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大气雾霾

仪器信息网大气雾霾专题为您整合大气雾霾相关的最新文章,在大气雾霾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大气雾霾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大气雾霾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大气雾霾话题讨论。

大气雾霾相关的论坛

  • 北京市2015年将重点治理大气雾霾

    中共北京市委十一届六次全会22日至24日召开。市委书记郭金龙作市委常委会工作报告,并就做好2015年工作讲话。市委副书记、市长王安顺作关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报告。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北京市委关于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法治建设的意见》、《中国共产党北京市第十一届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决议》、《中国共产党北京市第十一届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关于递补候补委员常宇、徐贱云为委员的决定》。会议部署了2015年经济社会发展七项重点工作,其中,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破解城市发展难题,深入推进法治建设成为会议的“高频词汇”。  ““APEC蓝”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待,已经成为衡量我们工作、衡量发展成效的重要标志,我们已经制定了清洁空气行动计划,虽然面临很多困难,但是没有退路,一定要全力以赴、努力实现。——市委书记 郭金龙”  本报讯(记者 王斌 董鑫)昨天,北京市市长王安顺在《关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报告》中指出,抓好大气雾霾治理、推进交通治堵、提高城市管理精细化水平成为破解城市发展难题的关键。明年,全市大气细颗粒物(PM2.5)的年均浓度要下降5%左右,二氧化碳排放量要下降2.5%左右。同时,完成百万亩平原造林收尾任务,并围绕京津冀协同发展,做好南水北调干线两侧等重点区域周边景观环境保障。  明年本市将重点治理大气雾霾  王安顺表示,今年全市狠抓大气污染防治,10月底前已经完成了全部重点任务,保障了APEC会议期间的空气质量。明年,大气雾霾治理将成破解城市发展难题的重点工作之一,其目标是,全市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2.5%左右,大气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下降5%左右。王安顺强调,要坚持依法治理、铁腕治污,集中精力抓好《北京市2013—2017年清洁空气行动计划重点任务分解》中的84项重点任务,坚决完成PM2.5年度治理目标。  2013年9月,《北京市2013—2017年清洁空气行动计划重点任务分解》发布,“任务分解”从空气质量目标、燃煤污染防治、机动车排放污染防治、工业和其他行业污染防治、扬尘污染防治、综合保障措施六个方面,总计明确了84项重点任务,并将任务逐一分解落实到了各年份、各区县政府和市相关单位。  根据计划,到2017年,全市空气中的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比2012年下降25%以上,控制在60微克/立方米左右。届时,本市空气质量明显改善,重污染天数大幅减少。  百万亩平原造林工程明年收尾  王安顺表示,今年本市已完成三年百万亩平原造林主体工程,明年要全面完成平原百万亩新增任务,统筹做好新增林木、原有林地的流转和管护。北京青年报记者昨天从市园林绿化局获悉,今年,本市完成平原造林35.5万亩,超额完成了年初制定的35万亩的任务目标。平原造林工程实施三年来,累计完成造林95万亩,明年将进入扫尾阶段。  据市园林绿化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本市平原造林总任务为111.6万亩,目前已经累计完成造林95万亩,明年要把剩余的平原造林工程完成,优先利用废弃坑塘藕地、撂荒地、荒滩荒地、砂石坑、沙荒地实施,充分考虑新老林地的有机连接,填平补齐,形成完整绿化格局。  另外,围绕京津冀协同发展,明年绿化4.2万亩,主要安排在地下水严重超采区,重点抓好南水北调干线两侧等重点区域周边景观环境保障。同时加大新机场周边、京昆高速等通往外埠的重点通道沿线的绿化力度,与津冀绿化建设互联互通。再加上1.4万亩绿隔地区的绿化任务,明年平原造林总任务为11.6万亩。  截至目前,平原森林覆盖率由2011年14.85%提高到24.5%,全市森林覆盖率由2011年37.6%提高到41%,扩大了环境容量生态空间。  明年日处理污水500万立方米  以南水北调工程通水为契机,本市将加快节水治污,不断改善城市水环境。王安顺强调,明年本市进一步加大垃圾、污水治理力度,日处理能力分别达到2.3万吨和500万立方米,再生水利用量达到9.5亿立方米。并且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完善南水北调配套设施,加强水质监测和运行管理,加快建设节水型城市。  据了解,目前北京每天仍有80万到100万吨污水直排入河,本市水污染总体形势仍然严峻。在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上,副市长林克庆指出北京将出台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办法。林克庆表示,力争通过三年治污行动,到2016年基本解决重点河段污水直排入河及河道“脏、乱、臭”问题;到2020年,基本实现中心城区河湖“水清、岸绿、安全、宜人”的目标。

  • 大气污染==(城市环境)雾岛和烟霾岛

    城市大气的污染源,主要有工业生产、民用炉灶(包括取暖烟囱)、焚烧废物以及交通运输。污染物按它们在大气中存在的状态,可分为气溶胶(固体和液体微粒)和污染气体两类。气溶胶污染物根据它们的物理性质又可以分为粉尘类、烟尘类和雾滴类。粉尘类是由多种工业生产所产生,主要包括强土、石英、水泥、煤粉的粉尘以及各种金属粉尘等。烟尘一般是由冶金、化学等工业和燃烧所产生的飞灰和黑烟,其直径比粉尘小得多。雾滴类是大气中液态悬浮体的总称。大气气溶胶中直径大于10微米者称为降尘,大部分降落在污染源附近;小于10微米者叫飘尘,它们能较长期停留在大气之中,可以通过呼吸进人人体肺泡(引起矽肺、尘肺等)以至血液淋巴危害人体健康。更麻烦的是,这种气溶胶粒子上常吸附有污染气体和致癌性很强的大分子有机物。

  • 大气源解析对治霾有何作用?

    中国环境学报的一篇报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在4月1日召开的全国环境监测现场会上,环境保护部副部长吴晓青公布了第一阶段9个城市大气颗粒物来源解析工作的初步成果,以及导致9城市大气污染和雾霾的元凶分别是什么。这一消息引起了媒体和公众的高度关注,同时人们希望更多地了解源解析工作是怎样开展的?如何能锁定大气污染和雾霾的元凶?源解析研究成果对治理雾霾,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将发挥什么作用?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环境保护部环境监测司副巡视员刘舒生。中国环境报:源解析工作是从什么时间开始的?第一批9个城市是如何确定的?刘舒生:中国的源解析研究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早期侧重于对PM10(可吸入颗粒物)的解析,主要由科研单位以课题形式开展,但研究较为零散且方法多样。2000年以来,因为管理的需要,北京、上海、天津、重庆、长春等几个城市的环保系统主动与高校、科研院所(南开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环科 院等)合作,探索开展了颗粒物组分特征、污染来源等研究工作,积累了一定的经验。2013年3月,根据当时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形势的需要,吴晓青副部长在全 国环境监测工作现场会上明确要求:“各省从今年开始,要把源解析作为大气监测的一项重要技术工作开展起来,这对我们有效科学治理PM2.5(细颗粒物)具 有至关重要的作用。”2013年8月,环境保护部出台《环境空气颗粒物解析技术指南》,为开展源解析工作提供了技术支撑。2013年9月,国务院发布《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其中明确提出,要加强灰霾、臭氧的形成机理,来源解析,迁移规律和监测预警等研究,为污染治理提供科学支撑。从此,国家层面上真正 启动了业务化源解析工作。2014年1月,环境保护部发文明确要求全国所有的直辖 市、省会城市(拉萨除外)、地级市共35个重点城市都要开展源解析工作。其中,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是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中的重点区域,人口密度较大,经济比较发达,空气污染相对较重,其中大部分城市颗粒物来源解析工作起步较早,历史上曾经做过TSP(总悬浮颗粒物)、PM10甚至PM2.5的源解 析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所以这3个区域的9个城市就成为源解析的第一批城市,要求于2014年底前提交初步研究成果。中国环境报:源解析具体是怎么做的?它在大气污染防治方面将起到什么作用?刘舒生:大气PM2.5追踪溯源非常复杂。典型的一轮源解析工作实施需要1年多的时间。一般来讲,有以下几个步骤:第一步是系统开展城市能源结构、产业结 构、气象因素和地形地貌等经济社会及自然禀赋等方面的分析,考察源解析研究工作条件,在合理设定源解析研究工作目标的基础上制定科学的、可操作的源解析工作实施方案。第二步是开展大气环境颗粒物受体样品采集和分析工作,以搞清楚本地大气 颗粒物的组成成分、变化情况等。布点必须具有时空代表性,比如空间上,北京南部和北部的大气污染状况差别就很大,兼顾不同功能区、城市主导风向等因素,北 京市共布设了9个大气环境采样点和两个交通环境采样点,以便反映全市的情况。时间上也要有代表性,如北京季节差异大,春夏秋冬都要采样,每季度要采样15 天~20天,重污染过程加密采样,观测周期1年。采样采集之后即开展分析,这两项任务工作量极大,比如北京本轮PM2.5源解析工作一年共采集了486组 有效样品,分析共获得6万多个数据。经过分析,得到北京市全年PM2.5的组分分析比例图。第三步是要抓住并建立具有本地特点的颗粒物源类成分谱,目的是搞清楚本地大气污染源排放量、主要成分和特征。一般需包括燃煤尘、工业炉窑尘、机动车尾气尘、土壤风沙尘、城市扬尘甚至餐饮业、船舶运输等颗粒物源类。最后一步是用模型反推出各种源的贡献。总体来说,大气颗粒物来源解析技术方法主要包括源清单法、源模型法和受体模型法。在实际解析工作中,通常采用几种方法联用。如京津冀地区等,在建立了动态更新污染源清单的基础上,联合使用源模型和受体模型来解析本地的颗粒物来源。源解析的结果能给出本地的细颗粒物主要源自哪几类污染源(比如源于工业排放、燃煤还是生物质燃烧),说清每类污染源的贡献率或者分担率分别是多少,这样污染治理就可以有的放矢,把治理的主攻方向 瞄准最主要污染源类,一个一个地加以解决。中国环境报:听上去非常复杂,能否用简单的实例形容一下大气污染和雾霾的元凶是如何确定的?还有,如何保证源解析的准确性?刘舒生:源解析工作的确非常复杂。简单地说,就像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指纹,每种污染源排放的颗粒物也有自己独特的指纹——我们称之为成分谱。源解析就是搞清楚各类污染源排放颗粒物的特征成分谱,看看环境中有没有具有这种特征成分谱的颗粒物。如果有,我们就说这类污染源对PM2.5有贡献。当然,污染源排放 的颗粒物在自然环境中有变化,源解析还要依赖对复杂变化机理的认识,根据对环境中颗粒物成分的客观分析,像刑侦技术人员一样,对条条成分谱线索进行推理、 判断、还原,找到污染来源的“真凶”。或者说,像医务人员一样,根据表现出的症状,利用CT、超声、核磁共振等各种先进手段分析、诊断病因,为对症下药提 供科学依据。例如,2014年10月京津冀地区的一次重污染过程期间,PM2.5样 品中无机元素钾、左旋葡聚糖等标识物质浓度飙升,这些物质正好是生物质燃烧的特征指纹,这表明生物质燃烧是此次重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而当时的浓度测算结 果表明,此次重污染过程期间的生物质燃烧排放对PM2.5的贡献占到30%以上。在这期间,环境卫星观测也发现,河北省南部、河南及山东省西北部发现大量 秸秆燃烧火点,这也是生物质燃烧引发重污染的直接证据。源解析工作在全国环保系统业务化推进尚属首次,技术基础非常薄弱。为了开好头,在现有技术条件下尽可能保证源解析工作的准确性,环境保护部会同相关部门开展了大量工作。第一,加强顶层设计。按照统筹协调、资源共享等原则,环境保护部、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学院建立了联合工作机制,成立领导小组及工作小组,凝聚了一批国内源解析研究领域 的权威专家,共同开展技术攻关、深入指导和成果论证,提高源解析结果的权威性。第二,构建了技术方法体系。针对缺乏统一的源解析技术规范和方法标准等问 题,组织监测总站等单位编制并印发了《大气颗粒物来源解析监测技术路线》、《大气颗粒物来源解析监测技术指南》等技术文件,为源解析工作提供技术支持。第三,加快培养专业人才。针对环保系统源解析专业人才储备不足的问题,充分发挥联合工作机制中专家团队的作用。2014年举办3期专题培训班,培训学员 320余人次,为全国持续开展源解析研究提供人才支持。第四,加强技术指导。为持续跟踪督促各地大气颗粒物来源研究进展,环境保护部先后组织召开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地区重点城市大气颗粒物来源研究工作推进会,邀请专家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改进意见,为研究工作的科学权威奠定坚实基础。第五,开展联合论证。环境保护部会同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对“三区九市”源解析研究成果开展了由院士担任组长的专家联合论证,课题组根据专家的意见修改完善后,提交初步研究成果。专家组认为,这9个城市源解析研究的方法基本科学合理,数据详实,结论总体可信,可以为当地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提供一定的支撑;建议有条件的地方 下一步要加强源排放清单编制等基础性工作,持续性开展精细化源解析工作。中国环境报:源解析工作现在还存在什么问题?与国外相比还有哪些差距?刘舒生:虽然我国业务化源解析工作开端良好,取得了较好的成果,但毕竟如此大规模开展源解析业务化工作在国内尚属首次,技术储备尚不充分,距离科学精准解析和评估大气治理效果的目标尚有一定差距。现在源解析工作面临的问题有:第一,技术储备和硬件开发不足。源解析研究涉及技术方法数量较大(仅新的成分分析方法即达100多项),标准化和方法体系的建成尚需较长时间。二次源的解析和区域传输问题仍是大气颗粒物源解析的技术难点和薄弱环节,设备仪器配备不足,尚 无法从市场直接采购,部分专用设备有待研发。第二,专业人才不足。源解析是一项系统工程,需借助长期观测和大量数据进行分析研究。一些城市从未接触过相关 研究内容,专业技术人员匮乏,工作进度较缓。第三,基础性工作亟待加强。尚未从国家层面构建完整的大气污染物源排放清单和各城市的本地化源排放谱库,影响 源解析成果精确度的进一步提高。我国多数城市目前的大气污染属于复合性污染,以 PM2.5为代表的大气颗粒物浓度高、成分复杂、来源多样,开展源解析工作的环境背景更为复杂,研究难度更大。而美国等发达国家开展源解析研究应用时,一 是其工业污染源排放已得到有效控制,大气环境质量总体达标;

