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产业分析

仪器信息网产业分析专题为您整合产业分析相关的最新文章,在产业分析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产业分析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产业分析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产业分析话题讨论。

产业分析相关的论坛

  • 【分享】生物技术产业行业分析

    不错的行业报告大家可以来看看[img]http://www.instrument.com.cn/bbs/images/affix.gif[/img][url=http://www.instrument.com.cn/bbs/download.asp?ID=25783]生物技术产业行业分析[/url]

  • 质谱/光谱/能谱等分析检测技术入选产业关键共性技术

    2011年7月1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了《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发展指南(2011年)》的通知,质谱、光谱、能谱分析检测技术作为高端分析检测技术入选,以下是通知全文:   关于印发《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发展指南(2011年)》的通知工信部科 320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  为贯彻科学发展观,落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充分调动社会资源,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指导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发展方向,促进产业技术进步,实现工业和通信业的转型升级和结构优化,我部组织编制了《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发展指南(2011年)》,现印发你们。请积极组织做好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的研究开发工作。  二○一一年七月一日

  • 求助有关医疗产业发展分析的文献。谢谢!

    的【序号】:1【作者】:【题名】:医疗行业投资前景及模式分析【期刊】:【年、卷、期、起止页码】:【全文链接】:http://wenku.baidu.com/link?url=c0tebcJ43ilWITVOhN34d1EEASgqvT1cQ4zSe7DtNc0LlQuAweRksoBNJqkk9-2VWDa59If85nFTAmMAXuRJVafZika8rLqdhtC2R-XlRTi【序号】:2【作者】:【题名】:中国医疗卫生产业供需预测与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13-2017)【期刊】:【年、卷、期、起止页码】:【全文链接】:http://www.docin.com/p-577902269.html【序号】:3【作者】:【题名】:2010年医疗产业发展状况及前景预估分析报告【期刊】:【年、卷、期、起止页码】:【全文链接】:http://www.doc88.com/p-99894271305.html

  • 上海分析技术产业研究院今日正在招聘,产业服务主管,坐标上海市,高薪寻找不一样的你!

    [size=16px][color=#ff0000][b][url=https://www.instrument.com.cn/job/position-79694.html]立即投递该职位[/url][/b][/color][/size][b]职位名称:[/b]产业服务主管[b]职位描述/要求:[/b]岗位职责:1.负责策划组织区域分析技术(科学仪器、检验检测)企业的行业活动,促进企业间的合作交流;2.负责分析技术领域的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的实施;3.负责为分析技术企业协调专业服务和资源对接。[b]公司介绍:[/b] 上海分析技术产业研究院位于上海市松江区启迪漕河泾科技园,研究院以分析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为工作中心,设置专业技术平台服务中心、产业研究中心、项目孵化中心等职能部门,积极发挥国内外院士、专家成员等高层次人才的力量,集聚国内外一流机构和科研学者共同创新。并设立专家顾问委员会,激发科研队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进以项目为核心的驻院工作机制。未来,研究院将带动上海及周边地区分析技术产业集群的集聚,并为集群...[url=https://www.instrument.com.cn/job/position-79694.html]查看全部[/url][align=center][img=,178,176]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1/08/202108160948175602_3528_5026484_3.png!w178x176.jpg[/img][/align][align=center]扫描二维码,关注[b][color=#ff0000]“仪职派”[/color][/b]公众号[/align][align=center][b]即可获取高薪职位[/b][/align]

  • 朱良漪称加快我国分析仪器产业发展趋势

    2006年9月29日 10:25 来源:我要仪器网 网友评论 0 条 进入论坛 在前段时间召开的“第四届中国国际科学仪器及实验室装备展览会”技术交流会上,原机械部国家仪表总局局长、中国分析仪器学会名誉理事长朱良漪向在座的企业家、专家们呼吁:“中国要实现可持续发展,要形成持续创新能力,就一定要先做好国内的分析仪器产业。”□ 85岁高龄的朱良漪强调,作为基础性产业,分析仪器产业应该得到国家重视,科研院所以及企业也应优先应用国产的分析仪器。他讲这番话并非是简单的建议,更多的是痛心疾首的呼喊。 朱良漪强调,要在战略上进行调整,战略规划更要懂得“破”与“立”的关系。“我们不能不承认科学规律,但也不是绝对不能‘破’。‘破’要有实践依据,可以搞示范工程,也要做一些平台,利用虚拟、仿真等新技术来处理。如果认为只要规律全对就不去‘破’,认为‘破’就是全‘破’,就不会有‘立’的思想”。 参加过12年科学规划,以及苏联援助我国的156个大型项目的朱良漪,用哲学的观点阐释了分析仪器市场应有的形态。按他的观点分析,“破”是指打破外来迷信,给国内产业一个试一试的机会;“立”则是指树立起自主创新精神。 朱良漪认为,在分析技术领域,有些边缘技术可以实行“拿来主义”,但核心技术一定要自主创新。他建议,分析仪器企业要走大批量生产、专业化与协作的道路,建立一专多协的体系。要重视新的领域、新的理论、新的材料、新的工艺方法及新的应用,将最新的技术为我所用,以提升我国技术发展速度和水平。应该对基础理论、发展理论予以重视,从而为发展新技术做好铺垫,打下坚实的基础。 展望未来产业的发展趋势,朱良漪认为分析仪器将向自动化和细分化继续迈进。对此,“国内企业要团结起来,要认识到互相压价、低水平重复生产已经走到头了。迎新21世纪的挑战,唯创新是出路”。

  • 【原创】天瑞分析测试仪器产业园招商活动全面启动

    [B]产业园简介[/B] 天瑞分析测试仪器产业园是江苏省昆山市人民政府特别批准的国内乃至世界唯一一家专业的分析测试仪器产业园。 产业园总部天瑞仪器有限公司(中国)从1992年成立至今,一直专门致力于X射线荧光光谱仪的研发、生产、销售及服务。经过整整15年的发展,目前已拥有两个世界第一的成就:销售量在同行业中全球第一;产品品种在同行业中全球第一。 天瑞仪器从不满足于现有的成绩,2006年,在中国昆山市委书记张国华、市长管爱国等领导密切关注和大力支持下,公司在清华科技园昆山分园建立了自己的智能化研发大楼——天瑞大厦。同时,在国家科技部、江苏省、苏州市等有关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下,公司已经开始建设天瑞分析检测仪器产业园,预计2008年下半年首期竣工。 天瑞分析测试仪器产业园所在城市昆山,是一个高度开放的新兴工商城市,全球55个国家和地区的投资者在这里兴办了5000多个项目,注册外资超过200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超过120亿美元!并创造了占中国千分之四的GDP,综合实力稳居中国百强县(市)首位,当之无愧为中国最富有的县级城市! 相信在昆山这一方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风水宝地,天瑞分析测试仪器产业园不仅将呈现生机盎然、商机无限的局面,更会是入驻者投资创业、安身置业的最佳选择![B]产业园规划[/B] 天瑞分析测试仪器产业园总占地面积100亩,产业园将分为第一期和第二期,总建筑面积约20余万平方米。拟总投资额为3亿,首期预计投资1亿建设10层高智能化研发大楼。二期工程将建成5层和2层高的工业别墅厂房。园区按“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的原则,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的致要求,致力于将天瑞分析测试仪器产业园建成国内乃至全世界一流的专业产业园区。园区包括人才培育、商业营销、产业制造、技术研发和配套服务五部分。目标是发展成为整个中国乃至世界的分析测试仪器共享公共大平台。[B]环境优势[/B] 天瑞分析测试仪器产业园地处长江三角洲,位于中国昆山,东临国际时尚之都上海,西接历史文化名城苏州。地理位置及其优越,交通非常便利。昆山距上海机场40分钟车程,距浦东国际机场仅一个小时。离上海港口、张家港港口仅需50分钟车程。离沪宁高速入口仅3公里距离。 中国昆山,典型的充满灵气的江南水乡城市!自古以来便享有至高无上的盛誉的阳澄湖大闸蟹;发源于这里并被联合国教科文化组织命名为“人类口述与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昆曲;以及“中国第一水乡”周庄为代表的水乡古镇,构成了昆山散发魅力、充满活力的城市[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bp][color=#3333ff]气质[/color][/url]![B]招商项目[/B] 1、 X射线荧光光谱仪(XRF) 2、 等离子发射光谱仪(ICP) 3、 [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Wp][color=#3333ff]原子吸收光谱仪[/color][/url](AAS) 4、 原子荧光光谱仪(AFS) 5、 直读光谱仪(OES) 6、 紫外光谱仪(UV) 7、 [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Mp]气相色谱仪[/url](GC) 8、 液相色谱仪(LC) 9、 质谱仪(MS) 10、[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Mp]气相色谱[/url]/质谱联用仪(GC-MS) 11、电感偶合等离子体质谱仪([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yp][color=#3333ff]ICP-MS[/color][/url])[B]具体联系方式[/B] 招商热线:0512-57017336 57017022 手机号码:13873226151(沈小姐) 13913276565(严先生) 传 真:0512-57017270 57017350 E-mail: tony_yan@skyray-instrument.com panpan0214@skyray-instrument.com 联系地址:江苏省昆山市苇城南路1666号清华科技园天瑞大厦 公司网址:http://www.skyray-instrument.com[center][IMG]http://www.skyray-instrument.com/cn/zs/pic1.jpg[/IMG][/center]

  • 中国化学原料药分析:药物创新才是产业升级之路

    中国化学原料药分析:药物创新才是产业升级之路

    导语:化学原料药是我国医药工业的战略支柱之一。全球医药产业升级为化学原料药产业带来机遇。近年来环保、物流、能耗等原因造成了我国化学原料药行业成本急剧上涨。药物创新和制剂成药成为化学原料药产业升级之路的必然选择。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3/11/201311061329_475593_2814858_3.jpg  化学原料药产业已发展成为我国医药战略支柱  化学原料药是我国医药工业的战略支柱之一。通过几十年来的发展,行业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备的工业体系,且具有规模大、成本低、产量高的特点。随着国际化学原料药产业的转移,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原料药生产国之一。  全球医药产业升级为化学原料药产业带来机遇  1、规模稳定增长:近年来,我国化学原料药行业规模稳定增长,约占整个医药制造业的19%左右。  2、特色化学原料药在国际市场占较大份额:中国已是世界上最大的原料药生产国和出口国之一。特色原料药在国际医药市场上占有较大的份额,如抗感染类、维生素类、解热镇痛类、激素等大宗原料药和他汀类、普利类、沙坦类等。  3、全球医药产业升级带来机遇:欧美国家的医药企业为控制成本,积极将生产和研发外包给发展中国家。我国化学原料药较好的产业基础、完善的产业配套水平和巨大的市场潜力吸引了世界制药跨国公司的眼光。  化学原料药产业发展近年来面临产业升级压力  近年来,受欧美经济疲软的影响,我国化学原料药出口增长乏力,行业利润显著下滑。与此同时,国内外环保压力持续加大、技术标准不断提高,我国化学原料药的生产和出口双双面临巨大的挑战。  2012年,我国原料药市场再遇寒冬,产量同比仅增长7.47%,而2011年同期增速为23.3%。初步估计2013年全年增长速度将低于7%。预计这一趋势将延续至2015年。  化学原料药工业生产工序多,原材料利用率低,能源消耗较高。以青霉素生产为例,每生产青霉素工业盐5吨,需要耗水大约200吨。  据估计,跨国公司的生产成本只占其总成本的25%,而中国企业一般都高于50%。此外,我国劳动力成本、能源价格、物流成本的不断攀升,也加大了化学原料药行业成本急剧上涨的趋势。  化学原料药产业升级应逐步向创新和制剂发拓展  发达国家停止生产的品种,我们也将逐步退出。我们必须在巩固和依托原料药现有优势地位的基础上,加大研发和技术的投入,逐步向创新药物和制剂成药领域拓展。中国的原料药出口将继续增长,我国化学原料药比较优势将继续保持,原料药生产大国的地位将进一步巩固和提高。  结束语:在过去的两年,我国化学原料药行业市场增速放缓,有分析表明,2016年我国化学原料药产量增速将逐渐回升至10%左右,据此推断,到2017年我国化学原料药产量或将达到450万吨左右。化学原料药产业中长期市场前景良好。

