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地球观测

仪器信息网地球观测专题为您整合地球观测相关的最新文章,在地球观测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地球观测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地球观测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地球观测话题讨论。

地球观测相关的论坛

  • 大气概说==千变万化的地球大气

    千变万化的地球大气从宇宙空间看到的地球,包围在地球外部的一层美丽而又千变万化的气体,总称为大气或大气层。大气层以地球的水陆表面为其下界,称为大气层的下垫面。不要小看这句话,这句话是人类对大气思索,设计实验,野外观测和发展探测技术的历史的总结。

  • 科学家预测神秘小行星或于2040年2月撞地球

    据美国媒体2月27日报道,一颗直径在140米左右的小行星有可能将在2040年与地球相撞。在本月初于维也纳召开的联合国和平利用外层空间委员会科学技术小组会议上,如何采取有效措施防止这颗小行星撞上地球成为了科学家们热议的话题。  这颗名为“2011AG5”的近地小行星是去年1月由美国亚利桑那州的观测者发现的。目前,由于科学家只能观测到这颗神秘小行星的一半面目,因此除了它的尺寸之外,无法了解它的具体质量和构成成分,也就无法准确地预测它未来的运行轨道。  据相关专业人士介绍,如果想要撞上地球,小行星首先要穿越近地空间一个被称作“重力锁眼”的区域,之后才会在地球引力作用下撞向地球。科学家初步预测,“2011AG5”将于2023年2月在距离地球300万公里的位置掠过地球附近,并有可能穿过一个直径为100公里左右的“重力锁眼”区域。它与地球相撞的几率大约为1/625,时间是在2040年的2月5日。  虽然它的体型不大,但是一旦与地球发生碰撞,其引起的自然灾害带来的破坏力将是巨大的。科学家需要在2013年到2016年这个最佳观测窗口对这颗小行星进行密切监视。如果确定它进入”重力锁眼”区域,并朝地球袭来,科学家们就必须想办法改变它的轨道。  在此之前,科学家曾于2004年发现过另一颗小行星“阿波菲斯”,其直径约为394米,被称为是已知的对地球威胁最大的小行星。据专家当时测算,“阿波菲斯”小行星将于2029年和地球“擦肩而过”;由于它的轨道被地球引力改变,它将于2036年重新“光临”地球,并很可能以高达1/37的概率撞击地球。  不过,根据最新的计算方法和数据,这种可能性已经下降为约25万分之一

  • 大气科学之气象观测==卫星探测的分辨率

    卫星探测定义:利用星载仪器进行地球大气遥感和空间探测  卫星探测的分辨率:是指卫星仪器能区分两个物体的最小距离。表示卫星探测分辨率通常有三个参数:① 空间分辨率:这是指卫星在某一瞬时观测到地球的最小面积,这最小面积又称象元(或象素)。从卫星到这最小面积间构成的空间立体角称瞬时视场。卫星的空间分辨率与卫星的高度有关,卫星高度越高,分辨率越低,而且与卫星视角有关,视角越倾斜,观测面积越大,分辨率就差。 http://www.kepu.net.cn/gb/earth/weather/observe/images/obs009_0301_pic.jpg卫星探测的视场和分辨率② 灰度分辨率:在卫星云图上,如果两个邻接瞬时视场内目标物的反照率或温度相等,则其色调一样,无法区别它们。但是当这两个瞬时视场目标物的反照率或温度有差异,并达到一定数值时,这两个视场就可以被分辨,这个能分辨的最小温度差或反照率差异称做灰度分辨率。③ 时间分辨率:指卫星对某一观测区域进行一次观测的时间间隔。静止气象卫星对固定区域每隔半小时进行一次观测,具有很高的时间分辨率。

  • 【分享】20世纪中国日全食观测小史

    日全食是地球上最壮观的天象。2008年8月1日和2009年7月22日,中国连续发生两次日全食,机会难得,我国大部分地区可见偏食。本文将引领读者了解20世纪国人对日全食的观测史。

  • 【原创】主流品牌全谱直读ICP简单调研之观测方式

    【原创】主流品牌全谱直读ICP简单调研之观测方式

    [size=3][font=宋体] 目前主要使用水平(轴向)、垂直(径向)和双向[/font][font=Times New Roman]3[/font][/size][font=宋体][size=3]种观测方式,双向观测是一种以水平观测为主,垂直观测为辅的观测方式。[/size][/font][align=center][im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0/06/201006041641_222322_1632583_3.jpg[/img][/align][size=3][font=宋体] 垂直观测主要应用于有机溶剂、金属和材料、油品[/font][font=Times New Roman]/[/font][font=宋体]石化、地球化学[/font][font=Times New Roman]/[/font][font=宋体]采矿[/font][font=Times New Roman]/[/font][font=宋体]矿石、海水和盐水等领域;水平和双向观测主要应用于环境、水质、半导体、生物和食品等领域。[/font][/size][align=center][im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0/06/201006041642_222323_1632583_3.jpg[/img][/align]

  • 【原创】关于热电的6000的双向观测疑问?

    技术参数当今世界体积最小的新型iCAP 6000系列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 更优异的仪器性能 更高的工作效率 更方便的操作 更低的运行成本 广泛应用于环境、石化、冶金、食品饮料、地球化学和水泥行业的普通和元素分析实验室 主要特点降低了气体消耗 改善了对于诸如砷(As)、锑(Sb)、硒(Se)和碲(Te)的元素分析性能全自动波长校正和补偿校正保证了长时间的优异稳定性 第四代电荷注入式(CID)检测器RACID86 快速、可靠和便捷性能的常规分析,既可采用单一的等离子体炬垂直观测,也可采用双向观测 是怎么实现的呢?有哪位高手了解或者使用过!可以介绍介绍!

  • 大气科学之气象观测==气象台站

    星罗棋布的气象台站展开一张空白天气图,可以看到在以自然地理为背景的地图上,印有许多小圆圈,象点点繁星,分布于地球表面。这些小圆圈,每一个都代表着一个气象观测站点,全球约有一万多个,它们有统一的编号。这些站点一部分是天气站,一部分是气候站,事实上还有很大一部分站点在图上没表示出来,这些站也做类似的工作,统称为气象观测站,它们是监视天气的哨兵。我国气象系统目前有各类气象台站2610余个,其中气象站约2300个,气象台310个,遍及全国各县、市。另 外,军事、民航、农垦、林业、盐业等部门还各自拥有相当数量的气象台站,各类气象台站的共同任务是,为我国的国民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服务。气象站是气象业务的基层单 位,其任务主要是进行气象观测、整理、积累各种气象资 料。在我国,根据当地需要和条件的可能,还要开展本地补 充天气预报。气象台是进行天气预报业务的专业机构,其任务是分析、研究气象资料,发布天气预报和警报,对气象站 进行技术指导。我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地、市都设有气象台,所承担的具体工作任务因气象台的等级及所在地区 的经济状况而定。此外,还有为各类专业服务的气象台,如海洋气象台、盐业气象台、航空气象台等。

  • 科学家首次发现地球伴侣“特洛伊小行星”

