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促进就业

仪器信息网促进就业专题为您整合促进就业相关的最新文章,在促进就业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促进就业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促进就业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促进就业话题讨论。

促进就业相关的资讯

  • 国务院要求加强职业培训促进就业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7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加强职业培训促进就业工作。   会议指出,职业培训是提高劳动者技能水平和就业创业能力的主要途径,是促进和稳定就业的有效措施。当前中国就业形势总体稳定,但劳动力总量供大于求和结构性就业矛盾仍十分突出。   因此,必须以服务就业和经济发展为宗旨,坚持城乡统筹、就业导向、技能为本、终身培训的原则,建立健全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培训制度,全面提高劳动者职业技能水平,为促进就业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能人才支持。   一要开展各种形式的职业培训。面向城乡各类有就业要求和培训愿望的劳动者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强化实际操作技能训练和职业素质培养,着力提高培训后的就业率。适应企业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的要求,健全企业职工培训制度,鼓励企业广泛开展在岗职工技能提升培训和高技能人才培训。针对创业者特点和创业不同阶段的需求,开展多种形式的创业培训,提高创业能力和创业成功率。   二要切实提高职业培训质量。大力推行就业导向的培训模式,开展定单式培训、定向培训、定岗培训,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整合培训资源,提高职业培训机构培训能力,强化职业培训基础能力建设。加强职业技能考核评价、竞赛选拔和培训就业服务。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开展职业培训,推动民办职业培训健康发展。   三要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完善职业培训补贴政策。整合各项财政补贴资金,加大职业培训资金投入。督促企业按规定足额提取并合理使用职工教育经费。加强职业培训资金监管,确保资金安全。会议要求,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加强统筹协调,完善工作机制,科学制定培训规划,切实抓好落实。   会议还研究了其他事项。
  • 国药试剂荣获静安区2017年度创新创业促进就业百家优秀企业称号
    为进一步激发区域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和就业创业活力,提升企业创新创业促进就业的积极性,2018年3月22日,静安区在上海商城剧院举行了“梦想同行携手跨越”2017年度创新创业促进就业百家优秀企业表彰活动,区委书记安路生,区委副书记、区长陆晓栋等出席了活动。 2017年,静安区已创建73家园区,258家高新技术企业落户静安,各类专利申请3066件,4721家新企业在静安注册,静安帮扶850人创业,全区新增48350个就业岗位,创业带动就业16629人。 公司副总顾小焱代表上台领奖, 区委书记安路生为2017年度创新创业、促进就业优秀企业颁奖并授予了奖杯。 2017年,国药试剂全体员工全身心地投身到企业发展之中,公司业务收入增长至20亿元,为60周年庆典递交了一张优异的成绩。国药试剂此次喜获“静安区2017年度创新创业促进就业百家优秀企业”称号殊荣,是对公司为静安区创新创业做出积极贡献的充分肯定。作为新静安的成员, 公司将不断发展壮大,进一步推动全区经济迈上更高发展水平。 技术部2018-3-23
  • 兰博:将引入高性价比产品,促进质谱普及
    BCEIA 2013期间,仪器信息网来到天津兰博实验仪器设备有限公司展位,就业界关注的兰博与韩国英麟公司的合作,兰博未来的发展计划等采访了兰博公司总经理张振海。   张振海表示,兰博十三年来一直专注于液相色谱相关仪器,自2007年起,兰博成为美国SSI公司的中国独家代理,后来又成为美国兰博公司的独家代理,虽然SSI的泵和兰博的液相色谱都是出色的产品,但产品还是比较单一,而英麟公司的色谱与质谱产品具有较强的产品线关联性。   据介绍,兰博去年已与英麟开始合作,考察了英麟的产品,并试销了一些英麟的气相色谱产品,而下一步的合作重点将是GC-MS与LC-MS,将在这方面加大投入,进行技术培训,并加强推广。张振海认为,英麟的产品从设计理念、价位等方面都很适合亚洲市场,尤其是GC与GC-MS,价格适中,看好其在中国市场的前景,双方也对其有很好的市场预期。而对于双方合作的形式,张振海透露,兰博和英麟公司的合作,是代理还是OEM,或是其他的形式,还未最终确定。   张振海表示,质谱仪器已逐渐由贵族化产品向大众化发展,兰博希望能以高性价比的产品,使中国用户的购买成本和使用成本有所降低,更易于接受这类仪器,促进质谱仪器的普及,在此过程中也使兰博公司取得发展。兰博公司未来五年的目标是使年营业收入从目前的6000万元提升到1亿元,未来三年内,员工预计也会增加约一倍。
  • 湖南科技大学携手湖南省传感器产业促进会破解传感器产业发展难题
    “当前全球产业加速数字化、智能化变革,传感技术正在成为数字化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但是从传感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公布的《中国传感器发展蓝皮书》数据显示,传感器产业突破面临重重难题,我国传感器仍有很长的路需要走。”3月9日下午,在湖南科技大学和湖南省传感器产业促进会召开的主题为“校企携手,智联未来”产学研合作交流会上,湖南科技大学副校长廖湘岳向与会者们报告传感器产业发展的现状。会议现场为进一步发挥高校科研优势,构建传感器产业产学研用联动机制来化解产业发展难题,促进产业发展,湖南科技大学主动携手湖南省传感器产业促进会举办交流合作会。唐智科技湖南发展有限公司等省内13家传感器企业、科研机构的负责人和学校专业的科研人员聚集一堂,集思广益,交流传感器产学研用各个环节的难题、经验和见解,共同致力于化解传感技术发展制约因素,推动传感器产业发展,为推进数字中国建设提供更可靠的产品和技术。廖湘岳表示,希望借湖南省传感器产业促进会搭建的桥梁,通过校企之间的深度融合合作,让课题合作、技术创新、人才就业等“产业+高校科研人才+企业”的模式真正落到实地。让专家学者手中先进技术与理论能够运用到产品生产一线,让前端产品反促专家学者研究进程,攻克前沿技术难题,进而提升传感器行业的凝聚力和技术创新力。廖湘岳表示,希望借湖南省传感器产业促进会搭建的桥梁,通过校企之间的深度融合合作,让课题合作、技术创新、人才就业等“产业+高校科研人才+企业”的模式真正落到实地。让专家学者手中先进技术与理论能够运用到产品生产一线,让前端产品反促专家学者研究进程,攻克前沿技术难题,进而提升传感器行业的凝聚力和技术创新力。会上,湖南科技大学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院长王俊年教授详细介绍了学院的教学科研情况,他期待进一步拓展深层次、宽领域、全方位的合作交流,加强产学研深入合作,促进学院相关研究“走出去”,推荐学生到相关企业就业。企业家代表们就企业在传感器及其他信息技术领域存在技术难题进行了交流,并表达了与学校进行产学研合作的迫切愿望。湖南科技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书记卢明、物理与电子学院党委书记易贵元、副院长许英、副院长詹杰等多位专家学者与会的各位企业代表就相关技术问题进行了讨论。惠诚控制总经理周农建、海德威董事长张正慧、中航科技总经理易孟良、天联数控董事长曾建祥、湖南航天智能传感器技术研究院院长姚锐、中大智能硬件部部长雷彬、湘依铁路总工程师李克、阿秒光学研发经理黄晋等企业负责人代表,促进会秘书长吴怀化等先后发言,围绕企业需求、产学研合作项目、科研成果转化、人才培养等进行深入探讨。与会人员还参观了湖南科技大学智能传感与新型传感材料省重点实验室。据悉,湖南科技大学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拥有智能传感器与新型传感材料湖南省重点实验室等多个国家、省部级学科科研平台,设有现代物理研究所、特种光电器件研究等研究所。学院教师瞄准学科前沿,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面向社会经济建设开展科学研究,形成了教书育人与科研创新交织互融的人才培养体系。近五年来,获湖南省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湖南省教学成果奖2项、学校教学成果奖3项;学院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国家级项目20余项、其他省部级科研、校企合作及教研教改项目100余项,在国内外权威学术刊物及国际学术会议上公开发表论文300余篇,获国家发明专利30余项。
  • 政府采购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暂行办法答记者问
    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有关负责人就《政府采购促进   中小企业发展暂行办法》答记者问   为了加大对中小企业参与政府采购的政策扶持力度,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于近日印发了《政府采购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暂行办法》(财库[2011]181号,以下简称《暂行办法》)。日前,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有关负责人就政府采购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有关问题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问:为什么要出台《暂行办法》?   答:中小企业是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对于促进科技创新、提供就业岗位、满足社会需要具有重要作用。随着政府采购制度改革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积极参与政府采购活动,获得合同金额逐年增加。同时也要看到,政府采购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法律制度还不够细化 一些政府采购门槛较高,中小企业特别是小企业难以达到相应要求 部分采购人倾向于采购大企业或大品牌的产品等等,使得中小企业在政府采购竞争中面临着不少困难。   为了给中小企业创造更多的市场机会,根据《政府采购法》、《中小企业促进法》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36号)的规定,我们制定了《暂行办法》,通过采取预留采购份额、评审优惠、鼓励联合体投标和分包等措施,提高采购中小企业货物、工程和服务的比例,促进中小企业发展。   问:《暂行办法》在适用范围和支持范围方面有哪些具体规定?   答:《暂行办法》适用于《政府采购法》规定的各类采购主体,包括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采购对象包括货物、工程和服务。   关于本办法扶持的中小企业范围。从我国政府采购的实践来看,很多获得较大份额政府采购合同的中小企业,代理的往往是国内外大型企业产品,由中小企业本身直接制造产品或提供服务的较少,中小企业中标而大企业获利的情况非常普遍。为了更好地发挥政府采购政策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作用,《暂行办法》明确,享受政策扶持的中小企业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一是符合中小企业划分标准 二是提供本企业制造的货物、承担的工程或者服务,或者提供其他中小企业制造的货物,不包括使用大型企业注册商标的货物。   问:中小企业参与政府采购活动如何进行资格确认?出现中小企业资格争议时如何解决?   答:鉴于目前我国尚无权威部门对中小企业开展资格确认工作,且众多政府采购当事人暂不具备判断企业类型的专业素质,当前采取中小企业自我声明的做法,由参加政府采购活动的中小企业按照《暂行办法》的规定提供《中小企业声明函》,并对其真实性负责。对冒充中小企业参与政府采购活动谋取中标的,将依法予以处理。   政府采购监督检查和投诉处理中需要对中小企业资格进行认定的,由企业所在地的县级以上中小企业主管部门负责。   问:《暂行办法》中提出的预留采购份额如何理解?   答:《暂行办法》规定,面向中小企业采购的预算应当占政府采购项目预算总额的30%以上。在面向中小企业采购的政府采购项目预算中,预留给小型和微型企业的不能低于60%。   关于30%比例的确定。国际上,美国联邦政府支出中的中小企业政府采购份额目标是23%,欧盟中小企业中标金额占欧盟政府采购金额约40%,考虑到国际上对中小企业政策的接受程度和我国中小企业较多的实际情况,将该比例设定为30%。   关于60%比例的确定。依据新的中小企业划型标准,小型、微型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占中小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约占50%左右。为了体现对小型和微型企业的扶持,将中小企业份额中预留给小型和微型企业的比重设定为60%。   问:《暂行办法》提出中小企业参与政府采购活动时将获得评审优惠等扶持措施。请介绍一下这些措施的适用范围。   答:关于价格扣除。采购人及采购代理机构应当在采购文件中作出扶持小型和微型企业的具体规定,对小型和微型企业产品的价格给予6%-10%的扣除,用扣除后的价格参与评审。考虑到不同行业竞争程度不同,采取了规定比例区间的做法。为了突出对小型和微型企业的扶持,价格扣除政策仅适用于小型和微型企业,中型企业不享受该项优惠政策。   关于鼓励联合体投标。鼓励大中型企业和其他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与小型、微型企业组成联合体共同参加政府采购活动。联合体参会政府采购活动时,在联合协议中,小型、微型企业协议合同金额占到合同总金额30%以上的,按照与价格扣除政策基本等效的原则,办法规定可给予联合体2-3%的价格扣除。联合体各方均为小型、微型企业的,联合体视同为小型、微型企业享受有关扶持政策。   关于鼓励分包。鼓励采购人允许获得政府采购合同的大型企业依法向中小企业分包,但只采取将分包金额计入面向中小企业采购统计数额的鼓励措施,未给予具体的评审优惠。   关于其他扶持措施。采购人应当在与中小企业签订政府采购合同时,在履约保证金、付款期限、付款方式等方面给予中小企业适当支持。采购人应当按照合同约定按时足额支付采购资金。   问:《暂行办法》在联合体投标及分包转包方面有哪些限制性规定?   答:关于联合体投标中的关联关系。为了避免大中型企业与存在关联关系的小型、微型企业组成联合体利用政府采购优惠政策谋取中标的问题,《暂行办法》对存在关联关系的联合体投标进行了限制性规定,组成联合体的大中型企业和其他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与小型、微型企业之间不得存在投资关系。   关于分包与转包。《暂行办法》规定,中小企业依据本办法第四条、第五条、第六条规定的政策获得政府采购合同后,小型、微型企业不得分包或转包给大中型企业,中型企业不得分包或转包给大型企业。
