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地球空间

仪器信息网地球空间专题为您整合地球空间相关的最新文章,在地球空间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地球空间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地球空间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地球空间话题讨论。

地球空间相关的论坛

  • NASA称地球生命或源自外层空间 通过陨石带来

    NASA称地球生命或源自外层空间 通过陨石带来还在苦苦搜寻外星人的踪迹?不用再苦恼了,外星人其实远在天边近在眼前。一项由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支持的研究发现,地球的生命起源可能来自外层空间。英国媒体9日报道,科学家们分析数十亿年前、在坠落地球之前即已形成的陨石,发现脱氧核糖核酸(DNA)所需的组成物质,部分可能是通过陨石带来地球。  在8日出版的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刊登论文的研究人员说,这项发现有“无比深远的影响”。一项在学界激辩已久的学说认为,早期生命所需的组成物质,有些是通过陨石来到地球,这项研究为该学说增加了可信度。该项研究的主要领导人、马里兰州戈达德太空飞行中心的迈克尔·卡拉汉博士说:“看来远古时期陨石和彗星撞击地球时,的确带来一些非常重要的物质。”  “发现这几种在地球生物化学体系中没有发现的核碱基物质强烈证明地球生命起源具有宇宙源特性,”论文撰写者之一的美国地球物理学实验室卡内基研究所学者吉姆·范克利夫说,“这表明,陨石带来了地球生命分子形成所需的工具包。”  之前的研究也发现,有些天外飞来的陨石里包含着两至三种生命的基本成分。这些氨基酸扮演“珠子”,“串联”成蛋白质, 并且形成细胞建构保护膜时所需要的化学物质。但那些核碱基在地球自然态中同样存在,因此无法充分证明地球生命的宇宙源起。

  • 高校科研院所招聘联盟刚刚发布了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招聘-空间环境探测技术人员职位,坐标北京,速来围观!

    [b]职位名称:[/b]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招聘-空间环境探测技术人员[b]职位描述/要求:[/b](1) 空间环境探测仪器研制、开发与维护; (2) 野外台站实验观测; (3) 南、北极科学考察。 (1)专业背景:地球物理、天文学、无线电物理、光学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专业;(2)熟悉电子仪器开发、数字信号处理或光谱分析处理,熟练使用Python、C或Matlab等编程语言,具有较强动手能力、仪器开发研制和数据分析处理经验、空间物理和行星科学相关背景者优先。[b]公司介绍:[/b] 仪器信息网仪器直聘栏目针对高校科研院所的免费职位发布平台,汇集了全国数十所高校科研院所的招聘信息。发布信息请联系010-51654077...[url=https://www.instrument.com.cn/job/user/job/position/59839]查看全部[/url]

  • 【转帖】空间物理知识

    空间天气   千百年来,人们就知道,狂风暴雨、电闪雷鸣、洪涝、水旱,地球上这些恶劣的天气变化给人们的衣、食、住、行和生产活动带来灾难。地球20-30公里以上的高空,甚至千万公里的空间(或称太空),也存在恶劣的空间天气变化。例如,当太阳上高温、高超音速的物质喷发所形成的太阳风暴吹过地球,有时会使卫星失效、提前陨落、通信中断、导航、跟踪失误、电力系统损坏以及人的健康与生命带来严重危害,却是近2-30年来才逐步认识到的新事实。   我们现在知道,从太阳到地球这个日地空间环境与人类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它由太阳大气、行星际介质、地球的磁层、电离层和中高层大气所构成。这个空间环境自1957年人造卫星上天,人类的航天、通信、导航以及军事活动等从地表扩展到成百、上千公里的空间,成为人类活动的重要场所;它的高高度、高真空、微重力、强辐射、高电导率等独特的环境条件既为人类发展提供丰富的资源,又为航天、通信、资源探测、军事等活动提供地面不可能有的便利;它阻止和吸收来自太阳的X射线、紫外线、高能带电粒子以及超音速的太阳风暴对地球人类的直接轰击,是人类生存的重要保护层。然而“水可载舟也可覆舟”,常常出现的恶劣空间天气变化也给人类的高科技活动带来如前所述的严重危害。太阳活动控制着它的喜怒哀乐。 

  • 【讨论】中国"十二五"期间将探索黑洞暗物质等宇宙奥秘

    (新华网)记者日前从中科院获悉,中科院已启动实施“空间科学”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致力于提高我国空间科技创新能力,“十二五”期间将重点探索黑洞、暗物质等宇宙的奥秘。  空间科学是以航天器为主要平台,研究发生在日地空间、行星际空间乃至整个宇宙空间的物理、天文、化学及生命等自然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是蕴含重大科学突破的前沿科学领域。  据介绍,中科院“空间科学”先导专项将开展空间科学卫星关键技术研究、空间科学卫星的研制、发射和运行,以及科学卫星上天后的科学数据应用,构成空间科学任务从孵育、前期准备、技术攻关到工程研制、成果产出的完整链条。  “十二五”期间,“空间科学”先导专项将重点针对黑洞的性质及极端条件下物理规律、暗物质的性质、空间环境下的物质运动规律和生命活动规律、太阳爆发等太阳活动对地球空间环境的影响和检验量子力学完备性等方面开展研究,实现科学上的重大发现和突破,深化人类对宇宙和自然规律的认识。  中科院还将通过这一专项的实施培养一支达到国际水平的科学研究队伍和先进探测仪器的研制队伍,为我国空间科学今后的持续发展奠定基础。(记者 吴晶晶)

  • 地球到月球的太空电梯

    太空电梯的原理并不复杂,基本上就是一条长长的缆绳一端固定在地球上,另一端固定在地球同步轨道的平衡物(如大型卫星或空间站)上。在引力和向心加速度的相互作用下,缆绳被绷紧,太空电梯将利用太阳能或激光能沿缆绳上下运动。  首先,要在大洋中建造一个漂浮的平台,这个平台要位于一个暴风雨、闪电和巨浪较少的海域,还要远离飞机的航线和卫星的轨道。太空电梯必须能防雷击,否则它将容易被斩断。据设计,太空电梯将重达20吨,整个外形很像一个圆球下面系一根长达10万千米缆索来充当太空电梯上下的轨道。  将履带轨道固定在缆绳的两端,并且依靠从地面发射的激光转换成的电能作为动力加以推动。它将建造成为管状的通道,沿轨道来回运行时,可以将航天器、各种货物和乘客带入太空。一  简言之,要先发射卷有缆索的卫星或空间站,让缆索的一端借助重物坠回地面,最终与地球上的平台相连接,同时,另一端在位于外太空的卫星或空间站上展开。地球自转时,太空电梯缆索就会产生向上的离心力,而地球的重力将缆索往下拉,这样缆索就平衡了。  乘人的太空电梯是加压的密封舱。如要发射卫星,当卫星由太空电梯送到地球静止轨道高度时,自然就获得了沿静止轨道运行所需要的速度3.08千米/秒,而不需要另外加速就成为地球静止卫星。发射低轨道卫星时可使卫星沿太空电梯上升,到达预定高度时就离开太空电梯。这时卫星已经获得一定的切向速度,再补充一定速度就行了。如果加大补充速度,就可以使卫星脱离地球,飞向行星际空间。  目前,俄罗斯、美国和日本等国都在研制太空电梯。建造太空电梯的最大障碍来自缆索的建造。它必须非常轻和极其牢固,并能够经受住大气层内外向它袭来的任何物体的撞击。从理论上计算,制作缆索的材料强度必须达到钢铁的约180倍。随着纳米技术的发展,科学家不断开发出质量轻、强度高的碳纳米管纤维材料,现有的此类纤维材料强度已经达到了所需强度的约1/4,这使修建太空电梯逐渐成为可能。

