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测试分析

仪器信息网测试分析专题为您整合测试分析相关的最新文章,在测试分析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测试分析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测试分析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测试分析话题讨论。

测试分析相关的资讯

  • 中国分析测试协会全国分析测试中心主任会议将召开
    为推动全国分析测试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全国分析测试中心和地方协会负责人的交流与协作,由中国分析测试协会主办、青海省分析测试中心协办的第十七次全国分析测试中心主任及地方协会负责人会议,定于2013年6月7-8日,在青海西宁召开。会议主题是:   1.我国分析测试检测市场的动向   2.发挥会员单位作用,推动全国分析测试仪器标准化建设。   参加会议的有国家级分析测试中心和地方分析测试中心的主任、地方协会负责人、企业代表及专家学者近百人。   中国分析测试协会从1997年开始,已连续组织召开了十七次全国分析测试中心主任及地方协会负责人会议。为国家级和地方级分析测试中心,在科研成果新方法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人才培训、测试服务和仲裁三大任务所开展的工作搭建了交流平台。   在本次会议上,邀请了10多位代表做大会报告,共同探讨我国分析测试检测市场的动向 从不同角度分享行业的分析测试检测市场的先进技术 并就如何发挥协会会员单位标准化委员会的作用,推动全国分析测试仪器标准化体系建立,展开热烈讨论。   中国分析测试协会   2013年5月27日
  • 岛津参加第二十六届高校分析测试中心研究会年会暨第二届中国分析测试协会高校分析测试分会年会
    第二十六届高校分析测试中心研究会年会暨第二届中国分析测试协会高校分析测试分会年会于2022年8月19日-21日在江苏镇江圆满举办,会议由江苏大学分析测试中心、江苏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大连科学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承办,江苏省分析测试协会协办。会议分为5个分论坛,邀请超300位专家学者,采用线上线下同步直播的方式,围绕高校分析测试平台发展与标准化体系建设的机遇和挑战,前沿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发展等相关热点问题,组织专题报告、开展研讨交流。会议首先由中国分析测试协会高校分析测试分会主任委员/清华大学教授李景虹院士,江苏大学校长颜晓红致开幕辞,颜校长对参会嘉宾的莅临表示诚挚欢迎,并预祝本次大会圆满成功。随后,会议进入到大会报告环节,李景虹院士、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理事长/中国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江桂斌院士、中国钢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王海舟院士、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认可与检验检测监管司一级巡视员乔东、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发展中心处长曾艳、江苏大学分析测试中心主任李艳肖分别带来精彩的报告。江苏大学校长 颜晓红致词《高校分析测试分会工作报告》中国分析测试协会高校分析测试分会主任委员/清华大学教授 李景虹院士《新污染物治理——从基础研究到国家战略》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理事长/中国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江桂斌院士《标准化——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中国钢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王海舟院士岛津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岛津”)积极参与并支持了本次大会,在首日的分会场报告中,分析计测市场部XPS首席技术专家龚沿东先生为与会代表带来了题为《表面分析-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从超薄到超厚》的报告,介绍了XPS分析的基本原理及岛津/Kratos的光电子能谱仪的特色硬件,给出了从表面的超薄层(~1nm)到超厚层(~20微米)的元素及其化学状态的深度分布的分析方法。利用角分辨XPS分析技术并配合最大熵表面深度信息重构软件,可以将XPS的信息深度从常规的法向检测10nm减小至1nm左右;使用岛津/Kratos的单色高能Ag阳极,可以将XPS的信息深度从普通常规单色Al阳极的10nm延展到20nm左右;结合岛津/Kratos最高能量20keV的Ar团簇离子枪,可以实现超厚膜层结构的高速深度剖析。与会专家对岛津的报告给予了高度评价。《表面分析-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从超薄到超厚》岛津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 龚沿东先生发表会议期间,许多参会专家莅临岛津展位,翻阅和下载电子应用资料,同时与岛津工作人员就合作项目、技术难点等进行了沟通交流。岛津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 展台本文内容非商业广告,仅供专业人士参考。
  • 中国分析测试协会正式启动分析测试科技成果评价工作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   & nbsp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经济、社会迅猛发展,科技成果层出不穷,为了将涌现的新产品、新技术尽快推向社会,走向市场,加速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其中,科学的成果评价是重要的环节。根据国家改革科技成果鉴定和管理的有关精神,2018年7月5日,中国分析测试协会在哈尔滨市正式举行了分析测试科技成果评价工作启动发布会。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   发布会由中国分析测试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新荣教授主持。 /p center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7/insimg/49ec1570-9d2b-4aea-9afe-8ad6ab878b26.jpg" title=" 1531205408300046326.jpg" / & nbsp /p /center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font-size: 18px "  张新荣教授主持发布会 /span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   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科技委委员吴波尔高级会计师在致辞中介绍到,当今世界国与国之间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科学技术的竞争,具体体现在科技成果转化数量、质量和转化速度的竞争。科技成果评价是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重要环节。习近平总书记高度关注科技评价制度的改革,提出要建立以科技创新质量、贡献、绩效为导向的分类评价体系,正确评价科技创新成果的科学价值、技术价值、经济价值、社会价值、文化价值。全方位、多维度、客观、公正的评价报告不仅有效促进被评价成果的转化应用与产业化,也将有助于委托方获得国家和行业认可,成为申报国家科技奖励、国家科技专项资金的重要证明材料。 /p center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7/insimg/01ed566a-c391-4680-acde-e305c8057961.jpg" title=" 1531205481161068356.jpg" / /p /center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font-size: 18px "  吴波尔高级会计师致辞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left "   中国分析测试协会常务理事吴淑琪研究员介绍了协会开展科技成果评价工作的筹备情况。为科学、规范、有效地开展工作,中国分析测试协会成立了以理事长江桂斌院士为首的科技成果评价委员会,制定了《分析测试科技成果评价管理办法(暂行)》,建立了分析测试科技成果评价指标体系和专家数据库,确保科技成果评价工作顺利开展。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7/insimg/f53ea39a-469e-4413-958f-0d1f060f0c14.jpg" title=" 1531205533121015211.jpg"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 span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 nbsp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font-size: 18px " 吴淑琪研究员汇报工作 /span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text-align: left "   会员单位代表中国建材检验认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马振珠总经理在发言中表达了对协会开展此项工作的迫切性和希望。分析测试技术涉及领域众多,协会拥有强大的专家资源、明晰的成果分类和严谨规范的指标体系,相信出具的评价报告更加科学、专业,能够反映出科研成果的真实水平。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7/insimg/07f875c3-008c-4261-90c8-eed08873361f.jpg" title=" 1531205807330018256.jpg"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font-size: 18px "  国检集团总经理马振珠发言 /span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text-align: center " & nbsp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7/insimg/786acad6-d29a-4782-a381-8d36f14b8e45.jpg" title=" 1531205905491049700.jpg" /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text-align: center "   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科技成果评价工作正式启动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   目前,分析测试科技成果评价申请表、申报须知等均已可以在中国分析测试协会官方网站上下载,欢迎全国范围内的单位或个人积极申报研究开发的分析测试领域非涉密科技成果。 /p
  • 院士领衔!第四届中国分析测试协会高校分析测试分会青年部大会成功召开
    仪器信息网讯 2022年11月24日,为充分发挥高校分析测试中心在科学研究、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中的重要作用,加强高校青年分析测试工作者的交流,由中国分析测试协会高校分析测试分会主办,中山大学测试中心和大连科学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承办,仪器信息网和仪器学习网合作支持的第四届中国分析测试协会高校分析测试分会青年部大会成功召开。本次会议以“培养高水平测试人才,促进高质量内涵式发展”为主题,诚邀分析测试行业的专家学者及青年才俊参加,共同就高校分析测试中心管理、分析测试新方法与新技术和分析测试学术应用前沿等相关议题进行专题报告及交流。仪器信息网作为本次大会的支持媒体特对本次会议进行报道和同步直播。会议开幕式由中山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学院院长欧阳钢锋教授主持,中山大学杨东华副校长、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曾艳处长、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理事长江桂斌院士和中国分析测试协会高校分析测试分会主任委员李景虹院士分别致辞。中山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学院院长欧阳钢锋教授 主持据欧阳钢锋教授介绍,从今年5月以来,中国分析测试协会高校分析测试分会汇聚了近200所高校的分析测试中心平台,数百位不同学术领域的专家学者联手打造了系列学术交流活动。目前,系列学术交流活动已成功举办11期,累计观看人数超45万。今年8月19号到21号,在镇江举行的第二届中国分析测试协会高校分析测试分会年会也取得巨大成功。中山大学杨东华副校长 致辞杨东华副校长在致辞中表示,本次会议是分析领域青年人的盛会。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指出,“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中山大学历经近百年风雨,初心不改,始终致力于青年人才培养事业。近年来,学校发展及办学规模得到极大拓展。目前,中山大学由广州校区、珠海校区、深圳校区三个校区、五个校园及十家附属医院组成,学校正扎实推进高质量内涵式发展,努力向世界一流大学迈进。经过近40年的建设和发展,中山大学测试中心已成为华南地区规模最大、仪器设备先进、综合分析测试能力雄厚的大型理化分析中心之一。中心紧密围绕学校“双一流”建设目标,建设支撑学校科研发展需求的“仪器设备配置一流、检测技术水平一流、管理服务水平一流”的校级大型仪器公共服务平台。截止2022年10月,中心拥有固定资产1327台/套,总值约2.4亿元。2018年开始,测试中心除了日常的测试服务外,还建立了“精准服务”机制,通过开发新方法,搭建改造仪器,为全校相关学科提供定向技术支持和服务。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曾艳处长 致辞曾艳处长在致辞中表示,随着双一流建设的不断深入,高校学科发展对校内公共服务平台的需求日益增强,高校分析测试中心也进入了发展快车道。在当前的发展形势下,各个高校的分析测试中心一方面重视仪器开放共享,优化测试服务,加强自身管理,提升服务质量,另一方面也非常重视一流分析测试技术人才的培养,特别是团结凝聚青年测试人才巩固高校建设。青年分析测试人才应当与时俱进,敏锐抓住机遇,着眼于更专业、更细致、更全面的分析测试技术的应用开发,提高服务水平。高校分析测试分会青年部自2017年成立以来,为青年分析人才交流、合作、创新和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在今后的发展中,曾艳处长希望青年部能够更好的发挥三个作用,一是发挥交流平台的作用,二是发挥事业平台的作用,三是发挥人才蓄水池的作用。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理事长江桂斌院士 致辞江桂斌院士表示,中国分析测试协会自1986年成立以来,始终致力于团结全国分析测试单位和广大的测试工作者,围绕国家科技发展的重大需求,积极开展学习交流,技术培训,咨询服务等工作。同时,协会加强与国际分析测试以及分析仪器领域的交流和合作,促进中国分析测试科技技术的普及、提高和发展。高校分析测试分会作为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的分支机构之一,推动了全国高等学校科技资源更好地服务于国家科技事业、教育事业、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国分析测试协会高校分析测试分会主任委员李景虹院士 致辞李景虹院士强调,青年的培养是支撑我国科技进步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中国分析测试协会非常重要的具有活力和创新性的生力军,拥有一大批创新型青年人才是国家的活力所在,也是科技发展的希望,更是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的明天。因此,青年人才的培养与发展一直是高校分析测试分会工作的重要成果之一。2017年高校分析测试分会青年部正式成立,以吸引、团结和服务全国青年分析测试工作者,更好的来服务于国家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以及社会服务。“赛默飞高校分析测试优秀青年人才奖”获奖名单开幕式上由欧阳钢锋教授隆重颁布了“赛默飞高校分析测试优秀青年人才奖”获奖名单。该奖项是赛默飞与中国分析测试协会高校分析测试分会合作冠名设立。本届评选共有来自于北京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中南大学等国内8所高校的10位分析测试领域青年研究学者获奖。开幕式后进入了大会报告环节。大会报告由广东工业大学栾天罡教授和重庆大学分析测试中心主任周小元主持,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江桂斌院士、上海交通大学谭蔚泓院士、清华大学李景虹院士和广州大学牛利教授等分别带来精彩报告。