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传统医学

仪器信息网传统医学专题为您整合传统医学相关的最新文章,在传统医学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传统医学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传统医学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传统医学话题讨论。

传统医学相关的资讯

  • 建立首个记录传统医学有效性的全球数据库
    数据库致力于使用对所有国家都相同的标准对传统医学的收益进行客观评估,让科研人员和决策者监测它们的安全和有效性。它还可以帮助各国政府使用这种信息把传统医学整合到它们的卫生政策中。ELISA试剂盒  “一些国家拥有关于传统医学的数据库,但是由于它们之前没有国际标准,这些数据无法进行比较,”世界卫生组织的技术官员Molly Meri Robinson Nichol说。“西医有关于疾病的庞大数据库,但是我们没有关于传统医学的信息,这导致无法做出关于其有效性的声明。  “我们认识到传统医学被广泛应用。对于许多人而言——特别是那些在西太平洋、东南亚、非洲和拉丁美洲的人们——传统医学是卫生保健的主要来源,”世界卫生组织创新、信息、证据与科研的助理主任Marie-Paule Kieny说。  公认的标准可以在流行病学和诊断学派上用场。目前的诊断依赖于从业人员的技能和经验,有了数据库,就可以把这种信息汇集起来从而提出客观的诊断标准。  “人们需要这种信息从而让医生、科研人员和决策者全面监测卫生保健中的安全性、有效性、使用、开支和趋势,”Kieny说。ELISA试剂盒  这种分类最开始将把重点放在来自中国、日本和韩国传统医学实践活动上,这些传统医学现在已经在全世界传播。  “这些传统医学体系在很多国家使用,而且已经有了大量的记录。在[其中]一些国家也有了国家标准,我们可以使用这些标准并以此为基础,“Robinson Nichol说。“它们也有类似的起源,因此非常容易把它们归为一类,因为存在一些重叠。”ELISA试剂盒  “工作将在2011年上半年完成,把草药、针灸和按摩等手工干预措施归类。”
  • 首个以中医药为主“全球传统医学研究院”成立
    12月8日,由江西中医药大学、山西中医学院、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与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共同组建的全球传统医学研究院成立仪式在北京举行。这是我国首个由多所中医药院校与世界著名综合性大学合作建立的以中医药为主的传统医药研究机构。澳大利亚驻华大使简亚当斯出席成立仪式并致辞。  该研究院设在澳大利亚,旨在开展中医药科技、教育和产业国际合作,促进中医药与现代生命科学、生物医学、药物科学和营养科学等相关多学科前沿理论与技术的交叉融合研究,实现对传统中医药学知识的二次挖掘和重新发现,推动中医药学和中医药产业现代化和国际化。研究院将整合两国医疗、教育、科研资源,以科技创新为合作主题,融生命科学、精准医学、大数据、互联网等现代科学技术,力争在基础科技领域作出大的创新 资源共享,开放有关实验室、研究室(所)与技术中心,共享科研仪器设备 开展制药工程等专业的人才培养,互派教师开展访学。
  • 全国人大代表、九芝堂董事长李振国:推进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 促进传统医学与精准医学有效融合
    日前,全国人大代表、九芝堂董事长李振国建议,推进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完善公共卫生安全体系,为人民健康安全保驾护航 加快推进干细胞技术向成药的转化进度,促进产业高质量快速发展,促进传统医学与精准医学有效融合。  推进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  李振国认为,发展中医药事业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依托中医药的优势及特点,使其在加强基层卫生健康服务体系建设,完善健全基层卫生医疗服务机构,提升基层卫生服务能力与水平中发挥更大作用,关乎民生福祉,是建设健康中国的重要一环。  李振国认为,发展中医药事业应从五个方面入手。包括完善基层卫生医疗机构建设,构建公共卫生体系的前沿阵地 加强中医药人才培养,为中医药事业传承发展奠定基础 坚定文化自信,建立符合中医药发展规律的发展模式 以科技为支撑,推动中医药现代化发展 加强人民群众对中医药的认识和了解,让中医药更好地服务于民。  在中医药人才培养方面,李振国建议,探索研究符合高层次中医药人才培养特点和拔尖创新人才成长规律的人才培养模式,让兼具中西医融通知识体系和思维方式、科研能力和临床水平突出、人文素养和国际视野的中医药传承创新型人才大量涌现。  在建立符合中医药发展规律的发展模式方面,李振国建议,以标准为引领,建立符合中医药特点的标准评价体系,包括从药材种植及采购源头、药品生产、存储、运输到销售、使用全过程的中医药技术标准体系,以及中医药质量安全评价体系 建立真正体现中医药特点的医院评价体系等,改进科研评价机制、临床疗效评价机制,推动中医临床疗效评价与转化应用研究,不断提高中医药科研成果转化效率和临床诊疗水平 进一步完善符合中药特色的新药审批制度、医疗服务价格政策、医保支付制度等,激发中医药服务活力和创新动力。  在科技推动中医药现代化发展方面,李振国建议,推进中医诊疗方式的现代化,加速互联网医疗审批速度,简化审批程序,鼓励并支持中医互联网医疗发展,使中医走向“云端”,建立起面向患者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数据库,为患者提供更加精准科学、更加方便快捷的健康服务 加快中医药产品现代化。可以逐步试点将物联网等技术应用于中草药种植、加工和销售全环节和流程,进行实时监控、标准化生产和智能化管理,发展绿色中药材种植(养殖)业,做到生产环境、生产过程、销售环节可追溯,促进中药材规范化生产运营,全过程保证药材质量 同时研制适用于中药生产的工程技术及其装备,提高中药制造业水平 促进中医药学科知识现代化。鼓励中西医结合研究、现代中医药经验传承,实现中西医强强联合,将一些优秀的中医药特色诊疗技术、方法保存下来、传承下去,不断扩大中医药诊疗范围、提升诊疗效果。  加快推进干细胞技术向成药的转化进度  李振国表示,加大对生物经济、生物技术的支持力度,调动全社会力量,共同推动生物经济的发展,对未来保障我国人民生命安全、生物安全、经济安全至关重要。其中,干细胞产业作为生物技术的重要领域在2020年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  李振国建议,加快推进干细胞技术向成药的转化进度,促进产业高质量快速发展。首先,规范人体组织细胞捐献,建议国家尽快出台中国版《人体细胞组织良好操作规范》(GTP),为未来国家在再生医学等领域实现弯道超车扫清障碍 其次,出台干细胞产品临床准入的伦理考量标准 加强对干细胞工艺和质量体系的技术指导,出台干细胞质量控制体系指南,建议出台伦理考量指导规范,从原始来源,生产工艺,适应症等方面给出判断依据,综合考量伦理风险,指导临床试验/研究 此外,加大资金支持,解决创新药物研发企业在药品上市前的资金问题,考虑在国内有条件的区域开展受试者资助的临床研究,先行先试,降低企业新药研发与转化成本。  同时,李振国建议,加强政策引导,促进传统医学与精准医学有效融合。
  • 香山会议聚焦传统中药重金属安全
    近日,以&ldquo 含重金属传统药物与安全&rdquo 为主题的香山科学会议第493次学术讨论会在北京召开。会议执行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强调:&ldquo 只有建立重金属安全性评价的新标准与新方法,改变以元素代替化合物的片面毒性评价模式,才能为重金属安全性的科学与客观评价扫清道路、奠定基础。&rdquo   含重金属传统药物是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因其显著而独特的疗效,至今仍广泛应用,例如,利用砷制剂治疗白血病的成果引人注目。同时,该领域较薄弱的基础研究也值得重视。但是,当前&ldquo 以元素代替化合物、以食品标准代替药品标准&rdquo 片面的评价模式严重制约了含重金属传统药物的发展。   与会专家认为,关注重金属安全性问题的评价,应对重金属用药安全的量&mdash 效&mdash 毒监控关键环节开展深入研究,包括重金属形态结构、价态配位、动态代谢、量效关系、毒效机制等方面。此外,将传统医学知识经验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也是解决含重金属传统药物安全性评价难题的最好切入点与途径,并将为解决相关领域同类问题提供积极示范。   随着中药现代化战略的推进,中药产业快速发展。据统计,2012年中药工业总产值达5156亿元,约占我国医药工业总产值的三分之一,成为我国医药产业的支柱之一。
  • 新桥医院与瑞典知名医学院共建实验室
    昨日,由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与瑞典隆德大学医学院联合建立的“重庆新隆思迪国际联合实验室”剪彩仪式在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举行。据悉,此实验室将以新桥医院为基地,开展心肺复苏、急救、器官移植、营养和康复等领域的高新技术研究、开发和人才培训。   重庆新隆思迪国际联合实验室主要由从事多年临床实践和科研工作的国际知名专家瑞典隆德大学医学院胸心外科Stig Steen(斯迪格顿)教授负责,他领导的科研小组在心肺复苏、急救、器官移植、营养和康复等方面创造了许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在科研成果市场化领域具有丰富经验。而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是国内著名的大型综合医院,在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急救、器官移植、营养学、康复和临床药理等领域在全中国乃至全球都处于先进水平。双方合作后,将通过互派人员开展客座交流、合作争取重大科研项目、联合开发新药、生物制品、新型医疗器械等,建成国际先进的科研基地、人才培养基地和成果转化基地。   据悉,实验室主要根据中国的具体需求,利用国际先进技术的理念,在心肺复苏、急救、器官移植、营养和康复等领域,开展有针对性的科学研究、人才培训、成果转化,使实验室的研究水平和科研成果直接和国际接轨,以更好地服务于病人。目前正在开展和即将开展的项目包括心肺复苏急救心脏骤停、心肺移植的动物实验、II型糖尿病的临床营养学研究。在急救心脏骤停方面,实验室将根据已掌握的先进急救技术和方法,开发适合中国需求的急救产品。在器官保存和移植设备方面,将研发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器官保存和移植的设备。在临床营养产品方面,通过研究发现,合理的膳食,不仅可以预防许多疾病的发生,还可以协助许多疾病的治疗和康复。比如,II型糖尿病、过度肥胖、冠心病等许多疾病都可以通过饮食达到预防和资料的目的,还可以把现代医学和中国传统医学的方法和经验相结合,开发出增进健康和预防疾病的高质量健康食品。
  • 曹雪涛院士:精准医学不应以基因测序为导向
    从年初奥巴马提出将精准医学纳入美国国策以来,精准医学就成为一项热门概念。在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长庚医院管理咨询委员会的委员曹雪涛看来,精准医学的最终目的是更好地为病人服务,它只是精准定义病因的&ldquo 利器&rdquo ,并不是万能,也不应以基因测序作为导向。   曹雪涛表示,目前的医疗理念发展越来越呈现个性化、精确化、远程化、微创化的趋势。而精准医学的出现正是符合了医学发展的这一趋势。曹院士认为,尽管精准医学是一个新兴概念,但是它的主旨是与我国传统医学的同病不同治、同人不同治等理念相通,&ldquo 只不过是他们寻找到了&lsquo 利器&rsquo ,就是精准测序以后病人发病的机制&rdquo 。   但他随即强调,精准医学不能解决所有问题,精准医学仅仅只是一个方面,&ldquo 现在在美国更多就是两类病,一个是乳腺癌的治疗,一个是白血病,还没有延伸到其他的。&rdquo   曹雪涛院士坦言,奥巴马谈了精准医学观念后,这个概念就火了,但&ldquo 我想,经过多年的积淀以后,中国人应该有中国自己的发展。&rdquo   不过相比精准医学,他更倾向于系统医学,因为只有全面的认识疾病的状态,建筑在对生理和病理的情况下,而且寻找新的靶标,才能为将来的治疗奠定了基础。&ldquo 所以精准医疗是个系统工程,不是测一下就知道了,但是如果看病的病灶开错了药方怎么办,如果说不用开药方,但是也知道它的表根,能够治疗好,也可以。将来的系统医学的理念更能够宽泛,更能够适合医学的发展&rdquo 。   曹雪涛院士给精准医学的发展提出九大建议   一是要注重前沿引领,占据前沿,重点突破,以点带面 二是交叉融合 三是落实预防为先 四是夯实发展基础,要有大的布局,要给一定的支撑 五是完善国家医学科技创新体系。各个国家都有各个的机构,中国多头管理导致了体制的混乱,形成不了合力,我们国家这方面还是要建立,以国家需求为导向来建立,为国家医学体系提供支撑 六是培育医学人才队伍,面向基层,特别是一些全科医生,包括规范化人才的培养,要培养出来能看病的医学家,要成为引领世界医学发展的大家 七是强化经济建设,一定是在国家层面上的交叉融合。八是拓展产学研合作 九是深化国际合作。最终是为中国,也希望能够为世界医学的发展作出贡献。
  • “精准医学”有望写入国家“十三五”科技规划
    记者从业内人士了解到,&ldquo 精准医学&rdquo 得到政府高层重视,批示国家卫计委和科技部组织专家论证,&ldquo 精准医学&rdquo 有望写入国家&ldquo 十三五&rdquo 科技规划。此外,国家卫计委医政医管局3月底公布了首批肿瘤高通量基因测序临床应用试点单位名单。卫计委指出,通过试点做好高通量基因测序技术的验证与评价,逐步完善相关技术规范,提高高通量基因测序技术在肿瘤诊断与治疗方面的应用和管理水平。   拟入&ldquo 十三五&rdquo 科技规划   国家卫计委科教司司长秦怀金近日透露,国家卫计委最近会同科技部等部门,联合一批顶尖科学家一直在研究中国的精准医学计划。国家层面通过组织专家论证和讨论,一致认为现在开展精准医疗研究是整个医学界的重大机遇。应抓住这个机遇,按照中国的需求,提出有中国特色的研究和计划,搞好顶层设计,并进行系统谋划。   &ldquo 很多科学家提出,精准医疗可以推动整个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同时要充分考虑法律法规制度环境。&rdquo 秦怀金表示,国家卫计委和科技部希望,将精准医学发展计划列为国家&ldquo 十三五&rdquo 科技发展中的一项。   精准医学系统整合现代科技手段与传统医学方法,致力于科学认知人体机能和疾病本质,促进疾病防治的策略、路径、方法,实现有限的卫生资源投入获得最大的群体健康效益。2015年,美国提出开展&ldquo 精准医疗计划&rdquo ,让这一名词迅速进入公众视野。   肿瘤检测市场先行   短期来看,个性化医疗相关技术和产品对相关公司的收入贡献有限,但随着市场的不断拓展,未来增量可观。   目前,国家卫计委允许怀孕12周以上的高危产妇利用基因测序技术进行无创产前筛查。以这一项检查为例,我国每年新生儿数量约1600万,按10%的市场渗透率,3500元/人次计算,市场空间约56亿元/年。随着技术的发展,成本继续下行将进一步打开市场空间。   考虑到每年三四百万的癌症发病人数,基因测序的应用空间更加巨大。根据《世界癌症报告》统计,2012年中国癌症发病人数为306.5万,约占全球发病的1/5。   业内人士表示,对这类恶性疾病的治疗,一方面是加大治疗药物的研发突破,另一方面应从精准治疗角度进行治疗技术的突破。当前的肿瘤治疗正逐渐从宏观层面对&ldquo 症&rdquo 用药,向更微观的对基因用药转变,实现&ldquo 同病异治&rdquo 或&ldquo 异病同治&rdquo ,精准治疗已经成为肿瘤治疗的一个趋势。目前国内多家基因公司进入肿瘤检测市场,争夺这块大蛋糕。   在肿瘤个体化治疗领域,国家卫计委此前仅批准了中南大学湘雅医学检验所、北京博奥医学检验所和中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从事该业务,三者皆为政府背景,开展进度缓慢。3月底国家卫计委公布首批肿瘤高通量基因测序临床应用试点后,部分公司加快布局,华大基因旗下华大医学的进展最为快速。公司目标客户包括健康人群、高危人群,也可辅助治疗、预后监控。
  • 一文读懂“精准医学”和“基因测序”A股投资机会
    2014年以来,CFDA和卫计委密集推出精准医学相关政策。 2015年3月11日,科技部召开国家首次精准医学战略专家会议,精准医疗计划将在今明两年启动,并敲定在2030年前,中国精准医疗将投入600亿元,其中中央政府支付200亿元,企业和地方财政配套400亿元。 在日前举行的&ldquo 2015清华大学精准医学论坛&rdquo 上,国家卫计委科技教育司司长秦怀金透露,目前,国家卫计委和科技部正在准备精准医学计划工作,待到完善后会上报国务院,并有望把其列入国家&ldquo 十三五&rdquo 科技发展的重大专项。 什么是精准医学? 精准医学是从现在的&ldquo 对症医疗&rdquo 到未来&ldquo 对个体医疗&rdquo ,针对每个人不同的生物医学特征设定不同的医疗方案。前提技术包括:基因测序(目前最新一代高通量测序将每个人的基因测序成本从1亿美元降至1000美元)、生物医学分析和生物大数据云计算技术。 精准医学是对传统医学的一场大变革。包括个性化用药(肿瘤个体化治疗是最重要运用)、指导药物开发、生物大数据等。数据处理是目前精准医疗最大的瓶颈。 海通证券认为: 1、基因测序产业将首先乘风起飞; 2、接下来生物组学对个性化用药、个性化治疗将成为逐步替代传统医疗手段的临床实践,对药物研发的指导也将对为新药研发带来新的指引。 3、精准医疗更有望同时给移动医疗等相关产业带来全新的机遇。 基因测序市场 快速发展,国内市场亦增长迅速 BCC Research 的研究报告显示,2013 年全球测序技术市场总值已达到45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超过20%。该报告预计2018年测序服务的全球市场总值将达到117亿美元,为2013年市场总值的3倍。 与之对应中国基因测序行业的商业应用2011年底前主要应用于科研领域,随后无创产前检测作为第一个医疗应用开始推广,至2013年市场规模达到约10亿元人民币,市场潜力超过百亿元。 基因测序市场的产业链: 上游是设备仪器和耗材供应企业,下游则是测序服务和生物信息分析服务企业。 目前市场上主流新一代测序平台主要由美国Illumina、Ion Torrent/Life Technologies (2014年被Thermo Fisher收购)、454 Roche、 Pacific Biosciences这四大生产商制造。Illumina已经成长为基因测序行业的寡头,垄断了全球设备市场三分之二以上的市场份额,其生产的下一代高通量测序仪HiSeq系列一直是市场上最为畅销的产品。 Illumina股价走势(月线): 中国市场潜在的投资机会 最近的一些实质性进展: 2014年12月22日,国家卫计委发布第一批基因测序临床试点名单,湖南、北京、广东、重庆等地区的多家单位入选,包括华大基因、达安基因、安诺优达等。 值得注意的是,首批临床应用试点共包含3个专业,分别为遗传病诊断、产前筛查与诊断、植入前胚胎遗传学诊断。四个试点专业唯独剩下&ldquo 肿瘤诊断与治疗&rdquo 一项。 一个月前有了下文:2015年3月27日,国家卫计委发布了第一批肿瘤诊断与治疗项目高通量基因测序技术临床试点单位名单。杭州迪安医学检验中心和广州达安临床检验中心入选。 推荐标的: 达安基因:行业龙头 是基因测序产业链布局最完善的上市公司,拥有最全的高通量测序牌照。 迪安诊断:与阿里健康合作O2O 国内首批获得肿瘤诊断治疗项目高通量测序技术临床应用试点资格,公司可以利用现有的医院渠道和阿里健康的O2O渠道快速铺开肿瘤诊断服务。 仙琚制药:药物开发模式创新的标杆 旗下索元生物利用逆向全基因扫描技术,挖掘大型跨国制药企业II、III期临床试验失败但对特定患者有效的药物,筛选出对药物敏感的的亚组病人,快速获取临床晚期潜力新药,引领新药研发新模式。
  • 《人民日报》:华大智造研发超高通量基因测序仪助力精准医学发展
    前不久,华大智造对外发布其研制的超高通量基因测序仪,该测序仪每年可完成5万例人全基因组测序,大幅降低单个人基因组测序的成本。作为基因测序的关键设备,测序仪的每一次重要突破都会给行业带来进步。上世纪90年代,全球科学家启动了“人类基因组计划”,旨在测出人类基因组DNA30亿个碱基对的序列,破译遗传信息。经过不懈努力,2003年该计划宣告完成。在此基础上,科研机构和技术公司持续攻关,不断提升基因测序仪器设备的性能。华大智造基因测序仪DNBSEQ-T20×2据专家介绍,借助测序仪等科技手段,可帮助研究人员加深对基因组的认知,进而帮助人们更好诊断、治疗和预防相关疾病。例如,孕期产检无创项目就是通过基因测序技术,对唐氏综合征等几种染色体异常进行筛查。2022年10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上海交通大学转化医学研究院依托华大智造的测序平台,构建了首个中国人群血液病毒组学图谱,为疾病预防与流行病学研究提供了科学参考。在动植物领域,基因测序也有用武之地。分子育种专家、中国农业大学教授胡晓湘介绍,借助基因测序仪对猪鸡等生物进行全基因测序工作,可以探索重要经济性状的遗传基础,优化畜禽育种选配的流程。专家认为,基因测序产业发展,既需要技术创新作为原始驱动力,在设备研发和检测手段上不断精进,也需要加快临床转化,持续推进应用。以测序仪为例,降本增效是科研人员追求的目标。华大智造高级副总裁倪鸣介绍,超高通量测序仪在短时间内能将测序生产规模提升至新的量级,根本在于创新。例如,团队自主研发了浸没式生化反应技术,直接将载片浸没在试剂槽中进行生化反应,使得反应均匀且稳定,且试剂槽中的测序试剂可以支持载片的多次浸泡,从而实现耗材成本降低的目标。更大通量、更低成本、更大规模需求……在符合法律和伦理的框架下,基因测序技术大有可为。倪鸣表示,通过不断减小测序仪器的外形体积、提升测序仪器的智能化水平和简化基因测序流程等,将助力推动传统医学向精准医学发展。
  • 角色转换 检验医学走上前台—访北京铁路总医院检验中心主任张曼博士
