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发展方向

仪器信息网发展方向专题为您整合发展方向相关的最新文章,在发展方向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发展方向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发展方向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发展方向话题讨论。

发展方向相关的资讯

  • 2014年微波消解仪的市场格局及发展方向
    仪器信息网讯 微波消解通常是指利用微波加热封闭容器中的消解液和试样从而在高温增压条件下使各种样品快速溶解的湿法消化。2012年“毒胶囊事件”爆发后,微波消解仪主要用于胶囊中铬的前处理,市场销售火爆,后广泛应用于制药、石油/化工、环保、食品、土壤、电子电器等行业。  主要行业市场  经过调研,国内市场微波消解仪的保有量约为2万台。2014年的销售量约为4000台,市场占有率前三大行业分别为食品、环境和制药行业。  在用在食品行业用量较大的领域主要是肉制品、水产品、乳制品、调味品以及食品包材等样品中重金属检测的前处理阶段。  环境领域中,在水质、土壤中重金属检测项目中应用较多,主要采购客户集中在各地区的环境监测站。  制药行业,在2010年版中国药典附录Ⅸ中有明确规定,药品及药用辅料中重金属等有害元素的检测中,ICP法及原子吸收法样品前处理中,优先推荐微波消解法进行消解。2014年位列前三位的主要应用行业及市场销售情况  主流品牌  微波消解仪主流品牌包括有海能、CEM、上海屹尧、上海新仪(被海能收购)、上海新拓、奥普勒、安东帕、Milestone、耶拿、珀金埃尔默。  目前,微波消解仪的测温方式主要有三种,分别是光纤测温、铂金电阻测温以及红外测温,前两种测温方式属于嵌入式测温。光纤测温技术在CEM和海能仪器的微波消解仪产品中有应用。而在测压技术方面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内部有导管导出采用测压装置测定 另外一种是采用液压传感器进行测压。液压传感器的测压方式只在安东帕的产品中应用,属于安东帕公司的技术专利。  微波消解仪国产成交价格大部分在5-10万元以内,最贵达到20万左右,与国外品牌相比价格优势明显。近年,安东帕推出了ECO型号的微波消解仪,成交价格与国内主流产品的价格相差不多,旨在抢占国内的中端市场。  今年上半年海能仪器完成了对上海新仪公司的收购,海能仪器的微波消解产品并入到新仪的产品线。(详情请见新闻:强强联合——揭秘海能收购新仪的台前幕后)  目前国内微波消解仪市场,国产品牌台数占比在50%~60%。在品牌占有率上,CEM占据优势地位,其次是安东帕和Milestone。国产品牌上,上海屹尧、上海新仪(被海能收购)、上海新拓三家公司占比较多,三家公司年销售额差距不大。  微波消解仪在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仪器信息网通过网络问卷调研共搜集361份有效问卷,征求了用户在使用国内微波消解仪的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结果显示,消解效果达不到预期出现的比例最高,占用户投票比例的63.3% 密闭性能不好出现泄漏的问题比例排第二,为35.7% 测温部件易坏的比例为23.1% 用户中有19.7%的比例在忍受着使用的微波消解仪小毛病不断的困扰 同时有18.4%的用户使用的微波消解仪控制面板的温度或压力显示浮动较大,不稳定 操作流程复杂及消解罐易坏问题出现的比例相同,都为18.0%。详情请见下图:图 用户使用微波消解仪出现问题比例情况  调查结果显示,用户希望在微波消解仪中添加的功能主要集中在几个方面,具体如下:  (1)有自动报警装置,包括压力或温度超出设定值有自动报警,温度达到设定冷却温度时提醒提示下罐   (2)在线赶酸功能,并增加自动转移定量和自动清洗功能   (3)消解方案自动化,微波消解仪能分析样品后自动输出推荐的所用消解液和消解程序操作   (4)和电脑联网,随时监控消解过程,过程中的曲线图(温度、压力)可下载并实现打印相应数据,装样消解实现自动化   (5)消解过程记录,或可实时监控消解进程。并有自动校准功能   (6)消解罐上印制编号,容易进行样品标记。  上述6条建议,只是用户填写比例比较高的建议,其他功能需求在此不在一一列举。  (详情请参考专题:微波消解仪市场分析)  微波消解仪发展方向  目前,在样品消解应用上,用户出于财力的限制仍倾向选购电热消解仪,比如莱伯泰科在代理和销售Milestone的同时,开发了一款全自动电热消解仪主要针对中低端市场,销售业绩很好。国内用户,尤其是生产企业用户仍对中低端消解产品青睐有加。但是可以看到的是,微波消解仪由于其样品消解彻底、效率高、一次可消解多个样品等优势,在未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经过调研,微波消解仪在用户的接受有待提高的主要原因,主要集中在针对不同样品,厂家提供的消解解决方案不够。微波消解技术的发展到现在已基本成熟了,更好的利用这个工具,针对更多的样品开发更多的应用,是微波消解仪的发展方向。撰稿:孙立桐
  • 面向2035年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方向
    导 读: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面临长期挑战,应对复杂国际环境,在“十四五”时期筑牢产业安全体系、提升产业创新能力、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聚焦重点领域的产业共性技术、产业瓶颈技术、前沿跨领域技术等,构建新兴产业创新发展体系,实现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到2035年,我国将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发展驱动力实现根本性转换,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国际竞争力显著提升。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引导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我国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大举措,对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本文围绕“十四五”和203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系统分析了国际环境、发展趋势、国内产业现状、发展经验以及存在问题,提出未来新兴产业总体发展思路及重点方向,并从加强统筹协调、进一步优化顶层设计和强化战略引领,强化创新基础、加快完善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体系,激发市场活力、充分发挥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加大开放融合、坚持“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4个方面提出相关措施建议,以期为推动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新兴产业 特征定位 发展方向 十四五 2035一、前言  2010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提出,将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我国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大举措。经过十年发展,新兴产业的引领带动作用越发明显,已经成为构建我国现代产业体系的新支柱。  为推动新形势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高质量发展,2018年中国工程院启动了“新兴产业发展战略研究(2035)”咨询项目,旨在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一带一路”倡议为指引,研判国际新兴产业发展的新趋势,梳理各个重点领域的系统性技术、产业瓶颈突破技术、跨领域技术,凝练“十四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开展面向2035年的新兴产业技术预见及产业体系前瞻研究。项目注重强化顶层设计、组织协调及方法创新,按照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生物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新材料产业、绿色低碳产业、数字创意产业6个专题组,以及政策组、综合组的组织结构开展深化研究,提出了“十四五”及中长期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思路、重点方向及对策建议。  本文作为“新兴产业发展战略研究(2035)”项目成果的学术性展示,分析产业发展趋势、现状及存在问题,提炼产业发展特征及定位,提出“十四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总体思路、发展原则,就产业重点领域的“十四五”和2035年主要发展方向、政策措施建议等开展论述,以期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科学发展提供理论参考。二、国际环境与国内情况  (一)国际环境变化及发展趋势  1.国际宏观环境  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将长期面临挑战与机遇并存的复杂国际环境。一方面,新兴产业发展直接面临先进国家与后发国家之间的激烈竞争,尤其是2018年以来,随着中美贸易摩擦不断升级,美国加大了对中国新兴产业发展的遏制力度,抢夺技术主导权。另一方面,我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为新兴产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空间,自2013年以来,我国与沿线国家的新兴产业国际合作不断加强,多元化投资、三方市场合作、国际产能合作稳步增长,未来将在创新合作、政策沟通与资金融通等方面继续深化。  2.产业发展趋势  新一代信息技术成为国际竞争的重要方面。技术演进并与传统产业融合,赋予人工智能(AI)以巨大能量,催生新技术、新产品、新产业,尤其是第五代移动通信(5G)+AI将开启重大产业周期。  生物产业正处于生物技术大规模产业化的起始阶段,2020年前后将进入快速发展期,有望逐步成为世界经济新的主导产业之一。  智能制造培育新动能是全球产业变革的重要方向。发达国家在高端制造装备和高技术装备领域的激烈竞争态势将继续维持,传统工业强国仍是智能制造的领军者。  关键材料产品日新月异,产业升级换代步伐加快,信息基础材料的需求不断攀升,高端装备制造的支撑材料已经成为新材料产业发展的核心关键。  煤炭依然是很多国家的主体能源,天然气水合物未来将持续受到关注,核电技术已经从第二代核电为主进入到第三代核电升级转型、第四代核电技术研发与堆型示范应用的阶段。  国际节能环保产业已经步入技术成熟期,产业发展重点由最初的末端治理转为当前的源头削减,已经成为发达国家的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之一。  新能源汽车实现逆市增长,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加速融合发展。新能源汽车技术研发高度活跃,配套基础设施及服务平台快速发展,新型充电技术成为研究热点。  移动互联网与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驱动了数字创意产业的爆发式增长。AI、大数据、云计算、虚拟现实、超级感知等新一代科技革命将数字创意产业推升至新高度。  (二)国内发展现状  《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提出了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概念,确定的培育和发展重点方向为: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  “十二五”是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夯实发展基础、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时期。《“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提出,到201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达到8%。“十二五”期间,产业规模持续稳定增长,产业技术水平不断提升 “十二五”末,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了8%,这为“十三五”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2015年,产业涉及的27个重点行业规模以上企业收入达16.9万亿元,占工业总体收入的比重达15.3%。  《“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提出,到2020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15%,形成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制造、生物、绿色低碳、数字创意5个产值规模达10万亿元级的新支柱产业。“十三五”期间,在我国经济增速逐步放缓的背景下,战略性新兴产业仍实现了持续快速增长,整体发展保持强劲势头,重点产业稳步提升。2016年和2017年,产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0.5%和11.0%,高于同期规模以上全国工业增加值增速的40%以上。2018年,产业延续快速增长态势,其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7%,比同期规模以上工业快两个百分点。  (三)我国发展经验  提升产业创新能力、提高发展质量、壮大新型产业集群、推进产业开放融合,是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多年发展过程中积累形成的发展经验[8]。  (1)加快提升产业创新能力是新兴产业发展的核心。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化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推动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既是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要求,也是新兴产业迈向产业价值链中高端、加快打造产业发展策源地的关键特征。  (2)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发展质量是新兴产业的主攻方向。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还不平衡,产业高质量发展所需关键核心技术、原材料在相当比例上依赖进口。积极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扩大优质增量供给,培育新的增长点,形成新动能和新供给。  (3)新型产业集群加快引领新兴产业的发展。在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我国转变发展方式的历史性交汇期,突出新兴产业的先导性、支柱性,提升产业集群持续创新发展能力和竞争力。协同发展产业链和创新链,培育特色新型产业集群,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转型,体现创新经济集聚发展的格局。  (4)坚持开放融合发展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客观要求。契合国家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要求,以更加开放的发展理念、更加包容的发展方式,加快国际创新与合作平台建设、全球创新资源高效利用、优势技术及标准的推广和国际化应用,面向全球配置产业链、创新链与价值链。  (四)存在问题  “十三五”以来,尽管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成效显著,但对比全球产业同期发展态势、对照国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需求,仍然存在着制约产业发展与升级的一些问题。  (1)部分产业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现象未能得到根本性消除。基础元器件、原材料、核心装备、高档工业软件等对外技术依存度较高,价值链的高端有所缺位,“卡脖子”问题依然存在。  (2)产业发展的顶层设计和统筹协调有待完善。产业区域布局没有体现出差异化分工,区域特色和比较优势不足,产业趋同现象明显,产业链的协调配套不齐备。  (3)相关法规和标准体系不健全。国家和行业标准、设计规范、质量控制规范等不成体系,部分细分领域的行业准入制度尚未建立。例如,节能环保相关立法仍属空白,重点用能产品能效标准、重点行业能耗限额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等明显滞后。  (4)产业创新环境和市场机制有待完善。“产学研用”有效结合的产业创新机制未能形成,技术创新成果的转化效率不高 部分行业存在创新产品进入市场难的问题,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市场性问题未能有效解决。三、“十四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思路  针对2020年到2035年,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大幅跃升,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的战略目标,“十四五”时期战略性新兴产业以提升产业创新能力、坚持开放融合发展为发展方向,以筑牢产业安全体系、破解产业发展“卡脖子”问题为核心任务,以集中优势资源实施重大攻关、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为主导路径。  (一)发展定位  面向“十四五”以及更为长远的周期,战略性新兴产业将成为我国现代经济体系建设的新支柱,是破解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难题的关键产业。  “十四五”时期,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筑牢现代化经济体系基础,推动新兴产业成为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引导互联网、大数据、AI等信息技术与实体经济在更深层面上融合,促进粤港澳大湾区、长江经济带、长江三角洲区域、京津冀等国家重点区域内的世界级产业集群发展。通过发展新旧动能转换,支撑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经济发展迈向更高质量阶段。  着眼未来,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可能面临长期挑战。夯实产业基础,壮大产业规模,确保产业安全及未来领先优势,这是新兴产业发展的优先方向和着力点。加大培育发展力度,集中资源与力量,积极引导企业把握产业技术的制高点,利用好全球范围内的创新资源,全面提升国际合作水平。  (二)发展路径  当期形势折射出,破解产业发展“卡脖子”问题是我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求,刻不容缓。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指引下,努力夯实产业发展的安全基础,力争到2025年实现产业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摆脱产业发展受制于人的不利局面,助力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  1.集中优势资源,实施攻关计划  瞄准关键核心技术和重点产业进行定向突破。加强国内资源整合,加大优秀人才集聚,突出集成电路(IC)、AI、生物医药等领域亟需,采取重大工程的联合攻关形式,精准实施“卡脖子”攻关计划。同步加强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找准并开展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和颠覆性技术的研究突破,逐步缓解并最终根治产业发展受制于人的问题。  不断完善国家创新体系,提升自主研发能力,加快形成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用”一体化发展的创新机制。注重发展前沿技术与产品,如无人驾驶汽车、增材制造、生物技术、量子计算与通信等。加强高铁、5G、电力等装备的创新发展,获取并保持领先优势。推动部分领域迈向技术领先,如新能源汽车、海洋工程装备、机器人等。加快关键性基础性装备的发展,如大飞机及航空发动机、高档数控机床、高性能医疗器械等,追赶并缩小与强国的差距。  2.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加强国际竞争力  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培育若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9]。为应对这一战略部署,准确认识新兴产业集群的发展规律,把握其阶段特征并推动创新网络形成 变革发展动力,优化资源配置,科学营造产业集群的创新发展环境 积极参与国际产业合作与竞争,正向提升我国新兴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注重进一步扩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对外开放力度,加强与世界科技及产业的合作交流并力争协同发展,深度融入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推动实施并进一步深化“走出去”战略,在“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引导新兴产业的跨国合作,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人才和管理经验,以开放、合作、共赢来谋取我国新兴产业层级的提升。四、面向2035年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方向  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面临长期挑战,应对复杂国际环境,“十四五”时期筑牢产业安全体系、提升产业创新能力、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聚焦重点领域的产业共性技术、产业瓶颈技术、前沿跨领域技术等,构建新兴产业创新发展体系,实现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  到2035年,我国将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发展驱动力实现根本性转换,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国际竞争力显著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需要抓住科技爆发与产业变革的历史性机遇,着眼前沿领域、颠覆性技术进行全方位布局,产业主体进入全球价值链的中高端。梳理六大产业发展方向(见图1),聚焦IC、AI、生物医药等重点领域,打造先进技术体系,引领基础研究和前沿研究,在产业核心技术突破层面与世界同步,构建多类别、宽覆盖、有机联络的新兴产业集群。图1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方向布局注:VR/AR表示虚拟现实/增强现实。  (一)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十四五”时期,在云计算、AI、大数据、智能联网汽车、工业互联网等领域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引领产业中高端发展,带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预计到2025年,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销售收入为35万亿元,信息消费规模为9.5万亿元 建成具有较强核心竞争力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综合发展体系,与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融合程度显著加深,对实体经济的拉动效应显著提升 产业国际影响力进一步增强,在部分领域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十四五”时期的重点发展方向为:物联网、通信设备、智能联网汽车(车联网)、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IC、操作系统与工业软件、智能制造核心信息设备。  面向2035年的重点发展方向为:新一代移动通信、下一代网络技术、信息安全、半导体、新型显示、电子元器件、云计算、边缘计算、操作系统与软件、AI、大数据。  (二)生物产业  “十四五”时期,在新药创制领域,形成并壮大从科研到成药的全产业链能力,奠定持续产生新药物和新疗法的基础。围绕构建创新药物研发技术体系的能力目标,以精准药物设计为核心,综合现代生物学、信息技术和材料科学,建立原创新药发现体系 加强基因治疗、细胞治疗、免疫治疗、代谢调控等技术的深度研发与通用化应用。重视出原创新药、出引领技术的阶段性发展目标,尽快推动我国从医药生产大国转为医药创新强国。  “十四五”时期的重点发展方向为:疾病预防、早期诊断、治疗技术与药物、康复及再造、中医药,能源生物炼制、化工与材料生物制造、生物反应器及装备技术。  到2035年,力争成为世界生物科学技术中心和生物产业创新高地,多个领域涌现出重大原创性的科学成果、国际顶尖的科学大师,成为生物技术高端人才创新创业的重要聚集地。  (三)高端装备制造产业  应对新一代重型运载火箭、大飞机、海洋工程、民生领域重大装备的能力提升和对高档制造装备的亟需,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的优势,汇集各类创新资源开展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的前沿布局和应用示范。  (1)航空装备领域,重点发展大型运输机、大型客机、军用无人机等制式装备,兼顾小型、低成本的通用航空装备。  (2)航天装备领域,统筹空间系统和地面系统建设,构建卫星遥感、通信广播和导航定位功能有机结合的一体化系统。  (3)海洋装备领域,提升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应对海洋油气开发和高技术船舶的工程亟需,前瞻布局新型海洋资源开发装备,完善海洋环境立体观测装备与技术体系。  (4)智能制造装备领域,加快发展国家重点领域亟需装备,如航天航空飞行器及航空发动机制造工艺装备、新型舰船及深海探测等海工关键制造工艺装备、新能源汽车变速箱关键零部件加工成套装备及生产线。  (5)民生高端装备领域,推进新一代智能农业装备科技创新,加快推进农机化和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 聚焦纺织工业未来智能制造与绿色制造,突破新材料与产业用纺织品领域生产装备瓶颈 食品装备发展强调柔性自动化、集成化、综合化、系统化、敏捷化和智能化方向 医疗装备注重基础、对标应用,加快高端国产医疗装备的产业化。  (四)新材料产业  瞄准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目标,新材料产业系统建设创新体系,推行大规模绿色制造使役和循环利用,保障国民经济、国家安全、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需求,实现由材料大国向材料强国的重大转变。  “十四五”时期的重点发展方向为:先进无机非金属材料、先进金属材料、高分子及复合材料、高性能稀土材料、新能源与节能环保材料、信息功能材料、高端生物医用材料、前沿新材料与材料基因工程。  面向2035年的重点发展目标为:电子信息材料创新体系完善,支撑新能源大规模利用与节能环保产业发展 无机非金属材料产业由大变强,金属材料工程技术达到国际领先,碳纤维材料技术体系与产品系列符合军民需求 以可再生组织器官的生物医用材料为主体的现代生物医用材料产业体系基本建成 稀土材料及制备的核心专利群取得有效突破。  (五)绿色低碳产业  1.能源新技术产业  立足能源发展规律、能源国情现状、能源新技术发展趋势,在“十四五”时期及面向2035年的发展阶段,聚焦能源资源清洁高效利用、碳约束下的能源安全、能源新技术及关联产业有效支撑经济增长等突出问题,重点发展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产业、非常规天然气产业、综合能源服务产业、核能产业、风电产业、太阳能光电产业、生物质能产业、地热产业。  2.节能环保产业  “十四五”时期,突出提高环境质量这一节能环保产业的核心需求,加强大气、水、土壤的污染防治,倚重和发挥科技创新在源头削减、过程控制和循环利用等污染防治全过程中的关键作用。突破主要污染要素、主要污染点源、主要生态破坏类型、污染物监测等方面的关键技术,形成促进中国生态环境治理取得根本好转的环境工程科技体系。  面向2035年,产业发展重点在于突破大气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土壤污染防治与修复、固体废物资源化等关键技术,实现普遍性应用并取得良好的环境质量收益。  3.新能源汽车产业  “十四五”时期,加强核心技术创新,推进基础设施规模化建设、市场化发展,建立公共服务平台,形成自主、完整的产业链。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年销量达到700万辆,保有量超过2000万辆 燃料电池汽车推广规模累计达到5万辆。  面向2035年,全面实现产业商业化与高质量发展,汽车技术的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取得重大进展,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新能源汽车占汽车总销量的70%以上,燃料电池汽车技术及产业全面成熟,进入规模化应用阶段。  (六)数字创意产业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及相关产业的融合应用,为数字创意产业带来新机遇、形成新模式。通过10~15年的发展,数字创意产业将在以下5个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创新设计体系、数字内容生产体系、数字内容传播体系、泛信息消费体系、泛沟通交互体系。  “十四五”时期的重点发展方向为:超高清产业、VR/AR产业、数字内容生产和创新设计软件,数字文化内容创作、智能内容生产平台、文化资源转换,制造业创新设计、服务业创新设计、人居环境创新设计。  面向2035年的重点发展方向为:万物互联的无障碍信息获取、1Gbps级速率的数字内容有线/无线端传播、数字内容精准分发,具有真实体验的视音频内容、真实世界和虚拟世界混合体验、全息影像和沉浸式体验,无障碍创意创新协同、无障碍想法设计传递、无障碍设计生产联动,定制化的数字内容消费、内容生产智能化与个性化定制,世界先进水平的制造业创新设计、服务业创新设计、人居环境创新设计。五、对策建议  (一)加强统筹协调,优化顶层设计,强化战略引领  针对新兴产业发展瓶颈,设立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持续攻关 加强国家各类计划的有效衔接,消除各类信息隔离、以邻为壑、部门争利的不良现象,提高国家资源的使用效率。统筹并完善生物技术产业、民生装备领域的扶持政策,建立重点行业部际联席会议协调机制和国家战略咨询委员会。例如,建立生物技术部际联席会议协调机制,成立国家生物技术战略咨询委员会。  (二)完善创新基础,强化产业创新体系  加强应用基础研究,促进群体性技术的涌现 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国家创新中心,探索全产业链协同创新模式。加快推进共性技术平台建设,完善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共享机制。加快建立健全新兴产业行业标准体系,使新兴产业的发展过程“有法可依”“执法有据”。  (三)激发市场活力,发挥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  依据竞争性原则,布局建设一批依托龙头骨干企业运作的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合理加大对创新型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采用市场化的方式提供稳定和必要的资金支持。完善产业发展的多元化资金投入机制,鼓励和规范产业并购投资,培育行业龙头企业。推行“产学研用”合作和市场化的技术转移机制,对创新成果的评价转向实际产出和拓展应用。  (四)加大开放融合,坚持“走出去”和“引进来”并重  巩固产业链条的核心“长板”,面向全球布局产业链。鼓励产业平台技术的国际合作研发与应用,建立与国际规则接轨的创新政策体系,根据行业技术特点推行差别化的政策管理。利用好全球科技成果、智力资源和高端人才,鼓励双向有序流动。
  • 浅谈工业CT未来的发展方向
    自1967年第一台实验室CT被发明以来,CT已经被用于医学检测、工业无损检测、科学研究等方方面面。这里我们简单介绍一下工业CT。 临床CT经历了多代发展,目前主流的临床医学CT大多采用多排探测器结构,其扫描方式一般为单圆扫描和螺旋扫描。 图1 临床CT结构(图片来自于网络) 医学CT的检测对象是人(人与人的结构差别并不大),其发展的重点是缩短扫描时间,降低病人辐照剂量。而工业CT的检测对象是千变万化的,这也为工业CT技术的发展提出了更多的要求。 受射线源和探测器技术的限制,CT系统的射线能量与CT系统的空间分辨率往往是矛盾的。下图展示的是不同类型的CT系统所处的能量和分辨率范围。这里将临床CT之外的CT系统统称为工业CT。图2 CT系统的能量与空间分辨率 我们还可以按照扫描方式对工业CT进行分类:传统扫描方式传统扫描方式的特点是中心射线始终与样品的旋转轴垂直。采用高精度样品转台,结合微焦点射线源和小像素探测器,可以获得亚微米级的空间分辨率。(关于纳米CT,我们后续将单独介绍。) 图3 传统工业CT结构(图片来自于网络) 层析成像 自由轨迹扫描在有些应用场景中,样品相对于射线源-探测器无法完成理想轨迹的扫描。只能因地制宜,在允许的条件下设定扫描轨迹,以机械臂CT为代表。图4 机械臂CT 工业CT的发展方向以前工业CT仅在国防、航空、航天、科研等少数领域使用。随着制造业的发展,对制造工艺和产品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工业CT的应用已经渗入到各个行业。如汽车、锂电、电子、安检等。工业CT产品价格的下降,也加速了其普及的速度。 我们认为工业CT技术正在经历如下转变:从通用型仪器向专用型设备的转变用于产品质量检测的工业CT,用户往往只关心某种具体的缺陷或指标。需要针对用户的需求,开发定制功能。 离线设备向在线设备的转变由于CT需要采集大量的数据,如果同时要求其具有较高的分辨率,其扫描时间较长,往往仅能用于产品的抽检。与产线紧密结合的快速、自动、智能的工业CT将是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众多行业的不同需求,无疑为工业CT厂商提出了巨大的挑战。随着探测器、射线源等核心器件的国产突破,国产化CT设备正在破局。同任何行业一样,国产设备的发展离不开用户的支持。相信我们的选择和努力一定会改变些什么!锐影检测产品
  • 未来十年仪器仪表行业的发展方向
    世界风云变化,计算机飞速发展,互联网布满整个世界,信息通过互联网快速的传递,世界已成一家。仪器仪表行业在突破经济危机遏制,与当代高科技和互联网完美结合的同时,仪器仪表行业本身也发生了本质的变化。   仪器仪表进入网络化的时代:   在计算机和互联网的急速发展到整个世界的背景下,仪器仪表也开始向网络化突进,比如:仪器仪表自动化,多台仪器联网,多维媒体,虚拟的仪器仪表等等。结合最新的科技设备,通过广域网和局域网直接控制仪器仪表,对公司的管理,经营一体化,应用模式的分析等各大方面产生影响。仪器仪表企业通过网络这个平台与客户直接的交流,突破了世界和空间的限制,专家远程操控对仪器仪表进行维护和分析。高科技的产品也随之而来。   仪器仪表向智能化的发展:   微处理器,人工智能技术的并行发展,这给仪器仪表行业向智能化发展,也就是说智能化机器人的仪器仪表带来了机会。这种智能化的发展也随着科技的数字化,智能水平的提高而在逐渐提速,这将让人们的生活更加轻松。   科技让仪器仪表向微型化方向发展:   为了生活变得更加的方便,科技人员会把仪器仪表向微小的方向发展,就像计算机的发展一样,一个小小的芯片就可以存储上万条命令,这不仅仅是在体积上的缩小,更是增加了仪器仪表的精确性,使误差不再影响生产的需求。   想象让仪器仪表向虚拟化发展:   随着仪器仪表和计算机的完美结合,为了更好的满足人们对精神世界的需求,体验多维世界给人们带来的快感,仪器仪表的虚拟化开始发展。身临其境接受客观实物,给美又增添了一丝创意。   通过对仪器仪表发展方向的介绍,我们可以了解到仪器仪表将逐步走向网络化,智能化,虚拟化等,以满足社会和人类的发展。仪器仪表将在未来十年再铸造辉煌的世界。
  • 海光仪器:原子荧光光谱分析技术及未来发展方向
    北京海光仪器公司周志恒总经理   周志恒总经理在报告中从原子荧光技术发展史谈起,详细介绍了原子荧光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现有商品仪器情况尤其是仪器结构和原子荧光仪器的基础核心、关键技术,以及海光商品仪器相关情况 分析了原子荧光光谱分析法的主要优点,以及原子荧光光谱分析原理 分别从激发光源、形态分析、符合EPA标准的测汞技术、多元素同时测量技术、便携或车载式现场测量仪器五个方面论述了原子荧光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
  • 微型光谱仪发展方向:标准化、小型化、功能化
    p   光谱仪作为重要的分析仪器,在诸多领域已取得应用。那么光谱仪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和潮流是什么?有哪些难点需要克服? /p p   光谱仪技术已经到了发展的关键时刻,未来光谱仪将朝着以下三个方向发展: /p p   第一,微型光谱仪标准化。在标准化方面,目前国家并没有针对光谱仪出台任何计量标准,在传感器标准方面也没有涉及。虽然海洋光学在这个方向做了很多工作,但是还没有上升到行业标准及国家标准。未来我们将致力于微型光谱仪市场的标准化,只有形成标准化市场之后,才会得到更多工业用户的认可,甚至走向民用市场。 /p p   第二,由微型光谱仪到迷你光谱仪。这涉及到光路设计、检测器筛选、生产工艺改善以及相关技术上的突破。随着光谱仪产品尺寸越来越小,检测灵敏度越来越高,对于制造工艺也提出了新要求,未来将会引入更多自动化技术,带来制造工艺的革新。 /p p   第三,光谱仪的功能化及系统化。现阶段光谱仪只能给出光谱数据,但对于一般使用者而言,无法把握光谱数据所传达的确切信息。因此,我们要把微型光谱仪功能化,做成子系统,能够输出客户真正关心的数据信息。 /p p style=" TEXT-ALIGN: right"   /p
  • CPSA上海2010之讨论主题:生物分析的未来发展方向
    仪器信息网讯 2010年4月7日-9日,第一届化学和药物结构分析上海研讨会(CPSA Shanghai 2010,the 1st Annual Shanghai Symposium on Chemical and Pharmaceutical Structure Analysis)在上海锦江饭店顺利举行;来自国内外的100多位学者和专家到会;仪器信息网作为特邀媒体参加了此次研讨会。   一年一度的CPSA会议起始于1998年,通过制药工业有关问题的公开讨论,对其创新技术与工业实践进行回顾,分享他们各自的高新技术实践经验以及对当前学术发展前景的看法。本届上海研讨会主题为“分析性能研究进展:创新应用和新型工作流程”。   【讨论主题:生物分析的未来发展方向】 Jing-Tao Wu博士 Mark Qian博士 Eric Yang博士   相关主题报告:   Bioanalysis Beyond ADME: From Systemic Exposure to Active Drug at the target   主讲人:Jing-Tao Wu博士(Millennium Pharmaceuticals)   Free Concentration Determination in Intact Tissue   主讲人:Mark Qian博士(Millennium Pharmaceuticals)   Integrating DMPK with Biology for CNS Drug Discovery   主讲人:Eric Yang博士(葛兰素史克GlaxoSmithKline)   相关观点/见解:   (1)支持ADME研究的生物分析法正发展成为一门成熟的学科;   (2)利用药物分析学技术来获得对药理学新的认识,从而理解药物起作用或不起作用的原因,是一个新出现的研究领域;  (3)AccuProb 在直接测定完整组织样本中药物自由浓度方面显示了巨大潜能;   (4)探针方法中的快速取样/提取对复杂的动力学研究是适合的;其是稳定的、可重复使用并且不会引起排斥的,并且可以在行动现场测量自由浓度;   (5)DMPK(药物代谢及动力学)在理解药效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 四川印发“十四五”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规划 明确10个重点领域46个优先发展方向
    重点领域重点围绕电子信息、航空航天、装备制造、先进材料、绿色低碳、生物医药、资源环保、科技服务、技改升级、数字经济10个领域,提出46个优先发展方向重点任务提出基础研究能力提升、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企业创新主体培育、军民科技协同创新、制造强省科技支撑、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创新人才队伍培育等7大重点任务到2025年,力争高新技术企业数达到16000家,全省科技服务业总收入达到6000亿元,国家级及省级高新区达到35家,全省高新技术产业营业收入突破2.96万亿元,占规上工业比重超过38%……近日,《四川省“十四五”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规划(2021—2025年)》正式印发,明确了“十四五”期间我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目标。“这份规划,就是一份行动指南。”在四川大学商学院副教授赵长轶看来,《规划》为我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和路径。“十四五”期间,我省高新技术产业将重点发展哪些领域?优先发展哪些方向?有什么重点任务?带着问题,记者采访了多位专家学者。看目标方向到2025年高新技术产业营收占规上工业比重超过38%到2025年,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全面提升,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企业,科技服务业快速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提能增效,西部(成都)科学城、中国(绵阳)科技城建设再上新台阶,创新创业生态持续优化,高新技术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大——这是《规划》明确的“十四五”期间,我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总体目标。总体目标的实现,需要细化具体发展目标。《规划》从创新能力、企业创新主体、科技服务业、创新生态、产业规模等5个方面提出我省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目标。具体来看,到2025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2.4%,研发机构达到4000个;力争高新技术企业数达1600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突破2万家,瞪羚企业达到400家;全省科技服务业总收入达到6000亿元;国家级及省级新区达到35家;高新技术产业营业收入突破2.96万亿元,占规上工业比重超过38%。这些具体指标是如何制定的?参与《规划》撰写的赵长轶告诉记者:“这些指标的确定经过了专家组的反复测算讨论,在整个过程中既参考了我省高新技术产业过去发展的具体指标实现情况,也结合了当前国内各地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水平。”“要实现目标,我们有基础也有条件。”在中科院成都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员秦小林看来,这几年,国家实验室等高能级创新平台接连落地四川,涌现了歼20、华龙一号、“北斗”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等重大成果,四川还研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F级50兆瓦重型燃气轮机整机、大飞机关键部件、静脉麻醉新药等创新产品200余个,这些重大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以及创新平台的建设,为发展目标的实现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看举措支持明确10个重点领域46个优先发展方向目标已定,如何做是关键。《规划》从重点领域、重点区域、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4个方面提出具体举措。《规划》根据我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需求,重点围绕电子信息、航空航天、装备制造、先进材料、绿色低碳、生物医药、资源环保、科技服务、技改升级、数字经济10个领域,提出46个优先发展方向,全面推进高新技术产业科技创新加快发展。“主要是以国家发展战略为引领,结合我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需求提出的10个重点领域46个优先发展方向。”赵长轶表示,我省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较突出,产业体系不优、协调发展不足等问题仍然存在,这些重点领域的发展可以有效地补短板、锻长板。“这些重点领域和优先发展方向突出了四川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特色。”秦小林表示,比如排在10大重点领域之首的电子信息产业已迈上万亿元台阶,是我省首个万亿级产业,产业体系已涵盖新型显示与数字视听、软件研发、移动互联网应用等多个方面;我省是清洁能源大省,已建成全国最大清洁能源基地,在绿色低碳领域也将大有可为。我省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既有优势也有不足。秦小林认为,优势在于我省聚集了一批高校院所科研机构和优势企业,有充足的人才资源和良好的产业基础,不足在于缺乏技术顶尖的龙头企业,以及在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比如量子科技、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方面还存在亟须突破的瓶颈。在重点区域方面,《规划》提出,围绕西部(成都)科学城、中国(绵阳)科技城、国省级高新区等重点区域,形成重点基地和平台的建设思路,构建支撑高质量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形成主体功能明显、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产业区域创新布局。围绕我省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规划》还提出基础研究能力提升、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企业创新主体培育、军民科技协同创新、制造强省科技支撑、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创新人才队伍培育等7大重点任务。通过解决制约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开发一批重大战略产品,实施一批高水平重大示范工程,培养科技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和团队,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此外,《规划》还从加强政策引导、强化人才支撑、深化开放合作、营造良好环境4个方面提出保障措施。赵长轶表示,这些保障措施只是提出了基本思路,在具体落实过程中,还需因地制宜进一步细化政策,提高精准性,进一步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壮大。
