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高端产业

仪器信息网高端产业专题为您整合高端产业相关的最新文章,在高端产业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高端产业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高端产业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高端产业话题讨论。

高端产业相关的论坛

  • 仪器仪表产业与新兴产业相辅相成发展

    关于我国仪器仪表产业发展,显示出进入新轨道的迹象。仪器仪表产业的转型和升级,正在不断推进中,新兴行业和高端行业更多的被孕育与开拓。  仪器仪表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对于推动科技科研、工业制造业乃至人们的日常生活都发挥着重要作用。我国也十分重视仪器仪表发展,并将其列入各项规划和政策扶持中,重点发展大型、智能、创新仪器仪表。未来仪器仪表更将紧贴节能环保、低碳绿色等时代诉求发展,呈现出更健康发展态势。  近些年来,我国新兴产业对仪器仪表发展产生了巨大推动作用,包括节能环保、新兴信息产业、生物产业、新能源、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业和新材料等。此外,智能化发展趋势也在不断推动仪器仪表产业向高端发展,加速了我国仪器仪表产业转型升级。同时仪器仪表正在步入新轨道发展,也将为新兴产业发展提供助推力。转自塑料问答

  • 政企研携手打造“高端社区”,首个东莞市新材料产业园开园!

    [color=#000000]东莞新材料行业高质量发展增加新动能——首个东莞市新材料产业园正式开园![/color][color=#000000]该产业园将围绕新能源材料、电子信息材料、材料制备等三大领域,组织一批国内知名企业落户开展中试研发,引进一批获市场认可的创新型企业,共同助力东莞新能源、新材料行业高质量发展。[/color][align=center][img]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401/uepic/72b68c59-2e27-4c9f-bb11-86c5ba9b902d.jpg[/img][/align][color=#e36c09][b]| [/b][/color][b][color=#000000]聚焦新能源材料、电子信息材料、材料制备[/color][/b][color=#000000]1月22日,东莞市政府“一号文”出台,强调以新材料产业、新能源产业等10个战略新兴产业为重点,抢抓风口机遇,强化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和全球影响力。[/color][color=#000000]东莞市新材料产业园开园仪式的举行,正是松山湖材料实验室这一省级实验室助力东莞新材料、新能源行业发展的生动举措。[/color][color=#000000]中国科学院物理所研究员、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副主任黄学杰表示,建设东莞市新材料产业园是为了推动东莞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引进培育一批新材料创新型企业,加快推进松山湖材料实验室等机构科研成果在东莞转化,聚集上下游企业共同研发,构建产业链创新生态。[/color][color=#e36c09][b]|[/b][/color][b][color=#000000] 未来,东莞市新材料产业园将如何发展?[/color][/b][color=#000000]黄学杰表示,产业园将结合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创新资源、能源材料与器件创新工场产业资源,瞄准东莞产业链短板领域,围绕新能源材料、电子信息材料、材料制备等三大领域,组织一批国内知名企业落户开展中试研发,引进一批获市场认可的创新型企业落地产业化。[/color][color=#000000]全国性创新资源的引入也成为东莞市新材料产业园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早在2023年3月,中国电池工业协会新材料分会在松山湖材料实验室正式成立。中国电池工业协会携手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充分发挥各自在电池新材料领域的技术、人才、资金、市场等优势,聚力打造电池新材料产业的创新策源地、产业聚集地。这也成为东莞市新材料产业园的快速发展一大助力。[/color][color=#000000]“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在锂离子电池和关键材料和器件技术领域,基础非常雄厚,成果非常突出,对中国电池产业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现场,中国电池工业协会秘书长王建新点赞松山湖材料实验室。[/color][color=#000000]他表示,中国电池工业协会新材料分会将持续与松山湖材料实验室、行业优秀的新能源企业、科研院所携手合作,做好新能源、新材料产业的服务工作,在规范行业标准、推动产业上下游协同发展、助推产业转型升级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助力松山湖、东莞、大湾区新能源创新生态建设。[/color][color=#000000]松山湖材料实验室作为参与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建设的重要科研平台,在高能量密度正极材料、高可逆容量负极材料,以及相关配套材料等第三代锂电池材料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在锂电池小试、中试和检测分析方面建设了能源材料与器件创新工场,拥有一批高精尖的仪器设备,可以为新能源企业提供开放共享的服务。[/color][align=center][img]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401/uepic/1b22dc1c-cef5-4e7f-9b71-6f450e361d69.jpg[/img][/align][color=#e36c09][b]| [/b][/color][b][color=#000000]东莞将打造大湾区新能源产业发展新高地[/color][/b][color=#000000]近年来,随着东莞新能源产业生态的逐步完善,东莞已经涌现出像新能源科技、新能安、新能德、博力威、等一批实力强劲的企业,也建立了像松山湖材料实验室、中国散裂中子源、东莞理工学院等一批掌握前沿技术的高校科研院所。[/color][color=#000000]现场,东莞市科学技术局局长卓庆表示,东莞将给与企业租金补贴、洁净室装修补贴、委托研发费用补贴、创业补贴等方面的支持政策,持续完善东莞新能源产业的创新生态。接下来,东莞将抢抓发展机遇,竭尽全力支持新能源产业上下游企业高质量发展。同时,东莞也诚邀各位专家、企业常来东莞,共同发展,共同将东莞打造成为大湾区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新高地。[/color][color=#000000]此次入驻的7家新材料企业包括东莞红石科技有限公司、东莞市嘉锂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米开罗那(上海)工业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东莞大锌能源有限公司等极具发展前景的企业,主要是锂电池相关上游产业链,包括新材料、电池设计、设备研发等领域。其中,既有松山湖材料实验室自身孵化企业也有从外地引进企业。[/color][color=#000000]据悉,首批入驻企业已经占据了两栋厂房大约75%的面积,目前正在规划下一个10万平方米的厂房,引入更多新材料相关行业企业,推动新能源行业集聚发展。[/color][来源:东莞网][align=right][/align]

  • 欣赏西鸽N609全国高端专享品鉴会

    宁夏葡萄酒产业而言,6月9日是个具有特殊意义的日子。2020年6月9日,领导人视察宁夏时对当地葡萄酒产业作出重要指示,此后两年间宁夏葡萄酒产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如今宁夏葡萄酒产业的各个参与者正以不同形式致敬这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伟大时刻。从产区来看,今年6月9日,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区京东官方自营旗舰店上线运营;从酒庄来看,西鸽酒庄于去年推出高端产品N609,并于今年6月9日发起以“致敬伟大时刻”为主题的百城千人“西鸽N609全国高端专享品鉴会”。

  • 【讨论】“高端装备制造业”投资热,仪器分析行业的春天来了?!

    “高端装备制造业”迎来投资热日前,《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发布,“高端装备制造业”被列为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这是高端装备制造业“受宠”的信号,从而引发了市场对高端装备制造业的投资热情。化学分析仪器制造行业做为高端设备制造业的一支,是否也迎来一个发展的春天?!您对我们国产的分析仪器行业有什么期望?您觉得我国的分析仪器制造业存在着那些问题?您认为分析仪器行业要大发展的关键是什么?……欢迎就这方面的问题展开讨论,期待您的辛辣点评……

  • 怎么看生物产业排名新兴产业第三?

    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一)节能环保产业。这个市场很大,民生第一重要。技术要求较高。(应排名第二)(二)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市场大,竞争厉害,民生第二重要。(应排名第三)(三)生物产业。这个市场很大,民生第一重要,技术要求高!(应重点发展,应排名第一)(四)高端装备制造产业要大力发展现代航空装备、卫星及应用产业,提升先进轨道交通装备发展水平,加快发展海洋工程装备,做大做强智能制造装备,促进制造业智能化、精密化、绿色化发展。(五)新能源产业要发展技术成熟的核电、风电、太阳能光伏和热利用、生物质发电、沼气等,积极推进可再生能源技术产业化。(六)新材料产业要大力发展新型功能材料、先进结构材料和复合材料,开展共性基础材料研究和产业化,建立认定和统计体系,引导材料工业结构调整。(七)新能源汽车产业要加快高性能动力电池、电机等关键零部件和材料核心技术研发及推广应用,形成产业化体系。民生首要啊!所以生物产业,跟健康、工业、农业都十分相关,理应排名第一!

  • 多位院士专家提出:石化产业变革离不开材料创新

    在近日举行的弘扬闵恩泽科学家精神学术论坛上,多位院士专家认为,材料革命是[b]新一轮石化产业变革的充要条件,石化产业应结合材料发展格局、短板等,有所侧重地加速材料科技创新。[/b][color=#ff0000][b]科技突破加速产业变革[/b][/color]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党组成员、秘书长陈建峰表示,我国化学工业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就是新材料“卡脖子”。他认为,[b]针对有机材料,实现材料结构精准调控是重点;针对无机材料,实现材料高性能化是重点[/b]。中国工程院院士、苏州国家实验室主任徐南平表示,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历史性交汇期,新材料将成为产业变革的引擎。科技竞争、社会进步等对我国面向未来发展战略的材料提出要求。在全球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洪流中,我国必须把新材料摆在产业发展全局的重要位置,以材料科技的突破加速产业变革。[color=#ff0000][b]产业布局应有所侧重[/b][/color]“目前,全球新材料产业竞争格局初显,各国形成差异化发展态势。”徐南平指出,[b]中国的优势在于稀土功能材料、人工晶体材料、先进储能材料[/b]等。对于材料领域未来布局方向,世界各国和不同地区发展战略各有侧重。到本世纪中叶,在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征程中,我国必须解决国家安全(生存权)、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发展权)、抢占未来科技与产业制高点(未来主导权)这“三权”问题。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石化股份公司总工程师谢在库表示,国内新能源行业高端石化材料涉及50种左右,自给率为60%至70%,需求规模近300万吨。他指出,材料变革重点布局高端高值及其复合材料、精细化工、生物基材料以及塑料循环。[color=#ff0000][b]需加快相关技术创新[/b][/color]对以上问题,行业该如何做?谢在库建议:对于高分子材料,应注重材料性能、碳基结构、生产工艺,根据市场对材料性能的需求和结构与性能的科学认识,合理设计碳基结构;对于节能分离材料,应通过对材料组成、结构的科学设计与优化,构建快速、精准的传质通道;对于可回收材料循环利用,应加强生态设计、提高再生材料的使用比例、提升合成材料的性能,从而减少塑料使用量或延长材料使用寿命。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院长李明丰表示,石科院攻克了功能性尼龙聚合材料等技术,打通了己内酰胺—尼龙6/66、环氧丙烷—聚醚、环氧氯丙烷—环氧树脂产业链,实现了新聚合材料技术、聚合材料新单体的高值化发展。未来,[b]石科院将致力于构建高端碳材料库,打造电化学高端碳材料技术平台,实现国产替代[/b]。[来源: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align=right][/align]

