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光电子学

仪器信息网光电子学专题为您整合光电子学相关的最新文章,在光电子学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光电子学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光电子学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光电子学话题讨论。

光电子学相关的资讯

  • 光电子学和超快诊断技术专家牛憨笨院士逝世
    讣 告     我国杰出的光电子学和超快诊断技术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原深圳大学光电子学研究所所长,光电工程学院名誉院长牛憨笨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16年7月4日15时30分在深圳逝世,享年76岁。  牛憨笨院士是我国电子光学理论和变像管诊断技术研究领域的杰出代表之一,在变像管超快诊断领域取得了骄人的成就,为我国地下核试验、激光核聚变、光化学、光生物学、凝聚态物理、激光技术等研究领域提供了多种超快图像信息获取手段。他设计并负责研制成功了我国第一个获得重大应用的静电聚焦、静电偏转通用变像管,创建了动态电子光学理论,负责研制成功的九种变像管和七种变像管相机,打破了西方对我国的禁运,并使我国超快诊断技术跻身世界前列,为国防建设及核聚变新能源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  牛憨笨院士把毕生精力献给了他所钟爱的光电子学事业。他的逝世是国家科技界的重大损失,对此我们表示沉痛的悼念和深切的缅怀!  牛憨笨院士的遗体告别仪式定于2016年7月8日(星期五)上午10:00,在深圳沙湾殡仪馆大礼堂举行。  谨此讣告。  牛憨笨院士治丧领导小组  2016年7月4日牛憨笨院士治丧领导小组联系方式:  电话:0755-2673 2931  手机: 13590338161 黄薇  15820442954 杨强  E-mail:longway@szu.edu.cn  yq641020@163.com
  • 首都师大太赫兹光电子学重点实验室项目通过验收
    11月28日,教育部组织专家在首都师范大学召开了太赫兹光电子学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建设项目验收会议。验收专家组由南京大学吴培亨院士任、天津大学姚建铨院士、上海微系统所曹俊诚研究员、紫金山天文台史生才研究员、西安光机所范文慧研究员、中山大学王雪华教授、北京大学李焱教授七位专家组成。教育部科技司李武处长主持了验收会,北京市教委科研处赵胤慧处长和科技处主管翟昊同志代表共建单位参加会议。首都师范大学常务副校长宫辉力、科研处副处长赵云云代表依托单位参加验收会,太赫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杨国桢院士,物理系领导张存林教授、朱一心教授以及实验室张岩研究员、赵国忠教授等骨干教师出席了会议。   张岩研究员介绍了实验室在研究成果、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开放交流、平台建设和运行管理等方面取得的成果,重点介绍太赫兹波谱学、太赫兹成像、太赫兹和红外无损检测、太赫兹与物质相互作用四个研究方向所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随后专家组和与会领导现场考察了实验室。   经过认真讨论,专家组一致认为实验室在上述四个研究方向开展研究,定位准确,在基础研究方面的工作细致精彩,在应用研究方面的工作发展空间巨大,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研究工作,取得了相当大的进步。同时承担了包括973课题、863课题等多项国家级课题,在论文发表、专著出版、发明专利申请等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成果,圆满完成了建设任务,专家组一致同意通过验收。同时,专家组还建议实验室进一步凝炼研究方向,突出特色,加大高水平人才培养与引进力度,向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行列迈进。
  • 首都师大太赫兹光电子学重点实验室项目通过验收
    11月28日,教育部组织专家在首都师范大学召开了太赫兹光电子学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建设项目验收会议。验收专家组由南京大学吴培亨院士任、天津大学姚建铨院士、上海微系统所曹俊诚研究员、紫金山天文台史生才研究员、西安光机所范文慧研究员、中山大学王雪华教授、北京大学李焱教授七位专家组成。教育部科技司李武处长主持了验收会,北京市教委科研处赵胤慧处长和科技处主管翟昊同志代表共建单位参加会议。首都师范大学常务副校长宫辉力、科研处副处长赵云云代表依托单位参加验收会,太赫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杨国桢院士,物理系领导张存林教授、朱一心教授以及实验室张岩研究员、赵国忠教授等骨干教师出席了会议。   张岩研究员介绍了实验室在研究成果、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开放交流、平台建设和运行管理等方面取得的成果,重点介绍太赫兹波谱学、太赫兹成像、太赫兹和红外无损检测、太赫兹与物质相互作用四个研究方向所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随后专家组和与会领导现场考察了实验室。   经过认真讨论,专家组一致认为实验室在上述四个研究方向开展研究,定位准确,在基础研究方面的工作细致精彩,在应用研究方面的工作发展空间巨大,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研究工作,取得了相当大的进步。同时承担了包括973课题、863课题等多项国家级课题,在论文发表、专著出版、发明专利申请等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成果,圆满完成了建设任务,专家组一致同意通过验收。同时,专家组还建议实验室进一步凝炼研究方向,突出特色,加大高水平人才培养与引进力度,向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行列迈进。
  • 钢研纳克与清华大学微纳光电子学实验室就电子发射源技术展开合作
    2023年3月30日,昆山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秦珊珊、科技局局长顾利华、钢研纳克江苏检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长杨植岗、副总经理袁良经一行来访清华大学微纳光电子学实验室,就新型自由电子发射源技术项目举行签约仪式。钢研纳克江苏检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介绍了一种用于电子显微镜中的先进光致电子发射源的技术指标及产业化前景。实验室刘仿教授介绍了光致电子发射源技术、自由电子辐射等研究现状,张巍教授介绍了开展更广泛合作的模式。未来双方将共同开展先进光致电子发射源研究工作,该电子源可以用于高时间分辨率的电镜观测,并大大减小电子能散、提升成像分辨率。该技术未来有望大大推进超快电镜的产业成熟度,用于材料原位观测、化学反应过程监控等。
  • 卓立汉光荣获邀参与第十九届全国激光技术与光电子学学术研讨
    第十九届全国激光技术与光电子学学术会议(LTO2024)将于2024年6月21-24日在上海召开。届时,卓立汉光将应邀参会,期待与您相约在此,共同探讨学术前沿!关于会议全国激光技术与光电子学学术会议(LTO)是由中国激光杂志社发起并主办的激光及相关领域的高水平中文学术会议。会议旨在推进我国激光及相关领域学术的进步和发展,促进激光技术交流,为国内激光学术交流提供专业的平台。本次大会将邀请我国激光与光电子领域知名专家、学术带头人作专题报告,并开辟高水平分会场,大会将共同探讨激光与光电子技术领域最新发展动态,促进激光与光电子领域产学研紧密结合。会议时间 - 2024年6月21日-24日会议地点 - 上海产品推荐光谱与成像产品Omni-iSpecT透射式成像光谱仪HiperS系列全焦面影像校正光谱仪IsCMOS像增强型相机分幅相机工业光电与精密机械光学元件&调整架光学平台电动滑台手动滑台纳米压电位移台*以上为卓立汉光部分产品激光与测量产品激光光束分析仪激光功率计表头*以上为先锋科技部分产品
  • 访天津大学精密仪器与光电子学院院长曾周末
    作为任课教师,他注重教学内容的更新与教学方法的改革 作为学院&ldquo 一把手&rdquo ,他坚持改革创新教育理念,全方位搭建人才培养平台。他就是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天津大学精密仪器与光电子学院院长曾周末。   52岁的曾周末拥有的众多头衔和荣誉,比如教育部高等学校仪器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理事,获得过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省部级教学成果一等奖等等。而他最在乎的还是2008年获得的天津大学首届&ldquo 我心目中的好导师(十佳)&rdquo 这个荣誉。得到学生的尊重和好评,是曾周末&ldquo 教书育人&rdquo 最大的收获。   学生周南说,曾老师擅长将枯燥抽象的学科内容与日常生活相联系,轻松幽默的授课方式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周南:&ldquo 在《信号与系统》那门课中,公式和理论很多,难理解,曾老师一上课就问:电影中汽车的轮子为什么往后转?他就先给我们放个影片片段,把这些生活中经常遇到的、但从来没有想过的现象提出来,那学完这节课,你马上就知道答案,非常吸引人。虽然有时候跟曾老师学习很苦、很累,但收获很大,这才是真正的研究型大学教学。&rdquo   &ldquo 相比国外一流大学的学生,我们不少学生存在着学习动力不足、学习时间投入不够的问题。&rdquo 曾周末认为,这与教师精力分配不合理、教学投入不足相关,而这背后更深层次的原因,应该是当前的评价导向和评价方法出了问题。   作为国家教育体制改革的17个试点学院之一,曾周末坚持问题导向,带领全院师生引入&ldquo 主动实践&rdquo 理念。   曾周末:&ldquo 我们推出了课程质量提升计划,一是细化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和要求,提高学习挑战度,强化师生互动,重视实践能力训练 二是加大激励力度,让倾心投入教学的老师不吃亏,激发教师队伍活力 三是针对教学评价这一难点,我们转换视角,通过学生对自己学习收获的评价来评估教学效果。&rdquo   科研是教学的基础与保证。曾周末在繁重的教学与管理工作之外,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重大专项等30多个科研任务。比如,他们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套原油长输管道泄漏检测系统,安装应用到我国16000多公里的石油管道上,经济效益超过十亿元。   曾周末说:&ldquo 以前是人工查,效率非常低,我们做的这个系统,依赖管道两端的传感器来感受泄漏的信号,把这变成自动诊断的系统,就知道发生泄漏的地方,对它进行定位,精度达到2%,准确率超过95%。&rdquo   作为国民经济的&ldquo 倍增器&rdquo ,高端仪器行业能带动、影响加工制造等相关产业15倍左右的产值,推动作用巨大 然而,我国食品安全、环境监测分析仪等高端仪器90%以上依靠进口,面对这样的现实,曾周末等专家如鲠在喉、倍感压力,而这正是改革的动力,他们坚信唯有不断改革,才能从根本上改变这一局面。   2014年6月,曾周末积极协调,联合清华大学、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等8家单位,成立测量科学与高端仪器协同创新中心,将国内仪器专业领域的优秀人才聚集起来,明确研究方向,集中力量,攻坚克难。曾周末说:&ldquo 这个协同创新中心成立后,聚集了国内近百位尖端人才,它的牵引作用非常大的。像叶生华院士带领的团队做的《室内空间测量定位系统》开发工作,现在就是世界水平的。比如飞机、汽车这类超大尺寸对象的测量工作,以前都是国外企业垄断,现在我们通过协同创新,集中优势,开发自己产品,国外名牌公司用14天测的数据用不了,我们半天就能完成,性能达到世界先进水平。&rdquo   作为教育改革者,如何承担起历史和时代所赋予的重任?在全球坐标体系中谋划发展呢?曾周末有着自己的思考。   曾周末:&ldquo 改革的核心还是理念的问题,要有创新性就要具有比较强的批判精神,我们的老师要适应这种需求,通过我们的努力,让学生具有这种能力,才可能面对社会挑战!改革还在进行时,我们还面临着理念和体制方面的障碍。但国家正进行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以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对中国高等教育的未来有信心,对建设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有信心!&rdquo (
