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产业论坛

仪器信息网产业论坛专题为您整合产业论坛相关的最新文章,在产业论坛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产业论坛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产业论坛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产业论坛话题讨论。

产业论坛相关的资讯

  • 赛多利斯荣获“营养产业论坛贡献奖”
    赛多利斯携手第四届中国营养产业高层论坛   ——荣获“营养产业论坛贡献奖”   由国家发改委公众营养与发展中心主办、政府各部门、全球有关机构、世界领军企业共同参与的第四届中国营养产业高层论坛于12月7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作为中国营养产业界层次最高,参与度最广、综合程度最强的会议,全球的精英们齐聚北京,受到国内外高度关注。在全球遭遇金融危机巨大冲击的大背景下,中国以其令人瞩目的社会经济发展速度使各国惊异,寄希望于将市场销售的“增长点”转移到中国。考虑到此次会议的国际化和对营养行业的深度影响,赛多利斯应邀参加了此次论坛。   大会邀请到美国两届前总统克林顿和布什的经济顾问、国际著名的经济学家保罗.皮尔泽,在其畅销书《财富第五波》中告诉我们,随着生物和细胞生化科技的突破,即健康(保健)技术的突飞猛进,引发全球财富第五波的将是未来的明星产业----健康营养产业。   而赛多利斯作为第四届中国营养产业高层论坛的合作伙伴及食品健康行业的设备供应商长期以来一直支持着中国健康营养行业的进步。多年来赛多利斯生产的水份测定仪和在线设备不断的更新技术,为营养行业提供可靠和安全的测量设备。在提高营养产业生产效率和节约成本方面起到了显著的效果。并为中国的消费者的安全健康保驾护航。大会上赛多利斯集团市场过程分析副总裁Mario Becker发表了“优质检测仪器保证食品安全和营养”的演讲,演讲中介绍到了赛多利斯在线设备PMD500、PMD300等产品的先进技术及其在各行业中的应用事例。   在这次演讲中,Mario Becker先生介绍了赛多利斯在线过程分析技术(PAT)PMD500、PMD300和其它的生产过程中的在线质量控制产品。使用赛多利斯在线PAT设备,可测出多种重要的营养参数,如脂肪、葡萄糖、蛋白质、碳酸钠,可以100%的实时检测。如果在生产过程中某参数超出范围,可以及时地更正。   鉴于长期以来对健康营养产业的贡献,中国营养产业高层论坛组委会特授予我公司“营养产业论坛贡献奖”,同时作为对我公司产品和技术的认可更被赋予“中国营养产业高层论坛”指定产品的称号。   第四届中国营养产业高层论坛是企业最高决策者同政府高级决策者意见交换的平台 是探讨产业总体发展方向、发展规划和重大战略问题,形成产业核心的载体 是食品及营养产业“头脑风暴”的课堂 是CCTV、BTV、新华社及主流报刊全程追踪的中国食品与营养产业“奥运”。也是我公司与世界对话的桥梁,通过此次会议我们不仅收获了美誉,更看到了公司在营养健康行业的发展方向和重心。   公司简介:   赛多利斯集团是国际的实验室和生产过程技术的领导者,包括生物技术和机电一体化部门。2008年,集团销售额达到了61.16亿欧元。公司于1870年在哥廷根成立,目前员工大约4600人。其生物技术部门专注于过滤和分离技术产品、发酵罐和生物反应器。机电一体化部门生产实验室和工业应用中的称重测量和自动化技术设备和系统。赛多利斯的主要客户来自制药、化学、食品饮料工业以及众多公共部门的研究和教育学院。赛多利斯在110多个国家设立了分支机构或办事处,生产基地遍布欧洲、亚洲和美洲等地。     赛多利斯机电一体化部门市场、销售、服务副总裁Ingolf Popel先生与全国大客户销售经理娄荣华得奖后的喜悦心情     Sartorius AG市场过程分析副总裁Mario Becker在大会上发表“通过高科技测试设备确保食品营养安全”的演讲     赛多利斯机电一体化部门市场、销售、服务副总裁Ingolf Popel先生从组委会领取“营养产业论坛贡献奖”
  • 首届“科学仪器产业化论坛”即将召开
    为了更好地促进“产、学、研、用、资”有效结合,促进中国科学仪器行业健康快速向前发展,“2011中国科学仪器发展年会(ACCSI 2011,2011年4月26日,北京)”期间将举办“科学仪器产业化论坛”,“论坛”邀请6位国内知名仪器研发专家和仪器生产企业代表,讨论成果产业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相关经验,并探讨如何构建科研单位和企业的长效合作机制等问题。   ACCSI 2011“科学仪器产业化论坛”时间与地点:   2011年4月26日15:30-16:50;北京京仪大酒店(海淀区大钟寺东路9号)   一、论坛主题   探讨科学仪器成果产业化长效合作机制   二、论坛背景   据了解,目前我国每年有省部级以上的科技成果3万多项,但是能大面积推广产生规模效益的仅占10%-15%;每年的专利技术有7万多项,但专利实施率仅为10%左右。一些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研究出的科技成果,甚至被鉴定“国内首创”、“国际领先”,却都被束之高阁。   我国科学仪器行业也存在这样成果转化率低的情况,许多创新成果由于产业化资金不足、信息不对称、合作双方种种分歧等原因而难以成功实现产业化。ACCSI 2011“科学仪器产业化论坛”,旨在搭建一个交流平台,通过分析多个案例,交流经验与存在的问题,以期将其中的成功经验传递给从事仪器研发单位和仪器企业,使仪器研发新成果能在最短时间实现产业化、商品化,以促进国产科学仪器行业发展。   三、论坛嘉宾(按姓氏拼音首字母顺序排列)  关亚风 刘建国 于连生 董青云 李 钧 周 振   专家代表:   关亚风 中科院大连化物所仪器分析化学研究室主任,研究员   刘建国 中科院安徽光机所副所长,研究员   于连生 国家海洋技术中心研究员   企业代表:   董青云 丹东百特仪器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   李 钧 上海舜宇恒平科学仪器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周 振 上海大学教授、广州禾信分析仪器有限公司技术总监   四、报名参会   我们诚挚地邀请:任何拥有待产业化科学仪器研发成果的单位或个人,以及有意承接科研成果的企业代表,出席“2011年中国科学仪器发展年会”(ACCSI 2011)科学仪器产业化论坛。   论坛报名地址:http://www.instrument.com.cn/activity/year2011/Application.aspx   附录:2011中国科学仪器发展年会(ACCSI 2011)   “中国科学仪器发展年会(Annual Conference of China Scientific Instruments,ACCSI)”自2006年开始已成功举办四届,目前已成为中国科学仪器行业影响力最大的高端会议之一。每年一届的“中国科学仪器发展年会”是为了促进中国科学仪器行业“政、产、学、研、用、资”等各方的有效交流,力求对中国科学仪器的最新进展进行较为全面的总结,力争把最新的行业政策法规、最前瞻的行业市场信息、最具有代表性的新技术及仪器研发新成果在最短时间内呈现给各位参会代表。   “2011中国科学仪器发展年会(ACCSI 2011)”将于2011年4月26日在北京举行,预计届时将吸引业界专家学者、仪器厂商、实验室负责人等500余位代表参会,同时将有40余家国内外权威媒体参与报道。   主办单位:   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   仪器信息网www.instrument.com.cn   协办单位:   中国分析测试协会   年会网址:http://accsi.instrument.com.cn   时  间:2011年4月26日 9:00-17:20   地  点:北京京仪大酒店(海淀区大钟寺东路9号)
  • 中国基因科学暨产业发展高峰论坛举办
    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致公党中央委员会、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会、科技部于2009年6月2日至3日在北京举办了&ldquo 中国基因科学暨产业发展高峰论坛&rdquo 。与会专家畅所欲言,客观地分析我国生物基因产业发展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深入探讨了符合我国国情的生物基因产业发展战略和战术。   中国基因科学暨产业发展高峰论坛6月2日在京举办。全国政协副主席、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王志珍出席会议并讲话。   王志珍在讲话中指出,当前,全球金融危机对经济的冲击还在蔓延,并已经从虚拟经济延伸到实体经济,发展生物经济成为世界许多国家刺激经济的良策。大力发展现代生物产业,对于我国生物产业在危机中加快发展,并最终培育成为我国高科技领域的支柱产业具有重要意义。   王志珍说,基因科技产业作为生物产业的重要内容之一,包括基因诊断试剂、基因检测、基因工程药物、基因治疗、转基因等,被预言为本世纪最富远景的产业之一。我们作为唯一的发展中国家参与了人类基因组计划,并独立完成其中1%的基因解析,使我国发展基因产业成本大大降低。虽然我们在很多领域依然落后于国外,但是在基因领域和世界先进水平差距不大,有些方面甚至领先,这为我国基因技术产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王志珍同时指出,要看到目前我国在基因技术产业发展方面还面临着许多挑战,比如对基因科学的研发投入不足,产业发展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缺乏,基因技术的宣传、普及和推广,以及行业标准、准入制度方面需要切实可行的配套政策等,都需要认真思考和研究。   论坛上,与会专家畅所欲言,客观地分析我国生物基因产业发展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深入探讨了符合我国国情的生物基因产业发展战略和战术。   本次论坛由致公党中央、九三学社中央、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科技部联合主办,全国政协人资环委办公室、人民政协报社承办。国家有关部门、基因生物科研单位、生物基因公司的代表以及专家、学者400余人出席会议。   权威解读: · 全国政协王志珍副主席致词 · 致公党中央副主席杨邦杰同志演讲 · 陈竺:基因科学促进医学模式转变 ·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晓强的演讲 · 科技部副部长刘燕华同志演讲 · 国家质检总局副局长刘平均的演讲 · 国家知识产权局副局长张勤的演讲 · 江泽慧主持论坛演讲   专家视点: · 确立企业创新主体地位 联合基因集团董事长毛裕民的演讲 · 上海市生物医药行业协会副会长秦义龙演讲 · 中国农业大学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李宁主任演讲 · 中科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研究员杨运桂演讲 · 北京华大基因研究中心董事长杨焕明先生演讲 · 生物经济发展的十大趋势 科技部生物技术发展中心主任王宏广 · 基于抗体药物的中国生物制药产业发展与前景 中国工程院陈志南院士 · 直视基因组学所带动的飞速发展的医药个性化时代 中科院贺林院士 · 人类功能基因组与新药开发 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马大龙 · 国际艾滋病疫苗研究面临的挑战和我国的历史性机遇 全国政协委员邵一鸣 · 我国转基因作物研究与产业化发展思考 中国生物工程学会副理事长黄大昉 · 干细胞基因工程的产业化发展方向 干细胞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韩忠朝 · 微生物基因工程与生物制造 南京工业大学校长欧阳平凯院士 · 在中国基因检测与个性化治疗的前景分析与相关伦理问题 金力校长 · 肿瘤生物治疗进展 四川大学副校长魏于全院士 · 功能基因组学与疾病诊断 中国医学科学院副院长詹启敏 · 发展中国基因产业需要做的一些思考 清华大学医学院程京教授 · 生物技术产业做大做强需要国家政策支持 北京基因组中心陈润生 · 突出我国优势,加快发展营养健康产业 于小东 · 基因产业的发展需要多方面的共同推动 社科院张永健 · 从医疗改革谈未来健康管理发展趋势 九三学社吴明 · 保护微生物资源、开发生物技术,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 周宇光 · 让公众理解科学 中国健康教育协会副秘书长陶金   媒体报道: · 中国有望十月前生产出甲型H1N1流感疫苗 · 基因产业发展需长线投入 · 生物技术和产业化将成&ldquo 十二五&rdquo 科技规划重点 · 中国基因科学暨产业发展高峰论坛举办 · 促进生物产业发展政策细则年内将出台 · 专家认为基因产业发展需长线投入战略布局
  • 首届"双碳产业技术发展论坛”在渝中举行
    “双碳”背景下,数智技术如何赋能企业全价值链降碳?8月19日,首届“双碳产业技术发展论坛”在渝中区重庆数字经济园举行。本次论坛以“数智技术赋能价值链降碳方案与实践”为主题,中国信通院工业互联网研究所、中机生产力促进中心、英国Intertek、法国BV、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中车株洲时代新材技术等近50家企业参与。论坛现场,中国信通院西南研究院李琦琦主任、全国绿色制造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邱城研究员、重庆大学科发院院长曹华军教授、英国Intertek 徐萍博士、法国BV中国林丽经理以及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李柱文总监分别从碳数据服务网络、绿色低碳标准化体系、数字双碳大数据、企业脱碳挑战、CBAM政策、ESG等方面探讨了数字双碳技术的发展。论坛期间,由智中和(重庆)低碳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让双碳回归提质、增效、降本的“SMART Z数字双碳平台”正式发布。公司首席技术官李洪丞博士指出,该平台是面向碳交易的工业园区/企业碳核算、碳诊断、碳减排一体化精益智能管控平台,让双碳管理成为驱动企业管理创新、技术创新的新引擎。本次论坛由重庆市绿色制造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智中和(重庆)低碳科技有限公司承办,中国区块链生态联盟西南分盟、重庆华工智造工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e-works数字化企业网协办。
  • 2013国际分子诊断产业高峰论坛举行
    2013年8月9日-10日,国际分子诊断产业高峰论坛在武汉光明万丽酒店举行。作为分子诊断产业的第一战略峰会,论坛邀请了罗氏、雅培、凯杰、华大、Illumina, Llife Tech等行业领衔者聚集会场,大会将就分子诊断的行业概况、独立实验室分子诊断应用、仪器企业与试剂企业的发展、荧光实时PCR技术的完善、基因测序最新技术、基因芯片技术应用等等话题作演讲及分析。   据权威机构F&S(Frost & Sullivan)咨询预测,2012-2014 年,全球体外诊断市场的年复合增长率将达6.58%,至2014 年,全球体外诊断市场规模将增至503 亿美元。在体外诊断行业众多细分市场中,分子诊断的表现最为突出。2012 年,分子诊断占11% 的市场份额,约50 亿美元,且2012-2014 年,分子诊断市场的复合增长率将达11%,占各类细分市场之首。随着生化、免疫等诊断技术的不断完善、市场逐渐饱和,分子诊断在技术开发及市场拓展方面显示出巨大的潜力,成为诊断行业发展机遇之所在。   此前,3月举办的第四届体外诊断产业高峰论坛,云集了包括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医疗器械技术审评中心、北京天坛医院、迈瑞、艾迪康、凯杰生物、立菲达安、雅培、复星、赛沛、西格诺、艾德、软银等众多企业。分子诊断作为体外诊断行业最具技术创新潜力的板块,将极大地推动诊断技术的进步,开拓更多潜在市场。   2013年国际分子诊断产业高峰论坛就分子诊断的行业概况、独立实验室分子诊断应用、仪器企业与试剂企业的发展、荧光实时PCR技术的完善、基因测序最新技术、基因芯片技术应用等等话题作演讲及分析。大会还穿插了武汉光谷生物医药院的参观及肿瘤的个体化治疗的专场访谈。大会邀请罗氏、雅培、Illumina、Life Technologies等分子诊断行业领衔者进行头脑风暴,打造分子诊断行业高层云集、战略合作、技术讨论的最佳平台。
  • 金斯瑞生物科技全球产业论坛将于旧金山举办
