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地下工程

仪器信息网地下工程专题为您整合地下工程相关的最新文章,在地下工程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地下工程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地下工程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地下工程话题讨论。

地下工程相关的资讯

  • 深部岩土力学与地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通过验收
    11月2日上午,科技部在中国矿业大学文昌校区国家重点实验室会议室组织召开了中国矿业大学深部岩土力学与地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建设验收会议。科技部基础研究管理中心副处长吴根,教育部科技司基础研究处副处长明媚,以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黄鼎成为组长的七位验收专家组成员,中国矿业大学校长葛世荣,副校长缪协兴、刘炯天,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副校长姜耀东出席了验收会。 出席会议的还有江苏省科技厅科研机构与条件处副处长李太生,徐州市科学技术局副局长王建华,中国矿业大学岩土工程学科带头人、教授崔广心,深部岩土力学与地下工程实验室副主任何满潮以及学校党政办公室、学科处、研究生院、科技处、人事处、财务处、实验室与设备处、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和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等部门负责人、重点实验室研究人员。验收会由科技部基础研究管理中心副处长吴根主持。   会上,中国矿业大学校长葛世荣代表学校对与会专家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结合中国矿业大学百年办学历史和发展现状,强调了深部岩土力学与地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对于学校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的重要促进作用。他说,学校对于重点实验室的建设高度重视,实验室坚持立足于国家深部资源开发和地下空间利用战略,瞄准深部地质环境与岩土介质相关科学问题和重大地下工程领域的关键技术难题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并取得了显著进展。同时他表示,实验室的建设与发展离不开上级主管部门的关心和支持,离不开各位专家的指导和帮助。   科技部基础研究管理中心副处长吴根从总体要求、建设验收内容、会议程序和注意事项四个方面介绍了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验收的有关要求。   中国矿业大学副校长、深部岩土力学与地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缪协兴就实验室基本信息、研究方向与进展、团队建设与人才培养、研究平台建设、实验室管理运行机制和实验室合作与交流等六个方面向专家组详细汇报了实验室的建设情况。   中国矿业大学副校长刘炯天、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副校长姜耀东分别代表实验室依托单位就实验室建设期间的支持和管理运行情况作了介绍。刘炯天副校长说,学校始终坚持“重点支持、关键保障、做好服务”原则,高度重视深部岩土力学与地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建设,从学科建设、人才保障、经费和空间条件保障、运行保障等方面为实验室的建设提供良好条件,推动实验室的顺利运行。姜耀东副校长也表示,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对实验室的建设将全力支持、重点保障。   随后,验收专家组与实验室相关人员进行了座谈,并现场考察了实验室的建设情况。经过考察、讨论,专家组一致认为,实验室定位准确,目标集中,重点突出,在相关理论和技术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和突破,解决了一些重大工程关键技术难题,产生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形成了富有创新活力、团结奋进的学术团队,建立了以学术团队为研究单元的运行模式和创新机制,完善了各项管理规章制度,初步形成了“人本、学术、包容、规范”的文化氛围,按计划完成了条件和平台建设目标,进一步提升了实验室的创新能力,依托单位对实验室建设高度重视,在学科建设、经费投入、试验用房和运行机制等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实验室圆满完成了建设任务,达到了预期建设目标。同时,专家组建议,实验室应进一步加强年轻学术领军人才的培养力度,进一步吸引海外知名学者来实验室合作研究。   中国矿业大学校长葛世荣表示,中国矿业大学将认真听取专家组的建议,以这次建设验收作为新的起点,以创新引领全局,进一步完善管理和运行机制,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吸引更多的海内外优秀人才,加强实验室平台建设,力争早日实现“坚持科学持续发展、引领深部地下方向”的目标。   最后,教育部科技司基础研究处副处长明媚、江苏省科技厅科研机构与条件处副处长李太生分别代表教育部和江苏省教育厅发表了讲话。明媚副处长强调,学校要对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建设给予重视和条件保障,并充分利用好国家重点实验室这个平台,在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优势学科建设等方面做出应有的成绩。李太生副处长表示,江苏省将对中国矿业大学深部岩土和地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建设给予大力支持和帮助,也希望实验室能为江苏地方经济建设,尤其是工程技术方面的研究做出一定的贡献。
  • 万测集团应邀参加全国地下工程防水新技术研讨会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是盛开。桃花盛开的四月,在美丽的古城苏州召开了“全国地下工程防水新技术研讨会”。该研讨会由《中国建筑防水》杂志社、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苏州防水研究院、中国建材检验认证集团苏州有限公司联合举办,于4月12日在苏州相城白金汉爵大酒店开幕。 本次大会邀请了中国建材防水研究院杨胜总工程师,中国建材检测认证集团苏州有限公司王澜副总,中国建材总院翟建民副院长等行业资深专家学者。各位专家就地下防水领域的新技术及现状做了详细的说明及介绍。 万测集团作为本次技术研讨会唯一的试验设备供应商参与盛会。在该会议上,万测集团苏南营销总监顾凯携万测集团专利产品——微机控制单柱式电子万能试验机展露风采。现场通过对我司设备的演示操作来感受设备操作的便利性和先进性。该产品得到了与会专家领导的一致好评。通过对我司产品的介绍现场来自全国各个省份的代表均表示了对我司产品的极大兴趣。 通过本次会议,万测集团的技术和产品给广大防水行业的客户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代表们纷纷表示对我司的产品充满期待,万测定能为中国防水建材检测做出更大的贡献!
  • 地下水水质监测是治污的重中之重
    国土资源部4月22日发布《2014中国国土资源公报》。2014年全国202个地级市开展了地下水水质监测工作,监测点总数为4896个,其中国家级监测点1000个。   按照《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93)的监测标准,此次4896个监测点中,优良的有529个,占监测点总数的10.8% 良好的有1266个,占25.9% 较好的有90个,占1.8% 较差的有2221个,占45.4% 极差的有790个,占16.1%。在我们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ldquo 地下生态&rdquo 作为生态建设系统的一个方面,同样不可轻视。没有&ldquo 地下生态&rdquo 文明,就没有系统的生态文明,地下水质直接考验我们国家和地区的&ldquo 地下生态&rdquo 治理能力。   在我国各地区大力推进统筹城乡建设发展过程中,&ldquo 地下工程&rdquo 越来越多,&ldquo 地下工程&rdquo 的建设也越来越复杂,如何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既顺应经济社会发展,又不破坏地下生态环境,是我们面临的新课题。笔者认为,地下水质是不可忽视的大问题,地下水质问题直接影响居民的生活质量。优质的地下水不仅能够体现优质的生态环境,同时也是地方生态文明建设的有力见证。反之,被重金属等严重污染的地下水质虽然一时不被人们发现,但是这样的低劣水质绝对不利益居民长期的生产生活,同样也反应了相关部门治理&ldquo 地表&rdquo 不治&ldquo 地底&rdquo ,管&ldquo 天&rdquo 不管&ldquo 地&rdquo 的治理思路。   从《公报》中还可以到这这样一组数据,与上年度比较,有连续监测数据的水质监测点总数为4501个,分布在195个城市,水质有提升的监测点位有751个,占16.7%,变差的监测点有809个,占18.0%,报告以&ldquo 综合变化趋势以稳定为主&rdquo 说明&ldquo 有进步&rdquo ,因为&ldquo 呈变好趋势和变差趋势的监测点比例相当&rdquo 。读罢,笔者不禁要问,为何还有809个监测的水质有变差的现象?换做是地面生态环境治理,就有809个地区的生态环境在持续恶化,这样必定会对相关部门问责,但是因为是地下水,因此就不再追责。然而这恰恰是我们生态环境治理的漏洞,管&ldquo 天&rdquo 不管&ldquo 地&rdquo 的治理思路和治理考核机制的缺失直接考验我国各地区的&ldquo 地下生态&rdquo 治理能力。   笔者认为,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系统而全面的工程,凡是影响长远发展的自然环境,都应当是我们各地区治理的重中之重,没有地下的生态,就没有系统的生态,没有优质的地下水,就没有我们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 水利部自然资源部发布《地下水保护利用管理办法》
    为贯彻落实《地下水管理条例》,加强地下水保护开发利用管理,保障地下水可持续利用,水利部自然资源部研究制定了《地下水保护利用管理办法》。具体内容如下:地下水保护利用管理办法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为加强地下水保护和开发利用管理,保障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地下水管理条例》《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开发利用地下水的单位和个人,以及从事地下水节约保护、开发利用管理、地下水资源调查评价等活动的水行政、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和水利部所属流域管理机构(以下简称流域管理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应当遵守本办法。第三条 水利部负责全国地下水统一监督管理工作。自然资源部按照职责分工做好地下水调查、监测等相关工作。流域管理机构依照法律法规和水利部授权,负责管辖范围内地下水有关监督管理工作。按照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的分级管理权限,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地下水统一监督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自然资源主管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做好本行政区域内地下水调查、监测等相关工作。第二章 调查评价与规划第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自然资源等主管部门应当按照职责分工,依法开展地下水资源调查评价工作。地下水资源调查评价可开展年度调查评价和周期调查评价。周期调查评价中,地下水超采治理地区可每五年开展一次,其他地区可每十年开展一次。第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应按照本级人民政府和上一级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部署,会同同级自然资源部门编制地下水保护利用规划,依法履行征求意见、论证评估等程序并报告本级人民政府或其授权的部门后向社会公布,并报上一级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备案。省级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编制的地下水保护利用规划,应征求所涉流域管理机构的意见。地下水保护利用规划需要修订的,按原程序批复实施。第六条 地下水保护利用规划应当服从水资源综合规划、流域综合规划和上一级地下水保护利用规划。地下水保护利用规划应包括地下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现状、区域水文地质条件、存在问题、地下水保护利用目标、主要任务和措施等,对辖区地下水合理利用、有效保护及治理修复等作出系统部署。地下水保护利用规划一经批准,必须严格执行,确需修改的,按照规划编制程序报原批准机关批准。第七条 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国土空间规划、重大建设项目的布局等开发利用地下水,应当与地下水资源条件、地下水保护要求相适应。区域工业、农业、畜牧业、林草业、市政、能源、交通运输、旅游、自然资源开发等专项规划涉及开发利用地下水的内容,应当与地下水保护利用规划相衔接。区域工业、农业、畜牧业、林草业、市政、能源、交通运输、旅游、自然资源开发等专项规划和开发区、新区规划等,涉及地下水开发利用的,应当进行规划水资源论证,对地下水需水规模及其合理性、水资源配置方案的可行性和可靠性、对地下水环境和重要生态系统的影响等进行分析评估,提出论证意见和规划优化调整的建议。第八条 水利部会同自然资源部等部门制定地下水储备有关制度、标准、规程规范。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本级人民政府自然资源等主管部门,明确地下水储备布局,划定储备范围,明确储备含水层位、储备量及水质状况,制定动用地下水储备预案。特殊干旱年份以及重大突发事件时动用地下水储备应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并报上一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及流域管理机构备案。第三章 节约保护与开发利用第九条 设区的市级、县级行政区域内地下水取水总量不得超过省、自治区、直辖市水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本级自然资源等有关部门制定,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后下达实施的地下水取水总量控制指标。超采区地下水水位控制指标的制定应统筹考虑不同来水情况,以及地下水水位变化可能引起的地下水污染、生态和地质环境影响。水利部负责组织制定地下水取水总量控制指标和地下水水位控制指标确定技术标准。流域管理机构对流域内属于同一水文地质单元的相邻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地下水取用水总量控制指标和地下水水位控制指标协商确定情况予以指导和监督。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应根据管理工作需要,编制地下水取水总量控制、水位控制管理方案。第十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下达的地下水取水总量控制指标和地下水水位控制指标,应作为地下水目标责任制、考核评价、地下水取水许可管理和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的重要依据。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同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对指标实施情况进行监测。流域管理机构对流域管理范围内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指标实施情况进行监督管理。第十一条 不符合地下水取水总量控制、地下水水位控制要求的地区应当暂停审批新增取用地下水,开展本行政区域内地下水取水工程布局分析评估及优化调整,制定区域地下水取水总量压减方案,逐步削减地下水取水量,限期整改。第十二条 取用地下水的取水许可证有效期届满需要延续的,取水许可审批机关应当对原审批的许可取水量、实际取水量、节水水平、当地水资源供需状况等情况进行评估。有《地下水管理条例》第二十五条规定的六种情形之一的,不予延续。《地下水管理条例》实施前已取得取水许可证,但不符合《地下水管理条例》第二十五条规定的,有管辖权的水行政主管部门应责令限期整改,逾期整改不到位的,不予延续。第十三条 以监测、勘探为目的的地下水取水工程,不需要申请取水许可,建设单位应当于施工前报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备案应当包括以下材料:(一)取水单位或者个人的法定身份证明文件;(二)取水工程建设方案;(三)水文地质条件;(四)取水地点、取水的目的;(五)取水的起始时间、取水量;(六)退水地点、退水方式、退水量;(七)防止对地下水产生不利影响的措施;(八)水利部规定的其他事项。第十四条 建设需要取水的地热能开发利用项目,应开展水资源论证,向具有管理权限的水行政主管部门申领取水许可。第十五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地下水备用水源取用水管理,制定应急预案,明确应急备用水源取水情形、取水量、取水用途、取水地点、取水层位、保护和管理措施等。应急备用水源取水工程应当依法办理取水许可手续,按要求安装计量设施,定期维护,应急备用水源应当建立完整详细的维护、运行、用水记录台账。应急备用地下水水源结束使用后,应当立即停止取水,经当地水行政主管部门检查后按要求封存或热备。不得擅自将应急备用水源转为常态化取水。确有必要将应急备用水源转为常态化取水的,应按照有关规定重新申请取水许可。第十六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定期组织开展本行政区域内地下水取水工程核查,根据其使用情况按在用、封填、应急备用(封存)、应急备用(热备)等进行分类登记,并按要求纳入相关信息系统,对不符合管理要求的取水工程应责令整改或关停。第十七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地下水超采区内自备井管理,建立自备井台账,提出应予关停清单,制定限期关停计划,并定期开展核查。第十八条 地下水取水工程报废、未建成或者完成勘探、试验任务的,工程所有权人或管理单位应当在停止取水、施工或者勘探、试验任务结束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按照有关标准规范实施地下水取水工程封存或封填,并到当地水行政主管部门登记。对年久失修、地下水质量较差的取水工程,应当永久封填,并按要求及时注销取水许可证;对条件尚好、水质水量有保证的取水工程经有管辖权的水行政主管部门同意后可封存备用。县级以上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建立地下水封存备用取水工程启用制度,确保在特殊情况下按照规定程序启用。第十九条 采矿疏干排水管理应纳入区域地下水保护利用规划。除为保障矿井等地下工程施工安全和生产安全必须进行临时应急取(排)水外,开采矿产资源或者建设地下工程需要疏干的地下水量,达到规模的,应当依法申请取水许可,取(排)水纳入区域地下水取水总量控制指标。疏干排水量规模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制定、公布。开采矿产资源或者建设地下工程的单位和个人,应当优先利用疏干水作为生产用水,对能利用而不利用的,有管辖权的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对其提出限期整改;对充分利用后仍有剩余且确需外排的疏干水,应经处理满足相关管理要求后排放,需设置入河排污口的,应依法办理入河排污口设置审批手续。为保障矿井等地下工程施工安全和生产安全必须进行临时应急取(排)水,应按要求向有管辖权限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备案材料包括:(一)取水单位或者个人的法定身份证明文件;(二)取水地点、取水的目的、取水方式、取水的起始时间、取水量等;(三)取水水质、退水地点、退水方式、退水量。第四章 超采治理第二十条 水利部会同自然资源部组织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水行政、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划定全国地下水超采区,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地下水超采划定成果进行审核。通过审核的,由水利部会同自然资源部公布。地下水超采治理地区每五年开展一次地下水超采区划定,其他地区每十年开展一次。水利部组织开展地下水超采区动态评估,跟踪地下水超采变化情况。地下水超采区划定后,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可根据地下水超采治理情况,会同本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组织编制地下水超采区调整报告,向水利部提出地下水超采区复核申请。水利部会同自然资源部对省、自治区、直辖市地下水超采情况予以复核确认后,可对超采区进行调整,并依法向社会公布。第二十一条 地下水禁止开采区内,不得新建、改建、扩建地下水取水工程,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限期关闭地下水禁止开采区内已建地下水取水工程。地下水限制开采区,应逐步削减地下水取水量。省、自治区、直辖市水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区域地下水保护及超采治理要求,制定地下水取水量削减方案。为保障民生需求和支撑高质量发展或者对用水有特殊要求确需取用地下水的新建项目,许可水量或用水指标应通过核减其他取水户地下水取水量或通过用水权交易获得。需要取水的地热能开发利用项目的禁止和限制取水范围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水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地下水管理条例》第五十一条组织划定。第二十二条 省、自治区、直辖市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方案应符合国家地下水保护利用规划和地下水管理保护的要求。县级以上地方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本级有关部门,依据省、自治区、直辖市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方案,编制本行政区域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方案,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并报上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备案。第二十三条 区域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方案编制应坚持问题导向,提出行政区域地下水超采治理目标、治理措施、保障措施等,明确责任主体和完成时限。区域内与地下水开采密切相关的重要泉域保护和海咸水入侵防治等任务,应一并纳入治理方案。县级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依据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方案编制年度工作计划,并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实施。第二十四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加强地下水超采区的节水管理,健全完善节水制度和节水激励机制,落实节水工作责任,地下水超采区内严格限制使用地下水发展高耗水工业和服务业,适度压减高耗水农作物,鼓励通过节水改造、水源置换、休耕雨养、种植结构调整等措施压减农业取用地下水。鼓励和支持地下水超采区内取用地下水的单位和个人开展节水技术研究开发,推进节水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推广节水新技术,优先使用先进的节水工艺、设备和产品,提高用水效率,大力推动再生水、海水及淡化海水、集蓄雨水、微咸水、矿坑水等非常规水源利用。第二十五条 存在超采问题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应会同同级自然资源等部门及时总结辖区内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成效,将治理成效上报水利部。第二十六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自然资源等主管部门应积极采取措施,在有条件的地区,科学论证地下水回补可行性,依据有关规定标准,合理开展地下水回补、人工回灌,加强地下水水源涵养。第五章 监测计量第二十七条 地下水取水工程应当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和国家、行业技术标准安装满足精度、数据传输上报要求的取水计量设施;已建农业灌溉地下水取水工程暂不具备安装计量设施条件的,可按相关标准规定采用以电折水等方式进行计量。矿产资源开采、地下工程建设疏干排水应当安装计量设施,准确掌握排水量、回用量,并按要求布设地下水位监测设施。建设需要取水的地热能开发利用项目,勘探开发单位应当安装取水和回灌在线计量设施,并将计量数据实时传输到有管辖权限的水行政主管部门。第二十八条 水利部、自然资源部等有关部门,根据地下水控制指标管理、地下水超采治理、地下水储备监督等要求,完善国家地下水监测站网,开展地下水动态监测。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水行政、自然资源等主管部门根据需要完善地下水监测工作体系,对地下水超采区、生态脆弱区、集中式地下水饮用水水源地、重点泉域、海(咸)水入侵区、地下水储备区、水位变化易导致水质异常的区域等实施重点监测,按上级主管部门要求及时提供地下水水位、水量、水质等监测信息。第二十九条 取水单位和个人应当按有关计量法律法规和标准规定,建立计量设施档案,做好计量器具的检定校准,并向有管辖权的水行政主管部门报备。第三十条 取水单位和个人应当对取用水数据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负责,不得篡改、伪造地下水取用水计量监测及统计数据。第六章 监督与考核第三十一条 水利部会同自然资源部建立地下水超采区水位变化通报机制,以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监测数据为基础,地方地下水监测工程监测数据为补充,在综合分析超采区地下水位变幅的情况下,按季度对超采区有关地市地下水水位变化情况进行通报。水利部根据水位降幅和排名情况,对相关地市人民政府分别采取点名、会商、约谈等方式,督促指导地下水超采治理工作。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会同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可建立辖区内地下水水位变化通报机制。第三十二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行政区域内地下水开发利用的监督检查和水政执法,会同有关部门建立联合查处机制,发现违规取水,责令立即停止违法行为,并依法依规进行查处。被检查单位或者个人应当如实报告情况,并提供必要数据资料。第三十三条 流域管理机构应当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及水利部授权,加强对流域范围内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地下水节约保护、开发利用、超采治理,以及管理工作情况的监督检查,按发现问题严重程度和出现频次及时向有关水行政主管部门印发问题整改清单,督促整改落实。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加强对辖区内市、县级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地下水管理与保护工作情况的监督检查,建立问题整改清单,监督整改落实。第三十四条 根据年度监督检查发现问题的数量、性质、严重程度,上级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应按照有关规定对有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实施责任追究,或者提出责任追究建议,必要时可向有关地方人民政府通报,并提出责任追究建议。第三十五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及时公开本行政区域地下水取水总量控制和水位控制指标等相关信息,为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参与监督地下水管理保护提供便利。第三十六条 水利部会同有关部门把地下水管理与保护工作及目标完成情况纳入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按年度组织实施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考核评价,考核结果按照有关程序报请审定后向社会公告。第七章 罚则第三十七条 水行政、自然资源等主管部门及其工作人员,违反本办法规定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地下水管理条例》《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条例》有关规定予以处理。第三十八条 取水单位或者个人违反本办法规定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地下水管理条例》《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条例》有关规定予以处罚。第八章 附则第三十九条 地方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可参照本办法,会同本级人民政府自然资源等主管部门结合工作实际制定相关制度。第四十条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 河南省建设教育协会发布《建设工程道路工程检测人员职业标准》等九项标准
