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防伪溯源

仪器信息网防伪溯源专题为您整合防伪溯源相关的最新文章,在防伪溯源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防伪溯源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防伪溯源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防伪溯源话题讨论。

防伪溯源相关的资讯

  • 开年新单,爱唯施月内签下2笔大气溯源合同
    2021开年首月,在我司市场及技术团队的努力下,我司与北京环科院就西城白纸坊街道污染源管理合同正式签约。此项目旨在通过爱唯施的服务和技术构建”白纸坊街道污染源管理系统”,服务方案包括对白纸坊街道辖区的污染源管理系统构建,污染溯源,突发污染事件管理等。为空气质量污染溯源、预报预警、重污染应急管理和空气质量达标规划等工作提供核心基础数据支撑。实时量化相关污染物扩散可能影响到的人、企业和地区,发出警报,以便相关部门提前采取管控措施。同时,北京雪迪龙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依托江西省金溪县工业园区项目,与我司就工业园区臭味污染溯源技术进行深入交流合作并签订了合作协议。根据协议,爱唯施将提供符合要求的臭味污染溯源技术以及相关的技术咨询服务,对园区布控全方位的点位监测软硬件,实现实时溯源,反向识别,污染预警等等功能。____此两个项目对我司今后打开区域或工业园区的大气环境管理具有开创性意义,下一步我司将与环科院和雪迪龙开展更深入、多方面、多层次的技术交流合作,挖掘更多的市场机会,使爱唯施的精细化,精准化大气管理系统和精尖技术能服务于更多地区和客户!__
  • 爱色丽支持光学可变防伪油墨标准制定及油墨色彩测量仪器
    防伪油墨作为一种防伪产品的基材,已经广泛应用于国家有价证券、证件证书、普通印刷品和商品包装等领域,其应用范围非常广泛。为了进一步规范防伪油墨的生产、使用及检测,保障国门安全、社会金融安全和产品监督管理的稳定性,爱色丽全力支持将于2023年12月实施的【光学可变防伪油墨】国家标准。这一标准的实施对于保障生产厂商、使用厂商和消费大众的合法权益,维护国家的安全和稳定,具有重要意义。爱色丽的参与和支持,旨在提升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可控性,使得防伪油墨在多领域的应用更加规范和安全。一、测量参数光学可变防伪油墨通过光学原理,使印样随观察角度不同而呈现不同颜色。这一特定材料制作的油墨需要通过以下几个参数来进行测量和评估:外观色:使用单角度色差仪测量颜色差异。同角最大反射波长:标准和样品在波峰位置的匹配度。同角色差:标准和样品分别在30°和90°观察角度的颜色差异值。异角色差:同一试样在30°和90°观察角度的颜色差异值。二、防伪油墨标准制定具体方案参数:外观色试验步骤:1. 均匀取标样墨和试样墨,各自调适均匀,以相同条件用250目丝网版在无荧光印样纸上分别制作印样,墨层厚度为10μm~20m,干燥后待用。2. 将上述印样裁切成50mmX60mm的长方形,分别取标样1份,试样3份。3. 按GB/T19437-2004中4.1的规定进行仪器校准,检测标样色值,包括亮度L、绿色到红色的分量a、蓝色到黄色的分量b,作为颜色标准。在试样中选取避免透印干扰的测量点进行测量,得到ΔE,测量3次取平均值。测量设备:eXact系列色差仪。eXact系列色差仪是印刷和包装应用中用于测量色彩数据的行业标杆。其作为45:0便携式分光测色仪具有简单的用户界面和直观的触摸屏显示,因此是繁忙印刷车间的理想印刷机工具。通过无线操作以及不受限制的校准、规格和数据捕获,操作人员可以在车间内的任意地方使用eXact来测量和存储数据,无需电源。由于存储位于设备上,因此可以快速访问作业预设置和色彩库。参数:技术指标和耐性指标指标要求:- 技术指标:达到油墨的基本要求。- 耐性指标:符合各种耐受测试性能。测量参数:光谱和DE*。试验步骤(以耐性试验为例):1. 均匀取标样墨和试样墨,各自调适均匀,以相同条件用250目丝网版在无荧光印样纸上分别制作印样,墨层厚度为10μm~20m,干燥后待用。2. 将上述印样裁切成50mmX60mm的长方形,抽取4份样品,其中1份作为标样,3份作为试样。3. 将试样和GB/T730-2008规定的1级蓝色羊毛标样用黑色板纸衬白色书写纸各遮盖一半,放入日晒仪中,根据所使用的日晒仪要求确定环境温度和环境相对湿度,进行暴晒。当1级蓝色羊毛标样的变化程度相当于GB/T250-2008中“评定变色用灰色样卡”的3级时停止暴晒,取出试样放入暗处30分钟后,使用多角度分光光度计,测量试样30°、90°观察角度下的色值L、a、b,与标样30°、90°观察角度下的色值进行对比,记录试样ΔE1、ΔE2及异角色差,计算3份试样平均值,记录试验结果。测量设备:MAT系列多角度色差仪。爱色丽MA-T系列多角度色差仪包含6、12个测量角度,而且该色差仪价格实惠,是一款适用于特殊效果涂料的汽车测色仪,兼具彩色成像和多角度测量,体现完整色彩、光亮和粗糙特性。EFX QC是爱色丽MA-T系列汽车测色仪中附带的一个软件包,基于云计算的软件简化了各个分布式供应链交流容差和测量的过程。新的可视化工具支持实时性能监控,并为故障排除提供可行性建议,从而减少浪费和返工。通过严格的检测和标准化流程,光学可变防伪油墨将更好地服务于各类防伪需求。爱色丽将继续在这一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为维护国家和社会的安全与稳定贡献力量。三、关于爱色丽“爱色丽彩通 ”总部位于美国密歇根州,成立于1958年。作为全球知名的色彩趋势、科学和技术公司,爱色丽彩通提供服务和解决方案,帮助品牌、制造商和供应商管理从设计到最终产品的色彩。如果您需要更多信息,请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爱色丽彩通
  • 蓝盾光电O3-VOCs综合走航监测系统:全方位综合监测,助力污染溯源管控
    p   近年来,全国臭氧(O sub 3 /sub )污染问题凸显,已经成为影响环境空气质量的重要因素。挥发性有机物(VOCs)是形成O sub 3 /sub 和细颗粒物(PM sub 2.5 /sub )的重要前体物。为有效遏制臭氧污染,保障环境空气质量,全国各地积极开展环境空气VOCs走航监测工作。 /p p   安徽蓝盾光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蓝盾光电)O sub 3 /sub -VOCs综合走航监测系统已在全国多地开展了大气O sub 3 /sub 、VOCs监测服务,在重点污染区域、重点工业企业、重点产业集群,通过车载走航,快速监测大气“异味”,绘制污染时空“画像”,精准排查大气O sub 3 /sub 、VOCs污染来源,为污染防治攻坚战提供了技术支撑。 /p p strong 一、系统简介 /strong /p p   O sub 3 /sub -VOCs综合走航监测系统是蓝盾光电自主开发的一款实时、快速、高灵敏度臭氧污染成因监测系统,走航系统内搭载的监测仪器包括车载VOCs实时监测质谱仪、便携式多组分气体分析仪、便携式汞测定仪、便携式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气体分析仪、O sub 3 /sub 、NH sub 3 /sub 、H sub 2 /sub S分析仪等。系统在走航过程中可以实时在线连续监测多种VOCs组分,绘制区域不同污染物分布情况,锁定污染区域及关键物种,快速精准追溯VOCs污染来源,同时系统还具有恶臭异味污染溯源功能,可高效助力污染排查、移动执法、臭氧污染解析等工作。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11/uepic/f5f3997f-a570-498e-9828-1523d9653f7a.jpg" title=" 1.png" alt=" 1.png" /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trong 核心设备 /strong br/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center "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11/uepic/7bbba143-792c-4800-85cf-033e40641550.jpg" title=" 大图_副本.png" alt=" 大图_副本.png" / /p p strong 二、系统应用 /strong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192, 0, 0) " strong 网格化走航监测,区域VOCs及臭味异味污染物质全面摸排 /strong /span /p p   对城市区域进行网格化走航监测,走航范围覆盖工业园区、生活区、企业集群去等不同功能区,建立区域污染分布画像,定位区域污染高值区域,锁定关键组分。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center "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11/uepic/77d2972b-a296-4ac4-b34f-371952f9aefe.jpg" title=" 5.png" alt=" 5.png" /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center "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11/uepic/426b3f11-233f-4732-8070-0c88f26868e9.jpg" title=" 6.png" alt=" 6.png" / /p p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192, 0, 0) " 精细化加密走航监测,重点企业摸底排查 /span /strong /p p   对全面污染摸排的VOCs异常区域进行重点监测,紧盯民众污染投诉目标区域,采用走航监测+蹲点监测相结合的措施,深入了解重点企业VOCs排放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针对性采取措施。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center "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11/uepic/e6388f0e-dc6b-49c5-b2be-3f02f9b88f98.jpg" title=" 7.png" alt=" 7.png" /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center "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11/uepic/6f30c75b-1777-4182-a9fc-47fcc38ef24f.jpg" title=" 8.png" alt=" 8.png" / /p p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192, 0, 0) "  厂区边界恶臭巡测,恶臭污染溯源 /span /strong /p p   走航监测车搭载有NH sub 3 /sub 和H sub 2 /sub S分析仪、数据采集系统及GPS系统,实时采集、分析污染气体浓度,并结合GIS功能在地图上显示浓度分布。对恶臭事件投诉频发的区域开展定点监测,或对化工企业、垃圾处理站等区域厂界开展边界走航,评估恶臭气体浓度或扩散对周边居民的影响。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center "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11/uepic/6313b11f-b836-4a9d-bbb0-b4793f98f8fd.jpg" title=" 9.png" alt=" 9.png" / /p p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192, 0, 0) " 多元产品配置,监测区域无死角 /span /strong /p p   针对走航监测无法覆盖的区域,如人群密集区、化学气体泄漏区域等,系统还配备了便携式多组分气体测定仪、便携式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气体分析仪,可通过人工携带或搭载小型机动平台到达监测区域,弥补走航监测空白,监测因子覆盖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氟化氢、苯、甲苯、乙苯、甲醛、氨气、VOCs组分、有毒有害气体等,实现监测区域无死角,精准定位污染来源。 /p p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192, 0, 0) " 国标法精准监测,助力高效执法 /span /strong /p p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192, 0, 0) "    /span /strong 系统采用的监测技术符合HJ 1010-2018、HJ 1012-2018、HJ 654-2013等国家标准,数据准确度高,走航系统机动性强,可高效助力移动执法。 /p p strong 三、系统优势 /strong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strong 空间分辨率高 /strong /span /p p   系统空间分辨率高,系统稳定性强,支持高于60km/h的走航速度,可满足边走边测,秒级响应的监测需求。 /p p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192, 0, 0) "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秒级响应,快速出数 /span /span /strong /p p   系统采用PTR-MS技术,可实现秒级响应,快速出数,边走边测,迅速发现污染问题,短时间内覆盖走航筛查区域,监测工作效率高。 /p p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检测灵敏度高 /span /strong /p p   系统采用PTR-MS软电离技术,绝对量测定,超高检测灵敏度,灵敏度可高达20ng/m sup 3 /sup 。 /p p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数据准确度高 /span /strong /p p   系统监测技术采用国标方法,设备质控有标准可依,数据准确度高。 /p p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监测因子丰富,数据融合解析 /span /strong /p p   系统可提供臭氧、臭氧前体物(非甲烷总烃、VOCs组分、NOx)及恶臭气体浓度信息,同时,系统配置的车载VOCs实时监测质谱仪配有H sub 3 /sub O sup + /sup 和EI双离子源,可监测300多种VOCs组分,覆盖标准要求的上百种组分信息。系统还可进行臭氧与VOCs、NOx等多维度的相关性解析,有效支撑臭氧污染解析溯源与评估工作。 /p p strong 四、未来趋势思考 /strong /p p   走航监测系统机动性强,灵活方便,监测覆盖面广,是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有力武器”。当前我国大气污染防控方向已从PM sub 2.5 /sub 污染防控转变为PM sub 2.5 /sub 与臭氧协同防控。臭氧污染形成机理复杂,未来,走航监测系统应从单一监测技术向多种类监测技术发展,从污染发生前体物、发生条件、发生过程等方面进行多方位监测分析,再结合网格化监测数据、固定站点监测数据、源清单数据等,深度探究污染机理。同时,还应有效提高走航监测仪器设备检测的精准度,让检测结果成为有力的执法依据,助力环境监察工作。 /p p style=" text-align: right " strong 供稿来源:安徽蓝盾光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strong /p
  • 大连化物所卿光焱团队制备出新型手性光子防伪薄膜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生物分离与界面分子机制创新特区研究组(18T7组)卿光焱研究员团队设计并制备了一种环境友好、多模式、可转换的手性光子薄膜。该研究为先进防伪材料的设计提供了新思路。早在中国古代,防伪标签(如水印、指纹和笔迹)就已广泛应用于文化、经济和军事等领域。创新的防伪技术对于市场的稳定、医疗健康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目前,防伪标签主要使用发光或结构色材料,例如荧光染料、量子点、钙钛矿、室温磷光、纳米印迹光子阵列等,通过物理化学刺激、多色组合、利用复杂图案等实现编码安全。然而,由于自身的空间结构限制,这些防伪编码仅仅停留在一维或者二维的信息传递。相比之下,利用偏振衍生的手性发光材料,将大量有关视觉特征和空间结构的信息整合到一种复合材料中,可实现对每种信息进行编码或集成,从而大大提高防伪水平。纤维素纳米晶体(CNC)是一种来源丰富、绿色可持续的天然多糖聚合物,它可以进行自组装形成手性向列结构。本工作中,该团队将强手性的CNC系统与强发光的稀土配合物进行结合,制备出携带四种光学信息的手性光子复合膜。所获得的薄膜同时携带结构色、荧光、手性光和右旋圆偏振发光(CPL)信息,彼此之间可相互切换。基于这些多模式光学状态、湿度响应荧光或可调结构色、柔韧性和耐用性的综合特性,该光学系统在钞票防伪中表现出先进的应用潜力。同时,该材料还具有强CPL发射(不对称因子高达–0.36)、高绝对量子产率(66.7%)和偏振敏感的手性光学特性,这些研究将推动CNC光子材料在手性光学器件、光学探测器、视觉保护和手性传感等方面的应用。相关研究成果以“Multimodal, Convertible, and Chiral Optical Films for Anti-Counterfeiting Labels”为题,于近日发表在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上。该工作的第一作者是大连化物所18T7组和二十八室博士研究生张福生。上述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我所创新基金、兴辽英才计划等项目的支持。(文/图 张福生、李琼雅)文章链接:https://doi.org/10.1002/adfm.202204487
  • 山东检疫局建成全国危化品检验报告防伪查询系统
    日前,由山东检验检疫局化矿检测中心自主研发的“危险化学品检验检疫报告防伪验证查询系统”(http://www.ghs-sd.org)正式上线运行,这是全国首个检验检疫报告防伪验证网络查询系统。该系统拥有强大稳定的数据库,可以查询近六年来该中心出具的近万份危险化学品检测报告中的信息,包括产品名称、委托单位、所在地区、进出口情况、报告签发日期等。检验检疫工作人员、相关委托人及报告使用人均可通过登陆该系统查询所需信息,实现了通过互联网快速识别检测报告真伪的功能,有效解决了真假检验检疫报告难以识别的问题。   不法分子经常会采用将危险化学品申报为普通商品,或者编造假冒检验检疫证书将高危险等级化学品申报为低危险等级化学品的手段,降低相关费用,大大增加了危险化学品发生安全事故的隐患和风险。为响应国家质检总局下发的《质检总局关于印发的通知》的要求,进一步加大对假冒检验检疫证书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维护进出口贸易秩序和“中国制造”声誉,山东局化矿检测中心干部职工在工作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尝试,利用信息化手段推进打击假冒检验检疫证书工作持续深入有效开展。   据该中心危险化学品检测实验室副主任黄红花介绍,由于危险化学品本身固有的危险特性,国家对危险化学品的管理要求十分严格。2011年国务院公布了新修订的《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提出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负责对进出口危险化学品及其包装实施检验。随后国家质检总局发布《关于进出口危险化学品及其包装检验监管有关问题的公告》,正式提出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对进出口危险化学品按照《条例》要求实施检验。进出口企业在办理危险化学品出入境业务时需要提交危险化学品危险特性分类鉴别报告,以及真实准确的化学品安全标签和安全数据单。
  • 溯源体系或可重拾食品安全信心
    3月27日中午见到徐坚时,他刚从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信息中心主任孙咸泽的办公室赶到国家会议中心的展会现场。   下午,他又要在第五届北京国际食品安全高峰论坛上发表主题演讲《食品安全——移动验证溯源方案》。   身为奥网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总经理,徐坚一天的忙碌,都和推广产品物流追踪体系相关。   他的梦想是,未来的中国,不管是专业性药品,还是茅台、五粮液之类的高档酒,甚至是日常吃的白菜、豆腐,如想查到产品的来龙去脉,就应该像用手机拍照那样普及和简单。   每年一届的北京国际食品安全高峰论坛上,中国前沿的食品安全技术云集。在参展的57家单位中,徐坚的展台与众不同——非专业性的食品安全检测技术,仅此一家。   可以嗅到的一个明显信号是,中国的食品安全问题,发展到目前的节点上,所面临的挑战,并非仅仅检测技术所能解决。   在2012年两会上,对于每年热议的食品安全问题,代表和委员们的视野已经放开,不再仅局限于往年的“加强监管”和“攻克技术难题”等常规建议。   全国政协委员胡树华手拎着印有二维码电子标签的白菜来报到,中国移动董事长王建宇建议加速物联网的商业化应用。致公党中央在联名提案中,也建议构建食品安全监管信息网络平台,完善食品安全信息体系建设。   “目前国内一些城市已经试点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肉类蔬菜的流通追溯体系,加快在全国各地推进食品流通追溯信息平台,是破解中国食品安全的盲点与难点之所在。”成都市政协副主席李铀此前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指出。   在参加论坛的前一天晚上,GFSI(全球食品安全倡议)董事会主席Yves Rey在超市购物时发现,中国的超市里,来自世界各地的食品很常见。在他看来,中国的食品安全问题已经走到了十字路口,构建信息共享的公共平台是共同期盼。   翻开中国政府的文件,对于农产品质量体系的建立,在2009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已有明确表述。《食品安全法》中也提出,要加强各种记录,如批次、产地等,可追溯体系是我国食品安全发展的一个方向。   德国零售业巨头麦德龙集团近年来正试图在中国构建自己的“电子溯源系统”。锦江麦德龙现购自运有限公司质量保证总监Jan Kranghand对《中国科学报》记者表示,麦德龙已与上海数百家星级酒店合作,提供可溯源食品。经过5年建设,他们建成了2000多种产品的溯源系统,可以查到相关产品的生产地理位置、所用饲料、养殖环境、产蛋过程、产品特性、加工情况,甚至运输路线图等。   “中国目前缺少的是意识,从政府到供应商,甚至到farmer。食品安全溯源链条的建立是个体系,是保护消费者、重拾公众信心的最好方式,需要多方努力。” Jan Kranghand表示。   徐坚此前在诺基亚创意部工作。诺基亚是奥网科技(北京)有限公司的股东之一,公司推出的防伪防窜货方案已经在诺基亚电池的防伪监控中应用。目前,徐坚正在试图从国家300多种基本用药以及同仁堂的高档保健品等高端产品入手推进。   徐坚告诉记者,在欧洲,2005年就已经开始规定,所有的产品必须有溯源才能入市。他们目前只能走高端产品路线,把成本转嫁在生产企业身上,可这距离他的产品全面追溯的梦还很遥远。   让他困惑的是,食品安全的可溯源链条,究竟该由谁来买单?