  • 生物医药产业计量技术需求分析

    [size=18px]摘要:[/size][font=仿宋][size=18px][color=black]生物医药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进步,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迅猛,在推动国民经济增长、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对计量技术服务能力也提出了新的需求。传统的对计量器具采用定期检定、校准的方式已不能满足生物医药企业的在技术创新、产品生产、质量控制等方面的计量技术支撑的需求。为企业提供覆盖全产业链、产品全寿命周期、全溯源链的计量测试服务,提供新型计量技术解决方案已成为生物医药产业计量工作的发展方向。[/color][/size][/font] [size=18px][color=black]关键词:[/color][color=black]生物医药、产业计量、计量器具[/color][/size] [size=18px]一、引言[/size] [size=18px][color=black] 生物医药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统产业和现代产业相结合的特殊产业。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健康需求的不断提高,以及科学技术的进步,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迅猛。生物医药产业的快速发展,在推动 国民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了明显的经济效益。生物医药产业在发展的过程中除了涉及大量的传统计量需求外,还蕴含着大量迫切的计量创新需求和关键参数测量需求,传统的计量溯源方式与生物医药产业的迅猛发展已不相适应。[/color][/size] [size=18px][color=black] 生物医药产业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计量的支撑和保障作用,计量测试是产业发展的重要技术基础,与产业变革和技术进步息息相关,加强计量技术研究和测试服务,对于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推动产业技术创新和质量提升具有重要作用。“十四五”以来,《国务院关于印发计量发展规划(2021—2035 年)的通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等部委关于加强国家现代先进测量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等政策中提出:“加快医疗健康领域计量服务体系建设,围绕生物医药、高端医疗器械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领域计量需求,开展关键计量测试技术研究和应用,突破一批关键测量技术,研制一批新型标准物质,研发和应用一批先进测量仪器设备”的相关要求。可见发展生物医药产业计量,为生物医药产业相关企业提供综合性的计量测试服务,是保证生物医药产业持续快速发展的一个必要条件。[/color][/size] [size=18px][color=black]二、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现状[/color][/size] [size=18px][color=black] 1、国际上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现状[/color][/size] [size=18px][color=black] 生物医药是指采用基因重组技术或其他生物技术生产的具有生物活性的治疗药物。其中蛋白质类药物包括单抗克隆药物、重组蛋白药物、新型疫苗等生物技术的革命为新药研发带来了全新的视角和领域,攻克了许多传统药物无法解决的医学难题。随着全球新冠疫情的蔓延,加上传统的化学制药研发遇到瓶颈,近年来全球生物制药发展十分迅速。全球生物制药市场近年来呈现高速增长态势。生物制药业主要集中在美国、日本和欧洲,其中美国作为生物制药的发源地,无论是在经费投入、产品开发和研制,还是在产品生产和市场上都居于国际领先地位,其开发的产品和市场销售额占了全球的90%以上。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全球生物医药制品的销售额以年均20%-30%的速度增长,成为最[/color][color=black]成为最具成长性产业之一。[/color][/size] [size=18px][img]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4/09/202409021258538667_5863_1638093_3.png[/img][/size] [align=center][size=18px][color=black]图1 [/color][color=black]生物医药产品分类及重点产品[/color][/size][/align] [size=18px][color=black] 2、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现状[/color][/size] [size=18px][color=black] 我国生物医药企业起步晚于发达国家,与发达国家在全球市场占有率、产品竞争力等方面的差距依然很大。但在国家《生物医药产业"十三五"规划》出台后,生物医药行业发展迅速,以基因工程药物、新型疫苗、抗体药物、化学新药、现代中药等为代表的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新药开发平台,制药技术和装备研制水平大幅提升。随着海外人才的回归,也为中国生物医药技术研发提供了强大的专业技术人才保障,同时伴随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蓄势待发,测序技术的突飞猛进,合成生物技术展现出巨大潜力。在技术、市场、需求的驱动下,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已经进入战略机遇期和跨越式发展的新阶段。但在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过程中,仍存在许多未能解决的技术“难点、痛点”,如科技创新质量和水平仍需提高,科技支撑产业创新发展的能力还不够强,原创性科学发现和颠覆性技术缺乏,基础研究向产业化转化的效率亟待提高等。 [/color]三、生物医药企业计量技术应用情况[/size] [size=18px][color=black]3.1计量器具配备情况[/color][/size] [size=18px][color=black]3.1.1传统计量器具。主要用于产品研发、质量控制、质量检测部门。各企业按照相关标准、《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中国药典》、《欧洲药典》、《美国药典》等要求,按照标准要求配备有计量器具。主要包括:电子天平、冰点渗透压仪、微波消解仪、[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yp][color=#3333ff]ICP-MS[/color][/url]、酶标仪、紫外分光光度计、高效[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5p][color=#3333ff]液相色谱仪[/color][/url]、[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5p][color=#3333ff]液相色谱[/color][/url]质谱联用仪、[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Mp][color=#3333ff]气相色谱仪[/color][/url]、[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Mp][color=#3333ff]气相色谱[/color][/url]法-质谱法联用仪、飞行时间质谱仪、全柱成像毛细管等电聚焦电泳、抗生素效价测量仪、细菌内毒素分析仪、TOC仪等。由于对此类计量仪器的使用准确度、稳定性要求较高,此类设备大多依赖于进口。[/color][/size] [size=18px][color=black]3.1.2在线监控检测、生产设备。包括:发酵系统、细胞培养系统、配液系统、制水系统、纯化系统等。同时生产部门还配备有用于环境实施监控的PMS在线粒子检测系统、完整性测试仪,以及配料罐/发酵罐所安装的称重传感器等。上述设备因测量准确性、测量稳定性、及国内认可度因素影响均依赖进口。[/color][/size] [size=18px][color=black]3.1.3标准物质配备情况[/color][/size] [size=18px][color=black] 新药研发、生物制药、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很少使用计量管理中所规定的有证标准物质,生物医药产业一般采用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确认的参考样品进行实验,在生物制药领域内实现测量结果的统一,或依据《药典》中的规定,以缓冲液代替有证标准物质,计量溯源性缺少保证。[/color][/size] [size=18px][color=black]3.2生物医药企业计量技术应用中存在的问题[/color][/size] [size=18px][color=black]3.2.1计量器具溯源周期的确定缺少合理性[/color][/size] [size=18px][color=black] 多数企业计量工作负责人员缺少计量器具溯源周期评判专业知识,仅依据计量检定规程规定的最长检定周期,或校准规范所建议的校准周期确定计量器具的溯源周期,对部分校准规范未明确给出溯源周期的计量器具一般规定为1年。评价计量器具溯源周期时未将置信概率、统计学理论应用于计量器具溯源周期评判之中。此种方式确定溯源周期,对使用频率较低、计量性能相对稳定的计量器具易造成浪费,增加不必要的溯源成本;对使用频率较高、计量性能不稳定的计量器具易出现失准风险。虽有部分生物医药企业能够根据计量器具使用情况建立有计量器具溯源周期评价制度,实现了计量器具溯源周期的动态、持续调整,但评价过程中未引入置信概率的概念,缺少数据支撑、主观性过强,确定的溯源周期缺少合理性。 [/color][/size] [size=18px][color=black]3.2.2计量器具溯源方法存在局限性[/color][/size] [size=18px][color=black] (1)新型计量器具的不断涌现,现有计量检定规程或校准规范不能满足计量溯源的需求。特别是对于一体化大型设备所配备的传感器,在定期检定、校准过程中多依据计量检定规程或校准规范进行,规程/规范对测量点的选择相对固定,检定、校准过程中仪器部分与传感器一般分别检测,而医药产业计量传感器往往作为整体使用,分开检测后得到两者的检定/校准结果,在实际应用中无法作为企业评判设备是否符合使用要求的依据。因此,传统的溯源方法虽能评价计量设备是否符合基本的使用要求,但对于企业进一步改善控制流程,提高各参数的控制效果和测量准确度,从而追求更高质量的医药产品所能提供的信息量十分有限。另一方面,依据检定规程/校准规范进行溯源,往往需要企业将现场的传感器拆卸后送往计量实验室进行检测,检定、校准局限于实验室环境,忽视实际使用条件。而目前随着医药产业的发展,其设备一体化程度已相当之高,很多传感器的拆卸与还原十分困难,并对使用环境较为敏感,拆卸检测,不仅可能造成设备损坏,还存在还原安装不善造成设备系统误差增大的问题。而且这部分新型仪器又具有体积大、不易移动、在线测量等特点,同时对使用的环境条件要求也比较高,环境条件的变化极易引起准确度和不确定度的变化,这就增加了校准的难度。同时随着城市进一步扩大,计量机构与生物医药产业相关企业的距离也在逐步扩大,传统的送检机制增加了企业的检测成本,同时也对企业正常生产造成了一定影响。[/color][/size] [size=18px][color=black] (2)计量技术规范的制定与创新严重滞后。国内大量生物医药领域标准相对于国际标准存在滞后性和不全面性。各大生物医药企业、大专院校,研究所用于研发使用的计量设备缺乏有效的量值溯源技术规范,部分国家校准规范在校准方法及标准器研制等方面还需要通过大量实际校准工作来逐渐完善和成熟,同时,部分国家计量技术规范制定年代久远,其内容已无法完全适合现代设备的检测,生物医药产业缺乏团体标准建设。[/color][/size] [size=18px][color=black] (3)仪器设备溯源项目依据计量检定规程或校准规范确定,部分计量器具溯源的参数与企业关注度不一致,造成溯源证书对实验、生产缺少指导作用。[/color][/size] [size=18px][color=black] (4)计量器具溯源按照计量检定规程或校准规范规定的规定,应在实验室条件下进行,与部分计量器具实际使用环境差距较大,致使溯源数据不能真实体现计量器具实际使用过程中的计量性能。[/color][/size] [size=18px][color=black] (5)计量器具负责人对实际使用中的计量器具的关键技术参数认识不足,不能准确识别计量器具关键参数和准确度要求。生产实验过程中所依据的标准对计量器具的准确度要求描述不明确,常以分度值代替准确度,造成计量器具负责人对计量器具溯源结果的评价缺少依据。[/color][/size] [size=18px][color=black] (6)认证、认可考核过程中评审专家对计量器具检定、校准机构的能力评价要求认识不足,片面要求检定证书、或通过实验室认可的校准证书。而现有检定规程、校准规范所规定的检定、校准项目、方法与计量器具实际使用中存在偏移,自定方法一般无法通过实验室认可。如采用适用的自定校准方法,校准证书将无法获得实验室认可机构的认可,通过评审专家考核存在风险。[/color][/size] [size=18px][color=black] (7)部分进口计量器具由于生产厂家设置技术壁垒,必须通过厂家完成溯源,不仅费用高昂,同时存在高端仪器厂家“自产、自检、自评”乱象,计量器具溯源性、准确性缺乏保障。[/color][/size] [size=18px][color=black] (8)部分计量器具按现行计量检定规程、校准规范进行溯源时,缺少可行的溯源技术手段。[/color][/size] [size=18px][color=black]3.2.3配备的高端、精密仪器国产化程度极低[/color][/size] [size=18px][color=black] 生物医药企业大量使用高端、精密分析仪器以及在线监控设备,但此类设备基本被进口品牌占据。主要原因包括:[/color][/size] [size=18px][color=black] (1)部分高端、精密计量仪器因国内不具备制造能力,只能依赖进口,致使设备关键领域大量采用进口计量。[/color][/size] [size=18px][color=black](2)部分仪器国内虽具备同类产品,但认可度不高。原因包括:a)计量性能、人性化设置与进口设备存在差距,使用体验不好;b)相关生物医药标准对计量器具的计量性能描述不明确,致使评审专家无法准确评估计量器具是否符合标准要求,仅能依据经验,对已知品牌、型号仪器进行确认。[/color][/size] [size=18px][color=black]3.2.4生物医药产业所用参考样品缺少溯源性 [/color][/size] [size=18px][color=black] (1)生物医药缺少有证标准物质的概念,一般采用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确认都参考样品,虽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行业内实验数据的一致性,但却缺少计量的溯源性,无法保证实验数据的准确性。长期以来参考样品不能上升为有证标准物质的主要原因是计量领域与检验检测领域未能有效融合。检验检测领域对标准物质计量溯源性的认识不足,所以在检验检测领域常出现以参考样品、缓冲溶液代替标准物质的现象,影响检测结果的溯源性。[/color][/size] [size=18px][color=black] (2)生物标准物质缺乏且计量单位需完善[/color][/size] [size=18px][color=black] 国际单位制共有7个基本单位(米、千克、秒、安培、开尔文、坎德拉和摩尔)和两个辅助单位(弧度和球面度)。计量基准也从传统的实物基准阶段发展到量子基准阶段。但尽管如此,生物标准物质的研制正面临一个十分尴尬和无奈的局面。目前,生物计量领域主要以摩尔、千克等国际计量单位为量值基础开展相关工作,但摩尔是一个物质的量的单位,千克是质量单位,均仅能解决部分生物标准物质的量值溯源和传递工作,对于生物标准物质尤其是生物特性标准物质中核酸、蛋白、活性成分、微生物机体等的相关量值,如碱基长度、蛋白活性、活性物质的活性、生物种性等,这些国际计量单位均难以度量。还需要进行大量基础性研究工作。[/color][/size] [size=18px][color=black]3.2.5缺乏全产业链计量控制[/color][/size] [size=18px][color=black] 生物医药全产业链可细分为:上游供应产业,由原料、辅料、生物化学试剂、药包材、制药设备生产企业构成,主要输出产品为原辅料、中间体、药包装材料和制药机械装备等;中游药物加工产业由大型生物制药企业及科研院所组成,主要从事药物创新研发、药物试验、中试生产及商品化生产,输出商品化药物;下游需求产业包括生物药物冷链运输及存储单位,医院、免疫站、药店和药品使用者。[/color][/size] [size=18px][img]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4/09/202409021258543851_5860_1638093_3.png[/img][/size] [align=center][size=18px][color=black]图2生物医药全产业链图[/color][/size][/align] [size=18px][color=black] 目前生物医药企业的计量控制主要集中在中游药物研发和药物生产环节。缺少对上游原辅料、菌种毒株、药包材等输入产品的计量控制,以及下游药品运输、仓储环境的计量监控。[/color][/size] [size=18px][color=black]3.2.6企事业单位最高计量标准检定结果认可度较低[/color][/size] [size=18px][color=black] 大型生产企业一般均具备较为完善的计量管理制度,设置有专业计量室,负责企业计量器具的管理、期间核查工作,并建立有企事业单位计量标准,部分企业的企事业单位计量最高标准通过了计量标准考核,具备对企业内部非强检计量器具执行检定的能力与资质。一般对压力表、秤、玻璃量器等使用量较大、价值较低、计量性能要求不高的计量器具采用内部检定的方式进行溯源,符合相关计量法律法规要求。但在GMP实际评审过程中,此种溯源方式常不被评审专家认可,以致大量企事业单位计量标准未能有效发挥测量作用,仅用于期间核查使用。 [/color][font=黑体]四、提升生物医药产业计量技术综合能力的解决方案[/font][/size] [size=18px][color=black]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全球生物医药制品的销售额以年均20%-30%的速度增长,成为最具成长性产业之一。就国内而言,目前已基本形成6000亿[/color][font=times new roman][color=black]~[/color][/font][color=black]8000亿级别的生物医药市场。可以预见,国内生物制药行业将会迎来一个迅猛的发展阶段。实现生物医药产业全产业链、全寿命周期、全溯源链的计量,促进计量检测技术的规范应用,使之与生物医药产业相融合,是保障生物医药产业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如何更好的应用计量检测技术,要根据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特色及战略要求,以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为目标,以服务和支撑产业发展为使命,不断提高计量科技创新能力,使计量检测技术不断适应产业发展需求,从而实现促进、引领和创新产业发展的最终目标。 [/color]4.1加强生物医药产业计量测试标准制定[/size] [size=18px][color=black] 加强生物医药领域、计量检测技术领域专家合作交流,促进生物医药检测行业与计量溯源体系相融合,制定适用于生物医疗行业的计量技术标准、检验检测标准、检定规程或校准规范,通过计量技术、量值溯源理论提升生物医药行业检测技术能力和产品质量,明确各类型计量器具溯源方式,以及计量服务机构评价方案,为生物医药企业遴选计量服务机构、评价溯源结果提供技术指导。[/color][/size] [size=18px][color=black]4.1.1、制定计量器具溯源周期评价方法[/color][/size] [size=18px][color=black] 结合各生物制药领域计量器具使用需求、特点,制定根据计量器具种类、使用地点,明确溯源周期评价方法。鼓励计量校准服务机构,为企业提供校准以外的增值服务,协助企业完成计量器具溯源周期评估。[/color][/size] [size=18px][color=black]4.1.2研究符合生物医药产业特点的计量器具溯源方法[/color][/size] [color=black] [size=18px] 紧密结合生物医药产业专用测量仪器的量值溯源需求,针对目前计量溯源方法与医药产业计量器具溯源要求的不适应性,建立和完善产业专用计量标准、产业专用测量仪器量值溯源方法,切实提高产业量值溯源的能力。重点突破产业量值溯源的关键共性技术,努力创新计量技术及服务模式,保障产业科学发展。通过制定专用于生物医药行业的计量溯源标准,根据不同领域、行业要求以标准的形式明确关键领域的计量器具溯源参数、准确度要求,解决生物医药行业生产设备中温度、压力、转速、溶解氧、二氧化碳浓度、糖含量、pH值等传感器进行整体的、在线的检测缺少可行性依据的问题,为企业制定计量器具溯源方案提供依据,作为校准服务提供机构申请实验室认可项目的方法文件。对在线式传感器探讨远程监控的溯源方法,研究具备远程赋值、远程验证功能的在线检测传感器,逐步代替现有设备。进而推动我国生物医药整个产业链向附加值更高的产品成功转型。[/size][/color] [color=black] [size=18px] 4.1.3、提供生物医药产业关键参数测量技术方法[/size][/color] [size=18px][color=black] 紧密结合生物医药产业关键领域关键参数的测量技术需求,通过延展计量溯源链,确保参数测量结果量值的准确应用,拓宽测量结果量值的科学应用范围,增强产业关键参数测量技术能力与服务水平。发展生物医药产业计量分析服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color][/size] [size=18px][color=black] (1)建设关键测试参数的量值溯源能力。针对生物医药产业来自上游原料、辅料、药品包装材料的质量控制环节,中游药品生产的过程监测和质量控制环节,洁净气体、注射用水的质量控制环节设计全流程关键计量测试参数实施、动态溯源方案;[/color][/size] [size=18px][color=black] (2)研究关键参数在线计量方法和装备。研制微生物反应器、动物细胞反应器、植物细胞反应器、酶反应器、制剂装备、培养基配置设备、原料预处理及输送设备、分装设备、制水设备的监测参数的在线计量装置。研制洁净厂房、生物安全实验室、细胞实验室等环境的环境监测设备及远程计量检测装置;[/color][/size] [size=18px][color=black] (3)建立生物技术关键参数测试能力。完善基因参数测量、蛋白质图谱测量、微生物定量测量、生物纳米、生物芯片测量能力;[/color][/size] [size=18px][color=black] (4)建立基因工程技术类仪器、微生物和细胞工程技术类仪器性能评价能力。建立药品生产装备过程监测参数的性能评价能力,对以填平、温度计、环境实验箱为代