    科学家首次发现地球伴侣“特洛伊小行星”http://pic.people.com.cn/mediafile/201108/01/F201108010839002944621106.jpg天文学家日前研究发现一颗小行星藏在地球绕日轨道上月球终于不再是地球的唯一伴侣了。据外媒28日报道,天文学家日前研究发现一颗小行星藏在地球绕日轨道上,它已陪伴着地球渡过了至少几千年的时光。  这种小行星被称作“特洛伊小行星”,尽管距离比到月球远得多,但由于轨道相近,它是最适合宇航员探索的地方之一。美国宇航局在未来15年内很有可能对其进行研究甚至开发。  太阳系向来有不少小行星,太阳系内的大型行星经常吸引这些小行星到其轨道上来。目前木星的大气层已发现环绕着4000多颗小行星,另外也有少量小行星环绕在海王星和火星周围。相比较之下,地球一直是孤家寡人。科学家也一度认为地球周围不能存在小行星。  不过现在天文学家有了新的解释:也许是因为离太阳较近,所以这些“特洛伊小行星”淹没在太阳的光芒下不得见天日。加拿大阿萨巴斯卡大学的天文学家马丁·康纳斯认为,美国宇航局的广域红外巡天探测器探测刚好与太阳成90度夹角,这颗小行星并非典型“特洛伊小行星”,其不规则的轨道或是科学家发现它的关键。  康纳斯和他的团队在今年4月利用设在美国夏威夷的加拿大―法国―夏威夷望远镜的观测证实了它作为地球的一个特洛伊伙伴的地位――观测表明,它正绕L4(前)拉格朗日三角点做振荡运动。这一研究成果已经发表在28日的《自然》杂志上。  研究者还认为,如果能够发现更多的“特洛伊小行星”,宇航员就能更好地探测它们并且寻找地球上匮乏的贵重矿物。这一发现也为科学家研究太阳系开启了全新的视野。

  • 地球周围发现第三个辐射带含致命电子(图)

    2013年03月06日 09:19 新浪科技 http://i0.sinaimg.cn/IT/2013/0306/U7917P2DT20130306092006.jpg  艺术概念图,展示了范艾伦辐射带。范艾伦辐射带是一个甜甜圈形区域,含有“致命电子”,环绕我们的星球。这一辐射带经常因为太阳风暴和其他空间天气事件膨胀,对卫星通讯、GPS卫星以及宇航员构成严重威胁 http://i2.sinaimg.cn/IT/2013/0306/U7917P2DT20130306092022.jpg  范艾伦辐射带的剖面图,两个范艾伦探测器从中穿过。范艾伦辐射带是环绕地球的甜甜圈形区域,含有高能粒子,主要是电子和离子 http://i0.sinaimg.cn/IT/2013/0306/U7917P2DT20130306092033.jpg  范艾伦探测器获取的高能电子数据,揭示了3个不连续的能量通道。白色椭圆框圈起的部分就是第三个辐射带和第二个辐射带。2012年10月1日,第三个辐射带因日冕物质喷射被彻底歼灭 http://i3.sinaimg.cn/IT/2013/0306/U7917P2DT20130306092041.jpg  2012年8月31日,太阳表面喷射出一个巨大的日珥,将粒子喷向地球同时形成一个奔向地球的冲击波。这一事件可能是第三个辐射带的形成原因 http://i3.sinaimg.cn/IT/2013/0306/U7917P2DT20130306092054.jpg  范艾伦辐射带对卫星、宇航员和地球上的技术系统构成威胁,进一步加深对辐射带的了解至关重要,因为现代社会对基于太空的技术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3月6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美国宇航局的太空探测器在地球周围发现第三个此前未知的范艾伦辐射带,这一发现有助于科学家了解太阳如何以及何时对地球带来危害。范艾伦辐射带是一个甜甜圈形区域,含有“致命电子”,环绕我们的星球。这一辐射带经常因为太阳风暴和其他空间天气事件膨胀,对卫星通讯、GPS卫星以及宇航员构成严重威胁。  发现第三辐射带  科学家一直认为地球周围只有两个范艾伦辐射带,但两个探测器(2012年夏季发射的范艾伦探测器)搭载的仪器发现的粒子显示存在第三个短暂的辐射带。科学家观测到这个第三个辐射带的形成,一共持续了4周时间,最后被来自太阳的一场强烈的行星际冲击波歼灭。  美国新罕布什尔州大学的哈兰-斯宾塞表示:“在对辐射带进行了数十年的研究之后,我们发现了一个全新的辐射带。借助于范艾伦探测器的观测仪器,我们就如同拥有一双眼睛,看到这个引人注目的现象。我们期待着这项任务的其他发现,以便确定出现这种极端辐射带的频率以及可能出现的动力学现象。”斯宾塞是操控范艾伦探测器的研究小组成员。  范艾伦辐射带是太空时代的第一项重大发现。美国宇航局的“先驱者3”号和“探索者4”号探测器(都在1958年发射升空,携带詹姆斯-范艾伦研制的仪器)传回的数据揭示地球周围存在两个截然不同的高能电子环形区域。在最初发现范艾伦辐射带时,科学家认为它们是相对比较稳定的结构,但随后进行的观测显示它们实际上非常活跃,不断发生变化同时充满神秘色彩。  2012年8月30日,宇航局发射了辐射带风暴探测器——随后更名为“范艾伦探测器”——进一步研究辐射带。范艾伦辐射带对卫星、宇航员和地球上的技术系统构成威胁,进一步加深对辐射带的了解至关重要,因为现代社会对基于太空的技术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加深对辐射带形成和数量的认知同样有助于科学家了解太阳风暴如何以及何时对地球带来危害。  带有一定偶然性  第三个范艾伦辐射带的发现带有一定偶然性,因为发现辐射带的仪器——范艾伦探测器搭载的相对论电子质子望远镜(以下简称REPT)打开的时间早于原定计划。宇航局在一份声明中表示:“这是一个幸运的决定。在REPT打开前不久,太阳活动释放的能量奔向地球,导致辐射带膨胀。”正如所预料的一样,REPT 9月传回地球的数据仍显示只存在两个范艾伦辐射带。  但就在几天之后,外环似乎压缩成一个强烈而紧凑的电子带,第三个不太紧凑的电子带形成,辐射带从两环变成三环。范艾伦探测器项目科学家什里-卡耐卡尔表示:“到了REPT打开后的第五天,我们观测到第三个辐射带。最初,我们还怀疑仪器出了问题。我们进行了全面检查,但并没有发现任何问题。观测结果显示第三个辐射带一共存在了4周时间。”  美国科罗拉多州大学玻尔得分校的丹-贝克指出:“这一发现太怪异了。我当时认为一定是仪器出了故障。然而,另一个探测器得出了相同的发现。这促使我们得出发现第三个辐射带的结论。”贝克所在的实验室设计和制造了REPT。  新罕布什尔州大学的天体物理学家斯宾塞表示这是一个“尤利卡时刻”。他说:“带着惊奇,我们看着外侧的辐射带快速消失。不过,这个辐射带并没有完全消失,内缘仍残留着少量泛着银色的高能电子,我们将它称之为‘存储环’。在随后几天外侧电子带变形时,这个带距离存储环所在位置更远,形成一个短暂的三带结构。教科书就在我们眼前被改写。”  探测器功不可没  在9月的第三周,距离地球最远的中部“存储环”开始消失。最后,来自太阳的一场强烈的行星际冲击波彻底歼灭了“存储环”以及外侧带的其他部分。科学家指出外侧的范艾伦辐射带极为不稳定,不时会出现带电粒子膨胀,导致它们逃逸,具体程度取决于空间天气。在此之前,科学家从未观测到这个三带结构,甚至没有在理论上提出存在这种结构。  在“存储环”和外侧辐射带消失后几个月,范艾伦辐射区变形为原来的两带结构。贝克教授表示:“我们对这种现象的出现频率一无所知。这种现象可能非常频繁,但我们没有相应的仪器进行观测。利用高解析度观测仪器观测到外侧带的时空和能量活动还是第一次。此前对外侧辐射带进行的观测所呈现的景象比较模糊。在发射后第二天打开REPT时,一场强烈的电子加速活动已在进行当中,我们清晰地看到新辐射带以及这个辐射带与外带之间新形成的缝隙。”  两个范艾伦探测器一模一样,负责对辐射带进行观测,对种类繁多的能量和粒子进行编目,追踪穿过辐射区的磁波。这两个探测器沿着椭圆形轨道环绕地球运行,能够在穿过辐射区时从两个辐射带的心脏地带向地球传送观测数据。范艾伦探测器搭载了5台仪器,允许科学家获取辐射带的数据,细节达到空前程度。  两个探测器传回的数据有助于科学家进一步了解空间天气如何影响近地现象。加深对辐射带形成和数量的认知同样有助于科学家了解太阳风暴如何以及何时对地球带来危害。斯宾塞表示:“我们观测到的现象非常引人注目,允许我们在一定程度上改进辐射带动力学理论并加以验证,进而提高我们预测它们行为的能力。这对于了解空间天气非常重要,能够提高在危险太空区域活动的宇航员和航天器的安全性。”在2月28日《科学》杂志刊登的一篇论文中,科学家详述了他们的研究发现。(孝文)