  • 大气颗粒物来源解析技术指南

    大气颗粒物来源解析工作是定性或定量识别大气颗粒物的来源,是一项长期、复杂且系统的技术性工作。大气颗粒物来源解析涉及多种技术方法、模型选择、样品采集与分析、化学成分谱的科学构建、模拟运算以及解析结果评估与应用等,必须强化技术要求和科学规范。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在我国多个地区接连出现以颗粒物(PM10和PM2.5)为特征污染物的灰霾天气,对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社会经济发展产生影响。大气颗粒物来源解析工作是科学、有效开展颗粒物污染防治工作的基础和前提,是制定环境空气质量达标规划和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的重要基础和依据。为指导各地开展大气颗粒物来源解析工作,环境保护部近日发布了《大气颗粒物来源解析技术指南(试行)》(详见附件)。

  • 面对灰霾,将对重点控制区实施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

    面对严重的大气污染问题,2月19日环境保护部召开的常务会议上提出了必须采取严格的大气环境管理措施,在重点控制区实施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严格控制大气污染物新增量,倒逼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企业的技术进步,从而推动大气环境质量不断改善。这次纳入特别排放限值的重点控制区涉及19个省(区、市)4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火电、钢铁、石化、水泥、有色、化工等六大重污染行业以及燃煤工业锅炉的新建项目,火电、钢铁、石化工业以及燃煤工业锅炉的现有项目。这些地区从2013年3月1日起,新受理的火电、钢铁环评项目将执行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石化、化工、有色、水泥行业,以及燃煤工业锅炉等项目待相应的排放标准修订完善并明确特别限值后执行。47个城市的主城区范围内现有项目中的火电行业燃煤机组从2014年7月1日起执行烟尘特别排放限值;钢铁行业烧结(球团)设备机头从2015年1月1日起执行颗粒物特别排放限值;石化行业、燃煤工业锅炉项目待相应的排放标准修订完善并明确特别排放限值后,按照标准设定的现有项目过渡期满后分别执行挥发性有机物、烟尘特别排放限值。

  • 1300种微生物 藏在雾霾里

    近日,清华大学研究组采用最新方法,对北京雾霾天的大气微生物组分进行DNA测序,鉴定出1300多种微生物。其中绝大部分为非致病性的,但也含有极少量可能致病或致敏的微生物。不过,这些微生物对人类健康的影响,目前尚难确定。雾霾“载”着1300多种微生物昨天下午,清华大学生物技术馆的一间办公室内,研究组负责人、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员朱听,看了眼窗外灰蒙蒙的天,对记者说道:“我们对北京的雾霾里有哪些微生物有了初步的认识。”跟许多北京市民一样,朱听也十分关心有关雾霾的消息。正是出于这种关注和好奇,促使他在做大气可悬浮颗粒物微生物组分研究时,首先选择了在雾霾天里做取样分析。那是在2013年1月,“取样时的空气质量跟这几天差不多。”朱听介绍,大气中的可吸入颗粒物,是影响城市空气质量的首要污染物。PM2.5(粒径2.5微米)和PM10(粒径10微米)颗粒物悬浮在空气中,成为诸多微生物、有毒有害化学物质侵入人类呼吸道的载体。由于传统研究手段的限制,人们对这些可吸入颗粒物中的微生物组分一直不是很清楚。“以前只能鉴定到‘属’这一级。”朱听说,有害和无害的细菌、病毒,可能都归于同一“属”。本次研究中,朱听团队采用了最新的宏基因组学方法,首次将鉴定精度进一步提高到“种”一级。“这样就能搞清楚,具体哪种微生物是可能致病的,哪种是非致病的。”朱听团队在北京雾霾天的大气样本中,鉴定出1300多种微生物。大多数无害 极少可能致病在这些微生物中,细菌占八成以上,真核生物占一成多,另外还有少量的古细菌和病毒。经过比对后发现,这些微生物很多也存在于土壤或水源中。研究人员确认,这1300多种微生物绝大多数是不致病的,只有极少量微生物可能致病。如一种名为肺炎链球菌的细菌,其DNA序列相对丰度为0.02%到0.08%,它对健康人群的危害很小,但可能让易感人群感染肺炎。还有一种相对丰度为1%到8%的烟曲霉(真核生物的一种),它可能让人出现呼吸道过敏。但这些可能致病和致敏的微生物,在如此低的相对丰度(该物种的DNA占所有生物成分DNA的比例)下,是否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包括微生物是活体还是已经死亡,用目前的研究方法还无法确定。公开研究数据 助力研究治理雾霾2014年1月,朱听研究组在国际权威环境学杂志《环境科学与技术》上,发表了题为《严重雾霾天气中北京PM2.5与PM10污染物中的可吸入微生物》的论文,国际顶尖学术期刊《自然》也报道评价了该论文。朱听认为,这项研究最重要的意义,是建立了一套新的检测方法,并鉴定出北京雾霾中具体有哪些微生物。但由于这是国际上第一次在“种”的精度上对大气微生物进行分析,目前还没有更多的研究结果做横向比较。如在北京晴好天气下,或在世界其他城市取样分析,这些微生物对人类健康的影响目前尚难确定。“我们已经把研究方法发表,把数据公开在网上,供科学界用来做进一步的研究。”朱听说,未来更多领域的科学家参与,有望为公共医学、城市规划和雾霾治理等研究,提供有用的数据。此外,本次针对户外大气样本的分析方法,也可能推广到医院、学校等室内空间。文/记者 王贺健多知道点儿 有害物附着雾霾上PM2.5 能较长时间悬浮于空气中,其在空气中含量浓度越高,就代表空气污染越严重。PM2.5粒径小,表面积大,很容易附带有毒、有害物质,例如重金属、微生物等。当附着了有害物之后,又很容易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同时,PM2.5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

  • 雾和霾对人体的危害哪个更大一些?

    一般相对湿度小于80%时的大气混浊,视野模糊导致的能见度恶化是霾造成的,相对湿度大于90%时的大气混浊,视野模糊导致的能见度恶化是雾造成的,相对湿度介于80-90%之间时的大气混浊,视野模糊导致的能见度恶化是雾和霾的混合物共同造成的,但其主要成分是霾。那么,是雾对人体的危害大一些?还是霾对人体的危害大一些呢?求说明依据。

  • 雾霾天如何做好自我防护?

