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阿斯利康

仪器信息网阿斯利康专题为您整合阿斯利康相关的最新文章,在阿斯利康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阿斯利康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阿斯利康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阿斯利康话题讨论。

阿斯利康相关的资讯

  • 飞纳电镜助力世界500强——阿斯利康
    阿斯利康作为一家以创新为驱动的全球性生物制药企业,坚持 “以患者为中心”,致力于探索致病机制、治疗方法以及创新药物。2018年7月,阿斯利康安装并验收飞纳台式扫描电镜能谱一体机 Phenom ProX,旨在大力研发新药,严格把控品质。与普通光学显微镜相比,扫描电镜具有直接观察样品表面结构、景深大、放大范围广、分辨率高、样品制备过程简单等优点,这些特点使其在观察药物表面细微特征方面十分适用。飞纳电镜观察药物具有以下几点优势:1、飞纳电镜配备有四分割背散射探头,采用背散射模式可以轻松获取样品中不同元素分布图像,可以轻松观测出不同药物组分的分布;2、飞纳电镜ProX配有能谱,可以精确分析样品中各元素的分布和含量,可自动生成结果报告;3、飞纳电镜操作简便、效率高,大大提高了用户的工作效率,能够为企业创造更多价值;4、样品处理简单,可以直接对不导电的样品进行观察。药物组成成分大多是不导电的,能够实现直接观察,不仅可以简化前期样品处理过程,而且避免了复杂的制样过程破坏药物的形貌和组成。药物微球药物晶粒药物颗粒分析阿斯利康是一家以创新为驱动的全球性生物制药企业,专注于研发、生产和销售处方类药品,全球约有61,500名员工,业务遍布全球100多个国家,公司在17个国家设立生产基地,是全球第六大医药企业。主要提供:开发生产冻干粉针剂、片剂、气雾剂等。在中国,阿斯利康的业务重点主要集中在中国患者最需要的治疗领域,包括心血管、代谢性疾病、肿瘤、呼吸、消化和麻醉。
  • 阿斯利康在华打造总部外最先进研发中心
    九日,集中国总部、药物研发、市场营销及部分亚太总部职能的阿斯利康(中国)张江园区在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奠基。据悉,到二0一二年,阿斯利康在英国总部以外最先进的研发中心亦将落户张江。   阿斯利康张江园区耗资一亿美元,建成后将占地两万六千七百平方米。园区将分两期竣工,第一期包括中国区业务总部办公楼、培训中心及部分亚太、全球职能中心。第二期为阿斯利康中国创新研究中心新址,工程将于二0一二年底完工,该研发中心是阿斯利康在英国总部以外最先进的研发中心。   据了解,阿斯利康中国创新研究中心,致力于转化科学研究,通过探索和积累中国患者的病历、基因及生物标记物等方面的知识,为医治中国人的肝癌、胃癌等多发病开发新药,寻求有效地治疗方法。   阿斯利康全球生产运营执行副总裁史密斯表示,中国是阿斯利康全球最重要的市场之一。上海拥有良好的医药产业环境和众多高端人才,这是研发中心和地区总部选址上海的原因。英国商务大臣曼德尔森通过一段视频表示,“近年来,中英两国在生命科学领域的创新合作硕果累累。相信阿斯利康张江园区的建设,将进一步推动中应在医疗卫生创新领域的合作。”   阿斯利康公司与中国合作广泛。目前,阿斯利康已和中国十五家医院,七家大学及医学研究院建立了深入合作关系。今年五月,阿斯利康与中国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建立合作研究基金,进行慢性阻塞性肺病的基础研究。
  • 泛生子与阿斯利康联合作 主推基因检测服务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3月7日,泛生子与全球领先的生物制药公司阿斯利康正式签署深度战略合作协议。未来,双方将围绕精准医疗展开深度合作。阿斯利康中国肿瘤事业部总经理殷敏、泛生子首席执行官王思振现场致辞并见证签约。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3/uepic/35d3c618-33cc-49b3-93d7-c75c3959a6f7.jpg" title=" 1.jpg" alt=" 1.jpg" width=" 531" height=" 353" style=" width: 531px height: 353px " /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本次合作以BRCA检测作为战略合作开端,将充分发挥双方优势,通过彼此在各自领域的积淀,推动双方合作互惠互利,共同造福病患、提升中国癌症诊疗水平,推动精准医疗发展。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作为拥有CAP/CLIA国际认证的企业,泛生子提供的BRCA基因检测服务,应用新一代高通量测序平台,对BRCA1基因和BRCA2基因全部50个编码外显子序列及两侧区域的共计1.6万个碱基进行测序,对每一个碱基发生的突变、插入、缺失信息进行分析,100%覆盖可发生遗传变异的区域。在BRCA技术优势基础上,泛生子更在乳腺癌大数据领域,快速推进和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国家癌症中心的合作,共同构建中国人群乳腺癌大数据库。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此前,在多癌种、LDT方面,泛生子更参与过阿斯利康的肺癌数据PCR和NGS的质量环评测评并取得优异成绩。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3/uepic/92ee77e1-bb28-4853-9b41-4997c77f4f3b.jpg" title=" 2.jpg" alt=" 2.jpg" width=" 529" height=" 352" style=" width: 529px height: 352px "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阿斯利康肿瘤事业部总经理殷敏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span style=" background-color: rgb(253, 234, 218) " 阿斯利康肿瘤事业部总经理殷敏表示:“泛生子是基因检测领域的优秀企业,非常重视检测的规范治疗,我们非常期望能和这样优秀的企业进行长期的合作,借助彼此最擅长的领域,以平等互利、互相尊重信任为原则,打造命运共同体。”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3/uepic/7d21f717-b772-4685-afcd-58d825ce9861.jpg" title=" 3.jpg" alt=" 3.jpg" width=" 539" height=" 359" style=" width: 539px height: 359px " /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span style=" background-color: rgb(253, 234, 218) "  泛生子首席执行官王思振表示:“泛生子一直不断追求更高水平的质量标准,为医生和患者提供值得信赖的检测结果。在去年的‘NGS BRCA校准计划’中,泛生子更高分通过。今天战略合作的启动,希望能够成为泛生子和阿斯利康在多癌种、多基因检测领域的起点,我们也期待与阿斯利康在临床检测、数据挖掘等方面开展合作,拓展基因检测在更多领域的应用价值,让精准医疗惠及更多患者、造福社会。”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近年来,泛生子充分发挥在癌症基因检测领域的积淀和优势,注重协同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先后与赛默飞世尔、illumina、博雅辑因、合源生物等企业展开合作。此次与阿斯利康的战略合作,也是泛生子首次和药企合作开启全新模式。 /p
  • 阿斯利康重金构建生物信息学系统,助力肿瘤个体用药
    最近,阿斯利康在抗肿瘤领域可谓动作频繁。今年八月,阿斯利康与日本生物制药公司Sosei集团达成独家授权,获得了开发、生产及商业化腺苷A2A受体拮抗剂HTL-1071及潜在额外A2A受体阻断剂的全球独家权利;与美国的Peregrine Pharmaceuticals公司签订了一项关于PD-L1药物联合疗法的合作协议。而早在今年四月,阿斯利康还就血液肿瘤药物MEDI4736与塞尔基因达成战略合作。近日,阿斯利康投入1150万英镑(1770万美元)构建生物信息学系统,助力肿瘤市场。这些资金将用于公司同曼彻斯特大学(The University of Manchester)的五年合作计划,阿斯利康希望通过五年时间建立生物信息学系统,实现肿瘤患者个体化用药。个体化用药对阿斯利康今后的发展十分重要。在去年被辉瑞“求婚”时,阿斯利康认为自己的抗癌药物生产线将生产出重磅药物。根据销售情况预测,未来几年所面临的挑战将有所改观。生物信息学仅仅是阿斯利康应对这些挑战的方法之一。按照合作计划,阿斯利康将获得一个汇集各类数据,给出病人个体治疗方案的系统。阿斯利康认为该系统将帮助公司更深入地分析临床数据。执行副总裁Mene Pangalos 在声明中表示:“这是一次振奋人心的合作,因为我们最终会从临床数据中获得重要的数据,并将其汇总成表格,供医务工作者实时查询,此外还会与肿瘤药物信息进行比对。我们将相应调整临床治疗方案,为医务人员提供更为准确、个体化、快速的治疗信息。”阿斯利康计划通过此次合作建立安全有效,包含生物标志物、药物体内分布数据的生物信息系统,利用这些数据绘制图表,帮助医务人员制定治疗方案。阿斯利康还计划培训药物代谢动力学及药效学模型设计方面的研究人员。曼切斯特肿瘤研究中心肿瘤生物标志物研究部门正在协助实施这些计划,Christie NHS信托基金也参与其中,因此阿斯利康可对整个系统进行实时检测。
  • 绿叶制药授予阿斯利康血脂康胶囊独家推广权
    p   1月16日消息,绿叶制药于港交所发布自愿性公告,宣布于2019年1月15日,绿叶制药集团若干成员公司与阿斯利康订立协议,授予阿斯利康在中国内地就绿叶制药血脂康胶囊的推广权。根据协议,阿斯利康负责血脂康胶囊在中国大陆地区的独家推广,而绿叶制药继续持有该药品的资产权、商业销售权、注册准证、全部知识产权等推广权以外的权利。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1/uepic/c1d572b5-76a2-4318-a27e-80f3bcf11ca7.jpg" title=" 1.jpg" alt=" 1.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1/uepic/ae4addda-7f6b-4dea-8e8d-f5d8e449f96b.jpg" title=" gongsi-asilikang.jpg" alt=" gongsi-asilikang.jpg" width=" 485" height=" 323" style=" width: 485px height: 323px " / /p p   此次合作是跨国药企首次和中国药企达成一致,在华合作推广由中国药企自主研发的创新药。绿叶制药集团是一家致力于创新药物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制药公司。其现有30余个上市产品,40余个在研药物,覆盖肿瘤、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消化及代谢等治疗领域。 /p p   据绿叶制药披露信息得知,其心血管系统药品,2018上半年收入约3.64亿元。此次公告涉及到的血脂康,正是其自主创新研发的心血管调脂药物。血脂康通过抑制胆固醇合成,调节异常血脂,降低冠心病死亡率以及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现血脂康已被纳入最新版中国《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和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和《国家基本药物目录》。 /p p   此次合作,绿叶制药借助阿斯利康心血管业务领域优势,进一步拓展血脂康胶囊产品的在华销售市场,强化绿叶制药在心血管领域的竞争优势。也同时丰富阿斯利康心血管领域产品线,对其血脂异常以及动脉粥样硬化产品线形成补充,促进阿斯利康中国及心血管业务的发展。 /p p   阿斯利康是一家全球性生物制药企业,专注于研发、生产及营销处方类药品,重点关注肿瘤、呼吸,以及心血管、肾脏及代谢三大治疗领域。1993年阿斯利康进入中国,将总部设立于于上海,在无锡和泰州投资建造生产基地,并在无锡建立物流中心。2017年,阿斯利康中国商业创新中心在无锡落地,旨在探索健康物联网诊疗一体化的全病程管理解决方案。同年,阿斯利康与国投创新合资成立迪哲(江苏)医药有限公司,加快国内创新药研发步伐。 /p p   现如今,国创新药研发仍处于起步阶段。在过去几年,我国创新药产业链在政策和产业方面发生重大变化。政策层面,从新的药品分类制度、临床试验的严格监管,到优先审批和MAH制度的建立,使得中国药审制度与FDA、EMA等国际机构日益接轨 产业层面,临床数据自查等一系列药品审评注册改革拉开了新药研发序幕,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化药注册分类改革、上市许可人制度试点等一系列重磅政策接踵而至,提高药品的研发壁垒和质量的同时,也促使医药研发行业未来更加规范化和集中化,促进行业的优胜劣汰。 /p
  • FDA叫停强生与阿斯利康的止痛药试验
    北京时间12月28日上午消息,据外电报道,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FDA)日前叫停了强生公司与阿斯利康公司的止痛药试验,理由是这些药物可能会增加关节受损的风险。   强生公司的发言人杰佛瑞-里鲍(Jeffrey Leebaw)在电邮中表示,FDA上周通知强生,要求暂停fulranumab药的研究工作。阿斯利康昨日则表示已主动暂停同类药物的早期研究工作。美国制药商Regeneron Pharmaceuticals昨日也表示,FDA已叫停该公司的与神经生长因子抗体(anti- nerve growth factor)相关的药物试验。   而全球最大的制药商辉瑞公司也在今年6月暂停止痛药tanezumab的试验,理由是有服用该药的患者需要进行关节置换。Cowen & Co分析师巴克瑞(Ziad Bakri)表示,这使得神经生长因子抑制剂的研发前景堪忧,并降低了投资者对该市场的预期。   在辉瑞的试验被FDA叫停之前,瑞士信贷驻纽约分析师阿尔诺(Catherine Arnold)曾预计,tanezumab及同类治疗神经生长的药物将创造110亿美元的年销售额。
  • FDA授予阿斯利康单抗MEDI8852治疗A型流感感染的快车道地位
    FDA授予阿斯利康单抗MEDI8852治疗A型流感感染的快车道地位英国制药巨头阿斯利康(AstraZeneca)及旗下全球生物制剂研发部门MedImmune近日宣布,FDA已授予单克隆抗体MEDI8852用于治疗A型流感病毒住院患者的快车道地位(Fast Track designation)。FDA的快车道项目,旨在加速开发及审查用于治疗严重疾病并填补未满足医疗需求的新药。目前,MEDI8852正处于Ib/IIa期临床开发,调查单剂量静脉注射MEDI8852作为单药疗法或联合奥司他韦(oseltamivir),用于由A型流感病毒导致的急性、无并发症流感成人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最近,在健康成人受试者中成功完成的一项I期研究表明,MEDI8852具有可接受的安全性和药代动力学属性,支持了该药用于流感患者治疗的进一步临床开发。此次快车道地位,也是自2014年以来,阿斯利康在感染性疾病治疗领域收获的第4个快车道地位,突显了该公司在该领域的研发实力。目前,旗下MedImmune在感染性疾病领域正在推进的大多数临床开发项目均获得了此荣誉。2015年4月,FDA授予MEDI8897快车道地位,这是一种单抗药物,用于预防婴儿中由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引发的严重呼吸道疾病。2014年9月,FDA授予MEDI3902快车道地位,该药用于预防由铜绿假单胞菌(P.aeruginosa)引起的医院获得性肺炎,这是一种高度耐药菌,可在住院患者中导致严重的疾病。2014年底,FDA授予MEDI4893快车道地位,该药用于ICU患者预防由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引发的肺炎,该病菌也往往是多药耐药菌。MEDI8852是一种实验性人IgG1κ单克隆抗体(mAb),通过输液给药。MEDI8852的前驱分子由Humabs BioMed公司从人的记忆B细胞中分离获得,MedImmune进行了进一步的优化,增强了其中和能力。MEDI8852能够结合至血凝素蛋白(hemagglutinin)茎部的一个区域,这在A型流感病毒所有亚型中均高度保守。目前,MEDI8552正开发用于因A型流感住院的患者。尽管该药正在开发作为一种季节性流感的治疗药物,但可以预期的是,它也有望用于预防流感大流行。当前,流感病毒感染仍然是全球健康和世界经济的一个严重威胁。每年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在全球范围内,大约300-500万严重病例,25-50万死亡病例,而在流感大流行期间,死亡率可能更高。鉴于耐药性的出现,抗病毒药物较短的治疗窗口,以及广泛的交叉保护性疫苗的缺乏,对能够有效治疗流感方面的新药方面,仍存在着重要的远未满足的医疗需求。
