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发展战略

仪器信息网发展战略专题为您整合发展战略相关的最新文章,在发展战略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发展战略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发展战略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发展战略话题讨论。

发展战略相关的资讯

  • 耶拿站-“试验仪器发展战略研究调研”系列
    试验仪器设备是科学发展和技术创新的重要支撑条件。《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明确提出,要“重视科学仪器与设备对于科学研究的作用,加强科学仪器设备及检测技术的自主研究开发”。   “试验仪器设备产业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由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和北京科学学研究中心共同承担,于2009年4月21日正式启动。课题组拟通过对国内外试验仪器设备产业发展历程的对比研究,剖析我国试验仪器设备产业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提出未来我国试验仪器设备产业发展的基本思路和可能模式,确定该产业发展的长远目标和近期任务,形成推动我国试验仪器设备产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政策建议。研究组调研内容之一就是借鉴发达国家科学仪器设备产业发展的特征及可借鉴的经验。   技术创新为核心 积极扩张业务范围 2009年9月1日下午,“试验仪器发展战略研究调研小组”的专家们来到了第二站:德国耶拿分析仪器股份公司(Analytik Jena AG),耶拿公司中国区总经理赵泰先生热情接待了调研组。 调研会现场   赵泰先生先生首先对来访嘉宾表示热烈欢迎,并针对耶拿分析仪器股份公司历史及发展现状、未来发展计划等内容向嘉宾们做了一一介绍。   (1)技术创新为核心 稳定发展的动力   德国耶拿分析仪器股份公司成立于1990年,前身为卡尔.蔡司(Carl-Zeiss Jena GmbH)公司的分析仪器部, 今天已成为德国最大的分析仪器公司之一。耶拿公司的科学仪器业务范围包括:分析仪器、生命科学、光学制造。主要产品有原子吸收光谱仪、微波消解、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元素分析仪、总有机碳等。目前耶拿公司在90多个国家设有分支机构,全球共有700多名员工,年业务额约1亿美元。 德国耶拿分析仪器有限公司中国区总经理 赵泰先生   耶拿公司2001年正式进入中国,8年的时间业务增长了10倍 在华员工数也由最初的5人发展到现在的45人,并且拥有研究生学历的占20%多。2008财年的增长率达81%,预计2009年财年的增长率在65%左右。   当关亚凤研究员询问耶拿公司的产品质量管理方面的经验时,赵泰先生介绍到:质量控制要从研发时期就开始纳入。耶拿公司的宗旨是“技术创新为核心,非凡品质为根本”,公司的管理层坚信研发和质量是企业生存的根本,公司每年总收入的15 -20%投资于研发,并有1/5的职工从事研发。耶拿公司拥有德国最大的应用实验室,并且聚集了诸多著名专家,如:著名的原子吸收专家魏尔茨教授等担任公司的技术顾问。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仪器分析化学研究室 关亚风研究员   (2)保持自己的优势领域 积极扩张业务范围   朱明凯研究员、汪正范研究员还询问了耶拿公司的战略发展计划,赵泰先生介绍到:在保持自己的优势领域,做精做细的基础上,耶拿公司将积极拓展业务范围。 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副理事长 朱明凯研究员   在2009年3月收购了德国Cybio公司的50%股权,德国Cybio公司是一家全球知名的高通量液体操作系统和药物筛选系统的制造商,是这个领域公认的领导者。2009年4月耶拿公司又全资收购了德国Biometra公司,德国Biometra公司是欧洲最大的一家专业生产分子生物学仪器厂家。这两次收购表明耶拿公司已经开始向生化仪器领域扩张。 中国分析测试协会 汪正范研究员   为了进一步满足广大用户的需求,耶拿公司也将生产中低端产品,近期将在中国设立研发机构和生产基地 与国内仪器厂商进行有选择的合作、兼并或收购 进一步扩大技术支持中心的规模和深度。   附录:德国耶拿分析仪器股份公司网站   http://jena.instrument.com.cn   http://www.analytik-jena.de
  • 中国工程科技中长期发展战略研究报告发布
    由中国工程院组织开展的“中国工程科技中长期发展战略研究”项目研究(综合报告部分)已经完成。该项目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工程科技的重大需求、促进我国工程科技实现跨越式发展为基本出发点,对2030年我国工程科技发展战略目标进行系统谋划。   项目的综合报告在分析世界工程科技发展大趋势、我国面向2030年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我国工程科技未来发展能力的基础上,提出工程科技支撑与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思路,提出能够大幅度提升我国可持续发展能力和综合国力的重大工程,提出具有引领性的重大工程科技专项和需要发展的重大关键共性技术,从而进一步促进工程科技更好地服务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支撑国家现代化建设和国家战略实现。   中国工程科技中长期发展战略研究(综合报告摘要) 工程科技中长期发展战略框架示意图   前言   工程科技是对经济社会联系最紧密、作用最直接、效果最明显的科学技术,是形成现实生产力的关键。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中央领导下,中国工程科技界以国家的发展强盛为己任,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使我国工程科技总体水平大幅提升,部分领域已跻身国际先进行列,在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   2011—2030年,我国面临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转型期和重要机遇期,将经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经济全球化和金融危机带来的巨大冲击。面对未来人口持续增加,能源、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全球气候变化和生态环境恶化,技术、市场竞争加剧等一系列问题,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面临巨大挑战,对工程科技的创新发展提出了更为迫切的要求。但是,目前我国工程科技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基础仍显薄弱,众多领域尚未摆脱关键和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支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我国经济社会集约、持续、和谐发展的能力仍有较大差距。   为做好全面应对挑战的准备,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在2008年两院院士大会上提出的“建设国家科学技术思想库”的战略构想和要求,中国工程院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资助下设立了“中国工程科技中长期发展战略研究”联合基金,组织开展了“中国工程科技中长期发展战略研究”项目研究,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工程科技的重大需求、促进我国工程科技实现跨越式发展为基本出发点,对2030年我国工程科技发展战略进行系统谋划。   联合基金管委会由中国工程院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领导及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项目研究由工程院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和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专题组两部分组成,工程院战略研究课题组的任务是研究提出面向2030年我国工程科技发展战略、建议实施的重大工程和重大工程科技专项,基金项目专题组则以重大工程、重大工程科技专项引出的科学问题和基础理论问题研究为主,形成了层次分明、有机结合的研究团队。   工程院发展战略研究团队由工程院院士和中青年专家共同组成,包括8个领域课题组、4个跨领域专题组和1个综合组。8个领域课题组为机械与运载,信息与电子,化工、冶金与材料,能源与矿业,土木、水利与建筑,环境与轻纺,农业以及医药卫生课题组 4个跨领域专题组为“信息化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有关工程科技问题”“生物碳汇扩增战略”“我国载人探月工程发展战略研究”“我国公共安全相关工程科技发展战略研究”专题组。综合组由工程管理学部院士、各学部专家组组长及执笔人等组成,主要任务是参与项目的顶层设计、总体策划、过程控制、界面衔接和综合集成。基金项目专题组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面向全国招标选定,共有217个单位申报了648个项目,经工程院专家组评审选出50个项目给予资助。   2009年4月项目研究正式启动。在两年多的时间里,先后动员了工程院9个学部200多位院士和300多名专家参与研究,并在工程院全体院士中广泛征求意见。2009年6—7月,确定了项目组织和工作计划,研讨确定了项目研究纲要、领域课题研究大纲、基金项目指南等 2009年10月确定了50项联合基金资助项目。2010年6月院士大会期间对各学部的初步研究成果进行交流审议,9月,各领域课题研究报告初稿进行了交流汇报,在对综合报告大纲进行研讨基础上,开始了综合报告编写工作。2011年3月,经过10多轮修改,项目组向工程院常务扩大会议汇报了项目综合报告以及重大工程和重大工程科技专项等,5月综合组会议对综合报告进行了审定并向主席团汇报 并于6月院士大会期间向全体院士征求意见,在院士建议基础上对研究报告进行了修改完善。   本项目是对我国工程科技中长期发展战略第一次较为全面、系统的研究,今后将持续进行深化研究。项目研究在分析世界工程科技发展大趋势、分析我国面向2030年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分析我国工程科技未来发展能力的基础上,提出工程科技支撑与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思路,提出能够大幅度提升我国可持续发展能力和综合国力的重大工程,提出具有引领性的重大工程科技专项和需要发展的重大关键共性技术,从而进一步促进工程科技更好地服务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支撑国家现代化建设和国家战略实现。项目研究成果简述如下。   一、世界工程科技发展趋势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性资源、生态与环境问题日益成为各国关注热点,对资源能源开发利用、环境保护以及生产生活各领域的工程科技创新提出了新的迫切要求。伴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应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当前世界工程科技呈现以下新特点:   一是高科技成果积累和交叉融合加速,集成创新成为工程科技突破的重要途径   二是信息等技术广泛渗透,并加速促进各领域工程科技的发展   三是科学发现、技术发明、工程创新、产品开发与产业发展交互促进作用更为显著   四是为应对全球性重大问题,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发展成为工程科技创新的重要基点   五是工程科技发展与社会、经济、文化互动,不断催生新的产业形态   六是各国加强部署新兴技术研发,并积极推动实体经济再创新。   总之,关注人类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实现绿色、低碳、智能化发展,成为工程科技发展的主旋律。   传统领域工程科技稳步发展、日渐成熟,信息科技、生物科技、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等高新技术快速突破,工程科技各领域主要发展趋势体现如下:   (一) 未来能源体系向多元优化、绿色清洁、安全高效及可持续方向发展,经济合理地实现新能源的规模化应用   (二) 环境技术重点围绕绿色低碳、生物多样性、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向全过程防控和综合治理方向发展   (三) 电子信息将在智能感知、大数据和新一代互联网技术上取得突破,并与行业应用深度融合发展   (四) 生物技术将继续在农业、医药、能源与环境等应用上取得重大进展,并有望成为新的现代工业技术革命的重要驱动力之一   (五) 材料技术向高性能、纳米化、复合化和绿色化发展 制造技术向全球化、智能化、绿色化和极限化发展   (六) 水资源与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向高效安全、循环替代及环境友好转变,地球深部和非常规勘探开发利用技术快速发展   (七) 对健康和疾病认识的深化,将推动医学向预防医学、预测医学、个体化医学和参与医学相结合的模式发展   (八) 空间技术向综合化、网络化、天地一体化和深空探测发展,海洋技术向深远海资源开发利用、立体观测发展,空间、海洋开发利用成为焦点。   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工程科技的战略需求   2011—2030年,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又一重大机遇期,到2030年我国将步入后工业化时代,城镇化基本完成,社会呈现老龄化特征,国民收入达到较高水平。基于对2030年经济社会发展情景以及我国工程科技发展现状的分析,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工程科技的战略需求概括为:推进农业现代化,促进工业化和产业升级,提升信息化水平,支撑城镇化,应对老龄化,推动绿色化,确保可持续,提高民生质量,保障公共安全,为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通过科学谋划提出切实可行的发展路径,通过科技创新形成有效的科技支撑,更好、更快地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降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代价和成本,是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赋予工程科技领域的历史使命,是工程科技发展的重要命题。   从现在到2030年,需要通过工程科技突破和全面应用,使得我国人口压力下的经济社会发展与能源、资源和环境之间的矛盾得到缓解,保障可持续发展 必须以科学发展与民生和谐为宗旨,加速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和发展,突破产业的基础与共性技术、核心关键技术,全面增强民生保障工程科技能力,支撑有质量的发展和包容性增长,促进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可概括为缓解瓶颈制约、增强发展能力、提升民生质量三方面、十八条需求。   具体是,在缓解瓶颈制约方面,包括:建立可持续的能源资源科学供给和合理消费的技术体系,支撑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 建立现代水利和水资源利用技术体系,缓解严重的水资源短缺、洪旱灾害、水环境恶化问题 建立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技术体系,保障人类生存与环境友好型发展 建立气候与环境监测预警、防灾减灾科技体系,大幅度降低灾害风险。   在增强发展能力方面包括:突破电子信息核心技术,促进信息社会建设 突破新材料核心技术,支撑重大工程和高技术产业发展 突破基础与高端装备核心技术,奠定现代产业基石 突破生物技术、生物工程核心技术,引领新兴产业发展 提升产业共性关键技术及其集成应用水平,促进信息技术、节能环保技术融合应用 提升消费品质量技术水平、加快产品创新,满足生活质量提升需求 提升服务业技术水平,促进现代服务业成长和产业结构升级 大力发展海洋开发利用与海洋环保技术,推进我国海洋战略和蓝色经济发展 大力发展空间基础设施、空间探测和应用技术,促进太空经济发展。   在提升民生质量方面包括:构建现代农业技术体系,确保国家食物安全,支撑国民经济发展 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城镇化技术体系,支撑城镇化、促进城乡和谐发展 构建先进的综合交通运输技术体系,支撑经济社会协调高效发展 构建先进、普惠的医药卫生技术体系,保障和促进国民健康 构建高效公共安全技术体系,保障社会和民生安全。   三、我国工程科技战略定位与发展思路   2030年前我国工程科技发展的战略定位为: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支撑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为核心任务,以构建健康的生存发展环境为出发点,以建设工程科技强国为使命,实现工程科技的跨越式发展。   在此定位基础上,紧紧围绕工程科技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任务,基于和谐工程观,项目研究提出中国工程科技发展要遵循“科学规划、超前部署、绿色优先、工程牵引、整体提升”的原则。“科学规划”就是要坚持立足全局、着眼长远,深入研究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系统认知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以及建设创新型国家对工程科技发展的战略需求,进行整体谋划 “超前部署”就是要选择若干先导性高科技领域进行前瞻性部署,在一些重要、新兴和拓展生存发展空间的工程科技领域抢占制高点 “绿色优先”就是要以合理控制总量、确保绿色发展为基调,提出支撑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工程科技路线图 “工程牵引”就是要把握科技突破和工程集成创新特征,组织若干重大工程、重大工程科技专项,促进工程科技的集群突破和重大跨越 “整体提升”就是要坚持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与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并举,增强自主设计能力,促进高新技术交叉融合,系统推进产业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提升。   通过强化原始创新、聚焦集成创新,力争在多个重点领域使我国工程科技创新进入世界前列,带动工程科技水平的全面提升,支撑产业技术进步和优化升级,推动中国从工程大国向工程科技强国转变,支撑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目标的全面实现。   四、2030年我国工程科技发展的战略目标   为满足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升国家综合国力的要求,立足国情,提出2030年我国工程科技发展的目标。   (一)工程科技整体上达到发达国家中上水平,若干领域国际领先   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健全工程科技创新体系,形成先进的技术基础设施能力,自主掌握主要行业关键技术及其集成优化技术,工程科技总体水平跃升,达到发达国家中上水平,对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贡献率大幅提高,在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支撑作用以及对国家安全具有重要战略影响的若干领域抢占制高点,到2030年争取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二)能源、资源、环境技术有效突破并广泛应用,缓解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制约   初步建成合理高效、节能环保、多元互补和可持续的能源体系,实现能源供需模式向科学供给满足合理需求转变,能源清洁利用、节能和能效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太阳能发电、风电和生物质能等突破技术经济瓶颈、实现规模发展,天然气、可再生能源和核电在能源供给中的比重达到40%左右。深部资源勘探能力达到2000米,基本实现矿产资源的安全、经济、绿色生产及高效清洁利用,大宗消费矿产资源自给率提高10%至20%,矿产资源供给安全度提高。在水利建设的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核心技术上实现新突破,城市节水防污技术体系达到国际先进,单位GDP用水量降低50%以上。污染物排放总量得到控制,大尺度污染控制与修复工程技术广泛应用,基本建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技术、生产与生活体系,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基本得到遏制。   (三)产业核心技术自给率大幅提升,形成持续的国际竞争优势   信息产业整体技术水平进入世界先进行列,城乡信息化服务普及,经济社会信息化总体上接近发达国家水平。自主掌握关键材料与装备、绿色船舶与海洋工程设备、先进轨道交通设备、250座级宽体飞机、新能源汽车等设计制造核心技术,建成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关键材料与装备能满足重大工程、高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需求,智能化、绿色化、网络化制造与服务普及,流程工业产业技术水平达到国际先进,循环经济取得全面进展。具备先进、独立的海洋开发能力,形成3000米水深油气田开发、7000米级深海作业能力,海洋综合利用工程技术达到发达国家水平。建成先进的空间工程技术体系,形成长期、稳定、可靠的空间应用服务体系,深空探测和空间科学研究能力大幅提升。   (四)民生保障科技体系基本实现全方位覆盖,有效支撑和谐社会建设   基本建立保障我国食物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的农业科技体系,建成有中国特色的动植物生物育种技术产业化体系,现代节水农业技术和设备得到广泛应用,高产稳产粮田比例进一步提升,确保6亿吨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主要生物质资源化利用率达到80%以上。城乡与区域科学规划技术、建筑领域低碳节能环保技术达到发达国家水平,城镇建筑单位面积运行能耗在2005年基础上降低40%—50%。基本实现综合交通一体化,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化、信息化、智能化建设达到发达国家水平。初步实现预防、预测、个体化和参与医学相结合的4P医学模式,大幅提升新药创制能力和关键药品自给率,形成现代医学体系与中医药学互为补充、基本满足全民健康需求的医疗服务能力。建成较为完善的公共安全基础设施和技术保障体系,实现公共安全向主动保障型、现代高科技型转变,全面提升国家抵御和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   五、面向2030年我国工程科技发展的战略任务   根据中国工程科技发展目标,提出了面向2030年我国工程科技“三位一体”的总体战略构想和“两段三步”的发展路径建议。   (一)“三位一体”总体构架   工程科技的发展,紧密结合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及和谐发展的要求,将“缓解瓶颈制约、增强发展能力、提升民生质量”的总体战略和科技要素紧密结合,以缓解瓶颈制约为紧迫任务,优先发展能源、资源高效清洁利用和环境保护技术,缓解人口总量与增长压力下的经济社会发展与能源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矛盾 以增强发展能力为长期目标,大力发展现代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所需的核心技术和共性技术 以提升民生质量为根本目的,全面提高农业、民生和公共安全保障的工程科技能力。   工程科技中长期发展战略包括12个重点领域(总体框架如图)。   缓解瓶颈制约,优先发展能源、资源高效清洁利用和环境保护技术:重点发展高效清洁能源开发利用技术、合理持续资源开发利用技术以及全程防控环境保护技术。   增强发展能力,重点突破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制造业所需的核心技术及共性技术:重点发展泛在智能电子信息技术、关键新材料工程技术、高端绿色装备制造技术、绿色循环流程工业技术以及空间海洋能力拓展技术。   提升民生质量,全面提高现代农业、民生和公共安全保障的工程科技能力:重点发展现代高质农业技术、宜居节约型城镇化与综合交通技术、普惠健康医药卫生技术以及公共安全高效保障技术。   通过12个领域工程科技的全面推进和部分领域的跨越,在未来20年内,改变中国产业发展面貌,全面建立现代产业体系,支撑有质量的发展和包容性增长,保障民生和谐。   (二)“两段三步”战略部署   到2030年,我国工程科技发展任务可以按照“两段三步”进行重点部署,以重大工程为工程科技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载体,以重大科技专项突破带动整体工程科技水平提升,完成12个领域的重点发展任务,实现工程科技的跨越式发展。   “两段三步”即:按照10年为一个阶段,可分2011—2020年、2021—2030年两个阶段进行工程科技任务的整体部署,实施重大工程和重大工程科技专项。同时,根据工程科技支撑经济社会发展方式转变的任务要求,将第一阶段分为两个步骤,第一阶段前五年为第一步,重点是工程科技支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策略调整、路径谋划和先行部署,后五年为第二步,在系统谋划和重点突破的基础上,进一步缓解矛盾、拓展发展空间。由此,2011—2030年工程科技发展可以分为“突破”“拓展”“跨越”三步走,三步的发展重点分别为:以“突破”支撑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以“拓展”支撑发展能力和民生质量提升,以“跨越”支撑工程科技强国建设。不同时期我国工程科技发展各有侧重,共同构成未来20年我国工程科技发展的战略途径。   1.第一阶段(2011—2020年)   第一阶段为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奠基期和关键突破期,这一时期工程科技的发展策略和支撑力度,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我国未来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的路径和成效。工程科技的主要任务是夯实基础,积极寻求转型路径,优先发展能源、资源和环境科技,部署、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核心技术攻关,全面建设自主创新能力基础,通过科技创新支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社会发展目标的实现。这一阶段可以分为以下两个步骤。   第一步(2011—2015年)“突破”:准确定位、系统规划、紧迫先行、重点突破   ◆基于科学发展观,把握科技发展规律,找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目标和定位,系统谋划工程科技支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实施路径,明确各领域工程科技的重点发展方向,合理、有序地部署工程科技战略任务,优化配置工程科技战略资源。   ◆着力解决迫在眉睫的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能源、资源、环境等工程科技问题,规划路线、制定政策、建立机制。抓紧基础能源战略调整,重点发展化石能源与资源高效清洁利用技术、流程工业节能、减排和清洁生产技术、水资源合理配置和水灾害减轻技术、水环境保护技术、节水防污技术,构建源头减排全过程防控体系。   ◆集中力量有效解决重点产业关键共性技术,重视发展自主设计能力,加快推进传统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改造 积极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核心技术和集成技术,为工程科技的跨越式发展奠定基础。   ◆将民生保障作为首要出发点,全面策划、统筹部署民生保障的工程科技支撑和基础设施建设,加速发展食品安全、居住安全、城乡规划、防灾减灾等工程科技。   第二步(2016—2020年)“拓展”:缓解矛盾、掌握关键、促进升级、深化拓展   ◆大力发展节能、减排、环保技术与装备,重点突破能源绿色化技术,攻克非水可再生能源技术瓶颈,着重提升可再生资源循环利用、绿色低碳流程工业与循环经济技术体系发展能力,广泛推进区域复合污染控制技术研发与应用,建设防洪抗旱减灾、水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水资源保护和河湖健康保障体系。   ◆在新材料、新能源、生物技术领域掌握一批世界领先的关键核心技术,抓住新一代信息网络技术机遇及早部署,大幅提升新一代信息技术、基础与高端装备制造若干重点领域科技创新能力,全面助力新型产业体系构建。   ◆开展化工、冶金、建材、轻工、纺织领域新工艺、新流程、新设备和集成技术创新,重点发展绿色、低碳制造和生物质资源高效清洁利用技术,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强化海洋开发的关键技术攻关,推进海洋立体观测网络和空间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空间应用技术,促进太空经济发展。   ◆大力推进现代农业、森林碳汇、医药卫生、公共安全、城镇化建设与交通运输领域的基础与关键技术研发,推进现代服务业和民生领域信息技术的研发应用,加速构建民生保障基础设施与技术应用体系,有效提高民生质量。   2.第二阶段(2021—2030年)   第二阶段是我国新型发展方式的全面发展和确立期。作为中长期科技发展战略的第三步,以“跨越”为特征,工程科技的主要任务是“局部领先、整体提高、支撑和谐、持续发展”。   第三步(2021—2030年)“跨越”:局部领先、整体提高、支撑和谐、持续发展   ◆先进能源和资源开发利用技术、生态与环境保护技术、流程工业集成优化技术、生态工业与社会间循环经济技术、资源循环利用技术等加速跃升并在更广的范围推广,全面构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技术体系,着重开展区域环境综合修复,全面促进绿色发展。   ◆重点促进新材料技术、高端装备、信息技术的新跨越、产业化发展和深度应用,全面突破轻工纺织领域生物质资源的高效清洁、功能性和高值化利用技术,推动产业结构向更高级、更合理的方向发展。   ◆进一步完善空间基础设施,实现深空探测和载人探月突破,推进深远海资源勘查,使其开发利用技术逐步走向工程化、产业化。   ◆加大工程科技对民生领域以及现代服务业的支撑力度,大幅提升现代农业、医药、环保等领域生物技术、生物工程技术的产业撑地位 以重大工程和重大工程科技专项为平台促进工程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完善人才选拔机制,探索形成多种形式的工程科技人才发展渠道,加强创新梯队建设,培养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工程科技专家队伍。   (本报告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资助)
