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测试成功

仪器信息网测试成功专题为您整合测试成功相关的最新文章,在测试成功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测试成功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测试成功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测试成功话题讨论。

测试成功相关的资讯

  • 南方光源研究测试平台制冷机调试成功
    5月16日,南方光源研究测试平台项目850W@4.5K国产氦制冷机在项目现场调试成功,测试结果表明其关键技术指标均优于合同规定的验收指标。大型氦制冷机涉及的设备多,工艺复杂,施工难度大。项目组克服了设备组装、调试的困难以及疫情的影响,坚守岗位,稳步推进,4月初成功产出液氦。近一个月的制冷功率测试过程中,持续24小时运行工况下,制冷机稳定提供850W@4.5K冷量。此外,项目组还完成了液化率测试和混合工况测试等。氦制冷机是南方光源研究测试平台的关键设备之一,该套氦制冷机设备的调试成功,为实现超导腔在2K温区的垂直测试和水平测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和支持。大型氦制冷机在国内外各种大科学装置上都有广泛的应用,但相关产品一直依赖进口。本次研制的国产850W@4.5K氦制冷机依托南方光源研究测试平台开展,其成功调试表明项目实现了关键核心设备的国产化突破,并为未来相关大型氦制冷机的研制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为氦制冷机研发的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和产业化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证。相关调试工作,由高能所东莞研究部中子科学部低温组何昆、丁美莹、李娜、叶斌、蔡毅杰、曹菁以及中科富海团队完成。氦制冷机4.5K的制冷量液化率测试曲线
  • 我国首个渗透率测井仪下井测试成功
    3月15日中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传来消息,由李宁创新团队研制的渗透率测井仪原型机在华北任91标准井首次下井测试成功,在深度3925米、温度148摄氏度的裸眼井段采获高质量渗透率测井资料,标志着我国在这一重要领域的研究迈出从“0”到“1”的关键一步,为渗透率测井成套装备研制奠定了坚实基础。渗透率测井仪原型机依托集团公司基础性前瞻性项目,由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牵头,联合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和中油测井公司共同研制。此次下井测试由中国石油测井院士工作站负责总协调,中油测井华北分公司调用CPLog地面系统配合完成。孔隙度、饱和度和渗透率是油气勘探开发的三大关键参数。孔隙度和饱和度测井两大系列已工业化成熟应用,但井下地层连续深度渗透率测量装备却一直未能取得突破。2009年,李宁院士首次提出渗透率测井研究的创新思路。他带领团队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与企校联合,历经15年持续攻关,在井下渗透率实验测量、理论方法和软硬件研制等方面取得多项重要突破。此次渗透率测井仪在华北任91标准井成功测试,对加快形成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渗透率测井重大装备、实现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推动测井学科实现跨越式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 哈希产品真给力 汇舸系统有实力——汇舸船舶废气洗涤系统首航测试成功
    2019年1月20日,上海汇舸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汇舸)为新加坡Eastern Pacific Shipping(以下简称EPS)公司建造的首台套船舶废气洗涤系统实船测试成功,各项数据指标完全满足国际海事组织海洋环境保护委员会第68次会议259次决议的法案要求。此次试航船舶信息:船名:Mount Faber,船型:180K 好望角型散货船,船籍:利比里亚,船级社:NK。首试成功的船舶废气洗涤系统是上海汇舸在全资引进澳大利亚水处理公司CONTIOCEAN成熟脱硫技术的基础上,自主开发、自行研制的COUS/COIS/COBOS多机集气式废气洗涤系统之一的COUS系统,COUS/COIS/COBOS多机集气式废气洗涤系统均已经获得挪威-德国船级社、英国劳氏船级社、美国船级社、法国船级社的认证。该洗涤系统中水质监测仪表采用了全套哈希公司的脱硫废水监测产品,精于水质、准于分析,有力保障了此次实船航行的成功测试。具体产品配置如下表:据悉,这是上海汇舸为EPS船东建造的16台套船舶废气洗涤系统中的第一台套,也是上海汇舸船舶废气洗涤系统的第一次试航,首次试航即取得成功,充分说明上海汇舸在脱硫技术、产品建造、系统调试、运营管理等方面的强大实力。而且,哈希公司也会一直以优质的水质产品监测方案支持汇舸公司的洗涤系统,支持国际海事组织关于船舶尾气硫含量控制政策的贯彻实施!
  • 中国第一个商用量子通信专网在济南测试成功
    p   央视网消息:信息安全是大家关注的焦点,使用量子技术对信息进行加密是目前最有效的办法之一。首个商用量子通信专网——济南党政机关量子通信专网近日完成测试,保密性、安全性、成码率的测试均达到设计目标,整套网络预计今年8月底正式投入使用。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1.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7/insimg/4751e7d9-e090-4805-b868-cdb124509e7a.jpg" / /p p   央视记者 张伟:这里是济南党政机关量子通信专网的核心机房,专网内的所有通信数据,都是通过这里的专业设备,量子加密后,与周边数百平方公里的,近200个终端进行保密通信。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2.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7/insimg/ee4b8c42-3f62-4628-984e-2a86c318c271.jpg" / /p p   济南党政机关量子通信专网从5月开始测试以来,完成了50多个项目的测试,所有用户之间的通信实现了每秒产生4000多个密码的绝对保密性。 /p p   量子是能量最基本、最小不可分割的单元。未知量子态无法精确克隆,只要有人试图复制,就会产生误码,会被发现。这些特性使得量子态通信在传输过程中有了绝对安全性。济南市党政机关量子通信专网,是继济南量子通信试验网之后,第一个真正商用化的量子通信专网。济南量子通信试验网目前是世界上规模最大、功能最全的量子通信城域网。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3.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7/insimg/84b1abfa-7bbf-42eb-a8b5-406db6fdf0f5.jpg" / /p p   济南量子科学研究院院长助理 周飞:济南市党政机关量子通信专网8月份建成之后,在国防、金融、电力等等领域作为示范进行推广。它的测试成功也是中国乃至全球量子通信产业一个标志性的成果。 /p p   量子通信技术被认为是“保障未来信息社会通信机密性和隐私的关键技术”,目前我国在量子通信的技术研究方面处于世界领先水平。欧洲、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以及众多国际大公司都竞相发展这项技术。 /p p & nbsp /p
  • 深海原位激光拉曼光谱系统海试成功
    “深海原位激光拉曼光谱系统”首次海试成功   在国家863计划海洋技术领域的支持下,由中国海洋大学研制的“深海原位激光拉曼光谱系统”(课题编号2006AA09Z243)于3月15日-4月1日期间搭载中国海洋大学“东方红2号”调查船承担的“质量控制及规范化海上试验”重大项目课题,进行了首次海上试验。本次海上试验主要是针对研制的深海拉曼光谱仪(Deep Ocean Compact Automatic Raman Spectrometer, DOCARS-532)实验样机,对照设计与验收指标,测试其在深海环境下的结构性能、工作性能及其稳定性,并通过自带部分样品,进行深海环境的现场测试。   此次海试工做主要包括三个部分:甲板调试(甲板统调、入水调试)、浅海试验和深海试验。共成功进行浅海试验2次(20米,200米),深海试验2次(1260米,3512米) 系统累计水下工作时间251分钟,获取光谱数据文件528个,图像文件9个。   经海试验证,深海拉曼光谱仪(Docars-532)该实验样机完全能够满足深海环境工作要求,系统密封和耐压性能良好,各部分运行稳定,性能可靠,多次定时上电模式试验成功。课题组还成功进行了深海环境自带样品的模拟测试,捕捉到了自带样品在深海环境中的拉曼信号,达到了海试大纲设定的预期目的。   试验中,课题组严格按照国家863计划“质量控制及规范化海上试验”课题拟定的《规范化海上试验质量控制规程》进行规范化作业,各项试验指标全部满足大纲规定要求。来自课题组的7位骨干研究成员参加了此次海试工作。
