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发展基金

仪器信息网发展基金专题为您整合发展基金相关的最新文章,在发展基金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发展基金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发展基金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发展基金话题讨论。

发展基金相关的资讯

  • 科学基金助力我国免疫学整体快速发展
    免疫学领域发表论文最多的10个国家(美国未列出)SCI论文的时间序列分布(2000~2009年)。 免疫学科16个研究方向中国论文产出能力与学术影响力的世界排名变化。   2011 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再度授予3位免疫学家,展示了免疫学科在科学前沿的重要位置。   中国免疫学研究在国家科技创新体系乃至医学和生命科学领域中的地位尚不够凸显。在当前中国免疫学学科整体快速发展、冲击国际前沿的态势下, 中国免疫学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免疫学是一门新兴学科,起步于20世纪60年代后。随着胸腺免疫功能的发现、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的确认,以及抗体分子结构与功能的研究进展,人们在器官、细胞和分子水平上揭示了机体存在一个十分重要的功能系统——免疫系统。自此,免疫学开始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并逐渐渗透生物医学的所有分支学科。   现代免疫学研究以一种典型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高技术开发”模式快速发展。其特点决定了免疫学研究既是生物医学学科的基础,又在医药工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短短几十年中,我国免疫学经历了起步、积累和迅猛提升阶段。这一过程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在中国免疫学发展的过程中,科学基金发挥了重要的、不可替代的引领作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医学科学部六处吕群燕在《科学通报》撰文评价说(《免疫学的发展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学通报》2012年第6期)   中科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赵勇用“不可或缺”来概括科学基金对我国免疫学领域研究的贡献。   “科学基金的资助,促进了一批研究成果的产出,也有效培植了我国本领域的研究群体,为我国该学科的快速、持续发展与创新打下了坚实基础。”赵勇对《中国科学报》说。   科学基金资助免疫学的25年   在国家科技评估中心组织实施的“科学基金资助与管理绩效国际评估”中,科学基金对免疫学科的促进作用作为医学科学部的重要内容被单独列出。科学基金对我国免疫学发展的引领和导向作用也被充分肯定。   在基金委尚未设立独立的免疫学学科评审组时,就将免疫学确定为优先资助的研究领域,并通过项目指南鼓励展开相关研究。   在1991年的科学基金项目指南中,基金委明确指出“免疫学已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并再次把免疫学列为基础医学资助的主要范围。在1992年、1993年的项目指南中,免疫学相关内容都单独列出。   1994年,基金委将原来列在预防医学与卫生学科中的传染与免疫、免疫技术、免疫生物学、移植免疫、免疫性疾病、变态反应病6个学科代码归到一起,成为新成立的免疫学科评审组的学科代码。这大大推动了国内免疫学的发展,当年科学基金申请项目的数量就从1993年的96项跃升到150项,增长幅度达55%。   1998年,基金委生命科学部又把原来列入临床医学学科的“器官移植学”代码归入免疫学科评审组。1999年,基金委将免疫学科的学科代码进行了细化和调增,新设立了细胞免疫学等7个学科代码。2000年,基金委又增加了两个学科代码。2008年,随着国际上免疫学的迅速发展,基金委再次对免疫学学科代码进行细化和调整。   2003~2006年间,基金委生命科学部每年向免疫学科倾斜100万元经费,资助面上、青年和地区基金项目。2007年,生命科学部再次向免疫学科倾斜300万元经费,从根本上改变了免疫学科资助率长期偏低的现象。   此后,基金委通过重点和重大项目,吸引和鼓励免疫学家在前沿领域开展研究,支持跨学科交叉研究。基金委还鼓励国际合作与交流基金,通过海外青年合作基金,促进我国免疫学国际合作研究的发展。   科学基金对优秀科学家及其团队的连续长期的资助,使一批免疫学科科学家成长起来。第二军医大教授曹雪涛、中科大教授田志刚、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教授孙兵、第三军医大教授吴玉章、北京大学教授蒋争凡、中科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赵勇等一批学术带头人脱颖而出。   “科学基金对免疫学科发展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如果没有科学基金的资助,我们不可能做出像样的工作来。”北京大学教授蒋争凡对《中国科学报》说。   在国家资助格局中的作用   目前国家对免疫学研究的主要资助体系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 “973”、 “863”计划,国家创新药物/传染性疾病两个重大专项,以及国家“211工程”、“985工程”对某些免疫学重点实验室的支持,但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国家整体资助格局中发挥的作用无可替代。   据统计,在1991~2009年间,科学基金资助免疫学科自由申请项目(2007年后改称面上项目)974项,青年基金项目371项,地区基金项目53项,重点项目47项,杰出青年基金18项,重大项目3项。科学基金资助的覆盖面和长期稳定性是国家其他资助计划所无法代替的。   国家的其他资助计划所支持的项目,一般都得到科学基金的前期支持。虽然国家其他资助计划资助强度较高,但资助项目数量少,覆盖面小。我国最早的免疫学领域“973”项目2001年开始,迄今共资助9个这方面的项目。   “其中8位首席科学家在获得‘973’项目资助之前都曾长期获得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多种项目类型的资助。”吕群燕说。   “2009年,基金委设立医学科学部,免疫方面的项目主要由医学科学部资助。但免疫学属于交叉学科,其他科学部也资助部分该领域的项目,比如生命科学部仍有资助免疫学科项目的科学处。”一位基金委工作人员对《中国科学报》说。   进步最快的国家   在科学基金资助下,我国免疫学研究近年来得到了长足的进步。该领域技术平台已经建立、研究队伍基本形成、研究方向逐步明确,我国免疫学家发表的SCI论文的数量和质量都有明显提高。   统计表明,中国免疫学家发表的SCI免疫学论文数量1975~1984年间共15篇,1985~1990年间增长到每年10篇以上,1992~1999年间每年20~40篇左右,在2000年之后则呈现出总体迅速上升的趋势:从268篇增长到2771篇,世界论文数量排名也从2000年的第22位跃升到2009年的第10位。   “这些论文的分布在各个研究方向上出现了整体推进的局面,我国免疫学研究在各个方向的整体进步是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分不开的。”吕群燕说。   “(我国)成为近10年来免疫学研究进步最快的国家。中国免疫学研究的发展也引起了世界免疫学同行的关注。”国家科技评估中心撰写的《科学基金资助与管理绩效国际评估报告》中这样评价。   但目前我国的免疫学研究总体上和先进国家仍有不小差距。我国高水平论文的数量少、论文的平均篇引用率低、担任高水平免疫学相关杂志的编委的学者也很少。此外,我国的免疫学研究目前还面临着缺乏成熟的实验动物模型,特别是独特的疾病动物模型等基础研究条件不完善的现象。   “我国的免疫学研究今后还需要科学基金长期稳定持续的资助。”赵勇建议,在继续强化免疫学基础研究资助的同时,应重视免疫相关动物模型的建立及免疫相关研究技术、方法、试剂、仪器的研发与创新等方面的资助,为更强的自主创新进行必要的“物质”基础准备。
  • 重庆成立首个科技事业发展基金会
    如果你手里有科研项目或者正在进行技术开发,但因缺少资金裹足不前,不要紧,今后可以向科技发展基金会申请支持。 7日,重庆市科技事业发展基金会正式成立,这也是我市首个用于支持科技事业发展的基金会。   据了解,科技事业发展基金会由重庆生产力促进中心发起,系非公募基金,政府财政提供注册资金200万元,由市科委负责主管,业务范围包括接受社会各界捐赠,资助科技产业项目,发展科技事业等。   “基金会资助的范围比较广,市民个人开展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活动,潜心研究和创新成果突出的科技人员和科研团队,以及特困科技人员,申请后经专家鉴定,均可享受支持或奖励。”基金会有关负责人透露说。   据悉,基金会成立当日已收到第一笔捐赠,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志华以个人名义捐款100万元,用于我市科技事业发展。
  • 基金委主任杨卫解读自然科学基金“十三五”发展规划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title=" fangtan.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06/insimg/7721eae8-9437-4e16-b1fb-a94f77c3029b.jpg" / /p 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2016年6月17日,杨卫主任做客人民网高端访谈节目,接受人民网主持人许博的访谈,深入解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十三五”发展规划。以下是本次访谈文字实录: /p p   [人民网科技]:大家好,这里是人民网视频访谈。[09:48] /p p   [人民网科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作为中央财政的五大计划之一,从1986年基金委成立以来,已经成为我国支持基础研究的一个主要渠道,也受到了科研人员的普遍认可。[09:50] /p p   [人民网科技]:近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十三五”发展规划正式发布,“十三五”期间他们会有什么样的任务和计划?将重点对哪些学科进行推动呢?逐年增长的科技基金投入将如何来管好、用好?就这些问题,今天在现场我们非常荣幸地邀请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卫。欢迎杨主任。[09:51] /p p   [杨卫]:大家好。[09:52] /p p   [主持人]:其实刚才在前面我们也提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公布了“十三五”发展规划,我们知道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战略。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十三五”规划的制定又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呢?[09:52] /p p   [杨卫]:党的十八大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统筹部署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创新驱动发展是立足全局、面向全球、聚焦关键、带动整体的国家重大的发展战略。我们讲,创新是创新驱动的供给侧,基础研究又是创新的供给侧。基础研究是学科之源、学派之源、人才之源、创新思想之源、学术贡献之源,也是创新驱动的供给侧的供给侧。[09:55] /p p   [杨卫]: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来讲,我们凝练出了四个字,我们的愿景叫“渊、源、远、愿”。“渊”,我们叫筑探索之渊。“源”,叫浚创新之源。“远”叫延交叉之远。“愿”,叫遂人才之愿。这是我们的一个愿景。[09:55] /p p   [杨卫]:从我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来讲,我们对自己提出的要求是全球卓越的资助机构。卓越体现在哪?我们要成为科学家的朋友。[09:56] /p p   [杨卫]:这个朋友,我们如果用英文字来写,是叫friend,有六个字母,我们如果把六个字母展开,就说明我们怎么样做科学家的朋友。[09:56] /p p   [杨卫]:第一个f,我们叫fair,也就是我们要求评审制度是公正的。第二个r,我们叫rewarding,也就是要绩效回报是丰富的。第三个i,是international,说明我们要有全球的视野开阔。第四个e,是efficient,说明我们的管理服务的高效。还有一个n,我们叫numerous,我们希望我们的资源总量宏大。最后一个d,叫diversified是资助谱系多样。这个是相当于我们的一个机构愿景。[09:58] /p p   [杨卫]:怎么样在“十三五”达到这样的目标。在去年年底的时候,刘延东同志给我们写了一段话,我们凝练成叫三个聚力。一个叫聚力前瞻部署,就是“十三五”规划我们要超前部署 第二个叫聚力科学突破,就是我们要慢慢从数量转向质量,争取重大的突破 第三个是聚力精准管理,意思是我们基金委本身的管理要做到更加精准。[09:59] /p p   [人民网科技]:刚才杨主任的话当中提到了很多现在时下的热点关键词,供给侧、聚力精准管理。大家知道,前些天习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两院院士大会上、科协九大上都发表了重要讲话,提出了三步走的战略。我们这个基金委“十三五”规划在保障三步走发展方面又有会什么样的助推作用呢?[10:00] /p p   [杨卫]:三个会,我都参加了,而且也感受到总书记讲话的时候,从后排到前排不断响起的阵阵的掌声。三步走的战略目标强调要夯实科技的基础,在重要的领域要跻身于世界领先行列。[10:03] /p p   [杨卫]:从我们基础研究,我们讲我们应该是创新驱动之源,所以,在我们“十三五”规划的时候,我们针对三步走,提出了一个我国基础研究三个并行的目标。从时间节点上,是正好和三步走契合在一起的。三个并行对应于三步走,也是三步走在基础研究领域的细化。[10:03] /p p   [杨卫]:三个并行就是说要在2020年达到总量的并行,即学术产出和资源投入的总体量与科研发达国家相当 2030年,达到贡献并行,即力争中国科学家为世界科学发展作出可以与科技强国相媲美的众多的里程碑式的贡献,在各分支学科能够形成若干引领全球学术发展的中国学派,助推我国跻身于创新型国家的前列 到2050年要达到源头并行,即对世界科学发展有重大的原创性的贡献,为我国建设科技创新强国提供源头的支撑。[10:04] /p p   [杨卫]:这次总书记的讲话,最响亮的目标是建设科技强国,以前我们很少提这样的口号,这个也是三步走的终极的目标。三个并行,总量并行是为科技强国这样一个目标先奠定数量的基础。贡献并行是为了科技强国这样的目标奠定质量的基础。源头并行是为科技强国发挥高度作用。[10:05] /p p   [人民网科技]:从每个层面、每个角度都有非常细致的部署。刚才您在讲话中也屡次提到了我们基金委是支持基础研究,而基础研究又是创新驱动之源。习总书记在科技创新大会上提出,我国的科技创新能力,特别是原创能力,还是有一些差距的。这从某些方面对于我们的基础研究来说是不是还可以看出是面临着一些挑战的,这些挑战又是怎样的?[10:05] /p p   [杨卫]:总体来讲,基础研究的发展,等于是有一点一代传承一代的过程。本身可能进展的并不是像有些技术发展可以那么快,但是,一旦到达相当的高度,是可以保持很长的时间。从目前来看,我们国家总体来讲,在基础研究方面还是有一定的差距的。[10:11] /p p   [杨卫]:这个差距,主要体现在几点。第一,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重大的原创成果偏少,缺乏开创重要新兴学科和方向的能力 第二个是引领科学潮流的世界级的科学家相对比较匮乏,青年人才的成长环境还需要改善 第三是基础研究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保障国家安全的作用,还有待进一步地显现 第四是创新文化的氛围有待改善,科研诚信的不端行为目前还时有发生,科研的伦理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10:12] /p p   [杨卫]:所以,我们国家的基础研究的发展,也还面临着一些矛盾。比如,公众一般都希望基础研究能够马上出来很多好的成果,但实际上基础研究本身,从一个国家的范围来看,相对来讲应该是一个稳步发展的规律。[10:12] /p p   [杨卫]:但是,我可以向大家讲的是,我们现在看到一些比较好的迹象。首先,我们看到,新一代的研究者,比如30几岁的研究者,他们的水平还是挺高的。最近几年,我去参加基金委的优秀青年基金答辩,他们都30多岁的,甚至少数是20多岁的,还有中组部委托我们给他们评审青年千人计划,就是听这些青年千人的工作汇报。他们比现在40多岁的人在30多岁时候好象原创性和突破性要强一些。而现在40多岁这一批人,又比50多的人在40多岁的时候要强。50多岁的人又比像我们这一代,我已经62岁了,50多岁的人大部分都是改革开放刚开始以后进大学进行学习的。[10:12] /p p   [杨卫]:我是“文革”期间进大学学习的,他们比我们这一代人又要强。所以,有一种长江后浪推前浪的势头。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可喜的现象。另外这种好的、影响力比较大的工作逐渐增多。[10:12] /p p   [杨卫]:最近,很多网友都很熟悉英国有一家非常著名的科技期刊叫《自然》,《自然》的一个编辑给了我一组数据,我看着还挺吃惊的,他讲到中国在世界学术产出的占比从20年以前到现在,是不断地上升。大概从不到3%上升到2015年大概到18%、19%左右。[10:13] /p p   [杨卫]:但是来自于中国的高影响力的工作,也就是说影响力在前千分之一的工作占世界的比值,这个比值上升的速度,比中国的学术产出上升的速度要高得多。1997年,十八年以前,大概是不到0.5%,到去年,达到20%。就是说在世界上前千分之一影响力的工作来自于中国的贡献,已经占到20%或者超过了中国人口在世界上的比例,也超过了我们学术产出总量在世界上的比例。就可以看到,尤其最近这几年,这方面的崛起是非常之快的。[10:13] /p p   [杨卫]:我们国家的科研手段、氛围、文化也在逐渐发生变化。我们想,今后五年,应该会有更多的具有在某一个学科发展上可以起到一定里程碑作用,比如像最近韩春雨在基因编辑这样的工作能够出现,在随后的五年,就会有更多的类似属于开创型的工作能够出现。我们希望到2030年那个时候,我们国家就可以以一种比较平常心来看待我们国家的科学家获得科技的大奖。[10:15] /p p   [人民网科技]:虽然我们面临不少的挑战,但是整个大的形势和发展势头是喜人的。刚才在介绍当中您提到了目前我们科研的手段、氛围也在逐渐改变着。克强总理强调,基础研究关键是要营造一个宽松的环境。在新的规划,在为科学家松绑、减负方面我们是不是有一些考虑呢?[10:16] /p p   [杨卫]:克强总理4月15号考察北大和清华的时候,和两个学校的很多老师作了交流。在那之后,在国务院的很多次会上,一直强调,对科研经费的管理等等这些方面,放、管、服、落。一方面放宽,一方面管理要到位、精准,另一方面,更好地做好服务,所有的措施希望能够落地,能够落实。这次克强总理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和中国科协九大上也作了重要的报告,强调科技创新中关于放、管、服、落,要给科研院所和高校开展科研以更大的自主权。[10:17] /p p   [杨卫]:在此之前,总书记在他的第一天的上午的讲话里面,还专门强调说是创新不是管理管出来的。无论是总书记还是总理,他们的提法都是非常一致的。前几天,我们有幸聆听总书记的讲话,讲到他会见德国默克尔总理的时候,默克尔讲,创新好像是人们头脑中的东西,总书记非常赞同。[10:19] /p p   [杨卫]:所以,我们在“十三五”规划中,五大理念中,创新是放在首位的。我们所有的工作,不是要禁锢创新的思想和创新的行为,而是要激发。所以,基础研究最重要的原则之一就是尊重科学。具体来讲,是要尊重基础研究的发展规律。另外,要尊重科学家的学术自由,营造包容和宽容创新的文化。[10:20] /p p   [杨卫]:在这次规划里面,我们提出要遵循科学规律,加强分类管理。针对不同类型的基础研究,实行差异化的资助机制。比如针对好奇心驱动的基础研究,科学基金要充分尊重科学家的学术敏感,扩大自主选题的空间,鼓励自由探索,宽容失败。[10:20] /p p   [杨卫]:怎么宽容失败?比如100个项目,有10个项目没有完成,90个项目完成了或者超额完成了,是这种情况好,还是100个项目每个项目都完成了目标,但是目标定的比较高。我们觉得可能还是前一种目标比较好。因此,我们基金委每年要评估我们的绩效,评估绩效的时候,我们提出不能从微观评估绩效,不能一个一个项目评估绩效,而是要把一类项目总体的绩效加起来进行评估。这样体现了基础研究可以容忍失败的情况。[10:21] /p p   [杨卫]:我们在资助管理机制方面,也有几个新的举措。第一,我们希望进一步完善从非共识的学术争议中甄别发现原创思想的工作机制,能够探索加强对挑战传统范式的变革性的研究。加大对这类研究的资助力度。第二,推动法治基金的建设,用法律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减少管理工作中的人为的干扰。第三,实现集约高效的管理,简化管理过程,避免频繁地考核。[10:22] /p p   [杨卫]:基金委在经费的管理上和在我们项目过程的管理上,一贯是比较宽松的。对广大科技工作者而言也是有目共睹的。从前年到去年,我们又和财政部共同制定了新的经费管理的办法。这个办法从去年开始已经实施。这个办法包括劳务费不设上限,包括设置间接经费,包括不是采用国库经费,直接到国库去提取经费的做法,而是由依托单位间接地管理经费,这样就给依托单位更大的权限。[10:26] /p p   [杨卫]:另外,不同的栏目,大多数栏目叫做“打酱油的钱可以买醋”,只要依托单位认可这个情况。有三个栏目是有限制的,就是差旅、会议费和国际合作费等等,这三项不可以和其他打通使用。科学工作者一直在诟病,就是有的时候一个项目做了很多时间钱还没到位,我们是坚持要求项目没开始之前钱要到位。[10:26] /p p   [杨卫]:比如,明年1月1号开始的项目,我们要求今年的10月份,项目一半经费到位,这一半经费是指执行期前两年的经费,就要到位。另外,我们的财政执行率非常高,比如去年执行率是99.99%。最近,我们又向财政部建议,在间接经费里面,是不是对绩效这一部分不做限制。我们看到,最近的这次修改,马上就要公布,是采纳了我们和其他单位这样做的建议。[10:27] /p p   [杨卫]:刚才讲到我们的绩效评估,是采用宏观的方式,这种方式实际上也得到了国家的肯定。在我刚刚收到的国家对若干部委和国家的机构部门的评价中,最后对我们的评价被列为优秀。我们并不要求科学工作者去做很多很多事情,为了迎接这个评估。另外,比如,这个评估是委托第三方进行的,不仅仅调查获得基金人的感受,还调查申请了但是没有获得基金人的感受。我们很高兴地看到,有70%以上的没有获得基金的人还是认可我们的评审。[10:28] /p p   [人民网科技]:证明是很公正的。刚才杨主任也说了,我们主要来做放、管、服、落,从科学家的角度我们提供一个宽松,营造一个创新的氛围。对于整个的基金管理,我们也有自己的措施。我们就来细化一点,我们知道,今年是有248亿,这样一个很惹眼的数字。针对这样一个数字,我们又是如何来管理、如何来使用呢?[10:29] /p p   [杨卫]:248亿,首先,我是想,我们30年增长300倍,这个是在很大程度上非常感谢全国科技工作者对我们的支持,他们老说我们的好话。我们的经费可以不断地增加,也非常感谢国家财政,在整个的国家财政非常困难的情况下,还不断地增加对基础研究方面的投入。[10:30] /p p   [杨卫]:基金的经费管理、经费分配、项目评审,这个实际上是我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核心的内容。我们从建委开始,当时提出八个字,叫公平、公正、依靠专家。这个“依靠专家”不是说在口头上的,是落实在行动上的。比如,我们的指南、我们的优先发展领域,都是专家通过一定的程序提出来的,并且经过专家筛选的。[10:32] /p p   [杨卫]:我们的项目全是专家申请,通过专家函评、专家会评最后获得资助的。我们基金委并不决定谁能上、谁不能上,我们决定的是这一类项目今年可以上多少个,通过函评可以比最后的数目增加30%还是50%,我们只确定这样的线,而这个排列的顺序完全是参照专家评审的结果。[10:32] /p p   [杨卫]:我们会评的特点,叫做当场开票,专家投完票以后,我们马上就开票了,不是把票拿回去再研究研究,有没有不合理的。这样的话,专家开完票以后,比如,可以评五个,前五个就上了,类似于这样的情况。[10:32] /p p   [杨卫]:我们现在一共有4个系列、17类项目。17类项目中的每一类项目,我们都已经制定了规章。就是按什么样的程序,对这一类项目进行评审。如果不按照这个规章进行评审,可以投诉基金评审的情况。[10:34] /p p   [杨卫]:如果任何法律程序上的不公正,按照我们基金的条例,是可以投诉的。而且这个投诉是必须受理的、要给出说明。但是,如果一个专家申请一个项目,由其他的专家进行评审,评审的时候,有的专家说这个项目有哪些地方有问题,哪些地方不好,因此,可能这个项目的打分没有达到我们要的那条线,最后没有被通过,如果投诉说这个专家的意见不对,应该找另外专家评审,这类我们现在不予受理,因为我们是依靠我们的评审专家。这是国际惯例。[10:34] /p p   [人民网科技]:我们又该如何提高基金的使用效率?这可能也是大家特别关心的一个问题。[10:35] /p p   [杨卫]:基金的使用效率,我可以用两个数字来说明。第一个数字,我们先说我们的管理效率。基金一年的经费,比如今年是248个亿,用在管理,包括基金委所有人员的费用,我们的办公费用,我们邀请专家开会的各种各样评审的费用加在一起,不是直接用到项目里的,这个是两个亿。也就是说,不到总数的1%。[10:37] /p p   [杨卫]:这大概是个什么水平呢?像美国的国家科学基金会这个数大概是6%,而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是美国所有资助机构里面效率最高的。因此他们非常惊讶,因为我们基金委就200人多一点,固定编制的,他们将近2000人,我们一年接受的申请大概是它的4倍,甚至更多。[10:37] /p p   [杨卫]:我们一年资助的项目,大概也是它的三四倍这么多,他们不了解我们怎么可能达到这一点。应该说,我们有很多方法去提高我们的处理能力,比如包括我们的信息系统,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权限等等,这是第一个数字,说明我们自己的管理效率。[10:37] /p p   [杨卫]:再有一个,每年资助科研经费的基础研究的大概是248个亿,相对于全世界来讲,我们这个数并不算是很高的。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大概是我们的一倍左右,他一年大概是将近80亿美元。但是,美国还有另外一个,叫国立卫生研究院,英文缩写叫NIH,是资助医学和生命科学方面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其中基础大概占一半左右,它是300亿美元。[10:40] /p p   [杨卫]:他们的数量比我们多得多。但是我们的学术产出,据去年的统计,占世界整个学术产出,世界的学术产出里面标注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大概占11.5%,这个比例应该说是相当高的,在世界上是相当高的。