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地下污水

仪器信息网地下污水专题为您整合地下污水相关的最新文章,在地下污水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地下污水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地下污水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地下污水话题讨论。

地下污水相关的资讯

  • 建地下式污水处理厂不应盲目跟风,需综合考虑成本、碳排等
    近年来,地下式污水处理厂在我国水污染防治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多。北京、上海、深圳、广州、成都、海南、昆明、合肥等多个城市均建有地下式污水处理厂。目前,我国在这方面的建设规模远超世界其他国家之和。据相关统计,目前,全球共运行着200余座地下式污水处理厂。除我国外,还有荷兰、瑞典、挪威、法国、日本、芬兰等国建设了少量地下式污水处理厂。我国在这方面可谓起步晚、发展快,目前建成/在建地下式污水处理厂已近200座,从数量上看,可谓“一枝独秀”。对于一些城区特别是人口密度大、用地紧缺、征拆难度大的中心城区而言,因地制宜建设地下式污水处理厂,在节约土地资源、形成更合理的污水处理厂布局等方面可以发挥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专家告诉记者,将污水处理厂建在地下也存在明显弊端,须从经济、技术等方面进行综合衡量和必选,不应盲目跟风。那么,我国各地为何对建设地下式污水处理厂较为热衷?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看,如何衡量地下式污水处理厂的利弊?记者围绕相关问题采访了有关专家。建地下式污水处理厂不应盲目跟风不久前,国家发改委、住建部、生态环境部联合印发的《关于推进污水处理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提出,“土地资源紧缺的城市可建设全地下/半地下式污水处理厂,鼓励通过建设公园绿化活动厂地等方式合理利用地上空间,提升区域环境品质和城市生态系统碳汇能力。”一位业内专家告诉记者:“一个地方如果因为土地资源紧张确实找不到合适的地方建设污水处理厂,是可以考虑建设地下式的。但问题是,我国建成/在建的这200多座地下式污水处理厂是不是都是因为没有地方了,才建成地下式/半地下式的?可以说,我国很多地下式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对当地来说,都不是刚需。”他认为,将庞大的设施埋在地下,弊端之一就是占据了较大的地下空间,和水、气、电、热相关的城市‘生命线’的铺设都不能从这些空间通过。其次,这增加了投资建设、运行、检修成本。一般情况下,地下式污水处理厂的投资成本(4000—6000元/立方米)是同等规模地上式污水处理厂的2—3倍。而且地下要通风、照明,需要消耗更多的电能。再者,这也带来了更大的不确定性。比如,地震可能导致污水处理厂的建筑物、构筑物等出现裂缝、变形,并进一步导致机械设备、管道等出现损坏,从而引起污水泄漏,对环境造成污染。如果是地上式污水处理厂,能够更好地应对这种情况发生。但如果建在地下,污水泄漏后更容易下渗到更深层的环境中。因此,污水处理厂是否应该建在地下,应从经济、技术等方面进行综合衡量。实际中,一些地方并没有进行综合比选。有些镇上都建了地下式污水处理厂,不排除有一定的攀比心态。“此次三部委的文件对建设全地下/半地下式污水处理厂的态度是比较务实的。言下之意,确实缺地的,可以考虑建设地下/半地下污水处理厂,但是也不是必须建设地下厂,只是可以把地下污水处理厂这种形式作为一种方案。对于不缺地的那些城市,个人理解,原则上就是不鼓励的。”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中规院(北京)规划设计有限公司生态市政院院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王家卓说。地下式污水处理厂耗能多、碳排大北京建筑大学中—荷未来污水处理研发中心的郝晓地、于文波等对国内一家全地下式污水处理厂进行研究发现,其全生命周期总碳排放量约87.1万吨CO2-eq,较地上污水处理厂高36.5%。其中,运行阶段需要额外通风、照明等电力消耗,碳排放量可达总量的95%以上。地下式污水处理厂运行阶段(20年),额外通风产生的碳排放量约18.4万t CO2-eq,占总排放量的22%。此外,地下式污水处理厂在建设与拆除阶段,需要额外的施工量与建材消耗。可见,地下式污水处理厂全生命周期中会产生大量碳排放,不符合碳减排、碳中和的社会发展方向。目前,支持建设地下式污水处理厂的主要理由是可以节约土地资源,充分利用空间。对此,郝晓地告诉记者:“地下式污水处理厂节地建设及其地面的园林景观是以较大的建设及运营成本为代价的。以国内某全地下式污水处理厂为例,其在环境影响、基建投资、生态效益三方面的综合负面影响较地上式要高出约20%。即使地下式污水处理厂的地面部分用于打造绿地园林景观,所产生的生态效益也无法抵消其对环境产生的总的负面影响。其实,地下污水处理厂的地面景观罕有向公众开放,很多时候,其真实功能也就相当于一小块绿地的价值。”还有专家认为,有些地方政府积极兴建地下污水处理厂的最大诱因在于使百姓‘眼不见为净’,或者提升周边房地产的价值,甚至在地下污水处理厂上兴建商业楼盘以获得利润。这只不过是将污染与碳排放转嫁到了其他地方。地下污水处理厂怎么建更经济环保?土地资源紧缺的城市如果确实需要建设地下式污水处理厂,需要尽量“趋利避害”,减少其建设、运营管理成本及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地下式污水处理厂建在哪?郝晓地告诉记者:“ 在人口密度更高、城市用地更为紧张、社会经济更加发达的一些欧美、日本等国家,地下式污水处理厂并非遍地开花,几乎是凤毛麟角。而且在国外少有的一些地下式污水处理厂的案例中,其建设选址、缘由也非盲目跟风。比如,芬兰赫尔辛基利用天然岩洞、挪威奥斯陆利用天然山洞、荷兰鹿特丹利用废弃船坞码头、法国马赛利用废弃采石场、瑞典斯德哥尔摩利用天然山洞、日本神奈川结合地势开挖隧道等建设了地下式污水处理厂,因而大大减少了工程量。可见,地下式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应因地制宜,不应盲目跟风。”我们不一定照搬别的国家的做法,但同样需要充分考虑选址问题。“关于地下污水厂的建设必要性,除了前述的土地稀缺性问题,其实还要考虑污水厂布局的分散与集中的取舍关系。前者更符合水生态原理提高水环境容量,后者则更易于工业化集约降低直接成本。”E20环境平台执行合伙人、E20研究院执行院长薛涛告诉记者,“如果在主城区,基于土地更紧缺等原因,老百姓的接受度相对会高一些。建设地下式污水处理厂对于形成更好的城市污水处理厂布局而言,能发挥一定的有益作用。之前,污水处理厂的建设一般遵循重力流的原理,沿河而布,所以通常建在河道下游,也常常就是城市的下游甚至边界地区,所以土地资源丰富的地区也就更多地采用地上模式,以节省成本。但这样就不便于利用污水处理厂达标排放的水,对主城区的河道进行生态补水。如果要将水送到上游,还需要花提升泵站的钱。那就意味着,一家污水处理厂达标排放的水很大一部分只能给河流下游地区使用,所在城区能利用的很有限。此外,雨水瞬时流量都集中向下游处理,相关管网压力负荷也会很大。从这个角度看,将一部分污水处理厂分散建在主城区的相对上游有其合理性。随之带来的结果则是由于土地稀缺而会选择地下模式或者其他公建化的环境友好型模式,在厂—网—河系统中,这就是一种以偏重分散为取向的较为优化的选择。由于我国不少地区管网建设水平问题和资金缺乏等原因,近年来出现的这种分散取向有我国因地制宜的优势。当然,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区别对待。”此外,地下式污水处理厂在冬季能发挥较好的保温效应。相对来说,北方地区更便于利用这一特性。规划建设地下式污水处理厂时,除了选址问题,还需一并考虑地上空间如何利用的问题。在这方面,我国已有较为成功的实践,主要是和公园建设结合起来。《实施意见》也鼓励通过建设公园绿化活动场地,合理利用全地下/半地下式污水处理厂的地上空间。
  • 坛墨质检|肺炎疫情医疗污水和城镇污水、地表水、地下水等环境应急标准品目录
    坛墨质检|肺炎疫情医疗污水和城镇污水、地表水、地下水等环境应急标准品目录 日前,生态环境部在《关于做好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生态环境应急监测工作的通知》和《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应急监测方案》中要求生态环境监测相关部门积极应对,认真履职,主动作为,全力做好空气、地表水等相关环境应急监测工作。地方生态环境部门应充分利用现有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网络、地表水环境质量自动监测网络、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自动监测网络等系统,全天候密切关注空气、水环境质量变化状况和趋势。为保障民生,确保饮用水安全,进一步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做好饮用水水源水质预警监测,确保饮用水水源不受污染。 其中,重点开展饮用水水源地监测,地表水参照《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要求开展监测与评价,地下水参照《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2017)要求开展监测和评价,在61项常规指标的基础上,增加余氯和生物毒性2项疫情防控特征指标的监测。 涉及相关国家标准GB 50014-2006《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 19193-2015《疫源地消毒总则》GB 3838-2002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095-2012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T 5750.11-2006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消毒剂指标》GBT 15441-1995 《水质 急性毒性的测定 发光细菌法》GBT 14848-2017 《地下水质量标准》 坛墨质检为各地方生态环境相关部门迅速有效开展空气、水环境质量监测工作,针对以上7个环境监测国家标准,提供一套完整的肺炎疫情医疗污水和城镇污水、地表水、地下水等环境应急标准品方案。坛墨质检环境应急标准品目录咨询北方地区王宏姝:13671388957南方地区汪丽红:13501101929众志成城 抗击肺炎温馨提示多通风 勤洗手 戴口罩 坛墨质检-标准物质中心(www.gbw-china.com),是一家专业致力于研发和生产标准物质标准样品、集敏捷制造、现代营销和现代物流的高科技企业,是标准物质标准样品研发、生产、销售、服务四位一体的综合服务平台。是中国CNAS标准物质标准样品生产者认可实验室(注册号:CNAS RM0024),并通过ISO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 "水十条"来了,专家教你检测城市污水、饮用水、地下水
    4月16日国务院印发《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ldquo 水十条&rdquo ),提出到2020年,全国水环境质量得到阶段性改善,污染严重水体较大幅度减少,饮用水安全保障水平持续提升,地下水超采得到严格控制,地下水污染加剧趋势得到初步遏制,近岸海域环境质量稳中趋好,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水生态环境状况有所好转。 &ldquo 水十条&rdquo 的颁布,使得更多人关注了环境中水质问题,也对水质检测领域的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仪器信息网应广大网友要求,在2015年5月13日举办&ldquo 水十条涉及水质检测技术 网络主题研讨会&rdquo ,此次研讨会得到企业、专家、网友的支持,当日水质检测相关报告共8个,会议报名用户208人,当日出席用户达70%,报告的广度和质量得到参会用户的广泛好评。 此次研讨会邀请北京是城市排水监测总站范云慧、天津大学翟洪艳、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饶竹等三位专家分别从排水监测技术发展概述、饮用水中微量物质检测、地下水中有机污染检测等领域做出专业报告。同时,本次研讨会还邀请安捷伦、SCIEX、赛默飞、岛津、天美(中国)等五家仪器厂商从不同领域和企业自身优势为网友提供最新最全的水质检测整体解决方案。 本次研讨会的报告视频部分将于下周上线,如果您对报告内容有兴趣,请收藏下方链接: http://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Meeting/subjectInsidePage/1450 仪器信息网网络讲堂定期于周三举办网络主题研讨会,近期计划如下,欢迎网友报名! 5月27日 婴幼儿食品成分分析技术 (可报名) 6月10日 化妆品中成分分析技术 (可报名) 6月24日 小分子化药相关检测技术 (敬请期待) 7月2日 生物制药检测及评价技术 (敬请期待) 7月8日 GB-2762食品中污染物标准及其分析技术 (敬请期待) 7月15日 LIBS 在环境科学领域中应用 (敬请期待) 7月22日 食用油品质与安全检测技术 (敬请期待)
  • 贵州省土壤、地下水和农村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发布,建48个点位的地下水质量考核网络
    近日,贵州省生态环境厅、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省自然资源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水利厅、省农业农村厅联合印发《贵州省“十四五”土壤、地下水和农村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围绕土壤污染、地下水污染、农业农村环境治理、生态环境监管等布局了一系列任务,其中包括:严格控制涉重金属行业企业污染物排放。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以及重点排污单位名录管理有关规定,将符合条件的排放镉等有毒有害大气、水污染物的企业纳入重点排污单位名录;纳入大气重点排污单位名录的涉镉等重金属排放企业,2023年底前对大气污染物中的颗粒物按排污许可证规定实现自动监测,以监测数据核算颗粒物等排放量。落实地下水防渗和监测措施。督促“一企一库”“两场两区”采取防渗漏措施,按要求建设地下水环境监测井,开展地下水环境自行监测。指导地下水污染防治重点排污单位优先开展地下水污染渗漏排查,针对存在问题的设施,采取污染防渗改造措施。市(州)生态环境部门开展地下水污染防治重点排污单位周边地下水环境监测。健全监测网络。完善土壤环境监测网,优化调整土壤环境监测点位,定期开展国控网络和省控土壤环境质量监测,持续开展农产品产地土壤和农产品协同监测。至少完成一轮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周边土壤环境监测。探索开展建设用地安全利用卫星遥感监测。建成48个点位的国家地下水环境质量考核网络。对218个国家地下水环境质量监测点和152个省级监测点位开展监测。组织开展12个特色村农村环境质量监测,加强农村“万人千吨”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监测,加强日处理能力20吨及以上农村生活污水设施排口、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排污口、水产养殖集中区养殖尾水等监测。附1:为加强土壤环境监测检测,仪器信息网3i讲堂拟于5月9日-10日举办“第四届土壤检测技术与应用”网络会议,点击即可报名: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meetings/soil230509/附2:规划全文如下贵州省“十四五”土壤、地下水和农村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强土壤及地下水污染防治,强化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国务院关于支持贵州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的意见》《“十四五”土壤、地下水和农村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和《贵州省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制定本规划。一、规划背景(一)工作进展“十三五”时期,贵州省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贵州工作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大力实施《贵州省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全省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土壤环境安全得到基本保障,土壤环境风险得到基本控制,地下水和农业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取得积极成效。1.土壤污染风险得到基本管控土壤污染防治多部门联动机制、协调推进和调度考核机制基本形成。2020年完成国家下达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和严格管控总任务1039.35万亩(其中安全利用类任务834.75万亩,严格管控类任务204.6万亩),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到100%,超额完成《贵州省土壤污染防治目标责任书》和净土保卫战确定的目标任务。顺利完成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和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基本查明我省农用地土壤污染的面积、分布及其对农产品质量的影响;完成2227个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地块基础信息采集、风险筛查及典型地块布点采样监测,确定地块环境风险等级,建立优先管控名录。完成全省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定,实施分类管理。严格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对204个纳入全国污染地块土壤环境管理信息系统的地块开展调查,将75个地块纳入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名录,确保130万平方米疑似污染地块和污染地块安全利用。强化土壤污染源头管理,按年度公布《贵州省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名录》,截至2020年底,已将201家企业纳入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监督企业落实土壤污染源头防控措施;排查整治耕地周边涉镉等重金属污染源,将29个污染源纳入排查整治。建立贵州省土壤信息化管理平台,土壤环境信息化管理水平显著提升。土壤环境监测网络基本形成。铜仁市土壤污染综合防治先行区建设任务全面完成。“十二五”以来,全省累计投入土壤污染防治资金22.21亿元,实施了土壤污染防治相关项目188个,历史遗留重金属废渣治理率达到87.8%,环境风险得到有效管控。2.地下水生态环境保护有序推进贯彻落实《全国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2011-2020年)》《地下水污染防治实施方案》,全省2051座加油站共7036个地下油罐完成双层罐更换或防渗池建设。持续开展地下水污染现状调查评价,基本掌握12.3万平方公里1:25万比例尺区域地下水质量。完成1926眼废弃井封井回填。地下水监测点位不断优化,截至2020年底,全省共建成地下水水质监测点位409个。3.农业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取得初步进展农村环境整治稳步推进。截至2020年底,累计完成3027个行政村农村环境整治。各地编制县域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专项规划并组织实施,建成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8175套,日污水处理能力约20.73万吨,建成配套污水收集管网8961.91公里,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覆盖行政村4202个,全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10.2%,圆满完成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2020年底全省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行政村覆盖率94.4%以上,农村生活垃圾、生活污水无序排放得到有效管控和治理;养殖业、种植业污染得到有效防控,全省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86.44%,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99.57%;化肥、农药持续减量增效。农业农村环境监管能力进一步提高,村民参与农业农村环境保护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显著增强,农村生态环境得到较大改善。(二)存在的主要问题1.部分区域存在地质高背景导致土壤重金属“超标”六盘水市、毕节市等部分区域因地质高背景导致农用地镉“超标”严重,安全利用和严格管控类耕地划定面积过大。贵阳市、黔东南州、黔西南州等地部分地块因存在地质高背景,建设用地土壤环境质量不满足开发利用要求,制约了土地的开发利用。2.地下水污染底数不清、治理难度大我省喀斯特地貌特征显著,地下水埋藏较深,地下水污染较隐蔽,化工集聚区、垃圾填埋场、危险废物处置场地下水污染风险尚不明确。六盘水市、毕节市、铜仁市、黔南州、黔西南州等局部区域因历史上煤矿、硫磺矿、锑矿、锰矿等开采导致地下水污染,形成矿井涌水对土壤和地表水产生影响,目前尚未探索出适宜岩溶山区地下水污染防治的技术路径和方法。3.土壤和地下水污染源头预防压力较大纳入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涉镉行业企业需进一步筛选和完善;部分企业有毒有害物质跑冒滴漏、事故泄漏等污染土壤和地下水的隐患没有得到根本消除,污染隐患排查、自行监测等法定义务落实不到位。部分污染源周边地下水污染扩散趋势未得到有效控制,地下水环境质量存在恶化风险。4.农业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任务十分艰巨农村环境整治存在明显短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低,约90%的行政村还需接续开展农村环境整治。已整治地区成效还不稳定。现有污水处理设施运行效果差,资源化利用水平不高,资金投入严重缺乏,长效机制不健全,治理成效不明显;农村生活垃圾和农业废弃物处理处置机制尚不完善;畜禽养殖粪污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方式不规范,养殖生产布局需进一步优化。化肥农药使用量偏高,部分地区地膜残留量大等问题突出。5.土壤、地下水及农业农村污染防治体系基础比较薄弱土壤、地下水和农业农村生态环境监管人员设备不足、监测和执法能力不足,难以满足监管需要。部分地方对用途变更为住宅、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土壤环境准入管理认识不一、责任落实不到位,部门联动、信息共享等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尚不健全。土壤和地下水治理修复、风险管控和二次污染防治缺乏有效的环境监管手段。土壤重金属污染成因尚不清晰,区域土壤地质背景调查工作尚未开展,建设用地土壤砷等元素地质高背景边界不清晰。二、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以“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出新绩”为总目标,以深入实施大生态战略行动为总路径,以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为总抓手,坚持保护优先、预防为主,坚持问题导向、系统治理,坚持强化监督、依法治污,解决一批土壤、地下水和农业农村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人居环境安全、地下水生态环境安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努力建设贵州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二)主要目标到2025年,全省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得到进一步管控,受污染耕地和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得到巩固提升;重点园区地下水污染趋势得到基本遏制,农业面源污染得到初步管控,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农村生态环境持续改善。