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标准创新

仪器信息网标准创新专题为您整合标准创新相关的最新文章,在标准创新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标准创新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标准创新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标准创新话题讨论。

标准创新相关的资讯

  • 博奥生物入选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标准创新试点单位
    近日,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和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联合下发了《关于公布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标准创新试点第一批试点单位的通知》,博奥生物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博奥生物”)成功入选第一批“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标准创新试点单位”名单,将与同时入选的6家联盟和147家企业共同参与试点工作。   标准创新试点工作内容包括以下七项:积极开展与中关村重点发展领域前沿技术和标准的前期研究;积极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创制成为企业技术标准,积极主导参与制定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地方标准;积极推进标准的实施及产业化规模化应用,在承担的国家和北京市的重大产业化项目、重大基础建设项目及重大科研项目工作中,积极推行标准的应用和标准再创新;积极主导或参与承担国际、国家和行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相关工作,积极参与和承办国际标准化工作会议和活动,努力提高国际竞争力,争夺标准国际话语权;建立技术标准体系、管理标准体系和工作标准体系三位一体的标准体系,积极制定并实施企业/联盟标准化战略;加强自身标准化人才队伍建设,通过各种形式的交流与学习,逐步建立覆盖高中低各层级的标准化人才队伍,努力培养若干国际标准化领军人物和高端人才;对于自身标准化工作模式较为成熟,并有重大产业化应用的企业,应积极与其他试点单位交流标准化工作经验及成果,起到示范带头作用。    博奥生物作为全国生物芯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承担单位,成功入选试点单位是中关村园区对我司标准组织、制定、管理、创新工作的认可。自生物芯片标委会2008年底成立至今,已有14项国家标准计划通过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的批准正式立项。其中由博奥生物主持编写的三项国家标准即将通过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的审批,预计于2011年底正式对外公布予以执行。    博奥生物积极参与国家及行业标准的制订工作,截止目前,公司主持编写了11项国家标准和6项行业标准。6项行业标准《生物芯片基本术语》、《体外诊断用蛋白质微阵列芯片》、《生物芯片用醛基基片》、《体外诊断用DNA微阵列芯片》、《激光共聚焦扫描仪》、《聚合酶链反应分析仪》已获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审批发布。   入选试点单位后,博奥生物将充分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按照要求做好标准试点工作,重点开展技术、标准、产业的同步发展,努力实现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标准国际化,积极发挥标准的规范、提升和引领作用,实现标准化创新试点的重大突破和企业的创新发展。
  • “十三五”技术标准科技创新规划发布 强调支持团体标准
    p   日前,科技部、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印发《“十三五”技术标准科技创新规划》。《规划》中谈到,虽然“十二五”期间,在政策的引导和科技计划的支持下,我国实施技术标准战略取得显著成效,标准化发展进入新阶段。但是,面对新形势与新需求,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重点领域标准供给能力有待提高,技术标准与科技、产业结合不够紧密,市场主体开展技术标准研制的动力不足、能力不强,标准化工作机制有待完善、发展政策环境需要优化 技术标准在推动科技创新成果产业化,以及提升我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等方面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没有充分显现,技术标准的质量效益亟待提升。 /p p   “十三五”期间,将以实施技术标准战略为主线,以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和政策制度优化完善为动力,激发技术标准创新活力,着力构建新型技术标准体系,进一步发挥技术标准在淘汰落后产能、助推产业转型升级和提高产品质量等方面的引领作用 着力提升科技创新、技术标准研制与产业发展的互动支撑能力,助推加速实现发展动力的转换 着力健全技术标准创新服务体系,服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p p   具体来说,有如下目标: /p p   研制技术标准成为科技计划的重要任务,国家科技计划支持研制基础通用与公益、产业共性技术国家标准1000项以上,一些新兴和交叉领域标准水平领跑国际 研制国际标准200项以上,推动1000项以上中国标准被国外标准引用、转化,或被境外工程建设和产品采用,技术标准在国际贸易、多双边合作,以及推动中国技术、产品和服务“走出去”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在重点领域和区域建设50个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有效支撑科技成果转化为技术标准工作,满足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需求的标准化服务体系基本建立 建设50个国家级标准验证检验检测点,为标准技术方法和关键指标的确定提供技术支撑 培育形成一批重要的团体标准,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应用的载体更加丰富、渠道更加通畅 培育一批以标准引领发展的创新型、先导型企业,企业技术标准创新能力显著提升 科技人员参与技术标准工作越来越普遍,企业技术标准工作人员能力和水平显著提升,跨界、复合型和具有国际视野的标准化人才不断涌现。 /p p   值得注意的是,《规划》中多次强调团体标准的重要地位: /p p   支持企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等依托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行业协会(学会)等社会团体,建立和完善利益共建共享和知识产权保护相关机制措施,及时将创新技术和产品制定为联盟标准或团体标准,加快市场化推广。 /p p   支持有条件的社会团体积极承担创新性、引领性及交叉融合技术领域的专业标准化技术组织,推荐专家参与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的研制工作。积极推动团体标准纳入科技成果统计,将团体标准纳入科技和标准化奖励范畴。鼓励各地方、各部门在产业政策制定、政府采购、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等方面引用具有自主创新技术和竞争优势的团体标准。建立团体标准转化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等政府主导制定标准的机制,围绕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产业发展需求,鼓励联盟、社会团体等与标准化专业机构加强合作,将实施效果良好的团体标准转化为国家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地方标准,推动先进适用技术推广和应用。 /p p   鼓励社会团体建立健全团体标准中专利处置、管理、收益分配等制度措施,推动社会团体成员自有和共有专利融入团体标准,提升协作创新、全产业链创新效益和效率。 /p p   简化国家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制定程序,培育发展团体标准,快速承接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产品科技创新成果转化需求。 /p p   详细内容如下: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十三五”技术标准科技创新规划 /strong /p p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国家标准化体系建设发展规划(2016—2020年)》等战略部署和政策规划,全面实施技术标准战略,健全科技与标准化互动支撑机制,引导科技、产业等各类资源积极参与技术标准研制与应用,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建立健全新型技术标准体系,促进发展动力转换,提升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制定本规划。 /p p   一、形势与需求 /p p   “十二五”期间,在政策的引导和科技计划的支持下,我国实施技术标准战略取得显著成效,标准化发展进入新阶段。我国技术标准总体水平明显提升,对制定国际标准的贡献显著增加,科技和标准化互动支撑能力明显增强,技术标准在推动科技创新产业化、市场化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已经成为促进我国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提升国际竞争力的有力抓手。 /p p   进入“十三五”,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推进,产业跨界融合发展愈发明显,新模式、新业态层出不穷,产品更新步伐加快,技术创新和标准研制日益融合发展。世界各国纷纷利用技术、标准、专利等资源禀赋优势,加快创新布局,争夺标准制定主导权,抢占产业竞争制高点,确立竞争新优势。 /p p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增长速度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发展方式从规模速度型转向质量效率型,发展动力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创新成为引领发展的第一驱动力。中央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要求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强科技与经济的联系,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发展的质量效益。这些都对增强技术标准创新能力、增加标准有效供给、提升技术标准创新服务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特别是《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提出实施标准战略,明确了技术标准创新发展的重点,要求进一步健全技术创新与标准化互动支撑机制,及时将先进技术转化为标准。 /p p   面对新形势与新需求,重点领域标准供给能力有待提高,技术标准与科技、产业结合不够紧密,市场主体开展技术标准研制的动力不足、能力不强,标准化工作机制有待完善、发展政策环境需要优化 技术标准在推动科技创新成果产业化,以及提升我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等方面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没有充分显现,技术标准的质量效益亟待提升。满足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技术标准创新提出的需求,解决技术标准研制存在的问题,迫切需要加强技术标准战略实施的顶层设计和统筹协调,创新工作机制和模式,增强技术标准有效供给。 /p p   二、总体要求 /p p   (一)指导思想 /p p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全面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实施技术标准战略为主线,以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和政策制度优化完善为动力,激发技术标准创新活力,着力构建新型技术标准体系,进一步发挥技术标准在淘汰落后产能、助推产业转型升级和提高产品质量等方面的引领作用 着力提升科技创新、技术标准研制与产业发展的互动支撑能力,助推加速实现发展动力的转换 着力健全技术标准创新服务体系,服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p p   (二)基本原则 /p p   深化改革,创新驱动。全面落实科技体制改革与标准化工作改革要求,破除科技创新成果向技术标准转化的障碍,为技术标准创新发展提供动力 将创新置于技术标准发展的核心位置,以机制创新为抓手,以制度和模式创新为突破,发挥科技创新在技术标准工作中的引领作用,全面提升技术标准水平。 /p p   政府引导,协同推进。发挥政府在实施技术标准战略中的引导作用,加强顶层设计,优化完善政策环境,持续加强对基础通用与公益、产业共性技术标准研制的支持力度 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充分调动各部门和地方的积极性,引导产学研用等各方面加大投入,推进创新性、引领性技术标准研制与应用。 /p p   立足国情,面向国际。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部署对技术标准工作提出的要求,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着力补齐技术标准研制与应用短板,加速科技创新成果产业化、市场化进程 统筹技术标准“引进来”与“走出去”,加大优势特色领域国际标准研制力度,围绕“一带一路”建设及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推动中国标准“走出去”,提高我国标准与国际标准的一致性程度。 /p p   (三)发展目标 /p p   到2020年,技术标准创新政策环境进一步优化,技术标准研制能力和服务水平大幅提升,政府引导、社会广泛参与的科技创新与标准化协同推进、融合发展的工作格局基本形成,技术标准战略实施更加深入人心,为促进科技与经济更加紧密结合、培育国际竞争新优势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p p   ——研制技术标准成为科技计划的重要任务,国家科技计划支持研制基础通用与公益、产业共性技术国家标准1000项以上,一些新兴和交叉领域标准水平领跑国际 /p p   ——研制国际标准200项以上,推动1000项以上中国标准被国外标准引用、转化,或被境外工程建设和产品采用,技术标准在国际贸易、多双边合作,以及推动中国技术、产品和服务“走出去”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p p   ——在重点领域和区域建设50个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有效支撑科技成果转化为技术标准工作,满足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需求的标准化服务体系基本建立 /p p   ——建设50个国家级标准验证检验检测点,为标准技术方法和关键指标的确定提供技术支撑 /p p   ——培育形成一批重要的团体标准,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应用的载体更加丰富、渠道更加通畅 /p p   ——培育一批以标准引领发展的创新型、先导型企业,企业技术标准创新能力显著提升 /p p   ——科技人员参与技术标准工作越来越普遍,企业技术标准工作人员能力和水平显著提升,跨界、复合型和具有国际视野的标准化人才不断涌现。 /p p   三、以科技引领技术标准水平提升 /p p   (一)加强新兴和交叉领域技术标准研制 /p p   在现代农业技术、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绿色服务制造技术、新材料技术、清洁高效能源技术、现代交通技术与装备、高效生物技术、现代食品制造技术、现代服务技术等创新活跃、技术融合度较高的领域,鼓励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用相结合,同步部署产品和技术研发、标准研制与产业化推广,通过技术标准加速创新技术和产品市场化进程、缩短产业化周期。 /p p   支持企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等依托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行业协会(学会)等社会团体,建立和完善利益共建共享和知识产权保护相关机制措施,及时将创新技术和产品制定为联盟标准或团体标准,加快市场化推广。鼓励标准化技术组织和国内技术对口单位,在重要战略领域积极组织相关技术研发机构,主导提出或参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国际标准研制工作,通过标准提升产业竞争优势。 /p p   (二)推动基础通用与公益和产业共性技术标准优化升级 /p p   将研制形成技术标准作为具有市场应用前景、产业目标导向的科技计划项目的研究目标内容,加大科技计划对重要基础通用与公益和产业共性技术标准研制的支持力度,将先进适用科技创新成果融入技术标准,更新标准核心技术和关键指标,持续提升标准技术水平。围绕国家基础保障和治理能力提升对技术标准的需求,开展能源与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卫生健康、重要领域安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等方面技术标准研制工作,加快健全基础通用与公益技术标准体系,为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国家治理能力和体系现代化提供技术支撑。落实国家重大产业政策规划,加强农业、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领域共性技术标准研制,开展重要产业领域综合标准化研究,以标准水平提升引领和倒逼产业转型升级。 /p p   专栏1 基础通用与公益和产业共性技术标准研制 /p p   1. 基础通用与公益标准 /p p   研究节能、节地、节水、节材、资源循环利用及能源与环境管理、环保服务、应对气候变化等标准 人类工效、图形符号、术语、元数据、标准数据、标准样品、统计方法等技术标准 消费品、特种设备、信息、交通、消防、海洋、危险化学品等领域通用标准 教育、文化、卫生健康、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社会信用、社会责任、品牌培育、质量追溯、防灾减灾等社会公益标准。 /p p   2. 产业共性技术标准 /p p   研究基础数据共享和交换、数字化协同、系统集成、过程控制、自动识别以及制造服务等智能制造标准 生态设计和评价、工艺及供应链等绿色制造标准 基础工艺、基础零部件、基础材料、基础制造装备等制造业共性标准 结构性材料、功能性材料等新材料标准 清洁能源、智能电网等新能源标准 5G、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网络安全、新型显示、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标准 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科技服务、标准服务等服务业共性标准。 /p p   (三)加强技术标准研制过程中的科技支撑 /p p   强化科技资源对重要标准研制的技术支持。在基础通用与公益、产业共性技术标准和我国主导制定的国际标准,以及市场自主制定标准的研制和实施过程中,开展国家级标准验证检验检测点建设,对标准的重要技术内容、指标、参数等进行试验验证和符合性测试,逐步建立完善重要技术标准的试验验证和符合性测试机制,增强技术标准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p p   四、以技术标准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p p   (一)加强对科技计划中研制技术标准的服务 /p p   鼓励和支持标准化技术组织(机构)积极参与科技计划中技术标准研制需求必要性、可行性的论证,结合标准体系、国内外现状等,为研制技术标准类型、性质、适用范围、主要内容等的确定提供咨询意见。标准研制任务确立后,标准化技术组织(机构)应积极配合科技计划研制技术标准任务的实施,组织开展标准立项、起草、征求意见、审查、报批等工作。 /p p   标准化主管部门建立健全科技计划研制技术标准的快速立项程序,对前期已经充分论证并纳入科技计划研究任务的技术标准,简化立项程序、缩短立项周期。根据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的实际需求,丰富技术标准形式,拓宽科技成果转化为技术标准和推广应用的渠道。依托国家技术标准资源服务平台,为有标准研制任务的科技计划承担单位提供国内外标准题录检索、强制性国家标准全文免费阅读、经授权的标准文本在线阅读等服务。 /p p   (二)推动科技计划成果转化为技术标准 /p p   开展科技成果转化为技术标准的方法研究,研制科技成果向技术标准转化的指南,为科技计划成果转化为标准提供技术支撑。开展科技成果转化为技术标准试点,建立科技成果转化为技术标准效果的评估评价机制,健全科技计划成果转化为技术标准的长效机制,持续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p p   (三)创新技术标准服务模式 /p p   加快培育发展标准化服务业。鼓励利用“互联网+”等手段,培育发展第三方标准化服务,通过市场化运作,孵化出嵌入企业核心业务的技术标准战略咨询、标准化整体解决方案提供等专业化服务业态和模式,满足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对技术标准的需求。 /p p   围绕落实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和政策规划,加快建设区域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聚焦区域产业集群发展对技术标准的需求,集聚标准化、科技创新及产业资源,打造涵盖技术标准研制与应用全过程、为广大企业特别是采用“四众”模式的中小微企业提供标准创新服务的平台。 /p p   在国家重要政策规划提出的重点产业和优先发展领域,建设一批领域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着眼于新兴和交叉融合领域技术创新、产业发展对技术标准的需求,围绕创新链、产业链整合标准化资源,打造创新技术和产品标准化、产业化、市场化和国际化的孵化器,及时制定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产品技术标准。 /p p   五、培育中国标准国际竞争新优势 /p p   (一)提高我国对国际标准的技术贡献 /p p   加大科技计划对国际标准研制的支持力度,加强我国优势特色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国际标准研制的前瞻布局,持续开展国际国外技术标准、技术法规跟踪及其与我国技术标准的比对研究,及时将我国具有比较优势的技术和标准研制为国际标准。将国际标准化纳入国际科技合作重要内容,联合相关国家共同推动国际标准研制。 /p p   鼓励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行业协会(学会)等积极与国际、国外相关组织进行对接,组织企业、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等广泛参与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研制。支持有条件的企业、科研院所牵头建设以国际标准化工作为主的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通过市场化协作机制,构建产学研用共同参与的国际标准创新服务平台。鼓励企业结合在海外设立研发中心,联合相关领域的科研机构和标准化专业机构等,将自主创新技术和产品以及企业标准研制为国际标准,提升中国主导和参与制定国际标准比重。 /p p   专栏2 重要领域国际标准研制 /p p   主导或参与信息通信与网络、深海、极地、空天等新领域国际标准研制,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海洋技术、航空航天、高端制造装备等新兴产业领域,冶金、机械、电工、船舶等技术基础好的传统产业,以及农林、轻纺、有色金属、家电、中医药、食品及稀土、煤炭、工程建筑等我国优势特色领域,研制一批包含我国自主创新技术的国际标准。 /p p   (二)以科技创新推动中国标准“走出去” /p p   围绕“一带一路”建设、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需求,依托国家科技计划实施和境外工程建设,开展我国优势技术标准在境外的适用性技术研究,以及我国标准与目标国家标准的互认支撑技术研究,促进中国标准被国外标准引用和转化,或被境外工程建设和产品采用,助推我国技术、产品和服务“走出去”。鼓励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行业协会(学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和企业等牵头组织,围绕重要贸易国家、区域设施联通和贸易畅通需求,开展基于我国创新技术的标准研制与应用合作,推动我国自主创新技术和标准的海外实际应用。 /p p   专栏3 中国标准“走出去”适用性技术研究 /p p   在钢铁、有色、铁路、公路、水运工程、石油天然气、民用核能、特色农产品等领域,配合我国海外工程服务开展中国标准境外适用性研究 在电力、汽车、航空航天、中医药、海洋工程等领域,推进实施综合标准化,提高全产业链标准水平,促进与国际标准整体接轨。 /p p   六、激发市场主体技术标准创新活力 /p p   (一)提升企业的技术标准创制能力 /p p   加强对企业特别是创新型企业标准化知识和技能的培训,鼓励企业将技术标准工作纳入企业核心战略,围绕核心技术和产品研发、推广,加强技术标准创制,厚植企业竞争优势。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联合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标准化专业机构共同承担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研制任务。全面取消企业技术标准备案,切实减轻企业负担,为企业技术标准创新松绑。鼓励企业将自主研发的技术标准进行自我声明公开,接受社会监督。建立健全基于第三方的企业技术标准水平、标准创新型企业评估评价机制和技术标准领跑者制度,逐步形成第三方机构实施、社会监督、市场选择和政府采信的技术创新、标准研制、产业升级协同发展的正循环,促进企业技术进步和产品质量提升,培育企业创新发展新动能。 /p p   (二)增强社会团体的技术标准创新活力 /p p   支持有条件的社会团体积极承担创新性、引领性及交叉融合技术领域的专业标准化技术组织,推荐专家参与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的研制工作。积极推动团体标准纳入科技成果统计,将团体标准纳入科技和标准化奖励范畴。鼓励各地方、各部门在产业政策制定、政府采购、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等方面引用具有自主创新技术和竞争优势的团体标准。建立团体标准转化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等政府主导制定标准的机制,围绕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产业发展需求,鼓励联盟、社会团体等与标准化专业机构加强合作,将实施效果良好的团体标准转化为国家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地方标准,推动先进适用技术推广和应用。 /p p   七、健全技术标准创新协同推进机制 /p p   (一)健全技术创新、专利保护与标准化互动支撑机制 /p p   加强科技主管部门、标准化主管部门与行业主管部门在战略、规划、政策制定等工作中的协作,对于产业化目标明确的科技计划、以技术为引领的产业和工程项目,同步部署技术标准研制工作。在科技计划、产业和工程项目实施中,强化项目承担单位与标准化技术组织(机构)的协作,推动科技研发、标准研制与产业升级协同发展。将标准化专家纳入科技专家库和行业专家库,推动标准化专家库与科技专家库、行业专家库共建共享。探索建立科技信息资源与标准化信息资源对接和交汇机制,推进科技与标准化资源共建共享。 /p p   鼓励企业基于创新技术、专利,制定优于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企业标准,培育市场竞争优势。鼓励社会团体建立健全团体标准中专利处置、管理、收益分配等制度措施,推动社会团体成员自有和共有专利融入团体标准,提升协作创新、全产业链创新效益和效率。健全技术标准中涉及专利的管理措施,统筹协调好专利保护和技术标准研制工作。 /p p   (二)健全军民标准融合发展机制 /p p   建立健全军民标准通用化协调推进工作机制,加强军民标准规划、计划的协调对接。健全军民标准化技术组织融合发展机制,加强军民标准化技术组织合作与人员交流,推动军民融合重点领域标准化技术组织的共建共管。完善军民标准双向转化和军民通用标准制修订制度措施,推动军方采用民用标准和军用标准转化为民用标准,加强军民通用标准制定和整合。建立完善军民标准信息共享机制,开展军民标准数字化和共享服务平台建设。 /p p   八、强化规划实施保障 /p p   (一)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 /p p   充分发挥国务院标准化协调推进部际联席会议作用,加强科技主管部门、行业主管部门与标准化主管部门的协调与沟通,研究本规划实施涉及的重大政策,对跨部门跨领域、存在重大争议技术标准的研制与实施进行协调。加强本规划与科技创新规划、行业发展规划实施的衔接,鼓励各行业制定实施支持技术标准创新的政策措施。 /p p   充分发挥各地方标准化协调推进机制作用,推动将实施技术标准战略纳入地方政府重要工作内容,制定实施鼓励和支持技术标准创新的政策措施。加强地方科技管理部门、标准化管理部门与行业管理部门在技术标准创新方面的互动支持,对能培育新业态、新模式和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的技术标准研制项目,地方科技管理部门和行业管理部门给予优先支持 对有技术标准需求的地方科技项目、产业项目和工程项目,地方标准化管理部门主动协调服务,推动相关标准立项与实施。 /p p   (二)加强新模式、新业态下技术标准发展路径研究 /p p   开展“互联网+”标准化研究,推动技术标准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发展,加快构建适应互联网、物联网等发展需要的技术标准体系架构 开展“标准化+”研究,优化完善标准化与科技创新、现代农业、先进制造、生态文明、消费升级和公共服务等融合发展的政策措施,更好发挥标准化的基础性、战略性和引领性作用,引领产业转型升级和产品质量提升 开展消费结构升级背景下技术标准创制模式研究,使技术标准研制、应用更好适应产品生产与服务个性化、定制化的发展趋势。 /p p   (三)健全科技成果向技术标准转化机制措施 /p p   推进实施《关于在国家科技计划专项实施中加强技术标准研制工作的指导意见》,建立科技计划研制的技术标准快速立项通道。加快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建设,建立国家级标准验证检验检测点,积极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为技术标准试点工作,探索建立科技成果快速转化为技术标准机制。简化国家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制定程序,培育发展团体标准,快速承接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产品科技创新成果转化需求。 /p p   (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p p   在科技计划实施中,为科研人员提供技术标准研制与应用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鼓励一线科研人员积极参与技术标准研制活动,提升科研人员技术标准创新意识和能力。面向企业广泛开展技术标准知识宣传普及活动,鼓励企业技术研发人员参与技术标准创新,鼓励企业专家牵头承担重要技术标准研制项目。依托科技计划和标准研制项目,支持科研人员广泛参与国际标准制修订活动,支持科研人员主动提出并主持国际标准制修订项目。 /p p   (五)完善技术标准创新多元化投入机制 /p p   科技计划专项经费主要支持具有战略意义、技术含量较高的基础通用与公益标准、产业共性技术标准、强制性标准、国际标准的研究,以及中国标准“走出去”适用性技术研究。对于实施效果好、技术引领和产业带动作用明显的技术标准,以风险补偿、财政后补助和政府采购等方式予以支持。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和行业,探索建立以研制技术标准作为无形资产进行融资的政策措施,引导企业、科研机构等社会各方面共同投入技术标准研制。 /p
  • 标准合作 | 岛津先进技术更好服务于社会— 大力推进创新检测技术标准化
    作为知名的科学仪器公司,岛津一直秉承“以科学技术为社会做贡献”这一原则,致力于新产品新技术的开发。在岛津中国创新中心,科研人员利用先进的超临界流体色谱分离技术,开发了植物油当中一类致癌物苯并(a)芘快速自动化检测方法。 无需对植物油样品进行任何复杂前处理,只需简单稀释后,就可直接上机分析。一个样品的分析时间从原来的几小时缩短到二十分钟。由于采用了更加环保的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替代有机溶剂进行样品净化,有效的降低了对环境和检测人员的伤害,也有效地节省了运行成本。 图1 苯并(a)芘快速自动化检测系统(SFC-LC二维系统示意图) 为了使该项创新技术能够真正服务到一线检测人员,岛津中国创新中心联合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科学研究院粮油质量检验测试中心,对该技术进行了完整的方法学验证,证实了其有效性和可靠性,并进一步向标准化推进。 王海舟院士领导下的中国材料与试验团体标准委员会(CSTM)作为中国权威的团体标准协会,其愿景是将先进的科学技术在诞生初期实现标准化,来最大限度的推动新科技的发展,最终实现中国科技强国的梦想。他们大胆创新,开发了全新的精密度验证方法,帮助标准起草单位解决了新技术诞生初期难以组织多家实验室验证的难题。 图2. 审定会议现场 经过共同努力,在2022年1月20日,CSTM标委会在北京召开了《植物油 苯并(a)芘测定 超临界流体色谱在线净化-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团体标准审定会议(图2)。审定会由王海舟院士主持,来自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研究发展处的曾艳处长、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的汪正范教授、以及中关村材料试验技术联盟、中粮营养健康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分析测试研究所(北京市理化分析测试中心)的7位专家出席了会议(图3)。与会专家对标准所涉及检测方法和精密度评价手段的创新性和先进性给予了高度评价,并一致同意通过该标准的审定。 图3. CSTM标委会合影留念 最终,在2022年2月21日,CSTM标委会正式发布了该项团体标准 T/CSTM 00745—2022/T/CAIA/SH 018—2022(IDT),这是CSTM标委会科学试验技术委员会FC98成立后推出的第一个团体标准,也是超临界流体色谱分离技术应用到食品安全领域的首个标准(图4)。该标准的发布,为植物油中苯并(a)芘的快速自动化检测提供了有效可靠的标准方法。 图4 《植物油 苯并(a)芘测定 超临界流体色谱在线净化-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团体标准发布稿(图片来源:CSTM官方网页) 从2019年底该项技术诞生,到2022年2月21日团体标准正式发布,整个过程历时两年有余,为此,岛津公司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然而,在最终的团标审定时,岛津公司依然承诺免费提供该项技术所涉及专利的使用许可。所有的这一切,正是岛津公司秉承了“以科学技术为社会做贡献”这一原则,以推进岛津开发的创新技术能够更好的服务于社会,造福于人类。 参考文献:1.超临界流体色谱在线前处理系统快速检测食用油中苯并(α)芘. 岛津中国应用报告.2.超临界流体色谱反相液质二维色谱在油脂样品分析中的应用. 第22届全国色谱会墙报.
