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安全问题

仪器信息网安全问题专题为您整合安全问题相关的最新文章,在安全问题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安全问题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安全问题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安全问题话题讨论。

安全问题相关的资讯

  • 关注中国的食品安全问题
    近些年来, 中国的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每年频频出现的重大食品安全事件,不仅严重影响到了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了巨额的财产损失,而且也影响到了中国的经济发展、食品出口、社会稳定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如何保障食品安全问题亟待我们一起探讨和解决。   一、食品安全的现状   近些年来,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食品安全问题日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并发展成为一个世界性的问题:例如,1996年英国爆发的疯牛病、1997年香港禽流感、1998年东南亚猪脑炎、1999年比利时等国二恶英、2001年欧洲爆发口蹄疫、2003年发生在中国的非典型性肺炎(SARS),2008年9月,中国令人震惊的“三鹿奶粉事件”以及2009年全球性的甲型H1N1流感,这些食品安全事件使老百姓忧心忡忡,以至有的人产生了“吃动物食品怕含激素,吃植物食品怕有毒素,吃饮料食品怕掺色素”的恐惧心理。当然这种担惊受怕显属过虑,但却也从侧面反映了当今的食品安全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对此,笔者把这些问题主要概括如下:   1.一些蔬菜、水果中普遍残存化肥、农药等物质,使这些食品的安全状况令人十分担忧。在农业生产中,一些菜农、果农为了增收往往使用高毒甚至剧毒农药来喷洒蔬菜、水果,这直接导致蔬菜、水果的农药残留量超标,这样的蔬菜、水果被消费者食用后肯定会带来身体健康上的很大危害。例如,在2009年曾经有相关的组织对北京市4家大型超市销售的樱桃、甜瓜、桃子、油桃、苹果5种水果进行抽查,结果一共检测出了17种农药,甚至有的农药是法律已经禁止使用的农药,可见某些农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是多么不容忽视。   2.在食品加工中超量使用食品添加剂和其他化学用品。一些黑心肠的企业、个体工商户受金钱的驱使,在加工食品的过程中往往违规使用、超标量使用食品添加剂、抗生素、激素,甚至不惜掺加有毒有害的化学用品,主要表现在:(1)超量使用食品添加剂。国家有关部门认定了可供加工食品使用的添加剂的品种及其用量,如果超量使用很可能会对人体带来危害。但是为了追逐利润,一些食品加工者却无视消费者的生命、健康权的保护,非法使用和添加超出食品法规允许适用范围的化学物质(其中绝大部分对人体身体有害)。例如,在面粉中添加超限量的增白剂“过氧化苯甲酰” 在腌菜中多倍超标量使用苯甲酸 在饮料中成倍超标使用化学合成甜味剂 为了使馒头、包子增白使用二氧化硫 为使大米、饼干增亮使用矿物油 用甲醛浸泡海产品使之增韧、增亮,延长保存期 为改善米粉、腐竹口感使用“吊白块”(一种化工原料,学名甲醛次硫酸氢钠) 还有孔雀石绿、苏丹红、三聚氰胺……像这些老百姓看不见,摸不着,闻不到,尝不出却能导致人们食物中毒甚至死亡的化学物质到处可见,令人防不胜防,触目惊心。(2)激素和其他有害物质残留于家禽、家畜、水产品体内。在种植业、养殖业中滥用激素和其他药物以增加产量,使水果、蔬菜、家禽家畜、水产品在短期内获得丰收、成熟。例如,带尖的西红柿,坚硬的猕猴桃、肥大的豆芽等等,都有可能是使用激素促使其长熟的结果。这种做法不仅使培育出来的产品营养价值明显降低,而且也会给食用者的健康带来很大的危害。   3.制造、加工食品的过程中使用劣质原料,给食品安全造成极大隐患。例如,用病死的家禽家畜加工熟肉制品 用“地沟油”加工油炸类食品、“注水猪肉”( 给猪注水等于注毒,食用后对人体有极大危害)等。再如,2009年,在辽宁、山东、河北、上海、陕西等地又查到了多起使用2008年未被销毁的问题奶粉作为原料而生产乳制品的事件。这些免食品安全隐患如果不及时加以严厉制止,都有可能会演变成为危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食品安全事故。   4.食品中的重金属污染严重。由于受城市某些工矿企业违规排除废水的影响,致使一些地区人畜饮用水源和农作物灌溉水源受到很大程度的污染,主要是铅、锡、汞、锌等对人体健康有害的重金属元素过量浸入到水源中去,受这些重金属污染的饮用水和农产品食品进入到人体后,就会给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很大的危害。 另外,一些用来盛放食品的包装纸、包装袋、不锈钢餐具等也是铅、铬、镍等重金属污染的重要来源,这些重金属物质一旦超标超量的渗入了食品中,人们食用后就会对自己的身体健康带来很大的潜在威胁。   正是由于以上一些食品问题的存在,近些年来,中国每年发生的食物中毒事件层出不穷,并且愈演愈烈。据国家卫生部公布的全国食物中毒情况,仅2003年,全国重大食物中毒事件达379起,中毒12 876人,死亡323人 2007年,全国发生重大食物中毒事件506起,中毒13 280人,死亡258人 2008年,全国发生重大食物中毒事件437起,中毒13 325人,死亡152人。   二、食品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1.由于相关部门对食品安全生产的操作监管不力,使得中国食品行业严重违规、违法生产销售不合格食品的现象屡禁不止。中国的食品监管一直采取分段管理为主、品种管理为辅的方法,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各职能部门之间要么会出现争着监管、重复执法的现象,要么会出现争着不管、相互推诿扯皮的现象,这就给某些食品行业违法生产、销售不合格食品提供了可乘之机。   2.中国关于食品安全的法律体系中存在着诸多弊端和问题,为不少问题食品的产生提供了生存的空间。中国的食品安全法律条文规定的过于笼统,难以操作,并且这些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严重滞后,现有的一些食品安全的标准水平规定偏低,许多指标远远低于国际标准,许多重要的标准至今还尚未制定出来,这就为那些不法厂商、企业违法生产超低标准、不合标准的食品提供了可乘之机。   3.消费者缺乏食品方面的常识,也可能会引起食物安全问题的产生。首先,消费者缺乏购买安全食品的常识。中国众多的消费者由于收入水平低下,没有足够的消费能力,加上缺乏相应的常识,所以在购买食品时安全意识淡漠,往往只图便宜,不顾及食品的质量、卫生问题。还有一些消费者在购买便宜食品、特价食品、无质量保证食品时,总是抱着侥幸心理,认为大家都在买,并且别人过去多年吃这些便宜食品也没吃出什么问题,现在再吃也不会有事,在消费者这种心理的支持下,就为问题食品的销售打开了门路。其次,很多消费者缺乏科学食用食物的常识,由此可能会引发一些疾病的产生,甚至导致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例如,在2009年8—10月,北京市丰台区已经连续发生4起扁豆中毒事件,发病人数达64人。据调查表明,中毒的主要原因是烹饪者未将扁豆煮熟、炒熟。其实像扁豆、豌豆、四季豆这三种蔬菜,其本身含有天然毒素,如果对它们加热不完全就被人们食用,则可能会引起人们的食物中毒。人们在炒菜时如果事先了解了这些基本常识,就可以避免这类食物中毒事情的发生。   三、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一些对策建议   1.政府应当切实履行好其监管职责,加强对食品质量的安全监管。加强食品质量的安全监管应当成为政府的头等大事,这就要求政府:要加强对食品的准入市场管制,提高食品的准入市场门槛,严防“三无”食品流入市场 要有效规范食品生产者的生产、经营行为,坚决取缔无证生产、无证加工食品的行为 要整合食品安全监督、检测资源,更新检测装备,加强对食品质量安全的监测,对食品从生产、加工、管理、贮运、包装到销售的全过程都要进行严格的监控 要全面严厉打击生产、销售假劣食品和不合格食品的违法犯罪活动 要规范食品采购渠道,从源头上控制不安全、不合格食品流入市场。   2.完善中国的食品安全法律体系。首先,应当建立科学、完善的食品安全标准系统。对此,笔者认为,我们可以借鉴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进一步细化和规范食品安全生产领域内的法律制度,制定出切实可行的食品安全方面的具体标准。同时,要提高中国的食品安全标准,使中国的食品安全标准与国际标准相接轨。其次,要加强法律法规对危害食品安全行为的惩罚力度。中国的《食品卫生法》规定,对违法企业只能是责令“停止生产经营”、“没收违法所得”,或者处以额度不高的罚款(一般都是在3万元以下),只有“情节严重”才会被“吊销卫生许可证”。可见,中国法律中对食品犯罪的处罚与世界上其他国家相比都要轻得多。这样轻的处罚,使生产经营者的违法成本比守法成本还要低,所以这对于打击制造低劣、伪冒食品者几乎起不到威慑作用。   笔者认为,我们可以借鉴国外的巨额赔偿制度,对生产和销售质量不合格、不安全食品的厂商处以高额罚款,情节严重的还应当加重追究其刑事责任,以达到足以震慑其危害食品安全行为的作用。   3.向广大消费者宣传、普及食品安全方面的知识。通过加大对消费者进行食品安全方面的宣传教育,使消费者了解更多的食品安全常识和健康饮食知识,使消费者增强食品安全意识,提高辨别问题食品的能力,自觉抵制“问题食品”,把食用不合格食品杜绝于消费者的消费观念之外。对此,我们可以通过网络、电视、报纸、杂志、广播等工具,定期组织健康饮食宣传活动,有计划地报道食品安全知识,并且要及时曝光生产、销售假冒伪劣食品的一些不法厂商及其商品,披露最近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以保障消费者的消费知情权。   参考文献:   [1]袁仲,杨继远。农药化肥污染与食品安全[J].农产品加工:学刊,2009,(7)。   [2]王彬,赵家良。蔬菜农药残留现状及防控对策[J].云南农业,2009,(7)。   [3]孙耀武。中国食品安全问题的原因及对策研究[J].市场论坛,2009,(2)。   [4]张永建。客观认识中国食品安全问题[J].太原科技,2009,(1)。   [5]杨欢进,牛建青。中国食品安全问题的成因及对策[J].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2009,(5)。   [6]乔娟,李秉龙。中国食品质量安全问题的原因与对策探讨[J].中国畜牧杂志,2008,(8):23-26. [7]戈福林。中国食品安全监管现状及其原因分析[J].内江科技,2008,(34)。   [8]陈君石。如何解决中国食品安全问题[EB/OL].凤凰网:世纪大讲堂,2008 -10 . [9]中国的食品质量安全状况[J].国务院公报,2007,(28)。   [10]孙斌。食品安全管理存在问题及其对策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6,(11)。 文章转载自:法律教育网
  • 饮水安全问题日益凸显,究竟交给谁才放心?