  • 滨松中国将参加第11届国际光子与光电子学会议(POEM 2018)
    第11届国际光子与光电子学会议将于2018年10月31日至11月3日在中国武汉华美达光谷大酒店举行,滨松中国将参加本次会议。POEM 2018将有两个会议主题:光电器件和集成(OEDI)和光子能源(PFE),涉及光电器件及集成等方面。滨松将在会议期间展示空间光调制器及相机在涡旋光领域的应用,欢迎您届时莅临,咨询交流。 滨松InGaAs相机滨松LCOS-SLM空间光调制器
  • 网络讲座预告——有机电子学中纳米材料的光谱型椭偏表征
    HORIBA Scientific将于9月11日上午1:30举办&ldquo 有机电子学中纳米材料的光谱型椭偏表征&rdquo 免费网络讲座,欢迎大家届时参加。 有机电子学是一门新兴技术,正广泛应用于有机光伏(OPVs)、有机发光二管(OLEDs)、有机晶体管(OTFTs-传感器)和生物传感器等产品。 HORIBA Scientific邀请了希腊亚历士多德大学有机电子研究组组长Argiris Laskarakis博士作为本次讲座的主讲者。讲座将围绕柔性有机电子器件中的纳米材料的光学表征展开讨论,例如柔性OPVs。此外,还会讨论在Roll-to-Roll(R2R)系统上实现在线椭偏系统、实时分析柔性PET衬底上印刷的纳米薄膜的光学常数和和厚度形貌等内容。 作为拥有有近200年发展历史的光学光谱专家,HORIBA Scientific的椭圆偏振光谱仪可广泛应用于显示(TFT/OLED等)、光学镀膜、半导体、光电子、太阳能、纳米及生物技术等领域。与此同时,HORIBA Scientific也通过此类技术交流会不断与各领域的研究者进行深度合作,始终为科研及工业用户提供先进的检测和分析工具及解决方案。 您可以通过新浪官方微博来关注HORIBA Scientific新的动态,也可以通过以下邮箱与工程师进行技术交流:info-sci.cn@horiba.com
  • 超导与生物电子学中德联合实验室揭牌
    王曦和Andreas Offenhaeusser为联合实验室揭牌 10月21日,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德国尤利希研究中心(Forschungszentrum Jülich)生物与纳米系统研究所(Institute of Bio- and Nanosystems, IBN-2)超导与生物电子学联合实验室揭牌仪式在中科院上海微系统所举行。上海微系统所所长王曦院士、尤利希研究中心生物纳米系统研究所所长Andreas Offenhaeusser教授为联合实验室揭牌。来自美国、德国、日本、印度等国家的超导应用专家及我国知名学者吴培亨院士等专家,以及上海微系统所相关人员参加了揭牌仪式。 超导与生物电子学联合实验室是在中科院副院长江绵恒和尤利希研究中心董事会副主席Achim Bachem的关心和推动下成立的。揭牌仪式上,王曦和Andreas Offenhaeusser分别宣读了江绵恒、Achim Bachem发来的贺信,回顾了上海微系统所与尤利希研究中心的合作发展历程。 上海微系统所与尤利希研究中心在学术交流、人才培养等方面有着长期而紧密的合作。2008年和2010年成功地举办了第一届和第二届双边学术交流研讨会。上海微系统所已派遣七名研究生前往尤利希研究中心开展联合培养。此次成立的国际联合实验室,将推动双方在生物电子学和超导器件、电路及应用等方面开展更加深入的合作。 由上海微系统所主办的第二届超导器件前沿应用研讨会于揭牌仪式后举行。
  • 上科大团队在磁子电子学研究中取得突破性进展
    近日,上海科技大学物质科学与技术学院陆卫教授课题组在光子-磁子相互作用及强耦合调控方向取得重要进展。研究团队首次在铁磁绝缘体单晶中发现了一种全新的磁共振,命名为光诱导磁子态,此项发现为磁子电子学和量子磁学的研究打开了全新的维度。研究中揭示的新型磁子强耦合物态,能极大改变铁磁单晶的电磁特性,为光子与磁子的纠缠提供新的思路,这对推动磁子在微波工程和量子信息处理中的应用具有重要作用。该成果发表于物理学领域旗舰期刊《物理评论快报》(Physical Review Letters)。   芯片的研发主要遵循着摩尔定律,即每18个月到两年间,芯片的性能会翻一倍。然而,随着人类社会逐渐步入后摩尔时代,一味降低芯片制程受到了“极限挑战”。处理器性能翻倍的时间延长,“狂飙”的发展势头遇到了技术瓶颈。在市场需求驱动下,人们迫切需要“新鲜血液”的注入,来激活低功耗、高集成化、高信息密度信息处理载体的出路。基于磁性材料发展建立的自旋电子学以及磁子电子学发展迅猛,为突破上述限制提供了出路。   宏观磁性的起源主要是材料中未配对的电子。电子有两个基本属性:电荷与自旋。前者是所有电子器件操控的对象。利用电子电荷属性发展的微电子器件,已经引发了信息产业的革命。   然而,面对难以抑制的欧姆损耗,以及信息产业对更高密度存储和先进量子计算的渴求,人们迫切希望进一步利用电子自旋作为信息载体,发展自旋电子学器件,进而继续推动信息技术的发展。   尤其是磁性绝缘体中的自旋,它们能够完全避免传导电子的欧姆损失,充分发挥自旋长寿命、低耗散的优势,因此对于开发自旋电子学器件意义重大。   磁子态是电子自旋应用中的核心概念,它是磁性材料中的自旋集体激发。它不仅可以高效传递自旋流,还可以与不同的物理体系,例如声子、光子、电子等,发生相互作用,进而重塑材料的声光电磁等物性。   此外,磁子还可以与超导量子比特相互作用,在量子信息技术中发挥重要作用。正是由于这些性质与应用潜力,近年来关于磁子的研究引起国际学界的高度关注,磁子电子学、量子磁电子学等新兴领域相继诞生。   铁磁绝缘体单晶球中的磁子态,最早于1956年由美国物理学家Robert L. White和Irvin H. Slot Jr.在实验中发现。根据他们的实验结果,同一年L. R. Walker给出了磁性块体空间受限磁子态的数学描述,称为Walker modes。   在随后长达70年中,块体磁性材料中研究的磁子态几乎都属于Walker modes范畴。陆卫教授团队的发现突破了这一范畴,发掘了新的磁子态。在低磁场下,铁磁绝缘体单晶球在受到强微波激励时,内部的非饱和自旋会获得一定的协同性,产生一个与微波激励信号同频率振荡的自旋波(图(a)),该自旋波可被称为“光诱导磁子态(pump-induced magnon mode, PIM)”。   光诱导磁子态如同一种“暗”态,无法按传统探测方法直接观测,但可通过其与Walker modes强耦合产生的能级劈裂被间接观察到(图(b))。   光诱导磁子态的有效自旋数受激励微波调控,因此当改变激励微波的功率时,耦合劈裂的大小会按照功率四分之一次方的关系变化(图(c)),展现出和常规Autler-Townes劈裂不一样的功率依赖关系。   此外,研究团队还发现光诱导磁子态具有丰富的非线性,这种非线性会产生一种磁子频率梳(图(d))。相较于微波谐振电路中产生的频率梳,这一绝缘体中产生的新型频率梳不存在电子噪声,因此有望在信息技术中实现超低噪声的信号转换。图(a)光诱导磁子态原理示意图,(b)光诱导磁子态的强耦合色散图,(c)强耦合劈裂随微波激励功率的幂次关系, (d)光诱导磁子非线性效应引发的纯磁子频率梳   “常规磁子强耦合态依赖于谐振腔才能构建,当谐振腔换成开放器件,众所周知强耦合特征会悉数消失。我们则摆脱了这一依赖,通过外加微波诱导,即可产生磁子强耦合态。这样的开放边界下的耦合态有望像乐高一样有序组合,获得丰富的功能性。”团队负责人陆卫教授表示,“频率梳就像是一把游标卡尺,能够精准的测量频谱上的风吹草动。利用这个原理,光频梳在原子钟、超灵敏探测中展现了令人惊叹的精度。我们发现的频率梳在微波频段,这是雷达、通讯、信息无线传输使用的频段,可以预测我们的频率梳必然能在这些领域中发挥作用。”   本项研究工作由上海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和华中科技大学三家单位共同完成,上海科技大学为第一完成单位。论文第一作者是上科大物质学院助理研究员饶金威,通讯作者是上科大物质学院陆卫教授、中科院上海技物所姚碧霂副研究员和华中科技大学于涛教授。
  • 核探测与核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通过验收
    11月14日,国家科技部组织专家在北京召开了依托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建设的“核探测与核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验收会。科技部、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和中国科大领导以及实验室骨干等30余人参加了会议。   实验室主任王贻芳研究员首先介绍了实验室两年来在平台建设、项目研究、人才培养与队伍建设等方面所做的主要工作以及实验室未来工作规划。实验室以核探测技术与核电子学为主题,紧密围绕国家核与粒子物理研究前沿开展粒子探测与电子学方法与技术研究,在先进核探测技术、前端电子学、大容量数据获取与处理系统三大研究方向取得了重要成果和阶段性进展。实验室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也取得成效,新增中组部万人计划等各类创新人才11人,组成了一支专业合理、以中青年为主的科研队伍。在主管部门、依托单位的大力支持下,实验室充实和完善了多个研究创新平台,为实验室长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科研条件。   专家组认真听取了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建设总结汇报,查阅了实验室建设验收申请报告,审查了相关佐证材料,现场考察了高能所部极低本底测量实验室、RPC实验室、半导体探测器实验室、光电倍增管研制实验室,并观看了科大部视频材料。专家组高度肯定了实验室取得的成果,认为实验室圆满完成了建设计划任务书规定的任务,实现了建设目标,一致同意通过验收。
  • 第二十一届全国核电子学与核探测技术学术年会召开
    2023年8月9日至11日,由中国核学会核电子学与核探测技术分会(以下简称分会)主办,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武汉大学、IEEE NPSS Beijing Chapter、核探测与核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承办的第二十一届全国核电子学与核探测技术学术年会在湖北恩施召开。分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魏龙主持会议,中国核学会专项工作部杨骏鹏、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数理科学部物理Ⅱ处处长李会红参加会议并致辞。来自全国各地76个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企事业单位的396名专家学者、科技工作者及研究生参加了会议。   会议特邀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陈和生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刘啸嵩教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杨志研究员、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张家俊研究员分别做了《中国散裂中子源及中子谱仪》《低能区同步辐射-合肥光源及合肥先进光源》《全人体PET/CT促进放射性药物临床转化》《大语言模型分析与多模态大模型介绍》大会报告。来自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清华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西北核技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的14位专家做了大会报告。本次会议共征集会议摘要152篇,其中136篇分别做了分会场口头报告。报告的技术内涵深邃丰富,高度和广度兼备,报告人的讲述深入浅出,深受与会代表们的欢迎。报告的内容反映了分会各专业发展的强劲势头,集中突出地彰显了分会所属各专业发展的高端领衔水平,激发了与会代表们的浓厚兴趣和强烈共鸣。   8月9日晚,召开了分会第十届理事会会议,魏龙理事长介绍了十届理事会成立近一年来的主要工作情况,朱科军副理事长进行了中国核学会专业分会考核评估办法(试行)的宣贯。与会代表讨论了中国科学院大学物理学院的入会申请,就如何做好分会工作进行了积极的讨论,并初步确定于2024年7月在青岛组织召开第二十二届全国核电子学与核探测技术学术年会。   8月10日晚,召开了《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第七届编委会第一次会议,魏龙理事长为新一届编委会欧阳群主编及39位编委颁发了证书。会议就如何推动期刊的健康发展提出了积极的意见和建议。   8月11日,分会党组织组织部分代表前往“叶挺囚居旧址”进行了党建活动。   闭幕式上,分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副所长孙志宇研究员做了大会总结,他表示我国核电子学与核探测技术领域研究水平有了长足的进步,和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大幅缩小,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这个行业,表现出了很高的水平。希望进一步加强同行间的交流沟通。