  • 全球首套深水钻井防台风核心装备海试成功!中海油破解台风障碍
    7月31日,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对外宣布,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全球首套深水钻井防台风核心装备——隔水管悬挂系统海试成功,破解了我国海洋油气安全开发面临的“台风”这一关键障碍,标志着我国深水油气开发防台应急能力实现国际领跑。钻井隔水管是开发深水油气的关键工具,用于连接海面钻井平台与海底井口,将海水与钻完井使用的钻具隔离开,以保证水下作业安全。台风来临时,平台需停止所有作业,并将隔水管悬挂起来随平台一起撤离台风路径区域进行应急避台。用于悬挂隔水管的悬挂系统是深水钻井防台风的核心装备。早期,传统的悬挂避台措施面临隔水管顶部受力复杂和隔水管串升沉幅值过大等问题,存在整套隔水管断裂落海、隔水管底部总成碰撞海底的风险。之后,各公司均采取保守的避台策略,逐根取回全部隔水管撤离避台后再回接,仅单口深水油气井需耗费工期4天以上,增加费用约1400万元。为彻底破解台风对深水钻完井作业安全性和时效性的制约,中国海油成功研制深水钻井隔水管悬挂系统,并形成了基于该系统的平台防台应急和钻井井间移位新方案。“我们研发的这套装备弥补了传统悬挂方式的不足,可缓冲隔水管串随钻井平台在恶劣海况下的大幅升沉运动,显著改善隔水管串顶端的受力状态,并对悬挂隔水管避台实施‘提前预测-监测预警-远程控制-事后评估’。”中海油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项目负责人许亮斌说,项目研发团队克服了设计原理复杂、制造标准严苛、新冠肺炎疫情停工等挑战,先后攻克了“悬挂短节结构设计与锻造”“大型中空液缸制造与测试”等20余项技术难题,已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7项。深水钻井隔水管悬挂系统适用水深3000米,可满足全球大部分深水钻完井作业水深;轴向承载能力超过900吨,相当于可同时提挂600辆家用小汽车。使用该系统可将恶劣海况和紧急情况下的平台应急动复员时间压缩至8小时以内,将钻井平台悬挂隔水管的海况适应能力提高至百年一遇,极大提升了深水钻井平台防台应急的安全性与时效性。日前,该套装备在奋进号钻井平台开展了8天深水海试,完成了悬挂隔水管动载测试、航行测试等共计80余项测试作业,悬挂隔水管的逆流航速从常规0.3节提高到1.0节以上,全面验证了整套装备的适用性、安全性和功能可靠性。“深水钻井防台风核心装备的成功研制和海试,填补了国际上深水油气开发安全高效防台应急技术与装备的空白。未来,我们将持续加大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抢占科技竞争制高点作出石油人的积极贡献。”中海油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钻完井总工程师李中说。
  • 富士电波相变仪在包钢、攀钢调试成功
    日本富士电波公司全自动相变仪formastor-F在包钢、攀钢安装调试成功。   这是包钢、攀钢时隔20年后再次选择和富士电波公司合作。此前宝钢、北京钢铁研究总院等客户分别第2次选择富士电波公司产品。这充分说明中国客户对富士电波公司产品的喜爱。
  • 关亚风团队研制深海原位气相色谱仪、荧光传感器海试成功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5em text-indent: 2em " 近日,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微型分析仪器研究组(105组)关亚风研究员、耿旭辉研究员团队与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共同研制的4500米级深海原位气相色谱仪、深海原位有色溶解有机物(CDOM)荧光传感器和深海原位叶绿素荧光传感器于8月14日至9月7日搭载深海勇士号/探索二号在某海域科考航次中海试成功,均获得了有效数据。深海原位气相色谱仪进行了两次海底试验,最大潜深1637米 深海原位CDOM荧光传感器和深海原位叶绿素荧光传感器进行了八次海底试验,最大潜深3961.9米。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11/uepic/ac0cd68f-5f82-48f1-bedc-8ab77b37a2b3.jpg" title=" W020201123364060937305.jpg" alt=" W020201123364060937305.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11/uepic/9dfb6c93-35ab-4857-9a7a-39034961aa87.jpg" title=" W020201123364061206150.jpg" alt=" W020201123364061206150.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5em "   深海原位气相色谱仪可原位定量测量深海中单体挥发性有机组分和各类气体成分。本次海试成功的深海原位气相色谱仪验证了其工作原理及工程应用的可行性,获得了不同沸点组分含量的半定量数据,为后续深海地球化学和生物等科学研究,以及能源勘探等工程技术奠定了原位探测技术基础。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5em "   有色溶解有机物(chromophoric dissolved organic matter,CDOM)是存在于各类水体中的含有腐殖酸、富里酸、氨基酸和芳烃聚合物等物质的溶解性有机物。开展CDOM分布研究能够更好地确定其来源及组成,对揭示海洋碳循环变化规律和海洋生态系统特征有重要意义。在本航次海试中,深海原位CDOM荧光传感器以及新型超高灵敏度深海原位叶绿素a荧光传感器分别测量到了某海域从海平面到海底整个剖面的CDOM和叶绿素a的浓度,为海洋生物、物理海洋等学科研究提供了重要数据。两类荧光传感器均采用行业认可的标定方法,经比对,测量结果与文献报道的船载光谱仪对该海域的测量数据相吻合,包括剖面浓度变化趋势、拐点深度和绝对浓度,证明了两类荧光传感器的测量及标定准确性。经权威部门第三方测试,CDOM传感器检测下限为8.5ng/L硫酸奎宁,叶绿素传感器检测下限为0.42ng/L叶绿素a,检测灵敏度均比可查询的美国、德国等进口同类产品高数倍。两类深海原位荧光传感器已作为中科院A类先导专项“深海/深渊智能技术及海底原位科学实验站”的首批成果,搭载到深海原位实验站上。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11/uepic/5bbed161-aaa0-416a-b540-8d74e9ac1bdc.jpg" title=" W020201123467651928485.jpg" alt=" W020201123467651928485.jpg" /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在今年年初,团队研发的三种深海原位荧光传感器工程样机,包 /span span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括深海原位叶绿素荧光传感器、深海原位微生物荧光传感器和深海原位多环芳烃荧光传感器已经 /span span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在深海勇士号/探索一号TS16南海科考航次中,搭载“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先后11次进行水下试验,最大潜深达3497.6米。分别测量了南海海水中从海平面到海底整个剖面的叶绿素a、微生物和多环芳烃的浓度。原位探测深海中叶绿素a的浓度,反映了深海中浮游植物生物量或现存量,是计算初级生产力的基础。原位探测深海中微生物的浓度,具有很高的科学研究价值和衍生的经济价值。原位探测深海中多环芳烃的浓度,有助于勘探海底原油溢油,具有重要的能源勘探价值。此次勘探所得数据为海洋生物、物理海洋等多学科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原始数据。该系列仪器均属我国首套该类型的深海原位荧光传感器。其中,深海原位微生物荧光传感器也是国际首套该类型仪器。 /span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11/uepic/215f7a10-5d96-406b-b6db-ed8a4bb1f93a.jpg" title=" 7F8DFBF6865801A3EFA9B3FCEA2_3B5971E0_46F7B (1).jpg" alt=" 7F8DFBF6865801A3EFA9B3FCEA2_3B5971E0_46F7B (1).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 nbsp & nbsp & nbsp 关亚风团队自21世纪初开展高灵敏荧光检测器及应用研究,该系列仪器的研发成功是该团队在深海极端条件应用的原位荧光探测技术研究方面的重要进展。该项目是中科院战略性A类先导专项“深海/深渊智能技术及海底原位科学实验站”的子课题,关亚风团队负责深海原位有机组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与荧光传感器的研发,深海负责耐压水密封外壳的研发和海试。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该工作得到中科院A类先导专项“深海/深渊智能技术及海底原位科学实验站”和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创新研究基金等项目的资助。 /p