    饮水安全问题由来已久,近日全国人大代表发声呼吁尽快联动跨省治理长三角饮用水安全问题,再次拔升饮水安全问题的关注度。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尤其是长三角地区的发展较快,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平衡点被打破,生态环境保护力度不够,饮水安全问题也渐渐凸显。   而在农村,这一问题更加紧迫。据统计,农村饮用水不安全的原因主要有水质、水量、完供率等问题。其中,水质问题是饮用水不安全的重要原因,一方面是已建设的集中供水工程有部分缺少处理设备及消毒设施,一方面是分散的供水方式导致水质出现更多不可控的恶化因素。   近日水利部印发的《2022年水利乡村振兴工作要点》中也再次明确,2022年将以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农村饮水安全问题为底线任务,进一步提高水质保障水平。   当前,各地多项农村饮水安全工作进入提速阶段。如,陕西商洛市启动年度农村饮水安全敲门入户大排查工作,重庆市在农村供水保障安全方面提出水质达标率提升4个百分点的目标任务,湖北咸宁咸安区的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EPC项目建设进入扫尾阶段等等。   此外,在3月14日,中国水务公布消息称,公司与亳州水公司已订立合作协议,内容有关于安徽省亳州市的直饮水项目的战略合作。目标五年内将高质量的管道直饮水基本接入全市,覆盖家庭、工作、学校等多个场所,助力饮水安全,助力绿色低碳发展。   综合来看,饮水安全问题将在不久后得以解决,常态化监管将成为未来饮水安全保障的重中之重。在水质安全保障的长战线上,水质监测或是“主力军”!   《“十四五”生态环境监测规划》指明,当前城乡间生态环境监测基础能力差异较大,农村环境监测也才刚刚起步。未来将进一步推动农村环境监测,组织开展3500个特色村庄农村环境质量监测,支撑生态环境保护从城市向乡村延伸覆盖。整合农村生态环境监测数据,以增强农村环境质量分析评价能力。   前方,环境监测市场已经开始发力了!   2月25日,环境监测企业博克斯启动北交所上市辅导,不足一月,3月15日,高凌信息在科创板上市,本次实际募资净额超11亿元,将用于生态环境监测及数据应用升级项目的建设… …   从在环境监测行业竞争逐渐增大的态势来看,水环境监测,尤其是农村饮用水监测有望充分受益,进一步提升饮水安全保障水平。
  • "不少食品安全问题都是有人故意炮制"
    宗庆后:不少食品安全问题都是有人故意炮制 宗庆后 资料图   宗庆后:食品行业永远是朝阳产业   在日前举办的第六届人民社会责任奖颁奖盛典上,杭州娃哈哈集团董事长宗庆后获得“2011年度杰出贡献人物奖”。对于这个荣誉,宗庆后表示:“社会上每个行业都有比我贡献更大的杰出人物,我只能算是企业界比较勤奋的一个。”   宗庆后透露,2011年娃哈哈的整体业绩不错,实现营业收入能够超过670亿元,2010年是548.8亿元,大约有22%的增幅,但比较遗憾的是没有实现上一年订下的营业收入突破700亿元的更高目标。上缴各项税金实现53亿元,比2010年增长16%,税前利润能超过80亿元,比去年也有一定的增长,但增幅并不明显,“主要是原辅材料的涨价因素和各项经营成本的增加,导致我们的盈利空间在很大程度上被压缩了。”   宗庆后说:“2011年我最大的感悟就是八个字‘基础不牢,房子要倒’。现在欧债危机四处蔓延,甚至比2008年的美债危机还要严重。在企业界,不少企业在顺境中往往盲目扩张,一味求大求快,忽视发展的质量,根基不稳,一旦经济形势恶化、调控政策一出台,很容易就陷入困境,甚至连生存都成了问题。所以我感觉,做人做事都还是脚踏实地比较好一点,个人也好、企业也好乃至一个国家也好,都必须打下扎实的基础,才能在逆境中顺利过关,这是我们要好好吸取的经验教训。”   “虽然2011年总体经济形势并不乐观,但食品行业还是取得了不错的业绩。”对于娃娃哈所在的食品行业,宗庆后表示,“民以食为天,老百姓吃的需求总是第一位的,所以我认为任何一个社会,食品行业永远都是朝阳产业,发展趋势总是向上的。就饮料行业而言,我看了下饮料工业协会的统计数据,截至11月份,全国的饮料总产量基本上比上年同期增长了20%左右。”   他坦诚地说:“现在老百姓普遍比较关注食品安全问题,这也确实是我们当前食品行业应该特别重视的一个问题。对此我的认识是,有问题食品的源头还是在农产品上,如果不抓好这个问题,要解决食品安全问题是非常困难的。而且问题食品从数量上看确实是少数,但由于这是关系到老百姓健康的问题,因此影响比较大,需要我们花大力气去解决。”对此,宗庆后提出,一方面企业要加强自律,因为漠视食品安全的企业迟早是要被市场淘汰的 另一方面政府的监管还是要落实到位,特别是对源头的监控和教育农民等问题。   同时,宗庆后呼吁媒体对这方面问题的报道应当遵循客观、科学的准则。“实际上,近些年不少所谓的‘食品安全问题’都是有人故意炮制出来的,但一些媒体却利用消费者的心理大做文章。这对消费者和企业都没有好处,在世界上造成了不小的负面影响。”   对于明年的发展,宗庆后表示,食品行业并不像高科技行业那样有明显的阶段性趋势,所以很难说某一年食品行业的趋势是什么,但是消费者喜爱更加安全、更加营养、更加健康的食品,这是大势所趋,也是我们努力和前进的方向。“2012年娃哈哈一方面还是要稳步扩大产能、提高销量,增强盈利能力,争取实现营业收入850亿元,为2013年如期实现营业收入过千亿打好基础。另一方面,还是要坚持创新,争取能拿出1~2个新的拳头产品。此外,产业链延伸和跨行业发展工作也要继续稳步前进。”他说
  • 除了海南豇豆,还有什么食品存在安全问题
    有毒豇豆的问题变得更加严重了:继武汉之后,合肥、杭州、广州均发现了问题豇豆。25日,农业部下发紧急通知,要求各地进一步加强农产品生产环节监管。   在农业部的紧急通知里,我们看到的依旧是一种官方文件惯有的格式与语言,“高度重视”、“紧急部署”、“加大力度”、“举一反三”、“切实保障”等词语堆砌其间。当然,即便在这样一份让消费者揪心的通知里,农业部也没有忘记对自己近些年的工作予以肯定:“……去年蔬菜农药残留的合格率达到96.4%,中国蔬菜总体上是安全的”。   可叹的是,即便我们不怀疑这个96.4%的真实性,那剩下的3.6%却依旧足以让人感觉到揪心与后怕:对于市场而言,单个消费者提回家的蔬菜或许只是市场供给总量的九牛一毛,然而,对一个家庭而言却是100%。你可以想像,一家人其乐融融地围坐在一起,毫无戒备地吃着含有什么水胺硫磷的蔬菜时,是什么样一种悲壮而恐怖的场面呢?而更令我们不安的是,除了海南豇豆,还有什么食品存在安全问题?除了水胺硫磷之外,还有什么有毒物质依附在各种食品上?   “民以食为天”,要吃饭是人类最粗浅、最基本的哲学。人,或许是这个世界上最强大的动物,但同时也是最脆弱的动物:没有人能够拥有金刚不坏之身,也没有人能够离开各式各样的食物。为了一天三餐的食品安全而提心吊胆,这本就是一个足以让我们的社会、让我们的有关职能部门羞愧不已的事情。   一次次的食品安全事故历历在目,屡屡发生的由于食品安全问题而导致的震荡也早该引起管理者的高度关注。人是铁、饭是钢,一天三餐之外,我们或许还有更多的食品安全诉求。食品卫生与安全与否,不仅直接关系到广大消费者的身体健康,也直接关系到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安全事故发生后运动式的管理、被动式的打击,是无法从根本上保证食品安全的。   百姓对那些食品安全管理部门寄予希望,国家也赋予了职权,这些职能部门就有责任、有义务为老百姓管好餐桌、管好食品,让老百姓可以安安稳稳、踏踏实实地吃每一顿饭,这样的要求,应该不算是太高吧!
  • 食品安全问题是头等大事
    3月8日,记者在武都区滨河农贸市场看到几位妇女正在挑选蔬菜。当记者问及大家最关注全国两会及政府工作报告的哪些内容时,她们不约而同地提到了食品安全问题。   市民陈丽蓉说:“今天生活富裕了,大家知道讲究营养了,同时更加注重食品安全了。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改革和健全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制,严格从生产源头到消费的全程监管。这让我们对今后的食品药品安全充满期待。”   在农贸市场旁的一家超市,记者遇见正在采购食品的陇南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局长路呈祥。他告诉记者:“如今,花样百出的食品药品安全事件依然屡见报端,使得人们在购买食品时不时担忧:蔬菜水果,会不会有残留的农药?牛奶糕点,会不会加了不健康的添加剂?对所有人而言,吃得放心比吃得多样更为重要。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加快形成符合国情、科学合理的食品药品安全体系,作为食品药品监管部门,今后我们将从源头上抓起,从重处罚出现食品药品安全问题的企业。”
  • 科研人员需重视实验室安全问题
    编者的话   2009年3月,德国汉堡Bernhard Nocht热带医学研究所的一名女科学家因被含有埃博拉病毒的注射器刺到从而被怀疑感染埃博拉病毒一事受到科学界普遍关注,这使实验室安全问题再次进入人们的视野。   实验室安全问题的提出似乎由来已久,然而却渐渐成为一块“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初进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在之前的种种警告之下会格外小心注意,久而久之却“习惯成自然”,置若罔闻或形式主义了。   然而,事实告诉我们,大部分安全事故都是科研人员的疏忽造成的。本期聚焦我们把关注点锁定在“实验室安全”上,分别采访了化学、生物、环境领域的科研人员,以及设计生产实验室仪器和家具的厂商,他们的看法虽不尽相同,但共同表达了对实验室安全问题的强烈关注。   “当时研究所在建P2(生物安全2级)实验室的时候,我就对施工单位说,‘我的验收很简单,我会在实验室内部的通风口处拿结核杆菌往外排,你们要敢站在出风口的位置呼吸,这个实验室建造就算合格。’”   可以想象,当时的这句话肯定让施工单位大大吃了一惊。但都培双认为,有了这样的质量保证,实验室安全才得以让人信服。   在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感染与免疫研究中心,副主任都培双对实验室安全规程的较真是同事和研究生们公认的。   “我想呼吁社会,实验室安全意识非常重要。从事这方面工作的人,一定要保护自己、保护环境、保护社会,杜绝事故的发生。”都培双说。   历史的教训   《卡桑德拉大桥》是部老电影,肺鼠疫是片中的线索性事件。冷战时期,美国在实验室中秘密存放了致命的肺鼠疫病毒,盛病毒的容器被子弹打破,带有病毒的幸存者逃上了一辆从日内瓦开往斯德哥尔摩的列车,列车上1000多人受到这种空气传播的病毒的威胁……   “看这部电影的时候,就会想起2003年发生在我国的非典。虽然非典的感染率和死亡率远没有肺鼠疫高,但当时引发的的恐慌情绪是经历过的人永远不会忘记的。”都培双说,“假想,一个生物安全实验室流出一例肺鼠疫,那将对社会造成多大的威胁啊!这也说明,实验室安全是何等的重要。”   1951年、1965年、1976年,科学家Sulkin和Pike调查了5000多个生物实验室,累计实验室相关感染3921例。低于20%的生物实验室获得性感染与已知的事故有关,80%的报告事例与实验室人员暴露感染性气溶胶有关。   “这就说明,八成的感染是未知的,而恰恰是这种未知的感染最难及时发现处理,造成的隐患最大。”在都培双看来,极微小的气溶胶是引发事故的罪魁祸首。   其实,以现在的生物实验室设备和管理规程来说,“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气溶胶感染完全可以避免,存放病原体的密封器皿,经过严格外部消毒,就算把舌头拉开一个小口去舔一下,也决不会感染。我经常跟学生说,你要敢舔了,再把它从设备里拿出来,不然就不要拿”。   在很多人看来,都培双的这种做法太极端了,但实际上“产生事故的原因,很多是实验室的工作人员犯了极低级错误导致的”。   曾发生在新加坡、中国台湾地区和北京的3起SARS实验室感染事故,都是因为实验室管理不严,工作人员未能严格执行生物安全管理与病原微生物标准操作,犯了不该犯的低级错误。   P3实验室规定,不允许在同一实验室进行两种以上危险微生物的操作,但新加坡国立大学实验室在作西尼罗河病毒研究的同时,也作具有活性的SARS冠状病毒研究,造成病毒的交叉感染,导致一名研究生感染SARS病毒。   P3实验室规定,处理危险微生物前,研究员应该进行必要的个人防护。而2003年12月6日,中国台湾地区某病毒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发现,衔接运输舱里装有实验废弃物的塑料袋破裂,而后他未戴手套清理运输箱里的废弃物,因而感染了SARS病毒。   2004年发生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的事故,同样也是因为研究人员使用未经严格验证灭活的SARS病毒在普通实验室进行实验,造成人员感染。
  • 从“内外有别”谈我国食品安全问题
    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问题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与公众热议的中心 三聚氰胺事件、瘦肉精事件以及层出不穷的地沟油事件,这一件一件都基本上成为了各路新闻媒体的头版头条,也不断挑战着社会大众的底线。众所周知,食品安全问题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到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关系到政府和国家的形象。然而,在我国大量食品出口西方发达国家的同时,我们发现:对大部分食品来说,国外标准都高于国内的,而我国食品能安全出口的背后折射出国内销售的食品与国外出口的食品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标准。例如:瑞典研究机构的数据表示,雀巢等品牌生产的部分婴儿食品含有砷、铅等毒重金属,存在安全隐患。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随后通报,这些品牌在华产品检出的砷、铅等重金属,均未超出中国标准。数据显示,多年以来我国食品出口合格率均保持在99.8%以上,而内销食品在“多年整顿”的背景下,合格率却只有90%左右。虽然只有9个百分点的差距,但却暴露出食品安全标准“内外有别”的尴尬。近期,工程院院士也指出:一直以来,我国存在着两套国家强制执行的标准,一套是食品卫生标准,是按照食品安全法制定的,是卫生部行政执法的依据 另一套是食品质量标准,是按照产品质量法制定的,是国家质检总局行政执法的依据。两套标准长期并行,且互不沟通。在实际执行中就可能出现这样的情况:按照一套标准监督检查合格的食品,按照另一套标准就有可能不合格。可见,我国有关部门对食品安全标准的统一性还没有足够的认识,使得国内销售的都是些劣质的、掺杂违规物质的食品,而出口国外的食品都是经过严格筛选的,试问这如何对得起社会大众?   然而,我国的食品安全问题远不止国内外标准不一致这么简单,其还反映在监管与处罚力度薄弱、思想道德与舆论压力没有威慑力两方面。监督与处罚方面:以巴西为例,巴西“食品监督部门、相关法案多”,负责食品监督的部门和机构国家卫生监督局、农业部、社会发展和消除饥饿部等机构 而民间还有完善体制的消费者维权基金会和消费者保护研究院等。同时,巴西食品安全法规定:“重罚造假企业、起诉企业法人”,生产未达标产品的企业将受到处罚。如果是重犯,企业都将被处以与首次发现时数额相同的罚款,同时还要接受停产30天检查、没收不合格产品、收回已投放市场产品等一系列处罚。如再被查出,案件将直接进入司法程序,企业法人将以食品造假罪被起诉。而我国在监督与处罚上的问题在于,第一,分段监管有盲区,经常曝光一件事后,每个部门都“踢皮球”,谁都不会站出来担责任,部门协作性不强,责任并不明确,导致最终消费者讨公道时无从追究责任。第二,惩罚力度不严格,尽管食品安全法规定:“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或者销售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生产标准的食品,消费者除要求赔偿损失外,还可以向生产者或者销售者要求支付价款十倍的赔偿金。”,但在现实操作中,违法成本低,维权成本高,处罚目的难以体现,客观上导致了食品安全事件层出不穷。   思想道德与舆论压力方面:2006年,德国警方在慕尼黑一家肉品批发公司的冷冻库内搜出了120吨过期腐肉,其中一部分已经超过保质期达4年之久,导致涉嫌贩卖腐肉的食品公司老板、74岁的乔治卡尔布鲁纳在家中上吊自杀。为此,德国相关媒体对此进行了分析与报道 主流的《图片报》则认为,布鲁纳是因为不能忍受连日来的舆论压力而自杀的,而《明镜》周刊的评论则更为直接:腐肉奸商与其说是自杀,还不如说是被食品监督环境判处了死刑,在当今社会,失信就意味着身败名裂。从这个事件可以看到,在德国如果有人危害了公众的健康,那就是严重社会道德缺失的表现,良心会受到很大的谴责。然而在中国,从近来“食品案”中可以看到的不仅是国人诚信在缺失,社会道德也同样在滑坡并已到了极致,可以说已触底,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些“案例”要比一个国家的环境、人口、犯罪、就业等社会问题更要严重得多,甚至都可以说要比那些外来侵略更具有威胁性。   综上所述,我国相关部门应该认识到食品安全方面所存在的这些问题。一方面,真正认识到食品安全标准一致的重要性,缩小与统一我国标准与国际标准的差距,并尽早修订食品安全标准,使我国食品安全监管有法可依。另一方面,食品企业的老板应该要流淌着道德的血液,重视食品安全在人民与国家的地位,把人民健康放在生产经营的第一位。