广东工业大学栾天罡教授主持重庆大学分析测试中心主任周小元教授 主持报告人: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江桂斌院士报告题目:环境与食品污染物及风险评估的仪器方法进入近代以来,人类生活已离不开使用化学品,仅我国食品添加剂目录中就有22类,1960多种添加剂。因此,大量新污染物在极大地促进了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进入了环境与人体,而环境中的化学分子关乎每个人的健康。报告中,江桂斌院士列举了轮胎中抗氧化剂6PPD引起的毒理效应;溴化物产生的毒理效应;防晒霜正在杀死珊瑚;食品中化学污染物来源等数个案例说明了环境中污染物的危害。目前污染物治理已受到政府部门的广泛重视,同时社会发展也对分析测试技术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对此,江桂斌院士在报告中详细介绍了相关分析仪器发展现状、环境监测仪器需求和风险评估仪器方法等内容。报告人:上海交通大学 谭蔚泓院士报告题目:人脸识别式分子诊疗单一biomarker难以定义疾病种类,如一个癌症相关基因难以定义癌症种类,可来源同病人、可能来源于不同器官,还可能是来源于正常细胞等。人脸识别依靠对脸部多个参数进行测定而形成特征图谱,是最有效的多参数表征方法,而多参数特征测定最能有效提高识别和诊断的精准性。人脸识别式诊疗即对多个疾病标志物进行同时检测,并且对疾病标志物之间的相互关联进行解析,用多参数共同定义疾病的分型与进展情况。疾病的复杂性,多样性等使得诊疗必须基于海量数据和多参数表征,多参数特征确定能有效提高疾病诊疗的有效性,人脸识别式的诊断必然是分子诊断的未来。谭蔚泓院士在报告中分享了如何实现疾病的精准诊疗的多个案例。报告人:清华大学 李景虹院士报告题目: 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化学测量学瘟疫是人类跗骨之毒,天花、流感、鼠疫、霍乱等烈性传染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据估计,目前还有约160万种未知的野外病毒存在,其中很可能存在致病性和传播力更强的病毒。病原体快速检测和病原学分析的的化学测量学方法是应对突发性烈性传染病的战略性技术储备。李景虹院士在报告中深入浅出地介绍了近年来发生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SARS、新冠、猴痘疫情等)中快速、灵敏、便捷检测病毒并获取特异性生化信息的重要性,分享了SARS病毒抗原免疫检测、新冠病毒及其变异株的快速检测、猴痘病毒的基因进化监测等一系列研究成果,并为如何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出了宝贵的建设性意见。报告人:广州大学 牛利教授报告题目:面向生物分析应用的分析仪器设计分析化学在研究生命过程化学、生物工程、生物医学中,对于揭示生命起源、生命过程、疾病及遗传奥秘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不仅仅是与信息科学、材料科学等多学科领域的交叉,许多工程技术的发展也为分析技术方法应用于生物分析领域提供了必要的技术补充,特别是分析仪器技术方法的发展提高,使得生物分析应用,无论是准确度、灵敏度、时间分辨率等技术指标都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同时也使得操作更简便、数据更多维、耗材更廉价。牛利教授在报告中介绍了在研究中对生物分析及仪器系统的探索,研制开发了几种在生物分析领域具有潜在应用前景的分析仪器设备,包括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光谱仪、电化学探针刻蚀及显微成像、石英晶体微天平、高通量生物芯片制备及读取设备和食品抗氧化容量分析仪。相信通过本次会议,一定能使广大青年测试人才共同提高,更好地服务于教学、科研、经济社会发展。明日报告日程:本次会议,仪器信息网同步直播,点击下方图片报名观看直播:
  • 第二十次全国分析测试中心主任及地方分析测试协会负责人会议胜利召开
    2016年6月2日,由中国分析测试协会主办、四川省分析测试服务中心和四川省分析测试学会共同协办的第二十次全国分析测试中心主任及地方分析测试协会负责人会议(以下简称会议)在成都顺利召开。来自政府部门、各级分析测试中心及协会、科研院校、生产制造企业等200余位代表出席本次会议,我要测网和仪器信息网作为支持媒体也出席了本次盛会。会议旨在贯彻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强我国分析测试事业的发展,为分析测试行业的“十三五”奠定良好的开局。本次会议的主要内容围绕新形势下的市场需求,组织开展分析检测实验室发展模式的探讨;科学仪器以及相关标准研发重点的交流。会议现场本次会议由中国分析测试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渝英主持,来自科技部、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国家认监委、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等相关单位的领导专家作会议专题报道。 中国分析测试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渝英中国分析测试协会副理事长吴波尔为大会致开幕词,她向与会人员表示热烈的欢迎。中国分析测试协会副理事长吴波尔吴波尔简要介绍了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的一系列工作。她首先介绍了第十六届BCEIA的基本情况:参会观众达55000人次、参展企业461家、展出新仪器3000多台,同时大会专题报告、学术报告数量达到300多场。接着,她介绍了协会的标准化方面的工作,协会作为团体标准的试点单位,在2015年一共推出了5项团体标准。此外,协会在科技奖推荐、分析测试人员培训、新产品鉴定等方面也做了许多工作。随后,四川省科学技术厅党组成员、机关党委书记吴成、四川省科学技术协会党组成员、机关党委书记肖咸君分别为大会致辞。四川省科学技术厅党组成员、机关党委书记吴成四川省科学技术协会党组成员、机关党委书记肖咸君科技部资源配置与管理司副司长吴学梯科技部资源配置与管理司副司长吴学梯作题为“国家科技计划管理改革与国家重大科学仪器开发相关工作情况介绍”的主题报告,他分析了《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方案的通知》和《国务院关于改进加强中央财政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的若干意见》对科技资源配置的深远影响,并介绍了两文件改革的总体目标、主要任务、主要改革措施以及改革进展。同时他介绍了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研制专项和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两个项目,就项目组织、项目管理、经费支持、过程管理等方面作详细讲解。他还说道,十三五期间国家支持方向将集中在国产仪器关键核心部件的开发应用、高端通用仪器工程化及应用开发、专业重大科学仪器开发及应用示范三个方面。 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副总工程师储晓刚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副总工程师储晓刚作题为“食品安全分析测试工作进展”的主题报告,他说中国目前的食品安全问题任重道远。在报告中,储晓刚提到了食品安全分析测试的新技术、新方法、新设备、新思路、新机遇、新风险、新难题,他说在食品安全检测过程中,整个测试过程的标准化控制是关键,并分析了香港关于食品安全的监管模式中可以学习借鉴的地方。 国家认监委实验室与监测监管部主任乔东 国家认监委实验室与监测监管部主任乔东作题为“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改革与发展”的主题报告,他说国家对检验检测机构的工作可以概括为“统一性、开放性、便利性”三个方面:统一性:认监委将检验检测机构的市场准入制度进行统一改革,通过“A+B”模式,统一管理检验检测机构的通用资质,对特殊领域的机构区别管理。此外,认监委对机构资质评审、以及评审结果的一致性进行统一管理;开放性:逐步放开内资机构、非民营机构、企业以及第三方机构的管理,对外资机构也放开了对其经营年限的限制。便利性:首先是对机构资质的许可期限从3年延长到6年,并把评审时间缩短到45天、取消评审所需费用。 北京理工大学的邓玉林教授北京理工大学的邓玉林教授作题为“空间环境对生物微进化规律影响及国际空间站搭载科学实验研究”的主题报告,他分享了其在太空环境中的科学实验研究,重点提到科学仪器、分析测试对太空环境科研的重大影响,他还提到了其承担的空间多指标生物分析仪的研发事宜。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理化分析与无损检测协作网办公室副主任黄姝珂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理化分析与无损检测协作网办公室副主任黄姝珂作题为“开放大型科学仪器资源,深入推进成果转化工作”的主题报告,介绍了四川省大型科学仪器共享平台、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的基本情况,并重点介绍了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理化分析与无损检测协作网的中子分析检测服务、射线数字成像等特色业务以及成果转化典型。 中国广州分析测试中心主任陈江韩中国广州分析测试中心主任陈江韩作题为“以测试中心作为核心支撑的产业园区发展模式实践”的主题报告,他介绍了一种由检测中心为核心,通过专业园区的建设,通过市场机制,集中解决科学装备展示、人才培训、企业孵化、科技金融等功能于一体的高效资源配置新方式,并展示了中国广州分析测试中心的部分成功案例。 四川省分析测试服务中心副主任、四川省分析测试学会秘书长南毅大会下午由四川省分析测试服务中心副主任、四川省分析测试学会秘书长南毅主持。 解放军总医院生化科主任颜光涛解放军总医院生化科主任颜光涛作题为“标记抗体在免疫诊断技术中的应用”的主题报告,他介绍了抗体在临床诊断中的特点,结合解放军总医院生化科检测中心的工作,阐述了分析测试方法在临床诊断的重要作用。 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研究员汪正范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研究员汪正范作题为“中国分析测试协会团体标准试点工作”的主题报告。作为团体标准的试点单位,汪正范介绍了中国分析测试协会在团体标准工作的进展、成效以及2016年工作计划。 贵州科学院院长谭红贵州科学院院长谭红作题为“国家食品安全创新工程—互联网+食品安全检验检测新业态”的主题报告,她简要介绍了食品安全第三方检验检测机构诚信联盟的基本情况、工作情况以及未来的规划,并呼吁检测机构积极遵循诚信原则,共同推动中国分析测试行业健康的快速发展。 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院长、中国分析测试协会副理事长丁辉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院长、中国分析测试协会副理事长丁辉做总结发言,他说分析测试作为科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既要积极推动科学技术的持续快速发展,更要对科技的发展和使用起到引导和规范的作用。在大会主题报告之后,主办方组织参会代表进行分类讨论。 分组讨论此外,赞助本次会议的仪器厂商有赛默飞世尔科技(中国)有限公司、大连依利特分析仪器有限公司、成都亿阳信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青岛盛瀚色谱技术有限公司、上海舜宇恒平科学仪器有限公司、成都科林分析技术有限公司。赞助厂商展位参会代表合影
  • 分析测试能力建设绝不止先进的仪器技术,更多的在“BCEIA 2021-高校分析测试论坛”
    仪器信息网讯 2021年9月27日,由中国分析测试协会高校分析测试分会、国家电子能谱中心、北京理化分析测试学会表面分析专业委员会、广东省分析测试协会表面分析专业委员会和全国微束分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表面化学分析分技术委员会,联合主办“BCEIA 2021-高校分析测试论坛”,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天竺新馆隆重开幕。会议围绕分析测试平台建设、分析测试平台综合服务质量提升等主题,从共享平台的先进管理理论研究、关键仪器技术和应用两个方面展开形式丰富的分享和研讨,进一步促进同行之间交流合作,以推动高校分析测试技术的快速发展。中国分析测试协会高校分析测试分会主任委员、清华大学李景虹院士,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曾艳处长,中国物理学会电镜分会主任、北京工业大学韩晓东教授出席并为大会致辞。针对当前复杂的疫情,为进一步扩大交流,本次会议特别安排了线上同步直播、多平台转播。清华大学李景虹院士致辞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曾艳处长致辞中国物理学会电镜分会主任、北京工业大学韩晓东教授致辞中国分析测试协会高校分析测试分会秘书长姚文清主持开幕式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关于进一步深化改革促进检验检测行业做优做强的指导意见》,加快建设现代检验检测产业体系,推动检验检测服务业做优做强,实现集约化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技术支撑。高校分析测试中心作为公共管理平台,既是中国高校教学、科研的关键力量,也是现代检验检测产业的重要一员;“开放、共享”成为高校分析测试中心新时代发展的重要理念。新仪器、新技术奠定了检测能力的硬件基础,科学的管理是检测服务能力的倍增器。BCEIA 2021-高校分析测试论坛会议现场本次会议开幕后,首先带来的就是以“公共平台管理与开放共享”为主题的系列报告和圆桌论坛。北京师范大学李崧教授作《共享实验室质量控制》报告,清华大学江永亨副研究员进作《科研条件平台的组织行为规律及清华大学平台建设的思考》。北京师范大学李崧教授作《共享实验室质量控制》报告清华大学江永亨副研究员作《科研条件平台的组织行为规律及清华大学平台建设的思考》报告圆桌论坛以“公共平台管理与开放共享”,在西安交通大学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实验中心主任高禄梅主持下,邀请北京工业大学国资处处长赵明,武汉大学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兼平台成果处处长王建波,清华大学实验室管理处副处长江永亨登场,针对目前高校公共平台管理的现状,开放共享的相关政策支持以及面临哪些挑战等展开讨论。圆桌讨论:公共平台管理与开放共享左起:西安交通大学实验室与资产管理处副处长、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实验中心主任高禄梅,武汉大学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兼平台成果处处长王建波,北京工业大学国资处处长赵明,清华大学实验室管理处副处长江永亨高校分析测试中心仪器设备装备优良,检测技术力量雄厚,是中国分析测试行业的翘楚。本次会议特别组织了“电镜分析技术应用论坛”。首先,电镜论坛特别邀请多家高校电镜方面的专家以及会议合作伙伴赛默飞给大家带来关于冷冻电镜、聚焦离子束、4D超快电镜等方面的主题报告。系列主题报告结束后,邀请重庆大学分析测试中心主任周小元、 兰州大学电镜中心主任张宏、北京大学冷冻电镜平台技术主管郭振玺 以及四川大学分析测试中心主任吕弋组成的专家团队,围绕“重大仪器设备在科研中的引领”的主题,与现场的来宾展开交流、讨论,分享大家积极发表所在高校内的仪器使用情况,交换了高校重大仪器对科研的支撑作用的看法。清华大学研究员雷建林作《冷冻电镜单颗粒数据采集高通量自动化技术之路》北京科技大学高级工程师乔祎作《基于聚焦离子束技术的Ga离子注入与损伤研》报告赛默飞公司业务拓展经理孙秀荣作《赛默飞扫描电子显微镜在材料原位分析中的应》报告南开大学教授付学文作《4D超快电子显微镜技术开发及应用》报告北京大学高级工程师鞠晶作《电镜原位技术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报告圆桌讨论:重大仪器设备在科研中的引领主持人四川大学分析测试中心主任吕弋,专家:重庆大学分析测试中心主任周小元、兰州大学电镜中心主任张宏、北京大学冷冻电镜平台技术主管郭振玺本次会议线上线下共受到近4000人次的关注,很多现场参会人员和线上参会者,都对本次会议一致好评,引起了强烈反响。通过现场和线上的参会人员与专家的提问讨论,进行了充分的学术交流,参会网友获益匪浅。青岛大学分析测试中心组织线上听会
  • 相聚武汉|第五届中国分析测试协会高校分析测试分会青年部大会成功召开
