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高端人才

仪器信息网高端人才专题为您整合高端人才相关的最新文章,在高端人才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高端人才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高端人才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高端人才话题讨论。

高端人才相关的资讯

  • 院士、长江、杰青,中国高端人才都去哪儿了?
    程莹:高端人才是高校提升竞争力的关键要素,高端人才对高校发展的重要性怎么估计也不过分。但是,高端人才工作对高校来说又是难点,“引进人才”和“留住人才”都是系统工程,对领导魄力、学校财力、发展空间、支撑体系等各个方面都有很高要求。哪所学校是高端人才工作的最大赢家?秘诀又是什么?这些问题可能是高校管理者和院校研究人员都感兴趣的。  2016年7月9日,我参加了在湖南长沙召开的2016年中国院校研究年会。应华东师大阎光才教授的邀请,在他主持的分论坛上做了一个“中国高端人才流动情况的统计分析与思考”的发言。这个发言的主旨很简单,就是把国内高端人才的流动情况整理清楚,为将来发掘高端人才的成功经验打下基础。感谢数据部同事的数据支持、感谢阎教授的邀请、也感谢特地过来聆听指教的各位同行,谢谢大家!
  • 哈尔滨市2013年投一亿元揽高端人才
    “要吸引高端金融人才,尽快建立完善风险投资、股权投资等金融投融资方式,推动哈尔滨经济发展。”今天下午,哈市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分组讨论中,港澳委员围绕哈市对外宣传、投资环境改善以及吸引高端人才等问题展开热烈而积极的讨论。哈市市长宋希斌参与了分组讨论。   来自香港的委员李国樑表示,哈尔滨有着独特的优势和魅力,但在对外宣传上做得还不够。目前哈市的对外宣传上还仅限于旅游推介,而对于城市整体的宣传推广很少。因此,李国樑建议哈市运用不同的方法、渠道,利用海外媒体展开宣传,建议拍摄专门的推介宣传片。“山东省的宣传片进入香港非常早,而且拍得好,希望早日在香港看到哈尔滨的宣传片。”   委员郑嘉仪表示,为了吸引并留住海外高端人才,建议在哈尔滨建立国际学校。郑嘉仪说,高端人才往往重视孩子的教育,大多为孩子选择环境好的国际学校,而目前黑龙江省没有一所国际学校。   宋希斌在听取政协委员建言后表示,港澳委员提案凝结着对哈尔滨深深的情意,这也是哈尔滨未来发展的潜力和希望所在。希望港澳委员能够重新审视、了解哈尔滨,并成为哈尔滨的宣传员,宣传推介哈尔滨。另外,哈市今年将设立专项资金用于吸引高端人才。专项资金金额1亿元,专项用于吸引高端人才参与哈尔滨的发展。
  • 融京科技:高端人才引领 创新驱动发展
    作为一家具备自主研发实力的中关村高新、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融京科技勇攀科技高峰,始终坚持技术创新为核心,坚持掌握自主核心技术。融京科技自主研发产品涵盖生物信息学、动植物影像学、分子生物学、细胞运输存储管理系列,为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机构提供高品质、高性能的国产科研设备和实验室整体解决方案。融京科技深知“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根本”,所以一直以来,融京科技注重人才引领,致力于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人才团队。融京科技的核心技术团队由多位在生命科学领域有着丰富经验的顶尖博士和博士后专家组成,他们分别在生物技术、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等领域取得了卓越的研究成果。目前公司核心技术专家包括:梁华斌博士,首席技术副总监。负责带领公司细胞生物样本库项目团队的开发,测试等相关工作。梁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微生物专业硕士、博士、双鹭药业微生物博士后。熟悉生命科学、生物工程、动物科学、植物科学相关技术,深耕生命科学相关领域20年余年。&ensp &ensp 梁华斌博士刘备博士,技术顾问。主要负责带领植物活体相关自主研发项目团队的技术解读及应用解读。中国农业大学博士后。精通分子生物学,拟南芥遗传转化、qRT-PCR、SDS/BN/CN-PAGE、Western/Northern Blot、CO-IP、Polysome分析、酵母双杂、蛋白质体外表达等。刘备博士滑慧娟博士,干细胞产业技术总监。负责公司在干细胞上下游产业的技术解读,项目评估等重要工作,深入干细胞领域合作公司学习并联合开发干细胞新技术。中国农业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硕士、博士、北京大学医学部博士后。精通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生命科学领域技术,深耕人多能干细胞定向分化为人胰岛细胞的研究,和团队建立了人多能干细胞来源的胰岛细胞稳定、高效的分化体系,并成功实施了第一例临床病人的移植。以此为基础并进一步获得了功能成熟的人多能干细胞来源的胰岛细胞,克服了研究领域内分化胰岛功能不成熟的共性问题,有望在临床上实现缩短逆转糖尿病的时间。滑慧娟博士屈默龙博士,干细胞产业技术顾问。毕业于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细胞生物学博士,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博士后。主要从事新型肠道类器官技术的开发与应用研究。程静博士,驻海外首席技术联络官。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生物物理学硕士、博士、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特别研究助理博士后。负责组学科研项目,包括文献调研、实验设计、实验操作、数据分析、报告和专利申请等完整流程;以及对接海外客户蛋白质组学及组学水平蛋白翻译后修饰相关项目的咨询,了解分析客户的需求并为其制定合适的方案,促进项目落地联系公司自主研发生产设备出口代理对接国外贸易公司等相关工作。优秀的人才加入,将为融京科技的自主研发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和创新动力。他们在各自的领域拥有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知识,为公司的创新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优秀的人才使得融京科技在科研创新的道路上更加坚定和自信。未来,公司还将加大在干细胞产业的投入,推动干细胞技术的发展应用,为相关研究提供更多助力,为中国的科研事业提供强有力的支持。高端人才的引领,为融京科技的研发实力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公司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融京科技已覆盖全产业链,而且着力打造自主品牌“BIOCOVER”并荣获国际“金投赏”大奖。“研万物之变,创新致远;琢精功之细,瑞思求索”。融京科技以“满足中国科研需求,研发生命科学领域国产高质量检测设备”为目标,十年如一日,始终保持着对科技研发的高投入,并秉承掌握自主核心技术的初衷,不断投入,不断创新。“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融京科技相信在高端人才的引领下,将在生命科学领域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为行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融京科技期待更多的优秀人才加入,共同推进融京科技的发展。融京科技将为专业人才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和良好的工作环境,让大家在融京科技实现自己的价值和梦想。如果您对生命科学研究领域充满热情,愿意为科技创新贡献力量,欢迎加入融京科技大家庭!我们非常期待您的加入!!
  • 怀柔高端仪器装备和传感器产业人才论坛上线,报名启动
    高端仪器装备是促进科技创新、拓展认知疆域的重要工具,也是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基石和保障,而高端仪器装备的高效运转离不开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的坚实支撑。拥有一支稳定的人才队伍,不仅能提升科学仪器使用效率,更有助于提高科学仪器自主创新能力。为加快实施人才强区战略,广泛链接高端仪器装备和传感器产业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以人才为引领推动怀柔区高端仪器装备和传感器产业发展,更好地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北京怀柔仪器和传感器有限公司联合北京信立方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仪器信息网www.instrument.com.cn) 将于2022年12月19日下午通过仪器信息网3i讲堂平台线上举办“怀柔高端仪器装备和传感器产业人才论坛暨首都海智‘创新链接’系列活动”主题网络研讨会。一、指导单位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中共北京市怀柔区委组织部北京市怀柔区经济和信息化局北京市怀柔科学城管委会创新服务处二、 主办单位北京怀柔仪器和传感器有限公司北京信立方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三、 承办单位北京怀柔硬科技创新服务有限公司北京怀柔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仪器信息网四、支持单位北京科技国际交流中心五、会议日程六、参会指南1、点击会议官方页面链接(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meetings/huairou20221219)或扫描下方二维码进行报名;2、报名开放时间为即日起至2022年12月19日;3、报名并审核通过后,将以短信形式向报名手机号发送在线听会链接;4、会议联系人:杜老师(邮箱dufang@instrument.com.cn)。
  • “千人计划”已引进2263名海外高端人才
    中国自2008年起实施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计划(即“千人计划”),目前已引进各领域高端人才2263名。   作为中共中央联系留学人员的职能部门、“千人计划”专家联谊会工作指导部门,中共中央统战部7月25日邀集高校、科研院所和民营科技企业的“千人计划”特聘专家,就“深化我国财税体制改革问题”与财政部座谈交流,会中透露上述讯息。   25日的座谈中,中共中央统战部副部长陈喜庆会见与会者,财政部副部长王保安出席。通过座谈交流,“千人计划”专家增进了对中国财税体制改革情况和相关政策的了解,并就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完善相关政策,结合各自专业和国外经验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建议。   “千人计划”去年1月成立专家联谊会,建言献策是其重要职能。中共中央统战部探索建立起“‘千人计划’专家与政府职能部门对话机制”,为“千人计划”专家全面深入了解中国各领域方针政策,更好地发挥建言献策作用搭建平台、创造条件 并已邀请“千人计划”专家与卫生部进行了专题座谈。   中共中央统战部方面介绍,目前,该部正研究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千人计划”专家与政府部门对话机制,根据“千人计划”专家的实际需求,围绕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更加广泛地联系和组织“千人计划”专家参加,为“千人计划”专家联谊会建言献策开拓更加广阔的渠道。
  • 怀柔高端仪器装备和传感器产业人才论坛暨首都海智“创新链接”系列活动重磅来袭!
    为吸引国内外顶尖人才,以人才助推怀柔区高端仪器装备和传感器产业发展,北京怀柔仪器和传感器有限公司、北京信立方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将于2022年12月19日下午共同主办“怀柔高端仪器装备和传感器产业人才论坛暨首都海智“创新链接”系列活动”。首都海智“创新链接”品牌活动由北京市科协联合海内外科技团体共同发起,旨在为海外智力服务首都高质量发展创造机会、搭建平台,依托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将海外科技人才、组织链接到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方方面面。本次活动以“智聚怀柔 慧创未来”为主题,采取线上形式来举办。会议邀请怀柔区经信局党组书记、局长、中关村科技园区怀柔园管委会主任杨惠芬致辞,怀柔科学城管委会成果转化与创新协调处副处长胡继龙做报告“突破怀柔科学城,建设世界级原始创新承载区”。“百年科学城”建设,创新为要,人才为本,怀柔的发展离不开人才支撑。还有来自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北京莱伯泰科仪器、上海云孵等高端仪器装备和传感器领域企业的企业家、技术经理人、工程师等海内外专家相聚云端,共同研究探讨助力产业发展的技术转移人才、科研匠人培养、人才如何促进企业发展等,助推人才工作高质量发展。据悉,北京怀柔硬科技创新服务有限公司入股的北京云翼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已于2022年11月在怀柔科学城落户,旨在打造立足怀柔、辐射京津冀、面向全国的一流硬科技协同创新平台。硬科技协同创新中心聚焦高端仪器装备和传感器等硬科技领域产业,以市场需求为引领,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建立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发挥怀柔及北京市科技创新资源集聚优势,助力北京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同时,为更好的服务硬科技协同创新中心,目前正在全力筹备怀柔科学城技术经理人协会建设,以更好的培育壮大技术经理人队伍,激发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活力,加速优质成果产业化落地。本次会议由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中共北京市怀柔区委组织部、北京市怀柔区经济和信息化局、北京市怀柔科学城管委会成果转化与创新协调处指导,北京怀柔硬科技创新服务有限公司、北京怀柔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仪器信息网3家单位承办,北京科技国际交流中心支持。参会指南1、点击会议官方页面链接(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meetings/huairou20221219)或扫描下方二维码进行报名;2、报名开放时间为即日起至2022年12月19日;3、报名并审核通过后,将以短信形式向报名手机号发送在线听会链接;4、会议联系人:杜老师(邮箱dufang@instrument.com.cn)。
  • 哈希参与清华大学全球环境人才培养项目十周年暨环境教育国际化高端论坛
    2021年6月19日上午,清华大学全球环境人才培养项目十周年暨环境教育国际化高端论坛在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报告厅召开。本次论坛由清华大学、教育部高等学校环境科学与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承办,哈希公司受邀参会。论坛围绕环境教育国际化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讨论,凝聚了共识,26所高校联合发出“加强环境教育合作,推进国际化人才培养”倡议,呼吁国内高校进一步加强环境教育合作,共同担负起培养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时代新人的责任,为我国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输送具备全球环境领导力的优秀人才。刘毅院长主持论坛 清华大学副校长彭刚,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郝吉明,中国工程院院士、教育部环境科学与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贺克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驻华代表涂瑞和,生态环境部对外合作与交流中心主任周国梅,能源基金会首席执行官邹骥,哈希总经理秦晓培,来自全国25所高校环境学科相关院系的领导,威立雅集团、老牛基金会以及其他环境领域企事业单位代表100余人出席了论坛。清华大学环境学院院长刘毅教授主持论坛。彭刚副校长致辞 彭刚在致辞中指出,清华大学历来重视国际化人才培养以及教育的对外开放与合作,设立了包括全球环境人才培养项目(GEP)在内的多个国际化人才培养项目,采取了多项措施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环境学院在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统筹推动教学科研、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进行了大量探索,积累了优秀经验,希望环境学院在国际化人才培养方面作出更多的有益探索。他期望本次论坛能够促进大家充分交流培养经验,加强高校和社会各界在环境教育领域的合作,推进国际化人才培养,为全球环境与可持续发展事业作出更大贡献! 贺克斌院士致辞 贺克斌在致辞中表示,当今世界,跨国界、跨文化合作交流频繁,诸如气候变化、可持续发展等议题需要全球协作共同应对。面对复杂多变的世界形势和挑战,大学,特别是环境领域的大学,应该加强合作,建设更开放、更融合、更具韧性的大学,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全球胜任力的人才,对国家有更多的担当,对世界有更多的贡献。涂瑞和先生致辞 涂瑞和在致辞中指出,中国在联合国各项工作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在联合国机构任职的中国籍职员人数偏少,需培养和鼓励青年人才去竞聘。他希望同学们好好学习,在国内、国际组织中实践历练,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事务实践,为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作出贡献。他建议各高校打破专业界限,培养知识体系全面、具有全球胜任力的国际化人才。余刚教授介绍清华环境教育国际化成果 GEP责任教授余刚对GEP十年的发展进行了回顾,分享了清华环境教育国际化成果,并对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他指出,GEP是响应时代需求,对全球环境人才培养工作的探索与实践。十年来,依托GEP等全球环境人才培养项目,环境学院逐步建立了通专融合、文理兼修的课程体系,多层次、国际化的实习实践体系,以及以全球胜任力为导向的第二课堂,培养的学生在全球环境事务中崭露头角。未来,环境学院将进一步完善全球环境人才培养体系,强化招生、培养、就业、发展的有机衔接,扩展服务全球环境机构的渠道,培养出立足中国、面向全球的环境领军人才。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朱彤教授、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戴晓虎教授、哈尔滨工业大学环境学院副院长南军教授、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副院长徐琳瑜教授、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展思辉教授、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院长卢金锁教授分别分享了各高校在国际化环境人才培养方面的经验。国内高校在环境教育国际化方面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办学理念、办学项目,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论坛为各高校交流经验、探讨未来发展提供了平台。刘书明书记宣读“加强环境教育合作,推进国际化人才培养”倡议 会上,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党委书记刘书明教授宣读了“加强环境教育合作,推进国际化人才培养”倡议。倡议提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扎根中国、融通中外,努力培养具有国际胜任力的高层次全球环境人才,为国家发展、人类文明进步作出重要贡献;积极搭建全球环境人才培养平台,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发挥青年学生在不断寻求与自然共生、探索人类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支持毕业生进入相关国际组织、以各种途径参与全球环境治理,在实践中成长为优秀的全球环境人才;加强国内高校间深度合作,总结与交流全球环境人才培养经验,共同构建高层次全球环境人才培养体系,把全球视野和胜任力培养融入培养全过程;主动拓展办学视野,坚持开放合作,大力实施全球战略,打造有效的全球大学合作伙伴关系网络,开展全球行动、全球应对、全球合作,推动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环境问题是新千年全球面临的巨大挑战之一,哈希公司将积极响应推进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倡议,时刻关注国际环境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的新动向,一如既往地坚定支持推进创新人才培养、国际视野拓展计划。自2002年以来,哈希公司与清华大学一直保持着战略合作关系,设立“清华-哈希水质奖学金”、全国环境友好科技竞赛、暑期社会实践等诸多项目。今年除了继续支持与耶鲁大学、法国教育部等国际知名高校和机构合作的国际联合培养项目,还将范围进一步扩展到与海外知名大学或研究机构开展的合作研究学习,如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世界资源研究所等;鼓励赴相关国际组织实习实践,如联合国开发署、世界银行、世界自然基金会、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等;鼓励学子积极参与具有较高影响力的国际学术交流会议、论坛,如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世界水大会、国际水协会相关会议等。哈希希望以此促进中国环保产业高端人才的培养,提升环境治理人才的国际竞争力。郝吉明院士作总结发言 最后,郝吉明作总结发言。他指出,十年树木、百年树人,GEP实施的十年是一个良好的探索和开端。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我们应当时刻牢记使命担当,牢记习近平给世界大学气候变化联盟的学生代表回信中的要求,既加强自身生态文明建设,主动承担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责任,又同世界各国一道,努力呵护好全人类共同的地球家园。他表示,全球环境人才培养是对教育行业提出的新挑战、新要求,这项事业仍需国内各高校持续共同努力,为国际舞台输送更多的中国声音。与会人员合影 清华大学全球环境人才培养项目启动于2011年,旨在面向全球环境与可持续发展事业的重大需求,培养既有扎实的环境专业知识,又有国际关系、法学、经济学、管理、人文等跨学科知识,开阔的国际视野和良好的交流沟通能力的高层次复合型拔尖人才。十年来,GEP在优秀的教学团队和指导委员会的带领下,进一步完善了培养模式,培养出一批优秀学生。
  • 怀柔高端仪器装备和传感器产业人才论坛暨首都海智“创新链接”系列活动成功召开!
