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打破垄断

仪器信息网打破垄断专题为您整合打破垄断相关的最新文章,在打破垄断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打破垄断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打破垄断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打破垄断话题讨论。

打破垄断相关的资讯

  • 中国诊断试剂公司正逐渐打破国外垄断
    随着中国医疗改革的深入,人们健康意识的日益加强和检测技术的日益改进,中国市场将会进一步加快扩大步伐。   据China Market Research Reports公司最新发布的&ldquo 2013-2015中国诊断试剂市场报告&rdquo 报道,中国本土的诊断试剂公司正逐渐打破国外品牌垄断情形。   在中国,体外诊断试剂包括生化诊断试剂,免疫诊断试剂,分子诊断试剂和血液诊断试剂。2012年,我国生化和免疫诊断试剂达到了70%最高市场份额,这是由国内医疗需求决定的。而中国经济和政府的医疗开支依然维持在较低水平,对医疗诊断消耗产生了较大影响。   未来三年内,中国对常规检测的需求量将达最大。在国内,诊断技术的进步和高端消费者的增加将推动分子诊断试剂及其他相关试剂的市场需求。据预测,针对生 化和免疫诊断试剂的需求在2015年将下降至60%。凭借高性价比和本土优势,中国诊断试剂企业打破国外品牌垄断局面指日可待。   然而,外国公司目前仍然掌握30-40%的中国市场份额,同时显现出在中高端领域的明显技术优势,以及对&ldquo 仪器试剂&rdquo 一体化平台的垄断情形。   据了解,今年年初在上海举行的&ldquo 2014先进体外诊断技术峰会&rdquo 将针对上述关注焦点展开深入讨论。本次活动将邀请众多行业领域专家在大会上发表演讲,围 绕&ldquo 如何及时掌握先进的生物技术&rdquo ,&ldquo 如果利用先进技术开发新的体外诊断产品&rdquo ,&ldquo 国内诊断企业如何找到新的突破口&rdquo &ldquo 跨国项目合作能否进入更深度阶段&rdquo &ldquo 试剂科研如何迈向产学研一体化&rdquo 等热点问题进行深度解读与全面阐释。
  • 永新光学:打破垄断向光而行
    高分辨率显微镜,是生命科学研究的关键装备,也是我国亟待攻克的重大科学技术难题。近年来,以宁波永新光学股份有限公司为代表的高科技企业,积极参与国家重大科技专项攻关,在这一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永新光学总经理毛磊透露,该公司研发的重大科学实验仪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的首套销售,打破了外国品牌34年的市场垄断,将带动我国光学仪器技术和制造升级,提升我国科学仪器设备行业整体创新水平与自我装备能力。这不是永新光学在这一领域的首个突破。2019年3月,由该公司主导的ISO9345显微镜国际标准正式发布,打破了一向由德日等发达国家领跑的显微光学精密仪器产业的垄断,填补了我国技术空白,让中国人在这一领域有了一定的话语权和影响力。立志向光而行1954年,南京江南光学仪器厂研发出我国首台光学显微镜。但由于生产设备和技术均比较落后,当时生产的显微镜精度不高,与德国、日本等国同类技术产品相比,差距较大。20世纪80年代初,为改变我国显微光学精密仪器长期落后于发达国家的现状,大批科研工作者踏上了去国外学习先进技术之路。20世纪90年代,毛磊前往日本研修学习先进技术。1997年,宁波籍港商曹光彪投资宁波光学仪器厂,成立宁波永新光学仪器有限公司。这一年,毛磊成为宁波永新光学仪器有限公司的总经理兼总工程师。在毛磊的带领下,永新光学不断迈上新台阶,于2008年控股南京江南光学仪器厂。以工匠精神为企业灵魂永新光学的突围之路是把工匠精神当作企业的灵魂。据毛磊介绍,1995年,他曾接到日本尼康的一个订单,可是由于生产设备落后等原因,生产出来的产品始终无法达标,一台台退回来的显微镜,让他寝食难安。“仅仅修改显微镜机架就有近20次,日本人做事的认真和严谨令我印象深刻,也让我受益匪浅。”毛磊说,这次让他认识到与国外企业的差距,奠定了双方长达27年的合作。“我们什么时候才能生产出蔡司、奥林巴斯那样的光学仪器?”要想缩小差距,毛磊深知没有捷径,唯有沉下心钻研。为把工匠精神树立成企业的灵魂,毛磊把曾在江南光学工厂服役的机床搬到了企业博物馆里。他说,这个机床是瑞士肖柏林在上世纪40年代制造的,至今,它的精度还能达到0.01mm。“我希望学习这种精益求精的精神。”毛磊说,正是这种极致的工匠精神文化,让永新光学在每一次实验中都向着精益求精的目标努力。毛磊说,为了研发出能够应用于卫星的光学镜头,研发团队耐着性子做了100多只镜头比对,记录下每个零件、每道工序的详细数据,积累了几尺高的资料,这才让人们看到了从“嫦娥”卫星上传回的照片。“为了让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中的太空显微实验仪能够在加速度和各种极端环境下依然保持高精度和灵敏度等,研发团队做了上百个核心零部件实验… … ”毛磊说。“打造高质量的企业,追求技术、质量与工艺的完美结合,而非规模的膨胀。”毛磊坦言,这是他一直的追求。未来目标比肩世界最高水平“对于高新技术企业而言,人才是我们存活的‘氧气’,必须在这上面下大功夫。”毛磊说,公司持续加强人才梯队建设,形成了以核心人才带动企业发展的态势。比如,永新光学引进国际光学专家,集中培养了一批掌握光学技术、电子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图像处理技术、软件技术及网络技术等核心技术的复合型人才。据了解,目前永新光学已打造出一支共有200余人的研发团队,同时校企共建的浙江大学宁波研究院光电分院也落户在公司。这个离生产线最近的研究院,直接推动了产教融合,实现了关键技术成果有效转化。此外,企业的快速发展与当地良好的政策、营商环境等不无关系。毛磊说,这也是企业得以快速成长的原因。“我是20多年前到宁波,当时我们的厂址还在望京路。我们公司能打破国外垄断一步步填补国内空白,也得益于这座‘冠军之城’。”毛磊说,宁波高新区的产业很全面,有自己的优势,对于科技研发项目有很多补贴政策,并且引进了很多高水平的大院大所,创造了一个很好的大环境,也给我们光学行业营造了良好的氛围。目前,永新光学拥有“NOVEL”“NEXCOPE”“江南”等自主品牌,年产10多万台光学显微镜和数千万件光学元件组件,产品主要出口欧美、日本、新加坡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我国显微镜行业的龙头企业。展望未来,毛磊说,公司正在努力实现显微科学仪器、条码扫描部件等产品世界领先的目标。“我希望在建国100周年时,也就是2049年,在中国的科学仪器版图中,永新光学成为世界上具有代表性的制造商,技术比肩世界最高水平,与世界最高水平齐头并进。”
  • 丹东“仪器小巨人”打破国际垄断
    由丹东奥龙射线仪器集团有限公司承担的&ldquo 多模式X射线层析成像分析仪&rdquo 项目被列入我省2014年度&ldquo 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rdquo 。至此,丹东市已先后有7个企业承担的5个项目列入该专项。 &ldquo 这些由科技型中小企业承担研发的项目,瞄准的都是由国外仪器垄断的高端市场,不仅填补国内空白,同时具有国际先进技术水平。 &rdquo 3月27日,谈及丹东中小企业打破国际垄断&ldquo 坚冰&rdquo ,丹东市科技局计划处的孙英杰告诉记者,在该专项的研发中,丹东市交出的&ldquo 成绩单&rdquo 从数量到质量在全 省均名列首位。 丹东的科技型中小企业之所以具备剑指国际高端市场的实力,在于其拥有坚实的研发基础和丰富的人才及产业链资源。丹东的射线仪器产业 已有40多年的发展历史,我国80%的射线仪器生产企业集中在丹东。长期以来,丹东的中小企业虽以中低端产品生产为主,但这也是厚积薄发的技术积累过程。 虽然这些企业的规模不大,但都有挑战国际高端市场的迫切愿望。 国外高端检测仪器只能用一种模式对单一形状物体进行检测,丹东奥龙射线仪器集团有限公司研发的仪器可以实现多模式的检测,对不同形 状被检测物体进行无损检测和无损测量。而且,国产仪器市场销售价格能降低30%以上,与进口仪器相比性价比更高。这个项目实现产业化后,预计年产值可增加 1.2亿元。同时,还将拉动上下游相关产业链的集聚和提升。 随着这些开发专项项目的陆续投产,研发企业不仅收获了巨大的经济效益,还在项目的带动下进一步增强了实力。由丹东东方测控技术股份 有限公司牵头的 &ldquo 中子活化多元素分析仪器的研发与应用&rdquo 项目,两年多的实施过程其实也是企业一步步壮大的过程。目前,第一阶段研发工作已经完成,陆续申报了10项发明专 利,形成了应用于水泥领域的中子活化在线多元素分析仪。该产品经我省科技成果鉴定为国际先进水平,打破了欧美国家对国内同类产品市场的垄断,并批量投放市 场。 更重要的是,这些项目还带动了丹东射线仪器产业整体技术水平的提升。正如丹东市科技局一位负责人所说:&ldquo 过去丹东射线仪器基地的美 誉主要体现在中低端产品上,现在丹东市射线仪器产品已经向最高端的进口垄断市场迈出脚步,说明我们有了与国外同行相抗衡的底气和能力,成为真正的全国&lsquo 射 线仪器基地&rsquo 指日可待。&rdquo
  • 国产核磁共振设备有望上市 打破国外垄断
    12月8日,怀柔区与中科院签订协议,把雁栖开发区作为高新科技转化基地,一系列最新研发成功的技术,将在这里转化,走向全国市场,打破国外垄断。其中包括今年刚刚研发成功的核磁共振成像超导磁体。   “有了超导磁体,国内就能生产技术过硬的核磁共振设备,打破国外企业对超导产业的垄断。现在患者用核磁共振诊病,动辄花费上千元的情况有望很快改变,其中,核磁共振的检查费用有望因此降低九成。”中科院高能所超导磁体工程中心主任朱自安介绍,现在1台核磁共振成像设备进口高达1000万元人民币,患者使用每次花费1000元到2000元,国产化设备替代进口后,将在同样性能条件下,每台设备售价降至500万元到600万元人民币,使用花费降至每次200元到300元。   相关新闻:高能所研制成功1.5T核磁共振成像超导磁体   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2010年4月15日消息,近日,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制成功场强为1.5特斯拉的核磁共振成像超导磁体,为实现该产品国产化奠定了基础。   超导磁体是核磁共振成像设备的核心关键部件,长期以来,国内核磁共振成像产业的发展受制于国外对核磁共振超导磁体技术和产品的垄断。该技术的突破,为国内整机系统厂家提升产品性能和档次解决了关键难点,将改变国内该产业的被动局面,促进产业提升。打通了超导磁体这个关键环节,还能形成从超导材料、超导磁体到整机系统的国产化产业链。   高能所运用其在国家大科学工程建造中掌握的超导技术研制成功了这台医用超导磁体。在研制过程中,突破了多线圈设计、线圈绕制和稳定、杜瓦吊挂、超导开关、超导接头、失超保护、电流引线、液氦液面测量等众多的关键技术及工艺。高能所已与潍坊新力超导磁电公司开展合作,进行核磁共振成像超导磁体的产业化。
  • 研发高端分析仪器 打破国外技术垄断