  • 中科院和基金委再次部署学科发展战略合作研究
    11月5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科学院学科发展战略研究工作联合领导小组在京召开第一次会议。基金委主任陈宜瑜、中科院副院长李静海等出席会议。会议由李静海主持。   会议原则通过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科学院学科发展战略研究联合工作方案》,并原则批准了2012年度学科发展战略合作研究项目计划。会议强调,自然科学基金委—中科院学科发展战略长期合作研究的工作重点要聚焦于学科前沿、学科交叉和学科新生长点等方面的深入研究,避免重复大学科和研究内容过于宽泛。   陈宜瑜指出,学科发展战略研究要持续不断地做下去,国际上新学科新领域和新学科前沿发展迅速,中国的科技事业和经济社会也在不断地发展,我们要紧跟时代发展节奏,不断引领新的学科方向,通过10年、20年长期不懈的努力,共同打造为国家、社会和学术界都广泛认可并有重要学术影响的国家科学思想库。   据悉,继2009年中科院和基金委联合开展“未来十年学科发展战略研究”并取得成效后,中科院和基金委于2012年4月5日再次签署共同开展学科发展战略研究合作框架协议,以期双方能长期合作开展学科发展战略研究。
  • 安捷伦站-“试验仪器发展战略研究调研”系列
    试验仪器设备是科学发展和技术创新的重要支撑条件。《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明确提出,要“重视科学仪器与设备对于科学研究的作用,加强科学仪器设备及检测技术的自主研究开发”。   “试验仪器设备产业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由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和北京科学学研究中心共同承担,于2009年4月21日正式启动。课题组拟通过对国内外试验仪器设备产业发展历程的对比研究,剖析我国试验仪器设备产业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提出未来我国试验仪器设备产业发展的基本思路和可能模式,确定该产业发展的长远目标和近期任务,形成推动我国试验仪器设备产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政策建议。研究组调研内容之一就是借鉴发达国家科学仪器设备产业发展的特征及可借鉴的经验。   植根中国 长期发展   2009年9月11日 “试验仪器发展战略研究调研小组”访问的第四站是位于北京朝阳区望京的安捷伦科技。   此次调研小组的成员有: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科学仪器学术工作委员会燕泽程常务副秘书长、原北京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苏焕华高级工程师、原中国科学院化学所质谱中心王光辉研究员、中国分析测试协会汪正范研究员、北京化工大学分析测试中心主任袁洪福教授、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化学系主任张卓勇教授、中国农科院饲料所检测中心刘庆生副主任、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赵捷副研究员、现代科学仪器杂志社胡柏顺主编、北京科学学研究中心张敏助理研究员,以及来自仪器信息网、科学新闻杂志等媒体的记者。 研讨会现场 安捷伦科技公共事务及战略发展中国区副总裁付向东先生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科学仪器学术工作委员会燕泽程常务副秘书长   安捷伦科技公共事务及战略发展中国区副总裁付向东先生与安捷伦科技中国实验室总监马新宇博士、许士奋博士热情接待了来访的专家与记者,并从以下三个方面向来访小组做了详细的介绍: 安捷伦科技中国实验室总监马新宇博士   1、 安捷伦基本概况   安捷伦公司成立于1939年,前身是惠普公司的测量仪器业务部门,1999年从惠普公司分离出来,现全球有19000名员工,客户遍及11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球年销售额达58亿美元,其中化学分析及生命科学占40%左右。目前主要有电子与通讯、生命科学、化学分析三大业务集团,致力于确保空气清新、水质洁净与食品安全 协助药品的开发与质量控制 让世界远离犯罪和毒品 帮助分析各种疾病的成因与治疗方案 为军事领域的灵活性、移动性和可靠性创造条件 为电子与通信提供更先进的测试仪器等方面的发展与研究。   2、 安捷伦在中国的发展战略   付向东先生表示:安捷伦公司非常重视中国市场,早在1985年就在中国成立了公司,1995年在中国上海设立了分析仪器生产基地,2000年安捷伦实验室落户中国,如今安捷伦在中国有6家公司,1500名员工,其中研发人员500人左右,在15个城市设有21个办事处,形成了北京、上海、成都三大基地,着力打造“中国创造”。   谈到安捷伦在中国的发展战略,付向东先生用简单的一句话概括:不断努力,超越市场发展速度,具体来说就是要从以下四方面着手:(1)针对中国市场需求提供解决方案 (2)为中国行业发展做贡献 (3)积极参与行业标准制定,引领技术发展 (4)培养和造就本地管理团队。   当专家们询问安捷伦与中国大学和研究机构的合作时,付先生介绍到:安捷伦与中国大学及研究所合作的模式主要有捐赠仪器设备、建立联合实验室、专项资助科研项目、资助贫困学生完成学业、接受学生实习及PhD奖学金计划。其中专项资助科研项目是与安捷伦的联合实验室的老师合作,项目周期1年左右,支持金额2-3万美金,每年有若干个项目,在合作的过程中,安捷伦与老师实行知识的共享。 北京化工大学分析测试中心主任袁洪福教授 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化学系主任张卓勇教授 中国分析测试协会汪正范研究员   3、 安捷伦实验室的前沿性研究   作为测量仪器的领导者,安捷伦很重视领先性、前沿性的研究,每年销售额的10-15%用于研究与开发,而安捷伦实验室就承担着研究的职能。安捷伦科技中国实验室总监许士奋博士表示任何一个分析测量的过程都由样品处理-检测-分析-信息整合-结论五个部分组成,安捷伦就针对每个部分进行研究,解决其面临的问题,最终促成新产品、新技术的诞生。在介绍中许博士选取了安捷伦六个产品:微流分析系统、飞行时间质谱、EMG数据传输、获取基因缺陷信息的CGH技术、原子力显微镜、生物分析系统向与会者阐述了安捷伦实验室在这方面所作的努力与成绩。 安捷伦科技中国实验室总监许士奋博士   与会专家对于安捷伦“植根中国 长期发展”都表示赞赏,并针对安捷伦的研发投入、研究与开发各占的比重及研发人员的评价等问题进行了探讨。研讨会的最后,来访小组参观了安捷伦卓越客户中心,应用支持部经理张之旭先生等热情接待了大家。  来访小组参观了安捷伦卓越客户中心 与会代表合影留念      附录:安捷伦科技有限公司   http://agilent.instrument.com.cn   http://www.agilent.com/chem/cn
  • 岛津站-“试验仪器发展战略研究调研”系列
    试验仪器设备是科学发展和技术创新的重要支撑条件。《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明确提出,要“重视科学仪器与设备对于科学研究的作用,加强科学仪器设备及检测技术的自主研究开发”。   “试验仪器设备产业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由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和北京科学学研究中心共同承担,于2009年4月21日正式启动。课题组拟通过对国内外试验仪器设备产业发展历程的对比研究,剖析我国试验仪器设备产业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提出未来我国试验仪器设备产业发展的基本思路和可能模式,确定该产业发展的长远目标和近期任务,形成推动我国试验仪器设备产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政策建议。研究组调研内容之一就是借鉴发达国家科学仪器设备产业发展的特征及可借鉴的经验。 深刻分析市场需求,主动变革、完善自我      研讨会现场   2009年9月2日,“试验仪器发展战略研究调研小组”访问第三站:岛津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岛津中国的企划部、分析仪器事业部热情接待了来访专家团。      岛津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负责人丰冈裕一先生致欢迎辞      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副理事长朱明凯研究员代表调研组致辞      岛津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企划部小谷崎真部长做主旨报告   小谷崎真部长在岛津战略发展报告中向调研组详细介绍下面几个方面:   (1)岛津的公司宗旨、经营理念,发展历史、事业领域、目前状况   岛津制作所自1875年创业,始终秉承“以科学技术向社会做贡献”创业宗旨与“为了人类和地球的健康”经营理念,经过百余年发展,截止2009年3月,岛津集团下属公司数76个(其中海外44个),员工9670名, 实现年销售额约为2728亿日元,营业利润196亿日元,海外销售比例达42.5%。目前,岛津的事业领域涉及分析计测仪器、医疗仪器、航空设备、产业机械、油压设备光学装备等,其中计测仪器类占其总销售额一半以上。   (2)岛津全球化事业的开展(销售服务,制造)   为了应对市场的快速变化,岛津公司在世界各地如美国、德国、中国等发展了销售服务基地及应用支持活动;为了提高生产效率、消减生产成本、缩短交货期,在全球发展了研发生产基地(日本三大工厂、英国曼切斯特、中国苏州、美国);目前,岛津公司产品全球销售额分布:日本本土57.5%、亚洲太平洋24.1%、美洲10.1%、欧洲8.3%,其中,在中国市场约占10%。   同时,还详细介绍了岛津基础研发:与世界各地的大学及研究机构合作,开展世界最先进及富有实时性的基础技术研究;以及着重介绍了岛津欧洲研究所、岛津分析技术研发(上海)有限公司、基础技术研究所(KEIHANNA)、田中耕一纪念质量分析研究所的研究方向与内容。   (3)岛津中期经营战略计划的全面解析   小谷崎真部长向与会专家全面解说了岛津前中期经营计划的实施情况,以及中期经营计划中增长战略、功能流程改革以及实现销售预期的具体规划,中期目标是成为被世界所认可的岛津品牌,之后致力于实现岛津成为真正的全球化企业。   (4)针对时刻变化着的中国市场进行深度剖析   面对高速增长的中国/迎来转变期的中国,岛津公司深入研究中国的发展变化、宏观政策,尤其是“十一五”计划(2006-2010)、4兆人民币经济振兴政策、中国的科学研究投资方向、“自主创新”政策、中国扩大内需的地方产业振兴策略、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十大产业振兴分析、重大新药研发科学技术项目,以及各产业领域法规的加强、食品安全管理体制、环境污染与保护、节能相关投资等方面均给予坦诚的深入分析;并且,应对相关的市场变化,分析出岛津应该采取的应对措施与办法。   (5)岛津中国事业介绍、以及今后岛津中国事业开展规划   在岛津中国事业介绍章节中,小谷崎真部长详细介绍了岛津中国事业体制构筑过程、以及岛津中国的发展现状、SHK/SSL组织体制架构等;在岛津今后中国事业开展规划中,重点介绍岛津中国苏州生产基地的发展规划(产品线的扩充、开发部门的加强、品证体系的确立等),岛津全球应用开发支持中心(上海)的发展规划,以及如何加强岛津中国集团间合作的具体措施,进而实现从“岛津日本”到“岛津中国”的战略移植。      中国分析测试协会汪正范研究员发言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科学仪器学术工作委员会常务副秘书长燕泽程研究员发言      仪器信息网总经理唐海霞女士发言      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赵捷副研究员发言      北京科学学研究中心张敏助理研究员发言   与会专家和领导,对岛津公司企划部精心准备的岛津战略发展报告内容给予很高评价,尤其是中国宏观经济与政策的深度解读,正对快速发展的市场变化、岛津提出的应对具体措施,以及岛津公司以行业巨头之身份依然要求自己主动变革的思路与精神等方面给与会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同时,与会代表就岛津的基础研发模式、品牌发展、产品销售模式与体系、售后服务队伍建设、中国制造发展规划以及质量控制、与中国科研机构的合作、产品与技术的专利申请、业务重点发展领域、以及日本政府对本土科学仪器企业的支持方式等方面与岛津公司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研讨会结束后,与会专家和领导参观了岛津北京分公司实验室。      岛津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企划部部长助理夏晨先生主持研讨会      与会专家与领导参观岛津北京分公司实验室      与会代表合影留念   附录:岛津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岛津(香港)有限公司   http://www.shimadzu.com.cn/   http://shimadzu.instrument.com.cn
  • 国家生物技术发展战略研讨会在京召开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为进一步加强生物技术战略研究,精准研判生物技术未来发展态势,生物中心于近期组织召开国家生物技术发展战略信息情报专场和青年科学家专场研讨会,信息情报机构专家和青年科学家共计20余人参加会议。 br/ & nbsp & nbsp & nbsp 在为期一年的战略研究工作中,生物中心通过召开系列研讨会、实地调研、问卷调查等方式,在全国近300家机构和300余名专家的大力支持下,完成了《中国生物技术发展战略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战略研究报告》)的编写。 br/ & nbsp & nbsp & nbsp 与会专家们一致认为,《战略研究报告》通过大量的数据图表和典型案例,客观分析了国际和我国生物技术的发展现状,理清发展态势,明确我国生物技术发展所处的国际位置,梳理优势和短板,并提出未来建议,为我国生物技术发展提供科学判断和客观依据。随后,与会专家对《战略研究报告》的内容提出了很多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并围绕国家生物技术发展战略、生物中心未来发展等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积极建言献策。 br/ & nbsp & nbsp & nbsp 生物中心孙燕荣副主任参加会议并讲话。生物中心政策协调处、公共卫生处、工业生物技术处、生物资源与安全处有关同志参加会议。& nbsp & nbsp /p
  • 中国检测机构科学发展战略研究项目通过验收
    有力促进检测机构科学发展   “中国检测机构科学发展战略研究项目”通过专家验收   近日,“中国检测机构科学发展战略研究项目”(以下简称项目)在北京通过验收。这一项目是质检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验收专家组由原国务院参事郎志正教授、中国工程院王海舟院士、张仲华院士及中编办、科技部、农业部等相关部委的13位管理专家组成。   据了解,该项目组邀请国家相关政府部门、地方主管部门、相关科研院所和国内外检测机构参与课题研究,在不同地域、不同行业召开多种类型研讨会,走访大量各类型检测机构,获取第一手研究资料,摸清了我国检测机构的行业、地方分布的整体现状。   根据研究分析,2010年我国检测市场总规模达到650亿元人民币,国有检测机构利用国有资源优势和行业授权占据了57.40%的市场份额 外资检测机构利用成熟的市场运作和品牌效应以及在出口贸易检测业务中的天然优势占据市场31.95%的份额,民营第三方检测机构起步晚,资本实力小,品牌效应弱,但经过几年的快速发展,市场份额也占到10.65%。通过对广泛调研情况的系统分析,项目组发现目前我国检测机构要实现科学发展,主要面临的问题是:制度层面缺乏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 发展层面定位不清晰,与市场需求脱节 技术层面自主创新能力严重不足,自主品牌检测仪器开发能力薄弱 市场竞争层面,机构发展严重不均衡,对外资检测机构缺乏明确限制,甚至影响到国家安全。   去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高技术服务业的指导意见”明确“检验检测服务”为高技术服务业,“中国检测机构科学发展战略研究项目”的完成,为我国检验检测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前瞻性的建议。   据介绍,验收专家组认为,该项目认真分析了国外检测机构发展的成功经验,结合中国国情,立足国家层面提出了我国检测机构改革与发展的总体思路与战略举措,肯定了项目组提出的中国检测机构总体发展方向,即“加强顶层设计和分类指导,优化和完善中国检测机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推进检测机构市场化运营,提升专业化服务水平,大力发展第三方检验检测,实现中国检测机构的科学发展”。   “中国检测机构科学发展战略研究项目”概述   “中国检测机构科学发展战略研究项目”组在深入分析现状、问题及国外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高技术服务业的指导意见”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的相关要求,提出了中国检测机构科学发展的整体发展战略。   发展目标   围绕加强质量安全、促进产业发展两大任务,顺应检测机构发展国际化、市场化趋势,结合政府职能转变和事业单位改革要求,建立起功能明确、治理完善、运行高效、监管有力的检测机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健全和完善检测服务产业体系、标准体系、统计体系和政策体系,培育一批创新研发能力强、内生发展动力足、检测服务水平高、具有国际影响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骨干检测集团,构建提供主体多元化、提供方式多样化的公益性检测服务新格局,形成竞争机制更加有效、质量信号充分传递的经营性检测服务市场,提升专业化服务水平,大力发展第三方检验检测,对经济结构调整、发展方式转变的支撑能力明显增强,基本满足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   发展方向   坚持“科学分类、科学监管”发展方向。为实现不同属性、不同行业检测机构的科学发展,在深入分析研究各类检测机构发展特征的基础上,进行科学分类 稳步建立和发挥检测市场公平有效地竞争机制,形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点、更加公平统一的检测机构科学监管体系。   发展动力   “创新驱动”、“服务驱动”。要坚持把开拓创新和转型升级作为检测机构改革发展的强大动力和主要方向,破除影响检测机构和检测服务产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鼓励进行多种形式的探索和实践 充分发挥市场主导、政府主管、社会力量参与的积极作用,加快检测技术进步,实现检测管理创新,不断增强各类检测机构的创新活力和服务能力。   发展战略   按照“科学分类、科学监管”的发展方向,在深入分析研究各类检测机构发展特征的基础上,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求的中国检测机构体系,并推动其开拓创新、转型升级,实现科学发展。国有事业属性检测机构改革发展为两类:   第一类是公益性检测机构,采取公益性战略、权威性战略和引领性战略,实现科学发展,具体又包括两种,第一种是纯政府实验室,按照公务员管理,负责国家安全、检验检疫、人生安全等等检测任务,不承担市场化委托(即事业单位改革中的公益一类) 第二种是非盈利性质检测机构(即事业单位改革中的公益二类),类似于德国的TUV或美国FDA实验室,接受政府委托监督抽查任务,还可以接受市场化委托业务,保障自身生存与发展,每年盈余部分上缴国库。   第二类是经营性检测机构,采取集团化战略、综合化战略和国际化战略,实现科学发展。依照政企分开、政资分开的原则,整合省、市、县级现有经营性质的国有检测机构,通过内部运行机制调整与改革,推动形成各省组建区域性检测集团,允许条件成熟时,实行跨行业、跨区域兼并和重组 积极推动业务范围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获取紧缺资源、拓展境外市场、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和品牌美誉度,通过海外并购、联合经营、设立分支机构等方式积极开拓国际市场。   按照“定主体、制规则、转重心、促发展”的总体思路,建立和完善政府对检测机构和检测市场的科学管理模式。   ——建立检测机构管理综合协调体制,加强对不同行业、领域检测机构的综合管理,转变政府职能、加强科学监管   ——建立与国际规则对接的监管制度体系,对不同类型检测主体进行统一规制,合理规划国有检测机构的区域布局、专业布局以及战略规划,避免受部门利益影响   ——转移行政管理重心,加强对机构检测行为的监管,实施多元化监督管理体系和检测机构信息披露制度,形成监管合力   ——促进检测产业发展,完善检测市场环境,加快建立检测产业宏观统计制度和评价体系,加强关键共性检测技术、检测设备和支撑工具研发,整合和完善现有公共服务平台。《中国质量报》
  • “基于物联网应用的传感器产业发展战略研讨会”召开
    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推动物联网发展的统筹部署,为进一步加快传感器产业转型升级,研究制定基于物联网应用的传感器产业发展战略,日前,工信部电子信息司在北京召开了“基于物联网应用的传感器产业发展战略研讨会”,来自地方主管部门、行业协会、支撑机构、骨干企业、科研院校的代表参加了会议。   电子信息司刁石京副司长表示,当前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是国家产业发展战略的主轴,应当在需求牵引、市场化推进的总方针下,注重关键技术和市场领域的应用,务实推动物联网和传感器产业的发展。电子元器件行业发展研究中心在会议上介绍了传感器产业近期国内调研情况。广东省经信委、工信部电子工业标准化研究所、中科院微电子所、机械工业仪表所、浙江聚光科技有限公司、河南汉威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等代表分别就区域物联网产业发展经验、国内外物联网标准化工作进展情况、微机电系统公共技术平台建设、物联网发展对传感器技术和产业的影响、产学研结合打造产业市场竞争力、传感器企业市场化发展模式探索作了专题报告。   与会代表认为,传感器是探测和获取外界信息的源头,是物联网发展最根本的基础,也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内容,其生产加工逐步融合了半导体加工工艺、微机电加工等技术,目前正在向智能化、系统化、高精度、大规模产业方向发展。我国物联网用传感器产业还存在一些问题,如企业规模偏小、科技创新能力差 产学研结合不够,技术成果转化率低 缺少敏感元件核心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少 工艺装备落后、产品质量差 人才资源匮乏、产业发展后劲不足 相关支持及投资力度不够 行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滞后,技术支撑体系缺失等。
  • “十二五”基因蛋白质组发展战略启动
    &ldquo 十二五&rdquo 基因组和蛋白质组技术发展战略研究启动   6月9日至10日,科技部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在深圳组织召开了&ldquo 基因组和蛋白质组技术发展战略研讨会&rdquo ,标志着该领域的&ldquo 十二五&rdquo 发展战略规划研究正式启动。国内从事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研究的院士、专家、学者共40多人参加了会议。科技部基础司张先恩司长应邀出席会议,生物中心马宏建副主任、深圳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许勤到会并致辞。   会议结合当前国际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的发展趋势,以专题报告和讨论的方式,总结交流了我国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分析了我国生物产业发展对组学发展的重大需求,研究探讨了&ldquo 十二五&rdquo 我国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发展的方向和重点。   会议认为以基因科学技术为核心的现代生物技术突飞猛进,正推动生物经济成为网络经济之后新的经济生长点,加速发展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技术,将引领现代生物技术发展,对推动我国医药生物、农业生物和工业生物产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 上海院士沙龙研讨“新能源发展战略”
    p & nbsp & nbsp & nbsp 人类的生存离不开能源,随着对石油、天然气、煤等化石燃料需求的不断增加,传统能源的使用带来了环境污染、气候变化等问题,世界能源供应和消费正在向多元化、清洁化、高效化、全球化和市场化的趋势发展,世界上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都在努力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开发可再生能源等方面进行积极的探索和实践。 /p p   为了应对能源结构调整,进一步探讨新能源的技术开发及应用前景,近日在上海院士中心主办的第81期院士沙龙“新能源发展战略研讨”会上,翁史烈院士、饶芳权院士、闻雪友院士,及来自上海市发展改革研究院、能源研究会、上海交通大学、北京低碳所、同济大学等从事能源规划、技术研发、产业应用等相关领域的院士专家展开了深入交流和探讨。 /p p   作为能源研究领域的一支新生力量,神华集团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所正致力于煤的清洁利用、煤化工、水处理、新材料、氢能源和分布式能源等低碳清洁能源领域的研发和创新。此次,所长卫昶博士率领多位千人专家专家团队,就低碳所在能源互联网、储能系统、薄膜太阳能、现代煤化工所开展的工作以及在探索氢能利用和二氧化碳捕捉中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进行了介绍。院士专家们建议应抓住能源产业转型升级的良好机遇,进一步发展新能源,尤其是逐步推广分布式能源、能源互联网、储能系统、太阳能等先进技术和方法 加大政策扶持和优先力度,给予氢能等新兴能源更多支持 加强科技创新能力,推动全球化布局,集聚多方力量共同推进新能源产业的持续、健康、有序发展。 /p p /p
  • 发改委鼓励民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实施意见发布