  • 【推荐】2007-2008年中国环保产业分析及投资咨询报告 (共四卷)——上传此资料者奖励500分!

    [color=#00008B]内容简介:  中国的环保产业是伴随着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而逐步发展起来的,至今已有20多年的历史。1973年全国第一次环境保护工作会议开创了中国的环境保护事业,环保产业也应运而生。80年代,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日益严重,污染防治工作得到加强,环保产业得到了进一步发展。进入90年代,随着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和环境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及标准的不断提高,特别是“九五”时期环境保护投入的大幅度增加,环保产业得以较快发展。   随着环境污染的日趋严重,国家对环保治理投入不断上升。“六五”期间,中国的环保投资是150亿元,占GDP的0.5%;“七五”期间的环保投资为550亿元,占GDP的0.67%;“八五”期间增长至800多亿元,占GDP的0.8%以上;“九五”期间的环保投资总额达到3600亿元,占GDP的0.93%。   2006年,环保机械行业实现总产值近700亿元、销售收入630亿元、销售利润约40亿元。全年产值增幅和销售收入增幅均保持在15%左右。2006年累计进口6.6亿美元,同比增长19.1%;出口1.4亿美元,增长25%;外贸逆差5.2亿美元。2006年共生产环境污染防治设备10.7万台(套),同比增加20.8%。其中水污染防治设备1.6万台(套),增加78.2%;大气污染防治设备6.5万台(套),增加25.3%;噪声与振动控制设备649台(套),增加55.3%;环境监测专用仪器仪表4万台,增加73.2%;固体废物处理设备2.6万台(套),同比下降0.3%。   环保产业不是微利产业,随着国家加大对环保事业的支持以及对市场的有效监管,环保产业将会真正成为国民经济举足轻重的增长点。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和北京成功申办2008年奥运会对于中国环保产业发展意义重大。   同时,世贸组织各贸易国设置的“绿色壁垒”,正在有效地推动中国出口企业全面开展有关环境管理、生产、安全的认证工作。主动上门向科研单位要环保技术的企业越来越多,外部压力有效地使环保与企业的生存联系起来。   中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环境保护事业越来越受到社会广泛的重视,环保产业也得到迅速发展。环保产业在中国存在巨大的市场潜力有待挖掘,它是防治环境污染的技术保障和物质基础,同时又能兼顾环境推动经济的发展,环保产业在中国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它就像一轮正在冉冉升起的朝阳。二十一世纪的环保产业必将大有可为。   中国投资咨询网发布的《2007-2008年中国环保产业分析及投资咨询报告》共十六章。首先介绍了环保产业的定义、分类、内容、性质、发展历程及特点等,接着分析了国际国内环保产业的发展概况和中国环保产品市场的运行情况,然后分别介绍了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和大气污染防治。随后,报告分析了环保设备行业、环保服务业及环保技术的发展,接着对国内环保产业做了区域发展分析、重点环保企业运营状况分析、BOT投资模式分析、投资可行性分析和发展前景趋势分析,最后详细列明并解析了与环保产业密切相关的政策和法规。您若想对环保产业有个系统的了解或者想投资该产业,本报告将是您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color]

  • 产业观察:我国仪器仪表现状分析

    2006年10月27日 8:57 来源:仪器仪表资讯网 网友评论 0 条 进入论坛 经过几十年来,特别是近十年来的建设与发展,我国仪器仪表已经初步形成产品门类品种比较齐全,具有一定生产规模和开发能力的产业体系,成为亚洲除日本以外第二大仪器仪表生产国。 据不完全统计,年产值低于500万元的企业未列入统计,部分军工企业和产品未列入统计,2003年我国仪器仪表生产企业总数2232个,工业总产值970亿元,销售收入921亿元;包括医疗仪器,工业总产值和销售收入均突破1000亿元。其中,工业自动化仪表与控制系统企业总数620个,工业总产值285亿元,销售收入282亿元;分别占仪器仪表全行业28%、28.5%和29%。科学仪器企业总数525个,工业总产值263亿元,销售收入251亿元,各项数据大约都占全行业25%左右。电子与电工测量仪器企业总数285个,工业总产值148亿元,销售收入147亿元,分别占全行业13%、14%和14.6%。其他各类仪器仪表企业总数、工业总产值和销售收占全行业不足34%。 “九五”以来,尤其是近3年来,我国仪器仪表发展很快,形势很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仪器仪表行业工业总产值和销售收入年平均增长率超过12%,2003年同比2002年增长率达到26.2%和25.4%。据对国内30余家分析仪器厂家统计表明,2002年销售总额约10.4亿元,2003年销售总额增长40%,预计2004年还将继续增长40%,达到20亿元。 2、一批技术先进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品不断涌现。特别是国产工业控制系统DCS水平显著提高,已经承接30万千瓦发电机组60套,一半投入运行良好,并在60万千瓦发电机组新建工程国际招标中标,充分具备了国际竞争能力。横河川仪公司生产的中高档压力/差压变送器年产量突破7万台,进入世界前10名。科学仪器中,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果如微波等离子体炬光谱议、微型电动色谱系统、毛细管电泳—电化学发光检测仪等,正在跨入国际先进行列。 3、仪器仪表产品进出口贸易迅速增长,2003年进出口总额达121亿美元,出口29.5亿美元,同比2002年增长52.6%。出口产品中已经包含有技术含量较高的工业控制系统和精密科学仪器。2002年我国出口的物理和化学分析用仪器总值为0.32亿美圆,仅为美国出口的1%,而2003年该仪器出口总值跃升为1.25亿美圆,年增长291%,达到美国出口的3.3%。中低端数字万用表出口占据世界市场60%份额,出口国家不只限定亚洲、非洲、许多产品已经进入欧美市场。 4、我国仪器仪表企业体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三资企业的迅速发展和民营企业的很快崛起,已经成为仪器仪表产业的主体。2003年,三资企业销售收入占全行业40%以上,利润占全行业53.6%,民营企业紧随其后,而且加大了投资力度,如正泰集团投资1亿元进入工业自动化仪表行业,时代集团兼并了全国最大的试验机企业济南试金集团。浙江中控技术(集团)公司、上海新华控制技术公司和北京和利时系统工程公司3家民营企业已经发展成为我国最有实力的工业控制系统公司,年销售收入均超过5亿元,而且发展势头很好。 应当清醒地看到,虽然我国仪器仪表产业有了较大的发展,但还远远不能满足国民经济、科学研究、国防建设以及社会发展等各个方面日益增长的迫切需求。