  • 国产质谱发展方向研讨会召开
    仪器信息网讯 2013年12月13日,由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组织的系列&ldquo 科学仪器发展高层沙龙&rdquo 之&ldquo 国产质谱发展方向研讨会&rdquo 在北京钢铁研究总院召开。出席此次研讨会的有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荣誉理事长闫成德、秘书长刘长宽、副秘书长刘文玉,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分析仪器分会秘书长曹乃玉,以及来自国内科研单位、质谱企业的专家共约40余人出席此次研讨会。研讨会由刘文玉主持。 会议现场   质谱仪是近年来发展速度最快的分析仪器之一,在制药、生命科学、食品、环境、国防、外太空等领域发挥着必不可少的作用,其重要性毋庸置疑。虽然国内质谱仪的研发历史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就已经开始,但是真正推出商业化质谱仪产品不到十年。国内具有较强研发实力的公司,如:东西分析、广州禾信、江苏天瑞、聚光科技、舜宇恒平、普析通用等陆续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进行质谱仪的研发和生产,并且推出了一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目前,国产质谱仪所占的市场比重不超过5%。   近年来,国家政策、各级学会协会、媒体、专家等都对国产质谱给予了极大的重视和关注,但是质谱毕竟属于大型分析仪器,需要光、机、电、材料等很多技术层面的通力合作才能够顺利进行。此次研讨会,围绕国内国外质谱差距、国产厂商应该生产什么样的质谱仪、国家支持、人才培养等一系列问题展开了激烈讨论。笔者摘录部分目前关注度较高的议题和讨论情况以飨读者。   1、已经有不少商业化的质谱仪逐渐推向市场,那么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ldquo 卖给谁&rdquo ?应用科学家是否应该为国产质谱仪的发展埋单?   质谱仪对于科研人员来说,是其完成科研任务时所使用的工具之一,为了高质量的完成任务,在资金允许的情况,肯定是倾向于购买高质量质谱仪器,这一观点得到了很多在座专家的认同 如果一个实验室同时拥有来自不同厂家相的同类产品,实验人员或者学生肯定是排队等候使用最好用的那台仪器设备 因为他们的目的就是出最好的数据,发表有影响力的论文。甚至有些科研人员买了高质量的仪器之后还要&ldquo 拆一拆,动一动&rdquo ,来满足某些特殊要求。   那么国产质谱仪器就进不了一流实验室了吗?专家给出了两个解决方案,一是联合培养人才,厂商与科学家合作研究,共同培养人才,获得的研究成果由仪器厂商无偿使用 二是一些专用领域对于仪器设备的指标要求不是特别高,但是要求仪器设备一定是专用化、特别稳定 目前已经有一些国产仪器厂商在一些专用领域站住了脚跟,而且依靠这些领域成功上市。   也有专家认为,一些常规的实验研究,国产质谱仪已经够用 也并不是所有的实验室都需要高端质谱仪器,一些用户购买仪器设备不是从&ldquo 解决问题&rdquo 出发,而是最求高指标,功能多样化,这样会造成很多浪费。   2、国内国外质谱仪的差距到底在哪些方面?   国内科学界对于质谱技术的创新贡献比较少,一些创新仍然停留在论文阶段。因此差距可能是从硬件到软件全方位的差距。   在研讨会上嘉宾提到比较多的是整机差距。核心零配件也许可以买得到,或者国家通过重点项目支持、军转民项目等帮助企业克服 但是一旦组装成整机系统就是另外一回事了。最典型的事例是买了国外某厂家的仪器,拆机之后再重新装回去,指标已经不是原来的了。   也有专家认为,核心部件仍然差距比较大。即使制造出了在外观和尺寸一模一样的核心部件,但是使用起来效果却不一样,材料的选择和材料处理技术非常重要 尤其是关键部件的生产工艺很难在短时间内提高。   但是,国产厂商也是幸运的,正处在一个信息、人才全球化的开放时代,很多技术障碍不需要走那些主流质谱厂商所走过的路,一些技术可以迎头赶上。另外,中国市场是全球增长最快的市场,国产厂商在挖掘应用需求、售后服务方面都有先天优势。   3、应用方面开工不足   应用方面需要加大力度。仪器公司想做好应用研究,是一个非常高昂的投入。首先要有高端人才常年持续不断地跟踪 其次,做应用研究在试剂耗材方面的花费也是非常可观的。   目前跨国仪器企业与国内很多科研单位建立了联合实验室或者共同研究项目,对于科研人员做应用研究中面临的问题以及改进,仪器企业能够快速响应,有的仪器企业甚至派工程师长期进驻到科研单位,协助解决问题,共同研究,因此能够最先拿到第一手资料。   总之,一定要花大力气研究应用市场需求,找准自己的市场定位。   4、国产质谱厂商需要&ldquo 熬&rdquo 和&ldquo 养&rdquo   既然质谱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国内质谱生产企业的决心也非常大,那么一定要能够耐得住寂寞,&ldquo 熬&rdquo 和&ldquo 养&rdquo 是必须的。有专家认为,国产质谱如果获得用户的认可,必须&ldquo 过三关&rdquo :性能关、品质关、文化和口碑关,没有必要操之过急。另外,一些基础性工作是绕不开的,例如人才的培养。国家在科学仪器方面的人才培养已经断档很多年,要么付出很高的成本从其他单位挖人才,要么付出时间成本自己培养。   在研讨会上,也出现一些观点的激烈碰撞。例如,产品在什么时候推向市场?有的嘉宾认为,把一个产品做到特别的完善再推向市场可能会丧失很多机会,因为产品的改进很大部分是靠用户反馈的,产品的优良品质是在市场中&ldquo 摔打&rdquo 出来的,最典型的是计算机操作系统,几乎自推出之日起,就在不断地推出补丁。也有一些嘉宾认为,产品一定要反复试验直到完善之后再推向市场,毕竟科学仪器不同于普通产品,一些单位可能买了这个产品之后若干年之后才能够更新换代,这个牺牲不应该由用户承担。 嘉宾合影     出席次研讨会的单位有:   清华大学   浙江大学   复旦大学   军事医学科学院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机械制造工艺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江苏天瑞仪器股份有限公司   广州禾信分析仪器有限公司   上海舜宇恒平分析有限公司   聚光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北分瑞利分析仪器有限公司   德国楷孚贸易(上海)有限公司   HORIBA,LTD株式会社堀场制作所   北京凯尔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北京钢研纳克分析仪器有限公司   北京普析通用分析仪器有限公司   北京东西分析有限公司   北京锐光分析仪器有限公司   中国仪器仪表行学会分析仪器分会   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分析仪器分会
  • 林金明教授:细胞分析是质谱联用技术重要发展方向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快速发展的中国质谱分析”专题系列采访由 strong 中国化学会质谱分析专业委员会 /strong 与 strong 仪器信息网 /strong 共同制作。本专题采访了5位来自顶级科研院所、高校和企业的相关领域专家,介绍我国质谱发展情况。此次我们邀请到了清华大学 strong 林金明 /strong 教授为大家介绍我国质谱联用技术的发展历程和林金明课题组关于微流控芯片-质谱联用技术的研究成果。 /p script type=" text/javascript" src=" https://p.bokecc.com/player?vid=4EB4CE930622625A9C33DC5901307461& siteid=D9180EE599D5BD46& autoStart=false& width=600& height=490& playerid=2BE2CA2D6C183770& playertype=1" /script p style=" text-align: right text-indent: 2em " 采访编辑:李博 /p p style=" text-align: left text-indent: 2em " strong “快速发展的中国质谱分析”专题系列采访: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left text-indent: 2em " a title=" " style=" color: rgb(79, 129, 189)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 href=" http://www.instrument.com.cn/news/20171222/236459.shtml" target=" _self" span style=" color: rgb(79, 129, 189) " 陈洪渊院士:质谱是综合性分析手段 /span /a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79, 129, 189) "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left text-indent: 2em " a title=" " style=" color: rgb(79, 129, 189)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 href=" http://www.instrument.com.cn/news/20171222/236471.shtml" target=" _self" span style=" color: rgb(79, 129, 189) " 张玉奎院士:色质联用技术具有强大生命力 /span /a /p p style=" text-align: left text-indent: 2em " a title=" " style=" color: rgb(79, 129, 189)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 href=" http://www.instrument.com.cn/news/20171222/236477.shtml" target=" _self" span style=" color: rgb(79, 129, 189) " 张新荣教授:快速、常压是离子源技术发展趋势 /span /a /p p style=" text-align: left text-indent: 2em " a title=" " style=" color: rgb(79, 129, 189)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 href=" http://www.instrument.com.cn/news/20171225/236552.shtml" target=" _self" span style=" color: rgb(79, 129, 189) " 林金明教授:细胞分析是质谱联用技术重要发展方向 /span /a /p p style=" text-align: left text-indent: 2em " a title=" " style=" color: rgb(79, 129, 189)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 href=" http://www.instrument.com.cn/news/20171222/236460.shtml" target=" _self" span style=" color: rgb(79, 129, 189) " 端裕树博士:中国的质谱用户发生很大变化 /span /a /p
  • 分析仪器未来发展方向:在线、现场、活体、实时​——访中国科学院汪尔康院士
    中国科学院汪尔康院士,同时也是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曾任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研究员、所长,也是北京分析测试学术报告会暨展览会(BCEIA)的创始人之一。在BCEIA2021上,仪器信息网编辑有幸采访到他。汪尔康院士从BCEIA的发展历程及BCEIA金奖的特点展开,分析了当前科学仪器的研发要点,并展望了分析测试仪器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中国科学院汪尔康院士“BCEIA由中国分析测试协会主办,每两年举办一次,已连续成功举办了十八届,”汪尔康院士说:“从当初很小的规模到现如今的大规模,这些年BCEIA的发展速度飞快。现如今,BCEIA与国际上知名的与美国 PITTCON(美国匹兹堡分析化学和光谱应用会议暨展览会)、德国 ANALYTICA(德国慕尼黑国际实验室、分析、诊断及生物技术专业博览会及研讨会)、日本 JASIS(日本分析及科学仪器展览会)齐名。这些国际盛名的学术会议暨展览会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同时召开学术报告会跟仪器展览会,分享前沿成果,展示高端仪器,相互支持又相互促进发展。”无论是学术报告会的报告内容还是仪器展览会的仪器展示,中国分析测试协会都要求是在分析测试领域原始的、创新的最新成果。虽然在BCEIA创立之初,原始的、创新的国产仪器相对较少,大部分高精尖的仪器主要依赖进口。但现如今,经过不断地进步,国产仪器像雨后春笋一般发展起来,在国际市场上也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为鼓励国产分析测试仪器的创新和发展,奖励对我国仪器创新发展做出贡献的开发和研制生产单位,中国分析测试协会设立了北京分析测试学术报告会暨展览会仪器奖(BCEIA金奖)。BCEIA金奖十分重视基础研究和技术创新,汪尔康院士认为,这也是国产仪器发展所必须的。“一是要从基础部件抓起,如原材料、原工艺、元器件等,有目的性的把基础部件的工艺等问题解决;另一方面就是创新,科技创新是国家发展的‘灵魂’,即使小的调整也是改进,更是在向前一步发展。哪怕调整的幅度很小,但也要不断地变化。”未来分析测试仪器将向着在线分析、现场分析、活体分析以及实时分析四个方向发展。汪尔康院士列举了如下几个例子,工艺流程、工艺生产的在线分析技术;水质监测、环境污染监测的现场分析技术;生命活体的体内检测技术;Point-of-care testing (POCT)即时检测技术。“对于分析仪器角度来说,灵敏度和精确度也是不断追求的目标。”更多精彩内容:
  • 中国齿轮钢、轴承钢、弹簧钢生产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9/uepic/09330cc9-62db-4b7b-9512-4a9b7e0dcd27.jpg" title=" 2.jpg" alt=" 2.jpg" / /p p strong   一、齿轮钢现状和发展方向 /strong /p p   齿轮在工作时,长期受到变载荷的冲击力、接触应力、脉动弯曲应力及摩擦力等多种应力的作用,还受到加工精度、装配精度、外来硬质点的研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是极易损坏的零件,因此要求齿轮钢具有较高的强韧性、疲劳强度和耐磨性。为了生产出优质齿轮钢,一方面要求钢厂为用户提供淬透性稳定且适应用户工艺要求的齿轮钢产品,另一方面齿轮厂也要优化现有工艺,引进新工艺来提高齿轮的质量。 br/   与日本、德国、美国生产的齿轮钢相比,中国齿轮钢存在的差距主要是:钢的牌号未形成系列化,产品标准落后 钢的淬透性带较宽,国外钢的淬透性带已经达到4HRC,而中国在6-8HRC左右,并且不够稳定 钢的纯净度较低,从日本、德国、奥地利等国进口的齿轮钢,其氧含量波动在(7-18)× 10-6,中国在(15-25)× 10-6左右,并且非金属夹杂物弥散程度不够,分布不均,大颗粒夹杂物较多 晶粒度要求不同,中国齿轮钢晶粒度级别一般要求5-8级,而日本特别强调渗碳齿轮钢的晶粒度应不粗于6级 日本开发了低硅抗晶界氧化渗碳钢系列,可使晶界氧化层降低到≤5μm,而SCM420H等Cr-Mo钢为15-20μm 平均使用寿命短,单位产品能耗大,劳动生产率低。此外,在轧制过程中如何保证疏松等低倍缺陷在很小且芯部范围内,也是中国未曾研究的领域,因为低倍组织缺陷会对零件后续加工以及热处理变形带来很多不利影响。 /p p   目前,中国汽车用齿轮钢的主体钢种仍是20CrMnTi,该钢种通常采用气体渗碳工艺,由于渗碳气氛中氧化性气体的存在,导致渗层中对氧亲和力较大的元素Si、Mn、Cr在晶界处发生氧化,形成晶界氧化层。晶界氧化层的发生会导致渗层Si、Mn、Cr等合金元素固溶量下降,降低渗层的淬透性,从而降低渗层的硬度并导致非马氏体组织的产生,进而显著降低齿轮的疲劳性能。为解决这一问题可以采用两种手段: /p p   采用特殊的热处理工艺。真空渗碳可降低渗碳气氛中的氧势,从而可以较为有效地减小渗碳层晶界氧化的发生程度 稀土渗碳工艺也可以降低晶界氧化程度,由于稀土优先在工件表面富集并择优沿钢的晶界扩散,而且与氧的亲合力远比Si、Mn、Cr高得多,它将优先与氧结合,阻碍氧原子继续向内扩散,从而有助于减轻非马氏体组织的产生。 /p p   通过合金设计,开发抗晶界氧化的齿轮钢。Ni、Mo具有很强的抗氧化能,Cr元素次之,Mn抗氧化能力弱,而Si的抗氧化能力最弱(Si氧化倾向是Cr、Mn的10倍)。因此为减小晶界氧化并保证淬透性,在齿轮钢成分设计时,应适当降低易氧化元素的含量,特别是Si的含量,相应地提高难氧化元素Ni、Mo的含量。据报道,将Si、Mn、Cr分别控制在0.05%、0.35%、0.01%可以完全抑制表面组织异常,而且即使在1000℃也很少有晶界氧化的发生。 /p p   为满足汽车行业高性能以及轻量化的发展要求,未来应重点开发:淬透性带窄的齿轮钢、超低氧渗碳钢、低晶界氧化层渗碳钢、超细晶粒渗碳钢、提高高温硬度和高温抗软化渗碳钢、易切削齿轮钢、冷锻齿轮用钢等。 /p p strong   二、轴承钢现状和发展方向 /strong /p p   轴承广泛应用于矿山机械、精密机床、冶金设备、重型装备与高档轿车等重大装备领域和风力发电、高铁动车及航空航天等新兴产业领域。中国生产的轴承主要为中低端轴承和小中型轴承,表现为低端过剩和高端缺乏。与国外相比,在高端轴承和大型轴承方面存在较大差距。中国高速铁路客车专用配套轮对轴承全部需要从国外进口。在航空航天、高速铁路、高档轿车及其他工业领域用的关键轴承上,中国轴承在使用寿命、可靠性、Dn值与承载能力等方面与先进水平存在较大差距。例如,国外汽车变速箱轴承的使用寿命最低50万公里,而国内同类轴承寿命约10万公里,且可靠性、稳定性差。 /p p   航空方面:作为航空发动机的关键基础零部件,国外正在研发推力比为15-20的第2代航空发动机轴承,准备在2020年前后装配到第5代战机中。近10年来,美国研发了第2代航空发动机用轴承钢,其代表性钢种为耐500℃的高强耐蚀轴承钢CSS-42L和耐350℃高氮不锈轴承钢X30(Cronidur30),中国则在进行第2代航空发动机用轴承的研发。 /p p   汽车方面:对于汽车轮毂轴承,中国目前广泛应用的是第1代和第2代轮毂轴承(球轴承),而欧洲已广泛采用第3代轮毂轴承。第3代轮毂轴承的主要优点是可靠、有效载荷间距短、易安装、无需调整、结构紧凑等。目前,中国引进车型大多采用这种轻量化和一体化结构轮毂轴承。 /p p   铁路车辆方面:目前,中国铁路重载列车用轴承采用国产电渣重熔G20CrNi2MoA渗碳钢制造,而国外已经将超高纯轴承钢(EP钢)的真空脱气冶炼技术、夹杂物均匀化技术(IQ钢)、超长寿命钢技术(TF钢)、细质化热处理技术、表面超硬化处理技术和先进的密封润滑技术等应用到轴承的生产和制造,从而大幅度提升了轴承的寿命与可靠性。中国电渣轴承钢不仅质量低,而且成本比真空脱气钢高出2000-3000元/吨,未来中国需要开发超高纯、细质化、均匀化与质量稳定的真空脱气轴承钢取代目前采用的电渣轴承钢。 /p p   风电能源方面:对于风电轴承,目前中国还无法生产技术含量较高的主轴轴承和增速器轴承,基本依靠进口,3MW以上风电机组配套轴承的国产化问题还没有解决。国外为了提高风电轴承的强度、韧性和使用寿命,采用了新型特殊热处理钢SHX(40CrSiMo),对于偏航和变浆轴承,通过表面感应淬火热处理控制淬硬层深度、表面硬度、软带宽度和表面裂纹 对于增速器轴承和主轴轴承采用碳氮共渗,使零件表面得到较多稳定残余奥氏体体积分数(30%-35%)和大量细小碳化物、碳氮化物,提高了轴承在污染润滑工况下的使用寿命。 /p p   为提高轧机轴承的使用寿命以及运转精度,未来需要进行轧机用GCr15SiMn和G20Cr2Ni4等轴承钢的超高纯真空脱气冶炼和轴承表层大奥氏体量控制热处理等技术的研发。日本NSK与NTN轴承公司分别开发了表面奥氏体强化技术,即通过增加表层奥氏体含量,开发出了TF轴承和WTF轴承,从而将轴承的寿命提高了6-10倍。 /p p   未来中国轴承钢的研发方向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p p   一是经济洁净度:在考虑经济性的前提下,进一步提高钢的洁净度,降低钢中的氧和钛含量,达到轴承钢中的氧与钛的质量分数分别小于6× 10-6和15× 10-6的水平,减小钢中夹杂物的含量与尺寸,提高分布均匀性。 /p p   二是组织细化与均匀化:通过合金化设计与控轧控冷工艺的应用,进一步提高夹杂物与碳化物的均匀性,降低和消除网状和带状碳化物,降低平均尺寸与最大颗粒尺寸,达到碳化物的平均尺寸小于1μ m的目标 进一步提高基体组织的晶粒度,使轴承钢的晶粒尺寸进一步细化。 /p p   三是减少低倍组织缺陷:进一步降低轴承钢中的中心疏松、中心缩孔与中心成分偏析,提高低倍组织的均匀性。 /p p   四是轴承钢的高韧性化:通过新型合金化、热轧工艺优化与热处理工艺研究,提高轴承钢的韧性。 /p p strong   三、弹簧钢现状和发展方向 /strong /p p   弹簧钢主要用于汽车、发动机制造业以及铁路行业。目前,中国弹簧钢产品存在的问题是,中低端产品过剩,高端及特殊品种缺乏 中国弹簧钢在纯净度、抗疲劳性、表面质量以及质量稳定性等方面与国外存在较大差距,无法满足高档乘用车悬架簧、气门弹簧、铁路及重载货车专用弹簧等对弹簧钢性能的要求。中国高档次及深加工弹簧钢仍然依赖进口。进口品种主要为轿车用弹簧钢、铁道用弹簧圆钢、油泵阀门弹簧钢丝等。 /p p   虽然降低钢中氧及夹杂物含量是获得纯净钢的一种途径,但是要想得到零夹杂的弹簧钢比较困难,为此有研究者提出了氧化物冶金技术,这是一种有效的晶粒细化的方法,是实现钢铁材料强度与韧性成倍提高的最有效方法。它利用钢中细小弥散的高熔点非金属夹杂物,主要是氧化物、硫化物以及氮化物,作为晶内铁素体的形核核心,从而起到细化晶粒的作用。国内外已经对Ti、Zr氧化物体系做了系统的研究,认为含钛氧化物是最理想的。在奥氏体晶粒内钛的氧化物质点成为针状铁素体有效形核地点,促进晶内铁素体形成。但是,由于钢种成分的限制,钛氧化物冶金的推广受到了限制。最近几年开始对稀土元素进行研究,可以利用稀土元素的强脱氧脱硫能力及产物熔点高的特点来研究稀土氧化物对钢材性能的影响。 /p p   汽车行业对悬簧强度的要求越来越高,设计应力提高到1100-1200MPa,为此日本开发出添加合金来提高强度和提高耐腐蚀疲劳强度的钢材。中国弹簧钢无法满足高档乘用车悬架簧用钢性能需求,强度1200MPa及以上悬架弹簧产品用弹簧钢全部依赖进口。然而,近年来,为规避资源风险、降低成本和实现原材料的全球化供给,强烈要求使用标准钢(SAE9254)维持高强度,而且强烈要求提高钢的韧性,因此越来越多地采用喷丸硬化处理取代处理费用高的表面硬化热处理。喷丸硬化处理将压缩残余应力作用于表面,可提高抗疲劳强度,减小表面缺陷的影响程度,因此近年来将它视为表面处理不可或缺的技术。随着表面强化技术的发展,悬簧的设计应力也达到了1200MPa级。预计今后对高强度悬簧用钢的强度、韧性和耐腐蚀性及耐用性的要求将越来越高。未来,随着汽车轻量化,发展高强度、优良抗弹减性能和抗疲劳性能的汽车悬架用弹簧钢是提高中国高端装备零部件自主配套能力、有效替代进口的必然趋势。 /p p   所有弹簧产品中,气门弹簧对材料要求最为严格,特别是高应力及异型截面气门弹簧对材料要求近乎苛刻。例如,要求抗拉强度达到2000MPa 对氧化物、硫化物的夹杂物等级要求均达到0级 异型截面材料对曲率、长短轴等有特殊要求。目前,国外气门弹簧专用弹簧钢生产主要集中在日本、韩国、瑞典,生产企业有日本铃木、三兴、住友、神钢钢线、韩国KisWire、瑞典Garphyttan等,几乎垄断了中国全部异型截面和高应力气门弹簧钢市场。2000年以后,随着新型发动机的开发,对发动机的旋转速度和轻量化、紧凑化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日本开始采用2100-2200MPa的OT钢丝。在此情况下,不仅要调整合金成分,还要对现有制造工艺进行改进,低温弥散硬化成为必不可少的工艺。然而,低温弥散硬化后的弹簧形状发生变化,为了提高形状和尺寸的控制精度,控制整个制造工序中的形状变化的技术开始引人关注。 /p p   未来,为满足高端弹簧基础零部件国产化的发展需求,应不断开发高性能弹簧钢产品,一方面是向高强度方向发展,要求在高应力下同时提高疲劳寿命和抗松弛性能 另一方面是向功能性方向发展,根据不同的用途,要求具有耐蚀性、非磁性、导电性、耐磨性、耐热性等。 /p p br/ /p
  • 民营检验检测机构发展常见问题及发展方向分析