    12月19日,由北京怀柔仪器和传感器有限公司、北京信立方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共同主办的怀柔高端仪器装备和传感器产业人才论坛暨首都海智“创新链接”系列活动于线上成功召开,吸引约700人次观看。本次活动由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中共北京市怀柔区委组织部、北京市怀柔区经济和信息化局、北京市怀柔科学城管委会成果转化与创新协调处指导,北京怀柔硬科技创新服务有限公司、北京怀柔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仪器信息网承办,北京科技国际交流中心支持。“百年科学城”建设,创新为要,人才为本,怀柔的发展离不开人才支撑。本次活动以“智聚怀柔 慧创未来”为主题,特别邀请到怀柔区经信局党组书记、局长、中关村科技园区怀柔园管委会主任杨惠芬致辞,怀柔科学城管委会成果转化与创新协调处副处长胡继龙作报告,以及来自高校、职校、院所、企业的科研专家、工程师、企业家、技术经理人等汇聚云端,就人才的培养和需求展开了广泛、深入的探讨,深化人才工作落地,共同助推怀柔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和高质量发展。怀柔区经信局党组书记、局长、中关村科技园区怀柔园管委会主任杨惠芬 致辞杨惠芬讲到, 北京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怀柔区发展仪器装备和传感器产业,市委十二届十八次全会上提出怀柔要建设高端仪器装备和传感器产业基地;从2019年到现在,市政府领导多次对怀柔仪器装备和传感器产业进行调研和专题研究;2021年,市政府制定了怀柔高端仪器和传感器产业发展的政策。短短两年,从顶层设计到园区建设,从政策扶持到生态打造,从院所引入到项目落地,从基金引入到人才引进,怀柔高端仪器和传感器产业示范区的雏形已然出现。杨惠芬表示,怀柔高端仪器和传感器产业虽已见雏形,但仍方兴未艾,怀柔区比任何时候都更加渴求人才。一方面,将全力统筹怀柔科学城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科学设施的建设运行,高端创新资源的集聚,创新生态和产业生态的培育,努力为人才来怀柔发展提供机遇、搭建平台;另一方面,将全力打造城市形态,建设好高品质的人才社区,实施雁栖人才计划,在教育、医疗、交通、住房等方面提供一揽子支持,解决好人才发展的后顾之忧。怀柔科学城管委会成果转化与创新协调处副处长胡继龙 作报告胡继龙介绍,“十三五”之前,怀柔科学城已经有13个研发平台建成投用;“十三五”时期,又布局了29个科学设施平台,并在今年的第三季度都实现了完工;“十四五”时期,还将有人类器官生理病理模拟装置等5个项目落地布局。目前,在科研主体方面,怀柔实验室已实现高质量入轨运行,另有18家中科院所在怀柔科学城展开科研,2所高等院校、3家新型研发机构、2家央企研发机构等聚集;在科研人才方面,怀柔科学城已聚集科研人才14209人,其中院士等高层次人才209人;在产业方面,怀柔科学城出台了仪器政策支持资金共计3.4亿元,支持了总共45个项目,此外,累计在怀落地的高端仪器装备和传感器企业已达300余家。随后,北京化工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徐斌,上海云孵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总裁助理孙宇,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国防科技工业火炸药一级计量站总工张皋,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生物工程学院中试基地主任、高级讲师李曙光,北京莱伯泰科仪器股份有限公司董秘兼财务总监于浩,丹东百特仪器有限公司总经理、正高级工程师董青云,北京信立方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艳凤等依次探讨了工程人才、技术转移人才、分析仪器技能人才、检验检测人才、科研匠人等相关人才的培养如何助力企业及产业高效运行,并对仪器行业人才需求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北京化工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徐斌 作报告徐斌教授在报告中介绍了北京化工大学研究生教育的概况,以及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面的情况和助力行业产业发展方面取得的进展。徐斌教授讲到,北京化工大学围绕重大工程项目,实行工学博士与工程博士联合培养,提炼科学问题,共同解决工程难题,实现既分类、又协同的培养模式。上海云孵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总裁助理孙宇 作报告孙宇讲到,上海云孵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已在今年11月落户怀柔科学城,组建了北京云翼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旨在聚焦高端仪器装备和传感器等硬科技领域产业发展,打造立足怀柔、辐射京津冀、面向全国的一流硬科技协同创新平台;同时,为了全力服务国家一流的科学中心,培育壮大技术经理人队伍,激发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活力,加速优质成果产业化落地,也在筹备建设怀柔科学城技术经理人协会。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国防科技工业火炸药一级计量站总工张皋 作报告张皋分别介绍了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西安北方惠安化学工业有限公司、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科学仪器设备验评中心(西安站)的概况,并介绍了验证评价中心“五平台一基地”的工作模式,以及分析仪器技能人才实训基地(科学仪器应用示范中心)和检验检测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设情况。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生物工程学院中试基地主任、高级讲师李曙光 作报告李曙光介绍了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校的基本情况,办学的特色与成效,当前的工作重点以及今后的发展方向。他讲到,学校建立了“四对接”育人体系,做到人才供给精准,下一步,将深化校企合作,引入行业大师以专、兼职教师身份进入课堂,培养高质量的技能人才;加快双师人才的培养,保证技能人才培养方案的顺利实施;加强与行政管理部门以及行业组织联系,及时了解行业动态,保证人才培养方案的先进性;增加学生实践课的时长,选择合适的项目和相关仪器设备,保证学生的操作水平适应企业需求。北京莱伯泰科仪器股份有限公司董秘兼财务总监于浩 作报告于浩介绍,在人才培养方面,莱伯泰科鼓励创新,提供良好的环境与平台,磨炼科研的专业技能,激励科研创新的精神,培养精益求精的品质,并设置了合理完善的奖励机制和薪酬体系,打造良好的研发环境与企业文化,注重个人成长与技术成果的成功转化;在人才需求方面,未来,企业对于中高层次特别是高端技术人才,拥有技术与管理综合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在重要产品上有开发和应用经验的人才等方面的需求会更加急迫。丹东百特仪器有限公司总经理、正高级工程师董青云 作报告董青云结合自身实践,提出了几点关于人才方面的思考,他认为,人才是仪器技术与产业发展的第一要素,留住人才是仪器企业要深入研究的课题,还要利用外部人才补充本企业技术人才的不足,并建议国家制定专项政策吸引仪器专业的毕业生回归本专业。北京信立方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艳凤 作报告陈艳凤在报告中分析了当前科学仪器行业人才发展的痛点,并基于平台数据信息,分享了2022年科学仪器行业人才需求岗位类型TOP4、2022年仪器研发类需求量较大的3个方向、2022年科学仪器行业人才需求量TOP20城市等内容。信立方旗下网站——仪器信息网,一直致力于科学仪器行业人才培养和就业,搭建行业用户学习成长的平台,推出的“仪课通”栏目,不仅汇聚行业内权威专家,还与行业龙头企业联手,共同开发行业专业体系课,深受用户好评。面向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科技创新,人才队伍的建设是重中之重。近年来,怀柔区牢固确立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坚持把人才作为推动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的第一资源,打造开放包容的高品质人才社区,全方位加强人才引进培育和服务保障。本次活动是怀柔区吸引国内外顶尖人才,以人才助推怀柔区高端仪器装备和传感器产业发展的重要举措。通过本次活动,将有效加强人才对怀柔科学城资源的了解,推动更多国内外专家学者、各领域精英走进怀柔科学城,参与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产业孵化等,与怀柔一道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共同在服务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世界科技强国建设的进程中展翅腾飞。
  • 1174万!重庆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文波人才团队采购一批科研高端仪器设备采购项目
    一、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号:CQS23A01917 采购执行编号:1708-BZ2300401473AH项目名称:重庆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文波人才团队采购一批科研高端仪器设备采购方式:公开招标预算金额:11,740,000.00元最高限价:11,740,000.00元采购需求:包号:1包内容最高限价数量单位简要技术要求重庆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文波人才团队采购一批科研高端仪器设备11,740,000.00元1批详见招标文件。最高限价总计:11,740,000.00元合同履行期限:中标人应在采购合同签订后180个日历日内交货并完成安装调试。本项目是否接受联合体:否二、获取公开招标文件的地点、方式、期限及售价获取文件期限:2023年11月14日 至 2023年11月21日。每天上午09:00:00至12:00:00,下午13:30:00至17:00:00。(北京时间,法定节假日除外 )文件购买费:0.00元/包获取文件地点:重庆市政府采购网方式或事项:(一)投标人应通过重庆市政府采购网(www.ccgp-chongqing.gov.cn)登记加入“重庆市政府采购供应商库”。(二)凡有意参加投标的投标人,请到采购代理机构领取或在“重庆市政府采购网”网上下载本项目招标文件以及图纸、澄清等开标前公布的所有项目资料,无论投标人领取或下载与否,均视为已知晓所有招标内容。(三)招标文件公告期限:自采购公告发布之日起五个工作日。(四)招标文件提供期限1.招标文件提供期限:同招标文件公告期限。2.报名方式:无需报名。三、联系方式1、采购人信息采购人:重庆医科大学采购经办人:刘俞彤采购人电话:023-60378407采购人地址:重庆市渝中区医学院路1号2、采购代理机构信息代理机构:重庆市政府采购中心代理机构经办人:马诗雨 谢沛诘代理机构电话:023-67707169 67078013代理机构地址:重庆市江北区五简路2号重庆咨询大厦B座503室3、项目联系方式项目联系人:马诗雨 谢沛诘项目联系人电话:023-67707169 67078013
  • 牵头单位要有先进的仪器设备和高端人才,《湖北省技术创新中心管理暂行办法》发布
    近日,湖北省科技厅印发《湖北省技术创新中心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暂行办法》)。为规范湖北省技术创新中心运行管理,提升省技术创新创新能力,加快完善全省技术创新体系,特制定此《暂行办法》。《暂行办法》在建设条件与申报流程中明确,省技术创新中心采取自上而下布局和自愿申报并行的方式开展建设。对于省委、省政府统筹布局的技术创新领域,可采取“一事一议”方式组织论证。原则上一个技术领域只支持建设一家省技术创新中心。省技术创新中心建设的牵头单位应是在湖北省内注册的企业、高校、科研院所、新型研发机构等独立法人单位。支持企业与具有技术优势的高校、科研院所联合共建。其中特别提出,牵头单位要有先进的研发基础设施、仪器设备和高端人才,能够为技术创新提供较完善的支撑能力。其中,研发、办公场地总面积不少于3000平米。《暂行办法》原文:湖北省技术创新中心管理暂行办法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为贯彻落实《中共湖北省委 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科技强省建设的意见》(鄂发〔2021〕20号)精神,规范湖北省技术创新中心(简称“省技术创新中心”)建设,加快完善技术创新体系,参照《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建设运行管理办法(暂行)》(国科发区〔2021〕17号),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省技术创新中心是开展产业前沿引领技术和关键共性技术研发与应用、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与技术转移、带动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创新与服务平台,是湖北省科技创新基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中发挥支撑和引领作用。第三条 省技术创新中心围绕省委、省政府的重大战略、重大任务、重大工程部署,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和智能汽车、新材料、大健康、装备制造、现代农业、绿色低碳等产业的关键技术领域,服务我省“51020”现代产业集群做大做强,前瞻谋划未来产业,积极争创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第四条 省技术创新中心的建设遵循需求导向、科学定位、机制创新、开放协同的原则,根据相关产业发展特点和实际,可以由一个或多个独立法人实体组建,探索不同类型的组建模式。第五条 省技术创新中心应全面加强党的建设。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规定,设立党的组织,强化政治引领,切实保证党的领导贯彻落实到位。第二章 管理职责第六条 省科技厅负责省技术创新中心建设的系统规划、科学布局和宏观管理,主要职责是:1. 制定省技术创新中心建设总体布局和管理制度。2. 批准省级技术创新中心的建设、撤销及名称、注册地变更等重大事项。3. 组织开展省技术创新中心建设运行情况年度报告和绩效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动态调整。4. 会同省直有关单位制定支持省技术创新中心建设发展的政策、措施。5. 支持省技术创新中心承担国家和省重大科研任务,推动项目、基地、人才一体化部署实施。6. 组织开展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的培育和推荐工作。第七条  省直有关单位,市、州、直管市、神农架林区和扩权县(市)科技管理部门(以下简称“市县科技管理部门”)负责省技术创新中心的培育、推荐和监督管理,主要职责是:1. 落实有关省技术创新中心建设的规划和政策。2. 结合国家和省重大战略、重大工程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领域,组织开展省技术创新中心的培育和推荐工作。3. 对省技术创新中心的建设运行进行监督管理,对其研发方向、发展目标、组织结构等重大调整提出意见建议。4. 保障省技术创新中心建设运行所需条件,给予政策和经费等支持,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共同支持省技术创新中心建设。5. 协助组织本单位、本地区推荐的省技术创新中心开展年度报告和绩效评估。6. 协助省科技厅指导省技术创新中心的日常管理,做好相关服务工作。第八条  省技术创新中心履行建设和运行的主体责任,主要包括:1. 建立健全省技术创新中心内部管理制度,制定相关章程,履行法人主体责任。2. 加强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吸引集聚国际化、专业化、高层次创新人才,充分调动各类人员的积极性。3. 多元化筹措建设运行经费,按规定管理和使用经费。4. 按要求开展建设运行年度报告,配合做好绩效评估。5. 承担落实科研作风学风和科研诚信的主体责任。6. 向省科技厅书面报告省技术创新中心有关重大事项。第三章 建设条件与申报流程第九条 省技术创新中心采取自上而下布局和自愿申报并行的方式开展建设。对于省委、省政府统筹布局的技术创新领域,可采取“一事一议”方式组织论证。原则上一个技术领域只支持建设一家省技术创新中心。第十条  省技术创新中心建设的牵头单位应是在湖北省内注册的企业、高校、科研院所、新型研发机构等独立法人单位。支持企业与具有技术优势的高校、科研院所联合共建。第十一条  申请建设省技术创新中心应具备下列基本条件:1. 牵头单位具有行业公认的技术研发优势和较强的代表性,改革创新积极性高,具有承担国家或省级重大科技项目的经验,在申报建设领域具有省级及以上创新平台支撑,有持续的研发投入,有广泛联合产业链上下游和产学研各方、整合创新资源、形成创新合作网络的优势和能力。2. 近三年与相关产业领域企业合作开发或技术转让项目数量不少于10项 已有高水平科研成果产生并应用,具有相关领域核心技术知识产权数不少于10项。