  • 大气概说==千变万化的地球大气

    千变万化的地球大气从宇宙空间看到的地球,包围在地球外部的一层美丽而又千变万化的气体,总称为大气或大气层。大气层以地球的水陆表面为其下界,称为大气层的下垫面。不要小看这句话,这句话是人类对大气思索,设计实验,野外观测和发展探测技术的历史的总结。

  • 大气概说==地球大气的组成

    地球大气的组成 过去人们认为地球大气是很简单的,直到十九世纪末才知道地球上的大气是由多种气体组成的混合体,并含有水汽和部分杂质。它的主要成分是氮、氧、氩等。在80-100公里以下的低层大气中,气体成为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不可变气体成分”,主要指氮、氧、氩三种气体。这几种气体成分之间维持固定的比例,基本上不随时间、空间而变化。另一部分为“易变气体成分”,以水汽、二氧化碳和臭氧为主,其中变化最大的是水汽。总之,大气这种含有各种物质成分的混合物,可以大致分为干洁空气、水汽、微粒杂质和新的污染物。

  • 科学家预测神秘小行星或于2040年2月撞地球

    据美国媒体2月27日报道,一颗直径在140米左右的小行星有可能将在2040年与地球相撞。在本月初于维也纳召开的联合国和平利用外层空间委员会科学技术小组会议上,如何采取有效措施防止这颗小行星撞上地球成为了科学家们热议的话题。  这颗名为“2011AG5”的近地小行星是去年1月由美国亚利桑那州的观测者发现的。目前,由于科学家只能观测到这颗神秘小行星的一半面目,因此除了它的尺寸之外,无法了解它的具体质量和构成成分,也就无法准确地预测它未来的运行轨道。  据相关专业人士介绍,如果想要撞上地球,小行星首先要穿越近地空间一个被称作“重力锁眼”的区域,之后才会在地球引力作用下撞向地球。科学家初步预测,“2011AG5”将于2023年2月在距离地球300万公里的位置掠过地球附近,并有可能穿过一个直径为100公里左右的“重力锁眼”区域。它与地球相撞的几率大约为1/625,时间是在2040年的2月5日。  虽然它的体型不大,但是一旦与地球发生碰撞,其引起的自然灾害带来的破坏力将是巨大的。科学家需要在2013年到2016年这个最佳观测窗口对这颗小行星进行密切监视。如果确定它进入”重力锁眼”区域,并朝地球袭来,科学家们就必须想办法改变它的轨道。  在此之前,科学家曾于2004年发现过另一颗小行星“阿波菲斯”,其直径约为394米,被称为是已知的对地球威胁最大的小行星。据专家当时测算,“阿波菲斯”小行星将于2029年和地球“擦肩而过”;由于它的轨道被地球引力改变,它将于2036年重新“光临”地球,并很可能以高达1/37的概率撞击地球。  不过,根据最新的计算方法和数据,这种可能性已经下降为约25万分之一

  • 研究称“失败的木星”或为“超级地球”起源

    研究称“失败的木星”或为“超级地球”起源

    据国外媒体报道,随着我们对位于太阳系之外的恒星世界进行探索,以及越来越多的系外行星被发现,我们意识到,在距离地球遥远的宇宙空间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世界,这些世界就像是另类的“宇宙动物园”,大小不一,结构日益多样化。尽管这些“遥远的世界”之间存在着许许多多的不同点,但是,最新的研究表明,这些世界部分存在着一种类似的起源,也就是说,他们形成机制的途径可以说是相同的。英国莱斯特大学研究人员将其称为“小规模的潮汐效应”,这就是“超级地球”一种可能的形成方式。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1/09/201109181552_317556_1609805_3.jpg科学家所发现的“超级地球”被认为存在着一个不可思议的起源

  • “生命种子”遍布银河系 外星人或起源于地球

    “生命种子”遍布银河系 外星人或起源于地球

    从目前天体生物学关于地球生命起源的角度看,上个世纪70年代英国物理学家认为地球生命的诞生形式是由彗星或者小天体将生命的种子传播到地球上的观点存在虚构的成分,即“有生源说”。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1/09/201109172223_317476_1609805_3.jpg生命通过彗星或者陨石的形式在宇宙空间中传播

  • 【分享】专家称太阳爆发近年最强黑子活动 对地球影响大

    中新社南京6月8日电 (记者 朱晓颖)针对有关“数年来最强太阳风暴冲击地球”的消息,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季海生8日向记者确认:“7日下午两点多,我们监测到太阳爆发的M2.5级耀斑,这是近四五年最强的一次太阳黑子活动”,“(太阳风暴)抵达地球后,现在已产生了较强的地球物理效应,对空间产生了一定影响”。  根据规律,太阳黑子变化周期平均是11年,本次太阳活动高峰期已“姗姗来迟”。今年,太阳“暖身”进入第24个活动周期后,曾在2月首次爆发X级别(最高级别)耀斑,3月曾发生“两日连发九耀斑”事件。  季海生解释说,耀斑、日冕物质抛射是最常见的太阳活动现象。日冕物质抛射的级别分为A、B、C、M、X五个级别,其中A为最小级别,X为最大级别。“这次爆发的M级耀斑是中上等级别,这种级别的耀斑在太阳活动高峰期比较常见,公众不必恐慌。”  据介绍,7日耀斑爆发时,太阳表面喷出数十亿吨粒子流等物质,形成巨大的“蘑菇云”,几乎覆盖了太阳表面的一半。这股太阳风暴8日抵达地球。  据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最新发布消息称,M2.5级耀斑发生后,太阳风速度从420公里/秒上升至480公里/秒左右,地磁活动出现3小时活跃现象,但电离层天气没有出现大的扰动。  季海生表示,目前太阳活动状态仍处于“上升期”,未来几年,耀斑爆发会越来越频繁。他预计,太阳活动将在2012年、2013年达到顶峰。

  • 太阳表面出现超强耀斑 若抵达地球引发强烈磁暴

    据美国太空网站报道,近日,太阳持续喷发太阳耀斑,两天之内在同一太阳表面连续喷射两次X级超强太阳耀斑。太空气象专家称它为“老忠实泉”太阳耀斑。  美国东部时间9月7日18点37分和9月8日11点44分,太阳表面出现两次X级超强太阳耀斑,这是最强等级的太阳耀斑,第二次太阳耀斑的强度稍微减弱。太阳耀斑通常可分成A、B、C、M、X五个级别,每个级别又可划分10个等级。一般地球上观测到的弱耀斑是C级,M级是大耀斑,而X级则是极大耀斑。耀斑主要表现为强烈的电磁辐射和高能粒子辐射,电磁辐射约8分钟后影响地球的向日面,高能粒子大约在数十分钟后到达地球附近的空间,对地球磁场和大气影响最大的是日冕物质抛射,日冕物质抛射过程中上百亿吨时速高达数百乃至千公里以上的带电粒子冲向行星际空间,形成激波阵面。一旦该阵面经历数十小时冲向地球,就会引起强烈的地磁暴和电离层暴。