    仪器信息网讯 2023年11月20日,为充分发挥高校分析测试中心在科学研究、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推动青年分析测试工作者在仪器开放共享、技术培训、人员考核和激励机制、实验室管理等方面的交流,恰逢今年“武汉大学130周年校庆”之际,第五届中国分析测试协会高校分析测试分会青年部大会在武汉大学成功召开。大会由中国分析测试协会高校分析测试分会主办,武汉大学科研公共服务条件平台、湖北省电子显微镜学会联合主办。大会为期两天,会议主题为“青年自强担使命 科技拓新创未来”,吸引超200位来自全国高校分析测试中心的青年分析测试工作者代表参会交流。仪器信息网作为支持媒体现场报道。大会开幕式现场大会组织委员会主任、武汉大学科研公共服务条件平台主任王建波教授主持大会开幕式王建波教授首先分别介绍了参加本次大会的领导和专家、嘉宾代表,对大家的到来致以热烈欢迎。今年恰逢武汉大学科研公共服务条件平台前身武汉大学测试中心建立40周年,也正值武汉大学130周年校庆,本次会议也是对两个重要周年的献礼。接着简要介绍了武汉大学科研公共服务条件平台自2019年3月创立以来的四年建设、发展历程及取得的一些成果。并祝与会者通过会场内外的技术交流和思想碰撞,能够开阔眼界,提高技术能力和水平,收获满满。武汉大学校长助理陈慧东致欢迎辞陈慧东首先谨代表武汉大学对各位领导专家和嘉宾们的到来表示最热烈的欢迎。中国分析测试协会高校分析测试分会一直致力于推动高校分析测试领域的发展。作为会员单位之一,武汉大学于2019年3月成立了科研公共条件服务平台,目前已取得系列成果。希望通过这次会议,进一步加强各高校之间的联系与合作,共同为青年人才的成长和发展提供助力,同时也欢迎各界专家和企业代表更深入的参与,帮助武汉大学和兄弟单位进一步建设好分析测试平台,全面提升平台运行效率,发挥好平台支撑作用。最后,依次感谢了各位专家对武汉大学科研公共服务条件平台建设的指导和帮助、各位报告嘉宾的无私分享、各位与会专家的莅临和参与,以及所有为筹备此次大会付出辛勤劳动的工作人员,并期望在座的每一位青年人才都可以在大会的分享与交流中有所感悟,有所提升。大会主席、中国分析测试协会高校分析测试分会主任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李景虹教授致辞李景虹院士首先祝贺第五届中国分析测试协会高校分析测试分会的青年部大会胜利召开,并欢迎各位专家的到来。中国分析测试协会高校分析测试分会是一个学科交叉的平台,也是一个新技术不断发展的平台,新时代下又赋予社会服务的新的使命,分会也得到各委员会单位的大力支持。委员会始终把青年的发展作为首要任务,比如增加很多青年奖项、发展微视频大赛、新技术活动等,期望能鼓励更多年轻人加入到分析测试领域。本次是青年部第五届大会,再次为大家创造了很好的交流机会。在此要感谢武汉大学付出的努力,也祝贺武汉大学科研公共条件服务平台在短短四年取得的快速发展与成绩,祝贺武汉大学建校130周年,有幸本次会议成为校庆的一部分。同时,也感谢了大会背后的组织工作者、参与者、赞助本次大会的仪器企业。最后期待青年部能够更好的发展,将来能够更多的服务大家,也希望大家多提出建议,让青年部与大家共同成长。大会学术委员会、清华大学正高级工程师姚文清宣布“第三届高校分析测试优秀青年人才奖”获奖名单第三届高校分析测试优秀青年人才奖三等奖颁奖合影(三等奖获奖者分别是:华东理工大学康燕、北京大学王晓鸽、重庆大学邹函君、南方科技大学邓云生、天津大学王意、 哈尔滨工业大学邹永纯)第三届高校分析测试优秀青年人才奖二等奖颁奖合影(二等奖获奖者分别是:东南大学吴亚锋、四川大学孙明霞、山东大学李小菊)第三届高校分析测试优秀青年人才奖一等奖颁奖合影(一等奖获奖者为:南京林业大学戴婷婷)中国分析测试协会高校分析测试分会主任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李景虹教授大会报告题目:表面等离子体电化学显微成像多层次的生物功能单元是生命活动的基础,在单分子水平观测分子相互作用过程对理解生物功能单元形成机制至关重要。当前,单分子分析主要依靠荧光标记,但荧光标记可能会影响分子本身的功能,而无标记成像能提供分子的本征信息。表面等离子体共振 (SPR)技术具有灵敏度高、无标记、响应速度快等优势,是无标记分子分析的标准技术,被广泛用于药物筛选、分子诊断、生物分析等领域。李景虹院士分享了团队在表面等离子体电化学显微成像技术方面开展的系列仪器技术创新工作。包括无标记成像技术ISR-IPM超分辨技术的补充延展、SPRM技术与电化学技术结合的技术等,表明表面等离子体显微成像技术具有高灵敏度、高分辨率与丰富的功能性,是生物和化学分析的重要手段。该技术将在纳米材料构效关系、生物物理学研究、超灵敏生化分析等领域有广泛应用。重庆大学分析测试中心主任周小元教授大会报告题目:关于高校分析测试中心高质量发展的几点思考周小元教授首先从五个方面分析了国内部分高校和科研院所公共品台的发展现状。接着结合重庆大学公共平台的建设历程,分享了自己的一些思考。重庆大学按照“自下而上”、“自上而下”、”协同共建”三种建设模式,重点布局和建设“基础共性+领域共性”两大类公共实验研究平台。从2014年正式挂牌成立以来,重庆大学分析测试中心主要围绕“科学规划、突出重点、循序渐进”的发展理念。取得的系列成效包括支撑学科、技术能力提升、建成两大特色平台、服务企业等。同时平台建设中也存在管理体制不顺畅、高端人才不足、职称晋升导向不明确等问题。最后,分享了针对测试服务与技术研究的关系、技术队伍建设、针对存在问题一些创新举措的思考。武汉大学袁荃教授大会报告题目:长余辉发光材料和微生物代谢袁荃教授从仪器应用者的角度分享了其在微生物代谢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微生物代谢是微生物分解及合成各种代谢物的一系列生化反应,长余辉是激发光关闭后仍能持续发光的现象。基于微生物体系电子传递引发的Fe3+/Fe2+信号转化,建立了一个包含希瓦氏菌“路由器”、光学纳米探针“验证器”以及沼泽红细菌“致动器”的微生物循环通信网络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氧化还原通讯通过为沼泽红细菌提供电子给体,在铁氧化代谢通路作用下,将电子定向运输给沼泽红细菌,用于提高沼泽红细菌体内还原力NADPH水平,进而促进生物合成效率。武汉大学郑赫教授大会报告题目:原位原子尺度透射电子显微技术在材料表征中的应用郑赫教授分享了课题组的研究内容与进展,课题组基于透射电子显微学,针对低维器件基础研究的重大战略需求,逐步形成一些有特色的研究方向,看看聚焦界面原子结构与物性(看),发展外场作用下界面及缺陷动态演变理论(动),以及探索结构及物性调控的可能(控)等。接着分别介绍了此三个研究方向取得的系列代表性研究成果,如纳米材料的畴结构与畴界的倒空间解析、表面主导的金属纳米线的塑性形变机理、探索利用应力场实现表面结构调控等。最后介绍了课题组从原子结构到电子结构、从单一外场到耦合外场、多尺度结构表征等未来研究计划。捷欧路(北京)科贸有限公司透射电镜产品经理袁建忠大会报告题目:日本电子高空间分辨率与高时间分辨的透射电镜技术进展日本电子自2009年推出首款商业化球差校正透射电镜JEM-ARM200F以来,在空间/时间分辨技术方面不断推陈出新。袁建忠分别介绍了日本电子时下主流200kV和300kV球差校正透射电镜机型以及各自最新的技术发展动向。200kV最受欢迎球差校正透射电镜型号为JEM-ARM200F,已更新至第四代,该型号配置的是德国CEOS公司合作的六极子ASCOR球差校正器,低压表现优异,尤其在二维材料表征方面很受欢迎。基于该产品的新技术产品是JEM-Z200MF(MARS)无磁球差校正透射电镜,可用于原子尺度观测磁性材料。300kV的旗舰机型是JEM-ARMF300F2,配备自主开发的12极子球差校正器和新型冷场发射枪,分辨率达40.5pm,且能谱分辨率可达原子分辨率。基于该产品的最新技术发展一是新的球差校正器Dleta Cs ,该校正器在修正球差的基础上,还限制了色差的扩展,性能进一步提升。二是发展在透射电镜中引入一个二次电子摄像头,使得原子分辨率从二维升成三维图。三是发展超快透射电镜,对应技术包括脉冲超快剂量控制和超快相机技术等。赛默飞世尔科技科学研究市场高级市场经理范超大会报告题目:颠覆认知,重塑可能——赛默飞Orbitrap Astral高分辨质谱引领组学革命范超表示,现有高分辨质谱纠结于提升分辨率和质谱灵敏度,往往会损失二级图谱数量;而得到更多二级图谱来提高鉴定效率又会损失分辨率,从而在数据质量上不可兼得。而Orbitrap Astral高分辨质谱仪完美解决此问题,其Orbitrap质谱分析器与Astral非对称轨道无损质量分析器可在保证高分辨率Full Scan的同时,利用Astral快速扫描的优势得到足够多MS/MS图谱,这就打破了以往质谱分析的不可能三角。满足每天180个蛋白质样本8000多个蛋白质组分析的同时,轻松在1小时内将分析深度推进到12000个蛋白质。同时在代谢组学方面,可以轻松在一针上样中同时定性定量,解决了对于代谢大队列研究的瓶颈,而这些数据也得到国内外客户的一致验证,特别是在单细胞领带来新的革命。大会报告后,会议依次展开高校分析测试优秀青年人才奖专场报告和两个平行分会场报告,分会场报告精彩内容,请关注仪器信息网后续报道。同期展商集锦
  • 深圳市分析测试协会征集分析测试行业团体标准的通知
    为更好发挥市场在标准化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增加标准有效供给,深圳市分析测试协会根据国务院《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和民政部《团体标准管理规定》,现征集深圳市分析测试协会团体标准。本次征集并获准立项的团体标准研发经费以申请单位自筹为主,协会将统一安排团体标准的验证、评审、发布及政府相关流程,申请单位和申请人不需缴纳任何费用。申请截止时间2022年3月31日前。关于征集分析测试行业团体标准的通知深分析测试〔2022〕3号 各会员单位:为更好发挥市场在标准化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增加标准有效供给,根据国务院《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和民政部《团体标准管理规定》,现发布征集深圳市分析测试协会团体标准的通知。团体标准是依法成立的社会团体为满足市场和创新需要,针对行业发展的技术空缺或痛点难点而制定团体标准。团体标准是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的补充,实施效果良好的团体标准以后可转化为国家标准及行业标准。本次征集并获准立项的团体标准研发经费以申请单位自筹为主,协会将统一安排团体标准的验证、评审、发布及政府相关流程,申请单位和申请人不需缴纳任何费用。申请人需填写《深圳市分析测试协会团体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建议书》 (附件1)和《深圳市分析测试协会团体标准制修订项目汇总表》(附件2),详情参阅《深圳市分析测试协会团体标准管理办法》(附件3)。请各申请人在2022年3月31日前将附件1和附件2发至协会邮箱 szaia_test@vip.163.com。特此通知。 附件1 深圳市分析测试协会团体标准制修订提案建议书.doc附件2 深圳市分析测试协会团体标准制修订提案汇总表.doc附件3《深圳市分析测试协会团体标准管理办法(2021年修订版)》.doc深圳市分析测试协会2022年3月15日(联系人:吴佳辉 15999687500、王一晨 13715190250)
  • 李景虹院士当选为中国分析测试协会高校分析测试分会首届主任委员
    p   2020年11月11日,第二十五届高校分析测试中心研究会年会暨中国分析测试协会高校分析测试分会成立大会在广州市成功举行。本次会议由高校分析测试中心研究会主办,广东工业大学分析测试中心承办,共有来自全国80多所高校及相关厂商的300余位代表出席。仪器信息网、我要测网作为特邀媒体参加了此次会议。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12/uepic/9b8f4577-b56c-4ad4-9b95-7328f3e7f82b.jpg" title=" 1.jpg" alt=" 1.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会议现场 /strong /p p   开幕式由广东工业大学副校长王成勇教授致欢迎辞。他代表广东工业大学对各高校分析测试中心代表的到来表示欢迎,希望大家在会议过程中充分交流沟通,促进中心发展,鼓励各中心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及社会服务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并对高校分析测试分会的成立表示了祝贺,最后预祝大会圆满成功。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曾艳处长、中国分析测试协会张渝英副理事长也分别致辞。高校分析测试中心研究会理事长、清华大学朱永法教授主持会议。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12/uepic/c76033f8-698d-49da-9b16-d7f823a63d28.jpg" title=" 2.jpg" alt=" 2.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广东工业大学副校长 王成勇 /strong /p p strong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12/uepic/5e4f75d9-64c7-4aa9-a4b2-646189941b8a.jpg" title=" 3.jpg" alt=" 3.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处长 曾艳 /strong /p p strong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12/uepic/89abe9a4-d437-46a4-b598-49173b1004da.jpg" title=" 4.jpg" alt=" 4.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中国分析测试协会副理事长 张渝英 /strong /p p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编辑部发来贺信,祝贺中国分析测试协会高校分析测试分会成立。 /p p   严格按照选举办法和程序选举出了中国分析测试协会高校分析测试分会第一届常务委员及第一届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秘书长。清华大学李景虹院士当选为高校分析协会分会第一届主任委员,李菘、董林、吕弋、刘文齐、张兆国、欧阳钢锋、高禄梅、周小元为第一届副主任委员,姚文清为秘书长。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12/uepic/27df1c6e-bb9a-4a45-88bd-0d83f728955d.jpg" title=" 5.jpg" alt=" 5.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中国分析测试协会高校分析测试分会第一届主任/副主任/秘书长合影 /strong /p p strong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12/uepic/576077c5-96e8-4748-9534-1c07fb7d2739.jpg" title=" 6.jpg" alt=" 6.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中国分析测试协会高校分析测试分会主任委员李景虹院士致辞 /strong /p p   会议同期召开2020年全国食品与环境分析技术研讨会。 /p
  • 赛默飞与中国分析测试协会高校分析测试分会达成战略合作
    2021年3月19日,上海——科学服务领域的世界领导者赛默飞世尔科技(以下简称:赛默飞)与中国分析测试协会高校分析测试分会 (以下简称:高校分测分会)于2021年3月18日在上海赛默飞中国客户体验中心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本次合作将依托赛默飞在分析测试领域的创新技术及方案,结合高校分测分会的丰富研究成果和平台资源网络,通过打造直播交流平台、设立专业创新奖项等举措,促进校企合作、分享前沿研究成果、加速人才培养,携手打造一流的高校分析测试研究人员交流、合作、创新、发展平台。赛默飞与高校分测分会签约仪式合影  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鼓励和扶持下,一系列科研设施与仪器开放的管理制度和办法得以有效落地。在此背景下,高校分测分会为全国高校分析测试中心提供了交流平台,以“专管共享,有偿使用”为原则,积极引导和推动高校科技资源的开放共享,促进了行业能力和水平的发展。赛默飞一直坚持企业的自身发展与中国的科研事业发展相融合,不断加强与国内高校及科研平台的合作,推动中国本土化科研能力提升及成果转化。此次合作,双方将通过“赛默飞智汇科研直播间”共同推广分析测试领域的前沿技术与研究成果,为科研人员创造学习交流的科研分享平台。同时,将设立“2021赛默飞青年人才创新奖”,进一步激励青年学者及研究人员的科研创新。  赛默飞中国区总裁冯时瀚(Hann Pang)表示:“赛默飞始终重视与中国高校科研平台的合作。此次非常荣幸与高校分测分会合作,赛默飞将充分发挥在分析测试领域的全球技术优势,助力中国高校科学研究平台的长远发展。我们将继续秉承‘扎根中国,服务中国’的承诺,贴合科研需求,助力中国本土化创新,推动世界领先技术在中国高校科研平台的落地,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提供有效支撑。”  高校分测分会主任委员李景虹院士表示:“希望借助高校分析测试分会和赛默飞的合作模式,开拓并扩大与其他企业的合作范围,联合企业的力量,推动全国高等学校科技资源更好地服务于国家科技事业、教育事业、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
  • Micromeritics受邀参加中国分析测试协会高校分析测试分会年会
    中国分析测试协会高校分析测试分会将于2022年8月19-21日召开第二十六届高校分析测试中心研究会年会,Micromeritics 受邀参加此次会议。此次会议为加强全国高校分析测试中心的交流合作,拓展现代仪器设备的技术功能,提升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程度。Micromeritics 作为提供表征颗粒、粉体和多孔材料的物理性能、化学活性和流动性的全球高性能设备生产商,一直致力于为各大高校及研究机构提供专业优质的设备及前沿的技术解决方案,为广大实验人员提供可靠支持。此次会议,Micromeritics 应用科学家将带来精彩报告,与业内人士共同探讨《程序升温分析技术在催化表征中的应用》。此外,Micromeritics 在会议现场也设有公司展台,欢迎广大用户及行业友商前来探讨交流。会议时间2022年8月20-21日Micromeritics 展位号三楼 3-8Micromeritics 报告时间2022年8月20日 17:25-17:40题目:程序升温分析技术在催化表征中的应用报告人:熊雯 博士欢迎莅临交流!关于麦克默瑞提克Micromeritics 是提供表征颗粒、粉体和多孔材料的物理性能、化学活性和流动性的全球高性能设备生产商。我们能够提供一系列行业前沿的技术,包括比重密度法、吸附、动态化学吸附、压汞技术、粉末流变技术、催化剂活性检测和粒径测定。公司在美国、英国和西班牙均设立了研发和生产基地,并在美洲、欧洲和亚洲设有直销和服务业务。Micromeritics 的产品是全球具有创新力的知名企业、政府和学术机构旗下 10,000 多个实验室的优选仪器。我们拥有世界级的科学家队伍和响应迅速的支持团队,他们能够将 Micromeritics 技术应用于各种要求严苛的应用中,助力客户取得成功。
  • 中国分析测试协会:2024年度分析测试科学奖开始申报
    附件:申报材料-中国分析测试协会分析测试科学奖(2024年度).doc
  • 高端对话:分析测试的发展与未来