牵头单位为企业的,应运营正常、业绩优良,近三年平均年销售收入不低于3亿元(农业领域不少于2亿元),年平均研发投入不低于1500万元(农业领域不少于1000万元)。3. 牵头单位要有先进的研发基础设施、仪器设备和高端人才,能够为技术创新提供较完善的支撑能力。其中,研发、办公场地总面积不少于3000平米。4. 有高水平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研发人员不少于50人(不包含临时人员、在读学生),其中中高级职称人数或硕士以上学位人数占研发人数的比例不低于50%。中心主任(总经理)具有丰富的科研、管理经验,并获得高级职称或博士学位。5. 有明确的组织架构,一般采取“中心(本部)+若干专业化创新研发机构”的模式,有科学合理的章程或规章制度,以及决策、经营、财务、人事、项目等管理制度,激励和利益共享机制,风险共担合作机制,技术转让、知识产权保护等规定。6. 联合共建省技术创新中心的,牵头单位与共建单位须签订共建协议,确定联合共建的方式、人员、任务分工以及各自权利和义务等。7. 建设单位近三年未发生安全生产责任事故、生态环境问责等情形。第十二条  省技术创新中心申报组建程序如下:1. 省科技厅根据全省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需求,布局省技术创新中心,适时发布申报通知。2. 符合条件的单位可向省直有关单位、市县科技管理部门提出申请,研究制定建设方案,明确领域和方向、建设模式、重点任务等,并提供相关材料。3. 省直有关单位、市县科技管理部门对申请单位提交的材料进行审核,择优向省科技厅推荐。4. 省科技厅组织由技术、创新管理和财务等领域专家,对省技术创新中心建设方案进行评审。5. 对于通过评审、各方面条件成熟的技术创新中心,经公示无异议后,省科技厅正式发文批准建设。省科技厅指导获批建设的单位进一步修改完善建设方案,完善管理体系,落实建设经费,实施各项建设任务。建设期一般为3年。第十三条 支持符合相关定位和条件、运行绩效显著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转建省技术创新中心。省直有关单位或地方政府给予配套支持且已有一定规模的前期投入,或者以独立法人实体运行的省技术创新中心优先纳入支持范围。第四章 运行管理第十四条 省技术创新中心应为独立法人实体。前期暂不具备条件的,应建立相对独立的人、财、物管理运行机制,并逐步向独立法人实体过渡,根据组建模式探索不同类型的法人实体。第十五条  省技术创新中心实行理事会(董事会)领导下的中心主任(总经理)负责制,由牵头单位、共建单位和推荐单位等共同选派代表组成理事会(董事会),定期召开会议决策重大事项,形成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和政府等多方共同建设、共同管理、共同运营、良性互动的治理结构。第十六条 省技术创新中心实行专家委员会咨询制。专家委员会负责审议省技术创新中心的发展目标、重点技术创新任务等,并对相关重大事项提出意见建议。第十七条 省技术创新中心应建立合理的人才队伍结构,实行固定与流动相结合的人员聘用制度,通过市场化机制加强人才选聘。注重人才梯队建设,加强青年人才培养,积极引进国内外优秀人才。第十八条 省技术创新中心应全面落实科技成果转化奖励、股权分红激励等政策措施,建立市场化的绩效评价与收入分配激励机制。第十九条 省技术创新中心应加强产学研合作,充分依托高校院所的优势学科和科研资源,协同开展关键共性技术攻关、成果转移转化和技术创新服务,强化与产业链上、中、下游企业的协同创新,注重开展国际学术交流和联合攻关,构建开放协同的创新网络。第二十条 省技术创新中心应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科研人员取得的职务科技成果应标注省技术创新中心名称,省技术创新中心应针对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探索灵活的激励机制。第二十一条 牵头单位是省技术创新中心建设的投入主体。参与共建的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可以采用会员制、股份制、协议制等方式共同投入。省技术创新中心应利用自有资金、社会科研资金、成果转化收益等不断加强创新投入。第二十二条  省科技厅将省技术创新中心纳入省科技创新平台专项支持范围。优先支持省技术创新中心牵头承担各级各类重大科技创新任务。省直有关单位、市县科技管理部门要积极给予省技术创新中心配套支持。第二十三条 省技术创新中心实行年度工作报告制度,经所属省直有关单位或市县科技管理部门审核后报省科技厅备案。年度报告主要内容包括创新中心本年度推动建设任务的实施进展、存在的问题以及下一步工作考虑,并附有必要的建设运行客观数据。第二十四条 省技术创新中心确需变更名称、调整研究方向或共建单位的,须经省技术创新中心理事会(董事会)研究审议,提出书面报告,经所属省直有关单位或市县科技管理部门审查后,报省科技厅审核。牵头单位如出现被兼并或重组、更名等重大变化的,需及时向省科技厅报告备案。原则上不得变更牵头单位。第五章  绩效评估第二十五 条省科技厅组织对省技术创新中心整体运行状况进行绩效评估。评估委托第三方机构组织,根据评估结果择优给予经费补助。第二十六条 绩效评估主要内容包括承担国家、省重大战略科技任务、实施关键技术攻关、转化重大科技成果、集聚高端人才队伍、提供技术创新服务、引领行业技术进步、培育孵化科技型企业、开放共享仪器设备、促进科学技术普及、服务地方创新发展、创新管理体制机制等方面开展的工作与成效。绩效评估一般以三年为一个周期,结果分为优秀、合格和不合格等3个档次。第二十七条 绩效评估为优秀档次的省技术创新中心,省科技厅将优先推荐其申报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第二十八条  绩效评估为不合格档次的省技术创新中心,由省直有关单位、市县科技管理部门指导进行整改,期限一年,整改期间不享受相关扶持政策。整改到期后,由牵头单位提出整改验收申请,经省直有关单位或市县科技管理部门审核同意后报省科技厅,由省科技厅组织专家进行整改验收。第二十九条 省技术创新中心有特殊情况不能参加绩效评价,需提出延期申请。经省直有关单位或市县科技管理部门同意,省科技厅批准后,最多可推迟一年。第三十条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撤销省技术创新中心资格,且三年内不得再次申报:1. 绩效评价不合格且未通过整改验收的 2. 无故不参加评估的 3. 提供虚假材料和虚假数据的 4. 发生重大事故,造成不良影响的 5. 严重违反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受到重大处罚的 6. 其它严重不符合技术创新中心管理要求的。第六章 附则第三十一条  省技术创新中心统一命名为“湖北省××技术创新中心”,英文名称为“Hubei Technology Innovation Center for××”。第三十二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由省科技厅负责解释。
  • PCR微控制器、工业设计软件被“卡脖子” 仪器行业高端人才稀缺怎么办?
    21世纪是生物学的世纪,生命科学发展迅猛。生命科学仪器及耗材的发展水平标志着国家创新能力和科学技术发展的水平,当前生命科学仪器市场被国外大型仪器公司所垄断,美国、德国等欧美国家科学仪器发展处于世界先进水平。虽然我国生命科学领域相关研究相对国外起步较晚,作为生命科学研究支持的仪器及耗材等相对国外也有一定差距,但国产生命科学领域仍然涌现出不少优质潜力股,专注PCR研发制造的杭州柏恒便是其中之一。为了解国产生命科学仪器企业发展路径,仪器信息网特邀请杭州柏恒常务副总/研发总监徐伟兵,请他就国产PCR仪器发展难点、痛点谈谈他的理解与看法。徐伟兵 杭州柏恒常务副总/研发总监微控制器、工业设计软件、人才被“卡脖子” 以杭州柏恒所生产的PCR仪为例,目前基因扩增仪内所用到的部分零配件如MCU微控制器、AD转换器等芯片、半导体制冷片等部件都大多采用进口器件,目前还没完全做到国产替代。产品设计过程中所用到的工业设计软件,例如MCU微控制器软件设计平台KEIL、PCB板设计软件Altium Design、结构设计三维软件Solidworks、平面设计软件Photo Shop/Illustrator /CorelDRAW都是国外公司开发的,没有更优的国产软件可以替代。此外,限制国产仪器发展的还有一个方面原因是国内部分中小型加工厂的制造工艺与国外存在一定差距,导致制造出来的部分仪器在某些关键性能上与原进口仪器存在一定偏差。除了仪器设备本身,仪器行业高端人才也很稀缺。国产仪器开发的常规做法是逆向工程,购买国外的样机,进行分析,破解原理,再进行设计,这种模式设计出来的产品性能和稳定性上与样机会存在一定差距,如果部分关键点没有掌握透彻,设计出来的产品可能会存在一定的缺陷。如何解决如何解决这些“卡脖子”问题?目前我国的生命科学仪器行业虽然与国外大型仪器公司的产品存在一定差距,但是现阶段已有不小的进步与发展,并且随着国产仪器的发展,大众对国产仪器的认可度也不断提高。科学仪器的终端用户大都是高校和科研单位,国家政策支持高校和科研单位优先采购国产设备,是对国产仪器发展最大的利好,毕竟有市场保障,企业才能发展。需要国家政策支持工业用芯片研发,鼓励企业用国产芯片,并在高校实验室和科研单位推广国产的开发板、仿真器等开发工具,建立免费的网络技术交流社区或论坛。同理国产工业软件的发展也是至关重要,但软件受制于电脑端操作系统,需要跟国产操作系统同步发展。高校需要加强技术型人才的培养,高校实验室与企业之间应该有更多的互动,学生可以学习企业的设计开发流程,产品应用,企业管理,企业可以从实验室获得先进技术,并可以引进优秀毕业生。国产生物仪器行业不同于传统民用设备行业,生物仪器行业技术门槛较高,研发投入大,需要长期的技术积累。随着国内生命科学行业的发展与崛起,国产科学仪器必然也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国产仪器企业一方面需要长期的坚持,逐步发展,同时也需要不断整合,提高产业集中度。届时,国产仪器企业将蓬勃发展,部分企业跻身国际一流科学仪器行业地位。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国产科学仪器会逐渐完成国产化替代,这个行业也会发展发展越来越好。走差异化路线专精PCR仪制造杭州柏恒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年,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及服务于一体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公司10余年来一直专注于分子生物实验室设备,主营产品有实时荧光定量PCR仪,等温荧光PCR仪,定性梯度PCR仪,全自动PCR仪,全自动核酸提取仪以及相关配套产品。公司于2012年开发完成的GE4852T双槽梯度PCR仪是国内首款在双槽PCR扩增仪中实现独立梯度功能的仪器。2016年开发完成的GET3XG三槽梯度PCR仪是国内首款三槽梯度PCR仪。2019年开发完成的RePure-C二维梯度PCR仪是国内首款二维梯度PCR仪,并且仪器最大升温速率可以达到8℃/s,是国内最快的96孔PCR仪。本公司坚持技术创新,走差异化路线,减少同业竞争。柏恒科技智能二维梯度PCR仪 RePure C柏恒科技智能三槽梯度基因扩增仪柏恒科技公司未来几年产品的规划是:完善分子生物实验室设备产品链,由专精于PCR仪设备研发,向PCR仪上下游设备研发扩展;再基于荧光定量PCR仪快检设备,延伸开发针对医疗快检的POCT设备;完善高校科研、生物制造企业、人民医院、医学检验中心、畜牧养殖、宠物医院等领域的分子生物设备开发。
  • 人才计划 | 海尔欣发布中国香港高端“人才通”计划
    海尔欣昕甬智测✖ 中国香港“人才通”计划面向中国内地百强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浙江大学/中山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开放高级岗位管培生/首席运营官/技术总监/高级产品经理/项目总监/大区销售总监我们提供海尔欣香港子公司工作机会可享受香港特区护照免签168个国家和地区保留内地身份子女享受15年免费公立教育内地升学优势子女在港出生即可获得香港永久性居民身份证等诸多身份优势宁波海尔欣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专注量子级联(QCLaser-based)激光产品多领域应用服务,是中国领先的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高科技公司。其“昕甬智测”品牌产品覆盖光学传感基础模块、气体检测系统整机、终端用户应用解决方案,广泛应用于科研分析、农林气象、工业环保等领域,已为全球200+客户提供了解决方案,用户遍布全国,并受到英国、加拿大、荷兰等国家用户的高度认可。以技术创新为动力——海尔欣核心技术团队源于清华大学及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在高灵敏度痕量气体分子光电分析领域拥有核心知识产权,拥有各类专利数十项。光谱技术助力零碳地球——海尔欣以成为世界一流的中国光谱分析产品服务商为愿景,实现更及时、更精确的科学测量,为国家“碳中和”大目标贡献力量。1项核心技术3大行业应用30+专利200+合作伙伴
  • 喜讯丨奥谱天成联合创始人刘鸿飞博士获评福建省高层次人才(A类人才)
    近日,中共厦门市委组织部发布了福建省高层次人才认定名单的公告,经过严格的审核及公示,奥谱天成创始人刘鸿飞博士,荣获“福建省高层次人才认定(A类人才)”。据悉,为加快建设人才强省,福建省高度重视人才工作,实行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持续推进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深入实施“海纳百川”高端人才聚集计划,为省内各项事业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人才支撑。由福建省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印发的《福建省高层次人才认定和支持办法(试行)》于2020年7月1日起施行,根据资格条件分为特级人才、A类人才、B类人才、C类人才四类。实行认期制管理,认期为6年。认期自认定单位发文确认之日起计算。认期高层次人才取得新业绩满足更高层次人才对应条件的,可随时申请晋级;晋级后,认期重新计算。2021年,刘鸿飞博士获评福建省高层次人才(B类人才),2年内,凭借入选中组部“万人计划”、参与国家重大科学仪器专项“等离激元拉曼光谱仪的研制与应用”等众多成就,晋级为福建省高层次人才(A类人才)。作为高端光谱仪器提供商,人才是奥谱天成产品线完善,保持领先地位的基础,奥谱天成自成立起便把人才发展视为企业成功的关键因素,持续推进“人才强企”战略,坚持“创新驱动”发展,目前在职研发人员超150人,研发人数占比超50%,每年的研发投入超30%。在刘鸿飞博士的带领下,奥谱天成集团专注高端仪器赛道,深耕光谱仪器关键技术领域,公司先后荣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福建省“瞪羚企业”、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等多项荣誉,主持并参与《拉曼光谱仪》等多项国家标准制定。未来,奥谱天成将坚守初心,继续坚持“人才强企”战略,努力开拓创新,持续稳健、高质量、可持续经营发展,为推动国产高端光谱仪器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 制造业十大重点领域人才需求预测 这些人才最抢手
    为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健全人才培养体系,创新人才发展体制机制,进一步提高制造业人才队伍素质,为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提供人才保证,日前,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印发《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的通知。  通知中指出,要大力培养技术技能紧缺人才,鼓励企业与有关高等学校、职业学校合作,面向制造业十大重点领域,特别是航空航天及动力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先进轨道交通装备、电力装备、集成电路/高端元器件/专用仪器设备、农机装备等装备制造业,建设一批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基地,开展“订单式”培养。  支持基础制造技术领域人才培养。加强电子元器件、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叶片、轴承、齿轮、液压件、气动元件、密封件、链传动、传动件、紧固件、弹簧、粉末冶金件、模具等基础零部件加工制造人才培养,提高核心基础零部件的制造水平和产品性能。加大对传统制造类专业建设投入力度,改善实训条件,保证学生“真枪实练”。采取多种形式支持学校开办、引导学生学习铸造、锻压、焊接、热处理、表面处理、切削和特种加工工艺等相关学科专业。建立健全基础制造领域职业(工种)设置。改善制造业企业加工车间工作环境,加强一线职工的劳动保护。表:制造业十大重点领域人才需求预测 (单位:万人)序号 十大重点领域 2015年 2020年 2025年 人才 总量 人才总量预测 人才缺口预测 人才总量预测 人才缺口预测 1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1050180075020009502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4507503009004503航空航天装备49.168.919.896.647.54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102.2118.616.4128.826.65先进轨道交通装备32.438.464310.66节能与新能源汽车1785681201037电力装备822123341117319098农机装备28.345.216.972.3449新材料600900300100040010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55802510045