是不是最高的,我还没有进行完全的调查。整个来讲,我们的效率也还是可以的。但是可能说,有的时候我们用的研究者的基金,比较宝贵,最后题目已经结题了,基金还没有花完。这种情况下,在我们财务制度里面,规定没有花完的在结题以后的两年还可以用在你的项目的延续性的研究。两年后,如果你还没有花完,学校可以采用统筹式的方式来把这个基金用于基础研究。[11:02] /p p   [人民网科技]:根据您之前提出这样的放、管、服、落的理念,我们对整个都有了一个了解。最后还有一个如何来落实。我想这个落实可能分为,一方面我们是对项目管理来进行配合、落实,还有一个大的方面,也就是对我们整个的宏观政策背景,比如“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提出了三个并行发展目标和五大发展任务。针对这样两大项的方向,我们在具体的实施过程当中,如何让它去落实,来确保规划落地,来确保目标很好地实现?[11:04] /p p   [杨卫]:我们都讲一分规划、九分落实。为了避免我们常说的规划,规划,纸上画画,墙上挂挂。我们自然科学基金将不断地完善以绩效评估为核心的评估体系。我们这个评估主要依靠第三方来进行的。[11:04] /p p   [杨卫]:首先是总体效果评估,我们认为国际评估是比较好的一个办法。在基金委建立25周年的时候,率先进行了国际评估。我们这个国际评估找了两位比较知名的国外的专家,说你们他们可以自己组织队伍,自己设立评估的指标,然后来进行评估。那次的评估效果,实际上是特别好。中央领导也高度肯定。[11:07] /p p   [杨卫]:所以从那次评估以后,那几年,我们的经费增加得还是比较快的。到今年,我们是基金委成立30周年,我们再想想,应该用什么样的方式对整体的效果进行评估。我们就想到是不是可以由一个世界上比较著名的科学机构进行评估。我们就问到《自然》,他们有没有可能对我们的情况进行评估。怎么评估,他们自己来决定。[11:07] /p p   [杨卫]:因此,几个月以前,《自然》出了一个专辑叫做“处于转型期的中国科研”。在这个里面,它调研了2000多人,很多是比较年轻的,包括很多是从国外刚刚回来的,在中国工作几年的,在比较高水平的期刊上发表论文比较多的人。总的这个评估的效果,对基金委的看法,应该是比较正能量的。最近,我们还在思考能不能进行更全面的评估。这是一方面。这说明我们每隔五年左右,我们设想要有一个比较大的评估。[11:07] /p p   [杨卫]:另外,我们已经委托中科院的文献情报中心,对我们“十三五”规划中提出的战略目标进行监测评估。我们提出了一些指标、目标,请他们进行监测,哪些指标基本上没问题,哪些还有点问题等等。及时了解目标实现的情况和存在的问题,以便针对性地进行调整。[11:08] /p p   [杨卫]:同时,我刚才也介绍了我们每年都有一个年度的绩效评估。这个绩效评估是委托国家科技评估中心,是科技部下面的一个单位。它来对我们评估,已经评估了几年了。今后这五年的每一年,要结合“十三五”的目标进行这方面的评估,对我们不同类的项目都进行评估。法治基金是我们“十三五”规划中提出的,我们委托了浙江大学的法学院,对我们“十三五”期间的法治建设的情况进行这方面的评估。[11:09] /p p   [杨卫]:最后,我们还要对我们的执行力进行评估,包括我们的财务执行力、各种改革措施的执行力、信息系统建设方面的执行力以及在推进科研诚信方面的执行力。我们希望在这些方面,在今后的五年,要不断地开展评估,以落实我们这个规划。[11:10] /p p   [人民网科技]:每次说到创新,我们都知道,一定是离不开人的,任何科技创新是以人为本的。在“十三五”期间,我们基金委对于人才资助这一方面又有什么样的考虑和打算?[11:10] /p p   [杨卫]:我们基金委是比较早地对人才进行支持的。22年以前,当时基金委启动了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陈章良等科学家提议的,后来基金委予以实施。我自己本人就是第一届国家杰出青年基金的获得者,当时总共是49位。到现在,这个人才项目不断地发展,前年,专门在中南海召开了全国杰出青年基金的座谈会,总理主持了这次会议。[11:12] /p p   [杨卫]:杰出青年基金实施22年来成绩斐然,目前,60岁以下的中国科学院的内地的院士里面,有86%是先获得杰出青年基金,后当选院士的。2000年以来,由杰青主持和参与完成的国家自然科学奖占整个国家自然科学奖的77%,这个成效是非常显著的。[11:12] /p p   [杨卫]:除了杰青以外,在杰青之后我们又设立了一系列的人才项目,包括青年基金、优秀青年基金、创新研究群体、外国青年学者研究基金等等,这些项目都是支持人的,包括国内外的学者,都可以来申请我们这方面的基金。[11:13] /p p   [杨卫]:我们觉得,对人才来讲,人才的项目,它的谱系的设计要体现几个特点。第一,要体现不同的职业发展阶段。包括青年基金、优青和杰青。第二,要体现不同的成长方式。要考虑不同的区域行业特色。另外,不同的人才汇聚的方式。比如群体就是若干个人才协同进行的。我们还有一个体会,要针对不同的学术发展阶段来设计人才项目,但是不能搞成像行政那样一个人才的层级,比如我有一个科级的人才项目、处级的人才项目,不能这样弄。它只是体现它的成长特点,但是,并不能说明你必须得一个级别待多少年才能上另外一个级别。[11:15] /p p   [杨卫]:不能固化人才层级,那样会破坏人才成长的突变性和孕育性。有时候需要很长的孕育时间,有的时候是厚积薄发等等。另外,不能搞拔苗助长的人才工程。我刚到基金委工作那一年,我们到瑞典访问,去诺贝尔奖物理奖委员会,我们就说在这方面有没有什么经验,有没有什么建议给我们,他们讲,你千万别搞一个诺贝尔奖工程,他说你搞完这个,名声就坏了,但是,你可以悄悄的,不动声色的支持一些你们觉得做得比较好的,需要稳定支持的一些年轻人。不要进行宣传,让他们自己该做什么就做什么。你作为一个资助机构的管理者,或者我们所有的学科的主任,要对你这个学科有哪些人才要心中有数。[11:16] /p p   [杨卫]:另外,还要建设好一支公正的伯乐队伍。我们所有人才项目都是评出来的,评的时候,要形成很好的文化。不是说我评你的学生,你评我的学生。要形成一个很好的文化。[11:17] /p p   [人民网科技]:我们知道,在这次规划当中,基金委明确提出100多个优先发展的领域,针对这些优先发展领域,基金委在未来资源配置上会如何推动它,怎样考虑的?[11:17] /p p   [杨卫]:一百多个,看着比较多,但是你想一想,这是在“十三五”期间的,我们大概一共是118个学科优先发展领域和16个跨学科优先发展领域。我们基金委大概一年资助四万个项目,在“十三五”期间,估计要资助20万项目以上。所以,100多个优先发展领域,并不是很多,相当于每个领域接近一千项或者更多的项目给予支持。[11:19] /p p   [杨卫]:118个优先发展领域,是各个学科根据他们的特点,是由专家们一级一级地提出来的。比如,先是小学科的专家,比如二级学科的专家,然后一级学科的专家,然后大家共同讨论,凝聚出在哪些方面我们应该加强支持。另外,注意我们这儿讲的是优先发展领域,而不是优先资助领域。不是说这个项目我们要优先资助,其他的项目我们不优先资助。而是我们认为,这些项目的发展是比较重要的,我们基金委的“十三五”规划拿到网上征求意见的时候,我们科技工作者提出修改建议最多的,也是我们具体某一个领域、某一个方向应该怎么更体现学科前沿趋势,这方面提出的修改意见是比较多的。[11:19] /p p   [杨卫]:这些学科领域是专家们选的,通过一定的程序进行遴选的。另一方面,我们基金委随之还要出一套书,具体阐述在每一个大的学科领域,我们所期待的进展应该是什么样子的。这些也是全国几万名科技工作者的智慧结晶。[11:20] /p p   [杨卫]:从另一个角度来讲,它也是动态调整的。我们这些优先发展的领域,一般是把它作为重点项目的参考。我们的重点项目大概基金委一年支持600项左右,有100多个优先发展的领域。每一年我们的学科评审组,要对下一年的优先资助的方向,就是从发展领域到资助方向,还要进行新的讨论和修改,以反映科学发展的新动态的信息。[11:21] /p p   [人民网科技]:今天非常感谢杨主任为我们带来的分享。因为时间关系,很多细致的问题我们不能在此进行讨论。我们也期待,在基金委的努力下能够给我们科学家提供更好的创新氛围,能够孕育出更好的创新项目,也助力在科技强国上迈出坚定的步伐。谢谢您的分享。[11:22] /p p   [杨卫]:谢谢你对我们的鼓励。也谢谢全国的科技工作者对基金委的厚爱。我们一定要争取把我们自己的工作做好。[11:22] /p p   [人民网科技]:今天节目就是这样的,感谢您的收看,再见![11:22] /p p & nbsp /p
  • 杨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五年发展回顾
    p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力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科学运用国家财政投入资金约1094.06亿元,其他渠道资金约17.56亿元,资助各类项目159861项,稳定支持基础研究和科学前沿探索,促进人才和队伍成长,持续增强我国原始创新能力,为世界科技强国建设奠定扎实基础。(注:文中资助数据为2013-2016年的资助情况) /p p    strong 用好科学基金资源 统筹支持基础研究 /strong /p p   全面部署基础研究,培育源头创新能力。推动学科均衡、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保持自由探索项目资助经费占比的稳定,鼓励广大科研人员自主选题,开展创新性研究,资助面上项目64837项,金额443.50亿元。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加强优先领域部署,引导凝聚优势力量开展深入、系统的创新性研究,对重要前沿科学研究问题予以重点支持,促进学科发展,推动若干重要领域或者科学前沿取得突破,资助重点项目2406项,金额72.13亿元。面向科学前沿和国家需求,以科学目标为导向,鼓励和培育具有原创性思想的探索性科研仪器研制,着力支持原创性重大科研仪器设备研制,为科学研究提供更新颖的手段和工具,强化对原始创新研究的条件支撑,资助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295项,金额36.07亿元。 /p p   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促进学科交叉融合。持续加大对重大原始创新和交叉学科领域的支持力度,启动“中国大气复合污染的成因与应对机制的基础研究”“共融机器人基础理论及关键技术”“面向发动机的湍流燃烧基础研究”“空间信息网络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组织器官区域免疫特性与疾病”等16个重大研究计划,资助经费31.60亿元,积极做好与国家其他科技计划的协调衔接,着力为国家重要战略领域发展提供科学支撑。坚持把推动学科交叉融合、破解复杂难题作为战略重点,引导科学家结合国家需求和学科前沿开展交叉研究,资助“引力波相关物理问题研究”“埃博拉病毒生物特征与致病机制的基础研究”“高速列车信息控制系统实时故障诊断与应用验证”等重大项目88项,资助经费14.49亿元。瞄准国际科学前沿,超前部署,2016年起试点实施基础科学中心项目,批准资助“流形上的几何、分析和计算”“动态化学前沿研究”“克拉通破坏及陆地生物演化”等3个基础科学中心项目,资助金额5.4亿元,拟通过长期稳定支持,集成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优势,在相关领域实现跨越引领发展,促进形成具有重要国际影响的学术高地。 /p p   发挥平台导向作用,促进协同创新。关注国家安全需求,推进军民协同创新。与原总装备部、中央军委科学技术委员会开展战略合作,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持续开展联合资助工作,促进基础研究领域的军民融合,不断探索军民融合的新机制及新途径。围绕科技前沿和重大科技需求,加强与行业部门、企业的协同创新,引导其他资源投入基础研究。与国家电网、航天科技集团、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等设立联合基金,与中科院、国家民航局、中国铁路总公司、宝钢集团、中石油、中石化、雅砻江流域水电开发有限公司等续签联合资助协议。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力提升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围绕区域发展中的重要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问题,与辽宁、山西、浙江、青海、贵州及深圳等地方政府设立联合基金,与广东、河南、山东、新疆、福建等续签联合资助协议,共同促进区域创新体系建设。2013年以来,共资助联合基金2524项,金额32.3亿元。与中央部门、地方政府和企业新签联合基金协议14个,续签协议14个,补充协议4个,共计32个,吸引其他资金40.4亿元。 /p p   凝聚科技创新人才,服务科研队伍建设。着力培育青年人才,加大支持力度,保障基础研究队伍人才供给,资助青年科学基金项目64055项,金额140.01亿元。强化地区科学基金的均衡扶持功能,稳定基础研究薄弱地区的人才队伍,资助地区科学基金项目10949项,金额46.94亿元。促进青年科学技术人才的快速成长,培养优秀学术骨干,资助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1599项,金额18.39亿元 培养造就优秀学术带头人,资助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792项,金额25.24亿元。2014年,值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周年之际,在总理的关心下、在财政的大力支持下,资助强度实现翻番,提高到400万元/项,资助期限从4年进一步延长到5年。2015年,加大对优秀青年人才的支持力度,提高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资助强度,从100万元/项提高到150万元/项。不断凝聚创新人才团队,促进优秀团队的成长,新资助创新研究群体143个,金额13.95亿元 延续资助创新群体158项,稳定支持团队攻关。2014年起,创新研究群体项目申请由部门推荐调整为自由申请,新启动项目资助强度从600万元/项提高到1200万元/项,资助期限从3年提高至6年。落实中央人才工作部署,根据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小组的工作安排,2014年以来,高质量地完成了“千人计划”青年项目申请与评审组织工作,3年共入选1821人。 /p p    strong 成就卓越基金管理 营造良好创新环境 /strong /p p   加快法治基金建设步伐,完善制度体系。目前科学基金形成了以行政法规、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三个层面为基本架构和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条例》、28部部门规章和65部内部规范性文件为主体的规章制度体系。2015年与财政部修订发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资金管理办法》,全面规范了项目资金开支范围和预决算管理,建立项目间接成本补偿机制,完善劳务费支出等制度。 /p p   优化基金评审程序,提升评审质量。着力构建科学规范、功能完善、动态更新、安全可靠的专家评审系统,评审工作的专业化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在评审过程中,更加关注和支持非共识创新研究。加强会议评审专家库建设与管理,专家容量已经超过16万人。积极推进计算机评审辅助指派。 /p p   放管结合提升服务质量,优化资金管理。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改进加强中央财政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的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完善中央财政科研项目资金管理等政策的若干意见》等文件精神,第一时间修订出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资金管理办法》,组织完成宣传培训等配套工作。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科研项目资金管理改革的系列重要举措,简化项目预算编制,下放预算调整权限,扩大劳务费开支范围、取消比例限制,提高间接费用核定比例、取消绩效支出比例限制等,充分发挥依托单位的责任主体作用,为科研人员潜心研究营造良好环境,增强科研人员改革的成就感和获得感。 /p p   科学开展绩效评估,完善评价体系。完善以质量、贡献、绩效为导向的评价体系。积极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委托开展面上项目、青年项目、地区项目、创新群体项目等多重类型项目的整体绩效评估,2014、2015年分别获得财政部预算绩效管理评比二等奖和一等奖。 /p p   坚持捍卫科学道德,加强科研诚信建设。优化学术生态是实现科学基金发展目标不可或缺的重要保障措施之一,对科研不端行为“零容忍”是科学基金一以贯之的态度。科学基金认真查处不端行为,加大惩治力度,2013年至2017年4月底,共处理责任人348人,撤销获资助科学基金项目152项 对20个依托单位做出处理。 /p p    strong 加强国际合作交流 融入全球创新网络 /strong /p p   科学基金持续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目前已形成合作交流为基础、人才培养为支撑、实质性合作研究为主导的国际合作资助格局。 /p p   国际(地区)合作范围不断拓展。目前基金委已与49个国家(地区)的91个科学基金组织、研究机构或国际组织签署了合作协议或谅解备忘录。与美、加、英、德、法、俄、欧盟等国家和地区搭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合作与交流网络和平台。在亚洲地区,全面稳固和深化与以色列、日本、韩国和新加坡四个科技强国的双边合作,中、日、韩三方共同发起的A3前瞻计划已经成为有重要影响的三国联合资助计划。成功召开“支持科学人才合作 共创‘一带一路’未来”国际研讨会,通过《支持科学人才合作、共创“一带一路”未来联合宣言》,为“一带一路”科学合作描绘清晰的发展路线图。持续推进对港澳台合作,围绕港澳台地区关注的领域加强合作交流,促进地区科学技术发展。 /p p   国外优秀人才资助数量日益增长。外国青年学者研究基金项目已资助来自世界65个国家的653位外国学者来华开展研究工作,资助经费1.36亿元,其中112位获得延续资助,有力吸引外籍青年学者来华从事科学研究,培养了未来科研合作伙伴。 /p p   实质性合作研究持续加强。与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开启了在“食品、能源、水”领域的实质性合作,双方计划投入经费约4500万元。与英国自然环境研究理事会(NERC)及医学研究理事会(MRC)就 “地球关键带科学研究”以及“大气污染与健康效应”两个领域,启动重大国际合作研究计划,双方共资助10项合作研究项目,我方资助直接费用9737.2万元。积极支持高能物理领域的科学家与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的大型国际合作计划,利用其大科学设施开展研究工作,2016年立项资助中国项目组4个项目,资助直接经费为3000万元。 /p p   党的十八大以来,科学基金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为提振我国基础研究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从2013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的“铁基超导”到2015年的“多光子纠缠及干涉度量”,都曾得到过科学基金的持续资助和支持,其他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的项目也都不同程度受到过科学基金的资助。到2017年1月,我国学者近十年发表学术论文总数排名世界第2,论文共被引次数、高被引论文数和国际热点论文数量均排名世界第3。我国学者发表在学科最具影响力国际期刊上的论文数量五年来均排名世界第2。五年来全世界发表的高影响力论文我国占18.1%,其中受科学基金资助的论文占世界的11.3%,占我国的62.4%。 /p p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吹响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号角,强调要“夯实科技基础,在重要科技领域跻身世界领先行列”,对我国基础研究发展提出了新目标新要求。科学基金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聚力前瞻部署、聚力科学突破、聚力精准管理,不断完善“探索、人才、工具、融合”资助格局,努力践行“总量并行、贡献并行、源头并行”的基础研究发展目标,不忘初心,坚持科学基金战略定位,不断提高科学基金资助管理效能,增强源头供给,夯实科技基础,服务创新驱动发展,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新贡献! strong (作者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 /strong /p
  • 中科院和基金委再次部署学科发展战略合作研究
    11月5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科学院学科发展战略研究工作联合领导小组在京召开第一次会议。基金委主任陈宜瑜、中科院副院长李静海等出席会议。会议由李静海主持。   会议原则通过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科学院学科发展战略研究联合工作方案》,并原则批准了2012年度学科发展战略合作研究项目计划。会议强调,自然科学基金委—中科院学科发展战略长期合作研究的工作重点要聚焦于学科前沿、学科交叉和学科新生长点等方面的深入研究,避免重复大学科和研究内容过于宽泛。   陈宜瑜指出,学科发展战略研究要持续不断地做下去,国际上新学科新领域和新学科前沿发展迅速,中国的科技事业和经济社会也在不断地发展,我们要紧跟时代发展节奏,不断引领新的学科方向,通过10年、20年长期不懈的努力,共同打造为国家、社会和学术界都广泛认可并有重要学术影响的国家科学思想库。   据悉,继2009年中科院和基金委联合开展“未来十年学科发展战略研究”并取得成效后,中科院和基金委于2012年4月5日再次签署共同开展学科发展战略研究合作框架协议,以期双方能长期合作开展学科发展战略研究。
  • 启东:设立10亿发展基金打造生命科学产业
    昨天,北京大学生命科学产业启东论坛召开,北大生命科学学院院长吴虹宣布:学院将与启东市携手共建北大生命科学华东产业研究院。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产业启东论坛由北大生命科学学院与启东市政府联合主办,中科院院士朱作言、北大教授魏文胜等170多名生物医药领域的专家学者及商界精英参加了本次论坛。  据了解,生物医药产业是启东着力打造的“三优三新”产业之一。经过多年培育,该市形成了以启东经济开发区为平台的制剂板块,以启东滨海工业园为平台的生物科学板块,以启东滨江医药化工园为平台的原料药板块,集聚了尚华、拜耳、希迪、秋之友等一批生物医药的龙头企业,盖天力、白加黑、达喜等产品驰名全国。  北大生命科学华东产业研究院已落户启东并正式揭牌,目前已经进入实质性启动阶段,未来将建设成为项目孵化、成果转化、产业人才培养和技术支持服务于一体的全国一流的技术研发、产业孵化平台。  论坛会上,启东发布了促进生命科学产业发展若干扶持政策,启东专门设立规模为10亿元的生命科学产业发展基金,专项用于扶持生命科学类项目研发、引进、投入及扩大再生产。
  • 国家基金委“十四五”优先发展领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自2019年启动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十四五”发展规划》和《2021—2035年科学基金中长期发展规划》编制工作,目前尚未公布规划全文。2021年部分学部陆续发布了“十四五”优先发展领域,具体如下:一、“十四五”化学科学部优先发展领域:(1)分子功能体系的精确构筑(2)非常规条件下的传递、反应及测量(3)物质科学的表界面基础(4)分子选态与动力学(5)超越传统体系的电化学能源(6)新范式下的分子化学工程(7)多功能耦合的化学传感与成像(8)免疫与神经化学生物学(9)绿色合成方法与过程(10)能源资源高效转化与利用的化学、化工基础(11)环境生态体系中关键化学物质的溯源与安全转化(12)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在化学、化工中的应用(13)新材料的化学创制(14)软物质功能体系的设计、调控与理论(15)生命体系多层次交互通讯的分子基础二、“十四五”管理科学部优先发展领域:1. 复杂系统管理理论 2. 混合智能管理系统理论与方法3. 决策智能理论与方法 4. 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与管理 5. 数字经济的新规律 6. 城市管理的智能化转型7. 智慧健康医疗管理 8. 中国企业管理的理论 9. 国际秩序演化下的中国企业全球化10. 中国经济发展规律11. 中国背景的政府治理及其规律12. 中国扶贫与乡村发展机理与效应13. 全球变局下的风险管理14.巨变中的全球治理15. 全球性公共卫生危机管理新问题16. 能源转型与管理17.人口结构变化与社会经济发展18.区域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管理三、“十四五”信息科学部优先发展领域:1. 电子学与信息系统学科 微波、毫米波集成电路、智能天线理论与技术 计算电磁学 生物电子学与纳米电子学 新型无线宽带信息系统、移动无线互联网 高速通信系统与网络 新型监测成像理论与技术2.计算机学科 体系结构与软件 系统芯片设计与测试 程序设计理论与方法学 自然语言处理与知识处理 人机交互与虚拟现实 新一代互联网络与信息安全 移动计算与网络通讯软件3. 自动化学科 智能化系统的理论与方法 复杂控制系统的基础理论 网络环境下的先进控制系统理论与技术 多模式人机交互方法 微系统及其控制 认知过程及其信息处理4.半导体学科 半导体新型器件与电路 高速、集成化半导体光电子器件 具有量子效应的微结构材料与器件 短波长半导体激光器 有机、有机/无机符合半导体材料与器件5.光学与光电子学学科 超高速光开关 高速光通信、光互连、全光网络单元技术与器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十三五”发展战略研究报告发布