  • 赵长义:解决食品安全问题应加大惩处力度
    如何解决老百姓普遍关心的食品安全问题?全国人大代表、沈阳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赵长义建议应采取“增大惩处食品安全违法犯罪威慑力、注重解决多龙治水多头管理问题、从深层次上研究食品安全问题的解决之道、探索国家全程监管及地方重点监管和民间参与监管的模式”四项措施。   赵长义指出,食品安全关系到群众身体健康和民心稳定,也成为衡量政府行政能力、管理水平的重要方面。他认为,《食品安全法》规定的只是如何监管,比如罚款、吊销许可证和执照等。赵长义认为,食品安全问题之所以层出不穷,关键是违法成本太低。食品安全犯罪和一般的经济性犯罪不可同日而语,它危害的是人的生命权和健康权,因此在刑法定罪上一定要更加严格,否则食品安全犯罪就会依然有恃无恐。要从严从重处理一批大案要案,让百姓看到希望。   目前,我国的食品安全监管分属卫生、农业、食品药品监督、质检、工商等十多个部门,职能交叉,多头执法,管理成本很高,在一些地方出现各监管部门从自身利益出发,遇到好处抢监管、遇到难题齐推诿的现象。赵长义表示,解决食品安全问题,还应注重解决多龙治水、多头管理问题,增强食品安全监管执法效率,不能靠运动式和战役式执法来解决食品安全问题。
  • 工程院院士:食品安全问题不能全归咎于政府
    陈君石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研究员,是我国食品毒理学学科的创始人之一。   ■ 对话动机   77岁,陈君石仍在坚持工作。这个走路飞快、说话简洁的老人是中国工程院院士,研究领域是食品安全。   近年来,接连出现的食品安全事件考验着公众对食品安全的信心。   陈君石写博客、开微博,在公共论坛上发表自己对各种热点食品安全事件的看法,呼吁公众科学、理性看待食品安全问题。   不过,他常遭遇“拍砖”。“中国现阶段食品安全事件不可避免”、“地沟油不可能大批量流向餐桌”等观点,甚至被认为是为一些政府部门监管无能开脱,为无良企业脱罪。   今年6月11日,陈君石从“两院院士大会”会场匆匆赶往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启动仪式,并根据今年的主题“共建诚信家园、同铸食品安全”做了发言,不想再次引发一场风波。他6分钟的发言,绝大多数人记住了一句话:“在食品安全方面,我们是全世界监管力度最强的国家。”   一语激起千层浪,网友反复转发、评论,并一度从质疑,转变为个别网民的人身辱骂。   6月14日,陈君石发表长微博,但不是道歉,而是重申观点。   6月15日,陈君石接受新京报采访,称发言虽然受到广泛质疑,但见此言已引发更多人对食品安全问题的关注和辩论,仍感欣慰。   “食品安全不是管出来的”   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是企业,企业不讲诚信,政府投入再大,也管不过来   新京报:一语激起千层浪后,你又发了长微博,重申“我国是食品安全监管力度最强国家”这一观点。为什么屡遭“拍砖”,还要这样坚持?   陈君石:我想我的微博已经讲得很清楚。从政府重视的程度、对食品安全问题的各项专项整治、每年对食品的常规检测力度、样本数量,基层食品安全信息员的人数等指标来看,中国的监管力度的确是世界最强的。同时,我国的部分食品安全标准,比如微生物标准、菌群总数国标等,比发达国家要严格得多。另外,从全国监督执法的队伍来看,现在公安部门也专门设立打击假劣食品的队伍,这在其他国家是“少有的”。   但是,“监管力度最强”不等于“政府监管已到位”、不会出现食品安全问题。正相反,我在很多场合都强调,我们确实存在很多食品安全问题,而且还很严重,从农田到餐桌的食品安全链条尚未形成 多个监管环节存在漏洞,监管缺乏科学性,监管过程不够透明等。   “监管最强”不是我11日发言的重点,但很遗憾,少有人能耐心看完我发言的全文。所以,我只能重申、解释我的主要观点。   新京报:如你重申中所说,一方面是在政府重视、标准、常规检测力度、队伍配置上“最强”,另一方面监管仍存在诸多漏洞。这是否意味着,在我国食品安全领域,标准没有落实,令不能得其行,日常检查和专项整治在“走过场”?   陈君石:我不否认你说的问题在一些地方存在。但这不是一个非黑即白的问题。公众希望政府什么都管,很多人把所有的食品安全问题全部归因于政府监管失职,这是不全面的。食品安全是(企业)生产出来的,不是政府监管出来的。近些年,我始终强调食品安全的第一责任人是企业,如果企业不讲诚信,政府投入再大人力物力,也监管不过来,而目前的社会舆论是任何事情都该由政府负全部的责任。   很遗憾,我的这些观点,多被舆论误解为是在替政府开脱。这几天,有网友在我的微博中留言,认为保障食品安全是全社会的事,政府、企业、科学家和媒体等等大家要共同努力,各司其职,企业诚信是一个基本环境。他所讲的“共同努力”我很认同,这也恰恰是我发言的重点。   食品安全事件必须“零容忍”   食品非法添加事件,无论是否造成健康危害,政府都应处罚   新京报:食品安全事件接连发生,从苏丹红到地沟油,从染色花椒到“牛奶门”,事故遍布多个食品行业、生产环节。这是否意味着食品企业已集体失信?   陈君石:不能完全否认食品行业,但食品安全问题确实是中国面临的巨大挑战之一。作为一个处于经济快速发展阶段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现阶段的食品安全问题不可避免。这个观点,也多次遭到质疑,但我依然坚持。   中国可能有上百万中小型的食品企业,数亿农民以分散的方式生产初级农产品。大部分粮食蔬菜、水果、鸡鸭鱼肉、蛋奶都是由分散的企业生产出来的。   一方面是老问题,食品生产、加工、经营条件比较差、工艺落后或是没有遵守卫生操作规程,造成食品微生物、重金属污染等,在相当长时间内难以解决。另一方面,是工业化进程中面临的新问题。如禽畜在机械化屠宰过程中的交叉污染问题,滥用或非法使用食品添加剂的问题。新老问题并存交织,我们很难设想,单靠政府力量,如何管控上百万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的产品安全风险?相比之下,美国只有大约两万家养鸡场,大型养鸡场出的鸡蛋占总量的99%,由于集中规范生产,加上企业守法程度较高,美国政府制定的养鸡场规范甚至不监督小型养鸡场实施。因此,在讨论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的对策时,绝对不能忘记这一国情现实。   我还说过一句遭骂的话:食品安全没有“零风险”。但我也讲过,政府要维护公众健康,必须对食品安全事件“零容忍”,即对于违反标准规范生产和任何食品非法添加的事件,无论是否造成健康危害以及危害大小,政府都应依法进行处罚和管理。   新京报:对于这样的现状,你认为是否有必要大幅提高食品安全的违法成本?维护中国的食品安全,你认为重典更关键?还是呼吁企业诚信更关键?   陈君石:我也在呼吁国家通过修订立法,加大对食品安全事件责任人的惩戒力度,威慑食品企业遵守食品安全标准。但这依然只是一种监管的手段,强调企业讲诚信与呼吁政府用重典之间并不存在矛盾,任何一个社会最终要靠企业责任来维护食品安全。   “染色馒头不是食品安全问题”   由于对基本知识缺乏了解,(人们)对食品安全存在误解   新京报:你11日的发言中讲,当天早上前往院士大会的路上,有院士问你吃什么最安全。为何从普通百姓到科学家,大家对中国的食品安全不信任?   陈君石:目前中国食品安全信息交流渠道不畅通,甚至不正常。突出的例子是,领导了解食品安全问题的信息既非来自于农业部长、也非来自于卫生部长,而是直接来自媒体的报道。   不可否认,我国的食品安全现状尚不如人意,其中有些问题还很突出 但情况决非人们想象的那样糟糕。这种错误印象的根源在于人们,不管是政府官员、媒体记者,还是普通公众,也包括一部分学术界人士,由于对食品安全的基本知识缺乏了解,对食品安全问题存在诸多程度不同的误解。   新京报:哪些食品安全事件被公众误读了?   陈君石:比如去年上海的“染色馒头”事件,是假冒伪劣问题,不是食品安全问题。“染色馒头”是用了政府批准的添加剂柠檬黄来生产假玉米馒头,从颜色看起来像玉米馒头,其实没有玉米,以此来冒充欺骗。柠檬黄是一种比较安全的食品、药品着色剂,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的专家委员会在1994年就给了它一个很宽容的每日安全摄用量。柠檬黄加在汽水中是合法的,但加在馒头中是非法的 因为国家食品添加剂标准中没有允许在馒头生产中使用柠檬黄。这是一个非常明确的假冒伪劣事件,但在人们的头脑中,都认为是个食品安全问题。   这类问题还有很多,染色花椒、假红酒、假鸡蛋等。假鸡蛋的原料基本都是食品添加剂,有些也许用的是工业级而不是食品级的,但不能被称为“有毒”。上述假冒伪劣食品占了很大比例,这些都是恶劣的违法行为,无论是否构成健康危害。   “科学家有责任告诉公众真相”   在食品安全问题上,科学家要说一些官员不敢说的真话   新京报:去年年初,你组织过食品安全风险交流论坛,有嘉宾说地沟油提纯的成本很高,而且味道刺鼻,不可能大量流回餐桌。此言招来诸多质疑。   陈君石:根据当时能看到的证据和我们对地沟油的了解,我和其他人是讲过地沟油不大可能流向餐桌的话,我要道歉。后来,公安部破获了这样的案子,这是事实证据。这也说明,制造假冒伪劣食品的手段越来越奇异,远远超过科学家的假设。但地沟油是否如舆论所说,大量地流向餐桌,我们仍缺乏科学证据和事实证据。现在很多人说,只要我到外面吃饭,就会吃到地沟油。但果真如此吗?   新京报:6分钟的发言,只有一句话被反复引用和质疑,可曾料到?   陈君石:起码,这些骂声引起更多人对食品安全的关注,我的观点有机会呈现到更多人面前。中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现代社会,但公众的科学素养和独立判断力还远远跟不上。一些指责政府的声音,哪怕说得不对也是好的 作为科学家,我的责任包括告诉公众科学的真相,引导大家理性看待食品安全问题。在食品安全的问题上,科学家要说一些官员不敢说的真话,如果我的观点和骂我的那些人一致,我就不必要再出来说话。
  • 美国《科学》杂志:中国食品安全问题任重道远
    11月28日出版的美国《科学》杂志发表了名为《中国调查揭露三聚氰胺高科技掺假》的文章,介绍了中国对三聚氰胺的调查情况,并分析了中国面临的食品安全问题和解决办法。文章说,长达数周的调查结果显示,奶粉是被通过技术手段掺杂的三聚氰胺污染的,这令科学界极为震惊。同时,中国科学家仍在研究暴露和毒性在肾损伤的婴儿中的精确机制。 上周,中国科学家公布了调查的初步结果。研究人员认为,一些尚未确定的不法分子制造了一种预混料,用于提高食品维生素和其它营养元素的含量。在此次的奶粉事件中,则带来致命的后果。一些牛奶收购厂家都在使用相同的预混料,文章引用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风险评估专家陈君石的话说,“肯定是有人在教他们使用这种技术。” 《科学》文章表示,这场事件还有很多其它方面有待理清。例如,婴幼儿奶粉中高浓度的三聚氰胺显然是被掺杂进去的,但目前并不清楚低含量的三聚氰胺是来自动物饲料中的非蛋白氮添加剂还是来自塑料包装。 中国已经提高了警惕,因此三聚氰胺再次成为漏网之鱼的可能性极小,不过牲畜饲料添加剂的问题要更棘手。中国人大有望于下月出台一部新的食品安全法,在卫生部下设立食品风险监控系统和风险评估委员会。同时,国务院上个月也要求卫生部理清混乱的食品标准。 文章认为,中国面临的挑战十分艰巨。陈君石表示,中国有2亿农户和超过50万个食品加工厂,其中许多工厂的员工还不到10个。他说,“许多公司不在乎他们的声誉”,即使被解散了也还能在其它地方重新开张,“食品掺杂是不可避免的,它将伴随我们许多年。” 他认为,食品和饲料掺假者将会加大赌注。他说:“下一次,掺杂技术会更加先进。” 研究中国商业环境的美国Old Dominion University大学管理学教授Li Shaomin同意这一观点。他说:“数百万人尝试新的挣钱方法,毫无道德上的自我约束,因此,很可能会出现能逃避现有检测方法的新产品。除非向牛奶中添加三聚氰胺的人因良心发现而失眠,否则中国的食品安全问题还将继续下去。”
  • FDA高度关注零售食品安全问题
    近日,美国食品和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呼吁,提高零售食品行业的安全问题,特别提到了食品安全现场监督的必要性。FDA表示将与州、地方政府、餐馆、零售商店经营者密切合作,以防止食物受到污染。   根据2009年发布的一项为期10年的零售食品研究报告,FDA要求零售商店必须配有经过认证的食品保护管理人员。   此外,FDA的计划还包括:加大负责零售食品安全标准制定和检测的FDA食品法典的实施力度 各州、地方政府和机构积极落实FDA国家零售计划标准和其他措施,为创造一个更好的监管环境而努力。   在长达10年的研究时间里,机构在1998年、2003年和2008年对超过800种零售食品进行了检测,发现了5个风险因素,分别为:不安全的食品来源、个人卫生状况欠佳、烹饪时间不充足、储存(时间、温度)不当、食品表面和设备受污染。   FDA还发现,学校、快餐店、全方位服务餐厅、肉类家禽市场部门和农产品市场部门的卫生条件有所改善,但是医院、疗养院、熟食店和海鲜市场部门的条件仍需改进。
  • 湖南开通举报专线 重奖食品安全问题举报