  • 我国科学家实现1500米级深海基因测序仪海试成功
    近日,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所研究员吴一辉团队联合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研究员杜梦然团队研制的深海生物基因测序仪海试成功。6月3日至9日,深海生物基因测序仪参加“探索二号”TS2-38-1航次南海科考作业。测序仪搭载深海原位实验室完成2次布放,最大潜深1380米。测序仪首次连续测序8小时,第2次完成文库构建、固相扩增到基因测序全流程,连续工作30小时。两次测序数据质量Q30分别为92%和95%,识别出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提供的97条DNA样本。5年来,该团队突破了测序方法、基因大数据处理、文库芯片、多色光学聚焦成像、精准流动定量、多重动态温控、水下化封装等关键部件及自纠错软件等难题,初步实现了从文库构建到测序的全流程无人值守自动化。 研究工作得到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A类)“深海/深渊智能技术及海底原位科学实验站”和长春光机所创新团队项目的支持。测序仪布放现场
  • 【亚洲首台】塑料识别分析仪POLYMAX安装调试成功
    识别塑料再也不用“燃烧闻味”了!近日,亚洲首台塑料识别分析仪PolyMax在天津某知名企业安装调试成功,该企业是其集团在中国地区*的生产基地,主要产品为世界著名手机品牌之手机壳零组件(包括苹果,三星等)。 PolyMax分析仪采用独有的激光拉曼分析技术,采用简单的打点即测的方式,取代了以往“燃烧闻味”(“Burn-and-Sniff”)这种粗略地识别塑料的方法,可以快速准确地识别出浅色塑料和深色塑料的类型,被用于该企业塑料产品生产质量控制环节,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风险。PolyMax塑料识别分析仪是世界上首款能够准确识别浅色及深色塑料的手持仪器,2015年在美国德克萨斯州达拉斯召开的塑料回收再利用的会议上正式公开发布,并在Pitton2015首次展出。 PolyMax内置数据库有百种以上的塑料类型,包括ABS、PE、PS、PC、PA、PP、PVC等,同时还能识别出化学成分非常相似的塑料,例如HDPE和LDPE,PA 6和PA 6.6,ABS和SAN等。PolyMax不仅可以用于塑料产品生产控制,也可以应用于塑料回收过程的每个阶段。其对分析浅色或暗色塑料的识别具有无可辩驳的准确性,使得塑料经纪商和回收公司在购买和出售产品时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有信心!全球营销经理ToddHardwick先生说,“PolyMax是用于塑料分析和鉴别的全新工具,与传统方法不同的是,PolyMax技术将实验室级化学分析变成了任何人皆可使用的设备,其像傻瓜相机一样的便用性和加固设计,使得无论谁在使用它都能获得一致和准确的检测结果。” 上海凯来实验设备有限公司为美国TSI PolyMax塑料识别分析仪在中国区总代理关于美国TSI美国TSI集团拥有五十多年的历史,被公认为精密仪器设计和制造行业的领导者。总部位于美国,分支机构遍布欧洲和亚洲,建立了世界范围的销售和市场服务,包括:化学分析仪器、气溶胶的研发、生物监测、污染物控制、粉尘监测、呼吸器测试、纳米粒子检测等。TSI公司质量体系已获得得ISO9001:2008认证。 关于凯来上海凯来实验设备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主要经营进口实验室仪器,总部位于上海张江高科,目前在北京,广州,成都,杭州,南京,青岛等地设有办事处。凯来最值得骄傲的地方,是拥有一支专业、年轻、充满活力的团队,员工都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认真负责的态度。我们的关注点不仅在于销售,更在于提供完善的售后服务与解决方案。凯来致力于成为一个专业、灵活、周到的生命科学和化学分析实验室仪器供应商,以快捷的业务模式为客户提供性能卓越、质量可靠、价格合理的产品和服务。更多信息请登录凯来官方网站:www.chemlabcorp.com扫一扫,关注凯来官方微信:SHChemLab
  • 布鲁克公司纳米表面仪器部国内首台红外原子力显微镜安装调试成功
    近日,国内首台红外原子力显微镜(Inspire)在北京化工大学安装调试成功。 Inspire™ 系统是Bruker公司最新推出的基于AFM的纳米尺度下红外表征系统。它可以在通常的AFM成像速度下,采集样品的红外反射和吸收图像,从而获得样品的化学成分信息。结合Bruker独有的PeakForce TappingTM ,在获得高分辨形貌的同时,可获得样品的模量、粘附力等力学信息,样品的电导性、功函数等电学信息,和纳米尺度上的化学成分信息,提供了材料多维度的关联信息,为材料科学微观尺度的检测提供了新的视野。Inspire红外原子力显微镜安装过程安装过程样品测试结果了解更多的产品信息请进入http://www.instrument.com.cn/netshow/SH100735/ 或直接登陆布鲁克公司官网。
  • 郑州烟草研究院红外线灯管加热系统调试成功
    我司代理日本ULVAC理工株式会社红外灯管加热系统首次运用于我国烟草行业,该设备于2010年11月19日在郑州烟草研究院安装调试成功!此照为郑州烟草研究院研究员与ULVAC理工株式会社工程师及我司工程师合影!
  • 采用大连化物所技术的国内首台4500米级深海原位荧光传感器海试成功
    p   由大连化物所关亚风研究员、耿旭辉副研究员带领的微型分析仪器研究组与中科院深海所共同研制的我国首台4500米级深海示踪剂原位荧光传感器工程样机于2月18日海试成功,大连化物所于近日收到设备参航证书。 /p p   在深海勇士号/探索一号西南/中印度洋TS10-03科考航次中,该工程样机搭载“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SY145潜次进行海底试验,最大试验深度为2450米。该仪器是我国首台应用于深海原位探测的荧光传感器,它的成功研发将提升我国对深海中目标流的轮廓和分布范围,包括对冷泉、热液羽流扩散的探测能力,具有重要科学价值。 /p p br/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600px height: 415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12/uepic/b6f61c9a-9698-47fe-a775-b6eabfc79c8b.jpg" title=" 297b308acbabd1e4c93f9dd3d14cff7d.jpg" alt=" 297b308acbabd1e4c93f9dd3d14cff7d.jpg" width=" 600" height=" 415" border=" 0" vspace=" 0" / /p p   基于大连化物所微型分析仪器研究组在高灵敏荧光检测器多年的学术积累,该仪器进一步提高了检测灵敏度,检测灵敏度与国际上最高水平相当。另外,在深海条件下,仪器面临高压(约245个大气压)等极端条件,这对传感器的性能提出了苛刻的要求。该团队与中科院深海所合作,通过科学设计,反复验证,成功研发出满足深海极端条件应用的原位荧光传感器。   /p p   该项目是中科院战略性A类先导专项“深海/深渊智能技术及海底原位科学实验站”的子课题,大连化物所负责深海原位有机组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与荧光传感器研发。 /p
  • 日本富士电波公司新型热/力模拟试验机在宝钢安装调试成功