    p   战略研究对于科学编制发展规划至关重要。2015年是“十二五”收官之年,也是编制“十三五”发展规划的关键节点。为科学制定科学基金“十三五”发展规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政策局自2014年年初即根据党组关于开展科学基金“十三五”宏观发展战略研究的要求部署了系列课题,旨在通过系统深入研究基础研究的发展态势,分析我国基础研究发展状况和科学基金发展状况,进而提出科学基金“十三五”发展的政策建议。在战略研究的基础上,我们将主要成果编辑形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十三五”发展战略研究报告》,以期为读者理解科学基金“十三五”发展规划提供参考,为关注基础研究和科学基金发展的读者提供信息。 /p p   本报告共四章,第一章重点关注基础研究发展的总体趋势,以及国外基础研究和科学基金组织的新战略 第二章着重分析我国基础研究发展的状况,以及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第三章主要分析科学基金“十二五”期间发展状况,总结经验与不足 第四章主要就科学基金面临的形势与需求、发展目标、发展思路、战略举措等进行分析,并提出政策建议。 /p p   近代科学革命以来,基础研究在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知识化进程不断加速的当代社会,基础研究的战略地位更加凸显。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基础研究是推动新科技革命的直接动力 第二,基础研究是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引擎 第三,基础研究是涵养高层次人才的重要阵地 第四,基础研究是发展科学文化的重要基石。 /p p   近年来,基础研究保持高速发展,呈现出一些显著的新态势。基础研究前沿突破涌现,交叉特征凸显 基础研究的技术手段和组织模式发生重大变化 科学、技术、工程加速渗透与融合 科学的全球竞争与合作呈现新格局 公众理解和参与科学程度不断增强。 /p p   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对基础研究高度重视,从国家层面制定了基础研究发展战略。本报告选择了美国、欧盟、日本、韩国等国家或地区的基础研究发展状况进行研究。 /p p   美国作为世界首屈一指的经济和科技强国,其基础研究战略特征是全面布局、保持领导者地位 欧盟作为最大的区域组织,充分体现了基础研究国际合作的趋势,其目标是建立全球科技创新的新高地 日本和韩国作为亚洲的典型代表,通过建立领先的基础研究基地等战略举措,试图在全球竞争中抓住机遇、实现赶超。这些战略趋势和举措对于我国基础研究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p p   国外科学基金组织近年来纷纷制定了新的发展战略。本报告选取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日本学术振兴会(JSPS)、英国研究理事会(RCUK)、德国科学基金会(DFG)作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其最近一期发展规划,分析其战略背景、战略目标、战略举措等。 /p p   NSF于2014年3月发布《为国家未来而投资科学、工程与教育: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战略规划(2014~2018年)》[简称《NSF战略规划(2014~2018年)》],提出了推进科学和工程前沿、通过研究和教育促进创新并满足社会需要、建设卓越的联邦科学资助机构的三大目标,旨在推进卓越研究,使美国能够在研究和教育方面担当全球领导者角色。 /p p   JSPS在其“第三期中期计划(2013~2018年)”中,除坚持促进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并重外,相比“第二期中期计划”,更加注重推动尖端研究,以及构建国际合作网络和培养优秀的全球化人才。 /p p   RCUK则确立了“推进卓越研究并实现社会影响”和“提高工作效率”两大战略目标,围绕“跨部门和学科开展工作以资助卓越研究,通过合作和开放获取实现影响力最大化,支持国际性研究活动,支持未来人才的技能和职业发展,鼓励公众参与研究,提高工作效率”六个具体目标,提出了拟采取的战略举措,以保证英国的科研能够在全球竞争中继续领先。 /p p   DFG于2013年就德国科研体系的未来发展发表了立场文件,阐述了科研体系的不同功能、未来科研体系的任务、DFG在德国科研体系中的作用、未来科研资助四个问题,明确DFG的核心任务是资助以知识为导向的基础研究,特别是对大学所有学科领域的科研人员,研究过程中的所有阶段、所有规模的研究项目,以及研究机构间的所有合作关系提供资助。 /p p   以上所述的国外基础研究发展的政策动向和科学基金组织的发展战略,对我国有重要启示: /p p   持续加大基础研究投入,力争更多科学突破。各国普遍将推进科学前沿、占领科学高地作为主要目标,重视基础研究的原创性突破。投资科学与工程前沿已成为举世公认的确保国家未来繁荣的根本战略。基础研究已成为各国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对基础研究进行长期稳定的支持,进一步加大投入。 /p p   将培养和吸引人才作为基础研究和科学基金发展的重点任务。各国的科学基金组织都希望成为卓越的资助机构,其职能主要包括推进卓越的科学和培养卓越的人才。世界范围内的人才竞争日益激烈,应加强科研人才培养和资助,吸引全球优秀创新人才。 /p p   科学基金资助方式多元化,重视建立多部门协同资助的大科学计划。首先,应创新和优化管理体制机制,构建高效的统筹协调和协同创新机制。其次,对基础研究的支持应不断探索多元化的投资模式和管理手段。 /p p   前瞻部署基础研究综合基地建设。科学基金的资助模式不仅包括项目、人才和基地,还应包括对科学研究基础设施的资助、对卓越的科学研究中心的资助等多种方式。前瞻性加强基础研究综合基地建设、科研基础设施建设,已成为各国支持科技创新活动的重要手段。典型创新国家均强调建立具有世界影响力和领导力的基础科学中心,强调科研基础设施和大数据系统建设等。 /p p   加强科学传播,引导公众参与科学。在科学基金得到科学界广泛认可的同时,要进一步扩大科学基金的社会影响,增强科学基金服务于社会公众的功能,通过科学基金的传播促进公众更好地理解科学,提高全民的科学素养。 /p p   加强“科学为决策服务”的能力。不仅科学政策本身的制定需要严密可靠的科学证据支撑,其他领域的政府决策也需更多地以科学论证作为支撑。国际上很多国家都强调加强基础研究对提高政府科学决策能力的重要性,我国也应进一步发挥基础研究在政府决策中的咨询和参考作用。 /p p   改革开放以来,从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我国通过不断推进和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切实加大基础研究投入力度,不断完善科研经费配置机制,逐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基础研究体系。基础研究呈现出经费投入多渠道,人才、项目、基地一体化,科学活动国际化的良好局面。正在实施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赋予我国基础研究新的历史使命,在重构后的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体系中,基础研究的地位和作用得到进一步强化。 /p p   “十二五”期间,我国基础研究的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主要表现在:基础研究投入持续增长 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形成了合理的研究梯队 平台体系逐步完善,科技基础能力显著提升 科技论文总量居世界第二,质量不断提升 学科繁荣发展,从“仰视”向“平视”演进 重大成果呈“星星之火”,燎原之势正在蓄积。 /p p   总体上,我国基础研究正在进入从量变到质变、从点的突破到全面提升的重要跃升期,具备了实现跨越发展的条件和可能,将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更加强有力的支撑。 /p p   同时,要清醒地看到,我国基础研究的整体实力与美国等主要发达国家仍存在较大差距,面临着诸多问题与挑战:基础研究投入占研发投入的比例偏低,投入结构和资助机制不甚合理 原始创新能力不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重大原创成果较少 引领科学潮流的世界级科学家匮乏,青年人才成长环境尚需改善 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保障国家安全的作用有待提升 创新氛围有待改善,存在不同程度的急功近利和浮躁现象 全球科技创新和竞合格局发生深刻变化,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等。 /p p   随着科技体制改革的推进,我国新的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体系进一步明确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新定位:聚焦基础研究和科学前沿,支持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促进学科交叉,增强源头创新能力,向国家重点研究领域输送创新知识和人才团队。同时,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将专门设立基础研究类重点专项,基地和人才专项也将对基础研究进行支持。 /p p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成立30年来,始终坚持履行国务院赋予的职责,目前已经成为我国资助基础研究的主要渠道、产出创新研究成果的主体力量、培养科技创新人才的重要平台、学科均衡协调发展的重要保障、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源头创新支撑和国际科技合作交流的重要桥梁。 /p p   “十二五”期间,科学基金通过加强资助研究项目着力提高原始创新能力,以人才项目培育基础研究队伍,以仪器项目打造创新研究手段,以国际合作项目和联合基金项目推动国际、国内交流,以全面布局促进学科均衡发展,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效。与此同时,不断推进制度建设与管理改革,在资助格局、评审机制、资金管理、信息化建设、科研诚信、法治建设、绩效评估、战略研究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与实践,取得了广泛的成效。 /p p   上述成效的取得有赖于:始终坚持科学基金的定位,资助工作更加侧重基础、前沿和人才 始终坚持尊重基础研究规律和科学家主体地位 始终坚持顺势而为,应时而动,适时推动科学基金管理改革 始终坚持依法行政的治理理念,系统推进法治基金和科研诚信建设。当然,科学基金资助管理工作还存在有待完善之处,如面向科学前沿激励原创和培育重大科研成果的战略引导有待进一步加大,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发展的工作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科学智库功能有待进一步发挥,科学传播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科学基金管理法治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p p   “十三五”时期,全球科技和经济发展的新趋势和国内发展的新形势,对我国基础研究和科学基金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从总体来看,将面临“六期叠加”的态势:全球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历史交汇期,中国经济发展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的全面转型期,国家发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战略突围期,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关键决胜期,科技体制和创新体系的深度调整期,基础研究从量变到质变的重要跃升期。在分析科学基金面临的形势与需求基础上,结合我国基础研究和科学基金发展状况,本报告探索和提出了科学基金“十三五”期间的发展目标、发展思路、战略举措等宏观政策建议。 /p p   我国科学基金的发展目标可由两个部分组成: /p p   一是推动我国基础研究实现“三个并行”。总量并行,在投入、产出总体量上与美国等科技发达国家相当 贡献并行,在众多主流学科演进路径中有中国科学家里程碑式的贡献 源头并行,中国对世界科学发展有开拓性重大原创贡献,有支撑和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源头创新工作。 /p p   二是建设卓越科学基金管理机构。不断完善科学基金资助管理机制,促进科学基金成为学术探索的灯塔、创新思想的熔炉、创新人才的摇篮、创新驱动的引擎、科学文化的沃土、专业管理的典范,实现高质量的“科学家之友”(FRIEND)的科学基金管理目标,即建设评审制度公正(Fair)、绩效回报丰富(Rewarding)、全球视野开阔(International)、管理服务高效(Efficient)、资源总量宏大(Numerous)、资助谱系多样(Diversified)的卓越科学基金管理机构。 /p p   实现以上战略目标,必须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历次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贯彻“五大发展理念”,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十三五”期间,应突出“聚力前瞻部署、聚力科学突破、聚力精准管理”的战略导向,按照“坚持定位、激励原创、统筹支持、升级发展”的总体发展思路,坚持科学基金“渊源远愿”的战略定位,即筑探索之渊、浚创新之源、延交叉之远、遂人才之愿。加强对基础、前沿、人才和团队的支持,促进学科交叉 鼓励高水平的研究,提高原始创新能力,支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立足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局,充分发挥科学基金统筹支持基础研究的功能 以战略转型打造中国科学基金管理的升级版。 /p p   战略举措是实现战略目标的重要手段。科学基金在延续“十二五”创新发展的基础上,应进一步强化战略举措的制定与实施。本报告建议在“十三五”期间可重点实施“八大战略举措”,具体包括:第一,构建探索、人才、工具、融合四位一体的资助格局 第二,试点实施基础科学中心项目 第三,探索加强对交叉性、变革性研究的支持 第四,完善需求导向的基础研究项目支持机制 第五,加大优秀青年人才和领军人才的支持力度 第六,积极推进新型国际交流与合作模式 第七,拓展科学基金的智库功能 第八,加强科学传播。 /p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十二五”发展规划》发布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十二五”发展规划》经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六届四次全委会审议通过,日前正式发布。该规划根据国家“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的总体部署,结合国家科技、教育和人才规划纲要的具体要求,明确了未来五年科学基金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总体思路、发展任务与专题部署、保障政策措施等。   为保障规划的科学性、战略性和前瞻性,在规划制定过程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分别联合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开展了我国基础研究19个学科发展战略研究及8个重大工程科技领域中长期发展战略研究,集中了我国各学科领域科学家的集体智慧,凝聚了数百位中科院院士和工程院院士以及海外科学家的战略共识。   该规划是指导科学基金“十二五”发展的重要文件。“十二五”时期的科学基金工作将着眼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全局,坚持科学发展的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线,贯彻国家科技工作统一部署,准确把握科学基金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战略定位,突出更加侧重基础、更加侧重前沿、更加侧重人才的战略导向,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科学基金制,着力为繁荣基础研究、增强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做出切实贡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十二五”发展规划》目录 序 言 第一部分 总体战略 第一章 指导思想和总体思路 第二章 发展目标与发展战略 第三章 总体部署 第二部分 发展任务与专题部署 第四章 创新研究 第五章 人才培养 第六章 环境条件 第七章 国际(地区)合作 第八章 学科发展 第九章 重点领域 第三部分 保障政策措施 第十章 保障经费投入 第十一章 加强战略筹划 第十二章 改进资助管理 第十三章 加强队伍建设 第十四章 营造创新文化 实 施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十三五”发展规划正式发布
    6月14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在正式发布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十三五”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高文介绍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十三五”发展规划》的情况。     “《规划》的目标体系分为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实现基础研究‘三个并行’。”高文表示,2020年将达到总量并行,即学术产出和资源投入总体量与科技发达国家相当,学科体系更加健全,为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奠定科学根基。  2030年达到贡献并行,即力争中国科学家为世界科学发展做出可与诸科技强国相媲美的众多里程碑式贡献,形成若干引领全球学术发展的中国学派,为我国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夯实基础储备。  2050年达到源头并行,即对世界科学发展有重大原创贡献,为我国建成科技创新强国提供源头支撑。“‘三个并行’与国家创新驱动发展“三步走”战略目标相呼应,经过努力是可以实现的。”  第二个层面的目标是建设卓越科学资助机构。“我们要不断完善体制机制,做到评审制度公正、绩效回报丰富、全球视野开阔、管理服务高效、资源总量宏大、资助谱系多样,实现世界一流的卓越管理。”高文说。  此外,《规划》还将统筹实施五项战略任务:一是聚焦科学前沿,加强前瞻部署。二是强化智力支撑,培育科学英才。三是创新仪器研制,强化条件支撑。四是聚焦重大主题,推动交叉融合。五是深化开放合作,推进国际化发展。  高文介绍说,在学科均衡布局基础上,《规划》遴选了118个学科优先发展领域和16个综合交叉领域,鼓励科学家结合科学前沿和国家需求探索创新。  “规划还将推进精准管理,强化战略保障。”高文表示,规划从保障投入增长、加强战略管理、建设法治基金、强化经费管理、完善资助管理、强化信息支撑、加强组织建设、优化学术生态等方面,提出了8个方面18项保障措施。  基金委成立三十年来,科学基金投入总量从8000万增加至248亿,如何管好、用好财政经费,成为未来五年的重要任务。  “我们始终小心翼翼、如履薄冰,确实把管好用好科研经费这份责任牢牢记心上。”国家自然基金委副秘书长、新闻发言人韩宇在发布会上说。附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十三五”发展规划.docx
  • 基金委“十四五”化学科学部优先发展领域
    今日,国家基金委发布了《关于征集2022年度化学科学领域重大项目立项建议的通告》,其中发布了“十四五”化学科学部优先发展领域,具体如下:  “十四五”化学科学部优先发展领域:  (1)分子功能体系的精确构筑  (2)非常规条件下的传递、反应及测量  (3)物质科学的表界面基础  (4)分子选态与动力学  (5)超越传统体系的电化学能源  (6)新范式下的分子化学工程  (7)多功能耦合的化学传感与成像  (8)免疫与神经化学生物学(9)绿色合成方法与过程  (10)能源资源高效转化与利用的化学、化工基础  (11)环境生态体系中关键化学物质的溯源与安全转化  (12)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在化学、化工中的应用  (13)新材料的化学创制  (14)软物质功能体系的设计、调控与理论  (15)生命体系多层次交互通讯的分子基础
  • 国家基金委多个学部发布“十四五”优先发展领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自2019年启动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十四五”发展规划》和《2021—2035年科学基金中长期发展规划》编制工作,目前尚未公布规划全文。  这里对部分学部已经公布的“十四五”优先发展领域进行整理,供大家参考。后续还会不断补充,欢迎继续关注。  一、“十四五”化学科学部优先发展领域:  (1)分子功能体系的精确构筑  (2)非常规条件下的传递、反应及测量  (3)物质科学的表界面基础  (4)分子选态与动力学  (5)超越传统体系的电化学能源  (6)新范式下的分子化学工程  (7)多功能耦合的化学传感与成像  (8)免疫与神经化学生物学  (9)绿色合成方法与过程  (10)能源资源高效转化与利用的化学、化工基础  (11)环境生态体系中关键化学物质的溯源与安全转化  (12)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在化学、化工中的应用  (13)新材料的化学创制  (14)软物质功能体系的设计、调控与理论  (15)生命体系多层次交互通讯的分子基础  二、“十四五”管理科学部优先发展领域:  1. 复杂系统管理理论  2. 混合智能管理系统理论与方法  3. 决策智能理论与方法  4. 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与管理  5. 数字经济的新规律  6. 城市管理的智能化转型  7. 智慧健康医疗管理  8. 中国企业管理的理论  9. 国际秩序演化下的中国企业全球化  10. 中国经济发展规律  11. 中国背景的政府治理及其规律  12. 中国扶贫与乡村发展机理与效应  13. 全球变局下的风险管理  14. 巨变中的全球治理  15. 全球性公共卫生危机管理新问题  16. 能源转型与管理  17.人口结构变化与社会经济发展  18.区域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管理  三、“十四五”信息科学部优先发展领域:  1. 电子学与信息系统学科   微波、毫米波集成电路、智能天线理论与技术   计算电磁学   生物电子学与纳米电子学   新型无线宽带信息系统、移动无线互联网   高速通信系统与网络   新型监测成像理论与技术  2.计算机学科   体系结构与软件   系统芯片设计与测试   程序设计理论与方法学   自然语言处理与知识处理   人机交互与虚拟现实   新一代互联网络与信息安全   移动计算与网络通讯软件  3. 自动化学科   智能化系统的理论与方法   复杂控制系统的基础理论   网络环境下的先进控制系统理论与技术   多模式人机交互方法   微系统及其控制   认知过程及其信息处理  4.半导体学科   半导体新型器件与电路   高速、集成化半导体光电子器件   具有量子效应的微结构材料与器件   短波长半导体激光器   有机、有机/无机符合半导体材料与器件  5.光学与光电子学学科   超高速光开关   高速光通信、光互连、全光网络单元技术与器件   高密度光存储、光显示关键技术与器件   快速实时光信息处理   光量子信息理论与实践研究   生物、医学光子学   微光学技术与器件   新型光电子功能材料中的关键科学问题与器件研究   光子晶体及其应用
  • 安捷伦捐赠100万元在北京大学设立化学发展基金
    安捷伦科技公司捐赠100万元在北京大学设立化学发展基金 2010年5月3日,在北京大学化学学科创立100周年之际,安捷伦科技公司全球副总裁、生命科学集团与化学分析集团大中华区总经理牟一萍女士出席相关庆典活动,并代表公司一次性捐赠人民币100万元在北京大学成立永久性“安捷伦化学发展基金”。 牟一萍女士与院党委书记刘虎威教授共同签署捐赠协议 当天下午,在化学院南楼举行了捐赠仪式。北京大学岳素兰副校长、北京大学教育基金会邓娅秘书长、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研究院高松院长与刘虎威书记等领导出席了活动。岳素兰副校长对安捷伦科技公司支持中国教育事业的善举表示感谢,并祝安捷伦公司事业蒸蒸日上。 在致辞时,牟一萍女士表示,安捷伦科技公司作为世界知名的测试测量仪器供应商,不仅一直致力于为中国分析工作者提供业界领先的解决方案,更关注中国科研领域的发展。自己作为一名北大化学院校友,很荣幸可以代表公司,为母校的化学教育事业贡献力量。 北京大学教育基金会秘书长邓娅女士随后介绍了教育基金的管理运作情况,并代表学校致谢,并向安捷伦公司颁发答谢状。 岳素兰副校长向安捷伦公司颁发感谢状 “安捷伦化学发展基金”将用于支持、奖励北大化学院教师、学生在化学分析领域进行前沿研究以及相关学术活动。同时北京大学教育基金委也将考虑匹配相同金额以使“安捷伦化学发展基金”发挥更大作用。该基金的设立,旨在以安捷伦世界领先的测试测量技术和国际化资源,与知名学府北京大学优秀的教育与科研资源相结合,共同推动中国化学科研事业的发展,充分体现了安捷伦一直以来所承诺的企业社会责任。 安捷伦科技公司多年来秉承植根中国、共同发展的理念,通过与广大分析工作者和科研人员的良好互动,依托位于北京、上海的卓越客户中心实验室,实现了人员交流和技术交流的多模式合作。而此次北京大学“安捷伦化学发展基金”的设立,进一步表明了安捷伦公司对中国教育领域和基础科研领域的长期支持。 安捷伦北大校友与北大领导合影 关于安捷伦科技 安捷伦科技(NYSE: A)是全球领先的测量公司,是通信、电子、生命科学和化学分析领域的技术领导者,公司的17,000名员工在110多个国家为客户服务。在2009财政年度,安捷伦的业务净收入为45亿美元。要了解安捷伦科技的信息,请访问:www.agilent.com.cn
  • 观点:构建双基金支撑体系,促进科学仪器产业发展