  • 中国民主促进会关于加强我国食品添加剂行业监管的提案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食品添加剂行业持续发展。目前我国食品添加剂种类分为23大类、2300多种(其中食用香料1800多种,食品添加剂400多种,食品加工助剂100多种),直接产值超过3000亿,已经成为食品工业重要的行业之一。   目前,我国的食品添加剂行业以及与它密切相关的食品行业不规范、甚至违法的事件较多,对该行业和我国消费者的饮食安全构成重大威胁。近些年,媒体屡屡曝光违规使用食品添加剂的事件,如"苏丹红"、"三聚氰胺"等,无不令消费者触目惊心。仅2010年8月,北京市工商局抽查检出的不合格食品就包括食档乌梅的胭脂红超标、海南番木瓜的环己基氨酸磺酸钠和糖精钠超标、烤牛肉的苯甲酸、环己基氨酸磺酸钠和糖精钠超标等20多种。   与食品添加剂及其产业存在极其严重的安全问题相比较,国家有关部门对食品添加剂的监管却相对滞后。过去我国食品添加剂生产企业的生产资质由卫生部所属的各省食品卫生厅(局)颁发卫生许可证来确定。根据我国《食品安全法》规定,2009年6月1日起,我国食品生产企业,特别是食品添加剂生产企业将实行"生产许可证制度",卫生部也于2008年下半年发出通知,食品添加剂生产企业的卫生许可证到期后,不再颁发新的卫生许可证,由国家质检总局颁发"生产许可证".   但作为认证依据,国家质检总局发布的质局发(2005)202号公告所公布的食品添加剂名录,仅覆盖了2300多种食品添加剂中的不到300种。即目前大约只有13%的食品添加剂(企业)能有资格申请生产许可证,而大多数的企业处于不得不违规生产的尴尬局面。这将对食品添加剂行业和整个食品行业的安全生产产生很大影响。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1、由于食品添加剂企业(行业)监管交接的问题,目前没有食品添加剂企业具体换证实施细则,也没有具体可操作的临时监督管理规定,出现法规真空地带,相关的各监督管理部门职责和操作程序不明确,行业监管出现推诿、扯皮、监管缺失等漏洞,这给食品添加剂行业造成了不利局面,并在食品安全问题上留下巨大隐患。   2、由于原食品添加剂卫生许可证(卫生部)、现生产许可证(质检总局)和工业产品许可证(工信部)的换证关系,或新申请程序,以及与企业的注册登记、营业执照发放(工商总局)等程序关系不明确,使原有的大量食品添加剂生产企业面临困惑,处于无从着手、发展混乱的状态,出现大量非法生产现象。   3、由于食品添加剂与食品工业中超过80%的食品密切关联,而目前换证和认证工作滞后,因此大量应用食品添加剂的食品企业在法律或法规层面上已成为 "在食品中添加非法产品或非法添加物"的"非法生产企业",其后果十分严重,而且也容易被非法企业钻空子。此外,目前这种状况,也容易被境内外媒体曲解、放大、恶意炒作和报道,一旦出现公众与媒体的质疑,将会给政府造成非常被动的局面。   2010年我国食品工业总产值已经突破6万亿,是保就业、扩内需、促发展和事关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更是保障食品安全和社会稳定的民生产业。加强对食品添加剂行业的监管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加强食品安全监管的重要内容。   为此,我们建议:   1、由质检总局会同工信部,尽快完善食品添加剂名录,共同制定食品添加剂企业新申请程序,明确换证关系以及企业的注册登记、营业执照发放等程序关系,使食品添加剂行业的生产规范有序。   2、尽快由政府相关监管部门组织行业协会、企业和包括法律、管理、技术及生产方面的专家,共同制定完善相关管理规定,使我国食品添加剂行业和食品行业规范生产和使用添加剂进入严格监管和科学规范的发展状态。   3、加大监管力度,加强检测和监测的数量和频次,确保食品添加剂处于可控的状态,一旦出现问题,预警系统将发挥作用。适时报道违法企业的违法行为,加大处罚力度,提高食品安全监管的威慑力。   4、尽快理顺管理关系和监督管理职责,既保障合法企业依法规范生产,保障我国食品添加剂行业健康、有序地持续发展,又能够依法严厉打击非法、违法生产行为,整顿和规范食品添加剂生产、流通、使用各个环节,进一步避免出现监管腐败的可能和境内外媒体的恶意炒作。   5、尽快制订和规范食品生产企业和餐饮企业在使用食品添加剂时必须遵守的相关规定,明确食品添加剂产品和生产企业要求的证件、标准和产品质量、安全保证以及产品和餐饮食品食品添加剂标注,以保障我国食品工业产品(包括餐饮行业)的规范生产和消费者的安全。   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会
  • 赛默飞支持“秸秆再利用项目” 携手赛扶促进可持续发展
    中国上海,2012年6月18日 —— “2012赛扶创新公益大赛全国赛”本月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成功举行。作为赛扶中国的合作伙伴之一,全球科学服务的领导者赛默飞世尔科技(以下简称:赛默飞)全力支持此次创新公益大赛。赛默飞大中华区总裁迈世福先生莅临现场,并出任决赛评委。此外,赛默飞还支持了35个赛扶团队,为参赛大学生提供经济资助和项目指导,以“‘绿’动社区”为主题,鼓励大学生更多地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献计献力,并用创新环保的方式创造一个精彩的世界,这些项目中就包括近日引起热切关注的“秸秆问题”研究项目。近日,武汉、长沙等多个城市监测显示“空气质量异常”,灰霾天空导致能见度急剧降低,甚至引发车祸,造成人员伤亡事件,而罪魁祸首都指向了秸秆焚烧。目前,我国每年产生废弃秸秆约7亿吨,其中97%经燃烧后进入空气,造成严重的空气污染。然而,出于成本等方面因素的考虑,秸秆直接焚烧成为大多数农民采用的处理方式。如何在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对秸秆做到资源再利用,成为困扰我国政府以及广大农民多年的难题。在本届赛扶创新公益大赛中,赛默飞支持的吉林财经大学“借(秸)秆专案”,就致力于解决这一难题,将秸秆变废为宝,实现资源再利用。此项专案针对农村秸秆资源的浪费和秸秆焚烧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以长春周边少数农村为试点,旨在利用秸秆造纸,既解决秸秆闲置问题,又能有效缓解木材开采过度问题。赛默飞与项目组员一同联系当地政府,协助村民打通纸品和工艺品销售渠道,不仅为村民带来实际经济利益,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大气污染。迈世福先生说:“赛默飞的使命是帮助客户使世界更健康、更清洁、更安全,这不仅仅体现在我们为客户提供最先进的产品和解决方案,更体现在我们作为社会公民的一员,在企业社会责任中所做的努力。我们很高兴能够为此次‘赛扶创新大赛’提供帮助,更希望我们所支持的项目能够得到最终应用,为中国的环保和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赛默飞大中华区总裁迈世福先生上台领取“赛扶战略合作伙伴奖” 过去几个月中,赛默飞共支持35个团队参加本届赛扶大赛,26名赛默飞高管参与赛扶大赛海选评审工作。此外,8名赛默飞资深员工还自愿成为赛扶项目组指导员,全身心投入到赛扶项目中,与项目组成员一起深入到项目研究第一线,亲力亲为,以自己多年的经验为大学生提供宝贵的意见,帮助学生克服研究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保证项目的顺利进行。 赛默飞特殊诊断产品商务运营总监张江立作为评委点评 赛扶中国主席兼总裁葛诺仁先生表示:“此次,我们非常荣幸为赛默飞颁发‘赛扶战略合作伙伴奖’,这源于赛默飞的企业使命与赛扶的宗旨高度一致,以及赛默飞对于此次大赛的大力支持。日后,我们会继续加强与赛默飞的合作,共同推动中国低碳环保,可持续经济发展!” 赛默飞资深员工指导员与赛扶团队合影 关于赛扶赛扶是联结39个国家的1,600所高校的在校大学生、学术界人士和商界领袖组成的全球性非营利组织。这些来自不用领域的人士共同拥有一个美好的愿景,即运用积极的商业力量,共创更美好、可持续发展的世界。赛扶汇集教育工作者和商界领袖们的知识和专业技能,有效指导并鼓励全世界超过30,000名大学生发挥热情和力量积极融入社会,通过商业实践给全世界范围内的个人与社区带来积极的改变。与此同时,赛扶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获得学习和交流的机会,除了掌握就业技能,还提高自身的社会责任感,善其身,济天下。赛扶中国成立已有10年,截止2012年,赛扶中国共有包括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浙江大学、中山大学等共178所高校的活跃学生共计9,945人。高校赛扶团队通过参与赛扶的商业项目,帮助不同的社会群体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赛扶中国的总部设在上海市,下设六大区域:华东地区、华南及香港地区、东北地区、中西部地区、北京地区以及天津地区。关于赛默飞世尔科技赛默飞世尔科技(纽约证交所代码: TMO)是科学服务领域的世界领导者。我们的使命是帮助客户使世界更健康、更清洁、更安全。公司年销售额120亿美元,员工约39,000人。主要客户类型包括:医药和生物技术公司、医院和临床诊断实验室、大学、科研院所和政府机构,以及环境与过程控制行业。借助于Thermo Scientific、Fisher Scientific和Unity™ Lab Services三个首要品牌,我们将创新技术、便捷采购方案和实验室运营管理的整体解决方案相结合,为客户、股东和员工创造价值。我们的产品和服务帮助客户解决在分析领域所遇到的复杂问题与挑战,促进医疗诊断发展、提高实验室生产力。欲了解更多信息,请浏览公司网站:www.thermofisher.com关于赛默飞中国赛默飞世尔科技进入中国发展已有30年,在中国的总部设于上海,并在北京、广州、香港、成都、沈阳等地设立了分公司,目前已有超过1900名员工、6家生产工厂、5个应用开发中心、2个客户体验中心以及1个技术中心,成为中国分析科学领域最大的外资企业。赛默飞的产品主要包括分析仪器、实验室设备、试剂、耗材和软件等,提供实验室综合解决方案,为各行各业的客户服务。为了满足中国市场的需求,目前国内已有6家工厂运营,苏州在建的大规模工厂2012年也将投产。赛默飞在北京和上海共设立了5个应用开发中心,将世界级的前沿技术和产品带给国内客户,并提供应用开发与培训等多项服务;位于上海的中国技术中心结合国内市场的需求和国外先进技术,研发适合中国的技术和产品;遍布全国的维修服务网点和特别成立的维修服务中心,旨在提高售后服务的质量和效率。我们致力于帮助客户使世界更健康、更清洁、更安全。欲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www.thermofisher.cn
  • 市场监管总局就《关于加强预制菜食品安全监管 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答记者问
    近日,市场监管总局、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农业农村部、商务部、国家卫生健康委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预制菜食品安全监管 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市场监管总局相关司局负责同志就《通知》有关情况回答记者提问。记者:《通知》制定背景是什么?答:预制菜产业是近年来发展迅猛的新兴食品产业,呈现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特点,其产业链条长、关联广、技术要求高,在促进农产品深加工、食品工业转型、消费升级、创业就业等方面均有积极意义。但预制菜也面临范围泛化、标准不统一、产业政策扶持范围不一致、群众忧虑预制菜添加防腐剂等问题,监管工作面临着新挑战。《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提出要培育发展预制菜产业。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围绕预制菜产业发展、公众关切和监管需求,研究制定了《通知》,旨在进一步强化预制菜食品安全监管,促进预制菜产业健康发展,保障人民群众食品安全。记者:《通知》主要内容是什么?答:《通知》主要包括4方面内容。一是首次在国家层面明确预制菜的定义和范围。大力推广餐饮环节使用预制菜明示,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二是健全预制菜标准体系建设。统筹制定严谨、统一的覆盖预制菜生产加工、冷藏冷冻和冷链物流等环节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以及预制菜术语、产品分类等质量标准。三是加强预制菜食品安全监管。严格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和属地监管责任,切实保障预制菜产品食品安全。四是统筹推进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不断增强优质原料保障能力、提升关键技术创新研发水平、加快先进生产工艺装备应用、营造良好产业发展环境。记者:预制菜范围如何理解?答:预制菜也称预制菜肴,其范围应当兼具预制化和菜肴的特征。一方面,突出工业化预加工特点。预制菜应当具备和符合规模化、标准化、洁净化、规范化食品生产加工特点和要求,更好发挥食品工业化优势作用。企业生产预制菜应当依法取得食品生产许可,符合国家关于预包装食品法律法规和标准有关要求,加强进货查验、过程控制、出厂检验、贮存运输、销售使用全环节的风险管控。考虑到连锁餐饮企业广泛应用中央厨房模式,其自行制作并向自有门店配送的净菜、半成品、成品菜肴,应当符合餐饮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中央厨房制作的菜肴,不纳入预制菜范围。另一方面,突出菜肴属性。仅经清洗、去皮、分切等简单加工未经烹制的净菜类食品,属于食用农产品,不属于预制菜。速冻面米食品、方便食品、盒饭、盖浇饭、馒头、糕点、肉夹馍、面包、汉堡、三明治、披萨等主食类产品不属于预制菜。此外,定义中强调加热或熟制后方可食用。加热是指将食品加热到可食用状态的过程,即针对已经预加工熟制的产品在食用前的简单复热。熟制是指经炒、炸、烤、煮、蒸等将食品熟制的过程,即在预加工阶段并未完全熟制,需要彻底熟制后方可食用。不经加热或者熟制就可食用的即食食品,以及可直接食用的蔬菜(水果)沙拉等凉拌菜也不属于预制菜。记者:规定预制菜不添加防腐剂有何考虑?答:一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满足消费者对预制菜的更高期待。预制菜作为广大消费者的“一日三餐”,消费者在追求快捷便利美味的同时,对预制菜使用防腐剂十分关注。预制菜虽经过工业化预制,但仍属于菜肴范畴,消费者在菜肴烹制过程中一般不添加防腐剂,规定预制菜中不添加防腐剂更加符合消费者期待。二是兼顾产业实际,引领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方向。食品添加剂“非必要不添加”“在达到预期效果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食品添加剂在食品中的使用量”已经逐步成为行业共识。预制菜通过冷冻、冷藏等贮存条件和杀菌后处理工艺,无使用防腐剂技术必要性。三是严守安全底线,符合预制菜风险管控要求。预制菜在生产、贮存、运输、销售过程中,对环境、温度、湿度、光照等有较高要求,应当加强全链条食品安全风险管控,不同类别预制菜应严格符合相应的冷冻冷藏等条件要求,以保障食品安全。记者:大力推广餐饮环节使用预制菜明示有何考虑?答:推广餐饮环节使用预制菜明示,是保障消费者知情权和选择权,回应社会关切的重要举措。《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八条规定,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目前消费者普遍关注餐饮环节预制菜使用情况,期待餐饮商家公示预制菜使用情况。记者:加强预制菜食品安全监管主要有哪些举措?答:严格落实“四个最严”要求,立足市场监管岗位职责,强化预制菜全链条食品安全监管。一是督促企业严格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督促企业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合理配备食品安全总监、食品安全员,落实“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工作机制。督促企业强化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责任,加强风险管控、严把原料关、严格食品添加剂使用,保障预制菜食品安全。二是加强预制菜食品生产许可管理。指导各地市场监管部门结合食品原料、工艺等因素对预制菜实施分类许可,严格许可审查和现场核查,严把预制菜生产许可关口。三是加强预制菜监督检查。指导各地市场监管部门重点检查预制菜生产经营企业进货查验、生产过程控制、贮藏运输等。组织开展预制菜监督抽检和风险监测,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
  • 杭州市数字乡村发展促进会成立|托普云农当选促进会副会长单位