    2011年6月16日由我司全权代理的日本富士电波公司的2台金属热模拟装置,新型双电源式拉压热模拟Thermemcmastor-Z,新型高频加热式扭转热模拟装置THermecmastor-TS在宝钢顺利验收完毕。所有性能都达到或超过验收标准。 Thermemcmastor-Z,150KN,1000m/s装置是继1987年,1991年武钢和宝钢分别导入旧型号热模拟装置Thermecmastor-Z,100KN,1000mm/s之后,日本公司再次进入中国钢铁业。打破了美国DSI公司Gleeble热模拟近20年独占市场的格局。日本钢铁界拥有富士电波公司仪器该类装置达70多台,新日铁等公司已经连续7-8次购买Thermecmastor-Z。此次调试成功将大大缩短中日钢铁界研发装置的差距。 Thermemcmastor-TS是世界上第3台/中国第一台新型高频加热式扭转热模拟装置。它不同于美国DSI公司在主机Gleeble上通过增加扭转热模拟模块实现扭转热模拟,而是一套完全独立的试验装置。通过高频加热方式方便准确地实现扭转热模拟。变形量和变形速度都可以从很慢很小达到很快很大。弥补了拉压热模拟的缺憾。尤其适合于线材,棒材加工时候的工况模拟。从变形量和变形速度来看,Thermecmastor-TS将来大有可能代替传统拉压热模拟THermecmator-Z或DSI公司的Gleeble. 相信这2台日本热模拟的导入必定为中国钢铁业的自主创新/自主品牌的建立大有帮助。
  • 日本富士电波公司全自动相变仪formastor-F在武钢安装调试成功
    日本富士电波公司全自动相变仪formastor-F于2010年12月22日在武钢研究院工艺研究所安装调试成功。   这是继宝钢、北京钢铁研究总院,包钢、攀钢等老用户之外的又一个重量级新客户,充分说明中国客户对富士电波公司产品的喜爱和认可。希望更多客户加盟创元加盟日本富士电波公司。formastor-F自从1963年在日本问世以来,已经有近300多用户。已经成为钢铁行业标准。相信它的导入必将为武钢自主创新更上一个台阶做出应有的贡献。
  • 日本富士电波公司全自动相变仪formastor-FII在中信重工安装调试成功
    创元公司全权代理的日本富士电波公司全自动相变仪formastor-FII于2013年2月1日在洛阳中信重工铸锻所安装调试成功。   这是继宝钢、北京钢铁研究总院,包钢、攀钢等老用户之外的又一个重量级新客户,这也是富士电波公司继20多年前入主上海重工之后首次进入中国重工行业.充分说明中国客户对富士电波公司产品的喜爱和认可。富士电波的formastor-F自从1963年在日本问世以来,已经在世界各地拥有300多家用户。已经成为钢铁行业测定相变相变点的标准试验手段。相信它的导入将为中信重工自主创新更上一个台阶做出应有的贡献。
  • 谱尼测试成功获得国家农作物种子质量检验机构(CASL)资质
    种子是发展现代农业、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关键,为推动我国种业高质量发展,近日,谱尼测试集团江苏有限公司成功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作物种子质量检验机构(CASL)合格证书,标志着谱尼测试在农作物种子质量检验水平方面迈上了新台阶。   谱尼测试将为提高我国农作物种子质量检验检测能力,为种业市场健康安全有序发展提供技术保障和监测数据保障,可开展专业有效的种子质量检验和分子检验技术服务,包括:种子扦样、净度分析、发芽试验、生活力、品种真实性及纯度、转基因成分等多项专业检测,并出具具有法律效力的种子质量检测报告。   谱尼江苏公司作为谱尼测试集团的全资子公司,也是谱尼测试集团四大实验研发中心之一,发展多年来,在集团的强大支持下,已先后取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江苏省瞪羚企业、江苏省民营科技企业、江苏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省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等多项殊荣认可。   此次谱尼江苏公司获得国家农作物种子质量检验机构资质,是对谱尼测试集团整体技术实力的充分肯定,谱尼江苏公司将以此为契机,推动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进一步提升检验技术和服务水平,为保障农业生产用种安全,有效促进现代种业高质量发展,促进农业增产增效,推进种业振兴,保障粮食安全提供有力技术支撑。
  • 谱尼测试成功收购鼎盛鑫 深化电梯等特种设备检测战略布局
    近日,中国检验认证行业龙头机构谱尼测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300887,简称“谱尼测试”),完成对贵州鼎盛鑫检测有限公司(简称“鼎盛鑫检测”)的控股权收购,此次收购进一步深化了谱尼测试在电梯等特种设备检测领域的重要战略布局,也标志着谱尼集团检测能力再上新台阶,为承接在建工程大型机械设备检验检测、巡检业务等服务提供了强大支撑。  贵州鼎盛鑫检测有限公司成立于2012年,位于贵阳市观山湖区,是专业从事特种设备检验检测的机构。经营范围包括:电梯安全检测、起重机械检验、建筑机械检测、起重机械安全评估、电梯安全评估、防坠安全器检测、电梯限速器校验、特种设备法律法规咨询服务等业务。在检测资质、专业人才及技术能力等方面具备显著的业务优势。  公司具备《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证书》,许可从事防坠器、爬架、高处作业吊篮等建筑机械的检验检测工作;  具备《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核准证》(甲级资质),核准从事塔式起重机、桥(门)式起重机械的检验检测工作;  具备《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核准证》(电梯检测)资质,核准从事电梯检测工作,是贵州省最早取得合法的电梯检测的民营机构。  拥有一支经验丰富的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检验检测专业队伍,包括持有特种设备检验检测资格证的起重机械检验师、起重机械检验员、无损检验人员等。  鼎盛鑫检测具备先进的特种设备检验检测仪器设备和检测技术,致力于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信息化平台的研发,目前已开发自主知识产权管理系统一套,实现“检验+质控”的便捷化管理服务。取得电梯综合检测管理软件等计算机软件著作权50余项,同时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称号。2021年获得升降机导轨架自动润滑装置等10余项实用新型专利。  本次成功收购鼎盛鑫检测,极大地增强了谱尼测试(300887)在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方面的专业技术能力,有效完善了谱尼测试在特种设备检测领域的战略布局,此次收购将为双方在服务能力、技术能力、市场竞争力、提升品牌形象等方面创造良好的协同效应。  双方将共同探索基于合规的特种设备检测创新型研究,为全国特种设备各领域客户提供更加规范、周到的检测服务。随着服务范围的扩展和服务能力的增加,将显著提升谱尼测试在特种设备检测领域的竞争优势,为我国特种设备行业的发展保驾护航。
  • 世界最新型单体化300KN大样品双电源热力模拟试验机在武钢安装调试成功
    世界最新型单体化300KN大样品双电源热力模拟试验机在武钢安装调试成功 ---调试期间武钢在大样品超快冷实验方面取得了实质性进展---- 日本富士电波工机生产的Thermecmastor-Z以其划时代的先进设计,精良的制造工艺和精准的控制及数据获取能力于2013年11月8日在武钢顺利通过验收。它在大载荷大试样,双加热电源工作模式及高精度非接触测量方面开创了热模拟设备应用的先河。 新型Thermecmastor-Z,300KN在保持原有高频电源的优点下,增加了一个通电电阻加热电源。所具备的双电源(高频和通电)保证大样品30x30x140mm在足够宽的范围内(30mm)保持温度均匀,使得随后的大变形数据精确。300KN大载荷能保证大变形得以实现。和加载同步的1/2400次的LED非接触测量膨胀跟踪测定使得大变形后CCT/TTT的测定更准确。 上述3点的完美组合决定了它能比其它热模拟机种热加工更大的试样,大变形后依然可以再简单地加工成为一根完整的拉伸试样,这帮助材料科学家完成了一个夙愿,即可以直接在一个样品上完成材料成分-组织-性能的完全一一对应的研究。从此以后热模拟试验将可能会从目前的以模拟组织为主转向直接模拟拉伸强度为主,将从根本上消除了目前以组织推测性能的不确定误差,预计该设备将帮助武钢大大缩短高强钢的研发速度。 大变形导致大畸变进而导致晶粒细化使得钢铁材料生产在不增加任何成本条件下实现同时提高材料强度和韧性的目的。大吨位大变形大样品晶粒细化热模拟研究1990年代始于日本,已然取得一系列重大成果,为获此成果该设备发挥了极为关键的作用。预计武钢将在该领域填补国内空白从而跻身于世界该领域第一梯队。 尤其难能可贵的是在设备安装调试期间,中日技术人员精诚合作,在大试样超快冷实验方面取得了实质性进展。这将为中国钢铁行业超快冷研究提供新的依据,该试验成功在世界上尚属首次,表明武钢及时引近及时消化及时创新能力已然达到世界先进水平,预祝武钢使用该设备取得更多令世人瞩目的成果。 特地提醒各位材料工作者的是,尽管采用高频电源加热方式可以获得比通电电阻加热方式更为准确的材料相变点和CCT/TTT曲线,这一点已经成为业界共识.然而使用高频电源可以对各种复杂形状产品进行热模拟试验也是通电加热所无法实现的,高频电源这一特点往往不被广大中国用户知晓。希望引起大家关注. 最后希望日本双电源热模拟越来越受到中国材料工作者的喜爱,为中国从钢铁大国走向钢铁强国贡献特殊的力量。 