  • 中国科学报:人才梯队须合理设计和规划
    10月30日,广州市委组织部解读《关于推进人才集聚工程的实施意见》时透露,今起5年内,广州将实现“重点引进和培养高层次人才约2000名,全市大专以上学历人才总量约320万名,并初步建成辐射华南、服务全国、连通世界的‘国际人才港’”。(10月31日《南方都市报》)   此消息一出,便有网友指出广州“急功近利”。无独有偶,10月18日《中国青年报》报道,辽宁对引进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的单位,给予500万元的奖励。   对比两则新闻,不难看出,对高端人才的渴求不是个别地区的专利,而是一种普遍现象。为了营造“人才眼球效应”,各地都不惜拿出重金和丰厚的物质条件,试图引起稀缺高端人才的注意,进而提升本地的人才实力和美誉度。同时各地也在加强高端人才的培养力度。   然而,上述事件和媒体频频爆出硕士、博士难找工作的新闻形成了鲜明对比——一方面是对人才的渴求,一方面是很多人找不到“合适”的工作。   深究原因,不难看出,我国在人才建设这条路上已经走入歧途。一个正常的人才梯队应该是这样的:院士及各类学者是领军型人才,博士、硕士是研究型人才,本科是管理型人才,大专、中专是技术型人才。   然而,眼下的事实却是,领军型人才炙手可热,扩招后的博士、硕士乃至本科生,不能被真正有需求的单位选中,成为被冷落的对象。   而对于有大量需求的技术类大中专人才,因为社会上普遍“本科以上学历”的招聘门槛,其人数一年比一年少。这直接导致技术工种变成不少人艳羡的“香饽饽”,但是,大批找不到工作的“人才”却难以胜任这类工作。   因此,从中国目前及今后发展的实际出发,全面培养适合不同层次需求的人才,才是人才引进和培养的终极目标。   仅用巨额的金钱堆不出我们需要的人才,单靠丰厚的物质,引进来的也许只是一纸文凭。   面对经济社会的发展和需求,人才梯队需要合理的设计和规划,更需要全社会放下所谓的门槛,不拘一格降人才。让各层次人才都能够在自己能力范围之内做好一份工作,获得相同的尊重,才是人才发展的正道。
  • 中国人才流失居世界首位
    中国人才流失居世界首位 实现&ldquo 中国梦&rdquo 急需智力保障 中国科学报:拿什么留住你,我的人才!   实现&ldquo 中国梦&rdquo ,离不开大量有着海外求学和工作经验的高端人才的智力支撑,但在国家大力推行&ldquo 百人计划&rdquo 、&ldquo 千人计划&rdquo 的当下,一个让人尴尬的现实却是:我国流失的顶尖人才数量居世界首位,其中,科学和工程领域人才滞留率平均达87%。   高端人才为何留不住?海外人才为何不愿&ldquo 凤还巢&rdquo ?中国在引才战略方面需要进行哪些改进?在多名专家的眼中,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中国人才流失的现状固然值得警惕,但也不必过分悲观 然而在完善硬件设施与科研管理体制、降低人才流动壁垒、健全人才移民制度等方面,政府尚需更多发力。   人才缘何不归   为什么人才不愿回国?中科院海洋研究所副研究员胡自民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他的一个同学2006年硕士毕业后,在美国亚拉巴马大学攻读博士学位。5年下来,研究成果也算同级中的佼佼者。博士毕业后,这名同学并不打算马上归国,&ldquo 现在物价涨得这么厉害,我担心自己都养不了家&rdquo 。   他说,如果回国后在大学或研究所找到合适的岗位,可能年薪也不会超过6万~8万元。去掉夫妻俩的生活费、房租和养育孩子的费用,一年下来,估计攒不下3万元人民币。而他如果在美国做博士后,年薪约在3.5万~4万美元之间,精打细算每年差不多能攒下2万美元。   但在欧美同学会副会长、中国与全球化研究中心主任王辉耀看来,物质待遇的差别并不是人才不愿归国的唯一因素。常年从事人才战略研究的他向《中国科学报》记者介绍,从硬件方面说,中国的基础设施环境确实与发达国家存在差距。科研设备运行效率低,综合效益也有待提高。   &ldquo 说到科研设备运行效率低的问题,其实在深层次上,这反映了我国科研管理体制方面的软环境问题。我认为,软环境才是造成中国人才流失的根本原因。&rdquo 王辉耀这样表示。   他进一步分析,我国目前科研管理体制还不太健全,也不人性化。在中国,很多科研人员都把精力放在拉课题上,产生了许多无用的、应付性的科研成果,导致了大量科研经费的浪费。   从教育上说,我国目前高等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能力与发达国家还有差距,课堂所教与实践脱节,高校存在&ldquo 只进不出&rdquo 的用人制度,留学生难以进入高校任职。   &ldquo 在创业环境方面,国内的公平竞争和融资机制还需要完善。另外,我国生态环境堪忧,也成为人才选择定居国外的一大原因。相比之下,发达国家生活环境较好,对中国人很有吸引力。&rdquo 王辉耀说。   人才流失影响深远   据美国&ldquo 全国科学理事会&rdquo 统计,2006年美国大约35%的科学与工程博士在国外出生,而这些外国出生者有22%来自中国大陆,4%来自中国台湾,使中国成为向美国提供科学工程博士的第一大国,而排在第2名的印度,这一数字只有14%。   &ldquo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致经历了三个&lsquo 阶梯式&rsquo 的人才外流潮。&rdquo 北京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人力资源管理系主任、人本发展与管理研究中心主任李宝元介绍,最新一次发生在2001年我国正式加入WTO后,更加广泛深入的国际交流促成了中国新一轮人才外流高潮。大批国有企事业单位的管理和专业技术人才外流到在华拓展业务的跨国公司或外资企业。   &ldquo 这些人才带走了附加在他们身上的珍贵的知识和技能,对我国科技进步产生了一定程度的负面效应。&rdquo 王辉耀认为,应重视人才流失带来的负面影响。   他向记者表示,携带大量资金的人才也纷纷流失海外,带走了大量的资本。海外投资移民使国内资金大规模流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国内实体经济的发展。许多拥有核心技术的企业主又迁往海外,对国内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也造成损害 另外,大批人才流失海外,对我国逐渐老龄化的社会将形成一定威胁,不利于我国实现战略转型。&ldquo 年轻人才的流失,对我国的经济从人口红利到人才红利的转变也提出了巨大的挑战。&rdquo   &ldquo 凤还巢&rdquo 还需多方合力   王辉耀认为,中国可以从软环境建设、人才体制机制完善和建立健全人才移民制度等三个方面遏制人才流失、弥补人才流失带来的危害。   他解释说,在软环境建设方面,我国仍需加大科研投入,完善科研管理体制,进行高等教育改革,遏制学术腐败和学术垄断,营造自由的学术氛围 在人才体制机制完善方面,建议降低人才流动壁垒,使人才利用效率最大化 在健全人才移民制度方面,需要通过建立统筹协调的签证制度,出台更为开放的雇佣外籍高层次人才的制度,签发&ldquo 同胞证&rdquo 或&ldquo 华裔卡&rdquo 等灵活多变的措施,吸引海外人才。   美籍华裔学者、美国亚洲文化学院教授郭玉贵也认同王辉耀的观点。   他认为,我国的海归政策需要与知识经济时代接轨,加强对人力资源和高科技资源的关注,实行普适性的人才制度,&ldquo 我们需要用长远眼光来制定海归人才政策,需要通过真正实现民主、自由和法制化的社会来吸引海外人才&rdquo 。
  • 从“双一流”看科研人才之乱象
    p   “我所在的研究团队近几年已经有两位‘杰青’去了北京的高校。”电话中传来老院士的无奈。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院士、厦门大学化学系教授郑兰荪说,他理解他们离开厦大的理由,“在北京子女进入好学校的机会更大”。 /p p   但理解并不意味着能坦然接受。 /p p   在高校“双一流”建设中,人才是除高楼、设备等硬件条件外最关键的“软实力”,也成为各大高校竞争的资源。“挖来挖去”的人才乱象,让很多高校不堪其扰。现在,更有部分代表委员担心,当下如火如荼的“双一流”建设会让人才竞争的池水越搅越浑。 /p p strong   遍地开花 何处留香 /strong /p p   在去年两会期间,郑兰荪就十分关注高校人才无序流动的问题。他在会上表达了人才流动有可能会像“足球队员转会”的观点,引起当时在场委员的一致认同。 /p p   一年过去,郑兰荪从自身观察和与科教界同仁的沟通来看,上述情况并没有得到大的改观。他还担心,这样的趋势可能会在“双一流”建设中愈演愈烈。 /p p   “‘双一流’建设过几年是要考核的。如果引进的优秀人才多一些,考核结果自然更有保障。”郑兰荪说。 /p p   2017年9月,教育部公布“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厦门大学入选,该校化学学科也入选一流学科。不过,郑兰荪目前还没看到国内其他高校的高端人才流入。他坦言,同样是“双一流”高校,厦大的魅力目前还很难与北上广等大城市的一些高校相媲美。 /p p   “人才流动是好事,但如今高校竞相引进人才导致待遇不断提高。这种待遇不仅指收入,还包括住房、子女就学等条件,不利于人才的有序流动和各地区高校的均衡发展。”郑兰荪认为。 /p p   事实上,此类现象已非个案。过去一年间,高校吸引人才的办法花样翻新:上海某高校给领军人才开出百万元年薪,并配套800万元购房补贴;杭州某高校和天津某高校为吸引院士开出了500万元年薪的价码;河北某高校为首席科学家提供3000万元科研启动经费?? /p p   然而,无论是收入待遇、周边配套,乃至科研环境,欠发达地区高校相较于发达地区高校都是缺乏竞争力的。这也导致在这一轮人才大战中,更需要人才支撑的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高校,成了人才流失的重灾区。 /p p strong   一所高校 两种光景 /strong /p p   身处中西部地区的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并未进入教育部的一流高校名单。然而,其在人才流入与流出过程中呈现出的不均衡现象,同样值得思考。 /p p   该校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两个学科入选一流学科,这在校内形成了一流学科与非一流学科的鲜明对比。进入一流学科的专业,人才流入相对较多,而未进入一流学科的专业,人才流失却有些严重。甚至,有未进入一流学科的学院院长,在“双一流”名单公布后,经过权衡利弊,最终选择了离开。 /p p   人才流动“不平衡、不协调”,让全国政协委员、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原副校长郝跃最担心的问题出现了。 /p p   “双一流”对于人才的虹吸效应明显,而为了应对“一流”几年后的考查,进入一流学科名单的,学校在资源投入上也会有所倾斜。“国家、学校等资源的多重叠加,带来的是高校自身学科发展的不均衡。”郝跃对《中国科学报》记者表示,这对那些未进入一流学科的院系打击较大,恐怕并不利于学校的长远发展。 /p p   如今,“双一流”这根指挥棒,正在引导优秀人才流向一流大学的一流学科,其中包含了多大程度的功利因素,又有多少是现行规则下人才的自然选择,估计很难一一甄别。 /p p   然而,“双一流”建设有可能加剧人才恶性竞争的问题,或许并不是一个伪命题。 /p p strong   追溯本源 教育回归 /strong /p p   全国人大代表、西安工程大学校长高岭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坦言,由于经费、工作环境、子女教育等配套的欠缺,中西部高校吸引优秀的学科带头人或海外高端人才比较困难。这种唯“待遇”论的人才引进模式,让当下的人才流动陷入“越有钱越集聚人才,越没钱越留不住人才”的死循环。 /p p   “我们不应当把高校分成两极,而应当强调它们各自在国民经济建设、人才培养中的责任和使命。”高岭建议,对于中西部高校而言,不妨探讨柔性引进,也就是人才共享的策略,“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以此缓解当下的人才窘局。 /p p   事实上,为防止高校人才两极分化,教育部于2017年1月发布了《关于坚持正确导向促进高校高层次人才合理有序流动的通知》,明确提出“不鼓励东部高校从中西部、东北地区高校引进人才”。 /p p   但这样的行政举措,不仅实施起来存在困难,也很难从根本上发挥引导人才健康流动的作用。 /p p   郝跃提醒,该政策的出发点无疑是好的,但行政手段对高校发展干预过多,只会适得其反。只有将发展权交回高校自身,让高校回归教育本质,遵循教育规律,才能真正消除当下人才流动的乱象,助力中国高校真正走向世界一流。 /p
  • “万人计划”开始实施 将更大力支持国内人才
    扶持国内人才的“万人计划”目前已开始实施。9月2日,人社部副部长王晓初在京向南都记者证实,“万人计划”将与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的“千人计划”相对应,以更大力度支持高端人才国产化。   “万人计划”针对国内的专家学者,而非留学人员,这与已实施4年的“千人计划”将实现有效互补。2008年底开始实施的“千人计划”面向海外留学人员,目前已分7批引进2263名海外高端人才,其中创新人才1818人,创业人才445人。但执行中也呈现出人才地域分布不均、用人不力等状况。   而“万人计划”则能有效弥补此缺陷。据中组部会同有关部委制定的实施方案,“万人计划”将高层次地覆盖国内自然科学和人文社科两大领域、创新和创业两大类型的一流人才,意在通过经费支持和政策保障,支持一批拔尖人才,培养一批领军人才,造就一批杰出人才。   据王晓初透露,在资金、政策等扶持力度上,“万人计划”与“千人计划”保持一致,但规模则更为庞大。“主要是因为国内人才、专家更多”,王晓初解释。
  • “挖”人才创一流的隐忧:高校人才“孔雀东南飞”现象透视
    “双一流”大幕开启,人才招聘引进工作“席卷”全国,而这其中,中西部和东北地区高校成为人才被挖的“重灾区”。“挖人大战”会给高校,尤其是中西部高校带来怎样的冲击?应当如何看待高校人才流动现象?又当如何构建合理有序的人才流动机制?  800万元房补,100万元年薪。这是华东政法大学在2017年高层次人才招聘公告中,给学科领军人才开出的该校“史上最高”待遇。  “双一流”大幕开启,历数各地高校人才引进计划,“挖”人才的决心可谓不惜血本,其中尤以“资金实力雄厚的东部理工类高校”为最。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给引进的首席科学家提供3000万元科研启动经费,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给院士500万元年薪,天津工业大学给院士500万元住房补贴̷̷人才招聘引进工作“席卷”全国,有人将之称为新一轮的“挖人大战”和“双一流”的“速成法”,而这其中,中西部和东北地区高校成为人才被挖的“重灾区”。  “东部各高校,请对中西部高校的人才手下留情。”在近日召开的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工作推进会上,教育部部长陈宝生疾呼:“挖走这些人才,就是在掘人家的命根。”而此前,教育部已发文要求,坚持正确导向,促进高校高层次人才合理有序流动,并明确提出,“不鼓励东部高校从中西部、东北地区高校引进人才”。  那么,“挖人大战”会给高校,尤其是中西部高校带来怎样的冲击?应当如何看待高校人才流动现象?又当如何构建合理有序的人才流动机制?  中西部人才流失加剧  最近,一所南方高校以150万元年薪来引进华中师范大学的人才,还附加住房补贴、科研经费等“激励条款”。华中师大党委书记马敏告诉记者:“如果一位人才被好几个学校看中,他们还会竞争‘挖人’,争相抬价。”  “2017年危机感更强了,极不稳定,极不安定。”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才办公室主任庄世宏对人才流失也有着切肤之痛。去年以来,地处陕西的西北农林曾有几个人才要走的苗头,最后虽然挽留住了,但这使庄世宏感受到了严峻的形势。  不久前,教育部、财政部等联合印发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提出坚持扶优扶需扶特扶新,明确建设高校将实行总量控制、开放竞争、动态调整。  “‘双一流’的核心是人才竞争,中西部、东北地区高校高层次人才流失的压力会进一步加剧。”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院长陈鹏表示。  不仅东部名校云集的富集作用对人才有很强的吸引力,而且“高水平的同事、高质量的学生、灵敏的学术信息等也是学者流动过程中比较关注的内容,这些显然也对东部高校有利。”北京理工大学教育学院刘进博士分析指出。  “中西部高校教师比东部的流动意向高8%~9%。”北京大学教育学院研究员由由2014年开展的高校教师流动意向研究结果显示。  正是凭借中西部、东北地区高校难以比拟的区位优势,再加上优越的科研平台、学术氛围、薪酬待遇、自然环境和生活保障,东部一些高校得以频频将一些学术尖子、教学骨干挖走。  事实上,高校人才“孔雀东南飞”的现象由来已久。  早在12年前,时任西北师范大学校长的王利民就表示:“在过去10年,兰州大学流失的高水平人才,完全可以再办一所同样水平的大学。”对此,时任兰州大学校长的李发伸说,曾经有一所著名大学的人事处处长到兰大考察时明确告诉他,“我们这次就是来选人的”。  此外,西北农林2000年至2003年间共调出125人,连当时仅有的1名“长江学者”也离开了 新疆医科大学2004至2014年10年间共流失197人 华中师范大学近5年来已被挖走各层次人才40余人,包括“杰青”等高层次人才̷̷  “早就见怪不怪了。”中部某高校原党委书记告诉记者,“我每次来北京开会,都会和那些挖走我们人才的学校领导开玩笑,‘你再这么挖我们的人才,我就和你绝交’。”  据了解,我国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以来,出现过两次较大规模的学术人才流动。一次是大众化初期,高等教育迅速扩张导致教师需求增大,教师流动以规模与数量为主,并在2002年前后达到顶峰 另一次是大众化中后期,高等教育竞争日趋激烈,高校对优质师资的竞争成为关键目标,教师流动以质量与声望为主,并一直持续至今。  