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大国之材

仪器信息网大国之材专题为您整合大国之材相关的最新文章,在大国之材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大国之材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大国之材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大国之材话题讨论。

大国之材相关的资讯

  • “2020大国之材年度企业人物”颁奖典礼完美落幕
    p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9/uepic/7391831c-7d03-4c6e-bb75-c041f97ad399.jpg" title=" 202009261427281247.jpg" alt=" 202009261427281247.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2020大国之材年度企业人物”颁奖典礼现场 /p p br/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国之栋梁,铸就大国之材!他们,是将前沿材料技术大批量产业化的实践者;他们,是为我国材料产业发展殚精竭虑的实在人;他们,是怀抱“材料强国”梦想义无反顾的实干家& #8230 & #8230 肩负使命,传承精神,“大国之材”既筑起了守家卫国的坚船利炮,又构成了宽厚有力的民族脊梁! /p p br/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颁奖现场,济南新材料产业园区管委会主任陈西武与华义创投管理合伙人李国文共同为到场的获奖代表颁发奖杯,并表示真诚祝贺。 /p p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9/uepic/a4be781f-cc57-4ee3-8525-406f5213ed29.jpg" title=" 202009261427281247.jpg" alt=" 202009261427281247.jpg" / /p p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颁奖典礼现场 /p p br/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据悉,道明光学(002632)董事长胡智彪、回天新材(300041)董事长章锋、钢研纳克(300797)总经理杨植岗、南玻集团(南玻A:000012)董秘杨昕宇、宜安科技(300328)董事长李扬德、同益股份(300538)董事长邵羽南、华立股份(603038)副总裁谢志昆、光华伟业(836514)董事长杨义浒、柔宇科技董事长刘自鸿、仪耐科技董事长宋维广等多位企业家荣获“2020大国之材年度企业人物”荣誉称号。 /p p br/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此外,颁奖典礼现场还播放了《大国之材》纪录片片头,向所有为强我中华而默默奋斗的院士专家、企业家、平凡的材料人致敬! /p p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9/uepic/3faa969d-7f55-4c92-b699-529f0f37abbc.jpg" title=" 202009261427281247.jpg" alt=" 202009261427281247.jpg" / /p p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获奖代表合影 /p p br/ /p p 据此次颁奖典礼主办方新材料在线& reg 表示,“大国之材”年度人物评选旨在弘扬材料人踏实奋进、默默无闻的进取精神,促进行业发展。 /p p br/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他们,在平凡中坚守,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用岁月轮回,铸就民族腾飞的臂膀,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他们,在执着中超越,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将无限忠诚,转化为彰显中国的力量,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科技创新,产业报国,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向你们,致敬! /p p br/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目前已有百余位精英加入“新材料百人会”(支持在线群聊、实名认证、互换名片),聚集了新材料学术界、产业界、投资界等有影响力与知名度的科学家、企业家、投资家,如果您想快速找到供应商、找客户、找人脉,找合作,欢迎加入。 /p p br/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信息互联,共同推动新材料行业发展!该群主要成员包括:啟赋资本、猎云资本、同创伟业、松禾资本、德同资本、东方富海、光大控股、沃衍资本等投资机构;安泰科技、有研新材、光启技术、石大胜华、恒神股份、惠丰钻石、通湾新材、中科纳通等企业;浙大、哈工大、东北大学、合工大、东华大学、华科、中山大学、华南理工等高校。 /p p br/ /p
  • 大国之材|戴尅戎院士:3D打印吸引了我的后半生
    p   3D打印技术也称之为“快速成型技术”或“增材制造技术”。它是一种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运用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过逐层打印的方式来构造物体的技术。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面世以来,3D打印在模具制造、工业设计等领域被广泛用于制造模型,其后逐渐用于产品的直接制造。 /p p   近年来,3D打印技术的发展在医疗领域做出了不小贡献。例如,制作医学模型、辅具、假肢、手术导引装置、骨头、软骨,或用于血管、胆道、气管、尿道内的支撑物或替代品,以及多种组织和脏器。那么,3D打印是通过什么原理实现扁鹊之术?它的存在对于医疗产业而言有着怎样的意义?其发展目前又面临哪些问题? /p p   在寻材问料& reg 联手新材料在线& reg 打造的大型纪录片《大国之材· 3D打印》中,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3D打印创新研究中心主任戴尅戎教授(以下简称“戴院士”)对上述问题作了较详尽的解答。 /p p strong   用3D打印解决医学界百年难题——“个性化”需求 /strong /p p   “3D打印是一种手段,通过3D打印技术,可以创造出各式各样独具一格的产品,而促进医学与3D打印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根本原因,就是医学上自古以来面临的极大需求——‘个性化’。”戴院士谈及3D打印便打开了话匣子,他的后半生,与3D打印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p p   据戴院士回忆,37年前,他曾接触到一位需要做全距骨切除的肿瘤病人,而当时国际上根本没有替换距骨的假体,主治医师团队只能给患者定制一个人工距骨。这也是戴院士第一次接触到足部骨骼需要“个性化”定制的病例。 /p p   “距骨是位于脚踝十几块骨头里最重要的一块,这个人工距骨还要附带上面、下面和前面的关节面,同时还要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而距骨大小和形态是人人不同的。”通过多次数据计算、修改,团队最终成功将定制的人工距骨替换下被切除的距骨,时至今日,这位患者仍能自如行动,无跛行、能骑车,甚至还能做轻体力劳动。 /p p   第一次圆满完成“个性化”定制病例给了戴院士极大的鼓舞。1982年以后,戴院士带领团队专门给一些患者陆续定做了膝关节、髋关节、肩关节,甚至还定做了半个骨盆。 /p p   时光推进到90年代,人工定制满足患者的“个性化”需求逐渐成为常态,而此时戴院士遇到了一个棘手的病例。 /p p   一位首席会计师因自幼双侧髋关节先天性异常,两侧髋关节严重脱位导致双侧剧烈疼痛,严重影响工作生活,最终只能依靠轮椅才能出行。据戴院士回忆,这位患者的髋部解剖结构和几何形态与常人差异极大,并伴有严重的继发性病变,各医疗器械公司均无法提供符合需求的关节假体,这让他头一次感到无从下手。 /p p   难以进退之时,上海交通大学王成焘教授给戴院士带来一个好消息。“王成焘教授第一次告诉我们,原来世界上有一种设备叫‘快速原型机’,可以轻而易举地把病人的关节、骨腔的大小、位置和相关关系,用模型准确‘复制’出来。” /p p   在当时看来,戴院士感觉“快速成型机”简直是为这个棘手病例量身定做的产物!为了一探究竟,主治团队将经由快速成型机定制的关节假体安装在假肢模型上进行反复演练,确定无误后才为患者安排手术。最终,患者在模型的帮助下获得了真正量身定制的假体。 /p p   手术成功后,这位当年无法行走的患者不仅重新恢复了首席会计师的工作,还亲自游玩天安门广场、攀登长城,如今已经成为周游世界的旅游爱好者。 /p p   经由此事后,3D打印个性化定制逐渐发展为戴尅戎团队不可或缺的医用技术。与此同时,经手数百个病例的戴院士深刻认识到:在医疗产业中,“个性化”需求是一个拥有巨大市场的发展方向。 /p p   用他的话来说:“固定骨折的接骨板和不同关节的人工假体每个部位只有5-7种尺寸,这仅有的这几个尺寸每年要满足几十万人甚至于上百万人的需求,导致很多病例都是将就着用,因此满足个性化需求将成为提高医疗质量的重要努力方向。” /p p   回顾整个医学发展之路,“个性化”需求一直是该行业存在的最大难题之一,3D打印技术的进步和推广无异于为个性化医疗打开了一扇充满想象与希望的大门。时至今日,戴院士都时常感慨:“3D打印确实太神奇了,它深深吸引了我们,因为很多医生的梦想都能够借以实现。凡是放进病人身上的东西,如果大多数都能定制,那是一个什么场面!” /p p strong   3D打印的出现可以跟蒸汽机、互联网相提并论 /strong /p p   2003年,上海九院的合作公司获批我国国内第一份、也是至今唯一一份定制式人工关节生产许可证。2013年,戴院士与上海交大的工科教授联合组建了上海九院3D打印技术临床转化研发中心 2015年,建立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3D打印技术临床转化协同创新中心 并于2016年又升格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3D打印技术创新研究中心,并获得三项“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项目支持。 /p p   “在整个发展过程中,九院的骨科、口腔科、眼科、整形科,耳鼻喉科乃至神经科,都与3D打印结下了不解之缘。3D打印是一项制造技术,但往深处去看,其医学应用的核心保证,应该是‘医工结合’或‘医工产结合’。”将3D打印应用于医学20余载的戴院士对新材料在线& reg 说出了心里话。 /p p style=" text-align: left "   戴院士进一步解释道,“医工结合”是唯一能够把3D打印在医疗行业推行得更深更好的路径。如果医生不懂3D打印技术,何来快速原型?又假如工程师掌握了3D打印技术,却不知在医疗上能够发挥什么作用以及如何去发挥作用,何来“个性化”定制? b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9/uepic/dfa08341-fa47-4bd4-b48a-4eec0d76d480.jpg" title=" 3.jpg" alt=" 3.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戴尅戎院士早年间在研究制作形状记忆医疗产品 /p p   众所周知,3D打印技术诞生之初主要被应用于制造业中的模具制造、工业设计等工序。当时,这一技术被视为“有可能是扭转美国制造业持续走下坡路的衰败之象的一个转机”。美国前总统奥巴马也曾在国情咨文中谈到,“3D打印有可能使我们制造几乎所有产品的方式革命化”。 /p p   对此,戴院士同样深以为然,“从古到今,我们所做的制造加工都属于‘减材制造’或‘等材制造’,一块大木头用斧头砍、用刀子雕,最后制出一个我们需要的产品,浪费了很多材料。做一个金属的碗,需要在一块立体的金属方块上,用车床、铣床、磨床削出一个碗来,这个碗可能只占了整块材料的20%左右,这造成大量的材料浪费,大量的多余加工。” /p p   而3D打印技术则相对更快速、简化,也更加环保。3D打印只需在一个一无所有的平台上铺上第一层材料粉末,通过加温或粘接剂固定后,再铺第二层、第三层、第四层材料粉并逐层粘结。全部完成后,再把多余的材料粉收集起来进行二次利用。所有采用的材料粉可能90%以上都能被利用。 /p p   因此,3D打印在医疗领域和制造业的创新应用,被认为是一种革命性颠覆。不少3D打印的支持者认为:“3D打印是对旧有加工技术的颠覆,是制造业前所未有的革命,它的出现可以跟蒸汽机、互联网相提并论。” /p p strong   3D打印发展之路亟待“开绿灯” /strong /p p   与3D打印技术发展得如火如荼相对应的,是国内所面临的3D打印设备和材料的大量进口、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的尴尬局面。 /p p   “不管这个技术是多么的高端,它要真正成为大家心目当中优秀的科技成果的话,就必须实现落地。只有实现了临床转化才能体现科学的伟大,将科学用于为广大人民谋福利,才是我们最终的目的。”戴院士表示,临床转化始终是3D打印发展的核心主题,也是国家目前正在积极推动的方向。 /p p   让戴院士既遗憾又着急的问题则是3D打印设备和材料进口比例偏高,虽然国内有不少国产3D打印机,但直接用于生产置入体内的医疗器械时,往往还是采用国外设备。值得欣喜的是,国产设备与材料的应用率正在不断上升。 /p p   “如今国家高度重视3D打印的发展,在该行业倾注了大量的关注和财力,希望我国的3D打印行业能够走在世界的最前列。应该要为新技术、新设备、新产品‘开绿灯’,但这个‘绿灯’必须开得有科学性、严肃性,因为产品的使用对象是病人。”戴院士表示,任何科学技术的改革创新都应一杆子走到底,‘开绿灯’鼓励国内3D打印行业健康快速发展是必经之路。 /p p   据报道,在生物医学领域,3D打印目前已发展至4D、5D打印。5D打印增加了时间和组织形成两个变量,活性细胞经过打印后,逐步形成一块皮肤、一段气管或者一个脏器。戴院士认为,生物打印是再生医学发展中解决组织、脏器来源最为可能的途径,用于再生医学的前景十分诱人。 /p p strong   人物介绍 /strong /p p   戴尅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终身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法国国家医学科学院外籍通信院士。目前担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3D打印创新研究中心主任、数字医学临床转化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上海交通大学转化医学研究院干细胞与再生医学转化基地主任。 /p p   先后担任华裔骨科学会会长、亚太人工关节学会会长、世界多学科生物材料学会副会长、世界内固定(AO)基金会理事等。先后当选美国骨科学会通讯会员,国际髋关节学会正式会员。戴尅戎院士通过医学与工程学、生物学、材料学的交叉合作,研发新型骨科植入物和新技术,并积极推动3D打印的医学应用、人工关节与骨再生等基础研究与临床技术。 /p p br/ /p
  • 大力发展半导体材料是中国实现大国崛起的“必经之路”
    据SEMI统计,2019年全球半导体材料市场销售额超过521亿美元,而中国大陆半导体材料销售额增长最快,是全球第三大市场,占比16%左右。以晶圆制造材料为例,晶圆制造材料一般包括硅片、电子特气、光掩模、光刻胶、抛光材料等。根据SEMI 2018年的数据:全球硅片产值约114万亿美元;全球电子特气产值约43亿美元;全球光掩模产值约41亿美元;全球光刻胶产值约18亿美元;全球CMP抛光材料产值约21亿美元;全球溅射靶材产值约14亿美元。自19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半导体产业以欧美主导设计上游环节、东亚负责制造和封测等下游环节,形成全球高度分工的体系。2018年,中美贸易战点燃了中美科技层面竞赛的战火。然而中国过去对于半导体材料及设备严重依赖于进口,国内对半导体材料的依存度在60%以上,面临着被卡脖子的风险。此外,美国对于国内半导体领先企业的打压,也给中国敲响了警钟:中国不能再像过去一样完全依赖于进口供应,而是应该着力于发展本土半导体产业,实现半导体芯片的自给自足。中国想要实现大国崛起之路,实现对于进口半导体材料的国产替代,摆脱对于进口的依赖迫在眉睫。尽管这可能需要用至少20年的时间追逐国际先进水平,然而这是中国不得不面临的必由之路。因此,国内陆续发布支持半导体领域发展的多项重大政策,从财税政策、投融资政策、研究开发政策、进出口政策、人才政策、知识产权政策、市场应用政策、国际合作政策等多个层面支持国内半导体行业的发展。面临由于新冠疫情造成的全球供应短缺,国内半导体行业加速发展,对于半导体材料的需求进一步增大,对于国产半导体材料企业来说是一个好消息。在国际严峻形势和国内政策推动下,国内半导体行业的发展进一步加速,国产替代进程大步向前。不仅仅是半导体材料领域,目前国内半导体公司在存储、射频前端、毫米波、传感器等重要领域已经实现了一定程度的国产替代。当前,以氮化镓、碳化硅等为代表的宽禁带半导体(也称第三代半导体),相比于传统的硅材料,在高压高频方面有着性能的优势。宽禁带半导体具有高击穿电场、高饱和电子速度、高热导率、高电子密度、高迁移率等优点,其中氮化镓材料在高频应用方面占据优势,而碳化硅材料在高功率器件方面应用较广。随着5G技术和汽车行业的兴起,对于宽禁带半导体的研发进程日益加快;而伴随着成本控制逐渐成熟,第三代半导体必将在未来大展拳脚。根据Yole的预测,至2023年,碳化硅功率器件将以31%的年复合增长率增长,市场规模超过15亿美元;氮化镓在低压功率市场占比约68%,未来的市场规模将超过100亿美元。宽禁带半导体作为半导体领域的新兴赛道,国内研发起步较早,相比于传统半导体技术,和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较小,完全有可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跨越和赶超。为加速国内半导体材料及器件发展,促进国内半导体材料与器件领域的人员互动交流,推动我国半导体行业的高质量发展。仪器信息网将于2021年10月19-21日举办第二届“半导体材料与器件研究及应用”主题网络研讨会(i Conference on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of Semiconductor Materials and Devices, iCSMD 2021)”,本次会议邀请到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吉林大学、山东大学、南方科技大学、暨南大学、重庆大学、河北工业大学、海南师范大学等国内高校的知名学者,围绕宽禁带半导体/第三代半导体材料与器件、低维材料与器件、钙钛矿半导体与器件、半导体传感器及其应用等热点议题分享精彩内容,为国内广大半导体材料与器件研究、应用及检测的相关工作者提供一个突破时间地域限制的免费学习平台,让大家足不出户便能聆听到相关专家的精彩报告。报名链接: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meetings/icsmd2021/扫描二维码报名会议日程(报告题目及报告嘉宾):会场主题——宽禁带半导体/第三代半导体材料与器件(上)(10月19日)宽禁带半导体器件的最新研究进展——于洪宇(南方科技大学 深港微电子学院 院长/教授)InGaN/GaN多量子阱基LED的光学特性及内在物理机制——冀子武(山东大学 微电子学院 教授)沃特世光刻胶成分分析和杂质鉴定方案——蔡麒(沃特世 大中华区材料科学市场部高级经理)辉光放电质谱在半导体材料检测中的应用——王亮(赛默飞世尔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应用工程师)会议主题——宽禁带半导体/第三代半导体材料与器件(中)(10月19日)半导体深紫外发光与红外探测器件研究——吴峰(华中科技大学 副研究员)Advanced techniques based on TEM for the characterization of power semiconductor devices——Dr. Naohiko Kawasaki(Toray Research Center, Inc. 主任研究员)氮化镓半导体电力电子器件相关进展分享与讨论——赵胜雷(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副教授)会议主题—— 宽禁带半导体/第三代半导体材料与器件(下)(10月20日)硅基氮化镓材料外延生长及杂质缺陷研究进展——杨学林(北京大学 高级工程师)分子束外延氮化物半导体材料及器件——王科(南京大学电子学院 教授/博导)电子级水在半导体行业中的应用& Milli-Q解决方案——李子超(默克化工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区域市场专家)半导体仿真技术在宽禁带半导体器件领域中的应用——张紫辉(河北工业大学 教授)XPS技术及其在半导体行业的应用——王文昌(岛津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 应用工程师)会议主题—— 低维材料与器件(10月20日)碳化硅纳米结构及其应用——吴兴龙(南京大学 教授)二维半导体材料的可控制备——刘碧录(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 副院长/研究员)面向实际制造的二维半导体单晶晶圆——叶堉(北京大学 研究员)二维半导体材料的集成电路应用探索——包文中(复旦大学 研究员)硅纳米材料的同步辐射技术表征——唐元洪(海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 教授/博导)可编程晶硅纳米线三维生长集成及柔性仿生器件应用——余林蔚(南京大学 教授)会议主题—— 钙钛矿半导体与器件(10月21日)高效稳定的钙钛矿太阳电池器件和模块——韩礼元(上海交通大学 教授)非铅钙钛矿材料的能隙调控——肖立新(北京大学 教授)日本电子多功能场发射透射电镜功能介绍——胡伟伟(日本电子 应用工程师)高效率全无机CsPbBr3钙钛矿太阳电池——唐群委(暨南大学 教授/博士生导师)会议主题—— 半导体传感器研究与应用(10月21日)半导体离子传感器及新型可大规模集成无参比电极半导体离子传感器——吴东平(复旦大学微电子学院 教授)氧化物半导体气体传感器——刘凤敏(吉林大学 教授)先进气体传感技术及其应用——曾文(重庆大学 研究员/博导)报名链接: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meetings/icsmd2021/扫描二维码报名
  • 从制药大国迈向制药强国 国家卫健委解读仿制药管理新政四大看点