    p   日前,在洛阳朗诺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线上,一批即将发往美国的新型全自动定氮仪下线,标志着洛阳品牌产品打破了国外企业在全自动定氮仪及样品前处理装置在技术领域的垄断。 /p p   洛阳朗诺是一家集自动化分析仪器、生命科学仪器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企业,目前已研究开发了6大类20多个品种的全自动分析仪器,获得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各1项、软件著作权11项。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7/insimg/d721d71f-66ce-4720-9fa0-bb6328120d56.jpg" title=" 01.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洛阳朗诺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研发高端分析仪器 打破国外技术垄断 /strong /p
  • 打破垄断 宁波天生拒绝6亿元收购
    励行根在介绍他们公司的产品   宁波慈溪白沙彭民路,有一家名叫宁波天生密封件有限公司的小公司。据附近的居民反映,这段时间,总看见有外国人信心满满地走进去,又万分失落地走出来。   “他们是来自全球著名密封领域公司的负责人,想收购我们公司的股份,但我没答应。”该公司董事长励行根这样解释。   这家公司总共只有100多名员工,它究竟有何魅力让这些密封件巨头如此钟情?   这家小公司其实真的很不简单。相关报道显示,在今年初,我市总共两个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由励行根率领的宁波天生密封件有限公司作为第一完成单位的“核电站密封新技术、新产品及应用”项目,就是其中之一。   小圆环打破国外技术垄断   昨天上午,笔者专程前去采访了宁波天生密封件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励行根。初见励行根,感觉普普通通。但当他拿起他们公司的产品介绍时,整个人就变得魅力十足。   “看,这是我们公司的产品,核级密封垫片!”励行根拿着一个貌似手镯的银色小环,直径约10厘米,厚度在0.5厘米左右。他介绍说,别小看它只有薄薄一片,是用石墨做的,核电站就是靠它将核反应堆与外界彻底隔离。   一座核反应堆通常需要三四千块密封垫。长期以来,在中国营运的核电装备90%依靠进口,垄断这一技术的几家国外企业不仅对我国进行技术封锁,而且将一块小小的密封垫卖到万元以上。而在励行根的率领下,宁波天生公司作为第一完成单位的团队,成功地将该密封垫的技术难题攻克,打破了国外产品的技术和市场垄断。目前,该公司产品已成功应用于国内所有运行的核电站核Ⅰ级(最高等级)设备中,使中国成为世界上唯一既能生产核Ⅰ级密封产品,又能制造核Ⅰ级石墨基材的国家。   除此之外,天生还有一个独一无二的技术。“我们通过一种特殊的传感器技术,能够提前知道工作中的密封垫片什么时候会发生渗漏,实现密封垫片的可控性。”励行根说,他们生产的每一个垫片都有“身份证”,能够实现“可追溯系统”,有预防功能,不至于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实际上,宁波天生的产品有很多方面超越了国外产品。关键的密封性能方面,在严格测试条件下,国外产品是一年后开始渗漏,而天生的产品是三年还未渗漏。“在使用寿命方面,国外产品一般是一年到两年,而天生的产品可以达到三到四年。”励行根自豪地说。   十年磨一“件”   凭着这个小小的密封垫片,如今的励行根和他的宁波天生密封件有限公司,已经获得了许多荣誉。除了众多创新型民营企业梦寐以求的国家科技进步奖外,在前不久召开的首届世界浙商大会上,入选“企业创新奖”的30名优秀浙商,励行根就榜上有名。目前,励行根和他们公司研制的新型石墨密封垫片还获得了多项国家发明专利。   看到这些光环,很难想象,以前的天生却连属于自己的实验室都没有。“核密封技术是少数几个发达国家才掌握的技术,对外高度保密,要想获得国际的技术资料根本不可能。要掌握核电站的密封技术,必须建立高水平的实验室。”谈起当年,励行根连叹不容易。   原来,早在1990年,励行根就已经开始研发核电站密封技术。当时,前期投入就达1000多万元,励行根历尽艰险,最后终于建立了自己的、在核级密封垫片领域唯一的实验室。在这个实验室里,他带领团队埋头开展技术攻关。为了获得宝贵的试验参数,他几乎天天吃住在实验室,经过10年的艰苦摸索,试验过1万多个垫片以后,终于掌握了密封件的完全自主知识产权。   天生耍“大牌” 6亿元也不卖   酒香不怕巷子深。如今,天生公司根本不用自己出去找客户,而是别人慕名后,主动找上门来。近几年,天生的发展以每年两倍的速度增长,今年的订单已经超过1.5亿元。   天生的“横空出世”,让外国同行倍感压力。一些外国公司纷纷派人前来慈溪,找励行根谈。一家外国公司更是抛出了6亿元的“重磅炸弹”,再“返还”励行根部分股份,铁了心地想收购天生。但是,都被励行根断然拒绝。“如果被国外公司买走的话,又会回到重新垄断的地步。作为我们小企业,我们应该把社会的责任放在第一位。”   励行根表示,人一定要有“家”的观念。“就世界而言,中国是我的家 就中国而言,浙江是我的家 就浙江而言,宁波就是我的家。作为一个人,必须爱自己的家。”他说。
  • 水质现场快检技术打破国外垄断
    “一折一按”即出结果   科研人员把一根细小的玻璃管在待检水样中折断后,小玻璃管迅速吸水后出现显色反应,再插入小小的仪器中,按下数据提取键,水中待测物浓度等相关数据便清晰地显示在评审专家们的面前。这是近日在郑州举行的“ZZW多参数现场测试仪暨水质快速测试管方法的研究”成果鉴定会上的场景。   项目鉴定专家组组长中科院院士汪尔康、工程院院士魏复盛等9名专家一致认为,该项目将烦琐的实验室检测简化,通过高度集成比色分析、现代光电、信息处理等多学科技术,研制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水质现场快速测试方法,为我国环境安全应急监测体系的建设提供广为适用、更为简便、智能化、小型化、便携化的现场快速测试仪器,打破了国外技术和产品的垄断,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项目负责人,河南省科学院研究员白莉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该项目历经十多年的研究,主要由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自吸式水质快速测试管”(显色系统)和“智能化全色测试仪”(检测系统)两大核心技术组成,形成了独特的水质现场快速测试方法和产品体系。尤其是由57个品种的测试管组成的显色系统与检测系统测试仪配合,可在现场数分钟之内完成对某一待测物的快速测定。   据悉,他们已申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50多项,获得专利授权28项,拥有国家级新产品、国家火炬计划项目认证 并在2011年被纳入国家环保应急监测技术标准。   河南省科学院郑州沃特测试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树华介绍说,该项目产品具有操作简单、抗干扰性强、数据稳定可靠、二次污染小等技术优势,使水质现场测试速度和可信度难以均衡的难题得以较好解决,极大提高了应急状态下的快速反应能力和应急管理水平。在2008年汶川抗震救灾及此后的北京抗击“甲流”、玉树抗震救灾、上海世博会安保等重大事件中,该项目产品都发挥了突出的作用。   据悉,该项目在实施期间,已产生直接经济效益近2000万元,替代进口产品和减少灾害损失的间接效益达数亿元。
  • 丹东射线仪器进军高端市场 打破欧美垄断
    近日辽宁省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监理工作推进会在丹东举行,丹东市首批列入该专项的&ldquo 中子活化多元素分析仪器研发与应用&rdquo 项目取得阶段性成果,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ldquo 中子活化水泥多元素在线分析仪&rdquo 成功打破欧美国家对国内同类产品市场的垄断。   据介绍,中子活化水泥多元素在线分析仪仅是该项目第一阶段研发的产品,目前已申报了10项发明专利,经辽宁省有关部门组织专家鉴定该产品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第二、三阶段还将针对国外垄断的有色金属和环保领域研发中子活化分析仪,预计今明两年可陆续投产,仅此一项年产值可达10亿元左右。   令人欣喜的是,致力于打破进口产品垄断&ldquo 坚冰&rdquo 的并非一家企业。从2012年至今,丹东市先后有7个企业承担的5个项目获得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资金支持,累计得到国家专项经费上亿元。这些项目瞄准的无一例外都是由国外仪器垄断的顶级高端市场,不仅填补国内空白,同时至少具有国际先进技术水平。   据悉,这7家企业大都是科技型中小企业。随着这些项目陆续投产见效,不仅会给企业自身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推动企业做大做强,更重要的是将带动丹东射线仪器产业整体技术水平的提升。丹东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过去丹东射线仪器基地的美誉主要体现在中低端产品上,现在我市射线仪器产品将要进入最高端的进口垄断市场,说明我们有了与国外同行相抗衡的底气和能力,成为真正的全国&ldquo 射线仪器基地&rdquo 指日可待。
  • 三思纵横高端试验机打破市场垄断
