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地球磁场

仪器信息网地球磁场专题为您整合地球磁场相关的最新文章,在地球磁场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地球磁场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地球磁场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地球磁场话题讨论。

地球磁场相关的资讯

  • 射线检测仪测到地球磁场出现裂缝 引发人类关注未来
    地球周围有巨大的地磁防护罩,保护人类和其他生物免受太空射线的伤害。  一项最新地球研究报告说,地球磁场不仅正在减弱,而且出现裂缝,因此包括人类在内的生命随时会受到高能量宇宙射线的威胁。  据物理学网站近日报导,印度科学家使用世界最敏感、最大型的宇宙射线检测仪器于近期观察到地球磁场出现裂缝。  科学家在《物理评论快报》(Physics Review Letter)上指出,因为地磁出现裂缝,所以日冕喷发的巨大等离子能量束冲击地球磁层,引发地磁风暴。  地磁裂缝  这种检测仪器为GRAPES-3 介子望远镜,位于印度乌提(Ooty)的塔塔基础研究院(TIFR)宇宙射线实验室。2015年6月22日,该实验室记录到时间长达2小时的200亿电子伏特(20GeV) 高能量太空粒子束,以每小时250万公里的速度撞击地球,造成很多距北极较近的国家地区出现无线电信号中断。  当时,天空出现绚丽多彩的北极光。科学家说,这是因为地磁遭受那种极高速粒子的冲压而产生磁暴的结果。  而这种磁暴的根本原因是近年强度不断减弱的磁场发生重新联接时出现一种磁场裂缝。  报导说,地球磁场是一种人肉眼看不见的无形保护层,减少我们受宇宙射线的威胁。而这个巨大的防护罩近年来出现明显的变化,因此那些潜在的太空威胁问题变得越来越突出。  地磁分布变化  澳洲Science Alert科技新闻网曾于5月11日报导,科学家注意到,地球磁场保护层已经出现非常明显的变化,如地磁北极发生了偏移。  地球磁场强度近年来一直在减弱,目前地球磁场强度以每10年下降5%的速度减弱,而且减弱速度比以前快10倍。而且地磁的分布特点出现改变,即地磁在某些地区增强,在某些地区减弱。  欧洲空间局(ESA)在5月初布拉格召开的“生命地球研讨会”(The Living Planet Symposium )上报告,地磁北极正快速地朝向亚洲东方偏移。  该报告指出,自1999年以来,地球磁场强度在北美上空减弱3.5%,而在亚洲增强2%。大西洋南部的南美地区,地磁强度异常减弱2%,而且近7年来其减弱趋势一直朝着西部方向发展。  与人类未来有关  科学家推测,地球磁场强度不断减弱的最终结果是地磁两极倒转,造成宇宙射线强烈照射地球,包括人在内的生物因此遭受毁灭性灾难。科学家估计,这种地磁倒转的灾难会每10万年发生一次。  报导说,这种研究结果听起来很可怕。但是实际情况可能不是想像的那么糟糕。欧洲空间局地磁观测项目经理鲁尼弗莱博哈根(Rune Floberghagen)于2014年7月曾解释:“这种磁极突然倒转不是瞬间出现,而是在几千年或者几百年的时间内发生。这种现象在过去的历史发生过许多次。”  而且2014年7月,加州大学等机构于英国皇家《国际地球物理研究杂志》(Geophysical Journal International )发表报告认为,78.6万年前的地球磁场活动曾在6000年内一直处于不稳定状态,最后在100年间发生磁场两极倒转。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研究者考特妮斯普莱恩(Courtney Sprain)说:“我们很惊讶,当时地球磁场的两极倒转速度很快。”  科学家根据目前的地磁减弱情况推测地磁南北极会在今后几千年间突然发生倒转。  伯克利分校的地质年代学中心主任保罗瑞尼(Paul Renne)教授表示,虽然尚不清楚将在何时突然发生下一次的地球磁场倒转,但人们需要多思考一旦发生后人类会遭受什么。
  • 我国自主研制地球磁场传感器已达世界领先水平
    中科院电子所第十研究室(中科院电磁辐射与探测技术重点实验室)面向国家“立足国内,找矿增储”等重大战略需求,在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SinoProbe计划等项目经费支持下,经过近3年的技术攻关,突破了制约我国地球物理电磁勘探仪器装备研发的核心技术——磁场传感器(磁棒)技术,研制出可应用于大地电磁法(MT)、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CSAMT)、海洋可控源大地电磁法(CSEM)、瞬变电磁法(TEM)、地球物理电磁测井等方法的磁场传感器,最低工作频率可到0.0001Hz(10000s),噪声水平达到皮特斯拉(pT)或飞特斯拉(fT),各项指标已迈入世界先进行列。   小批量生产的CAS系列磁棒陆续经多个地球物理勘探部门一年多不同季节、不同地区的野外工程应用和测试对比表明,电子所研制的频率域和时间域磁棒与国外同类磁棒的先进技术水平相当,部分指标略高于国外产品 同时,与国外同类磁棒相比,CAS系列磁棒的重量和功耗均具有十分明显的优势。CAS系列磁棒的研制成功,为我国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地球物理电法勘探仪器装备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此外,CAS系列磁场传感器在海洋探测与监测,尤其在海底科学观测网建设、海底资源勘探等领域还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多款仪器揭示月球磁场等属性
    据英国《自然》杂志网站近日报道,韩国首个月球探测器“达努里”(Danuri)将于当地时间8月2日在美国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空间站,搭载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公司的“猎鹰9”号火箭升空,计划于12月中旬到达目的地,并在轨运行一年,以探索包括磁场在内的月球多方面的特征。 “达努里”被韩国官方称为“韩国探路者月球轨道器”,历时6年建造完成,耗资2370亿韩元(1.8亿美元),研究人员希望它能揭示月球各方面,从古老的磁场到洒落在其表面的尘埃,还希望其能在月球极地附近永久寒冷黑暗的地区找到隐藏的水源和冰,为韩国到2030年实现更宏伟的登月计划铺平道路。 “达努里”将于8月2日升空,发射后一小时内,这个678公斤重的航天器将与火箭分离,韩国航空航天研究所(KARI)将展开航天器的太阳能电池板并部署天线。 “达努里”将携带5种科学仪器,最令人兴奋的是“偏振相机”(PolCam),它将是月球轨道上第一台使用偏振光绘制月球表面纹理的相机。通过捕捉从月球表面反射的光,PolCam将能够揭示月球表面上灰尘和岩石颗粒的大小和密度等特征,有助于研究人员研究不寻常物体,如月球上的微小多孔尘埃塔等,这些结构无法在地球上复制。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提供的“阴影相机”(ShadowCam)将拍摄月球上永久阴影区域的图像,了解这些地区的地形,并确定可能是冰沉积的较亮地区,将能为未来的着陆任务提供更多信息,以更好地揭示这一地区的历史。 月球表面显示出高磁性区域,这表明在过去数亿年里,月球内核产生了一个几乎与地球磁场一样强大的磁场。但与地球相比,月球内核要小得多,且与表面的距离也要远得多,为什么月球的内核能产生这么大的磁场?“达努里”上的磁力计(KMAG)收集的数据或能提供答案。 “达努里”探测器将使用多种科学仪器探测月球的磁场等性质。图片来源:NASA官网
  • 给地球做个核磁共振 助力油井勘探
    科学日报报道,地球磁场,作为人们熟悉的长距离方向指示器,常在从地理学到考古学的一系列应用中受到研究调查。现在,它提供了一种新技术的基础,后者或可以用于定义自然环境里流体混合物的化学组成成分。 核磁共振检测化学组成成分所需的异常敏感性 美国能源部(DOE)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的研究人员进行了一项概念验证的核磁共振(NMR)实验,也就是利用高度敏感的磁强计和可以与地球 磁场相比拟的磁场分析碳氢化合物和水的混合物。这项实验是在世界上最重要的核磁共振权威人士之一亚历山大· 派因斯(Alexander Pines)教授的核磁共振实验室内进行的。这项研究是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物理学家德米特里· 布德科尔(Dmitry Budker)教授与国家标准和技术研究所(NIST)的其它研究人员进行的长期合作的一部分。研究结果被发表在期刊《应用化学》并作为封面展示。研究联席作者有派因斯实验室的博士研究生保罗· 甘瑟尔(Paul Ganssle)。 &ldquo 这个基础研究项目旨在解答一个更宽泛的问题:我们是否能够在无需采样或者包封物体的前提下,远距离感知这个物体的内部化学和物理特性?&rdquo 美国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派因斯研究小组的首席调查员维克拉姆· 巴贾杰(Vikram Bajaj)这样说道。&ldquo 核磁共振的一个尤为美妙的方面在于它能够温柔地窥探完整物体内部,但从远距离窥探则相对比较困难。&rdquo 高场和低场核磁共振 核磁共振检测化学组成成分所需的异常敏感性,以及它在医疗应用方面所能提供的空间分辨率等都要求大型精确的超导磁体。这些磁铁非常昂贵且是不可 移动的。此外,研究样本必须放置在磁铁内部,使得整个样本能够暴露在均匀磁场内。这种完好发展的方法被称为高场核磁共振,而它的敏感性与磁场强度成正比。 然而,对于无法放置在磁铁内部的物体而言,对它进行化学特性描述则要求另一种不同的方法。在非原位核磁共振测量中,一个典型高场实验的几何原理 被翻转使用,探测器探测到样本表面,然后磁场被投射到这个物体上。这种情景的一个重大挑战在于在足够大的样本区域里产生均匀磁场:产生足够的磁场强度以进 行传统的高分辨率核磁共振测量是不可行的。 因此,放弃选择超导磁体,磁场核磁共振测量可以依赖地球的磁场,前提是有一个足够敏感的磁强计。&ldquo 地球磁场的一个优势在于它是均匀的,&rdquo 甘瑟尔解释道。&ldquo 而地球磁场被用于诱导检测的核磁共振成像(MRI,是NMR技术的一个同类)的问题在于你需要一个足够强且均匀的磁场,因此你需要将整个 物体包裹上超导线圈,这在某些应用领域,例如石油测井,是不可能实现的。&rdquo &ldquo 磁共振的敏感性取决于磁场,因为磁场会导致被检测到的旋转略微对齐。应用的场越强,信号越强,它的频率也越高,这些都有助于检测的敏感性。&rdquo 巴贾杰解释道。地球的磁场的确很弱,但光学磁强计可以作为没有任何永久磁铁的背景场里进行超低场核磁共振测量的探测器。这意味着非原位测量会仅因磁场强度 就丢弃化学敏感性,但这种方法也具有其它优势。 弛豫和扩散 在高场核磁共振里,样本的化学特性是从它们的共振光谱里确定的,但如果没有超高场或者极其长久的一致信号(这两种情况都需要永久磁铁),这也是不可能的。相比之下,低场核磁共振的弛豫和扩散测量对于确定散装材料特性来说绰绰有余。 &ldquo 低场(你可以使用永久磁铁或者地球磁场)的方法便是测量自旋弛豫,&rdquo 甘瑟尔解释道。弛豫是指极化的自旋回归均衡的速率,这是基于系统的化学和物理特性。此外,核磁共振实验会基于化合物的不同扩散系数而溶解它,而扩散系统取决于分子的大小和形状。 这种实验和传统实验的一个关键区别在于弛豫和扩散特性是通过光学探测的核磁共振来确定,而后者即使在较低磁场里也能敏感的操作。&ldquo 我们之前取得 的合作成果便是发展了检测核磁共振的磁强计,&rdquo 巴贾杰说道。&ldquo 这个实验代表了磁强计首次被用于对多成分混合物的弛豫和扩散测量。&rdquo 弛豫和/或扩散测量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石油工业的地下核磁共振测量,尽管传统的探测会使用永久的磁铁以增强本地磁场。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曾有人试图用地球背景场进行石油测井,但探测性敏感度不足导致不得不引入磁铁,后者现在各种测井工具里普遍存在。 &ldquo 现在概念的新颖之处在于利用了磁强计,我们终于具备一定的科技以满足地球磁场有效探测所需的敏感性,这可能最终有助于实现远距离探测,&rdquo 研究合作作者斯考特· 塞尔泽尔(Scott Seltzer)解释道。 科学家们对这一设计在实验室内进行了测试,首先测量不同碳氢化合物和水的弛豫系数,然后测量均匀混合物的弛豫系数,以及利用磁强计和代表地球磁 场的外加磁场进行二维相关性实验。&ldquo 这一概念的证据或可以大量应用于石油工业,&rdquo 甘瑟尔说道。&ldquo 我们将碳氢化合物与水相混合,利用磁铁将它们先极化,然后外加一个类似地球磁场的磁场。随后我们利用磁强计进行测量,继而基于弛豫光谱我们 可以确定是否具备足够的敏感性以分离油和水的组成部分。&rdquo 这一技术可以帮助石油工业定义岩石里的流体,因为水和油的弛豫速率是不同的。其它应用领域还包括测量输油管里流过的水和油的容量,这主要是通过 测量随着时间的推移输油管里的化学组成成分来实现;以及检测食物的质量以及任何类型的聚合物固化过程,例如水泥固化和干燥。下一步则涉及理解地质构造的深 度,后者可以利用这种技术进行成像。&ldquo 我们的下一项研究将专门回答这个问题,&rdquo 巴贾杰说道。&ldquo 我们希望这种技术能够穿透1米甚至更多以了解地质构造并阐明内部的化学特性。&rdquo 最终探测器可以用于定义整个钻孔环境,而目前的设备只能够对几英尺深处进行成像。将地磁学和通用的感知技术相结合将提供更好的解决办法。这项研 究的其他合作作者还包括申铉栋(Hyun Doug Shin)、迈卡· 莱德贝特(Micah Ledbetter)、斯文亚· 克纳佩(Svenja Knappe)和约翰· 苛金(John Kitching)。这项研究得到了美国能源部科学办公室的支持。
  • 南海海洋所举办海洋地球电磁探测研讨会
    为促进我国海洋电磁探测领域的发展,近日,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以下简称南海海洋所)主办的“海洋地球电磁探测”研讨会在南海海洋所召开。受中国科学院边缘海与大洋地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孙珍邀请,应急管理部国家自然灾害防治研究院研究员陈小斌等多位国内地球电磁探测领域的专家学者到场交流探讨。研讨会现场。南海海洋所 供图  会上,专家们详细介绍了地球电磁深部探测的基本原理与应用、传感器原理、海陆空电磁测量装备研发以及地球磁场建模等方面的前沿发展和丰富知识。同时,与会中青年学者就海洋地球电磁的基础理论和应用开展了讨论。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来自不同研究方向的广泛合作能够进一步解决我国乃至世界上地球电磁探测领域目前所面临的难题,加快该领域的发展。   会后,孙珍与各位与会专家还就未来长期合作的相关事宜进行了讨论。
  • 国仪量子带你探索地球往事!量子精密测量技术在古地磁学中的应用