  • 报名中!第三届食品真实性及产地溯源鉴定新技术网络研讨会全日程公布
    食品真实性,与食品安全、食品质量共同构成食品本身属性。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强调,要切实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食品的真实性研究能很好解决虚假标注,以次充好、掺假等问题,欧美发达国家要求政府和行业关注食品真实性,并制定相应法规和指导手册,用以指导食品企业加强食品真实性问题防范,我国也高度重视食品真实性研究和成果推广应用,并取得了显著成效。食品真实性检测和溯源技术是保障食品质量安全和食品真实性的重要手段。食品真实性辨别包括食品掺假、食品掺杂、食品伪造等分析,目前组学技术、同位素法、NMR技术、质谱技术、PCR技术、光谱技术、生物成像技术及各类无损检测和快速检测技术等在该领域应用较广。食品质量溯源技术可以采用自动识别和IT技术记录食品生产、流通全过程的关键信息,有效地保障食品质量安全,目前区块链技术及与数据库双模存储机制为该领域的重要应用之一。为一定程度促进食品真实性及溯源技术的进步,仪器信息网将于9月13日举办“第三届食品真实性及产地溯源鉴定新技术”主题网络研讨会 ,我们将会邀请权威专家及厂商技术人员带来精彩分享,把最新的技术和科研成果呈现给大家。点击图片,免费报名参会第三届食品真实性及产地溯源鉴定新技术 全日程报告时间专家报告专家姓名单位09:00--09:30食品真实性多组学分析技术及标准应用张九凯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 副主任/研究员09:30--10:00食用植物油真实性鉴别技术研究进展张良晓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 研究员10:00--10:30稳定同位素生态学与食品产地溯源吴浩厦门大学环境与生态学院副教授10:30--11:00应用多模态深度学习模型的食品真实性鉴别研究云永欢海南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副院长/副教授14:00--14:30蜂蜜的形成机制及真实性研究进展曹炜西北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副院长/教授14:30--15:00基于POCT技术的肉类掺假现场鉴别技术研究陈爱亮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研究室 主任/研究员15:00--15:30不同产地粳米食味品质评价方法的建立与品质表征史波林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农业食品所研究室 副主任/副研究员16:00--16:30食品真实性保障:DNA存储技术在食品防伪溯源中的创新应用邢冉冉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 副研究员16:30--17:00食品新鲜度智能监测材料的制备与应用郭宗林华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 副教授
  • 第三届食品真实性及产地溯源鉴定新技术网络会议圆满落幕!
    食品真实性,与食品安全、食品质量共同构成食品本身属性。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强调,要切实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食品的真实性研究能很好解决虚假标注,以次充好、掺假等问题,欧美发达国家要求政府和行业关注食品真实性,并制定相应法规和指导手册,用以指导食品企业加强食品真实性问题防范,我国也高度重视食品真实性研究和成果推广应用,并取得了显著成效。食品真实性检测和溯源技术是保障食品质量安全和食品真实性的重要手段。食品真实性辨别包括食品掺假、食品掺杂、食品伪造等分析,目前组学技术、同位素法、NMR技术、质谱技术、PCR技术、光谱技术、生物成像技术及各类无损检测和快速检测技术等在该领域应用较广。食品质量溯源技术可以采用自动识别和IT技术记录食品生产、流通全过程的关键信息,有效地保障食品质量安全,目前区块链技术及与数据库双模存储机制为该领域的重要应用之一。为一定程度促进食品真实性及溯源技术的进步,仪器信息网在9月13日举办“第三届食品真实性及产地溯源鉴定新技术”主题网络研讨会,邀请到了权威专家及厂商技术人员带来精彩分享,也把最新的技术和科研成果呈现给大家。伴随着食品工业以“安全与健康”为导向的深度转型,食品化学危害物等传统食品安全问题大幅减少、极大好转,而食品原料、生产、经营等全链条中掺假使假全球性痼疾却日益凸显,呈现出复杂性和多样性,成为困扰和制约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毒瘤和食品监管的新问题。全球供应链模式下,新业态、新模式、新食品不断涌现,给食品真实性带来诸多新挑战。因此,食品真实性成为新时期食品质量安全和食品完整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备受国际关注的食品安全新兴研究重点,亟待科技创新的支撑引领。本报告综述了基因组学、蛋白组学、代谢组学、元素组学等多组学技术在食品真实性鉴别方面的研究进展,同时对食品真实性国内外标准化情况进行了介绍。“油混油,鬼见愁”。食用植物油掺假鉴别是政府重视、消费者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该报告主要汇报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在食用植物油真实性鉴别技术方面最新研究进展,抛砖引玉,以期为推动我国食用植物油真实性鉴别研究提供参考。稳定同位素技术是食品产地溯源的重要技术手段,已经被应用于多种类的食品、农产品、中药材的产地溯源。以往基于稳定同位素的产地溯源多依赖模型算法对多种同位素进行降维和分类得到溯源结果,对同位素指标溯源的机理机制缺乏理解。稳定同位素生态学是食品产地溯源的关键理论基础。本研究将以葡萄和葡萄酒等植物性食品为例,介绍植物在响应环境变化过程中的稳定同位素分馏效应和生态学机制,研究区域环境对食品中稳定同位素分布的影响因素,旨在揭示同位素对产地指示的生态学机理。这将有助于理解不同尺度下,区域环境对生物体同位素变化的影响机制,构建更精确的溯源模型和技术方法体系。本报告以山茶油为研究对象,从产地溯源和真伪鉴别两个方面展开研究,利用近红外光谱和计算机视觉等快速无损检测技术结合深度学习算法构建高准确率的定性和定量模型,以实现对山茶油的真实性鉴别。(1)首先采用近红外光谱法和气相色谱法结合传统机器学习算法和深度学习算法分别构建产地溯源模型。(2)其次,采用近红外光谱仪和智能手机分别测定样本的光谱信息和计算机视觉信息,结合深度学习算法构建掺伪山茶油的定量模型。此外,使用多模态深度学习模型将两类单模态模型融合,性能有显著性提升。蜂蜜是蜜蜂采集植物的花蜜或活体植物的分泌物或吸吮活体植物的昆虫的排泄物,带回巢房中储存,并加入自身分泌的特殊物质进行转化,沉积,脱水致成熟的天然甜物质。蜂蜜具有多种生物活性,深受消费者的喜爱,然而,蜂蜜的掺假在全球任然十分严重,因而如何鉴别蜂蜜的真实性成为国内外业界关注和研究的热点。本报告主要介绍了国内外蜂蜜真伪鉴别及蜂蜜形成机制的最新进展。大米是我国主要的粮食来源,现已成为了日常主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国是大米主产国,全国多地种植大米,也涌现出很多知名的大米,而在大米食味品质表征方面却千篇一律、差异很小。目前对于大米食味品质的研究,一方面是通过色谱法对香气物质进行分析,另一方面是采用食味仪间接对大米的食味品质进行快速测定。为了更精准、更直接来表征和评价大米食味品质的全貌,离不开科学的感官评价,它通过口感、滋味、气味等感官属性来评价大米的食味品质。为了更好体现各产地间粳米食味品质差异,本报告主要采用感官分析技术建立一种评价粳米食味品质的方法,包括米饭怎么制备、指标怎么建立、食味怎么评价等内容,并对不同产区粳米的食味品质进行分析与表征,为各地大米的真实性评价提供了新思路。DNA存储技术利用DNA分子作为信息存储介质,通过将数字数据转化成DNA序列,并经过合成、储存、读取、测序和解码等步骤实现高效的数据存储和检索。基于此研发的DNA溯源码能够对任何形态的产品进行编码,如批次号、生产地点、生产日期等。产品形式多样,既可以喷洒、印刷或涂覆到食品包装材料中,也可以直接添加到食品中,兼具极高的防伪溯源性能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结合生物信息学工具和相应的检测方法进行序列比对和分析,为确定产品的来源、真实性、生产过程、运输流程以及安全性等信息提供了有效手段。食品新鲜度高灵敏的智能化监测是提高食品安全管理水平,减少食品浪费,为消费者提供更安全、更高质量的食品保障的重要手段。报告重点介绍了食品新鲜度智能化监测技术的开发机理、食品新鲜度靶标物质的选择、活性功能元件的构建及智能监测材料的制备与应用等方面,总结归纳了食品新鲜度智能化监测研究面临的诸多前沿问题与挑战,以期为后续食品新鲜度高灵敏智能化监测提供指导。
  • 聚焦颗粒物来源解析,先河环保推出颗粒物粒径监测与溯源决策支持系统
    2021年,生态环境部发布《“十四五”全国细颗粒物与臭氧协同控制监测网络能力建设方案》(环办监测函[2021]218号),该方案强调:“十四五”期间将按照“国家负责统一规范和联网、地方负责建设和运维”的模式,进一步加强细颗粒物(PM2.5)和臭氧(O3)协同控制监测能力建设。同时,方案中特别提到,要“以交通、工业园区和排污单位为重点开展污染源专项监测,组建和完善全国协同控制监测网络,掌握PM2.5与O3的主要来源、浓度水平、生成机理、传输规律等,更好支撑多污染物协同控制和区域协同治理。”可以说,对颗粒物进行全天候、全方位、全粒径的监测溯源是后续精准治理必不可少的步骤。仪器信息网获悉,河北先河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先河环保)推出颗粒物粒径监测与溯源决策支持系统,该系统可有效支撑颗粒物与臭氧协同控制。本次第二十一届中国国际环保展览会(CIEPEC2023)上,先河环保携颗粒物粒径监测与溯源决策支持系统亮相。展会期间,先河环保总裁助理、生态环境物联网与大数据应用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潘本锋接受了仪器信息网的独家采访。先河环保总裁助理、生态环境物联网与大数据应用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潘本锋仪器信息网:从2022年各地区陆续发布“十四五”时期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中几乎都提到:要加强协同控制PM2.5和臭氧污染。针对该热点,先河环保在产品层面有的解决方案?潘本锋:目前,颗粒物和臭氧是影响大气环境质量的主要污染物,也是目前大气环境治理的重点与难点。而国家提出的加强细颗粒物和臭氧协同控制具体来说,就是要落实“问题、时间、区域、对象、措施”五个精准要求,进而实现污染物的精准监测及溯源解析,为制定城市大气污染控制对策提供必要的科学依据。因此,围绕大气颗粒物污染的精准溯源、科学研判、依法治理,先河环保推出了颗粒物粒径监测与溯源决策支持系统,该系统可有效支撑颗粒物与臭氧协同控制。图解颗粒物粒径监测与溯源决策支持系统仪器信息网:该产品(颗粒物粒径监测与溯源决策支持系统)与传统的空气监测类产品有何不同?在研发设计与技术创新上,有何亮点和突破?潘本锋:颗粒物粒径监测与溯源决策支持系统是对颗粒物进行全天候、全方位、全粒径的颗粒物监测溯源。这套系统基于颗粒物监测数据,结合源解析算法,对颗粒物分粒径进行实时源解析、及时预警和精准溯源,实现数据的统一收集、统一展示和统一分析。也就是说,这套系统能够协助我们快速确定颗粒物的来源,比如颗粒物是来自于机动车?还是工地扬尘?或是来自于生活源或工业源?类似这样的粒径溯源会为我们下一步的治理提供信息,指导各地开展精细化管控,实现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为国家提供可靠和技术与数据支撑。系统采取“一张网、一中心、四应用”的总体架构,布局科学合理,让人一目了然。其中,“一张网”统筹粒径监测、走航监测等各种基础数据;“一中心”集成各源各类大气环境数据资源,实现数据采集汇聚、数据计算研发、数据存储共享、数据资产管理,为数据应用提供服务;“四应用”囊括了实时监测、粒径分析、颗粒物来源解析以及粒径与空气质量关联分析四大模块,实现精准溯源,助力颗粒物污染高效、并持续地改善。目前,这套平台系统已取得软件著作权。仪器信息网:依托这套系统,先河环保能够为各地的颗粒物污染管控带来哪些具体的帮助?潘本锋:依托这一系统,可以为各地大气颗粒物污染管控提供三方面的帮助:一是帮助各地政府构建颗粒物粒径监测网。这套系统通过高精度粒径监测站与微型站的组合方式,以粒径移动监测作为固定站补充,帮助各地政府全面掌握各区域粒径分布与污染来源。粒径监测网可以覆盖环境空气质量评价点、区域预警、道路、工业园区等,实现对区域颗粒物数据的全天候、全方位、全粒径的动态立体监测与评估,为环境颗粒物监管提供数据支撑。环保展上展出高精度粒径监测站与微型站二是协助建设颗粒物粒径监测与溯源决策支持平台。通过建设智慧平台,可实时展示各监测设备状态及监测浓度,并对粒径段数据、粒径分布及变化趋势、粒径浓度变化规律进行统计分析,这便于我们掌握道路扬尘、施工扬尘、固定燃烧源、机动车和工艺过程源等对本地颗粒物污染的贡献,实现对PM10和PM2.5的实时源解析溯源。三是实现颗粒物粒径溯源分析研判服务。依托颗粒物粒径监测与溯源决策支持平台,融合大气环境监测数据及其他专业数据资源,我们提供的颗粒物粒径数据溯源分析研判服务可为政府部门提供准确、及时的数据信息和科学、高效的管控建议,以实现颗粒物污染精准溯源。仪器信息网:目前该系统是否已经进入市场应用阶段,效果怎样?潘本锋:目前,颗粒物粒径监测与溯源决策支持系统已经推向市场,特别是在扬尘精细化治理领域取得了较好的管控效果。目前,先河环保已在河南、河北、山西等区域安排了试点。比如在河北某试点,我们利用粒径谱监测仪、颗粒物粒径溯源解析车等对当地PM10进行来源解析,结果显示,这座城市的扬尘源(道路尘、施工尘)为第一大贡献源,且夜间4μm—10μm大粒径段颗粒物浓度显著高于白天。为此,先河环保专家组协助政府开展常态化、高标准的扬尘源针对性管控,同时狠抓重点时段,强化夜间粗颗粒管控,提出了许多管控建议。比如,进一步强化施工工地治理、采取道路清洗湿扫、严格重点运输车辆扬尘管控等措施。经过几天的综合整治,该试点扬尘污染控制效果明显,扬尘污染数据及大粒径段污染占比下降明显。仪器信息网:立足十四五,展望未来,先河环保将在哪些领域进一步加强布局?潘本锋:步入十四五以来,先河环保紧抓“高质量发展与技术创新”,并积极布局下一步的技术创新和产业规划。我们力争将科技创新有效转变为产品创新、模式创新、应用创新,驱动公司技术和高质量发展共同进步。当前,“双碳”是各地政府关注的重点,先河环保围绕国家降碳、减污、扩绿等目标,持续推动生态环境和“双碳”全产业链业务,并将整合生态环境监测、监管和治理全产业链的创新资源,紧扣以生态大脑为核心的生态环境大数据分析、环境治理体系,加快构建生态环境的产业创新。我们将持续构建高效、精准、专业的现代化治理体系,不断推进源头治理、系统治理、综合治理业务的创新与深耕,协助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和区域经济协调绿色发展,进而推动整个生态环境产业做大做强。先河环保展台后记:本次,先河环保还带来了水生态、污水治理、交通污染监测、温室气体监测等众多明星产品,覆盖了多个领域。潘本锋特别介绍到,随着大家对“双碳”愈发加大关注,先河环保在未来还会在温室气体方面加强与相关科研机构的合作,并推出新的产品。比如本次带来的XHCRDS100P高精度温室气体在线监测系统可以对大气环境中的温室气体(CO2,CO,H2O,CH4)进行精准实时监测。预知该系统详情,请持续关注仪器信息网有关环保展温室气体监测领域的后续报道。
  • 精准溯源,精细管理丨谱育科技VOCs立体监测系统守护珠海金湾蓝天白云
    为加快改善环境空气质量,在《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以下简称“三年行动计划”)的指导下,空气质量管理已进入PM2.5和臭氧协同防治的深水区。挥发性有机物(VOCs)是生成臭氧和PM2.5的重要前体物,VOCs不但导致臭氧光化学生成,而且会增加PM2.5的二次生成来源,直接阻碍三年行动计划中关于PM2.5浓度控制目标的达成。因此,开展VOCs的精准管控势在必行。然而VOCs监测存在诸多难点:范围广,传统技术手段无法高效摸排;源头多,不但有工业园还有生活源等;扩散快,对监测手段的时效性要求高;成分复杂,对监测技术的先进性要求高等。当前,亟需建立科学合理的VOCs污染防控体系,实现VOCs的精准溯源和精细管理。三位一体打造蓝天保卫网谱育科技作为核心技术领先、系列产品全面的VOCs监测解决方案服务商,拥有13年的光谱、色谱、质谱技术研发经验,致力于用最先进的分析技术解决环境与安全问题。针对VOCs监测监控的实际需求,由在线监测、移动监测、现场监测组成的立体监测网络以及智能综合管控信息化平台共同构成的三位一体VOCs立体监测体系,实现了污染源全方位智能监管、环境污染预警预报、点面域大气环境质量监测监控、污染溯源分析和环境应急管理。基于固定污染源在线监测设备、厂界空气站、走航监测车、区域超级站,以及现场便携监测设备与移动空气站,构筑VOCs监测网络,结合数据中心,建立“点、面、域”相结合、自动化、智能化的VOCs监测网络体系,强化园区管理部门在线监测、走航监测和现场监测相结合的复合型监测能力,实现VOCs全方位无死角管控,能够综合开展区域监测、污染溯源、排放控制和现场监督等工作,技术为管理服务,对VOCs进行从源头到过程再到排放的全流程精准防控。VOCs监测系统守护金湾蓝天白云金湾区是珠海市重要的工业发展区域,现有涉VOCs排放企业200多家,涉及医药、喷涂、新能源、注塑、印刷、电路板制造等多个行业,其生产过程都与VOCs有关,堆场罐区、生产车间、管廊、污染处置、有组织和无组织排放等各环节都可能存在排放风险,环保部门的相关管理和执法面临巨大考验。为此,金湾区联合谱育科技通过科学论证设计、因地制宜建设,全力打造“挥发性有机物及恶臭精准管控系统”,以企业固定污染源排口/厂界监测为点,以便携/走航移动监测为面,以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监测为域,形成完整的点、面、域三位一体立体监测。系统配套安装了26套排污口VOCs监测设备、18套厂界VOCs监测设备、4套恶臭浓度监测设备、3套环境空气子站、2套环境空气VOCs设备,10套产排污过程监控系统,配置VOCs走航监测系统,实现移动与固定监控的动静结合,并全部实时联网部署至系统平台。VOCs在线监测设备VOCs走航监测系统在该系统和辖区其他环保措施的作用下,金湾区2018年环境空气质量改善明显。通过VOCs等臭氧污染前体物的减排,金湾区2018年的臭氧浓度比2017年大幅下降34%,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占比达到94.3%,比2017年提升了9.7个百分点。另一方面,据园区内某企业透露,他们依据VOCs在线监测系统全天候24小时的实时监控,理顺了各工艺环节VOCs排放规律,优化了废气处理工艺,更是带来了环保和经济的双重效益。
