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大脑图谱

仪器信息网大脑图谱专题为您整合大脑图谱相关的最新文章,在大脑图谱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大脑图谱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大脑图谱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大脑图谱话题讨论。

大脑图谱相关的论坛

  • Nature:首次构建出人类大脑三维基因表达图谱

    一个国际研究小组利用来自两名男性捐献的全部大脑和来自第三名男性的单个脑半球构建出高分辨率的人类大脑三维基因表达图谱。相关研究结果于2012年9月19日在线刊登在《自然》期刊上。在美国西雅图市艾伦脑科学研究所(Allen Institute for Brain Science)研究员Michael Hawrylycz的领导下,研究人员将来自大约900个精确切割的大脑切片的转录数据---利用基因芯片技术收集到的---组装在一起,然后将转录数据与在切片之前对捐献的大脑的核磁共振成像扫描结果进行叠加,从而构建出人大脑三维基因表达图谱。这些图谱是免费向公众提供的,详情可参见网址:http://www.brain-map.org/,而且能够有助于科学家们测试关于大脑功能、疾病和进化方面的假设。艾伦脑科学研究所神经科学家Ed Lein说,“这些数据本身并不提供理解大脑如何工作方面的所有答案。然而,我们希望它们促进人类大脑研究以便理解大脑的复杂化学性质和细胞组成。”比如,研究特定疾病的科学家们能够利用成像技术,如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来评估相关的大脑区域,然后查询这些新的图谱来鉴定在这些区域表达的基因,而这可以通过一种简单的颜色编码的手册来显示基因表达的相对水平来实现。当前,研究人员还是依赖于对小鼠大脑的零碎研究。

  • 【分享】图解----如何用大脑薄片绘制大脑基因图

    【分享】图解----如何用大脑薄片绘制大脑基因图

    (来源:搜狐科学)美国艾伦脑科学研究所的科学家耗资5500万美元,使用1个冷冻的人类大脑和192个大脑切片,正在从细胞基因水平上全面绘制一个系统详尽的人类大脑图谱,而不是传统的大脑解剖结构图,届时将有超过2万个基因都会在此大脑图上得到精确的展示。该项目预计将在2012年完成,到时科学家就能揭示出我们的神经网络是如何工作的,并希望该图谱能够帮助人们更好的理解精神疾病的遗传因素。1、在艾伦脑科学研究所,一个新鲜的人类大脑还有待处理,从此大脑可以看出不到15个非常明显的分区。[im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09/04/200904021537_141966_1607864_3.jpg[/img]2、科学家在解剖脑干和小脑。此大脑样本是在捐赠者死后几小时里保存下来的。死亡后的大脑很快衰竭,科学家得很快切片,冷冻好每一个样本。[im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09/04/200904021538_141967_1607864_3.jpg[/img]3、科学家展示大脑组织的衰竭,如此图上的脑干,并用干冰冷冻这些样本。在温暖环境下,大脑组织中的核酸分解,细胞膜快速溶解。[im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09/04/200904021539_141968_1607864_3.jpg[/img]4、此大脑在冷冻之前得切成1厘米厚的薄片,之后用蓝色羟甲基化纤维素固化膜包埋好,再用干冰冷冻。 [im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09/04/200904021540_141969_1607864_3.jpg[/img]5.大脑切片一旦被冷冻,专家就将它切成只有几微米厚的透明切片。[im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09/04/200904021541_141970_1607864_3.jpg[/img]6.冷冻的大脑厚片保存在冷冻温度下,直到它们被进一步切片,最后切成的薄片一直到能探测到RNA为止,以寻找特定的基因表达。此方法叫“原位杂交”,显示每一个细胞中的DNA片段是否处于兴奋之中。 [im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09/04/200904021542_141971_1607864_3.jpg[/img]

  • 解决大脑疾病的方法主要是通过实验研究

    细胞转染获得了解活体大脑神经元内部运作机制的途径可为我们提供大量有用的信息:它的电活动模式,甚至在某个指定时刻基因的开关图谱。然而达到这一目标却是一个极其艰苦的任务,它被认为是掌握一门艺术;由于非常难于学习当前世界上只有少数实验室能够对其进行实践操作。然而这一情况将很快会得到改变:来自麻省理工学院和佐治亚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新方法实现了在活体大脑中自动化寻找和记录来自神经元的信息。研究人员利用单细胞检测计算机运算控制单个机器手臂,以相比人类试验操作人员更高的精确度和速度鉴别和记录下了活体小鼠大脑中的神经元。相关论文发布在5月6日的《自然方法》(Nature Methods)杂志上。新的自动化程序无需数月的培训,质粒构建提供了长期以来寻求的关于活细胞活动的信息。利用这一技术,科学家们能够鉴别出大脑中数千种不同的细胞类型,绘制出它们相互联系的图谱,并找出疾病细胞与正常细胞的差异。这一项目是由麻省理工学院生物工程学和大脑与认知科学副教授Ed Boyden与佐治亚理工学院机械工程学院助理教授Craig Forest协作完成。“我们的研究团队从开始就一直从事跨学科研究,这使得我们能够将精密机械设计的原理带到活体大脑研究中,”Forest说。他的研究生Suhasa Kodandaramaiah是文章的主要作者,作为访问学者已在麻省理工学院开展了两年的研究工作。这一技术尤其适用于研究诸如精神分裂症、帕金森氏症、自闭症和癫痫等大脑疾病。Boyden说:“在所有这些情况下,对单个细胞的电及回路特征进行分子描述……一直难以实现。如果我们真的能够描述活体大脑特异细胞中疾病改变分子的机制,就有可能发现更好的药物靶点。”Kodandaramaiah、Boyden 和 Forest着手于研究让一种已有30年历史的技术——全细胞膜片钳(whole-cell patch clamping)自动化。全细胞膜片钳技术是通过将一个微小的空心玻璃吸管与神经元细胞膜接触,然后打开细胞膜上一个小孔来记录细胞中电活动的方法。通常一个研究生或博士后需要数月的时间才能学习掌握这项技术。 Kodandaramaiah花了大约四个月的时间学习手动膜片钳技术,这让他认识到这一技术非常难以掌握。“当我相当出色地掌握了这一技术时,我感到虽然它是一种艺术形式,也可将其变为一套定型任务,并通过机器人执行决策。”为此,Kodandaramaiah通过动物实验,可以微米精确度将一个玻璃吸管置入麻醉小鼠大脑。随着移动,吸管监测了细胞的电阻抗性——测量电流出吸管的难度。如果周围没有细胞,电流动且阻抗低。一旦吸管尖头接触到细胞,电流将无法流动,阻抗会升高。