  • 【原创】浅谈金融危机对国内分析仪器产业的影响

    浅谈金融危机对国内分析仪器产业的影响2008年一个以金融危机收尾的特别年份。在此的影响下,不同的商业领域对这场突如其来的寒冬感觉各不相同。以证券,金融,房地产等行业最先遭到波及,紧接着扩散到家具,服装等相关制造业。相对来说,由于我国经济的特殊结构,出口贸易在人民币升值等综合因素的夹击下,损失惨重。作为高科技行业之一的分析仪器行业,在即将到来的2009会受到怎么样的影响?笔者试图从基本面分析,带来大家的共同思考。 2008,在其他行业纷纷感受严寒的同时,却因为一个特殊的事件“三聚氰胺”而使分析仪器界的同志们暂时忘却了当下严峻的经济形式 三氰胺事件使一大批与之相关的分析仪器公司和消耗品厂家顿时销售额以倍数提升,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那么在三聚氰胺事件慢慢成为历史的今天,分析仪器行业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为表现出什么样的市场状态?暂时还离我们较远的金融危机会影响脆弱的国内分析仪器制造业吗?就笔者看来,可以分这几个方面来看。第一,从整机和消耗品两个方面来看;整机仪器价格较高,尤其是质谱等昂贵仪器来说,由于土地 价格下跌,政府财政不足,再加上企业现金流吃紧等原因,市场容量势必萎缩。相反,消耗品市场不会有较大影响。虽然整机销售量下降,使消耗品市场扩大容量收到限制,但是因为没有大型仪器的预算,相反补贴了消耗品的采购项目。第二,从进口与国产来看;进口仪器与消耗品价格相对较为昂贵,国产较低。在钱包不鼓的情况下,相信大多采购单位对价格的敏感程度都会不同程度的上升。这给国内一部分,拥有核心技术,产品质量优良,起步较晚的企业提供了机会。第三,从目标客户,企业和政府机关来看:今年印染作为服装行业的上游产业收到重大影响,企业经营环境不断恶化。相对来说,食品,医药,化工受到的影响不太明显。但是,由于国家刺激经济计划,为保持经济和就业稳定,对基础设施的投资空前加大。这将使社会有限的资金发生倾斜,企业融资难度加大也在一定程度遏制了企业的扩张步伐。而且,在经济不景气的条件下,企业对未来发展预期程度下降,想必为应对风险,扩大产能的动力会被大幅削弱。所以,企业这一块增长幅度相对往年会有所下降。相反,一批与国家刺激经济计划相关的检测仪器,如在基础建设用到的相关产品也将获得难得的发展机遇。从政府层面来看,由于财政紧张,大规模采购设备将有所缓和。尤其是下面二线城市和县级单位,靠地方财政拨款的部门,将紧缩地更加厉害。因为未来,房地产价格持续下降的趋势没有缓解的迹象,靠土地为财政主要来源的地方政府想必钱袋也会更紧。那么,综上所述,我们将怎么去应对呢?第一:加大对产业链的整合力度,从产品设计,原料采购,生产制造,物流仓储,销售终端,加强信息沟通,降低成本;第二:加强行业内合作,拓宽产品线,注意用户和政府层面需求动态,做一个全部外包式供应商。一来薄利多销,再者,也可降低客户采购成本。第三:优势互补,看重应用技术合作。想必谁能为客户提供最节约的解决方案,那么对客户 引力也会越大,赢得市场的机会也就越大。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无论什么事,不管金融危机对分析仪器行业有没有影响或者是有多大影响,还是早打算,早准备为好。因为机遇只青睐于有准备的人。危机,危机,别人的危险,你的机会! Leo Ji 上海

  • 【转帖】我国测试仪器产业的现状分析

    多年来我国测试仪器产业被划定归口隶属机械产业,由于管理方面的原因,对测试仪器产品门类的界定不甚明确。现代测试仪器应当界定为测量、控制测试仪器与系统、通信仪器,及其相关的传感器、元器件和材料。     根据掌握的数据,我国现有各类测试仪器企业6千多家,职工总数88万人。其中,产业过程检测、控制测试仪器与系统生产企业2000多家,销售额约占一半比例;科学仪器生产企业约1500家,销售额占总销售额1/4;通信仪器生产企业约1200家,销售额占少部分与通信仪器生产企业的销售额大致相等;其他各类测量测试仪器及元器件材料等生产企业近1000家,销售额约200亿元。目前,我国测试仪器已经形成门类品种比较齐全,具有一定技术基础和生产规模的产业体系,成为亚洲除**以外第二大测试仪器生产国。 高档、大型仪器设备几乎全部依赖进口,中档产品以及许多关键零部件,国外公司同样占有国内市场60%以上的份额。据海关统计,除去随成套工程项目配套引起的测试仪器不计,每年进口各类测试仪器总额接近我国测试仪器产业总产值50%。此外,在6000多家企业中,年销售收入超过1000万元的不足1000家,全行业经济效益低下。

  • 上海分析技术产业研究院刚刚发布了实验室管理人员职位,坐标上海市,速来围观!

    [size=16px][color=#ff0000][b][url=https://www.instrument.com.cn/job/position-79693.html]立即投递该职位[/url][/b][/color][/size][b]职位名称:[/b]实验室管理人员[b]职位描述/要求:[/b]岗位职责:1. 为企业提供样品检测、数据分析等。2. 实验室安全管理,仪器设备的日常维护和保养。3. 组织仪器设备和实验室安全培训。4. 仪器设备日常运行的消耗品采购。任职要求:1. 仪器、化学、生物等领域本科以上学历。2. 具有较强的抗压及自我激励能力。3. 具备良好的组织能力,能够同时处理多项任务,并能按时完成指定任务。[b]公司介绍:[/b] 上海分析技术产业研究院位于上海市松江区启迪漕河泾科技园,研究院以分析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为工作中心,设置专业技术平台服务中心、产业研究中心、项目孵化中心等职能部门,积极发挥国内外院士、专家成员等高层次人才的力量,集聚国内外一流机构和科研学者共同创新。并设立专家顾问委员会,激发科研队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进以项目为核心的驻院工作机制。未来,研究院将带动上海及周边地区分析技术产业集群的集聚,并为集群...[url=https://www.instrument.com.cn/job/position-79693.html]查看全部[/url][align=center][img=,178,176]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1/08/202108160948175602_3528_5026484_3.png!w178x176.jpg[/img][/align][align=center]扫描二维码,关注[b][color=#ff0000]“仪职派”[/color][/b]公众号[/align][align=center][b]即可获取高薪职位[/b][/align]

  • 第一届 实验室设备、科学器材、分析测试、材料工艺设备-2018中国新材料产业发展大会暨展览会

    第一届 实验室设备、科学器材、分析测试、材料工艺设备-2018中国新材料产业发展大会暨展览会

    [align=center][color=#333333][/color][/align][align=center]2018中国新材料产业发展大会[/align][align=center]国际材料工艺、实验室设备及科学器材展览会[/align][align=center][/align][align=center]举办时间:2018年12月19日-21日[/align][align=center]举办地点:南京国际展览中心(南京市龙蟠路88号)[/align][align=center]支持单位:国家发改委[/align][align=center]科技部[/align][align=center]工信部[/align][align=center]中国工程院[/align][align=center]中国科学院[/align][align=center]国家自然基金委员会[/align][align=center]主办单位:中国材料研究学会[/align][align=center] 国家新材料产业发展咨询委员会[/align][align=center]承办单位:上海狮威展览有限公司[/align][align=center]合作单位:重庆联方会展有限公司[/align]趋势所向,市场需求,共建材料工艺生态圈新材料是国家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新材料产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产业技术水平日益提高,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新材料产业体系正在形成,部分领域已处于世界先进水平。目前新材料产业正以超24%的年均增速稳步发展,预计到2020年中国新材料产业总值将超过6万亿元。随着我国“一带一路”、“中国制造2015”的政策出台及实施推进,新材料产业的发展将出现新的曙光和难得的机遇。一展一会、定义新材料产业未来中国新材料产业发展大会是由中国材料大会衍生出来的高端行业论坛会议,立足行业前沿,定位顶尖技术交流研讨。2018首届新材料产业论坛将在古都南京举办,此次论坛预计参会代表将达3000人,由知名院士、两岸三地业内专家、国内外行业前沿的企业高管组成。大会涵盖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石墨烯、锂电材料、高分子材料、汽车合金材料、高温合金材料、碳纤维等二十个分会。大会的举办将助力推进国家新材料产业健康快速发展。同期举办的国际材料工艺、实验室设备、分析测试及科学器材展览会将秉承C-MRS系列展Ciamite一贯的风格继续为行业展商搭建更高规格的展览交易平台,也是行业在科研领域推广产品和技术的窗口。展会将接待来自世界各地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重点实验室、企事业单位的专业观众和买家,力争办成规模大、专业水平高的材料科技领域行业盛会。行业大咖齐聚,打造高效商务平台[img=,690,271]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8/08/201808281337156200_7631_3452182_3.png!w690x271.jpg[/img]聚焦目标观众,加强行业商贸配对2 高校、材料工程学院2 国家重点实验室2 科研院所2 系统方案供应商2 新材料企业2 政府行业协会2 贸易零售商2 媒体展会优势:l 国内新材料产业领域会议标杆,参会代表超过3000人l 超过10年连续成功举办“中国材料大会”的会展举办实力和经验l 超过150家稳定的国内外参展商l 10年积累的新材料行业数据库保证了参会、参展的收益l 为您提供业界最新、最具权威的专业产学研报告会超过20场l 良好的品牌效应,展会是我国新材料产业届人士了解国内外新材料工艺设备技术及市场动态的最佳途径同期精彩活动 — 展望CAMICE 201819场分论坛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石墨烯、锂电材料、高分子材料、汽车合金材料、高温合金材料、碳纤维等领域,国内外知名专家,院士,企业家将汇集一起,共同商议行业顶尖技术及产业。Ø 半导体材料Ø 生物医用材料Ø 石墨烯Ø 锂电材料Ø 高分子材料Ø 无机非金属材料Ø 高温合金Ø 超硬材料Ø 轻合金材料Ø 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Ø 稀土新材料Ø 环境工程材料Ø 绿色建材Ø 集成电路材料Ø 汽车新材料Ø 手机新材料Ø 新型显示材料Ø 新材料园区论坛1场高峰论坛组织院士、专家、代表性企业家、政策把控人员15人左右,召开闭门圆桌会议,讨论、修改分论坛指定专家写的行业领域新材料产业报告 讨论、拟定2018年行业领域新材料产业发展报告蓝皮书。10场项目配对会设材料工艺、实验室设备、材料测试为核心内容的三大配对区域,举办超过10场配对会,届时将有多家国内企业主与供应商面对面的交流,为企业创造精准的销售机会。2个项目路演展会期间将开辟多条路演项目,其中院士专家企业行、观摩南京市江北区创新材料馆及产业区,推动地区新材料产业政策发展,预计规模100人左右。1场政策解读为进一步推动各项新材料产业政策措施落地见效,更大程度发挥各项政策对企业发展的助推作用,提升企业创新能力与运营水平。展会期间国家权威行业主管机构将派代表进行讲座。1项颁奖盛典为表彰对我国材料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在国内相关奖项的基础上,增设新材料产业突出贡献将,以进行表彰。参展范围:1、物性测试仪器及设备1.1试验机1.2无损检测、无损探伤仪器1.3测厚仪1.4其它物性测试仪器1.5环境试验箱1.6热分析仪器1.7粒度、颗粒、粉末分析仪器1.8流变仪、粘度计1.9表界面物性测试1.10燃烧测定仪2、分析仪器2.1色谱2.2光谱2.3质谱2.4 X射线仪器2.5波谱2.6元素分析仪2.7水分测定仪2.8电化学仪器2.9数据管理和技术服务2.10其他通用分析仪器3、光学仪器及设备3.1光学显微镜3.2电子显微镜3.3显微镜样品制备3.4光学测量仪3.5光学加工3.6光学成像设备3.7激光产品4、测量、计量仪器4.1天平、衡器4.2温度计量仪器4.3长度计量仪器4.4表面测量仪器4.5其它测量、计量仪器5、实验室常用设备5.1清洗、消毒设备5.2制样、消解设备5.3分离、萃取设备5.4浓缩、纯化设备5.5混合、分散设备5.6恒温、加热、干燥设备5.7粉碎设备5.8合成、反应设备5.9制冷设备5.10泵、液体处理设备5.11气体发生器、气体处理5.12实验室家具5.13其它实验室用设备6、零部件6.1光谱、光学仪器备件6.2色谱、质谱备件6.3其他备件7、相关仪表7.1基础仪表7.2其它相关仪表8、技术服务8.1整体实验外包服务8.2大型仪器测试与验证服务8.3工业设计服务9、期刊、科技出版物创新的服务模式1、推广预热:营销内容买家一对一;展前预热,展中促进;展后跟踪2、一对一顾问式服务3、周到的服务,包含但不限制(技术研讨会、技术报告、展台搭建服务、酒店预定、资料提交、参展通知、展品货运、会后报告等)观众微信公众号,获取更多大会资讯[img=,402,402]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8/08/201808281337444140_5669_3452182_3.jpg!w402x402.jpg[/img]登陆官网,浏览更多资料:[url=http://www.camice.cn][color=#ff0000]http://www.camice.cn[/color][/url]参展参观,仔细详情,请联系:上海狮威展览有限公司  地址Add:上海市灵石路 658 号大宁财智中心1505 室  电话Tel:021-80251548  电邮Email:wangling@lionsking.cn 网址Website:http://www.camice.cn/[url=http://www.camice.cn/]官网[/url] 联系人Contact:王 玲 女士 (15201848515同微信号)