与此同时,高层次人才短缺也是中西部地区长期存在的突出问题。据湖南工业大学副教授刘方成统计,截至2016年2月,西部各省份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共60人,仅占全国总数507人的11.8%,差距非常明显。  这也就意味着,我国中西部、东北地区高校同时面临着高端人才匮乏和流失的双重窘境。  “头衔”是引进重点  “全国高校都在竞争影响力,试问哪所高校会押宝在嗷嗷待哺的年轻人身上?”一位青年教师坦言。  “中西部学术人才流失,当前主要指代的是‘明星学者’、学科带头人的流失。”刘进分析指出。  记者梳理各高校的人才引进办法后也发现,各类“人才计划”的入选者是高校竞相引进的重点人选,包括:  以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为主的杰出科学家 “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简称“千人计划”)、“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简称“特支计划”)、“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等高层次领军人才 “青年千人计划”、“特支计划”青年拔尖人才、“杰出青年基金”、青年“长江学者”等青年杰出人才 地方性人才振兴计划入选者,如山东“泰山学者”、湖北“楚天学者”、陕西“三秦学者”等等。  高校之所以热衷于按“头衔”引进人才,缘于各类“人才计划”的入选人数已成衡量大学、学科实力的重要指标,并在高校排名、学科评估、项目申报、经费划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与此相应,高校会依据人才层级的不同,在科研经费、住房补贴、平台搭建、团队组建、薪酬待遇等方面提供不菲的引进条件。尤其是北京、上海、广东、浙江等高房价地区,动辄几百万的安家费或百余平的住房,以及解决子女教育、配偶工作等问题,几乎成人才引进的“标配”。  重金引才的背后,是各地对“双一流”建设的“大手笔”投资支持。据中国青年报统计,在已出台建设方案的23个省市中,经费保障粗略计算在400亿元左右。其中,北京预计投入100亿元,推进高校高精尖创新中心建设 广东3年计划投入超百亿元,支持大学建设 河南出台《优势特色学科建设工程实施方案》,砸31亿元打造“一流学科” 山东将在“十三五”筹集50亿元支持“双一流”建设。  一位被引进上海的年轻学者直言,高校这是通过“短平快”的人才政策,“多快好省地建设‘双一流’”。  对这种按“头衔”引进的方式,陈鹏认为:“过度偏重对学历、职称、学术成果的考察,混淆了‘高层次人才’和‘高水平人才’的概念,缺乏个性化遴选条件,造成优势学科与弱势学科之间发展的不平衡。”  近日,爱思唯尔发布的一份“2016年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再次刷爆网络。不少人担心,进入榜单的这1776名学者或将成为新一轮“精准挖人”的目标。  “大学里急需两种人才:一是大家都在抢的学术大师,一是潜力无限的年轻学者。前者可以出高价购买,后者则只能自己培育——这点全世界都一样。目前国内各大学都倾向于‘选才’而非‘育才’,我认为这是一个偏颇。”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陈平原不止一次公开表达过这个观点。  人才流动是把双刃剑  “我当然希望引进到更好的人才,但如果我的人被挖走了,我也很难过。”上海外国语大学研究生部主任赵蓉晖直言心中的矛盾,“人才流动是把双刃剑。”  首先,适度的高校人才流动可以带动思想、研究、资源和成果的交流,斩断学术近亲繁殖的路径,促进学术创新和发展繁荣。“因为挖人的学校要把平台做好、声誉维护好、条件保障好,才能吸引人才 有被挖可能的学校也要想尽办法把人留住。”赵蓉晖说。  从国际比较来看,一项基于27所高校教师的调查显示,我国大学教师平均流动率明显低于发达国家和主要发展中国家。  然而,在我国相对不高的流动性背后,却隐含着流动集中、恶性挖人、急功近利等问题。  比如,广东某高校将西北某高校的骨干“连锅端了”,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高校负责人告诉记者,“最后都引起公愤了”。  “高层次人才培养成本极高,一旦流失则成本付诸东流,这会导致西部高校人才培养积极性不高。”刘进表示。  教育部副部长沈晓明也公开指出,这种现象不仅对西部高校不公平,而且把人才价格和办学成本越炒越高,“使一部分高校教师队伍军心涣散,长期下去不利于高校教师队伍建设”。  学术有团队和地区的因素,“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一些高校花高价聘来的教师,并没有创新的学术成果。在记者近期开展的网络调查中,一位北京某高校的人事工作者留言说,该校“引进的人才在海内外各个高校兼职,就是空中飞人,一年都没在岗位连续工作半个月,对国家学科发展没有起到积极作用,负面影响巨大”。  现在,随着“双一流”的推进,高校对人才争夺逐渐白热化,部分人才为获取个人利益,频繁跳槽不同单位。上海某高校引进的一位专家,在个人补贴和启动经费到位、学校投资5000万元建立起软件平台后不久,就又受聘到另一所高校任职,以获得高额的安家费和启动经费。  对此,中科院院士、北京大学教授、中科院植物研究所所长方精云表示:“引进人才的非正常跳槽,不仅没有发挥在科学研究方面应有的作用,而且严重扰乱了正常的科研和教学秩序,对学生和年轻学者产生了恶劣影响,更造成了科研经费和国家资源的严重浪费。”  更进一步来看,高等教育在国家或区域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中西部、东北地区高校是国家区域安全与边疆稳定的稳压器,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源,多元文化交流的平台。  陈鹏担忧:“如果听任高校人才‘孔雀东南飞’,中西部、东北地区高校就会面临空前的危机。这不仅是教育问题,更是政治、经济和社会问题,它涉及国家中西部发展战略和东北地区振兴计划的实现。”  构建科学的流动秩序  “高校之间不得片面依赖高薪酬高待遇竞价抢挖人才,不得简单以‘学术头衔’‘人才头衔’确定薪酬待遇、配置学术资源。”教育部在1月25日发布的《关于坚持正确导向促进高校高层次人才合理有序流动的通知》中,已提出一系列明确要求。  “高校要尽量做高层次人才流动的加法,而不是局限于国内的‘内部厮杀’。”刘进建议,未来,中国学术人才流动的格局要面向全球视野。东部高校主要面向北美、欧洲和东亚学术市场,这些国家学术人才培养渐趋饱和,恰是吸引人才的绝佳时机 西部高校则可以重点考虑从“一带一路”沿线引进人才。  陈鹏认为,合理有序的人才流动机制,首先要承认人才流动的合理性,还要强调政府在人才流动中的责任与担当。“高校人才流动既要考虑国家的发展战略,又要顾及市场的需求。既不能按照计划经济人事管理模式,将人才终身绑定,也不可完全按照市场规则,无视高等学校公共职能和责任担当。”  “仅仅靠劝说、靠号召是解决不了问题的。”方精云认为,要建立合理的薪酬指导体系,确立相对规范的待遇标准,探索同一地区同类型人才薪酬最高限额制度。  马敏建议,“建立高层次人才流动补偿机制,引进国内高层次人才的高校要根据市场规律给予高层次人才外流的高校一定的经济补偿。”  也有不少专家学者在接受采访时指出,虽然高校要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三管齐下,但其中事业平台还是最重要的,“西部也要反思,自己如何搭建独一无二的平台吸引高端人才”。  陈宝生明确要求中西部高校“有所为有所不为”,聚焦重点和优势,加快形成办学特色优势,并对传统学科专业进行更新升级,集中建设好优势特色学科专业群,构建与本校办学定位和办学特色相匹配的学科专业体系。  记者了解到,自2013年《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实施以来,中西部高校师资队伍水平、人才培养质量、科研服务能力和学校管理水平已得到显著提升。广西大学、新疆大学等高校引领本地区实现了“两院”院士、“长江学者”“杰青”“千人计划”等领军人才零的突破。  而刘进课题组2016年的研究成果也认为,中西部学术人才流动的“拐点”已经出现:即西部向东部的大范围学术人才流动很少再发生,反而东部由于学术竞争加剧,且实行了“非升即走”的人事制度改革,出现“反哺”西部的情况。  2017最新发布的《大数据视角下的中国科研人员状况系列研究报告》也显示,2006年至2016年间我国高级科研人才在地域上的分布呈现日益均衡发展趋势。  “双一流”建设除建设一流大学外,也不拘一格发展地方特色高水平的研究平台,从这个层面来看,由由认为:“这是相关专业的高质量人才向中西部、东北地区流动的一个很好契机。”  “十三五”期间,高招增量、长江学者、经费投入都将向中西部倾斜,如何引才与育才并举,既需要中西部和东北地区高校探索创新人才政策、提升综合管理水平,更需要国家层面统筹协调,不断优化我国高等教育结构,实现共同发展、共同提高、共同进步。
  • 从理论到实践 芯片人才培养提速刻不容缓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中国海关的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芯片的进口总额高达3040亿美元,远超排名第二的原油进口金额。因为我国芯片自给率目前不到30%,尤其是高端芯片方面,对外依赖严重,而“缺芯”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芯片的设计和制造人才。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今年,华为创始人任正非造访东南大学、南京大学等高校时表示:“点燃未来灯塔的责任无疑是要落在高校上,而高校就是为社会输出人才的地方,中国芯片的崛起必然需要人才的努力。”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那么,我国芯片产业和国际先进水平差距有多大?如何点亮我国芯片人才的“灯塔”?日前,由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等单位主办的2020第三届半导体才智大会在南京举行,记者就此采访了相关专家。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三类芯片人才都紧缺,尤其缺高端人才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据了解,芯片按照功能分三类:存储芯片、计算类芯片(逻辑电路)和模拟电路芯片。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存储芯片可以说是大数据时代的基石,计算机中的原始数据、计算机程序、中间运行结果和最终运行结果都保存在存储器中,所以手机、平板、PC和服务器等产品都会用到存储芯片。报告显示,目前,存储芯片占半导体产业的比重为1/3,被韩国和美国三大存储器公司垄断,韩国三星、SK海力士、美光占据了全球市场份额的95%。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计算类芯片(逻辑电路)按照产业链划分,有设备、材料、集成电路设计、晶圆代工和封装测试五大领域,我国大陆芯片公司只占5%的市场份额,且处于芯片产业链的低端,从芯片产业的基础软件、底层架构、光刻胶及配套试剂等芯片材料,再到高端显示芯片、基础操作系统、集成电路专用装备和高精度加工设备,我国都依赖进口。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用来处理模拟信号的集成电路,也就是模拟电路芯片,在汽车电子领域和5G时代的物联网中得以广泛应用。但全球模拟电路芯片的高端市场主要由ADI、TI等美国厂商占据,我国在高端的核心模拟电路芯片,比如高速数模转换芯片、射频芯片等方面对外依赖度较高。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总的来看,当前我国各类芯片人才都很紧缺,尤其是缺乏高端人才。人才问题特别是高端人才团队短缺成为制约我国半导体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湖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范东君说。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到2022年我国芯片专业人才缺口仍将近25万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近年来,我国加大了对各类芯片人才的培养力度,教育部也在主动布局集成电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相关学科专业。7月30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会议投票通过提案:集成电路专业成为一级学科,从电子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中独立出来,将为我国培养更多的芯片人才。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在大会上,由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联合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安博教育集团等单位编制的《中国集成电路产业人才白皮书(2019—2020年版)》发布。白皮书指出,我国集成电路人才在供给总量上仍显不足,到2022年,芯片专业人才缺口仍将近25万。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根据白皮书的统计分析,虽然我国集成电路从业人数逐年增多,2019年就业人数在51.2万人左右,同比增长了11%,半导体全行业平均薪酬同比提升了4.75%,发展的环境逐步改善,但从当前产业发展态势来看,集成电路人才在供给总量上仍显不足,且存在结构性失衡问题。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相关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芯片人才缺口超过30万。在芯片相关人才学历方面,本科生占比73.76%,硕士及以上学历仅占6.53%。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在清华大学微电子研究所教授王志华看来,我国芯片人才特别是高端人才的缺乏,一方面和国内高校对芯片研发和人才的培养不足有关;另一方面则与国内企业面临的市场环境有很大关系,研发基础相对薄弱。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芯片产业属于技术密集型产业,我们既要考虑从0到1的创新,也要考虑怎么提高工艺水平,把芯片产品质量做好,使之与国际领先水平相当。应用需求是创新的源泉,高层次的人才培养是创新的关键。”王志华说。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加大半导体高端材料人才的培育与引进势在必行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芯片人才培养刻不容缓。相比于理论研究,当务之急是缩短芯片人才从培养阶段到投入科研与产业一线的周期。”国家专用集成电路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东南大学教授时龙兴介绍,东南大学微电子学院从成立之初就承担着国家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基地的建设任务,如今正在探索如何围绕芯片产业链发展来培养高端人才。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安博教育研究院院长黄钢表示,从中国半导体产业发展的背景来看,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是突破芯片人才培养瓶颈的有效之举,只有教育界与产业界深度融合,才能迎难而上、突破困境。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通信工程学院院长李英祥教授也表示:“当前,校企联合是提升芯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学院在积极探索和企业联合培养各类芯片人才。”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据了解,不少国内高校也在探索芯片创新人才的培养方式。其中,中国科学院大学“一生一芯”计划备受关注。中国科学院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孙凝晖介绍,国科大开设了《芯片敏捷设计》课程,计划让大四本科生、一年级研究生学习并实践芯片设计方法,让学生带着自己设计的芯片实物毕业,力争3年后能在全国范围内每年培养500名毕业生,5年后实现每年培养1000名毕业生。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加快推动我国半导体高端材料产业人才的引进与培养势在必行。”范东君认为,可以半导体高端材料为试点实施关键领域核心技术紧缺博士人才自主培养专项,根据行业企业需要,依托高水平大学和国内骨干企业,有针对性地培养一批半导体材料高端人才。支持一批重点高校建设或筹建示范半导体材料学院,加快建设半导体材料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平台,保障我国在高端半导体材料、芯片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只要各方合力,相信中国的芯片产业最终会跟航天、核电产业一样,走向世界先进水平。”范东君建议,推动高校与区域内半导体材料领域骨干企业、国家公共服务平台、科技创新平台、产业化基地和地方政府等合作,通过借鉴海外企业的经验以及引进人才的办法,鼓励半导体材料科学重点实验室和科创中心招聘一批海内外优秀科研人才,推介筑巢引凤、引智育才政策,以最短的时间缩小与国外水平的差距。 /p p br/ /p
  • AI自动化时代下,未来实验室需要何种人才?