    编者按:当今,检验医学已经以一门独立的学科身份立足于现代医学领域。其作用和角色也随之发生了质的变化!北京铁路总医院检验中心主任张曼博士日前在接受本网记者采访时对检验医学的演变和其特点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在新的形势下,随着相应作用地不断发挥,检验医学将从原先的辅助角色转化为现代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今天,随着病人维权意识、知情意识的增强,临床循症医学的发展和医疗法规中“举证倒置”的出台,随着物理、化学方面的进步,尤其是分子生物学方面技术的进步和逐步引入,检验医学也开始逐步走上前台。它不仅使疾病诊断由现在的事后检验向前瞻性转变,提高早期诊断的比重,还会对用药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对治疗效果进行积极的评价。   从医学检验转变为检验医学   现在,医院检验早已经告别了手工操作时代,从上世纪 50 年代末 Technician 公司 SMAC 化学分析仪用于生化测定开始,目前各种类型的自动化化学分析仪已经取代了以前的手工操作,而医院实验室从原来手工作坊式的工作模式,逐步发展成为具有良好组织和工作条件的现代化实验室。其技术含量得到大幅度的提升。   另一方面,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生物化学、免疫学、遗传学、生物学、分析化学、生物物理学以及电子技术、计算机、仪器分析等学科和技术向医院检验科的广泛的渗透。无论在基础理论上或者应用技术上“医学检验”都有了极其深刻和广泛的发展。   譬如:在临床生物化学的检测技术方面,原先所用的化学检测方法逐步为灵敏度更高的酶偶联比色法所替代,同时引入酶偶联连续监测的免疫学方法。在试剂的应用上,也由原来的冻干试剂发展到液体双试剂,从而使临床标本的检测结果更具精确性和准确性。在临床免疫学方面,随着单克隆抗体的问世,标记免疫学的发展以及各种光化学免疫分析方法的应用,也使得抗原抗体检测的灵敏度大大地提高。在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方面,各种试剂的标准化、商品化,使得各种培养基的质量得到保证。尤其在应用了核素 14C 标记技术和特殊的 CO 2 感受器以及利用荧光淬灭的原理来判断血培养的结果,并采用微生物数字分类鉴定和计算机专家分析系统进行结果分析,不仅使整修检测时间大大缩短,结果更加详细准确,而且整修流程更显得标准化。在血液和体液的检测方面,由于全自动多分类血球计数仪和凝血仪进入实验室,淘汰了凝血时间的手工测试,同时扩展了白细胞表面分子标记物的检测,从而使得 DIC 诊断及临床抗凝疗法的监测更为可靠。白血病的分类从原来单纯性的形态学分类发展到目前及将来的染色体、遗传学、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的综合分类,大大提高了白血病诊疗的准确性。   在这种情势之下,传统医学检验本身已经不能完全涵盖因此而给检验带来的巨大变化。而这正是检验医学产生并得以迅速发展的缘由。   具有自己特点,是一门独立学科   随着医学检验的不断发展,其不仅与传统医学检验的差别越来越巨大,它区别于其他医学专业的特点也开始表露出来:   首先,它比其他医学专业更加强调整体协作。现在的检验医学,早已突破了过去以血、尿、便三大常规为主的检验。面对琳琅满目的诸多检验项目和越来越准确的检验要求,非常需要整体协同运作。仅就检测结果准确性要求而言,不仅涉及到标本采集时间、部位、方法的确定,还包括对检验方法的选择,以尽量减少不同方法检测同一目标时的干扰、尽量减少不同试剂检测同一目标时的差异、尽量减少不同仪器检测同一目标时的差异、尽量减少个体操作间的差异、尽量减少不同实验室间的差异,如果这其中有一个环节出现失误,就会导致最终检测结果的不客观。   其次,科室管理水平的高低与检验质量的好坏直接相关。科室管理不仅包括人员管理,还包括仪器管理、操作规程管理等,无论哪一个方面出现管理问题,都会导致检验质量的下降。   第三,检验医学对新技术的应用比其他专业更为敏锐,其学科的发展与新技术的关系也更为密切。以分子生物学技术为例,对于检验医学来讲,分子生物学使检验医学的工作范围得到了极大的拓展,不仅使检验可以从事后性判断向前瞻性转变,而且其应用范围也可以扩展到诊断、治疗效果的评价、预后的评估、预测个体发生疾病的趋向、流行病学、健康状态的评价、药敏靶点的选择。另外,蛋白质组学的发展对于检验医学的发展也至关重要 —— 首先,区分疾病中不同时期,如:早期、晚期区分出一整套独特的蛋白质,会使诊断更客观精确;其次,在肿瘤研究方面人们希望通过蛋白质组学的研究,发现新的有效的诊断测试方法问世。   第四,自动化的融入使检验更迅速。这一点对于治疗至关重要。救人如救火,些须时间的节约面对的结果就可能是生死之别。而自动化(包括自动化仪器和操作的自动化)的引入,不仅使检验可以摆脱手工操作的误差,而且可以极大地节约检测时间,使检验变得更为迅速。   在不久的将来,临床医学实验室将面临着一个质的变化:首先是临床生物化学、免疫学、微生物学和血液学之间将不再存在一个明显的学科分界线,检测手段将更加自动化、一体化和智能化。大量的生物技术如:基因克隆技术、生物芯片技术、核酸杂交技术和生物传感技术以及各种 PCR 等技术的应用和引进,将使得临床实验室的科技水平更高、学术氛围更浓、人员素质更好。   角色转换 —— 从辅助到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看来,检验医学在现代医学中的作用愈发的明显,它不仅与病人、医生息息相关,还跟整个医院的医疗水平密切相关 —— 准确的检验指标不仅可以评价治疗效果,而且可以指导医生临床用药,这就为提高医药的整体医疗水平提供了相当的可能!例如:当败血症血培养阳性时,既可明确疾病的病原诊断,进一步的药敏试验又为患者的治疗提出明确的办法。这就避免了医生根据自己的用药习惯,对患同一种疾病的不同患者,使用同样的医疗方法和药品问题。   其次,现代疾病的致病原因更为复杂,而检验对结果的分析更注重整体性,这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各专业学科从单一学科角度对疾病进行诊断可能造成的误差。   这些作用的发挥,就使检验医学的角色发生了悄然的变化 —— 开始从治疗辅助角色转变为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在美国,检验医师对疑难检验结果的处理,不仅对临床医生有指导意义,而且还与临床医生一道探讨病例,参与治疗方案的制定。   另外,它在疾病的预防中的作用也非常显著,这是因为疾病早期往往缺乏明显症状和体征,患者一般不加以注意,往往是通过实验室检查得到确诊,并接受及时的治疗,例如子宫颈涂片检查有效地控制了子宫颈癌的发生,在我国普遍开展的甲胎蛋白检查有助于发现小肝癌,明显提高肝癌的生存率。由 WHO 推行的新生儿筛查工作,通过促甲状腺激素 (TSH )和苯丙酣尿症的检查显著降低了甲状腺功能低下和苯丙酣尿症的发病。   正是上述作用地不断发挥,今天检验医学在现代医学中的角色已经悄然发生了变化 —— 已经从可有可无的医疗辅助角色转变为现代医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联系电话: 010-51896389    E-mail : mzhang62@yahoo.com.cn    单位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羊坊店铁医路 10 号( 100038 )
  • 赛默飞支持医学科研,促进临床转化
    &mdash &mdash 赛默飞参加&ldquo 2012年中美临床和转化医学国际论坛&rdquo 纪实 中国上海,2012年7月2日 &mdash &mdash 6月29日,&ldquo 2012年中美临床和转化医学国际论坛&rdquo 在上海成功举办。此次论坛由中国工程院(CAE)、中国医学科学院(CAMS)、联合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临床研究中心、全球医生组织(GlobalMD)共同主办。全球科学服务的领导者赛默飞世尔科技(以下简称:赛默飞)全程支持并参与了此次论坛,充分展示了赛默飞在转化医学方面的卓越能力。凭借其先进的产品和解决方案,赛默飞帮助全球科研工作者及实验室人员在生物标本库建立、细胞培养与治疗、药代动力学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发展。 此次论坛围绕&ldquo 转化医学在代谢疾病、自身免疫疾病、传统医学、心血管疾病、癌症诊治、生物技术产业以及生物标本库建设等领域的发展与实践应用&rdquo 展开热烈的讨论。中国工程院副院长樊代明、上海市副市长沈晓明、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曹雪涛、国家卫生部科技教育司司长何维等领导出席开幕式并发表讲话,大会由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学部主任杨胜利主持。来自中国、美国、澳大利亚等国的临床医生、科研人员等500余位代表参加了会议,分享交换了临床转化医学的最新发展信息。 赛默飞密切关注并支持临床转化医学的发展,赛默飞低温设备、高分辨率组合质谱仪LTQ Orbitrap 、LTQ Velos&trade 线性离子阱等丰富产品为临床医学提供了可靠的实验依据,在样本储存、蛋白标记、药物靶标、激素检测等方面成功的为全球用户解决了一个又一个科研难题。此外,赛默飞还是转化医学流程化的倡导者。2011年,赛默飞发布了&ldquo 整体式生物样本库解决方案&rdquo 和&ldquo 用于临床研究领域内分泌药物分析的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解决方案技术库&rdquo 等整体解决方案,涵盖了转化医学相关领域完整的工作流程,极大的促进了转化医学的发展。 对此,赛默飞大中华区总裁迈世福(Michael Shafer)先生表示:&ldquo 作为服务科学的佼佼者,赛默飞以科学家服务科学家的方式,一直致力于帮助客户将实验室成果向临床应用领域转化,力求在医疗卫生领域作出贡献。公司的发展始终与中国 &lsquo 十二五计划&rsquo 的步伐相一致。赛默飞世尔将继续扩大在中国医疗市场的投入,以精湛技术和先进产品服务于临床转化医学,推进中国社会健康事业的发展!&rdquo 此次论坛,赛默飞还为各位来宾准备了&ldquo 上海之夜&rdquo 欢迎晚宴。赛默飞专业诊断集团亚太区副总裁 Mario Gualano 博士,向各位来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并介绍了公司在中国的快速发展,展现了在转化医学领域的卓越服务能力。此外,会场外搭建的展台也向来宾展示了产品及整体服务能力,吸引不少嘉宾驻足观看、咨询洽谈。 了解更多赛默飞在转化医学方面的解决方案,请浏览:www.thermo.com.cn/ctm 赛默飞专业诊断集团亚太区副总裁Mario Gualano 博士致欢迎词 赛默飞在中美转化医学论坛上的展台 关于赛默飞世尔科技赛默飞世尔科技(纽约证交所代码: TMO)是科学服务领域的世界领导者。我们的使命是帮助客户使世界更健康、更清洁、更安全。公司年销售额120亿美元,员工约39,000人。主要客户类型包括:医药和生物技术公司、医院和临床诊断实验室、大学、科研院所和政府机构,以及环境与过程控制行业。借助于Thermo Scientific、Fisher Scientific和Unity&trade Lab Services三个首要品牌,我们将创新技术、便捷采购方案和实验室运营管理的整体解决方案相结合,为客户、股东和员工创造价值。我们的产品和服务帮助客户解决在分析领域所遇到的复杂问题与挑战,促进医疗诊断发展、提高实验室生产力。欲了解更多信息,请浏览公司网站:www.thermofisher.com 关于赛默飞中国 赛默飞世尔科技进入中国发展已有30年,在中国的总部设于上海,并在北京、广州、香港、成都、沈阳等地设立了分公司,目前已有超过1900名员工、6家生产工厂、5个应用开发中心、2个客户体验中心以及1个技术中心,成为中国分析科学领域最大的外资企业。赛默飞的产品主要包括分析仪器、实验室设备、试剂、耗材和软件等,提供实验室综合解决方案,为各行各业的客户服务。为了满足中国市场的需求,目前国内已有6家工厂运营,苏州在建的大规模工厂2012年也将投产。赛默飞在北京和上海共设立了5个应用开发中心,将世界级的前沿技术和产品带给国内客户,并提供应用开发与培训等多项服务;位于上海的中国技术中心结合国内市场的需求和国外先进技术,研发适合中国的技术和产品;遍布全国的维修服务网点和特别成立的维修服务中心,旨在提高售后服务的质量和效率。我们致力于帮助客户使世界更健康、更清洁、更安全。欲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www.thermofisher.cn
  • QS2018世界大学生命科学与医学专业TOP100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生命科学与医学领域的研究成为当今世界科学发展的热点,且每年有大量的学生进入生命科学、医学相关专业进行学习。因此,客观的专业排名是衡量世界大学生命科学及医学专业实力的参考标准。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QS世界大学排行榜(QS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就世界大学生命科学与医学专业进行了排名,并发布于其官方网站。在TOP100的大学中,中国共有5所大学,分别是位于大陆的北京大学(Peking University,排名59)、复旦大学(Fudan University,排名93),位于台湾的国立台湾大学(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排名61),以及位于香港的香港大学(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排名40)和香港中文大学(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排名73)。 /p p   在观望完整TOP100排名前,小编带大家了解相关学科知识: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生命科学专业包括了生物科学和生物技术两个专业方向,这些专业学科主要培养学生学习生物科学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学生将受到应用基础研究和技术开发方面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训练,进而具有较好的科学素养及初步的教学、研究、开发与管理的基本能力。其核心课程主要包括了动物生物学、植物生物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遗传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普通生态学等学科 必修课程则包括无机及分析化学、有机化学、大学数学、大学物理学、生物统计学、发育生物学、生物技术概论、进化生物学,生物化学,微积分等。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医学是是以治疗预防生理疾病和提高人体生理机体健康为目的,处理人健康定义中人的生理处于良好状态相关问题的一种科学。而现今医学分为传统医学、基于“生物-医学模式”近代发展起来的西医,20世纪西医又发展到“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或综合医学模式,后基因组时代系统生物学的兴起,形成了系统医学在全球的迅速发展,成为继传统医学、西医学之后中、西医学汇通的未来医学。 br/ & nbsp & nbsp 以下是QS官网发布的生命科学及医学专业的世界大学排行TOP100: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9/uepic/11ffb351-24cb-4cfc-961e-a1915c748a50.jpg" title=" 1.png" alt=" 1.pn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9/uepic/fb9a44c9-5431-42cf-b865-399657a6e0ea.jpg" style=" " title=" 2.pn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9/uepic/907d85e4-9571-48aa-9aec-3520d8f418f1.jpg" title=" 3.png" width=" 578" height=" 345" style=" width: 578px height: 345px " alt=" 3.png" / br/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9/uepic/06c75e2e-c17c-462f-8d5d-e5088711e82f.jpg" style=" " title=" 4.pn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9/uepic/8ed49483-8502-4970-9066-e7766cff1047.jpg" style=" " title=" 5.png" alt=" 5.pn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9/uepic/982a734b-fd1c-4e5f-aa03-1c2074f361cc.jpg" style=" " title=" 6.png" alt=" 6.pn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9/uepic/f27c4512-2d0b-4e9a-be7d-9bee0da5988f.jpg" style=" " title=" 7.pn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9/uepic/e209c216-fd06-451d-a6ef-a4961c3c6743.jpg" style=" " title=" 8.pn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9/uepic/ea08ace9-9158-4367-8ad0-cff2bd6d7fc1.jpg" style=" " title=" 10.pn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9/uepic/fb5a2087-0043-4a15-9a03-8a61f3b7b8fe.jpg" style=" " title=" 11.pn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9/uepic/56f20130-a7cb-4f10-8d11-520251475262.jpg" title=" 12.png" / br/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9/uepic/d57e8822-56ca-4867-b164-4ce1194a84d2.jpg" style=" " title=" 13.pn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9/uepic/f78df683-a5c9-4653-962c-813de179c8b8.jpg" style=" " title=" 14.png" alt=" 14.pn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9/uepic/b095f34e-fff7-4378-b36d-dcf0416350cf.jpg" style=" width: 579px height: 345px " title=" 15.png" width=" 579" height=" 345" border=" 0" vspace=" 0" alt=" 15.pn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9/uepic/27339e07-c3a5-4118-9827-7936d662a52b.jpg" style=" " title=" 17.pn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9/uepic/449d5b02-471c-44ec-bf54-1345d05b0f47.jpg" style=" " title=" 18.pn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9/uepic/7809c63c-c7a2-4c2a-86c8-9dd4c7be6676.jpg" style=" " title=" 16.pn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9/uepic/737e0672-16e9-4968-9c38-2fd0cdd8f7cc.jpg" style=" " title=" 19.png" alt=" 19.pn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9/uepic/82313636-ec18-4dc3-b5f5-c07541abe057.jpg" style=" " title=" 20.png" / /p
  • 呼吁测序专家等四大精英 共同推进大诊断医学发展
    p   大数据与精准医疗已成为当今健康产业的热门话题,组学和大数据是当前决定精准医学发展的一个基础。在医疗数字化的过程中,医院成了大数据产生的重要来源,病历、影像、远程医疗等都会产生大量的数据,使得医疗行业遇到了海量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的挑战。在第二届全国功能基因组学学术峰会上北京天坛医院的康熙雄教授以“互联网、大数据、大诊断”为题,从医学和诊断学的角度来阐述临床医学和大数据的关系,同时还介绍当前医学面临的困境,呼吁其他领域的专家共同推荐我国医学的发展。 /p p    strong 大诊断技术平台出现新格局:诊断的发展变成了人体信息采集的发展 /strong /p p   几千年前我们祖先主要靠人体身上的感觉器官来诊断疾病,随着社会的发展,出现了采集人体信息技术平台,诊断技术进入了循证医学时代,再随着技术平台的迅速膨胀,人类进入了精密医学和精准诊断的时代。 /p p   如今大诊断技术平台处在转变期,技术平台、信息平台及人类需求都发生了重大转变。以前诊断涉及的只有患者,如今诊断还涉及到健康人群,从胚胎的形成到生老病死全过程都覆盖了对人体信息采集的需求。如今诊断的发展变成了人体信息采集的发展,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大诊断市场正在发生改变,兴起了新的格局。新格局的关键互联网,如何将产生的大量数据应用到健康产业是当今非常大的社会需求和人类需求。 /p p    strong 诊断方向升级,产生海量数据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img width=" 450" height=" 281" title=" 1.jpg" style=" width: 450px height: 281px "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511/noimg/0ad7c388-bafa-451b-bbdb-c748f9c5c9c4.jpg" border=" 0" vspace=" 0" hspace=" 0" / /strong /p p   从感官诊断到精密诊断,最大的差异是人体信息采集量的增加。人体信息大数据主要来自个体组学指纹。个体组学指纹是一种因人而异的个体化数据,包括核酸基因组学、蛋白组学、表型组学等。 /p p   随着诊断技术平台的发展,产生了许多非分子信息,比如物理信息、量子信息等。同时技术的叠加也产生了新的数据,如分子影像学技术将生化和分子数据穿插到影像学数据中,因此当今技术平台产生的数据量非常庞大,需要建立参考数据库来供理解、平衡与比对,从而得到能反映身体状况的信息数据。 /p p   如今诊断体系不仅包含体内和体外的诊断,还包含动态和移动的诊断,同时基因组学的诊断也越来越广泛,微观和宏观的影像诊断体系也在快速发展。其中宏观诊断包括脑CT检查等,微观诊断包括对细胞细微分子体系的了解,同时表型信息和环境对突变的影响等信息综合在一起形成了庞大的临床数据。另外近年来新兴的传感器引导人体数据采集的方法(包括可穿戴设备、便携式设备等)也进一步使临床数据更复杂。这种方法的特点是可单点测定、不间断测定、定时测定和需要时测定等24小时动态测定,体征参数为生化、生理及影像综合数据,功能形式上升为检测、筛查、诊断、治疗和干预。因此如今的技术平台是全程监测人体24小时的动态变化,升级后的技术平台产生的数据量将非常庞大。 /p p    strong 浩瀚的大数据,医生消化不良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img width=" 450" height=" 336" title=" 2.jpg" style=" width: 450px height: 336px "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511/noimg/c063e3ea-c606-4362-a1f7-c0a41488f081.jpg" border=" 0" vspace=" 0" hspace=" 0" / /strong /p p   如今随着数据产业的发展,形成了功能基因预测体系。人类信息采集平台产生的数据犹如浩瀚的大海,医生能否将这些海量的数据应用起来是眼前最大的瓶颈。医院对内和对外的网络体系很重要。院外远程医疗和院内信息化的发展很关键,如入院记录系统、体外诊断结果输入、检查数据报告(如影像学报告等)和术后数据等这些大数据使临床医生消化不良,因此我们希望这些数据以反映人体健康信息的数据到达临床医生手上,让医生可迅速掌握并应用必要信息。 /p p    strong 呼吁四大精英:农业等信息技术人员转向医学信息、遗传医学专家、测序专家、统计学专家 /strong /p p   功能基因组数据是海量的,但医生只需要功能基因的应用信息,医生和信息之间存在很大的鸿沟,因此我们呼吁农业等领域的信息技术人员转向医学,与我们共同推进医学的发展。 /p p   如今人体诊断行业的要求越来越高,需求也越来越大。传统的诊断只针对疾病,疾病医学主要包括症状、体征、检体检验和影像的综合诊断,也叫分子分型个体化医疗。升级后的诊断行业注重人体信息数据采集体系的发展,包括体内体外数据的采集。体内数据包括症状、体征、检体检验,还包括影像数据,体外数据采集包括疾病诊断、健康评价、传统标记物的检测、现场快速监测及组学健康评价上的质谱、功能基因表达分析等。 /p p   虽然诊断体系在不断发展,但很多医生都遵循原有的体系探讨医疗,因而新的医学体系让医生面临很大的困境。一些筛查和测序等产品何时才能有效应用到临床上,这涉及到政策、体制以及科学问题。 /p p   国家脑血管中心在北京天坛医院建立了单基因疾病组学中心。为了推动单基因疾病组学研究的发展,我们呼吁遗传医学专家、测序专家和统计学专家。在全国专门从事遗传疾病的医生非常少,特别是儿科领域、罕见病领域的遗传专家医生特别少,因此如今呼声较高的是遗传医学专家,同时我们还需要测序专家、统计学专家。 /p p    strong 医疗市场对独立实验室的需求庞大 /strong /p p   体外诊断从传统医学概念发展到了新兴独立实验室。基因临床独立实验室需求很庞大,但人员从哪里来?这是个很关键的问题。近年来临床实验室如雨后春笋般兴起,但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p p   个体化医疗是用庞大的个体化信息数据来建立相关的未来医疗,但患者和智能医生如何联系,如何采集人类信息,如何交流才能达到疾病诊治目的,这些问题的解决还面临很多困难。因而无论从健康角度还是从慢性疾病的管理角度,我们都需要建立国家网络体系,从康复和护理角度,我们需要建立信息共参体系。 /p
  • 全生命周期健康评价体系下的医学仪器发展趋势——专访天坛医院康熙雄教授