    由河南省豫建建筑工程技术服务中心、河南省建设教育协会主编,有关企业和院校参编的《建设工程道路工程检测人员职业标准》《建设工程地基基础检测人员职业标准》《建设工程钢结构检测人员职业标准》《建设工程建筑材料及构配件检测人员职业标准》《建设工程建筑节能检测人员职业标准》《建设工程建筑幕墙检测人员职业标准》《建设工程桥梁及地下工程检测人员职业标准》《建设工程市政工程材料检测人员职业标准》《建设工程主体结构及装饰装修检测人员职业标准》已通过评审,批准为河南省建设教育协会团体标准,编号依次为T/HACE 016-2023、T/HACE 017-2023、T/HACE 018-2023、T/HACE 019-2023、T/HACE 020-2023、T/HACE 021-2023、T/HACE 022-2023、T/HACE 023-2023、T/HACE 024-2023。现予以发布,自2023年8月1日起实施。本标准由河南省建设教育协会负责管理,由河南省豫建建筑工程技术服务中心负责技术内容的解释。 附件:1、建设工程道路工程检测人员职业标准2、建设工程地基基础检测人员职业标准3、建设工程钢结构检测人员职业标准4、建设工程建筑材料及构配件检测人员职业标准5、建设工程建筑节能检测人员职业标准6、建设工程建筑幕墙检测人员职业标准7、建设工程桥梁及地下工程检测人员职业标准8、建设工程市政工程材料检测人员职业标准9、建设工程主体结构及装饰装修检测人员职业标准 2023年7月11日关于发布《建设工程道路工程检测人员职业标准》等九项标准的通知.pdf
  • 李克强签署国务院令 公布《地下水管理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 第748号《地下水管理条例》已经2021年9月15日国务院第149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21年12月1日起施行。总理 李克强2021年10月21日地下水管理条例 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为了加强地下水管理,防治地下水超采和污染,保障地下水质量和可持续利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等法律,制定本条例。第二条 地下水调查与规划、节约与保护、超采治理、污染防治、监督管理等活动,适用本条例。本条例所称地下水,是指赋存于地表以下的水。第三条 地下水管理坚持统筹规划、节水优先、高效利用、系统治理的原则。第四条 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国地下水统一监督管理工作。国务院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负责全国地下水污染防治监督管理工作。国务院自然资源等主管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做好地下水调查、监测等相关工作。第五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地下水管理负责,应当将地下水管理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采取控制开采量、防治污染等措施,维持地下水合理水位,保护地下水水质。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按照管理权限,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地下水统一监督管理工作。地方人民政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地下水污染防治监督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自然资源等主管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做好本行政区域内地下水调查、监测等相关工作。第六条 利用地下水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加强地下水取水工程管理,节约、保护地下水,防止地下水污染。第七条 国务院对省、自治区、直辖市地下水管理和保护情况实行目标责任制和考核评价制度。国务院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负责考核评价工作的具体组织实施。第八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权对损害地下水的行为进行监督、检举。对在节约、保护和管理地下水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和奖励。第九条 国家加强对地下水节约和保护的宣传教育,鼓励、支持地下水先进科学技术的研究、推广和应用。第二章 调查与规划第十条 国家定期组织开展地下水状况调查评价工作。地下水状况调查评价包括地下水资源调查评价、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和水文地质勘查评价等内容。第十一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水行政、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等主管部门开展地下水状况调查评价工作。调查评价成果是编制地下水保护利用和污染防治等规划以及管理地下水的重要依据。调查评价成果应当依法向社会公布。第十二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等主管部门根据地下水状况调查评价成果,统筹考虑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地下水资源状况、污染防治等因素,编制本级地下水保护利用和污染防治等规划,依法履行征求意见、论证评估等程序后向社会公布。地下水保护利用和污染防治等规划是节约、保护、利用、修复治理地下水的基本依据。地下水保护利用和污染防治等规划应当服从水资源综合规划和环境保护规划。第十三条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及国土空间规划等相关规划的编制、重大建设项目的布局,应当与地下水资源条件和地下水保护要求相适应,并进行科学论证。第十四条 编制工业、农业、市政、能源、矿产资源开发等专项规划,涉及地下水的内容,应当与地下水保护利用和污染防治等规划相衔接。第十五条 国家建立地下水储备制度。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国务院自然资源、发展改革等主管部门,对地下水储备工作进行指导、协调和监督检查。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本级人民政府自然资源、发展改革等主管部门,根据本行政区域内地下水条件、气候状况和水资源储备需要,制定动用地下水储备预案并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除特殊干旱年份以及发生重大突发事件外,不得动用地下水储备。第三章 节约与保护第十六条 国家实行地下水取水总量控制制度。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自然资源主管部门,根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地下水可开采量和地表水水资源状况,制定并下达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地下水取水总量控制指标。第十七条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本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根据国家下达的地下水取水总量控制指标,制定本行政区域内县级以上行政区域的地下水取水总量控制指标和地下水水位控制指标,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后下达实施,并报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授权的流域管理机构备案。第十八条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制定本行政区域内地下水取水总量控制指标和地下水水位控制指标时,涉及省际边界区域且属于同一水文地质单元的,应当与相邻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协商确定。协商不成的,由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确定。第十九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地下水取水总量控制指标、地下水水位控制指标和国家相关技术标准,合理确定本行政区域内地下水取水工程布局。第二十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根据本行政区域内地下水取水总量控制指标、地下水水位控制指标以及科学分析测算的地下水需求量和用水结构,制定地下水年度取水计划,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年度取用地下水实行总量控制,并报上一级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备案。第二十一条 取用地下水的单位和个人应当遵守取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要求,使用先进节约用水技术、工艺和设备,采取循环用水、综合利用及废水处理回用等措施,实施技术改造,降低用水消耗。对下列工艺、设备和产品,应当在规定的期限内停止生产、销售、进口或者使用:(一)列入淘汰落后的、耗水量高的工艺、设备和产品名录的;(二)列入限期禁止采用的严重污染水环境的工艺名录和限期禁止生产、销售、进口、使用的严重污染水环境的设备名录的。第二十二条 新建、改建、扩建地下水取水工程,应当同时安装计量设施。已有地下水取水工程未安装计量设施的,应当按照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期限安装。单位和个人取用地下水量达到取水规模以上的,应当安装地下水取水在线计量设施,并将计量数据实时传输到有管理权限的水行政主管部门。取水规模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公布,并报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备案。第二十三条 以地下水为灌溉水源的地区,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采取保障建设投入、加大对企业信贷支持力度、建立健全基层水利服务体系等措施,鼓励发展节水农业,推广应用喷灌、微灌、管道输水灌溉、渠道防渗输水灌溉等节水灌溉技术,以及先进的农机、农艺和生物技术等,提高农业用水效率,节约农业用水。第二十四条 国务院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对取用地下水的单位和个人试点征收水资源税。地下水水资源税根据当地地下水资源状况、取用水类型和经济发展等情况实行差别税率,合理提高征收标准。征收水资源税的,停止征收水资源费。尚未试点征收水资源税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对同一类型取用水,地下水的水资源费征收标准应当高于地表水的标准,地下水超采区的水资源费征收标准应当高于非超采区的标准,地下水严重超采区的水资源费征收标准应当大幅高于非超采区的标准。第二十五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对取用地下水的取水许可申请不予批准:(一)不符合地下水取水总量控制、地下水水位控制要求;(二)不符合限制开采区取用水规定;(三)不符合行业用水定额和节水规定;(四)不符合强制性国家标准;(五)水资源紧缺或者生态脆弱地区新建、改建、扩建高耗水项目;(六)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开垦种植而取用地下水。第二十六条 建设单位和个人应当采取措施防止地下工程建设对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等造成重大不利影响。对开挖达到一定深度或者达到一定排水规模的地下工程,建设单位和个人应当于工程开工前,将工程建设方案和防止对地下水产生不利影响的措施方案报有管理权限的水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开挖深度和排水规模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制定、公布。第二十七条 除下列情形外,禁止开采难以更新的地下水:(一)应急供水取水;(二)无替代水源地区的居民生活用水;(三)为开展地下水监测、勘探、试验少量取水。已经开采的,除前款规定的情形外,有关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采取禁止开采、限制开采措施,逐步实现全面禁止开采;前款规定的情形消除后,应当立即停止取用地下水。第二十八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地下水水源补给保护,充分利用自然条件补充地下水,有效涵养地下水水源。城乡建设应当统筹地下水水源涵养和回补需要,按照海绵城市建设的要求,推广海绵型建筑、道路、广场、公园、绿地等,逐步完善滞渗蓄排等相结合的雨洪水收集利用系统。河流、湖泊整治应当兼顾地下水水源涵养,加强水体自然形态保护和修复。城市人民政府应当因地制宜采取有效措施,推广节水型生活用水器具,鼓励使用再生水,提高用水效率。第二十九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地下水水源条件和需要,建设应急备用饮用水水源,制定应急预案,确保需要时正常使用。应急备用地下水水源结束应急使用后,应当立即停止取水。第三十条 有关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本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编制重要泉域保护方案,明确保护范围、保护措施,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对已经干涸但具有重要历史文化和生态价值的泉域,具备条件的,应当采取措施予以恢复。第四章 超采治理第三十一条 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国务院自然资源主管部门根据地下水状况调查评价成果,组织划定全国地下水超采区,并依法向社会公布。第三十二条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本级人民政府自然资源等主管部门,统筹考虑地下水超采区划定、地下水利用情况以及地质环境条件等因素,组织划定本行政区域内地下水禁止开采区、限制开采区,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公布,并报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地下水禁止开采区、限制开采区划定后,确需调整的,应当按照原划定程序进行调整。第三十三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划为地下水禁止开采区:(一)已发生严重的地面沉降、地裂缝、海(咸)水入侵、植被退化等地质灾害或者生态损害的区域;(二)地下水超采区内公共供水管网覆盖或者通过替代水源已经解决供水需求的区域;(三)法律、法规规定禁止开采地下水的其他区域。第三十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划为地下水限制开采区:(一)地下水开采量接近可开采量的区域;(二)开采地下水可能引发地质灾害或者生态损害的区域;(三)法律、法规规定限制开采地下水的其他区域。第三十五条 除下列情形外,在地下水禁止开采区内禁止取用地下水:(一)为保障地下工程施工安全和生产安全必须进行临时应急取(排)水;(二)为消除对公共安全或者公共利益的危害临时应急取水;国家在替代水源供给、公共供水管网建设、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加大对地下水超采区地方人民政府的支持力度。第三十八条 有关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本级人民政府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加强对海(咸)水入侵的监测和预防。已经出现海(咸)水入侵的地区,应当采取综合治理措施。
  • 强化检测资质管理 提升检测技术能力——《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资质标准》解读
    为贯彻落实《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进一步加强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资质管理,提升检测技术能力,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日前发布《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资质标准》(以下简称《资质标准》)。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司相关负责人对《资质标准》进行了解读。《资质标准》修订背景是什么?2022年12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管理办法》,强化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规范建设工程质量检测行为,维护建设工程质量检测市场秩序,促进建设工程质量检测行业健康发展。同时,规定检测机构资质标准和业务范围由国务院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制定。《资质标准》是《管理办法》的配套文件。原资质标准于2005年颁布,设定的检测资质为地基基础工程检测、主体结构工程现场检测、建筑幕墙工程检测、钢结构工程检测4项专项检测和见证取样检测资质,在规范工程质量检测市场准入、保障建筑工程质量安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工程建设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体系的逐步完备,人民群众对建筑品质要求的逐步提升,工程建设中涉及结构安全、使用性能、新型材料等内容的强制检测项目日益丰富。同时,检测行业低价恶性竞争、检测机构技术能力参差不齐和数字化应用水平低等问题日渐凸显,原资质标准已不能完全适应行业发展需要,亟须修订完善。新修订出台的《资质标准》,从调整检测资质分类、强化检测参数评审、提高技术人员要求、加强设备场所考核、提高检测数字化应用等多个方面进一步强化建设工程质量检测资质管理,提高检测机构专业技术能力,促进建设工程质量检测行业健康发展,保障建设工程质量。《资质标准》主要修订了哪些内容?第一,调整检测资质分类,强化检测参数考核。一是将检测资质分为综合资质和专项资质,其中专项资质分为建筑材料及构配件、主体结构及装饰装修、钢结构、地基基础、建筑节能、建筑幕墙、市政工程材料、道路工程、桥梁及地下工程9个专项资质,更好地满足建设工程质量检测实际需要。二是将专项资质检测内容细化至检测参数,规定申请专项资质的单位要取得所申请专项资质的全部必备检测参数,申请综合资质的单位要取得9个专项资质全部必备检测参数,强调取得相应资质的企业必须具备相应资质所涉及检测项目的基本检测技术能力,强化检测技术能力考核,避免检测机构因检测技术能力不足出具虚假检测数据或检测报告。第二,突出信誉资历考评,提高主要人员要求。一是明确申请综合资质的单位应具有15年以上质量检测经历,申请主体结构及装饰装修、钢结构、地基基础、建筑幕墙、道路工程、桥梁及地下工程6项专项资质的单位应当具有3年以上质量检测经历,保证检测机构具备基本从业经验。二是要求申请资质的单位社会信誉良好,近3年未发生过一般及以上工程质量安全责任事故,严控信誉不佳或屡出问题的劣质单位进入工程质量检测市场。三是提高技术负责人、质量负责人、注册人员、技术人员的工作经历、人员数量、技术职称、注册证书、年龄等相关要求,进一步保障检测机构人员技术能力,提高工程质量检测水平。第三,强调信息化管理要求,保障检测真实有效。一是规定申请综合资质的单位应具有完善的信息化管理系统,检测业务受理、检测数据采集、检测信息上传、检测报告出具、检测档案管理等质量检测活动全过程可追溯,确保工程质量检测真实有效。二是规定申请专项资质的单位应具有信息化管理系统,质量检测活动全过程可追溯,进一步提高工程质量检测信息化应用水平,推动工程质量检测行业转型升级。新旧资质标准过渡有何要求?一是自新标准发布之日起,申请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资质的单位应按照新标准提出申请。对于新标准发布之日前已经受理尚未作出许可决定的资质申请事项,申请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资质的单位可以按照原标准要求继续申请,或者按照新标准重新提出申请。按照原标准要求进行办理的,颁发资质证书有效期至2024年7月31日;按照新标准要求进行办理的,资质证书有效期5年。二是自新标准发布之日起至2024年7月31日为过渡期。过渡期内,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资质证书到期的,资质证书统一延期至2024年7月31日。三是按照原标准取得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资质的检测机构应在2024年7月31日前按新标准申请重新核定。逾期未办理重新核定的检测机构,原资质证书作废。如何做好《资质标准》的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要加快建设质量强国,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倪虹部长在全国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健全工程质量保障体系,推进工程质量检测数字化监管。强化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是加快建设质量强国、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的有效途径,是健全工程质量保障体系、提高建筑工程品质、推动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支撑。各地要高度重视,坚决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建设质量强国决策部署上来,当好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执行者、行动派、实干家,牢牢抓住让人民群众安居这个基点,深刻认识《资质标准》的出台对健全工程质量保障体系、加快建设质量强国、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的重要意义,切实把各项工作贯彻好、落实好。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各地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高度重视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资质管理工作,建立健全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加强统筹协调,做好资质衔接过渡,确保检测市场平稳有序。二是抓好贯彻落实。各地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资质就位具体实施措施,认真抓好贯彻落实,强化工程质量检测行业资质管理,加强检测机构监督检查,保证《资质标准》各项要求落到实处。三是做好宣贯引导。各地要认真做好《资质标准》解读,加强宣贯培训,认真学习《资质标准》精神,强化社会舆论引导,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 8523.1万!中国矿大获批“深地工程多场耦合动力灾变试验仪”重大仪器项目
    近日,据中国矿业大学网站消息,中国矿业大学作为依托单位申报的“深地工程多场耦合动力灾变试验仪”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部门推荐)正式立项,获资助直接经费8523.1万元。这是中国矿业大学首次获批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部门推荐),是中国矿业大学迄今作为依托单位获批经费额度最大的国家级科技项目,是中国矿业大学发挥能源行业龙头高校责任担当、聚焦国家需求、聚力基础研究、提升源头供给、打造国之重器方面的又一项重大历史性突破。该项目由中国矿业大学煤矿瓦斯治理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袁亮院士作为负责人,安全工程学院王恩元教授、刘晓斐教授和矿业工程学院窦林名教授作为核心骨干参与,联合山东大学、安徽理工大学、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和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共同申报,历经教育部推荐、同行评审、基金委科学部评审、基金委专家组评审、现场考察和基金委委务会审批后,正式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批准立项资助。面向深地工程科学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该项目拟突破多场耦合环境原态模拟、深部地层相似原性重构、动态多元信息原值测定和动力灾变演化原场再现等原理与技术,研制世界首套深地工程多场耦合动力灾变试验仪。该仪器装置可为深地工程岩体多场耦合动力学特性、多物理场响应及动力灾害预警防控体系的科学研究提供强有力的仪器支撑,对于推动建立深地工程岩体致灾动力学理论,保障我国深部资源能源安全开发和深地工程安全,引领世界深地工程岩体致灾动力学及测试分析技术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科学价值。依托该项目,中国矿业大学将进一步打造深部能源资源及地下工程安全开发领域创新研究和人才汇聚高地,产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原创成果,助力学校建设能源资源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关于2022年度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据悉,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部门推荐)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资助力度最大的单体项目,每年全国仅立项5项左右。据统计,截至目前,今年已有5个国家重大科研仪器制项目(部门推荐)官宣:北京理工大学“分布孔径长时相参行星雷达测量仪”、上海交通大学“基于超高帧频激光诊断的高温高压湍流燃烧研究装置”、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面向红外芯片的光谱与界面功能关系研究的多尺度表征系统”、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智能敏捷海洋立体观测仪”、中国矿业大学“深地工程多场耦合动力灾变试验仪”。《2022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指南》显示,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包括部门推荐和自由申请两个亚类,其中,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部门推荐)直接费用预算大于或等于1000万元/项。本文内容整理自:中国矿业大学、软科
  • 中国矿业大学一国家重点实验室通过科技部验收
    11月2日上午,科技部在中国矿业大学文昌校区国家重点实验室会议室组织召开了中国矿业大学深部岩土力学与地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建设验收会议。科技部基础研究管理中心副处长吴根,教育部科技司基础研究处副处长明媚,以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黄鼎成为组长的七位验收专家组成员,中国矿业大学校长葛世荣,副校长缪协兴、刘炯天,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副校长姜耀东出席了验收会。出席会议的还有江苏省科技厅科研机构与条件处副处长李太生,徐州市科学技术局副局长王建华,中国矿业大学岩土工程学科带头人、教授崔广心,深部岩土力学与地下工程实验室副主任何满潮以及学校党政办公室、学科处、研究生院、科技处、人事处、财务处、实验室与设备处、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和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等部门负责人、重点实验室研究人员。验收会由科技部基础研究管理中心副处长吴根主持。   会上,中国矿业大学校长葛世荣代表学校对与会专家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结合中国矿业大学百年办学历史和发展现状,强调了深部岩土力学与地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对于学校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的重要促进作用。他说,学校对于重点实验室的建设高度重视,实验室坚持立足于国家深部资源开发和地下空间利用战略,瞄准深部地质环境与岩土介质相关科学问题和重大地下工程领域的关键技术难题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并取得了显著进展。同时他表示,实验室的建设与发展离不开上级主管部门的关心和支持,离不开各位专家的指导和帮助。   科技部基础研究管理中心副处长吴根从总体要求、建设验收内容、会议程序和注意事项四个方面介绍了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验收的有关要求。   中国矿业大学副校长、深部岩土力学与地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缪协兴就实验室基本信息、研究方向与进展、团队建设与人才培养、研究平台建设、实验室管理运行机制和实验室合作与交流等六个方面向专家组详细汇报了实验室的建设情况。   中国矿业大学副校长刘炯天、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副校长姜耀东分别代表实验室依托单位就实验室建设期间的支持和管理运行情况作了介绍。刘炯天副校长说,学校始终坚持“重点支持、关键保障、做好服务”原则,高度重视深部岩土力学与地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建设,从学科建设、人才保障、经费和空间条件保障、运行保障等方面为实验室的建设提供良好条件,推动实验室的顺利运行。姜耀东副校长也表示,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对实验室的建设将全力支持、重点保障。   随后,验收专家组与实验室相关人员进行了座谈,并现场考察了实验室的建设情况。经过考察、讨论,专家组一致认为,实验室定位准确,目标集中,重点突出,在相关理论和技术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和突破,解决了一些重大工程关键技术难题,产生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形成了富有创新活力、团结奋进的学术团队,建立了以学术团队为研究单元的运行模式和创新机制,完善了各项管理规章制度,初步形成了“人本、学术、包容、规范”的文化氛围,按计划完成了条件和平台建设目标,进一步提升了实验室的创新能力,依托单位对实验室建设高度重视,在学科建设、经费投入、试验用房和运行机制等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实验室圆满完成了建设任务,达到了预期建设目标。同时,专家组建议,实验室应进一步加强年轻学术领军人才的培养力度,进一步吸引海外知名学者来实验室合作研究。   中国矿业大学校长葛世荣表示,中国矿业大学将认真听取专家组的建议,以这次建设验收作为新的起点,以创新引领全局,进一步完善管理和运行机制,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吸引更多的海内外优秀人才,加强实验室平台建设,力争早日实现“坚持科学持续发展、引领深部地下方向”的目标。   最后,教育部科技司基础研究处副处长明媚、江苏省科技厅科研机构与条件处副处长李太生分别代表教育部和江苏省教育厅发表了讲话。明媚副处长强调,学校要对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建设给予重视和条件保障,并充分利用好国家重点实验室这个平台,在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优势学科建设等方面做出应有的成绩。李太生副处长表示,江苏省将对中国矿业大学深部岩土和地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建设给予大力支持和帮助,也希望实验室能为江苏地方经济建设,尤其是工程技术方面的研究做出一定的贡献。