    古地磁学图片来源:摄图网古地磁学是一门介于地质学、物理学、地球物理学之间的交叉学科。古地磁学一般通过测定岩石或古文物的天然剩余磁化强度,研究地质时期地球磁场方向、强度、行星发动及其演化规律。岩石是天然矿物的结合体,其剩余磁性一般来自于岩石中的铁磁矿物,包含原生剩磁和次生剩磁。所谓原生剩磁指的是岩石形成时记录的地磁场信息。与之相对的,在岩石形成后得到的剩余磁性叫做次生剩磁,如岩石在外磁场的作用下(如自然雷电击中、流水风沙侵蚀)获得的剩磁。由于古地磁学研究的是岩石形成时地磁场的特征,故必须以准确地测量原生剩磁为先决条件。目前,岩石磁性是通过测量毫米到厘米大小的大块样品的净磁矩来分析的。目前常见的科学分析仪器有超导岩石仪、振动样品磁力仪等。然而,在亚微米尺度上,地质样品通常在矿物学和质地上都是不均匀的,只有小部分铁磁颗粒携带的剩余磁化。因此,在这种情况下表征岩石磁性需要一种能够在纳米空间尺度上成像磁场并具有高灵敏度的技术。例如,正广泛应用的扫描超导显微镜(SQUID)、磁阻显微镜、霍尔显微镜等。量子精密测量技术在古地磁研究中的应用(a)哈佛大学量子钻石显微镜(b)测量地质样品中的剩余磁化。(Geochemistry, Geophysics, Geosystems, 2017, 18(8):3254-3267)2011年,科研工作者们证实了金刚石中的氮-空位色心(简称NV色心)可以用于亚微米尺度上的磁成像。2017年,哈佛大学R.L.Walsworth等人利用自搭的基于NV色心的量子钻石显微镜,实现了岩石磁场的成像,其指标空间分辨率为5 um、视场范围为4 mm。通过减少金刚石与样品之间的距离(≤10 um),实现磁矩灵敏度10-16 Am2,这一指标可媲美乃至超越SQUID、磁阻显微镜、霍尔显微镜等主流设备。此外,量子钻石显微镜还具有光学成像功能和成像速度快的优势。 可见,在地质、磁陨石的探测分析中,量子钻石显微镜展现出了巨大的应用潜力,为弱磁成像开辟了新的道路。随着人类对月球、火星等深空领域的不断探索,量子钻石显微镜也将应用于月岩、火星岩石的表征分析中。(a)量子钻石显微镜结构示意图(b)金刚石放置于样品上(Geochemistry, Geophysics, Geosystems, 2017, 18(8):3254-3267.)量子钻石显微镜的大致构造如上图(a)所示。整个探头部分置于三维的亥姆霍兹线圈中,其作用是施加外磁场使得金刚石内NV色心能级退简并。实验过程中金刚石紧贴于岩石样品表面,如上图(b)所示。下面简述量子钻石显微镜的工作原理。首先利用激光聚焦实现金刚石内NV色心量子态的初始化。然后扫描输入微波的频率,并通过辐射天线作用到NV色心上。当微波频率与NV色心能级共振时,NV色心的ms=±1态与ms=0态布居数反转,荧光强度下降。在成像区域内随微波频率变化的荧光信号经物镜收集后由收集光路成像到sCMOS相机上。在实验中通过sCMOS相机设定成像区域为M×N个像素点,每次进行图片采集相当于M×N个像素点同时进行荧光信号探测。在所有频点数据采集完成后,即得到完整的光探测磁共振谱(简称ODMR谱),通过相应的数据运算把每个像素点的磁场强度解算出来。最后把每个像素点的位置与磁场强度对应起来,用颜色区分各个像素点的磁场强度,实现二维磁场成像。国仪量子——量子钻石显微镜国仪量子推出的量子钻石显微镜2022年,国仪量子自主研制的“量子钻石显微镜”面向全球发布,这是一款基于金刚石NV色心技术的、先进的商用量子精密测量仪器,具有高空间分辨率、大视野、成像速度快等优势,有望在古地磁领域产生新的科学增长点。同时,在半导体、材料科学、细胞磁学、体外诊断等多个领域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我国首台近室温超低场核磁共振谱仪研制成功
    核磁共振是检查身体的&ldquo 利器&rdquo ,但植入心脏起搏器的患者&ldquo 禁止入内&rdquo &mdash &mdash 这是因为核磁共振的高磁场可能导致心脏起搏器的损坏。但我国科学家日前研制成功的超低场核磁共振谱仪,很可能在不久的将来解除这项&ldquo 禁令&rdquo 。   这台仪器是由中科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超灵敏磁共振研究组研制成功的,是我国首台近室温(40摄氏度)的超低场核磁共振谱仪。这种仪器不但可用来研究物质分子在地磁场等自然条件下的结构信息与动力学,还能直接探测铁磁性物质如氧化铁磁纳米粒子等样品,有望在生物、医学等领域发挥作用。   核磁共振是一种探测物质分子结构和动力学的技术,探测到的信息则要用磁共振成像来还原,这就需要核磁共振谱仪。传统的核磁共振技术采用射频感应线圈来探测磁共振信号,为了获得更高的信号灵敏度,大多数商用核磁共振谱仪都在向高磁场发展。但是,高磁场有很多局限性。比如不能用于心脏起搏器等体内植入器件 再比如,我们身处的地球磁场是弱磁场,这就让传统的核磁共振谱仪面对处于自然环境中的化学样品和生物组织往往&ldquo 束手无策&rdquo ,难以获得可用的信号。   超低场核磁共振谱仪就是一种可以探测极弱磁场下磁共振信号的仪器。该研究组刘国宾博士利用高灵敏原子磁力计替代传统的射频线圈,从而能通过光学技术探测到极弱磁场下的磁共振信号。这种仪器既能在自然条件下保持灵敏性,也降低了制造成本 同时,它对造影剂的探测精度很高,因此在医学、生物等领域有很广阔的应用前景。
  • 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创人类最强脉冲磁场(图)
    磁场既看不见也摸不着,但是其却是一股强大的力量   据国外媒体报道,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的两位科学家野茨库尔特(Yates Coulter)和迈克戈登(Mike Gordon)成功创造了在最强磁场领域的世界级记录。该国家实验室的高脉冲磁场实验室的研究小组取得了97.4特斯拉的的磁感强度,这比金属废品收购站使用的巨型电磁铁产生的磁感强度高出100倍。   在今年的8月18日(星期四),一个德国科学家组成的研究团队取得了92.5特斯拉的磁感强度值,而紧随其后,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的科学家就创造了97.4特斯拉的磁感强度。别小看这些看似数值并不是很高的磁感强度值,要知道,地球的磁感强度为0.0004特斯拉,而一个垃圾场用于吸取废旧金属的磁铁产生的磁感强度为1特斯拉,以及医疗用得核磁共振成像扫描的磁感强度为3特斯拉。在物理学中,描述磁场的强弱用磁感强度(磁感应强度)来表示,在国际单位制中,磁感应强度单位为特斯拉(T),而高斯与特斯拉换算比为,1特斯拉等于1万高斯。   能够产生极高磁感应强度的无损脉冲为科学家提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工具,这项技术可以应用于研究材料的基本属性,范围可以从金属和超导体到半导体和绝缘体。而在高磁感强度下,也为科学家提供了有关材料性能的研究方向,以及关于电子相互作用的有价值线索。随着近年来对高磁感强度领域的成就,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脉冲磁场实验室将定期为磁场研究领域的科学家提供高磁感强度的脉冲磁场,可以达到95特斯拉的水平,这同时也说明,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可以为全世界的磁场研究人员提供研究服务。   而能够将磁感应强度达到100特斯拉,是来自全世界各国磁场研究人员的共同梦想,其中包括德国、中国、法国和日本的磁场实验室,都在追逐着100特斯拉的极限目标,而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则率先将磁感强度提高至非常接近这个极限目标。   如此强大的磁铁产生的磁场,有着非常广泛的科学研究价值,同时也对相关领域的调查研究产生深远的影响,特别是在微观领域上,让科学家了解如何设计和控制材料的性质和功能。在这种类型的强磁场下,可以让研究人员仔细地调整材料的参数,实现更加完美的非损性磁场。高磁感强度的磁场可以使电子局限于纳米尺度的轨道上,从而有助于揭示材料的基本量子性质。   在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8月18日的实验中,物质凝聚态学的科学家们,高场磁体技术人员,技师以及脉冲磁铁的工程师们目睹了NHMFL-PFF高强度磁感发生器夺回世界纪录的瞬间时是多么地兴奋,而在此之前,磁场实验室的氛围是非常地窒息,科学家们都聚集在控制显示屏前,显示了创纪录前的紧张与期待感。而当迈克戈登指挥控制1.4千兆瓦发电器系统对准磁铁时,实验室中的所有目光都聚集在监控显示器上,显示了接近100特斯拉的世界级磁感强度。而其中还有一个小插曲,在实验进行之前,实验室所在在大楼根据安全协议必须是个无人区。   在实验过程中,实验室的科学家们听到了一种变形程度较低的嗡嗡声,紧随其后的是金属发出刺耳的声音信号,感觉到类似脊柱刺痛感,精确的分布式电流超过了100兆焦耳的能量。随着声音的消退,以及显示器显示磁铁的完美表现,科学家将注意转向在实验过程中的现成测量,证明磁铁已达到92.5特斯拉,这个数据对于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而言,早在五年前就已经达到了,这同时也是德国的科学家小组所取得的数据。   而在第二天的下一阶段的实验中,实验室一举达到97.4特斯拉的成就。后来,研究人员查尔斯米尔克(Charles Mielke)、尼尔哈里森(Neil Harrison)、苏珊(Susan Seestrom)和阿尔伯特(Albert Migliori)联名向吉尼斯世界纪录申请认证。
  • 探访世界首台中红外波段太阳磁场望远镜建设现场
    近日,记者驱车探访了东半球首个天文观测基地——青海冷湖天文观测基地,用于太阳磁场精确测量的中红外观测系统正在建设调试。冷湖天文观测基地位于柴达木盆地西北边缘的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茫崖市冷湖镇赛什腾山区域,平均海拔约4000米。2017年以来,中国科学院等科研单位合作在此开展天文台址科学监测。监测结果显示,冷湖赛什腾山区域的视宁度、晴夜时间等光学天文观测所需的关键监测数据表现优越,可比肩国际一流大型天文台所在地。蜿蜒的山路平坦却又险峻。在海拔4000米左右的一处平台,五层楼高的用于太阳磁场精确测量的中红外观测系统正在进行调试。“在对太阳活动研究中,科学家发现磁场是影响太阳活动的重要测量量,为了获得更高分辨率的太阳磁场,我国研制了‘用于太阳磁场精确测量的中红外观测系统’,它是国际上第一台中红外波段的太阳磁场望远镜。”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怀柔太阳观测基地博士生佟立越1日告诉记者。据佟立越介绍,太阳是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是研究恒星的最佳样本,也是密切影响现代人生活的主要天体。因此,对太阳活动的研究兼具科学与社会意义。“这个系统是国内首个用于太阳中波红外观测的望远镜,是由中国国家天文台、西安光机所和上海技物所联合研制的。”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装配主要负责人雷昱说,该望远镜是一个1米口径的离轴格里高利系统,它有两个观测部分,一个是小的导行镜,可以看到整个太阳的全日面;大系统可以看到太阳6.4角分的视场,用于观测局部区活动。该项目是冷湖天文观测基地已落地的9个天文望远镜项目之一。目前,9个项目总投资近20亿元人民币,共有35台天文望远镜,4台已建成,29台已完成土建施工和主体建设,2台正在研制。在海拔4200多米的另一处平台,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紫金山天文台实施的2.5米墨子巡天望远镜项目(WFST),已完成望远镜观测楼主体、附属用房及圆顶轨道安装调试,圆顶安装正在进行。WFST望远镜建成后,将成为北半球具备最高巡天能力的光学时域巡测设备,能够获取高精度位置和多色亮度观测数据,高效搜寻和监测天文动态事件,预期可以在时域天文、外太阳系天体搜寻、银河系结构和近场宇宙学等领域取得突破性成果。据了解,今年1月1日起,冷湖地区开始施行《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冷湖天文观测环境保护条例》,进行暗夜星空保护,在暗夜保护核心区内,光源种类和亮度都将得到严格控制。
  • MPMS协助北大谢灿课题组发现磁感应蛋白:或揭开“第六感”之谜
    2015年11月16日,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谢灿课题组在Nature Materials(Nature Materials 15, 217–226 (2016) | doi:10.1038/nmat4484)杂志在线发表论文,次报道了一个全新的磁受体蛋白(MagR),该突破性进展或将揭开被称为生物“六感”的磁觉之谜,并推动整个生物磁感受能力研究领域的发展。 在该文章中作者提出了一个基于蛋白质的生物指南针模型(Biocompass model)。该模型认为,存在一个铁结合蛋白作为磁感应受体(Magnetoreceptor,MagR),该蛋白通过线性多聚化组装,形成了一个棒状的蛋白质复合物(Magnetosensor),就像一个小磁棒一样有南北,通过MPMS综合物性测量系统对该MagR受体的微弱磁性进行了检测。蛋白质的生物指南针模型(图片来源:Siying Qin et al. Nature Materials 15, 217–226 (2016)) 生物物理学和物理学实验证明,MagR蛋白复合物具有很明显的内禀磁矩,能通过磁场在实验室富集和纯化得到。作者不仅从物理性质上测量了该蛋白在溶液状态下的磁性特征,还通过电镜观察到MagR蛋白质复合物能感应到微弱的地球磁场(在北京大致为0.4高斯),并沿着地球磁场排列。人工增强磁场强度可以导致这种排列更加有序。实验中也观测到了蛋白质晶体呈现强的磁性,能明显被铁磁物质吸引,当外界磁场突然反向时,蛋白质棒状复合物会发生180° 跳转。作者推测该蛋白质复合物磁性的物理基础可能基于MagR蛋白在棒状多聚复合物的轴线上铁原子的有序排列以及在由铁硫簇形成的平行“铁环”中可能存在环形电流。在MPMS磁学性质测量系统上测得的MagR磁学数据(图片来源:Siying Qin et al. Nature Materials 15, 217–226 (2016)) 值得一提的是该MagR的其微弱亚铁磁性在Quantum Design MPMS XL-1 1T的主机系统上检测出来,给磁感应蛋白的理论提供了强有力的实验数据支撑。MPMS磁学性质测量系统为此次生物医学的突破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也意味着MPMS磁学测量系统的将拓展到更多更广泛的应用领域,为广大科研工作者提供更多帮助。相关产品MPMS3-新一代磁学测量系统 :http://www.instrument.com.cn/netshow/SH100980/C17089.htm关于Quantum Design Quantum Design是的科研设备制造商和仪器分销商,于1982年创建于美国加州圣迭戈。公司生产的 SQUID 磁学测量系统 (MPMS) 和材料综合物理性质测量系统 (PPMS) 已经成为公认的测量平台,广泛的分布于上几乎所有材料、物理、化学、纳米等研究领域的实验室。2007年,Quantum Design并购了欧洲大的仪器分销商LOT公司,现已成为著名的科学仪器领域的跨国公司。目前公司拥有分布于英国、美国、法国、德国、巴西、印度,日本和中国等地区的数十个分公司和办事处,业务遍及全球一百多个和地区。中国地区是Quantum Design公司活跃的市场,公司在北京、上海和广州设有分公司或办事处。几十年来,公司与中国的科研和教育领域的合作有成效,为中国科研的进步提供了先进的设备以及高质量的服务。
  • 如何将9T磁场测量系统秒变9T-9T-9T矢量磁场?