    p style=" text-align: left text-indent: 2em " 近年来,我国仿制药行业快速发展,为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健康做出了重大贡献。但同时,部分国外原研药价格高、国产高质量仿制药短缺仍是百姓用药难题。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改革完善仿制药供应保障及使用政策的意见》,通过完善支持政策全面推进仿制药研发、提升质量疗效。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0em " img width=" 600" height=" 385" title=" " style=" width: 600px height: 385px " alt=" " src=" http://pic.biodiscover.com/files/e/8a/201804041430145329.jpeg" border=" 0" vspace=" 0" hspace=" 0" /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意见出台对于推动我国由制药大国迈向制药强国有何意义?老百姓用药需求将如何进一步满足?如何完善仿制药全流程管理?新华社记者采访了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有关负责人。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204, 0, 0) " 加快从制药大国向制药强国迈进 /span /strong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trong 问:当前,我国仿制药行业大而不强,高质量药品市场主要被国外原研药占领。意见出台对于我国医药行业供给侧改革有何意义? /strong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答:仿制药是与被仿制药具有相同的活性成分、剂型、给药途径和治疗作用的替代药品,具有降低医疗支出,提高药品可及性,提升医疗服务水平等重要经济和社会效益。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仿制药行业取得了快速发展,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数量品种不断丰富,在近17万个药品批文中95%以上都是仿制药,为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健康做出了重大贡献。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但也要看到,我国仿制药行业大而不强,“多小散乱差”的局面仍然存在,药品质量差异较大,高质量药品市场主要被国外原研药占领,部分原研药价格虚高,广大人民群众对高质量仿制药的需求与现行药品可及性和可负担性相比还有一定差距。改革完善仿制药相关政策,对于推动医药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我国由制药大国向制药强国跨越具有重大意义。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204, 0, 0) " 制定鼓励仿制的药品目录 /span /strong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trong 问:意见提出制定鼓励仿制的药品目录,这对于让老百姓及时用上经济、安全、有效的仿制药有何帮助? /strong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答:2012年—2016年,全球共有631个原研药专利到期,由于信息不对称、技术难度大以及一些罕见病药品市场规模较小等原因,国内仿制跟进的速度还很慢,许多专利到期药,没有企业提出仿制注册申请。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通过制定鼓励仿制的药品目录,及时发布供求关系,解决供需双方的信息不对称,并对列入目录内的药品注册申请优先审评审批,以鼓励引导制药企业和研发机构有序研发、注册和生产,促进更多临床必需、疗效确切、供应短缺的仿制药尽快上市,一方面可以解决部分原研药价格过高问题,一方面可以解决部分药品在我国短缺的问题,大力提高药品的可及性和供应保障能力。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204, 0, 0) " 平衡药品创新与人民群众健康权益 /span /strong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trong 问:完善药品知识产权保护是促进药品创新的重要举措。对于平衡好药品创新和维护人民群众健康权益,意见提出哪些原则? /strong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答:意见提出,按照鼓励新药创制和鼓励仿制药研发并重的原则,研究完善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产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药品知识产权保护制度。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加强药品知识产权保护,鼓励新药创制,符合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促进医药产业创新发展的需求。同时,药品知识产权过度保护带来的垄断必然抬高药品的价格,降低药品的可及性。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因此,在我国,应按照鼓励新药创制和鼓励仿制药研发并重的原则,进一步研究完善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产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药品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着力构建科学、系统的药品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在健康权与药品知识产权间取得平衡,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权益。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意见还明确提出要依法分类实施药品专利强制许可,以在国家出现重特大传染病疫情及其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非常情况时维护公共健康。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204, 0, 0) " 全链条监管让用药安全更有保障 /span /strong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trong 问:意见提出提高药用原辅料和包装材料质量,这对于保障老百姓用药安全具有怎样的意义? /strong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答:药品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其质量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健康与生命安危。在过往发生的药害事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由原辅料和包装材料的质量问题引起的。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原料药是制剂中的活性成分,其质量和一些关键的理化性质是决定制剂质量以及安全性、有效性的重要因素。辅料可影响制剂的生产以及活性成分从制剂中的释放、吸收,也可影响活性成分和制剂的稳定性等,进而影响药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因此,在整个生产链条中,提高原辅料和包装材料质量是药品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要内容。 /p
  • 承鸿鹄之志,造大国电镜!首台国产商业场发射透射电子显微镜发布
    1月20日,广州慧炬科技有限公司成功举办“承鸿鹄之志,造大国电镜”新品发布会,正式发布首台国产商业场发射透射电子显微镜“太行”TH-F120。标志着我国已掌握透射电镜整机研制能力以及电子枪、高压电源、电子探测相机等核心技术。该产品将打破国内透射电镜100%依赖进口的局面,为我国在材料科学、生命科学、化学、物理等前沿科学以及半导体工业、锂电新能源材料等先进制造业领域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中国科学院院士饶子和、中国科学院院士隋森芳、中国科学院院士徐涛,以及来自全国学界、业界相关领域的60余位专家出席本次发布会。  院士大咖云集!共见首台国产商业场发射透射电子显微镜发布会议伊始,广州慧炬科技总经理曹峰向各位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感谢各位专家对国产透射电子显微镜的支持。广州开发区管委会二级巡视员、生物岛实验室主任助理杨寿桃致辞。国仪量子技术(合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贺羽致辞。中国科学院隋森芳院士致辞。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松山湖材料实验室研究员、中国电子显微学会副理事长、粤港澳大湾区电镜联盟理事长马秀良致辞。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生物岛实验室研究员、广州慧炬科技首席科学家孙飞分享了《生物医学电镜自主研制之路》报告。发布会上,饶子和院士与隋森芳院士共同为太行TH-F120揭幕。饶子和院士(左二)与隋森芳院士(左一)为太行TH-F120揭幕,徐涛院士(左三)等专家见证揭幕仪式合影  ▍破局之作!场发射透射电子显微镜“太行”TH-F120广州慧炬科技总经理曹峰向与会嘉宾详细介绍了太行TH-F120的产品特点与优势。TH-F120是慧炬120kV成像平台的首款产品,它的诞生意味着国产商业透射电镜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其中文名称“太行”源自中华名山太行山,寓意TH-F120将如太行山一样,挺起中国透射电镜产业的脊梁。  TH-F120自主研制的高亮度场发射电子枪,相比于同级进口产品的热发射电子枪,亮度更高,发射稳定性和相干性更优,匹配自主研制的电磁透镜系统,针对120kV成像平台特别优化了电子光学设计,可为用户带来更佳的图像衬度和分辨率;自主研制的高稳定性的低纹波高压电源,实现了高压自动控制,保证电子枪稳定发射;标配自主研制的高像素CMOS相机,在低电子剂量的工况下仍可呈现丰富的样品细节;整机以人机分离为设计理念,匹配高度自动化的控制系统,使图像采集工作更加舒适高效;同时,TH-F120预设了充足的拓展接口和整机升级空间,满足用户迭代需求,有效延长整机使用年限。太行TH-F120产品参数太行TH-F120应用案例  ▍承鸿鹄之志,造大国电镜  透射电镜具有极高的技术门槛,国外品牌已形成了垄断局面。此前,我国透射电镜100%依赖进口,国产化尚属空白。2022年,我国进口透射电镜约300台,进口总额超30亿元,预计2022年至2028年期间,年复合增长率超5.8%。  2022年,生物岛实验室与国内领先的科学仪器公司国仪量子技术(合肥)股份有限公司联合成立广州慧炬科技有限公司,依托生物岛实验室徐涛院士、孙飞研究员团队在国产透射电镜领域的研发成果,与国仪量子成熟的产品工程化与市场开拓经验,进一步推动透射电镜的普及和应用。此前,国仪量子自主研制的场发射/钨灯丝扫描电镜、超高分辨场发射扫描电镜、镓离子束双束电镜、量子传感设备、电子顺磁共振波谱仪、气体吸附分析仪等产品获得了良好的市场反响,形成了国产高端科学仪器的示范应用。双方的合作,将充分整合人才与技术优势,加速推进透射电镜技术转化为商业化产品并进行批量生产。  广州慧炬科技首台国产商业场发射透射电子显微镜正式发布,填补了国内该领域的空白,实现了从“买”到“造”的重大突破。未来,广州慧炬科技将持续加强在透射电镜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研发更高端的电镜产品,服务中国科研人,为实现科技自立自强贡献力量。与会嘉宾合影
  • 承鸿鹄之志,造大国电镜!首台国产商业场发射透射电子显微镜发布
    1月20日,广州慧炬科技有限公司成功举办“承鸿鹄之志,造大国电镜”新品发布会,正式发布首台国产商业场发射透射电子显微镜“太行”TH-F120。标志着我国已掌握透射电镜整机研制能力以及电子枪、高压电源、电子探测相机等核心技术。该产品将打破国内透射电镜100%依赖进口的局面,为我国在材料科学、生命科学、化学、物理等前沿科学以及半导体工业、锂电新能源材料等先进制造业领域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中国科学院院士饶子和、中国科学院院士隋森芳、中国科学院院士徐涛,以及来自全国学界、业界相关领域的60余位专家出席本次发布会。点击观看发布会精彩回顾院士大咖云集!共见首台国产商业场发射透射电子显微镜发布会议伊始,广州慧炬科技总经理曹峰向各位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感谢各位专家对国产透射电子显微镜的支持。广州开发区管委会二级巡视员、生物岛实验室主任助理杨寿桃致辞。国仪量子技术(合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贺羽致辞。中国科学院隋森芳院士致辞。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松山湖材料实验室研究员、中国电子显微学会副理事长、粤港澳大湾区电镜联盟理事长马秀良致辞。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生物岛实验室研究员、广州慧炬科技首席科学家孙飞分享了《生物医学电镜自主研制之路》报告。发布会上,饶子和院士与隋森芳院士共同为太行TH-F120揭幕。饶子和院士(左二)与隋森芳院士(左一)为太行TH-F120揭幕,徐涛院士(左三)等专家见证揭幕仪式合影破局之作!场发射透射电子显微镜“太行”TH-F120广州慧炬科技总经理曹峰向与会嘉宾详细介绍了太行TH-F120的产品特点与优势。TH-F120是慧炬120kV成像平台的首款产品,它的诞生意味着国产商业透射电镜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其中文名称“太行”源自中华名山太行山,寓意TH-F120将如太行山一样,挺起中国透射电镜产业的脊梁。TH-F120自主研制的高亮度场发射电子枪,相比于同级进口产品的热发射电子枪,亮度更高,发射稳定性和相干性更优,匹配自主研制的电磁透镜系统,针对120kV成像平台特别优化了电子光学设计,可为用户带来更佳的图像衬度和分辨率;自主研制的高稳定性的低纹波高压电源,实现了高压自动控制,保证电子枪稳定发射;标配自主研制的高像素CMOS相机,在低电子剂量的工况下仍可呈现丰富的样品细节;整机以人机分离为设计理念,匹配高度自动化的控制系统,使图像采集工作更加舒适高效;同时,TH-F120预设了充足的拓展接口和整机升级空间,满足用户迭代需求,有效延长整机使用年限。太行TH-F120产品参数太行TH-F120应用案例承鸿鹄之志,造大国电镜透射电镜具有极高的技术门槛,国外品牌已形成了垄断局面。此前,我国透射电镜100%依赖进口,国产化尚属空白。2022年,我国进口透射电镜约300台,进口总额超30亿元,预计2022年至2028年期间,年复合增长率超5.8%。2022年,生物岛实验室与国内领先的科学仪器公司国仪量子技术(合肥)股份有限公司联合成立广州慧炬科技有限公司,依托生物岛实验室徐涛院士、孙飞研究员团队在国产透射电镜领域的研发成果,与国仪量子成熟的产品工程化与市场开拓经验,进一步推动透射电镜的普及和应用。此前,国仪量子自主研制的场发射/钨灯丝扫描电镜、超高分辨场发射扫描电镜、镓离子束双束电镜、量子传感设备、电子顺磁共振波谱仪、气体吸附分析仪等产品获得了良好的市场反响,形成了国产高端科学仪器的示范应用。双方的合作,将充分整合人才与技术优势,加速推进透射电镜技术转化为商业化产品并进行批量生产。广州慧炬科技首台国产商业场发射透射电子显微镜正式发布,填补了国内该领域的空白,实现了从“买”到“造”的重大突破。未来,广州慧炬科技将持续加强在透射电镜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研发更高端的电镜产品,服务中国科研人,为实现科技自立自强贡献力量。与会嘉宾合影
  • 笔尖上的大国崛起 如何自救抽检滑铁卢?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0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i span style=" text-indent: 2em " 它被誉为改变世界的十项小发明之一 /span /i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0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i 曾经,它是国人之殇 /i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0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i 如今已是中华崛起的添焰柴 /i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0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i 可是一次抽检 /i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0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i 却让它在华夏再度蒙尘 /i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0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i 它就是圆珠笔 /i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0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i 今天让我们来走近它的起起伏伏 /i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9/uepic/c953d3d9-8575-43d0-bfd8-597e164d73b9.jpg" title=" 笔尖上的大国崛起 如何解救抽检滑铁卢?.jpg" alt=" 笔尖上的大国崛起 如何解救抽检滑铁卢?.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 strong 从此圆珠笔有了真正的中国制造 /strong & nbsp /span & nbsp & nbsp & nbsp /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500px height: 283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9/uepic/a74e46a7-89d8-4048-83b2-a726676cf9f0.jpg" title=" 笔尖上的大国崛起 如何解救抽检滑铁卢?1.jpg" alt=" 笔尖上的大国崛起 如何解救抽检滑铁卢?1.jpg" width=" 500" height=" 283" border=" 0" vspace=" 0" /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曾几何时,一个真实的笑话刺伤了中国制造业无数同仁的心:中国造得出高楼大厦,造得出飞机大炮,却被造不出一个小小的圆珠笔头。别看又小又常见,制造圆珠笔头却非常困难。圆珠笔头主要分为笔尖上的球珠和球座体。在球珠方面,我国已经有广泛的应用,但是球座体的生产则需要苛刻的材料选择和超高的加工精度。 /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500px height: 500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9/uepic/c4ca6f0f-9a67-4311-85b2-f04e08282e49.jpg" title=" 笔尖上的大国崛起 如何解救抽检滑铁卢?2.jpg" alt=" 笔尖上的大国崛起 如何解救抽检滑铁卢?2.jpg" width=" 500" height=" 500" border=" 0" vspace=" 0" /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在材料方面,用于生产笔头的钢料各元素含量哪怕偏差零点一个百分点,钢材的性质就会不同,而在加工方面,球座体上面有五条引导墨水的沟槽,加工精度都要达到千分之一毫米的数量级。由于技术复杂且利润率低,因此,长期以来这项技术一直被瑞士和日本垄断,其他国家包括美国在内都只能依靠进口。 /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500px height: 279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9/uepic/7913edb3-6be5-4078-9f50-d484f19de40a.jpg" title=" 笔尖上的大国崛起 如何解救抽检滑铁卢?3.jpg" alt=" 笔尖上的大国崛起 如何解救抽检滑铁卢?3.jpg" width=" 500" height=" 279" border=" 0" vspace=" 0" /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然而,2016年9月,圆珠笔尖在中国峰回路转,太原钢铁集团公司经过近六年的厚积薄发终于自主研发出可供应市场的笔尖钢材料。首批直径2.3毫米的不锈钢钢丝,甫一出世,在中国的销量就呈指数级上升,就此圆珠笔头写上了中国制造的名字。中国也成为了继瑞士和日本后,世界上第三个可以生产圆珠笔头的国家。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 strong 蒙尘的中国骄傲:抽检不合格率连番超两成 /strong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时间来到2019年,近日,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近期抽查了来自浙江、上海、广东等9个地区、46批次的笔尖产品。令人大跌眼镜的是,整体不合格检出率竟然高达22%。不合格的类型包括书写性能不合格如字迹变淡、断线、安全性能差等。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tyle=" width: 500px height: 255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9/uepic/97e5e80c-8ca9-42f9-96d6-d874b232a391.jpg" title=" 笔尖上的大国崛起 如何解救抽检滑铁卢?4.jpg" width=" 500" height=" 255" border=" 0" vspace=" 0" alt=" 笔尖上的大国崛起 如何解救抽检滑铁卢?4.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tyle=" width: 500px height: 253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9/uepic/ac3a382a-8f54-4698-b6b4-8fa0acdf26eb.jpg" title=" 笔尖上的大国崛起 如何解救抽检滑铁卢?5.jpg" width=" 500" height=" 253" border=" 0" vspace=" 0" alt=" 笔尖上的大国崛起 如何解救抽检滑铁卢?5.jpg" /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span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这样的事件已经不是第一次发生,在2018年,浙江省质监局对市场销售的圆珠笔产品进行了买样检测,批次的不合格率也高达20.8%。在尖端技术上有了重大突破,却在抽检的过程中接连滑铁卢,说好的笔尖上的大国崛起,却接连蒙尘& #8230 & #8230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警钟长鸣,想要发展真正的科技,除了尖端技术研发外,能够保证产品可靠性和市场应用的检测手段也必不可少。仪器信息网特汇总了一些与圆珠笔相关的检测方法,与读者共享。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 strong 浅析圆珠笔检测药方 /strong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strong (1)压力检测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压力检测,对于是圆珠笔来说至关重要,笔尖在多大压力范围内可以正常写字?不能正常出墨?多重会损坏笔尖或纸张?& nbsp 笔壳又能在多大压力范围内正常使用,不会掰坏?这些都需要进行压力检测。进行压力检测,可以使用带自动显示的拉压试验机(或万能试验机),在整个试验过程中,实时显示试验力、峰值、试验状态等信息。 /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500px height: 558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9/uepic/b5c092f5-09cc-4d1f-b7dc-4ec7239f2059.jpg" title=" 笔尖上的大国崛起 如何解救抽检滑铁卢?6.jpg" alt=" 笔尖上的大国崛起 如何解救抽检滑铁卢?6.jpg" width=" 500" height=" 558" border=" 0" vspace=" 0" /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strong (2)抗泄漏性检测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圆珠笔的笔管和笔芯是墨水泄露的重灾区,相信在求学路上,我们都曾深受其害,笔废了也就罢了,手心、糊口、指甲缝变色就比较愁人,几滴墨水坏了几层纸的“杯具”也时有发生,要是一不小心泄露的墨水光顾到衣服上,那更是满心的羊驼飞奔。 /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300px height: 239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9/uepic/8f98dbd7-bce9-4c5c-ac3e-c92f93a0e47f.jpg" title=" 笔尖上的大国崛起 如何解救抽检滑铁卢?1000.jpg" alt=" 笔尖上的大国崛起 如何解救抽检滑铁卢?1000.jpg" width=" 300" height=" 239" border=" 0" vspace=" 0" /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因此圆珠笔的抗泄漏性检测至关重要,而根据我国行标QB/T 1655-2006,该项检测需要用到密封试验仪(减压仪)。该仪器采用减压原理检测水性圆珠笔和笔芯的抗泄漏性能,仪器可自动恒压补气,自动反吹卸载和自动结束试验,操作十分方便。 /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500px height: 327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9/uepic/918f2b0d-8c08-4e93-bd04-cf9ae2d715c5.jpg" title=" 笔尖上的大国崛起 如何解救抽检滑铁卢?7.jpg" alt=" 笔尖上的大国崛起 如何解救抽检滑铁卢?7.jpg" width=" 500" height=" 327" border=" 0" vspace=" 0" /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使用该种方法检测需要将储墨容器中储有占容量1/2的笔作为试样,仅需按照国标调整真空度和真空保持时间,仪器就会自动测量试样笔的抗泄漏性。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strong (3)字迹检测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300px height: 212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9/uepic/ce8179d9-63e3-408e-a2a3-7e2c8529b177.jpg" title=" 笔尖上的大国崛起 如何解救抽检滑铁卢?8.jpg" alt=" 笔尖上的大国崛起 如何解救抽检滑铁卢?8.jpg" width=" 300" height=" 212" border=" 0" vspace=" 0" /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推理剧场时间:李老太突发脑溢血不幸去世,老人有两个儿子,据说曾在今年年初立遗嘱将自己在北京三环的大房子留给其中最更孝顺的一个。