  • 阿斯利康等机构受到科技部人类遗传资源行政处罚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国科罚〔2018〕1号 /strong /p p br/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日期:2018年07月12日& nbsp & nbsp & nbsp 来源:科技部& nbsp /strong /p p br/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行政处罚决定书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国科罚〔2018〕1号 /strong /p p & nbsp /p p 单位名称:阿斯利康投资(中国)有限公司 /p p 地  址: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亮景路199号 /p p 法定代表人:冯佶 /p p & nbsp /p p 根据《人类遗传资源管理暂行办法》(国办发〔1998〕36号)、《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等有关规定,中国人类遗传资源管理办公室对阿斯利康投资(中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阿斯利康”)违反人类遗传资源管理规定一案进行调查,现已调查终结。经查明,存在以下违法违规行为。 /p p br/ /p p 阿斯利康未经许可将已获批项目的剩余样本转运至厦门艾德生物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昆皓睿诚医药研发(北京)有限公司,开展超出审批范围的科研活动。 /p p 上述行为违反了《人类遗传资源管理暂行办法》第四条和第十一条规定。现根据《人类遗传资源管理暂行办法》第二十二条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有关规定,决定处罚如下: /p p br/ /p p 1.对阿斯利康进行警告。 /p p 2.没收并销毁违规利用的人类遗传资源材料。 /p p 3. 撤销国科遗办审字〔2015〕83号、〔2016〕837号两项行政许可。 /p p 4.自本决定书送达之日起停止受理阿斯利康涉及中国人类遗传资源国际合作活动申请,整改验收合格后,再进行受理。 /p p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三十二条规定,你单位如不服本处罚决定,可在收到本行政处罚决定书之日起60日内向科技部申请行政复议,也可在6个月内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期间本决定不停止执行。逾期不履行本决定的,本处罚机关将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p p & nbsp /p p style=" text-align: right " 科 技 部 /p p style=" text-align: right " 2018年7月12日 /p p br/ /p p br/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国科罚〔2018〕2号 /strong /p p br/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日期:2018年07月12日& nbsp & nbsp & nbsp 来源:科技部& nbsp /strong /p p br/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行政处罚决定书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国科罚〔2018〕2号 /strong /p p & nbsp /p p 单位名称:厦门艾德生物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 p 地  址:厦门市海沧区鼎山路39号 /p p 法定代表人:LI-MOU ZHENG /p p & nbsp /p p 根据《人类遗传资源管理暂行办法》(国办发〔1998〕36号)、《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等有关规定,中国人类遗传资源管理办公室对厦门艾德生物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厦门艾德”)违反人类遗传资源管理规定一案进行调查,现已调查终结。经查明,存在以下违法违规行为。 /p p br/ /p p 厦门艾德未经许可接收阿斯利康投资(中国)有限公司30管样本,拟用于试剂盒研发相关活动。 /p p br/ /p p 上述行为违反了《人类遗传资源管理暂行办法》第四条和第十一条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和《人类遗传资源管理暂行办法》有关规定,决定处罚如下: /p p br/ /p p 1.对厦门艾德进行警告。 /p p 2.没收并销毁违规利用的人类遗传资源材料。 /p p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三十二条规定,你单位如不服本处罚决定,可在收到本行政处罚决定书之日起60日内向科技部申请行政复议,也可在6个月内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期间本决定不停止执行。逾期不履行本决定的,本处罚机关将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p p & nbsp /p p style=" text-align: right " 科 技 部 /p p style=" text-align: right " 2018年7月12日 /p p br/ /p p br/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国科罚〔2018〕3号 /strong /p p br/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日期:2018年07月31日& nbsp & nbsp & nbsp 来源:科技部& nbsp /strong /p p br/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行政处罚决定书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国科罚〔2018〕3号 /strong /p p & nbsp /p p 单位名称:昆皓睿诚医药研发(北京)有限公司 /p p 地  址: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凉水河二街8号院15号楼302 /p p 法定代表人:张艳 /p p & nbsp /p p 根据《人类遗传资源管理暂行办法》(国办发〔1998〕36号)、《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等有关规定,中国人类遗传资源管理办公室对昆皓睿诚医药研发(北京)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昆皓睿诚”)违反人类遗传资源管理规定一案进行调查,现已调查终结。经查明,存在以下违法违规行为: /p p br/ /p p 昆皓睿诚未经许可接收阿斯利康投资(中国)有限公司567管样本并保藏。 /p p 上述行为违反了《人类遗传资源管理暂行办法》第四条和第十一条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和《人类遗传资源管理暂行办法》有关规定,决定处罚如下: /p p br/ /p p 1.对昆皓睿诚进行警告。 /p p 2.没收并销毁违规利用的人类遗传资源材料。 /p p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三十二条规定,你单位如不服本处罚决定,可在收到本处罚决定书之日起60日内向科技部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在6个月内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复议和诉讼期间本决定不停止执行。逾期不履行本决定的,本处罚机关将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p p br/ /p p style=" text-align: right "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p p style=" text-align: right " 2018年7月31日 /p p br/ /p p br/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国科罚〔2016〕1号 /strong /p p br/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日期:2016年10月21日& nbsp & nbsp & nbsp 来源:科技部& nbsp /strong /p p br/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行政处罚决定书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国科罚〔2016〕1号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br/ /p p 单位名称:苏州药明康德新药开发股份有限公司 /p p 地  址:苏州市吴中区吴中大道1318号 /p p 法定代表人:李革 /p p & nbsp /p p 根据《人类遗传资源管理暂行办法》(国办发〔1998〕36号)、《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等有关规定,中国人类遗传资源管理办公室对苏州药明康德新药开发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苏州药明康德公司)涉嫌违反人类遗传资源管理规定一案进行调查,现已调查终结。经查明,存在以下违法违规行为: /p p br/ /p p 苏州药明康德公司未经许可将5165份人类遗传资源(人血清)作为犬血浆违规出境。 /p p 上述行为违反了《人类遗传资源管理暂行办法》第四条、第十六条规定。现根据《人类遗传资源管理暂行办法》第二十一条及《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有关规定,决定处罚如下: /p p br/ /p p 1.对苏州药明康德公司进行警告。 /p p 2.没收并销毁该项目中人类遗传资源材料。 /p p 3.自本决定书送达之日起,科技部暂停受理苏州药明康德公司涉及我国人类遗传资源的国际合作和出境活动的申请,整改验收合格后,再予以恢复。 /p p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三十二条规定,你单位如不服本处罚决定,可在收到本行政处罚决定书之日起60日内向科技部申请行政复议,也可在6个月内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复议和诉讼期间本决定不停止执行。逾期不履行本决定的,本处罚机关将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p p br/ /p p style=" text-align: right "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p p style=" text-align: right " 2016年10月21日 /p p br/ /p p br/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国科罚〔2015〕1号 /strong /p p br/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日期:2015年09月07日& nbsp & nbsp & nbsp 来源:科技部& nbsp /strong /p p br/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行政处罚决定书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国科罚〔2015〕1号 /strong /p p & nbsp /p p 单位名称: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p p 地  址:上海乌鲁木齐中路12号 /p p 法定代表人:丁强 /p p & nbsp /p p 根据《人类遗传资源管理暂行办法》(国办发〔1998〕36号)、《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等有关规定,中国人类遗传资源管理办公室(以下简称遗传办)对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以下简称华山医院)开展的“中国女性单相抑郁症的大样本病例对照研究”国际科研合作情况进行了调查,现已调查终结。经查明,存在以下违法违规行为: /p p br/ /p p 华山医院与深圳华大基因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与英国牛津大学开展中国人类遗传资源国际合作研究,华山医院未经许可将部分人类遗传资源信息从网上传递出境。 /p p 上述行为违反了《人类遗传资源管理暂行办法》第四条、第十一条、第十六条规定。现根据《人类遗传资源管理暂行办法》第二十一条及《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有关规定,决定处罚如下: /p p br/ /p p 1.你单位应于接到本决定书之日起立即停止该研究工作的执行。 /p p 2.销毁该研究工作中所有未出境的遗传资源材料及相关研究数据。 /p p 3.自本决定书送达之日起停止华山医院涉及我国人类遗传资源的国际合作,整改验收合格后,再行开展。 /p p br/ /p p 你单位如不服本处罚决定,可在收到本行政处罚决定书之日起60日内向科技部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在6个月内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复议和诉讼期间本决定不停止执行。逾期不履行本决定的,本处罚机关将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p p & nbsp /p p style=" text-align: right "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p p style=" text-align: right " 2015年9月7日 /p p br/ /p p br/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国科罚〔2015〕2号 /strong /p p br/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日期:2015年09月07日& nbsp & nbsp & nbsp 来源:科技部& nbsp /strong /p p br/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行政处罚决定书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国科罚〔2015〕2号 /strong /p p & nbsp /p p 单位名称:深圳华大基因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p p 地  址:广东省深圳市盐田区北山工业区综合楼 /p p 法定代表人:刘娜 /p p & nbsp /p p 根据《人类遗传资源管理暂行办法》(国办发〔1998〕36号)、《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等有关规定,中国人类遗传资源管理办公室(以下简称遗传办)对深圳华大基因科技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大科技)执行“中国女性单相抑郁症的大样本病例对照研究”国际科研合作情况进行了调查,现已调查终结。经查明,存在以下违法违规行为: /p p br/ /p p 华大科技与华山医院未经许可与英国牛津大学开展中国人类遗传资源国际合作研究,华大科技未经许可将部分人类遗传资源信息从网上传递出境。 /p p 上述行为违反了《人类遗传资源管理暂行办法》第四条、第十一条、第十六条规定。现根据《人类遗传资源管理暂行办法》第二十一条及《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有关规定,决定处罚如下: /p p br/ /p p 1.你单位应于接到本决定书之日起立即停止该研究工作的执行。 /p p 2.销毁该研究工作中所有未出境的遗传资源材料及相关研究数据。 /p p 3.自本决定书送达之日起停止华大科技涉及我国人类遗传资源的国际合作,整改验收合格后,再行开展。 /p p br/ /p p 你单位如不服本处罚决定,可在收到本行政处罚决定书之日起60日内向科技部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在6个月内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复议和诉讼期间本决定不停止执行。逾期不履行本决定的,本处罚机关将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p p & nbsp /p p style=" text-align: right "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p p style=" text-align: right " 2015年9月7日 /p