  • 政协委员谈食品安全:重在溯源
    &ldquo 食以安为先&rdquo ,食品安全关系人民群众健康和生命安全,更关系到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   然而,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事故频发,食品安全问题不断挑战老百姓的心理底线。本届政协会议上,部分委员就完善法律法规、建立完整的溯源体系等问题接受了《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   &ldquo 大数据&rdquo 监测风险   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食品安全事故层出不穷,仅每年平均侦破的食品安全案件就接近1万起,而2013年经媒体曝光的食品安全事件再次超过往年。   &ldquo 我国食品安全形势依然严峻,特别是在安全预警和风险预测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完善。&rdquo 全国政协委员、中山大学食品与健康工程研究院院长刘昕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食品安全涉及从田头到餐桌的每一个环节,需要覆盖全过程的动态监测体系予以保证。   &ldquo 以稻米生产为例,产地、品种、土壤、水质、病虫害发生、农药种类与数量、化肥、收获、储藏、加工、运输、销售等环节,无一不影响稻米安全状况。通过收集、分析各环节的数据,可以预测某产地将收获的稻谷或生产的稻米是否存在安全隐患。&rdquo 他说。   刘昕建议,有必要在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的基础上,建立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大数据平台。该平台由国家平台和省级及地方分平台构成,对涉及食品安全的相关数据及时分析、跟踪、监测和评估,将食品安全事故杜绝在萌芽状态。   统一各级溯源体系   尽管建设食品质量溯源体系的重要性已得到应有的重视,但在具体溯源体系的建设上,却存在头绪多、标准不统一、信息难以共享等现实问题。   全国政协委员、陶然居饮食集团董事长严琦认为,目前我国质量追溯最大的问题便是标准不统一。例如,追溯体系太多,既有国家层面农业部的农垦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商务部的猪肉蔬菜质量追溯体系,还有部分省市针对个别产品特别是食品启动的质量追溯体系,甚至部分中介组织和食品加工企业也在打造各自的质量追溯体系。这些追溯体系都有自己开发的信息系统,各系统间无法实现信息共享。   &ldquo 这就造成各追溯体系缺乏权威性,老百姓也无所适从,很多时候仅把质量追溯当作企业和行业的宣传。&rdquo 严琦说。   运用现代信息、通讯、条码标识等综合技术,跟踪和溯源产品在生产、加工、流通、销售等各个阶段的责任主体及质量安全相关信息,是信息、质量、管理的有机结合。严琦因此建议,在国家层面只保留一套质量追溯体系,不妨将农业部和商务部的质量追溯体系予以整合,完善追溯管理、认证、考核等配套制度。同时,在农产品和食品加工企业强制推行质量追溯制度,使之成为类似QS认证的企业管理标准和产品入市销售的必要条件。   法律监管提供保障   肉类产业因其产业链长、影响因素繁杂、风险高、监管难,一直是食品安全事件的高发领域。据统计,2001年至2013年间央视报道的69件突发性食品安全事件中,与肉类食品相关的事件占了近29%。病死肉、注水肉、以次充好、掺杂使假、使用违禁药物等问题突出。   有了风险监控和质量溯源,提供强有力的法律保障无疑是实现食品安全的有效手段。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肉类食品综合研究中心总工程师冯平为此呼吁,应尽快出台《畜禽屠宰法》,从生产第一个环节进行监管。   据介绍,2012年我国的肉类产量达到8384万吨,销售总额达10319亿元。尽管我国是肉类产品的主要生产国之一,但肉类出口总量仅占到产量的近1%,且进口远远大于出口。而欧洲及美、日等发达国家经常会以肉类质量安全问题为由,将我国猪肉等肉类产品拒之门外。   &ldquo 屠宰是肉类消费的第一道环节,但全国却没有一部畜禽屠宰行业的法律。&rdquo 冯平指出,通过立法对屠宰行业予以规范,可以借鉴国际上广泛采用的肉品安全责任保障、风险评估、预警、危机及事故处理等制度,从而在生产环节保证食品的安全可靠。
  • 上海食品安全溯源系统延伸 装芯片防“瘦肉精”
    在回答记者关于食品安全监管的提问时,韩正表示,确确实实在我们的生活中,出现了很多不应该发生的一些食品安全的事故和事件,政府应当在这一方面承担起责任。   韩正说,上海市委、市政府提出“五个最严”,这是根据群众的呼声、群众的期盼和现在食品安全的现实情况提出的。韩正指出,现在“五个最严”落实得怎么样?在落实的过程中间,落实得好不好?社会监督、舆论监督,要由群众来评判,最后要看你这个市场上,食品安全是不是做到了。“我们的目标是上海应当是食品安全最好的地方之一。实现这个目标,我们还要付出艰苦的努力。”韩正说。“譬如大家对社会上出现的很多情况,提出了很多严厉的批评,我觉得这些批评意见是对的。”韩正说,老百姓家里天天吃肉,肉是不是安全,大家关心有没有“瘦肉精”。这两年上海采取了信息全过程的溯源系统,这个追溯系统,就是在上海生产的猪都有一个芯片,所有的信息都可以溯源,这个体系逐步建立起来了,就是在技术上采取新的办法来保证上海的猪肉是安全的。这个系统把管理生猪的养殖、屠宰、加工、运输和销售等六个环节完全串联起来,现在市场上凡是发生这类情况,完全可以追溯到问题出在哪个环节,甚至可以追溯到有问题的猪是哪个屠宰场屠宰的,是哪个饲养场饲养的,只要进入上海就进入这个系统。一旦出现问题,最严厉的准入、处罚、执法就可以执行了。“今年我们准备把这个体系延伸到牛肉和羊肉,这也是在全国领先的。”韩正说。
  • Adv. Funct. Mater. 北理工张加涛课题组:首次实现了近红外掺杂荧光的高效多模防伪和保密应用 | 前沿用户报道
    供稿:白冰成果简介2021年4月,北京理工大学张加涛教授课题组在国际顶级材料学期刊 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DOI: 10.1002/adfm.202100286,IF=16.836) 发表了题为Dopant Diffusion Equilibrium Overcoming Impurity Loss of Doped QDs for Multimode Anti-Counterfeiting and Encryption 的论文,利用杂质扩散平衡策略首次实现了近红外掺杂荧光的高效多模防伪和保密应用。半导体之所以能被广泛应用在光电产品世界中,凭借的就是在其晶格中植入杂质改变其电性,调控半导体纳米晶体的光、电、磁性质,实现高效率发光器件、太阳能电池、自旋电子器件等新型光电子器件的应用。Cu+作为一种通用的掺杂杂质,可以用来调控半导体纳米晶的光电性质。但是在掺杂纳米晶高温外延生长钝化层的过程中,Cu+杂质容易向外扩散,容易造成掺杂失效,阻碍了掺杂纳米晶的进一步应用。要实现半导体纳米晶的广泛应用,必须解决掺杂问题。北京理工大学张加涛教授课题组发展了一种新型的杂质扩散平衡策略,向Cu+掺杂CdSe纳米晶溶液中引入额外的Cu+,在纳米晶内外部杂质离子扩散平衡的条件下进行表面钝化层的高温外延生长。该策略成功制备出Cu 掺杂CdSe@CdS(CdSe:Cu@CdS)核壳纳米晶。只具有本征荧光的CdSe@CdS和同时具有微弱本征荧光和强近红外荧光的CdSe:Cu@CdS纳米晶分别记录了干扰信息和关键信息,且这两种信息在肉眼下无法被明显分辨;而关键信息的近红外荧光则可以通过普通商业手机摄像头和滤光片(截止边800 nm)的组合轻松获取,首次实现了近红外掺杂荧光的高效多模防伪和保密应用。图文导读通常直接在Cu+掺杂CdSe纳米晶表面外延生长钝化壳层容易造成杂质Cu+向外部扩散,导致掺杂失效,阻碍了掺杂纳米晶的进一步应用。北京理工大学张加涛课题组向溶液中引入额外的Cu+,溶液中的Cu+与纳米晶内部的杂质Cu+形成扩散平衡,该扩散平衡在高温下阻碍了纳米晶内部的Cu+向外扩散,最终在CdSe@CdS核壳纳米晶内部形成了有效的Cu+掺杂,保持了Cu+掺杂核壳纳米晶的近红外掺杂荧光。图1 杂质扩散平衡策略示意图和防伪/保密应用图2 CdSe:Cu和CdSe:Cu@CdS纳米晶的形貌、光学和结构表征图3 近红外荧光防伪和保密图案在多种商业手机中的成像效果Cu+掺杂CdSe纳米晶拥有一个较宽的掺杂荧光发射峰,该峰覆盖了可见光区和近红外光区(700 nm-1100 nm),在此范围内使用常规的荧光光谱仪无法获得连续且完整的荧光光谱数据。HORIBA Duetta 荧光光谱仪装备了CCD检测器,可以连续地获取从250 nm 到1100 nm 范围内的荧光光谱信息,为探索材料的新结构、新性能和新应用提供了有力的帮助。Duetta 荧光及吸收光谱仪如果您对上述产品感兴趣,欢迎扫描二维码留言,我们的工程师将会及时为您答疑解惑。总结展望现阶段基于可见荧光的防伪手段面临着易被破解的风险。基于不可见近红外荧光的防伪/保密应用明显地提高了破解的难度,拥有更高的信息安全性。常用的手机摄像头可以有效地捕获近红外荧光,降低了这种基于不可见近红外荧光防伪/保密应用的门槛,有望取代现有的可见荧光防伪/保密模式,实现大规模应用。文献信息Dopant Diffusion Equilibrium Overcoming Impurity Loss of Doped QDs for Multimode Anti-Counterfeiting and Encryption文章署名作者:Bing Bai, Meng Xu, Jianzhong Li, Shuping Zhang, Chen Qiao, Jiajia Liu, Jiatao Zhang扫码查看文献张加涛教授简介张加涛教授现任北京理工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院长、北京理工大学首位徐特立特聘教授,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杰出奖 获得者。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 Nature、Science、Nature Nanotech、Angew. Chem. Int. Ed、Adv. Mater. 等期刊发表 SCI 论文 50 余篇,他引 2800 余次。
  • 食品微生物控制和防腐剂超标溯源—关键控制因素水活度的缺失
    培安公司 食品里微生物的生长是一个长时间的动态发展过程。食品出厂时,即使微生物检测指标完全合格,在运输、储存和零售等过程中,因为食品贮存环境湿度、运输温度和防腐剂等条件的改变,微生物最终有可能超标,因为这是一个因果关系,只要生长条件如水活度、温度、时间等具备,微生物就会开始持续生长。例如,2005年左右,中国某食品公司从广州向日本出口花生,由于到港后海关检测花生中黄菌霉素超标,连续三次被退回。厂家感到费解的是,明明出港检测产品每项微生物指标都是合格的,在海运路上微生物就长出来了,厂家的解决方案就是多加防腐剂,事后究其原因,一是水活度超标,二是广州到日本海运耽搁了时间,三是运输公司为了节省海运耗油,多赚钱,放宽了对花生运输温度的控制。种种因素造成三次花生出厂时微生物没超标,而到了日本后却总是超标。其问题的深刻和蹊跷,令人深思,发人深省。 中国食品安全质量体系现行相关标准只关注于对微生物生长的现象指标控制,即强制性检测肉毒杆菌、黄菌霉素、大肠杆菌等指标生长的结果,而不监测微生物生长的过程控制因素,如果这些微生物超标,就判断不合格。往往国家和社会对现象结果的过分关注,疏忽了本质原因的关注,达不到微生物生长整个动态过程的监控目标,这是现行国标的一大缺陷。比如,2011年11月,思念三鲜水饺被检出含金黄色葡萄球菌,消费者和媒体纷纷控诉产品不合格,而厂家回应宣称&ldquo 被检出的微生物含量符合新国家标准,产品是合格的&rdquo 。消费者和厂家存在争议,谁对谁错,专家也道不明白。实际上是因为微生物的生长是动态的,生长条件没控制好,一旦开始生长就是持续呈指数倍的生长。产品出场检验合格,到消费者手中就可能不合格了,这只是个时间问题。矛盾的根本原因在于国标未对微生物生长的过程和影响因素强制监控。区别于中国国标,欧美日国家对影响微生物生长的因素水活度进行监控,如果发生此类事件,就可溯源是否是厂家没控制好微生物生长条件的责任。不基于水活度控制的微生物含量检测,只能代表当时样品是否有问题,并不能保证食品长时间的安全性。中国国标把食品安全控制仅仅放在结果表征的层面上,意义不大,治标不治本,最后,把企业界引向了普遍存在的通过添加过量防腐剂来延长保质期的控制误区。 1. 微生物生长特点及复杂控制因素 食品里面微生物生长是一个长时间的动态发展过程,在一定的条件下微生物会不断的以指数倍数增长。微生物的生长,如肉毒杆菌、黄菌霉、沙门氏菌等,其生长过程受很多因素影响,如温度、湿度、渗透压、水活度、氧化还原电位、氧气等因素。为了抑制食品中微生物的生长,企业通常采用热杀菌、冷藏、控制酸度、密封等物理方法杀死产品中的微生物,即使这样也不能将微生物赶尽杀绝,同时采用这些方法还会提高生产成本、恶化口感、并不易于监管和执行。 为了解各种微生物生长过程,需要分析各类影响因素,治标必先治本,我们分别来分析抑制和刺激微生物生长的一些因素,以及一些常用的控制微生物生长的措施的合理性。 第一、自然界中存在大量微生物孢子。孢子是植物所产生的一种有繁殖或休眠作用的细胞,能直接发育成新个体。微生物靠孢子生长,是微生物生长的自然规律,无法改变。孢子繁殖迅速,数量庞大,无法采用杀死孢子的方法控制微生物的生长。 第二、高温消毒。采用热杀菌的方式抑制微生物的生长。例如,将食品高温消毒,如果杀菌温度足够高,病原微生物会被杀死了,但食品本身营养成分活性物质也很可能被破坏,同时也将不复存在,严重影响产品的营养性;同时再冷链运输过程中也会遇到温度失控的问题。即采用高温消毒的方式抑制微生物生长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制约。低温方法常常受到不可控的贮运及零售条件制约,不以人意志为转移。 第三、控制酸度,采用控制酸度的方式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的目的。会受到口味等因素的制约例如,改变食品如橙汁的酸度,来达到抑制微生物生长的目的,同时橙汁口感性状也变了,那么在微生物生长得到控制的同时,消费者不一定会认同太强的酸味。酸度控制,影响食品的最终口味,从而影响产品的市场。 第四、采用控制渗透压的方式来控制微生物的生长,必然要添加较多的糖类、以及盐类物质,这样在增加产品储藏性的同时也增加了食品的健康风险,高糖会增加糖尿病风险,高盐会增加心脑血管病的风险,同时部分高渗透压的芽孢杆菌在如此环境中也会长期存在且会分泌大量的内毒素,如不慎食用也会危及生命健康。 第五、控制水活度。水是生命之源,各种微生物生长在生长过程中,唯一无法替代物质就是水,确切的来讲是自由水。因此通过控制微生物赖以生存的自由水这一因子,可以广泛并且方便地控制微生物在食品中的生长。通过对水活度的控制我们可以实现对加工工艺的精确控制,防止过度干燥同时可以实现对微生物生长的控制。我国传统工艺和生产标准中强调的是水分含量,殊不知真正影响微生物生长的是水活度而不是水分含量。水活度监控,早就是欧美日强制标准,最无风险的方案。在本文中我们会对水活度的重要性和应用做细致介绍。 第六、采用添加防腐剂的方式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由于上述控制方式的缺失,于是防腐剂具有廉价方便的特点被广泛使用,但是防腐剂给人类健康带来的损害是非常严重的,中国已出现食品工业界普遍大量添加防腐剂的现象,以目前广泛使用的食品防腐剂苯甲酸为例,国际上对其使用一直存有争议。比如,因为已经有苯甲酸及其钠盐蕴积中毒的报道,欧共体儿童保护集团认为它不宜用于儿童食品中,日本也对它的使用做出了严格限制。但因苯甲酸及其钠盐价格低廉,在我国仍普遍使用。即使是作为国际上公认的安全防腐剂之一山梨酸和山梨酸钾,过量摄入也会影响人体新陈代谢的平衡。并且,防腐剂对于子孙后代的影响尚没有表现出来,如果等危害儿童的大脑发育,降低国民的智力等这种恶劣影响在我们子孙后代身上表现出来时,那将是非常可怕的,因此防腐剂不值得提倡。 各种微生物生长影响因素 杀灭温度 酸度 水活度 渗透压 防腐剂 肉毒杆菌 100℃ 5hour pH&le 4.8 0.97 19.1%食盐 7ppm亚硝酸钠 荧光极毛杆菌 50℃ 10min PH&le 3.0 0.97 5%食盐 2ppm次氯酸钙 大肠杆菌 60℃ 15min pH&le 5.3 0.95 8%食盐 15ppm二氧化氯 5min 产气荚膜梭状芽孢杆菌 100℃瞬时 pH&le 4.5 0.95 5%食盐 200pp乳链球菌素 沙门氏菌 55℃ 30min pH&le 3.7 0.95 8%食盐 丙酸 0.2%--0.4% 霍乱弧菌 56℃ 30min pH&le 4.5 0.95 5%蔗糖 0.5ppm氯15min 李斯特氏菌 70℃ 2min pH&le 4.0 0.92 25%食盐 0.2%双乙酸钠 金黄色葡萄杆菌 70.4℃瞬时 pH&le 4.8 0.90 20%食盐 5%石炭酸 10~15min 2. 