  • 2020年我国将建成30-35个领域(专业)技术标准创新基地
    p   近日,国家标准委关于印发《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建设总体规划(2017-2020)》的通知。依据通知内容,到2020年,我国将构建起覆盖重点领域和区域、涵盖技术标准研制与应用全过程的创新服务平台,建成一批区域(综合)、领域(专业)和国际创新基地、形成若干可复制推广的创新基地运行机制和服务模式、培育和孵化一批标志性的技术标准创新成果、优化创新基地发展环境、提升创新基地工作的能力水平。 br/ /p p   通知显示,2017年-2020年,我国将在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一带一路”国内沿线、长江经济带上中下游、京津冀、东北等地区建成15-20个区域(综合)创新基地 在现代农业、先进制造、现代服务业、现代能源、重要消费品、生态文明和文化建设等领域,建成30-35个领域(专业)创新基地 围绕中国标准“走出去”和重要领域国际标准研制,建成5-10个国际创新基地。 /p p   其中,先进制造以工业强基、新一代信息技术、高档数控机床、机器人、增材制造、航空航天、海洋工程、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农机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等领域为重点 重要消费品以家用电器、消费类电子产品、家居装饰装修产品、服装服饰产品、妇幼老年及残疾人用品、化妆品和日用化学品、文教体育休闲用品、传统文化产品、食品及相关产品领域为重点。 /p p   strong  附件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建设总体规划(2017-2020年) /strong /p p   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以下简称创新基地)是促进创新成果转化为技术标准的服务平台,是以标准化助推创新技术和产品市场化、产业化和国际化的孵化器。依据《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管理办法(试行)》,为科学指导创新基地建设,做到统筹规划、总体推进和重点突破,支撑构建技术标准创新服务体系,建立健全适应科技创新、产业升级以及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技术标准创新工作机制和模式,制定本规划。 /p p    strong 一、形势与需求 /strong /p p   进入“十三五”,国际经济和科技形势持续发生深刻变化,技术创新和产业变革加快,颠覆性技术不断涌现,产业跨界融合发展愈发明显,新经济、新模式层出不穷。世界各国纷纷利用技术、标准、专利等资源禀赋优势,加快创新布局,抢占产业竞争制高点。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蓬勃兴起,诸多新产业、新业态蕴含巨大发展潜力,经济新动能不断积聚,新旧动能转换持续提速,创新成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p p   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加快推进科技研发、标准研制与产业升级的协同发展,以技术标准加速科技创新成果产业化,提升发展的质量效益。然而,我国标准化工作还存在着运行机制不够灵活、创新活力不足,标准缺乏有效供给等问题。通过创新基地建设,搭建标准化创新服务平台,将有效整合标准、科技、产业优势资源,发挥技术标准在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市场化和国际化中的作用,以更加高效、灵活、便捷的方式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标准化基础保障与技术支撑。 /p p    strong 二、指导思想、建设原则与目标 /strong /p p   (一)指导思想 /p p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结合国家重大产业和区域发展战略政策实施,加快创新基地建设,强化工作机制和模式创新,构建适应科技创新、产业升级以及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技术标准创新服务体系,有效促进创新成果转化应用,提升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质量效益。 /p p    strong (二)基本原则 /strong /p p   市场驱动。探索构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创新基地运行机制和服务模式,突出企业在技术标准研制与应用、需求和投入等方面的主体地位,调动市场各方面资源参与创新基地建设。 /p p   政策引导。加强创新基地顶层设计和规划布局,充分发挥各级政府和行业部门的引导作用,加大培育和扶持力度,健全支持创新基地发展的政策环境。 /p p   协作联动。加强各级政府之间、标准化与科技和产业等主管部门之间、政府与行业协会和产业联盟之间的协作,强化标准化、科技、产业等资源的有效对接,充分吸纳政产学研用各方力量参与创新基地建设。 /p p   长期运行。围绕支撑国家重大产业政策和区域发展战略,通过机制创新和优化整合现有优势资源,健全技术标准创新服务体系,形成能够内生增长、可持续发展的标准创新生态圈。 /p p   动态调整。在技术标准创新需求旺盛的领域和区域先行先试,逐步健全创新基地运行管理和考核评估制度,结合运行效果优化创新基地布局,鼓励创新基地根据市场需求不断优化调整运行模式,提升市场适应能力。 /p p    strong (三)总体目标 /strong /p p   到2020年,构建起覆盖重点领域和区域、涵盖技术标准研制与应用全过程的创新服务平台,培育形成一批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市场化、国际化的技术标准孵化器,初步建立满足科技创新、产业升级以及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技术标准创新服务体系。 /p p   ——建成一批区域(综合)、领域(专业)和国际创新基地。 strong 在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一带一路”国内沿线、长江经济带上中下游、京津冀、东北等地区建成15-20个区域(综合)创新基地 在现代农业、先进制造、现代服务业、现代能源、重要消费品、生态文明和文化建设等领域,建成30-35个领域(专业)创新基地 围绕中国标准“走出去”和重要领域国际标准研制,建成5-10个国际创新基地。 /strong /p p   ——形成若干可复制推广的创新基地运行机制和服务模式。根据创新基地功能定位,以构建市场化的利益共建共享机制为核心,形成多种各具特色、机制灵活的运行机制 围绕服务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对外开放战略布局,形成多种满足市场需求的服务模式。 /p p   ——培育和孵化一批标志性的技术标准创新成果。培育一批标准创新型企业 形成一批以技术标准为纽带,协同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的联盟 培育一支既熟悉技术、产业和标准,又能满足创新基地市场化运作需要的人才队伍 创制一批独创性、引领性的技术标准。 /p p   ——优化创新基地发展环境、提升创新基地工作的能力水平。支持创新基地发展的相关政策和制度措施基本建立 涵盖创新基地建设、运行全过程的信息服务平台基本建成 标准化与技术创新结合更加紧密,标准对技术创新、产业转型升级与跨界融合发展的导向和保障作用进一步凸显 创新基地带动标准化服务业发展成效显著。 /p p   三、重点任务 /p p   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标准化工作改革举措,支撑《中国制造2025》、“一带一路”建设、《国家标准化体系建设发展规划(2016-2020年)》等重大国家战略和产业政策,加快促进标准化与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协同发展,培育发展标准化服务业,服务“双创”和“四众”,重点围绕创新运行新机制、优化服务新模式、拓展发展新空间、厚植发展新基础等方面任务开展创新基地建设。 /p p   (一)创新运行新机制 /p p   适应我国标准体系由一元结构向二元结构转变的改革趋势,围绕放开搞活企业标准、培育发展团体标准等带来的市场需求,探索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创新基地市场化运行机制。鼓励产学研用等利益相关方以创新技术、知识产权、技术标准、资金或项目等形式入股,构建以利益共建共享为核心,开放、多元的治理结构和机制。健全技术标准创新资源整合机制措施,进一步集聚国际、国家、行业、地方和企业标准化资源,构建适应创新基地发展需要的资源平台。 /p p   (二)优化服务新模式 /p p   依托国家技术标准资源服务平台,利用“互联网+”等手段,以满足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蓬勃发展对技术标准的多样化需求为重点,加强区域或领域标准资源整理加工,为广大企业、社会公众提供标准化技术咨询、标准试验验证与符合性测试、标准基础知识与技能培训等专业服务。积极组织参与以应用为导向或产业化目标明确的科技计划的实施,为科技计划研制技术标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供咨询论证,协助开展标准研制、产业化应用推广等方面的工作。加强标准化知识的普及和推广,因地制宜开展标准化科普工作,展示技术标准创新模式、典型经验和重要成果等。 /p p   (三)拓展发展新空间 /p p   构建和完善深度对接科技创新和产业化发展的标准化工作模式,加速创新技术和产品市场化进程、缩短产业化周期,推动创新成果转化应用。在产业聚集度较高、技术创新活跃的区域和领域,为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产品的研制提供服务,形成一批独创性、引领性的技术标准。在新兴和我国优势特色领域,主导制定一批国际标准,提升我国相关产业国际竞争优势。培育发展标准化服务业,提升标准化服务科技创新、产业发展的能力水平。 /p p   (四)厚植发展新基础 /p p   推动各地方政府出台支持技术标准创新的鼓励政策,建立科技、产业、财政、税收、标准化等多部门协调工作机制。鼓励创新基地持续优化资源配置,完善与创新基地发展需求相适应的基础支撑条件。加快建设创新基地信息服务平台,实现信息互通与共享,提升创新基地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鼓励创新基地探索建立人才培养长效机制,培育形成一支跨界、复合型和具有国际视野的标准化人才队伍。 /p p    strong 四、创新基地建设布局 /strong /p p   (一)区域(综合)创新基地 /p p   区域(综合)创新基地主要服务于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和重大改革创新举措的实施,重点在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一带一路”国内沿线、长江经济带上中下游、京津冀、东北等地区进行布局。 /p p   1. 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p p   根据已批复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功能定位及区位特色开展创新基地建设,完善科技、标准与产业协同发展机制,加快培育优势特色领域技术标准,围绕创新链、产业链整合标准化资源,构建服务大众创业和万众创新的标准服务平台,营造有利于促进技术标准创新的政策环境,促进高新技术和新兴领域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强化示范区的引领、辐射和带动作用。 /p p   2. “一带一路”国内沿线地区 /p p   在“一带一路”国内沿线地区开展创新基地建设,更好发挥标准化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中的技术支撑作用,重点围绕“一带一路”建设项目开展标准化务实合作,大力推动中国标准“走出去”,加快提高标准国际化水平,助推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全面服务构建“一带一路”对外开放新格局。 /p p   3. 长江经济带上、中、下游区域 /p p   按照国家构建横贯东西、辐射南北、通江达海、经济高效、生态良好的长江经济带的总体要求,根据长江经济带上、中、下游区域的功能定位及区位特色,各有侧重推进创新基地建设。 /p p   上游区域创新基地建设侧重发挥标准化在保护和修复沿江生态、促进产业布局调整和集聚发展、承接产业转移和提高要素配置效率、深化内陆发展、统筹城乡规划、激发上游地区内需潜力等方面作用,服务上游区域现代化产业基地、西部地区重要经济中心和长江上游开放高地建设。 /p p   中游区域创新基地建设侧重发挥标准化在培育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集群、打造工程机械制造基地、增强干线航运能力、建设现代化航运中心等方面作用,服务中部地区崛起核心增长极培育及中西部新型城镇化先行区建设。 /p p   下游区域创新基地建设侧重发挥标准化在建设国际化航运中心、打造现代化专业港口、形成区域立体综合交通枢纽、开展城市功能区转型试点、引导产业和区域同步融合发展等方面作用,服务打造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国际化都市群,支撑资源节约型社会及环境友好型社会引领示范区建设。 /p p   4. 京津冀地区 /p p   根据国家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总体部署,依托京津冀城市群、首都经济圈及河北石保廊地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开展创新基地建设,发挥标准化在建立先进制造、北方国际航运、金融创新运营、打造全国区域整体协同发展改革引领区,建立三地要素交汇、产业融合、互动创新的空间载体和实践平台等方面作用,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进程,并进一步促进京津冀地区辐射带动环渤海地区和北方腹地发展。 /p p   5. 东北地区 /p p   结合国家关于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战略部署开展创新基地建设,发挥标准化在促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激发区域内生动力、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发展现代农业、巩固先进装备制造业优势、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进资源型城市转型、强化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等方面作用,促进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 /p p   (二)领域(专业)创新基地 /p p   领域(专业)创新基地主要服务于国家重大产业政策的落实,重点在现代农业、先进制造、现代服务业、现代能源、重要消费品、生态文明、文化建设等领域进行布局。 /p p   1. 现代农业领域 /p p   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优化农业结构、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为发展方向,以构建现代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转移技术标准创新服务体系为目标,以促进现代农业科技成果向农业生产力转化为重点,推动农业生产经营向专业化、标准化、规范化、集约化,构建满足现代农业重点领域发展需要、覆盖全产业链的创新基地。 /p p   专栏1 现代农业领域 /p p   重点在休闲观光农业、文化创意农业、精准农业、绿色农业、特色农业、生物农业以及信息农业等领域布局创新基地。 /p p   2. 先进制造领域 /p p   以促进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发展为方向,以提升我国制造业质量竞争能力为目标,以加快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各相关领域的深度融合为重点,加速培育以技术、标准、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经济发展新优势,构建满足先进制造重点领域发展、覆盖全产业链的创新基地。 /p p   专栏2 先进制造领域 /p p    strong 重点在工业强基、新一代信息技术、高档数控机床、机器人、增材制造、航空航天、海洋工程、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农机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等领域布局创新基地。 /strong /p p   3. 现代服务业领域 /p p   以现代服务业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国际化发展为方向,以培育服务业新业态,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和高品质转变为目标,以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提速、比重提高、水平提升为重点,构建创新基地。 /p p   专栏3 现代服务业领域 /p p   重点在信息技术服务、研发设计服务、知识产权服务、检验检测认证服务、数字内容服务、科技成果转化服务、电子商务服务、现代物流服务、生物技术服务、创业孵化服务、科技咨询服务、现代金融服务、居民和家庭服务、健康服务、养老服务、旅游服务、体育服务、文化服务、法律服务、教育培训服务等领域布局创新基地。 /p p   4. 现代能源领域 /p p   以转变能源发展方式、调整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能源效率、发展清洁能源、推进能源绿色发展为发展方向,以建设清洁、高效、安全、可持续的现代能源体系,提高能源产业核心竞争力为目标,以整合我国在智能电网、新能源与再生能源等方面的优势资源,加强能源安全技术、清洁能源技术、低碳能源技术、智慧能源技术、关键材料装备等领域标准研制与应用为重点,构建满足现代能源重点领域发展、覆盖全产业链的创新基地。 /p p   专栏4 现代能源领域 /p p   重点在高效智能电力系统、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可再生能源、核电、非常规油气、能源输送通道、能源储备设施、能源关键技术装备等领域布局创新基地。 /p p   5. 重要消费品领域 /p p   以深化消费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消费品标准和质量水平为发展方向,以推动消费和产业升级、扩大有效需求为目标,围绕消费需求旺盛、与群众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一般消费品领域,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与企业主体作用,形成以创新助推标准制定、以标准实施促进质量提升、以质量升级推动品牌建设的良性循环,加大消费品标准供给力度,构建满足我国消费升级新需求的创新基地。 /p p   专栏5 重要消费品领域 /p p    strong 重点在家用电器、消费类电子产品、家居装饰装修产品、服装服饰产品、妇幼老年及残疾人用品、化妆品和日用化学品、文教体育休闲用品、传统文化产品、食品及相关产品领域布局创新基地。 /strong /p p   6. 生态文明领域 /p p   以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加强环境综合治理与生态保护修复、健全生态安全保障机制、发展绿色环保产业为发展方向,以建设生态空间合理、产业绿色低碳、资源高效利用、生态环境优良、群众满意认可的生态文明体系为目标,以加强资源节约、节能低碳、循环利用、环境管理、生态保护和绿色消费标准化工作为重点,构建创新基地。 /p p   专栏6 生态文明领域 /p p   重点在自然生态系统保护、土地资源保护、水资源保护、地质和矿产资源保护、区域/园区/产业/企业等资源节约与循环利用、环境管理与保护、节能低碳、生态保护、生态安全与绿色发展等领域布局创新基地。 /p p   7. 文化建设领域 /p p   以增强文化产品和服务有效供给、推进文化服务与科技融合发展、切实提高文化服务质量水平与核心竞争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为发展方向,以构建体现时代发展趋势、适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和市场经济要求、符合文化发展规律、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文化服务体系为目标,以完善文化服务标准体系,促进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推动文化产业健康发展和规范文化市场秩序为重点,构建创新基地。 /p p   专栏7 文化建设领域 /p p   重点在网络视听、移动多媒体、数字出版、动漫游戏、网络文化等新兴领域,出版发行、影视制作、工艺美术、文物保护、广播电影电视、体育等传统领域布局创新基地。 /p p   (三)国际创新基地建设 /p p   围绕国家对外开放战略布局和“一带一路”建设需求,以标准“走出去”助推我国企业走出去,搭建企业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的平台,提升企业国际标准标准化工作能力和水平,从而有效提高产业国际合作水平与竞争力,在“一带一路”建设和“走出去”的重点领域,依托骨干企业建设一批国际创新基地。 /p p    strong 五、保障措施 /strong /p p   (一)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 /p p   成立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建设领导小组,加强对创新基地建设工作的组织与协调 鼓励地方政府和行业部门,按照创新基地总体布局统筹推进本区域、本领域创新基地建设工作,积极推动将创新基地建设纳入工作重点,加大协调力度,确保创新基地相关工作有序开展。 /p p   (二)加大标准化政策和信息支持力度 /p p   在申报国家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提出国家标准制修订项目建议和国际标准提案,推荐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备选项目等方面,对创新基地给予政策倾斜 给予创新基地国家技术标准资源服务平台和创新基地信息服务平台相关权限,畅通创新基地获取标准化相关工作政策和文件的渠道。 /p p   (三)建立经费多元化投入模式 /p p   鼓励地方政府先期投入支持创新基地建设和运行,在创新基地办公场地、设施设备、人员等方面提供必要的基础条件保障 鼓励创新基地积极争取中央和地方“双创”、科技服务平台、标准化等方面专项的支持,适时引入社会资本,逐步形成市场化的创新基地运行模式。 /p p   (四)健全绩效评价和约束机制 /p p   根据《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管理办法(试行)》建立完善相关考核评估制度,强化创新基地日常管理,加强对创新基地建设与运行的绩效考核,实施动态调整机制,确保创新基地建设工作取得实效。 /p p br/ /p