  • 【分享】我国天文学家首次观测到宇宙中神奇磁零点[图]

    【分享】我国天文学家首次观测到宇宙中神奇磁零点[图]

    以前,科学家只是从理论上推测,在太阳风暴、核反应中,“应该存在”一个非常重要而奇特的“点”——磁零点。而最近,我国天文学家通过卫星观测数据,真实地“捕捉”到了宇宙中的磁零点。最新成果发表在近期出版的《自然物理学》杂志上。  磁零点是什么?它就像地球上的台风眼——别看台风呼啸横扫数百公里,小小的台风眼里却风平浪静。我国天文学家发现,来自太阳的电磁风暴同样也有台风眼——尽 管“太阳风暴”袭击地球磁场时,甚至可以引起无线通讯中断,但在台风眼之中,却有个磁场为零的地方。  多年来,为寻找磁零点,欧洲宇航局启动了“星簇”计划,连续发射了四颗卫星,中国也实施了“双星”计划。日前,卫星在离地球约12.6万公里的太空中,观测到一次“太阳风暴”侵袭下的地球磁场。根据观测数据,国家天文台肖池阶副研究员、大连理工大学王晓钢教授、北京大学濮祖荫教授等为主的研究小组,首次发现了自然界中存在的磁零点。当期杂志配发评论,认为这是磁重联研究领域中“极其重要的”进展。[im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07/03/200703261044_46640_1643735_3.jpg[/img]资料图片:太阳风下的地球磁场示意图1[im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07/03/200703261045_46641_1643735_3.jpg[/img]资料图片:太阳风下的地球磁场示意图2 在神奇的磁零点上,发生着太空中十分常见的物理过程——磁重联。在太阳风暴的“劲吹”下,“背风”处的地球磁场从原先的圆球形,被“吹”得好像飘扬的长发。长发般的磁力线在太阳风的“逼迫”下,不断逼近磁零点。  当两条磁极方向相反的磁力线与磁零点无限接近的那一瞬间,两条磁力线开始“重新联结”:同时从中断开,并连接成两条新的磁力线——一条带着太阳风暴的等离子体飞向浩淼的太空,另一条则如同拉满的橡皮筋,缩向地球,它所携带的高能粒子“撞”进地球南北两极的大气层,形成美丽的极光。 据国家天文台汪景琇研究员介绍,以前人们只是在理论上推测磁零点的存在,但这次他们利用该台赵辉博士发展的微分拓扑学方法,通过实际观测数据分析,发现了磁重联的中心区域存在磁零点,并计算出磁零点周围的磁力线存在螺旋结构。由于磁重联存在于太阳耀斑、磁约束核聚变等重要物理过程中,是能量转换和加速带电粒子的基本机制之一,因此,这一发现有助于彻底解决磁重联理论中一些长期悬而未决的难题。

  • 天文学家首次观测到黑洞“捕捉”星云过程

    http://photocdn.sohu.com/20111216/Img329202340.jpg  天文学家首次观测到黑洞“捕捉”星云过程(图)新华社北京12月15日电 一个国际研究小组利用欧洲南方天文台的“甚大望远镜”,发现一个星云正在靠近位于银河系中央的黑洞并将被其吞噬,人们有望观察到黑洞“吃大餐”的场景。据悉,这也是天文学家首次观测到黑洞“捕捉”星云的过程。  观测显示,这个星云的质量约是地球的3倍,它的位置近年来逐渐靠近“人马座A星”黑洞。这个黑洞的质量约是太阳的400万倍,是距离我们最近的大型黑洞,也是天文学家研究黑洞非常好的观测对象。  研究人员分析认为,到2013年,这个星云将离黑洞非常近,有可能被黑洞逐渐吞噬。参与研究的德国天文学家吉勒森说,吞噬过程中将会出现的种种现象可以为天文学家提供有价值的研究资料。  过去20年,德国马克斯-普朗克地外物理研究所的天文学家根策尔领导的国际天文小组一直在通过位于智利阿塔卡玛沙漠的欧洲南方天文台望远镜,跟踪观测银河系中央黑洞附近星体的活动情况。这次的发现是该项长期观测计划的一项重要成果。

  • 大气科学之气象观测==云图

    云图:表示各类云状的照片,即地球上不同尺度的云层覆盖和充满变化的地表面特征的图像。云图表示各类云状的照片。通常分一般云图和卫星云图。一般云图是按各类云的典型形态拍摄的,是判断和辨认天空中云状的标准图谱。气象观测中,云状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大气运动,同时预示着天气变化的趋势。可为预报天气提供参考http://imgsrc.baidu.com/baike/abpic/item/27d647eedc7f6bc5b2fb95f6.jpg