水活度和微生物生长的关系 1)水活度的概念 人们发现水分含量评价的缺陷,一些具有相同水分含量的食品,相同时间内腐败变质的情况明显不同,水分含量相同但保质期却不同。这是因为食品中水的状态,分为自由水和结合水两种。而微生物或生化反应只能利用其自由水能。因此常规的水分含量测定不足以预报食品质量安全。 水活度,简称aw,指食品水分达到平衡状态下,自由水的含量,即系统中水的能量状态标志,近似地可以认为是自由水所占总水分含量的百分比,表示平衡状态下食品中的水与其他物质结合的自由和紧密程度。虽然水含量和水活度都是用来描述水分存在的状态,只有水活度反映食品的稳定性和微生物繁殖的可能性。水是生命之源,自由水含量的多少可以反映出微生物生长的趋势。水活度与食品中微生物生长、生化反应速率、结晶性、溶解性等安全以及功能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相对于温度、pH等因素,水活度是控制食品腐败和确保质量安全最相关的因素。 2)水活度和微生物生长的关系 水活度检测的目的,是解决微生物生长的问题,通过对水活度的检测可以实现对产品安全性的鉴定,也可实现对产品食用安全性做出预警。美国和日本的法规规定,微生物生长受制于最低水活度,高于该aw微生物便开始大量生长。水活度检测70年代就已纳入美国预防性微生物监控,FDA强制规定,库存食品水活度超过0.85就不能上市销售,在日本规定,库存食品水活度超过0.90就不能上市销售。 水活度-稳定性图示 水活度对微生物生长的限值 水活度对致病菌生长的限制 自由水是微生物生长的基础和必要条件。研究证明,反映自由水含量的水活度与黄曲霉菌和沙门氏菌生长呈重要因果关系。如上图所示,当水活度高于0.65时,霉菌开始生长,高于0.91时大多数微生物便开始繁殖。当水活度超过0.70(25℃)时,食品易受黄菌霉素侵染,水活度越高,黄菌霉素的生长也越快,食品的污染程度也越高。水活度还对控制美拉德反应、延缓酶反应和维生素活度产生影响,并且对食品颜色、口味和香味也起决定性作用。 3. 中美食品安全评估体系的区别 水活度概念已成为食品安全预防性控制的关键控制因素,美、日、欧发达国家均已将水活度检测纳入FDA、USDA 法规和GMP、HACCP 体系。 美国在HACCP关键控制点监测系统中明确定义:&ldquo 可通过限制水活度来控制病原体的生长。&rdquo 美国食品与药品监督管理局(FDA)规定:潜在性危险食品是指达到平衡的食品pH大于4.6,水活度大于0.85,此标准可监测预处理是否完全杀死肉毒杆菌。 我们看到,基于水活度体系微生物控制的法规,在美国和日本都是强制性法规,在中国却没有任何强制法规,而是企业自愿引入控制项目。 中国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没有找到关键控制因素,没有找到基于控制水活度体系真正实现控制微生物生长的因果方法。在美国和日本食品中水活度控制都是强制性法规,在中国既很少见到相关学术研究和讨论,也没有相关水活度控制法规标准,基本上处于被疏忽的状态,主要是企业自愿检测。政府只关心最终结果的现象指标,中国只是强制性检测黄菌霉素、肉毒杆菌不能超过。但如果水活度超标,什么时候微生物长出来,只是一个时间的问题,这是非常麻烦的。所以我国政府经常通过抽查来监控,造成食品中不是防腐剂超标,就是微生物超标的两难境地。中国政府在食品安全质量体系出现严重缺失,我们的专家需要重新的思考对国家的食品安全的责任。 4. 微生物生长的关键控制因素是水活度 中国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问题在于,现行微生物指标控制标准受微生物动态发展过程的制约,中国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是建立在以治标为基础上的。我们规定,黄菌霉素不能超过多少、肉毒杆菌不能超过多少,这其实都是长出来以后的数值,关键在于,微生物的生长是持续性的,今天的数值和明天的数值不一样,这样就导致今天检测出来是合格的,明天测出来也许就是不合格的。因为微生物在生长,并且条件不一样生长的速度也不尽相同,很难控制。微生物的生长过程并不能通过检测结果来控制,只要条件存在,微生物的生长就是持续的动态过程。人为可控的关键因素是控制微生物生长的条件。控制微生物的生长条件,才能从根本上保证微生物的含量不超出安全范围。 在一个模糊控制系统内,有很多关键控制因素相互影响,并会影响到最终结果,分析这些控制因素之间的主次关系,一定要找到最关键控制因素,就找到了主要矛盾,以此为基本控制点,纲举则目张,为全面影响和改善系统控制的结果,所以我们怎么在一个动态微生物生长系统里,找到在系统里治本的方法。水活度在食品微生物生长影响因素控制中,是最直接、最基础,最容易的。水活度是微生物生长的关键控制因素,它是问题的关键,是主要矛盾。要从根部把微生物掐死,那就只能是控制水活度。 微生物生长从根本上讲,是由于水活度起基础作用,没有水活度,其他如温度、酸度超标将不产生作用。采用控制水活度的方式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相比控制其他因素的优点是更全面、更节省、更经济,防范于未然。 食品温度、酸度和水分等受很多因素的制约,无法自由控制,既不能改变食品的口味,又不能消毒过分。寻求食品中微生物生长最佳控制方法控制水活度可控制微生物生长,通过加防腐剂的方法来阻断微生物生长的潜在危害非常巨大,要追踪微生物生长的动态,找到微生物生长的源头,即水活度(活性水),进行水的能量控制,通过控制水活度的方法切断微生物生长的源头,才能真正控制微生物的生长。如果中国建立以水活度为强制控制因素,未来就不会出现那么多的防腐剂超标和微生物超标的问题。 5. 防腐剂普遍超标是关键控制因素缺失的必然结果 1)防腐剂和防腐剂过量的危害 防腐剂(preservative),是指天然的或化学合成的物质,加入食品、药品、颜料、生物标本等,可以延迟微生物生长或化学变化引起的腐败。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防腐剂会给接触者带来一定的健康风险或健康损害。食品工业中常用的防腐剂有亚硝酸盐、苯甲酸钠、三梨酸钾、二氧化硫等,防腐剂超标准使用会对人体造成损害,防腐性能越强的防腐剂对于健康的损害也就越大。 中国食品行业面临一个巨大的安全隐患,是防腐剂的过量添加。防腐剂严重超标的问题,刻不容缓,状态非常紧急,如果防腐剂持续超标,儿童智商会收到影响,解决防腐剂超标问题,利国利民。但现实情况是,企业找不到微生物生长的原因,不得不在食品中大量添加防腐剂,抑制微生物的生长。企业通过添加大量防腐剂解决微生物生长,本身就说明中国现行管理体系是失败的。 较三聚氰胺来讲,中国食品安全质量体系存在比三聚氰胺还可怕的问题,即大规模防腐剂超标的问题。三聚氰胺已经引起重视,其作为一种非法添加剂已经被取缔,毕竟乳制品只是菜单中很少的部分,相比牛奶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食用了更多的含防腐剂的各种固体食品。因为防腐剂不会立即让你出现问题,防腐剂对于人体健康的伤害是渐进的,不会在某个时间集中爆发出来。已经有研究证明的是长期食用大量防腐剂,会扰乱人体代谢平衡,而防腐剂的慢性伤害问题,还在研究。可能你长大了,会成为一个低能儿,大脑反应迟钝,身体也不好,发育也不健全,因为防腐剂问题的隐秘性,使得人们对防腐剂的警惕程度大大降低,更使得部分对健康造成潜在危害的防腐剂,作为合法添加剂在食品工业中大量使用。解决防腐剂超标的问题,利国利民,刻不容缓。 2)使用防腐剂的原因 现行食品卫生标准中关于微生物控制指标,是强制性标准并且详细给出了限值,并未就控制微生物生长影响因素等条件作出任何指导性的意见和规定,这是中国食品安全评估体系的根本缺陷。中国食品安全质量体系中,对微生物生长的控制,只测标不测本,即只测肉毒杆菌、黄菌霉素、大肠杆菌等指标,如果微生物超标,就判断不合格,即只把食品安全控制放在显性的表征上来。这种标准建立的基础是不可靠的,也是非常搞笑的。导致的最直接后果是,企业为了产品合格,把具体的品质控制目标就变成了单一的迎合这些标准的要求。食品里面微生物生长是一个长时间的动态发展过程,食品出厂的时候,微生物没有长出来,企业不知道是哪里出了问题,因此为了保险,不得不大量添加防腐剂,目的是抑制微生物生长,延长保质期。于是,防腐剂便作为杀灭细菌微生物的有效制剂而大行其道。 《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严格规定了防腐剂的种类、质量标准和添加剂量,但令人感到十分遗憾和极为担心的是,许多食品生产企业违规、违法乱用、滥用食品防腐剂的现象却十分严重。主要原因是微生物超标的危害是即时性、致命性的,如可能爆发集体性食物中毒事件。而防腐剂对于人体健康的伤害是渐进的,不会在某个时间集中爆发出来。这样使得防腐剂的问题更加隐秘,使得人们对防腐剂的警惕程度大大降低。更使得部分对健康造成潜在危害的防腐剂作为合法添加剂在食品工业中大量使用。生产者在经过利益权衡后,往往会选择增加防腐剂的用量来达到杀灭微生物的目的,这样便可以将致病微生物超标的风险降到最低。而微生物如果超标那么对于食品生产者来说是致命的。如集体性食物中毒事件往往是由于致病微生物造成。 3)防腐剂普遍超标是必然结果 众所周知,通过控制温度、酸度等传统手段来解决微生物生长的问题都不现实,存在着种种弊端。而水活度作为微生物生长控制的关键因素,在中国食品安全体系里没有得到体现,使得企业缺乏水活度控制微生物生长的指导方法,而防腐剂能很好的平衡生产工艺、流通控制、产品口感等各方面的问题,于是在中国食品界出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微生物不超标,防腐剂大量超标。 中国食品中微生物不超标而防腐剂超标的原因是,中国没有水活度的强制标准,食品行业不控制水活度,只单纯依赖防腐剂来控制微生物,不但治标不治本,甚至会因食用过量防腐剂带来更大更长久的身体伤害。区别于中国食品安全体系,欧美日等发达国家都对水活度控制食品生产有指导意见,并实行强制标准。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所规定的食品生产过程良好操作规范(GMP)中明确地把水分活度定义为反应食品安全性的重要指标。在危害分析关键控制点(HACCP)监测系统中明确定义:&ldquo 可通过限制水分活度来控制微生物病原体的生长。&rdquo 例如,在美国规定火腿肠水活度不能超过0.85,而我国火腿肠水活度都是一般都在0.9以上,如果套用发达国家的标准的话,水活度全部超标。可是,食品微生物却没有超标,吃起来味道还行,原因是防腐剂早就过量了。 对于一个食品中诸多微生物控制指标来说,如果只有其中一项防腐剂的含量超出规定,相对这不是一个大问题,两害相权取其轻,许多生产控制成本可以降低,对于食品生产者来讲这也许仅仅是从利益最大化,风险最小化的角度来对这个问题做出的决策,造成防腐剂在国内食品工业中大量滥用。表面上看这是一种不合法也不合乎情理的做法,但是从更深层次的角度来看,这其实是制度的缺失。这是由于国家未将控制微生物生长的关键控制因素即水活度,引入到食品安全风险控制体系中,指导食品企业应用到生产过程,而带来的必然结果。 6. 水活度控制是解决微生物和防腐剂超标一系列问题的关键控制因素 食品安全受多种因素影响和制约,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微生物含量的控制。在微生物宏观控制体系里,涉及一个保质期的问题,牵涉到运输、温度、防腐剂等条件。从动态发展角度来看,微生物的生长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还没长出来时,测这些指标是意义不大的,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条件一旦形成就会迅速长出来的。中国现行的食品安全的标准建立在测试各项微生物含量上,如黄菌霉素、肉毒杆菌、大肠杆菌等,国家指标规定是这项不能超,那项不得检出,问题这是一个不断增长的动态问题,我们要用长远发展的眼光来看,今天可能是合格的,明天可能就是不合格的。所以,给企业带来了很大的困惑。只把食品安全控制放在某一个时间点的显性的表征上来,就给防腐剂添加创造了客观条件。对于厂家来说,微生物今天测达标,明天又长出来了,他也不知道是什么问题造成的,为了保险起见所以就大量添加防腐剂。 如何在宏观控制体系里面,找到关键控制因素,找到阻断微生物生长的方法,围绕这个中心,指导食品加工企业的产品设计,生产过程控制、运输、保管和零售,必须从链条的源头上即开始置入水活度的理念。国家没有指导性的标准方法,企业为了对微生物进行控制,简单的将添加防腐剂作为主要控制方法,我国现行的食品安全控制体系指导思想缺失是造成企业过量添加防腐剂现象的更深层次原因,而不能简单地只从企业上找问题,体系的失败才造成企业大量通过防腐剂解决微生物超标问题,如果我们建立以水活度为控制微生物生长关键控制方法,厂家就不需要加很多防腐剂。防腐剂最多只会作为一个次要的辅助手段,滥用现象将会大大降低。 微生物生长是一个持续的动态发展的过程,要对它进行全程监控,就要找到提供微生物生存条件的源头,也就是活性水,即控制水活度。也就是说,食品安全性不能仅依靠于产品问题的检测, 而是必须在整个生产过程中被控制。控制食品生产的水活度,就等于切断了微生物生长的源头。追本溯源,才能防范于未然,才是最根本,最可靠,最经济的关键控制因素的思路。 中国安全质量体系需要重新思考,需要从根本上找到微生物关键控制因素,即控制水活度。而不是花多少钱,买多贵多好的仪器,重点是买正确的仪器,这个正确的仪器,即在一个复杂动态宏观系统里,能起到关键控制因素的仪器。要注重和完善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HACCP)体系,在微生物控制方面,应当建立水活度的强制标准。如果中国建立以水活度为强制控制因素,未来就不会出现那么多的防腐剂超标和微生物超标的问题。提出关键控制因素的理念,通过水活度的合理控制,我们可以实现加工工艺上的突破,并有效补充传统工艺的不足;可以降低防腐剂的使用,有效降低食品安全风险;可以节约成本、便于检测,让得水活度检测成为一种最方便高效的食品安全风险预警手段。这是一个利国利民的意愿,这是我们对国家和民族的责任。 微生物吃坏你的肚子,防腐剂吃坏你的大脑,请爱护我们的儿童! 监控水活度、杜绝防腐剂 降低微生物风险! 培安公司版权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 生态环境部又发布一项水质指纹溯源方法(征求意见稿)涉三维荧光光谱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规范入河入海排污口水质指纹溯源技术,提升入河入海排污口溯源调查科学化水平,9月14日,生态环境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公开征求国家生态环境标准《入河入海排污口监督管理技术指南 水质指纹溯源方法(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  该标准规定了入河入海排污口水质指纹溯源方法的技术流程、技术要求、结果校核与记录的具体要求。适用于对有排水的入河入海排污口开展溯源,尤其适合于排放混合污水且污染来源不明、溯源难度大的入河入海排污口。标准采用三维荧光光谱仪或者内置三维荧光光谱仪的水质指纹溯源仪进行水质指纹检测。  入河入海排污口溯源主要包括三种方式,即资料溯源、人工排查和技术溯源。技术溯源包括管道检测法、同位素解析法、图谱比对法等。本次公布的标准采用了水质指纹溯源法。水质指纹是指水体中溶解性有机物在特定波长的激发光照射下会发出特定波长的发射光(即荧光),将水样荧光强度以等高线方式投影在以激发光波长和发射光波长为横纵坐标的平面上得到的三维荧光光谱。  水质指纹溯源法具有高选择性、操作简便、试剂耗量少、测量精度高、检测快速等优点,目前可识别包括生活污水、城市雨水、农业面源、养殖废水、印染废水、电子废水、造纸废水和电镀制造废水等 10 余种污染类型的污水。  针对入河入海排污口进行污染溯源,可以确定责任主体,从而落实入河入海排污口整治和管理职责,有效管控污染物入河入海。这对维护流域、海域水生态安全,推动水环境质量改善和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通知原文:关于公开征求国家生态环境标准《入河入海排污口监督管理技术指南 水质指纹溯源方法(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及《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入河入海排污口监督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国办函〔2022〕17号)要求,指导各地开展入河入海排污口溯源,我部组织编制了《入河入海排污口监督管理技术指南 水质指纹溯源方法(征求意见稿)》,现公开征求意见。征求意见稿及其编制说明可登录我部网站(http://www.mee.gov.cn)“意见征集”栏目检索查阅。  各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均可提出意见和建议。有关意见建议请于2023年10月16日前通过信函或电子邮件的方式反馈我部。  联系人:生态环境部海洋生态环境司 吴彤  通信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长安街12号  邮政编码:100006  电话:(010)65645536  传真:(010)65645500  电子邮箱:hysjgec@mee.gov.cn  联系人: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 赵庄明  通信地址: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瑞和路16-18号  邮政编码:510530  电话:18122329667  电子邮箱:zhaozhuangming@scies.org  附件:  1.征求意见单位名单1.pdf  2.入河入海排污口监督管理技术指南 水质指纹溯源方法(征求意见稿)2.pdf  3.《入河入海排污口监督管理技术指南 水质指纹溯源方法(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3.pdf  生态环境部办公厅  2023年9月12日
  • 华大智造基因测序仪为云、贵、内蒙等多地新冠病毒溯源工作提供核心支撑!