  • 十三五中医药科技创新规划:技术与标准并行
    p   日前,科技部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正式发布“十三五”中医药科技创新专项规划,明确指出到2020年,要建立更加协同、高效、开放的中医药科技创新体系,解决一批制约中医药发展的关键科学问题,突破一批制约中医药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加速推进中医药现代化和国际化发展,构建更加符合中医药传承与创新特点的研究模式和技术体系,显著增强中医药科技创新能力。 /p p   规划中强调要提高中药资源保障水平和新药研发能力。攻克一批常用大宗中药材种植(养殖)、加工、质量控制的技术难题,培育一批中药材大品种,打造中药材大健康产业链 突破中药新药发现、制剂、安全性评价等瓶颈问题,研发一批创新中药 研发数字化、智能化现代制药装备,促进中药工业绿色智能升级。 /p p   在标准体系方面,规划中特别指出要建立健全中医药标准体系,推进中医药国际化发展,完善中医药国际标准,形成不少于50项药典标准和100项行业标准,完成5-10个中成药品种在欧美等发达国家作为药品注册 建立一批中医药研究中心与联合实验室,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合作。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楷体_GB2312, SimKai " 专栏& nbsp 中药标准化在行动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楷体_GB2312, SimKai " strong 中药质量标准提升研究 /strong 。加强中药质量标准的基础研究,突破中药药效指标成分确认、中药质量评价分析方法、中药毒性成分微量分析等关键技术,提高质量标准整体研究水平,开展100-150种常用中药材及饮片、100个大品种中成药的现代质量标准研究,健全完善中药质量标准体系,建立具有整体性、科学性和实用性的现代中药质量标准方法学体系。 strong 力争50项示范性中药质量标准进入国家药典,100项成为行业标准。 /strong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楷体_GB2312, SimKai "    strong 中药质量标准国际化研究 /strong 。选择50种国际认可度高、出口份额大、拟开展国际注册的中成药产品原料药材,按照符合国际主流药典和国际标准化组织(《美国药典》、《欧盟药典》、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等)的相关技术要求,制定质量标准专论,被《美国药典》、《欧盟药典》等国际主流药典和ISO收录。同时,选择20-30种拟开展欧盟传统药物注册的中成药产品原料药材,撰写其安全性和有效性专论,通过欧盟药监局(EMA)专家委员会的评审,进入欧盟药监局草药专论目录。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楷体_GB2312, SimKai " 专栏 strong 中医药“一带一路” /strong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楷体_GB2312, SimKai "    strong 建立若干中医药、民族医药研究中心或联合实验室,开展联合产品研发、传统医药知识产权保护、跨境民族医药标准研究等国际科技合作 /strong 建立“一带一路”药用植物资源保护平台、中试技术平台 推进相关民族医药古籍文献保护利用、理论研究以及医药产品和保健品研发等合作,培养中医药“走出去”专职科研团队,帮助技术力量薄弱的国家与地区培养中医药科技人才。 /span /p p    strong 发展前沿关键技术与创新方法 /strong 是十三五期间中医药发展的一项重点任务,其中特别指出要发展中药智能制造技术和新型中医诊疗信息采集前沿技术。具体来说发展符合中药制造特点的信息物理系统、物联网技术、人工智能技术、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基于模型技术、混合制造技术,加快智能装备、智能生产线、网络化分布生产设施研发,构建智能化生产系统、智能化工厂(或车间),推动我国中药制造技术迈向高端水平 运用信息理论与技术、类脑计算与人工智能技术等多学科方法,结合太赫兹波、电致人体发光、人体成像等现代技术,重点发展新型中医诊疗信息采集、识别、处理与分析的方法、技术和装备,构建现代化中医诊断系统和平台。 /p p   此外,在规划中还多次强调构建 strong 中医药创新网络与支撑体系 /strong ,具体来说要统筹加强和积极推进国家、部门和地方重点实验室、中医临床研究基地、技术创新中心、多学科交叉研究中心等建设,推进科技资源和数据信息开放共享,建立适应中医药现代化、国际化发展需求的科技创新协作网络,打造一批中医药临床研究、产业转化的高地,以新的组织模式和运行机制加快推进中医诊疗防治技术创新、科技成果转化和中药产业发展。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楷体_GB2312, SimKai " 专栏 中医药创新网络与支撑体系 /span /strong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楷体_GB2312, SimKai "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楷体_GB2312, SimKai "   1.大力推进国家中医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建设。面向我国疾病防治需求,以临床应用为导向,以医疗机构为主体,围绕重大疾病、优势病种、特色疗法等方向推进国家中医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及协同创新网络建设,系统开展中医药临床研究、协同创新、学术交流、人才培养、成果转化、推广应用,打造高水平的中医药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类国家科技创新基地。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楷体_GB2312, SimKai "   2.统筹加强中医药科技创新基地平台建设。统筹加强国家和省级重点实验室、中医临床研究基地、重点研究室和协同创新中心的建设,完善名老中医传承、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中药资源动态监测及服务体系和中药种质资源库等服务平台,深化中医药防治慢病和传染病临床科研协作体系、中医药康复临床科研协作体系与中医药科研伦理平台体系建设。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楷体_GB2312, SimKai "   3.促进中医药科技资源和数据信息开放共享。加强中医药古籍与现代科技文献数据库、中医药科研信息数据库和生物样本信息库建设。整合各类科技资源和数据信息, strong 推进大型科学仪器设备、科技文献、科学数据等中医药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加快建立健全开放共享的运行服务管理模式和支持方式。 /strong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楷体_GB2312, SimKai "   4.强化中医药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服务平台建设。培育与壮大科技中介服务主体,加强技术和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建设,探索符合中医药成果特点的融资模式,促进中医药科技成果转化。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楷体_GB2312, SimKai "   5.促进国家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种植)基地发展。加强国家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种植)基地建设,积极推进中药材种植服务、“互联网+”中药产业、中医药健康产品、中药产业园区集群等方面创新创业,大力发展中药大健康产业。 /span /p p   详细内容请查看附件: img src=" /admincms/ueditor1/dialogs/attachment/fileTypeImages/icon_doc.gif" / a href=" http://img1.17img.cn/17img/files/201706/ueattachment/e70f15a4-6e0a-43f3-afaa-e20600e00add.doc" 十三五中医药科技创新专项规划.doc /a /p
  • 我国大功率激光器用标准创新打破国外垄断
    全国大功率激光器应用分技术委员会在武汉成立   曾被国外垄断的大功率激光器技术,通过技术标准创新,现已转化为我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尖端产品。11月11日,全国光辐射安全和激光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大功率激光器应用分技术委员会,在湖北武汉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成立。   大功率激光器是激光产业的高端核心技术。30年来,我国对大功率气体激光器、大功率固体激光器、高功率激光传输聚焦加工系统、大功率激光加工工艺等,实行了引进、吸收和消化,逐步开发出各种大功率的激光焊接、激光切割、激光打孔、激光表面处理的成套设备。随着这些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使钢铁、汽车、能源、电子、船舶等支柱产业的技术能力和制造水平得到迅速提升。   然而,与美国、欧盟、日本等国相比,目前我国在大功率激光器的制造水平和应用规模上,尚处在初级研制或小规模生产阶段,尤其是高端的大功率激光器与激光加工成套设备几乎全部依赖国外进口。究其原因,主要是我国的大功率激光器尚未达到生产标准化,难以保证产品质量和提高技术档次,同时也限制了发展规模。因此,大功率激光器应用专业的标准研制,是促进我国激光产业科学发展的攻关大课题。   近几年来,武汉华工激光工程有限公司旗下的科威晶激光技术有限公司,在引进生产大功率激光器的过程中,借助武汉华工激光工程有限公司的自主研发和标准创新,成功地开发出4000瓦轴快流二氧化碳激光器。这项拥有完全知识产权的大功率激光器,入选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今年产销量可望达到120台。从此,国产大功率激光器实现了规模化量产,跻身于世界大功率激光器7大生产企业。   武汉华工激光工程有限公司自主制定的大功率激光器生产标准,达到了国外先进水平。自2008年开始,湖北省和武汉市的质监部门积极支持该公司筹备激光领域的国家级标准化分技术委员会,以此提高我国大功率激光器应用专业的整体水平,缩短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经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由武汉华工激光工程有限公司申办的全国光辐射和激光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大功率激光器应用分技术委员会,正式落户武汉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在全国大功率激光器应用分技术委员会一届一次工作会议上,确定北京工业大学激光工程研究院院长左铁钏等25位专家担任该委员会委员,武汉华工激光工程有限公司为该委员会秘书处承担单位。   据了解,作为我国激光领域的首个国家级标准化分技术委员会,将站在行业发展的战略高度,对国内外大功率激光器应用加工设备的相关标准进行对比分析 组织编制大功率激光器应用的标准体系,制定大功率激光器应用技术和安全辐射等基础标准。
  • 谱育:以高标准奋楫精研,助力中国创新与产业崛起
    杭州谱育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简称:谱育科技)创立于2015年,总部位于浙江杭州,聚光科技旗下自孵化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重大科学仪器研发和产业化创新应用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作为高端科学仪器领域创新发展的国产自主品牌佼佼者,谱育科技致力于在重大科学仪器领域不断突破技术瓶颈、打破国外垄断、实现科研成果产业化及应用创新。10月12日下午,谱育科技联合仪器信息网在云端隆重举办以“极质出色”为主题的“谱育超级品牌日主题活动”,多位大咖助阵,多种新品云集。这个下午,谱育科技向我们骄傲满满地展示了他们多年来的技术积累,也展示了谱育科技实现国产仪器“中国梦的心路历程”,多个国内首台让大家着实感受到了谱育科技的“国产力量”。本次活动吸引3600人次登录直播间观看,点赞超过3.6万次。活动现场气氛热烈,专家观众更是频频互动:“谱育有哪些标杆装机客户?”“产品具备哪些模块化功能?”“在行进的车中安装仪器,如何保持平稳?”……专家介绍、现场问答、抽奖红包等多环节穿插轮番进行,直播间送花不断,提问不停,屡次将气氛推向高潮。突破创新,极质出色!活动现场,谱育科技不仅分享了国产自主品牌的创新之路,还云展示了其在国产高端科学仪器领域的技术成果。刚刚获得“2021年度科学仪器行业企业年度人物”的谱育科技董事长/总经理韩双来分享持续高研发投入、更好满足客户需求的国产科学仪器自主创新发展之路,谱育科技副总经理俞晓峰分享谱育自主研发的全系列高端科学仪器技术平台及产品体系。韩双来 聚光科技总经理、谱育科技董事长/总经理韩双来介绍说:“谱育科技一直以来的梦想,也是企业的发展愿景,是致力于成为一家全球领先的科学仪器制造商,实现科学仪器的 ‘中国梦’。新时代下,当我们已经逐步具备创新的条件,国产科学仪器就可以成为国人的骄傲,让科学仪器有越来越多国产选择!”致辞中,韩双来表示,谱育科技这些年一直在前行,同时在行中知,在知中行。多年以来,有很多难能可贵的认知和沉淀,包括“精益求精,持续投入”:据悉,谱育科技目前拥有研发人才1200余人,硕博士比例60%以上,研发投入占销售比始终在20%以上;以及“高起点、高标准”:在研发上坚持初心,始终高标准要求自己;此外,只有“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才叫创新,只要能“满足客户没被满足的需求”就能创新。韩双来说,通过这个过程,谱育科技积累出一系列好的技术,好的产品,也为接下来继续满足更多客户“需求”提供可能。俞晓峰 谱育科技副总经理、谱聚医疗总经理、谱康医学总经理直播中,俞晓峰不仅详细介绍了谱育科技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各大产品线,还云展示了谱育科技多个实验室与生产车间。据俞晓峰介绍,谱育科技有幸在过去的十年里得到了国家、用户和行业的支持,形成了今天基于质谱、光谱、色谱、自动化等多个系列的理化分析仪器。在质谱领域,谱育科技掌握了离子阱、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四极杆等多个产品技术平台,推出了ICP-MS产品、GC-MS产品、LC-MSMS产品、飞行时间质谱等多个产品系列;在色谱领域,谱育科技拥有气相色谱、液相色谱以及毛细管电泳等技术;光谱更是谱育科技的传统技能,目前有分子光谱、原子光谱、荧光光谱领域的多个产品系列,目前近红外光谱仪、直读光谱仪、ICP光谱仪等多个产品系列都已经成为国产设备里的领头羊,近年推出的便携式傅里叶红外光谱仪、手持式LIBS光谱仪、手持式XRF荧光光谱仪也具有旺盛的创新活力;此外,在谱育科技还一直坚持核心分析技术和样品处理技术结合的两条腿发展,针对特定分析场景将样品处理和分析检测结合行成自动化分析技术,包括一系列的实验室自动化前处理设备、自动理化分析设备,以及全自动实验室产品等。随着直播的进程,谱育科技的多款新产品也陆续登场,引起了大家的极大关注:产品经理胡子豪在气相色谱及质谱新品介绍环节首先展示了谱育科技气相色谱及气质联用产品编年史,2009年以来,谱育科技在研发上不断进取:2010年发布国内首台便携式GC-MS;2011年,发布第一代实验室气相色谱仪及第一代实验室GCMS;2019年,发布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系统;2020年,发布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系统;分享中,胡子豪特别重点介绍了2022年重磅发布的三大新品:实验室气相色谱仪GC 2000、单四极杆气质联用仪EXPEC 3700、三重四极杆气质联用仪EXPEC5232,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技术进一步走向成熟。此外,胡子豪还详解了谱育科技气相色谱及气质联用新产品矩阵及差异化技术要点:高精度电子气路控制技术、超惰性化表面处理技术、盖板开放式维护设计、纯钼四极杆技术、轴向加速碰撞池技术等,也正是这些技术支撑了谱育科研相关产品的核心竞争力。随后,谱育科技还展示了车载式的VOCs移动实验室,将整个实验室移到了汽车上,可以在移动中完成样品检测分析的全流程。谱育科技技术总工赵鹏在接下来的液相色谱质谱进展介绍环节详细介绍了谱育科技在2022年的核心产品及拓展产品等,包括在色谱方向实现跨越的代表性产品超高效液相色谱仪EXPEC 5100系列,据介绍,这是谱育科技在色谱方向实现跨越的代表性产品。突破超高效液相色谱一系列关键技术,通过全面自主设计,核心技术和生产链自主可控,是国产替代的不二之选;第三代LC-MS/MS系统EXPEC 5510系列,是基于国家重大专项研究成果的第三代高灵敏、稳定型产品,具有更高的耐压能力和更优异的流速稳定性,质谱部分在离子源、离子传输、四极杆射频控制、数据软件等方面获得显著提升;全自动LC-MS/MS系统EXPEC 5170+EXPEC5510,该款产品通过样品自动前处理、液相分离、TQMS检测一体化联用,致力于打造全自动液质标杆产品;此外,还介绍了作为拓展产品的在线固相萃取液质联用系统SUPEC 5220,现场在线LC-MS/MS监测系统SUPEC 5240,车载移动型LC-MS/MS系统EXPEC 5210M等产品。“中国梦”是新时代下中国发展的“主旋律”,科学仪器的“中国梦”也一直是谱育科技努力的方向。在这条道路上,谱育科技一直砥砺前行,2011年至今,持续推出系列高端分析仪器,持续以更高的高标准要求自己。特别是,2019年,投资5亿元的青山湖产业化基地投用;2021年,为吸纳人才而构建的“先进精密仪器创新平台”投用;2023年,青山湖基地二期也将建成投用……历经数载,谱育科技形成了丰富的产品组合,涉及实验室、自动化、现场、移动四大类产品形态。“国外同行能做到的,我们也要能做到!”这始终是谱育科技的初心。而只争朝夕,与全国仪器人一道,倾心投入,力争早日实现科学仪器的“中国梦”,是谱育科技一直在努力的方向!
  • 引领标准创新——仪器信息网企业标准“领跑者”诚邀报名!