    据国家发改委8月15日介绍,我国将采取十大政策措施,鼓励和引导民营企业在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势企业。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鼓励和引导民营企业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实施意见的通知   国务院各有关部门、直属机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副省级省会城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委:   为落实《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0]13号)和《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国发[2010]32号),引导和鼓励民营企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我们会同有关部门制定了《关于鼓励和引导民营企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实施意见》,现印送你们,请各部门结合当前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工作予以落实 请各地发展改革委在推动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工作中认真贯彻执行。 关于鼓励和引导民营企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实施意见   民营企业和民间资本是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力量。鼓励和引导民营企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于促进民营企业健康发展,增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活力具有重要意义。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0]13 号)、《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国发[2010]32 号)精神,增强社会各界对民营企业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重要性的认识,鼓励和引导民营企业在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势企业,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清理规范现有针对民营企业和民间资本的准入条件。要结合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要求,加快清理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领域的准入条件,制定和完善项目审批、核准、备案等相关管理办法。除必须达到节能环保要求和按法律法规取得相关资质外,不得针对民营企业和民间资本在注册资本、投资金额、投资强度、产能规模、土地供应、采购投标等方面设置门槛。   二、战略性新兴产业扶持资金等公共资源对民营企业同等对待。各相关部门和各地发展改革委要规范公共资源安排相关办法,在安排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财政预算内投资、专项建设资金、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等资金以及协调调度其他公共资源时,要对民营企业与其他投资主体同等对待。   三、保障民营企业参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政策制定。各相关部门和各地发展改革委在制定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配套政策、发展规划时,应建立合理的工作机制,采取有效的方式,保障民营企业和相关协会代表参与,并要充分吸纳民营企业的意见和建议。   四、支持民营企业提升创新能力。要采取有效措施,大力推动公共技术创新平台为民营企业提供服务,探索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人才向民营企业流动机制,扶持民营企业引进人才。鼓励、支持民营企业建立健全企业技术中心、研究开发中心等研究机构。支持具备条件的民营企业申报国家和省级企业技术中心,承担或参与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工程实验室等建设任务。   五、扶持科技成果产业化和市场示范应用。支持民营企业和民间资本参与国家相关科研和产业化计划,开发重大技术和重要新产品。扶持相关企业协同推进产业链整体发展,促进新技术与新产品的工程化、产业化。鼓励有条件的民营企业发起或参与相关标准制定。支持民营企业开展具有重大社会效益新产品的市场示范应用。   六、鼓励发展新型业态。鼓励民营企业与民间资本进行商业模式创新,发展合同能源管理、污染治理特许经营、电动汽车充电服务和车辆租赁等相关专业服务和增值服务,发展信息技术服务、生物技术服务、电子商务、数字内容、研发设计服务、检验检测、知识产权和科技成果转化等高技术服务业。   七、引导民间资本设立创业投资和产业投资基金。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实施新兴产业创投计划、开展产业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参股设立创业投资基金试点工作的通知》(发改高技[2009]2743 号)精神,各地发展改革委在创立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时,要积极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创业投资。规范引导合格合规的民间资本参与设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产业(股权)投资基金。   八、支持民营企业充分利用新型金融工具融资。要积极支持和帮助产权制度明晰、财会制度规范、信用基础良好的符合条件的民营企业发行债券、上市融资、开展新型贷款抵押和担保方式试点等,改进对民营企业投资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项目的融资服务。   九、鼓励开展国际合作。鼓励符合条件的民营企业开拓国际业务、参与国际竞争。支持民营企业通过投资、并购、联合研发等方式,在境内外设立国际化的研发机构。鼓励民营企业在境外申请专利,参与国际标准制定。支持有条件的民营企业开展境外投资,建立国际化的资源配置体系。   十、加强服务和引导。各有关部门和各地发展改革委应加强协调,及时发布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产业政策、项目扶持计划、招商引资、市场需求等信息,引导各类投资主体的投资行为,避免一哄而上、盲目投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积极发挥工商联等相关行业组织作用,帮助民营企业解决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各级公益类信息服务、技术研发、投资咨询、人才培训等服务机构,要积极为民营企业与民间资本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相关服务。鼓励和支持物流、会展、法律、广告等行业为民营企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商务服务。   附:关于鼓励和引导民营企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实施意见
  • 天祥集团:可持续发展战略孕育无限商机
    作为全球领先的质量和安全机构,lntertek天祥集团自1989年进入中国以来,为众多行业提供了测试、检验、认证服务及解决方案。当下,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出口大国,在贸易市场中,第三方检验认证机构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对此,天祥集团中国总裁柏学礼对行业蕴藏的商机以及“十二五”发展前景有着独到的见解。   关注经济趋势 启动发展引擎   柏学礼说,随着中国检验认证业的蓬勃发展,天祥集团的服务项目已从当初的单一测试、验货发展到今天具有测试、检验、评估、认证、工厂审核、装船前检验、外包QC服务等全面、广泛的一站式服务,为中国的出口产品、进口商和出口供应商提供专业服务,由几个、几十个客户发展到目前包括沃尔玛、麦当劳、微软、阿里巴巴等国际、国内著名公司在内的几万个客户。柏学礼自豪地说:“天祥集团曾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金镶玉奖牌提供质量标准和物理项目测试,也为 2010年上海世博会特许产品质量提供全面服务,还为NBA、FIFA、加拿大冬奥会特许产品等一系列重要活动和产品提供优质服务。”在广泛参与重大活动的过程中,天祥集团逐步确立了其在中国地区的行业领导者地位。   当记者问及中国检验认证市场的发展前景和商机时,柏学礼乐观地表示,中国是最大的消费品生产基地,中国的检验认证也由此得到很大发展,相信在将来有可观的发展机会。他分析了四方面的因素:   第一,国内外新的产品质量法规、标准不断发展,消费者和制造、销售者各自权益保护意识提高,使检验认证市场增速高于经济增长速度。尽管受金融危机和劳动力成本上升等因素影响,在华的一些外企考虑转移,但这不会影响中国经济保持相当增速。   第二,为满足国内生产、消费需求,我国自身的进口量开始增大,如煤、石油、天然气、橡胶、粮食、钢铁和食品等各类消费品进口量也日益增加。   第三,国内的投资、大型项目建设,也需要第三方的检验、论证服务。   第四,环保、低碳、节能等可持续发展战略也将带来商机。   此外,随着经济的发展,消费者对产品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国内消费者的消费观念逐渐从温饱型、生存型转变为享受型,希望产品是健康、安全的,这一转变导致国民对产品质量要求的提高。在国外,尤其是欧美,消费者对产品质量的要求更高,这些都给检验认证业带来了很大的发展空间。   紧贴市场需求 挖掘发展潜力   对于未来有待发展的新兴检验认证服务领域,柏学礼如数家珍,首先是食品、药品、化妆品、营养品等。拿化妆品来说,对其中有毒有害物质监控的关注度很大。在这方面,与国外相比,我国对质量和功效的监控仍不够。其次是环保、低碳和新能源,以及职业安全卫生健康、化学品安全评估、中国消费品零售市场等。此外,我国的网上贸易已经越来越多,具有相当大的市场空间,但由于网上交易不能面对面,所以对网上产品质量的监控也需要检验认证业提供。   市场的需求就是发展的动力,为客户的全球供应链提供保障是天祥集团的主要服务内容。柏学礼介绍说,“我们的试验、测试、认证都是按照欧美国家的要求进行的。只有根据客户和消费者的需求,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才能有针对性地提出全方位的服务方案。我们的服务既要专业还要及时,因为耽搁一天整个供应链都会受到影响。所以在这方面我们不仅为客户、为国际著名的零售商、品牌持有人提供质量保障,同时也为中国出口产品能够顺利进入欧美市场扫清技术上的障碍,为中国企业顺利出口保驾护航。”   面对日益增长的国内市场和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柏学礼认为,天祥集团未来会为更多的国内客户服务,为国内的品牌服务,为国内的消费者服务。“不仅如此,我们还要为那些打算进入中国市场的国际品牌进行培训,一起做中国标准的测试,为他们提供帮助,使他们的产品顺利进入中国,这对于我们来讲是新的动力,新的增长点,也是新的市场需求。”   抓住发展机遇 实施战略转型   当记者问道,天祥集团与化工行业的关系以及“十二五”期间的发展思路时,柏学礼解释:“我们和化工行业关系密切。化工产品是不可或缺的原材料,几乎所有的产品测试都会涉及化工产品。此外,我们最重要的测试手段是化学测试,比如服装的染料、玩具的油漆、家具的涂料等。最早,是出于对最终产品的关注才产生了检验认证业,但现在我们必须去关注整个产业链,因此我们和化工行业是密切结合的。”   柏学礼认为,“十二五”时期是天祥集团的战略转型期和发展机遇期。“首先,我们会关注经济发展从东部向西部转移的趋势。中西部的发展和劳动力成本的优势,注定经济发展会向内陆转移。之前,检验认证业都在港口城市发展,现在如何根据国家政策向中西部发展,对检验认证业来说一个重要的课题。其次,在发展传统业务的同时,我们要关注新兴市场,做好投入和准备,不把自己放在被动的位置。低碳领域应是目前最重要的方向,我们已经做好准备,力争保持竞争优势。此外,面对人才流失、成本提高等问题,在“十二五”期间,我们要结合中国实际,提高收入和效率,这样才能吸引人才,确保公司利润。”   随着环保、低碳、节能等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消费者对产品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这些都给检验认证业带来了很大的发展空间。
  • 普发真空发布全新企业发展战略,再次强调中国市场重要性
    p   2020 年 7月2日,中国上海——普发真空发布了全新企业发展战略中文网站,强调以客户为中心,将持续通过自身转型发展满足客户的需求。其中,中国市场位列普发真空发展八大战略支柱之一,成为普发真空业务发展的强劲动力。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7/uepic/83a8bea6-b39a-4c80-a637-f6180d8f5eb1.jpg" title=" 图片 1.png" alt=" 图片 1.png" / /p p /p p   普发真空首席执行官Eric Taberlet表示:“当前,我们的世界正同时面临着数场革命,例如数字化、能源转型和生物技术等等。凭借领先的科技、前瞻性的市场洞察,以及对不断变化的用户需求的快速响应,普发真空将成为客户最可靠的合作伙伴。” /p p   目前,普发真空企业发展战略网站已经正式上线,并通过 “我们是谁”、“增长动力”和“未来发展”三大板块全方位地介绍了普发真空的企业文化、业务领域以及未来的发展战略。其中,以“八大战略方向”和“七大增长动力”为主框架,普发真空重点诠释了公司以客户为核心,寻求创新和转型发展的战略内核。同时,普发真空也介绍了未来工厂、数字化、OneERP等一系列项目,全面展示公司综合性的投资和未来发展计划。 /p p   对中国市场的强调是此次全新企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2019年10月23日,普发真空举办了无锡新工厂开业仪式。无锡新工厂在原有基础上进行了扩建,整体规模相较之前扩大了一倍,并在原有的售后服务基础上,增加了干泵生产、全新泄漏测试系统ATC的生产以及泵站组装等业务能力,使得普发真空能够更好地满足本土客户的需求,促进公司在真空镀膜、半导体等市场的战略增长,是普发真空在中国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p p   当时普发真空中国区总经理郑洪先生也表示:“中国是全球规模最大的市场,也是增速最快的市场。因此,增强我们在中国市场的影响力是普发真空增长战略的主要支柱之一。无锡新工厂更是我们未来工厂计划中的重要一环。未来,我们将继续因地制宜,持续深耕中国市场,更好地服务普发真空的本土客户。” /p p   2020年是普发真空成立第130周年,自1890年创立以来,普发真空不断树立着真空技术的新标准,并通过持续开发创新成果并成功推向市场,帮助科学界与工业界从中受益。未来,普发真空将继续将凭借领先的产品和完善的服务,作为工业革命的强大先驱,引领行业不断前进。 /p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十三五”发展战略研究报告发布
    p   战略研究对于科学编制发展规划至关重要。2015年是“十二五”收官之年,也是编制“十三五”发展规划的关键节点。为科学制定科学基金“十三五”发展规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政策局自2014年年初即根据党组关于开展科学基金“十三五”宏观发展战略研究的要求部署了系列课题,旨在通过系统深入研究基础研究的发展态势,分析我国基础研究发展状况和科学基金发展状况,进而提出科学基金“十三五”发展的政策建议。在战略研究的基础上,我们将主要成果编辑形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十三五”发展战略研究报告》,以期为读者理解科学基金“十三五”发展规划提供参考,为关注基础研究和科学基金发展的读者提供信息。 /p p   本报告共四章,第一章重点关注基础研究发展的总体趋势,以及国外基础研究和科学基金组织的新战略 第二章着重分析我国基础研究发展的状况,以及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第三章主要分析科学基金“十二五”期间发展状况,总结经验与不足 第四章主要就科学基金面临的形势与需求、发展目标、发展思路、战略举措等进行分析,并提出政策建议。 /p p   近代科学革命以来,基础研究在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知识化进程不断加速的当代社会,基础研究的战略地位更加凸显。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基础研究是推动新科技革命的直接动力 第二,基础研究是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引擎 第三,基础研究是涵养高层次人才的重要阵地 第四,基础研究是发展科学文化的重要基石。 /p p   近年来,基础研究保持高速发展,呈现出一些显著的新态势。基础研究前沿突破涌现,交叉特征凸显 基础研究的技术手段和组织模式发生重大变化 科学、技术、工程加速渗透与融合 科学的全球竞争与合作呈现新格局 公众理解和参与科学程度不断增强。 /p p   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对基础研究高度重视,从国家层面制定了基础研究发展战略。本报告选择了美国、欧盟、日本、韩国等国家或地区的基础研究发展状况进行研究。 /p p   美国作为世界首屈一指的经济和科技强国,其基础研究战略特征是全面布局、保持领导者地位 欧盟作为最大的区域组织,充分体现了基础研究国际合作的趋势,其目标是建立全球科技创新的新高地 日本和韩国作为亚洲的典型代表,通过建立领先的基础研究基地等战略举措,试图在全球竞争中抓住机遇、实现赶超。这些战略趋势和举措对于我国基础研究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p p   国外科学基金组织近年来纷纷制定了新的发展战略。本报告选取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日本学术振兴会(JSPS)、英国研究理事会(RCUK)、德国科学基金会(DFG)作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其最近一期发展规划,分析其战略背景、战略目标、战略举措等。 /p p   NSF于2014年3月发布《为国家未来而投资科学、工程与教育: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战略规划(2014~2018年)》[简称《NSF战略规划(2014~2018年)》],提出了推进科学和工程前沿、通过研究和教育促进创新并满足社会需要、建设卓越的联邦科学资助机构的三大目标,旨在推进卓越研究,使美国能够在研究和教育方面担当全球领导者角色。 /p p   JSPS在其“第三期中期计划(2013~2018年)”中,除坚持促进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并重外,相比“第二期中期计划”,更加注重推动尖端研究,以及构建国际合作网络和培养优秀的全球化人才。 /p p   RCUK则确立了“推进卓越研究并实现社会影响”和“提高工作效率”两大战略目标,围绕“跨部门和学科开展工作以资助卓越研究,通过合作和开放获取实现影响力最大化,支持国际性研究活动,支持未来人才的技能和职业发展,鼓励公众参与研究,提高工作效率”六个具体目标,提出了拟采取的战略举措,以保证英国的科研能够在全球竞争中继续领先。 /p p   DFG于2013年就德国科研体系的未来发展发表了立场文件,阐述了科研体系的不同功能、未来科研体系的任务、DFG在德国科研体系中的作用、未来科研资助四个问题,明确DFG的核心任务是资助以知识为导向的基础研究,特别是对大学所有学科领域的科研人员,研究过程中的所有阶段、所有规模的研究项目,以及研究机构间的所有合作关系提供资助。 /p p   以上所述的国外基础研究发展的政策动向和科学基金组织的发展战略,对我国有重要启示: /p p   持续加大基础研究投入,力争更多科学突破。各国普遍将推进科学前沿、占领科学高地作为主要目标,重视基础研究的原创性突破。投资科学与工程前沿已成为举世公认的确保国家未来繁荣的根本战略。基础研究已成为各国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对基础研究进行长期稳定的支持,进一步加大投入。 /p p   将培养和吸引人才作为基础研究和科学基金发展的重点任务。各国的科学基金组织都希望成为卓越的资助机构,其职能主要包括推进卓越的科学和培养卓越的人才。世界范围内的人才竞争日益激烈,应加强科研人才培养和资助,吸引全球优秀创新人才。 /p p   科学基金资助方式多元化,重视建立多部门协同资助的大科学计划。首先,应创新和优化管理体制机制,构建高效的统筹协调和协同创新机制。其次,对基础研究的支持应不断探索多元化的投资模式和管理手段。 /p p   前瞻部署基础研究综合基地建设。科学基金的资助模式不仅包括项目、人才和基地,还应包括对科学研究基础设施的资助、对卓越的科学研究中心的资助等多种方式。前瞻性加强基础研究综合基地建设、科研基础设施建设,已成为各国支持科技创新活动的重要手段。典型创新国家均强调建立具有世界影响力和领导力的基础科学中心,强调科研基础设施和大数据系统建设等。 /p p   加强科学传播,引导公众参与科学。在科学基金得到科学界广泛认可的同时,要进一步扩大科学基金的社会影响,增强科学基金服务于社会公众的功能,通过科学基金的传播促进公众更好地理解科学,提高全民的科学素养。 /p p   加强“科学为决策服务”的能力。不仅科学政策本身的制定需要严密可靠的科学证据支撑,其他领域的政府决策也需更多地以科学论证作为支撑。国际上很多国家都强调加强基础研究对提高政府科学决策能力的重要性,我国也应进一步发挥基础研究在政府决策中的咨询和参考作用。 /p p   改革开放以来,从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我国通过不断推进和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切实加大基础研究投入力度,不断完善科研经费配置机制,逐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基础研究体系。基础研究呈现出经费投入多渠道,人才、项目、基地一体化,科学活动国际化的良好局面。正在实施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赋予我国基础研究新的历史使命,在重构后的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体系中,基础研究的地位和作用得到进一步强化。 /p p   “十二五”期间,我国基础研究的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主要表现在:基础研究投入持续增长 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形成了合理的研究梯队 平台体系逐步完善,科技基础能力显著提升 科技论文总量居世界第二,质量不断提升 学科繁荣发展,从“仰视”向“平视”演进 重大成果呈“星星之火”,燎原之势正在蓄积。 /p p   总体上,我国基础研究正在进入从量变到质变、从点的突破到全面提升的重要跃升期,具备了实现跨越发展的条件和可能,将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更加强有力的支撑。 /p p   同时,要清醒地看到,我国基础研究的整体实力与美国等主要发达国家仍存在较大差距,面临着诸多问题与挑战:基础研究投入占研发投入的比例偏低,投入结构和资助机制不甚合理 原始创新能力不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重大原创成果较少 引领科学潮流的世界级科学家匮乏,青年人才成长环境尚需改善 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保障国家安全的作用有待提升 创新氛围有待改善,存在不同程度的急功近利和浮躁现象 全球科技创新和竞合格局发生深刻变化,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等。 /p p   随着科技体制改革的推进,我国新的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体系进一步明确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新定位:聚焦基础研究和科学前沿,支持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促进学科交叉,增强源头创新能力,向国家重点研究领域输送创新知识和人才团队。同时,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将专门设立基础研究类重点专项,基地和人才专项也将对基础研究进行支持。 /p p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成立30年来,始终坚持履行国务院赋予的职责,目前已经成为我国资助基础研究的主要渠道、产出创新研究成果的主体力量、培养科技创新人才的重要平台、学科均衡协调发展的重要保障、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源头创新支撑和国际科技合作交流的重要桥梁。 /p p   “十二五”期间,科学基金通过加强资助研究项目着力提高原始创新能力,以人才项目培育基础研究队伍,以仪器项目打造创新研究手段,以国际合作项目和联合基金项目推动国际、国内交流,以全面布局促进学科均衡发展,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效。与此同时,不断推进制度建设与管理改革,在资助格局、评审机制、资金管理、信息化建设、科研诚信、法治建设、绩效评估、战略研究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与实践,取得了广泛的成效。 /p p   上述成效的取得有赖于:始终坚持科学基金的定位,资助工作更加侧重基础、前沿和人才 始终坚持尊重基础研究规律和科学家主体地位 始终坚持顺势而为,应时而动,适时推动科学基金管理改革 始终坚持依法行政的治理理念,系统推进法治基金和科研诚信建设。当然,科学基金资助管理工作还存在有待完善之处,如面向科学前沿激励原创和培育重大科研成果的战略引导有待进一步加大,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发展的工作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科学智库功能有待进一步发挥,科学传播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科学基金管理法治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p p   “十三五”时期,全球科技和经济发展的新趋势和国内发展的新形势,对我国基础研究和科学基金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从总体来看,将面临“六期叠加”的态势:全球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历史交汇期,中国经济发展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的全面转型期,国家发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战略突围期,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关键决胜期,科技体制和创新体系的深度调整期,基础研究从量变到质变的重要跃升期。在分析科学基金面临的形势与需求基础上,结合我国基础研究和科学基金发展状况,本报告探索和提出了科学基金“十三五”期间的发展目标、发展思路、战略举措等宏观政策建议。 /p p   我国科学基金的发展目标可由两个部分组成: /p p   一是推动我国基础研究实现“三个并行”。总量并行,在投入、产出总体量上与美国等科技发达国家相当 贡献并行,在众多主流学科演进路径中有中国科学家里程碑式的贡献 源头并行,中国对世界科学发展有开拓性重大原创贡献,有支撑和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源头创新工作。 /p p   二是建设卓越科学基金管理机构。不断完善科学基金资助管理机制,促进科学基金成为学术探索的灯塔、创新思想的熔炉、创新人才的摇篮、创新驱动的引擎、科学文化的沃土、专业管理的典范,实现高质量的“科学家之友”(FRIEND)的科学基金管理目标,即建设评审制度公正(Fair)、绩效回报丰富(Rewarding)、全球视野开阔(International)、管理服务高效(Efficient)、资源总量宏大(Numerous)、资助谱系多样(Diversified)的卓越科学基金管理机构。 /p p   实现以上战略目标,必须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历次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贯彻“五大发展理念”,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十三五”期间,应突出“聚力前瞻部署、聚力科学突破、聚力精准管理”的战略导向,按照“坚持定位、激励原创、统筹支持、升级发展”的总体发展思路,坚持科学基金“渊源远愿”的战略定位,即筑探索之渊、浚创新之源、延交叉之远、遂人才之愿。加强对基础、前沿、人才和团队的支持,促进学科交叉 鼓励高水平的研究,提高原始创新能力,支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立足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局,充分发挥科学基金统筹支持基础研究的功能 以战略转型打造中国科学基金管理的升级版。 /p p   战略举措是实现战略目标的重要手段。科学基金在延续“十二五”创新发展的基础上,应进一步强化战略举措的制定与实施。本报告建议在“十三五”期间可重点实施“八大战略举措”,具体包括:第一,构建探索、人才、工具、融合四位一体的资助格局 第二,试点实施基础科学中心项目 第三,探索加强对交叉性、变革性研究的支持 第四,完善需求导向的基础研究项目支持机制 第五,加大优秀青年人才和领军人才的支持力度 第六,积极推进新型国际交流与合作模式 第七,拓展科学基金的智库功能 第八,加强科学传播。 /p
  • “中国食品发展战略研究中心”在锡成立
    “中国食品发展战略研究中心”日前在江南大学成立。   该中心成立后,江南大学将充分发挥食品科学与工程国家一级重点学科优势,紧密联系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及龙头企业,研究我国食品产业发展的现状和问题,对比国内外食品产业发展经验,分析食品产业未来科技需求,从而为政府制定食品领域相关政策提供理论和科学依据,为推动食品产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作出贡献。
  • 《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解读