  • 生物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验收会在南京顺利召开
    2009年1月9日,科技部基础研究管理中心在南京组织召开生物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东南大学)的验收会议。实验室验收专家组由9位国内知名专家组成,组长为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的陈润生院士。科技部基础研究管理中心刘燕美主任、教育部科技司袁润松等出席会议并讲话。   验收专家组认真研读了实验室的建设计划任务书和建设验收申请报告,并通过听取实验室建设报告、现场考察、与实验室固定人员座谈等方式考察实验室的建设情况。一致认为,生物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自2005年3月批准建设以来,瞄准生物电子学的国际发展前沿,形成了生物材料与器件, 生物信息获取和传感, 生物信息系统与应用三个主要研究方向,达到了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计划任务书设定的目标和要求。   实验室在建设期间,承担 “十五”和“十一五”国家重大研究计划、973计划、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85项,承担部省级项目、企业合作项目等28项,到款经费7740余万元。在纳米生物材料与仿生器件、生物芯片技术与应用、高灵敏高通量生物分子检测、全基因组测序技术等方面取得了多项创新性成果。建设期间,发表SCI检索学术论文三百多篇 授权国家发明专利56项,主编和参编了国内外学术论著5部 获得国家和省部级奖励多项,在生物电子学的基础研究方面形成了强的创新能力。   实验室已经形成多学科交叉、结构合理的高水平研究团队,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群体”的延续支持。建设期间实验室新增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长江学者1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4人、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4人,引进具有博士学位研究人员12人,新增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1篇、江苏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3篇。建设期间有1人被聘为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实验室形成了较为完善的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培养机制。   实验室目前拥有3400多平方米的科研与办公集中用房 购置了1840多万元的大型仪器设备 完善了生物(纳米)材料安全性及生物相容性研究、单细胞与单分子研究及检测、微阵列芯片及基因组测序技术研究和应用、微纳结构构建与表征、生物信息分析等研究平台。实验室建设经费全部落实到位、使用合理,完成了建设任务书中的要求。   验收专家组认为,实验室全面完成建设项目计划任务书中所规定的各项任务。
  • 纳米能源所等研发出无栅极摩擦电子学晶体管
    style type=" text/css" .TRS_Editor P{margin-top:0px margin-bottom:12px line-height:1.8 font-family:宋体 font-size:10.5pt }.TRS_Editor DIV{margin-top:0px margin-bottom:12px line-height:1.8 font-family:宋体 font-size:10.5pt }.TRS_Editor TD{margin-top:0px margin-bottom:12px line-height:1.8 font-family:宋体 font-size:10.5pt }.TRS_Editor TH{margin-top:0px margin-bottom:12px line-height:1.8 font-family:宋体 font-size:10.5pt }.TRS_Editor SPAN{margin-top:0px margin-bottom:12px line-height:1.8 font-family:宋体 font-size:10.5pt }.TRS_Editor FONT{margin-top:0px margin-bottom:12px line-height:1.8 font-family:宋体 font-size:10.5pt }.TRS_Editor UL{margin-top:0px margin-bottom:12px line-height:1.8 font-family:宋体 font-size:10.5pt }.TRS_Editor LI{margin-top:0px margin-bottom:12px line-height:1.8 font-family:宋体 font-size:10.5pt }.TRS_Editor A{margin-top:0px margin-bottom:12px line-height:1.8 font-family:宋体 font-size:10.5pt } /style p   近年来,移动互联网和智能终端的快速发展刺激了智能传感技术在人机交互、人工智能和可穿戴设备等领域的研究。同时,由于场效应晶体管具有低成本和大规模化等特点,因而被广泛地应用于电子器件、人机交互和健康监测等领域。但传统场效应晶体管需要通过栅电极接入电信号用于传感和控制,栅电极的制备工艺复杂,容易损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在可穿戴智能器件上的发展。 /p p   2014年,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中科院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首席科学家王中林和研究员张弛率领的研究组,首次提出了摩擦电子学这一新的研究领域,利用摩擦产生的静电势作为门极信号来调控半导体中电传输与转化特性,可以用于信息传感和主动性控制,实现了各种人机交互式功能器件,如机电耦合逻辑电路、触控型电致发光、接触式机电存储、增强型光电转换、智能触摸开关、主动式触觉成像系统、电子皮肤、柔性透明晶体管等。近年来,摩擦电子学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和跟踪研究,成为柔性电子学领域的研究热点。 /p p   近日,该科研团队与清华大学化学系副教授董桂芳团队合作,共同研发出一种无栅电极的柔性有机摩擦电子学晶体管。研究人员利用一个可移动摩擦层,直接与介电层接触起电,实现了对晶体管源漏电流的调控,该器件可用于传感触觉压力和磁场强度,能够实现21%Pa sup -1 /sup 和16%mT sup -1 /sup 的灵敏度,以及优于120ms的响应时间,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耐久性。该器件基于介电层与外部直接接触起电来代替传统栅电压的传感机制,能够有效简化晶体管中栅电极的制备工艺,避免因器件弯曲造成的栅电极损坏,增加其作为传感器的稳定性和耐久性,建立了一种与外界环境刺激的直接交互机制,在人机界面、电子皮肤、可穿戴电子设备以及智能传感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p p   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 em ACS Nano /em 上。 /p p br/ /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 img alt=" " oldsrc=" W020171116586287109024.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1/uepic/bfe1a876-e48c-48ba-a1f0-60df2d550ca4.jpg" uploadpic=" W020171116586287109024.jpg" / /p p   (a) 无栅极摩擦电子学晶体管工作原理示意图。(b) 用于力磁传感的无栅极柔性摩擦电子学晶体管实物图。(c) 力磁传感工作原理示意图。(d) 不同压力下源漏电流的变化。(e) 不同磁场强度下源漏电流的变化。(f) 手指按压传感器控制LED灯亮度演示压力传感。(g) 磁铁接近传感器控制LED灯亮度演示磁场强度传感。 /p
  • 核探测与核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揭牌
    3月12日上午,核探测与核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成立揭牌仪式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举行。中国科大物理学院院长刘万东主持揭牌仪式。   校党委书记许武、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所所长、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王贻芳在揭牌仪式上致辞,对该实验室在6年内由“联合实验室”到“中国科学院重点实验室”再发展为“国家重点实验室”所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高度的评价,并希望两个单位在这个共同创建的平台上,团结合作,使之成为该领域有重要影响力的科研基地。   中国科大王砚方教授代表科大分部的研究人员讲话,衷心希望两个单位做好定位,在团结的基础上凝聚全体科研人员的力量,使之成为该领域的重要学术交流平台。   随后,许武、王贻芳、刘万东和王砚方共同为实验室揭牌。   当天,王贻芳应邀为中国科大近代物理系师生作了“大亚湾中微子实验的新发现”学术报告。王贻芳在报告中谈到,反电子中微子的消失,新的中微子振荡的发现,将对粒子物理学家研究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和建立更基本的理论模型提供更可靠的实验数据,也为未来进行下一代中微子实验提供更坚实的实验基础。
  • 2017十大军工集团组团走进2017光电子中国博览会对接交流