    为加强国内外学术交流,促进分析测试领域的创新和发展,由《分析测试学报》(简称《学报》)、广东省科学院测试分析研究所(中国广州分析测试中心)、中国分析测试协会、广东省分析测试协会联合主办的“2023分析测试高峰论坛暨《分析测试学报》编委换届会议”于2023年11月26日-28日在广州顺利举行,得到了广大读者观众的积极参与。随着时代与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分析测试行业面临着多种机遇与挑战。因此,本次论坛特别设置了高端对话环节,邀请5位分析测试领域的著名科学家畅谈分析测试的发展与未来。为了让广大《学报》读者共享本次科技盛宴,特将高端对话的内容予以整理刊出。11月26日上午在广州召开的2023分析测试高峰论坛——大会报告环节,一场关于“分析测试的发展与未来”的高端对话吸引众人瞩目。由中国分析测试协会副理事长、清华大学张新荣教授担任主持人,《学报》主编、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江桂斌院士,《学报》副主编、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刘买利院士,《学报》编委、深圳大学副校长张学记教授,《学报》编委、广州禾信仪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首席科学家周振教授为主讲嘉宾,共同围绕“分析测试与环境、分析测试与学科交叉、分析测试与智能化、分析测试与仪器”等对话主题开启了一场高端对话。主持人张新荣教授:大家好!本次的高端对话环节特别邀请了4位行业专家分享有关分析测试发展与未来的问题。在刚结束的大会报告中,江桂斌院士特别强调了关于新污染物的治理问题。下面,首先有请江院士谈谈新污染物环境毒理效应应该重点关注哪些方面?以及下一步新污染物防治的重点领域和具体措施有哪些?中国分析测试协会副理事长、清华大学 张新荣教授江桂斌院士:我们目前面临两项艰巨的任务,第一个是减碳。要控制二氧化碳和甲烷的排放;第二个是新污染物的治理。由于海量化学品的使用,使得环境中存在大量结构和毒性未知的新污染物。治理新污染物的关键是从检测开始。首先我们需要通过质谱等技术对未知污染物做结构与含量分析,同时现场检测仪器也至关重要,比如Portable的传感设备等传统或现代技术。另外,这对于分析测试行业也是全方位的挑战,比如样品前处理技术,如何在大气、水、土、底泥、生物体等复杂介质中富集和提取超痕量的污染物,并获取其结构等信息。因此新污染物的研究需求将全方位提升我国分析仪器行业水平,同时也为分析仪器产业带来机遇。另一个问题是新污染物的毒性到底如何?如果一种化学品毒性很低,或有毒性但只是在试剂瓶里,那么我们无需担心。事实上,我们需要对化学品的实际赋存浓度和毒性进行风险评估。比如开发细胞水平的毒性评价技术,如果能够利用传感器进行细胞毒性测试,就可以避免细胞培养过程可能存在的系列问题。这是一项具有挑战性和革命性的工作。此外,新污染物对健康的影响也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难题,需要结合流行病学研究与AI技术等进行多方面考虑。因此,对于新污染物治理这样涉及全局的重大战略,需要从基础研究到技术、政策等全方位的进步,这也给分析仪器行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主持人张新荣教授:谢谢江院士。其实新污染物治理和我们在座的很多老师都密切相关,因此大家对新污染物的研究兴趣颇深,刚才您提到的关键点也引发了我们思考。首先,样品前处理是新污染物检测的关键环节。如果能实现很好的富集和分离,甚至实现自动化前处理,都将有助于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和效率,并减轻测试人员的劳动强度。其次,从测试部门建立更先进的新污染物评价体系也是这一领域的重要任务。因为评价体系也涉及测试,做完毒理之后还需通过测试得到结果。所以江院士能否给我们指点一下,如果测试人员下一步希望往新污染物治理方面发展,应该重点从哪些方面入手?江桂斌院士: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深入研究,首先是广泛快速地开展不同领域的研究。我们这个领域的研究,不需要去Follow其他人的脚步,我们更多的是需要关注国内决策依据和我们国家的实际需求。其次,污染物的毒理学研究也很重要。近期生态环境部等部门联合发布了14项《重点管控新污染物清单(2023年版)》,其中部分化合物并不属于新污染物,如二硫甲烷、三硫甲烷等,该类试剂的检测方法也相对简单。与此相比,全氟化合物等污染物的检测就复杂得多。我们需要解决干扰问题,并设计特殊的仪器设备以实现准确测定的需求,包括提高在生物体等复杂介质中的检测能力。这都是我们未来发展的机遇。对于每个学者来说,可根据个人情况选择适合的研究方向。作为国家层面,对新污染物的治理是国家基础研究的核心内容,这是一个长期的事业,非朝夕之功,也不能仅通过几年攻坚战来实现。众所周知,2011~2013年我国的PM2.5污染非常严重,全国300多个地级市的平均值为72。经过10年的努力现已降至28~30,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但新污染物不能采取同样方法,它需要清单式的管理。哪些化合物应纳入清单取决于基础研究,如果一种化合物在环境中的含量是逐步降低而不是增加,那么我们可能无需过多关注。那些与我们的生产和使用密切关联的,特别是在生物体内的累积和毒性之间存在关联的化合物需要系统研究。有机污染物分析相比于重金属检测更复杂,重金属检测基本通过ICP-MS、原子荧光、原子吸收、原子发射几种光谱即可解决,而有机污染物分析则任重而道远,这也意味着我们未来的平台建设需要投入更多的资金,比如购置各种质谱仪器等,还需要更多专业人员来操作各种仪器设备。目前还有很多地方环保机构对于新污染物的了解不多。因此从哪方面开展深入研究是个复杂且长期的问题,但同时也蕴藏着很大的机遇。《学报》主编、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江桂斌院士主持人张新荣教授:新污染物的确是一个充满机遇又富有挑战的全新研究领域,新污染物检测也是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感谢江院士的分享。刚才刘买利院士谈到了In-cell的问题,并指出In-cell将来可在新污染物及生命科学等研究领域起到很大的作用。过去科研人员普遍认为质谱灵敏度高,但核磁不高。尤其做到细胞层面后,灵敏度对核磁是一个重大挑战。现在请刘院士为我们介绍目前核磁的发展情况,特别是备受关注的国内核磁仪器,已发展到什么程度?刘买利院士:核磁共振历来都是分析测试行业重要的测试手段之一。国内核磁共振技术发展可追溯到五六十年代,最早做出了一个360兆的核磁共振谱仪,同时也进行了顺磁共振谱仪的研究。目前核磁共振主要有核磁共振波谱仪和核磁共振成像仪两大分支。核磁共振波谱仪目前相对先进的程度可达400~600兆,生产该仪器的公司以中科牛津为代表,已在国内销售150多套400兆仪器,现又承担了一个600兆仪器的研制项目。这些技术均为国内自主研发。核磁共振成像仪在国内较为普遍,生产企业多,产量也较大。市场影响力较大的企业有东软和联影。东软最初做的是永磁类型的成像仪,现在开始制作1.5T、3.0T等超导型成像仪;而联影已经成为国内龙头企业,新开发的5T人体磁共振成像仪和9.4T动物磁共振成像仪已经上市,其市场份额达20%~30%。精密测量院研制的超灵敏肺部磁共振成像仪获得医疗许可证,与联影合作开发的多核磁共振成像仪,低温磁共振探头进展顺利,预期很快会进入市场。大家都知道,低灵敏度是核磁共振在生物医学应用研究中的固有缺点和首要挑战,现在也有一些可以大幅提高灵敏度的技术,其中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杜江峰院士团队开发出了基于NV Center的技术,可实现单个分子检测。精密测量院研制的超灵敏肺部磁共振成像仪利用光泵(Optical Pumping)技术将限号强度提高了数万倍。肺部作为人体内唯一不含水的器官,不含水在常规磁共振成像仪上就没有信号,光泵技术可将氙气转化为超灵敏的肺部信号源进行探测。此外,氙气还可穿过屏障进入血液,因而氙的成像可以观察肺部的两大功能:气体通气跟气体交换功能,从而实现肺功能的研究。该仪器是我们承担的基金委重大仪器研究专项,已结题和产业化,并获得三类临床许可。现已与医院合作用于新冠后肺功能的后续影响研究。低温动态核极化(DNP)技术可以把信号强度提高四个数量级以上,今年得到基金委部门推荐项目的支持,研制高灵敏分子磁共振成像仪。所以灵敏度低虽是一个问题,但好的方法和技术能解决这些问题,这是一个不断推进的过程。实际上,分析测试也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技术集成。通过集成,获得我们需要的灵敏度和可靠性。《学报》副主编、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 刘买利院士主持人张新荣教授:刘院士刚才讲到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分析测试实际上是一个多学科、多技术运用的领域。学术界普遍认为分析测试的第一次革命是因为物理学的热力学与动力学的发展,建立在四大平衡基础上的化学分析才获得了发展,第二次是因为电气化、机械化,才有了仪器分析。最近,学术界普遍认为大数据、人工智能已成为新一轮的科技潮流,有请张校长谈谈,分析测试领域怎么与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相结合。张学记教授:谢谢张老师,这问题正好也是我的研究领域。正如刚才刘院士所说的,分析测试是一个交叉学科,而我目前主要研究的智能传感同样是分析测试的一个分支,也属于多学科交叉范畴,这一点也可以从我实验室学生的学科分布领域(涉及物理、化学、生物、电子、计算机、机械等)得以体现。以前的传感技术是被动传感,从分子识别到信号转化再到信号放大,而现今的传感技术已与大数据、人工智能充分结合。7~8年前我们实验室首先提出了智能生物传感的新概念,随后我们对其基础理论和研发方案进行了数年研究,最终成功研制出智能传感系统。在新冠期间该系统已投入全国60多个城市使用,同时还为我国特殊情况下举办的冬奥会提供了2万多套系统,圆满完成了冬奥的检测任务。因此,智能传感技术实际是传统传感技术与人工智能的结合,已展现了广阔的应用前景。我们现正将智能传感发展为可穿戴式智能传感,并致力于向植入式智能传感发展,数据也从单一走向集成,最终目标是打造Digital Life,即数字人。一旦成功,数字人将使人类生命从碳基向硅基发展,从而实现真正永生。学科的交叉融合为分析测试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平台,也为应用提供了更广阔的前景。江院士刚刚提到分析测试的经费从何而来,如果我们能把这些应用落到实处,经费就不成问题,因为分析测试学科仅仅在医疗诊断领域,每年的费用就非常可观。我们国家有14亿人口,分析测试产生的GDP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因此,作为分析测试的从业者,我们应为自己的工作感到骄傲,让我们一起把这个充满希望、前景广阔的行业做得更好,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丰收,谢谢!《学报》编委、深圳大学副校长 张学记教授主持人张新荣教授:说到经济,要请教我们学者型的企业家周振教授。国产仪器这些年的发展特别快,希望周教授从企业角度谈谈我们国产仪器的发展,因为现在一方面大众认可国产仪器发展的很快,另一方面购买者面临国产和进口仪器的选择时,还是会有所动摇。那么这究竟是仪器的质量问题,还是我们的观念问题,有请周教授从企业角度、用户角度谈谈如何更好地推进国产仪器发展?周振教授:我想从4个角度展开讨论。首先要探讨当前国产分析仪器发展现状。理论上,我国科学仪器产业在分析测试行业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由于历史原因,我们目前还无法制造最高端或质量更好的仪器,以质谱仪器为例,中国的商品质谱仪器发展只有20年历史,而美国已有百年,商品质谱仪器也有80年。中国想用20年的发展经验赶超美国80年的成就几乎不可能,所以国产科学仪器依然很难满足尖端的科学研究,这是我们必须面临的阶段。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实现国产替代,如何推动国产仪器的快速发展就成为了一个课题,以禾信为例,前期走了一条差异化竞争的道路,在我国环保事业蓬勃发展的过往十年中,紧跟政策需求,推出颗粒物源解析质谱、VOCs走航质谱等特色产品,让公司得以快速发展。第二点是根据当前国情,我们需要综合考虑不同层次的需求而多方位发展。作为国家、企业、团队以及个人,这4种身份和层次的差异,需要考虑的角度也不一样。从国家的角度,在目前紧张的国际关系下,科学仪器被禁运的风险很大,所以我们必须具备自主制造仪器的能力才能应对极端情况。从企业的角度,最终目的是生存、盈利和发展。科学仪器行业实际上是在啃硬骨头,其体量不大,利润不高,而其所需投入大,所以纯粹的科学仪器企业要实现盈利是很难的,需要国家支持。从团队和个人的角度看,技术研究人员希望自己的技术能够转化为产品,实现科技成果的商业化。作为分析测试人员,则希望仪器能够获得有效的检测结果,这两个层面之间存在一定差距。再回到国家层面,如果中美关系和谐美好,企业则专注于研发专精特新的仪器即可,但目前情况,禾信作为质谱仪器领军企业不仅要研发高精尖仪器,也要涉足主流测试仪器,还要不断积累技术和人才,我们要格外努力。第三个谈谈发展路径。企业想走专精特新的仪器研发路径,本质上是因为国产仪器在正规的“阵地战”上无法与国外竞争。我们目前还属于新生代,只能先打游击战,通过研发特殊应用以谋生存,然后再积累技术。所以我们希望大家在测试过程中,有新发明、新方法,或有高端实用的需求,请与我们的终端仪器相结合,共同创造我们自己的仪器,共同解决国家所面临的问题。这是我认为目前中国分析仪器企业最需要大家支持的地方。第四个是要有发展信心。国家会越来越重视科研仪器的发展,以前我们科学仪器的两个五年计划只投资200亿左右的经费,而国外大企业一年就是100亿,而且是建立在积累了几十年经验的基础上,而我们只有两个五年计划。但十五五期间国家一定会加大投入力度。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禾信作为国产科学仪器中的一员,近些年扩展了包括高分辨液质、气质、无机质谱等多条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通用质谱产品线,形成了在环境新污染物检测、食品农产品检测、毒品毒物检测、饮用水检测等多个细分方向的应用方案。基于政府及客户对国产科学仪器的支持,我们对未来充满信心,也请大家给国产科学仪器企业多一点时间、容忍、理解和支持,我们共同努力,携手共创分析测试行业的辉煌,谢谢大家。《学报》编委、广州禾信仪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首席科学家 周振教授主持人张新荣教授:谢谢周振教授。中国科学仪器行业是个特殊行业,这个行业不能仅靠企业发展。中国科学仪器若想发展,科学家要具备创新力,企业要具备精密制造的能力,同时用户也要尽可能的使用国产科学仪器,并在使用过程中给予一些更好的建议,让我们国产仪器能够更好、更快地进步。这种需要创新研发、精密生产、用户反馈等多层面多角度的合作特征,也是仪器行业最特殊的一个地方,所以在这行业发展进程中大家的互动非常重要。由于时间关系,我们上午的对话就到此,让我们再次对4位专家的精彩发言表示衷心的感谢。谢谢!
  • 关于评选优秀分析测试论文的通知
    山东省理化分析测试协会关于评选优秀分析测试论文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   为了促进全省分析测试技术水平的提高,调动广大分析测试工作者从事分析测试工作的积极性,山东省理化分析测试协会决定进行分析测试优秀论文评选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1、凡反映近两年来包括科研、教学以及产品质检方面的有关分析仪器,如电子光学X射线、光谱、色谱、波谱、电化学、生化等在基础理论研究、新方法和新技术的发展、分析应用、以及仪器和部件的研制、改造、维修方面水平较高的论文、综述等均可应征。   2、应征论文需要写成1500至2000字的详细摘要或全文。论文应反映其特色和创新,并有必要的数据。论文打印成一式两份,免审稿费。请于2009年6月25日前邮寄或发邮件至组委会秘书处。   地址:济南市高新区大学科技园北区G座,秦四森收,邮编:250014   联系电话0531-81219069,0531-88879908   E-mail: qinsisen@163.com   3、经专家审核、评选的优秀论文将颁发证书。共将评出一等奖10名,二等奖20名,三等奖30名。   4、获奖论文将在“第七届山东国际科学仪器及实验室装备展览会暨2009年分析测试学术交流大会”期间颁发获奖证书,刊登在大会《会刊》上,部分论文可在2009年分析测试学术交流大会上交流。   5、获奖论文由协会负责推荐至《山东科学》、《化学分析计量》等正式刊物以协会优秀论文集形式发表(所需费用由作者承担)。   6、征文经初审通过后,将另发通知,告知有关具体事宜。   山东省理化分析测试协会   二○○九年五月三十一日
  • 《分析测试学报》编委换届大会举办
    4月29日,广州分析测试中心在广东迎宾馆隆重举行了《分析测试学报》(以下简称《学报》)第五届编委换届选举大会。广东省科技厅刘庆茂副巡视员、李彪处长、余亮副调研员,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王顺昌副理事长、吴波尔副理事长、张渝英秘书长,中国广州分析测试中心陈江韩主任、郑健达书记、牟德海、林展江副主任,《学报》第四届编委会程誌青主编、张展霞副主编,陈小明、计亮年、张玉奎院士,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编委代表、编辑部成员近60人出席了会议。广州分析测试中心陈江韩主任主持大会。   广东省科技厅作为主管单位非常重视此次编委换届工作,充分肯定了第四届编委会特别是程誌青主编、张展霞、谢培山副主编为《学报》发展所作的贡献,对新一届编委会给予了殷切的希望。刘庆茂副巡视员代表主管、主办单位向程誌青主编、张展霞副主编颁发了纪念品,向陈小明、计亮年、张玉奎院士等6名编委颁发了聘书。   广州分析测试中心郑健达书记作了换届筹备工作报告,介绍了编委换届筹备会议形成的有关决议,对编委的推荐情况及组成的有关情况进行了说明。   吴波尔副理事长、张渝英秘书长、程誌青主编、张展霞副主编分别向大会作了报告。大会审议并通过了《学报》暂行管理办法,投票选举产生了第五届主编、副主编。中山大学陈小明院士当选为第五届编委会主编 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庞国芳院士、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江桂斌院士、华南理工大学王海水教授、中国广州分析测试中心吴惠勤研究员、广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郑建国研究员当选为《学报》第五届编委会副主编。在大会的讨论环节气氛热烈,编委们为《学报》下一步的工作积极建言献策,共同为《学报》的发展而努力。 参会人员合影留念 刘庆茂副巡视员为《学报》第四届编委会主编程誌青同志颁发纪念品 刘庆茂副巡视员为《学报》第五届编委会主编及参会的副主编、顾问颁发聘书 我中心郑健达书记作换届筹备工作报告
  • 第二十六届高校分析测试中心研究会年会暨第二届中国分析测试协会高校分析测试分会年会隆重开幕!