  • 【为国庆60周年献礼--国产仪器1】我国首款产业化的宽压力范围取样过程气体质谱分析仪

    专题系列:【为国庆60周献礼】为国庆60周献礼,为仪器100年喝彩!http://www.instrument.com.cn/bbs/shtml/20090921/2118516/国产仪器1:[size=4][color=#DC143C]我国首款产业化的宽压力范围取样过程气体质谱分析仪[/color][/size]舜宇恒平推出国产全自动在线过程气体质谱分析仪日前,由上海舜宇恒平科学仪器有限公司推出了自主创新开发的全自动在线过程气体质谱分析仪——SHP8400 PMS。这是我国首款产业化的宽压力范围取样过程气体质谱分析仪,标志着我国在在线质谱仪的开发和生产制造方面迈出了一大步。该产品主要针对生物制药、石油化工、钢铁冶炼、真空/冷媒检漏等多个生产过程提供实时分析数据,以优化生产工艺,提高生产效率 同时,可以对环境监测中的水污染、空气污染等进行动态、快速分析。SHP8400 PMS(Process Mass Spectrometer)系统包含在线气体处理装置、多通道进样装置、质谱分析器和全中文的过程气体分析软件。凭借着在质谱仪设计、生产、调试等方面丰富的人才资源和多年在分析仪器制造行业积攒的经验,该款仪器完全从客户角度出发,无论硬件还是软件方面都充分考虑到了在线分析的具体需求,更提供量身订制服务。多通道在线气体处理装置在保证样气真实和传输快速的基础上具备除尘、除湿、控压控温等功能,确保在线分析系统长期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由权威检测机构提供的测试报告显示,SHP8400 PMS的分辨力、检出限、灵敏度等性能指标完全能符合在线分析的苛刻要求。

  • 我国传感器产业技术及市场动向分析

    导读:传感器技术是现代科技的前沿技术,其水平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感器技术已经从传统的物性型向集成化、多功能化、数字化、智能化、系统化、网络化发展,并不断应用新材料。    传感器是一种能把物理量或化学量转变成便于利用的电信号的器件。国际电工委员会(IEC:International Electrotechnical Committee)的定义为:“传感器是测量系统中的一种前置部件,它将输入变量转换成可供测量的信号”。按照Gopel等的说法是:“传感器是包括承载体和电路连接的敏感元件”,而“传感器系统则是组合有某种信息处理(模拟或数字)能力的传感器”。传感器是传感器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被测量信号输入的第一道关口。    传感器的种类繁多,分类方法也多。目前常用的是按照传感器的用途,分为:力敏传感器、热敏传感器、湿敏传感器、磁敏传感器、气敏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生物传感器,等等。(3)技术动向与发展趋势    传感器技术是现代科技的前沿技术,其水平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通过多国展,我们不难发现,感器技术已经从传统的物性型向集成化、多功能化、数字化、智能化、系统化、网络化发展,并不断应用新材料。应用领域也从高技术和军事领域迅速转移到传统基础工业改造、大型工程系统配套、汽车电子化配套、家电控制系统、医疗卫生、健康保健、环保监测治理等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    1)传感器的集成化和多功能化    传感器集成化,即将传感器、信号处理器、控制系统、电源系统等产品一体化,作为投入市场的初始产品,才能获取行业的重视,满足市场需求。已经获得广泛应用的多功能硅压力/差压传感器是小型集成化的典型。它是在4mm*4mm的硅片上,采用微电子平面工艺和微机械加工工艺,采用三坯双岛的复合敏感结构,实现了差压、静压和温度3参数的同时测量。    2)传感器的数字化和智能化    传感器的数字化和智能化的出现是传感器产业又一次突破,也成为当今传感器行业发展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智能传感器将微处理、通信总线接口、信息检测、信息处理和信息传输等功能一体化,并自行进行补偿、校正、故障排除,将只能进行单一检测、单一功能的传统传感器与智能化技术相结合,实现传感器的多种测量、多种变量的特性。另外数字传感器内部结构简单,利用纯数字电路进行测量,抗干扰性强。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使传感器的数字化和智能化得到了最大意义的体现,具有更大的发展潜力和空间。    3)传感器的系统化和网络化    传感器的系统化和网络化是必然,智能化传感器的发展,为传感器测控网络的实现提供了技术基础,网络技术和传感器技术的结合,使传感器随着无所不在的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而发展。这种技术上的飞跃不仅使传感器的性能大大提高,而且将带来高额的技术附加值。要实现无所不在的参数检测,传感器向网络化发展将成为今后研究的热点,他将为系统的扩充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减少现场布线的复杂性和电缆的数量。网络传感器是以嵌入式微处理器为核心,集成了传感器、信号处理器和网络接口的新一代传感器。在网络传感器中,采用嵌入式技术和集成技术,使传感器的体积减小,抗干扰性能和可靠性提高;微处理器的引入,使网络化传感器成为硬件和软件的结合体,根据输入信号进行判断、决策、自动修正和补偿,提高了控制系统的实时性和可靠性;网络接口技术的应用,为系统的扩充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减少了现场布线的复杂性和电缆的数量。    (4)国内外的差距    物联刚应用已从政府政策扶持进入市场导入期,传感器作为物联网基础,处于产业链上游,在物联网发展之初受益较深。但传感器已成我国物联网发展瓶颈。据分析,我国传感器行业发展落后,困内传感器需求,尤其是高端需求严重依赖进口,困产化缺口巨大,目前传感器进口占比80%,传感器芯片进口占比达90%。国产化需求迫切。国内传感器厂商占据中低端市场从发展态势看,国内传感器厂商有三种情况:    一是国有企业发展处于平稳增长状态,总体上跟跟不上国外最新技术发展的步伐,除少数厂家外,总体差距有扩火的趋势。这是因为传感器技术发展快,工艺和制造设备更新快,许多新设备国内厂商无法制造等原因造成的。并且设备的单台价格少则几十万美元,多则数百万美元,绝大多数厂家靠白身积累很难购买新型设备,致使在许多新技术、新工艺方面无法跟国外企业飞速发展的步伐。    二是营或合资企业的产品占据了中低端市场,传统技术和装备手段可以满足绝火多数产品的制造要求,市场发展状态良好。除个别厂家在个别品种方面将国外生产的芯片拿到国内封装出相关产晶、.占据市场较大份额外,其他高端产品均是困外厂商在垄断。    三是外资企业的产品占据国内高端市场绝大多数的市场份额,并将会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问内持续把持高端市场,这种势头在短期内不会得到根本转变。    我国传感器业取得的新进展主要表现在:一是在数景方面,通过多年的积累,随着装备的改进,产能在近几年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几乎以每年近一倍的速度在增长;是在品种方面,除少数品种外,目前国内能够生产多数品种的产品;三是在质量方面,国内厂商开发的多数产品性能能够满足工程需要,产品质量丌始接近困外产品水平:四是在新产品方面,由于创新能力小足以及工艺技术和加工手段的差距,我困企业自主发的新产品少。    面临的的问题在于:原刨技术少、新型加工手段缺少、工艺装备落后、持续发展的体系没有建立起来。新型传感器的产业化速度慢仍困扰着众多传感器企业。产品更新换代是行业持续发展的源泉,传感器正向更多领域拓展,这些领域不断增长的需求,要求新型传感器产品不断的涌现。网络的应用,IT业的迅速发展,也对传感器新品提出更多要求,因此本土传感器还有太多的地方需要学习和提高。在技术方面,我国传感核心技术缺乏,成为行业发展、甚至物联网产业进步的阻碍力量。在企业方面,我国传感器企业规模普遍较小,很难和世界级大型公司竞争。在政策方面,我国行业专业激励政策不明确,企业不易得到辅助。在市场方面,我国传感器业面临中高端依赖进口、低端价格战和同质化竞争的局面。

  • 梅特勒-托利多为中国5G全产业链关键材料提供热分析解决方案

    [align=left]上海2019年12月30日 /美通社/ -- 行业领先的精密仪器及衡器制造商与服务提供商梅特勒-托利多近期为中国5G全产业链关键材料性能分析和表征提供热分析解决方案。[/align][align=left]5G作为构建万物互联的基础保障技术正趋于成熟,它带来了新一轮的科技创新周期,对全产业链器件原材料、基站天线、通信网络设备、系统集成与服务商等产生了积极影响。比如,相比于4G,5G的数据量更大、发射频率更大、工作的频段也更高,这需要基站用 PCB 有更好的传输性能和散热性能,也就意味着 5G 基站用PCB要使用高频率下低损耗、尺寸稳定性和耐热性更好的电子基材。再如,改性聚酰亚胺(MPI)凭借其损耗因子小、耐热、耐挠曲、低热膨胀系数(CTE)、易于实现微细图形电路加工等特性有望在未来5G时代脱颖而出,不仅可应用于5G天线材料,而且可用于折叠屏的柔性OLED及柔性电路板(FPC)的柔性衬底等。[/align][align=left]针对实际的工艺生产过程以及电子器件的高温加工制程,5G产业链关键材料的一些重要性能参数需要通过热分析仪器来进行表征,并且评估其可靠性,甚至实现通过热分析技术的反馈信息优化工艺条件呢。[/align][align=left]梅特勒-托利多提供的热分析超越系列涵盖了差示扫描量热仪(DSC)、闪速差示扫描量热仪(Flash DSC)、热失重分析仪(TGA)、同步热分析仪(TGA/DSC)、热机械分析仪(TMA)、动态热机械分析仪(DMA)和熔点仪,提供了全面的、创新的材料表征技术,实现了对5G产业链关键材料的快速、高精准、可重复的性能测试,为科学研究和工业生产提供了系统的解决方案。以下是具体案例解析:[/align][align=left]1、5G基站用PCB的使用上限温度[/align][align=left]玻璃化转变温度(Tg)是工程塑料使用温度的上限,而当PCB的填充树脂材料发生玻璃化转变时,PCB的整体力学性能、尺寸稳定性和介电性能都将发生较大偏移,故此 PCB需要足够高的Tg。差示扫描量热仪(DSC)是测试Tg最为普遍的一种热分析手段,在发生玻璃化转变的过程中,样品的比热会出现特征性变化,在DSC曲线上表现出台阶式的转变。梅特勒-托利多提供的DSC 3 及DSC 3+搭载多对热电偶技术的传感器,具有业内最高的量热灵敏度。遵从IPC-TM-650 2.4.25D标准测试方法,如图1所示,采用DSC3+,PCB经历了两次升温测试,得到Tg为139.13摄氏度。[/align][img=,600,]https://pic1.zhimg.com/80/v2-7f0fb6c14f50a8836062fcb546f82e0c_hd.jpg[/img][align=left]图一. 根据IPC-TM-650 2.4.25D标准用DSC3+测试PCB的Tg [/align][align=left]2、5G关键材料的热稳定性[/align][align=left]热稳定性可以采用热失重分析仪(TGA)对材料的热分解温度Td进行测定表征,通常失重5%所对应的Td是5G关键材料最为关注的温度点。梅特勒-托利多提供的TGA 2及TGA/DSC 3+搭载梅特勒超微量天平,灵敏度高,具有行业内最好的USP最小称量值,能够测量微弱的样品质量变化,并且无可匹敌的STARe软件可以帮助实现复杂的数据分析。图2为在TGA/DSC3+下测试得到的不同供应商PI膜的TGA曲线,如1号PI膜失重5%的温度点为572.47摄氏度。该实验方法及数据分析简便易操作,可提供可重复性及高精准的数据结果,是5G关键材料热稳定性检测的最佳解决方案。[/align][img=,600,]https://pic4.zhimg.com/80/v2-70a80109fbb88b4368fc40f3a51f033b_hd.jpg[/img][align=left]图二. TGA/DSC3+测试不同供应商PI膜的TGA曲线 [/align][align=left]3、5G关键材料的尺寸稳定性[/align][align=left]优异的尺寸稳定性是各元器件稳定运作的结构保障,而诸如PCB和PI膜等材料必须具备足够小的线性膨胀系数CTE。然而,在实际的加工和应用场合中,PCB易受局部过热而引起基板树脂的软化、分解,并最终导致基板发生分层和爆板,所以PCB的爆板时间Td需足够长。热机械分析仪(TMA)主要应用于检测CTE、Tg、软化点、相转变等物理变化过程,并可以用来评估不同加工工艺或原材料配方之间产生的性能差异。因此,可以采用TMA表征CTE、Tg和Td。梅特勒-托利多提供的TMA/SDTA 2+是业内唯一能准确测量样品温度的TMA,位移分辨率达到0.5 nm,可以实现无需空白基线修正,并具有独家的-0.1 N的负力,帮助实现一些特殊的应用测试(如凝胶点的表征)。如图3所示为采用TMA/SDTA2+测试PCB的Td和不同供应商PI膜的CTE和Tg,根据IPC-TM-650 2.4.24.1标准方法,PCB在288摄氏度条件下的Td为2.05min,而PI膜极小的CTE和高Tg确保了尺寸的稳定性。[/align][img=,600,]https://pic2.zhimg.com/80/v2-ace04a96c15431208c8f940e5930095d_hd.jpg[/img][align=left]图三. 根据IPC-TM-650 2.4.24.1标准用TMA/SDTA2+测试PCB的td及不同供应商PI膜的CTE和Tg [/align][align=left]实际上梅特勒-托利多的5G材料热分析仪器解决方案,已经在国内大型基站设备生产供应商得到了良好的应用。[/align][align=left]万物互联的时代车轮已经隆隆驶来,梅特勒-托利多愿和5G全产业链原材料科研单位和生产商、硬件生产商和服务商携手筑建最稳固的基础,迎接这一时代的到来。[/align]