    两年前,三思纵横公司董事长黄志方在接受仪器信息网采访时曾表示,公司未来发展的几个目标,一是要上市,二是要成为国内行业第一&hellip &hellip   2013年4月,三思纵横立项申报的2012年国家重大科学仪器开发专项项目正式获批;9月初,三思纵横研制的1500J摆锤冲击试验机通过客户现场预验收;9月底,三思纵横深圳总部喜迁新址,新址建筑面积比原有办公和生产厂房足足扩大3倍&hellip &hellip 这些足以说明三思纵横一直顺应着黄志方的规划在飞速发展。   三思纵横获批的是哪类试验机产品的重大仪器开发专项?三思纵横推出的高端大能量试验机的用户定位及市场期望是什么?三思纵横深圳总部搬迁后的运营情况如何?带着这些疑问,仪器信息网(以下简称:Instrument)采访了深圳三思纵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黄志方。 深圳三思纵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黄志方   明年年初将引入投资公司 离上市再近一步   Instrument:近两年,三思纵横的发展是否如您之前所预期的那般&ldquo 迅猛&rdquo ?   黄志方:三思纵横最近两年的发展没有如前三年那样&ldquo 迅猛&rdquo ,每年的增长速度控制在20%以内,预计今年的销售收入可以达到1.1亿元。我们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比以往更加重视公司运营质量。   三思纵横从一开始就为上市做足了准备,2011年实施了全员持股战略,最近两年我们特别重视公司的运营质量,严格控制欠款率,严格控制低质量的合同,财务上面不能出现任何不合规的事情,目前我们正在和准备引入的投资公司进行洽谈,预计明年年初投资公司就会进入。   Instrument:三思纵横深圳总部搬迁后的运营情况如何?   黄志方:三思纵横成立已经接近五年了,原有的办公楼和厂房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公司现在和未来的需求,因此我们在深圳南山附近重新租下了一个建筑面积6500平方的办公楼和厂房,这个厂房完全可以满足我们未来五年的发展需求。 三思纵横深圳总部新办公楼   利用国庆长假的七天,我们迅速完成了搬迁工作,短短的半个月时间内就全面恢复了生产和办公。在十月份,我们仍然在生产发货方面创下了新的记录,这是非常令人欣慰的,充分反映了三思纵横全体员工的一种高度认同的企业精神和超强的工作能力。   推出高端大能量试验机 应对用户测试新需求   Instrument:贵公司新推出的1500J摆锤冲击试验机的用户定位在哪些领域/行业?   黄志方:今年年初,我们开始研制这款大能量的摆锤冲击试验机,目前已向中国北车集团交付验收,主要用于对整车性能进行测试,这款高端的大能量摆锤冲击试验机已经得到了航空航天、汽车、钢铁等行业用户的关注,例如最近上海宝钢的一个相关检测机构已经向我们订购了一台,还有许多其它地方的用户都向我们表达了订购意向。   Instrument:请您谈谈国内大能量摆锤冲击试验机用户需求与市场潜力。   黄志方:过去用户通常是截取成品的一小块材料做测试,试验主要针对的是材料本身,目前用户的测试需求日益趋向于实际工况的测试,也就是要求试验机产品还要具备模拟实际工况的一些测试,例如对半成品或成品(整车或整机),因此大能量摆锤冲击试验机的市场潜力会越来越大,据我们的测算,目前国内大能量摆锤冲击试验机的市场规模已经接近1亿元。   研制国产动态疲劳试验机 3年打破国外垄断   Instrument:三思纵横获批的重大仪器专项具体是哪类试验机?预期目标是什么?   黄志方:我们获批的是一项动态疲劳试验机开发项目,项目研究周期3年,项目总经费2500万元,其中国拨经费1023万元。   我们提出的目标是,3年内能够研制出达到国际同类产品水准的国产动态疲劳试验机,满足国内用户需求,打破国外垄断。对于这一项目,我们得到了很多方面的支持,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是我们的支持单位 两院院士师昌绪特别为我们写了推荐信,科技部非常重视,将其作为2012年唯一的一个试验机项目批准立项。   三思纵横是试验机行业唯一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我们有责任承担起国家急需的、市场空白的行业重大科技项目,作为行业内的领军企业,承担一份社会责任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Instrument:目前该专项的研制进度如何?   黄志方:今年,第一版的动态疲劳试验机已经研制成功,测试结果基本达到了我们的预期目标,目前我们正计划向科技部汇报项目进度,接下来,我们将会研发第二版的样机,在第二版样机研制成功之后,我们将会委托北京科技大学、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等用户单位对产品进行应用性的测试,我们计划在明年年底研发第三版的定型机,我们预期第三版样机将是一款成熟的、与国外产品技术水平相当的动态疲劳试验机产品,这个产品将会被大力地推向国内市场。   Instrument:目前国内动态疲劳试验机的技术现状与市场规模是怎样的?   黄志方:国产动态疲劳试验机产品发展已经超过10年了,但是各项技术指标与进口产品相比仍有很大的差距,始终未能得到国内用户的认可,例如测量精度不够、重复性较差、液压系统容易漏油等等,尤其是液压系统漏油几乎被一致公认为国内无法解决的问题。   根据我们的测算,国内的用户每年用于采购进口动态疲劳试验机的经费大约有2~3亿元,但这一产品市场基本被国外的几个公司垄断了,由于国产动态疲劳试验机在多个方面不能满足用户需求,因此许多科技机构和高端应用的客户根本就不会考虑采购国产的产品,因此,我们决定开发动态疲劳试验机,直面挑战这一国内多年未能解决的难题,我们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从根本上扭转我们国家在动态疲劳试验机领域受制于国外厂商的局面。(编辑:刘玉兰)
  • 我国在物性测试领域新成果打破国际垄断
    p & nbsp & nbsp & nbsp 日前从扬州大学获悉,扬州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大学生科创团队在国家“千人计划”特聘专家朱留存博士的指导下,自主研发国内首台“便携式多用途润滑摩擦特性测量分析仪”。该成果一举打破国外垄断,填补国内空白,且取得多项技术革新,具备广泛的应用前景。 /p p checkedbycsshelper=" true"   据介绍,传统摩擦试验设备不具有物性测量部分,而“便携式多用途润滑摩擦特性测量分析仪”,是由摩擦元件摩擦材粗糙度测量系统、润滑油黏度测量系统、摩擦元件内外径图像测量系统和智能计算机系统组成的一机多用仪器。其创新之处在于,结合物性实测数据、试验初始参数、摩擦元件接合过程的流体动力学模型和粗糙接触模型,实现了摩擦元件摩擦特性的虚拟试验,打破了耗时耗力耗材的摩擦学研究的传统试验模式。不但可以用于汽车湿式离合器摩擦片的性能检测,还可以对制动片、同步环、润滑油等摩擦要素进行测试,能广泛应用于航空、石油化工、工程机械、机床设备、摩托车等领域。该项科研成果已经获得1项软件著作权、3个实用新型专利,两项发明专利正在受理中。 /p p & nbsp /p
  • 高端科研仪器靠什么打破垄断?
    p   在科学技术研究领域,高端科学仪器毫无疑问是科研硬实力的展示。“我国的高端仪器市场之所以‘被垄断’,是因为我们自己还没有很强的竞争力。”谈到高端科研仪器的话题,代表委员们无奈又扎心。 /p p strong   高端仪器受制于人 /strong /p p   2018年12月,北京大学核磁共振中心向全国几十家核磁用户以及相关供应商发布邮件声明,指出相关供应商大幅提高售后服务费用和零配件价格的行为。该声明发布后获得了全国同行的共鸣。 /p p   他们降低服务标准、阻止第三方供应商维修、设置“只换不修”不公平条款等方式获得了高额的不当利益,根据公开数据,部分供应商维修维护类收入超过了国内销售总收入的30%,且逐年增长。 /p p   全国政协委员蓝闽波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你仔细看看,国内用的高端科研仪器基本上都是国外的,一旦形成垄断,对中国科研的影响会很大。” /p p   全国人大代表、中科院院士杨学明坦言,从目前来说,大部分的高端科学仪器国外的水平比较高。出于科研的需要,科研团队的确要买国外的设备,因为要做最好的科研,没有最好的科学仪器和条件是很难的。 /p p   “核磁、质谱、电镜等高端科研仪器,当前都存在被国外供应商垄断的风险。”全国政协委员王春儒说。 /p p   受整体制造业水平的影响,国内科研工作依然要在一段时期内维持对进口高性能仪器设备的依赖。 /p p   “如果仪器研发硬实力上不去,我们自己无法发展高端科学仪器,在这一领域还是会受制于人,而且要花费大量的资金购买。”杨学明认为,高端仪器研发领域应该受到高度关注,因为大部分的新研究是靠新仪器设备做出来的。 /p p strong   自主研发离不开长期资助 /strong /p p   如何尽快打破垄断,是代表委员们关心的问题。 /p p   参照汽车行业的发展路径,是蓝闽波为这个燃眉之急提出的解决办法。“以前,汽车要维修必须到厂商指定的维修点进行维修,去其他维修点维修厂商是不认的,现在我们的高端科研仪器面临一模一样的问题。”他告诉《中国科学报》。 /p p   对此,蓝闽波提出,建立科研仪器设备维修市场开放制度。“第一步,要开放第三方维修市场 第二步,开放零部件市场 第三步,零部件价格用一种合理的方法去核算。”他说,“市场开放后,竞争就形成了,价格就能下来。” /p p   不过,这样的策略“治标不治本”。 /p p   杨学明表示,我国在一些领域已经达到较好的水平,比如中小型科学仪器等。我国已经采取很多措施来鼓励科研仪器的发展,但这需要长期的资助、更好的资助机制以及市场研发的投入。 /p p   当前,科技部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分别设立了支持重大科研仪器发展的专项,多年来已有相当额度的经费投入。在蓝闽波看来,未来专项投入应针对急需解决的科研仪器问题予以重点支持。“积累下来,我们受制于人的现状才能得以改观。一旦突破某些关键核心技术的专利,价格马上就下来了。” /p p strong   科研与市场双管齐下 /strong /p p   要做出好的高端科学仪器并不是容易的事情。 /p p   “高端科学仪器需要研发上的大力投入才能参与国际竞争,才能显现成效。”在杨学明看来,一方面,国家只有加大对高校和科研院所科学仪器研发的投入,才能培养一批真正能够做仪器研发的研究队伍来支撑该领域的发展,创新创业才会起来,有了人,才有可能做出能够跟国外竞争的高端仪器 另一方面,国家还要出台政策鼓励高端科学仪器研发公司的发展。 /p p   “科学家承担科研项目,当时在一些性能指标上能达到比较高的水平,但如果不和企业合作,就不具备商业化条件,缺乏迭代,难以做成一个‘好用’的产品。”王春儒说,“这样的科学探索可能做出一些基础研究方面的突破,但缺乏政府稳定持续的支持以及来自市场的资金回馈,对突破国外高端仪器设备的垄断作用不大。未来,应重点支持和产业密切结合的仪器研制项目。” /p p   王春儒表示,更重要的是,应对国产科研仪器生产厂家给予一些税收等方面的优惠。“让他把设备卖出去,赚到钱,经过用户反馈进行产品迭代,形成这样的正向循环。” /p p   杨学明强调,高端仪器设备的研发需要高水平团队的努力以及精心组织策划,也需要多学科的交叉以及国家和市场的大力资助。只有这样,才能增强我们科学研究和技术发展的硬实力,才能在科技领域立于不败之地。 /p
  • 盛瀚推出离子色谱柱 力争打破垄断