  • 国内首台水下工程多功能检测移动平台通过验收
    据安徽省交通运输厅1月8日消息,日前,由省港航集团自主研发的国内首台重大技术装备——“水下工程多功能检测移动平台”顺利通过验收,该装备是省港航集团承担交通运输部交通强国建设试点任务、省级重大关键核心技术“尖30”攻关项目以及省级工程研究中心建设任务的重大科创成果。该平台通过多维度(水下的水下机器人平台、水面的无人船平台、水上的无人机平台)检测系统集成控制及智能算法等技术多源融合,实现专项检测、环境监测、现场指挥、应急救援四大功能,具备快速化反应、智能化检测、自动化预警、集成化处置等特性。该装备可广泛应用于水运水利等水下工程检测、水下地形地貌扫测、水上应急搜救等领域,大幅提升水下工程综合检测效率、能力和水上应急救助等能力,应用前景广阔。目前,已在15座船闸、43个港口码头、500余公里高等级航道和7座桥梁等水下建筑健康诊治中实现应用。
  • 中国工程院公布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
    2013年5月22日从中国工程院获悉,2013年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候选人提名、遴选工作已于4月25日结束。经形式审查和中国工程院主席团审定,2013年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共560人,现予公布。   中国工程院院士是国家设立的工程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为终身荣誉,由选举产生。增选院士每两年进行一次。每次的增选院士名额由中国工程院主席团讨论决定。   自即日起,每位有效候选人的提名材料将按《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候选人材料公示办法》的要求,在其工作单位公示,公示时间为一个月。 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52人) 序号 姓名 年龄 专 业 工作单位 提名、遴选渠道 1 曹喜滨 50 飞行器设计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中国科协 2 陈学东 48 特种设备设计与制造 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 院士提名 3 笪良龙 46 水声工程 海军潜艇学院 解放军总政治部 4 邓宗全 56 机械设计及理论 哈尔滨工业大学 院士提名 5 樊会涛 50 飞行器设计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 6 范多旺 58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兰州交通大学 甘肃省 7 范光照 63 机械电子工程 台湾大学 院士提名 8 冯顺山 60 火炮自动武器及弹药工程 北京理工大学 工业和信息化部 9 冯煜芳 50 火炮自动武器及弹药工程 第二炮兵装备研究院 中国科协 10 付梦印 48 武器系统与应用工程 北京理工大学 院士提名 11 桂林 50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武汉重型机床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 12 侯晓 49 航空宇航推进理论及工程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 13 胡德金 66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上海交通大学 教育部 14 黄庆学 52 机械设计及理论 太原科技大学 中国科协 15 黄荣顺 47 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 中国民用航空局 院士提名 16 黄松 65 军用车辆工程 东风汽车公司 院士提名 17 姜澄宇 65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西北工业大学 工业和信息化部 18 蒋庄德 57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西安交通大学 教育部 19 康熊 58 运载工具运用工程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中国铁路总公司 20 李崇坚 60 电力电子及控制设备 中国钢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国资委 21 李德群 67 机械成形加工工程及自动化 华中科技大学 教育部 22 李骏 55 车辆设计与制造 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 国资委 23 李魁武 69 火炮自动武器及弹药工程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 24 李圣怡 67 机械电子工程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院士提名 25 刘峰 49 人机与环境工程 空军装备研究院 解放军总政治部 26 宓传龙 61 电器设计制造 中国西电集团公司 国资委 27 聂海涛 48 飞行器设计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 28 邱志明 51 武器系统与应用工程 海军装备研究院 解放军总政治部 29 唐志共 48 飞行器设计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 院士提名 30 王华明 51 机械成形加工工程及自动化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中国科协 31 王家胜 69 飞行器设计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 32 王为民 50 机械电子工程 中国东方电气集团有限公司 国资委 33 王振国 53 航空宇航推进理论及工程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解放军总政治部 34 吴光辉 53 飞行器设计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 国资委 35 吴生富 49 机械成形加工工程及自动化 中国第一重型机械集团公司 国资委 36 吴玉厚 57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沈阳建筑大学 辽宁省 37 夏飞 69 船舶设计制造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 38 夏长亮 45 电机设计制造 天津大学 院士提名 39 肖龙旭 51 控制理论与工程 第二炮兵装备研究院 解放军总政治部 40 谢东钢 56 机械成形加工工程及自动化 中国重型机械研究院股份公司 中国科协 41 徐芑南 77 船舶设计制造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 院士提名 42 徐小力 61 机械电子工程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北京市 43 颜鸿森 62 机械设计及理论 成功大学(台湾) 院士提名 44 杨宝奎 69 飞行器设计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 45 杨华勇 52 机械电子工程 浙江大学 教育部 46 杨绍普 50 工程力学 石家庄铁道大学 河北省 47 易小刚 49 专用机械设计与制造 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院士提名 48 尤政 49 机械电子工程 清华大学教育部 49 张兵志 57 军用车辆工程 解放军总装备部解放军总政治部 50 张军 47 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工业和信息化部 51 张立彬 57 机械电子工程 浙江工业大学 浙江省 52 张卫华 52 运载工具运用工程 西南交通大学 教育部 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60人) 序号 姓名 年龄 专 业 工作单位 提名、遴选渠道 1 曹必松 66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清华大学 教育部 2 陈纯 57 计算机应用技术 浙江大学 院士提名 3 陈林森 52 光电子技术 苏州大学 江苏省 4 陈文元 68 传感器技术 上海交通大学 院士提名 5 褚健 50 控制系统工程 浙江大学 院士提名 6 戴琼海 48 控制系统工程 清华大学 教育部 7 丁文华 57 广播与电视技术 中央电视台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 8 樊邦奎 54 信息与通信网络技术 解放军总参谋部 院士提名 9 费爱国 57 计算机应用技术 空军装备研究院解放军总政治部 10 顾坚 56 信息安全技术 公安部网络安全保卫局 公安部 11 桂卫华 62 控制科学与技术 中南大学 院士提名 12 郝燕玲(女) 69 导航制导与控制 哈尔滨工程大学 工业和信息化部 13 何克清 65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武汉大学 院士提名 14 何友 56 信息与通信工程 海军航空工程学院 解放军总政治部 15 胡向东 48 计算机系统结构 上海高性能集成电路设计中心 院士提名 16 黄卡玛 49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四川大学 院士提名 17 姜会林 67 应用光学 长春理工大学 吉林省 18 姜秋喜 52 信号处理技术 解放军电子工程学院 院士提名 19 蒋昌俊 51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同济大学 教育部 20 蒋亚东 49 电子技术 电子科技大学 院士提名 21 孔志印 48 计算机应用技术 解放军总参谋部 院士提名 22 蓝羽石 58 计算机应用技术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 国资委 23 李得天 47 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 24 廖湘科 49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院士提名 25 刘泽金 49 激光技术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解放军总政治部 26 陆军 48 雷达技术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 国资委 27 孟洛明 58 信息与通信网络技术 北京邮电大学 教育部 28 尼玛扎西 49 计算机应用技术 西藏大学 西藏自治区 29 聂在平 66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电子科技大学 院士提名 30 宁滨 54 控制系统工程 北京交通大学 院士提名 31 欧珠 52 计算机应用技术 西藏大学 西藏自治区 32 齐润东 50 雷达技术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 33 谭久彬 58 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 哈尔滨工业大学 院士提名 34 王恩东 46 计算机系统结构 浪潮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省 35 王桂强 53 应用光学 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 公安部 36 王沙飞 48 信息安全技术 解放军总参谋部 院士提名 37 王笑京 56 计算机应用技术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 交通运输部 38 韦乐平 67 信息与通信网络技术 中国电信集团公司 院士提名 39 魏少军 55 微电子技术 清华大学 院士提名 40 吴汉明 61 微电子技术 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北京)有限公司 北京市 41 吴建平 59 计算机系统结构 清华大学 院士提名 42 吴剑旗 46 雷达技术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 国资委 43 吴巍 56 信息与通信网络技术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 国资委 44 杨小牛 52 信号处理技术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 国资委 45 杨知行 67 广播与电视技术 清华大学 中国科协 46 姚富强 56 信息与通信网络技术 解放军总参谋部 解放军总政治部 47 叶甜春 47 微电子技术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中科院 48 游志胜 67 计算机应用技术 四川大学 中国科协 49 余少华 50 信息与通信网络技术 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 国资委 50 云晓春 42 信息安全技术 国家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中心 工业和信息化部 51 张宝东 50 信息安全技术 解放军保密委员会技术安全研究所 解放军总政治部 52 张广军 48 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工业和信息化部 53 张平 54 信息与通信网络技术 北京邮电大学 院士提名 54 张文军 49 信息与通信网络技术 上海交通大学 院士提名 55 张小民 58 激光技术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 56 张雨东 49 应用光学 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 中科院 57 张中兆61 信息与通信网络技术 哈尔滨工业大学 院士提名 58 赵沁平 65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院士提名 59 郑辉 56 信息与通信网络技术 解放军总参谋部 解放军总政治部 60 郑纬民 67计算机系统结构 清华大学 院士提名 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74人) 序号 姓名 年龄 专 业 工作单位 提名、遴选渠道 1 蔡小平 49 高分子化工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吉林石化分公司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2 蔡玉良 51 无机非金属材料 中国中材国际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国资委 3 陈芬儿 55 精细化工 复旦大学 院士提名 4 陈建峰 47 化学工程 北京化工大学 院士提名 5 丁文江 60 金属材料 上海交通大学 院士提名 6 杜磊 70 含能材料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 院士提名 7 高金森 49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中国石油大学 教育部 8 顾松青 66 有色金属冶金 中国铝业公司 国资委 9 郭文叁 57 无机非金属材料 安徽海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安徽省 10 韩恩厚 51 金属材料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中科院 11 胡伯平 55 功能材料 北京中科三环高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院士提名 12 胡曙光 55 无机非金属材料 武汉理工大学 院士提名 13 华炜(女) 58 化学工程 中国石化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燕山分公司 中国科协 14 黄小卫(女) 51 有色金属冶金 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 院士提名 15 黄小义 51 材料合成与加工 中国人民银行印制科学技术研究所 中国人民银行 16 蹇锡高 67 有机高分子材料 大连理工大学 院士提名 17 姜宏 52 无机非金属材料 海南大学 海南省 18 介万奇 54 材料合成与加工 西北工业大学 院士提名 19 康永林 58 金属压力加工 北京科技大学中国科协 20 李保卫 52 过程工程 内蒙古科技大学 内蒙古自治区 21 李春龙 51 钢铁冶金 包头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内蒙古自治区 22 李凤生 67 含能材料 南京理工大学 中国科协 23 李贺军 55 复合材料 西北工业大学 工业和信息化部 24 李楠 75 无机非金属材料 武汉科技大学 院士提名 25 李小松 51 化学工程 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青海省 26 李元元 54 粉末冶金 吉林大学 院士提名 27 李仲平 48 复合材料 航天材料及工艺研究所 院士提名 28 刘中民 48 煤化工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中科院 29 毛炯辉 53 金属材料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国资委 30 聂祚仁 50 粉末冶金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市 31 潘峰 49 功能材料 清华大学 院士提名 32 潘复生 50 金属材料 重庆大学 院士提名 33 彭金辉 48 有色金属冶金 昆明理工大学 云南省34 彭寿 52 无机非金属材料 安徽省薄膜太阳能电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安徽省 35 钱锋 52 化工系统工程 华东理工大学 教育部 36 乔金樑 54 有机高分子材料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 37 邱显扬 56 矿物加工 广东省工业技术研究院 广东省 38 沈政昌 53 矿物加工 北京矿冶研究总院 院士提名 39 史玉升 51 材料合成与加工 华中科技大学 中国科协 40 宋宝珍(女) 71 无机非金属材料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院士提名 41 宋修明 56 有色金属冶金 铜陵有色金属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安徽省 42 苏志国 58 生物化学工程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中科院 43 孙丽丽(女) 51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中国石化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中国科协 44 唐芳琼(女) 66 纳米材料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中科院 45 汪传生 53 高分子化工 青岛科技大学 山东省 46 王富耻 64 金属材料 北京理工大学 院士提名 47 王吉坤 69 有色金属冶金 云南冶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院士提名 48 王继扬 66 功能材料 山东大学 院士提名 49 王新华 62 钢铁冶金 北京科技大学 院士提名 50 王玉忠 52 有机高分子材料 四川大学 教育部 51 翁端 55 无机非金属材料 清华大学 院士提名 52 吴彬(女) 43 高分子化工 新疆天业(集团)有限公司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53 吴冲浒 67 有色金属冶金 厦门钨业股份有限公司 福建省 54 武高辉 58 复合材料 哈尔滨工业大学 工业和信息化部 55 肖志国 50 无机非金属材料 路明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院士提名 56 谢建新 55 金属压力加工 北京科技大学 院士提名 57 熊惟皓 61 粉末冶金 华中科技大学 教育部 58 许并社 57 功能材料 太原理工大学 山西省 59 许仲梓 54 无机非金属材料 南京工业大学 江苏省 60 严大洲 50 有色金属冶金 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国资委 61 杨斌 48 有色金属冶金 昆明理工大学 云南省 62 殷敬华 66 有机高分子材料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中科院 63 尹衍升 58 材料合成与加工 上海海事大学 上海市 64 张宝砚(女) 70 高分子化工 东北大学 院士提名 65 张福明 45 钢铁冶金 北京首钢国际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北京市 66 张建春 55 高分子化工 解放军总后勤部 解放军总政治部 67 张立群 43 有机高分子材料 北京化工大学 院士提名 68 张联盟 58 复合材料 武汉理工大学 院士提名69 张新明 67 金属压力加工 中南大学 院士提名 70 张一敏 58 矿物加工 武汉科技大学 湖北省 71 张忠铧 43 金属材料 宝钢集团有限公司 国资委 72 周济 51 功能材料 清华大学 中国科协 73 周清跃 52 金属材料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中国铁路总公司 74 朱建勋 52 材料合成与加工 中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国资委 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60人) 序号 姓名 年龄专 业 工作单位 提名、遴选渠道 1 蔡美峰 70 非能源矿产开发 北京科技大学 院士提名 2 陈勇 56 能源新技术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中科院 3 程春田 48 水电工程 大连理工大学 教育部 4 程桦 56 煤炭开发 安徽大学 安徽省 5 程杰成 50 石油和天然气工程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 院士提名 6 邓建军 49 核科学技术应用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 7 邓运华 50 油气资源与勘探 中海油研究总院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8 董连慧 56 矿产资源和地质勘查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9 窦立荣 47 油气资源与勘探 中国石油海外勘探开发分公司 院士提名 10 冯伟忠 58 热能动力工程 上海外高桥第三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上海市 11 葛世荣 50 煤炭开发 中国矿业大学 院士提名 12 顾大钊 55 矿山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 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院士提名 13 郭剑波 53 电气工程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国资委 14 胡千庭 55 矿业的安全和环境工程 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 院士提名 15 姜伟 57 石油和天然气工程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16 康红普 47 煤炭开发 中国煤炭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国资委 17 雷增光 52 核材料与核燃料 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 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 18 李根生 51 石油和天然气工程 中国石油大学 教育部 19 李浩 57 非能源矿产开发 国投新疆罗布泊钾盐有限责任公司 国资委 20 李建刚 51 核科学技术应用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院士提名 21 李宁 54 石油和天然气工程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院士提名 22 李丕龙 50 油气资源与勘探 中国中化集团公司 国资委 23 李卫国 66 核科学技术应用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中科院 24 李阳 54 石油和天然气工程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 25 李子颖 49 地质与矿产探测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 26 刘建功 56 煤炭开发 冀中能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河北省 27刘扬 55 石油和天然气工程 东北石油大学 黑龙江省 28 罗安 55 电气工程 湖南大学 教育部 29 吕古贤 63 矿产资源和地质勘查 中国地质科学院 国土资源部 30 毛景文 56 矿产资源和地质勘查 中国地质科学院 国土资源部 31 缪协兴 53 煤炭开发 中国矿业大学 院士提名 32 穆钢 56 电气工程 东北电力大学 吉林省 33 倪明江 64 热能动力工程 浙江大学 教育部 34 欧阳晓平 52 核科学技术应用 西北核技术研究所 解放军总政治部 35 饶宏 52 电气工程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国资委 36 石永康 74 核材料与核燃料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院士提名 37 石智军 58 矿业的安全和环境工程 中煤科工集团西安研究院 中国科协 38 宋永华 49 电气工程 浙江大学 院士提名 39 王德明 56 矿业的安全和环境工程 中国矿业大学 中国科协 40 王国法 52 煤炭开发 中国煤炭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院士提名 41 王继仁 56 矿业的安全和环境工程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辽宁省 42 吴应湘 57 能源和电气科学技术与工程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中科院 43 伍永平 51 煤炭开发 西安科技大学 陕西省 44 夏佳文 48 核科学技术应用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中科院 45 谢玉洪 52 油气资源与勘探 中海石油有限公司湛江分公司 中国科协 46 信赢 59 电气工程 北京云电英纳超导电缆有限公司 北京市 47 徐丙垠 51 电气工程 山东理工大学 山东省 48 杨春和 51 非能源矿产开发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院士提名 49 杨理践 56 能源新技术 沈阳工业大学 辽宁省 50 杨孟琢 73 核安全、防护和环境 环保部核与辐射安全中心 院士提名 51 杨其国 51 热能动力工程 哈尔滨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国资委 52 于斌 50 煤炭开发 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山西省 53 张伯明 64 电气工程 清华大学 教育部 54 张闯 68 核科学技术应用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协 55 张洪涛 63 矿产资源和地质勘查 中国地质调查局 国土资源部 56 张子敏 66 矿业的安全和环境工程 河南理工大学 河南省 57 章明川 69 热能动力工程 上海交通大学 教育部 58 赵文智 54 油气资源与勘探 中国石油勘探与生产分公司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59 赵晓路 67 能源新技术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中科院 60 赵振堂 52 核科学技术应用 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院士提名 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74人) 序号 姓名 年龄 专 业 工作单位 提名、遴选渠道 1 陈发明 54 道路与铁路工程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交通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2 陈生水 50 水工结构工程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水利部 3 陈同滨(女) 59 建筑历史与理论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 院士提名 4 陈湘生 57 地下工程与隧道工程 深圳地铁集团有限公司 院士提名 5 陈晓光 52 道路与铁路工程 新疆交通科学研究院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6 陈政清 65 工程力学 湖南大学 院士提名 7 杜修力 50 土木工程抗灾与防护工程 北京工业大学 院士提名 8 杜彦良 56 道路与铁路工程 石家庄铁道大学 河北省 9 冯树荣 49 水利水电工程 中国水电顾问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 国资委 10 冯夏庭 48 岩土工程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中科院 11 傅学怡 67 结构工程 悉地国际设计顾问(深圳)有限公司 院士提名 12 高宗余 49 桥梁工程 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国资委 13 葛耀君 55桥梁工程 同济大学 院士提名 14 顾冲时 50 水工结构工程 河海大学 院士提名 15 郭春喜 50 大地测量与测量工程 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 国土资源部 16 郭仁忠 56 地图制图与地理信息工程 深圳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委员会 院士提名 17 郭彦林 54 结构工程 清华大学 中国科协 18 韩振勇 48 桥梁工程 天津城建集团有限公司 天津市 19 何川 49 地下工程与隧道工程 西南交通大学 院士提名 20 胡春宏 51 水力学与河流动力学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院士提名 21 蒋树屏 61 地下工程与隧道工程 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 国资委 22 金峰 46 水工结构工程 清华大学 院士提名 23 金伟良 52 结构工程 浙江大学 教育部 24 孔宪京 61 水工结构工程 大连理工大学 中国科协 25 李爱群 50 土木工程抗灾与防护工程 东南大学 教育部 26 李成名 44 地图制图与地理信息工程 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 国土资源部 27 李宏男 55 结构工程 大连理工大学 教育部28 李决龙 54 建筑环境工程与建筑技术 海军海防工程研究中心 解放军总政治部 29 李晓江 57 城乡规划与风景园林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住房城乡建设部 30 李义天 55 水力学与河流动力学 武汉大学 中国科协 31 李引擎 59 土木工程抗灾与防护工程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国资委 32 李宗津 61 结构工程 香港科技大学 院士提名 33 林宗坚 70 摄影测量与航天测绘 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 院士提名 34 刘旭锴 48 桥梁工程 天津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 天津市 35 刘耀林