  • 国家先进钢铁材料产业计量测试中心获批筹建

    为提升先进钢铁材料产业核心竞争力,更好发挥计量对产业的技术支撑和保障作用,近日,市场监管总局批准依托钢研纳克检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筹建国家先进钢铁材料产业计量测试中心。  计量是先进钢铁材料的技术基础保障和产品质量保障,贯穿于先进钢铁材料的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出厂检验、包装运输、服役应用和循环回收等全寿命周期。例如,先进钢铁材料的化学成分配比、组织等级、工艺参数、性能指标的优化设计,只有通过准确的计量测试,才能不断地改进完善。同时,计量测试更是先进钢铁材料产业节能减排的“眼睛”和标尺,是促进节能减排的重要前提和必要手段。  筹建国家先进钢铁材料产业计量测试中心,能够加强符合流程性钢铁工业特点的量值传递技术和关键参数测试技术研究,补齐计量测试短板、夯实产业基础,引领先进钢铁材料计量测试方向,建成“全产业链、全寿命周期、全溯源链、具有前瞻性”的先进钢铁材料产业计量测试体系,更有效地保证先进钢铁材料产品质量稳定、可靠、可信。同时,为产业培养计量测试高端技术人才,提供高水平、系统性计量测试服务,助力先进钢铁材料绿色制造、智能制造,助力高端装备、重大工程关键钢铁材料的自主可控和前沿技术的突破,促进钢铁行业质量效益全面提升、高质量发展。 原文地址:[url]https://www.woyaoce.cn/news/491749.html[/url]

  • 微波高温合成氮化钒技术成功实现产业化

    微波高温合成氮化钒技术成功实现产业化

    近日,长沙隆泰科技有限公司独创的微波高温合成氮化钒生产技术在承德钢铁(集团)公司获得成功,使该公司世界领先的微波高温烧结产业化技术在冶金行业的应用迈进了一大步。众所周知,氮化钒是建筑用高强度的新Ⅲ级钢不可或缺的添加剂,取代传统的钒利用率低的钒铁,它的产业化将使我国每年节约近600万吨建筑用钢材;微波高温合成氮化钒技术与常规技术相比工艺简单,节约生产成本80%以上,产品质量稳定,一致性好,受到使用单位的一致好评。目前,首台氮化钒立式微波高温炉达到设计要求,正式投入生产达3个月,运行稳定。二期卧式微波高温炉也已将于4月中旬完成并交付使用。此技术不仅极大地推动了我国钒产业向精细化高端产品发展,还将广泛应用到其他铁合金高端产品的生产。[em28] [em28] [em28] [em28] [em28] [em28] [em28] [em28] [em28] [em28] [im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05/04/200504071418_3371_1264465_3.jpg[/img]

  • 质谱/光谱/能谱等分析检测技术入选产业关键共性技术

    2011年7月1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了《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发展指南(2011年)》的通知,质谱、光谱、能谱分析检测技术作为高端分析检测技术入选,以下是通知全文:   关于印发《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发展指南(2011年)》的通知工信部科 320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  为贯彻科学发展观,落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充分调动社会资源,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指导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发展方向,促进产业技术进步,实现工业和通信业的转型升级和结构优化,我部组织编制了《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发展指南(2011年)》,现印发你们。请积极组织做好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的研究开发工作。  二○一一年七月一日

  • 河南发文大力发展新材料,目标产业规模突破1万亿

    近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印发[b]《河南省加快制造业“六新”突破实施方案》(下称《方案》)[/b],提出把[b]“六新”(新基建、新技术、新材料、新装备、新产品、新业态)[/b]突破作为提升战略竞争力的关键举措和重要标志,找准着力点、突破口,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b]《方案》提到,要大力发展新材料。[/b]将新材料作为新兴产业发展的基石和先导,聚焦先进基础材料、关键战略材料、前沿新材料等领域,推动全省新材料产业产品高端化、结构合理化、发展绿色化、体系安全化。[b]到2025年,全省新材料产业规模突破1万亿元[/b],实现从原材料大省向新材料强省转变,为制造强省建设提供有力支撑。《方案》明确,为实现1万亿元新材料产业规模目标,将开展以下三大措施:[b](一)提质发展先进基础材料1. 先进钢铁材料。[/b]推进先进钢铁材料产业精品化、优特化、品质化、特色化发展,大力发展EP防爆钢、超高强钢等高品质特殊钢,重点开发智能制造、轨道交通等领域高端装备用钢,突破发展海洋工程装备和高技术船舶用特种棒线材、板材、管材以及高强度汽车钢等尖端产品,加快发展高端轴承钢、齿轮钢等核心基础零部件用钢,依托河南钢铁集团打造全国一流大型钢铁企业,优化钢铁产业布局,引领先进钢铁材料全产业链提升。[b]2. 先进有色金属材料。[/b]推动先进有色金属材料产业延伸高端产品链条,实现从材料向器件、装备跃升。突破铝基复合材料、高端工业型材等关键技术,大力发展新能源、航空航天等领域轻量化高端铝材,推动铝合金向高端精品铝加工延伸。加快发展高精度铜板带、高端铜箔等铜基新材料,推进高端铜基材料在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应用。推进研发低成本高纯镁提纯精炼、高性能铸造镁合金和镁铝复合材料等制备及精密成型技术,拓展轻量化高强度镁合金在军工、电子信息等领域应用。发展超宽高纯度高密度钨钼溅射靶材、电子功能钨钼新材料及精深加工产品。加强铅锌冶炼伴生有价金属提取、提纯等技术研发应用,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b]3. 先进化工材料。[/b]推进先进化工材料产业向功能化学品、专用化学品、精细化学品发展,延伸发展下游高端产品,实现从关键基础原料到高端化工新材料跨越。大力发展特种尼龙纤维、尼龙切片等尼龙新材料,发展尼龙注塑、聚氨酯精深加工,打造国内领先的尼龙新材料生产研发基地。加快推动可降解材料、生物基材料、先进膜材料、氟基新材料、盐化新材料向终端及制成品方向发展,推动产品迭代升级。[b]4. 先进无机非金属材料。[/b]推进先进无机非金属材料向绿色化、功能化、高性能化方向提升,实现从耐材、建材等传统领域向电子信息、航空航天等新兴领域拓展。重点发展芯片制造、油气钻探等领域用复合超硬材料及制品和关键装备,扩大应用领域,打造全球最大的超硬材料研发生产基地。聚焦细分领域,加快发展吸附分离、高效催化分子筛材料,空心玻璃微珠材料,气凝胶材料等先进无机非金属材料,重点发展功能耐火材料、高效隔热材料、氢冶金用关键耐火材料等,积极发展优质浮法玻璃、超薄玻璃等新型玻璃和特种水泥、绝缘及介质陶瓷等新型建材。[b](二)培育壮大关键战略材料1. 电子功能材料。[/b]加快发展半导体、光电功能材料、新型电子元器件材料产业,打造全国新兴先进电子材料基地。加快布局发展氮化镓、碳化硅、磷化铟等半导体材料,开发Micro—LED(微米发光二极管)、OLED(有机发光二极管)用新型发光材料,薄膜电容、聚合物铝电解电容等新型电子元器件材料,电子级高纯试剂和靶材、封装用键合线、电子级保护及结构胶水等工艺辅助及封装材料。加快湿电子化学品、高纯特种气体、高纯金属材料研发和规模化生产。[b]2. 高性能纤维材料。[/b]重点研发48K以上大丝束、T1100级碳纤维制备技术,重点发展玄武岩纤维、电子级玻璃纤维等高性能纤维材料,推动碳纤维在汽车制造、航空航天等领域应用,建设国内最大的碳纤维生产基地。重点突破对位芳纶原料高效溶解等关键技术和大容量连续聚合、高速纺丝等制备技术,推动产业链向航空航天、国防军工等领域延伸。重点发展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板材、薄膜、纤维等制品,拓展在机械制造、医疗器械等领域应用。加快发展光致变色纤维、温感变色纤维等功能化、差别化再生纤维素纤维和差别化氨纶纤维,推动氨纶产业发展壮大。[b]3. 新型动力及储能电池材料。[/b]大力发展正负极、电解液、隔膜等金属离子电池材料,布局发展钠离子电池、全(半)固态电池产业。突破发展质子交换膜、膜电极、催化剂和扩散层等氢燃料电池关键材料,建设国家氢燃料电池产业基地。重点发展晶体硅光伏电池材料和化合物薄膜,开发大尺寸单晶硅、多晶硅太阳能硅材料、多晶硅薄膜等,研发新型高效钙钛矿电池材料和铜铟镓硒等薄膜电池材料,打造“硅烷—颗粒硅—单晶硅片—电池片—组件—电站”产业链。[b]4. 生物医用材料。[/b]重点研发体外膜肺氧合机用中空纤维膜、CT(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用弥散强化金属及合金等医疗装备材料,打造一批医疗装备材料生产基地。加快发展用于心血管、人工关节等临床治疗的功能性植/介入医用材料,推动聚乳酸可降解材料在医用领域应用。突破发展医用苯乙烯类热塑性弹性体、生物相容性材料、生物墨水、医用级聚砜/聚醚砜材料等先进材料,推动医疗耗材产业高端化发展。[b]5. 节能降碳环保材料。[/b]加快发展基于溶剂、膜材料、金属有机框架等碳捕集材料,重点研发CO2(二氧化碳)合成低碳烯烃、芳烃、醇酯等碳利用技术,加快发展结构装饰一体化保温板材、节能自保温型墙体及材料,推动珍珠岩保温材料、超高保温节能玻璃等产品研发应用。大力发展水污染治理、工业废气处理等领域催化剂材料、混合基质膜、高性能中空纤维膜,加强相关技术研发和产品推广,研发推广有害物质含量低的涂料、油墨等材料,减少有害物质源头使用。[b](三)抢滩占先前沿新材料1. 纳米材料。[/b]积极发展金属、陶瓷、复合材料等领域纳米材料,开发电子级球形纳米材料、稀土纳米材料等产品,前瞻布局发展量子点发光材料、球形氧化铝氮化硼导热材料等先进纳米材料,加快济源纳米材料产业园建设,支持碳纳米管、分子筛等细分领域持续壮大。[b]2. 石墨烯材料。[/b]重点发展石墨烯储能器件、功能涂料等特种功能产品,拓展在防腐涂料、触摸屏等领域应用,开发基于石墨烯的散热、传感器材料等,研发规模化制备和微纳结构测量表征等关键技术,开发大型石墨烯薄膜制备设备及计量检测仪器,加快建设一批石墨烯产业基地。[b]3. 增材制造材料。[/b]加快发展3D打印专用钛合金、铝合金等金属粉末,开发高性能稳定性光敏树脂、粘结剂、工程塑料与弹性体和碳化硅、氮化硅等陶瓷粉末、片材,研发金属球形粉末、纳米改性球形粉体等材料成形与制备技术,加快培育增材制造材料产业。[b]4. 先进复合材料。[/b]大力发展超导复合材料、碳/碳复合材料等,开发高性能碳纤维、硼纤维、碳化硅纤维等增强体和先进树脂、合金、陶瓷等基体材料,开展高熵合金、液态金属等先进合金研究,打造“高性能纤维—先进复合材料—功能部件”产业链。[b]附件:河南省新材料重点事项清单[/b][align=center][img=initpintu_副本.jpg]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404/uepic/1bf06f0a-369b-426b-bb53-13ec5194555d.jpg[/img][/align][来源:仪器信息网]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align=right][/align]