  • 探测设备通过关键测试:将监测接近地球天体

    2013年04月20日 09:06 新浪科技 http://i0.sinaimg.cn/IT/2013/0420/U7917P2DT20130420090459.jpgNEOCam探测器是美国宇航局一项旨在监测近地小天体的空间望远镜项目的核心技术设备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4月20日消息,据美国宇航局网站报道,一项可以帮助美国宇航局提升其未来针对小行星和彗星侦测追踪能力的红外探测器近期通过了关键的设计阶段测试。  这一探测器名为“近地天体相机”(NEOCam),近期在模拟深空环境温度和压力条件下的测试中达到了设计指标。“近地天体相机”是未来即将计划实施的一项空间小行星探测望远镜项目的核心设备。在近期出版的《光学工程杂志》上将会公布这一探测器的设计和指标细节。  这一探测器将会被作为美国宇航局近期公布的一项新计划的组成部分,这一大胆计划将首次着眼于识别并捕获近地小行星并将其拖拽至地球附近空间供宇航员就地开展研究工作。  美国宇航局近地天体项目办公室执行主管林迪·约翰逊(Lindley Johnson)表示:“这一探测器项目的实施标志着美国宇航局‘发现项目’及其‘天体物理学研究与分析项目’对于创新技术的投入,这将改善我们未来保护地球,应对外来天体撞击风险的能力。”  所谓近地天体,一般是指距离地球轨道在2800万英里(约合4500万公里)范围内的小行星或彗星体。小行星并不会自己发光,它们只能反射太阳光。取决于一颗小天体对阳光的反照率有多高,一颗小型但具有高反光表面的小天体看上去可以和一颗较大型但是具有低反光表面的小行星显示相似的光学观测特性。因此,在光学波段进行的此类观测有时会有明显的误差。  即将发表的这篇论文的合著者,美国宇航局喷气推进实验室的NEOWISE项目首席科学家艾米·门泽(Amy Mainzer)表示:“红外探测器是一个强大的工具,可以用于小行星的分析和确认。当你使用红外探测器观察小行星,此时你所观测的是其发出的红外热辐射,这将让科学家们更精确的限定其大小,甚至还可以告诉你一些有关其组成成分的信息。”  NEOCam探测器的主要突破在于提升其性能的稳定可靠性,并显著降低其质量,以便可以被搭载在卫星上发射升空。一旦被发射,这台空间望远镜将会被定位于4倍于地月距离的位置上,在这里这台设备将不分昼夜地监视接近地球附近空间的小天体,而不会受到云层或任何其它因素的干扰。  这一设备的开发成功是10年以来美国宇航局喷气推进实验室与它的科学伙伴罗彻斯特大学(负责进行设备测试工作)以及特雷迪成像技术公司(设备的开发)之间紧密合作的成果。  罗彻斯特大学的克莱格·麦克默提(Craig McMurtry)表示:“我们很高兴的看到新一代的探测器在灵敏度方面远远超过了上一代的同类设备。”  美国宇航局的NEOWISE项目是先前WISE,即“广域红外巡天探测器”的延长任务,该探测器于2009年12月发射升空,在红外波段对整个天空扫描两次。在此期间它共拍摄了270万个天体目标的图像,从遥远的星系到地球附近的小行星和彗星。NEOWISE则完成了对太阳系内部小天体,小行星和彗星的巡天探测。该任务执行期间所取得的新发现包括21颗彗星,超过3.4万颗小行星以及134颗近地小天体。(晨风)

  • 太空首次发现过氧化氢 有助揭地球太空水源之谜

    欧洲南方天文台6日说,一个国际天文学家小组最近利用天文望远镜在太空中首次发现过氧化氢分子,这一发现有助于科学家更好地解释地球上的太空水来源。  许多科学家认为,地球上的水有相当一部分源自太空。而这些太空水的来源一直是科学家迫切希望弄清的问题。  此次,天文学家利用欧洲南方天文台设在智利的“阿塔卡马探路实验”天文望远镜,观测了400光年之外的“心宿增四”云团,并发现了过氧化氢。

  • 【转帖】银河系发现至少五个“地球”

    2月19日,在华盛顿举行的美国科学促进会年会上,来自美国航天局的科学家宣布了令人惊异的结论:银河系至少有500亿颗行星存在,其中至少5亿颗行星处于“既不太冷也不太热”的地带,有生命存在的可能。长期以来,科学家一直都在致力于探索地球以外的行星世界,开普勒太空望远镜的发明与应用,则把这一梦想变成了现实。2009年5月至9月间,开普勒太空望远镜对银河系15.6万颗恒星进行搜索,对银河系行星进行首次“人口普查”。当有行星经过恒星时,开普勒将观察记录到恒星亮度有微量减弱。由于这种情况一年只发生一次,科学家们需要3年的数据才能最终确认围绕与太阳类似的恒星运行的行星的存在并确定其位置。开普勒这次行星普查的主要使命并不是要弄清每一颗行星的具体状况,而是要让天文学家对银河系究竟有多少行星、特别是有多少像地球一样适宜人类居住的行星有初步的感觉。初步研究发现,银河系恒星中,至少每两颗恒星中就有一颗拥有行星,每200颗恒星中就有一颗恒星拥有的行星位于“宜居带”。科学家目前发现了1235颗候选行星,其中68颗与地球大小相似,288颗远远大于地球。在54个可能适宜人类居的行星中,5个可能与地球大小类似,所环绕运行的恒星与太阳相比,体积要小,温度较低,其中一些可能有月球环绕,并存在液态水。该项目首席科学家威廉·博鲁茨基在宣布这一结论时称,科学家们是根据已经观察到的行星出现的频率,得出全部行星的大致数字。目前关于银河系行星数量的推断可能还是“最保守的估计”,因为这些恒星可能有不止一个行星,开普勒目前进行的搜索也未能顾及那些远离恒星的行星。他举例说,如果开普勒从距离地球1000光年远的地方遥望太阳,它能注意到金星划过夜空,但只有1/8的机会看到地球。他表示,开普勒目前搜索的范围只占茫茫夜空的1/400,在如此小的区域内却发现如此众多的候选行星,使我们禁不住认为,我们生活的银河系中还有多少行星在环绕着类似太阳的恒星轨道上运行?天文学家史蒂文·麦兰认为,这些关于银河系行星数量的科学推断说明,用数以百亿形容银河系是准确的。而这仅仅是人类目前生活的银河系,科学家们认为宇宙中存在1000亿个银河系。而银河系中究竟有多少类似太阳的恒星存在还无定论。多年来,科学家们倾向认为银河系有1000亿颗恒星,但去年,一名耶鲁科学家认为,这一数字接近3000亿。既然可能有适宜人居的行星,科学家的新发现必然引发人们对宇宙中存在其他生命存在的联想。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外星人”为什么至今没有造访地球?发布会现场,博鲁茨基感到很遗憾,因为这是一个他和同事们目前都不知道答案的问题。但他表示,太多的未知正是人类太空探索的动力所在,这一探索的意义,将使人类对自己在宇宙中的地位有进一步的认识。北京天文馆馆长朱进在接受本报记者电话采访时指出,寻找太阳系外生命特别是高等智慧生物,是人类一个永恒的话题。开普勒望远镜的发现在这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发现了大量系外行星,其中许多行星的大小同地球接近,同其恒星的位置和地球与太阳的位置近似,处于“宜居地带”。有了适宜的环境,就有可能存在生命,虽然其生命形式未必同地球生命相同。朱进说,在开普勒望远镜发现的基础上,我们还需要更多的后期观测,比如在条件成熟后给某个特定行星拍摄大气光谱,了解行星表面的大气情况,这样更有助于判断生命的存在。他说,系外行星探索已成为天文学的一个热门课题,天文观测手段的发展将带来更多有趣的发现。

  • 太阳表面出现超强耀斑 若抵达地球引发强烈磁暴

    据美国太空网站报道,近日,太阳持续喷发太阳耀斑,两天之内在同一太阳表面连续喷射两次X级超强太阳耀斑。太空气象专家称它为“老忠实泉”太阳耀斑。  美国东部时间9月7日18点37分和9月8日11点44分,太阳表面出现两次X级超强太阳耀斑,这是最强等级的太阳耀斑,第二次太阳耀斑的强度稍微减弱。太阳耀斑通常可分成A、B、C、M、X五个级别,每个级别又可划分10个等级。一般地球上观测到的弱耀斑是C级,M级是大耀斑,而X级则是极大耀斑。耀斑主要表现为强烈的电磁辐射和高能粒子辐射,电磁辐射约8分钟后影响地球的向日面,高能粒子大约在数十分钟后到达地球附近的空间,对地球磁场和大气影响最大的是日冕物质抛射,日冕物质抛射过程中上百亿吨时速高达数百乃至千公里以上的带电粒子冲向行星际空间,形成激波阵面。一旦该阵面经历数十小时冲向地球,就会引起强烈的地磁暴和电离层暴。

  • 【讨论】地球真的变暖了?