    我国民营检验检测机构的诞生 在近30年的检验检测市场发展中,民营检验检测机构异军突起,发展速度之快、体量占比之突变,超出了人们的预期。国家实施检验检测统计制度以来,民营检验检测机构已实现了连续6年的高速发展。 我国民营检验检测机构发展最早得益于三个领域的重大调整改革: 一是工民建领域,住建部门将原来建设项目竣工检测验收工作放开、市场化,一些基层的原隶属于住建部门的正处级正科级事业单位改制成为混合所有制企业,甚至一步到位改制为民营企业,这些改制的实验室因为传承了过去住建部门的人脉和业务,取得了稳定的市场份额,一些具有开拓精神的机构纵横捭阖、上下(游)延展业务,由过去业务单一狭窄的局限于本县级或市级行政区域的工民建检验检测机构逐步发展壮大为面向全国市场的综合性检验检测机构。 二是得益于机动车安检市场化改革。2004年5月1号实施的《道路交通法》及其实施条例,对过去由公安部门的车管所垄断经营的机动车安检机构管理体制实施了社会化改革,资质(准入)交给原质量技术监督局负责,规定只要通过质监部门的资格许可和计量认证,就可以从事机动车安检。一夜之间,大量社会资本涌入,机动车安检机构数量由2004年全国不到3000家,发展到2020年末的12000家,占据了全国检验检测机构总数的近1/4,但这上万家机构各自为政,没有头部企业,没有全国知名集团,是检验检测“小散弱”的代表性领域。 三是得益于环境监测体制的改革,在国家“放管服”政策大气候下,各级环保部门纷纷将其隶属的环境监测机构(实验室)退出环境监测(检测)市场,多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向社会第三方(实验室)招标购买环境监测(检测)数据,由社会第三方机构对数据的真实性承担法律责任。环境保护部门针对环境监测机构的市场化改革,使得于2002年1月1日起实施的10项建筑装饰装修材料有毒有害物质限量标准、一些民营的室内空气检验检测机构有了用武之地,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转战环境监测市场,第三方(主要是民营机构)环境和室内空气监测(检测)从20年前的难觅踪迹发展到2020年年底达8000多家,是仅次于机动车安检机构的资质认定大户。但是,跟机动车安检机构(市场)一样,这一领域也是“小散弱”问题严重、缺少领军机构,没有全国品牌连锁机构,社会反映出具虚假检验报告的重灾区,是监管部门重点监管和治理的对象。 其他领域,像珠宝黄金首饰检验检测,由于放开了人员资质要求(2000年前,从事珠宝检测的人员必须取得质检总局认可的国家珠宝检测中心颁发的人员考核合格上岗职业资格证书,后来下放到省局发证,再后来取消了),加上设备投入相对少,市场准入门槛低,民营资本进入的也很多。 民营机构虽然在数量上取得了快速的发展,但是截至2020年年底,平均每家机构的营业收入仅为509万元(比2019年的户均483万元有所增长),远低于同期全国检验检测机构户均732.5万元的营业收入(2019年全国户均为712万元)。 统计显示,我国民营检验检测机构利润薄,单份检验检测报告平均收入仅400元(2019年仅327.21元),比2020年全行业平均数低232.45元(全国报告平均价格632.45元),利润稀薄,依靠“低价”来维持生存,在这样的运营压力下,个别机构难免违规操作,不检测出报告,加大了监管机关的监管风险。我国民营检验检测机构成长发展遇到的问题 首先是政策层面的问题。虽然在“放管服”大气候下,政府监管部门在资质准入、招投标限制、兼并重组等方面放宽了要求,给民营机构国民待遇,但在各地具体实施层面,并不像国家监管部门要求的那样都能得到很好的贯彻落实。在CMA资质申请上,一些地方以总局没有出台后续相关操作层面的细化措施为由,暂时不执行自2021年1月1日起全面实施告知承诺(先许可发证、3个月内再核查能力)的CMA改革新政。在一些地方,民营检验检测机构要申请一些敏感领域的扩项(如化妆品、危险货物运输罐车罐体),一些地方局以各种理由拒绝受理。一些地方在招投标中设置了民营检验检测机构难以企及的条件,让看似对民营机构开放的招投标活动流于形式。在机构重组方面,民营机构投靠(被兼并)国有检验检测机构的例子很多,但鲜有民营检验检测机构兼并重组国有检验检测机构的案例。虽然这些年,中央和国务院文件以及相关主管部门的文件都反复强调,要鼓励民营检验检测机构进入检验检测市场,构建开放、公平的检验检测市场环境,但是,上面有政策,下面有对策,在很多地方,民营检验检测机构还是享受不到应得的政策红利,一些地方对上面政策的自行裁量问题仍然突出,亟须打通“最后一公里”,让民营检验检测机构真正畅游于平等公正的检验市场。 其次,从市场层面来看,民营检验检测机构也面临巨大的市场挑战。一些特殊领域(如特种设备、防雷避雷、医疗器械等),民营检验检测很难进入。一些国有检验检测机构,身披钢铁铠甲(一些体制内的检验检测机构拥有多个“国家质检中心”、“行业质检中心”光环),与近乎赤膊上阵的民营检验检测机构在市场上搏杀。市场监管总局的国家监督抽查任务前些年改革,搞招投标,一度有民营检验检测机构入围,但2020年的国家监督抽查中,承担任务的机构里已经难觅民营检验检测机构踪影。一些省里的监督抽查任务也是“叫好不叫座”,有名无实(利)。民营检验检测机构大多抱怨其他机构(包括体制内的竞争者)低价搞乱市场,但殊不知,在监管部门和体制内检验检测机构眼中,民营检验检测机构背负的低价竞争搞乱检验检测市场的骂名最大,民营检验检测机构的市场生存压力比体制内的机构要大得多。 第三,从管理层面看,在股权结构上,大部分民营检验检测机构都会走到合伙人制。在激励制度上,大多数民营检验检测机构都采取市场(营业)业绩(奖励)+股权激励的激励制度,但对于一般检验员工,往往一开始只有基本(保底)工资+业绩(奖励),没有股权激励一说。这就造成某些看似发展很辉煌的民营检验检测机构,基层的一线检验员的收入并不高,收入高的都是高管和一些中层。收入分配的差距必然影响到团队凝聚力和员工的归属感。在内部管理上,一些机构过分抓市场,疏于内部管理,等到监管部门来检查,突击补造原始记录、原始台账,有的机构每年(月)出的报告量和耗材(标准物质、试剂等)明显不匹配,让检查人员一抓一个准。我国民营检验检测机构的未来发展方向(一)行业集中度日益增长,头羊的带队作用和影响力越来越大 大型检验检测机构较强的社会公信力和检验检测服务能力使其可以为客户提供专业化、个性化的检验检测服务,也将更多地参与到政府部门监督抽检等大型检验检测活动中,在增强盈利能力的同时将进一步提升自身公信力和技术能力,形成良性循环。因此,大型综合性检验检测机构将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检验检测行业整体集中度将不断上升。以国外检验检测行业为参照,国内民营企业会出现头羊企业,行业集中度不断上升,行业“小散弱”的状况将得到一定扭转。(二)与资本共舞,建立竞争优势 检测行业发展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对于上亿元级别中等规模的检验检测机构而言,如果吸引到优秀人才或者利用资本的力量,就能使自身获得发展先机、占领市场高地。如若按部就班,在国内如此激烈的市场竞争面前,未来前途难料。 国际检验检测机构一般遵循“私募基金(PE)控股或全部控股——更换管理人——内生增长+并购增长”的资本运作模式,一些有远见的国内民营检验检测机构老板也正在学习这一做法,利用股权激励、借助资本的力量,通过“内生+并购”两条腿走路,找标的、纳人才,以此突破发展瓶颈,做大做强。(三)突破原有业务模式,打造核心竞争力 随着互联网的兴起和迅速发展,网络技术4G时代向5G时代跨越,未来的各行各业都将因互联网而改变。有人说,未来最好的医院可能是没有医生的医院,未来最好的餐厅可能是没有厨师的餐厅。虽然,不可妄言,未来最好的检验检测机构将是没有仪器设备、没有检验人员的“检验检测机构”,但线下传统的抽样(送样)到实验室检验、出具检验报告的模式,将来很可能会因为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而突破现有的商业模式。远程检验、共享检验、无人化检验等未来商业检验模式将会逐渐兴起并成为传统检验商业模式的颠覆者。在未来检验检测互联网大数据时代,要想成为时代的弄潮儿,必须打造“人无我有、领先一步,人有我专、技高一筹”的核心竞争力,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四)强化事中事后监管,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 市场监管总局成立以来,持续加大对全国4万多家检验检测机构的监管力度,机动车安检机构和环境监测(检测)机构民营检验检测机构占比都超过60%,是监管部门重点监管领域(对象)。市场监管总局一手抓“放管服”改革,一手抓监管,多措并举,对违法违规机构出重拳,包括开展“双随机一公开”的专项监督、日常监督、举报线索查处、检验报告网上公开查询、处罚信息纳入国家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构建失信联合惩戒机制等,提高了机构违法失信成本。检验检测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既要靠监管部门创新监管手段、提高监管效能,但最主要的还是要靠广大检验检测机构自身诚信守法,不踩红线。(五)大力引进人才,抢占人才制高点 21世纪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谁掌握了高端人才,谁就占领了制高点。目前,民营检验检测机构急需的是管理人才和市场人才,急需培养打造高端人才队伍。如何引进、培养和锻炼人才队伍,是民营检验检测机构面临的重大课题,只有将企业的发展平台与人才的个人事业预期紧密结合,使得公司的愿景目标与人才个人的事业发展愿景目标高度契合,才能实现“双赢”。人才的引进,要靠公司实力、领导者心胸和眼光,人才的培养要靠行业的历练、国内国际市场的竞争。(六)拥抱“一带一路”,与国际一流机构对标,打造国际一流检验检测机构品牌 2020年春节期间突然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给全球经济发展和国际交流带来巨大负面影响,检验检测行业也难以独善其身。一些本来起步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城市)设立分支机构开拓国际市场的国内检验检测机构,国际化步伐或陷于停滞或延缓调整了国际化发展战略目标。 但对于优秀的具有敏锐战略眼光的人(机构)来说,这次全球疫情,是困难也是机遇,是挑战更是鞭策。像华测、谱尼等一批我国民营检验检测机构的头部企业、领头羊,其成为国际一流检验检测机构品牌的战略目标不会退却。在这些头羊的带领下,我国民营检验检测机构在服务“国内国际双循环”经济发展中,对标国内外先进检验检测集团,学习先进管理和服务理念,建设先进检测平台,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自我蜕变,缩短与行业国际龙头的差距,努力成长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检验检测机构民族品牌。 加强检验检测市场监管、维护检验检测市场秩序、推进检验检测市场的高质量发展,尤其是加强对民营检验检测机构的支持和监管,是按照“大市场、大质量、大监管”原则,做好新时期检验检测市场监管的重要课题。笔者愿此文,能为我国民营检验检测机构的发展起到帮助作用,也让国有、外资检验检测机构看到我国民营检验检测机构成长和发展的方方面面,相互学习、相互监督,也相互促进、共同成长,共同为我国检验检测市场的繁荣发展贡献力量。
  • 仿制药市场趋势分析,原料药企业发展方向
    2015年已经来临,制药行迎来新突破的同时,过去一年行业的热点仍将继续。也因此许多制药公司的产品管线为了适应变化的市场需求而有所调整,这已成为公司在药品供应链过程中所实施的多样化战略。作为仿制药行业的上游产业原料药领域也随之发生着深层次的变化。本文将浅析仿制药行业未来几年中的变革---仿制药企业为求生发展而展开的相应举措,并讨论在这些变化中原料药企业受到的影响和应对策略。未来几年,全球仿制药乃至整个制药行业的增长将来源于新兴市场和生物药物领域。随着治疗越来越专业化,多数分析师预期最大的治疗支出也将集中于专科领域,比如肿瘤。当发达国家还在从停滞的经济中复苏并努力减少医疗支出的时候,新兴市场正在加大医疗保健体系和基础建设的投资。对于仿制药行业来说,2015年后专利到期的小分子药物大多数集中于抗肿瘤药和孤儿药。随着失去专利保护的数十亿美元的"重磅炸弹"药物逐渐减少,专利药企业面临仿制药的愈发激烈竞争,导致专利销售急剧下降。而专利到期的药物将以"小而专"的产品为主。这对仿制药和API厂商将会带来深远的影响。在药政市场中,美国仍然是药品生产和药品消耗费用最高的国家。仿制药数量约占90%的市场份额,并将持续高居。但是,FDA大量ANDA工作的积压,使研发管线中小分子药物的机会变小。尽管还没有看到药房并购合资对于市场的影响,但是很多仿制药生产商和分销商都表示关注。受近期监管立法的影响,仿制药公司将面临成本增加的压力。欧洲市场也在面临相似趋势的影响。尽管仿制药数量不及美国多,但是INN(国际非专利药)的推动促进了仿制药处方数量增加。欧洲也同样面临来自支付方的压力和小分子药物机会减少的压力。继续整合分销商并通过招标制度限制了大公司之间的竞争。但是,欧洲的制药厂商和行业组织联合推动立法,允许生产并出口药物到没有专利保护政策的国家,并允许提前生产药物为专利到期后立刻上市备货。如上表,在2014年,仿制药领域的交易频出。但与Actavis收购Forest' s相比,多数交易都显得相形见绌。但是,仍可以看到全球很多公司都在参与重大交易。通过收购,能够获得市场准入和加强多元化投资组合的机会。许多仿制药公司愿意通过合作和收购进入新兴市场,主要会考虑在当地的知名度和对当地市场的了解。总部设在药政市场的公司为了应对合规和成本的增加,会在其他区域改进工艺、投资设施或者选择特定能力公司。一些大型的仿制药公司通过合并工厂提高效率。仿制药公司也在研发方面投入创新,除了特殊制剂,还包括注射剂和经皮给药技术。我们看到许多产品剂型改进,比如长效注射剂。脂质体剂型的开发在改进,具有技术壁垒的新制剂药物具有独特优势,并促进制剂技术提高。随着行业竞争愈加激烈,能够提高生产效率的技术也引起关注。一些公司通过连续过程和分离技术实现了原料药成本降低和废物流失减少,监管部门将全过程QbD作为一种提高产品质量的方法。除了让外来投资进入专业化生产,很多公司还与具有利基(niche)产品生产能力的公司建立合作。在当前市场环境下,为了生存更为了发展,作为仿制药的上游行业---原料药企业也正在各显其能,从多角度多渠道开拓主营业务。在国内市场的主要原料药企业在大刀阔斧的进行制剂化转型,而全球主要原料药企业仍旧在其主营业务内进行拓展。总结起来,他们主要采取了以下的策略:?开发特种原料药生产工艺,如"高效API"?开拓新兴市场?开发利基产品(小众品种)?直接与创新药企业合作(CMO)原料药企业可以通过上述战略方向的选择逐步的将公司引导进入快速发展的道路上但无论采取何种策略,原料药企业在经营管理中,尤其在选项、立项、商务交流方面,都应该做到下面三点:1. 尽早立项,争做"首仿"原料药供应商:具有竞争力的原料药企业会在药物确定上市之后,甚至在三期临床阶段就开始了药物化学、制剂等方面的研究。如下图,从ThomsonReutersNewport数据库收录的药物细节信息可以看到,1987年上市的"百忧解"在上市后第三个年头中,OlonSpA公司就已经备案了面向美国的DMF,2000年FDA才公布了有PIV挑战的ANDA;而最近10年来这个速度逐渐加快,而在"骨维壮"上市前的申报阶段,Sun和Teva公司就已经开始开发相应合成放大工艺,并在该药物上市时就已经公开了相关专利。而且在n-1的时间点("骨维壮"获批4年),多家仿制药公司为获取180天的首仿独占期,对于该药物的专利提起PIV专利挑战并同时申请ANDA。作为仿制药企业如果能早窥这一先机,也许就有可能与仿制药联合申报ANDA。据闻这在国内也有了先例。所以,提早打算,做足准备,待机而动是原料药企业占领高端原料市场的有效手段。原料药企业可以利用数据库,如:ThomsonReutersNewportPremium,建立长期战略及中短期战略。如,中型原料药企业可以做如下尝试:●建立中短期立项策略:寻找原料药立项品种商业化生产厂家少于5家,产品专利会在近5年到期,且目前全球销售额不少于1亿美元的品种。通过数据库检索可以迅速查出39个品种,其中小分子有27个。将产品定位到如下列表:*1:NCD-NewportConstraintdate,是汤森路透仿制药专家通过整合专利保护和行政保护的情况,汇总成各个国家该药物的最终到期时间。●长期立项策略:原料药企业可以通过对于现有所有可仿药物的系统搜索(ThomsonReutersNewportPremium中收录所有上市及三期临床阶段品种的信息),并结合企业的特点,系统筛选项目。通过项目评估安排项目优先级别,锁定企业未来原料药项目开发策略。2.深入了解客户,把握立项方向:根据客户需求确立研发项目是生存发展的不二法门。通过信息情报资源深入了解现有客户,发掘客户发展方向并增加合作范围。而且对于业界的所有潜在客户进行系统梳理可以发掘新的机会。如:从NewportPremium中可以检索出曾进行过5次以上专利挑战的美国仿制药公司,并进一步检索确认该公司的DMF数量不多,以采购原料药为主。如果有机会成为该公司未来PIV挑战产品的原料药供应商,即有机会确保产品上市后多年的原料药供应。3.通晓竞争态势,避实击虚,抓住机遇:对于仿制药企业来说,市场竞争是选项和公司运营的最关键因素。通过对于汤森路透NewportPremium中"美国市场处方的分析"模块,(如图atorvastatin美国市场竞争)可以发现药物市场演进的历史,了解各大仿制药企业间的博弈。发掘市场占有率最高的公司,讨论成为替代原料药供应商的可能性。(atrovastatin是竞争非常激烈的品种。仿制药上市后,除了原研药企业Pfizer销售额急剧下降外,还可以看出Pfizer子公司分销公司Greenstone的市场份额逐步增加,而在2012年市场占有率第一的企业Ranbaxy由于产品质量问题,被迫车会产品。市场空间迅速的被Aptex和Mylan接管)综上所述,在整个市场乍暖还寒的2015年,原料药企业正在紧跟仿制药发展的方向和节奏,从多角度提升能力开拓市场。而善加利用原料药行业的信息情报,如:ThomsonReutersNewportPremium,可以加速并优化项目筛选立项的进程,抓住时机、迅速打开出口市场。
  • “小型化”——近红外光谱的发展方向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便携式近红外光谱仪器应用技术交流会召开 br/ /p p    strong 仪器信息网讯 /strong 2018年11月17日,“便携式近红外光谱仪器应用技术交流会”在无锡召开。该交流会由中国仪器仪表学会近红外光谱分会苏沪工作站主办、无锡迅杰光远科技有限公司承办,超100人参加了此次会议。本次交流会由近红外产品相关从业者与近红外产品用户代表共同参与,研发、生产、应用三方从各自角度“发声”,探讨便携式近红外产业创新发展之路。 br/ /p p   为了凝聚苏沪及周边地区从事近红外光谱技术研究与应用的力量,近红外光谱分会在2017年4月23日成立苏沪工作站。成立这一年多时间里,苏沪工作站已发起和主办了多场近红外光谱技术论坛,苏沪工作站已经成为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在当地发展的平台,促进了近红外技术更快的发展。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11/uepic/d68d9a76-4c24-4053-9e84-7aa83e7b8c23.jpg" style=" " title=" IMG_4986.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11/uepic/1a18a9c7-98cc-426e-8ea2-36d561131cc7.jpg" style=" " title=" IMG_4988.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交流会现场 /p p   上世纪70年代的一台傅里叶变换中红外光谱仪器或80年代的一台拉曼光谱仪器的体积,可能会占据半个实验室那么大。而现在的傅里叶变换中红外光谱仪、近红外光谱仪、拉曼光谱仪已经做到了可手持大小。其中,小型化的光谱将在现场检测、实时测试等领域发挥巨大作用。来自德国杜伊斯堡-埃森大学教授的H.W.Siesler介绍到,相关市场调查报告所示,小型光谱仪器的市场预期在2021年将达到3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5%。这个增长将以现场检测和日常生活消费类应用为基础。 /p p   不久前,巴西坎皮纳斯州立大学塞里奥.帕斯奎尼教授发表了一篇关于近红外光谱研究最新进展的综述文章。该综述主要从近红外的三大支柱——基础研究、化学计量学、仪器三方面展开评述。其中,关于光谱仪的研制进展,主要集中在专用仪器、过程分析仪器、微型/手持光度计、高光谱成像与成像仪器等方面。对此,南开大学教授邵学广也曾在多个场合表示,价格更便宜、速度更快、专用、特殊功能、灵活数据传输等是小型近红外光谱的发展方向。 /p p   日前,巴斯夫的初创公司TrinamiX推出了一款名为Hertzstü ck的小型红外传感器,采用了PbS探测器,波长范围为1000-3000nm。Hertzstü ck可以作为传感器芯片安装在智能手机的电路板上。TrinamiX希望到2022年消费者就可以用到这款近红外光谱。 /p p   那么,小型近红外光谱仪到底具有哪些优点和发展机会呢?当然,它也必然存在着一定的劣势和面临的困境。光瞻智能科技的罗苏秦对此做了深入分析,他指出,小型近红外光谱仪器具有低价、灵活、稳定、集成系统容易调整、即插即用等优势 而在光谱分辨率、扫描范围、灵敏度、长期稳定性、可靠性、精确性、仪器标准化等方面还存在着很多不足。小型近红外光谱仪的发展机会主要在于现场检测、消费者相关市场、工业4.0和过程分析、简单应用、可以使用第三方软件等方面 而威胁主要来自于大品牌以及众多同类产品的竞争对手、用户对近红外的接受程度、一些失败事例会打击用户对近红外的信息。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11/uepic/877ac1eb-4dec-43b1-99f0-c4367141a7e1.jpg" title=" IMG_4996.jpg" alt=" IMG_4996.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杜伊斯堡-埃森大学H.W.Siesler分享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11/uepic/aa45e00b-ab40-4c61-a953-1efd8a06ce46.jpg" title=" IMG_5012.jpg" alt=" IMG_5012.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南开大学邵学广分享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11/uepic/316f2a9d-c51b-4948-98ce-da1060df85cc.jpg" title=" IMG_5024.jpg" alt=" IMG_5024.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光瞻智能科技罗苏秦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11/uepic/78f5ed78-b5e3-4f3b-9c8c-e54a49a20fb7.jpg" title=" IMG_5190.jpg" alt=" IMG_5190.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江苏大学陈斌致辞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11/uepic/89659a80-f3e0-4980-92bf-4dc7972608e3.jpg" title=" IMG_4992.jpg" alt=" IMG_4992.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华东理工大学杜一平致辞 /p p   此次技术交流会,国内外多家近红外光谱仪器厂商参与,分别介绍了其产品技术特点以及在研发、应用等方面的经验与体会。 br/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11/uepic/144702d6-8454-415f-b29d-6088a6f3bddf.jpg" title=" IMG_5067.jpg" alt=" IMG_5067.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无锡迅杰光远科技有限公司 兰树明 /p p   迅杰光远2016年在无锡成立,核心业务是小型化近红外设备开发、建模服务及应用方案开发。针对目前中国近红外光谱技术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迅杰光远提出了研制“不操心易接受,在保障性能的同时尽可能低价格”的近红外光谱仪器,同时,致力于“保证光谱仪的一致性,实现远程建模,并且,建立一支专业应用团队来帮助用户维护仪器和模型”的发展目标。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11/uepic/1ef359a8-b9fb-4417-ae6d-1abc239da0db.jpg" title=" IMG_5085_meitu_2.jpg" alt=" IMG_5085_meitu_2.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上海棱光技术有限公司 蔡贵民 /p p   由于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的应用特点,使得近红外光谱仪器具有以下几个特点:更侧重光谱的信噪比,弱化光谱的分辨能力 丰富的光谱预处理算法,有效弥补仪器的一些硬件设计弱点 化学计量学与应用模型的结合,拟合能力强大,让仪器光谱更加相对化,仪器无需完成所谓的标准化光谱。