  • Revvity宣布与阿斯利康签订下一代碱基编辑技术的新许可协议
    根据非排他性协议,阿斯利康(AstraZeneca)有权使用专有基因编辑技术,帮助推进在细胞治疗方面的工作中国上海 – 2023年5月23日 – Revvity 有限公司 (NYSE: RVTY)近日宣布与阿斯利康 (AstraZeneca, LSE/STO/Nasdaq: AZN) 签订新的许可协议,基于Revvity的 Pin-point ™基因编辑系统技术,即一种具有强大安全性的下一代模块化基因编辑平台,可帮助阿斯利康推进其细胞治疗工作。Revvity生命科学资深副总裁Alan Fletcher博士表示:“我们的基本目标是将Pin-point™平台从临床前研究转化为临床研究,并最终影响患者的生活。本着这种精神,我们很高兴地宣布与阿斯利康签订非排他性协议,以支持其在治疗癌症和免疫介导疾病方面所进行的细胞疗法的研究。”Pin-point™技术介绍Pin-point系统及其碱基编辑技术旨在实现高效且精确的单基因和多基因编辑,而不会对细胞的生存能力或功能产生意外影响。与传统的CRISPR技术相比,后者会在DNA中产生双链断裂,而这种新的编辑系统使用修改后的Cas酶仅切割DNA的一条链。这项技术让基因破坏和碱基修复更具有可控性。Pin-point系统与其它碱基编辑系统的区别在于完全实现了模块化,可选择不同组件以实现针对具体基因编辑目标的最佳性能。目前Pin-point系统已经在T细胞和iPSC中展示了碱基编辑的能力,表明该技术在各种细胞类型和治疗指标中具有潜力。Revvity 还开发了全新的专有方法,利用碱基编辑机制来插入基因,例如通过在敲入CAR的同时敲除免疫标志分子来创建同种异体 CAR-T 细胞疗法。Pin-point 碱基编辑系统是Revvity公司细胞和基因疗法产品组合的一部分,该组合涵盖了基因调控和编辑、细胞分析、免疫测定以及优化的AAV和慢病毒载体开发和制造,以提高细胞基因疗法的特异性、有效性和安全性。解决方案涵盖从功能基因组学分析、有效载荷设计、QA/QC 和载体优化以及表征、自动化和工艺开发领域,助力客户实现其细胞和基因治疗研究、开发和制造目标。关于Revvity在Revvity,我们将“不可能”视为灵感,将“做不到”视为原动力。Revvity提供健康科学解决方案、前沿技术和专业服务,业务涵盖科研探索、开发、诊断、治疗的端到端全流程。依托在转化多组学技术、生物标志物鉴定、成像、疾病的预测、筛查、检测与诊断、信息学等领域的多年深耕,Revvity正以科技之能,突破人类潜能的边界。2022年Revvity的营业额超过30亿美元,全球拥有11,000多名员工,为制药和生物技术、诊断实验室、学术界和政府客户提供服务。公司是标准普尔500指数的成员,客户遍及全球190 多个国家和地区。
  • 超85亿!亘喜生物完成与阿斯利康集团合并
    2024年2月22日,亘喜生物科技集团(纳斯达克股票代码:GRCL;简称“亘喜生物” 或“公司”) 宣布正式完成了此前公告的与阿斯利康集团的合并协议。亘喜生物、AstraZeneca Treasury Limited(“母公司”)和Grey Wolf Merger Sub(“合并子公司”)依照其在2023年12月23日签订的相关协议和合并计划(“《合并协议》”)中的条款和条件完成了此次合并。AstraZeneca Treasury Limited 是一家根据英格兰和威尔士法律成立的私人有限公司。合并子公司是一家根据开曼群岛法律注册成立的豁免有限责任公司,也是母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此次合并中,合并子公司与亘喜生物进行合并, 亘喜生物作为存续公司成为母公司的全资子公司 (“合并”)。合并完成后,亘喜生物不再是一家上市公司,而成为母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合并协议》于2024年2月19日举行的特别股东大会上获得了公司股东的批准,根据其条款,在合并生效时间(“生效时间”)之前发行和流通的每股面值为0.0001美元的公司普通股(下文统称“股”或 “股份”)(除(i)由母公司、合并子公司和亘喜生物本公司或其任何子公司持有的股份(包括美国存托股份(下文统称“ADS”)代表的股份,每ADS对应5股;(ii)由亘喜生物本公司或存托人(定义见下文)持有并根据本公司股权激励计划保留发行和分配的股份(在条款(i)和(ii)中描述的股份,统称“被排除股份”);(iii)ADS代表的股份;(iv)以及根据开曼群岛《公司法(经修订)》(“CICA”)第238条规定,已有效行权、未有效撤销或以其他方式丧失对合并表示异议的权利的股东所持有的在(iv)条款中描述的股份,被定义为“异议股份”)),已经被注销,相应价值仅代表以下权益(1)每股对应2.00美元的无息现金;(2)每股对应1份或有价值权益(“CVR”),在CVR协议(定义见下文)中规定的并受其约束的里程碑(“里程碑”)实现时,每份CVR有权获得无息现金0.30美元的或有付款,在每种情况下均需缴纳所有适用的预扣税。在生效时间之前发行和流通的每份ADS(不包括代表被排除股份的ADS),连同由此类ADS所代表的股份,已被注销,相应价值仅代表以下权益(1)每股ADS对应10.00美元的无息现金;(2)每股ADS对应5份CVR,在相应里程碑实现时,每份CVR有权获得无息现金0.30美元的或有付款,在每种情况下均需根据《合并协议》以及公司、纽约梅隆银行和基于该协议下日常发行的ADSs所有持有人之间于2021年1月7日签订的存款协议中规定的条款和条件,缴纳所有适用的预扣税。每一份在生效时间前未行权的已发行股票的认股权证均已被注销,相应价值仅代表相应的无息现金,每份认股权证剩余未行权的部分相当于Black-Scholes的价值(即该认股权证的标的,每股相当于1.26618美元)。被排除股份在无需支付任何对价的情况下已被注销;异议股份已被注销,其原持有人将有权获得根据CICA第238条规定确定的公允价值。截至生效时间,有权获得适用合并对价的每一位股票登记持有人、认购股权持有人和ADSs注册持有人将收到一封递送函,说明如何实现合并对价的交付,并指示如何退出其经认证的认股权证或ADSs,以换取适用的合并对价。这些递送函必须在此类持有人能收到适用的合并对价前完成。经认证的ADSs持有人应等待收到递送函后再行退出其ADSs。由经纪人、银行或其他被指定人持有“street name”的ADS持有人,或是未经认证的ADSs注册持有人无需采取任何额外行动来接收适用的合并对价,并应向其经纪人、银行或其他被指定人答复有关接收合并对价的任何问题。公司今日还宣布已提交相关申请,自2024年2月22日(纽约时间)起暂停其在Nasdaq Global Select Market (“纳斯达克”)的ADSs交易。公司已要求纳斯达克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提交25表格,通知SEC本公司将从纳斯达克退市。在提交25表格的10天后,退市申请将正式生效。公司计划在提交25表格后约10天内向SEC提交15表格,以暂停其根据1934年证券交易法修订的公告义务。公司向SEC提交特定报告和表格(包括20-F表格和6-K表格)的义务将于15表格提交之日起暂停,并于提交注销生效后(提交25表格90天后)正式终止,除非SEC提出任何反对意见。关于亘喜生物亘喜生物科技集团(简称“亘喜生物”)是一家面向全球、处于临床阶段的生物制药企业,致力于发现和开发突破性细胞疗法用于治疗癌症及自身免疫性疾病。利用其开创性的FasTCAR及TruUCAR两大突破性技术平台以及SMART CARTTM技术模块,亘喜生物正在开发一条处于临床阶段,且涵盖自体和同种异体细胞疗法的丰富产品管线。这些候选产品有望攻克目前CAR-T疗法持续存在的重大行业难题,包括生产时间长、产品细胞质量欠佳和治疗成本高的瓶颈,以及实体瘤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缺乏长期高效的治疗手段等挑战。核心产品BCMA/CD19双靶点FasTCAR-T GC012F目前正处于一系列临床试验中,以探索其针对多发性骨髓瘤、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以及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治疗效果。
  • 因美纳与阿斯利康开展战略研究合作,以加速药物靶点发现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迭戈——2022年10月11日,全球基因测序和芯片技术的领导者因美纳(纳斯达克股票代码:ILMN)宣布与以科学为驱动的全球生物制药公司阿斯利康(AstraZeneca)达成战略研究合作,将结合双方在基于人工智能(AI)的基因组解读和基因组分析技术优势及行业专长,加速药物靶点的发现。该合作将评估这些技术的组合框架能否提高靶点发现的效益与置信度,从而根据人类组学信息找到具有应用前景的药物。因美纳首席战略和企业发展官兼代理首席财务官Joydeep Goswami表示:“因美纳和阿斯利康都具有独特的优势,双方强强联合,利用业界领先的专业能力来识别导致人类疾病的遗传变异,从而提高药物研发管线的效率。通过识别与人类疾病相关的基因,该组合框架有望用于候选药物的优先级排序,并增加药物获批的可能性。”此次合作利用了因美纳基于AI的新一代解读工具——PrimateAl和SpliceAl,并结合阿斯利康用于罕见变异基因组发现的分析框架和AI工具,包括JARVIS和计算机预测工具(容错率)。作为研究合作的一部分,阿斯利康基因组学研究中心将采用结合了两家公司基于AI的工具的框架,来分析其生物信息数据库中的大规模多组学数据集。这些互补的AI工具可以更加可靠地查明导致人类疾病的遗传变异,这是开发有效且安全的疗法的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步。阿斯利康基因组学研究中心、发现科学中心和研发中心负责人Slavé Petrovski表示:“对应用于不断发展的人类基因组学、转录组学和蛋白质组学医学研究资源的AI工具和框架的持续创新,将使我们能够解决一些棘手的问题,有助于我们在发现新的药物靶点时实现更高的成功率,同时确定最有可能从我们发现的疗法中获益的患者群体的特征。”因美纳首席技术官Alex Aravanis表示:“新一代药物发现正处于人类遗传学和AI的交叉点,这使得此次合作或将成为一项十分关键的研究合作,结合了因美纳在大规模解读基因组方面的出众能力与阿斯利康在大规模人类遗传学研究方面的广泛能力。”此次研究合作重点聚焦于通过一项组合框架为广泛的人类疾病研究提供差异化性能的能力。一旦合作取得成功,两家公司将评估长期合作的机会。
  • 原AB SCIEX中国总经理高醇新加盟BGI 任健康总监
    仪器信息网讯 近日获悉,原AB SCIEX中国区总经理高醇新已于2012年9月加盟华大基因(BGI),任BGI健康总监。   高醇新于1997年加入AB SCIEX,先后担任多项技术及市场开发职务,包括亚太区商务和技术支持部总监、中国区总经理等。2012年5月,高醇新从AB SCIEX离职。   加入AB SCIEX前,高醇新曾在美国阿斯利康制药公司(AstraZeneca Pharmaceuticals)工作,担任高级研究员。   高醇新拥有美国东北大学分析化学博士学位。(编撰:杨娟)
  • 新版医保药品目录3月1日启用:新入96种 含17种抗癌药
    日前,国家医保局、人社部公布《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2020年)》(简称《目录》)。在本次调整中,119种药品被调入,29种药品被调出,最终《目录》有药品2800种,其中西药1426种、中成药1374种,中西药比例基本持平。新版《目录》自今年3月1日起正式执行。  此次国家医保目录调整力度空前,且首次尝试对目录内药品进行降价谈判。共有162种药品进行了谈判,为历史最多的一次。新调入的药品含独家药品96种,非独家药品23种,共涉及31个临床组别,占所有临床组别的86%。专家表示,新入围药品在降价幅度和临床效果上实现了“较高性价比”。  此次国家医保目录调整会对老百姓产生哪些影响?记者采访了国家医保局相关负责人、专家以及企业界人士。  药价大幅下降  国家医保局表示,本次《目录》调整工作,共有162种药品进行了谈判,119种药品谈判成功,成功率为73.46%,谈判成功的药品平均降价50.64%。以最受关注的抗癌药为例,2018年国家医保局组织开展了抗癌药专项准入谈判,最终17种药品谈判成功纳入目录,并于2020年底协议到期;14种独家药品按规则进行了续约或再次谈判,平均降幅为14.95%,个别一线抗癌药降幅超过60%。  “经测算,14种抗癌药降价,预计2021年可为癌症患者节省30多亿元。本次调整新增了17种抗癌药,包括仑伐替尼等新药、好药,目录内癌症用药的保障水平明显提升。”国家医保局医药服务管理司司长熊先军表示,谈判成功药品共涉及31个临床组别,占所有临床组别的86%,患者受益面非常广泛。  “2020年新增的肿瘤药物都是这一两年新上市的主流用药,有明确的临床适应症。”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副院长石远凯表示,《目录》基本覆盖了各主要器官癌症的主流治疗药物,常见的肺癌、乳腺癌药物增加了,一些不常见的肿瘤也有了可以用的药品。  谈及儿童用药情况时,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儿科主任医师冀晓华表示,本次医保谈判共收录7种儿科用药,充分考虑到了药物的安全性与有效性,药物均以口服液、颗粒为主,易于患者服用。增补的儿童用药都是临床最常用的,由于儿科门诊呼吸系统与消化系统疾病占很大比例,本次调整用药特别针对这两种疾病做了专门收录。  国家医保局测算,新增的119种药品多数是经过谈判实现降价的独家药品,预计2021年增加的基金支出与谈判和调出药品所腾出的空间基本相当。另一方面,从患者负担情况看,通过谈判降价和医保报销,预计2021年可累计为患者减负约280亿元。  医保经济性提升  记者从国家医保局了解到,2020年10月份到12月份,在企业申报基础上,国家医保局建立了评审药品数据库。历经专家评审阶段到谈判阶段,对拟谈判药品开展测算。期间,邀请企业进行逐一面对面沟通,充分听取企业的意见建议,组织谈判专家紧锣密鼓开展工作。  “简单说,就是在谈判规则下,引导药企给出可以接受的最低价。”上海市医疗保障局医药价格和招标采购处处长龚波说,绝不能因为个人同情而忽略了为参保人员争取最大让利的谈判职责,绝不在谈判中“点到为止”。  “我们基金测算组尽可能在测算过程中对各种因素进行综合、全面考虑,拓宽测算的广度和深度,客观地评估评价谈判药品的真实价值,同时兼顾基金的承受能力给出合理的谈判价格,以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医疗需求,让绝大多数患者能够享受到谈判药品的成果。”北京市医保中心主任、国家医保DRG付费技术指导组组长郑杰表示。  其实,此次药品谈判设定申报条件时就已未雨绸缪:一是要更好满足临床需求,二是更好与新药审批工作衔接,实现药品审批与医保评审“无缝衔接”,体现鼓励新药创制的导向,三是照顾临床用药延续性。  即使是在原目录内的药品,也要不断提升经济性。这次谈判的一个特点,是首次尝试对目录内药品进行降价谈判。评审专家按照程序遴选了价格或费用偏高、基金占用较多的14种独家药品进行降价谈判,14种药品均谈判成功并保留在《目录》内,平均降价43.46%。熊先军说:“我国每年都开展医保药品目录的调整工作将成为常态,在‘性价比’上拓展医疗保障的广度和深度。”  支持新药申报  值得注意的是,为更好满足患者对新上市药品的需求,此次医保目录调整将2020年8月17日前上市的药品均纳入调整范围,有16种2020年新上市的药品被纳入《目录》。企业界人士表示,此次谈判,释放出支持新药、以患者需求为中心的鲜明导向,在确保患者用上降价药的同时,也在保障患者及时用上新药上作出了努力,进一步鼓励了企业开展新药物研发的信心。  “大家都很清楚创新有多难,尤其是做原创新药更难——药品研发周期至少要十几年甚至几十年;高投入、高风险、投资回报周期过长。如果不能及时进入医保,将严重影响医药企业的发展甚至生存。”桑枝总生物碱上市许可持有人——北京五和博澳药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黄岳升表示,此次《目录》调整实施企业申报制,渠道更加畅通高效。  得益于2020年医保目录调整政策的改革,降血糖新药“桑枝总生物碱”有幸成为为数不多的当年获批、当年国谈进医保的品种。黄岳升说:“虽然产品刚上市就降价,但作为企业代表还是感受到了国家医保局及专家们对创新药给予的认可和大力支持,我们愿意以微利投入市场,推动行业良性发展。”  “医保谈判以及相关配套政策,旨在给予企业以量换价的稳定预期,在降低药品价格、减少患者经济负担、减轻医保基金压力的同时,给予企业合理利润空间,用于持续的创新和发展。”阿斯利康制药公司中国副总裁黄彬举例,阿斯利康公司的奥希替尼片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第三代靶向药物,较前代产品有明显的临床优势。在成功通过2018年和2020年针对新的适应症的两轮医保目录谈判后,奥希替尼片目前在国内的价格已远低于其他国家和地区,充分体现了尽最大可能惠及患者的承诺。