    “雾霾”成为近两年社会关注度极高的热词,无论人们接不接受,它都成为了我们生活的一部分。  近期,关于雾霾热议的话题是北方霾和南方霾危害的比较。网上有种说法:南方的霾湿度更大、更重,更靠近地面,所以对人的危害也就更大;而北方的霾湿度小、更轻,所以飘在空中比较高的位置,对人的危害会小一些。对此,专家却表示,南方霾比北方霾更伤人的说法,不靠谱。 减少雾霾对健康的危害,其根本措施是降低大气中PM2.5污染水平,要强化多污染源综合管理,开展区域联防联控,做到科学治理、依法治理、全民治理,这是一个需要长期努力的过程。那么,在此期间,公众如何做好雾霾天的自我防护?  掌握环境健康科学知  环境保护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环境与健康数据中心主任王建生表示,应该传递给公众正确的环境与健康基本知识,让公众运用这些知识对常见的环境与健康问题作出正确判断,树立科学的观念,并具备采取行动保护环境、维护自身健康的能力。 目前,大气污染已对公众健康构成严重威胁。根据“全球疾病负担”研究的最新结果,大气中PM2.5污染是我国排名第四的健康危险因素。2013年10月,世卫组织下设的国际癌症研究所(IARC)宣布,大气颗粒物致肺癌证据充分,已被认定为一类致癌物。  美国癌症协会(American Cancer Society,ACS)在1982~1998年开展的队列研究跟踪了50万名成人,覆盖全美50个州、151个大中城市。研究结果表明,PM2.5每增加10μg/m3可使总死亡率、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和肺癌死亡率分别增高4%、6%和8%。 为普及现阶段公民应具备的环境与健康基本理念、知识和技能,促进社会共同推进国家环境与健康工作,环境保护部于2013年9月已编制并发布了《中国公民环境与健康素养(试行)》(以下简称《素养》)。  《素养》提示说,空气污染会对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等产生重要影响。一个成年人通常每天呼吸2万多次,需吸入10~15立方米的空气。目前,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关注的污染物基本项目包括颗粒物(PM2.5、PM10)、一氧化碳、臭氧、二氧化氮和二氧化硫等。  空气中的污染物主要通过呼吸道直接进入人体,也可以降落至食物、水体或土壤,通过进食或饮水等经消化道进入体内,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当空气污染物的浓度过高时,人体会由于短期内吸入大量的污染物而产生急性健康危害。长期暴露于空气污染中,会诱发各种慢性呼吸道疾病和心血管疾病等。 专家支招防范雾霾  当大气污染严重,特别是雾霾天出现时,公众该如何进行自我防护?  王建生表示,不同人群对环境中有害因素的反应存在差异,首先要针对不同人群提供不同的防护知识。通常,老年人、儿童、孕妇,还有患呼吸系统等疾病的人,如有哮喘史等,对环境中有害因素反应更为敏感和强烈,需要特别注意加强防护。  暴露是环境污染造成健康危害的决定因素。专家建议,在出现雾霾天气或大气PM2.5浓度较高时,公众应尽量待在室内,减少室外活动的时间或降低活动强度。同时,应保持门窗紧闭,以降低PM2.5从室外到室内的渗透速率,降低室内PM2.5浓度。  《素养》强调,年龄、健康状况、营养状况、生活习惯、暴露史、心理状态、保护性措施等因素会影响人群的易感性。同时,对每一个个体来说,影响易感性的因素也并不是一成不变,尤其是由于不良生活习惯所导致的易感性会增高。因此,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是预防各类疾病的基本方法。但王建生也表示:“雾霾天锻炼身体,要掌握时间段,早晚一般不宜锻炼,并且尽量不要在室外进行。”  雾霾天应尽量减少户外活动,这是专家的共识。PM2.5来源非常复杂,按形成过程可分为一次来源和二次来源。包含了燃料燃烧、工业生产、交通运输等及各污染源排出的气态污染物,经过冷凝或复杂的大气化学过程而生成的细颗粒物。除影响空气能见度外,细颗粒物还可经呼吸道进入肺部、进入血液,对人体的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等造成重要影响。专家提醒公众,尽量减少户外停留时间是现阶段最有效的防护措施。

  • 针对雾霾天气,你反思了吗?

    连续几天,昆山都出现了雾霾天气。今天又是带着口罩来上班的。霾在吸入人的呼吸道后对人体有害,如果不带口罩,会明显感觉到肺部有点疼。空气质量越来越差。长此以往,后果不堪设想。针对这个现象,你反思了吗,你们实验室有什么污染物的排放引起了环境恶化。最典型的就是外排通风柜对大气的污染,外排通风柜虽然保护了人体的身体健康,但是有毒气体和粉尘颗粒都是直接排放到大气中。无管道通风柜却是吸附有毒气体和粉尘颗粒,我们是否应该对无管道的通风柜的应用引起重视呢?大家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啊!

  • 雾霾净化塔管用吗?

    雾霾净化塔管用吗?

    由荷兰艺术家和设计师丹·罗斯加德设计雾霾净化塔近日已经抵京,正在北京望京某地进行调试和测试。调试和测试完毕后,雾霾净化塔将择期在北京向公众正式亮相,并按照“减霾在行动”活动计划开始它的中国巡展之旅。  7米高的雾霾净化塔是世界上最大的空气净化器,它通过产生洁净空气为市民提供免费的清新空气体验。雾霾净化塔使用小量的绿色能源和专利的无臭氧离子技术,每小时能够净化3 万立方米的空气。雾霾净化塔捕捉并收集空气中至少75%的PM2.5 和PM10 雾霾颗粒,同时以360度全方位释放清新空气,在塔的周围制造出一个环状清新空气区域。  据中国环境记协秘书长刘国正介绍,“减霾在行动”是一个旨在教育和引导公众有序、有效、正确参与雾霾治理,自觉践行绿色生活的系列环境宣传教育活动。雾霾塔巡展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引进雾霾塔的主要考量是基于其警示作用。它可以警示我们时刻不忘责任和使命,也可以鞭策我们始终不懈地推进雾霾的全民共治和持续治理。  刘国正指出,目前我国大气污染治理的任务很重,尤其是京津冀地区,目前正处于大气治理的关键时期。“环保部陈吉宁部长认为大气污染治理有三个阶段,目前我们正处在第二个阶段、走向第三个阶段,即正在持续治理,下一个阶段有望完全解决大气污染问题。”刘国正说,在这样一个至关重要的时期,不仅需要坚定信心和持续发力,更需要全民的参与和共治。雾霾塔的巡展活动在此方面会起到一定的积极推动作用。  在记者问到雾霾塔的实际功效时,刘国正明确指出,虽然雾霾塔本身具有一定的净化空气功能,但相对雾霾的治理而言它是治表不治本的。雾霾治理的关键还是要在源头治理上下功夫,一定要下大力气抓好结构减排、产业结构调整、控煤、控烟和机动车尾气治理等措施。“但在重雾霾天气期间,雾霾塔有时也会起到一些应急作用,如果我们能在一些公共场所,如大家喜欢跳广场舞的地方放置一座雾霾塔的话,肯定是会受到市民欢迎的。” 捕捉并收集空气中至少75%的PM2.5 和PM10 雾霾颗粒只是一方之说,它在北京的实际使用效果如何?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6/10/201610242134_614989_1634717_3.jpg

  • 《大气污染防治法》即将出台,你认为雾霾天气能解决吗

    上个月我们这里只有3-4天能够见到太阳,其余都是灰蒙蒙的天气,相比起南方来差远了。近日看到《大气污染防治法》快出台了,但愿天气的问题是一部法律能够解决的。据说该法律中不仅将企业违规排污的罚款上限提升到100万元,还取消了大气污染事故罚款上限。 罚款数额是按日计罚,另外对于新建开采高硫分、高灰分煤炭的煤矿,排放含有硫化物和氮氧化物气体的石油炼制以及生产煤气和煤焦化、有色金属冶炼、钢铁冶炼等企业,未配备脱硫脱硝装置或者采取相应措施的,处以1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的罚款。我总感觉空气污染不都是企业排污造成的,也有一些其余的原因,比如:汽车尾气、汽油的质量等,什么事情不能一刀切。昨天我们这里还是沙尘暴呢,坐在办公室里都能够闻到很大的尘土味,什么时候也治理治理这沙尘暴,难怪南方人的皮肤比北方人好。