蔡贵民结合上海棱光研制新款光栅扫描型近红外光谱仪的过程,介绍了一些研制体会,给大家一些解决方法以供参考。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11/uepic/22fa5904-bbf8-4631-b30c-32c6877f607e.jpg" title=" IMG_5127.jpg" alt=" IMG_5127.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上海昊量光电设备有限公司--王亮 /p p   上海昊量光电设备有限公司是国内知名的激光及光电设备代理商,专注于光电领域的技术服务与产品经销。日前昊量光电与德国INSION GmbH公司签订了独家代理协议。德国INSION公司的产品,将集成光学技术应用到光纤光谱仪产品上,将光纤光谱仪所有光学元器件集成在一块基底材料上(One-chip design),从而设计生产出了微型光纤光谱仪(厚度仅为9.5mm)。INSION超紧凑型光纤光谱仪广泛用于医疗检测,食品检测,农业机械,LED分选,化工在线检测,颜色测量,生化分析等领域。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11/uepic/abb1cc79-e653-4efb-b178-7b149fcbbb85.jpg" title=" IMG_5149_meitu_3.jpg" alt=" IMG_5149_meitu_3.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济南海能仪器股份有限公司--吕江川 /p p   2017年,海能仪器与芬兰Spectral Engines Oy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协议。Spectral Engines研发生产的基于MEMS技术的微型近红外光谱探测器NIRONE SENSOR,具有体积紧凑、完全可编程、高SNR和准确度、适合大批量生产、价格低、适合集成到在线或便携式设备等优点 结合丰富的光学附件、扩展附件等,为微型近红外光谱探测器的二次开发和研发提供了一种方便快捷的解决方案。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11/uepic/18bd1fdd-fbb8-4a93-bdbd-a2b36d800ffc.jpg" title=" IMG_5188.jpg" alt=" IMG_5188.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北京伟创英图科技有限公司--姚建垣 /p p   姚建垣在分享中,谈到了对于便携式近红外光谱分析仪产业化的几点体会:尊重市场、谨慎开发,在眼花缭乱中有所为有所不为 做好定制化细分小市场精准服务。蚂蚁啃骨头大有作为 明晰用户检测需求,引导用户正确应用便携式近红外光谱检测技术,对检测误差需求要客观分析 便携分析仪可靠性、稳定性是最关键技术指标 做好产业化技术、批量化制造工艺是关键,软件是核心 温度是近红外光谱技术应用的最大隐患,小仪器大隐患。 /p p   对于近红外技术市场的推广姚建垣也发出了倡议:不过度消费市场,保护近红外光谱检测技术健康发展 不搞低价竞争,匠心做好产品制造,专心做好精准服务,留有共同发展空间,精心发展近红外光谱事业 近红外光谱技术的核心是应用,人的因素是最重要的,绝大多数的失败案例在于人的因素,加强应用培育、培训、指导、咨询工作极为重要 近红外光谱市场巨大,领域、行业应用众多,企业个体无法完全应付,应发展第三方服务业务,专业做好应用支持 近红外光谱技术解决了大量快检应用的痛点问题,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同时,解决近红外光谱技术本身痛点问题也应受到关注,例如:模型应用难度、低含量检测预处理技术、批量制作工艺技术、仪器标准化技术等。 /p p   关于此次便携式近红外光谱仪器应用技术交流会,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杨忠研究员同时进行了手机网络直播,点击观看的人数已超过13000人次。 /p p    a href=" http://m.zm518.cn/zhangmen/livenumber/share/entry/?sharerId=c548e416719741f89-3938& circleId=71025016342a14ee5-7a91& liveId=2042667× tamp=1542607429583& from=groupmessage& isappinstalled=0" target=" _blank" strong 直播回放||便携式近红外光谱仪器应用技术交流会 /strong /a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11/uepic/3fae5447-4f00-42a2-800e-4e4a2e01ee52.jpg" title=" 微信图片_20181119154947_meitu_4.jpg" alt=" 微信图片_20181119154947_meitu_4.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用户与厂商交流现场 /p
  • 仿制药市场趋势分析,原料药企业发展方向
    p   2015年已经来临,制药行迎来新突破的同时,过去一年行业的热点仍将继续。也因此许多制药公司的产品管线为了适应变化的市场需求而有所调整,这已成为公司在药品供应链过程中所实施的多样化战略。作为仿制药行业的上游产业原料药领域也随之发生着深层次的变化。本文将浅析仿制药行业未来几年中的变革---仿制药企业为求生发展而展开的相应举措,并讨论在这些变化中原料药企业受到的影响和应对策略。 br/ /p p   未来几年,全球仿制药乃至整个制药行业的增长将来源于新兴市场和生物药物领域。随着治疗越来越专业化,多数分析师预期最大的治疗支出也将集中于专科领域,比如肿瘤。当发达国家还在从停滞的经济中复苏并努力减少医疗支出的时候,新兴市场正在加大医疗保健体系和基础建设的投资。 /p p   对于仿制药行业来说,2015年后专利到期的小分子药物大多数集中于抗肿瘤药和孤儿药。随着失去专利保护的数十亿美元的& quot 重磅炸弹& quot 药物逐渐减少,专利药企业面临仿制药的愈发激烈竞争,导致专利销售急剧下降。而专利到期的药物将以& quot 小而专& quot 的产品为主。这对仿制药和API厂商将会带来深远的影响。 /p p   在药政市场中,美国仍然是药品生产和药品消耗费用最高的国家。仿制药数量约占90%的市场份额,并将持续高居。但是,FDA大量ANDA工作的积压,使研发管线中小分子药物的机会变小。尽管还没有看到药房并购合资对于市场的影响,但是很多仿制药生产商和分销商都表示关注。 /p p   受近期监管立法的影响,仿制药公司将面临成本增加的压力。欧洲市场也在面临相似趋势的影响。尽管仿制药数量不及美国多,但是INN(国际非专利药)的推动促进了仿制药处方数量增加。欧洲也同样面临来自支付方的压力和小分子药物机会减少的压力。继续整合分销商并通过招标制度限制了大公司之间的竞争。但是,欧洲的制药厂商和行业组织联合推动立法,允许生产并出口药物到没有专利保护政策的国家,并允许提前生产药物为专利到期后立刻上市备货。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509/noimg/5a69bd19-adc7-4a37-9ed5-07b721c860b8.jpg" title=" 未标题-1.jpg" / /p p   如上表,在2014年,仿制药领域的交易频出。但与Actavis收购Forest& #39 s相比,多数交易都显得相形见绌。但是,仍可以看到全球很多公司都在参与重大交易。通过收购,能够获得市场准入和加强多元化投资组合的机会。许多仿制药公司愿意通过合作和收购进入新兴市场,主要会考虑在当地的知名度和对当地市场的了解。总部设在药政市场的公司为了应对合规和成本的增加,会在其他区域改进工艺、投资设施或者选择特定能力公司。一些大型的仿制药公司通过合并工厂提高效率。 /p p   仿制药公司也在研发方面投入创新,除了特殊制剂,还包括注射剂和经皮给药技术。我们看到许多产品剂型改进,比如长效注射剂。脂质体剂型的开发在改进,具有技术壁垒的新制剂药物具有独特优势,并促进制剂技术提高。随着行业竞争愈加激烈,能够提高生产效率的技术也引起关注。一些公司通过连续过程和分离技术实现了原料药成本降低和废物流失减少,监管部门将全过程QbD作为一种提高产品质量的方法。除了让外来投资进入专业化生产,很多公司还与具有利基(niche)产品生产能力的公司建立合作。 /p p   在当前市场环境下,为了生存更为了发展,作为仿制药的上游行业---原料药企业也正在各显其能,从多角度多渠道开拓主营业务。在国内市场的主要原料药企业在大刀阔斧的进行制剂化转型,而全球主要原料药企业仍旧在其主营业务内进行拓展。总结起来,他们主要采取了以下的策略: /p p   ?开发特种原料药生产工艺,如& quot 高效API& quot /p p   ?开拓新兴市场 /p p   ?开发利基产品(小众品种) /p p   ?直接与创新药企业合作(CMO)原料药企业可以通过上述战略方向的选择逐步的将公司引导进入快速发展的道路上 /p p   但无论采取何种策略,原料药企业在经营管理中,尤其在选项、立项、商务交流方面,都应该做到下面三点: /p ol class=" list-paddingleft-2" style=" list-style-type: decimal " li p 尽早立项,争做& quot 首仿& quot 原料药供应商:具有竞争力的原料药企业会在药物确定上市之后,甚至在三期临床阶段就开始了药物化学、制剂等方面的研究。如下图,从ThomsonReutersNewport数据库收录的药物细节信息可以看到,1987年上市的& quot 百忧解& quot 在上市后第三个年头中,OlonSpA公司就已经备案了面向美国的DMF,2000年FDA才公布了有PIV挑战的ANDA 而最近10年来这个速度逐渐加快,而在& quot 骨维壮& quot 上市前的申报阶段,Sun和Teva公司就已经开始开发相应合成放大工艺,并在该药物上市时就已经公开了相关专利。而且在n-1的时间点(& quot 骨维壮& quot 获批4年),多家仿制药公司为获取180天的首仿独占期,对于该药物的专利提起PIV专利挑战并同时申请ANDA。作为仿制药企业如果能早窥这一先机,也许就有可能与仿制药联合申报ANDA。据闻这在国内也有了先例。 /p /li /ol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509/noimg/38902f31-f479-4169-b3ac-1949df11dd49.jpg" title=" 未标题-2.jpg" / /p p   所以,提早打算,做足准备,待机而动是原料药企业占领高端原料市场的有效手段。原料药企业可以利用数据库,如:ThomsonReutersNewportPremium,建立长期战略及中短期战略。如,中型原料药企业可以做如下尝试: /p p   ●建立中短期立项策略:寻找原料药立项品种商业化生产厂家少于5家,产品专利会在近5年到期,且目前全球销售额不少于1亿美元的品种。通过数据库检索可以迅速查出39个品种,其中小分子有27个。将产品定位到如下列表: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509/noimg/d892331f-468a-4f74-9c9b-39b7043fdba4.jpg" title=" 未标题-3.jpg" / /p p span style=" font-size: 14px "   *1:NCD-NewportConstraintdate,是汤森路透仿制药专家通过整合专利保护和行政保护的情况,汇总成各个国家该药物的最终到期时间。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size: 14px "   *2:具体品种请与汤森路透Newport团队接洽。 /span /p p   ●长期立项策略:原料药企业可以通过对于现有所有可仿药物的系统搜索(ThomsonReutersNewportPremium中收录所有上市及三期临床阶段品种的信息),并结合企业的特点,系统筛选项目。通过项目评估安排项目优先级别,锁定企业未来原料药项目开发策略。 /p p   2.深入了解客户,把握立项方向:根据客户需求确立研发项目是生存发展的不二法门。通过信息情报资源深入了解现有客户,发掘客户发展方向并增加合作范围。而且对于业界的所有潜在客户进行系统梳理可以发掘新的机会。如:从NewportPremium中可以检索出曾进行过5次以上专利挑战的美国仿制药公司,并进一步检索确认该公司的DMF数量不多,以采购原料药为主。如果有机会成为该公司未来PIV挑战产品的原料药供应商,即有机会确保产品上市后多年的原料药供应。 /p p   3.通晓竞争态势,避实击虚,抓住机遇:对于仿制药企业来说,市场竞争是选项和公司运营的最关键因素。通过对于汤森路透NewportPremium中& quot 美国市场处方的分析& quot 模块,(如图atorvastatin美国市场竞争)可以发现药物市场演进的历史,了解各大仿制药企业间的博弈。发掘市场占有率最高的公司,讨论成为替代原料药供应商的可能性。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509/noimg/05713667-9c64-45bb-ac90-fc2917ff8cfe.jpg" title=" 未标题-4.jpg" / /p p    span style=" font-size: 14px " (atrovastatin是竞争非常激烈的品种。仿制药上市后,除了原研药企业Pfizer销售额急剧下降外,还可以看出Pfizer子公司分销公司Greenstone的市场份额逐步增加,而在2012年市场占有率第一的企业Ranbaxy由于产品质量问题,被迫车会产品。市场空间迅速的被Aptex和Mylan接管) /span /p p   综上所述,在整个市场乍暖还寒的2015年,原料药企业正在紧跟仿制药发展的方向和节奏,从多角度提升能力开拓市场。而善加利用原料药行业的信息情报,如:ThomsonReutersNewportPremium,可以加速并优化项目筛选立项的进程,抓住时机、迅速打开出口市场。 /p p br/ /p
  • 专家用户:ICP-MS人机交互的智能化功能是发展方向
    土壤是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壤安全是保障国家粮食和生态环境安全的重要基础,土壤分析检测工作对于保护土壤安全十分关键。随着社会的发展,土壤污染问题也变得日益复杂,这也不断给土壤分析工作带来新的挑战。近期,仪器信息网采访了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以下简称中科院南京土壤所”)土壤与环境分析测试中心高级工程师龚华,作为一名有着十五年土壤分析经验的分析测试人员,龚华对于土壤分析工作有着深刻的认识和感受,对于技术方法开发和仪器使用也颇具心得。龚华 中科院南京土壤所土壤与环境分析测试中心从兴趣出发 为科研做好服务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有着悠久的历史,自成立以来,一直肩负着为中国农业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服务的重任,凝聚和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研究工作,逐步发展成为在土壤科学领域研究实力雄厚、分支学科齐全,并在国际上享有较高声誉的国家级研究中心和高级人才培养基地,为我国乃至世界土壤科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可以说是中国土壤科学的发源地和研究中心。2006年,龚华进入中科院南京土壤所土壤与环境分析测试中心,负责土壤等环境样品金属元素(和某些非金属元素)的前处理及检测工作,主要利用ICP-OES, ICP-MS, ICP-MS/MS等分析手段针对元素含量,元素形态及纳米颗粒分布等方面的分析。他介绍到:“课题组将样品送至我们中心,我们根据不同的需求,选择合适的方法对样品进行前处理,并针对不同前处理、不同基体的样品对仪器进行优化并测试,尽可能提供准确可靠的数据。”Agilent 5900 ICP-OES对于龚华来说,土壤分析工作是兴趣所在,印象最深的工作是对纳米颗粒的分析。他讲到:“ICP-MS通常被用来分析元素含量,随着软硬件技术的提高,通过对样品脉冲信号的分析,就可以近似统计出纳米颗粒的粒径及其分布,实现用统计性数据对TEM几率性观察结果的验证,我觉得这非常有意思。”谈及这份工作,龚华表示非常荣幸,也满怀感恩。“作为一个没有农学背景的普通分析人员,我从所里老前辈那里学习了很多,不仅是环境分析知识和技术,更多的是他们严谨的工作态度。他们在繁多的手工分析环节中,总结了一套科学合理的分析流程,确保分析数据的稳定可靠,为科研提供了坚实的数据基础。我也要衷心感谢郑春荣老师、黄钺老师对我的帮助。”龚华表示:“今后我还需要加强学习,不仅要做到数据在仪器分析层面的可靠,还要努力做到结合实际的科学问题,对数据进行合理的分析解释,更好的为科研服务。”土壤样品尤为复杂 检测标准应区别于固废从分析检测的角度,土壤样品和其他环境样品有很大不同,土壤检测不同环节的特点,龚华作了详细的介绍。首先是样品制备,要保证分析样品具有代表性,从采样开始就需要按照标准流程进行采集,后续的分选研磨保存也必须遵循这一原则。其次是前处理,土壤成分复杂,样品间差异大,前处理时需要统一条件,要尽可能满足所有类型的土壤。例如土壤重金属全量分析,要考虑到黏土矿物高的红壤和有机质含量高的黑土的消解条件。有时需要针对不同类型的土壤进行针对性前处理,例如酸性土壤和碱性中性土壤对可提取态元素分析的前处理方法就要分开。最后是分析环节,因为土壤消解后基体复杂,会存在很多分析水样时遇不到的干扰,比如ICP-OES分析土壤中Pb浓度, 220nm处必然是斜坡背景,很难得到准确的信号;又比如ICP-MS可满足检测水中Se浓度的要求,但检测土壤消解液中Se浓度就会遇到Gd双电荷等干扰,得到错误的Se信号,质谱干扰又存在不可见的特点,如果不了解土壤的特点,就会得到错误的结果。关于土壤检测相关标准,龚华介绍到:“国现有土壤重金属元素分析国家标准落后于市场的分析技术与硬件水平,现有国标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作为检测手段,在分析效率及分析元素种类上也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近两年环境标准发展较快,我们所牵头申请的国家标准《土壤质量 土壤中22种元素的测定 酸溶-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也在制定当中。”“目前面对大批量土壤样品时,有些单位采用了固废的相关标准,我个人认为土壤与固废在有机质、化学添加物质含量、基体复杂程度及样品均一化程度上有较大差异,故不能简单套用固废的前处理及检测标准。”龚华讲到。常与ICP-MS“打交道” 希望有更高灵敏度和分辨率ICP-MS是龚华土壤检测工作中最常“打交道”的仪器之一,ICP-MS技术发展至今已较为成熟,国产ICP-MS技术近两年也有较快的发展。龚华和同事们利用HPLC和ICP-MS联用建立了As和Se形态的检测方法;利用ICP-MS/MS确定了土壤检测中As、Se、Cd可能存在的干扰因素;利用ICP-MS的sp模式进行了纳米银、纳米金、硫化汞等颗粒的分析;利用场流分离和ICP-MS联用,进行了场流分离法在溶液胶体颗粒分析应用研究。根据长期使用经验,龚华也谈到他对于ICP-MS的使用感受:“从使用角度来说,我比较在意仪器参数调谐界面的友好程度,让操作人员可以有针对性的对仪器进行优化;而从检测效率方面来说,仪器的快速进样功能最为实用。”他介绍到:“如果使用标准的进样体系,测试效率在2min/样品左右,每次进样大约有1.5mL的样品进行雾化。而对于土壤样品,会有大量的盐分沉积在锥上。同时我们为了尽量节省时间,一般都设置蠕动泵变速提升样品,这样对于土壤等复杂样品内标稳定性可能会下降。在安装了集成进样系统(ISIS)后,检测效率提升至1min/样品,每次约有600-800uL样品进入雾化器,蠕动泵也可以匀速运行,仪器稳定性和分析效率都大大提升,现在每天可以轻松完成400个样品的元素含量分析。”集成进样系统(ISIS3)龚华继续说:“作为土壤检测的分析人员,我更关心的是ICP-MS在复杂基体下去除干扰的能力。我们中心于2016年就购置了安捷伦8800 ICP-MS/MS,这是江苏省第一台串接ICP-MS,这台仪器在测定土壤痕量元素时,给我们提供了多种去除干扰的解决方案,例如在氧气反应模式下确定了土壤检测中Mo、Zr氧化物对Cd的干扰;在氢气和氧气反应模式下,确定了土壤检测中Gd对Se的双电荷干扰。”“相较于硬件的差别,安捷伦的软实力给我留下了更深的印象。作为科研单位的分析测试中心,课题组经常会提出一些非常规的检测需求,需要摸索新的检测方法、解决方案。安捷伦的应用工程师、产品专员等技术服务团队非常专业及敬业,他们有时会常驻我所,和课题组深入交流,给了我们很大的帮助。”龚华继续讲道。-Agilent 8900 ICP-MS/MS (点击了解详情)龚华认为,虽然ICP-MS和ICP-OES技术都已经相对成熟,但应用在土壤及环境样品分析中还存在很大发展空间。比如:ICP-MS测定固体样品消解液稀释倍数不够导致内标回收率过低,加大稀释倍数后某些痕量元素灵敏度又不够的矛盾;测定复杂基体样品时,存在未知干扰得到假信号的问题等。同时,作为仪器使用人员,他也提出了未来仪器发展方向的观点:“硬件方面,希望仪器厂家可以进一步提高仪器硬件的灵敏度和分辨率。而在软件方面中,“智能化”一定是个趋势。今后的仪器一定会有更多人机交互的功能,比如仪器维护提醒、异常数据的识别、更多的醒目的潜在干扰提示,以及合理的推荐方案等(如干扰方程、多谱线选择),让使用者心中有数,心里不慌。”后记:作为一名一线分析测试人员,龚华常年要与分析仪器打交道,除了利用仪器进行样品检测,还要负责所用仪器的保养维护工作。十五年的工作积累,让他在这方面颇有心得。采访结束时,龚华分享了他在仪器保养维护方面的经验:首先是保证环境符合要求且稳定,稳定的测试环境是仪器稳定运行的前提,温湿度波动不宜过大,比如在南京,每年的梅雨期就要特别关注实验室湿度。然后是培养良好的使用习惯,每次分析开始时,将仪器性能指标(四级杆真空度、雾化气压力、灵敏度等)进行记录,长久坚持下来就会对异常参数变得敏感,就能较早发现潜在故障,及时进行维护。最后是严格控制上机条件,ICP-OES和ICP-MS对测定的样品都有要求(TDS,酸度,有机成分含量等),分析人员要熟悉仪器的特性,这样可以提高仪器测定时的稳定性,降低维护频率。
  • 拓展个性化需求或是电镜未来一个很好发展方向——访北京大学分析测试中心电镜平台负责人鞠晶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近日,在第十四届中国科学仪器发展年会期间,仪器信息网编辑有幸采访了北京大学分析测试中心电镜平台负责人鞠晶,就电镜的未来创新发展方向等话题进行了交流。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鞠晶老师,北京大学化学学院高级工程师、分析测试中心电镜平台负责人,主要研究方向为原位电镜技术研究化学反应过程以及无机固体结构化学。采访中,鞠晶老师谈到,电镜类的仪器发展到现在已经相当成熟,仪器的稳定性和空间分辨率都是非常高的,可以满足绝大多数学科领域的要求。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此外,鞠晶老师讲到,下一步,电镜的发展应该聚焦在个性化特殊需求的发展上,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方向。传统意义上的电镜在电子显微学、材料科学等领域上的应用已经发展的比较成熟,但是能用到电镜的领域非常多,比如化学、高分子,一些软物质等等,这些对于电镜高真空、高束流等条件其实是有一些相冲突的地方,在电镜中拓展这种兼容性可能是在这些领域的科学家比较希望看到的。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更多详细内容,请点击以下视频进行观看。 /p script src=" https://p.bokecc.com/player?vid=EC512912C31F4A529C33DC5901307461& siteid=D9180EE599D5BD46& autoStart=false& width=600& height=350& playerid=621F7722C6B7BD4E& playertype=1" type=" text/javascript" /script
  • 水质pH新标准实施,为电化学仪器指明发展方向——上海三信总经理吴旭明