可不曾想,两个儿子竟然都拿出了声明自己有继承权的遗嘱,最后闹上了法庭。李鬼李逵,孰假孰真?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聪明的法官发现两份遗嘱都是用圆珠笔写的,于是当机立断:“先去做个字迹真伪及形成时间的检测吧”!是的,这就是圆珠笔检测中又一个非常重要的检测类别——字迹检测。字迹真伪及形成时间检测,常发生在帐目、收据、契约、遗嘱等内容相关的刑事和经济案件中。在法庭科学中常需要对使用圆珠笔添加、涂改和伪造的文件内容及圆珠笔油墨进行分析。 /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500px height: 335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9/uepic/d0f108a0-b289-4b94-b47d-c59aa0cabe6e.jpg" title=" 笔尖上的大国崛起 如何解救抽检滑铁卢?9_看图王.jpg" alt=" 笔尖上的大国崛起 如何解救抽检滑铁卢?9_看图王.jpg" width=" 500" height=" 335" border=" 0" vspace=" 0" /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常用的检测方法有两大类,非破坏性方法和破坏性方法: br/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 非破坏性分析方法 /span /strong 主要有紫外-可见光谱法、FTIR法、显微分光光度法和各种发光光谱法等。例如,利用FITR显微镜的Micro-ATR采样技术,就可以无损探测纸张上的笔记色痕,区别不同种类的油墨,真实地表现了书写在纸张表面油墨的结构信息。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 破坏性分析方法 /span /strong 主要有薄层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和毛细管电泳法等。例如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就能够依据圆珠笔油墨字迹中染料成分随时间的变化规律,鉴别圆珠笔油墨字迹的相对形成时间是否相同,并判断先后次序。现在,还有用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 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 /span /strong 进行圆珠笔书写字痕检测的方法。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其实不仅仅是在案件调查中,字迹检测本身就是决定日常决定一支圆珠笔质量的核心,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其书写字迹的油墨种类、字迹深浅(字痕)、在不同纸张上的字迹,都是重要的检测指标。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strong (4)挥发性苯系物质检测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小小的圆珠笔也可能有大大的危害。苯、甲苯、二甲苯,等苯系物质可以让圆珠笔的油性笔芯,不晕染、书写流利,且成本低易挥发,因此曾被很多商家使用。但由于苯含有毒性,在圆珠笔中被过量使用,容易对人体造成伤害,长期使用这类圆珠笔,会造成慢性苯中毒,引起造血和免疫机能损伤,甚至引起白血病。因此圆珠笔油墨成份中是否含有苯,苯的含量多少也是非常重要的检测项。 /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9/uepic/0e964325-fe4b-4ea8-bf00-aa2501889b63.jpg" title=" 笔尖上的大国崛起 如何解救抽检滑铁卢?10.jpg" alt=" 笔尖上的大国崛起 如何解救抽检滑铁卢?10.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利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可以对圆珠笔中的挥发性苯系物含量进行分析。根据保留时间和离子丰度比定性,即可检测样品中是否含有苯系物并计算出每千克样品中苯系物含量的质量范围。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strong (5)封胶检测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新买的圆珠笔,笔尖经常有个红色的乳胶状小圆点,抠掉小圆点,才可以正常地用圆珠笔写字。这个小圆点的学名叫做密封胶,顾名思义,是用来对圆珠笔进行密封保护的,常采用合成树脂为原材料。一方面可以隔绝笔头内墨水与外界接触,以免墨水溶剂挥发及被空气氧化变质,延长产品在仓库及货架存放期,另一方面,也可以保护笔尖在产品储运过程中因碰撞变形产生品质不良。 /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500px height: 500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9/uepic/789a1598-2996-4ced-9a34-d09a3949c916.jpg" title=" 笔尖上的大国崛起 如何解救抽检滑铁卢?11.jpg" alt=" 笔尖上的大国崛起 如何解救抽检滑铁卢?11.jpg" width=" 500" height=" 500" border=" 0" vspace=" 0" /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别看密封胶小,一个合格的密封胶在出厂前至少需要进行7大检测试验:安全性测试、涂膜百格试验、封胶笔芯跌落试验、封胶笔芯高低温试验与冷热循环试验、封胶笔芯加速老化测试试验、脱胶后笔头显微检测、封胶笔芯初写性能试验等。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其他试验根据字面意思就很好理解,这里对百格实验简单介绍下:该实验室检测涂层或镀层附着力的国标检测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应涂层柔韧性的优劣。操作步骤如下:在涂层上划出大小相等的方格,随后用专用胶带拉拔,根据涂层脱落情况,在进行附着力判断。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小小圆珠笔,检测真不少,以上也只是圆珠笔所需检测项中的一部分,更多有关圆珠笔的检测类别欢迎读者朋友们在评论区补充。 span style=" text-indent: 2em " 圆珠笔尖的自研成功,是我们大国崛起的骄傲,而现在是时候拿起“检测”的武器,捍卫属于我们中华民族的科技荣耀!!! /span /p
  • 从工业大国迈向工业强国
    制造业在任何时候都是强国之本,是基础产业,是凝聚一种情感和追求的行业。和房地产业、金融业等相比,投资大,回报周期长,需要勇气和实力,更需要一种对民族工业的情结。 美国表面上制造业在衰退,但主要都是利润下降,即使转移出去也动摇不了其根本。此外,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制造业的巅峰之后,美国经济经历了几个大的变化,特别是逐步从实体经济向虚拟经济的转变,以2000年左右的网络经济为代表,使得美国的虚拟经济发展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平。在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的时候,实际上是把非实体经济的结果和弊端突出和放大了。在真正决定国本的信息工业、军事工业、航空航天、新材料等领域,美国目前依然远远超过世界其他各国,华尔街垮台了,美国会受到重创,但不会没落。可是如果这些领域完蛋,美国必定成为二流国家。 再看看日德两国,长期稳居世界第二、三经济大国,从来都是以制造业为本,在汽车、机械、造船、制药和化工等领域牢牢占据着高端。另两个老牌强国英法,看似没落,但在制造业上丝毫没有放松。例如法国,不过数千万人口,但能独立自制世界一流的战斗机、航母、运载火箭、大型客机、导弹和核电设备,巴黎中央理工学院(É cole centrale Paris)更是世界闻名。其他欧洲富国,也多以制造业闻名,如瑞士,几乎把机械、钟表发展成艺术。瑞典不过是一个不到千万人口的撮尔小国,却在通信、军工和汽车行业表现极为杰出。 中国的问题是,80年代改革开放,把大量的金钱投放到引进外来技术,搞基础设施建设上了,对自己的技术不自信,像50-70年代自力更生搞自主成套技术开发的很少,以为靠引进搞市场换技术就能得到一切,这在80-90年代被忽悠吃了太多的亏。典型的例子包括&ldquo 中美和平典范计划&rdquo 、&ldquo 运十飞机下马&rdquo 等。当然靠出卖廉价劳动力也获得一些好处,攒了一些钱。 直到1999年被美国炸弹炸醒,意识到这个世界上最终还是要靠硬实力说话的,GDP再高,没有拿得出手的东西就是要挨打。从那时起,中国开始醒悟,知道自有技术标准,自有知识产权的重要性了,国家也开始投入巨资搞一些大项目。当然,最初是以学习甚至逆向国外已有技术为主,解决一个有没有的问题,自主创新还谈不上。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重大创新成果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 以清华大学为例:近些年来,该校负责研制成功的一系列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重要技术装备,包括10兆瓦高温气冷堆(另在山东荣成兴建世界上第一个实用高温气冷堆核电站);清华机械系颜永年教授主持设计成功世界上第一个8万吨重型模锻液压机、第一个3.6万吨垂直挤压机;热能系在R0110重型燃气轮机燃烧室研究取得最新进展;精仪系和各个机床厂合作设计成功一系列高性能数控车床;化工系在煤化工核心技术获重大突破,实现部分替代石油;化学系在OLED技术领域实现重大突破;电机系电网调度自动化技术取得世界级研究成果。 我们首先要承认,中国的工业技术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这无须妄自菲薄。商务部数据显示,2012年,全国机电产品出口增速高于全国外贸出口增速0.8个百分点,在外贸总量和增量中的占比分别提高到57.6%和62.4%,机电产品已连续18年保持我国第一大类出口商品地位。进出口结构进一步优化,电力、通讯 设备、汽车、机车、飞机等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较高的产品成为新的增长主体。几亿条裤子换一架飞机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但同时,中国目前也到了一个瓶颈阶段,装备制造业在总体上还处于一个中下游水平。换句话说,中国现在是一个制造大国,但还不是一个制造强国。如果能挤上去,把各产业高端的部分吃掉,中国就能进入一流强国的行列,否则即使把房地产、金融炒得再热,也不过是华尔街的提款机。这个时候中国如果过早的染上富贵病,把所有资源都投入到房地产和金融,忽略了制造业,那么很可能就正中某些西方国家的下怀。 后记:科学仪器行业一向被誉为制造工业的&ldquo 眼睛&rdquo ,而作为这个领域的专业媒体网站,仪器信息网愿意为振兴中国的制造工业而发出自己的声音。也许我们的声音很微弱,但&ldquo 位卑未敢忘忧国&rdquo ,我们希望中国能够坚定地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走我们的路。(主编当班)
  • 我国跻身第六研发投入大国
    国家统计局九月二十五日表示,从二00六年的情况来看,中国的研发投入总量排在美国、日本、德国、法国、英国之后,已是世界第六的研发投入大国。目前,中国研发人员总量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   国家统计局在系列报告中称,新中国成立六十年来,中国科技事业整体水平已位居发展中国家前列,有些科研领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科技经费投入快速增加,科技队伍不断壮大,人员素质不断提高功不可没。   报告显示,近年来,国家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财政支出中对科技的投入逐年增加。二00七年国家用于科学技术的财政支出超过二千亿元人民币,是一九八0年的三十二点七倍,年均增长达百分之十三点八。   据初步统计,二00八年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达四千五百七十亿元,是一九九一年的三十二倍,年均增长百分之二十二点六 R&D经费支出与GDP之比为百分之一点五二,比一九九一年增加0点八七个百分点,表明社会资源配置对于自主研发的倾斜逐年加大。   截至二00八年底,国有企事业单位拥有工程技术人员、农业技术人员、科学研究人员、卫生技术人员和教学人员等五类专业技术人员二千三百一十万人,是新中国成立初期自然科学技术工作者人数的五十多倍。到二00七年,全国从事科技活动人员达四百五十四点四万人,是一九九一年的二倍。
  • 长春机械院重大试验设备荣登中央电视台《大国重器》节目展示
    2013年11月12日,长春机械院重大试验机设备荣登中央电视台1套《大国重器》节目,并在黄金时段展示。 《大国重器》第六集讲述了有“全球一流叶片”之称的上海电气集团旗下无锡透平叶片有限公司(WTB)通过上千次试制,占据全球50%的工业大叶片市场,不断开拓创新的经历。该节纪录片中重点展示了长春机械院与无锡叶片公司战略合作的国家大型重点试验室——“国家大型涡轮叶片研发和检测中心”。该中心是我国首批建设的16个国家能源研发(实验)中心项目。 《大国重器》是我国第一部大型高清工业电视纪录片,是为纪念国务院《关于抓紧研制重大技术装备的决定》颁布30周年而拍摄。《大国重器》以独特的视角记录了中国装备制造业创新发展的历史。该片将镜头对准了普通的产业工人和装备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创新中的关键人物,真实记录了他们的智慧、生活和梦想,通过人物故事和制造细节,鲜活地讲述了充满中国智慧的机器制造故事,再现了中国装备制造业从无到有,赶超世界先进水平背后的艰辛历程,展望了中国装备制造业迈向高端制造的未来前景。 无锡透平叶片有限公司(WTB)主营业务为电站叶片和航空锻件的工艺开发和制造,是我国能源和航空领域国内领先、全球知名的高端动力部件供应商。 2011年7月,长春机械院与上海电气无锡叶片公司开展合作,共同成立了国家大型涡轮叶片研发和检测中心“上海电气无锡透平叶片有限公司公司&长春机械院联合示范试验室”,从试验室建设、设备研发、技术研究、材料检测、学术研究等方面全面助力上海电气无锡叶片公司的材料科研检测项目。从示范试验室成立以来,长春机械院不断加强与无锡叶片公司在材料检测领域的沟通与合作,在联合实验室成立后的短短2年时间里,双方已经在长春举行了两次专题会谈,达成了多项合作共识。目前联合示范试验室已经配备了长春机械院研制的高温电子持久蠕变试验机、高频疲劳试验机、电液伺服动静疲劳试验机、高温电子万能试验机等20多台套高尖端试验设备。 作为中国试验机行业内唯一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中央电视台《大国重器》节目展示了长春机械院与无锡叶片合作建设的联合试验室,这是长春机械院全体员工倍感光荣与骄傲,这是中央电视台《大国重器》栏目对长春机械院的巨大鼓舞和肯定,希望长春机械院在院企合作的正确道路上继续前进,继续深入开展对航空航天、对高等研究机构的全面合作,为中国的航空航天事业和材料检测事业做出我们的贡献。关注:【长春机械院】微信号:cimachtest
  • 时评:气候变化问题不仅是环境问题,更是大国博弈?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引起广泛关注,各国政府纷纷出台相关政策减缓碳排放。鉴于气候变化问题的外部性及全球性,气候治理不局限于一国自身减排等行动,更多的是全球协同治理。这不可避免地引起大国之间关于气候治理的矛盾与博弈。气候变化问题也不再仅仅是有关环境和人类发展的问题,在很多场合已经演变成政治话语权的争夺。基于此,本文将从内涵、逻辑成因以及演进方向三个层面对大国气候博弈进行全面探讨。1、大国气候博弈的本质内涵气候博弈的本质是发展权之争。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逐渐引起关注,各国政府以及国际组织均采取相应的行动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减缓气候变暖。为了使各国在气候治理上达成一致,《京都议定书》等文件出台。但是,鉴于无法达成统一且各方都满意的减排方案,气候变化问题逐渐成为政治问题,引发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诸多矛盾。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气候变化的治理需要降低温室气体排放。能源是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支柱,现如今大部分国家还处于传统的高碳经济发展方式,新型清洁能源和气候变化减缓技术难以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减排与经济发展在一定时期一定程度上难以兼得,承担减排责任会抑制经济发展速度,这成为大部分国家不愿意履行减排承诺的主要原因。第二,气候变化治理需要投入大量人力与物力。发达的技术与大量的资金投入使得大部分发展中国家望而却步,很多发展中国家只能选择“搭便车”。发达国家并不愿意为全球气候变化治理这个公共产品来买单,这使得他们对现有气候治理机制存有不满。第三,气候变化治理不是发展中国家的首要治理目标。发展中国家将精力更多集中在治理贫困和工业发展等方面。碳排放等问题是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气候博弈问题或将始终存在。谁在这场博弈中取得胜利,谁就有机会以更为有利于自己形态的发展模式发展经济、治理气候变化。因此,气候博弈实质上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对发展权的争夺。气候治理体制很大程度上决定各国在国际社会的地位与国际秩序。首先,气候变化现如今成为各国制定经济与环境政策时考虑的重点问题。对气候变化的治理程度和态度,决定各国未来的经济形态与在国际社会中的位置。其次,气候变化治理是各国的必然选择。全球气候治理的最核心问题是减少由于人类活动造成的温室气体排放。一国的排放与产业和能源结构密切相关,与人们的生活、生产以及消费相互制约。在这场“低碳革命”中占据先机,就有可能在未来成为全球的领导者,掌握国际格局变化的权力。另外,气候治理的公共品属性决定了其具有树立形象的作用。积极应对并治理全球气候变化,本质上讲,一方面是为了适应全球低碳化转型的时代潮流,提升和增强自己的实力与地位;另一方面,由于气候变化的公共品属性,治理的成果受益于全球各国,这在客观上为治理气候变化的国家提供有利于树立正面形象、提升国际地位、获得国际威望的机会。大国间的气候博弈在此背景下迅速展开。2、大国气候博弈的逻辑成因随着气候变化问题逐渐深入,全球主导力可能越来越倾向于实现低碳化转型的国家。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正成为撬动当前国际秩序转型的重要杠杆,走向低碳经济是未来世界各国组织经济活动的必然选择。中国在减排承诺上,始终对自身高标准、严要求。中国将提高国际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有效的政策和措施,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美国的全球气候治理领导力减弱,阻碍着全球气候治理进程。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气候治理,正在逐渐走向气候治理“舞台中心”。2009年,在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上,东道主欧盟企图放弃“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并且在自身没有做出合适的减排承诺下,不断要求中国和美国制定更高的减排标准。欧盟认为,中国应当承担更大、更为明确的减排义务。欧盟还明确表示不会对中国等发展中国家提供额外的资金援助。但是欧盟在减排承诺上始终沿用着最低的减排标准与减排要求。欧盟在气候治理中奉行单边主义政策,采取碳关税等碳排放交易体系达到减排目的。2021年3月,欧洲议会通过《迈向与WTO兼容的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计划在不晚于2023年1月1日启动碳关税机制。碳边境调整机制,直观来讲,便是欧盟提出的一种在境外推动降低碳排放的举措,对某些温室气体排放量超过欧盟制造商允许的排放量的进口商品加征关税。这一政策限制了发展中国家通过转移碳排放生产方式来达到局部减排的效果。欧盟的碳边境调节机制将会对众多发展中国家形成绿色壁垒,增加其减排压力。欧美气候博弈主要集中在气候变化治理的前期。在《京都议定书》第一阶段,欧盟与美国既是潜在的对手关系,也是盟友关系,在治理气候变化问题上采取较为温和友好的减排策略,旨在促进全球一体化减排行动。在《京都议定书》第二期承诺及其后的《巴黎协议》谈判进程中,新兴发展中国家迅速崛起,欧盟和美国产生共同的诉求,两大发达经济体重新靠拢,通过为最不发达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援助的许诺,将矛盾焦点转移到中国等排放规模较大、增长较快的新兴经济体身上。换言之,发达国家借着保护地球的名义,遏制发展中国家的发展。但随着2017年6月,特朗普悍然宣布退出《巴黎协定》,全球气候变化遭遇严重冲击,标志着美欧在气候变化问题上出现分歧。无论从经济总量还是国际影响力来看,美国和欧盟均处于较为领先的水平,有能力也有希望成为领导全球气候治理与合作的国家。相对于美国,欧洲的优势在于其新能源发展处于前沿,因而更希望积极推动气候谈判。欧盟和美国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的态度、治理规则有明显差异,欧盟气候治理资金援助力度远超美国。在气候政策的执行上,美国几乎从未落实自己宣传的气候目标,欧盟则一直在积极履行自己的减排承诺,并做出了示范效应,通过发展援助、伙伴关系、自贸安排等政策与气候外交等措施,推动全球其他国家共同减排。3、大国气候博弈的演进方向大国气候博弈成为现如今国际社会气候谈判的主旋律。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未来气候博弈可能有以下三个方向。“碳中和”的牵制使气候博弈更为激烈。截止到2021年底,全球已经有136个国家提出了“碳中和”承诺。2020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美国在2021年4月牵头举办的领导人气候峰会上宣布,到2030年美国温室气体排放将较2005年减少50%—52%,到2050年实现碳中和。2019年欧盟委员会公布的《欧洲绿色协议》明确指出,2050年将建成全球首个碳中和的大洲;2020年3月《欧洲气候法》明确,到2050年实现碳中和。碳中和目标成为牵制美国、欧盟和中国的力量。碳边境调节机制成为美欧制约中国的重要手段。美国和欧盟都相继放出信号,表明将征收碳关税来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他们的观点主要集中在,碳关税的实行符合全球共同减排的愿景,可以使全球主要商品出口国将自身的出口商品碳强度降低,减少碳泄漏,帮助这些国家达到低碳发展目的。另外,碳关税政策实行还可以保护本国企业在贸易保护政策下,持续推动低碳发展策略,使之达到低碳减排的效果。2009年6月,美国发布了《清洁能源安全法案》,指出仅对“具有温室气体排放强度目标并且这一目标不低于美国的国家、最不发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占全球份额低于0.5%的国家,或者占美国该行业进口份额不超过5%的国家”免收碳关税。中国显然不在美国免除碳关税国家的列表之中,这个措施很明显会对中国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作为美国和欧盟的主要商品出口国,若碳关税加以实施,对中国社会、经济、外贸等将产生巨大影响。未来,气候博弈的演变方向更多的是美国和欧盟等发达经济体采用贸易制裁、增加关税、提高门槛等经济措施,以气候治理的声音,来制约中国的发展。中国则会采取相应的反制约措施。数字经济有可能成为中国在未来气候博弈中的破局点。数字经济广义上是指利用数字化的信息与知识作为主要生产要素,以信息网络为载体,提升效率以及优化经济结构的重要经济活动。数字经济的发展与绿色可持续发展存在着协同作用。发展数字经济可以打破现有的气候博弈僵局,主要考虑到以下三个层面:一是数字经济被认为是绿色发展模式。发展数字经济不仅可以快速提高国家经济,并且可以降低污染与温室气体排放,减少化石能源消耗,成为国家气候博弈中有力的战略武器。尤其是对于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西方国家的矛头指向便是降低由于经济发展导致的污染,若能快速发展数字经济以及相关产业,便能有力回击发达国家的指责。二是数字经济改变了传统产业布局。数字经济可以渗透至其他传统产业,改变企业行为,提高企业生产效率,推动能源优化与减排,从而降低碳排放,减少出口商品的碳足迹,在国际社会争取有利的声音。三是数字经济不仅局限在产业内部降低排放,提高效率,还应用于产业外部。例如,碳市场建立过程中应用数字经济,可大幅提升市场效率,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推动发展中国家利用数字经济协助减排。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俄罗斯对华能源合作的战略考量与政策取向研究”(批准号:20VGQ003)阶段性成果作者:董秀成,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商务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董康银,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副教授;王建达,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博士研究生。
  • 国资委公布“2021年度央企十大国之重器”和“2021年度央企十大超级工程”两大重磅榜单!