    仪器信息网讯 2011年9月14日,受青岛盛瀚色谱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为:青岛盛瀚)委托,青岛科技工程咨询研究院在北京西郊宾馆召开了&ldquo 离子色谱柱固定相科技成果评价会&rdquo 。 成果评价会现场 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江桂斌院士   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江桂斌院士担任评价咨询专家组组长,浙江大学朱岩教授和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牟世芬研究员担任评价咨询专家组副组长,评价咨询专家组成员还包括:中国分析测试协会汪正范研究员、北京矿冶研究总院于力研究员、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王琦研究员、山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技术中心崔鹤研究员。评价会由青岛科技工程咨询研究院院长阮航先生主持。 青岛科技工程咨询研究院院长阮航先生 青岛盛瀚色谱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朱新勇先生   研发方代表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张经华博士、北京理化分析测试中心王文副主任、中国色谱学会武杰副理事长,以及青岛盛瀚总经理朱新勇先生、青岛盛瀚离子色谱柱研发项目组组长崔成来工程师也参加了评价会。   评价会上,评价咨询专家组组长江桂斌院士表示,&ldquo 我国的科技体制改革正进入到关键时刻,而改革的重要内容是科技成果如何评价,评价方式及方法需要改变。而此次评价会就是改革的一种尝试,相比于鉴定会,评价会更加注重学术方面的讨论。此外,我很高兴此次评价的成果是离子色谱柱。众所周知,在过去的30、40年中,离子色谱柱一直处于国外产品垄断局面,产品价格很高,并且垄断的市场也愈发不能满足食品、环保等应用的需求,而青岛盛瀚自主研发离子色谱柱,在此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rdquo 青岛盛瀚离子色谱柱研发项目组组长崔成来工程师   作为成果研发方代表,青岛盛瀚离子色谱柱研发项目组组长崔成来工程师介绍了项目的相关情况。据其介绍,我国离子色谱仪诞生于1983年,在仪器硬件方面研发和制造商较多,但是在制约我国离子色谱技术发展瓶颈的离子色谱柱方面进展不大 同时世界离子色谱固定相进展明显,戴安公司是这方面的技术及市场领导者。青岛盛瀚此前一直专注于离子色谱仪器的研发与生产,2008年公司开始从事离子色谱固定相的研制,此次评价的是公司新近研发的四款离子色谱柱:第一款是公司与北京市理化分析测试中心共同研发SH-AC-Ⅰ,该款柱子7-12分钟可完成7 种常见阴离子的基线分离,是一种通用型阴离子色谱柱 第二款是SH-AC-Ⅱ,该款柱子20分钟内分离8种以上阴离子分析,能分离F-及水的负峰,并且可以进行溴酸盐分析 第三款是SH-CC-ⅡB,该款柱子是弱酸型阳离子色谱柱,其可以同时分析一价、二价常规阳离子 第四款是SH-HM-Ⅰ,该款柱子是重金属分析色谱柱,其一次分析可以分离10种金属离子,并能进行价态分析。 朱岩教授 牟世芬研究员 汪正范研究员 于力研究员 王琦研究员 崔鹤研究员   在听完研发方的项目汇报后,评价咨询专家组进行了现场质疑和讨论,专家组成员一致认为青岛盛瀚的研发成果有助于打破国外垄断,为使用离子色谱仪器的用户提供更多,也更具性价比的选择,但是专家们还提出了以下意见:(1)建议青岛盛瀚专注于常规阴离子和阳离子色谱柱的研制,对于重金属分析,离子色谱方法不如原子吸收、ICP等方法有优势,如要做重金属分析柱,则应关注碱金属、碱土金属或金属价态分析。(2)应多做一些应用工作,例如SH-AC-Ⅱ这款柱子,可以用于溴酸盐分析,而目前市场对溴酸盐分析柱子需求旺盛、量大,公司应做些该方面的应用实例。(3)希望研发的新成果能与国外同类产品做技术比对。   此外,专家们很关心色谱柱产业化问题,对此青岛盛瀚总经理朱新勇先生和崔成来工程师表示,这四款色谱柱是盛瀚众多型号色谱柱中性能最稳定的产品,已经应用到多个行业中,并能批量化生产。     最后,青岛盛瀚总经理朱新勇先生致感谢辞,谢谢各位专家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参加青岛盛瀚离子色谱柱评价会,专家们提出的意见和建议,青岛盛瀚会继续改进;并且青岛盛瀚会一直专注于离子色谱技术领域,力争将其做好!
  • 华峰测控:打破国际垄断,全球市占率10%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半导体行业的景气度依旧、未来的发展趋势也一如既往。华峰测控深耕半导体测试设备领域,聚焦于模拟和混合信号测试设备,凭借高性能、易操作和服务优势等率先实现国产替代,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在模拟及混合信号类集成电路自动化测试系统的细分领域突破国外技术垄断,成为国内最大的半导体ATE本土供应商。客户主要集中在集成电路设计、晶圆制造、封装测试等领域,产品销往中国台湾、美国、欧洲、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是为数不多进入国际封测市场供应商体系的中国半导体设备企业。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公司在国内集成电路测试机领域市占率超过6%,其中模拟及数模混合芯片方向国内市占率40%以上、国际市占率10%左右。截至2020年9月,公司STS系列测试机全球发货总台数突破3000台, span style=" text-indent: 2em " 浮动源FOVI单板累计发货超过10000块。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公司独立开发并推出了STS 2000系列、STS 8200系列、STS 8300系列等产品,在 V/I 源、精密电压电流测量、宽禁带半导体测试和智能功率模块测试等关键方面拥有先进的核心技术。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STS 2000系列测试系统开始,公司各系列产品广泛应用于航天、航空、电子、核工业、船舶、铁路等关键领域。STS 8200 系列打破国外垄断,产品远销全球,累计装机量突破2300台。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STS 8300平台可将所有测试模块装在测试头中,具备64工位以上的并行测试能力,能够测试更高引脚数、更多工位的模拟及混合信号集成电路,是未来发展重点,目前已获得中国大陆、中国台湾和美国客户的订单。此外,公司还生产STS 6100测试系统,主要应用于频率在100MHz以下的数字集成电路测试。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近三年公司产品均价稳步提升,8250/8300系列价值量大,有望成为新的增长点。截至2019H1,公司累计装机各类测试系统超过2300套,2016-2018年单套系统均价稳步提升,2019年上半年受季节波动影响有所回落,新推出的 STS 8250/8300系列产品单套价格80万元以上,有望成为公司新的业绩增长点。 /p
  • 重大专项“20GSa/s示波器”有望打破国外垄断
    2月28日,中国航天科工一院航天测控公司承担的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ldquo 20GSa/s宽带高速多功能示波器开发及应用&rdquo 项目启动会举行,标志着该项目正式进入实施阶段,有望打破国外垄断。   该项目是中国航天科工在国家科技部成功立项的首个重大仪器项目,将攻克4GHz信号调理、20GSa/s采集与信号处理等关键技术,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功能健全、质量稳定可靠的20GSa/s多功能宽带示波器,将解决高端示波器广泛应用和国产化问题。该项目由一院航天测控公司牵头,北京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航天科工集团三院303所4家单位参加。   该项目将瞄准工程化应用和对标国际主流产品,通过建立航天特色的产品质量体系,完善供应链管理,打造示波器产业化转化示范精品工程 将支持第三方硬件扩展和软件扩展,针对不同的电子应用,开发相应的软件包,可为航天、航空、船舶、兵器等工业部门和高等院校的通信、雷达、计算机、控制等电子设备的研发、生产和维护过程提供测试技术支撑。   据该项目技术专家委员会成员、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科技委研究员蔡小斌介绍,目前,我国20GSa/s宽带高速多功能示波器产品主要依赖国外进口,项目研制完成后,可在航天、航空、工业自动控制等领域进行广泛应用,对行业发展将起到非常大的作用。同时,有望打破国外垄断,国内产业化发展前景十分看好。   &ldquo 20GSa/s宽带高速多功能示波器开发及应用&rdquo 项目在芯片技术、集成技术以及软件技术等方面研发技术难度大。因此,作为该项目的牵头单位,航天测控公司针对该项目设立了具有航天特色的指挥线和技术线的&ldquo 两总系统&rdquo ,并将质量控制作为关键方面单独管理,将融入可靠性管理、归零管理等航天管理要素进行执行,确保项目顺利开展。
  • 谁说中国无“芯”,中国厂商RIGOL早已打破国际垄断
    芯片是数字示波器的核心技术,此前没有任何一家中国企业对数字示波器的芯片进行过自主研发。而市面上可以买到的示波器采样芯片最高只有5GSa/s,这些芯片品牌均来自欧美,这也限制了中国品牌在测试测量仪器行业的发展。而这一垄断,已被RIGOL苏州普源精电科技有限公司打破,其于2017年6月发布的凤凰座芯片组,成功打破了最高采样率5GSa/s的限制,最高带宽达4GHz。这一突破性的研发成果,也使得RIGOL在测试测量仪器行业成为了仅有的有自主研发芯片能力的中国厂商。RIGOL的芯片研发成果,突破核心芯片技术,对行业、国家发展有重大意义。 RIGOL专注于电子测试测量领域,始终不忘初心,坚持“唯有创新”的工匠精神,终于打破高端数字示波器核心芯片技术垄断,实现了核心芯片技术的突破,填补了国内电子测量领域的空白,为中国电子测试测量步入全球先进行列迈出了第一步。经过10年潜心研发,RIGOL带来了由三颗芯片组成的“Phoenix”(凤凰座)数字示波器芯片组。其中最耀眼的一颗“明星”是全球集成度最高的示波器模拟前端芯片,代号“βPhoenicis”(以凤凰座中一颗星命名)。“凤凰座”是RIGOL自主研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芯片组。标志着中国数字示波器领域突破了核心芯片技术。 “βPhoenicis”芯片最高带宽达4GHz,集成了数字示波器模拟前端所需的所有功能模块,还包括了1MΩ通路的输入电子衰减器,能够实现快速且真正“安静”的无声档位切换 由于芯片使用了独特的电路设计,其1MΩ模式的过载恢复时间缩短到了现有产品的0.5%。该芯片只需要增加少量外围元件即可组成一个示波器模拟前端通道,透出“简单即是美”的系统设计并极大地提高了数字示波器的一致性和可靠性。可以说“βPhoenicis”是数字示波器行业的“Dream Chip”(梦想之芯)。 RIGOL追寻民族电子测试测量崛起的梦想,愿景是成为一家卓越的国际电子测试测量仪器企业,而凤凰座数字示波器芯片组的研发成功,打开了RIGOL在测试测量行业的全新局面,其最新款使用该芯片的示波器即将于5月18日正式发布,其也是首款使用中国自主研发芯片的数字示波器,完全拥有一颗中国“芯”。
  • 远普光学将打破国外可调谐激光器制造垄断
