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产业集群

仪器信息网产业集群专题为您整合产业集群相关的最新文章,在产业集群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产业集群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产业集群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产业集群话题讨论。

产业集群相关的论坛

  • 丹东提出加快仪器仪表产业集群平台建设

    为学习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全市工业和信息化发展做好顶层设计,日前丹东市经信委开展党组学习会指出要加快仪器仪表产业基地研发与服务平台等在建产业集群平台建设。11月13日,丹东市经信委在产品推介洽谈会上指出,明年市经信委将加强工业经济运行“三大保障体系”建设,完善运行监测、用电监测和生产要素保障,全力保障企业要素需求,协调解决企业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同时,发挥“中小企业服务平台”和“产品推广与市场营销平台”作用,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担保、创业辅导、技术支持、人员培训、法律维权、市场开拓、管理咨询等全方位服务,推进民营经济和中小微企业快速发展。重点跟踪和服务新启动项目,使之尽快发挥牵动作用,包括加快仪器仪表产业基地研发与服务平台等在建产业集群平台建设,加快筹建汽车增压器服务平台。此外,重点围绕产业和企业“提质增效”上下功夫,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和工业经济绿色增长。转自塑料问答

  • 最值得关注的15个生物医药产业园区

    园区作为产业发展的集群单位,为生物医药核心企业、核心技术、核心人才的集聚区,其发展代表区域产业经济实力和趋势。近年来随着生物产业发展,国内出现了众多有实力的园区,请大家看一下接下来几年来最值得关注的园区。1. 国家上海生物医药科技产业基地· 张江药谷 2. 北京生物医药产业基地· 北京中关村生命科学园 3. 北京生物医药产业基地·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亦庄开发区) 4. 武汉国家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光谷生物城 5. 天津国家生物医药国际创新园 6. 中国国家生物医药城(泰州) 7. 苏州工业园·biobay 8. 南京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医药生物园 9. 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深圳南山科技园 10. 湖南浏阳生物医药园区 11. 陕西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 12. 中国健康科技城(芜湖) 13. 辽宁(本溪)生物医药产业基地 14. 济南生物医药园 15. 成都天府生命科技园

  • 上海分析技术产业研究院今日正在招聘,产业服务主管,坐标上海市,高薪寻找不一样的你!

    [size=16px][color=#ff0000][b][url=https://www.instrument.com.cn/job/position-79694.html]立即投递该职位[/url][/b][/color][/size][b]职位名称:[/b]产业服务主管[b]职位描述/要求:[/b]岗位职责:1.负责策划组织区域分析技术(科学仪器、检验检测)企业的行业活动,促进企业间的合作交流;2.负责分析技术领域的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的实施;3.负责为分析技术企业协调专业服务和资源对接。[b]公司介绍:[/b] 上海分析技术产业研究院位于上海市松江区启迪漕河泾科技园,研究院以分析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为工作中心,设置专业技术平台服务中心、产业研究中心、项目孵化中心等职能部门,积极发挥国内外院士、专家成员等高层次人才的力量,集聚国内外一流机构和科研学者共同创新。并设立专家顾问委员会,激发科研队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进以项目为核心的驻院工作机制。未来,研究院将带动上海及周边地区分析技术产业集群的集聚,并为集群...[url=https://www.instrument.com.cn/job/position-79694.html]查看全部[/url][align=center][img=,178,176]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1/08/202108160948175602_3528_5026484_3.png!w178x176.jpg[/img][/align][align=center]扫描二维码,关注[b][color=#ff0000]“仪职派”[/color][/b]公众号[/align][align=center][b]即可获取高薪职位[/b][/align]

  • 深圳大湾区智能传感新型产业社区首批配套项目开工 打造智能传感“光明样本”

    1月9日,光明区举行了大湾区智能传感新型产业社区首批配套项目集中开工仪式。据了解,大湾区智能传感新型产业社区是光明区以产业空间为核心,引领片区产业转型升级发展,全力打造智能传感产业集群“光明样本”的具体行动和重要成果。[align=center][img]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401/uepic/6d703ead-7059-4efc-afad-b303ceae0f76.jpg[/img][/align][align=center][color=#0070c0]大湾区智能传感新型产业社区整体规划效果图[/color][/align]据介绍,大湾区智能传感新型产业社区项目是由政府主导、公共利益先行的综合开发项目,坐落于光明区凤凰街道松白路与光明大道、公明大道交会处,毗邻南光快速出入口,轨道13号线贯穿其中,东面紧邻茅洲河生态走廊,处于光明区西部板块中心,紧邻光明区松白路城市发展轴线。产业社区内项目多、规模大,生态本底优良,拥有产业、居住、商业、文化休闲、公园及其他公共配套等多元化生态,将打造“生态、宜居、乐业”的光明区西南片区,构建“先进智造园区+科技产研街区”全链条智造产研空间。在大湾区智能传感新型产业社区首批配套项目中,涵盖了工业及居住用地、城市道路、教育设施、绿地公园、文体设施、产业空间、智慧社区等七个方面。产业社区内的明湖智谷项目尤为引人关注。作为先进制造业的汇聚之地,明湖智谷一期产业规模宏大,涵盖了32.54万平方米的厂房、82280平方米的宿舍、2500平方米的商业服务配套及10010平方米的公共设施。明湖智谷以“2+1”的产业发展体系,助力光明区打造千亿智能传感产业集群。在产业配套方面,润雅园占地面积达7.1公顷,建筑面积约7.4万平方米,建成后,将成为光明区的地标建筑之一,汇聚年轻家庭和专业人士,成为商业投资的热点,不断激发零售和服务的无限活力。而塘尾第一学校紧邻润雅园,学校占地面积25250.3平方米,建筑面积55738平方米,定位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办学规模为54个班,提供2520个学位。[来源:深圳新闻网][align=right][/align]

  • 【转帖】创新生物经济环境 培育战略性支柱产业

    [font=Arial,Helvetica,sans-serif]山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 张超超 山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生物产业的发展。“十五”以来,全省生物产业呈现出加快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形成了一定的规模、特色和优势,显示了成为带动全省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的潜力。下一步,山东将进一步深化大力发展生物产业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切实落实各项扶持政策、创新发展思路和服务措施、突出重点、抓住核心,将生物产业发展成为我省的支柱产业和主导产业。 创新发展思路 在国家各部委和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山东上下将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抓住生物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的战略机遇,以自主创新为第一动力,以产业化、规模化、特色化、集群化、国际化为目标,以优势资源和技术为依托,着眼于全省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优化政策环境,激活体制机制,加强产学研联合,突出抓好“四个一批”,以推动产业重点突破,促进产业集聚式发展,打造生物经济强省,为经济文化强省建设提供新的动力和增长点。 [/font]

  • 【讨论】如何看待“长三角科学仪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成立?

    [color=#DC143C][B]请大家远瞻一下关于“长三角科学仪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成立,对国内分析仪器行业乃至国产仪器有何影响呢?[/B][/color]2009年11月25日下午,“长三角科学仪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以下简称“联盟”)在浙江省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成立大会。[B]联盟的成立战略目标:[/B][U]以满足国家公共安全等领域对科学仪器要求为重点,高效推进科学仪器的关键技术、核心部件和重大产品创新,进而有效“催化”支柱产业的技术升级改造,实现科学仪器产业对GDP的拉动效应,整体推动我国科学仪器产业的跨越式发展。目前,联盟致力于推进成熟技术集成和高端技术两大类创新项目,重点设立和开发用于生物医药、生物能源、环境生物治理等过程的科学仪器于系统集成项目。[/U]长三角地区是我国集群经济最活跃的地区之一,科学仪器销售规模和民间资本规模均居国内榜首。“长三角科学仪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于2009年2月组建,受科技部、浙江省科技厅、上海市科委、江苏省科技厅的指导。联盟以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为依托单位,由11名两院院士带头指导联盟的技术创新发展方向,以长三角地区11家行业内龙头企业、8家高等院校、6家科研院所和2家行业学会为核心,形成新型技术创新合作组织。

  • 上海分析技术产业研究院刚刚发布了实验室管理人员职位,坐标上海市,速来围观!

    [size=16px][color=#ff0000][b][url=https://www.instrument.com.cn/job/position-79693.html]立即投递该职位[/url][/b][/color][/size][b]职位名称:[/b]实验室管理人员[b]职位描述/要求:[/b]岗位职责:1. 为企业提供样品检测、数据分析等。2. 实验室安全管理,仪器设备的日常维护和保养。3. 组织仪器设备和实验室安全培训。4. 仪器设备日常运行的消耗品采购。任职要求:1. 仪器、化学、生物等领域本科以上学历。2. 具有较强的抗压及自我激励能力。3. 具备良好的组织能力,能够同时处理多项任务,并能按时完成指定任务。[b]公司介绍:[/b] 上海分析技术产业研究院位于上海市松江区启迪漕河泾科技园,研究院以分析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为工作中心,设置专业技术平台服务中心、产业研究中心、项目孵化中心等职能部门,积极发挥国内外院士、专家成员等高层次人才的力量,集聚国内外一流机构和科研学者共同创新。并设立专家顾问委员会,激发科研队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进以项目为核心的驻院工作机制。未来,研究院将带动上海及周边地区分析技术产业集群的集聚,并为集群...[url=https://www.instrument.com.cn/job/position-79693.html]查看全部[/url][align=center][img=,178,176]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1/08/202108160948175602_3528_5026484_3.png!w178x176.jpg[/img][/align][align=center]扫描二维码,关注[b][color=#ff0000]“仪职派”[/color][/b]公众号[/align][align=center][b]即可获取高薪职位[/b][/align]