    2021年度央企十大国之重器1、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着陆5月15日7时18分,天问一号着陆巡视器成功着陆于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着陆区。航天科技等企业承担的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着陆火星取得圆满成功。本次着陆历时6个多小时,凌晨1时许,天问一号探测器在停泊轨道实施降轨,机动至火星进入轨道。4时许,着陆巡视器与环绕器分离,历经约3小时飞行后,进入火星大气,经过约9分钟的减速、悬停避障和缓冲,成功软着陆于预选着陆区。两器分离约30分钟后,环绕器进行升轨,返回停泊轨道,为着陆巡视器提供中继通信。2、我国新型主战舰艇集中入列4月23日,海军三型主战舰艇——长征18号艇、大连舰、海南舰在海南三亚某军港集中交接入列。经中央军委批准,这次交接入列的三型主战舰艇分别命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长征18号艇、舷号421,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大连舰、舷号105,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海南舰、舷号31。三型主战舰艇由中国船舶建造。3、全球第一台“华龙一号”核电机组投入商运1月30日,全球第一台“华龙一号”核电机组中核集团福建福清核电5号机组完成满功率连续运行考核,投入商业运行。这标志着我国在三代核电技术领域跻身世界前列。中国成为继美国、法国、俄罗斯等国家之后真正掌握自主三代核电技术的国家。“华龙一号”全球首堆的商运,对优化中国能源结构、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助力碳达峰、实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意义。4、世界首座十万吨级深水半潜式生产储油平台“深海一号”能源站投入使用6月25日,我国首个自营超深水大气田“深海一号”正式投产,标志着我国海洋石油勘探开发能力全面进入超深水时代。在大气田上矗立着的“深海一号”能源站是世界首座十万吨级深水半潜式生产储油平台,由中国海油设计建造。船体总装快速搭载等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海底管线铺设等多项深水施工技术突破1500米难关。“深海一号”大气田的投产体现了我国深水油气开发能力和深水海洋工程装备建造水平取得重大突破,我国海洋油气开发由此进入世界先进行列。5、“全球首堆”石岛湾高温气冷堆并网发电12月20日,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华能石岛湾高温气冷堆核电站示范工程1号反应堆完成发电机初始负荷运行试验评价,首次并网成功,发出第一度电。这标志着全球首座具有第四代先进核能系统特征的球床模块式高温气冷堆实现了从“实验室”到“工程应用”质的飞跃,我国实现了高温气冷堆核电技术的“中国引领”,这对于促进我国核能创新发展、助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具有重要意义。6、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交通系统下线7月20日,由中国中车承担研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我国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交通系统在山东青岛成功下线,这是世界首套设计时速达600公里的高速磁浮交通系统,标志着我国掌握了高速磁浮成套技术和工程化能力。该项目于2016年10月启动,2019年研制出试验样车,并于2020年6月在上海同济大学试验线上成功试跑,经过系统优化确定最终技术方案,于2021年1月研制出成套系统并开始了6个月的联调联试。7、全球首款新冠特效药获批临床试验8月30日,国药集团中国生物研制的静注COVID-19人免疫球蛋白(pH4)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药物临床试验批件》,批准开展临床试验。根据SARS的经验,中国生物把康复者恢复期血浆作为治疗危重症和重症的药物,进入了国家诊疗方案。中国生物在康复者恢复期血浆制备的基础上,做成了特异免疫球蛋白,已完成临床前研究、工艺验证和动物试验。动物试验结果显示可以显著缓解新冠病毒感染导致的症状和损伤,获得了国家药监局的临床批件,开展临床研究。8、神舟十二号载人发射任务顺利完成6月17日,神舟十二号的三名航天员先后进入天和核心舱,标志着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由航天科技抓总研制,是我国空间站任务阶段第一艘载人飞船。天和核心舱,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中第一个空间站核心舱,由航天科技等企业设计建造,相当于空间站组合体的“中枢系统”。神舟十二号采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模式成功对接于天和核心舱前向端口,与此前已对接的天舟二号货运飞船一起构成三舱(船)组合体。9、首款全面国产化电力主控芯片“伏羲”量产2月19日,经南方电网公司5年研制、多场景验证,国内首个基于国产指令架构、国产内核的电力专用主控芯片“伏羲”实现量产,标志着我国电力工控领域核心芯片从“进口通用”向“自主专用”转变,电力二次设备核心元器件做到了自主可控。“伏羲”的成功研发及量产,对于国家电力能源和信息安全、工控领域科技自主可控具有重大意义。10、世界首台千吨级架桥机“昆仑号”投用6月22日,我国自主研发设计制造的世界首台千吨架桥一体机——“昆仑号”,在新建福州至厦门高铁湄洲湾跨海特大桥投用。该设备由中国铁建研制,相较于传统900吨架桥机,不仅将运载箱梁最大长度由32米延伸到40米,吨位从900吨提升至1000吨,同时系统解决了特殊工况的桥梁架设和供电协调性等问题,具有智能化程度更高,应用场景更广等特点,对未来我国高铁建设具有划时代意义,标志着我国高速铁路建设在技术与装备上实现了重大提升,为高铁建设再添大国重器。2021年度央企十大超级工程1、我国正式开启空间站工程在轨建造4月29日11时23分,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将中国空间站工程首个航天器天和核心舱顺利送入太空,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此次发射的天和核心舱重约22.5吨,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研制,是我国目前在研最重的航天器。它相当于空间站组合体的“中枢系统”,能够接收货运飞船和载人飞船来访。这一壮举标志着我国空间站工程在轨建造大幕正式开启。未来两年,“天和”将在距离地面约400公里的轨道上,静候“天舟”“神舟”“问天”“梦天”等航天器的陆续来访,共同完成空间站组装建造和关键技术在轨验证等建“宫”大业。2、中老铁路全线开通运营12月3日,连接昆明和万象、采用中国标准的中老铁路全线开通运营。中老铁路全长1035公里,线路北起昆明,经过中国磨憨铁路口岸和老挝磨丁铁路口岸,进入老挝北部地区,最后到达老挝首都万象。中老铁路深刻改变了老挝交通运输格局,对密切中老两国经济社会和人文合作交流,加快建设中老经济走廊、构建中老命运共同体,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国中铁作为中老铁路建设的主力军负责全线勘察设计、全线电气化施工、全线铺轨以及关键性工程建设任务。3、金沙江白鹤滩水电站首批机组投产发电6月28日,金沙江白鹤滩水电站首批机组安全准点投产发电。白鹤滩水电站是中央企业全产业链协同创新、自主创新的典型范例,由中国三峡集团牵头,国家电网、哈电集团、东方电气集团、中国电建、中国能建等积极参与。白鹤滩水电站是实施“西电东送”的国家重大工程,是当今世界在建规模最大、技术难度最高的水电工程。全球单机容量最大功率百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实现了我国高端装备制造的重大突破。电站全部建成投产后,将成为仅次于三峡工程的世界第二大水电站。4、川藏铁路拉林段正式运营6月25日,我国首条高原电气化铁路——拉萨至林芝铁路开通运营。拉林铁路由中国中铁、中国铁建等建设,全长435.48公里;由中国中车自主创新研制的设计时速160公里复兴号高原内电双源动车组同步投入运营,历史性地实现复兴号对31个省区市的全覆盖,拉萨至山南、林芝最快1小时10分、3小时29分可达。拉林铁路90%以上的线路在海拔3000米以上,16次跨越雅鲁藏布江,沿线山高谷深,相对高差达2500米,它的建成通车,结束了藏东南地区不通铁路的历史。拉林铁路不仅连接既有的拉(萨)日(喀则)和青藏铁路,还是在建的川藏铁路的重要组成部分、规划的滇藏铁路的共线地段,对加强内地同西藏联系交流,维护民族团结、巩固边疆稳定、助力乡村振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5、塔里木盆地新发现10亿吨级超深油气区6月18日,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找到了一个10亿吨级新的石油规模储量区,这是近10年来塔里木油田盆地石油勘探的最大发现。塔里木盆地是我国最大的含油气盆地,埋深超过6000米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分别占全国的83.2%和63.9%。目前,塔里木油田已建成我国最大超深层油气生产基地。6、京新高速公路全线通车6月30日,京新高速公路全线建成通车。该项目由中交集团、中国中铁、中国铁建等建设。京新高速公路是继连霍高速公路之后第二条全天候进出新疆的公路动脉,其全线通车使得北京与乌鲁木齐之间公路里程缩短1300多公里。京新高速公路也是一条霍尔果斯口岸至天津港北部沿线的最快捷出海通道,对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具有重要意义。7、我国最大炼化一体化基地全面建成6月28日,中国石化镇海基地一期项目在浙江宁波镇海全面建成,创造了目前国内建设周期最短、国产化程度最高、数字化应用最广的石化产业基地建设纪录。项目建成后,镇海炼化将形成年产2700万吨炼油产能和220万吨乙烯产能,是目前我国全面建成的最大的炼化一体化基地。8、福厦高铁湄洲湾跨海大桥成功合龙11月13日5时,由中国铁建参与设计施工的新建福州至厦门铁路(简称“福厦高铁”)湄洲湾跨海大桥成功合龙,标志着福厦高铁关键控制性节点顺利打通,“乘坐高铁看海”的愿望即将实现。湄洲湾跨海大桥长14.7公里,海域施工长10.8公里,是国内首座跨海高铁矮塔斜拉桥。设计过程中,出于对妈祖文化的保护以及减少对湄洲湾自然环境的扰动,桥梁设计师们采用主跨180米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部分斜拉桥跨越3000吨级主航道,有效解决了曲线上大跨度跨越航道的轨温调节器设置问题。9、“暖核一号”450万平方米供热项目投运11月9日,国家电投“暖核一号”——国家能源核能供热商用示范工程二期450万平方米项目在山东海阳正式投运。今年冬天,该市新老城区全面采用核能供热,海阳也成为全国首座“零碳”供暖城市。同时,海阳居民住宅取暖费每建筑平米较往年下调一块钱。“暖核一号”给老百姓带来了温暖,带来了蓝天,又带来了实惠。10、我国首个万吨碳纤维生产基地投产9月8日,由中国建材投资建设的我国首个万吨碳纤维生产基地在青海省西宁市投产。项目总投资50亿元,首次实现了单线年产3000吨高性能碳纤维生产线设计和高端成套技术自主可控。中国建材经过十余年攻关,打破国外技术垄断,率先在国内实现干喷湿纺T700级、T800级碳纤维千吨工程化和T1000级碳纤维百吨工程化,科技攻关取得重大成果。该项目的投产,加快了我国高端应用市场的碳纤维国产化替代进程,实现了国产化碳纤维供应链的安全可控,进一步提升了国产碳纤维的国际竞争力。
  • 三大国家级检测实验室落户武汉质检所
    3月15日从武汉质检所“315”实验室开放日获悉,三大国家级检测实验室已落户该所,“高精尖”仪器设备在长江隧道、地铁等重点工程中发挥作用。   目前,武汉质检所建有红外及工业电热产品、饮料及粮油制品、电线电缆产品三大国家级质量监督检测实验室,是中部地区最大的综合性产品质量检验中心,能对建筑、食品、电缆电线、金属材料等2000多种产品进行权威检测。   为了确保长江隧道工程质量,该所抽调电线电缆中心技术骨干,对工程中使用的低烟无卤阴燃电缆进行检测,及时发现建材质量问题,保证了隧道项目工期和用料安全。目前,该所成为武汉地铁集团唯一指定检测实验室,重点检测防水材料。
  • 李克强谈“中国制造2025”: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
    p   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实施“中国制造2025”,坚持创新驱动、智能转型、强化基础、绿色发展,加快从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此后,“中国制造2025”一直是贯穿国务院工作部署的关键词之一。 /p p   2015年5月,国务院印发《中国制造2025》,这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10年的行动纲领。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开展消费品工业“三品”专项行动营造良好市场环境的若干意见》,促进消费品工业迈向中高端。今年7月,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创建“中国制造2025”国家级示范区,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 /p p   联合国两位高级官员近日撰文称赞,《中国制造2025》路线图正在引导中国的工业现代化进程。《福布斯》杂志认为,实施“中国制造2025”将助力中国制造业保持国际竞争力。世界经济论坛主席施瓦布称,得益于智能制造业的迅速发展,“中国将成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领军者”。 /p p   “中国制造2025”如何深入推进?总理作过这些阐述——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2-140620154HK50.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8/insimg/378b671f-18b3-49a8-b388-910ed0b875ee.jpg" / /p p   下一步深入实施《中国制造2025》,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强化创新驱动和政策激励,把发展智能制造作为主攻方向,与“互联网+”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紧密结合,打造勇于改革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具有引领作用的“示范方阵”,促进整个制造业向智能化、绿色化和服务型升级,加快建设制造强国。 /p p   ——2017年5月17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p p   我愿为中国装备“站台”,希望你们给国家“撑台”,打造永不褪色的金名片! /p p   ——2015年4月10日,李克强总理考察北车集团长春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p p   中国经济要持久保持中高速,必须迈向中高端,须加速推进“中国制造2025”。 /p p   ——2015年4月23日,李克强总理考察福建泉州嘉泰数控机械有限公司 /p p   现在,传统的“Made in China”还要继续做,但中国制造的核心,应该是主打“中国装备”。这就要运用信息技术,智能转型。 /p p   ——2015年6月9日,李克强总理会见来华出席全球首席执行官委员会第三届圆桌峰会的代表并座谈交流 /p p   工业制造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是实现发展升级的国之重器。我们提出“中国制造2025”,实际上是推进“中国制造”的不断升级,努力形成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动能。 /p p   ——2015年6月15日,李克强总理考察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工业和信息化部并主持召开座谈会 /p p   “集众智者成大事”,要通过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用亿万人层出不穷的新鲜点子,激发市场活力,真正推进中国制造的智能转型。 /p p   ——2015年6月17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p p   它型号大、精度高、工艺先进,可谓“大块头有大智慧”。“中国制造2025”的核心就是实现制造业智能升级。 /p p   ——2015年9月,李克强总理考察大连重工起重集团有限公司时,为一个全球冲程最大的船用曲轴测量精度 /p p   “互联网+双创+中国制造2025”,彼此结合起来进行工业创新,将会催生一场“新工业革命”。 /p p   ——2015年10月14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p p   加强国际创新合作,推动“中国制造2025”与德国“工业4.0”等紧密合作,相互学习、优势互补。 /p p   ——2016年1月27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1.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8/insimg/b13c588c-f33f-426f-be69-0ff075e7c4a1.jpg" / /p p   我不仅是为东风加油,也是为“中国制造”加油。我们需要一场“品质革命”,促进“中国制造”整体升级! /p p   ——2016年5月23日,李克强总理在湖北十堰考察东风商用车重卡新工厂 /p p   我愿为中国自行车做广告,更愿为“中国制造”智能升级“站台”。 /p p   ——2016年6月26日,李克强总理考察飞鸽自行车天津胜利路体验店 /p p   农业现代化需要大马力拖拉机,“中国制造2025”更需要大马力发动机。 /p p   ——2017年5月8日,李克强总理在中联重科开封工业园登上一辆自主生产的230马力拖拉机 /p p   《中国制造2025》绝对不是光指大企业,制定相关方案和支持措施时千万不要只瞄准大企业,对中小企业要予以充分支持,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 /p p   ——2017年5月17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p p   有人误解“中国制造2025”目的是将来不买国外装备了,这是不可能的。中国开放的市场只会给企业更多自主选择权利。更重要的是,在全球化条件下,关起门来提高自己装备质量和水平等于闭门造车。 /p p   ——2017年6月28日,李克强总理会见2017夏季达沃斯论坛企业家代表 /p p   实施“中国制造2025”不仅要在技术方面实现突破,更要在体制机制上不断创新。 /p p   ——2017年7月19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p p /p