    仪器信息网讯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得标准者得天下”,标准的作用已不只只是企业组织生产的依据,更是企业开创市场继而占领市场的“排头兵”。在科学仪器发展道路上,对于仪器企业而言,技术的创新固然重要,制定高质量标准也同样重要。为了达到通过高质量标准引领高质量发展的目的,2018年市场监管总局等八部门提出实施企业标准“领跑者”制度,目前该活动已成功举办三年,约600多家企业、近900项标准发布在“领跑者”的名单中,其中不乏国内知名企业,却鲜有科学仪器企业的身影。为此,2021年仪器信息网作为第三方评估机构特组织了双光束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这一品类企业标准“领跑者”活动。通过本次活动,我们将对参与的企业标准进行评定,并将评出企业标准单指标排行榜,最终评出紫外分光光度计企业标准“领跑者”名单,该名单将发布在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官方平台,入选厂商会获得有官方颁发的企业标准“领跑者”证书,享受相关优惠政策。同时,我们还将编制双光束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领跑者”评价团体标准,希望通过本次活动能够树立行业标杆,从而助力行业高质量的发展。诚邀具备实力、符合条件的双光束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厂商尽早申报!参与厂商要求:1、企业通过全国统一的《企业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www.cpbz.gov.cn),自我声明公开执行的产品或服务标准;2、企业近三年内无重大质量、安全等事故,无重大质量投诉、严重违法失信和其他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3、企业产品标准应高于国家标准。报名方式:联系人:张女士联系电话:13810209136邮箱:zhangyy@instrument.com.cn 1、企业标准“领跑者”有哪些激励政策?(1)评估结果政府采信;(2)政府采购助力领跑;(3)设立“领跑者”专项基金;(4)信贷支持;(5)平台企业大型卖场、网上电商助力“领跑”营销;(6)地方政府财政奖励。2、企业标准“领跑者”对企业有哪些好处?(1)有利于企业打造品牌,提高优秀产品和服务市场认知度与占有率。(2)企业标准“领跑者”作为行业标杆,为普通企业质量、技术提升指明方向。(3)企业标准“领跑者”有利于推动企业信用制度和市场信息公开机制建设,优化营商和市场竞争环境,减少劣币驱逐良币情况的发生。3、实施企业标准“领跑者”制度有哪些政策依据?(1)2016年8月1日,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装备制造业标准化和质量提升规划》(国质检标联[2016]396号),明确提出“推行企业标准主要技术指标领跑者制度试点,形成标准竞争机制”;(2)2016年8月24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建立企标领跑者制度,支持社会团体、企业发展优于国家和行业的标准”;(3)2016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消费品标准和质量提升规划(2016-2020年)》(国办发[2016]68号)要求“建立企标领跑者制度,引导消费者更多选择标准领跑者产品”(4)2017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的指导意见》(中发[2017]24号),明确提出“实施企业标准‘领跑者’制度”。(5)2018年7月,经国务院同意,市场监管总局等八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实施企业标准“领跑者”制度的意见》(国市监标准[2018]84号),明确了企业标准“领跑者”制度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目标、主要任务及政策措施。(6)2019年4月17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印发《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重点任务分工(2019-2020年)中指出,“加快实施企业标准‘领跑者’制度,强化标准引领,营造‘生产看领跑,消费选领跑 ’的氛围”。 详细请查看:企业标准领跑者管理信息平台;最新各地领跑者奖励政策企业标准自我声明公开和监督制度
  • 国家标准委发布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申报指南,聚焦高端芯片、碳达峰碳中和等领域
    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以下简称创新基地)是围绕全类型标准和标准化全生命周期,创新标准化与科技创新互动发展方式、创新标准实施应用方式、创新国内国际标准化工作同步推进方式的重要平台。为做好创新基地申报和建设工作,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印发《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申报指南(2023—2025年)》。提出,“十四五”期间,拟新批准建设领域类创新基地不超过20个。重点聚焦人工智能、量子信息、区块链、数字孪生、操作系统、高端芯片、高端装备、元宇宙、数字乡村、新一代信息技术、数字经济等新兴领域,以及生物技术、新型电力系统、碳达峰碳中和、生命健康、共同富裕、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等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具体内容如下: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申报指南(2023—2025年)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以下简称创新基地)是我国标准化工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有效整合标准技术、检测认证、知识产权、标准样品以及科技和产业等资源,围绕全类型标准和标准化全生命周期,创新标准化与科技创新互动发展方式、创新标准实施应用方式、创新国内国际标准化工作同步推进方式的重要平台。为贯彻落实《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做好创新基地申报和建设工作,依据《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管理办法(试行)》,制定本申报指南。一、申报范围“十四五”期间,拟新批准建设领域类创新基地不超过20个。申报领域围绕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十四五”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国家标准体系建设规划》等国家重要规划和战略,重点聚焦人工智能、量子信息、区块链、数字孪生、操作系统、高端芯片、高端装备、元宇宙、数字乡村、新一代信息技术、数字经济等新兴领域,以及生物技术、新型电力系统、碳达峰碳中和、生命健康、共同富裕、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等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通过开展创新基地建设,形成科技研发、标准研制、产业应用一体化推进,国内国际协同发展的标准化工作新模式,推动标准化改革创新,提升产业标准化水平,有力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二、申报主体基本要求(一)创新基地申报主体。创新基地的申报主体包括申报单位、申报组织单位和推荐单位。1. 申报单位。指申请承担创新基地建设和运行任务的主体。其中,创新基地的申报单位主要为企事业单位等。2. 申报组织单位。创新基地的申报组织单位指所属领域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的标准化主管机构或所在地省级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3. 推荐单位。创新基地的推荐单位指所属领域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或所在地省级人民政府。(二)申报单位资质条件。1. 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并得到行业部门、地方政府的支持;2. 具有结构合理的高水平标准化工作队伍,能够提供必要的办公条件及经费支持;3. 在标准化工作中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拥有丰富的标准制修订经验,承担相关领域标准化技术组织,或与相关领域标准化技术组织合作紧密;4. 能够有效汇聚标准技术、检测认证、知识产权、标准样品以及科技、产业等资源,具有较强聚集创新资源和提供市场化服务的能力;5. 具有承担省部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的经验;6. 其他有利于创新基地建设和运行的条件。三、申报程序和要求创新基地申报程序主要包括申报组织、网上申报、审核推荐、形式审查、专家评审、网上公示、批准建设等7个环节。(一)申报组织。申报组织单位根据《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管理办法(试行)》及本指南要求,重点做好以下工作:1. 根据本指南确定的申报范围,结合本领域或本地区的标准创新需求、工作基础和优势条件,初步确定创新基地建设方向;2. 组织本领域或本地区有意愿申报创新基地的单位编制《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申报方案》(以下简称《申报方案》),并对《申报方案》进行审核把关;3. 指导申报单位进行网上申报。(二)网上申报。申报单位登录“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管理系统”(以下简称管理系统),注册账户,并在线填报《申报方案》。申报单位将系统生成的《申报方案》用A4纸双面打印,装订成册(一式4份),加盖单位公章并报送申报组织单位,由申报组织单位审核盖章后报送至推荐单位。(三)审核推荐。推荐单位对收到的申报材料进行审核,符合相关条件的出具正式推荐函,将《申报方案》和推荐函邮寄或交换至标准委,同时将《申报方案》和推荐函扫描件(PDF格式)上传至管理系统。(四)形式审查。标准委根据申报推荐情况,适时组织对申报材料进行形式审查。需要进一步补充材料的,相关单位应在规定时间内补充材料并报送标准委。通过形式审查的纳入专家评审范围。(五)专家评审。标准委组织有关专家召开《申报方案》评审会,综合考虑创新基地建设的必要性、可行性、目标任务、保障措施等,并形成评审意见。申报单位根据评审意见对《申报方案》进行修改完善,并在规定时间内提交标准委。(六)网上公示。标准委对通过专家评审的申报方案进行研究,符合要求的按程序在官方网站上进行公示,公示信息包括拟批准建设创新基地的名称、承担单位、推荐单位等,公示时间不少于5个工作日。(七)批准建设。标准委对公示后无异议或异议处理完毕符合要求的予以批准建设,建设期一般不超过3年。四、其他事项(一)数量和时间要求。1. 对于领域类创新基地,同一推荐单位每年度只能推荐一个相同或相近领域的申报方案;2. 申报推荐系统常年开放,根据申报推荐情况按年度滚动批准建设。(二)联系方式。1. 咨询电话:010—82262652/82262610。2. 书面材料接收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安外大街56号市场监管总局标准创新司(邮编:100088)。邮寄前请拨打咨询电话联系确认地址,材料上请注明“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申报材料”。
  • 《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管理办法(公开征求意见稿)》发布
    关于征求《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管理办法(公开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根据规范性文件修订程序要求,现就《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管理办法》公开征求意见。请各有关单位或个人于2023年12月11日前将意见和建议以邮寄、传真或电子邮件形式反馈至我单位,逾期视为无意见。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马甸东路9号市场监管总局标准创新司邮编:100088传真:010-82260710电子邮件:bzcxjd010@163.com2023年11月9日附件下载:1.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管理办法(公开征求意见稿). pdf 原文一览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管理办法(公开征求意见稿)第一章总则第一条 【目的和依据】为加强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以下简称创新基地)建设、运行和管理,根据《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 等文件精神,结合我国标准化工作创新发展实际,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职责定位】创新基地是我国标准化工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有效整合标准技术、检测认证、知识产权、标准样品 以及科技和产业等资源,围绕全类型标准和标准化全生命周期,创 新标准化与科技创新互动发展方式、创新标准实施应用方式、创新 国内国际标准化工作同步推进方式的重要平台。创新基地主要服务国家重大产业政策的落实,服务国家重大区 域发展战略和重大改革创新举措的实施。第三条 【建设运行原则】创新基地的建设、运行和管理遵循国际国内并重、市场驱动、政策引导、协作联动、动态调整的原则。第四条 【承担单位】创新基地主要依托企事业单位等建设, 实行“开放、合作、创新、共享”的运行机制。第二章职责第五条 【国家标准委职责】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国家标准委)的主要职责是:(一)组织贯彻国家关于创新基地的政策、规划,制定管理制 度,指导并监督创新基地的建设和运行;(二)研究创新基地的规划布局和建设要求;(三)批准创新基地的建设、成立、调整和撤销,组织开展创 新基地的验收、评估和监督检查。第六条 【部门和地方职责】创新基地所属领域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以下简称行业部门)或者所在地省级人民政府(以下 简称地方政府)的主要职责是:(一)贯彻国家有关创新基地的政策、规划,研究制定支持创 新基地建设和运行的政策、措施;(二)组织申报推荐创新基地,指导创新基地建设;(三)推动创新基地纳入行业部门或者地方政府重点工作。第七条 【省级标准化部门职责】创新基地所在地的地方政府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以下简称地方标准化主管部门)受国家标准委委托,协助开展本辖区内创新基地的验收、评估、监督检查等, 并协调有关方面给予创新基地支持。第八条 【承担单位职责】创新基地承担单位的主要职责是:(一)贯彻国家有关创新基地的政策、规划,建立健全创新基 地组织架构、规章制度、运行机制等;(二)提供创新基地运行基础条件保障;(三)按照创新基地的定位和目标,编制工作计划,推动任务 落实;(四)配合创新基地的验收、评估、监督检查等工作;(五)按时报送创新基地工作总结、亮点成果、经验做法和典型案例等。第三章建设第九条 【申报指南】国家标准委根据需要编制创新基地申报指南,明确创新基地建设的总体布局、重点任务和建设要求等。第十条 【申报条件】申请建设创新基地的承担单位原则上应当满足下列条件:(一)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并得到行业部门或者地方政府的支 持;(二)具有结构合理的高水平标准化工作队伍,能够提供必要 的办公条件及经费支持;(三)在标准化领域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拥有丰富的标 准制修订经验,承担相关领域标准化技术组织或者与相关领域标准化技术组织合作紧密;(四)能够有效汇聚标准技术、检测认证、知识产权、标准样 品以及科技、产业等资源,具有较强聚集创新资源和提供市场化服 务的能力。第十一条 【申报组织】行业部门的标准化主管机构(以下简称行业标准化主管机构)、地方标准化主管部门根据申报指南确定 本领域本地区的建设方向,组织本领域本地区有意愿的单位进行 申报,并编制申报方案。第十二条 【审核推荐】行业标准化主管机构、地方标准化主管部门充分论证申报方案后,提交行业部门、地方政府审核。行业部门、地方政府认为符合申报条件的,择优向国家标准委推荐。第十三条 【形式审查】国家标准委根据申报推荐情况,适时组织对申报材料进行形式审查,通过形式审查的纳入专家评审范围。第十四条 【专家评审】国家标准委组织专家对通过形式审查的申报方案进行评审,形成评审意见。评审意见分为“通过”、“修改完善后通过”、“未通过”3 种。评审意见为“修改完善后通过”的,申报单位根据评审意见对申报方 案进行修改完善。第十五条 【网上公示】国家标准委对通过专家评审的申报方案进行研究,符合要求的按程序在官方网站上公示,公示信息包括拟批准建设创新基地的名称、承担单位、推荐单位等,公示时 间不少于 1 个月。第十六条 【批准建设】公示后无异议或者异议处理完毕符合要求的,国家标准委予以批准建设,建设期一般不超过 3 年。第十七条 【建设过程】行业标准化主管机构、地方标准化主管部门组织创新基地承担单位根据申报方案开展工作,每年上报 建设情况。推动创新基地建设纳入行业部门或者地方政府重点工 作,并在政策、资金、项目、人才、奖励等方面给予创新基地支持。创新基地建设过程中如遇重大问题,应当及时向行业部门、 地方政府、国家标准委报告。第十八条 【中期评估】行业标准化主管机构、地方标准化主管部门应当于创新基地建设中期组织开展中期评估,并向国家标 准委提交中期评估报告。第十九条 【自查和验收申请】行业标准化主管机构、地方标准化主管部门应当于创新基地建设期届满前 3 个月内,组织创新基地承担单位对照申报方案开展自查。创新基地符合验收条件的,由行业标准化主管机构、地方标 准化主管部门提出验收申请,报送国家标准委审核,并抄报行业 部门、地方政府。第二十条 【延期要求】创新基地不能按期完成建设任务的,行业标准化主管机构、地方标准化主管部门应当于创新基地建设期届满前 3 个月内提出延期申请,经行业部门、地方政府审核同意后报国家标准委。创新基地建设期延期一般不超过 1 年。未按规定提出延期申请、延期申请未获批准或者延期后未按期完成建设任务的,国家 标准委终止创新基地建设。第二十一条 【验收要求】国家标准委组织专家对创新基地进行验收,并形成验收意见。创新基地验收意见分为“通过”、“整改”、“未通过”3 种。验收意见为“通过”的,国家标准委予以批准成立。验收意见为“整改” 的,行业标准化主管机构、地方标准化主管部门应当组织创新基 地承担单位在 6 个月内完成整改,并再次提出验收申请。验收意见为“未通过”的,国家标准委终止创新基地建设。第四章运行第二十二条 【组织管理要求】创新基地应当重视和加强运行管理,建立健全组织架构和管理制度。创新基地不得自行成立或者 批准分基地等分支机构,不得刻制印章。第二十三条【机制模式创新】创新基地应当注重机制和模式创新,促进科技、标准、产业等资源有效聚集,强化产学研用合作, 加强共建共享。第二十四条 【标准化与科技创新互动发展】创新基地应当创新标准化与科技创新互动发展方式,建立科技项目与标准化工作联动机制,并根据需要支撑行业部门和地方政府建立本领域、本地区的科技项目与标准化工作联动机制,加强关键技术领域标准研究, 推动先进适用科技成果融入标准,以科技创新提升标准水平,以标准促进科技创新成果产业化应用。第二十五条 【标准制修订建议】创新基地应当加强与相关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和国内技术对口单位的联络协调,积极参 与国际标准化活动,在重点领域国际国内标准比对分析、中外标准 互认等工作中发挥自身优势、主动作为。创新基地应当围绕本领域、本地区标准化工作重点,定期开展 国际国内标准化发展趋势分析研究并报送研究报告,主动提出国家 标准制修订立项建议、国际标准提案、标准路线图、国际标准孵化 清单,积极参与各类标准的制修订、验证、实施信息反馈和实施效 果评估等工作。第二十六条 【标准化培训和宣传推广】创新基地应当重视标准化知识普及和标准化实践经验推广,开展标准化科普场所建设、 成果展示及实习培训等工作。探索建设本领域、本地区技术标准创新公共服务平台或新媒体宣传平台,为社会各界特别是中小微企业提供集成服务,助力标准化意识和能力提升。创新基地应当注重总结创新实践、工作成效和典型案例,通过交流研讨、宣传报道等形式加强推广应用,切实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第二十七条 【先行先试】国家标准委、行业部门和地方标准化主管部门等支持创新基地承担国家、行业、地方标准制修订和相 关科研项目;支持创新基地向国家标准委提出国家标准制修订立项 申请和国际标准提案、开展国家标准实施效果评估、参与标准验证 等工作;支持创新基地间开展战略合作。第二十八条 【标准化人才培养】国家标准委、行业部门和地方标准化主管部门支持创新基地加强标准化人才培养,开展国际标 准化、标准化职业等标准化专业人才培养。第五章考核评估第二十九条【年度总结和计划报送】行业标准化主管机构、 地方标准化主管部门应当于每年 12 月底前,组织创新基地承担单位向国家标准委报送本年度工作总结和下一年度工作计划。第三十条 【年度考核】行业标准化主管机构、地方标准化主管部门应当组织对创新基地进行年度考核,掌握创新基地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考核结果同时报送行业部门、地方政府、国家标准委。第三十一条 【监督检查】国家标准委根据年度考核情况对创新基地进行监督检查。第三十二条 【定期评估】国家标准委组织对创新基地进行定期评估,评估周期为 3—5 年,评估内容包括:组织管理情况、服务能力与运行实效、运行模式与工作机制创新等。评估程序分为材 料审查、现场核查和综合评议 3 个阶段。第三十三条【评估结果及结果运用】国家标准委根据年度考核、监督检查和定期评估情况,形成评估报告并抄送推荐单位。评估结果分为“优秀”、“合格”、“不合格”3 种。评估结果为“优秀”的,行业部门、地方政府和国家标准委应当在政策、资金、项目、人才、奖励等方面给予优先考虑;评估结果为“不合格”的,给予 1 年时间整改,整改后再次评估结果仍为“不合格”的,予以撤销。第六章变更调整第三十四条 【主动调整】国家标准委可以根据创新基地总体布局需要和实际运行情况,在组织专家评估的基础上,对创新基地 进行调整。第三十五条【申请调整】创新基地名称、承担单位变更等重 大事项,应当由行业部门、地方政府向国家标准委提出书面申请。 经国家标准委审查、公示通过后进行调整。公示时间不少于 1 个月。第三十六条【违规处理】创新基地申报、建设和运行过程中,提供虚假材料或者不实数据、出现重大学术诚信问题、存在其他违 反相关法律法规或者本办法行为,或者承担单位不再具备创新基地 建设运行条件的,国家标准委终止其建设或者予以撤销。第七章附则第三十七条 【命名】创新基地统一命名为“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英文名称为“National Technical Standard Innovation Base of ×××”。第三十八条 【实施日期】本办法自 2023 年XX 月XX 日起施行。
  • 关于印发《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申报指南 (2023—2025年)》的通知
    国标委发〔2023〕2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市场监管局(厅、委),国务院各有关部委、行业协会办公厅(办公室、综合司):现将《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申报指南(2023—2025年)》印发你们,请申报组织单位与标准委沟通协商后,按照指南要求开展申报工作。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2023年1月20日 (此件公开发布) 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申报指南(2023—2025年) 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以下简称创新基地)是我国标准化工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有效整合标准技术、检测认证、知识产权、标准样品以及科技和产业等资源,围绕全类型标准和标准化全生命周期,创新标准化与科技创新互动发展方式、创新标准实施应用方式、创新国内国际标准化工作同步推进方式的重要平台。为贯彻落实《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做好创新基地申报和建设工作,依据《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管理办法(试行)》,制定本申报指南。一、申报范围“十四五”期间,拟新批准建设领域类创新基地不超过20个。申报领域围绕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十四五”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国家标准体系建设规划》等国家重要规划和战略,重点聚焦人工智能、量子信息、区块链、数字孪生、操作系统、高端芯片、高端装备、元宇宙、数字乡村、新一代信息技术、数字经济等新兴领域,以及生物技术、新型电力系统、碳达峰碳中和、生命健康、共同富裕、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等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通过开展创新基地建设,形成科技研发、标准研制、产业应用一体化推进,国内国际协同发展的标准化工作新模式,推动标准化改革创新,提升产业标准化水平,有力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二、申报主体基本要求(一)创新基地申报主体。创新基地的申报主体包括申报单位、申报组织单位和推荐单位。1. 申报单位。指申请承担创新基地建设和运行任务的主体。其中,创新基地的申报单位主要为企事业单位等。2. 申报组织单位。创新基地的申报组织单位指所属领域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的标准化主管机构或所在地省级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3. 推荐单位。创新基地的推荐单位指所属领域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或所在地省级人民政府。(二)申报单位资质条件。1. 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并得到行业部门、地方政府的支持;2. 具有结构合理的高水平标准化工作队伍,能够提供必要的办公条件及经费支持;3. 在标准化工作中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拥有丰富的标准制修订经验,承担相关领域标准化技术组织,或与相关领域标准化技术组织合作紧密;4. 能够有效汇聚标准技术、检测认证、知识产权、标准样品以及科技、产业等资源,具有较强聚集创新资源和提供市场化服务的能力;5. 具有承担省部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的经验;6. 其他有利于创新基地建设和运行的条件。三、申报程序和要求创新基地申报程序主要包括申报组织、网上申报、审核推荐、形式审查、专家评审、网上公示、批准建设等7个环节(见附件1)。(一)申报组织。申报组织单位根据《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管理办法(试行)》及本指南要求,重点做好以下工作:1. 根据本指南确定的申报范围,结合本领域或本地区的标准创新需求、工作基础和优势条件,初步确定创新基地建设方向;2. 组织本领域或本地区有意愿申报创新基地的单位编制《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申报方案》(以下简称《申报方案》,格式要求见附件2),并对《申报方案》进行审核把关;3. 指导申报单位进行网上申报。(二)网上申报。申报单位登录“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管理系统”(网址:http://bzcxjd.com/,以下简称管理系统),注册账户,并在线填报《申报方案》。申报单位将系统生成的《申报方案》用A4纸双面打印,装订成册(一式4份),加盖单位公章并报送申报组织单位,由申报组织单位审核盖章后报送至推荐单位。(三)审核推荐。推荐单位对收到的申报材料进行审核,符合相关条件的出具正式推荐函,将《申报方案》和推荐函邮寄或交换至标准委,同时将《申报方案》和推荐函扫描件(PDF格式)上传至管理系统。(四)形式审查。标准委根据申报推荐情况,适时组织对申报材料进行形式审查。需要进一步补充材料的,相关单位应在规定时间内补充材料并报送标准委。通过形式审查的纳入专家评审范围。(五)专家评审。标准委组织有关专家召开《申报方案》评审会,综合考虑创新基地建设的必要性、可行性、目标任务、保障措施等,并形成评审意见。申报单位根据评审意见对《申报方案》进行修改完善,并在规定时间内提交标准委。(六)网上公示。标准委对通过专家评审的申报方案进行研究,符合要求的按程序在官方网站上进行公示,公示信息包括拟批准建设创新基地的名称、承担单位、推荐单位等,公示时间不少于5个工作日。(七)批准建设。标准委对公示后无异议或异议处理完毕符合要求的予以批准建设,建设期一般不超过3年。四、其他事项(一)数量和时间要求。1. 对于领域类创新基地,同一推荐单位每年度只能推荐一个相同或相近领域的申报方案;2. 申报推荐系统常年开放,根据申报推荐情况按年度滚动批准建设。(二)联系方式。1. 咨询电话:010—82262652、82262610。2. 书面材料接收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安外大街56号市场监管总局标准创新司(邮编:100088)。邮寄前请拨打咨询电话联系确认地址,材料上请注明“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申报材料”。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申报流程图附件下载: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申报方案模板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申报流程图
  • ACAIC 2023“科研仪器创新与标准化论坛”日程发布