    在我国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的道路上,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核心技术受制于人、关键产品对外依存度高等问题,一直是社会各界讨论的焦点。伴随着在大国竞争中出现的贸易战、科技战,科技创新能力在国家核心竞争力中的地位日益凸显,科学仪器在科学技术创新中的重要作用越来越受到关注。科学仪器是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基础条件,理论创新、技术创新、工艺创新都要依靠科学仪器进行测量和验证。由于对基础研究依赖高、产业体量小、产品针对性强等因素,我国长期以来未能将科学仪器作为重点产业发展,高端仪器基本全部依赖进口,国产仪器企业发展缓慢,产业小、散、弱现象突出,产品在中低端领域出现低水平同质化竞争,产业升级乏力。他山之石美国龙头企业发展经验在全球科学仪器领域,美国是毫无争议的霸主,拥有如赛默飞世尔、丹纳赫、安捷伦、帕金埃尔莫等综合性行业龙头,还有诸多在细分领域拥有技术优势的中小企业。纵览美国各大仪器公司发展历程,可发现其发展战略具有一定相似性,对内保持高强度研发投入、维护核心技术优势,对外收购细分领域领导者、强化行业壁垒、完善产品生态。赛默飞世尔坚持自主创新和对外收购并重,专注于新兴市场,不断夯实在全球科学仪器市场的领导者地位。2007年,美国热电公司和飞世尔科技公司以换股的方式完成整合,使热电公司的设备制造能力同飞世尔公司的产品销售网络实现对接,成为世界上综合实力最强的科学仪器制造商和销售商,其营收占据世界科学仪器行业总营收的1/4。公司成立之后,继承了前身的战略基因,将并购整合作为发展的重要手段,15年间完成了超20起并购,在分子诊断、电子显微镜、DNA检测等领域强化技术积累,不断丰富公司产品生态。赛默飞世尔将创新研发作为公司健康发展的根本动力,每年的研发投入达10亿美元,稳居科学仪器企业研发投入排名之首。其建立的MyIdea创新平台,汇聚全体员工创新想法,成为了公司最具活力的产品创新策源地。赛默飞世尔积极布局新兴市场,将新兴市场作为重要的业务增长极,中国是其业务扩展的重中之重,仅2018年度赛默飞世尔和中国本土企事业单位就达成了11起战略合作协议,以扩展其产品和服务在中国的市场占有率。丹纳赫则通过并购重组、精益管理,发挥产业要素集聚优势,成长为科学仪器行业龙头。丹纳赫从一家投资公司成长为全球著名的工业仪器及设备实业型公司。公司专注于高技术、高壁垒、高毛利的利基市场,在细分领域中进行连锁收购,分散投资风险,确立了行业地位。成立30多年以来,丹纳赫累计进行了超过400次并购重组,在过去的7年中,丹纳赫超过50%的收入来自并购整合,使营收增速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通过投资并购总结形成的精益管理系统(DBS)是公司得以实现内生性增长与外延性扩张融通发展的重要“武器”。在DBS的赋能下,标的公司仅通过管理方式的优化就能节省大量运营费用,提高整体利润率。生命科学产业集群为丹纳赫的快速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华盛顿州是丹纳赫总部的所在地,该州在生命科学领域拥有549家公司,汇聚了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等政府管理机构,霍华德休斯医学院研究实验室、马里兰大学研究中心等科研院所,是美国最大的生物技术集群之一,丰富的政治资源、科研资源、人力资源、社会资金以及各公司之间的协同合作是推动丹纳赫高速发展不可忽视的因素。美国政府相关举措高强度的研发投入推动了科学仪器的伴生发展,客观上促进了美国科学仪器产业的繁荣。科学仪器源自科技研发,同时又服务于科技研发,这种双向连接的特点使得科学仪器对基础研究有很强的依赖性,新原理、新方法的发现往往会推动科学仪器的效能产生飞跃式发展。美国政府部门对基础研究的支持,是美国科学仪器产业全球领先的重要保障。在总量方面,2021年美国政府针对科技研发的投入约为1586.26亿美元,其中基础研究为442.9亿美元。同时,据美国国家科学委员会数据,美国的学术机构长期以来一直担负着美国一半左右的基础研究任务。卫生与公众服务部(HHS)、国防部(DOD)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能源部(DOE)、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和农业部(USDA)6个政府级部门为90%以上的学术研发项目提供支持,资金资助比例占项目资金的一半。完备的科技成果转化体系构建了科学仪器从源头创新到产业转化落地之间的桥梁。大量科学仪器的研制初衷往往不是科学仪器本身,而是服务于特定科研目的。项目结束后,科学仪器由原型机向产业化过渡的有效衔接,是美国科学仪器产业蓬勃发展的重要基石。在法律方面,自1980年颁布《拜杜法案》至今,美国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对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及程序做了严格的规定,为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奠定了稳定的制度环境和牢固的政策基础。在转化机构方面,美国建立了多层次的技术转移体系,如国家层面的“国家技术转移中心”和“国家技术信息服务中心”,科研机构层面的“美国联邦实验室技术转移联盟”和“大学技术经理协会”,大大消除了联邦实验室、企业、学院、各级政府之间的技术转移壁垒,促进了科研成果供需两方的对接交流。在资金支撑方面,美国为科技成果转化构建起持续稳定的公共财政投入机制。一是通过法令的方式直接明确技术转移支出比例,如“小企业技术转移计划”规定研发经费超过10亿美元的联邦部门,需将其经费的0.3%提供给小企业与非营利性研究机构的技术转移项目使用。二是设立风险投资基金和实施贷款担保,为企业的科技成果转化提供金融财税支持。美国联邦政府机构为科学仪器的采购提供了全方位的资金支持,带动美国科学仪器产业发展正向循环。现阶段科学研究对测量的精度和尺度要求越来越高,动辄几十万美元甚至上百万美元的科学仪器已然成为实验室的重资产。美国政府对科学仪器提供的广泛补贴有效刺激了科学仪器的需求。据美国国家科学委员会于2021年9月发布的《学术研究与发展报告》,包括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在内的6个部门对非营利性研发机构的科学仪器设备采购资金补贴长期平均高于50%。在工业和制造工程领域,联邦政府提供的科学仪器设备资金占比可达70%。完善的资助体系较为全面地覆盖了科学仪器的各个层级。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连同国立卫生研究院、美国国防部等单位协同构建了科研基础设施资助网络,该网络包括针对一般性科学仪器采购和研发项目的主要科学仪器计划(MRI),以支撑国家发展战略为目的的中型研究基础设施计划(Mid-Scale RI),以及先进技术和仪器计划、共享仪器捐赠计划等专项计划。立体化的资金支撑体系为科学仪器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我国产业发展现状我国科技研发投入持续增强,科学仪器需求旺盛,但本土高端供给能力欠缺。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21年,我国研发投入达27864亿元,延续了“十三五”以来两位数的增长态势;研发投入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达到2.44%,研发投入强度再创新高,科技创新能力在132个经济体中上升至12位。作为科技研发的基础设施,我国科学仪器市场水涨船高。据赛迪研究院先进制造业研究中心统计,2020年我国高端仪器全年进口规模达328.44亿美元,同比增长8.5%,但同时贸易逆差不断扩大,我国高端仪器行业国际贸易逆差从2017年的43.42亿美元扩大到2020年的79.36亿美元,增长幅度达82.8%,高端科学仪器对外依存度不断增强。我国科学仪器企业规模相对较小,盈利能力较弱,企业自有资金不足以支撑高强度研发,产品在高端市场尚无法形成有效竞争力,产业高端化升级动力不足。自主品牌受国外品牌挤占,无法形成有效的用户积累和质量反馈,产品迭代速度慢,差距不断拉大。受中国庞大市场的吸引,国外科学仪器龙头企业在我国布局加速。以赛默飞世尔为例,它在我国设有十余个分公司,并通过战略合作的方式不断扩展其影响力,仅2021年1月到7月,赛默飞世尔中国就与中国本土机构达成了7项战略合作协议,涉及生物医药、分析测试、生命科学研发中心等各个领域。我国科学仪器产业尚未出现带动力强的行业龙头。据统计,我国科学仪器行业市值达千亿元规模的企业仅1家,百亿元规模以上的不足10家。国内科学仪器企业大都深耕某一细分领域,尚未出现综合性集团式企业。尚未形成包括产品上下游配套,产品周边及服务的完整产业生态,与国外集团军式的企业相比缺乏竞争力。产品竞争力缺失致使产业循环不畅,进一步导致研发周期长、用户少、产品反馈信息不足、产品质量提升缓慢等问题,产业逐步陷入低水平发展陷阱。双基金支撑体系科学仪器产业具有前期投入大、产出周期长等特点,面对国内科学仪器企业规模小、基础薄弱、技术积累不足等劣势,只有通过资本引导技术和人才要素聚集,扩展本土品牌的用户群体,才能培育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学仪器龙头企业。为此,建议打造国家科学仪器产业投资基金、国家科学仪器采购资助基金双基金支撑体系,形成产融高效互动、产学研用相互促进的发展格局,支撑我国科学仪器产业向高端化迈进,推动科学仪器产业高质量发展。参考“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设立“国家科学仪器产业投资基金”,构筑产融互动有力载体。产业投资基金采用公司制运营体系,以促进科学仪器产业高端化发展为目标,重点支持掌握有核心技术的领军企业,推动科研成果转化,加速企业“内功”修炼。基金积极吸纳社会资本,通过股权融资、项目风投等手段,推动科学仪器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市场,形成技术合力,加速构建科学仪器产品生态体系,增强企业发展韧性和自我造血能力,尽快培育一个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科学仪器集团。基金推动仪器企业与用户企业建立广泛互信的战略合作,构建产业链协同促进平台,形成创新协同机制。基金注重精益管理,参考日本丰田、丹纳赫等企业管理架构,建立起灵活高效的管理机制,为标的企业管理赋能。设立科学仪器采购资助基金,推动本土品牌形成产学研用协同促进发展生态。基金以扩大国产自主品牌科学仪器用户群体为目标,重点支持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的科学仪器采购,加速促进仪器质量信息反馈和产品优化迭代。简化审批流程,增强对国产科学仪器采购的资金支持力度和广度,拉动市场对本土科学仪器品牌的需求。建立重大科学仪器共享机制,鼓励优先使用国产科学仪器,通过提高对本土产品的使用频率,激发从用户信息反馈到产品优化升级的产业正循环,加速锻长版、补短板。建立基金使用效果追踪评价机制,定期收集受资助仪器的使用情况,量化资助价值,最大化资金利用效率。
  • 基金委将进行国家重大科研仪器设备专项发展战略研究
    2013年6月25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发布了2013年度第一批局(室)委托任务项目指南的通知。国家重大科研仪器设备研制专项发展战略研究是为其中的项目之一。具体内容如下:   专题1:国家重大科研仪器设备研制专项发展战略研究   研究背景:   2011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设立国家重大科研仪器设备研制专项。面对科学仪器资助的新形势和新任务,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在项目申请、评审、资助管理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管理探索。为深入把握重大仪器研制过程和资助管理工作的特点、规律,进一步加强科学基金科研仪器类项目过程管理和经费管理,拟开展国家重大科研仪器设备研制专项发展战略研究。   研究内容:   (1)国家重大科研仪器设备研制专项项目实施情况调研。对前两年实施的项目进行抽样实地调研,总结项目申请、评审、启动、经费管理等环节实施的经验和问题   (2)科研仪器管理模式与资助结构调研。针对科研仪器经费需求差异大,经费规模和研制复杂程度不同等特点,调研提出管理模式与资助结构的特性和要求,研究制定适合不同规模和特征的仪器类项目管理模式与资助结构   (3)管理办法研究。针对不同规模科研仪器项目在项目申报、评审、立项实施直至结题验收和后评估等环节中的管理要求和特点,形成规律性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提出国家重大科研仪器设备研制专项管理办法   (4)经费管理研究。专项项目的研究经费管理是管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在经费管理调研的基础上,提出经费管理的改进思路和内容,更加适合大项目特别是仪器类项目的管理。如经费预算的模式、拨款模式、经费申请科目设计、经费监理等   (5)国家重大科研仪器设备研制专项指南研究。根据重大仪器专项基本内涵、特点以及主要管理要求,基于各学科领域对科研仪器设备发展需求和发展重点研究,提出编制重大仪器设备项目年度申请指南的基本框架和原则,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发布项目指南提供研究支撑。   预期目标:   (1)项目总结报告,对以上各项调研成果进行系统性阐述   (2)国家重大科研仪器设备研制专项项目管理办法初稿   (3)国家重大科研仪器设备研制专项2015年度项目指南初稿   (4)国家重大科研仪器设备研制专项实地调研报告集。   资助额度:30万元   附录: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关于发布2013年度第一批局(室)委托任务项目指南的通知   局(室)委托任务旨在保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工作的深入开展,探索和研究科学基金管理实践中需要解决的关键性问题,提高管理创新能力,为科学基金管理决策提供参考。局(室)委托任务每年度分批发布指南及受理申请,并按照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原则择优遴选。   现公布2013年度第一批局(室)委托任务的项目指南(见附件)。   一、申请条件   局(室)委托任务申请人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1. 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或者具有博士学位。   2. 作为项目负责人正在承担或者承担过3年期以上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或者在依托单位科研管理部门从事科学基金管理相关工作。   3. 熟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条例、项目管理办法,对自然科学基金管理有比较深刻的理解。   二、限项规定   申请或参与申请本类项目不纳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限项范围。   三、申请注意事项   1. 申请人应当认真阅读本通知和项目指南,不符合通知和项目指南的申请项目不予受理。   2. 项目资助额度见项目指南(附件部分)。   3. 资助期限:2013年10月-2014年12月。   4. 项目采用在线撰写申请书方式,对申请人具体要求如下:   (1)申请人向依托单位索取用户名和密码,登录ISIS系统,申请书中的资助类别选择&ldquo 专项基金项目&rdquo ,亚类说明选择&ldquo 局、室软课题及委托任务&rdquo ,申请代码选择J0202。以上选择不准确或未选择的项目申请将不予受理。   (2)申请人完成申请书撰写后,在线提交电子申请书,下载并打印最终PDF版本申请书(建议用双面打印),向依托单位提交签字后的纸质申请书原件。   (3)申请人应保证纸质申请书与电子版内容一致。   5. 依托单位应对本单位申请人所提交申请材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进行审核,并在规定时间内将申请材料报送自然科学基金委。   (1)应在2013年7月19日16时前提交申请书电子版,并报送经依托单位签字盖章的纸质申请书原件1份。   (2)报送申请书时,应包括本单位公函和申请项目清单。   (3)应通过ISIS系统对申请书确认。   6. 本项目申请报送日期为:2013年7月15日-2013年7月19日16时。由项目材料接收工作组负责接收申请材料(联系电话:010-62328591)。   7. 依托单位可将纸质申请书直接报送或邮寄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项目材料接收工作组(行政楼101房间)。采用邮寄方式的,请在项目申请截止日期前(以发信邮戳日期为准)以速递方式邮寄,并在信封左下角注明&ldquo 局(室)委托任务申请材料&rdquo 。请勿使用包裹,以免延误申请。   咨询电话:010-62328410 联系人:李铭禄   附件:2013年度第一批局(室)委托任务项目指南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计划局   2013年6月21日
  • 关于征集2024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北京)指南需求的通知
    为深化落实12部委《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 加快推动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工作方案》,怀柔区将高端科学仪器产业作为支撑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重要抓手,2024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北京)实施区域特色的“揭榜挂帅”计划,即面向全国高端仪器装备和传感器产业的企业征集前沿科技、重要材料、关键工艺、先进装备等方面的技术难点与需求。现将征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一、项目定位与支持强度区域联合基金旨在发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导向作用,吸引和集聚全国优势科研力量,围绕区域经济、社会、科技发展中的重大需求,聚焦关键领域中重大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难题,开展基础研究与应用基础研究,促进跨区域、跨部门、跨领域交叉融合创新,推动产出重大原创成果,提升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区域联合基金项目一般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集成项目”和“重点支持项目”形式予以资助。其中,“集成项目”直接费用平均资助强度约为1000万元/项;“重点支持项目”直接费用平均资助强度约为260万元/项。二、需求领域方向为响应‘三城一区’重点领域发展需求和国家基金委关于资助领域的统一要求,2024年项目资助的5个领域为: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与先进制造领域、新能源、现代交通与航空航天。高端仪器、传感器企业当前在上述领域中关于攻克新材料、关键的零部件等重大、紧迫需求均可进行申报。三、需求研究方向有关要求1.科学性。聚焦科学问题,体现基础研究特点,避免偏技术应用。2.导向性。不应出现明显限制性要素,在具有一定包容性的前提下,尽可能体现怀柔区的需求、优势和区域特色。3.安全性。应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伦理准则,防范科研伦理和科技安全风险。4.避免重复。需求具备创新性,避免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等其他已资助项目重复。四、需求填报要求1.需求建议人应在国内高端仪器、传感器企业任职,原则上优先遴选怀柔地区或拟迁入怀柔的仪器传感器企业提出的需求。2.鼓励、建议需求建议人填写该需求领域方向的优势团队,联合市内外优势科研力量、产学研联合提出指南建议。3.经遴选、凝练指南科学问题后发布项目指南,“发榜”企业与“揭榜”科研团队联合参与项目申报,研究攻克全国仪器传感器的技术难点与技术需求,打造怀柔区高端仪器、传感器技术产业集聚区和创新策源地。4.请各企业于2023年6月9日(周五)12:00前,将需求建议书(加盖企业公章的扫描件,模板见附件1)和怀柔区2024年区域基金指南需求建议表(附件2)的电子版发送至指定联系邮箱(chuangxinfazhanke@163.com),逾期不予受理。(点击查看原文) 附件1 需求建议书模板.doc附件2 怀柔区2024年区域基金指南需求建议表.xls ( 创新发展科: 邸可心 17801047650) 怀柔区科学技术委员会 2023年5月31日
  • 滨松助力“天津市妇女儿童发展基金会乳房再造基金”公益事业
    10月30日,“天津市妇女儿童发展基金会乳房再造基金”在天津市肿瘤医院正式成立。天津市肿瘤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王平等领导出席了活动。“乳房再造基金”是由天津市肿瘤医院乳房再造科科主任尹健发起,旨在通过对其他医院的双向、定期、定点帮扶,促进乳腺专科医师乳房再造理念的普及,提高受帮扶医院乳房再造技术水平,以“以点带面重塑乳腺癌患者生活信念,口传心授共享乳房再造技术发展成果”为宗旨,面向全国开展乳房再造技术的宣传和推广。活动仪式上,滨松光子学商贸(中国)有限公司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及时响应公益号召,首先为“乳房再造基金”捐赠价值72万元红外荧光定位观察相机(PDE)一台,为相关检查及手术提供了先进科技支持。日后,“乳房再造公益行”团队将携带这台设备到各地开展活动。滨松红外荧光定位仪(Photodynamic Eye,PDE)是一套医学荧光显像系统,主要用于医用荧光显像,通过观看示踪剂的流动状态,帮助临床医生实时观察血管、淋巴管的状况,从而判断血运状态。一方面,可快速定位乳腺癌前哨淋巴结位置,应用于前哨淋巴结活检中;一方面,可以在皮瓣血运、穿支定位、穿支选择时起到直观判断、实时显示的作用,在乳房再造术中起到重要的辅助作用。女性乳腺癌发病和死亡率分别位居我国女性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率的第1位和第5位,并呈现出城市化、年轻化的趋势。治疗乳腺癌会造成不同程度的乳房缺失,许多女性患者在治愈后产生心理困扰,不可避免地产生压力、焦虑、抑郁等情绪,严重者甚至丧失生活信心。随着乳腺癌防治宣传的不断推广,越来越多的女性了解到早检查早治愈的理念,并且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乳腺癌患者的生存期大幅延长,进一步提高生活质量成为了患者的新需求。乳房再造技术由此成为了乳腺癌外科治疗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维护术后心理健康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然而,受各地技术条件所限,多数患者在乳腺癌手术前很难了解到相关专业知识和介绍,等术后产生乳房再造的诉求时,失去了即刻重建的机会,也会带来更多的经济负担。为帮助培养各地区乳房再造专业技术人才,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于今年5月正式启动“乳房再造公益行”项目,协助技术相对薄弱地区的医院开展技术帮扶,组建属于当地的乳房再造人才梯队。“乳房再造公益行”项目开展5个月来,横跨中国大陆,已接诊患者近百人次,开展乳腺癌及再造手术近10台。项目不仅为各地乳腺癌患者带来优质的医疗服务,更为50多名乳腺癌医师开展再造技术培训,为乳房再造技术在各地的持续开展提供基础保障。11月份,她们将再次出发,前往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开始下一站公益之行。成立仪式中,天津市肿瘤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王平讲话,王院长首先表示了对于该项目的肯定,希望基金会日后能够管理好该专项基金,号召更多企业和爱心人士参与到公益项目中来。鼓励“乳房再造公益行”团队走到更多更远的国家和城市,为更广大“乳腺癌”患者带去福音。
  • 国家大基金3758万入股睿励科学仪器 助力半导体发展
    p    strong 仪器信息网讯 /strong 1月7日,睿励科学仪器(上海)有限公司投资人发生变更,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大基金)成为其新增投资人,持股比例为12.12%,认缴出资额为3758.24万元,为前者第四大股东。同时,该公司注册资本由原来的约1.2亿人民币新增至约3.1亿人民币。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450px height: 316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1/uepic/581abe78-1fe4-4944-882c-022aeebf0881.jpg" title=" 1.jpg" alt=" 1.jpg" width=" 450" height=" 316" border=" 0" vspace=" 0" / /p p   睿励科学仪器(上海)有限公司是于2005年创建的合资公司,致力于研发、生产和销售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集成电路生产制造工艺装备产业中的工艺检测设备。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450px height: 452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1/uepic/9c7c63c4-fa92-4e82-b78d-4a98074cdeda.jpg" title=" 2.png" alt=" 2.png" width=" 450" height=" 452" border=" 0" vspace=" 0" /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 nbsp 这是继2019年12月20日,国家大基金入股半导体检测设备企业——精测电子控股子公司上海精测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后,再次入股半导体检测设备企业。 span style=" color: rgb(127, 127, 127) " (精测半导体主要从事以半导体测试设备为主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同时也开发一部分显示和新能源领域的检测设备) /span /p p    strong 关于国家大基金,何方神圣? /strong /p p   “芯片”技术的战略地位不言而喻。2014年6月,国务院发布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新的纲领性文件《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推进纲要》,吹响了芯片产业追赶国际先进水平的号角。同年9月,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基金(简称“大基金”)正式成立,由国开金融、中国烟草、中国移动等企业共同发起,重点投资集成电路芯片制造业,兼顾芯片设计、封装测试、设备和材料等产业,实施市场化运作、专业化管理等。根据其股权结构,财政部为该公司大股东,持股36.47%,认缴金额为360亿人民币。 /p p   该基金的投资总期限计划为15年,分为投资期(2014~2019年)、回收期(2019~2024年)、延展期(2024~2029年)。 /p p br/ /p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十四五”优先发展领域! ​
