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服务质量

仪器信息网服务质量专题为您整合服务质量相关的最新文章,在服务质量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服务质量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服务质量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服务质量话题讨论。

服务质量相关的资讯

  • 提高服务质量,上海棱光技术全部产品质保两年
    自2019年1月起上海棱光技术有限公司主动响应客户需求,提升服务质量,全系列产品的“三包”期限由一年升级为两年(人为损坏和易损易耗件除外)。 作为已深耕研发生产可见分光光度计、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荧光光度计、近红外光谱分析仪等科学仪器二十五年的上海棱光技术有限公司,始终坚持质量第一、服务至上、精益求精的理念,在客户中已形成质量稳定,服务可靠的口碑。现在升级两年质保,一是响应市场需求,现在光度计市场质量参差不齐,服务良莠不齐,客户购买之前时有顾虑,二是本身对自己的产品、服务很有信心,相信一定能给客户提供满意的产品和服务。
  • 如何提高售后服务质量,济南盛泰一直在路上!
    近年来,中国科学仪器市场蓬勃发展,相关用户数量激增,仪器用户的需求已从仪器硬件产品延伸至售前、售中、售后等全方位的服务。对于仪器厂商而言,营造企业优质的服务文化将会是下一阶段重点发展的方向。维持仪器运行状态、延长其生命周期的售后服务市场逐渐成熟,售后服务质量成为了用户采购仪器时越来越注重的一项因素,售后服务已逐步从“幕后”走向“前台”。十年间,济南盛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从一家默默无闻的作坊快速发展成为国内专业的智能预处理品牌厂家之一。一直是走的专业化、品牌化服务路线,这点从成立之初就毫无动摇过!究其原因,我们还是看到了众多的前车之鉴。曾几何时,我们从小企业打过工,看到了太多只赚眼前利益的“短线生意”。东西陆陆续续卖出去了一些,然而出现问题的时候,老板是能拖就拖,能甩就甩,“反正中国地盘大,你不买有人买”,这恐怕是早期很多小老板的心声。其实他们不是不想管,一是嫌麻烦,二是做售后,纯粹是赔本生意,东西我已经卖出去了,再让他们拿出钱来做售后,恐怕就真心有些心疼了!所以,我们从创业初期,只要是接到买家的电话,我们竭尽所能去处理问题,让用户满意。一开始,都是小打小闹,也都没有存档,没有真正的售后服务体系,出现问题就解决问题,就像消防队员,很多时候发现火情了再去灭火,其实还是企业的高层设计出了问题!好的厂家从研发源头就应该建立起稳定的产品质量理念,每一个零部件的选择都要精益求精,争取少出问题,然后在生产环节、质检环节等严格把关,不让产品“带病上路”。但售后环节至关重要,我们何从下手呢?做企业,烦烦琐琐的事情太多太多,就比如:如果突然接到一个客户电话,抱怨产品故障的时候,有时候你都想不起来他是哪个客户,什么时候买的产品,哪个型号,溯源管理几乎无从谈起!我们也是如此,成长总是在一次次的教训当中,趟出路来!我们开始从签订合同起开始设计详尽的客户信息,然后录入客户关系管理系统。这样,我们售后服务人员接到客户电话时候,随时从电脑里面就可以调出相关数据,马上对症下药,进入售后服务流程体系。这几年,我们售后服务东奔西走,不是在车上就是在路上,很辛苦!但为了客户,为了公司的更好发展,这一切付出都还值得!我们也相信,做品牌,不止是纸上谈兵,珍惜每一个客户,珍惜每一次处理客户抱怨的机会,就是一次成长!提高售后服务质量,我们一直在路上,且行且努力!
  • CNAS发布服务质量强国建设促进贸易便利化十项措施
    第十六个世界认可日的国内主题为“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建设质量强国 促进全球贸易”。6月9日,在第十六个世界认可日主题活动上,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主任兼秘书长,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中心主任、党委书记张朝华发布“认可服务质量强国建设促进贸易便利化”措施。   十项措施聚焦一带一路、食品安全、绿色发展、新兴智能、质量提升五个领域。一是围绕国际互认领域,积极对接国际先进技术、规则、标准,探讨加入国际认可组织新增互认制度的可行性和必要性;二是围绕国际贸易领域,加强对国外技术贸易壁垒的跟踪、研判和应对,提供更广泛地国际市场准入;三是围绕一带一路领域,积极为沿线经贸投资活动提供技术支撑。四是围绕有机产品、良好农业规范、良好生产规范、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食品安全领域,加强认可管理,深化认可信任传递机制,提高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五是围绕“双碳”领域,丰富审定与核查机构认可制度供给;六是围绕环境、能源、低碳、有机、绿色产品、温室气体、森林、能源之星、光伏、风电、新能源汽车、环境检测、EPA复合木制品领域,加快构建节能环保认可体系,促进供应链提升价值。七是围绕供应链安全、资产管理、道路交通安全、电子商务、服务业、物流安全、商品检验、校准领域,深化技术研究,提供高质量认可服务;八是围绕物联网、工业互联网、车联网领域,为相关检验检测机构发展提供认可支持。九是围绕质量基础设施领域,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开展下沉式认可服务可行性研究,通过细化需求、优化服务,提升质量基础设施服务集成效能;十是对标国际先进标准,促进内外贸产品同线同标同质,为政府监管和贸易各方提供信任证明。   认可是国家质量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际通行的促进贸易便利化手段。CNAS一直以传递信任、服务发展为使命,为改善质量供给、提振消费信任、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截至2023年5月底,CNAS 累计认可检验检测认证机构1.6万余家,包括认证机构245家,检测机构15275家,检验机构873家,审定与核查机构8家。很多是行业龙头检验检测机构和大型集团,涉及国民经济的大多数行业;签署了15项国际多边互认协议,协议范围覆盖116个国家/经济体,占全球经济总量的96%以上。
  • 《进一步提高产品、工程和服务质量行动方案》印发!强调高端仪器仪表研究和应用
    据工信部网站11月23日消息,工信部等多部门印发关于印发进一步提高产品、工程和服务质量行动方案(2022—2025年)的通知。该通知指出:要加快推进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建设,严控农药兽药残留、重金属、食品污染物等安全风险。完善食品质量标准体系;推动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等与质量管理融合发展,提升质量精准化控制和在线实时检测能力,强化跨部门、跨领域协调推进,促进设计、材料、工艺、检测、应用等产业链上下游标准衔接;并加强高端仪器仪表计量测试技术研究和应用,提高设备精度、稳定性和标校技术水平。全文如下:关于印发进一步提高产品、工程和服务质量行动方案(2022—2025年)的通知国市监质发〔2022〕 95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质量强国的决策部署,深入实施质量提升行动,进一步提高产品、工程和服务质量,经国务院同意,制定本方案。一、总体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树立质量第一的强烈意识,围绕提高供给体系质量,直面市场需求和群众关切,聚焦突出问题、明显短板和发展关键,坚持一个一个行业抓、一类一类产品抓,着力打通一批产业链供应链质量堵点,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质量难点,化解一批民生消费领域质量痛点,更好支撑现代产业体系优化升级,更大力度保障优质产品、工程和服务有效供给,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到2025年,质量供给与需求更加适配,农产品食品合格率进一步提高,消费品优质供给能力明显增强,工业品质量稳步向中高端迈进,建筑品质和使用功能不断提高;生产性服务加快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务可及性、便利性和公共服务质量满意度全面提升。二、推动民生消费质量升级(一)扩大安全优质农产品食品供给。强化农业投入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推广应用缓释肥、有机肥和高效低风险农药。完善农业全产业链标准体系,强化米面油等大宗粮油产品和蔬菜、果品、木本油料质量保障。着力提高乳制品质量安全水平,增强国产婴幼儿配方乳粉竞争力。加强冷链食品监管,严格排查管控涉疫食品,防止脱冷变质的冷藏冷冻食品流入市场。加快推进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建设,严控农药兽药残留、重金属、食品污染物等安全风险。完善食品质量标准体系。推进绿色、有机、地理标志和达标合格农产品(农产品“三品一标”)发展以及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开展地理标志助力乡村振兴行动,推进地方特色产品标准化、品牌化,继续实施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工程。(农业农村部、国家粮食和储备局、国家林草局、国家卫生健康委、市场监管总局、海关总署、工业和信息化部、供销合作总社、国家知识产权局等部门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责落实。以下均需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落实,不再列出)(二)增强儿童老年人残疾人用品适用性。围绕特殊人群消费品发展需求,加大人体工效基础研究、技术研发和标准制定力度。深入推进儿童和学生用品安全守护行动,提高校服、玩具、文具和婴童用居家防护、运动防护、助行骑乘等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建立老年用品产业标准体系,推动适老化产品发展和智能应用及终端产品适老化改造。提高轮椅、助行机器人等康复辅助器具智能化程度,丰富助视、助听和辅助阅读类产品供给。(工业和信息化部、市场监管总局、国家卫生健康委、民政部、国家药监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三)促进日用消费品升级迭代和文体用品创新发展。加强数字化试衣、智能服装等新技术新产品研发,大力推动服装、鞋类产品、羽绒制品等领域产品质量分级。提高清洁类家电产品的消毒除菌、清洁净化性能,提升厨房电器一体化、智能化和能效水平,发展便携式小家电。严格家居装饰装修产品有毒有害物质限量要求,提升厨卫五金、人造板等零部件及材料质量。提高口罩、消毒液等防疫用品和应急物资质量水平。推进商品包装和流通环节包装减量化、标准化、循环化。加大健身器材和运动用品优质供给,提升音乐、舞蹈、美术用品质量水平。提高首饰、艺术陶瓷等工艺美术产品和丝绸刺绣、文房四宝等传统文化产品创作设计水平。(工业和信息化部、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林草局、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药监局、体育总局、文化和旅游部等按职责分工负责)(四)推动建筑工程品质提升。进一步完善建筑性能标准,合理确定节能、无障碍、适老化等建筑性能指标。探索建立建筑工程质量评价制度,鼓励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对地区工程质量状况进行评估。加快推进工程质量管理标准化建设,推动落实工程质量安全手册制度。强化住宅工程质量管理,探索推进住宅工程质量信息公示。开展预拌混凝土质量专项抽查和工程质量检测专项治理行动,依法严厉查处质量不合格和检测数据造假等违法违规行为。加强绿色建材推广应用,开展绿色建材下乡活动。(住房城乡建设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等按职责分工负责)三、增强产业基础质量竞争力(五)提高基础件通用件质量性能。加强基础共性技术研究,提升轴承、齿轮、紧固件、液气密件、液压件、泵阀、模具、传感器等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可靠性、稳定性,延长使用寿命。加快设计、制造工艺软件国产化应用,推进电子设计自动化参考架构标准化,研发高端芯片关键装备和仪器。加强高端仪器仪表计量测试技术研究和应用,提高设备精度、稳定性和标校技术水平。(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国防科工局、市场监管总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六)强化材料质量保障能力。提高通用钢材、航空铝材、基础化工原料、水泥、平板玻璃等质量稳定性、可靠性和耐久性。加快冶金、化工、纺织、建材、林产工业等行业标准制修订工作。加强在一定条件下具有易燃危险性的工业原材料出厂质量安全控制和抽检。实施新材料标准领航行动和计量测试能力提升工程,提升稀土、石墨烯、特种合金、精细陶瓷、液态金属等质量性能,加快先进半导体材料和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的标准研制,加强新材料制备关键技术攻关和设备研发。(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国防科工局、国家林草局、国家发展改革委、中科院、市场监管总局、科技部等按职责分工负责)(七)提升装备产品质量可靠性。提升电子装备、数控机床和工业机器人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水平,加快数控系统、关键功能部件、整机、系统集成方案升级和推广应用。加快标准升级迭代,主粮作物收获机械、拖拉机平均故障间隔时间指标分别提高到80、250小时以上。突破工程机械稳定性设计、控制和传动系统关键零部件制造工艺技术,推动挖掘机、装载机、推土机和非公路自卸车等平均失效间隔时间比现行国家标准提高60%以上。提升电动交通工具和电池驱动非道路移动机械等的安全可靠性。完善起重机械安全技术规范,推动桥式、门式起重机设置不同形式高度限位装置。加强重大工程设备监理。(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国防科工局、农业农村部、市场监管总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四、引导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优质发展(八)提升新一代信息技术产品质量。提高移动通信终端、可穿戴设备、超高清视频终端等数字产品智能化水平和消费体验。建立实施数据安全管理认证制度,提升企业数据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能力。提高5G网络、数据中心、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质量要求,强化IPv6在物联网产品和系统的部署应用。构建云基准测评体系和云服务能力评估体系,提升云计算产品质量和服务能力。(中央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市场监管总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九)推动新技术与产业深度融合。推动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5G等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全链条改造,鼓励企业发展个性化定制、网络化协同、共享化生产等新模式。实施新产业标准化领航工程,围绕新材料、生物技术、医疗器械、数字技术等前沿领域开展标准研究和验证。加强系统融合、时间同步、仿真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提升智能网联汽车的环境感知、决策和安全性能。(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央网信办、市场监管总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十)促进平台企业提供优质产品和服务。支持企业构建形式多样的线上消费场景,探索人机互动新模式,提升网络消费体验。督促平台企业强化平台销售和直播带货产品的质量管控和追溯,依法承担商品和服务质量保证、食品安全保障等责任,切实维护用户个人信息权益及隐私权。深入推进农产品出村进城和“数商兴农”。推动出行服务领域平台企业持续改善用户体验。深入开展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和示范企业创建。(商务部、中央网信办、市场监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交通运输部等按职责分工负责)五、促进服务品质大幅提升(十一)引导居民生活服务高品质发展。结合城市更新行动,推进完整社区、活力街区建设。加强家政服务规范化、职业化建设,完善母婴护理、家政培训标准,推动发展员工制家政企业,大力推进家政进社区,实施“家政兴农”行动。提升物业服务质量,健全物业服务标准体系,推广电梯“全包维保”、“物联网+维保”。规范家居服务市场,提升家装服务标准化水平。持续推进快递绿色包装标准体系建设。提升快递“最后一公里”投递服务能力。提振餐饮消费,坚决制止餐饮浪费,鼓励餐饮企业丰富提升菜品、提高服务水平、创新经营模式。发展多样化、优质化旅游产品和服务,大力整治“不合理低价游”,持续完善旅游服务质量评价体系。(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市场监管总局、国家邮政局、文化和旅游部等按职责分工负责)(十二)提高生产流通服务专业化融合化水平。加大涉农金融服务供给,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农业企业上市融资。完善绿色金融标准体系。发展绿色直接融资,持续支持绿色债券发行。加强数字技术在普惠金融领域中的依法合规和标准化应用。推动物流网络化一体化发展,加快城市配送绿色货运、冷链物流发展,完善农村物流服务体系,推广标准化、集装化、单元化物流装载器具和包装基础模数。培育一批制造服务业新型产业服务平台或社会组织,鼓励其开展协同研发、资源共享和成果推广应用等活动。提升专利商标审查质量和效率,完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市场监管总局、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交通运输部、农业农村部、供销合作总社、国家邮政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知识产权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十三)提升社会服务效能。持续开展服务质量监督监测和结果通报。加强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实施村级综合服务设施提升工程。推动康复辅助器具产业提质升级。健全高龄、失能(失智)老年人长期照护服务体系和相关标准,组织医养结合示范项目,开展社区医养结合能力提升行动,实施医养结合人才能力提升培训项目,提高医养结合服务质量和水平。建立健全托育服务政策法规体系和标准规范体系。按年度提出国家医疗质量安全改进目标,推动医疗服务质量持续改进。加强医疗美容综合监管执法。加强政务服务事项管理、集成化办理、便民热线运行、服务评估评价等标准的制定、实施和宣贯。督促水、电、气、暖等公用事业领域企业公开服务内容、服务流程、资费标准等信息。(市场监管总局、民政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医保局、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能源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六、以质量变革创新推动质量持续提升(十四)强化科技创新对质量提升的引领作用。建立科技创新政策和质量政策紧密结合的工作机制,部署实施国家质量基础设施科技项目,加大科技研发计划对质量提升的支持力度,重点面向影响制约产业发展的质量短板问题开展质量关键共性技术研究。鼓励企业加大质量技术创新投入,发展智能制造、绿色制造和服务型制造。推动质量创新成果转化为标准和实现产业化应用。推动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等与质量管理融合发展,提升质量精准化控制和在线实时检测能力。(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市场监管总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十五)推动产业链供应链质量联动提升。加强对产业链核心企业的激励引导,发挥中央企业、国有大中型企业主力军作用,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企业,着力解决产品性能和品质档次“卡脖子”、“瓶颈”问题。强化跨部门、跨领域协调推进,促进设计、材料、工艺、检测、应用等产业链上下游标准衔接。加强食品农产品追溯码、物品编码、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推广应用。支持产业链“链长”、“链主”企业和“领航”企业将相关企业纳入共同的供应链和质量管理体系,实施质量技术联合攻关和质量一致性管控。(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务院国资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市场监管总局、商务部等按职责分工负责)(十六)提升质量基础设施服务效能。加强国家、区域、产业质量基础设施能力建设,综合运用计量、标准、合格评定等要素资源实施精准服务。加强国家标准全文公开系统建设,服务各类市场主体更加公平、便捷获得标准信息资源。深入推进“计量服务中小企业行”、“小微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升级行动”、“质量技术帮扶提质强企行动”。