    p   2020年1月14日(周二),金斯瑞生物科技全球产业论坛将在2020摩根大通医疗健康年会期间于美国旧金山举办。详情请登录: a href=" https://www.genscript.com.cn/biotech-global-forum-2020.html" _src=" https://www.genscript.com.cn/biotech-global-forum-2020.html" https://www.genscript.com.cn/biotech-global-forum-2020.html /a /p p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9/uepic/1bc9d1bd-8824-44bf-b9b1-3244262acefd.jpg" title=" 11111.jpg" alt=" 11111.jpg" / /p p   本次论坛以“聚焦细胞/基因治疗与快速成长的中国市场”为主题,将生物科技领域的权威学者、优秀企业家以及投资机构等全球各界领军者汇聚一堂,并邀请监管部分代表共同探讨细胞/基因治疗全球进程与中国机遇、从技术创新到产业化和商业化的探索之路、中国细胞/基因治疗产业的资本潜力、全球细胞/基因治疗监管政策等行业热点话题。 /p p   论坛期间,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前局长Scott Gottlieb博士将发表主旨演讲。Scott Gottlieb博士在职期间,对推动FDA审评制度的改革和现代化、加快创新疗法的批准方面做出了显著贡献。此次莅临金斯瑞生物科技全球产业论坛,Scott Gottlieb博士将会带来怎样的精彩分享与行业洞见?让我们共同期待! /p p   其他精彩看点 /p p   20余位国际权威学者、产业先锋倾囊分享,打造豪华嘉宾阵容! /p p   4场高峰圆桌论坛,覆盖细胞/基因治疗领域热点话题,力促产学研资联动! /p p   500余位专业参会代表,打造生物科技核心人脉圈,挖掘潜在合作机遇! /p p   近年来,细胞和基因治疗风靡生物技术行业,在给癌症治疗带来新的希望、引起全球瞩目的同时,也为更多创新企业和资本的涌入提供了大量机会。作为全球化的生物科技集团公司,金斯瑞举办此次全球产业论坛,旨在搭建全球产学研资各界的深度沟通桥梁,为中国的产业发展贡献力量。 /p p   聚焦细胞/基因治疗与快速成长的中国市场,搭建全球产学研资各界的深度沟通桥梁。 赶快扫描页面下方二维码,与我们一起倾听国际权威学者、产业先锋的独家洞见!打造属于您的生物科技核心人脉圈,挖掘潜在合作机遇! /p p   部分拟邀发言嘉宾 /p p   Scott Gottlieb博士,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前局长 /p p   Peter Emtage博士,Kite, a Gilead Company细胞治疗研究全球负责人 /p p   John Dawson, Oxford Biomedica首席执行官 /p p   Frederic Revah博士,Genethon首席执行官 /p p   Phil Vanek博士,GE Healthcare细胞疗法策略总经理 /p p   Jan Joseph Melenhorst博士,宾夕法尼亚大学细胞免疫治疗产品开发实验室主任 /p p   高光坪教授,美国基因与细胞学会主席、麻省大学医学院教授 /p p   Jerel Davis博士, Versant Ventures管理合伙人 /p p   Brad Loncar, Loncar Investment创始人始人兼CEO /p p   Usman Azam博士, Tmunity Therapeutics总裁兼CEO /p p   基本信息 /p p   会议时间:2020年1月14日(周二)下午 /p p   会议地点:美国旧金山君悦酒店(Grand Hyatt Hotel) /p p   会议主题:细胞/基因治疗与快速成长的中国市场 /p p   主办单位:金斯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p p   会议规模:500+ /p p   会议官网:https://www.genscript.com.cn/biotech-global-forum-2020.html /p p   报名参会: /p p   2019年10月31日前:免注册费 /p p   2019年10月31日后:2000RMB/人 /p p   手机扫描下方二维码,填写报名信息 /p p   或登录会议官网完成报名:https://www.genscript.com.cn/biotech-global-forum-2020.html /p p   联系我们: /p p   Tel: 025-58895776-6321 ,Email:event@genscript.com /p p br/ /p
  • 关于举办首届中国电镜产业化发展论坛的通知
    1931年世界首台电镜面世,历经90年的发展,电镜技术已取得长足发展。我国的电镜发展起始于20世纪50年代后期,从长春光机所研制成功我国首台扫描电镜,到中国科学院科学仪器厂,以及上海电子光学技术研究所、江南光学仪器厂为代表的十余个电镜机构逐步涌现,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国产电镜份额曾超过五成。但在市场经济和国际竞争的冲击下,国产电镜产业大幅萎缩,国产品牌产品份额已不足5%,国产电镜产业化发展步履维艰。近年来,中科科仪依托科技部重大科学仪器专项,场发射扫描电镜已形成第一代、第二代产品产业化并陆续交付用户;拥有10年场发射电镜设计生产经验的聚束科技于2015年在北京成立,专注高通量、全自动化扫描电镜,并实现产品交付用户;于2016年成立的国仪量子也推出钨灯丝扫描电镜新品并实现销售等。同时,电镜附件装置与设备不断有新的产业化技术出现,丰富了国产电镜产业化发展道路,带来新的机遇。令人振奋的是,中国原创的部分电镜附件技术与装置率先达到世界领先水平,部分功能填补国际领域空白。依托国家重大仪器专项“针对若干国家战略需求材料使役条件下性能与显微结构间关系的原位研究系统”,通过百实创科技实现成果转化,技术指标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推出系列透射电镜原位原子尺度力热电系统并交付用户;祺跃科技成功转化的扫描电镜原位测试系统也实现用户交付。此外,超新芯、泽攸科技等企业产业化也逐渐步入正轨。1月28日,科技部发布关于对“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基础科研条件与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重点专项2021年度项目申报指南征求意见。电镜技术再次被列入专项:“1.8聚焦离子束/电子束双束显微镜”、“2.2热场发射电子源”。在国产电镜技术产业化呈现复苏、国家对电镜设备“卡脖子”问题高度重视背景下,仪器信息网在中国电子显微镜学会指导下,共同发起首届“中国电镜产业发展论坛”,在2021第十五届中国科学仪器发展年会(ACCSI2021)召开同期,邀请各大科研院所电镜专家、国内优秀电镜及周边技术企业代表,共同就中国电镜技术发展与产业化等话题展开探讨、答疑解惑,为国内电镜专家、电镜企业搭建互动交流平台,助力中国电镜产业获得更多资源关注,进一步优化和拓展中国电镜产业市场,共同促进中国电镜产业健康快速发展。一、会议时间4月23日下午13:30-17:00(ACCSI 2021召开同期)ACCSI 2021大会官网:https://www.instrument.com.cn/accsi/2021二、会议地点江苏无锡融创万达文华酒店三、组织单位主办单位:中国电子显微镜学会 仪器信息网四、会议形式定向邀请、圆桌会议、半开放形式五、会议主题主题:首届中国电镜产业化发展论坛内容:围绕“当前环境下,中国电镜产业化如何快速发展”,议题内容主要涵盖以下三部分内容:1)产业化/创业历程,2)发展现状,3)发展痛点及发展建议/倡议/合作机会等六、 目标参会人群及规模政府及协会学会领导,电镜业界专家/学者、实验室主任、技术/研发负责人;电镜企业及周边企业董事长、总经理、总工、市场总监、研发总监等,规模约80人。   七、会议议程(拟定,以年会官网最终信息为准)ACCSI2021分论坛:首届中国电镜产业化发展论坛议程安排(4月23日下午)主持人:中国电子显微镜学会理事长 韩晓东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副所长 韩立时间议题内容分享人13:30-13:35致辞中国电子显微镜学会理事长 韩晓东13:35-13:55开篇报告:中国电子显微镜产业发展现状及展望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副所长韩立议题一:中国电镜产业化现状13:55-14:05议题发言:中科科仪电镜产业化进展介绍北京中科科仪股份有限公司14:05-14:15议题发言:透射电镜原位系统产业化进展介绍百实创(北京)科技有限公司14:15-14:55开放讨论:国产电镜产业化现状?处于什么阶段?有哪些痛点?… … 全体邀请嘉宾14:55-15:00仪器信息网专家委电镜专业组成立仪式、颁发专家聘书仪器信息网高层议题二:电镜产业化经验分享15:00-15:10议题发言:电镜产业化历程、与中国科学家的产业化合作(拟)进口企业代表15:10-15:20议题发言:高通量扫描电镜产业化与展望聚束科技(北京)有限公司15:20-16:00开放讨论:哪些先进经验?如何取长补短?… … 全体邀请嘉宾 议题三:成果转化、合作机会16:00-16:10议题发言:先进电镜技术研发与成果转化展望(拟)专家代表16:10-16:20议题发言:资源整合&产学研等更广泛合作(拟)国仪量子(合肥)技术有限公司16:20-17:00开放讨论:成果转化、产业化?合作机会?… … 全体邀请嘉宾17:00-17:10小结主持人18:00-20:00晚宴八、联系方式首届中国电镜产业化发展论坛:杨编辑,15311451191,yanglz@instrument.com.cnACCSI 2021大会: 杜老师, 13671073756 李老师, 15611023645附:关于2021第十五届中国科学仪器发展年会(ACCSI2021)2021第十五届中国科学仪器发展年会(ACCSI2021)将于2021年4月21-23日在无锡市召开。ACCSI定位为科学仪器行业高级别产业峰会,经过14年的发展,单届参会人数已突破1000人,被业界誉为科学仪器行业的“达沃斯论坛”。ACCSI2021以“创新发展,产业共进”为主题,力求对过去一年中国科学仪器产业最新进展进行较为全面的总结,力争把最新的产业发展政策、最前沿的行业市场信息、最新的技术发展趋势、最新的科学仪器研发成果等在最短的时间内呈现给各位参会代表。会议期间将颁发 “年度优秀新品”、 “年度绿色仪器”、“年度行业领军企业”、“年度十大第三方检测机构”、“年度售后服务厂商”、“年度网络营销奖”“年度人物”等多项行业大奖,引领科学仪器产业方向。会议日程(拟定,以年会官网最终信息为准)时间日程会议内容4月21日9:00-20:00参会注册14:00-17:00第三届仪器CMO圆桌峰会4月22日9:00-12:00大会特邀报告13:30-15:30i100峰会:中国科学仪器发展高峰论坛16:00-18:00仪器及检测风云榜颁奖盛典4月23日分论坛9:00-17:00第六届中国质谱产业化发展论坛第五届检验检测产业峰会9:00-12:00实验室智能化论坛量子精密测量产业化发展论坛生命科学仪器发展与精准医疗产业对接圆桌论坛石墨烯检测与标准发展论坛科学仪器及检测人才发展论坛13:30-17:00生命科学仪器创新成果转化圆桌论坛环境监测热点技术及市场论坛首届中国电镜产业化发展论坛中药分析与质量控制创新发展论坛近红外光谱产业化发展论坛贵金属及珠宝检测技术发展论坛参会咨询报告及参会报名:010-51654077-8124 13671073756 杜老师 15611023645李老师赞助及媒体合作:010-51654077-8015 13552834693魏老师微信添加accsi1或发邮件至accsi@instrument.com.cn (注明单位、姓名、手机)咨询报名。报名链接: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mK报名二维码扫描二维码立即报名
  • CSEAC 2024功率及化合物半导体产业发展论坛
    第12届中国电子专用设备工业协会半导体设备年会、第12届半导体设备与核心部件展示会 将于9月25日-27日在无锡太湖国际博览中心举行。大会将开展包括展览展示、主旨论坛、专题论坛、圆桌对话、产业上下游对接会、新品发布等活动。30+场论坛、200+位演讲嘉宾、1000+展商、预计8w+观众人次。五大展区、六馆联动,展会面积6万平方米。同期将举办2024集成电路(无锡)创新发展大会(ICIDC)、2024中国集成电路设计创新大会暨第四届IC应用展(ICDIA-IC Show)、第十一届汽车电子创新大会(AEIF)暨2024汽车电子应用展、2024年中国半导体封装测试技术与市场年会等,集成电路领域品牌展会齐聚,实现设计、制造、封测、设备及零部件的全产业链展会图谱。诚邀您莅临大会,与我们共同分享半导体设备及核心部件行业的最新成果,探讨合作机会。9月25-27日,相约无锡,不见不散!9月25日09:00-17:002024集成电路(无锡)创新发展大会中国电子专用设备工业协会半导体设备年会09:20-16:30专题一:半导体设备与核心部件配套新进展论坛09:30-12:00专题二:半导体制造与核心部件董事长论坛13:30-17:00专题三:半导体制造与材料董事长论坛13:30-17:00专题四:半导体设备仪器赋能科研教学发展论坛13:30-17:00专题五:半导体制造与设备董事长论坛09:30-12:00专题活动:新品发布09:00-12:00第十一届汽车电子创新大会(AEIF)暨2024汽车电子应用展17:40-21:00欢迎晚宴9月26日09:30-12:00专题六:半导体二手设备产业交流合作论坛13:30-16:30专题七:功率及化合物半导体产业发展论坛13:30-17:00专题八:先进封装技术与设备材料协同发展论坛09:30-16:30专题九:制造工艺与半导体设备产业链联动发展论坛09:30-12:00专题十:半导体设备与核心部件投融资论坛13:00-18:00专题十一:新器件新工艺推动新材料新设备创新发展论坛10:00-12:00专题活动:新品发布09:00-17:002024中国集成电路设计创新大会暨第四届IC应用博览会(ICDIA)09:00-12:00AEIF:汽车芯片与系统设计研讨9月27日09:00-12:00ICDIA:AI 大模型赋能芯片设计13:00-17:00ICDIA:中国通信与射频技术论坛09:00-12:00ICDIA:RISC-V 开源芯片生态13:00-17:00ICDIA:创新中国芯论坛福利一:报名送免费咖啡 → 点此了解 福利二:转发大会文章 送限量版“晶圆”转发“CSEAC 2024”近期宣传文章至朋友圈(所有人可见),可领取一份大会定制礼品——CSEAC限量版“晶圆硅片”。凭转发朋友圈有效页面,在现场礼品领取处领取。数量有限,先到先得!福利三:组团来观展享豪礼!→ 点此了解团队报名联系:张先生 18916567792(同微信)福利四:重磅!提前报名抽大奖*报名活动最终解释权归CSEAC组委会所有展商名录提前看CSEAC已吸引 800家 企事业单位预定展位CSEAC 2024 展商名录 → 点此获取同期展会:2024中国集成电路设计创新大会暨第四届IC应用展(ICDIA-IC Show)、第十一届汽车电子创新大会(AEIF 2024)暨汽车电子应用展,200多家 展商集中展示新产品、新技术、新应用。ICDIA 2024、AEIF 2024 展商名录 → 点此查看设备担重任,创芯闯征程9月25-27日,相约无锡,不见不散!
  • CSEAC 2024半导体二手设备产业交流合作论坛日程公布
    第12届中国电子专用设备工业协会半导体设备年会、第12届半导体设备与核心部件展示会 将于9月25日-27日在无锡太湖国际博览中心举行。大会将开展包括展览展示、主旨论坛、专题论坛、圆桌对话、产业上下游对接会、新品发布等活动。30+场论坛、200+位演讲嘉宾、1000+展商、预计8w+观众人次。五大展区、六馆联动,展会面积6万平方米。同期将举办2024集成电路(无锡)创新发展大会(ICIDC)、2024中国集成电路设计创新大会暨第四届IC应用展(ICDIA-IC Show)、第十一届汽车电子创新大会(AEIF)暨2024汽车电子应用展、2024年中国半导体封装测试技术与市场年会等,集成电路领域品牌展会齐聚,实现设计、制造、封测、设备及零部件的全产业链展会图谱。诚邀您莅临大会,与我们共同分享半导体设备及核心部件行业的最新成果,探讨合作机会。9月25-27日,相约无锡,不见不散!9月25日09:00-17:002024集成电路(无锡)创新发展大会中国电子专用设备工业协会半导体设备年会09:20-16:30专题一:半导体设备与核心部件配套新进展论坛09:30-12:00专题二:半导体制造与核心部件董事长论坛13:30-17:00专题三:半导体制造与材料董事长论坛13:30-17:00专题四:半导体设备仪器赋能科研教学发展论坛13:30-17:00专题五:半导体制造与设备董事长论坛09:30-12:00专题活动:新品发布09:00-12:00第十一届汽车电子创新大会(AEIF)暨2024汽车电子应用展17:40-21:00欢迎晚宴9月26日09:30-12:00专题六:半导体二手设备产业交流合作论坛13:30-16:30专题七:功率及化合物半导体产业发展论坛13:30-17:00专题八:先进封装技术与设备材料协同发展论坛09:30-16:30专题九:制造工艺与半导体设备产业链联动发展论坛09:30-12:00专题十:半导体设备与核心部件投融资论坛13:00-18:00专题十一:新器件新工艺推动新材料新设备创新发展论坛10:00-12:00专题活动:新品发布09:00-17:002024中国集成电路设计创新大会暨第四届IC应用博览会(ICDIA)09:00-12:00AEIF:汽车芯片与系统设计研讨9月27日09:00-12:00ICDIA:AI 大模型赋能芯片设计13:00-17:00ICDIA:中国通信与射频技术论坛09:00-12:00ICDIA:RISC-V 开源芯片生态13:00-17:00ICDIA:创新中国芯论坛福利一:报名送免费咖啡 → 点此了解 福利二:转发大会文章 送限量版“晶圆”转发“CSEAC 2024”近期宣传文章至朋友圈(所有人可见),可领取一份大会定制礼品——CSEAC限量版“晶圆硅片”。凭转发朋友圈有效页面,在现场礼品领取处领取。数量有限,先到先得!福利三:组团来观展享豪礼!→ 点此了解团队报名联系:张先生 18916567792(同微信)福利四:重磅!提前报名抽大奖*报名活动最终解释权归CSEAC组委会所有展商名录提前看CSEAC已吸引 800家 企事业单位预定展位CSEAC 2024 展商名录 → 点此获取同期展会:2024中国集成电路设计创新大会暨第四届IC应用展(ICDIA-IC Show)、第十一届汽车电子创新大会(AEIF 2024)暨汽车电子应用展,200多家 展商集中展示新产品、新技术、新应用。ICDIA 2024、AEIF 2024 展商名录 → 点此查看设备担重任,创芯闯征程9月25-27日,相约无锡,不见不散!