  • 医疗器械产业面临“十二五”创新大考

    目前,推动医疗器械产业链优化的难点,在于“产学研用”的结合。  核心部件技术无法掌握,是我国医疗器械产业升级的难关之一。许多国内企业能迅速仿制国外企业的产品,但却无法仿制核心部件,尤其是占整机成本比较高的核心部件,均依赖国外进口。   仿制只能带来一时的利润,只有创新才是企业发展的长久动力。   14000家生产企业,40000多家经销商,年市场容量突破3000亿元人民币,年产值及市场增速均在20%以上。在采访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副会长姜峰时,他给了记者这样一组有关目前我国医疗器械产业的数字,由此不难看出,医疗器械产业成为国家战略新兴产业重要组成部分的地位。   但同时,姜峰还给了另外一个数字:我国民族医疗器械产业在世界医疗器械市场仅占不足3%的份额。在他看来,这与我国轻工业品生产大国地位极不相称,医疗器械创新问题是我国民族医疗器械产业最大的问题。   去年年末,国家科技部社会发展司生物技术与医药处处长张兆丰曾透露,医疗器械“十二五”的内容经过两次激烈讨论,已经正式纳入到科技部重点专项的范畴。如何实现创新发展、产业升级,是未来若干年医疗企业产业的求解题。   技术创新:兼顾高端和基层   随着国家“十二五”规划中提出新增医疗卫生资源重点向农村和城市社区倾斜,基层医疗机构对医疗器械的需求也空前膨胀。   业内人士判断,可以预见“十二五”期间,研发方向将瞄准基层对低端医械的需求,基础装备的创新将成为“十二五”的发展重点。与此同时,一些主流医械生产企业还表示,在“十二五”期间要争取在若干高端产品上取得突破,以此来改变大型三甲医院的产品依赖进口的状况。   张兆丰认为,如果民族医疗企业在高端、高利用率产品上毫无利益的话,产业发展是没有希望的。必须形成以高端产品带动低端产品,再辐射到基层产品的模式。如果高端产品没有竞争力,低端产品也就没有还手之力了。   然而,核心部件技术无法掌握,是我国医疗器械产业升级的难关之一。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许多国内企业能迅速仿制国外企业的产品,但却无法仿制核心部件,尤其是占整机成本比较高的核心部件,均依赖国外进口。   搭建战略平台优化产业链   目前,推动医疗器械产业链优化的难点,在于“产学研用”的结合。据张兆丰介绍,真正的产学研结合,企业要成为投入主体,大学研发的相关技术能够和企业形成一种利益共享的关系,而相关的核心部件厂商也要能够跟整机厂商形成一种利益关联。   “但是,"产学研用"合作机制目前在中国尚未真正产生实际作用。”张兆丰认为,在推进的过程中,越来越感受到了这一结合的难度。要化解瓶颈,首先要成立医疗器械技术创新联盟,这是为了能搭建起有效的公共性研发支撑平台和战略研究平台,同时也希望这些平台能够为各种创新要素、资源密切联系和融汇创造良好的条件。   技术创新战略平台的搭建,究竟能给医疗器械企业带来什么?有着国家医疗器械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理事长身份的姜峰告诉记者,联盟主要的一项任务是组织业内优势企业与科研院所、医疗单位共同对业内共性零配件和技术以及重大产品国产化实施攻关。   “目前,已经配合科技部对包括中高端影像技术在内的数十个项目课题提供了近10亿元的科研资助。”姜峰告诉记者。   同时,联盟还为有关部委对企业的扶持提供咨询服务,如协助科技部、卫生部推进十百千万工程等,对企业的研发过程及创新产品产业化提供支持和服务,引领社会资本进入医疗器械领域,与科技部的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相配合,使创新与资本真正对接。   知识产权布局将是重要增长点   据了解,企业未来在知识产权的布局也是“十二五”期间的重点内容。企业的知识产权布局,是争夺产业制高点的基础。   为了实现研发的管理创新,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研发绩效,科技部还将组织企业、专家对每一个重大产品进行评估,梳理形成重大产品报告。报告将对产品研发的难点和瓶颈、资金流向进行分析。未来相关部门将采取与产业界更为紧密结合的方式,或者采取联合立项、分段支持的方式,支持医疗器械重大产品的开发。   在目前的环境下,医疗企业厂商应该持有怎样的心态和发展思路呢?对此,姜峰认为,首先要明白仿制只能带来一时的利润,只有创新才是企业发展的长久动力。要充分利用我国研发成本低,动物试验及临床试验相对欧美市场时间短、产品生产成本低零配件等配套加工能力强等优势,与院校及临床密切协作积极开展有一定前瞻性的科研合作,使研发平台前移面向临床实际。   “要注意充分吸收国外先进科技成果及科研理念,特别要明确自己的定位,产品定型后应与渠道商及大型资源性企业合作,必要时要以股权换投资,大力配合推进科技金融工作。”姜峰认为。

  • 仪器制造: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的引擎

    [b][color=#000099]2023年12月12日-13日,仪器信息网走进位于昆山的仪器产业集群,并通过直播云参观工厂的形式,特别走访江苏炫一科学仪器有限公司和钢研纳克检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color][/b]领略专注于自主研发高端色谱分析仪的智能化智慧化生产基地,一站式打卡材料产业质量基础设施建设引领者的硬实力。诚邀各界人士观看直播,共同定义科学仪器设备的“制造”品质,绘写中国高精尖技术的“智造”进程![font=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color=#4f81bd]▼扫一扫二维码一键预约直播~[/color][/font][align=center][img=,690,170]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3/12/202312011027111749_4480_5696463_3.jpeg!w690x170.jpg[/img][/align][b][color=#000099]仪器制造是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的关键驱动力。[/color][/b]先进的仪器设备为科学研究、实验室应用和工业生产提供了不可或缺的支持。科研领域的仪器用于推动前沿技术的发展,而工业仪器则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目前,我国整体高端科学仪器产品进口率超过70%。随着一批核心技术、科研院所被美国列入管制名单,我国科研创新能力发展受到严重影响,亟需加快推进高端科学仪器国产化。近年来,国家陆续出台《中国制造2025》、《“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等战略部署。例如在实施“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框架下,明确将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作为关键目标,而科学仪器产业则是这一战略中的关键领域。为了贯彻这一战略,中国正在积极推进仪器产业集群的扩建和发展。产业园区建设成为政府贯彻这一战略的具体措施之一。[font=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color=#000099][b]仪器产业园区的扩建与投入不仅是为了贯彻国家战略,更是为了实现多重战略目标。[/b][/color][/font][font=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政府通过相关政策鼓励企业在设立、扩建仪器制造工厂,以促进产业链资源的集聚,形成区域协同优势。地方政府在政策上采取了多项激励措施,包括税收优惠、土地支持等,旨在加速仪器制造业在各地的产业升级,提高整体产业竞争力,并推动科技创新的孵化和应用。[/font][font=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font]另外,在“十四五”规划的引领下,地方政策大力支持仪器产业,加上国产仪器采购的倾斜趋势,越来越多的国外企业已将中国视为仪器产业发展的重要基地。这一系列的战略举措旨在加速仪器产业的发展,提高国际竞争力,并推动整个行业朝着更加创新、可持续的方向迈进。[font=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font][b][color=#000099]科学仪器是“大国崛起之基石,科技创新之关键”。[/color][/b]科学仪器领域具备“多对多”特征,一方面,科学仪器的细分应用领域往往需要多种技术支撑;另一方面,同一种技术可以应用于多个细分领域。在生产制造环节,由于仪器通常用于科学实验、精密测量等重要领域,因而与其他制造业工厂在许多方面存在明显不同,具有高度专业化、精密和高技术要求、生产流程的复杂性等特点,且对于产品的质量和精度要求更高,因此仪器企业通常会投入大量资源用于研发和技术创新。这些差异使得每种类型的工厂在满足不同领域需求的同时,也面临着各自独特的挑战和机遇。[font=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font]为了更好地了解国内外仪器企业的发展动向,仪器信息网倾力打造了《仪器超级工厂》系列主题IP项目。[color=#000099][b]《仪器超级工厂》项目以深度挖掘本土制造实力为出发点,通过微纪录片、云参观直播、专家委走访等多种形式,为仪器企业提供了全方位的品牌推广和展示平台[/b][/color]。[font=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font][b]节目定位:关注仪器生产制造和技术应用[/b][color=#000099][/color][b] 共同见证仪器制造的高速发展[/b][align=center][b][font=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color=#4f81bd]▼点击→跳转至专题了解更多~[/color][/font][/b][/align][align=center][url=https://www.instrument.com.cn/topic/superplant.html][img=,690,186]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3/12/202312011029136944_4475_5696463_3.gif!w690x186.jpg[/img][/url][/align][font=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随着项目的不断发展和创新,我们相信将为科学仪器设备产业带来更多机遇和可能性。我们期待与更多仪器企业携手合作,共同推动产业向前发展。《仪器超级工厂》将一如既往地关注产业发展的每一个细节,助力企业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实现更加辉煌的业绩。[/font]