    眼下,以人工智能为驱动的数字化、智能化与自动化技术正被越来越多的行业领域应用,科研人员与实验室用户也期盼借助这些新兴技术改进研究工作流程,加快与加强成果产出。在安捷伦举办的“数智未来”未来实验室媒体圆桌会上,参会嘉宾分享了智能化自动化实验室在各自领域的应用现状与需求趋势,深入探讨了以制药、第三方检测为代表的行业加速未来实验室发展的主要原因。上篇,我们就以AI、自动化为代表的技术在未来分析实验室中的应用场景、运营变化趋势请业内多位嘉宾进行分享。(资讯链接:经济下行倒逼实验室降本增效,"AI自动化"是最优解吗?)那么,待到数字化、智能化、自动化高度成熟时,未来实验室对人才的需求将发生那些变化?本文,仪器信息网就人工智能、自动化未来实验室发展过程中的人才培养问题与各位嘉宾进行交流。深圳晶泰科技分析总监张健:“复合型人才为大势所趋。”对于AI自动化新兴行业,需要的是复合型人才,既要懂业务场景,又要懂硬件技术,还要懂软件功能。就在近期的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业内专家也呼吁未来在高校教育中加强这类人才的培养。首先我们需要的是不同专业领域的专家,同时要有广阔的视野和开放的思维方式,这也是在招聘人才时重要考虑因素之一。微谱先进制造事业群总经理刘昌进:“高度专业是人才的前提,优秀的产品经理尤为重要。”高度专业是人才的前提,但坦白讲,产品经理未来在信息化、智能化各个板块扮演着非常关键的角色。客户的需求是定制化、个性化的,而优秀的产品经理能够深入挖掘需求,将所有外部需求转化成行业听得懂的产品形态语言,以便进一步友好地链接行业上下游。明捷医药副总经理朱子丰:“人才是选拔和机制创造出来的。”朱子丰认为在企业长期经营过程中,人才不是培养出来的,而是通过选拔和企业的机制创造出来的。他感叹到:“毫无疑问,未来智能制造需要综合人才。首先在招聘面试时,要用包容、多元化的思维吸引人才,并辅以企业一定的培训体系;其次,学会大胆用人,比如鼓励员工去轮岗了解不同岗位的真实工作,对企业有全面的认知;鼓励员工去空缺岗位历练,也就会逐渐成长为复合人才。”安捷伦大中华区高级市场总监郑欣:“培养人才,更要留住高端人才”郑欣表示:以客户为中心是安捷伦对于人才培养的重要考量因素之一,在未来实验室的发展过程中亦是如此。不仅需要懂客户及实验室的运营和痛点,还要掌握相应的解决方案。另外,依靠企业文化留住人才同等重要。当今社会对于高端人才需求旺盛,人才流动率高。因此,如何在一个更加宽松,同时充分尊重人才、鼓励创新的企业文化中激发员工自驱力显得尤为重要。后记:从事生命科学研究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校长金力曾表示,人工智能(AI)的出现好比电灯的发明改变人类生活方式同等重要。AI将改变人与人的关系,甚至会改变社会结构。他认为“产教融合的”在创新和人才培养方面与企业密切互动和合作至关重要。企业能够更多看到社会的需求,从而帮助高校更明确人才培养的目标。高校和企业在创新和人才培养上是“双向赋能”的关系。同时他也曾表示学校将以培养懂工程、懂人工智能、懂科学的顶尖交叉型人才为目标,形成多学科联合育人的大格局,不断拓展以算法、数据、大模型为特色的科学前沿方向,培养真正能够开展科学智能研究和工程应用的复合型人才。
  • 北京领军人才工程“潜台词”:培养准院士
    被推荐的领军人才须在50岁以下,仍然工作在科研一线,并主持国家和北京市的重大项目,而检验培养成效的一条不成文的标准是:使之具备“冲击”院士的实力。   北京市将通过项目带动、产学研用结合、国际合作交流等形式,在未来10年培养百名科技领军人才。这项名为科技北京百名领军人才培养工程的人才计划日前启动实施。   具备科研水平一流、管理能力突出、成果国际前沿、专业贡献重大等特征,并能够引领和促进新兴学科形成与产业关键技术发展的人才,在未来将成为首都发展急需的科技领军人才。   科技领军人才的培养,将以培育壮大首都战略性新兴产业为目标,同时实现人才的跨越发展。记者了解到,被推荐的领军人才须在50岁以下,仍然工作在科研一线,并主持国家和北京市的重大项目,而检验培养成效的一条不成文的标准是:使之具备“冲击”院士的实力。   人才+团队+领域   北京泰德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扬、北京理工大学教授林程、中科院化学所研究员宋延林等27名人员入选首批科技北京百名领军人才培养工程。   首批入选人员来自生物制药、医疗卫生、现代农业、工业设计、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装备制造、轨道交通、节能环保、公共安全、城市建设13个领域,平均年龄44.2岁,最年轻的仅38岁。其中,来自高校1人,医院3人,科研院所6人,企业17人。   据悉,北京市将对入选人员及时给予科研项目配套,推荐入选人员及其团队承担国家和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对于入选人员在研项目和申报项目优先给予经费支持和保障,充分发挥科技计划对领军人才的培养和支持作用 同时,结合入选人员及其团队实际情况和需要给予一定数额培养经费,支持和引导所在单位加大人才培养投入,探索建立多元化人才培养投入机制 入选人员及其团队可优先使用首都科技条件的仪器设备开展科研工作 优先推荐入选人员领衔的实验室和研究中心申报认定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和北京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为领军人才提供科研成果知识产权保护、技术市场交易政策指导和中介服务,加强对领军人才及其团队成果转化、产业化的科技金融服务。   该项工程还要求,依托科技领军人才的培养,立足首都发展需求,构建一批由科技领军人才领衔的成熟、稳定、高效的科技创新团队,并推动科技领军人才及其创新团队的创新成果在首都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引领和带动北京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形成和发展。   领军“创业创效”   科技北京百名领军人才培养工程是《首都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简称《纲要》)确定的12项重点人才工程之一。区别于国家“千人计划”、北京市海外人才聚集工程等人才计划,该工程重点在于对首都发展急需人才及团队的培养,并寄望于在未来产业发展中起到支撑和引领的作用。   此外,科技领军人才不仅被要求在学术道德、科研能力、组织协调、项目管理等方面有突出表现 还要具备出众的个人魅力和团队凝聚力,能带出一支优秀团队。   领军人才是在首都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重大科技攻关项目中发挥重大作用、具有突出贡献引领性人才,北京希望通过一系列人才措施,使他们成为科技创新水平领先、创业创效中领军、产业发展中领航的科技英才。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首批入选领军人才培养工程的人员中,不乏同时入选“千人计划”、北京市海外人才聚集工程等人才计划的杰出人才。   据悉,“十二五”期间,北京将进一步贯彻落实“千人计划”、北京市海外人才聚集工程和中关村高端人才聚集工程等人才战略举措,在全球范围内招纳和吸引高端领军创新人才和高层次创业人才,并在关键技术、高新产业、新兴学科、人才机制创新等方面获得新突破,取得一批新成果。
  • 广州:科技领军人才最高获1500万创业资助
    广州开发区打造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和人才特区   5年内至少引进100名 首批科技领军人才将在8月新鲜出炉   罗国安领衔的应用高效逆流色谱技术的“现代组分中药双龙保心方的研制”项目入围   广州开发区首批科技领军人才将在8月新鲜出炉,每位科技领军人才最高可获该区1500万元创业资金资助。昨日,广州开发区召开科技领军人才审定会议,确定首批科技领军人才5名候选人。5名候选人将在省级以上媒体公示15天,如无异议的,将成为该区首批科技领军人才。   广州市委常委、广州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萝岗区委书记薛晓峰表示,人才是决定广州开发区能“开”多久、“开”多远的战略资源,广州开发区将加快招才引智和招商引资两轮驱动,以才聚财,相得益彰,紧紧围绕人才体系建设这一核心,打造“塔尖闪亮、塔身强壮、基座牢固”的“人才金字塔”,占领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的制高点 以“人才特区”建设为契机,整合优化区域科技扶持政策,特别是发挥好创业投资引导资金、科技发展专项资金、担保资金的作用,努力打造人才引进的“政策洼地”、人才发展的“创业宝地”。   据悉,为了广泛延揽高科技领军人才,广州开发区去年9月在全省范围内率先颁布实施了《广州开发区吸引科技领军人才实施办法》,提出从今年起,每年将引进至少10名的科技领军人才,经过3~5年,建设一支100人左右、具有国内乃至国际先进水平的科技领军人才队伍,并带动形成一批创新型科技研发团队,引进一批高端领域的优秀科技项目,打造广州开发区高端人才工作的独特品牌。   记者还了解到,广州开发区日前被中组部批准成为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成为“人才特区”,该区近期将研究有关具体实施方案,打造珠三角乃至广东省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洼地”。   5项目入围首批科技领军人才创业项目   自去年9月,广州开发区正式启动首批科技领军人才计划申报工作以来,国内外科技人员对此表示出了浓厚的兴趣。许多国外知名的领军型科技人才、创业团队纷纷来该区寻求创业机会。该区共收到首批科技领军人才申报材料61份,电话咨询1050次,回复邮件咨询402封。经过大半年组织国家权威专家的严格评审筛选,5个项目脱颖而出,入围该区首批科技领军人才创业项目。   据悉,首批科技领军人才创业项目呈现出三大显著特点:   一是科技含量高。所有项目的核心技术都拥有完全自主的知识产权,均属广州开发区重点鼓励和发展的高科技领域,主要分布在生物医药、节能减排等领域,将成为引领这些产业发展的创新源头。   美国佛罗里达大学电子工程博士陈志樑领衔的“高集成、低功耗、高效节能型LCD-TV(Liquid Crystal Display-TV 液晶电视)芯片的研发及产业化”项目,采用自主研发的创新技术,大幅度降低待机功耗,节能减排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有利于实现LCD-TV的产业化 清华大学中药现代化研究中心主任罗国安领衔的“现代组分中药双龙保心方的研制”项目,应用化学物质组学的研究方法,通过高效逆流色谱技术和扩张床技术、中药在线质量控制等技术,获得国际先进的中药生产制造工艺 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引进国外杰出人才、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学术带头人冯自平博士的“动态冰蓄冷中央空调产业化”项目是中科院重要方向项目、科技部863计划目标导向项目,已获得10多项专利授权,目前已建成国内第一个中试系统,各项指标均达国际先进水平。   二是市场开发前景广阔。这些领军人才创业项目大都具有较高的成熟度,能够在短期内进行产业化生产并形成规模。   中国科技大学理学博士和香港中文大学哲学博士相韶华的“广州先进生物医学光子技术产业园”项目,将在广州开发区以“OCT产业合成中心”为轴心,以“新型激光器技术”、“光子治疗及美容技术”及“OCT临床医学诊断治疗”等三大应用中心为延伸建立生物医学光子技术产业园,初步估计今后五年有望实现产值超过5.4亿 美国埃默里大学医学院首席研究员黄若磐及其“蛋白质芯片及功能性抗体在个体医疗的应用”项目已成功开发出两个具有广泛临床应用价值的成熟的蛋白芯片(老年痴呆和卵巢癌早期诊断)和上千个功能抗体,已具备较好的产业化、市场化基础,预期其产品在临床早期诊断、分子生物学等领域前景广阔。   三是人才层次高、实力强。这些创业项目的团队带头人,是广州开发区当前急需的高层次紧缺人才,均为所从事研究领域的学术或技术带头人,大都拥有博士学位和在国内外成功创业的经历。每个领军人才都已形成自己的团队组合。此次引进的领军人才项目,不仅是引进了单一的高端人才和项目,还引进了5个创业团队。   启动项目可获600万元资助   广州开发区在创业资金、居住环境、本人及家属入户、家属就业、子女入学、交通、医疗保健等12个方面对科技领军人才提供资助与服务。   对于科技领军人才创办的项目,广州开发区将给予最高1500万元的创业资金资助,其中包括不超过600万元创业启动资金资助、提供项目配套资金扶持、给予最高不超过500万元的参股投资、对其所获金融机构贷款给予两年期的贷款贴息(最高不超过200万元)。对于科技领军人才个人,区财政每年将按其所缴纳的个人所得税额的50%给予补贴(最高不超过50万元)。   在创新创业载体支持上,广州开发区对选择入驻孵化器、加速器等载体的科技领军人才创业项目提供高效的工作场所,其中入驻孵化器的项目提供最大不超过500平方米、入驻加速器的项目提供最大不超过2000平方米工作场所,并在3年内免除场地租金。   在生活待遇方面,广州开发区对入驻本区的高层次人才提供了优质的居住配套。对单身的科技领军人才,可免租安排入住80平方米左右的公寓。对携同家属入广州开发区发展并已入户本区的科技领军人才,可免租安排入住150平方米左右的公寓。而对项目效益好,3年内其所创办项目累计营业收入达5000万以上的科技领军人才,一次性给予100万元(税后)的购房补贴。   科技领军人才本人和家属入户,广州开发区分别给予一次性2万和1万元的安家补贴。根据科技领军人才的意愿,其子女可在该区任何一所区属公办中、小学和幼儿园就读,随父母从国外回来的子女,入学考试符合归国华侨子女照顾条件的给予加分。另外,区科技领军人才每人每月可享受2000元交通补贴。   广州开发区还为他们办理公费医疗,同时在区医院设立科技领军人才医疗服务机构,半年一次上门为科技领军人才提供免费医疗保健和体检服务,对健康状况进行跟踪记录。