    标准化对于科研仪器创新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推行标准化,可以保证仪器的性能和质量的一致性,简化仪器的调试和维护工作,促进科研成果的交流和共享,推动科研仪器技术的创新和发展。同时,标准化对于科技平台、智能实验室建设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将有助于提高科研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推动科学研究的进步和发展。2023年11月30日,第八届分析仪器学术大会(ACAIC 2023)同期将特别举办“科研仪器创新与标准化论坛”。欢迎大家关注和参与!组织机构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所级公共技术中心报告日程主持人:罗元明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主任/研究员报告人简介赫运涛,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中心处长、研究员。负责推进全国科技平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86)的建设运行。围绕科技平台建设、科技资源信息化、科学数据安全与伦理等领域,推进30余项国家标准的研究立项和发布实施。牵头组建了中关村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创新联盟和联盟团体标准化委员会,推进科技平台团体标准工作。牵头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30多项项目课题的研究以及4项科技部重大专题调研。在科技资源共享的机制理论、区域及企业技术创新平台建设、科技创新券的实施应用等方面,开展了深入的研究,形成了一系列的专著、论文和调研报告。刘瑞,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复杂关键软件环境全国重点实验室工作,现任国家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主要从事数据库、大数据管理及数据挖掘、人工智能、科技资源共享等方面的研究。作为负责人承担了科技部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基金项目等40余项课题,曾获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3项,发表SCI、EI等学术论文50余篇。主管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国家网络管理平台,支撑了多项国家的管理工作,包括:中央级新购仪器查重评议、中央级高校院所仪器设备开放共享评价考核、免税进口仪器开放共享海关监管等。郭晓维,教授,中国仪器仪表学会标准化工作委员会秘书长。谙熟仪器仪表技术和行业领域内的体系,熟悉国内外标准化工作体系和业务,主导制定5项国际标准(2项ISO标准, 1项IEC标准,2项ASTM标准),主要起草和参与制定多项国家标准及行业标准,全国工业过程测量控制和自动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124)委员。罗元明 博士,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关键技术人才计划”获得者, 现任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公共技术中心主任,质谱与功能组学实验室负责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项目评审专家,国家科技专家库成员,中国仪器仪表学会验证评价中心 (生命科学站)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关村国基条件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创新联盟团体标准化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材料与试验标准化委员会委员。主要研究方向:质谱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及多组学技术在生物医药领域应用开发。主持国家及省部级项目7项,参研项目9项,参与申请专利6项,在Mol Cell Proteomics、J Proteome Res、 Proteomics等杂志上发表50多篇研究论文。担任《生物工程学报》编委,“多组学前沿技术专刊”特邀主编(2022,38, 10)。何世伟,博士,正高级工程师,长期从事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管理、服务、研究工作。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常务理事,浙江省分析测试协会副秘书长,《分析仪器》第十一届编委,主持参与过国家、省部级项目10余项,发表论文20余篇。主持参与标准制定6项,作为主要完成人获得发明专利1项,作为主要参与人获得过省科技进步奖2项,中国分析测试科学技术奖2项。主编《色谱仪器》由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王凯,博士,机械工业仪器仪表综合技术经济研究所高级工程师,全国实验室仪器及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26)委员,主要从事实验室仪器及设备、智能实验室、智能运维等领域科研与标准化工作,是国际电工委员会IEC/SC65E/WG12、IEC/TC65/WG13等多个国际标准化工作组中方专家,主持多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牵头和参与制定国际标准、国家标准20余项,如IEC TR 63082-1《智能设备管理,第1部分 概念和定义》、GB/T 40343-2021《智能实验室 信息管理系统 功能要求》、 GB/T 40571-2021《智能服务 预测性维护 通用要求》等。刘顺芳,天体物理学博士,现任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星系及星系团的形成与演化,疏散星团的中的变星,软件评测与软件工程化,检验检测实验室管理与技术等相关方向研究。现任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分析测试中心办公室主任、国家级检验检测资质机构国家级评审员、国军标5000软件评价员、科研仪器案例库专家、CSTM标准委员会委员。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先导专项等科研项目5项,发表科研论文7篇。霍洪强,主要从事科学仪器检测装备研究、仪器设备软硬一体化质量检验检测等工作,担任南京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南京市质量发展与先进技术应用研究院)仪器验评工作专班负责人,江苏省市场监管技术创新中心负责人。是全国物流仓储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99)委员、江苏省仪器仪表学会理事,参与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江苏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等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 3项,主持申报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科技计划项目和南京市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参与IEC国际标准制研制2项,获发明专利授权5,实用新型专利授权8项,发表论文10余篇。关于ACAIC 2023第八届中国分析仪器学术大会(ACAIC 2023)定于2023年11月28-30日在浙江杭州召开。主题为“分析仪器创新进展、挑战及对策”,将邀请科技管理人员、院士、知名学者和青年科技工作者参会并作学术报告。会议包括:大会特邀报告、分会邀请报告、专题报告与讨论、论文墙报展讲、仪器展商/公司交流会等。同期还将举行分析仪器、关键部件展览。会议规模预计超过500人。主办单位: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承办单位:浙江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与仪器科学学院中国计量大学计量测试工程学院专题论坛:  1、体外诊断仪器创新论坛  2、质谱仪器创新论坛  3、色谱仪器创新论坛  4、热分析与量热仪器创新论坛  5、集成电路技术发展与分析仪器创新论坛  6、科研仪器技术创新与标准化论坛  7、电子显微镜创新论坛  8、生命科学仪器创新论坛  9、生物光学成像技术创新论坛  10、科学仪器在临床中的转化应用论坛  11、分析仪器关键部件创新进展论坛  详细信息请见:  第八届中国分析仪器学术大会(ACAIC 2023)通知(第二轮)   报名参会点击或扫描二维码报名参会会议地址杭州太虚湖假日酒店参会赞助联系  孙立桐(电话:15801142901,微信同号;邮箱:slt@fxxh.org.cn)
  • 国际石墨烯创新大会在即 我国将参与国际石墨烯标准制定
    据悉,由青岛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中国石墨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共同举办,青岛国际石墨烯创新中心承办的“2016中国国际石墨烯创新大会”将于9月22日在青岛国际会展中心召开。本次展会将围绕石墨烯新能源、环保、润滑剂等领域集中开展,同时我国石墨烯标准委员会将参与国际石墨烯的标准制定,成为展会一大亮点。  吸引30多个国家和地区企业  为期3天的活动中,来自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0家公司、2000多位石墨烯行业人士,将通过40多场分会对石墨烯的基础研究、应用技术及产业化推广展开交流和探讨。大会还将同期举办“2016中国国际先进碳材料应用博览会”,吸引了国内外优秀的石墨烯原材料供应商、制备及检测设备供应商及下游应用领头企业前来参展。  9月22日上午,在青岛国际会展中心5号馆5307会议室,还将举办石墨烯大会青岛专场活动。活动涵盖中国石墨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理事单位授牌、石墨烯创新项目落户签约仪式等,突出展示青岛地区间石墨烯产业发展创新合作成果,推动青岛国际石墨烯创新中心建设成为“技术领先、科研集中、产业集聚、辐射全球”的高水平石墨烯技术研发和产业应用平台。  石墨烯标准制定成亮点  在青举办的2015中国国际石墨烯创新大会上,石墨烯发现者、2010年诺奖得主安德烈海姆教授应邀出席做了主题演讲,并受聘为 “青岛市经济顾问”和“青岛高新区石墨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名誉主任”。本届大会上,安德烈海姆教授将继续参会并带来更精彩的主题报告,参会代表将现场聆听顶级学者对石墨烯产业未来发展的独到见解。  本届大会上,中国石墨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标准化委员会参与国际石墨烯标准制定是一大亮点。大会期间,中外将联合举办国际石墨烯标准化论坛,标志着中国在联合制定国际石墨烯标准方面迈出关键一步。欧盟石墨烯旗舰计划负责人将与中方共同布局全球石墨烯知识产权合作,讨论合作开展知识产权保护、交易等促进企业技术发展的平台建设工作。  石墨烯:“新材料之王”  据从事多年石墨烯研究的青岛华高墨烯有限公司总经理钟成介绍,石墨烯其实是一种新型的纳米材料,本来就存在于自然界。石墨烯一层层叠起来就是石墨,厚1毫米的石墨大约包含300万层石墨烯,但难以剥离出单层结构。 2004年,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物理学家安德烈盖姆和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成功从石墨中分离出石墨烯,证实它可以单独存在,两人也因此共同获得2010 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作为目前发现的最薄、强度最大、导电导热性能最强的一种新型纳米材料,石墨烯被称为“黑金”,是“新材料之王”。
  • 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乳业)启动会在京召开
    p    strong 仪器信息网讯 /strong 2018年8月14日,由中粮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中国营养保健食品协会、科信食品与营养交流中心、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乳业)启动会暨首届技术研讨会在京举办,政府相关部门领导以及来自创新基地(乳业)共建单位、科研机构、行业协会、大专院校、乳品上下游企业的200余位代表出席了本次会议。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现场1.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8/insimg/b33cbf0e-c1d5-4363-bd6d-74a571342305.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现场2.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8/insimg/f4fabeb5-9918-47c6-830f-8bb166d6e7c1.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会议现场 /strong /p p   本次会议特别邀请了相关部委领导、知名专家围绕乳业振兴、食品监管、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体系等热点问题进行演讲或报告。 /p p   蒙牛乳业总裁卢敏放致欢迎词并介绍了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乳业)的一些基本情况,国家标准委综合业务管理部主任国换新宣读了批准文件。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卢敏放.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8/insimg/a9b2a39a-fec6-496b-ad87-7d580f08e404.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蒙牛乳业总裁 卢敏放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国换新.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8/insimg/d62f0a1a-6fa9-405c-970f-1c41ed7855c5.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国家标准委综合业务管理部主任 国换新 /strong /p p   经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中粮集团推荐,国家标准委于2018年2月正式批准了中粮集团旗下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为“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乳业)”承担单位,这也是乳业领域第一个获此“殊荣”的单位。 /p p   新基地将全面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奶业振兴保障乳品质量安全的意见》的有关要求,以创新基地为平台,通过标准创新在降成本、优结构、提质量、创品牌、增活力上发力,助力做大做强民族乳业。 /p p   据介绍,目前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乳业)有五个分基地,分别是品质奶源生产基地、智能制造应用基地、乳品技术研发基地、检测技术研制基地、标准化服务基地;拥有包括中国工程院孙宝国院士、李德发院士、沈建忠院士、陈君石院士、庞国芳院士等五名院士在内的14位专家组成的咨询委员会; 拥有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等70余个共建单位。 /p p   国家标准委副主任、党组副书记于欣丽,国资委综合管理局巡视员刘源,中粮集团党组成员、总会计师马王军,工信部消费品司司长高延敏分别为大会致辞,祝贺和支持的同时,也对创新基地的建设、运行机制、未来发展充满了期待。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于欣丽.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8/insimg/ef0bab7a-d691-4034-9715-80e0df67966b.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国家标准委副书记、党组副书记 于欣丽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刘源.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8/insimg/5c99e17e-c9c6-4d46-aa5e-b6849502066e.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国资委综合管理局巡视员 刘源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马王军.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8/insimg/cbbc5823-92dc-4e17-9081-e584b05f182a.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中粮集团党组成员、总会计师 马王军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高延敏.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8/insimg/62cc4ab8-7e72-46cb-8d51-be17d09ad81b.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工信部消费品司司长 高延敏 /strong /p p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稽查专员毕玉安对乳业的事前、事中、事后监管情况进行了介绍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食品安全标准与监测评估司副司长张磊时对目前食品安全标准的情况进行了介绍 农业农村部畜牧业司奶业处副处长邓兴照对奶业振兴进行了解读。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毕玉安.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8/insimg/4bbc181a-12f9-49d5-825e-df25cee1b30a.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稽查专员 毕玉安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张磊时.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8/insimg/8e4684ba-eeb5-46ea-b583-e77dc7b99bdd.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食品安全标准与监测评估司副司长 张磊时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邓兴照.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8/insimg/1a1cbc75-5ce4-4f27-995f-8457eef4d1d2.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农业农村部畜牧业司奶业处副处长 邓兴照 /strong /p p   中国营养保健食品协会会长、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边振甲,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秘书长刘美菊,中国奶业协会副秘书长刘琳等行业协会代表也出席会议并致辞。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边振甲.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8/insimg/798fcac7-41a6-43e0-8a66-79de53d09dba.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中国营养保健食品协会会长、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 边振甲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刘美菊.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8/insimg/167ac0b4-0a12-4939-be27-6deb191a1c34.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秘书长 刘美菊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刘琳.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8/insimg/5f1d45b7-79f8-437e-be7f-1e9c8600f948.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中国奶业协会副秘书长 刘琳 /strong /p p   此外,作为专家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总顾问陈君石也为会议致辞。致辞中陈君石院士指出十年以来我国乳品行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过虽然已经取得很大进步,但是要向国际标准看齐,还有很大的空间。标准化很重要,关键是要从整个产业链的角度提高产品质量,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乳业)的建设是一个很有意义的尝试。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陈君石.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8/insimg/b95cf174-d3c0-4d14-b64a-f62acee52990.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总顾问 陈君石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启动1.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8/insimg/26e69d58-2eee-457b-b924-f2d2453cfa77.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启动2.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8/insimg/65ca9b7c-7aff-4de9-abdd-c12e47ee9a3e.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乳品)建设启动 /strong /p p   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乳品)启动会结束后是技术研讨会,会议邀请了各领域的知名专家和学者就奶牛养殖、智能制造、检测技术、标准化战略、营养标准、乳品新国标等内容发表主题演讲,并针对与会人员关心的问题进行交流。 /p
  • 以“标准化+”推动食品及包装材料检测技术创新--2018年食品及包装材料质量安全控制技术创新与标准化学术研讨会在南京召开
    p    strong 仪器信息网讯 /strong & nbsp 2018年10月17日,2018年食品及包装材料质量安全控制技术创新与标准化学术研讨会在南京曙光国际大酒店隆重召开,150多位来自全国多家高校、科研院所、相关领域政府监管部门、检测机构和生产企业的代表参会。会议由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主办,南京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南京市食品药品监督检验院、《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中食药监管信息网协办,仪器信息网作为本次会议的支持媒体对会议进行相关报道。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10/uepic/f4347da0-419f-4592-a6d4-6ca118479ce2.jpg" title=" 会议现场.jpg" alt=" 会议现场.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会议现场 /p p   大会由中国标准化研究院食品与农业标准化研究所所长刘文主持并致欢迎词。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10/uepic/136db9d7-292f-4ebb-8b23-8b798678eb07.jpg" title=" 刘文1.JPG" alt=" 刘文1.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食品与农业标准化研究所所长 刘文 /p p   刘文致辞中表示,本次会议旨在促进技术创新驱动,提升食品及食品包装全产业链发展水平,搭建食品及食品包装领域产学研结合的技术交流平台,发挥“标准化+”提升带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的作用。2018年10月14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张茅局长在世界标准日主题活动上指出,要以机构改革为契机,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扎实推进标准化体系建设,全面提高标准化工作水平,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提升我国制造业水平,促进高质量发展。本次学术研讨会的召开正是践行世界标准日主题活动,落实总局领导指示精神,提高食品和食品包装领域标准化工作水平的一个重要活动。 /p p   南京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院长周骏贵也为本次大会致辞。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10/uepic/d606f6b7-d1f7-4d6e-bf3d-ce071d8cef02.jpg" title=" 周骏贵.JPG" alt=" 周骏贵.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南京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院长 周骏贵 /p p   周骏贵在致辞中说到,本次会议汇聚了全国众多的行业精英和专家学者,会议内容极为丰富,涵盖食品生产消费链条各个环节,涉及标准、检测、追溯、大数据等行业关注的热点,是一次高水平的学术会议。作为东道主,他首先向来自全国各地的参会代表们表示热烈的欢迎,欢迎各位领导、专家、学者莅临南京质检院交流指导。同时,他代表南京质检院表态,将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姿态强化对接交流,发挥各自竞争优势,共同构筑食品和食品包装材料整体的发展优势。 /p p   致辞过后,会议进入大会报告环节。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10/uepic/87807f63-f526-438d-aa1b-7540975b4e31.jpg" title=" 崔伟.JPG" alt=" 崔伟.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食品生产安全监督管理司动物源性食品监管一处副处长 崔伟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报告题目:食品生产安全监管现状 /strong /p p   崔伟的报告结合食品生产安全监督管理司近两年来的工作情况对食品生产安全监管现状进行了汇报。食品生产安全监督管理司近年来一直坚持标准监制、产管并重的原则,不断转变监管理念,创新监管模式,着力构建一个保障食品安全的长效机制。从坚持依法治理、坚持从严监管、坚持风险管理、坚持全程监管、坚持服务发展、坚持社会公示等方面来开展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从2017年以来每年对不少于一百家食品生产企业进行飞行检查,即企业在生产经营当中发现了问题,针对问题对企业进行深入检查,这种检查基本上由总局或省局直接组织,对产业整体能力素质的提升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截至今年5月底,一共完成了食品监督抽检9.6万批次,不合格率仅为2.85%,查处各类案件2.6万件,涉及金额14.9亿元。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10/uepic/81bd3746-6f5b-486f-9e0a-90e596e861d5.jpg" title=" 杨晓明.JPG" alt=" 杨晓明.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全国食品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64)秘书长 杨晓明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报告题目:食品标准现状与发展趋势 /strong /p p   2018年上半年食品工业运行平稳,规模以上食品工业累计完成主营业务收入42882.7亿元,同比增长6.4%。据不完全统计,食品工业已制定完成的国家强制标准1157项,推荐标准865项,行业标准项数由于商业行业标准(SB)清理调整中无法统计。根据《食品行业“十三五”技术标准体系建设方案》,食品领域拟在十三五期间制修订标准380项,其中国家标准90项,行业标准290项。标准的重点制定方向包括打造中国绿色食品工业制造体系、标准体系;开展传统地方特色食品、方便食品标准的制定;开展营养食品标准的制定以及大力开展团体标准的制定。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10/uepic/58667b5b-c9c2-4c8b-a275-c202fc1a4327.jpg" title=" 张铎.JPG" alt=" 张铎.