表1 “十四五”土壤、地下水和农业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主要指标类  型指标名称2020年(现状值)2025年指标属性土壤生态环境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93%左右约束性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1—有效保障约束性地下水 生态环境地下水国控点位V类水比例26%8.1%左右预期性“双源”点位水质—总体保持稳定预期性农业农村生态环境主要农作物化肥使用量—减少预期性主要农作物农药使用量—减少预期性农村环境整治村庄数量3027新增2000个预期性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310.2%25%预期性注:1.重点建设用地指用途变更为住宅、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的所有地块。 2.地下水国控点位V类水比例指国家级地下水质区域监测点位中,水质为Ⅴ类的点位所占比例(2020年考核点位33个,十四五考核点位为37个,因考核点位数增加,2025年目标较2020年对应提高了2.1%)。 3.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是指生活污水得到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的行政村数占行政村总数的比例。三、主要任务(一)推进土壤污染防治1.加强耕地污染源头治理管控严格控制涉重金属行业企业污染物排放。2023年起,在矿产资源开发活动集中、安全利用类和严格管控类耕地集中的毕节市赫章县,执行《铅、锌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中颗粒物和镉等重点重金属特别排放限值。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以及重点排污单位名录管理有关规定,将符合条件的排放镉等有毒有害大气、水污染物的企业纳入重点排污单位名录;纳入大气重点排污单位名录的涉镉等重金属排放企业,2023年底前对大气污染物中的颗粒物按排污许可证规定实现自动监测,以监测数据核算颗粒物等排放量。(省生态环境厅、省农业农村厅、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按职责分工负责,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责落实。以下均需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落实,不再列出)排查整治涉重金属矿区历史遗留固体废物及河道底泥。以市(州)为单位,全面开展安全利用类和严格管控类耕地集中区域周边重有色金属、硫铁矿等矿区历史遗留固体废物及河道底泥排查,明确历史遗留固体废物环境风险,围绕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和改善土壤环境质量目标,建立矿区历史遗留固体废物风险管控与治理修复台账,有序开展风险管控及修复治理。(省生态环境厅、省农业农村厅、省自然资源厅按职责分工负责)开展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成因排查。以贵阳市、六盘水市、毕节市、铜仁市、黔南州、黔西南州等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突出的18个县(市、区)为重点,开展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途径识别和污染源头追溯,探明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成因,为耕地土壤污染精准科学防控和安全利用提供基础数据。(省生态环境厅、省农业农村厅按职责分工负责)2.防范工矿企业新增土壤污染严格建设项目土壤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对涉及有毒有害物质可能造成土壤污染的新(改、扩)建项目,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提出并落实防腐蚀、防渗漏、防遗撒等土壤污染防治具体措施。(省生态环境厅负责)强化重点监管单位监管。动态更新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名录。将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土壤污染防治义务载入排污许可证,全面落实有毒有害物质排放报告、污染隐患排查、土壤(地下水)自行监测、设施设备拆除污染防治要求,2025年底前,至少完成一轮土壤和地下水污染隐患排查“回头看”,动态更新污染源整治清单。定期开展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周边土壤环境监测。对已查明用地土壤严重污染的企业,督促落实必要的污染源隔断、污染区域阻隔等风险管控措施。(省生态环境厅负责)推动实施绿色化改造。鼓励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因地制宜实施管道化、密闭化改造,重点区域防腐防渗改造,以及物料、污水管线架空建设和改造。聚焦铅、镉、汞污染,推动毕节市赫章县、铜仁市万山区、黔东南州台江县等地重有色金属采选及冶炼、涉重金属无机化工行业企业升级改造,鼓励企业实施清洁生产和提标升级改造,进一步减少污染物排放。(省生态环境厅、省发展改革委按职责分工负责)3.深化耕地分类管理切实加大保护力度。依法将符合条件的优先保护类耕地划为永久基本农田,在永久基本农田集中区域,不得规划新建可能造成土壤污染的建设项目。加强农业投入品质量监管,从严查处向农田施用重金属不达标肥料等农业投入品行为。在粮食主产区,实施强酸性土壤降酸改良工程。(省自然资源厅、省农业农村厅、省生态环境厅、省市场监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全面落实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和严格管控措施。“十四五”期间,每年完成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年度工作计划,明确行政区域内安全利用类耕地和严格管控类耕地的具体管控措施,以县(市、区、特区)或市(州)为单位全面推进落实。在毕节市、铜仁市、黔西南州等地选择一批受污染耕地面积较大的县(市、区)开展农用地安全利用示范。对安全利用类耕地,分区分类探索实施安全利用技术和农作物种植推荐清单;对严格管控类耕地,依法采取风险管控措施,探索划定特定农产品严格管控区。积极争取国家资金支持开展耕地生产障碍修复利用,到2025年,耕地生产障碍修复利用面积累计不少于50万亩,其中联合攻关区面积不少于0.8万亩,集中推进区面积不少于19万亩。沿用贵州省土壤污染防治技术指导委员会专家组及技术组成员,加强对各市(州)农用地安全利用及严格管控的工作指导。加强粮食收储和流通环节监管,杜绝重金属超标粮食进入口粮市场。(省农业农村厅、省林业局、省生态环境厅、省自然资源厅、省市场监管局、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按职责分工负责)动态调整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根据土地利用变更、土壤和农产品协同监测结果等,动态调整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调整结果经省人民政府审定后报送农业农村部和生态环境部,并将清单上传至全国土壤环境信息平台。原则上禁止将曾用于生产、使用、贮存、回收、处置有毒有害物质的工矿用地及重金属历史遗留废渣堆存点、治理点复垦为种植食用农产品耕地。(省农业农村厅、省生态环境厅、省自然资源厅按职责分工负责)4.严格建设用地准入管理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调查评估。推动用途变更为“一住两公”(住宅、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的地块依法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调查。鼓励各地因地制宜适当提前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化解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与土地开发进度之间的矛盾。及时将注销、撤销排污许可证的企业用地纳入监管视野,防止腾退地块游离于监管之外。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生产经营用地的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报告应当依法作为不动产登记资料送交地方人民政府不动产登记机构,并报地方人民政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备案。严格执行土壤平行样采测制度,强化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等涉及土壤监测环节质量监管。到2025年,全省开展100个疑似污染地块、高风险地块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或风险评估。(省生态环境厅、省自然资源厅按职责分工负责)因地制宜严格污染地块用地准入。从事土地开发利用活动,应当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减少土壤污染,并确保建设用地符合土壤环境质量要求。合理规划污染地块用途,从严管控农药、化工等行业中的重度污染地块规划用途,确需开发利用的,鼓励用于拓展生态空间。地方各级自然资源部门对列入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名录的地块,不得作为“一住两公”用地;不得办理土地征收、收回、收购、土地供应以及改变土地用途等手续。依法应当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和风险评估而未开展或未完成的地块,以及未达到土壤污染风险评估报告确定的风险管控、修复目标的地块,不得开工建设与风险管控、修复无关的项目。鼓励市(州)因地制宜制定建设用地土壤污染联动监管具体办法或措施,细化准入管理要求。(省自然资源厅、省生态环境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按职责分工负责)优化土地开发和使用时序。涉及成片污染地块分期分批开发的,以及污染地块周边土地开发的,要优化开发时序,防止污染土壤及其后续风险管控和修复影响周边拟入住敏感人群。原则上居住、学校、养老机构等用地应在毗邻地块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完成后再投入使用。(省自然资源厅、省生态环境厅按职责分工负责)强化部门信息共享和联动监管。建立完善污染地块数据库及信息平台,共享疑似污染地块及污染地块空间信息。生态环境部门、自然资源部门应及时共享疑似污染地块、污染地块有关信息,用途变更为“一住两公”的所有地块信息,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生产经营用地用途变更或土地使用权收回、转让信息。将疑似污染地块、污染地块空间信息叠加至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省生态环境厅、省自然资源厅按职责分工负责)5.有序推进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与修复明确风险管控与修复重点。以用途变更为“一住两公”的污染地块为重点,依法开展风险管控与修复。以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搬迁改造、长江经济带化工污染整治等专项行动遗留地块为重点,对暂不开发利用的,加强风险管控。以化工等行业企业为重点,鼓励采用原位风险管控或修复技术,探索在产企业边生产、边管控土壤污染风险模式。推广绿色修复理念,强化修复过程二次污染防控。积极探索“环境修复+开发建设”模式。到2025年,完成20个污染地块土壤修复或风险管控。(省生态环境厅、省自然资源厅按职责分工负责)强化风险管控与修复活动监管。探索建立污染土壤转运联单制度,防止转运污染土壤非法处置。严控农药类等污染地块风险管控和修复过程中产生的异味等二次污染。针对采取风险管控措施的地块,强化后期管理。严格管控修复效果评估,确保实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与修复目标。(省生态环境厅负责)加强从业单位和个人信用管理。依法将从事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和土壤污染风险评估、风险管控、修复、风险管控效果评估、修复效果评估、后期管理等活动的单位和个人的执业情况和违法行为记入信用记录,纳入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鼓励社会选择水平高、信用好的单位,推动从业单位提高水平和能力。(省生态环境厅、省发展改革委、省市场监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专栏1 土壤污染防治领域重大工程(一)矿区历史遗留固体废物污染源头排查整治。有序推进全省九个市州及贵安新区铅锌矿、汞矿、锑矿、钼镍矿、锰矿、煤矿、硫铁矿等矿区历史遗留固体废物及河道底泥排查,对区域位置敏感、环境风险高的历史遗留固体废物及河道底泥进行风险管控或整治。(二)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成因排查。对贵阳市、六盘水市、毕节市、铜仁市、黔南州、黔西南州等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突出18个县(市、区)开展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途径识别和污染源头追溯,查明污染成因。(三)污染源治理。以遵义市、毕节市、铜仁市、黔东南州为重点,围绕铅锌冶炼(铅蓄电池)、含汞试剂生产及汞冶炼、电镀等行业企业实施一批在产企业绿色生产和提标改造工程,防范新增土壤污染。(四)农用地安全利用。选择毕节市、铜仁市、黔西南州等地一批受污染面积较大的县(市、区)开展受污染农用地安全利用示范;开展耕地生产障碍修复利用,修复利用面积累计不少于50万亩,其中联合攻关区示范面积不少于0.8万亩,集中推进区示范面积不少于19万亩。(五)建设用地土壤风险管控与修复。在铜仁市等地开展在产企业土壤污染风险管控试点;开展100个疑似污染地块、高风险地块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或风险评估,实施20个污染地块土壤修复或风险管控工程。(六)区域土壤环境背景值调查。以砷等重金属元素为重点,开展贵阳市土壤环境背景值调查试点。(二)加强地下水污染防治1.建立地下水污染防治管理体系制定地下水环境质量达标方案。查明贵阳市扁井及遵义市汇川区高坪街道大桥村、汇川区高桥街道玻璃厂3个国家地下水环境质量考核点位污染来源,制定地下水环境质量达标方案,明确防治措施及完成时限。(省生态环境厅、省自然资源厅按职责分工负责)推动地下水污染防治分区管理。率先在遵义市、安顺市、黔南州等市(州)开展地下水污染防治重点区划定,实施地下水环境分区管理、分级防治,明确环境准入、隐患排查、风险管控、修复等差别化环境管理要求。(省生态环境厅、省自然资源厅、省发展改革委按职责分工负责)建立地下水污染防治重点排污单位名录。研究建立地下水污染防治重点排污单位名录,推动纳入排污许可管理,加强防渗、地下水环境监测、执法检查。(省生态环境厅负责)建设地下水污染防治试验区。推进遵义市地下水污染防治试验区建设,以地下水生态环境状况调查评估、在产企业地下水污染防治、地下水生态环境管理、地表—地下污染协同防治为抓手,探索创新地下水生态环境管理制度,打造西南岩溶地区地下水污染防治样板。(省生态环境厅、省自然资源厅按职责分工负责)2.加强污染源头预防、风险管控与修复开展地下水污染状况调查评估。开展“一企一库”“两场两区”(即化学品生产企业、尾矿库、危险废物处置场、垃圾填埋场、化工产业为主导的工业集聚区、矿山开采区)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估。到2023年底,完成贵阳市、遵义市、安顺市、铜仁市、黔南州等地7个化工集聚区地下水环境状况调查评估;到2025年,完成一批其他污染源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估。(省生态环境厅、省自然资源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按职责分工负责)落实地下水防渗和监测措施。督促“一企一库”“两场两区”采取防渗漏措施,按要求建设地下水环境监测井,开展地下水环境自行监测。指导地下水污染防治重点排污单位优先开展地下水污染渗漏排查,针对存在问题的设施,采取污染防渗改造措施。市(州)生态环境部门开展地下水污染防治重点排污单位周边地下水环境监测。(省生态环境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按职责分工负责)实施地下水污染风险管控。针对存在地下水污染的化工产业等工业集聚区、危险废物处置场和生活垃圾填埋场,实施地下水污染风险管控,阻止污染扩散,加强后期环境监管。试点开展废弃矿井、金矿堆浸地下水污染防治及风险管控。(省生态环境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能源局按职责分工负责)探索开展地下水污染修复。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报告、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或修复方案等,应依法包括地下水相关内容,存在地下水污染的,要统筹推进土壤和地下水污染风险管控与修复。开展历史遗留煤矿酸性废水、有色金属采选矿区矿井涌水排查,探索煤矿酸性废水、矿井涌水治理技术模式。(省生态环境厅、省自然资源厅、省科技厅按职责分工负责)3.强化地下水型饮用水水源地保护规范地下水型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环境管理。强化县级及以上地下水型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定,设立标志,进行规范化建设。针对水质超标的地下水型饮用水水源地,分析超标原因,因地制宜采取整治措施,确保水源地环境安全。(省生态环境厅、省水利厅、省发展改革委按职责分工负责)加强地下水型饮用水水源补给区保护。开展城镇地下水型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补给区及供水单位周边环境状况调查评估,推进县级及以上城市浅层地下水型饮用水重要水源补给区划定,加强补给区地下水环境管理。(省生态环境厅、省水利厅、省发展改革委按职责分工负责)防范傍河地下水型饮用水水源地环境风险。推进地表水和地下水污染协同防治,加强河道水质管理,减少受污染河段侧渗和垂直补给对地下水污染,确保傍河地下水型饮用水水源水质安全。(省生态环境厅、省水利厅、省发展改革委按职责分工负责)专栏2 地下水污染防治领域重大工程(一)地下水污染状况调查评估工程。完成贵阳市、遵义市、安顺市、铜仁市、黔南州等地7个化工集聚区地下水环境状况调查评估;开展历史遗留煤矿酸性废水、有色金属矿采选区矿井涌水摸排调查。(二)遵义市地下水污染防治试验区建设。完成遵义市习水县等14个县(市、区)地下水环境状况调查评估与重点区划分,评估地下水环境状况、环境及健康风险,建立地下水污染防治分区划分体系,提出针对性的管理对策措施。(三)地下水综合治理试点工程。实施鱼洞河、坝辉河等一批历史遗留煤矿酸性废水、锑矿采选区矿井涌水等地下水污染综合治理试点工程。(三)深化农业农村环境治理1.加强种植业污染防治持续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聚焦赤水河、乌江流域重点区域,明确化肥减量增效技术路径和措施。在主要粮油作物上实施精准施肥,分作物制定化肥施用限量标准和减量方案,制定水稻、玉米、油菜等氮肥推荐定额用量,依法落实化肥使用总量控制。大力推进测土配方施肥,优化氮、磷、钾配比,逐步实现在粮食主产区及果菜茶等经济作物优势区全覆盖。改进施肥方式,推广应用机械施肥、种肥同播、水肥一体化等措施,减少养分挥发和流失,提高肥料利用效率。积极推广缓释肥料、水溶肥料、微生物肥料等新型肥料,拓宽畜禽粪肥、秸秆和种植绿肥的还田渠道,在更大范围推进有机肥替代化肥。培育扶持一批专业化服务组织,提供统测、统配、统供、统施“四统一”服务。鼓励以循环利用与生态净化相结合的方式控制种植业污染,农企合作推进测土配方施肥。推进科学用药,推广应用高效低风险农药。推广新型高效植保机械,推进精准施药,提高农药利用效率。2025年,全省化肥农药施用量稳中有降,主要农作物化肥、农药利用率达到43%。(省农业农村厅、省生态环境厅、省供销合作社按职责分工负责)提升秸秆农膜回收利用水平。健全秸秆收储运体系,培育壮大一批产业化利用主体,提升秸秆离田收储、运输和供应能力,完善秸秆资源化利用和台账管理制度。深入实施农膜回收行动,严格落实农膜管理制度,健全农膜生产、销售、使用、回收、再利用全链条管理体系;推广使用标准地膜,发展废旧地膜机械化捡拾,探索推广环境友好全生物可降解地膜。到2025年,秸秆综合利用率保持在86%以上,农膜回收率保持在85%以上。(省农业农村厅、省生态环境厅、省市场监管局、省供销合作社按职责分工负责)2.着力推进养殖业污染防治编制实施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规划。按照“统筹考虑、一体推进、源头预防”原则,将畜禽污染防治纳入省畜牧业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2022年率先组织开阳、播州、习水、七星关、威宁、思南和松桃7个畜牧大县编制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规划。以贵阳市为试点,逐步推进市(州)和其他县(市、区、特区)县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规划编制工作。(省农业农村厅、省生态环境厅、省发展改革委按职责分工负责)加强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健全畜禽养殖场(户)粪污收集贮存配套设施,建立粪污资源化利用计划和台账。创新粪肥还田组织方式,加快建设田间粪肥施用设施,鼓励采用覆土施肥等施肥方式。促进粪肥科学适量施用,推动开展粪肥还田安全检测。培育壮大一批粪肥收运和田间施用社会化服务主体。推进15个国家级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示范县建设,重点支持养殖大县、粮食和蔬菜主产区、生态保护重点区域,选择基础条件好、地方政府积极性高的县(市、区),整县开展粪肥就地消纳、就地还田,实现示范县域内“一控、两减、三基本”目标。到2025年,全省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稳定在80%以上。(省农业农村厅、省生态环境厅、省发展改革委按职责分工负责)加强畜禽养殖污染环境监管。落实畜禽规模养殖场环境影响评价及排污许可制度,依法规范畜禽养殖禁养区管理。推动畜禽规模养殖场配备视频监控设施,防止粪污偷运偷排。推动设有排污口的畜禽规模养殖场定期开展自行监测。依法严查环境违法行为。(省生态环境厅、省农业农村厅按职责分工负责)推动水产养殖污染防治。因地制宜发展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大水面增殖渔业、稻渔综合种养等绿色生态健康养殖模式。鼓励采取进排水改造、生物净化、人工湿地、种植水生蔬菜花卉等技术措施开展集中连片池塘养殖区域和工厂化养殖尾水处理,推进养殖尾水节水减排。深入实施生态健康养殖、养殖尾水治理、水产养殖用药减量、水产种业提升“四大行动”,因地制宜研究制定地方水产养殖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加强水产养殖尾水监测,规范工厂化水产养殖尾水排污口设置。以赤水河流域、乌江流域等区域为重点,依法加大环境监管执法检查力度。(省农业农村厅、省生态环境厅按职责分工负责)3.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监督指导以乌江流域为重点,开展黔南州贵定县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与监督指导试点。优化完善监测点位,开展水质水量同步监测,加强汛期等重点时段水质监测;以小流域为单元,开展污染负荷评估,确定监管重点地区和重要时段,编制优先治理区域清单;实施治理工程,分区分类建立适宜管理模式和技术体系;开展治理绩效评估。(省生态环境厅、省农业农村厅按职责分工负责)4.整治农村黑臭水体明确整治重点。建立全省农村黑臭水体监管清单,优先整治纳入国家监管、群众反映强烈的黑臭水体,实行“拉条挂账、逐一销号”,稳步消除较大面积的农村黑臭水体。进一步核实黑臭水体排查结果,对新发现的黑臭水体及时纳入监管清单,加强动态管理。到2025年,国家监管的农村黑臭水体整治率达100%。(省生态环境厅、省农业农村厅、省乡村振兴局按职责分工负责)系统开展整治。针对黑臭水体问题成因,以控源截污为根本,综合采取清淤疏浚、生态修复、水体净化等措施,将农村黑臭水体整治与生活污水、垃圾、种植、养殖等污染统筹治理,确保治理成效。对垃圾坑、粪污塘、废弃鱼塘等淤积严重的水体进行底泥污染调查评估,采取必要的清淤疏浚措施。对清淤产生的底泥,经无害化处理后,可通过绿化等方式合理利用,禁止随意倾倒。根据水体的集雨、调蓄、纳污、净化、生态、景观等功能,科学选择生态修复措施。对于滞流、缓流水体,采取必要的水系连通和人工增氧等措施。(省生态环境厅、省水利厅、省农业农村厅、省乡村振兴局按职责分工负责)推动“长治久清”。充分发挥河湖长制平台作用,压实责任,实现水体有效治理和管护。对已完成整治的农村黑臭水体,开展效果评估,确保达到水质指标和村民满意度要求。严禁表面治理和虚假治理,禁止简单采用冲污稀释、一填了之等“治标不治本”做法。将农村黑臭水体排查结果和整治进展向社会公开公示,鼓励群众积极参与,对排查结果、整治情况监督举报。(省生态环境厅、省农业农村厅、省水利厅、省乡村振兴局按职责分工负责)5.治理农村生活污水积极稳妥推进治理。以解决农村生活污水等突出问题为重点,提高农村环境整治成效和覆盖水平。加强城乡统筹治理,扎实推进乡村建设行动,推动县域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统筹规划、建设和运行,与供水、改厕、水体整治等一体推进,有效衔接。