  • 新诺仪器受邀参加百赛生物产业论坛展会
    新诺仪器受邀参加百赛生物产业论坛展会2023年生物产业论坛暨百赛生物经销商大会顺利闭幕近200名中国生命科学行业的经销商合作伙伴参加会议。中国16家优秀的厂商也在会场外做了产品推荐。 茶歇及午休时间,参会嘉宾在积极互动沟通的同时,前往16家特邀合作伙伴的展台了解产品并进行洽谈合作,气氛十分活跃。 新诺仪器此次参展,带来了专为红外光谱仪配套使用的红外粉末压片机,还有方便于手套箱内使用的迷你型红外专用压片机,现场参展的嘉宾对于模具和压片机非常感兴趣,也上手体验试压粉末成型的过程。上海新诺仪器公司作为仪器行业的供应商,粉未成型领域研发定制专家,是集实验室通用仪器的研发、生产、定制代理、销售和服务为一体的综合型科技公司。 自成立以来,坚持“勇于创新、信守承诺、服务至上”的经营宗旨,致力于“为客户创造价值,让实验变的更简单”基本方针不动摇,为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事业等科研单位提供更理想、更稳定、更可靠的实验室设备。未来,公司也将继续秉承“创新、品质、服务”的企业精神,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
  • 第九届中国微流控高端学术论坛暨第二届国际微流控产业论坛 第一轮会议通知
    第九届中国微流控高端学术论坛暨第二届国际微流控产业论坛第一轮会议通知微流控技术近年来在药物筛选、环境监测、食品安全、疾病诊断等多方面已获得深入的研究和广泛的应用。学术界和产业界一致认为微流控技术“极有可能领导化学和生物医学的下一场革命”;科技部颁发的《“十三五”生物技术创新专项规划》中,将微流控芯片作为颠覆性技术列入“突破若干前沿关键技术”范畴;工程院发布《全球医药卫生研究和开发前沿2020》,单细胞和器官芯片双双入选。近年来,微流控芯片作为国家层面产业转型的潜在战略领域,已处于一个非常重要的发展阶段。为了更好地推动我国微流控芯片技术的科学研究与产业发展,促成产、学、研、用等多领域人员的充分交流和紧密互动,为微流控芯片研究和产业化提供更充分的信息和资源,由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和中国生物检测监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联合主办;由青岛融海国有资本投资运营有限公司、青岛星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浙江扬清芯片技术有限公司共同承办的“第九届中国微流控高端学术论坛暨第二届国际微流控产业论坛”,定于2021年11月5-7日在山东省青岛市国际院士港召开。本次会议将秉承“前沿、聚焦、高端”的组织理念,以微流控芯片核心技术研究及其在单细胞分析、器官芯片、POCT、化工合成等领域中的应用为主线,旨在增强微流控芯片工作者以及企业间的合作交流,持续推进微流控芯片学科及产业化发展。诚挚欢迎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产业界和投资界的相关科学家、学者、研究人员和产业化领域专家和企业代表参加本次论坛。大会主席:林炳承 执行主席:徐健、马波、叶嘉明会议时间:2021 年 11月05-07日(11月05日全天报到)会议及报到地点:青岛国际院士港生命药洲会务联系人:张丽丽,15988118609(微信同号)联系邮箱:youngchip2021@126.com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中国生物检测监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承办单位:青岛融海国有资本投资运营有限公司青岛星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浙江扬清芯片技术有限公司协办单位:仪器信息网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2021年06月30日会议简介“中国微流控高端学术论坛”由我国微流控芯片领域的著名科学家、微流控芯片领域的推动者、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林炳承教授发起,至今已连续举办八届,是中国微流控领域顶级的年度学术盛会。2020年11月,首届“国际微流控产业论坛”与“第八届中国微流控高端学术论坛”同期召开,由林炳承教授和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叶嘉明博士联合发起,旨在进一步凸显微流控芯片产业化在微流控科技创新发展的重要性。2021年11月5-7日,本次“双论坛”将由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中国生物检测监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联合主办,“双论坛”立足微流控芯片这一当代极为重要的新兴科学技术平台和国家层面产业转型的潜在战略领域,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人民生命健康、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将促进理、工、医、产业界、投资界等领域的学术交流和产业互动,也将助推微流控技术在医学、生命科学等相关领域的持续深入发展。往届回顾第五届中国微流控芯片高端学术论坛会场(2017年,北京)第六届中国微流控芯片高端学术论坛会场(2018年,广州)第七届中国微流控芯片高端学术论坛会场(2019年,大连)第八届中国微流控芯片高端学术论坛会场(2020年,嘉兴) 专家风采及参展现场附:大会主席林炳承简介博士,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大连理工大学教授,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1980-1990年代从事毛细管电泳等分离分析研究, 1990年代后期至今致力于微流控芯片及其应用研究。1992年到2007年,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1项,其中重点项目3项 已发表学术论文350余篇 出版中文著作7部,英文著作、年刊和专辑6部(期);持有微流控芯片等领域专利70余项;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博士后研究人员约70名,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2001);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先后获辽宁省自然科学一等奖(2002),辽宁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07)和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10)。1986-2016年曾先后受聘为加拿大British Columbia 大学(UBC) 等六所海外大学客座教授或访问教授,曾为德国洪堡基金(AvH)学者,日本学术振兴会(JSPS) 学者,Electrophoresis 杂志副主编, Lab on a Chip杂志第四届编委,现为亚太微分离分析系列学术会议(APCE)学术指导委员会主席。
  • 会议通知丨第十一届中国微流控高端学术论坛 暨第四届国际微流控产业论坛 第一轮通知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也是生物技术加速演进、生命健康需求快速增长、生物产业迅猛发展的重要机遇期。微流控芯片技术作为一项多学科交叉的新型生物分析技术,在医疗体外诊断、药物筛选、环境监测、食品安全、微纳材料制备等众多领域已获得深入的研究和广泛的应用。学术界和产业界一致认为微流控技术“极有可能领导化学和生物医学的下一场革命”;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在印发《“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通知中,将微流控芯片技术、细胞制备自动化等先进技术,作为推动医疗健康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顺应国家生物经济发展战略,深入实施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科技兴国,推动微流控产业链企业融通创新,促成产、学、研、用等领域工作者的充分交流和紧密互动,为微流控芯片研究和产业化提供更充分的信息和资源,由中国生物物理学会微流控系统学分会、清华大学化学系联合主办的“第十一届中国微流控高端学术论坛暨第四届国际微流控产业论坛”,定于2024年9月20-22日在浙江省杭州市宝盛水博园大酒店隆重召开。本届“双论坛”将秉承“前沿、专业、高端”的组织理念,以微流控核心技术研究及其在单细胞分析、器官芯片、POCT、化工合成、分子诊断、药物筛选等领域中的应用为主线,旨在聚焦世界科技前沿,促进各行业微流控科技及产业工作者间的信息交流和深化合作,深入交流学习微流控芯片的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和新路线,探讨微流控的应用研究发展方向和产业化前景,持续推动微流控学科和产业化发展。诚挚欢迎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产业界和投资界的相关科学家、学者、研究人员和产业化领域专家和企业代表参加本次论坛;也欢迎国内外的微流控产业链上下游相关企业携带产品参展交流与分享。01基本信息/NEW会议名称第十一届中国微流控高端学术论坛暨第四届国际微流控产业论坛会议时间2024年9月20-22日(9月20日全天报到)会议地点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宝盛水博园大酒店宝盛水博园大酒店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水博路118号(钱江二桥南岸,中国水利博物馆旁)(近钱塘江)02组织机构/NEW主办单位中国生物物理学会微流控系统学分会、清华大学化学系协办单位杭州湾信息港、清华大学智慧医疗研究院、北京大学生物医学前沿创新中心、浙江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分子医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承办单位浙江扬清芯片技术有限公司支持单位中国生物检测监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清华校友总会生命科学与医疗健康专委会、浙江大学分析仪器研究中心、微量分析测试与仪器研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清华大学)、苏州大学药学院、西湖大学工学院先进神经芯片中心、热心肠研究院、零壹人工智能研究院、国科宁波生命与健康产业研究院、海宁市高新技术研究院、乌镇实验室、湘湖实验室、磐霖资本、探针资本(排列不分先后顺序)合作媒体仪器信息网、动脉网、检验医学网、体外诊断价值圈、IVD从业者网、麦姆斯咨询、体外诊断观察、IVD工具人、IVD资讯、体外诊断市场部、循因辑药、医业观察、检验医学、微芯知库(排列不分先后顺序)大会主席林炳承大会执行主席林金明、叶嘉明03大会专题/NEW(一)微纳加工技术:微纳米制造技术在微流控芯片中的应用(新材料、新设计、新工艺);(二)微流体驱动及控制技术:光、电、力、磁场流体驱动新技术;光流控技术、电化学技术、纳米机器人;(三)微流体力学:微纳尺度流动、计算流体力学、流动物理;(四)微流控与生物传感器:化学传感器、纳米生物传感器技术与微流控芯片的集成;识别传感新原理、新元件;光、电、磁信号转化新方法,信号放大新技术等;(五)液滴微流控:微液滴的生成、融合、分裂、筛选、定位与迁移技术新方法新技术及相关应用;液滴PCR技术及应用;(六)器官芯片:器官芯片的发展现状及挑战、流体运动及组织-组织界面动态模型、不同器官微流控芯片面临的问题、3D 打印技术在器官芯片方面的应用;(七)单细胞分析:单细胞分离、培养、分析新方法;单细胞组学分析;(八)微流控在医疗体外诊断中的应用:体外诊断(生化分析、免疫检测、分子诊断等)、POCT即时检测、液体活检、药物开发等;(九)微流控新方法、新应用:微流控创新方法在化工合成、药物筛选、环境监测、食品安全的应用;(十)微流控产业化:工程化与产业化经验交流、微流控芯片产品开发中的关键及共性问题、微流控产品展示及推介。04注册报名/NEW报名方式请扫描下方二维码完成线上报名,或填写附件1报名表发送至大会指定邮箱:缴费方式线上转账或现场缴费注册费用9月1日前,团体(3人以上)或中国生物物理学会微流控系统学分会会员注册参会将享8折优惠说明:食宿统一安排,住宿费和交通费自理。如需进一步了解报名参会、参展与赞助事宜,请咨询会务组。汇款账户信息单位名称:浙江扬清芯片技术有限公司税号:91330109MA2GKD9A9E地址电话:杭州市萧山区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明星路371号2幢17楼1707室,057183697712开户行:中国银行浙江自贸区杭州萧山桥南支行,372775980132注意:汇款时请务必在备注栏注明“姓名+单位+FLOCA2024”,并将汇款凭证发送至floca2024@163.com,邮件主题为“注册缴费确认+姓名+单位”,会议结束后会务组将统一把电子发票发到填报的邮箱。05合作赞助/NEW方案一:RMB 15万元(1)免会议注册费(10人))(2)单位名称和Logo在会刊、签到墙、主会场LED大屏幕茶歇期间滚动播放、墙报等宣传呈现、签到处特别鸣谢 (3)10-15分钟主会场产业论坛报告(报告人及报告内容须经大会组委会确认)(4)会议资料袋中放置公司宣传册(不超过10页,宣传页由赞助单位提供)(5)《会议手册》插页广告2页(6)赠送3米*3米标准展位2个(7)企业宣传背景板(单独桁架)(8)企业名称或logo在主题论坛主会场背景及海报中显示。(主论坛冠名)(9)会议休息期间播放企业宣传片方案二:RMB 8万元起(1)免会议注册费(8人))(2)单位名称和Logo在会刊、签到墙、主会场LED大屏幕茶歇期间滚动播放、墙报等宣传呈现 (3)10-15分钟主会场产业论坛报告(报告人及报告内容须经大会组委会确认)(4)会议资料袋中放置公司宣传册(不超过10页,宣传页由赞助单位提供)(5)赠送3米*3米标准展位2个(6)企业名称或logo在主题论坛分会场背景及海报中显示。(分论坛冠名)方案三:RMB 3万元起(1)免会议注册费(5人)(2)单位名称和Logo在会刊、签到墙、主会场LED大屏幕茶歇期间滚动播放、墙报等宣传呈现 (3)10-15分钟主会场产业论坛报告(报告内容须经大会组委会确认) (4)会议资料袋中放置公司宣传单页(单页由赞助单位提供)(5)赠送3米*3米标准展位1个,方案四:RMB 1万元起(1)免会议注册费(2人)(2)单位名称和Logo在会刊、签到墙、主会场LED大屏幕茶歇期间滚动播放、墙报等宣传呈现。06交通方式/NEW交通路线1:高铁抵达杭州东站后,乘坐杭州19号地铁至耕文路地铁站A口,乘323路公交车至水博园路口公交站,步行368米后到达。交通路线2:飞机抵达萧山国际机场后,乘坐杭州19号地铁至耕文路地铁站A口,乘323路公交车至水博园路口公交站,步行368米后到达。交通路线3:飞机抵达萧山国际机场,打车16km即可到达。07会议征稿/NEW论文摘要及墙报诚挚邀请各位代表投稿会议论文中文摘要(500-1000字左右),摘要集将在大会报到时发放,供大会交流。投稿请用word格式(模板参见附件2),请于8月1日前发送至floca2024@163.com,邮件主题、文件名命名为:“论文摘要+投稿人姓名+篇名”;申请口头报告的代表投稿论文的同时请附个人照片及简历(400字以内)。为了提高交流效果,鼓励大家进行墙报交流,请自行制作墙报电子版PDF,并于8月1日前发送至floca2024@163.com,邮件主题、文件名命名为:“会议墙报+投稿人姓名+墙报主题”,由组委会统一印刷张贴。08联系方式/NEW报告及参会联系人蔡宇皓,19157697726(微信同号)企业参展联系人陈敏,15925674062(微信同号)会务联系人:张丽丽,15988118609(微信同号)大会邮箱:floca2024@163.com大会官网:www.lab-on-chip.com09附件下载/NEW附件1:FLOCA2024参会/参展报名回执.doc附件2:FLOCA2024报告摘要模板.docx附件3:FLOCA2024微流控大会通知.pdfEND- 会议简介 -“中国微流控高端学术论坛”由我国微流控芯片领域的著名科学家、微流控芯片领域的推动者、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林炳承教授发起,至今已连续举办十届,是中国微流控领域顶级的年度学术盛会。2020年11月,首届“国际微流控产业论坛”与“第八届中国微流控高端学术论坛”同期召开,由林炳承教授与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叶嘉明博士联合发起,旨在进一步凸显微流控芯片产业化在微流控科技创新发展的重要性。第八届中国微流控高端学术论坛会场(2020年,嘉兴)本届“双论坛”将秉承“前沿、专业、高端”的组织理念,以微流控核心技术研究及其在单细胞分析、器官芯片、POCT、化工合成、分子诊断、药物筛选等领域中的应用为主线,旨在聚焦世界科技前沿,促进各行业微流控科技及产业工作者间的信息交流和深化合作,深入交流学习微流控芯片的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和新路线,探讨微流控的应用研究发展方向和产业化前景,持续推动微流控学科和产业化发展。- 往期回顾 -第9届中国微流控高端学术论坛会场(2022年,杭州)第10届中国微流控高端学术论坛会场(2023年,苏州)专家风采及企业参展现场
  • 第十届中国微流控高端学术论坛暨第三届国际微流控产业论坛成功召开
    2023年9月23-24日,由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和苏州大学联合主办,中国生物物理学会微流控系统学分会、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清华大学智慧医疗研究院共同协办的“第十届中国微流控高端学术论坛暨第三届国际微流控产业论坛”在苏州市昆山皇冠国际会展酒店胜利召开、圆满闭幕。本届“微流控双论坛”秉承“前沿、聚焦、高端”的组织理念,受到学术届和产业界的广泛关注和大力支持,共有45家企业赞助和参展,吸引了500多位微流控芯片研究学者、生物医学领域微流控应用专家、微流控企业界与投资界人士参会交流,充分展现当前中国微流控产、学、研、用的火热发展态势。9月23日上午,开幕式由大会执行主席叶嘉明博士主持,大会主席、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林炳承研究员和苏州大学药学院副院长汪维鹏教授应邀作开幕致辞。中国生物物理学会微流控系统学分会在本次大会开幕式举行了隆重的成立仪式。中国生物物理学会总干事长刘平生现场宣读了《关于同意成立中国生物物理学会微流控系统学分会的批复》,并为本届微流控系统学分会会长林金明、名誉会长林炳承和黄岩谊、杨朝勇、马波、叶嘉明4位副会长颁发了聘书。刘平生表示:“微流控系统学分会的成立,有望构建一个信息丰富、平等互助的研究与交流平台。希望微流控系统学分会在中国生物物理学会的领导下以及新当选的委员会专家的努力下,全体会员坚持微流控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发展路线,打造平台、增进交流、共汇资源,携手为中国微流控系统学科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9月23日与9月24日上午,本次大会围绕微流控技术在生命健康领域的研究与发展应用,特别邀请到60位国内外高校及科研院所的知名专家分享学术论坛报告,共同研讨微流控科技成果与应用研究的最新进展。会议期间,45家赞助及参展单位汇聚展厅,展示了基于微流控技术的最新产品以及上下游产业链相关的先进技术和产品,500多位与会嘉宾共聚一厅共享了一场精彩的科技盛宴,再一次见证了微流控技术与生命健康领域POCT、生物医药、医疗IVD检测、微反应器、细胞分选等与共之桥、融通交汇的前沿科技盛会。9月24日,第三届国际微流控产业论坛同期开展,共有19位来自海内外的微流控相关企业专家代表应邀报告了各种创新型微流控技术及产品及其在芯片加工、IVD、环保水质监测等领域的应用进展,精彩分享引发参会嘉宾的热烈关注与反响,充分反映了当前中国的微流控产业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圆桌论坛结束,叶嘉明博士在一片掌声中宣布大会圆满闭幕,并预告第十一届微流控高端学术论坛暨第四届国际微流控产业论坛将于2024年7月-9月在浙江杭州召开。
  • 前沿、专业、高端|第十届中国微流控高端学术论坛暨第三届国际微流控产业论坛会议第一轮通知