    仪器信息网讯 2022年8月20日,第二十六届高校分析测试中心研究会年会暨第二届中国分析测试协会高校分析测试分会年会在历史名城镇江顺利召开,会议由江苏大学分析测试中心、江苏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大连科学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承办,江苏省分析测试协会协办。大会现场采用线上线下同步直播的方式,现场与会嘉宾超300位。八月的镇江,热情似火,来自全国各地高校分析测试机构的300多位专家代表相聚于兆和皇冠假日酒店,就新时代下高校分析测试领域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及其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科建设和社会服务中如何充分发挥重要支撑作用等内容展开了深入的探讨。会议现场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理事长/中国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江桂斌院士致辞江桂斌院士介绍了中国分析测试协会举办的第十九届北京分析测试学术报告会暨展览会(BCEIA 2021)、BCEIA金奖以及中国分析测试协会技术奖(CAIA)等情况。虽然在疫情大背景下举办,BCEIA 2021仍然在人数等方面创造了新高。中国分析测试协会于 1989 年设立了北京分析测试学术报告会暨展览会仪器奖。二十年来,共有三百余台国产分析测试仪器获此殊荣,有力地推进了国产分析测试仪器的发展,并得到了业界的广泛认可(经国家奖励办同意,该奖项自 2019 年起正式定名为“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科学技术奖”,简称“BCEIA金奖”)。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科学技术奖-分析测试科学奖(简称CAIA奖)是由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批准的我国分析测试领域唯一的社会团体奖项。自1993年设奖以来,对加强分析测试领域的基础性和应用性研究、推动技术进步与成果转化、提升我国分析测试机构和科技人员的创新积极性发挥了重要作用。江苏大学校长 颜晓红致词颜晓红首先对于会议的顺利召开表示祝贺,对所有与会嘉宾的到来表示感谢。他介绍到江苏大学(原江苏理工大学的前身镇江农业机械学院)是为贯彻毛泽东同志关于“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的重要指示,1960年由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分设独立建校的,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902年刘坤一、张之洞等创办的三江师范学堂。是一间具有百年办学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高校。颜晓红还特别提到,仪器设备是科研工作的重要支撑,高校分析测试中心的人员水平、服务机制等对大学的科技创新起着重要的作用。而此次大会为高校分析测试机构从业人员提供了良好的沟通平台,有利于高校分析测试行业的健康快速发展。简短的开幕式后,本次会议进入到大会报告环节,中国分析测试协会高校分析测试分会主任委员/清华大学教授李景虹院士、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理事长/中国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江桂斌院士、中国钢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王海舟院士、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认可与检验检测监管司一级巡视员乔东、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发展中心处长曾艳、江苏大学分析测试中心主任李艳肖分别带来精彩的报告。《高校分析测试分会工作报告》中国分析测试协会高校分析测试分会主任委员/清华大学教授 李景虹院士中国分析测试协会高校分析测试分会(简称:高校分析测试分会)是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的分支机构,同时接受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指导,其宗旨是推动全国高等学校科技资源,更好地服务于国家科技事业、教育事业、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当前高校分析测试分会拥有会员单位130家,其中985高校49家、211高校83家,且近两年新增会员单位达到11家。李景虹院士从高校分析测试分会定位,以及其在实验室管理研究交流、实验室资质认定、分析测试标准化、学术交流和业务培训等方面的工作进展进行了详细的介绍。《新污染物治理——从基础研究到国家战略》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理事长/中国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江桂斌院士新污染物可以定义为任何人工合成或自然存在的化学品或微生物,其环境赋存可引起显著的已知或可疑的毒性作用与健康危害。报告介绍了新污染物从最初的基础科学研究问题发展为国家重要战略的历史及其最新工作进展。基于此,江院士提出几点思考,包括新污染物治理需要平衡化学品使用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平衡化学品使用与人民美好生活展望的需求。江院士也呼吁国家设立“新污染物治理研究专项”,并制定符合我国化学品生产和行业特点的化学品风险管理评估技术体系,强化批准机构及生产企业主体追溯的全链条责任,提高管理层、学术界与公众对新污染物的认知水平。《标准化——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中国钢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王海舟院士无规矩不成方圆,一定意义上说,标准就是“规矩”;标准是经济活动和社会大战的技术继承,是国家基础性制度的重要方面。中国工程院、国家自然基金委、工信部、国标委一系列战略咨询研究项目构建了标准化的三个理论,包括:1.熵减理论;2.矩阵式结构理论;3.多维交织链网构型理论。报告主要介绍了标准化的基础理论、定义与认知等内容,王院士还以高速列车车轮车轴部分高通量表征科学试验创新方法标准为例,进一步说明了完善优化事实标准不断链提升了工艺与试验技术能力,保障了数据链的有效性,有力支撑了高速列车车轮车轴的评价。《检验检测行业管理及发展》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认可与检验检测监管司一级巡视员 乔东报告从检验检测行业管理信息、机构信息以及与高校分析测试机构相关信息进行介绍。据国家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我国检验检测机构数量约5.2万家,且检验检测机构的数量近十年保持着10%的增长速度;尽管在2021年疫情大背景下,我国检验检测行业的从业机构数量也以近10%的增长速度发展。不仅如此,规模以上(年收入1000万元)检验检测机构的体量也以10%的年增长率快速发展,但行业中96.31%为小微型企业(人员少于100人)。报告最后,乔东向高校分析测试机构的发展提出几点建议,如:大力推动高校分析测试中心的开放度、合理协调高校分析测试机构的人员关系等。《高校检验检测机构现状与发展》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发展中心处长 曾艳报告主要从高校检验检测机构现状、近两年高校评审组工作以及改革与发展探讨等三个方面内容进行了介绍。近年来,我国检验检测行业保持快速发展的势头,目前全国有国家资质认定证书的机构共3000余家,由31个行业评审组管理,国家级高校检验检测机构119家。高校检验检测机构涉及24个专业领域,主要为材料、化工、药品、环境、水质等。不仅如此,报告还对高校检验检测机构的仪器设备情况、业务开展情况、科研项目情况、产出论文等方面进行了盘点。《江苏大学分析测试中心工作介绍》江苏大学分析测试中心主任 李艳肖江苏大学分析测试中心成立于2007年,是材料科学、化学化工、生命科学、医药科学、医药技术、食品科学、农业工程、机械工程、环境科学等多学科工作的支撑平台,也是科学研究的公共平台,更是服务区域经济的共享平台。当前该中心共有人员16人,拥有微观分析、磁共振、X射线衍射、色谱质谱、成分分析以及分子光谱等六大平台,固定资产达5000万元。李艳肖报告中还介绍了江苏大学分析测试中心开展工作的最新进展。大会报告环节分别由中国分析测试协会高校分析测试分会主任委员/清华大学教授李景虹院士、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理事长/中国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江桂斌院士、中山大学欧阳钢锋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李崧教授主持。大会报告主持人参展商掠影本次会议为期两天,除大会报告外,会议还设置了五个平行分论坛,主题分别聚焦高校分析测试中心管理与资质认定、科学试验创新方法标准化、分析测试技术研究与应用、分析测试与学术前沿交叉之能源材料、分析测试与学术前沿交叉之环境催化。与会嘉宾合影会议期间隆重举办了第一届“信立方杯”高校分析测试技术培训微课大赛颁奖典礼。颁奖典礼荣幸的邀请到四川大学分析测试中心主任吕弋教授担任主持人。第一届“信立方杯”高校分析测试技术培训微课大赛(简称:微课大赛)由中国分析测试协会高校分析测试分会联合北京信立方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旗下仪器信息网和仪课通平台共同举办,旨在贯彻教育部启动的“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提升高校分析测试中心分析测试技术培训技能,有效支撑高校人才培训发展的需求。本届微课大赛总计收到61个视频作品,来自21所高校的22个会员单位。高校分析测试分会学术奖励评审委员会的数十位专家学者从专业性、创新性、视频内容、视频呈现等四个方面,对申报的培训课程视频进行评审,经过形式审查、函评和会议评审,评选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 三等奖3名。仪器信息网同时举行大众网络投票,4.7万人的41万票评选出“最受欢迎主讲老师”10名。颁奖环节中参赛老师对本届微课大赛赞不绝口,多次强调提交的参赛作品经过了认真的准备策划,准备过程本身也是对以前工作的回顾和提炼,很好地促进了实验教学水平和授课能力的提升。四川大学分析测试中心主任吕弋教授主持颁奖典礼“最受欢迎讲师奖”奖项颁发(颁奖嘉宾:北京信立方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唐海霞(右一)、北京信立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艳凤(左一))三等奖奖项颁发(颁奖嘉宾:重庆分析测试中心主任周小元教授(左一)、北京信立方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编辑部副主任刘丰秋(左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理化实验中心主任刘文齐(右一))二等奖奖项颁发(颁奖嘉宾:北京信立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艳凤(左一)、上海交通大学分析测试中心主任张兆国教授(右一) )一等奖奖项颁发(颁奖嘉宾:南京大学现代分析中心处长董林教授(左一)、北京信立方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唐海霞(右一))一等奖获得者-清华大学分析中心杨海军作为获奖代表发言关于微课大赛更多信息欢迎查看:https://www.instrument.com.cn/zt/3iWEIKE附:第一届“信立方”杯高校分析测试技术培训微课大赛获奖名单
  • 第二十七届高校分析测试中心研究会年会暨第三届中国分析测试协会高校分析测试分会年会在郑州举行
    2024年4月20日,第二十七届高校分析测试中心研究会年会暨第三届中国分析测试协会高校分析测试分会年会在郑州举行。本次会议由中国分析测试协会高校分析测试分会(下称“高校分会”)主办、郑州大学现代分析与基因测序中心承办、郑州轻工业大学河南省表界面科学重点实验室、河南省分析测试协会色谱专业委员会等单位协办。中国分析测试协会高校分析测试分会主任委员、清华大学李景虹院士,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江桂斌院士,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张玉奎院士,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发展中心处长杨建安,郑州大学副校长刘春太教授,河南分析测试协会理事长张国宝等嘉宾出席本次会议。会议包括6个主题论坛:分析测试平台管理与资质认定、分析测试技术标准宣贯、分析测试技术研究与应用、分析测试与学术前沿交叉:能源材料、分析测试与学术前沿交叉:生命分析、分析测试与学术前沿交叉:环境催化。通过3位院士和8位杰青长江等11个大会报告、45个邀请报告及若干普通报告及墙报展示,围绕前沿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发展等相关热点问题,分析测试平台发展与标准化体系建设的机遇和挑战开展研讨交流。来自全国高校、中科院、科研院所等单位及国内外仪器企业600余人参加了本次会议。会议现场张玉奎院士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张玉奎院士作了《失控蛋白质组学分析新技术》大会报告。江桂斌院士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江桂斌院士大会致辞并作了《分析测试仪器的技术进步与国家需求》大会报告。李景虹院士中国分析测试协会高校分析测试分会主任委员、清华大学 李景虹院士作《高校分析测试分会2023年工作报告》和《细胞基因通路中G-四链体的生物分析化学》大会报告。郑州大学副校长 刘春太教授郑州大学副校长刘春太在大会致辞中介绍了郑州大学建设和发展情况,表示年会提供了与分析测试领域专家、学者学习交流的机会,也必将促进该校相关学科的交流互鉴、融合发展。会议同期举办了高校分会“战略合作签约仪式暨项目启动”、“CMA资质认证闭门会议”、“高校分会常委会”、“高校分析测试中心主任论坛”、“研究生快闪论坛”等活动。战略合作签约仪式暨项目启动,按与高校分会合作时间顺序,依次进行。高校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山大学 欧阳钢锋教授和赛默飞企业市场与传播高级总监 杨冬岚女士签署战略协议高校分会主任委员、清华大学 李景虹院士和赛默飞世尔科技(中国)有限公司中国区企业市场与传播高级总监 杨冬岚启动《第四届赛默飞青年人才支撑计划及学术交流》高校分会副主任委员、南京大学 董林教授和北京信立方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会议运营部内容总监 宋苑苑女士签署战略协议并启动《第三届“信立方杯”高校分析测试技术培训微课大赛》高校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山大学 欧阳钢锋教授和安徽皖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市场与品牌中心总经理 陈艳凤女士签署战略协议签署战略协议。高校分会主任委员、清华大学 李景虹院士和安徽皖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藏牧先生启动《第一届“皖仪科技”卓越工程师提升计划》高校分会副主任委员、西安交通大学 高禄梅教授和中数云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姚帆先生签署战略协议并启动《仪站维保平台》
  • 2018广州国际分析测试展-我们来了
    万众期待的广州国际分析测试及实验室设备展览会暨技术研讨会(CHINALAB2018)于3月26-28日在广州保利世贸博览馆拉开帷幕。 该展会由中国广州分析测试中心、广东省科技合作研究促进中心以及国药励展展览有限责任公司联合主办,是华南地区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分析测试设备展览会,云集逾四百家分析仪器及实验室设备企业。 大连依利特分析仪器有限公司携EClassical 3100高效液相色谱仪及Supersil系列色谱柱亮相该展会。依利特致力于为客户提供更优质产品和服务。 大连依利特在此次展会上展出的Supersil系列色谱柱,能够满足多数样品的分析要求,其色谱分离效能更高、使用寿命更长、批次差异性更小。 Supersil系列色谱柱具有独特的表面处理技术,确保硅胶表面的均一性和惰性,极窄的孔径分布,极均匀的粒度分布,极佳的批次重现性;极低的金属离子含量(≤10PPM);通过多次的封尾技术,最大限度的消除了残余硅羟基的影响;具有更强的酸碱耐受性,PH值范围更广,从而扩大色谱柱的使用范围。 大连依利特秉承着“严谨务实,精益求精”的方针,从客户需求的角度出发,严格把关产品生产的每一个细节。大连依利特不断的自我超越,为客户提供技术先进、质量可靠的优秀产品。
  • 第二十七届高校分析测试中心研究会年会暨第三届中国分析测试协会高校分析测试分会年会举行2023年度优秀科研仪器案例入选证书颁发仪式
    4月20日,在第二十七届高校分析测试中心研究会年会暨第三届中国分析测试协会高校分析测试分会年会中,举行2023年度优秀科研仪器案例入选证书颁发仪式。高校分析测试分会副主任委员,四川大学分析测试中心主任 吕弋教授主持颁发仪式。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战略部署,坚持“破四唯”和“立新标”并举,加快建立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专业技术人才评价体系。自2021年起中国科协开始建设案例库,2023年中国仪器仪表学会联合高校分析测试分会、仪器信息网共同举行遴选活动,共收集到来自26个高校分会会员单位的64篇论文,116个视频案例。高校分析测试分会学术奖励评审委员会从选题意义、内容与结构、推广与应用、写作与形式四个方面,对投稿案例进行评审,经过形式审查、函评,遴选出入选中国科学科协优秀案例30个,入选中国仪器仪表学会案例库64个。高校分析测试分会秘书长、清华大学姚文清教授宣读入选名单(颁奖嘉宾:高校分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师范大学 李崧教授,高校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刘文齐教授,高校分会副秘书长、北京大学分析测试中心 张莉常务副主任)入选中国仪器仪表学会案例库名单(颁奖嘉宾:高校分会学术奖励评审委员会主任、清华大学 朱永法教授,浙江工业大学 莫卫民教授,华东理工大学 蓝闽波教授,四川大学 侯贤灯教授)入选中国科协会案例库名单(颁奖嘉宾: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江桂斌院士,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科技咨询部 杨娟主任)获奖代表发表感言:乔祎 北京科技大学新金属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力学测试中心主任