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物流标准化研究所所长 张铎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报告题目:食品追溯关键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strong /p p   报告中从追溯编码标识技术、追溯数据链技术、追溯平台技术、食品追溯质量安全技术、食品追溯物联网技术等方面对食品追溯关键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了介绍。遵循GS1全球统一商品编码标准体系,统一食品安全追溯系统应用过程中的产品代码,有效规范食品的数字化表示,为有效快速整合线上/线下、相关领域信息资源奠定了基础。解决了产品代码不唯一,导致食品安全追溯系统难以实现供应链全过程管理的难点问题。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10/uepic/07d9c908-494b-41d9-ab49-a215250dde43.jpg" title=" 马强.JPG" alt=" 马强.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工业与消费品安全研究所副所长 马强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报告题目: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质量安全检测新技术 /strong /p p   食品接触材料门类复杂、品种繁多、功能各异、材质多样,除了自身材质的安全性应该受到高度关注以外,其安全性也随着与食品的接触程度不同、接触周期长短、周边环境差异等外在因素的变化而呈现不同的风险特征,因此属于一个非常复杂而系统的监管领域,也是长期以来备受世界各国政府监管部门关注的重要领域。报告中主要采用超分子溶剂液液分散微萃取方法对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进行前处理,采用原位电离小型便携式质谱和高分辨质谱技术分别对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进行快速检测和高通量筛查,操作简便、绿色环保、且数据可回溯。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10/uepic/b0a11278-7415-4b2a-819c-7d10a9554cf2.jpg" title=" 刘文2.JPG" alt=" 刘文2.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食品与农业标准化研究所所长、全国食品质量控制与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13)秘书长 刘文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报 /strong strong 告题目:食品质量安全控制技术与标准化现状及发展趋势 /strong /p p   食品质量安全控制与管理技术主要涵盖养殖、食品加工、储藏、运输、销售、餐饮等环节,主要包括物理技术、化学技术、生物技术和信息化技术四种技术手段。食品质量安全控制与管理技术在进行有害物质消减控制的同时更加注重减少食品品质的影响,其研究更着力于控制效率的提升,力求实现在线快速控制。新形势对食品质量安全控制与管理标准化提出了新的要求,诸如多目标物的食品加工全程质量安全控制技术与包容性强的食品质量安全综合控制的标准、提高食品质量安全控制技术的智能化控制装备技术与适应食品质量安全智能化控制的标准、食品质量安全在线控制技术与针对在线控制的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的标准等。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10/uepic/fb0ec0c3-740c-48eb-a1ae-d339ce858a41.jpg" title=" 大会合影.JPG" alt=" 大会合影.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大会合影 /p p   下午的报告环节为专题报告,分为 strong “食品质量安全控制与检测” /strong 和 strong “食品包装材料质量安全控制与检测” /strong 两大专题。 /p p   其中, strong “食品质量安全控制与检测” /strong 专题由中国标准化研究院食品与农业标准化研究所食品与生物室主任李强主持,报告专家有: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所长佟颖、中国食品工业协会中国食协法规委员会副主席王昉、国家食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中心科室主任尹华涛、南京市食品药品监督检验院副所长胡文彦。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10/uepic/033a553a-1bcf-4e00-9bbd-dbe50af19868.jpg" title=" 报告专家1.jpg" alt=" 报告专家1.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报告专家: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所长佟颖(左上)、中国食品工业协会中国食协法规委员会副主席王昉(右上)、国家食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中心科室主任尹华涛(左下)、南京市食品药品监督检验院副所长胡文彦(右下) /p p    strong “食品包装材料质量安全控制与检测” /strong 专题由中国标准化研究院食品与农业标准化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段敏主持,报告专家有:上海市质量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食品相关产品检测室主任刘峻、南京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副院长张驰、国家塑料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北京)综合部副部长王蕾、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分析实验中心副主任王军。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10/uepic/56fccbdf-00c3-432b-8678-da3cd18869eb.jpg" title=" 未命名_meitu_1.jpg" alt=" 未命名_meitu_1.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报告专家:上海市质量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食品相关产品检测室主任刘峻(左上)、南京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副院长张驰(右上)、国家塑料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北京)综合部副部长王蕾(左下)、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分析实验中心副主任王军(右下) /p p   欲了解更多会议详情,敬请关注仪器信息网后续报道。 /p p   相关新闻: a href=" https://www.instrument.com.cn/news/20181021/473421.shtml" target=" _blank" “食品包装材料质量安全控制与检测”全方位解读——2018年食品及包装材料质量安全控制技术创新与标准化学术研讨会分会场 /a /p p br/ /p
  • 以标准化研究将中药推向世界 上海药物所-安捷伦中药联合创新中心成立
    p    strong 仪器信息网讯 /strong span style="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 2016年10月19日,在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上海药物所”)与安捷伦科技的共同努力下,双方在第九届上海中医药与天然药物国际大会上宣布成立“上海药物所-安捷伦中药创新联合实验室”,并 /span span style="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 于大 /span span style="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 会现场举行了联合实验室揭幕仪式。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   安捷伦科技高级副总裁兼生命科学与应用市场集团总裁Patrick Kaltenbach、中科院上海药物所副所长叶阳以及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中药现代化研究中心主任果德安分别在揭幕仪式上致辞,并共同为联合实验室揭幕。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 img title=" IMGL1420_副本.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10/insimg/0a73fbac-f5b3-4510-a885-228966cda317.jpg" /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color: rgb(0, 32, 96) "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0, 32, 96)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font-size: 14px " “上海药物所-安捷伦中药创新联合实验室”揭幕仪式 /span /strong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color: rgb(0, 32, 96) "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0, 32, 96)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font-size: 14px " img title=" IMG_2917_副本.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10/insimg/86cd4a68-89c1-4bbe-a2a8-04cf77e21b5a.jpg" / /span /strong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color: rgb(0, 32, 96) "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0, 32, 96)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font-size: 14px " 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副所长叶阳 /span /strong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   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副所长叶阳首先在仪式中致辞,以亲身经历赞同了安捷伦仪器的实用与方便性,并提到,安捷伦分析仪器在中国中医药研究领域应用最为广泛。叶阳博士表示果德安教授带领的中药现代化研究中心是将中药现代化研究推向国际化的典范,安捷伦是代表世界顶尖分析技术的科学仪器公司,双方的联合必将对中药创新研究做出巨大贡献。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 img title=" IMG_2929_副本.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10/insimg/e4d538a6-9b77-460d-a1f7-fa77d5c737b4.jpg" /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color: rgb(0, 32, 96) "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0, 32, 96)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font-size: 14px " 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中药现代化研究中心主任果德安 /span /strong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   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中药现代化研究中心主任果德安表示,安捷伦是其在中药研究道路上的紧密合作伙伴,为中药创新研究等领域提供众多技术支持。如果缺少现代科学仪器与技术的帮助,科学家们将无法应对中药研究中的诸多挑战,如中草药天然成分研究、药效和药理学研究等。分析技术的进步给中药研究带来了机遇,现在科研工作者可以应用最新的分析方法一次性分析中草药中800余个成分。果德安教授还表示,非常感谢安捷伦的支持,联合创新中心将继续致力于中药创新研究的标准化和国际化,希望能够在这个领域达到更多目标,并将我国的中药科学推向世界。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 img title=" IMG_2943_副本.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10/insimg/6d6e0913-6284-4cd9-9e4a-655d0f602a51.jpg" /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color: rgb(0, 32, 96) "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0, 32, 96)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font-size: 14px " 安捷伦科技高级副总裁兼生命科学与应用市场集团总裁Patrick Kaltenbach /span /strong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   安捷伦科技高级副总裁兼生命科学与应用市场集团总裁Patrick Kaltenbach 代表安捷伦科技在揭幕仪式中致辞。他表示安捷伦科技是创新技术和中药分析技术的全球领导者之一。安捷伦公司与中科院药物所在中药研究和开发领域有着多年合作历史。安捷伦的目标就是让中药研究中复杂的分析问题得到可靠的答案,并致力于协助中药研究领域的科研工作者加速中药的现代化与全球化。安捷伦将在创新技术和解决方案等多方面协作联合实验室,为中药的质量保证、真伪鉴定和安全检测建立一套完整的检测标准纲要,并促使其满足中国药典以及 USP 和 EP 等全世界药典的要求。Patrick对果德安教授与安捷伦公司多年的卓越合作表示感谢,并表示他们在科研工作中取得的成功是安捷伦实现愿景的重要的衡量标准。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 --------------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font-size: 20px "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 媒& nbsp 体& nbsp 访 问 /span /strong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黑体, SimHei "   就此次“上海药物所-安捷伦中药创新联合实验室”的合作建立,仪器信息网等多家媒体对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中药现代化研究中心主任果德安和安捷伦科技高级副总裁兼生命科学与应用市场集团总裁Patrick Kaltenbach进行了采访。安捷伦科技实验室解决方案生命科学中国区销售总经理赵影、安捷伦科技大中华区实验室解决方案销售发展兼全球战略客户项目总监林达音、安捷伦科技大中华区生命科学市场经理庄晨杰、安捷伦科技大中华区制药与生物制药市场经理韩莹等高层管理者共同出席了本次采访活动。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font-family: 黑体, SimHei " img title=" IMGL1218_副本.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10/insimg/9089a440-a669-4bd1-a6b2-504c8c879359.jpg" /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color: rgb(0, 32, 96) "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0, 32, 96)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font-size: 14px " 媒体采访 /span /strong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color: rgb(0, 32, 96) "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0, 32, 96)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font-size: 14px " img title=" IMG_2869_副本.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10/insimg/65042fcd-6930-4c06-89fd-0c34beeffbc4.jpg" / /span /strong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color: rgb(0, 32, 96) "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0, 32, 96)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font-size: 14px " 果德安接受采访 /span /strong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    strong 仪器信息网:目前上海药物研究所中药中心围绕中药标准化研究做了哪些工作,目前中药中心的工作重点在哪些方向? /strong /span /p p strong span style="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   果德安: /span /strong span style="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 我们团队从天然药物中药研究开始,在中药领域已经有一段研究经历。最近,我们的很大一部分工作重心在中药标准研究方面,努力推进中药的标准化及标准的国际化。我们把中药标准的国际化作为我们中药研究中心最主要的工作。目前,我们中心研究的中药标准已经成功列入美国药典以及欧洲药典,这也是中国科学家编写的标准首次进入美国药典和欧洲药典。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   在标准研究以外,我们团队还在发展新药研究。例如,我们团队成员宣利江研究员研发出的丹参多酚酸盐粉针剂创新药,目前已经上市,起到了很好的治疗效果和社会经济收益。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   另外,我们刚获得中国发改委的中药标准化项目,研究制定第三方检测标准以评价药品从中药材到饮片的真伪及优劣。目前市场上有些不法商贩,进行一些掺假掺伪行为,行业非常需要一个公正的第三方来进行药品质量的把控。法规的药典标准行业内的低门槛标准,仅仅符合药典标准是不够的。第三方评价标准的制定能够对剔除低质中药产品、肯定优质中药产品起到积极作用。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   目前中药研发赶上了好时候,相应政策的出台加上中医药立法的进一步完善,必将会对中医药产生较大促进作用。我们的团队得到了来自国家的支持,也取得了一些成果。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    strong 仪器信息网:安捷伦的哪些技术为中药研究中心的研究工作提供了支持? /strong /span /p p strong span style="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   果德安: /span /strong span style="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 安捷伦是世界上引领性的仪器公司,不仅在仪器方面一直处于创新状态,同时还在一些技术支撑体系方面不断进取。我们的实验室中药研究离不了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安捷伦近几年在仪器研发方面确实开创了不少新技术,如高分辨质谱、超高效液相、色质联用技术等,另外值得提出的是其软件分析系统是我们中药研究分析所离不开的。安捷伦对我们的研究工作给予的帮助非常大,在十年前没有这些技术的时候,就不可能开展目前进行的工作。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    strong 仪器信息网:上海药物所中药研究中心在中药蛋白组学研究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工作,目前中药蛋白组学研究面临怎样的挑战? /strong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    strong 果德安: /strong 我们课题组在中药蛋白组学方面的研究工作算是国内开展的比较早的,但是仍处于起步阶段。我们希望通过分析手段了解小分子中药成分在体内蛋白的相互作用、中药组合如何影响蛋白质调控等中药作用机理。这对于中药的有效应用非常重要,但目前的分析技术还受到通量的限值,我们需要更大通量的分析平台。蛋白组学研究中的信息量非常大,诠释信息背后的生物学意义的分析技术仍需要继续进步。国内在中药蛋白组学研究方面的团队并不多,我们是其中之一。国内团队的工作还基本处于探索阶段,没有到形成标志性成果的阶段。我们需要与生物信息学结合来推进这部分研究的进步,需要基础生物学研究领域的专家及技术的融合。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楷体_GB2312, SimKai "  果德安将作为联合实验室的负责人。他表示新的联合创新中心的发展愿景是共同合作,开拓一些前人没有做过的创新性工作。他表示,中药学终究是一个从基础研究到治疗应用的应用科学,其核心在最终应用。他表示希望将最新的科学技术不断应用到中药的诠释当中,最终给人类疾病克服带来福音。 /span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楷体_GB2312, SimKai " img title=" IMG_2877_副本.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10/insimg/968161e1-b79f-4d0b-bb0d-9c0e95acd081.jpg" / /span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color: rgb(0, 32, 96) "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0, 32, 96)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font-size: 14px " Patrick接受采访 /span /strong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    strong 仪器信息网:安捷伦近些年非常注重与药物研究机构以及制药企业的合作,请问制药市场对于安捷伦的重要性是什么? 安捷伦还将在药物分析技术方面做哪些开拓? /strong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    strong Patrick: /strong 制药市场是安捷伦的第二大应用领域,我们为整个药物研究和制药行业提供技术支持,从研发到生产,再到质量控制。药物分析越来越复杂,面临的挑战也在逐渐显现。接下来,安捷伦还将在高通量技术和高分离能力方面做更多开拓,以提高药研及制药实验室的工作效率。另外,安捷伦注重实验室应用的经济性,在提供科学性的同时还将为制药行业带来更多经济节约的技术和解决方案。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    strong 仪器信息网:从西方国家的角度看,中药研究的意义是什么? /strong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    strong Patrick: /strong 欧洲的一些国家也有很多草本药物历史上就在应用,对中药的概念,欧洲和其他西方国家有一定的接受能力。中国的中草药虽然在很久以前就得到很好的应用,但是之前缺少相应的技术我们还并不明了其所有成分和作用机理,这就需要利用最先进的多组学分析手段去探究。成分含量和机理进一步明确将会令中药的应用在中国和更多国家拓展和深入,从而治愈更多疾病。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   西药的成分及药理作用更为清楚,与西药相比中药还需要得到公众的进一步认可。但中药成分相对西药复杂的多,对仪器技术的需求更多。安捷伦和中药实验室将进行更多合作,给中药安全检测建立一定的标准体系。把中药应用推向世界各国,这是果德安教授团队的目标也是我们安捷伦的目标。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   联合实验室未来的主要任务是通过联合创新的技术和多种解决方案的合作为中药质量保证、真伪鉴别等方面标准的建立提供技术支持。目前已经展开了一些合作,如液相色谱领域的先进的Infinity技术、高分辨的液质联用平台等,还即将引入最新推出的Intuvo气相色谱技术等。中国中医药是中国独特的医药卫生领域资源、也是巨大的经济资源、中国具有原创科技资源优势。作为生命科学市场全球的领导者和中药领域技术领先合作伙伴,安捷伦将继续满足中医药行业的客户需求,提供高通量、耐用的分析仪器平台和解决方案。在新的合作实验室中技术人员将能够系统的采取多组学分析方法研究中药代谢过程,更了解中草药中生物活性物质的生物学信息。这些研究结果将进一步揭示中草药抗病作用机理、发现更多生物标志物,从而为新药发展开辟新路径。这是对人类健康有重要意义的工作。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   span style=" font-family: 黑体, SimHei "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楷体_GB2312, SimKai " 安捷伦科技大中华区生命科学市场经理庄晨杰补充说,对于中药的研究,安捷伦除了HPLC/UHPLC、全二维液相、高分辨质谱等技术平台之外,还能够提供软件系统和综合实验室管理系统。2016年6月安捷伦收购了实验室核心管理云解决方案公司iLab,并结合安捷伦仪器平台向实验室用户提供整体实验室管理系统。这样的管理系统非常适合如中药研究等仪器数量繁多的实验室,几十到几百台仪器设备可以通过统一的平台进行综合管理,如以一台电脑就可以监控到每台仪器的运转情况。其不仅能够提供实验室内部的全面管理,还包括采购、物流、仓储等诸多方面。 /span /span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楷体_GB2312, SimKai "   庄晨杰还介绍说,果德安教授是国际上唯一在中国、美国以及欧洲三个国际主流药典委员会同时任药典委员的学者。果教授带领团队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中科院杰出科技成就奖等奖项。果教授也先后获得2012年美国国际植物药科学大会首届杰出贡献奖、2013年美国植物药委员会NormanR.Farnsworth卓越研究奖、2015年香港张安德中医院国际贡献奖和2016年美国生药学会VaroTyler杰出贡献奖等国际奖项。果教授在中药研究标准化方面,一步步走来,致力于将中药推向世界,安捷伦也非常愿意支持这一行动。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right " span style="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   仪器信息网编辑:郭浩楠 /span /p p & nbsp /p
  • 技术创新赢得国际话语权:控释肥国际标准采用中国方案
    8月25日,“控释肥料国际标准颁布实施研讨会”在京举行。由山东农业大学、上海化工研究院、金正大集团等单位共同起草的控释肥料国际标准近日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正式颁布。  工信部原材料工业司副司长潘爱华在研讨会上指出,由我国主导的控释肥料国际标准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在控释肥料领域具有国际话语权,有利于提升化肥行业的国际竞争力 也标志着在这些产品和技术开发与应用上,我国完全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控释肥具有营养释放均衡、省工、利于环保等优点,是肥料产业的发展方向。美国等发达国家在上世纪70年代就开始生产控释肥,但由于价格较高等原因,国外主要用于花卉等高档植物,控释肥被视为肥料中的贵族。  1996年,山东农业大学教授张民率领研究团队开始了我国的控释肥研究。他们对控释肥包膜材料配方、生产工艺和工程化技术、检验测试方法等进行了深入系统研究,创造了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五大核心生产技术。该团队先后发表高水平论文240余篇,获得发明专利50余项,获得省级以上的科技奖励10余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奖2项、山东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项、中国专利奖3项。  2004年,张民团队将成果转让给金正大集团,实现了大规模生产,打破了某些国家在这方面的技术垄断。后来山东农业大学与金正大等企业、科研单位开展产学研合作,成立了“国家缓控释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土肥资源高效利用国家工程实验室”“缓控释肥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研发平台,使科研水平不断提高。  张民及其研究团队的科技进步带动了我国控释肥产业迅猛发展,使得我国控释肥价格仅为国外同类产品的1/2至1/3。  缓控释肥技术2011年被农业部定为主推技术,目前已累计示范推广1.8亿亩,用于小麦、玉米、果树等三十多种农作物的大田生产。金正大集团也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控释肥生产企业,并在今年相继收购了欧洲控释肥业巨头荷兰EKOMPANY AGRO B.V.公司和德国Compo GmbH(康朴)公司,为实现肥料产业走出战略奠定了重要基础。  据悉,在控释肥研究的初始阶段,张民就十分重视产品标准的制定。为保证小试、中试、扩大性生产和产业化产品的质量与国际接轨,1999年他就主持起草制定了《自控缓释肥》企业标准。以此为基础,国家发改委2007年颁布了《缓控释肥料》行业标准,国家标准委2009年颁布了《缓释肥料》国家标准,2011年国家工信部又颁布了《控释肥料》行业标准。2012年,在上海化工研究院、全国肥料和土壤调理剂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建议和组织领导下,张民主持起草控释肥料国际标准,并提交国际标准化组织肥料和土壤调理剂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经过委员会专家会议反复讨论磋商和技术委员会成员国多轮投票,由中国专家主导起草的这个国际标准于2016年初终获通过并颁布实施。