  • 工程和材料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评估结果公布
    教育部近日公布了2012年度工程和材料科学领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评估结果,包括35个工程领域和22个材料领域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具体内容如下: 教育部关于发布2012年度工程和材料科学领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评估结果的通知 教技函[2012]77号   部属有关高等学校,国防科技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   根据《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暂行办法》和《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评估规则》,2012年教育部组织专家对35个工程领域和22个材料领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进行了评估。现将评估结果及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评估结果   1.工程领域 精密与特种加工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大连理工大学)等6个实验室为优秀类实验室 水沙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26个实验室为良好类实验室 微电子机械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东南大学)予以整改,评估结果待定 其余为较差类实验室。   2.材料领域 纳米器件物理与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等4个实验室为优秀类实验室 超细材料制备与应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华东理工大学)等16个实验室为良好类实验室 生物冶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南大学)予以整改,评估结果待定 其余为较差类实验室。   二、优秀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可按照教育部《高等学校科技创新工程重大项目培育资金项目管理办法》,在今后教育部重大项目计划中予以优先支持,具体组织申报程序另行通知。评估结果待定的教育部实验室限期整改。较差类实验室不再列入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序列。   三、希望各有关高校和参评实验室认真总结经验,根据反馈的综合评估意见提出的问题和建议,抓紧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措施,切实加强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促进实验室水平的整体提高。   对于评估结果待定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依托单位应高度重视,抓紧组织实验室就薄弱环节和主要问题进行认真整改,并于2013年2月底前将整改方案报送教育部科技司。教育部将在2年后对该类实验室的整改情况进行评估考核,最终确定评估结果。   四、为保证实验室持续稳定发展,加强规范化管理,推动实验室领导班子换届与评估周期相衔接,依照《高等学校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暂行办法》的有关要求,通过此次评估的实验室及各有关高校应于2013年4月底前完成实验室主任和学术委员会主任换届工作,并将推荐人选及时报送教育部科技司。   附件:2012年度工程科学领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评估结果 2012年度工程科学领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评估结果   1.工程领域 序号 实验室名称 依托单位 优秀类 1 精密与特种加工 大连理工大学 2 粒子技术与辐射成像 清华大学 3 热科学与动力工程 清华大学 4 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结构 东南大学 5 动力机械与工程 上海交通大学 6 轨道交通安全 中南大学 良好类 7 水沙科学 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 8 化工过程先进控制和优化技术 华东理工大学 9 微系统与微结构制造 哈尔滨工业大学 10 道路与交通工程 同济大学 11 聚合物成型加工工程 华南理工大学 12 皮革化学与工程 四川大学 13 承压系统与安全 华东理工大学 14智能电网 天津大学 15 土木工程安全与耐久 清华大学 16 煤气化及能源化工 华东理工大学 17 现代设计与集成制造技术 西北工业大学 18 特殊地区公路工程 长安大学 19 先进成形制造 清华大学 20 电力传输与功率变换控制 上海交通大学 21 岩土及地下工程 同济大学 22 电站设备状态监测与控制 华北电力大学 23 工程仿生 吉林大学 24 磁浮技术与磁浮列车 西南交通大学 25 生态纺织 东华大学、江南大学 26 山地城镇建设与新技术 重庆大学 27 传热强化与过程节能 华南理工大学、北京工业大学 28 现代设计及转子轴承系统 西安交通大学 29 道路施工技术与装备 长安大学 30 电子装备结构设计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31 金属矿山高效开采与安全 北京科技大学 32 材料电磁过程研究 东北大学   2.材料领域 序号 实验室名称 依托单位 优秀类 1 纳米器件物理与化学 北京大学 2 先进材料 清华大学 3 有机光电子与分子工程 清华大学 4 纺织面料技术 东华大学 良好类 5 超细材料制备与应用 华东理工大学 6 三束材料改性 大连理工大学 7 磁学与磁性材料 兰州大学 8 材料液固结构演变与加工 山东大学 9 薄膜与微细技术 上海交通大学 10 汽车材料 吉林大学 11 环境断裂 北京科技大学 12 电子陶瓷与器件 西安交通大学 13 超轻材料与表面技术 哈尔滨工程大学 14 材料各向异性与织构 东北大学 15 先进土木工程材料同济大学 16 有色金属材料科学与工程 中南大学 17 生物质材料科学与技术 东北林业大学 18 聚合物复合材料及功能材料 中山大学 19 材料先进技术 西南交通大学 20 先进陶瓷与加工技术 天津大学 (注:各类实验室排名不分先后)
  • 2012年工程及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评估名单公布
    关于组织开展2012年度工程和材料科学领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现场评估工作的通知   有关高等学校:   根据《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暂行办法》要求,经研究,我司定于9月2日至8日开展工程和材料科学领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现场评估工作。请各有关高校接到通知后,尽快组织相关实验室按照《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评估规则》的总体要求和《关于组织开展2012年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评估工作的通知》(教技司[2012]118号)的要求做好相关准备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1.现场评估分十个组进行,详见附件1。每个实验室现场评估一般8:30分开始,会期一天。内容包括:实验室工作报告(报告50分钟、答辩15分钟)、3至5个学术报告(报告时间共50分钟、答辩时间共30分钟)、现场考察(30分钟)、实验室人员访谈(40分钟,5人左右,其中科研骨干2人、青年教师2人、学生1人)、专家组讨论评议(60分钟)、专家组意见反馈(30分钟)。其中实验室工作报告、学术报告、现场考察三个环节半天,实验室人员访谈、专家组讨论评议、专家组意见反馈三个环节半天。   2.请各参评实验室在评估前,按要求填报相关材料(见附件2、3、4)。现场评估时,将对实验室提供的材料进行审核。   3.请相关高校做好实验室评估的后勤保障工作,提早落实专家(评估专家组一行7人)食宿、交通等事宜。并请各高校先期垫付相关评估经费,评估结束后根据有关要求统一报送经费决算。   联系人:明媚、明炬   电 话:010-66096301、66096519   附件:(点击下载.doc)   1. 2012年工程和材料科学领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评估分组 工程一组 序号 实验室名称 依托单位 联系人、电话 1 先进成形制造 清华大学 丁帆18610728788 2 材料电磁过程研究 东北大学 李畅15940033767 3 承压系统与安全 华东理工大学 曹学18917102692 4 生态纺织 东华大学江南大学 朱方亮13621842742 5 皮革化学与工程 四川大学 邹勇13541003998 6 聚合物成型加工工程 华南理工大学 付晔13610184629 工程二组 序号 实验室名称 依托单位 联系人、电话 1 粒子技术与辐射成像 清华大学 丁帆18610728788 2 智能电网 天津大学 李静13652047793 3 电子装备结构设计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刘珠梅13772102669 4 电力传输与功率变换控制 上海交通大学 周婧13918700865 5 化工过程先进控制和优化技术 华东理工大学 曹学18917102692 工程三组 序号 实验室名称 依托单位 联系人、电话 1 水沙科学 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 何洁13810429046 2 金属矿山高效开采与安全 北京科技大学 刘青13331116466 3 土木工程安全与耐久 清华大学 丁帆18610728788 4 岩土及地下工程 同济大学 李利平13621969046 5 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结构 东南大学 方红13801581689 6 山地城镇建设与新技术 重庆大学 王开成13983468352 工程四组 序号 实验室名称 依托单位 联系人、电话 1 先进反应堆工程与安全 清华大学 丁帆18610728788 2 热科学与动力工程 清华大学 丁帆18610728788 3 电站设备状态监测与控制 华北电力大学 朱正茂13261466503 4 煤气化及能源化工 华东理工大学 曹学18917102692 5 动力机械与工程 上海交通大学 周婧13918700865 6 传热强化与过程节能 华南理工大学北京工业大学 付晔13610184629 工程五组 序号 实验室名称 依托单位 联系人、电话 1 现代设计及转子轴承系统 西安交通大学 王永娣18220580891 2 现代设计与集成制造技术 西北工业大学 杜兴浩15129272300 3 微电子机械系统 东南大学 方红13801581689 4 精密与特种加工 大连理工大学 于晓13591199512 5 微系统与微结构制造 哈尔滨工业大学 吕辛13903610085 6 工程仿生 吉林大学 温庆波13756097480 工程六组 序号 实验室名称 依托单位 联系人、电话 1 纳米器件物理与化学 北京大学 何洁13810429046 2 超轻材料与表面技术 哈尔滨工程大学 陈野13059004260 3 薄膜与微细技术 上海交通大学 周婧13918700865 4 超细材料制备与应用 华东理工大学 曹学18917102692 5 光子/声子晶体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刘波13308490263 材料一组 序号 实验室名称 依托单位 联系人、电话 1 纳米器件物理与化学北京大学 何洁13810429046 2 超轻材料与表面技术 哈尔滨工程大学 陈野13059004260 3 薄膜与微细技术 上海交通大学 周婧13918700865 4 超细材料制备与应用 华东理工大学 曹学18917102692 5 光子/声子晶体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刘波13308490263 材料二组 序号 实验室名称 依托单位 联系人、电话 1 先进材料 清华大学 丁帆18610728788 2 材料各向异性与织构 东北大学 李畅15940033767 3 汽车材料 吉林大学 温庆波13756097480 4 三束材料改性 大连理工大学 于晓13591199512 5 先进土木工程材料 同济大学 李利平13621969046 6 材料先进技术 西南交通大学 李怀龙13689035471 材料三组 序号 实验室名称 依托单位 联系人、电话 1 环境断裂 北京科技大学 刘青13331116466 2 材料液固结构演变与加工 山东大学 盛楠15953136963 3 生物冶金 中南大学 王敏13874853515 4 有色金属材料科学与工程 中南大学 王敏13874853515 5 磁学与磁性材料 兰州大学 安娴18809310576 材料四组 序号 实验室名称 依托单位 联系人、电话 1 有机光电子与分子工程 清华大学 丁帆18610728788 2 先进陶瓷与加工技术 天津大学 李静13652047793 3 生物质材料科学与技术 东北林业大学 姜洋13796057477 4 电子陶瓷与器件 西安交通大学 王永娣18220580891 5 纺织面料技术 东华大学 朱方亮13621842742 6 聚合物复合材料及功能材料 中山大学 王喜梅13538880775   2. 2012年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评估资料审核表   3. 2012年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评估基本情况表   4. 实验室基本情况审核表   教育部科技司   2012年8月3日
  • 隔绝空间供氧难题破解——中物功能材料研究院推出高水平供氧设备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 & nbsp & nbsp 完全与外界隔绝的空间中如何获得充分的氧气保障?高原工作生活如何得到灵便的持续供氧?11月12日记者从中物功能材料研究院获悉,该院已成功破解了上述难题。 br/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中物功能材料研究院推出的代表目前国内最高水准的系列供氧设备,包括一款地下工程智能供氧系统和两款单兵增氧机。地下工程供氧系统是专门为隔绝空间设计的一套适时化学供氧装置,技术国际领先。该系统具备人性化、智能化的特点,通过氧传感器对空间内氧气浓度进行监控,按照空间体积、人员数量、保障时间灵活配置供氧量,可瞬时释放纯氧,提升密闭空间内的含氧浓度,满足人体生理需求,主要应用于地下隔绝防护舱体、密闭空间、地下防空设施、步战车、装甲车、矿井及避难硐室等场所密闭环境集中供氧,是目前对隔绝空间弥漫式供氧最为高效、最有保障的一种方式。 br/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Ⅰ型单兵增氧机采用国际领先的富氧膜技术,通过物理增氧方式,提升人体吸入氧气的浓度。它体积小、重量轻、性能优良,可在零下20度的环境中持续供氧。经反复测试,该增氧机在海拔5000米使用时输出的氧气浓度相当于海拔2800米左右的自然环境氧浓度。一位78岁的老人使用该增氧机登上海拔5000多米的珠峰大本营后反映,没有发生高原反应。由于具有持续增氧、自主吸氧、随身携带使用等特性,它能有效解放出双手,被称为高原吸氧的一次革命。 br/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Ⅱ型单兵增氧机也称直升机供氧机,由I型通过提升流量、升级而成,是国内首款专为直升机设计开发的供氧装置,成功破解了高原飞行供氧的根本性难题,同时也可放在车上使用,可广泛应用于自驾游、交通运输等方面。 /p
  • “高铁院士”王梦恕去世,享年80岁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9月20日下午,“高铁院士”王梦恕先生于今日下午离世,享年80岁。王院士的家人对记者表示,今天下午老人刚走,现在心情太糟糕了,希望过两天再说。王梦恕先生为我国著名隧道及地下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其因主持和参与了中国高铁的研发建设工作而被誉为“高铁院士”。去年9月,王梦恕曾经因脑出血住院治疗。今年8月13日,新京报记者曾因采访需求拨打过王梦恕院士的手机,当日由其保姆代为接听的电话并表示,王院士身体有恙,无法亲自接听电话,希望记者能够理解。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据公开资料显示,王梦恕生于1938年12月24日,1964年毕业于西南交通大学(时称唐山铁道学院)。历任铁道部隧道局助理工程师、工程师、高级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科研所结构室主任、科技开发处总工,中铁隧道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等职,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为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并兼任北京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交大中国隧道及地下工程试验研究中心主任。 /p p br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left " / /p
  • 中国工程院公布2017院士增选候选人名单 共计533人
    中国工程院2017年院士增选候选人提名工作于3月31日结束。经中国工程院主席团审定,最终确定的有效候选人共533位,平均年龄为55.78岁。  各学部候选人情况如下: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54人,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63人,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70人,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72人,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61人,环境与轻纺工程学部48人,农业学部58人,医药卫生学部67人,工程管理学部40人。中国工程院2017年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按照候选人姓名拼音排序)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54人)序号姓名出生年月专业工作单位提名渠道01曹喜滨1963年02月飞行器设计哈尔滨工业大学院士提名02陈新1960年02月机械电子工程广东工业大学中国科协03邓宗全1956年10月机械设计及理论哈尔滨工业大学院士提名04冯江华1964年11月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中国科协05冯煜芳1963年01月火炮自动武器及弹药工程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装备研究院院士提名06付梦印1964年11月武器系统与应用工程南京理工大学院士提名07高峰1956年12月机械设计及理论上海交通大学院士提名08高仕斌1964年11月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西南交通大学院士提名09何琳1957年11月水声工程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工程大学院士提名10赫晓东1961年11月工程力学哈尔滨工业大学院士提名11黄庆学1960年12月机械设计及理论太原理工大学院士提名中国科协12黄松1947年08月车辆设计与制造东风汽车公司院士提名13黄田1953年07月机械设计及理论天津大学中国科协14黄长强1961年06月武器系统与应用工程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工程大学院士提名15焦宗夏1963年04月机械电子工程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院士提名16李春明1964年03月军用车辆工程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院士提名17李圣怡1946年04月机械电子工程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院士提名18梁晓庚1960年06月控制理论与工程中国空空导弹研究院中国科协19刘春跃1962年03月水下兵器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七五〇试验场院士提名20刘宏1966年12月机械电子工程哈尔滨工业大学院士提名21刘永泉1963年06月航空宇航推进理论及工程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公司沈阳发动机研究所中国科协22马玉山1968年12月动力机械设计制造吴忠仪表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科协23毛献群(女)1970年02月船舶设计制造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七〇八研究所院士提名24单忠德1970年01月机械成形加工工程及自动化机械科学研究总院院士提名25邵新宇1968年11月机械制造与自动化华中科技大学院士提名26沈功田1963年10月特种设备设计与制造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院士提名27孙逢春1958年06月车辆设计与制造北京理工大学院士提名28谭永华1963年06月航空宇航推进理论及工程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六研究院院士提名29陶智1963年12月航空宇航推进理论及工程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院士提名30童水光1960年09月专用机械设计与制造浙江大学院士提名中国科协31王国庆1966年04月机械成形加工工程及自动化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一研究院院士提名32王家序1954年05月机械设计及理论重庆大学院士提名中国科协33王云鹏1966年12月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院士提名34王增全1962年02月军用车辆工程中国北方发动机研究所中国科协35王振国1960年06月航空宇航推进理论及工程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院士提名36吴光辉1960年02月飞行器设计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院士提名中国科协37吴希明1964年09月飞行器设计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院士提名38夏长亮1968年04月电机设计制造天津工业大学院士提名39向锦武1964年02月飞行器设计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院士提名40项昌乐1963年04月机械设计及理论北京理工大学院士提名41谢东钢1956年11月机械成形加工工程及自动化中国重型机械研究院股份公司院士提名42徐青1960年10月船舶设计制造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〇一研究所院士提名43许波1966年01月飞行器设计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四研究院院士提名44严俊1957年09月船舶设计制造武昌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科协45严新平1959年07月运载工具运用工程武汉理工大学院士提名46杨树兴1962年11月武器系统与应用工程中国兵器工业第二〇三研究所院士提名47苑世剑1963年01月机械成形加工工程及自动化哈尔滨工业大学院士提名48苑伟政1961年02月机械电子工程西北工业大学院士提名49张兵1966年04月武器系统与应用工程中国船舶工业系统工程研究院院士提名50张卫东1958年02月飞行器设计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八研究院院士提名51张扬军1967年06月动力机械设计制造清华大学院士提名52赵红卫(女)1969年11月运载工具运用工程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协53周志成1963年06月飞行器设计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五研究院院士提名54朱广生1963年01月飞行器设计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一研究院院士提名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63人)序号姓名出生年月专业工作单位提名渠道01曹必松1946年10月电子技术清华大学院士提名02陈杰1965年07月控制理论与技术北京理工大学院士提名03陈山枝1969年02月信息与通信网络技术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院士提名04陈性元1963年11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北京信息科学技术研究院院士提名05程承旗1961年03月遥感技术北京大学院士提名06戴琼海1964年12月控制理论与技术清华大学院士提名07邓中亮1965年09月信息与通信网络技术北京邮电大学院士提名08樊仲维1965年07月激光技术中国科学院光电研究院院士提名09何力1957年08月红外技术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协10胡向东1964年09月计算机体系结构上海高性能集成电路设计中心院士提名11贾焰(女)1960年04月信息安全技术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院士提名中国科协12江碧涛(女)1967年08月计算机应用技术中国人民解放军61646部队院士提名13蒋昌俊1962年05月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东华大学院士提名14蒋亚东1964年02月传感器技术电子科技大学院士提名15李得天1966年06月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兰州空间技术物理研究所院士提名16刘德明1957年01月信息与通信网络技术华中科技大学院士提名中国科协17刘丁1957年03月控制系统工程西安理工大学中国科协18刘清宇1968年04月水声工程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装备研究院院士提名19刘永坚1961年11月雷达技术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装备研究院院士提名20刘泽金1963年10月激光技术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院士提名21刘增良1958年04月人工智能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院士提名22陆军1964年11月信息与通信网络技术中国电科电子科学研究院院士提名23罗先刚1970年12月应用光学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院士提名24罗毅1960年02月光电子技术清华大学院士提名25马建峰1963年10月信息安全技术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院士提名26马晶1956年04月信息与通信网络技术哈尔滨工业大学院士提名27马秋禾(女)1961年09月计算机应用技术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中国科协28梅刚华1955年12月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中国科协29孟洛明1955年05月信息与通信网络技术北京邮电大学中国科协30宁滨1959年05月控制系统工程北京交通大学院士提名31任建岳1952年10月应用光学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协32时龙兴1964年08月微电子技术东南大学院士提名33苏东林(女)1960年03月电磁场与微波技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院士提名34苏金树1962年11月计算机系统结构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院士提名35孙凝晖1968年03月计算机系统结构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院士提名36孙向东1963年04月遥感技术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装备研究院院士提名37谭久彬1955年03月