    昨天看到新华社的一篇报道, 格陵兰岛彼得曼冰川最近发生50年来最大的崩裂,产生了一座巨型冰山,美国众议院能源独立和全球变暖问题特别委员会甚至专门为此召开会议。结合眼下俄罗斯的森林大火、中国和巴基斯坦的洪水以及前段时间全球不少地区的高温天气,人们或许要发出感慨:地球真的变暖了。  不过,很多科学家指出,尽管有研究显示今年上半年可能是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上半年,但为上述事件贸然打上“全球变暖”所致的标签还缺乏依据。  彼得曼冰川崩裂产生的冰山面积为250平方公里左右,大小相当于四个纽约曼哈顿岛,这也是50年来北极圈发生的最大冰川崩裂事件。接下来,这座漂浮的“岛屿”将进入格陵兰岛和加拿大之间的内尔斯海峡。如果它继续南移,就可能影响海运交通,甚至破坏石油钻井平台。  美国众议院能源独立和全球变暖问题特别委员会专门邀请专家讨论了这次冰川崩裂事件。委员会主席爱德华在一份声明中说,科学家认为此次事件“清楚表明气候正在变暖”。俄亥俄州立大学的贾森福克斯对《纽约时报》说:“彼得曼(冰川)这个沉睡的巨人正在缓慢醒来……2008年曾损失30平方公里的面积,算上这次,以及今年气温偏高、海洋表面温度升高、海冰面积下降,这些都是一个气候变暖模式的组成部分。”  但更多谨慎的研究人员并不愿意匆忙下结论。美国特拉华大学海洋学和工程学副教授安德烈亚斯明肖指出,彼得曼冰川附近水域仅从2003年开始有观测记录,现在还不能说这次冰川崩裂是由全球变暖引起的。一些专家指出,现在唯一能确定的是格陵兰岛一直在融化,而且过去10多年里速度明显加快,并导致海平面上升。  与此同时,英国气象局专家彼得斯托特10日在《卫报》上撰文说,近来全球各地高温和洪水等极端事件频发的直接原因是大气活动异常。通常,来自印度一带的季风可以越过青藏高原直达北方,而今年北方的气流却一直推进到巴基斯坦,与季风相遇并导致严重降雨和洪水。俄罗斯高温引发严重火灾以及中国等国家的洪水也都是这种大气异常的后果。  毫无疑问,弄清楚大气活动异常的原因,以及冰川崩裂是格陵兰岛的“正常支出”还是由全球变暖或其他因素造成,具有重要意义,因为这将有助于人们采取有针对性的应对行动。  不过,尽管目前还不能将某一极端天气事件归因于气候变化,但许多研究人员确实担心全球大环境在发生变化,并对人类生活产生严重影响。曾参与编写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多份气候评估报告的斯托特说,观测数据表明,极端天气事件发生频率正迅速上升,尽管现在还不能说常见,但到本世纪中叶很可能会成为常见现象。 地球真的变暧了吗?好像没感觉到呀!在广东这边呆着感觉今年还没那么热了

  • 空间望远镜将密切观测“金星凌日”,探究“黑滴之谜”

    “金星凌日”可以说人类最期望看到的“行星连珠”事件,因为它的周期实在太长了,长达百年以上。从人类发明望远镜以来,也仅观测到七次。这让人们对这个极为罕见又极具有科学意义的“金星凌日”出现,充满了兴奋。 美国东部时间2012年6月5日下午6:03(中国地区为6月6日上午),罕见的“金星凌日”出现,金星穿过太阳盘面。整个过程分为凌始外切、凌始内切、食甚、凌终内切以及凌终外切。“金星凌日”为古今的天文学家精确计算地球与太阳之间距离提供了方法。 此次“金星凌日”可见地区为欧洲(除极西南部)、非洲东部、亚洲、印度洋、大洋洲、太平洋、北冰洋、北美洲、南美洲西北部、大西洋西北部。对于此次将要来临的“金星凌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太阳动力学天文台(SDO)将密切关注,通过精密的仪器来探测金星的大气环境。 金星凌日是一次难得的机会,不仅是对这一天象的罕见而言,对运行在地球轨道上的太阳动力学天文台而言也是调整轨道的好时机。同时金星凌日也对望远镜光学系统点扩散函数特性的完美测试,为研究人员测试光学系统提供依据,也为太阳动力学天文台纠正其搭载的光学系统提供依据。 事实上,“金星凌日”本身虽罕见,但观赏性并不高。如果就观赏而言,那么“黑滴现象”绝对是最大看点,主要是指金星阴影区与太阳盘面之间出现诡异的连接现象,酷似小液滴连接。对于“黑滴现象”之谜,一直困扰天文学家们,研究人员希望能够借助观测金星凌日破解该谜,并收集到金星大气的光谱,再利用极紫外线变化实验仪对比波长,探测到金星大气中氧气含量。 “金星凌日”出现的规律一般分为两组,彼此相距八年,但每组间的周期以105年或121年两个周期间隔进行循环。此次“金星凌日”是本世纪继2004年6月8日后的第二次,也是本世纪的最后一次。

  • 大气科学之气象观测==气象卫星

    气象卫星  在卫星上携带各种气象观测仪器测量诸如温度、湿度、云和辐射等气象要素以及各种天气现象,这种专门用于气象目的的卫星称作气象卫星。  按卫星轨道分,气象卫星可以分为两类:  http://www.kepu.net.cn/gb/earth/weather/observe/images/obs009_01_pic.jpg风云1号气象卫星  (1)极地太阳同步轨道卫星:其卫星的轨道平面与太阳始终保持相对固定的取向,卫星几乎以同一地方时经过世界各地。  (2)地球同步气象卫星,又称静止气象卫星。卫星相对某一区域是不动的。因而由静止气象卫星可连续监视某一固定区域的天气变化。  根据气象卫星的目的还分为试验卫星,主要对各种气象卫星遥感仪器、新的技术进行试验,待试验成功后转到业务气象卫星上使用业务卫星,这种卫星带有各种成熟的设备和技术,获取各种气象资料,为天气预报和大气科学研究服务。