  • JP摩根健康大会第二天:ThermoFisher、Qiagen、Human Longevity、Counsyl参加会议
    p   北美时间2016年1月11~15日,备受全球医药企业及投融资机构关注的第34届JP摩根健康大会(JP Morgan Health Conference)在旧金山举办,这是一场产业与资本融合的盛会,并将引领2016年乃至今后一段时期全球医药健康领域的发展与投资风向。如往年一般,各家公司都派出重量级阵营,公布上年度经营业绩,发布最新产品,给市场打入强心剂,以获得投资人的青睐。 /p p   JPM年度健康大会第二天:Thermo Fisher、 Qiagen、 Human Longevity、 Counsyl参加会议 /p p   strong  Thermo Fisher Scientific /strong /p p   Thermo Fisher Scientific CEO和主席Marc Casper在大会上探讨了以13亿美元高价收购Affymetrix背后的理论依据并进一步证实了这一举动对于Thermo Fisher Scientific的必要性。Marc Casper表示Affymetrix的系列产品与Thermo Fisher Scientific的商业布局十分契合。早在2014年,Thermo Fisher Scientific已经收购了Affymetrix的若干业务。Marc Casper告诉投资者Affy公司的微阵列技术在Thermo Fisher公司测序服务中扮演者重要角色,Affy公司电子生物科学技术中的流式细胞技术资产为Thermo Fisher的相关业务带来了更大的发展动力。 /p p   更重要的是,Marc Casper发现了Affy公司巨大的海外发展空间,Affy现阶段的海外利润已经达到了总利润的61%。Marc Casper表示Affy将通过Thermo Fisher的全球战略而获得巨大的收益。 /p p   虽然一些投资者对于阵列技术的增长表示十分担忧,Casper仍然表示他希望将其作为Affy业务的重要部分,在阵列技术增长放缓的大背景下促进Affy阵列业务的持续发展。 /p p    strong Qiagen /strong /p p   Qiagen CEO Peer Schatz突出表达了Qiagen的五个增长点:QIA综合平台、个性化健康服务、定量TB测试、生物信息学组合以及其最新的GeneReader作业平台。 /p p   qiagen在周一指出,尽管由于来自伴随诊断和仪器销售下滑的原因,该公司2015年第四季度和年度初步收益均未达到分析师的预期,而新的QIAsymphony?销售却超过了公司的目标。QIAsymphony在活组织检查中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使无细胞DNA检测实现自动化。Schatz指出Qiagen迄今为止有五个伴随诊断使用了液体活检,同时Schatz表示他相信其公司正在处理的液体活检样本比任何其他同行都多。 /p p   Qiagen共计已经宣布了15个主要的伴随诊断,其中的若干项目为开发方案。Qiagen的医疗伙伴包括Eli Lilly(礼来制药厂),AstraZeneca(阿斯利康公司),Novartis(诺华公司),Bayer(拜耳公司)。他进一步指出CDx的收益低于公司收益的10%。Qiagen在欧洲卖出了超过12个的CDx测试以及4个食品以及药物管理局认可的伴随诊断。 /p p   从商业的角度来看,虽然第四季度收益数据令人失望,Schatz说他看到了该公司在2016财年的增长底线可以达到6%。 /p p    strong Human Longevity /strong /p p   Human Longevity的CEO J. Craig Venter说至今为止该公司已经检测了超过20000人的基因组。为了实现截止至2020年完成100万人基因组测序的目标,该公司正在扩展其测序业务。 /p p   本周,该公司发起了一个癌症测序服务,该服务包括肿瘤、生殖系外显子组和全基因组测序。另外,Human Longevity计划推出免疫测序和液体活检技术分析循环肿瘤细胞和循环肿瘤DNA。除此之外,Venter说该公司将发展个性化的癌症疫苗。 /p p   Human Longevity正致力于开始通过基因信息预测个人年龄,声音以及面貌的模型。最终,Venter说该公司在Health Nucleus platform上取得了进展,Health Nucleus platform是一个集合了个人健康综合分析的基因组研究平台,该平台包括了全身医学成像和其他实验室医学测试。 /p p   strong  Counsyl /strong /p p   Counsyl的CEO和创始人Ramji Srinivasan告诉投资者,Counsyl准备进入新的市场,目前正在开发液体活检实验。 /p p   这个可以提供载体筛查、无创产前诊断以及一种遗传癌症筛选试验的分子诊断公司希望进一步拓展到生殖健康和肿瘤市场。 /p p   Srinivasan说,该公司的测试量在2011年到2015年之间增长了9倍,有超过500000名患者进行测试.尽管数量在增加,但是在2011年其平均周转时间仍然从10.4天减少到6天。 /p p br/ /p
  • 恒瑞PD-L1抗体获CFDA批准进行临床试验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001.pn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2/insimg/4abf67c2-f6fb-4838-af45-a9655998fe3e.jpg" / /p p   公告显示,SHR-1316 注射液是公司自主研发的一种人源化抗 PD-L1单克隆抗体,主要用于恶性肿瘤的治疗。2017年1月3日,公司及子公司上海恒瑞向江苏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递交的药品注册申请获受理。截至目前,公司在SHR-1316注射液研发项目上已投入研发费用约3400万元。 /p p   目前,国外获批上市的PD-L1抗体共有3个,分别是罗氏公司的Atezolizumab(Tecentriq)、辉瑞/默克的Avelumab(Bavencio)以及阿斯利康公司的Durvalumab(Imfinzi)。这3款PD-L1抗体获批的适应症包括:膀胱癌、非小细胞肺癌以及默克尔细胞癌。恒瑞公告称,目前,这3款抗体在国内均处于III期临床试验阶段。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002.pn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2/insimg/b7583c05-1701-48e9-9cad-a30861cab098.jpg" / /p p   此外,公告显示,目前国内已获CFDA签发的临床批件的其他国产 PD-L1 抗体产品包括康宁杰瑞/思路迪联合开发的 KN035、基石药业/拓石药业联合开发的CS1001以及科伦药业开发的KL-A167。 /p p   恒瑞医药是一家从事医药创新和高品质药品研发、生产及推广的企业,2000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今年市值曾破2000亿。关于恒瑞的创新成果,其PD-1抗体SHR1210的开发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今年,SHR1210已在国内率先进入III期临床。 /p p   目前,全球PD-1/PD-L1抗体开发竞争非常激烈。在国内,产品线中同时包含了PD-1抗体和PD-L1抗体的公司除了恒瑞医药,还有百济神州。本周,信达生物提交首个国产PD-1单抗上市申请的消息,让大家看到了国内制药企业在这类药物开发上的实力。我们期待,早日看到有产品上市的好消息! /p
  • 赛默飞支持“甄· 爱计划”BRCA免费检测项目 携手合作促进健康中国
    2019年3月25日,武汉——由北京爱谱癌症患者关爱基金会主办的“甄爱计划”近日在武汉启动,该计划将为全国约5000名卵巢癌患者提供BRCA基因免费检测服务。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新发的卵巢癌病人约为五万例,“甄爱计划”将惠及全国约1/10新发卵巢癌患者,是一次规模空前、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公益行动。行业内多家重磅企业携手支持,更是让整个项目的捐赠金额高达数千万元。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妇产科学系主任马丁表示,对于符合条件的卵巢癌患者,BRCA基因检测有助于评估复发转移的几率,指导治疗方案的制订,针对性地给出患者随访和预防复发的策略。主办方北京爱谱癌症患者关爱基金会主席史安利教授认为,由于公众对BRCA基因检测的作用和重要程度缺乏认知,影响了这个技术手段造福患者,“甄爱计划”的启动,有助于提高BRCA基因检测率和后续针对性治疗的普及。“甄爱计划”启动仪式合影确诊就检测,助力卵巢癌精准诊疗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妇产科学系主任马丁表示,由于早期缺乏特异性症状,多数卵巢癌患者就诊时已属晚期,治疗棘手,患者预后差。尽管卵巢癌患者对于化疗药物治疗的初始反应率很高,但是大多数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会因为化疗耐药而很快出现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化疗耐药也成为卵巢癌治疗中的一大难题。临床研究发现,BRCA是卵巢癌一个明确的靶点,对卵巢癌患者进行BRCA基因检测有助于鉴别出对铂类化疗敏感的患者或者适合接受靶向治疗的患者,从而指导个体化用药及后续治疗,实现卵巢癌的精准治疗,降低其复发和死亡风险。“一确诊,就检测”的项目口号被马院士多次强调,他建议,确诊卵巢癌的患者应该立即进行BRCA检测,争取及时、精准的治疗。约20%的卵巢癌患者存在BRCA致病突变启动会上,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主任医师张彦娜对前期近500名患者的检测数据进行了解读。张主任表示,在这些患者中,检测出可能致病的有18例,占比3.7%;存在致病突变的有91例,占比18.7%,这类患者的检测结果呈阳性,阳性的患者可受益于靶向药PARP抑制剂;未检测到BRCA基因致病突变的有336例,占69.1%,这类患者的检测结果呈阴性,但阴性结果也不能掉以轻心,不排除家族可能携带其他未被检测的突变基因,应继续预防和接受检查;检测到意义不明确突变的患者共53例,意义不明确是指未曾发现基因的多态性,也可能是意义不明的其他突变,即既非阴性也非阳性,这类患者占10.9%。张主任介绍,从临床数据来看,总体约有9%-12%的卵巢癌患者存在BRCA基因突变,但实际检测结果可能大于这个数据,“甄爱计划”的启动意味着更多卵巢癌患者将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张主任强调,卵巢癌的发病与BRCA基因突变相关,BRCA基因一旦发生突变,则发生卵巢癌的机会增加40%-50%。美国好莱坞女星安吉丽娜朱莉,就是检测出携带BRCA1的变异基因,为规避罹患卵巢癌的风险,切除了卵巢和输卵管。张主任补充,BRCA基因分为BRCA1和BRCA2,是人体内两个重要的抑癌基因,它们产生的蛋白对维持细胞的基因稳定性起到了重要作用。如果它们中任何一个基因发生突变或改变,细胞稳定性就会受损,更可能发生额外的基因改变而导致癌症的发生和转移。赛默飞中国区总裁艾礼德(Tony Acciarito)发言BRCA基因检测简单易行,行业领袖保驾护航北京爱谱癌症患者基金会负责人,中国抗癌协会康复会主任史安利介绍,得益于阿斯利康、赛默飞世尔科技、南京世和基因生物技术公司的全力支持,“甄爱计划”第一期500例检测顺利完成。赛默飞中国区总裁艾礼德(Tony Acciarito)表示,赛默飞很高兴能参与到这样一个大规模的公益项目中,企业会尽全力推动高通量测序、肿瘤伴随诊断、液体活检等精准医学关键科技在中国的发展和创新,为中国疾病研究、防治与筛查提供创新的解决方案,这也与赛默飞“让世界更健康”的理念和一贯做法相吻合。据了解,赛默飞已为全球超过100万例肿瘤患者提供了个体化的基因检测方案,在全球基因测序和肿瘤精准治疗领域拥有先进的技术和成熟的经验。南京世和基因生物技术有限公司CEO邵阳补充,目前BRCA基因检测主要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国内高通量测序技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患者通过采血和组织样本都可以便捷的开展BRCA基因检测。邵阳表示,希望在基因检测公司、药企和临床专家的共同努力下进一步推动BRCA精准治疗的开展,为BRCA突变的患者带来更多临床获益! 关于赛默飞世尔科技赛默飞世尔科技(纽约证交所代码:TMO)是科学服务领域的世界领 导者。公司年销售额超过240亿美元,在全球拥有约70,000名员工。我们的使命是帮助客户使世界更健康、更清洁、更安全。我们帮助客户加速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解决在分析领域所遇到的复杂问题与挑战,促进医疗诊断发展、加速药物上市进程、提高实验室生产力。借助于首要品牌Thermo Scientific、Applied Biosystems、Invitrogen、Fisher Scientific和Unity Lab Services,我们领先结合创新技术、便捷采购方案和全方位服务。欲了解更多信息,请浏览公司网站:www.thermofisher.com赛默飞世尔科技中国赛默飞世尔科技进入中国发展已超过35年,在中国的总部设于上海,并在北京、广州、香港、成都、沈阳、西安、南京、武汉、昆明等地设立了分公司,员工人数约为4500名。我们的产品主要包括分析仪器、实验室设备、试剂、耗材和软件等,提供实验室综合解决方案,为各行各业的客户服务。为了满足中国市场的需求,现有8家工厂分别在上海、北京、苏州和广州等地运营。我们在全国还设立了7个应用开发中心以及示范实验室,将世界级的前沿技术和产品带给中国客户,并提供应用开发与培训等多项服务;位于上海的中国创新中心结合中国市场的需求和国外先进技术,研发适合中国的技术和产品;我们拥有遍布全国的维修服务网点和特别成立的中国技术培训团队,在全国有超过2400名专业人员直接为客户提供服务。我们致力于帮助客户使世界更健康、更清洁、更安全。欲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网站:www.thermofisher.com
  • 世界著名药企新成果:抗肿瘤药连续合成、分离和分析!