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哈尔滨工业大学院士提名38王飞跃1961年11月控制理论与技术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院士提名39王建华1962年12月信息安全技术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电子技术研究所院士提名40王沙飞1964年10月信号处理技术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某研究所院士提名41王岩飞1963年05月遥感技术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院士提名42王耀南1957年11月控制理论与技术湖南大学院士提名43王跃林1959年04月微电子技术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院士提名44魏毅寅1962年09月导航制导与控制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院士提名45吴剑旗1966年07月雷达技术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院士提名46谢军1959年11月信息与通信网络技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五研究院院士提名47辛耀中1956年03月控制系统工程国家电力调度控制中心中国科协48徐秋霞(女)1942年09月微电子技术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院士提名49许荣庆1958年03月雷达技术哈尔滨工业大学院士提名50杨林1970年10月信息安全技术中央军委装备发展部第六十一研究所院士提名51姚富强1957年05月信息与通信网络技术中央军委装备发展部第六十三研究所院士提名52于海斌1964年10月控制系统工程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院士提名53郁文贤1964年10月雷达技术上海交通大学院士提名54张宝东1962年12月信息安全技术中国人民解放军保密委员会技术安全研究所院士提名55张春熹1965年01月传感器技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院士提名56张宏科1957年09月信息与通信网络技术北京交通大学院士提名57张文军1963年10月广播与电视技术上海交通大学院士提名58张学军1968年09月应用光学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协59张永生1963年12月遥感技术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院士提名60郑纬民1946年03月计算机系统结构清华大学院士提名61周建华(女)1962年12月遥感技术中国人民解放军卫星导航定位总站院士提名62周明全1954年11月计算机应用技术北京师范大学院士提名中国科协63朱健强1964年05月激光技术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中国科协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70人)序号姓名出生年月专业工作单位提名渠道01鲍晓军1963年04月石油与天然气化工福州大学院士提名02柴立元1966年09月冶金环境工程中南大学中国科协03程春生(女)1962年06月精细化工中化国际(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科协04戴厚良1963年08月石油与天然气化工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院士提名05邓龙江1966年11月功能材料电子科技大学院士提名06董绍明1962年10月无机非金属材料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院士提名07傅正义1963年01月无机非金属材料武汉理工大学院士提名08宫声凯1956年07月金属材料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院士提名09韩恩厚1961年08月金属材料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院士提名10胡伯平1957年10月功能材料北京中科三环高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院士提名11黄险波1965年03月材料科学与工程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科协12黄小卫(女)1962年01月有色金属冶金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院士提名13黄玉东1965年11月复合材料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科协14姜宏1961年01月无机非金属材料海南大学中国科协15姜启川1949年09月材料合成与加工吉林大学院士提名16姜涛1963年10月钢铁冶金中南大学院士提名17蒋开喜1963年08月有色金属冶金北京矿冶研究总院院士提名18介万奇1959年02月材料合成与加工西北工业大学院士提名19康永林1954年11月冶金工程与技术北京科技大学中国科协20李东波1965年06月有色金属冶金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中国科协21李红霞(女)1965年10月钢铁冶金中钢集团洛阳耐火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院士提名22李晓刚1963年10月金属材料北京科技大学院士提名23李鑫钢1961年07月化学工程天津大学中国科协24林民1958年08月无机化工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院士提名25刘日平1963年11月金属材料燕山大学院士提名26刘长令1963年11月精细化工中化国际(控股)股份有限公司院士提名27刘正东1966年10月金属材料中国钢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院士提名28娄延春1963年04月材料合成与加工沈阳铸造研究所院士提名中国科协29卢春喜1963年02月化学工程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科协30吕剑1963年12月有机化工中国兵器工业第二〇四研究所院士提名31聂红(女)1962年12月石油与天然气化工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院士提名中国科协32聂祚仁1963年01月粉末冶金北京工业大学院士提名33潘复生1962年07月金属材料重庆大学院士提名34裴雨辰1966年03月复合材料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三〇六研究所院士提名35彭金辉1964年12月有色金属冶金昆明理工大学院士提名36乔金樑1959年03月有机高分子材料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院士提名37任其龙1959年01月化学工程浙江大学院士提名38沈政昌1960年05月矿物加工北京矿冶研究总院院士提名39涂善东1961年11月化学工程与技术华东理工大学院士提名40汪传生1960年02月高分子化工青岛科技大学院士提名中国科协41王宝忠1956年01月金属压力加工中国第一重型机械股份公司中国科协42王华1965年05月冶金热能工程昆明理工大学中国科协43王吉坤1943年10月有色金属冶金云南冶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院士提名44王利1966年09月金属材料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院士提名45魏飞1962年12月化学工程清华大学院士提名46魏世忠1966年06月金属压力加工河南科技大学中国科协47吴锋1951年06月材料科学与工程北京理工大学院士提名48武高辉1955年03月复合材料哈尔滨工业大学院士提名49肖志国1962年10月无机非金属材料路明科技集团有限公司院士提名50徐坚1961年06月有机高分子材料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院士提名51许并社1955年12月功能材料太原理工大学院士提名52严密1965年10月功能材料浙江大学中国科协53杨斌1965年05月有色金属冶金昆明理工大学院士提名中国科协54杨超1971年08月化学工程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院士提名55杨中民1971年11月无机非金属材料华南理工大学院士提名中国科协56叶国安1964年09月核化工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院士提名57张立群1969年12月有机高分子材料北京化工大学院士提名58张联盟1955年01月功能材料武汉理工大学院士提名59张敏华1963年09月化学工程天津大学院士提名60张平祥1965年03月功能材料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院士提名61张淑芬(女)1960年04月精细化工大连理工大学院士提名62张志炳1955年09月化学工程南京大学中国科协63赵跃民1961年09月矿物加工中国矿业大学院士提名64赵中伟1966年09月有色金属冶金中南大学中国科协65郑裕国1961年11月生物化学工程浙江工业大学院士提名66周济1962年02月无机非金属材料清华大学院士提名中国科协67周少雄1955年12月功能材料中国钢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院士提名68朱建勋1960年07月材料合成与加工中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院士提名69朱知寿1966年03月金属材料中国航发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中国科协70宗保宁1963年06月化学工程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协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72人)序号姓名出生年月专业工作单位提名渠道01陈炳德1955年11月核能工程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院士提名02程春田1965年02月水电工程大连理工大学院士提名03程桦1956年09月煤炭开发安徽大学中国科协04程杰成1962年09月石油和天然气工程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院士提名05邓建军1964年04月核科学技术应用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院士提名06窦立荣1965年08月油气资源与勘探中国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公司院士提名07苟锐锋1959年01月电气工程中国西电集团公司院士提名08郭旭升1965年04月油气资源与勘探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勘探分公司院士提名09胡千庭1957年10月矿业的安全和环境工程重庆大学院士提名10胡晓棉(女)1963年10月核科学技术应用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院士提名11胡振琪1963年05月矿山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中国科协12黄震1960年08月热能动力工程上海交通大学院士提名13姜伟1955年11月石油和天然气工程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院士提名14蒋兴良1961年06月电气工程重庆大学院士提名15靳平1966年08月核科学技术应用西北核技术研究所院士提名16雷廷宙1963年11月能源新技术河南省科学院院士提名17雷增光1961年04月核材料与核燃料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院士提名18李华1962年11月核科学技术应用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院士提名19李文昌1962年04月矿产资源和地质勘查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院士提名20李夕兵1962年09月非能源矿产开发中南大学中国科协21李孝堂1961年06月热能动力工程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院士提名中国科协22林柏泉1960年05月矿业的安全和环境工程中国矿业大学中国科协23林君1954年07月地质与矿产探测吉林大学院士提名24凌祥1967年06月能源新技术南京工业大学中国科协25刘池阳1953年04月油气资源与勘探西北大学院士提名26刘乃震1959年05月石油和天然气工程中国石油集团长城钻探工程有限公司中国科协27刘清友1965年10月石油和天然气工程西华大学院士提名28刘泉声1962年08月煤炭开发武汉大学院士提名29陆佳政1969年02月电气工程湖南省电力公司院士提名30骆仲泱1962年05月能源新技术浙江大学院士提名31吕古贤1949年09月矿产资源和地质勘查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院士提名32毛景文1956年12月矿产资源和地质勘查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院士提名33彭云彪1965年04月矿产资源和地质勘查核工业二○八大队中国科协34秦勇1957年06月油气资源与勘探中国矿业大学中国科协35饶宏1961年02月电气工程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院士提名36史进渊1956年10月热能动力工程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院中国科协37舒歌群1964年03月热能动力工程天津大学中国科协38苏学斌1968年12月非能源矿产开发中核通辽铀业有限责任公司院士提名39孙焕泉1965年01月石油和天然气工程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科协40孙继平1958年12月矿业的安全和环境工程中国矿业大学(北京)院士提名中国科协41孙金声1965年01月石油和天然气工程中国石油集团钻井工程技术研究院院士提名42汤广福1966年08月电气工程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院士提名43唐立1965年12月核科学技术应用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院士提名44王国法1960年08月煤炭开发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院士提名45王继仁1956年08月矿业的安全和环境工程辽宁工程技术大学中国科协46王家臣1963年01月煤炭开发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中国科协47王金华1957年02月煤炭开发中国煤炭科工集团有限公司院士提名48王驹1964年12月核安全、防护和环境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院士提名49王群书1956年10月核科学技术应用中国核试验基地院士提名50王双明1955年05月矿产资源和地质勘查陕西省地质调查院院士提名51王佟1959年05月矿产资源和地质勘查中国煤炭地质总局中国科协52王香增1968年12月石油和天然气工程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科协53王运敏1955年10月非能源矿产开发中国中钢集团马鞍山矿山研究院有限公司院士提名54王招明1955年07月油气资源与勘探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塔里木油田分公司院士提名55吴爱祥1963年01月非能源矿产开发北京科技大学院士提名56熊盛青1963年06月地质与矿产探测中国国土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中国科协57许世森1965年10月热能动力工程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科协58杨青巍1961年06月核能工程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中国科协59杨仁树1963年10月煤炭开发中国矿业大学(北京)院士提名60张传飞1957年08月核科学技术应用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院士提名61张闯1944年09月核科学技术应用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院士提名62张凤久1964年05月石油和天然气工程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院士提名63张金昌1959年01月地质与矿产探测中国地质科学院勘探技术研究所中国科协64张来斌1961年09月石油和天然气工程中国石油大学(北京)院士提名65张善文1955年09月油气资源与勘探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院士提名66张喜乐1964年12月电气工程保定天威保变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科协67张晓鲁(女)1952年03月热能动力工程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公司院士提名68张志俭1963年10月核能工程哈尔滨工程大学院士提名69赵金洲1962年10月石油和天然气工程西南石油大学中国科协70赵贤正1962年10月油气资源与勘探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大港油田分公司中国科协71郑玉平1964年08月电气工程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协72周爱民1957年04月非能源矿产开发长沙矿山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科协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61人)序号姓名出生年月专业工作单位提名渠道01曹万林1954年04月结构工程北京工业大学中国科协02陈军1956年10月摄影测量与航天测绘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院士提名03陈同滨(女)1953年07月历史遗产保护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院士提名04陈湘生1956年06月地下工程与隧道工程深圳市地铁集团有限公司院士提名05邓铭江1960年06月水利水电工程新疆额尔齐斯河流域开发工程建设管理局院士提名中国科协06杜修力1962年12月土木工程抗灾与防护工程北京工业大学院士提名07方秦1962年05月结构工程中国人民解放军理工大学院士提名08高宗余1964年01月桥梁工程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院士提名中国科协09葛耀君1958年06月桥梁工程同济大学院士提名10龚剑1960年11月结构工程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院士提名中国科协11顾冲时1962年11月水工结构工程河海大学院士提名12郭彦林1958年10月结构工程清华大学院士提名13何川1964年06月地下工程与隧道工程西南交通大学院士提名14洪开荣1965年08月地下工程与隧道工程中铁隧道集团有限公司院士提名15胡亚安1965年02月港口、水道、海岸及近海工程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院士提名16贾金生1963年01月水工结构工程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院士提名17姜卫平1972年06月大地测量与测量工程武汉大学院士提名18金伟良1961年01月结构工程浙江大学院士提名19孔宪京1952年01月水工结构工程大连理工大学院士提名20李成名1968年07月地图制图与地理信息工程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协21李国强1963年02月结构工程同济大学院士提名22李华军1962年02月港口、水道、海岸及近海工程中国海洋大学院士提名23李清泉1965年01月大地测量与测量工程深圳大学中国科协24李术才1965年12月地下工程与隧道工程山东大学院士提名25李义天1957年08月水力学与河流动力学武汉大学院士提名中国科协26林鸣1957年10月桥梁工程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科协27刘汉龙1964年03月岩土工程重庆大学院士提名28刘加平1967年01月土木工程材料东南大学中国科协29刘瑞朝1965年08月土木工程抗灾与防护工程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工程兵防护工程研究所院士提名30刘耀林1960年09月地图制图与地理信息工程武汉大学院士提名31刘之平1958年02月水力学与河流动力学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院士提名中国科协32吕西林1955年01月结构工程同济大学院士提名33马栋1963年08月地下工程与隧道工程中铁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科协34马军1962年07月市政工程哈尔滨工业大学院士提名35梅洪元1958年07月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哈尔滨工业大学院士提名36孟庆林1963年10月建筑环境工程与建筑技术华南理工大学院士提名37沙爱民1964年01月道路与铁路工程长安大学中国科协38邵益生1958年01月城市规划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士提名39孙立军1963年01月道路与铁路工程同济大学院士提名40孙一民1964年08月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华南理工大学院士提名41唐新明1966年12月摄影测量与航天测绘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卫星测绘应用中心院士提名42汪双杰1962年04月道路与铁路工程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科协43王贵祥1950年10月建筑历史与理论清华大学院士提名44王炜1959年12月交通规划东南大学中国科协45吴信才1952年12月地图制图与地理信息工程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国科协46吴志强1960年08月城乡规划与风景园林同济大学院士提名中国科协47吴智深1961年06月结构工程东南大学院士提名48谢先启1960年12月土木工程抗灾与防护工程武汉航空港发展集团有限公司院士提名49徐恭义1963年02月桥梁工程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院士提名中国科协50徐建1958年08月结构工程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院士提名51许唯临1963年10月水力学与河流动力学四川大学院士提名52叶浩文1960年01月结构工程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院士提名53殷跃平1960年07月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中国科协54余志武1955年05月结构工程中南大学院士提名55俞孔坚1963年04月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北京大学院士提名中国科协56岳清瑞1962年01月结构工程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院士提名57张鸿1962年03月桥梁工程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中国科协58张建民1960年03月岩土工程清华大学院士提名59张宗亮1963年05月水工结构工程中国电建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院士提名中国科协60赵万民1955年02月城市规划重庆大学院士提名61庄惟敏1962年10月建筑设计及其理论清华大学院士提名环境与轻纺工程学部(48人)序号姓名出生年月专业工作单位提名渠道01白敏冬(女)1965年05月海洋环境科学工程与技术厦门大学中国科协02曹宏斌1971年10月环境区域污染控制技术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院士提名03柴发合1955年04月环境区域污染控制技术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院士提名04陈嘉川1962年01月制浆造纸工程齐鲁工业大学中国科协05陈坚1962年05月发酵与轻工生物技术江南大学院士提名06陈卫1966年05月食品科学江南大学中国科协07陈文兴1964年12月纤维材料科学与工程浙江理工大学中国科协08冯起1965年03月环境生态保护与修复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筹)中国科协09高吉喜1964年03月环境生态保护与修复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院士提名10顾行发1962年06月环境信息技术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中国科协11贺泓1965年01月大气污染防治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院士提名12胡小松1961年02月食品科学中国农业大学院士提名13黄霞(女)1963年05月水污染防治清华大学院士提名14蒋兴伟1959年03月海洋环境科学工程与技术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院士提名15金征宇1960年05月食品工程江南大学中国科协16李维京1955年10月气候预测与气候变化国家气候中心院士提名17路建美(女)1960年10月水污染防治苏州大学院士提名18罗胜联1962年02月环境工程南昌航空大学中国科协19马建中1960年05月皮革化学与皮革工程陕西科技大学院士提名20宁平1958年02月大气污染防治昆明理工大学中国科协21乔方利1966年08月海洋预报与物理海洋工程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院士提名22邱学青1965年12月轻工化学工程华南理工大学院士提名23全燮1960年06月水污染防治大连理工大学院士提名24任发政1962年08月食品科学中国农业大学院士提名25任洪强1964年05月水污染防治南京大学院士提名26单杨1963年2月食品工程湖南省农业科学院院士提名27孙润仓1955年02月轻工化学工程北京林业大学院士提名28万金泉1965年10月制浆造纸工程华南理工大学中国科协29汪华林1968年10月环境工程华东理工大学院士提名中国科协30王华平1965年07月纤维材料科学与工程东华大学中国科协31王军成1952年12月海洋环境科学工程与技术山东省科学院院士提名32王琪(女)1949年07月轻工装备四川大学院士提名33王双飞1963年09月制浆造纸工程广西大学中国科协34王兴国1962年10月食品工程江南大学中国科协35吴丰昌1964年08月环境基准与标准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院士提名36席北斗1969年10月固体废物污染防治与资源化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院士提名37肖长发1953年12月纤维材料科学与工程天津工业大学中国科协38谢明勇1957年02月食品科学南昌大学院士提名39徐卫林1969年04月纺织工程武汉纺织大学中国科协40徐祖信(女)1956年04月水污染防治同济大学院士提名41许振成1953年04月环境区域污染控制技术环境保护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中国科协42于良民1964年06月海洋化学工程中国海洋大学院士提名43俞汉青1966年10月水污染防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院士提名44张小曳1963年06月应用气象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院士提名45赵谋明1964年09月食品科学华南理工大学院士提名46周广胜1965年08月应用气象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院士提名47周少奇1965年04月水污染防治贵州科学院中国科协48朱利中1959年10月环境工程浙江大学院士提名农业学部(58人)序号姓名出生年月专业工作单位提名渠道01柏连阳1967年12月植物保护湖南省农业科学院中国科协02包振民1961年12月水产养殖中国海洋大学院士提名03陈代文1962年08月动物营养与饲料学四川农业大学院士提名04陈立云1949年12月作物种质资源与遗传育种湖南农业大学院士提名05陈松林1960年10月水产养殖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院士提名中国科协06程式华1958年11月作物种质资源与遗传育种中国水稻研究所院士提名07端青(女)1955年09月预防兽医学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中国科协08范国强1964年06月森林培育河南农业大学中国科协09郭天财1953年06月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河南农业大学院士提名10何中虎1963年07月作物种质资源与遗传育种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院士提名中国科协11胡培松1964年05月作物种质资源与遗传育种中国水稻研究所院士提名12胡志超1963年01月农业机械化工程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中国科协13蒋剑春1955年02月林产化学加工工程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院士提名14金梅林(女)1954年03月预防兽医学华中农业大学院士提名15景蕊莲(女)1958年04月作物种质资源与遗传育种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中国科协16康相涛1962年08月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河南农业大学院士提名17康振生1957年10月植物病理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院士提名18李付广1966年08月植物生物工程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中国科协19李建生1954年10月作物种质资源与遗传育种中国农业大学院士提名20李培武1961年11月农产品加工与贮藏工程