大力开展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鼓励和支持商会协会积极参与,强化对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的支持帮扶。加强技术性贸易措施研判应对和信息服务,引导企业加强合规管理,优化出口商品和服务质量。(市场监管总局、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全国工商联、商务部、海关总署等按职责分工负责)(十七)加强质量品牌建设。持续办好中国品牌日活动,加强中华老字号和商标品牌的培育和保护,实施地理标志保护工程,支持打造区域品牌。建立健全质量分级制度,促进品牌消费、品质消费。大力推进内外贸产品“同线同标同质”工程。加快农业品牌精品培育,推动在化妆品、服装、家纺、电子产品等消费品领域,石化化工、钢铁、有色金属、建材等原材料领域,以及家政、旅游、文化、休闲、检验检测认证等服务业领域培育一批高端品牌。培育托育服务、乳粉奶业、动画设计和制作等行业民族品牌。完善品牌价值评价标准体系,开展品牌价值评价。(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广电总局、国家知识产权局、市场监管总局、农业农村部、供销合作总社、工业和信息化部、文化和旅游部等按职责分工负责)(十八)提升劳动者质量素养。加强普通高等学校、职业院校质量相关学科专业和课程建设。发挥各级工会和团组织作用,开展劳动和技能竞赛、质量管理创新、质量改进提升等活动,提高员工质量意识和技能水平。完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培训工作体系,提高家政、养老、育幼等领域人才培养培训质量。(教育部、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市场监管总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按职责分工负责)七、强化实施保障(十九)健全财政金融政策。各地区要将质量提升行动工作经费列入预算,鼓励企业加大对质量提升的资金投入,完善质量提升资金多元筹集和保障机制。企业质量提升活动中发生符合条件的研发费用支出,可按规定享受税前加计扣除政策。加强政府采购需求和履约验收管理,更好实现政府采购优质优价。制定质量竞争型产业分类,加强质量统计监测。支持企业运用保险手段强化产品质量保障、服务承诺兑现和消费争议解决,鼓励企业积极投保平行进口车“三包”责任相关保险、工程质量保险。(财政部、人民银行、市场监管总局、税务总局、国家统计局、银保监会、住房城乡建设部等按职责分工负责)(二十)加强质量安全监管。完善质量安全风险监控机制,加快建设全国统一的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平台,制定实施重点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目录,推进信用风险分类管理。健全产品质量监督抽查联动机制,强化国家和地方之间统筹协同、互动互补。强化城乡结合部和农村市场、网络市场等重点领域质量安全监管,严厉打击质量违法行为。提升进出口商品质量安全风险预警和快速反应监管能力。健全完善省、市、县三级质量监管检测体系,加大支持保障力度,探索建立产品质量安全动态监管指挥调度体系,加强对基层监管部门的监督和指导。倡导行业协会、商会推进行业自律,鼓励新闻媒体和消费者组织等加强社会监督。(市场监管总局、农业农村部、国家粮食和储备局、公安部、海关总署、住房城乡建设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交通运输部、民政部等按职责分工负责)(二十一)强化企业主体责任。全面落实企业及其负责人质量责任,引导企业建立健全质量管理和质量追溯体系,加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质量管理。推动企业对提供的产品和服务进行公开质量承诺,严格履行缺陷召回、质量担保责任和消费者权益保护等法定义务。鼓励企业设立首席质量官,深入实施企业标准“领跑者”制度和团体标准“领先者”行动,广泛开展对标达标质量提升专项行动。(市场监管总局、住房城乡建设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务院国资委、全国工商联、教育部、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等按职责分工负责)(二十二)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推进质量强国标杆城市和质量品牌提升示范区建设。鼓励地方在产业集聚区创新激励举措,深入实施质量提升行动。进一步做好中国质量奖和各地政府质量奖评选表彰活动,建立先进质量管理经验长效宣传推广机制。强化政府质量工作考核和督查激励,加强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广泛开展群众性质量活动,营造人人关心、参与、推动质量提升的良好氛围。(市场监管总局、中央宣传部、广电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等按职责分工负责)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加强组织领导,将提高产品、工程和服务质量作为建设质量强国、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结合实际制定具体方案,完善配套政策措施,认真抓好贯彻落实。市场监管总局要会同有关部门加强统筹协调,将任务落实情况纳入政府质量工作考核和质量奖励、示范、督查激励等工作,确保各项任务落地见效。市场监管总局、中央网信办、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民政部、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农业农村部、商务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卫生健康委、人民银行、国务院国资委、税务总局、银保监会、全国工商联2022年11月1日
  • 超高性能!FLIR消防用热像仪帮助德国消防队提升服务质量
    红外热像仪刚开始应用在消防行业时,一般体积比较大且价格昂贵,对于德国Bavaria的众多小型志愿者消防部门来说是难以承担的。幸好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类似FLIR K55这样经济实惠且功能齐全的消防用红外热像仪的出现,满足了小型消防队的各项需求。最近,德国Mühldorf消防部门就列举了FLIR热像仪的众多优势,一起来瞧瞧!Mühldorf消防队是一支现代化的专业队伍,非常重视公民的保护和安全。Muhldorf消防队平均每年出警3500次,负责107800名居民的主要区域,包括Muhldolf县以及几个相邻社区。超高性能的红外热像仪“直到现在,像我们这样的小型消防队还是买不起大量红外热像仪,”地区消防督察Harald Lechertshuber评论道。“然而,像FLIR K55这样的红外热像仪可以让我们物超所值。因此,在德国Bavaria的资助下,我们决定购买红外热像仪。通过分销商Leopold Siegrist GmbH了解并测试热成像,最终发现FLIR K55是性价比最高的红外热像仪。热像仪有几种不同的成像模式,有助于加快战术决策和搜索幸存者。寻找受伤和失踪人员对于消防员来说,使用红外热像仪在视线受阻的地方寻找伤员或失踪人员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例如在狭小或封闭的空间中,或当你需要透过烟雾时。“类似FLIR K55消防用红外热像仪可以帮助我们拯救生命,”Harald Lechertshuber说。“就在上周,我们使用热像仪进行了救援,并查看由于交通事故造成的车祸。车祸现场,我们不确定车内是否有一人或两人。将一人从车祸中解救出来后,我们使用了FLIR热像仪,很快就发现了第二个人。排查火灾风险Mühldorf消防队还使用FLIR K55查找肉眼无法立即看到的火灾。有时,当消防队抵达现场时,可能很难看到火灾是如何以及在何处发展的。“例如,在连栋房屋中,从外面你可能看不清火灾发生的源头,”Harald Lechertshuber说。“有了FLIR K55,就可以从外面看到哪些地方是热的,哪些地方是冷的,并且对情况有了大概的了解”。火灾被扑灭后,FLIR热像仪还可以帮助评估情况,并允许消防员寻找十分危急的火灾遗骸或未充分扑灭的火灾。FLIR K系列热像仪由顶部的3个大按钮控制,非常适合戴手套的消防员。FLIR K55消防用红外热像仪FLIR K55搭配免维护的传感器能生成细节丰富的320×240像素的热图像,结合FSX(灵活场景增强)技术,能以60Hz帧频生成细节清晰且与实际动作同步的热视频,使您能在浓烟滚滚的环境中轻松导航,让您更有策略地灭火,挽救生命。“热像仪拍摄的图像非常稳定,具有完美的分辨率,各种成像模式帮助我们更好地评估各种情况,”Harald Lechertshuber说。“除了热像仪的价格,我们还非常重视FLIR K55的用户友好性。热像仪提供清晰的温度读数,操作非常简单,比市场上很多其他热像仪都简单得多。目前我们消防队有12台FLIR红外热像仪,每当进行消防救援时,我们都会优先考虑FLIR红外热像仪,因为相信它能让我们提供最好的消防服务”FLIR K系列消防用红外热像仪在应用的过程中帮助消防员穿透烟雾,看清目标最大限度保障了消防员和被困者的安全
  • 牛津仪器将重点提升服务质量 对中国市场充满信心——访牛津仪器工业分析部亚太区销售和服务总监Adrian Smith
    p   2015年10月27日-30日,第十六届北京分析测试学术报告会及展览会(BCEIA 2015)在国家会议中心举行。牛津仪器参加了本次展会,并且在展会上发布了一款专门针对中国市场的台式直读光谱新产品——FOUNDRY-MASTER Smart。 /p p   这是自2013年推出专为中国中小型铸造企业量身定制的桌面式全谱火花直读光谱仪FOUNDRY-MASTER Xline、2014年推出仪器自身重量只有15kg的便携式金属分析仪PMI-MASTER Smart之后,牛津仪器推出的又一款直读光谱新品。 /p p   除此之外,细心的用户也许已经发现,近一年来牛津仪器还推出了台式RA系列测厚仪、MAXXI 6 X射线荧光镀层测厚仪,X-MET8000 Optimum和X-MET8000 Smart X射线荧光光谱仪等新产品,并对原有的LIBS(激光诱导击穿光谱)产品进行了升级。 /p p   在本次展会上,我们特别采访了牛津仪器工业分析部亚太区销售和服务总监Adrian Smith,一位有着多年在亚洲工作生活经验,并且中文相当不错的英国人。请他为我们介绍在目前中国经济增速放缓,金属分析市场需求衰减的情况下,牛津仪器为何还选择如此高频的推出针对中国市场的金属分析新产品?面对目前的市场情况,牛津仪器都将会采取哪些策略保持平稳增长?同时,除了投放新产品,在为中国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方面,牛津仪器都有哪些新的计划? 牛津仪器荧光光谱分析中国区销售经理任向东、牛津仪器市场部经理袁志强陪同接受采访。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Adrian Smith.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511/insimg/e7b5b1be-50fc-4279-ab6c-97196679c2b6.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牛津仪器工业分析部亚太区销售和服务总监Adrian Smith /strong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strong 亚太区金属分析市场萎缩 移动设备销售成绩最好 /strong /span /p p   strong  Instrument:过去一年,牛津仪器工业分析部在亚太区及中国市场的表现怎么样? /strong /p p   strong  Adrian Smith: /strong 牛津仪器工业分析部的核心市场之一是金属分析,从现在往前的过去一年中,亚太区金属分析市场的需求在萎缩。从我负责的整体区域来看,除了印度,其他区域包括中国、日本、越南、澳大利亚等地的金属分析市场的需求都在下滑,这对我们的业务发展确实带来了一些困扰。好在我们的产品不单单是针对金属分析市场,虽然在金属分析领域由于市场缩减有所影响,但是我们在其他应用领域的业务还是在稳固的增长,这也是让我们颇感欣慰的地方。 /p p   strong  Instrument:在亚太区牛津仪器工业分析部的哪一类产品销售情况相对更好一些?为什么? /strong /p p strong   Adrian Smith: /strong 从我们今年的产品销售情况来看,我们的移动设备的销售成绩最好,包括手持式X射线荧光光谱仪、手持式LIBS,以及移动式直读光谱等产品。这些产品不仅是销售台数在增长,总的销售额也在增长。 /p p   这些增长的潜力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过去很多用户都依赖于实验室分析,现在越来越多的用户关注现场分析,他们希望在现场就能够有设备能够为他们提供快速的分析检测。 /p p   另外,用户的需求已经从生产场地移植到生产场地之外的区域,比如说废料回收、来料检验等。 /p p   最后,随着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厂商会更加注重他们的产品质量。以往许多客户也许不愿花钱采购这种移动设备,但现在他们发现移动设备可以帮助他们在实验室之外进行更好的质量监控,促进产品质量的提升,自己的公司也因此得到了很好的收益,所以现在他们对移动设备很认可。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strong  为金属分析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 对中国市场的未来充满信心 /strong /span /p p strong   Instrument:我们看到牛津仪器工业分析部除了直读光谱、X射线荧光光谱仪、X射线荧光测厚仪产品外,在去年又推出了LIBS,请问牛津仪器为何选择推出该产品,目前其市场销售情况怎么样? /strong /p p strong   Adrian Smith: /strong 一直以来,我们对于金属分析都十分关注。LIBS分析速度快,并且无辐射,对轻元素的分析绝对比现有的技术手段效果要好,尤其是应用于铝合金的分析。我们相信LIBS这个技术代表着一个新的技术发展方向,是一个势在必行的新的金属分析手段。我们也希望能够为金属分析领域的用户打造全方位的解决方案。直读光谱、XRF、LIBS这三种产品都有自己独特的特点,并且是互补的关系,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合适的组合。 /p p   从实际情况来看,牛津仪器是第一家真正实现LIBS商品化,并将其提供给用户的厂商。从LIBS在全球发布以来,我们已经销售了数百台以上。 /p p   strong  Instrument:在当前中国新的经济形势下,牛津仪器对中国市场未来的发展有何看法?将采取哪些措施保证工业分析产品在中国的销售业绩平稳增长? /strong /p p strong   Adrian Smith: /strong 我们都知道目前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放缓,但是我们依然坚持我们原有的市场策略,按照既定的方针来关注和支持中国市场的发展。中国市场是牛津仪器全球战略当中非常重要的市场,我们选在BCEIA发布我们新的金属分析仪器,也是着眼于我们相信在未来5年中国的市场,特别是金属分析市场存在着很大的潜在的增长空间。 /p p   同时从现在中国经济的发展形势来看,市场总量虽然在下滑,但是许多企业意识到他们要进入国际市场,则需要更好的控制产品质量,所以我们坚信我们的仪器产品能够为客户提供更好的附加值,能够更有效的帮助他们提高产品质量,扩展中国以外的市场,所以我们对这个市场是非常有信心的。 /p p   大家也许都注意到在过去一段时间,我们连续发布了一系列针对中国市场的产品,还有这次展会推出的台式直读光谱仪,从我们不断投放的新产品可以看出我们支持中国市场的决心。同时我们也在增加产品应用方面的支持,以便更好的满足用户的应用需求。另外在客户支持和客户服务方面,我们也采取了一系列新的举措。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strong  三大措施确保为中国用户提供更细致周到的服务 /strong /span /p p   strong  Instrument:您能具体介绍一下,在为中国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方面,牛津仪器都采取了哪些措施? /strong /p p strong   Adrian Smith: /strong 其实客户服务是我们今年的一个工作重点,从过去一年来看,随着我们的装机总量的增加,我们的服务产品的业绩也在上升。接下来,我们计划采取以下三个方面的措施来为用户提供更加细致周到的服务。 /p p   第一、我们会增加更多的投资用于客户培训。这个培训分两类,一类是针对我们的工作人员,一类是针对用户。虽然现在的仪器设计越来越自动化、智能化,但是它毕竟还是分析仪器,存在一定的使用技巧,所以我们需要对用户提供必要的培训。因此,我们会加大培训的力度和投入,以往我们的培训主要是在上海的办公室举行,今年我们将更多的在北京、广州、成都等地举行培训会议。 /p p   第二、我们会更好的优化我们现有的服务产品。目前我们有各种类型的服务合同,如全包型服务合同,选择该类型服务的用户,任何时候硬件产品或软件产品遇到故障,维修都是不收费 当然还有其他类型的服务合同。但是现有的服务类型还不够细化,不同的客户需求是不同的,比如宝钢这样的大型企业和只有几个人的微小型企业,他们对于服务的需求和期望是不一样的,所以我们要根据不同的客户类型来打造不同的用户服务计划。 /p p   第三、 扩充和稳固现有的服务体系。主要的工作是首先评估地域性分销商的客户服务水平和质量是否达到了我们的要求,包括他们是否有足够的人力资源,是否有足够的备件存储,它的售后服务人员是否拿到了我们的培训授权证书。如果我们确认分销商的服务水平和我们的服务水平是一样的,那我们就授权由分销商来做售后服务,如果不能满足要求,我们则会收回服务权,由牛津仪器的售后服务人员来直接为用户提供服务。 /p p style=" text-align: right " 采访编辑:秦丽娟 /p
  • 北京市检测服务业质量现状课题开始招标
    北京市检测服务业质量现状及质量管理模式研究课题资格预审公告   北京明世继元招标有限公司受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委托,就其北京市检测服务业质量现状及质量管理模式研究课题进行竞争性谈判采购,现接受报名。   1、课题名称:北京市检测服务业质量现状及质量管理模式研究课题   2、项目编号:BJMSJY-110052   3、采购人名称: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   4、采购代理机构名称:北京明世继元招标有限公司   5、课题初步预算:叁拾万元整(¥300000.00)(详见谈判文件)   6、课题任务   鉴于检测服务领域较为庞杂。本研究在研究内容上将把检测服务按照检测主体、检测对象和检测服务对象等维度进行细分。一方面,通过在国家和城市地区(以北京为主)两个层面上搜集分析产业发展关键数据,来研究和解决问题。一方面,通过政策法规方面的分析、梳理,借鉴各地在发展、规范检测服务业的一些具体做法,为北京检验检测服务业的发展从法规、政策的角度提供决策建议。   对各种不同的检测服务,其服务质量如何进行测评以及如何进行有效管理、提高顾客满意度并发挥其应有作用是本研究的重点。   6、课题目标   鉴于检测服务业的重要作用和存在的问题,本研究将通过文献梳理、法规研读、调查访谈等多种手段,全面把握北京市检测服务业的发展现状 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了解这一行业的服务质量水平 通过访谈,研究国内外检测行业优秀的质量管理做法和模式,为提高北京检测服务业的质量管理水平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7、课题研究开发内容   (1) 检测服务业总体状况研究   (2) 检测服务业的相关法规和政策研究   (3) 检测服务业服务质量水平和质量管理研究   8、投标人资格要求:   1)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注册具有良好的信誉、有技术基础及服务能力的研究所、大专院校及企业   2)具有完成类似或近似课题经验的(提供投标人在三年内完成的类似或近似课题情况介绍并附合同复印件等证明材料)   3)投标单位项目负责人须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提供相关资格证书复印件等证明材料)   4)联合体投标的,可以由联合体共同推举的法人作为代表,此代表对与本次招   标有关的一切事宜有执行权,执行结果对联合体内各方均具有约束力 投标资格以   联合体中资格最低一方为准   5)能提供课题技术路线与实施方案的。   10、报名时必须提交的资料:   1) 法人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年检有效并加盖公章)(独立科研院所或企业提供)   2) 税务登记证书复印件(加盖公章)(独立科研院所或企业提供)   3)法定代表人授权书(独立科研院所或企业提供)   4)财务报表(包括现金流量表、损益表和资产负债表等)、最近一年度审计报告或银行出具的近三个月内的资信证明(独立科研院所或企业提供)   5) 单位社会保险资金缴纳记录(单位缴纳社会保险资金的有效票据凭证复印件   加盖公章)(独立科研院所或企业提供)   6)学校相应证明文件(加盖学校公章的授权文件或其他证明文件)(大专院校投标时提供)   7)三年内完成类似或近似课题的情况介绍(需提供加盖公章的合同复印件等证明材料)   8)投标单位项目负责人副高级以上职称证明(提供相关资格证书复印件等证明材料)   11、购买采购文件说明:   资格审查:招标采购单位从评审合格的报名人中随机抽取三家或三家以上单   位作为谈判人,发出谈判邀请并向其发售谈判文件。   12、报名资料的送达:   1)报名地点:北京明世继元招标有限公司   地 址:北京市西城区马连道路11号一商大厦1503室   2)递交报名资料时间:2011年11月21日至2011年11月23日9:30-11:30 ,   14:00-16:30(节假日除外)   11、谈判文件的发售:   发售地点:北京市西城区马连道路11号一商大厦1503室   发售时间:2011年11月24日至2011年11月29日 9:30-11:30 、14:00-16:30(节假日除外)   标书价格:人民币200元(本项目不接受邮购),售后不退。   12、项目联系人:张秋月   联系方式:010—63518887-806 传真:010-63518887-86   电子信箱:bjmsjy@163.com   开户名(全称):北京明世继元招标有限公司   开户银行:中国民生银行广安门支行   帐 号:0117014170014132   北京明世继元招标有限公司   2011年11月21日