    数字乡村建设是数字中国建设的重要一环,同时也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有效手段。1月14日下午,杭州市农业农村局主持召开杭州市数字乡村发展促进会成立大会,杭州市政府党组成员王宏,市政府副秘书长王仁,市委农办主任、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柴世民,省农业农村厅大数据中心正处长级专员陶忠良出席会议。托普云农作为国内先行的数字农业企业受邀与会。杭州市政府党组成员王宏发表讲话 大会审议通过了《杭州市数字乡村发展促进会章程》《杭州市数字乡村发展促进会会员管理办法》《杭州市数字乡村发展促进会会费管理办法》《杭州市数字乡村发展促进会管理制度》等文件,并选举产生了杭州市数字乡村发展促进会第一届理事会会长、副会长、秘书长、副秘书长等。托普云农当选为杭州市数字乡村发展促进会副会长单位。杭州市数字乡村发展促进会举行揭牌仪式托普云农信息化事业部总经理钱鹏参与授牌仪式 数字乡村建设是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具体行动,是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有力抓手。成立杭州市数字乡村发展促进会,是响应落实国家乡村振兴发展战略,省市数字化改革会议和杭州数字乡村建设现场会精神的重要举措,目前已汇聚61家数字科技领域会员单位。发展促进会将以成员单位为主体整合全市优质数字产业资源,搭建集理论研究、系统研发、应用推广、产业发展、业务交流、学习培训、社会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数字乡村发展平台,促进全市数字乡村多元化参与、多价值链接、高水平建设、高质量发展,塑造全国领先的数字乡村发展品牌。 得益于浙江互联网大省和数字经济发展先发地的良好发展环境,托普云农作为国内先行的数字农业企业,始终坚持数字赋能,整合三农业务数据和信息资源,搭建省市县级乡村大脑,开发数字乡村服务应用,完善乡村监管服务体系,助力政府管理数字化、服务网络化、决策科学化。同时推动物联网、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和农业产业深度融合,开发数字化综合管理服务系统,建设覆盖农业全产业链条的数字农业示范区,以数字乡村建设带动三农发展与乡村全面振兴。如,在杭州先后落地应用的西湖龙井智慧生态茶园、利丰种业示范园区、乔司数字农场数据驾驶舱、桐庐莪山数字乡村、钱塘新区火星村数字乡村等项目,注智赋能,进一步加快了杭州的乡村振兴进程。此次当选为杭州市数字乡村发展促进会副会长单位,是新阶段赋予托普云农的新职责,托普云农必将不负所托,与其他会员单位一起汇聚智慧力量,共同助推杭州建设成为数字乡村建设的展示窗口、乡村数字生活的服务标杆、乡村整体智治的先行样板。
  •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修订草案)公布
    12月30日,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发布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修订草案送审稿)》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详情如下: 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修订草案送审稿)》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   为了进一步增强立法的公开性和透明度,提高立法质量,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决定,将科技部起草并报国务院审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修订草案)》(送审稿)及其说明全文公布,征求社会各界意见,以便进一步研究、修改后报请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有关单位和各界人士可以在2014年1月30日前,通过以下三种方式提出意见:   一、登录中国政府法制信息网(网址:http://www.chinalaw.gov.cn) 、科学技术部网站(网址:http://www.most.gov.cn),浏览送审稿及其说明、送审稿与现行法律条文对照表全文。   对送审稿的相关意见、建议,请登陆中国政府法制信息网(网址:http://www.chinalaw.gov.cn),通过网站首页左侧的《法规规章草案意见征集系统》提出。   二、通过信函方式将意见寄至:北京市2067信箱(邮政编码:100035),并请在信封上注明&ldquo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修订征求意见&rdquo 字样。   三、通过电子邮件方式将意见发送至: cjzh@chinalaw.gov.cn   附件1:《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修订草案)》(送审稿).doc   附件2:《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修订草案)》(送审稿)修订前后条文对照表.doc   附件3:《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修订草案)》(送审稿)起草说明.doc   国务院法制办公室   2013年12月30日
  • 强化科技支撑与引领作用 促进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8月6日~7日,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在广东省深圳市召开,环境保护部副部长吴晓青出席会议并讲话。他指出,面对日益复杂的环境形势和大量的工作任务,必须强化科技的支撑和引领作用,促进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强化科技支撑与引领作用 促进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以迈向良好生态的环境科技创新为主题的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8月6日~7日在广东省深圳市召开。环境保护部副部长吴晓青出席会议并讲话。    吴晓青指出,今年是“十二五”收官之年,也是启动“十三五”环保规划之年,面对日益复杂的环境形势和大量的工作任务,必须强化科技的支撑和引领作用,促进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吴晓青强调,一要继续加强重点环境领域的科学研究和技术攻关,全面提升科技支撑水平。“十三五”期间要继续抓好国家水专项和重点科研项目的组织实施,提高综合集成创新能力,创建重点流域的水环境质量改善机制。以中央科技计划管理改革为契机,启动实施大气污染防治科技重点专项,并协调争取土壤和地下水污染防治、环境基准等重点专项的立项论证,着力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以全面支撑环境保护工作的重点业务需求。    二要积极探索新模式,促进环境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十三五”期间,必须做好环境科技成果转化这篇大文章,构建上下联动的环保产学研用协调机制,用市场来考核科技成果,促进产学研用紧密连接和深度融合。建立互联互通的环保科技成果库及其信息服务平台,鼓励专业机构开展成果分析挖掘和运营服务。激活沉淀的成果,建立成果转移、转化的技术扩展机制,让其经济社会价值得到充分体现。    三要强化环保科学知识普及,不断提高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能力。“十三五”期间要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意见》,着力提高环境科学知识传播的主动性、及时性、准确性和权威性。继续建设一批国家环境保护科普基地,搭建环保科普知识资源共享平台,有效营造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的良好氛围。    吴晓青说,环保部门将积极推动环保科技社会化公共服务职能的转移。环境保护部将围绕科技评估、工程技术领域职业资格认定、技术标准研制、国家科技奖励推荐等4类重点领域,研究提出环保科技类政府职能转移的清单,条件成熟的将率先转移。    本次年会设1个论坛和16个专题研讨会,分别围绕环境经济政策创新、生态产业可持续发展、水污染防治与生态修复、污水资源再生利用、大气污染综合防治等主题展开研讨,共有约200名专家学者作报告,集中介绍相应领域的技术进展。(来源:中国环境报)
  • 大学应促进中国制造成为中国发明
    欧特克公司(Autodesk Inc.)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卡尔巴斯5月3日在第四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上发表演讲时表示:“我们需要把中国制造转变成为中国发明,或者以后变成中国创新。作为大学,应该为未来的世界做好准备,培养创新人才。”   “中国是一个新型的工业化国家,目前还依赖廉价的劳动力在进行竞争,很多真正的发明创造仍然来自于西方国家。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在不断地改变产业结构,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和大学在快速发展、参与世界的创新和创造。”卡尔巴斯说,“中国企业正在成为创新能力强的企业。在这个过程中,大学需要去承担起促进创新和促进创造的重任,这将加速中国未来的发展。”   卡尔巴斯说:“我们普遍面临着环境变化、健康保障以及与全球化相关联的问题。要去应对这些挑战所需要的知识和我们在大学里学到的往往不太一样,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发明和创新这两项能力。”   发明和创新有什么区别?在卡尔巴斯看来,发明是利用某一技术创造出新的东西,可能是一项突破性的创新。而创新往往是更为分散的过程,会涉及人和组织以及其他的一些发明,整个社会都会受到它的影响。创新是对于某一个或者一系列发明的成功运作,通过创新,发明就能被社会所接受,并且对世界产生影响。   卡尔巴斯表示,我们需要大学培养出更多的跨学科人才。大学在教育学生的时候,要培养学生更多的“软能力”,让他们能够更善于沟通,更善于团队合作。这不仅对于发明创造有用,而且对于未来创新体系的建立,也非常有用。   “我们需要把创造和创新的进程变得更加完美,学术界和企业界的合作在新的时代尤为重要。”卡尔巴斯说,“如果我们有更多的实际项目让学生参与,学生就有更多的机会去解决一些跨学科的问题。我们需要大学培养出高质量的学生,从这方面讲,企业和学校之间的合作能够创造一个更好的未来。”   关於欧特克公司:   欧特克是世界级领导设计软体暨数位内容公司,以最新资讯科技的产品及服务为客户提供各项创新的解决方案。欧特克服务对象领域广泛,涵盖建筑设计、制造业、地理资讯系统、数位媒体,以及无线资料服务等,藉由提供促进创新与创意设计的最佳工具,帮助整个价值链的顾客善用数位设计资料,提高客户企业价值,并且有效改善整个大型计划生命周期管理过程。有关Autodesk详细企业资料,请参阅网站:www.autodesk.com
  • 41名华人学者当选美国科学促进会会士
    美国科学促进会AAAS(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近日公布2011年度会士名单,包括41位华人在内的539位学者当选。他们将出席2月18日在加拿大温哥华举行的年会,并获颁证书和象征杰出贡献的蓝金玫瑰纪念牌。入选的华人学者名单分别如下:   农业、食品与可持续能源学部   陈增建(Z. Jeffrey Chen),男,美国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细胞与分子生物学研究所教授,南京农业大学“千人计划”入选者   黄炳茹(Bingru Huang),女,美国罗格斯大学植物生物与病理学系教授,上海交通大学长江学者讲座教授   刘瑞海(Rui Hai Liu),男,美国康奈尔大学食品科学系教授   Lena Q. Ma,女,美国佛罗里达大学土壤与水科学系教授,华中农业大学客座教授   天文学部   马中珮(Chung-Pei Ma),女,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天文学系教授   生命科学部   陈吉泉 (Jiquan Chen),男,美国托莱多大学环境科学系教授   Xuemei Chen,女,美国加州大学河滨分校植物细胞与分子生物学系教授,湖南农业大学“神农学者”讲座教授   邓初夏(Chuxia Deng),男,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糖尿病、消化病及肾病研究所(NIDDK)哺乳动物遗传学研究室负责人   Chen Dong,男,美国德州大学安德森癌症中心免疫学系教授   董欣年(Xinnian Dong),女,美国杜克大学生物学系教授   Jun-Lin Guan,男,美国密歇根大学医学院教授   韩敏(Min Han),男,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博尔德分校霍细胞、分子与发育生物学系教授   何胜阳(Sheng Yang He),男,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微生物与分子遗传学系副教授   Xi He,男,美国波士顿儿童医院/哈佛大学医学院精神病学系教授   利民(Min Li),男,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神经科学系教授,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   熊跃(Yue Xiong),男,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医学院教授,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分子细胞生物学实验室PI   许田(Tian Xu),美国耶鲁大学医学院教授   化学学部   Ben Shen,男,美国斯克里普斯研究所化学系教授   Yinsheng Wang,男,美国加州大学河滨分校化学系教授   X. Nancy Xu,女,美国老道明大学化学与生物化学系教授   仲东平(Dongping Zhong),男,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化学与生物化学系教授,哈尔滨工业大学兼职教授   Ruhong Zhou,男,美国IBM公司托马斯沃森研究中心研究员   牙科学部   王存玉(Cun-Yu Wang),男,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牙科学院教授   工程学部   Ni-Bin Chang,男,美国中佛罗里达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系教授   Yingbo Hua,男,美国加州大学河滨分校电子工程系教授   Paul K.L. Yu,男,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电子与计算机工程系教授   Kemin Zhou,男,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电子与计算机工程系教授   周孟初(Mengchu Zhou),男,美国新泽西理工学院电子与计算机工程系教授   地质与地理学部   Huiming Bao,男,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地质与地理学系副教授   工业科学与技术学部   Quanxi Jia,男,美国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教授   医学部  Xiaoxia Li,女,美国克利夫兰诊所基金会医生   Jane Y. Wu,女,美国西北大学神经病学系教授   Dihua Yu,女,美国德州大学MD安德森癌症中心教授   神经科学部   骆利群(Liqun Luo),男,美国斯坦福大学生物学系教授   制药学部   Danny D. Shen,男,美国华盛顿大学制药学系教授   Yun Yen,男,美国希望之城癌症综合中心教授   物理学部   Tin-Lun (Jason) Ho,男,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物理系教授   Lu Jeu Sham,男,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物理学系教授   心理学部   Zuoxin Wang,男,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心理学系教授   统计学部   冯荣锦(Wing Kam Fung),男,香港大学统计及精算学系教授   沈晓桐(Xiaotong Shen),男,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统计学院教授。   以推动科学、工程和创新服务全人类为宗旨的美国科学促进会成立于1848年,是世界上最大的科学和工程学协会的联合体,也是最大的非盈利性国际科技组织。每年的入选会士均在各自领域做出特别贡献,由促进会指导委员会、或3个现任会士、或行政主任推荐,并得到指导委员会大部份委员认可。
  • 新修改《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公布