    市民拨打12320举报食品安全问题,一经查实,有望获得5000元甚至更高的现金奖励。昨日,湖南省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宣布在全省开通12320食品安全有奖举报热线,欢迎广大群众积极举报食品安全违法犯罪行为。   据湖南省食品安全办副主任、省卫生厅副厅长林安弟介绍,公众对以下8个方面的食品安全违法行为进行举报,经监管部门调查核实的,将给予奖励:在农产品种植、养殖、加工、收购、运输过程中使用违禁药物或其他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的 使用非食用物质和原料生产食品,违法制售、使用食品非法添加物,或者使用回收食品作为原料生产食品的 收购、加工、销售病死、毒死或者死因不明的禽、畜、兽、水产动物肉类及其制品,或者向畜禽及畜禽产品注水或注入其他物质的 加工销售未经检疫或者检疫不合格肉类,或者未经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肉类制品的 生产、经营变质、过期、混有异物、掺假、掺杂伪劣食品的 仿冒他人注册商标生产经营食品、伪造食品产地或者冒用他人厂名、厂址,伪造或者冒用食品生产许可标志或者其他产品标志生产经营食品的 未按食品安全标准规定超范围、超剂量使用食品添加剂的 其他涉及食用农产品、食品和食品相关产品安全的违法犯罪行为。   需要提醒的是,对借举报之名捏造事实的,将依法追究责任。同时,12320投诉举报中心会实施严格的保密制度,以确保举报人的安全。   相关链接   湖南省级食品安全监管部门举报电话   农产品环节      省农业厅 12316   生猪定点屠宰环节   省商务厅 12312   市场流通环节     省工商局 12315   生产加工环节     省质监局 12365   餐饮与保健食品环节  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0731-88633315   进出口环节      湖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0731-85627656
  • 陈君石:转基因食品不构成食品安全问题
    转基因生物技术的发展一直受到国内外的高度关注,从2009年11月底转基因抗虫水稻获得农业部颁发的生产应用安全证书至今,转基因作物的安全性问题一直是舆论热议的话题之一。对于目前公众对转基因作物安全的种种疑问,国际知名食品安全专家、国际食品添加剂法典委员会主席、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研究所陈君石院士认为需要及时澄清一些不实传闻,告诉公众有关转基因、转基因作物、转基因生物安全等方面的知识,让公众准确了解转基因食品安全的实际情况,避免因而受各类传闻的影响,使公众陷入某种认识误区。   一、天然食品不等于就是安全食品   任何一个农作物新品种的诞生都是基因改变的结果,这是农业发展的根本。为什么没有人质疑杂交水稻新品种?因为人们普遍认为,传统的杂交方式是安全的,而人为的基因改变就是不安全的,同样的误解也出现在对食品添加剂的认识上,即天然的食品添加剂就是安全的,而化学合成的食品添加剂就是不安全的。事实上,天然的食品添加剂中也有有毒有害的,而化学合成的经过科学评价的照样是安全的。对于转基因作物来说,基因改变的数量远远低于传统的杂交育种方式,在基因位点的选择上也更为精确。   二、没有零风险食品存在   食品安全是一个相对和动态的概念,没有一种食品是百分之百安全的,零风险的食品安全是不存在的。世界卫生组织对不安全食品有明确的定义,即食品中有毒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的公共卫生问题。这个定义中有两个关键词,一个是有毒有害物质,一个是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这两个关键词必须同时并存,才能构成不安全食品的事件。   在我们生活的环境(包括食物)中有毒有害物质很常见,关键在于含量,有毒有害物质只有达到一定的量,才可能对健康造成危害。例如,对于国家允许使用的农药,我们不是规定食品中农药残留等于零,而是规定食品的农药残留最大限量,只要不超过限量就是合格的,超过了是不合格的。国家在制定食品中有毒有害物质的最大允许含量标准时十分慎重,一般加上100倍的安全系数,超过标准的食品都是不合格食品,不允许出售。所以要进行风险评估。从政府管理的角度讲,非法使用的、超标的都是不能进入市场的。比如,之前发生的苏丹红事件中,苏丹红就不是政府批准的饲料添加剂和食品添加剂,所以把苏丹红放到鸭饲料中从而进入鸭蛋是非法的,政府对其予以坚决取缔。   三、转基因食品不构成食品安全问题   按照食品安全定义,一方面转基因食品不含有有毒有害物质,更不要说量的问题,所以说,转基因食品并不构成食品安全问题。另一方面,转基因作物的研究、开发有一整套严格的监督管理程序,在生产方面,也有确定的生产规范和严格的管理要求,这和其他传统产品的生产是一致的。
  • Nature新闻调查凸显实验室安全问题
    近期Nature杂志公布了一项最新的调查结果,表明研究人员所处的环境并不如他们所认为的那样安全。   这是首份关于研究人员工作场所态度和实际操作的国际性调查,调查结果指出,科学家们对他们实验室的安全保障存在一种错觉。   调查显示,在参与研究的约2,400位科学家中,有86%表示他们相信其实验室环境是安全的工作场所。但是其中有不少科学家(未超过50%)经历过各种实验室伤害,包括动物咬伤,吸入化学物质,还有值得注意的频繁孤独工作,以及未上报的伤害,对于特殊有害物不足的安全培训。   “了解这种认知差异,对于改善安全环境至关重要,”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环境健康和安全负责人James Gibson说,这所大学的实验室安全中心于2011年3月成立,2008年,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曾发生过一件震惊学界的事件——一位23岁的研究助理在一次实验室火灾中被严重烧伤,18天后不治身亡。   此类事件并不少见,比如此前著名的德国马尔堡病毒实验室感染事件,前苏联斯维尔德洛夫斯克炭疽菌泄漏事件等等,近年来还有一起H2N2病毒事件——加拿大国家微生物实验室发现了一样品中的致命病毒为早已在1968年就退出“历史舞台”的H2N2病毒,在通知了世界卫生组织和美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之后,经过调查,发现在收到病毒毒株的数千个单位里,之所以只有加拿大国家微生物实验室一家发现了问题,是因为绝大多数单位在收到后都没有立即进行病毒的分离和识别工作。   在历史上,曾经不止一次出现过实验室泄漏病毒的事件。有欧洲报刊指出,实验室出事一般而言不外乎三方面的原因:第一是实验室的硬件环境未达到要求 第二是实验室的管理未到位 第三是实验室的操作人员未遵守规范。上面这些事故都应该成为各国有关方面引以为戒的前车之鉴。   2012年美国CDC发布了一份医学诊断实验室工作人员安全指南。这一指南指出,美国需要建立一个系统对实验室获得性感染事件(LAIs)开展非惩罚性监测和报告。实验室获得性感染是指在实验室环境中获得的感染,包括细菌感染、病毒感染、真菌和寄生虫感染等。   这一指南明确了实验室获得感染5种最常见的情况,包括:用注射器针头或其他污染的锐器进行非肠道接种时感染 药丸和液体溅到皮肤和黏膜而导致感染 通过吹气移液或用手指或污染的物体触摸口或眼睛从而摄入或接触污染物时感染 动物咬伤和抓伤 吸入传染性气溶胶。新指南旨在改善临床实验室的生物安全,鼓励实验室工作人员认识到他们可能没有考虑到的有关安全问题,并鼓励他们“创建和培育安全文化”。
  • 广东安排4亿元补贴食品安全问题监管
    正在进行的广东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财经委员会预算审查座谈会中,来自韶关的李志贞代表建议能否安排预算支持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的检验费和购买样品造成的资金缺口。   该代表说,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食品安全问题被列入十件民生大事中,这是全国性问题,是焦点难点问题,如何让老保险吃得安全、放心,已经成为机制和管理方面的问题。但是在实际操作中,食品管理职能部门存在经费保障问题,执法部门抽样检测要自己掏钱购买样品。这给食品监管部门,特别是欠发达地区增加了一笔非常大的费用。“欠发达地区蛋糕就那么大,执法部门因为这个费用,很难日常化、规划化,导致食品监管没有办法按照规定做到。”   广东省财厅厅长曾志权当场回应,今年已经安排了4个亿,其中一般预算已经安排2个亿对此进行补贴。
  • 我国饮用水存在的安全问题及检测新技术
    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说道: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水。我国人均水资源只相当于世界人均占有量四分之一,水资源缺乏。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水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严重,如何获得充足且安全的水资源,成为越来越严重的问题。 饮用水存在的安全问题:微生物感染—大量生产和生活废弃物未处理,农村饮用水受污染;自来水厂常规水处理工艺受到挑战—不能彻底去除有机污染物、农药、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和藻毒素等;消毒副产物带来新的污染—降低消毒副产物的前提物质;自来水管网污染—管网陈旧,氧化腐蚀;二次供水污染—贮水设备不合理,二次供水系统管理不善;突发饮用水卫生事件—大范围的水污染 饮用水污染对人体的危害:总挥发性有机物—致癌、致畸、致基因突变 放射性异物—改变人体遗传基因或变异;环境激素—发育不良、降低免疫力;重金属—致癌、致失明、器官衰竭;杂质—结石症、心脑血管硬化;细菌与病毒—流行性疾病感染; 为确保饮用水安全,国家组织有关部门研究制定了《GB 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该标准中指标的制定主要参考了世界卫生组织,欧盟、美国、日本、俄罗斯等国家和国际组织的现行水质标准,根据人体健康毒理学和流行病资料,经过危险度评价后确定的。2006年新修订标准加强了对水质有机物、微生物和水质消毒等方面的要求,其中规定指标由原来的35项增至106项,分为常规指标42项和非常规指标64项,其中有机物指标增加74项,增加了消毒剂余量以及副产物的要求,对一些会对身体健康危害大的原标准偏宽的如铅、镉、四氯化碳等指标限值从严修订。《GB 5750-2006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是《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配套的检测方法,依照我国经济,科学技术和水质状况,在总结我国对多年水质分析经验的基础上,参考世界先进水质标准分析方法进行修改的。包括常规指标的125个检验方法,非常规指标的117个检验方法,具有严谨的科学依据。《饮用水卫生标准》且具有法律效力,对保障饮用水安全,改善和提高民众饮用水质量起着重要作用。 水质检验标准分类: 饮用水水质检测仪器推荐:仪器:禾工CT-1Plus全自动电位滴定仪仪器主要特点:=7.0寸触摸屏幕,实时显示滴定曲线和一阶微分曲线,可直接输入或连接鼠标、键盘输入;=可选择自动滴定、手动滴定操作模式;智能判定终点、固定终点值范围和微分值结合、固定终点值三种终点判定模式;=具有自动吸液、自动回液、自动注液等功能;=支持颜色滴定、酸碱滴定、氧化还原滴定、沉淀滴定、络合滴定、非水滴定、极化滴定等多种滴定模式;=滴定管拥有专利高精度活塞及滴定控制技术,采用抗高氯酸腐蚀材料,可选择 20ml、10ml、5ml滴定管,滴定管路出口处配有防扩散滴定头;=配有高分辨率摄像头,机器人视觉原理精确判断,便于颜色滴定中颜色采集;=支持方法设置,可自定义设定滴定参数;添加计算公式、计算测量结果;=支持权限管理功能,可自定义添加用户名、密码、权限分组等,确保数据的保密性;=支持审计追踪功能,添加、删除、修改,均不会覆盖原始数据;=仪器配有USB、RS-232、WLAN等多种接口,可选择专用数据打印机。技术参数:
  • 陈君石:食源性疾病成为我国头号食品安全问题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君石表示,最近一项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显示,我国平均6个半人中就有1人次罹患食源性疾病。   “食源性疾病已成为我国头号食品安全问题,面向全体社会公众的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工作十分紧迫。”陈君石4月14日在由中国科协召集的《食品安全宣传大纲》编制工作启动仪式上说。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凡是通过摄食而进入人体的病原体使人体患上感染性或中毒性的疾病,统称为食源性疾病。   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印发的《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工作纲要(2011-2015年)》要求建立起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工作长效机制,形成政府、企业、行业组织、专家、消费者和媒体共同参与的工作格局。在2015年年底前将社会公众食品安全基本知识知晓率提高到80%以上,中小学学生食品安全基本知识知晓率提高到85%以上。   “食品安全是民生大事,党和政府高度关注。不论是食品安全常规问题还是突发事件中,科学共同体都要发出权威声音,科学引导公众。《食品安全宣传大纲》编制工作专家指导组和编制起草组的同志要围绕纲要要求,本着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把这项工作做好。”中国科协书记处书记徐延豪说。   据悉,《食品安全宣传大纲》编制完成后,将于6月中旬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上发布。
  • 医药安全问题可掌控 新技术守住人类健康底线