  • 2013年第2次售后调查 上海简户试验箱质量与服务受赞誉
    2013年第2次售后调查 上海简户试验箱质量与服务受赞誉 时至年终,上海简户仪器设备有限公司为提升产品的供应服务效能,开展了2013年第二次售后回访调查活动。为保证本次回访工作的有效性,上海简户仪器客服中心对受访目标用户进行了细致分类,一是产品操作及可靠性回访,调查用户在使用简户试验箱中的满意程度。二是产品的价格和质量,主要针对产品故障和使用年限统计。三是服务质量回访,以一对一服务为平台,售前客服人员对用户的服务是否到位,售后问题是否解决,业务员的态度是否端正进行了解。四是售后人员的执行回访,售后人员回应的时间是否及时,解决设备故障问题的技术是否到位,技术人员的言行举止是否满意。五是建议意见回访,对用户提出的建议落实情况,从而进行改进,并及时与建议人沟通,了解建议人对落实情况的满意度。本次回访调研工作共回访成功用户5673名,其中95%的用户表示满意,通过本次回访调研工作,上海简户准确了解了用户的需求,并以此为依据,进一步展开对工厂技术人员和售后人员的培训工作,逐步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效益,改善调研中发现的问题,尽力做到让客户100%的满意。
  • 南京质量技术检测中心启用 提供近3000项检测服务项目
    3月25日,位于江宁开发区的南京质量技术检测中心正式启用。该中心集中了检验检测、标准代码、培训咨询、技术交流等功能,企业可以在这里体验“一站报检”的高效检测服务。   近3000项检测服务项目“汇聚一堂”   江宁开发区企业集聚,综合实力和品牌影响力位居全省前列。南京南部新城建设的全面启动,也将推动这一区域快速发展。市质监局从自身职能出发,结合区域发展需求,将该局原本散落在全市各地区的检测服务项目整合起来,进驻南京质量技术检测中心,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中心将为江宁、雨花台、溧水、高淳等地区的企业就近就便提供建材、机械、轻工、纺织、化工、电子电器产品等七大类产品,电磁、光学、力学、无线电等九大类计量器具的检验检测,并提供代码、文献和特种设备检验等检测及服务共计近3000项。其中,整体迁入的国家建材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拥有力学性能、化学分析、恒温恒湿、节能环保材料和建筑材料安全性能等5个国家一流的大型实验室。   “一站报检”“八公开”提高服务质量   虽然中心汇集了近3000项检测项目,但企业不用担心“摸不着门”。   为方便企业办事,南京质量技术检测中心将推行“一站报检”,企业只需在一楼大厅提交检测申请,其余程序全部由中心工作人员完成。中心同步推出“八公开”的工作原则,即公开规定依据、公开业务内容、公开办事程序、公开申报目录、公开办理时限、公开收费标准、公开办事结果、公开服务电话,全面接受社会监督,并公布监督投诉电话025—87120101。   河西、化工园还将建两大质检中心   近年来,市质监局充分发挥职能优势,推动系统内的检测院所向检测服务中心转变,在企业聚集地区,根据产业特色建设打造质量检测和技术咨询服务平台,不断优化检测布局,强化检测技术服务能力,推行“一站式”服务模式。除此次正式启用的南京质量技术检测中心,市质监局还将在河西和化工园分别建设两大质检中心,其中河西的南京质量安全技术中心将于明年投入使用,为青奥会的筹办提供相关检测技术保障。
  • 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印发关于推动检验检测服务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十二条措施的通知
    各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省局各有关处室、直属单位,各检验检测机构:《关于推动检验检测服务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十二条措施》已经省局局务会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抓好落实。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2023年3月10日(此件主动公开)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积极服务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优化检验检测服务供给,更加系统高效地支持重点产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制定如下措施。一、建立重点产业检验检测供需清单。探索建立重点产业检验检测“需求清单、能力清单”。开展全省“三级联动”重点产业检验检测供需服务调研活动,分地域分行业深入了解“链主”企业、核心配套企业检验检测需求,建立重点产业检验检测需求动态清单;梳理我省取得资质的检验检测机构能力,分类形成服务全省重点产业检验检测能力动态清单。二、引导完善检企对接服务机制。针对新产品检验存在的“周期长”“距离远”“花费大”等难题,建立“质量驿站”机制,引导优质龙头检验检测机构围绕产业集群、“链主”企业就近设置分支机构,打造检测链、标准链、认证链集成服务,方便企业就近检测;针对企业在产品检测上遇到的“找不到”“测不了”“测不全”等困难,在市场监管门户网站设立检验检测供需信息公示专栏,促进检企充分对接;针对中小企业发展中面临的困难和需求,鼓励各类检验检测机构减免检测服务费用,助力企业纾困。三、打造重点产业高端技术服务平台。聚焦我省确定的11条标志性产业链,发挥检验检测服务强链、补链、稳链作用,建立检验检测机构“揭榜挂帅”制度,围绕先进材料、新能源装备、纺织服装等产业,搭建国家新材料测试区域中心、氢燃料电池检测中心、新型纺织材料质检中心等一批“一站式”检验检测高端技术服务平台。推进济、青、烟检验检测高技术服务业集聚区、国家检验检测认证公共服务平台示范区建设,完善各检验检测园区布局,引导检验检测产业集约化发展。四、推动检验检测服务企业研发创新。深化“政产学研金服用”协同创新,探索检验检测机构在产品设计、开发、测试、定型评价以及“卡脖子”问题等研发阶段的服务模式,突破一批基础性、公益性和产业共性技术瓶颈,支持企业创新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适时召开技术创新研讨会、推介会,发布检验检测服务产业创新案例。五、实施标准、计量强链提升。支持检验检测机构与“链主”企业、核心配套企业联合制定国家标准、地方标准、团体标准和企业标准,打造一批高效实用的质量标准实验室。支持头部企业、“链主”企业培育建设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发挥计量技术基础作用,为产业提供全溯源链、全产业链、全寿命周期以及前瞻性的计量技术服务。六、开展质量认证提升行动。深入推进小微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升,实施“助千家认证 惠万家提升”行动。支持企业参与“三同”工程,为我省企业进出口提供技术支撑,年新增“三同”企业100家以上。试点开展碳足迹认证,促进绿色低碳认证,大力推行绿色产品、绿色快递包装、节能产品认证,助力“双碳”目标实现。七、提升检验检测技术能力。进一步强化事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的食品、生态环境、机动车等方面的检验检测体系建设;进一步提升新型建材、服装服饰、有色金属、石油炼化等我省传统优势产业检验检测能力建设;进一步扩增高端制造、高端化工、大数据物联网、海工装备等重点产业检验检测能力,稳步提升产业集中地区的检验检测规模和能力。定期组织检验检测机构能力验证及行业技能大比武活动,在全省选树一批检验检测优秀技能人才。八、优化检验检测服务扶持政策。鼓励各部门各地方制定促进检验检测发展的政策措施,建立健全政府、企业、社会相结合的资金投入保障机制。加强检验检测产业政策研究,积极争取检验检测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大型仪器设备共享、高端人才引育等优惠政策,对服务重点产业成效突出的检验检测机构,在标准制定、能力提升、科研立项等方面给予支持。九、探索建立检验检测服务联盟。选择部分重点产业先行试点,组织检验检测机构联合行业协会、科研院所、大专院校、骨干企业建立检验检测服务联盟,加强新材料测试、缺陷产品召回技术支撑等“难点”“堵点”技术攻关,开展信息共享、技术合作和经验交流,为深入推动检验检测服务重点产业链工作提供技术支持。在试点基础上,逐步推广至其他重点产业链。十、服务检验检测机构做优做强。规范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程序,稳步推行“一家一证”一体化管理,服务检验检测机构集团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建立健全品牌培育、发展、激励、保护政策和机制,推动检验检测服务业做优做强,培养一批服务质量好、社会诚信度高的检验检测知名品牌。十一、营造开放、公平、有序的检验检测市场环境。积极构建统一开放、公正透明、竞争有序的检验检测市场秩序。以法治监管为根本、以信用监管为基础、以智慧监管为手段,严格落实机构主体责任,推进行业自律,建立健全分层分级、科学高效的监管工作机制,落实属地监管责任,严厉整治不实、虚假等检验检测严重违法违规行为,持续提升检验检测工作的有效性与公信力。十二、加强典型培育和宣传引导。结合“质量月”“世界计量日”“世界认可日”“服务认证体验周”“检验检测机构开放日”等主题活动,加大检验检测服务重点产业成效和典型宣传力度。积极组织开展“你点我检”便民检测等各类技术服务活动,增进社会公众对检验检测的了解和信任,树立检验检测服务产业发展的鲜明导向。全省各级市场监管部门要结合地方产业发展实际,充分听取社会各方对检验检测的需求反馈和评价,细化落实推动检验检测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要加强政策执行跟踪,及时研究解决政策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掌握进展情况,推动各项措施落地落实。
  • 发改委等13部门提出关于加快推动制造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3部门关于加快推动制造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引导金融机构在依法合规、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加大对制造服务业企业的融资支持力度,支持符合条件的制造服务业企业开展债券融资,有效扩大知识产权、合同能源管理未来收益权等无形资产质押融资规模,创新发展供应链金融,逐步发展大型设备、公用设施、生产线等领域的设备租赁和融资租赁服务,开发适合制造服务业特点的金融产品,鼓励创投机构加大对制造服务业的资本投入。支持符合条件的制造服务业企业到主板、创业板及境外资本市场上市融资。  全文如下:  关于加快推动制造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发改产业〔2021〕372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有关部门:  制造服务业是面向制造业的生产性服务业,是提升制造业产品竞争力和综合实力、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当前,我国制造服务业供给质量不高,专业化、社会化程度不够,引领制造业价值链攀升的作用不明显,与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还存在差距。为加快推动制造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培育壮大服务主体,加快提升面向制造业的专业化、社会化、综合性服务能力,提高制造业产业链整体质量和水平,以高质量供给适应引领创造新需求,为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提供有力支撑。  (二)发展目标。力争到2025年,制造服务业在提升制造业质量效益、创新能力、资源配置效率等方面的作用显著增强,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更加突出。重点领域制造服务业专业化、标准化、品牌化、数字化、国际化发展水平明显提升,形成一批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制造服务业集聚区和示范企业。  二、制造服务业发展方向  聚焦重点环节和领域,从6个方面加快推动制造服务业发展,以高质量的服务供给引领制造业转型升级和品质提升。  (三)提升制造业创新能力。发展研究开发、技术转移、创业孵化、知识产权、科技咨询等科技服务业,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夯实产学研协同创新基础,推动产业链与创新链精准对接、深度融合,提升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提高制造业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提升商务咨询专业化、数字化水平,助力制造业企业树立战略思维、创新管理模式、优化治理结构,推动提高经营效益。加快工业设计创新发展,提升制造业设计能力和水平,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展改革委、商务部、知识产权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优化制造业供给质量。支持企业和专业机构提供质量管理、控制、评价等服务,扩大制造业优质产品和服务供给,提升供给体系对需求的适配性。加快检验检测认证服务业市场化、国际化、专业化、集约化、规范化改革和发展,提高服务水平和公信力,推进国家检验检测认证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推动提升制造业产品和服务质量。加强国家计量基准标准和标准物质建设,提升计量测试能力水平,优化计量测试服务业市场供给。发展面向制造业的研发、制造、交付、维护等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实现制造业链条延伸和价值增值。鼓励专业服务机构积极参与制造业品牌建设和市场推广,加强品牌和营销管理服务,提升制造业品牌效应和市场竞争力。(市场监管总局、商务部、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展改革委按职责分工负责)  (五)提高制造业生产效率。利用5G、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大力发展智能制造,实现供需精准高效匹配,促进制造业发展模式和企业形态根本性变革。加快发展工业软件、工业互联网,培育共享制造、共享设计和共享数据平台,推动制造业实现资源高效利用和价值共享。发展现代物流服务体系,促进信息资源融合共享,推动实现采购、生产、流通等上下游环节信息实时采集、互联互通,提高生产制造和物流一体化运作水平。(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部、商务部按职责分工负责)  (六)支撑制造业绿色发展。强化节能环保服务对制造业绿色发展的支撑作用,推进合同能源管理、节能诊断、节能评估、节能技术改造咨询服务、节能环保融资、第三方监测、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环境综合治理托管服务等模式,推动节能环保服务由单一、短时效的技术服务,向咨询、管理、投融资等多领域、全周期的综合服务延伸拓展。发展回收与利用服务,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畅通汽车、纺织、家电等产品生产、消费、回收、处理、再利用全链条,实现产品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最大化。(生态环境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发展改革委按职责分工负责)  (七)增强制造业发展活力。更好发挥资本市场的作用,充分利用多元化金融工具,不断创新服务模式,为制造业发展提供更高质量、更有效率的金融服务。发展人力资源管理服务,提升人才管理能力和水平,优化人才激励机制,推动稳定制造业就业,助力实现共同富裕。加大数据资源开发、开放和共享力度,促进知识、信息、数据等新生产要素合理流动、有效集聚和利用,促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证监会、银保监会、人民银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网信办、发展改革委按职责分工负责)  (八)推动制造业供应链创新应用。健全制造业供应链服务体系,稳步推进制造业智慧供应链体系,创新网络和服务平台建设,推动制造业供应链向产业服务供应链转型。支持制造业企业发挥自身供应链优势赋能上下游企业,促进各环节高效衔接和全流程协同。巩固制造业供应链核心环节竞争力,补足制造业供应链短板。推动感知技术在制造业供应链关键节点的应用,推进重点行业供应链体系智能化,逐步实现供应链可视化。建立制造业供应链评价体系,逐步形成重要资源和产品全球供应链风险预警系统,完善全球供应链风险预警机制,提升我国制造业供应链全球影响力和竞争力。(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加快制造服务业发展专项行动  以专项行动和重点工程为抓手,统筹谋划、重点突破,实现制造业与制造服务业耦合共生、相融相长。  (九)制造服务业主体培育行动。围绕制造业共性服务需求,加快培育一批集战略咨询、管理优化、解决方案创新、数字能力建设于一体的综合性服务平台。支持制造业企业按照市场化原则,剥离非核心服务,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提供研发设计、创业孵化、计量测试、检验检测等社会化、专业化服务。鼓励制造服务业企业按照市场化原则开展并购重组,实现集约化和品牌化发展。培育一批制造服务业新型产业服务平台或社会组织,鼓励其开展协同研发、资源共享和成果推广应用等活动。(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国资委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融合发展试点示范行动。深入推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试点,培育服务衍生制造、供应链管理、总集成总承包等新业态新模式,探索原材料、消费品、装备制造等重点行业领域与服务业融合发展新路径。进一步健全要素配置、市场监管、统计监测等方面工作机制,打造一批深度融合型企业和平台。遴选培育一批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平台、项目和城市,推动服务型制造理念得到普遍认可、服务型制造主要模式深入发展。(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统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一)中国制造品牌培育行动。完善国家质量基础设施,加强标准、计量、专利等体系和能力建设,深入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充分调动企业作为品牌建设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建立以质量为基础的品牌发展战略,不断优化产品和服务供给,促进制造业企业提升质量管理水平。持续办好中国品牌日活动,讲好中国品牌故事,宣传推介国货精品,在全社会进一步传播品牌发展理念,增强品牌发展意识,凝聚品牌发展共识。(市场监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展改革委、商务部、知识产权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二)制造业智能转型行动。制定重点行业领域数字化转型路线图。抓紧研制两化融合成熟度、供应链数字化等亟需标准,加快工业设备和企业上云用云步伐。实施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专项行动,集聚一批面向制造业中小企业的数字化服务商。推进“5G+工业互联网”512工程,打造5个内网建设改造公共服务平台,遴选10个重点行业,挖掘20个典型应用场景。在冶金、石化、汽车、家电等重点领域遴选一批实施成效突出、复制推广价值大的智能制造标杆工厂,加快制定分行业智能制造实施路线图,修订完善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开展联网制造企业网络安全能力贯标行动,遴选一批贯标示范企业。(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展改革委、市场监管总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三)制造业研发设计能力提升行动。推动新型研发机构健康有序发展,支持科技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建立技术研发中心、产业研究院、中试基地等新型研发机构,盘活并整合创新资源,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大力推进系统设计、绿色设计和创意设计的理念与方法普及,开展高端装备制造业及传统优势产业等领域重点设计突破工程,培育一批国家级和省级工业设计研究平台,突出设计创新创意园区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拉动效应,探索建立以创新为核心的设计赋能机制,推动制造业设计能力全面提升。(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展改革委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四)制造业绿色化改造行动。开展绿色产业示范基地建设,搭建绿色发展促进平台,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专业化服务能力的市场主体,推动提高钢铁、石化、化工、有色、建材、纺织、造纸、皮革等行业绿色化水平。积极打造家电销售和废旧家电回收处理产业链,探索实施家电企业生产者责任延伸目标制度,研究开展废弃电器电子产品拆解企业资源环境绩效评价,促进家电更新消费。