以下是Thermecmastor-Z,300KN的部分试样照片, 和以前武钢拥有的Thermecmastor-Z,100KN相比,试样种类增加了很多。 以前只有单向拉伸和压缩样品 下排左1---变形后大样品大变形平面应变试样(30x30x140mm),双电源 下排左2---变形前大样品大变形平面应变试样(30x30x140mm),双电源 下排左3---变形后中等变形平面应变试样(20x20x140mm),双电源 下排左4---变形前中等变形平面应变试样(20x20x140mm),双电源 下排左6---变形后小变形平面应变试样(20x20x140mm), 高频电源 下排左5---变形前小变形平面应变试样(10x20x50mm),高频电源 下排右1---水气共同控制超快冷中等变形平面应变试样(20x20x140mm),双电源 下排右2---水气共同控制超快冷大变形平面应变试样(30x30x140mm),双电源 上排右1上部----拉伸试样(中心部位&phi 8x12mm),使用高频电源 上排右1下部2个---单轴压缩试样&phi 8x12mm和压缩后样品,使用高频电源 上排右2---焊接热循环试样(中心部位&phi 8x12mm),双电源或高频或通电电源 上排右3---焊接热循环试样(无中心部位,整个样品&phi 10mm),高频电源 上排左1---冲击试验用焊接热循环试样(中心部位11x11x70mm),双电源或高频 或通电电源
  • 德祥科技成功安装测试成功超临界流体色谱应用于石化领域的Petroanalyzer
    德祥科技于2007年8月28日至31日在大连西太平洋石化成功安装测试了用于ASTM 5186和6550 方法的Petroanalyzer 超临界流体色谱系统。 该Petroanalyzer系统是专门用于ASTM 5186(分析柴油和航媒中的芳香烃和多环芳香烃的标准方法)和ASTM 6550(分析汽油中烯烃的标准方法)的超临界流体色谱系统。相比较于气相色谱和液相色谱,超临界流体色谱在石油产品的应用中具有的独特优势。随着该技术的不断发展,必将在石化领域得到更多的应用。 screen.width-300)this.width=screen.width-300"
  • 金索坤预祝北京分析测试展览会圆满成功
    秋高气爽,瓜果飘香。2017年10月10日,第十七届北京分析测试学术报告会暨展览会(简称“BCEIA”)将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本次展览以“生命 生活 生态——面向绿色未来”为主题组织学术报告会、专题论坛和仪器展。届时,北京金索坤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将携新一代原子荧光产品参展,诚邀各位观众来到41062展位前共同交流探讨原子荧光技术。北京金索坤作为市面上唯一一家只专注原子荧光技术的研发以及生产的高新技术企业,三十多年的潜心研究,倾心打造出具有检测元素多,测试速度快,技术指标好,安装省事节约耗材的新一代原子荧光光谱仪(光度计)。在新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出台之后,液相色谱原子荧光联用技术得到发展和推广。本次展会将展出的SK-博析-LC液相色谱原子荧光联用仪(原子荧光形态分析仪)集合了公司多年的研究成果。该产品采用连续流动进样技术,与传统的样品-载流交替进样方式相比,连续流动进样方式无需转化即可与各种不同型号的液相色谱进行无缝对接进行形态分析,减少了中间的转化环节,不但精简了结构,提高检测效率,还有效地减少记忆效应,提高仪器的稳定性。目前已经与安捷伦、岛津、PE等品牌液相成功对接应用于食品检测工作中。此外,同时将出现在金索坤展台的还有新品SK-880火焰原子荧光光谱仪(痕量金专用测试仪)。该产品是专为地质冶金系统检测化探样品中痕量金的检测而研发的,SK-880测金仪使得金(Au)的检出限可达到0.05ng/mL,完全满足目前微量金测试的需求。而且检测一个样品仅需5秒钟的时间及0.08元的测试成本。该产品在今年2月SK-880通过了由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组织召开的新品鉴定会,参与鉴定的专家一致认为:该产品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国内未见技术特征相同的国内公开文献报道,具有首创性。BCEIA展会秉持“分析科学 创造未来”的发展动力,坚持国家战略需求和科学探索目标相结合,这与金索坤公司坚持为原子荧光技术的发展探索乾坤理念不谋而合,相信在本次展会上金索坤公司会以一个崭新的形象和大家见面,同时也再一次诚挚邀请各位观众来到金索坤的展位前交流探讨原子荧光技术。展位号41062时间2017年10月10-13日地点北京市朝阳区天辰东路7号 金索坤SK-博析-LC液相色谱原子荧光联用仪
  • 我国自主研制成功电子变压器测试仪,有望打破国外垄断
    记者21日从常州大学获悉,该校科研团队成功研制出由软件算法、硬件驱动、智能治具构成的电子变压器测试仪,实现测试频率2MHz到5MHz的技术突破,填补了国内高频段电子变压器测试领域空白。常州大学华罗庚学院机器人产业学院莫琦副教授介绍,这是国内唯一可测试20赫兹到5兆赫兹宽频条件下电子变压器参数的测试仪,可在千兆网卡、变压设备、微型电机等应用场景进行使用。目前,已申请发明专利3项,样机通过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科技成果鉴定,总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我国电子行业发展迅猛,预计到2023年,仅电子元器件市场规模将达2.1万亿元。而电子变压器作为电子行业基本的元器件之一,其性能参数直接影响电子产品的性能、安全性等指标,电子变压器测试成为电子产业链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广泛的应用于消费电子、国防军工、医疗器械等领域中。但多年来,高精度测试仪市场被国外垄断。因此,2年前,我们团队在导师指导下,就开始自主研发高频、高效化的电子变压器参数测试仪。”常州大学华罗庚学院薛子盛说。薛子盛告诉记者,2年来,由多学科师生组成的科研团队,针对20Hz~5MHz测试信号源、宽频条件下自动平衡电桥、矩阵式治具智能扫描、自动平衡电桥频率拓展等关键核心技术进行攻关。如,20Hz~5MHz测试信号源技术,系统采用基于模拟乘法器可控增益放大电路,将信号源的电平调节分段实现,并采用放大-衰减的方法降低噪声,为电桥的平衡奠定了基础;宽频条件下自动平衡电桥技术,采用新型矢量合成技术产生高精度误差信号源,保证电桥的稳定平衡。记者了解到,该测试仪能够在20Hz-5MHz宽频带范围内,实现宽频条件下电子变压器性能参数的高精度自动测试,样机在四川长虹器件科技有限公司、常州瑞博电气有限公司试用报告显示:最快可达到13ms的测量速度,且能保证测试的稳定性,同—产品的重复测试值一致性好,大大提高了批量测试效率,而且在高速测试的同时,能够保证测试的稳定性,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目前,我们正在加快该技术成果的产业化,今后形成量产后,将有望打破国外垄断,有效解决我国相关产业实际测试情景人工误差大、测试耗时长等问题。”莫琦说。
  • 南方光源研究测试平台项目交付启用
    记者11月8日获悉,南方光源研究测试平台近日举行工程移交仪式,标志着该平台正式投入使用。南方光源研究测试平台项目包括综合实验楼、高精度测量厅、高频厅、X射线光学与探测技术厅,建筑面积共计33600平方米。今年,850W@4.5K国产氦制冷机、垂直测试杜瓦、精密实验环境集成装置等关键设备陆续安装调试成功,投入使用。南方光源研究测试平台项目建设单位为散裂中子源科学中心(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东莞研究部),总投资约5.87亿元,于2019年9月开工建设,由东莞市城建工程管理局代建,中建五局华南公司和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联合承建。据介绍,项目将紧密围绕拟建的南方先进光源的建设和关键技术研发需求,建设高水平的研究和测试条件,为未来南方先进光源的关键技术预制研究、工程建设以及开放运行提供基本保障和重要支撑,也为布局更多的大科学装置提供条件和技术支持。
  • 需求激增,半导体自动测试设备迎大考