  • 喜讯!江西省首家国家级产业计量测试中心获批筹建

    喜讯!江西省首家国家级产业计量测试中心获批筹建

    [font=-apple-system-font, BlinkMacSystemFont, &][size=15px][color=#333333] 1月19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致函江西省人民政府,同意江西省依托赣州市计量检定测试所筹建“国家钨与稀土产业计量测试中心”,这是江西省首家获批筹建的国家级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对推动赣州建设发展稀土钨新型功能材料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打通实验室到产品生产的“最后一公里”具有重要意义。[/color][/size][/font][font=-apple-system-font, BlinkMacSystemFont, &][size=15px][color=#333333][img=,488,594]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0/01/202001230311347613_9500_1626275_3.png!w488x594.jpg[/img][/color][/size][/font][font=-apple-system-font, BlinkMacSystemFont, &][size=15px][color=#333333] 计量是工业生产的眼睛,是创新发展和工业4.0的基础。2013年,国务院印发《计量发展规划(2013-2020年)》,提出“要构建国家产业计量测试服务体系”。即,以产业需求为导向,将计量测试嵌入到产品研发、制造、质量提升、全过程工艺控制中,实现关键量准确测量、测试与实时校准,达到提升新产品开发效能、促进量产、提高核心竞争力的目的,是支撑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性平台。其建设标准高,要求高,难度大。从已通过验收的测试中心来看,它们在各自的产业领域起到了打通实验室到产品生产的“最后一公里”的重要技术支撑作用,在帮助解决产品生产关键测量、测试难题,促进产业整体发展水平提升上起到了重要作用。  [/color][/size][/font][font=-apple-system-font, BlinkMacSystemFont, &][size=15px][color=#333333] 为加快江西省钨与稀土产业高质量发展,将赣州钨稀土资源优势转变为新兴产业优势,2018年11月,江西省政府向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转报申请依托赣州市计量检定测试所筹建“国家钨与稀土产业计量测试中心”。一年多来,测试中心(筹)全面深入调研了全国钨与稀土产业现状和前瞻性发展方向,精准提出了6大类、11项亟需解决的关键测试工艺难题,新建5个产业计量社会公用标准,申请省级科研项目4个,联合开展科技攻关项目4个,正在开发《稀有元素含量快检分析技术》,先后与晨光稀土、章源钨业等56家钨与稀土企业签订产业合作协议,面向100余家钨与稀土企业提供了计量测试服务,取得了较好成效。  此次,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的批筹,标志着测试中心(筹)进入正式筹建阶段。下一步,赣州市市场监管局将坚持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着力发挥自身优势,积极争取国家、省直部门在资金筹措、人才资源、科研项目等方面给予支持,深入研究服务钨与稀土产业“三全一前”(即全溯源链、全寿命周期、全产业链并具有前瞻性)的计量测试技术,特别是关键领域、关键参数的量值传递、测量测试技术,开发产业专用测量、测试装备,全面提升计量科技创新能力和运行能力建设,力争通过3年的努力,打造具有全国性影响力的钨与稀土产业计量测试中心,为赣州建设发展国家钨稀土新型功能材料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提供重要技术支撑。[/color][/size][/font]

  • 仪器制造: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的引擎

    [b][color=#000099]2023年12月12日-13日,仪器信息网走进位于昆山的仪器产业集群,并通过直播云参观工厂的形式,特别走访江苏炫一科学仪器有限公司和钢研纳克检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color][/b]领略专注于自主研发高端色谱分析仪的智能化智慧化生产基地,一站式打卡材料产业质量基础设施建设引领者的硬实力。诚邀各界人士观看直播,共同定义科学仪器设备的“制造”品质,绘写中国高精尖技术的“智造”进程![font=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color=#4f81bd]▼扫一扫二维码一键预约直播~[/color][/font][align=center][img=,690,170]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3/12/202312011027111749_4480_5696463_3.jpeg!w690x170.jpg[/img][/align][b][color=#000099]仪器制造是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的关键驱动力。[/color][/b]先进的仪器设备为科学研究、实验室应用和工业生产提供了不可或缺的支持。科研领域的仪器用于推动前沿技术的发展,而工业仪器则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目前,我国整体高端科学仪器产品进口率超过70%。随着一批核心技术、科研院所被美国列入管制名单,我国科研创新能力发展受到严重影响,亟需加快推进高端科学仪器国产化。近年来,国家陆续出台《中国制造2025》、《“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等战略部署。例如在实施“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框架下,明确将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作为关键目标,而科学仪器产业则是这一战略中的关键领域。为了贯彻这一战略,中国正在积极推进仪器产业集群的扩建和发展。产业园区建设成为政府贯彻这一战略的具体措施之一。[font=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color=#000099][b]仪器产业园区的扩建与投入不仅是为了贯彻国家战略,更是为了实现多重战略目标。[/b][/color][/font][font=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政府通过相关政策鼓励企业在设立、扩建仪器制造工厂,以促进产业链资源的集聚,形成区域协同优势。地方政府在政策上采取了多项激励措施,包括税收优惠、土地支持等,旨在加速仪器制造业在各地的产业升级,提高整体产业竞争力,并推动科技创新的孵化和应用。[/font][font=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font]另外,在“十四五”规划的引领下,地方政策大力支持仪器产业,加上国产仪器采购的倾斜趋势,越来越多的国外企业已将中国视为仪器产业发展的重要基地。这一系列的战略举措旨在加速仪器产业的发展,提高国际竞争力,并推动整个行业朝着更加创新、可持续的方向迈进。[font=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font][b][color=#000099]科学仪器是“大国崛起之基石,科技创新之关键”。[/color][/b]科学仪器领域具备“多对多”特征,一方面,科学仪器的细分应用领域往往需要多种技术支撑;另一方面,同一种技术可以应用于多个细分领域。在生产制造环节,由于仪器通常用于科学实验、精密测量等重要领域,因而与其他制造业工厂在许多方面存在明显不同,具有高度专业化、精密和高技术要求、生产流程的复杂性等特点,且对于产品的质量和精度要求更高,因此仪器企业通常会投入大量资源用于研发和技术创新。这些差异使得每种类型的工厂在满足不同领域需求的同时,也面临着各自独特的挑战和机遇。[font=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font]为了更好地了解国内外仪器企业的发展动向,仪器信息网倾力打造了《仪器超级工厂》系列主题IP项目。[color=#000099][b]《仪器超级工厂》项目以深度挖掘本土制造实力为出发点,通过微纪录片、云参观直播、专家委走访等多种形式,为仪器企业提供了全方位的品牌推广和展示平台[/b][/color]。[font=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font][b]节目定位:关注仪器生产制造和技术应用[/b][color=#000099][/color][b] 共同见证仪器制造的高速发展[/b][align=center][b][font=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color=#4f81bd]▼点击→跳转至专题了解更多~[/color][/font][/b][/align][align=center][url=https://www.instrument.com.cn/topic/superplant.html][img=,690,186]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3/12/202312011029136944_4475_5696463_3.gif!w690x186.jpg[/img][/url][/align][font=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随着项目的不断发展和创新,我们相信将为科学仪器设备产业带来更多机遇和可能性。我们期待与更多仪器企业携手合作,共同推动产业向前发展。《仪器超级工厂》将一如既往地关注产业发展的每一个细节,助力企业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实现更加辉煌的业绩。[/font]

  • 最新消息丨安徽启动重点产业质量强链行动,涉及这些领域

    记者3月20日从省市场监管局获悉,该局联合省发展改革委、省科技厅、省农业农村厅、省商务厅出台方案,启动安徽省重点产业质量强链行动,首批涉及新能源汽车、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等产业。行动旨在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通过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改造升级传统产业和前瞻布局未来产业,加快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新兴产业聚集地,聚力推进智能绿色的制造强省建设。行动明确十项重点任务,如绘制重点产业链图谱,摸清产业链供应链质量状况;开展质量共性技术联合攻关,强化发展动能;推动质量一致性管控,提高质量竞争力;培育质量卓越产业集群,促进融合发展;深化质量基础设施集成服务机制,推进优化升级等。根据方案,到2025年底,我省建立国家产业计量测试中心2个、争创国家质量标准实验室1家、创建全国质量品牌提升示范区2个,建设省级产业计量测试中心7个、技术标准创新基地8个、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4个、质量认证示范区3个、产品质量提升示范区15个,建设质量提升培训基地10个以上,培育新增首席质量官1000名以上,引进国内知名检验检测机构3家至5家、国内外知名认证机构2家至3家,初步建立全省质量基础设施数字化服务平台。省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行动将充分发挥质量强省建设协调推进领导小组作用,强化部门协同和工作联动;注重政策激励引导,健全融资增信支持体系,促进产业等政策与质量政策协同,强化对质量提升效果的监测与评估;突出示范引领,开展省政府质量奖评选表彰活动,遴选一批质量强省建设领军企业,实施一批质量强链项目,组织召开质量强链现场推进会,建设安徽省产品质量提升示范区,培育一批安徽省质量强县(市、区)。[size=14px][color=#707d8a][ 来源:安徽日报 ][/color][/size][size=14px][color=#707d8a][i]编辑:张圣[/i][/color][/size]

  • 上海分析技术产业研究院今日正在招聘,仪器技术支持工程师(月旭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坐标上海,高薪寻找不一样的你!