(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生态环境部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五)制造业供应链创新发展行动。探索实施制造业供应链竞争力提升工程,逐步完善战略性新兴产业供应链关键配套体系,巩固制造业供应链核心环节竞争力。开展制造业供应链协同性、安全性、稳定性、竞争力等综合评估,研究绘制基于国内国际产业循环的制造业重点行业供应链全景图。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全球供应链网络,建立重要资源和产品全球供应链风险预警系统。研究国家制造业供应链安全计划,建立全球供应链风险预警评价指标体系。(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六)制造服务业标准体系建设行动。深入开展信息技术、科创服务、金融服务、服务外包、售后服务、人力资源服务、现代物流、现代供应链、设施管理等服务领域标准化建设行动,推动制造服务业标准体系逐步完善。持续完善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网络互联、边缘计算、数据规范体系和工业APP等共性标准,支持涉及安全健康环保的技术要求制定强制性国家标准。(市场监管总局、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人民银行等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七)制造业计量能力提升行动。构建国家现代先进测量体系,加快国家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和联盟建设,培育计量测试等高技术制造服务业,聚焦制造业“测不了、测不准”难题,加强计量测试技术研究和应用,加大专用计量测试装备研发和仪器仪表研制,提升制造业整体测量能力和水平,赋能制造业产业创新和高质量发展。(市场监管总局、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保障措施  (十八)强化组织保障。充分发挥服务业发展部际联席会议制度作用,加强统筹协调和工作指导。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强化主体责任,形成合力,细化实化工作任务和完成时限,建立高效协同的工作推进机制,确保制造服务业发展取得实效。(发展改革委牵头负责)  (十九)优化发展环境。持续放宽市场准入,进一步破除隐性壁垒。支持从制造企业剥离的制造服务业企业按规定申请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和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鼓励制造服务业企业积极承接离岸和在岸服务外包业务。(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商务部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十)扩大开放合作。推动服务业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积极引进全球优质服务资源,鼓励研发设计、节能环保、环境服务等知识技术密集型服务进口。积极推动我国技术质量标准和规范走出去,持续完善检验检测和认证认可国际合作交流体系,加快推进与重点出口市场认证证书和检验结果互认。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鼓励供应链管理、咨询、法律、会计等专业服务与制造业协同走出去,增强全球服务市场资源配置能力。(发展改革委、商务部、市场监管总局、司法部、财政部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十一)加强用地保障。各地可根据实际情况,以“先存量、后增量”的原则,在国土空间规划中明确用地结构和产业用地指标。在符合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制的前提下,推动不同产业用地类型合理转换,探索增加混合产业用地供给,鼓励各地探索创新产业用地模式,适应制造服务业发展。(自然资源部牵头负责)  (二十二)强化人才支撑。加快制造服务领域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培训,充实壮大高水平制造服务业人才队伍。紧跟制造服务业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深化新工科建设,调整优化院校专业结构,加强校企合作,探索中国特色学徒制,推动产教深度融合。总结推广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1+X”证书)制度试点经验。完善技能人才评价制度,推动人才评价与使用紧密结合,打破身份、学历等限制,贯通制造服务业人才职业发展通道。进一步落实高层次人才引进政策,加大引进海外制造服务业高层次人才、领军型创业创新团队。(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教育部、发展改革委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十三)拓宽融资渠道。引导金融机构在依法合规、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加大对制造服务业企业的融资支持力度,支持符合条件的制造服务业企业开展债券融资,有效扩大知识产权、合同能源管理未来收益权等无形资产质押融资规模,创新发展供应链金融,逐步发展大型设备、公用设施、生产线等领域的设备租赁和融资租赁服务,开发适合制造服务业特点的金融产品,鼓励创投机构加大对制造服务业的资本投入。支持符合条件的制造服务业企业到主板、创业板及境外资本市场上市融资。(人民银行、银保监会、发展改革委、证监会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十四)构建协同发展生态。加强区域协作,增强产业布局协同性,实现功能互补、错位发展,形成一体化发展的制造服务业生态圈。支持制造服务业集聚发展,完善配套功能,优化集聚生态。依托龙头企业构建产业链增值服务的生态系统,推动上下游企业开展协同采购、协同制造、协同物流,促进大中小企业专业化分工协作,构建创新协同、产能共享、供应链互通的生态链。(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按职责分工负责)  国家发展改革委  教  育  部  科  技  部  工业和信息化部  司  法  部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自 然 资 源 部  生 态 环 境 部  交 通 运 输 部  商  务  部  人 民 银 行  市场监管总局  银 保 监 会  2021年3月16日
  • 更专业的技术、更完善的增值服务——马尔文帕纳科客户服务团队
    马尔文帕纳科在2021年国际“科学家的选择“评选中荣获年度最佳分析科学客户服务奖!马尔文帕纳科之所以获得认可,是因为在SelectScience® 网站上全球科学家发布的评论汇总,得到了一致的积极售后反馈。Malvern Panalytical全球客户服务总监John Oude Egbrink表示:“这个奖项是由科学家自己决定谁应该获奖的奖项,我们有一群出色的客户服务工程师,我为他们为公司赢得这个奖项而感到骄傲。” 随着中国分析仪器市场的蓬勃发展,用户对于厂商的要求不仅限于仪器本身,而且希望厂商能够提供更多技术支持的服务,在满足仪器性能本身的前提下,售后维护服务逐渐成为增值项。除了常规的设备安装调试,故障维修,使用问题的解答之外,需要厂商定期进行客户回访,举办多种形式的培训活动。 马尔文帕纳科客户服务团队拥有专业的技术技能和优质的服务质量体系,第一时间为用户解答问题。尤其在疫情期间更是考验了团队与用户之间的配合,更有工程师在2个月内为了到达客户现场进行9次核酸检测,为了避免长时间隔离连续出差一个月未回家;为了克服疫情困难,支持一带一路设备的销售,成功完成巴基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香港大学等的远程安装。始终秉承为用户提供更迅速更高服务质量的信念,认真听取用户提出的建议,不断完善从售前、售中、售后全方位的客户服务体系。2020年扩容升级后的亚太卓越应用中心顺利开幕,近50平米的多媒体教室,全面展示马尔文帕纳科产品,同时也为用户提供研发、培训、技术支持和咨询服务,满足不同客户的需要。针对用户在仪器日常使用和实验室管理中遇到的问题,走进用户现场,提供远程技术支持等活动。售后服务热线: +86 400 820 6902
  • 为保高质量服务敢向快速发展“Sayno”——访INFORS全球市场销售总监Stefan Schaefer先生
    瑞士INFORS是一家拥有40多年发展历史的专业生物技术设备制造商,主营微生物培养和细胞培养产品,即为客户提供整体生物培养解决方案。自从20多年前进入中国市场以来,INFORS产品凭借优秀的品质,在用户中享有很高的声誉。2008年,INFORS与北京桑翌实验仪器研究所合作,成立了其在华第一家分公司——伊孚森生物技术(中国)有限公司,加大了对中国市场的开发力度。成立了分公司的INFORS在中国获得了怎样的发展?为中国用户提供了哪些服务?今后在中国有和发展计划?日前,仪器信息网(以下简称:Instrument)编辑就上述问题采访了INFORS全球市场销售总监Stefan Schaefer先生。 INFORS全球市场销售总监Stefan Schaefer先生 与桑翌加强合作 在中国实现高速增长   INFORS在20多年前开始进入中国市场,但直到2008年以后其在中国才实现真正的高速发展,这可能是INFORS于2007年选择北京桑翌实验仪器研究所成为其中国代理商之后,又继续与桑翌加强合作成立中国分公司的原因。中国分公司的成立,加快了INFORS进军中国市场的速度,将会在之前丢失的市场上抢回更多的市场份额……   Instrument:请您介绍一下INFORS公司的发展情况?   Stefan Schaefer:INFORS于1960年在瑞士成立,是一家有40多年历史的专业生物技术设备制造商,能为客户提供从科研、中试到生产的各类发酵罐和摇床产品以及技术服务。现在,INFORS公司已经获得了SN EN ISO 9001和SN EN 46001的质量认证,同时,为了保证产品质量,INFORS在生产过程中还采用了TQM全面质量管理体系。随着公司的不断发展壮大,INFORS开始向全球市场扩张,并从20多年前开始进入中国市场。   从2006年开始,INFORS步入快速发展阶段,产值以每年20%的速度开始快速增长,尤其在中国,2008年以后,INFORS在中国的年销售额一直保持高速增长。因此,中国仪器市场既是一个非常具有发展潜力和高速增长的市场,也是INFORS非常重要的一个市场。   Instrument:在中国市场,是什么原因让INFORS选择与北京桑翌实验仪器研究所合作的?   Stefan Schaefer:在选择与桑翌合作之前,INFORS与其他公司曾经有过合作,但是桑翌在中国拥有一支非常强大、专业的市场、销售及技术支持团队,市场推广能力很强;在售后服务与技术支持方面也十分完善,可为用户提供直接的上门服务;并且,作为一家中国本土公司,桑翌更加接近中国用户,在中国拥有大量的用户及良好的客户口碑。   以上这些都非常符合INFORS的合作要求,因此在2007年1月31日,北京桑翌实验仪器研究所与瑞士INFORS公司签署合作协议,正式成为INFORS在中国的代理商。北京桑翌全面负责INFORS产品在中国的市场、销售、技术及应用支持工作。   为了进一步加强合作,2008年11月,INFORS瑞士与北京桑翌实验仪器研究所签署合资协议,正式成立在华分公司——伊孚森生物技术(中国)有限公司。伊孚森生物技术(中国)有限公司全权负责INFORS全线产品在大中华区及中国大陆周边市场推广、销售、售后服务等方面工作。其在华分公司的工程师都要经过瑞士INFORS的原厂培训,并要求通过严格的考核,以便为中国客户提供更好的技术支持。   现在,伊孚森生物技术(中国)有限公司拥有员工共约30余人,包括20多名销售人员、10多名技术支持人员,能够为中国用户提供良好的客户服务。 定位高端市场 生产没有竞争对手的特色产品   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同时,生产有共性的特殊产品,满足一批有特殊需求的用户,从而实现其产品在市场上没有竞争。这也许是这家家族企业得以生存发展,并极具市场竞争力的原因……   Instrument:贵公司产品的市场定位是怎么样的?与竞争对手相比,INFORS的优势体现在哪些方面?   Stefan Schaefer:INFORS的发展策略是“接近客户,与客户共同成长,生产满足客户需求的高质量产品。”因此,INFORS的产品不是定位于低端市场,而是生产高质量的高端产品满足客户需求,所以面临的竞争较少,也不会在低端市场进行价格等方面的恶性竞争。例如,INFORS的摇床产品目前在全球市场占有量排名第一,质量保证是关键;INFORS作为全球最早生产发酵罐系统的公司之一,其产品在欧洲享有很高的声誉,这与INFORS产品具有可靠的产品质量和高度的用户使用舒适性密不可分。   与其他竞争对手相比,INFORS更具灵活性。INFORS与多家生产企业有过合作,如世界著名生物医药企业Novatis、罗氏公司等,这些制药公司的研发中心每年对仪器的需求都有不同的要求及标准,根据这些用户需求,INFORS提供具有不同性能的产品。正是由于这些有特殊需求用户群体的存在,INFORS将研发部门分成两部分,一部分负责是常规产品的技术研发,寻求技术突破,另一部分则是解决客户的特殊需求。   经过长时间的积累,INFORS将全球不同客户提出不同需求的产品进行分类,制定出不同类型满足不同需求的产品清单。根据清单,将有共性的特殊产品制作出特殊型号,满足一批具有特殊需求的用户,既节约了研发成本,又提高了效率。并且,INFORS这些特殊型号的产品在市场上没有竞争对手,如INFORS光照发酵罐、平行发酵罐、高速和高温摇床等。 LABFORS—LUX光照发酵罐 MultitronCell细胞培养专用振荡培养箱 MULTIFORS平行发酵罐   Instrument:除摇床和发酵罐产品外,INFORS是否考虑研发生产其他相关仪器产品?   Stefan Schaefer:现在,由于摇床和发酵罐产品技术已经比较成熟,对这两类产品的快速发展产生许多限制因素,尤其是发酵罐产品,一方面,由于价格较昂贵,对其在很多领域的广泛应用起到抑制作用;另一方面,在技术上,控制传感器如何改进已经成为发酵罐技术发展的瓶颈。   因此,INFORS正在寻求新的仪器市场,如DNA测序、细胞培养等领域,但其市场发展潜力,INFORS需要进一步调查。现在,INFORS还是集中精力发展摇床和发酵罐这两款产品,因为到目前为止,这两款产品还有足够的市场发展潜力。 保证高质量的产品与售后服务 希望保持健康稳定的增长   面对中国科学仪器市场“诱人的前景”,不管是国外仪器企业,还是国内仪器企业,都纷纷制定各种发展策略,希望加快企业发展,从而能够快速抢占较大的市场份额。同样在中国科学仪器市场,同样取得了较高的增长速度,然而,面对此种状况,INFORS给出了自己的真实想法……   Instrument:INFORS是如何接近中国用户、了解中国用户,并为其提高质量供服务的?   Stefan Schaefer:INFORS与中科院微生物所正在合作,目的是能够真正接近用户,倾听用户声音,使INFORS的产品在满足中国用户需求的同时符合中国用户的使用习惯。在中国,能够真正“倾听用户声音”的公司很少,但INFORS在这方面更具灵活性,当INFORS了解到公司客户在应用上有一些建议或需求时,当地的工作人员会直接予以回访,虚心听取客户的建议或帮助用户解决问题。   在售后服务及培训方面,虽然摇床作为实验室常规仪器,使用起来很简单,但其还有许多附加产品,可能客户使用起来会有一些困难,通过工程师现场培训指导,将这些附加的功能及相关控制程序充分利用起来,就会节省实验人员的大量工作时间。并且使用的越多,节省的时间就越多。发酵罐产品由于价格昂贵,致使一些学生虽然会用,但不敢用,需要工程师指点与帮助。此外,工程师除了作一些关于仪器的使用与日常维护等方面的培训外,还要进行定期回访,帮助用户解决仪器问题。   Instrument:在中国是否有并购或者建厂计划,从而实现INFORS在中国快速发展?   Stefan Schaefer:截至目前INFORS还没有在中国并购或者建厂计划。   在过去两年,INFORS在中国的年销售额保持高速增长,而之所以保持如此高的增长速度,与INFORS产品的质量有关,但这超出了INFORS的增长预期。作为一个专业设备制造商,INFORS并不想销售额增长的太快,增长太快会致使业务量大幅增加,但由于人员配备等各方面原因,INFORS的客户可能得不到高质量的服务。多年来,正是凭借高品质的产品与优秀的服务,INFORS才在中国市场赢得了用户的喜爱,并获得了良好的声誉。服务质量会下降,是INFORS所不愿见到的。因此,INFORS希望保持健康、稳定的增长速度。“保证产品质量,满足客户需求”才是INFORS在中国市场发展的成功之路。 Stefan Schaefer先生与仪器信息网工作人员合影   编者手记   当其他企业在中国仪器市场“猛打猛杀”,大步向前冲的时候,INFORS却对其高增长速度表现出了担心,因为,相比于快速发展,他们更关心的是如何保证用户的高质量服务,INFORS更加希望保持健康、稳定的增长速度。   可想而知,相比于企业高速发展,广大中国科学仪器用户更关心高品质的仪器与高质量的服务。而作为仪器企业,只有了解客户真实的想法,满足客户的需求,才能更好的促进企业自身的发展。所以,希望广大仪器企业在注重自身高速发展的同时,也能像INFORS那样,注重自身产品的品质与售后服务。   采访编辑:周如久   附:瑞士INFORS公司   http://www.infors-ht.com.cn   http://infors.instrument.com.cn/
  • 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检验检测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征求意见稿)》
    根据省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百千万”工程总体部署,为进一步促进检验检测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我局代拟了《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检验检测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征求意见稿)》,现向社会征求意见,请将意见于2023年12月11日前反馈我局。联系人:秦伟浩,邮箱qinweihao9662@dingtalk.com电话:89761534附件: 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检验检测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1128.docx浙江市场监督管理局2023年12月1日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检验检测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征求意见稿)检验检测是国家质量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升产品质量、推动产业升级、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为进一步促进检验检测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省第十五次党代会精神,坚持新发展理念,认真落实《质量强国建设纲要》及我省实施意见要求和省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百千万”工程部署,深化改革创新,加强能力支撑,提升服务水平,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示范带动,推动检验检测市场化、国际化、专业化、集约化、规范化发展,为建设制造强省、质量强省和“两个先行”提供强有力技术支撑。(二)发展目标。行业发展环境持续优化,检验检测体系更加完善,创新能力明显增强,行业总体技术能力、管理水平、服务质量和公信力显著提升,规模和集聚效益进一步凸显。到2027年,全省行业总体规模达到600亿元,培育产值5亿以上检验检测机构20家,建设一批高能级检验检测技术服务平台,新增国家及省级质量标准实验室、质检中心、产业计量测试中心10家以上,形成一批规模效益好、技术水平高、行业信誉优的“品字标浙江服务”品牌机构,打造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较强综合竞争力的检验检测服务业集聚高地,构建适应新时代浙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现代检验检测服务业新格局。  二、重点任务(一)聚焦重点领域,提升供给水平1.支撑打造现代化产业体系。聚焦“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315”科创体系,健全覆盖各产业链、供应链的检验检测体系。加强检验检测行业规划,支持具备条件的地区和单位积极培育创建一批国家及省级质量标准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重点实验室、质检中心、产业计量测试中心等高能级平台。围绕绿色石化、新能源汽车、智能物联、现代纺织与服装、集成电路、高端新材料、智能光伏、生物医药与医疗器械等8个重点产业集群,鼓励龙头企业、检测机构及科研院所等联合共建公共检测平台,强化“一集群一平台”支撑。优化国家及省级质检中心布局,建设、整合、提升一批质检中心,加快建设国家无人机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国家机动车产品质检中心。(责任单位:省市场监管局、省发展改革委、省经信厅、省科技厅、各市、县(市、区))2.助推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研究发布重点领域检验检测能力建设指导目录,积极发展氢能、光伏、风电、核电、新型储能设施等领域检验检测服务。加强节能、环保、绿色、低碳、有机、碳汇等领域标准、检验检测、认证技术储备。以纺织、电池、光伏、化纤等行业为重点,统筹推进碳领域产品、过程、体系、服务认证和审定核查、检验检测等协同应用。完善温室气体排放核查相关标准,加强碳核查认证认可关键技术攻关,加快建设碳排放核查检测技术实验室;开展温室气体排放、用电信息推算碳排放量、碳追踪、碳足迹核算等测量技术研究与应用,完善生态系统碳汇监测和计量体系,支撑服务“双碳”目标。(责任单位:省市场监管局、省发展改革委、省生态环境厅)3.增强社会民生安全保障能力。