  • 创新技术助力中国仪器仪表成出口大国
    创新技术助力中国仪器仪表成出口大国近日,有新闻报道称,欧洲议会全体会议通过决议,支持欧盟签署世界贸易组织(WTO)关于减免201项高新技术产品关税的协议,为欧盟正式签署该协议亮了绿灯。此次协议涉及到了201项产品,其中就包括了信息通信技术产品和仪器仪表。相信这一消息会为目前稍显疲软的仪器仪表进出口市场带来新的转机。仪器仪表进出口市场进入疲软期目前,我国仪器仪表行业整体发展趋势处于稳定增长的状态,但是在进出口方面却不容乐观,2015年更是创了六年来进出口量新低。我国仪器仪表工业虽然起步较晚,但自1995年国家提出“九五计划”后便步入飞速发展阶段。在“十五”期间,国家相关部门又调整产品结构,重点发展工业自动化仪表、仪器仪表元器件、信息技术电测仪器、尖端测量仪器等八大类仪器仪表。2001年,中国加入WTO,这更是大大促进我国仪器仪表行业进出口市场的发展,当年进出口总金额达153.7亿美元,比2000年增长了314.68%,其中出口金额同比增加0.9%,进口金额同比增加26.3%。2002 年,“两化融合”这一概念的提出,带动了各个产业领域对自动化的需求,“十一五“期间,我国仪器仪表行业已跃居为国际上行业规模最大的国家之一,2010 年进出口总额达600亿美元。至此,我国仪器仪表技术已有了显著提升,国产仪器仪表在国际市场中逐步占据一席之地,而许多国外企业也逐渐重视中国市场的巨大潜力,纷纷来华设厂,加速国内外市场融合。然而自2012年起,受全球经济疲软的影响,我国仪器仪表产业发展的猛烈势头受到冲击,出口不畅,国内生产企业材料与人力成本升高造成市场需求不旺,产业低迷。到了2015年,进出口总规模更是自09年来首次下降,进出口总额676亿美元,进口同比下降5.36%,出口同比增长0.46%。笔者认为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国内市场需求疲软,在一些中低端仪器仪表产品上,国内技术已有提升,导致进口需求大幅减少 而国际市场同样进入疲软期,在华企业高端产品的出口受到影响,本国企业中低端产品出口也受到阻力。政策调控成为推动力众所周知,大量的进出口能为本土企业发展带来巨大的推动作用,促使企业迅速掌握国外市场动向,从而有利于企业改进产品,提高产品对国际市场的适应性和竞争。因此各国政府对于进出口贸易一直十分重视,仪器仪表关税的减免就是政府对于国际进出口市场进行宏观调控的手段。相信这一消息对于我国仪器仪表企业来说也是十分振奋人心的。有专家指出,这一协议达成后,将有助于中国仪器仪表产品扩大出口,也有利于降低其元器件和设备的进口成本,提升中国在全球市场中的地位,推动我国仪器仪表产品向全球价值链高端延伸。前不久,德国总理默克尔的访华之旅也为扩大仪器仪表的进出口市场带来了促进作用。德国制造业在世界上一直处于领先地位,而其作为欧洲最大的经济体与中国一直以来经贸往来密切。此次默克尔访华的目的正是推进“中国制造2025”同德国“工业4.0”对接,进一步加强宏观政策协调。这将推动中国装备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提升我国在装备制造业,尤其是仪器仪表产业创新技术方面的研究和生产,助力中国跻身仪器仪表市场出口大国。 内容来自看仪器网
  • 深度解读:世界“第二研发大国”含金量多少
    p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发布的《美国科学与工程指标》显示,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研发大国。其中,我国在研发投入、科技论文产出、高技术制造增加值等方面均居世界第二位,理工科人才供应和风电能力等则居世界第一。 /p p   这样一个美誉意味着什么?它是否表示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已经位居全球第二?中科院物理所研究员、北京凝聚态物理国家实验室首席科学家、国家“千人计划”首批引进专家丁洪表示,“这体现了改革开放以来科技迅速进步的客观趋势,但同时,若以主要靠总量作为参照的这一指标断言我们已经在科技上超越诸多发达国家,也并不严谨。” /p p    strong “全球第二”是大势所趋 /strong /p p   丁洪认为,我国在科技研发方面取得迅速进步,根源是经济社会的发展。他表示,改革开放初期,国家主要依靠包产到户、劳动力优势等发展生产力 而到一定程度后,无论是出于对提振经济的考量,还是国家战略的规划,发展科技都会是必由之路。体现在具体措施上,就是社会对科研投入的增加,并在科研条件完善后进一步培养和吸纳到大量高科技人才。 /p p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宋卫国认为,经济发展可以为增加研发投入提供资金财力支持,也为科技发展提供了市场需求。他表示,近年来政府财政资金对研发的投入起到了很好的引导作用,一方面通过国家科技计划经费不断增长提供直接投入,同时通过政策方向指引、企业研发税收减免的间接投入方式,撬动企业研发投入更快的增长。这一方针体现在2014年数据上,即我国政府占全社会研发总经费来源的比例为20.3%,企业的投入却已高达75.4%。最近几年大量在华跨国企业纷纷在华设立了研发中心,对提高我国的研发能力亦有重要作用。 /p p   另一方面,经济的发展也为科技教育提供了坚实基础。“1998年高等教育扩招以来,我国培养了大量理工科毕业生,他们是我国科学家和工程师的主要来源,成为我国科研的新生力量 同时,科技教育方面投入的增加使得论文等产出数量迅速增加,并正转向质量的提高。”宋卫国认为,中国目前的研发人员总数已超美国,科学论文数量位居世界第二,科学论文被引次数等质量指标也上升至全球第二。这些是中国研发能力进一步上升的利好因素。 /p p   “研发能力和经济发展会相互促进、良性循环。”宋卫国这样总结。他以创业热潮为例,一方面大量的科研成果转化促进了高科技创业这一趋势,同时经济发展为成功的创业者带来巨大的回报,创业环境的优化也进一步提高了科技工作者们的热情 而新一代有知识的消费者,则为科研成果转化出的高技术产品提供了广阔的市场。 /p p    strong 值得庆贺但仍需理智看待 /strong /p p   《美国科学与工程指标》显示,在全球研发总支出当中,中国约占20%,仅次于美国的27% 10年间,中国科技论文产出占全球的比例增长了两倍,缩小了与美国的差距 2014年全球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为1.8万亿美元,中国更是占据27%,稳居世界第二位。在宋卫国看来,这些数据都比较客观、准确地反映了中国研发能力发展的现状。 /p p   他指出,有网友对“第二”这个数字持怀疑态度,这需要从不同角度去看待这个“第二”。目前中国在科技研发上取得的成就得到国际公认。以研发强度(研发投入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值)这一数据为例,大部分发展中国家都达不到1%,全世界只有中国唯一一个发展中国家能达到2%以上,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准 再以专利数为例,我国先是在专利申请总数上取得世界第一,近年来,在反映创新产出质量的发明专利授权量、PCT(专利合作协定)专利申请数和含金量最高的三方专利数量,我国在世界上的排名也分别居第二、第三和第六位。 /p p   “我国的科研效率和科研产出影响力等方面,与几大科技强国仍有差距”,宋卫国表示,美国此次发布的指标主要是从投入和产出总量这一角度进行分析的。 /p p   丁洪持有类似的观点。在他看来,中国近年来科研方面进步巨大,但真正具有重大影响力的成果依旧偏少。 /p p    strong “大国”变“强国”任重道远 /strong /p p   企业能否承担更多基础研究,被宋卫国认为是事关未来原始创新能力提升的重要因素。在他看来,基础研究周期长、投入大、风险高,鲜有企业愿意参与,但要想全面提振科研能力和产业技术水平,仅靠国家出资支持基础研究远远不够。“只有每个行业里最顶尖的企业才会从事具有探路性质的基础研究,随着中国逐步出现世界顶尖的企业,有希望见到更多的企业投资基础研究。” /p p   丁洪认为,科技产业的良性转换势必需要商业投入。作为一线的研究者,他直言很少感受到企业的力量,大部分科研任务依旧被高校和科研院所承担。 /p p   另一方面,在项目遴选和评价体制上,丁洪也提出了自己的意见。他回忆,自己曾主导一个项目,地方领导要求只许成功不许失败,否则就采取更稳妥但不超前的方案,最终是在中科院领导担保的情况下,他才拿下并完成了这一有风险的项目。 /p p   丁洪表示,现有体制有时会拒绝风险大的项目,这其实是与基础研究相悖的,最前沿的探索失败可能性都很大。在他看来,一方面需要改变项目的审批制度,同时科研人员的评价体系也应该调整:让同行而不是官员作评价 不纠结于短期目标,给部分科研工作者更大的自由。 /p p   宋卫国也认为,真正的基础研究必须依从科研工作者的兴趣,而不能简单任务化,因为“恰恰没有规划出具体用处的才是基础研究”。同时他指出,我国目前有相当多的人分不清科技基础工作和基础研究的区别,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基础研究的投入。 /p p   “科技研发人员的束缚应该越来越少。”丁洪这样总结未来的努力方向。他表示,过去科研成果转化相对落后,正是因为传统评价体制里缺乏对科研人员的奖励,研发出的具体成果一律归属于单位,个人只能通过发论文、提职称的方式取得收获。在这种导向下,转换效率自然降低。而在当下创业创新的新形势下,各级机关逐步鼓励个人成长,不介意科研人员自己致富,这将在很大程度上刺激研发的积极性。 /p p br/ /p
  • 固体密度助力“交通大国”向“交通强国”跨越
    小贴士截至2019年底,中国公路以里程501.3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5万公里,位居世界第一。正在从交通大国向交通强国迈进。水泥和沥青是公路建设的两个最基本的建筑材料,在整个建设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固体密度是建筑材料的一个重要特性,可以用来控制从原料粉末到形成最终产品整个生产过程的材料质量。水泥和沥青等建筑材料的密度对于其生产及性能上起着重要作用。使用Ultrapyc 系列仪器测试骨架密度,结合Autotap测试振实密度,可以提供建筑材料的一些重要属性参数,比如粉末纯度、密度和板材孔隙率。Ultrapyc 5000 Autotap建筑材料纯度用Ultrapyc 5000 来测试商用水泥修补剂和白云石的骨架密度。水泥修补剂的主要成分是石英(2.67 g/cm3)和白云石(2.85 g/cm3),如样品密度和这两者的理论密度不同,说明样品中含有不同的杂质。由于材料是粉末,所以选择Ultrapyc 5000的PowderProtect模式,即从参考池投气到样品池,以防止粉末的扬尘,并可以设置高的目标压力来得到更准确的结果。见表1、表2,可以看到数据重复性很好。结果表明,白云石纯度在误差范围内为100%。由于水泥是由多种组分混合形成,因此很难确定其纯度。如果测量的骨架密度大于纯石英的密度,说明杂质是密度较高的成分,比如生石灰(CaO)。振实密度有些材料在制造业中用作润滑剂。可以通过密度测试评估材料的流动性,用下方的公式计算得到Hausner比值(HR)和压缩指数(CI):HR=Vo/VfCI=100*(Vo-Vf)/Vf其中,V0是振动之前的初始体积,Vf是振动后不再具有压缩性的最终体积。用Autotap测试商用水泥修补剂的振实密度,取样量为136.07 g。测试结果见表3,这些结果也说明水泥修补剂的流动性比较差。沥青密度沥青/柏油的密度可用于在销售产品时,将体积换算为质量。当开发强力的新产品或检测沥青蒸馏样品时,密度值被作为将沥青/柏油分类的依据。以前的测试遵循ASTM D70表征,过程长且容易弄脏实验区域。安东帕康塔的Ultrapyc系列仪器使测试过程快速、简单、整洁。测试温度为25℃,样品选取了一种商用沥青替代品(一种沥青填充物)。为了高效干净的测试沥青替代品的密度,测试过程使用了一次性铝杯。如图1所示。图1 (a)一次性铝杯和样品池,(b)一次性铝杯放入样品池,(c)装入样品首先,测试空的一次性铝杯体积。然后,将沥青替代品装满铝杯,并一同放入样品池。按照参考池优先模式测试,以减少蒸汽压的影响,并且确保没有材料污染仪器。整个测试包括,将样品倒入铝杯中,输入测试参数,进行测试,准备仪器进行下一次的测试(处理一次性铝杯/样品)。整个过程在30分钟内可以完成,见表4、表5。水泥块开孔率板材的强度和溶解性可以通过骨架密度计算的开孔率来评估。取水泥和沥青替代品按照包装的方式进行准备并硬化。将硬化的固块材料在Ultrapyc 5000上测试,温度控制在25℃。从表6、表7,可以看到数据良好的重复性。结合体积利用下面公式可以计算孔隙率结果,水泥为31.3%,沥青替代品为37.6%。%porosity=100*(VB-VS)/VB其中,VB是几何体积,VS是骨架体积。Ultrapyc 5000是建筑材料密度测试的最佳选择。其高精度的测试结果和易重复测量确保整个测试过程更加便捷简单。而且如上面所说的,对于水泥和沥青这类建筑材料,可以进一步表征纯度和孔隙率等特性。精准的骨架密度测量可以使研究人员快速评估并筛选新型材料。此外,对于沥青测试,与ASTM D70和EN 15326等传统方法相比,气体比重法更快、更清洁、更准确。安东帕中国总部销售热线:+86 4008202259售后热线:+86 4008203230官网:www.anton-paar.cn在线商城:shop.anton-paar.cn
  • 《Nature》:中巴韩加入科研大国行列
    2012年10月18日出版的英国《自然》杂志封面   文章内容:法德英美等世界超级大国都曾有过统治科学界的辉煌时刻,如今又有许多国家加入到这个统治集团中,特别是中国、巴西以及韩国。而现今的研究人员比过去更有优势,甚至可以在全世界获得资助,超越国家界限的合作模式正改变政府和资助机构的角色。本期杂志讨论了人的活动和理念如何改变科学以及影响科学的发展趋势。
  • “十二五”生物产业目标锁定技术强国产业大国
    国家发改委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所长王昌林日前向《中国科学报生物周刊》表示,“十二五”期间是我国生物产业规模快速增长时期,是继续做大、加快做强的战略机遇期。预计到2015年,全国生物产业产值将达4万亿元。   据《生物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编制专家透露,未来五年生物产业的“主线是培育产业链和培育大企业”。重点发展领域为生物农业、生物医药、生物制造三大领域。科技部2011年11月14日印发的《“十二五”生物技术发展规划》预期,“十二五”期间,中国生物技术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升,生物技术整体水平进入世界先进行列,部分领域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中国进而成为生物技术强国和生物产业大国。   生物农业:提高种业竞争力   “十二五”时期,生物农业的核心任务是如何提升种业的核心竞争力。王昌林认为,生物农业要围绕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和保障粮食安全,加快动植物新品种开发。完善产业链(资源—品种选育—试验示范—种子生产—推广应用—服务),着力提升种业竞争力。积极推广生物农药、生物肥料等绿色农用投入品,支持兽用疫苗等发展。到2015年,培育动植物新品种300个,在生产优势区域形成一批标准化、规模化、机械化的种子生产基地,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育、繁、推”一体化的龙头企业。   2011年4月,《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出台,要推动科研院所、高校逐渐脱离商业化育种,做强、做大一批“育、繁、推”一体化的种业企业,鼓励行业兼并重组。《意见》出台引发了科研院所的强烈反响,关键在于,科研院所的成果转让给企业的机制尚未明确,而国内99%的种质资源集中在国有体制内。理顺科研院所与企业之间的关系,将是今后种业的重要工作。   生物医药:产业升级与占领制高点   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会长于明德表示, “十二五”时期生物医药的核心任务是产业升级和占领制高点。产业升级有两个方面,一是产品标准的升级,要保证药品更安全、更有效。二是保障体系升级,药企要逐步通过新版GMP认证,主动升级到美国FDA、欧盟、日本的水平。占领制高点方面,主要是追踪世界前沿技术,争取中国生物医药水平和国际同步。预计到“十二五”末,约有25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Ⅰ类新药产业化,100多家药企通过国际认证,2015年医药工业总产值有望达到3.6万亿~3.7万亿元的水平。   生物制造:以调整为主线   生物制造重点发展方向为生物基材料、现代生物发酵产品、精细化学品三大板块。目前生物制造业以生物发酵产业为主,就产值而言,生物发酵产业所占比重大约为80%以上。生物基材料等方面还处于起步阶段。   工信部消费品司相关负责人透露,“十二五”期间,要进一步加快推进发酵工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推动行业贯彻实施国家产业政策,努力提高非粮原料比重,积极发展高附加值产品,鼓励企业兼并重组,继续抓好节能减排和淘汰落后产能工作。   2010年,我国生物发酵产业产品产量达到1800万吨,产值为1900亿元。产品种类也从此前3大类50多种发展到现在7大类300多种。氨基酸、有机酸、淀粉糖已处于世界领先主导地位。   科技部于2011年11月24日印发了《“十二五”现代生物制造科技发展专项规划》。《规划》预期,到“十二五”末期,将初步建成现代生物制造创新体系,突破一批核心关键技术,提升生物制造产业技术水平与国际竞争力,带动形成现代生物制造产业链,生物制造领域技术水平进入世界先进行列,推动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 2009仪器信息网特别聚焦之“对中国最有影响力的十大国外法规指令”