    p   2017年为继续将资本引向技术,将技术推向市场,打造国家级军民融合技术交流与展示平台。在各大军工集团的支持下,第九届光电子?中国博览会整合国内最大军工资源策划了“十大军工集团对接团”的活动。覆盖光电子领域全产业链的军工集团组团走出去,邀请行业应用买家精准对接,给配套企业提供无限的发展商机。 /p p   参与对接团的部分单位有: /p p   国内一流的高强度、高精度挤压材及机械加工生产基地——核兴航材(天津)科技有限公司(军工),依托航材院先进的工艺技术及专利技术,以及公司先进的热挤压加工技术、机械加工技术,积极参与国防军工、大飞机项目及高铁项目等行业所需新材料的研发与生产,项目设计建设产能将达到5500吨。 /p p   铸就了东方红一号卫星、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嫦娥一号卫星等中国航天发展的三大里程碑的航天五院,打造了北京、天津、西安、兰州、烟台、深圳等产业基地,拥有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分系统研制生产、系统集成、总装测试、环境试验、地面设备制造及卫星应用、服务保障等配套完整的研制生产体系。 /p p   西安飞行自动控制研究所是我国航空工业导航、制导与控制(GNC)技术研发中心,集产品设计、开发、生产、服务于一体,用户涉及多个行业和军兵种,技术继承性兼顾“生产一代、改进一代、研发一代、探索一代”的产品谱系。在民用航空、非航空领域积极拓展市场,承担民机装备研制、转包生产、产品维修、地面检测设备研制等业务。 /p p   中航工程集成设备有限公司承载着航空地面支持专用设备的研发、制造、销售及相关工程服务的使命。以军品技术为依托,研发复合材料、热能工程、精密铸造、表面处理、展演展陈等相关业务。 /p p   中国航发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是我国“一五”计划156个重点建设项目之一,是国内唯一面向航空,从事航空先进材料应用基础研究、材料研制与应用技术研究和工程化研究的综合性科研机构,是国防科技工业领域高水平材料研究发展中提供标准化、失效分析和材料数据库等行业服务 拥有7个国家级和10个省部级实验室及中心,具有完整的材料、工艺、检测技术体系,致力于先进材料技术的研发和为客户提供一体化材料解决方案。 /p p   天和防务股份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以连续波雷达技术和光电探测技术为核心的侦察、指挥、控制系统的研发、生产、销售及技术贸易为主营业务的民营高科技军工企业。目前公司承担着国家科技部863计划水下自主探测系统项目3项。产品主要应用于水下环境和资源探测。还可作为军用,形成水下侦听网、水下作战指挥系统等系列产品。 /p p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是国家计划单列的我国唯一的核武器研制单位,主要从事冲击波与爆轰物理、核物理、等离子体与激光技术、工程与材料科学、电子学与光电子学、化学与化工、计算机与计算数学等学科领域的研究与应用,是专业门类齐全、先进设备与技术保障能力相配套的大型科研生产基地。 /p p   第九届光电子?中国博览会在积极筹备更多的对接交流活动。欢迎配套件企业参与,报名热线022-59013420,联系人:王海明。 /p p /p
  • 天美公司参加第四届“生物、有机与纳米电子学”(ISBONE-2021)国际研讨会
    2021年1月8-10日,第四届“生物、有机与纳米电子学”(ISBONE-2021)国际研讨会在南京召开。本次会议由中有机电子与信息显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江苏省有机电子与信息显示协同创新中心以及江苏省生物传感材料与技术重点实验室联合主办。来自省内外各高校、研究机构的生物、有机与纳米电子学领域专家学者共计200余人参加了本次会议。 此次会议重点聚焦有机电子、纳米技术在信息显示、生物传感、太阳能电池等领域的应用。来自海内外的各位专家朋友们探讨合作,共同创新,将行业水平推向更高的境界。天美公司携旗下爱丁堡仪器公司应邀作为赞助商之一,全程参加了本次会议。 会议期间,天美公司受邀作了会议报告,会议报告主要介绍了爱丁堡仪器荧光技术在有机光电及生命科学领域的应用。本次报告不仅加深了新老用户对爱丁堡的荧光技术在有机光电以及生命科学领域的了解,同时也吸引了很多感兴趣的参会老师莅临天美展台进行咨询和讨论。 天美公司作为国内知名的供应商,始终助力于在有机光电以及生命科学领域,提供更多前沿创新技术以及全面可靠的解决方案,做好技术服务,为科研工作保驾护航。
  • 天美公司参加第十四届全国硅基光电子材料及器件研讨会
    2020年9月24日至26日,由南京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浙江大学硅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大学新材料研究院共同承办的“第十四届全国硅基光电子材料及器件研讨会(2020)” 顺利召开,会议的主旨是为在全国硅基光电子学领域从事科研、教学、生产和应用的科技工作者提供一个探讨学术、促进交流的平台,聚焦国内外最新科技进展,探讨急需解决的科学问题以及未来发展方向。  天美仪拓实验室设备(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美公司)应邀作为赞助商之一,全程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期间,天美公司对于用户提出的需求进行相关的解答,也会进一步急用户之所急,进一步的开发出符合用户需求的产品。通过为其两天的会议,天美公司与客户进行了深入的交流,更加深了彼此的相互了解。天美公司作为知名供应商,将在硅基发光材料、结构与器件以及新型硅基光电功能器件的仪器表征应用上,作出进一步的技术升级,服务广大客户,让广大客户得到满意的科研结果,助力其科研发展。
  • 7月,北京!第十四届光电子产业博览会让您清凉一“夏”
    光子学是继电子学、光电子学之后的新兴科学,它主要包含光子器件与光电集成、激光器件与应用、光电探测与传感、光电控制与处理等主要研究领域,被广泛应用于通信、芯片、计算、存储、显示等领域。近年来,光电子技术产业呈现激烈角逐趋势,已经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全球必争之域。根据SPIE统计2022年光子学行业的整体收入将会达到3090亿美元至3250亿美元。同时,从事光电元件生产的企业数量已从2018年的4300家增加到2020年的4842家,市场发展前景巨大。 为助力光电子产业高质量发展,推动行业商贸繁荣。作为当今全球光电子领域较具影响力的年度光电盛会之一,2021年第十三届光电子产业博览会在阔别一年后,将在这个盛夏如期而至!第十四届光电子产业博览会将于2023年7月24-26日在北京国际会展中心再度盛启,希望通过精彩的内容,给您在炎热的夏日带来一丝凉意。 大会亮点 1. 覆盖光电子领域全产业链,聚焦行业应用,为制造商提供新思路及解决方案,终端买家精准对接。2. 依托学会资源带来强大科研购买力,汇聚高校,国家级科研院所,国家重点实验,国家工程中心,技术开发机构3. 将技术推向市场,帮助企业提升技术创新能力,解决新产品开发的关键技术,全新科技服务模式助力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升级。4. 高端论坛聚焦前沿,论坛水准及规模得到业内极大认可,内容覆盖5G技术、芯片技术、智慧感知、激光技术与材料加工、红外技术、智慧驾驶等。来自不同行业专业听众将带来各种应用需求。 “四帮扶”政策,助力企业迎难而上找项目(1)现已成功邀请需求军工研发客户50家,已汇总三、四级配套采购需求300余个。(2)预计还有近100家军工研发客户正在注册报名中,在光博会现场我们将军工研发客户邀请到现场,与产展商对接,释放配套采购需求。(3)组队申报“十四五”及科技委科技创新特区相关项目申报。找市场(1)帮助参展商对接国内汽车制造、轨道交通、航空航天、智能电网、石油石化、安防与公共卫生安全、生物医疗、5G通信等光电子交叉领域应用客户。(2)帮助参展商开拓海外市场,拓展市场领域,辅助实现销量增长。 找资金(1)帮助参展商解决融资难,提供投融资咨询与服务,对接VC和PE投资机构,通过行业背景分析支撑,促成融资合作。(2)辅导制作商业计划书,根据企业特色,突出自身优势,量身定制商业计划书。(3)帮助成长型企业寻找战略/财务投资,如航天资本、中航投资、中车资本,中国电科等基金,快速为企业扩充下游客户。(4)帮助对接上市公司,促成优质成长型企业与创业板、主板上市公司合作,促进收购或优质资源导入。 八大主题展 释放产业新动能激光器与智能制造装备主题展创新科技及实验成果主题展红外技术及应用主题展测控技术与仪器主题展精密光学与测试测量主题展光通信、光传感及物联网主题展微纳制造展区北京国际半导体与5G 应用展览会重要同期活动高峰论坛⸺第八届中国光学工程学会科技创新奖颁奖典礼学术年会:第十一届国际光学与光电子技术及应用研讨会(AOPC 2023)专业研讨会2023无人驾驶未来发展大会增材制造(3D打印)技术与应用发展论坛光电子材料与器件发展论坛红外技术与产业生态创新研讨会红外探测器组件国家标准培训2023中国(北京)高精度光纤传感技术及应用论坛光博会咨询光电子产业博览会组委会服务热线:010-83739885展会网址:http://www.cipeasia.com宣传合作:许女士 010-83739885组织机构【指导单位】中国工程院国家自然基金委中国科协【主办单位】中国光学工程学会欧洲光电产业协会德国工程院德国夫琅禾费研究所俄罗斯激光协会日本光学学会新加坡光学与光子学学会【支持单位】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半导体所北京航天控制仪器研究所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上海理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南京理工大学长春理工大学北京邮电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北京工业大学中国安全防范产品行业协会中国无人机产业创新联盟电磁环境效应产业创新战略联盟工业控制系统产业联盟中国光学工程学会光纤传感技术专家工作委员会中国光纤传感技术及产业创新联盟中国惯性技术学会惯性仪表与元件专业委员会中国计量测试学会运动信息测试专业委员会武汉•中国光谷物联网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下一代互联网接入系统国家工程实验室青岛海信宽带多媒体技术有限公司中国信息通信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中航信托股份有限公司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 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CEE-TPC多通道读出电子学关键技术攻关暨工程转段顺利通过评审
    近日,国家重大科研仪器设备研制项目“低温高密核物质测量谱仪(CEE)”项目级关键技术—“TPC多通道读出电子学”和CEE-TPC分系统转工程阶段评审会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在近代物理所召开。   CEE项目首席科学家许怒研究员,CEE项目总工程师孙志宇研究员,副总工程师余玉洪研究员,中科院高能所李金研究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安琪教授、赵雷教授和杨俊峰副教授,清华大学王义教授、肖志刚教授以及承担研制任务的核电子学、核探测器研究室的项目组成员参加了此次会议。 图1:会议现场   会议期间,项目组成员分别作了“TPC多通道读出电子学关键技术攻关”、“CEE-TPC工程阶段探测器以及电子学方案设计”报告。高计数率、大型时间投影室TPC作为CEE核心探测器之一,用来鉴别带电粒子并测量带电粒子的三维径迹,由于总通道达到一万路以上规模,因此对电子学通道密度及数据带宽提出了更高要求。   项目组根据任务需求,在国内首次引入国际先进的ASIC芯片“SAMPA”,成功研制出新型高密度、低噪声读出电子学系统,有效解决了大型谱仪对电子学高集成度、高速、低功耗的要求。同时取得了以下阶段性结果:电子学系统输入MIP电荷1.4fC时,能量分辨率优于10%;与TPC探测器联合对接后,利用宇宙射线测得读出平面的位置分辨约为462um(σxz=461.6μm),满足了CEE项目的指标要求,也为下一阶段的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会上,评审专家组认为TPC分系统很好地完成了电子学关键技术攻关以及工程样机方案设计的工作,顺利通过评审,并批准转入工程研制阶段。图2:电子学系统在MIP电荷输入时,输出能量分辨测试结果 图3:位置分辨(残差)测试结果:462um
  • “名家芯思维”-硅基光电子集成技术与应用研讨会暨第72期国际名家讲堂