  • 【分享】大如办公室小行星 将于明天掠过地球但不会碰撞

    据香港《文汇报》报道,美国有实验室发现,一颗小行星将于明(27)日中午在距地球8000英里的太空中掠过,其大小“如一个办公室”,较以往贴近地球的小行星大至少一倍。然而,专家表示即使小行星撞上大气层,最多只会在大爆炸后瓦解,不会坠落地面引发大灾难。  麻省理工学院实验室以追踪小行星的专用望远镜,于上周三发现这颗“2011 MD”小行星,消息获另外4个团队确认无误。哈佛大学小行星中心测量过“2011 MD”的亮度,称其大小介乎24至55英尺。根据“2011 MD”目前的轨道,它将进入通讯及间谍卫星的轨道,不会撞向地球,离国际太空站约7750英里。然而,美国宇航局辖下的空间天气网称,地球引力或会大大改变小行星轨道。(中国新闻网)

  • 探测设备通过关键测试:将监测接近地球天体

    2013年04月20日 09:06 新浪科技 http://i0.sinaimg.cn/IT/2013/0420/U7917P2DT20130420090459.jpgNEOCam探测器是美国宇航局一项旨在监测近地小天体的空间望远镜项目的核心技术设备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4月20日消息,据美国宇航局网站报道,一项可以帮助美国宇航局提升其未来针对小行星和彗星侦测追踪能力的红外探测器近期通过了关键的设计阶段测试。  这一探测器名为“近地天体相机”(NEOCam),近期在模拟深空环境温度和压力条件下的测试中达到了设计指标。“近地天体相机”是未来即将计划实施的一项空间小行星探测望远镜项目的核心设备。在近期出版的《光学工程杂志》上将会公布这一探测器的设计和指标细节。  这一探测器将会被作为美国宇航局近期公布的一项新计划的组成部分,这一大胆计划将首次着眼于识别并捕获近地小行星并将其拖拽至地球附近空间供宇航员就地开展研究工作。  美国宇航局近地天体项目办公室执行主管林迪·约翰逊(Lindley Johnson)表示:“这一探测器项目的实施标志着美国宇航局‘发现项目’及其‘天体物理学研究与分析项目’对于创新技术的投入,这将改善我们未来保护地球,应对外来天体撞击风险的能力。”  所谓近地天体,一般是指距离地球轨道在2800万英里(约合4500万公里)范围内的小行星或彗星体。小行星并不会自己发光,它们只能反射太阳光。取决于一颗小天体对阳光的反照率有多高,一颗小型但具有高反光表面的小天体看上去可以和一颗较大型但是具有低反光表面的小行星显示相似的光学观测特性。因此,在光学波段进行的此类观测有时会有明显的误差。  即将发表的这篇论文的合著者,美国宇航局喷气推进实验室的NEOWISE项目首席科学家艾米·门泽(Amy Mainzer)表示:“红外探测器是一个强大的工具,可以用于小行星的分析和确认。当你使用红外探测器观察小行星,此时你所观测的是其发出的红外热辐射,这将让科学家们更精确的限定其大小,甚至还可以告诉你一些有关其组成成分的信息。”  NEOCam探测器的主要突破在于提升其性能的稳定可靠性,并显著降低其质量,以便可以被搭载在卫星上发射升空。一旦被发射,这台空间望远镜将会被定位于4倍于地月距离的位置上,在这里这台设备将不分昼夜地监视接近地球附近空间的小天体,而不会受到云层或任何其它因素的干扰。  这一设备的开发成功是10年以来美国宇航局喷气推进实验室与它的科学伙伴罗彻斯特大学(负责进行设备测试工作)以及特雷迪成像技术公司(设备的开发)之间紧密合作的成果。  罗彻斯特大学的克莱格·麦克默提(Craig McMurtry)表示:“我们很高兴的看到新一代的探测器在灵敏度方面远远超过了上一代的同类设备。”  美国宇航局的NEOWISE项目是先前WISE,即“广域红外巡天探测器”的延长任务,该探测器于2009年12月发射升空,在红外波段对整个天空扫描两次。在此期间它共拍摄了270万个天体目标的图像,从遥远的星系到地球附近的小行星和彗星。NEOWISE则完成了对太阳系内部小天体,小行星和彗星的巡天探测。该任务执行期间所取得的新发现包括21颗彗星,超过3.4万颗小行星以及134颗近地小天体。(晨风)

  • 地球生命可能源自彗星再添新证

    中国科技网讯 探讨地球生命的起源是个古老的话题。据物理学家组织网近日报道,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夏威夷大学马诺阿分校的研究人员在模拟太空条件下,创建出含有两个氨基酸分子的二肽,这是所有生物共享的重要基础组成分子。这一发现开启了生命基础分子能够搭乘彗星或者陨石来到地球的可能性之门,由此可形成生命所需要的蛋白(多肽)、酶和糖等更复杂的分子。该研究成果发表在最新一期《天体物理学杂志》在线版上。 夏威夷大学马诺阿分校的研究人员在一个超真空室模拟空间环境,形成一个冰冷的雪球。雪球中包括二氧化碳、氨和各种碳氢化合物,如甲烷、乙烷和丙烷等。研究人员采用高能量的电子模拟太空中的宇宙射线对雪球进行轰击,引发化学反应并形成了复杂的二肽这种对生命体必不可少的基本物质。 而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理查德·马蒂斯和阿曼达·斯托克顿借助一台检测和鉴定太阳系有机小分子的火星有机物分析仪,对有机残留物进行了分析。该研究发现了复杂分子的存在,检测到具有9个不同的氨基酸和至少两个二肽。这些物质可在地球上促进生物进化。 科学家一直认为,复杂的生命化学过程起源于地球早期的海洋。新的实验模拟了深邃太空条件,表明在冰冷的星际尘埃上有可能创建新的复杂生命成分,并有可能运送到地球,从而启动生命。研究论文的合著者之一,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化学家马西斯说:“地球上生命的最基本生物化学组成部分可能起源于地球之外。哈雷彗星可以是复杂分子如二肽的温床。彗星撞击地球可能递送这些分子,并形成更复杂的蛋白质、糖等生命成分。” (华凌) 《科技日报》(2013-3-26 二版)

  • 微量元素地球化学!

    微量元素地球化学英文:geochemistry of trace elements微量元素的总质量仅占地壳的0.126%,丰度低。在地壳的各种分异作用中,它们对环境变化的敏感性比常量元素更强。因此,微量元素的分布不仅在时间上随地质作用演化表现出明显的变化,而且在空间上也具有显著的区域性差异。在岩石和矿物中,常量元素大多服从正态分布,而微量元素除某些近似均匀分散于矿物中呈正态分布外,大多因其选择性富集在某种矿物内而呈对数正态分布。微量元素在自然界可呈活动状态和非活动状态存存。非活动赋存状态主要有类质同象、固溶体分凝物、机械混入物、吸附状态、与有机物质结合的形式,以及形成独立矿物等。微量元素的活动形式主要呈离子、可溶化合物和配合物、水溶胶、气溶胶、悬浮态和气体等。绝大多数微量金属元素溶解时以配合物形式迁移(注:在以前的书籍、文献中称“络合物”)。

  • 【讨论】利用量子效应来“看清”地球磁场?