    1. EuP指令多项实施措施颁布,并扩展到间接用能产品   自2008年12月EuP指令(2005/32/EC)第一个实施措施——《家用和办公用电子电气设备待机和关机模式电能消耗的生态设计要求》颁布以来,欧盟在2009年又陆续颁布了8个实施措施,涉及简单机顶盒、非定向家用灯、不带集成式镇流器荧光灯和高强度气体放电灯、外部电源、电动机、循环器、电视机和家用制冷设备8类产品, EuP指令已全面进入实施阶段。   2009年10月31日,欧盟公布了新的ErP 指令(2009/125/EC),该指令是在EuP指令的基础上将产品范围从直接用能产品扩展到间接用能产品,而原EuP指令的一些主要方法,如实施措施的确立方法、合格评定程序要求等则予以保留。   点评:EuP指令是欧盟关于用能产品生态设计要求的框架指令,涉及除车辆以外的所有用能产品,自2005年颁布以来,在全球掀起了有关用能产品生态设计的绿色浪潮。随着ErP指令的颁布,产品范围又扩展至窗户、淋浴喷头等间接用能产品。在未来几年里,还会有计算机、影像设备等更多的ErP 指令实施措施颁布,同时对产品的能效要求也会不断提升,以实现欧盟减排的预期目标。ErP 指令势必对我国能源相关产品的出口造成相当的压力。   2.欧盟修订REACH法规   欧盟REACH法规是欧洲化学品监管的综合性基本法规,几乎覆盖了各行各业从原料到成品的各类产品。自2007年生效以来,欧盟一直在对其进行完善和修订。2009年REACH法规附件进行了多次修订和补充,主要包括对附件II(安全数据表的编写指南)、附件XI(调整附件VII至附件X规定的标准检测体制的通用规则)及附件XVII(制造、投放和使用的受限的物质、配制品及物品)的修订 2009年6月和12月分两批发布了30种高度关注物质(SVHC),并将其中7种列于附件XIV(获得授权才可使用的候选清单物质)。   此外,2009年1月起生效的新物质和混合物的分类、标签和包装法规(新CLP法规)作为欧盟与联合国GHS接轨的产物,也对相关企业符合REACH产生了深远影响。   点评:随着REACH法规的实施,违反REACH法规的产品(如含有石棉、偶氮染料超标等)被通报或实施召回,越来越多的货船被欧盟海关禁止入关,甚至多起案例是由于该批次货物未取得REACH预注册号或无法证明符合REACH法规引起的,禁止入关的原因还有诸如缺乏以该国文字列出的安全数据表(SDS)及支持性的文件。随着2009年11月30日最后一批“后预注册”的结束和2010年11月第一批正式注册日期的临近,不少企业将面临因为未符合REACH法规的注册要求而放弃欧盟市场的困境。因此我国政府、企业和研究机构应当对欧盟这部化学品监管“基本法”予以持续的关注。   3.美国儿童产品安全要求进一步趋严   2009年,美国《消费品安全改进法案》(CPSIA)一系列规定陆续开始实施,儿童玩具和儿童用品中的邻苯二甲酸酯(DEHP、DBP及BBP)和铅含量都采用了更严格的限量值。邻苯二甲酸酯是塑料中常用的增塑剂和软化剂,可溶于油脂而进入人体。近年来的研究显示,它是一种环境雌激素,对人类尤其是儿童具有生殖毒性,因此各国纷纷予以禁止或限制应用。   CPSIA第103部分要求,2009年8月14日起,所有儿童产品的制造商应在产品和包装上加贴溯源性标签或其他永久性的鉴别标签,以方便制造商和用户确定产品来源信息。8月14日,ASTM F 963-08标准成为强制性标准,所有出口到美国的玩具产品都必须符合该标准的要求。   双酚A是塑料行业的重要原料,常用于生产婴儿用聚碳酸酯(PC)奶瓶,近年来的研究显示,它可能对婴儿有生殖毒性,在婴儿奶瓶中禁用双酚A的趋势也愈加明显。2009年5月和6月,美国明尼苏达州和康涅狄格州相继禁止在部分儿童产品中使用双酚A,成为美国最先禁用双酚A的两个州。在联邦层面,已有众议员提出禁用双酚A的提案。   2009年10月1日,美国玩具工业协会(TIA)启动玩具安全认证(TSCP)工作,所有玩具制造商可以使用TIA的电子认证系统(ESC)对进口美国市场的玩具产品进行安全认证。   点评:珠三角地区是我国儿童产品生产的主要聚集地区,而美国则是我国儿童产品出口的最大市场,但在金融危机影响下,出口形势变得非常严峻。2009年1~8月,我国对美国出口玩具总计16.8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下降15.7%。在此背景下,美国消费品安全委员会(CPSC)又颁布了自其1973年成立以来最严厉的消费品保护法规——CPSIA。如何应对金融危机带来的订单减少与不断提高的技术门槛的双重压力,是我国儿童产品出口企业面临的一项重大考验。   4.欧盟发布WEEE/RoHS指令修订草案   欧盟于2008年12月发布了第一版的WEEE/RoHS指令修订草案后,受到业界的广泛讨论,因此欧盟在收集各方意见后,于 2009年9月3日发布了第二版修订草案。   此次WEEE指令修订进一步提高了各类电子电气产品的循环利用和再利用综合指标要求,这意味着企业在提高零部件回收利用比率和产品可回收设计等方面将增加更多的成本 此外还提出了统一欧盟境内生产者的注册和报告程序的规划,可能免去企业出口到欧盟不同国家需分别注册、报告的不便。   RoHS指令修订对我国出口影响最大的方面在于要求产品符合指令要求并加贴CE标志方能投放市场,制造商需进行严格的内部过程控制,并出具自我符合性声明。此外本次修订还引入了REACH法规的评估流程。   点评:欧盟WEEE/RoHS指令涉及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绝大部分的产品。2008年,我国对欧盟出口额约1/3来自电子电气类产品,其中广东省又占到全国机电类对欧出口贸易量的1/3。然而与产业规模之巨形成极大反差的是我国的电子信息产业的企业利润率普遍较低。本次WEEE/RoHS指令修订一旦通过,势必对全国机电企业出口造成重大影响。另外,欧盟环保立法在全球一向具有示范效应,美、日等其他国家后续均很可能以欧盟为参照进行相应立法,这将为我国机电产品的出口带来更加严峻的挑战。   5.欧盟禁止销售含富马酸二甲酯(DMF)产品   2009年3月17日,欧盟委员会发布关于富马酸二甲酯(Dimethylfumarate,DMF)的决定2009/251/EC,要求自2009年5月1日起,欧盟各成员国禁止将DMF含量超过0.1 ppm的消费品投放市场或在市场上销售 已投放或销售的含有DMF的产品应从市场上和消费者处回收并以适当方式通知消费者上述产品可能产生的危害 欧盟成员国应立即向欧委会通报其所采取的措施。此次欧盟层面禁止DMF之前,法国、比利时和西班牙已于2009年初发布了DMF禁令。2009年1~11月,欧盟委员会非食品快速预警系统(RAPEX)共通报中国产品DMF超标事件86宗,其中80宗为鞋类,4宗为沙发,玩具及帽子各一宗。   点评:DMF通常用作防霉防腐剂,由于具有毒性低、抑菌能力强、抑菌种类多、不受环境影响等特点,广泛用于皮革、鞋类、纺织品、竹木制品等的杀菌及防霉处理,此外还广泛应用于食品、粮食、饲料、化妆品、烟草等行业的防腐防霉及保鲜,但超量使用可能引起消费者皮肤过敏、皮疹或灼伤疼痛。皮革、鞋类和纺织品等都是我国出口欧盟的传统大宗商品,且普遍使用DMF进行防霉防腐处理,目前许多中小企业对欧盟DMF禁令缺乏了解,仍然使用DMF进行防霉处理商品,而禁令限量值非常严格,一旦使用,几乎必然超标,因此,可以预计一段时期内仍会出现多起鞋类产品的欧盟通报。建议企业及时了解欧盟相关信息,尽快改为使用更安全的防霉防腐剂,以免遭遇损失。   6.美国推进多项节能法规标准的制修订   2009年,在联邦层面,美国能源部发布了一系列的能源性能及测试标准,包括住宅用洗碗机、减湿器、烹饪产品以及商用洗衣机、通用荧光灯及白炽反射灯、冷冻瓶装或罐装饮料贩卖机的最低能效标准的最终规则(Final Rule),为这些产品制定了严格的能效准入要求。此外,美国还对电池充电器及外部电源、荧光灯镇流器、小型电动机、通用荧光灯及白炽灯、金属卤化物灯镇流器、住宅用暖气炉及锅炉的测试程序进行了修订,其中,最值得关注的是测试程序中增加了产品待机能耗的测试程序,这反映了美国能源部对电器产品日益增长的待机能耗的关注。   在州层面,2009年8月,加州能源效率委员会(CEC)对《电器效率法规》也进行了重大修订,其中一个重大变化是增加了消费类音视频产品及充电器的能效标准。11月,CEC通过了美国第一个强制性电视机最低能效标准。   此外, “能源之星”在2009年新颁布了电视机、轻型商用暖通空调、地热热泵、商用电冰箱和冷柜、整体式LED灯5类产品的“能源之星”规范 生效了包括反射式屋顶产品、洗碗机、洗衣机、影像设备、音视频产品、计算机、显示器和机顶盒等13类产品的“能源之星”规范。“能源之星”是美国环保局于1992年启动的自??设备以及建筑节能,目前已有美国、加拿大、日本、台湾、澳大利亚、新西兰和欧盟这7个国家(地区)参与,是美国最具影响力的节能计划。   点评:不同于欧盟先制订节能法律框架再制订实施措施与标准的节能战略,美国更多地是推动自愿性的能效性能与测试方法标准的制订工作,这些标准或者被法律引用,成为强制性标准 或者为业界广泛接受,市场认可度高,成为事实上的“强制性”标准。比如“能源之星”虽是自愿性的节能计划,然而1993年总统克林顿签署总统令,规定所有联邦政府机构必须采购“能源之星”标识产品,“能源之星”自此获得了极大成功,而且成为许多国家开展节能工作的榜样。因此,我国企业应充分认识到自愿性标准在美国能效领域的地位,密切关注相关标准的制修订,提高产品能效,跨跃美国节能市场准入门槛。   7.日本拟修订《化学物质审查法》   2009年7月30日,日本经济产业省、厚生劳动省、环境省发布G/TBT/N/JPN/307号通报,对《化学物质审查法》进行修订。此次修订拟要求全氟辛烷磺酸(PFOS)等12种具有非生物降解性、高度生物蓄积性和长期毒性的物质必须在获得授权的前提下方可生产或进口,同时要求禁止进口使用了列为I类化学物质PFOS、四溴联苯醚或五溴联苯醚的部分产品。此次修订拟于2010年4月生效。   此外,日本政府为顺应国际对化学品的管理潮流,拟基于《化学物质审查法》制定类似于欧盟REACH法规的监管机制(被称为日本版“REACH”)。其中较重大的举措是将在日本销售和使用的物质的风险评估工作由政府转移至业界完成,同时还要求进口商和制造商每年向日本政府通报其物质的数量和毒理信息。   点评:1973年生效的《化学物质审查法》是世界上首部对化学物质在生产前制定事前审查制度的法律,主要从非生物降解性、高度生物蓄积性和长期毒性等几方面对物质进行事前审查。依据制造量(进口量)以及危害性将物质分为第一类、第二类和第三类监督物质,并进行针对性的监管机制。颁布至今,该法历经修订,目前已经基本涵盖了对多数化学物质的监管。此次拟对化审法的修订及日本版“REACH”法规的出台,体现了包含日本在内的发达国家对化学品监管的日趋完善,同时也体现出欧盟法规的强大辐射效应和扩散性。   8.欧盟玩具新指令颁布   2009年6月30日,欧盟理事会通过了新的玩具安全指令2009/48/EC,全面取代了之前的88/378/EEC指令。新指令的条款由旧指令的16个增加到了57个,对玩具的定义也更加明确,并且将诸如溜冰鞋、儿童运动器材之类的儿童产品纳入到玩具的范畴中。新指令进一步明确了“制造商”、“进口商”和“分销商”的职责和义务,并新增了对进口商和分销商的义务要求,旨在通过整个供应链的合作来保证投放欧盟市场的玩具是安全的。新指令对化学性能、机械物理性能、电气性能和卫生性能提出了更严格的安全要求。玩具新指令设定了2至4年的过渡期,符合旧指令要求的产品在过渡期内仍可投放市场。此外,欧盟玩具协调标准EN 71系列和EN 62115也将于2至4年内进行修订。   点评:旧玩具指令自1988年颁布以来,在保证欧盟市场上的玩具安全和消除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壁垒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经过20年的运作,已不可避免地显示一些不足。此次欧盟修订玩具指令,继承和发扬了欧盟建立技术性贸易措施体系的预防性原则,如风险评估、信息可追溯以及消费者知情等要求。新玩具指令的颁布,也标志着欧盟玩具安全管理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和成熟。我国玩具企业有必要及时掌握新指令要求,提高产品性能,跨跃技术壁垒。   9.美国众议院通过《2009年食品安全加强法案》   2009年7月30日,美国众议院通过了《2009年食品安全加强法案》(H.R.2749),该法案对现行的《食品药品化妆品法》中食品安全相关内容进行了70年来最为重大的修定,其立法之严也是前所未有。该法案待参议院表决和总统签字后将会生效。   法案赋予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在国内食品供应商和供应链管理方面更大的权利。提高FDA的供应链追溯能力,增加工厂检查的频率,要求企业制定危机应对措施,授权FDA无需提供任何证据即可对进口食品实施单方面扣检,以及对所有食品生产、加工和仓储企业收取每年500美元的注册费用等。   点评:《2009年食品安全加强法案》涉及领域广,波及层次深,,虽然尚未成为正式法律,但美国将采取加强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趋势非常明显,奥巴马总统也对该法案表示支持。法案一旦生效,将对我国除肉类、加工蛋制品和部分酒类以外的食品、饲料、宠物食品、食品包装材料和陶瓷器皿等的输美贸易产生较大影响,相关企业应当高度关注FDA网站上的动态和政策调整,及时按照要求进行网上注册登记,以免影响发货 并且应当建立食品安全应对计划,提高实验室检测能力。检验检疫机构也应按照美国要求做好出口食品监管工作,尤其是出口食品的标签验证和审核工作。   10. LED照明产品的相关标准的制定已取得重要进展   2009年对于LED产业的发展来说,是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不仅各国都在积极启动促进LED产业发展的国家计划,而且国家标准化组织有关LED照明产品的技术要求也越来越多地浮出水面。   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发布了自镇流LED灯的性能规范,对自镇流LED灯的光通、寿命、色温、显色性等提出了全面的要求 鉴于LED辐射带来的危害性,IEC还公布了针对LED制造商的指南,要求制造商符合一定的UV限值,并针对不同等级的危害为消费者提出警告信息。此外,IEC有关自镇流LED灯安全要求的制定工作也有了实质性进展,预计该标准将于2010年正式发布。   2009年10月1日,韩国发出了关于电气安全标准修订的G/TBT/N/KOR/234、235号通报,规定了对LED照明设备的电磁兼容性要求。   为了使LED照明产品成为真正节能的绿色光源,欧盟、美国都在积极推动LED照明能效要求的制定工作。欧盟对非定向LED灯的强制性能效要求已于2009年9月正式生效,对定向LED灯的最低能效要求也将在近期出台。美国“能源之星”提出了整体式LED灯的能效规范,对整体式LED灯的光效、光通、色温、显色性等指标进行严格限定,预计从2010年8月31日起开始生效。   点评:LED照明是21世纪最具发展前景的产业之一,正在引发全球性照明光源的革命。这两年,我国LED照明产业的发展速度非常惊人,目前已成为全球LED照明产品的一个重要的生产基地和出口大国。欧美对LED产品强制性能效要求的出台,必将对相关产品出口企业带来较大影响。此外,企业还应该关注国际标准化组织以及各国对LED相关标准的制定工作,及时掌握标准最新动态,适时调整以保障产品的顺利出口。
  • 投资1.6亿元 5大国家质检中心在甘肃奠基
    11月25日上午,总投资1.6亿多元的国家风电设备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国家节能换热设备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国家塑料建材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国家农副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及国家包装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5大国家质检中心奠基仪式在兰州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彭家坪新区隆重举行。   国家质检总局党组书记、局长支树平,甘肃省委副书记、代省长刘伟平出席奠基仪式并作重要讲话,副省长石军,省理助理夏红敏、省政府秘书长李沛文及有关领导出席奠基仪式。   国家质检中心甘肃检验地是甘肃省列入公共服务建设计划的重点项目,是以检验检测和标准制修订为核心,以科研研究和产品研发为基础,以技术服务和人才培训为内容的多层次、多功能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项目于2009年8国家质检总局批复,2010年2月经甘肃省人民政府批准,甘肃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立项筹建。   项目在兰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彭家坪新区占地94.68亩,一期规划建设国家风电设备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国家节能换热设备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国家塑料建材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国家农副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国家包装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总建筑面积4万平方米,总投资1.69亿元。项目规划建设周期3年,力争2013年建成投用。 检验检测基地效果图   ●简介   国家风电设备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建成后主要承担并网型风力发电机组、离网型风力发电机组、风电设备等3大类风电产品的检验,规划建设1个中心、7个实验室,总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   国家节能换热设备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建成后主要承担管式换热器、板式换热器、空冷式换热器、其他类型换热器产品的检验,规划建设12个实验室,总建筑面积7000平方米。   国家塑料建材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建成后主要承担塑料管道类、塑料型材类、泡沫塑料保温材料产品的检验,规划建设16个实验室,总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   国家农副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建成后主要承担粮食及加工品、肉类及加工品、蔬菜类、瓜果类、调料、副食产品、植物油、乳及乳制品、调味品、罐头、糕点、饮料、酒类、加工盐、蛋制品、淀粉及淀粉制品10个实验室,总面积5000平方米。   国家包装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建成后主要承担玻璃类包装产品、塑料类包装产品、木质类包装产品、纸制类包装产品、钢桶类包装产品、罐体类包装产品等6大类产品110多种包装产品检验,规划建设5个实验室,总面积5000平方米。