    探索材料角度相关的磁输运性质是凝聚态物理学中应用广泛和重要的课题研究方向。该研究通常需要很宽的样品温度范围,比如从室温到几开尔文或更低,还需要强大的矢量磁场。控制矢量磁场对此类研究尤为重要。然而,传统的超导矢量磁体不仅价格昂贵,而且场强也有限:三个方向上至少两个方向的磁场强度通常不能超过2T。 德国attocube公司是上著名的端环境纳米精度位移器制造商。近期,该公司推出的atto3DR低温双轴旋转台,将施加在样品上固定方向的单一磁场(垂直或水平方向)的改变为三维矢量磁场。通过这种方式,在任何其他方向上也可立即获得非常高的磁场(例如9 T或12 T)。因此,它相当于提供了9T-9T-9T矢量磁铁的等效系统,这是目前尚无法实现的。此外,与常规矢量磁铁(如5T-2T-2T)只能在旋转中提供大2T的磁场相比,此解决方案的成本也非常低。 另外,双旋转轴的应用保证了样品在任意磁场方向上的变化和灵活性,通过水平固定轴的旋转,可控制样品表面与外界磁场的倾角(+/- 90°);而沿面内固定轴的旋转提供了另外+/- 90°的运动,从而实现样品与磁场形成任意相对方向。同时还兼容2英寸样品空间和He气氛,配备Chip carrier,提供多达20个电信号接口。 1. 为什么要旋转你的样品? 物理学家、化学家和材料科学家正在不懈地寻找具有理想性能的新材料。新材料几乎每天都会被合成出来,并经历各种各样的测量和表征。费米面的表征在材料表征中起着核心作用,因为将电子结构与材料的性质相关联,可以设计出具有所需性质的材料,并针对特定的应用进行调整。若能够地控制磁输运测量中的场方向有助于提取样品各向异性的信息。能够旋转样品在面内和面外场之间切换,或沿所需方向(例如,沿准一维样品,如纳米管或纳米线)对准就显的尤为重要。 Attocube公司研发的压电驱动的纳米旋转台有效地取代了价格昂贵的矢量磁铁,甚至提高了它们的性能,不仅扩大了其任意方向上的大可用磁场,而且也能很好的实现自动化的测量。更为重要的一点是:它们优于传统无法避免的机械滞后性的机械转子。此外,当需要超高压条件时,例如在ARPES中,与机械旋转器相比,压电陶瓷旋转台提供了额外的优势-压电陶瓷旋转台不会导致超高压室泄压或者漏气。2. Attocube提供的解决方案2.1 attocube 的纳米精度旋转台 attocube提供了多种可以组合的压电驱动纳米定位器,其中包括水平旋转台和竖直旋转台(attocube纳米旋转器-ANR/ANRv)。旋转台组合包括一系列不同尺寸和方向,以及适用于低温环境、超高真空和/或高磁场的不同环境下的需求。由于其体积非常紧凑,attocube的旋转台能够适配于大多数的超导磁体样品腔。图1: ANR portfolio [4]2.2 atto3DR:在3D中模拟强矢量磁场 atto3DR双旋转器具有两个立的旋转台,它们组合在一起,从而提供相对于样品表面的所有方向上的全磁场(例如14 T),如引言中所述。atto3DR如图2所示。atto3DR可以提供普通低温版本,同时也可根据具体需求提供用于低温真空(如稀释制冷机)的定制版本;有关mK温度下的应用案例,请参阅应用部分。图2: atto3DR:(a)带有无铅陶瓷芯片载体的样品架,配备20个触点;(b) 面内ANR;(c) 另外一个面内的ANR[4]。 3. 应用案例 在概述了ANRs、atto3DR的主要特点和优点之后,本文后一章将重点介绍通过使用基于我们的旋转器获得的传输测量的研究结果。3.1 基于ANR旋转台的应用案例3.1.1 在强磁场和200 mK条件下考察的g因子的各向异性 在Zumbühl集团(瑞士巴塞尔)与RIKEN(日本Saitama)、SAS(斯洛伐克布拉迪斯拉发)和UCSB(美国圣巴巴拉)课题组的合作进行了以显示GaAs量子点中各向同性和各向异性g因子校正的分离实验。这项研究是在两个立的横向砷化镓单电子量子点上进行的。为了在实验上确定g因子修正,通过测量具有不同强度和方向的平面内磁场的隧穿速率来得到自旋分裂。自旋分裂定义了自旋量子位的能量,是磁场中自旋的基本性质之一。在这里,他们测量并分离了两个GaAs器件中对g因子的各向同性和各向异性修正,发现与近的理论计算有很好的一致性。除了公认的Rashba和Dresselhaus项,作者还确定了动量平方依赖的塞曼项g43和穿透AlGaAs势垒gP项[5]。 此项工作是在attocube纳米精度旋转台ANRv51的帮助下完成的:样品安装在压电驱动旋转器上,并在磁场平面内旋转。由于旋转台有电阻编码器,因为能够读出旋转器的状态角度。此外,ANRv51可在高达35 T的磁场环境下使用,并可在低至mK的低温范围内使用-该实验在稀释制冷机中进行,电子温度为200 mK,磁场高达14 T。该磁场强度在任意面内方向上施加,只能通过旋转器实现不同角度下的测量。图3: sample in chip carrier mounted on ANRv513.1.2 mK位移台在材料输运性质随磁场角度的变化研究中的应用 北京大学量子材料科学中心林熙课题组成功研制出基于attocube低温mK位移台研制的低温强磁场下的样品旋转台,用于测量材料的输运性质随磁场角度的变化研究。 该系统是基于Leiden CF-CS81-600稀释制冷机系统的一个插杆,插杆的直径为81 mm,attocube的mK位移台通过一个自制的转接片连接到插杆上,如图4所示,位于磁场中心的样品台的尺寸为5 mm*5 mm,系统磁场强度为10T。系统的制冷功率为340 μW@120mK,得益于attocube低温位移台低的发热功率及工作时非常小的漏电流,使得旋转台能够很好的在<200mK的温度下工作(工作参数:60V,4Hz, 300nF)。 图4. 实现的旋转示意图和ANR101装配好的实物图 图5. 侧视图,电学测量的12对双绞线从旋转台的中心孔穿过 图6中是GaAs/AlGaAs样品在不同角度下测试结果,每一个出现小电导率的点,代表着不同的填充因子。很好的验证了其实验方案的可行性和稳定性。图6. Shubnikov–de Haas Oscillation at T = 100 mK3.1.3 25 mK和强磁场下的自旋弛豫测量 基于量子点的自旋量子位是未来量子计算机的一个有希望的核心元件。2018年,一项国际合作((Basel, Saitama, Tokyo, Bratislava and Santa Barbara)在理论预测电子自旋弛豫现象15年后,次通过实验成功证明了一种新的电子自旋弛豫机[8]。图7: Measurement setup with sample on an ANRv51 for rotating around the angle ϕ in the plane of the magnetic field. 在25 mK 的稀释制冷机和高达14 T的磁场条件下,半导体纳米结构(GaAs)中的电子自旋寿命在0.6 T左右达到了一分钟以上的新记录。有关此记录的更多信息,请参见[9]。对于该实验设置,使用了attocube的ANRv51,只有它完全符合mK温度和高磁场系统的要求。此外,在GaAs二维电子气体中形成的单电子量子点样品可以与平面内磁场相对于晶体轴作任意角度的旋转。3.1.4 从缓慢的Abrikosov到快速移动的Josephson涡旋的转变 来自瑞士苏黎世ETH的Philip Moll及其研究组使用attocube的ANR31研究了层状超导体SmFeAs(O,F)中磁旋涡的迁移率,发现旋涡迁移率的大增强与旋涡性质本身的转变有关,从Abrikosov转变为Josephson[12]。该实验中如果磁场倾斜出FeAs平面,即使小的未对准(图8: Flux -flow dissipation as a function of the angle between the magnetic field (H = 12 T) and the FeAs layers (= 0°) for several temperatures.图9: Rotator setup showing the ANR31/LT rotator carrying the sample and two Hall sensors.3.1.5 用于量子输运分析的超低热耗散旋转系统 在2010新南威尔士大学(澳大利亚悉尼)的La AYOH ET.A.课题组分析了半导体纳米器件中的量子输运。他们的主要目标是获得一个合适的旋转系统来研究各向异性塞曼自旋分裂。为了充分观察测量这种效应,需要在保持温度低于100mK的情况下,在磁场(高达10T)方向旋转样品。该样品安装在陶瓷LCC20器件封装中的AlGaAs/Ga/As异质结构。两条铜线连接到载体上。使用带RES传感器的ANRv51进行位置读出,该小组设计了一个具有两个可选安装方向的样品架(见图10):一个具有芯片载体的平面内旋转,另一个具有芯片载体的平面外旋转(见图)。ANRv51非常适合此应用:先其由非磁性材料制成,完全兼容mK,并具有一个小孔,可将20根铜线送至转子背面。在他们的论文中,研究小组仔细描述了不同驱动电压和频率下,旋转器的散热作为转速的函数[13]。在缓慢的旋转速度下,散热可以保持在低限度,即使连续旋转,仍然能让系统温度低于100 mK。当关闭旋转器时回到25 mK基准温度的时间仅仅为20 min。此外,由于滑移原理,旋转台可在到达终目标位置时接地,从而确保位置稳定性和零散热。图10: Rotation system assembly for rotating the sample in two separate configurations with respect to the applied magnetic field B.3.2. atto3DR 应用案例3.2.1 范德华异质结器件在低温40mK中旋转 理解高温超导物理机制是凝聚态物理学的核心问题。范德华异质结构为量子现象的模型系统提供了新的材料。近日,国际合作团队(团队成员来自美国伯克利大学,斯坦福大学,中国上海南京以及日本韩国等课题组)研究石墨烯/氮化硼范德华异质结具有可调控超导性质的工作发表在《Nature》杂志上。在温度低于1K的时候,该异质结的超导的特特性开始出现,电阻出现一个明显的降低,出现一个I-V电学曲线的平台[14]。图11: 图左低温双轴旋转台;图右下:石墨烯/氮化硼异质结器件,图右上,电输运测试结果,样品通过旋转后的方向与与磁场方向平行。 电学输运工作的测量是在进行仔细的信号筛选后,在本底温度为40mK的稀释制冷剂内进行的。样品的面内测量需要保证样品方向与磁场方向平行,因而使用了德国attocube公司的atto3DR低温双轴旋转台。该atto3DR低温双轴旋转台可以使样品与单轴线管的超导磁场方向的夹角调整为任意角度。通过电学输运结果,证实了样品中存在的超导与Mott缘体与金属态的转变,证明了三层石墨烯/氮化硼的超晶格为超导理论模型(Habbard model)以及与之相关的反常超导性质与新奇电子态的研究提供了模型系统。3.2.2 30mk下的扭曲双层石墨烯的轨道铁磁性 范德华异质结构,特别是魔角双层石墨烯(tBLG),是当今固态物理研究的热点之一。尽管之前对tBLG的测量已经表明,铁磁性是从大滞后反常霍尔效应中推断出来的,随后又指向了Chern缘体,但A.L.Sharpe及其同事通过输运测量实验表明,tBLG中的铁磁性是高度各向异性的,这表明它是纯轨道起源的——这是以前从未观察到的[15]。 为了进行测量,该小组将封装在氮化硼薄片中的tBLG样品安装在attocube atto3DR双旋转器上,通过巧妙设计,使其在电子温度低于30 mK的条件下正常工作,在高达14 T的磁场中,使用霍尔电阻对倾斜角度进行专门的现场校准,以便在实验过程中控制准确的面内和面外方向。图12: Angular dependence of hysteresis loops in twisted bilayer graphene, measured with atto3DR at 磁性输运测量通常涉及可变温度和强磁场。能够旋转样品是提取有用信息的关键先决条件,如三维费米表面、电荷载流子的有效质量和密度,亦或块体材料、薄膜或介观结构的各向异性相关的许多其他参数。使用基于压电陶瓷的旋转器有助于获得比矢量磁场更高的矢量场,而且能够大大降低成本。因此,attocube ANR及其成套解决方案——atto3DR——对于每一位在具有磁场依赖和低温下进行电气和磁性输运测量的研究人员来说,都是佳和的解决方案。5. 参考文献[1]L.W. Shubnikov, W.J. de Haas, Proc. Netherlands Roy. Acad. Sci. 33, 130 (1930)[2]Fermi Schematics, Sabrina Teuber, attocube systems AG[3]http://www.phys.ufl.edu/fermisurface/[4]attocube systems AG[5]L.C. Camenzind et al., Phys. Rev. Lett. 127, 057701 (2021)[6]U. Zeitler et al., attocube Application Note CI04 (2014)[7]P. Wanget al., Rev. Sci. Instrum. 90, 023905 (2019)[8]L.C. Camenzind et al. Nat Commun 9, 3454 (2018)[9]https://www.unibas.ch/en/News-Events/News/Uni-Research/New-mechanism-of-electron-spin-relaxation-observed.html[10]Y. Pan et al., Sci. Rep. 6, 28632 (2016)[11]A.M. Nikitin et al., Phys. Rev. B 95, 115151 (2017)[12]P.J.W. Moll et al., Nature Mater. 12, 134 (2013)[13]L. A. Yeoh et al., Rev. Sci. Instrum. 81, 113905 (2010)[14]G. Chen et al., Nature 572, 215 (2019)[15]A.L. Sharpe et al., Nano Lett 2021, 21, 10, 4299 – 4304 (2021)
  • “十四五”基金委地球科学部重大项目指南(全文)
