化资源,构建服务大众创业和万众创新的标准服务平台,营造有利于促进技术标准创新的政策环境,促进高新技术和新兴领域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强化示范区的引领、辐射和带动作用。 /p p   2. “一带一路”国内沿线地区 /p p   在“一带一路”国内沿线地区开展创新基地建设,更好发挥标准化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中的技术支撑作用,重点围绕“一带一路”建设项目开展标准化务实合作,大力推动中国标准“走出去”,加快提高标准国际化水平,助推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全面服务构建“一带一路”对外开放新格局。 /p p   3. 长江经济带上、中、下游区域 /p p   按照国家构建横贯东西、辐射南北、通江达海、经济高效、生态良好的长江经济带的总体要求,根据长江经济带上、中、下游区域的功能定位及区位特色,各有侧重推进创新基地建设。 /p p   上游区域创新基地建设侧重发挥标准化在保护和修复沿江生态、促进产业布局调整和集聚发展、承接产业转移和提高要素配置效率、深化内陆发展、统筹城乡规划、激发上游地区内需潜力等方面作用,服务上游区域现代化产业基地、西部地区重要经济中心和长江上游开放高地建设。 /p p   中游区域创新基地建设侧重发挥标准化在培育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集群、打造工程机械制造基地、增强干线航运能力、建设现代化航运中心等方面作用,服务中部地区崛起核心增长极培育及中西部新型城镇化先行区建设。 /p p   下游区域创新基地建设侧重发挥标准化在建设国际化航运中心、打造现代化专业港口、形成区域立体综合交通枢纽、开展城市功能区转型试点、引导产业和区域同步融合发展等方面作用,服务打造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国际化都市群,支撑资源节约型社会及环境友好型社会引领示范区建设。 /p p   4. 京津冀地区 /p p   根据国家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总体部署,依托京津冀城市群、首都经济圈及河北石保廊地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开展创新基地建设,发挥标准化在建立先进制造、北方国际航运、金融创新运营、打造全国区域整体协同发展改革引领区,建立三地要素交汇、产业融合、互动创新的空间载体和实践平台等方面作用,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进程,并进一步促进京津冀地区辐射带动环渤海地区和北方腹地发展。 /p p   5. 东北地区 /p p   结合国家关于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战略部署开展创新基地建设,发挥标准化在促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激发区域内生动力、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发展现代农业、巩固先进装备制造业优势、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进资源型城市转型、强化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等方面作用,促进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 /p p   (二)领域(专业)创新基地 /p p   领域(专业)创新基地主要服务于国家重大产业政策的落实,重点在现代农业、先进制造、现代服务业、现代能源、重要消费品、生态文明、文化建设等领域进行布局。 /p p   1. 现代农业领域 /p p   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优化农业结构、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为发展方向,以构建现代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转移技术标准创新服务体系为目标,以促进现代农业科技成果向农业生产力转化为重点,推动农业生产经营向专业化、标准化、规范化、集约化,构建满足现代农业重点领域发展需要、覆盖全产业链的创新基地。 /p p   专栏1 现代农业领域 /p p   重点在休闲观光农业、文化创意农业、精准农业、绿色农业、特色农业、生物农业以及信息农业等领域布局创新基地。 /p p   2. 先进制造领域 /p p   以促进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发展为方向,以提升我国制造业质量竞争能力为目标,以加快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各相关领域的深度融合为重点,加速培育以技术、标准、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经济发展新优势,构建满足先进制造重点领域发展、覆盖全产业链的创新基地。 /p p   专栏2 先进制造领域 /p p    strong 重点在工业强基、新一代信息技术、高档数控机床、机器人、增材制造、航空航天、海洋工程、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农机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等领域布局创新基地。 /strong /p p   3. 现代服务业领域 /p p   以现代服务业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国际化发展为方向,以培育服务业新业态,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和高品质转变为目标,以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提速、比重提高、水平提升为重点,构建创新基地。 /p p   专栏3 现代服务业领域 /p p   重点在信息技术服务、研发设计服务、知识产权服务、检验检测认证服务、数字内容服务、科技成果转化服务、电子商务服务、现代物流服务、生物技术服务、创业孵化服务、科技咨询服务、现代金融服务、居民和家庭服务、健康服务、养老服务、旅游服务、体育服务、文化服务、法律服务、教育培训服务等领域布局创新基地。 /p p   4. 现代能源领域 /p p   以转变能源发展方式、调整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能源效率、发展清洁能源、推进能源绿色发展为发展方向,以建设清洁、高效、安全、可持续的现代能源体系,提高能源产业核心竞争力为目标,以整合我国在智能电网、新能源与再生能源等方面的优势资源,加强能源安全技术、清洁能源技术、低碳能源技术、智慧能源技术、关键材料装备等领域标准研制与应用为重点,构建满足现代能源重点领域发展、覆盖全产业链的创新基地。 /p p   专栏4 现代能源领域 /p p   重点在高效智能电力系统、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可再生能源、核电、非常规油气、能源输送通道、能源储备设施、能源关键技术装备等领域布局创新基地。 /p p   5. 重要消费品领域 /p p   以深化消费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消费品标准和质量水平为发展方向,以推动消费和产业升级、扩大有效需求为目标,围绕消费需求旺盛、与群众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一般消费品领域,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与企业主体作用,形成以创新助推标准制定、以标准实施促进质量提升、以质量升级推动品牌建设的良性循环,加大消费品标准供给力度,构建满足我国消费升级新需求的创新基地。 /p p   专栏5 重要消费品领域 /p p    strong 重点在家用电器、消费类电子产品、家居装饰装修产品、服装服饰产品、妇幼老年及残疾人用品、化妆品和日用化学品、文教体育休闲用品、传统文化产品、食品及相关产品领域布局创新基地。 /strong /p p   6. 生态文明领域 /p p   以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加强环境综合治理与生态保护修复、健全生态安全保障机制、发展绿色环保产业为发展方向,以建设生态空间合理、产业绿色低碳、资源高效利用、生态环境优良、群众满意认可的生态文明体系为目标,以加强资源节约、节能低碳、循环利用、环境管理、生态保护和绿色消费标准化工作为重点,构建创新基地。 /p p   专栏6 生态文明领域 /p p   重点在自然生态系统保护、土地资源保护、水资源保护、地质和矿产资源保护、区域/园区/产业/企业等资源节约与循环利用、环境管理与保护、节能低碳、生态保护、生态安全与绿色发展等领域布局创新基地。 /p p   7. 文化建设领域 /p p   以增强文化产品和服务有效供给、推进文化服务与科技融合发展、切实提高文化服务质量水平与核心竞争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为发展方向,以构建体现时代发展趋势、适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和市场经济要求、符合文化发展规律、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文化服务体系为目标,以完善文化服务标准体系,促进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推动文化产业健康发展和规范文化市场秩序为重点,构建创新基地。 /p p   专栏7 文化建设领域 /p p   重点在网络视听、移动多媒体、数字出版、动漫游戏、网络文化等新兴领域,出版发行、影视制作、工艺美术、文物保护、广播电影电视、体育等传统领域布局创新基地。 /p p   (三)国际创新基地建设 /p p   围绕国家对外开放战略布局和“一带一路”建设需求,以标准“走出去”助推我国企业走出去,搭建企业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的平台,提升企业国际标准标准化工作能力和水平,从而有效提高产业国际合作水平与竞争力,在“一带一路”建设和“走出去”的重点领域,依托骨干企业建设一批国际创新基地。 /p p    strong 五、保障措施 /strong /p p   (一)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 /p p   成立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建设领导小组,加强对创新基地建设工作的组织与协调 鼓励地方政府和行业部门,按照创新基地总体布局统筹推进本区域、本领域创新基地建设工作,积极推动将创新基地建设纳入工作重点,加大协调力度,确保创新基地相关工作有序开展。 /p p   (二)加大标准化政策和信息支持力度 /p p   在申报国家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提出国家标准制修订项目建议和国际标准提案,推荐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备选项目等方面,对创新基地给予政策倾斜 给予创新基地国家技术标准资源服务平台和创新基地信息服务平台相关权限,畅通创新基地获取标准化相关工作政策和文件的渠道。 /p p   (三)建立经费多元化投入模式 /p p   鼓励地方政府先期投入支持创新基地建设和运行,在创新基地办公场地、设施设备、人员等方面提供必要的基础条件保障 鼓励创新基地积极争取中央和地方“双创”、科技服务平台、标准化等方面专项的支持,适时引入社会资本,逐步形成市场化的创新基地运行模式。 /p p   (四)健全绩效评价和约束机制 /p p   根据《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管理办法(试行)》建立完善相关考核评估制度,强化创新基地日常管理,加强对创新基地建设与运行的绩效考核,实施动态调整机制,确保创新基地建设工作取得实效。 /p p br/ /p