    日前,国务院颁布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为进一步了解《决定》的有关情况,近日,记者采访了主要起草单位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   一、请简要介绍《决定》制定的背景和主要过程?   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转型期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面临着日趋紧迫的人口、资源、环境压力,现有发展方式的局限性、经济结构状况以及资源环境矛盾也越来越突出。2009年,我国生产粗钢5.68亿吨,水泥16.5亿吨,分别约占世界总产量的43%和52%,绝大部分由我国自己消费掉了 一次能源消耗达31亿吨标准煤,是世界能源消费总量的17.5%。而同期我国的GDP只有34万亿元,约合4.7万亿美元,占世界GDP54万亿美元的比重仅8.7%,这种依靠大量消耗资源支撑发展的方式是难以为继的。我国目前以世界9%的耕地养活了20%的人口是了不起的成绩,但到2030年,我国人口接近15亿,人均耕地面积要在目前1.38亩的水平上减少10%以上,保障粮食安全的压力不断增大。尽管我国近年来对节能环保高度重视,也取得了巨大成绩,但2009年全国七大水系劣五质类水质断面比例仍达18.4%,我国二氧化硫排放量、二氧化碳排放量均居世界前列,大气污染、垃圾围城、工业点源污染、农业面源污染问题仍很严重。因此,到2020年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要保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缓解资源环境瓶颈制约,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增强国际竞争优势,必须把握世界新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历史机遇,加快培育发展物质资源消耗少、环境友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国际金融危机不仅加深了我们认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大意义,同时也强化了我国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紧迫性。当前,主要发达国家为振兴经济、获取发展新优势,纷纷制定新的国家发展战略,加大投入支持,加速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培育危机后引领全球经济的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宽带网络、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努力抢占新一轮科技经济竞争制高点。因此,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不仅能够有效缓解全球日趋严峻的能源、资源、粮食、环境、气候、健康等问题,也将决定一个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作用和地位。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胡锦涛总书记在今年2月省部级干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专题研讨班上强调:“要把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点”。温家宝总理2009年连续召开三次专家座谈会,研究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问题,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抢占经济科技制高点,决定国家的未来,必须抓住机遇,明确重点,有所作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要抓紧研究提出培育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总体思路,强化政策支持,加大财政投入,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需要统一认识,明确发展思路和重点,加强统筹规划,采取有效的政策措施予以扶持,引导全社会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和国务院领导关于“要抓紧起草《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和规划、政策,报国务院审批”的要求,今年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工信部、财政部等20个有关部门或单位,成立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思路研究部际协调小组”,在对全国重点地区进行实地调研、广泛听取相关行业、企业、专家以及社会方方面面意见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指导思想、目标、重点任务和重大政策措施,形成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的上报稿。国务院于9月8日召开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决定》。   二、《决定》主要着眼于解决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哪些问题?   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综合国力明显增强,科技水平不断提高,建立了较为完备的产业体系,特别是高技术产业快速发展,规模跻身世界前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奠定了较好的基础。同时,在新的发展阶段,我国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也面临着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强,掌握的关键核心技术少,有利于新技术新产品进入市场的政策法规体系不健全,支持创新创业的投融资和财税政策、体制机制不完善等突出问题。因此,《决定》主要着眼于解决当前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存在七个问题:   (一)明确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内涵和发展重点。各方面普遍认为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应体现国家的战略需求,要体现阶段性特征,现阶段应将节能环保、信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但从调研看,各地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范围也有不同的理解,一些地方基于当地的产业基础、比较优势和经济长远发展的需要,将石化深加工、绿色食品、林产业、海洋产业、文化创意、现代物流、高端生产性服务业等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这说明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内涵和发展重点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统一认识,明确方向,为制定重点任务和政策着力点奠定基础。要进一步明确某一产业领域的重点发展方向和任务,引导社会资源的有效投入,并为此营造更加良好的发展环境。   (二)突出体制机制改革。从调研情况看,加快培育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还面临一些急需解决的体制机制问题,主要包括:一是企业尚未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机制没有形成,科技与经济脱节的问题仍然突出。二是技术创新成果转移机制亟待建立,创新成果产业化中介机构缺失,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管理程序复杂、评估作价困难、周期长,职务创新股权激励措施不到位,不利于调动创新创业积极性。三是符合战略性新兴产业特点和要求的资本市场不完善,融资体系不健全。四是部分领域管理体制改革滞后,如节能环保和新能源产业的价格形成机制,电力体制市场化改革,“三网融合”相关行政管理体制,生物医药产业的新药审批程序,通用航空发展的空域管理规定,卫星应用的军民结合机制等,现行管理办法制约相关行业发展。五是条块分割、政出多门,缺乏有效的协调和决策机制,有关规划、政策没有形成合力。要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必须着力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   (三)掌握战略性新兴产业核心技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竞争,核心是关键技术的竞争。调研发现,目前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一些领域在规模上虽然已经跻身世界前列,但组装加工能力强,技术集成能力薄弱,关键核心技术和装备主要依赖进口。如风能虽然装机容量已居世界前列,但大型风机的设计能力和关键部件的制造技术较弱 太阳能电池虽然产量世界第一,但高转换效率的太阳能薄膜电池等新一代光伏电池核心技术不掌握 新兴信息产业虽然在系统设备研发方面取得了明显进展,但在集成电路、光电、高性能计算等领域的基础性技术还有待突破 生物医药产业尽管快速发展,但缺乏创新药物和工程化技术与装备 基因工程开展了大量研究,但工业化的转基因技术不掌握,开发具有知识产权的新品种速度慢 装备制造业虽然规模较大,但大型装备关键核心部件、控制技术和高性能材料严重依赖进口。因此,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必须着眼于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加强前沿性、战略性产业技术集成创新,提升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四)充分发挥市场的拉动力量。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新技术、新产品在市场导入期往往存在种种障碍,需政府推动应用示范、标准制定和基础设施建设等。近年来我国相继实施了“节能产品惠民工程”、TD-SCDMA第三代移动通信试验网等培育市场和新技术应用示范的措施,对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发挥了十分重要的拉动作用。但从调研情况看,各方面普遍反映市场培育力度还不够,手段单一,试点示范推进缓慢,相关技术标准制定滞后,有关价格和税收政策不配套,在一些领域还存在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的情况,市场竞争秩序有待规范等问题。所以,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要进一步强化培育市场环境,通过加大示范应用力度、加快配套设施建设等方式培育市场,进一步发挥市场拉动作用,引导社会消费,激励企业创新。   (五)财税金融投资政策急需完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初期高投入、高风险的特征十分突出,需要强有力、系统性的财税、投融资政策支持。调研反映的主要问题包括创业投资规模小,融资性担保机构不发达、多层次金融市场不完善 财政税收激励政策等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支持方式和政策体系需要进一步完善。所以,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相关财税金融和投资政策要在系统梳理、评价现有政策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财税金融支持方式,形成有效引导和有利于发挥社会投资积极性的政策体系。   (六)国际合作是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途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是基于全球科技前沿领域的创新成果,呈现出在产业链高端共同投资、联合开发、加强分工与合作等新的特点和趋势,国际合作发展是其必然选择。但调研中发现,除少数新兴产业形成了开放式发展的格局外,目前许多新兴产业领域的发展,企业开展国际合作的形式比较单一,不注重前期技术合作,也没有利用国际资本市场,国际合作发展渠道不畅。鉴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特点和发展趋势,必须以更加开放的思维,推进智力、资本和市场的深度合作,促进共同发展。   (七)加强规划引导和统筹协调。调研中感到,各地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积极性很高,都希望抓住这一次重大发展机遇,实现本地经济的较快发展,提升在全国中的位次。但是也发现存在急于求成的趋向。为此,既要保护好、发挥好和引导好地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积极性,也要高度重视区域间统筹规划和协调发展,避免盲目低水平投资建设等问题。   三、怎样理解和把握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内涵?战略性新兴产业与高技术产业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   一方面,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代表科技创新的方向和产业发展的方向,体现新兴科技和新兴产业的深度融合。另一方面,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较强关联带动作用,是推动社会生产和生活方式发生深刻变革的重要力量。在这个认识的基础上,《决定》明确了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产业。   高技术产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基本相同的特征,总体上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范畴。但其中也有一些技术相对成熟、不具备高成长性的领域,不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同时,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还将催生更多战略性新兴产业。   四、制定《决定》的原则是什么?   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的重大举措。《决定》是指导我国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指导文件。制定《决定》坚持了以下主要原则:   一是突出战略性、阶段性、针对性。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长远的一项重大决策,必须以全球视野,立足国家战略需求,既要认识到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意义,统一思想认识,明确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进行超前部署和统筹安排 也要立足当前,着力解决制约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瓶颈,促进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 还要有系统性、针对性地提出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所涉及的创新体制机制、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加强自主创新、完善市场环境、加大财税金融支持力度等重大政策措施。   二是处理好市场机制和政府调控的关系。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必须紧紧结合我国国情和发展实际,把握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客观规律,以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为主线,摆好政府位置。《决定》提出的相关政策措施,是以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为重点,引导培育市场机制,政府更多地采取宏观调控和间接手段,在一些关键核心领域,要有所作为,集中力量办大事,发挥积极的组织推动作用。   三是坚持企业的主体地位。按照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加快建设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的要求,借鉴国际经验,以发挥企业的能动作用为核心,强化产学研用结合,使《决定》的相关政策向企业聚焦,促进各种要素向企业集聚,支持有条件的骨干企业发展成为有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跨国企业集团,支持中小企业做专做精、做大做强。   四是体现统筹协调。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一项涉及经济、科技、改革、政策法规等多方面复杂因素的系统工程,也是一项既关系当前也影响长远的重大战略任务。为此,《决定》必须充分体现国家层面相关规划、政策的衔接,体现中央和地方之间以及区域之间的衔接,形成政策合力,做出长远安排,为战略性新兴产业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五、《决定》提出当前我国加快培育和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领域和方向包括哪些?选择这些重点领域和方向主要是出于什么考虑?   根据我国国情和科技、产业基础,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阶段与特点,现阶段应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一是以有效缓解经济社会发展的资源、环境瓶颈制约为目标,着力发展节能环保和新能源产业 二是以加快推进经济社会信息化、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为目标,着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三是以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促进现代农业发展为目标,着力发展生物产业 四是以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目标,着力发展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产业。   为进一步集中力量,努力实现重点领域快速健康发展,《决定》从上述四个方面七个产业领域中选择了若干重点方向作为现阶段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切入点和突破口。   从节能环保产业看,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适应产业绿色发展的国际趋势,结合我国面临的资源环境巨大压力,以先进适用技术集成应用为重点,大力发展新型高效节能、先进环保、资源循环利用技术和装备,发展节能环保服务业和再制造产业等环保产业新业态。   从新能源产业看,绿色新能源技术发展和产业化是解决能源危机、优化能源结构的根本出路。近10年来,我国在新能源产业发展的诸多领域已经形成了国际竞争优势,未来发展应以巨大内需市场为后盾,快速提升创新能力,积极发展新一代核能 加快太阳能热利用技术推广应用,开拓多元化的太阳能光伏光热发电市场 提高风电技术装备水平,有序推进风电规模化发展 因地制宜开发利用生物质能。   从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看,信息技术正在纵深发展并深刻改变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新一代信息技术依然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最核心技术。目前我国已形成了新兴信息产业发展的比较优势,从做强我国信息产业的需求出发,未来应以建设宽带、泛在、融合、安全的信息网络基础设施、推进“三网”融合,促进物联网、云计算的研发和示范应用为主线,增强集成电路、新型显示、高端软件等核心基础产业的发展能力,加速网络增值服务等新业态壮大发展。   从生物产业看,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将是从根本上影响21世纪人类发展的重大领域,将对改变消耗自然资源的传统发展模式、构建绿色可再生产业体系、促进人类健康产生革命性影响。我国在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领域具有坚实的基础,具有发展的巨大市场空间,生物产业未来发展要以巩固基础研究、加速推进产业化、有序促进大规模应用为主线,大力利用生物技术开发重大疾病防治新药,加快发展新型生物医学工程产品,强化重要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畜禽和水产品等为主要对象的生物育种产业发展,促进绿色农用生物产品和海洋生物技术产品的发展。推进生物制造技术和产品对传统化工工艺路线的技术替代和对化石资源的原料替代。   从高端装备制造业看,它是装备制造业的高端部分,具有技术密集、附加值高、成长空间大、带动作用强等突出特点,对于加快我国工业现代化建设,实现制造强国战略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我国要掌握发展主动权,必须优先重点发展先进航空装备和高速铁路交通等先进运输装备、海洋工程装备、高端智能制造装备,加快建设以卫星应用为核心、以服务国家发展为目标的空间基础设施。   从新材料产业看,它是国民经济各行业特别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长期以来制约我国制造业发展和节能减排目标实现的瓶颈。其发展要以发挥我国在纳米、超导、稀土等材料科学技术研究方面的优势为基础,以满足国家重大工程建设和产业结构升级为目标,巩固学科研究优势,大力发展新材料制备技术和装备,大力推进新型材料产业化,大力推进大宗高端材料规模化生产应用。   从新能源汽车产业看,新能源汽车是全球汽车行业升级转型的方向。我国要在未来形成具有世界竞争力的汽车工业体系,必须超前部署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和产业化。当前,要充分发挥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以产业联盟系列化为途径,着力突破动力电池、驱动电机和电子控制领域关键核心技术,加速形成知识产权,推进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推广应用和产业化。   需要强调的是,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一个动态的概念,是根据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科学技术进步的实际情况而确定的,随着形势的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领域应当适时进行调整。   六、《决定》提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目标是什么?确定目标的依据是什么?   综合考虑目前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基础和趋势,以及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需要长期不懈努力的客观要求,我国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宏观目标应体现三个方面,一是形成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力量 二是形成满足人民群众生活质量提升新要求的客观能力 三是形成我国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发展的新优势。从发展阶段上看,应按照“三步走”的思路,到201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健康发展、协调推进的基本格局,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显著增强,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力争达到8%左右。到2020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力争达到15%左右,吸纳、带动就业能力显著提高。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成为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到2030年前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整体创新能力和产业发展水平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关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2015年力争达到8%左右、2020年力争达到15%左右等定量目标,是根据相关行业协会、国家统计局、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和单位提供的基础数据测算的,是完全有可能实现的。   七、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主要任务是什么?这些任务主要是针对什么问题提出来的?   目前,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是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得少,产品进入市场面临诸多障碍。要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必须把科技创新作为中心环节,把市场需求作为重要拉动力量,把国际化发展作为必要的条件,着力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营造良好市场环境、提高国际化发展水平。   从强化科技创新看,应针对目前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存在的企业创新能力薄弱、核心关键技术掌握少等问题,围绕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产业自主发展能力,切实加强产业发展的技术基础、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实施产业创新发展工程、建设支撑体系。核心工作主要涉及六个方面,一是超前部署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核心关键技术和前沿技术研究 二是鼓励企业建设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工程化平台并形成产业链发展的工程化、系统集成技术能力 三是释放我国已形成的科技潜力,促进创新人才向企业流动和强化人才激励机制 四是应以规模化发展为目标,统筹技术开发、工程化、标准制定、市场应用等创新环节,实施若干具有引领带动作用的重大产业创新发展工程,形成突破口和发展优势 五是大力推进高校、科研机构的技术转移,大规模支持企业实施创新成果产业化 六是促进技术、人才、资金等创新资源向具有技术创新优势的产业区域集聚,加速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发展,促进区域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优化升级。   从积极培育市场看,应围绕促进处于发展初期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有效克服产品和服务市场认知度低、与现有同类产品相比成本高、市场配套体系不完善、政策法规体系尚未建立等市场进入障碍,切实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加强示范应用,完善市场应用配套服务体系,建立健全市场规制,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将需求潜力转化为拉动产业发展的动力,发挥市场的主导作用。具体而言,一是组织实施若干重大应用示范工程,重点围绕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缓解环境资源制约等紧迫需求,组织实施全民健康、绿色发展、信息惠民等应用示范工程,引导消费模式转变,培育市场,拉动产业发展 二是重点加强新能源并网及储能、通用航空等产业的市场应用基础设施建设,支持企业在物联网、节能环保服务、新能源应用、信息服务、新能源汽车推广等领域大力发展专业服务、增值服务等新业态 三是应加强标准体系建设和完善市场准入制度,为各类企业发展营造公平竞争环境。   从深化国际合作看,我国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一是应针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知识密集”的特征,突出“招才引智”的作用,充分利用全球创新资源,加强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共同创造和分享国际创新成果 二是应针对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投入、高风险特征,突出利用全球资本的重要性,切实提高国际投融资合作的质量和水平,引导外资投向战略性新兴产业,鼓励我国企业到境外投融资,多层次多元化有效利用国外资金 三是应适应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做强做大的需要,在目前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国际分工格局尚未完全形成的情况下,推动技术和产品“走出去”,促进企业跨国经营,开拓国际市场,在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分工。   八、《决定》突出财税金融政策的扶持和引导作用,请问在财政、税收、金融政策上有哪些新举措?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当前,我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资金投入严重不足,财税政策引导社会投资、激励企业创新积极性的力度不够,多层次资本市场发育不完善。应在充分发挥企业投入积极性的同时,切实发挥中央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国家税收政策的激励作用和多层次资本市场的支撑作用,建立健全政策体系,创新支持方式。   在财政支持政策方面,针对当前政府资金使用分散、重点领域投入强度不足、缺乏稳定投入支持机制等问题,《决定》提出切实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发挥中央财政资金引导和调动社会投资积极性的作用,重点在整合现有政策资源和利用现有资金渠道的基础上,建立稳定的财政投入增长机制,设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大幅度增加中央财政的资金投入,专项集中支持重大产业创新发展工程、重大应用示范工程、重大创新成果产业化、创新能力建设等,引导创业投资发展。   在税收激励政策方面,针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人力资本、研发费用比例较高、产品发展初期进入市场难度较大的特征,切实完善税收激励政策,重点在落实好现行各项促进科技投入、科技成果转化和支持高技术产业发展等税收政策的基础上,结合税制改革方向和税种特征,综合运用各种手段,从激励自主创新、引导消费、鼓励发展新业态等角度,针对产业的具体特征,制定流转税、所得税、消费税、营业税等支持政策,形成普惠性激励社会资源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政策手段。   在金融政策方面,针对战略性