  • 【转帖】揭示大脑听觉形成机制

    揭示大脑听觉形成机制 众所周知,人类能够获得听力是基于选择性地听取一定频率范围的声音。大脑的“听力中心”听觉皮层中的神经元通常聚集在一起对特定频率的声音产生反应。然而科学家们对于复杂的神经元网络准确地对声音做出反应的具体机制仍然不清楚。现在由冷泉港实验室神经科学计划的负责人Anthony Zador教授领导的科研小组朝揭示这一谜底迈进了一步。科学家们试图通过研究听觉皮层中神经元之间的功能联系了解听力形成的机制。最新的论文发表在《自然神经科学》(Nature Neuroscience )网络版上。“我们希望通过这种方式了解听觉皮层产生应答反应的机制,”Zador说。听觉皮层的神经元组织方式不同于大脑视皮层和感觉皮层。在视觉形成过程中,视网膜上的感光受体可直接将信号传递到大脑的视皮质形成二维“视网膜定位”图像。然而在听觉系统,耳蜗内的听觉受体的组成方式则是一维的。靠近耳蜗外缘的受体可识别低频率的声音,而靠近耳蜗内的受体则对高频率的声音比较敏感。耳蜗中这种由低到高不同部分与不同声音频率的一种规则的对应关系称之为“频率拓扑”。耳蜗的频率拓扑特征使得神经元将高低频率的声音以梯度形式传递至听觉皮层形成一维信号。“人类视觉和感觉器官获得是二维信号,而听觉皮层获取的声音则是一维信号。这表明两种皮层定位机制存在功能上的差异。然而现在还没有人能够理解产生差异的具体机制。”Zador说。

  • 【转帖】牛奶——大脑的食物

    牛奶是一种营养丰富、容易消化吸收、食用方便的理想天然食物,西方人称牛奶是“人类的保姆”。牛奶中除了不含膳食纤维外,含有人体所需要的全部营养物质,所以牛奶通常又被人称作“白色血液”,并且其中大多数营养成分都能够有效地促进人的大脑和神经系统发育,国内外营养专家一致认为,每天饮用一定量的牛奶,对儿童尤其是婴幼儿的神经系统和智力发育至关重要。牛奶中的蛋白质是人脑发育的主要物质基础,是构成人脑细胞的主要原料,与人脑的结构和机能密切相关。无论是胎儿期、儿童期、青少年还是成人时期,人脑细胞和神经系统都在不断地活动和新陈代谢,数十亿个脑神经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的生长发育以及神经系统的健全都需要优质的蛋白质。而牛奶中的蛋白质是所有天然食物中最优质的完全蛋白质,消化吸收率高,对脑和神经系统发育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牛奶中的蛋白质不仅含量适宜,并且所含的氨基酸种类也多而齐全,这些氨基酸比例与人体需要的“模式”非常接近,是促进脑和神经系统发育不可缺少的物质。牛奶蛋白质中的酪氨酸、色氨酸能促进大脑发育,有利于神经兴奋的传导,能更好地发挥记忆与思维功能;谷氨酸能够解除氨对脑的毒害,对保护脑组织起着很大作用;亮氨酸可以防止大脑发育不全;而当缬氨酸不足时,中枢神经系统功能会发生紊乱,出现四肢震颤。此外,在牛奶中还含有另外一种重要的氨基酸-牛磺酸。牛磺酸是一种生长因子,能够促进细胞的增殖,提高脑细胞的活性,增强人的记忆力,改善大脑的功能,婴幼儿若缺乏牛磺酸会出现智力发育迟缓,神经系统的正常发育也受到影响。自然界中,牛磺酸主要存在于哺乳类动物乳汁如牛奶、人奶和胆汁中,正常牛奶每百克含牛磺酸2.4毫克。因此,经常喝牛奶可以补充所需的牛磺酸,满足健脑益智的需要。  牛奶中含有丰富的脂类,有利于智力发育,是人体大脑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如磷脂、固醇类以及丰富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尤其是亚油酸、亚麻酸、花生四烯酸这三种必需的多不饱和脂肪酸,都是构成脑细胞和神经组织的重要物质,并且能够让细胞传递各种神经信号,但只有不饱和脂肪酸充足时,这些信号才能正常地传递,这也是智力发育的基础。  牛奶中的乳糖为脑组织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并且为大脑活动提供能量。乳糖是哺乳类动物乳汁中特有的糖类,对脑髓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牛奶中乳糖含量一般为4.0%,它在人体消化道中被分解为半乳糖和葡萄糖。其中半乳糖是构成脑及脑神经组织的重要成分,对脑发育特别重要,它能促进脑苷脂类和粘多糖的形成,对智力发育有促进作用。此外,由于脑组织活动只能依靠糖类产生能量,脑消耗的葡萄糖量很大,几乎占人体血液中葡萄糖含量的2/3,而牛奶中丰富的乳糖可以为大脑活动提供足够的能量保证。  此外,牛奶中还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和维生素,能够满足人体大脑的发育对多种微量元素的需要。例如,牛奶中的碘和锌能提高大脑的工作效率;镁能增加神经系统耐疲劳能力;锰对人脑中枢神经系统的工作也很重要,一旦缺锰,尤其是老年人往往会出现反应迟钝、记忆力减退等症状;缺铁会使大脑的运转速度降低,从而影响识别能力及行为分辨和语言能力。牛奶中还含有几乎所有种类的维生素,尤其是B族维生素的良好来源,而B族维生素多数与神经发育有关,如缺乏维生素B6会导致神经细胞衰退,功能减弱;缺乏维生素B1会导致神经系统功能紊乱,注意力不集中;缺乏尼克酸能引起儿童智力低下和语言行为混乱等,其他维生素如B12和叶酸等也都和儿童神经系统的发育有密切的关系,充足的摄入对智力发育有益。  由此可见,牛奶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无论是构成脑和神经组织,还是促进神经系统和智力的发育,都具有其他食物无法比拟的优势。因此,不论婴幼儿、青少年、成年人、老年人,特别是知识分子、脑力劳动者都应坚持每天喝新鲜牛奶,为脑和神经系统营养需要提供充足的保证。