    大会详情一、会议名称第十届中国微流控高端学术论坛暨第三届国际微流控产业论坛二、会议时间2023年9月22-24日(9月22日全天报到)三、会议地点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市,昆山皇冠国际会展酒店四、组织机构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苏州大学协办单位:中国生物物理学会、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清华大学智慧医疗研究院承办单位:浙江扬清芯片技术有限公司支持单位:仪器信息网、动脉网、体外诊断网、麦姆斯咨询、桔园平台、中国生物检测监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清华校友总会生命科学与医疗健康专委会、西湖大学工学院先进神经芯片中心、热心肠研究院、零壹人工智能研究院、国科宁波生命与健康产业研究院、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探针资本、磐霖资本大会主席:林炳承大会执行主席:叶嘉明、张秀莉五、大会专题(一)微纳加工技术:微纳米制造技术在微流控芯片中的应用(新材料、新设计、新工艺);(二)微流体驱动及控制技术:光、电、力、磁场流体驱动新技术;光流控技术、电化学技术、纳米机器人;(三)微流体力学:微纳尺度流动、计算流体力学、流动物理;(四)微流控与生物传感器:化学传感器、纳米生物传感器技术与微流控芯片的集成;识别传感新原理、新元件;光、电、磁信号转化新方法,信号放大新技术等;(五)液滴微流控:微液滴的生成、融合、分裂、筛选、定位与迁移技术新方法新技术及相关应用;液滴PCR技术及应用;(六)器官芯片:器官芯片的发展现状及挑战、流体运动及组织-组织界面动态模型、不同器官微流控芯片面临的问题、3D 打印技术在器官芯片方面的应用;(七)单细胞分析:单细胞分离、培养、分析新方法;单细胞组学分析;(八)微流控在医疗体外诊断中的应用:体外诊断(生化分析、免疫检测、分子诊断等)POCT即时检测、液体活检、药物开发等;(九)微流控新方法、新应用:微流控创新方法在化工合成、药物筛选、环境监测、食品安全的应用;(十)微流控产业化:工程化与产业化经验交流、微流控芯片产品开发中的关键及共性问题、微流控产品展示及推介;本届论坛还将增设“微流控投融资项目路演”专场。六、注册报名(一)报名方式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完成线上报名,或填写附件1报名表发送至大会指定邮箱:(二)缴费方式线上转账或现场缴费(三)注册费用说明:食宿统一安排,住宿费和交通费自理。如需进一步了解报名参会、参展与赞助事宜,请咨询会务组。(四)汇款账户信息单位名称:浙江扬清芯片技术有限公司税号:91330109MA2GKD9A9E地址电话:杭州市萧山区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明星路371号2幢17楼1707室,057183697712开户行:中国银行浙江自贸区杭州萧山桥南支行,372775980132注意:汇款时请务必在备注栏注明“姓名+单位+FLOCA2023”,并将汇款凭证发送至floca2023@163.com,邮件主题为“注册缴费确认+姓名+单位”,会议结束后会务组将统一把电子发票发到填报的邮箱。七、会议征稿(一)论文摘要诚挚邀请各位代表投稿会议论文中文摘要(500-1000字左右),摘要集将在大会报到时发放,供大会交流。投稿请用word格式(模板参见附件),请于8月15日前发送至floca2023@163.com,邮件主题、文件名命名为:“论文摘要+投稿人姓名+篇名”;申请口头报告的代表投稿论文的同时请附个人照片及简历(400字以内)。(二)会议墙报为了提高交流效果,鼓励大家进行墙报交流,请自行制作墙报电子版PDF,并于8月15日前发送至floca2023@163.com,邮件主题、文件名命名为:“会议墙报+投稿人姓名+墙报主题”,由组委会统一印刷张贴。八、联系方式报告及参会联系人:蒋悦,15071287112(微信同号)企业参展联系人:陈敏,15925674062(微信同号)会务联系人:张丽丽,15988118609(微信同号)投融资项目联系人:邱波,15011578036(微信同号)赞助及媒体合作联系人:叶嘉明,13738180906(微信同号)大会邮箱:floca2023@163.com大会官网:www.lab-on-chip.com附件1:FLOCA2023报名回执.doc 附件2:FLOCA2023报告摘要模板.docx 会议简介“中国微流控高端学术论坛”由我国微流控芯片领域的著名科学家、微流控芯片领域的推动者、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林炳承教授发起,至今已连续举办九届,是中国微流控领域顶级的年度学术盛会。2020年11月,首届“国际微流控产业论坛”与“第八届中国微流控高端学术论坛”同期召开,由林炳承教授与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叶嘉明博士联合发起,旨在进一步凸显微流控芯片产业化在微流控科技创新发展的重要性。2023年9月22-24日,本届“双论坛”将由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苏州大学联合主办。“双论坛”立足微流控芯片这一当代极为重要的新兴科学技术平台和国家层面产业转型的潜在战略领域,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人民生命健康、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将促进理、工、医、产业界、投资界等领域的学术交流和产业互动,也将助推微流控技术在医学、生命科学等相关领域的持续深入发展。往届回顾第八届中国微流控高端学术论坛会场(2020年,嘉兴)第九届中国微流控高端学术论坛会场(2022年,杭州)
  • 大湾区特色新材料论坛——集成电路材料产业创新发展论坛在深召开
    仪器信息网讯 2023年7月7-10日,由中国材料研究学会主办的中国材料大会2022-2023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举行。据悉,本届中国材料大会系首次在深圳举办,大会聚焦前沿新材料科学与技术,设置77个关键战略材料及相关领域分会场。7月9日,由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深圳市宝安区人民政府、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指导,中国材料研究学会主办,深圳先进电子材料国际创新研究院、上海集成电路材料研究院承办的“中国材料大会2022-2023大湾区特色新材料论坛——集成电路材料产业创新发展论坛”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南宴会厅A(二层)顺利召开。广东省委常委、副省长、中国科学院院士 王曦 致辞深圳市市委常委、市政府党组成员 郑红波 致辞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院长 樊建平 致辞广东省委常委、副省长王曦,深圳市委常委、市政府党组成员郑红波,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院长樊建平出席活动并致辞。来自北京、上海、江苏、广州、深圳等地的企业和科研机构、高校代表参加论坛交流。签约仪式随后,活动现场,深圳先进电子材料国际创新研究院与宝安区“专精特新”联合创新中心、优质“链上企业”联合创新中心等共计22家企业在现场完成签约仪式,将进一步发挥各自优势,整合研发与产业资源,推动务实合作。签约仪式结束后,会议进入报告环节。报告人:彭孝军 院士(中国科学院)报告题目:先进光刻材料及其思考据介绍,激发波长从可见光波长逐步向高能的短波长发展,成为光刻胶发展的主流趋势。未来发展5 nm以下的分节点,急需发展13.5nm的极紫外光(EUV)光刻技术。极紫外彻底改变了传统光刻系统,具有空前的挑战性。如:极紫外光对C、H、N、S等传统有机化合物元素的吸收截面极小,接近透明,没有吸收就难于获得能量而被激发,不能发生高效率的光刻反应;传统光刻胶由光致产酸剂+有机聚合物组成,由于质子扩散,分辨率难于提升,后者分子量太大,难于实现2-3 nm的分辨;EUV光子能量增大到92 eV,进入辐射化学领域,基础研究不足;而相同功率的极紫外光(13.5 nm)的光子数仅为深紫外(ArF,193 nm)光子数的7%,这对光刻胶的灵敏度提出了更高要求报告人:俞跃辉 董事长(上海硅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报告题目:大硅片的国产化路径探讨和展望硅片,尤其是国际主流的300 mm大硅片,长期制约着国内半导体产业的发展。报告中,俞跃辉介绍了上海硅产业集团一路走来的发展历程。在硅产业集团子公司上海新昇的带领下,国内硅片行业突破了300 mm硅片的技术壁垒,未来,硅产业集团作为行业领头羊,将面向国家战略,引领国内硅片技术领或前治,扩大产业规模,开拓新领或,驱动集成电路材料产业链国产化进程。报告人:陈贻和 副总经理(礼鼎半导体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报告题目:集成电路封装载板发展趋势报告介绍了2010-2022年中国半导体的发展,中国封装载板产值只有全球的7%,自制缺口巨大。据介绍,2020-2022年封装载板需求旺盛,主要原因来自产品结构的变化。未来封装载板发展趋势分为两方面,FCBGA载板朝向细线路、高层数、大尺寸发展,FCCSP载板朝向细线路、微型孔、薄型化发展。报告人:汤昌丹 总经理(深圳瑞华泰薄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报告题目:高性能PI薄膜的应用与技术发展趋势据介绍,聚酰亚胺是综合性能最好的聚合物材料之一,即是高等级绝缘、高速轨道交通、柔性电子、航天航空、集成电路与半导体等领域的战略性基础材料,迫切需求国产化替代,打破卡脖子问题;同时也是5g/6g高频高速、新能源(风、光、储、复合集流体)、新能源汽车、新型显示等新兴领域迫切需求的创新材料。报告中,汤昌丹结合产业发展与市场需求,带来高性能聚酰亚胺在集成电路等高技术领域中应用与展望。报告人:林耀剑 副总裁(江苏长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报告题目:智能运算系统中的一站式封装解决方案及材料关注半导体封装是电子产品制造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本质上是芯片成品技术,其主要对芯片起到中介互连、物化保护和散热管理的作用。随着技术的进步,封装在向微系统化方向发展以集成创新、提升性能和扩展应用。而材料在各先进封装的研发制造和应用中起到极其关键的作用。报告中,林耀剑介绍和探讨了长电科技先进封装中的散热增强功率封装、SiP、晶圆级封装、以及2.5D芯粒封装技术的特征制造和结构以及关键材料关注点。报告人:严斌 高级技术专家 (深圳市中兴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报告题目:先进封装材料(基板材料&散热材料)报告中,严斌介绍了先进封装材料的发展趋势。据介绍,随着产品复杂度提升和功能多样化,芯片Die size尺寸越来越大,封装尺寸逐步增大,基板层数逐渐增多;大尺寸封装需要更低的CTE材料,保证更平整的翘曲表现;高速信号要求非常低损耗的材料,保证高性能;同时,大尺寸芯片伴随着高功耗高功率密度的产生,带来极具挑战的散热需求;因而对芯片散热材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低热阻,高导热的散热材料(热界面材料TIM1,高导热Lid材料)。报告人:杨云春 董事长(北京赛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报告题目:对传感器材料发展趋势的期望传感器材料正在向金属氧化物的方向发展,然而其高灵敏度只能在较高的温度下实现。作为工业界,杨云春希望学术界能够就如何将其与其他材料如金属纳米颗拉、纳米薄膜,纳米管甚至石墨烯相结合进行研究,进而利用其电化学的特殊优势,提高传感器材料的表面积与体积比,提高传感器的灵敏度,并显著降低基于传感器的工作温度。报告人:杨之诚 董事长(深南电路股份有限公司)报告题目:面向各类应用的半导体封装基板材料发展趋势及研究近年来,国内半导体行业已从传统消费类向数据中心、超算、汽车电子、AI人工智能、光电传输等领域转型突破,芯片设计从轻薄化、小型化向高可靠性、高密度、复杂结构等方向升级。杨之诚表示,国内基板厂也同步在存储、射频、处理器FCCSP及FCBGA等产品上逐步实现精细线路、高多层结构、高速传输等关键技术突围,并需要同步推动上下游产业链薄弱环节如基板制造设备、配套材料等相关技术能力补强和提升,有效支撑国内lC设计公司产品迭代诉求。报告人:傅铸红 总经理(广东华特气体股份有限公司)报告题目:电子特气工艺及产品介绍电子气体,是指用于半导体及其他电子产品生产的气体,与传统的工业气体相比,电子气体特殊在气体的纯净度极高。电子气体在半导体材料成本中是仅次于硅片的第二大材料种类,年需求量增长超过15%,国产化率超过35%。报告中,傅铸红介绍了电子气体的种类、应用、市场规模、生产工艺、配套技术等相关情况。报告人:郭贵琦 总经理(广州新锐光掩模科技有限公司)报告题目:集成电路制造用光掩模研究与应用光掩模是半导体核心工艺——光刻的最关键器件。郭贵琦表示,光掩模是芯片制造的关键,在芯片制造中承上启下,芯片设计数据是信息安全的重中之重;光掩模将向高精度、大规模纯商业方向发展,产业链整合尤为重要;需要建立规范化高端光掩模研发生产基地,完善良性循环发展模式,成为自我发展功能、可持续发展潜能和可复制性效能的集研、学、产用于一体的产业基地;市场寡头垄断严重,国产替代正当其时。报告人:潘杰 总经理(宁波江丰电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报告题目:突破核心技术,打造核心竞争力,为全球产业链提供确切性——中国超高纯材料及溅射靶材产业化新进展报告中,潘杰主要分享了江丰电子创业以来的主要成就。据介绍,江丰电子攻破了全球最领先的5纳米工艺核心技术,是台积电等国际一流半导体制造企业的主要供应商,圆满完成28-14nm技术节点超高纯溅射靶材的国产化替代,打破依赖国外进口的局面,产品大量出口,全球市场份额超过24%,位居世界第二,形成了对国际市场的影响力,获得了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制造业单项冠军”等荣誉,并在深交所成功上市。报告人:孙蓉 院长(深圳先进电子材料国际创新研究院)报告题目:集成电路高端材料国产化路径—实践与探索(以封装电子材料为例)孙蓉在报告中介绍了国内电子化学品及先进电子封装材料的产业发展现状,其次提出了先进电子封装材料领域的几个关键“根问题”,介绍了高分子树脂合成与纯化、无机填料表面改性、异质界面调控、聚合物流变学、原位分析检测与服役可靠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在此基础上介绍了芯片级底部填充胶、芯片级热界面材料、积层胶膜材料、晶圆级光敏聚酰亚胺、液态塑封料、临时键合胶等几种高端电子封装材料的研发与产业化进展。报告人:曹勇 总监(深圳市鸿富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报告题目:鸿富诚高性能碳基导热垫片介绍5G时代的来临,电子元器件逐步向高功率、高集成、微型化方向发展,由此带来了严重的散热问题。曹勇表示,过多的热量如果不能及时传递到冷却端,就会导致设备出现故障,降低使用寿命。因此,开发更高性能热界面材料逐步成为未来发展的趋势和挑战。报告中,曹勇介绍了鸿富诚碳纤维和石墨烯高性能碳基导热垫片。报告人:黄嘉晔 市场部部长(上海集成电路材料研究院)报告题目:我国集成电路材料技术研发的现状与思考黄嘉晔在报告中首先介绍了全球集成电路材料产业情况和中国集成电路材料产业情况,之后介绍了上海集成电路材料研究院。据介绍,集材院是由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上海硅产业集团发起成立,聚焦集成电路村底材料、工艺材料以及产业关键技术的研发与产业化,为集成电路材料发展提供坚实的创新策源。报告最后,黄嘉晔建议,在大湾区,由深圳先进电子材料国际创新研究院牵头,上海集成电路材料研究院协同,建设聚焦封装材料的创新联合体。报告人:朱朋莉 研究员(深圳先进电子材料国际创新研究院)报告题目:纳米填料增强环氧基复合材料在芯片封装中的应用研究纳米填料增强环氧基复合材料因具有低应力、低膨胀、高填充率、高介电、高粘结强度等综合特性,被广泛用作底部填充胶、环氧塑封料、覆铜基板等,以充当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封装结构中的关键支撑材料。目前,物联网(IoT)、人工智能和5G通讯等高端应用领域的迅猛发展对芯片的处理速率、互连密度、功耗和稳定性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在此推动下,大尺寸、薄型化、窄间距、三维堆叠及高度集成化的芯片封装成为后摩尔时代集成电路发展的必然趋势。由此对作为支撑结构的环氧基复合材料性能提出的更高需求,如电子级球形二氧化硅的粒度级配、分布形态、表面化学状态等,是影响芯片封装可靠性首当其冲的问题。基于此,朱朋莉从纳米复合材料中微观的相界面出发,通过改变电子级球形二氧化硅填料的表面物理化学状态,设计了不同性质和结构的界面相,并系统研究了界面相的存在对芯片级封装材料—底部填充胶性能的影响规律,解决了底部填充胶在芯片应用过程中的诸如粘度、填充性、应力调节、焊球保护、芯片失效等问题,为高端电子封装材料的开发提供指导。报告人:吴蕴雯 副教授(上海交通大学)报告题目:电沉积金属微纳结构调控及在三维互连中的应用近年来由5G高速通讯引领的元宇宙、区块链、自动驾驶、远程医疗等万物互联技术正在蓬勃发展,其中先进集成电路的发展是实现当代信息技术飞跃的基石。然而在后摩尔时代,由于先进集成电路制程工艺逐渐逼近物理极限,通过芯片三维集成是延续摩尔定律的必经路径。在三维集成技术中,互连是信号传输的主要载体,以微凸点键合和硅通孔技术为主的铜互连技术主要采用电化学沉积的方法进行微纳图形制备。随着三维集成密度不断提高,集成电路互连面临强度、导电性、可靠性等多方面的挑战,通过调节电沉积工艺及添加剂体系实现铜互连微观结构的调控是构筑高密度互连的关键。吴蕴雯基于电沉积铜微纳米结构调控,实现了具有优异物理性能的微凸点、硅通孔互连技术,为推动高密度三维互连技术提供技术思路和理论基础。
  • 关于举办“工业领域未来水处理产业发展创新论坛”的通知
    p   各有关单位: /p p   为进一步促进和规范工业污水治理行业健康发展,探讨未来水污染治理新技术发展趋势,提升工业企业及园区污水治理的设计、运营、管理综合水平,我会将于6月13日举办“工业领域未来水处理产业发展创新论坛”,具体通知如下: /p p    strong 一、会议主要内容 /strong /p p   1.工业领域未来水处理产业发展创新论坛 /p p   (1)行业政策与发展趋势 /p p   (2)现有工艺设施及装备优化与创新 /p p   (3)未来水处理技术的研究与开发 /p p   2.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水污染治理委员会第六届第一次常务委员会 /p p   会议涉及常委会成员调整等重要议题,常委单位无特殊原因,不得缺席本次会议。 /p p   3.结合当前形势,探讨和预判工业水处理未来市场,商讨水污染治理新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创新发展模式。 /p p    strong 二、会议时间及地点 /strong /p p   时间:2019年6月13日 /p p   地点: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静安庄)综合楼201室 /p p    strong 三、会议费用及报名 /strong /p p   本次会议免费参会,同时提供收费发言机会。发言单位需联系会务组。 /p p   参会代表及发言单位请登录以下链接报名:http://gyscl.mymova.com/ /p p    strong 四、联系方式 /strong /p p   联系人:胡华清 段晓雨 /p p   电 话:18522853368 18222505045 /p p   邮 箱:swr@caepi.org.cn /p p    strong 五、其他相关信息 /strong /p p   本次会议是“第十七届中国国际环保展览(CIEPEC2019)”和“2019环保产业创新发展大会”系列活动之一,所有参会代表均可免费参观CIEPEC2019,并参加“2019环保产业创新发展大会”的主论坛和近20场专业分论坛(需提前按照各论坛要求注册)。 /p p style=" text-align: right "   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 /p p style=" text-align: right "   2019年5月5日 /p
  • 科学仪器产业化“路”在何方?——ACCSI 2011之产业化论坛纪实