  • 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
    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   国发〔2010〕32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引导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成为世界主要国家抢占新一轮经济和科技发展制高点的重大战略。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抓住机遇,明确方向,突出重点,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作出如下决定:   一、抓住机遇,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产业。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对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一)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少、生态环境脆弱,又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面临改善民生的艰巨任务和资源环境的巨大压力。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促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二)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大举措。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创新为主要驱动力,辐射带动力强,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有利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有利于提升产业层次、推动传统产业升级、高起点建设现代产业体系,体现了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的根本要求。   (三)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构建国际竞争新优势、掌握发展主动权的迫切需要。当前,全球经济竞争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革,科技发展正孕育着新的革命性突破,世界主要国家纷纷加快部署,推动节能环保、新能源、信息、生物等新兴产业快速发展。我国要在未来国际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必须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及相关知识产权,增强自主发展能力。   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具备诸多有利条件,也面临严峻挑战。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综合国力明显增强,科技水平不断提高,建立了较为完备的产业体系,特别是高技术产业快速发展,规模跻身世界前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奠定了较好的基础。同时,也面临着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强,掌握的关键核心技术少,有利于新技术新产品进入市场的政策法规体系不健全,支持创新创业的投融资和财税政策、体制机制不完善等突出问题。必须充分认识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大意义,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抓住历史机遇,加大工作力度,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二、坚持创新发展,将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培育成为先导产业和支柱产业   根据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特征,立足我国国情和科技、产业基础,现阶段重点培育和发展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产业。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握世界新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历史机遇,面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把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放在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突出位置。积极探索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律,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着力营造良好环境,强化科技创新成果产业化,抢占经济和科技竞争制高点,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健康发展,为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二)基本原则。   坚持充分发挥市场的基础性作用与政府引导推动相结合。要充分发挥我国市场需求巨大的优势,创新和转变消费模式,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调动企业主体的积极性,推进产学研用结合。同时,对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要发挥政府的规划引导、政策激励和组织协调作用。   坚持科技创新与实现产业化相结合。要切实完善体制机制,大幅度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着力推进原始创新,大力增强集成创新和联合攻关,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合作,加强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充分利用全球创新资源,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掌握相关知识产权。同时,要加大政策支持和协调指导力度,造就并充分发挥高素质人才队伍的作用,加速创新成果转化,促进产业化进程。   坚持整体推进与重点领域跨越发展相结合。要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统筹规划、系统布局,明确发展时序,促进协调发展。同时,要选择最有基础和条件的领域作为突破口,重点推进。大力培育产业集群,促进优势区域率先发展。   坚持提升国民经济长远竞争力与支撑当前发展相结合。要着眼长远,把握科技和产业发展新方向,对重大前沿性领域及早部署,积极培育先导产业。同时,要立足当前,推进对缓解经济社会发展瓶颈制约具有重大作用的相关产业较快发展,推动高技术产业健康发展,带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形成支柱产业。   (三)发展目标。   到201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健康发展、协调推进的基本格局,对产业结构升级的推动作用显著增强,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力争达到8%左右。   到2020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力争达到15%左右,吸纳、带动就业能力显著提高。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 创新能力大幅提升,掌握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在局部领域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形成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企业和一批创新活力旺盛的中小企业 建成一批产业链完善、创新能力强、特色鲜明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区。   再经过十年左右的努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整体创新能力和产业发展水平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三、立足国情,努力实现重点领域快速健康发展   根据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阶段和特点,要进一步明确发展的重点方向和主要任务,统筹部署,集中力量,加快推进。   (一)节能环保产业。重点开发推广高效节能技术装备及产品,实现重点领域关键技术突破,带动能效整体水平的提高。加快资源循环利用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和产业化示范,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和再制造产业化水平。示范推广先进环保技术装备及产品,提升污染防治水平。推进市场化节能环保服务体系建设。加快建立以先进技术为支撑的废旧商品回收利用体系,积极推进煤炭清洁利用、海水综合利用。   (二)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加快建设宽带、泛在、融合、安全的信息网络基础设施,推动新一代移动通信、下一代互联网核心设备和智能终端的研发及产业化,加快推进三网融合,促进物联网、云计算的研发和示范应用。着力发展集成电路、新型显示、高端软件、高端服务器等核心基础产业。提升软件服务、网络增值服务等信息服务能力,加快重要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大力发展数字虚拟等技术,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   (三)生物产业。大力发展用于重大疾病防治的生物技术药物、新型疫苗和诊断试剂、化学药物、现代中药等创新药物大品种,提升生物医药产业水平。加快先进医疗设备、医用材料等生物医学工程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促进规模化发展。着力培育生物育种产业,积极推广绿色农用生物产品,促进生物农业加快发展。推进生物制造关键技术开发、示范与应用。加快海洋生物技术及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   (四)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重点发展以干支线飞机和通用飞机为主的航空装备,做大做强航空产业。积极推进空间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卫星及其应用产业发展。依托客运专线和城市轨道交通等重点工程建设,大力发展轨道交通装备。面向海洋资源开发,大力发展海洋工程装备。强化基础配套能力,积极发展以数字化、柔性化及系统集成技术为核心的智能制造装备。   (五)新能源产业。积极研发新一代核能技术和先进反应堆,发展核能产业。加快太阳能热利用技术推广应用,开拓多元化的太阳能光伏光热发电市场。提高风电技术装备水平,有序推进风电规模化发展,加快适应新能源发展的智能电网及运行体系建设。因地制宜开发利用生物质能。   (六)新材料产业。大力发展稀土功能材料、高性能膜材料、特种玻璃、功能陶瓷、半导体照明材料等新型功能材料。积极发展高品质特殊钢、新型合金材料、工程塑料等先进结构材料。提升碳纤维、芳纶、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等高性能纤维及其复合材料发展水平。开展纳米、超导、智能等共性基础材料研究。   (七)新能源汽车产业。着力突破动力电池、驱动电机和电子控制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推进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推广应用和产业化。同时,开展燃料电池汽车相关前沿技术研发,大力推进高能效、低排放节能汽车发展。   四、强化科技创新,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是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中心环节,必须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发挥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的核心引领作用,结合实施产业发展规划,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加强创新成果产业化,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一)加强产业关键核心技术和前沿技术研究。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结合国家科技计划、知识创新工程和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的实施,集中力量突破一批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关键共性技术。在生物、信息、空天、海洋、地球深部等基础性、前沿性技术领域超前部署,加强交叉领域的技术和产品研发,提高基础技术研究水平。   (二)强化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建设。加大企业研究开发的投入力度,对面向应用、具有明确市场前景的政府科技计划项目,建立由骨干企业牵头组织、科研机构和高校共同参与实施的有效机制。依托骨干企业,围绕关键核心技术的研发和系统集成,支持建设若干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工程化平台,结合技术创新工程的实施,发展一批由企业主导,科研机构、高校积极参与的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加强财税政策引导,激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加强产业集聚区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促进中小企业创新发展。   (三)加快落实人才强国战略和知识产权战略。建立科研机构、高校创新人才向企业流动的机制,加大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力度。加快完善期权、技术入股、股权、分红权等多种形式的激励机制,鼓励科研机构和高校科技人员积极从事职务发明创造。加大工作力度,吸引全球优秀人才来华创新创业。发挥研究型大学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学科建设,增加急需的专业学位类别。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制定鼓励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政策,建立企校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促进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和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支持知识产权的创造和运用,强化知识产权的保护和管理,鼓励企业建立专利联盟。完善高校和科研机构知识产权转移转化的利益保障和实现机制,建立高效的知识产权评估交易机制。加大对具有重大社会效益创新成果的奖励力度。   (四)实施重大产业创新发展工程。以加速产业规模化发展为目标,选择具有引领带动作用,并能够实现突破的重点方向,依托优势企业,统筹技术开发、工程化、标准制定、市场应用等环节,组织实施若干重大产业创新发展工程,推动要素整合和技术集成,努力实现重大突破。   (五)建设产业创新支撑体系。发挥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支撑作用,大力发展研发服务、信息服务、创业服务、技术交易、知识产权和科技成果转化等高技术服务业,着力培育新业态。积极发展人力资源服务、投资和管理咨询等商务服务业,加快发展现代物流和环境服务业。   (六)推进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和产业集聚发展。完善科技成果产业化机制,加大实施产业化示范工程力度,积极推进重大装备应用,建立健全科研机构、高校的创新成果发布制度和技术转移机构,促进技术转移和扩散,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依托具有优势的产业集聚区,培育一批创新能力强、创业环境好、特色突出、集聚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示范基地,形成增长极,辐射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五、积极培育市场,营造良好市场环境   要充分发挥市场的基础性作用,充分调动企业积极性,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培育市场,规范市场秩序,为各类企业健康发展创造公平、良好的环境。   (一)组织实施重大应用示范工程。坚持以应用促发展,围绕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缓解环境资源制约等紧迫需求,选择处于产业化初期、社会效益显著、市场机制难以有效发挥作用的重大技术和产品,统筹衔接现有试验示范工程,组织实施全民健康、绿色发展、智能制造、材料换代、信息惠民等重大应用示范工程,引导消费模式转变,培育市场,拉动产业发展。   (二)支持市场拓展和商业模式创新。鼓励绿色消费、循环消费、信息消费,创新消费模式,促进消费结构升级。扩大终端用能产品能效标识实施范围。加强新能源并网及储能、支线航空与通用航空、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市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在物联网、节能环保服务、新能源应用、信息服务、新能源汽车推广等领域,支持企业大力发展有利于扩大市场需求的专业服务、增值服务等新业态。积极推行合同能源管理、现代废旧商品回收利用等新型商业模式。   (三)完善标准体系和市场准入制度。加快建立有利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行业标准和重要产品技术标准体系,优化市场准入的审批管理程序。进一步健全药品注册管理的体制机制,完善药品集中采购制度,支持临床必需、疗效确切、安全性高、价格合理的创新药物优先进入医保目录。完善新能源汽车的项目和产品准入标准。改善转基因农产品的管理。完善并严格执行节能环保法规标准。   六、深化国际合作,提高国际化发展水平   要通过深化国际合作,尽快掌握关键核心技术,提升我国自主发展能力与核心竞争力。把握经济全球化的新特点,深度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积极探索合作新模式,在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合作。   (一)大力推进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发挥各种合作机制的作用,多层次、多渠道、多方式推进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鼓励境外企业和科研机构在我国设立研发机构,支持符合条件的外商投资企业与内资企业、研究机构合作申请国家科研项目。支持我国企业和研发机构积极开展全球研发服务外包,在境外开展联合研发和设立研发机构,在国外申请专利。鼓励我国企业和研发机构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鼓励外商投资企业参与我国技术示范应用项目,共同形成国际标准。   (二)切实提高国际投融资合作的质量和水平。完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鼓励外商设立创业投资企业,引导外资投向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开展境外投资,在境外以发行股票和债券等多种方式融资。扩大企业境外投资自主权,改进审批程序,进一步加大对企业境外投资的外汇支持。积极探索在海外建设科技和产业园区。制定国别产业导向目录,为企业开展跨国投资提供指导。   (三)大力支持企业跨国经营。完善出口信贷、保险等政策,结合对外援助等积极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重点产品、技术和服务开拓国际市场,以及自主知识产权技术标准在海外推广应用。支持企业通过境外注册商标、境外收购等方式,培育国际化品牌。加强企业和产品国际认证合作。   七、加大财税金融政策扶持力度,引导和鼓励社会投入   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必须健全财税金融政策支持体系,加大扶持力度,引导和鼓励社会资金投入。   (一)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在整合现有政策资源和资金渠道的基础上,设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建立稳定的财政投入增长机制,增加中央财政投入,创新支持方式,着力支持重大关键技术研发、重大产业创新发展工程、重大创新成果产业化、重大应用示范工程、创新能力建设等。加大政府引导和支持力度,加快高效节能产品、环境标志产品和资源循环利用产品等推广应用。加强财政政策绩效考评,创新财政资金管理机制,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二)完善税收激励政策。在全面落实现行各项促进科技投入和科技成果转化、支持高技术产业发展等方面的税收政策的基础上,结合税制改革方向和税种特征,针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特点,研究完善鼓励创新、引导投资和消费的税收支持政策。   (三)鼓励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支持。引导金融机构建立适应战略性新兴产业特点的信贷管理和贷款评审制度。积极推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产业链融资等金融产品创新。加快建立包括财政出资和社会资金投入在内的多层次担保体系。积极发展中小金融机构和新型金融服务。综合运用风险补偿等财政优惠政策,促进金融机构加大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力度。   (四)积极发挥多层次资本市场的融资功能。进一步完善创业板市场制度,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上市融资。推进场外证券交易市场的建设,满足处于不同发展阶段创业企业的需求。完善不同层次市场之间的转板机制,逐步实现各层次市场间有机衔接。大力发展债券市场,扩大中小企业集合债券和集合票据发行规模,积极探索开发低信用等级高收益债券和私募可转债等金融产品,稳步推进企业债券、公司债券、短期融资券和中期票据发展,拓宽企业债务融资渠道。   (五)大力发展创业投资和股权投资基金。建立和完善促进创业投资和股权投资行业健康发展的配套政策体系与监管体系。在风险可控的范围内为保险公司、社保基金、企业年金管理机构和其他机构投资者参与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和股权投资基金创造条件。发挥政府新兴产业创业投资资金的引导作用,扩大政府新兴产业创业投资规模,充分运用市场机制,带动社会资金投向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处于创业早中期阶段的创新型企业。鼓励民间资本投资战略性新兴产业。   八、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加强组织领导   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我国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必须大力推进改革创新,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供动力和条件。   (一)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建立健全创新药物、新能源、资源性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税费调节机制。实施新能源配额制,落实新能源发电全额保障性收购制度。加快建立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建立和完善主要污染物和碳排放交易制度。建立促进三网融合高效有序开展的政策和机制,深化电力体制改革,加快推进空域管理体制改革。   (二)加强宏观规划引导。组织编制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和相关专项规划,制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指导目录,开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统计监测调查,加强与相关规划和政策的衔接。加强对各地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引导,优化区域布局、发挥比较优势,形成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结构合理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协调发展格局。各地区要根据国家总体部署,从当地实际出发,突出发展重点,避免盲目发展和重复建设。   (三)加强组织协调。成立由发展改革委牵头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部际协调机制,形成合力,统筹推进。   国务院各有关部门、各省(区、市)人民政府要根据本决定的要求,抓紧制定实施方案和具体落实措施,加大支持力度,加快将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成为先导产业和支柱产业,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作出新的贡献。   国务院   二〇一〇年十月十日