  • “十三五”技术标准科技创新规划发布 强调支持团体标准
    p   日前,科技部、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印发《“十三五”技术标准科技创新规划》。《规划》中谈到,虽然“十二五”期间,在政策的引导和科技计划的支持下,我国实施技术标准战略取得显著成效,标准化发展进入新阶段。但是,面对新形势与新需求,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重点领域标准供给能力有待提高,技术标准与科技、产业结合不够紧密,市场主体开展技术标准研制的动力不足、能力不强,标准化工作机制有待完善、发展政策环境需要优化 技术标准在推动科技创新成果产业化,以及提升我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等方面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没有充分显现,技术标准的质量效益亟待提升。 /p p   “十三五”期间,将以实施技术标准战略为主线,以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和政策制度优化完善为动力,激发技术标准创新活力,着力构建新型技术标准体系,进一步发挥技术标准在淘汰落后产能、助推产业转型升级和提高产品质量等方面的引领作用 着力提升科技创新、技术标准研制与产业发展的互动支撑能力,助推加速实现发展动力的转换 着力健全技术标准创新服务体系,服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p p   具体来说,有如下目标: /p p   研制技术标准成为科技计划的重要任务,国家科技计划支持研制基础通用与公益、产业共性技术国家标准1000项以上,一些新兴和交叉领域标准水平领跑国际 研制国际标准200项以上,推动1000项以上中国标准被国外标准引用、转化,或被境外工程建设和产品采用,技术标准在国际贸易、多双边合作,以及推动中国技术、产品和服务“走出去”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在重点领域和区域建设50个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有效支撑科技成果转化为技术标准工作,满足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需求的标准化服务体系基本建立 建设50个国家级标准验证检验检测点,为标准技术方法和关键指标的确定提供技术支撑 培育形成一批重要的团体标准,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应用的载体更加丰富、渠道更加通畅 培育一批以标准引领发展的创新型、先导型企业,企业技术标准创新能力显著提升 科技人员参与技术标准工作越来越普遍,企业技术标准工作人员能力和水平显著提升,跨界、复合型和具有国际视野的标准化人才不断涌现。 /p p   值得注意的是,《规划》中多次强调团体标准的重要地位: /p p   支持企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等依托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行业协会(学会)等社会团体,建立和完善利益共建共享和知识产权保护相关机制措施,及时将创新技术和产品制定为联盟标准或团体标准,加快市场化推广。 /p p   支持有条件的社会团体积极承担创新性、引领性及交叉融合技术领域的专业标准化技术组织,推荐专家参与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的研制工作。积极推动团体标准纳入科技成果统计,将团体标准纳入科技和标准化奖励范畴。鼓励各地方、各部门在产业政策制定、政府采购、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等方面引用具有自主创新技术和竞争优势的团体标准。建立团体标准转化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等政府主导制定标准的机制,围绕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产业发展需求,鼓励联盟、社会团体等与标准化专业机构加强合作,将实施效果良好的团体标准转化为国家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地方标准,推动先进适用技术推广和应用。 /p p   鼓励社会团体建立健全团体标准中专利处置、管理、收益分配等制度措施,推动社会团体成员自有和共有专利融入团体标准,提升协作创新、全产业链创新效益和效率。 /p p   简化国家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制定程序,培育发展团体标准,快速承接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产品科技创新成果转化需求。 /p p   详细内容如下: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十三五”技术标准科技创新规划 /strong /p p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国家标准化体系建设发展规划(2016—2020年)》等战略部署和政策规划,全面实施技术标准战略,健全科技与标准化互动支撑机制,引导科技、产业等各类资源积极参与技术标准研制与应用,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建立健全新型技术标准体系,促进发展动力转换,提升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制定本规划。 /p p   一、形势与需求 /p p   “十二五”期间,在政策的引导和科技计划的支持下,我国实施技术标准战略取得显著成效,标准化发展进入新阶段。我国技术标准总体水平明显提升,对制定国际标准的贡献显著增加,科技和标准化互动支撑能力明显增强,技术标准在推动科技创新产业化、市场化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已经成为促进我国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提升国际竞争力的有力抓手。 /p p   进入“十三五”,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推进,产业跨界融合发展愈发明显,新模式、新业态层出不穷,产品更新步伐加快,技术创新和标准研制日益融合发展。世界各国纷纷利用技术、标准、专利等资源禀赋优势,加快创新布局,争夺标准制定主导权,抢占产业竞争制高点,确立竞争新优势。 /p p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增长速度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发展方式从规模速度型转向质量效率型,发展动力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创新成为引领发展的第一驱动力。中央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要求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强科技与经济的联系,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发展的质量效益。这些都对增强技术标准创新能力、增加标准有效供给、提升技术标准创新服务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特别是《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提出实施标准战略,明确了技术标准创新发展的重点,要求进一步健全技术创新与标准化互动支撑机制,及时将先进技术转化为标准。 /p p   面对新形势与新需求,重点领域标准供给能力有待提高,技术标准与科技、产业结合不够紧密,市场主体开展技术标准研制的动力不足、能力不强,标准化工作机制有待完善、发展政策环境需要优化 技术标准在推动科技创新成果产业化,以及提升我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等方面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没有充分显现,技术标准的质量效益亟待提升。满足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技术标准创新提出的需求,解决技术标准研制存在的问题,迫切需要加强技术标准战略实施的顶层设计和统筹协调,创新工作机制和模式,增强技术标准有效供给。 /p p   二、总体要求 /p p   (一)指导思想 /p p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全面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实施技术标准战略为主线,以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和政策制度优化完善为动力,激发技术标准创新活力,着力构建新型技术标准体系,进一步发挥技术标准在淘汰落后产能、助推产业转型升级和提高产品质量等方面的引领作用 着力提升科技创新、技术标准研制与产业发展的互动支撑能力,助推加速实现发展动力的转换 着力健全技术标准创新服务体系,服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p p   (二)基本原则 /p p   深化改革,创新驱动。全面落实科技体制改革与标准化工作改革要求,破除科技创新成果向技术标准转化的障碍,为技术标准创新发展提供动力 将创新置于技术标准发展的核心位置,以机制创新为抓手,以制度和模式创新为突破,发挥科技创新在技术标准工作中的引领作用,全面提升技术标准水平。 /p p   政府引导,协同推进。发挥政府在实施技术标准战略中的引导作用,加强顶层设计,优化完善政策环境,持续加强对基础通用与公益、产业共性技术标准研制的支持力度 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充分调动各部门和地方的积极性,引导产学研用等各方面加大投入,推进创新性、引领性技术标准研制与应用。 /p p   立足国情,面向国际。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部署对技术标准工作提出的要求,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着力补齐技术标准研制与应用短板,加速科技创新成果产业化、市场化进程 统筹技术标准“引进来”与“走出去”,加大优势特色领域国际标准研制力度,围绕“一带一路”建设及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推动中国标准“走出去”,提高我国标准与国际标准的一致性程度。 /p p   (三)发展目标 /p p   到2020年,技术标准创新政策环境进一步优化,技术标准研制能力和服务水平大幅提升,政府引导、社会广泛参与的科技创新与标准化协同推进、融合发展的工作格局基本形成,技术标准战略实施更加深入人心,为促进科技与经济更加紧密结合、培育国际竞争新优势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p p   ——研制技术标准成为科技计划的重要任务,国家科技计划支持研制基础通用与公益、产业共性技术国家标准1000项以上,一些新兴和交叉领域标准水平领跑国际 /p p   ——研制国际标准200项以上,推动1000项以上中国标准被国外标准引用、转化,或被境外工程建设和产品采用,技术标准在国际贸易、多双边合作,以及推动中国技术、产品和服务“走出去”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p p   ——在重点领域和区域建设50个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有效支撑科技成果转化为技术标准工作,满足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需求的标准化服务体系基本建立 /p p   ——建设50个国家级标准验证检验检测点,为标准技术方法和关键指标的确定提供技术支撑 /p p   ——培育形成一批重要的团体标准,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应用的载体更加丰富、渠道更加通畅 /p p   ——培育一批以标准引领发展的创新型、先导型企业,企业技术标准创新能力显著提升 /p p   ——科技人员参与技术标准工作越来越普遍,企业技术标准工作人员能力和水平显著提升,跨界、复合型和具有国际视野的标准化人才不断涌现。 /p p   三、以科技引领技术标准水平提升 /p p   (一)加强新兴和交叉领域技术标准研制 /p p   在现代农业技术、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绿色服务制造技术、新材料技术、清洁高效能源技术、现代交通技术与装备、高效生物技术、现代食品制造技术、现代服务技术等创新活跃、技术融合度较高的领域,鼓励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用相结合,同步部署产品和技术研发、标准研制与产业化推广,通过技术标准加速创新技术和产品市场化进程、缩短产业化周期。 /p p   支持企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等依托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行业协会(学会)等社会团体,建立和完善利益共建共享和知识产权保护相关机制措施,及时将创新技术和产品制定为联盟标准或团体标准,加快市场化推广。鼓励标准化技术组织和国内技术对口单位,在重要战略领域积极组织相关技术研发机构,主导提出或参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国际标准研制工作,通过标准提升产业竞争优势。 /p p   (二)推动基础通用与公益和产业共性技术标准优化升级 /p p   将研制形成技术标准作为具有市场应用前景、产业目标导向的科技计划项目的研究目标内容,加大科技计划对重要基础通用与公益和产业共性技术标准研制的支持力度,将先进适用科技创新成果融入技术标准,更新标准核心技术和关键指标,持续提升标准技术水平。围绕国家基础保障和治理能力提升对技术标准的需求,开展能源与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卫生健康、重要领域安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等方面技术标准研制工作,加快健全基础通用与公益技术标准体系,为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国家治理能力和体系现代化提供技术支撑。落实国家重大产业政策规划,加强农业、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领域共性技术标准研制,开展重要产业领域综合标准化研究,以标准水平提升引领和倒逼产业转型升级。 /p p   专栏1 基础通用与公益和产业共性技术标准研制 /p p   1. 基础通用与公益标准 /p p   研究节能、节地、节水、节材、资源循环利用及能源与环境管理、环保服务、应对气候变化等标准 人类工效、图形符号、术语、元数据、标准数据、标准样品、统计方法等技术标准 消费品、特种设备、信息、交通、消防、海洋、危险化学品等领域通用标准 教育、文化、卫生健康、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社会信用、社会责任、品牌培育、质量追溯、防灾减灾等社会公益标准。 /p p   2. 产业共性技术标准 /p p   研究基础数据共享和交换、数字化协同、系统集成、过程控制、自动识别以及制造服务等智能制造标准 生态设计和评价、工艺及供应链等绿色制造标准 基础工艺、基础零部件、基础材料、基础制造装备等制造业共性标准 结构性材料、功能性材料等新材料标准 清洁能源、智能电网等新能源标准 5G、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网络安全、新型显示、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标准 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科技服务、标准服务等服务业共性标准。 /p p   (三)加强技术标准研制过程中的科技支撑 /p p   强化科技资源对重要标准研制的技术支持。在基础通用与公益、产业共性技术标准和我国主导制定的国际标准,以及市场自主制定标准的研制和实施过程中,开展国家级标准验证检验检测点建设,对标准的重要技术内容、指标、参数等进行试验验证和符合性测试,逐步建立完善重要技术标准的试验验证和符合性测试机制,增强技术标准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p p   四、以技术标准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p p   (一)加强对科技计划中研制技术标准的服务 /p p   鼓励和支持标准化技术组织(机构)积极参与科技计划中技术标准研制需求必要性、可行性的论证,结合标准体系、国内外现状等,为研制技术标准类型、性质、适用范围、主要内容等的确定提供咨询意见。标准研制任务确立后,标准化技术组织(机构)应积极配合科技计划研制技术标准任务的实施,组织开展标准立项、起草、征求意见、审查、报批等工作。 /p p   标准化主管部门建立健全科技计划研制技术标准的快速立项程序,对前期已经充分论证并纳入科技计划研究任务的技术标准,简化立项程序、缩短立项周期。根据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的实际需求,丰富技术标准形式,拓宽科技成果转化为技术标准和推广应用的渠道。依托国家技术标准资源服务平台,为有标准研制任务的科技计划承担单位提供国内外标准题录检索、强制性国家标准全文免费阅读、经授权的标准文本在线阅读等服务。 /p p   (二)推动科技计划成果转化为技术标准 /p p   开展科技成果转化为技术标准的方法研究,研制科技成果向技术标准转化的指南,为科技计划成果转化为标准提供技术支撑。开展科技成果转化为技术标准试点,建立科技成果转化为技术标准效果的评估评价机制,健全科技计划成果转化为技术标准的长效机制,持续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p p   (三)创新技术标准服务模式 /p p   加快培育发展标准化服务业。鼓励利用“互联网+”等手段,培育发展第三方标准化服务,通过市场化运作,孵化出嵌入企业核心业务的技术标准战略咨询、标准化整体解决方案提供等专业化服务业态和模式,满足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对技术标准的需求。 /p p   围绕落实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和政策规划,加快建设区域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聚焦区域产业集群发展对技术标准的需求,集聚标准化、科技创新及产业资源,打造涵盖技术标准研制与应用全过程、为广大企业特别是采用“四众”模式的中小微企业提供标准创新服务的平台。 /p p   在国家重要政策规划提出的重点产业和优先发展领域,建设一批领域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着眼于新兴和交叉融合领域技术创新、产业发展对技术标准的需求,围绕创新链、产业链整合标准化资源,打造创新技术和产品标准化、产业化、市场化和国际化的孵化器,及时制定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产品技术标准。 /p p   五、培育中国标准国际竞争新优势 /p p   (一)提高我国对国际标准的技术贡献 /p p   加大科技计划对国际标准研制的支持力度,加强我国优势特色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国际标准研制的前瞻布局,持续开展国际国外技术标准、技术法规跟踪及其与我国技术标准的比对研究,及时将我国具有比较优势的技术和标准研制为国际标准。将国际标准化纳入国际科技合作重要内容,联合相关国家共同推动国际标准研制。 /p p   鼓励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行业协会(学会)等积极与国际、国外相关组织进行对接,组织企业、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等广泛参与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研制。支持有条件的企业、科研院所牵头建设以国际标准化工作为主的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通过市场化协作机制,构建产学研用共同参与的国际标准创新服务平台。鼓励企业结合在海外设立研发中心,联合相关领域的科研机构和标准化专业机构等,将自主创新技术和产品以及企业标准研制为国际标准,提升中国主导和参与制定国际标准比重。 /p p   专栏2 重要领域国际标准研制 /p p   主导或参与信息通信与网络、深海、极地、空天等新领域国际标准研制,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海洋技术、航空航天、高端制造装备等新兴产业领域,冶金、机械、电工、船舶等技术基础好的传统产业,以及农林、轻纺、有色金属、家电、中医药、食品及稀土、煤炭、工程建筑等我国优势特色领域,研制一批包含我国自主创新技术的国际标准。 /p p   (二)以科技创新推动中国标准“走出去” /p p   围绕“一带一路”建设、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需求,依托国家科技计划实施和境外工程建设,开展我国优势技术标准在境外的适用性技术研究,以及我国标准与目标国家标准的互认支撑技术研究,促进中国标准被国外标准引用和转化,或被境外工程建设和产品采用,助推我国技术、产品和服务“走出去”。