  • 【分享】为大脑加油的食物

    大脑主要依靠血糖(血液中的葡萄糖)供给能量。当血糖浓度降低时,脑的耗氧量也下降,轻者感到头昏、疲倦,重者则会发生昏迷。因此,一定的血糖浓度对保证人脑复杂机能的运作是十分重要的。同时,由于碳水化合物可以促使大脑产生5-羟色胺,而让人们感到心情愉悦、心平气和,避免产生狂燥情绪和忧郁情绪。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品有:大米、面粉、小米、玉米、红枣、桂圆、蜂蜜等。   蛋白质:构成大脑的重要物质  蛋白质是大脑智力活动与功能的物质基础,蛋白质在瘦肉、鱼、蛋、乳以及大豆和豆制品中含量较多。因此脑力劳动者的饮食中,动物性蛋白质与植物性蛋白质食物为1:1。而在动物性蛋白中,鱼与肉也应保持l:1的比例,优质蛋白质最好占每日蛋白质总量的1/3以上。  脂类:补充大脑能量的“电池”  脂类在大脑和神经组织的构造与功能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人脑所需要的脂类主要是脑磷脂和卵磷脂,它们有补脑作用,能使人精力充沛,使工作和学习的持久力增强,对神经衰弱有较好的疗效。卵磷脂更是被誉为维持聪明的“电池”。  富含脂质的健脑食物有很多,如核桃、芝麻、松子、葵花子、西瓜子、南瓜子、花生、杏仁、鱼油等 富含脑磷脂的食物有猪脑、羊脑、鸡脑等 富含卵磷脂的食物主要有鸡蛋黄、鸭蛋黄、鹌鹑蛋黄、大豆及其制品。  维生素:大脑代谢的重要营养素  维生素是维护身体健康,提高智力活动的重要营养素之一。大脑的代谢也离不开尼克酸、酸胺素等维生素。  持续使用电脑过久,视力最易受到伤害,此时,可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如胡萝卜、动物肝肾、红枣等,以减少眼睛视网膜上的感光物质视紫红质的消耗,以保护视力。同时,多饮茶,对防止视力减退也很有效。  长期在办公室工作,晒太阳的机会较少,应多吃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如海鱼、食用蕈类、鸡肝、蛋黄等。  当人的心理压力大时,体内消耗的维生素C比平时多7倍以上,故应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柑橘、西红柿、菜花、菠菜等。

  • 【分享】科学家解码大脑:人脑越大未必越聪明

    事实:自己挠自己不会感觉痒  医生给怕痒的患者做检查时,他们将患者的一只手放在患者自己的手上,以避免酥痒感。这种方式为什么能产生作用呢?因为无论你有多么怕痒,也无法让自己发痒。这是因为你的大脑将注意力都集中在外界正在发生的事情上,防止重要信号被你自己的行为产生的无止境的干扰感觉掩盖。例如,这意味着你不能注意到自己的袜子的质地,但是你能感觉到有人轻拍了一下你的肩膀。患者之所以没有感觉到酥氧感,是因为他的大脑认为这是他自己的手在做这种事情。  事实:看照片比下棋更困难  当计算机科学家第一次开始书写能模仿人类能力的程序时,他们发现让电脑遵循逻辑思维和作复杂的数学问题非常容易,这些正是国际象棋游戏中需要的,但是让电脑确定它们看到了什么可视图像就比较困难。现在最好的电脑程序能打败一名高段棋手,但是当让电脑搞清楚视觉世界时,任何一位蹒跚学步的儿童都比最好的程序更占优势。导致这一结果的一个原因是鉴别单个物体存在的困难。当你在不足以作出正确判断的短暂时间内看一些东西时,你只看到了一个不确定的物体。这就跟你看到黑暗中的路面上的一块岩石突然变成了邻居家的猫咪类似。  错误说法:大脑越大越聪明  大脑的体积并不能反映出智商高低,爱因斯坦的大脑就不比普通人的大。然而,研究显示,人的智商可能由神经键(脑细胞之间的缝隙)类型决定。在儿童时期和青春期,神经键生长并收缩,大脑中发生的这个模式可能会影响智力。  错误说法:你的大脑仅利用了10%  尽管全世界有半数人口认为人类大脑仅利用了10%,但事实上人们每天都在利用整个大脑。但是这种荒诞的说法之所以能存在很长时间,它一定说出了一些我们确实想听到的事情。  事实上,这种说法能如此长久地存在下去,可能因为它传达的乐观消息:“如果我们通常仅利用10%的大脑,那么设想如果我们能利用另外90%的大脑的一小部分,我们将能达到什么程度。”然而,大脑活动研究显示,即使是简单的任务实际上也会引起整个大脑活动起来。  错误说法:盲人的听觉更好  测试结果显示,盲人的听力不见得比正常人好。但是盲人的记忆力确实更强一些。因为他们不能依靠视觉告诉他们一些事情,所以他们必须经常利用记忆力,这种情况帮助他们不断提高记忆力。他们的语言能力也更好,其中包括理解句意和精确判断声音来源的能力,这可能是他们获知物体在哪里的另一种方法。他们通过利用视觉无法利用的大脑空间提高这些能力。  事实:电脑游戏有助于掌握多任务能力  当今世界充满不间断行为,例如即时消息、电子邮件、视频游戏等,似乎所有都是在瞬间发生。如果你是一位年过30的人,你可能会对年轻人为什么没被所有这种刺激征服感到惊讶。然而,他们的大脑已经被训练的能自如应对这一切。持续不断地多任务处理实践增加了一个人在同一时间关注很多事情的能力。一种主要的实践方法是玩动作视频游戏,大家清楚,这是大部分家长最痛恨的一种游戏,这种游戏的目的是在别人射中你之前,尽量射杀很多敌人。这些游戏要求玩家必须同时注意屏幕的不同区域,并快速发现情况,及时做出反应。  在一项研究中,玩动作游戏的大学生能更快、并井井有条地处理资料,能同时发现更多目标物,并具有更好的任务处理能力。因此,允许孩子玩电脑游戏并不总是坏事情。  事实:运动有助于保持脑健康  不要忽略数独或字谜游戏,因为它们是体质运动,随着年龄增长,它们能确保大脑健康。  随着你的循环系统不断衰老,供应给神经元或脑细胞的血液逐渐减少,导致它们所需的氧气和葡萄糖严重匮乏。常规运动增加了大脑中小血管(毛细血管)的数量,增加了血管给神经元提供的氧气和葡萄糖量。事实上,运动是你在晚年保持认知能力的一种最有效的方法;一生不间断运动的老年人比不爱运动的同龄老年人的精神更好。要想有效果,每次运动时间必须持续30分钟以上,每周运动几次,以提高你的心率,但是没必要给自己施加太大压力,快速步行就能产生很好效果。事实:打哈欠可以使大脑保持清醒  我们可能会将打哈欠与瞌睡和厌倦联系起来,但事实上这种行为让我们变得更加清醒。因为它促使我们的气管扩张,允许空气进入肺内,并让氧气进入血液,让我们变得更加警觉。我们可以把哈欠想象成是身体根据环境需要,试图让自己达到完全警惕状态的结果。哈欠不会在其他哺乳动物间传播,但是识别哈欠的能力可能相当普通。例如,狗狗在有压力的环境中会打哈欠,人们认为它们是利用哈欠让其他同类平静下来。  事实:大脑耗能相当人体总能耗1/6  大脑细胞和身体其他部位的细胞之间是通过电流传递信号的,但是这种电流的量相当少。大脑仅用12瓦特能量,比电冰箱后面的灯泡消耗的能量还少。即使大脑的功率非常高,但是它相当耗能。它虽然仅占身体重量的3%,但是却消耗掉身体总能量的六分之一。努力思考的代价非常明显,大部分脑能量都消耗在细胞维护上。  错误说法:听莫扎特的音乐会使宝宝更聪明  事实上并没有证据能证明这种说法。听莫扎特的古典乐曲会使宝宝更聪明的说法开始于1993年,当时一个科学杂志《自然》在报告中说,大学生在倾听莫扎特奏鸣曲的前十分钟内,他们做推理测试的能力暂时提高了。几年后,美国的一位政府官员又重新提出这种观点,他给国家议会演奏贝多芬的《Ode To Joy》,并请求用10万美元将古典乐CD寄给该国所有新生儿的父母。当然,这位政客没有注意到,基于对成人持续15分钟的影响,上述做法对让婴儿获得终生智能财富的争论没有任何意义。  莫扎特效应从那时开始,尽管事实上没有人曾在婴儿身上对这种观点进行试验。但是古典乐让婴儿变得更聪明的说法在报纸上、书上和杂志上一而再再而三的出现无数次,上面有关莫扎特效应的故事逐渐用婴儿取代了大学生。然而,虽然播放古典音乐可能无法提高你孩子的大脑发育,但是出于一种美好愿望,他们仍然为你播放。学音乐的孩子的空间推理能力更好,例如,他们以更加精确的方式思考自然界排列秩序,这可能是因为音乐和空间推理是由相似的大脑系统完成的。  事实:愚蠢的曲调更难忘记  世界上没有比一首歌词在脑海中一遍遍出现更恼人的了。这都是大脑记住次序的能力犯下的过错。我们每天都要记住次序,从签名或做咖啡的活动,到记住回家的正确路线,可谓五花八门。记住这些次序的能力让每天的生活能够持续下去。当你想一段歌曲时,你的大脑或许会自动与这些次序中的一个联系起来。这增加了你回忆起那个片断的可能性,该过程又加强了记忆力。这种循环有助于记忆储存。你如何能打破这个模式? 一种方法是引入其他能对增强记忆产生干扰的次序。因此你想找到另一首有感染力的歌曲,并希望这种治愈方法不会变得比最初的问题更加恼人