    [b]职位名称:[/b]仪器技术支持工程师(月旭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b]职位描述/要求:[/b]岗位职责:负责溶出仪产品线及新引进产品的售前实验,应用编写,样机管理,ERP物料管理,电话技术支持,部分资料翻译,入库初验等工作。任职要求:1、机械、自动化、材料、物理化学、制药或相关专业毕业,有仪器或制药行业工作经验者优先;2、 对分析测试实验室所用的仪器有一定的了解,具有一定使用经验的更佳;3、能够对实验室、仪器设备和物料进行规范化、有条理的管理,能提出改进意见者优先;4、学习能力、动手能力和适应能力强,公司提供全面培训机会,表现佳者,有出国培训的机会; 5、能够准确理解和翻译英文资料,CET4以上者优先;6、 能合理规划时间,适应公司的规范化管理;7、 能热爱本职工作,不轻言放弃。福利(五险一金、各类补贴等)五险一金、双休、年终奖、餐补、商业险、员工培训、绩效奖金等等月旭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8月在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注册成立,2011年在浙江金华成立全资子公司,2014年10月完成股份制改造,2015年5月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新三板)挂牌上市(股票代码:832463)。月旭科技集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为一体,致力为客户提供色谱分离分析技术、产品和整体解决方案。色谱技术广泛应用于生物医药、食品安全检测、环境监测、精细化工等关系民生并处于快速发展的行业。[b]公司介绍:[/b] 上海分析技术产业研究院位于上海市松江区启迪漕河泾科技园,研究院以分析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为工作中心,设置专业技术平台服务中心、产业研究中心、项目孵化中心等职能部门,积极发挥国内外院士、专家成员等高层次人才的力量,集聚国内外一流机构和科研学者共同创新。并设立专家顾问委员会,激发科研队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进以项目为核心的驻院工作机制。未来,研究院将带动上海及周边地区分析技术产业集群的集聚,并为集群...[url=https://www.instrument.com.cn/job/user/job/position/51602]查看全部[/url]

  • 检验检测产业再添新引擎!华盛检测入驻国家检验检测高技术服务业集聚区(重庆)

    日,重庆华盛检测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盛检测)总部搬迁至位于西部科学城重庆高新区核心区的国家检验检测高技术服务业集聚区(重庆),并正式对外开展检验检测业务。[size=18px][color=#ff0000]检验检测产业再添新引擎[/color][/size]据了解,华盛检测是一家具有重庆市质量技术监督局计量认证资质、建筑工程质量专项检测资质、交通运输部工程质量监督局颁发的公路工程试验检测机构综合甲级资质和桥梁隧道专项检测资质的高新技术企业。[align=center][img=1科学城总部.jpg]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402/wycimg/296c0ed2-6d42-45a2-a521-e2fdfbea0edb.jpg[/img][/align][align=center][size=14px]重庆华盛检测技术有限公司科学城总部。华盛检测供图[/size][/align]华盛检测主要从事土木工程检测和交通工程检测等领域。华盛检测总经理张雪松表示,企业在大中型桥梁、隧道相关的检测,钢结构、道路检测等相关领域具有行业优势,在企业资质、仪器设备、实操项目经验等方面,华盛检测处于行业领先地位。[align=center][img=2总经理张雪松.jpg]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402/wycimg/4dd95f46-75e8-47a1-8011-eb19956863d3.jpg[/img][/align][align=center]重庆华盛检测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张雪松。华盛检测供图[/align]据悉,重庆市仅有6家企业拥有交通运输部颁发的综合甲级资质,华盛检测便是其中之一。2022年至2023年,华盛检测连续两届获得“全国建筑类AAA企业”。企业拥有包括机器人全自动混凝土压力试验机、微机控制电液伺服万能试验机、微机控制电子环刚度试验机、26m工作平台桥梁检测车等多项先进智能检测设备,总投入超过千万元。目前,企业经营项目1000余个,其中包含桥梁及相关类103个、隧道及相关类28个。据悉,郭家沱长江大桥建筑材料的交工验收、白沙长江大桥健康监测及成桥荷载试验、白沙长江大桥健康监测、同茂隧道定期检查等项目检测工作均由华盛检测承担。搬迁至西部科学城重庆高新区后,华盛检测科学城总部办公场地和检测区域达9000平方米,在重庆市同类检测企业中集中面积最大。[size=18px][color=#ff0000]检验检测产业加快集聚[/color][/size]按照《重庆市检验检测服务业发展规划》,西部科学城重庆高新区正在加快建设国家检验检测高技术服务业集聚区(重庆),做大做强国家质检基地,加快培育检验检测高技术服务产业集群,助力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国家检验检测高技术服务业集聚区(重庆)地处西部科学城重庆高新区核心区,以国家质检基地为核心,集聚了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国家特种设备应急救援演练基地,国家电梯、升降机质检中心,国家城市能源计量检测中心,国家笔记本电脑质检中心,国家客车、摩托车、智能网联汽车、新能源汽车质检中心,国家消防及阻燃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等16个国家级质量基础服务平台,技术能力覆盖相应产业90%以上的产品或参数,汽摩整车及零部件、电磁兼容、车路协同及自动驾驶、能效测试等多个项目检测能力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在全国率先实现了计量、标准、检验检测、认证认可四大质量技术基础的内涵集成,有效助推了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和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据重庆科学城科技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国家检验检测高技术服务业集聚区(重庆)集聚了国际国内众多知名检验检测、认证认可机构和检验检测龙头企业、行业领军企业,检验检测高技术服务产业集群正在加快形成。据悉,西部科学城重庆高新区专门出台了加快发展检验检测服务业的政策措施,对落户集聚区的检验检测机构,在支持企业购置和租用重大设备、支持企业做大做强、鼓励检验检测企业集聚发展等方面给予一系列优惠政策扶持。“按照重庆市检测检验千亿级产业集群的规划,接下来我们也会朝着横向和纵向进行发展,横向包括开拓水利、铁路、环保、新能源等领域的检测;纵向包括参与检测仪器设备、软件的研发等。”说到企业下一步的发展规划,张雪松满怀信心。[size=14px][color=#707d8a][ 来源:人民网 ][/color][/size][size=14px][color=#707d8a][i]编辑:涂润林[/i][/color][/size]

  • 武汉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关于发布《第三方生态环境技术(环保管家)服务规范》等两项团体标准的公告

    [font=宋体, SimSun][size=18px]根据《武汉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团体标准管理办法》的规定,武汉环境保护产业协会现批准发布《第三方生态环境技术(环保管家)服务规范》(标准编号为 T/WHAEPI 008-2023)、《工业园区(产业集群)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治理一园(群)一策编制技术指南》(标准编号为T/WHAEPI 009-2023)两项团体标准,标准于 2023 年 6 月 30 日发布,自 2023 年 7 月 1 日起实施。[/size][/font][font=宋体, SimSun][size=18px]特此公告[/size][/font][align=right][font=宋体, SimSun][size=18px]武汉环境保护产业协会[/size][/font][/align][align=right][font=宋体, SimSun][size=18px]二〇二三年六月三十日[/size][/font][/align][img]https://www.ttbz.org.cn/ueditor/dialogs/attachment/fileTypeImages/icon_pdf.gif[/img][url=https://www.ttbz.org.cn/upload/file/20231102/6383451651621268587803793.pdf]关于发布《第三方生态环境技术(环保管家)服务规范》等两项团体标准的公告.pdf[/url]