    药品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其质量的优劣和与广大群众的身心健康息息相关。近十年来,中国的药品安全事件层出不穷,&ldquo 齐二药事件&rdquo 、&ldquo 石四药事件&rdquo 、&ldquo 鱼腥草事件&rdquo 、&ldquo 毒胶囊事件&rdquo 、&ldquo 维C银翘片事件&rdquo 等等药品安全事故,较大程度上表明我国的药品安全问题形势严峻。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广大群众对医疗检测技术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希望对多种疾病做到提前检测和预防。9月24-26日,第七届慕尼黑上海分析生化展(analytica China)上,相关生物医药领域的参展商将展出各自先进的医药检测技术及设备,为医药安全问题献计献策。   &ldquo 毒胶囊&rdquo 重现江湖 重金属检测仪来应对   年前,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栏目曾报道了河北一些企业用生石灰对皮革废料进行脱色漂白和清洗,而后熬制成工业明胶,再卖给浙江新昌药用明胶生产企业,最终这些重金属铬严重超标的&ldquo 毒胶囊&rdquo 全部流入药品企业。2014年9月4日,浙江宁海县相关部门破获了一个&ldquo 毒胶囊&rdquo 生产加工窝点,被查获的空心胶囊及其生产原料中,重金属铬含量最高超出正常标准65倍并有9千万余粒&ldquo 毒胶囊&rdquo 已流入市场。   面对接二连三的&ldquo 毒胶囊&rdquo 事件对药品检测技术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快速、准确地检测出胶囊中的重金属含量显得至关重要。作为本届展会的参展商,PerkinElmer公司推出了PinAAcle 900原子吸收光谱仪,PinAAcle 系列拥有一系列激动人心的技术进步,提供各种配置和功能,用户可以对固定药物品种的某种杂质元素进行常规化测定。届时,系列技术及方案会亮相展会。   病毒检测新突破 丙肝早发现、早治疗   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为丙型肝炎、丙肝,是一种由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引起的病毒性肝炎,主要经输血、针刺、吸毒等传播,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HCV的感染率约为3%,估计约1.8亿人感染了HCV,每年新发丙型肝炎病例约3.5万例。丙型肝炎呈全球性流行,可导致肝脏慢性炎症坏死和纤维化,部分患者可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细胞癌(HCC)。   黑龙江鸡东县疑出现丙肝爆发疫情,据该县对今年以来的临床病例统计结果,截至2014年8月底,鸡东县丙肝累计报告病例58例,发病率为19.33%/10万,超过了黑龙江省2013年全省丙肝发病率17.41%/10万。丙肝集中爆发的村子之一是该县平阳镇平阳村,一条不足200米长的村街两旁几乎家家都发现丙肝患者。2012年2月下旬,广东省河源市紫金县响水路曾发生多例丙肝病例,引起社会舆论广泛关注,经广东省疾控中心核糖核酸检测,确诊丙肝患者123例。   据统计,约有九成丙肝患者都是&ldquo 被动&rdquo 发现病情,多数是因为患其他疾病需要做手术,在术前检查时才发现的。从类似的丙肝事件中我们应该认识到,丙肝务必要尽早防治,关注丙肝高危人群,避免其遭受丙肝威胁。analytica China2014上,博奥生物有限公司将携晶芯® ExtractorTM 36 核酸快速提取仪亮相,该仪器可有效弥补丙肝病毒检测方面的不足,该仪器与配套的晶芯® 核酸快速提取试剂盒一起使用可使核酸提取操作稳定可靠、简单快捷,可以方便快速地一次性提取36份细菌核酸样品。   慕尼黑上海分析生化展自2002年首度进入中国以来,已经成为亚洲重要的分析、实验室技术、诊断和生化技术领域的专业博览会和网络平台,位于行业在亚洲最具成长性的市场之一&mdash &mdash 中国。展会每两年在上海浦东新国际博览中心举办一次。观众来自化学、医疗、食品、环境和医药产业,以及工业和政府研究部门的用户和决策者。
  • 科学家与媒体面对面 解读地沟油等食品安全问题
    6月14日,在中国科技馆举办的以&ldquo 关注食品安全 科普服务百姓&rdquo 为主题的&ldquo 科学家与媒体面对面&rdquo 活动中,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工商大学副校长孙宝国,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的副理事长、中国农业大学教授胡小松,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研究员杨晓光,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副研究员钟凯在内的多名食品安全专家向媒体和公众科普了食品安全的相关知识,并就当前我国广受关注的食品安全问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在与媒体和公众的交流中,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工商大学副校长孙宝国表示,食品安全问题对中国消费者心理健康造成的伤害不亚于对身体健康的危害。&ldquo 很多食品安全问题,在传播的过程当中有的被放大,我们没有吃出病来可能会吓出病来。&rdquo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的副理事长、中国农业大学教授胡小松为大家解读了食品工业为大众生活带来的改变。胡小松教授称,工业化的食品加工技术为人类生活带来方便、营养、安全和实惠。&ldquo 举个例子,美国大部分的幼儿园、学校,特别是小学,通常不提供鲜榨果蔬汁和新鲜的水果,而是提供加工以后的,在软包装当中,或者软罐头当中的果汁、水果罐头。为什么?这是因为通过温度完全可以杀菌,更利于保证安全。&rdquo   胡小松教授举出多种实例和数据表示,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国家的食品安全状况越来越好,今天已经是前所未有的好。我们以第三世界经济收入水平制定了几乎目前达到欧标、美标、日标的几乎最苛刻和严厉的标准体系。我们国家每天有2亿美元的食品走向世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我们国家2010年已经成为超过美国的全球食品工业第一大国。   面对媒体和公众表达对当前食品安全问题仍心存疑虑时,与会专家认为,在当前越来越好的食品安全状况下,公众仍会感到食品安全问题的严重,主要是因为现在公众更加重视食品安全,同时因为缺乏相关知识而造成许多误解,以致对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的信心不足。专家们举了几个例子来说明这种误解。   之前曾有媒体报道称,儿童牛奶含有多种食品添加剂,甚至有的时候高达10种以上,会增加儿童肾脏和肝脏的负担,建议儿童尽量少饮用牛奶。对此,孙宝国院士对牛奶中的食品添加剂做出如下解释:牛奶毕竟不是母乳,里面的营养素缺乏,要补充维生素、矿物质和其他的食品添加剂。&ldquo 曾经有一种国外进口的婴幼儿配方奶粉,其中的食品添加剂有46种,一类是各种维生素,从维生素A开始,B1、B2、B6、B12到C、D。维生素是营养强化剂,而营养强化剂是我国食品添加剂当中的一类。另一类是各种矿物质,补铁的、补钙的、补锌的,又有10多种。还有一些核苷酸和香料,比如香兰素等。从国际上看,一种高档的婴幼儿配方奶粉,其食品添加剂肯定在40种以上,例外的那就是低档婴幼儿配方奶粉。&rdquo   针对公众普遍担心的蔬菜水果里农药残留问题,胡小松教授表示,水果蔬菜的农药残留问题在2005年、2006年以前相对集中一些,大概从2006年前后开始大幅度降低。&ldquo 我们目前吃的水果蔬菜,整体上没有大的问题,那些剧毒高残留的农药已基本绝禁。随着农药科学快速发展,现在的农药靶向性更强、对人类危害更低、毒性更小、残留时间更短。&rdquo   针对公众对当前市场上品类繁多的有机食品、绿色食品、纯天然无添加的食品是否比一般食品更安全更有营养的问题,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研究员杨晓光表示,两者并无多大差别,&ldquo 如果生产者都能按照规范使用农药、兽药,应该说可以保证食品安全。从安全、营养的角度看,是没有差别的。&rdquo   针对大家关注的转基因食品安全问题,杨晓光研究员表示,目前已经批准上市的转基因食品,世界卫生组织、粮农组织,各个国家的食品安全的权威机构,包括欧洲食品安全局、美国FDA都认为是安全的。&ldquo 这一个新的技术,我们有这么严格的制度和这么多的科学技术手段,应该能够保证食品安全。&rdquo   针对广受关注的&ldquo 地沟油&rdquo 问题,胡小松教授表示,现在的地沟油都是统一回收,有规定的部门来处理。越来越多的走进了生物柴油,是变废为宝,而且是生物柴油作为能源的一个替代物。这项技术在国家&ldquo 十五&rdquo 攻关就完成了。&ldquo 一句话,管得会越来越严,另一句话是不要太紧张,对我们远远达不到危害。&rdquo   孙宝国院士以曾一度被关心的&ldquo 益海嘉里&rdquo 地沟油问题为例称,事实证明地沟油流入的是化学工业公司做肥皂的,这才是地沟油需要去的地方。&ldquo 做肥皂也好,做生物柴油也好,所谓的地沟油我们国家这么多年或者几十年来讲都是这么做的。相信我们国家现在对地沟油的打击力度是非常大的。&rdquo
  • 浪潮集团董事长孙丕恕:信息可化解食品安全问题
    如今,“瘦肉精”、“毒豆芽”、“染色馒头”等事件层出不穷,食品安全一直威胁和困扰着广大消费者。全国人大代表、浪潮集团董事长孙丕恕认为,将信息化技术应用于食品质量安全监管,可有效解决我国接二连三出现的食品安全问题。   孙丕恕认为,食品安全问题频发,根本原因是目前我国食品安全管理手段依然薄弱,尚不能有效发挥综合协调的作用。   食品从田间到餐桌,经历了养殖种植、生产加工、流通、消费等多个环节,现行的“分段监管为主、品种监管为辅”的食品安全监管模式涉及诸多部门,食品的生产经营存在农业、质监、工商、商务、卫生、药监等多部门监管现状,容易出现重复监管或监管盲区等问题,如协调组织难、沟通难、合作难,极易出现责任不清和推诿扯皮现象。这些问题都成为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障碍。   孙丕恕在他向全国人大的建议中建言,由各地食品安全委员会牵头,构建食品安全责任监管网格化信息体系。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对食品从源头到终端的质量安全监管,确保多个部门“不连续”而监管信息却能一直贯通,从而改进部门间的协同管理,解决传统“分段监管”所造成的责任区分困难、问题相互推诿等弊病。   目前,由于存在“分段管理”问题,食品在不同生产经营环节无法完全实现追溯信息的互通共享,分段的追溯系统只解决了局部的追溯问题,不能实现对食品来龙去脉的全程追踪。比如,商务部门的肉类流通追溯系统无法追溯生猪养殖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喂养问题,同样农业部门的动物养殖可追溯系统无法解决肉类流通存在的私屠滥宰、质量卫生等问题。   孙丕恕认为,食品从原产地生产加工、流通、仓储到消费流经多个环节并涉及多个生产经营主体,如果通过信息化手段采集记录产品的来源去向、质量检验检测结果及生产经营责任者信息,形成全产业链的食品质量可追溯信息,就可确保来源可追溯、去向可查证、质量可保证、责任可追究。食品安全问题自然迎刃而解。
  • 食品安全问题频发 检测仪器市场迎来大爆发
    近年来,食品安全事件层出不穷,关于食品安全的话题屡见不鲜,从2005年孔雀石绿事件开始,苏丹红鸭蛋、三聚氰胺奶粉、地沟油、瘦肉精、毒生姜、塑化剂等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困扰着大家,迫使政府实施更加严格的食品监管。特别是地沟油事件,影响最大,暴露出了我国食品安全上的一系列问题。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和疾病控制中心的报告,欧洲的食品污染事件40%发生在个体家庭里,仅仅美国,每年就有7600万人发生食源性疾病和5000人死亡。发达国家对食品监管和惩罚力度极大,食品安全问题尚且如此严峻,我国食品安全问题更是严重,据不完全统计,2008年以来,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爆发次数越来越多,截至2017年3月便已爆发82540次。  2022年食品安全检测市场规模达1500亿元  随着全国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大家越来越重视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食品及农产品的安全,政府也相继颁布更为严格的食品安全规定,为食品安全检测带来了发展空间。  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7-2022年中国食品安全检测行业发展前景与投资机会分析报告》显示,从2008年开始,我国食品安全检测市场规模保持了22%的年均增长,2016年达到468亿元,预计食品农产品检测规范化、标准化的情况下,未来几年食品农产品检测行业市场规模有望继续保持20%以上的增长速度,2022年将达到1500亿元。  食品安全检测并购事件汇总  正因为食品安全检测是检测市场最具前景的细分领域,不少企业通过收购进入食品安全检测行业,例如2016年3月汉威电子(300007)收购德析检测、2017年1月默克(Merck)收购食品安全检测方面的全球领导者BioControl Systems Inc.。其中,默克对BioControl的收购或将成为食品安全检测领域最大的收购案。
  • 王岐山谈食品安全问题连称惭愧:我们很不好意思
    王岐山参加山东代表团政府工作报告审议时发言   “很惭愧啊,刚吃饱,就出现了食品安全的问题。”昨天下午,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参加山东代表团审议,提到食品安全问题时连称惭愧。他表示,食品安全问题的解决将是长期的,日常生活食品的保障能否做到像奥运会、世博会、亚运会一样,这个问题值得研究。   ■谈食品安全问题   忆插队时尝到饿的苦滋味   王岐山说,现在食品安全问题比较突出,这是个大事,大家都讲民生,政府要抓民生,要突出民生、保障民生,食品安全可是个最基本的问题。   “我想50岁以上的人都知道粮票,什么都要通过粮票,出差要换,过年过节得怎么想办法弄点肉票。总而言之,民以食为天,什么都是围着嘴转。我记得当年插队的时候就为这个而痛苦。”王岐山说,当时他选择了延安圣地,没有去黑龙江。“后来我跟黑龙江的同学见面后我都想哭,他们干活累了至少还吃得饱啊,我这是累了还吃不饱,知道饿是什么滋味了。”他还说,60岁以上的人应该经历过三年困难时期,那就该知道什么是饱。70年代以后的人,这种经历基本没有了。   他同时表示,看了山东代表团的成员表发现,最年轻的代表是1969年出生的,“尽管现在满大街都是80后、90后,但是你承认不承认他们都是未来,你欣赏不欣赏由你去,这就是我王岐山的话。他们最能代表未来”。   愧食品出问题很不好意思   王岐山说,中国共产党下大功夫解决了饱的问题,这么多人口能解决温饱、能脱贫,应该说这是对全人类的贡献。   “结果现在很惭愧啊,刚吃饱,就出现了食品安全的问题。很不好意思,这件事情我们很不好意思。”王岐山说,现在好东西多得很,吃起来却有点不大放心。现在已经不是说有没有吃、够不够吃、有没有花样,而是怎么吃才能放心的问题,“越白的面还越不踏实,亮晶晶的大米也不踏实”。   他表示,食品安全本来是地方负责制,但在国务院开会的时候,高度重视这个问题,后来就成立了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说句实话,我们的工作业绩很大,但离人民群众的要求也很大。以至于这个问题,我有时想起来都觉得没和人民群众、没和消费者讲清楚。”   叹问题关键在于食品源头   说到食品安全,王岐山还举了总理以及他的亲身经历。“那天总理去河南回来跟我说,到农民家里去,老太太捧出来一捧花生,说总理你吃,你放心地吃吧,这是我们自己家吃的,我们自个种的。”王岐山说,这种事情已经不新鲜了,他到北京郊区去,郊区农民自己吃的菜也是单种的。   “这个问题全部归到农业部,农业部也解决不了,关键是食品源的问题。说真的,从党中央领导到国务院领导,到各地方领导,到省里的各个部门,说起这个食品安全问题,没有不重视的,没有不知道的。”王岐山说,“但是说句实话,这件事情的解决将是长期的”。   问日常保障能否也像奥运   “食品安全的问题现在很难办啊,上面我们开会,下面还有个食品办不断地发文件,真正到了基层,到了县或者区,质检还有几个人啊?”说到这里,他朝山东省省委书记姜异康转过脸去,说:“异康同志,是不是?工商还有点人,食品药监局还有人吗?这些事情真靠监管,就在菜摊上,就在米市里,就在饭馆里。”   王岐山说,他当北京市市长时,每年全国两会的时候陪着书记检查,从食堂检查到卧室和洗手间,食堂一直检查到源头。“你们吃的饭菜从哪来、在哪加工、怎么运输到了食堂,都要弄清,这是我们两会的保障,必修课。”他开玩笑地对台下的代表说,聪明点的代表宁可在这儿多吃点饭,在其他饭馆可没有这样的水平了。   他表示,像奥运会、世博会、亚运会的这些保障都是毫无疑问的,“但是我们的日常生活呢,能不能做到?这些问题应该去研究”。