    【讨论】利用量子效应来“看清”地球磁场?

    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1/03/201103290859_285757_2185349_3.jpg有物理学家认为。欧亚鸲(European robins)的眼睛可能能够维持的量子纠缠,时间比先进的实验室设备还要长整整20微秒,这使得鸟们能够利用量子效应来“看清”地球磁场。所谓量子纠缠是指电子既在空间上分离但又能够相互影响的一种状态。有人提出欧洲鸲的眼睛里包含有一个基于纠缠态的“罗盘”,尽管还没有决定性的证据,但有一些侧证。为何在一个生命系统里能够进化出一个人类要在实验室里摆弄各种粒子才能搞出来的量子态?“这简直太令人惊奇了,”牛津大学的量子物理学家Simon Benjamin说道。

  • 科学家将利用原子钟测量地球内部结构

    2012年11月14日 来源: 凤凰科技 作者: 严炎 刘星 http://www.stdaily.com/stdaily/pic/attachement/jpg/site2/20121114/2c27d720c896120d3e1b02.jpg科学家将利用原子钟测量地球内部结构 凤凰科技讯 北京时间11月14日消息国外媒体报道,近日苏黎世大学一支国际科学家小组声称可以利用原子钟解决地球上的结构问题,例如发现矿藏或者隐蔽的水资源。这支由苏黎世大学的天体物理学家菲利普·吉特泽尔(Philippe Jetzer)和鲁桑德拉·邦达勒苏(Bondarescu Ruxandra )带领的国际小组认为,在未来十年内能够将这些变为现实,科学家认为现在的原子钟的精确度已经达到了地球物理测量所要求的程度。这种原子钟能够提供大地水准面——也即地球真正的形态——最直接的测量数据。同时科学家还能结合原子钟测量数据和现存的地球物理学方法探索地球的内部结构。 确定广义相对论中的大地水准面 目前只能间接的确定地球的大地水准面——延伸到平均海平面的恒定引力势表面。在大陆上,大地水准面是通过追踪在轨卫星的高度而计算出来的。选择合适的表面是一个非常复杂、涉及多方面的问题。通过这种方式计算出来的大地水准面的空间分辨率非常低——大约只有100千米。 利用原子钟测定地球大地水准面是基于广义相对论的概念。原子钟与沉重天体,诸如地球,的不同距离会导致它的运转速率也不尽相同。原子钟距离沉重的地下结构越近,它运转的时间越慢——位于铁矿石上的钟可能比位于空洞穴的钟转的更慢。 “2010年超精密原子钟已经测量了两个不同时钟的时差,其中一个位于另一个上方33厘米,” 邦达勒苏接着补充说道,“利用原子钟对相当于1厘米高度的大地基准面的当地测绘并不是个小工程,但一切都在原子钟的能力范围之内。” 利用原子钟进行地球物理测量 如果一个原子钟被放在某一海平面上,例如恰好为大地基准面的精确高度的海平面,而第二个原子钟放在大陆上任何位置,只要它与前者保持时间上的同步。两个钟之间的连接将通过光导纤维电缆或者通信卫星(只要信号传输可靠)实现。第二个钟运转的或快或慢完全取决于它位于大地基准面之上或者之下。对大地基准面的当地测量可以结合其它地球物理学测量方法,例如测量引力场加速的比重计,而获得关于地下结构更精确的信息。 深度测绘 原则上来说,利用原子钟进行深度测绘是可能的,只要被研究的地下结构足够大,能够明显影响原子钟运转的速率,并且这些速率的差异是在可测量范围之内。原子钟测量精确到相当于1厘米的大地水准面高度的最小结构是深埋在地下2千米的半径为1.5千米的球体,并且球体与周围上地壳的密度差异要在20%以上。然而,科学家预估计,在同样的环境密度差异下,原子钟也能够测量到深埋在地下30千米处半径为4千米的同等球体。 目前超精度原子钟只能用于实验室,也即它不方便传输因此不适用于野外测量。然而,在未来几年这将不会是大问题:一些公司和研究机构,包括位于纳沙泰尔的瑞士电力中心, 已经致力于研发便携式超精度原子钟。“最早到2022年,这样的可携带的超精度原子钟将发射入太空。”这项名为STE-Quest的卫星任务旨在精确的测试广义相对论。(编译/严炎 刘星)

  • 【分享】地球周围发现时空漩涡 爱因斯坦预言得证实

    地球周围发现时空漩涡 爱因斯坦预言得证实http://www.people.com.cn/mediafile/pic/20110509/59/5199730781624781003.jpg 这是一张示意图,显示引力探测卫星-2号正在太空测量地球周围存在的时空扭曲效应  据美国宇航局网站报道,爱因斯坦的预言再一次得到了证实!科学家们经过仔细的检测,发现地球周围确实存在时空漩涡,并且其各项参数和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预言的完全符合。  这是此间在美国宇航局总部举行的一场新闻发布会上公布的消息,探测的结果来自对该局实施的引力探测卫星B(GP-B)计划的数据分析结果。  引力探测卫星B项目首席科学家,斯坦福大学物理学家弗朗西斯·艾福瑞特(Francis Everitt)表示:“正如广义相对论预言的那样,地球附近确实存在时空扭曲。”  而美国华盛顿大学圣路易斯分校的克利福德·威尔(Clifford Will)表示:“这是一个历史性的时刻。”威尔是爱因斯坦理论研究方面的专家,他目前正担任美国国家研究理事会一个独立下设委员会的主席职务。这一委员会于1998年由美国宇航局创立,其主要目的便是对引力探测卫星B的数据进行检查和评估。他说:“有一天,今天的这个实验将被作为经典案例写进物理学教科书。”  根据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空间和时间是交织在一起的,形成一种被他称为“时空”的四维结构。地球的质量会在这种结构上产生“凹陷”,这很像是一个成年人站在蹦床上陷进去的情形。爱因斯坦指出,引力的本质仅仅只是物体围绕这种时空凹陷的曲线边缘运动的外在表现。  如果地球是静止的,那这种扰动将不复存在。但是地球并非静止不动,我们的地球在不停旋转,这种旋转会产生扰动,尽管非常轻微,但仍然会产生一种四维漩涡。而这就是2004年发射进入太空的引力探测卫星-B所要探测的目标。  实验的原理  这一实验项目背后的科学原理非常简单:科学家们将一个陀螺仪送上地球轨道,使它的一个旋转轴指向一颗遥远的恒星作为参考点。在没有任何外力作用的情况下,这一旋转轴应当永远指向这一颗恒星。但如果空间是扭曲的,那么陀螺仪的指向会随着时间推移发生改变。通过对这种改变的精密检测,科学家们能了解时空弯曲的相关信息。  这说起来似乎很简单,但真正做起来却非常艰难。  首先,制造引力探测器B中4个高精度陀螺仪需要用到精度极高的球体。事实上,这些陀螺仪内部的转子是人类迄今制造过的最完美球体。它们的大小约相当于一个乒乓球,由熔凝石英和硅材料制成,其相对完美球体的误差在任何方向都不超过40个原子的厚度。这样高的精度是必须的,因为如果不是这样做,那么这些陀螺仪转轴的晃动将出现误差。  根据爱因斯坦理论进行的估算显示,地球周围空间的时空扭曲将导致陀螺仪旋转轴出现每年0.041弧秒的改变。1弧秒等于1/3600度。为了测出这样微小的改变量,GP-B探测器必须具备0.0005弧秒的精度。这就相当于让你测量放在100英里(约合161公里)之外的一张纸的厚度。  对此,威尔说:“GP-B探测器项目的工程师们不得不发明一整套全新的技术来满足这种不可思议的要求。”  举几个例子,工程师们开发了一种“无拖曳”卫星技术,它可以让卫星擦过地球最外层大气却不会造成对其内部陀螺仪的扰动。他们还开发出独特的技术来防止地球磁场穿透探测器从而影响其测试精度。最后,他们还设计出一种技术来测量陀螺仪的旋转角度,但整个过程中不会触碰到陀螺仪从而对其造成影响。  即便克服了制造和设计上的技术困难,进行这项精度空前的实验本身同样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但经过一年的数据收集和将近5年的数据分析,GP-B项目的科学家们认为他们已经几乎接近完成这项工作。  艾福瑞特说:“我们测量到测地线效应值为+6.600或-0.017,惯性系拖曳效应值为+0.039或-0.007。”  测地线效应是指由于地球的静止质量引起的陀螺旋转轴改变,也即时空的凹陷。而惯性系拖曳效应则是由于地球自转导致的陀螺旋转轴改变,也即时空的扭曲。测量得到的这两组数据都和爱因斯坦理论的预测非常吻合。