    近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十四五”发展规划》正式公布规划全文,共计21个章节,完整的阐明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十四五期间的发展方向与相关理念,其中值得注意的是,本次规划公布了完整的115项“十四五”优先发展领域,这对于近几年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具有重要意义!“十四五”优先发展领域(115项)“十四五”期间,积极布局一批具有前瞻性、战略性的发展方向,鼓励探索和提出新概念、新理论、新方法,促进科研范式变革和学科交叉融合。引导广大科研人员从国家重大需求和世界科学前沿出发,凝练提出并解决科学问题。1.代数与几何的现代理论 素数分布;丢番图方程;朗兰兹纲领;群与代数的结构;李理论;表示论与同调理论;代数簇的分类与模空间;流形及度量空间的几何与拓扑;计数几何与数学物理;多复变超越问题;群上调和分析及几何群论;量子Grothendieck纲领;粗Baum-Connes猜想与粗嵌入理论;Teichmuller空间理论。2.现代分析理论及其应用 Morse理论和指标理论;调和分析及相关问题;Palis稠密性猜测;动力系统的稳定性、不稳定性与遍历论;复动力系统的双曲猜测与MLC局部连通性猜想;Stein流形及其全纯映照的基本性质与结构;几何、物理和力学中的偏微分方程;概率与随机分析;量子随机积分的分析理论。3.问题驱动的应用数学前沿理论与方法  物质科学典型问题的数学建模与分析;机理与数据的融合计算;不确定性量化;量子计算理论;数据科学和人工智能中的优化模型、算法设计与分析;组合优化、整数规划及随机优化;复杂高维数据的统计计算、计算复杂性理论、建模与分析;数据推断的真伪性判定理论与方法;平均场系统的分析、控制、微分博弈及其数值计算;风险资产和金融风险的建模、模拟与分析;约束最优控制问题;信息技术中的数据隐私保护与安全;工业设计制造中的核心数学方法;脑网络与生物建模分析中的关键数学问题。4.复杂系统动力学机理认知、设计与调控  面向先进运载工具、重大装备等复杂动力学系统,重点研究动力学正问题中的新理论、新方法和新实验,动力学反问题中的建模与辨识、监测与诊断,动力学设计问题中的系统特性和响应设计、拓扑和参数设计,动力学控制问题中的系统模型降阶与验证、新感知与调控方法等。5.新材料与新结构的力学  面向航空航天、先进制造、新能源等领域对优异力学性能、特殊功能的新材料和新结构的迫切需求,重点研究新材料的本构理论、破坏理论、多尺度力学行为、新实验与计算方法,新结构的力学设计与分析、安全寿命评估、多功能驱动的设计方法、智能技术相结合的分析方法等。6.高速流动的理论、方法与控制  面向航空、航天、航海等领域高速流动中力-热-声的多物理过程、多尺度结构的非平衡态湍流等复杂流动,重点研究流动中多因素耦合作用机制,计算模型的建立与复杂现象的复现,湍流多尺度结构演化机理、时空关联理论和模型,高精度计算方法和实验测量技术等。7.暗物质、暗能量以及星系巡天研究  围绕宇宙的起源和演化前沿科学问题,重点研究暗物质和暗能量的本质,宇宙网络中的星系形成与演化,超大质量黑洞的起源与演化。8.银河系、恒星、太阳及行星系统的多信使探测及研究  围绕和人类密切相关的银河系演化和日地环境等前沿科学问题,重点研究银河系、恒星的形成和演化,行星的宜居性,日冕加热的机制,太阳磁场的产生、储能及释能的物理机制与太阳活动预报,天体空间位置精确测定、动力学和应用研究,引力波、宇宙线、中微子的天体源和产生机制,为解决银河系演化、引力波、太阳活动预报、行星科学、空间目标探测及导航等重大科学问题提供理论和观测基础。9.近地小行星动力学特性及监测研究  近地小行星的起源与演化、物质组成与结构、动力学性质、辐射特性;近地小行星编目、轨道监测与预报关键技术;近地小行星撞击风险以及对地球环境影响的评估、主动防御关键技术。10.面向下一代望远镜的关键技术研究  围绕天文精确观测面临的关键技术问题,重点研究大口径光学/红外望远镜及科学探测技术,射电望远镜及科学探测技术,空间望远镜及科学探测技术,为主导建设国家重大天文观测设施、取得重大天文发现提供技术支撑。11.量子材料与器件  围绕量子材料制备、物性研究和器件物理中的基础性重大科学前沿问题,重点研究高温超导等强关联体系,非平庸新型拓扑材料,新型磁性、多铁、光电和热电材料,二维材料及其异质结构,复合材料体系、纳米体系和软凝聚态体系等,深入研究新型量子器件物理与技术,发展多体理论与计算方法,为制备新型量子材料、研制新型量子器件提供理论和基础支撑。12.量子信息和量子精密测量  围绕量子计算、量子通信、量子传感、量子精密测量等重要领域,重点研究量子计算、量子模拟与量子算法,量子通信实用化技术及其科学基础,量子存储和量子中继,量子导航、量子感知和高灵敏探测,高精度光钟、时频传递的新原理与方法,空域-时域精密谱学及量子态动力学测量技术,为量子科技领域提供人才储备和科技支撑。13.复杂结构与介质中的电磁场和声场的机理与调控  围绕复杂结构与介质对电磁场和声场的调控这一科学前沿与重大需求,重点研究具有特定时空序构的电磁/声超构材料及超构表面,电磁/声人工体系中的单向操控,拓扑电磁/声学体系,设计多功能、可重构/调谐的新型电磁/声人工器件,为发现电磁场、声场调控新机理,实现新型光、声器件的研制和应用打下物理基础。14.基本费米子及其相互作用  围绕基本粒子的质量起源和基本性质,依托粒子物理大科学装置,重点研究中微子质量序和质量;中微子振荡中的CP破坏;夸克混合和CP破坏;韬轻子物理;重味夸克物理;夸克的稀有衰变和新物理;重子数和轻子数破坏过程和作用力统一,推动粒子物理理论的完善和发展,揭示物质最深层次结构及其演化规律。15.强相互作用力的本质  围绕受强相互作用支配的物质层次中展现的各类对称性和复杂现象,重点研究量子色动力学在高能对撞过程的应用;格点量子场论及计算;手征对称性的自发破缺和恢复研究;极端条件下QCD的对称性性质和相结构探索;奇特态和强子谱学;奇特核、奇异核、超重核以及宇宙中元素合成机制;原子核中的对称性及其破缺机制,深入认识强相互作用力的本质,揭示物质质量来源和元素起源。16.热核聚变中的关键科学问题  围绕热核聚变能源应用需求,面对全新的等离子体状态,重点研究不稳定性及湍流和输运;边界等离子体物理和控制;多束激光等离子体相互作用;粒子能谱的非平衡特征对粒子能量输运等的影响;高能量密度等离子体界面不稳定性;强耦合等离子体的输运和辐射性质;等离子体混合,提高聚变等离子体行为预测和控制能力,为工程发展提供理论支撑。17.分子功能体系的精确构筑  面向为发展变革性与战略性功能材料提供物质基础的重大需求,系统研究功能分子、团簇与分子聚集体等物质中原子、分子与基元间相互作用的协同与调控机制,厘清多层次结构与功能间的构效关系,重点关注大分子、超分子等的精确构筑、动态演变及其理论模拟,以及具有结构微/纳体系的自下而上构筑策略和跨尺度结构演化,以期高效、低能耗、可持续地创造具有丰富功能的新物质。18.非常规条件下的传递、反应及测量  面向物质的精准构筑、功能的可控调节及对其结构认知极限需要对测量手段的迫切需求,重点研究在极端、极限、外场调控或受限空间等非常规条件下的物质转化、能量传递及其反应耦合过程,发展具有极限分辨能力的超高时空分辨表征技术与理论,为物质高效合成、认识自然规律和生命过程提供理论指导和实验手段。19.物质科学的表界面基础  围绕凝聚态物质的表界面生长控制及结构与性能调控等关键问题,重点研究原子/分子在表界面上的吸附、扩散、生长、组装与反应,表界面电荷转移与能量传递,表界面对称性破缺、缺陷和掺杂以及异质界面构筑对性质影响的微观机制与作用原理,极端条件下材料表界面物性研究,表界面研究的新技术、新理论和新方法,在原子和分子层次上揭示凝聚态物质的表界面结构与性能关系,实现功能体系的理性设计与制备。20.分子选态与动力学  围绕有关化学反应本质机理与调控、气相与表界面重要化学过程等方面问题,聚焦多原子反应动态学,表界面化学反应动力学,分子振动激发态、电子激发态及非绝热动力学等方面研究,以期为燃烧化学、大气化学、星际化学、激光化学以及催化等学科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21.超越传统体系的电化学能源  瞄准储能技术发展需要,重点发展电化学能源体系变革性技术的基础理论、研究方法和器件系统,推动原理创新和工程技术突破。为电化学能源新原理的发现,新材料体系的构建、可再生能源的规模化利用以及化石能源的绿色转化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22.新范式下的分子化学工程  面向化工、新材料领域对本质安全化、绿色化、产品高端化发展的重大需求,重点研究纳微流体原位观测和分子模拟新方法,揭示从分子到纳微尺度的传递反应规律及机制,建立跨尺度的分子工程科学理论,指导实现物质精准转化和产品结构可控,构建从分子到工厂的无级放大新范式,突破核心关键技术,为碳达峰碳中和、下一代大数据中心热管理材料、环境治理插层材料、重大疾病治疗药物等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23.多功能耦合的化学传感与成像  围绕复杂体系中化学信息的准确获取,重点研究多功能耦合的化学传感原理、技术和方法,极微弱传感信号的实时、原位和无损信号辨识与解调,极低能量的复合驱动、高灵敏捕获、传输及解调,多参数、多功能和超高灵敏器件的特性及其外界刺激响应的机理,超高时空分辨光谱技术与成像分析,多维谱学原理与技术,活体的原位和实时分析,具有选择性和特异性的高灵敏、多功能诊疗试剂。为复杂体系的成分、结构与性能的表征提供新的科学原理和技术支撑。24.免疫与神经化学生物学  围绕免疫学中的重大科学问题,重点关注小分子(包括金属离子)介导的免疫调控与干预,为开发原创性的基于小分子的免疫诊疗技术提供支撑。针对神经行为的化学生物学本质以及相关疾病的致病原因,重点关注化学探针和标记技术、原位实时观测技术、结构生物学技术,促进神经性疾病研究。25.绿色合成方法与过程  面向我国制造业绿色改造升级的重大需求,着力发展高效绿色合成方法,基于人工智能与自动合成,实现合成方法的智能化、自动化、集成化,开发高效绿色化学及生物转化策略,推动资源的循环利用,推动高端及重要化学品的绿色智能制造和绿色生物制造,以及再生资源化学与循环化学的工业化应用。26.能源资源高效转化与利用的化学、化工基础  面向能源资源转化技术绿色、低碳、高效、智能、多元化方向发展的重大需求,重点研究载能化学物质之间的转化、电/光/热/机械能与化学能之间的转换、能源的化学转化机制与理论、能源资源高效转化与利用的化工基础,为引领能源技术革命和资源高效清洁利用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27.环境生态体系中关键化学物质的溯源与安全转化  面向我国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和绿色发展的重大需求,重点研究重金属及化学污染物等的广域溯源、赋存形态、界面行为、迁移转化、防控治理、健康危害与生态风险,为环境化学污染物常态及应急状态下的精准管控与治理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28.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在化学、化工中的应用  面向人工智能、大数据领域的快速发展与化学化工学科交叉融合的重大需求,重点研究化学和化工关键基础数据库的构建及机器学习算法的建立与优化,人工智能在功能分子设计、化学反应与测量、以及系统工程等领域的应用,为功能分子设计与合成、材料结构的快速鉴定、化学反应预测、化工过程优化以及人口健康相关领域,提供完备的基础分子和材料数据库以及高效、智能、专一性强的机器学习算法和化学新认知和新理论。29.新材料的化学创制  为满足信息、能源、医学、环境、制造等领域对核心材料和关键技术的需求,重点发展新材料的分子设计与规模制备,全周期可控的材料绿色制备、再生与循环利用的新策略,实现关键材料及相关技术的突破,催生变革性的新产业和新领域。30.地球与行星观测的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  面向地球关键过程或关键组分观测的技术突破与行星探测的科学前沿,重点研究地球与行星物质的物理化学性质和过程的观测技术、实验方法与计算模拟技术;深空、深地、深时、深海和宜居地球探测技术集成;地球科学大数据的分析、同化、融合和共享技术;地球观测和多源数据融合平台构建及关键技术;纳米地球科学与行星地球科学新技术、新方法及相关仪器设备;多尺度、多参数和跨维度综合分析平台;大质量动能撞击小行星动态响应和能量传递规律、近距离核爆对近地小行星的作用机理、非接触式近地小行星引力牵引作用机理及轨道偏移技术,为建立数据-模式驱动的科学研究范式,革新地球系统多圈层定量集成研究手段提供支撑。31.地球和行星宜居性及演化  围绕地球与行星多圈层系统中物质和能量的耦合演化过程,以及行星宜居环境的形成和演化过程,重点研究宇宙、太阳系起源与演化;日地空间物理与空间大气;行星大气同位素特征及其对宜居性的影响;行星电离层同位素组成与大气逃逸机制;宜居行星物质来源及挥发分演化;行星宜居性演变的关键地质过程制约;地球和行星环境及生命演化;地表环境灾变及其与太阳及行星活动的关系;近地小行星撞击瞬时作用及引发次生灾害、撞击对地球长期影响、进入大气层热力学与动力学过程。为地球与行星科学的发展和创新提供多学科融通视角,开辟有效的研究途径。32.地球深部过程与动力学  围绕地球深部物质、结构和运动信息,以及地球内部圈层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重点研究全球及典型区域深部物质、结构和运动特征;地球深部与浅表系统互馈机理与效应;大陆岩石圈流变演化及其资源、灾害效应;地幔柱的起源、结构成份及其环境效应;地球深部过程及演变对资源环境的控制机制;板块俯冲起始的关键条件和驱动力;俯冲界面岩石圈流变性质与物质变化;板块物质运动的时间与空间轨迹的精确描述技术与方法;地球内/外核的结构与成分;地核的形成与演化;地球发动机动力学;核幔边界结构与成分,为探索地球深部与表层过程的耦合关系,发现固体地球多尺度运行规律奠定基础。33.海洋过程与极地环境  围绕海洋多圈层的动力过程、生命、化学过程,特别是深海大洋和极地、陆海交互带对地球系统的调控机制,重点研究海洋动力学及其与生物地球化学、生态过程耦合作用;极地环境快速变化与多圈层相互作用;北极海冰变化与全球气候系统的相互作用;极地冰冻圈快速变化产生的生态环境与重大工程安全;冰盖与冰架热力-动力不稳定性机理;地球南北极与青藏高原气候与环境变化的放大效应机理;深海多圈层物质能量循环及资源效应;高-低纬海洋过程对全球变化的驱动和响应;近海多界面耦合过程;海洋多尺度动力过程与海-气相互作用;深海极端环境下的生命特征、生存极限及适应策略的遗传、生理与生化机制及其结构基础;微生物驱动黑暗深海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与生态系统平衡的过程与机制;生命起源及深海生命与地球的协同演化机制;洋-陆边界深部过程及资源效应,为构建海洋多尺度运动理论框架,以及国家陆海统筹、蓝色经济和海洋可持续发展提供科技支撑。34.地球系统过程与全球变化  围绕地球表层系统各圈层不同时空尺度的演变与运行规律,以及地球系统演变的资源环境效应,重点研究地球多圈层相互作用过程与环境及区域效应;生物与环境协同演化机制;典型地理单元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与生态、社会和健康效应;地球系统碳转化速率与影响;多尺度气候-水文-土壤-植被耦合机制与模拟;碳循环关键过程对升温和大气二氧化碳浓度的敏感性;人类社会排放、土地利用变化和物质循环等对气候系统的反馈;地表系统对生命支撑要素的承载力;气候变化对自然-社会-经济复合系统风险预估与有序适应;海-陆-气相互作用与数值模拟;陆面模式与碳氮循环过程;新一代气候系统与地球系统模式;地球形变与地壳运动、陆海基准、近地空间天气效应及地球内部质量迁移的综合观测与融合分析,为认知地表过程和气候变化与地球生物和人类社会发展的相互作用关系,预测未来的地球表层过程、生物多样性、资源环境及环境变化趋势提供关键科学证据和理论支撑。35.天气与气候系统与可持续发展  围绕大气中的物理、化学过程,及其与不同圈层的相互作用,发展高精度数值模式,重点研究大气物理、大气化学过程及相互影响机制;大气能量和物质循环及圈层相互作用对天气气候、大气环境的影响;天文因素对地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天气气候、大气环境变化的机制及预报预测理论和技术;气候系统中云和大尺度大气环流及其之间的相互作用;天气气候数据均一化、同化、再分析技术与系统;气候变化与水循环时空变异及机理;天气和气候极端事件与灾害风险形成机制;气候变化的区域响应与适应;气候系统监测平台;大气模式与气候系统,为满足可持续发展需求,增强防灾减灾和应对全球变化能力提供科技支撑。36.资源能源形成理论及供给潜力  面向实现国家资源安全供给和支撑高质量发展目标,重点研究资源形成与富集机理;深层油气勘探理论与技术;天然气水合物开发理论与技术;地球内部有机-无机相互作用及资源效应;圈层物质循环与成矿;全球典型沉积盆地火山热液、缺氧事件和全球性快速气候变化与富有机质沉积体的关系,在常规油气高效勘探、非常规油气资源“甜点区”预测、战略性紧缺矿产资源富集等方面夯实科技创新的基础。37.轻质金属材料前沿基础  围绕轻质金属材料强韧化与使役性能综合提高的问题,重点研究镁合金、铝合金、钛合金等轻质金属材料设计、计算及组织性能调控新技术,原材料成分控制、合金变形机制及塑性加工新理论,腐蚀、摩擦磨损和疲劳等使役行为与防护新机理,为构建轻质金属材料体系化自主研制和保障奠定科学基础。38.面向5G/6G通信的信息功能材料  围绕5G/6G通信用关键高性能材料面临的重大需求,优先发展新一代高性能通讯用低损耗电磁介质陶瓷、精密压电、介电、多铁、半导体等新材料,重点研究材料与器件一体化设计新原理、制备新工艺、器件集成及评估新方法,探索新型通讯器件的新概念,如超构、拓扑、突现等,为发展新一代通讯器件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39.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基础  围绕高端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发展面临的问题,重点研究基础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高分子诊断材料,植入介入高分子材料,药用高分子材料,材料的合成新方法,高分子材料与生物活性分子、细胞和组织之间的相互作用,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的多功能协同与集成新方法,有效支撑生命健康领域对高分子材料发展的需求。40.材料多功能集成与器件设计理论基础  面向人工智能、新能源等战略新兴领域对材料多功能集成的重大需求,重点研究材料多功能耦合与集成新原理,功能集成驱动的材料设计新方法,具有奇异功能组合的新概念材料,多尺度、多维度和多自由度相互作用的材料复合体系,为柔性电子、存算一体、精准医疗和极端环境新能源等领域的材料多功能集成与器件设计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41.战略性关键金属资源开发利用基础理论  围绕我国战略性关键金属领域面临的资源处理的复杂性难题,重点研究极端/受限环境关键金属矿采矿,低品位资源矿相转化与金属超常富集,共伴生相似元素深度分离,二次资源绿色循环利用,高纯金属制备与材料加工,冶金过程数字化与智
  • 成都1500万创新基金助推中小企业创新发展
    按照《成都市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管理暂行办法》,经专家对近400个申报项目进行认真评估、评审,&ldquo LP品牌COD、氨氮水质在线自动监测仪&rdquo &ldquo 广谱高效多用途皮肤黏膜消毒液的研发&rdquo 等150个项目入选今年成都市首批创新基金支持项目,支持总额达1500万元。   该基金将有助于扶持和引导成都市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并吸引企业、风险投资机构和金融机构对科技型中小企业进行投资,优化科技投资资源,营造有利于全市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和发展的良好环境。
  • 河南省出台高端仪器产业发展方案:鼓励社会资本设立产业基金
    5月10日消息,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近日印发《河南省加快高端仪器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方案》,明确了发展目标,到2025年,在高端仪器领域集聚一批高端创新团队,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规模以上仪器仪表制造业企业研发活动实现全覆盖,研发投入强度达到3.6%以上。新增仪器仪表领域高新技术企业200家,建成相关高水平创新平台载体10家。《实施方案》提到,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打造高效能创新供给体系。开展新一代智能仪表研发,支持关口用高精度电能表、控制系统及特种测控仪表等研究。主动融入国家高端仪器研发体系,引导和支持省内高水平科研机构、研究型大学、科技领军企业立足自身学科及技术优势,积极承担国家相关科研项目。强化科技奖励导向作用,完善国家奖提名备用项目库,做好梯次培育储备工作,对具有冲击国家奖条件的高端仪器项目给予重点支持。支持省科学院在高端仪器领域设立相关科研平台,引入领军人才团队,开展高端仪器基础研究与关键技术研发。支持郑州大学、河南大学等整合力量、集中资源发展高端仪器相关重点学科、重点团队、重点课题,鼓励高校、企业、科研院所联合培养人才。支持科研院所、高校设立流动岗位,拓宽海外高层次人才来豫开展合作研究和学术交流渠道。加快创新龙头企业、“瞪羚”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培育遴选和独角兽(培育)企业培育引进。聚焦高端仪器整机、源部件、探测器与传感器、控制部件、嵌入式软件等领域,加快培育单项冠军、隐形冠军企业。集聚整合创新资源,高标准建设一批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产业创新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中试基地、产业研究院等创新平台。加强与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等国家研究机构合作,争取在我省落地高端仪器计量测试和检验检测分支机构,支持郑州计量先进技术研究院、清研(洛阳)先进制造产业研究院、郑州中科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院等新型研发机构建设。支持郑州、开封、洛阳、南阳、三门峡等高端仪器产业基础好、创新能力强、主体活跃度高的地方,打造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的高端仪器产业园。加大财政科技投入,强化对高端仪器产业创新发展的扶持,健全省、市级财政科技投入协调联动机制。构建多层次科技金融体系,政府类科技金融资金、政策优先向高端仪器产业倾斜,充分发挥省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和新兴产业投资引导基金作用,鼓励社会资本设立高端仪器产业发展基金、建设科技类非营利机构;鼓励符合条件的高端仪器制造企业挂牌上市融资;落实先进制造业增值税期末留抵退税等优惠政策。附全文:河南省加快高端仪器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方案为加快全省高端仪器产业创新发展,提升关键领域自主创新能力和装备水平,构筑未来竞争新优势,打造产业发展新赛道,制定本实施方案。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锚定“两个确保”、实施“十大战略”,将高端仪器制造作为我省装备制造业创新发展的突破点,对标国际先进水平,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强化创新主体培育,打造高能级创新平台,全面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为我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和国家创新高地建设提供有力支撑。(二)基本原则。1.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强化政府引领和政策支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激发各类主体创新活力,营造产业发展良好生态。2.高位谋划、整体推进。引进国内外顶尖研究机构和高水平人才团队,高标准打造创新平台,高水平编制产业发展规划,一体化推进高端仪器产业创新发展和布局。3.龙头带动、产研一体。发挥龙头企业创新引领作用,引导企业加强与省内外优质创新资源链接,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协作,推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4.示范引领、场景创新。推动开放场景应用,围绕场景创新加快技术、资本、人才等要素集聚,通过项目示范和工程带动,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三)发展目标。到2025年,在高端仪器领域集聚一批高端创新团队,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规模以上仪器仪表制造业企业研发活动实现全覆盖,研发投入强度达到3.6%以上。新增仪器仪表领域高新技术企业200家,建成相关高水平创新平台载体10家,高端仪器企业核心竞争力和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显著提升。体外诊断仪器、气体传感器、电气设备状态监测仪器、智能水电燃气表等相对优势领域研发能力进一步提升;工业自动化控制装置、高端专用仪器、专用检测设备等整机产品工程化攻关取得突破,高端仪器用激光器、智能传感器、计量测试技术、MEMS(微机电系统)工艺等关键部件和核心技术攻关取得显著进展;建成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的高端仪器产业园区或基地3—5家;高端仪器应用场景更加丰富,实现部分领域国产化替代,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和产业综合竞争力稳步提升,具有河南特色的高端仪器产业集群初步形成。二、重点任务(一)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打造高效能创新供给体系。加大高端仪器创新项目实施力度,增强产品研发和产业创新能力,提升高端仪器国产化替代水平和扩大应用规模。打好高端科学仪器国产化攻坚战,围绕重大基础研究问题开展原创性、探索性科学仪器设备研制,加快质谱、光谱、色谱、电镜等高端测量分析关键技术突破,强化自主仪器设备对重大基础研究问题的支撑作用。开展关键部件和共性技术攻关,支持新一代激光器、日盲紫外探测器、高精度电流互感器等关键部件,以及超微缺陷检测光学传感器、热敏薄膜芯片传感器等智能传感器研发与产业化,加快仪器高分辨率小型化技术、计量测试技术、MEMS封装测试技术等共性技术研发,为高端仪器发展提供硬件基础支撑。强化高端仪器整机产品工程化攻关,推动大气污染及温室气体检测仪器、无损力学性能测试仪、电生理检测设备等整机研发与产业化。开展新一代智能仪表研发,支持关口用高精度电能表、控制系统及特种测控仪表等研究。主动融入国家高端仪器研发体系,引导和支持省内高水平科研机构、研究型大学、科技领军企业立足自身学科及技术优势,积极承担国家相关科研项目。强化科技奖励导向作用,完善国家奖提名备用项目库,做好梯次培育储备工作,对具有冲击国家奖条件的高端仪器项目给予重点支持。(责任单位:省科技厅、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厅、教育厅)(二)加快高层次人才引育,打造高水平智力支撑体系。加大招才引智、招大引强力度,以前沿项目和高能级平台全方位吸引高端人才,激发创新发展动力。加大与两院院士、国家重点人才计划入选者等高端人才创新团队对接力度,鼓励采用“全职+柔性”引才引智机制,通过兼职挂职、技术咨询、项目合作、特聘研究员等方式汇聚创新人才团队,加快形成高端人才智力支撑体系。积极搭建人才服务平台,推动相关领域建设院士工作站、中原学者科学家工作室、中原学者工作站等。支持省科学院在高端仪器领域设立相关科研平台,引入领军人才团队,开展高端仪器基础研究与关键技术研发。支持郑州大学、河南大学等整合力量、集中资源发展高端仪器相关重点学科、重点团队、重点课题,鼓励高校、企业、科研院所联合培养人才。支持科研院所、高校设立流动岗位,拓宽海外高层次人才来豫开展合作研究和学术交流渠道。做好外国专家引进和服务工作,为外籍高端仪器人才和专业人才来豫工作、科研交流提供“绿色”通道。强化人才服务保障,完善配套政策,在人才调入、配偶就业、子女入学、医疗社保、住房保障等方面提供个性化、精细化、专业化服务。(责任单位:省委组织部、省教育厅、科技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科学院、科协)(三)强化创新主体培育,打造高质量产业生态体系。