    p   “名家芯思维”-硅基光电子集成技术与应用研讨会 /p p   暨第72期国际名家讲堂 /p p   2018年7月18日至21日,南京 /p p   http://www.csoe.org.cn/html/list_1739.html /p p   一、活动介绍 /p p   汇集行业内全球顶级专家,举办硅基光电子集成技术与应用系列活动,把大规模集成半导体工艺和光电子应用结合,实现高速万物互联。旨在为地区汇智聚力,推动我国硅电子集成技术高速发展,在核心芯片技术领域弯道超车。 /p p   2018年,人工智能是产业发展的热门方向,活动促进人工智能与光电子信息领域的紧密融合和双向驱动,将为光联万物产业生态注入新的基因,为地区发展增添新的动力。邀请国内外知名科学家、行业领袖、产业精英等人共同参与,共话硅光子集成技术的发展趋势,以此来协助地方进行科技资源统筹和前沿产业化技术研究。 /p p   二、组织机构 /p p   主办单位 /p p   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MIITEC) /p p   比利时微电子研究中心(IMEC) /p p   承办单位 /p p   中国光学工程学会、江北新区IC智慧谷 /p p   协办单位 /p p   南京江北新区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 /p p   南京江北新区产业技术研创园 /p p   Luceda Photonics /p p   南京集成电路产业服务中心(ICISC) /p p   三、活动内容 /p p   (一)第72期国际名家讲堂-硅光 /p p   1、活动时间:2018年7月18-19日(周三、周四) /p p   2、活动地点:南京江北新区产业技术研创园腾飞大厦A座5楼 /p p   3、专家:Dries Van Thourhout(比利时根特大学教授) /p p   4、讲堂概况 /p p   涵盖了硅光子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包括光子技术、设计、封装和测试等方面。此外,它还强调了硅光子系统是如何开发和正在向市场过渡的。 /p p   5、讲师介绍 /p p   Dries Van Thourhout /p p   根特大学教授 /p p   根特大学的工程物理学硕士和博士学位。美国新泽西州克劳福德山的贝尔实验室工作两年,致力于InP/InGaAsP单片集成器件的设计、加工和表征。现担任比利时根特大学全职教授,并成为合作UGent-VUB MSc光子课程的主席。 /p p   他的研究重点是集成光子器件的设计、制造和表征,现在在研究电信、数据通信、光互连和传感的应用。已经提交了14项专利,发表和共同撰写了超过200篇期刊论文,其中包括几篇发表在高级期刊上,如自然光子学、自然纳米技术和NANO LETTERS。 /p p   他在所有主要会议的领域(OFC, ECOC, APC, CLEO)提交了关于硅光子学的邀请论文和教程。已经协调了几个欧洲项目(FP6 PICMOS、FP7 WADIMOS、FP7 SMARTFIBER),在更多项目上做出了贡献,并拥有ERC资助(ULPPIC)。2012年,他获得了享有盛誉的“范· 德· 弗拉姆斯学院奖”。 /p p   6、讲堂大纲 /p p   (1)基础知识(波导光学原理、无源元件、有源器件、光纤耦合方法) /p p   (2)技术, 包括包装 (基本CMOS技术步骤硅光子学领域的关键技术挑战、不同类型的硅光子学平台、基本部件性能的测量方法、光纤接口、单光纤和光纤阵列、混合光源集成、热方面) /p p   (3)应用与市场前景 (数据通信、传感) /p p   (4)硅光子学技术的获取 (成本分摊访问模型、可用的技术、如何获取晶圆制造、包装和设计服务) /p p   7、注册费用 /p p   报名截止日期为7月18日 /p p   国信芯世纪南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为本期国际名家讲堂开具发票,发票内容为培训费。请于2018年7月18日前将注册费汇至以下账户,并在汇款备注中注明款项信息(第72期+单位+参会人姓名)。 /p p   付款信息: /p p   户 名:国信芯世纪南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p p   开户行: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南京浦珠路支行 /p p   帐 号:4301014509100090749 /p p   或请携带银行卡至活动现场,现场支持POS机付款。 /p p   (1)注册费用:4600元/期(2天) /p p   (2)芯动力合作单位、中国光学工程学会学员:4140元/期 /p p   (3)学生福利: /p p   全国高校学生(本硕博)参加国际名家讲堂,享受标准注册费半价福利 /p p   全国高校教师(付费注册)可免费携带1名学生 /p p   在南京举办的国际名家讲堂,南京本地学校学生可享受专享注册费:1000元/人 /p p   (4)老学员福利: /p p   凡已付费参加任意一期2018年国际名家讲堂,均可本人半价注册费参加后续6个月内任意一期2018年国际名家讲堂 /p p   报名地址:http://b2b.csoe.org.cn/meeting/show.php?itemid=10 /p p   报名扫描二维码: /p p   (二)IC家园 - 硅光实操(免费参与,审核通过) /p p   1、活动时间:2018年7月20日(周五) /p p   2、活动地点:南京江北新区产业技术研创园腾飞大厦A座5楼 /p p   3、专家:曹如平(Luceda光子公司大中国区负责人) /p p   陈昇祐(Mentor Graphics MEMS、物联网周边器件和硅光子方向负责人) /p p   4、讲堂概况 /p p   可靠并且差异化的硅光设计制作 – 基于IPKISS和Tanner软件的硅光设计上机操作课程 /p p   5、讲师介绍 /p p   曹如平 /p p   Luceda光子公司大中国区负责人 /p p   曹如平博士就职于Luceda Photonics公司(比利时),担任应用工程师和亚洲业务发展经理,致力于帮助集成光电路设计者寻找并实施适当的设计自动化解决方案,以实现高效、可靠、易扩展的芯片设计流程。此前就职于Mentor Graphics公司,并从其与里昂纳米科技研究所(法国里昂中央理工学院)的合作科研项目取得博士学位。 /p p   陈昇祐 /p p   Mentor Graphics MEMS、 /p p   物联网周边器件和硅光子方向负责人 /p p   陈昇祐,毕业于清华大学电机工程学系,拥有18年半导体行业经验。硕士毕业后任职于台湾積体电路制造公司(TSMC),为21项国内外半导体器件已公告专利的唯一或主要发明人,2011年加入明导电子科技(Mentor, A Siemens Business),目前在IC设计方案事业部(IC Design Solutions Division)负责MEMS、物联网周边器件、硅光芯片(Silicon Photonics)方面与全球各大晶圆厂的合作。 /p p   6、实操大纲 /p p   (1)基础知识 (硅光设计流程、工艺设计套件(PDK)、元件建模和仿真的概念、版图设计、线路仿真、虚拟制造、物理验证(DRC)) /p p   (2)硅光线路的全流程设计 (从线路布局到建模仿真:使用IPKISS.eda,Tanner S-Edit,L-Edit和L-Edit Photonics的线路原理图和布局布线、用Caphe工具进行线路建模仿真、使用Calibre DRC执行设计规则检查,包括擅长于验证光集成设计的Calibre eqDRC) /p p   (3)自定义光子元件设计 (参数化元件设计、元件物理仿真和优化、创造使用于IPKISS.eda和Tanner L-Edit的自定义元件库) /p p   7、背景介绍 /p p   Luceda Photonics协助光子集成设计工程师享有像电子集成设计工程师一样的“首次即成功”的设计体验。 /p p   Luceda Photonics的软件工具和服务,是基于五十多年的光子集成芯片设计经验的累积。全球的产业研发团队和科研机构已经使用Luceda团队的专长服务,包括工艺设计包PDK的开发、光子集成芯片的设计和验证。 /p p   Luceda公司是比利时imec微电子研究中心、根特大学、和布鲁塞尔自由大学的分离子公司。Luceda是光子集成设计领域的领军企业,为全球的龙头企业服务,近几年的复合年均增长率(CAGR)超过100%。 /p p   Mentor, A Siemens Business是电子硬件和软件设计解决方案的世界领导者,主要产品为集成电路芯片和系统开发的各种设计、仿真、验证、测试工具。领先的工具包括:芯片物理验证工具 Calibre & reg 系列及OPC、芯片测试工具 Tessent & reg DFT, SoC验证软件CDC ,Questa & reg 及 Veloce & reg 硬件仿真器、模拟电路仿真软件AFS& #8482 ,硅光子及集成电路設計软件Tanner, FPGA设计软件, PCB 设计Xpedition& reg 及高速电路分析软件Hyperlynx。 /p p   报名地址:http://b2b.csoe.org.cn/meeting/show.php?itemid=11 /p p   报名扫描二维码: /p p   (三)名家芯思维-硅基光电子集成技术和应用(免费参与) /p p   1、活动时间:2018年7月21日(周六) /p p   2、活动地点:南京新华传媒粤海国际大酒店翔宇厅 /p p   (南京市江东中路363号-南京国际博览中心东门) /p p   3、主题:“大规模集成半导体工艺与光电子应用结合,实现高速万物互联” /p p   4、会议议程(以现场日程为准): /p p   报名地址: /p p   http://b2b.csoe.org.cn/meeting/show.php?itemid=12 /p p   报名扫描二维码: /p p   5、报告人介绍(部分): /p p   周治平,教育部长江学者,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93年获美国乔治亚理工学院博士学位。1987年至2005年在美国留学工作。曾任美国乔治亚理工学院微电子研究中心资深研究员及CMOS工艺中心主任。2005年全职回国后,曾任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筹)主任助理,华中科技大学微纳光电子学系主任。研究领域包括微电子、纳米光电子、硅基光电子、光电子集成、光传感、及光通信等。在中国创建了一个晶体管厂,在美国创建了一个以CMOS芯片为基础的研究平台。 /p p   OSA Fellow, SPIE Fellow, IET Fellow 中国光学学会荣誉理事,中国光学工程学会常务理事 IEEE中国武汉分会创会主席(2006-2008),Photonics Research创刊主编(2012-现在),Electronics Letters中国版主编(2008-2010)。承担过国家基金委重点项目,科技部973,863项目,以及工业界支持的多个横向项目。多次主持IEEE,SPIE,OSA, 及中国光学学会等举办的国际学术会议。主编出版中外物理学精品书系《硅基光电子学》 发表论文,书籍章节,特邀报告460余篇,专利20余项。 /p p   余明斌,上海微技术工业院硅光子资深总监。他于1982获得西安理工大学物理学学士学位,分别于1989年和1995年获得西安交通大学半导体和微电子学硕士和博士学位。 /p p   他在1998加入南洋理工大学任职研究员之前是西安理工大学的教授,物理系主任,理学院副院长。他于2000加入新加坡微电子研究院IME。在IME他的研究方向为硅集成工艺技术研发,Si的纳米电子器件,硅光子学集成和硅通孔(TSV)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是IME硅光集成方向的创始人和学术带头人。目前,他在SITRI从事硅光子集成和工艺开发和应用工作。 /p p   他在国际学术期刊和会议上发表了300多篇论文和8项美国专利。他目前的研究兴趣包括硅光电子器件和集成电路技术,3D-IC TSV集成。 /p p   余明斌因在硅光集成方面的工作,在2010年获得新加坡总统科技奖。2011年新加坡微电子研究院(工业工程)优秀奖。2011年新加坡工程师学会IES著名工程成就奖(杰出的硅光子学研究)。 /p p   江伟,南京大学现代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苏省光通信系统与网络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回国前任美国罗得格斯(新泽西州立)大学 (Rutgers, the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Jersey)电子和计算机工程系副教授(暨终身教职)。长期致力于以硅基光子学研究。在硅片上做出了首个光子晶体高速电光调制器。被Nature Photonics, Laser Focus World等广泛报道。提出高密度波导集成的新思路和物理原理,并在硅基波导上实现,为高性能光学相控阵开辟了道路,受到Phys.org关注。获美国国防先进研究计划局(DARPA)青年教授奖(Young Faculty Award),美国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一区(IEEE Region 1)杰出教学奖等荣誉。 /p p   潘栋,博士,美国费吉尼亚大学博士后和麻省理工学院研究学者。SiFotonics创始人兼CEO,主要从事Ge/Si光电器件、高速模拟电路,单片100G/400G硅基光集成芯片和及其解决方案等产品开发。纳米量子器件红外探测和Ge/Si激光器的发明人,表论文30篇,专利20多项。 /p p   四、参与机构(拟) /p p   五、酒店预订 /p p   1、酒店名称:南京瑞斯丽酒店 /p p   2、酒店地址:南京浦口区浦滨路207号近扬子科创中心 /p p   (酒店距离江北新区产业技术研创园步行约5分钟路程) /p p   3、协议价格: /p p   奢华型大床/双人房 480元/间(发票由会务公司开具会议服务费) /p p   4、预定方式:请需要预订酒店的学员在7月17日12点前联系工作人员。 /p p   预定酒店联系人: /p p   郁大鹏 18017813372 /p p   邮箱:icqy@miitec.cn /p p   5、接驳车线路时间如下: /p p   (临江路地铁1号口有免费接驳车送至研创园,步行5分钟到达酒店) /p p   孵鹰大厦接驳线(临江路地铁1号线-孵鹰大厦) /p p   l 临江路地铁1号口-孵鹰大厦 /p p   始发时间-依维柯-7:40/8:00/8:05/8:15/8:20/8:25/8:35/8:40/8:45 /p p   大客车-7:50/8:10/8:20/8:30/8:40/8:50 /p p   l 孵鹰大厦-临江路地铁1号口 /p p   始发时间-依维柯-16:00/16:20/16:40/17:05/17:25/17:35/17:55/18:05/18:15/19:00/19:20 /p p   大客车-17:10/17:20/17:40/17:50/18:10/18:20 /p p   l 孵鹰大厦-临近路地铁1号口(晚班) /p p   始发时间-依维柯-19:40/20:00/20:20/20:40/21:00 /p p   六、联系方式 /p p   联系人:王海明 /p p   邮箱:wanghaiming@csoe.org.cn /p p   电话:022-59013420,15900391856 /p p /p