    2011年4月26日下午,2011年中国科学仪器发展年会之科学仪器产业化论坛在北京京仪大酒店顺利举行。出席本次论坛的专家代表和企业代表有:中科院大连化物所仪器分析化学研究室主任关亚风研究员,中科院安徽光机所副所长刘建国研究员,国家海洋技术中心于连生研究员,丹东百特仪器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董青云先生,上海舜宇恒平科学仪器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钧先生,上海大学教授、广州禾信分析仪器有限公司技术总监周振博士。 论坛现场   各位嘉宾在论坛中就目前科学仪器产业化的困境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分享了各自产业化的成功经验与模式。科学仪器产业化论坛由仪器信息网编辑王海先生主持。 议题一:目前产业化的困境与主要问题   据国内权威部门统计,“九五”、“十五”科技攻关计划与“863”计划共安排科学仪器设备研发课题1251项,但攻克关键技术并转化为市场化产品的课题仅为100多项,其中实现大量推广应用的研发成果还不足30项;虽然“十一五”这方面数据还没有发布,但毫无疑问,目前国内拥有大量待产业化的科学仪器成果 同时,我们也实际了解到相当一部分国产仪器企业急切地需要新技术/新成果……   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目前这种科学仪器成果转化成功率低、产业化过程不通畅的现象,各位嘉宾分别谈了自己的看法与观点。 国家海洋技术中心 于连生研究员   于连生研究员:转化动力不足   于连生研究员认为转化动力不足是目前科学仪器成果产业化成功率低的主要原因。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科研人员,在我国的科研体制中,每个申请到的项目最终要通过验收鉴定,而通过验收鉴定和产业化的成功率并没有多大关系。同时成果转化率对于科研人员评职称并没有多大影响,除非一项研究成果有了很大的经济效益,但这是十分困难的。   另一方面是企业,目前我国的仪器企业更多的是处在加工制造期,投资研发,开发新技术的动力不足。从国营企业来讲,由于领导换届问题,短期行为和短期效应使得它的动力不足 而民营企业由于更多考虑的是眼前的盈利问题,所以对于科研成果转化的关注度不是很高。 上海舜宇恒平科学仪器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李钧先生   李钧先生:合作观念的差异   李钧先生表示产学研合作牵涉到各个环节,是一个系统工程。合作双方由于观念上的差异,从而导致合作不愉快,项目夭折的情况时有发生。有时我们会听专家讲某个科研成果给了工厂,但是转化速度太慢。企业会说这个研究成果确实很好,但是没有市场,或者没有办法生产,这都是由于观念偏差造成的。产业化过程是一个非常艰苦的再创新过程,高校、科研院所的成果到了企业不可能只是简单的放大再生产。前期专家的科研过程和后期工程师的产品化过程是两种做法。前期的科研更多的是关注技术的创新,并不一定考虑市场,而后期产业化更关注产品性能和市场前景。   做一个也许不是太恰当的比喻,一个专家做100次实验,前99次失败了,最后一次成功了,可能就可以结题 但是对于企业来讲,做了100台仪器,99台都是好的,哪怕一台有问题,那也不行。这种情况就说明这个产品的稳定性、可靠性是有问题的,至少在工艺上还需要改进。此外,前期研究可以不计成本、也不一定对时间控制很严格,而且研发过程中不可控的因素很多,因而是允许项目失败的。但是对于企业,必须经过严格的时间、成本测算,甚至不允许失败。性质不一样,做法不一样,所以合作双方在观念上要协调,一道齐心协力解决艰难的孵化过程,这样产业化成功的几率才会提高。 丹东百特仪器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 董青云先生   董青云先生:面临多重风险   董青云先生指出,从企业来讲,科学仪器产业化面临的主要问题在于对风险的评估这个环节。一是投资风险,一个新成果引进的时候需要投资,产业化过程中也需要投资,投资规模几万、几百万甚至更多,这么多的投资什么时候收回,能不能收回对于企业来讲是有风险的。   二是技术转化过程中的风险,技术输出方会担心自己将技术转让出去能不能得到相应的回报,技术引入方担心引进的技术是否适合产业化。   三是市场风险,企业将一项科研成果转化为产品,要想得到市场的认可,就得进行产品方面的完善,市场方面的培育,而最终能不能得到市场的认可也是有风险的。所以风险是造成转化率低的一个原因。 中科院大连化物所仪器分析化学研究室主任 关亚风研究员   关亚风研究员:成果的可商品化程度低   关亚风研究员谈到,科研院所、高校在仪器研发过程当中,只控制性能指标,而不控制仪器的成本和部件配置。这样做虽然仪器性能指标达到了要求,但是其可商品化程度不高,不适合产业化。事实上,一个仪器所用到的器件、材料以及加工都要有合理的成本,所谓合理的成本就是研制的仪器,将来要有市场竞争力,这个问题大部分科研人员不是很注意。   此外,现在仪器研发当中不注重关键部件的研发,总认为它很小,即使做这方面的研发,申请到的科研经费也很少。实际上关键部件的投入是很有用的,如果能将这个问题解决了,有可能将整个行业的问题都解决了。 中科院安徽光机所副所长 刘建国研究员   刘建国研究员:文化与理念的碰撞   刘建国研究员表示大学、研究所和企业之间截然不同的理念和文化是造成科学仪器成果转化成功率低的主要的问题。目前我国在科技资源调配方面,还是把科研经费分配到大学和研究所的团队中。而在大学和研究所当中,它的文化主要是追求科学精神和技术创新,而且它的评价体系也是围绕这几条,不会把成果转移转化率、成果转移转化程度列入个人绩效能力考核当中。研究所和大学将成果在向企业转化的过程中,更多的是取决于某个团队或者个人的社会责任,如果他觉得有责任将自己的研究成果推向市场产业化,那么他就会积极努力的去做,否则这个成果产业化就很难。   而企业的文化是以人文关怀为基本,但最核心的目标是追求效益,如果一个企业做的再大再好,但是它却不盈利,那就是一个失败的企业。将通过鉴定的成果转让给企业,企业还要经过非常复杂的二次再开发。这个过程中常会有老师问我把研究成果给企业了,企业为什么做不出来。也有的企业会找说老师提供的东西,我们为什么就做不成好的仪器呢。如果大家不能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考虑问题,对未来成果的成功转化将会造成很大的困扰。 广州禾信分析仪器有限公司技术总监、上海大学教授 周振博士   周振博士:技术成熟度不够高   周振博士表示转化率低的主要原因还是技术成熟度的问题。科学仪器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它需要一个比较好的平台和产业化体系。目前我国在配套技术,如光机电、软件等方面还没有很好的基础,因而转化率低本身是一个很正常的问题。此外,虽然我们国家现在已经有一些大规模的仪器企业,但是在研发以及二次开发方面的投入普遍还不是很多。   面对这样的情况,就要求待产业化的成果要有一定的成熟度,要求将光学、机械电子、零配件等每个环节都研究透,不透彻的技术产业化是很难的。而判断一个技术的成熟度,企业家和科学家判断标准是不一样的,这要求相互之间要有充分的沟通和理解。作为科学家要按企业家的要求去做,加强沟通,而企业家要把自己的要求写的清清楚楚,这样的成果才有用。 议题二:产业化成功经验与模式   虽然目前科学仪器产业化面临诸多问题,但是也有不少成功的范例,此次参加科学仪器产业化论坛的各位嘉宾在产业化方面都有着突出的成就和丰富的经验,在论坛中,各位嘉宾分别谈了自己多年来在产业化方面的经验和心得体会,希望能为大家在今后的成果转化中给予一些借鉴和影响。   经验一:同行转让,产业化成功率更高   关亚风研究员表示成果转化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的过程,就个人经验而言如果把成果转让给专业的分析仪器企业,或者是给一些其他相关的技术含量更高的企业去做,这样的对接很容易成功,而且会把事情越做越好。但是如果转给仪器行业外的企业,效果就不是很好。现在国内有许多其他的行业的企业有充分的资金,想进入科学仪器行业,但它的研发团队对科学仪器领域的技术没有任何的概念,所以尽管非常努力也很难做好。和这样的企业合作,要想成功实现产业化,就需要我们做本来企业应该做的事,把二次开发以及相关工艺都研究出来,细化到生产线了再转化才可能成功,但这样一来产业化速度就慢了。   刘建国研究员也表示安徽光机所的成果转化也曾有失败的案例。刚开始所里对某个企业产业化动力和技术能力缺乏判断 也有一些其他行业的企业,表示可以出钱投资我们的技术,但最后效果不是很好。其实现在所谓的高技术产品,并不代表需要在研发甚至生产的时候投入太多的钱,关键是如何才能做出稳定可靠的产品,而这些问题并不是钱能解决的。所以在成果转化中要选中合适的企业,最好是仪器仪表行业的企业、或者是其他相关领域有一定的生产能力和经验的企业。   于连生研究员和董青云先生也表示双方之间合作能够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同行转让”,实现优势互补。因为丹东百特在颗粒测量仪器领域做的很成功,在粒度测试方面有相应的技术基础,同时又非常希望扩充自己的产品类型,而于连生研究员正好有这方面的成果需要转让,因此是一拍即合,现在双方合作的非常愉快,目前进展也很好。   同样,对于同其他行业的企业或相关技术基础薄弱的企业合作,于连生研究员指出要想顺利实现成果产业化,研究人员就必须将科研成果细化简化到像生产线、流水线一样各个环节都很清楚,达到让高层次人才能做的东西,低层次的人才也能做,这样成果转化才有可能成功。   此外,董青云先生从企业角度谈到,和专家的合作当中,如果企业自身技术力量比较强、二次开发能力强,那可以花较少的钱直接将相关技术转接过来 如果不是这样,那么企业就要和技术输出方合作进行二次开发,这样才能够使合作更成功。   经验二:政策环境对于促进成果转化十分重要   刘建国研究员谈到,在环境监测连续自动监测的光学和光谱仪器领域,安徽光机所始终是瞄着“把任何一个成果”推向市场这样的标准来做的。包括我们承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最终成果也要求走向市场。我们不认为一个成果开个鉴定会,评价水平高就算成功,这是安徽光机所的一个基本的想法。而对于目前众多科研院所来讲,成果转化动力不足,国家政策的不连续性确实是一个重要的原因。我们国家在七八年前制定了《成果转移转化促进法》,允许将无形资产以股份的形式直接量化奖励给某些核心技术人员,这是合法的,而且工商管理部门会备案,但后来这种做法政策又不允许了。目前,只有中关村园区、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还有一些经过国家特批的创业园才允许将无形资产以股份的形式量化给个人,出台政策鼓励科研人员与企业紧密结合。   此外,任何一个产品走向市场都不是一帆风顺的,一个产品最后能达到和国外同类产品竞争的程度需要走过很长的一段路。首先是同行之间的竞争,国外企业已经抢先占领了市场 其次还要得到国内用户的认可。在没有行业标准的时候,如何制定标准能满足国家的需求,实质上还是和国家政策的支持是有关系的,当初环保总局的一位领导指出对于科研院所和企业合作开发的产品,我们要像要像爱惜自己的孩子一样保护它,不能出现一点问题就把它打死。刚开始有可能它的性能和指标没法和国外的产品比,这需要慢慢从技术上去改进,我们要给它成长的时间和空间。   经验三:早期介入,长期合作   从企业来讲,怎样有效的介入产学研合作,促成成果转化,李钧先生谈到舜宇恒平的做法是:在研究初期,企业的工程师就介入,和专家一起研究。专家们通常会有非常好的想法,但有些事情他们并不是很擅长,比如进行精加工,画图纸,找加工单位等,而这些对于我们的工程师来讲相对就容易些。另外,工程师早期介入研发,就会考虑到某个产品后期的生产,从而缩短二次开发的孵化过程。   此外,李钧先生表示科学仪器研制其实是一种很复杂的工作,无论是技术开发,还是产品开发,都是必须要有一个持续改进、跟踪完善的过程,不是一锤子买卖的事,我们希望建立长期的合作模式。只有通过长期合作,彼此双方才会有更好的了解,不会计较短期得失,这样合作就会比较愉快,从而使合作双方可以分享长期合作所带来的利益。   对于长期合作的必要性,刘建国研究员也谈了自己的看法。他表示科技成果的转让不是图纸与资金的交易,而是人与人之间的合作,尤其在科学仪器行业一些非常核心的技术并不是在图纸上,而是在人的脑袋里。所以企业和专家之间经常的、长期的合作也是非常必要的。同时,在与企业合作的过程中,我们也意识到不是把技术转让给企业后它马上就能生产出稳定可靠的产品,所以在一些合作中,安徽光机所会投入一定的力量参与到产品的持续改进和开发当中。   经验四:“产、学、研、用”相结合   李钧先生表示,舜宇恒平在产业化中更注重“产、学、研、用”的模式,这些年舜宇恒平在质谱产品的产业化方面做了许多工作,从飞行时间质谱仪、四极杆和离子阱质谱仪都做过很多尝试,也有专家提出过许多不同的意见,这些意见都有道理。但是作为企业最纠结的是产品卖给谁,谁是潜在的客户,这是我们一直花很大力气在调查分析的事情。后来我们选择和行业当中的专家型用户合作,开发过程质谱。根据用户的需求,在用户的指导下进行二次开发,从前处理、方法、软件到配置都根据他们的需求做一系列的设计。现在我们的过程质谱有好几款,有台式的、机架式的还有小型的,这种“产,学,研,用”的合作模式很有效果。   另外,目前科技部等六部委也在推进联盟的建设,成立长三角科学仪器产业战略联盟,我认为联盟建设一方面是政府加入了促进成果转化的工作中,是“政、产、学、研、用”相结合。同时还鼓励联盟内企业和企业之间的合作,从而搭建了一个更宽范围的长期合作平台。或许这会更好的促进科学仪器成果的成功转化。   经验五:只做一件事,把每个环节做熟做透   周振博士表示,根据禾信的实际情况,产业化成功的经验有三个方面。第一,合作开发,在整个质谱仪器中所需的技术我们可以自己开发,但我们的技术肯定是不全面的,要做成真正能用的质谱产品需要和其他单位合作共同开发。   第二,只做一件事,到目前为止我们只做飞行时间质谱,我们要将飞行时间质谱的每一个细节,每一个环节做熟做透。到现在为止我们经历了十年的研究、五年的二次开发、三年的产业化,目前我们的产品中除了真空泵需要国外进口,其他所有的零配件都实现了国产化。   第三,就是差异化,对于大家都在做的东西,我们尽量不去做,质谱市场还是很大,我们主要针对行业专用的应用于环境监测的质谱仪器,这样可以避免市场竞争压力。只有有市场的产品产业化成功的几率才会更大。   【结语】此次科学仪器产业化论坛,与会嘉宾充分探讨了产业化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也分享了他们产业化实践过程中的成功经验与模式。产业化是一个系统工程,显然不能寄望于一次论坛讨论就能解决所有问题,但我们相信嘉宾的观点与见解,会为产业化实践带来某些思考与借鉴。   撰稿编辑:秦丽娟   附录:科学仪器产业化论坛嘉宾简介   关亚风,中科院大连化物所仪器分析化学研究室主任。多年来一直从事色谱应用理论、新技术和仪器与传感器研究 申请专利86项,授权发明专利41项,多项研究成果已经成功产业化。   刘建国,中科院安徽光机所副所长,长期从事环境污染光学监测新技术研究和光学遥感监测技术研究。安徽光机所的产业化成绩在中科院系统名列前茅的,同多家企业进行技术转让,并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   于连生,国家海洋技术中心研究员,国内声光技术领域资深专家,为国内外几十家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工厂、公司研制了几十种数百套声光器件。   董青云,丹东百特仪器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丹东百特仪器有限公司是中国著名的粒度仪生产商。2010年,该公司与于连生研究员签订了金额500万的科研成果转让协议。   李钧,上海舜宇恒平科学仪器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上海舜宇恒平科学仪器有限公司成立三年多来,一直把推进产、学、研、用合作视为企业技术创新和产品发展的一个重要手段。   周振,上海大学教授,广州禾信分析仪器有限公司技术总监。广州禾信分析仪器有限公司目前国内唯一具有飞行时间质谱仪器正向设计能力的公司,得到政府部门的高度关注。
  • 食品药品安全保障产业论坛12月上海召开
    2009上海食品药品安全保障产业论坛将于12月9-10日在上海隆重举行!本次论坛由上海易贸广告展览有限公司主办,上海市食品协会和易贸资讯(上海)有限公司大力支持。论坛将围绕《食品安全法》实施后的执行动态、安全检测、卫生控制、冷链物流、食品安全追溯方面的热点话题展开讨论。届时,来自上海市疾病控制中心、3M、英格索兰、佐藤自动识别系统等业内知名机构和企业的专家将与现场100余名与会代表进行互动和分享。参会企业代表将涵盖食品、制药、生产加工基地、园区、连锁商业企业、快餐连锁企业以及各类研究机构的高层决策者。   据悉,此次活动不仅只是食药行业内的一场关注产业安全的交流峰会,为了更好地回馈客户和行业,活动同期还将举办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2009上海食品药品安全检测仪器暨消毒灭菌及保质保鲜物流技术与设备展览会(FPS) 2009食品无菌包装技术、设备及材料展(APE) 2009上海国际健康大会。同时,针对《食品安全法》中特别强调的安全添加剂的条款,以及应广大食品添加剂客户的要求,FPS展将特设“绿色添加剂”专区,届时将吸引20余家行业客户盛装亮相。   经过近一年时间的精心筹备和策划,2009上海食品药品安全保障产业论坛最终落定上海,更是结合了上海独特的经济地理位置。作为2010年世博会的东道主,上海在食品、药品方面的监察力度执行上不断加强,严格控制食品、药品产业链安全,并在第一时间落实中央及地方的各项食药安全保障政策,为来年世博会特别是中国未来食药安全铺平道路。同时,上海作为全中国特别是长江三角洲中心城市,也以它绝对领头羊的地位和表率作用,正潜移默化地影响和辐射着周边区域对于食药安全的重视和监管。   亡羊补牢是为了更好的防患于未然。此次食品药品行业紧密围绕安全的这场头脑风暴,不仅能够唤醒国人对于民生安全的重新认知和思考,碰撞出意想不到的火花与理念,更将是此次冬天到来时对行业又一次的雪中送炭。相聚上海,相聚2009上海食品药品安全保障产业论坛!   更多内容,欢迎查看:http://fps.cbichina.com   媒体合作,敬请联系:021-51551625,ritalv@cbichina.com
  • “2017中国食物营养产业专题论坛”在京召开
    p   2017年10月15日,中国保健协会指导,中国保健协会食物营养与安全专业委员会主办的“2017中国食物营养产业专题论坛”在京召开。本次大会的主题为“把握政策新机遇 助力产业转型升级”。 /p p   中国保健协会副理事长黄建生,原卫生部副部长张凤楼,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主任严卫星,中国保健协会食物营养与安全专业委员会会长,解放军军医学院营养研究所所长刘天鹏,原国家发改委公众营养与发展中心主任、国家发改委经济研原究所副所长于小冬,中国保健协会食物营养与安全专委会名誉会长、中澳营养联盟主席孙树侠,食物营养与安全专业委员会工作人员及业内专家、企业代表共100余人出席论坛会议。论坛由中国保健协会食物营养与安全专业委员会会长刘天鹏主持。 /p p   中国保健协会副理事长黄建生在会上致辞,营养与保健食品产业在国际上被称为营养产业或健康补益产业,是大健康产业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经济发达国家普遍重视发展的民生产业和朝阳产业。种种迹象表明,未来1-2年内,我国营养健康产业将有一个稳定、明晰和规范的法律政策环境。可以预见,经过科学规划和政策引导,营养与保健食品完全可以成为一个脱胎于食品产业的、处于高速增长前奏期的战略型新兴产业。为了更好的总结和推动我国营养保健产业良性发展,中国保健协会食物营养与安全专业委员会开始组织编制首部《中国食物营养产业发展汇编》,将邀请营养界知名专家学者,从政策解读、行业分析、市场趋势、学术成果等各个方面进行探讨交流,也会邀请行业中具有代表性的企业参与编制,目的就是为行业提供一本交流的资料。并说明“食物营养产业专题论坛”目的也是针对我国产业发展中遇到的相关问题进行交流探讨,推动产业良性发展。 /p p   原卫生部副部长张凤楼从全球角度解析了食物营养与保健食品发展现状与趋势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严卫星主任,为参会人员详细解读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国民营养计划》,以及营养保健产业布局与机遇 于小冬主任主要讲了我国大健康要求下食品营养发展 孙树侠教授主要讲了中国食物营养与安全还差百米冲刺。还有三位企业家代表:挪威阿克海洋生物公司领导主要讲了磷虾油的全球发展概况及趋势 河北一然生物领导主要讲了他们基于精准营养的益生菌产业化平台建设 深圳市德福康泰生物科技领导主要讲了冬虫夏草通过生物工程发酵后在实际中的应用,同时与会在座的参会企业代表也针对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与现场的各位专家做了交流,深入分析探讨了行业发展的共性问题,为推动营养保健产业发展发挥了重要的意义。据悉,中国保健协会食物营养与安全专业委员会还有一本《中国食物营养产业发展汇编》,他们将通过一书一会为营养保健产业搭建交流平台。 /p p   会议在热烈的气氛下圆满落幕。 /p p /p
  • 2023中国科技资源与产业服务高峰论坛会议通知(正式通知)