    刚刚过去的6月1日,除了是众所周知的国际儿童节,也是中国电化学仪器行业一个值得记忆的日子,水质pH测试新标准《水质 pH值的测定 电极法》(HJ 1147-2020)(以下简称“标准”)于6月1日正式实施。水质量和水环境是国家进步和人民幸福生活的象征,而水质pH值的标准和测试,是水分析最基础和重要的指标。1986年,国家制定了《水质 pH值的测定 玻璃电极法》(GB 6920-86)国家标准。35年后,老国标退出了历史舞台,新标准取而代之,《水质 pH值的测定 电极法》(HJ 1147-2020)正式实施。毫无疑问,新标准的制定是水质测试和电化学仪器行业的一件大事,新标准修订本身就是一项国家工程,据了解,新标准修订立项始于2017年4月,由天津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牵头,全国6家省市级环境监测中心的几十位专家学者历经资料查询、开题论证、技术确定、实验研究、方法验证等等环节,整整花了4年时间成就了本标准,一本“标准编制说明”60页厚,完整记录了整个过程。原标准所涵盖的水质类型少,适用范围窄,无法满足当前水质测试和环境监测的要求。新标准实施体现了pH值的重要性,我国年均工业废水排放几百亿吨,pH值不达标的酸碱废水是水污染的主要来源,酸碱废水进入水体会严重影响水质的理化指标、进入土壤会严重影响农作物生产,酸雨会使土壤贫瘠、诱发植物病虫害、损坏建筑等等。所以,新标准对pH理论更新和操作规范的修订,对水分析测试的研究和水污染标准的认定具有极端重要性。新老标准对比此次新标准更改内容涉及三个方面,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极强,具有极大的实际操作指导意义,归纳如下:1. pH检测理论及操作规范新标准中有5条相关内容,对pH定义、标准缓冲溶液制备和标准值、采样规定:采样瓶材质、采样过程和测试时间等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和描述,反映了理论研究的进步,明确了操作规范。2. pH检测仪器功能新标准中有6条相关内容,规定了仪器的校准方法、读数稳定标准、准确度、精密度、自动校准、温度补偿等等。实际上,这些功能,我国大部分pH仪器多年前就已经具备,这些规定可视为对pH仪器现行情况的明确和总结,对行业的影响并不大。3. pH电极的选择新标准中第4部分“干扰和消除”中,4.2到4.4条明确提出了几种特殊溶液的pH测定需要使用对应的专用pH电极。这短短三条内容点出了pH测定的关键问题,对国内电化学仪表生产厂商提出了要求,指明了行业的发展方向。新标准直击行业软肋,提纲挈领,指明电化学行业发展方向。pH计由pH电极和pH仪表组成,pH电极是氢离子传感器,将水中的氢离子活度转换成mV值,pH仪表再将mV值进行放大和处理,转变成pH值。可见,pH测量的核心技术和精确之源在于pH电极。如果pH电极的质量不过硬,或是电极不适用被测溶液,即使仪器的功能再“高大上”,对测量结果也是没有帮助的。就好比摄影成像质量的关键在于高质量的镜头,相机的作用仅在于后续处理镜头所捕捉到的信息。下面这个表格的内容,既反映了新标准对老国标的改进,也反映了新标准对pH测量工具的核心修改内容。原国标 GB 6920-1986新标准 HJ 1147-2020测试溶液测量电极测试溶液测量电极用于饮用水、地面水及工业废水的pH值测定使用玻璃电极和参比电极pH值小于1的强酸性溶液使用耐强酸pH电极pH值大于10的强碱性溶液使用耐强碱pH电极低电解质溶液使用低离子强度pH电极高浓度氟的酸性溶液使用耐氢氟酸pH电极高盐度溶液(盐度大于0.5%)使用耐高盐pH电极我国电化学仪器发展相对于其他科学仪器较为领先,且随着国内芯片技术和工业设计能力的提升,国产pH计水平已大大提升,并呈现出以下特点:● 笔式pH计,超过国际水平;● 台式和便携式pH电计(仪表部分),接近国际水平;● pH电极,仍落后国际水平国外pH计的销售模式是:不同型号的pH计配用不同pH电极,反映了pH计的用途区别;而国产pH计的销售模式是,不同型号的pH计配用几乎相同的pH电极,pH计没有用途区别。据统计,将某知名国内企业和某知名外资企业的台式和便携式pH计,按低端、中端和高端分类,将仪表和电极的价格分开比较,结果发现进口pH计的价格是国产的1.1~2.9倍,而进口pH电极的价格是国产的8.9~23.1倍,如果拿更贵的专用电极与普通的国产电极相比,价格相差大于30倍。很显然,考虑到品牌因素和制造工艺,1-3倍的仪表价格是合理的,也反映了国产pH计仪表的品质已达到或接近进口产品,而pH电极价格相差30倍,则是极不合理,反映了国产pH电极在某些方面仍落后进口产品的现状。以上的例子表明了国产电化学仪器的软肋和今后发展的方向● 中国市场缺少高档电化学产品,主要原因是某些电极落后;● 进口pH电极极高的销售价格,阻碍了中国电化学仪器应用水平的改善;● 用户对pH计的使用和认知不全面甚至还有误区。三信:“立志成为电化学行业的‘破冰者 ’”新标准的制定专业严谨,相关数据组织了6家有资质的实验室进行验证,包括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等,均为中国最顶级的水分析测试中心,“编写说明”公布了验证数据、验证人员和所使用的仪器,下面这个“使用仪器情况登记表”来自“新标准编制说明”第51页,从表中可以看到,6家实验室使用的设备中,大部分为进口品牌,国产的仪器则仅有上海三信的MP522pH计一台。方法验证报告使用仪器情况登记表验证单位仪器名称规格型号仪器编号性能状况备注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离子计S220B207696982良好METTLER便携pH计U-54X302KXBH良好HORIBA国家环境分析测试中心离子计FE28PHB804336759良好METTLER便携pH计ST300B512744638良好OHAUS北京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离子计Seven ExcellenceB829151127良好METTLER便携pH计Multi 343011471334良好WTW大连市生态环境事务服务中心酸度计MP522222020014401002良好三信便携pH计Multi 342016240041良好WTW湖南省环境监测总站台式pH计ORION 3STARB12846良好ORION便携pH计sensION pH1S/N 51284良好HACH四川省环境监测总站台式pH计ORION 4STARB12846良好ORION便携pH计pH330i08041448良好WTW上表中的MP522台式pH计,标配了LanSen ® 211高端pH电极,完全符合新标准的实验要求,与进口品牌同类产品相比毫不逊色。一直以来,我国高端pH电极的市场都被美国、日本、瑞士等发达国家的品牌所垄断。三信立志成为电化学行业的“破冰者”,填补国产高端pH电极的空白,帮助用户摆脱对进口电极的依赖。2015年,三信引进了瑞士先进技术,采用全球领先的电极技术和工艺流程,打造出国际一流水准的LabSen® 系列pH电极。此次新标准的推出,从国家标准层面提出了电化学仪器和电极新的发展方向,三信在6年前的超前布局,为三信赢得了市场先机。但是如前所述,用户对新技术和高端pH电极的认知不全面甚至还有误区,市场引导和用户培养依然是三信和整个电化学仪器行业面临的难题。为此,三信今年做了几件普及型的市场推广工作。● 编制了一本LabSen电极应用手册,以电极应用为导向,详细介绍了目前国际最先进的pH电极技术,以及符合用途要求的电极选型方案。● 用3D建模技术,拍摄了“LabSen® pH电极”视频,将晦涩难懂的电极技术、电极结构和应用场景,以清晰精致的画面完美呈现。● 在央视1套播出LabSen® pH电极广告片,央视7套、9套、10套和17套播出台式pH计广告片,利用央视权威媒体,配合国家品牌战略,宣传民族品牌和先进技术。LabSen电极应用手册今年是三信创立30周年,30年的创业艰辛自不待言,但是三信很幸运,非常感恩时代和改革开放给予的机会。三信选择了一个合适的行业,有了30年的产品和技术积累,从2016年起,三信在美国、德国和日本注册了APERA® 商标并成立分公司,5年来累计销售APERA® 品牌的笔式、便携式和台式电化学仪器近20万套,APERA® 公司已成为亚马逊全球官方合作供应商,在亚马逊电化学仪器品类排行榜上一直占据头部位置,三信与国际知名品牌长期保持合作关系,产品销售全球50多个国家,在国际电化学仪器领域,三信有了属于自己的品牌和一席之地。前面曾说,中国的笔式pH计水平已经超越了国际水平,是的,三信确实有这个能力和底气说这句话,从上世纪70年代意大利哈纳公司制造出第一个笔式pH计,笔式测量仪从第一代模拟型,第二代智能型,第三代功能型,第四代蓝牙型,即将进入第五代,第五代笔式测量仪在外观设计、产品性能和智能操作三个方面颠覆了行业内几十年未变的传统,将pH、ORP、电导率、余氯和光学溶解氧等多种重要水质参数的精密测量技术柔和在一个可以随身携带的智能仪器中,使专业的水质分析不再局限于实验室,全面超越了目前市场上的同类产品。最重要的是,上海三信设计和制造了第五代笔式测量仪,今年年底,三信将在全球推出APERA® 品牌的第五代电化学笔式测量仪,毫无疑问,在未来的时间里,三信的规划,就是让APERA® 品牌成为国际电化学仪器领域里一个知名品牌,一个来自中国的知名品牌。(作者:上海三信仪表厂 总经理 吴旭明)
  • 默克Milli-Q:数字化、低碳是实验室纯水技术未来发展方向
    纯水系统是所有分析实验室必备的仪器,默克纯水在国内具有较高的占有率和良好的口碑。在两年一度的行业盛会第十九届北京分析测试学术报告会暨展览会(简称BCEIA2021)上,仪器信息网采访了默克中国Milli-Q® 实验室纯水解决方案市场总监李云。李云介绍了默克于今年推出的新一代Milli-Q® EQ 7000超纯水系统。她讲到:“一直以来,默克致力于不断拓展实验室纯水系统的产品组合,以满足客户在不同层面的需求,该产品于今年1月在中国市场全面推出,截至目前其销量在中国区域已超过北美地区,居全球第一。”李云表示:“之所以能够取得这样骄人的成绩,一方面是新产品具有卓越的创新性技术,得到了中国客户和全球客户的认可,另一方面则说明默克Milli-Q® 实验室纯水品牌一直得到中国客户的支持和信赖。”Milli-Q® EQ 7000在前几年推出的Milli-Q® Reference超纯水系统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性改进,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创新点:首先,仪器的屏幕和取水手臂可以和主机分离的,最远达三米的距离,给用户提供了更加灵活多变的安装方式;其次,Milli-Q® EQ 7000超纯水系统的取水臂上设有水质显示灯和报警灯,可保证用户所取的每一滴超纯水的水质都是合格的;最后,Milli-Q® EQ 7000超纯水系统的TOC的检测仪也得到了优化,TOC指示仪位于取水端,可保证用户所取超纯水的TOC含量均小于5个ppb。李云认为,纯水类仪器以及相关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一是数字化,二是绿色低碳。默克Milli-Q® 实验室纯水解决方案在前几年已经往这两个方向发展,这不仅提升了用户的满意度,也体现了在“双碳”目标下,一个企业的责任感。目前,在新产品线上,“绿色低碳”理念已经有了可以量化的指标。关于默克Milli-Q® 实验室纯水解决方案在数字化和绿色低碳方面的细节,请点击视频观看:
  • Biotech的四大发展方向
    近日,海外投资银行SVB Securities(硅谷银行证券)发布了一项预测报告,对今年第四季度可能会发生的Biotech并购做出了预判和分析。2022年至今,Biotech的并购数量明显低于往年水平,况且一些大型的制药公司高管表示,他们对于并购和BD仍然有着强烈的兴趣,正在试图寻找合适“猎物”,所以短期内可能会有所行动。根据报告,截至6月底,在大型跨国药企中,辉瑞和强生的现金余额均有330亿美元左右,诺华则还有200亿美元,MBS大约有130亿美元,这些巨头都是可能带头发起并购的买家,包括现金储备充足的BioNTech。并且许多巨头都面临着未来十年内某些药物将面临专利保护到期以及销售难以增长的境况,所以势必要向外寻求新鲜血液的补充。通过并购或者合作是最常用也最快捷的获得新管线新技术的方式,同时,这也给大量在资本寒冬下寻求出路的Biotech带来了机会。对于任何企业来说,活下来才是首要任务,Biotech也不例外。有统计显示,美国Biotech生存率不超过5年的占比约29%,5-10年占比约36%,能存活10年以上的公司也不超过36%,还有99%的研发失败率。而一个新药的成功上市至少也得10年左右的时间,这样的风险说“九死一生”一点也不为过。泡沫过后的寒冬,创新药生态格局正在重塑,资源的再分配势必导致资金和人才这两个Biotech生存要素的再分配和集中,市场无差别繁荣的情况将一去不复返,Biotech都在思考如何提升抗寒能力活下来。 细数Biotech的发展出路,大致可总结出以下几个方向:方向一转型升级成为擅长研发、有生产、有销售体系且可持续发展的Biopharma,直至成为Bigpharma。这是众多Biotech公司从一开始就期待和向往的升级之路,也是最艰辛的一条路。据兴业证券研报显示,参考欧美生物医药行业的发展历程,国内90%的Biotech都希望能够转型成为BioPharma,若具有一定规模的研发矩阵以及刚刚商业化的少数品种,则有望进一步发展为BigPharma。但这对自身条件和能力有很高的要求,不仅需要具备持续的全球领先的研发能力,还要具备强大的国际化能力、完整的管理体系、市场营销体系等,同时企业的创始人也需要完成从科学家到企业家的蝶变。就此曾经有人总结了六项必备条件,供各位参考:1、产品具备临床价值及差异化所有的药品都要基于临床价值明确有效,这是确保获批上市的基础。临床价值差异化则是确保医保谈判、市场竞争胜出的关键。产品管线要有一定的厚度,单一产品很难具备持续性,核心产品所在治疗领域要有百亿以上的市场规模或潜在规模,才能足够支撑后续产品的研发。随着医药医疗体系深度变革,医药产业已经从销售驱动逐渐转变为产品驱动,特别是那些能够真正满足临床需求的“好产品”。“产品好”是能否转型升级的基础。2、具备基于全球市场的产品全生命周期运作及管控能力核心要点是要能在全球医药规范市场获取产品收益的能力。由于药品的特殊性,其既具有商品属性又具有民生保障的社会属性,目前在我国的药品定价体系中,民生保障的机制大于市场机制,有别于欧美完全市场化的定价机制;另外,作为政府医疗保障补充的商业保险才刚刚起步。因此基于全球市场的布局,尤其是美国、欧洲等规范市场化的医药市场的产品注册准入、许可以及临床推广等尤为重要。3、创始人的企业家素质及现代公司体系的建设Biotech公司多为基于技术或产品的研发起步,缺少生产、质量、市场、销售、财务、人力资源等管理体系,作为转型升级的必要的步骤,企业要尽快建立并不断优化上述管理体系,创始人要完成从科学家到企业家的蝶变。4、要具备持续的融资能力医药研发需要长周期持续不断的的投入,尤其是创新药,投资周期更长。在产品获批上市之前,不管是否已经IPO成功,都要能通过产品许可授权或者通过股权进行资本市场的融资,面向产业方或者资本方,通过一级市场或者二级市场获取所需的资金。5、基于全球市场的销售模式及市场策略应根据公司战略、产品属性、产品市场竞争情况等因素选择合适的销售组织方式。选择产品优先上市国家,根据不同的市场特点制定不同的销售模式及市场策略。对于产品管线丰富、产品创新型强的企业应围绕核心产品自建团队,在细分市场上探讨与CSO/其它制药企业合作,产品市场推广上应当“学术推广+市场准入+客情管理”相结合。6、要有强大的BD团队及资源整合能力公司需要对接和整合国内外产品、技术、市场资源,使自身产品能与同领域其他优势产品形成组合,学会借力,与合作伙伴探讨各种形式的战略合作。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王学恭课题组曾发起了专题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多数观点认为,Biotech成功转型Biopharma的几率仅占10%。如果仅仅只有10%的企业可能发展成为可持续、有研有销的Biopharma,那么,下面的两大方向便是剩下90%企业的最佳选择。方向二 通过M&A做产业整合,成为新的产业体。例如,被国内外的大型医药企业并购,成为其产品管线或者技术体系的一部分;或者与大型的CDMO企业以及专业的CSO公司组成新的联合体等。这类方式在美国尤为普遍,但目前中国还不具备这样的土壤。原因在于国内尚缺乏真正意义上的大型生物制药企业,也没有专业的CSO公司,同时外资企业并购受限;再加上各类资本的不断加持,Biotech公司估值泡沫化严重,一二级市场严重倒挂,并且企业独立自主运营意愿强烈等等。虽然目前大的环境还不成熟,但这依然是一条不错的路径。为了生存,Biotech整体出售公司或者出售公司核心项目,在国际上很常见。海外Biotech大部分就以卖身为主,而国内市场对于这一操作还是颇感新鲜。以天境生物为例,日前,彭博社发布消息称,在美上市的天境生物正在寻求收购或出售特定药物的股份,或将签下国内Biotech最大的“卖身契”。虽然天境生物创始人兼董事长臧敬五接受采访时称这只是一个市场的猜测,公司不会对于市场猜测做出评价,但该传言还是愈演愈烈。而且天境生物“卖身”消息爆出后,当天盘前持续拉升涨超25%,可见市场也想跨出一步。创新药研发九死一生,失败才是常态。Biotech一旦失误就将面临现金流断裂风险,在管线早期获得不错的进展后,若有大药厂重金收购,显然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不过,如果处于Biotech第二梯队的天境生物都要卖身的话,那些小型Biotech企业的境遇就更不好说了。也许,不久的将来Biotech企业卖身的案例将会屡见不鲜。方向三基于技术平台或领域,Biotech公司间进行并购重组实现Co-development,或形成具有专业技术特色的CRO公司(合同外包公司),通过对外授权许可产品、输出转让项目、承接外包服务开发等,获取企业发展的资金,支持项目的研发投入。对于BD能力不强、企业带头人不能从科学家成长为企业家的Biotech公司来说是个不错的选择。比如有创新产品但BD能力不足的企业可以与有BD竞争力但产品创新度不够的企业进行整合,以解决产品出海或自造血的问题。又或者两家都有临床阶段产品的公司整合,以提升科学家水平、临床队伍规模、和产品数量。通过这种合作优化,还能进一步提升优秀员工的工作饱和度及待遇,而对于很多支持类岗位则能够大幅降低运营支出。方向四坚持初心,开源节流,成为一家“小而美”的biotech。虽然可能成为不了bigpharma,但是并不妨碍创始团队秉承当时制药的初心,聚焦在自身具有优势的特定疾病或技术领域,通过与商业化能力强大的药企合作,各取所需,也是实现企业价值的一种方式。据统计,在经过长时间的科研沉淀后,我国license-in和license-out交易量在2020年达132笔,2021年增至174笔。从license-in增长走向license-out爆发是中国自主研发实力的重要体现,在数据之下正是敢于突破、致力于研发的小型Biotech所发出的火光。小型Biotech在科研、人员、资金方面相较头部Biotech与老牌制药公司承担了较低的风险,从效用比来看,他们更易以低成本的条件做出me-first产品。在股权市场融资表现不佳的情况下,License-out成为小型新药研发企业快速突破盈利天花板,降低科研风险,实现跨境出海立身全球化的主要工具。根据2021年德勤最新发布的医药创新报告显示,从2018年开始生物制药企业的后期管线中来自外部的比例越来越高。Biotech针对自身薄弱环节强强联手、加速产品开发与商业化进程是近年的趋势。众多老牌药企也在积极转型,通过外购管线调整管线布局逻辑,做出新的疾病领域的选择。总之,拥抱现金流、多元化合作、优化管线与资产配置,无疑是现阶段Biotech实现持续经营的主要战略。如果以上路径都没能走通,那么最后只能离场退出了。当然,对于股权结构不合理、核心产品临床价值不清晰或者无法形成差异化的公司来说,不如及时止损。结语相比于欧美发达国家,中国的创新药才刚刚起步,差距依然很大,特别是在复杂制剂技术、临床设计及应用等方面尤为突出。但经过近十几年的快速发展,无论是研发主体还是在研产品的数量和规模都已相当可观,中国新药研发的第一个阶段已基本完成。未来5—10年内,这些上千家的Biotech将会通过升级转型、并购重组等方式进行优胜劣汰的自然选择。预计成功实现商业化转型、发展成为Biopharma的仍会是比较小的比例,更多的企业会通过整合退出、转型发展等方式实现转型续命。最后,还是希望长坡厚雪的医药行业,能够不断涌现各式各样的企业,有小而美的Biotech、厚积薄发的Biopharm、也有转型成功的Bigphram,总归是做好自己定位,做自己该做的,做自己能做的,志存高远但不好高骛远,练好内功等待市场的回馈。
  • 奥林巴斯:快速成像、智能化是未来工业LSCM发展方向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LSCM)自20世纪80年代兴起以来,以其高分辨和深度层析成像的优势而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学研究、材料科学及电子或半导体工业检测等多个学科领域。为了更好的了解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的技术发展及应用情况,仪器信息网特向各仪器厂商和应用专家发起“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主题征稿,以增强业界专家与仪器企业之间的信息交流,同时向仪器用户提供更加丰富、专业的技术文章。 /span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奥林巴斯是一个具有百年历史的老牌日本光学仪器品牌,也是激光扫描显微镜的主流生产厂商。本文特别邀请到奥林巴斯工业部门激光共焦显微镜资深产品应用专家汪林娜,就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在工业检测领域的应用以及奥林巴斯工业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的发展做了介绍。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1/uepic/850a5cfa-5bf1-43a2-a26b-da15b589b7bf.jpg" title=" 微信图片_20200107134204.jpg" alt=" 微信图片_20200107134204.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font-size: 14px " 奥林巴斯 汪林娜& nbsp /span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 span style=" color: rgb(79, 129, 189) " strong LSCM应用优势:三维成像、分辨率高、样品无损 /strong /span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 传统光学显微镜作为一种微观形态学工具,在工业测试方面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下2个方面:单独作为形态学工具,进行材料组织分析和外观缺陷检查,其典型的产品是金相显微镜和立体显微镜;与光栅量测结合,进行部件的精密尺寸测量,其典型的产品是工具显微镜,测量显微镜。光学显微镜的局限在于,它是一种二维的形态学工具,其极限有效分辨率是0.35& nbsp µ m,而且分辨率下的景深在1& nbsp µ m以下。因此如果要在高倍率下观察部件表面的三维形态,特别是纵向方向的形态,通常需借助电子显微镜(SEM)。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 SEM具有放大倍率高,焦深大的特点,是非常成熟有效的标准工具。但有些样品使用SEM会碰到以下困难:如样品本身比较大,且不能做分割的器件组,虽然被观察的部分是微小的局部,但整个样品很难进行SEM观测;或样品为绝缘体,且不适合做导电性处理,特别是一些对微小处理很敏感的样品;此外,如需要在一个样品上获得多种尺寸数据,比如体积,面积,粗糙度等等,SEM也难以应对。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 针对这些问题,SEM生产厂商在不断推出更新的技术。同时,光学显微镜开发者也在探索如何使光学显微镜成为一种三维的微观形态学工具,目前比较有成效的技术就是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的发展是从80年代末期开始的,目前已成为一种被广泛采用的技术。在工业检测领域,既可以用来观察样品表面亚微米程度的三维形态和形貌,又可以测量多种微小的尺寸,诸如体积、面积、晶粒、膜厚、深度、长宽、线粗糙度、面粗糙度等等。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 总结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的主要特点如下: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 1、分辨率高,采用单色激光成像以及共聚焦技术,能够观察普通光学显微镜不能观察到的细节;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 2、使用方便,与一般光学显微镜相似,且全部采用计算机直观控制;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 3、基本无须制样,不损伤样品,不需要做导电处理,也容许大尺寸样品直接观察,完全不破坏样品;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 4、几十秒到一两分钟即完成全部的扫描,成像,测量采样工作。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 因此,作为一种新的检测仪器,也是SEM的一种补充,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越来越受到重视。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 span style=" color: rgb(79, 129, 189) " strong 奥林巴斯工业专用LSCM市场占有率领先 /strong /span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 奥林巴斯公司是较早将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应用到工业领域的厂家,早在上世纪70年代年就开发了世界上第一台激光扫描显微镜,之后不断根据客户需要进行技术改进,产品升级。经过40多年的技术积累,于2017年底,推出了最新款的工业激光共聚焦显微镜OLS5000。 