  • 【原创大赛】雾霾治理的讨论--宁波分析测试团队

    [align=center]雾霾的产生及其治理措施[/align][align=center]摘 要[/align][align=left] 雾霾天气一直是人民热议的话题。雾霾天气的危害很广,它不仅危害交通安全、影响人民的身心健康,而且危害社会的发展。造成雾霾天气的成因很多,包括汽车尾气,化工、钢铁等高污染行业排放的废气、以及烧煤所带来的污染等。雾霾并不可怕,对它缺乏了解,不重视它才可怕。本文从雾霾的形成开始细致入微的分析,然后针对于雾霾的成因列举了诸多的解决措施。分别从政府、企业、以及人民的角度出发,明确了各自的责任和义务。治理雾霾是一项艰巨的工程,紧紧依靠某一方面的力量是不够的。只有大家携起手来,共同应对,才能取得很好的效果。雾霾天气的治理事关千家万户的身体健康,事关国家的经济发展,事关人民的幸福生活。只要大家齐心协力,雾霾就不可怕,雾霾就会被我们治理好。[/align]关键词:雾霾;危害;解决措施; [align=center]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align]近几年雾霾天气越来越严重,雾霾天气的治理迫在眉睫。本文从雾霾的形成原因进行深入剖析,揭示了雾霾形成的原因,让我们对雾霾的形成有了全面的认识,同时又讲述了雾霾的危害。最后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对雾霾治理的几点建议。雾霾的治理事关国家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事关人民的身心健康。雾霾的治理绝不能忽视。政府应该加大监管力度,积极发展新能源和公共交通,转变经济发展的结构。企业应当自觉履行自己的环保职责,人民出行应当尽可能的选择公共交通工具。我相信,只要大家共同参与雾霾的治理,雾霾天气将会慢慢地离我们远去。[align=center]第二部分 正文[/align]一、雾霾简介随着空[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bp][color=#3333ff]气质[/color][/url]量的恶化,阴霾天气现象出现增多,危害加重。近期我国不少地区把阴霾天气现象并入雾一起作为灾害性天气预警预报。统称为“雾霾天气”。现在人们通常所说的“雾霾”,顾名思义是雾和霾。但雾和霾在本质上有很大的区别。雾是由大量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微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气溶胶系统,是近地面层空气中水汽凝结(或凝华)的产物。霾也称灰霾(烟霞)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有机碳氢化合物等粒子也能使大气混浊,视野模糊并导致能见度恶化,如果水平能见度小于10000米时,将这种非水成物组成的气溶胶系统造成的视程障碍称为霾或灰霾。二、我国雾霾形成的原因研究认为,严重的雾霾污染是人为空气污染物排放、异常气象因素和地形等共同作用的结果,空气污染物的产生主要来源于汽车尾气的排放、煤炭燃料的燃烧、工业企业的排放以及沙尘叠加等多种因素。与大气有密切关系的气象条件主要有风、逆温、气压、气温等,这些气象因素都影响和制约着大气污染物浓度及其时空分布情况。(一)空气污染物排放(源排放) 城市雾霾天气的主要成分是如今家喻户晓的PM2.5(细颗粒物)。PM2.5是指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细颗粒物。是由直接排入空气中的微粒和空气中的气态污染物通过化学转化生成的二次微粒共同组成的。直接排入空气中的微粒由尘土性微粒、植物和矿物燃料燃烧产生的碳黑粒子组成。二次微粒主要由硫酸铵和硝酸铵组成,这两种微粒是由大气中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合物转化生成的。1、机动车尾气的排放。行驶在全国大小道路上的汽车已经成为国内气溶胶污染物的主要来源。据相关研究显示,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四大汽车生产国。与汽车市场蓬勃发展相比,尾气污染已经变成令人触目惊心的现实,大气颗粒物浓度的70%~80%来自于汽车尾气。2、煤炭燃料的燃烧。燃料是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能源。就世界整体而言,燃料燃烧给我们提供85%的能量。煤炭燃烧时产生的污染物的种类和数量除了与燃料中所含的杂质种类和含量有关外,还受燃料燃烧状态的影响。当燃料完全燃烧时的主要污染物是元素碳颗粒物、CO2、SO2、NO2、水气和灰分。燃烧不完全时,则会产生有机碳颗粒物、CO、NOx、SOx、多环芳径等,这些都是PM2.5的主要成分之一。当空气中的煤烟型空气污染物达到一定的浓度时,在特定气象条件的作用下,污染物得不到充分的扩散,就会爆发严重的煤烟型污染事件,例如伦敦烟雾事件。3、工业企业废气污染。随着现代化的发展,工业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排放污染物的工业企业主要有发电厂、冶炼厂、化工厂、机械加工厂、硫酸厂、建材厂等。(二)气象条件与大气污染有密切关系的气象条件主要有风、逆温、气压、气湿等,这些气象因素都影响和制约着大气污染物浓度及其时空分布情况。 1、风。刮风的时候,污染物排放时的下风向地区比其他方向受影响程度要大,风速决定了大气污染物稀释的程度和扩散范围。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污染物浓度与风速成反比,风速越高,污染物浓度越低;反之,风速越低,污染物浓度越高。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的迅速发展,大楼越建越高,阻挡和摩擦作用使风流经城区时明显减弱。静风增多,不利于大气污染物的扩散稀释,却容易在城区内和近郊区周边积累。 2、逆温。对流层大气的热量主要直接来自地面的长波辐射,在自然的大气条件下,大气温度随着高度增加而下降。空气对流良好则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和稀释。然而,近地面的大气实际情况非常复杂,在一定条件下,会出现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的反常现象,气象学家们称为“逆温”。 3、气压。气压的高低与海拔高度、地理纬度和空气湿度等相关。世界上三大著名的煤烟型烟雾事件、多诺拉事件及马斯河事件,其发生的气象条件正是由于逆温造成地面受高气压控制,导致低气层低温、无风,空气污染物不能及时扩散和稀释,酿成重大的烟雾事件。2012年11月下旬以来,影响我国的冷空气活动频繁,全国平均气温为近28年同期最低,呈现出平均气温明显偏低。由于低温导致燃煤采暖排放量相应增加,加重了大气污染。冷空气过后气温上升,易形成逆温现象,使大气层低空的空气垂直运动受到限制,导致污染物难以向高空飘散而被阻滞在低空和近地面。而2013年1月,冷空气影响偏弱、风速小,造成污染物在近地面层集聚,这就是到2013年以来雾霾频频出现的原因。[align=center]三、雾霾的危害[/align](一)雾霾对交通运输的危害雾霾降低了能见度,从而在交通运输上给人民的不便和损失,主要体现在航班的延误、备降和取消。高速封道和交通事故频发。航班延误、备降和取消对航空公司而言,会因为因延误造成的运行成本或线路改变、降落其它机场所带来的损失。旅客食宿费用和临时调机费用等损失。对旅客而言,最主要的是时间的延误,工作行程等事件的耽搁。(二)雾霾对人体的危害由于雾霾中的颗粒物成分复杂,携带的真菌等,其中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是直径小于10微米的气溶胶粒子,它能直接进入并粘附在人体上下呼吸道和肺叶中,引起鼻炎、支气管炎等病症,长期处于这种环境还会诱发肺癌。除了癌症,雾霾天还是心脏杀手。有研究表明,空气中污染物加重时,心血管病人的死亡率会增高。阴霾天中的颗粒污染物不仅会引发心肌梗死,还会造成心肌缺血或损伤。雾霾笼罩时气压较低,空气中的含氧量有所下降,这时易感到胸闷。潮湿寒冷的雾和霾,还会造成冷刺激,导致血管痉挛、血压波动、心脏负荷加重等。同时,雾霾中的一些病原体会导致头痛,甚至诱发高血压、脑溢血等疾病。雾霾天气,空气流动性差,霾的组成成分中有毒害的酸、碱、盐、胺、酚及携带的各种病原微生物等易侵入人体呼吸道,使人体呼吸系统的防御功能降低,造成呼吸不畅、胸闷、干咳、咽干咽痒。长期吸入这些有害物质会刺激人体的敏感部位,容易诱发或加重气管炎、咽喉炎、结膜炎等一些过敏性病症。雾霾天气由于光线不足,还可能影响到人们的心理,让人产生抑郁、焦虑、压抑以及悲观等不良情绪。(三)形成酸雨酸雨是大家基本都有所了解,但专家警告说,和雾霾天[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Mp]气相[/url]比,“雾霾对人体和社会造成的危害更大,要谨慎。霾的本质是细颗粒物污染空气,主要造成的原因是工业废气,汽车尾气排放等污染物对空气进行了污染,之后通过一系列的化学反应之后形成二次有害物。南京信息大学的专家学者们专门分析几场雾霾,并且收集了雾霾的空气,通过专门的设备进行了研究,出现了浑水现象,就和“酱油汤”类似,甚至最后形成黑色液体。分析研究表明,含有硫酸,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污染物,而且含有高浓度的可溶性物质,不溶性污染物较雾分量的水分含量较少。(四)农业减产霾对农业的生产不利。研究表明,太多霾导致作物减产高达25%。气象专家研究表明,雾霾间接影响农作物生长,如果污染严重,太阳辐射和吸收日光能力下降导致作物减产。[align=center]四、雾霾的治理措施[/align](一)雾霾防治思路雾霾天气产生的各基本条件中除细小霾粒子与人类生产、生活有关外,其余各条件均是人类难以控制的天气或气象条件,因此对其防控主要是通过减少大气中的霾粒子,由于大气中的霾粒子主要来自于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重点是车辆尾气、工业废气、燃煤烟气、扬尘等污染源。因而首先必须从源头上控制,减少污染源的产生及污染物的排放,加强对这些重点污染源的治理,减少各类大气污染物的排放 其次是对已排放的污染物(如路面降尘)进行稳定化治理,防止产生二次污染,消除雾霾产生的条件。(二)雾霾防治对策措施1、国内外防治雾霾经验从19世纪开始,伦敦就被称为“雾都”。1952年的伦敦,无数个家庭与工厂成千上万个烟囱排放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烟气,从12月4日开始,城市连续五天被浓雾笼罩,能见度只有几米,造成1.2万人死亡,成为20世纪全球最严重的环境公害事件之一。造成污染的最直接原因是发电站和普通家庭使用的煤炭以及汽车尾气。为了治理雾霾天气,英国首次推出严厉措施控制污染。1954年伦敦通过治理污染的特别法案。1956年《清洁空气法案》获得通过,该法令禁止使用多种燃料,关停大批重污染工厂,提高工业烟囱的最低限高,并将发电站搬出城市。同时要求大规模改造城市居民的传统炉灶,减少煤炭用量,逐步实现居民生活天然气化,冬季采取集中供暖。从英国中央政府到伦敦市政府相继出台多项法令法规,大力发展公共交通,鼓励清洁能源利用。1968年以后,英国又出台了一系列的空气污染防控法案,划出空[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bp][color=#3333ff]气质[/color][/url]量管理区域,并强制在规定期限内达标,这些法案针对各种废气排放进行了严格约束,并制定了明确的处罚措施,有效减少了烟尘和颗粒物。伦敦市长鲍里斯约翰逊专门在2010年签发了有关减少可吸入颗粒物(PM10)与氮氧化物等空气污染源的行动纲领。目前,伦敦市政府正大力采用灰尘抑制剂的化学手段清洁空气,醋酸镁和醋酸钙被投放在伦敦市内污染最严重的玛丽勒博路与上泰晤士街。实验表明,抑制剂可以减少高达14%的污染水平。北京在承办2008年奥运会前对首钢等重污染企业进行了搬迁,奥运会期间采取限行措施,规定只允许50%的机动车在市内行驶,有效保证了奥运会期间的大气环境质量。2011年,第26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期间,深圳逾43万辆汽车停驶,同样取得了明显的效果。限行措施虽然不能从根本上消除雾霾污染,但由于效果明显,可在秋冬季污染严重的城市作为应急措施借鉴。2、污染源控制与治理措施雾霾的防治首先要从目前人类可以控制的污染源(重点是车辆尾气、工业废气、燃煤烟气、扬尘等污染源)入手,淘汰现有高污染企业及设备,严格产业准入条件,控制新增污染源,鼓励低污染项目及替代产品,禁止大田焚烧植物秸杆,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及产品,从源头上控制污染物的产生。其次要采用先进高效的污染治理设备,加强汽车尾气治理,对拟排放的污染物进行治理后达标排放。最后,要对排放后的大气污染物进行吸收稳定化治理,如采用吸附方式、冲洗方式对地面等处灰尘进行清理,防止遇风或车轮携带成为二次污染源。另外,可以通过采用灰尘抑制剂的化学手段等方式来清洁已被污染的空气。3、建立区域联防联控机制雾霾天气的产生与中国当前所处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有关,与城市管理能力和水平有关,也与每个人的生活方式有关,其大气污染物主要来自工业废气、交通尾气、生活废气等多个行业,其产生的污染具有发生范围大、影响面积广的区域性特征。在中国的影响范围主要是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等区域,一次影响多个省区。而且大气污染治理是一个多环节密切相关的系统性工程,只要一个环节出问题,大气污染物减排就会受影响。因此必须建立区域联防联控机制来应对雾霾天气。首先应建立雾霾发生区域跨省区联动法规政策,制定更为严格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及政策,采用产业结构调整、能源结构调整、城市公交系统优化等综合手段,实施跨省区、多部门(工业、能源、交通、环保等)联动机制,政府与民间合力,实现多项污染物协同减排目标,达到防治雾霾目的。其次是各级能源部门提高燃油、燃气、燃煤等各种能源产品质量,鼓励开发和采用清洁能源,限制高污染能源的供应及使用。发改委及工信委对落后产品、设备实施更严格的淘汰制度,防止高能耗、高污染企业及设备排放大量污染物。交通部门对车辆进行严格管制,淘汰尾气排放不达标车辆,雾霾天气限制车辆出行,对低出行率私车实行奖励制度 环保部门加大排污企事业单位监管,划定空[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bp][color=#3333ff]气质[/color][/url]量管理区域,并强制在规定期限内达标。对区域环境空[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bp][color=#3333ff]气质[/color][/url]量不能达标的地区,实行区域工业项目限批。企业加大环保投入力度,治理大气污染。4、完善和推进企业清洁生产制度建立健全各行业清洁生产标准及评价体系,完善清洁生产法制,扩大目前强制性清洁企业及行业范围,进行节能评估,对清洁生产、节能评估不能达标的企业严格实行关停,从源头上减少大气污染物的产生,实现由末端治理向污染预防和生产全过程的控制转变,促进企业能源消费、大气污染物减量化与资源化利用,控制和减少污染物排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达到控制大气中霾粒子的目的。5、倡导绿色生活理念保护环境,治理雾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应该全民动员、人人参与,从我做起,树立“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共同保护我们周围大气环境的绿色生活理念。坚持“绿色出行、绿色消费、绿色过节”的绿色生活理念,养成节水、节电、节碳、节油、节气,不用一次性的筷子、饭盒、塑料袋,减少粮食的浪费,随手关灯、关好水龙头等良好习惯。尽量选择地铁或公交系统、减少私车出行。节日期间拒绝燃放等。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珍惜资源,降低能耗,减少污染。6、建立霾预警制度,制定应急方案建立霾预警制度,把雾霾天气现象并入雾一起作为灾害性天气进行预警预报,制定应急方案。在大雾出现前启动应急预案,通过公共媒体告知公众,减少出行,合力应急,采取私车限行、学校停课、部分电力、重污染工业企业停产等措施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目前上海、广州等城市已在着手制定空气重污染日应急方案。7、研发新技术,防治雾霾污染①加大科技投入,研发人类影响天气新技术,消除雾霾污染。通过人类干扰和影响雾与霾产生的条件,造成其中某个条件缺失,从而达到消除雾霾污染影响的目的。如中航工业航宇公司利用航天航空技术,正在研究利用无人机播撒催化剂降低空[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Mp]气相[/url]对湿度,消除雾霾产生条件。②研发污染治理先进工艺技术及设备,提高工业废气、汽车尾气等污染治理水平,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量,控制空气中霾离子的来源。针对于这项措施,我觉得相关高校应该加强产学研合作,为污染的治理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③研究大气净化新技术,通过吸附等手段来清洁已被污染的大气,降低空气中的霾离子。我国有一些关于大气治理和环境保护的科研院所,科研工作者们一直在孜孜不倦地做相关研究,我认为政府应该加大科研经费的投入,同时引进更多的科研工作者。8、有效防治颗粒性扬尘植树造林,种花种草,能有效地吸附和稳固尘土。城外带尘车辆(运煤车和其他长途车等)入城时可在城市关口收费站边设立喷水清洗轮胎、底盘的环节,在城内施工车辆进入马路时设立遮盖和清洗轮胎、底盘的环节,最大限度隔绝城外车辆和施工车辆带来的扬尘。要定时对市内公路清扫洒水,降低因刮风或车辆运行带起的尘土。9、加快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我国经济发展方式急需转型升级,从过分依赖第二产业向现代服务业、旅游业等低排放的第三产业转型。一方面要促进工业向绿色低碳方向发展,通 过淘汰落后产能,强化重点企业节能管理严控高耗能、高排放项目,推进能效对标达标、加强节能节水技术,改造等措施引导绿色低碳工业发展。另一方面,加快产业升级换代的步伐,引导资源要素合理集聚。构建三次产业新的发展格局,提高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10、加快优化能源结构,控制煤炭消费由于我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不会发生改变,要想从排放源头上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需要在加快能源消费结构优化的同时,严格控制煤炭排放大户的消耗量。一是认真落实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十三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再生能源中长期规划等相关规划,保证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和为新能源发展提速。二是对各地区实行能源消费总量控制,从根本上约束地方政府超高速追求和重化工业的扩张冲动。从而扭转能源消费快速增长的势头。三是大力发展风电、水电、核电、太阳能、智能电网等非化石能源,稳步提升非化石能源比重。11、科学规划城市发展,加强城市建设管理鉴于雾霾天气的影响,在新型城镇化推进过程中充分考虑城市布局的优化。一是在城市的布局设计中,要城市的主导方向上严禁布局高污染、高排放的企业。使绿色产业化和绿色城镇化协同发展,形成有利于大气污染物排放的空间布局。二是推动城镇建筑节能减排,提前进行合理规划,大力推广绿色建筑。在建筑材料的选取,建筑工程的设计,建筑标准的制定,建筑环保的审核等多个环节进行控制。加大建筑节能的力度。三是规范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的工业园区定位与产业发展方向。依托发展循环经济拉长产业链条,相邻工业园区产业循环。形成上下游相互配套,专业化、分工合作的产业链。实现资源环境的节约利用。[align=center]五、结论[/align]雾霾的危害很广,所以雾霾的治理迫在眉睫。国家的相关部门应该发挥积极的作用,抓紧处理高污染、高排放企业的偷排、乱排问题。同时也应该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让污染物治理的法律体系更加完善。同时应该逐渐改变我国的能源结构,大力发展新能源,从源头上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我们自身也应该改变出行观念,少开车,尽量通过公共交通出行。只有这样,才能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从而减少雾霾天气的产生。[align=center]参考文献[/align]【1】蓝枫.建设低碳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城乡建设.2009(11)【2】李卫军,邵龙义.雾霾和沙尘污染天气气溶胶单颗粒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3】金晓芳.论雾霾对社会经济的危害.社会视点.2015(9)【4】肖宏伟.雾霾成因分析及治理对策.宏观经济管理.2004(7)【5】李智,贾维维,梁国欣.浅析雾霾对人体的危害及预防措施.今日健康.2014(9)【6】赵桂香,杜莉,卫丽萍,贺耀武,李莹,朱煜.一次持续性区域雾霾天气的综合分析.干旱区研究.2011(09)【7】王润清.雾霾天气气象学定义及预防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12(7)[align=center]致谢[/align]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我遇到了不少的问题,比如不知道如何查找文献。在唐老师的悉心指导下,我学会了查找文献。在论文的整个写作过程中,唐老师给予了我不少的帮助。同学们也帮助了我很多。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 天瑞仪器大气污染物监测与检测仪器推介专题