    “预测”二字听起来比较玄乎,但其实它一直是临床医生在诊疗活动中最本能的行为。传统医学的预测是基于医生个人经验,结合患者在临床诊疗活动中的症状和体征进行分析。这类预测主观性较强,容易对人的健康状态造成误判。随着人体健康信息采集技术的发展,外界可以从人获取的客观数据不断增加,现代医生根据证据进行客观预测的比重越来越大。而这种预测依据的是大数据、算法以及个体采集的家族史、遗传史、个体疾病史等全部数据的整合。那么,有没有一种体外仪器设备,能在生命健康的不同时期以及不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更真实地对生命健康状态进行“客观预测”呢?在第十五届中国科学仪器发展年会(ACCSI2021)上,仪器信息网邀请到北京天坛医院实验诊断中心康熙雄教授作了主题为《全生命周期健康评价体系下的科学仪器发展趋势》的精彩报告,引起现场热烈讨论。在报告中,康熙雄教授认为临床诊断最终的发展趋势是基于流程的预测医学,而在不同生命周期,生命健康的评价体系应该有不同侧重。会后仪器信息网特别采访了康熙雄教授,就全生命周期健康评价体系下的医学诊断仪器发展趋势展开交流。生命科学仪器最为重要 生命全周期健康监测设备依然紧缺近年来特别是党的十九大以后,“健康中国”战略被提到空前高度。康熙雄教授认为健康强国建设不仅包括全民健康,还包括个人全生命周期的健康,其中生命全周期健康是一个非常庞大的课题,涵盖人的生、老、病、死。康熙雄教授认为在胚胎、婴儿、儿童、青少年、成人及老年不同的生命阶段,应该有不同侧重的健康评价体系,其对应的医学监测仪器也不一样。而生命健康评价应该始于一颗受精卵。生命发生到衰退全周期健康评价仪器在卵母细胞分裂为16个时,即可取样进行基因测序,以此进行健康评价;在受精卵时期,可以利用基因测序仪进行测序,筛查单基因疾病;在胚胎时期,胎儿健康可以通过超声仪进行形态学观察;在婴儿时期,可利用质谱仪、流式细胞仪进行先天性代谢疾病检测......康熙雄教授还特别强调医学仪器对生命全周期进行健康评价的重要性,其中科学仪器作为生命全周期健康评价体系中的核心工具,将极大助力生命全周期健康监测。“正如我在中国科学仪器发展年会颁奖晚会上针对生命科学仪器优秀新品的趋势总结提到,在所有科学仪器中,生命科学仪器最为重要,因为它涉及到人类生命健康。所以大量的仪器设备应该从个人生命健康或者数字化健康信息采集的大方向来进行产品研发。”从这个角度来看,生命全周期过程的健康监测设备仍然紧缺。基于此,康熙雄教授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概念——数字化健康全息信息采集体系。这个体系不仅包括已经存在并且很关键的基因测序,还应该包括表型组学系统。“目前,除了质谱检测的蛋白组学已经有相关应用外,绝大部分组学相关检验设备和体系都缺失。”POCT发展方向:生命健康信息全息采集生命信息采集体系庞大到突破当前大多数医学人士的认知。“一提到健康,大家的第一反应是去求助医生,但这是不对的。”健康和疾病是两回事:疾病是已经有了症状,需要医生解决,而健康则是关于一个人的全部生命状态信息。传统的健康信息只能在医院采集,导致很多关键信息会缺失。一个人的健康全息信息不仅包括医院采集到的基础数据,还需要包括个人在单位等其它活动场所采集的信息。所以从健康这个层面来讲,人的生命信息采集是一个“全方位的广角镜头”。如何才能将一个人生老病死全周期的信息采集到?康熙雄教授认为POCT监测设备应该是“跟着人走”,即人在哪里,监测采集行为就在哪里。比如在家、在工作单位或者在其余活动场所采集,这样的全景采集,就构成了有一个健康全息信息采集体系。作为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现场快速检测(POCT)分会主任委员,康熙雄教授归纳了POCT的三大特点:时间迅速、空间便利、对采集人员要求不高。与之对应的,POCT监测设备的发展方向应该小巧易携带,且可移动采集。“上周我去上海访问了一家企业,他们设计的产品能够将健康监测设备包埋在衣物纹路内部,通过芯片可以及时采集心电图信息,这就叫做移动的采集。”面向保健和临床使用的可穿戴便携式设备康熙雄教授还为我们描绘了一个非常典型的未来健康信息采集场景:“一个人工作完回到房间,在完成某个行为后,监测设备可以扫描出个人的喜怒哀乐;在晚上睡觉时,监测系统能够实时监控呼吸、脉搏、血压和心脏跳动,一旦发现异常,整个监测体系能够迅速反应,如把床头抬起来,保持该人的呼吸道顺畅。”“这样一来,POCT不仅是简单的炎症、心血管异常等项目的检查,而是一个全方位的健康监测体系,并且能够全息的描写出来。这样的体系建立好了,才能真正的把素质健康人的体系给构成出来,这就是健康领域POCT的发展方向。”采访最后,康熙雄教授表示在所有科学仪器中,生命科学仪器最为重要。强烈建议大量的仪器设备应该从个人生命健康或者数字化健康信息采集的大方向来进行产品研发。“新冠疫情就是一个非常好的例子,好多企业原先都发展不下去,通过新冠又活了过来,他们在解决人类健康需求的同时自身也得到了发展。所以我非常肯定地说,我们中国的科学仪器发展重点在于生命科学仪器的发展,尤其是在对人健康信息采集的体系上。”后记当下主流的基于类型的症状后检测已无法满足人们对生命健康的更高要求,建立全生命周期健康评价体系应运而生。全息生命信息采集体系的概念非常前沿,从提出到被认知,再到被大家普遍接受可能还有一段距离。但其实已有众多应用案例,最著名的当属美国著名影星安吉丽娜朱莉为了规避较高罹患卵巢癌和乳腺癌风险,实施了双侧乳腺切除手术,采集到基因信息,提前实行了预测性治疗。作为首次提出这个概念的学者,康熙雄教授也在不断的宣讲科普,由他和程京院士主编的《医学预测学》近日正式发布。书中对生命信息采集体系有深入、系统的描述,感兴趣的专家可以关注、购买。
  • 医学科技发展“十二五”规划发布
    关于印发医学科技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有关部门,各有关单位:   为了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指导医学科技工作发展,科学技术部、卫生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教育部、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总后勤部卫生部等十个部门联合制定了《医学科技发展“十二五”规划》,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部门、本地区的实际情况贯彻落实。   特此通知。   附件:医学科技发展“十二五”规划 医学科技发展“十二五”规划   目 录   一、形势与需求   二、指导思想   三、基本原则   四、战略目标   五、重点任务   (一)发展前沿技术,引领医学发展   (二)重视基础研究,解决科学问题   (三)加强预防研究,降低患病风险   (四)突出临床转化,提高诊疗水平   (五)强化保健康复,服务全民健康   (六)关注公共卫生,构筑安全屏障   (七)推动健康产业,促进经济发展   (八)完善条件平台,支撑医学发展   六、保障措施   医学科技是保障公众健康的重要基础和支撑。加快医学科技发展,对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提高公众健康保障水平,支撑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顺利实施,培育发展生物医药战略性新兴产业,切实改善民生服务,以及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以及《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为加快医学科技发展,提高全民健康水平,特制定《医学科技发展“十二五”规划》。   一、形势与需求   (一)疾病防控挑战艰巨。   近年来,我国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糖尿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呈持续上升和年轻化的趋势,已经成为我国城乡居民的主要死亡原因并带来沉重的医疗负担。结核、艾滋、肝炎等重大传染病发病率居高不下,SARS、甲型H1N1流感等新发传染病不断出现,传染病防控形势依然十分严峻。我国在控制人口数量方面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未富先老的老龄化问题也接踵而来,老龄人群的疾病防治和健康保障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压力。此外,出生缺陷已成为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心理精神疾患日益增多,重大自然灾害和意外伤害频发,呼吸、消化等常见病、多发病仍然困扰着广大公众的健康,食品安全和环境危害对健康的影响加重,职业病和地方病高发,医源性和药源性疾病不断出现,亚健康状态人群扩大,广大农村基层地区医疗机构的诊疗技术水平较低,进一步加剧了疾病防控的严峻形势。面对诸多挑战,现有医学认识水平仍存在很大的局限性,许多重大疾病包括常见多发病仍然缺乏经济有效的防控办法和诊治手段,疾病防治的科技支撑能力亟待提高。   (二)健康需求快速增长。   健康是人类自身最普遍、最根本的需求。现阶段我国健康需求的主要特点是起点低、总量大,居民整体健康状况相对较差。随着经济条件、教育程度、科学技术、产业发展等各要素水平的不断提高,广大公众健康需求快速释放,人们越来越重视防病治病,拉动了医疗服务业以及包括药品和医疗器械在内的生物医药产业的快速发展,也导致我国医疗资源紧缺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同时,伴随着广大公众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家庭医疗、康复保健、个人健康等产品逐步成为新的市场增长点,医疗保健消费支出在个人消费支出中所占比例逐步提高,现代健康服务业快速增长。医学科技的目的已不仅仅是解除病痛,更要满足人们健康水平提高和生活质量提升等多层次需求,提供更好的健康服务。   (三)科技创新高度活跃。   认识生命现象和解决健康问题带来的内生动力以及以生命科学为主的多学科理论和方法的不断进步,促进医学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拓展。分子、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及整体等层面的研究不断深入,推动医学向预测、预防和个体化诊疗等新的方向加速发展 医学影像、分子诊断、基因治疗、细胞治疗、微创手术、组织工程、生物医用材料、靶向药物治疗、无创检测、实时监测、数字化医疗、远程医疗、移动医疗等新技术不断发展,疾病防治手段和医疗服务水平不断进步 传统医药的健康观念、医疗实践与现代医学的结合日趋紧密,中西医融合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医学科技发展的突出特色 多学科的交叉渗透融合日益广泛,医学逐步成为促进生物、材料、信息、工程等学科领域集成融合应用的重要引擎,医学科技发展进入了重要的战略机遇期。   (四)医学模式加速转变。   随着科学认识的不断深入,探索生命的奥秘、揭示人体健康与疾病的本质、寻求更加安全有效的干预方法,已经不是单纯的生物医学问题,而是包含生物、环境、心理、社会等在内的复杂系统科学问题,医学科技进入了多视角、全方位研究的整体医学的时代,医学科技的发展越来越依赖于多学科、跨领域的交叉渗透融合和紧密协同的大兵团作战。紧密围绕医学科技发展需求,加强医学研究资源的共享集成,推动不同学科和技术领域间的交叉融合,促进前沿技术、基础研究和临床医学的紧密衔接,加快建立整体协同的研究模式正在成为新的发展趋势。   (五)产业竞争日趋激烈。   以创新药物研发和先进医疗器械制造为龙头的健康产业,是支撑国家医疗卫生体系建设的重要基础和促进医学服务水平提高的重要支撑,是世界各国争夺最激烈、最重要的战略制高点之一。在技术驱动和需求拉动的双重影响下,全球健康产业持续增长和快速发展,美国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欧洲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日本已确定“生物产业立国”的战略目标,我国也将生物医药确定为“十二五”期间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但我国化学药品和生物药品还以仿制药为主,大中型、中高端医疗器械主要依赖进口,中药产业发展也面临着资源、标准等诸多挑战。进一步加大力度,加快推进生物医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既是当前我国支撑医疗卫生体系建设,降低公众医疗负担的紧迫需要,也是面向未来大健康产业发展,促进医学模式转变的重大战略需求。   (六)战略意义日益凸显。   医疗与健康关系着社会和谐、经济发展与政治稳定,各国政府均着力发展医学科技,以解决重要疾病防治难题,实现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目标。健康水平的提升成为衡量和评价各国社会发展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众多国家已经启动健康战略并正在实施,医学科研投入经费比重日益加强。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研究经费约占美国非国防领域科研经费的三分之一以上,2010年达到312亿美元,并保持持续增长趋势 英国计划在10年内向癌症和其他疾病领域研发投入150亿英镑。无论是投入经费总量还是科技经费的比例,我国医学科技投入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进一步加大医学领域的科技投入,加快医学科技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二、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的战略部署,充分发挥前沿技术的引领作用和中医药的原创优势,突出重点疾病、重点人群、重点区域、重点技术、重点产品和重点环节,着力实施自主创新、重点前移、重心下移、加强转化和系统整合五项战略,重点解决我国医学科技领域的重大瓶颈问题,切实加强医学科技发展组织模式的优化,大幅提高医学科技的创新能力,为构建普惠的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提高全民健康水平、保障人口安全、推动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三、基本原则   (一)自主创新。   当今世界,科技创新已成为引领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我国是医学研究的“资源”大国但并不是“创新”大国,解决疾病和健康领域的诸多问题迫切需要医学科技的创新突破。要充分利用我国生命科学研究发展迅速、临床医学资源丰富以及中医药理论方法的原创优势,将自主创新作为我国医学科技发展的战略基点,基础、应用、开发研究整体布局,预防、诊断、治疗、康复、保健研究衔接部署,加快建立更为完善、更具效率的医学科技创新体系,为医学科技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二)重点前移。   立足预防,增进健康才有可能从根本上改变我国疾病防控整体形势不利的局面。要重点发展疾病的早期发现和早期识别技术,实现疾病的早期干预,大幅度提高疾病的治愈率,降低疾病的社会和经济负担,为预防为主战略的实施提供技术支撑。要大力发展健康状态辨识技术、健康管理及亚健康状态干预技术,重视公众健康知识普及,从“治已病”为主前移到“治未病”和养生保健,从“被动医疗”转向“主动健康”。   (三)重心下移。   以农村和社区为主的基层是我国卫生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是疾病防控体系的薄弱环节。医学科技研究的不仅要发展适于大城市、大医院需要的先进技术和产品,更要关注广大农村和社区基层,积极发展和推广适合我国国情的适宜技术和产品,加快推进先进技术和创新产品在基层的普及应用,大力发展新型整合医疗服务模式,有效提升我国基层医疗机构的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   (四)加强转化。   医学科技的根本落脚点是有效解决临床实际问题和切实提高公众健康水平。当前,基础医学、前沿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实际应用脱节的问题非常突出。有效解决基础研究、临床应用、产业发展之间缺乏有效合作机制等问题,在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之间建立更直接的联系,缩短从科学发现到技术应用的时间,尽快将研究成果快速转化为可应用的技术、产品、方法、方案或指南并应用到临床实践,大力推进转化医学的发展已成为医学科技自身发展的一个重大方向。   (五)系统整合。   医学研究具有高度的复杂性,有效的系统整合是医学科技发展的内在需求。传统的条块分割、各自为战的研究模式,严重制约着医学科技的发展。要加强医学科技工作的统筹协调,促进全社会医学科技资源优化配置、综合集成和高效利用 要注重学科领域整合,以交叉学科研究中心等方式促进医学科技的快速发展 要重视对研究力量整合,促进医产学研的有机结合,推动临床转化医学研究中心、技术创新联盟等建设 要重视研究资源整合,加快临床研究协同网络平台及相关资源库、信息库的建设 要重视医疗服务模式的优化整合,加快推进数字化医疗、远程医疗、移动医疗等技术发展,优化建立不同层级医疗机构间协同医疗、整合服务的新模式,实现医疗服务资源的系统高效利用。   四、战略目标   (一)总体目标。   针对公众健康水平提高和医疗卫生体系建设的重大战略需求,加强统筹部署,凝聚优势力量,优化组织模式,通过相对稳定和较高强度的支持,初步建立适合我国特点的具有开放联合、机制创新、集成攻关等特征的新型国家医学科技创新体系,重点攻克一批预防、诊断、治疗、康复和保健新技术和新产品,开发一批综合防控及规范化、个体化诊疗的新方案,推广一批适宜社区、农村基层的创新技术和产品,有效提升疾病的防诊治技术水平和医疗服务能力,增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和防控能力,为有效降低疾病危害和提高全民健康水平提供有效的科技支撑。   “十二五”时期医学科技发展着力推进四个方面的转变:一是医学发展向健康促进转变 二是组织模式向协同研究转变 三是医疗服务向整合集成转变 四是产业发展向自主创新转变。   (二)技术目标。   着力突破20-30项前沿、关键技术并转化应用,在若干领域取得原创性突破和自主创新优势 重点开发30-50项疾病的综合治疗方案和新型诊疗技术,在若干重大疾病、常见多发病的防治技术研究方面取得重要突破,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提高早诊率和治愈率,有效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并降低患者医疗负担 研发50-80项适宜农村、社区基层的疾病诊疗技术、健康促进技术及创新产品,并进行规模化示范应用。   (三)能力目标。   建立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精神心理疾患、呼吸系统疾病、出生缺陷等30-50个临床/转化医学研究中心 构建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等8-10个专科/专病协同研究网络 初步形成资源共享和协同攻关的新机制,医学科技的发展模式、资助策略和资源配置方式实现初步转变,系统建立和完善国家医学科技创新体系。   五、重点任务   (一)发展前沿技术,引领医学发展。   把握科技前沿领域的发展趋势,以生物、信息、材料、工程、纳米等前沿技术发展为先导,加强多学科的交叉融合,大力推进前沿技术向医学应用的转化,努力在国际医学科技前沿领域占据一席之地,引领医学科技发展。   发展重点:   1.“组学”技术。发展基因组、转录组、蛋白质组、代谢组、表观遗传组、结构基因组等各类组学技术,加快新一代测序技术、高通量样品分析技术、微量样品提取和放大技术、海量数据分析技术等发展,促进组学技术在疾病防控和临床诊治中的应用。   2.系统生物学技术。发展医学信息学、生物信息学和计算生物学技术,研发高通量生物医学数据分析与文本挖掘技术,建设支持基因组结构变异与疾病致病相关性分析、表观基因组和重大疾病分子分型等研究的大型生物医学数据融合分析平台。   3.纳米医学技术。研究纳米医学材料、药物靶向传递的纳米载体、纳米生物器件、纳米诊断试剂等核心关键技术及产品 开展纳米医学产品的生物效应机制及安全性评价研究。   4.干细胞与再生医学技术。研究胚胎干细胞、成体干细胞、诱导多能干细胞(iPS)等干细胞的分化发育技术,以及分离鉴定、扩增、识别、植入人体、免疫排斥等干细胞治疗关键技术 研究组织工程医疗产品构建及保存等再生医学关键技术。   5.医学工程技术。发展新型电磁功能检测分析技术、高分辨率医学成像技术、分子生物医学诊断技术、医用植入/介入体技术,基于多模态融合影像介导的个体化手术规划、导航、定位技术等,以及将现代科学与传统医学理论结合的中医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等。   (二)重视基础研究,解决科学问题。   以解决人体健康和疾病防治的关键科学问题为目标,研究和阐明生命过程本质,探索疾病发生与发展规律,深入揭示传统医学对生命和疾病认识的理论基础和科学内涵,力争在生命活动的生理与病理过程、疾病的发生发展机理及其防治的基础理论研究等方面取得突破,为疾病防治和健康促进提供理论和技术基础。   发展重点:   1.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基础研究。开展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代谢性疾病、精神神经疾病以及免疫性疾病等慢性疾病防、诊、治的基础研究,阐明病因和病情转归规律,研究发病过程的分子和细胞机制等。   2.传染性疾病的基础研究。研究传染病流行特征、发病机制、诊断治疗及疫苗和药物研发的基础科学问题,发展传染病监测、预警、预防、诊断和治疗的新策略。   3.个体发育的基础研究。研究基因表达的时空特异性调控机制,个体发育和再生过程中所发生的细胞分裂、迁移、凋亡等生命现象的机制,发育的时程性调控机制,利用模式生物和动物模型重演与验证个体遗传发育机制,婴幼儿智力发育和体质生理机能发展的分子机制等。   4.衰老和衰老相关疾病的基础研究。研究衰老的控制机理及分子调控机制 衰老与代谢异常和生物节律的关系 生殖衰老与更年期综合征的防治的基础研究 衰老与心脏病、肿瘤、退行性疾病等重大疾病发生的关系。   5.脑科学与认知科学基础研究。研究脑功能的细胞和分子机理,脑重大疾病的发生、发展机理,脑发育、可塑性与人类智力的关系,学习记忆和思维等脑高级认知功能的过程及其神经基础,脑信息表达与脑式信息处理系统,人脑与计算机对话等。   6.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基础研究。研究自然环境中生物、化学和物理因素等有害因素对人类机体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明确相关因素的早期生物效应和与疾病发生发展的关系,研究环境相关疾病的生物标志物等,发展环境相关疾病的预警体系。   7.计划生育与生殖健康的基础研究。研究生殖及其调控规律 避孕药、导向药物、可生物降解药物缓释系统、抗早早孕药和止孕药等基础研究 免疫避孕的基础研究 出生缺陷的基础研究等。   8.灾害医学的基础研究。针对地震、台风、洪灾等自然灾害和交通事故、放射性污染和武装冲突等人为伤害,开展创伤对机体的作用机制以及机体对外伤的病理生理反应和适应机制研究 灾害引起的精神应激机制及防治基础研究 急救医学技能和设备的基础研究等。   9.中医药的基础研究。开展藏象、气血、津液、气化等中医基础理论研究 开展中药道地性和中药药性的科学内涵研究 开展方剂组成、组分、成分、配伍及配比的深化研究,揭示方剂配伍理论的科学内涵 结合临床深化传统经方的基础研究 开展经络基础理论、经络功能相关理论及针灸作用机理的研究 开展中医病证与理法方药的基础研究。   10.其他。新药创制相关基础研究 营养、肥胖、生活方式等所致疾病的机理和防治研究 医药健康相关新方法、新技术、新概念的基础研究等。   (三)加强预防研究,降低患病风险。   落实“预防为主”的战略方针,综合分析生物、环境、心理、社会、行为等多因素对健康的影响,重点发展疾病的风险评估、早期筛查、预测预警及综合干预技术,加快推进健康测量和健康管理等技术研究,使疾病危险因素的预防控制窗口前移,实现由“治已病”向“治未病”的转变,有效降低疾病的患病风险与发生率。   发展重点:   1. 疾病的流行病学研究。建立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代谢性疾病、精神神经疾病等重点疾病大型队列和基于社区人群的大型队列,系统监测我国重点疾病发生率和疾病谱的变化情况,探索疾病的病因及流行规律,为疾病的预防和控制提供依据。   2.健康相关危险因素和风险评估研究。重点研究环境化学污染物健康危害监控和现场检测技术 空气和水污染评价技术 气候变化对健康危害的影响 食品药品安全的现场检测和高通量检测方法 粉尘、放射性物质、毒物、物理因素等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技术 地方高发疾病相关危险因素等。   3.疾病筛查与预测预警研究。重点加强慢病监测预警及管理,遗传易感生物标志物筛选和鉴定等研究,加快发展高通量、快速、灵敏、特异、经济的疾病筛查与预测预警技术,提高重大疾病的早期发现能力。   4.疾病早期干预技术研究。加强营养、环境、心理、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等高危因素综合干预和新的防治措施研究,在科学评价的基础上制定和优化重点疾病三级预防方案,促进有效的防治措施在不同区域的推广和应用。   5.计划生育和优生优育关键技术研究。加强出生缺陷防治研究,综合开展孕前、孕产期和婴幼儿期的危险因素识别、风险评估、监测预警以及早期干预等关键技术研究,优化完善适合中国人群的出生缺陷三级预防整体技术方案 加强安全、高效、易用的避孕节育新技术、不孕不育防治新技术等研究,建立计划生育技术评价平台,提高生殖健康水平。   6. 健康测量及健康管理技术。重点发展健康数据采集、个体健康评估、急重和慢性病人监测等技术,开展中国人群健康指标和常用检验指标、整体多维度健康测评、低负荷/动态连续人体参数测量及健康状态辨识与调控技术等研究 加快构建基于个人健康档案的管理信息系统,建立基于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全民健康数据管理系统和个人健康服务平台。   7. 亚健康评价与干预研究。开展我国亚健康人群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建立亚健康状态参考诊断标准,进行亚健康分型分类 研究亚健康发生发展规律 综合利用药物疗法及非药物疗法,进行亚健康干预策略研究,防止亚健康状态向疾病状态发展。   (四)突出临床转化,提高诊疗水平。   针对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损伤与中毒、消化系统疾病、内分泌与代谢性疾病、泌尿生殖系统疾病、神经精神疾病、老年退行性疾病、自身免疫病、血液病、传染病以及口腔、耳鼻喉、眼、皮肤等各科疾病以及罕见病,突出临床医学特点,充分发挥中医药(民族医药)特色诊疗优势,优化临床研究模式,大力推动转化医学发展,开发一批急需突破的临床诊疗关键技术,在科学评价的基础上形成一批诊疗技术规范,积极推进数字化医疗及建立区域医疗服务协同模式,有效解决临床实际问题和优化医疗服务模式。   发展重点:   1.新型诊疗技术研究。重点开展分子诊断、免疫诊断、影像诊断、生物治疗、微创治疗、介入治疗、物理治疗等新型诊疗技术研究,创新临床诊疗技术方法,提高临床诊疗技术水平。   2.适宜技术研究。面向农村和社区,研究筛选一批适合基层应用的安全、有效、经济、适用的卫生、中医、计生和数字化医疗技术,并建立有效的推广应用模式,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   3.规范化诊疗方案研究。以循证医学研究结果为依据,建立科学评价医疗技术的体系和方法,研究规范化诊疗方案及诊疗路径,为疾病分级分类救治提供科学依据,规范医疗行为,提高诊疗服务水平。   4.个体化诊疗技术研究。发展个体化诊疗技术,建立重点疾病的分子分型标准,根据个体差异研究制定个体化诊疗方案 发挥中医个体化诊疗的传统优势,加强方法学研究和临床评价,提高中医辨证论治的能力和水平。   5.数字化医疗技术研究。以医疗信息标准化为基础,重点发展医疗信息集成与融合、电子病历、临床信息决策支持、个人健康信息管理与监控等技术,加强数据集成、信息集成、知识集成和服务集成,促进不同层级医院的整合服务和区域协同,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和提高技术服务水平,助推医改实施。   6.中医药(民族医药)诊疗技术研究。加强名老中医和民族医的学术传承、经验整理以及中医(民族医)古籍文献的数字化保藏、文献挖掘 强化中医临床评价体系建设,加强中医(民族医)及中西医结合诊疗技术的临床研究,提高诊疗效果 加强中医药(民族医药)临床适宜技术的研究和筛选,促进推广应用。   (五)强化保健康复,服务全民健康。   围绕保健康复需求,重点突破老龄人口保健的健康、养护、心理等方面的问题,提高妇女儿童健康水平,提高残疾人及慢性病康复期患者的生存质量,针对公众关注的健康问题开展公众健康普及技术研究,服务于全民健康水平的提高。   发展重点:   1.老年人保健。加强老年人群健康状态与生活自理能力评估,老年重要器官功能维护方法与技术,老年人健康监测及管理,老年人生活照料护理,老年人临终关怀技术支持,老年人适用的康复辅具等研究与推广 发挥中医药优势,开展中医老年医学研究。   2.妇女儿童保健。开展妇女生殖保健监测研究,以及乳腺癌、宫颈癌、生殖系统感染等严重危害妇女健康的疾病防治技术推广研究,预防和减少妇女常见多发病 加强新生儿窒息、儿童肺炎、腹泻等婴幼儿重症疾病的防治技术的研究及推广 加强儿童心理健康研究 加强儿童营养缺乏的监测与干预技术研究。   3.残疾人及慢病患者康复。采用运动、视觉、交流等功能代偿技术提升残疾人康复水平,在加强急性治疗与控制期康复的基础上,重点加强慢性病恢复期康复治疗能力,中医康复作用机制及适宜技术推广。   4.公众健康普及技术。系统筛选和整理健康知识和防病技术,重点发展疾病防治普及技术、健康生活数字化传播和普及技术、科学合理用药普及技术等,建立全民健康网站,提高全民健康素养,实现从被动医疗向主动健康的转变。   (六)关注公共卫生,构筑安全屏障。   加强重大传染病、新发突发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的预防和控制,提高创伤救治水平,完善科技应急机制,提升自然灾害等突发公共事件的医学救援能力, 有效应对重大食品安全、职业健康和生物安全等公共卫生安全问题,提高防控和应急能力,构筑起保护人民群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屏障。   发展重点:   1.传染病防控。重点围绕艾滋病、病毒性肝炎、结核病等重大传染病,开展检测诊断、监测预警、疫苗研发和临床救治等关键技术研究,有效降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结核病的新发感染率和病死率,显著提升重大传染病的应急处置和综合防控能力 同时,开展新发突发传染病、热带病、寄生虫病、手足口病等其他重要传染病防治研究。   2.医学应急救援。完善医学应急救援链,加强技术储备,建立突发事件医学应急处置体系,重视对灾后幸存人员的心理评估和干预研究,提高突发事件医学应急处置和创伤救治水平。   3.战创伤救治。开展军事医学特色的武器损伤防治、战伤救治,野战输血、训练伤防治等研究 开展交通事故伤的救治对策研究 开发新型紧急救治器械。   4.公共t食品药品监管局、教育部 人口计生委、中科院、工程院 自然科学基金会 总后勤部卫生部 二O一一年十月二十八日
  • 我国理应主导制订中医国际标准
    中医药是中国文化的瑰宝,近年来在全球的影响力不断上升。但一些国家却“捷足先登”,通过相关国际标准的研究制订,将中医药“去中国化”,如称其为“东方医学”、“东亚医学”等。   加快中医药国际标准化进程已被列为国家战略。日前,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中医药技术委员会秘书处正式落户上海,标志着我国开始把握中医药国际标准化的主导权,中医药从“国家标准”迈向“国际标准”获得了可喜突破。   潜移默化提升文化认同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总量跻身世界前列的同时,“软实力”也日益增强。在中华文化提升全球影响力过程中,中医药堪称一大法宝。   上海市中医药发展办公室主任沈远东教授说,随着人类疾病谱的改变,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认识到现代医学无法完全解决健康问题,传统医学的地位和作用不断凸显。2008年世卫组织北京宣言发布,呼吁各国政府将传统医学纳入国家卫生体系。   作为传统医学的代表,中医药“简、便、验、廉”,广受欢迎。在世界各地,中医诊室、中医培训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出现,针灸、中草药的“神奇”功效也得到普遍认可。   “文化认同往往源于直接的日常生活”。中医药直接服务于健康,很多外国朋友就是从中医药开始接触中国文化,继而又对中医药所依托的独特理论和哲学思想产生了兴趣和喜爱。   “被异化”屡有发生   中医药在国际上的推广应用,却因为“标准化”未跟上,而面临不少阻碍,甚至造成了负面影响。   一些国家和地区自行举办的中医培训机构,缺乏相关资质,一些人仅“学”了几个月的皮毛,就开设中医诊室自称“中医”,乱用中医诊法、滥用中草药的现象不少。如某国进口中药原料“附子”,所谓“中医师”却不懂附子有轻微毒性,必须经过规范的泡制,而是因其有“温阳”功效直接让病人服用 还有某国治疗肺炎时大量用小柴胡,结果均酿成严重后果。   “中医有完备的理论基础,强调辨证施治,中药也讲究多种药剂配伍、互补,对使用量有严格规定。由于缺乏统一权威的国际标准,一些地方不正确地使用中医诊法和药物,造成不良后果,脏水最后却泼在了中医药身上。”沈远东说。   另一方面,一些国家看到了中医药的医疗价值和市场潜力,通过各种形式和途径争取对针灸、中药、基础术语等国际标准制订的主导权。在此过程中,“非中国化”甚至“去中国化”的倾向屡有抬头。如某医疗组织给穴位命名,既不是音译也非意译,而是简单地“编号”,所谓“1号穴、2号穴”,完全背离中医的经络学说和“辨经取穴”的理念。又如一些国家在制订的标准中,将以中医药为母体和主体的传统医学体系命名为“东方医学”、“东亚医学”,中医药的原创性和民族特点在这种大而化之的命名中消失了。   面对中医药的种种被“异化”现象,由我国主导制订国际标准,已刻不容缓。   掌握标准的“话语权”   有专家指出:“中医药不同于冰箱、手机等,国际标准的制订不仅与经济利益有关,而是攸关中国文化精华的传承和民族自豪感的发扬,中国理应发挥主导作用,掌握根本的话语权。”同时,只有依托中国悠长丰厚的中医药传统、环境和资源,制订的国际标准才可能精确地体现中医药精髓,对中医国际化起到正本清源、去芜存菁的作用。   据介绍,“十一五”规划中,积极推进中医药国际标准化建设已被列入了国家战略。去年9月,有“技术领域联合国”之称的国际标准化组织(ISO)通过我国提案,成立了传统中医药技术委员会,并由我国承担秘书处工作。日前,位于上海的秘书处已经启动工作,积极筹备将于今年6月在我国举行的中医药技术委员会第一次全体大会。“我国现有27项中医药国家标准、209项行业标准,秘书处将从中选择已经成熟的,利用合理程序推进为国际标准。”秘书处工作人员说。   标准化与中医强调个性化治疗的传统是否冲突?沈远东表示,祖国传统医学要在继承中创新发展,与现代科技手段结合是必由之路,而标准化则是这一结合的基础。同时,自主制订国际公认的标准,可使我国中药出口从过去以原料、半成品为主,转为高附加值的成品出口,对相关的产业是一个重大的利好。
  • 中医药国家标准湖北造 拒绝“东亚医药”称谓
    由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评定的“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近日公布,湖北省中医学院主持制定的中医药两项国家标准分获二、三等奖。   19日,该校毛树松教授介绍,正是这两项推广应用达13年之久的国家标准,去年在世界卫生组织召开的全球传统医学会议上,将日本、韩国等国代表所谓“东亚医药”的提议挡在门外。   ●中医走向世界的“标准”之痛   这两项始于上世纪90年代的国标分别是《中药分类与代码》和《中医病症分类与代码》,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毛树松是其主要制定者。   “它们一个管药一个管医,是关于中医药最重要的两个标准。”毛树松说,“中医药属于传统医学,长期以来有百家学说,多靠口传心授,缺乏统一标准,因而难以得到世界认可。比如,中医正脊理论有1000多年历史,在治疗手法上远远优于西方整脊术 但缺乏国家标准,中医正脊法至今仍流落民间,无法登上世界舞台。”   毛树松说,这两项国标为中医药走向世界奠定了基础。   ●将“东亚医药”挡在世卫组织门外   去年8月,世界卫生组织就各国传统医学纳入疾病分类体系召开会议,毛树松受邀与会。   “当时,这两项国标发挥了作用。”毛树松说,“会上,日本、韩国等国代表极力反对中日韩三国传统医学以‘中医’形式加入世卫组织,并提出所谓‘东亚医药’的概念,主张大家都冠以这个称呼。表面上看,这是在壮大中医药体系,实际上是使中医药去中国化。中方代表据理力争,介绍我国宪法承认中医药地位以及中医药标准化建设上的努力,中医最终以独立身份加入国际疾病分类体系。”
  • 中医药标准化国际研讨会在上海召开
    近日,中医药标准化国际研讨会在沪召开。本次研讨会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共同主办,上海中医药研究院及上海中医药大学曙光医院承办。共有来自奥地利、瑞典、荷兰、西班牙、澳大利亚、韩国、日本、中国、越南、新加坡、泰国、突尼斯、加纳等19个国家60余名中医药专家和标准化官员参加了本次研讨会。卫生部副部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出席本次会议的还有国家标准化委员会副主任石保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李大宁、上海中医药大学校长陈凯先及上海中医药发展办公室主任沈远东。   王国强副部长在讲话中指出:本次研讨会为世界传统医学领域的一件盛事,充分体现了当前世界传统医药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增强,影响力日益扩大,国际社会的进一步关注。TC249的成立说明了国际标准组织对传统医药标准化特别是中医药标准化的认同和期待,是国际传统医药进一步发展的必然要求。王部长特别强调TCM是源于中国传统医学的经验、理论和技术,在世界许多国家不同程度推广、应用和发展,具有国际广泛性的传统医学体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相关政府部门将积极支持中医药标准化工作。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副主任石保权在致辞中希望与会专家进一步加强沟通,增进了解,相互尊重,共谋合作发展,通过各国的努力,形成更多的共识,取得更大的成绩。   研讨会中各国代表简要介绍了本国传统医药历史及发展现状。中国、日本、韩国、德国及西班牙专家就中医药国际标准化必要性、规划及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进行专题报告。与会专家还就新中医药技术委员会的工作范畴交流意见,一致认为中医药国际标准化有助于中医药进一步在世界范围内发展交流,更好为各国人民健康服务。这次中医药国际标准化研讨会为各国传统医学标准化工作者提供了一个难得的相互学习、相互沟通的机会,也为中医药国际标准化机构顺利开展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帮助。
  • 中医凭什么走向世界 《Nature》长文关注
    p 来源:生物探索& nbsp br/ /p p   Choi Seung-hoon在思考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2004年,北京,一个灰蒙蒙的秋日,他开启了一场征途:试图汇聚几十位来自亚洲国家的代表将千年中医知识浓缩成一个完整的分类体系。十余载努力之后, 9月26日,《Nature》杂志带来最新消息称,明年中医细节将首次被纳入世界卫生组织机构——国际疾病分类(ICD-11)之中。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9/uepic/748e3f3e-42f9-4e0f-bf08-7f31eefc0091.jpg" title=" 1.jpg" alt=" 1.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font-size: 14px " strong 浙江一名中医执业者在为病人治疗(来源:China Daily/Reuters) /strong /span /p p   中医有着极其复杂庞大的概念体系,因此各地区在针灸穴位等位置认知上有着很大的差别,这导致了中、日、韩等国家在编制时存在部分争议和冲突。 “每个国家都关心自己的体系或内容会被选择多少,”当时在马尼拉担任世界卫生组织(WHO)西太平洋办事处传统医学顾问的Choi回忆。 /p p   经过多年努力,他们最终达成一份由3106个术语组成的清单,并统一采用英语翻译。明年,Choi所在的委员会将迎来最辉煌的时刻,届时,世界卫生大会将采用WHO的第11版全球纲要——ICD-11,并首次将中医细节包含在内。 /p p   据悉,这份文件将上千种疾病和诊断分类,并在100多个国家制定了医疗议程。它影响着医生如何诊断,保险公司如何确定保险范围,流行病学家如何以此为研究依据,以及卫生部门如何解释死亡率统计等。 /p p   Choi委员会的工作内容将载入第26章,该章将以传统医学的分类系统为特色。其影响将是深远的。Choi和其他人预计,将中医纳入其中,将进一步加速中医实践的扩散,并最终助推中医成为全球医疗保健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肯定会改变全世界的医学。”现任庆山韩国医学国家发展研究所的董事会主席Choi说。 /p p   对中国来说,这无疑是一件利好的事情。在过去的几年里,我国一直在国际舞台上大力推广中医药,一方面是为了扩大其全球影响力,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在估值500亿美元的全球市场中占领一席之地。 /p p   另一方面,我国的医疗旅游也吸引了数以万计的外国人购买中药。过去3年,我国在巴塞罗那、布达佩斯和迪拜等20多个城市开设了中医中心,并增加了中药的销售。而世卫组织也一直大力支持将传统药物,尤其是传统中药作为实现全民医疗的长期目标的一步。世卫组织表示,在一些国家,传统的治疗方法比西药更便宜,也更容易获得。 /p p   但事物的发展都是双面性的。许多受过西方教育的内科医生和生物医学科学家对此深感担忧。批评人士认为,中医的做法不科学,没有临床试验的支持,有时甚至是危险的:如中国药监局每年收到超过23万份关于中医不良反应的报告。 /p p   鉴于对中药有效性和安全性的质疑如此之多,一些专家想知道为什么世卫组织仍然越来越支持中药的普及。Donald Marcus是一位免疫学家,也是贝勒医学院的名誉教授,以及著名的中医批评家。在他看来,“或许在某一时刻,每个人都会有这种疑问:(既然中医饱受质疑)那么世卫组织此举不是要让人们生病吗?”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9/uepic/3f08e323-70e3-4d70-af91-1a5682abaff4.jpg" title=" 2.jpg" alt=" 2.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font-size: 14px " strong 北京一家传统医院的药房分发药物(来源:David Gray/Reuters) /strong /span /p p strong 01 有别西医的中医“气学”论 /strong /p p   中医以“气”为理论基础,认为“气”是一种重要的能量,它沿着经脉流动,帮助身体保持健康。在针灸中,针刺可以刺穿皮肤,进入经络上的数百个穴位。在这些穴位上,气的流动可以被重新定向以恢复健康。中医解释,无论是针灸疗法还是草药疗法,都是通过阴阳平衡来调整健康的。 /p p   中西医相互猜疑现象常有。西方的惯例是寻找明确的、经过充分检验的原因来解释一种疾病状态,而且通常需要随机的、受控的临床试验提供一种药物是否有效的统计证据。 /p p   但从中医的角度来看,这过于简单了。决定健康的因素因人而异,从大群体中得出结论是困难的。而治疗方法则通常由十几种或更多的成分混合而成,它们的机制无法被简化为一个单一的因素。 /p p   不过,在全球化趋势的推动下,中西医也在不断融合。一些深受西方医学影响的组织,如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已经建立了研究传统药物和实践的部门。与此同时中医医生也越来越多地在临床试验中寻找疗效证明。中医现代化和标准化开始被经常提及。 /p p   第26章提供了一个标准参考,所有的医生都可以使用它来帮助诊断疾病和评估可能的原因。例如,“消渴病”的特征是过度饥饿和小便增多,解释为“消耗肺、脾或肾系统中的阴液并在体内产生火和热的因素”。在这些观察的基础上,病人可能会被西方医生诊断为糖尿病,并为其开针灸、各种滋补药和艾灸处方,以及菠菜、茶、芹菜、大豆和其他寒性食物等食疗处方。 /p p   目前,世界各地的中医医生正在为第26章做准备,该章将于2022年由世卫组织成员国实施。 /p p   就中医的突出成就而言,最引人注目的当属2015年我国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女士从中药中提取出来青蒿素,现在已经成为治疗疟疾的有效药物。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9/uepic/657ea38b-7dcb-4d2b-b408-a81cc6d8e7fb.jpg" title=" 3.jpg" alt=" 3.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font-size: 14px " strong 海南省的一家中医诊所内,患者在接受拔火罐治疗(来源:新华社Avalon.red) /strong /span /p p   批评者则认为,没有生理证据证明气或经络的存在,也没有证据表明中医有效。在随机对照临床试验中,只有少数病例证明中草药治疗有效。科学家在其他中药和疗法的随机试验上花费了数百万美元,却收效甚微。 /p p   世卫组织在回答《Nature》杂志提问时表示,其传统药物战略是“为会员国和其他利益攸关方提供指导,以规范和整合、确保安全和质量的传统和补充药物产品、实践和执业者”。世卫组织强调,该战略的目标是“通过酌情规范、研究传统医药产品、从业人员和实践并将其纳入卫生系统,促进安全有效地使用传统医药”。 /p p   中医凝结着数代人智慧的结晶,我国也一直在大力弘扬中医之精华。2016年,国务院制定了一项国家战略,承诺到2020年普及中医药实践,到2030年使其成为一个蓬勃发展的产业。这一战略包括支持中国的中医旅游,并引导人群体验中医。每年,数以万计的游客(主要是俄罗斯游客)涌向海南南部海岸,通过中医寻求缓解。政府计划到2020年在海南建立15个类似的中医“示范区”。 /p p   中国还欲让中医走出国门。 “一带一路”贸易倡议要求到2020年建立30个中医药医疗服务和教育中心以传播其影响力。到2017年底,已有17个中心在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匈牙利、哈萨克斯坦和马来西亚等国建立。 /p p   “一带一路”建设也取得不错的成效。据统计,2016至2017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医药及相关产品销售额增长54%,达到2.95亿美元。 /p p strong 02 世卫组织竭力支持 /strong /p p   世卫组织的支持适用于所有传统医学,但它与中医药以及与中国的关系尤为密切,特别是在2006年至2017年陈冯富珍(Margaret Chan) 任职世卫组织总干事期间。2016年11月,陈冯富珍在北京发表讲话,称赞中国在公共卫生方面取得的进步,以及宣扬她推广传统医学的计划。她表示:“国内做得好的东西,在出口到其它地方时,也会带来非同反响。” /p p   陈冯富珍支持传统医学,特别是中医,并与中国密切合作,以促进这一愿景。2014年,世卫组织发布了一项10年战略,旨在将传统药物纳入现代医疗保健,实现全民健康覆盖。该文件呼吁会员国为传统药物提供保全系统,确保保险公司和报销系统覆盖传统药物,并推进传统医学教育。 /p p   同年,由北京中医药大学和香港浸会大学赞助的《Science》杂志刊登了一篇增刊的序言。陈冯富珍写道,传统药物“通常被认为更容易获得、更实惠、更容易被人们接受,因此也可以成为帮助实现全民健康覆盖的工具”。在2016年新加坡的一次演讲中她又表示,中医在预防或延缓心脏病方面做得很好,因为它“开创了健康均衡饮食、锻炼、草药治疗和减轻日常压力等干预措施”。 /p p   许多西方内科医生和科学家承认,中草药可能会发现有用的分子(毕竟许多西药都是从植物中提取的),但他们同时担心,中草药可能会取代已被证实的药物,或具有潜在危险。 /p p   纽约石溪大学癌症研究人员Arthur Grollman一项研究表明马兜铃酸(一种中草药中的成分)是如何导致肾衰竭和癌症的。他认为,世卫组织文件应更加注意含有这种化学物质的风险及补救措施,这种化学物质目前仍被广泛使用。 /p p   对一些科学家来说,世卫组织对中医的拥抱令人费解。“我认为世界卫生组织应致力于发展循证医学,”英国牛津大学的统计学家和流行病学家Richard Peto说。 /p p   许多医生和研究人员也发现,世卫组织关于传统医学的声明难以解析。世卫组织的各种文件要求将“经过证明的质量、安全性和有效性的传统药物”整合起来。但该机构没有说明哪些传统药物和诊断方法得到了证实。 “世卫组织不支持特定的传统和补充药物及治疗方法”。世卫组织驻北京办事处代表Wu Linlin告诉《Nature》杂志。 /p p   世卫组织在传统医学上的举措与其他领域形成了鲜明对比。譬如,该机构向成员国提供了具体的建议,告诉它们应该使用哪些疫苗和药物,以及应该避免哪些食品。然而,对于传统药物来说,这些细节大多被忽略了。世卫组织网站上有警告信息,明确指出马兜铃酸是一种致癌物质。但Marcus认为,世卫组织反复强调整合传统医学,其内涵信息已十分明确。他表示,“世卫组织实际上就是明确表示这些是安全有效的药物”。 /p p   《Nature》杂志曾多次试图通过世卫组织与陈冯富珍取得联系,但世卫组织表示,陈冯富珍没有回答有关世卫组织事务的问题。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9/uepic/18e786f3-dec7-4ca8-94fd-ca6a8c1b5cfd.jpg" title=" 4.jpg" alt=" 4.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font-size: 14px " strong 图片来源:pixabay /strong /span /p p strong 03 钱是中医走向世界的关键 /strong /p p   尽管人们对世卫组织将中医纳入其中的决定感到担忧,但就连批评中医的人士也表示,第26章可能会起到建设性的作用。Peto说,第26章可以帮助研究人员收集不良反应的数据,以及人们正在接受的传统治疗方法。“但如果目的是支持这些东西,那就不合适了,”他表示。 /p p   对于那些浸淫于西医的人来说,传统疗法的持续传播令人担忧。中医医生越来越多地谈论用传统的替代品取代已被证明有效的西药,因为传统的替代品具有成本优势。Grollman认为ICD-11正朝着这个方向发展。全球医疗保健支出的70%是根据ICD信息进行报销或分配的。中医将成为这个系统的一部分。 /p p   “他们想要的是让它听起来更正式,得到保险公司的认可。”因为它的成本相对较低,保险公司会接受。”Grollman说。 /p p   “多数人都认可世卫组织这一决定对中医传播的益处。对保险公司来说,纳入ICD-11是医疗保健提供者说服传统药为合法药的有力工具,世界卫生组织对中医的行动是一种主流接受,将在全世界产生重大影响。”曾接受过中医培训的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东西方医学中心医师Ryan Abbott总结道。 /p
  • 中药不能承受之“重”?