    科技资源是科技活动的物质基础,是推动整个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素集合。构建科技资源统筹管理与运营、科技服务、专业技术保障支撑、上下游产业等共同参与的融合创新发展生态,是促进科技资源高效利用,相关产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为进一步提升科技资源建设水平、对外服务成效,探索科技资源与相关产业深度融合模式,推动科技创新与关联产业高质量发展,兹定于2023年4月26日-28日在海南澄迈举办2023中国科技资源与产业服务高峰论坛暨大型仪器开放共享创新发展研讨会。高峰论坛由海南省高等学校实验室工作委员会、上海市研发公共服务平台管理中心(上海市科技人才发展中心、上海市外国人来华工作服务中心)、江苏省科技资源统筹服务中心、黑龙江省科技资源共享服务中心、甘肃省大型科学仪器协作共用管理办公室、辽宁省分析科学研究院、吉林省科技创新平台管理中心等联合主办,海南德方培训管理有限公司、北京赋智科技发展中心、广州仪速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亦庄生物医药园等联合承办,上海牵翼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广州市科颐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仪器学习网等协办,并获得长江经济带科技资源共享平台理事会、长三角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四川省分析测试服务中心等单位的大力支持。一、 时间地点26日下午报到,报到地点:中国海南省澄迈县福山镇红树湾富力希尔顿逸林酒店27日、28日论坛地点:同报到地点(详细安排见会议议程)二、 参会人员海南省高等学校实验室工作委员会、各级科技资源开放共享管理部门领导专家,各高校院所实验室及设备管理处、国有资产管理处、实训部、教务处、科技处、分析测试中心、公共技术中心等部门负责人;各院(系)实验教学、仪器设备共享和管理相关负责人;大型科学仪器开放共享平台负责人;实验室管理人员、实验室技术人员和骨干教师;市场化服务平台负责人;实验室服务商,仪器厂商;合作媒体等。三、 高峰论坛主要内容1. 科研仪器开放共享机制及平台建设2. 科研仪器开放共享创新发展模式3. 科技资源开放共享对外服务成效4. 科技资源区域共享服务模式与趋势5. 科技资源开放共享未来发展趋势探讨6. 科技资源开放共享与实验教学7. 实验室安全建设与信息化管理8. 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对实验室管理运行的作用9. 科研仪器采购、研发与应用协同发展促进自主创新(具体日程以现场实际情况为准)四、 报名方式及缴费1. 请参会代表于2023年4月22日前任选以下方式之一报名。因场地限制,本次论坛人数限制在300人内,以缴费时间先后为准。方式一:扫码报名(线上报名二维码)方式二:多人报名可下载以下回执,按回执表中说明上传回执表。2. 会务及财务工作由海南德方培训管理有限公司负责,电子发票(增值税普通发票)由海南德方培训管理有限公司统一开具,并于论坛结束后10个工作日内通过邮件发送至报名预留邮箱中,请注意查收。3. 本次活动会务费线上支付标准980元/人;或现场缴费1180元/人,二选一。会务费包含会议资料、会务服务费等,食宿统一安排,费用自理。4. 缴费方式:方式一:银行转账至以下账户:户 名:海南德方培训管理有限公司开户行: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海口金龙支行帐 号:2201028809200281061(汇款请备注:04HN)方式二:微信/支付宝缴费(可选择公务卡支付)(说明:缴费时请在附件留言栏标注“单位+姓名”;请核对收款方为“海南德方培训管理有限公司”)五、 联系方式1.缴费咨询:李琳138076498882.酒店预订:澄迈富力希尔顿逸林度假酒店姓名:盛志伟(欧文)电话:18389511902邮箱:Owen.Sheng@Hilton.com 请自行预订酒店,报“大仪研讨会”,享受会议价格。3.综合问题咨询会务统一邮箱:office@nuis.org.cn 会务联系人:会议助手,手机号,17701282863六、 注意事项1. 推荐住宿酒店,请您自行电话预订,费用自理。2. 除根据报名提交的到港信息,安排美兰机场定时定点班车外,不安排接送站。3. 4月底临近五一假期,进入海南旅游旺季,请有意参加高峰论坛的代表务必及时注册,并于4月21日前联系酒店预订房间。酒店房间有限,4月21日后,仍然会提供住宿咨询,协助安排附近酒店,感谢您的配合。4. 为配合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保障参会代表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本届高峰论坛将严格按照国家及地方政府最新疫情防控政策和要求,与有关部门保持密切沟通,制定应急和防控预案,最新防疫政策将通过组委会官方渠道发布,请您予以配合,并保持关注。5. 酒店停车场停车免费。附:会议日程参会回执酒店信息交通信息中国科技资源与产业服务高峰论坛组委会海南省高等学校实验室工作委员会2023年4月14日 论坛日程(拟):(以现场实际情况为准)时间报告主题/嘉宾4月26日13:00-20:00参会人员报到4月27日9:00-12:00致辞(有关领导、嘉宾、主办方致辞)报告主题:科技资源开放共享举措、成效及发展趋势报告嘉宾:待定报告主题:长三角科技资源协同共享服务模式报告嘉宾:于伟东 上海市研发公共服务平台管理中心科创资源推进小组副组长报告主题:待定报告嘉宾:海南大学/海南省高等学校实验室工作委员会互动交流12:00-14:00自助午餐/午休14:00-18:00报告主题:优化资源配置,聚焦技术开发,构建服务科研高质量发展的分析测试平台报告嘉宾:王毅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分析测试中心主任报告主题:“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公共测试与计算服务平台的定位与发展报告嘉宾:张杰 哈尔滨工业大学分析测试与计算中心主任报告主题:华东师范大学大型仪器开放共享系统信息化建设报告嘉宾:张三军 华东师范大学实验室与装备处副处长/精密光谱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报告主题:功能离子液体及其固载化材料在分析检测领域中的应用报告嘉宾:钱滢文 甘肃省商业科技研究所有限公司正高级工程师互动交流18:00-20:00自助晚餐4月28日9:00-12:00报告主题:实验室安全规范报告嘉宾:艾德生 清华大学实验室管理处副处长报告主题:新形势下加强实验室全管理与大仪开放共享工作的探索与实践—以中国矿业大学为例报告嘉宾:吴祝武 中国矿业大学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处长报告主题:高校实验室安全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建设报告嘉宾:杜武俊 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健康、安全及环境处副处长互动交流12:00-14:00自助午餐14:00-18:00报告主题:综合性大学多学科仪器开放共享模式报告嘉宾:钟灿涛 北京大学实验室与设备管理部副部长报告主题:共建共管,共享互联,构建集约化管理新模式报告嘉宾:席海涛 吉林大学实验室管理处处长报告主题:高校区域共享联盟建设——以闽西南高校大型仪器开放共享联盟报告嘉宾:施芝元 厦门大学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处长互动交流18:00-20:00自助晚餐/离会返程酒店信息酒店名称:海南澄迈富力希尔顿逸林度假酒店协议价格:350元/间(含单早);400元/间(含双早,入住办理不可调)澄迈富力希尔顿逸林度假酒店姓名:盛志伟(欧文)电话:18389511902邮箱:Owen.Sheng@Hilton.com请自行预订酒店,报“大仪研讨会”,享受会议价格。交通信息(一)定点班车:会务组将根据报名时提交的到达时间,安排美兰机场定时定点班车,班次信息请关注“遇见科仪”公众号,4月21日,发布班车时刻表,并发送至您报名的预留邮箱中。(二)美兰机场自行前往酒店方式:1.海口美兰国际机场打车到达酒店需35-40分钟车程;2.乘坐海口美兰机场穿梭巴士:需转站3.乘坐机场巴士2号线:美兰机场⇋汽车西站;西站转车:海口-福山镇(途径富力红树湾下车,步行100米到酒店)4.乘坐机场巴士3号线:美兰机场⇋老城;再打车到:海南澄迈富力希尔顿逸林度假酒店5.乘坐美兰机场动车:福山镇站下车,打车10分钟车程到酒店;或老城镇站下车,打车15分钟车程到酒店(乘坐动车建议到老城站,班次多)
  • 助力木本油料发展——海能参加油茶产业科技创新论坛
    11月25-27日,湖南省油茶产业科技创新论坛于湖南长沙举办,海能仪器应邀参加。此次论坛由中国仪器仪表学会与长沙市科学技术学会联合举办。现场聚集了众多油茶领域相关企业、科研院所、高校的专家学者,共同探讨油茶产业发展中的检测技术需求。近年来,国家政策规划大力发展木本油料,油茶产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论坛围绕油茶产业发展,邀请多位专家学者发表演讲。其中,江苏大学陈教授向大家分享了气相离子迁移谱技术(GC-IMS)在油茶行业中的应用。GC-IMS在风味分析中的优势:无需样品前处理,便可直接上机进行检测,以获得样品最真实的风味信息。通过挥发性有机物指纹谱图的比对,将风味成分直观可视化,用于快速区分样品的产地、品质、等级、真伪、新鲜度、保质期等信息,与此同时由于二次分离技术,通过保留指数和迁移时间对差异化的物质进行定性分析,建立行业专属风味数据库。FlavourSpec® 气相离子迁移谱(GC-IMS)联用仪会议同期设有“油茶科普展示区”,为应用于油茶产业链的科学仪器厂商与油茶厂家提供了沟通交流的平台,方便大家对接油茶产业检测技术需求,科普油茶产品。沟通交流中,海能对油茶产业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希望未来气相离子迁移谱技术(GC-IMS)能够为油茶产业的发展带来更多的选择和便利,我们会不断提升自我,为用户朋友们提供更为优质的产品及服务,为油茶产业的科学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 第九届中国微流控高端学术论坛暨第二届微流控产业论坛胜利召开!
    9月3-4日,由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和中国生物检测监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共同主办,青岛星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浙江扬清芯片技术有限公司联合承办,仪器信息网、杭州湾信息港、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分析测试中心协办的“第九届中国微流控高端学术论坛暨第二届国际微流控产业论坛”,在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胜利召开、圆满闭幕。中国微流控高端学术论坛,自举办以来,一直秉承“前沿、聚焦、高端”的组织理念,受到学术届和产业界的广泛关注和大力支持。本次论坛共有40余家企业赞助和参展,吸引了350余位微流控芯片研究学者、生物医学领域微流控应用专家、微流控产业界与投资界人士参会交流。9月3日上午,第九届中国微流控高端学术论坛暨第二届国际微流控产业论坛在各位嘉宾的殷切期盼中拉开序幕,大会执行主席叶嘉明博士主持了开幕式。中国微流控高端学术论坛的发起人、大会主席林炳承教授也来到了会议现场作开幕致辞。林炳承教授表示,微流控正处于发展的重要阶段,希望大家能抓住历史发展的机遇,为微流控事业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杭州市萧山区科学技术局局长汪新来为大会进行欢迎致辞,首先,汪新来对大会的召开表示祝贺,向各位专家和参会嘉宾致以诚挚的问候和热烈的欢迎。汪新来指出,萧山区是创新创业之热土,政府对微流控技术的发展高度重视,欢迎各位专家、学子来萧山创业。汪新来还重点提到“霆科生物”为微流控技术在萧山区产业落地与发展的典型代表。汪新来表示,微流控技术的发展对生物健康领域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从学术走向产业化的过程中,需要不断仰望星空、登高望远。微流控大会在萧山召开,意义深远,希望通过高端学术论坛,建立技术交流和产业合作的桥梁和纽带,全面推动微流控技术的发展,起到助力国家和地方的经济发展,并为各行各业生产出高附加值的产品。组委会特别邀请到国内微流控芯片领域顶尖专家和企业家50余位,针对微流控各项前沿科研技术研究成果和产业化发展进行分享。以下摘取部分专家的报告内容以飨未能与会读者。林金明 清华大学化学系报告题目:《微流控活体单细胞分析方法研究》内容摘要:细胞是组成生物结构的基本单位,同时细胞研究是生命科学的基础。近年来,单细胞分析逐渐成为一个热门的研究领域,它可以揭示在形态、功能、组成和遗传特性上看似相同的细胞的异质性。林金明教授介绍了通过将微流控平台与质谱进行联用,构建了微流控芯片质谱联用单细胞分析装置,实现了单细胞样本预处理和在线检测的同时进行,分析了细胞系内单细胞的磷脂表达异质性,研究了实际人体肿瘤细胞与细胞系之间的差异,并且初步实现了单细胞的鉴定与分类。研究成果在临床细胞鉴定和癌症诊断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关一民 上海微技术工研院报告题目:《智能微流控技术进展及产业化》内容摘要:微流控是MEMS应用的一个重要领域,其特点是通过MEMS技术对微量液体在微米级乃至纳米级的通道中进行精确定量控制及操作。智能微流控是集成CMOS控制电路及微流控MEMS于一体,通过整晶园工艺制备而成的新一代微流控器件。与传统的微流控相比,智能微流控实现了液体的数字化,可以使生物医疗分析设备微型化、集成化和自动化,在生物医疗及药物研发领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广泛的应用前景。关一民教授对智能微流体的产品形态做了详细阐述,并对智能微流体的应用领域及市场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徐健 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报告题目:《高通量流式拉曼分选仪(FlowRACS® )》内容摘要:单细胞拉曼光谱具有免培养、非标记、无损、快速、测量代谢表型组、可与单细胞测序或培养对接等特色。基于单细胞拉曼光谱,高通量流式拉曼分选仪(FlowRACS® )不需分离培养、在单个细胞或细胞器精度,直接鉴定细胞种类与来源,并高通量地测量与分选一系列代谢表型组(底物代谢、物质合成、代谢物相互转化网络、环境应激、物种间互作等)及其细胞间的异质性。徐健研究员讲解了pDEP-RACS技术,在高速液流中,基于介电迟滞原理来精确地捕获细胞,进而采集并在线分析单细胞拉曼信号,从而实现了高通量、自动化、高度保持细胞活性的单细胞代谢表型组表征与目标单细胞分选(及微液滴导出)。杨朝勇 厦门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报告题目:《外泌体高效分离分析》内容摘要:杨朝勇教授讲解了其课题组发展了核酸适体筛选新方法,获得了高效识别外泌体膜蛋白的核酸适体序列;开发了基于流动多孔界面的外泌体分析芯片,实现了外泌体的高效分离与高灵敏芯片分析;发展了基于核酸适体和DNA逻辑运算的外泌体智能检测探针,通过核酸适体邻位簇集反应以及蛋白质生物正交标记,实现了肿瘤来源外泌体的PD-L1蛋白以及PD-L1的糖基化水平的高灵敏高精准定量分析。研究结果不仅证明了外泌体在癌症早期诊断以及治疗预后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也为进一步研究外泌体在疾病进展中的生物功能和作用机制提供了可靠的分析工具。俞燕蕾 复旦大学材料科学系报告题目:《光致形变液晶高分子及光控微流体新技术》内容摘要:俞燕蕾教授介绍了构建全光控微流体芯片不仅是管通道的简单合并,其关键问题在于如何将光致拉普斯压差原理应用于微流控芯片中,在同一器件实现液体的定向运输、融合分离和快速混匀。在研究中,俞燕蕾教授团队设计并制备了一款能够实现全光控液体运输、融合、分离和搅拌的光流控芯片,并且验证了光控微流体芯片在无机物检测、有机催化以及生物分析中的应用,初步证明了该芯片在集成实验室操作方面的可行性。邢婉丽 清华大学、博奥生物集团有限公司报告题目:《感染性疾病诊断的创新POCT技术与现场快检系统开发与应用》内容摘要:由病原微生物引起的各类感染性疾病及突发传染病仍然是对人类健康和当今世界公共卫生安全的重大威胁。邢婉丽教授主要介绍了清华大学与博奥生物针对常见致病微生物的核酸检测而联合创新开发的先进技术和产品,包括微阵列芯片平台技术、微流控碟式芯片平台技术、全集成微流控芯片平台技术等。赵远锦 东南大学 、南京鼓楼医院报告题目:《仿生器官芯片》内容摘要:器官芯片是近年来出现的新的研究方向。其主要目标是要在芯片上模拟生物体的环境进行细胞、组织和器官的培养,研究并控制细胞在体外培养过程中的生物学行为,从而实现能够模拟生物体环境的器官移植以及药物评价等。在各类器官芯片的研究中,构建具有生物学功能的心脏、肝脏芯片对药物评估具有重要意义。赵远锦教授团队在近几年中对生物医用材料结构和功能的关系进行了深入设计,并利用微流控技术制备获得了一系列结构功能特异的生物材料,解决器官芯片构建所面临的瓶颈问题。方群 浙江大学化学系微分析系统研究所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报告题目:《基于序控液滴阵列技术的微流控分析和筛选》内容摘要:SODA系统利用吸-点-移三个基元操作的灵活组合,可自动完成对超微量(pL-nL)液滴的多步复杂操控,包括液滴的生成、融合、分裂、定位、迁移和分选等,进而完成微流控分析和筛选当中所需的各类操作,如微量样品的前处理、加入试剂进行化学或生物反应、微量样品进样,或细胞的接种、培养、药物刺激、染色、迁移、分选等。方群教授介绍了与文献中广泛使用的流体动力、电渗流、微泵微阀、离心力、数字微流控等方法相比,SODA提供了一种不同的微流体操控方法,具有微量自动、操控灵活、通用性强和应用面广的特点,尤其适合在超微量样品和试剂消耗下开展多种类、大规模的分析和筛选,以及进行复杂、多步骤的微量样品处理和分析。9月4日上午,28位微流控研发与应用专家、主流微流控技术企业研发负责人分别以“器官芯片”、“体外诊断”、“数字液滴”、“生物传感器”专题做了精彩的交流分享,在座的嘉宾都十分投入、反响热烈。两天论坛期间,还有30多家微流控代表企业携最新产品参展交流,参会人员在每个展位,纷纷与企业展台的工作人员深入交流微流控产品与技术平台。9月4日下午,第二届微流控产业论坛正式拉开帷幕。来自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实验诊断中心的康熙雄教授,首先为大家做了《生命全周期健康评价与微流控产业发展的期待》的特邀报告。康熙雄教授提出:检测技术已进入单细胞分析、但分子分析的飞克级时代。微流控技术在其原材料的进步、工艺能力的提升和设计理念的创新,使其更适合于在多场景下检测和使用更少量样品的技术要求。不仅适合健康动态评价体系的建立,也适合在临床样品的分析和更广泛的基层医疗机构的现场简易快速检测的需求。而这一技术的发展有助于更多人体健康标记物信息采集和形成健康动态全息,塑造数字健康生命孪生体提供更多动态预测医学相关的生命信息。康熙雄 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天坛医院报告题目:《生命全周期健康评价与微流控产业发展的期待》接下来,来自北京博晖创新生物技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保利微芯科技有限公司、北京百康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上海速创诊断产品有限公司、深圳市合川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博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深圳摩方新材科技有限公司、无锡源清天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北京达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墨卓生物科技(浙江)有限公司等10位微流控企业代表的产业化报告分享进一步把产业论坛推向了高潮,获得参会代表的热烈反响。产业论坛增设圆桌讨论环节——谈点“芯”事,圆桌讨论由霆科生物董事长叶嘉明博士主持,特别邀请嘉宾有:上海微技术工研院关一民博士、北京博晖创新生物技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试剂研发总监傅成波博士、北京保利微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吴大林先生、清华校友总会生命科学与医疗健康专委会秘书长余永平老师、北极光创投高级投资经理陈礼畿博士,大家分别围绕微流控技术与产业化前景、跨行业研究经验、微流控创新创业、资本视角下的微流控技术与市场等议题展开了深入和充分交流。会议最后,大会执行主席徐健教授主持了闭幕式,为期两天的微流控“双论坛”圆满落下帷幕。
  • 第九届中国微流控高端学术论坛暨第二届微流控产业论坛胜利召开