聚焦赤水河流域、乌江流域等水环境敏感区域流域,重点治理饮用水源保护区、黑臭水体集中区域、中心村、城乡接合部、旅游风景区,加强与传统村落、特色田园乡村示范试点建设等相衔接,因地制宜开展污水处理与资源化利用。城镇所在村及周边村,有条件的可以纳入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处理;居住较为集中、环境要求高的村庄,集中建设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居住分散、人口较少的非敏感区,结合厕所粪污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对生活污水进行有效管控。在满足排放标准的前提下,大力推进运行费用低、管护简便的治理技术,优先选择三格式化粪池+厌氧池或小型人工湿地等无(微)动力生态处理技术。聚焦解决污水乱排乱放问题,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成效评估。到2025年,全省新增完成2000个行政村环境整治任务,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25%。其中有基础、有条件地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40%左右;有较好基础、基本具备条件地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25%左右;基础较弱、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水平有新提升。(省生态环境厅、省发展改革委、省科技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乡村振兴局、省农业农村厅按职责分工负责)加强农村改厕与生活污水治理有效衔接。科学选择改厕技术模式,宜水则水、宜旱则旱。因地制宜推进厕所粪污分散处理、集中处理与纳入污水管网统一处理,鼓励联户、联村、村镇一体处理。已完成水冲厕所改造的地区,目前具备污水收集处理条件的,优先将厕所粪污纳入生活污水收集和处理系统;暂时无法纳入污水收集处理系统的,应建立厕所粪污收集、贮存、资源化利用体系。计划开展水冲式厕所改造的地区,鼓励将改厕与生活污水治理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运营;暂时无法同步建设的,预留后续污水治理空间。(省生态环境厅、省农业农村厅、省乡村振兴局、省卫生健康委按职责分工负责)6.治理农村生活垃圾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按照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原则,多措并举宣传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构建“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全民参与”垃圾分类体系,引导村民分类投放,实现源头减量。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农村生活垃圾资源化减量化,推进现有生活垃圾收运体系与资源再回收利用网络的衔接。(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农业农村厅牵头,省乡村振兴局、省生态环境厅、省供销合作社按职责分工负责)健全农村生活垃圾收集、转运和处置体系。根据当地实际,统筹县、乡镇、村三级设施建设和服务,合理选择收运处置模式。完善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设施,构建稳定运行的长效机制,加强日常监督,不断提高运行管理水平。因地制宜采用小型化、分散化的无害化处理方式,降低收集、转运和处置设施建设和运行成本。(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乡村振兴局、省生态环境厅按职责分工负责)7.加强农村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完成乡镇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定,规范设立保护区标志,必要时采取隔离防护措施。实施饮用水水源、供水单位供水和用户水龙头水质状况监测评估,并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依法向社会公开饮用水安全状况信息。(省生态环境厅、省水利厅、省卫生健康委按职责分工负责)专栏3 农业农村污染防治领域重大工程(一)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实施2000个行政村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二)农村黑臭水体整治工程。实施织金县阿弓镇狗场村、平坝区羊昌乡稻香村、清镇市卫城镇南门村、花溪区石板镇盖冗村、花溪区高坡乡新安村、惠水县摆金镇关山村等56条农村黑臭水体整治工程。(三)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工程。实施15个县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工程,进一步提高粪污资源化利用率。(四)贵定县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与监督指导试点工程。开展贵定县农业面源调查、监测及负荷评估,为贵州山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与监督指导提供示范。(四)提升生态环境监管能力1.完善法规标准推进《贵州省土壤污染防治条例(草案)》立法工作。制修订《贵州省农村生活污水资源化利用指南》《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适用技术指南》《贵州省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与运行维护技术指南》《贵州省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规范》《贵州省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维护管理办法》。(省生态环境厅、省司法厅、省市场监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2.健全监测网络完善土壤环境监测网,优化调整土壤环境监测点位,定期开展国控网络和省控土壤环境质量监测,持续开展农产品产地土壤和农产品协同监测。至少完成一轮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周边土壤环境监测。探索开展建设用地安全利用卫星遥感监测。建成48个点位的国家地下水环境质量考核网络。对218个国家地下水环境质量监测点和152个省级监测点位开展监测。组织开展12个特色村农村环境质量监测,加强农村“万人千吨”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监测,加强日处理能力20吨及以上农村生活污水设施排口、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排污口、水产养殖集中区养殖尾水等监测。(省生态环境厅、省农业农村厅、省自然资源厅、省水利厅按职责分工负责)3.加强生态环境执法依法开展土壤、地下水和农业农村生态环境保护行政执法。严厉打击固体废物特别是危险废物非法倾倒或填埋,以及利用渗井、渗坑、裂隙、溶洞等逃避监管的方式向地下排放污染物等行为,对涉嫌污染环境犯罪的,及时移送公安机关。落实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按要求开展污染土壤和地下水的生态环境损害调查评估。组织开展监管执法工作培训,提升执法水平。(省生态环境厅负责)4.强化科技支撑优化整合科技计划,支持土壤、地下水和农业农村污染治理相关技术研发。开展高背景农用地土壤中镉等重金属元素生物有效性及向农产品迁移转化规律研究。推进铅、汞、镉、砷污染土壤安全利用、风险管控和修复共性关键技术、设备研发及应用。积极探索适宜我省地下水污染防治技术模式,围绕鱼洞河废弃煤矿酸性水流域地表水—地下水污染、松桃“两井四库”锰矿渣场渗漏废水等地下水生态环境突出问题,开展综合探查、酸性水生成速率控制、生物处理工艺和污染协同防治技术研究和开发利用。开展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关键技术和喀斯特地区农村分散式污水无动力处理关键技术研发。推进土壤、地下水和农业农村生态环境保护领域省级重点实验室建设。(省科技厅、省生态环境厅、省自然资源厅、省农业农村厅按职责分工负责)四、保障措施(一)强化组织领导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是实施本规划的主体,市(州)制定并公布本行政区域土壤、地下水和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相关规划,确定目标任务和主要措施,县(市、区、特区)将土壤、地下水和农村污染防治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环境保护规划。建立部门协同推进机制,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落实“一岗双责”,密切协作配合,形成工作合力。(二)强化政策支持落实生态环境领域省以下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方案要求,充分发挥各级财政资金作用,争取国家财政资金支持,积极拓宽资金渠道,探索建立多元化投融资机制。积极通过地方政府债券支持符合条件的农业农村生态环境保护项目。继续通过现有资金渠道持续推动化肥农药减量增效、生物防治等相关工作,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紧密衔接国土空间规划编制,预留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等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用地,积极推动将农村环保基础设施用电纳入农业生产用电范畴。(三)强化宣传引导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媒体,结合世界环境日、世界土壤日、全国土地日、贵州生态日等主题宣传活动,有针对性地宣传普及土壤、地下水和农业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知识,增强公众生态环境保护意识。采用培训班、现场会、视频会等形式,强化宣传培训。推进土壤、地下水和农业农村生态环境保护融入党政机关、学校、工厂、社区、农村等环境宣传培训工作,大力推广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形成全社会保护土壤、地下水和农业农村生态环境的良好氛围。(四)强化效果评估实行目标责任制和考核评价制度,分解落实目标任务。省生态环境厅会同相关部门围绕本规划目标指标、主要任务、重大工程进展情况进行调度。在2023年、2025年底,分别对本规划实施情况进行中期评估和总结评估。
  • 王浩院士:地下排污急需相应执行标准及监管措施
    因为怒斥河北沧县环保局局长邓连军在回应村民有关地下水遭到污染时谎话连篇,中国工程院院士、水文资源专家王浩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近日,《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了王浩,他表示,目前中国六成地下水受到严重污染,地下排污是主要因素之一,亟须对此建立相应的执行标准和监管。   地下水污染由城市向农村扩散   王浩表示,由于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排放、化肥和农药的超量使用、垃圾场的淋滤和地下油罐的渗漏等原因,我国地下水正遭受着越来越严重的污染。“曾有中国地质调查局的专家指出,中国90%地下水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污染,64%的地下水污染严重。”   王浩进一步表示,近些年,地下水被大量超采,在地下形成了大面积的地下水漏斗,更加剧了地面污水向地下水的倒灌。官方通报显示,华北地下水超采达1200亿立方米,相当于200个白洋淀的水量,地下水位的不断下降,使华北平原形成了一个巨大地下水降落漏斗区。在这些地区排污,不仅会污染浅层地下水,而且随着浅层污水不断向深层流动,深层地下水也很容易受到污染。   “总之,中国地下水污染已呈现由点向面演化、由东向西扩展、由城市向农村蔓延、由局部向区域扩散的趋势。”王浩说。   自然界与人类皆受影响   王浩认为,地下水被污染会造成多方面的负面影响。首先,它直接影响饮用水源水质。地下水受污染后硬度过高,作为饮用水,不仅苦涩难饮,而且会引起胃肠功能紊乱,出现呕吐、腹泻、胀气等症状 地下水遭受污染后,往往引起水中三氮含量的变化,如果水中三氮含量过高,就会对人体造成危害,引发硝酸盐急性中毒。   此外,地下水源如果受到严重的有机污染甚至重金属污染,将会对人体健康造成更大的危害。王浩表示,近些年,太湖、巢湖等地“癌症村”的陆续出现,引起人们对水污染这种环境因素与癌症发病率之间关系的广泛关注。   “灌溉用水的污染也会影响农产品的质量。”王浩说,再者,在我国尤其是北方地区,地下水占工业生产用水的比重很大,地下水的污染将严重影响工业生产。   王浩还表示,污染物排入河流、湖泊后,甚至能导致某些水中生物的灭绝。   现行污水废液处理方式应改变   王浩介绍,实际上,政府部门针对企业排污及污水处理标准出台了相应政策,以将工业发展对环境的负面影响降到最小。但一些不法企业却将那些含有难以降解的剧毒致癌物的工业污水废液,悍然排入地下。除了挖渗坑、渗井偷排外,为了躲避查处,有的污染企业还会用高压泵将大量污水直接注入地下,南方一些企业甚至将污水排入地下溶洞。   另外,企业通过渗坑、渗井排污的情况也屡见不鲜,这些污水往往会渗入地下含水层,造成地下水污染。“由于我国污水、废液处理方式的不当及排污技术的不成熟,地下排污无疑成了我国地下水污染的罪魁祸首。”王浩表示。   从国际上来看,目前地下排污有三种类型,前两种为我国普遍采用的渗坑渗井排放和浅井水层排放,这两种方式会对地下水造成污染 第三种方法即高压深井排放,又称“深井灌注”,这项创新技术已被许多国家采用,被证明是一种成熟、领先的污水、废液处理方式。   然而,王浩认为,深井灌注作为一种安全的地下排污方式,对地质条件、挖井深度以及深井的安全保护度要求极高,并且难以经受地壳运动的长期考验。   “对于这种新型的地下排污方式,我国在技术层面上是基本可行的,但要完全做到安全向地下排污,还需要相应的执行标准及监管措施。”王浩表示。
  • 济南首个全地下式水质净化厂投入使用
    p   为加大城市污水处理能力,提升小清河水质,昨天,记者在济南市华山水质净化厂了解到,目前华山水质净化厂已正式投入使用,设计日处理污水3万吨,出水将排到小清河,改善小清河水体。也可根据需求,将来为华山湖补充水源。同时,记者自济南市城乡水务局了解到,2018年,济南市共开工建设7个污水处理设施项目。到2025年前,将新增处理能力每天49.6万立方。 /p p   一部分出水改善小清河水质 /p p   “8月28日,由济南市城乡水务局牵头会同多部门对华山水质净化厂BOT项目运行情况进行了现场验收,一致认为已具备连续运行、稳定达标的能力。”据济南光大水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苏美霞介绍,华山水质净化厂自2017年9月开工建设,于今年2月完成主体施工,7月22日开始通水调试。到8月17日,各项出水指标均稳定达到或优于《特许经营协议》要求。 /p p   “目前因片区尚在开发建设阶段,片区内居民入住率尚未饱和,日处理在9000立方左右。随着人口越来越多,污水产出量也会越来越多。按照片区发展,今年应该能达到日处理1万立方。”据介绍,华山水质净化厂设计每天将处理3万吨污水,总投资约1.6亿元,占地面积2.57 公顷,服务片区14.6平方公里内约15万人口。 /p p   而华山水质净化厂的提前投运,不仅解决了华山片区污水处理的民生问题,更为小清河水质改善发挥了积极作用。下一步将有机结合南北卧牛山景区、华山湿地公园以及小清河沿岸公园的整体规划,对济南市华山水质净化厂进行绿化造景建设。项目建成后将与南侧博物馆、西侧卧牛山景区交相辉映、融为一体。“这是目前济南市唯一一个纯粹处理居民生活污水的水质净化厂。经过处理后,一部分出水将排到小清河内,改善小清河水体。而城市根据需求,也可以开闸对华山湖进行补充水源,促进华山湖循环用水。”苏美霞说。 /p p   出水达到绿化、保洁、景观等市政用水标准 /p p   记者了解到,根据济南市城市总体规划,华山片区定位为济南市城市建设的示范区、经济增长的隆起带,将华山与白泉、小清河、万亩荷塘等重要而独特的资源进行有机结合,形成涵盖鹊山、华山、白泉、黄河等传统文化的白泉-华山生态绿廊。而华山水质净化厂为华山片区配套污水处理设施,也是济南市首个全地下式水质净化厂工程,最深处能达到地下18米左右。 /p p   “为什么采用全地下呢,优势是占地空间比较少,节约土地资源。并且在景观上也将配合整个华山片区的设计风格,地表将种植绿植、提升绿化,美化环境。而处理中的一些异味、噪音等也因密封性好而减少。”苏美霞告诉记者,因厂区建在地下,设备的运行处理情况需要通过控制室24小时不间断的数据监控来监测,自动化程度较高。但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节省了人力成本,目前厂内工作人员在12人左右。 /p p   而根据设计,华山水质净化厂采用预处理+AAO+MBR膜+紫外线消毒污水处理工艺,污泥处置采用浓缩脱水工艺。而MBR膜工艺则是目前国内先进的处理工艺之一,0.1微米的超滤膜能够保证出水中含较少的微生物和其他悬浮物:“可以清楚的看到,我手中浑浊的这杯是未处理地污水,而这杯纯净透明的水则是我们自出水口采集。经处理后的水可以达到绿化、喷洒、保洁、景观等市政用水的标准,是目前济南市出水水质最好的污水处理厂。” /p
  • 347亿投资 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出台
    6类项目总投资346.6亿 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出台   环保部、国土资源部与水利部28日发布的《全国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2011―2020年)》明确,未来将安排6类项目总投资346.6亿元用于地下水污染防治。环保概念股有望迎来爆发期。   《规划》目标是到2015年,基本掌握地下水污染状况,初步控制地下水污染源,初步遏制地下水水质恶化趋势,全面建立地下水环境监管体系。到2020年,对典型地下水污染源实现全面监控,重要地下水饮用水水源水质安全得到基本保障,重点地区地下水水质明显改善,地下水环境监管能力全面提高,地下水污染防治体系基本建成。   《规划》安排了地下水污染调查、地下水饮用水水源污染防治示范、典型场地地下水污染预防示范、地下水污染修复示范、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示范、地下水环境监管能力建设等6类项目,总投资346.6亿元。   环保部:地下水修复将成环保产业新增长点   10月28日下午,环保部、国土资源部与水利部在京正式发布《全国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2011—2020年)》。根据规划,未来将安排6类项目总投资共计346.6亿元用于地下水污染防治。环保部污染防治司司长赵华林在发布会上表示,随着国家对地下水污染防治问题的重视,地下水修复产业将成为环保产业新的增长点。   2015年初步遏制地下水恶化趋势   《规划》目标是:到2015年,基本掌握地下水污染状况,初步控制地下水污染源,初步遏制地下水水质恶化趋势,全面建立地下水环境监管体系。   到2020年,对典型地下水污染源实现全面监控,重要地下水饮用水水源水质安全得到基本保障,重点地区地下水水质明显改善,地下水环境监管能力全面提高,地下水污染防治体系基本建成。   据环保部污染防治司司长赵华林介绍,目前我国地下水资源的总体状况是南方优于北方,山区优于平原,深层优于浅层。按照《地下水质量标准》进行评价,全国地下水资源符合Ⅰ类-Ⅲ类水质标准的占63%,符合Ⅳ类-Ⅴ类水质标准的占37%。其中,我国平原地区浅层地下水污染情况严重。   而据水利部水资源司副司长于琪洋介绍,全国6万多个城镇中,有三分之二左右的城镇以地下水为主要水源,但我国地下水资源保护形势不容乐观。其中,全国地下水超采面积达19万平方公里,严重超采面积达7.2万平方公里。   有鉴于此,《规划》提出要严格控制影响地下水的城镇污染、强化重点工业地下水污染防治、分类控制农业面源地下水污染、加强土壤对地下水污染的防控 同时,在地下水污染问题突出的工业危险废物堆存、垃圾填埋、矿山开采、石油化工行业生产等区域,筛选典型污染场地,积极开展地下水污染修复试点工作。   除此之外,《规划》安排了地下水污染调查、地下水饮用水水源污染防治示范、典型场地地下水污染预防示范、地下水污染修复示范、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示范、地下水环境监管能力建设等6类项目,总投资346.6亿元。   地下水修复将成行业新亮点   此次发布会上,赵华林表示,随着国家对地下水污染防治问题的逐步重视,地下水修复产业必然成为环保产业新的增长点。但与此同时,地下水修复技术及其复杂,我国地下水修复处理技术能力还相当薄弱。   他说,地下水污染防治较地表水更加复杂困难。在防的方面,地下水污染防治要监测污染源,设立隔离带、还涉及地质勘探等内容 在治的方面,地下水治理要么在地底进行,要么将地下水抽出治理后再回灌,这些都需要新的污染防治技术和装备,对监测设备要求也更高。   专门从事环境监测设备生产的先河环保(300137)副总经理范朝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指标上讲,地表水监测更多关注监测河流湖泊富营养化等指标,而地下水监测更多关注重金属、化学品污染等指标 其次,从使用环境讲,地下水污染浓度相对较低低,环境变化也不如地表水大,因此对监测仪器的灵敏度要求更高。   目前,先河环保已经参与了南水北调工程在河南焦作的地下水监测项目。范朝表示,虽然公司在地下水监测设备方面还未形成订单,但技术和整套解决方案是成熟的,这将是今后环保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中投顾问环保行业研究员侯宇轩指出,当前地下水修复还未形成较大的市场规模,与其未来的发展空间相比极不协调,因此,其中潜藏的投资空间巨大。   此次《规划》就提出,要积极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适用治理技术及管理经验,科学制定地下水污染防治技术规范和指南,逐步建立先进实用技术目录,积极培育相关产业。   《规划》还提到,要在国土资源、水利及环境保护等部门已有的地下水监测工作基础上,充分衔接“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监测网络,整合并优化地下水环境监测布设点位,统筹规划完善地下水监测网络,建立信息共享平台。   三部委28日联合发布全国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   人民网北京10月28日电(记者 姜颖 杨迪)今天下午,环保部、国土资源部与水利部在京正式发布《全国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2011—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首次对全国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做出总体部署,是我国地下水污染防治第一部纲领性文件。《规划》的出台是我国水污染防治史的重要里程碑,标志着地下水这一战略资源的污染防治工作,正式、高层次的纳入国家层面的决策。《规划》丰富和完善了我国的水污染防治体系,为我国地下水与地表水协同控制的水污染防治格局的建立,为实现水环境质量的总体改善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对于支撑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   《规划》尊重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律,科学部署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科学地提出了两个阶段的有限目标:一是到2015年,基本掌握地下水污染状况,初步控制地下水污染源,初步遏制地下水水质恶化趋势,全面建立地下水环境监管体系。二是到2020年,对典型地下水污染源实现全面监控,重要地下水饮用水水源水质安全得到基本保障,重点地区地下水水质明显改善,地下水环境监管能力全面提高,地下水污染防治体系基本建成。   《规划》的出台任务明确:   一是调查评估。抓紧开展地下水污染状况调查和评估,划定地下水污染治理区、防控区和一般保护区 在此基础上,采取严格的措施,保障地下水饮用水水源环境安全。   二是污染防治。要切断四类地下水污染来源,即:严格控制影响地下水的城镇污染、强化重点工业地下水污染防治、分类控制农业面源对地下水污染、加强土壤地下水污染防控。   三是修复试点。在地下水污染问题突出的工业危险废物堆存、垃圾填埋、矿山开采、石油化工行业生产(包括勘探开发、加工、储运和销售)等区域,筛选典型污染场地,积极开展地下水污染修复试点工作。开展海水入侵综合防治示范,切断废弃钻井、矿井、取水井等地下水污染途径。   四是完善监管。建立健全地下水环境监管体系,建立地下水污染风险防范体系,加强对可能影响地下水的污染源和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监管,逐步形成我国地下水与地表水协同控制的水污染防治格局。   《规划》实施的具体措施有力,按照有利于保障饮用水安全,有利于开展预警应急,有利于带动地下水污染防治技术创新及产业化,有利于加强地下水环境监控,有利于国家有效监管和依法治污的原则安排项目。同时,《规划》安排了地下水污染调查、地下水饮用水水源污染防治示范、典型场地地下水污染预防示范、地下水污染修复示范、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示范、地下水环境监管能力建设等6类项目。