着力发挥检验检测在民生民安、公共安全领域的技术支撑保障作用,重点提升食品药品、日用消费品领域有毒有害物质痕量检测技术能力,加快发展医疗器械、进出口商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等领域检验检测服务,提升特种设备领域极端环境材料、高端焊接性能、高压储氢装备、长输及燃气管道检测、先进无损检测技术、电梯可靠性检测评价等能力。建设完善公众健康保障、疾病预防控制检测与评价标准体系,支持传染病检测技术研发与防控效果评价平台、化学物安全性检测与监测技术平台建设。(责任单位:省市场监管局、省农业农村厅、省卫健委、省食药监局、杭州海关、宁波海关)(二)深化创新驱动,强化能力支撑4.完善技术创新机制。加大支持检验检测等质量基础技术研发,组织实施省重点科技研发专项,研究出台加强质量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方案,支持开展大型仪器国产化替代、计量测试、检验检测等基础公益性和产业共性技术攻关。推进智能精密测量、智能化仪器仪表功能安全测评等核心技术自主创新,支持符合条件的检验检测装备申报首台(套)产品认定,引导机构优先使用首台(套)装备。完善技术创新激励机制,引导机构以科技成果先用后转方式实施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支持开发科技成果先用后转保险,鼓励各地使用创新券给予保费兑付补偿,促进科研成果加速应用转化。支持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行业龙头机构及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责任单位:省科技厅、省经信厅、省市场监管局、省教育厅、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浙江监管局)5.提升行业专业能力水平。鼓励机构提高检测能力覆盖率,向具备专业领域全类别全型号产品(参数)发展。支持开展检验检测方法、仪器设备、标准规范、试剂耗材、标准物质等设计研制,申请相关专利,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争取承担国际、国家和行业标准化专业技术委员会工作,争创各级知识产权奖、标准创新奖、政府质量奖等。鼓励机构运用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等新技术,发展在线检测、自动化检测、物联网智能检测,加快检验检测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引导机构开展能力验证、实验室比对等活动,加强内部质控,保证检测结果合规、准确。培育扶持一批检验检测知识产权示范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单项冠军”“隐形冠军”、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责任单位:省市场监管局、省经信厅、省科技厅)6.增强集聚发展效益。强化国家检验检测高技术服务业集聚区(浙江)、国家检验检测认证公共服务平台示范区建设,集聚区所在地政府进一步强化土地、能源、环保设施等要素保障,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发展,加大招引及扶持力度,吸引优质检验检测企业落户,力争在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新材料等检验检测领域形成竞争优势,进一步提升规模效应和辐射效应。(责任单位:省市场监管局、省发改委,杭州、宁波、嘉兴、绍兴市及相关县(市、区))(三)优化发展环境,激发市场活力7.优化市场准入机制。依法实施资质认定审批,优化准入措施,积极推行告知承诺、自我声明、自行变更等多种渠道许可办理,优化审批流程,进一步便捷检验检测机构市场准入。严格资质认定范围,法律、法规未明确规定应当取得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的,无需取得资质认定;对法律、法规已明确相关领域检验检测机构许可管理部门的(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放射卫生技术服务、安全生产检测检验等领域),为避免重复许可,不再颁发资质认定证书。严格技术评审,探索开展远程评审,持续加强评审队伍建设和行风建设。市场监管、公安、交通、建设、司法、农业、水利等部门持续深化联合审批,减轻机构负担。(责任单位:省市场监管局、省公安厅、省交通厅、省建设厅、省司法厅、省农业厅、省水利厅、省人防办)8.推动机构做大做强。鼓励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本为纽带,通过并购、重组、联盟、融资等方式,跨行业、跨部门、跨区域整合检验检测资源,做大机构规模,加速市场拓展。有序推进事业性质检验检测机构新型事业单位改革,优化内部运行机制,支持有条件的机构申报新型研发机构。支持整合组建省级和区域性大型检验检测机构或企业集团,可在属地设立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分支机构。鼓励各市县整合组建综合性公共服务机构或区域检验检测中心,避免重复建设。加强行业品牌建设,开展检验检测服务业领跑机构认定,培育一批技术能力强、行业信誉好的机构成为“品字标浙江服务”品牌。(责任单位:省委编办、省发展改革委、省科技厅、省国资委、省市场监管局、各市县人民政府)9.支持社会力量进入行业。鼓励民营企业和其他社会资本投资检验检测服务业,支持各类企业将具有比较优势的检验检测与产品研发、生产、制造分离,设立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第三方检验检测机构,申请相关资质,向社会提供专业化服务。鼓励非公有资本参与国有检验检测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通过出资入股、收购股权等方式,参与国有检验检测企业改制重组或国有控股上市检验检测公司增资扩股及企业经营管理。鼓励各地优化检验检测招商引资条件,持续加大招引力度。鼓励支持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加强内部实验室建设,建立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通过国家实验室认可。(责任单位:省市场监管局、省发展改革委、省科技厅、省经信厅、省教育厅、省国资委、各市、县(市、区))(四)提升服务能级,促进协同开放10.优化公共服务平台。完善质量基础设施“有感服务”机制,深化质量管理、计量测试、标准创新、检验检测、品牌培育、认证认可、知识产权等集成式、免申式、情景式服务。持续优化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加快建设“浙里检”检验检测公共服务平台,实现与大仪共享平台等系统贯通共享,鼓励机构开展线上检测服务,加快实验室管理系统应用。支持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生产企业及其他社会组织开放共享检验检测资源,鼓励各类检验检测机构依法推进仪器设备、实验环境、标准物质等要素资源与社会共享共用,通过开放实验室、专家团队帮扶、线上线下培训等形式,为企业产品设计、研发、生产、使用提供多样化测试、检测、验证、认证和咨询服务。(责任单位:省市场监管局、省科技厅、省教育厅、省经信厅)11.增强产业协同能力。支持检验检测机构积极嵌入全产业链上下游,提升服务能力,拓展服务内容,推进检验检测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鼓励组建产学研用一体化的检验检测联盟,促进检验检测与产业深度融合。深化检验检测促进产业优化升级行动,加强“检企”对接,鼓励龙头机构在产业集聚地设立实验室或服务平台,促进检测人员和技术服务双下沉,助推企业研发中试、产品质量提升、技术创新和参与国际竞争。围绕绿色“双碳”战略目标,加快建立和完善相关标准、计量、检验检测方法和认证制度。提升首台(套)产品质量、安全、环保、可靠性等检测评定能力。(责任单位:省市场监管局、省经信厅)12.加强国内外交流合作。支持检验检测龙头骨干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鼓励本地机构通过海外并购、联合经营、获取境外认可组织认可、设立分支机构等方式,积极开拓国际及港澳台市场。组织检测认证机构,围绕纺织服装、电工器材、家用电器等主要出口产品,开展目标市场的质量标准、检测认证等市场准入要求比对研究,参与内外贸产品“同线同标同质”行动,提升应对技术性贸易措施能力。鼓励和支持国内检验检测机构和协会实质性参与国际标准化、检测认证活动,参与“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与境外机构开展互认合作和技术交流。加强与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合作,争取在浙江设立分支机构。鼓励省内机构开展区域性检验检测技术交流合作。(责任单位:省市场监管局、省商务厅、省国资委)(五)加强要素供给,增强发展动能13.加大要素资源扶持。用好用足国家及我省高技术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和科技服务业有关土地、金融等各项要素资源支持政策。将符合条件的检验检测机构纳入“凤凰行动”计划,加大扶持培育。完善检验检测行业融资渠道和扶持政策,健全针对检验检测服务业特点的金融救助机制,推进实施检验检测服务质量保险制度。全面落实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实施企业研发投入奖补。指导和帮助机构用好用活技改奖补、数字化绿色化改造奖补政策,以及增值税抵扣、加速折旧、专用设备税额抵免、高新企业所得税减免、技术转让减免税等税收优惠政策。(责任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省科技厅、省经信厅、省财政厅、省自然资源厅、省地方金融监管局、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浙江监管局、省税务局,省市场监管局)14.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加强财政资金统筹,用于支持促进检验检测设备更新、技术升级和高端人才引育。落实发展总部经济支持政策,大力引进省外境外检验检测机构在浙设立区域型总部或功能性总部。鼓励各地对引进国际行业龙头机构、上市企业、重大检验检测项目,落户国家级、省级质检中心(含计量测试中心),新认定品牌机构,以及新获得国家实验室认可的企业给予奖励。积极利用引导基金、创投基金等形式,引导各类主体建设弥补市场失灵的公益性检测项目,填补国内省内技术空白、配套8个重点产业集群等的公共检验检测项目,并在场地保障、设备投入、发展激励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责任单位:省财政厅、省发展改革委、省科技厅、省经信厅、省市场监管局,各市、县(市、区))15.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加快引育高层次领军人才和紧缺急需人才,鼓励建设一批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创新团队。检验检测人才纳入省级高层次人才分级认定。省市科技专家库中吸纳更多检验检测专家。增加检验检测机构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比例,国家、省级质检中心专业技术高级职称岗位结构比例实行动态调控。有效落实职务科技成果转化、事业单位横向项目劳务报酬等政策。建立健全从业人员职业资格制度,创新完善人才使用、培养、评价及激励机制,定期开展职业技能竞赛,选树优秀技能人才。支持普通高等院校、职业学校(含技工院校)设置相关学科专业,与检验检测机构合作办学,共同开展学科专业人才培养。(责任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省人才办、省人力社保厅、省财政厅、省教育厅、省市场监管局、省总工会、团省委)(六)加强规范管理,提升治理质效16.深化协同治理。建立健全部门联合监管机制,加强各部门管理应用平台数据交换,实现监管信息互通、违法线索互联、执法行动互助。持续开展跨部门联合监管执法活动,加大行业乱象惩戒力度,形成行业监管和资质管理的工作合力。加强检验检测监管与市场监管其他各业务协同发力,实施“进一次门查多项事”。(责任单位:省市场监管局牵头,相关省级行业部门配合)17.推进智慧监管。完善无感监管机制,深化信用监管、远程触发式、柔性包容式监管模式。探索推进检验检测数字化监管,引导机构通过数字化系统提升实验室检验检测人员、设备、样品、方法、环境等要素的质量控制水平,加强检验检测资质和能力管理,完善事中事后风险监测预警体系。持续开展能力比对和能力验证,推进机构信用分类结果在“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应用,对不同风险分类结果,合理确定、动态调整抽查比例和频次。(责任单位:省市场监管局牵头,相关省级行业部门配合)18.加强行业自律。严格落实检验检测机构主体责任,鼓励机构通过向社会公开承诺、发布诚信声明、公开检验检测报告等方式,接受社会监督。鼓励以同行评议等方式开展行业自律和同业监督。推动检验检测相关行业协会建立健全行业经营自律规范、诚信公约和职业道德准则,引导行业自我约束。(责任单位:省市场监管局牵头,相关省级行业部门配合)  三、保障措施(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党委、政府要将检验检测纳入质量强省和制造强省建设总体规划,同谋划同部署。加强质量督查考核,完善争先创优、激励惩戒等工作机制,结合实际研究制定实施细则,将重要指标纳入政府考核重要内容,积极推动工作落实。(责任单位:各市、县(市、区))(二)强化部门协同。充分发挥市场监管联席会议作用,联合有关部门定期会商,分行业分领域出台支持检验检测发展专项政策,形成各司其职,齐抓共管合力。建立健全行业统计调查、运行监测预警和信息通报机制,及时发布行业发展报告。(责任单位:省市场监管局、省统计局牵头,相关省级行业部门配合)(三)加强舆论引导。深入开展“质量月”“世界认可日”等主题活动,积极组织开展实验室开放、科普宣传、便民检测、技术培训等服务活动,加强正面宣传和违法案例曝光,增进社会公众对检验检测行业的了解和信任,及时总结推广检验检测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经验和成效,营造行业发展良好氛围。(责任单位:省市场监管局、各市、县(市、区))
  • 莱比信公司售后服务升级
    莱比信公司售后技术部门正式更名为售后服务部,为给广大客户提供更加舒适、优质的售后服务,我们竭诚努力: 1、 莱比信公司全国统一售后服务热线于8月份开通: 全国售后服务热线: 400-096-8839 如需售后技术咨询或者保修服务,直接拨打以上电话,我们售后部门会统一及时处理,您不必担心仪器操作和维护方面找不到相关技术人员,我们随时解决您的燃眉之急。 2、 完善售后服务部工作规程 关于售后工作规程,我们力求在细节处做到规范、安全、专业、满意度高。公司领导高度重视售后服务质量,多次讨论工作细节,并期待您能给予我们支持和反馈建议,使我们能做得更好,长足发展,给您和您的企业带来更多的便利。 3、 提高售后工程师专业技能 莱比信公司不定期举办各类培训,包括产品培训、维修培训等,或邀请欧洲厂家到莱比信公司进行培训,或工程师直接赴德国等地工厂进行培训,以期为我们的用户提供准确的产品使用维护知识。莱比信德国总部也为技术交流提供诸多便利。 实验仪器的售后工作是至关重要的环节,作为专业的欧美仪器供应商,莱比信公司秉承德国民族的精细制造工艺和严谨科学精神,凭借与世界知名科学仪器制造商之间的战略合作关系以及遍布中国各地的营销及服务网络,不仅为您提供进口优质的实验设备,并严格保证产品质量及服务质量,以欧美先进技术为依托、以本地化服务为根本。 莱比信中国 市场营销部 地 址: 上海市长宁区中山西路1277号海螺大厦1号楼406室 邮 编: 200051 电 话: 021-51767117, 51103181/82/83 传 真: 021-51767118邮 箱: info@labsun.net
  • 武大质量院发布首个质量观测报告
    武大质量院发布首个质量观测报告 通过定量分析全景式展现总体质量现状   本报讯 4月11日,武汉大学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以下简称武大质量院)发布《中国质量观测报告(2012年)》。据悉,这是我国大学研究机构首次通过定量分析来全景式展现当前总体质量的基本状况,对我国质量问题作全面、理性而科学的评价。   据介绍,2012年,武大质量院针对产品、工程、服务和环境质量四大领域,就质量满意度、质量安全感、质量公共服务和公民质量素质4个方面开展了大规模调查,涵盖我国28个省份48个地区,发放问卷3736份,回收有效问卷2865份,形成调研数据64.7万条。中国质量观测课题组组长、武大质量院院长程虹说:“本次调查的抽样分城市抽样和农村抽样两部分,同时,充分体现年龄、性别、职业、收入、受教育程度等多个维度的分布特征,比较全面准确地反映了我国现阶段的总体质量状况和不同社会阶层和群体对质量的看法,抽取的样本可以在全国范围内具有代表性。”   观测数据表明:2012年我国质量发展稳中有进,消费者的总体质量满意度为62.02分,处于及格线之上,低于“较满意”的评价,高于“较不满意”的评价,总体评价为“一般”。程虹说:“应该说,这种评价比较准确地反映了我国的质量现实,特别是有很多领域如家用电器的质量满意度高于70分,进入‘较满意’的区间,反映了我国制造业在质量能力上的提升。”数据同时表明,我国质量发展存在“软实力”相对不足、企业质量主体责任地位未真正确立、消费者质量意识与行为不对称等问题。   通过对产品质量观测数据的分析,消费者认为我国目前最具风险的质量领域是食品和药品,分别高达88.2%和77.05%,而食品领域中最需要加强治理的又是乳制品和地方小吃,特别是地方小吃在此次排名中垫底,说明这是一个较之乳制品更需要加强治理的领域。   观测数据还证明,在我国产品、工程、服务和环境这四大领域中,消费者满意度最高的是产品质量,达64.72%,最不满意的是环境质量。环境领域的质量满意度较之最高的产品质量相差4.32分,最不满意的两大环境质量领域——空气环境和噪声环境。满意度得分分别为59.31和58.61,排在最末两位。程虹认为,“这一结果证明,中国作为世界最大的工业产品制造国,总体的产品质量状况有了巨大的进步,较之于服务和工程,尤其是环境质量满意度更高,也提示我们需要尽快向服务型经济转型,尤其是要大力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经济发展模式。”   在银行、通信、公交、医疗、教育等9项服务质量领域中,医疗服务质量满意度为59.89%,不仅排名最后,也是唯一的得分未达到及格线的领域,处于“较不满意”层次。人们对于医疗软能力的满意度比硬件的满意度要低,最不满意的三大医疗服务领域——医疗价格、医生态度和医生能力。医疗价格的满意度得分仅为47.77,在122项满意度指标中排名倒数第一,医生态度和医生能力的得分均处在60分以下,而这三项恰恰是决定医疗服务质量的软能力,说明现在影响医疗服务质量的主要因素已经不全是医院分布、设备投入和建筑设施这些硬能力。   观测数据还显示,近九成消费者购买过盗版产品 而消费者普遍认为,质量维权成本高。   据了解,该报告是武大质量院承担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我国质量安全评价与网络预警方法研究”的阶段性成果。程虹表示,质量观测与现有的基于产品或基于企业的质量评价不同,其主要是基于对消费者的调查来进行质量的评价,由于消费者是质量的最终评价者,对于质量也有着最为直接的感受,基于消费者的质量观测可以得到更有效的质量信息。此次调查,目的是构建我国目前最先进的质量观测和质量评价方法,对我国质量问题作全面、理性而科学的评价,为我国质量的科学决策和有效治理提供基础性的支撑。
  • 售后服务,岛津业务的“排头兵”——仪器信息网专家委售后服务调研走访活动
    近年来,中国分析仪器市场蓬勃发展,相关用户数量激增。大量增加的业务和客户量对仪器厂商的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仪器性能满足需求的前提下,售后服务质量成为了用户采购仪器时考虑越来越多的问题。仪器信息网一直非常关注仪器行业售后服务发展,组织过多次仪器售后服务满意度调查,并举办过行业内首次由众多厂商售后服务负责人参与的“仪器售后服务主题沙龙”活动。  近日,仪器售后服务质量又一次成为国内仪器行业的热议话题,有鉴于此,仪器信息网专家委专门策划了“售后服务”为主题的系列调研走访活动。该活动通过专家用户与仪器厂商就售后服务中大家共同关心的话题进行深入探讨,了解仪器公司售后服务体系,旨在优化仪器售后服务市场、为仪器用户提供更优质高效的售后服务。  交流现场  2019年1月29日下午,仪器信息网专家委“售后服务”调研走访活动来到岛津北京分公司。中国分析测试协会汪正范、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朱明文、国家生物医学分析中心赵晓光、清华大学杨成对、北京矿冶研究总院冯先进、中国农业大学闵顺耕、中粮健康研究院杨永坛、北京妇产医院曹正等专家,岛津公司分析计测技术部王明超部长、售后服务部徐峰部长、李氡经理、分析中心李月琪经理、市场部徐海波经理等参加了此次交流活动参加了此次交流活动,并对相关内容进行了深入的讨论。  岛津公司分析计测技术部王明超部长  在交流伊始,岛津公司分析计测技术部王明超部长首先简单介绍了岛津公司的售后服务体系。他表示岛津公司的宗旨是以科学技术为社会做贡献,而公司的经营理念是“实现‘为了人类和地球的健康’的愿望”。基于上述宗旨和理念,岛津努力提供各种产品和服务,包括售后服务。1979年岛津在北京设立了分析仪器维修站,售后服务率先进入中国市场。1980年,岛津公司在华的第一个办事处才正式设立。1985年,岛津在北京设立分析中心,此后在上海、广州、沈阳、南京等地陆续成立多个办事处,而各地办事处也在2007年全部升级为分公司。  随着岛津的业务在中国遍地开花、快速发展,岛津的售后服务体系也随之逐渐完善。2000年,岛津在中国率先规范和完善了代理商体系,加强贸易和售后的本地化服务 2002年,岛津开通800/400的免费服务热线,为客户提供电话支持 2007年,为了加强消耗品的供应和服务,岛津技迩(现在的岛津(上海)实验器材有限公司)成立 2008年,岛津热线呼叫中心正式成立,同时岛津设立品证部,负责质量管理,并导入ISO质量管理体系。目前岛津在中国共计有13家分公司、6个分析中心、60处维修站点、3个部件仓库、1家消耗品供应公司、1家委托分析公司。  针对专家非常关心的ISO质量管理体系,王明超介绍道,岛津的ISO质量管理从售后服务开始做起,逐渐将全公司的业务都纳入到了ISO体系之中,包括售前、分析中心、营业部门等。他表示,ISO体系的导入对规范内部管理和外部服务流程很有帮助,现在,岛津的售后服务工作严格遵守ISO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并在体系的指导下开展。  2008年,岛津成立品证部,专门负责质量管理,包括产品质量、服务质量乃至市场宣传推广的质量等。在品证部的主导下,岛津公司将质量作为经营基础,公司的质量方针为:全体员工共同努力,提供让客户满意的品质!王明超表示,售后部门在质量方针和ISO质量体系的指导下,一直按照量化的质量目标进行服务。包括客户满意度、待日数、一次完成率、投诉率、电话漏接率、培训计划执行率等均有严格的量化目标,每半年岛津都将对各项数据进行内审考核。  基于公司的质量方针,岛津售后服务工作也是由多个部门协助提供。包括现场工作、增值服务、消耗品、客户培训、在线咨询、仪器质量等服务由技术部、售后业务部、SGLC公司、分析中心、热线中心、品质部等多部门为用户提供。  随着岛津业务的扩张,用户在线咨询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大。王明超介绍说,岛津针对可能出现的电话占线的问题做了专门的处理,同时根据用户的需求休息日也提供咨询服务,做到每周7天工作时间均在线,将电话漏接率控制在千分之几。同时,为了提供更全面的售后服务,岛津还在近期推出了微信小程序,客户可以通过微信来获得更好的服务体验。  工程师现场维护是售后服务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岛津公司在全中国配备了700多位工程师来满足工作需求。为了保证服务质量,无论是岛津工程师、外包工程师,均按照同质化的要求进行管理:“在统一的规范下,为客户提供过程清楚、合理,结果令客户满意的服务。”岛津在北京、成都、上海、广州设立了专门的技术培训基地,保证每一个工程师都能得到充分的技能培训。所有工程师均持证上岗,每两年会进行全员的专业能力考核并更新技术证书。  而对于用户关心的售后纠纷等问题,王明超表示,“过程清楚、合理”是岛津工程师服务的最重要的要求,纠纷的根源是沟通不足,一定要让客户对仪器维修过程中的每一步都清楚了解,这样才能避免不必要的纠纷,提供结果令客户满意的服务。而对于备件的问题,他表示,岛津在中国设有3个部件仓库,分别位于北京、上海、广州,充足的备货保证了100%的零部件本地获取。参观交流  在整个交流过程中,专家们还就维保的价格、收费标准、响应时间、延保服务、维修技术差异等感兴趣的问题随时进行了咨询和探讨,岛津谦逊、坦诚的态度让交流十分顺畅。参与此次交流活动的专家中不乏岛津的用户,他们对岛津的售后服务工作提出了一些宝贵的建议。而在交流最后,王明超也表示,仪器的维护比维修更重要,他希望仪器使用者能更重视仪器的日常维护工作。  仪器信息网副总经理周垒生、社区部经理李晨晖等也出席了此次活动,并向与会者介绍了ACCSI2019“后”市场分论坛、仪课通、仪器论坛付费问答等项目。 合影关于岛津 岛津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是(株)岛津制作所于1999年100%出资,在中国设立的现地法人公司,在中国全境拥有13个分公司,事业规模不断扩大。其下设有北京、上海、广州、沈阳、成都分析中心,并拥有覆盖全国30个省的销售代理商网络以及60多个技术服务站,已构筑起为广大用户提供良好服务的完整体系。本公司以“为了人类和地球的健康”为经营理念,始终致力于为用户提供更加先进的产品和更加满意的服务,为中国社会的进步贡献力量。