    p    strong 解读新修改的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 /strong /p p strong   为研究成果走出实验室提供制度保障 /strong /p p   8月29日闭幕的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以156票赞成、2票反对、1票弃权,表决通过修改《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的决定,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第32号主席令予以公布。 /p p   据了解,新的《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对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的一些具体措施进行了修改。作为长期关注产学研问题的学者,中科院大学管理学院教授柳卸林表示:“这些具体措施将为大量的研究成果走出实验室提供制度保障。” /p p   据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社会法室负责人郭林茂介绍,修改的具体措施主要包括科技成果处置问题和收益的管理问题等。例如,新的法律规定,科技成果持有者可以以六种方式处置科技成果,包括自行投资实施转化 向他人转让该科技成果 许可他人使用该科技成果;以该科技成果作为合作条件,与他人共同实施转化 以该科技成果作价投资,折算股份或者出资比例 其他协商确定的方式等。而此前的法律规定,“科技成果的使用、处置按现行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制度执行”。 /p p   柳卸林表示,过去,科研成果被视为国有资产,在达到一定额度时,要转化、入股,需要报批到多个部门。“很多科研人员和单位会觉得很慢,有时候甚至需要几年才能批,影响了科研单位和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他说。 /p p   对于科技成果转化产生的收益,新法律规定,“国家设立的研究开发机构、高等院校转化科技成果所获得的收入全部留归本单位”。同时,应对完成、转化科技成果作出重要贡献的人员给予奖励和报酬。将该项职务科技成果转让、许可给他人实施的,从该项科技成果转让净收入或者许可净收入中提取不低于50%的比例 利用该项职务科技成果作价投资的,从该项科技成果形成的股份或者出资比例中提取不低于50%的比例。 /p p   对比此前的法律,这一比例均从之前的20%提高到了50%。“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创新和改革,这种给科研单位的自主权,即给科技人员的实惠,说到底就一个目的,极大地激发科技单位和科技人员对科技转化的积极性。”郭茂林在29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 /p p   对此,柳卸林也指出,新的法律把科技成果的收益也下放给了科研单位了,相比较原来的法律。“从法律上松绑,从制度上解放科研单位、解放科研人员。这是很大的突破。”他说。 /p p   身为有望从新法律中获益的科学家,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副所长姚斌则表示,放开科技成果处置和收益权后,一些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在实验室中“自娱自乐”的现状有可能发生改变。“新法律有望帮助科学家、企业把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技术的链条打通。” /p p   最后,柳卸林强调,要打通产学研链条,还应在此法律基础上进一步制定细节。“比如,科技成果获利后到底应该有多少给科研团队发奖金、多少留下来给研究机构作为经济效益,担任行政领导职务的科研人员是不是也可以办企业等问题。” /p
  • 科技部公布第十批国家级生产力促进中心名单
    各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科技厅(委、局),各有关单位:   为贯彻落实《生产力促进中心“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加强国家级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建设,根据《国家级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认定和管理办法》和《国家级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绩效评价工作细则》,经有关地方科技管理部门推荐,依据第十批国家级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专家评审结论,现认定天津市东丽区生产力促进中心等20家生产力促进中心为第十批国家级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名单见附件)。   希望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科技厅(委、局)加强对国家级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的指导和管理,加大支持力度,加快推进社会化、网络化的生产力促进体系建设。各国家级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要在服务产业集群、提升中小企业创新能力、促进先进技术转移、加强成果推广、中介服务及促进区域科技进步等方面,发挥示范和带动作用。   附件:第十批国家级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名单   1. 天津市东丽区生产力促进中心   2. 天津市滨海新区大港石化产业生产力促进中心   3. 隆尧县生产力促进中心   4. 呼和浩特市生产力促进中心   5. 辽阳市生产力促进中心有限公司   6. 宽甸满族自治县生产力促进中心   7. 六安市生产力促进中心   8. 建瓯市生产力促进中心   9. 临沂市生产力促进中心   10. 东营市万里越橡胶轮胎行业生产力促进中心   11. 襄阳生产力促进中心   12. 十堰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汽车产业生产力促进中心   13. 衡阳市生产力促进中心   14. 郴州市生产力促进中心   15. 重庆市涪陵区生产力促进中心   16. 遵义市红花岗区生产力促进中心   17. 湄潭县生产力促进中心   18. 秦安县生产力促进中心   19. 庆阳市生产力促进中心   20. 银川市生产力促进中心
  • 高校通过科研项目等吸纳毕业生创业就业
    武汉大学、山东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矿业大学等高校,通过科研项目、高校科技园吸纳毕业生创业就业。   记者李鹏翔武汉报道:常学立是武汉大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硕士研究生,由于没有找到理想的工作,从毕业至今,他就在武汉大学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做科研助理,协助导师继续从事毕业前的课题研究。   像常学立这样在武汉大学科研流动岗位上工作的毕业生还有300多人。武汉大学以科技部等五部委下发的《关于鼓励科研项目单位吸纳和稳定高校毕业生就业的若干意见》文件为契机,将科研流动岗位聘用工作纳入学校整体工作体系,由一把手亲自负责,层层落实。   在流动岗位聘用工作中,武汉大学不局限于国家重点、重大项目,还扩展到一般科研项目和人文社科项目,鼓励各单位通过产学研合作项目聘用流动岗位人员,进一步拓展选聘毕业生的岗位范围和毕业生的就业空间。   武汉大学今年科研流动岗位实际聘用毕业生357人,其中博士研究生46人,硕士研究生112人,本科生193人,专科毕业生6人。   受聘人员与用人单位签订流动岗位聘用合同,实施规范的合同管理。学校明确规定,科研流动岗位人员享受与同期毕业的正式工作人员一样的基本工资,岗位津贴由用人单位根据实际完成工作任务情况计发。除社会保险外,他们还享受学校一定额度的住房补贴。   武汉大学认为,利用科研经费吸纳和稳定高校毕业生有利于促进毕业生转变择业观念,适应新的就业模式,有利于推进高校加强专职和流动相结合的科研队伍建设,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推动科研预算与投入体制的改革。   记者董春蕾济南报道:为应对金融危机给就业带来的不利影响,山东大学鼓励各研究团队利用各种方式吸纳本科生、研究生参与科学研究和科研辅助工作。   山东大学充分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省部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平台的特点和需求,采取双向选择方式,选聘高层次毕业生,重点选聘具有一定科研水平的研究生参与科学研究。在重大科研项目和横向项目方面,山东大学鼓励项目负责人根据项目实施需求选聘不同学历层次的毕业生,包括科学研究人员、科研助理人员、实验操作人员等。   山东大学科技处傅茂笋说,吸纳高校毕业生进科研团队,增强了固定科研人员的竞争意识 同时,通过选聘非事业编制毕业生参与科学研究,为选留优秀事业编制科研人员拓宽了渠道。   据介绍,山东大学在几年前就已经开始通过科研项目吸纳毕业生加入,为毕业生提供实践的机会,扩展就业的路径。山东大学新药评价中心成立于2003年,由于年轻人员缺乏,有限的编制无法适应工作需求。从2003年起,中心以合同制的形式,拿出一定比例的横向或纵向科研经费,选聘不同层次的毕业生参与到工作中来。第一年,中心选聘了10名毕业生,2004-2008年每年选聘6-7名,2009年选聘了4名硕士研究生和4名本科毕业生。目前,中心已经形成了一支40多人的团队。   中心负责人刘兆平说,这样的用人方法达到了“两全其美”的效果,对于中心来说,既解决了事业编制紧缺的问题,又保证了中心饲养动物和供药等工作的不间断性 对毕业生来说,既实现了就业,解决了基本的生活保障,同时在高校的研究中心工作又能让学生产生认同感。   记者李江涛北京报道: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科技园“实习、实践、创业、就业”综合基地今年4月初成立,基地为在校大学生提供实习、实训、就业和创业服务,搭建企业与学生间的人才交流实践平台,促进大学生多元化实习就业,并开辟创业专用场地,受到大学毕业生和企业的欢迎。   北航科技园具有丰富的企业资源,共有企业210家,年产值约43亿元,就业人数达8000人。基地依托北航科技园,每年可容纳50支创业团队,提供200个实习岗位、1000个实践机会及500个就业岗位。学校和基地每年还拿出百万元种子基金,用于开展相关活动和给予学生补贴,鼓励学生创业。   北航每年通过创业计划大赛发掘优秀项目,在创业基地提供相应的场地和资金支持,促进和鼓励大学生创业。创业基地为学生提供490平方米的创业场地,内设90余个工位,可容纳40个创业团队。基地为创业学生免去第一年的场地租金,并为企业提供创业全程孵化服务,包括工商、税务等注册手续及资质认定 还邀请知名专家和企业家为创业园做顾问和创业导师,提供咨询服务。目前,已有多所大学生创业公司入驻北航科技园。   记者王骏勇南京报道:中国矿业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创建于2000年10月,科技园建立伊始,就把大学生创业就业实践工作视作园区的重点项目积极建设推进,园区设有“大学生创业指导中心”,由专职人员为大学生创业提供配套服务。2007年5月,科技园与中国矿业大学校团委联合建立了“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基地”,为大学生搭建创业实践平台。   据中国矿业大学学生处副处长冯震介绍,科技园与矿大及地区知名企业联合成立了中国矿业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创业导师服务团,为创业大学生提供咨询、指导服务。目前,经专家创业导师团组委会确认的专家已达52名,涉及金融、市场营销、企业策划、法律法规、职业技能五大类70余项,创业导师团为大学生创业者提供咨询服务达1600多人次,其中已成功创业200多人。   科技园与中国矿业大学共同创建了“大学生职业技能测试和训练中心”,开展个性化的技能测评和训练,有针对性地开展个体辅导和咨询。建立了商业模拟实验室、ERP沙盘推演室、WKB团队训练室和机器人实验室,鼓励有志创业的大学生有计划地开展创业实践技能训练活动。   科技园通过落实资金扶持政策,加大对大学生创业的扶持力度。园区目前已出台“大学生创业者申领提供小额贷款”等相关优惠政策,并设立了小额贷款担保基金。科技园还筹集200万元创立了大学生创业基金,为创业学生提供资金支持。   科技园现有大学生创办企业25家,占所有入驻企业总数的14%,涉及行业主要有软件研发与设计、网络技术与服务、管理咨询、培训等领域。大学生参与创业及实现就业人数213人,占园区就业人数总数的11%。2008年园区大学生创办企业实现技工贸总收入近1亿元。
  • 利好政策 促进基因检测技术应用
    p   2015年8月28日,湖南省人民政府印发了关于《湖南省促进基因检测技术应用若干政策(试行)》的通知,为加快湖南省基因检测技术的发展和普及,提出了12项政策,包括以政府采购的方式开展和推广遗传病基因检测、开展基因检测试点、大力推广个性化医疗、将部分基因检测费用纳入医保等,具体全文如下: /p p   湖南省促进基因检测技术应用若干政策(试 行) /p p   基因检测技术是当代医学发展的一项重大创新。为加快我省基因检测技术的发展和普及,推动基因检测技术在重大疾病防治上的应用,促进健康惠民,现提出以下政策。 /p p   一、鼓励有条件的地区针对新生儿遗传性耳聋、唐氏综合征等遗传性疾病进行基因检测筛查,在遵循知情、自愿、保密的原则下,以政府采购的方式开展和推广。针对肿瘤、心脑血管疾病和感染性疾病等重大疾病防治的基因检测技术应用,可采取政府采购和患者自付相结合的方式。支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将医学检验服务整体外包给具有资质的省内第三方医学检验机构。应用成效显著的地区或机构,在医疗机构布局审批、开展试点示范、争取相关专项上享有同等优先权。 /p p   二、支持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基因检测技术相关产品进入《湖南省两型产品政府采购目录》,对列入目录的产品,给予首购、订购、价格扣除、评审加分等优惠政策。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首台(套)基因检测技术相关设备和首批次产品应用给予重点支持。 /p p   三、选择一批试点地区开展基因检测技术应用专项行动,针对曾生育智力障碍患儿或夫妇之一系智力障碍患者的对象,且现无存活子女的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由省政府专项基金和指定有资质的医疗机构共同出资,免费开展& quot 先证者诊断& quot 及产前诊断服务,降低出生缺陷儿的出生概率。 /p p   四、大力推广基于基因检测技术的精准医疗和个体化用药,提高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鼓励具有资质的单位依法依规开展实验室研发测试(LDT)的临床应用,进行重大疾病的预测、早期诊断与个体化治疗。 /p p   五、对新增总投资在2亿元以上的基因检测技术应用示范中心、第三方医学检验机构等建设项目,纳入省重点工程项目进行管理,优先保障用地。各基因检测应用示范中心、第三方医学检验检测机构年度主营业务收入达到5亿元以上并形成税收的,给予一定奖励。 /p p   六、鼓励开展对外合作。对参加省外举办的基因检测相关产品与服务博览会、展销会,并单次签订200万元以上产品销售合同的企业,由相关专项一次性给予一定的产品展销推介费用补助。 /p p   七、支持先进基因检测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对拥有国家发明专利和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的重大基因检测技术相关产品首次在省内产业化的,给予一定奖励。积极支持企业和机构申请国家CFDA注册、欧盟CE认证、美国FDA认证等资格许可。 /p p   八、支持成立省基因检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围绕产业技术创新的关键问题,开展联合攻关,制定行业标准,搭建公共平台,实现创新资源的高效配置和产学研用的高度结合。联盟成员单位在申报国家级和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时,予以优先支持。 /p p   九、鼓励二级以上公立医院与具有资质的省内第三方医学检验机构合作共建医学检验服务公共平台,并支持申报省预算内相关专项。支持建设全省基因检测大数据共享和分析平台,鼓励行业间合作。 /p p   十、鼓励有资质的基因检测相关企业和机构依法依规在运营模式、应用领域等方面开展探索。符合相关规定准许在临床应用的新型基因检测产品,鼓励公立医疗机构或第三方医学检验机构在患者自愿的前提下,自行确定检测项目试行价格。 /p p   十一、完善基因检测收费标准体系,根据不同类型的基因检测项目,建立多元化的收费清单。将部分治疗药物基因检测、罕见病基因检测按规定纳入医保支付范围。 /p p   十二、加强基因检测技术相关产品注册、生产、流通、使用和宣传等环节的监管,建立健全基因检测相关企业和机构信用管理体系,建立打假快速反应机制,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营造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 /p