  • 科学家挑战地球引力 打造球体悬浮半空神奇环境

    http://www.cdstm.cn/attachments/2012/05/333103_201205221207031Gv6q.jpg科学家挑战地球引力http://www.cdstm.cn/attachments/2012/05/333103_2012052212072617777.jpg球体漂浮在半空中  据国外媒体报道,麻省理工学院研究人员近日公开“挑战地球引力,对人类与物体、空间、数字信息之间的关系进行了重新的定义。并对此研发出名为“ZeroN”的原型环境,通过该特殊环境发现了在三维空间中,人类可以通过虚拟程序来操控悬浮在半空中的球体。有人认为,这也许就是未来高科技鼠标垫的基本模式。  据了解,在这种名为“ZeroN”的原型环境中,球体可以悬浮在三维空间的半空中,并可以同时在虚拟和物理环境下被操纵,这是因为在“ZeroN”环境中存有活跃的电磁体,因此在该环境中,人们可以同时通过虚拟程序或者手动控制操纵球体运动路径。令研究人员最为感兴趣的是,“ZeroN”环境还具有“记忆”功能,可对球体运动的路径进行记忆,因此球体无论是在虚拟环境中,还是物理环境中被操控,该环境均能够让球体按照原路线返回原位。与此同时,“ZeroN”环境还能作为模拟器使用,它能够让悬浮在空中的球体与在该环境中所置放的有形物体相互作用。试验中,研究人员还专门在该环境中置放了一个“人造行星”模型,并在该行星中编程模拟了一圈轨道,悬浮球体就可以在该环境的作用下沿着“行星”轨道旋转运行,若随后在此基础上再加一个模型,则该球体就会立即同时围绕着两个模型做运动。  研究人员解释道,“ZeroN”模拟器中使用了红外线立体摄像机,应用传统的摄像头进行拍摄。该摄像机可以感知到三维空间中球体及其他物体的位置,并能够在该环境中绘制出被新引进的物体三维空间模型。同时,在该模拟器中还装置有另外一个名为“霍尔效应传感器”的测量仪器,它可以测量出每几毫秒中“ZeroN”环境的位置所在,以及电磁体对“ZeroN”环境的相斥和吸引。据悉,模拟器中所置相机还能够对位于“ZeroN”环境中的物体建造一个虚拟模型,这样就能够让使用者通过虚拟环境来操纵该球体。“ZeroN”环境可在未来多个领域被广泛应用,如建筑学领域、游戏领域、甚至医学领域。无论如何,“ZeroN”环境的打造完全是为了对物体的相互作用下一个清晰的定义。研究人员表示,我们人类的身体和思维为了能够理解并操纵物理环境,而开发出了很大的潜力。但长期的想象力都被植入在了运算和物理材料中,因为这些能都是直接与人类相互作用的。因此,他们才作出了该实验,力图去定义人类与物体、空间,以及数字信息之间的关系。(搜狐科学 尚力)

  • 地球周围发现第三个辐射带含致命电子(图)