    近来,全国多地出现了疫情反弹和零星病例,加之奥密克戎毒株传播快、更隐蔽,与德尔塔病毒交织叠加,让疫情防控形势变得更加严峻复杂,也给疫情防控工作带来了更大的挑战。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基因测序作为疫情溯源的一个重要手段,对疫情防控开展有重要意义。通过对不同的病例进行基因测序,并对基因系列进行比对分析,可以明确传播链条,为病例溯源、流调追踪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持。自疫情暴发初期,华大智造测序平台就积极投身抗疫前线,前后为全球100余个疾控中心及相关单位提供强有力的工具支撑。近日,面对疫情反扑,华大智造多款基因测序仪还成功助力山东、云南、贵州、内蒙古等地完成新冠病毒的鉴定与溯源,为当地疫情防控的顺利开展提供助力。云南瑞丽:MGISEQ-200助力瑞丽成为全省首个具备基因测序能力的县级市据《云报》2月20日报道,瑞丽市疾控中心购入一台基因测序设备,并完成人员配套能力建设,于2月18日投入使用,成为全省首个具备基因测序能力的县级市。此项技术填补了瑞丽市空白,使该市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上了一个新台阶,尤其是为当前应对新冠病毒变异后的疫情防控,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而该疾控中心采购的设备就是华大智造MGISEQ-200基因测序仪。在设备运抵后,瑞丽市疾控中心的专家老师及华大智造的工程师们第一时间对仪器进行了安装与调试,并在曲鹏博士的指引下,使用标准品按规范流程进行现场操作,结果符合要求。目前,测序工作正在有序开展。据瑞丽市疾控中心检验师王静介绍,市疾控中心工作人员可以独立操作设备开展基因测序,一般20到24小时内就能知晓其序列,相较原有流程节省了近一半时间。贵州安顺:MGISEQ-2000基因测序仪高效灵活,助力当地快速完成病毒测序 1月26日贵州安顺发现1例阳性病例,接到报告后,安顺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第一时间做出安排部署,迅速组织专家组开展流行病学调查,随机省、市、区三级激活应急指挥体系。接到通知后,华大智造紧急协调试剂和人员前往贵州省疾控支援测序工作。在华大智造工作人员的协助下,贵州疾控在MGISEQ-2000平台完成测序分析工作,分型结果为奥密克戎毒株。作为一款高准确率、低成本的全能型桌面测序仪,MGISEQ-2000高效灵活的特性为贵州省本次疫情实现快速溯源和防控提供了有力支撑,得到了贵州疾控的高度赞扬。 华大智造MGISEQ-2000高通量基因测序仪内蒙古:MGISEQ-2000RS FAST基因测序仪助力呼和浩特鉴定病毒在本轮疫情防控中,呼和浩特市疾控中心使用了华大智造MGISEQ-2000RS FAST高通量基因测序仪。作为一款高准确率、低成本的全能型桌面测序仪,其高效灵活的特性为呼和浩特市疫情实现快速溯源和防控提供了有力支撑。据了解,华大智造MGISEQ-2000已助力内蒙古完成33例德尔塔变异株的溯源及分析工作。此外,内蒙古巴彦淖尔市、包头、鄂尔多斯及呼和浩特共启动了12套集成式自动化核酸检测移动平台,用于提升当地核酸检测效率。为此,华大智造还派出10名工程师及相关工作人员到场支持。山东聊城:MGISEQ-200助力完成病毒测序 1月23日4时,山东省聊城市高唐县报告1例本土新冠肺炎无症状感染者。接到标本后,聊城市疾控中心基于华大智造MGISEQ-200测序平台连夜奋战开展全基因组测序分析。1月24日凌晨,结果反馈为新冠病毒德尔塔变异株,属于B.1.617.2分支,经省疾控中心对比分析,与近期北京市丰台区新冠疫情病毒序列高度同源。基因序列的测定为病例溯源、流调追踪和形势研判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这也是市疾控中心首次独立完成新冠病毒全基因组测序实战分析。华大智造作为全球范围内少数几家具有自主研发能力并量产临床级测序仪的制造商之一,自疫情发生以来,一直依托其测序平台对病毒进行基因测序,先后为厦门、瑞丽、海口、济南、石家庄等近百家疾控中心和相关机构提供工具支撑,为多地疫情防控工作提供有效依据,全面助力各地新冠病毒鉴定与溯源工作。
  • 云南省:加强高端仪器设备核心器件溯源技术研究
    各州、市人民政府,省直各委、办、厅、局:为贯彻落实国务院《计量发展规划(2021—2035年)》,进一步夯实计量基础,全面提升计量创新能力、服务效能和管理水平,促进云南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结合我省实际,现提出以下意见:一、总体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以推动我省产业关键测量技术创新为方向,以健全和完善量值传递溯源体系为主线,以构建现代先进测量体系为目标,以“创新突破、改革引领,需求牵引、供给提升,政府统筹、市场驱动,协同融合、开放共享”为原则。到2025年,现代先进测量体系初步建立,部分领域计量科技创新力、影响力达到国内先进,计量在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协同推进计量工作的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到2035年,计量科技创新能力大幅提升,产业计量关键技术逐步突破,先进测量体系全面建成,综合实力跻身国内第一梯队,建成满足云南高质量发展需求的现代化计量技术体系和治理体系。二、强化计量基础研究,服务创新驱动发展(一)强化计量基础和前沿技术研究。聚焦绿色能源、绿色铝、绿色硅等全产业链高质量集聚发展,推动计量基础理论研究和前沿技术探索,研究内容纳入各级政府科技计划支持范围。积极参与“量子度量衡”计划,推动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材料、新能源、先进制造和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领域精密测量技术的研究,开展测量不确定度、测量程序与有效性研究。(二)推动计量数字化转型研究。积极推动计量数字化转型,推广应用数字国际单位制,结合云南区位优势推行国际公认的数字校准证书。开展跨行业、跨领域、跨部门计量数据融合、共享和应用研究,开展云南特色产业计量数据中心建设,加强计量数据的溯源性、可信度和安全性研究。在绿色能源、绿色制造、绿色食品、生物医药等领域培育一批计量数据建设应用基地,规范计量数据使用,推动计量数据安全有序流动。(三)加强新型量值传递溯源技术研究。结合云南绿色能源、有色金属、绿色铝硅等产业复杂环境、实时工况环境和极端环境的计量需求,研究新型量值传递溯源技术和方法,解决准确测量问题。开展扁平化量值溯源体系建设,积极参与数字化模拟测量、工业物联、跨尺度测量、复杂系统综合计量等关键技术研究。参与国家标准物质在制备、定值、保存、溯源及量值传递应用新模式等方面的全寿命周期、系统性研究与评价。推动计量标准和标准物质智能化、网络化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四)聚焦关键共性计量技术研究。开展数字化模拟测量、工况环境监测、碳排放在线监测等基础共性计量技术研究,提升在线校准、原位检定、动态测量、远程智能化计量校准技术能力。推动高精度、集成化、微型化、智能化新型传感技术研究,服务计量测试仪器设备核心关键部件和技术升级改造。加强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建设,提升计量新技术、新方法向产业转移的服务能力。(五)营造良好计量科技创新环境。强化综合性、行业性科研院所导向引领作用,建设一批高水平计量测试实验室和计量科技创新基地。充分发挥企业、科研院所和高校等计量优势资源力量,加大产学研用计量科技合作,依托各类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和基地,构建计量、质量、标准、知识产权等联动互通的计量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推动计量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三、强化计量应用,促进重点领域发展(六)服务先进制造与质量提升。建立一批绿色铝硅、有色金属、轨道交通等领域延链补链强链急需的计量标准,着力解决测不了、测不准难题,为产业发展提供全溯源链、全产业链、全寿命周期并具有前瞻性的计量测试服务。建设产业计量中心和计量测试联盟,搭建一站式计量公共服务平台,为产业发展提供全要素的计量服务。积极参与国家工业强基计量支撑计划,发挥计量对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基础材料、基础工艺提质增效服务能力。建立云南省工业计量基础数据库,加强工业制造领域计量检定、校准、测试和检测数据的采集、管理和应用。(七)服务精密制造和高端仪器发展。加强高端仪器设备核心器件溯源技术研究和先进测量仪器及零部件制造。围绕仪器设备质量提升,强化计量在仪器设备研发、设计、试验、生产和使用中的基础保障作用,推动量子芯片、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计量仪器设备中的应用,加快面向智能制造、环境监测、生物医药等领域计量标准、专用计量仪器仪表的研发制造。拓展高端仪器设备评价测量领域和范围,推动关键计量测试设备国产化,促进国产计量测试设备的推广使用。(八)提升航空、航天和高原湖泊计量服务能力。建立完善航空、航天、水领域计量保证与监督体系,推动测量仪器数字化、体系化发展,构建全寿命周期的计量评价体系,补齐关键、特色参数计量测试能力短板,提升仪器装备质量控制水平。健全高原湖泊立体观测、生态预警、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监测等领域计量保障体系。(九)服务智能制造与人工智能发展。积极应对计量融入数字世界以及将计量“数字化”的双重挑战,探索计量服务的数字化转型及其在智能制造、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中的新应用。推动量子芯片、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测量仪器设备中的应用,推进测量仪器设备智能化、网络化、集成化。加快测量数据智能化采集、分析与应用,推进测量设备自动化、数字化改造,建立智慧计量实验室和智能计量管理系统,实现数字化赋能。(十)服务数字云南建设。围绕数字云南建设需求,推动基于协调世界时(UTC)的分布式可靠时间同步技术的数字计量设施建设。开展计量标准和测量仪器数字化转型、智能化改造研究。加大绿色能源、绿色制造等领域关键参数测量技术研究,加强高端仪器设备核心设计、核心器件、核心控制、核心算法和核心溯源技术研究。依托大型国有企业,深化行业数字化转型探索,以推动测量行业公共支撑能力为核心,引导行业数据集聚、共享和应用,强化数据、业务、技术、基础设施深度融合的行业级大数据中心建设。(十一)服务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研究建立云南省碳达峰碳中和计量标准保障体系,开展符合高原环境的碳排放关键计量测试技术研究和应用,建设碳计量标准装置,满足温室气体排放计量监测溯源需求,为温室气体排放可测量、可报告、可核查提供计量支撑。落实碳排放计量审查制度,强化重点排放单位的碳计量要求。建设公共机构低碳计量试点。持续推进重点用能单位能耗在线监测平台建设及应用。健全完善资源环境计量体系,加快能源、水文水资源和环境计量中心建设,推进能耗、水资源、环境监测系统建设。积极参与国家能源资源计量服务示范工程建设,培育壮大能源资源和环境计量服务市场主体。(十二)服务大众健康与安全。加快疾病防控、生物医药、养老领域、医疗器械、可穿戴设备、营养与保健食品等领域计量服务体系建设。完善气象、地质、地震、洪涝干旱、森林草原火灾等自然灾害防御的计量保障体系。加强危险化学品、矿山、建筑施工、地质勘查等安全生产相关计量器具的监督管理。加强交通安全、社会稳定和安全等领域的计量服务体系建设,推进交通监管设备、警用装备、刑事技术产品等计量测试基础设施建设。开展体育设施和器材计量技术研究和测试服务,促进高原特色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十三)服务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围绕全省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城市交通系统、能源资源保障体系、水资源配置网络、新型基础设施等领域重大工程、重要装备、重要运营线路计量需求,加强工程测量、专用设备计量溯源服务能力建设,提高计量服务效能。开展交通一体化综合检测、监测设备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服务智慧交通建设。加强通关口岸的计量保障能力,提升物流效率和安全环保水平。加强新能源汽车电池、充电设施等计量测试技术研究。四、加强计量能力建设,支撑高质量发展(十四)稳步构建新型量值传递溯源体系。面向国际国内网络化、量子化前沿技术,持续加强新型量值传递溯源体系建设。强化量值传递体系的法制保障和基础保障,科学规划标准建设,填补应用领域的量值传递空白,确保体系完整、有效运行。提高技术能力,优化量值溯源网络,提升量值溯源效能。鼓励和推动社会资源参与市场化、竞争性量值溯源技术服务。(十五)加快计量标准建设。围绕我省高质量跨越式发展需求,建立以社会公用计量标准、部门行业计量标准、企事业单位计量标准为主体,层次分明、链条清晰的计量标准基础设施网络,建设一批云南特色产业、重点产业、行业急需的计量标准,加快推进各级各类计量标准技术改造和升级换代,推广嵌入式、芯片级、小型化的计量标准在制造过程的实时在线测量和最佳控制中的应用。(十六)加快标准物质研制应用。鼓励各行业龙头企业、高校、技术机构、科研院所加大对标准物质的研发投入,加强涉及生物医药、食品安全、环境监测等重点领域的标准物质研发技术指导和政策扶持,围绕云南优势产业、高原特色农业、中药材对照药材等重点领域需求,研制一批标准物质,培育一批标准物质研究团队,建设一批标准物质量值核查验证实验室。加强关键共性技术研究,提升标准物质等级和不确定度水平,提高标准物质监管能力。(十七)强化计量技术机构建设。加强统筹协调,深化计量技术机构改革创新发展,加快推进云南省质量技术监督综合技术检验检测基地建设。充分发挥各州、市人民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的积极性,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和公益性计量基础设施建设,打造一批产业计量测试中心、重点实验室,培育一批专业化、社会化、网络化的服务机构,为全省科技创新、产品竞争力提升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计量测试服务。(十八)强化计量人才队伍建设。建立云南省计量专家库,支持科技人员面向南亚东南亚国家开展多层次计量交流合作。依托重大计量科研攻关、重点项目建设,开展计量专业技术人才提升行动,培养一批计量科技人才,引进一批国内外计量顶尖人才,储备一批青年科技人才。落实计量专业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注册计量师职业资格管理、注册计量师职业资格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职称、职业技能等级、职业教育学分银行衔接等制度。鼓励计量技术机构建立首席研究员、首席计量师、首席工程师等聘任制度。(十九)强化企业计量体系建设。强化企业主体责任,发挥产业链龙头企业和专业计量技术服务机构的引领带动作用,推行中小企业计量伙伴计划,全面提升中小微企业计量管理能力。引导企业建立健全计量管理制度和保障体系,鼓励企业通过测量管理体系认证。推行企业计量能力自我声明制度,鼓励工业企业争创计量标杆示范。按照国家激励企业增加计量投入的有关普惠性政策规定,对企业新购置的计量器具,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允许一次性计入当期成本费用,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鼓励社会各方加强对企业计量发展的资金投入和支持。(二十)融入区域计量协调发展。主动融入长江经济带、长江上游四省市、泛珠三角区域计量协同发展体系,深化协同发展,推进计量基础设施共享、计量规范共建、计量结果互认、计量行政许可互通。强化区域计量数据协同应用,力争国家区域计量数据协同应用中心落户云南。加强区域合作,开展区域计量科技创新、技术合作、计量比对、能力验证、技术培训等活动,加大计量技术指导帮扶力度,推动区域计量协调发展。(二十一)推动质量基础设施一体化发展。有机融合计量、标准、检验检测、认证认可等要素资源,提供全链条、全方位、全过程的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综合服务,支撑高质量发展。探索推进测量数据成果标准化,以精准计量推动标准数据和方法的科学验证,通过标准促进计量价值的应用体现。全面规范检验检测、认证认可领域计量溯源性要求。加强各行业领域、重点实验室、科研机构等计量技术规范、标准的分析、运用和共享。深化质量基础设施协同服务,在关键领域形成“计量—标准—检验检测—认证认可”全链条整体技术解决方案。(二十二)推进计量国际交流合作。开展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国家、南亚东南亚国家的计量交流合作,利用澜湄区域国家计量发展协同机制,参与国家间的计量援助和知识传播。参与相关国际计量互认活动,支持建立国际法制计量组织(OIML)证书指定实验室。五、加强计量监督管理,提升计量监管效能(二十三)完善计量监管制度体系。提升计量依法行政水平和现代化治理能力,组织开展对关系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地方计量监管制度的梳理、规范和制修订。严格执行国家强制管理计量器具目录、部门行业专用计量器具目录。健全云南省计量技术规范体系,成立云南省计量专业技术委员会,建立计量技术规范与计量标准建设协调机制,开展计量技术规范制修订、实施和效果评估。(二十四)强化计量监管制度建设。坚持一般监管与重点治理相结合,构建计量监管部门协调联动机制,创新计量监管制度。推动监管重点从管器具向管数据、管行为、管结果的全链条计量监管模式转变,探索实施智能计量器具实时监控、失准更换和监督抽查相结合的新型监管制度。完善计量比对工作机制和管理模式,培育一批承担省级计量比对的主导实验室。开展国家法定计量单位使用监督检查。落实市场主体计量风险管控主体责任,强化计量风险防范意识,快速有效处置计量突发事件。(二十五)强化民生计量监督管理。实施计量惠民工程,加强供水、供电、供气等相关民生计量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保障能力。面向精准医疗、可穿戴设备、体育健身、养老等民生领域,完善相关计量保障体系,夯实高品质生活的计量基础。围绕食品安全、贸易结算、医疗卫生、生态环境等领域的计量监管需求,加强计量器具强制检定能力建设。持续开展民生计量专项监督检查。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计量技术服务向“三农”领域延伸,持续提升乡村计量技术创新和服务供给水平,持续缩小计量领域公共服务的地区差距、城乡差距,助力共同富裕。(二十六)创新智慧计量监管模式。运用区块链、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探索远程监管、移动监管、预警防控等新型监管模式,建立智慧计量监管平台和数据库。鼓励计量技术机构建立智能计量管理系统,探索计量端设备采集数据直接上链,从源头上确保计量数据的真实性。推广智慧计量理念,支持产业计量云建设,推动企业开展计量检测装备的智能化升级改造,提升质量控制和智慧管理水平,服务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建设。(二十七)推进诚信计量分类监管。推进“以经营者自我承诺为主、政府部门推动为辅、社会各界监督为补充”的诚信计量共治。深入开展诚信计量行动,引导经营者参与诚信计量示范活动。强化计量数据归集共享,加强信息公开,建立市场主体计量信用记录,推动计量信用分级分类监管、“双随机、一公开”监督落实。(二十八)加强计量执法体系建设。加强计量执法队伍建设,提升计量执法装备水平,建立健全查处重大计量违法案件快速反应机制和执法联动机制,加强执法协作,提升计量执法效果。加大对制造、销售和使用带有作弊功能计量器具等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严厉打击伪造计量数据、出具虚假计量证书和报告的违法行为,对举报计量违法行为的单位和个人,按照国家和我省有关规定进行奖励。(二十九)促进计量服务市场健康发展。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吸纳各类社会机构参与法制计量工作,构建开放、多元的法制计量格局。培育计量校准、计量测试、产业计量等高技术服务新兴业态,培育和壮大专业化计量技术服务市场,持续满足市场个性化、多样化需求。强化对科研院所、高等院校所属实验室及第三方检验检测机构在用仪器设备的计量溯源性要求,保障科研成果的有效性和测试结果的可信度。六、保障措施(三十)强化组织领导。坚持党对计量工作的全面领导,把党的领导贯穿于意见实施全过程。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计量工作,把计量发展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实施有效衔接,按照任务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具体化要求,扎实抓好意见各项任务的落实。有关部门、行业、企业要结合实际,制定切实有力的措施,确保意见各项任务落实。(三十一)加强政策支持。各级政府要对公益性计量技术机构予以支持,将公益性计量工作所需经费纳入本级预算。加强计量基础设施和计量标准、标准物质、计量数据等国家战略资源能力建设,确保产业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相关的量值传递溯源体系和监管体系有效运行。发展改革、科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部门要会同市场监管部门制定相应的投资、科技和人才保障支持政策,加大对计量技术研究、创新平台建设、成果转化应用的支持力度。积极引导企业加强技术创新,引导社会资金有序参与计量技术、装备研发和应用服务。(三十二)加强文化建设。创新开展计量文化建设和科普宣传引导,开展好世界计量日等主题文化活动,推动计量文化研究、发展计量文化产业,开发计量科普资源,依托市场监管科普基地大力传播计量文化、弘扬“度万物、量天地、衡公平”的计量文化魅力。积极开展计量先进典型的培养和宣传,弘扬新时代计量精神、工匠精神,不断增强广大计量工作者的荣誉感、责任感和使命感。(三十三)加强协调联动。充分发挥计量工作部门联席会议制度作用,建立上下联动、横向协同、跨系统跨部门贯通的工作机制,推进军地协同,形成工作合力。充分发挥学会协会、科研院所、高校等单位的优势和作用,集聚各方资源和力量,共同推动现代先进测量体系建设。(三十四)狠抓工作落实。各级政府、有关部门、技术机构、行业、企业要建立贯彻落实意见的工作机制,省市场监管局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对意见实施情况的跟踪监测,通过第三方评估等形式开展意见实施的中期评估、总结评估,总结推广典型经验做法,及时研究解决工作推进中的问题,重要情况及时报告省人民政府。云南省人民政府2022年7月14日