  • 大脑生物反馈治疗原理

    [color=#333333] “反馈”这一概念为许多学科所使用,心理学上是指对自己行为结果的了解。神经学上是指大脑中枢根据来自神经末稍感受器的传入冲动,调整身体运动器官的活动与动作。机械、电子系统中,指连接输入和输出以调节机器运转的一种自动化手段。[/color][color=#333333][/color][color=#333333] 人对一切身体过程和活动的调节之所以成为可能,是由于无数复杂的反馈回路的相互作用。例如,温度变化时引起的出汗反应;身体受伤时或不舒适时引起的痛反应;光线加强、减弱时瞳孔的调节。这些都是反馈过程。也有不少生理过程,变化缓慢或生物电反应微弱,不能被我们直接觉察到。生物反馈技术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而在本世纪6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门学科和医疗技术。[/color][color=#333333] Schwartz教授在综合以往各种不同的定义之后,对生物反馈提出了一个较为完整定义:生物反馈是采用一系列的治疗步骤,利用电子仪器准确测定神经-肌肉和自主神经系统的正常和异常活动状况,并把这些信息有选择地放大成视觉和听觉信号,然后反馈给受试者。专业人员的目的是帮助受试者逐步了解原来并不为他(她)自己所感知的机体状况的变化过程,通过学习与控制仪器所提供的外部反馈信号,从而学会自我调节内部心理生理变化,达到治疗和预防特定疾病的目的。[/color][color=#333333] 生物反馈治疗技术从上世纪60年代至今,经久不衰,特别是上世纪末以来发展非常迅速。目前已有多种仪器,分别或是组合同步显示人体的脑电波形、肌电水平、皮肤电阻、脉管容积、心率、血压、皮温等生物信息。朗特(Rant )最早用脑电生物反馈疗法治疗癫痫;卡米亚(Kamlya)曾用脑电生物反馈仪治疗高血压、心律不齐、溃疡病、紧张性头痛、支气管哮喘、焦虑症等,还有用来减轻疼痛、调节心情等。近些年来,我国许多地方也开展了生物反馈治疗。据国内外报道,疗效都比较好。[/color][color=#333333][/color][color=#333333]由于此疗法训练目的明确、直观有效、指标精确,而且无任何痛苦和副作用,深受患者欢迎。据国内有关报道证实:生物反馈疗法对多种与社会心理应激有关的身心疾病都有较好的疗效。[/color][color=#333333] 利用脑波生物反馈治疗是利用生物反馈原理训练和调动自我调节功能,使紊乱的大脑机能恢复正常。改换或消除“有害的”动力规式,维护或恢复“有益的”动力规式可以产生内环境新的稳定,维持了新的稳太,这是大脑生物反馈治疗的目的。大脑生物反馈不同于普通的生物反馈,后者的最后作用目标不是大脑而是具体的躯体器官。[/color][color=#333333] 润之杰大脑生物反馈治疗仪的治疗原理是刺激信息引起感知觉进入大脑,经过大脑处理,传入电脑时经过特殊软件的同步处理,又进一步引发刺激信息的变化,再引发大脑的变化,如此循环往复,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color]

  • 大脑生物反馈治疗原理

    [color=#333333] “反馈”这一概念为许多学科所使用,心理学上是指对自己行为结果的了解。神经学上是指大脑中枢根据来自神经末稍感受器的传入冲动,调整身体运动器官的活动与动作。机械、电子系统中,指连接输入和输出以调节机器运转的一种自动化手段。[/color][color=#333333][/color][color=#333333] 人对一切身体过程和活动的调节之所以成为可能,是由于无数复杂的反馈回路的相互作用。例如,温度变化时引起的出汗反应;身体受伤时或不舒适时引起的痛反应;光线加强、减弱时瞳孔的调节。这些都是反馈过程。也有不少生理过程,变化缓慢或生物电反应微弱,不能被我们直接觉察到。生物反馈技术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而在本世纪6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门学科和医疗技术。[/color][color=#333333] Schwartz教授在综合以往各种不同的定义之后,对生物反馈提出了一个较为完整定义:生物反馈是采用一系列的治疗步骤,利用电子仪器准确测定神经-肌肉和自主神经系统的正常和异常活动状况,并把这些信息有选择地放大成视觉和听觉信号,然后反馈给受试者。专业人员的目的是帮助受试者逐步了解原来并不为他(她)自己所感知的机体状况的变化过程,通过学习与控制仪器所提供的外部反馈信号,从而学会自我调节内部心理生理变化,达到治疗和预防特定疾病的目的。[/color][color=#333333] 生物反馈治疗技术从上世纪60年代至今,经久不衰,特别是上世纪末以来发展非常迅速。目前已有多种仪器,分别或是组合同步显示人体的脑电波形、肌电水平、皮肤电阻、脉管容积、心率、血压、皮温等生物信息。朗特(Rant )最早用脑电生物反馈疗法治疗癫痫;卡米亚(Kamlya)曾用脑电生物反馈仪治疗高血压、心律不齐、溃疡病、紧张性头痛、支气管哮喘、焦虑症等,还有用来减轻疼痛、调节心情等。近些年来,我国许多地方也开展了生物反馈治疗。据国内外报道,疗效都比较好。[/color][color=#333333][/color][color=#333333]由于此疗法训练目的明确、直观有效、指标精确,而且无任何痛苦和副作用,深受患者欢迎。据国内有关报道证实:生物反馈疗法对多种与社会心理应激有关的身心疾病都有较好的疗效。[/color][color=#333333] 利用脑波生物反馈治疗是利用生物反馈原理训练和调动自我调节功能,使紊乱的大脑机能恢复正常。改换或消除“有害的”动力规式,维护或恢复“有益的”动力规式可以产生内环境新的稳定,维持了新的稳太,这是大脑生物反馈治疗的目的。大脑生物反馈不同于普通的生物反馈,后者的最后作用目标不是大脑而是具体的躯体器官。[/color][color=#333333] 润之杰大脑生物反馈治疗仪的治疗原理是刺激信息引起感知觉进入大脑,经过大脑处理,传入电脑时经过特殊软件的同步处理,又进一步引发刺激信息的变化,再引发大脑的变化,如此循环往复,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color]