  • 目标1000亿!安徽发文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近日,安徽省科学技术厅印发《关于加快安徽科技大市场建设的实施意见》(下称《实施意见》)提出,力争“十四五”末,促成科技成果交易转化项目金额达到1000亿元,累计举办1000场科技成果转化活动,汇聚对接不少于1000项高新技术产业合作项目,培养专业持证技术经纪(经理)人2000人,累计引进孵化200家科技型企业,成为辐射长三角区域的国内一流的科技大市场。为实现目标,《实施意见》明确以下6项重点任务:(一)构建统一的技术要素市场服务体系支持安徽创新馆发挥“总枢纽、主节点”作用,推动与羚羊工业互联网等平台相融合,统筹省市县三级联动、线上线下融合的安徽科技大市场建设,保障不同市场主体平等获取技术要素。支持赋予安徽创新馆在安徽科技大市场建设运营中战略规划、资源配置、经费统筹、载体管理等方面权限。由安徽创新馆牵头、安徽科技大市场建设运营公司依法依规负责安徽科技大市场具体建设和市场化运营。鼓励各市、县(市、区)参与安徽科技大市场分级市场建设,并对成效突出的市、县(市、区)予以激励。(二)夯实市场基础功能整合安徽联合技术产权交易所相关职能,完善安徽科技大市场科技成果协议定价、挂牌交易、拍卖等多元化交易服务功能。整合安徽网上技术市场、技术产权交易市场、知识产权运营平台等线上平台,推进羚羊工业互联网平台同安徽科技大市场线上平台互嵌,形成一体化运营的科技成果转化数据平台,提升安徽科技大市场信息服务功能。鼓励技术转移机构和技术经纪(经理)人与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合作,开展面向市场的科技成果专业化评价活动,探索符合不同类型科技成果特点的分类评价机制,完善安徽科技大市场科技成果评价服务功能。依托安徽创新馆谋划建设知识产权服务业众创空间,建立知识产权价值评估机制和标准,健全安徽科技大市场知识产权服务功能。(三)促进成果对接交易支持安徽科技大市场建立科技成果与技术需求征集发布、路演对接、撮合交易机制。定期征集发布企业技术需求清单与科技成果披露清单,推动供需双方精准对接。对3年内未转化的由财政资金支持的科技计划项目科技成果,鼓励在安徽科技大市场交易平台采取挂牌、拍卖等方式进行转化。鼓励本省企业通过安徽科技大市场交易平台购买省外科技成果并在皖产业化。支持建设安徽科技大市场融媒体中心,探索成果多元化推广形式,推进中国(安徽)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交易会等重大展会活动市场化运营,打造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会展品牌。面向国内外公开遴选知名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入驻安徽科技大市场。(四)培养技术转移人才依托国家技术转移人才培养基地,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商学院联合建设实训基地,完善课程教材体系和师资队伍,采取长期培养与短期培训相结合方式,创新技术经纪人培养、认证、积分、进场交易闭环工作模式,形成具有安徽特色的技术转移人才培养体系。开展技术经纪(经理)人职称评定改革试点工作,畅通职业技术转移人才发展路径。支持安徽创新馆探索技术经纪(经理)人信用积分与从业佣金制度,推动建立技术经纪(经理)人事务所,开展全省“金牌技术经纪(经理)人”评选活动。(五)完善金融服务支撑支持安徽创新馆与国内外知名科技服务机构合作,组建安徽科技大市场科技成果转化基金。大力引进国有投资机构和私募基金,形成科技成果转化基金矩阵,推动基金投早、投小,向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链前端延伸和倾斜,构建多元化金融服务体系,推动科技与金融融合发展。创新科技金融服务产品,联合省市金融服务平台和商业银行,开发“研发贷”、“转化贷”、“人才贷”等信贷产品,推动发行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推广新兴科技保险业务,推动科技与金融融合发展。(六)加强成果熟化孵化依托安徽科技大市场服务体系,积极推动高校院所、科技中介服务机构与我省产业园区联合建设重大科技成果概念验证中心、产业技术中试平台、技术领军企业训练营,打造科技成果产业化基地。依托安徽创新馆建设安徽省科创企业上市加速孵化中心、安徽省“科技成果应用场景创新促进中心”,推动海内外科技成果在安徽产业化,以场景驱动加快推动先进适用技术在省内转化落地。支持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大学科技园等双创载体利用安徽科技大市场寻找捕捉成果转化项目落地孵化,服务“科大硅谷”等成果产业化基地建设。
  • 基础科学国际年强调促进可持续发展
    7月8日,2022年基础科学促进可持续发展国际年(以下简称基础科学国际年)在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举行开幕式。中国科技部部长王志刚线上出席开幕式并在高级别圆桌会环节发言。中国科学院院长侯建国和多位院士专家为开幕式录制视频并连线参与。  根据2021年联合国第76届大会批准的决议,设立基础科学国际年旨在提高全球对基础科学重要性的认识、重视基础科学对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价值和贡献,世界各国政府、学术界等定于2022年7月至2023年6月期间在全球各大洲举办形式多样的活动。8日的开幕式为为期一年的系列活动拉开序幕。  需要建立合理资助机制  在8日开幕式的高级别圆桌会议上,王志刚与6个国家的科技部部长、2位诺贝尔奖得主等共同讨论基础科学在决策中的作用,并作专题发言。王志刚表示,持续提升基础研究的效能,有效推动基础研究发展,要处理好两个关系:一是目标导向与自由探索的基础研究之间的关系;二是在资助方式上,稳定支持与竞争性支持的关系。  王志刚指出,基础研究注重新原理、新规律、新方法、新工艺的探索、发现、总结,难在研究方向的选择、真正属于基础研究的科学问题的提出和研判,包括同行之间形成共识,而往往政府要在非共识基础上形成资助的意见,这样的资助机制设计是困难的,本身就带有不确定性和未知性。这种资助机制还面临对不同学科、不同科学问题给予科研资助的统一性与个性化之间差异的挑战。  王志刚强调,科研活动的主体是科学家,科学家用自己的科研成果说话,如何达到科学家与自己的科研成果形成正向迭代、不断循环上升的良性过程,这也是政府资助基础研究的任务之一。  会后,王志刚与第77届联合国大会候任主席乔鲍克勒希在线会谈。双方就联合国框架下的多边科技创新合作等议题深入交换了意见,并一致强调科技在应对全球性挑战、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过程中应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解决人类共性挑战的关键力量  中国科学院是基础科学国际年中国国内唯一指导委员会和咨询委员会双重委员单位,侯建国在致辞中表示,基础科学的重大成果往往能带来生产力的深刻变革和社会的巨大进步,当前人类社会面临的诸多共同挑战需要更多科技支撑,关注基础科学研究,就是关心人类未来发展。中国科学院真诚希望通过本次基础科学国际年活动,加强与全世界科学家的沟通与交流,与全球科技界携手共进,切实为基础科学促进全球可持续发展作出实质贡献。  中国科学院蒲慕明院士、姚檀栋院士及其他各国科学家参加了罗马俱乐部联席主席曼费拉兰费尔主持的“基础科学与可持续发展目标”圆桌讨论,他们从各自的研究领域分别阐述了基础科学与可持续发展目标间的关系,并指出基础科学是解决人类面临共性挑战的关键力量之一。  中国科学界全面参与  在开幕式当日,中国科学院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举办了成果展览,展示了包括“合成生物学研究”“两次青藏科考”“可持续发展大数据国际研究中心”“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沙漠治理”“人工光合”“地学研究支撑矿产资源勘探和重大工程建设”等7项成果。此外,“聚变能研究”还将作为中国的代表性成果与其他国家的成果一起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集中展示一个月。  中国科学院将继续发挥基础科学国际年“中国节点”的作用,积极组织并参与各类相关活动,深化基础科学研究国际合作,推动中国更好地融入国际科技合作网络,提升中国和全球范围内基础科学研究对可持续发展的贡献和影响。  中国常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代表杨进、科技部国际合作司司长戴钢、科技部资源配置与管理司司长解鑫、科技部基础研究司司长叶玉江、中科院国际合作局局长陈熙霖、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副秘书长崔莹等出席活动。
  • 贵州成立食品药品安全建设发展促进会
    为推进贵州食品药品领域安全,经贵州省民政厅批准,12月26日,贵州省食品药品安全建设发展促进会在贵阳成立。   据了解,贵州省食品药品安全建设发展促进会是一个主要由与食品药品相关的生产者、经营者、消费者和相关的检验检测机构、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的专业技术人员等自愿结成的专业性、地方性、非营利性的社团组织。   目前,已有近百家食品药品企业和相关事业单位加入该促进会,促进会将配合国家有关部门,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督管协会内的食品药品企业,提高食品药品行业的自律,争取给消费者一个安全、健康、放心的消费环境。
  • 重磅!总局修订出台《企业标准化促进办法》
    “企业标准化”是为在企业生产、经营、管理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实际的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的活动。上述活动尤其要包括建立和实施企业标准体系,制定发布企业标准和贯彻实施各级标准的过程。标准化的显著好处,是改进产品、过程和服务的适用性,使企业获得更大成功。企业标准化工作对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具有重要意义。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精神以及《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有关要求,近日,市场监管总局修订出台了《企业标准化促进办法》,将于2024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企业标准化促进办法》聚焦政府职能转变,着力激发企业主体创新活力,规范企业标准化工作,引领企业标准化水平提升。本次修订的主要内容和亮点包括:一是调整企业标准管理模式。根据《标准化法》和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的新要求,对企业产品和服务标准自我声明公开和监督制度进行细化,强化企业主体地位、落实企业主体责任,政府标准化工作职能重心从标准管理转为服务企业标准化工作,将规章名称由“企业标准化管理办法”调整为“企业标准化促进办法”。二是构建企业标准政策体系。首次明确企业标准公开的功能指标和性能指标项目少于或者低于推荐性标准的,应当在自我声明公开时进行明示,进一步加强企业产品和服务质量标准信息披露,提升市场透明度。同时,建立标准创新型企业制度、标准融资增信制度、企业标准“领跑者”制度,开展对标达标活动和企业标准化良好行为创建等,多层次、多角度引导和激励企业提升标准化工作水平。三是完善产品包装标准的明示要求。首次明确要求公开限制过度包装商品的包装标准,明确企业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公开其产品包装物所采用的包装标准,为强化社会监督,制止商品过度包装提供法治保障。四是强化企业标准事中事后监管。建立“双随机、一公开”的企业标准监管制度,有针对性地明确各类违法行为的处罚措施,确保《企业标准化促进办法》各项规定落地见效。市场监管总局将以《企业标准化促进办法》出台为契机,加大宣传力度,建立完善企业标准化工作制度体系,进一步夯实工作基础,提升企业标准化工作效能,引导全社会共同参与企业标准化工作,着力构建“市场驱动、政府引导、企业为主、社会参与、开放融合”的标准化工作格局,更好服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 贵州已建重点实验室32家 生产力促进中心41家
    近日,记者从贵州省科技厅获悉,目前,全省已建立建成重点实验室32家,生产力促进中心41家。   据介绍,目前,贵州已建设了一批国家及省级研发机构,建立建成重点实验室32家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1家 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1家 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11家 已建国家863计划成果产业化基地4家 国家特色产业化基地6家 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化示范基地5家 建成科技园区16个 建成科技企业孵化器4个,这些创新平台的建成并投入运行,明显提升了我省的创新和成果转化能力。   此外,近年来,贵州科技创新服务能力不断提高,构建了社会化、网络化的科技服务体系框架,全省现有生产力促进中心41家,这些中心在企业、政府、科研资源、市场之间的桥梁与纽带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促进了中小企业发展。
  • 中国质量大会召开 促进质量基础设施联通
    p   第二届中国质量(上海)大会15日在上海开幕,国家主席习近平致贺信,对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 /p p   习近平指出,中国质量大会旨在推进国际质量合作。质量体现着人类的劳动创造和智慧结晶,体现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中华民族历来重视质量。千百年前,精美的丝绸、精制的瓷器等中国优质产品就走向世界,促进了文明交流互鉴。今天,中国高度重视质量建设,不断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努力为世界提供更加优良的中国产品、中国服务。 /p p   习近平希望各国与会代表共同分析国际质量发展趋势,交流全面质量管理经验,推动质量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通过提高质量不断促进经济发展、民生改善,为各国人民实现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出贡献。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9/noimg/fcf18ce2-b4b6-4441-bbc3-c618cef2e69f.jpg" title=" 1.png" /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国务委员王勇出席大会宣读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致大会的贺信并致辞。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9/noimg/aab29d8f-4e00-4151-81a2-5a8a450f72b5.jpg" title=" 2.png" / /p p   王勇强调,提高供给质量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攻方向,要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的指导意见》,深入实施质量强国战略,大力促进质量提升,全面加强质量监管,着力夯实质量基础,推动中国制造和服务品质革命,促进经济发展加快迈入质量时代。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9/noimg/668b38d9-e756-478b-831d-9a24865cb539.jpg" title=" 3.png" / /p p   王勇指出,提升质量是世界经济复苏繁荣的重要力量,需要国际社会共同努力。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和“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理念,为促进国际质量合作、加强全球质量治理提供了广阔平台。中国愿与世界各国和国际组织一道,完善多双边质量合作机制,强化质量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健全全球质量治理体系,共同维护国际质量安全、促进中国和世界质量进步,更好造福中国和世界各国人民。