  • 第三方医检力量加入,传染病溯源预警与智能决策全国重点实验室临床病原体信息中心成立
    为提升我国传染病监测预警和检验检测能力,建立健全多点触发的监测预警体系和机制,2024年8月8日,由传染病溯源预警与智能决策全国重点实验室(简称“全重实验室”)、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简称“北京地坛医院”)、金域医学共同成立的临床病原体信息中心正式揭牌。(配图)传染病溯源预警与智能决策全国重点实验室临床病原体信息中心揭牌成立该中心主要基于第三方医检机构数据,搭建临床病原体信息收集平台,探索基于临床诊断和病原学检测的传染病监测预警溯源新方法、新技术、新思路、新途径,打造新一代传染病病原学监测预警新模式,推进我国多点触发传染病监测预警体系建设,为保障国家和人民的传染病防控安全,作出新的贡献。成立仪式上,金域医学还与全重实验室签署战略协议,在医学大数据、人工智能、生物信息等方面开展深入合作。(配图)金域医学与传染病溯源预警与智能决策全国重点实验室签署战略协议传染病溯源预警与智能决策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徐建国院士,中国疾控中心病毒学首席专家、全重实验室副主任董小平教授;北京地坛医院党委书记潘峰,院长金荣华,副院长杨志云,副院长王凌航,研究员、全重实验室PI孙亚民;金域医学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梁耀铭、高级副总裁于世辉、副总裁程雅婷、李映华等出席,共同见证这一时刻。传染病监测预警体系仍待完善新冠疫情之后,人们对未知病原体引发的可能导致全球大流行的传染病越来越重视,对我国传染病监测溯源和预警体系提出了更高要求。然而,当前传染病监测预警体系仍待完善。孙亚民介绍,在未知病原体和非法定传染病病原体的监测和预警方面,现有监测能力不足,监测关口滞后,监测数据来源单一,以及对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落后等痛点,都亟待解决。2023年底,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推动疾病预防控制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要求加快建立以传染病多渠道监测、风险评估和预测预警为重点的多点触发、反应快速、权威高效的监测预警体系和机制。从政策到技术层面,都需要集结多方力量,进一步完善多渠道监测预警体系。传染病溯源预警与智能决策全国重点实验室临床病原体信息中心的成立,将有力推进中国智慧化、多点触发传染病监测预警体系建设。徐建国院士指出:“临床病原体信息中心的成立,充分体现了医防融合的进展,体现了新发传染病防控关口前移,体现了时代的特征,让我们看到了技术革命、体系发展、概念更新、事业进步的曙光。”临床病原体信息中心将成有力补充据悉,临床病原体信息中心成立后,全重实验室、北京地坛医院、金域医学将分别发挥在未知病原体研究、临床诊疗、传染病检测、快速应对等方面的优势,基于第三方医检机构检测数据,搭建哨点医院联盟,在时间、空间、人群搭建起“三间”分布系统;通过数据标准化和统一化处理,开发监测和预警系统;基于传染病的实时流行特征和临床症状,开发传染病数字化诊疗程序以及大众版的科普程序,进行传染病防治科普,全面推进多点触发传染病监测预警体系建设。信息中心将首先聚焦呼吸道病毒的监测预警,新发呼吸道病原体传染病鉴定,呼吸道病毒与真菌、细菌共检出规律研究,耐药基因的全国分布等方面开展工作。(配图)临床病原体信息中心授牌仪式(徐建国院士为北京地坛医院授牌)(配图)临床病原体信息中心授牌仪式(徐建国院士为金域医学授牌)董小平教授表示:“临床病原体信息中心的成立,一方面满足了国家传染病联防联控的需求;另一方面,也是全重实验室发展的新增长点。庞大的样本数据,将成为我们传染病监测预警和智能决策的强大基础支撑,推动全重实验室实现高质量发展。”北京地坛医院在传染病领域拥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强大的诊疗能力。金荣华表示:“这次三方强强联手,将推动全重实验室的工作向前迈进一大步。未来,我们要一同将临床病原体信息中心打造成为中国传染病溯源预警与智能决策的重要支柱,通过不断创新,推动全重实验室立足中国,惠及世界。”梁耀铭表示:“金域医学拥有海量的感染性疾病检测数据,并搭建起Kingnet细菌耐药网监测平台和呼吸道感染病原体监测分析平台KRIS。借助本次合作机会,希望可以为中国传染病防控事业做更多事情,如发挥出大数据治理的专业能力,携手‘国家级’的专家团队,深度挖掘大数据,探索更紧密的合作方式,为国家公共卫生防控事业贡献力量。”(配图)传染病溯源预警与智能决策全国重点实验室临床病原体信息中心建设研讨会现场金域医学数据要素驱动 助力国家公共卫生防控过去30年间,金域医学早已积极参与到助力公共卫生防控的工作中,充分利用数据、技术、平台和网络的优势,提供优质可靠的“金域方案”。从2009年开始,金域医学承接农村妇女“两癌”筛查任务,而今宫颈癌筛查标本已超1亿例;在慢病监测领域,金域医学服务现已覆盖31个省市区227个监测点;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应急事件方面,金域医学核酸检测服务覆盖了全国31个省市区以及港澳地区。依托积累的大数据,金域医学已形成可供挖掘、应用的小金标数据集、高质量专病库,并利用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进一步赋能临床诊疗和公卫防控。如在宫颈癌防治领域,金域医学通过持续的流程精益化和数智化改造,已形成包括HPV检测、细胞学筛查、组织学和免疫组化的完整宫颈癌筛查实验室服务体系,可从人群筛查预约、个案信息登记、干湿实验检测全流程、报告回传、智能报告解读、阳性召回、筛查结案、上报防控全流程、防控方案决策实现筛查全流程的数据要素赋能。未来,金域医学将继续深挖医学数据价值,通过数据要素驱动,进一步深化与公卫部门、医疗机构、科研部门的协作,帮助医生看好病,帮助人民防好病。
  • 超10亿条观测研究数据为精细化开展污染溯源提供支撑,大气超级站绘出污染“图谱”
    大气颗粒物和臭氧污染来源解析、重污染过程成因分析、扬尘天气颗粒物污染成因分析等,是大气环境综合观测研究站的基础功能。与城市常规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站不同,大气环境综合观测研究站的配置以自动化设备为主,观测参数多样,探测空间更加立体化,可实现多参数、多维度、多污染物的综合观测。因此,大气环境综合观测研究站也被称为大气超级站。近年来,基于生态环境部京津冀及周边大气环境综合观测研究站建设开展,逐步形成了“1+6+3”模式观测网(即“1”: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主站;“6”:廊坊、天津武清、天津、保定、石家庄、邢台;“3”:太原、济南、郑州),所得的大量环境观测数据和研究成果,为不少城市大气环境污染特征评估及成因溯源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大气超级站如何运行?“1+6+3”模式观测网是怎么建成的?记者近日采访了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大气研究所副所长、大气超级站负责人高健。开展8个领域观测研究,积累大量原始数据2007年启动建站,2011年实现自动化运行,十几年来,大气超级站重点针对颗粒物、臭氧、气象等多个观测领域的颗粒物化学成分、物理特征等十余项指标开展长期连续观测,形成各类观测研究数据超10亿条……在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大气所科研楼三层楼顶,记者见到了大气超级站的“真容”。站房面积约200平方米,7个观测室呈纵向一字排列,包括颗粒物质量浓度及气体污染物观测室、在线颗粒物化学成分监测室、颗粒物光学观测室等。此外,近年来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的研究团队还为大气超级站配备了恒温恒湿天平称量室、智能电镜分析室、黑炭光学实验室、传感器研发实验室等,很大程度上提升了超级站的研究能力。高健告诉记者,团队的观测研究内容分为8个领域、10个观测细分方向。例如重污染过程成因、颗粒物来源精细化解析、臭氧生成机制与来源等。记者走进大气成分分析实验室,看到不少仪器正在工作着。这里配有高效液相离子色谱分析仪、总有机碳分析仪、EC/OC分析仪、电感耦合等设备,为了保证大气环境综合观测及样品分析的顺利进行和质量保证,还建成了恒温恒湿天平称量室,可进行稳定的温度和湿度控制,并消除震动、湍流等影响。“京津冀大气颗粒物动态源解析关键影响因子评估与综合验证、华北地区大气氮氧化物非均相化学及其对大气氧化性和区域空气污染的影响、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重污染过程颗粒物动态源解析……”大气超级站的主站于2021年正式通过生态环境部验收,建设期间,高健团队承担和参与了多项国家及部委重大科研项目。高健说:“这些研究成果为精细化开展重污染过程中颗粒物污染溯源提供了重要支撑。”组建“1+6+3”观测网,为大气污染防治提供科技支撑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大气所的西南方向,位于中原地区的河南省郑州市有一座大气超级站子站,它是生态环境部京津冀及周边大气环境综合观测研究站“1+6+3”模式观测网的最远端。“1+6+3”模式观测网是高健团队2014年以来与京津冀及周边典型城市合作建立的,包括北京、天津及河北的多个核心城市,以及山东、河南两省省会。除大气超级站的主站外,天津、济南、石家庄、郑州、太原、廊坊、保定等子站也配有相应的观测硬件设施。谈及它们之间的联系,高健表示:“主站由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投入建设,子站由各省市进行建设,主站与子站是协同合作关系。”正是依托这样“科研+业务”的合作关系,“1+6+3”模式观测网的定位基本成型,即针对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地区(京津冀及周边),立足典型超大城市,建立区域大气环境科学综合观测研究平台。“我们将管理支撑目标分为短期和长期两个方向。短期目标是针对京津冀及周边区域大气重污染过程开展应急溯源,长期目标是对国家重点大气污染成因及防治政策落实效果进行评估。‘十三五’‘十四五’观测的重点是PM2.5,‘十五五’将聚焦PM2.5和臭氧复合污染。”高健说。此外,作为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科普教育基地建设试点站点,主站开展了科普基础设施(楼梯玻璃幕墙)改造、科普展品(主题展板及宣传手册)制作等,共接待参观人员(社区居民、中小学生、国外留学生)达500人次。为了更好地为重点地区PM2.5和臭氧协同控制提供高质量的支撑,今年,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将对大气超级站主站进行升级改造,包括实验楼改造、主站扩建、配套升级等,也将与山东、河南、河北等省级环境监测站开展更大范围的联网合作观测。“下一步,我们将聚焦于业务需求和学术前沿的实验方向设计,继续开展长期、稳定、持续、开放的大气综合观测,为开展区域或城市大气科学研究做好原始数据积累。”高健表示。国内大气超级站快速发展,高质量发展是必行之路大气超级站自动化程度高、观测参数多,具有较强的研究属性。作为大气环境观测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近20年来,随着我国大气污染防治需求和治理力度的加大,各地大气超级站建设得到快速发展。2016年初,高健团队利用调查问卷方式调研了国内的60余个大气超级站,发现这些大气超级站一多半集中建设在我国华北和华东地区。近年来国内省级大气环境综合观测站(等同于大气超级站)或组分站(简化版本的大气超级站)也得到快速发展,例如山东省数量超过15个,河南省数量超过10个。河南、安徽、广东等省份均已建设完成一批包括省级超级站在内的综合观测网(或组分网),多数站点具备超级站规模和能力。目前,我国各地大气超级站建设和运维费用一般来自于省市财政经费,其主要功能是用于开展城市或省内大气污染溯源及成因分析。一些省份逐渐形成了超级站网,在联网观测分析上逐渐具备优势。高健表示,在大气超级站的建设和应用过程中,应进一步完善数据质控和质量管理制度,加强对监测和数据分析人员的培养,规范数据分析流程和方法,逐步建成完善的业务化监测和管理体系。同时加大与高校、研究院所等科研单位合作力度,共同深入挖掘数据价值,让超级站在我国大气污染防治乃至降碳减污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
  • 蓝天 碧水 净土 三大保卫战——石化环境污染物分析及溯源技术进展
    石化产业是能源及化工原料的提供者,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因其高耗能、高污染的特点,相关污染防治工作一直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在炼油化工生产过程,部分物料具有易燃易爆和毒害性质,不可避免地就会产生污染,其中就包括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物污染和噪声污染等,将会对环境造成不利影响。自2014年以来,国家陆续出台了新《环境保护法》、“气十条”、“水十条”、“土十条”及石油炼制工业和石油化学工业污染排放新标准等法律法规,环保政策导向由污染物总量控制转为环境质量改善,对炼化企业环保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气不上天、油不落地、水不乱排、废不乱放、声不扰民”,“清洁、低碳”既是对石化产品的要求,也是对生产过程所提出的要求。炼化企业环境监测对时空性和准确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实验室检测、在线监测及现场快速监测技术都在各石化企业得到了广泛应用,而有条件的石化、化工类工业园区已开展走航监测、网格化监测以及溯源分析等工作。石化行业的相关排放标准有GB 31570-2015石油炼制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31571-2015 石油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5618-2018 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GB 36600-2018 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GB 34330-2017 固体废物鉴别标准-通则,GB 5085.7-2019 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通则,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21)… … ,以及更加严格的地方排放标准,如DB 31/387-2018《上海市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等。环境监测与评价方法废气污染物监测技术及进展炼化企业废气污染物包括SOx、NOx、粉尘、烃类气体、其他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简称VOCs)、恶臭气体等有毒有害气体。目前,SOx、NOx的实验室检测技术和在线监测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包括滴定法、电化学方法及分光光度法等,而VOCs和恶臭气体的检测以气相色谱法(简称GC)、气相色谱质谱法(简称GC-MS)和高相液相色谱法为主,分析技术比较成熟,相关标准比较齐全。气相色谱法是应用最早、最普遍的技术,最初的分析模式为大体积采样和填充柱分析,在后续解决了采样预浓缩(低温)及热解析等预处理技术后,结合不同极性毛细管色谱柱组合的强大分离技术,形成了吸附管采样-热解析-毛细柱分离-GC/MS监测和苏玛罐采样-低温预浓缩-热解析-毛细管分离-GC/MS监测两种分析模式,实现了117种VOCs的准确测定。但该技术具有采样复杂、分析周期长、数据滞后的缺点,较难反映统一监测点位的浓度变化趋势。为了解决目前VOCs传统监测方法获取数据时空代表性不足的问题,在线监测、便携式监测技术已经成为石化行业VOCs现场监测的发展趋势。目前,可用于气体在线监测的分析技术主要包括传感器技术、光谱技术、色谱技术和质谱技术等多种类型,具体的应用模式包括分析小屋和走航监测等。便携式分析仪主要用于应急检测、污染源追踪监测、环保部门执法抽查检测、泄露和敞开面VOCs检测等方面。目前,国内许多检测部门、企业已经逐步配备便携式VOCs分析仪。VOCs的异常排放及精准溯源更是目前炼厂VOCs排放的研究热点之一。水质分析及循环水漏油溯源技术进展石化行业的水质分析方法主要包括重量法、容量法、分光光度法、原子吸收光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离子色谱、电化学法、气相色谱法、高校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质谱法、比色法、生物监测法等。其中钙硬度、碱度、氯化物、硫酸盐和电导率等可以反映水质的腐蚀性和结垢性,铁离子、铜离子可以反映阻垢缓蚀剂的缓蚀性能,浊度和游离氯可以反映循环水系统的物料泄露情况和微生物控制情况等。目前,炼厂水质的常规监测及在线监测技术均比较成熟。那么,当监测指标发生异常时,对异常点位的及时准确溯源就成为了炼厂最为关心的问题。事实上,循环水系统的油料泄漏问题在国内石化行业非常普遍,有泄漏现象的装置达到85%以上。一旦发生油料泄露,会在设备表面形成油膜,不仅大大增加了装置的能耗,也会给炼油装置运行带来安全隐患。如果能及时找到漏油的源头,即精准溯源,将会极大的节约成本。现有的溯源方法并不完善,如下图所示: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简称石科院)基于烃指纹技术开发了智慧循环水溯源专家系统,通过将自行开发的水中油高效样品预处理方法以及烃指纹分析技术(基于气相色谱或气相色谱-质谱技术)相结合,利用智慧循环水溯源软件,可以对循环水中的泄漏物料与炼厂的典型油品烃组成数据库进行匹配,并根据智能算法等技术,自动完成循环水泄露的智能监测和溯源,减少人为主观判断,提高循环水物料泄露源查找方法的自动化水平。该溯源方法具有高灵敏、高智能化的特点,在循环水系统发生泄露早期,即可快速给出泄露位置,避免造成更大的污染和浪费。石化企业循环水油料泄露溯源专家系统固废危废分析技术及进展在目前固体废物减量化、无害化及资源化的国家大政策下,部分城市和炼厂已率先提出固体废物零排放的年度计划,这就要求对现有企业的固体废物进行资源属性、环境属性的全面表征,并对固废进行炼厂正常工况条件的协同处置时,有可能产生的腐蚀和安全风险开发快速的过程控制分析技术。石科院目前已经开发了对含油污泥、石油焦等固体废物的资源属性及部分环境属性的表征技术,如油泥适度预处理耦合造气技术,可实现油泥梯级资源化利用与无害化处置,油泥梯级资源化利用技术路线如下图所示:油泥梯级资源化利用技术路线附: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分析平台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具有的CNAS/CMA认证资质:标准号标准名称 CNAS/CMA认证1HJ639-2012水质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 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法√2HJ605-2011 土壤中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 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法√3HJ741-2015土壤中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 顶空/气相色谱法√4HJ 834-2017 土壤和沉积物 半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 气相色谱-质谱法√5HJ 803-2016 土壤和沉积物 12种金属元素的测定 王水提取-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6HJ 832-2017土壤和沉积物 金属元素总量的消解 微波消解法√7HJ 501-2009水质 总有机碳的测定 燃烧氧化-非分散红外吸收法√… … … √40GB/T 14424-2008 工业循环水中余氯的测定√作者: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钱钦
  • 新规范来了!聚光科技携手自主孵化子公司双谱科技全流程参与《车载水质污染监测溯源系统技术规范》编制