  • 【讨论】人造大脑会实现么?

    美国研究人员利用纳米技术构建了一个碳纳米管神经键电路。在试验中,这个电路呈现出大脑基本构成单位神经元的机能。美国每日科学网站日前报道说,加利福尼亚南部大学工程学研究人员采用交叉学科研究方法,将电路设计与纳米技术结合在一起,以解决具备大脑机能这一复杂问题。领导这个研究小组的艾丽斯·帕克教授从2006年开始研究开发人造大脑的可能性。她说:“我们想要解答这样一个问题:能否构建一个电路,使其发挥神经元的作用?下一步就更为复杂。我们如何用这些电路构建一些结构来模仿拥有1000亿个神经元、每个神经元上有1万个神经键的大脑的机能?”帕克强调,真正开发出人造大脑甚至只是大脑的某个功能区域还需要几十年时间。她说,研究小组面临的下一道障碍是在电路中复制出大脑的可塑性。帕克说,在人的一生中,人脑不断制造新的神经元,建立新的联系并调整适应。利用类似电路复制这一过程将是一项浩大的工程。她认为,为了解人类智力发展进程而进行的持续研究可能对许多事情具有长远影响,从开发治疗脑外伤的纳米修复术到开发能够以全新方式保护司机的智能安全汽车。人工智能真的会实现么?这样的研究有什么样的作用呢?难道科幻片中出现的事情真的会发生?

  • 喝杯热茶 大脑更活泼

    [color=#3e3e3e]喝杯热茶,让大脑动起来,发表在《人类神经科学前沿》上的一项研究发现,喝水能够让你的大脑提速14%,有助于保持思维敏捷。天气炎热,喝杯热茶还是清热止渴的法宝,因为热茶能促使毛孔张开,加速汗腺分泌,还可以利尿。[/color]

  • 好身材等于好大脑 锻炼让你更聪明

    好身材等于好大脑 锻炼让你更聪明 If you want to boost your child’s results at school, you could do a lot worse than ensuring that they do plenty of exercise. Scientists have already shown that physical activity can make you brainier. But a team in America has used scans to show that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brain actually grows in children who are fit. These youngsters tend to be more intelligent and have better memories than those who are inactive。  Scientists also found that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parts of their brains was 12 per cent larger than those of unfit youngsters. They believe that encouraging children to take exercise from a very young age could help them do better at school later. Researchers from the University of Illinois, in the U.S., studied the brains of 49 children aged nine and ten using a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scan, a technique which provides very detailed pictures of organs and tissues in the body。  They also tested the fitness levels of the children by making them run on a treadmill. The scientists found that the hippocampus, a part of the brain responsible for memory and learning, was around 12 per cent larger in the fitter youngsters。  Professor Art Kramer, who led the study published in the journal Brain Research, said the findings had important implications for encouraging individuals to take part in sport from a young age. ‘We knew that experience and environmental factors and socioeconomic status all impact brain development,’ he said.‘If you get some lousy genes from your parents, you can’t really fix that, and it’s not easy to do something about your economic status. But here’s something that we can do something about。 如果您想让您家的孩子在学校的表现更加优异一些,那么就让他们锻炼身体吧,研究表明,身材苗条、匀称的孩子的脑子”更聪明“。这个可不是纸上谈兵,医学扫描已经显示出身材匀称孩子的一部分大脑发育比过胖的儿童要快,而这部分身材匀称的孩子恰恰是在学校成绩好、各方面表现优异的学生。  实验证明,聪明孩子的大脑中重要部分的体积要比身材过胖、或者不健康的孩子大12%。研究者相信,趁孩子年幼的时候多多鼓励他们运动可以帮助他们后天在学校的生活中发展更好。美国一所大学运用”磁共振“来进行实验,实验对象为49名9---10岁的儿童,这种技术可以精确的显示出人体器官以及各个组织的具体情况。  我们了解到,大脑海马区(hippocampus)是帮助人类处理长期学习与记忆声光、味觉等事件的大脑区域,发挥所谓的“叙述性记忆(declarative memory)”功能。实验中,研究人员运用跑步机来测试孩子们的体力以及耐力,用”磁共振“将体力好的孩子的脑部与体力不好的孩子的脑部做了对比。结果显示,体力好的孩子中的”大脑海马区“部分比体力不好的孩子的部分要大12%。  倡导做实验的教授说,研究的结果证实了让孩子在年幼的时候加强锻炼身体的重要性。我们知道”经验“”环境“以及社会因素都会对大脑的发展产生影响。如果不幸遗传到了父母不大优良的基因,或者经济条件又不是那么优越的情况下,我们更应该鼓励孩子多运动,从后天锻炼自己的身体上来寻求进步。

  • fMRI技术可读大脑思维 人们交流或只需扫描仪

    fMRI技术可读大脑思维 人们交流或只需扫描仪

    科学界一直致力于研究能否通过对大脑的扫描读取大脑思维,如今,这一研究取的突破性的进展。研究人员已经解决利用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fMRI)技术来了解大脑活动。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1/09/201109162206_317241_1609805_3.jpg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fMRI)技术来了解大脑活动