  • 聚焦十大产业链,上海启动实施检验检测赋能产业升级行动

    为发挥检验检测对产业升级的赋能作用,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近日,上海市市场监管局、市经济信息化委联合印发《检验检测赋能产业升级行动方案》,聚焦十大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提出十项具体行动举措,促进产业链供应链畅通高效,实现强链稳链补链延链。  建立供需两张清单,打通检企合作"最后一公里"  近年来,上海检验检测行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领跑全国,规模以上企业467家,户均产值7484.8万元,并在机器人、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集成电路等新兴产业领域涌现出具备较强竞争力的检验检测机构。但市市场监管局在调研中发现,检验检测机构与相关制造型企业仍然存在一定程度的供需错配现象,企业在研发设计、生产制造、供应链管理等环节或多或少还面临“检不了、检不全、检不准”等瓶颈问题。  为此,本次《方案》提出,聚焦汽车芯片、创新生物制品、生成式人工智能、医疗机器人等十大重点产业链,对检验检测需求和能力供给情况进行深入调研,梳理需求清单、能力清单,绘制检验检测能力全景图。完善检企供需对接合作机制,加强头部检验检测机构与链主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对接协作,形成一批检企对接标志性合作项目,建立业务互联、资源互享、质量互促协作机制。  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智能化水平迭代发展,汽车芯片已经成为支撑汽车产业创新发展和保障汽车产业供应链安全的核心问题。上海机动车检测认证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以提升国产芯片装车化应用为目标,加快建设汽车芯片全项检测体系,着重打造板级、系统级和整车级检测能力,在汽车芯片复杂装车应用环境在环测试、功能安全和信息安全测试验证等方面填补国内空白,解决检测方法不适配、检测能力不齐全、失效分析和质量鉴定能力不足的问题。  加强关键核心技术协同攻关,解决产业链供应链的断点、堵点问题  伴随着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尤其是科技创新、产业创新引领的技术迭代,向检验检测技术创新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仅靠传统第三方检验检测机构单打独斗,难以在关键核心检测技术上实现突破,迫切需要整合高校科研实验室、企业内部实验室及产业链上下游等各方资源,构建覆盖全链条、全过程、全生命周期的检验检测创新体系和服务体系,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竞争力。  《方案》提出,瞄准产业链供应链的断点、堵点问题,鼓励产业链上下游组建若干检验检测创新联合体,开展检验检测关键核心技术协同攻关,拓展国产检验检测仪器设备验证评价和示范应用场景,加快智能检测装备发展应用。面向集成电路、新一代移动通信、新型储能、航空装备、先进材料等先导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布局建设国家级质检中心和上海市质检中心,形成高端检验检测服务集群。支持检验检测机构开展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提供覆盖产品设计、研发、生产、销售、使用全生命周期的质量可靠性整体解决方案。在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中积极发挥质量保障作用,加强产业链供应链质量一致性管控。  当前,从手术、康复到辅助及医疗服务,四大类医疗机器人正以其独特的优势,精准高效地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体验,不断改变着医疗行业的格局。上海市医疗器械检验研究院率先制定首个针对骨科手术机器人产品的性能检测标准,开发出了具有高精度、自动化、通用性强等特点的测试系统,并深入研究手术机器人的力传感反馈功能和进给力评价装置,给手术机器人装上了一双“智慧的眼睛”,能够实时监测手术过程中的力度变化,为手术提供更为精准的数据支持,为医疗机器人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提升检验检测服务能级,形成上下游同步共振的“链式反应”  目前,检验检测行业数字化转型大都局限于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层面 在绿色低碳检验检测技术储备和业务体系方面拓展不足 真正走出国门、设立海外分支的还不多,国际化能力亟待提升等。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需要进一步优化包括检验检测在内的产业生态,创新服务模式,夯实技术底座和发展基础。  针对这些问题,《方案》提出了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国际化发展方向。在提升智能化水平方面,加强检验检测生产性互联网服务平台和产业互联网建设,推动检验检测服务交易全流程线上化 加快生成式人工智能质检中心建设,拓展大语言模型全栈式工具箱。推进绿色化转型方面,完善绿色低碳产品检验检测体系,加强新型储能、氢能、新能源汽车、光伏等领域全产业链检验检测能力建设。创新融合化模式方面,加快推进先进制造业与检验检测服务业耦合共生,根据重点产业布局,创建检验检测为主导的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和检验检测产业集聚区。增强国际化能力方面,推动实施一次检测、多国认可的“一测多证”试点工作 支持本土企业在境外设立分支机构,提升大宗商品、航运、汽车等检验检测专业服务国际化能力。  随着“人工智能+”在各行各业的应用日益广泛,AI系统也出现了很多安全、质量等方面的新风险、新挑战,例如个人隐私泄露、生成虚假信息、AI模型攻击等,对检验检测的需求也与日俱增。为此,正在建设中的上海市人工智能质检中心将重点研究各领域“人工智能+”的质量评价和治理技术,通过可量化的评估工具、核心指标,发现应用过程中的潜在风险,为人工智能技术漏洞、攻击提供安全防范手段。  “要将检验检测赋能产业升级行动作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要抓手”,上海市市场监管局认可检测处处长陈雷表示,“我们将坚持需求导向、问题导向、效果导向,着力发挥检验检测在推动产业协同、促进技术进步、提高运行效率、降低经营成本等方面作用,以检验检测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牵引产业整体向价值链的高附加值环节迈进。”[align=center]  (2024年度)[/align][align=center]检验检测赋能产业升级行动市级重点调研产业链名单[/align][align=center][img=检验检测赋能产业升级行动市级重点调研产业链名单.png]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404/wycimg/f4b8829f-9e99-494f-bc90-4e8c7d09d0ea.jpg[/img][/align][size=14px][color=#707d8a][ 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 ][/color][/size][size=14px][color=#707d8a][i]编辑:张圣斌[/i][/color][/size]

  • 国家平板显示产业计量测试中心(苏州)正式揭牌

    [align=center]  [img=,600,400]http://www.gfjl.org/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TQ5MzYxfGMyMTZkZTc5fDE1OTMwMjYxNzF8MzMzMzd8MjE4Njg0&noupdate=yes[/img][/align][font=Tahoma, &][color=#444444]  5月20日,国家平板显示产业计量测试中心(苏州)在苏州高新区(虎丘区)正式揭牌。苏州市政府副市长胡志斌,苏州高新区(虎丘区)党工委副书记、区长毛伟,苏州市市场监管局局长虞伟,江苏省市场监管局计量处调研员潘志刚共同为中心揭牌。苏州高新区(虎丘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高晓东出席揭牌仪式。揭牌仪式由苏州市市场监管局副局长韦锋主持。[/color][/font][align=center][img=,600,]http://www.gfjl.org/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TQ5MzYwfGFiNjU1ZjEwfDE1OTMwMjYxNzF8MzMzMzd8MjE4Njg0&noupdate=yes[/img][/align][font=Tahoma, &][color=#444444]  在揭牌仪式上,虞伟宣读了《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关于同意成立“国家平板显示产业计量测试中心(苏州)的批复》。[/color][/font][font=Tahoma, &][color=#444444]  毛伟在致辞中代表苏州高新区(虎丘区)党工委、管委会,对国家平板显示产业计量测试中心(苏州)正式揭牌表示祝贺。毛伟表示,苏州高新区(虎丘区)将以中心揭牌为契机,进一步优化平板显示产业生态和创新生态,积极招引一批重大项目和龙头企业,推动平板显示产业集群发展壮大,同时搭建产业发展平台,促成上中下游企业加快集聚,不断朝着“芯屏器核网”全产业链条延伸,推进产业规模实现爆发式增长,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color][/font][align=center][img=,600,]http://www.gfjl.org/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TQ5MzY0fGJkYjRmMmVkfDE1OTMwMjYxNzF8MzMzMzd8MjE4Njg0&noupdate=yes[/img][/align][font=Tahoma, &][color=#444444]  5月18日,苏州隆重举行产业链全球合作云对接活动。活动现场,新型显示等5大产业链总额近四千亿元的合作项目、订单签约落地。国家平板显示产业计量测试中心(苏州)揭牌后,将紧紧围绕新型显示产业链,不断加强具有产业特点的测量测试技术、方法和设备的研究和应用,推动产业创新突破和关键核心环节攻关,为产业发展注入创新动能。[/color][/font][align=center][img=,600,]http://www.gfjl.org/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TQ5MzU5fGMyMjFhNmFlfDE1OTMwMjYxNzF8MzMzMzd8MjE4Njg0&noupdate=yes[/img][/align][font=Tahoma, &][color=#444444]  揭牌仪式结束后,副市长胡志斌等领导专门参观了国家平板显示产业计量测试中心(苏州)实验室。[/color][/font][align=center][img=,600,]http://www.gfjl.org/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TQ5MzYyfDE0OGE0MzRlfDE1OTMwMjYxNzF8MzMzMzd8MjE4Njg0&noupdate=yes[/img][/align][font=Tahoma, &][color=#444444]  苏州市市场监管局、苏州高新区(虎丘区)市场监管局、苏州市计量测试院有关人员和部分媒体记者参加揭牌仪式。[/color][/font][align=center]  [img=,600,400]http://www.gfjl.org/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TQ5MzYxfGMyMTZkZTc5fDE1OTMwMjYxNzF8MzMzMzd8MjE4Njg0&noupdate=yes[/img][/align][font=Tahoma, &][color=#444444]  5月20日,国家平板显示产业计量测试中心(苏州)在苏州高新区(虎丘区)正式揭牌。苏州市政府副市长胡志斌,苏州高新区(虎丘区)党工委副书记、区长毛伟,苏州市市场监管局局长虞伟,江苏省市场监管局计量处调研员潘志刚共同为中心揭牌。苏州高新区(虎丘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高晓东出席揭牌仪式。揭牌仪式由苏州市市场监管局副局长韦锋主持。[/color][/font][align=center][img=,600,]http://www.gfjl.org/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TQ5MzYwfGFiNjU1ZjEwfDE1OTMwMjYxNzF8MzMzMzd8MjE4Njg0&noupdate=yes[/img][/align][font=Tahoma, &][color=#444444]  在揭牌仪式上,虞伟宣读了《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关于同意成立“国家平板显示产业计量测试中心(苏州)的批复》。[/color][/font][font=Tahoma, &][color=#444444]  毛伟在致辞中代表苏州高新区(虎丘区)党工委、管委会,对国家平板显示产业计量测试中心(苏州)正式揭牌表示祝贺。毛伟表示,苏州高新区(虎丘区)将以中心揭牌为契机,进一步优化平板显示产业生态和创新生态,积极招引一批重大项目和龙头企业,推动平板显示产业集群发展壮大,同时搭建产业发展平台,促成上中下游企业加快集聚,不断朝着“芯屏器核网”全产业链条延伸,推进产业规模实现爆发式增长,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color][/font][align=center][img=,600,]http://www.gfjl.org/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TQ5MzY0fGJkYjRmMmVkfDE1OTMwMjYxNzF8MzMzMzd8MjE4Njg0&noupdate=yes[/img][/align][font=Tahoma, &][color=#444444]  5月18日,苏州隆重举行产业链全球合作云对接活动。活动现场,新型显示等5大产业链总额近四千亿元的合作项目、订单签约落地。国家平板显示产业计量测试中心(苏州)揭牌后,将紧紧围绕新型显示产业链,不断加强具有产业特点的测量测试技术、方法和设备的研究和应用,推动产业创新突破和关键核心环节攻关,为产业发展注入创新动能。[/color][/font][align=center][img=,600,]http://www.gfjl.org/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TQ5MzU5fGMyMjFhNmFlfDE1OTMwMjYxNzF8MzMzMzd8MjE4Njg0&noupdate=yes[/img][/align][font=Tahoma, &][color=#444444]  揭牌仪式结束后,副市长胡志斌等领导专门参观了国家平板显示产业计量测试中心(苏州)实验室。[/color][/font][align=center][img=,600,]http://www.gfjl.org/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TQ5MzYyfDE0OGE0MzRlfDE1OTMwMjYxNzF8MzMzMzd8MjE4Njg0&noupdate=yes[/img][/align][font=Tahoma, &][color=#444444]  苏州市市场监管局、苏州高新区(虎丘区)市场监管局、苏州市计量测试院有关人员和部分媒体记者参加揭牌仪式。[/color][/font]