    9月22日,由聚光科技携手自主孵化子公司双谱科技参与编制的团体标准T/AHEPI 0010—2023《车载水质污染监测溯源系统技术规范》发布。该规范由大地安柯(合肥)科技有限公司、浙江双谱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大学、南开大学、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浙江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浙江农林大学、安徽大学、合肥综合性科学中心环境研究院、聚光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安徽中科智慧环境检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共同起草完成。技术规范规定了车载水质污染监测溯源系统的方法原理和测定范围、设备与装置、检测方法和性能指标、实施步骤、溯源流程和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适用于对江河湖库、工业园区、重点水源地等领域开展的应急监测和污染溯源及入河/湖排口精细指纹调查及痕量新型污染物监测。T/AHEPI 0010—2023《车载水质污染监测溯源系统技术规范》水质有机物与重金属特征因子溯源移动实验室双谱科技水质有机物与重金属特征因子溯源移动实验室完全符合技术规范。溯源车基于SPME 前处理技术、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联用技术、水质重金属XRF监测等技术,可以实现水中上千种有机物和四十余种重金属元素的高精度测量。针对不同场景提供合理溯源路线,结合多种溯源算法,追溯污染迁移过程,识别水中污染来源。水质有机物与重金属特征因子溯源移动实验室GC×GC-TOFMS 3000W水中VOCs/SVOC在线监测全二维色谱质谱系统 可实现上千种水中有机物组分分离检测; 超高灵敏度,检出限低至ppt级; 丰富四维图谱信息,指纹特征表征全面,实现精准溯源; 多种进样方式结合,适用于在线、离线、应急等多场景;XRF-3000水质重金属在线监测系统 广谱监测,可同时监测40余种重金属元素; ppb级别检测限,满足地表水Ⅰ类监测需求; 自动标定; 维护简单,无二次污染;SIA-3000常规水质在线分析系统小型模块化、体积小,重量轻,便于运输安装与集成;多种量程可选,实现自动量程切换,适应多变工况需求;连续测量、周期测量、远程触发测量等多测量模式;周期自动清洗、周期自动标准标定,提升仪器可靠性;水质污染溯源分析软件 海量特征污染物排放指纹谱库及质谱信息自建库; 样品信息管控系统,保证样品信息追踪及结果可靠; 高精细指纹匹配及相似性算法,快速摸清污染源头; 水体污染物传输分析,立体展示污染物迁移转化规律;溯源流程溯源流程以“查-测-溯”为重点,依次制定溯源方案、开展溯源分析、呈现溯源结果、校验溯源结果,为“管”提供基础数据和技术支撑。“查”:摸清污染底数,构建基础信息库;“测”:科学合理布点,全面监测污染物;“溯”:融合溯源算法,快速精准溯源;“管”:提供排污名单,协助制定管控策略;溯源案例① 某流域氮磷超标溯源浙江某水质监测站监测到流域断面总磷含量升高。双谱科技根据站点周边污染源整体分布情况,设置采样点位,通过溯源移动实验室进行总磷浓度及有机成分分析,并进行污染溯源。采样点5至采样点1 TP浓度逐渐升高,经水质监测站后降低。其中采样点5至采样点4 TP出现突升。水样中有机物种类数量与TP浓度变化一致。根据有机物二维图谱显示,采样点4、采样点3和采样点1分别出现了TP升高的伴随物质,且物质存在差异,说明这两处分别存在影响TP浓度的排放源。经分析,伴随物质主要为药物合成中间体,对比周边污染源排放信息,锁定影响源为A医药企业及B生物公司。② 某河道死鱼事件应急溯源某医药化工园区周边河道,出现死鱼现象,周边伴有密集浮藻。双谱科技受业主委托出动溯源移动实验室至现场,分别从该河道死鱼点以及其上、下游设点取样,对比指纹差异,分析特征物质,溯源排污单位。对比上、中、下游水质有机指纹图谱发现,在中游(死鱼事件点位)污染物丰度最高,且出现明显指纹。死鱼点及上下游水中有机物分析全二维图谱根据周边企业排污许可信息披露的工艺过程中的原辅料信息,对比非靶向扫描结果,识别到A制药科技有限公司原辅料对三氟甲氧基苯胺在环境样本中检出。对三氟甲氧基苯胺MSDS信息危险性概述-健康危害-急性毒性(经口) 第3级 ;急性毒性(经皮) 第2级 ;皮肤腐蚀/刺激 第2级 ;严重损伤/刺激眼睛 第1级 。关于双谱聚光科技自主孵化子公司双谱科技是一家以产品技术研发为核心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以全二维色谱飞行时间质谱/离子迁移谱技术为特色,专注于解决复杂体系中有机及无机组分高精准检测难题,打造集复杂样品前处理、多维分离、高端检测器和高维数据分析为一体的多维分析技术完全自主研发的高科技公司。在大气光化学、恶臭异味、化工园区、工业过程、食品药品、公共安全、生命健康等领域为客户提供全方位、专业化的科学分析解决方案。
  • 泽铭环境污染源溯源服务
    泽铭环境提供污染源溯源服务苏北某断面10月份连续多日夜间溶解氧骤降,其他数据正常,疑似发生污染事件,该断面位于两地级市交界处,省市地三级环保部门组成联合调查组,采用人工调查和自动站监测试图找到污染源。上海泽铭环境应邀参与在线微型站的建设布放,在该断面上下游以及主要支流布放浮标站和微型站。公司高层高度重视,积极调动内部资源,在一周内建设完成5座微型站并正常运行,测量参数为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流速,一小时一组数据(水质异常时可以设置5-15分钟),为污染源溯源分析提供现场数据支撑。目前水站正常运行一个月,全力以赴捕捉水质异常现象。 针对地方环保机构对辖区河道、水库,湖泊等水质异常,偶发污染事件和水质溯源调查,需要掌握周边河道短到1个月,长至3年的中短期水质实时在线数据。泽铭公司新推出了基于网格化水质在线监测的数据服务业务,机动灵活,快速布设,参数可定制,为环境管理在实时监测、在线预警、污染溯源、减低成本、提升环境预警与溯源方面助力。
  • 《测量结果的溯源性要求》发布
    我要测网讯 近日,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发布“CNAS-CL06 :2014《测量结果的溯源性要求》”。规定该文件自发布之日起至2014年10月31日止,新旧文件可并行使用。自2014年11月1日起,原CNAS-CL06:2011《量值溯源要求》废止。所有申请机构和已获认可机构均应满足CNAS-CL06:2014《测量结果的溯源性要求》,所有认可评审工作均应依据新版文件。 详情如下:   各有关机构、评审员:   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根据ILACP10:2013《ILAC对测量结果的溯源政策》修订了CNAS-CL06:2011《量值溯源要求》,现发布CNAS-CL06:2014《测量结果的溯源性要求》,并于2014年11月1日开始实施。为了保证该文件的顺利实施,以及获准认可实验室及时调整相关工作,确保满足该文件要求,现对新版文件的实施安排如下:   一.该文件自发布之日起至2014年10月31日止,新旧文件可并行使用。   二.自2014年11月1日起,原CNAS-CL06:2011《量值溯源要求》废止。所有申请机构和已获认可机构均应满足CNAS-CL06:2014《测量结果的溯源性要求》,所有认可评审工作均应依据新版文件。   三.相关机构的测量设备当前的校准有效期到期日在2014年11月1日之后的,如果溯源机构及证书内容不满足该文件要求,各机构无需提前新文件要求重新校准,可在到期时再按CNAS-CL06:2014《测量结果的溯源性要求》实施校准。相关机构的测量设备在2014年11月1日之后校准的,均应符合CNAS-CL06:2014《测量结果的溯源性要求》。   四.各机构应在2014年11月1日之前,按CNAS-CL06:2014要求完成对合格校准服务供应方的评价,并对没有报告测量不确定度的溯源证书(如检定证书)中的测量结果进行不确定度的评估。   实施中如有疑问,请联系CNAS秘书处,联系人:   林志国,电话:010-67105261,邮箱:Linzg@cnas.org.cn   二〇一四年四月一日 附件:CNAS-CL06 :2014《测量结果的溯源性要求》
  • 美国HunterLab色差仪中国地区保养、溯源、维修服务通知
    上海韵鼎国际贸易有限公司是美国HunterLab颜色管理公司中国地区战略合作伙伴,多名硬件及应用工程师均经过HunterLab培训和严格考核,拥有资格证书,可以对中国区客户提供颜色培训、色差仪维修、测色仪保养、色差仪数据溯源及计量等高端服务,也是HunterLab品牌在中国地区具有此资格和能力的合作商。 韵鼎公司提供12块国际标准颜色板,并为客户提供每年数据溯源服务,确保客户色差仪颜色测量时的稳定性和标准性。 网络上有很多宣传,但很多HunterLab的二级代理合作商不具备服务能力,HunterLab不推荐不专业的服务,以保证用户的使用体验。 服务热线:021-61455227,021-61455221,021-61455226 HunterLab专业工程师将为您提供专业、快捷、便宜的服务,如您遇到HunterLab色差仪、测色仪等使用中的任何问题,请立即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帮您解决问题。
  • 大气污染小尺度溯源,助力园区智慧化管理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工业企业呈现明显的集聚态势,各类工业园区和工业集聚区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但许多工业园区存在前期规划不合理、监管措施不到位、污染底数不清、企业有组织/无组织排放成分不明等问题,导致周边民众信访投诉不断,民众对化工园区抵触情绪较大。据统计,在江苏省各类环境信访投诉中,与化工企业和园区污染有关的高达30%。园区的大气污染不仅危害人体健康,影响政府与民众的互信关系,威胁社会稳定,而且极大程度上制约了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作为园区管理者,受约于大气输送的流动性与复杂性,难以判断污染来源,实现精细化管理。因此摸清园区污染源、大气环境现状与潜在环境风险底数,建立园区全覆盖式大气“污染地图”,实现大气污染实时监管,科学监测追根溯源,化工废气靶向治理,仍然是化工园区废气污染防治的重要工作。聚光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聚光科技”)引入先进自动化、信息化技术与智慧化管理模式,建立了一整套片区化、立体化的大气污染物在线监测预警系统,致力于解决工业园区大气污染小尺度溯源。针对工业园区内污染浓度分布进行实时监测,提供污染源分析报告和污染预警,可有效控制环境污染、降低监管难度、获取排放状况和规律、了解环境质量及变化趋势、预防突发环境污染事件、降低潜在环境风险。同时融合平台运行与日常理工作,实现园区“动态感知——问题发现——原因分析——问题处理 ”的闭环、高效管理目标。聚光科技所推出的大气污染溯源系统核心是一个基于排放和气象场的反算模型。该模型调取了地形参数和监测站数据、运用风场模型和流体力学的方法、基于溯源时段的污染源数据(如位置、高度、点源/线源/面源/体源、有组织/无组织、日常排放强度等),通过先进的技术分析手段快速识别出园区污染企业,对该污染企业进行有效管控,改善园区环境质量,降低恶臭投诉、污染突发事故及社会压力,建立公众与政府之间良好的互信关系,为人居环境安全与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保障。同时,也可为应对工业园区污染突发事件、工业园区规划、工业园区环境评估等提供技术支撑,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大气污染小尺度溯源解决方案通过“三步工作法”实现污染溯源,即“摸底布站、建模设值、溯源排查”。(一)摸底布站。首先通过查阅资料、现场勘查和实际检测对园区的污染情况进行摸底,建立园区“一企一档”。其次组织开展调研、考察和专家论证,在园区敏感点或企业边界布设监测站和气象站,确定子站数量和位置,建立园区立体监测网。(二)建模设值。建立溯源模型,通过对监测子站的数据园区地形地貌、企业基础信息等进行匹配和计算,能初判预警数据的排放源。通过仪器的试运行,针对园区内各污染因子设定对应的预警阈值,构建园区多级预警体系,自动触发大气污染溯源系统。(三)溯源排查。当某一站点或某一地区出现超标或投诉时,可触发平台端大气污染溯源系统对园区企业及站点的监测数据进行先进的数据分析,得出可疑企业名单。管理人员可对可疑名单进行现场确认与排查,最终锁定污染来源,要求企业治理整改,形成问题闭环。大气污染小尺度溯源已在江苏如东和安徽东至项目上有了具体应用。江苏如东沿海经济开发区管理平台监管了园区内70多家企业,建立了“自动化、智能化、立体化”的环境监测监控网络,基于监测数据的大数据分析,构建了园区综合决策平台,包括大气污染溯源系统、企业信用评价系统等,全面提升园区了智慧化管理效率,实现了污染靶向治理。
  • 磁矩的量值溯源标定研究取得突破
    磁矩,是磁铁或载流体提供磁场能力的一种度量,得自其中所有闭合电流与回路面积相乘并矢量求和。关注和应用好磁矩,事关我们手机中的时钟更加精准(让原子钟的磁矩不受干扰),事关我们更早且更加清晰的看到体内发生的病变(核磁共振成像),事关我们用上更加绿色高效的电动车与发电机(高性能稀土永磁电机),事关我们从源头获知太阳与地球的演化规律并对灾害进行预测与防范(行星磁天气)……。由于未发现直接关联频标的量子效应,磁矩未被2019年颁布的新国际单位制列入量子基准序列,而且世界现行的磁性测量设备中参考的磁矩标准仍然完全依赖于镍球等实物。为了建立跟磁矩的重要性相匹配的计量手段,解决实物磁矩标准随温度、压力等环境影响的固有问题,一方面继续探索让磁矩关联频标的量子效应;另一方面应当尽快建立磁矩跟频标基准的间接关联。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振动样品磁强计(VSM)被开发并广泛用于研究物质磁性,尤其是尺寸形态受限材料的基本磁性,与磁天平和超导量子干涉仪(SQUID)等设备相比,VSM在磁矩测量范围、操作方便性和环境兼容性方面具有巨大优势,故而已成为表征磁性材料特性的标准仪器,其测量的精准度和可靠性提高对于磁性材料产业升级至关重要。美国国家技术研究所(NIST)曾引入比较法和斜率法两种不确定度约为0.5%的VSM校准方法,比较法使用标准镍球等实物的饱和磁矩点作为参考对象来标定设备磁矩;斜率法使用磁导率2000以上磁性材料,通过磁矩与磁场的线性依赖曲线实现磁矩和外部磁场的关联标定。原则上VSM也可以在没有标准参考的情况下运用非线性探测线圈的结构系数进行校准,然而除了无法溯源以及线圈系统的制造和组装过程偏离理想设计之外,内标非线性检测线圈的均匀鞍区比标准VSM小得多,对样品位置和振幅敏感也导致较大的不确定性。美国材料测试标准委员会(ASTM)等组织也曾经建议过使用线圈进行宽范围磁矩的标定,但标定不确定度以及如何准确溯源到量子基准,并未清晰描述。因此,宽范围、高精准度且不依赖于实物可独立溯源的磁矩标定是VSM计量校准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北京凝聚态物理国家研究中心磁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长期围绕我国稀土磁性材料产业升级过程中对测量设备的迫切需求,致力于提升材料磁性测量的精准度和一致性,同时攻克磁矩不能量子溯源等基础难题。公共技术组陆俊副主任工程师长期从事精密磁性测量研究,运用高灵敏与大鞍区的振动样品磁强计探测线圈阵列的研发、锁相放大器等关键技术积累,与M03组许志一副主任工程师以及计量院张志高与贺建高工合作,在部件完全国产的振动样品磁强计中,磁矩量通过电流线圈进行量子溯源。为了实现首次建立磁矩测量与计量通往量子基准的路径,让磁矩量不依赖于线圈的材质、匝数、温度与磁场的环境影响,线圈绕组匝面积和直流电流分别使用磁通计和量子电流标准进行原位标定;磁通计分别通过伏秒发生器和核磁共振(NMR)对磁通量和磁场进行标定,从而容易地溯源到量子基准;此外,电流磁矩的标定以电流差值引起磁矩变化作为依据,原位扣除掉材质等背景影响,以避免线圈材质磁性及外场对静态磁矩的影响。为了确保大范围磁矩标定的稳定性和复现性,一方面要绕制尺寸较小同时载流能力较大的磁矩线圈,更重要的是设计并实现专门用于量子溯源标定的VSM探测线圈阵列。国内外商用的VSM的通常1%均匀区范围不超过2毫米,远不能满足让磁矩线圈获得跟NIST镍球标准可比拟的精准度,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前述利用电流磁矩线圈进行量子溯源难题的解决。碰巧,陆俊对于VSM探测线圈系统的设计已有多年的研究积累,他根据互易原理设计并系统优化四线圈VSM探测阵列,从Biot-Sarvart定理出发逐层建构线圈阵列的灵敏度因子对应的磁场梯度分布仿真平台。通过分析检测线圈的结构和配置中的五个主要参数:主直径、垂直间距、水平间距、径向绕组数和绕层数,寻求出逐步收敛的方式优化多参数,实现纵向8毫米内0.1%不均匀度的鞍区设计指标。通过线圈磁矩标定系统的设计制作调试与在VSM中反复验证,陆俊与张志高、许志一、以及贺建合作,将0.3%不确定的鞍区尺度提高到8毫米,使得磁矩微线圈以低不确定度标定,最终实现磁矩计量在宏观磁性测量设备中的突破:设计并验证可溯源到量子基准的磁矩线圈不仅能在四个数量级范围内进行标定,不受外加磁场变化与温度波动干扰,而且在2.5~3.7微安平方米之间的精准度达到0.3%(优于不确定度为0.5%的NIST镍球标准),在计量标准源头解除我国磁性测量设备对国外的依赖,且有助于国际磁性测量标准的改进。国际单位制的变迁反映人类认知客观世界的整体水平的逐步提升,磁矩在电磁量纲体系中仍然处于短板地位,一定程度上制约着电磁学的总体认知。为了深入磁矩的测量,磁学实验室将继续发挥自身基础研究的职责优势,跟国内外同仁一道,进一步通过系统降低测量不确定度来提高磁矩量子溯源的水平,同时不断探索直接关联宏观效应与微观磁矩的量子效应。宽范围磁矩溯源量子基准的标定研究,应用于振动样品磁强计的详细进展,近期发表于IEEE仪器与测量专刊【IEEE Transactions on Instrumentation and Measurement 71 (2022) 1006009】。本工作的资助先后获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51327806、12174425)、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批准号:2018009)、中国科学院重点研究计划项目(批准号:ZDRW-CN-2021-3)、以及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批准号:2018YFF0212603、2021YFF0701000)。图1 运用电流量子溯源的磁矩线圈在振动样品磁强计中进行磁矩标定的仪器结构图图2 振动样品磁矩探测线圈阵列的多参数系统设计与优化过程分析数据曲线图集图3 经磁场梯度均匀性优化的探测线圈阵列,鞍区内灵敏度分布仿真图图4 振动样品磁强计中用磁矩线圈标定的量子溯源路径示意图图5 实测的均匀区范围以及磁矩测量准确性随振动幅度依赖曲线图6 量子溯源标定线圈的磁矩稳定性曲线图7 量子溯源标定线圈的磁矩量值跨四个数量级准确性以及跟NIST现有标准性能对照曲线
  • 国内首套可溯源计量型扫描电子显微镜研制成功
    日前,电工研究所联合中国计量科学院、国家纳米科学技术中心共同研制成功国内首套可溯源计量型扫描电子显微镜。  电工所在高分辨力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的基础上,加装激光干涉仪测距的纳米级高精度位移台, 并提出了采用步进扫描代替传统电子束扫描的图像获取的创新方法。该方法可直接关联图像扫描与激光干涉仪的位置测量,实现对样品纳米结构扫描成像的量值溯源,有效减少电子束扫描成像过程中放大倍率波动和扫描线圈非线性特征在纳米尺度测量中产生的误差,从而实现对样品纳米结构的溯源测量。  该设备的研制成功对我国纳米尺度计量标准的制定、扫描电子显微镜及其它纳米尺寸测量仪器的校准、纳米标样和标物的校准、参与国际长度比对等方面将起到重要作用。  可溯源计量型扫描电子显微镜  1um二氧化硅微球成像图
  • 病毒溯源,笼罩在“德特里克堡”上的疑云
    一段时间以来,美国政客不断借溯源问题搞政治操弄,对美国自身早期病例和生物实验室的重重疑云避而不谈。目前,已经有很多线索显示,新冠病毒可能在2019年年底之前已在美国多地出现。多国媒体、专家等纷纷表示,美方应拿出透明、负责态度,公布并检测早期病例数据,允许国际社会彻查德特里克堡和美国在海外200多个生物实验室。 “究竟有多少人被误认为流感或肺炎患者,而实际是新冠病毒感染者?”  2019年下半年以来,美国的一些公共卫生事件疑点重重。据多家美国媒体报道,美国威斯康星州2019年7月大规模暴发“电子烟肺炎”并席卷多州,患者肺部CT部分区域呈现团状模糊的白色,呈现“大白肺”状态,与新冠肺炎症状极其相似。英国广播公司2019年9月称之为“美国电子烟肺病潮”,“病人症状包括咳嗽、气喘、疲倦,部分人曾经呕吐或腹泻”。  2019年7月,弗吉尼亚州发生不明原因呼吸系统疾病,靠近马里兰州德特里克堡生物实验室的两家养老院出现不明原因导致肺炎的呼吸道疾病。2019年9月,马里兰州报告称“电子烟肺炎”患者病例数增加了一倍。  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报告说,自2019年7月开始,已有2807人感染“电子烟肺炎”,死亡68例。高烧、干咳、呼吸困难、全身无力、磨玻璃状“白肺”影像——医生对病人的描述与新冠肺炎症状几无差别,且致病原因未知。但2020年2月份新冠肺炎开始流行后,疾控中心就停止了对“电子烟肺炎”相关数据的统计。另据美国媒体报道,2019年7月,弗吉尼亚州一家养老院曾经出现症状与新冠肺炎高度相似的“呼吸系统疾病暴发”。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报道称,“电子烟肺炎”是新冠肺炎疫情之前“美国的关键公共卫生危机”,“然后我们停止讨论这件事”。据估计,美国2019年冬季至少有3200万流感病例。生物学领域著名研究机构斯克里普斯研究所的遗传学家埃里克托波尔2020年4月接受媒体采访时质疑:“究竟有多少人被误认为流感或肺炎患者,而实际是新冠病毒感染者?”  “美国很可能更早就出现了罕见的零星病例”  关于美国疫情早期病例数据的疑问也有很多。美国官方数据显示,美国2020年1月21日报告首例新冠肺炎病例,2020年2月29日报告首例新冠肺炎死亡病例。  美国《棕榈滩邮报》和《迈阿密先锋报》日前披露说,佛罗里达州卫生部网站曾发布当地2020年1月和2月出现新冠肺炎症状或新冠病毒检测结果为阳性的171名患者数据,然而这些数据于2020年5月4日晚被删除,后来该州卫生部发现删除数据导致病例号中断,又不得不恢复相关数据。  美国疾控中心研究人员2020年11月在美国《临床传染病》杂志上报告说,他们检测了美国红十字会2019年12月13日至2020年1月17日期间采集的7389份血液样本,结果发现其中106份含有新冠病毒抗体。美国疾控中心呼吸道病毒免疫学团队首席研究员娜塔莉索恩伯格表示,这些研究前后一致,“美国很可能更早就出现了罕见的零星病例”。  美国《华尔街日报》报道称,血液样本显示,美国5个州出现新冠肺炎的时间比人们之前了解的要早,有人在2019年12月就已感染这种病毒。有媒体报道称,这一检测结果出来后,美国政府高官以“干扰对华溯源工作,对美国国家安全不利”为由叫停该溯源调查项目,封存了2020年1月2日以前的血液样本,不再检测。  “国际社会必须了解真相”  连日来,多国专家和媒体纷纷发声,支持对美国、对德特里克堡生物实验室进行溯源调查。该实验室曾是美国陆军传染病医学研究所的一个站点,于2019年7月突然关闭。报告显示,这个特殊的实验室储存了各种致命病毒,如埃博拉、天花、非典、中东呼吸综合征和新型冠状病毒等。  菲律宾—金砖国家战略研究所等多家机构近日联合举办线上论坛暨《种族主义病毒无疫苗可用》新书发布会。多名学者就新冠病毒溯源问题发起网络联名请愿,呼吁国际社会扩大调查范围,尤其应调查美军德特里克堡生物实验室。目前网上签名请愿仍在开展,引发各界广泛关注。  请愿发起人之一、曾任菲律宾驻美国大使馆新闻官的帕格利纳万发布新书《种族主义病毒无疫苗可用》。帕格利纳万表示,各国应当以科学态度对待疫情相关议题,而不是施加政治干预。另一名请愿发起人、菲律宾专栏作家劳拉尔表示,由世界卫生组织牵头的新冠病毒溯源应当扩大调查范围,纳入德特里克堡生物实验室。很多与会者表示,美国应开放德特里克堡生物实验室调查,回应世界对病毒溯源真相的强烈诉求。  活动发起的网上请愿书表示,德特里克堡生物实验室至今仍是世卫组织专家不能忽视的一个谜,种种迹象表明该实验室“非常危险”。菲律宾网友评论称,“美国甩锅武汉实验室,就是为了分散人们对德特里克堡的注意力”“美国不择手段拒绝世卫组织调查,就是怕更多的黑暗秘密暴露”“国际社会必须了解真相”。  南非民主独立党主席、开普敦市议员安瓦尔亚当斯日前在当地主流媒体《星报》等发表评论文章,批评美国部分人将新冠病毒溯源政治化,并认为世卫组织应考虑对美国德特里克堡生物实验室进行溯源调查。  俄罗斯《劳动报》评论员米哈伊尔莫罗佐夫日前在俄自由媒体网发表文章指出,一些美国病毒学家和官员曾多次承认,在中国出现疫情之前,美国已有新冠肺炎死亡病例,但该情况没有得到足够重视。世卫组织专家组应前往美军德特里克堡和美方遍布全球的生物实验室展开调查。