  • 德国光电子科学家获得2012年度欧洲发明家奖
    德国光电子科学家获得了&ldquo 2012年度欧洲发明家奖&rdquo 。近日,德国海德堡大学物理学家约瑟夫-比勒在哥本哈根接受了由丹麦王储弗雷德里克颁发的&ldquo 2012年度欧洲发明家奖&mdash 终身成就奖&rdquo 。 十几年前,约瑟夫-比勒开发出新型&ldquo 超短脉冲激光&rdquo 工艺,为现代眼科激光矫正手术发展提供了重要基础。有许多人通过激光矫正手术治疗,不需再佩戴眼镜(散光、近视和远视)。在此之后,&ldquo 超短脉冲激光&rdquo 迅速发展成为治疗老花眼和白内障等眼科疾病的微创手术工具。飞秒激光器的出现进一步推动该了工艺的发展应用。这种特殊激光工艺能够替代传统机械切削作业,并能有效提高作业安全性和加工质量。约瑟夫-比勒&ldquo 超短脉冲激光&rdquo 相关研究工作曾受到德国联邦教研部(BMBF)&ldquo 生物光电子学&rdquo 和&ldquo 激光技术&rdquo 两研究计划项目的资助。 &ldquo 欧洲发明家奖&rdquo 由欧洲专利局与欧盟委员会于2006年联合设立。该奖每年一次,旨在奖励为经济、社会和技术进步做出杰出贡献的发明家。该奖项共有5个类别,分别是&ldquo 工业奖&rdquo 、&ldquo 研究奖&rdquo 、&ldquo 中小型企业奖&rdquo 、&ldquo 非欧洲国家&rdquo 和&ldquo 终身成就奖&rdquo 。 以上信息有HASUC整理摘录,HASUC主营:真空干燥箱、烘箱、电子防潮箱、鼓风干燥箱、培养箱、生化培养箱、霉菌培养箱、干燥柜、电炉、马弗炉、电阻炉、二氧化碳培养箱、霉菌培养箱、隔水式培养箱、低温培养箱、BOD培养箱、恒温恒湿培养箱、光照培养箱、恒温恒湿培养箱、人工气候箱、 恒温干燥箱、防潮箱、高温烤箱、低温培养箱、恒温培养箱、高低温箱、高低温试验箱、高低温交变试验箱、高低温冲击试验箱、恒温恒湿箱、高低温湿热试验箱、培养箱、氮气柜、干燥箱、恒温箱、高低温交变湿热试验箱、盐雾腐蚀试验箱、药品稳定性试验箱、两三厢冷热冲击试验箱、精密曲线编程旋转烘箱、远红外线干燥箱、防爆干燥箱、精密烘箱、真空测漏箱、人工气候箱、光照培养箱、生物安全柜、干培两用箱、超净工作台、真空脱泡箱等。
  • 产业化大咖谈 |黄翊东:搭建平台 支撑光电子芯片前沿研究和产业化落地
    经过十多年不断发展,我国实现了一批科学仪器的产业化,涌现出了一批有一定影响力的仪器企业,奠定了一定的产业基础。不过,我们也要看到,与其他强国相比,中国科学仪器产业实力还存在一定差距。如,进出口逆差近年一直在100亿美元以上,某些品类国产占比不高、甚至全部依赖进口。科学仪器研制、成果转化、产业化不是容易的事儿。2023年5月18日举办的“中国科学仪器产业化高峰论坛”所邀请的5位嘉宾以及主持人,都是有成果成功转化或产业化经验的人士,他们都是从做技术开始,有的是成功开发出了产品并实现了产业化,有的参与创业或者是直接创办企业,有的企业处于起步阶段,有的企业已经上市,甚至是达到了几十个亿的营收规模。5位具有代表性嘉宾与同样具有丰富产业化经验的主持人一起,共同探讨科学仪器产业化成功之路。经过检验的经验或观点的分享,将给行业以及年青一代以启发。清华大学教授、天津华慧芯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北京与光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光函数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黄翊东,作为本次产业化高峰论坛的嘉宾,就产业化面临哪些难题、如何解决,高效产业化中人和团队如何发挥作用等问题发表了自己的观点。清华大学教授、天津华慧芯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北京与光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光函数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 黄翊东实验室孵化3家企业,估值逾25亿,已形成产业生态我们实验室的专业方向是光电子芯片,相信这是很多科学仪器的核心器件。光电子芯片种类繁多,而且是一个新的赛道,有很多在国际上还没有形成成熟产业,特别是光传感芯片。要发展光电子芯片,无论是前端研究,还是产业落地,都需要一个加工制备的平台。所以我们先创立了专注芯片制备工艺的企业,也是我们的第一家公司,华慧芯科技,对标 “台积电”,打造一个光电子领域的芯片代工平台。在这个平台上,我们研制出了国际首款实时超光谱成像芯片。大家对光谱仪可能都不陌生,而我们把一个像微波炉那么大的光谱仪做到了只有0.1个毫米大小,在手机的镜头上集成200万个这样的光谱仪,可以实时获取空间200万个像素点的超光谱信息,也就是物质的信息。围绕超光谱芯片的产业化,我们成立了第二家企业,与光科技。应用超光谱芯片可以实现很多颠覆性的仪器设备。比如说可以在手术的过程中通过定制的光谱相机拍照分辨出癌细胞和正常细胞,判断癌细胞是否切除干净;工业自动化过程中也有很多应用,比如说炼钢的钢水出炉的温度、杂质含量等的监测设备。为此我们又有了第三家公司,光函数科技。这三家公司目前总估值超过了25亿,将近250人的团队,而且初步形成了从平台到芯片、到仪器的产业生态。虽然还处在起步阶段,但是从技术到产品已经走到了世界的前沿,我认为这是从芯片到仪器设备成果转化的一个比较成功的尝试。初创企业需要公共平台支撑我有在产业界近10年的工作经历,所以非常希望能够把自己的科研成果变成真正有用的产品。作为科学仪器的核心——芯片,它的硬件制造平台对于成果产业化是必不可少的。而一个光电子芯片制备工艺平台,往往需要一到两个亿的资金投入,成为光电子芯片成果转化的瓶颈。当时我们就是从解决这个瓶颈问题切入。在天津市政府支持下,投资了一个亿建起了光电子芯片制备工艺平台。同时探索了一个新的、市场化的运营模式——向全社会开放,为所有做光电子芯片前端研究、产业转化的团队提供芯片制备和工艺开发。这个平台首先支持了我们自己实验室的科研和产品转化,在这个平台上,我们研发出了全球最先进的光电子芯片。同时这个平台为全国 500 多个用户提供了定制的芯片制备和工艺开发,每年营收几千万;这 500 多个用户中包括 154 家企业的前沿产品研发,也包括 80 多所大学 300 多个课题组的前端研究,这些课题组发了很多 Nature、Science 文章;现在平台已经开始承接国外研究机构的订单。基于这个平台的“微纳结构光电子芯片关键制备工艺及应用”成果也被天津市政府授予了2022年度的“技术发明特等奖”。说到产业化面临的难题如何解决?我觉得从光电子芯片的这个例子来看,虽然困难很多,但是办法总比困难多。光电子芯片制备工艺平台我们已经做了20年,运营模式、核心人才培养等都有了很多尝试和成功经验,所以只要持之以恒、锲而不舍,困难终会被解决的。不同的行业产业化遇到的困难可能不一样,希望我分享的这个新的模式会给大家以启发。核心人才需具备的三个特质科研成果产业化的成功实现,人的因素是最核心的。牵头人一定要选对了。实验室孵化的三个公司的 CEO 都是我们实验室的博士毕业生,综合能力都非常强,非常优秀。关于怎样选核心人才,我认为“他”需要具备三个特点,第一点必须要了解从科研成果的形成、成果转化、产品规模化生产、大规模应用的整个过程。要知道样品不是产品、产品也不是商品;做到了商品,营销商品还得有利润,否则赔本产业也无法持续;第二点必须要有团队精神,会团结小伙伴;其实我们不缺技术人才,真正缺的具有团队精神、可以一起往前走的这样的一个团队;第三点我觉得多少得有一点情怀,因为做科研成果转化是要承担风险的;很多毕业生可以在政府部门、研究所、大企业找到非常好的工作,但是现在出来创业,创新科研成果的产业化具有很大不确定性,路很长、风险也很大,正是他们对国家、对整个产业发展的责任感促使他们义无反顾投身到科研成果产业化这个非常有意义的事业中。附录:清华大学教授、天津华慧芯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北京与光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光函数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黄翊东1994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博士学位)。1991-1993年赴日本东京工业大学荒井研究室留学,1994年加入NEC光-无线器件研究所的任特聘研究员,从事用于光纤通信DFB激光器的研究开发工作。2003年作为清华大学“百人计划”引进人才回国任教,2005年受聘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07年被评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011年入选享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致力于纳结构光电子学领域的研究并取得创新突破,带领课题组研制出具有自由电子辐射、片上光谱成像、轨道角动量辐射、量子态产生及操控等功能国际领先的集成光电子芯片;发表论文300余篇,引用数千次;拥有数十项国际专利。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973项目以及多项国际合作项目;同时积极推动科研成果产业化,是光电子芯片企业华慧芯、与光科技、光函数科技的创始人。2013-2019年担任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系主任, 2015-2019年兼任清华大学天津电子信息研究院院长;现任清华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现为美国光学学会会士,中国光学学会常务理事、微纳光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光学工程学会微纳光电子集成技术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电子教育学会副理事长、高等教育分会副会长,ACS Photonics杂志副主编,APL Photonics编辑咨询委员会委员。
  • 谈微纳光电子领域对原子力显微镜的应用与售后需求—访南开大学物理科学学院王晓杰