  • 【转帖】大脑对记忆的弥补机制

    大脑对记忆的弥补机制 如果一位中风病人的左额叶前皮质受了损伤,图像出现在他右眼的时候,由于视觉工作记忆遭到破坏,他的视觉处理能力很微弱,就会看到一幅“幻觉印象”呈现在面前,且能维持长达一秒时间,以便与下一幅图像相比较。未受损伤的右额叶前皮质将会接管某些功能,这显示大脑能弥补某些记忆损失。必要时脑区功能可由对侧接管过去30多年的大脑研究显示,如果大脑中控制运动、感知和语言的部分由于中风或损伤而失去功能,大脑的其他部分能接管这部分失去的功能,常常也能做到跟原来一样好。而一项新研究显示,记忆力和注意力也存在这种情况。至少对于记忆来说,当无法像往常那样处理事务但又确实需要时,未受损伤的大脑就会提供帮助。发表在11月4日的《神经元》杂志上的一篇论文,详细描述了对脑卒中病人脑电波的研究。病人的额叶前皮质失去了部分功能,这是大脑控制记忆和注意力的地方。论文第一作者、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海伦·威尔士神经科学研究院博士后布拉德利·沃伊泰克说:“我们给每个人一个实时的迅速闪过的图像刺激,间隔一小段时间再次显示图像,让他们说出前后两幅图是否相同。”他把电极放在6名脑卒中病人和6名额叶前皮质功能正常者的头皮上,让每个病人看一系列的图像,以测试他们的短时图形记忆能力,即视觉工作记忆。正是这种视觉工作记忆让我们能够比较两个目标物体,当我们看其中一个的时候,会把另一个存在记忆里,比如我们在两个香蕉中选择哪个最成熟。沃伊泰克解释说:“你在大脑中建立了来自于视觉世界的印象,然后你才能在心里将这一印象图像和由真实世界的视觉刺激形成的图像进行比较。而这些病人无法很好地做到这一点。”他们用脑电波来对大脑活动进行检测,脑电波在定位活动区域时虽不如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fMRI)精确,但fMRI的分析时间平均为几秒钟,不可能在不到一秒内分析出大脑的处理过程,或第一时间告知研究人员发生了什么。他们发现,把图像显示在受损大脑对侧眼前时,损伤的额叶前皮质没有反应,但同侧未受损的额叶前皮质却在300毫秒到600毫秒内有了反应。

  • 科学家称将新技能下载到大脑有望成现实[图]

    http://www.stdaily.com/stdaily/pic/attachement/jpg/site2/20111215/2c27d720c8961053fbb640.jpg《黑客帝国》里的人物通过把电脑植入大脑,利用电脑程序学习新技能,变成超人http://www.stdaily.com/stdaily/pic/attachement/jpg/site2/20111215/2c27d720c8961053fbbe41.jpg科学家认为,有一天我们也能“下载”武术等新技能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12月15日消息,研究人员表示,甚至在不清醒的状态下学习武术、驾驶飞机或者学说新语言的梦想即将变成现实。美国波士顿大学和日本京都国际电气通信基础技术研究所计算神经学实验室(ATR Computational Neuroscience Laboratories)的科学家认为,未来学习一项新技能只需坐在电脑显示器前,等待把该技术“下载”到大脑里即可。他们一直在研究功能磁共振成像机(FMRI)如何通过传递信号改变一些人的大脑活跃模式,来“诱使”知识经过他们的视觉皮质。这一过程被称作Decoded Neurofeedback或者DecNef。在这期间不需任何药物,试验对象甚至不必处于清醒状态,他或她只要把他们的大脑活性改变成“目标”模式,这些模式可以是从足球明星到象棋大师中的任何一种。第一论文作者、波士顿大学的塔克奥-瓦塔纳贝说:“成年早期的可视面积为了促进视知觉学习,具有充分可塑性。”研究人员知道他们的方法已经生效,因为功能磁共振成像志愿者都经历了视觉技能测试,并把他们的结果与未接受这种治疗的人的结果进行对比,最终前者的得分更高。《黑客帝国》三部曲里的人物通过嵌入到他们大脑里的电脑学习新技能,每次学习时,他们只需把新技能上传到他们的大脑里。研究人员表示,我们距离把这种事情变成现实已经不远。他们的研究结果发表在《科学》杂志上。

  • 大脑每天需要130克淀粉来提供能量

    大脑每天需要130克淀粉来提供能量,如果长期不吃主食,大脑供能不足,也会造成脑功能减退。长期主食摄入过少,还会影响智力、情绪、日常精力,甚至导致心脏等多个器官功能间接受损。

  • 关于对照品图谱和对照图谱。

    有的品种项下要求“本品的红外光吸收图谱应与对照品图谱一致”,但同时《红外光谱集》中也收录了相应的对照图谱,以何者为准呢?

  • 【转帖】研究发现对大脑适度电击可显著提高数学能力

    研究发现对大脑适度电击可显著提高数学能力   据英国卫报报道,最新一项研究表明,对人体大脑进行“温和”地电流刺激,可显著提高人们的数学计算能力。http://news.xinhuanet.com/tech/2010-11/09/12753511_11n.jpg对人体大脑进行“温和”地电流刺激,可显著提高人们的数学计算能力  那些努力学习数学知识的学生将受益于大脑电流刺激,基于大学生测试的一项研究显示,温和式的电流刺激可提高人们学习和使用数字能力,这种数学能力的提高可持续很长时间。同时,这项最新研究也对缺乏数学能力的儿童和成年人带来一种新的治疗途径,尤其是那些由中风或者神经退行性疾病导致的学习能力下降或者智力损伤人群。  英国牛津大学神经学家罗伊-科恩-卡杜什(Roi Cohen Kadosh)说:“我并不是鼓励人们去进行电击实验,毕竟这种方式比较危险,但我们的最新研究成果是非常令人欣喜的!”他指出,这项最新研究表明我们可以临时性地诱导刺激人们的数学能力,经过温和式的电击大脑,他们的数学计算和应用有了显著提高。电击实验并不能将你塑造成为爱因斯坦,但如果该实验成功的话,它将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学习和应用数学。

  • BMJ:英研究表明大脑衰老可能从45岁开始

    http://www.bioon.com/biology/UploadFiles/201201/2012011111111959.jpg近日,国际著名杂志BMJ在线刊登了国外研究人员的最新研究成果“Timing of onset of cognitive decline: results from Whitehall II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文章中,研究人员表明人类的大脑衰老可能从45岁就已经开始了。人们通常认为,大脑认知功能的退化是在五六十岁年老时才会发生的事情。但英国一项最新研究显示,大脑的衰老可能从45岁就已开始,这个年龄通常被算作中年时期。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等机构研究人员在新一期《英国医学杂志》(BMJ)上报告说,他们对7000多名英国公务员进行了长达十年的跟踪调查。在1997年到1999年间研究开始的时候,受试者年龄在45岁到70岁之间。在研究开始和结束的时候,受试者都接受了认知能力测试,对比结果显示,受试者的大脑功能普遍出现了下降。

  • 样品图谱与标准图谱的对比

    质量标准中红外鉴别项下通常规定测得的样品红外光谱图应与对照品图谱一致,当样品图谱测试出来后你与对照品图谱仔细对比过吗?如果不是完全一致怎么办?