鼓励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行业协会(学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和企业等牵头组织,围绕重要贸易国家、区域设施联通和贸易畅通需求,开展基于我国创新技术的标准研制与应用合作,推动我国自主创新技术和标准的海外实际应用。 /p p   专栏3 中国标准“走出去”适用性技术研究 /p p   在钢铁、有色、铁路、公路、水运工程、石油天然气、民用核能、特色农产品等领域,配合我国海外工程服务开展中国标准境外适用性研究 在电力、汽车、航空航天、中医药、海洋工程等领域,推进实施综合标准化,提高全产业链标准水平,促进与国际标准整体接轨。 /p p   六、激发市场主体技术标准创新活力 /p p   (一)提升企业的技术标准创制能力 /p p   加强对企业特别是创新型企业标准化知识和技能的培训,鼓励企业将技术标准工作纳入企业核心战略,围绕核心技术和产品研发、推广,加强技术标准创制,厚植企业竞争优势。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联合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标准化专业机构共同承担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研制任务。全面取消企业技术标准备案,切实减轻企业负担,为企业技术标准创新松绑。鼓励企业将自主研发的技术标准进行自我声明公开,接受社会监督。建立健全基于第三方的企业技术标准水平、标准创新型企业评估评价机制和技术标准领跑者制度,逐步形成第三方机构实施、社会监督、市场选择和政府采信的技术创新、标准研制、产业升级协同发展的正循环,促进企业技术进步和产品质量提升,培育企业创新发展新动能。 /p p   (二)增强社会团体的技术标准创新活力 /p p   支持有条件的社会团体积极承担创新性、引领性及交叉融合技术领域的专业标准化技术组织,推荐专家参与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的研制工作。积极推动团体标准纳入科技成果统计,将团体标准纳入科技和标准化奖励范畴。鼓励各地方、各部门在产业政策制定、政府采购、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等方面引用具有自主创新技术和竞争优势的团体标准。建立团体标准转化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等政府主导制定标准的机制,围绕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产业发展需求,鼓励联盟、社会团体等与标准化专业机构加强合作,将实施效果良好的团体标准转化为国家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地方标准,推动先进适用技术推广和应用。 /p p   七、健全技术标准创新协同推进机制 /p p   (一)健全技术创新、专利保护与标准化互动支撑机制 /p p   加强科技主管部门、标准化主管部门与行业主管部门在战略、规划、政策制定等工作中的协作,对于产业化目标明确的科技计划、以技术为引领的产业和工程项目,同步部署技术标准研制工作。在科技计划、产业和工程项目实施中,强化项目承担单位与标准化技术组织(机构)的协作,推动科技研发、标准研制与产业升级协同发展。将标准化专家纳入科技专家库和行业专家库,推动标准化专家库与科技专家库、行业专家库共建共享。探索建立科技信息资源与标准化信息资源对接和交汇机制,推进科技与标准化资源共建共享。 /p p   鼓励企业基于创新技术、专利,制定优于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企业标准,培育市场竞争优势。鼓励社会团体建立健全团体标准中专利处置、管理、收益分配等制度措施,推动社会团体成员自有和共有专利融入团体标准,提升协作创新、全产业链创新效益和效率。健全技术标准中涉及专利的管理措施,统筹协调好专利保护和技术标准研制工作。 /p p   (二)健全军民标准融合发展机制 /p p   建立健全军民标准通用化协调推进工作机制,加强军民标准规划、计划的协调对接。健全军民标准化技术组织融合发展机制,加强军民标准化技术组织合作与人员交流,推动军民融合重点领域标准化技术组织的共建共管。完善军民标准双向转化和军民通用标准制修订制度措施,推动军方采用民用标准和军用标准转化为民用标准,加强军民通用标准制定和整合。建立完善军民标准信息共享机制,开展军民标准数字化和共享服务平台建设。 /p p   八、强化规划实施保障 /p p   (一)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 /p p   充分发挥国务院标准化协调推进部际联席会议作用,加强科技主管部门、行业主管部门与标准化主管部门的协调与沟通,研究本规划实施涉及的重大政策,对跨部门跨领域、存在重大争议技术标准的研制与实施进行协调。加强本规划与科技创新规划、行业发展规划实施的衔接,鼓励各行业制定实施支持技术标准创新的政策措施。 /p p   充分发挥各地方标准化协调推进机制作用,推动将实施技术标准战略纳入地方政府重要工作内容,制定实施鼓励和支持技术标准创新的政策措施。加强地方科技管理部门、标准化管理部门与行业管理部门在技术标准创新方面的互动支持,对能培育新业态、新模式和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的技术标准研制项目,地方科技管理部门和行业管理部门给予优先支持 对有技术标准需求的地方科技项目、产业项目和工程项目,地方标准化管理部门主动协调服务,推动相关标准立项与实施。 /p p   (二)加强新模式、新业态下技术标准发展路径研究 /p p   开展“互联网+”标准化研究,推动技术标准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发展,加快构建适应互联网、物联网等发展需要的技术标准体系架构 开展“标准化+”研究,优化完善标准化与科技创新、现代农业、先进制造、生态文明、消费升级和公共服务等融合发展的政策措施,更好发挥标准化的基础性、战略性和引领性作用,引领产业转型升级和产品质量提升 开展消费结构升级背景下技术标准创制模式研究,使技术标准研制、应用更好适应产品生产与服务个性化、定制化的发展趋势。 /p p   (三)健全科技成果向技术标准转化机制措施 /p p   推进实施《关于在国家科技计划专项实施中加强技术标准研制工作的指导意见》,建立科技计划研制的技术标准快速立项通道。加快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建设,建立国家级标准验证检验检测点,积极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为技术标准试点工作,探索建立科技成果快速转化为技术标准机制。简化国家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制定程序,培育发展团体标准,快速承接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产品科技创新成果转化需求。 /p p   (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p p   在科技计划实施中,为科研人员提供技术标准研制与应用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鼓励一线科研人员积极参与技术标准研制活动,提升科研人员技术标准创新意识和能力。面向企业广泛开展技术标准知识宣传普及活动,鼓励企业技术研发人员参与技术标准创新,鼓励企业专家牵头承担重要技术标准研制项目。依托科技计划和标准研制项目,支持科研人员广泛参与国际标准制修订活动,支持科研人员主动提出并主持国际标准制修订项目。 /p p   (五)完善技术标准创新多元化投入机制 /p p   科技计划专项经费主要支持具有战略意义、技术含量较高的基础通用与公益标准、产业共性技术标准、强制性标准、国际标准的研究,以及中国标准“走出去”适用性技术研究。对于实施效果好、技术引领和产业带动作用明显的技术标准,以风险补偿、财政后补助和政府采购等方式予以支持。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和行业,探索建立以研制技术标准作为无形资产进行融资的政策措施,引导企业、科研机构等社会各方面共同投入技术标准研制。 /p
  • 广电计量受邀出席检验检测促进产业创新升级大会 引领行业创新发展新风向
    2023年12月14日,由检验检测促进产业升级创新联合体、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质量与效益研究基地主办,中国品牌建设促进会、中国质量报刊社支持的检验检测促进产业创新升级大会在北京举行。广电计量数字经济服务案例成功入选检验检测创新发展优秀案例,行业首席专家曹小彦受邀出席并分享企业创新发展经验。 活动现场   大会由中国品牌建设促进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秘书长董乐群主持。中国品牌建设促进会理事长刘平均,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认可检测司一级巡视员、副司长刘仲书,中国质量报刊社党委书记、社长李刚等嘉宾发表致辞。来自政、产、学、研、用等各界代表出席大会,发布品牌标准、分享创新经验,为检验检测服务产业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献计献策。   院士坐镇论道   促进产业技术创新   本次大会围绕“品牌引领 协同创新”主题,旨在贯彻落实《质量强国建设纲要》和《“十四五”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发展规划》中关于检验检测要素融通互补、协同发展的重要部署,充分发挥检验检测促进产业技术创新、提升质量的重要作用,推动检验检测机构品牌培育发展。 政、产、学、研、用各界代表出席大会   在主题报告环节,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海舟围绕“质量基础能力提升支撑全产业链创新高质量发展”进行分享,表示检验检测是国家质量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全产业链创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中国工程院院士庞国芳围绕“食品安全农药残留检测技术标准化研究30年”进行分享,结合自身科研经历,表示提升检测技术标准化和专业化,对促进食品安全、护航国计民生具有重要意义。   坚持市场化运作   推动业务综合升级   曹小彦从坚持市场化运作、坚持技术引领市场、坚守质量生命线、积极打造数字企业等方面,分享了广电计量从一个国有企业内部计量实验室,发展成为第三方检验检测行业头部企业的创新发展经验。 广电计量行业首席专家曹小彦发言   曹小彦表示,推动产业创新升级,建议从五方面进行提升:一是坚持创新引领、技术为本,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培育行业创新生态链。二是以客户为中心,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持续向综合技术服务解决方案提供商升级。三是发挥协会平台桥梁纽带作用,加强同行沟通和行业自律,倡导良性竞争与开放合作,提升行业整体公信力。四是建设数字企业,大力推进数字化智能实验室建设。五是强化品牌引领战略,瞄准“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发展机遇,在全球树立中国检测品牌形象。   整合资源 融合发展   打造检测行业数字化引领者   在会上,中国品牌建设促进会秘书长郑志受发布了《检验检测机构竞争力评价》团体标准。该项团体标准由中国品牌建设促进会、中国航空综合技术研究所、广电计量等机构联合起草,构建了一套完整的检验检测机构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将助力检验检测行业提升整体竞争力。   同时,大会还公布了检验检测机构创新发展和品牌建设优秀案例名单,其中由广电计量申报的《夯实技术能力 服务数字经济》案例,成功入选检验检测创新发展优秀案例。近年来,广电计量着力构建信息化领域全生态链服务体系,承担了C919适航软件测试、冬奥会及冬残奥会软件测试、DCMM贯标等项目,立项及发布了近50项国标、行标及团体标准,持续助力企业降本增效、提升竞争力。   未来,广电计量将瞄准数字经济发展机遇,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力争成为检测行业数字化转型的引领者,同时积极发挥头部企业示范带动作用,携手行业各方加强交流合作,为支撑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发展贡献力量。