    在近日举办的“中国集成电路设计业2022年会暨厦门集成电路产业创新发展高峰论坛”上,专家指出,随着新兴市场的不断发展,半导体ATE(自动测试设备)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会。但是在ATE市场快速增长的同时,新兴市场也给ATE产业带来了新的挑战。新兴半导体产业需求带动ATE市场增长在半导体产业链中,一颗芯片的生命周期始于市场需求,在进行产品的定义、设计、制造、封装后,最终交付到终端消费者手中,在整个流程中需要经过多次测试。其中ATE测试不仅在封装后要进行,在制造环节中也同样需要,是实现从研发到量产至关重要的一环。越高端、功能越复杂的芯片对测试的依赖度越高,同时测试设备的各类先进功能对半导体厂商来说也变得越来越重要。随着新兴产业对半导体的需求越来越多、越来越丰富,ATE市场的增长十分迅猛。GIR调研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半导体ATE设备收入大约为40.7亿美元,预计2028年达到50.01亿美元。数据来源:GIR调研泰瑞达公司中国产品专家于波表示,ATE市场的快速发展,主要是受到三个新兴半导体领域需求激增的带动。其一是数据中心以及先进计算的业务,从2021年到2030年间的复合年均增长率达5%。其二是无线通信业务,随着5G通信和下一代通信基站的不断发展,从2021年到2030年间无线通信业务的年复合增长率达6%。其三是汽车电子,这也是半导体市场里增长最快的细分领域,从2021年到2030年间的年复合率达13%。数据来源:泰瑞达挑战接踵而至而谁能想象,新兴市场的繁荣为ATE设备带来巨大市场增长量的同时,也带来了重重困难。据了解,测试方案的优劣直接影响到良率和测试成本。有资料显示,芯片缺陷相关故障对成本的影响从IC级别的数十美元,增长到模块级别的数百美元,乃至应用端级别的数千美元。此外,目前芯片开发周期缩短,对于流片的成功率要求非常高,任何一次失败,对企业而言都是无法承受的。因此,在芯片设计及开发过程中需要进行充分的验证和测试。然而,由于ATE不属于工艺设备,因此产品迭代速度较慢,单类产品生命周期较长。市场目前主流的ATE多是在同一测试技术平台通过更换不同测试模块来实现多种类别的测试,并提高平台延展性。“如今,很多玩家都很关注新兴市场,这也使得这些市场的竞争开始变得非常激烈,使得市场对芯片迭代的需求越来越多,且产品的生产周期也在逐渐缩短。但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还需要保证芯片的质量符合要求,尤其是汽车电子领域,对芯片质量要求可谓是零失误。因此,对于芯片测试的要求也变得更加苛刻。”于波向《中国电子报》记者表示。要获得更快的产品面世时间、更高的测试效率、更低的测试成本、更高的质量,一系列对于ATE的新要求已经接踵而至。“这些要求对ATE而言是比较矛盾的,很难同时兼备。此外,从测试机的开发角度而言,也会遇到很多相互制衡的因素,例如,测试机的通道数量是否够、测试机是否能达到高的测试密度等。”于波说。除了新兴市场为ATE设备带来的挑战外,先进制程工艺芯片的测试也为ATE设备带来了很大挑战。于波表示:“对于测试行业而言,从封装到先进封装,对于测试的方法并没有太大的变化,只是从测试策略上可能有一些区别。但是随着先进制程的发展,会给ATE设备带来一些挑战。先进制程芯片的硅片尺寸比较大,在测试时消耗的功率也比较大,用的资源也比较多,对测试机会有很大的压力。首先,这会导致测试成本提升。其次,对测试机的各方面技术的要求也会提升,需要测试机具备更高的性能。最后,测试方式也需要有变化,需要针对先进制程开发新的测试方法。”新的方法论破解难题如何才能快速且高效地完成新一代ATE方案的开发,以满足市场对大量出货、类型各异的芯片测试需求,成为了业界亟待解决的新难题。对于ATE厂商而言,究竟如何破解?于波表示,对于ATE厂商而言,可以从三步来解决。首先,在开发测试工具时,对于新兴技术要具备一定的技术前瞻性和倾斜性,提前开发技术,从而节约成本。“事实上,对于测试机供应商的厂商来说,无论车载芯片、工业芯片,其实测试的本质并没有发生变化,大部分的研发是随着市场的方向来的。但是由于最近两三年车载市场的年复合增长率确实非常高,因此整个研发方向也会往这个方向去倾斜。对于测试行业而言,也会向这个方向倾斜,例如,提前研发出更多车载产品应用解决方案所对应的测试板卡等。”于波说。其次,通过改善测试机的功能,来提升芯片测试的良率。虽然,芯片的良率大部分是由代工厂来决定,但是通过优化测试方法,也可以提高芯片的良率,从而提升产品的面世时间。于波认为:“通过测试提升芯片良率主要有两个方式:其一,在测试过程中修复一些设计中的缺陷,来提升边界良率,降低报废成本。其二,提升测试规格的精密度,减少‘误伤’情况,把芯片测得更准。”最后,在测试过程中,要对测试单元进行精简,减少不必要的环节,在提升芯片测试效率的同时,还能减少不必要的成本消耗。“在破解难题的过程中,往往也会开发出新的测试方法论甚至更深一层的合作模式。例如,在先进制程芯片的测试中,可以通过提升单位面积产出效率、加大电流及电压等方式,来提升芯片的测试效率。此外,如今各个新兴领域的竞争也进入到了白热化的阶段,各大系统厂商甚至纷纷开始自研芯片,这对于测试行业而言,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但是也促进了我们与上游设计厂商等进行更深度的合作,提前研制出芯片测试的方式以及标准,提升芯片的生产速度。”于波表示。
  • 国家级榜单‖东华测试入选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中办、国办《关于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工业和信息化部开展了第四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培育和第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复核工作,东华测试成功进入专精特新“小巨人"国家梯队 。 东华测试将持续以“专精特新"为引.领,科技创新为主体,加大科研投入,增强研发能力建设,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树立民族品牌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江苏东华分析仪器有限公司专注于电化学工作站的研发、生产和电化学运用研究,为客户提供多方位的服务。  公司成立于2013年,是江苏东华测试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股.票代码:300354;注册商标:东华测试)。公司研发团队依托母公司在测试技术及应用领域的二十多年的技术积累,历时五年,开发出DH7000系列电化学工作站,产品抗干扰能力强,频响范围宽,性能稳定可靠。核心技术拥有完全的自主知识产权,产品通过电磁环境试验,达到GB/T 6587-2012的标准。  DH7000系列电化学工作站运用于常规电化学分析测试、腐蚀、电化学传感器、教学、储能研究等方面,覆盖了电化学测试现有的方法,已经销售到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中南大学、中山大学、厦门大学、中船725所等客户,高性能指标满足客户的不同需求,获得广大客户的好评。公司拥有一支强大的售后服务队伍,可以为广大用户提供良好的技术服务,分布在全国11个销售服务网点,为及时响应上门服务提供了保障。公司有一套专业的用户档案管理软件,专人管理,及时把用户资料信息录入档案,准确的查阅用户信息,了解其需求;根据需要上门对所供货物进行专业的保养及维护;公司为客户提供进场前培训与进场后培训,我方提供标准培训教材,覆盖操作指引、常见异常问题及处理、设备保养、设备维修、备品备件等方面。  现代科学研究和装备制造业的进步,离不开先进的测试技术和专业服务,公司的目标是为客户提供技术更加先进可靠、使用更加方便灵活、软件功能更加丰富多样的测试系统和更加专业的增值服务。
  • 电弛观察:电池气体内压测试与固态电池安全技术
    传统锂电池内的气体释放通常是由高度电解的阴极分解和SEI的形成和分解引起,对电池安全构成极大威胁,会导致电池膨胀、变形、热失控等安全危害。由于固态电池采用固态电解质取代了传统的液态电解质,在消除传统锂电池的安全焦虑方面,人们对固体电池有很高的期望。 那么是不是固态锂电池就不会有内部产气和压力升高的顾虑了呢? 德国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的Timo Bartsch等人研究了一种基于β-Li3PS4固体电解质和富镍层状氧化物阴极的典型全固态电池的产气行为。研究显示,在45°C时,Li/Li+在4.5 V以上电位时检测到明显的氧气和二氧化碳产气。 中科院物理所聂凯会等人对PEO基固态电池体系,结合实验和计算系统地研究了其在高电压状态下的产气行为,发现了尽管PEO基聚合物电解质的电化学窗口只有3.8V,但是单纯PEO电解质直到负载电压达到4.5V时才开始出现明显的产气分解的行为。 以上研究说明固态电池同样存在电池内部产气并产生内部压力的问题, 因此对固态电池的产气行为和内压研究同样重要。 电弛的解决方案2023年,武汉电弛新能源有限公司研发团队经过技术攻关,成功推出了DC IPT原位气体内压测定仪,为锂电池测试提供了全新的解决方案。该产品方案得到了行业内先进企业的认可,其具有以下优点: (1)直接穿刺,精准测量大道至简,摒弃“间接法”测量方式,采用类似于外科穿刺方式,直接对锂电池内部气体及压力进行取样和测量。通过锂电池穿刺取样这种直接测量方法,可以快速获取真实、准确的数据,从而极大地提升检测质量效率。这种直接测量方法的实现原理是,利用专门设计的密封穿刺装置在电池表面制造一个局部密封的小孔,然后将电池内部气体导出到测量探头,直接测量电池内部的压力或进行进一步的气体成分分析。这种测量方式不仅可以避免系统漏气而产生的误差,还可以实现对不同类型锂电池(如软包电池、方形电池、圆柱电池等)的快速取样。 (2)气体采样,兼容并包“间接法”测量的另一大弊端在于其兼容性。由于这种方法只能针对特定类型的锂电池进行测量,这无疑增加了测试成本和时间。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开发了一种全新的锂电池气体采样接口,该接口具有广泛的兼容性,可以同时测量不同类型的锂电池,包括软包电池、方形电池和圆柱电池等。