  • 西安食品安全问题 今后都归食药监局管
    食品安全出了问题,要向哪个部门投诉?是工商、质监还是药监?以前,这几个部门都有部分管理职责。今后“多头管理”的现状将改变,推诿扯皮的现象也会消失,吃的、喝的、药品的安全问题都归食品药品监管部门。   近日记者从市编办了解到,市政府改革完善市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体制的实施意见出台,将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流通环节的食品安全监管职能、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生产环节的食品安全监管职能划入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以后遇到食品安全问题,市民可向食品药监部门投诉就行。   市级工商质监食品安全监管职能划入药监部门   此次改革整合监管职能和机构,将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职能、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生产环节食品安全监管职能划入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加挂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牌子,对食品药品实行集中统一监管,同时承担市食品安全委员会的具体工作。   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和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派出分局涉及食品安全监管职能划入各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市商务局的畜禽屠宰监管职能划入市农业委员会。   相关人员随编制划转   职能划分后,相关人员也会按“编制随职能划转,人员随编制划转”的原则划转,将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及其派出分局的食品安全监管机构及人员编制,分别划转市、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及其派出分局食品流通监督管理处(科)将撤销,相关人员划转至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将新城、碑林、莲湖、雁塔、未央、灞桥、阎良、临潼、长安9个区分局的相关编制和人员分别划转各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撤销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及其派出分局食品生产监管处(科),将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机关相关行政编制和高新、经开分局各相关行政编制及人员划转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将新城、碑林、莲湖、雁塔、未央、灞桥、阎良、临潼、长安9个区分局各相关行政编制和人员分别划转各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市公安机关要成立专门机构,加强食品药品犯罪侦查力量建设。   药监部门直接查处区域内重大食品安全事件   改革后,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职责重点是贯彻落实上级有关食品药品监管的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结合实际,制定完善有关实施办法和行政审批、执法标准,协调跨区域监管和督促检查工作,直接查处区域内重大食品药品安全事件,统一协调、指导处理区域内突发应急事件及日常监管工作,开展工作绩效评估等。   监管执法队伍和技术资源也将得到整合。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及其派出分局涉及食品安全监管执法的人员编制、装备及相关经费,将分别划转市、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及其派出分局的快速检测设备,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及其派出分局涉及食品安全的检验检测机构、人员编制、装备及相关经费分别划转市、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市商务局有关畜禽屠宰监管的机构、人员编制、装备及经费划转市农业委员会。   沣东新城设立食品药品监管机构   同时,明确了开发区食品监管机构及责任。在沣东新城设立食品药品监管机构,受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委托,负责辖区范围内食品药品监管职责。高新区、经开区、曲江新区、浐灞生态区、国际港务区、航空基地、航天基地食品监管工作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仍由行政区负责,开发区明确分管领导和相关部门配合和协助行政区做好食品监管工作。市级各开发区应明确1名管委会领导为所在区(县)食品安全委员会副主任,同时明确管委会1名中层领导为所在区(县)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成员。   区县农业部门承担牲畜屠宰管理   区县一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体制的改革完善也将进行。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各区分局、各县工商行政管理局食品流通环节的监管职能划入区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将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各区分局、各县质量技术监督局食品生产环节的监管职能划入区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区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加挂区县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牌子,为区县人民政府工作部门,对食品药品实行集中统一监管,同时承担本级政府食品安全委员会的具体工作。区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机构领导班子由同级地方党委管理,主要负责人的任免须事先征求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意见,业务上接受上级主管部门的指导。   区县经贸部门承担的牲畜屠宰管理职能划转到区县农业部门。未设置农业部门的新城区、碑林区、莲湖区的牲畜屠宰监管职责由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承担。区县农业部门应根据农产品安全监管工作需要,进一步完善和加强农产品安全监管机构设置,增加监管力量。区县(开发区)公安机关要设立专门机构,进一步加大食品药品犯罪侦查力度。   户县等四县工商质监部门从垂直管理变为政府分级管理   本报讯 (记者 郭欣) 记者从市编办获悉,周至、户县、蓝田、高陵工商行政管理局、质量技术监督局及其所属单位整建制由垂直管理调整为各县政府管理。   周至县、户县、蓝田县、高陵县工商行政管理局、质量技术监督局及其所属单位整建制调整为各县政府管理,调整后,县工商行政管理局、质量技术监督局为县政府工作部门,业务工作接受上级工商、质监部门的指导和监督,领导干部实行双重管理、以县政府管理为主。各县工商行政管理局、质量技术监督局及其所属单位划转的人员为2013年9月30日前在编在册人员和离退休人员。(记者 郭欣)
  • 于会怀代表:六条建议确保从根源上解决食品安全问题
    p   于会怀是辽宁省辽中县六间房乡许家村的农民,也是著名的种粮大户。30多年前,于会怀依靠一台老式拖拉机,开始简单的机械化生产。30年过去了,当年的农民青年不仅发展为东北知名的“种粮大王”,更是家喻户晓的“带领农村创富的好手”。 /p p   今年2月份,辽宁省第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补选于会怀为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p p   作为农村一线的农民代表,于会怀代表对食品安全有着不同一般人的认识。他认为,食品安全要从源头抓起,六条建议确保从根源上解决 a style=" color: rgb(255, 0, 0)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 title=" " href=" http://www.instrument.com.cn/application/industry-S03.html" target=" _blank"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食品安全 /strong /span /a 问题。 /p p   于会怀说,食品安全问题是必须解决的问题,就是发展绿色农业的需要,是国家食品安全的需要,更是涉及到老百姓子孙万代身心健康的需要。 /p p   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从源头抓起。严格管理,强化监督,把全国病虫害防治和农业用药纳入国家管理。 /p p   一是完善农业用药生产销售使用法律法规。 /p p   二是提高农药研制、检测、生产、使用国家标准。 /p p   三是严格实行农药定点生产,坚决取缔、严厉打击无证生产的农药和厂家。 /p p   四是严格实行农药定点销售,依法打击无证售药,重拳打击假冒劣伪的行为。 /p p   五是实施鼓励奖励政策,国家财政专项资金用于啊无残留高效农药的研发,并重奖给成功研制无残留高效农药的科研院所。 /p p   六是全国农作物病虫害防治要视国家财政状况由国家买单。 /p p   于会怀代表认为,只有这样做,涉及到老百姓子孙万代的身体健康问题,我国的国家食品安全才能从根源上解决。 /p
  • 甲型H1N1流感疫情引发人们关注实验室安全问题
    正当流感肆虐,世人惶恐不安之时,甲型H1N1流感病毒被疑从实验室流出的言论,再次引起世人对实验室“流毒”的关注和联想。   是猪还是人惹的祸   甲型H1N1流感爆发后,从事细菌研究长达39年的澳大利亚著名病毒学家吉布斯,便立刻加入到追查病毒来源的科学家行列之中。5月13日,他在接受彭博电视新闻访谈时抛出惊人消息,称甲型H1N1这一新的病毒株,可能是科学家在培育病毒或药厂在研制疫苗时偶然制造的。   此前,很多人认为这场病疫“都是猪惹的祸”,但吉布斯研究发现,新病毒基因变种的速度比在猪身上发现的病毒要快三倍,所以他认为祸不在猪,而可能在于实验室的病毒外流。   此言一出,在全世界都产生了不小的震动。虽然世界卫生组织经过分析研究,宣布已断定目前流行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是自然生成的,而并非来源于实验室,但作为一名细菌研究领域中的重量级人物,吉布斯的言论不得不使实验室安全问题再次映入世人的眼帘。   实验人员粗心大意   就在3月12日,德国汉堡本哈德—诺赫特热带医学研究所的一名女科学家,因被含有埃博拉病毒的注射器刺伤,被怀疑已感染埃博拉病毒。这位女科学家当时正在研究埃博拉病毒的一种亚种。此次事故引来大西洋两岸众多埃博拉病毒学家一连串的电话会议,可是目前还没有拯救女科学家的治疗方案,而它的致死率则高达90%。   根据对全球5000多个生物实验室累计3921例相关感染的调查统计,80%的实验室感染案例与实验人员粗心大意地暴露于感染性气溶胶有关(气溶胶粒子是悬浮在空气中的多种固体微粒和液体微小颗粒,能传播真菌和病毒),仅仅20%与器械事故有关。看来,实验室病毒安全问题最根本的还是“人祸”。而由于实验员安全意识淡薄或是实验疏忽而致病毒外流,一旦流出就将酿成灾难。   生化实验室的真实灾难   “流毒”的灾难有多大,在电影中我们早已体会过。   或许你还记得老电影《卡桑德拉大桥》中的肺鼠疫病毒肆虐的情形。冷战时期,美国在实验室中秘密存放了致命的肺鼠疫病毒,恐怖分子闯入时,盛病毒的容器被子弹打破,带有病毒的幸存者逃上了一辆从日内瓦开往斯德哥尔摩的列车,列车上1000多人受到这种空气传播的病毒威胁。   可怕的是,病毒流出实验室的问题已经走下银幕成为现实。   早在2004年,一部名为《257实验室》的美国纪录片就披露了从上世纪60年代到本世纪,在美国本土先后莫名奇妙出现的莱姆关节炎、变异口蹄疫、西尼罗河病毒等怪异的疾病,均是源自纽约繁华市区一个绝密生化实验室。而俄罗斯在上世纪70年代时,西伯利亚一个城市就曾发生实验室病毒遭人窃取,造成数十名民众感染死亡的事件,由于当时新闻遭到封锁,20年后消息才解密。   而曾令全社会极度恐慌的非典,一度也曾传出源自实验室的言论。虽然并未得到证实,但在新加坡、中国台湾和中国北京,后来的确发生过三起实验室感染非典事故,都是因为管理不严所致。   可见,如果实验室安全问题不得到解决,即使今天不暴发“甲型H1N1流感”、“禽流感”,明天也可能会发生“牛流感”、“猫流感”。
  • 沃特世打造全新研究中心,应对全球食品与饮用水安全问题