    2021年地球科学部共发布12个重大项目指南,拟资助7个重大项目。项目申请的直接费用预算不得超过1500万元/项。“陆域水文生态过程多尺度变化机理与效应”重大项目指南  陆域水文生态耦合过程深刻地影响着地球表层物理、化学和生物作用,与地表水分和能量分配、水资源形成与转化密切相关。由于陆域下垫面的多样性和水文生态过程的复杂性,使得相关科学认知还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成为认识水文、生态、资源和环境科学问题的瓶颈。当前,面临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所引起的一系列生存环境问题,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深化对陆域水文生态耦合过程的研究。针对当前地球系统科学的发展态势,亟需集中优势力量,从多元素耦合循环、能量循环和生物过程等角度,深入研究不同陆域水文生态过程多尺度耦合机理,系统剖析陆域水文生态过程多尺度变化机制,定量阐释其气候与资源环境效应,提升整体研究水平和国际影响力,引领该领域的研究,为全球变化应对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等国家重大需求提供重要科学支撑。  一、科学目标  从多元素耦合循环、能量循环和生物过程等角度,揭示不同陆域水文生态过程多尺度耦合机理,研发蒸散发等水文生态关键参量监测方法,发展陆域水文生态过程耦合模拟技术,阐明全球变化背景下陆域水文生态过程变化的资源环境效应及其社会经济风险,为水资源合理利用、生态环境保护和全球变化应对提供科学基础。  二、研究内容  (一)陆域水文生态过程多尺度耦合机理与测算理论:揭示不同下垫面条件下陆域水文生态耦合过程机理,解析从多元素耦合、样地、坡面、流域、区域到全球尺度的水文生态过程尺度转换规律 发展多源观测数据融合方法,研发基于国产卫星资料的蒸散发等水文生态关键参量监测方法 建立陆域水文-土壤-植被-人类活动全过程多要素耦合数值模型。  (二)陆域水文生态过程多尺度变化机制:揭示不同时空尺度水文和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的分异特征及变化规律 阐释不同区域水热条件和下垫面水文生态过程对全球变化的响应 定量解析人类活动与自然变化对陆域水文生态过程多尺度变化的贡献及影响机制。  (三)陆域水文生态过程变化的效应:研究陆域水文生态过程变化对典型生态系统功能和服务的影响 揭示陆域水文生态过程变化对区域气候及水资源的影响机理 评估陆域水文生态过程变化给社会经济系统带来的风险。  三、申请要求  (一)申请书的附注说明选择“陆域水文生态过程多尺度变化机理与效应”,申请代码1选择D01的下属代码。  (二)项目申请书研究内容应涵盖主要研究内容。  (三)咨询电话:010-62327166。“人地系统协同观测与乡村地域系统转型”重大项目指南  人地系统是地理学研究的核心对象。人地系统所具有的动态性、开放性和复杂性,决定了对其观测和演化机理的解析必须通过人文地理学、自然地理学和信息地理学的交叉融通,攻克其中存在的共性难题。面向我国目前城乡发展不平衡、乡村发展不充分的现状,亟待通过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与人地系统科学的重大理论创新和路径创新,发展大数据、人工智能支撑下,以多元数据融合为核心的人地系统协同观测技术与方法,将现有以城市为重点人地系统研究转向更大地域范围的乡村为重点的领域拓展,深入探讨从单向的增长型区域向衰退区域到增长型转化的拐点、机理和路径,为乡村地域系统转型发展提供系统平台支撑,提升人地系统耦合与城乡融合研究的整体水平,为落实新时代乡村振兴与城乡融合国家战略提供重要科学支撑。  一、科学目标  围绕乡村地域系统转型前沿科学问题和服务乡村振兴与城乡融合国家战略,发展乡村人地系统协同观测的技术手段,建立多源数据融合的方法体系,精细刻画乡村地域系统的时空演变过程 创新乡村地域系统理论体系,揭示乡村地域系统转型机理与转型过程 模拟乡村地域系统未来情景,研制乡村振兴与城乡融合管理的标准规范体系,为服务支撑乡村振兴与城乡融合战略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二、研究内容  (一)人地系统协同观测与融合计算:研究建立遥感、物联网、无人机等协同观测技术体系,发展乡村人地系统复杂要素观测和多源数据融合方法,建立定性-定量相结合、多模型组合的多源地理空间信息计算模型,创新多层次、多维度、多时相的乡村地域系统场景化建模技术方法。  (二)乡村地域系统转型机理与过程:揭示乡村衰退向乡村振兴的转型机理,探明其结构优化、功能提升与价值实现的动力机制,揭示乡村地域自然-社会-技术多要素交互作用过程,研制乡村地域系统转型发展测度模型,研究创建乡村地域系统理论体系和乡村振兴基础科学体系。  (三)乡村振兴情景动态模拟与分析:开发不同尺度城乡融合状态评估模拟系统,选择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黄河流域、东北地区等典型区域,对未来30-50年我国城乡耦合与乡村振兴的情景进行动态情景分析,研制乡村振兴与城乡融合管理的标准规范体系。  三、申请要求  (一)申请书的附注说明选择“人地系统协同观测与乡村地域系统转型”,申请代码1选择D01的下属代码。  (二)项目申请书研究内容应涵盖主要研究内容。  (三)咨询电话:010-62327166。“大地幔楔的物质属性与深部过程”重大项目指南  地球深部是驱动地球系统运行的发动机,深刻塑造了地球表层系统的演变。地球深部物质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可以具有超常规的物理化学属性,这不仅引发了一系列地球物理现象,而且控制着地球深部的动力学过程,进而影响了整个地球系统的演化。  大地幔楔作为板片-地幔相互作用的一种重要形式,不仅控制了表层与深部圈层的物质循环和能量传输,而且导致了复杂多样的地质与地球物理效应,对地球演化具有重要影响。以高温高压实验模拟为主,结合地质、地球化学与地球物理观测和数值模拟,研究大地幔楔物质属性与深部过程,是阐明地球内部物质状态和地球内部与表层的耦合机制,回答“地球内部如何运行”这一重大前沿问题的关键。  一、科学目标  查明大地幔楔的物质属性,建立大地幔楔的结构 揭示大地幔楔的物质循环、元素迁移和富集,理解板片-地幔相互作用及其效应 构建大地幔楔深部动力学过程,理解地球内部运行机制。  二、研究内容  (一)大地幔楔物质的物理属性及其地球物理效应:大地幔楔条件下板片和地幔矿物的弹性、电导率、热物理、扩散等物理性质 滞留板片在地幔过渡带的波速 上地幔的波速结构、电导结构和波速各向异性。  (二)大地幔楔的流变结构及其动力学效应:大地幔楔深部矿物在不同水含量条件下的流变学性质 板片在地幔过渡带滞留的机制和时间 俯冲带中深源地震的成因。  (三)大地幔楔重要挥发分的赋存及其效应:重要挥发分(如氢和碳)在典型地幔矿物中的赋存、储量及共存相间的分布 氢在典型深俯冲板片矿物中的赋存和储量以及特殊含碳相的稳定性及其在流体中的溶解行为 大地幔楔不同层圈重要挥发分的平衡与交换。  (四)大地幔楔壳幔岩浆-热液体系金属元素的分配及其成矿效应:地幔楔条件下关键成矿元素(如Mo、Au)在不同介质间的分配系数及其地球化学行为 壳内岩浆分异和流体出溶过程中关键成矿元素的地球化学行为 关键成矿元素稳定的T-P-x范围及其成矿的主控因素。  (五)大地幔楔深部结构与动力学过程:以典型大地幔楔为例,研究大地幔楔中熔/流体的三维空间分布 俯冲/滞留板片与地幔相互作用过程与机制 俯冲/滞留板片空间变异与新生代板内火山作用之间的成因联系 构建大地幔楔深部地球动力学模型。  三、申请要求  (一)申请书的附注说明选择“大地幔楔的物质属性与深部过程”,申请代码1选择D02的下属代码。  (二)项目申请书研究内容应覆盖所有研究内容。  (三)咨询电话:010-62327165。“地球系统演变中的矿物-微生物共演化”重大项目指南  自从地球上出现生命以来,矿物与微生物一直发生着交互作用,深刻影响了地球物质循环、生命起源与进化、环境演变。矿物在生命的起源与进化过程中发挥了决定性作用,微生物也促进了矿物的形成与演化 众多矿物、岩石、地层和矿床的成因均与生命活动有关。在我国面临资源短缺和全球变化的今天,揭示地球系统演变中矿物-微生物共演化机制及其资源环境效应,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科学目标  以物质与能量基础为切入点,揭示矿物-微生物共演化的机制,阐明矿物-微生物共演化驱动地球系统演变的规律以及资源环境效应。  二、研究内容  (一)关键地质历史时期矿物-微生物共演化的地质记录:采用矿物学、地质微生物学、地层学、地球化学等手段,围绕关键地质历史时期(古太古代微生物岩的出现、大氧化事件、新元古代氧化事件等),探寻反映矿物-微生物共演化能量与物质条件的地质记录。  (二)矿物与微生物共演化的能量基础:探讨微生物利用铁锰矿物价电子的分子机制,发现微生物利用半导体矿物光电子能量的新途径,构建矿物-微生物交互作用的能量转化模型。  (三)矿物结构与微生物功能共演化的物质基础:解析微生物代谢关键酶的金属活性中心/辅基与矿物配位结构的成因联系,探究微生物获取矿物金属离子的分子机制,揭示微生物金属酶与矿物晶体化学的共演化过程。  (四)矿物-微生物共演化的资源环境效应:探讨关键地质历史时期微生物促进铁、锰、磷等矿化作用的资源效应,揭示微生物调控碳酸盐和硅酸盐矿物固碳作用的环境效应。  三、申请要求  (一)申请书的附注说明选择“地球系统演变中的矿物-微生物共演化”,申请代码1选择D02的下属代码。  (二)项目申请书研究内容应覆盖所有研究内容。  (三)咨询电话:010-62327165。“黑碳物质的地球化学行为与效应”重大项目指南  黑碳物质是现代环境总有机碳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全球碳循环,并可能造成严重的环境与健康危害。目前,黑碳的地球化学行为和效应研究仍很薄弱,缺乏精确刻画黑碳形成机制和跨介质传输的方法体系,黑碳的转化过程和相应的气候效应作用机制认识不清,无法构建黑碳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模型和准确评估黑碳-污染物复合体的生态环境效应。开展黑碳的环境地球化学过程与效应机制研究,为服务气候变化和环境健康等领域的国家重大需求提供基础理论支撑。  一、科学目标  阐明黑碳物质的生成机制,建立统一的跨圈层介质中黑碳的量化表征方法,揭示不同圈层介质中黑碳的地球化学行为、演化机制及其气候和环境效应。  二、研究内容  (一)黑碳物质的生成机制:通过模拟实验和理论计算等手段,构建不同燃烧母质和燃烧条件下黑碳生成机制的理论框架,确定其中的关键制约因素。  (二)跨圈层介质中黑碳的量化表征方法:建立地表系统不同圈层介质中黑碳的一致性定量表征和示踪方法,实现不同圈层和介质中地球化学通量的估算。  (三)黑碳的跨圈层地球化学行为和演化机制:结合典型区域,揭示黑碳在大气、水体、土壤等介质中的驻留时间、降解速率和转化机制,阐明黑碳与环境其他组分的交互作用和演化规律。  (四)黑碳的气候与环境效应:建立黑碳的源解析技术方法,全面评估黑碳的辐射强迫效应。研究黑碳-污染物复合体在地表不同圈层中的迁移、转化与降解过程,揭示黑碳同成因/原生携带污染物演化与环境归趋。  三、申请要求  (一)申请书的附注说明选择“黑碳物质的地球化学行为与效应”,申请代码1选择D03的下属代码。  (二)项目申请书研究内容应覆盖所有研究内容。  (三)咨询电话:010-62327675。“地球重大氧化事件及其资源效应”重大项目指南  地球宜居环境的形成过程是地球科学的核心问题之一,其中表生系统氧浓度的升高是宜居地球形成的关键。古元古代和新元古代两次重大氧化事件与生物演化、巨量成矿和火山活动等有明显的时间对应关系,形成了全球资源储量最大的铁、锰等沉积型矿床。阐明重大氧化事件的形成机制、演化规律及其与铁、锰等成矿的内在联系,对理解地球层圈相互作用和战略性矿产资源的形成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一、科学目标  阐明地球两次重大氧化事件的基本特征和演化规律,揭示大气增氧事件的形成机制,构建地球系统多圈层相互作用的理论框架,探明大氧化事件与铁、锰等元素巨量富集成矿的内在联系。  二、研究内容  (一)重大氧化事件的表征:阐明太古宙-古元古代大氧化事件(GOE)与新元古代氧化事件(NOE)的基本特征与演化规律,重建地球氧化-还原状态演化历史。  (二)地球大气增氧事件的机制:研究表层作用、生物活动以及深部过程在大气增氧过程中的作用,揭示多圈层作用对大气增氧事件的制约关系。  (三)大氧化事件的资源效应:研究大氧化事件过程中铁、锰等元素的地球化学行为,揭示生物-环境协同演化对元素富集巨量成矿的控制作用,阐明大氧化事件的成矿规律。  三、申请要求  (一)申请书的附注说明选择“地球重大氧化事件及其资源效应”,申请代码1选择D03的下属代码。  (二)项目申请书研究内容应覆盖至少2个主要研究内容。  (三)咨询电话:010-62327675。“全球精细海洋重力场与海底地形建模理论及其应用”重大项目指南  海洋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空间,是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要地。海洋重力场和海底地形等信息不仅是发展海洋经济和维护海洋权益的基础性数据,而且也是建设海洋强国的重要保障。卫星测高、卫星重力、卫星导航定位等卫星大地测量技术是获取全球海洋观测数据的主要手段。联合多源卫星大地测量和海洋观测数据获取全球海洋重力场和海底地形等信息及其变化需要突破精细建模、变化特征及其机制研究的诸多关键理论与技术难题,探索它们的相互联系、空间分布和变化规律,以提升建模的精度和分辨率,为大地测量学、海洋学、全球气候变化、海底板块构造等研究提供重要基础保障。  一、科学目标  联合多源卫星大地测量和海洋观测数据,研究全球海面高、海洋重力场、海底地形信息及其变化的精细建模理论与方法,突破新体制、多系统卫星任务和航空、船测数据融合处理的理论、方法及关键技术,解释海洋重力场、重力梯度场和海底地形的变化特征,分析陆海质量迁移过程和洋壳均衡机制及地球圈层物质交换。  二、研究内容  (一)全球精细海面高确定理论与方法:研究新体制卫星高度计波形处理理论以及新型测高观测数据精细处理与融合方法,突破复杂区域海面高精细获取关键技术难题,创新全球精细海面高及其变化模型构建方法,为海洋重力场、重力梯度场精细反演提供基础数据。  (二)全球海洋重力场精细建模理论与方法:研究多源卫星重力确定高精度中长波重力场信号和海面高数据恢复高精度甚短波重力场信号的理论与方法 开展测高数据反演海洋重力梯度场的理论及其地球物理导航与探测应用研究 突破卫星、航空、船测等多源、多边界重力数据精密处理及融合关键技术,发展测高卫星轨道和海洋重力场整体估计新方法。  (三)全球精细海底地形建模理论与方法:研究不同地形复杂度下海洋重力场和海底地形的匹配理论与方法,突破实测水深与海洋重力联合反演精细海底地形的关键技术,融合多源水深数据对反演得到的重力异常、海底地形进行精度评估与质量检核。  (四)全球海洋重力场与海底地形的应用研究:利用海洋重力、海底地形等研究海洋和陆地水质量迁移、极地冰盖、海盆变迁等对海洋重力场变化的影响及过程,分析不同海底构造单元的均衡机制及对地球圈层物质交换的影响 探索海底板块构造分布特征与各向异性成因关系。  三、申请要求  (一)申请书的附注说明选择“全球精细海洋重力场与海底地形建模理论及其应用”,申请代码1选择D04的下属代码。  (二)项目申请书研究内容应覆盖所有研究内容。  (三)咨询电话:010-62327619。“行星电离层-磁层物质能量交换过程与机理”重大项目指南  行星电离层-磁层是行星空间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航天活动和空间开发利用的主要区域,是行星物质逃逸的关键通道,也是认识行星演化的一个重要窗口。我国“十四五”规划中将空间探测和深空探测作为重要战略方向,并且已经成功实施了“子午工程”及“嫦娥工程”“天问一号”等探测工程,这为深入研究行星电离层-磁层间物质能量交换的过程与机理、理解物质逃逸的主要过程和控制因素提供了契机。充分利用最新观测数据,通过对比研究地球与其它行星电离层-磁层间物质交换过程,深入理解不同行星空间环境中物质循环及辐射环境的差异及其产生机理,将提升应对航天器安全与通讯保障领域的挑战的能力,拓展对行星宜居性的认识。  一、科学目标  从比较行星学的角度,研究地球及其它行星电离层-磁层间的物质能量交换过程,深入理解其中多尺度的动力学过程及驱动机理 探究行星空间粒子逃逸的路径、控制因素及影响,深刻认识磁场在行星空间粒子损失中的作用。  二、研究内容  (一)地球磁层向电离层的物质与能量传输动力学过程:研究磁层粒子的加速和传输机理 探讨高纬电离层对磁层不同尺度动力学过程的响应 探讨电离层渗透电场的产生及其驱动全球电离层的动力学过程。  (二)电离层向磁层的物质输运及效应:认识行星系统内部离子源对其动力学过程的影响 研究离子上行与外流的加速机制及对磁层物理过程的影响 评估地球磁场长期变化对电离层-磁层系统以及其中的对物质能量交换过程的影响。  (三)地球与其它行星的空间环境演化规律:对比研究不同行星空间中粒子的来源、分布、输运、逃逸等基本特征,厘定这些特征的主要控制因素 探究内禀磁场、感应磁层和局部地壳场等不同类型的行星磁场如何控制不同纬度磁层-电离层物质的交换过程 探查粒子逃逸的新机制和新通道,比较逃逸率的异同,并评估其对行星大气长期演化的影响。  三、申请要求  (一)申请书的附注说明选择“行星电离层-磁层物质能量交换过程与机理”,申请代码1选择D04的下属代码。  (二)项目申请书研究内容应覆盖所有研究内容。  (三)咨询电话:010-62327619。“大气致灾涡旋生成演变和影响的机理与预测”重大项目指南  大气致灾涡旋是地球大气中经常发生的一类强烈的旋转运动现象,不仅直接导致多种气象灾害,还时常诱发海洋、水文、地质等衍生灾害,备受科学界和社会的关注。开展大气致灾涡旋生成演变和影响的基础研究,既能推动天气气候及其相关领域学科发展,也能促进大气观测和模拟技术的进步 加强致灾涡旋及其灾害链的预测研究,不仅有利于提高人类应对自然灾害的韧性,还关乎国家总体安全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目前国内外针对大气致灾涡旋的科学认知水平不高,探测与预测的技术支撑有限,不能很好地满足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本项目着力于从单一时空尺度向多重时空尺度拓展,从对流层向全大气层延伸,从天气学向地球系统科学融通,既要深入研究大气涡旋的数理本质,又要发展观测与模拟的高科技手段,还要基于地球系统科学的视角在灾害链中探究多圈层互馈的作用。