  • 关于举办2019检验检测创新与合作大会的通知
    p   各相关单位: /p p   在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的指导意见》的基础上,检验检测技术在推进质量基础建设、维护国门安全、应对技术性贸易措施、促进经贸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的科技支撑作用。为适应新形势、新挑战,走出一条适合检验检测发展的创新之路,中国出入境检验检疫协会于2019年9月2-4日在上海举办“2019检验检测创新与合作大会”,大会与“2019国际检验检测技术与装备博览会(CITTE)”同期举办,届时将邀请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等政府主管部门负责人以及各科研院所、检验检测机构的国内外专家作为主讲嘉宾,围绕新监管形势下行业变革的突破与创新、行业管理思路、运营模式、组织模式的转变、新发展动力的构建以及国际业务布局等内容进行探讨。大会将为政府、企业、科研院所、检测机构搭建交流平台,共同促进中国检验检测行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p p   现诚邀你单位派员参会,并就检验检测相关议题与专家进行研讨。 /p p   有关事项如下: /p p   一、时间及地点 /p p   时间:2019年9月2-4日(9月2日全天报到) /p p   地点:上海喜来登由由酒店(上海浦东新区浦建路38号) /p p   二、组织机构 /p p   指导单位: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p p   主办单位:中国出入境检验检疫协会 /p p   协办单位: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p p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 /p p   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 /p p   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 /p p   中国检验认证集团 /p p   华测检测认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p p   通标标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p p   中粮集团有限公司 /p p   三、参加人员 /p p   国内外第三方检验检测、认证机构及实验室、科研院所、海关技术中心、检验检测仪器装备及耗材供应商等。 /p p   四、会议费用及报名方式 /p p   1.食宿交通费用自理。 /p p   2.参会报名请登录http://baoming.ciq.org.cn,详细填写报名信息(带*为必填项),并于 8月 24日前提交。 /p p   五、组委会联系人 /p p   张志卫 :15311096833 武月:18612385819 /p p   电 话:010-82022853 传 真:010-82028723 /p p   邮 箱: ciqtieb@126.com /p p   官 网:http://www.ciq.org.cn /p p   附件:大会日程安排 /p p style=" line-height: 16px " img style=" vertical-align: middle margin-right: 2px " src=" /admincms/ueditor1/dialogs/attachment/fileTypeImages/icon_pdf.gif" / a style=" font-size:12px color:#0066cc " href=" https://img1.17img.cn/17img/files/201908/attachment/6c9a9b25-aff2-48d0-aa81-a0d41b9373b0.pdf" title=" 关于举办2019检验检测创新与合作大会的通知(2).pdf" 关于举办2019检验检测创新与合作大会的通知(2).pdf /a /p p style=" text-align: right "   中国出入境检验检疫协会 /p p style=" text-align: right "   2019年8月7日 /p p br/ /p
  • 2023,Palas®的里程碑与创新之年
    祝您2024年元旦快乐!随着年末的临近,现在正是回顾和期待的大好时刻。Palas® 对您一直以来的支持深表感谢,并借此机会回顾即将过去的一年,展望未来。告别2023年,迎接2024年,我们期待与您共同继续前行。您的信任和合作非常宝贵,我们对新一年的前景充满期待。2023一个里程碑与创新的一年2023年对Palas® 来说又是令人振奋的一年。在众多成就中,一些特别值得一提: Ÿ 南极研究支持:我们参与了南极洲的突破性研究,这证明了我们对全球科学进步的承诺。Ÿ 推出创新产品:今年,我们推出了多款新产品,包括先进的新型测试台:FET系统和LFT系统。Ÿ 在伊莱克斯取得的成功——全球首台Palas® FET Dual双通道空气滤芯过滤性能测试台,已为客户完成了安装和调试,助力客户提供更具竞争力的产品。Ÿ 众多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信赖之选:Palas® 仪器不仅符合实验测试需求,而且具有优异的稳定性和一致性,确保了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可重复性,为实验数据的准确性提供了保障,助力科研人员攻克技术难关。Ÿ 庆祝40周年:2023年,我们迎来了40周年的庆典,是一个让我们无比自豪和感激的里程碑。即将到来的一年也充满了期待。 乔迁新址 - Palas® 德国总部卡尔斯鲁厄的新篇章 Palas® 德国总部目前正处于重要的转型期:在Greschbachstraß e 3b办公多年后,总部即将在卡尔斯鲁厄内迁至Siemensallee。这次搬迁是一个战略性举措,以适应我们的持续增长和不断变化的需求,尤其是生产方面的需求。 我们对“卡尔斯鲁厄制造”的承诺依然坚定不移,新址为我们进一步开发产品组合提供了广阔的机会。 这次搬迁不仅是地点的改变,更是迈向更大创新和效率的一大步,确保我们继续在领域中为您提供优质服务。 Palas GmbHSiemensallee 84Building 733076187 Karlsruhe迈向未来Frederik Weis博士出任新增常务董事而这并不是唯一的改变。我们还很高兴地宣布,Frederik Weis博士将加入Maximilian Weiß 博士的行列,担任新增常务董事。 Weis博士将与Maximilian Weiß 博士一起,指导Palas® 进行未来的投资和创新,并保持我们在行业先进的地位。他对Palas® 大家庭并不陌生,过去十年来一直是公司不可或缺一员。Weis博士的实践经验和对Palas® 技术的深刻理解对公司的业务增长和气溶胶技术组合的扩大起到了重要作用。展望未来我们热切期待的活动亮点随着我们迎接2024年,我们非常高兴地宣布将参加多个展会和活动。其中包括Ÿ Membranes & Filtration Expo 2024: 3月27 - 28日,泰国曼谷Ÿ 第二十二届中国国际环保展览会(CIEPEC 2024): 4月10 - 12日,中国北京Ÿ 13th ASIAN AEROSOL CONFERENCE (AAC) 2024: 11月3 - 7日,马来西亚沙捞越Ÿ 第十届亚洲过滤与分离工业展览会(FSA 2024): 12月11 - 13日,中国上海 这些活动不仅是我们展示创新成果的机会,也是我们与重要的合作伙伴和客户建立联系的平台。 活动概览 活动概览网络研讨会 + 产品路演用于滤芯效率评估的FET系统我们还非常高兴地邀请您参加今年计划举办的一系列内容丰富的网络研讨会。第一场网络研讨会将于2024年1月18日下午4:30和5:30(中国标准时间)举行,主题是“使用FET系统确保您的产品质量和发展(英文)”。Martin Schmidt将介绍我们新型的测试台FET系统。该定制系统设计用于评估滤芯在610 x 610 mm尺寸范围内的过滤效率。它可以从ePM10到H14的效率测试,并符合ISO 16890和ISO 29463-5标准的结果。Martin Schmidt将详细介绍FET系统,包括如何为中国客户开发定制解决方案。此外,Palas® 产品路演计划于2024年3月和10月分别在上海、广州、北京和青岛联动举办,来自全球的Palas® 专业技术人员将为您详细讲解产品技术和应用,并为您提供现场产品体验和试用!我们欢迎最终用户和合作伙伴进行预注册,以便我们为您提供新信息,敬请期待。 网络研讨会 + 产品路演 作为气溶胶测量技术的专家,Palas® 将其在颗粒和过滤技术领域制定安全标准的长期专业知识带入了中国,将其独特的技术集成在高精度和认证仪器中,可用于生产和表征空气中的颗粒。除此之外,还将开展培训课程和研讨会来传递专业知识。2020年7月,Palas® 中国在上海成立运营,以更好地服务于亚洲市场。Palas® 不仅将德国品质带入中国,而且还满足您进行安全可靠测试所需的所有相关规范和标准。作为一家通过ISO 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公司,Palas® 提供的过滤效率测试解决方案符合欧盟、中国和美国等国家和地区的相关标准, 如ISO 16890, ISO 29463-3, ISO 12500, ISO 17536等,为用户的出口业务提供有力支持。在环保方面,Palas® 同样遵守多项环境监测行业标准(EN 15267, HJ653等)。帕剌斯仪器(上海)有限公司地址:上海市松江区顺庆路650号6C幢5层,邮编:201612热线:400 784 6669邮箱:info@palas.com.cn网址:www.palas.com.cn
  • 迪马QuE创新应用亮相第三届全国样品制备学术报告会