    近期,从东北、华北到中部乃至黄淮、江南地区,都出现大范围的雾霾天气,能见度一度低至200米,严重影响人们的出行与户外活动;雾霾中的粉尘(有毒金属粉尘与非金属粉尘)、有机污染物将严重威胁人体健康。 在此,天瑞仪器特推出“大气污染物检测”专题活动,为各环保单位提供了对大气中重金属与有机污染物的在线分析监测、实验室检测设备与方案。 其中EHM-X100大气重金属在线分析仪对空气颗粒物重金属的检测灵敏度较高,能进行低含量铅、砷等重金属的检测,同时可以实现无人值守(1~3月)的长时间自动监测;对于实验室中的大气重金属与有机污染物的检测,根据不同的检测应用技术与所需标准,从光谱、色谱、质谱三大应用技术领域共提供了8款相应的检测设备。

  • 应对大气污染,河北将建环境警察队伍

    自2013年以来,中国发生大范围霧霾天气,约四分之一国土面积受影响,环保部此前公佈多項数据显示,京津冀地区已经成为中国內地污染最严重、空气质量最差区域,河北省則是其中重灾区。上半年十個空气较差城市中,河北省佔到七个,8月份京津冀的达标天气不足四成。上月月初国务院颁布《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又称“大气国十条”。该计划被称为史上最严治污条例。污染最严重的河北省日前最新公佈了十条大气污染治理措施,从10个“最要紧”的方面着手,拟对严重污染的空气进行前所未有、力度最強的“大扫除”。其中包括要拆除一批燃煤锅炉、实施一批煤改气工程、优先安排重污染地区除尘改造、建立环境安全保卫的公安警察队伍等措施。

  • 【原创大赛】新的简洁区分“雾”与“霾”评价方法初探

    【原创大赛】新的简洁区分“雾”与“霾”评价方法初探

    摘要:本文追述了人类认识雾与霾区别的三个关键认识过程,并引入气溶胶有机碳作为基础指标提出新的评价空气污染的方法——新AQI,以及二次气溶胶(SOC or SOA)快速评价的理念,文中提出了大气气溶胶研究可能面临的多个课题。一直以来“雾”与“霾”实际上都是气象科学中使用的两个专业属于,其定义如下:  雾是指在接近地球表面、大气中悬浮的由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水汽凝结物,是一种常见的天气现象。当气温达到露点温度时(或接近露点),空气里的水蒸气凝结生成雾。根据凝结的成因不同,雾有数种不同类型。  当气温高于冰点时,水汽凝结成液滴。当气温低于冰点时,水汽直接凝结为固态的冰晶,比如冰雾。因为露点只受气温和湿度影响,所以雾的形成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空气中的水汽大量增加,使得露点升高至气温,从而形成雾,比如蒸汽雾和锋面雾;二是气温下降至低于露点而生成雾,比如平流雾和辐射雾。  雾和云的不同在于,云生成于大气的高层,而雾接近地表。  霾  霾,也称灰霾(烟霞),是指原因不明的因大量烟、尘等微粒悬浮而形成的浑浊现象。霾的核心物质是空气中悬浮的灰尘颗粒,气象学上称为气溶胶颗粒。  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有机碳氢化合物等粒子也能使大气混浊,视野模糊并导致能见度恶化,如果水平能见度小于10000米时,将这种非水成物组成的气溶胶系统造成的视程障碍称为霾(Haze)或灰霾(Dust-haze),香港天文台称烟霞(Haze)。一般相对湿度小于80%时的大气混浊视野模糊导致的能见度恶化是霾造成的,相对湿度大于90%时的大气混浊视野模糊导致的能见度恶化是雾造成的霾,相对湿度介于80-90%之间时的大气混浊视野模糊导致的能见度恶化是霾和雾的混合物共同造成的,但其主要成分是霾。霾的厚度比较厚,可达1-3公里左右。由于灰尘、硫酸、硝酸等粒子组成的霾,其散射波长较长的光比较多,因而霾看起来呈黄色或橙灰色。  以上定义源自中国气象局官网【气象科普】雾霾及其定义  从定义中可以看出,在世界范围内,还没有从环境科学的角度,给出连续量化的霾的定义,就如同中医中用“热”和“寒”的概念时,大多只能指导中草药的使用一样,这直接导致了对空气环境污染量化评价的困难,“分不清”雾与霾,直接导致社会人群的心理困惑或恐慌,也会有重大经济影响,已有的医学研究利用空白对照研究表明,恐慌心理,可以直接使健康人表现出病态反应.科学﹑量化地分清雾与霾,变成了当务之急。  就此,吸收借鉴欧、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在环境污染中的评价方法,中国的环保部门于2012年开始使用通过检测大气中气态的一氧化碳、臭氧、氮氧化物、二氧化硫以及PM2.5、PM10颗粒物的AQI综合评价方法,并将空气质量分为六级评价。这个评价方法,使得空气环境的评价更科学合理并日趋与发达国家的监测评价体系接轨。  AQI的建立,使污染的评价从非连续的雾、霾概念,提升为更科学的连续的污染评价体系.  人类对科学认识是无止境的,这似乎源于新技术的发展以及人类对科学技术的不断探索,这个过程在环境监测评价技术上也是如此。  现有的AQI综合评价方法中遇到的挑战:  3个奇怪的试验现象:  1. 加湿器试验:环境监测中,我们清楚水分对生物的危害通常是没有的,但当我们把由加湿器产生的纯水雾通过采样系统释放给连续测试功能的PM粒子分析仪时,PM粒子分析仪会“误判”并给出认定为有害的PM粒子浓度,有的PM粒子分析仪甚至给出“严重污染”程度的PM粒子监测结果  2. 环境监测中,大雨初期,连续PM粒子监测浓度也往往出现“严重污染”的类似结果  3. 即使在气象中被认定为“雾”的天气,连续PM粒子监测浓度也往往出现“严重污染”的类似结果  连续PM粒子监测中,水分的变化干扰已经成为影响PM粒子“真实 ”表达空气污染的严重因素  AQI评价中对每个污染权重因子是“叠加”和”优化”(首要污染物)的关系,这样单个高数值因子,就会对最终结果产生巨大影响。这也就是说:PM粒子的权重数值对整个AQI评价很多情况下会产生重大影响。  看来,模拟人类感官(重量和视觉长度)的监测手段在揭示环境空气污染的真相中至少还需要更科学的手段。  针对以上的问题,提出如下简易解决方法:  2个新评价指标的构建:气溶胶有机碳指标和二次有机碳指标  人类已经认知的大气科学特性:  包围地球的大气是一种由气态物质和可悬浮粒子组成的混合物,呈现气溶胶状态,粒子与气体物质之间存在复杂的气,液,固三项物理化学平衡状态,可悬浮粒子通常是有巨大比表面积的”多孔”物质,并且这些”孔”内是吸附着气,液,固物质.  按照化学常识,每摩尔的液态或固态物质,转化为气态后的体积都可以达到22.4升,如18毫升的水,气化后,体积可以达到22.4升.  也就是说,空气中的气溶胶粒子中“富集”着主要的环境污染物质.  这就是大气研究中,气溶胶成为热点和重点的主要原因.  由于有机物是环境污染的重要评价指标(在世界范围内,对于水和土壤的环境污染评价中已经被广泛认可,在中国,已经建立国家标准),环境空气中,大气气溶胶中的有机物与气态的挥发性有机物(VOCs)是直接相互转化并关联的,就是说,通过评价气溶胶中的有机物可以同时揭示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污染程度.  二次有机气溶胶:又称二次有机碳,是直接排放如大气的一次污染物,在大气中再次发生光化学反应,形成的有机物.人类经历的空气污染教训表明:二次污染是对人类产生严重危害的物质(如伦敦雾,纽约光化学污染等).  新AQI的构建:  现行AQI也是大气科学工作者多年工作的结晶,当在这个科学评价方法中,把受水份影响的PM数值,调换为不受水份影响的气溶胶有机碳(OC or AOC)数值时,我们再看新的AQI已经不再是400-500以上,但气溶胶有机碳只是整个粒子中的一部分,按北京大学等科研单位多年的源解析研究,有机物在气溶胶粒子中的质量占比通常在30%附近徘徊.  当我们使用下表标准评价空气时,很多结果将变得更科学(数据不再”恐怖”).  空气质量分指数及对应的污染物项目浓度指数表http://bimg.instrument.com.cn/show/NewsImags/images/2014123163629.jpg  说明:  (1)二氧化硫(S02)、二氧化氮(N02)和一氧化碳(CO)的1小时平均浓度限值仅用于实时报,在日报中需使用相应污染物的24小时平均浓度限值。  (2)二氧化硫(S02)1小时平均浓度值高于800μg/m3的,不再进行其空气质量分指数计算,二氧化硫(S02)空气质量分指数按24小时平均浓度计算的分指数报告。  (3)臭氧(03)8小时平均浓度值高于800μg/m3的,不再进行其空气质量分指数计算,臭氧(03)空气质量分指数按1小时平均浓度计算的分指数报告。  对AQI的所有计算公式不变.(详见HJ 633—2012),标重部分为新设数值,并去除了PM10部分  笔者使用EPA-ETV认证过的Sunset热光法气溶胶有机碳/元素碳分析仪在线连续观测(使用TSP自动采样方式,空气经仪器自配溶蚀器去除SVOC,消除测试误差,采样量8升/分钟,此数据比PM2.5采样测试方式更严格)发现:  按以上方法评价空气质量时,AOC在2014年10月期间(10月18日-10月19日)曾出现一次接近100μg/m3浓度的情况,新的AQI的数值也只在300-400区间,并且持续时间只有7个小时.http://bimg.instrument.com.cn/show/NewsImags/images/2014123163922.png  图一 重污染时的小时有机碳变化图(10月18-19日)http://bimg.instrument.com.cn/show/NewsImags/images/2014123164152.gif  图二 10月9日到28日有机碳小时变化图http://bimg.instrument.com.cn/show/NewsImags/images/2014123164224.gif  图三 气溶胶有机碳日均数据  数据的分析:  从图一的数据可以看出:10月18日出现的峰值数据有一个小时的气溶胶有机碳在90-100微克/立方米,而在80-90微克/立方米的气溶胶有机碳数据有6个小时,这或许提示我们:连续监测气溶胶的小时数据是揭示大气污染的真实状况的一个重要手段。  图二的小时气溶胶有机碳数据则清晰揭示了从10月9日-10月28日污染的波动情况。  从