    背景介绍近期,阿斯利康公司药物研发部门的Eleonora等人对抗肿瘤药AZD4635的合成工艺进行了优化,通过引入连续流氧化以及在线气液分离和在线监控技术,完成了该原料药的合成。连续流技术的引入,将工艺从传统的5步反应缩短为3步,总收率提高了4个百分点。其中亮点多多,请随小编一起了解一下他们的研究细节吧!现有的工艺合成AZD4635需要5步反应,虽然实现了6.5kgAPI的合成,但是该工艺步骤繁琐,且需要使用Pd、Ir等贵金属催化剂。图1. 3步合成新工艺与现有5步合成工艺对比新工艺只需三步即可得到最终产物。且使用价廉物美的氧气作为氧化剂,大大节省了原材料成本。氧气是一类十分清洁的氧化剂,廉价易得,且反应不产生副产物。然而,氧气也是一类助燃剂,在间歇釜条件下,极易因为静电或者局部过温,发生燃烧甚至爆炸等事故。所以化工行业有“宁做十个还原,不做一个氧化”的说法。连续流技术的应用,可以通过技术手段及时消除静电并精确控制温度,从而极大降低反应失控风险。具体研究内容一、反应条件初步探索作者先使用间歇釜对反应的溶剂、催化剂和碱等条件进行了探索。最终DMSO被选作溶剂,Cu(OAc)2被选作催化剂,进行后续研究。表1. 釜式反应条件测试实验二、连续流装置搭建连续流工艺流程图如下图所示,原料(化合物3)溶解在DMSO中,加入5 mol%Cu(OAc)2作催化剂,以3ml/min的流速泵入连续流反应器(长度90mm,内径9.5ml,持液体积3ml)。反应物氧气通过质量流量计后,以约20ml/min的流速进入反应器,在120℃左右的温度下反应,物料经背压阀(压力设定35bar)流出后,经过Zaiput分离器完成气液分离,液体物料流过原位红外流通池后,进入收集罐。表2. 连续流工艺条件优化作者在反应出口设置了Zaiput分离器,将未反应的氧气与原料进行在线分离,并以1L/min的流速的氮气对剩余氧气进行稀释(使尾气中氧气的含量在2%以下),确保尾气的安全。【编者】Zaiput分离器,主要原理为两相不互溶的流体在多孔分离膜的表面张力差不同。本实验中氧气和反应后有机混合溶液形成两相不相容的混合流体,通过Zaiput将氧气分离出来。这样可以减少由于流通池中的氧气气泡而产生的背景噪声,提高在线原位红外测试结果的稳定性和准确性。康宁在大中华区独家代理的MIT 孵化的Zaiput连续分离器,不仅用于气液相的分离,在液液相连续分离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与康宁微通道反应器相配套,Zaiput分离器产品覆盖实验室小试到千吨级工业化生产。感兴趣的朋友,可拨打下方400电话,联系我们。红外光谱图中,化合物3和4分别在1689cm-1和1675 cm-1,1693 cm-1有不同的吸收峰,所以反应过程中可以用原位红外光谱(Mettle-Toledo React IR 15)进行在线分析,对反应过程进行在线监控。三、连续流工艺优化在连续流装置上,作者对反应温度、物料浓度、催化剂用量以及氧气的摩尔当量等参数进行了快速优化,并通过红外和HPLC等对反应过程进行检测。最后选择20倍体积的DMSO作溶剂, Cu(OAc)2用量5mol%,原料流速3ml/min,氧气流速20ml/min(约3当量),在120℃条件下,连续反应,表观停留时间约52s,获得了85%分离收率。作者用70g化合物3为原料,连续运行约7小时,未发生任何固体堵塞。所收集的反应混合液加入等体积的水析出固体,浆液过滤后干燥后获得黄色固体化合物4(分离收率85%)。化合物4经过缩合反应后,获得原料药AZD4635.研究结果通过使用连续流反应器进行连续氧化,缩短了AZD4635的合成路线,总收率提高4个百分点;使用连续流反应器对反应温度、物料浓度、催化剂用量以及氧气的摩尔当量等参数进行了优化,最终获得了最优的反应条件;三步反应全连续,在线分离和检测,极大地提高了过程效率;连续氧化反应工艺以70g化合物3为原料,连续反应7小时,未发生堵塞,并最终以85%的分离收率获得目标化合物4;解决了传统间歇釜工艺的安全性问题,工艺简单、原子经济性好,绿色环保。参考文献:Org. Process Res. Dev. 2022, 26, 1048−1053编者语该工艺是典型的气液非均相反应,这一类反应在微通道反应器上,尤其是康宁微通道反应器上,具有很高的可行性。由于康宁反应器可以实现从实验室到生产的无缝放大,可以快速实现该类工艺的规模化生产。康宁在氧气氧化反应中,已经有积累了10多年的工业化经验。如果您有空气氧化、氧气氧化或其他氧化反应,欢迎和康宁团队进行交流。康宁代理的Zaiput连续分离器和NMR在线检测设备,可以帮助您实现多步连续反应的全连续。
  • 抗体界新贵迎黄金期:国外巨头广泛布局,国内玩家少市场大!
    随着人口老龄化、环境恶化和生活习惯的改变,肿瘤已经成为一种发病率越来越高的恶性疾病,肿瘤患病率和死亡率的不断上升也促使肿瘤用药市场的不断增长。 双特异性抗体(bispecific antibody, BsAb)是指含有两种特异性抗原结合位点的人工抗体,可以同时与靶细胞和功能细胞进行相互作用,介导一系列免疫反应。根据双特异性抗体的结构可以将其分为IgG类亚型和非IgG类亚型两种,各类别下都具有多种不同的形式。其中又以IgG类亚型的三功能抗体(Triomab)和非IgG类亚型的双特异性T细胞衔接器(Bispeific T cell Engager,BiTE)技术最为成熟,在治疗效果、成药稳定性等方面表现优异,目前在临床进展中最为靠前,两者分别已有对应产品上市:Trion Pharma公司的卡妥索单抗Catumaxomab(商品名Removab)和Amgen公司的Blinatumomab(商品名Blincyto)。1有望成为抗肿瘤新优势方案与普通抗体相比,双特异性抗体增加了一个特异性抗原结合位点,在治疗方面有以下优势:(1)通常两个抗原结合位点分别可以结合肿瘤细胞和免疫细胞,将特定的免疫细胞通过重定向募集至肿瘤细胞周围以增强对肿瘤的杀伤力 (2)可以同时阻断两种不同介质通路而发挥独特或重叠的功能,介导多种免疫信号通路从而增强细胞杀伤毒性 (3)两种不同的细胞表面抗原结合后,相对而言可能潜在地增加结合特异性,降低脱靶等副作用。因此,双特异性抗体在肿瘤免疫治疗和炎症治疗中展现了广阔的应用前景。在临床应用上,双特异性抗体展现了成本低、治疗效果好等显著优势。以代表双特异性抗体最先进技术的BiTE为例,与传统抗体相比在组织渗透率、杀伤肿瘤细胞效率、脱靶率和临床适应症等指标方面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临床应用优势显著。特别在使用剂量方面,由于其治疗效果可以达到普通抗体的100~1000倍,使用剂量可以降低为原来的1/100,显著降低药物治疗成本,拓展了市场空间。技术改进推进上市零突破,未来临床应用具备无限可能。双特异性抗体是一种新型的抗体制备技术,制备方法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化学偶联法、杂交瘤法和基因工程法。以双特异性T细胞衔接器(Bispeific T cell Engager,BiTE)技术为代表的新一代双特异性抗体在治疗效果、成药稳定性、制备工艺等方面表现极为优异,实现了双特异性抗体在FDA批件零的突破。Amgen公司的Blinatumomab在2014年年底已经正式上市,针对费城染色体阴性的前B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治疗,并且正在扩展适应症范围,目前针对卵巢癌、胃癌和上皮组织癌的临床试验已经进展到临床Ⅱ期。此外,仍有10余个双特异性抗体产品正在开展临床试验。可以预见,未来10年将是双特异性抗体发展的黄金时期,不断上市的产品和持续证实的临床效果将不断吸引产业界和投资界的关注。 2Blinatumomab的快速审批Blinatumomab审查仅2月就获批上市,远超FDA药物平均审批周期。Blinatumomab是Amgen在2012年3月从Micromet公司获得的一个BiTE技术的双特异性抗体,当时已进入临床Ⅲ期阶段。2012年Amgen公布了其大规模Ⅱ期临床试验的结果,2014年10月FDA接受Blinatumomab抗体生物制品许可申请(Biologics license Application, BLA)并授予2015年5月19日前的优先审查资格,并且在2个月不到的2014年12月3日就批准Blinatumomab上市,标准的两个治疗周期的定价达到17.8万美元。Blinatumomab的临床试验过程和仅2个月的快速审批相当于延长了该生物药的专利保护时间,预计5亿美元的销售峰值和显著提高的盈利周期对于生物药企来说都是难以抗拒的诱惑,这将大大刺激双特异性药物领域研发热情,加速行业发展。自2013年起双特异性抗体临床试验出现了明显增长,每年均保持在10个左右的新增数目,推动双特异性抗体行业走入快通道。2015年,FDA和EMA均已授予blinatumomab治疗多种类型血液癌症的孤儿药地位及突破性疗法认定,包括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毛细胞白血病(HCL)、幼淋巴细胞白血病(PLL)和惰性B细胞淋巴瘤、套细胞白血病(MCL)。成熟的BiTE技术和有效的靶点选择(CD19和CD3)使得Blinatumomab的适应症仍在不断拓展。3多家公司投资布局在新型抗体药物研发中,双特异性抗体是目前最为令人瞩目的方向,多个制药公司投资研发双特异性抗体药物,临床试验不断增加。笔者统计了截止2015年双特异性抗体药物的临床项目发现,目前有25个在临床试验阶段的双特异性抗体,其中Catumaxomab和Blinatumomab已经上市,另外包括已上市产品在内的9个产品的12个适应症处于临床Ⅱ期试验状态。双特异性抗体领域参与公司名单赫然包括安进(Amgen)、罗氏(Roche)、阿斯利康、赛诺菲、强生和礼来(Eli Lilly)等制药巨头。2014年起,强生、罗氏、赛诺菲等公司通过收购创新型生物公司及产品管线和创新型公司合作不断加码双特异性抗体领域,目前总投资额接近40亿美元,充分表明制药巨头们看好双特异性抗体领域的发展前景和潜在价值。 4国内:玩家少,市场大,未来广目前国内双特异性抗体领域仍处于萌发期,产品大多处于临床前状态。双特异性抗体是抗体药物领域最新的一个概念,被视为治疗肿瘤和癌症的第二代抗体疗法。最早大概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当时国外已经有学者开始研究具备两个抗原结合位点的抗体,到2009年第一个双特异性抗体Catumaxomab上市,中间经历了20年的发展历程。而国内的双特异性抗体研发处于起步状态,目前中国地区没有查到登记的临床试验项目,只有少数产品处于临床前研发状态,双特异性抗体在国内仍属于研发稀缺的品种。目前进行双特异性抗体研发的国内企业主要包括信达生物制药有限公司、武汉友芝友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和博生吉医药科技有限公司以及丽珠集团,它们的双特异性抗体都处于临床前研究状态,上市公司参与极少。双特异性抗体作为一种前瞻性的备选药物,在技术上存在较大难点,研发投入周期长,大多都是创新型生物技术公司参与研发。而随着技术的成熟和产品的上市,大型药企参与竞争是必然的行业趋势。从国外2014年起强生、罗氏、赛诺菲等制药巨头不断加码双特异性抗体领域可以看到,国内A股大型医药公司逐渐开始参与双特异性抗体药物研发将成为必然,未来3~5年内国内双特异性抗体领域逐步开始发展是大概率事件。5CAR-T疗法兴起的今天就是BsAb的明天CAR-T疗法和双特异性抗体都是肿瘤治疗领域的新兴方案,与传统的化疗和放疗相比具备疗效好、副作用低的显著优势。而CAR-T疗法在CRISPR的技术变革下迎来了行业发展的黄金时期,纳斯达克上市公司不断上涨的估值和不断上升的投资额都向市场证明了其领域的前景。笔者认为,双特异性抗体正是下一个肿瘤疗法的风口之一,巨头高投入和产品技术的成熟也将推动行业进入黄金时期。而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国内的双特异性抗体领域存在巨大机会。
  • 云检医学完成B1轮融资,推进质谱蛋白组学与大数据驱动开发平台