  • 【分享】地球内核某些区域在融化 高密度液态层围绕内核

    英国利兹大学、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和印度理工大学联合研究发现,由于上覆层地幔的热量循环作用,地球内核从整体上在凝固,但局部存在融化现象。新研究有助于人们进一步理解地球内核的形成以及作为“地球发电机”的外核是怎样产生地磁场的。相关论文发表在5月19日的《自然》杂志上。  地球内核是个像月球大小的固体铁球,外面被高速流动的液态铁镍合金(也有些其他较轻元素)外核、高黏度的地幔和固态的地壳所包围。经过几十亿年,地球内部冷却下来,一部分铁核凝固,因此内核以大约每年1毫米的速度生长。而地球内部在冷却中将散发出的热量传到地幔层,就像火炉上开水的对流,较热的地幔运动到表面,较冷的地幔进入中心。这种逸热效应提供的地质动力与地球的自旋相结合产生了地磁场。  之前的观点认为,整个地球内核都在凝固并逐渐向外生长。但新研究显示,虽然整体上说,从核到幔的热量流动网确保了外核物质凝固使内核生长,但内核的某些区域确实在融化。  研究小组用计算机模拟外核对流模型并结合地震学数据,发现在核—幔边界的热量流动变化依赖于上覆地幔结构。在地震活跃区下面,沿着“环太平洋火山带”构造板块正在向下潜没,剩余的处于地幔底部的较冷海洋板块通过地幔从地核吸取了许多热量,这种地幔制冷使得较冷物质向下流动,使得部分内核凝固。反过来,在非洲和太平洋下面两个大区域,其最下面的地幔比地幔平均温度要高,这些区域下面的外核会变暖,慢慢融化变成固体的内核。  论文合著者、印度理工学院比诺德-斯利尼瓦萨说:“如果地球内核某些地方在融化,在接近内—外核边界的地方,其动力作用会比以前认为的更加复杂。一方面,从纯铁内核的边界会不断释放出一团团较轻元素;另一方面,融化在边界上会形成一层高密度液体,较轻元素将从这里升起。”  论文作者之一、利兹大学乔恩-蒙德博士表示,由于样本无法从地球中心采集,只能通过地表检测和计算机模型来推测地球核心发生了什么,地球磁场的起源依旧是个谜。根据地震观测数据显示,围绕着内核有一个高密度的液态层,而且地震产生的震波在地核的某些部分传播得更快。局部融化理论可为此提供相对简单的解释。(科技日报)

  • 地球自转加快,一天已不足24小时!那是多久,为啥?

    地球自转加快,一天已不足24小时!那是多久,为啥?

    [img=,690,1226]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1/02/202102122023416423_2640_1626275_3.jpg!w690x1226.jpg[/img][align=center]又是一年结束了[/align][align=center]你有没有感到时光飞逝如电?[/align][align=center]其实[/align][align=center]科学地来讲[/align][align=center]2021年确实会比以往年份稍短[/align] 作为浩瀚宇宙中的一员,地球无论是公转还是自转,都会受到星际间作用力的影响,在不断地加减速中调整。仅就当下而言,地球的自转在加快,意味着一天在变短。[font=Tahoma, &][color=#444444] “专业数据显示,现在时间的流逝比过去半个世纪的任何时候都要快。这是因为地球自转速率为50年来最快。”[/color][/font][font=Tahoma, &][color=#444444]科普专家、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党委书记窦忠表示,相关科研发现,自2020年的年中以来,地球的自转速率呈现加快趋势。[/color][/font][align=center][img=,600,]http://www.gfjl.org/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TUyNzMzfDg4N2U1NDVhfDE2MTMxMzI1ODl8MzMzMzd8MjIxNTA2&noupdate=yes[/img][/align][align=center]图为2020年1-12月地球自转速度变化。自2020年年中,地球的自转开始加速。中科院国家授时中心供图[/align] 地球的自转速率比以往更快,能够说明一年会更快过去?这要从时间的测量说起。时间测量的基础单位就是秒,再细化还有毫秒、微秒、纳秒等等。 如今用于测量时间的高精度原子钟已达到阿秒级,即10的负18次方秒(10[sup]-18[/sup])。有多短?总之就是很短了,人体感官察觉不到的那种短。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高精度原子钟一直以超高精度记录每日时长。研究人员在观测原子钟时发现,在过去50年里,地球完成一次自转所需的时间很少短于24小时,即86400秒。然而,如今一天的时长则短于86400秒。[img=,690,458]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1/02/202102122025584199_3900_1626275_3.jpg!w690x458.jpg[/img][align=center]中科院国家授时中心工作人员正在一组铯原子钟前工作。刘潇摄[/align] 窦忠表示,根据英国媒体近日的报道,研究人员发现2020年的7月19日短了1.4602毫秒,成为有记录以来最短的一天。这样的极细微差别,尽管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无从体现,但却会在通讯、电力、导航等领域产生重要影响。 那么,地球自转变快的原因是啥?可能与地球表面形态的变化有关。就像花样滑冰运动员或芭蕾舞者做转体动作身体越聚拢转速能越快一样,当物质向更中心聚集时,地球的自转也会变快。以全球气候变暖为例,当冰川、冰盖融化流入海洋,地球质量就进行了重新分配,物质较以往更靠近中心,那么地球自转就会变快。“但是,地球表面形态的变化终究只是暂时的。从长远来看,地球转速越来越慢的大趋势不会改变。”窦忠表示,因为日月潮汐引力的作用,相当于一直为地球自转轻点着“刹车”。而如果变慢达到了一个临界点,全世界的时间工作者就要启动“闰秒”这个撒手锏。当然,那就是另外一个故事了。 不知不觉中,阅读完这篇文章大概花去了你3分钟时间。了解到当下时间变快奥秘的你,“争分夺秒”吧。(新华社)

  • “小冰期”时代即将到来 地球将经历些什么?

    “小冰期”时代即将到来 地球将经历些什么?http://pic.people.com.cn/mediafile/201107/04/F201107041536073231439913.jpg“小冰期预言”,是危言耸听,还是有据可查?美国国家太阳能观测台专家表示,太阳黑子进入活动低潮实在出人意料。但权威报告的数据充分证明,太阳黑子活动正在进入冬眠期。小冰期时代即将到来  太阳黑子“静悄悄”地球变得更凉快  自从1850年上一个小冰期结束以来,人类已经度过了相对温暖的1个多世纪。近年来,太阳黑子出奇地安静,预计到2020年,太阳将进入一个较长时间的“超级安静模式”,太阳黑子活动将消失几年甚至几十年。而太阳黑子进入冬眠期,被看作是“小冰期”到来的标志之一。  火山爆发地球“打寒颤”  火山喷发引致的气候灾难,最有名的要数1816年的“无夏之年”1815年,印尼坦博拉火山喷发,导致翌年全球气温下降了0.4℃至0.7℃;中国亦有“【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八月】天气忽然寒如冬”的记载;1982年,墨西哥埃尔奇琼火山喷发后,导致全球平均气温下降了0.2℃。  除了太阳黑子,大型火山  喷发将会降低气温。火山爆发后,会产生大量的火山灰,这些火山灰进入高空对流层,频繁的火山活动等使得大气平流层包含了火山灰,透明度降低,一些太阳光波被火山灰折射无法进入地面,减少了太阳的辐射量,导致地球变冷。  事实上,伴随地震次数变多,一些大火山也跃跃欲试。去年底日本鹿儿岛樱岛火山喷出浓烟;今年,5月23日,冰岛最活跃的火山之一格里姆火山喷发;今年,6月5日,智利普耶韦火山喷发;6月13日,厄立特里亚北部地区的纳布罗火山突然喷发。  温度正在下降预示着什么  种种自然迹象表明,地球在往“冷”发展。而判断是否进入小冰期,有个非常显著的“标志”:平均气温会下降。中科院研究所专家表示,进入小冰期,全球平均气温会降低0.5℃-1.5℃。科学家们纷纷进行预言,有人根据太阳黑子的活动情况推测,如果来得快,2015年,我们就一脚踏进了“小冰期”。  1972年,由于异常的寒冬,20多位欧美学者聚首美国,开会讨论,并刊登了“当前间冰期之终结”。“间冰期”①的结束,意味气温的直转急下。学者们预期不出几千前,也许只是几百年,全球变冷以及相应的环境变迁就会来临,  规模将远远超过人类历史上的任何经历。  说到底是自然力量和人类活动的一次较量,看谁的力量更大些。  (链接:间冰期:气温呈波浪线变化,一段时间温度高,甚至进入至高点;尔后,温度逐渐下滑,甚至陷入至低点。温度在很高的时候,有一个平均范围,在平均值以上的就是间冰期。)