  • 【资料】澳科学家借助核磁共振破解天才大脑之谜

    【资料】澳科学家借助核磁共振破解天才大脑之谜

    [size=4][center]澳科学家借助核磁共振破解天才大脑之谜[/center][/size]日前,有科学家借助电子核磁共振设备对部分天才人物的大脑活动情况进行了观测,发现“天才”之所以在某一方面表现出非凡的才能,是因为其大脑中负责这方面能力的区域被隔离了起来。请关注——[center][im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07/12/200712230421_74132_1622715_3.jpg[/img][/center][center]大脑示意图(新浪科技配图)[/center]爱因斯坦惊人的智慧和才华,成为他创造卓越成就的神秘光环。1955年4月18日,爱因斯坦逝世,其后主治医师把他的大脑完整地取了出来,进而做成约240片大脑切片并进行妥善保存,同时还将切片提供给科学界,这位“天才”大脑的探秘之旅由此拉开了序幕。对于这位伟人大脑结构的特殊性,在科学界引起了轩然大波,随之而来的是科学家们对“天才”大脑的进一步研究。

  • 显微镜下的人体---大脑神经元

    http://www.people.com.cn/mediafile/pic/20110923/45/1020251448044024341.jpg在人体大脑中超过1000亿个神经元中,浦肯野细胞是最大的那一类。这是一类对人体极其关键的神经细胞,它们在小脑皮质中负责机体的动作协调。接触酒精,锂等物质,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及包括自闭症和神经变性症等基因疾病会损害人体的浦肯野细胞,从而造成机体运动障碍。

  • 【“仪”起享奥运】多吃4类食物,让大脑更有活力

    [b][size=18px][color=#06948c]多吃4类食物,让大脑更有活力[/color][/size]1.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b]如鱼类(特别是海鱼)、虾、蟹等海产品,以及鸡蛋、瘦肉和鸡鸭肉。这些食物有助于维持大脑的正常功能。[b]2.富含胆碱和卵磷脂的食物[/b]胆碱是神经传导的递质,对改善记忆力十分重要。这类食物包括豆制品、蛋类(特别是蛋黄)、花生、核桃、燕麦、小米等。卵磷脂则可以[b]延续脑细胞的生命,增强脑部活力,[/b]食物来源包括芝麻以及谷类食物。[b]3.碱性和富含维生素的食物[/b]如豆腐、豌豆、白菜、萝卜、葡萄等。这些食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抗疲劳、抗大脑老化。同时,新鲜的水果和蔬菜,如菠菜、西蓝花、生菜、苹果、香蕉、梨、草莓和猕猴桃等,也是良好的维生素来源。[b]4.其他有益食物[/b]包括牛奶、蜂蜜水、坚果类以及含有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如大豆油、玉米油、芝麻油等植物油,[b]都可以提高脑细胞的活性,延缓痴呆症的病理过程[/b]。除了饮食外,我们还可以通过进行手指操、解谜游戏,深入阅读以及不断学习新知,从而持续锻炼和挑战自己的思维。

  • 【讨论】手机辐射可增加大脑活动?是好事还是坏事?

    http://i0.sinaimg.cn/IT/2011/0223/U2727P2DT20110223132056.jpg 最新研究发现手机辐射可增加大脑活动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2月23日消息,一项刊登在权威医学期刊《美国医学会》上的最新研究称,手机产生的辐射可使靠近该设备的大脑部位消耗更多能量。在通话和数据传输过程中,手机会释放出超高频无线电波,一些研究人员怀疑这种辐射可能与脑癌等长期健康风险有关。  大部分研究不可靠  这项以大脑扫描为基础的研究显示,通话时手机天线产生的放射物使靠近它的大脑组织消耗的总能量增加7%。该研究成果发表在《美国医学会》杂志上。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的神经学家诺 拉·沃尔寇说:“目前我们还不清楚这到底意味着什么,或者它是如何产生作用的。但这是第一项显示大脑在接触到手机无线电频率时活性会增强的可靠研究。”  现在全球正在使用的手机可能超过50亿部。从行为怪癖到脑癌,数年来研究人员一直在寻找与手机辐射有关的健康风险。然而沃尔寇表示,大部分研究都得出了相互矛盾的结果。她说:“这些研究至多只涉及到14人,并且只在大约60秒的短暂时间里对大脑活性进行观察。手机对大脑的影响很微弱,因此,仅在短期内对少数人进行研究,在统计学上不具备说服力。而我们的研究是对47人进行长期观察后得出的结果。”  长期接触有危害  艾伯特·爱因斯坦医学院的肿瘤病学家杰弗里·卡巴特表示,这项研究不能提供任何临床预测,但它被认为是迄今为止进行的与手机辐射可对大脑产生影响有关的最好研究。卡巴特是《健康风险(Hyping Health Risks)》一书的作者,他说:“它确实很公正地审视该问题,它显示接触手机辐射可对大脑产生较小影响。我迫切希望看到未来的研究结果。”  手机利用超高频无线电波与通讯网络取得联系。手机天线发出这种无线电波,虽然距离手机越远,超高频无线电波的强度就越弱,但是长期接触仍会对大脑产生影响。因此联邦机构要求手机制造商标明人体可能会从每部手机吸收多少辐射,这又被称作电磁波能量(SAR)。测量每公斤组织的瓦特数,可以得知在使用手机时靠近该设备的人体会吸收多少辐射。  了解有无影响很重要  沃尔寇的研究采用的手机是在纽约非常流行的三星 Knack手机,这种手机使大脑吸收的电磁波能量峰值是每公斤组织1瓦特。而Phone4手机使大脑吸收的电磁波能量峰值是前者的两倍,太阳对人体的平均电磁波能量比三星 Knack手机高4或5倍。一些研究指出,长期接触手机电磁波能量与特定类型的脑癌(包括神经胶质瘤和脑膜瘤)之间存在很小、但是非常重要的联系,不过大部分研究并没发现这种联系。  为了消除任何不确定因素,世界卫生组织派遣一个科研组对所有已知相关研究进行重新审查。他们的《2010年网络电话(2010 Interphone)》报告显示,使用手机和脑癌之间没有实质性联系,事实上他们还发现一些特定类型的脑癌发病率有所下降。沃尔寇表示,了解短期和长期接触手机辐射对人体产生的影响非常重要。她说:“目前这方面的知识还具有很大不确定性。还没有研究找到可导致这种结果或增加大脑血流量的机制。我每周都用手机给妹妹打几个小时的电话,而且这样已经持续好多年,我很想知道这到底对人体有没有害。”  最新研究结果  沃尔寇和一个科研组对47名参与者的大脑进行扫描,他们每人的大脑两侧各绑一部手机。一边的手机处于关机状态,另一侧的进行50分钟的通话。通话20分钟后,医生给每个人注射一种具有放射性的糖,然后利用正电子发射断层摄影仪对他们的大脑进行扫描。在接下来的30分钟内,注射的糖都汇集到大脑内部大部分活跃区域,通过大脑扫描仪可以看到这些区域消耗的能量。  排除大脑正常活动消耗的能量外,研究显示这些人绑着通话手机一侧的大脑消耗的能量增加了7%。美国布克海文国家实验室脑成像物理学家达尔多·托马西也是这项研究的联合论文作者,他表示,在看好看的电影时,大脑其他区域的活性比视觉区域的活性弱几倍。“虽然这种影响非常小,但它并不属正常范围。我们的大脑天生没有抵御这种影响的能力。”  沃尔寇表示,虽然目前还不清楚产生这种影响和长期结果的机制,但是采取预防措施花费很小,也值得我们自己采取相应行动。她说:“你没必要非等我们得出结论后才行动起来。使用有线耳机或扩音器功能,就能达到预防目的。这些方法可使手机远离人体,减小辐射危害。”你觉得如何?