深度挖掘我省高端仪器产业发展潜力,形成创新型龙头企业带动、大中小企业梯次接续发展格局。实施创新型企业树标引领行动,加快创新龙头企业、“瞪羚”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培育遴选和独角兽(培育)企业培育引进。聚焦高端仪器整机、源部件、探测器与传感器、控制部件、嵌入式软件等领域,加快培育单项冠军、隐形冠军企业。落实各类中小微企业支持政策,发挥智慧岛、大学科技园、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等作用,孵化培育更多高端仪器领域科技型中小企业。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支持省智能传感器、体外诊断、数字光电等创新联合体探索协同创新模式,开展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应用,引导具备条件的创新龙头企业组建新的创新联合体。支持省微电子、先进光学与功能镀膜等中试基地提升中试熟化公共服务能力,建设机制灵活、特色鲜明的中试服务网络,面向科技型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提供高水平中试验证服务,加快先进科研成果中试熟化与产业化。(责任单位:省科技厅、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展改革委、教育厅)(四)加强创新平台载体建设,打造高能级研发支撑体系。围绕高端仪器产业创新发展需求,打造一批服务产业高端化发展的创新平台和具备现代化服务能力的科技创新园区,不断提升能级。集聚整合创新资源,高标准建设一批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产业创新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中试基地、产业研究院等创新平台。加大省物联网感知技术与系统重点实验室、质谱技术创新中心、数字光电产业研究院、MEMS中试平台等建设力度,力争取得一批标志性、引领性科技创新成果。强化计量、检验检测、评估认证等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加强与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等国家研究机构合作,争取在我省落地高端仪器计量测试和检验检测分支机构,支持郑州计量先进技术研究院、清研(洛阳)先进制造产业研究院、郑州中科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院等新型研发机构建设。支持郑州、开封、洛阳、南阳、三门峡等高端仪器产业基础好、创新能力强、主体活跃度高的地方,打造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的高端仪器产业园。(责任单位:省科技厅、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厅、教育厅、市场监管局、科协,郑州市、开封市、洛阳市、南阳市、三门峡市政府)(五)推动重点场景应用示范,打造高效率成果转化体系。深入挖掘示范性强、显示度高、带动性强的重大应用场景,以应用需求为导向,加快重大技术成果转化应用,加速新技术、新产品迭代升级。支持省内企业积极对接国家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库,加快关键核心技术引进,引导高端仪器领域创新成果在我省落地转化。鼓励企业、高校、科研院所、计量检测机构、医院等重点用户开放应用场景,通过“揭榜攻关”“赛马制”等方式精准对接供需,实现产品进口替代。支持有条件的行业和地方加快开放运营场景,以“小切口、大场景”为突破,促进高端仪器集成化、系统化发展。以郑州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为依托,面向自动驾驶、智能制造、智能物流、智慧城市、智慧农业、智慧医疗、生态环境监测等应用场景进行重点布局,加快高精度智能传感器、高性能车载激光雷达、精密自动化控制装置、痕量大气污染物检测装置、光学相干层析扫描仪、机械装备可靠性检测设备等自主高端仪器产品推广应用,实现以场景驱动科技成果转化。对符合条件的高端仪器产品,优先纳入河南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推广应用指导目录,加快高端仪器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推广应用。(责任单位: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展改革委、科技厅、教育厅、卫生健康委、农业农村厅、生态环境厅,郑州市政府)(六)深化科技开放合作,打造高水平开放创新体系。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高端仪器领域科技开放合作,探索互利共赢的科技交流新模式。发挥中国河南开放创新暨跨国技术转移大会、世界传感器大会等交流平台作用,加快集聚创新资源。围绕高端仪器研发优化我省国际联合实验室建设布局,推动国际联合实验室间的横向协作和资源共享。支持国内外知名高校、专家团队、领军企业在豫设立研发机构,大力构建科技开放合作网络。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鼓励省内企业并购国内外高端仪器隐形冠军企业、设立离岸研发基地,在全球范围集聚资源、开拓市场。发挥中央驻豫科研院所纽带作用,加强我省与国家科研院所、央企总部、省外科研院所的合作,推进相关科技成果在豫转化。(责任单位:省科技厅、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展改革委、省政府国资委)三、保障措施(一)坚持高位推动,强化顶层设计。紧盯国内外高端仪器领域前沿和颠覆性技术,对标一流水平,围绕“卡脖子”项目和关键核心技术瓶颈,研究制定高端仪器重点产业技术图谱,有针对性地凝练重大项目、部署创新平台、培育重点企业。建立高端仪器创新发展决策咨询制度,聘任国内知名专家成立咨询委员会,强化智库智力支撑。结合我省产业基础,科学谋划高端仪器产业布局、创新布局、区域布局。(责任单位:省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厅、科技厅)(二)加强统筹协调,凝聚工作合力。统筹推进我省高端仪器产业创新发展,强化科技、教育、产业、财税、金融、人才等政策协同,推动重点项目、基地、人才、资金一体化配置,健全高端仪器产业创新发展联合推进机制。落实大型科研仪器向社会开放等政策,监测仪器设备的分布和使用情况,提升仪器设备使用效率。发挥行业组织作用,开展高端仪器产业学术交流、供需对接、展示推介、咨询服务等活动。(责任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科技厅、工业和信息化厅、教育厅、财政厅、税务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地方金融监管局)(三)全方位加大投入,汇聚强大动力。加大财政科技投入,强化对高端仪器产业创新发展的扶持,健全省、市级财政科技投入协调联动机制。构建多层次科技金融体系,政府类科技金融资金、政策优先向高端仪器产业倾斜,充分发挥省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和新兴产业投资引导基金作用,鼓励社会资本设立高端仪器产业发展基金、建设科技类非营利机构;鼓励符合条件的高端仪器制造企业挂牌上市融资;落实先进制造业增值税期末留抵退税等优惠政策。(责任单位:省财政厅、地方金融监管局、发展改革委、科技厅、工业和信息化厅、税务局、河南证监局)
  • 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专家委员会成立
    12月19日,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专家委员会在京成立。环境生态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教授当选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等当选副主任委员。   在成立大会上,金鉴明表示,专家委员会将以环境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中心,通过绿色创新推动绿色转型和绿色生活方式发展。针对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绿色发展领域的重大工程和项目进行调研与考察,组织开展相关项目的课题资源研究,为政府宏观决策提供科学咨询和技术服务。专家委员会还将在科普读物及论文集出版等方面开展相关专业活动,并开展定期不定期的国内外相关学术交流和研讨。
  • 基金委化学部重大仪器研制发展战略研讨会召开
    p   为了加强原始创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化学科学部于2015年11月26-27日在南京召开了“2015化学科学部重大科学仪器研制发展战略研讨会”,会议由南京大学“生命分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承办。 /p p   基金委化学部常务副主任陈拥军教授主持了开幕仪式和邀请报告。南京大学副校长潘毅教授致欢迎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姚建年副主任和高瑞平副主任做了重要讲话。 /p p   高瑞平副主任在讲话中重点阐明了重大科学仪器研制项目设立的初衷:坚持定位、统筹支持、升级发展、原创引领,凸显了仪器创新的二重性 同时对大家关注的仪器项目结题后的问题、成本补差的实施办法进行了深入地解读,供大家商讨。姚建年副主任与大家分享了科技新常态下的质、量关系,从而鼓励大家努力从源头创新上下功夫,实现化学新常态从量到质的跨越。 /p p   会议邀请了中国科技大学杜江峰教授、中科院大连化物所李海洋研究员做特邀报告。化学科学部47个在研项目负责人就项目取得的成果、存在的问题等进行了充分交流;同时,还重点研讨了如何通过仪器装置的研制来提升我国化学研究的自主创新能力。基金委化学部的杨俊林研究员、高飞雪研究员、庄乾坤教授、陈荣研究员、王春霞研究员、黄宝晟研究员分别主持了项目报告会。南京大学承担此类项目的化学化工学院陈洪渊院士、董林教授、朱俊杰教授也汇报了各自的工作。庄乾坤教授还主持了最后的自由发言和建议研讨环节。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8a041bf2-c129-4bb7-afe4-bb7768fc3d0e.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512/noimg/22f83a15-8b0e-4bff-b691-ac9ff1f719c2.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陈洪渊院士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d59c5e71-70d3-4347-ab17-c9f9a560cef0.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512/noimg/33832fda-88da-4675-ae4b-e77907be7751.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庄乾坤教授 /strong /p p   本次会议是对化学科学部在研重大科学仪器研制项目的一次综合考查和集中调研,目的是了解项目执行情况、掌握项目执行中的问题,从而便于及时调整和梳理,使项目执行更加符合国家需要。 /p p   南京大学科技处徐夕生处长、杨永华副处长、姜田副处长,化学化工学院黎书华院长、贾叙东书记出席本次会议;生命分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部分成员和研究生参加了本次研讨会。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tyle=" width: 600px height: 221px " title=" d10a5dc3-2000-4c9e-8fce-47ee37913059.jpg" border=" 0" hspace=" 0" vspace=" 0"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512/noimg/42a40ecb-a8e3-4d44-bc7f-280b62d0f26f.jpg" width=" 600" height=" 221" / /p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十四五”发展规划发布,附115项优先发展领域
    近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十四五”发展规划》正式公布全文,包括发展思路、发展目标、学科发展战略、优先发展领域等在内共21个章节,完整的阐明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十四五”期间的发展方向与相关理念。在优先发展领域章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十四五”发展规划》提出,“十四五”期间,积极布局一批具有前瞻性、战略性的发展方向,鼓励探索和提出新概念、新理论、新方法,促进科研范式变革和学科交叉融合;引导广大科研人员从国家重大需求和世界科学前沿出发,凝练提出并解决科学问题。“十四五”优先发展领域(共115项)如下:1. 代数与几何的现代理论素数分布;丢番图方程;朗兰兹纲领;群与代数的结构;李理论;表示论与同调理论;代数簇的分类与模空间;流形及度量空间的几何与拓扑;计数几何与数学物理;多复变超越问题;群上调和分析及几何群论;量子Grothendieck纲领;粗Baum-Connes猜想与粗嵌入理论;Teichmuller空间理论。2. 现代分析理论及其应用Morse理论和指标理论;调和分析及相关问题;Palis稠密性猜测;动力系统的稳定性、不稳定性与遍历论;复动力系统的双曲猜测与MLC局部连通性猜想;Stein流形及其全纯映照的基本性质与结构;几何、物理和力学中的偏微分方程;概率与随机分析;量子随机积分的分析理论。3. 问题驱动的应用数学前沿理论与方法物质科学典型问题的数学建模与分析;机理与数据的融合计算;不确定性量化;量子计算理论;数据科学和人工智能中的优化模型、算法设计与分析;组合优化、整数规划及随机优化;复杂高维数据的统计计算、计算复杂性理论、建模与分析;数据推断的真伪性判定理论与方法;平均场系统的分析、控制、微分博弈及其数值计算;风险资产和金融风险的建模、模拟与分析;约束最优控制问题;信息技术中的数据隐私保护与安全;工业设计制造中的核心数学方法;脑网络与生物建模分析中的关键数学问题。4. 复杂系统动力学机理认知、设计与调控面向先进运载工具、重大装备等复杂动力学系统,重点研究动力学正问题中的新理论、新方法和新实验,动力学反问题中的建模与辨识、监测与诊断,动力学设计问题中的系统特性和响应设计、拓扑和参数设计,动力学控制问题中的系统模型降阶与验证、新感知与调控方法等。5. 新材料与新结构的力学面向航空航天、先进制造、新能源等领域对优异力学性能、特殊功能的新材料和新结构的迫切需求,重点研究新材料的本构理论、破坏理论、多尺度力学行为、新实验与计算方法,新结构的力学设计与分析、安全寿命评估、多功能驱动的设计方法、智能技术相结合的分析方法等。6. 高速流动的理论、方法与控制面向航空、航天、航海等领域高速流动中力-热-声的多物理过程、多尺度结构的非平衡态湍流等复杂流动,重点研究流动中多因素耦合作用机制,计算模型的建立与复杂现象的复现,湍流多尺度结构演化机理、时空关联理论和模型,高精度计算方法和实验测量技术等。7. 暗物质、暗能量以及星系巡天研究围绕宇宙的起源和演化前沿科学问题,重点研究暗物质和暗能量的本质,宇宙网络中的星系形成与演化,超大质量黑洞的起源与演化。8. 银河系、恒星、太阳及行星系统的多信使探测及研究围绕和人类密切相关的银河系演化和日地环境等前沿科学问题,重点研究银河系、恒星的形成和演化,行星的宜居性,日冕加热的机制,太阳磁场的产生、储能及释能的物理机制与太阳活动预报,天体空间位置精确测定、动力学和应用研究,引力波、宇宙线、中微子的天体源和产生机制,为解决银河系演化、引力波、太阳活动预报、行星科学、空间目标探测及导航等重大科学问题提供理论和观测基础。9. 近地小行星动力学特性及监测研究近地小行星的起源与演化、物质组成与结构、动力学性质、辐射特性;近地小行星编目、轨道监测与预报关键技术;近地小行星撞击风险以及对地球环境影响的评估、主动防御关键技术。10. 面向下一代望远镜的关键技术研究围绕天文精确观测面临的关键技术问题,重点研究大口径光学/红外望远镜及科学探测技术,射电望远镜及科学探测技术,空间望远镜及科学探测技术,为主导建设国家重大天文观测设施、取得重大天文发现提供技术支撑。11. 量子材料与器件围绕量子材料制备、物性研究和器件物理中的基础性重大科学前沿问题,重点研究高温超导等强关联体系,非平庸新型拓扑材料,新型磁性、多铁、光电和热电材料,二维材料及其异质结构,复合材料体系、纳米体系和软凝聚态体系等,深入研究新型量子器件物理与技术,发展多体理论与计算方法,为制备新型量子材料、研制新型量子器件提供理论和基础支撑。12. 量子信息和量子精密测量围绕量子计算、量子通信、量子传感、量子精密测量等重要领域,重点研究量子计算、量子模拟与量子算法,量子通信实用化技术及其科学基础,量子存储和量子中继,量子导航、量子感知和高灵敏探测,高精度光钟、时频传递的新原理与方法,空域-时域精密谱学及量子态动力学测量技术,为量子科技领域提供人才储备和科技支撑。13. 复杂结构与介质中的电磁场和声场的机理与调控围绕复杂结构与介质对电磁场和声场的调控这一科学前沿与重大需求,重点研究具有特定时空序构的电磁/声超构材料及超构表面,电磁/声人工体系中的单向操控,拓扑电磁/声学体系,设计多功能、可重构/调谐的新型电磁/声人工器件,为发现电磁场、声场调控新机理,实现新型光、声器件的研制和应用打下物理基础。14. 基本费米子及其相互作用围绕基本粒子的质量起源和基本性质,依托粒子物理大科学装置,重点研究中微子质量序和质量;中微子振荡中的CP破坏;夸克混合和CP破坏;韬轻子物理;重味夸克物理;夸克的稀有衰变和新物理;重子数和轻子数破坏过程和作用力统一,推动粒子物理理论的完善和发展,揭示物质最深层次结构及其演化规律。15. 强相互作用力的本质围绕受强相互作用支配的物质层次中展现的各类对称性和复杂现象,重点研究量子色动力学在高能对撞过程的应用;格点量子场论及计算;手征对称性的自发破缺和恢复研究;极端条件下QCD的对称性性质和相结构探索;奇特态和强子谱学;奇特核、奇异核、超重核以及宇宙中元素合成机制;原子核中的对称性及其破缺机制,深入认识强相互作用力的本质,揭示物质质量来源和元素起源。16. 热核聚变中的关键科学问题围绕热核聚变能源应用需求,面对全新的等离子体状态,重点研究不稳定性及湍流和输运;边界等离子体物理和控制;多束激光等离子体相互作用;粒子能谱的非平衡特征对粒子能量输运等的影响;高能量密度等离子体界面不稳定性;强耦合等离子体的输运和辐射性质;等离子体混合,提高聚变等离子体行为预测和控制能力,为工程发展提供理论支撑。17. 分子功能体系的精确构筑面向为发展变革性与战略性功能材料提供物质基础的重大需求,系统研究功能分子、团簇与分子聚集体等物质中原子、分子与基元间相互作用的协同与调控机制,厘清多层次结构与功能间的构效关系,重点关注大分子、超分子等的精确构筑、动态演变及其理论模拟,以及具有结构微/纳体系的自下而上构筑策略和跨尺度结构演化,以期高效、低能耗、可持续地创造具有丰富功能的新物质。18. 非常规条件下的传递、反应及测量面向物质的精准构筑、功能的可控调节及对其结构认知极限需要对测量手段的迫切需求,重点研究在极端、极限、外场调控或受限空间等非常规条件下的物质转化、能量传递及其反应耦合过程,发展具有极限分辨能力的超高时空分辨表征技术与理论,为物质高效合成、认识自然规律和生命过程提供理论指导和实验手段。19. 物质科学的表界面基础围绕凝聚态物质的表界面生长控制及结构与性能调控等关键问题,重点研究原子/分子在表界面上的吸附、扩散、生长、组装与反应,表界面电荷转移与能量传递,表界面对称性破缺、缺陷和掺杂以及异质界面构筑对性质影响的微观机制与作用原理,极端条件下材料表界面物性研究,表界面研究的新技术、新理论和新方法,在原子和分子层次上揭示凝聚态物质的表界面结构与性能关系,实现功能体系的理性设计与制备。20. 分子选态与动力学围绕有关化学反应本质机理与调控、气相与表界面重要化学过程等方面问题,聚焦多原子反应动态学,表界面化学反应动力学,分子振动激发态、电子激发态及非绝热动力学等方面研究,以期为燃烧化学、大气化学、星际化学、激光化学以及催化等学科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21. 超越传统体系的电化学能源瞄准储能技术发展需要,重点发展电化学能源体系变革性技术的基础理论、研究方法和器件系统,推动原理创新和工程技术突破。为电化学能源新原理的发现,新材料体系的构建、可再生能源的规模化利用以及化石能源的绿色转化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22. 新范式下的分子化学工程面向化工、新材料领域对本质安全化、绿色化、产品高端化发展的重大需求,重点研究纳微流体原位观测和分子模拟新方法,揭示从分子到纳微尺度的传递反应规律及机制,建立跨尺度的分子工程科学理论,指导实现物质精准转化和产品结构可控,构建从分子到工厂的无级放大新范式,突破核心关键技术,为碳达峰碳中和、下一代大数据中心热管理材料、环境治理插层材料、重大疾病治疗药物等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23. 多功能耦合的化学传感与成像围绕复杂体系中化学信息的准确获取,重点研究多功能耦合的化学传感原理、技术和方法,极微弱传感信号的实时、原位和无损信号辨识与解调,极低能量的复合驱动、高灵敏捕获、传输及解调,多参数、多功能和超高灵敏器件的特性及其外界刺激响应的机理,超高时空分辨光谱技术与成像分析,多维谱学原理与技术,活体的原位和实时分析,具有选择性和特异性的高灵敏、多功能诊疗试剂。为复杂体系的成分、结构与性能的表征提供新的科学原理和技术支撑。24. 免疫与神经化学生物学围绕免疫学中的重大科学问题,重点关注小分子(包括金属离子)介导的免疫调控与干预,为开发原创性的基于小分子的免疫诊疗技术提供支撑。针对神经行为的化学生物学本质以及相关疾病的致病原因,重点关注化学探针和标记技术、原位实时观测技术、结构生物学技术,促进神经性疾病研究。25. 绿色合成方法与过程面向我国制造业绿色改造升级的重大需求,着力发展高效绿色合成方法,基于人工智能与自动合成,实现合成方法的智能化、自动化、集成化,开发高效绿色化学及生物转化策略,推动资源的循环利用,推动高端及重要化学品的绿色智能制造和绿色生物制造,以及再生资源化学与循环化学的工业化应用。26. 能源资源高效转化与利用的化学、化工基础面向能源资源转化技术绿色、低碳、高效、智能、多元化方向发展的重大需求,重点研究载能化学物质之间的转化、电/光/热/机械能与化学能之间的转换、能源的化学转化机制与理论、能源资源高效转化与利用的化工基础,为引领能源技术革命和资源高效清洁利用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27. 环境生态体系中关键化学物质的溯源与安全转化面向我国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和绿色发展的重大需求,重点研究重金属及化学污染物等的广域溯源、赋存形态、界面行为、迁移转化、防控治理、健康危害与生态风险,为环境化学污染物常态及应急状态下的精准管控与治理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28. 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在化学、化工中的应用面向人工智能、大数据领域的快速发展与化学化工学科交叉融合的重大需求,重点研究化学和化工关键基础数据库的构建及机器学习算法的建立与优化,人工智能在功能分子设计、化学反应与测量、以及系统工程等领域的应用,为功能分子设计与合成、材料结构的快速鉴定、化学反应预测、化工过程优化以及人口健康相关领域,提供完备的基础分子和材料数据库以及高效、智能、专一性强的机器学习算法和化学新认知和新理论。29. 新材料的化学创制为满足信息、能源、医学、环境、制造等领域对核心材料和关键技术的需求,重点发展新材料的分子设计与规模制备,全周期可控的材料绿色制备、再生与循环利用的新策略,实现关键材料及相关技术的突破,催生变革性的新产业和新领域。30. 地球与行星观测的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面向地球关键过程或关键组分观测的技术突破与行星探测的科学前沿,重点研究地球与行星物质的物理化学性质和过程的观测技术、实验方法与计算模拟技术;深空、深地、深时、深海和宜居地球探测技术集成;地球科学大数据的分析、同化、融合和共享技术;地球观测和多源数据融合平台构建及关键技术;纳米地球科学与行星地球科学新技术、新方法及相关仪器设备;多尺度、多参数和跨维度综合分析平台;大质量动能撞击小行星动态响应和能量传递规律、近距离核爆对近地小行星的作用机理、非接触式近地小行星引力牵引作用机理及轨道偏移技术,为建立数据-模式驱动的科学研究范式,革新地球系统多圈层定量集成研究手段提供支撑。31. 地球和行星宜居性及演化围绕地球与行星多圈层系统中物质和能量的耦合演化过程,以及行星宜居环境的形成和演化过程,重点研究宇宙、太阳系起源与演化;日地空间物理与空间大气;行星大气同位素特征及其对宜居性的影响;行星电离层同位素组成与大气逃逸机制;宜居行星物质来源及挥发分演化;行星宜居性演变的关键地质过程制约;地球和行星环境及生命演化;地表环境灾变及其与太阳及行星活动的关系;近地小行星撞击瞬时作用及引发次生灾害、撞击对地球长期影响、进入大气层热力学与动力学过程。为地球与行星科学的发展和创新提供多学科融通视角,开辟有效的研究途径。32. 地球深部过程与动力学围绕地球深部物质、结构和运动信息,以及地球内部圈层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重点研究全球及典型区域深部物质、结构和运动特征;地球深部与浅表系统互馈机理与效应;大陆岩石圈流变演化及其资源、灾害效应;地幔柱的起源、结构成份及其环境效应;地球深部过程及演变对资源环境的控制机制;板块俯冲起始的关键条件和驱动力;俯冲界面岩石圈流变性质与物质变化;板块物质运动的时间与空间轨迹的精确描述技术与方法;地球内/外核的结构与成分;地核的形成与演化;地球发动机动力学;核幔边界结构与成分,为探索地球深部与表层过程的耦合关系,发现固体地球多尺度运行规律奠定基础。33. 海洋过程与极地环境围绕海洋多圈层的动力过程、生命、化学过程,特别是深海大洋和极地、陆海交互带对地球系统的调控机制,重点研究海洋动力学及其与生物地球化学、生态过程耦合作用;极地环境快速变化与多圈层相互作用;北极海冰变化与全球气候系统的相互作用;极地冰冻圈快速变化产生的生态环境与重大工程安全;冰盖与冰架热力-动力不稳定性机理;地球南北极与青藏高原气候与环境变化的放大效应机理;深海多圈层物质能量循环及资源效应;高-低纬海洋过程对全球变化的驱动和响应;近海多界面耦合过程;海洋多尺度动力过程与海-气相互作用;深海极端环境下的生命特征、生存极限及适应策略的遗传、生理与生化机制及其结构基础;微生物驱动黑暗深海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与生态系统平衡的过程与机制;生命起源及深海生命与地球的协同演化机制;洋-陆边界深部过程及资源效应,为构建海洋多尺度运动理论框架,以及国家陆海统筹、蓝色经济和海洋可持续发展提供科技支撑。34. 地球系统过程与全球变化围绕地球表层系统各圈层不同时空尺度的演变与运行规律,以及地球系统演变的资源环境效应,重点研究地球多圈层相互作用过程与环境及区域效应;生物与环境协同演化机制;典型地理单元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与生态、社会和健康效应;地球系统碳转化速率与影响;多尺度气候-水文-土壤-植被耦合机制与模拟;碳循环关键过程对升温和大气二氧化碳浓度的敏感性;人类社会排放、土地利用变化和物质循环等对气候系统的反馈;地表系统对生命支撑要素的承载力;气候变化对自然-社会-经济复合系统风险预估与有序适应;海-陆-气相互作用与数值模拟;陆面模式与碳氮循环过程;新一代气候系统与地球系统模式;地球形变与地壳运动、陆海基准、近地空间天气效应及地球内部质量迁移的综合观测与融合分析,为认知地表过程和气候变化与地球生物和人类社会发展的相互作用关系,预测未来的地球表层过程、生物多样性、资源环境及环境变化趋势提供关键科学证据和理论支撑。