    1月11日,由山东远普光学股份有限公司主导的“连续无跳模快速光谱可调谐激光器”项目成果鉴定会举行,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张国成、中国科学院光电研究所周维虎等专家参加鉴定会,潍坊市副市长陈白峰出席。   此项目是为了响应国家激光器产业化政策、突破国外可调谐激光器制造的垄断地位、建立良好的产业发展基础而提出的。该项目所创造的产品可广泛应用于天然气安全监测、石油能源探测、激光信息通讯设备测试、温室效应监控、激光医学诊断设备等新能源、能源综合利用、绿色环保和重大光电子信息检测设备中。该项目完成之后,将打破国外对可调谐激光器制造的垄断地位,建立中国可调谐激光器产业基础。   山东远普光学股份有限公司已按照立项时所制定的发展计划和战略,利用自筹资金和高新区高新扶持资金,圆满完成了公司的项目发展规划和工作目标。第一项新产品“FTL快速可调谐激光器”已于2010年底中试,每条生产线年产能力达到500台。
  • 1.7亿元超分辨显微镜专项有望打破垄断
    当今世界,最顶尖的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到的物体大小在50纳米左右,而国内目前的技术只能达到200纳米-300纳米之间。不过,这种被欧美垄断的高精尖技术壁垒有望在苏州被打破,记者日前从中国科学院苏州医工所获悉,该所正在研制&ldquo 超分辨显微光学核心部件及系统研制&rdquo 项目,未来3到5年内,将推出分辨率为50纳米的超分辨显微镜,填补该技术的国内空白。目前,该项目已成功获批&ldquo 国家重大仪器专项&rdquo ,将拿到国家专项研究经费1.7亿多元。   &ldquo 目前,国内最先进的共聚焦显微镜也只能看到细胞,若能将分辨率推进到50纳米,便可清晰地看到细胞的活体结构、细胞内部的变化及其运动状态。打个比方来说,可以大约观察到一根头发丝千分之一的细胞内部的活体运动。&rdquo 江苏省医学光学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ldquo 省双创人才&rdquo 、&ldquo 姑苏领军人才&rdquo 熊大曦向记者介绍。   长期以来,我国缺乏高端显微光学系统及其关键部件的自主研发与创新能力,这严重制约了我国的重大科学发现和技术创新,已经成为我国前沿科学研究和科学仪器行业发展的瓶颈。目前,国内运用的售价在200万元到500万元不等的高端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全部依赖进口。而国外最先进的一台超分辨显微光学系统,报价要达到1000万元。   鉴于国内该行业的现状,2010年,苏州医工所瞄准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启动了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的研制专项,仅用两年多时间,现已完成了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样机的研制。在此基础上,苏州医工所又成功申报国家重大仪器专项&mdash &mdash &ldquo 超分辨显微光学核心部件及系统研制&rdquo 。据悉,该项目将依靠苏州医工所在光学设计、激光技术以及精密光学机械加工、检测和装调等方面的技术优势,研制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超分辨显微光学系统,主要技术指标为分辨率50纳米、光谱检测范围400-800纳米。   &ldquo 该项目一旦投产运用,将填补国内空白,打破欧美等发达国家对高端显微光学仪器市场的垄断,为我国现代显微光学技术的发展,提供&lsquo 从关键部件到系统&rsquo 的全套解决方案,满足我国生物医学、重大疾病防治、重大新药创制等前沿科学研究对先进科学仪器的迫切需求,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生命的起源及结构,使我国一举走到世界高端光学显微镜研制的前列。而且,未来我们的产品售价将比进口仪器便宜一半以上,这将大大降低医疗等相关行业的成本。&rdquo 苏州医工所所长、国家&ldquo 973&rdquo 项目首席科学家唐玉国表示。
  • 一件提案,推动科研仪器维修打破国外“垄断”
    p   进口尖端仪器维修领域终于实现“维修开放”,这令全国政协委员、华东理工大学金山科技园管理委员会主任、上海市功能材料化学重点实验室主任蓝闽波感到振奋。在去年全国两会上,蓝闽波提了一件关于“采取科研仪器设备维修领域反垄断措施”的提案。2019年在国家相关部委努力下,国外公司的垄断做法被打破,维护了国内科研单位和科研工作者的权益。 /p p   “我提的建议,一直都在自己熟悉的领域,源于日常观察中发现的问题。”谈到履职,蓝闽波认真地说,有些事一直在心里惦记着,也在收集相关资料、琢磨解决问题的途径,等“恰好遇到某个节点,自然就能提出有价值的建议”。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5/uepic/b63f83c8-e47d-4353-ab09-8309060dd840.jpg" title=" 6191-itriatr7606764_副本1.jpg" alt=" 6191-itriatr7606764_副本1.jpg" / /p p   仪器维修问题就一直在蓝闽波的关注视野中。“国产仪器设备与世界先进水平仍存在差距,国内科研工作依赖于进口高性能仪器设备,这是事实。”作为一名科研工作者,蓝闽波觉察到在某些特定领域,部分国际仪器巨头隔断市场,科研单位维权则处于劣势,于是他有意识地通过各种途径收集资料。他发现,2018年全国共约有1800台核磁共振波谱仪,其中1400多台是一家国外供应商的产品,国产的仅50台。“占市场支配地位的企业在仪器维护、维修、耗材等领域形成垄断,出现肆意涨价、降低服务标准、阻止第三方供应商维修、设置‘只换不修’不公平条款等。” /p p   “仪器发生故障,只能请他们修,如果发现仪器被打开过,他们就不管了。更过分的是,请工程师过来维修,费用从出发地就开始计算了,并且这种‘霸王条款’只针对中国市场。”蓝闽波说,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北大发生了一件事,让他对撰写这份提案有了紧迫感。 /p p   2018年12月17日,北京大学核磁共振中心向全国几十家核磁用户以及相关供应商发布邮件声明,指出相关供应商大幅提高售后服务费用和零配件价格的行为,这份声明发表后获得了全国科技工作者的共鸣。来自全国多所科研机构的用户普遍反映存在相当严重的垄断问题。 /p p   蓝闽波在提案中建议,对涉嫌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部分供应商开展反垄断调查,加强科研仪器领域反垄断和采购人保护立法 建立科研仪器设备维修市场开放制度,建立定价协商机制。 /p p   在提案办理过程中,蓝闽波得知,商务部约谈了相关供应商。最终,供应商同意规范维修、维护收费价格,并开放维修等。蓝闽波说,“这个问题解决了,大家都很高兴,既节省了大量公共资金,又让科研人员不至于因仪器维修问题耽误工作。”他举了汽车的例子,2014年我国对进口汽车及配件开展反垄断调查,进口汽车维修配件价格大幅下降,采购人从中受益。“反垄断调查被证明是打击滥用市场支配地位供应商的有效手段。” /p p   今年,他仍然关注着自己熟悉领域里的问题——专业硕士的培养。作为一种应用型学位类型,现实中却人为地转变为“学术型”,无论是导师配置、课程体系还是专业实践,都无法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以企业实习为例,由于要求过于模糊,学生可能被作为“杂工”放任在企业,完成半年到一年的实习,浪费了宝贵的学习时间。 /p p   “尤其今年受疫情影响,出于稳就业考虑,研究生可能扩招,更要加快完善专业硕士培养体系,不能让学生虚度光阴。”蓝闽波建议,要做好专业型学位研究生的分类培养,把专业实践落实到实处。“要给予导师充分的自主权,打通高校、企业间的壁垒,形成以市场为导向的培养机制,真正将大学建成没有围墙的知识创新体系。” /p
  • 我国无损检测技术获新突破 打破国外垄断
    日前,湖北省特种设备安全检验检测研究院和武汉中科创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承担的“超声波相控阵和衍射时差法(TOFD)自动检测设备和技术研究”项目通过了国家质检总局专家组的验收。超声波相控阵技术是一种先进的无损检测技术,该项目研发的设备将打破我国同类检测设备依赖进口的现状,填补了国内空白。   据了解,“超声波相控阵和衍射时差法(TOFD)自动检测设备和技术研究”项目,打破了国外对我国检测设备的垄断局面,提高了我国超声无损检测技术水平。该技术属国家级新技术新设备研发项目,在航空航天、核电、机械制造、电力、石油化工、铁路等领域应用广泛,将创造出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 国产高纯水系统问世 打破国外技术垄断
    12日从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装备研究所获悉,由该所为天津航天科工集团某研究所研制的高纯水系统通过技术和性能验收并投入使用。该系统主要用于航天航空领域高精尖设备生产,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   该套高纯水系统研制过程中,专家们大胆创新,集智攻关,取得了核心关键技术的重大突破。项目负责人刘红斌副研究员介绍,由于航天航空设备的特殊性,要求所用水处理系统产水水质在达到现行国家最高标准&mdash &mdash 电子级水Ⅰ级标准基础上,必须满足高精尖设备生产中对颗粒、总有机碳指标的更高要求。受国内水处理技术的制约,目前该类高纯水工程绝大多数由国外公司承担,并且要全部使用进口原材料才能达到水质标准。   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装备研究所研制的高纯水系统,运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电去离子技术和产品,按照国家最高纯水水质标准建造,经专家组检测,在每天24小时不停机的连续运行条件下,产水水质各项指标均达到使用要求。与国外同类产品相比,不仅在操控上更加方便和智能化,配备了触摸屏操作系统,具备人机对话、互联网在线运行参数实时调整以及实时监测、短信报警通知等功能 而且成本更低,吨水设备造价成本仅为国外的五分之一。   卫生装备研究所科技专家长期致力于纯净水、高纯水技术与装备研究,研制的系列净水装备和高纯水设备广泛应用于部队饮用水保障,以及军地医疗、卫生、化工、生物、电子等技术领域,自主研发的电去离子高纯水技术曾获天津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 打破垄断!国内首创光纤微地震监测技术试验成功