    核心阅读   ■含重金属传统药物有没有毒是公众最关心的问题之一。事实上,大多数含重金属传统药物也都缺乏有毒或无毒的科学证据,无法轻易下结论。   ■近年来,随着中药国际化的步伐加快,含汞、砷的传统药物在国外市场已遭遇了多起重金属含量超标事件,并且在世界范围内掀起舆论浪潮,几乎沦落到&ldquo 人人喊打&rdquo 的尴尬地步。   ■国内中医药领域的专家曾多次解释,国际上药物安全机构以化学药标准看待和检测中药,以食品的标准评价中药,是对中国传统医学的误解。   ■在近日召开的一次香山科学会议上,与会专家认为,关注重金属安全性问题的评价,应对重金属用药安全的量&mdash 效&mdash 毒监控关键环节开展深入研究,包括重金属形态结构、价态配位、动态代谢、量效关系、毒效机制等方面。   ■究竟有没有毒、会不会转化成有毒物质、通过什么机理发挥疗效,拷问含重金属传统药物的这几个问题目前还无法得到答案。中国科学家将传统医学知识经验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正在离解决含重金属传统药物安全性评价难题的目标越来越近。   在刚刚过去的端午节里,&ldquo 饮雄黄&rdquo 是一个不得不提及的传统习俗。人们还喜欢把雄黄酒或雄黄水洒在屋子外和涂在小孩耳、鼻、头额及面颊上,以避毒虫、蚊蝇叮咬,驱散瘟疫毒气。   除了民间神话传说外,这样的习俗大概还与传统医学理论相关。据《本草纲目》记载,雄黄治疟疾寒热、伏暑泄痢、酒饮成癖、惊痫、头风眩晕,化腹中瘀血,杀劳虫疳虫。雄黄的主要成分中含有砷,这种物质被视为具有与重金属相当的毒性。与之类似的还有含汞的朱砂。中医理论认为:&ldquo (朱砂)养心气、养心血、养肾、养脾、安胎,可以解毒、发汗,随佐使而见功,无所往而不可。&rdquo   不过,含有雄黄、朱砂的多种传统药物却因为其含有砷和汞两种剧毒物质而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质疑。同时,含重金属传统药物究竟能否在临床上使用也引发了激烈争论。   要解决这个难题,就必须回答含重金属传统药物有没有毒、会不会转化成有毒物质、通过什么机理发挥作用等问题。   值得欣慰的是,科学家已针对这些问题开始进行研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张伯礼向《中国科学报》记者呼吁:&ldquo 应尽快建立含重金属药物安全性评价的新标准与新方法。&rdquo   究竟有没有毒?   含重金属传统药物有没有毒是公众最关心的问题之一。作为藏药研究者,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魏立新也一直在寻找这个问题的答案。   朱砂是饱受争议的一味中药。《本草纲目》中记载:&ldquo (朱砂)养心气、养心血、养肾、养脾、安胎,可以解毒,可以发汗,随佐使而见功,无所往而不可。&rdquo 所以,朱砂的名字出现在许多经典中药药方中,具备重镇安神之效。   众所周知,朱砂的主要成分是硫化汞(含量达98%以上)。关注前人研究成果是科研工作者的一贯做法,魏立新按照这个方法,试图为自己进一步的研究寻找合适的方向。&ldquo 我们查阅了国内外许多文献,至今仍难以拿到硫化汞有毒或无毒的比较充分的科学证据。&rdquo 魏立新对《中国科学报》记者说。   事实上,大多数含重金属传统药物也都缺乏有毒或无毒的科学证据,无法轻易下结论。同时,不同重金属化合物的毒性也存在巨大差异。   魏立新向《中国科学报》记者介绍,例如,汞的形态分为三类,包括有机汞、单质汞和无机汞。其中,有机汞有甲基汞和乙基汞两类,其毒性较大已是公认的结论。而单质汞也具有较强的毒性,特别是汞蒸气。在无机汞中,氯化汞也已被证明具有一定毒性,而朱砂的主要成分硫化汞的毒性尚无定论。因此,某重金属有毒一概而论的观点也不客观。   多次&ldquo 超标&rdquo 为哪般?   近年来,随着中药国际化的步伐加快,含汞、砷的传统药物在国外市场已遭遇了多起重金属含量超标事件,并且在世界范围内掀起舆论浪潮,几乎沦落到&ldquo 人人喊打&rdquo 的尴尬地步。   2006年,英国药物安全机构在一家药店里发现了一种名叫&ldquo 复方芦荟胶囊&rdquo 的药品,检测结果发现该药物中的汞含量超过英国标准11.7万倍。&ldquo 复方芦荟胶囊&rdquo 是一种用于治疗便秘和清肝火的常用中药,是国家二级中药保护品种。   该药的药方中便包含&ldquo 朱砂&rdquo 。英国专家认为,长期摄入汞可导致麻痹及触觉、视觉、听觉或味觉逐渐减退,也可导致神经系统和肾功能受损。   2009年,香港卫生署向内地卫生部门通报,香港回春堂中药厂生产的&ldquo 回春堂五宝丸&rdquo 汞含量超标。2010年,荷兰因市场上1/5的传统药物制剂砷、汞超标,呼吁对其进行严格控制。2009年至2012年,香港卫生署共发现15宗中成药产品验出重金属及有毒元素含量超标。2013年,加拿大卫生部警告公众不要购买、服用多款含有超标汞、铅等重金属的中成药。   最近一次的&ldquo 严打&rdquo 发生在2013年8月。英国药品和保健品管理局(MHRA)发出警告,一些未经许可的中药含有过量的铅、汞与砷。被警告的产品包括北京同仁堂生产的牛黄解毒片、保灵堂生产的白凤丸以及恒隆昌生产的发宝。   MHRA在警告中称,用于治疗痛经的乌鸡白凤丸铅含量是许可量的2倍 用于生发的中药发宝中汞含量是允许水平的11倍 牛黄解毒片被发现&ldquo 极高&rdquo 的砷含量。北京同仁堂曾回应称&ldquo 英国的这条消息过于片面,两国的用药标准不同&rdquo 。   国内中医药领域的专家曾多次解释,国际上药物安全机构以化学药标准看待和检测中药,以食品的标准评价中药,是对中国传统医学的误解。   张伯礼仔细思考了这一系列&ldquo 严打&rdquo 行动,发现近年中药重金属问题的共同描述是超标、过量。他进一步想:&ldquo 那么,超的是什么&lsquo 标&rsquo ,过的又是什么&lsquo 量&rsquo 呢?&rdquo   在张伯礼看来,目前,对重金属药物及安全性评价存在两个误区。第一,以食品标准代替药品标准,用食品标准衡量中成药中砷、汞的含量是管理上的缺陷,缺乏科学依据。&ldquo 这些国家或地区对中药重金属的限量标准执行的是食品标准,不能当药物报批。&rdquo 他说,&ldquo 但中药是药,有明确的适应症与禁忌症,既不能像食品那样大量摄入,也不能随意摄入,其服用有疗程限制且需严格观察或监测。&rdquo   第二,以元素代替化合物。正如有机汞有毒,而硫化汞毒性至今尚无定论一样,重金属毒性取决于其化学形式、价态和代谢产品。用总砷、总汞的含量评价含雄黄和朱砂中成药的安全性也是片面的。   在近日召开的一次香山科学会议上,与会专家正是针对这两个误区,提出了迫切需要解决的两个问题:第一,确认含重金属传统药物的药用价值及其必要性,使含重金属药物按照药品而非食品标准进行监管 第二,建立更具科学性的含重金属药物安全性评价的新标准与新方法,替代国内外现存的片面毒性评价模式。   与会专家认为,关注重金属安全性问题的评价,应对重金属用药安全的量&mdash 效&mdash 毒监控关键环节开展深入研究,包括重金属形态结构、价态配位、动态代谢、量效关系、毒效机制等方面。此外,将传统医学知识经验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也是解决含重金属传统药物安全性评价难题的最好切入点与途径,并将为解决相关领域同类问题提供积极示范。   疗效究竟如何?   事实上,含重金属传统药物在历史悠久的传统医学体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除了我国汉族传统医学中的朱砂和雄黄,藏药佐太则是藏医通过水银进行特殊炮制而得到的一种具有独特疗效的蓝黑色粉末制剂,是藏药之母本。在临床上,含佐太的珍宝类藏药对心血管疾病、肝胆疾病、胃肠疾病、神经退行性疾病及类风湿等具有较好疗效。   另外,在印度阿育吠陀传统医学中,一种名为Ras sindoor的药则是一种用于治疗心血管疾病、慢性呼吸疾病、贫血、非愈合性伤口等疾病的古老人工制剂。这种药物也含有与朱砂主要成分一样的硫化汞。   历史上已有大量经验总结和丰富案例证明,这些药物在多种急危重症治疗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由于缺乏随机、双盲、对照、大样本等循证医学对现代药物研究必用的程序,含重金属传统药物对疾病的疗效并没有获得国际市场的认可,反而被冠以&ldquo 补充和替代医疗&rdquo 的名称。   魏立新说:&ldquo 例如,根据记载,藏药佐太有减毒和增加其他药物疗效的作用,但它究竟如何增加其他药物的疗效、增加了什么疗效等问题,至今仍然缺乏科学数据的支持。&rdquo   由于没有开展系统研究,这一领域为数不多的科学研究数据也没有被学术界广泛接受。   在一次内部研讨会上,一名研究者回忆,他十多年前曾用含与不含重金属的药方开展了对照动物实验,发现简化后的药方在疗效上并没有明显降低,从而质疑含重金属中药的药效。&ldquo 我感到非常疑惑,怀疑我们是不是应该考虑换一个思路去研究。&rdquo 他说。   话音刚落,在座的研究者当即对这一结果提出了颇为尖锐的反对意见,&ldquo &lsquo 疗效&rsquo 的评价标准过于单一。&rdquo &ldquo 动物实验条件有限。&rdquo &ldquo 临床还应考虑更复杂的影响因素。&rdquo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由于实验方法存在诸多逻辑漏洞,其实验结果并不可靠。   直到上世纪90年代中期,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陈竺在内的研究人员阐明了砒霜在急性早幼粒细胞型白血病中的作用机理。研究发现,维甲酸能诱导早幼粒细胞分化,部分逆转为接近正常的细胞,砒霜则靶向式指向进一步变异的细胞蛋白质,诱导变异细胞自杀凋亡。   2012年,陈竺及其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振义因为这项研究,获得了由全美癌症研究基金会颁发的第七届圣捷尔吉癌症研究创新成就奖。如今,被誉为&ldquo 上海方案&rdquo 的砒霜加西药的联合疗法,已成为全世界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标准疗法。   砒霜的这个&ldquo 翻身仗&rdquo 不仅给该领域研究者带来了精神上的莫大鼓励,也使他们在研究思想和方法上获得了启示。   同时,研究者也从顺铂的使用中获得了启示。尽管顺铂的毒性很大,对骨髓、肝、肾等脏器有明显损害,但在临床上仍普遍使用,是目前不可替代的一线抗癌药物。   在魏立新看来,这是由于顺铂的药效、毒性机制有大量深入的研究结果,为其合理用药提供了科学依据。他指出:&ldquo 只有在科学上把药物的作用机理研究透彻,才能为含重金属传统药物的广泛使用奠定基础。&rdquo 目前,其团队已有3名博士生正在从事含重金属传统药物有效性的研究。   近年来,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毒理学系教授王旗带领团队在朱砂的药理分子机制上取得了初步成果。他们应用国际通用的焦虑动物模型,首次发现朱砂有抗焦虑作用。据此,他们认为,朱砂抗焦虑作用可能和其影响脑中神经递质5-羟色胺的水平,以及血液中某些脑肠肽的水平有关。该团队的一系列工作目前已在《欧洲药理学杂志》等期刊上发表。   是否会转化成其他有毒物质?   与疗效机理同时出现的一个问题便是,含重金属传统药物是否会在体内转化为其他有毒物质?   时任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药品审评中心主任的叶祖光于2003年撰文提出了中药毒理学的研究思路,提出了针对含重金属中药开展毒理研究的方向。文章写道:&ldquo 中药中的重金属或砷化物并非来自外界污染,中医临床就是要利用这些重金属或砷化物等矿物性中药防治疾病。研究这些重金属或砷化物进入人体后,在体内的化学变化及其化学存在状态,能阐明这些中药在防治疾病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rdquo   据张伯礼介绍,最近的几项研究成果显示,雄黄和朱砂在生物体中的溶解度较低、吸收差,并且,这两种药常配伍其他中药,所含砷、汞在胃肠道释出可因复方中其他成分的干扰而降低,并与其他化学成分形成复合物,进而影响其向重要脏器的运转和蓄积。   近年来,魏立新带领团队利用国家大科学装置,在含重金属传统药物的物理材料尺寸、化学价态剂量及生物机体状态等方面开展了多项研究。他介绍,经同步辐射技术鉴定,佐太中汞在大鼠胃内容物的存在形态主要是立方晶系硫化汞,且能在小肠中被吸收。   今年,魏立新还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ldquo 藏药佐太中汞在肠壁跨膜转运中的价态、配位形式及分子行为机制研究&rdquo 。   按照目前获得的科学证据,魏立新认为,要回答含重金属传统药物在体内是否会转化、什么条件下转化、转化成哪类物质、有哪些标志物等问题,仍然为时过早。&ldquo 这项研究可能需要二三十年的长期实验才能获得阶段性成果。我们的研究才刚刚开始。&rdquo 魏立新和他的团队已经作好了打持久战的充分准备。   王旗带领团队也通过红外光谱分析,发现朱砂在人工胃酸中溶出物的物种形态接近一种命名为&ldquo 二氯三硫化汞&rdquo 的无机盐。综合多种化学分析检测,他们认为,朱砂经人肠道菌群作用下产生有毒甲基汞的可能性很小。王旗表示,这项工作任重而道远。   究竟有没有毒、会不会转化成有毒物质、通过什么机理发挥疗效,拷问含重金属传统药物的这几个问题目前还无法得到答案。中国科学家将传统医学知识经验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正在离解决含重金属传统药物安全性评价难题的目标越来越近。
  • 张钧:质谱技术在多组学研究和医学检验中的应用前景及挑战
    传统医学模式正进入到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等多组学整合分析的精准诊断时代。以高性能质谱为核心的多组学研究已成为各类疾病筛查、早期诊断、治疗监测和预后评估的生物标志物创新发现的关键技术平台。近年来质谱技术的迅速发展及其在临床诊断中的推广应用,为提升医学检验水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临床质谱技术将是医学检验未来发展的一大亮点。  张钧教授以通信作者在《国际检验医学杂志》发表论文“质谱技术在多组学研究和医学检验中的应用前景及挑战”,就质谱及多组学在医学检验中的现状、亟待解决的瓶颈及今后的发展趋势作一概述,并总结展望其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参考文献:  于海涛,王洪,张钧.质谱技术在多组学研究和医学检验中的应用前景及挑战[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21,42(1):1-7.  质谱技术在多组学研究和医学检验中的应用前景及挑战  质谱仪是一种通过测量相对分子质量或质荷比鉴定物质的分析工具,质谱仪通常由3个基本部分组成:即离子源、质量分析器和检测器。通过将双重/多重质量分析仪串联起来或与气相色谱、液相色谱、毛细管电泳等技术平台联用,可以提高质谱仪的分析性能。离子源是质谱仪的关键组成,是将分析物进行离子化的部分,在质谱仪发展的早期阶段,由于采用的电离方法很容易破坏有机分子中的共价键,因此很少用于生物分析。电喷雾电离(ESI)和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MALDI)等“软”电离方法彻底改变了质谱技术,使质谱技术应用于生物大分子的高通量质量分析成为可能,促进了质谱技术在生物学和临床医学研究中的应用和推广,现代组学中最常用的质谱仪类型有:静电场轨道阱、离子阱、四极杆、傅立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飞行时间等。  检验医学在临床诊断和治疗监测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和代谢组学等多组学研究成果促进了全新诊断标志物的研究发现和临床应用。质谱技术以其高灵敏度、高特异度和高通量的能力满足组学对复杂的生物标本分子组成及相互关系研究的需求,近年来以质谱分析技术为核心的多组学研究发现极大拓展了质谱在医学检验中的应用范围,可以预见基于质谱技术的疾病诊断方法将成为重要的临床检验诊断技术。  以高性能质谱为核心的组学研究已成为发现检验生物标志物的主要来源  生物标志物是指用于疾病诊断、风险评估及预后判断的生物分子,组学领域的扩展和检测技术手段的进步不断拓展了生物标志物的范畴。目前生物标志物不仅涵盖了传统的核酸、蛋白质、糖类及代谢物等标志物类型,还囊括细胞遗传学和细胞动力学参数,以及体液中的外泌体、细胞等。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研究者用各种组学技术致力于生物标志物的发现和疾病的早期诊断,质谱技术作为组学研究的核心技术,其在生物标志研发策略方面的科学价值和优势越来越受到检验医学的重视。质谱技术正成为蛋白质组学研究和临床应用的关键技术 蛋白质作为直接参与细胞生物学过程的大分子,是生理功能的执行者和生命现象的直接体现者,蛋白质水平的变化直接反映了生命在生理或病理条件下的变化,可以精准地预测疾病的状况和进展。临床蛋白质组学中有2种策略可以识别生物标志物,一是经典策略,使用电泳技术分离蛋白质和多肽混合物然后进行质谱鉴定 二是利用质谱技术分析样品的完整质谱图,以获得可以用作疾病“指纹”的完整蛋白质/肽谱。组织、器官、体液和细胞培养物等生物样品均可被用作为蛋白质类生物标志物的研究,但从临床诊断的角度来看,体液无疑是寻找生物标志物的最佳材料。蛋白质组学研究的一个重大挑战是蛋白质数据库的多样性分析及蛋白质、多肽鉴定,质谱技术较好地解决了这些难题,满足了蛋白质组学对技术平台的需求。ESI和MALDI 2种“软”电离方法使基于质谱的蛋白质组学蓬勃发展,MALDI通过激光辐射将与基质共结晶的蛋白质电离,而ESI将蛋白质样品电离出溶液,可以很好地保存目标分子的完整性,从而实现高灵敏度和高准确度的质量分析。MALDI通常与飞行时间联合用于蛋白质鉴定,而ESI的优势在于可以直接与液相色谱对接,用于从高度复杂的混合物中分析蛋白质。不同类型的质谱仪根据需要可以用于蛋白质的鉴定和定量分析、蛋白质翻译后的修饰研究、蛋白质相互作用分析等。  病变细胞或微环境产生的蛋白质或蛋白质片段可以在疾病发生和发展过程中扩散到循环系统中,通过质谱法测定其浓度,利用生物信息学工具进行数据分析后用于诊断。在过去的二十多年中,以质谱为核心的蛋白质组学成为分子临床医学研究的重要平台,并发现了一批涉及各种疾病的生物标志物。通过对不同类型癌症患者的血浆、血清及尿液蛋白质组学分析,发现了一系列与癌细胞形成和发展相关的蛋白质标志物,用于许多类型的癌症诊断,包括卵巢癌、前列腺癌、乳腺癌、膀胱癌、肾癌、肺癌、胰腺癌、星形胶质瘤等,这些标志物不仅可以对癌症进行筛查、诊断和预后监测,同时还可以对癌症的亚型进行分类。  外泌体蛋白质组学成为发现癌症标志物的一个新研究方向,外泌体蛋白标志物不仅可以区分组织中肿瘤与非肿瘤细胞,而且还可以确定肿瘤的原发灶。通过对胰腺癌患者血浆及血浆中外泌体的蛋白质组学分析,发现了外泌体携带的与胰腺癌相关的蛋白会引起体内的免疫反应并由此产生自身抗体,其中M2-型丙酮酸激酶和人可溶性半乳糖凝集素3结合蛋白产生的自身抗体可以比较好地区分早期胰腺导管腺癌与健康人群、早期胰腺导管腺癌与胰腺炎。  质谱技术是代谢物类标志物检测的最佳平台 代谢组学研究生物体中相对分子质量1×103 的所有代谢物,如激素、氨基酸、多糖等。代谢物可作为生理或病理状态的重要指标,并有助于了解疾病的发生和进展,有可能成为疾病早期诊断、评估治疗效果和生存率的有效指标。代谢组学研究主要有2种策略,即靶向分析和代谢物图谱分析。靶向分析是指对特定分析物的鉴定和量化 代谢物图谱分析又称为非靶向或整体分析,是比较相似样品中未量化的代谢谱对疾病或外来刺激下的不同反应特征。靶向分析和代谢物图谱分析在生物标志物的发现中是相辅相成的,首先利用代谢物图谱分析确定样品之间代谢谱的差异,然后选择关键的代谢物作为潜在的生物标志物进行目标代谢物定量,并在临床标本中进行验证。质谱技术与气相色谱、液相色谱、毛细管电泳等分离技术结合提高了代谢组学靶向和非靶向分析的灵敏度、可靠性和分析效率,从而被广泛地用于代谢组学研究。气相色谱-质谱因为价格便宜、可操作性强曾被广泛应用,但只有酮和醇等挥发性化合物(沸点低于300 ℃)才能直接用气相色谱-质谱法进行检测,对氨基酸和脂类等半挥发性化合物的分析需要额外的化学衍生化过程,另外一些带电荷的大分子不能被分析。利用电喷雾化的“软”电离方法,可以实现液相色谱-质谱的无缝对接,适合于非挥发性代谢物的直接分析,可以检测范围更广的代谢物。毛细管电泳与质谱串联通常可以获得比液相色谱-质谱更高的分离效率,可用于处理挥发性和非挥发性代谢物,是一种非常有前景的代谢组学研究工具。  质谱技术将在基因组学研究、核酸类生物标志检测和质谱影像分析中发挥重要作用 基因组学研究是现代生物科学的基础,人类基因组计划发现了32 000个人类基因,其中测序技术功不可没,更高通量的二代测序、三代测序技术在测序速度、精度、准确度和成本方面仍在不断进步。质谱技术能对DNA、RNA 的核苷酸及核苷酸/蛋白质的非共价复合体进行全面的检测,为研究配体、核酸和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提供了重要信息。尽管在上世纪九十年代质谱技术也被用作测序的分析平台,但与测序技术相比缺乏竞争力。质谱技术在遗传标记的基因分型[单核苷酸多态性(SNP)、短串联重复序列及其组合测定],合成寡核苷酸的质量控制,脱氧核糖核酸、核糖核酸分子、核酸之间非共价相互作用及核酸、药物和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研究等方面显示了强大的分析潜力。与基因组比较,转录组直接反映了在特定条件下活跃表达于细胞中的基因信息,并且与蛋白质组的变化密切相关,相对而言质谱技术在转录学研究中的应用较少,但基于DNA 微阵列的转录组学和基于质谱的蛋白质组学的结合,可以在系统水平上增强对细胞转录功能的认知。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于2014年批准基质辅助激光解析串联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可用于临床核酸检测。与传统的核酸分析技术比较,MALDI-TOF MS技术不仅可以准确地鉴定寡核苷酸序列,还可以快速、有效、准确地鉴别寡核苷酸所携带的修饰类型及修饰位点。SNP在遗传疾病的诊断、筛查、用药种类及剂量指导等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临床最为常用的SNP检测手段主要为Sanger测序、荧光定量PCR、低密度基因芯片和焦磷酸测序等,这些方法不能进行多基因、多位点的检测(如耳聋基因检测涉及4个基因20个位点)。MALDI-TOF MS可同时检测多达52个SNP位点,极大地提高多基因多位点的检测效率。常见的DNA 甲基化检测方法主要有测序、甲基化特异性PCR、荧光定量PCR 等,而质谱DNA 甲基化检测,在引物设计、检测成本及数据分析等方面更加便捷、快速和准确,可检测低至5%的甲基化水平,特异性良好。此外,质谱分析可通过SNP等位基因比例对待测标本中目标基因的拷贝数变异进行定量分析,其原理是检测待测拷贝片段中存在的SNP,计算峰面积,得出该位点2种基因型的比值,然后推测含不同SNP基因型拷贝的相对比值。  核酸质谱分析是一种在PCR基础之上加入单碱基延伸步骤的方法,由于质谱检测采用的是多重PCR方法,同一反应体系内引物数量多,需要格外注意引物间出现互补的情况,避免SNP延伸引物3' 端与其他引物超过3个碱基的互补,干扰检测结果。此外,设计的引物与基因组中其他序列应无明显同源性,否则可能会出现错误的检测结果。与传统二代、三代高通量测序及芯片等方法比较,核酸质谱具有检测报告周期短、高效率、单样本检测费用低等显著优势。随着质谱技术和分离纯化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未来利用质谱技术分析核苷酸/修饰化产物的研究会获得更广而详细的数据,并显示出在医学领域的应用潜力。  质谱影像(MSI)是对组织标本中的代谢物、脂类、蛋白质及多肽直接进行分析,并将采集到的信号在组织标本中的空间分布以影像的形式呈现出来。目前用于组织影像分析的电离方式有2种:MALDI和解吸电喷雾离子化(DESI)。用于病理分析的组织切片包括新鲜组织、冷冻组织和石蜡包埋组织,均可以用作MSI分析。药物的MSI分析可以确定药物分子在组织的空间分布、药物分子的代谢产物及相互作用的分子。MSI分析可以精确地确定生物标志物在组织切片的位置,从而判断肿瘤组织的边缘和肿瘤组织是否切割完全。在一张组织切片上同时对多种肿瘤标志物进行原位MSI定量分析为癌症的病理分析增加了新的维度,并且可以更精准地分析肿瘤的异质性。DESI-MSI主要分析组织中的小分子(代谢物和脂类) MALDI-MSI可以分析组织中的多肽和蛋白分子 可以对每个患者的肿瘤分子特征进行分析,实现个性化治疗。  质谱技术是检验科未来发展的重要亚专业  与传统诊断技术比较,质谱技术有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均高的优势,单次分析可同时精确地检测出几十个甚至上百个生物标志物,并可检测出多种传统诊断技术无法检测到的生物标志物。质谱技术在医学检验中的应用涵盖了产前检查、新生儿遗传筛查、激素和维生素检测、微生物诊断和药物浓度检测等领域。在美国,质谱技术服务于临床检测的项目已达400余项,涉及新生儿筛查、遗传代谢性疾病检测、滥用药物监测、代谢物检查(氨基酸、脂肪酸)、类固醇激素检测(内分泌)、神经递质类物质、维生素检测及微生物鉴定等领域。国内质谱技术临床应用主要集中在中大型三甲医院和第三方检验所,开展的项目还不多,主要是集中在微生物鉴定的MALDI-TOF MS、新生儿遗传代谢性疾病筛查、治疗药物监测和维生素测定等。  新生儿遗传代谢性疾病筛查包括氨基酸代谢异常、糖类代谢异常、脂肪酸氧化障碍、尿素循环障碍、有机酸代谢异常、核酸代谢异常、金属元素代谢异常、内分泌代谢异常和骨代谢病等,液相色谱-质谱已成为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的金标准并广泛用于各种类型代谢病的临床诊断。  近年来随着质谱技术在临床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许多基于质谱的蛋白大分子检测如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精准检测、淀粉样变性分型检测等被临床广泛应用。另外,检测多个基因SNP的核酸质谱技术也正在被广泛评价和应用中。  大力提升质谱技术的质量管理意识和手段,进行多组学的有效整合研究,使质谱技术更好地服务于检验医学  质谱技术在标志物的发现和临床诊断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然而将该技术应用于医学检验和临床检测还受到一些限制,如缺乏质量管理及量值溯源、多组学数据系统的整合、自动化水平有待提升、缺乏简化数据分析方法等。  