    9月3-4日,由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和中国生物检测监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共同主办,青岛星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浙江扬清芯片技术有限公司联合承办,仪器信息网、杭州湾信息港、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分析测试中心协办的“第九届中国微流控高端学术论坛暨第二届国际微流控产业论坛”,在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胜利召开、圆满闭幕。中国微流控高端学术论坛,自举办以来,一直秉承“前沿、聚焦、高端”的组织理念,受到学术届和产业界的广泛关注和大力支持。本次论坛共有40余家企业赞助和参展,吸引了350余位微流控芯片研究学者、生物医学领域微流控应用专家、微流控产业界与投资界人士参会交流。9月3日上午,第九届中国微流控高端学术论坛暨第二届国际微流控产业论坛在各位嘉宾的殷切期盼中拉开序幕,大会执行主席叶嘉明博士主持了开幕式。中国微流控高端学术论坛的发起人、大会主席林炳承教授也来到了会议现场作开幕致辞。林炳承教授表示,微流控正处于发展的重要阶段,希望大家能抓住历史发展的机遇,为微流控事业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杭州市萧山区科学技术局局长汪新来为大会进行欢迎致辞,首先,汪新来对大会的召开表示祝贺,向各位专家和参会嘉宾致以诚挚的问候和热烈的欢迎。汪新来指出,萧山区是创新创业之热土,政府对微流控技术的发展高度重视,欢迎各位专家、学子来萧山创业。汪新来还重点提到“霆科生物”为微流控技术在萧山区产业落地与发展的典型代表。汪新来表示,微流控技术的发展对生物健康领域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从学术走向产业化的过程中,需要不断仰望星空、登高望远。微流控大会在萧山召开,意义深远,希望通过高端学术论坛,建立技术交流和产业合作的桥梁和纽带,全面推动微流控技术的发展,起到助力国家和地方的经济发展,并为各行各业生产出高附加值的产品。组委会特别邀请到国内微流控芯片领域顶尖专家和企业家50余位,针对微流控各项前沿科研技术研究成果和产业化发展进行分享。以下摘取部分专家的报告内容以飨未能与会读者。林金明 清华大学化学系报告题目:《微流控活体单细胞分析方法研究》内容摘要:细胞是组成生物结构的基本单位,同时细胞研究是生命科学的基础。近年来,单细胞分析逐渐成为一个热门的研究领域,它可以揭示在形态、功能、组成和遗传特性上看似相同的细胞的异质性。林金明教授介绍了通过将微流控平台与质谱进行联用,构建了微流控芯片质谱联用单细胞分析装置,实现了单细胞样本预处理和在线检测的同时进行,分析了细胞系内单细胞的磷脂表达异质性,研究了实际人体肿瘤细胞与细胞系之间的差异,并且初步实现了单细胞的鉴定与分类。研究成果在临床细胞鉴定和癌症诊断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关一民 上海微技术工研院报告题目:《智能微流控技术进展及产业化》内容摘要:微流控是MEMS应用的一个重要领域,其特点是通过MEMS技术对微量液体在微米级乃至纳米级的通道中进行精确定量控制及操作。智能微流控是集成CMOS控制电路及微流控MEMS于一体,通过整晶园工艺制备而成的新一代微流控器件。与传统的微流控相比,智能微流控实现了液体的数字化,可以使生物医疗分析设备微型化、集成化和自动化,在生物医疗及药物研发领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广泛的应用前景。关一民教授对智能微流体的产品形态做了详细阐述,并对智能微流体的应用领域及市场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徐健 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报告题目:《高通量流式拉曼分选仪(FlowRACS®)》内容摘要:单细胞拉曼光谱具有免培养、非标记、无损、快速、测量代谢表型组、可与单细胞测序或培养对接等特色。基于单细胞拉曼光谱,高通量流式拉曼分选仪(FlowRACS®)不需分离培养、在单个细胞或细胞器精度,直接鉴定细胞种类与来源,并高通量地测量与分选一系列代谢表型组(底物代谢、物质合成、代谢物相互转化网络、环境应激、物种间互作等)及其细胞间的异质性。徐健研究员讲解了pDEP-RACS技术,在高速液流中,基于介电迟滞原理来精确地捕获细胞,进而采集并在线分析单细胞拉曼信号,从而实现了高通量、自动化、高度保持细胞活性的单细胞代谢表型组表征与目标单细胞分选(及微液滴导出)。杨朝勇 厦门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报告题目:《外泌体高效分离分析》内容摘要:杨朝勇教授讲解了其课题组发展了核酸适体筛选新方法,获得了高效识别外泌体膜蛋白的核酸适体序列;开发了基于流动多孔界面的外泌体分析芯片,实现了外泌体的高效分离与高灵敏芯片分析;发展了基于核酸适体和DNA逻辑运算的外泌体智能检测探针,通过核酸适体邻位簇集反应以及蛋白质生物正交标记,实现了肿瘤来源外泌体的PD-L1蛋白以及PD-L1的糖基化水平的高灵敏高精准定量分析。研究结果不仅证明了外泌体在癌症早期诊断以及治疗预后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也为进一步研究外泌体在疾病进展中的生物功能和作用机制提供了可靠的分析工具。俞燕蕾 复旦大学材料科学系报告题目:《光致形变液晶高分子及光控微流体新技术》内容摘要:俞燕蕾教授介绍了构建全光控微流体芯片不仅是管通道的简单合并,其关键问题在于如何将光致拉普斯压差原理应用于微流控芯片中,在同一器件实现液体的定向运输、融合分离和快速混匀。在研究中,俞燕蕾教授团队设计并制备了一款能够实现全光控液体运输、融合、分离和搅拌的光流控芯片,并且验证了光控微流体芯片在无机物检测、有机催化以及生物分析中的应用,初步证明了该芯片在集成实验室操作方面的可行性。邢婉丽 清华大学、博奥生物集团有限公司报告题目:《感染性疾病诊断的创新POCT技术与现场快检系统开发与应用》内容摘要:由病原微生物引起的各类感染性疾病及突发传染病仍然是对人类健康和当今世界公共卫生安全的重大威胁。邢婉丽教授主要介绍了清华大学与博奥生物针对常见致病微生物的核酸检测而联合创新开发的先进技术和产品,包括微阵列芯片平台技术、微流控碟式芯片平台技术、全集成微流控芯片平台技术等。赵远锦 东南大学、南京鼓楼医院报告题目:《仿生器官芯片》内容摘要:器官芯片是近年来出现的新的研究方向。其主要目标是要在芯片上模拟生物体的环境进行细胞、组织和器官的培养,研究并控制细胞在体外培养过程中的生物学行为,从而实现能够模拟生物体环境的器官移植以及药物评价等。在各类器官芯片的研究中,构建具有生物学功能的心脏、肝脏芯片对药物评估具有重要意义。赵远锦教授团队在近几年中对生物医用材料结构和功能的关系进行了深入设计,并利用微流控技术制备获得了一系列结构功能特异的生物材料,解决器官芯片构建所面临的瓶颈问题。方群 浙江大学化学系微分析系统研究所、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报告题目:《基于序控液滴阵列技术的微流控分析和筛选》内容摘要:SODA系统利用吸-点-移三个基元操作的灵活组合,可自动完成对超微量(pL-nL)液滴的多步复杂操控,包括液滴的生成、融合、分裂、定位、迁移和分选等,进而完成微流控分析和筛选当中所需的各类操作,如微量样品的前处理、加入试剂进行化学或生物反应、微量样品进样,或细胞的接种、培养、药物刺激、染色、迁移、分选等。方群教授介绍了与文献中广泛使用的流体动力、电渗流、微泵微阀、离心力、数字微流控等方法相比,SODA提供了一种不同的微流体操控方法,具有微量自动、操控灵活、通用性强和应用面广的特点,尤其适合在超微量样品和试剂消耗下开展多种类、大规模的分析和筛选,以及进行复杂、多步骤的微量样品处理和分析。9月4日上午,28位微流控研发与应用专家、主流微流控技术企业研发负责人分别以“器官芯片”、“体外诊断”、“数字液滴”、“生物传感器”专题做了精彩的交流分享,在座的嘉宾都十分投入、反响热烈。两天论坛期间,还有30多家微流控代表企业携最新产品参展交流,参会人员在每个展位,纷纷与企业展台的工作人员深入交流微流控产品与技术平台。9月4日下午,第二届微流控产业论坛正式拉开帷幕。来自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实验诊断中心的康熙雄教授,首先为大家做了《生命全周期健康评价与微流控产业发展的期待》的特邀报告。康熙雄教授提出:检测技术已进入单细胞分析、但分子分析的飞克级时代。微流控技术在其原材料的进步、工艺能力的提升和设计理念的创新,使其更适合于在多场景下检测和使用更少量样品的技术要求。不仅适合健康动态评价体系的建立,也适合在临床样品的分析和更广泛的基层医疗机构的现场简易快速检测的需求。而这一技术的发展有助于更多人体健康标记物信息采集和形成健康动态全息,塑造数字健康生命孪生体提供更多动态预测医学相关的生命信息。康熙雄 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天坛医院报告题目:《生命全周期健康评价与微流控产业发展的期待》 接下来,来自北京博晖创新生物技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保利微芯科技有限公司、北京百康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上海速创诊断产品有限公司、深圳市合川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博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深圳摩方新材科技有限公司、无锡源清天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北京达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墨卓生物科技(浙江)有限公司等10位微流控企业代表的产业化报告分享进一步把产业论坛推向了高潮,获得参会代表的热烈反响。产业论坛增设圆桌讨论环节——谈点“芯”事,圆桌讨论由霆科生物董事长叶嘉明博士主持,特别邀请嘉宾有:上海微技术工研院关一民博士、北京博晖创新生物技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试剂研发总监傅成波博士、北京保利微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吴大林先生、清华校友总会生命科学与医疗健康专委会秘书长余永平老师、北极光创投高级投资经理陈礼畿博士,大家分别围绕微流控技术与产业化前景、跨行业研究经验、微流控创新创业、资本视角下的微流控技术与市场等议题展开了深入和充分交流。会议最后,大会执行主席徐健教授主持了闭幕式,为期两天的微流控“双论坛”圆满落下帷幕。
  • 2011年中国纳米材料产业化论坛日程安排
    由中国颗粒学会、国家纳米科学中心、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联合主办的“2011年中国纳米材料产业化论坛”将于于2011年9月7–8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办,本次论坛将与由国家纳米科学中心主办的系列国际会议“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Nanoscience and Technology, China 2011 (ChinaNANO 2011,2011年9月7–9日)”同期同地举办。届时论坛除将邀请参加ChinaNANO 2011的部分国际知名教授、大型国际跨国公司技术负责人做专题报告外,还将邀请国内知名专家及企业家到会进行广泛交流。参加本论坛的会议代表可以同时免费参加ChinaNANO 2011的学术交流,衷心欢迎企业负责人、学者参会!   纳米产业论坛会议日程 第1日——9月7日(周三),下午,地点:多功能厅A(一层) 时 间 主持人 报 告 题 目 报告人 单 位 13:30 开幕式 13:40 陈运法 纳微化结构药物技术与产业化展望 陈建峰 北京化工大学 14:15 Resiponsible Production and Applications of Carbon Nanotubes M. Endo 日本信州大学 14:50 Understanding the nanometer scale is becoming increasingly important in sophisticated modern-day mineral processing B. Follink CSIRO, 澳大利亚 15:25 会间休息 15:50 陈建峰 火焰燃烧合成纳米材料:从结构调控到过程放大 李春忠 华东理工大学 16:25 New materials in fast moving consumer goods J. Harcup 联合利华上海研究所 第2日——9月8日(周四),上午,地点:212A+B(二层) 时 间 主持人 报 告 题 目 报告人 单 位 8:30 张 忠 纳米结构功能涂层的制备与应用探索 陈运法 中科院过程所 9:05 Nanoparticle-enabled multifunctionality and value-add performance of fibre-reinforced composites 叶 林澳大利亚悉尼大学 9:40 Nano-scaled metal oxides and their industrial applications F. Menzel 德国赢创德固赛公司 10:30 会间休息 10:50 叶 林 High throughput production of thermoplastic nanofibers by using a melt extrusion processes 孙 刚 美国加州戴维斯分校 11:25 纳米粒子的制备和应用 宋延林 中科院化学所 12:00 午餐:大宴会C厅 第2日——9月8日(周四),下午,地点:212A+B(二层) 时 间 主持人 报 告 题 目 报告人 单 位 13:30 宋延林Carbon nanotube mass production and its application on energy storage 魏 飞 清华大学 14:05 光催化技术在气体和污水深度净化处理中的应用与展望 谢洪勇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 14:40 Nanocrystal inks for spray-deposited photovoltaic devices B.A. Korgel 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 15:15 会间休息 15:40 魏 飞 超细研磨设备及工艺最新进展及在新材料中的应用 冯平仓 北京瑞驰拓维科技有限公司 16:15 纳米TiO2/硅藻土复合材料的中试制备及应用 郑水林 中国矿业大学
  • 上海分析技术产业研究院举办“创新分析技术产业生态链”论坛
    p   11月16日,由启迪漕河泾(中山)科技园与上海分析技术产业院主办的”创新分析技术产业生态链”论坛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召开。论坛正值慕尼黑上海生化展首日开幕,吸引了六十余名企业与学界代表前来聆听。论坛邀请市科委、清华大学药学院等领导和专家做了专题报告。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11/uepic/1082708a-d48f-4d31-aa0a-52fafab0d11f.jpg" title=" 0张延军.jpg" alt=" 0张延军.jpg" / /p p   论坛伊始,启迪漕河泾(中山)科技园副总经理张延军致辞。他表示,上海分析技术产业研究院自2018年成立以来,以政策和创新为驱动力,搭建产业创新平台,引进高层次人才项目,汇聚龙头企业,打造分析技术产业创新高地。G60科创走廊建设正迎来新一轮的发展机遇。启迪漕河泾科技园和上海分析技术产业研究院将把握机遇,努力把上海松江建设成为分析技术产业发展的热土,打造世界一流的分析技术产业集群,促进我国国产科学仪器与分析技术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11/uepic/e6acda0e-1ccb-47e5-91ec-8a4fd7ee22ba.jpg" title=" 1张露璐.jpg" alt=" 1张露璐.jpg" / /p p   上海市科委研发基地建设与管理处副处长张露璐带来“上海科学仪器创新发展”的主题报告。报告中总结梳理了国内外科学仪器发展的研发生产情况,并从上海科学仪器的现状和优势领域出发,提出上海科学仪器发展的总体目标和近期规划。他表示上海科学仪器将重点推进关键技术突破、原创性科研仪器和大科学设施核心部件研制以及面向应用的科学仪器开发,实现我国仪器研发从跟跑到并跑,最终领跑的突破。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11/uepic/92364602-5b4a-4472-a4b8-dd9bc806d1b7.jpg" title=" 2尹航.jpg" alt=" 2尹航.jpg" / /p p   清华大学药学院副院长尹航教授介绍了清华大学药学院在科研方面的布局,以及分析技术在生物医药领域的创新应用。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11/uepic/7cbb69f0-d7d0-4399-b5b3-fabf69d789fe.jpg" title=" 3吴余阳.jpg" alt=" 3吴余阳.jpg" / /p p   上海分析技术产业研究院项目总监吴余阳介绍了研究院在搭建产业专业平台,为分析技术领域企业提供创新服务,推动分析技术产业发展方面的探索。目前,松江区已聚集60余家分析技术领域企业,引进多个高层次人才项目,松江区分析技术产业集群已初步建立。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11/uepic/49e6c48d-98ef-4abf-94f6-1b44b71acfa1.jpg" title=" 4闫帅帅.jpg" alt=" 4闫帅帅.jpg" / /p p   上海理工大学刘箐教授课题组闫帅帅带来“拉曼光谱结合机器学习对食源性致病菌的快速检测”的主题报告,课题组将传统分析技术与新兴技术创新的结合,应用于快检领域,建立了常见食源性致病菌拉曼指纹图谱数据库。分析技术行业与新兴学科的交叉研究,将成为未来推动行业向外拓展的新动力。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11/uepic/f7421afa-1f14-48ac-9d3f-c18ff87e9b28.jpg" title=" 5任兴发.jpg" alt=" 5任兴发.jpg" / /p p   月旭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任兴发带来“新冠后疫情时代液相色谱技术的市场机会”的主题报告。报告以液相色谱技术为观察点,介绍此项分析技术的现状,阐述技术未来发展的动力将来自材料学的发展和应用开发研究领域的拓展。在新冠后疫情时代下,月旭科技在实验室分析检测、制备分离纯化、医疗体外诊断三大领域积极布局,已经推出色谱柱、色谱仪器的部分产品,未来将向工业规模制备色谱的目标发展。 /p p   本次论坛是上海分析技术产业研究院第二次参加慕尼黑上海生化展。研究院持续参加行业高端展会活动,与行业企业和业内人士保持沟通联系,促进行业内的交流与合作。 /p
  • 国际新药创制前沿技术与产业化论坛召开
    2009年9月23~24日,为期两天的高峰论坛在重庆成功举行。高峰论坛分为化学制药、生物制药和中药三个分论坛。五洲东方作为赞助商参加了此次高峰论坛,并向参会代表与嘉宾展出了五洲东方公司的人工气候箱HPP108。      论坛主会场   高峰论坛的专业性较强,内容丰富,专家阵容强大。不仅有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注册司司长讲解药物注册政策要点,更有来自全国化学药、中药(天然药物)、生物技术药物、新药临床药理与评价等领域30多位顶级专家就新药创制前沿技术最新进展和产业化应用等作精彩演讲,如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副所长、天津药物研究院院长、军事医学科学院输血医学研究所所长、澳门大学中华医药研究院院长等。来自全国各地的200多位制药企业和研究机构代表参加了此次高峰论坛,不但掌握了药物研究的新动向,更为企业寻找新项目提供了参考。     仪器展台     专家讲解     产品讲解
  • “生物产业发展中的传媒推动力论坛”成功召开