  • 日媒:中国雾霾天气正在随风“传染”日本

    日媒:中国雾霾天气正在随风“传染”日本

    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4/02/201402270839_491205_1611705_3.jpg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24日公布的人工卫星MODIS图像,黄色区域为雾霾严重区域。原标题:日媒称中国雾霾天气正在随风“传染”日本【环球网综合报道】日本《产经新闻》2月25日报道称,根据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24日公布的人工卫星MODIS图像显示,中国的雾霾正随风向日本转移。报道称,25日上午,日本九州、西日本、中部地区均受到空气中悬浮颗粒物PM2.5影响。有专家分析称:“从气压分布状况来看,PM2.5将于26日扩散至日本关东、东北地区。”进行雾霾天气观测、分析的是日本山形大学理学部教授柳泽文孝和日本东北大学亚洲研究中心教授工藤纯一。观测显示,中国北京及周边的大气污染今冬达到最高。北京市气象局20日发布雾霾天气2级预警,提醒市民尽量控制外出。从20日的卫星图也可看出,北京上空大气污染物严重聚集。据了解,受连日来雾霾天气的影响,北京周边省市也纷纷启动大气污染应急响应措施。除了各种“限产限排”政策,北京周边省市多地先后在限行区域内实施机动车尾号限行措施,限制机动车辆出行。

  • 中国拟投资5亿建世界最大雾霾实验室

    媒体近日报道,中科院将在北京怀柔建设世界最大的“烟雾箱”以解决污染难题,该项目已得到发改委批准。初步预算5亿元。  “烟雾箱”只是一个庞大的大气环境模拟系统研究计划的组成部分之一,其在2010年便依据“十二五规划”提出建设申报,但此后至今一直仅被列为备选项目。  “中科院这边已经论证好几回了,内部已经通过了,若建成将向各国科学家开放。在当前研究大气污染的科学界,基本有两种研究方式,一种是直接对现实中的大气污染进行研究,如2008年期间,因为减排措施而污染物骤然下降的这个过程,成为了全球大气物理科学家重点研究的“天然实验室”。  另一种方式则是在封闭的空间进行模拟实验,这被称为“烟雾箱”,即在一个密闭的容器内,通过注入不同的污染气体,研究其在日照作用下的各种化学反应。将可以通过这个项目做很多的模拟实验,如颗粒物的形成,光化学烟雾和灰霾的产生原因等。  科学家预想中设在怀柔的新的“大气环境模拟系统”,其中最大的两个“箱子”都是300立方米,如建成,将是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大气环境模拟实验室,优先用于灰霾模拟与控制研究。他说,我国已有一些“烟雾箱”用于科学研究,比较大的有环科院和中科院的两个烟雾箱。目前世界上主要的大型室外环境烟雾箱分别在德国地质化学和动力学研究所(370立方米),欧洲光化学实验室(204立方米)和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300立方米)。   北京一位高校研究大气污染的科学家对新京报记者表示,烟雾箱可以模拟环境空气中发生的化学反应过程,而且和现实中的大气环境不同,可以人为对压入的污染气体进行控制,对于研究来讲是很好的手段,而且,理论上,烟雾箱越大,模拟效果越好。但是,这位科学家同时表示,对于政府来说,不能等到烟雾箱这样的科研设备出来再寻找治理空气污染的答案。“我们身边的大气环境就是一个大的烟雾箱,而且我们已经做了很多天然的实验。”

  • 环保专家关于雾霾成因的成果是否被武汉疫情击碎?

    环保专家关于雾霾成因的成果是否被武汉疫情击碎?

    [img=,508,343]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0/02/202002092220338685_9899_1634717_3.jpg!w508x343.jpg[/img][b][size=16px]初二起北京持续雾霾,请环保专家解答,到初六,已连续五天大气重度污染了,是什么原因造成的?[/size][size=16px]一,大家都宅在家里躲避疫情,大街上机动车稀少,证明污染与汽车无关。[/size][size=16px]二,春节放假了,大多数工厂停工了,证明与工业污染无关。[/size][size=16px]三,同理,建筑工地静悄悄,证明与工地扬尘无关。[/size][size=16px]四,煤改气了,煤炉砸了,周围农村不许烧柴了,证明与生活污染无关。[/size][size=16px]五,一切娱乐活动停止了,証明与人多造成污染无关。[/size][size=16px]六,农村不许养猪了!猪屁也消失了!证明养猪与大气污染也没多大关系。[/size][size=16px]七,城市禁放鞭炮了,证明雾霾与放鞭炮无关。[/size][/b][size=16px][b]八,人都呆在家了,酒店关门饭馆基本没生意了,对雾霾的贡献没了。[/b][/size][b][size=16px][b]环保专家们多年来所谓雾霾形成原因的重大研究成果在武汉疫情面前显得苍白无力,[/b][/size][size=16px]那么,请问:[/size][size=16px]大气污染源到底是什么?[/size][/b]