  • 国家生物技术药物产业计量平台花落南京

    [align=left] 5月12日,江苏省市场监管局、南京市政府联合开展全省“世界计量日”宣传纪念主题活动,主会场设在南京市。会上,市场监管总局计量司司长谢军、南京市副市长蒋跃建为国家生物技术药物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南京)揭牌。[/align][align=left] 据南京市市场监管局局长孙宁介绍,该中心是全国唯一一所生物技术药物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将为南京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提供全产业链、全溯源链、全生命周期的高端、前沿计量测试等技术服务。[/align][align=left] 活动中,江苏省市场监管局发布了近年来江苏省计量创新发展系列成果,南京市占有4项。该局局长朱勤虎对南京市计量工作给予充分肯定,要求全省计量人开拓创新、主动作为,进一步加强监管、服务发展,不断推动江苏省计量工作水平持续提升。[/align]

  • 拟投资11亿!拓荆科技将扩产高端半导体设备

    3月2日,拓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文简称“拓荆科技”)发布公告称,公司基于整体战略布局及经营发展的需要,为加快产能规划及产业布局,拟投资建设“高端半导体设备产业化基地建设项目”,本项目由公司和公司拓荆创益共同实施。[align=center][img=image.png,500,217]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403/uepic/99a9023d-c765-4196-bb2c-eb1e38c59eab.jpg[/img][/align]信息显示,本项目计划总投资金额约为人民币 110,000.00 万元(最终项目投资总额以实际投入为准),其中以变更用途的募集资金投入人民币 25,000.00 万元,其余项目资金人民币 85,000.00 万元由拓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及公司全资子公司拓荆创益(沈阳)半导体设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拓荆创益”)自筹。拓荆科技拟调减首发募投项目“先进半导体设备的技术研发与改进项目”募集资金承诺投资总额人民币 20,000.00 万元,同时调减超募资金投资项目“半导体先进工艺装备研发与产业化项目”的募集资金承诺投资总额人民币 5,000.00 万元,合计人民币 25,000.00 万元用于投入本项目。在此次变更后,公司首次公开发行募集资金的募投项目情况如下:[align=center][img=image.png,600,397]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403/uepic/82ef0281-ffea-4043-944a-3ab062faa7f2.jpg[/img][/align]拓荆科技预估新项目建设周期为4年,并表示,本项目涉及大额长期资产的投入,在项目投产初期,存在新增折旧摊销费用将导致公司利润下滑的风险,同时,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着下游客户扩产或公司客户拓展不达预期、技术迭代等不确定因素,面临无法达到预期效益的风险,敬请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拓荆科技表示,本项目拟在沈阳市浑南区购置土地建设新的产业化基地,包括生产洁净间、立体库房、测试实验室等。该产业化基地建成后,将进一步提高公司的产能,以支撑公司 PECVD、SACVD、HDPCVD 等高端半导体设备产品未来的产业化需求,从而推动公司业务规模的持续增长,提升公司整体竞争力和盈利能力。项目拟选址于沈阳市浑南区,项目占地面积约 147 亩,其中公司拟购买土地使用权面积约 42 亩,拓荆创益拟购买土地使用权面积约 105 亩(具体以实际情况为准)。[来源:仪器信息网]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align=right][/align]

  • 2016上海高端食品饮料展树立了一道新的里程碑

    随着人们生后水平日益提高,人们对健康问题的关注不断升温,食品与健康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话题。作为全球食品展览的领头羊,2016上海高端食品饮料展一直大力倡导企业在开发创新系列产品的同时将食品健康视为重中之重。2016上海高端食品饮料展——亚洲最大的创新食品展2015年,上海高端食品饮料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展览面积达到40,000平方米,同比增长20%;参展商达到,734家,同比增长14%;观众数量达到48,296人次,同比增长11.5%;2015年上海高端食品饮料展整体规模的增长在历史上树立了一道新的里程碑。上海高端食品饮料展参展商满意度高达89%,并有89%的展商愿意推荐上海高端食品饮料展;观众满意度高达96%,92%的观众有意再次参观上海高端食品饮料展。作为亚洲最大的食品和饮料展览会,2016年,上海高端食品饮料展迎来了它第七个年头,并将迎接来自全球65个国家和地区的,900余家参展商和56,000余名观众。2016上海高端食品饮料展将设立休闲食品馆、高端饮品综合馆、进口食品馆、三大主题馆,包含休闲食品、乳制品、、进口食品、、饮品、农产品、水产、肉类等各类食品饮料。此外,韩国、美国、波兰、台湾地区、法国、土耳其等国家和地区将组团参展,呈现从食品原料到创新美食的各类展品。上海高端食品饮料展强调食品的创新和乐趣,并将这一特点融入到顶级的展期活动中,例如FBIC创新大赛、美食厨房、酒店及零售业论坛、消费品论坛、世界之旅、鲜生活等那么一些跨国和跨地域怎样才能快速预定展位,怎么才能让展会信息更透明,让订展更优惠是目前最受关注的话题!然而展酷就为我们创立了一站式展会互联网服务平台解决方案,是以互联网为依托,整合行业上下游资源,对现有的展会资源进行资质筛查、信息归档以及有效整合,并聚合了展装公司、展会服务公司等多方资源,不断升级打造集数据服务、平台交易和产业金融于一体的展会行业“互联网+”开放生态圈,让展馆、主办方、参展商、买家和展会服务商均能尊享平台服务,让用户与上下游间通过展酷平台完成一对多交易,高效地疏通了上下游需求的匹配问题。针对国内展会市场庞杂且同质化严重的问题,利用大数据技术完成会展行业数据的精准搜索和推荐,从产业链的源头开始帮助用户提供决策支撑,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最后2016上海高端食品饮料展到底有哪些呢?展酷小编也初步统计了一下,供大家参考:1.2016第七届(上海)国际高端食品饮料展览会 时间:2016-08-25 至 2016-08-27 地点: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 主办方:中国饭店协会2.2016第七届上海国际冷冻冷藏食品博览会暨2016上海国际餐饮食材展览会 时间:2016-08-25 至 2016-08-27 地点: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 主办方:上海市冷冻食品行业协会3.2016上海进出口食品展 时间:2016-08-25 至 2016-08-27 地点: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 主办方:上海市冷冻食品行业协会以上展会信息来自展酷网,了解更多关于2016上海高端食品饮料展会信息请关注http://www.zhankoo.com

  • 政策解读《关于计量促进仪器仪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

    [align=center][b][size=16px]政策解读《关于计量促进仪器仪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size][/b][/align][size=15px]沅简计量科技有限公司[/size] [size=15px][color=var(--weui-FG-2)]2023-10-20 06:03[/color][/size] [size=15px][color=var(--weui-FG-2)]发表于江苏[/color][/size] 为进一步发挥计量对仪器仪表产业的基础保障作用,服务仪器仪表产业高质量发展和制造强国建设,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印发《关于计量促进仪器仪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市场监管总局计量司现就相关内容进行解读:一、《指导意见》出台背景是什么? 仪器仪表在推动科学技术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是工业生产的“倍增器”、科学研究的“先行官”、国防建设的“战斗力”、社会生活的“物化法官”。近年来,我国仪器仪表产业发展迅速,规模不断扩大,但整体水平仍处于中低端,基础研究薄弱,关键核心技术匮乏,产品可靠性和稳定性不足,高端仪器仪表和核心零部件长期依赖进口,严重制约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和制造强国战略实施。计量是仪器仪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对仪器仪表产业创新发展和质量提升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计量发展规划(2021—2035年)》明确提出了加快面向智能制造、环境监测、国防等领域专用计量仪器仪表的研制和推广使用。实施仪器设备质量提升工程,强化计量在仪器设备研发、设计、试验、生产和使用中的基础保障作用。建立仪器仪表计量测试评价制度。建立仪器仪表产业发展集聚区,培育具有核心技术和核心竞争力的国产仪器仪表品牌等一系列要求。为进一步发挥计量对仪器仪表产业的基础保障和支撑作用,在广泛调研、反复论证的基础上,决定出台《指导意见》。二、当前,仪器仪表企业面临的突出问题主要有哪些? 一是国产品牌认可度低,高端产品基本被国外垄断。经过多年的发展和积淀,我国仪器仪表行业已经形成细分门类基本齐全并达到一定规模的产业体系,但仍存在低水平重复的特征,产品种类集中在量大面广的通用型中低端产品。国产高端仪器仪表产品整体严重缺失,已成为行业明显短板。 二是核心部件依赖进口,关键装备“卡脖子”问题依旧突出。我国国产仪器仪表产业基础薄弱,龙头企业带动效应不明显,目前我国高端仪器仪表产品的芯片、传感器、探测器等关键核心零部件市场基本被国外企业占领,“卡脖子”的技术问题仍然存在,急需加强自主创新。 三是科研创新能力滞后,基础研究成果不足。国产仪器仪表的可靠性不足、共性工艺缺失等已成为行业公认的问题,需要搭建公共服务平台和联合开展关键共性技术科研攻关,多方合作,形成合力探寻解决问题的出路。 四是仪器仪表计量检测能力亟待提升,计量意识有待加强。大多数仪器仪表中小企业对计量的认识仍然仅停留在传统的计量器具管理层面,甚至以取得计量证书为主要目的,对工业制造过程的计量需求关注不多,用计量方法和计量技术解决产品研发和质量问题的办法不多,不利于计量基础支撑和保障作用的充分发挥。三、计量促进仪器仪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目标是什么? 到2025年,部分国产仪器仪表的计量性能和技术指标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研发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测量能力的高质量、高可靠性仪器仪表,攻克一批关键计量测试技术,提升社会公用计量标准效能,研制一批新型仪器仪表用标准物质,制修订一批仪器仪表计量技术规范,助力打造一批仪器仪表国产品牌,加快推进计量基标准和仪器仪表的国产化。 到2035年,国产仪器仪表的计量性能和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部分国产仪器仪表的计量性能和技术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突破一批“卡脖子”的计量测试关键技术,涌现一批具有领先测量水平和研发设计能力的仪器仪表创新企业。(未完待续)