    p   8月23日,新疆油田工程技术研究院研制的井下光纤压裂裂缝监测技术,在克拉玛依红山嘴油田红29井区hD0562监测井对h0558压裂井进行压裂裂缝监测,井距269.43米,首次现场试验获得成功。这标志着新疆油田拥有了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井下光纤微地震监测工艺、仪器、工具和软件技术。 /p p   随着致密储层体积压裂的规模应用,井下微地震压裂裂缝监测技术对改进压裂设计、提高压裂效果起到了重要作用。目前,传统的井下微地震监测技术主要依赖进口的电子式监测仪器,存在价格昂贵、产品垄断、不耐高温等局限。据悉,威德福、哈里伯顿等油服公司已开展井下光纤微地震监测技术的研究和试验。与传统技术相比,光纤监测技术具有灵敏度高、动态范围宽、耐高温等优点,是技术未来发展趋势。 /p p   为打破技术垄断、掌握核心技术、降低监测成本,新疆油田工程技术研究院依托股份公司重大专项课题“昌吉油田致密油储层改造关键技术研究与现场试验”,从2014年3月开始与清华大学合作开展井下光纤压裂裂缝监测技术攻关研究,首创多芯纤高温光电复合缆,成功研制出光纤三分量检波器、推靠装置等关键仪器和装置,具备现场试验条件。 /p p   8月22日,新疆油田开发公司与各单位密切合作,在hD0562井先后完成仪器的地面检测、四级检波器入井(1770米至1830米)、中途测试、仪器推靠和h0558压裂井的震源定位等试验,具备压裂监测条件。8月23日,对h0558井的1783.5米至1837米井段采取投球暂堵工艺分压四层。压裂过程监测信号清晰明显、数据丰富,与压裂过程吻合良好,完整记录了微地震事件,现场监测获得成功。 /p
  • 南理工发明三维显微镜 成本8万或打破垄断
    p   屏幕上圆形立体的巨噬细胞正在慢慢地伸出“触角”,吞噬着周围的残骸,看上去有几分触目惊心……这一画面来自于南京理工大学电光学院研究生们发明的一种新型三维显微镜。由于彻底改变显微镜现有成像方式,该作品近日在第十四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决赛中一举夺得特等奖。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OArg-fxkwuwk9559544.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511/noimg/6b5403c5-f630-42cf-8980-f2f4542441e1.jpg" / /p p    strong 真实的巨噬细胞像个怪物 /strong /p p   记者昨天在现场看到,随着工作人员的操作,显微镜看到的影像显示在屏幕上,只见一个“张牙舞爪”的圆形家伙正在吞噬着周围的“杂物”,像极了卡通片里的怪物。“这就是巨噬细胞的真实模样,它是我们身体的护卫者,遇到细菌病毒就会消灭它们。”电光学院研二的林飞指着屏幕说。 /p p   这种新型显微镜叫SCscope。乍看之下,它和传统显微镜在外形上并没有太大区别。仔细观察才发现,原来它的照明光源与成像焦距都是可以通过软件灵活操控的。“显微镜通过可编程照明产生不同的光线照射样品,并采用电控变焦透镜快速扫描物体不同的焦面,配合软件中的图像重构算法,便可完成视野内所有细胞的同时三维成像。” /p p   林飞告诉记者,传统显微镜成像是平面的,而通过三维显微镜,任一细胞的厚度、尺寸都可以随着鼠标的选取精确地获得。 /p p    strong 千人合影可以看清脸上的痣 /strong /p p   “显微镜经过四百多年的发展,仍然没有摆脱‘可见即所得’的传统成像模式,而我们的作品革命性地采用‘计算成像’的全新概念,这为显微镜的功能与性能带来了跨越式的提升。”林飞说。 /p p   据了解,目前常用的细胞显微镜观测需要对细胞进行染色或标记,或通过外界激发光源对细胞成像进行分析,但这些标记以及长时间的曝光往往对细胞有一定的伤害,甚至导致细胞的死亡,无法获知细胞真实长生状况。 /p p   而SCscope显微镜不但不用把活细胞染色,而且可以看到三维立体的细胞,并且在任意视角观察,“可以生成高达2.8亿像素的‘全视场、高分辨’图像,这就好比在一张千人大合影中,可以看清每个人脸上的痣。” /p p   值得注意的是,这个新型显微镜还在同一系统中集成了明场显微镜、暗场显微镜、相衬显微镜、微分干涉显微镜等现有多种专用显微镜的成像功能,且可以做到“一键切换”,使得显微镜功能更加多样,成本更加低廉。 /p p strong   打破国外光学显微镜的垄断 /strong /p p   林飞说,这款显微镜成本8万多元,相当于现用显微镜的三分之一,可大大降低医疗检测的门槛。目前,已经在南京部分医院进行试用。 /p p   指导老师左超副教授说,SCscope改变了传统显微成像系统获取信息方式,提升其获取信息能力,有望在生物医学、材料科学、工业检测、科研教学等众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相关核心技术已申请国家发明专利4项。目前国内已有多家单位前来洽谈合作,如果该作品投入生产并在相关行业大力推广应用,将有望推动我国显微镜产业的技术革新,将打破国外高端光学显微仪器的长期垄断地位。 /p p /p
  • 我国造出爆炸性大气试验箱 打破国外垄断
    能模拟多种气压环境、被称为“危险环境检测设备中的多面手”的现已被我国成功研制出,一举打破国外垄断。有了它,国内航天、航空等领域的许多产品都可进行爆炸性大气试验,再也不用提心吊胆地工作了。这是记者3日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一院获悉的。  众所周知,在火箭、飞机、车、船、矿井甚至厨房煤气管道中,都可能有爆炸性气体存在。爆炸性气体只要碰到星星之火,就可能引发爆炸。如何确保可能处于爆炸性气体环境中的产品状态安全,确保即便引燃爆炸性气体,也不会对产品所在的火箭、飞机等造成致命性破坏呢?这就需要把产品放在爆炸性大气试验箱中工作,进行实际检测。  然而,由于爆炸性大气试验箱具有较高的技术难度,能在尖端科技产品上广泛应用,长期以来,这种试验箱产品和相关技术被国外严格封锁。  为此,拥有数十年试验检测装备研制经验的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一院702所将打破国外技术封锁视为己任,向爆炸性大气试验箱发起挑战。  虽然试验箱原理简单,但做起来却困难重重。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一院702所爆炸性大气试验箱项目负责人邓荣武说:“爆炸性大气试验箱需要模拟温度、爆炸性大气以及试验件常常遇到的高空低气压环境。单独模拟某一项环境较容易,但要让这些环境同时出现,还要克服‘爆脾气’气体对试验箱本身带来的危险,技术要求、研制难度很高。”  经过技术攻关,702所研制的爆炸性大气试验箱,不仅能模拟爆炸性大气环境和高空低气压环境,还能在试验件内部已引爆的条件下,检测其外壳能否隔断爆燃。  邓荣武说,如今有了自己的爆炸性大气试验箱,我国制订的爆炸性大气试验标准也可以“落地”了。
  • 我国高性能条纹相机研制成功打破垄断 可用于核反应观测
    center img style=" width: 450px height: 600px " title=" " alt=" " src=" http://09.imgmini.eastday.com/mobile/20180522/20180522164559_eff1a22b439951d4dd665467a1f75818_1.jpeg" height=" 600" hspace=" 0" border=" 0" vspace=" 0" width=" 450" / /center p   今天,由中科院西安光机所承担的国家重大科研装备项目“高性能条纹相机的研制”顺利通过验收,标志着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性能条纹相机达到实用化水平。这一成果打破了国际在这一领域的垄断,对前沿科学研究以及国家重大工程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p center img style=" width: 450px height: 338px " title=" " alt=" " src=" http://09.imgmini.eastday.com/mobile/20180522/20180522164559_eff1a22b439951d4dd665467a1f75818_2.jpeg" height=" 338" hspace=" 0" border=" 0" vspace=" 0" width=" 450" / /center p   条纹相机是具备超高时间与高空间分辨的唯一高端科学测量与诊断仪器,在激光聚变等超快现象研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经过多年研究,研究团队成功解决了条纹相机制备过程中存在的各种工艺问题和工程实施难题,取得了多项创新性成果,实现了时间分辨率、动态范围和同步频率三个关键技术指标的显著提升。 /p center img style=" width: 450px height: 338px " title=" " alt=" " src=" http://09.imgmini.eastday.com/mobile/20180522/20180522164559_eff1a22b439951d4dd665467a1f75818_3.jpeg" height=" 338" hspace=" 0" border=" 0" vspace=" 0" width=" 450" / /center p    在国家重大科研装备项目的支持下,中科院西安光机所建成了国内唯一的集设计、生产、检测为一体的条纹相机研发基地,目前已成功研制出八种类型的条纹相机,对能源、材料、光生物、光物理、激光技术、高能物理等领域均具有重要的意义,为国家大科学工程、基础前沿和国防安全提供了核心技术保障。 /p p & nbsp & nbsp & nbsp 专家组认为,项目组完成了飞秒条纹相机、同步扫描条纹相机和大动态范围条纹相机的研制工作,所有技术指标均达到实施方案规定的考核指标要求,三类条纹相机均已达到实用化,其整体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项目还建成了设计与仿真平台、电真空器件制备平台、超快电子学技术平台、综合测试与分析评估平台,形成了模块化、小批量条纹相机的研制生产能力,并培养了一支高水平的条纹相机专业化研发团队,专家组同意项目通过验收。& nbsp & nbsp br/ /p p   2012年1月起,中科院西安光机所启动了“高性能条纹相机的研制”项目,历时多年终于研制成功。验收专家组组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刘文清表示,核物理、核聚变等很多超快现象的观测记录,都需要这种高端设备。西安光机所研制的条纹相机,打破了国际上在这种高端检测装备上对我们国家的垄断。从目前条纹相机的整体性能来说,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在电子调控、成像速度等方面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p p   对于“显微”技术人们并不陌生,这是观测微观世界的空间放大技术,可以“延长”人眼的空间分辨能力,而超高速成像,则是观测瞬态事件的时间放大技术,可以“延长”人眼的时间分辨能力。条纹相机正是实现这一微观和超快过程探测的必要手段,也是唯一同时具备超高时间分辨与高空间分辨的高端科学测量与诊断仪器,更是惯性约束聚变等国家战略高技术研究中不可或缺的诊断仪器。 /p p & nbsp & nbsp & nbsp 据了解,条纹相机是同时具备超高时间分辨(皮秒–飞秒级)与高空间分辨(微米级)的唯一高端科学测量与诊断仪器,涉及的仪器和技术已接近物理极限,代表了当前光电诊断技术的最高水平,是实现微观和超快过程探测的必要手段。目前已成功研制出八种类型的条纹相机,满足了不同应用背景和一些特殊应用环境的测量需求。 /p p   不过高性能条纹相机项目负责人、中科院西安光机所所长赵卫表示,条纹相机的研制涉及光学、光电子、超快电子学、微电子学、精密机械和计算机等多门学科,研制起点高、难度大,目前国内只有少量单位具备初步的研发能力 而作为十分敏感的尖端技术,条纹相机的国际学术研究成果及器件设备的共享性很低,国外相关的技术对我国实行严格的封锁,对条纹相机也实行严格的出口管制。 /p