  • 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引导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成为世界主要国家抢占新一轮经济和科技发展制高点的重大战略。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抓住机遇,明确方向,突出重点,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作出如下决定:   一、抓住机遇,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产业。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对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一)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少、生态环境脆弱,又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面临改善民生的艰巨任务和资源环境的巨大压力。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促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二)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大举措。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创新为主要驱动力,辐射带动力强,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有利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有利于提升产业层次、推动传统产业升级、高起点建设现代产业体系,体现了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的根本要求。   (三)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构建国际竞争新优势、掌握发展主动权的迫切需要。当前,全球经济竞争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革,科技发展正孕育着新的革命性突破,世界主要国家纷纷加快部署,推动节能环保、新能源、信息、生物等新兴产业快速发展。我国要在未来国际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必须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及相关知识产权,增强自主发展能力。   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具备诸多有利条件,也面临严峻挑战。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综合国力明显增强,科技水平不断提高,建立了较为完备的产业体系,特别是高技术产业快速发展,规模跻身世界前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奠定了较好的基础。同时,也面临着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强,掌握的关键核心技术少,有利于新技术新产品进入市场的政策法规体系不健全,支持创新创业的投融资和财税政策、体制机制不完善等突出问题。必须充分认识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大意义,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抓住历史机遇,加大工作力度,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二、坚持创新发展,将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培育成为先导产业和支柱产业   根据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特征,立足我国国情和科技、产业基础,现阶段重点培育和发展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产业。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握世界新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历史机遇,面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把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放在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突出位置。积极探索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律,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着力营造良好环境,强化科技创新成果产业化,抢占经济和科技竞争制高点,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健康发展,为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二)基本原则。   坚持充分发挥市场的基础性作用与政府引导推动相结合。要充分发挥我国市场需求巨大的优势,创新和转变消费模式,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调动企业主体的积极性,推进产学研用结合。同时,对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要发挥政府的规划引导、政策激励和组织协调作用。   坚持科技创新与实现产业化相结合。要切实完善体制机制,大幅度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着力推进原始创新,大力增强集成创新和联合攻关,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合作,加强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充分利用全球创新资源,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掌握相关知识产权。同时,要加大政策支持和协调指导力度,造就并充分发挥高素质人才队伍的作用,加速创新成果转化,促进产业化进程。   坚持整体推进与重点领域跨越发展相结合。要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统筹规划、系统布局,明确发展时序,促进协调发展。同时,要选择最有基础和条件的领域作为突破口,重点推进。大力培育产业集群,促进优势区域率先发展。   坚持提升国民经济长远竞争力与支撑当前发展相结合。要着眼长远,把握科技和产业发展新方向,对重大前沿性领域及早部署,积极培育先导产业。同时,要立足当前,推进对缓解经济社会发展瓶颈制约具有重大作用的相关产业较快发展,推动高技术产业健康发展,带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形成支柱产业。   (三)发展目标。   到201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健康发展、协调推进的基本格局,对产业结构升级的推动作用显著增强,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力争达到8%左右。   到2020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力争达到15%左右,吸纳、带动就业能力显著提高。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 创新能力大幅提升,掌握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在局部领域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形成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企业和一批创新活力旺盛的中小企业 建成一批产业链完善、创新能力强、特色鲜明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区。   再经过十年左右的努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整体创新能力和产业发展水平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三、立足国情,努力实现重点领域快速健康发展   根据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阶段和特点,要进一步明确发展的重点方向和主要任务,统筹部署,集中力量,加快推进。   (一)节能环保产业。重点开发推广高效节能技术装备及产品,实现重点领域关键技术突破,带动能效整体水平的提高。加快资源循环利用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和产业化示范,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和再制造产业化水平。示范推广先进环保技术装备及产品,提升污染防治水平。推进市场化节能环保服务体系建设。加快建立以先进技术为支撑的废旧商品回收利用体系,积极推进煤炭清洁利用、海水综合利用。   (二)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加快建设宽带、泛在、融合、安全的信息网络基础设施,推动新一代移动通信、下一代互联网核心设备和智能终端的研发及产业化,加快推进三网融合,促进物联网、云计算的研发和示范应用。着力发展集成电路、新型显示、高端软件、高端服务器等核心基础产业。提升软件服务、网络增值服务等信息服务能力,加快重要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大力发展数字虚拟等技术,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   (三)生物产业。大力发展用于重大疾病防治的生物技术药物、新型疫苗和诊断试剂、化学药物、现代中药等创新药物大品种,提升生物医药产业水平。加快先进医疗设备、医用材料等生物医学工程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促进规模化发展。着力培育生物育种产业,积极推广绿色农用生物产品,促进生物农业加快发展。推进生物制造关键技术开发、示范与应用。加快海洋生物技术及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   (四)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重点发展以干支线飞机和通用飞机为主的航空装备,做大做强航空产业。积极推进空间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卫星及其应用产业发展。依托客运专线和城市轨道交通等重点工程建设,大力发展轨道交通装备。面向海洋资源开发,大力发展海洋工程装备。强化基础配套能力,积极发展以数字化、柔性化及系统集成技术为核心的智能制造装备。   (五)新能源产业。积极研发新一代核能技术和先进反应堆,发展核能产业。加快太阳能热利用技术推广应用,开拓多元化的太阳能光伏光热发电市场。提高风电技术装备水平,有序推进风电规模化发展,加快适应新能源发展的智能电网及运行体系建设。因地制宜开发利用生物质能。   (六)新材料产业。大力发展稀土功能材料、高性能膜材料、特种玻璃、功能陶瓷、半导体照明材料等新型功能材料。积极发展高品质特殊钢、新型合金材料、工程塑料等先进结构材料。提升碳纤维、芳纶、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等高性能纤维及其复合材料发展水平。开展纳米、超导、智能等共性基础材料研究。   (七)新能源汽车产业。着力突破动力电池、驱动电机和电子控制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推进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推广应用和产业化。同时,开展燃料电池汽车相关前沿技术研发,大力推进高能效、低排放节能汽车发展。   四、强化科技创新,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是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中心环节,必须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发挥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的核心引领作用,结合实施产业发展规划,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加强创新成果产业化,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一)加强产业关键核心技术和前沿技术研究。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结合国家科技计划、知识创新工程和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的实施,集中力量突破一批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关键共性技术。在生物、信息、空天、海洋、地球深部等基础性、前沿性技术领域超前部署,加强交叉领域的技术和产品研发,提高基础技术研究水平。   (二)强化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建设。加大企业研究开发的投入力度,对面向应用、具有明确市场前景的政府科技计划项目,建立由骨干企业牵头组织、科研机构和高校共同参与实施的有效机制。依托骨干企业,围绕关键核心技术的研发和系统集成,支持建设若干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工程化平台,结合技术创新工程的实施,发展一批由企业主导,科研机构、高校积极参与的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加强财税政策引导,激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加强产业集聚区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促进中小企业创新发展。   (三)加快落实人才强国战略和知识产权战略。建立科研机构、高校创新人才向企业流动的机制,加大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力度。加快完善期权、技术入股、股权、分红权等多种形式的激励机制,鼓励科研机构和高校科技人员积极从事职务发明创造。加大工作力度,吸引全球优秀人才来华创新创业。发挥研究型大学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学科建设,增加急需的专业学位类别。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制定鼓励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政策,建立企校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促进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和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支持知识产权的创造和运用,强化知识产权的保护和管理,鼓励企业建立专利联盟。完善高校和科研机构知识产权转移转化的利益保障和实现机制,建立高效的知识产权评估交易机制。加大对具有重大社会效益创新成果的奖励力度。   (四)实施重大产业创新发展工程。以加速产业规模化发展为目标,选择具有引领带动作用,并能够实现突破的重点方向,依托优势企业,统筹技术开发、工程化、标准制定、市场应用等环节,组织实施若干重大产业创新发展工程,推动要素整合和技术集成,努力实现重大突破。   (五)建设产业创新支撑体系。发挥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支撑作用,大力发展研发服务、信息服务、创业服务、技术交易、知识产权和科技成果转化等高技术服务业,着力培育新业态。积极发展人力资源服务、投资和管理咨询等商务服务业,加快发展现代物流和环境服务业。   (六)推进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和产业集聚发展。完善科技成果产业化机制,加大实施产业化示范工程力度,积极推进重大装备应用,建立健全科研机构、高校的创新成果发布制度和技术转移机构,促进技术转移和扩散,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依托具有优势的产业集聚区,培育一批创新能力强、创业环境好、特色突出、集聚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示范基地,形成增长极,辐射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五、积极培育市场,营造良好市场环境   要充分发挥市场的基础性作用,充分调动企业积极性,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培育市场,规范市场秩序,为各类企业健康发展创造公平、良好的环境。   (一)组织实施重大应用示范工程。坚持以应用促发展,围绕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缓解环境资源制约等紧迫需求,选择处于产业化初期、社会效益显著、市场机制难以有效发挥作用的重大技术和产品,统筹衔接现有试验示范工程,组织实施全民健康、绿色发展、智能制造、材料换代、信息惠民等重大应用示范工程,引导消费模式转变,培育市场,拉动产业发展。   (二)支持市场拓展和商业模式创新。鼓励绿色消费、循环消费、信息消费,创新消费模式,促进消费结构升级。扩大终端用能产品能效标识实施范围。加强新能源并网及储能、支线航空与通用航空、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市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在物联网、节能环保服务、新能源应用、信息服务、新能源汽车推广等领域,支持企业大力发展有利于扩大市场需求的专业服务、增值服务等新业态。积极推行合同能源管理、现代废旧商品回收利用等新型商业模式。   (三)完善标准体系和市场准入制度。加快建立有利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行业标准和重要产品技术标准体系,优化市场准入的审批管理程序。进一步健全药品注册管理的体制机制,完善药品集中采购制度,支持临床必需、疗效确切、安全性高、价格合理的创新药物优先进入医保目录。完善新能源汽车的项目和产品准入标准。改善转基因农产品的管理。完善并严格执行节能环保法规标准。   六、深化国际合作,提高国际化发展水平   要通过深化国际合作,尽快掌握关键核心技术,提升我国自主发展能力与核心竞争力。把握经济全球化的新特点,深度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积极探索合作新模式,在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合作。   (一)大力推进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发挥各种合作机制的作用,多层次、多渠道、多方式推进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鼓励境外企业和科研机构在我国设立研发机构,支持符合条件的外商投资企业与内资企业、研究机构合作申请国家科研项目。支持我国企业和研发机构积极开展全球研发服务外包,在境外开展联合研发和设立研发机构,在国外申请专利。鼓励我国企业和研发机构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鼓励外商投资企业参与我国技术示范应用项目,共同形成国际标准。   (二)切实提高国际投融资合作的质量和水平。完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鼓励外商设立创业投资企业,引导外资投向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开展境外投资,在境外以发行股票和债券等多种方式融资。扩大企业境外投资自主权,改进审批程序,进一步加大对企业境外投资的外汇支持。积极探索在海外建设科技和产业园区。制定国别产业导向目录,为企业开展跨国投资提供指导。   (三)大力支持企业跨国经营。完善出口信贷、保险等政策,结合对外援助等积极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重点产品、技术和服务开拓国际市场,以及自主知识产权技术标准在海外推广应用。支持企业通过境外注册商标、境外收购等方式,培育国际化品牌。加强企业和产品国际认证合作。   七、加大财税金融政策扶持力度,引导和鼓励社会投入   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必须健全财税金融政策支持体系,加大扶持力度,引导和鼓励社会资金投入。   (一)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在整合现有政策资源和资金渠道的基础上,设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建立稳定的财政投入增长机制,增加中央财政投入,创新支持方式,着力支持重大关键技术研发、重大产业创新发展工程、重大创新成果产业化、重大应用示范工程、创新能力建设等。加大政府引导和支持力度,加快高效节能产品、环境标志产品和资源循环利用产品等推广应用。加强财政政策绩效考评,创新财政资金管理机制,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二)完善税收激励政策。在全面落实现行各项促进科技投入和科技成果转化、支持高技术产业发展等方面的税收政策的基础上,结合税制改革方向和税种特征,针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特点,研究完善鼓励创新、引导投资和消费的税收支持政策。   (三)鼓励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支持。引导金融机构建立适应战略性新兴产业特点的信贷管理和贷款评审制度。积极推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产业链融资等金融产品创新。加快建立包括财政出资和社会资金投入在内的多层次担保体系。积极发展中小金融机构和新型金融服务。综合运用风险补偿等财政优惠政策,促进金融机构加大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力度。   (四)积极发挥多层次资本市场的融资功能。进一步完善创业板市场制度,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上市融资。推进场外证券交易市场的建设,满足处于不同发展阶段创业企业的需求。完善不同层次市场之间的转板机制,逐步实现各层次市场间有机衔接。大力发展债券市场,扩大中小企业集合债券和集合票据发行规模,积极探索开发低信用等级高收益债券和私募可转债等金融产品,稳步推进企业债券、公司债券、短期融资券和中期票据发展,拓宽企业债务融资渠道。   (五)大力发展创业投资和股权投资基金。建立和完善促进创业投资和股权投资行业健康发展的配套政策体系与监管体系。在风险可控的范围内为保险公司、社保基金、企业年金管理机构和其他机构投资者参与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和股权投资基金创造条件。发挥政府新兴产业创业投资资金的引导作用,扩大政府新兴产业创业投资规模,充分运用市场机制,带动社会资金投向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处于创业早中期阶段的创新型企业。鼓励民间资本投资战略性新兴产业。   八、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加强组织领导   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我国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必须大力推进改革创新,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供动力和条件。   (一)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建立健全创新药物、新能源、资源性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税费调节机制。实施新能源配额制,落实新能源发电全额保障性收购制度。加快建立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建立和完善主要污染物和碳排放交易制度。建立促进三网融合高效有序开展的政策和机制,深化电力体制改革,加快推进空域管理体制改革。   (二)加强宏观规划引导。组织编制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和相关专项规划,制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指导目录,开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统计监测调查,加强与相关规划和政策的衔接。加强对各地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引导,优化区域布局、发挥比较优势,形成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结构合理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协调发展格局。各地区要根据国家总体部署,从当地实际出发,突出发展重点,避免盲目发展和重复建设。   (三)加强组织协调。成立由发展改革委牵头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部际协调机制,形成合力,统筹推进。   国务院各有关部门、各省(区、市)人民政府要根据本决定的要求,抓紧制定实施方案和具体落实措施,加大支持力度,加快将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成为先导产业和支柱产业,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作出新的贡献。   国务院   二○一○年十月十日
  • 近200位院士“献计”未来10年中国学科发展战略
    中国科学院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5日在京举行“未来10年中国学科发展战略”丛书首发式。包括196位院士在内的600多位专家学者历时两年多完成的这套丛书,对我国未来10年学科发展规律、前沿领域、重点方向等提出了建议。   据介绍,中国科学院与自然科学基金委于2009年4月联合启动了“2011―2020年学科发展战略研究”,选择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地球科学、生物学、农业科学、医学、自然与环境科学、能源科学等19个学科领域开展战略研究,经过两年多的研究形成了学科发展战略研究总报告及19个学科的专题研究报告。   总报告中指出,基础学科的重大前沿突破,将带动学科体系的重大变革,例如在物质科学中,揭开暗物质和暗能量之谜,将是人类认识宇宙的又一次重大飞跃,将会导致一场新的物理学革命。同时,学科交叉已成为当今及未来学科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如基因组学与蛋白质组学、生物信息学、神经系统科学、纳米科学等正在受到更多关注。   院士专家们在报告中建议,应重点部署在未来20年左右可能催生战略性新型产业的相关学科,包括新型先进核能、生物质能及其他可再生能源,老龄与健康产业,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空天与海洋产业,生物与绿色制造过程等。同时建议在材料制备加工的绿色化智能化、成矿理论与矿床深部探测、纳米和量子器件理论等方面加强学科研究,为可能的产业应用并形成战略性新兴产业夯实基础。   首发式上,中国科学院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还签署了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携手长期开展学科发展战略研究、促进我国科学持续发展。双方将合作出资,共同委托高水平的战略研究团队承担研究任务,共享研究成果。
  • 瑞士万通站-“试验仪器发展战略研究调研”系列
    试验仪器设备是科学发展和技术创新的重要支撑条件。《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明确提出,要“重视科学仪器与设备对于科学研究的作用,加强科学仪器设备及检测技术的自主研究开发”。   “试验仪器设备产业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由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和北京科学学研究中心共同承担,于2009年4月21日正式启动。课题组拟通过对国内外试验仪器设备产业发展历程的对比研究,剖析我国试验仪器设备产业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提出未来我国试验仪器设备产业发展的基本思路和可能模式,确定该产业发展的长远目标和近期任务,形成推动我国试验仪器设备产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政策建议。研究组调研内容之一就是借鉴发达国家科学仪器设备产业发展的特征及可借鉴的经验。 研讨会现场   2009年10月22日,“试验仪器发展战略研究调研小组”访问第五站:瑞士万通中国有限公司,瑞士万通公司的的中国副总经理Hubert Wu先生和上海区域总经理邢国伟先生热情接待了来访专家团。   Hubert Wu先生首先对来访嘉宾表示热烈欢迎,并针对瑞士万通公司历史及发展现状、未来发展计划等内容向嘉宾们做了一一介绍。 瑞士万通中国副总经理 Hubert Wu先生   Hubert Wu先生的报告中向调研组详细介绍以下几个方面:   1、瑞士万通公司概况   Metrohm(瑞士万通)于1943年成立于瑞士Herisau,一直致力于离子分析技术的发展,旗下拥有Metrohm、Autolab、Applikon三个品牌。在世界各地设立了的代理商及分支机构多达90个,其中约70个为代理分销商,超过20个是万通集团旗下的子公司。全球雇员超过3000人,其中瑞士总部约350人。   (1)瑞士万通公司的性质:“瑞士万通科学基金”是该公司的唯一股东,由当地律师组织参与管理,控制公司所有资产和资金的投放及运营。公司本身按有限公司的形式运作,利润回报皆交给基金会进行再分配:一部分用于公司运作,一部分用于研发新产品、发展离子分析技术、资助瑞士东北区的教育事业等。   (2)瑞士万通公司的经营理念:“瑞士制造”---质量和技术先进的标志,瑞士万通Metrohm品牌的仪器均在瑞士设计和生产;“本土战略”---技术本地化,让产品更适合中国用户的需求;“专业服务”---无论是直销用户还是代销用户,都可得到公司的直接服务,并且保证质量和专业;“技术革新”---离子分析技术的发展史永无休止的,瑞士万通会不断进取。   (3)瑞士万通公司市场定位:瑞士万通是全球唯一全方位涵盖各类不同离子分析技术的跨国分析仪器公司,同时也是全球最大的电化学仪器供应商。瑞士万通以自动电位滴定仪、KF 微量水分滴定仪、离子色谱仪、伏安极谱仪著称,技术领先世界。   (4)瑞士万通在中国:2000年,瑞士万通中国有限公司在香港注册成立,全面负责大陆及港澳地区的仪器销售及售后服务;在2002年及2006年瑞士万通中国分别在上海注册全资子公司劢强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及劢强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目前在中国员工人数超过100人;近年在中国市场仪器销售额以每年两位数的速度增长,发展迅速。   瑞士万通在中国设有5个办事处、5个应用实验室、4个联合实验室、5个技术支援中心和16个联络处;向国内用户提供完善的分析方法、性价比高的仪器、优质的维修服务和专业的技术支援服务;曾荣获仪器信息网颁发的2007年度最佳售后服务奖和最受用户关注厂商奖。   与会专家就瑞士万通公司的基础研发模式、品牌发展、产品销售模式与体系、售后服务队伍建设、质量控制、与中国科研机构的合作、产品与技术的专利申请、业务重点发展领域等方面与瑞士万通公司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天津大学 范世福教授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副秘书长 张彤先生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科学仪器学术工作委员会常务副秘书长 燕泽程研究员 华东师范大学化学系 潘教麦教授 华东理工大学分析测试中心色谱研究室 施超欧高级工程师   2、瑞士万通发展之路 创造了多个“第一”   1950年,瑞士万通发明了第一支复合pH电极;1954年,瑞士万通设计出第一台应用于痕量分析的实用自动极谱仪;1956年,瑞士万通开发出第一支活塞型滴定管;1968年,瑞士万通推出第一台数字化滴定仪,第一支数字化电子滴定管;1984年,完成对荷兰Applikon公司的收购;1987年,瑞士万通离子色谱仪问世;1999年,瑞士万通全面收购了位于荷兰的EcoChemie公司,该公司是一家电化学工作站;2002年,瑞士万通研制出了创新的无死体积瓶颈配液器,以此为核心的自动配液系统荣获2006年匹兹堡(Pittcon)会议银奖;2006年,瑞士万通推出温度滴定仪,在传统电位滴定领域引入了全新概念;2007年,瑞士万通推出可根据需要任意组合的ProcessLab过程分析滴定仪,依据实验需要可自由组合、编程,用于在线或旁路的现场分析;2009年,瑞士万通推出的862型多位滴定仪荣获今年第15届IBO(Instrument Business Outlook)工业设计银奖。 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动植物与食品检验检疫技术中心 方晓明高级工程师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 赵捷副研究员 北京科学学研究中心 张敏助理研究员   3、瑞士万通发展战略 致力于离子分析 瑞士万通中国上海区域总经理邢国伟先生   邢国伟先生的报告中首先介绍了瑞士万通公司产品的发展状况,最后介绍了瑞士万通在未来60年里的发展战略:瑞士万通会始终如初,恒心不改继续耕耘在离子分析的开发研究和生产领域。具体包括:   (1)今后对于产品的质量安全要求将会更加严格;   (2)操作简便、结果精确、智能化、机器人自动控制系统将是瑞士万通常规分析仪器追寻的方向;   (3)瑞士万通将致力于把先进的离子分析方法和仪器引进到中国,并继续秉承服务客户的宗旨。 与会专家正在参观瑞士万通上海应用实验室 与会代表合影留念   附录:瑞士万通中国有限公司   http://metrohm.instrument.com.cn   http://www.metrohm.com.cn/