  • 高端电子材料和装备制造联合实验室成立

    3月22日,[b]石科院与与湖北侨光石化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成立高端电子材料和装备制造联合实验室[/b],在湖北省仙桃市举办揭牌仪式并召开第一次联席会议。仙桃市市委书记孙道军,市委常委、副市长胡常伟,市委常委、秘书长朱慧玲,石科院院长李明丰、副院长王辉国,湖北侨光公司董事长刘洪祥出席揭牌仪式,并为联合实验室筹建的世界最大规模反应器内构件冷模试验装置奠基剪彩。彭场镇党委书记蔡勇军,中国石化集团高级专家郁灼、仙桃市及石科院相关部门负责人及有关人员参加。揭牌仪式上,李明丰、胡常伟分别致开幕词。李明丰回顾了石科院与湖北侨光公司十四年的合作历程,指出双方将依托联合实验室携手开展大型冷模装备及“专精特新”技术研发,探索实验室研究与工程制造紧密结合的创新模式,将联合实验室打造成为国际一流的产学研高度融合的创新平台。胡常伟对联合实验室的成立表示热烈的祝贺,强调联合实验室是仙桃装备制造产业创新发展的重大实践成果之一,仙桃市政府将全力支持联合实验室建设,希望石科院、湖北侨光继续发挥自身优势,以技术创新推动产业升级和高质量发展。孙道军、李明丰共同为联合实验室揭牌。[align=center][img=图片,643,858]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404/uepic/e355ed5f-89b4-48d1-8319-5d5348412402.jpg[/img][/align]刘洪祥、李明丰分别为联合实验室主任、副主任颁发聘书。[align=center][/align][align=center][img=1.jpg,300,239]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404/uepic/b35f4d62-d8ea-4bcf-b63a-34187f8bebc4.jpg[/img] [img=2.jpg,300,239]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404/uepic/11e574fc-a992-4cff-8455-6cd019126185.jpg[/img][/align]高效环保芳烃成套技术是保障我国纺织原料供应、产业链完整及经济结构安全的关键核心技术。吸附塔格栅内件专有设备是芳烃吸附分离工艺的核心装备之一,直接决定了吸附剂利用率和吸附分离效果。为实现技术迭代升级,联合实验室决定筹建世界最大规模流体力学冷模试验装置,建成后将开展吸附分离装置大型化研究,为芳烃成套技术大型化提供有力支撑。孙道军、李明丰、刘洪祥及部分参会嘉宾共同为大型冷模试验装置奠基。[align=center][img=图片,600,450]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404/uepic/0263f4e1-b0e2-40bf-a393-510e937db1cf.jpg[/img][/align]仪式结束后,联合实验室召开第一次联席会议。与会人员一致表示,联合实验室将聚焦国家重大需求,在[b]高端电子材料生产技术、高端石化化工设备制造、产业升级[/b]等重点技术领域开展放大试验、工程转化、产业融合、成果推广、人才培养等科技创新活动,培育新质生产力、实现科研成果转化落地,促进产业升级与变革。[align=center][img=图片,600,450]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404/uepic/0fe97ef6-232b-465d-a71e-7e8caddda1a9.jpg[/img][/align]下一步,石科院将全力推进[b]联合实验室大型冷模试验装置建设[/b],保证装置按时投用,尽快开展试验。同时将依托联合实验室持续开展芳烃成套技术迭代升级,开发更多过程强化和节能技术,为中国石化成套技术研发提供强劲动力,为石化行业实现“双碳”目标发挥重要作用。[来源:中国石化石科院][align=right][/align]

  • 北京打造合成生物制造产业“样板间”

    1月17日,北京市合成生物制造产业创新发展工作推进会日前在北京昌平未来科学城举办。会上,[b]北京市合成生物制造技术创新中心和中关村合成生物制造产业集聚区揭牌并启动建设,旨在打造全市合成生物制造产业发展的“样板间”[/b]。北京市把合成生物制造产业作为未来产业的重要支撑,依托昌平区等重点产业承载区,大力推进合成生物制造产业创新发展,为服务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参与全球生物经济产业合作与竞争发挥支撑作用。据了解,筹建中的北京市合成生物制造技术创新中心落地昌平未来科学城,[b]重点布局[color=#0070c0]生物催化剂设计[/color]、[color=#0070c0]生物制造原料开发[/color]、[color=#0070c0]生物制造过程强化[/color]、[color=#0070c0]生物制造产品工程[/color]四大分中心[/b],将围绕生物制造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开展全流程技术攻关,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为引领生物制造产业创新发展筑牢基础。中关村合成生物制造产业集聚区以昌平全域为基底,以未来科学城为重点,分步规划建设创新孵化区、转化加速区、高端制造区、总部办公区“四大功能区”,有序串联“生命谷”和“能源谷”两大创新组团,衔接医药健康、先进能源、先进制造三大主导产业,更好地服务北京未来产业布局。近期将启动15万平方米起步区建设,打造集“总部办公+研发平台+孵化加速+小试中试”于一体的创新孵化空间,满足各类生物制造产业需求。会上,昌平区围绕创新驱动、金融赋能、生态搭建等方面签署系列合作协议。昌平区政府与北京化工大学签署合作协议,依托驻昌高校在合成生物制造领域的深厚积淀和引领优势,筹建北京合成生物制造技术创新中心。[来源:科技日报][align=right][/align]

  • 【原创】我对国产液相产业的看法(鼓励继续拍砖!)

    液相色谱看似是常见仪器,单套进口价格在20万元左右,然而其技术含量并不亚于生产1台小汽车,液相色谱完全是典型的高技术密集产业,其核心部件涉及几十家下游产业,基本被外资企业垄断,如检测器所用的氘灯,光栅,六通进样阀,泵的宝石柱塞杆,自动进样器等等。中国应该是世界上液相色谱最大进口国,具有广阔的市场,但是国内大连伊力特,上海五丰与外资在技术,品牌,资金差距巨大,并非短期弥补,我认为当务之急,就是需要政府出面,鼓励中国企业走出国门,去收购。如戴安液相收购的是德国企业,检测器收购了美国ESA,安捷伦收购了瓦利安部分业务,由此可见,自己从头开始研发,已经跟不上时代发展,必须利用资本运作手段去收购国际企业,个人认为欧洲的企业,如德国都有很强的实力,只是市场小,所以发展空间极其有限,中国政府应该重视高端仪器自主化研发生产,但是一起从头开始是不现实的。

  • 【分享】中国薄膜太阳能电池装备"破冰" 产业化有望提速

    我国薄膜太阳能电池装备“破冰” 太阳能电池产业化有望提速  8日,中国首台代表国际尖端水平的薄膜太阳能电池关键生产设备——等离子体增强型化学气相沉积设备(PECVD)在上海成功下线,这被视为中国在新能源高端装备领域取得的“零的突破”。“中国造”的PECVD性能领先于国外同类产品,价格大幅低于后者,国内薄膜太阳能电池产业化进程有望提速。  PECVD首次“国产化”:薄膜太阳能电池产业化有望加速  创造这一突破的是注册在浦东张江高科技园区的理想能源设备公司。据该公司总经理钱学煜介绍,一片“1.1米×1.4米”的普通平板玻璃完成导电层覆膜后,进入PECVD反应腔,完成化学气象材料叠层结构的覆膜,厚度增加了两个微米,即成为转化率可达10%的薄膜太阳能电池。  2009年8月,留美博士钱学煜与20多名曾在国际一流企业有过丰富经验的设备、工艺和管理专家成立理想能源公司。一年多里,该公司相继完成了PECVD首台机的研发、中试、下线,并申请了10多项核心技术专利。  据介绍,该设备采用了创新的超高频射频技术,精密的真空和温度控制技术,快速的自动传输技术以及多腔多片的反应腔系统等,大大提高了产能,其产品性能优于国际一流设备,但价格远低于同等的进口设备。  钱学煜说:“从国外进口一台这样的设备要两三亿元人民币,我们自己生产的大概只需一亿元左右。一台设备年产能约有15兆瓦,三台设备便可组成一条年产能近50兆瓦的生产线。”  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司副司长李东表示,高端薄膜太阳能电池关键生产设备的研制成功,为中国新能源产业下一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 正业科技:展望中国高端精密仪器市场的未来

    精密检测仪器被广泛使用在工业产品的检测上,跟着国内工业的成长,精密检测仪器的市场需要不断增加,可谓广阔。广东正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正业科技 股票代码:300410)位于广东省东莞市松山湖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是一家专业从事精密仪器设备及高端电子材料的集研发、生产、销售和技术服务于一体的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成立于1997年,注册资金6000万元。正业科技的精密检测仪器逐渐得到广泛的认可,随着经济的发展好社会的进步以及技术的成熟,正业科技的精密检测仪器,如自主品牌爱思达的热阻测试仪,PCB光板测试仪、凝胶化时间测试仪等等,越来越受到重视,在PCB等行业中的影响也日渐深远。http://zhengyekeji.net/include/upload/ckeditor/images/QQ%e5%9b%be%e7%89%87201506231055(1).png精密检测仪器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但很多人对此并不甚了解。精密检测仪器自上世纪九十年代起开始在国内被广泛使用,成为检测工业产品必备的设备。在经历了简单的投影仪、二次元影像测量仪、高端三坐标测量机这三个发展阶段之后,目前的精密检测仪器更加趋向于智能化、自动化和集成化,解决了人工肉眼和卡尺卡规检测的局限性。http://zhengyekeji.net/include/upload/ckeditor/images/QQ%e5%9b%be%e7%89%872015062310544.png新时代,更多的产品需要提供三维检测,这样才能更好的为现代社会的发展提供服务,所以国内的精密检测企业就在二次元影像仪的基础上研发生产了三坐标测量机,从而实现更高端的产品的三维检测任务。实施后补助等方式,以使国产优质试验仪器设备得到广泛应用,市场占有率大幅提升,壮大我国试验仪器设备产业。精密仪器的使用和发明,对于我国的电气行业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从根本上促进了社会的不断的发展和进步,主要是科学技术的不断的进步,这也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动力,成为世界上数一数二的精密仪器的制造国家,是我国发展的重要目标,也是正业科技努力的目标!同时也希望不断促进测试仪设备招商加盟,让渠道不断阔广,不断借鉴与学习,朝着这个目标不断的努力奋斗。欢迎拨打服务热线:0755-25282686广东正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营销中心)http://zhengyekeji.net