  • 中国基因检测现状:逐步打破国外垄断 肿瘤诊断最具潜力
    中国基因检测行业发展特点  中投顾问发布的《2017-2021年中国基因检测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表示,基因检测在我国的发展随着技术手段的进步正在越来越快速,其发展现状可以通过国内最大、最规范的几家基因公司的发展状况来反映。中国的基因公司数量众多,但实力强大的主流公司只有华大基因、贝瑞和康、安诺优达、达安基因(002030)、诺禾致源、百迈克、凡迪生物等,数量不超过十家。在1999年,基因产业又添新成员--华大基因公司,该公司的核心人物全部来自人类基因组的中国部分。目前员工数量超过5000人,最近几年公司的收入规模已经达到10亿元级别。该公司业务范围广泛,几乎囊括了其余公司的所有业务种类。而行业中其他各基因公司所涉及的业务范围都没有明显差异,他们主要靠的科技服务和医学服务的收入起家。华大基因公司业务涉及面广,主要包括无创产前基因检测、辅助生殖、单基因病、新生儿筛查、肿瘤个体化治疗、遗传性肿瘤筛查、心血管病筛查、血液病筛查等项目。无论从测序仪器还是人才储备来说,都是中国基因检测行业的老大。而同行中贝瑞和康的业务主要集中在无创产前基因检测技术和科技服务,很少涉及其他领域,在中国无创产前基因检测技术这个行业中只有华大基因的市场占有率高于贝瑞和康。  目前国内基因检测行业发展有如下特点:  (一)推出了自己的测序仪,逐步打破了国外的垄断  世界测序仪市场很长时间是由Illumina和LifeTech这两家美国公司垄断的。2013年的测序仪市场份额的91%被这两家美国公司所占有。其中Illumina占比达到53%,LifeTech占比38%。而现在Illumina、LifeTech两家公司在市场上的的垄断情况正在被中国自己的测序仪逐步打破。美国基因检测仪公司CompleteGenomics(下称“CG”)于2013年3月被华大基因收购了。其中测序仪是由华大基因子公司华大制造负责生产制造,他们正在推出不同型号和不同用途的产品。目前基因检测设备的国产化问题已率先得到了解决,而且,该公司生产的基因检测设备比较便宜,价格仅仅是进口设备的1/3到1/6。目前测序仪全球分布的热点区主要在中国的深圳(主要是华大基因),南欧,西欧和美国。  华大基因测序仪 BGISEQ-1000,BGISEQ-100已经上市,一定程度上削减了Illumina、LifeTech公司的份额。在国内,除华大基因外,诺禾致源公司也具备生产基因测序仪的资质。同时,也不乏有些公司合作生产适合中国市场的测序仪,其中就包括达安基因与LifeTech合作、贝瑞和康与 Illumina合作等。这一系列举措使美国在国际测序仪市场上的垄断地位受到了来自中国的巨大挑战。  此外,国外公司对该产业上游包括的与基因测序相关试剂、耗材、软件等并没有形成垄断,国内厂家完全有实力生产其中的一些试剂、耗材。而与之相关的软件开发更是中国的强项。  (二)市场:从无创产前检测技术向肿瘤、心脑血管过渡  继无创产前测序竞争开展数年后,国内的多家基因公司开始进入肿瘤市场,除华大基因外,安诺优达、诺禾致源等体量较小的公司也开始布局肿瘤市场。目前中国市场上涉及肿瘤种类最为全面的肿瘤套餐正由华大医学推向市场,该套餐的目标客户既包括健康人群、高危人群,也可辅助治疗、预后监控。  安诺优达与华大医学不同,该公司不追求肿瘤覆盖种类,在发展初期,安诺优达专攻乳腺癌、卵巢癌等,因为这是女性易发肿瘤,并力求把这几种肿瘤的检测、解读做精、做细,从而形成差异化竞争。  诺禾致源甚至放弃了无创产前市场而将所有精力集中于肿瘤测序。在无创产前市场位居第二的贝瑞和康在2014年7月公布“无创单基因疾病检测方法”,涉及到肿瘤领域,只是称“该方法对肿瘤检测领域同样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在肿瘤测序方面尚不明朗。上市公司达安基因则于2012年推出了“TM15检测”,该产品定位于早期筛查,并未涉及个体化治疗。随着基因测序技术的不断发展,下一个较为成熟的产品应该是心脑血管基因测序,现在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节奏,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数量成递增趋势,该疾病的致死致残率并不低于肿瘤,要想收到良好的效果做到提前预防、早期发现是很有必要的。猝死预测是心脑血管基因测序包括的诸多产品之一,但目前各公司都未披露具体项目。  国内各公司中,种类较多、技术较为成熟的还是属于华大基因的心脑血管基因测序产品。  以心源性猝死为例,在国内首屈一指的当属华大基因子公司华大医学,该公司可对5种与心源性猝死疾病相关的54个基因进行解读。  中国基因检测市场现实需求  (一)临床医疗是目前基因测序主要应用领域之一  中投顾问发布的《2017-2021年中国基因检测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表示,基因测序目前可应用于医疗领域和非医疗领域。医疗领域的应用领域主要有生殖健康、遗传病检测、新药研发、肿瘤诊断及治疗、心血管疾病以及医学基础研究,其中生殖健康、肿瘤诊断及治疗、新药研发和医学基础研究是目前最主要的应用领域。基因测序在非医疗领域的应用主要有环境污染治理、生物多样性保护、食品及中药材同源鉴定、农牧业育种及司法鉴定等。  (二)生殖健康领域产品相对成熟,市场仍有较大发展空间  基因测序技术在生殖健康领域的应用可分为胚胎植入检查、产前检查和新生儿疾病筛查。基因测序技术在生殖健康领域的应用较早,同时卫计委和CFDA在2014年也加强了对相关产品的监管,目前生殖健康基因测序产品已开始逐步成熟。  中投顾问发布的《2017-2021年中国基因检测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指出,我国二胎政策的放开,高龄产妇和新生婴儿的数量将有一定的增长,同时对于产前检查和新生儿疾病筛查的需求也会增长。此外,我国不孕不育率呈逐年上涨趋势,对于胚胎植入前基因测序服务的需求也将增长。伴随基因测序技术的成熟,生殖健康基因测序服务的渗透率也将增长,行业仍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和空间。  (三)肿瘤诊断治疗应用为基因测序最具潜力的应用市场  肿瘤是机体在各种致癌因素作用下,局部组织的细胞在基因水平上失去对其生长的控制增生所形成的新生物。《2014年世界癌症报告》数据显示,全球癌症病例预计癌症新增病例会从2012年的1400万,递增至2025年的1900万,到2035年将达2400万。  Illumina公司预测基因测序全球总市场容量为200亿美元,肿瘤诊断与治疗应用方向为120亿美元,占比为60%,是基因测序最大的应用市场。同时,麦肯锡预测基因测序技术在肺癌、肠癌、乳腺癌和前列腺癌等领域的渗透率将高于20%。  肿瘤诊断和治疗是基因测序最具发展潜力的应用市场,主要原因有:1、全球癌症发病率逐步攀升,癌症负担正在不断加重,8个死亡病例中就有1个就是癌症,特别对中国而言,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增加,环境污染和食品安全问题日益恶化,都使癌症的负担尤为突出 2、由于肿瘤具有显著的个体差异性,传统医疗方式在肿瘤治疗上具有非常大的局限性,而基因测序能够提供病患个体差异信息,并为肿瘤治疗提供指导,能够提高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四)中国基因测序市场增长率超20%,为增长最快国家之一。
  • 我国工业激光器关键技术获突破 打破国外垄断
    湖北省科技厅昨日发布消息称,经过近4年的攻关,我国“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工业激光器及其成套设备关键技术》已取得重大突破,实现了规模化生产,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   该项目的实施解决了我国“十一五”期间激光产业急需突破的两大瓶颈:先进工业激光器核心制造技术、激光加工成套设备的集成制造关键技术。   华工科技副总裁闵大勇介绍说,该项目的承担与实施,开发出两类新型国产工业激光器和8种具有重大应用前景的工业激光加工成套设备,已广泛应用于钢铁冶金、有色金属、汽车及零部件等行业。到去年底,已申请专利56项,其中国际专利2项。   2007年到现在,已实现激光产业销售收入12亿元,带动全国激光产业年产值达100亿元以上。   该项目是2007年由省政府与国家科技部联合启动的首个省部共建项目。
  • 普莱信智能赋能半导体发展,打破进口设备垄断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半导体、自动化等技术是实现未来智能世界的关键技术。美国对华为等中国科技企业的制裁,妥协没有出路,只有加快科技创新实现国产替代、掌握核心科技“硬实力”,才能实现中国高端制造强国的目标。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2020年11月3日,东莞普莱信智能技术有限公司携最新的半导体设备、精密绕线设备两大产品线亮相慕尼黑华南电子展,为促进行业变革带来新的发展。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展会现场,智汇工业记者采访了东莞普莱信智能技术有限公司的总经理孟晋辉。访谈中,孟晋辉分享了普莱信智能的发展背景、产品的特色亮点以及其带来的新发展,并就如何应对华南市场的发展提出了独特的见解。 /p h3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普莱信智能——立志于打造国际领先的高端装备平台型企业 /h3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普莱信智能是一家在高端设备领域拥有底层共性技术的平台型公司,成立于2017年11月。创始团队由原华为、展讯早期技术骨干,全球知名半导体设备公司的资深技术成员及国内运动控制专家等组成。在成立不到两年时间内,公司已经在运动控制、算法、直线电机和机器视觉等核心技术实现了突破,并以这些技术为基础,结合半导体、光通信等行业的具体工艺,为半导体封测,光通信,电子元器件行业等提供固晶、绕线、焊线以及点胶设备等智能化解决方案。立志用国际级的先进技术,赋能中国制造业,打造国际领先的高端装备领域平台型企业,实现中国制造业的智能化升级。 /p h3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赋能中国制造业,打破进口设备垄断 /h3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长期以来,我国半导体产业主要建立在美国、欧洲和日本提供的设备、软件及服务的基础上,尤其是半导体设备,90%以上依赖进口。