    2013年03月06日 09:19 新浪科技 http://i0.sinaimg.cn/IT/2013/0306/U7917P2DT20130306092006.jpg  艺术概念图,展示了范艾伦辐射带。范艾伦辐射带是一个甜甜圈形区域,含有“致命电子”,环绕我们的星球。这一辐射带经常因为太阳风暴和其他空间天气事件膨胀,对卫星通讯、GPS卫星以及宇航员构成严重威胁 http://i2.sinaimg.cn/IT/2013/0306/U7917P2DT20130306092022.jpg  范艾伦辐射带的剖面图,两个范艾伦探测器从中穿过。范艾伦辐射带是环绕地球的甜甜圈形区域,含有高能粒子,主要是电子和离子 http://i0.sinaimg.cn/IT/2013/0306/U7917P2DT20130306092033.jpg  范艾伦探测器获取的高能电子数据,揭示了3个不连续的能量通道。白色椭圆框圈起的部分就是第三个辐射带和第二个辐射带。2012年10月1日,第三个辐射带因日冕物质喷射被彻底歼灭 http://i3.sinaimg.cn/IT/2013/0306/U7917P2DT20130306092041.jpg  2012年8月31日,太阳表面喷射出一个巨大的日珥,将粒子喷向地球同时形成一个奔向地球的冲击波。这一事件可能是第三个辐射带的形成原因 http://i3.sinaimg.cn/IT/2013/0306/U7917P2DT20130306092054.jpg  范艾伦辐射带对卫星、宇航员和地球上的技术系统构成威胁,进一步加深对辐射带的了解至关重要,因为现代社会对基于太空的技术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3月6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美国宇航局的太空探测器在地球周围发现第三个此前未知的范艾伦辐射带,这一发现有助于科学家了解太阳如何以及何时对地球带来危害。范艾伦辐射带是一个甜甜圈形区域,含有“致命电子”,环绕我们的星球。这一辐射带经常因为太阳风暴和其他空间天气事件膨胀,对卫星通讯、GPS卫星以及宇航员构成严重威胁。  发现第三辐射带  科学家一直认为地球周围只有两个范艾伦辐射带,但两个探测器(2012年夏季发射的范艾伦探测器)搭载的仪器发现的粒子显示存在第三个短暂的辐射带。科学家观测到这个第三个辐射带的形成,一共持续了4周时间,最后被来自太阳的一场强烈的行星际冲击波歼灭。  美国新罕布什尔州大学的哈兰-斯宾塞表示:“在对辐射带进行了数十年的研究之后,我们发现了一个全新的辐射带。借助于范艾伦探测器的观测仪器,我们就如同拥有一双眼睛,看到这个引人注目的现象。我们期待着这项任务的其他发现,以便确定出现这种极端辐射带的频率以及可能出现的动力学现象。”斯宾塞是操控范艾伦探测器的研究小组成员。  范艾伦辐射带是太空时代的第一项重大发现。美国宇航局的“先驱者3”号和“探索者4”号探测器(都在1958年发射升空,携带詹姆斯-范艾伦研制的仪器)传回的数据揭示地球周围存在两个截然不同的高能电子环形区域。在最初发现范艾伦辐射带时,科学家认为它们是相对比较稳定的结构,但随后进行的观测显示它们实际上非常活跃,不断发生变化同时充满神秘色彩。  2012年8月30日,宇航局发射了辐射带风暴探测器——随后更名为“范艾伦探测器”——进一步研究辐射带。范艾伦辐射带对卫星、宇航员和地球上的技术系统构成威胁,进一步加深对辐射带的了解至关重要,因为现代社会对基于太空的技术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加深对辐射带形成和数量的认知同样有助于科学家了解太阳风暴如何以及何时对地球带来危害。  带有一定偶然性  第三个范艾伦辐射带的发现带有一定偶然性,因为发现辐射带的仪器——范艾伦探测器搭载的相对论电子质子望远镜(以下简称REPT)打开的时间早于原定计划。宇航局在一份声明中表示:“这是一个幸运的决定。在REPT打开前不久,太阳活动释放的能量奔向地球,导致辐射带膨胀。”正如所预料的一样,REPT 9月传回地球的数据仍显示只存在两个范艾伦辐射带。  但就在几天之后,外环似乎压缩成一个强烈而紧凑的电子带,第三个不太紧凑的电子带形成,辐射带从两环变成三环。范艾伦探测器项目科学家什里-卡耐卡尔表示:“到了REPT打开后的第五天,我们观测到第三个辐射带。最初,我们还怀疑仪器出了问题。我们进行了全面检查,但并没有发现任何问题。观测结果显示第三个辐射带一共存在了4周时间。”  美国科罗拉多州大学玻尔得分校的丹-贝克指出:“这一发现太怪异了。我当时认为一定是仪器出了故障。然而,另一个探测器得出了相同的发现。这促使我们得出发现第三个辐射带的结论。”贝克所在的实验室设计和制造了REPT。  新罕布什尔州大学的天体物理学家斯宾塞表示这是一个“尤利卡时刻”。他说:“带着惊奇,我们看着外侧的辐射带快速消失。不过,这个辐射带并没有完全消失,内缘仍残留着少量泛着银色的高能电子,我们将它称之为‘存储环’。在随后几天外侧电子带变形时,这个带距离存储环所在位置更远,形成一个短暂的三带结构。教科书就在我们眼前被改写。”  探测器功不可没  在9月的第三周,距离地球最远的中部“存储环”开始消失。最后,来自太阳的一场强烈的行星际冲击波彻底歼灭了“存储环”以及外侧带的其他部分。科学家指出外侧的范艾伦辐射带极为不稳定,不时会出现带电粒子膨胀,导致它们逃逸,具体程度取决于空间天气。在此之前,科学家从未观测到这个三带结构,甚至没有在理论上提出存在这种结构。  在“存储环”和外侧辐射带消失后几个月,范艾伦辐射区变形为原来的两带结构。贝克教授表示:“我们对这种现象的出现频率一无所知。这种现象可能非常频繁,但我们没有相应的仪器进行观测。利用高解析度观测仪器观测到外侧带的时空和能量活动还是第一次。此前对外侧辐射带进行的观测所呈现的景象比较模糊。在发射后第二天打开REPT时,一场强烈的电子加速活动已在进行当中,我们清晰地看到新辐射带以及这个辐射带与外带之间新形成的缝隙。”  两个范艾伦探测器一模一样,负责对辐射带进行观测,对种类繁多的能量和粒子进行编目,追踪穿过辐射区的磁波。这两个探测器沿着椭圆形轨道环绕地球运行,能够在穿过辐射区时从两个辐射带的心脏地带向地球传送观测数据。范艾伦探测器搭载了5台仪器,允许科学家获取辐射带的数据,细节达到空前程度。  两个探测器传回的数据有助于科学家进一步了解空间天气如何影响近地现象。加深对辐射带形成和数量的认知同样有助于科学家了解太阳风暴如何以及何时对地球带来危害。斯宾塞表示:“我们观测到的现象非常引人注目,允许我们在一定程度上改进辐射带动力学理论并加以验证,进而提高我们预测它们行为的能力。这对于了解空间天气非常重要,能够提高在危险太空区域活动的宇航员和航天器的安全性。”在2月28日《科学》杂志刊登的一篇论文中,科学家详述了他们的研究发现。(孝文)

  • 【转帖】鲜为人知地震事实:印尼大地震让地球更圆

    [size=6][b]鲜为人知地震事实:印尼大地震让地球更圆[/b][/size] [align=center][align=center][/align][/align]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3月11日消息,据美国《生活科学》网站报道,近期全球频繁多发的地震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尤其是海地7.3级地震和智利8.8级地震两次强震更是造成了巨大的社会影响。然而,人们在担惊受怕的同时,对一些关于地震的事实却知之甚少。以下就是13个鲜为人知的关于地震的事实:  1. 科学监测数据显示,全球平均每年大约发生50万次地震。其中,大约10万次地震可以被人们感觉到,大约100次地震造成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南部地区,每年大约要经历1万次地震,但大部分都感觉不到。  2. 随着圣安德烈斯断层两侧板块的滑动,美国旧金山市正在以每年2英寸(约合5.08厘米)的速度向洛杉矶移动,这一速度仅仅相当于人类指甲的生长速度。这两座城市将于数百万年后碰撞到一起。这一结果尽管很可怕,但是由于板块的滑动是南北运动,因此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不会陷入海洋。  3. 尽管许多人都认为三月份是地震月,事实上并非如此。1964年3月28日,美国阿拉斯加州威廉王子峡湾地区发生了规模9.2级大地震。这次大地震也是有史记录以来最强烈的地震之一,该次地震造成了125人死亡,3.11亿美元的财产损失。1957年3月9日,阿拉斯加安德烈亚诺夫群岛发生了9.1级地震。然而,接下来美国的三次最大地震分别发生于2月、11月和12月。  4. 史上最致命的地震于1556年1月23日发生于中国陕西。这次地震造就了古今中外地震死亡人口之最。据估计,当时有83万人在这次地震中丧生。  5. 太阳和月球可导致地震发生。很久以来,人们就已经知道太阳和月球可在地球的地壳上产生潮汐。现在,科学家们发现,太阳和月球对圣安德烈斯断层的牵引力可引起地下更深层次的震动。  6. 2010年2月27日发生于智利的8.8级大地震造成了智利康塞普西翁市向西平移了3.04米的距离。据科学家介绍,这次地震还轻微地改变了地球的自转,将一个地球日缩短了1.26微秒。  7. 现在还没有正式的“地震气候”的说法。据美国地质调查局介绍,从统计数据看,地球上地震的分布事实上也有“寒带气候区域”、“热带气候区域”和“雨带气候区域”等等。但是,科学家们认为,气候并不会以一种物理的方式影响地面之下数英里深的震源。与地壳运动的力量相比,大气压力的变化是微不足道的。大气压力的影响不会触及到地壳的深层。  8. 发生于2004年的印尼大地震稍微削平了地球赤道的膨胀程度。2004年12月26日,印尼苏门答腊岛发生了9级以上地震,该次地震引起的海啸造成了超过20万人丧生。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扁球体。这次大地震造成的灾难性陆地位移导致了赤道鼓起的程度有所减轻,使得地球变得更圆。  9. “太平洋火环”是地球上地质运动最活跃的区域。这个环带是一个地震高发区,它包含了南北美洲的沿海地区以及日本、中国、俄罗斯等地区。许多大地震都发生于这个环带上两大板块边界碰撞之时。  10. 石油开采可导致小规模地震。当然,这些地震并不是人们通常所熟知的地震。石油一般发现于湿软的沉积层中。当石油被开采出来后,其他的岩石会移动到这里并填补石油留下的空间,因此会产生“微型地震活动”,这种地震人们一般感觉不到。  11. 有史记录以来最强烈地震是1960年5月22日发生于智利的9.5级地震。  12. 发生于地球一端的地震也会震动地球的另一端。通过对2004年引起灾难性海啸的印尼大地震的研究,地震学家发现这次大地震同时对美国加州著名的圣安德烈斯断层产生影响。发生于1960年的智利9.5级大地震造成全球震动达数日之久。  13. 据美国密苏里理工大学地球物理学家斯蒂芬-高介绍,在过去15年中,地球上的地震活动变得更加活跃。当然,并不是所有地球物理学家都同意这种观点。