  • 河南:积极打造新装备,突破色/质/光谱、电镜等技术,目标产业规模6000亿

    近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印发[b]《河南省加快制造业“六新”突破实施方案》[/b](下称《方案》),提出把[b]“六新”(新基建、新技术、新材料、新装备、新产品、新业态)[/b]突破作为提升战略竞争力的关键举措和重要标志,找准着力点、突破口,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方案》提到,要[b]积极打造新装备[/b],[b]力争到2025年,全省新装备产业规模突破6000亿元。[/b]其中,在高端仪器仪表方面,将开展[b]新一代激光器、日盲紫外探测器、高精度电流互感器[/b]等部件共性技术攻关,加快突破[b]质谱、光谱、色谱、电镜[/b]等高端测量分析关键技术,开展[b]新一代智能仪表[/b]研发,支持[b]关口用高精度电能表、控制系统及特种测控仪表[/b]等研究,进一步提升[b]体外诊断仪器、气体传感器[/b]等优势领域研发能力。《方案》明确,为实现6000亿元新装备产业规模目标,将开展以下三大措施:[b](一)改造提升传统优势装备1. 矿山装备。[/b]突破综采综掘、选矿成套核心技术,加快发展大型矿山综合采掘成套设备、露天矿成套设备、大型选矿粉磨设备等装备,提升高端矿山装备供给能力。加快研制纯电动矿用自卸车、智能挖掘机、智能钻机等矿山开采装备,为绿色矿山建设提供先进装备支撑。加快5G、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应用,突破发展一批智慧矿山装备。[b]2. 掘进装备。[/b]聚焦隧道掘进机、隧道机械化专用设备、地下空间开发等产业发展需求,重点发展大功率、高速度、强适应、智能化新型盾构成套装备,大力发展多模式盾构机、大吨位装载机、大型路面施工机械等优势装备产品。加快发展“大”“小”“异”不同断面及土压、泥水、硬岩等不同适应性的全系列掘进装备,满足各种工程应用需求。紧盯智能传感器、控制器、电气元件等掘进装备产业链关键环节,做优关键零部件配套产业。[b]3. 电力装备。[/b]围绕特高压电网建设,持续开展特高压输变电、柔性直流输电等关键技术攻关,加快特高压换流阀、控制保护、GIS(气体绝缘开关设备)等关键零部件迭代升级。大力发展大容量海上风机新装备,提高风轮叶片、齿轮箱、大容量发电机及变流器、偏航系统等配套水平,加快发展海上风电换流阀和控制保护、高精度直流测量、数字换流站、低频输电断路器等产品,提升新型变配电装备供给水平。[b]4. 农机装备。[/b]加快发展新型智能大功率拖拉机及智能耕种机、联合收获机、秸秆收集处理机等新型耕种收获装备,突破高效节能、远程运维、智能控制等关键技术,加快开发生产大功率发动机、200马力以上拖拉机底盘、湿式离合器等关键核心零部件,发展植保无人机和水田植保机械、节水灌溉与水肥一体化装备等。[b]5. 起重机械。[/b]加大桥式起重装备、门式起重装备、悬臂起重装备等产品智能化研发力度,加快突破轻量化技术,提升安全监控、故障诊断、精确定位等成套设计水平,持续推出迭代升级产品。加快开发大吨位起重机发动机和钢丝绳、大载荷断开式车桥和大扭矩自动变速箱等关键核心部件,提升本地配套能力。[b](二)发展壮大新兴高端装备1. 节能环保装备。[/b]巩固提升[b]节能电机、大气污染治理装备、大气监测仪器[/b]等领域优势,加快发展飞灰、铝灰、赤泥等难消耗固体废物的规模化利用技术装备,补齐激光器、密封件、燃烧器和高效电机等关键核心零部件短板,提升节能环保装备供给能力。以建设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绿色供应链为抓手,推动节能环保装备示范应用,大力发展节能环保服务业,完善节能环保装备产业链条。[b]2. 数控机床。[/b]坚持突出重点、应用带动、质量先行,聚焦关键部件、专用数控机床和高档数控系统,重点突破数字化设计、高精度加工成型等高档数控机床关键共性技术,面向机械、汽车、航空航天等应用市场,巩固提升轴承等专用机床领先优势,扩大中高端通用机床规模,全面提升现有产品专业化、精细化水平。[b]3. 机器人。[/b]围绕关键零部件制造、智能化发展和行业应用,推动机器人产业高端化、特色化发展。面向工业生产各个环节,重点发展高精度、高可靠性焊接、装配、搬运、喷涂等工业机器人。面向危险品操作、消防等领域,着力开发消防救援、巡检、特种作业机器人。围绕居民生活需求,积极发展医疗健康、家庭服务、教育娱乐等服务型机器人。[b]4. 高端仪器仪表。[/b]开展新一代激光器、日盲紫外探测器、高精度电流互感器等部件共性技术攻关,加快突破质谱、光谱、色谱、电镜等高端测量分析关键技术,为高端仪器发展提供基础支撑。开展新一代智能仪表研发,支持关口用高精度电能表、控制系统及特种测控仪表等研究,进一步提升体外诊断仪器、气体传感器等优势领域研发能力。[b](三)引育发展战略前沿装备1. 航空航天装备。[/b]发展航空器整机、光电探测器等装备,加快军用航空机载装备开发和迭代升级。开展千公里级激光雷达、星间骨干网激光通信等关键部组件研发,强化航空航天连接器、宇航级管路件等技术和产品研发攻关,提升关键组件配套能力。开发卫星多功能模组和智能终端产品,提升遥感卫星制造能力,推动商业卫星批量化设计、研发与低成本制造,打造全国卫星及应用产业高地。[b]2. 氢能装备。[/b]聚焦制氢、储氢、加氢、氢能发电等环节,全面提升高端氢能装备供给能力。突破低成本、高效率、长寿命质子交换膜电解制氢、高温固体氧化物电解制氢成套工艺,加快发展制氢装备、氢气纯化装备和储氢供氢装备,提升关键阀体和高压件配套水平。开展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关键材料、部件批量制备技术研发攻关,研发燃料电池系统、车载供氢系统等氢能发电装备。[b]3. 储能装备。[/b]强化先进储能技术攻关,重点发展规模储能用锂离子电池、液流电池、大容量超级电容储能等储能设备,发展储能能量管理系统、储能变流器等新装备,促进分布式利用技术与储能技术融合发展。开展退役动力电池储能梯级利用技术、新能源综合利用与电力储能系统集成技术等研究,研发储能电池及系统在线检测、状态预测和预警技术及装备。[b]附件:河南省新装备重点事项清单[/b][align=center][img=新装备.jpg]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404/uepic/c731a39d-433d-4805-b65e-1eccf1a3663a.jpg[/img][/align][b][/b][来源:仪器信息网]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align=right][/align]

  • 中科曙光&广电计量联合实验室揭牌 激发数字产业升级新动能

    4月2日,广电计量检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广电计量”)与曙光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科曙光”)在中科曙光天津产业基地举行联合实验室揭牌仪式。双方将基于联合实验室的建设,实现产业链上下游的直接合作,进一步提升双方研发协同能力,加快进行数字产业技术迭代,共同推进创新、高效、可靠的IT产品开发和新技术产品的商业化量产。中科曙光副总裁张迎华、品质管理副总经理蒲嘉鹏;广电计量总经理助理黄英龄、天津广电计量总经理谢心冉等出席座谈会和揭牌仪式。[align=center][img=张迎华、黄英龄为联合实验室揭牌.jpg,700,482]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404/wycimg/5f017d4c-5f31-4463-ac8b-327179297ed6.jpg[/img][/align][align=center]张迎华、黄英龄为联合实验室揭牌[/align]座谈会上,天津广电计量副总经理李雅彬就目前双方合作的计算服务类产品的可靠性、NVH相关试验项目作出阶段性总结,并对后续合作的新方向提出广电计量可给予的技术支持。广电计量民品软件测试技术副总监高树霖从解决方案、认证流程、测试要求及应对方法、服务案例等方面,展示了广电计量全面、专业的信息技术应用创新服务能力。黄英龄提到,工业互联网是新型工业化战略性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关键底座。广电计量的综合技术服务优势能为中科曙光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有力的质量保障,双方秉承赋能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宗旨,将设备、技术等生产要素向智能化、绿色化升级的所需能力互补,加强各板块间协作交流,合力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张迎华表示,制造业作为我国产业核心,在进一步实现智能化升级的过程中,其质量管控也必须纳入顶层设计中。中科曙光与广电计量成立联合实验室,将有助于夯实中科曙光在IT产品质量领域的底层技术,有利于实现科研成果高质转化。联合实验室将聚焦高端计算行业痛点,致力突破技术天花板,保质前提下持续提升产品性能,为用户带来更美好的应用体验。[align=center][img=座谈会现场.jpg,700,444]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404/wycimg/2035a1e3-d967-4a11-a254-8d93ff16e3fe.jpg[/img][/align][align=center]座谈会现场[/align]会上,谢心冉牵头广电计量参会嘉宾,从科研课题攻关、供应商引入质量提升、信创领域产品认证、管理系统开发及职业资格培训等方面与中科曙光进行深入研讨,双方表达了对未来合作成果的高度期望。此次联合实验室的成立,是深化广电计量与中科曙光战略合作的又一重要举措。后续双方将以联合实验室为载体,聚焦关键核心技术领域,打通前沿技术研发端与产业应用端通路,强化科研联合攻关,提升科研成果高质量转化,共同推进高端计算、存储、安全、数据中心及解决方案的突破与应用,形成从技术研发到产品落地的高效双向循环。关于中科曙光曙光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科曙光”)是我国核心信息基础设施领军企业,为中国及全球用户提供创新、高效、可靠的IT产品、解决方案及服务。公司于2014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代码:603019)。经历20余年发展,中科曙光在全国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均设立了分支机构,拥有国际领先的3大智能制造生产基地、5大研发中心,在全国50多个城市部署了城市云计算中心。中科曙光在高端计算、存储、安全、数据中心等领域拥有深厚的技术积淀和领先的市场份额,并充分发挥高端计算优势,布局智能计算、云计算、大数据等领域的技术研发,打造计算产业生态,为科研探索创新、行业信息化建设、产业转型升级、数字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可信的支撑。关于广电计量广电计量检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广电计量,股票代码:002967)是广州数字科技集团成员企业,创立于2002年,是国内领先的全产业链综合技术解决方案提供商。广电计量在全国主要经济圈设有30多个综合检测基地、60多家分子公司,通过了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中国计量认证(CMA)、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CATL)认可。广电计量面向航空、低空经济、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数字经济等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构建了全产业链“计量检测+科研服务+评价咨询+设计分析+认证服务”一站式综合技术服务能力,其中计量校准、可靠性与环境工程、电磁兼容检测业务的经营规模和服务能力居行业前列。[size=14px][color=#707d8a][ 来源: 广电计量 ][/color][/size][size=14px][color=#707d8a][i]编辑:张圣斌[/i][/color][/size][list][/list]