  • 【转帖】科学家发现大脑中特殊分子 或有助提高记忆

    科学家发现大脑中特殊分子 或有助提高记忆 作者:常丽君 来源:科技日报据每日科学12月9日报道,一个美德联合科研小组发现,大脑中有一种分子不仅能连接脑细胞,还能改变人们的学习方式。该研究由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和一家慈善组织资助,研究成果发表在12月9日出版的《神经元》杂志上,有助于研究人员找到提高记忆的方法,并用于治疗神经错乱。脑细胞之间的连接称为突触,可以让神经脉冲通过,突触在调节人的学习、记忆以及思考方式中至关重要。如果突触在结构和功能上出现偏差,可能会导致大脑延迟和孤独症等,而在老年痴呆症中,突触则随着年龄增长而变少。然而科学家对突触在活体大脑中如何形成并不太清楚。当人在学习时新的突触会形成,且突触连接的强度会在学习过程中随着接收不同的刺激导致数量发生变化,这就是科学家所称的“可塑性”特征。耶鲁大学与德国马克思·普朗克研究院神经生物学所共同合作,证实一种名为SynCAM1的分子,能穿过突触的连接点且控制着突触的可塑性。论文主要作者、耶鲁大学分子生物物理学与生物化学副教授托马斯·贝德勒说:“我们开始假设这种分子在大脑发育中能促进新突触的形成,但研究发现,它对保持突触的结构和功能也有影响。现在,我们已经确定了这些分子是怎样支持大脑的自我联系功能。”SynCAM1是一种粘合分子,好像胶水一样帮助突触连接在一起。研究人员在实验中发现,当小鼠中的SynCAM1基因被激活,更多的突触连接会形成,而没有SynCAM1产生的小鼠脑中形成的突触更少。大脑中SynCAM1含量过高,小鼠也无法学习。这表明,过多的SynCAM1会损害学习能力。这项发现也支持了最近的一种理论,该理论认为在人们学习和记忆过程中,太多的连接不总是更好,突触活动平衡才最好。德国小组领导瓦伦丁·斯登说:“人们可能认为,突触的数量越多,动物处理或存储信息的能力就越强。而事实正相反,这些动物学习能力很差。行为测试显示,没有SynCAM1的小鼠学得更快记得更好。”耶鲁小组的贝德勒解释说,突触是不断变化的结构。将突触连接在一起的SynCAM1分子,其功能就像是一位雕塑家,把突触塑成各种形状。它虽然能加强神经元之间的联系,但如果太多,就会减弱突触的连接,抑制其功能。在小鼠和人体中,这种分子几乎是一样的,因此很可能,它们在人脑中的作用也一样。每日科学网站相关报道(英文) http://i.0dxy.cn/upload/2010/12/13/17734157.jpg

  • 大脑这7个真相 你知道吗

    你知道吗?当你累到无法理性思考的时候,竟然是你最能发挥创意的时候!心理专家归类出7点关于「大脑」的惊人事实,颠覆你旧有认知,或是完全没想过的事情。不可能一次做很多事  当你同时处理很多事时,其实只是很频繁地东做一点西做一点,并没有真正同时做两件事,你可以想象,开着两台计算机,对着两个屏幕两组键盘,思考两个主题,同时打出完全不同两篇文章,根本不可能!累的时候更有创意  当大脑感到疲劳时,无法专注在同一事件上,在许多点子间也失去旧有连结,但这其实对创意工作而言是好事,因为创意就是要发现事物间的新连结,找到新思维。人倾向喜欢会犯错的人  心理学实验得出「仰巴脚效应(pratfall effect)」或称「出丑效应」,意思就是在能力上,根据心理学家研究发现,最被人所欣赏的人,并非全能者,而是精明中带有小缺点的人。午睡好处超多  有研究做出实验,先让分成两组的一群人记住卡片上的图案,然后让他们休息40分钟,一组睡觉另一组醒着,接着测验他们记得程度,小睡组平均答对85%的图案、清醒组则有60%正确率。冥想好处多多  最大好处就是能降低焦虑和不安,而放空自己和午睡同样有增进记忆效果,其他好处包括增加同情心、减少压力。运动好处多多  能协助大脑重组、加强意志力,更直接的优点是,当人开始运动时,心脏收缩加快使头脑以为你要迎敌或逃跑,为了保护自己,会释放脑内啡对抗压力,也就是说运动后人会感到心情开朗与兴奋。压力会让大脑脱水  有一项利用猿猴的实验分成两组,一组小猴子被带离母亲,和其他同类一起成长,另一组则让牠们的母亲照顾,6个月后分别扫描脑部发育情形,研究显示,在承受心理压力的情况下,大脑会出现体积缩小现象。

  • 血栓比较容易在两处心脏和大脑形成

    血栓比较容易在两处形成,一个是心脏,另一个就是大脑。当心脑血管动脉发生硬化之后,心脑血管疾病也就可能随时上门,甚至有些急性的,随时都可能要命。而一些长期形成的损伤,会影响到心脏、大脑以及神经的正常工作,从而引发一系列的问题。比如头晕、头痛、偏瘫、中风、心梗、冠心病。[img]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3/10/202310030206341970_9040_1642069_3.png[/img]

  • 【讨论】中药特征图谱和指纹图谱

    随着2010版中国药典的实施,新版药典增添了一些新的东西,如增加了 连翘提取物的特征图谱大家 发表下观点,特征图谱和指纹图谱 有什么区别

  • 可防大脑退化痴呆!

    可防大脑退化痴呆!

    [b][color=#cc0000]可防大脑退化痴呆![/color][/b][img=,502,800]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2/03/202203151620243332_4473_1841897_3.jpg!w502x800.jpg[/img]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