  • 电子所自主研制的地球磁场传感器迈入国际先进行列

    中科院电子所第十研究室(中科院电磁辐射与探测技术重点实验室)面向国家“立足国内,找矿增储”等重大战略需求,在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SinoProbe计划等项目经费支持下,经过近3年的技术攻关,突破了制约我国地球物理电磁勘探仪器装备研发的核心技术——磁场传感器(磁棒)技术,研制出可应用于大地电磁法(MT)、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CSAMT)、海洋可控源大地电磁法(CSEM)、瞬变电磁法(TEM)、地球物理电磁测井等方法的磁场传感器,最低工作频率可到0.0001Hz(10000s),噪声水平达到皮特斯拉(pT)或飞特斯拉(fT),各项指标已迈入世界先进行列。 小批量生产的CAS系列磁棒陆续经多个地球物理勘探部门一年多不同季节、不同地区的野外工程应用和测试对比表明,电子所研制的频率域和时间域磁棒与国外同类磁棒的先进技术水平相当,部分指标略高于国外产品;同时,与国外同类磁棒相比,CAS系列磁棒的重量和功耗均具有十分明显的优势。CAS系列磁棒的研制成功,为我国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地球物理电法勘探仪器装备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此外,CAS系列磁场传感器在海洋探测与监测,尤其在海底科学观测网建设、海底资源勘探等领域还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http://www.cas.cn/ky/kyjz/201301/W020130124369638072295.jpg大雪天气测试传感器性能http://www.cas.cn/ky/kyjz/201301/W020130124369638082139.jpg夏季测试传感器性能http://www.cas.cn/ky/kyjz/201301/W020130124369638088957.jpg磁场传感器外观图

  • ICP光谱观察方式比较:垂直观测、水平观测、双向观测

    在ICP光谱仪炬管组件中产生的ICP光源,其观察方式有3种,分别是:垂直观测(Radial)、水平观测(Axial)和双向观测(DUO),下面介绍他们的区别:ICP光谱仪垂直观测:又称为垂直观测或者测试观察,是采用垂直放置的ICP光谱仪炬管,“火焰”气流方向与采光光路方向垂直;从光谱仪能够接收整个分析区的所有信号。  对不同的元素不用进行炬管调节,是分析测试的常用观察方式。具有更小的基体效应和干扰,特别是对有机样品;对复杂基体也有好的检出限。可以测定任何基体的溶液,如高盐分样品测定、复杂样品的分析、有机物而积炭相对不严重的分析。较低的氩气消耗量。侧向观测方式的炬管是垂直炬,热量和分析废气自然向上进入排气系统。ICP光谱仪垂直观测示意图ICP光谱仪水平观测:又称为轴向观察或端视观测,是采用水平放置的ICP光谱仪炬管,“火焰”气流方向与采光光路方向呈水平重合;可使整个火焰个个部分的光都全部通过狭缝。  水平观测方式的优点是:由于整个“火焰”各个部分的光都可以被采集导致灵敏度高,对简单样品有较好的检出限;其缺点:基体效应和电离干扰大,线性范围小,炬管溶液积炭和积盐而沾污,需要及时清洗和维护,RF功率设置不能一般不超过1350W;使用于光谱仪水质分析中。ICP光谱仪水平观测示意图总体而言,ICP垂直观测检测的只是最佳分析区给出的发射信号,其特点就是干扰信号少,但分析元素的发射强度不如水平观测的效果好;水平观测检测的是整个分析通道的发射信号,其特点是分析元素的发射强度大,但缺点是干扰信号比较大。双向观测:  传统双向观测是在水平观测ICP光源的基础上,增加一套侧向采光光路,实现垂直/水平双向观测,即在炬管垂直观测的方向依次放置3块反射镜,当要使用垂直观测的时候,就通过3块反射镜把炬管垂直方向上的光反射到原光路中,并通过旋转原光路的第一块反射镜,使垂直方向来的光与原水平方向来的光在整个光路中重合。该观测方式的切换反射镜由计算机控制,该方式融合了轴向、径向的特点,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增强了测定复杂样品的能力。改观测方式可实现以下3中方式的测量:  ①全部元素谱线水平测量。  ②全部元素谱线垂直测量。  ③部分元素谱线水平测量,部分元素谱线垂直测量。  双向观测能有效解决水平观测中存在的电子干扰,进一步扩宽线性范围。但是该观测方式需要不断地切换反射镜,可能导致仪器的稳定性变差。由于径向观测的需要,炬管侧面必须开口,导致炬管的寿命大大降低,同时也改变了炬焰的形状。炬管开口处必须严格与光路对准,要不然炬管壁容易积累盐,会使检测结果严重错误;同时如果在开口出现积盐同样也会导致仪器检测结构存在严重的错误,必须注意清洗。而且增加了曝光次数,降低了分析速度,增加了分析消耗。ICP光谱仪双向观测示意图  在有上述考虑之后,需要改变传统,尤其是改变光路使其简单,几家都推出了双向观测技术。安捷伦的双向观测  首先是安捷伦的5100,它采用ZL的智能光谱组合技术 (DSC),以及全新的仪器设计理念,推出区别于传统的、极具创新的、全新概念的双向观测 5100 SVDV ICP-OES,可实现同步的水平和垂直双向观测分析。安捷伦5100同步垂直双向观测技术的设计原理  传统的双向观测 ICP-OES 需要人为定义测量 元素、分析波长及观测模式,无法完成同 步的双向观测分析。 某些系统甚至采用多狭缝模式,分别应对不同波段、不同观测方式以及不同灵敏度样品的分析要求,极大地降低了样品分析通量和测量效率。5100 SVDV ICP-OES 凭借独特的智能光谱组合技术 (DSC) 一次测量完成水平和垂直信号的同步采集读取,实现高速高效的样品分析,确保复杂基质样品的分析准确度斯派克的双向观测  斯派克公司也推出了双向观测技术  首先,斯派克专门开发了不需经过很多的光路反射、折射,而是采用了无需反射镜的MultiView 等离子体接口,让等离子体切换方向,真正实现直接观测。比如在贵金属分析中,贵金属作为基体元素,其含量90%多,其他微量元素含量极低;而对于贵金属冶炼厂家,矿样中贵金属则变成了微量元素,伴生元素很多;那么采用这种观测方式可以兼顾高含量元素的分析,也可以兼顾低含量元素的分析,同时还能满足复杂基体的分析。MultiView 的切换示意图  此外,斯派克的产品还采用垂直同步双观测(DSOI)技术,一种全新的等离子体视图设计方法,采用垂直等离子体炬,通过新的直接径向视图技术进行观察。两个光学接口捕获从等离子体两侧发射的光,仅使用一个额外的反射,以增加灵敏度和消除困扰新的垂直火炬双视图模型的问题。因此,垂直同步双观测(DSOI)提供了传统径向系统的两倍灵敏度,但是避免了垂直双视图模型的复杂性、缺点和成本。垂直同步双观测(DSOI)示意图  采用同步双向观测应用于斯派克的多款ICP光谱上,包括ACRO,SPECTROGREEN等。  除了观测方面,斯派克的ICP光谱整体采用的光学器件少,包括其不用中阶梯光栅,而用帕邢—龙格结构。优点包括:首先在很宽的光谱范围内分辨率是一个恒定的常数,因此能轻松区分谱线富集区域内相邻谱线,最大限度减少光谱干扰。而中阶梯光栅正相反,只是在200nm处有最好的分辨率,而到了300nm或400nm处分辨率会有大幅度的下降。其次是线性范围宽,例如在做固体金属分析时,几乎所有光谱仪器都是采用的帕邢—龙格结构,因为一个固体样品里既有主量元素也有微量元素,高低含量元素都要兼顾到。帕邢—龙格结构线性范围很宽。第三点,帕邢—龙格结构系统采用的光学器件最少,只有反射镜和光栅,由于光路设计越简单,光量损失就越少,仪器灵敏度越高。帕邢—龙格结构的缺点是:仪器体积大。