总投资346.6亿元,按照防治任务的轻重缓急、防治项目的成熟程度又将规划项目分为优选和重点两类。目前迫切需要开展的优选项目需投资88.8亿元。重点项目需投资257.8亿元。   节能环保产业再迎政策“大红包”   中国证券报记者从权威渠道获悉,即将出台的《节能环保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到“十二五”末,国内节能环保产业总产值要达到4.5万亿元,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2%左右,产值年均增长15%以上。其中,核心领域的环保装备产业和环境服务业产值分别各达5000亿元。同时,国家鼓励有实力的节能环保类公司做大做强,“十二五”期间,要形成100家左右年产值在10亿元以上的环保企业,其中包括50家环境服务型企业。在具体的财税支持政策上,将研究污水垃圾处理等企业免征土地使用税和房产税政策。   市场分析指出,国家扶持政策越来越明确,伴随着一系列政策“大红包”的推出,“十二五”期间节能环保产业“大发展”的局面将日渐明朗,相关公司将集中受益。   环保装备业将先行   5000亿元的产值目标体现了国家对于环保装备制造业的重视。其实,早在2010年4月,国家发改委出台经过修订的《当前国家鼓励发展的环保产业设备(产品)目录》,已经指定八大类共计147项鼓励发展的环保设备及产品。   在《规划》重点支持的高效节能、环保及资源综合利用三大产业板块方面,《产品目录》均明确了政策支持的方向。例如,水污染治理装备领域包括膜生物反应器、活性污泥生物膜复合式一体化处理设备,以及中空纤维超(微)滤膜组件、聚酰胺复合反渗透膜材料等22项 大气污染治理领域脱硫脱硝装置和脱硫剂、脱硝催化剂等也均有列出,甚至还指定噪声和环境监测方面的技术和产品支持方向。   业内专家指出,《产品目录》代表政策支持的导向,其中还有一些被列入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因此,这八大类产品代表着未来5年环保装备产业的引领力量。   中国环保产业协会水污染专委会秘书长王家廉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随着产业进一步发展,未来还将充实和完善各细分行业的政策支持导向,例如污水处理领域的生物反应膜技术,目前主要弊端在于成本和能耗过高,国家鼓励更新更高效的技术涌现。   环境服务业有望提速   在即将出台的《规划》中大力发展环境服务业被认为是最大亮点之一。业内人士纷纷指出,5000亿元产值目标不仅预示着环境服务产业规模的扩大,更意味着目前整个环保产业链条上各个分散的环节须向系统综合性服务业转变。这一政策动向的变迁呼唤行业企业及早实现转型升级。   环境服务业涵盖市政供水、市政污水及回用、工业废水、污泥、城市固废、危险固废、监测服务等范围,将带动包括规划设计咨询、投资运营、工程建设、设备集成在内的全产业链整合。《规划》提出的未来环境服务业的核心是,环保领域引入合同环境服务概念,具体分为两种形式:一是污染企业通过合同服务,将节省的减排费用与治污企业共享 二是政府采购由环境服务商所提供的环境服务。   据中国水网统计,2010年末,我国环境服务业年收入总额约1500亿元,从业单位约12000个,从业人数达270万人。王家廉表示,尽管已有所发展,但目前分散的环保产业各环节只能服务于单项指标,传统的产业模式不能满足环境保护、环境管理的需求。只有综合环境服务直接面向环境效果,环保产业业态向综合服务业过渡,才能引导环保产业向环境服务业升级。   王家廉指出,从现状来看,污水处理产业目前广泛推行的BOT运营模式已初步具备环境服务业的特征,未来,水污染治理环境服务业有望率先实现规模化发展。   财税扶持推陈出新   中国证券报记者获悉,《规划》在具体的财税扶持政策方面也充分考虑产业发展现状,谋求推陈出新。其中,将管网维护和污泥处理成本纳入污水处理成本,对污水垃圾处理等企业免征土地使用税和房产税,进一步完善污水处理费征收和使用办法等提法,被广泛认为含金量很高。   国内一家大型污水处理运营企业人士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成本问题一直是污水处理企业面临的首要挑战。目前,企业承担的BOT项目,靠从政府获得污水处理费来获得收益。但项目运营过程中,实际的成本还包括管网维护和污泥处理部分,在污水处理费中就未被体现,如此一来,企业的成本压力很大。“相比于新区,很多城市老城区的管网维护难度更大,费用更高,这些都靠企业来投,显然不合理。”该人士表示,一并考虑管网维护和污泥处理成本,是对企业投资污水处理行业的巨大支持。   污泥处理成本也列入成本考虑范围,体现了政府对于污泥处理的重视。有专家表示,污泥处理未来5年也有望实现产业化发展,环保部也在做相关专项规划。   由于建污水处理厂需要占用大量土地,土地使用税往往平添污水处理企业的运营负担。上述企业人士表示,一旦免征土地使用税和房产税,企业的经营成本能明显降低。   另据透露,《规划》还提出,将完善节能环保产业的进出口政策,安排对外援建时,优先安排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等节能环保项目。同时,拓宽产业投融资渠道,支持符合条件的节能环保企业发行企业债券、中小企业集合债券、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等。此外,未来政府还将支持民间资本和外资进入污水、垃圾处理等市政公用事业。(中国证券报)   环保产业面临系列利好   中国政府网20日公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指出,推进污染企业环境绩效评估,严格上市企业环保核查。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行债券用于环境保护项目。   中国证券报记者同日获悉,第七次全国环境保护大会预计11月初举行。本次会议或涉及“十二五”期间环保产业增速将超过同期财政收入增速等内容。“十二五”环境保护规划与全国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将于近期发布。种种迹象显示,环保产业面临一系列重大利好。   实施有利于环保经济政策   《意见》提出,实施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经济政策。把环境保护列入各级财政年度预算并逐步增加投入。适时增加同级环保能力建设经费安排。加大对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投入力度,完善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意见》指出,加大对符合环保要求和信贷原则的企业和项目的信贷支持。建立企业环境行为信用评价制度,健全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开展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试点。   《意见》称,积极推进环境税费改革,研究开征环境保护税。对生产符合下一阶段标准车用燃油的企业,在消费税政策上予以优惠。对“高污染、高环境风险”产品,研究调整进出口关税政策。   《意见》表示,鼓励多渠道建立环保产业发展基金,拓宽环保产业发展融资渠道。实施环保先进适用技术研发应用、重大环保技术装备及产品产业化示范工程。着重发展环保设施社会化运营、环境咨询、环境监理、工程技术设计、认证评估等环境服务业。   《意见》指出,严格落实燃煤电厂烟气脱硫电价政策,制定脱硝电价政策。对可再生能源发电、余热发电和垃圾焚烧发电实行优先上网等政策支持。对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实行差别电价,对污水处理、污泥无害化处理设施、非电力行业脱硫脱硝和垃圾处理设施等鼓励类企业实行政策优惠。按照污泥、垃圾和医疗废物无害化处置的要求,完善收费标准,推进征收方式改革。推行排污许可证制度,开展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建立国家排污权交易中心,发展排污权交易市场。   “十二五”环保规划或发布   中国证券报记者获悉,第七次全国环境保护大会预计11月初举行。全国环保大会是国家层面规模最大的环境保护会议,每五年召开一次,上一次大会于2006年4月召开。   本次会议除总结“十一五”环境保护工作外,还将进一步部署“十二五”环境保护相关工作。本次会议召开后,国家发改委将会同有关部门尽快出台进一步促进环保产业发展的意见,继续加大对环保产业的政策扶持力度,扩大环保产业的市场需求。   此外,由环保部牵头制定的“十二五”环境保护规划可能于本次大会前后发布。环保部相关人士曾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该规划将很快出台。在环境安全方面,“十二五”环境保护规划可能将核辐射、重金属、危险废物、危险化学品等方面的污染防治作为工作重点。   在本次会议召开前夕,《全国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2011-2020年)》有望公布。根据该规划内容,到2015年,我国要基本掌握地下水污染状况,初步控制地下水污染源,初步遏制地下水水质恶化趋势,全面建立地下水环境监管体系。(中国证券报)   招商证券:三季报总体平淡 固废节能相对乐观   环境监测。对环境监测企业而言,由于主要是政府采购,业绩具有较大的季节性波动。上半年一般都为公司业务淡季,下半年将有所好转,而主要收入集中在四季度结算。此外,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各项规划和政府采购计划尚未制定,因此三季度收入预计仍然不会大幅增长,但将好于上半年。   大气污染治理。9月份,新《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最终下发,将于2012年1月1日起实施,对短期业绩暂不影响。三季度,大气污染治理工程类企业可能会受宏观政策紧缩、资金紧张等因素影响,收入进度确认偏慢,此外,10月份是电厂大修期,许多相关工程可在此期间实施,但收入确认将主要在四季度 而对运营类企业而言,三季度包含迎峰度夏时段,电厂利用小时将在较高位置,预计仍可保持较高的盈利,保障业绩增长。   固废处理。上半年,国务院召开会议要求进一步推进城市生活垃圾处理,三季度,固废行业整体发展趋势也较好。桑德环境作为固废行业龙头,目前项目开展进度良好,因此三季度预计仍可保持持续增长。而格林美募投的钴镍粉产能逐渐释放,三季度预计将略好于二季度。   水污染处理工程。水污染处理包括市政水处理和工业水处理两部分。市政水处理工程方面,同样受宏观环境影响,收入确认进度较之前预期相比可能偏慢,而且与环境监测类似,收入主要集中在四季度结算 工业水处理方面,则可能受到业主资金紧张所拖累,收入确认进度有所影响。   节能领域。节能领域公司业务差异性较大,根据各公司情况单独分析来看,三季度业绩预计都将好于二季度。其中易世达公司跟踪项目较多 天立环保港原化工等新签大项目也将开始贡献收入 而凯美特气则由于三季度转让北京项目,获得3500万元投资收益,使三季度业绩出现大幅增长。   新闻链接:《全国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获国务院批复
  • 400多个城市地下水污染严重 检出毒物
    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图为中国林业大学的师生在北京中国地质博物馆参观。 新华社发 王振摄   今天是第43个世界地球日。地下水的超采与污染问题引发热议。   据国土资源部今天公开的消息透露,在我国北方地区65%的生活用水来自地下水 同时,50%的工业用水和33%的农田浇灌也源自地下水。全国657个城市中,有400多个城市以地下水为饮用水源。   国土资源部认为,超采与污染正在危及地下水安全。   600多城市半数不同程度缺水   由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和中国地质调查局联合资助的《中国地下水科学的机遇与挑战》研究报告称,在过去的几十年中,我国地下水的提取量以每年25亿立方米的速度增加。   同时,由于城市污水、生活垃圾、工业废弃物污液以及化肥农药等的渗漏渗透,一些地区的地下水品质已经恶化。   我国新一轮全国地下水资源评价成果发现,全国适宜开采或饮用地下水地区,每平方千米年均可开采资源量已由15万立方米减少到6万立方米,北方地下水可采资源量减少了56亿立方米。据专家介绍,这是由于区域降水量变化、人类工程活动导致地下水补给量减少以及部分地区水文地质参数发生变化等原因造成的。   尽管近20年来全国用水量急剧增长,地下水开采量以平均每年25亿立方米的速度增加,但仍有数千万人饮用水问题亟待解决,全国600多座城市中有一半左右不同程度存在缺水,部分省(区、市)存在与饮用水水质有关的地方病区,比如北方丘陵山区,多分布高氧水、高砷水、低碘水和高铁锰水,引发了克山病、大骨节病、氟中毒、甲状腺肿等。   近60个城市地下水严重超采   有统计显示, 全国以城市和农村井灌形成的地下水超采区400多个,总面积达到62万平方公里,主要分布在华北平原(黄淮海平原)、山西六大盆地、关中平原、松嫩平原、下辽河平原、西北内陆盆地的部分流域(石羊河、吐鲁番盆地等)、长江三角洲、东南沿海平原等地,严重超采城市近60个。   地下水超采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地下水位下降,形成地下水降落漏斗,引发地面沉降。   据透露,目前,全国已形成大型地下水降落漏斗100多个,面积达15万平方公里,主要分布在华北、华东地区。中国科学院院士王光谦表示,到目前,北至哈尔滨,南到海口,东达上海,西到乌鲁木齐。几乎所有大中城市都因超采地下水而出现地下漏斗。   由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完成的《华北平原地下水可持续利用能力》项目研究显示,华北平原浅层地下水每年超采26.4亿立方米,深层地下水每年超采12.4亿立方米,已无开采潜力。历经近50年的地下水开采和超采,华北平原形成了环渤海复合大漏斗,面积达7.2万平方公里。   不合理开采地下水引发的地面沉降,在全国70多座城市不同程度存在。其中,沉降中心累计最大沉降量超过2米的有上海、天津、太原。在河北平原、西安、大同、苏锡常等地区,过量开采地下水还导致了地裂缝,对城市基础设施构成严重威胁。   此外,地下水超采还引发了岩溶塌陷、海水入侵、土壤盐渍化等问题,西北部分地区由于地下水位下降,出现了植被退化、土地沙化、荒漠化加剧等问题。   地下水检测出微量有毒有机物   国土资源部新一轮全国地下水资源评价成果显示,全国地下水环境品质“南方优于北方,山区优于平原,深层优于浅层”。   按照《地下水品标准》进行评价,全国地下水资源符合Ⅰ类—Ⅲ类水质标准的占63%,符合Ⅳ类—Ⅴ类水质标准的占37%。南方大部分地区水质较好,符合Ⅰ类—Ⅲ类水质标准的面积占地下水分布面积的90%以上,但部分平原地区的浅层地下水污染严重,水质较差。其中,中部平原区水质较差,滨海地区水质最差。根据对京津冀、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淮河流域平原区等地区地下水有机污染调查,主要城市及近郊地区地下水中普遍检测出有毒微量有机污染物,但超标率较低。   2009年,经对北京、辽宁、吉林、上海、江苏、海南、宁夏和广东等8个省(区、市)641 眼井的水质分析,水质Ⅰ类—Ⅱ类的占总数2.3%,水质Ⅲ类的占23.9%,水质Ⅳ类—Ⅴ类的占73.8%。全国202个城市的地下水水质以良好——较差为主,深层地下水品质普遍优于浅层地下水。   2010年,国土资源部和水利部联合对全国182个城市开展地下水水质监测工作。结果表明,4110个水质监测点中,较差——极差级的监测点占57.2%。与2009年比较,全国主要城市的地下水水质状况,其中呈变好趋势的城市分布在华东地区,水质呈变差趋势的地区主要集中在华北、东北和西北地区。   地下水一旦污染极难治理   据专家介绍,地下水污染与地表水污染有着明显的不同。污染物进入到地下含水层以及在含水层中运动都比较缓慢,若不进行定期专门监测,很难及时发觉。   专家称,近年来,我国城市急剧扩张,导致城市污水排放量大幅增加,由于资金投入不足、管网建设相对滞后、维护保养不及时等原因,管网漏损致使污水外渗,造成地下水污染。同时,部分行业也对地下水环境安全造成威胁。   此外,土壤中一些污染物易于淋溶,对相关区域地下水环境安全也构成威胁。大量化肥和农药的使用以及部分地区长期利用污水灌溉,对农田及地下水环境也构成危害,农业区地下水氨氮、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超标和有机污染日益严重。   “地下水污染是很难治理的。即使查明污染原因并消除了污染源,地下水质仍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恢复。”专家认为,地下水一旦被污染,恢复和治理需要十几年甚至几十年。
  • 药厂污染地下水 人患病畜死亡
    今年9月,山东省济阳县新市镇大庄村村民在忙碌的秋收秋种之余,又增加了一项新任务:从数公里外拉水喝。   近几个月来,因地下水遭受污染,羊喝了被污染的水会致死,人如果喝久了会出现头疼。村子里的水缘何被莫名其妙地污染了呢?中国质量万里行记者接到投诉后即前往调查,层层揭开了水污染背后的谜团。   村民:羊命救了人命   年逾花甲的大庄村村民梁洪福满脸愁容地坐在羊圈旁,屁股下的小凳子旁撒满了烟头。   老人点燃一支烟,深吸了一口。“这些羊是去年从辽宁盖州买回来的绒山羊,6月份之前,都很正常,即便有时生病,打针吃药也能治好。可进入6月以后,好多羊陆陆续续出现拉肚子症状,药喂了、针也打了不少,就是控制不住。107只羊,短短三个月死得仅剩下40多只了,这些羊是我的命呀!”梁洪福哀叹。   梁洪福的羊圈和一家年前从济南搬过来的化工厂仅一墙之隔,村民中流传着该厂是生产添加剂的,具体是啥不清楚,包括在厂里打工的村民都说不准,因为厂里明确规定不许串岗。   化工厂今年2月份开始生产。“厂里的污水排放到和我的羊圈仅一墙之隔的池塘里,离池塘很远就能闻到阵阵的臭鸡蛋味。”梁洪福说,“有次一只羊不小心掉进污水沟里,捞出来当晚就拉肚子,也不吃草,给羊吃药打针也不管用,接着双眼也瞎了,不几天就死了。”   6月初,老梁家的羊开始陆陆续续因拉肚子而死亡 把死羊剥开,“羊肝、肺发黑,胃腐烂得都发白了”。   不久,老梁邻居家的两条狗同时死了,症状一样:“肝和肺全部腐烂完了。”梁洪福由此意识到化工厂里排放出来的水可能有“毒”,于是,6月8日他来到济阳县环保局反映情况。   在县环保局二楼,梁洪福“从东边数第三个办公室,找到的是周主任”。梁洪福当时得到的回复是:“那个厂的老板是济南市人大代表,水污染这事县里的环保局根本就靠不上边,市里也办不了,要办得去省城。”   梁洪福提出检测地下水。   周主任说,检测地下水需要个人支付检测费用,这费用最低也要3万块钱。见梁满脸难色,周补充说,如果拿不出检查费,还可以打12345济南市长热线投诉,那里处理得快。   6月9日上午,老梁打了市长热线,市长热线负责人非常重视,说次日指派相关部门前去调查。   次日凌晨4点,喂完羊返家途中的老梁在家门口遇见在化工厂打工的邻居仝俊海,老梁问仝为什么没去上班,仝说,刚去过了,厂里说上边要来检查卫生,今天不上班。老梁自言自语:我举报市里,难道走漏了消息?老梁当即赶到厂外排污水处,却惊奇地发现污水不外排了。   梁洪福说,现在化工厂都把污水排到厂里预先打的井里了,水都渗入地下,外面一般看不到排水痕迹。   羊喝了地下水,就会拉肚子,吃药也无法缓解,只能眼睁睁看着羊一只只死亡。   “为生活所迫,羊还得养。”梁洪福实在没有办法,只得从几里外的段店村拉自来水喂羊。说来奇怪,羊喝了自来水后,拉肚子的病慢慢好了。   “光给羊看病的钱就花了五六千,也没有治好,两个多月死了五六十只,欠下一屁股债务可怎么还呀,我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啊!”梁洪福哭诉着。   9月23日,当记者赶到山东省济阳县新市镇大庄村时,村民张四军(化名)正忙着跟大伙儿装自来水管道,这几天可把他忙坏了。   张四军说:“现在等着安装水管的人排队呢,大家都不敢喝地下水了。不信你看,我从地下抽上来一桶水,一会儿功夫水就变成红色的了。打梁洪福的羊死了之后,村里人都是从太平镇拉自来水喝。”   在大庄村的一条柏油路上,记者看到村民骑着自行车、三轮车,后面带着水桶,陆陆续续地行驶在路上。村民告诉记者,这些自来水有的是从邻村段店拉来的,有的是从太平镇上拉来的,3元钱一桶。   李广生刚从田里收玉米回来,他和梁洪福是几十年的老邻居了。   李广生左手用汗衫擦着脸上的汗,右手指着化工厂说:“喝了地下水就会头痛,好在村里人发现及时,现在都不敢喝地下水了。这羊也算用自己的命救了村里人的命啊!如果那个厂继续生产下去,估计过个两三年村里的地下水就彻底不能喝了,将来子孙后代都得靠自来水过日子了。”   化工厂的大门依然紧闭着,从门缝可见里面有拉自来水用的大水桶,制药厂的大门上没有任何标志。   对村民们来说,这个厂很神秘。   兽医:药治不好羊病   梁洪福们都找过同一个兽医:刘庆喜。   “他们的羊蔫几天就死了,吃了药只能缓解一下,不能彻底治愈。”刘庆喜说,“之前也没有出现过这种现象,也就是近几个月的事情。”   刘庆喜给羊配置的药方针对肠炎,像梁洪福的养殖场出现这样大规模的肠炎痢疾状况,刘庆喜也没有太好的办法。   “一般来讲不会出现大规模的痢疾病状,100只羊死个三四只本属正常,但像老梁他们的羊死几十只有些反常。”刘庆喜说。   据刘庆喜反映,除了大庄村,附近其他村子养殖户的羊并未出现大规模的痢疾病状,他说不清楚原因何在。   刘庆喜告诉记者,即使没有养殖经验的养殖户,100只羊也最多出现5只左右的死亡概率。出现这么高的死亡率,应该还有其他方面的原因。当提到是否与地下水有关时,刘庆喜三缄其口,不敢下结论。   小学校长:通知学生不喝地下水   化工厂的另一个邻居——新市小学也坐落在大庄村。在这所学校的矮墙外有一个臭水沟,水面泛着一层黑灰色,臭水沟通往化工厂的排水道已经干涸。   臭水沟的附近有一个饮用水井,不久前学校里的孩子还在饮用这个水井的水。三年级一班的盛学超同学告诉记者,她的语文老师交代不要喝地下水,喝了就会出事的。究竟会出多大的事,她自己也说不上来,但她知道要听老师的话。   二年级一班学生王春梅告诉记者,她现在每天可以多出来两元钱的零花钱,这是妈妈让她买矿泉水喝的。几个男生还特意提醒记者,千万别喝他们学校的地下水,因为地下水有“毒”。   新市小学校长梁洪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从今年暑假开始有人怀疑地下水水质有问题,又听说死了几十只羊,所以就不敢让学生喝井里抽出来的水了,主要是害怕出事。   “学校不让学生喝地下水,也是出于安全考虑。现在村里的人都不敢喝地下水,学校当然更不能让孩子们喝了。我们怀疑地下水有问题,才通知学生不喝地下水的。”梁洪辰说。   环保局队长:这些都是“刁民”   9月24日,在济阳县环保局,环境监察大队的张队长告诉记者,大庄村的这个化工厂叫华菱制药,在环保局的环境评审报告上填写的名字是亚细亚药业。   “你们不用管那几个人(指投诉人),他们都是刁民,是村里的上访大户,他们就是想拿死了羊要赔偿,其实就是想方设法要点赔偿,这根本就是跟人家制药厂没有关系的事。”   张队长陪同记者来到化工厂门口,点上一支烟,说已经和化工厂老板联系上了,在门口等着就可以了,再过20分钟就到。   据张队长说,梁洪福的羊总共就死了十来只,没有梁自己说的那么严重。而华菱制药的环境评审合格,所有的审批手续合法。地表水的检测虽然是超标的,但这和华菱制药几乎没有关系,因为在华菱制药厂搬迁到大庄村之前这里的地表水已经污染超标。   记者追问地表水是何时因何原因污染超标的,张队长则表示不太清楚。   当记者陪同梁洪福再次找到县环保局周主任时,周正在办公室的电脑上“斗地主”,当记者提出要投诉大庄村的地下水有污染时,周主任说等他打完这一局。   一局终于打完,周主任对梁洪福说:“都跟你说过了,检测费你是掏不起的,要投诉就到一楼环保110,我管不了这事。”   在济阳县环保局,记者拿到了华菱制药的地下水检测报告,报告上显示只有氮元素是超标的,水的PH值是8.5。   在环保局带记者到华菱制药现场观看排水系统时,华菱制药门卫告知工厂今日工休,不上班。大门紧锁,有个男子自称是该厂的负责人,告诉记者,厂里下班了,不允许进入。就连环保局的“例行检查”也不允许踏进厂区半步。   “地下水肯定是有污染的,具体什么时候污染的还不太清楚。”新市镇分管企业的负责人张瑞刚说,在华菱制药厂之前,这里有个生产农药的工厂,后来由于种种原因,农药厂搬迁了,而现在的华菱制药租用的是老棉纺厂的房子。在农药厂投产的时候,大庄村的地下水就受到了污染。   在梁洪福等人到县环保局投诉之后,济南市环保局对大庄村的地表水进行了取样检测。检测结果与记者在济阳县环保局拿到的结果一致。   地下水的检测费用需要检测方支付。济阳县环保局说,他们没有义务为大庄村的地下水提供检测。这就使梁洪福几个养殖户犯了难,他们要给自己的损失讨个说法,就得自己支付检测费用。而新市镇的领导就是一句话,他们是9月18日才知道地下水有污染的,所有的问题只能等到调查完后才有结果。   厂方:这跟我们绝对没关系   “死羊的事儿绝对跟我们没关系,他们的心情我能理解,羊死了,农民想办法把钱补上。我是不会出钱的,我出钱证明我错了,而我没有错。”华菱制药董事长张国强说。   张国强自称是济南市第十三届人大代表,华菱制药是济南市A级企业,他还出示了济南市环保局颁发的荣誉证书,落款时间分别是2003年和2007年。   在张国强的随行工作人员提供的华菱制药的资料上,厂址是山东省济南市丁庄南路6号,目前大庄村的厂址是华菱制药新建的分厂。   华菱制药的主要产品为饲料级氯化胆碱、食品(药品)级酒石酸氢胆碱、氯化胆碱晶体等。   按照张国强的说法,目前新厂还没有投入生产,但大庄村村民的说法是:“已经开工好几个月了,而且一般人进不去,得有熟人介绍才行”。其实张国强本人也不想招大庄村的村民做工人,他说都是镇上的领导介绍过去的,自己也不好意思推脱。   “这里的地下水原来就是超标的,我是搞技术出身的,对环保很注意,我还从山东大学聘请两个大学生,专门搞环保的。”张国强说。   据张国强介绍,他生产的产品农民不懂,其实都是食品添加剂,人吃了人壮,动物吃了动物壮。   张国强说,如果这几个农民再这样胡闹下去,损害企业的名声,他准备用法律手段还击一下。   当记者提出要去参观华菱制药厂排水系统时,张国强以涉及到制药厂的商业机密为由,指定记者看两个地方,一个是工厂使用的地下水,另一个是工厂使用的循环水,还不准拍照。   地下水究竟是否被污染,污染到什么程度?10月18日,梁洪福和另外两位养殖户带着死羊和地下水样,到滨州畜牧兽医研究院兽医诊断中心进行解剖化验。死羊经解剖确认系饮“水”所致 水样经检测不合格,该中心出具的检验报告显示:“水样大肠肝菌数严重超标。”   与此同时,大庄村村民联名举报华菱制药,反映药厂对村里地下水和空气所带来的严重污染,希冀上级领导能给村民们一个“说法”。一纸举报信上按满了密密麻麻的红手印。   一方是每天生活在恐惧与不安中的大庄村村民,祖辈们饮用的地下水到了他们这一代,不敢再喝了。   一方是环保局的说法,大庄村的水只有氮元素超标,对牲畜饲养没有影响,对人体也没有害处。   一方是新市镇政府,他们刚知道水被污染,时过境迁,责任者难以追究。   羊已经死去了,可是,人呢?