  • 岛津积极参加第二十七届高校分析测试中心研究会年会暨第三届中国分析测试协会高校分析测试分会年会
    2024年4月19-22日,第二十七届高校分析测试中心研究会年会暨第三届中国分析测试协会高校分析测试分会年会在郑州圆满召开。本次大会由中国分析测试协会高校分析测试分会主办,三位院士、各高校专家、学者近600人齐聚一堂,旨在加强全国高校分析测试中心的交流与合作,研究在新时代下高校分析测试领域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研讨高校测试中心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科建设和社会服务中如何充分发挥重要支撑作用,培养和建设高水平分析测试技术人才队伍,拓展现代仪器设备的技术功能,提升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程度,强化资质认定实验室的管理,推动高校“双一流”高质量发展,以便更好地服务于教学、科研、经济发展和社会民生。岛津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岛津”)积极参会并发表报告。大会现场大会伊始,分别由郑州大学副校长刘春太、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江桂斌、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发展中心杨健安、河南分析测试协会理事长张国宝致开场词。岛津发表岛津中国创新中心 李晓东部长做题为《岛津创新质谱技术在临床环境等领域的应用》的邀请报告发表李晓东部长向在座专家介绍了岛津中国创新中心的概况,重点介绍了田中耕一先生团队开发的高性能血浆β-淀粉样蛋白标志物检测预测阿尔茨海默症的方法*,并介绍了岛津的高端机种,DPiMS、MALDI-TOF、质谱成像显微镜、GCMSMS技术在甲状腺穿刺液分析、病原体多重核酸质谱检测、癌类型癌组织分类及呼出气成分分析等领域开展疾病研究的方法理念*,同时基于暴露组学的概念,介绍了岛津GC-MS特色代谢物数据库&全氟和多氟烷基化合物MRM数据库。*注:仅供研究参考,不作为临床诊断依据。岛津分析计测事业部市场部教育行业 朱挺锋先生做题为《岛津质谱技术助力环境暴露》的报告发表朱挺锋先生首先介绍了新污染物检测的分类及对应的主要检测仪器,并介绍了岛津的质谱家族气质、液质及高分辨质谱仪,重点介绍了岛津质谱技术在环境暴露领域的研究方案,包括全氟和多氟烷基化合物解决方案、新型溴代阻燃剂解决方案、抗生素等PPCPs解决方案、以及代谢组学整体解决方案。岛津展台本文内容非商业广告,仅供专业人士参考。
  • 材料分析测试服务联盟举办生态纺织品分析技术报告会
    4月18日,由北京材料分析测试服务联盟主办的“关注民生—生态纺织品分析技术报告会”举行,来自北京材料分析测试服务联盟、北京纺织工程学会、中华环保联合会环保标准委员会、北京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北京市纺织纤维检验所、北京服装学院、SGS通标公司、北京雪莲公司等单位代表70余人参加了会议。   纺织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中重点行业,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因纺织品与人类全身长期接触,其有毒有害物质的残余对生命健康的危害甚至高于食品非法添加剂,但目前公众关注度较低。总体而言,我国生态纺织品的检测技术、标准水平和仪器装备水平远远低于国际先进水平,其话语权与我国纺织品生产大国和消费大国的地位极其不匹配。针对目前生态纺织品检测方面的难点和热点问题,本次研讨会旨在进一步提高国产仪器的影响力,对生态纺织品中禁限量物质、检测技术、标准、前处理技术以及生态纺织品的检测现状等问题进行了讨论。会议在生态纺织品的检测需求、多种禁限量物质的国产仪器检测技术、ASTM中的纺织品检测项目、生态纺织评前处理技术要求及解决方案等主题进行了精彩的会议报告,同时就“服装行业参与国际标准制定”、“生态纺织品检测现状及国产仪器发展”和“如何增强国产仪器的影响力”话题进行了热烈探讨。研讨会结束后,与会者参观了北京市理化分析测试中心和国产科学仪器应用示范中心。   通过本次技术研讨,加强了纺织品检测不同专业交流,有利于检测、仪器和标准等联合合作,提升社会各界对生态纺织品的检测技术及禁限量物质的关注和重视,有利于民生健康并促进我国生态纺织品的技术水平提高,提升北京地区及我国的话语权。
  • “中国分析测试协会高校分析测试分会第三次常委会议暨测论年会”在青岛召开
    2023年9月23日,“中国分析测试协会高校分析测试分会第三次常委会议暨测论年会”在青岛黄岛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分析测试协会高校分析测试分会主办,青岛大学分析测试中心、大连科学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承办。来自高校分析测试中心、国内外仪器企业等近500位代表出席本次会议,围绕分析测试平台管理与资质认定、分析测试技术标准化、分析测试技术研究与应用、分析测试与学术前沿交叉等主题开展研讨交流,其中,分析测试与学术前沿交叉主题又细分为能源催化、生命分析、环境分析三大热点领域分别进行交流。会议现场本次会议承办方青岛大学党委书记胡金焱教授、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江桂斌院士、中国分析测试协会高校分析测试分会主任委员/清华大学李景虹院士、教育部科研发展中心处长曾艳分别致辞,中国分析测试协会高校分析测试分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师范大学李崧教授主持开幕式。嘉宾们在在致辞中表示,高校分析测试分会是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的分支机构,会员单位有120家;分会宗旨是推动全国高等学校科技资源更好地服务于国家科技事业、教育事业、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高校分析测试中心肩负着科研攻关、教学实验、人才培养等使命,自加入中国分析测试协会以来,所打造的“测论”论坛开展了电池储能、纳米催化、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等系列主题的学术交流活动,前沿的报告内容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青岛大学党委书记胡金焱教授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江桂斌院士中国分析测试协会高校分析测试分会主任委员/清华大学李景虹院士教育部科研发展中心处长曾艳中国分析测试协会高校分析测试分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师范大学李崧教授开幕式后,本次会议进入到了大会报告环节。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江桂斌院士、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刘买利院士、北京师范大学毛兰群教授、清华大学朱永法教授分别带来精彩报告。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江桂斌院士报告题目:成组毒理学分析仪的研制及其应用近年来,新污染物因其在环境赋存可引起显著的生物毒性而引起了广泛关注。江桂斌院士团队2005年就提出了成组毒理学,并申请了中国科学院仪器研制项目“成组毒理学分析仪”,实现分离测定与毒性评价一体化。2015年申请成功重大仪器研制专项,结合生物技术、质谱技术和自动化技术研制了高通量多功能成组毒理学分析仪。基于成组毒理学分析仪,江桂斌院士团队开展环境污染物与病毒直接的相互作用、口罩中危险细颗粒与有机污染物识别等多项应用研究工作。目前团队正在研制小型机、并进行市场推广。最后,江桂斌院士表示,新污染物将伴随人类进化的全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而科技支撑作用非常重要,希望未来大家加强交流、共同提高新污染物研究、治理水平。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 刘买利院士报告题目:核磁共振波谱分析核磁共振波谱分析覆盖94%以上的研究领域,其中化学与生物医学领域最为活跃。其源自物理、走进化学、走进医学MRI,在核磁共振波谱的发展历程中经历了三个里程碑,并五次获得诺贝尔奖。刘买利院士指出,提高灵敏度,是核磁共振波谱面临的最大挑战;因此对高磁场的追求永无止境,但设备价格指数增长;专研大幅度提高灵敏度的超极化技术;消除水峰干扰是生物NMR分析的前提;快速时空编码与智能重建永远在路上。北京师范大学毛兰群教授报告题目:脑化学活体测量脑化学测量具有异质、非平衡态、化学环境复杂、生物与方法兼容等特征,面临着时空动态分析、专一性分析、新原理新方法等挑战。毛兰群教授团队发展了实现活体传感选择性的新思想、创建了原电池型氧化还原电位分析法、实现了化学信号向电信号转化的模拟。清华大学 朱永法教授报告题目:有机半导体可见光催化光解水产氢、环境净化和肿瘤去除朱永法教授团队在光催化研究方面的工作,从1998年开始的简单氧化物到后来的复合氧化物、有机无机杂化及现在的有机半导体光催化,未来团队将开展能源健康分析的研究工作。23日下午本次会议即进入到了分会报告交流环节。围绕分析测试平台管理与资质认定、分析测试技术标准化、分析测试技术研究与应用、分析测试与学术前沿交叉:能源催化、分析测试与学术前沿交叉:生命分析、分析测试与学术前沿交叉:环境分析六大主题分别进行交流。部分分会会场会议同期小型展览会会议期间,中国分析测试协会高校分析测试分会联合北京信立方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举办的第二届“信立方杯”高校分析测试技术培训微课大赛举行了颁奖典礼。颁奖典礼本次会议为期两天,24日将继续围绕着六大主题分别展开交流研讨。本次会议旨在加强全国高校分析测试中心的交流与合作,研究在新时代下高校分析测试领域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及其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科建设和社会服务中如何充分发挥重要支撑作用,培养和建设高水平分析测试技术人才队伍,拓展现代仪器设备的技术功能,提升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程度,强化资质认定实验室的管理,有力助推高校“双一流”建设,以更好地服务于教学、科研、经济发展和社会民生。
  • 第四届中国分析测试协会高校分析测试分会青年部大会圆满落幕,2023相约武汉
    仪器信息网讯 2022年11月26日,由中国分析测试协会高校分析测试分会主办,中山大学测试中心和大连科学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承办,仪器信息网和仪器学习网合作支持的第四届中国分析测试协会高校分析测试分会青年部大会在线上圆满落下帷幕。回顾本次大会,开幕式上,在中山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学院院长欧阳钢锋教授的主持下,中山大学杨东华副校长、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曾艳处长、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理事长江桂斌院士和中国分析测试协会高校分析测试分会主任委员李景虹院士分别致辞。开幕式及大会报告出席嘉宾开幕式上由欧阳钢锋教授隆重颁布了“赛默飞高校分析测试优秀青年人才奖”获奖名单。本届评选共有来自于北京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中南大学等国内8所高校的10位分析测试领域青年研究学者获奖。大会报告环节由广东工业大学副校长栾天罡教授和重庆大学分析测试中心主任周小元教授主持,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江桂斌院士、上海交通大学谭蔚泓院士、清华大学李景虹院士和广州大学牛利教授分别带来精彩报告24日下午参会嘉宾(主持人:吕弋、张莉)25日上午参会嘉宾(主持人:聂洪港、吴婷)25日下午参会嘉宾(主持人:孟令杰、徐强)26日上午参会嘉宾(主持人:刘洪涛、夏炎)会议邀请报告嘉宾会议以“培养高水平测试人才,促进高质量内涵式发展”为主题,邀请了来自分析测试行业的专家学者及青年才俊参加,共同就高校分析测试中心管理、分析测试新方法与新技术和分析测试学术应用前沿等相关议题进行专题报告及交流。大会历时2.5天,共安排各类学术报告50余个,吸引来自全国各地的分析测试领域的专家学者、相关企业厂商代表约13万人次收听。仪器信息网作为本次大会的支持媒体特对本次会议进行报道和同步直播。26日上午的高校分析测试优秀青年人才奖获奖者论坛上,“赛默飞高校分析测试优秀青年人才奖”的获奖者分享了自己的获奖成果。大会闭幕式由中国分析测试协会高校分析测试分会青年部部长南开大学中心实验室主任夏炎教授主持。夏炎教授宣布了第五届中国分析测试协会高校分析测试分会青年部大会主办方为武汉大学科研公共服务条件平台,武汉大学王建波教授向参会嘉宾及广大同行发出诚挚邀请。中国分析测试协会高校分析测试分会青年部部长南开大学中心实验室主任 夏炎教授 主持武汉大学 王建波 教授本次会议为高校青年分析测试工作者在仪器开放共享、技术培训、人员考核和激励机制、实验室管理等方面的交流搭建了良好的平台。与会嘉宾和听众共聚云端,藉此佳机互通有无,收获颇丰。相信通过本次会议,一定能使广大青年测试人才共同提高,以更好地服务于教学、科研、经济社会发展。第四届中国分析测试协会高校分析测试分会青年部大会就此圆满闭幕,2023武汉见!
  • 大咖云集、精彩纷呈!2023分析测试高峰论坛暨《分析测试学报》编委换届会议顺利举行
    2023年11月26-28日,由《分析测试学报》、广东省科学院测试分析研究所(中国广州分析测试中心)(以下简称“中广测”)、中国分析测试协会、广东省分析测试协会联合主办,广东省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等协办的“2023分析测试高峰论坛暨《分析测试学报》编委换届会议”在广东广州盛大开幕。来自全国各地高校、科研院所、第三方检测机构、企事业单位及公司代表近1000位代表参加了本次论坛,单日参会人数近300人。本次高峰论坛主题为“创新驱动,引领分析测试高质量发展”,旨在加强国内国际学术交流,促进分析测试领域的创新和发展。论坛邀请了相关领域的院士、杰出学者、企业嘉宾,聚焦新型污染物检测、生命分析与健康、科学仪器研制、智能化设备与智慧实验室管理、食品快速检测技术及近红外光谱技术的应用等前沿和热点领域,分享分析测试技术的最新研究成果。参会人员共同探讨和交流分析测试新技术新方法及其应用,促进了分析测试产学研用的交流与合作。大会报告中广测主任陈江韩担任高峰论坛大会报告主持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理事长、《分析测试学报》主编江桂斌研究员和广东省科学院周舟宇副院长先后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他们强调了分析测试对于科学研究和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并对分析测试学科的创新发展寄予了期望。江桂斌院士周舟宇副院长陈江韩主任江桂斌院士和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刘买利院士分别作了题为《分析仪器的发展与社会需求》和《原位细胞分子功能分析In-cell NMR》的报告。江桂斌院士指出,作为基础研究的重要部分,高水平分析仪器是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并用详实的数据对全球科学仪器市场分布进行了分析,强调在线、原位、在场、实时、成像、快速、高能量、低成本是仪器行业的发展方向,希望仪器行业充分利用好国产科学仪器发展的国家利好政策,共同推动仪器行业高质量快速发展。刘买利院士分享了其带领的研究团队关于原位细胞分子功能磁共振波谱分析的最新研究成果,对原子分辨的三维结构及功能测定包括样品制备、数据收集、结构重建,相互作用等,以及构建细胞中硫醇的多维识别码,蛋白质功能的细胞微环境效应等应用进行了分享和介绍。江桂斌院士刘买利院士高端对话-分析测试的发展与未来中国分析测试协会副理事长、清华大学张新荣教授主持了高端对话。江桂斌院士、刘买利院士、深圳大学副校长张学记教授及广州禾信仪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周振教授围绕“分析测试的发展与未来”分别从分析测试与环境、分析测试与学科交叉、分析测试与智能化、分析测试与仪器等前沿主题展开了深入的对话与交流,分享了其深耕细作多年的深邃见解与看法。颁奖典礼中广测党委书记李宏荣主持了颁奖环节,为备受瞩目的2023分析测试青年创新大赛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及优秀奖颁奖,并为《分析测试学报》2023年度优秀论文和优秀审稿专家代表颁奖。 (从左至右、从上至下依次为2023分析测试青年创新大赛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优秀奖)(优秀论文奖)(优秀审稿专家奖)2023分析测试高峰论坛专场1-326日下午,2023分析测试高峰论坛各专场拉开序幕。论坛共设7个专场。