span style=" 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0em " & nbsp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600px height: 193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1/uepic/a9718b24-a1c8-4e7b-afd0-22a23acc3b8d.jpg" title=" 图片1.png" alt=" 图片1.png" width=" 600" height=" 193" border=" 0" vspace=" 0" / /p p style="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text-indent: 0em text-align: center " 奥林巴斯工业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发展历程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417px height: 192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1/uepic/8daa32b3-a18c-4c32-89c4-5eb5023ec5fd.jpg" title=" 图片2.png" alt=" 图片2.png" width=" 417" height=" 192" / /p p style="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text-indent: 0em text-align: center " OLS5000激光共聚焦显微镜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 strong 目前,奥林巴斯工业专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在中国市场的占有率处于领先地位,国内用户达五百余家,包括中科院半导体所、清华大学等在内的多家科研院所、企业和学校。 /strong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 奥林巴斯工业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产品被广泛应用于包括半导体、MEMS(微机电系统)、高精密PCB(印制电路板)制造、化学薄膜在内的多个工业领域。在半导体和MEMS(微机电系统)领域,样品经显影、金属化、焊接等工艺后,可利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进行表面的形貌观察;高精密PCB(印制电路板)制造、化学薄膜等领域,利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可进行微米和亚微米级别部件尺寸观察测量的工作。 span style=" 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0em " & nbsp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1/uepic/58c22b37-0c6a-43b4-83b5-47867e58acf1.jpg" title=" 图片3.png" alt=" 图片3.png" / /p p style="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text-indent: 0em text-align: center " MEMS形貌观察 span style=" text-indent: 0em " & nbsp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1/uepic/b858bb82-6e43-4dc6-a658-a504392eaaa2.jpg" title=" 图片4.png" alt=" 图片4.png" / /p p style="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text-indent: 0em text-align: center " 光刻胶厚度测量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 随着科技的发展,半导体、材料、电子部品等显微镜主要目标客户群体的研究越来越趋向小型化、精细化,而检测样品数量越来越多,因而各行业对检测的要求越来越高。 strong 在工业检测领域,对测量仪器的智能化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显微镜仪器而言,客户需要在保证检测精度同时,提高检测效率,提高检测的便捷性,这也是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未来研究的发展方向。 /strong /p
  • 信息化、自动化、标准化是康达检测的发展方向——访康达检测技术总监李冠华
    p    strong 仪器信息网讯 /strong 康达检测已经成立十年了,十年来经历了三次实验室搬迁,每一次的搬迁都见证了公司坚实的发展足迹。康达刚刚启用的新实验室及办公区域面积已达20000平米,仅色谱、质谱、光谱和质谱联用仪等就有近200台套,其中岛津的气相色谱和气质联用仪就有68台,可见康达检测业务发展之快,以及在投入方面的决心之大。 br/ /p p   日前,仪器信息网编辑采访了康达检测技术总监李冠华,就公司的未来发展等问题进行了交流。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12/uepic/c6038343-aaff-4077-8bad-5cc0a9764063.jpg" title=" 康达检测.jpg" alt=" 康达检测.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康达检测技术总监 李冠华 /strong /p p    strong 土壤和固废检测增长较快 /strong /p p   康达检测的主要业务范围包括水和废水检测、空气和废气检测、土壤与地下水检测、环境损害司法鉴定、固废检测与危险废物鉴别检测、生活饮用水检测、职业卫生检测与评价等服务,通常说的环境检测领域的水、土、气、固废检测等都已经囊括在内。“我们公司2009年刚成立的时候是以职业卫生评价和检测为主,从2011年左右开始以环境检测为主要发展方向。目前,相比职业卫生评价和检测,环境检测业务占更大份额。”李冠华介绍到。 /p p   康达检测2016年在新三板上市,当年的营收和利润增长就超过了50%。近几年公司的营收和利润增长率也一直在50%以上。谈到如此快速发展的原因时,李冠华觉得主要有两点原因,“一是公司领导制定的战略方向比较正确 另外一方面是正好赶上了利好政策机会,第三方检测特别是环境第三方检测近年来发展比较快。”国家对环境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相关的监管越来越规范、越来越严格,检测市场需求也越来越大。 /p p   目前单说环境检测业务,康达检测的业绩规模能排到业内前三。今年公司营业收入近两个亿,其中环境检测业务占到80%以上。“最近两年,康达检测在其特色领域土壤检测和固废检测方面表现优秀。”李冠华说到,“土壤检测需求未来会持续一段时间。我们参与的土壤检测项目比较多,经验也比较丰富,不但有江苏地区也有国内其他地区的。因为与水样、空气样品相比,土壤样品的时效比较长,所以实验室覆盖的地域范围更大。最近我们也入围了两个土壤详查项目的检测实验室名录。” /p p   当谈及另一项特色业务即固废检测时,李冠华自信地表示:康达在固废检测领域是非常有竞争力的!原来社会上对固废污染特别是危险废弃物污染并不是太关注,但现在已经越来越重视 而且固废管理方面的相关政策法规也会越来越完善。康达检测的固废检测业务虽然2014年才开始起步,但是在固废“大热”之前,康达检测就已经提前做了战略规划,包括人员、技术储备和设备投入,所以抓住了机会,业务增长非常快,目前已经服务了全国近30个省市和地区,在近年来多起热点环境案件中都有康达固废与废物鉴别检测的身影。 /p p   在康达检测的业务架构中,还有一项极具特色的环境损害司法鉴定业务。康达检测是江苏省第一批拿到环境损害司法鉴定资质的机构之一。并且,去年康达检测与司法鉴定科学研究院合作成立了环境损害司法鉴定联合研发中心。“最近几年环境损害司法鉴定的需求比较多,特别是一些环境污染案件发生的较多、社会关注度也很高,如长江垃圾倾倒、太湖垃圾倾倒、湖州市病死猪掩埋事件等。”李冠华说。 /p p   2019年,康达检测在苏州工业园区公司新址新建成了二噁英检测实验室。李冠华介绍到,“二噁英检测对分析仪器和实验室环境要求比较高,实验室建设和运行的投入比较大。近年来二噁英检测的需求越来越大,但是具备二噁英检测能力的实验室并不多。康达检测在这个领域顺势而为,未雨绸缪,对此早已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p p    strong 信息化、自动化、规范化是方向 /strong /p p   “我认为‘技术’和‘质量’是康达检测未来的核心竞争力和快速发展的基础。如果想要长久发展,必须要关注技术研发和质量控制,要不然是没办法领先竞争对手的!”李冠华说到。经过几年的发展,康达检测的研发中心已经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其中,最显著的是已经投入运行的样品智能化管理系统和实验室信息化管理系统。 /p p   信息化、自动化、规范化是第三方检测行业的未来发展方向。谈到康达检测为什么要开发样品智能化管理系统时,李冠华介绍到,对于第三方检测公司来说,特别是规模比较大的第三方检测公司,样品管理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存在效率低,易出错,不规范等问题。实验室必须对样品的接收、清点、存放、流转、处置等各个环节实施有效的控制,所以急需借助信息化、自动化的手段来实现样品的高效管理。 /p p   康达检测的样品智能化管理系统通过物料运送AGV(自动导引运输车)、仓储AGV实现了样品的自动入库、出库、借用、归还、运送等任务,既提高了样品管理效率,也减少了错误出现几率。“项目启动之初,调研寻找合作方以及与合作方商讨确定技术方案比较困难,因为大部分自动化技术企业没有接触过我们这个行业,他们不太了解我们行业的特殊要求,所以一开始的相互沟通花了很多的时间精力。”李冠华说到,“这个项目从开始有这个想法,到最后能够完全的正常运行,经历了大半年时间,期间发生了很多波折。在调试和试运行阶段,就遇到了各种各样的意想不到情况。比如,物料运送AGV运行线路单一,繁忙时会出现多辆AGV排队等待的情况,需要调整优化路线 使用过程中发生过物料运送AGV和样品交接平台掉线情况,导致样品运送任务失败等等。 经常需要我们双方坐下来一起研究解决办法、并进行大量的测试验证。” /p p   为了开发样品智能化管理系统,康达检测投入了大量资金。“项目投入前期不会有明显的经济效益,但是从长远来看肯定会有的。”李冠华介绍,目前康达还只是在样品管理方面做了一些尝试,未来会考虑逐步在更多的领域和工段实现自动化。如样品瓶的准备,试剂和保存剂的添加,还可以把实验室检测工作拆分成一些简单的步骤,尝试用自动化的设备逐步去取代人工,如样品称量、土壤样品制备、取液、移液等环节,康达检测也会逐一尝试实现自动化。“随着康达业务发展越来越快,人员成本也越来越高,对智能化、自动化的需求非常急迫。” /p p   康达检测与软件公司合作研发了一套自主知识版权的实验室信息化管理系统(LIMS)——康达检测智慧运营管控平台,并于2019年年初开始使用。“现在市场上有很多成品的LIMS系统,但是每个检测公司有自己的工作流程、有自己的检测记录和报告格式,成品LIMS系统不可能适合所有公司,导致很多购买LIMS成品的实验室最后没有真正把它使用起来。”所以,2018年康达检测决定自己开发康达检测智慧运营管控平台。该系统已于2019年1月1号正式开始使用,至今已经运行了快一年的时间。现在康达检测大部分业务环节都通过康达检测智慧运营管控平台完成。“我们的平台是真正的‘量身定制’,如一些原始数据的记录格式,都是按照我们的需求进行设计的,整个业务流程也是按照康达检测的流程进行设计的。这个平台目前覆盖了从销售、采样、检测到电子报告、审核签发等业务全流程,在仪器管理、各种技术记录、质量记录、质控数据等方面做到了自动化、透明化、规范化,保证结果溯源,提高工作效率,属于内业领先开创。” /p p   接下来,李冠华介绍到,康达检测智慧运营管控平台还将与岛津公司的网络版工作站进行深度对接和融合。“网络版工作站的溯源性、公正性更高,对实验室的要求也更高。而网络版工作站在药物检测领域是必须使用的,在环境检测等领域却几乎没有应用。康达检测应该是环境检测领域最先开始使用网络版工作站的第三方检测公司。使用网络版工作站也是为了更严格地管理我们的数据,提高我们的数据质量。”李冠华谈到,“现在很多实验室分析仪器的数据只能人工录入到LIMS系统,这其实是一个很大的工作量。如果我们和岛津公司的网络版工作站对接,岛津仪器的检测数据和谱图会直接上传到康达检测智慧运营管控平台,就省掉了这个环节,不仅可以节约人力也将大大减少出错几率。” /p p style=" text-align: right "   采访编辑:刘丰秋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strong  后记 /strong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2019年11月22日,康达检测与岛津公司正式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成立“康达-岛津环境科学合作实验室”。其实,在此之前,康达检测与岛津公司就已经开展了多项合作,如二噁英检测、开发PPCPs的检测方法等。“为此,我们还专门采购了一台岛津比较先进的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李冠华说到,“今后双方的合作将会越来越多,如双方马上要开始合作研发117种挥发性有机物的同时检测方法(采用Twinline MS系统)等。” /span /p
  • 发改委:明确未来20年重大科技设施发展方向
    17日上午,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就《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中长期规划(2012-2030年)》答记者问。国家发改委负责人表示,《规划》明确了未来20年能源、生命等7个科学领域重大科技设施发展的主要方向。   能源科学领域以解决人类社会可持续利用能源的科学问题为目标,以核能和高效化石能源研究设施建设为重点,逐步完善能源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布局,为能源科学的新突破和节能减排技术变革提供支撑。   生命科学领域以探索生命奥秘和解决人类健康、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科技问题为目标,突破生命健康、普惠医疗和生物育种中的重大科技瓶颈。   地球系统与环境科学领域以实现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为目标,重点建设海底观测、数值模拟和基准研究设施,逐步形成观测、探测和模拟相互补充的地球系统与环境科学研究体系。   材料(行情 专区)科学领域以适应材料科学研究从经验摸索阶段到人工设计调控阶段转变的趋势为目标,推动材料科学技术向功能化、复合化、智能化、微型化及与环境相协调方向发展。   粒子物理和核物理科学领域以揭示物质最小单元及其相互作用规律为目标,面向超越标准模型新粒子和新物理探索、暗物质和暗能量探测、中低能核物理与核天体物理研究等方向,提高微观世界探索能力和自然界基本规律认知水平。   空间和天文科学领域以揭示宇宙奥秘和解释物质运动规律为目标,面向宇宙天体起源及演化、太阳活动及对地球的影响、空间环境与物质作用等方向,提升我国天文观测研究能力、空间天气和灾害应对能力以及空间科学实验基础能力。   工程技术科学领域以解决未来信息技术发展的基础和前沿、岩土地质体的动力特性及地质灾害过程等工程技术中的重大科技问题为目标,探索和逐步推进相关设施建设,为保障国家重点任务的实施、引领未来产业发展提供基础支撑。
  • 再谈中小检测机构的发展方向——TIC私董会总教练及创始会员应邀参加第九届中国第三方检测实验室发展论坛
    p   9月4日第九届中国第三方检测实验室发展论坛在中国杭州国际博览中心顺利召开。 /p p   欧陆科技集团中国区合伙人和董事长,中国TIC私董会总裁教练秦殊涵先生受邀作为大会演讲嘉宾进行了关于《再谈中小检测机构发展方向》的主题演讲。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1.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9/wycimg/5bf6a521-3e37-4b4f-a448-d895cc3b8db7.jpg" / /p p   秦先生在第七届第三方检测实验室发展论坛高峰论坛中发表的观点被当时的主持人理解为是对行业的发展唱衰。在2016年的第八届论坛的投融资分论坛中,秦先生表示中国第三方检验检测行业目前正处在发展的焦灼时期,当下也是最考验企业家精神的阶段,企业家的担当、毅力、韧性及社会责任感将是其能否带领企业走出困境的关键。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2.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9/wycimg/20b15cd8-e30f-415c-8b34-eff125ac7167.jpg" / /p p   今年秦先生《再谈中小检测机构发展方向》,从国际检验检测行业发展的相关数据出发进行分析,来提醒中小机构如何面对未来发展的风险。在演讲中,秦先生用发展规模将检验检测机构划分为四个阶段,提醒了各个阶段的机构如何应对发展中的关键问题,同时也建议还未涉足或准备进入这个领域的投资者,警惕行业投资过热风险。这个观点同国家认监委实验室与检测监管部乔东主任在本次论坛上提出的三个投资过热领域:建筑、食品和环境的警告不谋而合。 /p p   秦先生提醒中小检测机构,未来2-3年的行业竞争更加激烈,企业家也可以通过寻找志同道合的伙伴进行自我整合,抵御面临的市场风险,而非仅仅等待大机构或资本的并购。与此同时,中小机构应首先自救,做好内部管理。 /p p   中国TIC私董会创始会员、上海欧陆总经理李步青先生带来的《精益化管理在检测实验室的应用和实施》正好呼应了秦总关于做好机构内部管理的提示。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3.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9/wycimg/7ab507c9-e11b-49e8-b4b4-71d3ed32c95d.jpg" / /p p   在众多业内人士看来是高技术服务业的检测行业,不同于传统工业企业管理模式,李步青先生恰恰和大家分享了一套在传统制造业有广泛应用的精益化管理理念。在检测行业面临成本上升和单价下降的问题时,加强企业内部管理,降低企业资源浪费和时间浪费将是一个重要的企业生存之道。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4.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9/wycimg/631b1608-0e7d-48cc-b013-fabbb413dd92.jpg" / /p p   在分享中,李步青先生多次强调,实验室的管理人员必须深入一线才能获得及时准确的一手信息,也有助于在管理过程中做出更加准确的判断和决策。 /p p   中国TIC私董会旨在促进中国检验检测行业的良性发展,我们欢迎拥有相同志向的机构加入,携手前行。 /p p & nbsp /p
  • 科技部组织专家研讨前沿生物技术领域发展方向
    近日,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组织有关专家在北京召开了前沿生物技术研讨会。赵国屏、邓子新、陈润生等院士和专家参会。科技部生物中心马宏建副主任、安道昌副主任出席会议并讲话。   与会专家分别就生物信息技术、纳米生物技术、疾病分子分型、合成生物技术等方面的发展趋势和重点进行了报告,介绍了本领域国内外研究现状、发展趋势和我国的研究基础,并对我国相关方向的发展战略进行了研讨。
  • 智能化成分析仪器与传感器发展方向
    我国分析仪器和传感器产品,已经加大力度朝向智能化、信息化、网络化方向发展,以实现更灵敏、更准确、更快速、更可靠地实时检测。  分析仪器是我国科技、经济和社会持续发展的基础,无论在工业过程控制、设施农业、生物医学、环境控制、食品安全乃至航空航天、国防工程等领域,均迫切需要各类新型传感器作为信息摄取源的小型化、专用化、简用化、家庭化的新一代分析仪器,以迅速改变我国分析仪器的落后状况。  传感器作为现代科技的前沿技术,传感器产业也是国内外公认的具有发展前途的高技术产业,它以其技术含量高、经济效益好、渗透能力强、市场前景广等特点为世人瞩目。  几十年来,以微电子技术为基础,促进了传感器技术的发展。多学科、多种高新技术的交叉融合,推动了新一代传感器的诞生与发展。例如:我国重点开发的MEMS、MOMES、智能传感器、生物化学传感器等以及今后将大力开发的网络化传感器、纳米传感器均是多学科、多种学科技术交叉融合的新一代传感器。  微型化是建立在微电子机械系统(MEMS)技术基础上的,目前已成功应用在硅器件上形成硅压力传感器(如上述EJX变送器)。微电子机械加工技术,包括体微机械加工技术、表面微机械加工技术、LIGA技术(X光深层光刻、微电铸和微复制技术)、激光微加工技术和微型封装技术等。  MEMS的发展,把传感器的微型化、智能化、多功能化和可靠性水平提高到了新的高度。传感器的检测仪表,在微电子技术基础上,内置微处理器,或把微传感器和微处理器及相关集成电路(运算放大器、A/D或D/A、存贮器、网络通讯接口电路)等封装在一起完成了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系统化。(注:MEMS技术还完成了微电动机或执行器等产品,将另作文介绍)网络化方面,目前主要是指采用多种现场总线和以太网(互联网),这要按各行业的特点,选择其中的一种或多种,近年内最流行的有FF、Profibus、CAN、Lonworks、AS-Interbus、TCP/IP等。  除MEMS外,新型传感器的发展还有赖于新型敏感材料、敏感元件和纳米技术,如新一代光纤传感器、超导传感器、焦平面陈列红外探测器、生物传感器、纳米传感器、新型量子传感器、微型陀螺、网络化传感器、智能传感器、模糊传感器、多功能传感器等。  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技术正在形成热点,不同于一般信号处理,也不同于单个或多个传感器的监测和测量,而是对基于多个传感器测量结果基础上的更高层次的综合决策过程。有鉴于传感器技术的微型化、智能化程度提高,在信息获取基础上,多种功能进一步集成以致于融合,这是必然的趋势,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技术也促进了传感器技术的发展。  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的定义概括:把分布在不同位置的多个同类或不同类传感器所提供的局部数据资源加以综合,采用计算机技术对其进行分析,消除多传感器信息之间可能存在的冗余和矛盾,加以互补,降低其不确实性,获得被测对象的一致性解释与描述,从而提高系统决策、规划、反应的快速性和正确性,使系统获得更充分的信息。其信息融合在不同信息层次上出现,包括数据层(像素层)融合、特征层融合、决策层(证据层)融合。由于它比单一传感器信息有如下优点,即容错性、互补性、实时性、经济性,所以逐步得到推广应用。应用领域除军事外,已适用于自动化技术、机器人、海洋监视、地震观测、建筑、空中交通管制、医学诊断、遥感技术等方面。  近年来,传感器正处于传统型向新型传感器转型的发展阶段。新型传感器的特点是微型化、数字化、智能化、多功能化、系统化、网络化,它不仅促进了传统产业的改造,而且可导致建立新型工业,是21世纪新的经济增长点。
  • “绿色技术范式”,分析化学未来发展方向——访中国分析测试协会副理事长、辽宁省分析科学研究院原院长刘成雁教授