  • 【资料】天文学、地球科学类期刊==地球物理学

    序号http://61.164.36.250:8001/CSTJ/IMAGES/kanwu.gif 刊名ISSNCN核心期刊1地球物理测井1001-7135★2地震地质0253-496711-2192/P★3地球物理学报0001-573311-2074/P★4地震1000-327411-1893/P★5地壳形变与地震1003-413742-1173/P★6地震研究1000-066653-1062/P★7地球物理学进展1004-290311-2982/P★8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1000-130123-1157/P★9湖泊科学1003-542732-1331/P★10世界地震工程1007-606923-1195/P★11西北地震学报1000-084462-1048/P★12中国地震1001-468311-2008/P★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红外发射谱段空间辐射基准载荷技术”项目启动

    日前,“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地球观测与导航”专项“红外发射谱段空间辐射基准载荷技术”项目启动会在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上海技物所”)召开。  项目负责人、上海技物所副所长丁雷研究员介绍了“红外发射谱段空间辐射基准载荷技术”项目的实施方案。该项目针对基准载荷对定量化的苛刻要求,围绕红外发射谱段空间基准载荷高精度、可溯源至国际单位制的量值需求,进行高光谱红外基准载荷技术研究、空间红外辐射基准源研制及溯源技术研究、红外高光谱基准载荷数据预处理及订正模型研究、红外基准载荷空间应用技术研究。项目的顺利开展将对促进国产红外遥感载荷高定量化的发展,满足气候变化监测的严苛要求,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align=center]  [img]http://www.nim.ac.cn/sites/www.nim.ac.cn/files/images/news/1_26.jpg[/img]  图1:项目启动会现场[/align] 该项目于2018年5月批复立项,执行时间为4年。共分为高光谱红外基准载荷技术、空间红外辐射基准源研制及溯源技术、红外高光谱基准载荷数据预处理及订正模型和红外基准载荷空间应用技术等4个课题。项目将研制空间辐射基准载荷从机制上对遥感辐射定标进行规范,保证所有的直接获取数据或者有源产出数据都能够真实有效的溯源到国际基本单位SI 上提供核心技术,同时建立我国自主的空间绝对辐射定标基准系统,构建覆盖全国的空天一体遥感网络,对我国的气候、国土资源环境监测和预报有重大的科学及政治意义。[align=center][img]http://www.nim.ac.cn/sites/www.nim.ac.cn/files/images/news/2_14.jpg[/img]  图2:课题组主要成员和咨询专家合影[/align]其中,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承担该项目课题二 “空间红外辐射基准源研制及溯源技术研究”。该课题负责人中国计量院热工所研究员郝小鹏介绍,此课题围绕红外发射谱段空间基准载荷高精度、可溯源至国际单位制的量值需求,研制温度范围覆盖250 K-330 K的大口径空间红外辐射基准黑体源定标系统,开展真空低背景红外高光谱亮温基准量值传递方法研究,建立可溯源至国际单位的高精度空间基准定标系统。

  • 中国量子技术领先国际 影响中国科学仪器行业的“成长”

    [table][tr][td][align=left][color=#333333] 8月10日,中国完全自主研制的世界上第一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再次刷屏。科学院院长白春礼对此大力称赞道,这标志着中国量子通信研究在国际上达到全面领先的优势地位。毋庸讳言,这意味着中国国产高端仪器产业或将迎来一个全新的发展契机。[/color][/align][img=,550,315]http://www.jlck.cn/files/file/2017/8/14/093455-23-0.jpg[/img][align=left][color=#333333]  “墨子号”率先开启全球化量子通信、空间量子物理学和量子引力实验检验的大门,为我国在国际上抢占了量子科技创新制高点,成为国际同行的标杆。研究团队成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彭承志表示,“中国现在是量子通信技术的全球领跑者,并正积极与来自奥地利、德国和意大利的该领域科学家合作。中国将在未来5年引领量子空间竞赛。”另有一些专家同样认同中国在量子通信卫星领域处于全球独一无二、绝对领先的地位。[/color][/align][align=left][color=#333333]  显而易见,“墨子号”领跑全球,离不开高端科技创新的核心发力。众多周知,创新的源头在基础研究。伴随着《“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的出台,更多与科学仪器行业相关的政策法规将接踵而至。今年以来,科技部会同相关部委已经公布了25个与科技紧密相关的“十三五”专项规划项目。其中,超半数围绕基础研究、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资源、环境、海洋等民生及高新重点领域进行部署。[/color][/align][align=left][color=#333333]  从目前来看,中科院已在空间科学先导专项中对“十三五”“十四五”期间的科学卫星进行安排和部署,将聚焦于宇宙的起源、黑洞、引力波、系外行星探测、太阳系资源勘探、太阳爆发机理、地球空间爆及其粒子逃逸、水循环和全球变化的关系等当前国际重大基础科学前沿。“墨子号”的成功便是不可置疑的铁证。[/color][/align][align=left][color=#333333]  智能化、网络化、 互联网+、工业4.0......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新元素影响着中国科学仪器行业的“成长”。未来,科学仪器高端产业要想实现跨越式发展,则需继续围绕经济竞争力提升的核心关键、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开展科研投入 促进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度融合,全面提升创新水平 打造高端智库,产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提高成果转化效率。而俱佳机遇下,可以预想,进军科学仪器高端产业就更近一步了。[/color][/align][/td][/tr][/table]