35. 天气与气候系统与可持续发展围绕大气中的物理、化学过程,及其与不同圈层的相互作用,发展高精度数值模式,重点研究大气物理、大气化学过程及相互影响机制;大气能量和物质循环及圈层相互作用对天气气候、大气环境的影响;天文因素对地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天气气候、大气环境变化的机制及预报预测理论和技术;气候系统中云和大尺度大气环流及其之间的相互作用;天气气候数据均一化、同化、再分析技术与系统;气候变化与水循环时空变异及机理;天气和气候极端事件与灾害风险形成机制;气候变化的区域响应与适应;气候系统监测平台;大气模式与气候系统,为满足可持续发展需求,增强防灾减灾和应对全球变化能力提供科技支撑。36. 资源能源形成理论及供给潜力面向实现国家资源安全供给和支撑高质量发展目标,重点研究资源形成与富集机理;深层油气勘探理论与技术;天然气水合物开发理论与技术;地球内部有机-无机相互作用及资源效应;圈层物质循环与成矿;全球典型沉积盆地火山热液、缺氧事件和全球性快速气候变化与富有机质沉积体的关系,在常规油气高效勘探、非常规油气资源“甜点区”预测、战略性紧缺矿产资源富集等方面夯实科技创新的基础。37. 轻质金属材料前沿基础围绕轻质金属材料强韧化与使役性能综合提高的问题,重点研究镁合金、铝合金、钛合金等轻质金属材料设计、计算及组织性能调控新技术,原材料成分控制、合金变形机制及塑性加工新理论,腐蚀、摩擦磨损和疲劳等使役行为与防护新机理,为构建轻质金属材料体系化自主研制和保障奠定科学基础。38. 面向5G/6G通信的信息功能材料围绕5G/6G通信用关键高性能材料面临的重大需求,优先发展新一代高性能通讯用低损耗电磁介质陶瓷、精密压电、介电、多铁、半导体等新材料,重点研究材料与器件一体化设计新原理、制备新工艺、器件集成及评估新方法,探索新型通讯器件的新概念,如超构、拓扑、突现等,为发展新一代通讯器件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39. 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基础围绕高端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发展面临的问题,重点研究基础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高分子诊断材料,植入介入高分子材料,药用高分子材料,材料的合成新方法,高分子材料与生物活性分子、细胞和组织之间的相互作用,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的多功能协同与集成新方法,有效支撑生命健康领域对高分子材料发展的需求。40. 材料多功能集成与器件设计理论基础面向人工智能、新能源等战略新兴领域对材料多功能集成的重大需求,重点研究材料多功能耦合与集成新原理,功能集成驱动的材料设计新方法,具有奇异功能组合的新概念材料,多尺度、多维度和多自由度相互作用的材料复合体系,为柔性电子、存算一体、精准医疗和极端环境新能源等领域的材料多功能集成与器件设计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41. 战略性关键金属资源开发利用基础理论围绕我国战略性关键金属领域面临的资源处理的复杂性难题,重点研究极端/受限环境关键金属矿采矿,低品位资源矿相转化与金属超常富集,共伴生相似元素深度分离,二次资源绿色循环利用,高纯金属制备与材料加工,冶金过程数字化与智能化,海水中战略关键金属资源的分离提取与利用等,建立关键战略金属资源高效开发-高值利用的理论基础与技术体系。42. 低碳能源电力系统与电能高效高质利用理论与技术围绕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对能源电力系统“源网荷储”全环节低碳化的要求和挑战,重点研究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规模化高安全电力储能,先进电工材料、器件和装备,电能高效高质转换与变换,高性能电气计算与数字孪生,综合能源高效利用与能源互联网等新理论、新技术,形成支撑高比例清洁发电和电能利用的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体系,助力能源系统深度脱碳。43. 高性能机电装备设计与制造的科学基础围绕机电装备功能集成化、性能极端化发展带来的挑战,重点研究复杂机电系统多学科集成,机器人化智能装备基础,核心基础件的高能效、高性能、低噪音和长寿命设计,极端服役环境下装备可靠性与智能运维,精准成形制造,超精密、超高速或超强能场加工,高性能装配与数据驱动的智能制造系统,多维多参数测量与微纳制造,为创新装备制造基础理论和设计方法奠定基础。44. 高效农机装备设计与理论围绕作物柔性体和复杂农田环境带来的低可靠性作业问题,重点研究土壤-作物-机器系统互作机制,高效低损作业机构设计理论;探索作业信息快速感知、作业变量有效决策、作业指标精确监测、作业故障精准诊断方法;突破耐磨减阻及高密封性新材料技术,丘陵山区特殊地形适应性作业技术,为农业现代化作业装备提供有效科学支撑。45. 土木工程基础设施智能化建造、安全服役与功能提升理论基础围绕土木工程全寿期安全保障与综合性能提升面临的关键问题,重点研究基础设施智能设计建造,高性能材料与结构一体化设计,复杂环境基础设施全寿期性能与韧性提升,既有土木工程结构智能诊断、运维保障与功能提升,高性能土木工程智能化、工业化与绿色化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为国家重大战略基础设施建设提供重要科技支撑。46. 巨型水网安全基础理论面向巨型水网灾害风险挑战,重点研究江河中长期水沙演变和预测,巨型水网水文效应与动力学,高效节水和水资源适应性管理理论,水资源空间均衡理论,水工程智能建造与安全服役理论,水灾害风险评估与防控,水生态安全保障理论。探索巨型水网水文-生态-工程-社会耦合机制,形成理论技术体系,为国家水网建设提供基础科学支撑。47. 城市水循环过程的水质安全保障围绕水中高风险污染物和水传播病原体的控制要求和挑战,围绕城市水系统物质循环与水质变化的耦合过程,重点研究水质安全评价方法和基准制定理论,饮用水的化学、生物与毒性安全及全过程风险控制,污水能源资源转化与多目标循环利用,再生水生态融合、生态循环与水质安全信息智能管控,为保障水质安全、构建可持续城市水系统奠定基础。48. 深海与极地工程装备设计和运维基础理论围绕深海和极地工程装备设计的理论难题,重点研究极端海洋环境演化,多尺度海洋装备动力学、流-固-冰-气耦合、巨系统韧性控制理论,深海与极地动力装备可靠性和水下声学特性,形成海洋开发和探测装备的设计、施工和运维新方法。49. 新型光学技术围绕未来光学领域面临的超精密像差控制、超高分辨率探测、极弱信号获取、大容量信息传输等技术挑战,探索新的光干涉、衍射及光谱分析等方法,研究突破光学衍射极限的成像方法,新型纳米光刻光学技术,极端光学检测技术,新型光学材料与核心器件、新型激光技术等,为高端精密仪器、智能装备等产业发展提供关键技术支撑。50. 光电子器件及集成技术围绕高速率、低功耗、集成化与智能化光电子器件面临的新问题、新挑战,研究微波光子器件及集成,红外及太赫兹光电子器件,智能光计算与存储器件,光量子器件及芯片,异质异构光电子集成技术,片上多维光电信息调控技术等,为满足下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需求提供有效支撑。51. 宽禁带半导体围绕宽禁带半导体大失配外延、掺杂与异质集成等难题,研究大尺寸单晶衬底与外延生长,异质结构构筑、集成及物性调控,硅基等异质集成技术,高性能器件制备工艺、模型和可靠性评测方法等,推动核心装备研制,支撑宽禁带半导体器件与系统的发展与应用。52. 电子器件、射频电路关键技术人口结构不仅是人类发展的结果,同时也是深刻影响未来社会发展极为重要的因素,重点研究人口结构的影响因素和演化机理,人口结构变化的经济社会影响,人口结构变化下的公共治理基础理论,人口结构对企业(微观组织)管理的影响机理,人口结构变化下的社会治理等问题,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科学地认识人口结构这种“灰犀牛”型慢变量的复杂演化规律。115. 智慧健康医疗管理数字时代为健康-医疗的一体化管理提供了无限可能,重点研究健康医疗大数据资源的管理与治理,基于混合智能的健康医疗管理,智慧健康医疗的过程管理与优化,智慧健康医疗的平台化运营管理,智慧健康医疗生态系统的演化与协同管理,智慧健康医疗驱动的制度变革与机制创新等问题,为推动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宏微观管理机制设计和运行提供科学论据。
  • 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开始申请
    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依托于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于2005年正式成立。实验室的研究方向是:研究高强度人为活动下土壤资源的演变规律和退化防治措施,建立土壤资源信息系统,实现土壤资源数字化管理 研究土壤养分供应与植物营养调控原理和方法,建立水肥高效利用与农业清洁生产技术体系 研究土壤污染及其修复理论和技术,保障土壤环境质量 研究土壤利用与环境变化的关系,探索农业与环境协调的发展模式 研究土壤生物多样性和生物过程与土壤健康的关系,建立土壤生态系统定向培育的生物学理论和技术。实验室2009年度开放基金课题资助强度为8-10万元/每项,拟支持25-28个课题。本年度开放课题重点资助范围:   一、土壤资源演变与可持续利用   土壤质量及其演变尺度效应的机理   现代人为土壤发生过程及其对土壤质量的影响   基于土壤光谱特性的土壤属性和类型预测   土壤资源特征信息的空间化表征与预测   二、土壤养分与植物营养调控   土壤-植物-肥料三者相互作用过程和机制   土壤水分和养分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精准管理   新型肥料研制   植物(作物)逆境生理基础   三、土壤污染及其修复   土壤酸化及其控制   矿物-有机质-微生物-污染物交互作用   土壤溶质迁移及其模型   土壤污染与农产品安全   四、土壤利用与环境变化   土壤温室气体排放机理、途径及其评估   农田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的响应   大气沉降对土壤质量的影响   五、土壤生物与生物化学   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及其生态功能   土壤有机质转化过程   土壤质量的生物调控   2009年度资助课题的年限为3年。实验室将优先资助既有一定工作基础,又有创新性的研究课题。成果的体现重点是:被SCI收录的论文 在国内外重要刊物上发表的文章(以中国科学院引文数据库源期刊为统计源)。每个课题需要发表以该重点实验室为第一完成单位的SCI论文1篇。   申请者一般应是副研究员(副教授)以上或具有博士学位的科研人员,其它申请者需要有副研究员(或相当专业技术职务者)以上科学家的书面推荐。对于仍在执行的开放课题负责人、及课题虽已结束但未完成课题考核指标的课题负责人将暂不能够参加本次开放基金课题的申请。   申请课题应在资助范围内,研究内容具体、目标明确,按规定格式填写申请书(见附件),包括简表及文字说明材料,并征得所在单位同意后,寄交实验室。   申请截止日期为2009年12月31日。   对提交的课题申请,由实验室学术委员会进行审议,择优支持。研究课题采取自由申请方式,评议结果将及时通知申请者。获批准的课题将与实验室签订合同,其主要研究工作应来实验室完成。   地 址:南京市北京东路71号,邮编:210008   联系人:党 琦   电 话:025-86881028   传 真:025-86881028   E-mail:qdang@issas.ac.cn
  • 东莞拟成立上市莞企发展基金 正业科技等优质企业或首批获助
    注明来源:证券时报 标题和内文略有改动近日,深圳市政府率先开启驰援本地上市公司计划,安排数百亿专项资金帮扶企业超20家,以降低深圳当地A股上市公司股票质押风险,改善上市公司流动性。继深圳后,广东省越来越多的地方政府也开始积极行动。广东银监局日前出台《关于广东银行业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强调稳定制造业贷款规模,稳定外贸企业发展,加大对企业技术改造贷款支持力度,对遇到暂时困难但仍有发展前景的重点优质外贸企业,在资金安排上予以适当倾斜。以制造业企业密集的东莞市来看,东莞市政府高度重视本地企业持续运营和健康发展,明确表态支持优秀的上市公司做大做强,积极征求上市企业意见,为企业经营及融资谋划发展路径,为解决流动性难题提供多方渠道和措施。目前东莞或将成为继深圳后,第二个开启援驰上市公司实操阶段的城市。据悉,东莞目前拟决策成立“东莞市上市莞企发展投资基金”,对东莞上市企业进行综合评价,由多部门的专业人士参与审核评定,利用债券、股权、股债结合、股权约定回购等多重手段切实做好为上市公司解决阶段性难题的工作,为企业经营及融资谋划发展路径、提供渠道。截止2018年9月底,注册地在东莞的A股上市公司共有27家,多为精密制造业公司。目前,受助上市公司名单还尚未公布。但据知情人士透露,正业科技、劲胜智能等企业目前已入选此次东莞市首批救市专项资金使用企业。其中,政府通过相关通道驰援正业科技的首批资金已经到位,以用于解决公司股票质押风险的问题。随着各地政府援驰政策纷纷出台,综合比较来看,受助企业均具备以下特点。一是在当地工商登记注册的实体经济领域的优质A股上市公司,包括高新技术企业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优势传统产业和现代供应链等领域的上市公司;二是上市公司应生产经营状况良好,具有较好发展前景但短期内存在流动性风险;三是实际控制人无重大违法违规和重大失信记录。10月12日,正业科技发布2018年前三季度业绩预告公告,公告显示,2018年1-9月净利润同比增长15%—35%。前三季度,公司坚定落实在PCB、锂电、液晶模组等行业领域的光电检测设备自动化和高端精密加工装备自动化的既定发展战略,强力推动大客户特别是日系、台系、A股上市公司大客户订单的落地,营业收入与净利润同比均实现了稳步增长。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十四五”发展规划遴19个学科重点支持方向
    近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十四五”发展规划》正式公布全文,包括发展思路、发展目标、学科发展战略、优先发展领域等在内共21个章节,完整的阐明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十四五”期间的发展方向与相关理念。其中,在学科发展战略章节,公布了四大板块19个学科重点支持方向,这对于近几年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具有重要意义。“十四五”学科发展战略依据源于知识体系逻辑结构、促进知识与应用融通、突出学科交叉融合的原则,按照基础科学、技术科学、生命与医学、交叉融合四个板块构筑资助布局,夯实学科发展基础,打破学科交叉壁垒,构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高质量学科体系。四个板块  基础科学板块主要由数学、力学、天文、物理、化学、地学等组成,着重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强化基础科学发展,贡献人类知识体系,为各领域前沿技术创新培育先发优势。  技术科学板块主要由工程、材料科学、信息等组成,着重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和经济主战场,加强前沿技术基础研究,解决需求背后的核心科学问题,提供重要技术源头供给,强化技术科学的知识基础并形成技术科学体系。  生命与医学板块主要由生物学、医学、农业科学等组成,着重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和人民生命健康,在不断认识生命本质的同时,加强临床医学和农业科学基础研究,为保障人民生命健康和国家粮食安全提供有力科技支撑。  交叉融合板块主要由交叉科学、管理科学等组成。以重大交叉科学问题为导向,探索新的科学研究范式和支持交叉研究的新机制,培育新兴交叉领域的重大原创突破,在解决实际问题的同时,拓展共性知识和原理。管理科学兼顾实践需求和学科发展,坚持运用自然科学方法论探索管理活动的规律,提高水平,形成特色,为国家治理和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支撑。1. 数学:在纯粹数学领域,瞄准处于核心地位的若干重要问题,组织优秀团队开展攻关研究;在应用数学及其与其它学科交叉领域,围绕学科前沿与国家重大需求组织和承担重大任务,为解决关键核心技术问题做出重要贡献,显著提升我国数学研究水平和国际影响力。“十四五”期间,重点支持代数与几何的现代理论,现代分析理论及其应用等前沿方向;进一步强化问题驱动的应用数学前沿理论与方法;扶持数理逻辑与数学史,可计算性与复杂性理论等计算理论;关注量子计算、数据科学、人工智能等交叉融合的新兴数学分支。2. 力学:优化力学学科布局,引导和激励优秀学者对力学核心科学问题开展潜心研究,努力实现重大科学发现和技术突破;加强协同创新,促进基础研究与国家需求的有机结合,补齐技术短板,有力支撑国家经济建设。到2025年,大幅提升力学学科原始创新能力和培养优秀人才能力,显著提升学科水平和影响力,进入世界力学第一方阵。“十四五”期间,重点支持新材料和新结构的力学理论与方法,高速流动理论、方法与控制,复杂系统动力学机理认知及设计调控等前沿方向;持续推进极端条件下复杂介质力学与方法、多相多场功能系统的物理力学理论与方法、生命体的力学表征与调控等交叉研究;扶持分析力学、理性力学等传统研究;强化高性能力学软件、高端力学仪器等方面研究。加强与信息科学、材料科学、能源科学、生命科学的深度交叉与融合,催生新的学科生长点。3. 天文学:针对重大科学问题和国家需求,加强基于已有重大观测设备的科学研究,推动新天文观测设施的建设,部署系外行星等新兴研究领域,广泛开展国际合作。到2025年,基于已建成设施产出若干重大的科研成果,总体研究水平明显提升,在航天和深空探测等领域发挥重要支撑作用。“十四五”期间,推进暗物质和暗能量,宇宙结构的形成和演化,星系和活动星系核的形成和演化,星际介质和恒星的形成,恒星的结构、演化及其大气,恒星的晚期演化及致密天体,太阳的内部结构、大气、磁场与爆发活动,太阳系各类天体的结构、大气及其起源和演化,太阳系外行星的探测与性质等方向的研究;加强光学、紫外、红外和射电天文技术与方法,空间天文和高能天体物理技术与方法,实验室天体物理,数值模拟方法,天文信息技术方法及海量数据处理等方向的研究;扶持天体测量和天体力学方向的研究。4. 物理学:以物理学基础问题为导向,不断积累实力,以新的科学发现推动实验方法的变革,进而开发新的技术和开拓新的应用。到2025年,培养一大批活跃在国际前沿的科学家,开辟出多个新的学科生长点,整体的研究体量和质量接近科技强国的水平。“十四五”期间,重点支持量子材料与器件、新奇量子体系的制备和物性操控、量子物理与量子信息及精密测量、复杂结构与介质中的电磁场和声场的机理与调控、引力波/暗物质/暗能量探测、基本费米子的性质、强相互作用力的本质、质量起源与超出标准模型新物理和受控聚变中的关键科学问题等前沿方向;鼓励核天体物理、生物物理等交叉领域研究;强化基于物理学相关的第四代同步辐射和自由电子激光等关键大科学基础设施的研究和应用;扶持和关注理论物理、统计物理、声学等传统学科领域的发展。5. 化学:以夯基础、补短板、蕴特色、促交叉为目标,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推动化学学科跨越发展。到2025年,实现发展理念从跟踪并行向原创引领、研究范式从学科相对分离向融合贯通、科研评价从量化衡量向科学导向的转变。“十四五”期间,重点推进新范式下的分子科学与工程,超越传统体系的电化学能源,多功能耦合的化学传感与成像,免疫与神经化学生物学,生命体系多层次交互通讯的分子基础,软物质功能体系的设计、调控与理论,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在化学化工中的应用;强化分子功能体系的精确构筑,物质科学的表界面基础,分子选态与动力学,绿色合成与过程,新材料的化学创制,能源资源高效转化与利用的化学化工基础;扶持化学与化工关键基础数据库构建,非常规条件下的传递、反应及测量,环境生态体系中关键化学物质的溯源与安全转化等;关注星际化学、可视化学、离子化学、爆炸与燃烧化学、芯片化学等。6. 纳米科学:针对高性能电子、光电子、量子和自旋等固态器件领域的国家战略需求,聚焦纳米科学与技术领域的关键科学问题,发展高精准度纳米加工方法,突破制约我国纳米科技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到2025年,实现高性能纳米器件的有序集成,催生纳米技术变革和新兴产业。“十四五”期间,重点推进纳米材料本征性质的多尺度和跨尺度表征和调控,纳米材料合成与制备新方法,纳米催化及表界面研究;强化纳米结构及体系理论,纳米尺度极限测量,基于高性能纳米结构单元的先进宏观结构材料创制,纳米单元器件的研制及集成器件的全链条开发;扶持纳米生物医学与纳米安全,药物输运及纳米载体;关注纳米技术的变革性应用。7. 生物学:围绕生物的生理、生化、生殖、发育、遗传、进化、变异、合成、代谢以及与外界环境的互作等开展多维度、多层次、系统性研究。到2025年,促进我国研究整体水平和技术创新能力显著提升,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人口健康与生态文明提供科技创新源动力。“十四五”期间,重点支持生物重要性状与环境适应,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的响应与适应,病原微生物致病及与宿主互作,细胞命运可塑性与器官发生、衰老、再生和再造,机体功能活动的生物信息流,认知和感知的神经生物学基础,跨时空、跨尺度生物分子事件探测与解析,生命体的精准设计、改造与模拟等前沿方向;强化重要生物资源的收集、分类和评价,生物大数据管理及共享、分析与挖掘等;扶持动物学、生理学、心理学等传统学科,加强物种分类、运动生理、生物仿生与人工智能等薄弱方向。8. 农业科学:围绕粮食安全、乡村振兴和绿色可持续发展等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聚焦高产、优质、高效、绿色、安全等主题,为农业生物种质创新和新品种培育、重大病虫害控制、外来物种入侵防控、农业资源高效利用、农业减排固碳、林草固碳增汇、食品安全与加工制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到2025年,农业科学基础研究整体上处于世界先进水平,部分研究领域处于国际领先。“十四五”期间,重点支持构建完善的农业生物组学理论和技术体系,解析高产高效、优质营养、绿色生态以及生物安全所蕴含重要性状的形成机理,完善农业生物重要性状遗传改良及分子育种的理论基础;强化重要农业生物种质资源的收集、评价、创制和应用;加强农业碳减排和农田、林草固碳能力研究;扶持食品科学尤其是食品安全控制、食品加工与制造、食品营养与品质相关的研究领域,农业生产栽培与生理研究、农作物抗逆减灾与丰产优质的生物学基础及关键技术等薄弱方向;培植农业生物组学与大数据、智慧农业等新兴领域和学科生长点;推动农业生物人工智能设计、农业合成生物技术等交叉融合发展;加强跨境农业生物重大病虫害传播规律等领域的国际合作研究。9. 地球科学:围绕“深空”“深海”“深地”“地球系统科学”总体框架,加强基于物理-化学-生物多参数深度交叉融合综合研究,探究固体圈层、流体圈层和生物圈层的耦合演化机制与资源环境效应。到2025年,进一步加深对地球系统过去、现今和未来及其宜居性的认识。“十四五”期间,重点支持地球与行星观测的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地球深部过程与动力系统,全球俯冲带的界面结构与性质,地球系统过程与全球变化研究,地球内/外核的结构与成分及其形成与演化,地球发动机动力学,地幔柱作用过程与环境,生物与环境的协同演化机制、地球早期地质-环境背景与生命演化,地球系统模式与气候系统预测,天气和气候系统与可持续发展、地质-环境突变与富有机质沉积体的形成,资源能源形成理论及供给潜力以及基于物理-化学-生物多参数深度交叉融合的综合研究。10. 资源与环境科学:研究在自然条件和人类活动影响下地球系统资源和环境的演变过程、相互关系及其观测和调控原理。到2025年,进一步揭示地球系统资源的形成和演化规律,促进对各类环境问题的发生发展规律认知及实践应用。“十四五”期间,重点支持人地系统耦合与可持续发展,“一带一路”沿线构造-气候因素对地表物质循环和环境演化的作用,陆地表层系统集成与模拟,陆地生态过程及大尺度生态系统演变模拟预测,气象水文耦合过程与灾害风险防范,安全-环境-健康耦合系统,气候变化-公共卫生事件耦合系统,环境污染过程、调控与修复,环境质量演变、预测与可持续管理,地质及工程灾害的致灾机理及早期识别、预警与防控,污染物的环境风险与健康效应,土地利用变化与土地退化,城乡融合过程、效应与调控,区域人类活动与资源环境耦合及其调控,资源环境制衡与风险预警,地表环境变化过程与生态效应,水碳循环与全球变化以及地球系统过程的数值模拟等。11. 空间科学:建立健全天基、地基和实验室多种观测能力和研究手段,加强以国家需求为导向的战略性基础研究及以科学问题为导向的原始性创新自由探索,进一步促进学科交叉和集成研究。到2025年,实现对现有空间科学科研资源的优化、整合和增强。“十四五”期间,重点支持行星宜居性及演化的研究,主要包括日地空间环境和空间天气,行星际空间环境对行星宜居性的影响,行星大气及其对宜居性的影响,宜居行星物质来源及挥发分演化,近地小行星物质特性与天体运动规律、撞击效应与环境影响机理,太阳爆发活动及其行星际传输和太阳周行为,地表环境灾变及其与太阳及行星活动的关系,太阳风-磁层-电离层-中高层大气的多时空尺度结构、演化和耦合过程,空间天气、空间气候和日地联系的基本物理过程,空间天气预报和灾害性空间天气预警的模式和方法,空间天气对航空航天、通信导航等的影响等。12. 海洋科学:重点布局依托物联网技术的太空-海气界面-深海-海底的多要素立体观测网。到2025年,实现前沿核心技术研发以及技术平台整合,提升开展跨尺度、跨圈层的多学科交叉研究层次。“十四五”期间,重点支持海洋动力学及其与生物地球化学、生态过程的耦合作用,极地环境快速变化与多圈层相互作用,深海多圈层物质能量循环及资源效应,高-低纬海洋过程对全球变化的驱动和响应,极地环境快速变化与多圈层相互作用,极地渔业生态系统演化与资源形成规律,海洋固-水-气演变过程和灾害机理,深海全天候原位实时观测体系,洋盆间的水体、物质、能量交换及全球效应,近海多界面耦合过程以及洋-陆边界综合观测及集成研究等。13. 材料科学:遵循材料科学自身发展规律,加强与工程科学的交叉融合,注重解决材料领域重大战略需求中的关键科学问题,推动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贯通。到2025年,形成有中国特色的新材料研究体系,我国材料科学基础研究水平得到显著提升,更好地支撑国民经济、社会和人民健康等发展需求。“十四五”期间,重点推进金属光电磁功能材料、金属能源材料、高性能结构陶瓷材料、高性能工程用天然橡胶材料、无机非金属信息功能材料、生物医用材料先进制造及材料生物学、有机/聚合物太阳能电池材料、电子信息用高性能高分子与功能高分子材料,以及材料多功能集成与器件设计等前沿方向研究;强化金属材料制备科学基础、无机非金属材料设计理论、高分子材料合成与改性、新概念材料人工智能设计和材料共性科学等重要基础性工作;扶持和关注材料加工与成型、理论与模拟等传统学科领域。推动材料科学与其他学科的深度融合,加强变革性材料前沿探索。14. 能源科学:能源科学领域将聚焦国家碳达峰重大战略目标,加强前瞻布局和系统部署,为推动能源革命和减污降碳提供高质量源头科技支撑。