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9/noimg/98226280-f5d8-401b-9413-be43f3cff795.jpg" title=" 4.png" / /p p   王勇还于当日会见了前来出席大会的乌兹别克斯坦副总理兼农业水利部部长米尔扎耶夫。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9/noimg/8c2989e3-e039-4e2e-8631-55f9ef6d8783.jpg" title=" 5.png" / /p p   strong  携手提高质量 共创美好生活 /strong /p p   在第四十个“质量月”,第二届中国质量(上海)大会隆重召开,国内外嘉宾云集,这是质量领域的一件盛事。国家主席习近平为大会发来贺信,从人类历史发展的高度阐述了质量的重要性,充分肯定了中国为质量发展作出的贡献,表达了对世界各国开展质量合作,通过提高质量不断促进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的美好愿望。希望各国与会代表为各国人民实现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出贡献。我们相信,以习近平总书记的贺信为指引,这次大会必将搭起国际质量沟通的桥梁,激发质量人更加饱满的热情,以百倍的信心和努力,携手推动质量发展,共建更加美好的未来。 /p p   习近平总书记为本次大会致贺信,充分体现了对质量工作的高度重视,体现了对质量领域国际交流合作的大力支持,这是他继去年9月国际ISO大会发贺信之后,时隔1年再次为质量领域国际交流活动发贺信,意义十分重大,令人倍感振奋、深受鼓舞。全国质检系统和广大质量工作者都要认真学习,坚决贯彻,以此为动力,加快推进质量强国战略,大力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全面提高质量,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p p   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质量,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质量工作尤其重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针对质量发展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回答了质量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总书记特别指出要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强调“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在2016年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提示了质量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系,特别强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攻方向是提高供给质量,提升供给体系的中心任务是全面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要求下最大气力抓全面提高质量,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在给这次大会的贺信中,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了质量的重要性,进一步表明我国政府重视质量工作的态度,展示我国对外开放的积极姿态,对进一步营造重视质量、追求质量的社会氛围,提振国内外对中国产品和服务的消费信心,必将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 /p p   2014年9月召开第一届中国质量(北京)大会以来,中国参与国际质量合作的行动越来越多,作用越来越大,效果越来越好。通过出台计量、标准、认证认可服务“一带一路”的规划和行动计划,不断加强政策、规则、标准三位一体的联通,引进世界质量经验,推广中国质量智慧。全球市场也享受到越来越多、越来越好的高质量中国产品和服务。 /p p   面向未来,发展质量、提升质量是人类共同的任务。本届质量大会,对于各国开展质量合作,推进全球质量发展,无疑是一个良好的契机。我们期待与会各国及国际组织能够相互学习借鉴先进的质量理念,加强标准、计量等领域的信息互换和结果互认,推动形成公正合理透明的贸易规则体系,促进质量基础设施联通。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将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崛起、质量发展之路,深入实施质量强国战略,大力推进质量创新发展,以质量助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质量支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质量夯实中国梦基础,并以质量服务全球市场,让世界人民分享到中国质量发展的红利。 /p p   我们相信,这次大会的精神,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的贺信,必将唤起中国质量工作者投身质量建设事业及参与国际质量事务的激情,指引我国质量发展不断进步。质量追求永无止境,质量脚步永不停歇。让我们所有质量人都行动起来,与世界质量界有识之士一道,共同推动质量发展,为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奋斗! /p p br/ /p
  • 安徽省政府印发《安徽省促进中医药振兴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4年)》
    近日,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安徽省促进中医药振兴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4年)》,提出25项重点任务,明确力争通过3年左右的努力,打造30个以上产值过亿的中药大品种、10家以上规模过10亿的企业,全省中药产业和中医药健康服务全产业链总产值达到4000亿元。《行动计划》支持中药产业发展,明确对认定的中药材良种繁育基地、“十大皖药”产业示范基地在建设方面的银行贷款给予相对的政策支持。将中药材种植、养殖全面纳入农业保险范畴。省、市对中药材种质种源研究投入不少于1000万元。对年销售收入5000万元以上的品种,实施“一品一策”定向精准培育,重点扶持。鼓励发展特色中药制剂,各地对通过备案的中药制剂,每个品种奖励10~20万元。《行动计划》鼓励中药研发创新,提出对中药创新药、中药改良型新药、古代经典名方中药复方制剂,按照其临床前研究和临床试验费用的20%给予补助,单个项目省级最高补助500万元。将符合条件的中医药研究纳入省重大产业创新计划青年科学家项目支持范围,单个项目最高300万元。在中医药服务方面,《行动计划》要求,各市、县至少举办一所独立的公立中医院,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均设置中医馆、配备中医医师。建设1~2个国家中医医学中心(分中心)和国家区域中医医疗中心、4个以上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和中医特色重点医院、1个国家中西医协同“旗舰”医院。在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方面,《行动计划》要求,提高中医学类专业生均拨款水平,将中医药人才列入“江淮英才计划”等升级人才项目,鼓励长期柔性引进中医药领域高层次人才,抢救性保护民间老中医,将师承教育贯穿中医药人才培养全过程。落实基层中医药人员招募招聘、职称晋升等支持政策。设立基层特岗人才引进项目,鼓励退休中医师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执业。《行动计划》还要求,促进中医药国际合作,支持安徽中医药大学雅典中医药中心、省针灸医院国家中医药国际合作基地建设。高质量建设中医药服务出口基地和海外舱,鼓励有实力、信誉好的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构建中医药跨国营销网联。以下问《行动计划》原文:安徽省促进中医药振兴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4年)为充分发挥我省“北华佗、南新安”中医药特色优势,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目标上促进开放合作,统筹协调各方力量,集中解决重点领域、重要环节的突出问题,破除制约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全产业链推进中医药振兴发展,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生物等新技术、新模式,赋能中医药种植养殖、生产加工、贸易服务、研发创新、人才培养,促进中医药现代化转型,着力打造政策机制协同、监管方式科学、服务模式创新、产业发展与群众健康相互促进的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加快建设全国领先的中医药强省,努力争当引领中医药发展的先行者,制定本行动计划。一、总体目标力争通过3年左右的努力,全省基本建成网络健全、功能完善、特色明显、治理高效、覆盖全民全生命周期的中医药服务体系,培育一批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中医名院、名医、名科,中药名企、名药,打造30个以上产值过亿元的中药大品种、10家以上规模过10亿元的企业,全省中药产业和中医药健康服务全产业链总产值达到4000亿元,产业规模和竞争力进入全国第一方阵。二、重点任务(一)中药材种植养殖。1.提升中药材质量。(1)编制和推行中药材县域种植、养殖推荐目录,出台中药材种植、养殖指引,引导调控中药材合理种植、养殖,指导农户、合作社和企业等严格管理农药、肥料等农业投入品使用。(省农业农村厅牵头,相关市人民政府配合)(2)加大对合作社等种植、养殖大户的指导培训力度,每年组织不少于2次。(省农业农村厅牵头,相关市人民政府配合)(3)符合条件的道地中药材全部纳入“十大皖药”。2022—2024年,再建设10个左右道地中药材良种繁育基地,“十大皖药”产业示范基地达到80个。〔省药监局牵头,省农业农村厅、省卫生健康委(省中医药局)配合〕认定为中药材良种繁育基地、“十大皖药”产业示范基地的,对其基地建设方面的银行贷款,比照省制造业融资财政贴息专项政策支持标准和分担方式予以支持,连续3年。鼓励有条件的市对基地运营贷款予以贴息,具体标准由所在市确定。符合基金投资条件的基地,省新兴产业引导基金按照市场化方式予以支持。〔省发展改革委牵头,省卫生健康委(省中医药局)、省财政厅配合〕(4)指导组建省中药材(中医药)协会(商会),支持具备条件的市组建中药材相关商会协会,引导行业自律。〔省卫生健康委(省中医药局)牵头,省民政厅配合〕(5)将中药重点品种的质量溯源延伸至中药材种植、养殖环节。(省药监局牵头,省农业农村厅配合)2.促进药农增收。(1)将中药材种植、养殖全面纳入农业保险范畴,各地对保费给予补助。(各市人民政府牵头,省财政厅、安徽银保监局等配合)(2)探索建立中药材市场化收储制度。(亳州、六安、黄山等市人民政府负责)(3)发挥行业商会协会作用,加强中药材市场形势研判,定期发布中药材种植、养殖信息,引导社会投向。〔省卫生健康委(省中医药局)牵头,相关市人民政府配合〕(4)创建一批以中药材为主导产业的农业产业强镇。(省农业农村厅牵头,相关市人民政府配合)3.保障中药材种质种源品质。(1)做强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安徽中药材种植联合研究中心,加大中药材种质种源研究投入,省、市投入不少于1000万元。(省发展改革委牵头,亳州市人民政府配合)(2)支持建设皖产道地中药材组培中心,加强优质种苗选育。培育不少于10家中药材种苗示范企业。对选育的优质种苗,选择部分区域免费推广,各地对推广费用予以补助。(省农业农村厅牵头,省药监局、相关市人民政府配合)(3)加强中药材种苗销售监管,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省农业农村厅牵头,相关市人民政府配合)(4)将中药材良种选育推广纳入省级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政策支持范围。创建国家药用植物种质资源库。〔省农业农村厅牵头,省药监局、省卫生健康委(省中医药局)配合〕(5)建设道地中药材基因储备库。(省农业农村厅牵头,省科技厅配合)4.推广应用中药材种植技术。(1)加强皖产、大宗、道地药材先进种植、采收技术研究,每年遴选公布一批先进种植、采收技术,加强推广应用。(省农业农村厅牵头,省科技厅配合)(2)引导农户通过合作社、流转等形式集中连片建设规模化、规范化种植基地,支持中药企业自建或以订单形式联建中药材种植基地。(省农业农村厅牵头,省药监局、相关市人民政府配合)(二)中药生产加工。5.做大产业规模。(1)全面梳理全国中医药龙头企业清单,发挥龙头企业、行业商会协会作用,通过“赋权”、直接委托等方式,精准定向“双招双引”。〔省卫生健康委(省中医药局)牵头,相关市人民政府配合〕(2)设立生命健康产业主题母基金,以参股方式支持企业、市县人民政府、社会资本设立中医药产业发展子基金,以市场化方式支持中药龙头企业发展和重大项目建设。〔省卫生健康委(省中医药局)牵头,省地方金融监管局、省财政厅等配合〕(3)实施中药骨干企业培育计划,加强精准指导和政策支持。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对接多层次资本市场上市挂牌。实施中药产业+工业互联网工程,符合条件的项目纳入省支持工业互联网发展若干政策范围。支持培育中医药“专精特新”企业。(省发展改革委牵头,省经济和信息化厅配合)(4)引导龙头企业组建集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中医药产业集团,打造在全国具有影响力的皖药品牌。(亳州等相关市人民政府牵头,省经济和信息化厅、省市场监管局配合)(5)对年销售收入5000万元以上的品种,实施“一品一策”定向精准培育,从工艺改进、质量标准提升、临床再评价、产业升级技术改造、品牌营销等方面重点扶持。(相关市人民政府负责)(6)加强政策指导和培训力度,支持省外优质中成药品种通过药品上市持有人转让途径转入我省。依规从简从快办理申请变更药品持有人事项,不需转出地出具相关证明。(省药监局负责)(7)开展我省现有中药材标准、中药饮片炮制规范修订提升,支持新制定中药材标准、中药饮片炮制规范,对被国家标准新收载的我省中药材、中药饮片标准规范,各地可给予一定补助。全面推进标准规范体系建设和省际间地方标准互认。(省药监局负责)6.做长产业链条。(1)支持中药提取物、配方颗粒、中成药等深加工产品研发制造,纳入省制造业融资财政贴息专项政策支持范围。(省发展改革委负责)(2)支持中药材等加工“共享车间”试点,促进中医药产业绿色、智能化转型。(省卫生健康委牵头,省药监局配合)(3)“共享车间”建设银行贷款,比照省制造业融资财政贴息专项政策支持标准和分担方式予以支持,连续3年。(省发展改革委负责)(4)制定药食同源管理试点方案,开展药食两用试点,拓展药食同源市场。〔省卫生健康委(省中医药局)负责〕(5)支持发展中药保健品,优化中药保健品省内审批服务,限时办结,审批时限压缩50%。〔省市场监管局牵头,省卫生健康委(省中医药局)配合〕(6)鼓励发展特色中药制剂,对医疗机构应用传统工艺配制的中药制剂,实行备案管理,各地对通过备案的中药制剂,每个品种奖励10万元—20万元。先行在皖北、皖南各建设一个高标准的“政府主导、市场化运营”的区域中药院内制剂制备中心,打造“区域煎药中心”,提供“一站式”智能药事服务。〔省卫生健康委(省中医药局)牵头,省药监局、相关市人民政府配合〕(7)对中心建设方面的银行贷款,比照省制造业融资财政贴息专项政策支持标准和分担方式予以支持,连续3年。鼓励有条件的市对中心运营贷款予以贴息,具体标准由所在市确定。对符合基金投资条件的中心,省新兴产业引导基金按照市场化方式予以支持。〔省发展改革委牵头,省卫生健康委(省中医药局)配合〕(8)中药提取的涉醇工艺,不视为危险化学品生产项目。(省应急厅负责)(9)支持符合条件的市,统筹建设中药提取药渣处理设施。(省发展改革委牵头,省生态环境厅、相关市人民政府配合)7.优化产业布局。(1)推动亳州现代中药省重大新兴产业基地提质扩量增效,到2024年基地工业产值达到500亿元以上、全产业链产值超过2000亿元。〔省发展改革委牵头,省卫生健康委(省中医药局)、亳州市人民政府配合〕(2)加快建设大别山“西山药库”等产业集聚区,形成竞相发展的良好态势。到2024年,打造5个以上具有鲜明特色和较强产业竞争力的中药产业集聚区。〔省卫生健康委(省中医药局)牵头,省发展改革委、相关市人民政府配合〕(3)支持合肥发挥创新和人才优势,加强中药研发布局和投入,打造区域性中药研发基地。研发基地重点建设项目,纳入省重大产业创新计划和省制造业融资财政贴息专项政策支持范围。(合肥市人民政府牵头,省发展改革委配合)(三)中药贸易服务。8.升级流通服务设施。(1)在亳州规划建设现代化大型中药物流中心。支持各市结合产业发展需求,布局建设集加工、包装、仓储、质量检验、追溯管理、电子商务、物流配送于一体的中药现代化仓储物流设施。