通过交叉研究和综合研究突破理论认知和致灾预报的瓶颈,提升我国科学家在该领域的整体研究水平和国际影响力。  一、科学目标  从多尺度相互作用视角揭示大气致灾涡旋生成演变和影响的机理,发展相关领域的基础理论、探测监测和预报预警技术,促进天气气候学与其他相关学科的交叉融通,推动学科研究新范式的建立,进一步提升中国在气象防灾减灾和可持续发展领域的核心竞争力。  二、研究内容  (一)大气致灾涡旋的多尺度机理研究:围绕大气致灾涡旋的生消机理,针对大气致灾涡旋的频发区/敏感区,发展大气探测与监测新技术和新方法 开展大气致灾涡旋的生成、路径、强度、频次等时空分布特征及其机理研究,聚焦非线性和多尺度等关键数学与物理难题,从多尺度相互作用视角深入揭示大气致灾涡旋的生成、发展、传播、消亡及其影响的机理,发展多尺度可预报性理论。  (二)大气致灾涡旋及其衍生灾害的数值预报方法与技术:发展针对致灾涡旋的先兆识别与监测技术,开展目标观测 基于先进的数据分析及同化方法,建立高质量数据集 发展天气、次季节-季节尺度致灾涡旋数值模拟方法和预报技术,研发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致灾涡旋及其衍生灾害预报预警核心技术和系统,提高我国应对自然灾害风险的能力。  三、申请要求  (一)申请书的附注说明选择“大气致灾涡旋生成演变和影响的机理与预测”,申请代码1选择D05的下属代码。  (二)项目申请书研究内容应聚焦一种大气致灾涡旋、至少应完整覆盖1个主要研究内容,鼓励开展探测、机理和模拟预报预测综合性研究。  (三)咨询电话:010-62328511。“海洋系统洋际/层际协同作用”重大项目指南  跨大洋是海洋系统的基本属性,洋际协同过程是多圈层相互作用的关键环节。本领域面向地球系统科学前沿,聚焦跨洋盆、跨圈层关键物质能量交换过程,发展海洋系统洋际/层际协同作用理论,加快形成我国跨大洋、跨圈层海洋系统研究特色和优势,增强国际学术话语权。  一、科学目标  跨洋盆、跨圈层相互作用研究是发展海洋系统科学理论的重要前沿和支撑。本资助领域的目标是,聚焦洋际/层际协同作用中的关键物质能量交换过程,揭示洋际相互作用及其对区域海洋灾害与可预报性的影响机理,阐明海平面上升的跨圈层协同作用过程并量化其贡献,发展海洋系统洋际/层际协同作用理论,为气候安全与防灾减灾提供科技支撑。  二、研究内容  (一)洋际相互作用及其对海洋灾害的影响机理:揭示洋际相互作用的物理过程和机制,阐释洋际相互作用对区域海洋灾害的影响机理,探索区域海洋灾害的可预报性,建立海洋灾害的预报模式,评估我国邻近海域海洋灾害的未来变化。  (二)海平面上升的跨圈层物质能量归因及其预估:聚焦全球与区域海平面的跨圈层物质能量传输与变化过程,揭示海平面上升的新贡献源,分析海平面上升的不确定性,预估区域海平面变化并评估对我国沿海地区的影响。  三、申请要求  (一)申请书的附注说明选择“海洋系统洋际/层际协同作用”,申请代码1选择D06的下属代码。  (二)项目申请书研究内容应只针对某1个主要研究内容。  (三)咨询电话:010-62326909。“水环境中人工纳米污染物生物地球化学过程与风险评估”重大项目指南  人工合成纳米材料因其具有独特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质,越来越多地应用在军事、化工、医药、环境、日用品等各个方面。这些纳米材料在生产、使用、废弃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进入环境形成新污染物,对生态系统功能和人体健康带来潜在风险。然而,环境系统的复杂性决定了人工纳米污染物的诸多环境过程和作用机制仍不清楚,亟需通过多学科交叉,系统而持续性地展开深入研究。水环境作为纳米污染物地球化学行为最活跃的区域,也是其最重要的“汇”之一,一直是本领域研究的焦点。但是,由于水环境基质复杂,对人工纳米污染物在水环境中的真实环境行为与生物生态效应和人体健康风险的认识仍存在很大偏差与空白。关于人工纳米污染物在水环境中生物地球化学过程与生态风险、健康效应中的基础科学问题已成为理解其环境归趋和客观评估其生态风险的重要瓶颈,亟需解决。  一、科学目标  发展和建立水环境介质中人工纳米污染物的分析检测方法,明确人工纳米污染物在典型水环境中的赋存水平,揭示水环境条件下人工纳米污染物的关键生物地球化学过程,探明人工纳米污染物与共存污染物的联合生态和健康效应,提出水环境中人工纳米污染物的风险评估及管控对策。  二、研究内容  (一)水环境介质中人工纳米污染物的识别、赋存及溯
  • “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通过国家验收 我国成为国际五大稳态强磁场之一
    p   2017年9月27日,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通过国家验收。中科院院长、党组书记白春礼,安徽省委副书记、省长李国英,国家发改委高技术司副巡视员白京羽出席验收会并讲话。验收会由中科院副院长王恩哥主持。 /p p   验收会上,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院长、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工程总经理匡光力作了项目建设总结报告。验收委员会听取了工程建设总结报告、工艺鉴定意见和工艺、建安、财务、设备、档案专业组验收意见,审核了相关文件资料,进行了实地考察。经过认真审议和充分讨论,认为项目建设单位根据批复要求高质量地完成了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建设任务,建成了磁体技术和综合性能国际领先的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一致同意该项目通过国家验收,并投入正式运行。 /p p   白春礼代表中科院对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顺利通过国家验收表示祝贺。白春礼指出,建设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是贯彻落实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于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和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重大决策的重要举措。建设一批世界一流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是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的重要内容。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的建成使用将进一步凸显合肥在国家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布局中的突出地位,也必将在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p p   白春礼表示,安徽省委省政府和合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建设,在用地、经费等方面给予了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建设有力的支持,为装置顺利建成投入运行提供了坚实的物质保障。中科院将根据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总体布局,整合相关优势资源力量,为实验装置建设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保障。白春礼希望,要加强装置的运维管理,推动重大科技成果产出 要不断加强设施开放力度,充分发挥装置的公益性作用 要以装置为依托,不断培养和积聚高水平人才队伍 要积极创新体制机制,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积累经验。 /p p   李国英为验收会致辞。他说,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是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大型科学实验装置,也是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的标志性科研科技基础设施,对于支撑交叉前沿领域源头创新,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具有重大意义。他对科研人员的挑战极限、刻苦攻关的精神表示高度赞扬。他表示,安徽及合肥市是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的驻在地,对于装置的建设和运行都肩负重大责任。安徽一定量身定制支持政策,继续提供坚强保障,营造良好科研环境,让科学家们安心研究、愉快创新。 /p p   安徽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邓向阳,省委常委、合肥市委书记宋国权,以及国家发改委、中科院、安徽省等相关部门领导和专家八十余人参加了验收会。 /p p   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研制团队经过多年自主创新,打破国际技术壁垒,成功克服关键材料国际限制、关键技术国内空白等重大难题,建成继美国之后世界第二台40T级混合磁体,建成三台场强创世界纪录的水冷磁体,首创SMA组合显微系统,建立了国际领先水平的科学实验系统,实现了我国稳态强磁场极端条件的重大突破。 /p p   同时,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提出并实践了国家大科学装置“边建设边开放”管理新模式,在辐射带动发展、集聚高水平创新创业人才等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绩。截至2016年底,强磁场装置已累计运行271141机时、完成用户实验课题数1499个。 /p p   稳态强磁场装置的建设过程得到了发改委和科技部的大力支持。它的建成,标志着我国已成为国际五大稳态强磁场之一,极大地带动了我国物理、材料、化学、生命科学等诸多学科在强磁场等综合极端条件下的前沿探索。 /p p /p
  • 低温强磁场MOKE就选OptiCool!超精准全开放强磁场低温光学研究平台的MOKE应用
    一、扭曲二维材料磁性体系中的磁畴和莫尔磁性的直接可视化(Science)扭曲非磁性二维材料形成的莫尔超晶格是研究奇异相关态和拓扑态的高度可调控系统。近些年来在旋转石墨烯等多种二维材料中都观察到了很多奇异的性质。有鉴于此,来自华盛顿大学的许晓栋教授课题组报道了在小角度扭曲的二维CrI3中出现的磁性纹理。原文图1,层堆叠依赖的磁性和扭曲双层CrI3的磁光测量作者利用基于NV色心的量子磁强计直接可视化测量了纳米尺度的磁畴和周期图案,这是莫尔磁性的典型特征。该篇文章中研究者利用MOKE和RMCD(反射磁圆二色性)对样品的磁性进行了精细的测量。研究表明,在扭曲的双分子层CrI3中反铁磁(AFM)和铁磁(FM)域共存,具有类似无序的空间模式。在扭曲三层CrI3中具有周期性图案的AFM和FM畴,这与计算得到的CrI3莫尔超晶格中层间交换相互作用产生的空间磁结构相一致。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莫尔磁性超晶格可以作为探索纳米磁性的研究平台。原文图3,双三层扭曲CrI3的磁光和NV磁强计扫描测量图该研究工作中对扭曲CrI3的MOKE和RMCD测量中使用了基于超全开放强磁场低温光学研究平台OptiCool的低温磁光测量系统。OptiCool具有多个窗口,超低震动,1.7K-350K超大控温区间等诸多优点可以满足这种高精度的低温强磁场光学测量。二、铁磁缘体GdTiO3中相干声子模的磁弹性耦合(PHYSICAL REVIEW B)2020年8月,美国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UC San Diego)R. D.Averitt课题组在量子材料调控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该研究工作利用超全开放强磁场低温光学研究平台 Opticool所搭建的测量系统,通过低温磁场环境下的超快泵浦测量详细研究了GdTiO3钙钛矿材料在光激发下自旋与晶格相互作用以及磁性变化在不同时间尺度上的各种演化机制。这对于可应用于量子信息领域的钙钛矿类量子材料实现超快的量子调控十分重要。相关研究成果以 “Magnetoelastic coupling to coherent acoustic phonon modes in the ferromagnetic insulator GdTiO3” 为题,刊登在PHYSICAL REVIEW B上。GdTiO3材料不同温度下的反射率泵浦测量,(a)反射率随时间的变化;(b)峰值反射率随温度变化;(c) 反射率在不同时间段的演变机制不同温度、不同磁场下时间分辨MOKE测量观察到的GdTiO3材料磁性的演变GdTiO3在钙钛矿材料相图中处于铁磁-反铁磁的边缘区域,在基态时Gd磁晶格与Ti磁晶格成反铁磁耦合排列,材料表现出亚铁磁性,同时材料还是莫特-哈伯德缘体和轨道有序态。该研究工作在不同温度和不同磁场环境下对GdTiO3材料进行了时间分辨的反射率和磁光克尔测量。材料的反射率和科尔转角在飞秒、皮秒时间尺度上表现出了多种演化机制。针对在皮秒量上的自旋-晶格相互作用机制,通过采用660 nm对应于Ti 3d-3d 轨道Mott-Hubbard带隙的光激发,对所得MOKE信号的分析可以得出,光激发先扰乱了Ti离子磁晶格的排布,减弱了与Gd磁晶格的抵消作用,使得材料的净磁矩增加。进而光激发所产生的热效应逐渐影响Gd磁晶格的稳定性使得材料的净磁矩减少。另外,实验观察到MOKE和反射率测量在皮秒尺度上都有相干振荡,且随着时间发生明显的红移。该振荡对应于光激发在材料中产生的应力波(相干声子)。通过分析,该应力波与材料的磁性也有密切的对应关系,表明通过声子与磁性的耦合来直接调控磁性也具有很大的可行性。时间分辨MOKE测量系统图片和光路示意图三、为什么OptiCool是更适合做强磁场光学测量的设备?OptiCool是QuantumDesign于2018年2月推出的超全开放强磁场低温光学研究平台,创新特的设计方案确保样品可以处于光路的核心位置。系统拥有3.8英寸超大样品腔、双锥型劈裂磁体,可在超大空间为您提供高达±7T的磁场。多达7个侧面窗口、1个部超大窗口方便光线由各个方向引入样品腔,高度集成式的设计让您的样品在拥有低温磁场的同时摆脱传统低温系统对光路的各种束缚,真正实现自由光路的低温强磁场实验。OptiCool是全干式系统,启动和运行只需少量氦气。全自动软件控制实现一键变温、一键变场、部窗口90°光路张角让测量更便捷;控温技术让控温更智能;新型磁体结合了超大均匀区与超大数值孔径。OptiCool让低温光学实验具有无限可能。为了进一步满足用户的大数值孔径测量需求,OptiCool先后开发出了近工作距离窗口和集成物镜方案,可以满足各种用户的需求。 OptiCool近工作距离窗口(左)与外部物镜(右)安装示意图内部集成室温物镜(左)与集成低温物镜(右)定制化方案示意图 OptiCool技术特点:☛ 全干式系统:完全无液氦系统,脉管制冷机。☛ 8个光学窗口:7个侧面窗口,1个部窗口;可升底部窗口☛ 超大磁场:±7T☛ 超低震动:☛ 近工作距离:可选3mm工作距离窗口或集成镜头方案(new!)☛ 底部窗口升:系统可升底部窗口,满足竖直方向的透射实验(new!)。☛ 多种接口:直流通道、射频通道、光纤通道、气体通道(new!)。 【参考文献】1、Song et al., Science 374, 1140–1144 (2021) 26 November 20212、D.J.Lovinger et al., PHYSICAL REVIEW B 102,085138(2020).