  • 10年创立 实验室前处理标准化道路上不断前行——“创新100”访天津语瓶总经理王长领
    p    strong 仪器信息网讯 /strong 2018年10月31日,第九届慕尼黑上海分析生化展(analytica China 2018)于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盛大召开。本届展会规模空前,近1,000家行业先锋企业齐聚一堂,展示尖端科技,解析热点话题,引领行业新高度。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11/uepic/d93d7fed-1e58-401d-ae97-4435105add59.jpg" title=" 000.jpg" alt=" 000.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 天津语瓶总经理王长领接受创新100”项目组采访 /span /p p   作为知名国产实验室清洗设备生产商,天津语瓶仪器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津语瓶”)携全自动均质器、全自动酸蒸清洗机等新品第四次亮相本次展会。同时,作为国产中小仪器企业代表,天津语瓶也成功申报了由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指导,仪器信息网主办的“国产科学仪器腾飞行动”之“创新100”项目。借此盛会,“创新100”项目组在天津语瓶展位现场视频采访了天津语瓶总经理王长领。请其就企业10年创立往事、发现现状、新品推出、市场布局、未来发展等情况进行了一一介绍。详情点播以下视频观看: /p script src=" https://p.bokecc.com/player?vid=26F257CAA4D9D19A9C33DC5901307461& siteid=D9180EE599D5BD46& autoStart=false& width=600& height=490& playerid=621F7722C6B7BD4E& playertype=1" type=" text/javascript" /script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strong /span /span /p p   天津语瓶仪器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于2008年,创立初衷是让实验室清洗流程标准化,让实验环境更健康,让前处理实验更加智能化,为实验人员提供更加实用的实验室仪器设备。语瓶当前主要产品有实验室洗瓶机、全自动酸蒸清洗机、全自动均质器、酸纯化仪等,公司以天津为中心,已在南京、广州、成都、西安、石家庄、济南等地设有服务中心。 /p p   深耕行业近十年,语瓶主打的洗瓶机产品收获了市场占有率和用户好评,典型用户包括USP美国药典标准开发中心、SGS亚太区实验室(天津、上海、韩国等地)、恒瑞医药、药明康德、华海制药等,仪器被评为“国产好仪器”和“2017年最受关注清洗类产品”,且最新中标了吉林省粮油项目8台实验室洗瓶机。 /p p   本次慕尼黑展会,语瓶也带来了全新的全自动均质器和全自动酸蒸水洗烘干系统等新品。语瓶的全自动均质器可以自动清洗刀头和自动添加乙腈,并配有排风装置,解决了用户在使用乙腈均质样品后需要清洗刀头等实际问题。全自动酸蒸水洗烘干系统针对目前实验室清洗微波消解罐酸味重,清洗残留要求高等问题推出的解决方案,全流程2个小时从酸蒸到水喷淋冲洗、烘干全自动完成。 /p p   王长领表示:“语瓶产品的核心竞争力是产品性能稳定、清洗速度快、清洗数量多、清洗洁净度高、售后服务体系完善。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是不断加大研发投入,继续创新,引领行业的技术进步。”不难看出,语瓶下一步的战略布局是让实验室仪器智能化、自动化,让自动化仪器为实验室服务。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 nbsp & nbsp & nbsp 附:国产仪器腾飞行动“创新100”介绍 /strong /span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为秉承“国产科学仪器腾飞行动”宗旨,在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的指导下,仪器信息网于2018年启动“国产科学仪器腾飞行动”之“创新100”项目,筛选一批具备自主创新能力的中小仪器厂商,通过公益性的报道、走访、调研,在企业发展的关键时期“帮一把”,助力国产仪器中小厂商腾飞发展。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strong 一、“创新100”入选标准 /strong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1) 企业主营业务为科学仪器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2) 企业主营产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具备创新性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3) 企业总部设在中国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4) 企业科学仪器产品的年产值在3000万元以下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5) 企业需是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中国仪器仪表学会、仪器信息网会员之一。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strong 二、“创新100”申报流程 /strong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国产仪器腾飞行动“创新100”筛选流程包含以下环节:企业在线申报——企业创新能力审核——公益报道服务——线下资源对接——最具成长潜力企业评选。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strong 三、“创新100”报名方式 /strong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9/uepic/5cf2f7a3-00ba-4337-9397-757ac92a4d3b.jpg" title=" “创新100”预报名表单_副本.jpg" alt=" “创新100”预报名表单_副本.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color: rgb(255, 0, 0) " 扫描二维码填写申请表,完成“创新100”预报名。 /span /p
  • 立足标准品,做好小分子化合物合成定制服务——“创新100”走进广州佳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仪器信息网讯 科学仪器行业活跃着一批拥有核心技术、产品具有良好市场潜力的中小仪器厂商及上下游配套企业,为更好地助力企业发展,仪器信息网在2021年继续推进国产科学仪器腾飞行动之“创新100”项目,以公益性的宣传报道和资源对接,助力行业筛选扶持真正具备自主创新能力的“种子选手”。近日,“创新100”项目采访了广州佳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佳途科技”)。 仪器信息网CEO唐海霞女士(右二)在佳途科技董事长陈志东(左二)、总经理冯伟钊(右一)先生的陪同下参观公司希望我国的‘标尺’不再被卡脖子 把中国标准带向全球全球标准品市场可分为食品饮料、环保、制药/生命科学、法医、兽医和石化等细分市场。其中,制药/生命科学标准品市场分为化妆品、草药/植物药物、二级药品、药品杂质、药典标准和荧光微粒的标准品。有调研结果显示,截至2015年,北美占全球分析标准品市场的最大份额,其次是欧洲。Merck KGaA 、LGC Limited 、Agilent Technologies Inc. 、Waters Corporation 、Restek Corporation 等公司是全球分析标准品市场的主要参与者。然而,调研机构预测2020年至2025年期间,亚太将成为该市场具有最高年复合增长率的地区。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经费增加、从发达国家向亚太地区国家转移的临床试验外包增加、基于色谱的研究活动增加、色谱法在食品和环保行业应用的增加和粮食安全问题不断爆发等诸多因素,不断刺激亚太地区的分析标准品市场的增长。“标准品是丈量国家质量的‘标尺’,希望我国的‘标尺’不再被国外卡脖子, 把中国标准带向全球。” 正是这份初心与家国情怀, 陈志东于2016年创立佳途科技(CATO Research Chemicals Inc.)。5年来,佳途科技致力于成为满足全球质量法规要求的标准品研发机构。不仅如此,佳途更致力于为客户提供稀缺及全新的小分子化合物合成定制服务。到目前为止,公司已经成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标准样品委员会专家委员单位以及获得CNAS/ANAB ISO17034标准物质生产者能力双体系认可的企业。依托药物杂质合成技术沉淀 将投入更大的精力啃“硬骨头”目前,佳途科技已为全球超过1万家检测机构、生产企业提供包括医药、食品、农残、兽残、消费品、环境、天然提取物等领域分析检测所需标准品。公司的产品覆盖了国内法规要求检测的大部分标准品类别,尤其是在配套医药杂质产品方面,药物标准品种类更全。“在现有的稳定产品布局基础上,我们将会投入更大的精力去啃‘硬骨头’——依托在高难度药物杂质合成定制过程中的技术沉淀,以及10万+实单化合物合成线路设计经验,建立专家级的小分子化合物定制合成能力,聚焦于合成高依赖度、行业稀缺及制备条件复杂的产品”,陈志东说到。佳途科技现有150名员工,其中技术人员占比72%,由美国耶鲁大学博士后、国家青年千人人才专家带领。佳途的研发团队可谓人才济济,共有四位博士组建的合成与分析团队,成员均拥有资深行业经验,如其中的梁博士,就曾担任LONZA药物研发项目负责人,参与全球重磅新药的工艺开发、优化及商业化生产。不仅如此,公司近三年来在研发上的投入年均20%以上,并先后与上海有机所、中山大学、南方科技大学、暨南大学、广东药科大学等国家院校单位联合进行技术合作。佳途科技实验室一隅双体系认可为产品打上“双保险” 关注产品和服务创新 谈到企业的创新,陈志东继续向仪器信息网团队介绍到,佳途重点关注产品和服务的创新。首先是产品的创新:1、全新标准品的定制合成:公司配合药企的药物研发项目,进行特定药物杂质合成;我们根据法规对于产品检测的最新调整,进行相应新标准品的开发。这些创新产品包括小檗碱系列杂质、前列腺素系列杂质、多肽系列杂质、基因毒性杂质、磷系阻燃剂、新型增塑剂、REACH法规新增品种、兽药同位素产品等。2、对现有产品进行优化:公司推出的1-10多溴联苯混标、RoHS 2.0全套混标、40种糖皮质激素混标、18种磺胺药物混标等,有效优化了实验室分析检测的过程。其次是服务的创新:公司在2021年将上线一套更加完善的生产管理系统,结合物联网、5G技术,让错误无法产生而非降低。同时企业内部BI(商业智能)系统的投入,从数据分析、异常提醒、自动决策三个层次提高管理能力。多套管理系统的投入将为客户提供更多服务,如订单实时跟踪、储存条件和失效日期的提醒、精准称量的标签、在线证书下载等。公司通过CNAS/ANAB ISO17034 双体系认可,意味着企业必须严格遵守体系的品控要求,为产品品质打上“双保险”。对于用户而言,可以有效降低产品采购的甄选难度,避免潜在的产品品质风险。在采访的最后,陈志东还谈了他对“十四五”期间国内标准物质产业发展的看法。他认为,国家“十四五”规划中,明确坚持高质量发展道路,提出“完善国家质量基础设施,加强标准、计量、专利等体系和能力建设,深入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可以预见的是,随着国家对于高质量发展的日益重视,将会加大对各类产品质量监控,从而产生新的标准物质需求及原有需求的扩大。同时,国家将对于提供质量准绳的标准品生产企业提出更高的规范化要求。2020年9月,由中国标准化协会发起的国家标准样品专家咨询委员会成立暨2020工作会议,目的正是为了深入推进国家标准样品改革,助推国家标准样品事业科学发展。 此外,佳途科技于2021年进驻广州黄埔区百事高智慧园,为其实现进一步蜕变奠定坚实的硬件基础。目前公司新的研发中心占地5000多平方米,拥有包括核磁、三重四级杆质谱等在内的高端仪器设备150台(套)。未来公司将以优势“小分子化合物合成定制”技术为核心,深耕医药中间体、药物杂质、消费品标准品合成定制三大业务板块,同时提供化合物制备分离及结构确证服务,致力于成为小分子化合物定制合成领域的标杆企业。附:“创新100”介绍  秉承“国产科学仪器腾飞行动”宗旨,仪器信息网于2018年启动“国产科学仪器腾飞行动”之“创新100”项目,通过筛选一批具备自主创新能力的中小仪器厂商,借助报道、走访、调研等方式,在企业发展的关键时期“帮一把”。  项目自启动以来,已收到超过150家企业的踊跃申请,通过输出公益性的宣传报道,组织企业研学、参观交流、主题讨论等各类资源对接活动,得到广大科学仪器企业与用户单位的高度关注与一致好评,现已成为中国科学仪器市场颇具影响力的特色活动,对于提升国产仪器品牌影响力,为行业筛选优质仪器企业贡献重要力量。为延续“国产科学仪器腾飞行动”精神,筛选和服务更多国产科学仪器潜力企业,“创新100”将于2021年继续进行,为国产仪器企业输送更多公益资源。点击链接,立即报名:https://www.instrument.com.cn/zt/chuangxin100-2021
  • 仪器信息网“创新100”企业专访CATO陈志东:手握“标尺”,将中国标准带向全球
    近日,广州佳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志东先生应邀特别接受了仪器信息网“创新100”项目采访。以下摘自仪器信息网的访谈内容:手握“标尺”,将中国标准带向全球仪器信息网CEO唐海霞女士(右二)在佳途科技董事长陈志东(左二)、总经理冯伟钊(右一)先生的陪同下参观公司希望我国的‘标尺’不再被卡脖子 把中国标准带向全球全球标准品市场可分为食品饮料、环保、制药/生命科学、法医、兽医和石化等细分市场。其中,制药/生命科学标准品市场分为化妆品、草药/植物药物、二级药品、药品杂质、药典标准和荧光微粒的标准品。有调研结果显示,截至2015年,北美占全球分析标准品市场的最大份额,其次是欧洲。Merck KGaA 、LGC Limited 、Agilent Technologies Inc. 、Waters Corporation 、Restek Corporation 等公司是全球分析标准品市场的主要参与者。然而,调研机构预测2020年至2025年期间,亚太将成为该市场具有最高年复合增长率的地区。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经费增加、从发达国家向亚太地区国家转移的临床试验外包增加、基于色谱的研究活动增加、色谱法在食品和环保行业应用的增加和粮食安全问题不断爆发等诸多因素,不断刺激亚太地区的分析标准品市场的增长。“标准品是丈量国家质量的‘标尺’,希望我国的‘标尺’不再被国外卡脖子, 把中国标准带向全球。” 正是这份初心与家国情怀, 陈志东于2016年创立佳途科技(CATO Research Chemicals Inc.)。5年来,佳途科技致力于成为满足全球质量法规要求的标准品研发机构。公司现有产品覆盖国内法规要求检测的90%以上标准品类别,现有药物95%以上的配套药物杂质。不仅如此,佳途更致力于为客户提供稀缺及全新的小分子化合物合成定制服务。到目前为止,公司已经成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标准样品委员会专家委员单位以及获得CNAS/ANAB ISO17034标准物质生产者能力双体系认可的企业。依托药物杂质合成技术沉淀 将投入更大的精力啃“硬骨头”目前,佳途科技已为全球超过1万家检测机构、生产企业提供包括医药、食品、农残、兽残、消费品、环境、天然提取物等领域分析检测所需标准品3.2万种。公司的产品覆盖了国内法规要求检测的90%以上标准品类别,同时可以提供现有药物95%以上的配套医药杂质。“在现有的稳定产品布局基础上,我们将会投入更大的精力去啃‘硬骨头’——依托在高难度药物杂质合成定制过程中的技术沉淀,以及10万+实单化合物合成线路设计经验,建立专家级的小分子化合物定制合成能力,聚焦于合成高依赖度、行业稀缺及制备条件复杂的产品”,陈志东说到。佳途科技现有150名员工,其中技术人员占比72%,由美国耶鲁大学博士后、国家青年千人人才专家带领。佳途的研发团队可谓人才济济,共有四位博士组建的合成与分析团队,成员均拥有资深行业经验,如其中的梁博士,就曾担任LONZA药物研发项目负责人,参与全球重磅新药的工艺开发、优化及商业化生产。不仅如此,公司近三年来在研发上的投入年均20%以上,并先后与上海有机所、中山大学、南方科技大学、暨南大学、广东药科大学等国家院校单位联合进行技术合作。佳途科技实验室一隅双体系认可为产品打上“双保险” 关注产品和服务创新 谈到企业的创新,陈志东继续向仪器信息网团队介绍到,佳途重点关注产品和服务的创新。首先是产品的创新:1、全新标准品的定制合成:公司配合药企的药物研发项目,进行特定药物杂质合成;我们根据法规对于产品检测的最新调整,进行相应新标准品的开发。这些创新产品包括小檗碱系列杂质、前列腺素系列杂质、多肽系列杂质、基因毒性杂质、磷系阻燃剂、新型增塑剂、REACH法规新增品种、兽药同位素产品等。2、对现有产品进行优化:公司推出的1-10多溴联苯混标、RoHS 2.0全套混标、40种糖皮质激素混标、18种磺胺药物混标等,有效优化了实验室分析检测的过程。其次是服务的创新:公司在2021年将上线一套更加完善的生产管理系统,结合物联网、5G技术,让错误无法产生而非降低。同时企业内部BI(商业智能)系统的投入,从数据分析、异常提醒、自动决策三个层次提高管理能力。多套管理系统的投入将为客户提供更多服务,如订单实时跟踪、储存条件和失效日期的提醒、精准称量的标签、在线证书下载等。公司通过CNAS/ANAB ISO17034 双体系认可,意味着企业必须严格遵守体系的品控要求,为产品品质打上“双保险”。对于用户而言,可以有效降低产品采购的甄选难度,避免潜在的产品品质风险。在采访的最后,陈志东还谈了他对“十四五”期间国内标准物质产业发展的看法。他认为,国家“十四五”规划中,明确坚持高质量发展道路,提出“完善国家质量基础设施,加强标准、计量、专利等体系和能力建设,深入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可以预见的是,随着国家对于高质量发展的日益重视,将会加大对各类产品质量监控,从而产生新的标准物质需求及原有需求的扩大。同时,国家将对于提供质量准绳的标准品生产企业提出更高的规范化要求。2020年9月,由中国标准化协会发起的国家标准样品专家咨询委员会成立暨2020工作会议,目的正是为了深入推进国家标准样品改革,助推国家标准样品事业科学发展。此外,佳途科技于2021年进驻广州黄埔区百事高智慧园,为其实现进一步蜕变奠定坚实的硬件基础。目前公司新的研发中心占地5000多平方米,拥有包括核磁、三重四级杆质谱等在内的高端仪器设备150台(套)。未来公司将以优势“小分子化合物合成定制”技术为核心,深耕医药中间体、药物杂质、消费品标准品合成定制三大业务板块,同时提供化合物制备分离及结构确证服务,致力于成为小分子化合物定制合成领域的标杆企业。
  • Vanquish Core应用文献抢鲜看——紧跟药典,标准创新!
    Vanquish Core应用文献抢鲜看——紧跟药典,标准创新!关注我们,更多干货和惊喜好礼文末好礼Vanquish CoreVanquish Core 液相发布刚刚满一年,好评连连,不仅在制药与工业领域第1线对产品质量把关,还在科研创新领域向质量标准献言献策。目前国内第1篇基于Vanquish Core液相的应用文献已经成功发表在国内行业顶jian期刊《药物分析杂志》,飞飞速来学习一下! 2020版《中国药典》已经正式执行,中药材质量控制作为中药临床应用的关键源头,始终是行业的热点与重点。新版药典进一步完善控制要求,加强与疗效相关的成分含量测定,不再受限于单一成分指标,更符合中医药特点,为中药质量标准提升指明了发展方向。中药多成分同时表征,将有效提升检测效率,且能够较完整地体现中药整体化学特征。由于成分结构复杂,选择普通紫外检测器并不能完全满足同时检测的需求,而赛默飞通用型检测器——电雾式检测器(CAD),响应与分析物质量相关,从而将化合物结构对检测响应的影响降至最di,真实、灵敏、准确地将中药复杂体系科学表征,兼顾极性与非极性成分、兼顾紫外与无紫外吸收成分,势必在中药分析领域大有可为。 01文献回顾现行药典中知母的质量控制指标成分为芒果苷和知母皂苷BⅡ,由于结构类型不同,故通常采用2 种不同的检测器及色谱条件对知母及其饮片进行质量控制。芒果苷为双苯吡酮类成分,有紫外吸收,可以用紫外检测器进行定性定量;而知母皂苷BⅡ为甾体皂苷类成分,仅存在较弱的紫外末端吸收,因此需用通用型检测器进行含量测定。 Vanquish Core HPLC & CAD本篇文献首次将Vanquish Core HPLC与CAD 联用建立同时测定知母中芒果苷和知母皂苷BⅡ含量的方法,以简化和提升知母的质量控制方法,为优化知母药材及其相关产品的质量评价和质量控制提供新方法、新思路[1]。 仪器配置:• 系统底座:Vanquish System Base (VC-S01-A)• 泵:Vanquish Quaternary Pump C(VC-P20-A)• 自动进样器:Vanquish Split Sampler CT(VC-A12-A)• 柱温箱:Vanquish Column Compartment C(VC-C10-A)• 检测器:Vanquish Charged Aerosol Detector(VH-D20-A) 色谱条件:• 色谱柱:Acclaim C18 色谱柱(150mm×4.6 mm,3 μm)• 流动相:乙腈-0.2%醋酸水溶液,梯度洗脱• 流速:1.0 mLmin-1• 进样量:20 μL• CAD采集频率:10 Hz• 蒸发温度:55℃• 过滤常数:5 s 色谱图:图1 混合对照品(A)和知母样品(B)的HPLC-CAD 色谱图1. 芒果苷(mangiferin) 2. 知母皂苷BⅡ(timosaponin BⅡ)(点击查看大图) 表1 芒果苷和知母皂苷BⅡ的回归方程、相关系数、线性范围、检测下限和定量下限(点击查看大图) 实验结果:知母中芒果苷和知母皂苷BⅡ的浓度与CAD响应值均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LOD 分别为0.43 ng 和1.20 ng,LOQ 分别为1.28 ng 和4.80 ng,精密度、重复性、24 h 稳定性试验的RSD 均小于3.0%,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2.3% 和95.2%,完全满足药材的质量控制要求。 02仪器亮点Vanquish Core液相色谱系统自2020年3月发布以来,在制药行业中的应用不断铺开,尤其是中药分析领域,助力多家企业完成中药配方颗粒、经典名方两大行业热点的标准研发、标准复现与标准落地。Vanquish Core可提供性能稳定的多种类型色谱泵,标配两种色谱柱加热模式,支持梯度延迟体积连续可调,可根据具体需求灵活配置不同类型的检测器,极大提高用户的实验室检测效率。 电雾式检测器(CAD)已经被现行中国药典收录,积极响应药典对于无紫外吸收品种检测的要求。国内外多篇中英文文章采用CAD检测器应用于中药活性成分的表征,糖类、皂苷类、生物碱类、氨基酸类等成分均有较为成熟的CAD解决方案[2-5],覆盖中药品种高达数十种,仍在继续拓展与深入研究,将成为中药复杂体系科学表征的分析利器。 “码”上下载填写表单即刻获取【赛默飞中药配方颗粒应用文集】参考文献:[1] 南易,郑伟,马凤霞,孙欣光,赵阳,张洁,陈晓娟,马百平.HPLC-CAD同时测定知母中芒果苷和知母皂苷BⅡ的含量[J].药物分析杂志,2021,41(01):111-116.[2] 陈凌霄,吴定涛,赵静,李绍平.高效液相色谱联用电喷雾检测器分析不同植物中棉子糖系列寡糖[J].药物分析杂志,2018,38(01):34-40.[3] 张艳海,杨远贵,施磊,金燕,王峥涛.基于高效液相色谱-电雾式检测的三七及人参、西洋参中水溶性非皂苷类部位的指纹图谱表征分析和三七素的含量测定[J].中国中药杂志,2020,45(14):3475-3480.[4] 李效宽,张艳海,冯天辉,杨艳羚,金燕.在线固相萃取法结合电雾式检测器测定黄芪及其复方中黄芪甲苷的含量[J].分析化学,2014,42(12):1791-1796.[5] Zhen L , Guo Z , Acworth I N , et al. A Non-Derivative Method For The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Isosteroidal Alkaloids From Fritillaria By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Combined With Charged Aerosol Detection[J]. Talanta, 2016, 151(5). 如需合作转载本文,请文末留言。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可获取赛默飞全行业解决方案,或关注“赛默飞色谱与质谱中国”公众号,了解更多资讯+了解更多的产品及应用资讯,可至赛默飞色谱与质谱展台。https://www.instrument.com.cn/netshow/sh100244/
  • 天津市奶业科技创新协会立项《乳及乳制品中嗜冷微生物计数的测定方法》等5项团体标准
    各有关单位:为推进奶业优质发展,提升我国乳及乳制品质量水平,根据《天津市奶业科技创新协会团体标准管理规定(试行)》及有关规定,经研究,天津市奶业科技创新协会对《乳及乳制品中嗜冷微生物计数的测定方法》、《动物源病原菌异质性耐药的判定方法》、《国家奶业科技创新联盟标识使用指南》、《生牛乳碳足迹核算指南》、《尿素饲料使用技术规范》等5项团体标准进行立项论证,符合立项条件,批准立项。现进行公示,公示时间为2023年10月8日~10月10日。如有异议,可在公示期内向协会标准化工作组秘书处提出意见。联系人:屈雪寅邮 箱:tdstia@163.com电 话:022-26972186天津市奶业科技创新协会2023年10月7日发文-009-天津市奶业科技创新协会关于《乳及乳制品中嗜冷微生物计数的测定方法》等5项团体标准立项的通知.pdf
  • 天津市奶业科技创新协会发布《奶真实性鉴定 实时荧光 PCR 法》等4项团体标准
    各有关单位:根据《天津市奶业科技创新协会团体标准管理办法(试行)》及相关文件,批准发布T/TDSTIA 034-2023《骆驼生乳》、T/TDSTIA 035-2023《奶真实性鉴定 实时荧光PCR法》、T/TDSTIA 036-2023《100%骆驼生乳加工制品生产、加工与标识要求》、T/TDSTIA 037-2023《巴氏杀菌牛乳质量分级》等4项团体标准,实施日期为2023年8月12日。现予公布。 发文-007-天津市奶业科技创新协会关于《《奶真实性鉴定 实时荧光 PCR 法》等4项团体标准发布的公告.pdf天津市奶业科技创新协会 2023年8月10日
  • 新产品与新标准驱动增长,定下全新“五年计划”——“创新100”访泰通科技(广州)有限公司销售总监李其淦
    科学仪器行业活跃着一批拥有核心技术、产品具有良好市场潜力的中小仪器厂商,为更好地助力企业发展,仪器信息网在2021年继续推进国产科学仪器腾飞行动之“创新100”项目,以公益性的宣传报道和资源对接,助力行业筛选扶持真正具备自主创新能力的“种子选手”。  金秋九月,两年一度的行业盛会,第十九届北京分析测试学术报告会暨展览会(简称BCEIA2021)于2021年9月27日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天竺新馆)隆重开幕。为向广大用户展现科学仪器行业潜力企业的发展情况,仪器信息网特别策划了“创新100”特色报道路线,在BCEIA2021现场视频采访了泰通科技(广州)有限公司销售总监李其淦,请他就泰通的发展情况、产品及竞争优势、市场销售情况、国产仪器面临的机遇等问题进行一一解答,详情点播以下视频观看:  泰通科技成立于2016年,专注于色谱相关技术产品的输出,自主研发生产全自动热解吸仪、二次热解析仪、全自动顶空进样器等实验室前处理设备,提供水气土等环境领域VOCs的解决方案。泰通科技总部设置在广州,历经几年的发展,已在上海、成都、福建等地建立分公司,并在全国多地成立办事处,实现了售后服务的本地化和及时响应。  相较2020年,泰通科技的业绩在今年有了大幅增长,主要源自公司市场业务范围的扩大、原有产品用户复购率的不断增长,以及室内空气新标——《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标准》GB50325-2020对细分市场的驱动。此外,泰通还推出了顶空进样器、吹扫捕集等新品,并在特殊应用领域的定制化产品也收获订单,促进业务的全面开花。  样品前处理设备市场竞争激烈,相较国内众多企业而言,泰通科技的优势在于扎根广东的本地化。李总表示:“广东是全球电子设备生产供应的中心,有着完善的供应链和上下游产业链,支持仪器企业能够快速推进产品的研发、生产和供应。泰通在广东还积累了众多实验室用户,使得公司在经过大量市场调研与用户回访后,能够深知用户需要什么样的产品,需要解决怎样的痛点,从而反馈于产品的研发改造与升级。”  今年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中国经济社会迈入一个全新的五年征程,泰通科技紧随国家步伐,也定下了下一个五年的目标。“首先是推进原有产品的迭代升级 其次是加大新产品的研发,站在用户角度去为用户解决更多问题 第三是面向市场,在全国主要城市建立分公司及办事处,尤其要建立应用体验中心,把服务带给每一个用户及其实验室 最后当然是希望下一个五年能够做好海外市场的布局,实现立足中国,走向全球。”  附:“创新100”介绍     秉承“国产科学仪器腾飞行动”宗旨,仪器信息网于2018年启动“国产科学仪器腾飞行动”之“创新100”项目,通过筛选一批具备自主创新能力的中小仪器厂商,借助报道、走访、调研等方式,在企业发展的关键时期“帮一把”。     项目自启动以来,已收到超过150家企业的踊跃申请,通过输出公益性的宣传报道,组织企业研学、参观交流、主题讨论等各类资源对接活动,得到广大科学仪器企业与用户单位的高度关注与一致好评,现已成为中国科学仪器市场颇具影响力的特色活动,对于提升国产仪器品牌影响力,为行业筛选优质仪器企业贡献重要力量。为延续“国产科学仪器腾飞行动”精神,筛选和服务更多国产科学仪器潜力企业,“创新100”将于2021年继续进行,为国产仪器企业输送更多公益资源。     点击链接,立即报名:https://www.instrument.com.cn/zt/chuangxin100-2021
  • 怀柔仪器硬科技创新服务系列活动 ——科技成果转化与评价标准实践培训 在怀成功举办!