而此次普莱信智能为我们展现的最新产品则有望于打破半导体关键设备长期依赖进口的现状,促进进半导体设备的国产化,赋能中国制造业。孟晋辉表示:“随着5G,大数据,云计算等的发展,对数据传输和存储的要求越来越高,光通信技术也从传统的2.5G发展到400G,用于光通信的高速光模块40G/100G/400G等,采用的是COB工艺,高速光模块的VCSEL芯片贴装精度一般要求在5微米以内,能满足这种技术要求的固晶机,被美国和日本几家公司垄断,甚至成为制裁中国科技公司的工具。普莱信和某通信巨头联合开发的DA401、DA401A、DA402等COB高精度固晶机,设备定位精度正负1.5微米,贴装精度正负3微米,可以完全媲美国际最领先产品,COB高精度固晶机系列产品一经推出,获得华为,立讯,铭普等国内外大公司的认可,为40G/100G/400G等高速光模块封装设备实现国产替代,促进我国5G光通信产业的发展。”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孟晋辉还表示随着5G通讯时代的发展,华南市场将会呈现出一种蓬勃发展的态势。对此我们要加大对市场发展的信心,努力提高自身的自动化和专业化技能,迎合智能制造技术发展的浪潮,提高企业的产能与生产效率,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大环境下,如何有效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和核心竞争力,是不少制造业企业苦思冥想而不可得的。推进智能制造,提高企业自动化和智能化技术水平,是传统制造业转型成功的有力途径,是解决我国制造业由大变强的根本路径。而这则需要全体企业的共同努力。 /p
  • 专家共话“科研用试剂”,探讨打破国外垄断
    仪器信息网讯 2014年9月18日,由全国化学试剂信息站主办,《化学试剂》编辑部、北京化工大学理学院承办的&ldquo 第八届全国试剂与应用技术交流会暨学术报告会&rdquo 在北京化工大学召开。此次会议吸引50多家单位共200余人参加,会议围绕&ldquo 科研用试剂&rdquo 这一主题,分析了科研试剂的发展现状与市场需求,并围绕科研创新的热点和趋势进行了探讨。会议现场进行了&ldquo 十强企业&rdquo 、&ldquo 优秀品牌&rdquo 和&ldquo 优秀论文&rdquo 的颁奖仪式。 会议现场   中国科学院院士王夔先生、科研用试剂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理事长王顺昌教授、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清龙先生、北京化工大学副校长王峰教授分别致辞,预祝会议圆满成功。   本次开幕致辞中,如何加强研究机构与试剂企业的交流,共同推动我国试剂行业的发展,打破外国企业在高端试剂的垄断地位成为大家共同关心的主题。王夔院士指出,&ldquo 一是国家的政策支持 二是经过六十年的发展,我国的民营企业由小变大,国营企业由弱变强 三是国内成立了众多联盟、平台、基地等交流平台,因此我们现在有条件研究,未来三十年我们的试剂企业如何满足国内需求,如何实现出口全球等问题&rdquo 。王顺昌教授介绍了&ldquo 科研用试剂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rdquo 的基本情况,指出试剂联盟是&ldquo 推动试剂产业化的基地,试剂研发的推动平台,试剂研究的人才中心&ldquo 。刘清龙先生和王峰教授分别介绍了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和北京化工大学在试剂研发方面的基本情况,并欢迎有更多相关人士探讨合作。   全国化学试剂信息站根据自己多年统计的数据,评选出&ldquo 2012~2013年度中国化学试剂行业十强企业&rdquo ,分别为西陇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广东光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南京化学试剂有限公司、广州化学试剂厂、天津市科密欧化学试剂有限公司、安徽时联特种溶剂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三爱思试剂有限公司、北京化学试剂研究所、上海试四赫维化工有限公司。中国化学试剂工业协会秘书长任富聪先生主持了颁奖仪式。 2012~2013年度中国化学试剂行业十强企业颁奖仪式   全国化学试剂信息站根据数千份问卷的调查结果评选出&ldquo 2011~2013年度中国化学试剂品牌调查最受用户欢迎试剂品牌&rdquo ,分别为沪试、百灵威、科密欧、京试和阿拉丁。全国化学试剂信息站主任、《化学试剂》期刊主编刘舫女士主持了颁奖仪式。 2011~2013年度中国化学试剂品牌调查最受用户欢迎试剂品牌颁奖仪式   此次会议共11个主题报告,全国化学试剂信息站刘舫主任进行了&ldquo 行业分析报告&rdquo ,解读了2012~2013年度中国试剂的需求与发展环境,介绍了2012~2013年度中国试剂行业发展情况及分析,提出电商网站的发展和新媒体营销,为我国试剂销售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全国化学试剂信息站主任、《化学试剂》期刊主编刘舫 报告题目:行业分析报告   围绕本次会议的主题&ldquo 科研用试剂的发展与学术进展&rdquo ,北京牛牛基因技术有限公司牛刚总经理、中国农业大学李重九教授、上海泰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张庆总裁、全国化学试剂信息站咨询调查专员张玮航女士分别从国产科研用试剂的发展、试剂的研发、销售模式的创新和我国科研用试剂的市场调查等角度进行了主题报告。   其它单位的代表也纷纷介绍了稳定同位素、磺酰氯、黄曲霉菌素、提纯技术等方面的科技进展,为参会人员科研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最后,与会专家共同对此次会议收到的42篇论文稿件进行了评审,并选出一等奖5名,二等奖9名,三等奖5名,浙江工业大学化工学院院长主持了&ldquo 国药杯&rdquo 论文墙报评比颁奖典礼。   会议总结上提到,下届会议举办时间定为2015年9月下旬,地点为浙江杭州,承办单位为《化学试剂》编辑部和浙江工业大学化工学院。   此外,会议还吸引了国药集团、泰坦科技、哈希、上海晶纯等厂商参展,展示了公司的相关产品。(编撰:李学雷)   展会现场 会议合影
  • 我国在无损检测领域打破一项国外垄断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width=" 413" height=" 310" style=" width: 413px height: 310px " alt=" "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old/NewsImags/images/2015210151949.png" / /p p & nbsp & nbsp & nbsp 以80公里/小时的速度驾车在隧道内跑上一趟,隧道的健康状况就尽在掌握中。昨日,被业界称为“隧道医生”的国内首台隧道快速检测车在武汉下线。未来,我国隧道的病害检测将告别肉眼观察。 /p p   昨日,坐落于光谷武大科技园内的武汉武大卓越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用一台自主研发生产的“隧道快速检验车”,打破了国外对该技术的垄断。 /p p   记者现场看到,新下线的隧道快速检验车以中型卡车为载体,车厢内安装着数个精密传感器。该公司副总裁胡丹丹告诉记者,只需要一名司机驾车和一名操作员操控,这些传感器可以在最高时速80公里的状况下一路走一路测,采集隧道内的信息并形成数据,用无损检测的方式发现隧道内的裂缝及渗漏水等状况,宽度在0.2毫米以上的裂缝都“难逃法眼”,超越肉眼进行观察。 /p p   更重要的是,由于是国产,该车不仅在售价上比进口的便宜约三分之一,而且后期的数据分析也是免费的。以重庆使用的德国进口隧道快速检测车为例,后期数据分析的价格高达70美元/公里。 /p p   据悉,目前,该检测车下线前已在武汉黄龙山隧道多次试验,结果表明,其完全满足检测的各项技术需求,填补了国内空白。 /p p   据了解,目前,我国已是世界上公路隧道最多、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截至2013年年底,我国隧道已超过1万座,特长隧道超过400座,位居各国前列。由于地质条件、地形条件、气候条件和设计、施工、运营过程中各种因素的影响,隧道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比普通道路更容易出现病害,如开裂、渗漏水、冻害、腐蚀等,需要经常对隧道的病害状况进行检查。 /p p   ■揭秘 国内隧道病害检测 /p p   主要靠肉眼观察和钻孔测量 /p p   受制于技术原因,长期以来,国内对隧道的病害检测大多采取人工检测,靠使用肉眼观察和钻孔法进行测量。肉眼观察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存在着效率低、准确性差、不能进行历史数据对比等问题。而钻孔方法虽然比较直观,但检测速度慢,同时易破坏隧道防排水系统,影响隧道寿命,以上两种方法都难以全面反映隧道整体及各部位质量。目前,以1公里的隧道为例,人工测量约需20人耗时4小时才能完成。虽然重庆曾在德国进口了一台隧道快速检验车,但由于使用成本太高而难以被其他地区效仿。 /p
  • 法医DNA检验仪器和的试剂国产化 打破国外垄断
    “法医学DNA提取、纯化试剂与DNA自动提取仪的研制”课题通过验收   2010年6月30日,由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承担的“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物证信息挖掘与综合应用关键技术研究”项目“法医学DNA提取、纯化试剂与DNA自动提取仪的研制”课题在北京通过公安部主持的课题验收。   该课题以法医DNA提取试剂、法医DNA纯化试剂、法医DNA自动提取仪和法医现场检材DNA自动提取仪为研制目标,是我国法医学DNA检验技术国产化战略迈出的重要一步。经过近3年的努力,先后攻克了磁珠制作、试剂构成、试剂各成份溶解性、磁珠团聚、常温环境细胞多重裂解、仪器自动化设计与软件控制等关键技术,研制出了3种试剂盒、2种仪器。其中,DNA提取试剂主要应用于DNA数据库建设等工作中大批量样本的提取检验,能够与目前国内DNA实验室应用的大型提取工作站配套应用 所研制的法医DNA纯化试剂,主要应用于案件现场疑难微量检材的提取纯化,实现了与目前已有的各种现场检材DNA自动提取仪配套应用 所研制的法医DNA自动提取仪和法医现场检材DNA自动提取仪,实现了进口替代。   该课题成功解决了我国法医DNA检验在DNA自动提取阶段所需试剂和仪器的国产化问题,打破了国外产品垄断,进一步降低DNA检验成本,推动了我国法医DNA数据库建设和DNA检验工作的快速发展。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