  • 污染“版图”急剧扩张,地下水将何去何从?
    【污水处理】地下水污染是全球面临的难题,也是中国环境整治里的大命题。2011年,我国提出“十年治理计划”,十年投入346.6亿元防治地下水污染。如今,这个十年计划已够过大半,接下来的5年,地下水处理产业将会有何改变?    污染“版图”急剧扩张 地下水处理将有何改变?    地下水污染已然十分严峻,污染治理的探讨工作正渐渐频繁。    7月14日,首届清华大学工程博士高峰论坛举行,论坛对地下污水处理厂功能及未来发展进行了深入探讨和分析。    不同于地表水,地下水被喻为人类的“生命水”。一旦遭受污染,治理相当麻烦,甚至要花上百年的时间来处理。    不断缩水的地下“版图”    两项最新研究显示,人类正在迅速消耗世界最大的地下水盆地中约1/3的储水,而且没人知道它们将在什么时候干涸。地下水是饮用水的主要来源,也是诸如农业灌溉等商业和工业用水的主要来源。旱区及干旱频发地区尤为依赖地下水。然而测量地下含水层里含有多少地下水以及已经失去或获得了多少地下水并不容易,这取决于这些水量有多大、多难取得。    研究人员首次利用卫星数据对世界上最大的37处盆地的地下水使用情况进行了测量。美国宇航局的重力恢复和气候实验任务中的双卫星观测到了盆地所受重力的细微变化,研究团队因而可以根据这些变化估算出这些盆地的水消耗和水给养的速度。    科学家使用的水模型能表明哪些盆地至少还在接受天然的水补给。该研究小组在日前出版的《水资源研究》杂志上报告说,2003年至2013年间,这37个盆地中的21个出现了水位下降。而且,这21个盆地中有8个已经完全没有天然水补给,而另有5个仅获得些许的天然水补给。而在以上这13个盆地中,那些位于世界上最干旱地区的盆地,例如阿拉伯半岛,情况是最糟的。    我国地下水污染形势严峻    在全球范围内面临地下水迅速枯竭时,中国亦没有幸免。    专家表示,地下水占全国水资源总量的1/3,全国有近70%的人口饮用地下水。目前,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部分地区地下水严重超采。    与此同时,我国地下水污染状况也日趋严重。地下水污染正由点状污染、条带状污染向面状污染扩散,由浅层向深层渗透,污染程度和强度也在不断增加。有关专家认为,全国有90%的地下水都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其中60%污染严重。    针对目前我国地下水污染的范围、严重程度,有媒体报道称我国的地下水污染治理需要的时间是——1000年。即使有人觉得其中有危言耸听的成分,却也真正道出了地下水污染治理之艰难。    十年300亿元,未来5年地下水处理将成新增长极    目前针对水污染治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往往针对的是地表水污染治理,而对于地下水污染治理方面的制度规定仍然缺乏。    2011年环保部、国土部与水利部联合公布的《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表示,到2020年对典型地下水污染源实现全面监控,地下水污染防治体系基本建成。地下水污染治理方面的资金需求,数字又是巨大的。有报道称,上世纪80年代,日本测算治理地下水污染需要800万亿美元。    为此,国家将在这十年内投入346.6亿元,其中迫切需要开展的优选项目需投资88.8亿元,重点项目需投资257.8亿元。    “由于地下水的修复技术极其复杂,我国地下水修复处理的技术能力相当薄弱。因此《规划》会带动我国相关产业的发展”。环保部污染防治司饮用水处处长石效卷此前表示,“地下水处理的相关产业将成为环保产业一个新的增长点。”    如今这个十年计划已走到了一半,而我国的地下水污染形势仍就十分严峻。根据常理推动,在接下的5年内,地下水污染治理的步伐将有所提速,带动地下水污染治理市场的进一步扩容。    文章整合自中国科学报、中国产经新闻报、21世纪经济报道、新浪环保等相关报道(来源:中国环保在线)文章链接:中国环保在线 http://www.hbzhan.com/news/detail/98417.html
  • 知识普及:污水处理的重要性
    环保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在深入我们每个人的意识当中污水处理作为与良好生态环境直接挂钩的一项时刻影响着人们的生存与生活 如果工业废水直接流入渠道、江河、湖泊污染地表水,如果毒性较大会导致水生动植物的死亡甚至绝迹。还可能渗透到地下水,污染地下水,进而污染农作物那么,如何对污水做“环保"“高效"处理 才能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对于污水处理厂而言,水质监测结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不但影响到政府支付的污水处理服务费用,而且也是对其是否达标运营的检验和监测,一旦水质监测结果不合格,不但可能面临高额的环保处罚,对运营单位的市场声誉和社会形象造成不利影响,而且会直接影响到居民的用水安全,造成水资源二次污染。传统污水处理设备整套系统均由自控系统完成设备运行,出水量、水池水位、水质PH、浊度、电导率、溶解氧等各种参数均无法获得,污水中污染物的处理结果无法得到保证。对于很多大型的化工厂来说,排放出来的工业污水在经过污水处理厂的处理之后,不仅仅能够有效保证这些水的清洁度,避免工业污水直接破坏生态环境。与此同时还会发现,在这些污水处理的过程当中,还能够从污水当中提取到一些重要的化学物质,毕竟对于这些化学物质来说,价格也是比较昂贵的,如果直接排放到自然环境中,肯定会造成严重破坏,所以这时候就可以采用一些先进的工艺对于其中的一些化学物质进行回收,这样既能够节约资源,也起到保护环境的作用.利用水质参数传感器能够实时监测水质PH、溶解氧、电导率、BOD、COD以及各种离子的参数,确保达标排放,减少污染水源流出,有效保障用水安全,为污水治理与监测提供数据支持。通过在水池中安装液位计实时掌握水池水位情况,及时调整泵运行状态,减少设备疲劳。
  • 政协委员提议地下水污染治理刻不容缓
    2013年2月14日,有微博爆料称,在山东潍坊,化工厂、造纸厂将致命性污水通过高压水井压到地下,逃避监管。事发后,山东潍坊市高调悬赏市民举报排污企业。一时间,地下水污染成为百姓关注的焦点话题。全国政协委员余渐富提案中建议加快建立地下水防治体系,避免地下水资源污染的蔓延,“水是生命之源,地下水污染的治理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这是关系到子孙万代的大事,应当引起高度重视。”   地下水占我国水资源总量的1/3,据悉90%的地下水遭受不同程度污染,其中60%污染严重。据相关报道,有关部门对118个城市连续监测数据显示,约有64%的城市地下水遭受严重污染,33%的地下水受到轻度污染,基本清洁的城市地下水只有3%。地下水遭受污染导致多地出现癌症村,有的地方甚至出现牛羊绝育。   地下水污染成因复杂,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人类对土壤造成的任何污染都会影响地下水的水质。更有不法企业将污水和其他污染物向地下深层排放,直接污染地下水资源。余渐富建议,应当严格落实水资源保护法律、法规,对治污执行不力的地方政府依法追究责任。   按照2011年环保部、国土部与水利部联合公布的《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到2020年对典型地下水污染源实现全面监控,地下水污染防治体系基本建成。鉴于地下水污染速度较快,余渐富建议加快建立地下水防治体系的建设进度,避免地下水资源污染的蔓延 建立国土资源部和环境保护部工作交流机制,形成地下水与地表水联合监管机制 加快推进农村安全饮用水工程,对取用地下水直接饮用的地区立即开展水质检测,检测不合格的必须快速启动饮用水工程建设,确保广大农村居民身体健康。
  • 京城出台新规严防地下水污染 监测设备市场有望拓展空间
    非正规垃圾填埋场、非法排污口污水直排、农业面源污染、高尔夫球场污染&hellip &hellip 多种污染威胁着北京的地下水水质。对此,北京市正式出台《北京市地下水保护和污染防控行动方案》,将地下水污染防治与地表水污染防治、土壤污染防治相结合。      华北平原地下水污染形势严峻      对北京来说,造成地下水污染严重的主要原因是人口的急剧增长,污水排放量不断增加与污水处理能力相对不足的矛盾突出。北京市水务局相关负责人说,加上历史形成的非正规垃圾填埋场等点面源污染因素,北京市浅层地下水污染形势严峻,进而威胁地下水饮用水水源地安全。      据了解,北京市已摸出一些排污口污水直排。有关方面正在通过采取临时治污措施或封堵排污口等方式,杜绝污水直排。      非法垃圾填埋场是影响北京水质的&ldquo 毒瘤&rdquo 。北京市表示,要彻底清除250多处非正规垃圾填埋场,消除垃圾渗滤液对地下水的污染。新建的生活垃圾填埋场要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设置防渗层,建设雨污分流系统和垃圾渗滤液收集处理设施。       针对高尔夫球场耗费大量水资源,可能造成地下水污染,北京市严格禁止新建高尔夫球场,研究制定6家位于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高尔夫球场退出计划和方案。在 退出前,加大监管力度,严控化肥农药施用,严格球场化肥农药使用情况申报备案制度,禁止施用高污染、高残留的农药;完善球场防渗设施建设,确保不造成环境 污染和影响水源安全。      北京市地下水防治出新政      9月27日,北京市正 式出台《北京市地下水保护和污染防控行动方案》,将地下水污染防治与地表水污染防治、土壤污染防治相结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研究部第二研究室主 任周宏春介绍,&ldquo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rdquo 是北京市乃至全国在地下水防治领域的基本原则,加强地下水污染源控制是目前地下水治理的主要措施。      周宏春表示,地下水污染来源较为复杂,包括城镇生活污水、工业废水排污、垃圾渗滤液、化肥农药滥用、铬渣、锰渣等。从北京市具体情况来看,污水直排、未得到妥善处理的垃圾填埋场渗滤液是地下水污染的主要来源,土壤污染、地表水污染和管网老化进一步加剧了污染程度。       一位水务企业技术工程师向大智慧通讯社介绍,与地表水治理相比,地下水水体修复技术难度大,需投入大量资金经过长时间治理才能实现改善效果。中国目前在 地下水修复领域的经验积累不够充分,进入水体修复的企业也极为有限,市场尚未打开,污染源治理仍是企业参与的主要领域。      一位环保行业研究员表示,治理生活污水污染、清除非正规垃圾填埋场是行动方案的重要内容,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主要是由于北京市已经对未来3年内,污水处理和再生水利用设施建设、生活垃圾设施建设进行了具体布局。       北京市今年上半年先后发布《北京市加快污水处理和再生水利用设施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13-2015年)》、《北京市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三年实施方 案(2013-2015年)》,对未来3年的相关设施建设进行了具体布局,计划新建再生水厂47座,升级改造污水处理厂20座,完成253处非正规垃圾填 埋场治理任务。      监测设备商有望拓宽市场空间      污染源治理之外,建立地 下水监测网络,提升监管能力是中国地下水防治的另一个重要领域。行动方案明确提出整合优化地下水监测网络,在重点工业区、垃圾填埋场、高尔夫球场、再生水 灌区、加油站及历史遗留污染场地等重点污染源布设专项监测井,加强重金属、有机污染物监测。重点做好地下水水质超标地区饮用水水质监测工作,进一步完善地 下水污染监测预警及应急处置机制。      目前中国缺乏详实的地下水监测数据,给全国性、操作性强的政策出台造成了阻碍。今年环保部部长周生贤多次在部门会议上指出,地下水污染调查仍不够确切。他预计,数据收集、构建监测网络仍将是中国地下水防治的工作重点,政府投资也将向监测分析设备领域倾斜。      该研究员同时强调,由于监测设备购买主要是以政府采购方式逐年进行,设备厂商业绩长期性可期,但难以出现爆发式增长。       据了解,中国目前正在开展&ldquo 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rdquo ,工程总投资约20.5亿元。另外根据环保部8月份发布的《国家环境监管能力建设&ldquo 十二五&rdquo 规划》,在 大气、水体等重要监测领域规划总投资400亿元,要求到2015年全国县级环境监察机构装备达标率达到85%、地市级达到90%、省级达到95%。
  • 山东潍坊等地企业高压泵地下排污 监管部门沉默
    据新华网昨日报道,连日来,“山东等地企业将污水用高压水井压至地下致水污染”的消息备受关注,可至昨日仍不见监管部门任何回音。近日公益人士邓飞微博爆料称,在山东潍坊,化工厂、造纸厂将致命性污水通过高压水井压到地下逃避监管,而地下排污法已在很多地方悄悄进行多年。   “地下水污染调查”赢得网友响应   2月14日,邓飞的相关微博仍被大量转发,有关潍坊化工厂、造纸厂用高压水井压到地下排污,已经被多家媒体关注,并派出记者跟进。   人民日报官方微博表示:除挖渗坑、渗井偷排外,有的企业用高压泵将污水注入地下,南方一些企业甚至将污水排入地下溶洞……如果你生活的地方有类似情况,请告诉我们,我们将进行调查。不做地下水污染的“难民”,我们都该有所作为!   网友M acWin-新作证称:山东广饶大王镇造纸厂就是典型的地下排污,用压力泵把造纸的恶臭毒水排到地下水系里,这简直就是断子绝孙的无耻行径啊!   “企业污水直排地下”现象引起很多人的共鸣。诸多网友痛陈回乡见闻:家乡的水已变质,亲朋和邻里多人得了癌症,一些地方政府漠视企业违法排污。   污染未引起政府重视   不法企业将未经处理的污水直排地下,并非现在才有的事情。早在2010年5月份《半月谈》就刊发了《地下排污:致命威胁悄悄逼近》的报道。记者调查时发现,除了挖渗坑、渗井偷排外,为了躲避查处,有的污染企业竟用高压泵将大量污水直接注入地下。   遗憾的是,两年多过去了,这一现象似乎并未引起政府和公众足够的重视,地下排污似乎也没有得到有效遏制。这不只是让更多民众生活于危险之中,而且还引发了恶性环境污染事件的发生。   去年春节期间发生的广西龙江河镉污染事件,肇因就是一家企业将污水直接排入地下溶洞。今年年初,山西长治苯胺泄漏事故引发的河流污染,波及山西、河北、河南三省,恶性水污染事件不断发生。   城市地下水过半遭严重污染   中国水资源总量的1/3是地下水,中国地质调查局的专家在国际地下水论坛的发言中提到,全国90%的地下水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其中60%污染严重。据新华网报道,有关部门对118个城市连续监测数据显示,约有64%的城市地下水遭受严重污染,33%的地下水受到轻度污染,基本清洁的城市地下水只有3%。   曾获“绿色中国年度人物”的北京公众环境研究中心负责人马军说,饮用水源地所受污染尤其重金属污染、持久性有机物污染很难被传统水处理工艺消灭,饮用水源地的产业转型升级成本,不仅大于水厂升级改造成本,也大于城市管网改造成本。   再严格的制度 只写在纸上等于零   中国地下水污染已经到了不得不正视、不得不从根本上遏制的时候了,再不治理,城市也将难有清洁的水源。   前不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办法》,拟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情况进行考核,结果作为主管部门对各省区市政府主要负责人和领导班子综合考评的依据之一,每5年为一个考核期。此举标志着中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责任与考核制度的正式确立。   有网友说,再严格的制度,只写在纸上就等于零,必须要落实到实际行动中,让老百姓看到有干部因为水污染防治不力而落马。水污染日益严重的根源在于单一追求G D P的地方政府绩效考核机制。如果再不放弃这一发展思路,水污染将演变成为我们整个民族的灾难。新华   [新华社质疑]   监管者是否当了睁眼瞎?   对地下排污的恶行,持有尚方宝剑的监管部门,至今没作出任何回应,甚至连一句惯用的“正在调查”也懒得说。新华社e哥质疑:这些无良企业如此瞒天过海、道德沦丧,果真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企业如何排污,环保、安监等部门在例行检查中难道没看出猫腻?民众频频举报,媒体屡屡曝光,监管者咋就没去看看?是否当了睁眼瞎?   地下排污恶行早有先例,2010年《半月谈》曾刊发《地下排污:致命威胁悄悄逼近》的报道,直指不仅有企业利用高压泵将污水注入地下,还有企业将污水排入地下溶洞。只是这样的声音,或激起一时舆论波澜,却在各地政府“化骨绵掌”的应对下销声匿迹了。   “美丽中国”不是概念,而是实在的行动。面对物欲横流、利欲攻心的污染恶行,e哥深信,我们需要有责任的监管和有力度的追责,让我们对监管部门的行动拭目以待吧。
  • 核污水≠核废水!专家详解日本核污水排海对我国的影响
    近日,日本政府进行了核污染水排海计划。据悉,日本核污染水排海至少要持续30年,将会影响整个太平洋乃至全球海域。由于时间跨度大,影响范围广,日本政府这一决定一经公布,引起多方反对。日本究竟为何要选择将核污水排放海洋?大连海事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大连海事大学黄渤海研究院院长张晏瑲在接受央广网采访时表示,2011年日本东北部太平洋海域发生地震,引发海啸。大量的水冲击到日本福岛核电站,后来引发爆炸,当时日本东京电力公司为了冷却烧毁的核反应堆,用大量的海水将核反应堆降温,实际上在那时就有超过1万吨的受污染海水排放。之后,日本将受污染的海水通过储水罐方式储存起来。从2011年到2023年,12年时间,日本建筑了超1100个储水罐。每个储水罐平均能够储存1000~1300吨水。到目前为止,储水罐容量基本上已经达到饱和,为此他们选择将核污水排到太平洋去。除了将核污水排放大海,是否还有其它处理方式?张晏瑲介绍,比如蒸发释放、电解排放、地下掩埋等,这些都是选项。但是,日本最终选择通过海底管道的方式把核污染水排出去,是由于其他的方式都需要非常高的技术含量,经济成本会很高,因此选择成本最低的一个方案。这样将污染源转嫁到全世界各地,是极端不负责任的。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外交部新闻发言人汪文斌表示,两年多来,福岛核污染水排海计划的正当性、合法性、安全性一直受到国际社会质疑,日方迄今未解决国际社会关于核污染水净化装置长期可靠性、核污染水数据真实和准确性、排海监测安排的有效性等重大关切。中方等利益攸关方多次指出,如果核污染水是安全的,就没有必要排海,如果不安全,就更不应该排海。日本强推核污染水排海,不正当、不合理、不必要。核污水≠核废水专家表明,核污水不等于核废水,日方却将它们混为一谈。核污水危害更大,含包括氚在内的64种核放射性物质。
  • 污水处理支持政策将出台 万亿市场蛋糕待切
    8月24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在谈到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时,明确提出要提高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和回用率。根据记者了解的情况,污水处理支持政策将陆续出台。这意味着,已经走过“十一五”黄金周期的污水处理行业,在“十二五”期间继续“有戏”。   产能需求巨大   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要严格控制影响地下水的城镇污染。削减城镇生活污染负荷,推进管网系统改造,提高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和回用率,加强垃圾填埋场建设和治理。   地下水是我国生活、工业、农业用水的重要水源,但由于地表水的污染加剧,地下水的水质也在日益恶化。环保部提供的数据显示,我国90%城市地下水不同程度遭受有机和无机有毒有害污染物的污染。并且这种形势还在恶化,国土资源部近几年的调查显示,有40%的城市地下水水质在不断恶化。   地下水污染的加剧,与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不高有关。数据显示,2009年底我国的污水处理率仅为73%,今年的目标是达到80%,即使今年达到目标,仍然与发达国家90%的污水处理率存在较大差距。据业内人士估算,“十二五”期间,污水处理产能需要增长67%才能满足污水处理需要。   专项规划年内报批   出于地下水污染防治等方面需要,污水处理将继续得到政策的支持。据记者了解,《全国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规划(2011~2015年)》和《全国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规划(2011~2015年)》两项规划已经纳入《“十二五”期间报国务院审批的专项规划整体预案》,将于年内正式报批。   据上述两项规划测算,“十二五”期间,包括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个人投资在内,城市污水处理总投资达到4500亿元。环保部环境规划院日前发布的一份报告预测,未来五年,我国城镇生活污水、工业污水的治理投资将大幅增加。预计“十二五”期间,我国污水治理累计投入将达到1.06万亿元。   除此之外,据记者了解,为加大污水处理力度,未来五年,我国还将适度提高城镇污水处理收费和排污收费标准,并推进氨氮等主要污染物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工作。   据国家环保部科技标准司副司长胥树凡此前介绍,“十二五”我国环保发展第一大重点领域就是污水处理。具体包括脱氮除磷、现有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中小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以及工业废水处理等。
  • 一滴污水锁定毒踪|质谱技术之污水验毒