    近年来,中国分析表征仪器设备市场蓬勃发展。随着设备性能越来越完善,消费者在采购仪器时对于售后服务质量的考量比重也与日俱增。为提升仪器售后服务质量,促进中国分析表征仪器设备市场的健康发展,仪器信息网特邀请企业和用户代表为科学仪器行业售后服务现状与未来发声。近日,仪器信息网采访了南开大学物理科学学院的王晓杰老师。访谈中,王晓杰老师介绍了微纳光电子领域对相关研究设备售后服务的需求,并表示牛津仪器售后服务工程师的服务态度良好,专业水平高,为其科研工作提供了不可或缺的支持。南开大学物理科学学院助理研究员 王晓杰王晓杰,南开大学物理科学学院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铌酸锂微纳光电子学相关的研究及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研究。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5项。在Applied Physics Letter、European Journal of Physics等期刊发表论文多篇,获全国科创项目式学习方案征集活动一等奖、南开大学教学育人先进个人等荣誉。此外,长期从事科普教育工作和科学教育研究,现为中国物理学会“蒲公英计划”科普宣讲团专家、Light科普坊科普作者、中级青少年科技辅导员。仪器信息网:请您简要介绍您所在行业领域?您的主要工作研究内容以及其意义?王晓杰老师:我主要从事微纳光电子学相关的研究,主要的工作内容是铌酸锂铁电畴结构的制备及其表征。在工作中利用原子力显微镜可以很好的完成铁电畴结构的制备、PFM表征以及电学测试,特别是可以在纳米尺度实现图案化的铁电畴结构直写,并且对铁电畴结构进行实时表征。目前这一研究在数据存储、传感器、光电器件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潜力。仪器信息网:您主要使用牛津仪器的哪些仪器设备?采购这一品类设备的过程中,您综合考量了哪些因素?王晓杰老师:我主要使用的仪器是MFP-3D系列的原子力显微镜,主要用于材料形貌、电学和铁电方面的表征和测试。在采购设备时,首先关注仪器的性能和功能,确保它能够提供稳定和高分辨率的表征数据。其次比较关注售后服务和支持,主要考虑售后服务团队的专业程度、响应速度以及是否提供定期培训服务等。牛津仪器MFP-3D系列原子力显微镜仪器信息网:您体验过牛津仪器哪些形式的售后服务?您如何评价牛津仪器的售后服务?王晓杰老师:体验过牛津仪器的在线支持、仪器培训以及现场技术支持等服务。感觉牛津仪器的售后服务响应速度快、专业,微信几乎是全天在线,节假日无休。而且每年都会举办线上线下培训班,可以使课题组和实验室的新生及时得到来自厂家的专业的培训。另外我们也会定期从牛津仪器在线商城上购买原子力显微镜探针,目前商城里的探针已经足够满足我们的各种应用需求,商城中的探针选取指南使用起来也十分便捷。仪器信息网:对于牛津仪器提供的在线商城、仪器培训、应用支持、维护保养、升级服务、设备搬家、远程在线智能支持等售后服务,您有哪些印象深刻的案例分享?王晓杰老师:有两件事让我们印象深刻。第一个是疫情期间,我们实验室的原子力显微镜背板损坏,检修完发现需要送到总部维修,由于当时有一篇论文审稿回来需要补充数据,时间很紧张。和牛津仪器的工程师联系后,工程师紧急调用了一台备用仪器背板给我们使用。协调好仪器背板的相关事项后,突然被通知要封校,如果等到第二天就无法进校安装了。我们和工程师沟通后,工程师连夜打车将背板送到实验室并安装测试完毕,非常辛苦也非常敬业。第二件事是由于实验室调整,需要进行设备搬迁。牛津仪器工程师知道这件事情之后,很快和我们协调好搬迁时间,并告知我们提前需要准备的事项。搬家当天,牛津仪器派了经验丰富的工程师来校进行了拆装和测试,整个过程只用了不到一天就完成了。并且在拆装过程中,工程师不断和我们讲解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项。安装后进行仪器测试,竟然发现机器性能比装机时的性能还要优秀。这完全得益于工程师专业的素养和极高的工作效率。在整个设备拆装过程中,工程师全程像朋友一样和我们沟通,感受非常好。仪器信息网:您对牛津仪器售后服务工程师有着怎样的印象?在与牛津仪器售后工程师的交流中有着怎样的收获?王晓杰老师:牛津仪器的售后服务工程师在与我们对接过程中展现了极高的专业素养:熟知设备内部结构和运行原理。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够迅速定位并诊断故障,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此外,在与售后服务工程师的交流中,他们非常细心、耐心。无论是在现场支持、远程支持还是技术培训过程中,都能够详细解答我们的问题。仪器信息网:针对您当下或者潜在的需求,您希望未来牛津仪器能够提供或进一步改善哪些售后服务?王晓杰老师:听说牛津仪器目前正在国内建立本地备件库,希望可以进一步加强零配件需求的时效性。当设备需要更换零部件或者维修时,能够直接在本地进行替换和维修,减少因维修时间对于研究进度的影响。
  • 揭秘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的应用
    随着对高性能材料需求的不断增长,表面工程也显得越来越重要。材料的表面是材料与外部环境以及与其它材料相互作用的位置,因此需要了解材料层表面处或界面处的物理和化学相互作用,才能解决与现代材料相关的问题。表面将影响材料的诸多方面,如腐蚀速率、催化活性、粘合性、表面润湿性、接触势垒和失效机理。表面改性可改变或改进材料性能和特性,使用表面分析能够了解材料的表面化学和研究表面工程的效果。从不粘锅涂层到薄膜电子学和生物活性表面,XPS成为表面材料表征的标准工具之一。XPS介绍XPS主要用于化学、材料、能源、机械等领域,可测试粉末、块状、纤维、薄膜等样品。其分析内容包括表面元素组成及化学态元素定性半定量分析、表面元素深度分析、表面元素分布分析等。例如用于钢铁表面钝化工艺评估,聚合物心脏支架表面药物元素的深度剖析,有机光电发光二级管(OLEDS)深度表征等。01XPS 原理用单色化射线照射样品,使样品中原子或分子的电子受激发射,然后测量这些电子的能量分布,通过与已知元素的原子或离子的不同壳层的电子的能量相比较,就可以确定未知样品表层中原子或离子的组成和状态。02仪器条件表面测试深度:金属:0.5-2nm,无机:1-3nm;有机:3-10nm元素测试范围:Li—U%元素检出限制:≥0.1at03样品要求1) 粉末:需要干燥,研磨均匀细腻;制样方法两种,胶带法需要样品20-30mg,压片法需要样品2g;块状:标清楚正反面,长宽高一般小于5*5*3mm;薄膜:标清楚正反面,注意保护好样品表面,长宽高一般小于5*5*3mm;2) 样品通常用自封袋送样,这样实际上并不好,容易出现污染,可以用离心管或者锡箔纸;3) 超高样品:需要切薄;4) 液体:最好涂敷在Si片上干燥后送样,注意有基底干扰,需要测试空白样;5) 磁性样品:有些机器无法测(磁透镜),一定注明是否有磁性;6) 空气敏感样品:手套箱制样;7) 生物细胞类:冷冻干燥后或在冷冻条件下测试;8) 样品禁忌:样品必须充分干燥,不接受低熔点或易分解的样品;磁性样品要消磁后测试;样品中不能含有卤素,易挥发性物质案例分析01 表面元素定性半定量测试每种元素都有各自的特征谱线,具有指纹特性,从而用于定性分析;通过灵敏度因子法计算峰面积,可以获得定量信息,然而元素灵敏度因子受很多因素影响,因此XPS测试结果为半定量结果;结合XPS分析软件可以轻松完成上述分析。案例:太阳能电池板小颗粒异物元素分析。由于样品很少(仅肉眼可见),EDS测试不能区分其中微量元素是锆或磷。后续采用XPS测试后,确认样品在EDS的出峰是磷元素而不含锆元素。02 价态分析(无机及金属材料)由于结合能反映元素的指纹信息,当原子周围的化学环境发生变化,元素内层电子结合能会随之变化。因此可根据结合能变化推测元素的化学结合状态,即元素及化学态的定性分析。03 有机官能团分析(有机材料)对客户关注有机官能团及其对应的元素,进行可能存在的官能团进行客观分析。值得注意的是,样品的有机官能团信息需由客户提供。案例:样品为石墨烯负载钼粉末,通过XPS对其中可能存在的有机物官能团团信息进行分析。04 深度剖析(纳米级膜厚度测试)通过Ar+枪对样品进行轰击,边轰击边测试,可以分析出元素成分在不同深度下的结果,并得到元素成分、价态随着深度变化的规律。05 UPS-XPS+UV(能带间隙分析)紫外光电子能谱 (UPS) 的操作原理同 XPS 一样,唯一的区别是 UPS 使用几十 eV 的电离辐射来诱导光电效应,而 XPS 则使用高于 1 keV 的光子。在实验室中,使用气体放电灯来生成紫外光子。气体放电灯通常填充氦气,但也可使用其它气体填充,如氩气和氖气。氦气发射的光子能量为 21.2 eV (He I) 和 40.8 eV (He II)。由于使用了更低能量的光子,UPS 不能获取大多数核心能级的光电发射,因此谱采集仅限于价带区域。使用 UPS 能进行两种类型的实验:价带采集和电子逸出功测量。案例:样品为半导体热压多晶发光材料,想通过XPS及相关性能测试样品的能带间隙大小,从而来表征半导体材料的性能:06 成像(元素XPS二维成像)XPS 不但能用于识别表面的点或微小特征区,还能用于样品表面成像。这对了解表面的化学状态分布很有帮助,可用于发现污染的限值以及检测超薄膜涂层的厚度变化情况。
  • 测量计量与仪器、微电子光电子等入选“中国电子信息工程科技十四大挑战(2023)”
    9月25日,中国工程院信息与电子学部、中国信息与电子工程科技发展战略研究中心在北京、香港同步发布《中国电子信息工程科技发展十四大技术挑战(2023)》。据悉,中国工程院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自2014年启动相关研究工作,至今已连续9年发布“趋势”或“挑战”等系列成就。今年入选的这十四大技术挑战包括数字领域、信息化、微电子光电子、光学工程、测量计量与仪器、网络与通信、网络安全、电磁场与电磁环境效应、控制、认知、计算机系统与软件、计算机应用、海洋网络信息体系、应对重大突发事件等14个方面。其中,测量计量与仪器在2022年便入选“技术挑战”,2023年再次入选。据了解,新一代国家测量体系和仪器产业体系建设已启动,重要场景下的关键测量技术亟待突破,特别是支撑超精密光刻机、高端航空发动机和高端工业母机等为代表的高精尖装备研发制造中的超精密测量与仪器技术亟待率先突破,制造质量调控能力亟待提升;支撑数字化、网络化与智能化测量的新形态精密仪器及传感技术将面临重要挑战。“凡是科技强国,都是仪器强国;凡是制造强国,都是仪器强国;凡是科技强国,都是仪器强国;凡是仪器强国,都有一个强大的国家测量体系来支撑着高端制造的高质量发展。”谭久彬院士表示,“要想造得出,必先测得出,要想造得精,必先测得准。”构建新一代国家测量体系是实现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补齐我国工业短板,特别是高端装备制造质量短板的必由之路。“
  • 技术线上论坛| 6月9日《如何利用He+离子辐照技术增强自旋电子学器件在原子尺度上的性能》
    [报告简介]法国Spin-Ion Technologies公司(中文注册名——旋离科技® )开发了一种非常有特色的样品处理技术——对已制备的器件进行He+离子辐照,该技术可以在原子尺度上调控并提升磁性薄膜的磁性能。运用轻离子技术,通过低能量转移,可实现原子间替换的控制。其核心是改变微观结构来调控相应的磁学性质。该技术也可以在不需要物理刻蚀的条件下,通过掩模实现磁特性的横向调制。在本次报告中,将会展示一些重要的研究成果,这些成果为利用离子辐射来优化下一代自旋电子器件的性能提供了解决方案,包括控制界面各向异性、磁化、DMI、增强畴壁和斯格明子移动,降低SOT器件的临界电流和降低自旋转矩纳米振荡器(STNO)的线宽。报告将展示新的设备“Helium-S® ” 是如何实施上述的技术方案,这是一台体型小巧且快速的He+离子束工具,它能够在1英寸的晶片上提供1-30 keV的离子能量。[直播入口]您可通过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QuantumDesign官方视频号,届时观看直播,无需注册!扫描上方二维码,即刻观看直播![报告时间]2022 年 6月 9 日 15:30—16:30 [主讲人介绍]Dafiné Ravelosona博士,致力于实验凝聚态物理的研究,目前是法国科学研究中心(CNRS)的研发总监,在巴黎萨克雷大学的“法国巴黎纳米科学与技术中心(C2N)”担任副总监并负责管理纳米电子学部门。他在具有垂直各向异性的磁性薄膜和器件中的畴壁动力学和自旋输运方面,以及使用离子辐照的磁性材料加工和自旋电子器件方面拥有超过20年的研究经验。同时,他也是两家初创公司的创始人,包括2017年成立的Spin-Ion Technologies公司(中文注册名——旋离科技® ),他担任CEO-CTO,该公司正在研发一种基于离子束的新型加工工艺,用以提高MRAM材料的结构性能。在这些年间,Dafiné Ravelosona博士共获得了大约10个创新奖项。 Dafiné Ravelosona博士于1995年在巴黎七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在2004至2005年间,他受邀成为硅谷的日立环球存储科技公司(HGST)研究中心的科学家。期间,他个展示了用化电流切换垂直纳米磁体这一技术。技术线上论坛:https://qd-china.com/zh/n/2004111065734
  • LDMAS2021低维半导体电子/光电子器件分论坛成功举办