  • 【分享】常见的大气污染与一些监测植物

    大气是人类及一切生物赖以生存必不可少的物质和基本环境要素之一,是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成年人每天要吸入10 ~12m3 空气, 质量约为13 ~15kg,总计要呼吸两万多次。人离开空气5 分钟就会死亡。人类生存需要的是新鲜、清洁的空气,通常认为海平面附近的空气是干燥洁净空气,其组成成分基本不变。但是,随着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大气却正在不断受到污染,而且越来越严重。 如今,大气污染是人类面临的最严峻问题之一。我国城市的大气污染现状随着工业及交通运输业的迅速发展而加剧。如燃烧矿石、火力发电、合成化学物质、汽车尾气排放等等,使大气中一些有害气体的浓度成倍甚至几百倍地增高。调查研究表明:大气污染物浓度的增加,不仅会引发人的呼吸道疾病、心脏病、皮肤病等,还会引起多种癌症,甚至导致死亡。 目前,城市的主要大气污染包括SO2、HF、CI2、O3、NH3、光化学烟雾等。我国的大气污染主要集中在城市和工业区域,大气污染的危害程度居于其他环境污染之首,成为急遽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我国政府正在努力采取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减少污染源的数量,控制污染气体的排放量,同时也在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监测大气中的有害气体的含量。例如,有些植物不仅具有净化作用,同时还具有监测作用。因此,利用这些植物来净化与监测大气是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之 一。 所谓监测作用,就是利用某些植物对有害气体的敏感性,当有害气体在空气中达到一定的含量且此状况持续一段时间后,不同的植物就会表现不同程度的伤害特性,反映出有害气体的大概浓度,作为大气污染程度的指示,这就是监测作用。这些植物就称为监测植物。 目前,主要采用观察植物外观伤害症状(通常观察植物叶片)来判断植物的受害程度。伤害因伤斑的部位、形状、颜色和受害叶龄等特征的不同而相互区别。下面就几种常见的有害气体对一些植物的伤害加以分析:(1) SO2  当植物吸收SO2 后,叶脉间出现黄白色点状“烟斑”,轻者只在叶背气孔附近,重者从叶背到叶面均出现“烟斑”。随着时间推移,“烟斑”由点扩展成面。危害严重时,叶片萎缩,叶脉褪色变白,植株萎蔫,甚至死亡。 植株受害的顺序:  先期是叶片受害,然后是叶柄受害,后期为整个植株受害。叶片受害与叶龄的关系:在一定浓度的SO2 范围内,叶片的受害与叶龄有关。其受害的先后顺序是成熟叶,然后是老叶,最后是幼叶。这是因为幼叶的抗性最强,成熟叶最敏感,老叶介于两者之间。 对SO2 敏感的植物:落叶松、向日葵、梨、雪松、苹果、复叶槭等。对SO2 抗性强的植物:大叶黄杨、夹竹桃、女贞、臭桐、凤仙花、菊花、一串红、牵牛花、金盏菊、石竹、西洋白菜花、紫背三七、青蒿、扫帚草等。较强者: 温州蜜柑、广玉兰、香樟、棕榈、海桐、蚊母、珊瑚树、龙柏、罗汉松、梧桐、石榴、白蜡、泡桐、白杨、八仙花、美人蕉、蜀葵、蓖麻等。 (2) FH 当植物吸进FH后,常在叶片尖端和边缘积累,到足够浓度时,使叶肉细胞产生质壁分离而死亡。故它引起的伤斑大多是在叶尖、叶缘,少脉间。其伤斑成环带分布,然后逐渐向内扩展,颜色呈暗红色。严重时叶片枯焦脱落。叶片受害与叶龄的关系: 先幼叶受害,再老叶受害。对FH敏感的植物:雪松、菖兰、郁金香、杏、葡萄、榆叶梅、紫薇、复叶槭等。对FH抗性强的植物:夹竹桃、龙柏、罗汉松、小叶女贞、桑、构树、无花果、丁香、木芙蓉、黄连木、竹叶椒、葱兰等。较强者:大叶黄杨、珊瑚树、蚊母树、海桐、杜仲、胡颓子、石榴、柿、枣等。 (3) Cl2  Cl2 对叶肉细胞有很强的杀伤力,进入叶肉细胞后很快破坏叶绿素,产生点、块状褪色伤斑,叶片严重失绿,甚至全叶漂白脱落。其伤斑部位大多在脉间,伤斑与健康组织之间没有明显界限。对CI2 敏感的植物: 圆柏、垂柳、加拿大杨、油松、紫薇、栾树等。对CI2 抗性强的植物:樱花、丝棉木、臭椿、小叶女贞、接骨木、木槿、乌桕、龙柏等。较强者:海桐、大叶黄杨、小叶黄杨、女贞、棕榈、丝兰、香樟、枇杷、石榴、构树、泡桐、刺槐、葡萄、天竺葵等。 (4)NO2  它所引起的主要症状为黄化现象。主要发生在叶脉间或叶缘处,成条状或斑状不一,幼叶在黄化现象产生之前就可能先脱落。但与其他原因所产生的黄化现象较难区分开。对NO2 敏感的植物:榆叶梅、连翘、复叶槭等。对NO2 抗性强的植物:圆柏、侧柏、刺槐、臭椿、旱柳、紫穗槐、桑树、毛白杨、银杏、栾树、白榆、五角枫等。 较强者:加拿大杨、核桃、泡桐、油松、北京杨、白蜡树、杜仲等。 (5)O3  它由气孔进入叶子,与叶肉细胞接触后首先破坏其细胞膜,因而造成细胞死亡。其伤斑大多数叶面,少脉间。黄化斑点及白色斑纹是最常见的病症,也可能出现叶面完全漂白者。其受害叶最先为中龄叶。对O3 敏感的植物:悬铃木、连翘等。对O3 抗性强的植物:圆柏、侧柏、刺槐、旱柳、紫穗槐、桑树、毛白杨、栾树、白榆、五角枫、垂柳、加拿大杨、核桃等。较强者:苹果、泡桐、金银木、油松、复叶槭等。 NH3  当空气中的NH3 达到一定浓度时,植物叶片首先会受到伤害。其部位大多为叶脉间,伤斑点、块状,颜色为黑色或黑褐色,与正常组织之间界限明显。另外,症状一般出现较早,稳定的也快。对NH3 敏感的植物:悬铃木、杜仲、龙柏、旱柳等。对NH3 抗生强的植物:臭椿、银杏、紫薇、女贞、木槿等。 (7)光化学烟雾 它使叶片下表皮细胞及叶肉中海绵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并破坏其叶绿素,从而使叶片背面变成银白色、棕色、古铜色或玻璃状。叶片正面还会出现一道横贯全叶的坏死带,受害严重时会使整片叶变色,很少发生点块状伤斑。对光化学烟雾敏感的植物:紫薇、连翘、白蜡树、复叶槭等。对光化学烟雾抗性强的植物:圆柏、侧柏、刺槐、臭椿、旱柳、紫穗槐、桑树、毛白杨、银杏、栾树、白榆、五角枫等。 以上的这些植物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从宏观上监测与净化大气污染,但不能彻底根除大气污染。故而,我们要有效地控制污染物的排放,控制污染的源头,且还要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对城市空气进行进一步监测与净化。

  • 中国雾霾攻击日本

    中国和日本的关系已经因钓鱼岛问题陷入紧张,国人虽然难以登岛,但来自大陆的雾霾却畅通无阻地攻击了日本。据共同社4日报道,地理上离中国最近的日本福冈县被认为是此次雾霾“越界污染”的“重灾区”,该县5日起将在全县设立10个PM2.5浓度观测点,并在政府网上进行实时公布,以平息民众焦虑。NHK电视台4日援引日本环境省的声明称,来自中国的污染物质“顺风飘到”日本的可能性“非常高”,“中国北方的天气污染尚未完全解除,日本方面需要高度警戒”。日本政府不愿公开将空气污染全怪罪中国,但在日本街头,民众对其邻居的抱怨很尖刻”。日本东京电视台4日称,“史上最严重的中国大气污染”将加剧即将到来的日本春季花粉症,有毒物质的混入使其具有更大的危害性。 《朝日新闻》称,福冈市内一名母亲每天都要看环境省关于大气污染的速报,并让上幼儿园的女儿戴口罩外出。发现污染数值严重时,她都不敢在外面晾衣服。富山市的一家托儿所因担心受中国污染影响,从1月中旬开始,在污染物质数值高时,所属两家托儿所紧闭门窗,不让孩子在外面玩耍。

  • 工业区大气特征污染物监测技术与仪器

    围绕石化、化工、煤化工、钢铁和垃圾填埋等行业的VOCs、SVOC、重金属和恶臭等大气特征污染物自动监测技术以及系统集成,标准化监测站房(车)以及特征污染物系统分析软件在国内外工业区大气自动监测中的应用情况等主题,参会的19家仪器厂商/系统集成商一一介绍了自己的“拿手绝活”,并解答了现场提问。 这次集中探讨工业大气特征物监测技术与仪器,意欲何为?!

  • 环保部掌握的北上广的“雾霾元凶”

    环保部:掌握北上广“雾霾元凶”将陆续公布2014-04-04上海公布历时十年的“源解析”成果长期以来,雾霾从何而来,众说纷纭。环保部副部长吴晓青坦言,“底数不清、机理不明、技术不足”是制约我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瓶颈之一,首要工作就是搞清污染“元凶”。据悉,中央部委层面对于“雾霾”污染的源头研究工作已经展开,有望逐步揭开“雾霾”的神秘面纱,这一重要研究手段,就是“源解析”。昨日在上海举行的2014年全国环境监测工作现场会上,吴晓青披露,社会关注的“雾霾元凶”数据有望陆续公布。据介绍,北上广等发达区域在PM 2 .5监测方面,已经取得重要的阶段性成果。例如,V O C (挥发性污染物)的排放清单已经被掌握,在上海、北京一些发达地方,影响大气污染的主要排放源也已经通过源解析的方式得出初步结果。长达10年的上海大气颗粒物源解析已取得初步成果,并在治污中得到有效应用。最新监测研究显示,上海市PM 2.5来源中,本地污染排放占到8成。上海市环境监测中心总工程师伏晴艳昨日在会上首度公开相关数据:从上海来说,主要污染依旧是工业,因为它包括了15%的工业工艺排放,10%的工业锅炉和7%的电厂。交通上,机动车加上船舶飞机的污染也占到25%。吴晓青透露,北京的源解析工作也已经完成,且已经过专家组论证,“雾霾元凶”的数据短期内有望公布。广州、深圳年底前将交“源解析”答卷“源解析”工作难度大,采样范围的大小、研究时间的长短都可能影响其精确性。环保部监测司司长罗毅介绍说,做雾霾的源解析,需要一年以上时间的监测,获取大量的监测信息,要做大量的源分析,需要选择合适的点位进行长期的观测和监测。根据环保部要求,全国各直辖市、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今年要尽快启动源解析研究,北京、天津和石家庄要在今年上半年前提交初步研究成果,其他地方也要在今年年底前提交源解析研究的阶段性成果。这意味着,广州、深圳两地将在年底前交出这份“答卷”。吴晓青强调,环境监测系统要全面说清大气、水、土壤的环境质量现状及其变化趋势、说清潜在的环境风险、说清污染源排放情况,当好侦察兵、先遣队。搞的这么神秘,会有什么新结果吗?”上海本地污染排放占到8成。”无非是煤、油、气,扬尘。照以前的思路走就是再压煤,限车,抑尘,估计也没什么成效。不从思想上,生态环境上做根本改变,很难有什么做为。不知道小半个中国的霾有研究没。

  • 柴静没讲到的雾霾成因?是土壤?

    柴静的一部穹顶之下使雾霾又成为大家热议的话题,看到新闻说对微生物的研究发现,微生物都是以惊人的速度“生儿育女”的。当微生物飘移到大气中,吸附在气溶胶凝结核表面,就进入生命周期的迟缓期;当土壤中水分蒸发,并且携带氨氮营养物,与气溶胶凝结核结合,就为微生物生长提供了水分、养料和氧气,使微生物进入对数生长期。如大肠杆菌在合适的生长条件下进入对数生长期时,12.5-20分钟就可繁殖一代,每小时可分裂3次,由1个变成8个。这种繁殖速度仍比高等生物高出千万倍。附着在气溶胶颗粒上的微生物在适宜条件下迅速繁殖,从而使气溶胶体积迅速增大,最终形成“雾霾”。如常温常压下,气溶胶颗粒只有0.1微米,但随着微生物迅速繁殖,气溶胶体积可以迅速增长到2.5微米、5微米,甚至10微米,达到“霾”的标准。这是真的吗?土壤对雾霾的形成有多大作用呢?静等高手解惑?