  • 科学仪器设备“十三五”发展战略调研工作将启动
    近日,北京理工大学发布通知称,根据工信部下发的《关于开展科学仪器设备&ldquo 十三五&rdquo 发展战略研究前期调研工作的通知》和科技部下发的《关于开展科学仪器设备&ldquo 十三五&rdquo 发展战略研究前期调研工作的通知》(国科财便字〔2014〕89号)要求,北京理工大学将启动相关调研工作。   通知中提到,&ldquo 十二五&rdquo 初,国家设立了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大力支持我国科学仪器设备自主创新和产业化中发挥作用。为继续做好&ldquo 十三五&rdquo 期间我国科学仪器设备的自主研发和产业化工作,科技部科研条件与财务司将组织开展我国科学仪器设备&ldquo 十三五&rdquo 发展战略研究前期调研工作。   同时,通知中还指出,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重点支持市场前景广阔、量大面广的重要通用科学仪器设备和科学仪器设备核心部件的开发,最终目标是形成产品。重点支持科学仪器设备关键部件、科学仪器设备样品前处理设备等重大科学仪器设备。   同时,仪器信息网编辑还发现,安徽省科技厅、湖北省科技厅等政府相关部门近期也发布了&ldquo 关于开展科学仪器设备&ldquo 十三五&rdquo 发展战略研究前期调研工作的通知&rdquo 。   北京理工大学通知全文:关于开展科学仪器设备&ldquo 十三五&rdquo 发展战略研究前期调研工作的通知 (编辑:刘玉兰)
  • 国家重大科研仪器设备研制专项发展战略双清论坛召开
    8月29日至30日,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组织召开的主题为“国家重大科研仪器设备研制专项发展战略”的第78期双清论坛,在北京会议中心举行。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专职副理事长李跃光应邀出席,并在论坛上向与会领导和专家做“仪器进口状况及浅析”专题报告。   本次论坛是“国家重大科研仪器设备研制专项发展战略研究”调研工作基础上的一次深化探讨,以国内外科学仪器资助工作情况及科学仪器研制工作的现状与发展趋势为基础,深入理解并准确把握重大仪器专项的定位和作用 研讨我国重大科研仪器设备研制工作的未来发展目标、发展思路及发展战略,并将结合重大仪器专项的资助特点及我国仪器研制工作的现实基础,提出重大仪器专项未来发展的相关资助政策、管理措施及建议。   “双清论坛”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为推动创新文化建设、营造良好创新环境而举办的学术性研讨会。旨在立足于科学基金资助工作,集中研讨科学前沿或国家发展战略需求的深层次科学问题、学科交叉与综合的重大基础科学问题、发展与完善科学基金制的重大政策与管理问题。“双清论坛”也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确定优先投资领域的一个重要途径之一,每年都围绕一个专题进行讨论,针对论题整合不同学科资源是双清论坛的优势。
  • 科技部组织召开《国家生物技术发展战略纲要》工作会议
    p   近日,科技部组织召开《国家生物技术发展战略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编制工作全体专家会议,科技部党组成员、徐南平副部长出席会议并发表讲话,詹启敏院士、贺福初院士、周琪院士、金力院士、张连山研究员等国家生物技术发展战略指导专家委员会(以下简称“专家委员会”)和《纲要》编制专家组专家,以及《纲要》编制领导小组处级联系人参加会议。会议由科技部社会发展科技司吴远彬司长主持。 /p p   吴远彬司长向会议传达了中央领导同志对大力发展生物技术的重要指导精神和开展编制《纲要》的相关背景情况。科技部社会发展科技司田保国副司长介绍了经《纲要》编制领导小组审议通过的专家委员会和《纲要》编制专家组成员名单以及工作计划安排。詹启敏院士担任专家委员会主任,周琪院士担任《纲要》编制专家组组长。詹启敏院士、周琪院士就《纲要》编制工作的总体考虑和工作安排进行了介绍。参会专家就《纲要》编制的任务部署、工作安排进行了充分的讨论。 /p p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生物技术具有引领性、突破性和颠覆性的特点,将对我国未来的经济社会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支撑引领作用,编制《纲要》是从国家战略层面统筹加强生物技术领域顶层设计的重大举措,是贯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我国科技强国建设和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战略性部署。 /p p   徐南平副部长在讲话时强调,要按照“突出支撑引领、超前部署谋划、坚持双轮驱动、开放融合发展”的要求,全力做好《纲要》编制工作。一是充分认识编制《纲要》的战略意义。要深刻理解习近平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重要批示精神,《纲要》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面向未来中长期的重大战略部署。二是准确把握《纲要》的目标定位。要明晰生物技术在国家层面的位置,明晰生物技术在现代化经济体系和科技强国建设中的定位。要充分体现国家意志,明确重大方向,夯实发展基石。要深入研究生物技术科学内涵、发展规律和本质特征,广泛吸收国内外的先进经验,认真研究推动生物技术发展的政策措施。三是高质量做好《纲要》编制工作。全体专家要牢记使命和责任,认真开展调查研究和分析研判,把握好时间进度要求,求真务实、大胆创新、协同推进,高效地完成编制工作。社发司和有关部门要全力以赴做好专家委员会和《纲要》编制专家组的工作保障和协调服务工作。 /p
  • 科技部牵头 《国家生物技术发展战略纲要》启动编制
    p   28日,由科技部牵头,发改委、财政部共16部委组成的《国家生物技术发展战略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编制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召开。这意味着《纲要》正式步入编制阶段。 /p p   科技部部长万钢担任国家生物技术发展战略编制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国家生物技术发展战略指导专家委员会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副校长詹启敏担任主任,共由包括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等领域的25位院士在内的32名专家组成。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动物所所长周琪担任《纲要》编制组组长。 /p p   “我国生物技术发展步入战略机遇期。”万钢说,为强化生物技术发展,“十二五”以来,国家科技计划对该领域投入累计达到602.65亿元。经过长期的储备和积累,我国在生物技术领域科研水平大幅提高,产业方面,我国生物产业发展迅速,复合增长率达到15%以上。 /p p   万钢表示,与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伟大目标、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需求和当前生物技术迅猛发展的国际态势相比,我国生物技术发展还存在着自主原创性成果少,关键核心技术仍受制于人,技术转化效率低,产业化发展能力不足,生物战略资源保护和利用不够等问题,迫切需要从国家战略层面统筹加强生物技术领域的顶层设计。 /p p   万钢要求,《纲要》编制要凸显国家战略意志,中长期布局,超前部署谋划,引领跨越发展。同时,要技术创新与体制机制创新双轮驱动,开放融合发展。 /p p   为确保《纲要》成为我国生物技术中长期发展的战略性行动指南,《纲要》编制将重点聚焦4个方面。一是科学研判我国生物技术及产业发展现状 二是深入分析比较我国生物技术发展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的差距 三是明确经济社会发展对生物技术创新的客观需求 四是科学分析国际生物技术发展趋势,确定我国未来主攻方向。 /p
  • 重大科研仪器设备研制专项发展战略论坛在京召开
    日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第78期双清论坛在北京召开,本次论坛主题为“国家重大科研仪器设备研制专项发展战略”。   本次论坛吸引了来自全国34个大学、科研机构和行业协会的近百名专家学者参加。论坛由中科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杨国桢;中科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金铎共同担任主席。   基金委副主任沈文庆为论坛致开幕词时,阐述了实施国家重大科研仪器设备研制专项的重大意义,强调专项战略研究一定要体现以重大科学目标为导向,突出定位的科学性、创新性和前瞻性。   中科院副院长詹文龙在论坛上强调了科学仪器研制自主创新以及“集中力量办大事”的重要性,并代表中国科学院表态对该专项战略研究的鼎力支持。财政部教科文司宋秋玲、科技部条财司吴学梯分别作了发言。基金委计划局副局长郑永和就重大仪器专项总体工作进展情况向会议作了报告,物理所杨国桢和金铎分别介绍了重大仪器专项战略研究工作进展情况及发展思路和相关政策措施等研究成果。   中科院院士杨国桢、杨学明、叶朝辉等分别代表各调研工作组就各学科调研组工作作了进展报告。会议邀请中科院物理所研究员周兴江、沈阳工业大学教授杨理践、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副理事长李跃光、美国科学院院士叶军等作了特邀报告。   本次论坛上,与会专家学者畅所欲言、集思广益,对进一步完善重大科研仪器设备专项管理、推动科研仪器设备研制工作和对于国家重大科研仪器设备研制专项的发展战略提出了诸多中肯的建议和意见,对专项资助工作的开展有重要指导意义。
  • 赛默飞世尔站-“试验仪器设备产业发展战略研究调研”系列
    试验仪器设备是科学发展和技术创新的重要支撑条件。《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明确提出,要“重视科学仪器与设备对于科学研究的作用,加强科学仪器设备及检测技术的自主研究开发”。   “试验仪器设备产业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由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和北京科学学研究中心共同承担,于2009年4月21日正式启动。课题组拟通过对国内外试验仪器设备产业发展历程的对比研究,剖析我国试验仪器设备产业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提出未来我国试验仪器设备产业发展的基本思路和可能模式,确定该产业发展的长远目标和近期任务,形成推动我国试验仪器设备产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政策建议。研究组调研内容之一就是借鉴发达国家科学仪器设备产业发展的特征及可借鉴的经验。   2009年9月1日小组走访的第一站是位于北京雍和大厦的赛默飞世尔科技北京办公区。   调研组专家包括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朱明凯副理事长、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科学仪器学术工作委员会燕泽程常务副秘书长、浙江大学分析仪器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金钦汉教授、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仪器分析化学研究室关亚风主任、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化学系张卓勇主任、清华大学设备处闻星火副处长、中国分析测试协会汪正范研究员、现代科学仪器杂志社胡柏顺主编、仪器信息网唐海霞总经理、科学新闻杂志社贾鹤鹏总编辑等一行22人。 研讨会现场 赛默飞世尔科技中国区副总裁、总经理迈世福(Michael Shafer),赛默飞世尔科技中国商务运营副总裁孙建一,赛默飞世尔科技中国政府事务及战略发展部总监李云济三位公司高层热情接待了来访专家团。 会议由李云济博士主持。朱明凯副理事长首先阐述了科技部和工业信息化部对仪器行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并介绍了本次调研活动的目的。赛默飞世尔科技中国区总裁迈世福(Michael Shafer)先生对来访嘉宾表示热烈欢迎,并向各位专家就赛默飞世尔科技近几年的总体发展情况向嘉宾们做了一一介绍。 赛默飞世尔科技中国区总裁迈世福 赛默飞世尔科技中国区商务运营副总裁孙建一 赛默飞世尔科技中国区政府事务及战略发展部总监李云济博士   迈世福说,“使世界‘更健康,更清洁,更安全’”是赛默飞世尔科技的宗旨,这个宗旨不仅仅是针对我们的客户,还针对我们的潜在的员工,让他们提前了解赛默飞世尔科技是一个什么样的公司。”   赛默飞世尔科技(中国)有限公司是一个独立的分支机构,这样的分支机构在世界上还有另外两家分别设在日本和印度。这样做是为了使赛默飞世尔科技能够更加了解客户、吸纳本地优秀的人才,并且可以使各个业务部门和赛默飞世尔科技全球的部门进行密切的合作。同时可使中国的客户能够接触到世界最先进的技术和仪器设备。   赛默飞世尔科技目前有Thermo Scientific 和Fisher Scientific两个核心品牌。Thermo Scientific 为客户提供分析仪器、实验室装备、软件、耗材等室验室综合解决方案。Fisher Scientific提供一站式服务,为科学家提供各种便利的服务,使科学家有更多的精力集中于本身课题的研究,而不需要花时间去寻找需要的材料、工具等实验条件。   赛默飞世尔科技目前在华近千名员工服务的客户范围从学校、科研院所到各种制造业。另外还在北京、上海共建了四家工厂。今后在将上海逐渐建立起具备研发能力的机构。     迈世福先生说道,“在中国要很重要的一点要靠本地化的团队来推动整个业务的发展;另外,本地化的生产制造能够快速地适应中国市场的需求;赛默飞世尔科技在全球有30多万客户,通过赛默飞世尔科技这个渠道可以很好的把中国与世界其他的客户、技术联系起来。”“中国是赛默飞世尔科技在全球增长速度最快、最重要的市场之一,公司一如既往地为中国客户提供创新的技术产品以及优质的专业服务,以帮助客户解决在分析领域中所遇到的各种挑战。”   当专家问道赛默飞世尔科技的售后服务时,赛默飞世尔科技高层表示,目前提供的服务不仅仅是仪器的维修,还包括耗材、对客户的培训、软件方面的支持、实验室建设以及免费服务电话等一整套系统。   在讨论会上,访问团专家们针对赛默飞世尔科技的历史、管理、技术等多方面提出问题,迈世福(Michael Shafer)先生都一一作答。战略研究小组就科学仪器目前现状、未来市场、技术前沿、公司本土化、人才培养教育及充分发挥本土人才等诸方面与赛默飞世尔科技高层深入交换了意见。经过近两个小时的热烈讨论,专家们在感叹科学仪器技术进步迅猛的同时,对赛默飞世尔科技产品的全面性、创新性给予高度评价。 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朱明凯副理事长 中国分析测试协会汪正范研究员 清华大学设备处闻星火副处长 《现代科学仪器》杂志社胡柏顺主编   最后,迈世福(Michael Shafer)先生再次感谢“试验仪器发展战略研究调研小组”代表团的来访,并表示赛默飞世尔科技公司将一如既往地立足于中国市场,更好地服务中国用户。   关于Thermo Fisher Scientific(赛默飞世尔科技)   Thermo Fisher Scientific(赛默飞世尔科技)(纽约证交所代码:TMO)是全球科学服务领域的领导者,致力于帮助客户使世界更健康、更清洁、更安全。公司年销售额超过100 亿美元,拥有33,000 多名员工,在全球范围内服务超过350,000 家客户。主要客户类型包括:医药和生物公司,医院和临床诊断实验室,大学、科研院所和政府机构,以及环境与工业过程控制装备制造商等。公司借助于Thermo Scientific 和Fisher Scientific 这两个主要的品牌,帮助客户解决在分析化学领域从常规的测试到复杂的研发项目中所遇到的各种挑战。Thermo Scientific 能够为客户提供一整套包括高端分析仪器、实验室装备、软件、服务、耗材和试剂在内的实验室综合解决方案。Fisher Scientific 为卫生保健,科学研究,以及安全和教育领域的客户提供一系列的实验室装备、化学药品以及其他用品和服务。赛默飞世尔科技将努力为客户提供最为便捷的采购方案,为科研的飞速发展不断地改进工艺技术,提升客户价值,帮助股东提高收益,为员工创造良好的发展空间。欲获取更多信息,请浏览公司的网站:www.thermo.com.cn
  • “面向2035的我国科学仪器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项目启动会召开
    p    strong 仪器信息网讯 /strong 3月19日,中国工程科技中长期发展战略研究项目“面向2035的我国科学仪器技术发展战略研究”启动会在京召开。该项目由中国工程院立项,由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科学仪器学术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科仪委)承担,科仪委主任委员刘文清院士担任项目负责人。项目周期为两年(2019-2020年)。 br/ /p p   大会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金国藩,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教授陈洪渊,原中科院计划财务局副局长闫成德,中国科技成果管理研究会孙增奇,中国仪器仪表学会教授级高工燕泽程,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高级顾问闫增序等嘉宾出席会议,课题组成员34人参加此次启动会。 /p p   启动会由刘文清院士主持,组织专家就重点研究领域、成员组织及分工和项目建议展开深入讨论。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3/uepic/f11fcf73-6322-454e-8440-9074ea1ce921.jpg" title=" IMG_1481_meitu_1.jpg" alt=" IMG_1481_meitu_1.jpg" width=" 450" height=" 299" style=" width: 450px height: 299px " border=" 0" vspace=" 0"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面向2035的我国科学仪器技术发展战略研究”动员会正式启动 /strong /p p   本课题是“中国工程科技中长期发展战略研究项目”仪器仪表跨领域研究课题滚动子课题之一,项目从国家战略需求出发,对科学仪器技术2035发展战略开展深化研究。旨在梳理分析当前科学仪器技术领域国际先进水平与前沿问题,展望科学仪器技术领域技术发展态势,提出科学仪器技术领域战略地位和发展思路,明确总体目标和阶段目标,识别重大应用和潜在需求,提出推动我国科学仪器技术领域发展的政策工具、管理措施和对策建议。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3/uepic/021399d9-2230-47a0-a59a-c451e13ac4ff.jpg" title=" IMG_1488_meitu_2.jpg" alt=" IMG_1488_meitu_2.jpg" width=" 350" height=" 250" border=" 0" vspace=" 0" style=" width: 350px height: 250px "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中国工程院院士刘文清主持会议 /strong /p p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科仪委执行副主任张莉介绍了项目基本情况、工作方案及计划等,她从课题的重要性及研究意义、课题研究目标与内容、课题研究组织及研究人员、课题预期成果及研究进度四个方面对课题进行了详细汇报。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3/uepic/27a59e80-61bc-4c36-a9a7-c23d317651e8.jpg" style=" width: 352px height: 250px " title=" IMG_1507_meitu_3.jpg" width=" 352" height=" 250" border=" 0" vspace=" 0" alt=" IMG_1507_meitu_3.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张莉作课题汇报 /strong br/ /p p   讨论环节,金国藩院士首先回忆了王大珩等老一辈科学家在国产仪器发展过程中做出的贡献,并肯定了近年来重大科学仪器专项取得的成果。赞成先以企业为主体参与负责仪器仪表研究,国家后补助的方案。同时也指出国产仪器在稳定性和可靠性上存在的问题,要切实做到成果转化。最后金院士提出自己的意见,希望对之前的项目进行统计分析,找出跟跑、并跑及领跑的科学仪器,要摒弃仿制,一起奔跑,加快创新步伐。他期望项目报告能成为国家制定仪器发展的战略提供支撑。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3/uepic/45537198-8c35-4bf2-9a0c-c76f56e2a507.jpg" title=" IMG_1525_meitu_4.jpg" alt=" IMG_1525_meitu_4.jpg" width=" 350" height=" 250" style=" width: 350px height: 250px " border=" 0" vspace=" 0"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中国工程院院士金国藩发表讲话 /strong /p p   陈洪渊院士回忆了国产科学仪器的坎坷发展,指出科学仪器发展的重要性,提出科学仪器是“科学的眼睛”。陈洪渊认为,国家科技空心化,高端仪器都是进口的 在中美贸易纠纷的关键时刻,工程院组织这个项目正当其时。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3/uepic/dded4641-c0ab-44d4-9b3f-29363f4c1a2f.jpg" title=" IMG_1532_meitu_5.jpg" alt=" IMG_1532_meitu_5.jpg" width=" 350" height=" 250" border=" 0" vspace=" 0" style=" width: 350px height: 250px "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洪渊发表讲话 /strong /p p   闫成德研究员简略回顾我国科学仪器发展史,并分享其中的成败与得失。他谈到,科学仪器发展一直得到国家的大力支持,但是,始终没有进入到国家战略竞争力的层面。他认为,要用科学思维、科学思想、科学办法来考虑科学仪器的发展,真正解决“卡脖子”的问题。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3/uepic/6bea81c0-d725-4f72-a331-e2c08a7addc1.jpg" title=" IMG_1534_meitu_6.jpg" alt=" IMG_1534_meitu_6.jpg" width=" 350" height=" 250" border=" 0" vspace=" 0" style=" width: 350px height: 250px "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原中国科学院计财局局长闫成德发表讲话 /strong /p p   作为原“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重点专项的策划者,孙增奇就课题的几个具体问题提出了建议,细化课题2025年的预期目标及重视仪器分类的问题。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3/uepic/e3601762-9224-4286-b62b-524b7920528e.jpg" title=" IMG_1571_meitu_8.jpg" alt=" IMG_1571_meitu_8.jpg" width=" 350" height=" 250" style=" width: 350px height: 250px " border=" 0" vspace=" 0"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中国科技成果管理研究会处长孙增奇发表讲话 /strong /p p   与会课题组成员纷纷发言,对科学仪器行业的发展提出了各自的看法和建议。在刘文清院士的主持下,启动会梳理了项目工作相关科学仪器发展思路、战略目标、总体构架,并根据重点技术方向和重点应用领域对科学仪器进行了初步划分,明确了相关负责人。 /p p   会议同期召开了中国仪器仪表科学仪器学术工作委员二届一次会议,并对委员会成员颁发了证书。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3/uepic/e1e86ec7-4bdf-4cb0-a8e4-24e12966c0b1.jpg" title=" IMG_1675_meitu_10.jpg" alt=" IMG_1675_meitu_10.jpg" width=" 450" height=" 290" style=" width: 450px height: 290px " border=" 0" vspace=" 0"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参会代表合影留念 /strong /p p br/ /p
  • 鄢国强教授亲临金义博公司调研材料检测仪器的发展战略
    5月14日,上海材料研究所副所长、国家金属材料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主任鄢国强教授及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理化检验分会总干事在无锡市机械工程学会领导的陪同下一同视察我公司,并与原中国人民用解放军第九七五九工厂厂长及无锡市金义博仪器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进行了交流。就目前国内材料检测仪器的发展方向给予了指导意见。鄢国强教授一行重点参观了公司的仪器展示室、制造车间和研发部门。听取了我公司总经理叶反修先生对公司发展战略思路的汇报。鄢国强教授给予公司发展战略提出了指导意见。要求公司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调整:   1、 仪器设备在外观上向国外品牌的设备看齐。力争达到国外水平。   2、 多做积累,特别是直读光谱仪器,建立自己的标样库。把光谱仪器做好。   3、 红外碳硫分析仪已经替代进口,这是我们的骄傲。直读光谱仪器要在五年内实现国产化。像红外碳硫分析仪一样,国产占领市场主流。   4、 要把目前职教园产业基地(钢管之乡)的检测中心做成无锡地区一流的检测中心。把当地产业带动起来。   5、 多开发科技含量高的仪器设备,做好售后服务工作。自身建立方法,及时为用户提供应用支持。
  • 中国分子诊断产业及发展战略研究