    沃特世公司(纽约证券交易所代码:WAT)位于新加坡的国际食品与饮用水研究中心(IFWRC)于2018年9月13日正式揭牌,该中心将致力于解决全球日趋严峻的食品与饮用水安全问题。在科学顾问小组的领导下,IFWRC将致力于为全球食品和饮用水相关研究领域的科学家提供支持,包括食品真伪鉴别、食品掺假检测、水污染研究、食品品质提升和新型食品成分与配方研究等方向。该小组将携手全球顶尖的学术机构和企业,发掘有应用价值的创新科研项目。 国际食品与饮用水研究中心(IFWRC)正式剪彩成立(左起:沃特世公司亚太区财务行政副总裁Yvonne Talon女士、沃特世公司亚太区副总裁张亮裕先生、新加坡经济发展署常务董事助理Thien Kwee Eng女士、沃特世公司全球市场高级副总裁Mike Harrington博士)随着全球人口不断增长,保证安全、健康、充裕的食品和饮用水供应变得愈发重要。然而,全球范围内的各种问题层出不穷 - 环境污染、食品掺假、市场准入问题等,无一不将人类的未来置于危险之中。因此,联合食品与饮用水领域的顶尖科学家,创建IFWRC来合力寻求解决办法刻不容缓。沃特世公司全球市场高级副总裁Mike Harrington博士表示:“过去几十年来,新加坡已经成为食品和饮用水领域的核心研究中心之一,在全球范围内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一直以来,新加坡都以其成熟完善的学术环境著称,新加坡的科学家们更是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除此之外,沃特世在新加坡也有着辉煌的历史,因此我们对新成立的IFWRC寄予厚望,希望它能成为行业、政府与学术界携手开展科学研究的典范,从而大幅提升全球食品和饮用水品质。”新加坡经济发展署常务董事助理Thien Kwee Eng女士指出:“新加坡是一个以创新为主导的经济体,在推动新型差异化产能开发的产业发展道路上,我们一直非常重视建立牢固的合作伙伴关系。国际食品与饮用水研究中心这一独特的合作模式将建立在新加坡深厚的学术科研基础之上,聚集当地及全球食品与饮用水领域的专家,共同开发出能为全人类带来深远影响的创新解决方案。”国际食品与饮用水研究中心(IFWRC)总监Swee Lee Yap女士为新加坡经济发展署常务董事助理Thien Kwee Eng女士介绍Xevo TQ-XS质谱仪IFWRC将与研究人员开展合作,向他们开放IFWRC的尖端实验室,提供最先进的沃特世分析仪器供其使用。不仅如此,该实验室还配备有专家和研究人员,他们将在整个项目实施期间密切配合合作方开展研究工作。关于沃特世公司沃特世公司(纽约证券交易所代码:WAT)是全球领先的专业测量仪器公司,作为色谱、质谱和热分析创新技术的先驱,沃特世服务生命科学、材料科学和食品科学等领域已有60年历史。公司在全球31个国家和地区直接运营,下设15个生产基地,拥有约7,000名员工,旗下产品销往100多个国家和地区。随着全球人口不断增长,保证安全、健康、充裕的食品和饮用水供应变得愈发重要。然而,全球范围内的各种问题层出不穷 - 环境污染、食品掺假、市场准入问题等,无一不将人类的未来置于危险之中。因此,联合食品与饮用水领域的顶尖科学家,创建IFWRC来合力寻求解决办法刻不容缓。随着全球人口不断增长,保证安全、健康、充裕的食品和饮用水供应变得愈发重要。然而,全球范围内的各种问题层出不穷 - 环境污染、食品掺假、市场准入问题等,无一不将人类的未来置于危险之中。因此,联合食品与饮用水领域的顶尖科学家,创建IFWRC来合力寻求解决办法刻不容缓。??
  • 食药监局:加大对环境污染引发食品安全问题抽检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郭文奇1月16日表示,2017年总局将继续组织全国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全面推进抽检工作,特别是加大对农药兽药残留、重金属及环境污染等因素引起的食品安全问题和与人民群众紧密相关的餐饮食品的抽检力度和频次。  16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2016年食品安全抽检情况及2017年抽检计划,同时介绍两节期间食品安全抽检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郭文奇介绍,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严防严管严控食品安全风险,保证广大人民群众吃得放心安心”的重要指示精神,2017年总局将继续组织全国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全面推进抽检工作。  一是坚持靶向性原则,以重点区域、重点品种、重点项目和大型企业为核心目标,国家、省、市、县四级靶向重点各有侧重,特别是加大对农药兽药残留、重金属及环境污染等因素引起的食品安全问题和与人民群众紧密相关的餐饮食品的抽检力度和频次。  二是坚持全覆盖原则,点面兼顾,逐步实现区域、企业、品种、项目、环节及业态的全覆盖。  三是坚持计划性抽检与专项抽检相结合原则,根据社会反映较为突出、节令性和突发性等需要,及时有效组织专项抽检。  四是坚持抽检效能与质量并重原则,针对抽检工作质量、专项整治工作效果和区域食品安全状况等,探索组织开展食品安全评价性抽检工作。同时,加强经营环节食用农产品监督抽检工作,通过建立集中交易市场档案,明确辖区风险品种和风险项目清单,及时通报、公布抽检结果,追溯不合格产品的来源和流向等举措,进一步促进食用农产品安全。
  • 食药局通告红牛饮料未发现质量安全问题
    近日,有关保健食品红牛饮料标签标识与批准证书内容不符,涉嫌非法添加等情况引起社会关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高度重视,立即组织对红牛饮料产品有关信息进行核查,组织专家组对产品安全性问题进行研究论证,并对红牛饮料生产经营企业开展监督检查及产品检验。   北京、山东、湖北、哈尔滨四省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分别组织检验机构对红牛饮料11个批次的产品进行了抽检,符合规定,尚未发现存在质量安全问题。关于红牛饮料中所含的苯甲酸钠和咖啡因两种原料同时使用是否会危害健康,专家组研究论证认为,这两种原料按照批准的使用量使用,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消费者按照标签标识的适宜人群、食用方法及食用量等要求使用是安全的。   关于红牛饮料原料标注的合法性问题,核查结果为,红牛饮料是1997年申报批准的保健食品,保健功能为抗疲劳 批准证书只载明主要原料,未载明苯甲酸钠、柠檬酸钠、胭脂红、柠檬黄等,符合当时的有关规定。   检查中发现,红牛饮料生产企业在标签标识等方面存在不规范的问题,监管部门已责令其限期改正。   目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正在加快推动有关保健食品监督管理法规政策建设,开展保健食品市场专项整顿,规范保健食品标签标识,依法开展保健食品清理换证,打击保健食品非法添加、夸大宣传等违法违规行为,保障保健食品质量安全。   小贴士   1、苯甲酸钠是什么   苯甲酸钠是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中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主要作为防腐剂,在风味冰棍、果酱、蜜饯凉果、酱油、食醋、配制果酒、碳酸饮料、风味饮料等食品中广泛使用。   2、咖啡因是什么   咖啡因是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中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咖啡因可存在于天然食物中,具有一定的提神醒脑作用,人们日常食用的咖啡、茶叶等食物中含有一定量的咖啡因,通常一杯绿茶中约含30mg咖啡因。   3、安钠咖是什么   2007年公布的精神药品品种目录将安钠咖列为第二类精神药品,由无水咖啡因和苯甲酸钠组成,有片剂和注射剂两种剂型,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中枢性呼吸和循环功能不全。1份咖啡因加1份苯甲酸钠并不就是安钠咖,只有当这两种物质按照国家药品标准规定的配方和相关要求制成时才能称为安钠咖。   4、维生素PP是烟酰胺吗   维生素PP是一类具有预防癞皮病功能的维生素,具有这一作用的常见物质有两种——烟酸(也称“尼克酸”)和烟酰胺(也称“尼克酰胺”)。也就是说,烟酸或烟酰胺都可以起到维生素PP的作用。   5、什么是保健食品   保健食品,是指声称具有特定保健功能或者以补充维生素、矿物质为目的的食品。即适宜于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调节机体功能,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并且对人体不产生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的食品。   6、保健食品与其他食品的主要区别   保健食品是食品的一个特殊种类,界于其他食品和药品之间。   (1)保健食品强调具有特定保健功能,而其他食品强调提供营养成分。   (2)保健食品具有规定的食用量,而其他食品一般没有服用量的要求。   (3)保健食品根据其保健功能的不同,具有特定适宜人群和不适宜人群,而其他食品一般不进行区分。   7、保健食品与药品的主要区别   (1)使用目的不同:保健食品是用于调节机体机能,提高人体抵御疾病的能力,改善亚健康状态,降低疾病发生的风险,不以预防、治疗疾病为目的。药品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用法和用量的物质。   (2)保健食品按照规定的食用量食用,不能给人体带来任何急性、亚急性和慢性危害。药品可以有毒副作用。   (3)使用方法不同:保健食品仅口服使用,药品可以注射、涂抹等方法。   (4)可以使用的原料种类不同:有毒有害物质不得作为保健食品原料。   8、如何正确选择和食用保健食品   (1)检查保健食品包装上是否有保健食品标志及保健食品批准文号。   (2)检查保健食品包装上是否注明生产企业名称及其生产许可证号,生产许可证号可到企业所在地省级主管部门网站查询确认其合法性。   (3)食用保健食品要依据其功能有针对性的选择,切忌盲目使用。   (4)保健食品不能代替药品,不能将保健食品作为灵丹妙药。   (5)食用保健食品应按标签说明书的要求食用。   (6)保健食品不含全面的营养素,不能代替其他食品,要坚持正常饮食。   (7)不能食用超过所标示有效期和变质的保健食品。
  • 郑州两万斤“毒蘑菇”事件再曝食品安全问题
    “新鲜蔬菜残留农药可能超标、面粉里面的增白剂可能超标、猪肉里面可能含有瘦肉精……”9月14日上午,在河南省郑州市王寨路附近的一个市场上,一位王姓市民摇着头对记者说,“现在一提吃饭都头痛,不知道哪口吃错了,就会给身体带来麻烦。”   也就是在这个市场附近,有着全市菌类产品最齐全的销售区域。前不久,郑州市工商执法人员在那里一举查获工业盐腌泡的蘑菇约两万斤。   “幸亏工商执法人员及时查获了这些"毒蘑菇"!如果没被执法部门发现,上了市民的餐桌,该由哪个部门来负责?”不少市民在庆幸之余,发出了这样的疑问。   “食品从源头到餐桌有不少环节,只要在一个监管环节上出了问题,伪劣食品就可能成为漏网之鱼。在监管环节上,每个执法部门都有自己的职责。如果出了问题,只让一个执法部门承担责任是不合适的。”郑州市工商局的一位执法人员这样认为。   而一位法律界人士认为,近年频发的食品安全事件,让“多头监管”的食品安全监管乱象饱受诟病,有必要对监管机制进一步进行完善,建立健全行政执法问责制。   利诱使不法商人寻找执法“空当”   “我销售的蘑菇产品有进销台账,出了问题可找上家。但受"毒蘑菇"的影响,销量和信誉都受到重创,我的损失该向哪个部门来反映?”李姓商户不知道如何维护自己的权益。   “利益诱惑让一些商家丧失了起码的道德,伺机寻找执法上的"空当"。”一位工商执法人员告诉记者,郑州市场上查获的工业盐腌泡的蘑菇,商家主要是为了延长储存时间。   据介绍,1吨工业用盐的市场价格为400元左右,而食用盐一吨600元左右,他们使用工业盐是为降低成本,谋取更大的利润。   工业盐主要用于化工生产,其主要成分是亚硝酸钠,而亚硝酸钠是强致癌物质。   “哪个环节监管不到位,就有可能出现食品安全问题。”一位执法人员以蘑菇为例,向记者细数了在生产和流通过程中涉及的诸多管理部门。   首先,蘑菇作为农产品,其生产归农业部门管理。根据现在的法律规定,农业部门一开始就应该监控农民在生产过程中有没有使用有害物。   其次,蘑菇产品在加工过程中,又受质检部门管辖。   而在蘑菇产品的销售过程中,会不会有人添加东西,这是工商部门的管辖范围。   蘑菇产品流到餐桌上后,由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进行监管。   如果市民因食用“毒蘑菇”出了问题,则由承担食品安全相关管理部门综合协调、组织查处食品安全重大事故的责任。   “在这些执法部门的衔接过程中,食品安全问题在生产、加工、流通和消费环节中都有可能出现,每个部门都要进行管理。如果一个环节出了问题,在利益诱惑下,不法商人就有可能钻空子。”这位执法人员分析说。   部门执法标准不一导致问责难   “本次查获的问题蘑菇,将取样送检后,取得相关证据后再依法进行处理。如果确属"毒蘑菇",将统一进行无害化销毁。”一位工商执法人员向记者表示。   这位执法人员坦言,对问题蘑菇的认定,每个环节的检验标准并不相同。即使凭常识判断认为有问题,也需要经过检测进行认定。   “比如说,增白剂的含量、瘦肉精的比例,三聚氰胺是否有害,是否会对人的健康造成损害等等问题,学界至今还存在争议。再比如说,同样是黄花菜,根据卫生部门的标准,它不属于"干菜",不得有二氧化硫残留 而根据质检、农业部门的规定,黄花菜属于"干菜",而且明确了其二氧化硫残留标准。”这位执法人员举例说,“你说执法部门该坚持什么样的标准?不出问题则罢,即使出了问题,每个执法部门的辩解理由都会很充分,难以分清主次,势必使部门问责流于形式。”   “问责难,意味着可能会在法律的落实执行时造成困难。”一位律师认为,现行的食品安全法实行的是多部门分段管理的执法模式,食品安全一旦出了问题,很容易让一些执法部门找到借口,互相推诿,借机逃避责任。   建立全程行政执法责任追究制   “近些年来,打击问题食品的力度不断加大,收到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危害人们身体健康的食品并没从根本上消除,食品安全仍然是人们所担忧的问题。"多头监管"因为监管的面不一样,检验标准不一样,难以做到层层把关。”郑州大学一位学者认为,应通过建立食品安全全程行政执法责任追究制,形成“以一个监管部门为主、其他部门履行相关职责并加强相互配合”的监管模式,强化对食品安全监管的全程控制。  “尤其是问责制度应该更加制度化、透明化、科学化,并把它贯穿到食品安全日常行政管理的每一个细节当中,落实到生产制造的每一个环节当中。”这位学者认为,这种问责制度应该明确“定性”与“定量”的问题,切实做到赏罚严明,容易实施,可操作性强,使食品安全监管的效率和效果最大化。   也有学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为了尽可能地消除“多头监管”的弊端,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首先,细化各监管执法部门的职责 其次,要明确各监管执法部门的监管手段,使其有责有权,能有效实施监管 再次,由各级政府出面成立协调机构,解决在具体执法中遇到的推诿扯皮的问题。   河南一位知名律师认为,要通过明确责任,推到食品监管执法部门动态监测和分析食品生产、加工、销售过程中影响食品安全的各种因素、食品的各种成分及安全性,为科学制订食品质量安全标准提供可靠依据。   “对现有的食品安全检验检测机构进行统一规划,打破部门、行业和区域界限,成立统一的食品安全检测机构,从而形成统一、权威、强势的食品安全检测网络。”这位律师建议,食品监管执法部门要对产品进行免费强制监测,检验机构必须对检验结果负责,政府还可以考虑把食品安全检测机构从作为独立机构行使职能,定期公布食品安全状况,增强检测结果的公信力。
  • 2017年十大食品安全问题出炉:你“吃”对了吗?