到2025年,我国能源科学领域整体研究水平和技术创新能力得到明显提升,产出若干具有国际重大影响的原创性成果,实现若干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推动我国能源学科整体发展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十四五”期间,重点推进能源清洁低碳高效利用与节能减排的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以及低碳能源电力系统与电能高效高质利用的前沿研究;加强化石能源低碳利用、可再生能源与新能源高效利用、智慧能源系统、高密度储能、高效制氢/储氢、能源电力系统减碳与安全、极端条件电磁能应用、超导电工技术、疾病电磁诊疗技术与仪器等领域的基础研究。15. 工程科学:将围绕矿业与冶金、机械设计与制造、建筑与土木、水利、环境、海洋、交通与运载等学科的重大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瓶颈,突出原始创新,强化学术引领;加强国家战略需求牵引的基础研究,加快与材料科学、信息科学等跨学科、跨领域的融合发展。到2025年,我国工程科学领域研究整体水平和创新能力将显著增强,在重点发展方向取得一批突破性成果;形成一批有国际重要影响力的研究群体。“十四五”期间,重点支持非常规油气智能开采技术基础,深部资源采选充冶一体化及原位转化基础,冶金与材料加工数字化与智能化技术基础,超滑新体系和超滑零部件的设计和实现方法,增材制造与激光制造科学与工程,土木工程结构全寿期安全保障与综合性能提升,极端环境条件下岩土工程基础理论,河流物质通量和调控基础理论,水系统协同演化与适应性调控基础理论,环境污染控制与安全保障,生态友好的海工结构物基础理论,超高速/极端服役条件下轨道交通系统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等重要基础问题的研究。16.信息科学:将围绕全面建设信息化和智能化社会战略需求,进一步加大支持前瞻性和原创性基础研究,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补齐重点领域短板,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到2025年,初步完善信息科学基础理论与技术体系,逐步实现元器件、芯片、基础软件、网络通信等关键技术的创新。“十四五”期间,重点推进空天地海协同信息网络、网络安全、精准探测与信息融合处理、新型网络、类脑模型与类脑信息处理等前沿方向;继续强化安全可信人工智能基础理论、智能无人系统技术、面向复杂场景的计算理论和软硬件基础、大数据与交互计算技术、电子器件、射频电路关键技术、生物与医学电子信息获取和处理等创新研究;前瞻布局太赫兹科学与技术、宽禁带半导体、多功能与高效能集成电路、光电子器件及集成技术、新型光学技术、工业信息物理系统等学科方向。17. 数据与计算科学:将围绕社会治理、经济与金融、智能制造等国家战略需求,加大前瞻性、引领性基础研究支持力度,强化数据存储与管理、安全与隐私等关键技术创新。到2025年,为实现大数据科学在应急管理与公共安全等社会治理领域的率先应用提供支撑。“十四五”期间,重点支持数据与计算科学的基础理论与算法、大数据存储与管理技术、数据安全与隐私等重要基础问题的研究;强化数据分析与挖掘、大数据获取与计算、大数据机器学习与可视分析、数据知识工程与系统等核心技术的创新;探索数据科学与计算智能融合的新型科研范式;推动面向大数据理论研究与技术创新的重大基础科研平台建设;支持经济与金融、智慧城市、健康医疗、智能制造、能源环保、社会治理等应用领域中与数据和计算科学交叉问题的研究。18. 管理与经济科学:立足中国管理实践,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促进学科交叉,不断提升我国管理科学水平。到2025年,形成若干基于中国实践原创的管理与经济科学理论,提升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的学科能力和水平,推进管理与经济规律的前沿探索,形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学术中心和科学家群体。“十四五”期间,重点支持数字和智能技术驱动的管理科学理论,包括复杂系统管理、人机融合管理、决策智能理论、企业数字化转型、数字经济新规律、城市管理的智能化转型、智慧健康医疗管理等前沿方向;强化中国管理实践的科学规律研究,包括中国企业管理与全球化、中国经济发展规律、政府治理及其规律、扶贫与乡村发展机理;扶持全球变局下的管理研究,包括全球变局下的风险管理、巨变中的全球治理、全球性公共卫生危机管理;重点关注应对人类发展挑战的管理科学,包括能源转型与管理、人口结构变化与社会经济发展。19. 医学:立足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策略,强化源于临床科学问题的临床与转化研究;加强中医药理论和技术的创新性研究;大力促进学科交叉,推进医学诊疗核心技术突破。到2025年,完善基础研究成果向临床转化机制,实现若干重大疾病诊疗核心技术突破,取得传统中医药在疾病防治基础研究中的突破,在多个领域取得具有国际影响的研究成果,形成若干有重要国际影响力的研究队伍。“十四五”期间,重点支持重大疾病的代谢紊乱、免疫异常、微生态失衡等共性病理机制及防治研究,肿瘤发生与演进机制和精准诊疗策略,重大慢病病因、致病机制及预防干预,新发和重大传染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发病机制及新型防控与诊疗策略,脑发育与功能异常与脑重大疾病的关系及诊治策略,衰老及其相关疾病的机制、早期诊断及治疗新方法,人类生殖健康、生育障碍及出生缺陷的发病机制与防控新技术,儿童重大疾病发生发展机制及早期防控,中医药学防治疾病的症候表型与整体疗效评价,创新药物、生物治疗、物理诊疗的新理论、新策略、新技术与新方法,基于医学大数据赋能的人工智能技术的疾病防、诊、治新技术等领域。
  • “鸿雁归巢,助力母校”—— 聚焦上海大学通用实验国际化人才发展基金捐赠仪式
    2017年1月8日上午,上海大学通用实验国际化人才发展基金捐赠仪式暨上海大学国际交流学院、悉尼工商学院与校友企业通用实验科技(中国)有限公司合作签约仪式在宝山科技园四楼上海大学校友活动中心举行。上海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龚思怡,对外联络处处长、上海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副秘书长许瑞,国际交流学院院长姚喜明,国际交流学院副院长王丽娜,悉尼工商学院常务副院长吕康娟等校方领导,通用实验科技(中国)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总裁徐新元,高级副总裁Lesley Thomson,高级副总裁蔡建兵,商务总监Jane McClements,董秘、人事行政总监邓彦,公共事务总监朱建忠等企业高管以及来自两家学院的老师、留学生和校友企业代表出席捐赠签约仪式。对外联络处副处长、上海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副秘书长曹俊主持仪式。通用实验执行董事、总裁徐新元在致辞中介绍了公司的发展历程、企业文化以及未来的发展愿景。同时,感谢母校对外联络处的牵线以及国际交流学院和悉尼工商学院对公司的支持和帮助。本次签约将书写通用实验企业发展华丽的新篇章。作为一家校友企业,通用实验将致力于为母校国际化人才培养提供实践机会,与母校深度融合,为国际交流合作和人才培养做出积极贡献。上海大学国际交流学院院长姚喜明与通用实验高级副总裁Lesley Thomson,上海大学悉尼工商学院常务副院长吕康娟与通用实验商务总监McClements分别签署院企合作协议。今后,院企各方将在国际化人才培养、留学生实践基地建设、企业管理案例研发和创新创业项目培育等方面启动实质性的合作,探索合作共赢的新路径。 上海大学对外联络处处长、上海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副秘书长许瑞代表基金会接受企业捐赠。“上海大学通用实验国际化人才发展基金”总额为500万元人民币,将用于国际交流学院和悉尼工商学院奖励或资助积极参与企业实习和社会实践,品学兼优的中外学生,热心中外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教师以及各类文化实践活动。上海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龚思怡向徐新元总裁颁发捐赠证书和纪念盘。上海大学外国留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正式揭牌,这标志着上海大学国际交流学院与通用实验的战略合作迈出坚实的第一步。签约仪式的前一天,恰逢通用实验2017年跨年晚会。上海大学校长金东寒、上海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徐旭等领导莅临校友企业——通用实验,参观了通用实验科技集团全球管理总部,通用实验先进技术中心以及由通用实验投资建设、赞助运营的上海大学校友活动中心,并就如何加强校企合作,实现共赢进行指导。
  • 中仪协组织召开“先进制造产业投资基金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座谈会”
    p   2019年10月26日下午,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简称“中仪协”)组织召开了“先进制造产业投资基金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国投招商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简称“国投招商”)、国仪投资基金公司(简称“国仪基金”)的投资团队与多位行业代表性企业的负责人座谈,探讨交流如何运用资本助力仪器仪表行业的发展。企业家们聚焦行业发展痛点问题,与基金团队深入探讨。中仪协秘书长李跃光主持会议。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10/uepic/f2562a85-0b1b-47dc-bcd8-a8aa82773907.jpg" title=" 1.jpg" alt=" 1.jpg" / /p p   中仪协理事长吴朋等企业家介绍了行业特点与产业理解,并根据自己经验谈到人才、管理、混改、海外并购等基础共性的问题,与基金团队探讨了基金从全产业链的市场角度进行投资,以及支持产业技术产品整合升级的思路和具体做法。 /p p   中仪协秘书长李跃光表示,协会组织这样的会议,是希望为企业和资本牵线搭桥,提供见面交流的便利机会,为仪器仪表行业的发展搭建平台。通过充分利用行业资源,丰富服务内容,挖掘产业上下游相关价值,将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发挥出更好的效应,帮助行业企业抓住新的利润增长点,共享行业发展的成果和收益!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10/uepic/b4ee7de8-040e-42f8-a4c3-4e29c15c5608.jpg" title=" 2.jpg" alt=" 2.jpg" / /p p   参会企业家们纷纷表示,协会提供这样难得的机会确实是为企业着想,通过这次交流获得了很多与资本合作的有用信息,期待以后还能参加类似活动。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10/uepic/88044be1-3131-4aca-ac94-1a822eab7a5e.jpg" title=" 3.jpg" alt=" 3.jpg" / /p p br/ /p p   关于国投招商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国投招商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是先进制造产业投资基金管理机构,累计管理基金规模过千亿元,管理资金涵盖金融机构、全国社保基金、国有及民营资本、中央和地方财政资金等,是国内最大的专业私募股权管理机构之一。专注投资智能制造产业,新能源和智能汽车产业,医药健康产业,节能环保产业,信息和通信技术产业。 /span /p p   关于国仪投资基金公司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国仪投资基金是由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发起,联合三家行业内的龙头企业汉威电子、苏试试验、重庆川仪共同出资设立,由木华资本担任GP的首家仪器仪表行业并购基金,关注的投资方向包括:各种类型的传感器,物联网时代的核心元器件 各类仪器仪表,逐渐精密化、智能化 各种物联网的上下游,包括软件系统、硬件设备等。 /span /p
  •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从重大科学仪器基金看表界面化学表征方法的发展
    ■ 高飞雪,吴凯,伊晓东本文总结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化学科学部催化与表界面化学学科相关的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的资助概况及已批准项目的研制目标、仪器构成与应用领域,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项目申请与管理的一些建议与思考。前言 “创新科学仪器”是科学发展的原动力。运用科学仪器进行实验可以判定科学理论的正确性和准确性,发现新的现象,提出新问题,从而促进技术进步,推动相关领域的发展。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下简称“基金委”)于2011年设立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面向科学前沿和国家需求,以科学目标为导向,资助对促进科学发展、探索自然规律和开拓研究领域具有重要作用的原创性科研仪器与核心部件的研制,以提升我国的原始创新能力【1】。我国“催化与表界面化学”近十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某些领域的研究成果得到了国际上的肯定和关注,特别是在创新仪器研制方面瞄准国际前沿,超前部署,为今后做出原创性工作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希望这些与“催化与表界面化学”相关的创新仪器的成功研制将进一步推动“催化与表界面化学”的发展。一、重大科学仪器基金项目资助概况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包括部门推荐和自由申请两个亚类。自重大科学仪器研制项目设立以来,化学科学部共资助6项部门推荐的重大科研仪器项目,其中与“催化与表界面化学”相关的有4项,具体的重大仪器项目(部门推荐和自由申请)资助情况见表1和表2。表1 “催化与表界面化学”相关重大仪器研制项目(部门推荐)信息表表2 “催化与表界面化学”相关重大仪器研制项目(自由申请)信息表二、部门推荐类重大仪器研制项目在这里,我们重点介绍部门推荐类重大仪器研制项目的研制目标、仪器构成以及应用领域。1、高分辨多功能化学成像系统问题的提出:化学成像是近年来兴起的新型表征技术,它将光学成像与谱学测量相结合,可同时获得化学成份的含量和空间分布信息。由于时间和空间分辨率的限制,现有化学成像技术大多难以实现分子水平的原位检测;而且基本上是单一模式成像,难以进行分子结构和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多组分/多参数分析和验证。研制目标:复杂体系中表界面分子结构和性能变化的原位、实时研究,突破材料化学、生命化学等前沿交叉领域研究的技术瓶颈。仪器构成与功能:高分辨多功能化学成像系统,以超分辨受激辐射耗尽STED光学成像为基础,将具有超高空间分辨的光学成像和质谱、光谱等谱学技术及扫描探针显微成像技术相结合,在对物质的形貌进行成像的同时,对其化学组成、表界面分子结构、分子间相互作用及其动态变化等进行分子水平的原位、实时、多参数表征。在此基础上,发展了纳米尺度和分子水平的化学成像新技术和新原理。仪器构成示意图见图1。应用领域:该仪器的建成和使用促进纳米化学、能源化学和生命化学等领域的研究取得新突破,为绿色化学、生物医药、电子工业、环境治理、能源资源等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提供高水平的综合实验平台。图1 高分辨多功能化学成像系统示意图2、基于可调极紫外相干光源的综合实验研究装置问题的提出:绝大部分现有能源和新洁净能源都涉及原子分子的物理化学过程,因此研究原子分子在气相和表面的化学物理过程一直是能源基础研究极其重要的方向。极紫外波段光源在气相原子分子和表面物种的探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 现有光源亮度较弱大大限制了在这一方向的研究能力。研制目标:研制一套基于高增益谐波产生模式的、超高亮度且具有超快时间特性的可调极紫外相干光源的综合实验装置,将先进相干光源的发展和原子分子和自由基的高灵敏度探测方法发展紧密结合起来, 将先进相干光源装置的研制与能源相关的基础物理化学研究装置的研制紧密结合起来, 希望在较短的时间内使该综合实验研究装置成为世界上独特的的基础物理化学实验研究平台。仪器构成与功能:该大型综合实验装置主要由高品质的电子直线加速器、极紫外激光高增益谐波产生放大器、极紫外光束线和实验站(含基元反应实验装置、表面光化学反应实验装置、分子束表面散射化学反应实验装置、生物质谱实验装置、中性团簇实验装置等)组成,产生的极紫外激光脉冲能量超过100 uJ,重复频率可达50 Hz,波长在极紫外区域(50-150 nm)完全连续可调,脉冲长度可实现30 fs/100 fs/1 ps切换。结合传统激光技术、离子成像技术、原子分子和自由基高灵敏度电离技术、高分辨质谱技术以及独特的UV-EUV泵浦-探测技术,该装置可以被广泛地用于研究光化学动力学、团簇结构及动力学、表面化学动力学、燃烧化学动力学、生物分子结构等能源化学相关过程的重要基础科学问题。仪器构成示意图见图2。图2 基于可调极紫外相干光源的综合实验研究装置结构图应用领域:该大型综合实验装置可用于燃烧、能源催化、大气化学、星际化学、表面科学和生物质谱分析等领域的研究。3、基于可调谐红外激光的能源化学研究大型实验装置问题的提出:化石能源的高效利用、能量转换与储存中的多相催化反应和电化学反应都是发生在表面和界面上的物理化学过程。研制基于可调谐红外激光的能源化学研究大型实验装置,从微观的原子分子尺度检测上述物理化学过程涉及的多种表面反应关键中间物种、自由基和激发态,对化石能源的优化利用和洁净能源的开发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研制目标:国内第一个红外自由电子激光用户装置,同时也是国际上第一个面向能源化学研究的红外自由电子激光装置,使我国在低增益FEL振荡器装置研究方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解决能源化学前沿科学问题。仪器构成与功能:结合当前自由电子激光等技术领域最新成果,该仪器由中红外到远红外波段连续可调的红外自由电子激光,和以其为光源的表界面反射吸收红外光谱、纳米红外光谱(空间分辨光谱)、和频光谱(时间分辨光谱)、光解离光谱和光激发光谱五条实验线站组成。该大型实验装置显著提升了从原子分子水平研究多相表界面过程(如(电)催化剂活性中心位本质、(电)催化剂作用机理和(电)催化反应机理)、团簇结构及其反应动力学和红外振动态激发分子反应动力学的能力。实现了原位/在线/工况探测过去只能间接推测而无法直接从实验上获知的能源化学反应关键中间体(如氧物种、表面-吸附分子成键振动等)的结构、解析相关的团簇结构及其动力学、获取分子振动激发对化学反应影响等全新的信息。发现新现象、揭示新规律,取得实验和理论的突破。仪器构成示意图见图3。应用领域:该仪器的建成将为解决能源化学的瓶颈问题的提供研究平台,使能源化学和材料化学相关领域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图3 基于可调谐红外激光的能源化学研究大型实验装置结构图4、超高时-空分辨的离子化学研究系统问题的提出:离子是物质科学中的基本粒子之一,是稀土分离、核废料处理、离子电池、分子磁体、发光、相转移催化、土壤污染修复和离子通道等领域中重点研究对象。溶剂介质中离子化学的核心科学问题是离子溶剂化效应。溶剂化离子的结构复杂而动态,造成研究手段匮乏,理论处理棘手。研制目标:建造一套具有超高时-空分辨能力的离子化学研究系统,探索与发现离子化学中的新现象和新性质。仪器构成与功能:该系统的建成将为相对稳定的金属正离子和非金属负离子的制备提供普适的方法;所产生离子束通过电化学系统的加速、抽取、偏转、漂移和减速,软着陆到介质表界面或其它指定位置;综合利用软着陆离子束、分子束、低温和超高真空技术,实现原位制备单离子、溶剂化离子、离子对、离子配合物和聚集体等;结合超高空间分辨成像技术和超高时间分辨的超快多维光谱技术、测量单个离子的本征结构,研究受控的离子溶剂化过程,探究溶剂化离子的大小、结构、电荷和能量转移等;监控单一离子在多相表界面的迁移动力学,研究离子迁移与介质表界面结构、离子种类、离子大小和溶剂化效应等之间的内在关系;对具有特殊功能性质的稀土发光和磁学配合物,测量单个裸露离子或配位(或溶剂化)离子的光学及磁学性质等。整套仪器的主要参数指标包括:在空间分辨上约为0.01 ~ 0.1 Å;时间分辨上为fs ~ ns(不同能量测量范围);在能量分辨上能达到0.1 ~ 1 meV;为达到软着陆目的,离子束的能量小于1 eV。仪器构成示意图见图4。应用领域:该仪器将在我国超纯稀土萃取、高端稀土功能材料开发、土壤污染中重金属处理、核废料处理中的放射性离子提取与转化、磁性分子材料的设计与制备、离子电池和储能材料的研制等重大应用过程提供技术平台。图4 超高时-空分辨离子化学研究装置的主要系统功能划分上述四项仪器研制项目(部门推荐)从可调谐极紫外自由电子激光到中远红外自由电子激光,使原可探测的光谱段扩展和增强。利用其对表界面活性中间物种等进行探测,特别是对很难探测到的甲烷等的关键中间物种、自由基和激发态进行有效探测及其随时间演化的动力学过程,以及中间体物种与催化剂表面成键的探测(大多在远红外区)等,为催化及能源化学领域反应路径和机理的理解提供了重要的直接实验证据。同时,成像与光谱和质谱结合,可同时获取表界面反应的物种定量和定性以及化学组成信息,为反应机制提供可视化证据。特别是结合超高空间分辨的成像技术和超快时间分辨的多维光谱技术,研究离子的本征性质和行为,是离子化学研究的前沿,将为能源、材料和环境等领域提供重要的技术平台。上述仪器的成功研制和发展的实验方法将进一步推动“催化与表界面化学”的发展,加速创新性原创成果的产生,为“催化与表界面化学”未来发展提供了重要技术储备,同时也反映了表界面化学表证方法的发展趋势。三、创新仪器和表征方法的发展态势表界面结构与性质的演变是表界面化学的研究核心,必须借助于先进的实验技术和表征方法,既要注重挖掘和综合利用现有的实验技术,又要注重利用新的科学原理来建立新的表征方法【2】。在材料结构表征技术中,原子分辨电子三维/四维技术、基于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和同步辐射光源的三维相干衍射成像技术、4D扫描透射显微技术(4D-STEM)和电子叠层成像术(Electron ptychography)在原子水平上研究材料体系的组成、分布、结构与性质的时空变化,对于表界面物理化学至关重要。在真实催化反应条件下与同一时间尺度下,综合使用原位X射线吸收谱学(XAS, X-ray adsorption spectroscopy)、原位X射线掠入式衍射(GID, grazing incidence X-ray diffraction)、原位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IR,infrared Fourier transform spectroscopy)、引入外加扰动(如同位素切换)的瞬变动力学分析(TKA,transient kinetic analysis)、原位光电子能谱、原位固体核磁、光催化电荷转移过程全时空域成像、球差校正扫描透射电镜二次电子成像等多种表征技术,可以同时获得多种信息,有助于人们深入理解真实催化过程和催化作用机制,总结催化活性与催化剂的内在规律,为新型高效催化剂的研制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反应器的创新设计,在电极材料与电化学表界面(固液两相及气液固三相界面)工作条件下,协同联用和同步耦合原位X光吸收光谱、表面增强振动(红外和拉曼)光谱、扫描探针显微技术(SPM)与微分电化学质谱等原位表征技术是电化学前沿研究的强大工具。原位界面和频振动光谱(SFG)、液体环境中的电化学STM、引入光、电、力、温度等外场和液体、气氛等化学环境的透射电镜(TEM)、液固界面AFM、介质环境下的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谱(XAFS)、液相体系中的圆二色谱法等是目前介质环境下表征技术的重点与难点。基于石英音叉轻敲模式的非接触原子力显微镜(Qplus NC-AFM)技术、非弹性电子隧道谱(IETS)、针尖增强拉曼光谱(TERS)、二维飞秒红外光谱、秒X射线激光脉冲、时间,空间与能量分辨的超快超宽频多维光谱、将皮秒级太赫兹脉冲耦合到STM针尖的太赫兹(THz)STM等技术是化学键与能量迁移表征技术发展的方向。四、建议与思考我国表界面化学的研究起步较晚,作为跨度宽广、应用普遍和意义重大的一门交叉学科,表界面化学在我国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发展,其触角已经深入到物理、化学和其他相关学科的诸多研究方向,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得益于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国家对基础科学研究的大量投入,近十几年来一批高端精密设备被引进、改造、创制并投入到实际研究之中,在解决催化及相关方向的关键科学问题取得了重要进展。但是,目前我国高端精密仪器的制造和创制能力还不足。一方面,重要的表面分析仪器和设备都是国外垄断,制约我国表面化学乃至基础科学的发展。另一方面,我国表界面化学的研究也在一定程度上依然存在着“跟风”和急于求成现象,导致研究创新性相对缺乏,在一些需要啃硬骨头和相对冷门的方向和领域的研究动力不足。例如,人们更多关注表面反应的静态表征,但对于表面反应的动态过程研究十分有限,理论研究也比较薄弱。再如,表面扩散动力学以及低维结构的生长动力学研究等缺乏足够的重视和深入的探讨,在表面量子态调控等方面也几乎是空白。重大科学仪器研制项目是科学基金资助体系中环境支撑的重要部分,是推动科学问题导向的创新仪器研制和原创成果产生的重要平台。科学基金在持续资助创新仪器的同时,不断完善仪器基金的后续管理和支撑条件。2018年化学部学科重组后,设立了仪器创制与大科学装置应用的申请代码(B0407)。表界面化学(B02)仪器项目的申请可选择任一代码。仪器基金的会评是在学科或学部函评的基础上,学部推荐后统一由计划局组织评审。近三年来,表界面化学相关仪器项目(自由申请)的申请数不多,结题项目的优秀率也不高。对于已经结题的仪器(部门推荐)项目,结题两年后还要开展后评估工作。主要考察仪器的科学目标和应用目标完成情况、依托仪器取得的重大科研成果情况、关键核心技术的掌握和推广应用情况、仪器核心器件自主可控情况和仪器运行及其稳定性,另外还考察组织管理情况,例如:依托单位履行职责情况(包括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人员配备、运行经费保障、国有资产管理等)。同时注重考察仪器研制技术团队建设和人才培养情况,成果转化及对经济社会的影响。建议依托大科学装置和基金委资助的仪器研制项目,充分发挥研制仪器在解决相关科学问题中的重要作用。针对表界面的关键科学问题,鼓励高端精密仪器的制造和基于新原理的原创性仪器研制,注重挖掘和提升现有仪器的综合有效利用,发展基于大数据和AI技术的表界面研究新方法和新范式,注重培养仪器研制、设计加工和维护专业技术人才队伍,提升我国表界面化学创新仪器的研制能力,促进学科的全面快速发展。【参考文献】[1] 2021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指南[2] 高飞雪, 伊晓东. 催化与表界面化学“十四五”发展规划概述, 中国科学: 化学, 2021, 51(7): 932. doi: 10.1360/SSC-2021-0121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