  • 战略新兴产业名单敲定 生物医药前景开阔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8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 会议指出,加快培育和发展以重大技术突破、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于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升我国自主发展能力和国际竞争力,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必须坚持发挥市场基础性作用与政府引导推动相结合,科技创新与实现产业化相结合,深化体制改革,以企业为主体,推进产学研结合,把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和支柱产业。 会议确定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点方向、主要任务和扶持政策。(一)从我国国情和科技、产业基础出发,现阶段选择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七个产业,在重点领域集中力量,加快推进。(二)强化科技创新,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加强产业关键核心技术和前沿技术研究,强化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建设,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和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实施重大产业创新发展工程,建设产业创新支撑体系,推进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和产业集聚发展。(三)积极培育市场,营造良好市场环境。组织实施重大应用示范工程,支持市场拓展和商业模式创新,建立行业标准和重要产品技术标准体系,完善市场准入制度。(四)深化国际合作。多层次、多渠道、多方式推进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引导外资投向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开展境外投资,提高国际投融资合作的质量和水平。积极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重点产品、技术和服务开拓国际市场。(五)加大财税金融等政策扶持力度,引导和鼓励社会资金投入。设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建立稳定的财政投入增长机制。制定完善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税收支持政策。鼓励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支持,发挥多层次资本市场的融资功能,大力发展创业投资和股权投资基金。 会议强调,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我国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要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编制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制定产业发展指导目录,优化区域布局,形成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结构合理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协调发展格局。编者按: 经过漫长的等待后,我国战略新兴产业的名单终于敲定,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七个产业将被重点培育,成为资本市场未来的兴奋点。《决定》提出,对七大产业加大财税金融等政策扶持力度,引导和鼓励社会资金投入,并设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资金,这些都将推动战略新兴产业的未来发展。 生物医药是生物产业的重要细分子行业之一。发展到一定规模开始遭遇扩大瓶颈已成为目前众多生物医药企业普遍面临的难题。随着生物产业被定为为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自主创新驱动力不足、药品流通体制、药品价格和监管体制不完善以及投融资渠道不健全,这些固有的产业顽疾有望得到有效化解,生物医药产业将迎来巨大的发展机遇。 据中国医药产业技术联盟专家委员会委员、全国18个生物类产业园区特聘顾问 张法宝 博士介绍,未来5年,国家会通过政策引导等多种手段,促进中国生物医药行业的整体升级。“创新、投资、并购”将成为下个五年生物医药产业的关键词。 自《决定》发布起,生物医药板块也持续走强。截至9月9日上午9时37分,鲁抗医药涨停,四环生物涨8.84%,达安基因、联环药业、莱美药业、上海医药涨幅均超过6%,安可生物涨5.31%。

  • 高端食品饮料博览会11月22-24日在北京火爆召开!

    高端食品饮料博览会11月22-24日在北京火爆召开!2019第十九届中国北京国际食品饮料博览会时间:2019年11月22-24日 地点: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主办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 中国生态农业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中国绿色食品协会流通专业委员会中国食品报社承办单位:北京博亚国际展览有限公司序言 做为中国最大的政治、经济中心,北京已成为中国第一大展会城市,在北京举办的中国北京国际高端食品饮品产业博览会,效应辐射全世界,同时北京也是世界500强企业在中国的大本营、中国食品饮料产业商品的集散地,中国北京食品饮料产业博览会将吸引更多的海内外食品饮料行业贸易商。颠覆传统展会模式,全球首个为食品饮料采购企业设置展位的博览会,邀请国内外众多大型实体连锁营销机构和知名品牌网络电商;现场采购对接洽谈,博览会特别举办经销贸易商与参展企业的对接贸易洽谈会。赋予参展企业缺失的选择经销商和贸易商的权利,从此参会展商不再只是被选择者。几千年来,中国老百姓一贯的饮食传统就是以平衡膳食,形成了中国几千年的优秀东方膳食结构。随着国内外民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变化,同时也给全球食品饮料行业市场带来了巨大的发展空间。而中国是全球食品饮料生产第一大国,在国际市场有着广阔的市场发展前景。中国北京国际食品饮料展每年定期在京隆重举办,将成为全球食品饮品行业最大的品牌贸易盛会,成为中国规模最大、层次最高、效益最好的国际食品饮品展。本次展览会建立覆盖全世界的宣传平台,为参展企业的产品快速进入市场搭建最有效的贸易渠道。聚集各种食品饮品行业商家在同一平台展示,其一顺应了行业发展趋势,也便于供需双方开展全方位、深层次的贸易洽谈。必将吸引更多采购商、生产商、经销商、代理商、各大商超、政府采购部门等综合采购群体到会参观,洽谈订货,让高端食品饮品企业在一个更为全面、更具竞争力的展示平台内互相借势,相得益彰。让我们共同努力,打造中国高端食品饮料的国际贸易平台、提升行业高端产品知名度、加强同行业之间交流与合作。 展会优势作为每年一次的高端食品饮料盛会,中国北京国际食品饮料展的三天展会不但为食品饮料行业内现有的组织机构搭建了一个进一步开拓新客户和提高企业竞争实力的有力场所,也为那些希望在快速发展的食品饮料行业寻求商机的商家创造了一个迅速了解并进入市场的绝佳平台。今年的2019第十九届中国北京国际食品饮料博览会展商可以期待超过35000平方米的展示空间和多于58000名的参观观众,代理商、经销商及服务商等重要团购单位等现场洽谈。 庞大的经销商数据库 熟悉食品饮料行业发展,50万的专业经销商数据库是参展商实际展出效果的有力保障。 参展范围1、高端进口食品,休闲食品;2、葡萄酒与烈酒、保健酒、果酒饮品、饮料及瓶装水;3、精装礼品、糖果、饼干和面点;4、乳制品及蔬菜水果、新鲜肉类、新鲜半成品、速成品、即食食品;5、有机食品、绿色食品、农产品等;6、罐头食品、营养保健食品和儿童食品;7、冷冻食品、水产食品、地方标志食品及清真食品;8、食用油、粮食类、调味品;9、高档美食、咖啡冲饮品 10、食品饮料包装机械及检测设备十二大宣传渠道 助力行业盛会1电视; 2报纸;3协会通知;4行业杂志;5行业网站;6同行业展会宣传;7行业市场巨幅广告;8公交车广告;9短信通知;10电话邀请;11邮件信函邀请;12重点买家登门拜访。展会活动 凡参加2019第十九届中国北京国际食品饮料博览会的参展商均有机会参与评奖活动,大会奖项设置“金奖”、 “十佳品牌、诚信标兵”奖;“指定产品、推荐产品、”奖(详情请向组委会索取)。赞助机会为提升企业形象和品牌的知名度,彰显卓越的产品品质,组委会特提供多种战略合作宣传机会,作为战略合作单位参与本届展会,将得到更多的增值服务宣传机会。(赞助详细资料,请致电组委会索取。)会展联络专员:赵鑫13681430233(徽信)QQ/微信:609401397

  • 【讨论】如何看待“长三角科学仪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成立?

    [color=#DC143C][B]请大家远瞻一下关于“长三角科学仪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成立,对国内分析仪器行业乃至国产仪器有何影响呢?[/B][/color]2009年11月25日下午,“长三角科学仪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以下简称“联盟”)在浙江省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成立大会。[B]联盟的成立战略目标:[/B][U]以满足国家公共安全等领域对科学仪器要求为重点,高效推进科学仪器的关键技术、核心部件和重大产品创新,进而有效“催化”支柱产业的技术升级改造,实现科学仪器产业对GDP的拉动效应,整体推动我国科学仪器产业的跨越式发展。目前,联盟致力于推进成熟技术集成和高端技术两大类创新项目,重点设立和开发用于生物医药、生物能源、环境生物治理等过程的科学仪器于系统集成项目。[/U]长三角地区是我国集群经济最活跃的地区之一,科学仪器销售规模和民间资本规模均居国内榜首。“长三角科学仪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于2009年2月组建,受科技部、浙江省科技厅、上海市科委、江苏省科技厅的指导。联盟以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为依托单位,由11名两院院士带头指导联盟的技术创新发展方向,以长三角地区11家行业内龙头企业、8家高等院校、6家科研院所和2家行业学会为核心,形成新型技术创新合作组织。