    污水验毒作为一种重要的禁毒科技手段,能够精准推算出特定区域内滥用毒品的种类、吸毒人员规模等数据。目前,实验室污水毒品检测的定量限已低于1ng/L浓度,相当于往西湖里倒1克毒品都能被检测出来,对于开展制毒窝点排查、涉毒违法犯罪打击和毒情预警等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各地公安禁毒部门深入开展污水监测,提升科学采样、数据分析、精准发现案件线索的能力,为禁毒工作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探索高质高效毒品治理路径。  仪器信息网特别建立“质谱在毒品分析领域的技术应用进展”专题,聚焦质谱技术在毒品检测领域的最新应用,以增强业界质谱专家和技术人员、司法公安相关机构工作者之间的信息交流,同时向仪器用户提供毒品分析领域更丰富的质谱产品、技术解决方案。  毒品吸食后经人体代谢,其代谢物和原型物会随着尿液和粪便会被排入生活污水,通过测定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中毒品的浓度并推出毒品的消耗量。这种技术来源于污水流行病学,是了解区域毒情的新兴的重要技术手段。通过准确测定未经处理生活污水中的毒品及其代谢产物的浓度,并应用相应数学模型计算,可将测得的毒品浓度(ng/L)推算为该区域内吸毒人员服用的某种类型的毒品数量(单位:g/1000人/天)。  2005年,意大利首次采用污水分析技术对国内的可卡因消耗情况进行了评估。此后,有更多的实验室和毒品监测机构将污水分析技术应用于不同国家、城市的毒情评估中,监测的毒品种类有海洛因、苯丙胺类毒品、氯胺酮、可卡因、大麻等。污水分析技术已受到联合国毒品与犯罪办公室(UNODC)和欧盟EMCDDA、美国环保署(EPA)等机构的重视与支持。我国不仅利用该技术大规模监测大中城市的毒品滥用情况,全面评估城市毒品滥用情况,更成功利用该技术精确打击制毒、吸毒的违法行为。  污水毒品检测主要面临两大技术难点:  1. 目标分析物浓度极低。毒品及其代谢物经人体代谢排入生活污水管网,随着水体的流动而扩散、稀释,另外化合物的代谢率,以及化合物在污水管网中存在吸附和降解,因此毒品及其代谢物在生活污水样品中的浓度极低,一般在ng/L水平。  2. 基质复杂。生活污水所含的污染物主要是有机物和大量微生物,其中有机物中的表面活性剂、治疗药物及微生物的代谢物均会干扰质谱检测,影响目标分析物的灵敏度。  精准指引破案  人在吸食毒品后,毒品原体及其代谢物会随着人体排泄物进入到地下污水管网,并最终汇集到污水处理厂。因此,工作人员只要定期在污水处理厂采集污水样本,通过检测,就能够获得污水中毒品及其代谢物的准确浓度数据,并据此推断出污水厂覆盖区域内的毒品滥用量和滥用规模。  今年9月,央视社会与法频道《一线》栏目报道了一起通过污水验毒溯源破获的涉毒案件。时间回溯到2021年8月,山西省吕梁市孝义市在开展城市生活污水监测中,发现甲卡西酮指标异常。  孝义警方高度重视,随即在全市范围内开展走访排查。警方掌握的线索显示,孝义当地某处有人吸毒。民警立即进行调查,并据此线索成功抓获了3名吸毒人员。  “根据3人的供述,他们吸食的是甲卡西酮。”民警经讯问了解到,本案中吸食甲卡西酮的人员不止他们3人,其中还包括参与贩卖的上线。至此,一个贩卖吸食甲卡西酮的团伙逐渐浮出水面。  孝义警方循线追踪,铁拳出击,最终成功侦破一起跨省毒品案,缴毒达10余千克。2023年5月,孝义市人民法院对本案进行了公开宣判,几名主要被告人因犯贩卖毒品罪分别被判处13年至15年不等的有期徒刑,并被处没收个人财产。其他涉案人员也受到了相应的惩罚。  吕梁市公安局禁毒支队负责人介绍,近年来,省禁毒委在全省推广污水毒品成分监测,每个县每个月或每个季度都要对污水进行采样和化验分析,根据检测中含有毒品成分的比例,来换算出某一地区毒品滥用情况。  近年来,各地公安禁毒部门在打击毒品违法犯罪中,运用了很多新技术,污水验毒技术已成为打防毒品违法犯罪的新利器。据相关人员介绍,从污水处理厂或下水管道获取到的污水,经冷链运输等环节到达实验室,再经过一系列过滤、萃取等前处理程序,最后浓缩为一滴待检样品进行检测。污水验毒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准确度,具有客观可靠、便于执行、适用性强等优势。根据污水监测结果,公安禁毒部门有针对性地组织专门力量,对毒情异常突出的重点区域展开调查摸排,为开展精准打击制贩毒行为指明方向。  还原涉毒轨迹  根据污水监测数据信息指引,公安禁毒部门可更精准地对毒品案件进行层层溯源。如某个污水厂的监测指数出现异常,民警便可以通过污水管网缩小范围,圈出毒源,从而辅助涉毒定位。  据《法治日报》报道,因为在城市污水的日常监测中发现了毒品成分,四川省南充市和嘉陵区两级公安禁毒部门顺藤摸瓜,精准溯源,成功打掉了一个27人的涉毒团伙,查获毒品冰毒、氯胺酮、“神仙水”共133克。  该案还得从2022年7月说起,当时国家毒品实验室四川分中心工作人员在日常污水监测中发现,南充市顺庆区、嘉陵区两处污水样本含有氯胺酮、“神仙水”成分。  随后,南充市公安局禁毒支队迅速行动,邀请四川省毒品实验室专家,运用四川毒情监测综合应用系统,确定了涉毒人员的基本区域位置。办案民警介绍,通过分析比对发现,居住在某小区的36岁吸毒男子皮某活动轨迹与污水检测溯源轨迹高度吻合。民警进一步工作发现,皮某在2022年10月初氯胺酮检测结果呈阳性,且多次深夜频繁出现在污水监测指标异常区域,有重大涉毒嫌疑。  南充市公安局禁毒支队以此为突破口开展侦查,一个长期盘踞在南充市顺庆区、嘉陵区、蓬安县的涉毒团伙浮出水面。团伙主要成员皮某、李某从家住成都市的上家晏某处购得毒品后回南充市贩卖,肖某则负责提供吸食窝点。民警经过蹲守锁定了该吸食窝点位于顺庆区某村肖某的自建别墅内,别墅一楼被肖某打造成了KTV,他不时组织朋友以唱歌、喝酒为幌子,暗地吸毒。  根据获取的线索,民警于2022年11月14日晚开始收网,抓获全部涉毒人员。南充警方通过一瓶污水检验出毒品,采用溯源的方式辅助涉毒定位,锁定犯罪嫌疑人和吸毒窝点,是本案侦破的关键。四川省公安厅禁毒缉毒总队毒品实验室高级工程师、四川警察学院特聘研究员徐布一告诉记者,即使是极其微量的毒品和经人体排泄后的代谢物也可以通过污水验毒检测到,目前实验室污水毒品检测的定量限已低于1ng/L浓度,可检测出包括毒品、新精神活性物质或其代谢物等,相当于往西湖里倒1克毒品都能被检测出来。当污水中毒品数值突然增加,就提示污水管网覆盖范围可能有吸贩毒行为,工作人员可以根据相关数值综合判断涉毒类型。  立体预警毒情  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污水监测技术和水平也在不断进步,一些地方公安禁毒部门以构建全方位毒情监测体系为总目标,强化毒品滥用趋势多点监测、多维研判布局,深入开展污水毒品监测体系建设,不断创新优化城市生活污水毒品含量监测手段,夯实风险立体防控、综合治理格局。  今年以来,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禁毒办强化毒情监测基础数据采集,积极谋划建立污水监测长效机制。2022年年底,在利通区16条街道、24个小区开展了污水毒情监测试点,锁定4个存在滥用冰毒情况的小区,开启了污水毒情数据收集、分析研判、溯源追查的有益探索。2023年以来,市禁毒办又研发了“全市毒情监测系统”,采购35台多领域水质自动采样器,选取60个污水采样点,全面铺开污水检测工作。在此基础上,吴忠市将污水毒情监测工作融入城市管理和社会治理创新范畴,市禁毒办联合财政局、住建局、环保局、卫健委、公安局,印发了城市生活污水采样监测毒情工作实施方案,明确市政部门提供地下管网分布情况并科学选点、卫健部门提供检测区域内临床使用麻精药品情况并分析检测结果、禁毒部门负责涉毒线索发现、环保部门监测环境污染并提供相关信息的职责分工。  宁夏回族自治区同心县禁毒办工作人员对污水进行采集和封存。李正龙 摄  2023年5月10日,贵州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批准发布贵州省地方标准《生活污水毒情监测采样规范》,明确了生活污水毒情监测采样的技术要求,对采样安全、质量控制和污水样品的存储、运输、交接和现场记录等作出详细规定。省禁毒办负责人表示,该规范的正式发布实施将对全省污水验毒工作发挥重要支撑和引导作用,进一步推动污水验毒工作提质增效。(点击了解》》污水验毒技术应用进展)评估治毒成效  污水验毒不仅可以为禁毒工作实战提供指引,为毒情预警提供支撑,还可用于评估毒品问题治理成效,为禁毒重点整治、示范城市创建等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据介绍,哈尔滨市、县两级禁毒部门定期专项开展污水验毒工作,严格规范采集、编号、储存、检测等环节,全程录像,确保结果客观准确。目前,全市污水验毒已覆盖900余万人口,禁毒部门多次向住建部门搜集污水处理厂覆盖人口、日均处理量等数据,为科学准确地评估辖区毒情提供可靠依据。同时,对指标异常的区县和乡镇进行复检和持续监测,摸清全市所有区县及镇街毒情变化,从而科学评估毒品问题治理质效。  2022年6月,哈尔滨市五常市被省禁毒委列为重点整治地区,市公安局禁毒大队通过污水溯源整治该市毒品问题。禁毒大队建立全市毒情监测体系,采取动态模式对市内生活污水进行监测,按季度客观分析毒情形势,通过监测动态数据,及时开展污水溯源工作。自2023年以来,禁毒大队通过污水溯源共计破获3起贩毒案件,抓获犯罪嫌疑人10名,查处吸毒人员21名。  根据污水监测数值显示,自2022年第一季度至2023年第三季度,五常市生活污水中毒品含量呈直线下降趋势,监测数值的变化,反映该市毒情形势持续好转。  在动态掌握毒情的基础上,禁毒大队还采取宣传和打击相结合的模式,对污水值较高的地区,强化禁毒宣传教育力度,通过更多元的宣传渠道,更创新的宣传方式让禁毒知识深入人心。通过污水验毒实时研判出区域内涉毒违法犯罪情况,为辖区毒情形势监测、禁毒工作成效评估以及打防涉毒活动提供支持,有力震慑着各类毒品违法犯罪,为社会治安秩序持续安全稳定奠定了良好基础。
  • 发改委:不排除地下水污染加重趋势
    全国政协委员、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杜鹰今日强调,地下水目前的总体状况是有保障的,特别是涉及到人饮的这部分是有保障的。   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今日举行第二场记者会,杜鹰就“地下水污染情况”答记者提问时作出如上表述。杜鹰表示,也不排除现在地下水有污染进一步加重的趋势,主要的表现,地下水的污染是从城市周边向农村扩散,从浅层水向深层水扩散,对这个趋势应该高度重视。   杜鹰称,2月中旬有网友在媒体上报山东某地一些企业非法向深层排污水,污染了地下水。此事有关部门以及山东省和潍坊市已经派出调查组,还在核查。   杜鹰介绍,地下水是中国用水的一个重要来源,一年大概1100多亿方,占全部用水量的20%左右。其中分布不大一样,南方主要是用径流,北方用地下水更多一点。“像北京、河北这一带,恐怕地下水要占到整个工业农业和人民生活用水总量的50%以上。”   杜鹰指出,国土部、环保部等有关部门对地下水的保护都是高度重视的,也采取了一些措施,也进行了一些普查。总的来看,地下水目前的总体状况是有保障的,特别是涉及到人饮的这部分是有保障的。但是也不排除现在地下水有污染进一步加重的趋势,主要的表现,地下水的污染是从城市周边向农村扩散,从浅层水向深层水扩散。   杜鹰表示,下一步关于地下水防污的治理工作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首先对超采的部分要进行限采,现在地下水的超采问题和污染问题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也是非常严重的,所以要对这部分采取限采的措施。   其次,要加强监管。“现在我们对地下水的整体情况只是知道个大概,但是详细的,通过普查弄清楚具体情况,这个工作还正在做,还做的不够。”杜鹰说。   再有,整个监测、预警、执法等方面的力量还不够强。   此外,杜鹰还强调,“还有一个突出的问题又涉及到法律,现在我们有许多涉水的法,水法、水环境污染防治法等等,但还没有一部专门的保护地下水的法律,这个问题也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解决。”
  • 征求意见 | 《贵州省“十四五”土壤、地下水和农村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强土壤及地下水污染防治,强化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国务院关于支持贵州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创新路的意见》《“十四五”土壤、地下水和农村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和《贵州省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贵州省生态环境厅制定《贵州省“十四五”土壤、地下水和农村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规划》)。《规划》中强调要提升生态环境监管能力,主要包括完善法规标准、健全监测网络、加强生态环境执法、强化科技支撑4个方面。重点内容如下:1.完善法规标准发布《贵州省土壤污染防治条例》。制修订《贵州省农村生活污水资源化利用指南》、《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适用技术指南》、《贵州省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与运行维护技术指南》、《贵州省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维护管理办法》等技术规范并适时发布,修订《贵州省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规范》。(省生态环境厅、省司法厅、省市场监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2.健全监测网络完善土壤环境监测网,优化调整土壤环境监测点位,定期开展国控网络和省控土壤环境质量监测,持续开展农产品产地土壤和农产品协同监测。以毕节市和铜仁市为试点,同时鼓励其他有条件的市(州)开展大气重金属沉降、化肥等农业投入品、农田灌溉用水、作物移除等影响土壤环境质量的输入输出因素长期观测。至少完成一轮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周边土壤环境监测。探索开展严格管控类耕地种植结构调整等措施实施情况卫星遥感监测。建成48个点位的国家地下水环境质量考核网络,覆盖三级水文地质分区和平原盆地地区主要地级行政区域,并配合国家做好监测全过程质量控制。对218个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监测点和152个省级地下水环境质量监测点位开展每年丰、枯两季的监测,并再对省级地下水环境质量监测点位进行优化调整。组织开展12个特色村的农村环境质量监测,监测内容涵盖空气、地表水、土壤、生态质量等,加强农村“万人千吨”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监测,开展农村黑臭水体监测,加强日处理能力20吨及以上农村污水设施排口、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排污口、水产养殖集中区养殖尾水等监测。(省生态环境厅、省农业农村厅、省自然资源厅、省水利厅等按职责分工负责)3.加强生态环境执法依法开展土壤、地下水和农业农村生态环境保护行政执法。严厉打击固体废物特别是危险废物非法倾倒或填埋,以及利用渗井、渗坑、裂隙、溶洞等逃避监管的方式向地下排放污染物等行为,对涉嫌污染环境犯罪的,及时移送公安机关。落实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按要求开展污染土壤和地下水的生态环境损害调查评估。提升执法水平,组织开展监管执法工作培训。(省生态环境厅负责)4.强化科技支撑优化整合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支持土壤、地下水和农业农村污染治理相关技术研发。整合省内外高校、研究机构、企业等科研资源,开展有关土壤污染物生态毒理、污染物在土壤中迁移转化规律、土壤污染风险评估涉及的模型和关键暴露参数等基础研究。开展高背景农用地土壤中镉等重金属元素生物有效性及向农产品迁移转化规律研究。开展耕地土壤污染累积变化趋势方法研究。推进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共性关键技术、设备研发及应用。开展地下水污染溯源、岩溶与裂隙地下水污染运移与阻断、地下水超采与污染协同治理、地下水回灌水质保障、封井回填以及依赖地下水的生态系统保护等研究。开展农业面源污染溯源与评估、农村黑臭水体整治关键技术等研究。研究加强农村生态系统恢复与保护、推进乡村生态振兴的政策措施。推进土壤、地下水和农业农村生态环境保护领域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建设。(省科技厅、省生态环境厅、省自然资源厅、省水利厅、省农业农村厅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 华北地下水污染防治方案出台 水污染350亿元待分
    日前,环保部、国土资源部、水利部和住建部等联合出台《华北平原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方案》提出,到2015年,初步建立华北平原地下水质量和污染源监测网,基本掌握地下水污染状况,加强华北平原地下水重点污染源和重点区域地下水污染防治。   市场分析认为,《方案》的出台有利于全国范围内特别是华北地区地下水污染防治进程的加速推进,这意味着《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2011-2020年)》中提出的“未来10年将投346.6亿元用于地下水治污”的市场利好将加速释放,而包括地下水质监测、工业废水处理等多个细分领域有望分享盛宴。   近350亿元蛋糕待分享   2011年10月,环保部、国土资源部与水利部联合发布《全国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2011-2020年)》。《规划》提出的目标为,未来10年我国将安排6 类项目、总投资共计346.6 亿元用于地下水污染防治。   上述《规划》发布以来,业界普遍期待出台一系列细化落实措施,切实推动地下水污染治理市场的全面打开。此次《方案》的发布,被普遍认为是推动地下水治理市场启动的重要举措之一。   《方案》除提出到2015年的目标外,还明确提出,到2020年,全面监控华北平原地下水环境质量和污染源状况,科学开展地下水污染修复示范,地下水环境监管能力全面提升,地下水污染风险得到有效防范。同时,根据地下水系统特征,《方案》将华北平原及其地下水重要补给区划分为30个相对独立的污染防治单元,明确了主要工作任务:一是加强地下水环境监测,建立华北平原地下水质量监测网 二是保障地下水饮用水源安全,严格地下水饮用水源环境执法,分类防治超标的地下水饮用水源 三是强化重点污染源和重点区域污染防治,加强地表水污染防控等。   综合《规划》和《方案》中拟定的目标和任务,平安证券分析师认为,当前地下水污染治理的可行路线图为:以调查评估结果为依据,落实管网建设,加强对工业污水、危险废弃物和垃圾填埋厂的监管,在控制污染物排放的前提下,通过试点项目开展地下水污染修复工作,最终实现地下水环境的全面监管和治理。   据了解,目前在全国655个城市中,400多个以地下水为饮用水源,约占城市总数的61%。污染范围大、污染程度严重,对地下水污染治理提出了较高的技术门槛。中银国际分析师认为,鉴于目前国内地下水污染防治的现状,未来地下水防治的思路可能以预防和隔离为主。   细分市场有望率先打开   专家分析指出,管网建设滞后、污水直接排放、固体废弃物渗滤液、开采活动、土壤污染物淋溶、地表水污染等因素,是造成地下水污染的最主要原因,这些因素将直接影响未来地下水防治进程的政策导向。   券商分析师普遍认为,一些细分领域将率先分享地下水污染治理的投资机会,具体包括地下水质监测仪器及系统、管网建设、工业污水处理及垃圾渗滤液处理等。
  • 我国为最贫水国家之一 污水排放量居世界之首
    饮用水是城市生存环境基础和命脉,然而不少地方的饮用水水质状况却不容乐观。政协委员建议,通过法律、科技等多种手段,严控污染源,确保全民用水安全。   “我国是全球最贫水国家之一,人均水量仅为世界的四分之一。近年来我国一些城市的地下水质量不达标,水源水质污染呈恶化趋势。”李景虹委员引用了两组数据:2011年,环保部对地级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环境状况调查显示,约35.7亿立方米水源水质不达标,占总供水量的11.4% 卫生部近期对全国28个省份的城市集中式供水管网末梢水抽检后发现,依据浑浊度、色度、总大肠菌群等7项指标,合格率仅为82.6%。   饮用水源对保证人体健康安全至关重要。医学流行病学查明,国内外70%―80%的人类疾病与水污染密切相关。李景虹委员指出,“如果能保证水源水质安全可靠,以上诸问题可得到根本解决。”   水体中的污染物来自何处?孙太利委员分析,“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污水处理落后和滞后,导致我国污水排放总量居世界第一。无论是大江大河、湖泊还是地下水,污染物的来源大致有三类:工业污水排放、生活污水排放和农药化肥的渗透。”在一些地区,工业废水未经充分处理排入江河,而化肥的氮、磷、农药残留也被雨水冲刷,渗入地下水。   李景虹委员建议政府尽快出台专门保护地下水水质的法规,加强对规划和建设部门及其主要负责人的监督,加大对违法乱纪的处罚力度,实现水源治理的法治化。   严控水源地周边的污染物至关重要。孙太利委员指出,“应严格控制饮用水源上游和周边地区高污染、高风险企业的环境准入,切实做好水源周围的工业企业和园区、污水处理厂、垃圾填埋场、危险废物处置场、危险物品贮存仓库及场所、公路水路运输等典型风险源的风险防范,杜绝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任意排放。同时,大力开展污水的综合利用,以再生水部分代替新水源。”   不少城市管网老化,易发生渗漏污染等情况,孙太利委员建议加强城市管网及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加大生活垃圾的管理和无害化处理力度,切断固体废弃物对地下水水质的威胁途径。对水质较好的河流湖泊要保护好,切实杜绝直接排入地表水源的污染源。   李景虹委员还建议,政府应该加大在水质监测方面的投入,提高设施和技术水平,定期公布监测数据,将污染源状况置于公众监督之下。
  • 过度开采且污染严重 地下水水质如何监测?