    怀柔仪器硬科技创新服务系列活动——科技成果转化与评价标准实践培训于2023年8月16日在怀成功举办!本次活动由北京怀柔仪器和传感器有限公司主办,北京怀柔硬科技创新服务有限公司承办,特别邀请科技部科技评估中心科技成果与技术评估部副部长(主持工作)武思宏作现场报告,武部长具有丰富的科技计划项目管理以及科技政策、科技成果转化、绩效评价、国际科技合作等战略研究与评估经验,并参与编写大量相关的政策文件。活动共吸引了近30余位的科技工作者参加。培训会上,武部长紧紧围绕科技成果转化政策、转化年报、评价政策、评估规范等展开了精彩的演讲,与会人员纷纷表示对科技成果转化和评价标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更清晰的认知,表示本次培训对自己的工作产生积极的影响。“怀柔仪器硬科技创新服务系列活动”由北京怀柔仪器和传感器有限公司联合北京怀柔硬科技创新服务有限公司共同推出,旨在提升各从业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培育高级科技服务人才,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的产业生态,全面推动怀柔区高端仪器装备和传感器产业高质量发展。今后将继续举办“怀柔仪器硬科技创新服务系列活动”,为高端仪器装备和传感器产业领域的人才提供更多学习和交流的机会,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和落地。
  • 《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管理办法》发布 团体标准可参与
    质检总局 国家标准委关于发布《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管理办法》的公告  为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更好激励标准化工作自主创新,调动标准化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我国标准化事业健康发展,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对《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管理办法》进行了修订,现予发布,自2016年9月1日起实施。2009年8月1日质检总局和国家标准委联合发布的《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管理办法》同时废止。  特此公告。  附件: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管理办法.docx  质检总局 国家标准委  2016年8月29日  (此件公开发布)
  • 交通运输部三项标准获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
    近日,2009年“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公布,交通运输部推荐申报的3个项目分别荣获二、三等奖。   据了解,经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共计82项标准获2009年“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其中一等奖9项,二等奖25项,三等奖48项。由交通运输部推荐申报的3个项目分获二、三等奖。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负责起草的《GB/T 14951-2007汽车节油技术评定方法》获得二等奖,交通运输部公路院、上海佳艺冷弯型钢厂和宁波路宝科技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联合起草的《JT/T 281-2007公路波形梁钢护栏》,交通运输部公路院和北京华通志远技术有限公司联合起草的《GB/T 20609-2006交通信息采集 微波交通流检测器》获得三等奖。   “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创设于2006年,旨在大力实施技术标准战略,提高标准化工作自主创新能力,充分发挥标准化工作在建设创新型国家中的技术支撑作用,调动标准化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奖励标准项目实施后,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促进了标准化事业健康发展。
  • 推动无损检测行业创新、安全发展,正业科技参与制定的4项国家标准正式发布!
    近期,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了245项推荐性国家标准和2项国家标准修改单,其中,正业科技参与编制的4项标准位列其中,并将于今年下半年10月、11月开始实施。正业科技参与编制的4项国家标准为:《无损检测仪器 1MV以下X射线设备的辐射防护规则 第1部分:通用安全技术要求》、《无损检测仪器 1MV以下X射线设备的辐射防护规则 第2部分:防护技术要求》、《无损检测仪器 1MV以下X射线设备的辐射防护规则 第3部分:450kV以下X射线设备的辐射防护的计算公式和图表》、《无损检测仪器 密封放射性源技术应用射线防护规则 第3部分:γ射线机在操作和运输过程中的射线防护措施》。据悉,本系列标准为安全标准,通过对有效射线、散射辐射及泄漏辐射防护区域范围的计算,来达到保护操作人员及居民群众人身健康和人民财产安全,并提供防护所需防护措施的目的。某种程度而言,标准已成为一种国际“通用语言”,标准是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的技术支撑,是国家基础性制度的重要方面。参与国家标准的制定有利于打破壁垒、共同提升,引导行业健康发展。作为工业无损检测供应商,正业科技一直致力于技术创新和标准化建设。截止目前,公司共参与制定国家标准14项,行业/地方标准6项。新时代呼唤新担当,新征程催生新作为。未来,正业科技将继续完善企业标准化体系,积极参与开展国家标准化活动,并认真参与国家级标准制修订工作,增强公司在行业内的影响力和话语权的同时,为无损检测行业提供更安全可靠的设备,为行业发展助力赋能!
  • 标准趋严 科林业绩成倍增长——“创新100”访成都科林分析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何启发
    p    strong 仪器信息网讯 /strong 2018年10月31日,第九届慕尼黑上海分析生化展(analytica China 2018)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盛大召开。成都科林分析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成都科林)携拳头产品AutoHS& reg 动态—静态双模式自动顶空进样器、AutoTD 自动热脱附解吸仪盛装亮相。作为“创新100”项目公益性活动之一,仪器信息网对成都科林总经理何启发进行了视频采访。 /p p   成都科林分析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16年来专注于样品前处理技术研究,自主研发了顶空进样器、热脱附解吸仪及相关附件等产品。科林于2005年推出的AutoHS& reg 动态—静态双模式自动顶空进样器曾获北京分析仪器报告会及展示会金奖(BCEIA金奖)、2006多国仪器展最高奖—科技创新奖。2008年开始着手研发的AutoTD 自动热脱附解吸仪曾获2011年BCEIA金奖,于2014年获得国家重点新产品立项,并获得国家创新基金无偿支助。多年来成都科林始终坚持技术的迭代升级,已为相应技术申请了国际专利,最新研发的样品管活化仪也已上市推广。 /p p   何启发表示,成都科林的典型用户有海关出入境、省市级药检所、环境监测站、自来水公司、第三方检测机构以及可口可乐、北大医药等大型企业。秉承对客户负责原则,科林还搭建了自己的实验室,采购高端仪器以开发应用解决方案。他表示:“近几年标准趋严对科林而言是一种优势,公司的业绩在成倍增长,未来发展前景可期。” /p p   2018年,成都科林自动热脱附解吸仪入选环保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应用指导目录,并获得“环保科技创新实用成果”奖。科林下一步在环境市场将如何布局? /p p   更多详情,请点击视频查看: /p script src=" https://p.bokecc.com/player?vid=560F4A6DB0A0E4E99C33DC5901307461& siteid=D9180EE599D5BD46& autoStart=false& width=600& height=490& playerid=621F7722C6B7BD4E& playertype=1" type=" text/javascript" /script p arial=" " white-space:=" " line-height:=" " style=" margin-top: 0em margin-bottom: 1em padding: 0px color: rgb(68, 68, 68) font-family: 宋体, & #39 Arial Narrow& #39 line-height: 26px white-space: normal " span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span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   附:国产仪器腾飞行动“创新100”介绍 /strong /span /span /p p arial=" " white-space:=" " line-height:=" " style=" margin-top: 0em margin-bottom: 1em padding: 0px color: rgb(68, 68, 68) font-family: 宋体, & #39 Arial Narrow& #39 line-height: 26px white-space: normal " span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为秉承“国产科学仪器腾飞行动”宗旨,在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的指导下,仪器信息网于2018年启动“国产科学仪器腾飞行动”之“创新100”项目,筛选一批具备自主创新能力的中小仪器厂商,通过公益性的报道、走访、调研,在企业发展的关键时期“帮一把”,助力国产仪器中小厂商腾飞发展。 /span /p p arial=" " white-space:=" " line-height:=" " style=" margin-top: 0em margin-bottom: 1em padding: 0px color: rgb(68, 68, 68) font-family: 宋体, & #39 Arial Narrow& #39 line-height: 26px white-space: normal " span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strong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 一、“创新100”入选标准 /strong /span /p p arial=" " white-space:=" " line-height:=" " style=" margin-top: 0em margin-bottom: 1em padding: 0px color: rgb(68, 68, 68) font-family: 宋体, & #39 Arial Narrow& #39 line-height: 26px white-space: normal " span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1) 企业主营业务为科学仪器 /span /p p arial=" " white-space:=" " line-height:=" " style=" margin-top: 0em margin-bottom: 1em padding: 0px color: rgb(68, 68, 68) font-family: 宋体, & #39 Arial Narrow& #39 line-height: 26px white-space: normal " span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2) 企业主营产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具备创新性 /span /p p arial=" " white-space:=" " line-height:=" " style=" margin-top: 0em margin-bottom: 1em padding: 0px color: rgb(68, 68, 68) font-family: 宋体, & #39 Arial Narrow& #39 line-height: 26px white-space: normal " span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3) 企业总部设在中国 /span /p p arial=" " white-space:=" " line-height:=" " style=" margin-top: 0em margin-bottom: 1em padding: 0px color: rgb(68, 68, 68) font-family: 宋体, & #39 Arial Narrow& #39 line-height: 26px white-space: normal " span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4) 企业科学仪器产品的年产值在3000万元以下 /span /p p arial=" " white-space:=" " line-height:=" " style=" margin-top: 0em margin-bottom: 1em padding: 0px color: rgb(68, 68, 68) font-family: 宋体, & #39 Arial Narrow& #39 line-height: 26px white-space: normal " span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5) 企业需是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中国仪器仪表学会、仪器信息网会员之一。 /span /p p arial=" " white-space:=" " line-height:=" " style=" margin-top: 0em margin-bottom: 1em padding: 0px color: rgb(68, 68, 68) font-family: 宋体, & #39 Arial Narrow& #39 line-height: 26px white-space: normal " span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strong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 二、“创新100”申报流程 /strong /span /p p arial=" " white-space:=" " line-height:=" " style=" margin-top: 0em margin-bottom: 1em padding: 0px color: rgb(68, 68, 68) font-family: 宋体, & #39 Arial Narrow& #39 line-height: 26px white-space: normal " span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国产仪器腾飞行动“创新100”筛选流程包含以下环节:企业在线申报——企业创新能力审核——公益报道服务——线下资源对接——最具成长潜力企业评选。 /span /p p arial=" " white-space:=" " line-height:=" " style=" margin-top: 0em margin-bottom: 1em padding: 0px color: rgb(68, 68, 68) font-family: 宋体, & #39 Arial Narrow& #39 line-height: 26px white-space: normal " span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strong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 三、“创新100”报名方式 /strong /span /p p arial=" " white-space:=" " line-height:=" " style=" margin-top: 0em margin-bottom: 1em padding: 0px color: rgb(68, 68, 68) font-family: 宋体, & #39 Arial Narrow& #39 line-height: 26px white-space: normal " span data-filtered=" filtered"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span /p p arial=" " white-space:=" " line-height:=" " text-align:=" " style=" margin-top: 0em margin-bottom: 1em padding: 0px color: rgb(68, 68, 68) font-family: 宋体, & #39 Arial Narrow& #39 line-height: 26px white-space: normal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9/uepic/5cf2f7a3-00ba-4337-9397-757ac92a4d3b.jpg" title=" “创新100”预报名表单_副本.jpg" alt=" “创新100”预报名表单_副本.jpg"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border: 0px max-width: 600px " / /p p arial=" " white-space:=" " text-align:=" " line-height:=" " style=" margin-top: 0em margin-bottom: 1em padding: 0px color: rgb(68, 68, 68) font-family: 宋体, & #39 Arial Narrow& #39 line-height: 26px white-space: normal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color: rgb(255, 0, 0) " 扫描二维码填写申请表,完成“创新100”预报名。 /span /p p arial=" " white-space:=" " line-height:=" " style=" margin-top: 0em margin-bottom: 1em padding: 0px color: rgb(68, 68, 68) font-family: 宋体, & #39 Arial Narrow& #39 line-height: 26px white-space: normal " strong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 span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span 更多相关内容请点击进入专题 /strong span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color: rgb(255, 0, 0)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 strong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 a href=" https://www.instrument.com.cn/zt/chuangxin100" target=" _blank" styl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color: rgb(255, 0, 0) text-decoration: none " 《“创新100”助力国产腾飞》 /a /strong /span /p
  • 《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管理办法》正式施行
    市场监管总局关于修订《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管理办法》的公告行政规范性文件《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管理办法》已经2022年3月24日市场监管总局党组第12次会议修订通过,现予公告,自发布之日起施行。2020年4月14日发布的《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管理办法》(市场监管总局公告2020年第15号)同时废止。市场监管总局2022年4月1日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管理办法(2009年8月1日发布 2016年8月29日第一次修订2020年4月14日第二次修订 2022年4月1日第三次修订) 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为了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进实施标准化战略,表彰在标准化活动中作出突出贡献的组织和个人,调动标准化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标准化事业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评比达标表彰活动管理办法》(中办发〔2018〕69号)、《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表彰奖励管理暂行办法》(市监人函〔2019〕1683号)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是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市场监管总局(标准委)〕设立,并经中央批准的奖项。  第三条 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分为标准项目奖、组织奖和个人奖,每2年评选1次。第四条 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评选表彰面向基层和工作一线,一般不评选副司局级或相当于副司局级以上的个人和集体,不评选县级以上党委、政府,评选处级或相当于处级干部比例原则上不超过表彰总数的20%。第五条 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的提名、评审和授奖,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坚持突出先进性、代表性、时代性,坚持以德为先、依法守规、注重实绩、群众公认,不收取任何费用。 第二章 组织机构  第六条 市场监管总局(标准委)负责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评选表彰的组织工作,并设立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领导小组、评审委员会及监督委员会。  第七条 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领导小组由市场监管总局(标准委)领导及有关司局等方面代表组成,主要职责是:  (一)审议评选表彰工作方案;  (二)审议评审结果;  (三)研究解决评选表彰工作中出现的重大问题。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场监管总局标准创新司,主要负责评选活动的具体组织协调,研究提出评选表彰工作方案、规则等相关政策制度建议,承办领导小组交办的工作。  第八条 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评审委员会由中国标准化专家委员会专家等组成,主要职责是:  (一)负责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评审工作;  (二)向领导小组报告评审情况;  (三)提出完善评审工作的意见建议。  第九条 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监督委员会由市场监管总局(标准委)及有关单位工作人员组成,主要职责是:  (一)监督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提名、评审和异议处理等工作;  (二)向领导小组报告监督工作;  (三)提出完善评选表彰工作的意见建议。 第三章 表彰范围和评审标准  第十条 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标准项目奖的表彰范围是现行有效且实施2年以上(含2年)的下列标准:国家标准、国家军用标准,在标准委备案的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在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或企业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进行自我声明公开的团体标准或企业标准,由我国专家牵头起草并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国际电信联盟(ITU)等发布的国际标准。  第十一条 组织奖的表彰对象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设立的企业、科研机构、社会团体、高等院校等组织,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TC)、标准化分技术委员会(SC)、标准化工作组(SWG)和产业技术联盟,全国军用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以及ISO、IEC、ITU技术机构的秘书处承担单位或国内技术对口单位。  第十二条 个人奖的表彰对象是从事或参与标准化工作,为我国标准化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第十三条 标准项目奖设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3个等级,各等级奖项评审标准如下:  (一)一等奖:标准所包含主要内容的技术水平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聚焦原始创新技术、集成创新技术或重大瓶颈问题,创新性突出,标准实施后取得重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或生态效益,对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保障健康安全、保护生态环境、维护国家利益有重大作用;  (二)二等奖:标准所包含主要内容的技术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聚焦关键共性技术,创新性明显,标准实施后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或生态效益,对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保障健康安全、保护生态环境、维护国家利益有很大作用;  (三)三等奖:标准所包含主要内容的技术水平达到国内领先水平,聚焦具体产品、服务、过程和管理创新,创新性比较明显,标准实施后取得较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或生态效益,对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保障健康安全、保护生态环境、维护国家利益有较大作用。  第十四条 组织奖不分等级。组织奖候选组织需满足以下要求:  (一)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标准化工作的决策部署,遵守标准化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将标准化工作纳入本组织机构的工作规划、计划,在国际国内标准化工作中贡献突出,有效促进相关行业、领域的发展;  (二)科学运用标准化方法,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取得创新性成果;  (三)注重标准化人才培养,具有一支结构合理、稳步发展的标准化人才队伍;  (四)在标准化科研、标准化教育、标准制修订、标准推广实施和国际标准化等某一方面或多方面取得重要创新性成果,贡献突出。  第十五条 个人奖设终身成就奖、突出贡献奖和优秀青年奖。个人奖候选人需满足以下要求:  (一)政治坚定。坚决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标准化规章制度;(二)作风过硬。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恪守职业道德规范,作风正派,品行端正,清正廉洁;(三)业绩显著。热爱标准化事业,有较强的专业素养,求实奉献,勇于创新,具有较高威信或影响力,取得公认的业绩。  第十六条 终身成就奖候选人应当在标准化理论研究、标准研制、标准推广实施、国际标准化或标准化综合管理、国际标准组织治理方面取得重大创新成就,并符合以下条件之一:(一)获得3次以上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标准项目奖一等奖;(二)担任ISO、IEC、ITU等国际标准组织高级管理职务,在推动中国专家参与国际标准化工作或推广应用国际标准方面作出巨大贡献;(三)担任TC主任委员或秘书长满10年,任期内所在TC考核结果均达到二级以上,且为本领域标准化工作作出巨大贡献;(四)在标准化战略、法规、政策方面作出巨大贡献。  第十七条 突出贡献奖候选人应当在标准化理论研究、标准研制、标准推广实施、国际标准化等某一方面或多方面作出突出贡献,具有较高的影响力和知名度。第十八条 优秀青年奖候选人应当在标准化研究与应用方面作出创新性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并具有突出的发展潜力,年龄不超过40周岁。第十九条 参评组织奖的单位,近5年应当未发生重大违法违纪行为,未发生重大质量安全、环境污染、安全生产、公共卫生等事故,未引起重大群体性事件,未被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列入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参评个人奖的个人,近5年应当无违法违纪行为,未担任被列入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企业的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有关集体和个人因涉嫌违法违纪等问题正在接受调查、审查的,应当暂停实施表彰。 第四章 提名和受理  第二十条 领导小组办公室制定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评选表彰工作方案,按程序报市场监管总局党组审议通过后,报全国评比达标表彰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审核后实施。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