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新建2—3家中药专业化第三方物流园区。(省发展改革委牵头,相关市人民政府配合)(2)积极争取设立亳州保税物流中心(B型)。(亳州市人民政府牵头,省口岸办、合肥海关配合)(3)支持中药材网上交易,推进中药材商品规格、信息编码、仓储物流等行业标准化,打造道地中药材电子商务平台、线上线下协同的中药材电子交易中心。(省商务厅牵头,省药监局、亳州等相关市人民政府配合)9.做强中药材专业市场。(1)提升完善亳州国家级中药材专业市场功能,打造国内中药材市场的信息集散地和价格风向标,力争2024年市场交易额突破500亿元。(亳州市人民政府负责)(2)支持亳州国家级中药材专业市场制定、推广、使用中药材规格等级标准。〔亳州市人民政府牵头,省卫生健康委(省中医药局)、省药监局配合〕(3)积极向国家争取建立亳州中药材期货市场。(亳州市人民政府牵头,省地方金融监管局、安徽证监局配合)10.畅通中药流通渠道。(1)制定并定期更新省内优势品种目录,优先推荐目录内产品进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和特色品种诊疗方案。〔省卫生健康委(省中医药局)牵头,省医保局配合〕(2)按程序将符合条件的医疗机构中药制剂和中药饮片(含中药配方颗粒)纳入我省医保支付范围并每年更新,形成优质优价机制。(省医保局负责)(四)中药研发创新。11.加快创新平台建设。(1)加快组建华佗中医药研究院、新安医学研究院和大别山中医药研究院,2022年内完成挂牌。〔省卫生健康委(省中医药局)牵头,省教育厅,亳州、合肥、六安市人民政府等配合〕省级与研究院所在地根据运营绩效,按照5:5的比例,每年最高支持400万元,连续3年,逐年递减。(省发展改革委牵头,省财政厅,亳州、合肥、六安市人民政府配合)加快建设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大健康研究院新安医学与中医药现代化研究所,省、市合力支持不少于3000万元。(省发展改革委牵头,合肥市人民政府、安徽中医药大学配合)(2)提升中医药领域现有省重点实验室、省技术创新中心、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产业创新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运营水平。3年内力争新增10家左右省级创新平台,积极争创国家级创新平台,按照省级创新平台相关政策给予支持。(省发展改革委牵头,省科技厅、省经济和信息化厅等配合)(3)按照竞争择优方式建设关键共性技术研发、中试熟化、检验检测等功能于一体的中药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对经评定的产业公共服务项目,按其固定资产投入(不含土地投入)的20%予以补助,省级最高补助500万元。(省发展改革委负责)12.加大中药新药研发投入。(1)推动中医药与大数据技术、现代临床研究深度融合,加快研发用于抗病毒、心脑血管疾病、抗肿瘤、糖尿病等的现代中药,提升中药有效成分定向提取分离等关键技术。加快中药新型制剂和可用于中医证候诊断、中医干预疾病活动度判定或者疗效评价的生物芯片、试剂盒等产品研发和生产。(省发展改革委牵头,省科技厅、省药监局配合)(2)对中药创新药、中药改良型新药、古代经典名方中药复方制剂,按照其临床前研究和临床试验费用的20%给予补助,单个项目省级最高补助500万元。对其生产建设项目,纳入省制造业融资财政贴息专项政策支持范围。(省发展改革委负责)(3)在省科技重大专项、重点研发计划中,注重中医药专业特点,进行单独分组和评审。在省自然科学基金中给予中医药领域倾斜支持。(省科技厅负责)(4)将符合条件的中医药防治重大及疑难疾病临床方案优化、中医药疗效与作用机制、临床循证研究及评价、中药质量系统性提升等研究,纳入省重大产业创新计划青年科学家项目支持范围,单个项目最高补助300万元。(省发展改革委负责)(5)开展华佗医学、新安医学等古籍文献精华和民间医药的挖掘、整理、保护专项行动,引导相关中医药技术、装备创新和产品研发。整理名老中医药专家的学术思想和诊疗经验,实现数字化、影像化记录。〔省卫生健康委(省中医药局)负责〕(6)支持中医智能辅助诊断系统和设备研发应用。〔省卫生健康委(省中医药局)牵头,省科技厅配合〕(7)将中医智能辅助诊断纳入省“人工智能+”应用示范工程,并按规定给予支持。(省发展改革委负责)(五)中医药服务。13.完善中医药服务网络。(1)落实政府办医责任,各市、县至少举办一所独立的公立中医院,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均设置中医馆、配备中医医师。〔省卫生健康委(省中医药局)牵头,各市、县人民政府配合〕(2)实施中医诊所备案制管理,引导社会力量举办具有中医专科特色的中医医疗机构。〔省卫生健康委(省中医药局)负责〕(3)支持10个以上县级中医院建成三级中医院,推动三级中医院结对帮扶发展滞后的县级中医院。〔省卫生健康委(省中医药局)负责〕14.提高中医药高质量服务供给水平。(1)建设1—2个国家中医医学中心(分中心)和国家区域中医医疗中心,建设4个以上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和中医特色重点医院。建设10个省级中医医疗中心、30个省级优势专科、70个省级特色专科。〔省卫生健康委(省中医药局)牵头,省发展改革委配合〕(2)对接沪苏浙等省外优质中医资源共建紧密型医联体、专科联盟。〔省卫生健康委(省中医药局)牵头,省发展改革委配合〕(3)允许公立中医医疗机构开展特需医疗服务,自主设立国际医疗部,按照规定,自主确定已设特需医疗服务项目价格和服务量。〔省卫生健康委(省中医药局)牵头,省医保局配合〕(4)鼓励有条件的中医院举办互联网中医院,实现线上线下深度融合。推进以电子病历为基础的中医院信息化建设。〔省卫生健康委(省中医药局)负责〕15.强化中医治未病服务能力。(1)建设省级中医治未病中心,打造融健康体检、养生保健和慢病管理等为一体的健康促进示范平台。〔省卫生健康委(省中医药局)负责〕(2)推动全省二级以上中医院设立治未病科,提供中医特色健康干预等服务。〔省卫生健康委(省中医药局)负责〕(3)规范设立治未病服务项目,支持在医疗机构中推广中医治未病技术和方法。〔省卫生健康委(省中医药局)牵头,省医保局配合〕16.加快发展中医药大健康服务。(1)推动县级以上中医院全面设立老年病科。建设3—5个中医药医养结合示范基地。〔省卫生健康委(省中医药局)负责〕(2)建设一批中医药健康旅游基地,开发具有地域特色中医药健康旅游产品。〔省卫生健康委(省中医药局)牵头,省文化和旅游厅配合〕(3)建设省级中西医结合康复医院,建设8个以上省级区域中医康复中心,加强县级中医院康复科建设。推动针灸、推拿等中医康复技术进社区、进家庭、进机构。〔省卫生健康委(省中医药局)负责〕(4)鼓励社会办医疗机构设置中医药科室。〔省卫生健康委(省中医药局)负责〕17.促进中西医结合。(1)在综合医院、传染病医院、妇幼保健院、专科医院等推广“四有”中西医结合医疗模式。将中西医结合工作纳入综合医院等级评审和绩效考核。〔省卫生健康委(省中医药局)负责〕(2)依托三级甲等中医院,建设1个省级中西医结合传染病救治基地、2个区域性中西医结合传染病救治基地,建成1个国家中西医协同“旗舰”医院。〔省卫生健康委(省中医药局)牵头,省发展改革委配合〕(3)组织非中医类别医师学习中医培训。举办省级高层次西医学习中医培训班,培养100名高层次中西医结合人才。〔省卫生健康委(省中医药局)负责〕(4)开展中医优势病种和重大疑难疾病等中西医临床诊疗方案研究和协同攻关。推广10个中医优势病种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和临床路径。〔省卫生健康委(省中医药局)负责〕(六)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18.加大中医药教育投入。(1)调整优化省属高校中医药学科专业布局,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建安徽中医药大学,提升中医药类高峰学科建设水平,培育和建设一批国家一流中医药专业建设点。〔省卫生健康委(省中医药局)牵头,省教育厅、省财政厅配合〕(2)提高中医学类专业生均拨款水平,逐步达到教育部直属院校医学类专业生均拨款水平。〔省教育厅牵头,省卫生健康委(省中医药局)、省财政厅配合〕(3)建设1—2所高水平中医药高等职业院校和2—3个高水平中医药专业(群),扩大中医药专业招生规模。推动安徽中医药大学开展具有中医药特色的长学制教育。〔省教育厅牵头,省卫生健康委(省中医药局)、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等配合〕(4)各地对中医药专业毕业生回原籍就业的,可给予一次性补助。(相关市人民政府负责)19.引进中医药高水平人才团队。(1)将中医药人才列入“江淮英才计划”等省级人才项目,柔性引进沪苏浙等地名中医在我省建设长三角名中医工作室,培养30名安徽省中医药领军人才、30名高水平传承人才、300名安徽省名中医。〔省委人才办牵头,省卫生健康委(省中医药局)配合〕(2)鼓励长期柔性引进中医药领域院士、国医大师、全国名中医、岐黄学者等高层次人才,设立工作站或工作室,各地可给予补助。〔省委人才办牵头,省卫生健康委(省中医药局)、相关市人民政府配合〕(3)抢救性保护民间老中医。〔省卫生健康委(省中医药局)负责〕(4)支持符合条件的高校院所增设中医药相关专业博士点,设立一批高水平中医药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省教育厅牵头,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配合)20.强化中医药人才师承教育。(1)将师承教育贯穿中医药人才培养全过程。〔省卫生健康委(省中医药局)牵头,省教育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配合〕(2)建设不少于20家名老中医、老药工和中医药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扩大师带徒范围和数量。对承担带徒任务的中医药专家在项目安排、评先评优、绩效分配时适当倾斜。〔省卫生健康委(省中医药局)牵头,省教育厅等配合〕(3)鼓励有资质的中医专业技术人员特别是名老中医开办中医诊所。鼓励有条件的中医诊所组建家庭医生团队开展签约服务。〔省卫生健康委(省中医药局)负责〕
  • 特别关注!棕榈油中的棕榈酸可促进癌症转移
    如果我们不幸罹患上了癌症,除了积极治疗之外,医生更多地是建议我们要清淡饮食,忌大油大肉,做到均衡营养,从生活习惯上延缓癌症的转移或者复发。这一观点的流行也得益于大家知道癌症是由多因素导致的,不仅包括基因突变还包括环境,甚至是不良的生活习惯。科学研究也支持这一观点,比如高脂饮食(详见BioArt报道:Cell Stem Cell | 高脂饮食促进肿瘤发生的新机制——抑制肠道干细胞MHCII表达)、肥胖(详见BioArt报道:Cell Meta | 肥胖驱动乳腺癌发生发展的机制)等就是癌症的高危因素。这之中,脂肪酸与其转运蛋白CD36就与癌症的发生、发展和药物抵抗有关(详见BioArt报道:Nature | 低糖饮食不仅降糖还抑癌,关键取决于脂代谢)。那么在我们的日常膳食中,哪种脂肪酸与癌症发展有关以及其机制是什么呢?2021年11月10日,西班牙巴塞罗那科学技术研究院的Salvador Aznar Benitah、Gloria Pascual和美国西北大学Ali Shilatifard合作在Nature上发表了文章Dietary palmitic acid promotes a prometastatic memory via Schwann cells,揭示了棕榈酸而不是油酸或者亚油酸可以促进小鼠口腔癌和黑色素瘤的转移。研究人员选择了食用油中常见的棕榈酸(palmitic acid,PA,棕榈油中主要的饱和脂肪酸)、油酸(OA,oleic acid)和亚油酸(LA,linoleic acid)作为研究对象,并利用这三种脂肪酸处理人口腔鳞状细胞癌细胞(OSCC)4天(棕榈酸300uM,在人血液生理浓度内;油酸和亚油酸均为50uM,避免脂毒性),之后再将处理的细胞异种移植到到小鼠身上,发现这三种脂肪酸均不能影响肿瘤的形成,但是只有棕榈酸却能够显著促进肿瘤的转移和转移灶的大小,并且能够诱导脂肪酸转运蛋白CD36的表达。棕榈酸的这种促转移能力是否是因为持续刺激而产生的呢?研究人员就先用不同的脂肪酸刺激口腔癌细胞4天,之后撤除脂肪酸14天,再将其移植到小鼠中,发现经过棕榈酸处理的癌细胞仍然表现出强大的促转移能力,油酸和亚油酸甚至有降低,另外棕榈酸在50uM时也表现出促转移能力。这一结果说明了棕榈酸甚至可以让癌细胞产生“转移记忆”。那么,日常使用棕榈油的效果如何呢?研究人员将OSCC移植到小鼠上,然后分别喂棕榈油、橄榄油和标准饮食10天,之后全部换成标准饮食养至死亡,杀死小鼠后将癌细胞纯化(CD36bright)进行二次移植并进行标准饮食,结果显示只有进棕榈油喂食的小鼠其癌细胞仍然具有强大的转移能力,不仅口腔癌细胞如此,黑色素瘤细胞亦是如此。如果敲除CD36或者中和CD36则会抑制肿瘤转移。细胞记忆与表观遗传有很大的关系。那么棕榈酸导致的肿瘤转移记忆是否也跟表观遗传有关系呢?研究人员在体外使用棕榈酸或油酸处理口腔癌细胞4天,之后撤除棕榈酸培养14天,进行ChIP-Seq(包括H3K4me3、H3K4me1、H3K27ac、H3K27me3、H3K9me3)。尽管H3K4me1, H3K27me3和H3K27ac的分布在棕榈酸处理4天后存在改变,但大部分在棕榈酸撤除14天后消退,只有H3K4me3形成了稳定的改变。GO分析显示这些H3K4me3改变的基因与神经发生和神经重塑有关,不仅如此,研究人员使用6-羟基多巴胺可以有效抑制癌细胞的转移。启动子转录因子结合实验揭示EGR2结合区域富集明显,敲除EGR2可以改变H3K4me3分布并能抑制癌细胞在体“转移记忆”。H3K4me3与甲基转移酶MLL/COMPASS家族有关,包括MLL1, MLL2, Set1A和Set1B。接下来便是确定癌细胞这一“转移记忆”具体和哪种甲基转移酶有关。在敲除Set1B后,棕榈酸导致的癌细胞“转移记忆”被抑制。前面讲到棕榈酸引起肿瘤细胞表观遗传改变的基因富集在与神经有关的基因上,那么这一“神经特征”是否会影响到肿瘤基质尤其是其中的神经相关细胞呢?研究人员对基质细胞进行了bulk RNA-seq,发现差异基因富集在与细胞外基质组织、神经生成、神经分布、胶质生成等相关的基因上,节点通路相互作用预测分析揭示与神经映射和施旺细胞(Schwann cell)发育相关的通路有关。于是,研究人员就进行了单细胞转录组分析,发现与肿瘤相关的施旺细胞和淋巴管内皮祖细胞改变最为明显。空间转录组分析也揭示施旺细胞在喂食棕榈油的小鼠癌症灶中浸润明显,使用胆碱酯酶ABC消化施旺细胞特异性的细胞外基质成分则能阻止棕榈酸的促转移能力。总之,该研究不仅揭示棕榈油中的棕榈酸可以促进小鼠口腔癌和黑色素瘤细胞的转移,通过表观遗传导致这些癌细胞形成“转移记忆”,也提示了长期食用棕榈油或是癌症转移的高危因素。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038/s41586-021-04075-0
  • 双碳科普促进可持续发展,专家共话“双碳”目标