  • 最新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实施规划

    一、发展现状(一)产业规模。年,电子信息产业规模以上企业(不含电冰箱、洗衣机、小家电及电信服务企业)完成产值22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4%;工业增加值6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5%,约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11.2%。目前全市纳入电子信息产业统计的规模以上电子信息企业有238家,企业从业人员数约3.6万人。(二)产业优势。1.产业集聚发展趋势显现。高新区初步形成了软件产业基地、动漫产业基地、电子信息服务外包基地,经开区形成了以捷敏电子、国晶微电子等为代表的集成电路产业基地,新站区即将形成以京东方为代表的新型显示器件和电子原器件产业基地,老城区形成了以中国科大、工大、大学等为代表的电子信息产业研发和人才培育基地。此外,与电子信息产业密切相关的汽车、家用电器、仪器仪表等优势行业也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2.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目前,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5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15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46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1个,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个,企业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8个。近年来,企业承担国家863等科技攻关和省级科技计划项目千余项。由三联事故预防研究所开发的“基于本体的交通系统驾驶员个性化培训技术开发及标准化”项目、科大讯飞开发的“KD系列汉语文语转换系统”项目、美亚光电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开发的“SS——型数字化色选机”项目、工大高科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开发的“CR12002企业铁路智能运输调度综合信息平台”等项目分别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二等奖。3.软件产业及外包发展迅速。年,软件、系统集成、软件出口及外包收入40亿元,年达到约52亿元,同比增长32%。至年底,全市软件产业已认定并通过年审的软件企业共250余家,已登记软件产品1100余件。软件产品年销售额突破亿元的企业有10家,超千万元的有35家。软件产品应用范围涉及语音合成、电子政务、信息安全、安全生产、交通监控、企业ERP、网络通信等领域,形成了一批在国内同行业具有较高知名度的优秀软件企业。软件产业与电子信息产业相互拉动,逐步形成稳步、快速发展的趋势。4.基础条件与产业发展环境日趋改善。市是国家唯一科技创新型试点城市,是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龙头城市,具有较为明显的产业技术研发、政策环境、人力资源、商务成本和区位优势。电子信息产业基础环境和发展所需的保障条件已得到了极大改善,初步建立了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资源共享体系,为重大项目的实施和产业基地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三)存在的主要问题。目前,我市电子信息产业主导产品多处于价值链中低端,行业重点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较弱,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核心竞争力不强,带动和辐射作用不明显,产业集聚效应难以显现;产业关联度低,产业链未能有效形成,市场网络和物流建设滞后;高层次的经营管理人才缺乏等。二、面临的发展形势近年来,世界电子信息技术出现一系列重大突破,发达国家电子信息产业正在采用新技术向高端发展,电子信息产业在全球范围内的结构调整步伐进一步加快。多年来,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速度高出国家GDP增长速度2-3倍,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第一支柱产业,不少产品的产量位居世界前列。未来一段时期,我国电子信息产业总体仍将延续快速发展态势。(一)发展趋势。1.产业发展呈现新趋势,产业链成为新的竞争点。产业发展主体由以外资为主向内外资企业共同发展转变;产业区域格局由以沿海地区为主向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集群转变;产业结构由制造业为主向制造业、软件业与信息服务业协调发展转变;技术发展战略由以引进为主向引进、创新、强化标准转变。2.电子信息技术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高技术、高品质、高附加值方向发展。关键技术领域呈现以下发展趋势:微电子技术向系统集成方向发展;计算机技术向多媒体和智能化方向发展;网络技术向多业务、高性能和无线互联技术实用化方向发展;通信技术向宽带化、个性化和综合化方向发展;软件技术向网络化、智能化方向发展;显示技术向大屏幕、平板方向发展;整机设计向小型化、轻量化、便携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元器件研制向微型、片式、集成、低功耗、高性能方向发展;电子材料开发向优质、低成本、无铅无毒、循环利用方向发展。3.电子信息产品向生产规模化、品种多样化方向发展。随着技术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电子产品的需求越来越个性化、多样化。为贴近市场需求,电子信息产品在扩大生产规模、进行全球性采购、全球性生产、全球性经销的同时,逐步适应市场变化、推行柔性生产技术,发展满足不同消费群体需求的产品。4.产业竞争核心向关键技术的创新上集中。持续的技术创新不仅能够保证企业获得超额利润,尤其是关键技术或关键产品的技术创新更能为企业树立行业领袖地位。目前电子信息技术竞争的主要领域集中在软件、集成电路和新型元器件。目前美国、日本等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强国掌握并控制着这些领域的产品开发与生产技术,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必须在这些领域取得突破才能获得产业发展更大的空间。5.创新与融合仍将是信息技术产品发展的主旋律。未来几年,3G带动新一轮电信投资热潮,推动IT与电信融合,移动信息化产业链效应显现,无线网站、手机邮箱代表的移动互联网业务发展迅速,视频互联网产业发展成为热点。技术产品的更新换代将继续加快,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趋势日益明显。Vista和多核的联手引领PC产业升级。电子信息产品越来越向集成化、多样化和移动化方向发展,高端消费电子产品需求高涨。新的信息技术应用领域、电子信息产品门类以及新的应用市场将不断涌现。融合将向更深层次发展,对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的作用与影响范围将不断扩大。绿色IT理念成为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基础,软件运营服务(Saas)应用推动软件产业升级,企业级数据中心市场发展迅速。(二)发展机遇。未来几年是我市电子信息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时期,国家制定了振兴发展电子信息产业的宏观政策措施,电子信息产业的全球性结构调整日益明显,产业梯度转移趋势已经显现;区域交流协作密切,将为我市产业发展的区域协作与产业分工搭建良好平台。作为省省会,是全省政治、经济、文化、科教的中心,位于华东腹地,近邻长三角经济圈,是国家规划确定的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区位优势得天独厚。是全国重要的科教基地,拥有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工业大学等各类高等院校59所,中科院物质研究院等各类科研机构275个,国家大科学工程5个,国家重点实验室3个,部级重点实验室17个,博士授权点171个,22个国家级重点学科,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30多万人,在校大学生25万人,全省有90%的博士在。还聚集着以电子科技集团第38、43、16研究所、京东方、四创电子、科大讯飞等为代表的一大批实力强劲的产业技术研发机构和产品生产型企业。通过多年发展积累,已具有较强的工业和综合经济基础优势,形成了汽车、家用电器、仪器仪表等一大批与电子信息产业紧密相关的优势行业,软件行业初具规模,为电子信息产业下一步的发展注入了强劲的动力。

  • 【转帖】莆田九项鞋类国家标准获批发布

    日前,国家标准委正式发布公告,批准由莆田市企事业单位为主制定的《鞋类衬里和内垫试验方法静摩擦力》、《鞋类帮面、衬里和内垫试验方法缝合强度》等9项标准为新的国家标准,实现了莆田市技术标准战略工作的大丰收。此次获批发布的9项鞋类国家标准中,GB/T3903.41-2008《鞋类帮面和衬里试验方法耐折性能》是由莆田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为主制定的,这是莆田市质监系统为主制定的第一份国家标准,标志着我市质监系统在深入实施技术标准战略工作中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 莆田素有鞋城之称,是全国鞋类产品的主产区和重要出口基地之一,2008年全市共生产鞋类产品4.6亿多双,总产值达221.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1.5%和20.7%。制鞋业已成为莆田市十大产业集群中最大的产业集群。2008年以来,在质监部门的指导、推动下,莆田市企事业单位为主承担了16项鞋类国家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其中已有14项标准被批准发布。该批鞋类国家标准的正式实施,将有助于推动莆田鞋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进一步抢占市场竞争制高点,全面提升莆田鞋企的市场核心竞争力,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更好地促进莆田鞋业产业集群健康有序发展。

  • 产业计量是如何助力产业发展的?

    产业计量是如何助力产业发展的?