    3月22日是刚刚过去的“世界水日”,今年世界气象日的主题又是“气候与水”,水环境的污染和治理似乎已经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日常生活中,当我们提起水质安全时,脑海中浮现出来的总是饮用水、河流、湖泊甚至是海洋等地表水,而作为全球水系统中极其重要的地下水,往往很容易被忽略。狭义上的地下水是指地面以下各种岩石空隙中的水,包括地下水面以下饱和含水层中的水。在《水文地质术语》中,地下水是指埋藏在地表以下各种形式的重力水。虽然埋藏于地表之下,难以用肉眼观察到。但实际上地下水是一个很庞大的系统,据了解,全球地下水的总量多达1.5亿立方公里,几乎占地球总水量的十分之一,井水和泉水就是我们常见的地下水。作为地球上的重要水体之一,地下水与人类社会有着密切的关系。由于其水量稳定、水质好,因此地下水是农业灌溉、工矿和城市的重要水源之一。尤其是在地表缺水的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地下水常常成为当地的主要用水来源。而一些含有特殊化学成分或水温较高的地下水,还可用作医疗、热源、饮料和提取有用元素的原料。然而,在我国大气“阴霾”尚未全然散退之时,地下水也同样面临着严重的开采和污染危机。近10年来我国地下水供水量每年约1000亿—1100亿立方米,约占全国供水总量的18%,全国年均超采近170亿立方米。与此同时,工业废水与生活污水的大量入渗,也严重威胁着地下水的水质安全。根据有关部门的相关监测,我国约有64%的城市地下水遭受着严重污染。因此,加强地下水系统的保护、科学治理以及有效监管,对于确保我国城乡居民用水安全,有效改善地下水的可持续发展策略具有重要的意义。但由于我国地下水开采时间长且程度深,再加上地下水的流动性及其系统的复杂性,导致地下水的检测要比地表水及其它水体的检测更加困难,对技术的要求也更高。所以地下水的检测,离不开现代科学仪器和分析技术的支撑。在地下水检测之前,需要对地下水先进行采样。伴随着监测技术的不断发展,更多不同类型的地下水采样设备已经被研制出来,有包括自动水质采样器、全自动多功能地下水采样器、智能地下水采样器等采样设备和系统。根据结构不同,还可以分为取样筒式采样器、惯性式采样器、气体驱动式采样器、潜水电泵式采样器。采样的目的是为了进行更加准确的分析。事实上,现在的水质分析是相当完备的,而且水质分析的方法也正在逐步向连续化、自动化方向发展。重金属分析仪、多参数水质分析仪、水质毒性分析仪、余氯分析仪、水中VOC检测仪、氨氮测定仪以及污染指数测定仪等仪器仪表共同组成了地下水的监测网络。作为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那些埋于地底、不为人知的地下水和地表水一样弥足珍贵。从长远利益出发,我们有必要了解地下水的污染状况、途径和原因,制定科学的防治对策,保护地下水的安全。24小时客服如果您对以上色谱分析仪器感兴趣或有疑问,请点击联系我们网页右侧的在线客服,瑞利祥合——您全程贴心的分析仪器采购顾问.------责任编辑:瑞利祥合--分析仪器采购顾问版权所有(瑞利祥合)转载请注明出处
  • 国土资源部公开地下水监测数据
    2月25日,北京律师黄乐平等三人致函国土资源部,申请公开全国地下水监测详情。3月25日,三名律师收到书面回复,一并寄达的还有厚达400页的水质报表。专家分析时指出,报表呈现的总体水质状况可能与现实不符,我国目前使用的地下水质量标准仍是20年前的,早已过时,建议重新制定相关标准。   公开 规定期限作出答复   申请信息公开的黄乐平、韩世春和叶明欣,为北京义联劳动法援助与研究中心的律师。   2月25日,三位律师通过电子邮件和EMS快递,向国土资源部申请公开2011年全国200个城市地下水水质监测的各城市的具体结果。申请缘由是:早在2012年5月,国土资源部发布《2011年中国国土资源公报》,公布了2011年地下水监测概况,但没有详细数据。   3月22日,黄乐平等三人尚未收到回复。三人“以为国土资源部不予回复”,遂委托北京义贤律师事务所发出律师函,恳请予以答复。律师函发出3天,三人收到信息公开告知书。   《告知书》落款时间为3月18日,落款为国土资源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办公室(国土资源部办公厅(代章))。   其内容称,2月27日收到申请,该部依法受理,根据《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作出答复。根据《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二十四条,行政机关收到政府信息公开申请,不能当场答复的,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予以答复。以此推算,国土资源部的回复是在15个工作日内作出的。   对此,该申请项目的执行人叶明欣认为,国土资源部的回应很及时。   涉及八百个监测点   与回函同时寄达的,还有厚达400多页的资料,全称为《2011年度国家级监测点地下水水质监测数据报表》(以下简称《报表》)。该报表由国家级地下水监测数据采集项目组制作,完成于2012年5月。   《报表》前言介绍,该表是依据我国31个省级地质环境监测总站(院、中心)上报的2011年度国家级监测点地下水水质监测数据汇编而成,监测点主要分布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51市,其中,包含地级以上市139个,区、县级市12个,共计800个监测点,2万余条检测数据。   《公告书》解释,2011年《国土资源公报》关于200个城市地下水水质的表述,是该部根据800个国家级监测点数据,通过与各省(区、市)国土资源部主管部门进行地下水监测成果会商得出的。   检测标准未予说明   《报表》统计表显示,全国800个监测点中,北京为26个,上海为14个。监测点数量较多的,依次为安徽省66个,吉林省63个,山东省60个。监测点数量最少的是山西省、江苏省和新疆,均为5个。   昨天,记者查看各监测点的地下水水质报表,每张报表中的检测指标共计36项,每个分析项目,对应相应的检测结果,但每个数据是否超标,表格上未明确体现,需要查询相关标准对照。   此外,每份报表并无水质情况的综合结果,因此,简单翻看表格,并不能得出某个监测点水质的直观结论。   对于这份报表,黄乐平等人同样不能直接解读。黄乐平说,专业数据显得枯燥,普通人不易消化。因此,他们将邀请环保专家及研究人员参与解读,分析这些数据可能呈现的地下水水质污染问题。   “2011年《国土资源公报》关于200个城市地下水水质的表述,只有一张纸。从400页到一页纸的结论,应该有份说明。”黄乐平说,在分析完《报表》后,下一步,可能会申请公开相关数据的计算标准和详细的分析报告。   同时,黄乐平也建议,希望国土资源部进一步在网站上公开《报表》资料,方便全国公众查阅,以了解身边地下水水质的情况。   分析 部分重要指标未呈现   昨天,知名环保专家、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研究员赵章元查阅了这份《报表》。赵章元表示,这份资料很难得,国土资源部也从未公开过,“我本人也没有查到过”。由于《报表》数据庞杂,赵章元表示,需要仔细研究后,才能得出结果。   赵章元初步分析,《报表》检测的项目,使用的是国家技术监督局1993年制定的《地下水质量标准》(以下简称《标准》)。该标准中,地下水质量的分类指标共有39项,而国土资源部此次公开的《报表》中,监测数据为36项指标,包括《标准》中的23项。已监测的另外13项,则不在标准中。   资料显示,《标准》中的39项指标,有16项不在公布的范围内,包括总大肠菌群、细菌总数、滴滴涕(DDT)等。而总大肠菌群和细菌总数,却是水污染常规分析指标,反映水体受到生物性污染的程度。   赵章元指出《报表》的不足:“像钾离子、钠离子等一些物质,属于无关紧要的,不测也可以,但大肠杆菌和细菌总数,是必须要测的,但《报表》中却没呈现。”   部分地方水质检测缺项多   《报表》显示,各城市的监测点,很多指标的检测结果为空白。而据《报表》前言介绍,空白“表示缺失该项信息。”   其中,北京一共有8个区县、26个监测点。但36项指标中,只有25项有对应的数据,有11项为空白,“重金属如铅、镉等物质,都没有检测。”   资料还显示,在其他城市中,宁夏银川市的监测点可能是最完整的报表。表格中包括34项指标,仅空缺两项。而丹东市的部分监测点则仅有14项检测结果,空缺22项。   “有的地方水质检测缺项太多,这样的检测是起不到作用的,有一项没有数据,都没有办法计算出水质的总体情况。”赵章元说,缺失的信息,很可能是没检测,而官方公布的水质概况却建立在这些数据的基础上,由此,其可信度大打折扣。   建议 更新水质检测标准   赵章元介绍,之前,国家公布的地下水重污染占64%,轻污染的占33%。而根据2011年《国土资源公报》的数据显示,污染较差和极差的水质一共占到了55%,从数据上来说水质是变好了很多。   但赵章元认为,水质好转与实际情况可能不符。“近年来,各地水污染事件频发。企业污水排放的总量在增加,环保部门的有效措施却很少看到。”他分析,结论和现实的误差,可能出现在实测项目和计算上。   赵章元指出,1993年制定《标准》时,主要的污染物是无机物,而如今最大的污染来自有机物,“但《标准》中,没有有机物的监测项,比如石油烃。20年没有改变,根本跟不上水质变化的速度。这说明标准本身已经过时了,应该重新制定。”   相关新闻:律师申请公开地下水监测详情
  • 水利部副部长:中国将有计划对地下水污染进行修复
    中国水利部副部长李国英8日表示,将在2015年底前全面完成地下水污染的调查和评估,有计划对地下水污染进行修复。   全国政协提案审查委员会8日举办“加强城乡污染防治改善城乡人居环境”提案办理协商会。   李国英在会上表示,水利部将会同环保部、国土资源部,在2015年底以前全面完成地下水污染的调查和评估,加快推进国家地下水监测机制,对饮用水水源地实行全方位监控,有计划对地下水污染进行修复。   日前山东潍坊有关企业将污水排入地下水的传闻,引起两会期间舆论对地下水污染的高度关注。有媒体引用环保部数据称,中国90%的城市地下水不同程度地遭受着有机和无机有毒有害污染物的污染。   目前中国地下水开采总量已占总供水量的18%,北方地区65%的生活用水、50%的工业用水和33%的农业灌溉用水来自地下水。2000年至2002年间,中国地质调查局启动了全国地下水资源评价,结果显示华北地区地下水污染普遍呈加重趋势。   李国英表示,政协提案关于水污染的建议可以总结成六条,即“摸清家底、完善立法、环境监管、严格执法、专项治理、污染修复”,水利部将全部予以采纳。   对于农村水污染问题,李国英称,将在“十二五”末全面解决农村饮水不安全问题,在全国每一个县建立农村水质监测中心。   李国英还认为,对于水污染,最根本的做法是立法保障,目前水利部已经开展立法前期调研,下一步将完善立法内容,加快推动立法进程。
  • 人大代表:政府对地下水污染情况了解不够
    从地下水污染问题,到PM2.5的测定再到北京连续多日的雾霾天气,环境问题前所未有的挑动着人们的神经,也成为了“两会”上的热门词汇。   3月11日,全国政协委员、民进湖南省副主委,湖南省环境保护厅副厅长潘碧灵、全国人大代表、中科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副所长王毅、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会长文一波就PM2.5、地下水污染以及在城镇化推进过程中的农村环境问题接受媒体了采访。   地下水污染问题已经在几个月内迅速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王毅向21世纪网表达看法时称,他认为目前政府对于地下水污染的研究工作做得太少了,具体情况了解的仍不够。   对于企业在环境问题上的一再违规与忽略,王毅对21世纪网表示,违法成本低是最主要的原因。文一波则从企业的角度表示,一家公司修建环保措施的成本并不高,只是其中很多钱被无谓的浪费了。   而王毅和文一波同时对21世纪网称,政府应该通过增减税种和相关政策制定引导企业重视环保问题。   另一方面,随着城镇化推进,农村环境问题成为了越来越迫切的议题,潘碧灵就此对21世纪网表示,基本环境质量是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这种产品不止是提供给城市居民,也要提供给农民,农村环境如果不治理好,城市环境也无法改善。   而王毅则通过21世纪网提出呼吁,希望新出台的2010年到2020年城镇化规划中能够把环保作为重要的因素提出来。   违法成本低   日前,国务院批准了《华北平原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其中提出,到2015年,初步建立华北平原地下水质量和污染源监测网,基本掌握地下水污染状况,加强华北平原地下水重点污染源和重点区域地下水污染防治。到2020年,全面监控华北平原地下水环境质量和污染源状况,科学开展地下水污染修复示范,地下水环境监管能力全面提升,地下水污染风险得到有效防范。   21世纪网对此寻求王毅看法时,王毅表示,政府对于地下水污染的调查研究工作仍然“任重道远”。   “政府能够出台条例自然是好的,但是当前的研究工作做得太不够了,最重要是要了解具体情况,科学制定政策,现在我们这方面还差的很远。”王毅对21世纪网表示。   企业为何在环保问题上频频“有恃无恐”?王毅对21世纪网表示,环境破坏的违法成本低是最主要的原因。   “如果违法成本只有二十万,企业为什么不违法?像日本、欧美那种‘最严格的环保政策’,实际就是企业一旦出现环境污染问题,就把企业告到破产为止。但是目前我们的法律没有严格到这个份儿上。   潘碧灵也表达了同样的观点:“我国原来《水污染防治法》最高处罚20万,修改过后最高处罚也只有100万,但是有些污染造成的影响则是几千万乃至数十亿。”   除了违法成本低之外,人们普遍认为环保成本高也是企业逃避责任的原因之一。不过,文一波告诉21世纪网,企业实施环保措施本身所需资金并不多,但现在企业花了很多冤枉钱。   “其实企业解决污染问题不需要花很多钱,但是现在之所以成本高是因为很多钱浪费掉了。就像我之前所说的,一个公司要建污水处理厂,但是占地比较大,这个污水处理厂要交很多土地税和房产税,投资的百分之十几交税了。政策没能起到引导的作用。”   王毅对21世纪网表达了同样的观点。他认为,政府要通过调整税收来引导企业重视环保。   王毅称,他主张收环境税,政府可以减去一部分企业需要交的所得税。这样使整个税制比较平衡,既不增加企业负担,也可以通过增加环境税可以引导企业更加重视环境问题,所以他一直认为税收是调整行为的办法之一。   政府搞环保“不专业”   2012年四季度,国务院进一步“下放”了企业审批的权力,而此举在促进地方企业发展的同时,王毅也表达了自己的担忧。他认为,环保的监管作用在如今的情形下越来越重要,如果地方政府不重视、不治理环境问题,未来还会存在很多风险。   而当进一步谈到政府与企业关于环保工作的职责分工时,潘碧灵与文一波的观点产生了激烈的交锋。   潘碧灵以我国城市的垃圾处理做例子。   “目前我国垃圾处理的主要方向是焚烧,大家最担心是垃圾焚烧后产生的二噁英。实际上,当焚烧温度在800度以上时,产生的二噁英就很少了,如果企业来建设垃圾焚烧项目,企业可能为了利益和成本,使(焚烧)温度达不到800度,所以类似这样的项目就要政府来做,统一管理,再加上社会监督,就能够既解决垃圾焚烧的问题,同时又不出现由于温度烧得不够或者其他原因带来二噁英的影响。   文一波对此观点表达了坚决反对。   文一波认为,首先,政府不能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应该把企业能做的交还给企业。如果企业造成污染或没有达到环境要求,可以直接取消企业特许经营权,这样使企业的相关投入打了水漂,是很有震慑力的。第二,政府是非专业化的机构,几个官员到处旅游考察,回国之后就指导一个从事垃圾处理20年、专门学环保的人来干事情,这样是非常不科学的。   新城镇化应重视农村环保   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其过程中给农村环境所带来的破坏与污染也不可小觑。据了解,目前农村环境污染占总污染量的60%。21世纪网就此采访了潘碧灵和刘毅的意见。   潘碧灵对21世纪网表示,基本环境质量是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这种产品不止是提供给城市居民,也要提供给农民,这是维护公民的环境权益。   “农村环境如果不治理好,城市环境也难以治理,应该把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放到同等重要的位置上,推进城乡环境一体化。”潘碧灵对21世纪网称。   据了解,国务院从2008年开始部署农村环境治理的工作,5年共投入135亿,治理了2.6万个行政村,占总体的4.3%。但潘碧灵对21世纪网称,政府从工作推进的步伐和力度上都远远不够,到“十二五”末,预计也只能治理10%左右的新农村,中央出台了十个关于”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但到现在还没有关注到农村环保。   而王毅则通过21世纪网呼吁,希望新出台的2010年到2020年城镇化规划中能够把环保作为重要的因素提出来,将怎样走一个绿色、低碳、环保的道路放到更为突出的地位。   王毅同时表示,关于农村环境治理,我们过去没有成熟经验,现在也看不到特别明确的解决办法,需要各方一起探索。
  • 《上海市地下水污染防治实施方案》印发
    p   近日,《上海市地下水污染防治实施方案》印发,具体详情如下: span style=" text-align: right "    /span /p p   各区生态环境局、规划资源局、水务局、农业农村委、绿化市容局、建设管理委、发展改革委、经信委、财政局、科委,城投集团、光明集团、上实集团,各有关单位: /p p   为贯彻落实国家《地下水污染防治实施方案》,加大地下水污染防治力度,保障本市地下水安全,现将《上海市地下水污染防治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加快推进地下水污染防治各项工作。 /p p style=" text-align: right "   上海市生态环境局 上海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 /p p style=" text-align: right "   上海市水务局 上海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p p style=" text-align: right "   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 /p p style=" text-align: right "   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p p style=" text-align: right "   上 海 市 财 政 局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 /p p style=" text-align: right "   2019年12月23日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上海市地下水污染防治实施方案 /strong /p p   为贯彻落实国家《地下水污染防治实施方案》,加大地下水污染防治力度,保障本市地下水安全,结合《上海市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和《上海市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等有关工作部署和相关任务要求,制定本实施方案。 /p p   一、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 /p p   (一)总体要求 /p p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牢固树立和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以保护和改善地下水环境质量为核心,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风险管控”的原则,按照“分区管理、分类防控”工作思路,加强监管基础能力建设,加强污染源源头防治和风险管控,保障地下水环境安全,实现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为上海实现“四个率先”,建成“四个中心”、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和卓越的全球城市提供必要保障和有力支撑。 /p p   (二)基本原则 /p p   1. 预防为主,综合施策。持续开展地下水环境状况调查评估,加强地下水环境监管,制定并实施地下水污染防治政策及技术工程措施,推进地表水、土壤和地下水污染协同控制,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推动本市地下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p p   2. 水土联动,协同防治。综合分析本市水文地质条件和土壤、地下水污染特征,优化整合土壤、地下水环境监测网络,推进土壤、地下水环境协同防治和监管。 /p p   3. 点面结合,联合防控。严控地下水污染源,划定地下水污染防治分区,统筹重点行业、重点区域的地下水污染风险防控策略,加强全市地下水污染风险防控体系建设。 /p p   4. 明确责任,循序渐进。明确、完善和落实地下水污染防治目标责任,统筹考虑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的轻重缓急,重点围绕实现近期目标,有序推进本市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 /p p   (三)主要目标 /p p   到2020年,初步建立全市地下水环境监测体系,全市地下水重点污染源得到初步监控,初步实施全市地下水污染分区防治,全市地下水质量极差比例控制在15%左右。 /p p   到2025年,建立完善上海市地下水环境监测体系,典型地下水污染源得到有效监控,地下水污染加剧趋势得到有效遏制。 /p p   到2035年,全市地下水环境质量总体改善,生态系统功能基本恢复。 /p p   二、主要任务 /p p   (一)保障地下水资源环境安全 /p p   全面分析全市地下水资源状况、地下水应急供水能力,提出本市战略储备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保障条件,建设并完善供水安全保障体系。开展全市战略储备地下水资源环境质量长期监测跟踪。(市水务局牵头,市规划资源局、市生态环境局参与) /p p   (二)建立地下水环境监测体系 /p p   2020年底,衔接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整合全市建设项目环评要求设置的地下水污染跟踪监测井、土壤污染状况详查监测井、区域地下水基础环境状况调查评估监测井、重点污染源监测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要求的污染源地下水水质监测井,加强监测井的运行维护和管理,按照“水土联动、统一规划”的原则,以浅层地下水为重点,优化整合土壤、地下水环境联动监测网络,初步构建全市地下水环境监测网。2024年底前,完成全市地下水环境监测网构建。(市生态环境局牵头,市规划资源局、市农业农村委、市水务局参与) /p p   (三)加强地下水污染协同防治 /p p   1. 重视地表水、地下水污染协同防治。完善城镇污水管网收集系统。加强老镇区、撤制镇、城郊接合部等人口集中地区,以及“城中村”、“195”区域等薄弱区域的污水管网建设。2020年底,全市完成25公里城镇污水管网维修改造,减少污水管网渗漏对地下水的影响。