  • 多地雾霾天气同时上演 大气环境被秸杆焚烧污染

    多年来江苏等地一直在加大力度“禁烧”为什么总不见效?对此,江苏省农林厅相关负责人接受《国际金融报》采访时指出,老百姓以前留着秸秆烧火,一年中慢慢烧,就不会出现集中污染现象,但是现在已不用秸秆烧火,所以农民就会集中焚烧。  该负责人指出,目前,一亩小麦机械收割工钱是60元至70元,如果加上秸秆直接还田作肥料,还要多出20元钱,收割一亩地下来要花费近100元,为了省成本,所以很多农民就一烧了之。  南京市环保局则表示,区县政府层面重视程度不够,未能从政府层面建立有效的工作机制,没有建立多部门联合督查机制,对秸秆禁烧工作的查处力度不够,目前为止,尚未处罚一起秸秆焚烧事件。  据记者了解,目前南京各级环保部门及各区县禁烧手段相对单一,巡查技术装备不足,目前主要依靠组织有限的人员现场督查、巡查,高效的火点监测体系及完备的空气质量预警体系尚未建立,难以及时客观地掌握全部秸秆焚烧情况及做好相关预防措施。  江苏等地秸秆焚烧加重了环境污染,但湖北等也同时发生雾霾天气,这在某个侧面或许表明,也许我们的环境污染程度,已超出了许多人的预料。启动紧急预案  南京每个整点发布的空气质量实时数据显示,6月10日南京的污染程度大大超出了红色警戒线。南京城始终笼罩在灰霾中,路上的行人觉得胸口发闷,空气中还弥漫一股淡淡的焦味。  江苏省环保局环境监测专家表示,这一次的污染是极其罕见的大跨度,安徽、江苏、山东、河南大部分地区都出现了重污染情况,形成了一整片的“污染地图”。在江苏、安徽等地区秸秆焚烧火点还在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天气条件非常不利于污染物扩散,低压、潮湿和静风完全把天空变成了一个“玻璃罩”,污染物难以消散,不断叠加和累积,越积越多。  该专家进一步解释说,造成此次较严重的区域性灰霾污染的主要原因是:大面积的区域性夏季焚烧秸秆,加上静风、低压等不利于污染物扩散的气象条件,两者因素作用的叠加,导致烟尘大量堆积,从而出现了较长时间、较大范围、较为严重的灰霾污染现象。  记者从江苏省环保厅了解到,江苏省启动了对空气污染的应急预案,全体监察人员组成巡查组,迅速赶往全省各地对秸秆焚烧火点进行巡查,严控秸秆焚烧现象。  6月10日,南京市环保局陆续通报南京市秸秆禁烧巡查火点,6月9日白天,巡查发现3处火点,其中南京市六合区2处,江宁区1处。晚间发现六合雄州街道龙虎营2处大面积焚烧;栖霞龙潭街道宣闸村湾子桥约500平方米正在焚烧;靖安街道疏港大道北侧3000-4000平方米大面积焚烧;靖安街道飞花村20多亩正在焚烧。与此同时,南京环保部门已通知秸秆焚烧火点所在的区县政府,对通报的火点进行查处。

  • 【原创大赛】雾霾来了做好预防

    雾霾形成、危害与预防雾霾是雾和霾的混合物,早晚湿度大时,雾的成分多。白天湿度小时,霾占据主力,相对湿度在80%到90%之间。其中雾是自然天气现象,空气中水汽氤氲。虽然以灰尘作为凝结核,但总体无毒无害;霾的核心物质是悬浮在空气中的烟、灰尘等物质,空气相对湿度低于80%,颜色发黄。气体能直接进入并粘附在人体下呼吸道和肺叶中,对人体健康有伤害。雾霾天气的形成是主要是人为的环境污染,再加上气温低、风小等自然条件导致污染物不易扩散。一、雾霾的形成中央气象台专家介绍,雾天是我国每年秋末到初春这段时间极易出现的天气现象,由于这两天影响我国的冷空气势力较弱,中东部大部分地区气温有所回升,这为大雾天气的形成创造了有利条件。雾和霾相同之处都是视程障碍物。但雾与霾的形成原因和条件却有很大的差别。雾是浮游在空中的大量微小水滴或冰晶,形成条件要具备较高的水汽饱和因素。出现雾时空气相对湿度常达100%或接近100%。雾有随着空气湿度的日变化而出现早晚较常见或加浓,白天相对减轻甚至消失的现象。雾是指大气中因悬浮的水汽凝结、能见度低于1公里时的天气现象。而灰霾的形成主要是空气中悬浮的大量微粒和气象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专家指出,近期中东部地区出现的雾在气象学上称为辐射雾,雾霾天气形成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这些地区近地面空气相对湿度比较大,地面灰尘大,地面的人和车流使灰尘搅动起来;二、没有明显冷空气活动,风力较小,大气层比较稳定由于空气的不流动,使空气中的微小颗粒聚集,漂浮在空气中; 三、天空晴朗少云,有利于夜间的辐射降温,使得近地面原本湿度比较高的空气饱和凝结形成雾; 四、汽车尾气是主要的污染物排放,近年来城市的汽车越来越多,排放的汽车尾气是雾霾的一个因素; 五、工厂制造出的二次污染; 六、 冬季取暖排放的CO2等污染物。  近段时间,我国大部分地区被雾霾天气笼罩,那么雾霾天气形成原因是什么?事实上,这几年,每到秋冬,我国中东部地区不时会遇到雾霾天气,只是都没近段时间波及范围如此之广,持续时间如此之长。雾霾天气形成原因其中既有气象原因,也有污染排放原因。大范围雾霾天气主要出现在冷空气较弱和水汽条件较好的大尺度大气环流形势下,近地面低空为静风或微风。由于雾霾天气的湿度较高,水汽较大,雾滴提供了吸附和反应场所加速反应性气态污染物向液态颗粒物成分的转化,同时颗粒物也容易作为凝结核加速雾霾的生成,两者相互作用,迅速形成污染。 二、雾霾的危害1、雾或霾是一种灾害性天气,对公路、铁路、航空、航运、供电系统、农作物生长等均产生重要影响。雾、霾会造成空气质量下降,影响生态环境,给人体健康带来较大危害。2、雾、霾天气时,空气中往往会带有细菌和病毒,有害物质会诱发哮喘、气管炎、咽喉炎和一些过敏性疾病,并对健康人群造成相对比较轻微的气道损伤,出现咳嗽痰多、咽喉疼痛等症状。易导致传染病扩散和多种疾病发生。3、城市中空气污染物不易扩散,加重了二氧化硫、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等物质的毒性,危害人体健康。4、冬季遇雾、霾天气时,若遇空气污染严重可能形成烟尘(雾)或黑色烟雾等毒雾,严重威胁人的生命和健康。三、雾霾危害如何预防1、雾霾天气尽量减少外出,外出时可戴棉质口罩来预防呼吸道受雾天“污染”。外出归来及时清洗脸部及裸露皮肤,也可清水冲洗鼻腔。2、雾霾天气晨练除了可以导致呼吸系统疾病亦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出现;减少户外锻炼。3、雾霾天气尽量减少去人多地方,一些地方空气流通差易造成呼吸系统疾病交叉感染。4、平时多饮水、清淡饮食、多进食新鲜的蔬菜水果,坚强锻炼,增强免疫力。5、关闭门窗。由于雾霾天气时,空气中的污染物难以消散,在大雾的天气应紧闭门窗,避免室外雾气进入室内污染室内空气,诱发急性呼吸道和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家里厨房油烟污染、家具添加剂污染等,如不通风换气,污浊的室内空气同样会危害健康。应在中午阳光较充足、污染物较少的时候,开窗换气。 6、调节情绪、饮食清淡。由于雾天日照少、光线弱、气压低,有些人在雾天会产生精神懒散、情绪低落的现象。建议大家保持科学的生活规律,避免过度劳累,多饮水,注意饮食清淡,少食刺激性食物,多吃些豆腐、牛奶等食品。

  • 华北成全球大气污染物沉降量最高区域之一

    华北成全球大气污染物沉降量最高区域之一 (记者冯丽妃)记者近日从中科院大气与物理研究所获悉,该所大气分中心系列研究显示:我国华北区域大气硫、氮和重金属沉降量已成为全球最高区域之一。 研究人员经过连续7年的数据统计与评估发现,华北已成为中国乃至全球氮、硫等酸性物质和重金属等有害污染物沉降量最高的区域之一,目前的沉降通量水平与欧美历史最高观测纪录相当,并且已经严重超过自然生态系统所能承受的临界负荷。华北区域每平方公里每年平均大气硫和氮沉降量分别达到了6.5吨和6.1吨;重金属铅的年均沉降量已达到每平方公里14公斤,是发达国家城市区域的十多倍。 据介绍,干湿沉降是大气自然净化的重要途径,如果这一过程把大量人为污染物从大气携带到地表,将进一步加重土壤和水体污染。研究表示,我国目前在大气污染物的源排放、大气理化过程及其在霾形成中的作用等方面相关研究较多,但对大气污染物的汇机制(即污染物的去向和归趋)缺乏系统研究,而对大气污染物的沉降通量更是鲜有报道。大气污染物沉降方面的主要问题在于,有毒有害物质在通过大气沉降进入土壤—农作物生态系统之后,会沿着生物链逐级传递、富集,最终危害人体健康。为此,亟须通过针对性研究,提高对这一潜在风险的科学认识。 针对这些问题,大气物理所研究员王跃思课题组的副研究员潘月鹏、助理研究员唐贵谦和博士吴丹等人近年来全面评估了华北区域硫、氮和重金属等污染物的干湿沉降通量,并对这些污染物的生态风险进行了评价。这是基于华北大气沉降观测网络展开的系列研究,首批数据集成结果在欧洲《大气化学和大气物理学》期刊等国际刊物陆续发表。 他们的研究网络涵盖了京、津、冀、鲁的典型城市群、工业区、农田、郊区和森林背景区等10个站点,自2007年起采用统一规范的观测方案,每年采集几千个干湿沉降样品,通过大量的实验分析了研究区域内的营养物质(碳、氮、硫和磷)和污染物(重金属和多环芳烃等)的干湿沉降量。特别是在结合大气化学与传输模型估算活性氮和含硫气态污染物的干沉降量方面,填补了以往研究的空白。 针对当前华北地区大面积的重污染的问题,研究人员建议,在制定大气污染物减排措施和政策时,应当全面考虑干湿沉降对陆地和水体生态系统的长期影响,加强相关监测和预警研究。来源: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5/2/313274.shtm

  • 大气科学之大气中的水汽==霜雾露

    霜霜是水汽(也就是气态的水)在温度很低时,一种凝华现象,跟雪很类似。严寒的冬天清晨,户外植物上通常会结霜,这是因为夜间植物散热的慢、地表的温度又特别低、水汽散发不快,还聚集在植物表面时就结冻了,因此形成霜。科学上,霜是由冰晶组成,和露的出现过程是雷同的,都是空气中的相对湿度到达100%时,水分从空气中析出的现象,它们的差别只在于露点(水汽液化成露的温度)高于冰点,而霜点(水汽凝华成霜的温度)低于冰点,因此只有近地表的温度低于摄氏零度时,才会结霜。雾在水气充足、微风及大气层稳定的情况下,如果接近地面的空气冷却至某程度时,空气中的水气便会凝结成细微的水滴悬浮于空中,使地面水平的能见度下降,这种天气现象称为雾。雾的出现以春季二至四月间较多。 凡是大气中因悬浮的水汽凝结,能见度低于1千米时,气象学称这种天气现象为雾。 雾形成的条件: 一是冷却,二是加湿,增加水汽含量。 雾的种类: 1、辐射雾 2、平流雾 3、混合雾 4、蒸发雾 5、烟雾露夏天的清晨我们常可以在一些草叶上看到一颗颗亮晶晶的小水珠,这就是露.古时候,人们以为露水是从别的星球上掉下来的宝水,所以许多民间医生及炼丹家都注意收集露水,用它来医治百病及炼就"长生不老丹". 在晴朗无云,微风飘拂的夜晚,由于地面的花草,石头等物体散热比空气快,温度比空气低.当较热的空气碰到这些温度较低的物体时,便会发生饱和而凝结成小水珠留在这些物体上面,这就是我们看到的露水. 露水对农作物生长很有利.在炎热的夏天,白天,农作物的光合作用很强,会蒸发掉大量的水分,发生轻度的枯萎。到了夜间,由于露水的供应,又使农作物恢复了生机.此外,有利于田庄的作物对已积累的有机物进行转化和运输.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