  • 我国建筑垃圾资源化产业背景分析及发展现状

    [size=15px]建筑垃圾是新建、改(扩)建、拆除各类建(构)筑物、管网、道桥等以及房屋装饰装修过程中产生的废物总称,主要包括工程渣土、废弃泥浆、工程垃圾、拆除垃圾和装修垃圾等。据中国环联公布的数据,当前我国建筑垃圾已占城市垃圾总量的40%以上,建筑垃圾年产生量超过3.0×10[size=12px][sup]9[/sup][/size]t,预计2025年将达到4.0×10[size=12px][sup]9[/sup][/size]t。但目前大中城市的建筑垃圾资源化率不超过10%,与日本、德国、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建筑垃圾资源化水平差距较大。[/size][size=15px]为提高我国城市垃圾资源化水平,实施城市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战略,国家生态环境部牵头,联合其他部委于2018年12月制定下发了《“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方案》,首次提出“无废城市”的概念,这是一种基于绿色、开放、协调、创新、共享的发展理念,一种持续推动固废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的城市发展模式。经过成功试点,18个部委于2021年12月15日联合印发了《“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方案》,其中强调要对城市建筑垃圾实施源头减量、提高资源利用率,合理布局建筑垃圾转运调配、消纳处置和资源化利用设施,形成与城市发展需求相匹配的建筑垃圾处理体系,这对建筑垃圾资源化产业的整体发展形成了政策支持。[/size][size=15px]各省市为贯彻实施该方案,出台了包括建筑垃圾资源化发展规划在内的具体实施方案,如深圳市要求2025年建筑垃圾资源化率达到35%,其中房屋拆除垃圾资源化率达到95%;山东省要求自2022年起在16个地市全域启动“无废城市”建设,“十四五”期间新开工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要达到40%,新建民用建筑中绿色建筑占比达到100%等,这些地方具体方案的实施对提高建筑垃圾资源化水平和再生产品的消纳形成了支撑。[/size][size=15px]然而,对比当前我国城市建筑垃圾资源化产业的阶段发展目标与发达国家既有的建筑垃圾资源化水平,可以发现,我国建筑垃圾资源化产业虽然起步较早,但整体发展仍属朝阳产业。资源化水平不高、建筑垃圾处理设施短缺、缺乏技术创新和市场驱动是建筑垃圾资源化产业发展中亟需解决的问题。[/size]

  • 上海分析技术产业研究院今日正在招聘,仪器技术支持工程师(月旭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坐标上海,高薪寻找不一样的你!

    [b]职位名称:[/b]仪器技术支持工程师(月旭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b]职位描述/要求:[/b]岗位职责:负责溶出仪产品线及新引进产品的售前实验,应用编写,样机管理,ERP物料管理,电话技术支持,部分资料翻译,入库初验等工作。任职要求:1、机械、自动化、材料、物理化学、制药或相关专业毕业,有仪器或制药行业工作经验者优先;2、 对分析测试实验室所用的仪器有一定的了解,具有一定使用经验的更佳;3、能够对实验室、仪器设备和物料进行规范化、有条理的管理,能提出改进意见者优先;4、学习能力、动手能力和适应能力强,公司提供全面培训机会,表现佳者,有出国培训的机会; 5、能够准确理解和翻译英文资料,CET4以上者优先;6、 能合理规划时间,适应公司的规范化管理;7、 能热爱本职工作,不轻言放弃。福利(五险一金、各类补贴等)五险一金、双休、年终奖、餐补、商业险、员工培训、绩效奖金等等月旭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8月在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注册成立,2011年在浙江金华成立全资子公司,2014年10月完成股份制改造,2015年5月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新三板)挂牌上市(股票代码:832463)。月旭科技集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为一体,致力为客户提供色谱分离分析技术、产品和整体解决方案。色谱技术广泛应用于生物医药、食品安全检测、环境监测、精细化工等关系民生并处于快速发展的行业。[b]公司介绍:[/b] 上海分析技术产业研究院位于上海市松江区启迪漕河泾科技园,研究院以分析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为工作中心,设置专业技术平台服务中心、产业研究中心、项目孵化中心等职能部门,积极发挥国内外院士、专家成员等高层次人才的力量,集聚国内外一流机构和科研学者共同创新。并设立专家顾问委员会,激发科研队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进以项目为核心的驻院工作机制。未来,研究院将带动上海及周边地区分析技术产业集群的集聚,并为集群...[url=https://www.instrument.com.cn/job/user/job/position/51602]查看全部[/url]

  • 对产业计量应该如何做个人理解

    [b]产业计量概念的提出:[/b] 产业计量最早在《计量发展规划(2013-2020年)》中首次提出"在现代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性服务业等经济社会重点领域、研究具有产业特点的量值传递和产业关键领域关键参数的测量、测试技术,研究服务产品全寿命周期的计量技术,构建国家产业计量服务体系。 "。[b]发展产业计量的根本目的:[/b] 1、聚焦产业发展短板、瓶颈,查找“测不了、测不全、测不准”的痛点难点,明确符合产业方向的计量测试需求。 2、密切跟踪当前世界科技进步和产业发展的最新趋势,开展前瞻性计量测试技术、产业关键共性计量技术研究。 3、加强产业测试方法和专用设备的研究。围绕产业发展需要,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和手段,开展现场计量、在线计量、远程计量、嵌入式计量以及微观量、复杂量、动态量、多参数综合参量等相关测试方法研究,制订一批产业急需的校准方法或测试技术规范,推动产业技术标准升级。 4、参与过程计量控制和管理。帮助企业完善测量管理体系,加强对测量过程的控制和测量设备的管理。 5、围绕产品计量测试需求,开展从关键参数测量、仪器设备校准、产品测试评价到系统方案集成的全过程计量测试服务,提升全产业链计量测试服务能力和产品全寿命周期计量保障能力。 6、聚焦产业发展中的计量测试难题,加强计量科研联合攻关和技术交流,促进计量科研成果在产业的转化应用。 7、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化运作为手段,创新计量服务模式,为产业发展提供计量科技创新和计量测试技术服务,加强计量科研成果的转化应用和技术对接,服务产业高质量发展。[b]产业计量的实施主体:[/b] 各个研发和生产企业。[b]产业计量的支撑机构:[/b] 各计量技术机构、测试中心。[b]开展产业计量的基本思路:[/b]1.突破传统计量领域,计量溯源仅关注计量数据准确性的局限性;2.查找企业在计量测试方面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的围绕企业的产品设计、研制、试验、生产和使用等全过程,开展相关的关键参数测量;3.研讨、分析企业计量器具配备、量值溯源以及标准物质研制及应用情况;4.挖掘企业在关键计量测试技术、测量方法研究和专用测试设备研发等方面的产业计量共性需求;5.对仪器设备检定校准、环保净化、工业洁净、工艺控制能力进行测评。

  • 江西省产业计量工作推进会暨国家钨与稀土产业计量公共服务平台上线活动在赣州举行

    计量资讯速递报道[font=-apple-system, BlinkMacSystemFont, &][size=15px][color=#333333] 9月23日,江西省产业计量工作推进会暨国家钨与稀土产业计量公共服务平台上线活动在赣州举行。会议对产业计量相关知识进行了宣贯,总结了近年来江西省产业计量工作开展情况,研究和部署了下一阶段产业计量相关工作。会议由赣州市市场监管局二级调研员[b]刘平[/b]主持,江西省市场监管局二级巡视员[b]李捷[/b]出席会议并讲话,江西省市场监管局计量处处长[b]刘志凯[/b]参加会议和相关活动。北京长城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所[b]熊昌友[/b]副总师和中科院赣江创新研究院[b]许志一[/b]博士受邀参会并作主题报告。[/color][/size][/font][font=-apple-system, BlinkMacSystemFont, &][color=#333333][font=-apple-system, BlinkMacSystemFont, &] 据悉,由国家钨与稀土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和赣州西克节能自动化有限公司联合开发的国家钨与稀土产业计量公共服务平台以服务钨、稀土企业为重点,辐射医药、建筑、机动车等产业,提供完善的网上报检“一站式服务”。其中网上报检“一站式服务”主要围绕计量器具管理提供报检提醒、报检需求、咨询需求等。[/font][/color][/font][font=-apple-system, BlinkMacSystemFont, &][color=#535353][back=#fff8f2][b] 李捷[/b]指出开展产业计量工作,是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和要求,是我省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是提升计量基础能力建设的要求。省局党组高度重视产业计量工作,每年都将产业计量工作作为全省市场监管的重点工作来谋划和推进。省局先后制定了省级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建设的指导意见和验收细则,着力加快完善产业计量体系,重点打造国家级和省级产业计量测试中心,为产业提供全溯源链、全寿命周期、全产业链、前瞻性的计量支撑和技术服务。[/back][/color][/font][font=-apple-system, BlinkMacSystemFont, &][color=#333333][size=15px][b] 李捷[/b]强调近年来,国家钨与稀土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已获总局批准筹建,江西省电磁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已完成验收,我省推进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建设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也存在着一些不足。就如何做好下一阶段产业计量工作,李捷提出3个方面工作要求:一是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要深刻认识到产业计量工作的重要性、开展产业计量工作的紧迫性;二是要明确目标,措施有力,要做好工作计划和方案,排好时间表、落实责任人,确保产业计量工作有序有效推进;三是要加强协调,统筹推进,省局计量处要做好全省产业计量的协调工作,做好产业布局的科学谋划,省检验检测认证总院计量科学研究院、东华计量测试研究院要发挥全省计量技术机构“龙头”带动和示范作用,各设区市局要加强与政府有效沟通,以强烈的责任感抓好产业计量工作的落实,省计量协会、测试学会等行业组织要充分发挥计量行政监管部门和计量校准机构、企业的桥梁纽带作用,共同推进产业计量工作迈上新台阶。[/size][/color][/font][font=-apple-system, BlinkMacSystemFont, &][size=15px][color=#333333][/color][/size][/font][size=15px][b][color=#d92142] 赣州市市场监管局二级调研员刘平指出[/color][/b],国家钨与稀土产业计量测试所中心作为全国唯一国家级的钨与稀土产业计量测试服务机构,建设国家钨与稀土产业计量公共服务平台是加快钨与稀土产业计量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升级的有效路径,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全国网信工作会议重要讲话精神的生动实践。[/size][size=15px] 江西省检验检测认证总院计量科学研究院、东华计量测试研究院负责人、江西省各设区市分管副局长、计量科长、计量所长、江西省计量协会相关同志和有关企业代表以及省局计量处相关同志共计80余人参加会议。[/size][color=#333333][font=-apple-system, BlinkMacSystemFont, &][size=15px]来源:赣州市场监管[/size][/font][/color]