  • 中科院电工所和高能所参与研制阿尔法磁谱仪核心部件
    5月16日,高精度粒子探测器“阿尔法磁谱仪2”搭乘美国“奋进号”航天飞机驶入寰宇。   5月16日,几经推迟之后,高精度粒子探测器——“阿尔法磁谱仪2(AMS–02)”搭乘美国“奋进号”航天飞机的“绝唱之旅”,驶入寰宇。未来10年或更长时间里,它将在国际空间站运行,寻找反物质和暗物质,探索宇宙的起源及其构成。   “鲜为人知的是,它体内有一颗强大的‘中国心’——一块‘MADE IN CHINA’、内径约1.2米、重约2.6吨、中心磁场强度1370高斯的环形巨大永磁铁。”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长、中科院院士陈和生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   “阿尔法磁谱仪”实验是一个大型国际合作科学实验项目。由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华裔美国科学家丁肇中教授领导,美国、中国、德国等16个国家和地区的数百名研究人员参与其中。陈和生是这个团队首批科学家和主要成员之一。   反物质和暗物质是两种“神秘”物质。从理论上讲,它们应当存在,但现实中还没有找到证明它们存在的真凭实据。“宇宙是最终的实验室。”丁肇中在4月底发表的公报中表示。   “要分辨物质与反物质,就得想办法测量粒子带正电还是负电。这就需要把一个巨大的磁铁送到太空中去。如果使用常规磁铁,到处弥漫磁场根本无法在太空中运行。”陈和生说。   1998年6月,“阿尔法磁谱仪1(AMS–01)”搭载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首次进入太空,成为人类送入宇宙空间的第一个大型磁谱仪。当时,陈和生在佛罗里达州肯尼迪航天中心亲历了那次为期10天的实验。   “这10天里,中国永磁体经受住了考验,工作正常。时隔13年后的今天,它再次‘披甲上阵’,到国际空间站做长期实验,帮助AMS–02‘捕捉’神秘的反物质和暗物质。”谈起AMS–02最核心部件——中国造永磁体,陈和生无比自豪。   丁肇中曾多次坦言,磁谱仪项目是他40多年科研生涯中遇到的“难度最大”的实验,甚至比当初为他赢得诺奖的J粒子实验还要“困难得多”。   “最大的挑战就是要将大型磁铁放入太空。”丁肇中说。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对磁铁的负载安全要求极高。一是要降低漏磁,避免干扰航天飞机和空间站其他仪器的工作。二是磁二极矩必须极小,以免磁谱仪在地球磁场作用下产生转动。   按照惯例,NASA对搭载大型设备需做三次安全评估,而中国制造的钕铁硼磁铁只做了两次就顺利“闯关”。业内人士说,这在NASA检验史上还是第一次。   这块强大的“中国心”到底神奇在哪里?   “中科院电工研究所、高能所和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的科学家们通力合作,选择新型高磁能积钕铁硼材料,采用独特的‘魔环’结构磁路设计,64个磁化方向连续变化的永磁条安装其中。这种结构使永磁体磁场约束在AMS磁体内部,漏磁和磁二极矩比NASA的要求小了一个数量级。”陈和生说。   不久前,AMS–02曾进行模拟空间测试。科学家根据测试结果决定,沿用曾服役AMS–01的中国永磁体,它可以使磁谱仪使用寿命长达18到20年。   此外,AMS-02在AMS-01的基础上增加了若干新的子探测器。其中,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的专家和意大利、法国同行共同研制出作为探测器关键部分的电磁量能器。   “电磁量能器能精确测量光子和电子的能量,并排除宇宙线质子的本底,对探测的暗物质粒子十分关键。”陈和生说。   参加AMS02国际合作的国内单位还有东南大学、中山大学、山东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低温、磁场集一身,光、电测量总相宜——两月两篇顶刊,超精准全开放强磁场低温光学研究平台再露锋芒
    一、单层激子缘体的证据(Nature Physics)众所周知拓扑性和关联性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产生各种各样的量子相,其中许多原理仍有待探索。近的进展表明,单分子层WTe2在不同量子相之间具有高度的可调性,这一特点表明WTe2是一种很有前途的材料。这种二维晶体的基态可以通过静电调谐从量子自旋霍尔缘态转化为超导态。然而,关于量子自旋霍尔缘态的带隙打开机制仍不明确。近日,美国普林斯顿大学Ali Yazdani和 Sanfeng Wu(共同通讯作者)等报道了量子自旋霍尔缘体也是激子缘体的证据,它是由电子空穴束缚态(即激子)的自发形成引起的。文章于2021年12月发表于Nature Physics。原文图2,单层WTe2中电荷中性的缘状态相关测量 文章中作者通过巧妙的实验设计,结合电输运测量和隧穿谱测量,揭示了在样品电荷中性点存在一种本征缘状态,并证实了这种电荷中性缘态的相关性质。作者提供的证据证明样品不是能带缘体或局域缘体,并支持了在激子缘体相的存在。这些观测结果为理解具有非平凡拓扑的相关缘体奠定了基础,并确定了单层WTe2是基态激子量子相材料,为以后的应用提供了广阔的前景。原文图4,隧穿光谱揭示的关联特征和金属-缘体跃迁在本工作中作者使用Quantum Design生产的完全无液氦综合物性测量系统PPMS DynaCool 和超全开放强磁场低温光学研究平台-OptiCool进行了电运输和vdW隧穿的相关测量。OptiCool在2018年面世以来作为新型的强磁场低温光学研究平台受到了很多好评,并获得了当年的R&D100大奖。OptiCool的多种电学通道非常方便用户进行电学测量和栅压调控实验。OptiCool样品台直流通道(左)与腔体直流接口(右)OptiCool样品台交流通道(左)与腔体交流接口(右) 二、扭曲二维材料磁性体系中的磁畴和莫尔磁性的直接可视化(Science)扭曲非磁性二维材料形成的莫尔超晶格是研究奇异相关态和拓扑态的高度可调控系统。近些年来在旋转石墨烯等多种二维材料中都观察到了很多奇异的性质。在该工作中,来自华盛顿大学的徐晓栋教授课题组报道了在小角度扭曲的二维CrI3中出现的磁性纹理。原文图1,层堆叠依赖的磁性和扭曲双层CrI3的磁光测量作者利用基于NV色心的量子磁强计直接可视化测量了纳米尺度的磁畴和周期图案,这是莫尔磁性的典型特征。该篇文章中利用MOKE和RMCD对样品的磁性进行了精细的测量。研究表明,在扭曲的双分子层CrI3中反铁磁(AFM)和铁磁(FM)域共存,具有类似无序的空间模式。在扭曲三层CrI3中具有周期性图案的AFM和FM畴,这与计算得到的CrI3 莫尔超晶格中层间交换相互作用产生的空间磁结构相一致。该工作的研究结果表明莫尔磁性超晶格可以作为探索纳米磁性的研究平台。原文图3,双三层扭曲CrI3的磁光和NV磁强计扫描测量图该研究工作中对扭曲CrI3的MOKE和RMCD测量中使用了基于OptiCool系统的低温磁光测量系统。OptiCool具有多个窗口,超低震动,1.7K-350K超大控温区间等诸多优点可以满足各种高精度的低温强磁场光学测量。为了进一步满足用户的大数值孔径测量需求,OptiCool先后开发出了近工作距离窗口和集成物镜方案,可以满足各种用户的需求。OptiCool近工作距离窗口(左)与外部物镜(右)安装示意图内部集成室温物镜(左)与集成低温物镜(右)定制化方案示意图 三、OptiCool设备简介OptiCool是Quantum Design于2018年2月新推出的超全开放强磁场低温光学研究平台,创新特的设计方案确保样品可以处于光路的关键位置。系统拥有3.8英寸超大样品腔、双锥型劈裂磁体,可在超大空间为您提供高达±7T的磁场。多达7个侧面窗口、1个部超大窗口方便光线由各个方向引入样品腔,高度集成式的设计让您的样品在拥有低温磁场的同时摆脱大型低温系统的各种束缚。OptiCool是全干式系统,启动和运行只需少量氦气。全自动软件控制实现一键变温、一键变场、部窗口90°光路张角让测量更便捷;控温技术让控温更智能;新型磁体结合了超大均匀区与超大数值孔径。OptiCool让低温光学实验无限可能。OptiCool技术特点:☛ 全干式系统:完全无液氦系统,脉管制冷机。☛ 8个光学窗口:7个侧面窗口,1个部窗口;可升底部窗口☛ 超大磁场:±7T☛ 超低震动:10 nm 峰-峰值☛ 超大空间:Φ89 mm×84 mm☛ 控温:1.7K~350K全温区控温☛ 新型磁体:同时满足超大磁场均匀区、大数值孔径的要求。☛ 近工作距离:可选3 mm工作距离窗口或集成镜头方案 【参考文献】1、Jia et al., Nat. Phys (2021) https://doi.org/10.1038/s41567-021-01422-w2、Song et al., Science 374, 1140–1144 (2021) 26 November 2021
  • 我国自主研发的量子磁力仪载荷实现全球磁场测量
    我国首台自主研发的量子磁力仪载荷——“CPT原子磁场精密测量系统”于7月27日搭载空间新技术试验卫星(SATech-01)发射。11月7日,国产量子磁力仪载荷的无磁伸展臂在轨展开,载荷进入在轨长期工作阶段,目前已获取五天的有效探测数据,实现了全球磁场测量,推进了我国量子磁力仪的空间应用研究。CPT原子磁场精密测量系统由CPT原子/量子磁力仪、AMR磁阻磁力仪、NST星敏感器、无磁伸展臂组成,由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太阳活动和空间天气重点实验室、复杂航天系统与电子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以及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联合研制。无磁伸展臂一次性展开至4.35m后,处于伸展臂顶端的CPT原子磁力仪探头、AMR磁阻磁力仪探头、NST星敏感器远离卫星磁干扰和遮挡,开始获取有效探测数据。CPT原子/量子磁力仪在轨测量噪声峰峰值0.1nT。NST星敏感器获取了卫星在不同模式、不同时段下伸展臂的姿态变化实时数据,结合AMR磁阻磁力仪的三轴磁场探测,首次在轨验证了磁场矢量和姿态一体化同步探测技术。国产量子磁力仪首次全球磁场勘测图(空间中心太阳活动与空间天气重点实验室供图)CPT原子磁场精密测量系统载荷(空间中心、沈阳自动化所供图)无磁伸展臂地面展开测试(沈阳自动化所、空间中心和微小卫星研究院供图)CPT原子磁场精密测量系统伸展臂在轨展开状态示意图(微小卫星研究院供图)CPT原子磁力仪和AMR磁阻磁力仪在轨测量结果(空间中心供图)NST星敏感器相对于卫星本体坐标系的测试结果(空间中心、中科新伦琴NST星敏团队提供供图)
  • 我国成功研制无液氦高磁场大口径超导磁体
    10T/100mm无液氦高磁场大口径超导磁体系统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研制成功具有10T高磁场、100mm孔径可以长期运行的无液氦超导磁体系统。该系统近日通过中国计量科学院的现场测试,可供长期稳定运行。 普通的高磁场超导磁体需要在液氦环境下运行,但是日益高涨的液氦价格使得磁体运行成本高昂,繁琐复杂的液氦操作也限制了超导磁体的广泛应用。研究和发展新型的超导磁体系统以消除对于液氦的依赖和节省运行成本具有重要的意义。中科院电工所王秋良研究组,长期致力于具有特种功能和结构的复杂磁场分布的高磁场超导磁体科学和技术的研究。在中科院重大仪器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下,研制成功具有10T/100mm大口径的无液氦高磁场超导磁体系统,解决了一系列关键的基础技术问题。研制成功的超导磁体可提供的最大磁场为10.3T,磁体的室温可利用孔径为100mm,运行电流为120A,超导线圈的整体温度之差小于0.1K,磁体的最低运行温度达到3.6K。超导磁体系统实现连续运行,先后提供给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医科大学、深圳大学、农业科学研究院等单位进行了物理和生物医学、海水淡化等方面的科学实验研究。 该项技术的发展极大降低了系统运行费用,为超导强磁场技术的应用开辟了一个新的时代,尤其对于需要长期运行的超导磁体(例如核磁共振NMR,MRI及其它科学仪器)具有重要的科学应用价值。系统的研制成功使得我国跻身于实用化超导磁体研究开发的国际先进行列。
  • 低温、磁场与超快!整体方案已到来!
    从环境方面来讲,低温、强磁场环境是研究量子现象、超导电性、超流体行为以及凝聚态物理等众多前沿科学领域必不可少的条件,能够让物质展现出常规状态下无法观察到的独特性质,无论对于基础研究还是应用,低温、磁场都是非常重要的实验条件。从时间尺度来讲,自然物质世界的时间尺度跨越极大,范围从1018s的宇宙年龄到10-24s的核子运动特征周期,微观尺度上超快动力学过程的累积与演化决定了物质的宏观特性。随着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对基本物理规律的研究决定了未来最前沿的技术发展。各国的科学家运用低温、强磁场、超快研究手段在二维材料、半导体、金刚石色心、量子信息等领域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然而,低温、强磁场、超快这三种技术都需要花费较大精力去实现,要将这三种实验条件同时实现则更加困难。但值得欣慰的是,这一困难将被解决。Quantum Design中国致力于解决低温、强磁场、超快等领域中繁琐的实验痛点,不断寻求探索前沿的测量技术,已为中国科研用户提供了长达20年优质的产品及服务,成为了全球诸多优质科研仪器厂家在中国的战略合作伙伴。通过整合所销售的多种科研设备,以及与国内多个知名技术团队的合作,Quantum Design中国已经可以为中国科研用户提供多种整体化解决方案。1、突破性的全共线多功能超快光谱仪全共线多功能超快光谱仪-BIGFOOT是源于美国密歇根大学的MONSTR Sense Technologies公司经过多年潜心研制的一款全新超快光谱仪,采用突破性技术,真正实现了一套设备、一束激光、多种功能。全共线多功能超快光谱仪不仅兼具共振和非共振超快光谱探测,还可以兼容瞬态吸收光谱、相干拉曼光谱、多维相干光谱探测。开创性的全共线光路设计(专利认证:No. US 11467031 B2),使其可以与该公司开发的高精度激光扫描显微镜(NESSIE)联用,实现超高分辨超快光谱显微成像。全共线多功能超快光谱仪的开发也充分考虑了用户的使用体验,系统软件可自动调控参数,光路自动对齐、无需校正等特点都使得它简单易用。目前全共线多功能超快光谱仪已经广泛应用于瞬态吸收光谱TAS、相干拉曼光谱ISRS、多维相干光谱MDCS等多个研究方向。全共线多功能超快光谱仪单层MoSe2在不同栅极电压下的单量子重相位振幅谱*1二维材料中激子相互作用和耦合的成像研究*22、创新的低温强磁场平台Quantum Design公司具有超过40年的优质低温设备生产经验,所生产的低温强磁场设备几乎遍布全球各个知名实验室。新研发的超精准全开放强磁场低温光学系统—OptiCool具有创新的设计方案。系统拥有3.8英寸超大样品腔、双锥型劈裂磁体,可在超大空间为您提供高达±7T的磁场。多达7个侧面窗口、1个顶部超大窗口方便光线由各个方向引入样品腔。底部窗口选件可满足光路平行于磁场的透射方案。高度集成式的设计让您的样品在拥有低温磁场的同时摆脱大型低温系统的各种束缚。该平台一经发布就受到全球科学家的广泛关注,目前该设备已经应用在低温拉曼&荧光、低温MOKE、低温超快泵浦测量、低温近场光学等多个领域。OptiCool时间分辨的MOKE测量光路示意图*33、多样化的低温平台Montana Instruments超精细多功能无液氦低温光学系统——CryoAdvanceTM该系统是采用新的性能标准和架构而生产的新一代标准化产品,可使用通用型的光学桌面进行固定,使用方便。采用减震技术和特殊温度稳定技术,在不牺牲任何便捷性的同时,为实验提供的温度稳定性和超低振动环境。如今CryoAdvance系列产品具有多种型号、配置、选件与配件可选,能够满足每个研究人员的特殊需求。超精细多功能无液氦低温光学系统超级振动稳定性:样品台振动的峰-峰值同位素碳化硅中单个核自旋的纠缠和控制*4Janis低温恒温器系列Quantum Design 的合作伙伴Lake Shore Cryotronics, Inc.在收购低温设备制造领域的领先企业Janis后可以提供更多种类的低温恒温器,以满足客户的各种低温实验需求。根据制冷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消耗制冷剂(液氦或液氮)型低温恒温器及无液氦闭循环制冷低温恒温器,最低温度至1.5 K,最高温度可至800 K,大范围的样品温度能适用于各种科研实验。根据不同需求,可以选择样品处于真空环境或交换气体环境中。 该系列恒温器以其超高的性价比,丰富的型号,已经广泛应用于全球各类型的实验室中。Janis低温恒温器系列 4、整体化的解决方案针对不同领域科研用户的具体需求,为了避免用户将大量精力花费在实验装置搭建上,整体化的实验解决方案显得尤为重要。Quantum Design中国多年来始终致力于整合优势资源为用户解决科研难题。近期针对用户在实验方面遇到的实际困难,Quantum Design中国联合多领域科学技术人员将全共线多功能超快光谱仪与超精准全开放强磁场低温光学系统以及多种低温恒温器相结合,提出了整体化的低温强磁场超快光学测量方案。该整体化测量方案的提出正式将设备供应商从提供不同厂家生产的单一实验装置,向结合全球优质科研仪器为用户提供整体化解决方案的转变。目前Quantum Design中国已经可以向国内用户提供的实验解决方案有,低温强磁场拉曼&荧光、低温强磁场MOKE&RMCD、低温强磁场二次谐波。此次推出的多功能低温强磁场超快光学测量方案为低温光学测量补上了重要一环。Quantum Design中国以遍布全球的优秀设备制造商为基础,与多个科研领域的科研技术人员密切合作,整合多方面的优质资源,全力打造的多功能低温强磁场超快光学测量系统必能在低温光学领域做出卓越的贡献,帮助中国科学家再攀高峰。超精准全开放强磁场低温光学系统部分用户发表文章1. Dapolito, M. et al., Infrared nano-imaging of Dirac magnetoexcitons in graphene. Nature Nanotechnology (2023).2. R. Xiong et al., Correlated Insulator of Excitons in WSe2/WS2 Moiré Superlattices. Science 380, 860 (2023).3. S. Xu et al., Magnetoelectric Coupling in Multiferroics Probed by Optical Second Harmonic Generation. Nat Commun 14, (2023).4. J.-X. Qiu et al., Axion Optical Induction of Antiferromagnetic Order. Nat. Mater. (2023).5. Y.