  • 匠心服务 诚至久远—福立仪器售后团队
    在福立仪器有着这么一群可爱的人,他们奋斗在客户前线,急客户之所急,想客户之所想,默默无闻的为公司做着贡献,他们就是我们的售后工程师。福立仪器售后服务的团队总人数近50人,分布在全国的各个省市自治区。所有工程师都具有仪器分析或者相关专业背景,且具有多年的实验室工作经历。每位工程师进公司后都经过公司专业化的技术和服务培训。工程师团队人员稳定,在福立仪器工作3年以上的售后工程师占80%左右,且每年都有新鲜血液加入,确保了团队的活力和力量壮大。在售后服务工作中他们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提高服务质量,不断加强学习提高,逐步形成一套优质、完整的售后服务体系,解决用户的后顾之优,提高了客户满意度。2017年新入职客服工程师合影留念 我们的售后服务的理念:提高售后服务质量 , 提升客户满意程度。我们的售后服务体系建设:坚持创新,不断优化服务流程,缩短响应时间;坚持培训,不断提高工程师技术水平,提升整体服务效果。经过近2年的不断优化,福立仪器已经建立起一套基于电脑网络系统及手机专用APP软件的售后服务管理系统,实现售后服务管理的高效率、数字化和可追溯性。有完善的工程师培训体系,有系统的培训教程,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确保工程师的服务技能的高水平。 福立仪器售后服务的优势:1、高素质的售后服务工程师团队,人员数量充足,技术力量雄厚; 2、几乎覆盖全国范围的服务网点,在全国的20多个城市都有售后服务网点;工程师本地化,能够快速高效的响应客户的需求,节约用户的成本;3、在公司总部和成都设有2个应用中心,解决用户在分析应用方面的需求。 2019年是福立仪器成立的第二十周年,经历了这二十年的风雨洗礼,福立仪器已经发展成为了一家国内领先水平的现代化分析仪器研发生产企业。福立今天的成就,离不开我们福立售后团队的支持,是福立售后工程师在前线兢兢业业的工作为福立仪器的发展建设添砖加瓦。由于福立售后团队的高标准、严要求、硬技术,使得福立售后工程师在客户现场得到了一致好评,公司同时也收到了很多客户发来的感谢信。客户对我们的认可,将是我们售后工程师追求更高水平和完善服务质量的前进动力。 福立仪器标准化安装现场图1 福立仪器标准化安装现场图2 福立仪器标准化安装现场图3 福立仪器标准化安装现场图4 福立仪器标准化安装现场图5福立仪器工程师在给客户培训客户寄给福立售后工程师的表扬信1 客户寄给福立售后工程师的表扬信2 客户寄给福立售后工程师的表扬信3 福立仪器技术交流群里客户对售后的评价
  • 厉害了!盛瀚通过“五星级售后服务”认证
    7月8日,盛瀚凭借完善的服务体系、优秀的服务质量,顺利通过国家标准的GB/T 27922-2011《商品售后服务评价体系》的考核,并荣膺“五星级售后服务”认证。售后服务认证售后服务认证是由国家商务部发文开展,是我国首个国家批准的全行业服务认证。“五星级售后服务”是售后服务认证中的最高评级。盛瀚荣获“五星级售后服务”认证,意味着盛瀚售后服务获得国家级认可,充分体现了 “客户第一”核心价值观。小班教学,定制化服务为了让客户更好的使用仪器,盛瀚在全国陆续开展售后小班培训。点对点培训、现场教学、深度交流等形式获得客户的一致认可,也是盛瀚定制化服务的新举措。积极响应,快速行动速度是决定服务质量的第一要素。盛瀚售后服务要求快速响应:30分钟快速响应,2小时初步解决方案提出,36小时内处理解决问题,保障客户问题的及时解决。未来,盛瀚将根据客户需求,积极优化产品和服务,提供多维度、有深度、有温度的服务。
  • 赛默飞售后服务团队——植根中国,服务中国
    赛默飞世尔科技进入中国发展已有30多年,总部设于上海,并在北京、广州、成都、沈阳、西安等地设立了分公司。2012年5月,赛默飞经过内部整合,正式成立中国区售后服务事业部。 植根中国,服务中国。赛默飞售后服务以“优质客户服务”为导向,以高度的敬业精神、专业的技术能力、完善的售后体系,为客户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中国服务团队拥有900余位专业人员,高效覆盖全国;并设有5处维修中心、5家运营工厂、9大备件仓库,依托强大的客户服务网络,提供更快速、更周到、更专业的服务支持。400/800支持系统为客户提供7天24小时全年无休的在线技术支持,直接帮助数万用户快速解决服务咨询。 赛默飞始终严控服务质量,关注客户满意度。公司在全球拥有完善的客户满意度调研体系,每个季度都由专业团队完成数据分析,并应用于内部流程改进体系。中国区售后服务事业部是由3大国际认可质量体系支撑,包括: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赛默飞鼓励创新,致力于为客户提供更强大、更高效的技术支持。2010年赛默飞成立中国创新中心,2013年成立中国技术培训中心。目前,全国共计建有5个应用开发中心、10多个自有培训中心及合作实验室,支持客户进行相关科学研发和创新。培训中心拥有近百名专业培训师,提供灵活可定制的培训课程,满足客户的不同需要。中心的掌上课堂项目,让客户足不出户,就能通过手机端进行线上学习。 中国是全球高速增长的科学仪器新兴市场,随着科学领域挑战加剧,配套服务需求不断提升。赛默飞中国售后服务团队始终以客户为中心,提供优质的服务及专业的技术支持。售后服务所提供的绝不仅仅是维修,从保障式服务到定制化服务,从定制化服务到管家式服务,赛默飞旨在把客户服务需求放在一位,助力用户创造更高的科研价值,为让世界更健康、更清洁、更安全。 Your Science, Our Service.
  • 喜报频传,海光再次荣获“科学仪器行业售后服务十佳厂商”称号
    近日,由仪器信息网组织的“2019年度中国科学仪器行业售后服务十佳厂商”评选结果揭晓,海光仪器售后服务高品质的服务得到行业认可,从参与活动的73家国内外厂商中脱颖而出,蝉联“售后服务十佳”称号。 海光荣获2019年度售后服务十佳厂商 2018年度售后服务十佳厂商 近年来,国内分析仪器市场蓬勃发展,相关用户数量不断增加,在仪器性能满足检测需求的前提下,售后服务质量也成为越来越多用户考虑的问题。海光公司高度重视售后服务工作,始终将其作为服务链中重要的环节之一,开创特色的运行模式,建立以北京为中心向全国辐射的服务系统,不断强化售后管理体系,提升服务能力。售后服务团队坚持用户至上,坚持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及时地解决用户的每一个需求,不以售后服务作为业绩增长点,全国免费上门服务,消除用户的后顾之忧。 服务与管理标准化 标准化是管理工作和服务质量的基础。海光售后服务通过ISO质量管理体系认证,首先从体系制度上确保为客户提供可靠的服务保障。此外公司制定详细售后服务规范和要求、奖惩制度、培训制度、量化考核制度等,严控服务质量;针对售后服务工程师每一次上门服务,均做到专人回访、监督服务质量、收集用户反馈。多年来,海光持续对售后服务加大投入,从人才培养、人文关怀、日常管理等各个方面不断完善,力争为用户提供超过期望的服务。 定期开展售后培训 服务与产品同步化 随着产品的不断升级完善,服务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用户也更加着眼于产品售后的服务保障。近些年,海光公司依靠技术创新,在原子光谱领域不断迭代升级,陆续推出HGF-V系列原子荧光、GGX-920塞曼石墨炉原子吸收、HGA-100直接进样测汞仪、HGF系列连续流动分析仪等多款新品。海光在加大产品创新力度的同时,强化服务,做到服务与产品同步化,让服务创造价值。 工程师现场指导用户 定期组织集中培训 服务与沟通网络化 同用户进行简单、便捷、快速沟通渠道莫过于线上交流,特别是面对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互联网及移动互联网交流模式更加彰显出优势。海光通过部署本地化服务模式,工程师长期快速响应用户需求外,还通过热线电话、微信公众平台、交流群等多个途径,保障用户沟通的畅通。各项服务举措为用户提交服务诉求带来了全新的、良好的体验。 近期,海光喜报频传,继HGF-V9获得2019年度科学仪器行业新品,公司被评为2019年度科学仪器行业分析仪器类领军企业,今又荣获售后服务十佳厂商称号。海光服务精益求精,持之以恒,这是海光的保证,也是海光的初心。这些荣誉是行业专家及用户对海光产品、品牌以及服务的肯定,也鼓舞着我们再接再厉,为科学仪器行业做出更大贡献。
  • 技术服务万里行 | 欧波同5月技术服务万里行精彩瞬间集锦
    自于2月启动“欧波同技术服务万里行”活动以来,欧波同电镜技术服务团队已经陆续走访了12家客户单位,足迹遍布了中国大江南北,为客户解决了诸多设备维护、电镜应用及人员培训方面的问题。作为提升客户服务质量和客户体验的重要活动之一,欧波同人将继续以专业的姿态、精湛的技术和饱满的热情踏上接下来的技术服务之旅。以下为近期欧波同技术工程师在“技术服务万里行”活动中的身影,镜头为我们记录下了他们敬业、认真、专业的身影。欧波同技术服务团队在山东省分析测试中心进行技术服务欧波同工程师在东北石油大学进行技术服务欧波同技术人员在包头稀土研发中心进行培训并做技术服务
  • 美墨尔特售后服务中心升级完成,响应您的需求whenever,wherever!
    WHENEVER MEMMERT SERVICE: WHENEVER, WHEREVER 美墨尔特售后服务中心升级完成 响应您的需求whenever,wherever! WHEREVER 感谢您选择美墨尔特产品 并对我们保持持续的关注 为进一步提升我们的售后服务质量,给您带去更加满意的服务体验,我们为此制定了售后服务升级计划。在此,我们很高兴地宣布——美墨尔特的售后服务中心已在近日完成升级。 01服务发起途径升级 Upgrade for service initiation path 从现在开始,您能通过如下方式发起并获取产品售后支持。 1 方式一 关注“美墨尔特”微信公众号-点击菜单栏中的“联系我们”-点击子菜单“售后服务”-填写并提交表单。3. 2 方式二 您也可以通过我们的售后服务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 service@memmertcn.com 3 方式三 您还能致电021-5047 7275,我们的客服人员会记录下您的需求并指派服务工程师为您服务。 02服务内容升级 Upgrade for service item更快捷的响应时间——在收到您的售后服务请求后,我们将尽快回复并进行处理。 更全面的技术支持——我们完善的技术支持体系,无论是产品操作、故障排除还是功能使用,都能为您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支持。 更个性化的解决方案——无论是技术支持还是售后服务,我们都将根据您的实际情况提供适合您的解决方案。 03服务追踪升级 Upgrade for service tracking 美墨尔特售后服务中心会对包括服务质量、服务态度、服务及时性等多方面内容进行电话或其他方式的回访。 对产品使用的信息反馈进行收集,帮助提升美墨尔特产品质量,并研发更符合使用需求的产品。 为了不断改进我们的售后服务质量,我们欢迎您对我们的服务进行反馈与建议。 我们将怀着出发时的初心,用心倾听并加以改进。 -END- 联系我们 如您对美墨尔特产品有任何疑问—— 可与美墨尔特销售人员联系 +86 182 2191 1655 或发送电子邮件至 sales@memmertcn.com 或访问我们的官网 www.memmertcn.com
  • 售后服务,岛津业务的“排头兵”——仪器信息网专家委售后服务调研走访活动
    p span style=" line-height: 1.5em text-align: justify "    /span strong style=" line-height: 1.5em text-align: justify " 仪器信息网讯 /strong span style=" line-height: 1.5em text-align: justify " 近年来,中国分析仪器市场蓬勃发展,相关用户数量激增。大量增加的业务和客户量对仪器厂商的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仪器性能满足需求的前提下,售后服务质量成为了用户采购仪器时考虑越来越多的问题。仪器信息网一直非常关注仪器行业售后服务发展,组织过多次仪器售后服务满意度调查,并举办过行业内首次由众多厂商售后服务负责人参与的“仪器售后服务主题沙龙”活动。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5em "   近日,仪器售后服务质量又一次成为国内仪器行业的热议话题,有鉴于此,仪器信息网专家委专门策划了“售后服务”为主题的系列调研走访活动。该活动通过专家用户与仪器厂商就售后服务中大家共同关心的话题进行深入探讨,了解仪器公司售后服务体系,旨在优化仪器售后服务市场、为仪器用户提供更优质高效的售后服务。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2/uepic/a9faa200-3929-4a53-945e-c6f9b970408e.jpg" title=" 1.jpg" alt=" 1.jpg" width=" 600" height=" 399" border=" 0" vspace=" 0" style=" width: 600px height: 399px "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line-height: 1.5em "   交流现场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5em "   2019年1月29日下午,仪器信息网专家委“售后服务”调研走访活动来到岛津北京分公司。中国分析测试协会汪正范、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朱明文、国家生物医学分析中心赵晓光、清华大学杨成对、北京矿冶研究总院冯先进、中国农业大学闵顺耕、中粮健康研究院杨永坛、北京妇产医院曹正等专家,岛津公司分析计测技术部王明超部长、售后服务部徐峰部长、李氡经理、分析中心李月琪经理、市场部徐海波经理等参加了此次交流活动参加了此次交流活动,并对相关内容进行了深入的讨论。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line-height: 1.5em "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2/uepic/1b14df3c-6de2-470c-9cec-f65c7d2c515d.jpg" title=" IMG_0023.jpg" alt=" IMG_0023.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line-height: 1.5em "   岛津公司分析计测技术部王明超部长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5em "   在交流伊始,岛津公司分析计测技术部王明超部长首先简单介绍了岛津公司的售后服务体系。他表示岛津公司的宗旨是以科学技术为社会做贡献,而公司的经营理念是“实现‘为了人类和地球的健康’的愿望”。基于上述宗旨和理念,岛津努力提供各种产品和服务,包括售后服务。1979年岛津在北京设立了分析仪器维修站,售后服务率先进入中国市场。1980年,岛津公司在华的第一个办事处才正式设立。1985年,岛津在北京设立分析中心,此后在上海、广州、沈阳、南京等地陆续成立多个办事处,而各地办事处也在2007年全部升级为分公司。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5em "   随着岛津的业务在中国遍地开花、快速发展,岛津的售后服务体系也随之逐渐完善。2000年,岛津在中国率先规范和完善了代理商体系,加强贸易和售后的本地化服务 2002年,岛津开通800/400的免费服务热线,为客户提供电话支持 2007年,为了加强消耗品的供应和服务,岛津技迩(现在的岛津(上海)实验器材有限公司)成立 2008年,岛津热线呼叫中心正式成立,同时岛津设立品证部,负责质量管理,并导入ISO质量管理体系。目前岛津在中国共计有13家分公司、6个分析中心、60处维修站点、3个部件仓库、1家消耗品供应公司、1家委托分析公司。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5em "   针对专家非常关心的ISO质量管理体系,王明超介绍道,岛津的ISO质量管理从售后服务开始做起,逐渐将全公司的业务都纳入到了ISO体系之中,包括售前、分析中心、营业部门等。他表示,ISO体系的导入对规范内部管理和外部服务流程很有帮助,现在,岛津的售后服务工作严格遵守ISO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并在体系的指导下开展。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5em "   2008年,岛津成立品证部,专门负责质量管理,包括产品质量、服务质量乃至市场宣传推广的质量等。在品证部的主导下,岛津公司将质量作为经营基础,公司的质量方针为:全体员工共同努力,提供让客户满意的品质!王明超表示,售后部门在质量方针和ISO质量体系的指导下,一直按照量化的质量目标进行服务。包括客户满意度、待日数、一次完成率、投诉率、电话漏接率、培训计划执行率等均有严格的量化目标,每半年岛津都将对各项数据进行内审考核。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5em "   基于公司的质量方针,岛津售后服务工作也是由多个部门协助提供。包括现场工作、增值服务、消耗品、客户培训、在线咨询、仪器质量等服务由技术部、售后业务部、SGLC公司、分析中心、热线中心、品质部等多部门为用户提供。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5em "   随着岛津业务的扩张,用户在线咨询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大。王明超介绍说,岛津针对可能出现的电话占线的问题做了专门的处理,同时根据用户的需求休息日也提供咨询服务,做到每周7天工作时间均在线,将电话漏接率控制在千分之几。同时,为了提供更全面的售后服务,岛津还在近期推出了微信小程序,客户可以通过微信来获得更好的服务体验。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5em "   工程师现场维护是售后服务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岛津公司在全中国配备了700多位工程师来满足工作需求。为了保证服务质量,无论是岛津工程师、外包工程师,均按照同质化的要求进行管理:“在统一的规范下,为客户提供过程清楚、合理,结果令客户满意的服务。”岛津在北京、成都、上海、广州设立了专门的技术培训基地,保证每一个工程师都能得到充分的技能培训。所有工程师均持证上岗,每两年会进行全员的专业能力考核并更新技术证书。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5em "   而对于用户关心的售后纠纷等问题,王明超表示,“过程清楚、合理”是岛津工程师服务的最重要的要求,纠纷的根源是沟通不足,一定要让客户对仪器维修过程中的每一步都清楚了解,这样才能避免不必要的纠纷,提供结果令客户满意的服务。而对于备件的问题,他表示,岛津在中国设有3个部件仓库,分别位于北京、上海、广州,充足的备货保证了100%的零部件本地获取。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2/uepic/48bf9ca4-a9a1-47cf-831a-838476ef2c72.jpg" title=" IMG_0044.jpg" alt=" IMG_0044.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参观交流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5em "   在整个交流过程中,专家们还就维保的价格、收费标准、响应时间、延保服务、维修技术差异等感兴趣的问题随时进行了咨询和探讨,岛津谦逊、坦诚的态度让交流十分顺畅。参与此次交流活动的专家中不乏岛津的用户,他们对岛津的售后服务工作提出了一些宝贵的建议。而在交流最后,王明超也表示,仪器的维护比维修更重要,他希望仪器使用者能更重视仪器的日常维护工作。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5em "   仪器信息网副总经理周垒生、社区部经理李晨晖等也出席了此次活动,并向与会者介绍了ACCSI2019“后”市场分论坛、仪课通、仪器论坛付费问答等项目。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2/uepic/2ea1fd5f-3ed7-4ece-b94f-d60c3b229098.jpg" title=" IMG_0039.jpg" alt=" IMG_0039.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合影 br/ /p p br/ /p