    2017年8月24日,由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样品制备专业委员会主办,昆明理工大学分析测试研究中心协办的第三届全国样品制备学术报告会在昆明文汇酒店隆重召开。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关亚风、军事医学卫生学环境医学研究所研究员高志贤、东北大学理学院化学系分析科学研究中心教授王建华、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研究员王静、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教授冯钰锜、清华大学教授张新荣等200余专家、学者出席此次盛会。会议现场 大会报告:《QuEChERS样品前处理技术在食品检测中的创新应用》 迪马科技作为全球领先的色谱消耗品制造商、供应商出席了此次会议,并在会议上作了《QuEChERS样品前处理技术在食品检测中的创新应用》的报告,重点讲解了迪马科技使用QuEChERS方法创新性应用于磺胺类、沙星类、氯霉素、孔雀石绿等多种类兽药残留检测。对比国标方法,QuEChERS方法具有前处理简单、方便、快速;大大降低检测成本;降低基质效应;净化效果理想,回收率结果稳定可靠;方法检出限符合或优于国标要求等优点。此应用可供广大分析工作者普及使用。市场部经理谢巧金作大会报告 现场展示:新品和色谱消耗品 此次会议,迪马科技特别展示了新产品:Inspire苯基系列液相色谱柱,产品包括Inspire PFP、Inspire DP、Inspire Phenyl和Inspire Phenyl-hexyl四个键合相。该系列色谱柱利用π-π键相互作用,具有独特的选择性,适用于反相色谱模式下芳环类和具有不饱和键化合物、极性化合物和异构体的分离,因而能够拓宽反相色谱的应用范围,方法开发更加简单易行。新产品:Inspire苯基系列液相色谱柱 除新品Inspire苯基系列液相色谱柱外,会议上迪马科技还展示了常用的色谱耗材:各类HPLC色谱柱、SPE小柱、QuEChERS产品、样品瓶、针头式过滤器、标准品等,吸引了众多专家学者驻足、咨询。迪马产品咨询台 8月25日,第三届全国样品制备学术报告会完美落幕,来自全国各地样品前处理的专家和学者齐聚一堂,以样品制备为主题,分享了样品制备的新型材料应用进展、新的样品制备技术、创新的检测技术等,新方法层出不穷。迪马科技也通过参加此次会议分享了迪马科技在样品前处理方面的最新技术进展,相关产品受到了广大用户的一致好评和认可。与会者合影
  • 关于印发《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申报指南 (2023—2025年)》的通知
    国标委发〔2023〕2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市场监管局(厅、委),国务院各有关部委、行业协会办公厅(办公室、综合司):现将《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申报指南(2023—2025年)》印发你们,请申报组织单位与标准委沟通协商后,按照指南要求开展申报工作。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2023年1月20日 (此件公开发布) 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申报指南(2023—2025年) 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以下简称创新基地)是我国标准化工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有效整合标准技术、检测认证、知识产权、标准样品以及科技和产业等资源,围绕全类型标准和标准化全生命周期,创新标准化与科技创新互动发展方式、创新标准实施应用方式、创新国内国际标准化工作同步推进方式的重要平台。为贯彻落实《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做好创新基地申报和建设工作,依据《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管理办法(试行)》,制定本申报指南。一、申报范围“十四五”期间,拟新批准建设领域类创新基地不超过20个。申报领域围绕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十四五”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国家标准体系建设规划》等国家重要规划和战略,重点聚焦人工智能、量子信息、区块链、数字孪生、操作系统、高端芯片、高端装备、元宇宙、数字乡村、新一代信息技术、数字经济等新兴领域,以及生物技术、新型电力系统、碳达峰碳中和、生命健康、共同富裕、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等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通过开展创新基地建设,形成科技研发、标准研制、产业应用一体化推进,国内国际协同发展的标准化工作新模式,推动标准化改革创新,提升产业标准化水平,有力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二、申报主体基本要求(一)创新基地申报主体。创新基地的申报主体包括申报单位、申报组织单位和推荐单位。1. 申报单位。指申请承担创新基地建设和运行任务的主体。其中,创新基地的申报单位主要为企事业单位等。2. 申报组织单位。创新基地的申报组织单位指所属领域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的标准化主管机构或所在地省级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3. 推荐单位。创新基地的推荐单位指所属领域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或所在地省级人民政府。(二)申报单位资质条件。1. 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并得到行业部门、地方政府的支持;2. 具有结构合理的高水平标准化工作队伍,能够提供必要的办公条件及经费支持;3. 在标准化工作中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拥有丰富的标准制修订经验,承担相关领域标准化技术组织,或与相关领域标准化技术组织合作紧密;4. 能够有效汇聚标准技术、检测认证、知识产权、标准样品以及科技、产业等资源,具有较强聚集创新资源和提供市场化服务的能力;5. 具有承担省部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的经验;6. 其他有利于创新基地建设和运行的条件。三、申报程序和要求创新基地申报程序主要包括申报组织、网上申报、审核推荐、形式审查、专家评审、网上公示、批准建设等7个环节(见附件1)。(一)申报组织。申报组织单位根据《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管理办法(试行)》及本指南要求,重点做好以下工作:1. 根据本指南确定的申报范围,结合本领域或本地区的标准创新需求、工作基础和优势条件,初步确定创新基地建设方向;2. 组织本领域或本地区有意愿申报创新基地的单位编制《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申报方案》(以下简称《申报方案》,格式要求见附件2),并对《申报方案》进行审核把关;3. 指导申报单位进行网上申报。(二)网上申报。申报单位登录“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管理系统”(网址:http://bzcxjd.com/,以下简称管理系统),注册账户,并在线填报《申报方案》。申报单位将系统生成的《申报方案》用A4纸双面打印,装订成册(一式4份),加盖单位公章并报送申报组织单位,由申报组织单位审核盖章后报送至推荐单位。(三)审核推荐。推荐单位对收到的申报材料进行审核,符合相关条件的出具正式推荐函,将《申报方案》和推荐函邮寄或交换至标准委,同时将《申报方案》和推荐函扫描件(PDF格式)上传至管理系统。(四)形式审查。标准委根据申报推荐情况,适时组织对申报材料进行形式审查。需要进一步补充材料的,相关单位应在规定时间内补充材料并报送标准委。通过形式审查的纳入专家评审范围。(五)专家评审。标准委组织有关专家召开《申报方案》评审会,综合考虑创新基地建设的必要性、可行性、目标任务、保障措施等,并形成评审意见。申报单位根据评审意见对《申报方案》进行修改完善,并在规定时间内提交标准委。(六)网上公示。标准委对通过专家评审的申报方案进行研究,符合要求的按程序在官方网站上进行公示,公示信息包括拟批准建设创新基地的名称、承担单位、推荐单位等,公示时间不少于5个工作日。(七)批准建设。标准委对公示后无异议或异议处理完毕符合要求的予以批准建设,建设期一般不超过3年。四、其他事项(一)数量和时间要求。1. 对于领域类创新基地,同一推荐单位每年度只能推荐一个相同或相近领域的申报方案;2. 申报推荐系统常年开放,根据申报推荐情况按年度滚动批准建设。(二)联系方式。1. 咨询电话:010—82262652、82262610。2. 书面材料接收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安外大街56号市场监管总局标准创新司(邮编:100088)。邮寄前请拨打咨询电话联系确认地址,材料上请注明“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申报材料”。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申报流程图附件下载: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申报方案模板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申报流程图
  • 《热分析术语》新国标出版 研究获进展
    由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负责起草修订的《热分析术语》日前由中国标准出版社正式出版。   据介绍,原国标GB6425-1986在统一热分析术语方面起了积极作用,但20余年过去了,热分析技术与应用有了很大进展,原国标严重缺失和老化。   该新版国标主要创新点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充分反映热分析的新进展。它对原国标进行了大幅度修改和增补,增加了一些热分析术语,如有关校准、状态调节、热分析实验数据质量标志等 充分考虑了热分析发展的现状,如对差示扫描量热法的定义涵盖了并存的热通量型和功率补偿型两种类型 反映了20余年热分析技术的最新发展, 增补了近年出现的一些新的热分析方法,如温度调制式差示扫描量热法等。   第二,对热分析的新技术给出了科学定义。如温度调制式差示扫描量热法虽已提出十余年,但至今并无完整的定义,新版国标按其原理,和各大仪器公司推出的不同形式的调制方式进行了概括,具有较大的包容性。该定义得到广泛认同。   第三,对有争议和说法纷纭的热分析术语进行了严格的分析、评述,给出了较为严谨的叫法。如差示扫描量热法是在高分子材料科学、药物等领域应用甚广的一种热分析技术,此种方法所测物理量有多种说法,如能量差、热通量、热流量、热流速率、热流速率差、功率、加热功率、加热功率差等。经分析分别将热通量型差示扫描量热法和功率补偿型差示扫描量热法所测的物理量称作“热流速率”和“加热功率”,而对它们的吸放热方向现行方法不一致,新版国标基于热力学的要求,也给予明确说明和规定。   第四,对某些热分析术语定义及其表达作了重新表述。如指出目前世界上对热分析曲线纵坐标的某些表达是不合适的,提出了更加确切的表达方式。