-F. Zhao et al., Creation of Chiral Interface Channels for Quantized Transport in Magnetic Topological Insulator Multilayer Heterostructures. Nat Commun 14, (2023).6. J. Nelson et al., Layer-Dependent Optically Induced Spin Polarization in InSe. Phys. Rev. B 107, (2023).7. H. Padmanabhan et al., Large Exchange Coupling Between Localized Spins and Topological Bands in MnBi2Te4. Advanced Materials 34, 2202841 (2022).8. M. H. Naik et al., Intralayer charge-transfer moiré excitons in van der Waals Superlattices. Nature. 609 (2022), pp. 52–57.9. Z. Zhang et al., Correlated interlayer exciton insulator in heterostructures of monolayer WSe2 and moiré WS2/WSe2. Nat. Phys. (2022).10. G. Mayonado, et al., High-Symmetry Anthradithiophene Molecular Packing Motifs Promote Thermally Activated Singlet Fission. J. Phys. Chem. C. 126 (2022), pp. 4433–4445.11. J. Cenker et al., Reversible strain-induced magnetic phase transition in a van der Waals magnet. Nat. Nanotechnolgy 17 (2022), pp. 256–261.12. H. Padmanabhan, et al., Interlayer magnetophononic coupling in MnBi2Te4. Nat Commun. 13 (2022).13. T. Song et al., Spin photovoltaic effect in magnetic van der Waals heterostructures. Sci. Adv. 7 (2021).14. Y. Jia et al., Evidence for a monolayer excitonic insulator. Nat. Phys. 18 (2021), pp. 87–93.15. D. J. Lovinger et al., Magnetoelastic coupling to coherent acoustic phonon modes in the ferrimagnetic insulator GdTiO3. Phys. Rev. B. 102 (2020). 全共线多功能超快光谱仪部分用户发表文章1. T. L. Purz et al., Coherent exciton-exciton interactions and exciton dynamics in a MoSe2/WSe2 heterostructure. Physical Review B 104, (2021).2. E. W. Martin et al., Encapsulation Narrows and Preserves the Excitonic Homogeneous Linewidth of Exfoliated Monolayer MoSe2. Physical Review Applied 14, (2020).3. K. M. Bates et al., Using silicon-vacancy centers in diamond to probe the full strain tensor. Journal of Applied Physics 130, 024301 (2021).4. C. L. Smallwood et al., Hidden Silicon-Vacancy Centers in Diamond. Phys Rev Lett 126, 213601 (2021).5. E. W. Martin, S. T. Cundiff, Inducing coherent quantum dot interactions. Physical Review B 97, (2018).6. T. M. Autry et al., Excitation Ladder of Cavity Polaritons. Phys Rev Lett 125, 067403 (2020).7. T. L. Purz et al., Imaging dynamic exciton interactions and coupling in transition metal dichalcogenides. J Chem Phys 156, 214704 (2022).8. T. L. Purz, B. T. Hipsley, E. W. Martin, R. Ulbricht, S. T. Cundiff, Rapid multiplex ultrafast nonlinear microscopy for material characterization. Optics Express 30, 45008 (2022).【参考文献】*1. Di HUANG, et al Quantum Dynamics of Attractive and Repulsive Polarons in a Doped MoSe2 Monolayer, PHYSICAL REVIEW X 13, 011029 (2023)*2. Eric Martin, et al Imaging dynamic exciton interactions and coupling in transition metal dichalcogenides, J. Chem. Phys. 156, 214704 (2022)*3. D. J. Lovinger et al., Magnetoelastic coupling to coherent acoustic phonon modes in the ferrimagnetic insulator GdTiO3. Phys. Rev. B. 102 (2020)*4. Alexandre Bourassa et al, Entanglement and control of single nuclear spins in isotopically engineered silicon carbide, Nature Materials 19, 1319–1325(2020)
  • 磁场驱动微板阵列表面实现定向输运
    设计并驱动微纳米结构表面实现物体的定向输运在微电子、生物医药及防污自清洁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在这些应用领域中,提高定向输运的速度能进一步提高输运效率。此外,通过对微结构和驱动方式的创新性设计,实现对多种不同形状的物体在不同环境中的定向输运也具有重要意义。 近日,北京理工大学先进结构技术研究院陈少华教授课题组提出了一种通过磁场控制微结构表面快速输运固体物块的方法。该方法能够对厘米级的固体物块进行快速定向输运,其输运速率相对于已有文献中的输运速率有大幅度的提升。微结构表面主要由磁响应微板阵列结构和纯PDMS基底组成,单个微板高度为950微米,厚度为150微米。该研究结合微尺度3D打印技术制备实验样件,所使用的3D打印设备(nanoArch S140,摩方精密)的光学精度为10μm,能实现94×52×45mm大小的三维加工尺寸。基于该设备加工了板状微结构阵列,并通过倒模制备出含有磁颗粒的PDMS微结构试样,然后通过磁场控制微结构的变形储能以及能量的快速释放,实现定向输运的功能。该成果以“Directional Transportation on Microplate-Arrayed Surfaces Driven via a Magnetic Field”为题发表于国际期刊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上。该工作由北京理工大学先进结构技术研究院李程浩博士作为第一作者完成。原文链接:https://pubs.acs.org/doi/10.1021/acsami.1c09648图1.微结构制备及实验装置示意图图2.固体物块定向输运及驱动过程分析图3.通过磁场控制微结构表面实现不同形状物体的定向输运,及不同重量物体的筛选分离(空气环境和水下) 该研究提出了一种通过磁场控制微结构表面快速输运固体物块的方法,并揭示了输运机理:通过磁场控制微结构变形储存弹性能,然后通过控制微结构逐个回弹,使得储存在微结构中的弹性能依次快速释放,并驱动物体连续向前运动,以此实现固体物块的快速定向输运。此方法具有广泛的适用性,能够在空气和水环境中同时输运不同形状的物块,且能够较好控制输运速度,对于更加智能甚至编程化的定向输运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 磁场驱动微板阵列表面实现定向输运
    设计并驱动微纳米结构表面实现物体的定向输运在微电子、生物医药及防污自清洁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在这些应用领域中,提高定向输运的速度能进一步提高输运效率。此外,通过对微结构和驱动方式的创新性设计,实现对多种不同形状的物体在不同环境中的定向输运也具有重要意义。近日,北京理工大学先进结构技术研究院陈少华教授课题组提出了一种通过磁场控制微结构表面快速输运固体物块的方法。该方法能够对厘米级的固体物块进行快速定向输运,其输运速率相对于已有文献中的输运速率有大幅度的提升。微结构表面主要由磁响应微板阵列结构和纯PDMS基底组成,单个微板高度为950微米,厚度为150微米。该研究结合微尺度3D打印技术制备实验样件,所使用的3D打印设备(nanoArch S140,摩方精密)的光学精度为10μm,能实现94×52×45mm大小的三维加工尺寸。基于该设备加工了板状微结构阵列,并通过倒模制备出含有磁颗粒的PDMS微结构试样,然后通过磁场控制微结构的变形储能以及能量的快速释放,实现定向输运的功能。该成果以“Directional Transportation on Microplate-Arrayed Surfaces Driven via a Magnetic Field”为题发表于国际期刊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上。该工作由北京理工大学先进结构技术研究院李程浩博士作为第一作者完成。图1.微结构制备及实验装置示意图图2.固体物块定向输运及驱动过程分析图3.通过磁场控制微结构表面实现不同形状物体的定向输运,及不同重量物体的筛选分离(空气环境和水下) 该研究提出了一种通过磁场控制微结构表面快速输运固体物块的方法,并揭示了输运机理:通过磁场控制微结构变形储存弹性能,然后通过控制微结构逐个回弹,使得储存在微结构中的弹性能依次快速释放,并驱动物体连续向前运动,以此实现固体物块的快速定向输运。此方法具有广泛的适用性,能够在空气和水环境中同时输运不同形状的物块,且能够较好控制输运速度,对于更加智能甚至编程化的定向输运技术具有重要意义。官网:https://www.bmftec.cn/links/10
  • 喜讯“磁场生化技术及仪器设备”项目通过鉴定
    2022年7月17日,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组织由清华大学王雪教授、中国计量大学李东升教授、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耿旭辉教授、南京理工大学卞雷祥教授、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祝连庆教授、宁波大学闻路红教授、渤海大学刘贺教授等多位行业专家组成的鉴定委员会,主持召开了由江南大学和我司完成的“磁场生化技术及仪器设备”科技成果的鉴定会(视频会议)。经质询和答疑,鉴定委员会一致认为该项目技术综合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在磁场与标量物理场相结合的生物协同效应强化生化效果方面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鉴定委员会一致同意“磁场生化技术及仪器设备” 项目通过鉴定。
  • 刷新世界纪录!此前已被美国保持23年之久
    12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获悉,由该院强磁场科学中心研制的国家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再攀“科学高峰”——其混合磁体(磁体口径32毫米)产生了45.22万高斯(即45.22特斯拉)的稳态磁场,刷新了同类型磁体的世界纪录,成为目前全球范围内可支持科学研究的最高稳态磁场。据悉,原世界纪录是1999年由美国国家强磁场实验室创造,其混合磁体产生45万高斯,至今已保持纪录23年之久。态强磁场实验装置混合磁体稳态强磁场是物质科学研究需要的一种极端实验条件,是推动重大科学发现的“利器”。在强磁场实验环境下,物质特性会受到调控,有利于科学家们发现物质新现象、探索物质新规律。此次合肥科学岛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混合磁体产生的45.22万高斯(即45.22特斯拉,1特斯拉=10000高斯)磁场究竟有多高?举一个例子。地球磁场约等于0.5高斯,45.22万高斯相当于地球磁场的90多万倍。实验结果刷新世界纪录稳态强磁场技术领域国际竞争十分激烈,世界科技强国一直重视强磁场实验条件建设,目前国际上有五大稳态强磁场实验室,分别分布于美国、法国、荷兰、日本以及中国合肥。实验现场截至目前,装置已经运行超过50万个机时,为国内外170多家单位提供了实验条件。在物理学、化学、材料科学、生命科学、药物学、工程技术等领域开展了超过3000项课题的前沿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如首次发现外尔轨道导致的三维量子霍尔效应、揭示日光照射改善学习记忆的分子及神经环路机制,等等。与此同时,依托装置衍生的多项成果,如扫描显微成像技术、国家Ⅰ类创新靶向药物研制等,成功就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积极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混合磁体刷新世界纪录,也为强磁场科学中心规划建设的另一个大科学装置——“强光磁集成实验设施”奠定了重要基础。
  • 地球磁气圈是“汪洋大盗” 偷走大气层气体
    据英国《新科学家杂志》报道,科学家通常认为对地球具有防护屏作用的磁气圈能够保护地球大气层,但最新研究显示,地球磁气圈却暗地里偷偷流失大气层气体。 地球磁气圈正在逐渐“偷走”大气层中的气体 单击此处浏览更多相关图片 地球的磁场区域被称为磁气圈,起到保护地球生物的作用,它可以阻挡来自太阳的带电粒子流,有效地阻挡着太阳风的侵袭,可避免带电粒子流将能量传输至大气层中的气体分子,从而使气体分子无法逃离地球的重力牵引。然而依据最新的研究结果,这可能仅是人们对地球磁气圈的一半认识,瑞典基律纳市瑞典太空物理研究中心的斯塔斯-芭拉芭什(Stas Barabash)称,在极地区域,地球磁气圈可能更加促进大气层中气体的流失。据悉,芭拉芭什是欧洲宇航局金星探测计划的首席调查员。 芭拉芭什认为金星从未有过磁气圈,而火星的磁气圈在35亿年前出现了明显损伤。考虑到地球、火星和金星这3颗行星的不同质量、大气层构成成分和它们与太阳的距离,芭拉芭什分别计算出了这3颗行星失去氧离子的速率。他聚焦于氧离子是由于它们是这3颗行星电离层中存在数量最多的离子,同时,他发现地球损失氧离子的速率要比其他2颗行星快三倍。 芭拉芭什指出,行星的磁气圈要远大于该行星所在的大气层,这意味着带有磁场的行星将从太阳风中吸引更多的能量,这些额外能量将呈现漏斗状朝向地球磁极,因此在地球极地上空电离层的分子能够加速逃逸。目前,他将这项研究报告发表在5月份荷兰诺德韦克市召开的行星学对比研究国际会议上。 在此之前也有研究发现到这一点,欧洲宇航局恒星簇计划中显示地球极地每年逃逸的离子数量是其他太阳行星的两倍。当我们承受于低太阳活动状态下,强烈的太阳风对于年轻的地球和火星形成早期大气层扮演着重要角色。芭拉芭什计算显示,受磁气圈影响,地球大气层每年损失6万吨气体,而对比地球大气层数千万亿吨的气体总重量,这一损失量并不会对大气层构成损害。
  • 总投资20.96亿!脉冲强磁场实验装置优化提升项目即将动工
    10月下旬,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式批复“十四五”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脉冲强磁场实验装置优化提升项目的投资概算。至此,该项目已先后获得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方案和投资概算批复等,完成全部审批流程,即将在华中科技大学动工建设。此次批复的脉冲强磁场实验装置优化提升项目是在“十一五”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脉冲强磁场实验装置基础上的升级改造。作为前期建设成效好、性价比高的综合交叉平台,脉冲强磁场优化提升设施成功入选“十四五”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是全国仅有的两个优化提升项目之一。华中科技大学李亮教授也成为“十一五”和“十四五”先后两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负责人。根据国家发改委批复,脉冲强磁场实验装置优化提升项目总投资20.96亿元,建筑面积4.7万平方米,建设期5年。项目将围绕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强电磁工程科学等领域重大科学问题和国家战略需求,建设110T超强磁场、70T平顶脉冲磁场和9.5T超导脉冲复合磁场,10类实验测试系统以及设施支撑基础平台。项目法人单位为华中科技大学,参建单位包括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和南京大学。脉冲强磁场实验装置于2008年开工,2013年建成,2014年正式对外开放运行,已累计运行82521小时,创造了64T脉冲平顶磁场等多项脉冲磁场参数世界纪录,为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哈佛大学、剑桥大学等126个国内外科研单位提供科学研究服务1828项,取得了包括发现对数周期量子振荡等系列重要成果。脉冲强磁场实验装置的建成,填补了国内超高磁场实验条件的空白,满足我国科学家对强磁场实验条件日益迫切的需求,先后获2018年湖北省科技进步特等奖和2019年国家科技奖进步一等奖。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科学研究对脉冲强磁场实验装置的综合性能指标、实验测试手段、面向的研究领域等提出更高的需求,在广泛征求用户意见和需求调研基础上,华中科技大学启动了脉冲强磁场实验装置优化提升项目建设,将在“十一五”脉冲强磁场实验装置基础上,全面提升磁场参数、丰富测量手段、拓展研究领域,为多学科交叉研究提供公共开放的极端实验条件,支撑前沿基础科学研究领域持续产出重大原始创新成果,建成全球规模最大、最具国际影响力的脉冲强磁场科学中心。
  • 重磅!Nature封面:“中国天眼”挑战星际磁场标准模型