  • 喜讯!江西省首家国家级产业计量测试中心获批筹建

    喜讯!江西省首家国家级产业计量测试中心获批筹建

    [font=-apple-system-font, BlinkMacSystemFont, &][size=15px][color=#333333] 1月19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致函江西省人民政府,同意江西省依托赣州市计量检定测试所筹建“国家钨与稀土产业计量测试中心”,这是江西省首家获批筹建的国家级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对推动赣州建设发展稀土钨新型功能材料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打通实验室到产品生产的“最后一公里”具有重要意义。[/color][/size][/font][font=-apple-system-font, BlinkMacSystemFont, &][size=15px][color=#333333][img=,488,594]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0/01/202001230311347613_9500_1626275_3.png!w488x594.jpg[/img][/color][/size][/font][font=-apple-system-font, BlinkMacSystemFont, &][size=15px][color=#333333] 计量是工业生产的眼睛,是创新发展和工业4.0的基础。2013年,国务院印发《计量发展规划(2013-2020年)》,提出“要构建国家产业计量测试服务体系”。即,以产业需求为导向,将计量测试嵌入到产品研发、制造、质量提升、全过程工艺控制中,实现关键量准确测量、测试与实时校准,达到提升新产品开发效能、促进量产、提高核心竞争力的目的,是支撑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性平台。其建设标准高,要求高,难度大。从已通过验收的测试中心来看,它们在各自的产业领域起到了打通实验室到产品生产的“最后一公里”的重要技术支撑作用,在帮助解决产品生产关键测量、测试难题,促进产业整体发展水平提升上起到了重要作用。  [/color][/size][/font][font=-apple-system-font, BlinkMacSystemFont, &][size=15px][color=#333333] 为加快江西省钨与稀土产业高质量发展,将赣州钨稀土资源优势转变为新兴产业优势,2018年11月,江西省政府向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转报申请依托赣州市计量检定测试所筹建“国家钨与稀土产业计量测试中心”。一年多来,测试中心(筹)全面深入调研了全国钨与稀土产业现状和前瞻性发展方向,精准提出了6大类、11项亟需解决的关键测试工艺难题,新建5个产业计量社会公用标准,申请省级科研项目4个,联合开展科技攻关项目4个,正在开发《稀有元素含量快检分析技术》,先后与晨光稀土、章源钨业等56家钨与稀土企业签订产业合作协议,面向100余家钨与稀土企业提供了计量测试服务,取得了较好成效。  此次,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的批筹,标志着测试中心(筹)进入正式筹建阶段。下一步,赣州市市场监管局将坚持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着力发挥自身优势,积极争取国家、省直部门在资金筹措、人才资源、科研项目等方面给予支持,深入研究服务钨与稀土产业“三全一前”(即全溯源链、全寿命周期、全产业链并具有前瞻性)的计量测试技术,特别是关键领域、关键参数的量值传递、测量测试技术,开发产业专用测量、测试装备,全面提升计量科技创新能力和运行能力建设,力争通过3年的努力,打造具有全国性影响力的钨与稀土产业计量测试中心,为赣州建设发展国家钨稀土新型功能材料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提供重要技术支撑。[/color][/size][/font]

  • 辽宁首批十佳“特色产业园区”,丹东仪器仪表产业园占一席

    [color=#000000]近日,辽宁省商务厅公布了2023年辽宁省特色产业园区评审结果,丹东边境经济合作区仪器仪表产业园顺利通过评审,成为全省首批10个特色产业园区之一。[/color][color=#000000]省级特色产业园区是以某一产业为主导方向,特色优势明显、产业链条完整、功能配套完善、管理科学规范、创新能力突出的产业集聚区。[/color][color=#000000]此次获评的丹东仪器仪表园是东北地区专业程度最高、规模最大的仪器仪表产业基地,拥有国家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级高新技术孵化器、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等荣誉称号。[/color][color=#000000]目前,该园区已形成了[b]工业自动化仪表与控制系统、医疗仪器、科学仪器、分析检测仪器、电子与电工测量、各类专用仪器和仪表元器件[/b]等六大重点发展领域。射线检测、空[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bp][color=#3333ff]气质[/color][/url]量检测等多项行业技术处于国内领先水平,[b]东方测控、奥龙射线[/b]等一批重点企业承担国家重大项目研发任务。园区内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b]5户[/b]、专精特新企业[/color][color=#000000][b]17户[/b][/color][color=#000000]、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color][color=#000000][b]35户[/b][/color][color=#000000]、公共技术研发平台[/color][color=#000000][b]2个[/b][/color][color=#000000]、公共检测平台[/color][color=#000000][b]3个[/b][/color][color=#000000]、创新创业服务平台[/color][color=#000000][b]1个[/b][/color][color=#000000]、省市级研发中心[/color][color=#000000][b]60个[/b][/color][color=#000000]、院士专家工作站[/color][color=#000000][b]6个[/b][/color][color=#000000]、主导产业领域国家实验室及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color][color=#000000][b]各1个[/b][/color][color=#000000],拥有专利[/color][color=#000000][b]527项[/b][/color][color=#000000],实现产学研合作项目[/color][color=#000000][b]60个[/b][/color][color=#000000]、科技成果转化[/color][color=#000000][b]42项[/b][/color][color=#000000]。[/color][align=center][img]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401/uepic/d94621c1-10c5-4bc3-a0b7-af2889b8b057.jpg[/img][/align][color=#000000]近年来,仪表园不断升级园区基础设施,坚持以实体经济为根基,引导仪器仪表行业融合信息智能技术,产业集聚成效不断提升,产业规模增长,产业特色鲜明。截至2023年底,园区共入驻企业[b]205户[/b],规模以上企业[/color][color=#000000][b]32户[/b][/color][color=#000000],研发投入[/color][color=#000000][b]3亿元[/b][/color][color=#000000],实现工业总产值[/color][color=#000000][b]141.62亿元[/b][/color][color=#000000]。[/color][来源:丹东发布][align=right][/align]

  • 江西省首家产业计量测试中心落户赣州

    [align=center][b]江西省首家产业计量测试中心落户赣州[/b][/align] 8月13日,江西省质监局正式批复,同意赣州市计量所与钨与稀土国检中心共同筹建“江西省钨与稀土计量产业测中心”。据悉,这是江西省首家获批筹建的产业计量测试中心。  建设钨与稀土产业计量测试中心是推进赣州钨与稀土产业发展的战略布局,中心建成后,将为钨与稀土产业提供服务于全产业链、产品全寿命周期、全溯源链,为产业发展提供全过程的计量测试服务,有助解决仪器仪表的在线校准、工况条件校准等技术难题,为全国特别是赣州相关产业提供良好的“专业公共计量测试平台”,成为赣州钨、稀土产业升级发展的“助推器”,有力地推进钨、稀土产业做强、做大、做优,实现产业转型升级,推动赣州经济社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据悉,钨与稀土是赣州市重要支柱产业,地区资源和产业优势明显,产业链条完善。为做好中心的筹建,赣州市质监局主动作为、充分发挥质监职能,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计量发展规划(2013-2020年)》“构建国家产业计量测试服务体系”的要求与江西省委关于“促进工业发展向质量效益型转变,优化产业布局,壮大主导产业”精神,积极响应赣州市委“围绕建设中国稀金谷,加速推进稀土、钨产业转型升级”的战略决策,全局上下齐心联动。  下一步,赣州市质监局将制定详细筹建工作计划,明确各阶段的任务和目标,为进一步申报国家级钨与稀土产业计量中心做好准备工作。[color=#ff0000]——————————————————————[/color][b][color=#ff0000]唉!我考考你,在上面这不到600字的报道中,有一小误,你能找到吗?看你是个细心的人吗?[/color][/b]

  • 国家运载火箭产业计量测试中心 建设、发展研究与实践

    北京航天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所在全国率先开展运载火箭产业调研和计量测试需求分析,提出国家运载火箭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建设构想。历经一年多建设,于2015年1月8日获得国家批准,全国第一家产业计量测试中心诞生,标志着国家产业计量工作取得新突破。[color=#ff0000][/color]  国家运载火箭产业计量测试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作为全国首家获得批准的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在建设和发展过程中探索出一条产业计量发展之路,在产业计量领域发挥着先导和示范作用。在过去近两年的时间里,中心在深入研究产业特点,聚焦产业需求,加大计量测试技术攻关,不断服务运载火箭产业质量提升和航天事业发展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和进展。同时,也为国家产业计量测试服务体系的构建以及计量如何服务质量发展,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借鉴和启发思考[b]一、[b]中心建设与发展研究[/b]  (一)定位和任务研究[/b]  深入研究国家产业计量定位和任务,明确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建设和发展方向,是发展产业计量的前提。中心在建设之初,围绕“三全一前”的要求,研究提出发展定位和任务。  中心定位是构建国家产业计量测试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为引领产业计量测试技术发展,创新计量技术服务理念与模式,支撑国家运载火箭产业升级发展,促进国家高技术产业发展与创新,推动国家计量体系完善。主要任务是动态了解和掌握产业计量测试技术需求;研究具有产业特点的量值传递技术和产业关键领域、关键参数的测量、测试技术;针对运载火箭产业发展需要,开发运载火箭产业专用测量、测试装备研制;研究服务产业产品全寿命周期计量技术;发挥中心桥梁纽带作用,促进关键计量技术联合攻关和计量资源整合利用;为产业通用测量仪器设备和专用测试设备提供量值传递服务;为产业关键参数提供测量和校准技术服务;统一产业计量测试技术和服务标准;为产业产品质量提供计量技术支撑服务。[b]  (二)产业需求研究[/b]  研究产业特点和分析产业计量需求是产业计量深入产业服务的基础,更是产业计量发展的源动力。不断开展产业调研和需求分析,研究调研和分析方法,形成计量与产业有效互动机制,是发展产业计量的一项重要工作。[color=#ff0000]  1.调研方法[/color]  中心在建设过程中注重加强产业研究和分析,与产业建立有效互动机制,通过参与产业计量服务、与企业建立联合实验室、与企业联合开展技术攻关、参与产业型号工程论证、走访调研企业、主导和参与产业相关委员会等多种方式与产业建立联系,深入产业设计、制造、生产、试验等各个环节,系统了解和掌握产业计量测试问题,加强对产业链、溯源链的研究和构建,逐步形成一套产业调研方法,如图1所示,为服务产业和开展产业计量测试技术研究创造更多机会。[color=#ff0000]  2.产业分析[/color]  运载火箭是确保人类开展航天活动的重要工具,是进入空间、利用空间和控制空间的基础,是实现航天器快速部署、重构、扩充和维护的保障,是大规模开发和利用空间资源的载体,是人类社会进步和新军事变革的重要推动力量。运载火箭产业是航天科技领域的重要代表,是我国发展载人航天工程、探月工程等国家重大航天科技工程的基础,涉及技术领域多、分布地域广、产业链企业多,其发展呈现出先导性、高度综合性、高度自主创新和技术先进性以及高质量、高可靠性要求等特点,可带动计算机、微电子、高能燃料、新型材料、遥感、通信等多个新兴领域和新兴技术的发展。  当今世界运载火箭产业发展表现为一次性运载火箭仍将占据航天运输系统绝对主导地位。小型运载火箭是实现空间系统快速部署主要运载工具,上面级、空间转移飞行器等空间运输系统的应用极大增强有效载荷部署的响应能力与灵活性。重型运载火箭和空间组装技术得到重视和发展,重复使用运载器是进一步提升运输系统的快速响应能力,降低成本的主要途径。  我国航天经过60年发展,当前自主研制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已形成4个系列,12个在役型号群体,图谱如图2所示。各型号火箭可用于发射不同轨道的多种卫星,开展载人航天任务,入轨精度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是中国航天的主力运载工具。  为进一步占领航天领域制高点,实现我国由航天大国向航天强国迈进,我国运载火箭的发展也呈现出大型化、机动快速、重复使用等新特点,陆续启动新一代运载火箭研制计划。  运载火箭产业是以产业研制生产单位为主体,配套相关上下游企业,协同形成产业链,完成运载火箭产品的方案论证、设计、研制、生产、试验、发射等全寿命周期的活动,产业链如图3所示。  运载火箭产业链中游是产业核心,也是计量活动集中分布带。按照整个运载火箭产品的构成和任务分工划分不同系统单位,主要包括总体设计、箭体结构与总装、动力系统、控制系统、测量系统、发射支持系统等,这些系统构成运载火箭研制主要环节,形成较为成熟和相对稳固的产业链条和格局。[color=#ff0000]  3.计量需求分析[/color]  随着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投产问世,产业对计量测试技术水平和能力的要求也与日俱增。如何将产业中重大技术需求以及工程中一些测不到、测不准难题转化成计量问题,并能通过技术攻关来形成能力,解决产业发展问题,成为产业计量研究重点。  中心在需求分析过程中研究二维需求分析法,将按照产品各单机系统分析计量问题,并与相关计量专业进行对应,明确计量技术方向和内容,如表1所示。  中心在建设发展过程中,紧密跟踪产业重大技术需求,一方面针对产业中新型发动机技术、大型箭体结构技术、低温增压输送技术、大功率伺服技术等新技术,提前跟踪和开展相关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来确保计量技术先行。另一方面,在实际工程中,利用现有计量测试技术加强成果转化,服务产业,来解决一些大尺寸测量、柔性装配对接测量、分离姿态测量等工程测量问题,支撑对产品优化设计。[img]data:image/gif base64,iVBORw0KGgoAAAANSUhEUgAAAAEAAAABCAYAAAAfFcSJAAAADUlEQVQImWNgYGBgAAAABQABh6FO1AAAAABJRU5ErkJggg==[/img][b]  (三)科技创新研究[/b]  加强产业计量科技创新是落实产业计量“前瞻性”要求的重要工作,是保持产业计量生机和活力的基础。推动产业计量科技创新工作开展,要做好需求牵引、技术推动、组织保障等多方面工作,掌握创新源泉,开辟创新渠道,组建创新团队,完善创新机制,转化创新成果,如图4所示。  中心在建设发展过程中特别注重科技创新工作,在分析产业计量测试需求的基础上,与产业单位积极开展联合技术攻关工作,及时将成果转化应用到产业计量服务。  加大科研投入,积极开辟项目申请渠道。多渠道筹集资金支撑中心科技创新能力发展,科研项目数量和经费大幅增长,有力支撑了中心计量科技创新的发展。例如,中心作为牵头单位,成功申请了国家科技部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项目“大尺寸非合作目标三维形貌测量仪开发与应用”。参与国家国际合作项目“大直径宇航结构承载性能稳健性评估技术”研究。参与国家重大科学仪器开发专项“高精度惯性器件多参数测试仪器开发与应用”。  积极搭建科技创新平台,打造科技创新团队。与产业单位以及科研院所建立联合科技创新平台,通过项目牵引打造科技创新团队,推动产业计量科技创新发展。例如,组建航天数字化制造过程测量工程联合研究中心,参与企业金属材料与结构应用技术中心、复合材料先进制造与结构应用技术中心等,打造了三维形貌测量开发与应用项目研究团队的多支技术创新团队。  完善科技创新机制,保障科技创新活动。中心形成了科研项目管理办法、技术创新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激励创新机制,明确了创新管理的要求和奖励办法,激发创新活力。[b]  (四)能力发展研究[/b]  产业计量能力提升是服务产业的基础保障,充分发挥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引领和带头作用,集合优势资源,加强联合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深入产业开展计量服务,对促进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中心紧密围绕产业需求,通过计量科研、固定资产投资、联合优势资源等投入,将成果转化成产业服务能力,不断拓展计量测试项目,编制检定规程和校准规范,不断提升产业量值传递能力。[b]  (五)运行管理研究[/b]  产业计量运行管理要从组织架构、保障模式、运行体系、技术发展、信息化发展等方面体现产业计量管理的特殊要求。  中心任命主任、副主任,设立技术委员会和相关管理职能部门,根据产业计量需求设立相关专业实验室和联合实验室或技术中心。通过中心组织机构有效保障中心运行和发展,组织机构如图5所示。  中心在建设过程中,形成独立有效的运行体系,发布国家运载火箭产业计量测试中心体系文件,明确了中心运行职责、管理流程、质量要求等内容。改变传统计量保障模式,开辟计量测试服务“绿色通道”和“一站式”服务模式,确保产业单位计量器具能够得到及时、有效溯源。此外,中心还开展了客户管理、知识管理等工作,保障中心高质量运行。  中心注重加强产业计量信息化建设,构建运载火箭产业计量管理信息平台,实现对产业主要单位计量器具溯源全流程统一化、信息化、智能化管理。此外,为进一步拓展产业计量信息化服务,探索“互联网+计量”发展和运营新模式,启动建设基于互联网云平台的计量信息平台。[b]二、[b] 发展展望[/b] [/b] 随着国家新一代运载火箭等重大工程的实施推进,国家运载火箭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将以解决产业计量测试技术难题,引领产业计量测试技术发展为己任,勇做产业计量领头羊,始终以前瞻视野审视自身发展,将优质技术和资源在运载火箭“全溯源链、全寿命周期、全产业链”中渗透,支撑运载火箭产业升级发展。  中心坚持“创新、开放、融合”的发展思路,按照“中心-平台-联盟”三步走的设想,积极发挥牵引和带动作用,聚焦产业发展需要,加强优势资源整合利用,加强技术创新,提升服务产业能力,更好为产业升级发展发挥保障作用。同时,中心将服务产业的优势技术和资源对外辐射,实现产业计量之间联合,服务国民经济其他高端产业,如图6所示。  中心是起步阶段,加强与产业的联系,深化融入产业,理清产业发展需求,不断为产业发展提供计量测试服务,在产业内形成标准规范,影响产业发展。平台是发展阶段,在中心发展的基础上,扩大中心的影响力,能够依托中心,吸收优势资源单位,建立平台和协会,利用资源服务产业、服务社会,打造可运营发展的计量测试平台。联盟是壮大阶段,通过运载火箭产业计量测试平台形成的技术、标准、服务等能力,去影响其他计量测试平台,实现跨平台间合作,将产业计量领域和范围拓展更广,实现国家计量测试面向产业的转型发展。