    近日,由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支持,中国物理学会和北京师范大学科学教育研究院承办的“科学思想汇”系列活动第六期《双碳科普促进可持续发展:问题、路径与实践》专题研讨会于中国宋庆龄青少年科技文化交流中心成功举办。会议结合《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方案(2022—2030年)》等政策文件,以“双碳科普促进可持续发展”为主题,从“双碳目标”、“1+N政策体系”、“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绿色发展”等视角阐释可持续发展科普知识,共同探讨面向公众的双碳科普必要性及推进策略,通过持续开展科普活动,推动广大民众提升观念、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以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建设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与会专家认为应当高度重视可持续发展背景下的双碳科普工作,促进环境保护新技术的公众理解,促进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资源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会议认为,应系统梳理北京地区可持续发展目标下的双碳科普典型案例,在实践、宣传和政府多个层面提升工作,让双碳科普发挥更大作用。会议邀请了郑永和、钱庆利、何广利、陈征四位专家做主题报告,从双碳产业发展为科普工作带来新目标、新机遇、新思路以及双碳技术在当下如何深入结合科普赋能北京市科技创新、科普工作的两个角度展开。郑永和在《生态环境科普赋能城市高质量绿色发展内涵》报告中认为,在绿色发展理念的指引下,生态文明已经成为现代化强国建设的重要方略。绿色发展要从理念、经济、制度、技术、文化等多重维度进行建构,从而形成契合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有机整体,他提出应推进“三生一体科普赋能”行动方案,即绿色生态、绿色生命、绿色生产的科普行动。一方面从生产、生活、生态情境出发设计科普内容,研制中小学生双碳科普学习内容,同时以此反哺生态文明建设。钱庆利在《绿色化学与可持续发展》报告中认为双碳问题归根究底就是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他从碳资源分类、碳中和意义以及绿色化学在碳中和过程中的重要意义讲起,对碳资源利用主要涉及的三个方面:化石资源的高效转化利用、二氧化碳的直接循环利用、生物质资源转化为能源产品和化学品做了深入分析,他指出发展绿色化学是一个长期的任务,创新是它的关键,根据我国目前的现状,发展绿色化学对我国具有重要意义,希望通过科普让更多的人了解化学、喜欢化学,为绿色低碳和双碳科普做更多贡献。何广利从企业角度出发,在《发展氢能产业助力双碳目标实现》报告中对氢能产业的发展现状和行业优势做了深入分析,重点探讨了氢能汽车产业、氢能车上应用、加氢站以及储运氢的发展现状。他指出在氢能科普领域,我国与部分发达国家还存在一定认知和应用的差距,建议以氢能全工业流程为蓝本,深入开发氢能科普课程。陈征在《“碳中和”主题公园的设计与实践》中对中国第一个有完整的科普体系的碳中和主题公园做了介绍,积极通过“科学思想汇”平台,与北师大附中的未来城学校建立合作关系,以主题馆为依托,展开学校教育的具体合作,让空间真正活起来。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文化科技处主管工程师祖宏迪出席会议,并就“科学思想汇”的设立背景和主旨目标做简要介绍,会后针对科普主体和双碳科普关键节点问题,对科普工作提出更明确需求,号召更多杰出企业做科普,积极参与科普公共服务采购,为北京市科普能力提升做贡献。与会专家积极建言,建议在北京城乡融合大主题下,积极探索与农业农村相结合的双碳科普工作 倡导以“科学思想汇”为平台,积极推介在主流媒体做典型案例推广,进一步扩大科普工作影响力 强调要关注学校教师、社会志愿者的双碳科普工作,让科普理念深入人心。专家高度认可本次研讨主题,认为对双碳科普相关概念的解析和梳理,有利于在绿色生态文明理念下,进一步发挥科普的作用。北京自然博物馆科普教育部主任赵洪涛,中国宋庆龄青少年科技文化交流中心体验中心主任赵军,中国物理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主任魏红祥,国家能源集团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院新能源技术中心副主任何广利,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员钱庆利,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教授陈彬,农业农村部生态总站国际交流处、全球环境基金国际项目办公室主任王全辉,中科院植物所植物园科普开放部副部长李青为,北京交通大学理学院副教授陈征,中国物理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委员成蒙等专家和工作组参加会议,北京市科委文科处相关负责同志出席。(执笔:北京师范大学科学教育研究院石贤奎)
  • 赛默飞支持医学科研,促进临床转化
    &mdash &mdash 赛默飞参加&ldquo 2012年中美临床和转化医学国际论坛&rdquo 纪实 中国上海,2012年7月2日 &mdash &mdash 6月29日,&ldquo 2012年中美临床和转化医学国际论坛&rdquo 在上海成功举办。此次论坛由中国工程院(CAE)、中国医学科学院(CAMS)、联合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临床研究中心、全球医生组织(GlobalMD)共同主办。全球科学服务的领导者赛默飞世尔科技(以下简称:赛默飞)全程支持并参与了此次论坛,充分展示了赛默飞在转化医学方面的卓越能力。凭借其先进的产品和解决方案,赛默飞帮助全球科研工作者及实验室人员在生物标本库建立、细胞培养与治疗、药代动力学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发展。 此次论坛围绕&ldquo 转化医学在代谢疾病、自身免疫疾病、传统医学、心血管疾病、癌症诊治、生物技术产业以及生物标本库建设等领域的发展与实践应用&rdquo 展开热烈的讨论。中国工程院副院长樊代明、上海市副市长沈晓明、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曹雪涛、国家卫生部科技教育司司长何维等领导出席开幕式并发表讲话,大会由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学部主任杨胜利主持。来自中国、美国、澳大利亚等国的临床医生、科研人员等500余位代表参加了会议,分享交换了临床转化医学的最新发展信息。 赛默飞密切关注并支持临床转化医学的发展,赛默飞低温设备、高分辨率组合质谱仪LTQ Orbitrap 、LTQ Velos&trade 线性离子阱等丰富产品为临床医学提供了可靠的实验依据,在样本储存、蛋白标记、药物靶标、激素检测等方面成功的为全球用户解决了一个又一个科研难题。此外,赛默飞还是转化医学流程化的倡导者。2011年,赛默飞发布了&ldquo 整体式生物样本库解决方案&rdquo 和&ldquo 用于临床研究领域内分泌药物分析的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解决方案技术库&rdquo 等整体解决方案,涵盖了转化医学相关领域完整的工作流程,极大的促进了转化医学的发展。 对此,赛默飞大中华区总裁迈世福(Michael Shafer)先生表示:&ldquo 作为服务科学的佼佼者,赛默飞以科学家服务科学家的方式,一直致力于帮助客户将实验室成果向临床应用领域转化,力求在医疗卫生领域作出贡献。公司的发展始终与中国 &lsquo 十二五计划&rsquo 的步伐相一致。赛默飞世尔将继续扩大在中国医疗市场的投入,以精湛技术和先进产品服务于临床转化医学,推进中国社会健康事业的发展!&rdquo 此次论坛,赛默飞还为各位来宾准备了&ldquo 上海之夜&rdquo 欢迎晚宴。赛默飞专业诊断集团亚太区副总裁 Mario Gualano 博士,向各位来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并介绍了公司在中国的快速发展,展现了在转化医学领域的卓越服务能力。此外,会场外搭建的展台也向来宾展示了产品及整体服务能力,吸引不少嘉宾驻足观看、咨询洽谈。 了解更多赛默飞在转化医学方面的解决方案,请浏览:www.thermo.com.cn/ctm 赛默飞专业诊断集团亚太区副总裁Mario Gualano 博士致欢迎词 赛默飞在中美转化医学论坛上的展台 关于赛默飞世尔科技赛默飞世尔科技(纽约证交所代码: TMO)是科学服务领域的世界领导者。我们的使命是帮助客户使世界更健康、更清洁、更安全。公司年销售额120亿美元,员工约39,000人。主要客户类型包括:医药和生物技术公司、医院和临床诊断实验室、大学、科研院所和政府机构,以及环境与过程控制行业。借助于Thermo Scientific、Fisher Scientific和Unity&trade Lab Services三个首要品牌,我们将创新技术、便捷采购方案和实验室运营管理的整体解决方案相结合,为客户、股东和员工创造价值。我们的产品和服务帮助客户解决在分析领域所遇到的复杂问题与挑战,促进医疗诊断发展、提高实验室生产力。欲了解更多信息,请浏览公司网站:www.thermofisher.com 关于赛默飞中国 赛默飞世尔科技进入中国发展已有30年,在中国的总部设于上海,并在北京、广州、香港、成都、沈阳等地设立了分公司,目前已有超过1900名员工、6家生产工厂、5个应用开发中心、2个客户体验中心以及1个技术中心,成为中国分析科学领域最大的外资企业。赛默飞的产品主要包括分析仪器、实验室设备、试剂、耗材和软件等,提供实验室综合解决方案,为各行各业的客户服务。为了满足中国市场的需求,目前国内已有6家工厂运营,苏州在建的大规模工厂2012年也将投产。赛默飞在北京和上海共设立了5个应用开发中心,将世界级的前沿技术和产品带给国内客户,并提供应用开发与培训等多项服务;位于上海的中国技术中心结合国内市场的需求和国外先进技术,研发适合中国的技术和产品;遍布全国的维修服务网点和特别成立的维修服务中心,旨在提高售后服务的质量和效率。我们致力于帮助客户使世界更健康、更清洁、更安全。欲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www.thermofisher.cn
  • 母乳喂养促进T细胞向抗炎方向分化
    生命早期的免疫-微生物相互作用会影响机体罹患过敏、哮喘和其他炎性疾病的风险。研究表明婴儿肠道微生物组对免疫发育至关重要,尤其是婴儿前三个月。多项研究结果显示早期肠道微生物群失调与多种免疫介导的疾病相关。由于从婴儿中获得样本较为困难,因此对人类免疫发育了解的较少。母乳喂养可以引导健康的免疫-微生物相互作用关系。这种细菌与人类的共同进化在现代社会普遍性逐渐降低。人母乳中含有丰富的人乳低聚寡糖(human milk oligosaccharides HMO),由于人缺乏必需的葡萄糖苷酶,因此无法消化HMO。而双歧杆菌亚种Bifidobacterium longum subspecies (subsp.) infantis (B. infantis)是可以代谢HMO的菌株。B. infantis常见于免疫介导疾病发病率低的国家母乳喂养的婴儿中,如孟加拉国,但是在欧洲很少见。而引入该菌株则能够稳定重塑肠道微生物,减少肠道炎症的发生。近日,来自瑞典Karolinska 大学医学院的Petter Brodin团队在Cell 上发表题为Bifidobacteria-mediated immune system imprinting early in life 的文章。该文发现母乳通过促进双歧杆菌在婴儿体内定植,通过关键代谢产物ILA,促进CD4+T细胞向Treg和Th1方向极化,抑制黏膜炎症反应。作者首先收集了从2014年到2019年出生的208名婴儿共858个不同时间点的样本,通过质谱流式细胞术检测免疫细胞群中的激活和分化标志物。并同时定量分析了355种血浆蛋白含量。作者发现出生后4-7天循环中单核细胞达到峰值,Treg会在出生一周内数量不断增加。出生一个月后循环中的rdT细胞数量急剧增加。两个月时血浆中IL17A含量增加。这一现象跟小鼠断奶后细菌开始定植非常类似,但是小鼠体内细胞类型和蛋白类型以及变化时间不一样。进一步分析作者发现出生后一周,外周血中CD38+记忆CD4+T细胞开始占据主要细胞成分,这一细胞类型是黏膜特异性T细胞,主要位于肠道中。这表明在出生后,黏膜特异性记忆CD4+T细胞会在外周血中遇到抗原并扩增。为了检测免疫系统的变化与双歧杆菌的关系,作者比较了双歧杆菌丰度较高和丰度较低的婴儿。比较后发现双歧杆菌丰度较高的婴儿血浆蛋白中IL27 IL10以及内源性IL1抑制剂IL1RA,以及被认为是抗炎的非经典单核细胞和Treg的比例更高。而双歧杆菌丰度低的婴儿TNFα和IL17A这些肠道炎症的关键介质含量高。双歧杆菌的含量与激活的CD8+T细胞和促炎相关分子呈负相关。这种相关性不存在于缺乏双歧杆菌定植或者出生前一个月没有双歧杆菌定植的婴儿中,他们的全身和肠道炎症水平较高,激活的免疫细胞比例增加。已有研究表明双歧杆菌的代谢物可以调节AhR和NRF-2通路。为了检测HMO代谢使用的基因与双歧杆菌缺乏婴儿免疫系统之间的关系。作者评估了婴儿粪便中57个HMO代谢基因表达的丰度与355种血浆蛋白之间的相关性。分析发现IL6 TNFa IL17A IL13与HMO代谢使用基因丰度呈负相关,而HMO代谢基因高的婴儿IL27水平也高。接下来作者对比了喂食婴儿B. infantis EVC001和对照组之间的区别。作者发现双歧杆菌含量提升后,肠道中Th2和Th17的反应性降低,婴儿肠道炎症降低。双歧杆菌还可以促进CD4+T细胞向Th1方向发生极化以及IFNg表达上调。进一步分析发现双歧杆菌的代谢产物ILA可以诱导Th2和Th17细胞表达T细胞抑制性调节分子galectin-1。本研究细致阐明了在出生后的几周内,肠道定植微生物群引起的免疫系统的动态变化。母乳喂养中的HMO通过影响双歧杆菌定植通过关键代谢产物ILA抑制Th2和Th17诱导的炎症反应,促进Th1和Treg的细胞极化。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j.cell.2021.05.030
  • 商务部投资促进事物局领导莅临禾信公司参观考察
    2013年3月5日,商务部投资促进事务局副局长王旭一行莅临禾信公司参观考察,随行媒体有:中国投资指南网、国际商报、中国外经贸杂志、搜狐网、中国投资平台等。    商务部投资促进事务局副局长王旭一行莅临禾信公司   禾信公司创始人周振博士向王旭副局长及各位媒体朋友介绍了禾信最新发展概况:   禾信公司自2004年创立以来,一直致力于质谱仪器的研发、制造、销售及技术服务   通过多年努力,禾信公司已经全面掌握高分辨垂直引入式飞行时间质谱分析器、电喷雾离子源、电子轰击离子源、真空紫外光电离源、大气压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离子源、大气压差分真空接口、膜进样以及质谱专用高速数据采集卡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质谱核心技术和飞行时间质谱仪器全套装配工艺   目前,禾信拥有国内首个具备质谱仪器正向开发能力的团队,高端质谱仪器已经在我国环境科学、冶金工业、气象、科学研究等领域中得到应用,并率先实现国产高端质谱仪器出口美国市场。   随后,各位来访嘉宾在周振博士的陪同下参观了禾信公司的研发、生产基地。
  • 2024年新加坡国际水周拉开帷幕 促进全球水务行业合作
    2024年新加坡国际水周拉开帷幕促进全球水务行业合作2024年新加坡国际水周将聚集2000多名水资源领导者和专家,以及500家全球参展商,展示创新并促进合作伙伴关系,以应对城市用水和相关的气候挑战。中国,上海,2024年4月19日——作为专注于创新和解决方案的全球领先水资源活动之一,第十届新加坡国际水周(SIWW)将于2024年6月18日至22日在新加坡金沙博览会议中心举行,届时将再次接待来自各国政府、城市、水务公司、机构、行业和学术界的全球领导人、专家和从业者,分享和共同创造创新的解决方案,以应对城市用水和相关的气候挑战。SIWW2024由新加坡公共事业局、新加坡国家水务局和新加坡可持续发展与环境部共同主办。核心主题包括气候减缓、水资源可持续性、零排放和脱碳、资源循环、数字化和适应气候变化的新支柱等将着重宣传体现,通过SIWW的旗舰活动包括李光耀水奖、领导人圆桌会议和峰会、水大会和水博览会。作为SIWW的基石,水博会将于2024年6月19日至21日在新加坡金沙博览会议中心举行。对于从事国际水资源、滨海及洪水处理相关群体而言,这是一个汇聚和发掘商机的卓越市场平台。展会将联袂慕尼黑博览集团旗下的全球环保展IFAT合作举办。为迎接即将于6月举办的SIWW,4月19日,在IFAT全球系列展会之一的中国环博会上,我们举行了独家媒体见面会。新加坡国际水周董事总经理袁世亮先生表示:“在气候变化带来的水资源挑战中,SIWW2024提供了一个理想的平台,将市政和工业用水利益相关者与处于创新前沿的全球专家和领导者联系起来。通过展会上展示的众多项目,SIWW2024将促进新的商业伙伴关系,并为所有人推动建立一个更可持续的用水未来。”SIWW2024 水博会本届水博会预计将吸引500多家全球参展商,他们将为东南亚的市政和工业用水用户展示最新的城市供水技术、创新和解决方案。与会者可以期待水和污水处理、水管理、洪水和海岸保护、水数字化、水融资、水保险等领域的机械工程和工厂工程的创新展品。SIWW2024水展的新增亮点是以海岸保护和抗洪能力为主题的创新展区。MMI亚洲首席执行官Michael Wilton表示:“我们致力于在今年期待已久的新加坡水博会上为行业参与者提供一流的体验,以促进水管理方面的合作和创新。通过我们的全球网络,SIWW2024水博览会将与IFAT合作,为亚洲市场启动与国际专家的合作,以应对当今的水挑战,特别是在沿海保护领域,以及脱碳和数字化。今年的水博会的与会者可以期待来自30多个国家的领先参展商的全面展示。”主办买家计划为了进一步鼓励行业合作,SIWW2024推出了主办买家计划,专门邀请参与水务基础设施发展的当地决策者参加今年的活动。该方案适用于终端用户的决策者、工业园区水/固废基础设施建设、卫星城市和开发商、大型工业终端用户。有兴趣的参与者可以通过:https://bit.ly/siww-2024-hbp注册。SIWW2024的注册现已开放SIWW2024预计将有500名全球水务领袖、2000名代表、500家参展商和3万多名专业观众参加。免费注册SIWW2024水展专业观众通行证。注册地址:https://waterexporegistration.siww.com.sg/SIWW2024要参加完整的SIWW2024计划,请在https://siww2024registration.siww.com.sg/SIWW2024上注册。了解更多活动信息和细节,请访问:www.siww.com.sg/home关于2024年新加坡国际水资源周共享和共同创造创新水、海岸和洪水解决方案的全球平台作为全球首屈一指的平台之一,两年一度的新加坡国际水资源周(SIWW)聚集了来自政府、城市、公用事业和行业的思想领袖、专家和从业者,分享有关创新水、海岸和洪水解决方案的知识和最佳实践,并建立伙伴关系,以应对城市水和相关气候挑战。新加坡世界水日由新加坡公共事业局、新加坡国家水务局和新加坡可持续发展与环境部主办,旗舰项目包括李光耀水奖、领导人圆桌会议和峰会、水大会、水博览会、专题和商业论坛以及技术实地考察。第十届SIWW将于2024年6月18日至22日在新加坡金沙博览会议中心举行,与此同时,新加坡国家环境局还将举办新加坡清洁环境峰会。SIWW是新加坡政府发展水工业和发展水技术战略计划的一部分。如有进一步咨询,请联络Gena See市场部经理MMI Asia Pte Ltd Gena.see@mmiasia.com.sg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