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中国科协21李召虎1967年07月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中国农业大学院士提名22廖明1968年11月预防兽医学华南农业大学中国科协23刘孟军1965年04月果树学河北农业大学中国科协24刘少军1962年07月水产养殖湖南师范大学院士提名25刘世荣1962年03月森林生态学国际竹藤中心院士提名26刘仲华1965年03月茶学湖南农业大学中国科协27鲁成1957年12月特种经济动物饲养西南大学中国科协28荣威恒1952年07月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中国科协29沈其荣1957年08月土壤学南京农业大学院士提名30施季森1952年12月林木遗传育种南京林业大学院士提名31田世平(女)1957年03月园艺学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中国科协32万方浩1955年07月农业昆虫与有害生物防治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中国科协33万书波1962年10月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山东省农业科学院院士提名34王汉中1963年12月作物种质资源与遗传育种中国农业科学院院士提名35王红宁(女)1963年08月预防兽医学四川大学中国科协36许为钢1958年10月作物种质资源与遗传育种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院士提名37薛长湖1964年11月水产品加工与贮藏工程中国海洋大学院士提名38杨代常1954年11月植物生物工程武汉大学院士提名39杨宁1964年10月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中国农业大学院士提名40姚斌1967年10月动物营养与饲料学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中国科协41尹飞虎1954年12月农业水土工程新疆农垦科学院院士提名42应义斌1964年03月农产品加工与贮藏工程浙江大学中国科协43袁寿其1963年04月农业机械化工程江苏大学院士提名44张福锁1960年10月植物营养学中国农业大学院士提名45张国范1954年04月水产养殖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院士提名中国科协46张佳宝1957年09月土壤学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院士提名47张启翔1956年12月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北京林业大学中国科协48张守攻1957年07月森林培育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院士提名49张献龙1963年03月作物种质资源与遗传育种华中农业大学院士提名50张涌1956年03月临床兽医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科协51张友军1968年07月农业昆虫与有害生物防治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院士提名52赵春江1964年04月农业信息化工程北京市农林科学院院士提名53赵明1955年07月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院士提名54周光宏1960年06月农产品加工与贮藏工程南京农业大学院士提名55周继勇1963年09月预防兽医学浙江大学院士提名56周卫1966年08月植物营养学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中国科协57周雪平1965年07月植物病理学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中国科协58邹学校1963年07月蔬菜学湖南省农业科学院院士提名医药卫生学部(67人)序号姓名出生年月专业工作单位提名渠道01曹洪欣1958年02月中医基础学中华中医药学会院士提名02陈杰1955年12月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院士提名03陈士林1961年11月中药资源与鉴定学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院士提名中国科协04陈薇(女)1966年02月生物药学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生物工程研究所院士提名05程涛1963年08月医学细胞生物学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中国科协06程翼宇1958年11月制药工程学浙江大学院士提名07丁列明1963年12月临床药学贝达药业股份有限公司院士提名08董家鸿1960年03月普通外科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院士提名09杜冠华1956年12月药理学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中国科协10段金廒1956年10月中药资源与鉴定学南京中医药大学院士提名中国科协11范先群1964年06月眼科学上海交通大学院士提名12封志纯1956年12月儿科学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总医院中国科协13高天明1960年10月生理学南方医科大学中国科协14高月(女)1963年12月中药药理学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放射与辐射医学研究所院士提名中国科协15郭国祯1956年05月军事预防医学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院士提名16果德安1962年04月中药化学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院士提名17黄晓军1964年08月血液病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院士提名18季加孚1959年12月普通外科北京肿瘤医院院士提名19贾伟平(女)1956年11月内分泌与代谢病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院士提名20姜保国1961年04月骨外科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院士提名21蒋建新1962年12月野战外科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院士提名22孔令义1964年03月中药化学中国药科大学中国科协23匡海学1955年12月中药化学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中国科协24李锦滔1960年01月肾脏病香港中文大学威尔斯医院院士提名25李萍(女)1960年03月中药学中国药科大学院士提名中国科协26李青峰1964年10月整复外科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院士提名27李兆申1956年10月消化系统病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院士提名28刘良1957年07月中医内科学澳门科技大学院士提名29刘平1953年08月中西医结合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国科协30刘长庭1954年12月航空、航天、潜海与潜水医学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院士提名31卢光明1957年06月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中国科协32马丁1957年04月妇产科学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院士提名33钱忠明1950年11月药理学复旦大学院士提名34乔杰(女)1964年01月医学细胞生物学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院士提名35秦岭1959年07月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香港中文大学院士提名36任进(女)1958年04月药理学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院士提名37申宝忠1961年01月影像医学与核医学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院士提名38沈洪兵1964年05月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南京医科大学院士提名39沈华浩1963年01月呼吸系统病浙江大学院士提名40石炳毅1951年05月泌尿外科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〇九医院院士提名41石远凯1960年08月肿瘤学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院士提名42史伟云1959年04月眼科学山东省眼科研究所院士提名43田金洲1956年12月中医内科学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院士提名44田伟1959年02月骨外科北京积水潭医院院士提名中国科协45田志刚1956年10月免疫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院士提名46屠鹏飞1963年04月中药资源与鉴定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协47王辉山1965年06月胸心外科中国人民解放军原沈阳军区总医院院士提名48王俊1963年11月胸心外科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院士提名49王宁利1957年05月眼科学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院士提名50王锐1963年05月药物化学兰州大学院士提名中国科协51王升启1961年10月军事医学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放射与辐射医学研究所院士提名52王喜军1961年12月中药资源与鉴定学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中国科协53吴吕爱莲(女)1957年07月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香港大学院士提名54肖小河1963年08月临床药理学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〇二医院院士提名55萧伟1959年10月中药制药学江苏康缘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科协56徐兵河1958年02月肿瘤学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院士提名57徐瑞华1967年02月肿瘤学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院士提名58徐湘民1958年07月医学遗传学南方医科大学院士提名59杨跃进1958年03月心血管病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院士提名60余争平1962年01月军事预防医学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院士提名61庾石山1962年08月药物化学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院士提名62张辰宇1966年10月医学细胞生物学南京大学院士提名63张英泽1953年06月骨外科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院士提名64赵铱民1956年10月口腔修复与正畸学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院士提名65周学东(女)1957年04月口腔内科学四川大学中国科协66朱兆云(女)1954年03月民族药学云南省药物研究所院士提名中国科协67邹全明1963年02月生物药学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中国科协工程管理学部(40人)序号姓名出生年月专业工作单位提名渠道01陈进行1955年07月能源与矿业工程管理中国大唐集团公司中国科协02陈劲1968年01月信息与电子工程管理清华大学院士提名03陈晓红(女)1963年05月能源与矿业工程管理湖南商学院院士提名04董尔丹1959年03月医药卫生工程管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院士提名05樊启祥1963年12月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管理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中国科协06范国滨1958年04月信息与电子工程管理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院士提名07高自友1963年09月机械与运载工程管理北京交通大学院士提名08耿汝光1957年02月机械与运载工程管理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院士提名09韩贵清1954年05月农业工程管理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院士提名10韩建国1958年04月能源与矿业工程管理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院士提名11胡传平1960年06月信息与电子工程管理公安部第三研究所中国科协12金晓剑1959年04月能源与矿业工程管理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院士提名中国科协13李明华1962年08月机械与运载工程管理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院士提名14李耀基1962年06月能源与矿业工程管理云南磷化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科协15刘保延1955年05月医药卫生工程管理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数据中心院士提名16刘合1961年03月能源与矿业工程管理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院士提名17刘建功1956年10月能源与矿业工程管理河北工程大学中国科协18刘振亚1952年08月能源与矿业工程管理国家电网公司院士提名19刘中民1956年11月医药卫生工程管理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中国科协20卢春房1956年05月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管理中国铁路总公司院士提名21陆化普1957年02月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管理清华大学院士提名中国科协22陆铭华1963年03月信息与电子工程管理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潜艇学院院士提名23罗云波1958年04月农业工程管理中国农业大学院士提名24孙殿军1962年04月医药卫生工程管理哈尔滨医科大学中国科协25唐立新1966年08月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管理东北大学院士提名26汪寿阳1958年07月信息与电子工程管理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院士提名27王金南1962年05月环境与轻纺工程管理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院士提名28王志刚1957年02月能源与矿业工程管理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院士提名29魏一鸣1968年03月环境与轻纺工程管理北京理工大学中国科协30吴子丹1955年09月环境与轻纺工程管理国家粮食局中国科协31谢玉洪1961年02月能源与矿业工程管理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国科协32杨宏1963年11月信息与电子工程管理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五研究院院士提名33姚燕(女)1957年12月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管理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院士提名34于勇1963年10月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管理河钢集团有限公司院士提名35袁宏永1965年01月能源与矿业工程管理清华大学中国科协36张大伟1957年09月能源与矿业工程管理国土资源部矿产资源储量评审中心院士提名37张鹭鹭(女)1964年03月医药卫生工程管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院士提名38朱道立1945年12月信息与电子工程管理上海交通大学院士提名39朱明1958年01月农业工程管理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院士提名40朱石坚1955年03月机械与运载工程管理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工程大学中国科协
  • 这一领域检测机构资质标准即将发布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征求《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资质标准(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函  为进一步加强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资质管理,推动建设工程质量检测行业健康有序发展,我部研究起草了《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资质标准(征求意见稿)》(见附件),现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有关单位或个人可于2022年11月27日前通过以下途径和方式提出反馈意见:  1.电子邮箱:zhiliangchu@mohurd.gov.cn  2.通信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三里河路9号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司(信封请注明“检测机构资质标准反馈意见”字样),邮编:100835。  附件: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资质标准(征求意见稿)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2022年11月10日附件: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资质标准(征求意见稿)为了加强对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以下简称“质量检测”)的资质管理,根据《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办法》,制定本标准。一、 总 则(一)本标准包括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以下简称“检测机构”)资质相应机构的资历及信誉、主要技术人员、检测设备及场所、管理水平等内容(见附件1:主要技术人员配备表;附件2:检测专项及检测能力表)。(二)检测机构资质分为二个类别:1.综合资质综合资质是指包括全部专项资质的检测机构资质。2.专项资质专项资质包括:建筑材料及构配件、主体结构及装饰装修、钢结构、地基基础、建筑节能、建筑幕墙、市政工程材料、道路工程、桥梁及地下工程等9个检测机构专项资质。(三)检测机构资质不分等级。(四)本标准中要求的主要技术人员(含注册人员),年龄限60周岁及以下。二、标 准(一)综合资质1.资历和信誉⑴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事业单位,或依法设立的合伙企业,且具有6年以上质量检测经历。⑵具有建筑材料及构配件(或市政工程材料)、主体结构及装饰装修、建筑节能、钢结构、地基基础5个专项资质和其它2个专项资质。⑶社会信誉良好,近3年未发生过一般及以上工程质量安全责任事故。2.主要技术人员⑴技术负责人、质量负责人具有8年以上质量检测工作经历及工程类专业正高级技术职称。⑵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不少于3名,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不少于2名,且具有2年以上质量检测工作经历。⑶质量检测人员不少于100人,其中工程类专业中级及以上技术职称人员不少于40人,工程类专业高级及以上技术职称人员不少于20人,且具有3年以上质量检测工作经历。3.检测设备及场所⑴质量检测设备设施齐全,检测仪器设备功能、量程、精度,以及配套设备设施满足“检测专项及检测能力表”相应专项资质所需的必备参数要求。⑵有满足工作需要的固定工作场所及质量检测场所,主要固定场所建筑面积不少于2000m2。4.管理水平⑴有完善的组织机构和质量管理体系,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⑵有完善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检测业务受理、检测数据采集、检测信息上传、检测报告出具、检测档案管理等质量检测活动全过程可追溯。(二)专项资质1.资历和信誉⑴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事业单位,或依法设立的合伙企业。⑵主体结构及装饰装修、钢结构、地基基础、建筑幕墙、道路工程、桥梁及地下工程等专项资质,应当具有3年以上质量检测经历。⑶社会信誉良好,近3年未发生过一般及以上工程质量安全责任事故。2.主要技术人员⑴技术负责人、质量负责人具有5年以上质量检测工作经历及工程类专业高级及以上技术职称。⑵主要技术人员数量不少于“主要技术人员配备表”规定的人数。3.检测设备及场所 ⑴质量检测设备设施基本齐全,检测设备仪器功能、量程、精度,以及配套设备设施满足“检测专项及检测能力表”专项资质相应的必备参数要求。 ⑵有满足工作需要的固定工作场所及质量检测场所,主要固定场所建筑面积不少于600m2。4.管理水平⑴有完善的组织机构和质量管理体系,有健全的技术、档案等管理制度。⑵有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质量检测活动全过程可追溯。三、业务范围(一)综合资质承担所有专项资质中已取得检测参数的检测业务。(二)专项资质承担所取得专项资质范围内已取得检测参数的检测业务。四、附 则(一)质量检测人员是指从事检测试验、检测数据处理、检测报告出具等检测活动的人员。(二)本标准的“以上”、“以下”、“不少于”均包含本数。(三)本标准自2023年1月1日起施行。(四)本标准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解释。
  • “煤与瓦斯共采实验室”揭牌
    近日,安徽理工大学“煤与瓦斯共采实验室”揭牌成立,中国工程院院士、安徽理工大学教授袁亮受聘出任实验室主任。该实验室的成立在全国煤炭行业院校中尚属首家。   “煤与瓦斯共采”是煤矿安全开采的关键技术。安徽理工大学拥有我省现代矿业工程重点实验室、煤矿安全高效开采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矿山地下工程教育部研究中心等一系列优势学科和科研平台,是我省和周边地区相关专业高层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重要基地。袁亮院士长期致力于煤与瓦斯共采理论与技术研究,是我国第一个完整地在矿区实现煤与瓦斯共采、将瓦斯变害为宝的人,拥有丰富的科研和管理经验。
  • “硬岩高压伺服真三轴试验机”研制项目通过验收
    7月7日,武汉岩土所承担的中科院科研装备研制项目“硬岩高压伺服真三轴试验机”,顺利通过了由中科院计划财务局组织的专家验收。   该设备基于横置滑动式对称加载结构,采用多级轨道设计,辅之可升降的定位装置,配合高刚度框架和快速响应伺服控制系统,成功解决了试样安装、偏心和加载空白角的难题,实现了硬岩真三轴应力应变全过程及渗透性测试,在深部地下工程、核废料深部处置及CO2地质封存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鉴于该试验机具有的科学意义和潜在价值,验收专家组建议继续拓展和完善设备功能,推进设备产业化。
  • 投资1亿美元 中国地热能研发中心落户江宁
    11月2日,总投资逾1亿美元的加拿大枫叶能源中国地热能研发中心正式开工。   投资该项目的加拿大枫叶能源公司是加拿大最大的从事地热能研究与应用的公司,也是加拿大联邦政府和加拿大安大略省向中国市场特别是江苏市场重点推荐的企业。该项目将规划建设地热能技术、地热能软件、地热能设备、地热能工程等4个国家级研究所和地下土壤导热系数、浅层土壤热容量、3个地源热泵机组综合性能、机组防噪、地下工程、室内工程等8个国际一流水准、亚洲最大的地热能国际研究中心,并设立一个国际博士后流动站和能源亚太区营销总部。该项目未来将建成世界一流、亚洲最大的地热能国际研发中心,人员规模不少于2000人。   专家介绍,地热能普遍被认为是一种环保、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在欧美已风行20余年。和传统“电老虎”中央空调相比,地热能利用技术只消耗少量电能,就能在城市建筑中采暖、制冷、供热水。   近两年来,地热能开发利用在国内发展迅猛,但大多应用于商用建筑。例如,在南京,河西已建成的新城大厦、正在建设中的华泰证券广场都整体采用地热能利用方案。   而由于地热能开发对场地面积、地质条件、投入成本等要求较高,目前民用开发还比较少。南京采用整体地热能开发技术的有朗诗国际小区,中电颐和家园也确定将利用地热能系统。但相对于大量的新建小区,地热能应用于民用建筑的案例仍然太少,因此市场空间巨大。   一位业内人士介绍,地热能应用在民用建筑上,初始造价尽管比中央空调的成本高出约30%,但正式运行后,可以节能约40%—50%。地热能系统运行四五年,即可收回多投入的建设成本。
  • 北科大!国家重大仪器+1!
    近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公布了2023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资助名单我校土木与资源工程学院何学秋教授牵头承担的“煤岩受载破裂性态非接触电磁感知实验仪”项目获得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自由申请类)资助至此,我校实现9年获批七项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也是继杨仁树教授之后连续第二年在矿山开采领域获批该项目充分展现了学校在高端仪器研制方面的雄厚实力是学校坚持行业特色、聚焦国家需求推进基础研究、打造国之重器的具体实践该项目面向国家地下工程煤岩动力灾害防控重大前沿需求,拟研制煤岩受载破裂性态非接触电磁感知实验仪,形成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科学装置,实现对煤岩破裂演化全程的破裂性态空间定位感知与原态再现。项目成果将为实验研究煤岩破裂全过程性态演化规律,提供原创性的全新实验仪器;为创新研发矿井煤岩动力灾害非接触监测预警理论、技术、装备提供关键实验手段,对有效预防煤岩动力灾害、减少人员伤亡,保障能源资源安全具有重要实际意义。据悉,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设立的重大标志性项目,面向科学前沿和国家需求,以科学目标为导向,资助对促进科学发展、探索自然规律和开拓研究领域具有重要作用的原创性科研仪器与核心部件的研制,以提升我国的原始创新能力。何学秋,教授、博导,国家重大人才工程入选者(1999),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和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享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任国际矿山安全科学与工程委员会主席、中安安全工程研究院理事长,任Int J Min Met Mater等期刊编委。已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九五”~“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和973计划等国家级项目(课题)。发表论文400余篇,出版中英文著作20部,授权国家发明专利70余项。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3项、省部级一等奖7项等多项科技奖励。
  • 服务全球行第七站-合肥站圆满举行!
    用心服务客户,深化校企合作。2023年7月21日,正值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盛夏时节,纽迈分析服务全球行活动在安徽建筑大学建筑结构与地下工程安徽省重点实验室隆重举行。来自安徽建筑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的30余位师生不畏酷暑,前来参加本次服务全球行活动。活动开始前,土木工程学院副院长施国栋做开场致辞,对各位老师、同学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表示纽迈服务全球行活动是个非常好的交流、互动平台,希望老师同学们可以从本次活动中获取更多的开拓科研思路的信息,也预祝纽迈服务全球行活动圆满举行!活动中,纽迈分析产品总监高杨文针对低场核磁共振基本原理、硬件结构、最新研发成果进行了详细汇报,分享了岩土和水泥基材料领域最新科研应用成果和实验经验;售后工程师潘立星为在场师生介绍了低场核磁共振设备的使用与维护;培训工程师曾兵为在场师生介绍了低场核磁共振数据处理与图像处理软件。理论汇报结束后,众多老师、同学们与纽迈团队展开交流讨论,就各自课题研究中遇到的问题与工程师沟通探讨,在问答、交流中体现服务全球行的宗旨,服务客户,实地解决客户在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21日晚,曾兵工程师带领大家前往实验室,为大家讲解了纽迈分析软件、成像软件、硬件的操作流程,针对性地进行了演示,并和同学们一起进行上机操作实践。此外,大家还一起进行了实验互动,针对实际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展开了探讨和解决。至此,纽迈服务全球行第七站-合肥站完满举办!再次感谢安徽建筑大学施国栋副院长、曹广勇老师和林键老师对纽迈服务全球行活动的大力支持。从4月到6月,纽迈服务全球行小分队已经陪伴大家走过春季,共度夏季,足迹遍布青岛、无锡、武汉、成都、维也纳、俄罗斯,用实际行动践行“客户至上,服务第一”的售后精神。接下来,我们依旧会与大家继续相约线下,通过“服务全球行”这一20周年活动,给新、老客户提供周全的技术服务和应用支持,敬请期待!