    [align=center][b][size=16px]产业计量是如何助力产业发展的?[/size][/b][/align][size=15px][color=var(--weui-FG-2)]关注→→[/color][/size] [size=15px]沅简计量科技有限公司[/size] [size=15px][color=var(--weui-FG-2)]2023-02-19 05:00[/color][/size] [size=15px][color=rgba(0, 0, 0, 0)]发表于江苏[/color][/size][font=system-ui, -apple-system, BlinkMacSystemFont, &][size=15px][back=#ffffff] [/back][/size][size=15px][color=#222222]将计量测试服务有机融入到产业发展中,深入了解产业、企业实际需求,着力解决计量测试瓶颈问题,[/color][/size][/font][b]将计量测试活动嵌入产业的全溯源链、全寿命周期、全产业链中,以量值的准确应用为核心,努力实现计量的精准发力,为产业发展注入有效新动能,[/b][font=system-ui, -apple-system, BlinkMacSystemFont, &][size=15px][size=16px]成为新形势下产业计量助力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的使命和机遇。[img=,690,536]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3/02/202302200952053956_4407_1626275_3.png!w690x536.jpg[/img][b]产业计量工作重点主要包括4个方面:①提供产业专用的量值传递服务。[/b]主要是根据产业实际需求建立标准,开展量传工作,而不是根据计量专业需要建立标准,着力提高产业的量值传递能力,解决企业急需的综合参数校准、在线实时校准、动态校准等关键计量测试技术难题。[b]②提供产业关键领域关键参数的测量测试服务。[/b]根据产业需求梳理出影响产业关键产品关键性能指标的关键参数,确定适应产业发展需求的计量测试服务重点领域和重点项目,开展相关计量测试技术和方法的研究和应用,制定和完善产业急需的技术规范。[img=,690,382]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3/02/202302200954474662_2730_1626275_3.png!w690x382.jpg[/img][/size][/size][/font][b]③提供产业专用测试设备研制服务。[/b]开展大型试验系统(含综合设施)以及专用试验、测试设备等技术装备的研制服务,尤其是满足产品和关键零部件要求的专用测量测试系统、自动测量测试系统等,建立大型试验系统和专用测试设备的计量测试监督管理机制和性能综合评价手段,提高现代产业测量测试装备研制能力。————————————————————————————[b]④提供产品全寿命周期的技术服务。[/b]从产品全寿命周期的综合保障角度,明确产品从研发到使用维护各个阶段实现计量测试技术保障活动一体化的组织工作模式与关键控制节点,明确关键测量参数及计量评价手段。[img=,690,458]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3/02/202302200956279996_8895_1626275_3.png!w690x458.jpg[/img][b] 在产业过程中,精确测量的需求是非常普遍的,需要将计量标准充分融合进产业过程中,量化过程参数,优化设计,从而提高产品品质。[/b]然而人们对产业过程的关注还远远不够,这反映在我国产品质量还远远达不到发达国家的水平上。其实计量融入产业不仅是方法也是理念,必须破除计量研究对象是计量标准这一边界条件的限制,将计量的对象扩充到产品和过程,围绕产品的计量性进行研究,围绕产品实现过程,提升产品生产控制能力,从而提升产品质量,促进产业进步。[img=,690,491]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3/02/202302200958281878_8408_1626275_3.png!w690x491.jpg[/img][font=system-ui, -apple-system, BlinkMacSystemFont, &][size=16px][color=#222222] 总之,产业计量的研究重点是产品实现过程的计量性,对象是产品及产品类,作用是解决产业过程中没能量化的控制难题,将复杂的产品性能测量问题转化为简单量值测量问题,方法是[/color][/size][/font][b]将计量的思维方式和技术方法融进产业过程,完成产业过程中参数量化、优化、固化的过程,保证系统输出的一致性和有效性。[/b]

  • 求助中文文献(请配合转换成悬赏帖)

    【序号】:1【作者】:张芬昀;曹美珍【题名】:张掖市生态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SWOT分析【年、卷、期、起止页码】: 《特区经济》2013年 第3期 132-134页 共3页 【全文链接】:

  • 聚焦科学仪器信息化| 产业互联网助力仪器企业发展座谈会在上海松江召开

    [font=&][color=#333333]导读:[/color][/font][font=&][color=#333333][back=#fcfcfd] [/back][/color][/font][font=&][color=#333333]眺望未来,信息化与科学仪器产业的融合或成大势所趋,产业互联网有望给国产科学仪器设备插上腾飞的“翅膀”。[/color][/font][font=&][color=#333333][/color][/font][font=&][color=#333333]仪器信息网讯 科学仪器被誉为科学家的“眼睛”、高端制造业皇冠上“最耀眼的明珠”,是现代工业的支撑,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至关重要。全球贸易摩擦和新冠疫情爆发的背景下,科学仪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眺望未来,信息化与科学仪器产业的融合或成大势所趋,产业互联网有望给国产科学仪器设备插上腾飞的“翅膀”。在产业互联网建设的时代背景下,国产科学仪器行业应如何抓住机遇,紧随时代潮流?11月8日,由上海分析技术产业研究院与仪器信息网联合举办的[b]“产业互联网高效助力科学仪器企业发展”[/b] 座谈会在上海市松江区启迪漕河泾(中山)科技园举行。本次座谈会为闭门圆桌会议,会议定向邀请了上海天美、上海仪电、上海赛印、上海舜宇恒平等20余位国产科学仪器企业总经理就科学仪器信息化等话题展开交流。[/color][/font][align=center][img]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111/uepic/721ad9f6-43fe-4b06-9bb4-ba72aef9f64e.jpg[/img][/align][align=center]座谈会现场[/align]本次座谈会由上海市松江区启迪漕河泾(中山)科技园副总经理张延军主持。[align=center][img]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111/uepic/9f16dfdd-b4c6-4bb5-8124-a22d69f9037c.jpg[/img][/align][align=center]张延军 启迪漕河泾科技园副总经理[/align]随着G60科创走廊被纳入国家战略,张延军倡议科学仪器应当把握国家战略规划,建立一个科学仪器产业集群,打造分析技术产业创新高地。位于上海松江的启迪漕河泾科技园便扮演了这样一个角色。今年启迪漕河泾科技园在原先工作基础上,引进了莱伯泰科、三英精密两家重量级企业,目前园区内总计有30余家科学仪器企业,初步建成了科学仪器创新集群。张延军还介绍了启迪漕河泾科技园的规划,未来园区将联合大学成立科学仪器共享平台,实现资源共享,帮助企业对接仪器使用需求。下半年园区还将在上海市技术监督局支持下,打造科学仪器与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平台。随后,上海天美科学仪器有限公司总经理付世江,北京信立方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唐海霞,上海仪电分析仪器有限公司总经理袁为立,上海赛印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吴凤霞分别从四大角度就“国产科学仪器与信息化”话题做了报告分享。[align=center][img]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111/uepic/3ff6293e-e02e-4fea-940d-304760fcf287.jpg[/img][/align][align=center]付世江 上海天美科学仪器有限公司总经理[/align]上海天美付世江总经理做了主题为《产业互联网在科学仪器生产研发管理中的应用》的报告。付世江认为科学仪器企业发展需要有“四化”加持,即信息化、自动化、多样化、技能化。当下各大企业在保证多样化和技能化中下了很多功夫,但在信息化和自动化方面科学仪器行业整体较为欠缺。在他看来,企业未来应该更多地走信息化和自动化道路。他以天美公司为例,就天美为什么要统一ERP系统,ERP系统解决的问题,有了ERP为什么还上MES系统等关键问题对天美公司的信息化发展做了剖析,并构建了天美未来信息化系统结构整体蓝图。[align=center][img]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111/uepic/ef75eb6f-324b-4440-914b-c2547c064749.jpg[/img][/align][align=center]唐海霞 北京信立方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align]国产科学仪器与国外巨头企业在资金、人才、技术、品牌、营销、管理等诸多方面存在较大差距,如何在强手林立的市场上立足?国产仪器到底被什么“卡”住了脖子?北京信立方科技唐海霞总经理做了主题为《数字化营销助力中国科学仪器行业健康快速发展》的报告,并就以上问题给出了她的思考。她认为现今中国科学仪器行业发展挑战与机遇并存,其中“战略+数字化营销+人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报告中唐海霞就传统营销和数字化营销的差异做了比较分析,并向一众国产企业推荐了前沿的行业数字化营销方式,同时传递了信立方科技坚持“以信息化、数字化带动中国科学仪器和检验检测行业健康快速发展”的坚定决心。[align=center][img]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111/uepic/ca2de86c-0e2b-46bd-a084-4dbd5fe8fd58.jpg[/img][/align][align=center]袁为立 上海仪电分析仪器有限公司总经理[/align]传统分析仪器研发企业的出路在哪里?作为一家具有近70年悠久历史的分析仪器制造企业,上海仪电也处在转型的十字路口。上海仪电袁为立总经理做了主题为《把握新机遇,助国产仪器发展》的分享。他透露最近上海仪电和集团战略发展部正在密集调研企业需要发力的领域,袁为立认为产业互联网则是新的机遇。对于上海仪电来说,企业结合产业互联网,完成城市数字化转型,致力于成为智慧城市整体解决方案供应商是新的发展思路。[align=center][img]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111/uepic/27c4c74a-6ba0-429c-b377-7f4a59ca2ef3.jpg[/img][/align][align=center]吴凤霞 上海赛印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align]我国正积极推动智能制造业发展,智能仪器仪表作为制造业智能化的基础,在政策推动下,当前工业领域智能仪器仪表市场规模持续攀升,但国产仪器融入产业互联网的步伐还是艰难而缓慢。上海赛印吴凤霞总经理做了主题为《国产仪器如何融入产业互联网时代》的报告分享。吴凤霞对工业互联网的重点及架构要求做了介绍。她提出了国产仪器实现数据互联互通的解决方案,认为国产仪器深度融入产业互联网可以考虑以下两点建议:1.是否可参照上海市建设集成电路芯片设计中心的思路,建设非营利性的仪器设备嵌入 式软件平台开发中心?2. 可否在仪器生产商与仪器用户之间,建设国产仪器数据接口的构件库,利用SaaS等技术开展服务?报告结束后是讨论交流环节。参与座谈会的国产仪器企业一把手就国产仪器如何实现产业互联,企业发展痛点难点,看好的发展方向等话题进行了探讨,现场讨论深入而热烈。[align=center][img]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111/uepic/3ec5c3f6-8f20-43ba-a6f1-67d8a816dcc2.jpg[/img][/align][align=center]现场讨论环节嘉宾展开热烈讨论[/align][align=center][img=合影_gaitubao_3122x1959(1)(2).jpg]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111/uepic/ab02d08e-e45a-4bce-97db-4781d25d2fda.jpg[/img][/align][align=center]座谈会合影留念[/align]对于绝大部分科学仪器企业来说,信息化建设是一大痛点难点,也是仪器企业实现发展升级、转型的迫切需求。本次小型高端座谈会是国产科学仪器企业顺应时代潮流,在信息化领域发展的初次探索,各国产企业负责人从企业和自身业务出发,分别给出了在研发管理信息化、营销信息化、实验室管理信息化等方面的思考,现场热烈的讨论氛围也透露出科学仪器行业对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信心与期待。[b][font=宋体]关于[/font]启迪漕河泾(中山)科技园[/b]启迪漕河泾(中山)科技园位于上海市松江区,由启迪控股、临港集团和松江区政府三方共同打造,拟在松江建设一个百万方的创新创业示范区。科技园积极推动前沿科技成果转化,致力于松江区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建设,打造成为G60科创走廊的动力引擎。园区于2016年5月开园,搭建起政、产、学、研、金、介、贸、媒全要素资源整合平台。园区聚焦智能制造产业方向,重点发展电子信息、分析检测、医疗器械、节能环保四大特色产业,通过 “启迪三螺旋”模式快速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升级,助推“松江制造”迈向“松江创造”。

  • 怎么看生物产业排名新兴产业第三?