专场1“新型污染物检测”,由中山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学院欧阳钢锋教授、中广测郭鹏然研究员、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科主任张建清主任医师担任召集人及主持嘉宾,来自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副所长于志强研究员、欧阳钢锋教授、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史亚利研究员、艾吉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的技术支持赵鹏经理、华南师范大学的陈长二教授、广东省科学院测试分析研究所的刘舒芹副研究员分别做了题为“新型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筛查与人体暴露研究”、“固相微萃取环境分析技术研究”、“全/多氟化合物的识别、定量分析及环境行为”、“PFAS及氯化石蜡检测方法概览及标准物质介绍”、“新污染物环境被动采样技术”、“新污染物活体分析与环境效应研究”的报告;专场2“生命分析与健康”由中山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学院牛利教授及中山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戴宗教授担任召集人和主持嘉宾,来自南京大学、生命分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鞠熀先教授、厦门大学杨朝勇教授、北京化工大学汪乐余教授、香港理工大学姚钟平教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常凌乾教授、武汉纺织大学沈爱国教授分别带来了题为“纳米生物传感助推生命分析化学发展”、“单细胞时空组学测序”、“含氟纳米探针构筑及活体成像分析”、“氢氘交换质谱揭示β-内酰胺酶与抑制剂相互作用的动态构象”、“单细胞诊疗生物芯片”、“高特异的SERS生物分析进展”的报告;专场3“科学 仪 器研制专场” 由广州禾信仪器股份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周振教授、暨南大学质谱仪器与大气环境研究所黄正旭副研究员、中山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周建华教授担任召集人及主持嘉宾,来自华南师范大学的胡勇军教授、北京理工大学的徐伟教授、宁波大学的丁力研究员、广东省科学院测试分析研究所张冠文教授级高工、深圳大学的张会生教授、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的毛雪飞研究员分别做了题为“基于真空紫外单光子后电离的质谱分子成像新技术”、“小型化’板砖’质谱仪研发与应用”、“超高分辨质谱仪的研发动向”、“仪器设备可靠性方法及精密仪器中试验证平台介绍”、“基于分析仪器原理的体外诊断仪器的开发和应用”、“重金属及形态快速检测技术与装备研发”的报告。(点击段落开头蓝字即可查看专场3报告简介)2023分析测试高峰论坛专场4-728日上午9点的专场4“智能化设备与智慧实验室管理”由广州海关技术中心的郑建国研究员、宋武元研究员担任召集人及主持嘉宾,来自北京三维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吴长征副总裁、安捷伦科技(中国)有限公司的霍茵高级工程师、赛默飞世尔科技(中国)有限公司的余婉松高级工程师、深圳海关食品检验检疫技术中心的熊贝贝副主任、国际标准化组织实验室设计技术委员会的黄建宇秘书长、广州海关技术中心质量技术部的张彦彬高级工程师、中山大学计算机学院的胡建芳副教授分别带来了题为“实验室智能化设备与智能大脑”、“安捷伦自动化解决方案智慧赋能实验室升级转型”、“快检技术在智慧通关中的应用”、“人工智能时代智慧实验室设计与建设展望”、“智慧实验室发展”、“智慧实验室建设中的难点与亮点”、“视觉智能计算研究进展及其在证照语义分析中应用”的报告;专场5“食品快速检测技术”由华南农业大学徐振林教授、广东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陈谋通研究员担任召集人及主持嘉宾,来自大连工业大学的陈翊平教授、暨南大学丁郁教授的研究团队成员尚玉婷博士、华南师范大学王丽教授、东南大学王进教授、南昌大学黄小林研究员、山东英盛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王洋博士、肇庆学院的陈子键博士分别作了题为“基于微球计数的电-光快速检测技术研发及配套装备研制”、“食源性致病菌新型检测技术研究”、“食品新鲜度检测与抑菌保鲜”、“纳米生物传感器在食品过敏原检测领域的应用及未来发展趋势”、“探针设计与免疫层析”、“液质联用技术在食品安全领域的应用”、“杀螟硫磷纳米抗体识别机制及免疫检测新方法”的报告;专场6“近红外光谱技术的应用”由广东省科学院测试分析研究所的闻环正高级工程师和广东药科大学肖雪副研究员担任召集人及主持嘉宾,来自北京化工大学的袁洪福教授、中国矿业大学邹亮副教授的研究团队成员雷萌副教授、肖雪副研究员、广州能源检测研究院质检一部副部长秦平高级工程师、济南弗莱德科技有限公司仇士磊总经理、广东省惠州市石油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刘慧琴高级工程师、广州众鸿科学仪器有限公司徐文加技术经理分别带来了“新型红外光谱技术应用”、“基于机器学习的煤质近红外光谱分析方法研究”、“近红外光谱技术在现代药品生产过程中的应用进展”、“T/GERS 0031-2023《成品油快速筛查工作指南》标准宣贯”、“中国成品油快检的发展现状”、“成品油近红外光谱快检技术”、“PAC油品质量快速监测解决方案”的报告。专场7“青年专场”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金芬研究员、中广测赵昕副研究员担任主持嘉宾,来自浙江大学的龚行楚教授、天津工业大学的卞希慧教授、安徽农业大学的翟小婷副教授、西南大学的宋尔群教授、中山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的柳思扬副教授分别作了题为“基于质量源于设计理念研发中药分析方法”、“复杂样品分析中的化学计量学方法研究”、“焙火茶特征烘焙香物质及其形成机理”、“微环境激活核磁共振调谐响应的活体成像分析”、“MOF功能化纸基疾病快检装置”的报告。来自全国科研院所、高校、知名企业的44名学术造诣高、实践经验丰富的专家围绕相关主题分享分析测试领域的最新成果及技术进展,探讨新兴分析方法、测试技术及其应用,为参会人员提供了更加深入交流与了解的机会。 系列活动26日上午,召开了《分析测试学报》编委换届会议。江桂斌院士任第七届编委会主编,刘买利院士、吴惠勤研究员、许国旺教授、刘虎威教授、汪海林教授、杨朝勇教授、张新荣教授、郑建国研究员、黄承志教授、欧阳钢锋教授任副主编,马强研究员等119名专家任编委。27日下午,由于汝佳等69名青年专家组成的第三届青年编委会成立。在第七届编委会和第三届青年编委会第一次会议上,大家纷纷建言献策,共商《分析测试学报》的未来发展与方向。《分析测试学报》第七届编委会合影《分析测试学报》第三届青年编委会合影25日下午,举办了“筑梦未来2023分析测试青年创新大赛”决赛,来自全国各地的15名入围选手角逐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来自山东省分析测试中心的孙成龙博士获得大赛一等奖。2023分析测试青年创新大赛决赛合影为期3天的2023分析测试高峰论坛暨《分析测试学报》编委换届会议,专家大咖云集、内容精彩纷呈,不仅为分析测试领域的科研人员分享了最前沿的研究成果和技术进展,也提供了一个深入交流的平台。与会代表纷纷表示,论坛举办圆满成功,将有助于推动分析测试相关领域的科研和应用取得更大突破,为我国科技自立自强和产业创新发展贡献力量。
  • 高校分析测试中心的机遇与发展——高校分析测试中心研究会第二十三届年会
    仪器信息网讯 2016年10月17日,江西省南昌市青山湖畔迎来了高校分析测试中心研究会第二十三届年会。本次会议由高校分析测试中心研究会主办,南昌大学分析测试中心承办,共有来自全国79所高校及相关厂商的172位代表出席。仪器信息网作为支持媒体参会报道。  会议开始首先由南昌大学副校长江风益教授致辞。他代表南昌大学对各高校分析测试中心代表的到来表示欢迎,希望大家在会议过程中充分交流,把握好机遇,让各中心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及社会服务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曾艳副处长,研究会理事长李崧教授也分别致辞。  大会主题报告环节报告人:北京师范大学分析测试中心 李崧  研究会理事长李崧教授代表第四届理事会向代表们作了工作报告,在报告中指出从2006到2016的10年间,各高校分析测试中心仪器的数量和质量均有显著增长,对内业务增长6.2倍,对外业务增长2.6倍。在人员方面,获得博士学位人员占比由原来的17%增长至43%。2016年高校分析测试中心的重要任务是协助学校落实国务院2014年颁布的70号文件,在推广分析测试中心的共享模式的同时,将高校分析测试中心做大、做强,做好高校科技资源共享的标杆和示范。报告人: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 曾艳  曾艳副处长介绍了2016年高校实验室资质认定及管理工作的概况,截至2016年8月,高校评审组管理的获证实验室共68家,其中38家是高校分析测试中心。曾艳处长介绍了当前的行业发展情况和相关政策,包括政府支持第三方检测机构的发展,而政府改为购买服务的趋势。报告中也对近期在研究会协助下开展的实验室间比对活动和标准编写活动进行了总结。报告人:清华大学分析中心 朱永法  朱永法教授的报告从科研实验室的安全、仪器设备、标准物质、样品管理、人员培训、实验方法、操作规范、实验记录、数据分析和论文展示等方面发现的问题进行详细剖析,对科研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给出了许多中肯的意见和建议。报告人:南昌大学分析测试中心 万益群  万益群教授向代表们详细介绍了南昌大学分析测试中心三十年的发展历程,分享了中心运行管理模式及中心建设的心得体会,对高校分析测试中心的建设与发展具有借鉴意义。报告人:浙江大学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 冯建跃  浙江大学冯建跃教授介绍了他和同事们历时5年时间研究,目前已被教育部采纳的《实验室安全检查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涉及组织体系、实验室环境与管理、水电安全、个人防护、生化安全等11大类、40小类,共计235条款,为高校实验室的安全管理提供了运行和评估的有效工具。报告人:武汉理工大学 谢峻林  分析测试中心管理与考核中的公平问题一直是困扰各分析测试中心的难题。谢峻林教授在报告中分享了武汉理工大学分析测试中心如何通过信息化系统进行综合改革,在人员岗位安排、服务机时等方面如何促进公平公正透明的量化制度,提升仪器使用效率、减低耗材损耗等理念和措施,为各分析测试中心的发展提供了参考。报告人:漳州职业技术学院 张勇  张勇教授在报告中介绍了他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申报2016年度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深紫外多维激光共聚焦显微荧光光谱系统研制的背景和申报过程,激励和加强了参会代表参与高校分析测试中心仪器研发和设备国产化的决心。  会议第二天,全体与会代表就高校分析测试中心被广泛关注的问题以及在新的形式下如何发挥分析测试中心的作用等议题展开了讨论,很多中心介绍了本单位的先进经验,会场气氛热烈。本次会议同期还进行了高校分析测试中心研究会换届选举工作。交流研讨会会场全体与会代表合影留念
  • 北大分析测试中心关妍高工: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Women in STEM——致敬分析测试领域女性科研工作者”活动
    从古至今,女性从来不乏仰望星空的力量与诗意。身影也许柔弱,但是她们刚柔并济;挑战也许更多,但是她们执著坚守。近年来,“她力量”一直闪耀,特别是随着中国女足亚洲杯夺冠,谷爱凌北京冬奥会两金一银的闪耀成果,女性的柔美与刚毅再一次冲上热搜。在分析测试领域分布着广大的女性科研工作者,她们正在通过自己的思考与行动影响着整个行业的发展,她们敢于创新,敢于冒险,在美丽与温柔的外表下蕴含着强大的力量。2022年“三八”国际妇女节将至,仪器信息网聚焦分析测试领域女性科研工作者,特别策划“Women in STEM——致敬分析测试领域女性科研工作者”专题活动,邀请行业女科学家们分享自身的成长经历与职业历程,展现这个行业女性从业者的别样魅力。本文的主角是北京大学分析测试中心关妍高工。北京大学分析测试中心关妍高工仪器信息网:展开讲述进入行业的时间与契机,为什么选择分析测试领域?关妍高工:从事这个工作就像冥冥中的安排,自己的运气比较好,成长中总有贵人指点。我从事分析测试工作,主要感谢我现在的同事(北京大学中级仪器实验室的老师们)。在博士学习期间,我的课题需要大量的表征工作,非常感谢北京大学公共测试平台--中级仪器实验室的老师们,在他们耐心和高水平的培训指导下,我对仪器分析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不仅得到了满意的实验结果,知道分析测试工作对于教学科研稳步进行和发展的重要作用,更认识到高水平专业技术人员对推进科研工作进程的重要性,也明确了自己的职业方向。博士毕业后,我有幸加入到北京大学分析测试中心,从事大型仪器的管理、培训和分析测试工作。感谢学院学校的政策,给我们提供的平台,注重我们的培养和提高,让我能专心的研究业务和技术,为教学科研提供高水平的分析测试服务和技术支撑。我喜欢分析测试工作的另一侧面--仪器新功能开发和应用。我喜欢与仪器的互动,喜欢迎接科研中个性化分析需求的挑战,喜欢自己动手设计制作适配的附件,我非常喜欢分析测试工作,还要感谢工作中结识的老师和技术专家们,让我业务水平不断提高,在常规中创新,助力我解决了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对于材料表征中一些测试难题。每每看到同学们拿到满意的数据,我就会不由自主的喜悦,幸福就是这么简单。仪器信息网:分别展开讲述自己在工作与生活中分别是一个什么性格的人?关妍高工:我是一个乐观开朗的东北人,很好相处,爱交朋友,喜欢逗乐,所到之处笑声不断。感觉工作和生活中的我是矛盾的,工作中的我是“八卦”的,为了使检测工作能有高效开展,我会和送样人确认样品性状,传递方式和保存环境等各个细节;工作中的我是“吝啬”的,我设计了多种微量样品附件,满足微量样品的测试需求,努力做到“粒粒”回收。分析测试中的我非常“计较”,为了确保测试的稳定性和重现性,我会高度保证加样过程的一致性,一度怀疑自己有“强迫症”。我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严谨求实,勤奋进取,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综合素质,探索拓展仪器功能和新的测试方法等,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对工作的热爱,为教学科研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和技术支撑。仪器信息网:如何平衡家庭与工作中的角色,及如何解决所面临的压力与挑战?关妍高工:非常感谢我的家人,特别是我爱人的支持包容,让温馨的家庭成为了我工作最强大的支撑和后盾。因为检测的需要,加班是工作的常态,我的爱人会主动照顾女儿、孝敬老人,家里安排的井井有条,让我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之中。工作的妈妈们一定会面临“加班”和“陪娃”的选择题,我常常会在享受孩子懂事同意你去加班的同时,又会心疼孩子这迫于无奈的懂事。后来,我带着女儿到工作单位,让孩子了解我的工作性质,看到我认真工作的状态,经常和她聊自己工作中的感受和分享实现自我价值的喜悦,下班后全心地陪着她,找到了我们共同的爱好--“品鉴美食”和羽毛球,女儿健康快乐地成长,越发的独立和自信,成了我生活中的小帮手。喜欢作家路遥所说:“生活不能等待别人来安排,要自已去争取和奋斗 而不论其结果是喜是悲,但可以慰藉的是,你总不枉在这世界上活了一场。”我努力保持一颗平常心,遇到事情,尽量预先做个计划,然后有条不紊的实施;工作生活中设定小目标,并将目标具体化明确化,完成的过程中就不会耗费很大的精力,也更容易挑战成功,而每个小的成功又鼓励我,让我更坚定的坚持,不断地成长和提高。仪器信息网:对分析测试领域女性从业者在职业设计规划上的建议?关妍高工:智者创造机会,强者把握机会,弱者坐等机会。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的。作为一名分析测试领域女性从业者,我们要根据自身情况做好职业规划,职业不仅仅是改善和提高工作生活质量,更重要的是在工作中感受兴趣,挑战和自我成长,不断明确自我发展方向和目标,全身心的投入、锲而不舍的努力去实现。仪器信息网:“后浪”逐渐崛起的今天,对于未来发展或人才培养的计划与愿景?关妍高工:做好本职工作,继续学习先进技术,把握相关领域最新技术发展趋势,不断完善和提升个人业务水平,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努力满足师生科研中仪器表征的个性化需求,改进管理仪器的制样分析方法、拓展仪器功能、研制仪器适配配件及推广,为教学科研工作提供优质服务和技术支撑。在显微荧光成像(confocal/FLIM)和显微荧光光谱检测方面得到更优质的实验结果。仪器信息网:“三八”国际妇女节来临之际,请您为大家推荐一本看过的好书,并说明推荐理由。关妍高工:《不抱怨的世界》,希望大家都可以通过一心一意的投入、锲而不舍的努力将梦想转变为现实。邀请您也戴上紫手环,接受21天的挑战,由内而外体验正面思考的力量,为自己创造美好的生活,让这个世界充满平静喜乐、活力四射的正能量。
  • 北京大学研发实验服务基地参观调研成员单位北京市理化分析测试中心分析测试服务工作
    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研发实验服务基地为响应市科委总平台加强各基地、领域中心、区域工作站之间合作的号召,在日常运营服务中注重基地与平台其他创新单元的联系与交流。12月18日,专业运营服务机构北京市科学器材公司组织北京大学研发实验服务基地专业运营服务机构北京北达燕园微构分析测试中心有限公司综合事务部主任马靖一行来我院基地成员单位北京市理化分析测试中心参观调研。理化分析测试中心总工兼科办主任陈舜琮全程陪同参观了北京市食品安全分析测试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产科学仪器应用示范中心等相关实验室。双方就食品、环境等方面的分析测试服务和研究工作进行了深入交流和技术探讨,并就如何更好地开展分析测试服务,提高分析测试与研发公共服务水平交换了意见。同时,双方代表表示将加强在分析测试领域的合作与交流,提升对外服务能力,更好地为全社会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分析测试服务。(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研发实验服务基地)
  • 织物起毛起球测试实验分析