    p   2017年,我国食品安全形势继续稳中向好。然而,网络上各种关于食品安全问题的传言、谣言屡见不鲜,这不仅对行业、企业产生不良影响,也不断考验着消费者的心理承受力和辨别力。 /p p   近日,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指导,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主办,中国经济网协办的“2017年度食品安全热点科学解读媒体沟通会”举行。在基于2017年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完成的29期食品安全风险解析基础上,大会选取了去年消费者最为关注的食品安全热点事件,邀请食品领域专家进行了严谨、专业与权威的解析。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1/insimg/849043d7-0c5d-4c03-8a74-6edfb155379d.jpg" title=" 300aced3ecc848e4a13616cf3dbe30b6.jpeg" /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 strong 1、普洱茶会致癌吗? /strong /span /p p   存放不当可致黄曲霉素生长 /p p   2017年8月,一篇“喝茶能防癌还是致癌”的文章再次引发公众关注。文章认为,普洱茶中含有各种霉菌,包括人体致癌物——黄曲霉毒素。随后,多位业内专家针对该事件予以辟谣。事实上,有关普洱茶致癌的新闻在2012年便引发激烈争辩,这次又引发公众新一轮担忧。 /p p   专家点评: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原所长陈宗懋表示,黄曲霉菌喜欢在富含脂肪和蛋白质的物质中生长繁殖形成毒素,而普洱茶是一种脂肪和蛋白质含量都很低的农产品,它的生产过程不利于黄曲霉菌繁殖和产生毒素。同时,茶叶中的某些成分,比如茶多酚,对黄曲霉菌还有抑制作用。 /p p   不过,陈宗懋也建议,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应该确保规范。在储存过程中,普洱茶一旦受潮,便有可能产生黄曲霉素。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 strong  2、保健品是“万能药”吗? /strong /span /p p   并无治疗疾病的功效 /p p   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于营养健康食品的关注空前高涨。在强大利益驱动下,保健食品行业一度出现鱼龙混杂的现象。有些消费者因迷信保健品而延误病情,触动公众神经。 /p p   根据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食品中允许声称功能的只有保健食品。然而,目前保健食品行业非法添加、虚假宣传等现象屡禁不止,尤其是欺诈性营销,危害最为严重。 /p p   专家点评:中国工程院院士、大连工业大学国家海洋食品工程技术中心主任朱蓓薇建议,应从国家和企业层面加大对保健食品的科技投入,加强科普宣传,让公众知道保健食品并非药品,并无治疗疾病的功效,并有适宜人群和特殊食用条件的限制 还应对长期违法夸大宣传的媒体,加强考核并加大追责力度。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 strong 3、“网红食品”安全吗? /strong /span /p p   别只要“面子”不要“里子” /p p   2017年8月,因含有国家管制药品成分,广东查处了一款名为“咔哇潮饮”的网红饮料。无独有偶,被追捧的当红餐饮品牌“一笼小确幸”,也因食品安全问题,从各大餐饮平台上彻底消失…… /p p   专家点评: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钟凯表示,“网红餐饮”在营销、外形、口味等方面花样不断翻新,适应了餐饮行业热点快速转换的特点。但有些“网红食品”利用互联网平台销售,游离于现有监管体系之外,因此,对“网红食品”的监管手段应当创新,落实互联网平台主体责任,强化社会治理,对大案要案从重从速处理,对违法违规行为零容忍。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 strong 4、乳制品真的卫生吗? /strong /span /p p   食用安全风险依然存在 /p p   据外媒报道,因疑受到沙门氏菌污染,法国政府于2017年12月10日宣布,在全球范围内扩大召回法国婴儿奶粉制造商兰特黎斯公司生产的婴儿奶粉,召回涉及国家包括英国、中国、苏丹等。 /p p   专家点评: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兼总工程师陈颖认为,乳制品安全风险依然存在,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应强化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水平,以降低沙门氏菌等微生物污染风险 并应定期对从业人员进行健康检查和食品安全培训 加强生产加工环节中相关微生物的风险监测,为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和早期预警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 strong 5、吃咸鱼影响健康吗? /strong /span /p p   偶尔尝尝也无妨 /p p   2017年10月30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官方网站发布了根据WTO(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公布的致癌物清单初步整理列表。其中,我国民众喜食的中式咸鱼位列一类致癌物清单中。此外,日常生活中容易接触到的含酒精饮料、槟榔果、二手烟草烟雾等,都在名单之中。对此,人们对致癌等级高低与致癌能力强弱之间的关系等问题产生疑惑。其中,“咸鱼还能否正常食用”成为关注焦点。 /p p   专家点评: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技术总师吴永宁表示,“一类致癌物”仅表明有充足的基于人群流行病学证据或足够的机制性证据,但证据强度与致癌能力不存在必然联系。“致癌物等级”仅表达对于人致癌证据的确凿程度,与致癌风险的大小无关。同时,还要认识到量效关系的影响。咸鱼虽然是一类致癌物,但在人们食用频次、每次食用量都很有限时,不能简单将吃咸鱼和患癌症画等号。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 strong 6、喝白酒真的能抗癌吗? /strong /span /p p   多饮肯定无益 /p p   2017年11月,一项中国白酒的突破性研究显示,“我国首次在国际上检测并鉴定了中国传统白酒中的非挥发性脂肽化合物——地衣素”。然而,这一内容被关注的焦点迅速转移到“白酒中发现脂肽类活性物质,具有抗病毒抗癌作用”,引发热议。 /p p   专家点评: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系主任马冠生表示,白酒的主要化学成分是乙醇,有些品种含少量糖、肽或氨基酸。适量饮酒具有精神兴奋作用,产生愉悦感。但过量饮酒危害健 /p p   康。“地衣素”是一种非挥发性大分子脂肽类化合物,具有生物活性功能。但这不等同于白酒就具有相应的生物活性功能,也不能得出“在白酒中发现活性成分,所以饮酒有益健康”的逻辑推理。 /p p   科技工作者在发表科学研究成果时,要基于证据,切忌过度解读和推断。企业应加强科研投入,尊重科学事实,不进行夸大、虚假宣传,以科研成果为依托,树立良好的企业品牌形象。媒体在报道时应遵从客观、公正、严谨的原则,以科学研究为基础,发挥正确引导。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 strong 7、“无矾油条”含铝能吃吗? /strong /span /p p   合理规范用铝对健康无害 /p p   2017年12月,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官网发布消息称,在消费体察过程中,他们发现部分餐饮机构制售的“无矾油条”产品存在铝超标。那么,“无矾油条”是否允许有铝残留,是否归结为非法添加等问题,引发消费者广泛关注。 /p p   专家点评:国家粮食局科学研究院研究员谭斌表示,“无矾油条”不等于无铝油条。《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规定,含铝食品添加剂可以在油条等油炸面制品中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国内外对含铝食品添加剂有充分的研究,并对其使用范围、使用量及残留量均制定了严格标准。只要食品中铝残留量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就不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 /p p   相关部门应加强食品安全风险交流,帮助公众正确认识膳食中铝的摄入风险,通过平衡膳食控制含铝食品的过量摄入。企业在生产、加工、储存过程中,应严格遵守相关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和法规,严禁超范围和超量使用食品添加剂。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 strong  8、喝王老吉能延寿? /strong /span /p p   毫无科学依据 /p p   2017年12月6日,在《财富》国际科技头脑风暴大会上,广药集团负责人宣布,国家“863”计划研究结果表明,喝王老吉可延长寿命大约10%。此番言论一出,引发舆论广泛关注和质疑。王老吉凉茶的品牌持有方——广药集团当天发文回应称,这一结论是通过对576只大鼠样本为期两年的安全性实验中得出的。实验发现,王老吉凉茶实验组的大鼠存活率优于对照组,显示长期饮用王老吉凉茶可延长动物寿命。 /p p   专家点评: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孙宝国表示,对于“延长寿命”这一说法既无科学依据,更不是国家“863”研究计划的研究成果。报道中所提 /p p   到的研究结果是通过大鼠实验观测得出,其结论并不一定适用于人体。并且试验性质和目的是毒理学安全性评价,而不是功能评价,试验没有得出延寿的结论。企业不应对科研成果随意加工、宣传 消费者不要相信单纯依靠吃喝就能长寿的谣言,更应关注如何去提高生命质量。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 strong  9、网络餐饮监管效果如何? /strong /span /p p   监管只会越来越严 /p p   近年来,网络餐饮飞速发展。这一方面为人们快节奏的生活提供了便利,另一方面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例如餐盒的环保问题、入网商家暴露出的后厨问题等。 /p p   2017年12月底,为进一步要求国内各网络餐饮服务平台明确责任,落实好即将实施的《网络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的有关要求,国家食药监总局约谈了百度外卖、美团点评等国内主要网络餐饮服务平台负责人。该《办法》对“入网商家要有实体店、线上线下需同质”等一系列保障消费者权益均有明确规定。 /p p   专家点评:中国烹饪协会副会长冯恩援表示,网络餐饮的特点是在快捷前提下,为消费者提供美味的餐食。消费者是网络餐饮服务的参与者,也是食品安全的最终感知者和受益者。因此,消费者要提升自我保护意识,对发现的食品安全违法现象和隐患应积极监督、投诉举报。此外,监管部门和平台应对违规商家建立分级与黑名单制,严重违规者应永久不再进入平台。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 strong 10、“挂面可燃”是添了塑料? /strong /span /p p   挂面里的淀粉本身就是可燃物 /p p   一段时间以来,有关挂面可燃的报道时有发生,并将其产生原因归结为“添加了塑料”等非法物质,或使用了对人体有害的添加剂,不明真相的网友纷纷效仿得出了相同结论。那么,能够被点燃的食品还能不能正常食用? /p p   专家点评: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教授沈群表示,物质能够燃烧需要3个条件:可燃物质、有一定温度还有氧气。挂面的主要原料是植物性淀粉,属于干燥可燃物质。当把挂面在空气中点燃时,恰好满足了燃烧的3个条件,所以挂面可燃一点也不奇怪。这不仅不能判断挂面是否含有添加剂,更不能成为其有毒有害的依据。虚假食品安全信息会对产业和企业发展造成严重损害,应加强对食品安全热点的舆情监测,防范和治理网络谣言。对于编造、散布虚假食品安全信息的行为,应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p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