  • 自然科学基金委公布2024年工程与材料学部重点项目优先资助领域
    1月11日,《2024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指南》正式发布。其中,重点项目支持从事基础研究的科学技术人员针对已有较好基础的研究方向或学科生长点开展深入、系统的创新性研究,促进学科发展,推动若干重要领域或科学前沿取得突破。为更好地服务材料领域相关科技工作者,本文特对工程与材料科学部重点项目的优先资助领域进行梳理。2023年工程与材料科学部共接收重点项目申请814项,资助103项,资助直接费用23690万元,直接费用平均资助强度为230万元/项。2024年,工程与材料科学部拟在以下14个领域中资助重点项目110项左右,直接费用平均资助强度约为300万元/项,资助期限为5年:(1) 金属材料设计、制备加工及应用基础 (E01);(2) 无机非金属材料设计、制备及应用基础 (E02);(3) 有机高分子材料设计、制备及应用基础 (E03);(4) 资源安全高效开采与绿色加工利用 (E04);(5) 机械设计、制造及服役中的科学问题 (E05);(6) 工程热物理与能源利用 (E06);(7) 电气工程科学基础与关键技术 (E07);(8) 绿色建筑与高性能土木工程 (E08);(9) 水利科学与工程关键科学问题研究 (E09);(10) 环境工程科学基础与关键技术 (E10);(11) 水下航行器 (E11);(12) 智慧交通与运载工程智能化 (E12);(13) 新概念材料、材料共性与工程交叉 (E13);(14) 工程与材料领域共性软件支撑平台 (E01~E13)。2024年度工程与材料科学部重点项目资助领域主要研究方向如下:1. 金属材料设计、制备加工及应用基础 (E01)本领域拟资助的主要研究方向:1.1 钢铁与有色金属材料在设计、制备、加工、服役和应用中的关键问题;1.2 高温合金、金属间化合物与金属基复合材料;1.3 金属结构材料性能提升中的关键问题;1.4 低维与亚稳金属材料;1.5 金属功能材料性能调控新策略与多功能耦合;1.6 金属生物医用、智能与仿生材料;1.7 金属材料结构表征、表面与界面;1.8 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的金属材料基础研究;1.9 金属材料新理论、新技术、新效应探索。2. 无机非金属材料设计、制备及应用基础 (E02)本领域拟资助的主要研究方向:2.1 前沿及交叉无机非金属材料新理论、新技术、新体系、新效应探索;2.2 无机非金属材料组织结构与性能调控的热力学和动力学研究;2.3 极端环境无机非金属材料基础研究;2.4 面向“双碳”目标的无机非金属材料基础研究;2.5 面向生命健康的无机非金属材料基础研究;2.6 关键战略无机非金属材料应用基础研究;2.7 无机非金属材料与器件的多功能集成与智能化应用基础研究;2.8 高性能无机非金属材料设计理论、绿色低成本制备与回收以及工程化应用基础研究;29 集成电路用无机非金属材料应用基础研究。3. 有机高分子材料设计、制备及应用基础 (E03)本领域拟资助的主要研究方向:3.1 高分子材料合成新方法与新原理;3.2 高分子材料聚集态结构与性能;3.3 高分子材料加工(含微纳加工和增材制造)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技术;3.4 高分子复合材料;3.5 生态与环境友好高分子材料;3.6 智能高分子材料;3.7 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3.8 有机高分子光电材料与器件;3.9 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的高分子材料。4. 资源安全高效开采与绿色加工利用 (E04)本领域拟资助的主要研究方向:4.1 深地、深海、非常规油气高效绿色钻采工程基础科学问题;4.2 油气储运系统安全与可靠性关键科学问题;4.3 深部战略矿产资源安全、高效、智能协同开采理论与关键技术;4.4 矿山修复、固废生态处置与利用理论与关键技术;4.5 工业生产过程安全及公共安全精准预控理论与方法;4.6 战略性矿产资源绿色分离与过程强化;4.7 钢铁低碳冶金新工艺、新技术和绿色环保的基础问题;4.8 非常规复杂金属资源高效提取与循环利用新理论及新技术;4.9 金属(合金)超纯净冶炼与成型新技术原理;4.10 材料短流程、复合成形、智能化加工技术基础研究;4.11 冶金过程(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大数据与元素行为。5. 机械设计、制造及服役中的科学问题 (E05)本领域拟资助的主要研究方向:5.1 性能驱动的机构设计新理论、新方法;5.2 高性能驱动传动系统与高可靠基础件的设计与制造;5.3 机械系统与装备的动力学设计、性能评价与预测;5.4 面向极端环境的机械结构与机电装备可靠性设计;5.5 复杂机械表面/界面力学和摩擦学行为调控;5.6 智能设计理论与方法;5.7 机械仿生设计与生物制造;5.8 复杂构件高性能精准成形制造理论与方法;5.9 超精密、超高速、超强能场加工理论与方法;5.10 智能制造工艺、装备与系统;5.11 多维、多参数传感与测量新原理、新方法;5.12 微纳制造的原理、方法及系统;5.13 原子级制造理论与技术;5.14 人形机器人。6. 工程热物理与能源利用 (E06)本领域拟资助的主要研究方向:6.1 低碳能源系统分析、控制和优化;6.2 动力与流体机械能功转换、流动机理及控制;6.3 能量转换与利用传热传质基础;6.4 燃烧理论、污染物控制与燃烧新技术;6.5 能源动力多相流基础;6.6 复杂热物理量场的测试原理和方法;6.7 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利用;6.8 碳中和与储能技术。7. 电气工程科学基础与关键技术 (E07)本领域拟资助的主要研究方向:7.1 电磁与等离子体等电气工程共性基础与新技术(含传感测试、多场耦合、数字孪生、新型发电、电能传输、放电等离子体及其应用等);7.2 电工材料、器件与装备;7.3 智能电网与综合能源;7.4 机电能量转换与电力驱动;7.5 电能变换与控制;7.6 电能存储及其应用;7.7 生物电磁技术。8. 绿色建筑与高性能土木工程 (E08)本领域拟资助的主要研究方向:8.1 可持续建筑设计理论与方法;8.2 城乡空间、景观生态规划理论与方法;8.3 低碳健康建筑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8.4 复杂恶劣环境下土木工程设计与建造;8.5 高性能土木工程材料与结构;8.6 土木工程智能建造和运维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8.7 土木工程基础设施安全服役与性能提升;8.8 复杂条件下岩土工程基础理论;8.9 道路与地下工程全寿命周期设计理论与技术;8.10 土木工程多灾害效应、抗灾韧性理论与技术。9. 水利科学与工程关键科学问题研究 (E09)本领域拟资助的主要研究方向:9.1 变化条件下复杂水系统多目标调控;9.2 流域极端水文过程形成机制与预测;9.3 城市雨涝灾害成因及防控;9.4 农业绿色高效用水理论与技术;9.5 农田水碳循环过程与调控机制;9.6 流域水沙输移与平衡机制;9.7 流域水生态系统模拟与调控;9.8 新型水力机械高效安全运行;9.9 复杂条件下水利水电工程智能建造与安全运维;9.10 极端条件下水工岩土工程安全与风险防控;9.11 现代化农业灌排系统智能管控(重点项目群)。10. 环境工程科学基础与关键技术 (E10)本领域拟资助的主要研究方向:10.1 低碳水处理及水质安全保障;10.2 可持续城乡水系统构建及水生态安全;10.3 大气污染与温室气体协同减排;10.4 建成环境空气污染与健康风险防控;10.5 固废低碳处理处置与高效资源化;10.6 土壤与地下水绿色修复及固碳增汇;10.7 重点行业多介质减污降碳协同过程;10.8 城乡/区域代谢过程模拟与调控。11. 水下航行器 (E11)本领域拟资助的主要研究方向:11.1 跨介质关键力学问题及流动控制;11.2 通信与导航;11.3 水下新型能源动力与补给;11.4 水下航行器控制与集群。12. 智慧交通与运载工程智能化 (E12)本领域拟资助的主要研究方向:12.1 综合立体交通多网融合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12.2 600km/h速度级高速磁浮系统车-磁-轨长期服役性能及协同优化关键技术;12.3 自动驾驶共性关键技术测评与验证/超大重载运输自动驾驶场景构建与驾驶性能加速测试技术;12.4 分布式电驱动车辆主动安全控制技术;12.5 面向复杂环境作业运输的可重构可变构特种车辆关键技术;12.6 枢纽机场飞行区交通系统协同运行关键技术;12.7 超低温能源物质水路运输/管道输送关键技术与协同;12.8 国家空域系统资源规划与协同运行关键技术;12.9 可重复使用空天往返运载系统关键技术。13. 新概念材料、材料共性与工程交叉 (E13)本领域拟资助的主要研究方向:13.1 新材料设计、制备、加工和表征的关键科学问题;13.2 原始创新的新概念、新性能材料;13.3 新型复合与杂化材料;13.4 智能化、信息化和微型化的多功能集成材料与器件;13.5 高端制造和国家重大工程的关键新材料;13.6 面向能源、环境、生命健康等国家重大需求的关键新材料;13.7 面向“双碳”目标的关键新材料。14. 工程与材料领域共性软件支撑平台(请根据相关软件应用领域选择工程与材料科学部相关一级申请代码)针对工程与材料领域软件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工业软件开发中的基础科学问题和共性基础算法,为开发自主可控的关键工业软件提供基础支撑。本领域拟资助的主要研究方向:14.1 多物理场耦合建模理论、求解器与软件;14.2 跨尺度数值模拟方法、求解器与软件;14.3 数据与机理混合建模技术、求解器与软件;14.4 AI赋能的工业软件核心算法与应用软件;14.5 工业软件几何与物理内核的高效求解算法与软件;14.6 面向重大需求的工程与材料领域应用软件开发。此外,鼓励具有工程与材料领域学科背景、工业软件实际开发能力与经验的申请人围绕专业应用领域的实际需求牵头申报。对不符合《2024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指南》要求,未反映出底层代码自主可控,未反映出工程与材料领域工业软件特征的项目申请不予受理;不支持单纯的信息类软件项目申请。
  • 27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名单公布
    根据《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管理暂行办法》)的有关规定,为保证实验室持续稳定发展,加强重点实验室的规范管理,在有关高校推荐的基础上,经我司研究和考核,同意聘任冯志勇教授、邬贺铨院士等分别担任&ldquo 泛网无线通信&rdquo 等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和学术委员会主任。   按照《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实验室主任和学术委员会主任的聘期与评估周期一致,对于参加评估的实验室任期至下轮评估终止 对于不参加评估的实验室任期不超过5年,任期结束后重新聘任。   附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和学术委员会主任聘任名单 序号 实验室名称 依托单位 实验室 主任 学术委员会主任 1 泛网无线通信 北京邮电大学 冯志勇 邬贺铨 2 精密与特种加工 大连理工大学 郭东明 卢秉恒 3 生物质材料科学与技术 东北林业大学 王清文 李 坚 4 纺织面料技术 东华大学 王 璐 邱夷平 5 生态纺织 东华大学 毛志平 周 翔 6 电站设备状态监测与控制 华北电力大学 徐 鸿 苏万华 7 聚合物成型加工工程 华南理工大学 瞿金平 孙晋良 8 传热强化与过程节能 华南理工大学 汪双凤 陶文铨 9 磁学与磁性材料 兰州大学 薛德胜 张 泽 10 先进材料 清华大学 张政军 朱 静11 热科学与动力工程 清华大学 姜培学 谢克昌 12 粒子技术与辐射成像 清华大学 康克军 李惕碚 13 土木工程安全与耐久 清华大学 聂建国 谢礼立 14 有机光电子与分子工程 清华大学 张 希 程津培 15 材料液固结构演变与加工 山东大学 刘相法 魏炳波 16 皮革化学与工程 四川大学 范浩军 瞿金平 17 先进土木工程材料 同济大学 吴广明 缪昌文 18 岩土及地下工程 同济大学 黄茂松 顾金才 19 嵌入式系统与服务计算 同济大学 蒋昌俊 龚惠兴 20 电子物理与器件 西安交通大学 云 峰 侯 洵 21 智能网络与网络安全 西安交通大学 郑庆华 沈绪榜 22 电子装备结构设计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黄 进 段宝岩 23 材料先进技术 西南交通大学 赵 勇 周 远 24 磁浮技术与磁浮列车 西南交通大学 高仕斌 严陆光 25 聚合物复合材料及功能材料 中山大学 陈永明 张 希 26 山地城镇建设与新技术 重庆大学 赵万民 吴硕贤 27 现代设计与集成制造技术 西北工业大学 张定华 杨海成
  • 河南:3家省实验室、13家省中试基地和15家产业研究院集中揭牌
    3月22日,河南省第二批省实验室和省中试基地、产业研究院集中揭牌仪式举行。本次集中揭牌的共有3家省实验室、13家省中试基地和15家产业研究院。据悉,龙门实验室由中国工程院院士樊会涛任实验室主任,河南科技大学、郑州大学牵头组建,依托洛阳市、河南省科学院、中信重工等相关单位参与建设。实验室围绕国家“制造强国”战略,聚焦新材料与智能装备领域重大需求,重点在智造基础、先进材料、高端基础件、智能系统、成套装备等智能装备领域五方面开展基础性、前沿性技术研究,建设成为引领产业发展的重大科技创新平台。中原关键金属实验室由中国工程院院士何季麟任实验室主任,依托郑州大学牵头建设,与三门峡市政府合作共建,有研科技集团、中原黄金冶炼厂、河南豫光金 集团等相关单位参与建设。实验室面向国家关键金属原料安全保障与高端材料自主供应的重大战略需求,聚焦关键金属基础与交叉科学、关键金属资源与材料战略、关键金属提取与纯化、关键金属材料与靶标、特色关键金属产品、金属循环与材料再生等6个研究方向,着力解决关键金属领域重大关键共性技术问题。龙湖现代免疫实验室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张改平任实验室主任,依托河南农业大学、郑州大学牵头建设,省农科院、河南大学等相关单位参与建设。实验室面向国家公共卫生安全和生物安全重大战略需求,聚焦超级疫苗、抗体与蛋白质药物、免疫检测与诊断技术、食品安全、生殖免疫与动物性别控制等5个研究方向,努力实现重大疫病免疫机制和疫苗创制核心技术突破,引领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以及养殖业高质量发展,构建世界一流的现代免疫领域创新平台。此外,13家省中试基地分别是河南省电子装备柔性中试基地、河南省低碳能源技术中试基地、河南省体外诊断产品中试基地、河南省智能制造系统中试基地、河南省碳基新材料中试基地、河南省先进高温材料中试基地、河南省光子集成芯片中试基地、河南省微电子中试基地、河南省生物基材料中试基地、河南省生物发酵与植物提取中试基地、河南省先进光学与功能镀膜中试基地、河南省地下工程中试基地、河南省医用防护用品中试基地。15家省产业研究院分别是河南省煤矿智能开采装备产业研究院、河南省先进光子技术产业研究院、河南省高温新材料产业研究院、河南省动物疫苗与药品产业研究院、河南省高端轴承产业研究院、河南省智慧康养设备产业研究院、河南省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电子电器产业研究院、河南省新型动力及储能电池材料产业研究院、河南省钛基新材料产业研究院、河南省生物基材料产业研究院、河南省金刚石材料产业研究院、河南省数字光电产业研究院、河南省中药现代化产业研究院、河南省聚乳酸可降解材料产业研究院、河南省先进有色金属材料产业研究院。
  • 基金委2023工程与材料学部重点项目优先资助领域公布
    近日,《202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指南》正式发布。其中重点项目支持从事基础研究的科学技术人员针对已有较好基础的研究方向或学科生长点开展深入、系统的创新性研究,促进学科发展,推动若干重要领域或科学前沿取得突破。为更好地服务材料领域相关科技工作者,本文特对工程与材料科学部重点项目的优先资助领域进行了梳理。2023年,工程与材料科学部拟在工程、材料、工程与材料交叉三方面优先支持14个重点项目资助领域。2022年度工程与材料科学部共接收重点项目申请819项,资助118项,资助直接费用31742万元,直接费用平均资助强度269万元/项。2023年度拟在以下14个领域中资助重点项目110项左右,直接费用平均资助强度约为300万元/项。资助期限5年。注意事项:2023年,工程与材料科学部重点项目资助领域共14个,领域名称分别为:(1)金属材料设计、制备加工及应用基础(E01);(2)无机非金属材料设计、制备及应用基础(E02);(3)有机高分子材料设计、制备及应用基础(E03);(4)资源安全高效开采与绿色加工利用(E04);(5)机械设计、制造及服役中的科学问题(E05);(6)工程热物理与能源利用(E06);(7)电气工程科学基础与关键技术(E07);(8)高性能土木工程结构和绿色建筑设计(E08);(9)水利科学与工程关键科学问题研究(E09);(10)区域环境复合污染治理与生态修复(E10);(11)新型海工结构和海洋装备(E11);(12)智慧交通与运载工程智能化(E12);(13)新概念材料、材料共性与工程交叉(E13);(14)工程与材料领域共性软件支撑平台(E01~E13)申请书的“附注说明”栏请务必在下拉菜单中选择相应重点项目资助领域下的具体研究方向,“附注说明”栏未选择具体研究方向或选择错误的申请书,将不予受理。申请人可根据重点项目资助领域中的具体研究方向,自主确定项目名称、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案,并在“申请代码1”一栏中准确选择具体研究方向所属重点项目资助领域所对应的一级申请代码或该一级申请代码下的二级代码。例如:“附注说明”栏选择研究方向“2.1 无机非金属材料前沿科学问题研究”,则“申请代码1”一栏应选择E02或E02下的二级申请代码。“申请代码2”可选择作为补充。1. 金属材料设计、制备加工及应用基础(E01)本领域拟资助的主要研究方向:1.1 钢铁与有色金属材料在设计、制备、加工、服役和应用中的关键问题;1.2 高温合金、金属间化合物与金属基复合材料;13 金属结构材料性能提升中的关键问题;1.4 亚稳及纳米金属材料;1.5 金属功能材料;1.6 金属生物医用、智能与仿生材料;1.7 金属材料结构表征、表面与界面;1.8 金属材料新理论、新技术、新效应探索。2. 无机非金属材料设计、制备及应用基础(E02)本领域拟资助的主要研究方向:2.1 无机非金属材料前沿科学问题研究;2.2 无机非金属材料瓶颈技术中的基础问题研究;2.3 高性能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多尺度结构效应研究;2.4 无机非金属材料新理论、新技术、新体系、新效应探索;2.5 极端环境无机非金属材料基础问题研究;2.6 面向“双碳”目标的无机非金属新材料基础研究;2.7 无机非金属材料多功能集成与智能化应用基础研究;2.8 高性能无机非金属材料设计、低成本制备与工程化应用基础研究;2.9 高性能多元无机非金属材料的设计、结晶热力学和动力学协同调控制备研究。3. 有机高分子材料设计、制备及应用基础(E03)本领域拟资助的主要研究方向:3.1 高分子材料合成新方法与新原理;3.2 高分子材料聚集态结构与性能调控;3.3 高分子材料加工(含微纳加工和增材制造)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技术;3.4 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3.5 有机高分子光电材料与器件;3.6 智能高分子材料;3.7 生态与环境友好高分子材料;3.8 高分子复合材料;3.9 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的高分子材料基础研究。4. 资源安全高效开采与绿色加工利用(E04)本领域拟资助的主要研究方向:4.1 深地、深海、非常规油气高效绿色钻采工程基础科学问题;4.2 油气储运系统安全与可靠性关键科学问题;4.3 深部战略矿产资源安全、高效、智能协同开采理论与关键技术;4.4 矿山修复、固废低碳处置与高值化利用理论与关键技术;4.5 工业生产过程安全及公共安全精准预控理论与方法;4.6 关键战略性矿产绿色分离提取理论与过程强化调控机制;4.7 钢铁冶金新工艺、新技术和绿色环保的基础问题;4.8 复杂难处理金属资源低碳冶金、制备和循环利用新技术与理论;4.9 金属(合金)超纯净冶炼、控制凝固、控制成型新技术原理;4.10 高性能金属材料短流程、复合成形、智能化加工技术基础研究。5. 机械设计、制造及服役中的科学问题(E05)本领域拟资助的主要研究方向:5.1 先进装备综合性能驱动下的机构设计新理论、新方法;5.2 高性能驱动传动系统与高可靠基础件的设计与制造;5.3 机械系统与装备的动力学设计、性能评价与预测;5.4 面向极端环境的机械结构强度设计与寿命评估;5.5 复杂机械表面/界面力学和摩擦学行为机理、测试及控制;5.6 数据驱动的智能设计理论与方法;5.7 仿生设计与生物制造;5.8 高性能复杂构件精准成形制造理论、方法、技术;5.9 超精密、超高速、超强能场加工理论与方法;5.10 智能制造新原理、新方法、新装备、新系统、新模式;5.11 多维、多参数传感与测量新机理、新方法;5.12 微纳制造的原理、方法及系统。6. 工程热物理与能源利用 (E06)本领域拟资助的主要研究方向:6.1 低碳能源系统的分析、控制和优化;6.2 流体机械能功转换、流动机理及流动控制;6.3 能量转换与利用中的传热传质基础;6.4 燃料燃烧理论、污染物生成和减排机理与燃烧新技术 6.5 能源动力中的多相流基础;6.6 复杂热物理量场的测试原理和方法;6.7 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利用。7. 电气工程科学基础与关键技术(E07)本领域拟资助的主要研究方向:7.1 电磁与等离子体等电气工程共性基础与新技术(含传感测试、多场耦合、数字孪生、新型发电、电能传输、放电等离子体及其应用等);7.2 电工材料、器件与装备 7.3 智能电网与综合能源 7.4 机电能量转换与电力驱动;7.5 电能变换与控制;7.6 电能存储及其应用;7.7 生物电磁技术。8. 