提升质量管理和量值溯源 目前绝大多数质谱检测方法为实验室开发方法,虽然国内外已有部分的参考指导性指南与共识,但临床质谱检测仍然存在仪器多元化、质谱电离方式的多样化、质量分析器的差异性、缺乏量值溯源系统、检测方法缺乏规范化和标准化、缺乏法规和监管措施等问题。现有的质谱项目的全国调研数据显示,质谱方法的优点并未真正体现出来,组内变异系数较大,不同实验室结果的可比性差,尤其是儿茶酚胺类激素、17-羟基黄体酮等检测难度较大的项目。高质量的质谱实验室的检测结果,需要严格的质量管理和量值溯源,推动参考方法和室间质量评价项目的改进,可有效促进临床质谱检测结果的标准化,这是一个长期复杂的任务,需要多方共同努力。做好质谱检测项目的质量评价,建立全国性的临床质谱实验室间质量评价体系,才能有效做好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工作,更好地促进临床质谱项目的开展和推广。  多组学的有效整合 疾病本身是生物体因为遗传及外界环境的改变而试图调整、修复和保持自身健康所发生的一系列系统应答反应。以质谱为核心的多组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推进了对疾病(如癌症)的发生和进展在分子和细胞水平上的研究,在改进医学检验水平和提升精准医学方面发挥了关键的作用。每一种组学侧重于研究疾病发生和进展的复杂病理生理学的某一个部分,由此导致各种组学的实验结果往往不能相互关联。因此,整合多组学实验结果进行多维度、高分辨的系统生物学研究对揭示疾病的产生、进展、抗治疗性、复发的关键机制和发现精准标志物对疾病进行早期检测至关重要。  但目前并没有很好的多组学在临床中的应用范例,当前有2种方式的整合多组学用于精准医学研究:一是根据已知的分子通路和机制,分析各种检测到的分析物包括转录产物、蛋白质、代谢物等。该方法需要预先了解疾病发生过程的一些关键分子通路,从而将各种组学研究发现的信使RNA、蛋白质、代谢物、非编码RNA、长链非编码RNA、遗传序列变异体、DNA 甲基化和组蛋白甲基化变体与这些分子通路关联。二是首先分析各种组学数据的关联度,由此发现在各种组学研究中关联度高的分子。该方法的优势是能够发现新的与疾病过程相关的分子和通路,其挑战是各种组学数据量的不对称性。  整合多组学技术将有助于疾病的精准医学研究,SCHUSSLER-FIORENZA 等采用临床评估、多组学技术及可穿戴设备等手段,对109例有二类糖尿病风险的参与者进行了长达8年(中位数2.8年)的纵向研究,对收集的数据进行个性化综合分析,推导出预测长期健康结果的模型。该项研究成果表明所建立的模型可以应用于不同科室对疾病的预测和治疗方案的确定,包括心血管科、传染病科和肿瘤科等,这也是首次展示了整合多组学技术在健康结果预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随着多组学发展日趋成熟,其将成为医学检验和精准医学领域的主要研究平台并由此发现全新的疾病早期诊断标志物、预后监测标志物,从而制订高效个性化精准治疗。  临床质谱的自动化和信息化 对于临床诊断而言,质谱相对于传统技术的主要优势包括开发速度快,可同时测定单个样品中的多种分析物,单次测定成本低,特异性高,适合小分子分析物测定。但也存在仪器成本较高,操作复杂,学习周期长,缺乏技术人员等问题。不同的生物基质前处理方法不同,样品中遇到的蛋白质、盐和脂质水平较高,需要特殊的仪器设备,实现自动化难度较大。质谱仪器产生的数据量大,一般不能直接与现有的实验室(检验科)信息系统进行数据交互,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通过厂商软件处理数据后才能转化为临床检验可报告的结果,这也是限制质谱技术在临床推广的又一因素。质谱仪器系统较为复杂,对实验室技术人员的能力要求远高于常规医学检验系统,加之业内缺乏系统学习和相关技术背景人才储备,从事临床质谱技术人才的市场缺口较大。这些因素都是目前质谱技术在常规临床诊断工作流程中应用相对有限的原因,所以实现临床质谱的自动化和信息化、加快人才培养才能更好地推动质谱技术在临床检验中的应用。  小 结  尽管面临质量管理和量值溯源,以及标准化等诸多问题,但通过各方面努力,临床质谱技术正在朝着自动化、小型化、人工智能识别模式化等方向发展,质谱技术在实现精准检测方面有着强大的潜力和优势。生命科学研究的重心逐渐转向基因功能,即由测定基因的DNA 序列、解释生命的遗传信息转移到鉴定有生物学功能的蛋白类分子、探索人类健康和疾病奥秘的多组学研究中。临床质谱检验正进入到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等多组学整合分析阶段。贯彻和执行国家精准医疗战略,推动临床质谱技术应用的规范化、标准化,引领中国临床质谱产业的发展,更好地服务于检验医学,为人类健康事业做出更多的贡献,是医学检验人员面临的重大机遇。  专家简介:  张钧,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检验科主任,博士,博士生导师,教授,主任医师。目前担任浙江省医学会检验医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检验医师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华医学会检验医学分会青年委员 浙江省医师协会检验医师分会总干事 浙江省检验医学科住培基地质控中心副秘书长 北京医学奖励基金会检验医学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检验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检验专业分会委员 中国研究型医院生物标志物委员会常务委员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分子诊断学常务委员、质谱学组委员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检验医学与临床》《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等杂志编委或评审专家。主持、参与了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4项 浙江省科技厅重点研发项目1项 浙江省自然基金、省厅级基金多项。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其中SCI论文6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1项 获浙江省医药卫生科技奖二等奖1项,浙江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1项 荣获2019年度全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优秀专业基地主任”称号。
  • 中医药鉴定迈入规范化标准化基因鉴定时代入选中医药十大新闻
    1月10日下午,&ldquo 世界中医药十大新闻发布会暨中医药国际化进程报告会&rdquo 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举行。   世界中医药网总编辑陈贵廷在会上发布了2014年世界中医药十大新闻,包括第67届世界卫生大会通过传统医学决议,敦促各成员国实施《世卫组织2014-2013年传统医学战略》 国际标准化组织发布首批中医药国际标准 美国《科学》杂志首次推出《中医专刊》,介绍中医药研究进展 中医药鉴定迈入规范化标准化基因鉴定时代等等。   原标题:&ldquo 国际标准&rdquo 入选中医药十大新闻
  •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2009年中医药十大新闻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月30日在京发布了2009年度中医药行业的十大新闻。   1.《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颁布实施,成为指导我国中医药事业科学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中央财政投入47亿元支持中医药发展。中医药管理体制进一步理顺和加强。   2.中医药全面参与医改,围绕五项重点工作推出一系列有利于发挥中医药作用的政策措施。   3.在防治甲型H1N1流感疫情中,中医药发挥了独特作用,成效显著。单纯中医药治疗轻症患者效果明显,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患者方法有效,全国近2/3患者受益。   4.我国政府有关部门首次评选表彰30位“国医大师”。   5.中医中药中国行走进军营,成为我军卫生史上首次以中医药服务基层官兵为主题的专项活动。中医药文化建设和科普宣传工作不断向纵深发展。   6.中医药行业启动中医刮痧师、中药调剂员、中药材种植员、中药固体制剂工、中药检验员等5个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7.2009年版中医医师资格考试大纲更加体现中医药特点,中医师承和确有专长人员不再测试西医内容。   8.双黄连注射液等中药注射剂事件引发社会关注,中药注射剂安全性再评价工作全面启动。   9.建立完善中医药创新科技体系,16个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确定 10项中医药科技成果获200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为十年来最多。   10.由我国发起促成的《传统医学决议》获世界卫生大会通过,我国与东盟10国就传统医药合作发表《南宁宣言》,以我国标准为基础的首部中医学教育国际组织标准发布,彰显我国在世界传统医学领域中的引领地位。
  • 3i动物成像驿站|武汉和视光声科技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约稿详情:https://www.instrument.com.cn/news/20230925/685455.shtml2023年年初,武汉和视光声科技有限公司于2022年底通过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并在科技部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网上进行备案公告。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成功,是国家政府和科技部门对公司核心技术先进性、科技创新水平、产品硬实力等综合实力的权威认可,也来源于公司自创立以来就以将世界领先的光声成像技术成果产业化为目标,持续加大研发投入,积极引进科研人才,在医疗、科研领域都产出了世界领先的光声成像系统产品。公司此次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将有效提升公司形象,提高公司市场价值,更重要的是激发公司持续创新的动力和热情。公司将更加注重科技研发、知识产权保护,继续加大科研投入,重视人才队伍培养,保持企业可持续发展。武汉和视光声科技有限公司于2017年创立,创始人汪立宏教授是光声成像领域的开拓者,现任加州理工学院Bren特聘教授。汪教授在科研领域成果斐然,科研论文学术著作等身,所获荣誉难以列举。2018年,因汪教授在光声成像技术领域的杰出贡献,被评为美国工程院院士。我公司也是目前湖北省内唯一的美国院士创办企业。武汉和视光声科技创始人汪立宏教授光声成像原理光声成像技术(PAI)是五大传统医学影像(超声、X光、CT、核磁共振、PET)之外一种全新的、颠覆性的医学影像技术。目前该技术在生物医学影像学中发展最快,同时也是2019年美国国立卫生院向美国国会推荐的三大高新技术之一。光声成像的原理是脉冲激光照射生物组织时,生物组织吸收激光能量后产生瞬间热膨胀发出超声波,通过超声探测器接收超声信号,再由计算机来编译数据重建出生物组织图像。光声成像结合了光学成像的高分辨率、高对比度,以及超声成像深穿透度的优点,理论上可实现10cm的深层活体内组织成像。与传统医学影像相比,光声成像具有无电离辐射、无损、成像分辨率高、成像速度快等优势。因此光声成像必将带来生物医学影像领域的一次革新。
  • 47亿专项资金投入 中医药迎发展战略机遇
    “2009年4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发展中医药事业的高度重视,在中医药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全年中央财政共安排中医药专项资金47亿元,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投入最多的一年。”卫生部副部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医药事业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战略机遇。   医政惠民:党和政府高度重视   各地积极推动中医药发展   《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发布后,国家还出台了一系列创新性的政策措施:一是在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中,积极争取鼓励和引导使用中医药的政策。在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2009版)中,含中成药987个,中药饮片也纳入其中,中药增加比例超过了西药。二是在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建设中,落实中西药并重的原则。102种中成药和颁布了国家标准的中药饮片被纳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三是在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中,城乡基层中医药服务网络建设得到加强。四是在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方面,明确提出要积极应用中医药预防保健技术和方法,充分发挥中医药在公共卫生服务中的作用,并首次将中医体质辨识纳入居民健康档案的内容。五是在关于改革药品和医疗服务价格形成机制的文件中提出,将对中药饮片加价率标准适当放宽,逐步提高中医和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的诊疗、手术、护理等项目价格。   2009年,全国各地进一步加强了对中医药工作的领导和体制机制建设,为中医药事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环境。北京、广东、江西、山东、内蒙古、甘肃等地在基本医疗保障制度中,对中医药实施优惠政策。甘肃规定新农合和城市医保的中医药报销标准提高10%,起付线降低20% 广东将中医“治未病”服务项目纳入门诊报销范围。江苏在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基层部分)基础上新增中成药113种。黑龙江实施“中医普惠基层三年规划工程”,计划到2011年全省所有综合医院全部设立中医科,所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村卫生所(室)能够提供较为规范的中医药服务 北京允许符合条件的中医医师到执业地点以外的社区、农村行医,引导中医药资源向城乡基层流动。据介绍,根据形势变化和工作需要,国务院将中医药工作部际协调小组调整为中医药工作部际联席会议。   大医精诚:国医大师激活人才机制   服务可及性进一步提高   “人才是中医药发展的关键”,王国强说,中医人才成长有其特殊规律,周期较长,不仅需要理论学习,更重要的是临床实践,因此必须将院校教育、师承教育、继续教育同步推进。   为推动中医药学术经验继承与创新,我国首次会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卫生部开展“国医大师”评选表彰活动,评选出了30名“国医大师”。王国强表示,这是对中医药人才成长的激励机制进行的有益探索。此外,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进展顺利。23所具有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授予权及10所博士授予权的中医药院校、科研机构,录取了643名继承人。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培养与专业学位授予相衔接的政策得到落实,1054名学术继承人已经全部进岗。基层中医药人员培养项目去年招收了两万多名乡村医生,开展中医专业中专学历教育,对6460名中医全科医师进行了岗位培训。   目前全国已有76%的乡镇卫生院设置了中医科、中药房。去年,我国中医药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服务能力进一步提高。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项目已经覆盖中西部所有的县。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已覆盖除西藏外的所有省份。   2009年甲型H1N1流感疫情在全球迅速蔓延之际,中医药发挥了积极作用。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有近2/3的甲流患者接受了中医或者中西医结合治疗,北京市政府投资1000万元研制的“金花清感方”制剂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在中医药防治艾滋病方面,截至去年6月,全国累计有9267名艾滋病患者和感染者接受了免费中医治疗,结果表明,中医药在改善艾滋病患者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临床症状、降低抗病毒药物毒副作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等方面效果明显。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健康意识和理念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对中医药服务的需求日益增长,尤其是对中医养生保健内容更为关注。王国强介绍,2007年以来,我们启动了“治未病”健康工程,至2009年,“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试点单位达到103个,发挥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悬壶济世:标准化工作取得重大进展   国际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2009年9月,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大会同意成立中医药(暂定名)技术委员会,秘书处设在中国。这在ISO成立与传统医药有关的技术委员会还是首次,对我国掌握中医药以及传统医药国际标准制定的主导权和话语权,促进中医药国际传播具有重大意义。   国内中医药标准化工作也取得积极进展。去年有9项国家标准发布实施,74项标准项目纳入《全国服务业标准2009年-2013年发展规划》 中医、中药、针灸、中药材种子(种苗)4个全国中医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正式成立。此外,中医药立法和监管工作稳步推进。新一轮《中(传统)医药法》草案的起草修订工作启动 湖南颁布实施了我国首部专门针对民族医药的地方性法规——《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土家医药苗医药保护条例》。   由我国发起和促成的《传统医学决议》在第62届世界卫生大会上获得通过,这是世界卫生组织第一个敦促会员国发展传统医学的专门决议,在世界传统医学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该决议的通过也显示了我国在世界传统医学领域中的主导地位。在广西南宁成功举办的中国—东盟传统医药高峰论坛上通过的《南宁宣言》,构建了中国与东盟传统医药高层交流机制,提升了中医药在东盟的影响力。
  • 青蒿素挽救数百万生命 屠呦呦领“准诺奖”拉斯克奖
    中广网北京2011年9月25日消息,据中国之声《全球华语广播网》报道,中国中医科学院终身研究员屠呦呦9月23日在美国纽约举行的拉斯克奖颁奖仪式上领奖。当日,有诺贝尔奖“风向标”之称的国际医学大奖――美国拉斯克奖将其2011年临床研究奖授予81岁的屠呦呦,以表彰她“发现了青蒿素――一种治疗疟疾的药物,在全球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这是中国科学家首次获得拉斯克奖,也是迄今为止中国生物医学界获得的世界级最高大奖。     当地时间23日,中国中医科学院终身研究员屠呦呦(中)在美国纽约举行的拉斯克奖颁奖仪式上领奖。   北京时间24日凌晨,纽约,81岁的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而登上了拉斯克奖的领奖台。这是拉斯克奖设立65年来首次颁予中国科学家,这一奖项不但是美国最具影响力的医学大奖,更堪称诺贝尔奖的“风向标”。屠呦呦在发表获奖感言时表示,青蒿素的发现是中国传统医学给人类的一份礼物。据了解,拉斯克奖的每个奖项设25万美元奖金。   挽救数百万生命   “在人类的药物史上,我们如此庆祝一项能缓解数亿人疼痛和压力、并挽救上百个国家数百万人生命的发现的机会并不常有。”斯坦福大学教授、拉斯克奖评审委员会成员露西・ 夏皮罗在讲述青蒿素发现的意义时说。夏皮罗表示,青蒿素这一高效抗疟药的发现很大程度上归因于屠呦呦及其团队的“洞察力、视野和顽强信念”,屠教授的工作为世界提供了过去半个世纪里最重要的药物干预方案。   世界数亿人受益   拉斯克基金会网站详细介绍了屠呦呦发现青蒿素及其应用于疟疾治疗的工作。文章指出,几千年来,疟疾肆虐人类、蹂躏文明,2000多年前中国医书《五十二病方》首次记载了青蒿的药物功能,公元340年间葛洪《肘后备急方》记载了青蒿用于抗疟治疗。在中国政府于1967年5月23日启动的“523项目”中,屠呦呦先锋性地发现了青蒿素,开创了疟疾治疗新方法,世界数亿人因此受益,未来还会有更多的人们将受益。“屠呦呦领导的团队将一种古老的中医治疗方法转化为今天最强有力的抗疟疾药。”“通过将现代技术和严密性应用于5000多年前中国传统中医师们留下的遗产,她将这座宝库带入21世纪。”   激动心情难表述   在发表获奖感言时,屠呦呦衷心感谢为青蒿素的发现和应用作出重要贡献的同事。她表示,青蒿素的发现是中国传统医学给人类的一份礼物,传统中医药多年来一直服务中国和亚洲人民,开发传统医药,必将给世界带来更多的治疗药物。她呼吁开展全球性合作,使中医药和其他传统医药更好地造福人类健康。   屠呦呦还在接受美国《临床研究期刊》专访时表示,在经过了那么多次的失败之后,当时自己都怀疑路子是不是走对了,当发现青蒿素正是疟疾克星的时候,那种激动的心情也是难以表述的。自己对获得2011年拉斯克奖深感荣幸,自己只是一个普通的植物化学研究人员,但作为一个在中国医药学宝库中有所发现、并为国际科学界所认可的中国科学家,她为此感到自豪。   揭秘   古代中医药方化出神奇青蒿素   金鸡纳树短暂辉煌   人类对付疟疾的药物,最初并非来自青蒿,而是源于另一种植物――金鸡纳树。   19世纪,法国化学家从金鸡纳树皮中分离出抗疟成分奎宁。随后,科学家人工合成了奎宁,又找到了奎宁替代物――氯喹。氯喹药物一度是抗击疟疾的特效药。   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引发疟疾的疟原虫产生了抗药性。20世纪60年代初,疟疾再次肆疟东南亚,疫情难以控制。科学家们开始寻找对付这种疾病的新药。   美国投巨资打水漂   1967年5月23日,一个集中全国科技力量联合研发抗疟新药的大项目――“523项目”正式启动。漫长的探索中,60多个单位的500名科研人员组成了研发大军,屠呦呦是其中一员。   那是在1969年1月,时年39岁的屠呦呦以中医研究院科研组长的身份加入“523项目”。此前,美国投入巨额资金,筛选出20多万种化合物,但没有找到理想的药物 国内多个省份的科研人员已经筛选了4万多种抗疟疾的化合物和中草药,没有令人满意的结果。屠呦呦首先面临的问题仍是怎么找药。   搜集600多种草药方   从系统整理历代医籍入手,她查阅经典医书、地方药志,四处走访老中医,做了2000多张资料卡片,最后整理了一个600多种包括青蒿在内的草药《抗疟单验方集》,供研究者进一步发掘。   1971年,经过反复筛选、试验,屠呦呦领导的研究小组将目光锁定青蒿。   青蒿是一种菊科草本植物,植株有香气,一岁一枯荣。公元340年,东晋的葛洪在其撰写的中医方剂《肘后备急方》一书中,描述了青蒿的退热功能 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则说它能“治疟疾寒热”。   在众多中草药中,研究小组发现青蒿对疟疾的抑制率相对较高,能达到68%。然而,之后的重复试验中,青蒿的抑制率反而降低了。   190多次失败终成功   “我们祖先早有用青蒿治疗疟疾的经验。我们为什么就做不出来呢?”屠呦呦再次翻阅古代文献寻找答案。《肘后备急方》中的几句话引起了她的注意:“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   绞汁使用的办法,和中药常用的煎熬法不同。这是不是为了避免青蒿的有效成分在高温下被破坏?屠呦呦受到启发,想到用沸点较低的乙醚制取青蒿提取物。   经过190多次失败后,终于,用乙醚制取的191号样品,对鼠疟猴疟的抑制率达到了100%。   1972年3月,屠呦呦在南京召开的“523项目”工作会议上报告了实验结果 1973年初,北京中药研究所拿到青蒿素的结晶。随后,青蒿结晶的抗疟功效在其他地区得到证实。“523项目”办公室将青蒿结晶物命名为青蒿素,作为新药进行研发。   几年后,有机化学家完成了结构测定 1984年,科学家们终于实现了青蒿素的人工合成。
  • 聚焦药品质控、评价及代谢——第六届全国药物分析大会之第三分会场