    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一)节能环保产业。这个市场很大,民生第一重要。技术要求较高。(应排名第二)(二)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市场大,竞争厉害,民生第二重要。(应排名第三)(三)生物产业。这个市场很大,民生第一重要,技术要求高!(应重点发展,应排名第一)(四)高端装备制造产业要大力发展现代航空装备、卫星及应用产业,提升先进轨道交通装备发展水平,加快发展海洋工程装备,做大做强智能制造装备,促进制造业智能化、精密化、绿色化发展。(五)新能源产业要发展技术成熟的核电、风电、太阳能光伏和热利用、生物质发电、沼气等,积极推进可再生能源技术产业化。(六)新材料产业要大力发展新型功能材料、先进结构材料和复合材料,开展共性基础材料研究和产业化,建立认定和统计体系,引导材料工业结构调整。(七)新能源汽车产业要加快高性能动力电池、电机等关键零部件和材料核心技术研发及推广应用,形成产业化体系。民生首要啊!所以生物产业,跟健康、工业、农业都十分相关,理应排名第一!

  • 【分享】一、中国大陆半导体产业发展现状

    一、中国大陆半导体产业发展现状 (一)高速发展的中国大陆半导体产业 中国大陆由於PC、手机及数位消费电子等整机产品的制造向中国大陆地区转移,带动了上游晶片市场需求的增加,半导体市场规模首次突破人民币2000亿元,总销售额达到人民币2074.1亿元,增长率高达41%。其中,PC首次成为中国大陆半导体市场最大的应用领域,对高阶晶片的需求量也大幅增长。 从2001年开始,全球半导体业的平均资本支出每年萎缩了30%,而中国大陆半导体业的资本支出年增长率却高达50%。目前中国大陆地区有中芯国际、上海先进、华虹NEC、和舰和宏力五个主要晶圆代工厂,光是8英寸晶圆厂就达8个,总月产能达到15.5万片,较2003年单月的8.4万片大幅增长83%。 在未来几年,受到中国大陆经济高速增长的拉动、政策的扶持、2008北京奥运会以及2010上海世博会等众多因素的影响,中国大陆半导体需求将持续高速增长,预计2004年中国大陆半导体市场销售额将达到人民币2800亿元,到2008年市场规模将达到人民币6000亿元以上。 (二)不断追赶高端技术 虽然中国大陆的半导体制造制程整体上落后於台湾,但由於近年来的迅猛发展,中芯国际、宏力、苏州和舰等晶圆代工厂陆续进入了0.18mm制程的量产阶段,中国大陆各主要晶圆代工厂都有计划在今年年底前导入0.13mm的制程。而且,为了能与晶圆代工业巨头台积电、联电相抗衡,中国大陆晶圆代工报价普遍低於台湾,正不断蚕食台、联两家的市场份额。 从2004起,中国大陆前4大晶圆代工厂相继导入0.18mm制程,直到产品的量产,相关的制程技术已经达到了成熟阶段,且中国大陆晶圆代工厂在技术上也在快速追赶台湾晶圆厂。 对於半导体设计业,整机生产的下游客户大多集中在中国大陆地区,中国大陆晶圆厂又有能力提供越来越先进的制程,部分台湾半导体设计业者甚至计画将主力产品转移至中国大陆代工厂。 因此,在市场规模迅速扩大的同时,中国大陆半导体的制造工艺与国际先进水准将日益缩小,0.13mm的晶片制造将规模化,0.09mm的工艺也将走向市场,系统晶片(SoC)将成为发展的主 要方向。 (三)中国大陆半导体产业的地区分布 从地域上来看,中国大陆半导体产业主要分布在长江三角洲、京津环渤海湾和珠江三角洲地区,三个地区的产值占全中国大陆半导体行业产值的95%以上。 在三大经济区域中,由於长三角地区近几年的高速发展,成为中国大陆地区半导体最主要的开发和生产基地,在中国大陆半导体产业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半导体设计方面,长三角地区的半导体设计业销售额占中国大陆地区的45%左右。晶圆制造约占中国大陆的70%左右,2003年近80%的封装测试企业和近65%的封装测试量都集中在长三角地区。目前,长三角地区已形成半导体设计、制造、封装、测试及设备、材料等配套齐全、较为完整的半导体产业链。在半导体产业链下游整机部分,长三角地区的笔记型电脑产量占中国大陆的80%,DVD产量占50%以上。目前,长三角地区已经有上海张江开发区、苏州工业园、无锡等众多电子园区和上海、杭州、无锡三个半导体设计产业化基地,还有常州高新技术开发区和常州新区。中芯国际、宏力半导体、先进和华虹NEC都落户在上海张江开发区;台积电落户在了上海松江开发区;和舰落户在苏州工业园。这些晶圆生产企业带动了集群效应,初步形成了长三角地区半导体设计、晶圆制造、封测、设备材料企业以及下游整机生产完整的半导体产业链。 在京津环渤海区域,有北京、天津、山东、河北、辽宁行政区域,其中北京、天津的资讯产业在中国大陆占有重要地位。中国大陆第一座12英寸晶圆厂,中芯国际四厂正是设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现被中芯国际收购的原摩托罗拉8英寸晶圆厂位於天津。晶圆生产业是高耗水工业,而且对水质和空气的品质要求非常高。但北京地区面临缺水的环境以及沙尘暴气候,这无疑增加晶圆生产的成本,不过,北京在发展环境、市场条件、技术基础和人才资源上的优势大大抵消了环境上的影响。 珠江三角洲地区是中国大陆地区电子产品的重要制造地,集中了大量的下游整机制造商,对进口半导体产品的依赖程度极高,消费量占中国大陆进口总量的80%以上。 二、中国大陆半导体的优惠扶持政策 半导体业在中国大陆的迅速发展,尽管有中国大陆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在土地、环境、手续等方面的大力支持,也有中国大陆市场的巨大需求和运作成本较低等因素的存在,但不可否认的是,目前中国大陆政府所颁布的各种优惠政策和给予的各种优惠措施也同样功不可没。其中,首当其冲的是国务院在2000年颁布和实施的《鼓励软体产业和积体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即业界所称的“18号文件”。其次,中国大陆财政部、税务总局、海关总署和各地政府还分别在自己的责任范围内为鼓励半导体行业制定了优惠政策的实施细则,如关於《鼓励软体产业和积体电路产业发展有关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00]25号)、《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於进一步鼓励软体产业和积体电路产业发展税收政策的通知》(财税〔2002〕70号)、上海市《关於本市鼓励软体产业和积体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规定》、《江苏省鼓励软体产业和积体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等。这些政策的颁布为半导体产业链上游的半导体设计、中游的晶圆生产、下游的封装测试环节给予了优惠,进一步推动半导体产业在中国大陆的发展。 (一)在半导体设计企业方面 “18号档”将半导体设计企业视同於软体企业,享受与软体企业同等优惠。而依据18号档和其他相关档可知,半导体企业优惠政策主要为: 1、 所得税方面,可以享受自获利年度开始“两免三减半”的优惠政策; 2、 增值税方面,在销售自行设计的半导体产品时,可以享受“2010年前按17%的法定税率徵收增值税,对实际税负超过3%的部分即徵即退”的优惠; 3、 对经认定的半导体设计企业引进半导体技术和成套生产设备,单项进口的半导体专用设备与仪器,除国务院规定的《外商投资专案不予免税的进口商品目录》和《国内投资项目不予免税的进口商品目录》所列商品外,免徵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 4、 半导体设计企业设计的半导体,如在境内确实无法生产,可在国外生产晶片,其加工合同(包括规格、数量)经行业主管部门认定后,进口时按优惠暂定税率徵收关税; 5、 半导体设计企业的工资和培训费用,可按实际发生额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6、 企业对购进半导体产品,凡购置成本达到固定资产标准或构成无形资产,可以按照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进行核算。投资额在3000万美元以上的外商投资企业,报由税务总局批准;投资额在3000万美元以下的外商投资企业,经主管税务机关核准,其折旧或摊销年限可以适当缩短,最短可为2年。 不过要提醒注意的是,要享受这样的优惠条件,半导体设计企业应按照《积体电路设计企业及产品认定管理办法》之规定获得资讯产业部和税务总局的认定,并取得《积体电路设计企业认定证书》和《积体电路产品认定证书》。 (二)关於半导体生产企业方面 按照目前半导体企业的分类可知,除了半导体设计企业之外,其他制造、封装测试等企业都属於半导体生产企业,根据“18号档”和其他相关规定可知,目前中国大陆对於半导体生产企业的优惠政策主要有: 1、所得税方面:作为生产性企业,可以依照《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等规定,享受“两免三减半”之税收优惠。 2、增值税方面: 半导体生产企业销售自己生产的半导体产品(含单晶矽片),2010年前按17%法定税率徵收增值税,对实际税负超过3%的部分即徵即退;对投资超过80亿人民币或半导体线宽小於0.25微米的,企业所得税为“五免五减半”。 3、对经认定的半导体生产企业引进半导体技术和成套生产设备,单项进口的半导体专用设备与仪器,除国务院规定的《外商投资专案不予免税的进口商品目录》和《国内投资项目不予免税的进口商品目录》所列商品外,免徵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 4、投资额超过80亿元人民币或半导体线宽小於0.25微米的半导体生产企业,除了享受所得税“五免五减半”之外,对於其进口自用生产性原材料、消耗品,免徵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 5、对於半导体生产企业的生产性设备,投资额在3000万美元以上的外商投资企业,报由税务总局批准;投资额在3000万美元以下的外商投资企业,经主管税务机关核准,其折旧年限可以适当缩短,最短可为3年。