  • 形态分析细分市场的大内涵 ——“创新100”访广州谱临晟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许权辉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广州谱临晟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谱临晟,Prin-Cen),成立于2015年底,从体量上来说,它还是一家小公司,全公司只有18个人。不过,值得一提的是,这家公司虽然体量不大,但是发展速度却很可观。据悉,2017年自产仪器销量不足40台,产值750万元左右 2018年自产仪器销量预计60-70台,产值达1500万。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从业务类别上来说,谱临晟是为数不多的专注于形态分析的一家公司。在诸多仪器类别面前,谱临晟为什么会选择形态分析这一细分行业?该行业目前的需求和未来的发展态势如何?相关的国标推出情况,以及国标实施后仪器市场会有什么样的变化?谱临晟未来的发展目标如何?日前,仪器信息网编辑特别拜访了该公司,并与谱临晟总经理许权辉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12/uepic/37719ae2-8619-4a23-8291-efbd4992cb3e.jpg" title=" IMG_0604.JPG" alt=" IMG_0604.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广州谱临晟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许权辉 /strong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专注于形态分析 让困难的事情简单化 /strong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选择形态分析,对谱临晟来说不是偶然,这与许权辉个人的从业经历密切相关。据悉,2003年许权辉进入仪器行业,最初是在戴安做离子色谱,从那时候开始,就与形态分析结下了不解之缘,至今也十余年了...... /span /p p strong   仪器信息网:形态分析已经成为分析测试行业越来越重视的分析项目,请您首先为大家普及下什么叫形态分析? /strong /p p strong   许权辉: /strong 形态分析这个专业术语在近几年进入到广大化学分析工作者的视野。我们所说的形态是指同一化学元素以不同的化学价态、或者与其他元素的结合态存在于样品中。同一化学元素在不同的环境下通常会形成不同的形态,而不同的形态毒性差异很大,所以只知道元素的总量往往不能很好的衡量它的毒性,进行形态分析是非常有必要的。 /p p   以砷元素为例,它有多种形态,无机的形态包括有三价砷(三氧化二砷/亚砷酸盐)和五价砷(五氧化二砷/砷酸盐),这两种形态都是高毒性的 还有种类繁多的有机形态,常见的有砷胆碱、砷甜菜碱、一甲基砷酸、二甲基砷酸等等,毒性很低甚至无毒 在生物体内,尤其是海生植物体内,无机砷会被有机化,而在体外环境则相反,在光照、氧化等条件下有机砷会被降解为无机砷。 /p p   现在检测较多的是高毒性的重金属元素形态,例如六价铬、无机砷、甲基汞、有机锡等等,此外硒、锑、溴等元素的形态是也是研究的热点。其实有些日常检测项目,例如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多聚磷酸盐等等,也属于形态分析的范畴,只是因为相对简单往往被忽略。所以我们现在提到形态分析,一般是特指重金属元素的形态分析。近几年来大家对形态分析日益重视,国家和国际上也相继出台或者更新了相关的国家标准或国际标准。 /p p strong   仪器信息网:贵公司以形态分析仪器起步,其初衷和定位是什么? /strong /p p strong   许权辉: /strong 以形态分析仪器起步,主要和我的个人经历有关。我2003年进入仪器行业,第一份工作就和形态分析相关。 /p p   从仪器原理上讲,形态分析仪器可以看成是色谱与光谱或者质谱为了特定的应用而组合起来的联用仪器 从技术难度来说,却比单独的光谱、色谱、质谱更高,而且对应用的依赖性非常强。正是这个原因,导致现在的市场现状是:尽管光谱、色谱、质谱都有很多厂家在做,可是他们都认为形态分析是块难啃的骨头,基本停留在只提供色谱/光谱硬件,而将仪器的改造和优化、方法开发和验证、解决分析实际样品的问题等等难度较大的具体工作都甩给用户,所以也造成了用户对形态分析的困惑和焦虑。我们在做市场调研的时候,就听到大部分的用户都反映同一个问题: “我有仪器(指色谱和光谱或者质谱),但是我做不好形态分析。”这也成为是我下定决心放弃仪器外企优厚的薪水,出来创业的重要原因。 /p p   在形态分析方面,我们提出了“make hard things easy”的核心理念,要把原来大家都觉得比较困难的、研究级的形态分析,变成大家都能驾轻就熟的日常分析项目。我们的产品设计也体现了这个核心理念,并且获得了市场的认可。可以说,我们应该是目前市场上唯一一家专注于形态分析的仪器公司。 /p p strong   仪器信息网:贵公司在形态分析仪器及方法方面有哪些创新性的进展?其独特的优势有哪些?目前仪器及方法的市场应用情况如何?最典型的用户应用案例是? /strong /p p strong   许权辉: /strong 谱临晟公司一直专注形态分析领域,在形态分析中也积累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并结合广大用户在检测过程中遇到的难点、痛点对仪器进行改造优化,让复杂困难的测试项目变得更加简单快捷,比如: /p p   为应对欧盟EN71-3玩具六价铬和ISO17075-2:2017皮革六价铬,谱临晟公司推出了自主研发的超痕量六价铬分析仪,为各实验室提供灵敏度高(可达ppt级)、分析速度快、抗干扰能力强的解决方案。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12/uepic/8438d5a7-cf25-41c7-879d-a1aa5e0ca9b2.jpg" title=" 02.jpg" alt=" 02.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图1 左图为超痕量六价铬分析仪,右上图为传统IC-UV法测定六价铬的色谱图,右下为超痕量六价铬分析仪的色谱图,浓度均为0.1ug/L。 /strong /p p   为应对GB5009.11食品中无机砷,谱临晟公司推出了具有灵敏度高、分析时间短、试剂消耗少的形态分析仪ELSPE-2。ELSPE-2兼容性非常强大,既可与原子荧光组成LC-AFS,满足国标第一法,又可以与ICPMS组成LC-ICPMS,满足国标第二法。这些解决方案具有丰富的形态分析应用场景,很受疾控、食检、商检、农检以及第三方实验室的欢迎。 /p p   最典型的用户包括:SGS、天祥的全国多个实验室,广东省海关、广东省疾控、广东省食品检验所、广电计量等等。仪器网前段时间的报道《玩具六价铬欧盟出新规 形态分析难点如何破解——访天祥中心化学实验室总经理黄山梅》,里面提到的六价铬和无机砷检测方法,就是采用我们的仪器和方案。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12/uepic/6974821b-c45e-48a1-a3d5-459d51d4c5c2.jpg" title=" 03.jpg" alt=" 03.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图2 谱临晟对LC-AFS测定砷形态的改进,上图为改进前,下图为改进后,As(III)、DMA、MMN、As(VI)的浓度均为5ug/L. /strong /p p   在仪器研发的过程中,谱临晟也申请了一系列的专利,包括:一种自动切换原子荧光总量模式和形态模式的进样系统(专利号:ZL201621412700.2) 一种用于原子荧光光谱仪的进气系统(专利号:ZL201620345082.8) 一种用于LC-ICPMS检测样品中痕量六价铬的试剂盒及六价铬的检测方法(ZL201310047715.8 ) 一种用于ICP-OES/ICP-MS的进样装置(专利号:ZL201620846434.8) 一种新型旋流雾化及氢化一体装置(专利号:ZL201520588682.2)名称:一种原子荧光光度计元素总量测量的进样装置(专利号:ZL201721721481.0)等。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形态分析标准迭出 仪器市场蓄势待发 /strong /span /p p   采访中,我们发现,谱临晟对相关标准进行了深层次的解析,不仅针对这些标准开发了相对应的仪器,而且还参与了相关标准的起草工作。据许权辉介绍,环保部《HJ977-2018水质 烷基汞的测定吹扫捕集气相色谱-冷原子荧光光谱法》将于2019年3月1日实施,该标准的实施或将带来相关仪器市场的爆发增长。而谱临晟主编的皮革中六价铬的国标,也将对质检、海关、大型的皮革厂等单位的仪器需求产生重要的影响。 /p p strong   仪器信息网:您如何看待形态分析仪器市场的需求和现状? /strong /p p strong   许权辉: /strong 从市场容量看,与传统的光谱、色谱相比,目前形态分析仪器的市场要小得多,可以说一个刚起步的新兴市场。不过,同时我们也看到,最近几年,随着形态分析的标准越来越多,这个小市场正在快速增长。以液相-原子荧光联用仪分析食品行业的无机砷为例,2014年以前几乎无人关注,现在已经有超过千台的市场保有量。还有不少客户,觉得原有的仪器已经不能满足要求,希望采购的新仪器简便好用、方法配套完整、在最短时间内获得可靠数据。这些都是市场的增长点。 /p p strong   仪器信息网:与形态分析相关的法规和检测标准有哪些?有哪些最新进展? /strong /p p strong   许权辉: /strong 早些年,形态分析大部分停留在实验室研究的阶段,并没有成为我们日常分析检测的项目。但是现在情况不一样,形态分析已经成为很多实验室日常必检的项目,并且已经有很多标准法规强制检测的项目。例如,测试六价铬的标准有欧盟的EN71-3:2013(针对玩具)、ISO 17075-2:2017(针对皮革)、SN-T 2210-2008(针对保健食品) 针对食品中无机砷的标准有GB 5009.11:2014 甲基汞/烷基汞的标准有GB 5009.17:2014(针对食品甲基汞)和HJ977-2018(针对环境水质),这几个标准应该是大家接触最多的,也有不少化学分析人员是因为这几个标准才被迫了解形态分析。 /p p   2018年5月17日,欧盟官方发布法规(EU)2018/725,修订玩具安全指令2009/48/EC附件II第三部分的第13项玩具中六价铬的迁移限值,将可刮取的玩具材料中六价铬的迁移限值由0.2mg/kg降至0.053 mg/kg 2018年11月13日,环保部发布了HJ977-2018,对水质的甲基汞分析采用吹扫捕集/气相色谱-冷原子荧光光谱法。这是今年影响较大的形态分析的法规/标准更新。大家比较关心的是面对新的标准、新的法规,实验室是否具备了应对的措施,是否具备检测形态分析项目的能力,会对日常分析测试会带来什么挑战。 /p p   在科研方面,形态分析也很热,很多单位在做砷形态、锑形态的基础性研究工作,为土壤砷污染、锑污染修复指明方向 此外,现在富硒食品也是公众关注的热点,由此对硒形态的研究也很多。 /p p strong   仪器信息网:据了解,贵公司是将要发布的皮革中六价铬的国标的主编单位,请您介绍下该标准的制定情况,以及该标准的实行将会对皮革行业和相关检测机构产生哪些影响? /strong /p p strong   许权辉: /strong 皮革中六价铬一直是皮革行业比较头疼的问题,出口的皮革制品因为六价铬超标而被召回的案例大概占化学原因召回的1/3。皮革中六价铬在测试的时候有两个难点,一是前处理容易转化,二是容易存在颜色干扰,因此容易出现同一个样品在不同实验室测试,结果差异很大的情况,这也是产生召回事件的原因之一。 /p p   对皮革六价铬测试时,在溶液提取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有颜色迁移到提取液中,按照原来的标准ISO 17075和GB/T22807-2008,用紫外分光光度的方法,对于有颜色的样品必须脱色,这个过程费时费力,对操作人员的要求很高,容易引入误差,所以颜色干扰严重的样品较难得到可靠的数据。因此,国际标准化组织在去年把ISO 17075修订为ISO 17075-2:2017,增加了柱后衍生色谱法,以应对有颜色干扰的样品。 /p p   基于这个背景,我们国家的检测标准也做了相关修订,以便和国际接轨。我们一直在研究、改进六价铬检测的技术,尤其是在提高方法灵敏度、解决颜色干扰和提高数据可靠性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也非常荣幸的获得了起草国家标准《皮革和毛皮 化学试验 六价铬含量的测定:色谱法》的机会。