    云检医学集团(以下简称“云检医学”)宣布,阿斯利康中金医疗产业基金完成对公司B1轮的独家投资。本轮融资主要用于进一步扩充公司妇幼产品线及癌症检测产品研发管线,并持续推进各产品线在中美两地的注册生产、商业化落地和国际市场的开拓。云检医学是新一代基于蛋白和代谢组学标记物发现技术的平台公司。自2015年成立以来,公司建立了独特的由医学假设驱动,基于质谱蛋白组学与大数据驱动的分析平台,缩短了传统方法发现疾病标记物的周期,并根据标记物特点适配相应的临床诊断平台,实现了快速产品化的闭环路径。目前,公司正在中美日等地快速推进女性及孕期健康、儿童罕见疾病检测,癌症精准诊断和复发监测和代谢类疾病创新检测领域IVD/LDT产品的注册和商业化。云检医学的平台技术创新来源于斯坦福大学医学院背景的研发团队逾19年的积累。创始团队具有在药物开发、疾病生物标志物发现、临床转化和诊断、大数据疾病模型和数据安全等领域丰富的经验。目前,公司已在美国马里兰州、加州、上海、天津、成都等地建立中美双研发中心和GMP工厂,并在马里兰州拥有由美国病理学家学会和美国临床实验室委员会双认证的CAP/CLIA临床实验室。同时,天津云检医学检验实验室取得了国内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通过双盲对比实验,相关检测项目达到CAP 同等的检测质量水平。在刚刚结束的无锡太湖湾生命健康未来大会上,云检医学宣布与阿斯利康在蛋白质组学和代谢组学领域开展探索性研究合作,包括但不限于基于质谱靶向技术检测药物开发中常见的创新药物靶点。云检医学将为阿斯利康提供质谱驱动的创新药物开发伴随诊断检测,助力精准确定更有效的患者群体和优化临床试验方案。云检医学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陈利民先生表示:“作为一家以创新为驱动内核的高科技企业,云检医学始终致力于严肃医疗领域为临床、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产品和服务。云检医学依托斯坦福大学团队的技术积累和在海外成功运营经验,已经构建了深厚的技术基础和丰富的产品管线,致力于在全球范围内提供妇幼及癌症筛查检测跟踪解决方案。站在新始点,云检医学不仅追求商业化的成果,更致力于探索和实践‘人工智能+多组学检测’的中国路线,让各管线产品融入‘健康中国行动’的大战略。衷心感谢阿斯利康对云检医学的信任和支持,我们希望与投资人以及合作伙伴携手前行,共同成长。”云检医学完成B1轮融资,推进质谱蛋白组学与大数据驱动开发平台阿斯利康中金医疗产业基金董事总经理,阿斯利康中国副总裁、战略合作与业务发展部负责人陈冰先生表示:“尽管质谱平台已在海外科研领域成功商用多年,其在中国临床诊断领域的应用大多限制在传统标志物,市场渗透率也受制复杂的前处理流程。云检医学基于其在组学数据和疾病模型领域的多年积累,搭建的‘质谱蛋白组学与大数据驱动的开发平台’使传统的科研型质谱平台重新焕发了生命力。云检医学美国研发团队已与阿斯利康全球转化医学团队多次合作,我们对公司与阿斯利康中国即将开展的探索性研究合作非常期待。“中金资本总裁,阿斯利康中金医疗产业基金执行事务合伙人委派代表单俊葆先生表示:“云检医学拥有先进的技术、强有力的团队和丰富的产品管线。公司发展至今,已有足够的能力为临床提供精准可及的多种解决方案。我们相信,在科学家团队的带领下,公司将持续引领‘人工智能+多组学检测’行业的发展,造福更多的肿瘤、妇幼等多疾病领域的患者。我们相信云检的国际视野,学术前瞻性,和研发实力将为临床源源不断输出更多更好的诊断工具,使更多患者受益。非常荣幸参与本轮融资,我们将充分调动基金的产融资源,全方位支持公司未来的发展。”关于阿斯利康中金医疗产业基金阿斯利康中金医疗产业基金是由阿斯利康与中金资本联合发起,专注于医疗健康产业投资的私募基金。融合阿斯利康全球的产业优势以及中金资本丰富的资本运作经验,基金聚焦于生物医药、医疗器械、诊断服务、数字医疗等投资领域,致力于汇聚产融资源,为企业及投资伙伴提供双向全周期赋能,共同助力中国医疗健康产业创新发展。
  • 赛默飞世尔科技荣获“微软制药与生命科学创新奖”
    赛默飞世尔科技荣获信息服务方案领域的 “微软制药与生命科学创新奖” 赛默飞世尔科技公司的Nautilus LIMS™ 被公认改善阿斯利康的业务决策   中国 上海 — (2008年8月1日) — 科技服务领域的全球领先者赛默飞世尔科技公司今天宣布荣获发现与产品创新类别的“微软公司2008年度制药与生命科学创新奖”。该奖项表彰整个制药与生命科学行业中最富创新地运用微软方案,实现业务流程和实践突破的同类最佳公司。赛默飞世尔科技公司与阿斯利康在推动科学方面的贡献有幸得到认可。      该奖项在药品信息协会(DIA)第44届年会上公布。获奖者为赛默飞世尔科技公司和阿斯利康。这两家公司通过自身方式解决全球生命科学行业面临的某些主要难题,从而成为真正创新者的表率,由此荣获奖项。“如今的生命科学公司面临巨大挑战,譬如富有挑战的监管环境、分布各处的信息樊篱、企业中不断变化的动态因素。”微软美国生命科学行业方案总监Michael Naimoli说道,“赛默飞世尔科技公司和阿斯利康在今年的颁奖仪式上得到表彰,因为它们以自身的实例说明,建基于微软软件平台的技术可以使得人们有能力更好地联络、协作并作出知情的决策,以推动业务成功,从而帮助解决上述问题。”   在微软软件平台的基础上,赛默飞世尔科技公司和阿斯利康的应用系统展现出强有力的解决方案,它精简了早期发现流程,并大大加快发现和药品交付的决策。阿斯利康是一家国际大型医疗企业,从事处方药的研究、开发、制造和营销,并提供医疗服务。由于该公司在8个国家拥有13,000多名研发人员,统一全球各研发中心的生化筛选操作带来诸多挑战。由于通常在本地实验室层面进行管理,协调离散流程记录、跟踪、管理越来越多的化合物筛选要求方面的工作,被认为是影响生产力的主要因素。   阿斯利康实施赛默飞世尔科技公司的Nautilus LIMS™ (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以统一生化筛选,描绘实验室工作流,并通过卓越的数据管理大幅提高效率。赛默飞世尔科技公司的Nautilus LIMS建基于微软的Visual Studio .NET平台,有助于协调全球要求,实现工作流的自动化和生化筛选的标准化。在部署系统的6个月中,阿斯利康通过统一筛选流程,令其实验室总体效率提高180%。“赛默飞世尔科技公司的Nautilus LIMS让我们能够加快数据流转速度,对多个目标开展检测。这样,化学专家可以更快得到答案。这种‘统一筛选’法有助于防止不恰当化学序列的演进,同时识别出意外的线索,最终加速有前途化合物的研究。这个流程还有节省化学与生物科技资源成本的好处,这些资源原本会耗费在失败的结果上。”阿斯利康癌症与感染部门高级科学家Roger Clark说道,“阿斯利康的生化筛选团队已经在早期药品发现中真正‘提高了标准’,而Nautilus LIMS和微软.Net平台,是这项工作的基石。”   赛默飞世尔科技的愿景是实现知识主导的发现。这个愿景利用公司的市场领先技术,帮助生命科学企业整合系统,大幅增强协作,提高信息共享与学习。最终,这会使得企业有能力在全球范围交付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赛默飞世尔科技的Nautilus LIMS是基于微软平台,灵活易用的解决方案,它帮助企业提高效率,更好地与客户联络,更快地作出更加知情的决策。”赛默飞世尔科技公司实验室信息管理部门副总裁兼总经理Dave Champagne说道,“我们非常高兴在追求卓越发现及产品创新的过程中,能与阿斯利康一起得到微软的这项荣誉和认可。”   若要了解赛默飞世尔科技的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解决方案的更多详情,敬请致电+86 21 68654588,发送邮件至marketing.informatics@thermofisher.com或访问www.thermo.com/informatics。   角逐奖项的有生物技术、诊断、医疗设备装备、药物、动物健康、营养产品及消费保健产品领域的全球生命科学企业。广受尊敬的行业专家组成的小组选定获奖者。获奖者将在微软网站亮相:http://www.microsoft.com/lifesciences   ----------------------------------------------------------   关于赛默飞世尔科技   赛默飞世尔科技(Thermo Fisher Scientific)(纽约证交所代码:TMO)是全球科学服务领域的领导者,致力于帮助客户使世界更健康、更清洁、更安全。公司年度营收达到100亿美元,拥有员工33,000多人,服务客户超过350,000家。这些客户包括:医药和生物技术公司、医院和临床诊断实验室、大学、科研院所和政府机构以及环境与工业过程控制装备制造商等。公司借助 Thermo Scientific 和 Fisher Scientific 这两大品牌,帮助客户解决从常规测试到复杂的研发项目中所面临的各种分析方面的挑战。Thermo Scientific像客户提供了一整套完整的高端分析仪器、实验室设备、软件、服务、耗材和试剂,以实现实验室工作流程综合解决方案。Fisher Scientific 为卫生保健、科学研究,安全和教育领域的客户提供完整的实验室装备、化学药品、供应品和服务的组合。赛默飞世尔科技将努力为客户提供最为便捷的采购方案,为科研的飞速发展不断地改进工艺技术,并提升客户价值,帮助股东提高收益,还为员工创造良好的发展空间。欲获取更多信息,请访问公司网站:www.thermo.com.cn
  • 电子实验记录系统在GMP环境中的实施和应用
    实施电子实验记录系统(ELN)的主要挑战之一是从众多与实验数据交互的涉众者中获得支持,而这个挑战在GMP制造等验证环境中尤为显着。在GMP生产领域,需要遵守关于方法、流程、测试如何记录和验证的严格法规要求,这就导致更严格的内部控制,这些控制被编写入不易改变的基于纸质记录的工作流程中。阿斯利康GMP环境中API生产的已经得到验证,想在这个环境下应用电子实验记录系统,并且还要提高工作流效率,这就给电子实验记录系统的实施和应用带来巨大挑战。1、现状和挑战 科学家、工艺工程师、质量控制和保证人员习惯于纸质记录,并认为纸质记录及其相关的工作流程是标准的、熟悉的、能够满足记录需求,需要获得内部人员对电子实验记录系统的认可。 二十世纪初,大多数ELN主要部署在发现化学领域,因此需要选择一个具有扩展潜力的ELN产品和供应商,具备开发和扩展能力的系统才能够帮助阿斯利康消除研发与GMP生产的鸿沟,以便能在验证环境中成功地管理数据。 阿斯利康的用户只希望系统运行速度够快,因此需要向大家展示采用ELN会给大家带来意想不到的好处。2、信息化建设目标 允许将过程信息通过研发的所有阶段无缝转移到商业制造。期望ELN将消除不同文档类型之间的转录:从过程化学ELN记录到模板化的基于Word的过程描述配方和工艺;从打印的过程描述到早期生产活动中基于纸质的批记录;以及返回模板化的Word文档批记录和活动报告。 提高阿斯利康GMP环境中API生产的已验证的工作流效率。3、解决方案 BIOVIA Workbook (之前的Accelrys Electronic Lab Notebook,最初的Symyx Notebook),2004年采用了早期版本的Symyx Notebook。采取迭代的实施方案,从定义问题开始,收集需求并创建一个概念进行原型试用,并继续通过收集反馈,修 改和运行以改进原型试用。逐渐摆脱基于纸质记录管理文档的习惯,并真正开始改进所期望支持的实际业务流程。4、实施困难&解决方案阿斯利康重新考虑了从纸质记录过渡到电子记录的技术转移的各个方面。如图所示,描绘了阿斯利康从合成化学研发到生产转移过程的整体工作流程。当电子批记录项目开始时,管理者提出或可使用单一的“生产方法”文件来描述所有生产要求。但是阿斯利康药物开发团队意识到这一建议是基于纸记录的思想,实际上会造成工作流程瓶颈。在电子世界里,你不需要一个文件”,阿斯利康药物发展团队首席科学家Leonard说,“创建并用于描述过程的所有记录可以一起收集在一个文件夹中,可以轻松找到并引用它们。这是突破性的,实现了ELN的价值——作为管理和分发记录的核心,使其成为我们的GMP系统的关键要素,使我们的工作流程更加合乎逻辑和高效。” 阿斯利康工作流程的核心是支持一个简单的文件夹结构,其中包含所有的生产相关的文档,包括非ELN(Word、Excel等)文件。每个生产活动都有一个单独的文件夹,其中包含每个活动阶段的单独的阶段记录本。因此,阿斯利康的整体生产工作流程需要将实验和分析数据转移到工艺化学。阿斯利康公司并不是试图开发一个单一的文档来包含所有这些信息,而是使用“单独文件夹 – 阶段记录本”的方式将所有相关文档保存在一起。“解决方案:阶段记录本是一个存储库,包含工艺描述、主批记录、个批记录” 1、 工艺描述:这是由工艺研发化学家在阶段记录本上创建的,通常来自实验室进行的实验程序的克隆。 工艺描述被开发生产化学家改进,并包含评论、观察项和保留点。电子审批工作流支持生产线经理审批工艺描述。 2、主批记录:这最初是通过克隆过程描述准备的。在重要的处理步骤和每个重要的单位操作结束时,都会添加在生产过程中提供审计追踪点的登记点。 最终的主批记录再次被电子签名批准,以在审计追踪记录中创建永久的预生产版本。 3、个别批记录:这些文档是从主批记录中克隆产生。物料数量按比例缩放到所需的批量大小,并由ELN系统自动填充,与手动方法相比,确保了精度,且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工序环节在批量生产时被简单地注释,并且根据需要更新实际数量偏差和次要过程偏移。一旦批生产完成,最终评论和学习点将添加到文档中,最终被登记,并由生产线和质量保证经理检查和批准。 实施成果: 1、ELN提供了经过验证的完全合规化的环境,包含用于存储所有生产文档的强大的、定时的审核跟踪。 2、阿斯利康还制定开发了程序来控制验证环境以外的文件的使用。在所有文档工作流程结束时,在集中且易于访问的位置发布提供永久的可见版本的文档。 试点证明带来的价值:1、阿斯利康公司开展了广泛的试点来评估和确认ELN的功能,验证其工作流程和程序控制的有效性,并确定要完善的领域。 2、一年来进行的大量GMP试验提供了指标,表明电子批记录系统比以前的纸质系统更能提升效率。文档方面节省时间超过50%-产生的文档减少,主要是因为使用阶段记录本实际上减少了生产文档产生的数量。而且相对于纸质记录的方式,电子记录文档的整体质量得到大大提高。 3、阿斯利康公司的研发和运营质量保证小组也进行了合规和质量审核:独立审计的结论是,该系统“在合规性方面总体上可以接受”。研发质量保证小组对文档的透明度感到特别高兴,这使得质量保证评估易于进行,并可使工艺化学更多地了解生产工艺。 4、消除GMP环境中API生产基于纸质的工作流程。 