  • 振控托举大国重器 记“匠心”专家尹学军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他原本可以选择留在德国继续研究工作,却偏要像老一辈科学家那样,毅然回国,以期填补国内工程振动控制装备技术的空白。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他原本可以仅靠现有成熟技术就能拿市场订单,却偏要耗费精力和研发资源,去“啃硬骨头”,承接来自各关键行业的振动和噪声难题,甚至还自掏腰包进行重大工程项目的预研攻关。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他原本可以在重大工程项目中做到达标即可,却总喜欢不计成本“多留裕量”,让关键指标高点、再高点。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他就是隔而固(青岛)振动控制有限公司总经理、青岛科而泰环境控制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千人计划”专家尹学军——虽是两家企业的创始人,他却喜欢用70%的时间去研究创新,拼搏在工程前线,在他心里,没有什么能比服务国家重大工程更让他有成就感了。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trong 匠心打造精品 /strong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trong 为超级工程保驾护航 /strong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2018年2月6日,在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上,各参建单位正在为大桥通车作准备。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一辆重达30吨的卡车轰鸣着驶过桥上的测试点,一遍、两遍、三遍??几个人紧盯着电脑屏幕,屏幕上的几条数据线在上下波动。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1.7%!当这个数据出现的时候,头戴白色安全帽的尹学军忍不住双手竖起大拇指,叫起来:“很好!非常好!”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桥梁阻尼比是1.7%,我们设计的目标是1%以上,超额完成!”尹学军自豪地说。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港珠澳大桥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对抗风减振系统技术指标非常苛刻。自2012年起,尹学军就带领一支研究团队,配合项目方进行桥梁抗风减振系统的技术方案论证工作。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2013年,凭借着过硬的技术实力和巧妙的产品设计方案,隔而固团队的方案在招标中胜出,正式开始了港珠澳大桥抗风振调谐质量减振系统(TMD)的研制工作。为了保证港珠澳大桥这项超级工程120年的超长寿命和强风下的结构安全,尹学军选择了悬挂式TMD,对业主来说,这是一种灵敏度高、维护少、寿命长的好方案,但对研制方来说,却是一种非常复杂和难度最大的技术方案,一套TMD就有3500多个零件,92套TMD总共用了30多万个零部件。尹学军又一次选择把困难留给自己,把方便留给客户。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为检验产品耐久性能,2013年10月,评审专家建议做TMD整机抗疲劳试验,对我们来说,这一建议就是命令,必须想方设法完成。”尹学军告诉记者。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但是,由于产品体积大、工作行程长、激励功率大,当时国内找不到合适的试验机。尹学军干脆自力更生研制了一台专用的试验机,并在2014年7月成功地完成了足尺整机300万次抗疲劳试验,确保产品如期通过了专家组的评审。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将92套TMD生产完毕并安装到桥箱里面,任务只算完成了一半,真正的考验在于后面的调试阶段。为了实现港珠澳大桥近乎苛刻的减振目标,尹学军设计的每个TMD的频率和阻尼比都可以根据TMD放置处桥梁的实测固有频率在现场精确调整,“私人订制”般地精调到小数点后两位。为了实现这个精度,调试团队在40多摄氏度又闷又热的桥箱里奋战了数月,挥洒了无数的汗水。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如今,港珠澳大桥桥箱里92套单体重量最高达4.8吨的调谐质量减振器,如同太极一般制衡着桥梁的振动,时刻呵护着这座举世瞩目的超级工程的安全运行。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港珠澳大桥只是尹学军团队参与的超级工程之一。此前,崇启长江大桥、杭州湾大桥观光塔、世博文化中心也都采用了TMD减振技术;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等则采用了多维隔振技术,尽管地铁运行近在咫尺,观众却感觉不到任何干扰。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在轨道交通领域,尹学军发明的钢弹簧浮置板技术已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青岛等全国26个城市260多公里的线路运营,保护着地铁沿线学校、科研院所、医院、古建筑和千家万户居民免受地铁振动干扰。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trong 托举大国重器 /strong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trong 稳固制造强国根基 /strong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2011年6月11日,一个6层楼高、重达2900吨的“巨无霸”装备在无锡透平叶片有限公司顺利投产,它就是3.55万吨高能螺旋压力机——当时全球额定打击力最大的两台螺旋压力机之一。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这台大国重器是生产大飞机和核电汽轮机关键部件的战略装备,其投产为我国自主生产核电汽轮机叶片、飞机发动机叶片和涡轮盘等高性能锻件提供了利器,实现了这类部件从依赖进口到出口的战略转变。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不过,在为这个“巨无霸”选择厂址时,却遇到了一个棘手的难题。由于预选的厂址位于长三角软土地基上,这台机器工作时的冲击激励大,基础振动响应大且传播远,不仅会制约厂内精密机床的加工精度,还会影响到相邻单位和居民的工作和生活,环评难以通过。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时间紧、任务重,尹学军带领团队临危受命,立即开展研究。早在10多年前,尹学军就通过与国机集团的紧密合作研究,掌握了大型装备振动控制关键技术,形成了从理论分析、振动预测、评判标准到系统设计的成套技术。课题团队运用这套技术,通过现场激励与振动实测,准确掌握了当地土壤的振动衰减规律,通过理论仿真分析和隔振系统优化,短时间内就为这台“巨无霸”装备量身定制了一套高效的弹簧阻尼隔振系统,并作出了“采用隔振技术可以实现厂界振动达标”的结论,使得工厂规划和设计得以继续进行。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试车时的测试结果显示,距机器中心20米处地面的最大振动速度单峰值,仅相当于一台2吨模锻锤常规基础的振动水平,厂界振动满足国家相应规范,保证了这台“大国重器”的及时投产和高效运行。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其实,这只是大国重器系列的一个典型工程,在尹学军引以为傲的业绩表上,还能看到许多大国重器的名字:30多台核电汽轮机组,其中包括岭澳二期核电、华龙一号核电、已设计完成的CAP1400核电;4万吨液压模锻压力机、2000多台大型压力机、700多台精密设备??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trong 突破核心技术 /strong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trong 抢占科技创新制高点 /strong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为更多的超级工程和大国重器服务,是尹学军下一步的愿望,因为科技报国是他在留学时就许下的誓言。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改革开放后,尹学军考取了第三批国家公派留学生。带着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服务祖国现代化建设的初心,他前往德国柏林工业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在德国,他学到了先进的机械设计方法和振动学技术,于1996年获得工学博士学位。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1997年,机缘巧合下,他了解到我国振动控制技术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巨大差距,以及我国对该技术的迫切需求,于是他带着强烈的使命感,加入了世界振动控制领域龙头企业隔而固集团,并于1998年回国创立了隔而固(青岛)振动控制有限公司。“当时一想到回国干事,就有一种喜悦和兴奋。”尹学军说。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回国后,尹学军带领团队跑遍了相关领域的设计院和业主,将振动控制技术在工业、电力、轨道交通、建筑桥梁领域逐一推广开来,迅速填补了我国中高端振动控制装备技术在上述领域的空白。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在此基础上,尹学军开始了自主创新的历程。国内蓬勃发展的基础建设,不仅为他带来了商机,也带来了无数的技术挑战。他凭着在中国和德国练就的力学功底和设计强项,针对市场上的难点、热点,带领团队开展研究创新,形成了一套高效的科技创新流程和创新体系,从思想创意、专利到图纸、样机、室内试验、工程试验到正式工程,公司常常有十几个研究小组在同时推进,重大课题可以马上自主立项。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凭借着这种创新引领的企业文化,有260位员工的两家公司,至今已获得专利183项,其中发明专利94项、包括国际专利13项,将振动控制领域的核心技术牢牢地掌握在手中。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回国20年来,尹学军坚持科技创新,围绕国家建设需求,致力于减振降噪技术研究,主持研发了大型装备隔振、钢弹簧浮置板道床隔振、迷宫式约束阻尼轮轨降噪、三维建筑减隔振等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及产品,形成多项成套技术,并系统地应用于工业装备、轨道交通和建筑桥梁等工程领域,先后完成8000多个项目,一些原创技术已经出口到德国、巴西、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这些研究成果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奖励10项。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此外,尹学军还积极参加振动控制相关学会的学术活动,参编了《隔振设计规范》等7部国家和行业标准,参编《建筑工程容许振动标准理解与应用》等6部专业书籍,发表论文60余篇,为我国振动控制技术整体水平的提高和推广应用作出了重要贡献。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创新无止境。随着尹学军团队在业内的知名度越来越高,一些客户带着关键领域的振动噪声难题登门求解。他先后为我国大飞机的风洞试验、“蛟龙”号近海试验船研发成功综合减振技术,解决了困扰行业很久的振动难题。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最近,尹学军团队又成功签约我国空间站某健康保障系统的振动控制项目,该项目技术条件苛刻且几乎无可借鉴,为了确保该项目能够成功交付,尹学军和他的团队提前大半年时间,自行投入人力物力建设一套试验系统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翔实的理论分析和实测数据,赢得了业主的信任。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科技实力决定着世界政治经济力量的对比与变化,也决定着各国各民族的前途命运,只有把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真正掌握竞争和发展的主动权,从根本上保障国家安全。在振动控制这个边缘与交叉工程领域耕耘20年,为大国重器和超级工程服务,我感到非常自豪!”尹学军说。 /p
  • 中国跻身世界科技大国之列 专利和论文居世界前列
    据国家统计局网站消息,“十一五”期间,各项科技计划顺利实施,科技实力不断增强,科技产出成绩斐然,中国已跻身世界科技大国之列。   国家统计局3月11日发布“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十六——科技发展成果丰硕。   报告称,“十一五”期间,科技产出成绩斐然,专利和论文位居世界前列。全国累计登记省部级以上重大科技成果17.9万项 累计颁发国家自然科学奖160项,国家技术发明奖263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1305项,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22项 李振声、闵恩泽、吴征镒、王忠诚、徐光宪、谷超豪、孙家栋、师昌绪、王振义等9位科学家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报告指出,这5年间,中国还涌现出了一大批有着深远影响的重大科技成果。具体如下:   ——“嫦娥”一号、二号探月卫星成功发射,使中国跨入深空探测新领域   ——“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船发射成功,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空间出舱技术的国家   ——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系统“天河一号”研制成功,并在国际TOP500组织的最新排名中位居世界第一   ——“中国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工程”取得了一系列重大创新成果   ——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重大改造工程建设任务圆满完成   ——上海同步辐射光源建成   ——首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支线飞机完成总装下线并首飞成功   ——首台深海载人潜水器“蛟龙号”海上试验突破3700米水深纪录   ——首次环球大洋科考凯旋 水稻基因育种技术再获突破性进展   ——甲型H1N1流感疫苗全球首次获批生产。   报告指出,专利数量是反映一国科技产出能力的重要指标。“十一五”期间,中国专利部门累计受理境内专利申请363.6万件,授予专利权202.8万件,境内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以24.7%和35.4%的年平均增长速度递增。专利数量的持续增长,反映了中国自主创新能力和水平的日益提高。   报告还指出,论文也是科技产出成果的重要体现形式。2008年《科学引文索引(SCI)》、《工程索引(EI)》、《科学技术会议录索引(ISTP)》三种国际上较有影响的主要检索工具分别收录我国论文11.7万篇、8.9万篇和6.5万篇,分别是“十一五”期初的1.7倍、1.6倍和2.1倍,世界排位分别从第5位、第2位、第5位上升到第2位、第1位和第2位。   报告称,“十一五”以来,中国的科技事业蓬勃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生改善、国家安全提供了重要支撑。但同时也应看到,在中国的科技发展中仍存在不少问题,很多领域的科技水平和世界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   报告提出,必须要抓住机遇,迎难而上,以举国之力大幅度提升中国自主创新能力,奋力推进由科技大国向科技强国的转变,争取早日实现跻身世界创新型国家行列的宏伟目标。
  • 中国欲恢复科技超级大国地位
    中国可能是世界上最早的科技超级大国,发明了指南针、火药和活字印刷术等。此后,这个中央王国的科学衰退了好几百年。如今,北京正在研发领域投入大量资金,有人将其视为科技民族主义。中国领导人表示,如果不发展科学技术,中国就无法发展。   主要焦点是通过政府计划吸引科技人才,让海外工作的中国科学家回流。一个例子就是量子计算专家范桁,他于2005年离开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回到中科院。他说,10年前多数科学家急着离开中国,现在就是这批人又急着赶回来使用研发基金,“10年前我们想出国历练,现在我们想回来专心进行研究。”   最近的数据显示,此类方案已招聘到3100多名一流学者,向他们提供职位、研究实验室和一次性奖金,通常是每人至少有15万美元。这些机遇已令中国对本土科学家更具吸引力,扭转了人才流失的局面,已达到范桁所说的不再有足够职位可提供给所有想回国者的程度,“趋势慢慢发生彻底改变,一些研究人员想回国,但已没太多机遇了。”   就博士而言,人才回流甚至更广泛。美国管理咨询公司摩立特集团的迈克尔切伦基格说:“从美欧回到中国并在实验室工作的博士有8万人,这是个令人印象深刻的数字。”   中国甚至启动了吸引诺贝尔奖得主的计划。首个受益者是法国科学家吕克蒙塔尼耶,据报道他在上海交大的研究所获得近400万美元资金。类似计划也引起从没出过国的一些中国科学家的不满,他们觉得机会只给了那些海归。科学网何姣表示,“即使在中国,这也非常具有争议性。我跟很多主流科学家交流过,他们认为这是在浪费纳税人的钱。”   预计到2015年时,中国研发开支占GDP的比重将从2011年的1.7% 增加到2.2%,集中在具体的新兴产业领域,如纳米技术、清洁能源和干细胞研究。与这一目标性投资相辅相成的是,中国认真地把焦点放在建设科学基础设施上,比如建新研究实验室和研究所。   美国加州再生医学研究所所长艾伦特伦森最近访华,“他们把很多钱投入到这个领域,数额之大令我震惊”,他说,“设施和装备是一流的,和你在世界任何地方看到的新设备一样好。我对这个国家在如此短时间内所做的事感到震惊。想象一下未来5年到10年吧……”(
  • 易赛20蝉联“最受关注十大国产仪器”奖
    在刚刚结束的,由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仪器信息网联合主办,中国分析测试协会协办的“2010年中国科学仪器发展年会(ACCSI 2010)”上,我司激光粒度分析仪产品sizer20(易赛20)获得“2009最受关注十大国产仪器”荣誉称号。该款仪器曾在去年的中国科学仪器发展年会上获得过此荣誉,今年再次蝉联该荣誉,说明该仪器在市场中继续受到广大客户的热捧。 Easizer20(易赛20)激光粒度分析仪凭借其一体化的设计,高度智能化的工作特点和优异的测量性能,在国内各大权威机构所举办的仪器设备评估中获得了众多的荣誉。曾被科技部、环保部、商务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授予“国家重点新产品”;被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授予“自主创新银奖”;被仪器信息网、中国仪器仪表分析仪器学会授予“科学仪器优秀新产品”、“2008年最受关注十大国产仪器”等荣誉称号。
  • 科学仪器傍身的“大国粮仓”长啥样?