    “范式”是指“特定的科学共同体从事某一类科学活动所必须遵循的公认的“模式”,它包括共有的世界观、基本理论、范例、方法、手段、标准等等与科学研究有关的所有东西。“范式”是一个科学哲学概念,由美国著名的科学史家、科技哲学家托马斯库恩在1962年出版的《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中首先提出来的。他在深入地研究人类社会科学进步的历史中发现,科学发现不是简单的累积、堆栈的过程,而是有着结构性发展规律的,即是“范式“的转换过程。那么,具体到科学的一个分支——分析化学,它的“范式”是怎样的?刘成雁教授提出的“分析化学绿色技术范式”是否是分析化学未来发展方向?其面临的困境又有哪些?带着这些问题,仪器信息网编辑采访了提出“分析化学绿色技术范式”概念的第一人,刘成雁教授。刘成雁教授“要找准未来发展的大方向,必须要加强哲学与本门学科的激荡”作为一个科学哲学概念,日常工作中并不常听到“范式”这个词。刘成雁教授首先为我们简单科普了一下。托马斯库恩早期在完成物理学方面的博士论文写作时,查阅了大量的科学史学资料,他发现科学进步是要革命的,是有着规律的。在深入地研究人类社会科学进步的历史时,他发现,科学发现不是简单的累积、堆栈的过程,而是有着结构性发展规律的,即是“范式”的转换过程。“当时,托马斯库恩在谈到用‘范式’这个词来描述这个规律过程时说到,用‘范式’这个词,是因为我找不到一个更合适的词来予以描述这个过程。”刘成雁表示,当前正像总书记指出的那样,人类社会正在发生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是站在发展新质生产力和未来产业的新起点上,我们必须为本学科、本领域未来发展方向进一步深刻地思考“我们过去走过的过程和我们未来将向何处去”这一常谈的问题。“要找准未来发展的大方向,必须要加强哲学与本门学科的激荡。”刘成雁谈到,“哲学”是指导我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科学,正像一些伟人说的那样,“缺少了哲学的科学是盲目的,而缺少了科学的哲学将是空洞的”一样,我们必须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对于分析化学这门学科和领域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深入的思考,只有这样,才能使分析化学学科健康的发展,服务于人类社会文明发展,服务于子孙后代、永续健康地发展下去。新时期大变革背景下,“分析化学绿色技术范式”应势而起分析化学,有着与其他实验科学不同的特点,它的劳动成果主要是测试的数据与分析的结果。所有为取得这个结果所消耗的试剂耗材,特别是剧毒、有毒有害的危险化学品,都将会以不同形式产生出来。有人做过考察,实验室能耗是办公室的10倍,水的消耗是办公室的4倍。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局对检验检测服务业市场的统计,2022年全年检测服务收入4275.84亿元,纳入统计的检验检测机构52769家。“然而,全国没纳入统计的检验检测机构、研究类和教学类实验室会有多少家?每年消耗多少能源资源、水资源、危险化学品和各类试剂资源?实验做完了它们都哪儿去了?这些都不得而知了。但肯定会是个惊人的数字,对环境的影响一定会是很大很大的!”刘成雁谈到。“从事分析化学的专业技术人员,一定要深入思考,我们是不是要走出一条即能得到准确稳定的分析测试结果,又能够少消耗,特别是能源、水资源和化学制剂等等的新路子来。这也就是我按照总书记的指示,站在新时期大变革的起点上,要把“范式“理论引入到分析化学中,通过激荡、争论、讨论达到学科快速发展的目的。”自从2015年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理念以来,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充分证明了五大发展理念已经深入人心,自觉地成为我们工作生活的总的指导理念。去年9月初,总书记在东北考察指导工作时又提出了新质生产力这一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新概念,并且在今年1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进一步指出,“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等等。刘成雁表示,我们要紧跟总书记的指示精神,做好分析测试新质生产力的培育和发展,打好专业领域未来产业发展的基础。基于此,他提出了“分析化学绿色技术范式”这一概念;目的是将哲学理论在分析化学这一学科中能有一个结合和新的应用,为分析化学在新时代找准未来的发展方向。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习近平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五大发展理念、新质生产力就是绿色生产力、未来产业等等,这些都是绿色范式转换的理论基础和重要的组成部分。分析化学学科以往主要重视了结果,但忽视了这一结果获得的过程和成本消耗,特别是对能源、水资源、危险化学品和试剂等等的消耗,这些都严重的与时代发展不相适应;不从观念、信仰、价值观层面出发,不推动“范式“的转换,就很难使分析化学健康快速的发展。不过,刘成雁也指出,目前“分析化学绿色技术范式”还刚刚起步,处于“初探”阶段,希望边学习边与同行专家学者一起交流讨论,共同探索。当前,尽管我们已经在工作中注意到了水电等消耗,但是在统一思想方面还有大量的工作需要去做。刘成雁谈到,“由于这一概念刚刚提出来,还面临着许多问题。首先要解决的是信念和价值观问题,要学习一些本学科以外的科学理论,特别是哲学理论的学习。同时,我们还要深入学习五大发展理念、新质生产力、未来产业和高质量发展等指示精神。只有这样,我们遇到的难以统一的思想、建立统一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观等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了。”绿色范式基础之分析仪器,绿色发展三要素近年来,我国在制造业领域持续深入推进节能降耗、绿色制造,加快绿色低碳技术变革。科学仪器是现代科学技术的“眼睛”和高端制造业“皇冠上耀眼的明珠”,重视节能、环保方面的设计,对于促进我国制造业绿色转型有重要意义。而“分析化学绿色技术范式”的提出,对分析仪器技术的发展也提出了明确的方向。刘成雁谈到,首先,仪器分析要采用绿色方法。方法的原理要符合绿色化学的原子经济性原则,如像诺贝尔奖“点击化学”。使用的化学试剂尽可能无毒、低毒、普通;方法尽可能采用一步法;少能耗、少水耗、少排污、不排污;遥测、原位、在线、非接触;样品不用制备或处理;离子液体制备方法的替代;改变仪器设备使用条件来开发仪器的功能;选用常温常压试验方法;等等。其次,仪器设备要绿色设计。具有绿色特征的仪器设备是可拆卸、模块化、小型化、便携化、方便回收再制造的;低能耗、低水耗;非必要不用一次性资源;废液分类资源化收集;优先使用再生循环资源;自动化、智能化;可升级、可集成;结构集约、美观、合理;防辐射、低噪音;使用安全,少用样品量、多通道、多样份、多参数、快速度;少人力、免维护、无值守;外观体现科技美;等等。另外,绿色包装技术也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我们很高兴看到,一些国产科学仪器企业,如:丹东百特、济南海能技术、北京海光仪器、大连依利特、北京晶品赛斯等科学仪器公司,已经开始重视产品的绿色包装,不用不可降解的合成材料,改用可生物降解或可回收再用的包装材料,在我国仪器设备生产企业中起到了很好的绿色发展引领作用。后记采访中,刘成雁也介绍了“分析化学绿色技术范式”接下来的工作规划:首先建立起分析化学的绿色技术范式并加以推广运行;在此基础之上,进行深入的研究总结,用“扬弃”的理论和方法指导我们的工作,通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最后形成科学合理有效的分析化学绿色技术范式的原则。
  • 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发展方向:快速、智能、可视化 —访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首席专家/副院长张峰
    仪器信息网讯 食品安全关系每个人的健康与生命安全。随着我国经济总量与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家对食品安全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未来,我国食品安全监管方向主要有哪些?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发展又有哪些新方向? BCEIA期间,仪器信息网特别就以上问题采访了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首席专家/副院长、市场监管总局食品安全抽检监测秘书处秘书长、国家科技奖获得者张峰。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首席专家/副院长市场监管总局食品安全抽检监测秘书处秘书长国家科技奖获得者 张峰仪器信息网:今年的食品安全风险监控高峰论坛的主题为“面向绿色未来的食品安全”,请您谈谈,您心目中的“面向绿色未来的食品安全”是怎样的?在如今的新发展阶段、新发展格局下,我国食品质量与安全监管发展方向主要有哪些?张峰:食品安全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新时代下,我们要严格落实总书记提出的“四个最严”要求,通过发展新技术,构建面向未来的绿色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和技术体系。所谓的绿色食品安全,首先要做到源头“绿色”,即食品的种/养殖环境应保证生态友好;另外,从全产业链来讲,不管从种/养殖到加工流通,还是最后到餐桌,都要实现绿色的目标。除了生产流通环节外,监管检测方面也应达到绿色要求。检测过程应尽量减少有机试剂的使用,实现技术的绿色化、检测环境的友好化。在保证食品安全的同时,保护生态环境、提高技术安全,从而真正落实总书记“建设美丽中国,努力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的要求。我国食品安全监管的未来发展,会聚焦智慧监管、事前监管,实现食品监管的关口前移,形成全链条集约化、智能化、快速精准化的监管模式。同时,加强冷链食品储运过程风险监测和防控,完成非食用物质名录的制定,加强对特殊食品的监管。仪器信息网: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对于科学仪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您认为,未来,我国食品质量与安全相关检测技术应当朝哪些方向发展,才能更好地贴近国家发展总体规划?张峰:近几年分析科学以及其他相关基础科学有了很大发展和进步,这些先进的技术同时也被应用到食品安全监管及检测技术方面。首先,在智能化方面。目前食品生产、检测、风险分析技术已经逐渐智能化,未来食品安全检测将继续在这方面深入延伸。例如,在了解所有生产产品的基本数据基础上,可建一个庞大的数据库,无论是哪个产地食品,通过数据库即可判断它的基质组成、脂肪和糖等成分含量信息,这样在开发检测方法时,就可以智能推荐前处理技术、仪器分析手段和分析方法等,从而实现标准化。第二个方面是可视化。目前实验室的分析检测大部分利用各种光谱、色谱、质谱等技术,但这些技术得到的检测数据往往非常枯燥,不能直观地反映出食品中有害物质的具体分布和含量变化情况。而目前的一些成像技术,如光学成像技术、光谱成像技术等,可以得到可视化的检测数据。尤其是最近迅猛发展的质谱成像技术,可以让检测变得更直观。例如,在检测动物性产品时,通过质谱成像可以很直观的看到各个部位的成分分布以及它们的动态变化规律,这为食品安全监管提供了很好的帮助。另外,快检和现场检测技术仍然是未来发展的大方向。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品安全要求越来越高,采购时都希望能买到安心、放心的食品。这就需要在农贸市场、超市、田间等进行现场快速检测,第一时间把风险遏制住。因此,一些快检技术如胶体金技术、拉曼技术、小型质谱技术、各种便携光谱技术等仍是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不过这些技术可能需要和一些基础数据库相结合,才能比较准确的做出判定。此外,组学技术应用到食品风险分析,特别是未知风险的判定以及加工过程的风险判定,也是目前食品安全检测大的发展方向。仪器信息网:请您介绍下,当前我国食品质量与安全行业相关前沿热点问题有哪些?基于此,您团队聚焦了哪些研究方向?取得了哪些最新的研究成果?张峰:首先是快速检测技术。目前我们团队在做一些快检技术的研发工作。在快速、高选择性的质谱离子源研发方面,已经取得了突破,并在国内外发表了文章,且申请了专利。该成果主要是将免疫、分子印迹等一些选择性技术和一些新材料集成到离子源基板上,从而提升质谱离子源的选择性。这等于将分离过程集成到离子源上,而前端不再需要色谱,从而实现质谱直接进样的快速检测。第二方面是关于未知风险的侦查工作,这也是目前很重要的命题之一。我们知道,化学性食品风险物质,仅有CAS标号的就已经超过1.4亿个,而纳入监管目录的只有2000多种,且新的化学有害物质每天都在增长,这些物质可能以各种方式污染食品,比如环境污染,或者是以盈利为目的的故意添加等。然而这些物质如何被发现则是个重大命题。我们团队以食品中化学性有害物为研究对象,按照结构对其进行分类,通过对它们质谱裂解行为的研究和总结,得出同类物质质谱裂解的独特规律,并筛选出特征离子碎片作为该类化合物的标志物。以此实现对实际样品中具有相似结构的同类新风险物质的快速精准侦查。目前该技术已经应用到食品安全抽检监测中。成果在2019年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奖的二等奖。第三方面主要是食品组学的研究,组学技术不仅能用于产地和品种的真伪识别,也可用于食品加工过程的风险判定。虽然这种风险判定可能比较复杂,但利用组学技术可以尽可能多的得到产品的信息,然后通过PCA或其他化学计量学技术找到特征标志物,从而反映它在加工过程当中出现的新风险。详细内容见:
  • 欧阳明高院士详解锂电池技术发展方向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3/insimg/60583ae0-3699-426f-8348-785105fbf7fb.jpg" title=" ouyangminggao.jpg" / /p p   近年来,随着国内外电动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作为核心零部件的动力电池产业备受关注,各家企业不仅要扩张产能规模确保产量供应,还面临着持续提升产品能量密度等关键指标的“攻坚战”。当前国内外动力电池技术进展如何?有哪些值得关注的前瞻性技术?未来数年的发展节奏是怎样的?近期,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执行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对上述行业关心的重点话题从技术角度进行回应,对业内外人士全面了解当前动力电池技术水平概况提供了重要参考。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300瓦时/公斤目标取得重大突破 /strong /p p   《汽车纵横》:安全、续驶里程长、寿命长等是消费者选购新能源汽车时考虑的关键性指标,动力电池是决定这些指标的核心零部件,近年来,在消费者需求及相关部门的政策法规推动下,安全、长寿命、高比能量的动力电池已成为产业需求的主流。比如2017年3月份,国家工信部等四部委联合颁布《促进汽车动力电池发展行动方案》,指出到2020年,要求新型锂离子动力电池单体比能量超过300瓦时/公斤。目前国内动力电池技术在这些方面进展如何?达到哪些指标? /p p   欧阳明高:按照规划,2020年要实现动力电池能量密度300瓦时/公斤目标。目前承担新能源汽车专项项目的有三个团队:宁德时代新能源、天津力神和合肥国轩。这三个团队目前采用的技术路线大同小异,即正极采用高镍三元,负极是硅碳,这种电池目前技术指标已经接近应用要求,到2020年,比能量300瓦时/公斤的电池的产业化已经取得了实质性突破,现在从比能量角度看都已经达到,例如宁德时代新能源的电池研究成果的循环寿命基本在1000次左右,能量密度达到304瓦时/公斤,其他两家也差不多。当然还有部分企业安全性标准还没有完全满足。用300瓦时/公斤的单体电池大概能做出200-210瓦时/公斤的电池系统,因为基本是软包电池,而非方形电池。国内在去年年底、今年年初,动力电池的能量密度单体达到230瓦时/公斤左右,系统大约150瓦时/公斤左右。到2018、2019年还需要再提高50-70瓦时/公斤,我认为是可以做到的。至于单体350瓦时/公斤、系统260瓦时/公斤是我们力争的目标。 /p p   如何落实2025年400瓦时/公斤的目标? /p p   《汽车纵横》:刚刚您提到,实现2020年300瓦时/公斤的目标在技术上已经有重大突破。再往后展望五年,到2025年动力电池将力争实现哪些目标?将采用何种技术路线?您认为哪种前瞻技术最值得关注?目前中国在这些前瞻技术领域有无研究? /p p   欧阳明高:面向2025年产业化,我们希望冲击单体电池能量密度达到400瓦时/公斤的目标。300瓦时/公斤的实现改变的是负极,从碳变成硅碳,到400瓦时/公斤要变的是正极,目前可选的正极材料有好几种,现在新能源汽车重点专项取得突破性进展的是高容量富锂锰基正极材料,有两个单位承担了前沿基础项目,一个是物理所,改善了富锂锰基正极循环的电压衰减,达到的指标是正极循环100周之后电压衰减降到了2%以内,这是一个重大的进展。另外一个是北京大学的团队,首次研制出了比容量400毫安时/克的富锂锰基正极,实现400瓦时/公斤应该是没有问题的,甚至可能更高。这更为开发比能量大于500瓦时/公斤的新型锂离子电池提供了可能,但循环尚存在一定不确定性。 /p p   更加前沿的技术是固态电池。目前国内有多家研究机构和产业单位在做,包括中科院青岛能源所、宁波材料所,物理所等,也包括宁德时代新能源、中航锂电等。最近宁波材料所与赣锋锂业合作,投资5亿元人民币,致力于推进固态电池产业化,计划2019年量产,2020年产品进入电动汽车市场。固态电池无疑是2017年全球电池领域最热的一个技术名词。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全固态锂电池技术何以在全球大热? /strong /p p   《汽车纵横》:固态电池与我们听到的全固态锂电池是否是一回事?什么才是全固态锂电池?如何理解这些概念上的区别? /p p   欧阳明高:全固态锂电池,这几个词每一个字都不能少、不能变,“全固态”与“固态”不同,“锂电池”和“锂离子电池”不是一个概念。所谓“全固态锂电池”是一种在工作温度区间内所使用的电极和电解质材料均呈固态,不含任何液态组分的锂电池,所以我们全称是“全固态电解质锂电池”。根据其是否可以反复充放,可进一步分成全固态锂一次电池和全固态锂二次电池,一次电池其实已经有用的。全固态锂二次电池又分成全固态锂离子电池和锂金属电池,这两个概念又要区别,所谓全固态金属锂电池的负极用的是锂金属,目前在用的动力电池的负极多为碳、硅碳或者钛酸锂。 /p p   全固态锂电池的概念比锂离子电池出现得更早,锂离子电池只有25年左右的历史,是日本人发明的,真正用于车上也就10多年,很年轻但是进步很快。早期所指的全固态锂电池,都是以金属锂为负极的全固态金属锂电池。这就是以前的概念。 /p p   《汽车纵横》:固态锂离子电池跟全固态锂电池的具体区别是什么? /p p   欧阳明高:固态电池,不一定是全都是固态电解质,还有一点液态,是液态与固态混合的,差别在于混合的比例是多少。真正的固态锂离子电池,其电解质是固态,但在电芯中有少量的液态电解质 所谓半固态,就是固态电解质、液态电解质各占一半,或者说电芯的一半是固态的、一半是液态的,所以还有准固态锂电池,即主要为固态,少量是液态。 /p p   《汽车纵横》:全固态锂电池有哪些特点特别是优势?为什么能引起全球动力电池产业的关注和投入研发? /p p   欧阳明高:主要因素是它能解决目前困扰动力电池发展的两大关键问题,即安全性差和能量密度低。全固态锂电池有几个潜在的技术优势,首先,它安全性高,由于采用高热稳定性的固态电解质,代替了易燃的常规有机溶剂电解液,电池燃烧问题可以得到有效解决。第二,能量密度高,由于金属锂的容量超高,基于相同正极时,固态金属锂电池与常规液态锂离子电池相比,其能量密度可以得到大幅提升。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固体电解质密度和使用量高于液态电解质,在正负极材料相同时,全固态锂电池优势不明显。第三,正极材料选择的范围宽,因为全固态锂电池可以直接采用金属锂为负极,不要求正极结构中必须含锂,一些高容量的贫锂态材料也可以作为正极 此外,无机固态电解质宽的电压窗口也为高电压正极材料的应用提供了可能。第四,系统比能量高,由于电解质无流动性,可以方便地通过内串联组成高电压单体,利于电池系统成组效率和能量密度的提高。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真正的全固态金属锂电池技术尚未成熟 /strong /p p   《汽车纵横》:从您介绍的优势来看,全固态锂电池能解决当前动力电池产品的不少不足之处。但它为何还没有大规模应用于市场?主要存在哪些问题?您如何评价这类技术的整体发展水平? /p p   欧阳明高:它的第一个问题是固态电解质材料的离子电导率偏低。现在有三种固态电解质,一种是聚合物,一种是氧化物,一种是硫化物。现在有用聚合物电解质的电池,搭载于法国的一些车辆上,它的问题就是需要加热到60度,离子电导率才上来,电池才能正常工作。目前氧化物电解质一般比液态的还要低很多。只有硫化物固体电解质的一些指标接近液态电解质,比如丰田就是用硫化物的固体电解质,所以固体电解质主要的突破是在硫化物的固体电解质。 /p p   第二个问题就是固/固界面接触性和稳定性差。液体跟固体结合是很容易的,渗透进去即可。但是固体和固体接触性和稳定性就是它的很大的一个问题。硫化物电解质虽然锂离子导电率已经提高,但是仍然有界面接触性和稳定性问题。 /p p   第三个问题是金属锂的可充性问题。在固态电解质中,锂表面同样存在粉化和枝晶生长问题。其循环性甚至安全性等还需要研究。当然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制造成本偏高。 /p p   基于上述问题,特别是固态界面接触性、稳定性和金属锂的可充性问题,真正意义上的全固态金属锂电池技术,现在仍然还是不成熟的,还存在技术不确定性。目前展现出或者有突破的、有性能优势和产业化前景的主要是固态锂离子电池和固态聚合物锂电池。 /p p   《汽车纵横》:目前国内外关于固态锂电池的研究进展如何?有哪些值得关注的企业或技术突破? /p p   欧阳明高:现在固态锂电池持续升温,美国、欧洲、日本、韩国、中国都在投入。各个国家心态不太一样。例如美国,以小公司、创业型公司为主。美国有两家公司值得关注,都是初创公司,一个是S-akit3,其最新研发的电池有望使电动汽车的续驶里程达到500公里,现在还处于初级阶段。还有一个Solid—State。美国主要立足于颠覆性技术。日本则专注于无机固体电解质的大容量的固态锂电池,最着名的是丰田公司,其产品将在2022年实现其商品化。丰田做的不是全固态锂金属电池,而是固态锂离子电池,其负极是石墨类,用硫化物电解质,高电压正极,单体电池容量15安时,电压是十几伏,我认为这是靠谱的。所以在日本,并没有颠覆,还是基于锂离子电池,正负极还可以用以前的一些材料或技术。韩国专注于无机固体电解质的大容量固态锂电池的研发工作,也采用石墨类负极而不是金属锂负极,与日本相似。中、日、韩三国的情况类似,因为我们已有了很庞大的锂离子电池产业链,不希望推倒重来。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如何评价动力电池各技术路线的前景? /strong /p p   《汽车纵横》:针对当前国内外动力电池领域的技术发展现状,请您综合评估一下各种技术路线或研究方向的前景。 /p p   欧阳明高:第一,锂离子动力电池有望于2020年前实现300瓦时/公斤目标,目前国内外技术研发基本处于同一水平,但安全性研究尚待加强。这种电池的核心是安全性。 /p p   第二,作为实现远期目标的两类新体系,锂硫、锂空气电池方面,目前国内外进展相对缓慢,2017年没有看到突破性的进展。从原理来看,锂硫电池的重量比能量跟体积比能量基本相当,所以它的体积比能量要提上来是有相当难度的。新能源乘用车特别是轿车对体积比能量的要求可能比重量比能量还要重要,虽然有400瓦时/公斤的电池,体积比能量也只有400瓦时/升,这对于轿车而言不太好用。一般情况下,锂离子电池的重量比能量能达到300瓦时/公斤,体积比能量就可以达到600瓦时/升。锂空气电池集合了锌空气电池、氢燃料电池、锂二次电池的所有难点。相比而言氢燃料电池更具竞争优势。 /p p   第三,固态电池的研发产业化持续升温,但受到固/固界面稳定性和金属锂负极可充性两大问题的制约,真正的全固态锂电池技术还没有成熟,但是以无机硫化物作为固态电解质的锂离子电池出现突破。总体看固态电池发展的路径,电解质可能是从液态、半固态、固液混合到固态,最后到全固态。至于负极,会从石墨负极到硅碳负极再到合金化负极,我们现在正在从石墨负极向硅碳负极转型,最后有可能采用金属锂负极,但是目前还存在技术不确定性。 /p p   第四,中国在高容量富锂正极材料方面于2017年取得了一些突破,基于高容量富锂正极和高容量硅碳负极的革新型锂离子电池比锂硫和锂空气电池更具可行性。 /p p   《汽车纵横》:根据各种技术进展的分析,您如何判断未来动力电池技术的发展趋势?预计将按照怎样的节奏推进? /p p   欧阳明高:我们专家组对动力电池技术的发展趋势做了一次优化迭代,(但这不是国家电池技术路线图的依据,仅供参考),具体如下: /p p   2020年,实现动力电池比能量300瓦时/公斤、比功率1000瓦时/公斤,循环1000次以上,成本0.8元/瓦时以内的目标是确定的,相对应的材料是高镍三元,现在国内动力电池用的镍、钴、锰的比例由3:3:3转向6:2:2,再转变为8:1:1,即镍变成8,钴的比例进一步降到1甚至是0.5。负极要从碳负极向硅碳负极转型。这是我们当前的技术变革。 /p p   到2025年,正极材料性能进一步提升,富锂锰基材料目前取得重要突破,当然还会有其他材料。2020-2025年,我们要努力实现动力电池比能量从300瓦时/公斤上升至400瓦时/公斤,每瓦时成本从0.8元以内降到0.6元以内。此时一般性价比的纯电动轿车合理的续驶里程是300—400公里。 /p p   到2030年,希望在电解质方面取得突破,也就是2025-2030年最大的突破可能在电解质,固态电池会实现规模化、产业化,电池单体比能量有望冲击500瓦时/公斤。2030年,常规的电动汽车续驶里程应该可以达到500公里以上。当然需要其它技术的配合。如果电耗极大,例如冬天百公里电耗高达三四十度,电池再好也实现不了。现在电动车越做越大,例如大型SUV,车身重、风阻系数大,是一个值得改进的问题。 /p p br/ /p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