  • 蔬菜戒毒 要建立溯源制度
    “毒豇豆”的背后是农药使用监控的缺失和种植模式的落后,这需要施行更严格的药品监管和建立蔬菜溯源标识制度   ■资料链接   一、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农药(23种)   六六六,滴滴涕,毒杀芬,二溴氯丙烷,杀虫脒,二溴乙烷,除草醚,艾氏剂,狄氏剂,汞制剂,砷、铅类,敌枯双,氟乙酰胺,甘氟,毒鼠强,氟乙酸钠,毒鼠硅,甲胺磷,甲基对硫磷,对硫磷,久效磷,磷胺。   二、在蔬菜、果树、茶叶、中草药材上不得使用和限制使用的农药(19种)   禁止氧乐果在甘蓝上使用 禁止三氯杀螨醇和氰戊菊酯在茶树上使用 禁止丁酰肼(比久)在花生上使用 禁止特丁硫磷在甘蔗上使用 禁止甲拌磷,甲基异柳磷,特丁硫磷,甲基硫环磷,治螟磷,内吸磷,克百威,涕灭威,灭线磷,硫环磷,蝇毒磷,地虫硫磷,氯唑磷,苯线磷在蔬菜、果树、茶叶、中草药材上使用。   农药监管缺失   “蔬菜产区一定要加强对农药销售的管理。否则很容易殃及无辜,‘一粒老鼠屎,坏了一锅粥’。”广东农村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员、长期研究蔬菜问题的华南农业大学教授陈日远说。“毒豇豆”事件所暴露的恰是在中国蔬菜产区的两大问题———农药使用监控的缺失和种植模式的落后。   近几年,虽然农业部屡屡公布禁用农药名单,然而据陈日远透露,一些农药厂家为了保证销量和杀虫效果,往往在正规杀虫农药中添加高毒农药成分。   浙江湖州的一位农资站人士证实,为抵消害虫对农药的抗药性,在中低毒农药中添加少量高毒农药,在业内早已是公开的秘密。由于添加后农药往往更好,更受到农民欢迎。“可怕的是,在很多地方,禁用农药项目检测根本不做。”杭州市农业局的一位人士坦承。在杭州市农业局多年的抽检中,每个月都会检出农药残留。   杭州市农业局公布的检测结果显示,去年12月和今年1月,就曾检出克百威残留超标的长豇豆和氧乐果农药残留超标的四季豆。因此,近年该局的蔬菜类53项农药检测项目中,就包括了水胺硫磷、氧乐果、克百威等禁用高毒农药。“食品领域屡屡出现禁用药问题,根源正在于药品监管不到位。”中国工程院院士雷霁霖此前在接受南方周末记者采访时说。禁药被禁用后仍有人能拿到,恰恰说明药品管制环节出现问题。   不过,负责药品管制的食品药品监督局和农业局的人士抱怨,很多蔬菜使用的禁用高毒农药,仅仅在蔬菜生产领域被禁用,并未被禁止在市场上流通。限用农药可合法生产、销售,农户在市场上就很容易购买到。   加之,老百姓要的是“又要便宜,又要有效,使用方便”的农药,替代物无法符合这个要求,禁用药刚好符合。   雷霁霖以导致当年“多宝鱼”危机的防鱼类细菌病的禁用药氯霉素为例,他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对普通的养殖户而言,氯霉素比它的替代物氟苯尼考的吸引力大得多。原因是,后者“虽然见效快,但反复性强”。而氯霉素的原粉批发价只有每斤100元,而氟苯尼考则为800元。   杭州市农业局的人士说,农业部门能做的主要是宣传、培训,对一些大的基地,尚有能力进行突击检查,但要想掌控成千上万个体农户,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建立溯源制度   目前,要完成监控,确实比较困难。首先是多头管理,并无统一的专业部门管理蔬菜,“相互之间只会踢足球,不会打篮球”。   按照现有的检测流程,在农产品(15.12,-1.07,-6.61%)进入流通批发市场前,主要由农业局负责抽检,进入农贸市场,则由工商负责,进入超市,则由质检负责。这意味着农产品从田头到餐桌,至少要经过三部门的检测。   杭州市农贸市场专业委员会会长金长认为,不管哪里生产的蔬菜,生产地抽检和目的地销售前再抽检,并不难做到。而现在,往往农药残留在农贸市场和超市环节才被检出。金担任总经理的杭州古荡农贸市场,是中国工商总局确定的少数示范农贸市场。   陈日远指出,虽然市场监管这几年一直在加强,“但既然叫抽检,就会有漏检”。他说,靠抽检来监控农药超标实际上只能起到一个市场准入门槛的作用,更重要是给货源地以警示。“要根本杜绝,在于源头控制。”陈日远建议,在菜区施行基地化或合作社方式,把农户整合起来,“统一生产、统一技术”。过去分散型的农户生产模式最重要就是无法明确责任。“要将毒害处理在萌芽状态,必须建立起蔬菜溯源制度。”金长建议,溯源制度可以追溯到蔬菜产自哪个村,哪个大棚,甚至知晓所用化肥、农药以及种子来源。   事实上,早在2004年11月,浙江省农业厅就曾推出“浙江食用农副产品质量安全信息系统平台”,内销的部分产品被贴上了质量安全信息条形码。顾客购买时,只需在超市的多媒体信息查询机上扫描,这株菜的生产单位、产地、加工地、认证信息、药物残留等各种信息,均会出现在屏幕上。   这即要求种植中必须“统一购药、统一配药、统一施放”。农药来源、稀释浓度、何时集中喷洒,这些信息都被要求一一记录在案。   陈日远亦赞成建立蔬菜溯源标识制度。“农户要进入市场,都要有溯源标识。一旦发现违规生产者,则可借鉴美国等国经验,对其进行巨额罚款和规定时间内产品不许上市等惩罚。”
  • 走、测、绘、管四位一体 雪迪龙大气VOCs溯源走航 助力城市打好臭氧污染治理攻坚战
    p strong   一、行业背景 /strong /p p   挥发性有机物(VOCs)来源广泛,是臭氧和二次有机气溶胶(SOA)的重要前驱物,其中一些组分因对人体健康存在潜在威胁,进而越来越受到的国家关注。《“十三五”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防治工作方案》、《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控制标准》等文件的相继发布也对VOCs监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p p   相比于传统固定式VOCs监测过程繁琐、分析周期长,走航监测可以快速采集区域内VOCs组分,实现边行驶、边监测、边反馈,短时间内完成多组分混合气体的分析监测,快速建立区域大气VOCs污染时空“画像”,锁定重点污染源,为建立臭氧的精细化管控和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精准施策提供科学有力的技术支撑。《2020年挥发性有机物治理攻坚方案》更是明确要求运用VOCs走航监测监侦手段,提高执法能力和效率,特别是在石化、化工类园区分析企业VOCs组分构成、识别特征物质、推动建立监测预警监控体系方面要求开展走航监测。 /p p strong   二、大气VOCs溯源走航监测解决方案 /strong /p p   雪迪龙大气VOCs溯源走航监测解决方案针对当前环境突出问题,对走航车进行科学合理的改装及设备配置,配备可秒级出数的核心设备PTR-TOF质子转移反应飞行时间质谱仪,结合大气VOCs溯源走航监测平台及大气VOCs溯源走航监测服务,实现城市环境空气VOCs组分溯源走航监测、污染调查与臭氧成因分析、国控站/敏感点/污染源等点位周边环境大气VOCs溯源走航监测等。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11/uepic/7f00cf35-920b-4867-9c7a-68e4dc660330.jpg" title=" 1.png" alt=" 1.png" /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2.1 大气VOCs溯源走航监测车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雪迪龙PTR-TOF质子转移反应飞行时间质谱仪是通过将质子转移离子源和飞行时间质谱结合在一起,能对痕量挥发性有机物(VOCs/SVOCs)实现在线监测的新兴技术,可在数秒内对pptv量级的VOCs/SVOCs进行定性定量,具有响应速度快、无需前处理、灵敏度高和检出限低等优点,非常适合作为核心设备置放于走航车上进行VOCs溯源。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11/uepic/339cf5a1-b21a-49e7-8eb9-741401ae11e1.jpg" title=" 2.png" alt=" 2.pn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strong PTR-TOF 质子转移反应飞行时间质谱仪 /strong /span /p p strong 设备特点: /strong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1.高灵敏度,检出限低至pptv量级,可检测痕量污染物;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2.响应速度快,可在一秒内快速甄别污染物;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3.无需前处理、灵敏度高、检出限低;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4.高质量分辨率(FWHM≥4000M/ΔM),准确识别化学组分;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5.高质量精度和稳定性,综合质量精度优于0.0025amu,减少误判; /p p   MCS-900V 大气VOCs溯源走航监测基于机动车平台与质子转移反应飞行时间质谱监测等快速分析技术,可在走航过程中快速分析环境空气中存在的PAMS、TO15、OVOCs、硫醇、有机胺、有机酸等组分,结合臭氧、氮氧化物监测技术可进一步分析臭氧成因与二次气溶胶生成潜势,也可根据客户要求定制监测车配置与监测因子。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11/uepic/dc3083c5-a647-4073-a530-f6270f24431c.jpg" title=" 3.png" alt=" 3.png" / /p p strong 产品特点: /strong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1. 齐全的配置:结合质谱、色谱、光学、传感器等多种先进的分析技术,可满足走航与驻车等多种应用需求;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2. 广泛的监测:质子转移反应飞行时间质谱仪可秒级分析上百种VOCs组分,高效侦察高污染区域;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3. 强大的分析:基于功能强大的走航数据分析平台,在臭氧前驱物监测数据基础上可进行臭氧成因分析、臭氧生成潜势分析、甄别臭氧控制的关键前驱物、计算二次有机气溶胶生成潜势,甄别二次有机气溶胶控制的关键前驱物; /p p   2.2 大气VOCs溯源走航监测平台 /p p   雪迪龙大气VOCs溯源走航监测平台包括车载分析软件、数据接收存储系统、GIS、展示系统、数据深度分析模型、大数据分析系统(根据实现目标配置)等,可进行实时/历史走航轨迹分析、VOCs组分分析、污染特征指纹识别及来源分析、臭氧敏感性分析、臭氧生成潜势分析、二次有机气溶胶生成潜势分析、气象研判分析等。可将VOCs、空气站、恶臭、微型站等异源数据展示在一张图上。 /p p strong 污染特征指纹识别及来源分析: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11/uepic/95d0c30f-fed4-4097-821e-9949be5b07f5.jpg" title=" 4.png" alt=" 4.pn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生成指纹图谱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11/uepic/24a35b64-eb86-4155-be14-7b4539078ea1.jpg" title=" 5.png" alt=" 5.pn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建立指纹谱库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11/uepic/8ab74edc-3652-4003-9a60-34e0c2491b89.jpg" title=" 6.png" alt=" 6.pn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指纹图谱相似度比对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11/uepic/254f57e2-9076-4a19-9bd6-10b7e2d5873d.jpg" title=" 7.png" alt=" 7.pn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分析可能污染来源 /p p strong 数据可视化 /strong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1. 2D/3DGIS地图展示,可实现实时数据、历史数据的查询、显示,快速直观了解区域VOCs空间分布。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11/uepic/a2863f66-b564-45a3-99eb-d511d4cc6e3a.jpg" title=" 8.png" alt=" 8.png" /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2. 实时展示TOP10重点污染因子,快速掌握区域的VOCs排放物种特征。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11/uepic/410dc62f-1899-4092-a602-b96f7fcf508a.jpg" title=" 9.png" alt=" 9.png" /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3. 实时上传、实时分析VOCs组分种类、浓度时间序列、总浓度分类占比。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11/uepic/771f34dd-003e-4c9c-bcbc-d3a42109769f.jpg" title=" 10.png" alt=" 10.png" / /p p strong 数据深度加工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left text-indent: 2em " 1.& nbsp 臭氧生成潜势分析:分组分计算臭氧生成潜势,甄别O sub 3 /sub 控制的关键前驱物;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11/uepic/b510e7fa-56e8-4feb-b2bb-c6c5bcdde43b.jpg" title=" 11.png" alt=" 11.png" /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2. 二次有机气溶胶生成潜势分析:分组分计算二次有机气溶胶生成潜势,甄别二次有机气溶胶控制的关键前驱物。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11/uepic/97532600-cb92-4950-8c79-3d3b55d5704b.jpg" title=" 12.png" alt=" 12.png" / /p p   2.3 大气VOCs溯源走航监测服务 /p p   大气VOCs溯源走航监测服务针对用户的不同需求,推出可灵活定制的服务方式,包括监测参数、时长、频次、数据分析深度,均可按需定制。用户无需在固定资产入库或设备维护等事务上花费精力,也无备品备件耗材等额外支出。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11/uepic/44729aca-50e6-4ba0-8379-edb65d0fa61c.jpg" title=" 13.png" alt=" 13.png" / /p p strong 服务特点 /strong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1. 对区域VOCs排放实况进行连续监测、记录、可视化动态展示,快速掌握区域VOCs实时动态变化;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2. 快速锁定问题区域、问题行业、问题企业,进行污染溯源、靶向监管;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3. 能快速全面掌握区域VOCs排放现状、对政府治污科学决策、明确分工、高效监管提供科学依据;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4. 对问题区域、问题企业持续监管、随机抽查,为政府对相关部门、涉污企业状况的评估提供数据支持。 /p p strong 服务报告 /strong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1. VOCs走航监测结果及空间分布;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2. 区域VOCs特征组分分析;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3. 区域超标及异常点位排查情况;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4. 臭氧及二次气溶胶控制重点组分分析;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5. 污染特征指纹识别及来源分析;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6. 可根据客户需求制定专题报告; /p p style=" text-indent: 0em " strong style=" text-indent: 2em " 三、应用案例 /strong /p p   雪迪龙已经在北京、上海、江西、湖北等多个省市进行了大气VOCs溯源、大气颗粒物溯源等走航监测服务,具有丰富的走航监测服务经验。 /p p strong 某市VOCs污染溯源分析 /strong /p p   通过对城市环境空气VOCs进行走航监测,发现高污染工业园区,对园区进行VOCs走航溯源分析,锁定高排污企业后分析特征组分种类与污染水平,为精准治污提供科学依据。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11/uepic/eb8e8582-65eb-46b6-ae3c-bc1fb304102d.jpg" title=" 14.png" alt=" 14.png" / /p p strong 某市VOCs走航恶臭溯源监测 /strong /p p   通过对某垃圾填埋场进行异味走航监测,检出122种VOCs组分,其中24种具有明显特征性,经过对填埋场周边走航分析,精准掌握该填埋场对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的影响,为保障区域生态环境安全提供科学依据。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11/uepic/b0850972-c7cd-4f6a-b8ce-7ee6c10fe38f.jpg" title=" 15.png" alt=" 15.png" / /p p style=" text-align: right " strong 供稿来源:北京雪迪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strong /p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