  • 把握政府购买监测服务关键环节
    环境保护部下发《关于推进环境监测服务社会化的指导意见》,对整合社会环境监测资源共同参与环境监测工作,探索创新环境监测公共服务供给模式提出了具体要求。近几年来,各地也开展了政府购买环境监测服务的实践。如湖南省政府把环境监测作为政府购买服务的六大试点领域之一,并选择将污染源在线设施运营维护、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运行维护两个项目作为试点项目。   但政府购买环境监测服务是一项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简单地一购了之。如果事前缺乏科学规划、事中缺乏严格监管、事后缺乏客观评估,很可能事与愿违,既不能购买到准确、可靠监测数据,而有限的财政资金也不能发挥效用。笔者认为,在政府购买环境监测服务中应重点关注以下几个环节:   一是科学拟定购买清单。要明确界定各级监测机构的法定职能、职责,如属于政府监测机构法定职能事项则不是购买服务,而应由财政保障相应运行经费,对适宜购买服务的项目,则安排相应的购买服务资金来实施。各地应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事业单位改革和监测行业发展现状、政府购买服务需求、财政资金预算等现实情况确定购买服务清单。现阶段并不是所有的环境监测领域都适合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提供,应在充分调研后再确立各级政府购买环境监测服务的领域和项目动态清单,并将所需经费全额纳入同级财政预算管理。应组织专业机构按照科学的方法,详细测算出购买监测服务事项的运行成本和费用,形成定额参考标准,作为购买服务的预算定价依据。既要保证购买服务的承接主体有一定的利润,又要防止低价恶性竞争。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公开招标、竞争性谈判、单一来源等具体购买方式。   二是签订完备的购买合同。合同的完善与否是政府购买环境监测服务的关键因素。公平﹑合理规定合同履行的细则对于监测服务的供需双方至关重要,要明确购买和承接两个主体的责权利,规定购买主体按合同拨付经费,承接主体按合同履行监测服务。要基于每个购买项目的特点确定合同条款,对于监测服务内容和目标既要可行可达,又要便于厘清各自责任。要对购买服务的质量评价验收标准作出明确规定,并据此确定经费拨付比例与方式,通过合同条款保障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三是建立完善的质量抽查监管机制。多数环境监测服务的承接主体天生具有逐利性。在市场培育初期,承接主体还可能会存在内部管理经验不足、技术员工流动性大、人员技术水平参差不齐等方面的问题。并且,与一般事务性的服务不同,环境监测服务具有一定的技术难度以及监测数据不可复现等特点,使得评价其服务质量具有一定的专业性和难度。如果缺乏有效的技术监管、监督,很难取得预想的购买效果。因此,必须依靠现代互联网技术和人工现场检查手段,建立一套将远程与现场结合的质量监管抽查体系,由政府专业机构独立、客观、公正评价服务质量,为政府购买服务的经费拨付等提供依据。应当明确由政府专业机构对购买服务的评估评价结果负责,而监测承接主体对所提供的数据质量负责。   四是提供公平的社会环境。有了公平的裁判规则,运动员才能公平竞争。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但在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尚不完善的情况下,环境监测领域也不可能独善其身。政府在购买环境监测服务时,最大的责任应当是制定规则,提供公平竞争的环境。尽快加强全社会信用体系的构建,建立黑名单与淘汰退出机制,将监测领域信用评价体系的建立与完善纳入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之中。对于提供虚假数据的单位应按照相关法律惩戒到位。   五是接受广泛的公众监督。对于各级政府相关工作人员而言,政府购买服务形成了委托代理关系,也具有一定的廉政风险,要建立一套能够规制权力寻租行为的廉政风险防范责任体系。应加大信息公开力度,公开环境监测服务购买清单、采购方式和结果、监测服务评估结果、监测服务的数据成果等,让公众和全社会广泛监督购买主体和承接主体的行为。
  • 天瑞仪器加快服务体系制度化建设
    本着“传递核心价值、提供超值服务”的企业目标,天瑞仪器大力加快服务建设,丰富服务内容、提高服务质量,并形成了规范化、制度化的服务体系。从具体服务事项来看,天瑞仪器的制度化服务可从以下几点体现:   看点一:全方位的实验室解决方案   “委托式”专家级售前服务是天瑞为客户提供的特色服务之一。售前服务事项包括:实验室解决方案提供、样品免费检测。   天瑞仪器应用方法研究中心,特设售前服务工程师岗位,根据客户需求及相关行业标准,量身制定有效的解决方案。服务事项涵盖:行业分析、检测需求分析、解决方案提供、实验室规划、人员培训等全方位服务内容。此外,天瑞还长期为客户提供“样品免费检测”服务,检测元素种类广泛、结果迅速及时、准确率更是达到99%。   看点二:10分钟响应,打造快速服务典范   为第一时间满足客户需求,天瑞制定了相关服务管理规范,“10分钟响应”是其中之一。   “10分钟响应”的含义是:客户拨通800热线反映问题后,问题会在10分钟内快速落实至相关负责人,该负责人会与客户电话沟通一次,以保证第一时间满足客户需求。   服务规范的实现,依赖着科学的部门管理及体系建设。在接通热线后的短短10分钟内,天瑞仪器客户服务中心已做了如下工作:客服专员接通热线,将客户名称、所属单位、联系方式、反馈问题等信息录入“呼叫中心系统软件”,并转给信息专员 信息专员整理好信息,查询信息所属职责部门,并迅速转交 10分钟后,客服中心还会拨通客户电话,询问相关技术部门是否已与客户主动联系。客服专员、信息专员、回访专员等岗位职责细化,保证天瑞服务分工明确 自主研发的“呼叫中心系统软件”,使得资料得以共享,服务更加快捷。   看点三:72小时上门服务,问题高效解决   为进一度保证天瑞仪器快速、高质服务的实现,天瑞仪器对相关服务部门严格管理,加强服务软、硬件全面建设。   技术部是天瑞售后服务的主要技术支持部门,其职责规范的首条要求即是“72小时上门服务”。含义是,对于需上门服务的事项,技术部门需在接到客户电话反馈的72小时内,赶到客户处提供上门服务。天瑞在全国12大区域设立了技术服务网点,且每个城市都有服务专车。因此,对于全国大部分城市,已经能够实现48小时内上门服务。   看点四:主动回访,服务真正无忧   真正无忧的服务,不仅需要对客户疑问的快速反应、高效解决,更需要服务单位主动、热忱的回访。   “请问您的仪器在上周维修后是否一直正常运行?”“请问您对我们的工作人员服务态度及服务质量是否满意?”天瑞仪器的客户常能接到这样的电话,这是天瑞特别设置的主动回访服务。客服中心专门设置回访专员岗位,定期主动联系客户、询问仪器的使用情况。在客户服务中心的工作规范中,则清晰得写着这样几条:①维修后用户回访需一周内完成 ②定期用户回访每三个月开展一次 ③用户购买新仪器后,一周后进行用户装机质量回访。   看点五:为每台仪器建立“健康档案”   特色服务、快速反应、主动回访,为了充分满足客户的各种需求,天瑞作了很多努力。但如何保证服务机制的长效性、促进服务及产品质量的不断升级,则需要规范、可行的服务追踪措施监督。   天瑞仪器的服务工程师在完成每项服务后,都会填写相关报告,如“售前服务报告”、“仪器装机报告”、“售后服务单”等,并请客户签字或填写意见。这些资料将被统一交予客服中心,归档、管理,从而为每一位客户、每一台仪器,建立自实验室设置、人员培训、到仪器装机、维修保养等各个环节的“仪器健康档案”。
  • 《质量强国建设纲要》印发:加强仪器仪表等技术研发和质量攻关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质量强国建设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纲要》指出,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必须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培育以技术、标准、品牌、质量、服务等为核心的经济发展新优势,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坚定不移推进质量强国建设。《纲要》提出推动经济质量效益型发展、增强产业质量竞争力、加快产品质量提档升级、提升建设工程品质、构建高水平质量基础设施等八大重点任务与二十七条具体举措。其中,多项举措与仪器仪表与检验检测等领域息息相关。在推动经济质量效益型发展方面,《纲要》提出树立质量发展绿色导向。开展重点行业和重点产品资源效率对标提升行动,加快低碳零碳负碳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高耗能行业低碳转型;建立健全碳达峰、碳中和标准计量体系,推动建立国际互认的碳计量基标准、碳监测及效果评估机制;建立实施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标准体系。在加快产品质量提档升级方面,《纲要》提出提高农产品食品药品质量安全水平。严格落实食品安全“四个最严”要求,实行全主体、全品种、全链条监管,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制定农产品质量监测追溯互联互通标准,加大监测力度;加强药品和疫苗全生命周期管理,推动临床急需和罕见病治疗药品、医疗器械审评审批提速,提高药品检验检测和生物制品(疫苗)批签发能力,优化中药审评机制,加速推进化学原料药、中药技术研发和质量标准升级,提升仿制药与原研药、专利药的质量和疗效一致性。《纲要》还提出推动工业品质量迈向中高端。发挥工业设计对质量提升的牵引作用,大力发展优质制造,强化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售后服务全过程质量控制;加强应用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发,强化复杂系统的功能、性能及可靠性一体化设计,提升重大技术装备制造能力和质量水平;建立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检测评定制度,加强检测评定能力建设,促进原创性技术和成套装备产业化;加快传统装备智能化改造,大力发展高质量通用智能装备;实施质量可靠性提升计划,提高机械、电子、汽车等产品及其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可靠性水平,促进品质升级。针对关键基础材料,推进特种材料、功能材料、复合材料等设计制造技术研发和质量精确控制技术攻关,加强新材料的质量性能研发,运用质量工程技术,缩短研发、工程化、产业化周期,提升制造质量水平。针对基础零部件及元器件,强化通用型基础零部件质量攻关,加快发展核心元器件,依靠技术进步、管理创新、标准完善,提升零部件及元器件精确性、耐久性、通用性。针对重大技术装备,加快基础共性技术和增材制造、智能制造等前沿技术研究,推动品质性能升级和新产品规模化应用,提升轨道交通装备、工程机械等质量可靠性,加强仪器仪表、农机装备等领域关键部件及整机装备的技术研发和质量攻关,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开展关键承压类特种设备技术攻关,提升机电类特种设备安全可靠性。在构建高水平质量基础设施方面,《纲要》提出加强质量基础设施能力建设。合理布局国家、区域、产业质量技术服务机构,建设系统完备、结构优化、高效实用的质量基础设施;实施质量基础设施能力提升行动,突破量子化计量及扁平化量值传递关键技术,构建标准数字化平台,发展新型标准化服务工具和模式,加强检验检测技术与装备研发,加快认证认可技术研究由单一要素向系统性、集成化方向发展;加快建设国家级质量标准实验室,开展先进质量标准、检验检测方法、高端计量仪器、检验检测设备设施的研制验证。打造质量技术机构能力升级版。加强计量、标准化、检验检疫、合格评定等基础理论、应用技术研究,推动专业技术能力升级和研究领域拓展,加快国家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国家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规划建设,加快重大科研装备和实验室设施更新改造,强化从业人员专业化、职业化水平,实现计量、标准化、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特种设备等质量技术机构的科研实力、装备水平、管理效能、人员素质全面提升。建设国家级质量标准实验室。依托高等学校、科研院所、质检中心、技术标准创新基地、国家级标准验证点和专业技术创新中心等,建设一批高水平国家级质量标准实验室,承担质量标准基础科学与应用研究,加强关键性、前瞻性、战略性质量共性技术攻关,研究解决质量创新、安全风险管控、质量治理重要问题,培养质量标准领军人才,加快质量科研成果转化。《纲要》全文如下: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质量强国建设纲要》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质量强国建设纲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质量强国建设纲要》主要内容如下。建设质量强国是推动高质量发展、促进我国经济由大向强转变的重要举措,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途径。为统筹推进质量强国建设,全面提高我国质量总体水平,制定本纲要。一、形势背景质量是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质量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质量强国建设取得历史性成效。全民质量意识显著提高,质量管理和品牌发展能力明显增强,产品、工程、服务质量总体水平稳步提升,质量安全更有保障,一批重大技术装备、重大工程、重要消费品、新兴领域高技术产品的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商贸、旅游、金融、物流等服务质量明显改善;产业和区域质量竞争力持续提升,质量基础设施效能逐步彰显,质量对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和促进经济发展的贡献更加突出,人民群众质量获得感显著增强。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引发质量理念、机制、实践的深刻变革。质量作为繁荣国际贸易、促进产业发展、增进民生福祉的关键要素,越来越成为经济、贸易、科技、文化等领域的焦点。当前,我国质量水平的提高仍然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质量发展基础还不够坚实。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必须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培育以技术、标准、品牌、质量、服务等为核心的经济发展新优势,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坚定不移推进质量强国建设。二、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统筹发展和安全,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提高供给质量为主攻方向,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深入实施质量强国战略,牢固树立质量第一意识,健全质量政策,加强全面质量管理,促进质量变革创新,着力提升产品、工程、服务质量,着力推动品牌建设,着力增强产业质量竞争力,着力提高经济发展质量效益,着力提高全民质量素养,积极对接国际先进技术、规则、标准,全方位建设质量强国,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质量支撑。(二)主要目标到2025年,质量整体水平进一步全面提高,中国品牌影响力稳步提升,人民群众质量获得感、满意度明显增强,质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更加突出,质量强国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经济发展质量效益明显提升。经济结构更加优化,创新能力显著提升,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单位GDP资源能源消耗不断下降,经济发展新动能和质量新优势显著增强。——产业质量竞争力持续增强。制约产业发展的质量瓶颈不断突破,产业链供应链整体现代化水平显著提高,一二三产业质量效益稳步提高,农业标准化生产普及率稳步提升,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达到86,服务业供给有效满足产业转型升级和居民消费升级需要,质量竞争型产业规模显著扩大,建成一批具有引领力的质量卓越产业集群。——产品、工程、服务质量水平显著提升。质量供给和需求更加适配,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合格率和食品抽检合格率均达到98%以上,制造业产品质量合格率达到94%,工程质量抽查符合率不断提高,消费品质量合格率有效支撑高品质生活需要,服务质量满意度全面提升。——品牌建设取得更大进展。品牌培育、发展、壮大的促进机制和支持制度更加健全,品牌建设水平显著提高,企业争创品牌、大众信赖品牌的社会氛围更加浓厚,品质卓越、特色鲜明的品牌领军企业持续涌现,形成一大批质量过硬、优势明显的中国品牌。——质量基础设施更加现代高效。质量基础设施管理体制机制更加健全、布局更加合理,计量、标准、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等实现更高水平协同发展,建成若干国家级质量标准实验室,打造一批高效实用的质量基础设施集成服务基地。——质量治理体系更加完善。质量政策法规更加健全,质量监管体系更趋完备,重大质量安全风险防控机制更加有效,质量管理水平普遍提高,质量人才队伍持续壮大,质量专业技术人员结构和数量更好适配现代质量管理需要,全民质量素养不断增强,质量发展环境更加优化。到2035年,质量强国建设基础更加牢固,先进质量文化蔚然成风,质量和品牌综合实力达到更高水平。三、推动经济质量效益型发展(三)增强质量发展创新动能。建立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质量创新体系,协同开展质量领域技术、管理、制度创新。加强质量领域基础性、原创性研究,集中实施一批产业链供应链质量攻关项目,突破一批重大标志性质量技术和装备。开展质量管理数字化赋能行动,推动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质量改进等全流程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加强专利、商标、版权、地理标志、植物新品种、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等知识产权保护,提升知识产权公共服务能力。建立质量专业化服务体系,协同推进技术研发、标准研制、产业应用,打通质量创新成果转化应用渠道。(四)树立质量发展绿色导向。开展重点行业和重点产品资源效率对标提升行动,加快低碳零碳负碳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高耗能行业低碳转型。全面推行绿色设计、绿色制造、绿色建造,健全统一的绿色产品标准、认证、标识体系,大力发展绿色供应链。优化资源循环利用技术标准,实现资源绿色、高效再利用。建立健全碳达峰、碳中和标准计量体系,推动建立国际互认的碳计量基标准、碳监测及效果评估机制。建立实施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标准体系。建立绿色产品消费促进制度,推广绿色生活方式。(五)强化质量发展利民惠民。开展质量惠民行动,顺应消费升级趋势,推动企业加快产品创新、服务升级、质量改进,促进定制、体验、智能、时尚等新型消费提质扩容,满足多样化、多层级消费需求。开展放心消费创建活动,推动经营者诚信自律,营造安全消费环境,加强售后服务保障。完善质量多元救济机制,鼓励企业投保产品、工程、服务质量相关保险,健全质量保证金制度,推行消费争议先行赔付,开展消费投诉信息公示,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让人民群众买得放心、吃得安心、用得舒心。四、增强产业质量竞争力(六)强化产业基础质量支撑。聚焦产业基础质量短板,分行业实施产业基础质量提升工程,加强重点领域产业基础质量攻关,实现工程化突破和产业化应用。开展材料质量提升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和应用验证,提高材料质量稳定性、一致性、适用性水平。改进基础零部件与元器件性能指标,提升可靠性、耐久性、先进性。推进基础制造工艺与质量管理、数字智能、网络技术深度融合,提高生产制造敏捷度和精益性。支持通用基础软件、工业软件、平台软件、应用软件工程化开发,实现工业质量分析与控制软件关键技术突破。加强技术创新、标准研制、计量测试、合格评定、知识产权、工业数据等产业技术基础能力建设,加快产业基础高级化进程。(七)提高产业质量竞争水平。推动产业质量升级,加强产业链全面质量管理,着力提升关键环节、关键领域质量管控水平。开展对标达标提升行动,以先进标准助推传统产业提质增效和新兴产业高起点发展。推进农业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全面提升农业生产质量效益。