这一创新性接口的设计与开发基于我们对电池内部气压监测的深入理解和多年的专业经验。通过这种新型气体采样接口,我们可以快速、准确地获取各种类型锂电池的气体内压数据,从而更好地评估其安全性能。这种兼容并包的测量方式不仅提高了测试效率,也降低了测试成本和风险。① 兼容性强:DC IPT创新性地引入了“锂电池气体采样接口(GSP)”这一技术,类似于广泛使用的Type-C接口,实现了不同品牌和类型电池测试的兼容性和互换性。DC IPT锂电池气体采样接口(GSP)打破了传统测量方法的局限性和弊端,可同时进行软包电池、方形电池、圆柱电池的测试,无需因不同类型的电池更换不同的测量设备或方法。② 高效便捷:用户无需在不同的测量设备之间切换或等待适配,提高了测试效率,降低了时间和人力成本。③ 数据准确:采用先进的测量技术和算法分析,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④ 高重复性:由于采用了标准化的接口设计和测量流程,保证了测量结果的可重复性和一致性,有利于结果的比较和分析。 (3)网络接口,云端数据数据也是生产力,高效率的信息传递可以提升企业测试效率,对每块电池的质量状态做出快速预判。为了满足这一需求,DC IPT预设网络接口,实现了数据联云上网,以及与其他测试设备或系统进行数据交互和共享。这使得企业可以构建一个完整的电池测试和管理系统,实现对电池测试数据的全面管理和分析。用户可以跨平台(PC 、手机、Pad等)访问每块电池的气体内压测试数据,掌握质量情况。 (4)多通道定制,高通量测试在电池测试中,通道数量是衡量设备测试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单台设备的通道数量越高,可承载的测试容量就越大,高通道带来的经济优势,不言而喻。DC IPT标准款为8通道设计,可以大大提高测试效率,降低测试时间和成本。也可以根据客户需求,定制设计更多通道提高测试通量,使得设备可以适应多种测试场景和需求,具有更强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无论是大型企业还是研究机构,都可以根据自身的测试需求和规模,选择适合的通道数量和配置。此外,DC IPT的多通道设计还具有优秀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每个通道都采用了独立的测量电路,确保了测试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参考文献Increasing Poly(ethylene oxide) Stability to 4.5V by Surface Coating of the Cathode. DOI: 10.1021/acsenergylett.9b02739Gas Evolution in All-Solid-State Battery Cells. DOI: 10.1021/acsenergylett.8b01457
  • 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疑预设面试者成绩
    核心提示:2月6日晚,网友发帖称,2011年12月,位于成都的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还没进入面试环节,院方已经给面试者提前打好了面试成绩。院方对此予以否认,办事人员称,此事纯属个人失误。   2月6日晚,天涯论坛上的一则帖子引来了上万的点击量。网友jb201112在帖子中说,2011年12月,位于成都的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还没进入面试环节,院方居然已经给面试者提前打好了面试成绩。   这份“提前打好了面试成绩”的名单被粗心的工作人员发布到了四川人事考试网上。在他们发现之前,网友jb201112已经把名单下载并保存到了自己的电脑里。   2月9日,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人事处负责人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是工作人员操作失误所致。   网友jb201112在帖子中说,2011年12月,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公开招聘工作人员,2012年1月13日9时许,四川人事考试网上公布了《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2011年12月公开招聘工作人员确定面试资格审查人员的公告》,里面居然已经给面试者提前打好了面试成绩。在当天10时左右,这份公告被作了更改。   他附的两张截图显示,“进入面试资格审查人员名单”从左至右分别公示了招考单位、招考岗位、岗位编码、招聘名额、考生姓名、笔试名次、笔试总成绩等几列信息。在部分考生上述信息的右边,还出现了两列“奇怪的数据”——表格并没有显示这些数据属于什么项目,而且只有部分考生名字的后面有这些数据。   网友jb201112对这些“奇怪的数据”进行了分析,“发现了惊人的内幕”。   他以化学研究所“初级研究岗位B”笔试总成绩第一名的考生为例,该考生的笔试总成绩为67.9分,其后最右边的两列数据分别是70和69.16。他用一个式子标明了三项数据背后的数学关系,即“67.9×0.4+70×0.6=69.16”。“意思是这个人笔试成绩是67.9,想让他总分算出来是69.16,就给面试打了70分。”   根据《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2011年12月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公告》,考试成绩的计算方法是:考试总成绩=笔试总成绩40%+面试成绩60%。网友jb201112所列的式子与公告中的方法一致。   据计算,每项异常数据均符合上述计算方法。比如,化学研究所“初级研究岗位B”笔试总成绩第二名的考生后面的两个“奇怪的数据”,分别是78和70.4,其笔试总成绩是59分,同样符合“59×0.4+78×0.6=70.4”的数学关系。   网友jb201112推测,最右边的两列数字分别是面试成绩和考试总成绩。   按照《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2011年12月公开招聘工作人员确定面试资格审查人员的公告》,面试资格审查将于2012年2月10日举行。也就是说,“还没面试,成绩已公布在网上”。   中国青年报记者联系上了网友jb201112。2月8日晚,他通过邮件给记者发来了他在1月13日9时55分下载的“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2011年12月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进入面试资格审查人员名单”,以及写给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的举报信。   他在举报信中表示,那些“考试总成绩”第一的人,“面试成绩”比其它人都要高很多,这带有很明显的选择性,在面试成绩占总分的60%的情况下,面试成绩高的被录用的可能性就大。   记者注意到,在经过上述计算后,化学研究所“初级研究岗位B”笔试总成绩第一名和第二名的名次发生了变化:笔试总成绩第一名的考生,在加权了“面试成绩”之后,“考试总成绩”变成了第二名。其他岗位的考生名次亦有相似的变化。   2月8日下午,帐号为“中测院人事处”的作者跟帖进行了回应。帖子说,网友发布关于《大胆中测院公招,还没面试,成绩已公布在网上》的帖子后,我院非常重视,院纪委及院监察部门对此事进行了专项调查。此事系院人事处新接手该项工作的计算机录入人员,在使用以往报送公招成绩的电子表格模板进行数据录入、粘贴过程中,未将以往的数据清除干净所致。同时我院“2011年12月公开招聘工作人员”的面试工作要2012年2月17日才会进行,所以根本不可能提前出现所谓的面试成绩。目前院纪委及院监察部门已对该工作人员作出了严肃处理。   帖子的落款是“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人事处”。2月9日,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人事处刘处长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证实,这条帖子确实是他们发的。   误发表格的当事人、该院人事处工作人员王晓玲对中国青年报记者表示,她对计算机不是很熟悉,“进入面试资格审查人员名单”是她在前任同事制作的表格的基础上修改的。由于最右边两列的陈旧数据没有删除干净,打印出来的纸质文档又没有显示出来,她误以为是正确的表格,就发到了网上。“这是我四十多年来犯的最低级的错误。”   她坚决否认这是在故意编造数据。她举例表示,从三人里面选一人,而表格上只有两个人有错误的数据,“不可能只有两个人的数据就可以决定(公招的结果)呀”。“没有任何有目的性的东西,完全是我的个人失误。”王晓玲说。