    p   摘要:分子诊断是个体化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体外诊断行业的主要增长动力。近年来,尽管我国的分子诊断市场规模较小,但增长迅速。本研究通过文献研究、专家研讨、实地考察等方式,对我国的分子诊断行业进行市场分析,研究我国分子诊断行业的现状及特点,理清该产业在创新、产业转化及相关政策法规上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提出克服现有管理体制制约的对策建议,对推动产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31, 73, 125) " strong  一、分子诊断产业及其发展战略研究的意义 /strong /span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一)分子诊断技术介绍 /span /p p   1999年11月,美国研究病理学学会(ASIP)和分子病理学会(AMP)联合创刊出版了《TheJournalofMolecularDiagnostics》,标志着分子诊断学时代的到来[1]。 /p p   分子诊断学是以分子生物学理论为基础,利用分子生物学的技术和方法来研究人体内源性或外源性生物大分子结构或表达调控的变化,为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提供信息和依据[1]。回顾分子诊断学近20年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以下3个阶段。 /p p   (1)利用核酸分子杂交技术对遗传病进行基因诊断。 /p p   (2)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的产生推动了分子诊断技术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实时定量PCR技术的普及和应用。 /p p   (3)诞生了一批以生物芯片技术为代表的高通量检测技术。该技术突破了传统的检测方法瓶颈,具有样品处理能力强、通量高、集成度高、可自动化等特点,成为分子诊断技术领域的新生力量[1]。生物芯片技术包括微阵列芯片和微流控芯片,分析对象可以是基因、蛋白,也可以是细胞、组织等,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商业价值。 /p p   目前,脱氧核糖核酸(DNA)分子杂交、PCR技术仍是分子诊断领域的常用方法,但对基因进行阵列杂交分析的基因芯片和采用微流控芯片的二代测序等技术正在迅猛崛起,引人关注。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二)分子诊断产业发展的战略研究意义 /span /p p   现代医学正经历着从标准化医学向个体化医学的转变。个体化医学是一种新兴的医学模式,主要从基因层面对疾病进行预警、诊断、预后评估和用药指导,以达到准确诊断和有效治疗的目的。分子诊断是个体化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分子诊断技术的不断发展,正在使国人从注重疾病诊治向注重生命全过程的健康监测转移:重预防、治未病,提高我国整体人口的健康水平,意义深远。2015年,时任美国总统的奥巴马先生在国情咨文中宣布启动2.15亿美元的精准医学计划,使得精准医学成为全球关注和热议的焦点,精准医学的核心思想是充分考虑个体在基因、环境和生活方式上的差异,提高疾病防治的有效性,而分子诊断是精准医学实践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手段。 /p p   根据应用成熟度和市场接受度而言,分子诊断的应用领域主要包括:①感染性疾病及耐药的快速、灵敏诊断(包括血液筛查) ②应用于生殖健康的遗传病检测(包括染色体病检测) ③肿瘤的早期诊断、分子分型及靶向治疗 ④药物基因组学。 /p p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31, 73, 125) "  二、分子诊断产业国内外研究现状 /span /strong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一)全球分子诊断市场发展迅速 /span /p p   体外诊断(IVD)是指运用医疗仪器和试剂等来检测人体的血液、尿液、粪便、组织和其他体液等标本,以达到检测疾病、感染等情况的目的。美国联合市场研究(AMR)机构关于体外诊断的报告指出,全球体外诊断市场在2013年的价值为533亿美元,预计2018年可达到588亿美元,2020年可达到747亿美元[2]。美国是全球体外诊断的创新中心和最大的需求市场,每年仍保持3%~5%的年度复合增长率(CAGR),2020年将达到301亿美元。亚洲则具有最快的增长速度,CAGR可达7.49%[2]。 /p p   在体外诊断行业众多的细分市场中,分子诊断的表现最为突出,被认为是体外诊断行业的主要增长动力。分子诊断占体外诊断的比例已经从1995年的2%增长到了2012年的11%。1995年,全球从事分子诊断产品的公司仅有100家,随着分子诊断市场的迅速发展,这一数字已增加至2010年的500多家[3]。较为知名的公司包括技术提供商热电公司(ThermoElectronCorporation)现为赛默飞世尔科技公司(ThermoFis /p p   herScientifi、安捷伦科技有限公司、Illumina公司等 美国通用电气公司(GE)、德国西门子股份公司等 药品生产商罗氏公司、拜耳集团、雅培制药有限公司等,市场集中度均较高。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二)中国分子诊断发展速度高于全球,市场前景广阔 /span /p p   中国的分子诊断技术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萌芽,80年代出现基于核酸探针的放射性核素标记、点杂交、Southern印迹杂交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连锁分析等各种技术,90年代随着PCR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分子诊断技术在中国得到了较快发展,开始进入临床实验室。 /p p   2013年,全球的体外诊断市场规模达533亿美元,而中国的体外诊断市场规模大约为200亿元人民币[4]。在体外诊断行业的各个子行业中,生化诊断技术已经成熟,国产替代基本完成,年增长率在10%以下 最先进的免疫诊断技术在化学发光等领域,行业增长率在15%~20% 即时检验(POCT)因其方便、快捷、经济的优点,增长率达到24%左右 而分子诊断目前处于成长期,成为IVD行业增长最快的细分子行业,年增长率高达约30%,如图1所示[5],是全球年均增长速度的2倍。尽管我国的分子诊断市场规模较小,但增长迅速,市场规模从2010年的16.5亿元增长至2014年的约45.9亿元,复合增长率达29.1%,占IVD市场的比例从2010年的11%增长至2014年的15%,分子诊断市场增长率高于IVD整体增长率[5]。 /p p   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的分子诊断行业现已具备产业规模发展条件。目前,从事分子诊断相关产品研究和开发的企业和机构有150多家,其中比较有特色的分子诊断企业包括博奥生物集团有限公司、达安基因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基因科技集团、华大基因等。 /p p   与全球分子诊断市场类似,PCR也是国内分子诊断最成熟的技术,占据最大的市场份额(约40%)[5]。基因芯片技术和微流控芯片二代测序技术逐渐走上舞台,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三)体外诊断新技术层出不穷、发展迅猛 /span /p p   尽管被市场认可且相对成熟的技术仍以PCR为主,体外诊断领域已产生了一系列新的技术,作为未来进入临床转化的储备力量,潜力十足。 /p p   1.PCR技术不断创新经过数年的发展,人们已在常规PCR的基础上衍生出了多重PCR(multiplexPCR)、巢式PCR(nestedPCR)、反转录PCR(reversetranscriptionPCR)和实时荧光定量PCR和数字PCR(digitalPCR)等多种技术。反转录PCR使分子诊断不再局限于DNA水平,而可以在核糖核酸(RNA)水平检测缺陷基因,对于一些以RNA作为遗传物质的病毒等病原体的检测更加方便。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在核酸扩增的同时加入了特异性荧光探针,可实时监测扩增过程,实现了定量检测。 /p p   数字PCR(digitalPCR)是基于单分子PCR方法对DNA进行绝对定量的工具,借助微流控技术将大量稀释后的DNA分散至微反应器中,每个反应器的DNA模板数量少于等于1个[6]。经过PCR后,对每个微反应孔的荧光信号进行检测,有靶序列模板的孔会发出荧光,没有靶序列模板的孔没有荧光,以此推算原始溶液中待测核酸的浓度。Quantalife公司(2011年被Bio-rad收购)研发的微滴式数字PCR仪器,目前已被用于微量病原微生物检测、单细胞基因表达检测等多个领域。 /p p   2.非核酸类检测技术取得进展除了对核酸的直接检测,对蛋白质等非核酸物质的检测也是分子诊断的重要内容之一。蛋白芯片可以极大地提高蛋白检测的通量,其基本原理是将蛋白质有序地固定于载玻片等固相介质上,然后用荧光标记的抗体与芯片作用,抗体上的荧光指示对应的蛋白质及其表达量,可以实现高通量的蛋白检测。 /p p   3.测序技术方兴未艾 /p p   测序反应是可以直接获得核酸序列的唯一手段,是分子诊断技术的一项重要分支。1977年Sanger发明的末端终止法是最为经典的第一代测序技术,目前仍是获得核酸序列信息的最常用的方法。200年454LifeSciences公司(已被Roche收购)率先推出了基于焦磷酸测序的高通量基因组测序系统,开创了第二代测序的先河。与第一代测序技术不同,第二代测序技术是边合成边测序:通过DNA片段化后构成DNA文库,文库与载体交联后扩增,在载体上边合成边测序。二代测序使基因测序的通量迅速扩大,可一次完成对海量数据的检测,也称为深度测序(deepsequencing)或下一代测序(nextgenerationsequencing)。经过10多年的发展,二代测序日趋成熟并开始商业化,常见的平台包括Roche454、IlluminaSolexa、ABISOLID和LifeIonTorrent等,目前Roche454和ABISOLID已经逐渐被淘汰。在对病原微生物进行宏基因组鉴定、分析母亲血液中胎儿的DNA信息进行产前诊断、绘制药物基因组图谱指导个体化用药等方面已经取得了突破。随着二代测序逐渐普及而产生的海量数据,也对后续的生物信息学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p p   在第二代测序不断完善和广泛应用的同时,以单分子DNA测序为特征的第三代测序技术应运而生。2008年,HelicoBioScience公司首先报道了基于全内反射显微镜(TIRM)的单分子测序技术[7],现在已经成功推出第三代测序仪PacbioRSⅡ和PacbioSequel。之后又出现了PacificBioSciences公司开发的单分子实时技术(SMRT)以及OxordNanoporeTechnologies公司的纳米孔技术。这些技术未来也可能成为分子诊断的生力军。 /p p   4.POCT继续发展 /p p   POCT和分子诊断是体外诊断行业增长最快的两个细分领域。POCT产品有三个特点:检测时间短,检测空间灵活,检测操作者可以是非专业人员,甚至是被检对象本人。POCT平台的发展目标是将多步骤的检测完全整合到一个系统,用户只需要加入样品,系统就可以全自动化地完成剩下所有步骤,实现“样品进,结果出”,而POCT产生的终端数据通过传输到达医疗机构,可以对被检人员提供远程医疗服务。 /p p   5.分子成像技术逐渐成熟 /p p   目前我们常说的分子诊断是指“体外诊断”,即从待测者身上采取样本后在体外进行检测。近年来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使“体内”分子诊断成为可能,即体内分子成像。分子成像可以使细胞功能可视化,并且能在生物活体内部无创地跟踪分子过程,对于许多疾病特别是对肿瘤的早期诊断、分型、药物靶点检测、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分子成像的关键在于分子探针技术、系统测量技术及数据分析与处理三个方面[8],而多模态分子成像是未来的发展方向。Su等[9]利用亲和体修饰铜(64Cu)标记的异质纳米复相结构材料金–铁氧化物靶向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借助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R)、磁共振成像(MRI)、光学三模态成像从不同层面对EGFR进行可视化研究,可以更敏感地检测EGFR的表达。虽然分子成像在一些癌症的诊疗领域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是其临床应用大多以失败告终,这与癌症的高异质性、复杂的微环境、特殊的解剖学特点等有关。因此,分子影像学的广泛应用任重而道远。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四)国家政策支持及市场环境 /span /p p   近些年来,我国的基因组学的相关产业监管环境经历了变化宽松放任期(2014年前)—停止期(2014年2月)—部分放行期(2014年6月至年底)—鼓励发展期(2015年至今)。 /p p   体外诊断是“十三五规划”的重要发展领域,监管部门对行业整体呈现逐步放开和支持的态度,这给体外诊断行业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p p   随着医保控费的压力增大,医院收入来源将从药品逐渐向医疗服务转移,体外诊断包括分子诊断的行业地位将逐步提升[5]。同时,2016年1月5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实施全面两孩政策改革完善计划生育服务管理的决定》,二胎政策落地,仅无创产前筛查(NIPT)领域,每年新增的筛查量预计就将带来7亿元的市场收入[5]。另外,随着我国医疗改革的深入,居民健康意识日益增强,也给分子诊断市场带来机遇。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五)分子诊断细分市场分析 /span /p p   根据其成熟度和市场接受度,分子诊断技术主要应用于四个方面:感染性疾病、遗传病、肿瘤和药物基因组学检测[10]。 /p p   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分子诊断仍集中在感染性疾病的快速、准确诊断,最常见的分子诊断项目仍然是细菌或病毒感染性疾病检测。然而技术的革新和市场的发展使分子诊断技术的应用领域拓宽至疾病易感性检测、肿瘤早期诊断、肿瘤个性化治疗和预后评估、药物基因组学检测、出生缺陷检测和司法鉴定等领域。市场容量的急剧扩增使得分子诊断市场平均每年的收入增长超过30%,某些新兴领域增幅更大,甚至可超过80%。分子诊断的消费者包括个体终端用户、医院、独立医学实验室、体检中心等,分子诊断技术主要分为核酸扩增技术、原位杂交技术、基因芯片及二代高通量基因测序四大类。定量PCR是应用最广泛的分子诊断技术,占据最大的市场份额。基因芯片和微流控芯片二代测序正在高速发展并不断占据市场份额。我国的生物芯片虽然起步比国外晚,但却是世界上批准生物芯片进入临床最早和最多的国家。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六)我国生物芯片行业分析 /span /p p   根据预测,全球生物芯片市场在2015年已达76.3亿美元,并将在2016―2020年保持18.4%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于2020年达到177.5亿美元的高位[11]。2008年中国生物芯片市场规模超越行业预期达到1亿美元,预计到2020年将达到9亿美元的规模[12]。与分子诊断总体形势一致,北美地区也是生物芯片最大的细分市场,而亚太地区已经成为增长最快的细分市场。 /p p   我国生物芯片行业发展迅猛。科学技术部颁布的《“十二五”生物技术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研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且具有市场前景的临床检测及卫生防疫用基因芯片、蛋白芯片及芯片实验室产品。2011年,卫生部宣布将基因芯片诊断技术的管理类别由第三类医疗技术调整为第二类,确认了其灵敏性和准确性较高、检测快速简便等优点,从而大大提高了其在临床上推广应用的速度。 /p p   我国拥有相关生物芯片产品的企业中,达安基因股份有限公司为上市公司,市值180亿元左右 未上市的企业中,博奥生物集团估值达200亿元,不仅远远超过其他生物芯片相关企业,在整个基因检测行业中也居于首位。紧随其后的有华大基因(市场估值170亿元),贝瑞和康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市场估值100亿元)等[13]。 /p p   自1998年以来,我国高等院校、企业、科研机构等单位和少数外国机构在生物芯片领域共申请发明专利2300余项,经历了1998—2001年的起步期,2002—2008年的徘徊期和2009年之后的快速增长期。可见我国生物芯片行业现已具有较高的技术专业水平,同时也具有持续创新的动力。 /p p   截至2016年12月初,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批准的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书中,尚在有效期内的生物芯片产品类证书有72个,相比2008年底的不足20个有了较大增长。在注册产品总量提升的同时,以2012―2013年为分水岭,试剂类产品的数量超过了仪器产品的数量(见图2)。在体外诊断市场的成熟领域如免疫诊断、生化分析等细分市场,往往一台仪器上可以配套使用十几种乃至数十种试剂产品 因此生物芯片试剂类产品数量超过仪器产品的数量这一转折标志着生物芯片技术在临床诊断市场上已经进入快速增长、发育成熟的阶段。 /p p   生物芯片产业化发展的各个细分市场都在蓬勃发展。在微阵列芯片和微流控芯片两大平台技术的支持下,全自动的流程配套使得生物芯片技术对产业转化及临床应用越来越友好。染色体异常检测、先天性基因缺陷筛查、病原体鉴别诊断等芯片引领着临床检测细分市场的发展 在肿瘤早期诊断、预后评价和个体化用药等转化医学领域中生物芯片技术的应用方兴未艾。个体遗传检测有望将生物芯片应用市场扩展到“上医治未病”的领域。在新药研发方面,蛋白微阵列芯片的高内涵筛选验证技术为抗体药物的高速增长提供了支持,基于微流控芯片的器官芯片为新药研发实现“个体化”奠定了基础。在“民以食为天”的食品卫生和农业生物技术等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性行业,生物芯片技术的应用也在逐步推广。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6/insimg/5b324da8-efd8-452d-ac8c-3ca085a6b15b.jpg" title=" 2.jpeg" /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31, 73, 125) " strong 三、分子诊断产业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strong /span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一)我国分子诊断的市场增长速度很快,跨国公司对中国市场趋之若鹜,外资企业正在赢取先发优势 /span /p p   在我国这样的新兴市场上,分子诊断市场的快速增长令投资者趋之若鹜,大批外资企业纷纷进入。2012年1月17日,LifeTechnologies公司和达安基因股份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在我国成立体外诊断技术合资企业——Life–达安诊断,致力于推动遗传性疾病、癌症和传染性疾病的体外诊断分析[14]。同时罗氏公司、美国伯乐公司、凯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Illumina、PacificBio等国外企业纷纷以各种方式渗入和参与中国分子诊断市场,赢取先发优势,对国内现有的分子诊断企业的发展造成了严重冲击。面对外资频频布局国内分子诊断市场的紧迫形势,我国必须尽快进行战略研究和布局。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二)分子诊断的发展易受监管制度的制约,在摸索中逐步发展 /span /p p   分子诊断市场的监管力度远高于其他细分市场,绝大部分产品属于三类产品,各细分领域的增长空间受政策影响较大,比如2010年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颁布的有关血站的核酸筛查试点及推广工作,2014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与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办公厅紧急叫停基因测序相关产品和技术在临床医学上的使用等。但整体趋势是监管保守,逐步放开,国家持积极态度推动。因此分子诊断细分领域的龙头公司,由于其产品成熟,渠道完善,具有技术和数据储备,将会是未来最大的受益者。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三)面对临床上基因检测技术越来越多的应用,如何解读给出临床指导意见成为医务工作者的巨大挑战 /span /p p   基于可靠的测序平台,通过优化测序方法和生物信息分析方法,我们能够在实验室轻松实现对人类全外显子、甚至全基因组的测序,获得海量的遗传信息。然而,如何解读这些复杂信息,给出合理的临床指导意见将成为医务工作者下一步所面对的巨大挑战。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四)产业发展政策环境需进一步加强和改革 /span /p p   在我国,体外诊断产业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国家政策的支持。2006年3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了“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首次将诊断试剂立为专项。2010年10月,《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颁布,进一步提出要大力推动诊断试剂和诊断仪器的研发[15]。目前需要加强和改革的是:①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方向还有待明确、细化,政府招标采购制度需要进一步完善[15] ②社会医疗保险及商业医疗保险能否承担分子诊断的费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分子诊断产品的创新和产业链的拓展。当前的报销政策仍局限在疾病的常规诊断上,对于绝大部分的分子诊断创新产品并不支持,不利于分子诊断产业的创新和发展[16]。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五)产业发展自身面临的挑战 /span /p p   目前,我国本土的体外诊断企业规模普遍比较小,年销售额超过或接近10亿元的屈指可数,销售额超过1亿元的不超过10家,未来应重视产业集群化的发展模式[14]。另外,企业的知识产权意识还有待提高,中国真正在产业上游拥有的基础专利很少。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六)分子诊断产业主要的市场挑战 /span /p p   产业政策风险:未来,国家可能还会对分子诊断的相关政策进行调整,随之对整个行业造成影响。 /p p   医保政策的影响:分子诊断市场的拓展和新产品的推出很大程度上受医保及商业医疗保险支持程度的影响。目前的医疗保险更多地是支持已发生疾病的治疗,而对疾病的早期诊断和预测缺乏支持,因而限制了分子诊断产品的推广[16]。 /p p   产品或技术被淘汰的风险:当前基因芯片、微流控芯片测序等技术是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技术的潜在竞争技术,可能在将来取代现有技术[16]。 /p p   新产品和技术开发方面的风险:分子诊断行业的特点是高风险、高产出,对企业的研发能力要求较高,如果本土公司的研发能力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就会面临新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不足,难以抵挡国外企业的竞争而被市场淘汰的风险[16]。 /p p   分子诊断行业的门槛之一是特定知识产权和非专利技术,而我国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不够,因此,企业需要承担掌握核心技术的人才流失及核心技术泄密的风险[16]。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七)国家监管问题 /span /p p   国家对部分产品,尤其是对诊断试剂产品和第三方服务的过度监管,会给供需双方带来很多问题,形成瓶颈。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31, 73, 125) " strong  四、对策建议 /strong /span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一)国家应对行业进行统一宏观布局,成立国家分子诊断示范中心 /span /p p   (1)通过顶层设计制定创新型分子诊断产业发展规划及研发战略。 /p p   (2)针对创新型分子诊断产品和服务,制定新的物价审批、医保社保和政府采购政策。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二)鼓励并购合作形成完备的产业链 /span /p p   从分子诊断产业链分析,目前国内提供试剂盒和仪器产品以及提供分子诊断检测服务的公司很多,而原材料和高端仪器的研发和生产的公司较少。不同产业链环节的公司可采取差异化发展策略[17]。 /p p   上游的试剂供应商和中游的仪器产品供应商可以注重产品布局,提升企业自身的研发能力 渠道型公司可整合渠道,同时向下游服务延伸 下游的独立诊断实验室可考虑增加特检项目所占比例,并加强与医疗机构的合作[17]。此外,企业应考虑拓宽服务领域至检测数据分析等,目前有能力提供并布局数据分析服务的企业相对较少,因此先发者将占据优势。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三)完善国家分子诊断相关产业政策 /span /p p   1.培养创新型领军企业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应集中资源,重点扶持2~4家可以与外资企业抗衡的领军企业,充分发挥领军企业的带头作用,树立行业典范。 /p p   2.优化资源配置充分发挥国家基因检测应用示范中心的作用。 /p p   鼓励发展新型产业组织,其特点是依托于相关的科研院所,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支持建立可以开展横向合作、互为支撑、技术装备可实现共享的产业技术联盟。鼓励建立第三方独立检测中心等公共服务平台。对单分子测序、数字PCR、循环肿瘤细胞检测、microRNA检测等新兴领域进行重点支持。 /p p   3.提供金融政策支持对分子诊断技术的开发、产品研制和应用推广,建立积极和良性的前、中、后期投资机制,成立产业引导基金,给予相关研发和生产企业一定的贷款免息政策,大力支持知识产权抵押、入股等,充分体现知识产权的价值。 /p p   4.为国产创新分子诊断产品提供市场通道为更好地帮助国产创新分子诊断产品克服在市场推广环节存在的障碍,一是修订招标评分表,弱化创新产品的市场占有率、用户反馈、产品可靠性等评分指标,并直接给予创新产品适当的加分 二是针对医疗机构使用国产创新设备可能承担更大的风险问题,建议政府给予特殊政策,如在采购、使用医保中鼓励采用国产产品,支持各级医疗机构优先采购国产创新产品。 /p p   5.提升监管水平迅速扩大和加强产品评审和监管队伍建设,提高评审和监管水平,加快创新产品的审批程序。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四)重视知识产权制度及战略 /span /p p   (1)将专利保护与对外贸易政策相联系,将专利保护作为贸易谈判的非关税障碍的重要一环。 /p p   (2)通过立法,在一些尚未受到法律保护的高技术领域设立专利保护等。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五)加快建立严格有效的标准检测手段与严格的审查管理制度 /span /p p   (1)建议在国家层面创建一批国际认可的具备可以对分子诊断产品进行生物学评价、通用安全要求测评和认证资质的实验室或机构,建立严格的审查管理机制。 /p p   (2)加强对审查人员和审查专家的培训,迅速提高审查人员和审查专家的素质和业务水平。 /p p   (3)建议从国家层面鼓励第三方分子诊断临床咨询机构的建立。 /p p   【作者】清华大学医学院医学系统生物学研究中心谢兰,刘冉,冯娟,邢婉丽,程京 /p p   【来源】中国工程科学(2017年第19卷第2期) /p p   【全文整理】奥咨达 /p
  • 科技部召开《国家生物技术发展战略纲要》编制专家研讨会
    p   2017年12月12日、14日,科技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徐南平分别主持召开《国家生物技术发展战略纲要》战略专家和中青年专家研讨会。科技部社发司司长吴远彬、生物中心主任张新民等出席会议,北京大学詹启敏院士等30余位专家,以及中科院刘光慧研究员等29名中青年专家分别参加2次会议。会议由吴远彬司长主持。 /p p   徐南平副部长强调,生物技术具有引领性、突破性和颠覆性等特征,已经成为继信息技术之后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核心。我们应当在生物技术发展的战略布局、主攻重点等方向上做好四个把握:一是把握好生物技术内涵,明晰生物技术在人类可持续发展和建设现代化强国中的战略意义。二是把握世界科技强国的建设要求,科学研判分析,分阶段、分领域明确纲要的战略目标。三是把握国内外发展趋势和差异,明确我国生物技术发展的思路和路径,找准主攻方向和科技着力点。四是把握《纲要》的本质特征,坚持创新体制机制双轮驱动,站在国家的角度从科学技术、科技创新能力提升、体制机制创新、创新环境建设的全局上谋划。针对中青年科学家,徐南平副部长提出两点要求,一是要有国家的责任感、行业的责任意识,要充满激情,激发潜能,承担重任。二是要摆正心态,要从国家的角度出发为《纲要》编制献言献计,并妥善处理好国家利益和单位个人利益之间的关系。与会专家对《纲要》编制工作提出了加强产业支撑,优化改革法律法规和监管政策,加大对原创性、颠覆性技术支持等建议。 /p p   按照中央领导的批示精神,科技部高度重视《纲要》编制工作,前期制定了工作方案,进行了战略研究部署。会议强调要始终坚定不移地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批示精神,坚持国际视野,将生物技术作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必争领域予以重点发展加强前瞻战略研究,广泛收集基础资料,切实做好《纲要》的编制工作。 /p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