  • 【转帖】温室气体超量 地球或丧失吸收废气能力

    中国网 china.com.cn  时间: 2008-05-19  发表评论 最新数据显示,全球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又创新高,增长速率比预期更高。科学家担心,地球可能已经丧失了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据英国《卫报》报道,夏威夷莫纳罗亚天文台的科学家说,目前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已经达到387ppm(百万分之387),自工业革命以来升高了40%,达到了过去65万年以来的最高值。位于 11,000英尺高火山上的莫纳罗亚天文台自1958年以来就一直在测量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由于地处偏远,远离任何有可能扰乱传感器的气体来源,该天文台的观测数据被认为具有高度可信性。莫纳罗亚天文台的观测数据表明,虽然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每年的升降就像北半球植物一样,在春季“萌芽”、秋季“枯萎”,但也可以发现人类向大气中的碳排放总体呈上涨趋势。每年春天,二氧化碳的总量就会超过上年的最高值,创出一个新纪录。近日美国海洋及大气管理局在其官方网站上也发布数据证实,大气中二氧化碳的集聚速度比预期要快。2007年年均增加值达到2.14ppm,在过去六年里是第四个年增长超过2ppm的年份。从 1970年到2000年,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平均每年增长1.5ppm,但2000年以后,年均增加值已经超过2.1ppm的水平。科学家们认为,这种转变表明地球正日益丧失每年吸收数十亿吨二氧化碳的自然能力。气候模型模拟预测,未来几乎一半的碳排放都会被森林和海洋吸收。但是最新数据证明此类预测是过于乐观了。国际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副主席马丁? 帕里(Martin Parry)说:“不论有什么样的说法,事实上情况正在恶化,大气中温室气体的集聚水平仍然在持续增长,而且增长速率也在不断加大。在决定采取措施之前,我们已经看到了全球变暖带来的危害并且其影响规模也在扩大。”“绿色和平”组织的负责人罗宾?欧克利(Robin Oakley)说:“我们正处在气候变化的关节点上,这不是什么好消息。在这个当口还要修建新的飞机跑道和燃煤电厂真是不可原谅的蠢事,但是英国首相戈登?布朗(Gordon Brown)似乎还是决意不顾科学和民意反对而顽固实施他的拙劣计划。”去年有项研究表明,最近以来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大量增加应该归咎于三个进程:世界经济的发展、大量使用煤炭以及森林、海洋和土壤等“碳汇”吸收二氧化碳自然能力的退化。科学家说,二氧化碳比预期多增加了35%,碳排放增长大部分都来自对煤炭能源的依赖。2000年以来世界经济对煤炭的依赖日益加大,这也导致1970年代以来不断提高的能源利用效率发生了倒退。(常旭旻) 文章来源: 人民网

  • 【求助】双向观测问题

    请问双向观测是不是既可以垂直观测有可以水平观测,如果是的那在仪器软件里面是不是可以根据需要来选择垂直观测和水平观测。顺便问一下,垂直观测和水平观测是不是就是指竞相观测和轴向观测,它们都有哪些优点和缺点呢?问题有点多,就当给俺扫盲吧,哈哈。

  • 大气科学之气象观测==气象信息网络

    气象信息网络  遍布全球的气象台站和各种探测设施,组成监视天气变化的观测网,昼夜不停地捕捉地球大气中的各种气象信息。这些网点获取的信息通过有线、无线电报电传,迅速集中到各国的气象中心或通信中心,有时是经过几次中转后达到。从各个中心里又以有线或无线的电报、电传、广播发送出去,供各地气象台站、业务单位使用。气象台站、天气中心和各种业务单位把这些信息制作成各种成品,向世界范围或向本国、本地区范围,以及向某特定地区、特定部门和局地的各个用户,用各种通信手段传送出去,供使用或进行气象服务。这样,在环球上就组成了层层叠叠的,大的覆盖全球、小的限于局地,不同规模、不同作用的气象信息网;在这些网上,日日夜夜有数以亿计的气象信息不断地交流着。从下面介绍的其中几个部分,也可以略见一斑。  国际气象信息网国际气象信息的传输,主要由世界天气广播网和气象电传线路网承担。  全球各处通过各种探测手段取得的气象情报,其中一部分供国际公用,分别集中到世界各地86个气象通信中心,然后分区广播出去。全球共分8个广播区,每区有8—11个中心。这些中心部分是各国的首都,我国的北京就是其中的一个。各地的气象台可以根据需要选收任一中心的广播,把收到的气象电报填绘在天气图上,五洲风云便尽收眼底了。除上述的无线广播网以外,现在又建立起国际有线电传网络。华盛顿、莫斯科、墨尔本为三个世界中心;布拉克内尔、巴黎、奥芬巴赫、布拉格、内罗毕、开罗、新德里、巴西利亚、东京、北京为区域通信枢纽。由中心和各枢纽又联接许多国家、地方的气象中心、气象台、气象业务单位,组成了电传气象情报网。通过这个网的数据信道和传真信道传输了大量的正规和非正规的各种气象资料、天气实况图和预报图。这种电传网络载荷量大,收发方便,传送迅速及时,而且还传送大量无线广播所不能传送的内容。

  • 哪位大侠用双向观测中的侧向观测?效果怎么样?

    咨询个小问题,观测分为三种,垂直炬管侧向观测,水平炬管轴向观测,水平炬管双向观测。水平炬管中的双向观测,首先是构建于水平炬管基础上,轴向观测,应该没有太大问题,但利用双向观测中的侧向观测,不知效果怎么样?哪位大侠使用过,说说实际应用情况。包括检出限,基体干扰情况,信背比等等情况。谢谢!

  • 【求助】ICP的纵向观测和横向观测的哪个更好

    现在又这样的说法:炬管水平放置和垂直观测相比较,大部分元素的检测限可以降低5-10倍! 这种说法是不是成立呢?为什么? 如果成立,那么为什么还会推出水平和垂直都能观测的ICP,如PE Optima 5OOO系列和Thermo iCAP6500DUO 都是具有双向观的ICP,Varian vista700系列都只是单项的观测的。 我相信他们推出双向观测肯定有他们的道理,小弟不明白其中的原理,请高手指点指点!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