    标准集团专业提供织物起毛起球测试仪以及相关检测仪器,标准集团是一家专业研发生产销售耐磨测试仪的企业,拥有国际认证,是世界500强合作伙伴,买织物起毛起球测试仪首先标准集团,性价比高,售后服务好。1 织物起毛起球研究的发展过程1. 1 起毛起球过程织物在服用过程中, 不断受到多种外力的摩擦作用, 在明显损坏前, 产生起毛起球现象。织物的起毛起球过程可分为 3个阶段: 起毛、纠缠成球、毛球脱落。有些资料认为分 4 个阶段: 毛茸的形成, 毛茸的纠缠, 毛球形成以及由于摩擦、洗涤等作用使毛球脱落。1. 2 起毛起球机理织物表面的纤维受外部的摩擦作用, 首先被拉出形成圈环和绒毛, 即起毛阶段。对短纤维而言, 当外部摩擦力大于纤维在纱内的抱合力时, 绒毛被拉出, 绒毛达到一定长度后, 相互纠缠成球, 随着绒毛的进一步缠结, 球体逐渐变紧, 当球体所受的摩擦负荷大于绒毛受到的来自纱线中的摩擦阻力时, 绒毛从纱线中抽拔出来, 球体脱落。1. 3 起毛起球的影响因素1. 3. 1 纤维性能与纱线结构主要包括纤维的卷曲性、纤维细度、纤维长度、纱线捻度、纱线表面光洁度、纱线强力、抗弯性及耐磨性等对织成织物起球性能的影响, 目前以上因素对织物起球的影响已有大量的报道, 研究已经比较充分。1. 3. 2 织物的组织结构到目前为止, 主要是研究织物的紧密性、表面平整性以及其他因素对织物起球的影响。织物组织不同对织物的起毛起球影响很大, 比如平纹织物的交织点较多, 因此较斜纹织物不易起毛起球, 缎纹的抗起毛起球性最差, 针织物比机织物易起球。1. 3. 3后整理提高织物抗起毛起球性的后整理措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染整工艺: 纱线或织物经染色及整理以后, 抗起毛起球性将产生较大的变化, 这与染料、助剂、染整工艺条件有关。( 2)用有机胺或无机强碱对涤纶进行腐蚀, 降低纤维强力, 此法虽有效但不易控制。( 3)强化烧毛工艺和热定形工艺, 其缺点是容易使织物失去丰满特性, 从而引起手感板硬粗糙。( 4) 采用生物酶整理。用纤维素酶改善棉织物表面, 以达到持久的抗起毛起球性, 并增加织物的光洁度和柔软度。生物抛光只适用于纤维素纤维。( 5)采用树脂整理。利用树脂较强的黏合力将纤维进行点粘结, 以限制其移动而达到减少起毛起球的目的。树脂整理适用于各种纤维与织物,尤其是涤纶织物。( 6)氧化剂整理。氧化剂的作用是将二硫键氧化, 使含高硫蛋白的鳞片变软, 易于变形, 摩擦因数增大, 不易形成绒毛, 也可以完全脱掉鳞片, 防止纤维纠缠形成毛球, 同时降低强力, 加速毛球脱落。该种方法的缺点是若控制不当, 纤维强力损失过多, 因此主要应用于羊毛纤维。( 7)丝蛋白整理, 此法主要用于羊毛。丝蛋白处理羊毛织物时, 主要分布在不平或间隙处, 填补了羊毛纤维表面由于鳞片而造成的凹凸不平, 降低了羊毛纤维表面的顺逆摩擦数之间差异, 且丝蛋白膜可以使纤维之间产生交联或者使纤维表面交织点发生黏接,减少了纤维间的滑移。纤维纠缠后, 由于顺逆摩擦因数差异减弱, 纤维也易解缠, 因此改变了羊毛织物的抗起毛起球性。( 8)抗起球剂 ATP整理。ATP具有优良的成膜性和渗透性, 能在织物表面成膜的同时渗入到纤维内部,使纤维与毛绒交联黏结形成网状膜结构, 从而起到良好的抗起毛起球效果。( 9)低温等离子体处理。等离子体只触及纤维表面, 对纤维损伤小, 处理机理是: 通过活化成等离子态的激发气体分子的氧化反应, 以及被加速的气体粒子的溅射作用, 使羊毛表面的杂质甚至鳞片层破坏, 反应生成 H2O、CO、CO2 等离子气体而从纤维表面除去, 从而改善防缩性和抗起球性。此法适于羊毛针织物。( 10)氯化法又称为氯氧化法, 它的理论基础是A llow ed 反应。而 A llow ed现象实质上是氯化与氧化反应共同作用的结果, 其中氧化反应起关键作用。氯化法是对羊毛纤维进行重度氯化处理, 以剥蚀羊毛纤维表面的鳞片。氯化处理后的羊毛纤维表面形状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大多数羊毛鳞片的边缘变钝, 使羊毛纤维的摩擦因数降低, 从而降低羊毛纤维的起球性。此法适于羊毛针织物。( 11)纳米级溶胶 - 凝胶法, 是一种新型的抗起球整理技术。使用溶胶 - 凝胶法将蛋白质制膜, 涂层在山羊绒针织物表面, 起到抗起球效果。这种方法有利于生态环保, 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此法适于羊毛针织物。( 12)其他。可以通过摩擦、熨烫、洗涤等方法研究织物的起毛起球情况。但目前主要是通过摩擦来研究织物的起球性能, 而在熨烫、洗涤方面的研究甚少。2 织物起球机理的动力学模型织物起球机理的动力学模型可描述为: 织物上存在一端自由的纤维和两端都受到握持作用的线圈, 在摩擦的过程中, 两端都受到握持作用的线圈比较松的一端从纱线中滑移出来成为一端握持的纤维。一端自由的纤维和两端都受到握持作用的线圈中一部分直接参与成球, 另一部分或继续保留在织物上或者被磨断成为脱落的绒毛。形成的球粒在摩擦的过程中由于固定纤维被磨断, 或者变小, 或者脱落, 球中的绒毛有的继续被卷入球体中参与成球, 有的成为脱落绒毛。织物的起球过程可以被描述为类似于化学反应动力学过程, 纤维可以看作是起球过程中的连续步骤的反应物。目前有两种基本的模型, 一个是 B rand和 Bohm falkt' 01 关于起球的数学模型, 另一个是 Conti和Tassinaril的简化的动力学模型。3 毛球的测试和评价方法3. 1 测试方法基本上所有的评价起球性能的测试方法都是在一定的时间里对织物表面进行摩擦, 然后评价起球程度。以下为几种测量起毛起球性能的方法: 随机翻滚毛球测试法 箱式起毛起球法 弹性衬垫法 马丁代尔起毛起球及耐磨法 毛刷海绵型耐磨试验法 加速型耐磨试验法 充气模式耐磨试验法 外观保持性试验法 往复式试验法 HATRA起球测试法。目前国内的实验室及工厂主要用随机翻滚毛球测试仪、箱式起毛起球仪、马丁代尔起毛起球和圆轨迹起球仪法。3. 1. 1 随机翻滚起球仪法织物试样在装有搅拌棒的圆筒内翻滚, 与另一试样或与圆筒壁摩擦, 产生起毛起球现象。织物的运动方式是随机、无规则的, 织物表面受到的外来压力很大。由于织物试样有时会被卡在搅拌棒后面, 这种起球测试可重复性较差。3. 1. 2 箱式起毛起球法将织物试样套在橡胶试样管上, 放进衬有橡胶软木的方形木箱内, 在转动的木箱内翻滚, 使试样起球。织物的运动是随机的, 所受到的压力很小, 这种起球测试的可重复性较好, 但影响起球测试的因素较多, 如橡胶软木和橡胶管的表面情况等。这种测试方法适用于毛织物和其他易起球织物。3. 1. 3 马丁代尔起毛起球法织物试样装在夹头上, 在规定的压力下与装在磨台上的同种织物进行摩擦起毛起球。试样能绕轴心转动, 夹头与磨台的相对运动轨迹是预先设定的李沙茹( L issa jous)图形。后来又有改进的马丁代尔起磨仪。这种测试方法适用于毛织物及其他易起球织物, 特别是机织物。3. 1. 4 圆轨迹起球仪法在一定压力下以圆周运动的轨迹使织物试样先与尼龙毛刷起毛, 再与标准织物作相对摩擦起球, 或将织物在织物磨料上直接起球。这种测试方法适用于化纤长丝织物和化纤短纤织物, 只用织物作磨料时, 可用于毛织物和其他易起球织物。3. 2 对织物起球的主要评价方法3. 2. 1 与标准样照对照评级即在标准光照条件下, 由评估者将起球试样与标准等级样照加以比较后进行等级评定。这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主观评定方法, 虽然快速, 但是需要比较有经验的试验人员, 受主观影响较大。另外由于织物种类不同, 起球方法不同, 各个机构制定的标准等级样照不同也会引起评定结果的差异。且标准中要求摩擦一定时间后再来评级, 这与消费者的要求相矛盾。3. 2. 2 文字描述起球特征用文字描述是一个相对模糊的概念, 不同的人对于织物起球的描述可能会有很大的差别, 无法定量分析。此外, 文字描述一般只考虑到起球形成过程的顶峰, 而没有考虑到在越过起球顶峰后毛球的脱落过程。不同的织物起球落球的速度和时间是不同的, 它对织物的抗起球性有较大的影响。3. 2. 3 计算单位面积上的毛球数量和毛球质量N aik和 Lopez- Am 认为将毛球数和毛球质量结合起来考虑, 将起球试样表面的毛球剪下, 数毛球个数并称重, 以它们的乘积来衡量织物的起球程度, 这样既考虑了毛球的数量又考虑了毛球大小。3. 2. 4 起球曲线为了了解整个起毛 - 起球 - 毛球脱落的全过程,可以用起球曲线来评定织物的起球程度。起球曲线反映了试样所承受的摩擦作用时间 (一般以摩擦次数表示 )和试样单位面积上起球的关系。这种方法可以克服上述评价方法的某些不足, 在科研工作中有一定的价值, 但是花费的时间比较多。3. 2. 5 激光测试评价方法H . S. K im 等人提出使用激光与 X - Y 坐标来测量光束到织物表面的距离,进而生成表面的高度图像。这种方法的优点是不取决于光照, 能测试织物真正的表面特征。缺点是速度较慢并且比现今采用的视觉系统昂贵。3. 2. 6 利用织物表面光照的反射性不同的方法[ 8]物体表面越粗糙光泽度越小, 在微米和数十微米范围内呈负相关关系。这种方法的局限性在于织物的组织结构不同, 其反射情况也不同, 而且粗糙度大时,粗糙度与光泽度的负线形关系会改变, 给测试带来误差, 且外界环境如光照条件的改变也会影响测试结果的精确性。3. 2. 7 利用人工神经网络采用神经网络技术建立和训练反映纱线、织物结构参数与织物起毛起球性之间关系的三层神经网络模型, 对比预测值和实验值, 表明用神经网络方法预测织物起毛起球性有相当的准确性。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在直接用于织物的起毛起球性时还不完善, 输入和隐含结点数对网络训练速度和预测精度产生一定的影响,但能较准确地预测出织物的起毛起球性。3. 2. 8 图像处理方法图像处理方法评价织物起毛起球的方法有两类,一类是基于起球织物灰度图像的织物起球等级的计算机视觉评估, 另一类是基于起球织物表面形态高低起伏信息的织物起球等级的计算视觉评估。4 起毛起球研究现状分析与展望从上世纪 50年代起到现在, 对织物起毛起球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起毛起球的影响因素和后处理方面, 通过比较分析找出减少起球性能的最佳设计与生产方案来指导生产。且都是在干摩状态下评判织物的起毛起球性能, 而这与消费者的实际穿着过程不符, 在现代化的生活中,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 衣物脱换频繁,且由于人们健康及卫生意识的提高, 洗涤次数也在增加, 因此日常的磨损、洗涤及熨烫造成了生产厂家与消费者对织物起球评级不一致。目前我国的起毛起球评价标准中尚未涉及到水洗、熨烫等对织物起毛起球的测试方法, 因而需要找到一种与消费者的实际穿着过程一致的评判织物起毛起球的方法, 即在洗涤后评价织物的起毛起球性能。目前国内几乎没有这种评判方法, 国外虽有一些, 也只是关于洗涤对织物起球的影响程度, 并没有在洗涤后来判断织物起球性能的方法。更多关于 起毛起球测试资料,请访问标准集团(香港)有限公司
  • 我国拟立项185项分析测试新国标
    近日,国家标准委决定对2014年第一批拟立项国家标准项目公开征求意见。据不完全统计其中有关分析测试及试验方法的标准达185项。包括化妆品、饲料、粮油、半导体、钢铁、有色金属、石油化工、煤炭、纳米材料、文物、公安刑侦等多个行业和领域的应用。相关标准请见:   附件:2014年第一批拟立项国家标准项目之分析测试及试验方法   国家标准委通知全文如下:   各有关单位:   经研究,国家标准委决定对2014年第一批拟立项国家标准项目(见附件)公开征求意见。征求意见截止时间为2014年8月29日。   请将国家标准立项意见回复表发至电子信箱:plan@sac.gov.cn 。   2014年7月30日   附件:   1. 2014年第一批拟立项强制性国家标准项目汇总表.xlsx   2. 2014年第一批拟立项推荐性国家标准项目汇总表.xlsx   3. 国家标准立项意见回复表.xls
  • 圆满落幕 2024相约大连|第五届中国分析测试协会高校分析测试分会青年部大会集锦
    仪器信息网讯 2023年11月20-21日,由中国分析测试协会高校分析测试分会主办,武汉大学科研公共服务条件平台、湖北省电子显微镜学会联合主办的第五届中国分析测试协会高校分析测试分会青年部大会在武汉大学成功召开。会议主题为“青年自强担使命 科技拓新创未来”,吸引超200位来自全国高校分析测试中心的青年分析测试工作者代表参会交流。大会开幕式现场大会开幕式和大会报告环节后,会议依次展开高校分析测试优秀青年人才奖专场报告和两个平行分会场报告,以下为分会报告部分报告集锦,以飨读者:分会场现场报告人:南京林业大学现代分析测试中心主任戴婷婷报告题目:重要农林病原菌 RPA-CRISPR-Cas12a 快速检测体系的创建和应用松材线虫病是全球松林的一种毁灭性病害,堪称林业上的“新冠肺炎”,是我国最重大的森林生物灾害。该病在我国发生近40年,每年致死松树几干万株,对国土生态安全构成重大威胁。戴婷婷从技术瓶颈、技术手段、技术突破和技术目标等方面,详细分享了农林产品有害生物精准高效检测及除害关键技术的创建和应用。最后也分享了学校测试中心的发展历程、林业科学方面的研究特色,以及在助力科研方面取得的系列成果。报告人:山东大学大型仪器公共技术平台高级实验师李小菊报告题目:透射电子显微镜在多学科交叉研究领域中的表征技术探索山东大学大型仪器公共技术平台是山东大学统筹建设校级公共技术平台,平台布局结构成分与物性测量平台、先进材料测试与制造平台、转化医学共享平台、生命环境研究公共技术平台和高性能计算云平台5个校级公共技术平台。季小菊结合平台实际案例分别分享了微生物硫代谢中硫球的表征及转化研究、生物体高效合成量子点的途径构筑及机理揭示、固态电池中固态电解质高分辨像获取的一种方法,以及单晶衍射与电子衍射的有机结合相关研究。报告人:华东理工大学高工康燕报告题目:分子光谱成像技术在皮肤屏障及经皮渗透领域的应用分子光谱成像技术将检测目标可视化,为研究皮肤及其渗透物的分布分析提供强有力工具。康燕报告认为,拉曼和红外光谱成像数据在结构、构象、含量方面信息丰富,同时两者相互印证、相互补充。目标物含量通常微量,背景成分复杂,特征信号微弱数据处理和分析极其重要,化学计量学方法是必需的手段。光谱成像适应于原位活体分析,可以在线跟踪皮肤中的活性成分的变化。报告人: 重庆大学分析测试中心高工邹函君报告题目:务实笃行,善于专研,乐于奉献——不忘初心 方能行稳致远邹函君首先介绍了中心整体概况与分析室的建设与发展历程。接着,分享了自己加入重庆大学分析测试中心九年余以来的一些个人感悟与心得。包括务实笃行、善于专研、乐于奉献等,认为利用技术优势解决用户的疑难杂症,真正发挥出仪器的最大使用效能,这既是我们的责任也是追求。坚持求知求真的工作态度,坚守技术服务的初心使命,方能行稳致远、进而有为。报告人:南方科技大学邓云生报告题目:一种直接表征氨离子束与样品作用体积的方法及其在亚10nm加工领域的运用邓云生报告提出一种直接可视化氦离子束辐照到HSQ电阻的相互作用体积的方法,该方法将对于离子束成像、铣削、改性和光刻等应用具有积极帮助。研究认为,HIBL具有低于4纳米的分辨率,其效率是EBL的1000倍。在正常照射剂量下,HIBL不存在后向散射效应。HIBL可以实现大的图案长宽比(大于8)。垂直侧壁的剂量窗大,容易发生HIBL,较小的像素间距更有利于获得光滑的表面等。报告人:武汉理工大学教授吴劲松报告题目:科研支持和社会服务的共同发展吴劲松教授报告介绍了武汉理工大学纳微结构研究中心的概况,以及中心在自主和合作研究方面取得的系列成果。中心以发展前沿电子显微学为依托和目标,在2020-2021获立/参与科研项目7项,实现了武汉理工大学微结构研究/电子显微学国家级项目从无到有的发展。接着介绍了纳微中心在社会服务方面开展的一些工作,并分享了科研支持方面的一些心得。包括科研支持与社会服务相互促进、相互竞争的关系,资源如何合理配置和分配、科研成果收益与测试收入平衡、人才培养是科研型还是技术型等问题探讨。报告人:天津理工大学分析测试中心副主任刘金彪报告题目:打造特色平台,促进产学研协同围绕天津理工大学分析测试中心的建设,刘金彪从中心概况、特色技术、建设思路、发展思考等方面进行了分享。发展思考方面,主要包括1个管理系统(天津理工大学分析测试中心服务管理平台),2套管理机制(仪器设备管理、人员管理),3类中心人员(管理人员、实验员、兼职导师团队),4个特色平台(通用测试平台、电子显微镜分中心、生命健康检测平台、超级计算机分中心)等,以打造特色平台,促进协同发展。报告人:重庆科技学院分析测试中心主任栗克建邀请报告:分析测试中心服务国家钢铁产业转型升级案例分析栗克建从LNG罐螺栓的断裂、高强度汽车安全件氢致延迟开裂、新型冷成形高强钢开发、新一代装甲防弹钢开发、近期正在开展的研究等五个方面,逐一分享了重庆科技学院分析测试中心服务国家钢铁产业转型升级的系列成果。认为归纳起来就是中心紧跟国家双碳战略,打好了钢铁产业升级战。并表示,重庆科技学院科研设备资产6.5亿,建设公共服务平台材料分析测试中心,具备承接大型科研项目所需的硬件条件,正逐步实现对社会开放运营。报告人:北京大学医药卫生分析中心高级工程师苏黎报告题目:从流式平台运维看高校共享平台对基础科研的支撑苏黎首先为大家介绍了流式细胞术的概念和流式细胞仪的发展历史,接着结合北京大学医药卫生分析中心流式平台的运维情况,分享了搭建原则、面临的困境与转型等经验。最后,介绍了高校大仪平台的支撑作用。在前瞻性采购进口设备,支撑高水平基础科研、开创性连接技术转化、高效性协助行业标准化建立的同时,有效性助力产品优化。充分市场调研基础上,采购国产原创高端设备。参与国产设备优化工艺,帮助国产设备建立标准等。报告人:捷欧路(北京)科贸有限公司应用工程师张玮报告题目:JEOL新一代高性能双束系统JIB-PS500i设备介绍张玮介绍了日本电子新一代高性能双束系统JIB-PS500i的产品新技术特点。包括专用TEM样品杆和夹具等可实现更精确的对准,同时使TEM和FIB之间的样品转移更容易。采用了大型样品仓和新开发的样品台,增加了的移动范围,从而可容纳大型样品。此外,新开发的STEM检测器,可以在90度倾斜下使用,并可以实现从TEM标本制备到STEM观察的无缝过渡。新开发的超锥形透镜系统应用于扫描电镜镜筒中,在低加速电压下大大提高了图像的分辨率等。报告人:赛默飞世尔科技生命电镜市场拓展部经理刘雨诗报告题目:冷冻电子断层成像技术在生命科学领域的整体解决方案和应用随着生物电镜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科研平台和研究专家开始尝使用冷冻电子断层成像技术(Cryo-Tomo)。刘雨诗在报告中展示了两种冷冻电子断层成像技术路线,一种是针对<300nm薄样品,另一种是针对>300nm厚样品。针对高通量冷冻样品减薄这一步,刘雨诗介绍了赛默飞最新搭配内置荧光光镜且一次可上12个样品的冷冻等离子体聚焦离子束电镜解决方案。此外赛默飞还提供全套软件,包括自动收集数据的软件Tomo5、实时数据质量反馈软件Tomo Live以及三维重构软件Amira,以保证在整个工作流程中都可以做到样品及数据的无缝衔接。部分分会报告集锦分会报告后,会议还针对仪器平台建设过程中面临的共性问题设置了圆桌讨论环节。各高校分析测试中心主任代表分别结合自身平台建设实践,围绕公共平台高质量建设运行中青年人的角色定位、青年人的技术成长与公共平台考评体系、公共平台的激励措施等话题展开激烈讨论交流。武汉大学科研公共服务条件平台主任王建波教授、西安交通大学校分析测试中心主任孟令杰教授主持圆桌讨论平台主任代表们各抒己见大会最后宣布下一届中国分析测试协会高校分析测试分会青年部大会将在大连理工大学举办,大连理工大学分析测试中心主任闫肃发表欢迎辞至此,第五届中国分析测试协会高校分析测试分会青年部大会全部议程结束,大会圆满落幕。2024年,第六届中国分析测试协会高校分析测试分会青年部大会将相约大连理工大学!会务组合影留念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