  • 【分享】举不起来的地球

    [color=#00008B] 阿基米德曾经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举起地球”。杠杆原理告诉我们,如果有一个足够长的动力臂的话,那么是有可能的。但是,你是否考虑到要举起地球所受的阻力是多大呢?让我们来做一个简单的计算。 已知地球的质量为6×1024kg,如果阿基米德能够举起60牛顿的物体,那么,如果他想要举起地球,就得用一根动力臂为阻力臂的1023倍的杠杆。我们都知道,省力杠杆虽然能够省力,但是,它却在移动的距离上吃亏,那么照这样看来,如果他用600w的功率来举杠杆的话,那么他要是想把地球举起1cm的话,就得用去三十万万万年,即使阿基米德的手能够运动的和光速一样快,他也要用十几万年后才能把地球举起1cm。 我们这位伟大的物理学家如果当时他知道地球的质量,也许他就不会这么夸口了,人类的力量实在是太小了[/color]

  • 【分享】地球的眼泪

    我的女儿爱哭,每回哭都会流许多眼泪,她流泪的时候我总会想,也许现在我就该拿一只杯子把女儿的眼泪一滴不剩的搜集起来,以备不时之需。至少可以盛满小半杯,虽然喝起来有点咸,但至少眼泪暂时还没有被污染,是可以救命的。   时下中国的河流几乎已经没有一条是干净的,包括大江大河湖泊沼泽以及浅层的地下水几乎都已经不适合人类直接饮用。我们脚下有无数个巨大的漏斗日夜不停地渗漏着地下水。对地下水掠夺性的开采使地下水每年以几米的速度下降。每年都有二十几个天然湖泊从地面消失。沙漠以八比一的速率向我们逼近。污染使人们不得不使用种种手段来处理饮用水,不得不打上千米的深井从地层深处取水。   可是深水井和二十七层净化并不能逷止水资源的极度匮乏。   二十世纪工业革命的兴起使煤碳、石油、天然气的使用大幅度增加,二氧化碳进入大气造成温室效应,使全球温度平均升高摄氏一度。全球变暖的气候使极地的雪山冰川在萎缩熔化,太平洋沿岸某些城市的海岸线,已经有过数度升高八英寸的纪录。世界顶级的环保科学家们惴惴不安的惊呼,如果这种可怕的厄尔尼若现像得不到有效的遏止,全球温度将会继续升高,届时南极的冰山会全部熔化,仅止南极的冰山熔水就足以将海平面提升二十英尺,倘若全球极地的雪山和冰川都被熔化,那么覆盖地球四分之三的汪洋大海就会将所有的陆地全部淹没。覆巢之下安有完卵?洪荒年代正在向人类大踏步逼近,可是却没有了诺亚的方舟和上帝的创世纪。人类的良知在思考。全世界的科学家们都在奔走呼号,他们走遍天涯海角费尽千辛万苦搜集各种有力的数据和佐证,试图说服世界各国的首脑和形形色色的官僚机构,热切地希望这些主宰着人类未来命运的头头脑脑们能够做出明智的选择和良好的战略决策。   科学家们有洞察危机预测未来的能力,然而执掌人类命运的权力却掌握在政治家手中。   如果有一天连人类的眼泪都被污染,那人类的生命似乎也就到了尽头。   到哪个时候,悔之晚矣的人类,恐怕焦渴的连悔恨的泪水都流不出来。   所以我一直想和女儿开个玩笑:走遍东西南北,尝尽江河湖海,唯有我女儿的眼泪还算干净?   女儿眯着眼睛笑说:老师说眼泪有两个功能,一是宣泄情感,二是冲洗眼里的脏东西。北方人哪个不是砂眼?早上起来黄绿的眼尿一大把,走到街上黑烟子、黄烟子、灰渣土三番五次的总是迷眼睛,你说这眼泪里什么脏东西没有?平素我爱哭,可哭的时候连我自己都不让眼泪进到嘴里,你还真敢喝它?   我对女儿说,眼泪再脏也得是三类水吧?总比超五类水干净吧?何况眼泪原本就是干净的,它是为了保护眼球不受伤害才把自己弄脏的。天水地水难道不就是地球的眼泪?它们的功能和人类的眼泪是一样的,也是为了保护地球不受伤害。人类不是眼屎也不是灰尘,何以却把地球的这些眼泪给弄脏了?   女儿笑的花枝乱颤:还别说,说不定我们这些人类还真是一些地球的灰尘和眼屎呢!   下面的话我 没有往下说,因为女儿才不过是个初二学生,还有时间做几年天真状。唯愿人类不是地球的灰尘或是眼屎,不洁不雅还有碍观瞻。如果我们坚持要做眼屎,迟早也得让那个大梦醒来迟的上帝老先生打着呵欠伸着懒腰漫不经心的伸手往眼眶这么轻轻一揉,把人类给抹了去!   那天窗外的天空也含糊污浊的像个口齿不清的呆傻老人,吱吱唔唔语焉不详,巳经不能像正常人一样准确表达自已的意思。天高云淡秋高气爽之类已经不适合对时下金秋的描述。   人类在不断肯定自已刷新社会的同时也在不断否定那些属于自然的约定俗成的语汇。然而某些崇尚科学响往未来热爱自己的人类却坚信人工取代自然只是一个时间长短的问题。我却想对人们说,把地球嵌入自己的眼眶,让眼球代替地球旋转,人类便会成为地球的眼泪。   当人类变成地球的眼泪,地球便会像人类的眼睛一样明亮了。[color=#0021b0][size=5][b]这文章写的不错,我蛮喜欢的,推荐给大家欣赏一下,顺便反思一下。[/b][/size][/color]

  • 【今日提醒】关爱地球 从现在开始--第40个“世界地球日”

    【今日提醒】关爱地球 从现在开始--第40个“世界地球日”

    [center][im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09/04/200904221005_145971_1622715_3.jpg[/img][/center][size=4]地球是人类的共同家园,但人类的活动却对地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生物赖以生存的森林、湖泊、湿地等正以惊人的速度消失;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不可再生能源因过度开采而面临枯竭;能源燃烧排放的大量温室气体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由此引发的极地冰盖融化、海平面上升等问题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发展。 保护地球资源环境、寻求可持续发展模式已刻不容缓。新华环保频道倡议:地球是我们生活的家园,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创造美丽的自然、美丽的心境、美丽的生活。 [/size]

  • 【原创】为什么说地球是生长形成的?

    地球是怎样形成的?你可以先猜猜,然后再看你的猜想依据是什么?再判断一下这个依据是不是与之相似?是不是同一条道上,即要具有可比性。生物是随着地球变化而产生出来的一种高级别变化。生命是非常脆弱的,生命起源时对周围环境的适应性相当苛刻,如果生命形成的原理不是与地球形成和变化原理保持一致,如此脆弱的小生命能大逆不道之产生吗?生命是自然之产物,需顺其自然才能产生,地球是一切生物的祖宗。生命是顺应地球变化而自然产生的结果。不是天外来客,凡事都是一步一个脚印而来,不是也不会突变。由生命起源可向上逆推导出地球起源之原理。我要高声大喊:大地啊!母亲!是你哺乳了我。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