    新闻背景   近年来,我国发布的一系列生物产业发展战略与政策举措为生物技术创新与生物产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环境,同时,一大批以网络媒体、平面媒体为代表的专业传媒所发挥的科学传播效能也日显突出,成为推动产业交流、促进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仪器信息网讯 2010年6月20日,作为第四届生物产业大会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生物产业发展中的传媒推动力论坛”在山东济南南郊宾馆召开。 论坛现场   会议由中科院微生物所网络信息中心主任马俊才先生主持,生物谷董事长张发宝博士、仪器信息网总经理唐海霞女士、国际生物产业及竞争力创新管理研究院(学院)院长吴楠教授等近50位来自知名专业出版单位、报纸、期刊、网站以及相关企业的负责人、代表出席了此次会议。   本次论坛采取主题报告、重点发言和及时研讨相互穿插的方式进行,加强互动性与针对性,主要围绕“新形势下生命科学媒体如何在合作与创新的机制中更好地推动生物产业发展”展开热烈的讨论。 生物谷董事长张发宝博士 报告题目:生物产业发展中的传媒机会   张发宝博士说到:“如今,生物技术行业发展迅速,但专业媒体,尤其是生物技术行业媒体,其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行业本身,企业对媒体的认知还仅仅停留在传统的‘广告’层面。生物企业应与专业媒体形成共识,发布正确、全面的行业信息,携手推动生物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网络媒体是新兴事物,具有信息交流更快、更广、更丰富、更互动、更低成本等优势。在积极开拓网下活动的同时,生物谷在以往的定向广告基础上,正在研发地理定位和兴趣定位广告,以及视频广告。” 仪器信息网总经理唐海霞女士 报告题目:专业网站推动行业的发展   唐海霞女士指出:“近年来,生物技术与生命科学已经成为科学仪器市场发展最快的应用领域。仪器信息网是我国第一家科学仪器专业门户网站,其“网上仪器展”、“仪器论坛”、“资讯频道”、“市场调查”、“人才频道”等特色栏目为整个科学仪器及相关行业的快速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   此外,唐海霞女士还提出两个倡议:“一是,有关政策、决策部门在大力发展生物产业的同时,也要注意发展与生物产业相关的科学仪器行业;二是,相关部门还应注重相关专业媒体的发展与建设,媒体同仁应携手为科技事业的健康发展起到真正有效的促进作用。” 中科院微生物所网络信息中心主任马俊才先生 报告题目:专业化、多样化的生物信息网络平台   吴俊才先生介绍到:“中国生物技术信息网主要面向生物技术领域,主要版块有成果数据库、人才数据库、机构数据库等;中科院生物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已有170多家联盟成员单位,募集意向性资金高达25亿元;中国工业生物技术信息网设有独家编译、知识产权、基地进展等特色栏目,网站内容丰富。此外,我们还有数据服务型和专业服务类的生物信息网络平台。”   “未来这些网站将逐步引入商业化运行机制,以自身优势为基础,发展企业会员,解决生物产业发展中在战略情报、信息和数据等方面的瓶颈问题。” 国际生物产业及竞争力创新管理研究院(学院)院长吴楠教授 报告题目:生物产业竞争力与中国的战略选择   吴楠教授谈到:“目前,许多国家,诸如美国、英国、德国、日本等已纷纷开始抢占生物技术及产业发展的制高点,当然我国也面临着同样的发展机遇。”   “我国生物产业的发展涉及面很广,既涉及产业链条上游的研发部门,更涉及产业链条下游的产品市场需求部门,还涉及到的有金融投资、传播媒体等。也就是说,不是某一个部门或机构能单独解决生物产业发展中的问题,需要综合协调。未来20年是我国生物产业发展的关键时期,与生物产业相关的各部门媒体应合理分工与协作,共同实现生物产业快速持续发展。”   行业的迅速发展,离不开政策的引导与媒体的良性推动,生物产业也不例外。专业媒体如何在生物产业发展大环境下的合作与共赢,推动整个生物产业的快速发展?会议上各位专学者家、媒体工作者、企业负责人各抒己见,发言大致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   (1)专业传媒在生物产业发展中的价值与作用   作为政府官员、科学家、企业家与广大公众对话的桥梁,专业媒体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将与引导政策一起构筑起生物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   (2)生物产业对专业传媒提出的新要求   生物技术发展迅速,专业媒体也要在变中求赢,跟进生物技术产业的发展步伐。传媒要善于与行业企业共舞,在形式、合作、分工三大方面均要有所创新。   (3)专业媒体如何更好地为产业、企业、科研提供服务   专业媒体在企业发展中相当于润滑剂、催化剂,承担着导向、监督、宣传三大社会责任,应识别虚假不实报道,扶持行业有优质、潜质的企业,引导行业良性的发展。   (4)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间的合作与共赢策略   随着我国科学传播工作的深入,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合作互补程度将越来越高。传统媒体利用网络媒体加强自身的传播影响,网络媒体依靠传统媒体来扩充其新闻报道,互相弥补媒体弱点,做到优势互补与多媒体互动,实现双赢。   (5)建议成立中国生物产业信息联盟/峰会   专业媒体之间应集团化运作,定期进行交流,资源实现共享,规范行业发展,争取成为国内专业媒体之间的交流平台,同时,也希望有关政府部门能给予大力支持。 合影留念
  • 第九届中国微流控高端学术论坛暨第二届国际微流控产业论坛【二轮通知】
    微流控技术近年来在药物筛选、环境监测、食品安全、疾病诊断等多方面已获得深入的研究和广泛的应用。学术界和产业界一致认为微流控技术“极有可能领导化学和生物医学的下一场革命”;科技部颁发的《“十三五”生物技术创新专项规划》中,将微流控芯片作为颠覆性技术列入“突破若干前沿关键技术”范畴;工程院发布《全球医药卫生研究和开发前沿2020》,单细胞和器官芯片双双入选。近年来,微流控芯片作为国家层面产业转型的潜在战略领域,已处于一个非常重要的发展阶段。为了更好地推动我国微流控芯片技术的科学研究与产业发展,促成产、学、研、用等多领域人员的充分交流和紧密互动,为微流控芯片研究和产业化提供更充分的信息和资源,由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和中国生物检测监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联合主办;由青岛星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浙江扬清芯片技术有限公司共同承办;仪器信息网、杭州湾信息港、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分析测试中心协办的“第九届中国微流控高端学术论坛暨第二届国际微流控产业论坛”,定于2021年11月26-28日在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浙江广电开元名都大酒店召开。本次会议将秉承“前沿、聚焦、高端”的组织理念,以微流控芯片核心技术研究及其在单细胞分析、器官芯片、POCT、化工合成等领域中的应用为主线,旨在增强微流控芯片工作者以及企业间的合作交流,持续推进微流控芯片学科及产业化发展。诚挚欢迎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产业界和投资界的相关科学家、学者、研究人员和产业化领域专家和企业代表参加本次论坛。大会主席:林炳承 执行主席:徐健、马波、叶嘉明会议时间:2021年11月26-28日(11月26日全天报到)会议及报到地点:浙江广电开元名都大酒店(杭州市萧山区弘慧路399号)会务联系人:张丽丽,15988118609(微信同号)联系邮箱:floca2021@163.com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中国生物检测监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承办单位:青岛星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浙江扬清芯片技术有限公司协办单位:仪器信息网杭州湾信息港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分析测试中心 2021年09月16日 会议简介“中国微流控高端学术论坛”由我国微流控芯片领域的著名科学家、微流控芯片领域的推动者、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林炳承教授发起,至今已连续举办八届,是中国微流控领域顶级的年度学术盛会。2020年11月,首届“国际微流控产业论坛”与“第八届中国微流控高端学术论坛”同期召开,由林炳承教授与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叶嘉明博士联合发起,旨在进一步凸显微流控芯片产业化在微流控科技创新发展的重要性。2021年11月26-28日,本次“双论坛”将由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中国生物检测监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联合主办,“双论坛”立足微流控芯片这一当代极为重要的新兴科学技术平台和国家层面产业转型的潜在战略领域,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人民生命健康、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将促进理、工、医、产业界、投资界等领域的学术交流和产业互动,也将助推微流控技术在医学、生命科学等相关领域的持续深入发展。★ 已确定参会专家(排名不分先后、名单持续更新中):姓名单位1林炳承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2方 群浙江大学3康熙雄首都医科大学临床检验诊断学系、北京天坛医院实验诊断中心4林金明清华大学化学系5关一民上海微技术工业研究院6骆广生清华大学化工系7程 鑫南方科技大学8储良银四川大学9俞燕蕾复旦大学10王 琪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11林洪丽大连医科大学12黄岩谊北京大学13杨朝勇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14熊春阳北京大学15丁显迋上海交通大学16Pavel Neuzil西北工业大学17Zachary Smith中国科学技术大学18胡国庆浙江大学19王 晗清华大学20李博伟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21刘显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22牟 颖浙江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23周 蕾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24刘大渔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5刘 宏东南大学26杜文斌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27陆 瑶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28贺永浙江大学29刘婷姣大连医科大学30黄成军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31李清岭山东师范大学32赵远锦东南大学33张炜佳复旦大学生命医学研究院34马波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35张秀莉苏州大学36杜昱光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37张 翀清华大学38马少华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39韩 琳山东大学40于京华济南大学41高荣科石油大学42黄晓文齐鲁工业大学43程永强山东大学44刘 鹏 清华大学45刘笔峰华中科技大学 46陈 健中科院电子所47盖宏伟江苏师范大学48郭 永清华大学49黄术强深圳先进院50黄 庆陆军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陆军特色医学中心)51邢婉丽清华大学、博奥生物集团有限公司52孔继烈复旦大学、上海速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53余 波浙江普施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54张国豪北京百康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55苏辰宇北京保利微芯科技有限公司56陈 兢苏州含光微纳科技有限公司57高 雁深圳市合川医疗科技有限公司58金迪琼浙江扬清芯片技术有限公司59於林芬深圳市博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60蒋 焱北京博晖创新生物技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部分赞助及参展企业名单(持续报名中):北京博奥晶典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浙江盛域医疗技术有限公司杭州德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嘉兴凯实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博晖创新生物技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博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保利微芯科技有限公司浙江普施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浙江扬清芯片技术有限公司Chroma Technology Corp.上海速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合川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杭州霆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苏州含光微纳科技有限公司青岛星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上海新微技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深圳市博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广州迪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北京燕京电子有限公司深圳市京赤科技有限公司浙江达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北京达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会议注册报名会议时间:2021年11月26-28日会议及报到地点:浙江广电开元名都大酒店(杭州市萧山区宁围镇弘慧路399号)报到时间:2021年11月26日,09:00至22:00住宿地点:浙江广电开元名都大酒店会议注册及食宿: 拟参加会议者请填写参会回执,发送至会务组邮箱:floca2021@163.com。参会人员注册缴费(食宿统一安排,交通费及住宿费用自理):注册缴费(含餐)现场注册缴费(含餐)学生:1800元学生:2000元其他:2200元其他:2500元(参考住宿标准:浙江广电开元名都大酒店,参会注册人员内部价420元/天) 注册缴费方式:银行转账及现场缴费。注册费转账信息如下: 户名:浙江扬清芯片技术有限公司账号:3727 7598 0132开户行: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杭州市萧山区桥南支行纳税人识别号:91330109MA2GKD9A9E地址及电话:杭州市萧山区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明星路371号2幢17楼1707室/0571-85697712请务必在汇款备注栏注明:单位+姓名+FLOCA2021, 并将汇款凭证的扫描件发至:floca2021@163.com邮件标题:“注册缴费确认+姓名+单位”,邮件内容包括:姓名+单位+缴费金额(银行回执可不附),会议结束后会务组统一将电子发票发到填报的邮箱。会议报到地点: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宁围镇弘慧路399号,浙江广电开元名都大酒店交通路线一:火车东站出发:地铁4号线(浦沿方向4站)→ 钱江路站,换乘2号线(朝阳方向4站)→ 振宁路站(出口)出租车 → 浙江广电开元名都大酒电(6公里10分钟车程)交通路线二:萧山国际机场出发路线:机场出租车 → 浙江广电开元名都大酒店(18.4公里22分钟车程)。中国微流控高端学术论坛暨第二届国际微流控产业论坛参会回执确认表单位名称通讯地(详细填写)
  • 美国O.I公司出席中关村绿色产业发展国际论坛
    日前,中关村绿色产业发展国际论坛在位于清华大学南门附近的文津国际酒店举行。   中关村,曾经是高科技产业的代名词,而中国在发展经济时,在环保上付出的代价是巨大的。而今在强调绿色,低碳的大环境下,中关村开始逐渐转向绿色发展之路。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的宋乾武高工指出,在贫困地区,解决国计民生问题成为政府的首要任务,不得以发展一些高能耗,高污染的工业来拉动落后地区的发展,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是相当尖锐的,而作为环境保护标准这一话题,宋屹武先生认为政府必须制定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标准,才是唯一可行的方法。     在中国,存在着不同体系,不同的政府部门,采用不同的方法,不同的标准来进行分析,这在执法上以及发展规划过程中存在着问题。此次论坛的重要参与者,ASTM,美国材料与测试学会就是希望借此机会向中国的广大环保工作者介绍和推广在美国以及全球非常重要的ASTM方法.   作为ASTM重要成员的美国OI公司,委派了水质分析专家William Lipps出席了此次论坛。威兼利普斯向大家介绍了美国OI公司在化学分析方法中如何实现对环境的保护。他举例在硝酸盐分析方法中,原来的方法要使用镉还原法,每次分析都会产生毒性远大于硝酸盐的镉离子,这样的方法在面对当今环保压力时,就应当进行调整。同时美国OI公司在流动分析领域积累了相当宝贵的经验,所有的化学分析方法均采用了ASTM方法,这样就使得美国OI公司的仪器在方法上得到了极大的统一性和规范性,为化学分析工作者提供强有力的方法保障。
  • 生物育种产业化论坛重磅来袭 托普数字技术赋能作物育种
    10月22日,第十八届全国种子双交会在山东济南拉开大幕,与会同期举办了蔬菜种业论坛、生物育种产业化论坛、推进种业振兴信息发布会等七场活动。全国农技中心主任魏启文主持开幕式。农业农村部副部长张桃林、全国农技中心副主任刘信、山东省人民政府副省长李猛、济南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吕涛出席会议并发表讲话。来自农业农村部和山东省人民政府、济南市人民政府相关领导,科研院所有关专家,协会负责人、参展企业代表等参加论坛并作专题报告。 在生物育种产业化论坛上,浙江托普云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作为种业数字化企业代表之一在论坛上作《数字化赋能作物育种》专题报告。浙江托普云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解决方案中心总监龙捷频作报告 托普云农解决方案中心总监龙捷频在会上表示,托普云农作为数字农业领域的排头兵企业,长期致力于用科技改变传统农业,精钻农业智能装备、农业物联网系统、农业大数据平台,为全国的农业农村农政体系数字化转型与农业生产数字化应用提供技术支撑与数据服务。 在数字化育种方面,托普云农也有着多方面的探索实践。首先,从科研育种、制种基地、生产加工多角度研发智能化装备,比如测量叶片形态、株高穗长、作物夹角、活体抗倒伏、茎粗等田间性状设备以及散粒考种、整穗考种、截面考种等考种设备,实现从根、茎、叶、花、果实等多维度表型智能化采集、处理、分析,有效缩减人力成本,提升数据精准性。托普云农的育种基地数字化管理 其次,利用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开发软件平台,通过材料管理、权限管理、查询统计、区势管理、田间布局管理等过程,从数据采集、数据挖掘、数据分析、数据应用等方面聚合种业业务数据,实现数字化育种、智能化制种、信息化推广、高效化管理、便捷化服务,大大提高了育种效率,降低育种专家劳动强度,同时保障品种培育的信息安全。 最后,对于种子质量检验和种源保护,对标国际种子检验协会种子质量控制指标,不断探索种子检测的国际前沿新技术和新方法,提供从图纸、实验室、设备配置到培训服务等的综合建设方案。通过配备相应智能检测和储存设备,提升种子检验各环节的效率和精准度,为丰富现代种质资源提供数字化加持。 种为粮之源,农业现代化,种子是基础。深耕农业十余年来,从育种科研精密仪器的研发到种业大数据、育种信息化领域,托普云农始终为现代种业提升工程助力。今后,托普云农还将聚焦研发“育繁推管服”软硬件深度融合的种业数字化综合解决方案,发挥自身优势,数字化、信息化赋能种业振兴,实现从育种、制种、销售、服务的一体化大数据服务体系。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