  • 空气质量监测面临人才“短板”
    随着雾霾治理成为百姓关注焦点,各地近年来加快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点建设,并逐步采用空气指标6项监测指标。记者走访北京、天津、陕西、江苏等地发现,各地监测站点建设&ldquo 硬件&rdquo 基本达标,却面临人才&ldquo 短板&rdquo 。   一些省市环保局负责同志说:&ldquo 这几年国家对硬件能力建设投入比较大,我们固定资产翻了好几番,但是没有人。现在一个人负责好几台机器,疲于奔命。应急能力的建设也只是在硬件上达标了,人员都是临时抽出来兼职,一个人干好几个岗位的活。&rdquo   人手不足的问题在一些地区市级、区县级环保部门和基层监测站点都有体现。一些省市的环保局科技监测处编制4个人,但工作内容包 括 全 市 监 测 数 据 统 筹 、 人 员 培训、监测能力建设、监测站的达标建设、60多家国控企业在线监测的有效性审核等。   &ldquo 这几年环保部门的工作量呈几何倍数增加,但人手却没有明显加强。我们这个处2003年成立,当时编制3个人,11年间只增加了1个编制。&rdquo 上述人士说&ldquo 我们这几个人基本只能应付各种事务性工作,无法主动出击。&rdquo   随着环境监测三级站点建设步伐的推开,区县环保部门人员更新问题也亟待解决。2002年之后,因为三级站专业能力达不到,该市陆续为区县招聘专业监测人员。但限于编制问题,老人不退休,新人很难补充。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有的省会城市的环境监测站自动室10个人负责19个子站,一个人管两个点。根据《 环 境 空 气 质 量 自 动 监 测 技 术 规范》,每周要对各监测子站巡检一次,疲于奔命。   有些地区1个运维人员要承担2到3个子站运维工作,随着新的监测点位的增加,人员将更加紧缺。   在北京、天津、西安三地,因为工作累、待遇低,环保监测岗位并不受高端专业技术人员的青睐。   记者了解到,一位环境监测站自动室负责人工作17年,从来没休过年假。&ldquo 自动站全年365天每天都要发布数据。雾霾天气关注程度提高之后,工作量的压力还好承受,精神上压力非常大,紧张的时候不停地会有电话进来。&rdquo   高强度的工作却没有高回报支撑。据记者了解,某环保局科技监测处副处级调研员,工资4800元&ldquo 这种工作状态很难招到高端专业技术人才。&rdquo 该调研员说。   北京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2012年增加了40多个编制,目前还没招满。&ldquo 去年我们中心计划招20人左右,投简历的人很多,但因为待遇太低,留不住合适的人。&rdquo 一位知情人士说。该人士是副科级,目前工资收入4000多元。   天 津 市 环 保 局 副 局 长 谢 华 生说,监测仪器不断更新需要更专业的人才对仪器进行运维,因此急需引进研究大气综合污染和仪器运维的高端人才。
  • 产学研用多方共话仪器人才培养 科学仪器高技能人才发展分论坛圆满闭幕
    仪器信息网讯 4月19日,作为ACCSI2024的重要同期活动,科学仪器高技能人才发展分论坛成功举办。此次论坛汇聚科研院所、高校、企业、协会学会等多方力量,来自全国各地的嘉宾、听众齐聚一堂,分享经验、交流心得,共同探讨仪器高技能人才培养之道,为科学仪器行业的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论坛现场在本次论坛上,与会者深入探讨了科学仪器高技能人才培养与发展的问题。包括天津大学教授汪曣、天美中国总裁付世江、苏州大学分析测试中心副主任舒婕、耐驰仪器中国公司市场与应用副总经理曾智强、北京信立方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仪课通项目魏京华、哈希水质分析仪器(上海)有限公司副总监黄林、江苏理工学院教授李树白、上海科哲生化科技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张建明等多位行业专家从多个角度分享了对行业人才培养的经验和看法。会议由天津市分析测试协会秘书长李全 主持天津大学教授汪曣《坚定走产学研一体化道路,培养科学仪器制造领域应用性人才》汪曣教授的报告聚焦于科学仪器领域人才培养的挑战和解决方案。他指出了当前科学仪器产业面临的人才缺口和就业难题,他以自身的经验思考及大量的实际案例佐证,提出了学校与企业共同努力、产学研一体化的培养模式。汪教授呼吁加强对高端仪器的技术积累和资金支持,并提出了加强实践教学、深化专业培养、改变评价标准等建议,以推动科学仪器领域人才培养的持续发展。天美中国总裁付世江《仪器企业人才保留》付世江的报告主题是国产仪器如何培养和保留人才。他指出当下国产仪器企业在人才方面面临着巨大挑战,包括人才需求的复杂性、培养和留住人才的难度以及外资企业的影响等。同时,企业急需培养多方面的人才,包括产品开发、工艺、市场营销和应用服务等领域。报告分享了天美自身在在这方面的具体做法,同时总结了企业在人才培养和留住方面的经验和教训,强调了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创造不同的职业发展通道,以满足人才的成长需求。苏州大学分析测试中心副主任舒婕《科教融合,仪器技能人才培养体系探索与实践一一基于核磁共振仪器共享平台的“阶梯式”技术人才培养》报告主要介绍了苏州大学分析测试中心在仪器技能人才的培养体系探索与实践,以及具体的实施情况。通过阶梯式的培训方案,结合学生的不同需求和发展阶段,实现了多元化的技能培养。内容涵盖了从基础实验课程到高级技术专题的培训,以及技术研发和应用研究方面的实践活动。实施效果体现在学生参与度的提升、论文数量和质量的增加以及毕业生就业方向的多样化。耐驰仪器中国公司市场与应用副总经理曾智强《科学仪器企业应用人才培养体系搭建》曾智强分享了耐驰仪器在应用支持人才体系培养方面的经验。他强调了人才培养和管理的重要性,特别是仪器销售行业需要具备多方面技能的人才。他提到了建立有效的应用知识积累平台的必要性,包括明确公司目标、加强沟通和协调,并记录整理知识。同时,他强调了适应市场变化的重要性,特别是通过讲故事、制作视频等方式吸引客户。最后,他还提到了利用网络平台和疫情期间的机会来加强公司内外部宣传和培训,提高工作效率和推动业务发展。北京信立方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仪课通项目魏京华《打造仪器人才成长平台,推动科学仪器高技能人才发展》魏京华总结了仪课通项目的重点合作方向和成果。当下科学仪器行业的专业性和从业门槛的高,用户对教育培训的需求迫切。为解决企业和个人用户的需求,仪器信息网推出了仪课通平台,提供丰富的在线课程和专家资源。针对个人用户,课程种类丰富,覆盖了各个仪器品类和领域,受欢迎程度逐年增长。同时为了帮助企业客户,推出了展翅计划,,通过在线培训解决了售后培训的痛点,帮助企业提升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哈希水质分析仪器(上海)有限公司副总监黄林《立足本土化发展,打造高效的水质专家团队——哈希本地化水专家团队的诞生之路》黄林首先介绍了哈希的本土化发展策略,同时为了更好服务国内市场,公司希望将一批公司内的技术专家培养成在行业内有影响力,与生态圈内的意见领袖有更紧密合作的专家,高效获取市场信息,协助各职能团队开展高层次的市场活动。为此,哈希集中资源,打造了本土化水质专家团队。报告介绍了团队建设的情况和进展。江苏理工学院教授李树白《职普融通 产教融合 科教融汇 以人才培养提质助力区域高质量发展》李树白的报告主要围绕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展开。在产教融合方面,他分享了学校的实践,包括建立产教融合管理体制、探索产教融合运行模式、坚持深化产教融合,增强办学适应、着力提升“四技服务”能力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等。报告过程中,他通过多个案例分享,介绍了学校取得的相应成果。并介绍了学校的教学成果和智慧校园建设,以及在就业服务方面的努力,为地方经济发展和人才培养做出了贡献。上海科哲生化科技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张建明《从行业发展看仪器人才需求和培养方式》张建明结合自身的行业经验,分享了其在科学仪器人才培养方面的看法。他指出,科学仪器行业属于高精尖行业,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需求的提高,行业要求也在不断提升。科学仪器行业既是高端制造业,同时也是服务业,提供解决方案至关重要,需要持续不断的创新和技术积累,这些行业特点都对业内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总体上,本次论坛的报告人立足于产学研用等各个方面,分别分享了在仪器人才培养方面的思考。刘虎威教授主持圆桌讨论而在精彩的报告分享之后,还举行了主题圆桌讨论。讨论环节由北京大学刘虎威教授主持,包括天津大学汪曣教授、天津市分析测试协会李全秘书长、北京市电子科技职业学院生物工程学院中试基地李曙光主任、江苏大学陈斌教授、上海海关动植物与食品检验检疫技术中心朱坚研究员、江苏科技大学李照磊教授等多位嘉宾就科学仪器行业高技能人才的发展现状、数字化平台建设对于人才发展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发挥各方优势培养行业需求的人才等话题展开了深入讨论。讨论环节李曙光提到:职业教育,师资培养的关键性。他认为职业院校应该拥有更接近行业的师资队伍,包括行业大师和国师。同时,他提出了对于教师的培养和提升的需求,强调了实践能力和行业深度的重要性。他还谈到了职业院校课程设置的问题,认为需要更多行业认可度高的课程,并强调了教师的角色在学生职业化培养中的关键作用。陈斌表示:从应用层面,应关注技术培训的重要性。他提到了分层次、分应用场合的人才培养,并指出了在中国应用性人才的重要性。他表示,目前中国很多仪器公司在服务和售后面临困难,可考虑借助第三方的培训来解决。李照磊则提到了学校培养的人才与企业需求之间的脱节问题,以及专业学生培养中存在的问题。需要加强学校与企业合作、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将科研成果市场化的建议,并呼吁教育与产业之间更紧密的结合,以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和市场适应能力。论坛总结:技能人才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力量。加强高级工以上的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对巩固和发展工人阶级先进性,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和科技创新能力,缓解就业结构性矛盾,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科研活动的深入和拓宽,科学仪器的性能和精度要求越来越高,这要求相关人才具备深厚的专业知识、精湛的操作技能和创新能力。同时,随着行业技术标准的不断升级和仪器更新换代,对具备跨学科知识和创新思维的人才需求也在增加。而一直以来,科学仪器行业对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和需求之间存在一定的不适应。从供应方面来看,科学仪器行业高技能人才的供应并不充足。本次论坛,与会专家就当前供需矛盾进行了深入分析,指出了高技能人才供给不足的现状。尽管全国高校毕业生中机械与仪表类专业需求量位居前列,但高端精英人才仍然严重短缺,甚至出现了百万年薪难觅人才的现象。现行教育体制对职业技术教育的相对忽视也是造成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为解决这一问题,与会嘉宾分享了各自在人才培养、技术创新等方面的经验和做法。他们强调了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重要性,以及跨学科合作、创新教育模式等方式培养更多具备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高技能人才。此外,论坛还关注了行业技术标准的升级对人才需求的变化。随着技术的进步,具备跨学科知识和创新思维的人才将成为行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与会者共同探讨了如何适应技术进步的步伐,为行业发展培养更多高水平人才。本次论坛的举办,为与会者提供了一个交流合作的平台,促进了与会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与会者纷纷表示,通过本次论坛的交流与学习,对科学仪器高技能人才培养与发展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为行业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相信论坛的成功举办,将为科学仪器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和发展注入新的动力。期待通过多方合作和共同努力,推动科学仪器行业不断迈向新的高峰。  关于ACCSI:  “中国科学仪器发展年会(Annual Conference of China Scientific Instruments,ACCSI)”始于2006年,已成功举办十七届。每年一届的“中国科学仪器发展年会”旨在促进中国科学仪器行业“政、产、学、研、用、资”等各方的有效交流,力求对中国科学仪器的最新进展进行较为全面的总结,力争把最新的有关政策、最前沿的行业市场信息、最新的技术发展趋势在最短的时间内呈现给各位参会代表。  更多第十七届中国科学仪器发展年会精彩内容,请点击链接:ACCSI2024现场直击
  • 聚焦人才 共谋发展!