    p    strong 仪器信息网讯 /strong 粮食是如何保鲜储存的?储粮到底用了哪些高科技?科技傍身的“大国粮仓”到底长啥样? /p p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闹市里的“大国粮仓” /span /strong /p p   在广州市花都区有一座现代化仓库,目前储备粮食接近10万吨,可以保证100万人吃半年以上。仓库里6000多个传感器和监控探头,粮食颗粒清晰可见,还可随时“感知”每一个角落的细微温度变化,发热、生霉等异常粮情的几率显著减少。 /p p   近年来,中储粮推进信息化与储备业务的深度融合,完成智能化粮库建设,每个直属库安装有100多个摄像头、数千个粮情传感器,并与广域或者专线网相连,全系统近千个库点汇集起来,形成全国粮食行业最大的一张物联网,成为实现远程监控的“千里眼”。工作人员表示:“以前把一个直属库所有的粮仓检查一遍,需要大半天时间,现在使用智能远程在线监测系统,20分钟就能检查完。” /p p   此外,中央储备粮绿色科技储粮技术覆盖率已达到98%,基本形成北方地区以低温准低温储粮为主、南方地区以控温和气调储粮为主的储粮技术路线。因地制宜推广应用智能氮气储粮、内环流控温、空调控温、智能通风等绿色、低碳、循环储粮新技术,实现粮食储存保质、减损、降耗、增效,为消费者提供安全、健康、绿色粮源。 /p p   直属库通过建立粮食数量质量全过程档案和终身负责制,实现全过程可追溯的质量管控。建立中央储备粮均衡轮换新机制,每年轮换的数量一般为中央储备粮储存总量的20%至30%,实现中央储备粮常储常新。 /p p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科学仪器保驾护航 /span /strong /p p   中国是人口大国,粮食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战略物资,粮食安全更是直接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安全。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对粮食安全高度重视,先后启动了粮安工程、放心粮油、智慧粮食、优质粮食工程等项目,使我国粮食质量安全体系不断完善。 /p p   除了上述“黑科技”,这所中储粮广州直属仓库还成立了专业化验室来保障粮食安全检测,整个质检中心配备了大型气相色谱仪、液相色谱仪、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食品重金属快速检测仪等仪器设备,为粮食质量安全保驾护航。 /p p   短短三分钟的视频中,多款检测“利器”的身影逐一闪现。粮食质量安全检测需要用到哪些科学仪器?下面跟随仪器信息网的镜头来看一看: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4/uepic/83f591f0-9f45-41af-b7ee-2792c9b9d494.jpg" title=" 8.jpg" alt=" 8.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左: span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 波通食品检测仪器 /span & nbsp & nbsp 右: a href=" https://www.instrument.com.cn/netshow/SH101341/C196105.htm" target=" _blank" title=" 默克 Milli-Q Aquelix 5 高纯水系统" span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 默克 Milli-Q Aquelix 5 高纯水系统 /span /a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4/uepic/8e74bf3e-e5d7-45c4-a340-376172135f8d.jpg" title=" 9.jpg" alt=" 9.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a href=" https://www.instrument.com.cn/netshow/C10384.htm" target=" _blank" title=" 岛津AA-7000系列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 span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 strong 岛津AA-7000系列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strong /span /a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4/uepic/6821f74e-c81c-4d18-850d-f667f618d62f.jpg" title=" 7.jpg" alt=" 7.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a href=" https://www.instrument.com.cn/netshow/SH100320/Product-C0102-0-0-1.htm" target=" _blank" title=" 安捷伦液相色谱仪"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 span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 strong 安捷伦液相色谱仪 /strong /span /a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4/uepic/20e32ed4-68dc-4cd9-bf29-fce9852ea88a.jpg" title=" 14.jpg" alt=" 14.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 strong 波通面筋测定仪 /strong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4/uepic/6684b9f7-5c95-4242-b3aa-40f2eec620f3.jpg" title=" 15.jpg" alt=" 15.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a href=" https://www.instrument.com.cn/netshow/SH100270/Product-C0-13674-0-1.htm" target=" _blank" title=" 梅特勒-托利多天平"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 span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 strong 梅特勒-托利多天平 /strong /span /a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4/uepic/9f836052-e0d4-4f38-a5ca-932be482f0c0.jpg" title=" 13.jpg" alt=" 13.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a href=" https://www.instrument.com.cn/netshow/SH100572/C221254.htm" target=" _blank" title=" 天瑞仪器食品重金属快速检测仪"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 span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 strong 天瑞仪器食品重金属快速检测仪 /strong /span /a /p p   “食品安全无小事”,CCTV2《中国财经报道》栏目也曾追踪过湖北省质检中心开展的粮食重金属、农残快速检测工作。“过去想检测粮食中的砷、铅、镉等重金属是否超标,最快需要两三天才能出结果,而现在半个小时就能出结果,简直不可思议。”该检测中心刚添置的食品重金属快速检测仪,正是实现这一结果的“利器”。 /p p   “质检中心的工作前些年都是只对粮食系统内部服务,市场化企业的要求是希望粮食快速流通起来。过去受设备的制约,他们很难满足。快速检测重金属和农药残留设备的引进提高了检测效率,也让质检人员接到了大量市场化企业的检测订单。” /p script src=" https://p.bokecc.com/player?vid=5558E9DB2051998B9C33DC5901307461& siteid=D9180EE599D5BD46& autoStart=false& width=600& height=490& playerid=621F7722C6B7BD4E& playertype=1" type=" text/javascript" /script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视频来源于:CCTV /p p   出镜的EDX 3200S-PLUS (食品重金属快速检测仪)由江苏天瑞仪器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发,设备采用了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EDXRF)技术实现食品中微量重金属有害元素的快速检测,设备采用了最先进的探测器和激发源等硬件配置。可用于稻米、小麦、谷物、烟草等作物中的重金元素镉(Cd)、铅(Pb)、汞(Hg)、砷(As)、硒(Se)的快速无损检测,检出限最低可达0.03ppm,2-3分钟能进行一次快速筛查,15分钟可进行样品的准确测量,射线防护优于国标《X射线衍射仪和荧光分析仪卫生防护标准GBZ115-2002》,有第三方测试机构出具仪器安全性(辐射计量)测试报告。 /p
  • 两大国家能源研发中心落户中广核集团
    近期,国家批准在全国设立首批十六个“国家能源研发(实验)中心”。其中,三个核电研发(实验)中心有两家落户中广核,分别由中广核集团成员企业技术研究院、广利核公司承建,并负责相关项目研发。   据介绍,由核电技术研究院承建的“国家能源核电站核级设备研发中心”,填补了国内核电行业没有大型LOCA基础鉴定试验设施,以及大型核电站安全壳内不可接近设备研发和培训平台匮乏的空白,有利于核电专业人才的培养,推动核电自主创新技术体系的进一步完善,极大促进核电装备国产化进程,保障我国核电持续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意义。   由广利核公司担纲的“国家能源核电站数字化仪控系统研发中心”,在建成后将加快核安全级数字化系统设计和制造技术的研究,将大大提高我国对核电站先进仪控技术的研发、制造和应用能力,成为我国发展核电自主技术的推进器,为打破国外公司长期寡头垄断的格局,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两大国家级核电研发(实验)中心落户中广核集团,是国家对中广核集团科技创新能力的肯定、信任和支持,表明集团科技研发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中广核集团有关负责人表示,广大科研工作者要继续深化落实“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发展战略,瞄准一流,继往开来,加快我国核电技术发展,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不负国家重托,为我国核电事业新的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 弘大国风范,创质量标杆-全面布局
    弘大国风范,创质量标杆-全面布局,赋能中国“质”造近日,赋能科技进步的全球领导者赛默飞世尔科技(以下简称“赛默飞”)正式公布多款产品国产化新进展,这一系列国产化产品是赛默飞进入中国四十年来持续服务本土客户、坚持本土创新、助力本土生态产业发展的价值彰显。作为赛默飞重要一员,色谱与质谱业务始终践行“扎根中国、服务中国”的本土化战略,在各大事业部的大力支持下,目前已成功国产十余款重要产品,其中不乏中国自主研发、本土创新、制造的产品。在持续全面布局色谱与质谱产品国产化进程中,始终坚持为客户提供最高质量、中国“质”造产品以满足广大客户需求。深化本土化战略,以中国质量,服务世界需求——周晓斌,赛默飞世尔科技中国分析仪器事业部商务副总裁“分析仪器事业部始终将本土化作为重要战略之一,随着日益成熟的本土创新经验与人才资源储备,‘’中国质量‘’已经具备‘’世界级”水准,让全球客户都能够更快速的享受到我们中国“高质量”创新成果,这一份对于‘’中国质量‘’的使命感,也是驱动我们不断提升自身标准、提高本土创新产出的内在源动力。”持续加码,打造‘中国质量‘标杆——沈严,赛默飞色谱与质谱业务 中国区商务运营副总裁“色谱质谱业务的持续加码,旨在加快本土化进程、推动本土创新向更高阶段发展,目前我们已经有相继10余款在国内生产、研发的色谱、质谱产品问世,以更好的扎根于中国客户的实际需求,更快的服务本地客户,助力其在科学研究、制药、食品安全、环境监测、工业等诸多领域实现突破。”多产线持续加码中国“质”造,匠心树立“中国质量”标杆:Kent Davidson 赛默飞高效色谱解决方案(HPCS)全球副总裁、总经理“就在一年多前,我们开始在中国苏州生产多款高效液相色谱 (HPLC) 仪器/模块,这不仅提高了我们满足本土需求的制造能力,也增强了我们应对全球挑战的能力。源于首次本土化的成功,我们在中国的生产基地增加了更多的液相色谱投资。我们在苏州的工厂的成功已经证明了,它是一家专注于生产高品质产品的世界级工厂。我们将进一步致力于帮助我们的中国客户,通过本土制造的产品,更好的满足其重要的分析测试需求。”国产Vanquish Flex UHPLC系统,采用完全生物兼容设计,可在高达 1000 bar 压力下,展现出色的时间保留稳定性、灵敏度和分离效率,满足生物制药和科学研究市场的高通量分析及灵活方法开发需要。该系统的国产化,树立了对于准确性、精密度和灵敏度的新基准,成为国产质量与性能的新标杆!国产Vanquish&trade Flex UHPLC色谱系统Rosy Lee 赛默飞生命科学质谱(LSMS) 全球副总裁、总经理“赛默飞世尔科技直面客户需求,该项投资是为了让产品更接近中国客户,让产品更快触达终端客户,满足中国日益增长的需求。”赛默飞国产TSQ三重四极杆液相质谱联用仪系统是一款能够克服日常定量分析工作流程挑战的高性能系统。具有高采集速度、高灵敏度、典型选择性和极佳稳定性。该系列液质联用仪系统在食品,环境,制药及组学等方面拥有广阔应用前景。国产TSQ Altis Plus三重四极杆液质联用仪Dino Alfano 赛默飞离子色谱与样品制备业务(IC/SP)全球副总裁、总经理“今年年初,离子色谱和样品制备业务部门在中国成功制造其旗舰产品ICS-6000高压离子色谱系统,以满足政府,环境,医药、食品饮料、科研等客户需求。近期又推出了色谱样品制备领域的创新产品EXTREVA&trade ASE&trade 加速溶剂萃取浓缩仪,该仪器是完全中国自行设计、研发、生产的创新型产品,一如既往地履行我们的承诺,提供最高质量的中国制造的仪器!”国产ICS-6000高压离子色谱系统专为离子分析领域研发定制,支持在高达 6000 PSI 的压力下操作,兼具极佳的灵敏度、稳定性,并能够与ICPMS、MS等多维度、强定性定量检测器实现联用。该系统在本土团队的不懈努力下完成国产化生产,持续发力于广泛应用的食品、环境、医药等检测领域当中,为本土客户提供更精准、更高效的检测结果。国产Dionex&trade ICS-6000 HPIC 赛默飞高压离子色谱系统Fausto Pigozzo, 赛默飞应用分析技术业务(AAT) 高级市场总监“应用分析技术业务作为行业国产化的领先者,在2004年我们开始在中国生产原子吸收,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仪以及气相色谱仪器产品并为全球的客户提供国产产品。国产产品以“稳健可靠”而备受全球客户赞誉。现在我们的国产产线已经延伸到GCMS,GCQQQ以及ICPMS 以此满足本土市场需求,并帮助客户在食品安全、环境、新能源、半导体、药物、临床、科研等领域上加速研发进程。“扎根中国,服务中国”我们会继续专注在本土研发,致力于帮助本土客户提高分析效率,扩展解决方案并符合更多客户差异化需求。”国产三重四极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TSQ 9610是赛默飞今年3月推出的新品并同步实现了国产化,这款新产品旨在通过提供无与伦比的分析性能,高灵敏度以及超长的运行时间,帮助客户获得革新性的实验室分析效率,最终降低高通量样品的分析成本。国产 TSQ 9610 三重四极杆气质联用仪国产iCAP PRO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仪通过革ming性的匠心设计,在仪器性能提升的同时,更注重仪器稳定性,易用性及分析效率的突破,能为未来实验室提供强有力的分析工具。全系列产品的国产化,帮助不同领域客户轻松应对痕量元素分析挑战。国产 iCAP PRO 系列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仪赛默飞世尔科技是赋能科技进步的全球领导者。公司年销售额约400亿美元。我们的使命是帮助客户使世界更健康、更清洁、更安全。我们帮助客户加速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解决在分析领域所遇到的复杂问题与挑战、提高实验室生产力、通过提供诊断以及研发制造各类突破性的治疗方法,从而改善患者的健康。我们的产品主要包括分析仪器、实验室设备、试剂、耗材和软件等,提供实验室综合解决方案,为各行各业的客户服务。为了满足中国市场的需求,现有9家工厂分别在上海、北京、苏州和广州等地运营。我们在全国还设立了5个应用开发中心以及示范实验室,将世界级的前沿技术和产品带给中国客户,并提供应用开发与培训等多项服务;位于上海和苏州的3个中国创新研发中心,拥有110多位专业研究人员和工程师及100多项专利。创新中心专注于垂直市场的产品研究和开发,结合中国市场的需求和国内外先进技术,研发适合中国用户的技术和产品;我们拥有遍布全国的维修服务网点和特别成立的中国技术培训团队,在全国有超过2800名专业人员直接为客户提供服务。我们致力于帮助客户使世界更健康、更清洁、更安全。欲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网站:www.thermofisher.cn
  • 人才金字塔支撑中国生物产业大国战略
    从以“千人计划”为代表的国家级引智行动到生物技术中长期人才发展专项规划的出台,中国的生物人才计划这盘棋局,正在连点成线,势成围合。   放弃纽约大学教授的美好职位,分子生物学家许瑞明回到了中国,他知道自己要为这一举动付出代价。首先是他的工资会降低,并且要适应北京这个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城市之一的生活。但是他无法抗拒帮助建立一个“研究帝国”这样的机会。   “研究帝国”,是我国第一批筹建的国家实验室之一——蛋白质国家实验室。2009年,许瑞明入选了国家第一批“千人计划”。3年过去,他已经成为中国蛋白质科学国家实验室的筹建元勋。   “从前,中国吸引人才的思路是‘只要做得好就进来’,但是现在全然不同了。”许瑞明告诉《中国科学报》,“就像是下围棋,战略布局很重要,先要占据重要的关键点,然后连点成线。”   从以“千人计划”为代表的国家级引智行动到生物技术中长期人才发展专项规划的出台,中国的生物人才计划这盘棋局,正在连点成线,势成围合。   五大培养行动   日前,科技部联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联合下发《国家中长期生物技术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年)》(下称《规划》),提出到2020年,中国将建设生物技术人才金字塔,支撑生物技术强国、生物产业大国战略目标全面实现。   “21世纪是生命科学快速发展的世纪,生物技术人才竞争已经成为国际人才竞争的重点之一。”《规划》这样解释其出台的初衷。   而我国生物技术与产业人才现状并不尽如人意。   目前,我国约有4万余人从事生物技术研发工作,与中长期生物技术及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相比,总体数量明显不足,尖端人才缺,创新创业人才少。据统计,从1978年至今,超过58万名的生物技术领域的中国学生到海外深造,但仅有约15万人回国,约占留学总人数的25%。   对此,《规划》提出,未来10年,中国将开展世界顶尖人才、国际一流创新人才和创新团队、领军人才、产业人才、生物技术管理人才等五大培养行动。力争到2020年,在生物能源、重大疾病治疗等领域造就3~5名世界顶尖科学家 在基因组和功能基因组、干细胞与组织工程、转基因动植物与克隆动物、神经生物学等方向培养造就30~50名国际一流创新人才及若干创新团队 在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制造、生物环保等领域培养造就领军人才300~500名、学科骨干3万~5万名 培养和造就30万名生物产业人才 培养和造就3000~5000名生物技术高级管理人才。   从“引进”到“培养”   利用10年时间打造中国生物技术人才金字塔,尤其是在生物能源、重大疾病治疗等领域造就3~5名世界顶尖科学家,这无疑是一个有野心的目标。   迅速崛起的中国对人才的渴望似乎永不满足。正如中共中央组织部部长李源潮在《国际人才交流》杂志2012年第一期卷首发表署名文章中所言:“中国正在实施第十二个五年计划,实现这个计划,根本靠科技,关键在人才。目前,中国人才资源总量虽然不小,但高层次人才比较紧缺。”   而中国多年来实行的国家引智工程为生物技术人才金字塔的构建奠定了根基。   2008年中国开始实施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千人计划”,4年来已有1600多名海外留学高层次人才通过这个计划回国创新创业。   清华大学生命科学院院长施一公曾是“千人计划”倡议者之一。4年前,他与饶毅、陈十一等知名学者联名起草了一份建议书,希望国家实施“引智计划”,用特殊的方案和政策积极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   “以生命科学为例,2007年,在美国34个州的研究型大学里面,担任生命科学学科的助理教授、副教授或者教授的华人有2600人,其中教授超过800人。这个数字和1998年相比,增长了15~30倍。这至少证明,中国在海外的人才资源,是世界一流的。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对中国未来发展意义重大。”施一公说。   “无疑,这些年的‘千人计划’等具体引智行动已经见效了。”美国哈森生物技术研究所研究员韩健告诉《中国科学报》,“从引进到培养,进一步走下去一定会有很好的结果。”   计划,然后行动   《规划》出台后,在海内外华人生物圈子里引起了不小的反响。尽管有评论认为“人才不能够被限时定制”,但关心人才无论如何都不是一件坏事。   “不管结果如何,对我们读书人来说都是喜讯。有具体的规划也没有错,既然想做就要有计划,然后才能有行动。”韩健说。   对于支持人才培养的“具体行动”,《规划》提出,对由高层次创新人才领军的科研团队给予长期稳定支持 制定土地使用优惠政策、设立创业启动资金,支持高层次人才创办科技型企业 在生物技术领域建立高等学校、科研机构、企业高层次人才的双向交流制度,推行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双导师制”模式等。   《规划》特别提出,到2020年,我国将不断加大生物技术人才培养资金,多渠道拓宽生物技术人才创业融资渠道,对于初创企业实施优惠税收和贴息政策。   《规划》称,将制定优先支持生物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人才发展的财政金融政策,各级政府不断建立和完善生物技术人才引导资金、发展资金、种子基金、创业投资和银行信贷等多层次、专业化的人才发展创新投融资体系。   《规划》同时明确,将完善生物技术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创业贷款等办法,进一步完善生物技术知识产权、技术等作为资本参股的措施,实施扶持生物技术创业风险投资基金、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的税收和贴息等优惠政策。   《规划》对于生物技术人才创业的支持受到广泛关注。对此,在生物技术领域有着丰富创业经验的韩健深有感触。   这些年我国引进和培养的高层次创新人才不仅代表了世界前沿的科研水平,掌握了本专业的国际先进技术,同时大多活跃在高新技术产业,熟悉国际惯例和市场规则。“倘若他们所具备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与资本市场能够有机结合,必将能够带动生物产业新一轮发展热点。”韩健说。
  • 多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集中“剧透”—— “大国重器”有哪些“秘密武器”
    3月25日,上海张江第九期“大国重器”发布会在张江药谷举行。张江科技创新的三个主力军“军长”—— 上海同步辐射光源主任、中科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所长赵振堂,中科院上海生科院生化与细胞所副所长、国家蛋白质科学中心上海主任雷鸣,中科院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前沿卓越创新中心(上海)主任、中科院院士潘建伟“剧透”了这些国家级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的进程和“秘密武器”。  上海光源:从分子照片到分子电影  “普通的X光就能清晰拍摄出人体的组织和器官,而上海光源释放的光,亮度是普通X光的一千亿倍。通俗说,上海光源就相当于一个超级显微镜集群,能够帮助科研人员看清一个病毒结构、材料的微观构造和特性。”赵振堂说。上海光源是目前世界上性能最好的中能光源之一,为我国材料、生命、环境、医药、物理、化学、地质等学科的基础和应用研究提供了重要支撑。  截至2015年12月,上海光源首批7条线站共开机提供182123小时用户实验机时,支持课题近7000个。  赵振堂介绍,上海光源目前能为科学家拍摄“分子照片”,正在加紧筹备的上海光源线站(二期)工程和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试验装置与用户装置,属于“第四代先进光源”,能够对生物活体细胞进行三维全息成像和显微成像,进入“拍摄分子电影”的时代。  蛋白质中心:认识一个蛋白质只要2分30秒  “以前一个科学家可能要花很多年才能认识一个蛋白质。但是在蛋白质中心,借助各式各样的先进设备和仪器,最短仅需2分30秒就能认识一个蛋白质。”雷鸣说,蛋白质中心是当今全球生命科学领域首家综合性的大科学装置。  雷鸣说:“不久前,利用蛋白质中心的冷冻电镜设施,蛋白质中心丛尧研究员与巴斯德所黄忠研究员合作成功分析揭示了手足口病病毒抗体的作用原理。”  就在前几天,蛋白质中心许琛琦研究员在肿瘤免疫治疗研究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发现了提高T细胞抗肿瘤免疫功能的新方法,为开发新的肿瘤免疫治疗方法奠定了重要基础。  自2014年5月起,蛋白质中心开始试运行陆续接待用户,至今已累计运行超过12万小时,执行用户课题1200多个。  量子卓越中心:100个粒子把全球计算能力甩几条街  “一个粒子在量子相干状态时,就好比让计算机电路同时处于0和1状态。如果利用100个粒子相干操作制造出的量子计算机,其计算能力达到2100,而目前全世界计算机加在一起的计算能力大约是280,未来一台量子计算机超过全世界的计算机。”潘建伟说,如何利用量子进行信息处理和传输,如何搭建起量子传输的“通道”、推进对量子的产业利用,已成为国际物理学争相研究的问题。  量子卓越中心已牵头承担了中科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A类)“量子科学实验卫星”、中科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B类)“量子系统的相干控制”、发改委量子保密通信“京沪干线”技术验证及应用示范项目等多项国家重大科技任务,均在顺利实施。今年,量子卫星将在7月发射,“京沪干线”将在下半年开通。  “量子卓越中心的战略目标是,力争15年左右,构建完整的空地一体广域量子通信网络体系,在国防、政务、金融和能源等领域率先加以广泛应用,形成具有国际引领地位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下一代国家信息安全生态系统。”潘建伟说。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