  • 24.8亿!江苏新设专项资金重点支持实验室体系建设

    在4月2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围绕如何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江苏省委副书记、省长许昆林表示,[b]省财政今年新设立基础研究专项资金,规模达24.8亿元,重点支持全省实验室体系建设,开展一些重大基础研究。[/b]目前,该省获批牵头建设的全国重点实验室已达35家,今年争取突破40家。在抓基础研究方面,许昆林说,江苏将发挥好高校、科研院所集聚和人才集中的优势,加强从0到1的原创性突破。今年将设立“应用基础研究特区”,依托南京大学、东南大学等高校高水平建设省物理、应用数学、合成生物基础三个研究中心,实施40个基础研究重大项目,根植“从0到1”的原创力策源力。在抓产业升级方面,许昆林表示,江苏一方面将大力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着力构建未来产业体系,在新领域新赛道上抢占制高点。另一方面,大力推进制造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网络化联接,着力巩固扩大传统产业优势。许昆林举例说,苏州有一家传统的铸造企业,通过大数据决策分析、智能化改造等,智能铸造示范车间自动化程度超过90%,产品定制周期从7天减少到半天,人均生产效率提升了221%,同时还牵头建立了铸造产业园,引领链上中小型传统铸造企业绿色化转型。另外,江苏还将发挥企业作为创新主体的作用。据许昆林介绍,江苏将研究出台一批增量政策,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体系,力争今年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能够达到5.5万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10万家。“只有企业创新抓好了,全要素生产率才会大幅度提升,才能够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许昆林说。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统筹推进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就江苏而言,其有轻工、纺织、化工等传统优势产业,在产业升级上也面临体量大、转型难度高等各方面挑战。如何统筹产业发展,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已成为该省面临的重要课题。在发布会上,江苏省副省长胡广杰表示,首先让传统产业“发新芽”,以数智、绿色技术推动传统产业焕新,通过财政奖补资金、工业企业技改项目贷款贴息等政策,推动钢铁、石化、建材等传统产业先进产能的比重持续提升。其次让新兴产业“长成林”,发挥总规模超千亿元的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基金集群引导作用,努力把新能源、新材料和高端装备等优势产业打造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再次就是让未来产业“快生根”,江苏未来产业细分领域初具规模,下一步将积极开拓人工智能+制造业场景应用,建立“前沿技术-场景应用-先导区”的未来产业创新体系。[来源:科学网][align=right][/align]

  • 发展新质生产力,江苏新设专项资金重点支持实验室体系建设

    在近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围绕如何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江苏省委副书记、省长许昆林表示,省财政今年新设立基础研究专项资金,规模达24.8亿元,重点支持江苏省实验室体系建设,开展一些重大基础研究。目前,江苏省获批牵头建设的全国重点实验室已达35家,今年争取突破40家。[align=center][img=发布会现场.jpg]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404/wycimg/da6a4235-1787-438c-ad93-699c08ed6734.jpg[/img][/align][align=center]发布会现场[/align]在抓基础研究方面,许昆林说,江苏将发挥好高校、科研院所集聚和人才集中的优势,加强从0到1的原创性突破。今年将设立“应用基础研究特区”,依托南京大学、东南大学等高校高水平建设省物理、应用数学、合成生物基础三个研究中心,实施40个基础研究重大项目,根植“从0到1”的原创力策源力。在抓产业升级方面,许昆林表示,江苏一方面将大力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着力构建未来产业体系,在新领域新赛道上抢占制高点。另一方面,大力推进制造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网络化联接,着力巩固扩大传统产业优势。许昆林举例说,苏州有一家传统的铸造企业,通过大数据决策分析、智能化改造等,智能铸造示范车间自动化程度超过90%,产品定制周期从7天减少到半天,人均生产效率提升了221%,同时还牵头建立了铸造产业园,引领链上中小型传统铸造企业绿色化转型。另外,江苏还将发挥企业作为创新主体的作用。据许昆林介绍,江苏将研究出台一批增量政策,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体系,力争今年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能够达到5.5万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10万家。“只有企业创新抓好了,全要素生产率才会大幅度提升,才能够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许昆林说。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统筹推进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就江苏而言,其有轻工、纺织、化工等传统优势产业,在产业升级上也面临体量大、转型难度高等各方面挑战。如何统筹产业发展,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已成为江苏省面临的重要课题。在发布会上,江苏省副省长胡广杰表示,首先让传统产业“发新芽”,以数智、绿色技术推动传统产业焕新,通过财政奖补资金、工业企业技改项目贷款贴息等政策,推动钢铁、石化、建材等传统产业先进产能的比重持续提升。其次让新兴产业“长成林”,发挥总规模超千亿元的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基金集群引导作用,努力把新能源、新材料和高端装备等优势产业打造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再次就是让未来产业“快生根”,江苏未来产业细分领域初具规模,下一步将积极开拓人工智能+制造业场景应用,建立“前沿技术-场景应用-先导区”的未来产业创新体系。[size=14px][color=#707d8a][ 来源:现代实验室装备与技术 ][/color][/size][size=14px][color=#707d8a][i]编辑:[/i][/color][/size]

  • 【产业政策】2006年生物产业发展情况及2007年政策建议

    来源:国家发改委网站 2006年生物产业发展情况及2007年政策建议 一、2006年生物产业发展呈现“四快”特征 一是产业规模快速增长。2006年医药工业实现总产值5536亿元,同比增长17.9%。其中,生物制品制造业实现总产值418亿元,增长21.7%;医疗设备及器械制造业产值448亿元,增长27.42%。随着国家对生物农业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转基因棉花、生物农药、畜禽疫苗等农业生物技术产品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日趋显著。其中,全国生物技术棉花种植面积已超过6100万亩,占棉花种植总面积的75%,生物技术对农业发展的支撑力增强,生物农药年生产总量达到12万吨。生物能源呈现迅猛发展的态势,成为投资以及国际合作的重点。目前,我国燃料乙醇生产能力已近140万吨。生物基材料经济性正不断增强,品种开发多样化,产量迅速增长,已近10万吨。 二是产业化与技术创新能力快速提升。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创新体系建设加快推进,重大疾病防治技术研发取得重要突破,一批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项目通过验收。世界上第一个、我国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家一类抗肿瘤新药安柯瑞(重组人5型腺病毒注射液)、治疗原发性肝癌的单克隆抗体靶向药物碘[131I]美妥昔单抗注射液等重大创新药物获得生产许可。H5N2禽流感灭活疫苗、H5N1基因重组病毒灭活疫苗、禽流感重组鸡痘病毒活载体疫苗等一批动物疫病疫苗及诊断试剂研发取得重大突破。生物农业技术与产业化取得重要进展,水稻新品种“协优107”创水稻单产世界纪录,推广应用面积不断扩大,杀蝗绿僵菌COMa102、阿维菌素等一批生物农药新产品得到广泛应用。生物能源、生物基材料技术产业化示范快速推进。若干以木薯等非粮作物为原料的燃料乙醇产业化示范项目开始筹建,千吨级以上、以纤维质为原料生产酒精的示范项目开工建设,全球第一套生物酶法生产生物柴油工业化装置(设计能力2万吨/年)在我国建成并开工试生产。 三是国际合作加快发展步伐。生物产品出口快速增长,出口结构不断优化。2006年,生物制品出口(以出口交货值计)67.78亿元,同比增长30.61%。医疗设备及器械制造产品出口154.61亿元,增长43.16%。生物农药出口呈快速增长趋势。随着跨国公司向我国的产业转移,生物技术外包服务业迅速发展。2006年,上海生物医药研发外包企业从29家快速增加到42家,产业规模快速增长。生物产业国际合作积极推进,中德签署了生物技术合作框架协议,贵州以小油桐为原料生产生物柴油等一批中德合作项目签约。一批中古生物技术产业化合作项目开始实施。成都生物制品研究所与美国PATH(适宜卫生科技组织)签订了乙型脑炎项目国际合作协议,根据该协议,2006-2025年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将大批量进入国际市场。 四是产业集聚加快推进。北京、上海、石家庄、长春、广州、深圳、长沙等省市高度重视生物产业发展,纷纷出台政策措施,一批产业特色鲜明、集聚度较高、产业带动性强的生物产业集聚地初具影响。目前,北京中关村生命科学园已有40多家研究机构和企业入园。北京亦庄医药园聚集了80多家医药企业,2006年产业规模占全市生物产业的30%左右。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聚集了葛兰素、强生、施贵宝、罗氏、扬子江、天士力等数十家国内外著名生物医药企业,综合性研发机构数量不断扩大。深圳初步形成了以一批大企业为龙头的高档医疗设备、生物制药、现代中药、检测仪器及诊断试剂五大产业链。广州科学城聚集了115家生物企业和一批国家级生物科研机构,初步形成了从生物技术研究、中试到产业化的产业链条。

  • 继文化传媒行业。环保产业也将变成支柱型产业

    8月11日,国务院正式发布《关于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意见》(以下称“《意见》”)。《意见》提出,节能环保产业产值年均增速要保持在15%以上,到2015年总产值达到4.5万亿元,成为国民经济新的支柱产业。看来保增长。将不再依赖房地产开发。。去年国务院推出的是文化传媒。。。今年推出的是环保。。。预计环保类的股票会飞涨吧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