  • 聚焦十大产业链,上海启动实施检验检测赋能产业升级行动

    为发挥检验检测对产业升级的赋能作用,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近日,上海市市场监管局、市经济信息化委联合印发《检验检测赋能产业升级行动方案》,聚焦十大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提出十项具体行动举措,促进产业链供应链畅通高效,实现强链稳链补链延链。  建立供需两张清单,打通检企合作"最后一公里"  近年来,上海检验检测行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领跑全国,规模以上企业467家,户均产值7484.8万元,并在机器人、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集成电路等新兴产业领域涌现出具备较强竞争力的检验检测机构。但市市场监管局在调研中发现,检验检测机构与相关制造型企业仍然存在一定程度的供需错配现象,企业在研发设计、生产制造、供应链管理等环节或多或少还面临“检不了、检不全、检不准”等瓶颈问题。  为此,本次《方案》提出,聚焦汽车芯片、创新生物制品、生成式人工智能、医疗机器人等十大重点产业链,对检验检测需求和能力供给情况进行深入调研,梳理需求清单、能力清单,绘制检验检测能力全景图。完善检企供需对接合作机制,加强头部检验检测机构与链主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对接协作,形成一批检企对接标志性合作项目,建立业务互联、资源互享、质量互促协作机制。  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智能化水平迭代发展,汽车芯片已经成为支撑汽车产业创新发展和保障汽车产业供应链安全的核心问题。上海机动车检测认证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以提升国产芯片装车化应用为目标,加快建设汽车芯片全项检测体系,着重打造板级、系统级和整车级检测能力,在汽车芯片复杂装车应用环境在环测试、功能安全和信息安全测试验证等方面填补国内空白,解决检测方法不适配、检测能力不齐全、失效分析和质量鉴定能力不足的问题。  加强关键核心技术协同攻关,解决产业链供应链的断点、堵点问题  伴随着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尤其是科技创新、产业创新引领的技术迭代,向检验检测技术创新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仅靠传统第三方检验检测机构单打独斗,难以在关键核心检测技术上实现突破,迫切需要整合高校科研实验室、企业内部实验室及产业链上下游等各方资源,构建覆盖全链条、全过程、全生命周期的检验检测创新体系和服务体系,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竞争力。  《方案》提出,瞄准产业链供应链的断点、堵点问题,鼓励产业链上下游组建若干检验检测创新联合体,开展检验检测关键核心技术协同攻关,拓展国产检验检测仪器设备验证评价和示范应用场景,加快智能检测装备发展应用。面向集成电路、新一代移动通信、新型储能、航空装备、先进材料等先导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布局建设国家级质检中心和上海市质检中心,形成高端检验检测服务集群。支持检验检测机构开展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提供覆盖产品设计、研发、生产、销售、使用全生命周期的质量可靠性整体解决方案。在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中积极发挥质量保障作用,加强产业链供应链质量一致性管控。  当前,从手术、康复到辅助及医疗服务,四大类医疗机器人正以其独特的优势,精准高效地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体验,不断改变着医疗行业的格局。上海市医疗器械检验研究院率先制定首个针对骨科手术机器人产品的性能检测标准,开发出了具有高精度、自动化、通用性强等特点的测试系统,并深入研究手术机器人的力传感反馈功能和进给力评价装置,给手术机器人装上了一双“智慧的眼睛”,能够实时监测手术过程中的力度变化,为手术提供更为精准的数据支持,为医疗机器人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提升检验检测服务能级,形成上下游同步共振的“链式反应”  目前,检验检测行业数字化转型大都局限于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层面 在绿色低碳检验检测技术储备和业务体系方面拓展不足 真正走出国门、设立海外分支的还不多,国际化能力亟待提升等。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需要进一步优化包括检验检测在内的产业生态,创新服务模式,夯实技术底座和发展基础。  针对这些问题,《方案》提出了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国际化发展方向。在提升智能化水平方面,加强检验检测生产性互联网服务平台和产业互联网建设,推动检验检测服务交易全流程线上化 加快生成式人工智能质检中心建设,拓展大语言模型全栈式工具箱。推进绿色化转型方面,完善绿色低碳产品检验检测体系,加强新型储能、氢能、新能源汽车、光伏等领域全产业链检验检测能力建设。创新融合化模式方面,加快推进先进制造业与检验检测服务业耦合共生,根据重点产业布局,创建检验检测为主导的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和检验检测产业集聚区。增强国际化能力方面,推动实施一次检测、多国认可的“一测多证”试点工作 支持本土企业在境外设立分支机构,提升大宗商品、航运、汽车等检验检测专业服务国际化能力。  随着“人工智能+”在各行各业的应用日益广泛,AI系统也出现了很多安全、质量等方面的新风险、新挑战,例如个人隐私泄露、生成虚假信息、AI模型攻击等,对检验检测的需求也与日俱增。为此,正在建设中的上海市人工智能质检中心将重点研究各领域“人工智能+”的质量评价和治理技术,通过可量化的评估工具、核心指标,发现应用过程中的潜在风险,为人工智能技术漏洞、攻击提供安全防范手段。  “要将检验检测赋能产业升级行动作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要抓手”,上海市市场监管局认可检测处处长陈雷表示,“我们将坚持需求导向、问题导向、效果导向,着力发挥检验检测在推动产业协同、促进技术进步、提高运行效率、降低经营成本等方面作用,以检验检测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牵引产业整体向价值链的高附加值环节迈进。”[align=center]  (2024年度)[/align][align=center]检验检测赋能产业升级行动市级重点调研产业链名单[/align][align=center][img=检验检测赋能产业升级行动市级重点调研产业链名单.png]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404/wycimg/f4b8829f-9e99-494f-bc90-4e8c7d09d0ea.jpg[/img][/align][size=14px][color=#707d8a][ 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 ][/color][/size][size=14px][color=#707d8a][i]编辑:张圣斌[/i][/color][/size]

  • 国家原子能产业计量测试中心获批筹建

    [align=center][b][size=16px]国家原子能产业计量测试中心获批筹建[/size][/b][/align][size=15px]中国质量报[/size] [size=15px][color=var(--weui-FG-2)]2023-02-10 16:13[/color][/size] [size=15px][color=var(--weui-FG-2)]发表于北京[color=#000000] 为提升原子能产业核心竞争力,更好地发挥计量对原子能产业的技术支撑和保障作用,近日,市场监管总局批准依托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筹建国家原子能产业计量测试中心。[/color][color=#000000] 原子能产业是从事核燃料生产与循环利用、核能、核技术应用的一门新兴产业,也是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高科技战略性产业。在原子能产业全生命周期的每一个关键环节,计量都如影随形。小到一粒可植入人体的“种子源”、一剂放射性药物,大到质子癌症治疗装备、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机组,原子能产品总是率先集成和应用当代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并涵盖了物理、化学、材料、机械、生物、电子、信息等众多高科技领域。只有测得出,才能造得出;只有测得准,才能造得精。从研发、设计、生产到应用,计量贯穿原子能产业全寿命周期的各个环节,持续助力有原子能产业的质量提升。[/color][color=#000000] α核素放射性药物为实现十万分之五的超低杂质含量,在设计研发时要对前体辐照材料丰度、分离提取工艺等一系列参数反复计量测试,选择最优方案;质子癌症治疗装备生产中的关键部件和关键工艺,如离子源、超导磁铁、降能器、旋转机架等,离不开先进计量测试技术的支撑,以确保每年为数以千计的患者进行治疗时,输出误差小于千分之五。华龙一号为确保在60年内无事故运行,在数以万计原材料、部组件加工或采购时,需对其物理性能、化学性能、电器性能等进行严苛的计量测试。[/color][color=#000000]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隶属于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是我国核科学技术的发祥地和基础性、综合性核科研基地。依托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筹建国家原子能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加快原子能领域计量科技创新,加强产业关键领域计量测试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同时为原子能产业培养计量测试高端技术人才和提供全产业链、全溯源链、前瞻性高质量计量技术服务,为推动我国建成世界原子能产业强国”的“三位一体”奋斗目标贡献力量。[/color][/color][/size][align=center][/align]

  • C-MRS产业工作委员会工作会议暨第二届中国新材料产业发展大会筹备会在长沙成功召开

    由中国材料研究学会、湖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长沙市人民政府主办的第二届中国新材料产业发展大会暨2019长沙国家新材料产业博览会(以下简称“大会暨博览会”)将于2019年11月13日至16日在长沙召开。为确保大会取得圆满成功,8月11日,C-MRS产业工作委员会工作会议暨第二届中国新材料产业发展大会筹备会议在长沙召开。中国材料研究学会副理事长周少雄主持会议,国际材料研究学会联盟主席韩雅芳、中国材料研究学会秘书长张增志、湖南省新材料产业协会秘书长习小明,以及各分论坛主席、秘书长出席会议。2019中国新材料产业发展大会暨长沙国际新材料产业博览会(简称长沙新材料展)是由中国材料研究学会和国家新材料产业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主办、由中国材料研究学会产业工作委员会和湖南省新材料产业协会共同承办的新材料行业专业性展会,将于2019年11月14-16日在湖南国际会展中心举办。本届展会突出应用性和专业性,设置七大展区,预计展出面积22000平方米,标准展位数量近1000个,是中部地区唯一一个并极具影响力的新材料领域专业展会。展会同期将举办中国新材料产业发展大会,汇聚约30位院士和超3000名新材料高端专业观众,同时将邀约近两万名几大应用领域企业的总工程师、技术总监、采购负责人等业内人士和科研院所、专业商协会、产业园区等代表前来观展对接,是新材料企业展示技术、洽谈合作、推广产品、拓展市场、提升品牌、聚拢人脉的绝佳机会。会议咨询:15529430869

  • 缘何国产试剂难占高端领域“一席之地”?

    近年来,中国作为全球经济快速发展的引擎之一,带来了一个巨大的科研用试剂市场:试剂及相关产品的需求年增长率达到了10%—15%,成为名副其实的“朝阳产业”。  然而,高端科研用试剂领域却难觅国产试剂踪影,成为制约国产试剂发展的最大“瓶颈”之一。  解放军总医院检验中心主任颜光涛透露,其所在医院临床所用的科研用试剂几乎被罗氏等四大国际巨头公司所垄断。以其所在的检验中心为例,每年都会花费近3亿元人民币向这四大国际巨头订购试剂。除了该中心,医院里还有其他五六个科室也需要订购这些试剂。  由此看来,试剂市场的需求不容小觑。但面对如此巨大的市场需求,国内企业为何难占一席之地?颜光涛认为,这与国内试剂质量不够稳定、缺乏相应的检测标准导致市场认可度较低有关,尤其是高端科研用试剂领域的研发,国内企业几乎鲜有涉足,因而依赖进口的局面一直没有得到有效改观。  对此,上海第六人民医院研究员汪泱告诉记者,她们在科研中用到的干细胞培养试剂几乎都需要依赖进口。然而随着干细胞应用的逐步广泛推进,越来越多培养试剂的问题制约着干细胞的发展。汪泱认为,国产培养试剂只有实现标准化、体系化,建立起一套统一的培养体系和鉴定标准,才能推动这个领域的国产化发展。  但在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国家标准物质研究中心主任张庆合研究员看来,有很多试剂并不是国内做的不好,而是缺乏一套令人信服的检测技术和标准体系。对此,北京医院老年病研究所副所长郭建也有着同样的观点。他认为,在目前经常用到的几千种检测试剂中,很难找到国内标准品的踪迹,需要在研发的同时建立一套包括原材料的标准体系,才能在试剂市场中具备一定竞争力,取得一席之地。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