(市水务局牵头,城投集团、相关区政府负责实施,市住房城乡建设管理委参与) /p p   强化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实施化肥农药减施工程,按照“源头防控、过程拦截、末端循环利用”的原则,以化肥、农药减施、节水节肥等为重点,推进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到2020年,全市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覆盖率达到90%以上 全市化肥(折纯)、农药使用总量分别减少至7.9万吨和0.32万吨。(市农业农村委牵头,相关区政府、光明集团、上实集团等参与) /p p   2. 强化土壤、地下水污染协同防治。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推进《上海市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地下水污染防治的相关要求。加强本市农用地土壤、地下水污染协同防治,对土壤污染影响或可能影响地下水的农用地地块,将地下水内容纳入污染防治方案。加强本市建设用地土壤、地下水污染协同防治,对污染物超过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的建设用地地块,将地下水是否受污染等内容纳入污染状况调查报告 对列入风险管控和修复名录的建设用地地块,将地下水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内容纳入地块的风险管控措施和修复方案。(市生态环境局牵头,市农业农村委、市规划资源局参与) /p p   3. 加强区域与场地地下水污染协同防治。划分地下水污染防治分区。2020年底前,根据国家地下水污染防治分区划分技术要求,完成本市地下水污染防治分区划分,形成地下水污染分区、分类防控体系,提出地下水污染分区防治及污染源分类监管措施。(市生态环境局牵头,市规划资源局、市农业农村委参与) /p p   (四)推进地下水重点污染源风险管控 /p p   1. 持续开展地下水环境调查评估。继续推进本市化工企业、加油站、垃圾填埋场和危险废物处置场等区域周边地下水基础环境状况调查,根据污染趋势和健康风险评估结果,开展必要的地下水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工作。(市生态环境局牵头,市规划资源局、市经济信息化委、市绿化市容局、市水务局等参与) /p p   2. 推进重点污染源防渗改造。加快推进加油站埋地油罐双层罐更新或防渗池设置、内衬技术改造,2020年6月底前,完成全市800多座加油站埋地油罐改造和900多口浅层地下水监测井建设。2020年底前,推进完成全市20个垃圾填埋场防渗改造。结合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自行监测工作,推进高风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及危险废物处置场实施必要的防渗处理。(市生态环境局、市绿化市容局按职责分工负责,市经济信息化委、市规划资源局、市住房城乡建设管理委、城投集团等参与) /p p   3. 建立地下水污染场地清单。按照国家部署,梳理汇总本市地下水基础环境状况调查评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结果,2020年底前,建立本市地下水污染场地清单。(市生态环境局牵头,市规划资源局参与) /p p   4. 依法实施取水深井的填没封井。以长江流域和太湖流域取水设施核查登记成果为依据,对本市地下水取水许可证有效期届满不再延续或者延续申请未获批准的取水深井,依法责令产权单位严格按照《上海市深水管井封存和填埋技术规范》要求实施填没封井。对已经造成地下水串层污染的,工程所有权人应当依法对造成的地下水污染进行治理和修复。(市生态环境局、市规划资源局、市水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p p   三、保障措施 /p p   (一)加强组织领导 /p p   完善全市统筹、分类负责、区政府抓落实的工作推进机制。市政府有关部门根据本方案要求,密切协作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各专项工作牵头部门要将年度进展情况报市生态环境局汇总。有关部门加强地下水污染防治信息共享、定期会商、评估指导,形成“一岗双责”、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市生态环境局、市规划资源局、市水务局牵头、市农业农村委、市经济信息化委、市住房城乡建设管理委、市绿化市容局等参与) /p p   (二)加大资金投入 /p p   推动建立市政府支持引导、区政府支撑、企事业单位承担、社会资本积极参与的多元化环保融资机制,依法合规拓展融资渠道,加大资金统筹整合力度,保护和改善地下水环境,确保污染防治任务按时完成。(市财政局、市发改委、市生态环境局牵头,相关区政府、市规划资源局、市水务局等参与) /p p   (三)强化科技支撑 /p p   加强与其他污染防治项目的协调,整合高校、研究机构、企业等科技资源,基于本市土壤和水文地质条件,开展地下水污染成因、迁移转化规律、污染生态效应等方面的基础性研究 开展地下水污染调查诊断技术、监测预警技术、风险评估技术、治理修复技术等方面的应用性研究 加强国际合作研究与技术交流。优化整合污染防治专业支撑队伍,开展污染防治专业技术培训,提高专业人员素质和技能。(市科委牵头,市发改委、市生态环境局、市规划资源局、市水务局、市农业农村委、市住房城乡建设管理委、市经济信息化委等参与) /p p   (四)加大科普宣传 /p p   综合利用电视、报纸、互联网、广播、报刊等媒体,结合六五环境日、世界地球日等重要环保宣传活动,有计划、有针对性地普及地下水污染防治知识,宣传地下水污染的危害性和防治的重要性,增强公众地下水保护的危机意识,形成全社会保护地下水环境的良好氛围。依托多元主体,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普活动,构建地下水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全民科学素质体系。(市生态环境局牵头,市规划资源局、市水务局、市住房城乡建设管理委等参与) /p p   (五)落实地下水生态环境保护和监督管理责任 /p p   强化“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的政府责任。各区人民政府负责本区内地下水污染防治,强化落实地下水环境保护“党政同责”和“一岗双责”的要求。明确牵头责任部门和实施主体,提供组织和政策保障,监督考核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 /p p   落实“谁污染谁修复、谁损害谁赔偿”的企业责任。重点行业企业切实担负起主体责任,按照相关要求落实地下水污染防治设施建设、维护运行、日常监测、信息上报等工作任务。企业在日常生产经营过程中,要定期排查地下水污染安全隐患,发现有安全隐患的,应及时采取措施消除隐患。造成地下水污染的,应承担调查评估、治理修复的法律责任。 /p p   加强企业督察问责,落实各项任务。市生态环境局将地下水污染防治目标完成及责任落实情况纳入上海市生态环境保护督察范畴,对承担地下水污染防治职责的有关各区进行督察,强化问责,督促加快工作进度,确保如期完成地下水污染防治各项任务。(市生态环境局牵头,市规划资源局、市水务局、市经济信息化委、市绿化市容局、市农业农村委等参与) /p
  • 北京水源地污染隐忧:地下水11项监测指标空缺
    7月,人头高的玉米地一望无际的合围在密云水库西北角,农业、化肥包装盒随处可见,剧毒"百草枯"散落其间,远处还有一堆兽用医疗垃圾。   除了农业污染,水库上游的白河峡谷一线,京都第一瀑、黑龙潭等著名景点及难以计数村庄、农家乐顺流排列,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不间断地汇入河中。在北京南部地区,部分百米之内的水井已浑浊不堪。   本报记者调查发现,在基本摆脱了大型工业的点源污染后,地表水源潮白河及密云水库正一步步身陷农田、农村和旅游业直排的层层包围,密云水库已呈中度富营养化,并有可能加剧。   北京市近3000万居民每喝的三杯水中,一杯来自地表,经潮河、白河交汇于密云水库 两杯来自地下,供水井近3万眼。   由于地表水源地面积广大,污染零星而分散,并且与农村民生息息相关,监控治理难免顾此失彼 地下水的监测、评价材料残缺不全,水利、环保、国土等部门条线分割明显,一旦遭受污染,治理技术、时间及费用超乎想象,几近束手无策。   北京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形势严峻。   农业、度假村污染围困水库   水源地附近的农村非点源污染更加难以控制。   密云水库,承载着2000多万北京居民近三分之一的饮用水源,在基本摆脱了工业点污染源后,目前却逐渐陷入农业直排的层层包围之中。   不论从哪个方向抵达密云水库,都必须穿越大片茂密的农田,为争取宝贵的种植资源,农民将玉米一直推到了岸边。   在密云水库西北角,记者看到,玉米地的边缘距离水库仅有十几米远,而这短短的十几米间隔还是因为库边坡度不适宜种植,水库与农田并没有明显的过渡地段。   在农田中记者发现了大量农药、化肥的包装。   农民显然知道其强烈药效,一位在田间耕作的农民告诉本报记者:"百草枯用水稀释后,应喷洒在地面上,千万不能直接用在玉米上,否则作物就死了。"该农民指着不远处一小片枯黄的玉米,"那些都是不小心沾到了药物。"在距离水库更远处,记者还发现了随意倾倒的兽用医疗垃圾的现象。   达尔问自然求知社专业的仪器检测表明,密云水库上游地区的水质好于库水,检测结果显示,潮河上游入库河流可达到二类水中的偏上水平,甚至个别河段达到了一类水,但密云水库的水质则处于二类水的偏下水平,COD、总磷等数值明显高于上游。   《2012年北京市环境状况公报》的数据显示,密云水库总体达到二类水体,适于作为饮用水水源,但已呈中度富营养化。   "水体富营养化与农药化肥有直接关系。"达尔问自然求知社负责人赫晓霞博士告诉本报记者:"缺少隔离带致使农药化肥很容易通过雨水和土地渗入水库。"   造成密云水库中度富营养化的因素不仅仅是农药化肥,为密云水库供水的另一条河流白河沿线遍布旅游景点。   由于水量较潮河更加充足且岸边多峡谷不适宜种植农作物,密云水库上游的白河旅游业发展迅猛,其沿岸分布有白河峡谷、京都第一瀑、黑龙潭等著名景点以及难以计数的农家乐。   记者调查发现,每一个村子或农家乐均有一条细细的污水流,将旅游、生活污水直接排放到白河中,而且每一个村子旁都存在大小不一的垃圾堆,在某水文站"禁止漂流"的警示牌旁,数十条漂流筏排列河中。   中科院地理所研究员宋献方告诉本报记者:"目前,水源地附近的农村非点源污染日益严重,比工业点源污染更加难以控制,一旦遇到暴雨,平时堆放的废弃物会进入河道,造成水源地次生污染。"   记者发现,近年来大型度假村或部分机关的培训中心、疗养基地呈快速增长趋势,怀柔区雁栖湖附近的北台上水库岸边已建成多家培训基地,财政部某培训宾馆正在建设中,北台上水库周边呈现一片繁忙的施工景象,该水库是北京市饮用水取水口之一。   地下水质量疑点重重   "铅等重金属在北京的监测点中空缺,36项指标中有11项空缺。"   北京市居民喝的每三杯水中,有两杯来自地下,而北京地下水水质更令人担忧。   2013年5月北京市水务局发布《北京市第一次水务普查公报》显示,北京共有地下水取水井84748口,地下水水源地83处。   与"看得到、易监测"的地表水源相反,虽然国土资源部曾经做过数次普查,但北京市地下水源的质量目前仍是一幅模糊的图景,并且疑点重重。   由中国地质调查局绘制的《中国地下水污染状况图》,只是粗略地反映了几大区域的地下水水质状况,在涉及到北京市的华北平原地区,描述为"地下水不仅污染普遍且仍呈加重趋势".   国土资源部2005年结束的全国195个城市地下水水质检测结果表明,97%的城市地下水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40%的城市地下水污染趋势加重。但国土资源部没有公布具体数据,记者采访的多位专家表示:"出于种种原因,调查数据不能披露。"   2013年5月,国土资源部、环保部等四部门联合发布的《华北平原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披露,北京市南部郊区地下水有机物污染严重。   中国环境科学院研究员赵章元曾获得了"全国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项目"的检测数据,他给出的结论是"缺漏项过多,前后矛盾,不具说服力。"   赵章元告诉本报记者:"铅等重金属在北京的监测点中空缺,36项指标中有11项空缺。"宋献方称,"据我了解,那份检测报告中多数只监测了一个时点的一次数据,不能说明问题。"   赵章元表示,此次检测以无机物为主,而目前地下水的重要污染源如苯、芳香烃、石油烃类都没有监测。   这份检测报告的结论是,全国200个城市的地下水水质监测结果,较差和极差的水质监测点比例为55%,较轻污染的占40%.   对此赵章元大为不解,"我亲自参与了2001年针对118个城市的调查,当时以上两个数据分别是64%、33%,十年中并没有实质修复和治理工程,从全国整体趋势来看,污染源不仅没有得到控制,相反还在持续加剧,但最近的检测结果显示,水质反而变得好转了。"   从某种意义上说,北京市的城市发展史也是一部地下水的污染史。   北京市地下水的污染始于建国初期,当时,由于农业灌溉用水不断被生活及工业用水挤占,农民自发利用工业污水灌溉农田,其中石景山附近农民利用首钢的工业废水灌溉,直至该厂搬迁。   进入20世纪80年代,大量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通过各种渠道进入含水层,造成地下水总硬度、硝酸盐氮、溶解性总固体等各项指标逐年升高。   以硝酸盐氮和溶解性总固体为例,北京市水科学技术研究院李炳华的研究表明,溶解性总固体超标面积从20世纪80年代的46.3平方公里,扩展到2000年的468平方公里,2006年这个数据激增到了1900平方公里 硝酸盐氮的超标面积从1975年的35.9平方公里,增长到2006年的320平方公里。   2001年,赵章元参与的地下水检测表明,北京市地下水普遍污染,重污染区是在丰台区及广渠门-广安门连接线以南,并且从无机物超标过渡到有毒有机物超标,其中包括三氯乙烯、四氯乙烯,三氯化碳、四氯化碳。   "这些数据一旦超标,就不能再饮用了。"赵章元告诉本报记者。据北京市水务局统计,北京市因地下水污染及水位下降,迄今已废弃4216眼取水井。   至2013年,环保部等四部委联合发布的《华北平原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披露,北京市南部郊区地下水有机物污染严重,首次揭开了地下水有机物污染的冰山一角。   赵章元告诉本报记者:"目前在丰台区一带,100米以内打上来的井水不能饮用,肉眼都能看到是浑的。"而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张晓健称:"有水厂将打上来的超标地下水用地表水勾兑从而达标,但自备井就不容易监控了。"   赵章元认为,目前北京市地下水已从早期的燕山石化、首钢、京能热电、京东化工厂区等点污染源,扩散至全面污染,"只是这个盖子至今没有揭开。"   南水北调解困水源地污染?   5000个垃圾填埋场是影响北京水质的"毒瘤".   南水北调作为缓解北京水资源紧张的重要举措,是否能缓解北京水源地污染形势?   按照南水北调时间表,2014年10月后,湖北丹江口水库的10亿立方米水源将从北京市西郊进京,在补充水量的同时也存在水污染隐患。   北京市地勘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完成的《南水北调(北京段)环境地质问题调查评价》显示,南水北调通水后,北京市西郊海淀区、石景山区和丰台区将会有25座非正规垃圾填埋场。由于南水北调会补给浅层地下水,从而造成浸泡垃圾场,从而将会造成地下水严重污染。北京市水源三厂、四厂及杨庄水厂正处于其流经地段。   据统计,北京市有大小5000多个垃圾填埋场,其中的4700个小型垃圾场没有设置防渗膜,即使设置防渗膜的大型垃圾场,亦将在7-10年间失去作用。赵章元把北京市的5000多个垃圾填埋场和1000多个加油站视为影响水质的两颗"毒瘤".   事实上,地下的污染大多来自地表,在赵章元看来,其污染路径为地表-浅层地下-深层地下。今后,北京市五大水系(永定河、大清河、北运河、潮白河以及蓟运河)下游的严重污染将进一步恶化北京南部地区的地下水质。   2013年5月30日,环保部华北环境保护督查中心公布了《北京市地表水环境现状》,结论为"北京市治污能力依然不足,地表水环境形势不容乐观。"经该中心对37条河流现场采样,检测结果全部超标,有的河流污染物超标十分严重。   按照地表-浅层地下-深层地下的规律,北京市南部地区的地下水水质或将趋于恶化,而以地下水为饮用水源的北京市第一、二、五、七水厂位于该区域。   治理形势严峻   治理远跟不上污染的深度与速度。   从官方消息看,北京对水的治理已有了目标与时间表。   2013年年初,北京市政府设定目标,在三年内明显改善地表水水质 此外,环保部等四部委发布《华北平原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提出到2015年初步建立华北平原地下水质量和污染源监测网。   然而,治理远跟不上污染的深度与速度。   与治理大型工业污染源不同,地表水水源地密云水库面临的农业、旅游污染因面广分散而难以有效监控。   地下水的治理刚刚处于起步阶段,地下水一旦遭受污染,世界范围内尚没有治理技术能够彻底清污,即使改善,所需的成本和时间也超乎想象。   同时,地下水的监测、评价材料残缺不全,水利、环保、国土等部门的数据和技术至今不能共享。   水质监测尚沿用1993年版的《地下水质量标准》,检测项目仍以无机物为主。但近年来有机物、重金属污染已呈上升趋势。更为严重的是,即使沿用1993年检测标准,各省市上报的数据仍然残缺不全,有城市只检测了五六项,而须检测的项目多达几十项。   直至2011年,由环保部牵头,联合国土部、水利部、财政部才正式启动的"全国地下水基础环境状况调查评估",这是我国首次对地下水进行较为全面的调查。   "地下水在短期内难有明显好转。"赵章元说。
  • 触目惊心:国土资源部证实202个地市地下水超六成不合格
    据国土资源部最新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202个地市地下水水质较差和极差比例超过60%,而水质优良级的仅占9.1%!如此触目惊心的数字背后意味着什么呢?对我们的生活又会有什么影响?  国土资源部近日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15年,在全国202个地市级行政区的5118个地下水监测点中,较差级和极差级的水质监测点占的比例超过60%,地下水水质状况并不理想。  其中,水质呈极差级的监测点964个,占18.8% 水质呈较差级的监测点2174个,占42.5%。而水质呈较好级的监测点236个,占4.6%;水质呈良好级的监测点1278个,占25.0%;水质呈优良级的监测点466个,仅占监测点总数的9.1%。  地下水主要超标组分为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铁、锰、氟化物、硫酸盐等,个别监测点水质存在砷、铅、六价铬、镉等重金属超标现象。  此外数据还显示,与上年度比较,有连续监测数据的水质监测点总数为4552个,其中水质综合变化呈稳定趋势的监测点有2837个,占监测点总数的62.3%;呈变好趋势的监测点有795个,占17.5%;呈变差趋势的监测点有920个,占20.2%。  地下水和自来水有啥区别?  自来水是指通过水处理厂净化、消毒后生产出来的符合国家饮用水标准的供人们生活、生产使用的水。它主要通过水厂的取水泵站汲取江河湖泊及地下水,并经过沉淀、消毒、过滤等工艺流程,最后通过配水泵站输送到各个用户。由机泵通过输配水管道供给用户的水。必须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广泛埋藏于地表以下的各种状态的水,统称为地下水。大气降水是地下水的主要来源。通常没有经过处理。  水污染带来的危害有哪些?  水体污染影响工业生产、增大设备腐蚀、影响产品质量,甚至使生产不能进行下去。水的污染,又影响人民生活,破坏生态,直接危害人的健康,损害很大。  ☆危害人的健康水污染后,通过饮水或食物链,污染物进入人体,使人急性或慢性中毒。砷、铬、铵类、b苯并(a)芘等,还可诱发癌症。被寄生虫、病毒或其它致病菌污染的水,会引起多种传染病和寄生虫病。重金属污染的水,对人的健康均有危害。被镉污染的水、食物,人饮食后,会造成肾、骨骼病变,摄入硫酸镉20毫克,就会造成死亡。铅造成的中毒,引起贫血,神经错乱。  ☆对工农业生产的危害水质污染后,工业用水必须投入更多的处理费用,造成资源、能源的浪费,食品工业用水要求更为严格,水质不合格,会使生产停顿。这也是工业企业效益不高,质量不好的因素。农业使用污水,使作物减产,品质降低,甚至使人畜受害,大片农田遭受污染,降低土壤质量。海洋污染的后果也十分严重,如石油污染,造成海鸟和海洋生物死亡。  ☆水的富营养化的危害在正常情况下,氧在水中有一定溶解度。溶解氧不仅是水生生物得以生存的条件,而且氧参加水中的各种氧化-还原反应,促进污染物转化降解,是天然水体具有自净能力的重要原因。含有大量氮、磷、钾的生活污水的排放,大量有机物在水中降解放出营养元素,促进水中藻类丛生,植物疯长,使水体通气不良,溶解氧下降,甚至出现无氧层。以致使水生植物大量死亡,水面发黑,水体发臭形成“死湖”、“死河”、“死海”,进而变成沼泽。这种现象称为水的富营养化。富营养化的水臭味大、颜色深、细菌多,这种水的水质差,不能直接利用,水中断鱼大量死亡。
  • 上海查获“黑猪油”地下加工窝点 用下脚料熬油
    记者2日从相关部门获悉,上海市相关执法部门在上海松江区九亭镇某标准厂房查获一“黑猪油”地下加工窝点,现场查扣4吨加工好的成品“黑猪油”。   据上海市松江区工商部门介绍,地下加工窝点非常隐秘,外面设有门禁,一般车辆、人员不能随意进出。加工窝点现场脏乱不堪,污水满地,地上堆满了猪皮、内脏、皮下脂肪等各种猪下脚料,粗加工台污迹斑斑,后门处搭建的简易棚下还放着两口污黑的大铁锅。执法人员同时查扣了十多个装油用的空桶以及一辆运输车。   据初步调查,现场扣押的两名经营者系外地来沪务工人员,一男一女。他们租用了村里的标准厂房,从各地收购猪肉的下脚料,然后将皮剔除,出售给对门的一家食品公司,剩余的拿来熬油。但对于猪油去向等其他情况,目前还在进一步调查之中。
  • 首次运行!日本福岛核污水排海部分设备已启动
    据共同社日前报道,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污水排海的部分相关设备,在通过日本原子能规制委员会的检查后于17日开始运行。报道称,这是核污水排海相关设备首次开始运行。据报道,东京电力公司16日宣布,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污水(含放射性物质氚)的排海设备已完成施工并通过检查,从17日起,核电站正式启动设备运转,预计将用两个月左右的时间来推进核污染水的测定。报道称,设备包含以管道连接的10个储罐共3组,注入待处理核污水后,通过搅拌9000吨核污水,使水中放射性物质浓度均一,在经过6天以上的循环后,可确认氚以外的放射性物质是否未超过标准值。东电负责人表示,“将开始对计划实际最先排放的核污水进行循环和分析。”分析工作预计耗时约2个月。日本政府和东电早前表示,预计今年春夏季前后会开始排放核污水。但由于放射性元素“氚”无法淨化,用于排放的海底隧道和以海水稀释核污水的设备仍在建设之中。现已建设完成的部分设备正接受原子能监管部门的检查,约230项设备中有约6成已合格。据福岛中央电视台报道,测定后的核污染水在排放前将储存于福岛第一核电站的储水罐中。2011年“311”大地震导致东京电力公司运营的福岛第一核电站堆芯熔毁、放射性物质外泄,持续冷却堆芯的作业以及雨水、地下水流入反应堆设施产生了大量核污染水。福岛第一核电站内已储存约132万吨核污染水,且核污染水还在不断增加。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14日曾表示,日本政府执意强推核污染水排海计划,企图将核污染风险转嫁给全人类,“这绝不是负责任国家行为,也与日方应尽的国际义务背道而驰”。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