  • 大连化物所关亚风等研制的三种深海原位荧光传感器海试成功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trong style=" text-indent: 2em " 仪器信息网讯 /strong span style=" text-indent: 2em " & nbsp 近日,我国三种深海原位荧光传感器工程样机在深海勇士号/探索一号TS16南海科考航次中,搭载“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先后11次进行水下试验,最大潜深达3497.6米。此三种传感器由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微型分析仪器研究组(105组)关亚风研究员、耿旭辉副研究员团队与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简称“深海所”)共同研制,深海所负责耐压水密封外壳的研发和海试。 /span br/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4/uepic/8e566b26-b3bd-4d52-a9cd-1aaf3d6c49da.jpg" title=" 1.jpg" alt=" 1.jpg" /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text-indent: 2em " 该系列传感器包括深海原位叶绿素荧光传感器、深海原位微生物荧光传感器和深海原位多环芳烃荧光传感器。此前,经深海所测试,此三种传感器均通过净水压力试验,最大工作深度均为4500米。本航次海试过程中,深海原位叶绿素荧光传感器共进行5潜次海底试验,最大试验深度为3497.6米;深海原位多环芳烃荧光传感器共进行3潜次海底试验,最大试验深度为3340.0米;深海原位微生物荧光传感器共进行3潜次海底试验,最大试验深度为2371.4米。该系列传感器分别测量了南海海水中从海平面到海底整个剖面的叶绿素a、微生物和多环芳烃的浓度。原位探测深海中叶绿素a的浓度,反映了深海中浮游植物生物量或现存量,是计算初级生产力的基础。原位探测深海中微生物的浓度,具有很高的科学研究价值和衍生的经济价值。原位探测深海中多环芳烃的浓度,有助于勘探海底原油溢油,具有重要的能源勘探价值。此次勘探所得数据为海洋生物、物理海洋等多学科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原始数据。该系列仪器均属我国首套该类型的深海原位荧光传感器。其中,深海原位微生物荧光传感器也是国际首套该类型仪器。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4/uepic/90a692f8-c50e-412c-9933-cf17f7162a8d.jpg" title=" 2.jpg" alt=" 2.jpg" /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该团队自21世纪初开展高灵敏荧光检测器及应用研究,该系列仪器的研发成功是该团队在深海极端条件应用的原位荧光探测技术研究方面的重要进展。该项目是中科院战略性A类先导专项“深海/深渊智能技术及海底原位科学实验站”的子课题,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负责深海原位有机组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与荧光传感器的研发。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trong 关于“深海/深渊智能技术及海底原位科学实验站”专项 /strong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中国科学院A类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 “深海/深渊智能技术及海底原位科学实验站”于2018年11月正式启动(简称深海智能技术专项),执行周期为五年,牵头单位为中科院深海所,参与单位包括多家中科院院内及院外单位。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加快打造深海研发基地、发展深海科技事业、推动海洋强国建设,中科院论证启动了深海智能技术专项。通过专项的实施,产出重大原创成果,坚持自主可控、自主发展,重视成果转化应用,实现深海/深渊长周期、无人原位科考,促进我国深海技术从“平台时代”向“平台+载荷时代”转型。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trong 项目执行时间: /strong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2018年10月-2023年10月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trong 参与单位: /strong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声学研究所、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金属研究所、海洋研究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450px height: 338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4/uepic/2be48132-ad69-441a-a985-e3619efd04b2.jpg" title=" 3.jpg" alt=" 3.jpg" width=" 450" height=" 338" border=" 0" vspace=" 0"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text-indent: 2em color: rgb(0, 176, 240) " “探索一号”科考船 /span span style=" text-indent: 2em color: rgb(127, 127, 127) " (图片来源于中科院深海所网站) /span /p p br/ /p
  • 谱尼软件测评再获国家级认可 成功通过CNAS复审和扩项
    近日,谱尼测试软件测评实验室成功通过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简称:CNAS) 复审及扩项评审。   此次成功通过CNAS复审及扩项评审,是谱尼测试软件测评能力的又一大提升,标志着谱尼测试软件测评领域管理水平和技术能力再次获得国家和行业认可,认可参数数量从14个扩展至38个,测评能力再上新台阶。   CNAS评审组经严格的书面和现场评审演示、常规试验等全方位的认可环节,一致对谱尼测试软件测评实验室已获认可的能力参数给予了保持意见,另本次所申请的扩项能力(含“通用应用软件”2个检测标准14个参数和“嵌入式软件”检测标准10个参数)满足认可准则要求,实验室体系运行正常、管理有效,评审组对实验室的管理体系、人员素质和技术能力等均给予高度评价。   谱尼测试凭借现代化的测试平台、多年的行业积淀,依托于强大的专家和人才技术团队,在软件测评和网络安全领域,致力于为政府及各企事业单位军/民用软件系统提供公正、专业的第三方软件测评和网络安全服务,为客户节省测试成本、提升软件质量和网络安全防护能力。   谱尼测试表示,软件测评实验室将以此次复评和扩项成功为新起点,不断提升测评能力,进一步提高在软件测评领域的公信力与权威性,为客户提供更专业、更及时、更高品质的软件测评服务。   谱尼测试集团创立于2002年,集团总部位于北京,是由国家科研院所改制而成,谱尼测试具备CMA、CNAS、食品复检机构、CATL、CCC等资质,具备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等。可提供综合性检测、计量校准、验货、评价、审厂等专业化一站式技术解决方案。
  • 中科院成功研制出深海热液冷泉观测仪器
    中国科学院海洋地质与环境重点实验室科学家成功研制出用于测量深海热液或冷泉喷口区温度、盐度和压力等参数的观测潜标,并于近日海试成功。   据介绍,这一潜标能够根据预定程序或外部指令下潜到热液或冷泉区,利用其携带的传感器对热液或冷泉喷口区的温度、盐度、压力等参数进行现场测量,及时将测量数据传送回控制中心。   日前,科研人员在三亚海域对其自行研制的深海热液冷泉观测潜标进行了海试,实验海域位于西沙海槽水深1548米处,潜标下潜至1300米深度,对潜标的平衡、下潜定深、定位、数据传输以及上浮5个部分进行了测试,结果证明这一潜标系统声通讯效果好、定位精度高、测量数据可靠,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环境适应能力。   据介绍,潜标在海流流速2节的海水中能够保持平衡,姿态稳定,无倾斜和旋转;下潜过程中潜标数据测量、实时数据声通讯传输、超短基线系统对潜标的跟踪定位运行正常。   据了解,深海热液冷泉观测潜标的成功研制将为我国深海热液和冷泉的调查提供最直接的观测平台,潜标所获数据将为海流模拟计算、涡流特征直接观测和厄尔尼诺现象观测等一系列科学问题的研究提供有力支持。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