    1月6日,《自然》杂志以封面文章形式发表了被誉为“中国天眼”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的最新成果。在该成果中,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李菂等领导的国际合作团队,通过FAST平台,采用原创的中性氢窄线自吸收方法,首次获得原恒星核包层中的高置信度的塞曼效应测量结果。研究发现,星际介质具有连贯性的磁场结构,异于标准模型预测,为解决恒星形成三大经典问题之一的“磁通量问题”提供了重要的观测证据。《中国科学报》了解到,这是FAST产出的系列重大成果之一。自2020年1月11日通过国家验收至今,FAST已运行近两周年。基于超高灵敏度的明显优势,它已成为中低频射电天文领域的观天利器。《自然》杂志封面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供图又一重磅,挑战星际磁场标准模型磁场在恒星、行星和生命的产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过程复杂。“磁通量问题”是恒星形成经典三大问题之一,分子云的星际磁场强度测量是全球天文界的共同挑战。恒星诞生于分子云中,分子云中的致密区域发生塌缩,最终形成恒星。恒星磁场的标准模型认为,在恒星形成过程中,磁场和重力是相互抗衡的力量,在分子云密度高的地方,重力越大,磁场也越强。按照这一模型,重力和磁场不断拉扯,以至于恒星形成需要上千万年。测量分子云的星际磁场强度并不是件容易的事。目前,可用于测量磁场强度的唯一手段就是“塞曼效应”。1896年,荷兰物理学家塞曼发现,把产生光谱的光源置于足够强的磁场中,磁场作用于发光体使光谱发生变化,一条谱线会分裂成几条偏振化的谱线。根据光谱的变化,科学家就可以反推出磁场的强度。但是,探测分子云的塞曼效应难度很大。“分子和磁场的作用普遍非常弱,塞曼效应也非常弱。”李菂说。为更好地测量出星际磁场,李菂团队另辟蹊径,原创出一种通过测量氢原子的谱线来测量星际磁场的方法——中性氢窄线自吸收方法。“原子对磁场的响应会比分子强。氢原子是宇宙中丰度最高的元素,广泛存在于宇宙的不同时期,也是不同尺度物质分布的最佳示踪物之一。”李菂说。FAST为李菂等人提出的新方法创造了应用的机会。“FAST是探测暗弱中性氢源的利器。”李菂说。通过FAST,研究人员测量了L1544分子云包层的磁场强度,首次实现了原创的中性氢窄线自吸收方法塞曼效应的探测,也实现了利用原子辐射手段来探测分子云磁场的“从0到1”的突破。研究人员发现,与标准模型的预测结果不同,星际介质从恒星外围的冷中性气体到原恒星核,具有基本一致、连贯性的磁场结构。“由此,我们将恒星形成的时间从上千万年减少到百万年。”李菂说。这一研究成果引起了国际学者的关注。未参与此项研究的美国伊利诺伊大学教授理查德克鲁切尔评价:“通过观测中性氢窄线自吸收的塞曼效应,FAST首次揭示了在恒星形成的早期阶段,磁压不足以阻止引力收缩,这与恒星形成的标准理论不一致。这一发现对于理解恒星形成的天体物理过程至关重要,并显示了FAST在解决重大天体物理问题方面的潜力。”运行两年,FAST产出一系列大成果从2020年1月11日通过国家验收至今,两年来,FAST好消息频传。仅2021年,FAST就产出了不少重要成果。2021年10月14日,《自然》发表了FAST获得迄今最大快速射电暴爆发事件样本的成果。快速射电暴(FRB)是宇宙中最明亮射电爆发现象,由于起源未知,它成为天文学研究的热点。国家天文台科研人员领导的国际合作团队,利用FAST对快速射电暴FRB121102进行观测,在约50天内探测到1652次爆发事件,获得迄今为止最大的快速射电暴爆发事件样本,超过此前本领域所有文章发表的爆发事件总和。这一成果还首次揭示出快速射电暴爆发率的完整能谱及其双峰结构。“FAST多科学目标巡天已经发现至少6例新快速射电暴,为揭示这一宇宙中神秘现象的机制、推进这一天文学全新领域的发展作出独特的贡献。”国家天文台副研究员王培说。面向未来,观天利器正摩拳擦掌5
  • 我国建成世界顶级脉冲强磁场实验装置
    日前,我国&ldquo 十一五&rdquo 期间部署建设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mdash &mdash 脉冲强磁场实验装置,在华中科技大学通过国家验收,正式宣告我国拥有了国际顶级水平的脉冲磁场实验装置。   强磁场与极低温、超高压等,被列为现代科学实验最重要的极端条件之一。脉冲强磁场技术是产生强磁场的重要技术,建设脉冲强磁场实验装置可为凝聚态物理、材料、磁学、化学、生命与医学等领域科学研究提供理想的研究平台。   脉冲强磁场实验装置边建设、边试运行。截至2014年9月底,脉冲强磁场实验装置已累计开放5790机时,为德国德累斯顿强磁场实验室、美国普渡大学、日本东北大学及我国北京大学、南京大学、中科院物理所等50个国内外科研单位开展了170项科学实验。   验收委员会认为,脉冲强磁场实验装置以其优异的性能,成为国际上最好的脉冲强磁场装置之一。希望项目建设单位充分发挥装置优势,进一步提高性能、开放共享,加大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着力开展高水平的科学研究,使脉冲强磁场实验装置成为国际一流的科研平台。
  • 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探索科学宝藏的“国之重器
    p   2008年5月,由中科院合肥物质院强磁场科学中心承担的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项目启动 2011年7月,试验磁体通电测试成功 2016年11月,混合磁体大口径外超导磁体研制成功 2017年2月,专家组对混合磁体工艺测试完成验收 2017年9月27日,“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通过国家验收,验收专家组给予了很高评价,认为项目全面完成了建设目标,各项关键参数达到或超过设计指标,“技术和性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p p   九年时间里,强磁场的科研人员完成了一个又一个跨越,使我国成为国际五大稳态强磁场研究机构之一,中国的强磁场科学技术事业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0/insimg/869ce1bd-adaa-4e62-b5da-a9ff1c35ab0b.jpg" title=" 1_副本.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①2016年底混合磁体首次调试成功。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0/insimg/c43cc087-9520-4092-b997-350c4e51976e.jpg" title=" 2_副本.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②安装在水冷磁体上的扫描隧道显微镜。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0/insimg/db639ee9-02c5-409b-8e70-117373bf43d4.jpg" title=" 3_副本.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③混合磁体。 /p p    strong “极端条件就是把不可能变成可能” /strong /p p   高秉钧是中科院强磁场科学中心首席科学家,也是“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项目总工程师。他对记者说:“物质在强磁场情况下会改变它本身的电子态,从而产生新的现象。强磁场是一个极端条件,我们在设计和研制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过程中,常会遇到许多难以克服的困难,甚至是无路可走。我们必须坚持不懈,实现超越,把不可能变成可能。” /p p   强磁场是调控物质量子态的重要参量,在发现新现象、揭示新规律、探索新材料、催生新技术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自1913年以来,已有多项与磁场相关成果获诺贝尔奖,因此,强磁场极端条件已成为科技界公认的探索科学宝藏的“国之重器”。我国因缺乏相应的强磁场条件,屡次错失在物质科学等诸多领域开展前沿探索的机遇。 /p p   据了解,“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是一个针对多学科实验研究需要的强磁场极端实验条件设施,包括十台强磁场磁体装置和六大类实验测量系统。 /p p   混合磁体由内部水冷磁体和外部超导磁体组合而成,是追求更高稳态极端场强的首选,但此前国际上已有多个失败案例,而我国在高场超导磁体技术方面的基础较为薄弱,项目所有科研人员都面临着巨大挑战。 /p p   对水冷磁体而言,必须解决材料和结构的优化选择、巨大电磁力和发热问题,与之配套的数千万瓦级的稳态直流电源系统、低温冷却系统、去离子水冷却系统等均是一个个不容置疑的难关。 /p p   谨慎起见,超导磁体组决定先研制一款磁场强度低、口径小,但选材、加工工艺完全相同的试验磁体,试验磁体在2011年7月通电测试成功。混合磁体研制真正开始之后,所有科研人员都秉持着一种谨慎严肃的工作状态,为了达到验收要求而不断努力着。 /p p    strong 国际领先水平的科学实验系统 /strong /p p   水冷磁体WM1原设计是超世界纪录的38.5T,但在磁体组装后的预测试中,科研人员却发现磁场强度比预期的要低得多,且已是板上钉钉,超纪录无望了。水冷磁体总设计高秉钧带领工作人员排查原因,最终发现绝大部分bitter片厚度不是原设计的0.27毫米,而是0.29~0.30毫米。 /p p   高秉钧说:“面对几千片bitter片,我们就用天平称重量、算体积,来实测每片的实际厚度。将实测厚度的bitter片优化配置,重新组合,使组装的磁体达到原设计的目标。”这样,WM1最终实现了38.5T的磁场强度,打破水冷磁体场强世界纪录。 /p p   2016年底混合磁体首次调试,磁场强度达到40特斯拉,符合工程验收指标。就在科研人员欢欣鼓舞之时,磁体系统却发生了故障。春节将至,项目组的人却集中在场地,不断调试设备排除故障。 /p p   大年三十上午八点,装置准时通电测试,所有人在文化走廊吃了一顿简单而又难忘的“年夜饭”。但是那天因为降温没到位,再一次失败了。项目组的科研人员在春节假期继续加班,大年初四,混合磁体终于通电励磁,再次成功。 /p p   经过多年自主创新,强磁场研制团队打破国际技术壁垒,成功克服关键材料国际限制、关键技术国内空白等重大难题,建成继美国之后世界第二台40T级混合磁体,建立了国际领先水平的科学实验系统,实现了我国稳态强磁场极端条件的重大突破。 /p p   “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国家验收意见中写道:“项目提出了一种水冷磁体设计创新方案,发展了一套全程可量化检测的高精度装配工艺。建成的水冷磁体中有三台磁体的性能指标创世界纪录,其中两台保持至今 突破了800毫米室温孔径、磁场强度达10特斯拉的铌三锡超导磁体研制的技术难关,建成了40特斯拉稳态混合磁体装置,磁场强度世界第二 建成了国际首创水冷磁体扫描隧道显微镜系统、扫描隧道—磁力—原子力组合显微镜系统,以及强磁场下低温、超高压实验系统,使得我国稳态强磁场相关实验条件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p p    strong “边建设边开放”的管理新模式 /strong /p p   强磁场下的应用研究对于高技术产业具有很强的催生和带动作用,“强磁场效应”其实就在我们身边。 /p p   高秉钧介绍道:“大家都比较熟悉的医院的核磁共振成像、磁悬浮列车等就运用了强磁场技术。此外,强磁场在化学合成、特殊材料、生物技术、医药健康等多种新技术研发方面都有可能发挥关键作用,孕育新的发明。” /p p   据了解,强磁场有助于促进多学科交叉研究,尤其是生命科学、物理学、材料与化学、新技术之间的交叉研究。2014年,合肥物质院技术生物所吴跃进研究组和强磁场科学中心钟凯研究组合作,研究了造影剂对水稻生长的潜在影响,并用磁共振成像技术获得了造影剂在根系中的动态信息。这也是世界上首次利用造影剂研究磁共振成像技术在水稻根系无损检测中的应用,为植物根系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方法。 /p p   在中科院“十二五”验收中,“强磁场科学与技术”重大突破入选院“双百”优秀。2017年3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视察装置,对团队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 /p p   同时,项目提出并实践了国家大科学装置“边建设边开放”管理新模式。从2010年试运行以来装置已经为包括北大、复旦、中科大、浙大、南大、中科院物理所、中科院固体物理所、上海生科院、福建物构所等在内的百余家用户单位提供了实验条件,有力支撑了强磁场下前沿研究,产出了一大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研成果。 /p p   随着稳态强磁场装置工程建设的推进,一支能打硬仗的强磁场技术攻关队伍在锻炼中成长。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将成为科学研究、科技发展的创新源头,将为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建设贡献更多的科技力量。 /p
  • 世界首台!AIMS望远镜突破太阳磁场测量难题
    记者从青海冷湖天文观测基地获悉,世界首台“用于太阳磁场精确测量的中红外观测系统”(简称AIMS望远镜)已实现核心科学目标——将矢量磁场测量精度提高一个量级,实现了太阳磁场从“间接测量”到“直接测量”的跨越。AIMS望远镜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支持的重大仪器专项(部委推荐)项目,落户于平均海拔约4000米的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茫崖市冷湖镇赛什腾山D平台。据了解,经过5个多月的前期调试观测,目前望远镜技术指标已满足任务书要求,进入验收准备阶段。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怀柔太阳观测基地总工程师王东光介绍,科学数据分析表明,AIMS望远镜首次以优于10高斯量级的精度开展太阳矢量磁场精确测量。“这意味着AIMS望远镜利用超窄带傅立叶光谱仪,在中红外波段实现了直接测量塞曼裂距得到太阳磁场强度的预期目标,突破了太阳磁场测量百年历史中的瓶颈问题,实现了太阳磁场从‘间接测量’到‘直接测量’的跨越。”王东光说,“塞曼裂距与波长的平方成正比,在AIMS望远镜之前,太阳磁场多在可见光或近红外波段观测,由于裂距很小,观测仪器很难分辨。AIMS望远镜的工作波长为12.3微米,在同等磁场强度下,塞曼裂距增加几百倍,使得‘直接测量’成为可能。”  这是2023年4月8日拍摄的AIMS主体结构。新华社记者顾玲 摄AIMS望远镜是国际上第一台专用于中红外太阳磁场观测的设备,将揭开太阳在中红外波段的神秘面纱。“通过消除杂散光的光学设计和真空制冷等技术,我们解决了该波段红外太阳观测面临的环境背景噪声高、探测器性能下降等难题。”中科院国家天文台高级工程师冯志伟介绍,红外成像终端由红外光学、焦平面阵列探测器和真空制冷三个系统组成,包括探测器芯片在内的所有部件均为国产。该终端系统主要用于8至10微米波段太阳单色成像观测,从而研究太阳剧烈爆发过程中的物质和能量转移机制。此外,AIMS望远镜也实现了中红外太阳磁场测量相关技术和方法的突破,在国内首次实现中红外太阳望远镜系统级偏振性能补偿与定标,“望远系统在中国天文观测中首次采用离轴光学系统设计,焦面科学仪器除8至10微米的红外单色像外,还配备了国际领先的高光谱分辨率红外成像光谱仪和偏振测量系统。”王东光介绍,AIMS望远镜的研制,除了在太阳磁场精确测量方面起到引领作用外,也可在中红外这一目前所知不多的波段上寻找新的科学机遇。  AIMS望远镜科研团队成员正在观看电脑屏幕显示出分裂的光谱。(受访者供图)据介绍,AIMS望远镜旨在通过提供更精确的太阳磁场和中红外成像、光谱观测数据,研究太阳磁场活动中磁能的产生、积累、触发和能量释放机制,研究耀斑等剧烈爆发过程中物质和能量的转移过程,有望取得突破性的太阳物理研究成果。
  • 中科院高强度稳态磁场混合磁体研制成功
    11月13日下午,中国科学院强磁场科学中心磁体实验大厅一片欢呼,我国自主研制的混合磁体装置调试获得成功,实现了任务目标——40万高斯稳态磁场。  “这台混合磁体装置也正式成为磁场强度在世界排名第二高的稳态强磁场装置,不久还有望冲击45万高斯稳态磁场的世界纪录。”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院长兼强磁场中心主任匡光力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  匡光力介绍,混合磁体由外超导磁体和套在其中的水冷磁体组合而成。一个月前,水冷磁体单独调试成功,能够产生30万高斯的稳态磁场 一周前,低温孔径达920毫米的大型高场超导磁体调试成功,能够产生10万高斯的稳态磁场。今天,两个磁体成功合体,共同产生了40万高斯的稳态磁场,终于圆了相关科研人员奋斗了八年的梦想!  强磁场是支持科学前沿探索的一种极端实验条件,磁场越高,科学发现的机遇越多,因此,强磁场装置必然追求更高的磁场。匡光力说:“追求极高的磁场就像攀登珠穆朗玛峰,到达极限之前,需要克服许多困难方能成功。”  混合磁体是国际上产生最高稳态磁场的主要选择,但选择它就意味着选择了一系列重大技术挑战——其水冷磁体必须解决材料和结构的优化选择问题,面临巨大电磁力和严峻的发热问题,差之毫厘,失之千里,且给它供电的数千万瓦级的稳态直流电源本身也是一项重大技术挑战 其超导磁体孔径巨大,导体的材料选择、结构选择和磁体生产工艺以及与之配合的低温冷却技术等都是技术难题,此前国际上已有多个大型高场超导磁体因技术问题而失败,而我国在高场超导磁体技术方面原有基础薄弱。  混合磁体研制难度大不仅体现在上述方面,看似简单的磁体安装稍有偏差即可能导致巨大破坏,两个磁体的磁中心面或磁轴如不能重合,即便相差一毫米,磁体也将面临数吨的相互作用力。一位著名的国际强磁场技术专家此前曾一再感叹:“世界上还没有真正完全研制成功的混合磁体装置。”  刚调试成功的混合磁体装置是中国科学院强磁场科学中心承担的国家“十一五”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项目所包含的九台磁体装置中产生磁场最高的磁体,也是最后研制成功的磁体,此前研制成功的水冷磁体中有三台创造了单项世界纪录。  这次混合磁体的调试成功标志着强磁场中心承担的稳态强磁场装置项目的主要任务已经完成,它的研制成功是我国强磁场技术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据悉,混合磁体装置将主要用于新型功能材料的量子行为研究。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