    聚焦人才,共谋发展!北分瑞利官方平台 今天“聚焦人才,共谋发展”北分瑞利“三叶草”人才发展计划第二期结营11月,北分瑞利“三叶草-北分瑞利干部选拔与人才发展计划”第二期培训顺利结营。 培训 回顾“三叶草”二期,历时6个月的研修和学习,得到了公司高层领导的重视和关心,得到了各位导师、各位专家的辅导和大力支持。期间,学员们共同完成了《行动管理工作坊》、《目标管理与高效执行》、《创新思维与问题解决》、《要事第一的时间效能管理》、《呈现与汇报》等课程,共同经历了“激情燃烧,超越自我”的团队拓展训练,完成了数以百计的案例分享和成果导出,最终取得了学员个人能力成长计划完成率88%、课题目标完成率90%的良好成绩。赋能管理业务赋能:有效保障产品服务。依托实验室平台,改进产品的服务模式,参考阿米巴单元模式,创建可选服务。战略赋能: 有效提升新品研发速度的问题。让研发贴紧市场,激发研发热情,高效输出质量过硬的新品和精品。管理赋能:企业会通过一个清晰的通道和端口将企业的声音 管理团队的声音进行统一发布,统一思想, 培养高潜团队方向一致,行动统一,促成企业目标达成,把分析仪器做强做大。▲恭喜各位高潜学员致辞领导“三叶草”是一个为期三年的培养计划,对于企业来讲,我们希望通过这个计划,能够为公司培养出一批可以快速响应市场和引领企业高端发展的人才队伍,从而为企业发展提供内在动力,提升企业竞争力;对于个人来说,我们希望可以推动学员个人综合能力的发展,最大限度的发挥个人优势,无论大家在什么岗位,无论在哪个地方,都能够带着培训所学的技能和产生的激情和去影响和感染身边的其他人。以创新为驱动,以市场为导向,不断巩固并持续推进深化改革进程,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提供更优质的产品和更全面的服务。结语 /三叶草两期培训的学员们无论是团队还是个人,都积极进取,不畏艰难,以实际行动表达了“三叶草”的坚韧精神,从知识到行为,从行为再到成果,环环相扣,完美落地。两批项目成员都成为了企业的中坚力量,在各自岗位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并且作为种子力量,正在将三叶草的精神传播。- End -北京北分瑞利分析仪器(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微信扫一扫关注该公众号
  • 【喜讯】▏我司创始人刘鸿飞博士荣获福建省高层次人才(B类人才)认定
    近日,中共厦门市委组织部公布了福建省高层次人才认定名单的公告,奥谱天成创始人刘鸿飞博士,经过严格的遴选,荣获“福建省高层次人才认定(b类人才)”。公告内容根据《福建省高层次人才认定和支持办法(试行)》(闽委人才{2020}4号)文件精神,经个人申报、单位推荐、窗口初审、并联审核、专题会审、复核把关、社会公示、研究认定等程序,确认刘鸿飞等87人为2021年第 一批(总第二批)在厦申报福建省高层次人才,现予公布(名单见附件)。 中共厦门市委组织部2021年3月1日福建省高层次人才认定党的十九大以来,福建省高度重视人才工作,加快建设人才强省,实行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持续推进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深入实施“海纳百川”高端人才聚集计划,为省内各项事业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人才支撑。由福建省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印发的《福建省高层次人才认定和支持办法(试行)》于2020年7月1日起施行,实行认期制管理,认期为6年。认期自认定单位发文确认之日起计算。认期内,高层次人才取得新业绩满足更高层次人才对应条件的,可随时申请晋级。中共党员,福建省高层次人才(b类人才),国家科技部“创新推进人才”,中科院博士,厦门大学博士后出站,国际光谱分析专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奥谱天成创始人/董事长,《拉曼光谱仪》国家标准主要起草人,中国管理科学院特约研究员,研究生导师(中南大学、集美大学、厦门理工学院),曾参与“神舟7号”和“风云4号”的研制工作,中央电视台“创业英雄”......在央视专访的新闻稿中,有这么一段人物评价:作为奥谱天成创始人,他仅用5年时间,便把自主研发的拉曼光谱仪、地物光谱仪,推到了世界一 流行列。并且作为国产拉曼光谱、地物光谱的领头羊,2020年与美国领 先品牌展开正面决战,产品出口到全球50余个国家和地区。刘鸿飞博士以中国企业家的身份,为中国企业面对外部压力如何保持国产品牌的技术优势方面树立了榜样。他的坚韧和科研能力,为公司、为国家赢得了更多可能。引用中华网:央视《科技之光》奥谱天成|国产拉曼光谱领头羊
  • 广州2亿元扶持海外人才 周振为候选
    12月26日,在第十二届中国留学人员广州科技交流会上,广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公布了广州市首批认定的5名海外高层次人才名单,这标志着广州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另据悉,近年来广州共吸引了2万余名留学人才,其中硕士及博士比例多达7成。广州市目前最缺乏装备制造设计、生物医药研发等四大领域高端人才。   设立2亿元专项扶持资金   广州留学人员企业发展势头强劲,记者在广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特装展区,10余家留学归国人员创办的高新技术企业纷纷展示其开发的高新技术产品,包括世界上首个细胞和器官打印专利,企业生产低能耗、无污染的环保水性涂料等,吸引了大批参展人员驻足参观。   广州市十分重视留学人员与广州的融合。据悉,为吸引留学人员来穗创业创新,广州市政府和相关部门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去年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鼓励海外高层次人才来穗创业和工作的办法》,设立2亿元高层次人才专项扶持资金,着重从加大资金扶持、构建科技创业投融资体系、培育创新创业环境、建设服务管理支撑体系以及生活保障等方面解决海外高层次人才的后顾之忧。   此外,围绕落实海外高层次人才新政策,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认真组织系列评审工作,评审出广州市首批“海外高层次人才”的候选人邓辉舫、周振、于锋、袁玉宇、陈光天,专业涉及计算机与电子信息技术、光机电一体化、农业、生物医药等。   据介绍,公示期间若无异议,5名候选人均可获选。根据《关于鼓励海外高层次人才来穗创业和工作的办法》,一旦获选,他们每人可获得最高人民币500万元的资助。   广州最需四类海外人才   据悉,近年来广州吸引了2万余名留学人才,其中博士占16%,硕士占56%,本科占26%,留学的前4位国家为英国、美国、澳大利亚和加拿大,专业分布以经济管理专业居多,占29%。   记者从广州市留学人员服务管理中心了解到,目前广州市对留学人员和海外人才的需求重点集中在四大领域:新材料等高技术科研和自主创新创业人才、生物医药等高端研发人才、装备制造等现代制造业高级设计人才、金融保险等现代服务业高级管理人才。   另外,广州还在全国首创启动“广州留学人员实习基地”,举办近30期就业、创业培训讲座,并举办融资论坛,有效开拓留学人员融资渠道 举办视频招聘会,并在广州留学生网开辟网上招聘栏目,推动留学人员实现事业理想。
  • “双碳”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体系如何构建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当前,在推进这场系统性变革的过程中,如何充分发挥高校基础研究深厚和学科交叉融合的优势,加快构建“双碳”科技创新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对于如期实现“双碳”目标至关重要。高校发展现状与“双碳”目标存在一定错位人才培养。当前,培养具备科学素养、创新意识、跨界能力的“双碳”人才,将给高校人才培养工作带来一定挑战。一是认知不足。尽管相关部门已经对“双碳”进行了一定普及和宣传,但不少教师、管理者对“双碳”所关注的核心要义仍然没有形成清晰的认识,无法深刻理解其在人才培养活动中的价值。二是融合困难。基于“双碳”目标的实现,一些高校对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及学科设计的调整速度相对较慢,针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重视程度不足,对于如何将“双碳”有机融入相关人才培养活动,也没有形成可操作的方案。师资力量。当前,“双碳”相关专业逐渐增多,对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挑战会越来越明显。一是基础性专业师资不足。推动“双碳”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求基础师资量大而面广。然而,各高校中涉及“双碳”的教师数量较少,且没有接受过系统培训,很多教师自身不具备“双碳”教育的经验和经历。二是高水平创新人才缺乏。局限于以往的学科、专业设置,我国尚未设置专门的“双碳”学科领域,与之相关的高水平创新型专业人才相对缺乏。专业和课程建设。专业方向定位是否科学、合理、准确,直接关系到“双碳”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度及培养质量。尽管我国已提前布局,不少高校与“双碳”相关的专业和课程建设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专业和课程的内涵建设仍有待加强。一是专业建设质量。目前,国家主要通过修订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实施一流专业建设计划、推进“保合格、上水平、追卓越”三级专业认证体系等方式,开展专业内涵建设。接下来,如何在专业内涵建设中适度体现“双碳”目标,将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二是课程建设水平。高校课程内涵建设主要包括内容体系设计、课程思政等诸多方面,如何有机地将“双碳”目标嵌入高校课程内涵建设的各个方面,进一步提升课程建设水平,提高创新策源能力,必将成为另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协同治理落实。“双碳”目标的实现,需要气象、能源、环境、材料、建筑、经济、管理及法律等相关专业学科协同参与、共同推进,这给我国高校落实学科协同治理带来了一定挑战。一是顶层设计问题。“双碳”具有鲜明的交叉融合特点,需要各学院、各部门之间落实协同工作,而当前我国的大多数高校在顶层设计、协同治理方面还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二是协同创新问题。推动实现“双碳”目标,既要探索科学认知,探究最前沿的科学问题,也要推动科学传播,凝聚全社会共识。这就需要优化协同治理体系,强化交叉学科建设,目前不少高校在这方面也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加快构建“双碳”科技创新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加强专业人才培养。当前,相关高校须将“双碳”目标融入人才培养活动,强化国家目标、市场需求与人才培养之间的内在联系,加快培养低碳行业专业人才。一是提高教师思想认识水平。通过各种形式的学习、交流及培训等活动,促使教师在思想上认可“双碳”目标的重要性,将其内化为教书育人的动力。二是加强通识教育。鼓励开设与“双碳”相关的通识课程,引导学生学习负碳、零碳、低碳和脱碳知识,树立绿色低碳理念,加深对“双碳”的了解,真正让“双碳”融入课堂和生活。三是强化实践教学。通过德育、思政及专业课程实践环节,引导学生从身边做起,传播绿色低碳育人文化,践行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强化师资队伍建设。专业化和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建设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为此,高校须加强“双碳”领域所需人才的培养、引进等工作。一是提升基础师资水平。可以通过举办各种类型的高级研讨班、进修班等形式,培养“双碳”领域的基础性师资人才;还可以集中选择部分教师,开展以知识普及、业务传授等为主要内容的培训活动,以补充基础性师资。二是加强人才引进和交流。高校需要提前布局,对我国“双碳”领域所需的高层次人才,加大引进力度。尤其要借鉴相对成熟的欧盟碳交易人才培养经验,加大对海外碳金融、碳管理领域优秀人才的引进力度,支持碳金融、碳管理师资队伍建设。三是实施人才特区政策,推进师资队伍高端化。在“双碳”领域排筛出一批世界级名家和杰出领军人物,从而有针对性地寻求合作。有条件的高校,还可以布局、建立一批“双碳”科学家工作室,为高端人才量身定制发展平台,促进我国“双碳”科学研究尽快跻身“世界舞台”。深化专业和课程内涵建设。锚定“双碳”目标,高校需要继续深化专业和课程的内涵建设。一是构建专业内涵建设评价体系。参考一流专业建设方案,高校要构建“双碳”相关专业内涵建设的评价体系,如专业目标、师资队伍、支撑条件、教学改革、培养质量、专业特色等,并设计出量化指标。二是推动专业优化与调整。高校需要深化人才培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关、停、并、转等形式,进行专业优化与调整,培育建设新能源、储能、智慧能源等新兴专业学科,并开设与“双碳”有关的专业方向。三是注重开展专业交叉融合。相关高校可以依托既有资源和优势,设立碳金融、碳管理等方向的人才培养和培训基地,增设碳金融、碳管理专业和研究生培养二级学科或交叉学科,推进碳金融、碳管理专业建设,加快培养碳金融、碳管理等领域紧缺人才;以能源、环境、经济、管理及法律等专业为基础,突破专业壁垒,开展交叉融合创新,支持多专业协同,培养复合型低碳人才。推进协同治理活动。为实现学校发展与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相匹配,高校要努力构建协同治理体系。一是倡导多方协同培养,进一步完善高校产教融合与校企协同育人机制,如推广政产学研用融合发展制度,推动校企在创新驱动等领域开展合作,并通过专业共办等多种形式与手段,构建协同发展模式,打造协同治理体系。二是打造多元协同治理体系。从顶层设计、部门协同现实出发,打造出各方主体深度参与的多元协同治理体系,从而推进“双碳”领域教育教学活动的顺利有效开展,形成我国高等教育领域人才培养“多主体、强合作、共发展”的多元协同运行系统。(作者姚山季系南京工业大学经管学院教授、教务处副处长,韩雪媛系南京工业大学经管学院硕士研究生)
  • 青岛人才特区获大奖 扶持资金近2亿7院士进驻
    11月30日,由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指导刊物《中国人才》杂志社主办的“2016年全国基层人才工作创新案例颁奖仪式及座谈交流会”日前在江苏盐城召开。青岛 “人才特区”以集聚创新型人才,培育新经济引擎为特色,从全国400余案例中脱颖而出,荣获最佳创新案例奖。据悉,本次创新案例评选活动采取专家评审的方式,共评选出最佳案例30篇、优秀案例70篇,青岛“人才特区”创新案例为山东省唯一入选最佳案例。  青岛“人才特区”自2011年获批建设以来,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破除人才发展壁垒为目标,按照评价认定“特区创业人才”和“特区创业项目”的层次分别给予相应创业扶持资金和购房安家补助,单笔扶持资金最高可达到5000万元。在企业注册、办公用房、知识产权贷款、技术入股、风险投资、研发平台、家属安置、子女入学、职称评定、医疗保障等方面共建立18项配套优惠政策。另外,还针对“千人计划”专家项目出台专项扶持政策,给予来区创业“千人计划”专家项目100万元资金支持,提供200平米办公场所和120平米免租人才公寓。  目前,青岛“人才特区”通过实施以“人才+项目”双驱动的选拔模式,择优甄选了7名院士、13名“千人计划”专家、66名高端领军人才、179 名蓝贝创客进行重点扶持,投入创业扶持资金1.8亿余元。青岛“人才特区”知名度和影响力已辐射至欧美等海外区域,海内外高端人才项目竞相落户青岛高新区,“人才特区”品牌带来的吸引和集聚效应日益显现。  部分获奖项目  周晓光 现场化DNA指纹分析仪项目  “千人计划”专家周晓光2013年携“现场化DNA指纹分析仪”项目,入选青岛“人才特区”一类人才项目,获得创业扶持资金500万元,其在 “人才特区”创建“融智生物科技(青岛)有限公司”,所掌握的“DNA核酸指纹检测技术”为国内领先,生产的现场化DNA指纹分析仪等生物检测仪器是法医、医疗、科研系统中检测鉴定生物物证、认定犯罪、解决亲权争议、进行科研实验的主要技术手段,将在国家安全、检验检疫等领域起到重要作用。  赵毅 全血象恢复新药白细胞介素12研发项目  赵毅教授是青岛“人才特区”本土产生的“千人计划”专家,德国海德堡大学医学博士,入选“人才特区”二类人才项目,获得创业扶持资金300万元。正是青岛“人才特区”的优越环境,吸引其放弃在美优厚待遇,毅然来到“人才特区”创办医药公司,从事重组人白介素-12研究。目前,其团队研究成果已步入临床试验申报阶段,有望在不远的将来为癌症患者带来福音。  单霆 智能视频分析系统项目  获得三类人才项目奖励的青岛慧眼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单霆介绍,该公司正在研发的智驾机器人产品是一款能够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全程帮助驾驶员的主动安全辅助驾驶系统。它通过图像识别、计算机视觉以及机器学习技术,利用单目摄像头,实现包括车道偏移预警、前向碰撞预警、行人检测、车距监测、疲劳预警、移动目标监测等功能,能够在城市、高速公路等各种场景达到很高的识别准确度,从而可以有效减少追尾、碰撞等交通事故。  刘敬权 石墨烯量子点复合工程塑料研发与产业化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博士、“泰山学者”海外特聘专家刘敬权2014年在高新区创建了青岛华高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并在当年获得人才特区创业扶持资金300万元。刘教授说,这笔扶持资金对公司的发展意义重大,让自己可以在项目发展的初期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技术研发和市场合作中,而不用为找钱融资发愁,在这300万资金的撬动支持下,国内首条石墨烯导电油墨生产线正式投入使用,可实现年产30吨石墨烯导电油墨和2000吨功能涂料。  侯士峰 石墨烯材料功能化产品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  侯士峰是国家“千人计划”中唯一的石墨烯领域专家。2010年从美国回国创业,在选择创业城市的时候,曾与青岛擦肩而过。2014年青岛又一次走入了侯士峰的视线,他在“人才特区”成立了青岛瑞利特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他说道:“青岛‘人才特区’给我的感觉很特别,管理者站的角度很高,他们并非单纯以政策吸引人才,而是通过搭建平台、优化环境来集聚人才,这样的氛围让我感受到了活力和创业的动力。”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