高性能土木工程结构和绿色建筑设计(E08)本领域拟资助的主要研究方向:8.1 可持续建筑设计理论与方法;8.2 城乡空间、景观生态规划理论与方法;8.3 低碳健康建筑基能理论与关键技术;8.4 复杂恶劣环境下土木工程设计与建造;8.5 高性能土木工程材料与结构;8.6 土木工程智能建造和运维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8.7 土木工程其础设施安全服役与性能提升;8.8 复杂条件下岩土工程基础理论;8.9 道路与地下工程全寿命周期设计及防灾;8.10 土木工程多灾害效应、抗灾韧性理论与技术。9. 水利科学与工程关键科学问题研究(E09)本领域拟资助的主要研究方向:9.1 流域水资源可持续高效利用;9.2 流域与城市雨洪灾害成因及防控;9.3 流域干早监测及旱灾预防;9.4 农业高效节水;9.5 盐碱地水盐运移与排灌调控;9.6 水沙过程变化与河床演变适应机制;9.7 河流湖库生态系统模拟与调控;9.8 水力机电系统调控与安全运行机制;9.9 水利水电工程智能运维与灾害防控;9.10 水工岩土工程灾害智能防控;9.11 区域智能水网与输配水工程。10. 区域环境复合污染治理与生态修复(E10)本领城拟资助的主要研究方向:10.1 低碳水处理及水质安全保障;10.2 重点行业减污降碳协同过程;10.3 可持续城乡水系统构建及水生态安全;10.4 室内空气污染快速净化与健康风险控制;10.5 区城多维度大气污染源协同控制;10.6 新兴固废安全处理与资源化;10.7 复合污染场地生态修复 10.8 区域物质能量循环过程模拟与生态风险控制 10.9 多介质污染物安全转化及精准调控。11. 新型海工结构和海洋装备(E11)本领域拟资助的主要研究方向:11.1 海洋资源开发与海底资源开采;11.2 海洋工程结构与海洋动力学;11.3 面向海洋和极地开发利用的新原理、新结构、新技术和新装备;11.4 海岸工程与安全防护;11.5 海洋可再生能源开发与技术装备;11.6 绿色智能船舶与智慧航海;11.7 海洋环境观测与深海探测;11.8 海洋智能无人航行器。12. 智慧交通与运载工程智能化(E12)本领域拟资助的主要研究方向:12.1 自动驾驶技术关键测评与验证技术/特殊场景(特定区域/特殊空间/典型作业运输环境)下的应用技术;12.2 综合立体交通网络融合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12.3 面向复杂环境作业运输的可重构/多栖特种车辆关键理论与技术;12.4 600km/h速度级常导高速磁浮系统性能评估及协同优化关键理论与技术;12.5 基于过冷推进剂的空天往返运输系统能源一体化与推进剂管理基础理论与技术;12.6 国家空域系统融合运行管理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12.7 LNG液态管道输送的基础科学问题。13. 新概念材料、材料业性与工程交叉(E13)本领域拟资助的主要研究方向:13.1 新材料设计、制备、加工和表征等中的关键共性科学问题;13.2 面向前沿交叉的新概念材料、新性能;13.3 新型复合与杂化材料;13.4 面向智能化、信息化和微型化等多功能集成材料与器件;13.5 面向高端制造和与国家重大工程的关键新材料;13.6 面向能源、环境、生命健康等国家重大需求的关键新材料;13.7 面向“双碳”目标的关键新材料。14. 工程与材料领域共性软件支撑平台(请根据相关软件应用领域选择工程与材料科学部相关一级申请代码)针对工程与材料领域软件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工程与材料领域通用工具软件、工业软件中的基础科学问题和共性基础理论,为开发自主可控的关键工具软件提供基础支撑。本领域拟资助的主要研究方向:14.1 工程系统多物理耦合建模、仿真与优化设计;14.2 多时空/多尺度工程与材料系统的基础理论和数值模拟;14.3 工程与材料离散-连续混合体系的理论建模与模拟方法;14.4 工程系统的数据与目标混合驱动建模理论及仿真优化方法;14.5 AI赋能的工业软件理论与算法。对不符合本《指南》要求,未反映出工程与材料领域软件特征的项目申请不予受理;不支持单纯的信息类软件项目申请。
  • 刘永坦、钱七虎两位院士获201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p strong   刘永坦 /strong /p p strong   Liu Yongtan /strong /p p strong   哈尔滨工业大学 /strong /p p strong   由工业和信息化部提名 /strong /p p strong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1/uepic/d09013fc-ae8a-47d7-8f96-23732b865136.jpg" title=" W020190107368617181910_副本.jpg" alt=" W020190107368617181910_副本.jpg" / /p p   刘永坦,男,1936年12月生,江苏省南京市人,1953年至1958年先后就读于哈尔滨工业大学电机系、清华大学无线电系。1958年参加工作,现为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9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1994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p p   刘永坦院士是我国著名的雷达与信号处理技术专家,我国对海探测新体制雷达理论奠基人,对海远程探测技术跨越发展的引领者。 /p p   20世纪80年代初,刘永坦院士面向国家海防战略重大需求,开创了我国对海新体制探测技术研究领域。近四十年来,带领团队致力于对海远程探测技术的研究,成功实现了对海新体制雷达理论、技术和工程应用的全面自主创新。 /p p   由于波段的特殊性,常规理论无法支撑新体制雷达的研究。刘永坦院士带领团队,系统突破了传播激励、海杂波背景目标检测、远距离探测信号及系统模型设计等基础理论,创建了完备的新体制理论体系。在此基础上,攻克了系列关键技术,成功研制出我国第一部对海新体制实验雷达,首次完成了我国对海面舰船目标的远距离探测实验,实现了我国对海探测技术的重大突破。1991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p p   为了解决国家海防远程探测的迫切需求,必须研制具有稳定、远距离探测能力的雷达,然而,从原理到工程实现涉及电磁环境复杂、多种强杂波干扰等国际性技术难题。面对世界各国均难以逾越的技术瓶颈,20世纪90年代末至本世纪初,他带领团队,历经上千次实验和多次重大改进,形成了一整套创新技术和方法,攻克了制约新体制雷达性能发挥的系列国际性难题,2011年成功研制出具有全天时、全天候、远距离探测能力的新体制雷达,与国际最先进同类雷达相比,系统规模更小、作用距离更远、精度更高,总体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核心技术处于国际领先地位,标志着我国对海远距离探测技术的一项重大突破。2015年,再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p p   面向国家未来远海战略需求,自“十五”以来,刘永坦院士还规划实施了对海远程探测体系化研究,逐步开展了分布式、小型化等前瞻技术的自主创新,为构建由近海到深远海的多层次探测网、实现广袤海域探测提供有效的技术手段。 /p p   刘永坦院士在祖国北疆凝聚了一支专注海防科技创新的“雷达铁军”,培养了两院院士、大学校长、项目总师和一大批国防科技英才。刘永坦院士为人师表,耄耋之年仍奔波在教学、科研一线,继续为发展对海探测技术、筑起我国“海防长城”贡献力量。 /p p strong   钱七虎 /strong /p p strong   Qian Qihu /strong /p p strong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 /strong /p p strong   由中央军委科学技术委员会提名 /strong /p p strong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1/uepic/68bf34ad-338f-41f9-8c8f-eaf63cde401d.jpg" title=" W020190107370213755946_副本.jpg" alt=" W020190107370213755946_副本.jpg" / /p p   钱七虎,男,1937年10月生,江苏省昆山市人,1960年毕业于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防护工程专业,1961年至1965年在莫斯科古比雪夫军事工程学院学习,获副博士学位,回国后一直从事防护工程教学科研工作。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94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获军队专业技术重大贡献奖,荣立一等功,获评“国际岩石力学学会会士”和“国际城市地下空间联合研究中心会士”。 /p p   钱七虎院士是我国著名的防护工程学家,现代防护工程理论的奠基人、防护工程学科的创立者、防护工程科技创新的引领者,为我国防护工程各个时期的建设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 /p p   从20世纪60年代末以来,针对核空爆的主要威胁,钱七虎院士致力于解决战场有生力量的防护技术难题,提出了非饱和土的三自由度模型,建立了核爆炸荷载与土中浅埋工程结构相互作用计算理论和设计方法,研制出核爆炸模拟试验装置,开展了防护工程结构大规模有限元数值计算,研发了可大批量运送、快速安装的轻型折叠式野战工事,并运用系统工程理论建立了国防人防工程毁伤评估方法,有效保证了工程的总体防护效能。成果编入多项国家军用标准,出版两部专著,相关成果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重大科技成果奖。 /p p   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针对新型钻地弹的快速发展,钱七虎院士展开了侵彻爆炸效应工程防护理论与技术研究,提出了侵彻近区介质的固体弹塑性-内摩擦-流体统一物理模型,建立了防护工程抗高速、超高速钻地弹打击计算方法,研发了新型防护材料和高抗力复合结构,成功应用于多个重要军事工程。作为项目第一完成人,获1998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p p   自21世纪以来,针对核武器发展新动向,钱七虎院士提出了防护工程深地下发展方向,在国内倡导并开展了深部非线性岩石力学以及防护工程抗核武器钻地毁伤效应的研究,形成了分区破裂化、岩爆、大变形三者统一的深部岩石非线性力学理论,填补了深地下工程抗核武器钻地爆炸效应的防护计算理论的空白,解决了深地下工程建设灾变防控关键技术难题。作为项目第一完成人,获2011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p p   针对国家重大工程建设的安全防护需求,钱七虎院士向国家和军队提出了工程防护与信息化防护相结合、建设深地下超高抗力防护工程,以及战略通道桥隧并举、能源地下储备、防灾防空一体化发展等多项战略建议,获国家部委和军委首长批示并被采纳实施。 /p p   作为我国防护工程的领军人物,钱七虎院士创建了我国防护工程学科和学术组织,培养了50多名博士和大批高层次中青年人才,建成了国家重点学科、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创新研究群体,推动了我国军事防护工程抗力水平与强敌核武器和新型常规武器精确打击相抗衡。 /p p   钱七虎院士倾心竭力防护工程60年,具有强烈的报国情怀和使命感,治学严谨,淡泊名利,言传身教,在国内外同行中享有很高的威望。至今还经常深入国家和军队重大工程现场,以旺盛的精力和敏捷的思维辛勤工作在防护工程教学科研一线。他的严谨作风和学术思想在防护工程领域发挥了重要的引领和示范作用。 /p
  • 官宣!两方共建,创建“国家实验室”!
    8月23日,江苏省徐州市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深地科学与工程彭城实验室筹建工作,徐州市委书记庄兆林主持会议,市委副书记、代市长王剑锋,中国矿业大学党委书记刘波、校长宋学锋、副校长卞正富出席会议。  会上,徐州市有关部门汇报了彭城实验室筹建工作进展情况。中国矿业大学深部岩土力学与地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李晓昭汇报了实验室建设方案进展,以及专家团队、人才团队招引、确立科研方向、项目征集等相关情况。与会人员围绕加快推进彭城实验室筹建工作进行了讨论。  庄兆林强调,规划建设深地科学与工程彭城实验室,校地双方要形成合力,市委、市政府将整合资源、加大科技研发和平台建设投入,中国矿业大学要发挥既有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在人才、学科、设备等方面的优势,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汇聚双方合力共同建设彭城实验室。要迅速启动省实验室的申报建设工作,对照标准、明确任务,倒排时序、挂图作战,在迅速启动申报工作的同时,同步开展彭城实验室组织架构、人才招引等基础性工作。要整合资源、精简高效地做好筹建工作,充分利用现有平台载体,整合现有人才力量,确保建设运营“主建”和科研项目“主战”两条线齐头并进。市、区两级要做好资金保障工作,在加大对科研投入力度的同时,运用市场手段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实验室建设,不断完善政策支持、要素投入、激励保障、服务监管等长效机制,为彭城实验室建设发展注入持久旺盛的生命力。  王剑锋指出,当前,规划建设彭城实验室的时机条件均已成熟,要把握工作重点、紧抓关键环节,推动各项筹建任务落地落实。要聚焦选人用人,完善彭城实验室组织架构,完善专家人才队伍招引计划及举措,制定激励考核机制,吸引海内外领军人才和高层次研究人员来徐投身实验室建设事业。要积极拓展建设资金来源渠道,广泛吸引社会力量特别是本地企业参与实验室建设。要坚持按规律办事,既要统筹规划,又要分步实施,正确处理科学研究和应用转化的关系,潜心研究、久久为功,力争把彭城实验室建成该领域全国首屈一指的国家实验室。  宋学锋校长表示,学校会全力以赴做好彭城实验室有关筹建工作,与徐州市一道在确定研究方向、汇聚一流人才和构建可持续发展机制方面下功夫。相信在市委市政府大力组织推动和政策资金等支持下,彭城实验室建设能够很快取得新的实质性进展。
  • 教育部公布47个重点实验室主任名单
    为保证实验室持续稳定发展,规范和加强对重点实验室领导班子聘任管理,经有关高校公开招聘和推荐,教育部科技司聘任了“河口海岸学”等国家重点实验室以及“神经科学”等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和学术委员会主任,名单如下: 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和学术委员会主任聘任名单 序号 实验室名称 依托单位 实验室主任 学术委员会主任 1 河口海岸学 华东师范大学 周云轩 王光谦 2 精密光谱科学与技术 华东师范大学 曾和平 徐志展 3 机械系统与振动 上海交通大学 高 峰 钟 掘 4 表面物理 复旦大学 封东来 王鼎盛 5 近海海洋环境科学 厦门大学 戴民汉 胡敦欣 6 作物遗传改良 华中农业大学 张启发 傅廷栋 7 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 同济大学、南京大学 张伟贤 郝吉明 8 软件工程 武汉大学 刘梦赤 李德毅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和学术委员会主任聘任名单 序号 实验室名称 依托单位 实验室主任 学术委员会主任 1 神经科学 北京大学 万 有 杨雄里 2 分子心血管学 北京大学 王 宪 杨宝峰 3 中医内科学 北京中医药大学 李澎涛 王永炎 4 现代人类学 复旦大学 金 立 沈 岩 5 医学分子病毒学 复旦大学 袁正宏 杨胜利 6 分子医学 复旦大学 汤其群 林其谁 7 公共卫生安全 复旦大学 姜庆五 李立明 8 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工程 复旦大学、北京师范大学 李 博 张大勇 9 器官移植 华中科技大学 陈孝平 陈 实 10 环境与健康 华中科技大学 邬堂春 魏复盛 11 生物医学光子学 华中科技大学 骆清铭 程 京 12 园艺植物生物学 华中农业大学 邓秀新 方智远 13 分子微生物学与技术 南开大学 王 磊 邓子新 14 蛋白质科学 清华大学 王志新 孟安明 15 应用力学 清华大学 施惠基 王自强16 实验畸形学 山东大学 邵常顺 张 学 17 心血管重构与功能研究 山东大学 张 运 刘德培 18 高效洁净机械制造 山东大学 黄传真 卢秉恒 19 药用资源与天然药物化学 陕西师范大学 王喆之 洪德元 20 应用表面与胶体化学 陕西师范大学 刘昭铁 江 明 21 细胞分化与凋亡 上海交通大学 陈国强 王恩多 22 靶向药物与释药系统 四川大学 张志荣 刘昌孝 23 生物资源与生态环境 四川大学 杨 毅 张亚平 24 岩土及地下工程 同济大学 黄茂松 顾金才 25 口腔生物医学 武汉大学 边 专 巴德年 26 环境与疾病相关基因 西安交通大学 闫剑群 李立明 27 生物医学信息工程 西安交通大学 刘健康 饶子和 28 认知与人格 西南大学 李 红 陈 霖 29 生物医学工程 浙江大学 王 平 俞梦孙 30 动物分子营养学 浙江大学 刘建新 朱作言 31 濒危动植物保护生物学 浙江大学 方盛国 陈宜瑜 32 海水养殖 中国海洋大学 麦康森 唐启升 33 海洋药物 中国海洋大学 管华诗 陈凯先 34 植物-土壤相互作用 中国农业大学 张福锁 石元春 35 现代精细农业系统集成研究 中国农业大学 李民赞 汪懋华 36 功能乳品 中国农业大学 罗云波 吴常信 37 基因工程 中山大学 庄诗美 王恩多 38 热带病防治 中山大学 黎孟枫 侯云德 39 合成与天然功能分子化学 西北大学 王尧宇 裘式纶
  • 2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通过建设计划论证
    2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通过建设计划论证   另有21个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通过建设计划论证   据教育部科技司网站消息,依据《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暂行办法》的有关规定,教育部科技司于2010年相继组织专家组对2009年度批复立项的2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进行了建设计划论证,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分别组织专家组对21个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进行了建设计划论证。根据论证专家组意见,经研究,教育部同意视觉损伤与修复等4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含省部共建)通过建设计划论证(名单见附件),正式进入实验室建设期。   附件1: 通过建设计划论证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名单 序号 实验室名称 依托单位 论证时间 1 视觉损伤与修复 北京大学 2010年3月 2 妇儿疾病与出生缺陷 四川大学 2010年3月 3 环境医学工程 东南大学 2010年4月 4 电网智能化调度与控制 山东大学 2010年4月 5 城市地下工程 北京交通大学 2010年4月 6 水工岩石力学 武汉大学 2010年4月 7 高效微纳化学电源 南开大学 2010年4月 8 煤矿瓦斯与火灾防治 中国矿业大学 2010年4月 9 现代服装设计与技术 东华大学 2010年4月 10 滨海土木工程结构与安全 天津大学 2010年4月 11 低品位能源利用技术及系统 重庆大学 2010年4月 12 南方山地园艺学 西南大学 2010年4月 13 糖尿病免疫学 中南大学 2010年4月 14 原子分子簇科学 北京理工大学 2010年4月 15 自主系统与网络控制 华南理工大学 2010年4月 16 轻工过程先进控制 江南大学 2010年5月 17 计量经济学 厦门大学 2010年5月 18 东北油田盐碱植被恢复与重建 东北林业大学 2010年5月 19 媒介音视频 中国传媒大学 2010年5月 20 运动与体质健康 北京体育大学 2010年7月 21 生物力学与力生物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0年7月   附件2:通过建设计划论证的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名单 序号 实验室名称 依托单位 共建 地方 论证时间 1 城市雨水系统与水环境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 北京 2010年3月 2 检验医学 温州医学院 浙江 2010年3月 3 中枢神经创伤修复与再生 天津医科大学 天津 2010年4月 4 环境友好材料制备与应用 吉林师范大学 吉林 2010年4月 5 筋骨理论与治法 上海中医药大学 上海 2010年4月 6 冶金减排与资源综合利用 安徽工业大学 安徽 2010年4月 7 绿色化学介质与反应 河南师范大学 河南 2010年4月 8 高性能计算与随机信息处理 湖南师范大学 湖南 2010年4月 9 最优化与控制 重庆师范大学 重庆 2010年4月 10 功能性纺织材料及制品 西安工程大学 陕西 2010年4月 11 生育力保持 宁夏医科大学 宁夏 2010年4月 12 华北作物种质资源研究与利用 河北农业大学 河北 2010年5月 13 水稻育性发育与抗逆 华南农业大学 广东 2010年5月 14 高原山地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 贵州大学 贵州 2010年5月 15 铁道车辆热工 兰州交通大学 甘肃 2010年5月 16 肝脾外科 哈尔滨医科大学 黑龙江 2010年6月 17 大宗粮油精深加工 武汉工业学院 湖北 2010年6月 18 流体及动力机械 西华大学 四川 2010年6月 19 北部湾环境演变与资源利用 广西师范学院 广西 2010年11月 20 禽类预防医学 扬州大学 江苏 2010年12月 21 热带药用植物化学 海南师范大学 海南 2010年12月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