这个标准的推行,提供了一个可靠的检测手段,会对我们皮革制品的质量把控产生积极的影响,也有利于降低出口皮革制品的召回风险。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探索技术输出道路 或成为仪器行业的“隐形冠军” /strong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对谱临晟而言,全公司18人,研发和生产就有10人,销售是其短板。为了公司的发展,谱临晟也在探索一条技术输出的道路。鉴于目前竞争对象少,合作机会多的态势,通过技术合作,打造仪器行业的“隐形冠军”或许是谱临晟的一个发展方向。 /span /p p strong   仪器信息网:您认为谱临晟的竞争力在哪里? /strong /p p strong   许权辉: /strong 对一个创业公司来说,初创团队是它的核心。我们团队的核心成员的经历和我类似,都是原来在Perkinelmer、Agilent、Thermo等公司工作超过10年的技术骨干,并且工作重心一直在形态分析的领域。在自己熟悉的领域做创新,会更有底气。 /p p   我们认为公司的创新力来自于两个方面,首先是发现,只有贴近用户才能发现真正的需求,并找到研发的目标和方向 然后是原理的深入思考和动手试验,如果可行,就持续迭代改进,直到达到预期效果为止。 /p p   我们的注册商标是Prin-Cen(音译是谱临晟),取的就是Principle Centered,以原理为中心和以思考为出发点。我们对仪器研发和方法开发会有更深刻的理解,对市场的触角更敏锐,了解客户的痛点,并且有能力研发新的方案来解决这些痛点,这是我们的核心竞争力。 /p p strong   仪器信息网:谱临晟下一步在市场和产品方面有何打算? /strong /p p strong   许权辉: /strong 我们在市场推广方面其实做的很少,都是靠客户的口碑相传,或者客户在偶然的机会接触到我们的仪器,试用后觉得不错,然后决定购买。今后我们会适当加大市场推广。当前,我们在广州和南京都设立了客户体验中心,让更多的客户可以亲身体验技术进步给形态分析带来的便利。 /p p   同时,我们也意识到我们的强项在技术和研发,而不是销售,因此我们也在探索一条技术输出的道路。由于形态分析是一个刚起步的细分领域,市场上和我们直接竞争的对手很少,反而潜在的合作伙伴非常多。不少仪器同行在了解我们的产品和技术以后,提出了技术合作的意向。目前我们已经帮助其中的3家企业设计仪器、开发软件和小批量试产。 /p p   值得一提的是,我们自主开发的Easy Spec形态分析(色谱/时间分辨)工作站,界面友好、结构严谨、数据可追溯,已经得到不少同行的青睐,并且已经有几家色谱生产商和流动注射生产商采用。或许以后会出现这样的情景:用户在做分析测试的时候,尤其是形态分析的时候,他并没有看到Prin-Cen的logo,但实际上他使用的正是Prin-Cen的技术。按现在网络上流行的说法,将那些在细分行业里面把技术做精做深的中小型企业称为“隐形冠军”,我们也希望通过10年或20年的努力,成为仪器行业的“隐形冠军”。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12/uepic/b0b7f093-6a15-4c2f-b6c7-c4defac46ef9.jpg" title=" 04.jpg" alt=" 04.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图3 Easy Spec形态分析工作站,也可用于色谱或者流动注射、激光烧蚀等其他时间分辨的分析项目 /strong /p p strong   仪器信息网:您认为谱临晟当前面临的最大困难或挑战是什么?希望借助“创新100”项目,获得怎样的资源或帮助? /strong /p p    strong 许权辉: /strong 我们目前最大的挑战是如何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加入我们团队。招人难可能是中小企业共同的难题。形态分析虽然是个细分领域,但是仪器产品所用到的技术涵盖了光谱、色谱、质谱,是光学、化学、自动化控制、信息科学、电磁、材料、机械加工、软件工程等多个学科交叉的结果,跨专业的人才本来就少,招聘就显得更难了。此外,我们在市场推广上的力度不足,也迫切需要建立一支销售团队,也需要大量的销售型人才。 /p p   我们希望借助“创新100”项目,让更多人了解形态分析,了解Prin-Cen,了解我们的产品和技术 同时也希望更多有志在仪器行业发展的朋友,特别是对形态分析感兴趣的朋友,加入我们,和我们一起深耕细作。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12/uepic/59d98406-d965-475a-aff2-1630d527371f.jpg" title=" IMG_0617.JPG" alt=" IMG_0617.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拜访合影 /strong /p p strong /strong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附:国产仪器腾飞行动“创新100”介绍 /span /strong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为秉承“国产科学仪器腾飞行动”宗旨,在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的指导下,仪器信息网于2018年启动“国产科学仪器腾飞行动”之“创新100”项目,筛选一批具备自主创新能力的中小仪器厂商,通过公益性的报道、走访、调研,在企业发展的关键时期“帮一把”,助力国产仪器中小厂商腾飞发展。 /span /p p strong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一、“创新100”入选标准 /span /strong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1) 企业主营业务为科学仪器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2) 企业主营产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具备创新性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3) 企业总部设在中国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4) 企业科学仪器产品的年产值在3000万元以下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5) 企业需是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中国仪器仪表学会、仪器信息网会员之一。 /span /p p strong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二、“创新100”申报流程 /span /strong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国产仪器腾飞行动“创新100”筛选流程包含以下环节:企业在线申报——企业创新能力审核——公益报道服务——线下资源对接——最具成长潜力企业评选。 /span /p p strong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三、“创新100”报名方式 /span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12/uepic/4a67beeb-c036-4d33-8214-14dfca2c1615.jpg" title=" 5cf2f7a3-00ba-4337-9397-757ac92a4d3b.jpg" alt=" 5cf2f7a3-00ba-4337-9397-757ac92a4d3b.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color: rgb(255, 0, 0) " 扫描二维码填写申请表,完成“创新100”预报名。 /span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更多相关内容请点击进入专题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strong a href=" https://www.instrument.com.cn/zt/chuangxin100" target=" _blank" style=" color: rgb(255, 0, 0)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 《“创新100”助力国产腾飞》 /a /strong /span /span /p
  • 得利特自动减压蒸馏测定仪完成创新升级
    在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由于我国的人口数量在逐渐递增,导致人们生产、生活所需的能源量也在逐渐递增,从而推动了我国石油行业的稳定发展以及石油产品的多样化。通过对石油相关产品的分析,能够了解石油以及石油产品的理化性质和成分组成。目前,我国常用的石油检测技术会浪费大量的检测时间,并且会降低检测结果的精zhun性。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仪器分析技术也得到了技术的创新和改革,从而提高相关检测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得利特(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紧追科技发展步伐,不断创新研发油品分析仪器,近日我公司新升级一款燃料油检测仪器-自动减压馏程测定仪. A2004自动减压蒸馏测定仪适用标准GB9168-1997《石油产品减压蒸馏测定法》(等效ASTM D1160标准),用于检测部分或全部蒸发的石油产品沸点的专用仪器。仪器特点 1、智能加热管理系统,确保蒸馏速率符合实验方法要求。记录点用户自行设定: 用户可设定记录对应温度的回收体积 用户可设定记录对应回收体积的温度 自动记录国标规定的记录点五种实验结束方式: ① 终点结束:检测到终馏点时结束实验②干点结束:检测到干点时结束试验③温度结束:根据用户设定的温度值结束实验,并打印输出。④体积结束:根据用户设定的体积值结 束实验,并打印输出。⑤键盘结束:按退出键结束实验,并打印输出2、配备内部时钟,无需输入实验日期,有效使用年限95年。技术参数• 显示方式:6寸256色彩色液晶屏幕中英文显示• 试验范围:室温~400℃ 分辨率:0.1℃• 温度检测:特制铂电阻(Pt100)传感器• 馏出速度:2~9mL/min• 冷凝管:控温范围:室温~90℃任意设定• 接受室:控温范围:室温~80℃任意设定• 液体测试:红外光电检测• 冷 阱:制冷温度:-40℃ • 制冷方式:压缩机制冷(丹佛斯压缩机)• 减压控压:范围:130Pa~6.7kPa任意设定   精度:(kPa±0.01)1kPa 1%• 功 率:2200W • 蒸馏功率:1000W • 炉体冷却:强制性风冷• 电 源:AC220V 50/60Hz • 外形尺寸:850mm×980mm×500mm• 使用环境:-10℃~+30℃,相对湿度≯70升级点: 仪器采用MCS-51系列单片机作为系统控制核心,彩色液晶显示屏幕,中文菜单人机对话,向导式操作,测定过程全部自动化。根据测定需要设置循环冷却水和接受室的恒温温度及所需的减压压力,自动控制蒸馏速度和恒定的蒸汽减压压力、冷却循环水温度和接受室温度。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