5、优化的流程提高了整体质量保证和法规符合性。 持续发展:阿斯利康公司就如何处理以前的数据完整性做法进行了广泛的修改,使得现有的内部原始数据记录指导与现代的外部风险评估指导一致。该修订确保有意识地决定是否对与要求的审计跟踪事件相关联的记录进行修订或更改。试点还揭示了以前版本的ELN如何防止批记录更新期间已有数据的变化方面的一些不足。阿斯利康通过实施明确的程序和指导来处理这个问题。此外,公司制定了一项系统改进计划,以确保未来版本的ELN能够在批记录中对文本型数据模块进行“锁定”。“供应商完全愿意一起合作以帮助解决我们的担忧”,Leonard说,“我们计划与其他制药公司分享我们的结论,以便建立这一领域的跨行业标准。” 阿斯利康的质量保证小组在试点过程中提出的一些问题有助于推动更有效率的工作实践,以及更好的质量程序,这些程序可以在生产现场进行协调。通过消除非价值追加程序可以获得更多的效益,通过澄清诸如过程中测试和控制等方面的目的和要求来提高质量管理。“质量保证功能确认了一个机会,去建立一个定义的GMP生产临床试验API的业务流程,作为药物质量体系(PQS)的一部分,所有这些都符合ICH(人用药物注册技术要求国际协调会)建立的现代监管指南”,Leonard说。阿斯利康和BIOVIA合作=成功Leonard坚持认为,如果没有组织的同事和合作伙伴的投入,他们的ELN实施将不会成功。例如,在阿斯利康假设电子批记录项目主要旨在提高研发与开发生产之间信息传递的技术效率,这可能会使项目脱轨,因为内部合规完全是为了促进纸质质量控制体系而设计的。 “通过改进质量管理作为中心目标来改革‘整体’项目,使我们能够与质量保证和合规代表建立积极的合作关系”,Leonard说,“我们共同认识到,采用结构化的方法来记录生产过程,可以轻松创建全球业务流程,质量保证功能可以作为协调各个站点和支持药物质量体系(PQS)的机会。” 他总结说:“我现在的建议是,通过PQS、业务流程方法启动电子批次记录项目,这是获取所有关键利益相关者支持,并认识到这项工作的普遍价值的最佳途径。” 阿斯利康医药发展首席科学家John Leonard 原话引用: “将ELN的价值看作管理和分发记录的核心,并将其作为我们的GMP系统的关键要素,使我们的工作流程更加合乎逻辑和高效。”神一样的队友:BIOVIA & NeoTridentDassault Systemes Biovia(原Accelrys公司产品)介绍Accelrys公司是一家专业的化学信息处理技术提供商,多年来致力于实验记录的电子化管理,尤其重视实验过程中化学信息解决方案的研发。开发出了具有化学信息处理、实验数据管理和实验数据集成能力的电子实验记录系统原名Accelrys ELN。Accelrys公司被Dassault Systems收购后,公司更名为Dassault Systems Biovia, 相应地Accelrys ELN更名为Biovia Workbook。这个产品综合了纸质记录本的灵活性和电子系统强大的数据管理能力,具有较强的企业级应用功能,已在化工、生物、分析、工艺等不同领域得到广泛应用。NeoTrident 创腾科技有限公司创腾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00年初,是业界领先的面向生命科学与材料科学领域,系统提供电子实验记录、化学信息与流程综合管理平台、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和分子模拟产品的信息技术公司。 创腾科技是全球最大的电子实验记录和分子模拟产品供应商Dassault Systemes Biovia公司(原Accelrys公司)、全球最大的实验信息管理系统(LIMS)供应商ThermoFisher公司在中国的战略合作伙伴。因此,创腾科技能够为中国的科研机构、生产企业和检测实验室提供当前世界上最先进的电子实验记录系统、信息与流程管理平台、分子模拟软件以及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 创腾科技有限公司目前拥有超过60人的咨询、实施、验证和开发队伍,是国内实施基于GCP/GLP/GMP/17025规范的信息系统最多的企业。所有实施、验证团队成员均来自于国内外著名医药公司和实验室,并熟悉生物分析业务以及流程,有丰富的LIMS产品实施和验证经验,曾经有多家CRO公司、科研机构、学术单位、医院/I期临床实验室、制药公司成功上线的案例,具有足够的能力协助生物分析实验室实现实验室信息化发展。 相关云端的电子实验记录本软件查询,请点击此处
  • Nature:广谱抗体再添抗疫新武器 北大团队破解新冠病毒演化趋势
    自新冠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出现以来,其子代变异株井喷式涌现,并呈现出“趋同演化”的趋势,大量中和抗体药物和康复者血浆已经“被逃逸”,这给新冠疫情的防控带来了十分严峻的考验。“趋同演化”现象的形成机制以及演化终点亟需深入探究。北京大学生物医学前沿创新中心(BIOPIC)、北京昌平实验室曹云龙研究员/谢晓亮教授课题组联合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王佑春课题组于2022年12月19日在《自然》(Nature)杂志在线发表了题为“Imprinted SARS-CoV-2 humoral immunity induces convergent Omicron RBD evolution”的研究论文,系统地探究了新冠病毒受体结合域(RBD)“趋同演化”的机制,并前瞻性地对病毒未来突变演化方向进行了预测,为广谱疫苗和抗体药物的设计与研发提供了宝贵的理论与数据支持。研究人员对不同免疫背景人群中分离得到的抗体进行了大规模中和测定和逃逸图谱表征,发现病毒趋同进化产生的变异株几乎逃逸了目前所有中和抗体药物、疫苗接种者或康复者血浆,包括BA.5突破感染者血浆。并且,由于“免疫印迹”现象的存在,奥密克戎亚型变体突破感染后产生的抗体多样性逐渐降低,特别是BA.5突破感染,这提示基于BA.5变异株研发的疫苗加强针不能对新出现变异株产生良好的交叉防感染保护效果。另外,研究者基于抗体的大规模中和测定和逃逸图谱表征的数据建立了一个计算模型,对病毒演化方向进行了合理预测。尽管这些新突变株,特别是其中的XBB、BQ.1.1和CH.1.1等支系具有前所未有的免疫逃逸能力,作者团队此前筛选出的广谱中和抗体药物组合SA55+SA58,特别是SA55,仍然强效中和所有主要突变株和未来短期内可能流行的突变株,且能同时具有治疗和预防作用,是目前唯一已知能够高效中和所有新突变株的、处于临床阶段的药物抗体,相关论文此前于12月初发表于知名生命科学期刊《细胞报道》(Cell Reports)。该抗体具有广谱中和能力强、将很难被未来变异株逃逸、半衰期长等特征,将特别适用于不适合接种疫苗的老年人、免疫缺陷人群等群体的防护。本研究最早于2022年9月16日在线发布于bioRxiv预印本平台,是世界首篇系统性研究新冠病毒“趋同演化”机制,预测病毒进化方向的研究论文,在国际学术界引起了广泛关注。病毒的持续突变演化使得多种较高增长优势的变异株陆续涌现,BA.2.3.20、BA.2.75.2及其支系,乃至最近出现的BQ.1.1和XBB等变异株相比于BA.5都具有更高的增长优势。尽管它们的进化过程各不相同,处于奥密克戎的不同支系,但其受体结合结构域(RBD)上的突变都集中于R346、K356、K444、V445、G446、N450、L452、N460、F486、F490、R493和S494等位点,呈现出“趋同演化”的趋势(图1)。图1 奥密克戎亚型变体RBD蛋白携带的突变中和测定的数据提示“趋同演化”产生的变异株具有极强的逃逸能力,绝大多数中和抗体药物都被以XBB为代表的变异株逃逸(图2),包括此前已初步进入国内市场的阿斯利康公司Evusheld(“恩适得”)预防抗体药物。由于此类新突变株的流行,美国FDA也取消了礼来公司Bebtelovimab(贝特洛韦单抗)的使用授权。唯一的例外是作者团队开发的SA55抗体,它是目前唯一对包括XBB和BQ.1.1等在内的所有突变株仍旧有效的进入临床阶段的抗体药物(图3)。图2 奥密克戎亚型对中和抗体药物的逃逸情况图3 广谱中和抗体SA55和SA58血浆中和数据也显示,XBB,CH.1.1和BQ.1.1.10(或BQ.1.18)等毒株不仅逃逸了三针灭活疫苗接种者的血浆,也几乎完全逃逸奥密克戎BA.1/BA.2/BA.5突破感染者的血浆样本,显示出极大的免疫逃逸能力(图4)。图4 奥密克戎亚型逃逸疫苗接种者与康复者血浆中和为了探究不同奥密克戎变异株呈现“趋同演化”现象的具体机制,团队从BA.1、BA.2或BA.5突破感染康复者体内富集了抗原特异性记忆B细胞,发现其中大部分记忆B细胞交叉结合新冠原始株和奥密克戎变异株,印证了之前作者团队报道的存在于奥密克戎突破感染中的“免疫印迹”现象。基于高通量深度突变扫描技术,团队对不同来源的3051个交叉结合新冠原始株与奥密克戎变异株的抗体进行了突变逃逸图谱测定与聚类分析(图5a),发现奥密克戎特别是BA.5变体突破感染刺激产生的有效中和抗体种类明显减少,产生的主要是E2.2、E3和F1等不竞争ACE2结合表位且中和能力较弱的抗体(图5b-d)。图5 奥密克戎亚型变异株突破感染刺激产生抗体的表位表征基于抗体逃逸图谱、抗体中和活性、RBD突变对于ACE2亲和力变化等数据,团队建立了一个模型,分别计算了BA.2和BA.5突破感染刺激产生抗体的突变逃逸图谱(图6a),结果显示,BA.5突破感染刺激产生抗体的突变逃逸位点显著减少,表明其结合表位多样性明显减少。这提示,免疫印迹现象使得奥密克戎变异株突破感染刺激产生中和抗体表位多样性降低,导致免疫压力集中,从而加速了病毒的趋同进化。在此基础上,研究者基于2022年8—9月真实世界的主流免疫状态,基于计算模型预测了BA.2.75和BA.5的进化趋势(图6b),这在随后趋同进化产生的新毒株中得到验证。图6 免疫印迹效应加速了抗体逃逸突变的趋同进化另外,研究人员基于BA.2.75和BA.5突变株的预测进化趋势,设计了携带不同RBD和NTD预测突变组合的假病毒(图7a),并测定了这些假病毒对不同中和抗体药物和血浆样本的中和情况及ACE2亲和力(图7b-g),结果显示,对BA.5或BA.2.75突变株最少引入5个突变就可以逃逸包括BA.5突破感染者在内的不同免疫状态下的几乎所有血浆样本。并且,合成的假病毒与之后真实世界流行的BQ.1.1支系、CH.1.1支系等高度相似,验证了预测模型的准确性。图7 趋同逃逸突变的累积能够几乎完全逃逸BA.1/BA.2/BA.5突破感染血浆的中和作用本研究揭示了“免疫印迹”造成的奥密克戎突破感染刺激产生抗体表位多样性降低,进而导致免疫压力集中化,促使新冠病毒RBD蛋白发生趋同演化的现象,这些积累趋同进化突变的病毒在获得极强突变逃逸能力的同时,也保持了较高ACE2亲和力。本研究中的预测方法为预测病毒突变演化趋势、开发广谱疫苗和抗体药物提供了参考资料,且具有扩展到其他体系的潜力。同时,研究结果也提示,基于BA.5突变株研发的疫苗对于其他变体的交叉保护效果很可能不够理想,进一步开发设计能够克服免疫印迹、激活广谱中和抗体的新型疫苗至关重要。而以SA55+SA58抗体组合为代表的广谱中和抗体既可以通过鼻喷给药方便快捷地在呼吸道建立短效预防,又可以通过注射实现感染初期的治疗和中长期预防,特别适用于保护高风险的医护人员以及不宜接种疫苗的免疫缺陷人群和老年人。SA55与SA58已经授权给科兴生物进一步开发,初步的单盲随机对照试验显示,喷雾吸入一次提供的即时保护可维持6—12小时,预防感染效率可达到80%以上,且成本较低,方便使用,目前正在进行更严谨的临床试验,预计将来可以大规模推广。北京昌平实验室、北京大学生物医学前沿创新中心曹云龙研究员,北京大学博士研究生简繁冲、王菁、宋玮良,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于原玲为Nature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北京昌平实验室、北京大学生物医学前沿创新中心曹云龙研究员、谢晓亮教授、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王佑春研究员为Nature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北京昌平实验室、北京大学生物医学前沿创新中心曹云龙研究员,北京大学博士研究生简繁冲、张志莹、阿依江伊斯马衣,地坛医院郝晓花博士,北京协和医学院鲍琳琳研究员为Cell Reports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北京昌平实验室、北京大学曹云龙研究员、谢晓亮教授、肖俊宇教授,北京协和医学院秦川教授,地坛医院金荣华院长为Cell Reports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北京大学、昌平实验室、动物所、中检院、科兴公司等单位的相关科研人员为共同作者。本系列研究得到科技部、昌平实验室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北京市科技计划支持。参考文献[1] Cao, Y. et al. Imprinted SARS-CoV-2 humoral immunity induces convergent Omicron RBD evolution. Nature (2022).