    仪器信息网讯 2016年12月3日,第六届全国药物分析大会的报告由三个分会场报告组成。笔者有幸参与了“药品标准与质控、药物评价及活性安全性分析”分会场,现场座无虚席,甚至有很多参会者只能站着参与会议。当天的会议主持人除部分报告人之外,还有来自中国药科大学的杭太俊教授以及来自河北医科大学的张兰桐教授。  会议现场  左:中国药科大学杭太俊教授 右:河北医科大学张兰桐教授  苏州大学药学院张真庆教授带来题目为“离子色谱结合二级质谱的方法学建立以及在分析葡聚糖结构上的应用”的报告。  苏州大学药学院张真庆教授  目前多糖的结构研究多采用核磁共振方法,本报告介绍了离子色谱-二级质谱联用方法学的建立,以及这种方法在葡聚糖定性、定量分析中的应用以及青稞中提取的β -葡聚糖结构解析中的应用。  中山大学药学院姚美村教授带来题为“中药地榆协同5-FU抗结直肠癌细胞增值的研究”的报告。  中山大学药学院姚美村教授  5-氟尿嘧啶(5-FU)是目前临床上广泛使用的抗结直肠癌药物,但耐药性的出现使其单独给药的疗效大大降低。中药地榆可协同增强5-FU的抗结直肠癌细胞增殖的作用,但成分分析表明这种作用并不是单体活性成分带来的,作用环节也未必局限于单一靶点。中药在辅助逆转肿瘤耐药治疗方案的开发中将大有可为。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王琰教授带来题为“肠道菌NR酶转化天然药物结构:小檗碱吸收机制新发现”的报告。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王琰教授  肠道菌与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但是在药学领域,肠道菌与天然药物的相互作用研究才刚刚起步。肠道菌代谢与肝脏代谢有显著区别,口服(天然)药物在肠菌中有多种生物学效应。报告介绍了肠道菌与小檗碱相互作用的机制以及对其药理学意义的研究。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马辰研究员带来题为“抗结核药物TBI-166的研究”的报告。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马辰研究员  到2015年,结核病仍然是全球十大死亡原因之一。结核菌耐药多发导致结核病治疗周期长、疗效差、费用高。报告介绍了TBI-166这种新的抗结核药物的成药性评价、临床前研究以及生产工艺及全面质量控制等相关新药研发情况。目前,TBI-166已获得CFDA临床试验批件。  中国药科大学药物分析系王允吉博士生带来“基于固相萃取偶联HPLC-MS技术研究栀子大黄汤大鼠体内代谢变化”的报告。  中国药科大学药物分析系王允吉博士生  栀子大黄汤来源于《金匮要略》,目前尚未见其体内代谢相关报道,中药成分复杂,且其中众多化合物在体内的代谢存在时间差异,且为动态变化。报告介绍了采用HPLC-TOF/MS和HPLC-QqQ/MS技术方法,对栀子大黄汤原型药物在大鼠体内的经时变化过程的研究,揭示这些药物在体内的滞留行为。  上海爱博才思分析仪器贸易有限公司产品经理张克荣带来题为“基于SCIEX LC-MS/MS技术并结合中药数据库在中药物质基础研究中的应用”的报告。  上海爱博才思分析仪器贸易有限公司产品经理张克荣  报告介绍了SCIEX为中药物质基础研究所提供的近千种MS/MS数据库、质谱仪以及数据库分析软件等工具。  赛默飞世尔科技应用中心潘媛媛博士带来题为“赛默飞独具特色的液相色谱技术在药物一致性评价等领域的应用”的报告。  赛默飞世尔科技应用中心潘媛媛博士  以不同生产厂家阿莫西林药物中阿莫西林及克拉维酸的含量测定为例,报告介绍了赛默飞超高效液相色谱系统及双三元液相色谱系统等在仿制药一致性评价中的应用。  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传统医学研究院朴香兰研究员带来题为“基于LC-MS的绞股蓝皂苷体内代谢分析”的报告。  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传统医学研究院朴香兰研究员  报告介绍了绞股蓝的生物活性,以及绞股蓝经高温、高压及热处理后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增殖具有抑制的作用特点。采用HPLC-MS方法,课题组研究了绞股蓝经热处理前后的活性成分变化情况。  浙江省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化药所李煜副主任药师带来题为“13C核磁共振技术测定鱼肝油中ω 3脂肪酸β (2)-酰基的位次分布”的报告。  浙江省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化药所李煜副主任药师  报告主要介绍了13C-NMR方法在不同厂家、不同批次鱼肝油质量评价工作中的应用。  浙江省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化药所谢升谷主管药师带来题为“不同来源的克拉霉素缓释片质量评价分析”的报告。  浙江省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化药所谢升谷主管药师  报告从杂质研究、释放度研究、晶型研究以及辅料研究等几方面介绍了克拉霉素缓释片处方工艺的质量控制风险点。  广东药科大学肖雪博士带来题为“清开灵注射液在线质量控制研究”的报告。  广东药科大学肖雪博士  中药生产过程智能控制系统以产品中间体近红外光谱、指纹图谱数据库为基础,以光谱-色谱软件关联性技术为依托,实施中药注射剂生产工艺实时监测与网络控制技术,以清开灵注射液在线控制系统研究为例,这种系统可以良好的实现提取过程中植物药材的在线质量检测、混合制备过程中的在线质量检测及成品多指标成分快速质量检测。  中国药科大学药物分析系狄斌教授带来题为“磷酸化蛋白的分析方法研究”的报告。  中国药科大学药物分析系狄斌教授  蛋白质的翻译后修饰在蛋白结构、功能、定位等诸多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参与了所有的生命活动过程。磷酸化蛋白质组研究有许多挑战,如被非磷酸化肽段掩盖、质谱分析响应弱、磷酸化修饰不稳定及磷脂键易断裂等。报告介绍了杂合IMAC与MOAC的磁性纳米磷酸化肽段富集材料的研究,这种材料具有良好的富集能力和选择性,可同时实现复杂样品中对单磷酸化与多磷酸化肽段的选择性富集。  军事医学科学院毒物药物研究所孙磊博士带来题为“中药大分子质量表征方法研究”的报告。  军事医学科学院毒物药物研究所孙磊博士  现有中药多糖及鞣制的质量控制方法多有不足,不能反映多组分特征,也未能表征其结构单元特点,报告介绍了基于“大分子化合物全降解、特征试剂衍生化、建立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及化学模式识别评价”这一研究思路所进行的中药多糖及中药鞣制质量表征方法的建立和应用。  暨南大学药物分析研究中心王启钦博士带来题为“Studies On preparation and applications of phosphatidylcholine functionalized polymeric monoliths”的报告。  暨南大学药物分析研究中心王启钦博士  报告介绍了色谱柱填料MDPC的研究与制备。MDPC整体柱可用于药物研究研发过程中药物与细胞膜相互作用的作用机制预测,并已可替代商品化的磷脂酰胆碱整体柱。  吉林医药学院冯波教授带来题为“功能性小分子及医药纳米材料的分析与评价”的报告。  吉林医药学院冯波教授  报告介绍了吉林医药学院药学院目前整体的研究状况,以及功能性分子的分析与评价及医药纳米材料的分析与评价等。  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传统医学研究院申刚义副教授带来题为“基于分子靶向药物筛选模式的毛细管电泳酶微反应器的制备”的报告。  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传统医学研究院申刚义副教授  报告介绍到,石墨烯可以明显改善CE-IMER的酶活和分离度,而多酶分段固定利于酶各自功能的保持,可提高CE-IMER方法的筛选通量。这两种方法都可用于新型高效药物的筛选之中。  长春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吴巍教授带来题为“RRLC-Q-TOF-MS法研究人参皂苷Rb3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行为及代谢产物”的报告。  长春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吴巍教授  人参皂苷的药代动力学研究和体内生物化学转化过程研究对于揭示人参皂苷的药理作用和物质基础具有重要意义,也直接影响人参的开发和利用。报告介绍了针对分析人参皂苷Rb3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行为研究所建立的快速高分辨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联用的分析方法。  中国药科大学朱国雪博士生带来题为“不同煎煮方法对大黄硝石汤中化学成分的影响研究”的报告。  中国药科大学朱国雪博士生  报告介绍了HPLC-DAD-EST-TOF/MS方法的建立以及其在不同煎煮方法对化学成分溶出的影响之中的应用。采用HPLC-DAD-EST-TOF/MS方法,共鉴别出105个化学成分,而通过对不同煎煮方法的研究,表明对于特殊性质的中药,传统煎煮方法更合理。  河北大学药学院张豆豆博士生带来题为“聚HDDA-EDMA整体柱对掌叶大黄中五种活性成分的色谱分离及含量测定”的报告。  河北大学药学院张豆豆博士生  整体柱产生于上世纪90年代,有机聚合物整体柱的制备较为简单、渗透性好。目前有机聚合物整体柱多用于分离大分子,而较少用于分离小分子和实际样品。报告介绍了聚HDDA-EDMA整体柱的制备及其用作高效液相色谱的固定相,用于分离并同时测定大黄中五活性化合物的含量的研究。  中国药科大学药物分析系吴骁博士生带来题为“牛黄解毒片体外可溶性砷及体内砷形态研究”的报告。  中国药科大学药物分析系吴骁博士生  牛黄解毒片因配方中的雄黄含有砷元素,长期或不当使用导致不良反应时有发生。牛黄解毒片体外溶出及体内砷形态的研究,对评价牛黄解毒片的安全性及阐明配伍对雄黄药动学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报告介绍了HG-AFS(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法)用于不同厂家牛黄解毒片体外可溶性砷以及HG-AFS 和HPLC-HG-AFS(高效液相色谱–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方法用于全血中总砷及血浆中砷形态测定的研究。
  • 中医药世界认可 中医药发展白皮书发布
    p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2月6日发表《中国的中医药》白皮书。全文如下: /p p   中国的中医药 /p p   (2016年12月) /p p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p p   目录 /p p   前言 /p p   一、中医药的历史发展 /p p   二、中国发展中医药的政策措施 /p p   三、中医药的传承与发展 /p p   四、中医药国际交流与合作 /p p   结束语 /p p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前言 /span /strong /p p   人类在漫长发展进程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世界文明,中华文明是世界文明多样性、多元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药作为中华文明的杰出代表,是中国各族人民在几千年生产生活实践和与疾病作斗争中逐步形成并不断丰富发展的医学科学,不仅为中华民族繁衍昌盛作出了卓越贡献,也对世界文明进步产生了积极影响。 /p p   中医药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兼容并蓄、创新开放,形成了独特的生命观、健康观、疾病观、防治观,实现了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融合和统一,蕴含了中华民族深邃的哲学思想。随着人们健康观念变化和医学模式转变,中医药越来越显示出独特价值。 /p p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中医药发展。中医药与西医药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维护和增进民众健康,已经成为中国特色医药卫生与健康事业的重要特征和显著优势。 /p p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一、中医药的历史发展 /span /strong /p p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112, 48, 160) " 1.中医药历史发展脉络 /span /strong /p p   在远古时代,中华民族的祖先发现了一些动植物可以解除病痛,积累了一些用药知识。随着人类的进化,开始有目的地寻找防治疾病的药物和方法,所谓“神农尝百草”、“药食同源”,就是当时的真实写照。夏代(约前2070-前1600)酒和商代(前1600-前1046)汤液的发明,为提高用药效果提供了帮助。进入西周时期(前1046-前771),开始有了食医、疾医、疡医、兽医的分工。春秋战国(前770-前221)时期,扁鹊总结前人经验,提出“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方法,奠定了中医临床诊断和治疗的基础。秦汉时期(前221-公元220)的中医典籍《黄帝内经》,系统论述了人的生理、病理、疾病以及“治未病”和疾病治疗的原则及方法,确立了中医学的思维模式,标志着从单纯的临床经验积累发展到了系统理论总结阶段,形成了中医药理论体系框架。东汉时期,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提出了外感热病(包括温疫等传染病)的诊治原则和方法,论述了内伤杂病的病因、病证、诊法、治疗、预防等辨证规律和原则,确立了辨证论治的理论和方法体系。同时期的《神农本草经》,概括论述了君臣佐使、七情合和、四气五味等药物配伍和药性理论,对于合理处方、安全用药、提高疗效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为中药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基础。东汉末年,华佗创制了麻醉剂“麻沸散”,开创了麻醉药用于外科手术的先河。西晋时期(265-317),皇甫谧的《针灸甲乙经》,系统论述了有关脏腑、经络等理论,初步形成了经络、针灸理论。唐代(618-907),孙思邈提出的“大医精诚”,体现了中医对医道精微、心怀至诚、言行诚谨的追求,是中华民族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卓越的文明智慧在中医药中的集中体现,是中医药文化的核心价值理念。明代(1368-1644),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在世界上首次对药用植物进行了科学分类,创新发展了中药学的理论和实践,是一部药物学和博物学巨著。清代(1644-1911),叶天士的《温热论》,提出了温病和时疫的防治原则及方法,形成了中医药防治温疫(传染病)的理论和实践体系。清代中期以来,特别是民国时期,随着西方医学的传入,一些学者开始探索中西医药学汇通、融合。 /p p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112, 48, 160) " 2.中医药特点 /span /strong /p p   在数千年的发展过程中,中医药不断吸收和融合各个时期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人文思想,不断创新发展,理论体系日趋完善,技术方法更加丰富,形成了鲜明的特点。 /p p    strong 第一,重视整体。 /strong 中医认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是一个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统一体,人体内部也是一个有机的整体。重视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对健康与疾病的影响,认为精神与形体密不可分,强调生理和心理的协同关系,重视生理与心理在健康与疾病中的相互影响。 /p p    strong 第二,注重“平”与“和”。 /strong 中医强调和谐对健康具有重要作用,认为人的健康在于各脏腑功能和谐协调,情志表达适度中和,并能顺应不同环境的变化,其根本在于阴阳的动态平衡。疾病的发生,其根本是在内、外因素作用下,人的整体功能失去动态平衡。维护健康就是维护人的整体功能动态平衡,治疗疾病就是使失去动态平衡的整体功能恢复到协调与和谐状态。 /p p    strong 第三,强调个体化。 /strong 中医诊疗强调因人、因时、因地制宜,体现为“辨证论治”。“辨证”,就是将四诊(望、闻、问、切)所采集的症状、体征等个体信息,通过分析、综合,判断为某种证候。“论治”,就是根据辨证结果确定相应治疗方法。中医诊疗着眼于“病的人”而不仅是“人的病”,着眼于调整致病因子作用于人体后整体功能失调的状态。 /p p    strong 第四,突出“治未病”。 /strong 中医“治未病”核心体现在“预防为主”,重在“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中医强调生活方式和健康有着密切关系,主张以养生为要务,认为可通过情志调摄、劳逸适度、膳食合理、起居有常等,也可根据不同体质或状态给予适当干预,以养神健体,培育正气,提高抗邪能力,从而达到保健和防病作用。 /p p    strong 第五,使用简便。 /strong 中医诊断主要由医生自主通过望、闻、问、切等方法收集患者资料,不依赖于各种复杂的仪器设备。中医干预既有药物,也有针灸、推拿、拔罐、刮痧等非药物疗法。许多非药物疗法不需要复杂器具,其所需器具(如小夹板、刮痧板、火罐等)往往可以就地取材,易于推广使用。 /p p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112, 48, 160) " 3.中医药的历史贡献 /span /strong /p p   中医药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典型代表,强调“道法自然、天人合一”,“阴阳平衡、调和致中”,“以人为本、悬壶济世”,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内核。中医药还提倡“三因制宜、辨证论治”,“固本培元、壮筋续骨”,“大医精诚、仁心仁术”,更丰富了中华文化内涵,为中华民族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了有益启迪。 /p p   中医药作为中华民族原创的医学科学,从宏观、系统、整体角度揭示人的健康和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体现了中华民族的认知方式,深深地融入民众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健康文化和实践,成为人们治病祛疾、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重要手段,维护着民众健康。从历史上看,中华民族屡经天灾、战乱和瘟疫,却能一次次转危为安,人口不断增加、文明得以传承,中医药作出了重大贡献。 /p p   中医药发祥于中华大地,在不断汲取世界文明成果、丰富发展自己的同时,也逐步传播到世界各地。早在秦汉时期,中医药就传播到周边国家,并对这些国家的传统医药产生重大影响。预防天花的种痘技术,在明清时代就传遍世界。《本草纲目》被翻译成多种文字广为流传,达尔文称之为“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针灸的神奇疗效引发全球持续的“针灸热”。抗疟药物“青蒿素”的发明,拯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数百万人的生命。同时,乳香、没药等南药的广泛引进,丰富了中医药的治疗手段。 /p p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二、中国发展中医药的政策措施 /span /strong /p p   中国高度重视中医药事业发展。新中国成立初期,把“团结中西医”作为三大卫生工作方针之一,确立了中医药应有的地位和作用。1978年,中共中央转发卫生部《关于认真贯彻党的中医政策,解决中医队伍后继乏人问题的报告》,并在人、财、物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有力地推动了中医药事业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指出,发展现代医药和我国传统医药,保护人民健康。1986年,国务院成立相对独立的中医药管理部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也相继成立中医药管理机构,为中医药发展提供了组织保障。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将“中西医并重”列为新时期中国卫生工作五大方针之一。2003年,国务院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条例》 2009年,国务院颁布实施《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逐步形成了相对完善的中医药政策体系。 /p p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以来,党和政府把发展中医药摆上更加重要的位置,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着力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和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中西医并重”“扶持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事业发展”。2015年,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中医药法(草案)》,并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为中医药事业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和法制保障。201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作为今后15年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行动纲领,提出了一系列振兴中医药发展、服务健康中国建设的任务和举措。国务院印发《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把中医药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对新时期推进中医药事业发展作出系统部署。这些决策部署,描绘了全面振兴中医药、加快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构建中国特色医药卫生体系、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宏伟蓝图,中医药事业进入新的历史发展时期。 /p p   中国发展中医药的基本原则和主要措施: /p p   坚持以人为本,实现中医药成果人民共享。中医药有很深的群众基础,文化理念易于为人民群众所接受。中医药工作以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扩大中医医疗服务供给,提高基层中医药健康管理水平,推进中医药与社区服务、养老、旅游等融合发展,普及中医药健康知识,倡导健康的生产生活方式,增进人民群众健康福祉,保证人民群众享有安全、有效、方便的中医药服务。 /p p   坚持中西医并重,把中医药与西医药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坚持中医药与西医药在思想认识、法律地位、学术发展和实践应用上的平等地位,健全管理体制,加大财政投入,制定体现中医药自身特点的政策和法规体系,促进中、西医药协调发展,共同为维护和增进人民群众健康服务。 /p p   坚持中医与西医相互取长补短、发挥各自优势。坚持中西医相互学习,组织西医学习中医,在中医药高等院校开设现代医学课程,加强高层次中西医结合人才培养。中医医院在完善基本功能基础上,突出特色专科专病建设,推动综合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设置中医药科室,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医药项目,促进中医药在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中发挥重要作用。建立健全中医药参与突发公共事件医疗救治和重大传染病防治的机制,发挥中医药独特优势。 /p p   坚持继承与创新的辩证统一,既保持特色优势又积极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建立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思想和临床诊疗经验传承制度,系统挖掘整理中医古典医籍与民间医药知识和技术。建设符合中医药特点的科技创新体系,开展中医药基础理论、诊疗技术、疗效评价等系统研究,组织重大疑难疾病、重大传染病防治的联合攻关和对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的中医药防治研究,推动中药新药和中医诊疗仪器、设备研制开发。 /p p   坚持统筹兼顾,推进中医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把中医药医疗、保健、科研、教育、产业、文化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统筹规划、协调发展。实施基层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健全中医医疗服务体系。实施“治未病”健康工程,发展中医药健康服务。开展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构建中医药防治重大疾病协同创新体系。实施中医药传承与创新人才工程,提升中医药人才队伍素质。推动中药全产业链绿色发展,大力发展非药物疗法。推动中医药产业升级,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开展“中医中药中国行”活动,弘扬中医药核心价值理念。 /p p   坚持政府扶持、各方参与,共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把中医药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纳入相关规划、给予资金支持。强化中医药监督管理,实施中医执业医师、医疗机构和中成药准入制度,健全中医药服务和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制定优惠政策,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积极营造平等参与、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不断激发中医药发展的潜力和活力。鼓励社会捐资支持中医药事业,推动社会力量开办中医药服务机构。 /p p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三、中医药的传承与发展 /span /strong /p p   基本建立起覆盖城乡的中医医疗服务体系。在城市,形成以中医(民族医、中西医结合)医院、中医类门诊部和诊所以及综合医院中医类临床科室、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主的城市中医医疗服务网络。在农村,形成由县级中医医院、综合医院(专科医院、妇幼保健院)中医临床科室、乡镇卫生院中医科和村卫生室为主的农村中医医疗服务网络,提供基本中医医疗预防保健服务。截至2015年年底,全国有中医类医院3966所,其中民族医医院253所,中西医结合医院446所。中医类别执业(助理)医师45.2万人(含民族医医师、中西医结合医师)。中医类门诊部、诊所42528个,其中民族医门诊部、诊所550个,中西医结合门诊部、诊所7706个。2015年,全国中医类医疗卫生机构总诊疗人次达9.1亿,全国中医类医疗卫生机构出院人数2691.5万人。中医药除在常见病、多发病、疑难杂症的防治中贡献力量外,在重大疫情防治和突发公共事件医疗救治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疗效得到世界卫生组织肯定。中医治疗甲型H1N1流感,取得良好效果,成果引起国际社会关注。同时,中医药在防治艾滋病、手足口病、人感染H7N9禽流感等传染病,以及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甘肃舟曲特大泥石流等突发公共事件医疗救治中,都发挥了独特作用。 /p p   中医预防保健服务加快发展。推进中医预防保健服务体系建设,在二级以上中医医院设立“治未病”科室,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妇幼保健机构、疗养院等开展“治未病”服务,社会中医养生保健机构发展迅速。推进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开展中医药健康旅游、医养结合。中医药健康管理项目作为单独一类列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中医药在公共卫生服务中的潜力和优势正逐步释放,推动卫生发展模式从重疾病治疗向全面健康管理转变。 /p p   中医药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中发挥重要作用。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中,充分发挥中医药临床疗效确切、预防保健作用独特、治疗方式灵活、费用相对低廉的特色优势,放大了医改的惠民效果,丰富了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内涵。中医药以较低的投入,提供了与资源份额相比较高的服务份额,2009年至2015年,中医类医疗机构诊疗服务量占医疗服务总量由14.3%上升到15.7%。2015年,公立中医类医院比公立医院门诊次均费用低11.5%,住院人均费用低24%。 /p p   建立起独具特色的中医药人才培养体系。把人才培养作为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根本,大力发展中医药教育,基本形成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继续教育有机衔接,师承教育贯穿始终的中医药人才培养体系,初步建立社区、农村基层中医药实用型人才培养机制,实现从中高职、本科、硕士到博士的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民族医药等多层次、多学科、多元化教育全覆盖。截至2015年年底,全国有高等中医药院校42所(其中独立设置的本科中医药院校25所),200余所高等西医药院校或非医药院校设置中医药专业,在校学生总数达75.2万人。实施中医药传承与创新人才工程,开展第五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建设了1016个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200个全国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为64个中医学术流派建立传承工作室。开展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中药特色技术传承骨干人才培训、乡村医生中医药知识技能培训等高层次和基层中医药人才培养项目。124名中医药传承博士后正在出站考核。探索建立引导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褒奖机制,开展了两届国医大师评选,60位从事中医药、民族医药工作的老专家获得“国医大师”荣誉称号。 /p p   中医药科学研究取得积极进展。组织开展16个国家级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及中医药防治传染病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临床科研体系建设,建立了涵盖中医药各学科领域的重点研究室和科研实验室,建设了一批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形成了以独立中医药科研机构、中医药大学、省级以上中医医院为研究主体,综合性大学、综合医院、中药企业等参与的中医药科技创新体系。近年来,有45项中医药科研成果获得国家科技奖励,其中科技进步一等奖5项。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荣获2011年美国拉斯克临床医学奖和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因将传统中药的砷剂与西药结合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疗效明显提高,王振义、陈竺获得第七届圣捷尔吉癌症研究创新成就奖。开展中药资源普查试点工作,并初步建成由1个中心平台、28个省级中心、65个监测站组成的中药资源动态监测信息和技术服务体系,以及16个中药材种子种苗繁育基地和2个种质资源库。组织开展民族医药文献整理与适宜技术筛选推广工作,涉及150部重要民族医药文献、140项适宜技术。这些科研成果的转化应用,为提高临床疗效、保障中药质量、促进中药产业健康发展提供了支撑。 /p p   中药产业快速发展。颁布实施一系列加强野生中药资源保护的法律法规,建立一批国家级或地方性的自然保护区,开展珍稀濒危中药资源保护研究,部分紧缺或濒危资源已实现人工生产或野生抚育。基本建立了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突出中医药特色、强调临床实践基础、鼓励创新的中药注册管理制度。目前,国产中药民族药约有6万个药品批准文号。全国有2088家通过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认证的制药企业生产中成药,中药已从丸、散、膏、丹等传统剂型,发展到现在的滴丸、片剂、膜剂、胶囊等40多种剂型,中药产品生产工艺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基本建立了以药材生产为基础、工业为主体、商业为纽带的现代中药产业体系。2015年中药工业总产值7866亿元,占医药产业规模的28.55%,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中药材种植成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生态环境改善、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 中药产品贸易额保持较快增长,2015年中药出口额达37.2亿美元,显示出巨大的海外市场发展潜力。中药产业逐渐成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具有独特优势和广阔市场前景的战略性产业。 /p p   中医药文化建设迈出新步伐。中国政府重视和保护中医药的文化价值,积极推进中医药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建设,已有130个中医药类项目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中医针灸”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黄帝内经》和《本草纲目》入选世界记忆名录。加强中医药健康知识的宣传普及,持续开展“中医中药中国行”大型科普活动,利用各种媒介和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向公众讲授中医药养生保健、防病治病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全社会利用中医药进行自我保健的意识和能力不断增强,促进了公众健康素养提高。 /p p   中医药标准化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制定实施《中医药标准化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中医药标准体系初步形成,标准数量达649项,年平均增长率29%。中医、针灸、中药、中西医结合、中药材种子种苗5个全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及广东、上海、甘肃等地方中医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相继成立。42家中医药标准研究推广基地建设稳步推进,常见病中医诊疗指南和针灸治疗指南临床应用良好。民族医药标准化工作不断推进,常见病诊疗指南的研制有序开展,14项维医诊疗指南和疗效评价标准率先发布,首个地方藏医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在西藏自治区成立,民族医药机构和人员的标准化工作能力不断提高。 /p p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四、中医药国际交流与合作 /span /strong /p p   推动中医药全球发展。中医药已传播到183个国家和地区。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目前103个会员国认可使用针灸,其中29个设立了传统医学的法律法规,18个将针灸纳入医疗保险体系。中药逐步进入国际医药体系,已在俄罗斯、古巴、越南、新加坡和阿联酋等国以药品形式注册。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办了数百所中医药院校,培养本土化中医药人才。总部设在中国的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有53个国家和地区的194个会员团体,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有67个国家和地区的251个会员团体。中医药已成为中国与东盟、欧盟、非洲、中东欧等地区和组织卫生经贸合作的重要内容,成为中国与世界各国开展人文交流、促进东西方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内容,成为中国与各国共同维护世界和平、增进人类福祉、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载体。 /p p   支持国际传统医药发展。中国政府致力于推动国际传统医药发展,与世界卫生组织保持密切合作,为全球传统医学发展作出贡献。中国总结和贡献发展中医药的实践经验,为世界卫生组织于2008年在中国北京成功举办首届传统医学大会并形成《北京宣言》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中国政府的倡议下,第62届、67届世界卫生大会两次通过《传统医学决议》,并敦促成员国实施《世卫组织传统医学战略(2014-2023年)》。目前,中国政府与相关国家和国际组织签订中医药合作协议86个,中国政府已经支持在海外建立了10个中医药中心。 /p p   促进国际中医药规范管理。为促进中医药在全球范围内的规范发展,保障安全、有效、合理应用,中国推动在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成立中医药技术委员会(ISO/TC249),秘书处设在中国上海,目前已发布一批中医药国际标准。在中国推动下,世界卫生组织将以中医药为主体的传统医学纳入新版国际疾病分类(ICD-11)。积极推动传统药监督管理国际交流与合作,保障传统药安全有效。 /p p   开展中医药对外援助。中国在致力于自身发展的同时,坚持向发展中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承担相应国际义务。目前,中国已向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70多个国家派遣了医疗队,基本上每个医疗队中都有中医药人员,约占医务人员总数的10%。在非洲国家启动建设中国中医中心,在科威特、阿尔及利亚、突尼斯、摩洛哥、马耳他、纳米比亚等国家还设有专门的中医医疗队(点)。截至目前,中国政府在海外支持建立了10个中医药中心。近年来,中国加强在发展中国家特别是非洲国家开展艾滋病、疟疾等疾病防治,先后派出中医技术人员400余名,分赴坦桑尼亚、科摩罗、印度尼西亚等40多个国家。援外医疗队采用中药、针灸、推拿以及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了不少疑难重症,挽救了许多垂危病人的生命,得到受援国政府和人民的充分肯定。 /p p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结束语 /span /strong /p p   当前,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的历史时期,中医药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愈加重要,已成为独特的卫生资源、潜力巨大的经济资源、具有原创优势的科技资源、优秀的文化资源和重要的生态资源。中医药振兴发展迎来了天时、地利、人和的历史性机遇。 /p p   中国将学习借鉴各种现代文明成果,坚持古为今用,推进中医药现代化,切实把中医药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努力实现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之与现代健康理念相融相通,服务于人民健康,服务于健康中国建设。到2020年,实现人人基本享有中医药服务 到2030年,中医药服务领域实现全覆盖。同时,积极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促进中医药等传统医学与现代科学技术的有机结合,探索医疗卫生保健的新模式,服务于世界人民的健康福祉,开创人类社会更加美好的未来,为世界文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p p br/ /p
  • 面对精准医疗的热潮 中国应寻找“自己的方向”
    业内认为,发展精准医疗,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做好客观评判,制定好的路径图。精准医疗会颠覆传统医学?  2015年1月,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国情咨文演讲中谈到“人类基因组计划”所取得的成果,并宣布了新的项目——精准医疗计划。一时间,“精准医疗”成为覆盖全球的热门话题,并引得医药健康产业市场风起云涌,国内外的医药巨头纷纷抢滩精准医疗。可以预见,精准医疗大数据、个人基因测序的普及化正带来全球健康产业大变革。  精准医疗产业前景如何?如何科学看待这一“新生事物”?近日,记者在上海举办的“从新药创制迈向精准医疗高峰论坛”采访期间,与会的多名专家指出,面对精准医疗的热潮,不必盲从跟风,要根据中国国情进行有针对性的部署和规划。  精准医疗并非奥巴马原创  其实早在奥巴马提出美国精准医疗计划之前,将精准医疗用于癌症治疗的例子已不鲜见。  遗传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贺林表示:“2013年, ‘自然—遗传学’大会的主题为‘From GWAS to Precision Medicine’(从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到精准医学),其中就已含有‘精准医学’这个概念。同年9月20日,第十三届东亚遗传学会学术研讨会,其主题中也有‘Precision Medicine’。因此,‘精准医学’对学界而言并非一个新的概念。”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副校长詹启敏表示:“现代医学发展到现在有上百年,但是原来给你的信息很少,现在有了很多科学技术的帮助,包括基因组测序,生物医学分析工具,大数据分析工具和技术的出现,我们今天谈精准医学才有可能。”  百慕迪(上海)再生医学科技有限公司CEO王健向记者表示,国内推动“精准医学”,被不少人认为是跟风美国“精准医疗计划”,但早在上世纪70年代后期就已经有了个性医疗的概念,这并非奥巴马提出,只是措辞有所区别。美国版“精准医学”中的关键词为基因测序、肿瘤、个性化。中国科学家眼中的“精准医疗”与美国存在较大差异。在“2015清华大学精准医学论坛”上,中国科学家对精准医学的定义是:集合现代科技手段与传统医学方法,科学认知人体机能和疾病本质,以最有效、最安全、最经济的医疗服务获取个体和社会健康效益最大化的新型医学范畴。  全球精准医疗市场规模近600亿美元  今年3月,科技部召开国家首次精准医学战略专家会议,提出了中国精准医疗计划。会议指出,到2030年前,我国将在精准医疗领域投入600亿元,其中,中央财政支出200亿元,企业和地方财政配套400亿元。3月27日,我国发布了第一批肿瘤诊断与治疗项目高通量基因测序技术临床试点单位名单。  国家卫计委科技教育司司长秦怀金表示,国家卫计委和科技部正在准备精准医学计划工作,有望将其列入国家“十三五”科技发展重大专项。  一项数据显示了中国在早期癌症诊断、治疗方面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据《全球癌症报告2014》显示,2012年中国癌症发病人数为306.5万,约占全球癌症发病人数的1/5 癌症死亡人数为220.5万,约占全球癌症死亡人数的1/4。一直以来,中国的很多患者在发现癌症之时已经到了晚期,错失了治疗的最佳时机。采访中有专家向记者表示,美国癌症患者5年存活率达到85%,中国患者5年存活率仅为25%。提高我国肿瘤早期诊断和精准医疗技术迫在眉睫。  目前,精准医疗更多地集中在人类对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和治疗上,基于个体基因检测的肿瘤个体差异化治疗成为重要趋势。传统的药物治疗由于没有考虑到个体基因的差异性,在用药效果上会产生很大的差异。基因检测可以帮助医生基于基因分析选择潜在的靶向治疗药物。  美国生命技术公司大中华区总裁江路卡在讲到现在的基因测序技术时显得特别兴奋:“1990年启动的人类基因组计划花费了30亿美元,耗时10余年绘制出了人类基因组图谱。今天,我们全基因组测序只要花费千余美元,一天时间就可以完成。这样的改变难以想象。如果只是完成部分基因测序,成本甚至只需10美元或者100美元,这无疑是一场巨大的革命。”  肿瘤基因测序的前景广阔,A股中,以基因测序、细胞治疗、干细胞这三大方面为主的中国上市公司已有26家。而国外,一些国际大药企也都在积极开展细胞治疗研发。有研究报告称,2015年全球精准医疗市场规模近600亿美元,今后5年年增速预计为15%,是医药行业整体增速的3至4倍,其中,基因测序行业增速将超过20%。  中国应寻找“自己的方向”  詹启敏院士指出,所谓精准医疗,就是应用现代遗传技术、分子影像技术、生物信息技术,结合患者生活环境和临床数据,实现精准的疾病分类和诊断,制定具有个性化的疾病预防和诊疗方案。包括对风险的精确预测,疾病精确诊断,疾病精确分类,药物精确应用,疗效精确评估,疗后精确预测等,“中国在基因组学和蛋白组学方法的研究位于国际前沿,分子影像、靶点、大数据等技术发展迅猛,中国在精准医疗的基础层面与西方国家保持同步,下一步的发展需要整合技术研发、临床转化、产业培育、示范推广,实现交叉融合、协同创新。”  詹启敏向记者介绍,中国在制定“十三五”规划过程中,专家形成了7个共识,包括基因组技术的大规模应用已经趋向成熟,蛋白质组学将会取得重大突破,干细胞和再生医学已经进入临床应用和产业化阶段,疫苗和抗体将成为生物医药重点突破的领域,生物治疗、个性化诊疗技术成为现代医学重要方向,医疗器械成为与药物齐头并进的新型产业,最后是生物信息学向海量数据产出和广泛应用两个方向发展。  采访中,不少专家都认为,在与国际前沿技术和理念接轨的同时,中国在精准医疗上的目标,更要注重向人们提供更精准、更安全高效的医疗健康服务为目标,建立国际一流的精准医学研究平台和保障体系,自主掌握核心关键技术,研发一批国产新型防治药物、疫苗、器械和设备,形成一批中国制定、国际认可的疾病诊疗指南、临床路径和干预措施。“中国推动精准医疗的发展,将受惠于普通百姓,所以降低成本、完善医疗保险体制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完全有能力根据我们自己的想法、自己的基础来建立精准医学,找寻中国自己的方向。” 百慕迪(上海)再生医学科技有限公司CEO王健向记者表示,百慕迪正是基于精准医学理论,利用人体对创伤自我修复功能,在老化受损器官及神经障碍自我再生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百慕迪专注于心脑血管及神经障碍患者的再生康复。其产品系统Biomobie(生命核)涵盖了冠心病、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心衰、高血压、静脉曲张、中风以及失眠等慢性疾病的再生康复。”  对此,中国工程院院士程京也认为,发展精准医学,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国情,做好客观评判,制定好自己的路径图。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 曹雪涛:  精准医学和我们老祖宗提出的辨证施治,同病不同治,或者是同人不同治,这些理念都是相通的。精准医学是个系统工程,通过全面认识疾病的状态,对整个医疗过程和临床实践进行最优化的诊治。因为分析精准原因以后,有没有真正的利器去实施病人的治疗,还是要依赖于药物研发,不是仅凭测一下基因就可以的事。  清华大学副校长 薛其坤:  精准医学理念结合了诸多现代医学科技发展的新方向,已迅速推广和广泛进入到临床医学的各个学科领域。发展医学和生命科学学科是清华大学的重要战略,构建精准医学这一新型前沿学科,对于清华大学的医学科学、生命科学等学科的发展具有良好的推动作用。  百慕迪(上海)再生医学科技有限公司CEO 王健:  精准医学是对现有医疗模式的革命和创新,精准医学以基因测序行业快速发展、生物医学分析的日渐成熟和生物大数据云计算技术日新月异为前提,将会从现在“对症医疗”的模式逐步转化为“对个体医疗”的模式,针对每个人不同的生物医学特征设定不同的医疗方案,这也是对传统医疗模式的革命和创新。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院长 郑树森:  现在肝胆胰外科手术已跨入“机器人(68.510, -0.07, -0.10%)时代”,机器人最大的优点是领悟性比较好、放大精度比较好、两只机器手非常灵活,而且这样的手术以后患者恢复很快,这是精准医学的一个典范,所以在精准医疗方面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苏州生物纳米园(BioBAY)总经理 庞俊勇:  如果把精准医疗扩充来看,可能涉及到基本产业的任何一个部分。而对于我们产业园的经营者来讲,最重要的是把自己的技术不断地通过创新、通过推向市场来真正地实现自身实力的提升,然后从国家层面再做精准医疗的整体布局,可能这样更加合理。
  • 2007国际生物经济大会暨展览会---BMH
    2007国际生物经济大会暨展览会 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天津市人民政府主办的2007国际生物经济大会暨展览会将于2007年6月26-28日在天津举行。该大会及展览会将是迄今为止我国生物经济领域最具权威、最高规格、最大规模的专业盛会。大会第一天确定为诺贝尔日,来自世界各国诺贝尔奖获得者云集一堂,就生物领域的热点议题进行充分讨论。大会期间,将举办国际生物经济展览会。展出类别: 农业生物技术 生物医药技术 中医药与传统医学 工业与环境生物技术 能源生物技术 生物资源与生物多样性 化学药与药品安全 生物技术产业 北京博劢行仪器有限公司将参加此次盛会,展品主要有: 德国 Sigma 1-14 、3K15离心机 德国Christ EPSILON 1-4 冻干机 德国 Vacuubrand真空泵 德国Brand 移液器 瑞士 Renggli 真空干燥箱 德国 Dr. Hielscher UP200H超声波处理器 展位号: A130 欢迎各界朋友届时参观! 时间:2007年6月26日-28日 地点:天津滨海国际会展中心 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五大街 网址: http://www.cncbd.org.cn/bioeco2007/doc/e_C.pdf 北京博劢行仪器有限公司 2007 年 6 月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