  • 【原创大赛】论中小城镇环保产业的市场商机

    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环境的不断深化和中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污染伴随而至,随之而来的固废处理、水资源保护、土壤修复、空气环境治理等等环保产业也不断被看好和炒热,全国各地吹响了环境污染治理的号角,环保设施设备也随之集中投入运营,一线大中城市环境治理设施建设也快速饱和。在此大背景下,作为环保产业链上的每一家企业都特别关注中小城镇环保产业的市场商机,以期获得长期的发展机会。 针对此,笔者拟从“有没有市场机会”和“如何把握市场机会”两个不同的层面进行来了概括性阐述,以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并希望激起从业者更深入的思考。 寻找中小城镇环保产业的市场商机,一个肯定绕不开的问题是政策的问题。而与环保产业紧密度最高的政策不外乎就是国家的环保法,今年的2月24号中国的新《环保法》在经历了第四次审核后终于得以通过,将于明年的1月1号正式施行。纵观新《环境保护法》全文你会发现,新《环境保护法》是一部“长牙齿”的法律,是一部能对民怨极大的污染现象打出硬拳头的法律。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的新增内容:一是新增“按日计罚”的制度,即对持续性的环境违法行为进行按日、连续的罚款。这意味着,非法偷排、超标排放、逃避检测等行为,违反的时间越久,罚款越多。之前法律规定的针对环境违法的罚款,是一个定数,数额并不大,导致违法成本较低,不少企业因而怠于治污。新法施行“按日计罚”之后,罚款数额上不封顶,将倒逼违法企业迅速纠正污染行为;二是新的《环境保护法》作为一部行政法律,罕见地规定了行政拘留的处罚措施,对污染违法者将动用最严厉的行政处罚手段。新法规定:对情节严重的环境违法行为适用行政拘留;对有弄虚作假行为的环境监测机构以及环境监测设备和防治污染设施维护、运营机构,规定承担连带责任;三是个别地方企业的污染行为之所以肆无忌惮,背后是当地官员基于畸形政绩观的默许纵容,对此新《环境保护法》将拿“保护伞”开刀。其具体规定是:领导干部虚报、谎报、瞒报污染情况,将会引咎辞职;面对重大的环境违法事件,地方政府分管领导、环保部门等监管部门主要负责人将“引咎辞职”……从新环保法新增的具体内容,不难看出环保产业的巨大商机:随着企业违法成本的无上限提高以及监管部门执法不严的风险提高,后续有关到环保产业发展的污染治理商机将逐步释放,这给整过环保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政策面支持。同时,新环保法还重点突出对于环保型企业的奖励,在环保面做得好的企业未来将在政策面的倾斜和扶持,当然这也是中小城镇环保产业的发展商机。 其二,从环保产业的需方来看中小城镇的环保商机。环保产业的需求目前来看主要集中在两个层面,一是政府监管部门,一是有污染产生的相关企业。大家知道,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导致目前很多中小城镇并没有太多的企业入驻,没有企业或者企业少对应的就是工业污染少,那么环保产业的需求就会相应减少,从局部分析来看这确实是一个事实。但深入分析一下你就会发现,随着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需求,目前很多大中型城市都不断在深化经济结构的调整,中小企业以及制造加工类企业、有污染可能的企业等将快速向中小城镇转移,这种转移将明显增加区域中小城镇的环保产业企业层面的商机,同时,这些企业的入驻也同时带来了政府监管部门对环保产业产品的需求,这两者相辅相成,这是其一。其二随着中小城镇的经济发展,新农村,新城镇的建设不断加强,在这种环境下,部分中小城镇将马上面临大量生活垃圾的处理问题,围绕这个问题衍生的很多环保产品需求将接踵而至,这不得不说是中小城镇环保产业的另一大商机!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在接下来较长的一个时间内,中小城镇的环保商机不言自明,但各位要注意的是区域内的不平衡将会非常明显,注意随时关注。 回归另外一个问题,面对上述所分析的这些商机,作为环保产业链上每一家企业又将如何确保能把握住机会呢?这个问题更加关键,还是那句话:有了机会,但把握不了,对大家来说就不是商机! 纵观环保产业的各家企业,我们不难发现,由于环保产业的专业性以及其固有的分散性,虽然目前环保产业链上相关从业企业数量不少,但规模都不大,且从事同一领域工作或者提供同一类型产品的企业重复度相对较高,各个企业均在某几个领域内不断寻求发展。这是好事同时也是坏事。同时,各企业因发展速度和效益问题,再加上观念上的问题,均不太重视营销或者没有足够能力进行营销策略层面的深入思考……所有这些使得相关企业在把握市场机会上均有较大缺失。那到底如何增强环保产业企业把握市场商机的能力呢?!笔者结合自己的专业和对环保产业的一丁点理解稍微予以分析,希望更多专业人员予以补充和加强。 首先,因为环保产业与政策和政府关联度较大的特殊性,笔者认为环保产业从业企业首先要加强与政府监管部门的互动并改变与政府监管部门互动的方法。随着新环保法的实施,政府监管部门的执法权利越来越大,这会导致其职能也不断发生变化。在严格执法的前提下,政府监管部门将逐步转变成为环保产业从业企业(供方)和需方企业的桥梁。因为在这种大坏境下,政府监管部门不能再对相关企业的违法行为和污染行为视而不见,这就会加深政府监管部门对需方的深层次了解和全方位把握,否则其本身就存在着违法的风险。另一方面,过去的事实使得政府监管部门可以接触到大量的环保产业从业企业主,他们对环保产业链的上的从业企业相对熟悉。在这种契机下,作为环保产业行业从业企业要善于去和政府监管部门打交道,我们不仅仅要让政府监管部门了解到我们企业在产品和技术面的优势,更重要的是我们要有能力去从政府监管部门了解需方企业的相关需求和信息,因为这一点政府监管部门有独特优势。如果我们能快速,真实,全面地从政府监管部门了解到我们需求的信息,那么无疑就会缩短你和需求方的距离,为你快速接触到需求方和最大满足需求方需求提供了的支持。从企业业务拓展来说,这为你节省了企业市场开拓的成本同时可以第一时间掌握准确的需求信息的第一手资料。这非常关键!因为信息对称和先机本身就商机!我想这一点非常好理解也非常好接受! 其二,针对目前环保产业从业企业规模小,不重视或者是没有能力进行销售终端掌控的问题,笔者认为:环保产业相关从业企业必须要有先投入,加大投入的思维并不断使得销售终端下沉的决心!商机的把握很多时候取决于企业对销售终端的掌控。市场经济的竞争环境从来不同情弱者,销售业绩和企业效益重视过程但也不看过程,只认结果……没有人卖,不知道往那里卖对任何一个企业来讲都是致命的。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业务基本不会自己找上门,天天对着电话要业绩并不靠谱,天天拉着业务在公司开会洗脑发火是愚蠢至极的……要想取得业绩,就必须比竞争对手先跟客户对接上,就必须将潜在消费群体尽可能都纳入你的拜访之列……否则一切都只是纸上谈兵!这一点是基础! 其三,面对中小城镇的环保商机,各从业企业要重视产品的研发的适应性和针对性。大家知道,中小城镇经济发展相对落后,落户中小城镇的这些相关需求企业在规模、效益面并不是“不差钱”,面对必须投入的环保设备和产品,需求企业的成本考量将会更加突出;再加上中国区域的气候条件和自然环境差别比较大,各地在同一领域内的污染可能会存在这样那样的需求细微区别!这就要求区域中小城镇环保业务开拓必须重视对产品性价比的提升,必须重视产品的区域适应性和针对

  • 工信部《2011年环保装备产业经济运行形势分析及2012年展望》

    一、2011年环保装备产业经济运行情况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环保装备产业整体经济运行情况良好,各项经济指标稳步增长。  据对779家规模以上环保装备制造企业进行的统计,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1304.59亿元,同比增长31.64%;工业销售值1268.86亿元,同比增长31.09%。产销率97.26%。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7.53%,同比增长 0.3%。出口交货值50.77亿元,同比增长 25.66%。固定资产计划投资746亿,同比增长33.34%;本年新增固定资产239亿,同比增长36.68%。本年企事业资金投入359亿,同比增长48.41%。亏损企业68家,亏损面8.72%,同比增长1.67%。主要特点:  (一)增长强劲,盈利水平有所增长  数据显示,环保装备产业经济增长强劲的同时伴随而来的经营成本的持续增长,高投入,低产出的格局依然没有改变,盈利水平虽有增长,但总体水平依然较低。  (二)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生产外包  一些骨干企业除核心部件自己生产外,外协加工比例日益增大。但伴随外协中小企业原材料涨价、流动资金短缺,劳动力成本上升带来的问题,导致一些企业生产能力和产品质量受到影响。  (三)调整明显,企业自觉投入增加  环保装备制造企业积极按照“十二五”环境约束指标要求,自觉转变技术、生产发展的方向;2011年1-12月,设备工器具购置144亿元,同比增长63.7%;环境监测专用仪器仪表制造购置设备投入同比增长92.88%。  (四)融资形势不容乐观  2011年的环保装备制造行业的固定资产投资主要围绕着企业的自身建设进行。虽然国家今年以来已有多个支持环保装备的政策出台,但落实的资金支持不论是从国家层面还是社会层面依然不高。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