加快传统制造业技术迭代和质量升级,强化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质量、管理协同创新,培育壮大质量竞争型产业,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大力发展服务型制造。加快培育服务业新业态新模式,以质量创新促进服务场景再造、业务再造、管理再造,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完善服务业质量标准,加强服务业质量监测,优化服务业市场环境。加快大数据、网络、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深度应用,促进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融合发展。(八)提升产业集群质量引领力。支持先导性、支柱性产业集群加强先进技术应用、质量创新、质量基础设施升级,培育形成一批技术质量优势突出、产业链融通发展的产业集群。深化产业集群质量管理机制创新,构建质量管理协同、质量资源共享、企业分工协作的质量发展良好生态。组建一批产业集群质量标准创新合作平台,加强创新技术研发,开展先进标准研制,推广卓越质量管理实践。依托国家级新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自由贸易试验区等,打造技术、质量、管理创新策源地,培育形成具有引领力的质量卓越产业集群。(九)打造区域质量发展新优势。加强质量政策引导,推动区域质量发展与生产力布局、区位优势、环境承载能力及社会发展需求对接融合。推动东部地区发挥质量变革创新的引领带动作用,增强质量竞争新优势,实现整体质量提升。引导中西部地区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促进区域内支柱产业质量升级,培育形成质量发展比较优势。推动东北地区优化质量发展环境,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促进产业改造升级和质量振兴。健全区域质量合作互助机制,推动区域质量协同发展。深化质量强省建设,推动质量强市、质量强业向纵深发展,打造质量强国建设标杆。五、加快产品质量提档升级(十)提高农产品食品药品质量安全水平。严格落实食品安全“四个最严”要求,实行全主体、全品种、全链条监管,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制定农产品质量监测追溯互联互通标准,加大监测力度,依法依规严厉打击违法违规使用禁限用药物行为,严格管控直接上市农产品农兽药残留超标问题,加强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推行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推进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良好农业规范的认证管理,深入实施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工程,推进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标准化试点。深入实施食品安全战略,推进食品安全放心工程。调整优化食品产业布局,加快产业技术改造升级。完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推动食品生产企业建立实施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体系,加强生产经营过程质量安全控制。加快构建全程覆盖、运行高效的农产品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强化信用和智慧赋能质量安全监管,提升农产品食品全链条质量安全水平。加强药品和疫苗全生命周期管理,推动临床急需和罕见病治疗药品、医疗器械审评审批提速,提高药品检验检测和生物制品(疫苗)批签发能力,优化中药审评机制,加速推进化学原料药、中药技术研发和质量标准升级,提升仿制药与原研药、专利药的质量和疗效一致性。加强农产品食品药品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完善信息化追溯体系,实现重点类别产品全过程可追溯。(十一)优化消费品供给品类。实施消费品质量提升行动,加快升级消费品质量标准,提高研发设计与生产质量,推动消费品质量从生产端符合型向消费端适配型转变,促进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加快传统消费品迭代创新,推广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推动基于材料选配、工艺美学、用户体验的产品质量变革。加强产品前瞻性功能研发,扩大优质新型消费品供给,推行高端品质认证,以创新供给引领消费需求。强化农产品营养品质评价和分等分级。增加老年人、儿童、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的消费品供给,强化安全要求、功能适配、使用便利。对标国际先进标准,推进内外贸产品同线同标同质。鼓励优质消费品进口,提高出口商品品质和单位价值,实现优进优出。制定消费品质量安全监管目录,对质量问题突出、涉及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消费品,严格质量安全监管。(十二)推动工业品质量迈向中高端。发挥工业设计对质量提升的牵引作用,大力发展优质制造,强化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售后服务全过程质量控制。加强应用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发,强化复杂系统的功能、性能及可靠性一体化设计,提升重大技术装备制造能力和质量水平。建立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检测评定制度,加强检测评定能力建设,促进原创性技术和成套装备产业化。完善重大工程设备监理制度,保障重大设备质量安全与投资效益。加快传统装备智能化改造,大力发展高质量通用智能装备。实施质量可靠性提升计划,提高机械、电子、汽车等产品及其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可靠性水平,促进品质升级。六、提升建设工程品质(十三)强化工程质量保障。全面落实各方主体的工程质量责任,强化建设单位工程质量首要责任和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单位主体责任。严格执行工程质量终身责任书面承诺制、永久性标牌制、质量信息档案等制度,强化质量责任追溯追究。落实建设项目法人责任制,保证合理工期、造价和质量。推进工程质量管理标准化,实施工程施工岗位责任制,严格进场设备和材料、施工工序、项目验收的全过程质量管控。完善建设工程质量保修制度,加强运营维护管理。强化工程建设全链条质量监管,完善日常检查和抽查抽测相结合的质量监督检查制度,加强工程质量监督队伍建设,探索推行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委托社会力量辅助工程质量监督检查。完善工程建设招标投标制度,将企业工程质量情况纳入招标投标评审,加强标后合同履约监管。(十四)提高建筑材料质量水平。加快高强度高耐久、可循环利用、绿色环保等新型建材研发与应用,推动钢材、玻璃、陶瓷等传统建材升级换代,提升建材性能和品质。大力发展绿色建材,完善绿色建材产品标准和认证评价体系,倡导选用绿色建材。鼓励企业建立装配式建筑部品部件生产、施工、安装全生命周期质量控制体系,推行装配式建筑部品部件驻厂监造。落实建材生产和供应单位终身责任,严格建材使用单位质量责任,强化影响结构强度和安全性、耐久性的关键建材全过程质量管理。加强建材质量监管,加大对外墙保温材料、水泥、电线电缆等重点建材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力度,实施缺陷建材响应处理和质量追溯。开展住宅、公共建筑等重点领域建材专项整治,促进从生产到施工全链条的建材行业质量提升。(十五)打造中国建造升级版。坚持百年大计、质量第一,树立全生命周期建设发展理念,构建现代工程建设质量管理体系,打造中国建造品牌。完善勘察、设计、监理、造价等工程咨询服务技术标准,鼓励发展全过程工程咨询和专业化服务。完善工程设计方案审查论证机制,突出地域特征、民族特点、时代风貌,提供质量优良、安全耐久、环境协调、社会认可的工程设计产品。加大先进建造技术前瞻性研究力度和研发投入,加快建筑信息模型等数字化技术研发和集成应用,创新开展工程建设工法研发、评审、推广。加强先进质量管理模式和方法高水平应用,打造品质工程标杆。推广先进建造设备和智能建造方式,提升建设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性能。大力发展绿色建筑,深入推进可再生能源、资源建筑应用,实现工程建设全过程低碳环保、节能减排。七、增加优质服务供给(十六)提高生产服务专业化水平。大力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开展农技推广、生产托管、代耕代种等专业服务。发展智能化解决方案、系统性集成、流程再造等服务,提升工业设计、检验检测、知识产权、质量咨询等科技服务水平,推动产业链与创新链、价值链精准对接、深度融合。统筹推进普惠金融、绿色金融、科创金融、供应链金融发展,提高服务实体经济质量升级的精准性和可及性。积极发展多式联运、智慧物流、供应链物流,提升冷链物流服务质量,优化国际物流通道,提高口岸通关便利化程度。规范发展网上销售、直播电商等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发展海外仓等外贸新业态。提高现代物流、生产控制、信息数据等服务能力,增强产业链集成优势。加强重大装备、特种设备、耐用消费品的售后服务能力建设,提升安装、维修、保养质量水平。(十七)促进生活服务品质升级。大力发展大众餐饮服务,提高质量安全水平。创新丰富家政服务,培育优质服务品牌。促进物业管理、房屋租赁服务专业化、规范化发展。提升旅游管理和服务水平,规范旅游市场秩序,改善旅游消费体验,打造乡村旅游、康养旅游、红色旅游等精品项目。提升面向居家生活、户外旅游等的应急救援服务能力。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引导网约出租车、定制公交等个性化出行服务规范发展。推动航空公司和机场全面建立旅客服务质量管理体系,提高航空服务能力和品质。积极培育体育赛事活动、社区健身等服务项目,提升公共体育场馆开放服务品质。促进网络购物、移动支付等新模式规范有序发展,鼓励超市、电商平台等零售业态多元化融合发展。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建设新型消费体验中心,开展多样化体验活动。加强生活服务质量监管,保障人民群众享有高品质生活。(十八)提升公共服务质量效率。围绕城乡居民生活便利化、品质化需要,加强便民服务设施建设,提升卫生、文化等公共设施服务质量。推动政务服务事项集成化办理、一窗通办、网上办理、跨省通办,提高服务便利度。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推动基本公共教育、职业技术教育、高等教育等提质扩容。大力推动图书馆、博物馆等公共文化场馆数字化发展,加快线上线下服务融合。加强基层公共就业创业服务平台建设,强化职业技能培训、用工指导等公共就业服务。加强养老服务质量标准与评价体系建设,扩大日间照料、失能照护、助餐助行等养老服务有效供给,积极发展互助性养老服务。健全医疗质量管理体系,完善城乡医疗服务网络,逐步扩大城乡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覆盖范围。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处置机制,加强实验室检测网络建设,强化科技标准支撑和物资质量保障。持续推进口岸公共卫生核心能力建设,进一步提升防控传染病跨境传播能力。加强公共配套设施适老化、适儿化、无障碍改造。八、增强企业质量和品牌发展能力(十九)加快质量技术创新应用。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引导企业加大质量技术创新投入,推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应用,促进品种开发和品质升级。鼓励企业加强质量技术创新中心建设,推进质量设计、试验检测、可靠性工程等先进质量技术的研发应用。支持企业牵头组建质量技术创新联合体,实施重大质量改进项目,协同开展产业链供应链质量共性技术攻关。鼓励支持中小微企业实施技术改造、质量改进、品牌建设,提升中小微企业质量技术创新能力。(二十)提升全面质量管理水平。鼓励企业制定实施以质取胜生产经营战略,创新质量管理理念、方法、工具,推动全员、全要素、全过程、全数据的新型质量管理体系应用,加快质量管理成熟度跃升。强化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和企业质量保证能力建设,构建数字化、智能化质量管控模式,实施供应商质量控制能力考核评价,推动质量形成过程的显性化、可视化。引导企业开展质量管理数字化升级、质量标杆经验交流、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质量标准制定等,加强全员质量教育培训,健全企业首席质量官制度,重视质量经理、质量工程师、质量技术能手队伍建设。(二十一)争创国内国际知名品牌。完善品牌培育发展机制,开展中国品牌创建行动,打造中国精品和“百年老店”。鼓励企业实施质量品牌战略,建立品牌培育管理体系,深化品牌设计、市场推广、品牌维护等能力建设,提高品牌全生命周期管理运营能力。开展品牌理论、价值评价研究,完善品牌价值评价标准,推动品牌价值评价和结果应用。统筹开展中华老字号和地方老字号认
  • 服务客户告知函 | 抗疫之下,我们同在
    尊敬的客户以及合作伙伴:大家好!首先感谢大家对梅特勒托利多公司长期的信任及支持!当前,正值国内全面抗击新冠疫情的关键时刻,梅特勒托利多全体员工在符合国家防控要求的前提下,仍然积极组织各部门投入生产和销售工作,我们的服务人员也在尽最大努力奋战在第一线执行各项服务支持!鉴于近期全国各地疫情零星爆发,各类物流公司运输时效受疫情管控影响较大,且工程师受疫情管控行动受限,我司已启动疫情应对紧急预案:1实时调整备件存储地及运输方式,保障备件按时发运2重新规划工程师资源,努力保障订单执行和服务质量3启动 4008-878-989 电话疫情应急响应通道,确保紧急客户需求及时传递响应防疫面前,人人有责!我司在全力响应和配合各项管控措施同时也在全力保障贵司梅特勒托利多设备的正常运行,如有不足,希望得到您的谅解和一如既往的支持,谢谢! 让我们一起加油! 梅特勒托利多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 服务是科学仪器市场的战略性增长点
    仪器信息网讯 2021年4月21-23日,2021(第十五届)中国科学仪器发展年会(ACCSI 2021)在无锡成功召开,吸引了来自“政、产、学、研、用”等方面超1000位代表人士参会。在会议期间举行的“仪器及检测风云榜颁奖盛典”上,珀金埃尔默摘得“2020科学仪器行业售后服务五佳企业”桂冠。借此机会,仪器信息网编辑特别采访了珀金埃尔默中国区应用市场服务业务总监郭鑫,就高速增长的科学仪器服务市场所存在的机遇与挑战,以及珀金埃尔默的服务体系建设,业务及人才发展等方面,进行了探讨。Instrument:首先祝贺珀金埃尔默跻身“2020科学仪器行业售后服务五佳企业”之列,请问珀金埃尔默售后业务有哪些独到之处,未来还将在哪些方面有进一步的提升和开拓?郭鑫:在珀金埃尔默,我们认为一个好的服务包括以下三个方面:好的服务产品、好的服务体系以及好的服务团队。首先对于服务产品而言,在过去的几年间,珀金埃尔默将原有单一化、标准化的服务慢慢转变为更主动的综合型定制化服务。一方面,我们针对行业、客户的不同,将服务内容做了针对性定制化升级。另一方面,相较于过去主要将服务聚焦于具体仪器或者单一维修,近两年我们更加提倡服务的“主动性”和“综合性”,将服务范围扩展至涵盖实验室所有仪器及非硬件维修。第二,体系建设也非常重要,珀金埃尔默所有服务都是在服务体系的框架下进行的,我们主要通过4个系统来支撑整个服务体系。一是服务管理系统。通过全球领先的服务管理软件,我们对派工、工单、配件等进行综合性的实时管理;二是良好的KPI管理系统。通过公司内部Spotfire软件将KPI实时展现在服务经理面前,便于其了解团队的优势与不足,并主动加以调整来提升整个服务质量;三是满意度调查系统。在服务结束的三天内,客户会接到来自第三方的满意度调查电话,结果实时反馈给每个服务经理。每项服务,我们都要求服务经理实行闭环管理。如果用户满意度低,收到反馈的人员要在三天内与客户取得联系,并尽量在一周内改善和解决问题。四是报修系统。除了传统的电话报修外,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我们也及时推出了微信报修和APP报修等渠道,方便客户及时反馈,提升用户的服务体验。最后一个方面就是良好的服务团队。再好的产品和系统,也需要人来执行,为此珀金埃尔默非常看重团队的建设和员工的培养,公司近80%的工程师从业超过5年。长期稳定的人员结构,使得工程师对产品和客户都非常熟悉,对整个服务产品和体系起到了良好的支撑作用。以上三个方面,就是珀金埃尔默服务体系中具有优势的领域。近年来,公司也从未停止对服务的提升和优化,特别是在服务主动性以及服务定制化、差异化方面做了大量拓展。借助现在发达的社交媒体,珀金埃尔默做了多场线上直播,将一些仪器使用、维护的技巧通过直播和线上学院的方式,主动传达到客户层面;针对各行各业对服务要求不断升级的现状,珀金埃尔默除了加大差异化服务的投入外,还进一步加强了专家级工程师的培养。这些都是珀金埃尔默服务业务在接下来投入的重点。Instrument:近年来,售后服务渐渐成为了科学仪器行业一个新的业务增长点,您如何看待这个市场?郭鑫:最近一段时间,大家提到服务市场,高增长往往是这个话题的切入点。毋容置疑,当下各大公司及服务市场整体的业务增长飞速,这固然是一个令人欣喜的态势,但只看数字无疑是片面的。服务业务不仅仅是一个业务增长点,对于珀金埃尔默来说,它更是我们整个战略的支撑点。在过去近20年间,整个科学仪器行业飞速发展,今天中国科学仪器的保有量达到了非常高的量级,整个市场正慢慢从一个增量型市场向存量型市场转变。很多客户的需求从购买一台新仪器,转变成将现有设备替换升级。而在这样的情况下,客户对于之前的仪器和服务体验如何,就显得尤为重要,可能会直接决定其是否会再次选择品牌和产品。珀金埃尔默将服务市场称为战略性市场,它不仅仅关系到短期业务增长,而且关系到公司整体仪器销售和未来业务的发展。因此,在珀金埃尔默,服务市场是一个战略性的增长市场,我们每年也在其中投入非常大。Instrument:珀金埃尔默服务业务在2020年业绩表现如何?增长主要来自哪些领域?郭鑫:2020年对珀金埃尔默来说是充满挑战的一年。众所周知,由于疫情原因,第一季度受到很大影响。但放眼全年,特别是后三季度,我们都取得了不错的增长,并且达成了在年初制定的目标。业绩的增长主要来自于两大板块:第一个是企业级整体服务解决方案,包括实验室整包服务、实验室搬迁以及实验室的IT升级等,这块业务的增长超过20%。第二个来自合约业务的增长。珀金埃尔默每年销售大量仪器设备,同时拥有庞大的存量仪器。近年来,随着客户服务观念的改变,对全方位、管家式服务需求激增,为此我们也定制了多种合约服务产品来提供给广大用户。这个板块也实现了近20%的增长。Instrument:十多年前,珀金埃尔默在仪器行业率先推出了一站式服务——OneSource。发展至今,OneSource一站式服务目前包含哪些内容?该业务在中国的发展情况如何?可否分享一个最近的亮点业务案例。郭鑫:OneSource顾名思义就是一站式的解决方案,珀金埃尔默最早在2000年左右开始在美国推出该业务,并在2010年将其带入中国并取得了飞速的发展。珀金埃尔默的OneSource拥有丰富的产品,主要包括5个方面:资产管理服务、合规服务、实验室信息服务、科学服务以及实验室搬迁。无论用户实验室拥有多少台设备,来自于哪些品牌,珀金埃尔默都能提供对实验室仪器整体运行情况的监控、维护,用户合规需求的支持,软硬件升级维修,专业实验人员派驻,以及实验室扩建搬迁等方面的整体解决方案,保证仪器的正常运行。目前OneSource的业务群集中在制药研发以及政府实验室领域,其中罗氏研发中心的案例是我们近年来服务的一个亮点。珀金埃尔默从两年前开始为罗氏研发中心提供服务,在此之前,罗氏的实验室各项服务由不同供应商提供。在接入OneSource整体解决方案之后,大大提高了其仪器报修响应效率,同时也节约了成本开支。去年罗氏搬迁至新的研发中心,也是由珀金埃尔默提供服务。在搬迁计划制定、新实验室设计以及仪器布局等方面,我们都提供了很多支持。在两周之内,就将超过1000台设备搬迁调试完毕,避免了由于实验室搬迁对其工作造成的影响。正因为良好的服务结果,去年罗氏授予了珀金埃尔默卓越实验室服务供应商的奖项。Instrument:您觉得一名售后服务工程师应该具备怎样的素质?珀金埃尔默在售后人才培养上,有哪些举措?郭鑫:正如之前所说,人是服务的基础。珀金埃尔默认为,一个优秀的工程师应该至少具备三方面的素质:责任心、同理心和学习能力。这三方面也是我们选拔人才和应用人才的三个侧重点。珀金埃尔默内部对人才培养投入也是非常巨大的。尤其在服务部门,我们基于上述三点,建立了一个良性的绩效考评机制,设立了专门的奖金,将工程师的付出及其服务结果,直接和绩效相关联,来奖励那些业绩突出的工程师。通过正向的鼓励,来激励员工不断提升。同时在管理人才的培养上,我们也在推动干部年轻化。工程师是一个技术性岗位,在职年限相对较长。但是,珀金埃尔默并不是以资历作为升职和任用管理人才的标准,我们更看重员工的担当,以及是否有管理的主动性和专业性。我们认为,需要提供这样的任用机制,让年轻的工程师感到我们并不是论资排辈,而是能者居之,给他们更多的职业发展机会。通过这一系列的综合考评,在过去几年中,珀金埃尔默也任命了很多年轻的人才来担任我们的大区经理或者区域经理,使年轻人才在公司内部有更好的发展,我们也通过这种机制来吸引行业内的优秀人才加入珀金埃尔默,共同提高我们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后记:在过去的十多年中,伴随中国科研力量的崛起,仪器行业也经历了接近“爆炸式”的成长。近年来,随着仪器市场逐渐由增量市场向存量市场转变,越来越多的用户开始认识到售后服务的巨大价值。在仪器性能满足需求的前提下,服务质量以及全方位、定制化服务的能力,成为了用户采购仪器时考虑的越来越多的问题。正如郭鑫所言,服务市场将成为整个科学仪器市场的战略支撑点,只有向用户提供优质的服务,才能保证科学仪器厂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 美国麦克仪器公司设立售后服务热线
    为了更好的为广大用户服务,全面提升服务质量,美国麦克仪器公司特聘请具有多年专业经验的李瑞林先生出任中国区售后服务经理,全面主持售后服务工作.(周一至周五,9:00-17:00) 公司设有售后服务专用邮箱:service@mic-instrument.com.cn.及时在线解答有关仪器的各类疑问. 如果您的仪器有任何问题或您有任何应用问题,请您联系我们.我们将全天候的为广大用户提供最优质的服务.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