    近日,2021年第四届低维材料应用与标准研讨会(LDMAS2021)在北京西郊宾馆成功召开。会议吸引了低维材料与器件相关领域的400余名专家学者与企业代表出席,云端参会人数超过1万人。会议同期举办5个不同主题的分会场,仪器信息网编辑对“第2分论坛:低维半导体电子/光电子器件分论坛”进行了跟踪报道。该会场共安排了16个邀请报告和6个青年论坛报告,相继由北京大学集成电路学院研究员黄芊芊、中国科学院半导体所研究员赵德刚、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研究员薛春来、华中科技大学光学与电子信息学院/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副教授叶镭和北京化工大学教授邵晓红主持;内容精彩纷呈,得到与会观众的高度关注。以下为此分会场的部分报告集锦,以飨读者。报告题目:GaN 基材料与激光器报告人:中国科学院半导体所研究员 赵德刚氮化镓(GaN)材料被称为第三代半导体,GaN基激光器在激光显示、激光照明、激光加工等领域重要的应用价值,材料生长与器件工艺是基础和关键。在材料方面,赵德刚课题组提出了独特的MOCVD外延方法,生长出高质量的GaN材料,室温下电子迁移率超过1000 cm2/Vs,这是目前国际上公开报道的最好结果;发现并抑制了碳杂质对p-GaN材料的补偿效应,提出了少量掺氧的p型杂质激活方法,解决了p型掺杂问题;还发现了GaN材料“黄光峰”与碳杂质和刃位错紧密相关。在器件方面,利用碳杂质实现了良好的p-GaN欧姆接触特性;掌握了InGaN量子阱界面控制方和局域态调控方法,并生长出高质量的InGaN量子阱材料;研究了InGaN波导层的生长技术,有效抑制了表面V型坑缺陷的形成;提出了降低吸收损耗、抑制电子泄漏的多种激光器新结构,提高了器件性能,研究了激光器物理,发现了GaN基激光器失效机制。研制出我国第一只GaN基紫外激光器,目前连续功率输出920mW,进一步实现了366nm的GaN基紫外激光器电注入激射,并研制出室温连续激射功率6W的蓝光激光器。报告题目:基于低维硅材料的异质结构及其光电神经突触器件报告人:浙江大学教授 皮孝东由于基于传统的冯诺依曼架构的计算的发展面临着高功耗等瓶颈问题,新型计算如神经形态计算正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在生物神经系统中,信号的传递都是通过神经突触实现的,因此模拟生物神经突触的神经突触器件成为了发展神经形态计算所必需的核心器件。生物神经系统中的信号主要是电信号,所以早期的研究人员主要研究电刺激-电输出的电子神经突触器件。然而,光电集成特别是硅基光电集成的发展表明,神经形态计算将来若能建立在光电集成的人工神经网络之上,其性能将比只依赖于电集成的更加卓越。这导致近年来研究人员考虑到将光信号引入神经突触器件中,制备光电神经突触器件,进而构建光电集成的人工神经网络。对于光电神经突触器件,如果它们基于硅,研究人员就有望充分利用硅成熟的器件制备和集成工艺,推动光电集成的神经形态计算的快速发展。报告中,皮孝东主要介绍近年来基于低维硅材料如硅量子点和硅纳米膜,与新型半导体材料如二维半导体材料、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有机半导体等构建异质结构,制备光电神经突触器件,实现对一系列生物突触行为的模拟。报告题目:基于二维层状半导体的偏振光探测器报告人: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研究员 魏钟鸣近年来,二维材料由于其独特的光电性能而受到了广泛的关注。相比于零带隙的石墨烯,二维半导体材料如MoS2,WSe2等具有一定宽度的带隙,使其可以广泛应用于各种光电器件(包括存储器、探测器和晶体管等)。魏钟鸣课题组针对二维半导体及光电器件进行了长期的探索,围绕材料的设计、制备和器件应用已经取得一些进展,部分材料在场效应晶体管和光探测器等方面显示出较好的性能。作为一种特殊的光电器件,偏振光探测器在光通信、成像等领域有非常重要的应用,魏钟鸣在报告中主要针对新型二维半导体在偏振光探测方面的原型器件和工作机理进行汇报。发现具有二维层状堆积晶体结构和面内各向异性的GeSe与GeAs等材料表现出优异的偏振光探测性能,并且探测波段从可见区覆盖到红外区,这两种材料都在808 nm的短波近红外区获得最优性能。报告题目:高性能低维半导体器件报告人:北京大学微纳电子学系研究员 吴燕庆超薄二维材料体系具有丰富的能带结构与优异的电学特性,可用来实现高性能逻辑、射频与存储器件。其超薄体特性可在超短沟器件中有效抑制短沟道效应。基于二维材料体系的垂直范德华异质结可突破传统体材料异质结的结构限制,实现超越传统器件的功能,并大幅提升性能。纳米尺寸的短沟道器件以及与硅基工艺相兼容的二硫化钼晶体管具有优异的输出特性,其输出电流可超过1mA/µm。基于大面积生长工艺的双层二硫化钼射频晶体管的最大振荡频率峰值可达到23 GHz,基于柔性衬底的混频器也可工作在GHz频段。基于面内各向异性最佳输运方向,沟长为100 nm的黑磷晶体管室温驱动电流达到1.2 mA/ µm,20 K时进一步提高到1.6 mA/µm。室温下其弹道输运效率达到36%,在低温20 K时提高到79.4%。基于上述两种二维材料的范德华异质结可实现电压可调的可重构多值逻辑,并且在超浅垂直异质结中可实现超高整流比与开关比。因此基于范德华异质结的量子隧穿器件具有优异的特性和极大的潜力。此外,在基于超薄4nm的氧化铟锡半导体的短沟道器件中实现了开关比超越1010的超低功耗器件,最短沟长可以达到10nm,并且实现了相关的环振电路,振荡频率为氧化物半导体中最高。并实现了极高的反相器增益及射频增益。低维材料高性能电子器件可为未来后摩尔时代提供具有应用潜力的新一代电子器件。报告题目:低维半导体载流子动力学调控报告人:南京大学教授 王枫秋低维半导体是发展新一代微纳电子和光电子器件的重要技术路径。从微观层面操控低维半导体载流子及载流子激发态的基本性质(如迁移率、寿命、弛豫通道、极化率等),是提升器件宏观性能并发展新原理光电器件的关键。近年来,王枫秋课题组聚焦二维半导体、碳基材料及其异质结构,深入开展限域体系载流子弛豫机制和新型光电器件研究,主要代表成果:(1)提出系列具有普适性的载流子动力学调控策略,实现了两类重要体系载流子寿命宽谱、大范围调制,一项成果入选“2017中国光学十大进展”。(2)首创全碳异质薄膜光探测器结构,解决光电导增益和响应速度协同优化难题,率先实现“光学神经元”新概念器件。(3)发展了低维半导体超快光开关技术,突破宽波段覆盖和参数精控两大实用化技术瓶颈,多项指标保持世界纪录。报告题目:新型二维半导体在集成电路中的可行性和优势报告人:复旦大学研究员 包文中近年来作为学术界研究热点的二维材料,也逐渐引起了工业界的关注。最新的国际器件与系 统发展路线图(IRDS 2020)高度评价了二维半导体材料在未来集成电路中应用于叠层纳米片晶体管及其他新型能带调控器件的巨大潜力。在此背景下,包文中课题组在实现批量生长高质量晶圆级二维材料的基础上,系统性的发展了多个可实用的工艺新方法,包括有效的掺杂、金半接触和栅介质生长等分立工艺。在此基础上开创性的提出了二维材料工艺集成的新方法,从而开发了二维材料的集成电路成套流片工艺。结合器件紧凑模型和电路仿真优化,我们成功制作了传统的数字、模拟、存储电路;同时,还充分发挥二维材料的独特优势,提出多种开创性的器件结构。报告题目:硅/石墨烯宽光谱红外探测器报告人:浙江大学教授 徐杨徐杨课题组研究了一种用于中红外光电探测的宏观组装石墨烯(MAG)纳米膜/硅异质结。高结晶度的MAG通过氧化石墨烯的可扩展湿法组装,然后进行热退火制备,厚度可调(14-60 nm),尺寸可以达到2 英寸。MAG/Si肖特基二极管在室温下响应波段范围为1- 4 μm,具有高速响应(120-130 ns,4 mm2窗口)和高探测率(1.5 μm波长下为1011 Jones),其瞬态光电流性能优于单层石墨烯/硅光电探测器2个数量级以上。这种光电性能归功于MAG的优越优势(~ 40%的光吸收、~ 23 ps 的载流子弛豫时间、相对较低的功函数 (4.52 eV) 和高准平衡热载流子倍增增益)、原子尺度的异质结接触界面,以及来自硅的碰撞电离雪崩倍增增益(~102倍)。MAG提供了一个了解2D材料中的热载流子动力学的平台,也为探索新型室温下宽光谱碳硅融合的图像传感器提供了研究基础。报告题目:局域场调控红外探测器研究进展报告人:中科院上海技物所青年研究员 王鹏随着半导体技术的快速发展,光电探测技术取得了长足进步。其中,以Si、InGaAs、HgCdTe等为代表的传统半导体薄膜光电探测器以其成熟的集成技术与稳定的探测性能在商业化产品与国防军工等领域占据主导地位,且已广泛应用于地球观测、环境监测、目标识别、空间遥感等领域。目前,新一代光电探测技术正朝着高性能、大面阵、低噪声以及高工作温度等方向发展,对光电探测材料与器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低维半导体材料表现出明显区别于经典体系的物性特征,载流子输运、光学跃迁等物理行为具有可控的量子特性,产生许多新颖的物理性质和效应,并以此形成的具有颠覆性意义的光电技术在性能指标上超越传统器件的理论极限,对现有红外探测体系是很好的补充。因此,不断深入和优化现有材料体系的同时,持续开展新材料、新结构的研究和开发,是光电探测器技术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次报告将围绕新一代红外探测器技术的发展需求,介绍当前研究现状,汇报我们在局域场调控红外探测器研制与新颖探测机理研究等方面进展。
  • 会议通知:中国电子学会应用磁学分会第二届磁性相关测量讲习班
    由中国电子学会应用磁学分会主办的二届磁性相关测量讲习班,暨美国Quantum Design公司中国子公司2018年华东区用户会,定于2018年10月17-18日在上海复旦大学召开。届时将邀请相关地区高校与科研单位的Quantum Design用户,以及其他从事磁学和磁性材料研究的学者参加。讲习班将安排特邀报告和专题报告,针对磁性相关材料的电学、磁学、热学等测量技术为科研人员提供经验交流和成果分享的机会,旨在促进磁性相关测量技术的发展。此外,讲习班还为Quantum Design设备用户在设备的操作和拓展应用方面提供新的技术介绍和经验分享。会议组织机构主办单位:中国电子学会应用磁学分会承办单位:复旦大学物理系协办单位:美国Quantum Design公司中国子公司会议专题 此次会议将设用户邀请报告、MPMS3(SQUID)磁学测量系统专题报告、PPMS综合物性测量系统专题报告、QD产品磁性拓展测量应用报告、磁性测量及设备使用答疑等共7个报告。会议将邀请磁学测量方面的国内专家及复旦大学的用户代表对目前磁学研究的前沿话题进行探讨,同时也将邀请美国Quantum Design公司应用科学家对如何实现更好的磁性相关测量进行介绍,此外会议期间还将对现场用户的提问以及对QD产品实际使用过程中的疑问进行答疑和讨论。会议时间及地点 会议时间:2018年10月17日-18日(17日下午报到)注册地址:复旦大学江湾校区物理楼报名截止日期:2018年9月30日会议日程
  • 知乎|为什么说「没有示波器,电子学个屁」?
    示波器是电子工程师和维修人员的眼睛。没有示波器、频谱仪等观测仪表,判断电路工作状态是极其困难的。这样回答够明白了吧?示波器也是EE相关人员实操能力和理论基础水平的分水岭。电子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复试时,很多导师曾经考的就是的是示波器工作原理和测试原理。可惜众高材生都答不上来。不要再哭穷了,示波器犯不着一两千块,五百元的50M带宽,200Ms采样的虚拟示波器足以胜任大部分学习中所需要的测量工作。比起各位的学习和生活开支,简直九牛一毛。对于大部分连操作都不熟悉的同学,你犯得着给他配1G以上带宽的示波器吗?我看大部分学习工作使用50M以的学生示波器就够了。哪个差不多的教研室和实验室没有个大几十万的示波器,那些评论区的一个个跟我们这些负责过采购工作的秀图秀报价、秀带宽和采样、秀Windows界面有意思吗?最常见的,示波器可以观察时钟信号、查看晶体振荡器工作是否正常,放大器的放大倍数足不足、是否饱和削顶、输入和输出信号的相位差,也可以观测SPI、I2C信号。我的第一台示波器是初中时收来的一台报废的日立 V1050F(双踪100M),在没有维修手册,只有万用表和示波器自带的校机方波的情况下,维修它的两个Y通道和电源耗费了一个懵懂的初中生不知多少时间和精力 高中时它也罢工过几次,不过都被我从生死线上拉回来了。贴张网图缅怀一下每天对着示波器捣鼓单边带短波电台、调试短波功率放大器的高中时光利用CRT示波器观察单边带信号(盗一张BG4REO的图)上面有答主回答说老长者万用表打天下。但那个时代和现在已经大不相同。修个半导体收音机,万用表判别工作点和电流、分辨个器件好坏确实可以胜任大部分工作。更早些时候,还有人不用万用表,用改锥打火、摸管子温度判断来修电子管收音机。现在的电子器材论其系统繁杂度和工作频率,已经远远不是一台黑白电视机、收音机能够比拟的。而且我相信,哪怕是维修黑白电视机的机械高频头,大家也会渴望有一台示波器的。在资源不足的情况下,用最少的器材胜任维修工作是那个艰难时期的无线电维修人员的必备技能,但是放在现在,很多EE等专业的本科、研究生,用示波器探头点一下看看就能解决的问题,非要复制粘贴到五个群里去提问,您不觉得这种人不管是智力还是其他知能方面水平都有问题吗?(笑)“电子系培养方案一周就够了”示波器不单纯是一个具有一定精度的电压—时间测量仪器,我认为示波器在很多场合都是时域分析的利器。建议大家在应用示波器进行电路调试和故障分析时,不要将示波器的用途局限在单纯观测信号流程中端口到端口的信号上。示波器可用于射频电路的调试和测量,常用的方法是直接在界面选择输入阻抗为50欧姆(通常示波器有50欧/1兆欧两档输入阻抗可选择),不过这种方法不能用于直接测量大功率射频信号,应适当串接衰减器。上古示波器Tek 2465B ,Y通道上方DC指示灯左边就是50欧输入阻抗指示,切换为50欧输入时才会亮起。射频电路的设计和调试中,大部分时候大家关注的是端口S参数、噪声和互调指标。但是仅仅在频域上进行分析,很难判断信号的时域形状(尤其是脉冲信号)。而示波器可以对射频脉冲信号包络进行提取和参数测量,这在雷达脉冲包络测试中很常见。早些时候测量雷达信号还要在输入端串接一个检波器,现在很多示波器都可以胜任雷达等脉冲信号的直接测量了。用示波器捕捉的四种不同包络形状的雷达信号来源:知乎,作者:外卖君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