[2] Cao, Y. et al. Omicron escapes the majority of existing SARS-CoV-2 neutralizing antibodies. Nature (2022).[3] Cao, Y. et al. BA.2.12.1, BA.4 and BA.5 escape antibodies elicited by Omicron infection. Nature (2022).[4] Cao, Y. et al. Rational identification of potent and broad sarbecovirus-neutralizing antibody cocktails from SARS convalescents. Cell Rep. (2022)专家点评:清华大学医学院祁海教授:这一工作深入探究了构成当前新冠大流行的多个奥密克戎毒株对人类群体免疫的逃逸规律。曹云龙/谢晓亮联合团队发现,多个奥密克戎株亚型在受体结合蛋白上都显现出相同或类似的逃逸突变。这些突变,在保证病毒结合其受体的同时,躲避了之前中和抗体的抑制作用。这说明,人群序贯疫苗接种和自然感染所构建起的群体免疫,的确在阻断并降低既往毒株感染;同时,这种群体免疫的压力,也为未来病毒变异留下了越来越少的潜在逃逸路径。那么,我们是否可以根据已有的群体免疫状态和现有毒株的受体结合蛋白,来预测未来最有可能出现的逃逸突变呢?曹云龙/谢晓亮联合团队利用他们开发的一种高通量深度突变扫描(DMS)方法,分析、鉴定了BA5和BA2可能逃逸群体免疫的突变。非常重要的是,他们预测出来的突变,确实出现在了其它具有流行潜力的毒株上。曹云龙/谢晓亮联合团队这项研究所提供的这种预测能力,可以帮助我们更高效地设计广谱抗新冠疫苗,也会使我们更可能为所有潜在逃逸现有群体免疫的毒株准备好“特效药”。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王祥喜研究员:新冠病毒一直在持续性进化,衍生出多种突变株;然而在奥密克戎出现之后,新冠病毒的演变速度明显加快。近半年来,就有BA.5、BF7、BA.2.75、BQ、XBB等近十种新突变株在一些国家成为主要流行突变株。这些新突变株往往其传染性和抗体逃逸能力都在增强。总体来讲,人类对新冠病毒的研究是被动地跟着病毒跑,一个新突变株出现后再去了解它的病毒特性,去探究新突变株对现有疫苗和药物的影响。如何前瞻性预测病毒演变的方向,提前预判未来一段时间内可能出现的突变株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2022年12月19日,北京大学谢晓亮/曹云龙团队联合中检院王佑春团队在Nature上发表题为“Imprinted SARS-CoV-2 humoral immunity induces convergent OmicronRBD evolution”的研究论文,这是该团队继新冠中和抗体、新冠疫苗效果评估、追踪新突变株免疫逃逸特性后,又一系统性而创新性工作。该项研究有五点重要发现:1)从庞大的数据库中分析出近期有几十个新突变株其生长优势超越BA.5,且这些突变株有一定的共性,在某些特定位点携带相同或相似的突变,呈现趋同进化规律;2)这些新突变株展示出极强的抗体逃逸特性,基本逃逸国际上已批准上市的抗体药物;3)一个抗体对组合SA55/SA58(也是该团队的研究成果)依然高效中和这些新突变株;最后两点更精彩:4)从原始株感染康复者、BA.1/BA.2/BA.5突破感染者等不同免疫背景分离2000余株抗体,并绘制出不同免疫背景下抗体谱系特征。相对之前的免疫背景,BA.5突破感染者的主要中和抗体类别相对单一,非中和抗体比例提高,更容易滋生病毒变异去逃逸宿主免疫;5)利用高通量酵母展示技术精准绘制出抗体免疫逃逸图谱,与BA.2突破感染的免疫背景相比,BA.5突破感染中和抗体的免疫逃逸位点相对集中且大多出现在近期出现的突变株上。实验数据与真实世界监测结果高度一致。这一研究成果能够实现对未来一段时间内新突变株的精准预测,预先了解这些新突变株的病毒特性能够为科学精准防控留出宝贵的时间窗口。
  • PNAS|新冠疫苗的保护性是短暂的,平均为29.6个月
    近日,《柳叶刀》子刊 Lancet Infectious Diseases 上发表的一项模型研究显示,自2020年12月8日上市接种以来,新冠疫苗保护了近2000万人免于新冠感染导致的死亡。近一年多以来,全程接种新冠疫苗以及加强针已经不断被证明可以提供对病毒的有效保护,避免了住院和死亡等不良健康后果,让一部分国家和地区在遏制疫情方面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然而,对于疫苗能持续多长时间的保护,以及个体是否有必要接种第二针加强针,还一直存在许多不确定性。2022年7月15日,耶鲁大学生物统计学系教授 Jeffrey Townsend 领导的研究团队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上发表了题为 “ The durability of natural infection and vaccine-induced immunity against future infection by SARS-CoV-2 ”的研究论文。该研究首次量化了全程接种 BNT162b2(辉瑞/BioNtech的mRNA疫苗,简称辉瑞疫苗)、mRNA-1273(Moderna的mRNA 疫苗)、ChAdOx1(牛津-阿斯利康的腺病毒疫苗,简称阿斯利康疫苗)和Ad26.COV2.S(强生公司的腺病毒疫苗)后的免疫持久性和突破性感染的可能性,表明接种疫苗后可以在短期提供强大的保护作用,但要想可靠地预防感染,应及时接种加强针。疫苗介导的对新冠病毒免疫力的持久性、突破性感染的持续时间,以及接种加强针的最佳时间是应对新冠大流行的关键知识。在这项新研究中,该团队对9项疫苗接种相关研究应用比较进化框架预测了辉瑞疫苗、Moderna疫苗、阿斯利康疫苗和强生疫苗接种后的抗体减弱曲线和抗体相关感染概率,以预测随着时间推移突破感染的概率,从而为接种加强针的时间表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该团队的数据驱动感染风险随时间变化的模型利用了导致普通感冒的地方性冠状病毒和导致新冠肺炎的新冠病毒之间再感染概率的惊人相似性。与仅关注当前感染的研究相比,这些相似之处使研究人员能够做出更长期的预测。此外,该模型将自然免疫和疫苗介导免疫的抗体反应置于相同的环境中进行比较。研究团队发现,来自自然感染和疫苗接种的抗体预计都会减弱,这与保护效力的明显丧失和未来的病毒感染率增加有关。接种mRNA疫苗(辉瑞/BioNTech疫苗和Moderna疫苗)引发的峰值抗体水平超过了自然感染和两种载体疫苗(阿斯利康疫苗和强生疫苗),预计会产生更持久的保护。具体而言,接种mRNA疫苗后突破性感染的时间平均为29.6个月;而自然感染后再感染的平均时间为21.5个月;接种阿斯利康和强生疫苗的这一数字分别为20.5个月和22.4个月。研究人员表示,预测突破性感染的平均时间与这些疫苗在其临床试验中的相对效力一致。此外,在没有额外刺激免疫系统的地方病条件下,累计风险为5%时的自然再感染的平均时间为症状出现后的第143.5天;接种Moderna或辉瑞/BioNTech的mRNA疫苗的突破性感染时间为症状出现后第352.5天和350.7天;而接种强生疫苗或阿斯利康疫苗的这一数字分别为154.2天和133天。该研究通讯作者 Jeffrey Townsend 教授表示,mRNA疫苗产生最高水平的抗体反应,提供了比其他疫苗或自然感染更持久的保护。然而,重要的是要记住,自然免疫和接种疫苗不是相互排斥的。许多人会通过多种方式获得部分免疫力。因此,了解相对持久性是决定何时增强免疫系统的关键。他还表示,要想可靠地防止再次感染病毒,就必须接种最新的疫苗,以应对病毒在随时间推移的过程中通过自然进化发生的改变。该研究共同通讯作者、北卡罗来纳大学夏洛特分校助理教授 Alex Dornburg表示,不能忘了我们是在与新冠病毒进行军备竞赛,它会进化出各种能逃避我们自然免疫反应和疫苗衍生的免疫反应力。正如我们在Omicron突变株中看到的那样,针对早期病毒株的疫苗在对抗新变异毒株方面已变得不那么有效。最后,研究团队表示,新冠病毒与其他导致普通感冒的地方性冠状病毒类似,尽管对早期毒株具有自然免疫力,但它们也会不断进化并再次感染我们。因此,接种加强针对我们抗击新冠疫情至关重要。论文链接:https://www.pnas.org/doi/full/10.1073/pnas.2204336119
  • “上海特色的”药品研发中心
    过去两年,由于受到重要药品专利到期和富裕国家市场增长放缓的困扰,全球制药业一直在快速地裁员。   被裁减的岗位包括销售代表和后台办公室人员,但也包括药品开发(制药业的命脉)这个曾经不受影响的岗位。   然而,在这种有些阴郁的背景下,上海成功地巩固了自身作为制药业最重要研发中心之一的地位。   包括诺华制药(Novartis)、葛兰素史克(GlaxoSmithKline)、辉瑞(Pfizer)和阿斯利康(AstraZeneca)在内的许多一流制药公司,在上海设立了新的研究机构,其中一些公司已在寻求扩大研发机构。   去年11月,瑞士诺华制药集团表示,计划在其上海实验室投资10亿美元,并在5年内雇佣1000名员工。上海将与布鲁塞尔和波士顿一起,成为该公司在全球的三大研发支柱。   随着有关企业研发转向中国的宣传,和过分夸大的中国真正创新数据,上海制药研究中心的迅速崛起,有力证明了这座城市的确能够建造一个真正的企业研究基地。   上海是如何在整个制药业陷入困境的时候实现蓬勃发展的呢?   主要的优势是市场和大量的有才华的科学家。   在经合组织(OECD)国家医疗市场日渐萎缩,制药业努力根据美国医疗改革的影响进行调整的同时,新兴市场却在蓬勃发展——尤以中国为最。   咨询公司IMS认为,今年中国的销售将增长17%。   大多数公司是基于如下假设:中国将在5年内成为制药业三大市场之一,另外两个是美国和日本。   尽管业内高管表示,研发所在地和该国的销售情况之间没有直接联系,但在重要市场设立实验室,有许多微妙的优势——从取悦监管机构,到与医生和科学家这些业内佼佼者建立关系。   阿斯利康表示,上海研发机构主要的重点是更多地了解中国的病人和医疗需求。   7年前,当推出肺癌药品易瑞沙(Iressa)的时候,阿斯利康很快发现,与西方患者相比,不吸烟的亚洲女性对药品的反应要强烈得多。该药靶向定位的一个基因,似乎在亚洲妇女身上突变的频率要大得多,这让治疗更为有效。   阿斯利康上海实验室最初的重点,一直是更多地了解这些差异——起初在癌症治疗,目前是在呼吸疾病治疗方面。   阿斯利康上海研究机构负责人张小林表示:“易瑞沙将不是个例。这种情况将不断出现,因此我们在这里研究本地区患者之间的差异。”   “所有这一切,将对药品开发和个性化药品的前景产生深远影响。”   促使制药公司在上海设立实验室的另一个因素,是大批聪明的年轻华人科学家,相对而言,对他们的开发并不充分。   诺华制药表示,上述因素是其决定大举扩张上海研究部门的主要原因。6年前,该公司将研发总部从巴塞尔转移到马萨诸塞州的剑桥。   诺华制药董事长魏思乐(Daniel Vasella)表示,美国的经历“告诉我们,你必须去人才所在的地区,而不是让人才来你这里”。   本地人才池的差距在于,尽管有许多优秀的科学家,但很少有人拥有丰富的药品开发经验——这一领域在中国仍处于起步阶段。   这意味着,要获得领先地位,跨国公司就需要从美国和欧洲实验室招募大量的海外华人——这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在中国开展研发所带来的成本优势。   当其它地区的制药业陷入困境之际,中国并不缺乏希望回国的海外华人科学家。   阿斯利康的张小林表示,起初,吸引有才华的研究人员回国非常困难,但现在没有任何问题。   由于设立了许多药品研究中心,上海也云集了足够多的设备及化学品供应商——这对于药品研究至关重要。   不过,也存在着一些障碍。制药公司在运输生物样品上遭遇了相当大的困难,同时早期临床试验的监管环境也极其复杂。
  • 新冠影响下,2021年创新性生物制药公司重新洗牌?(上)
    近日,美国Fast Company公布了2021年最具创新性的10家生物技术公司。在新冠的影响下,全球聚焦于新冠病毒的检测、药物研发、疫苗生产等。这一现象使得辉瑞、Moderna、阿斯利康等在新冠研究有技术性突破的制药公司,在2021年的榜单上名列前茅。1.辉瑞- BioNTech上榜理由:研发出首款欧蒙授予许可的新冠疫苗美国辉瑞制药公司和德国生物技术公司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共同研发出一款用于预防新型冠状病毒的疫苗,并获得美国FDA授予的紧急使用授权(EUA)。在确认疫苗的功效和安全性实验中发现,该疫苗有效性高达95%,且没有严重副作用。疫苗保护力曲线如下。1. Moderna(并列第一)上榜理由:研发出可以常规低温储存的新冠疫苗Moderna在继美国辉瑞公司之后,也研发出一款获得美国FDA授予的新冠疫苗,该疫苗在预防新冠病毒方面的有效性达到94.5%,疫苗保护力曲线如下。与辉瑞的疫苗相似,Moderna的mRNA疫苗也需要接种两次,不过它的关键优势在于不需要像辉瑞疫苗那样超低温储存,这使它更容易分销。据验证,这款疫苗能在2至8摄氏度(36至48华氏度)的正常冰箱温度下稳定30天,在零下20摄氏度下可保存多达六个月。3. Biobot Analytics上榜理由:利用污水探测下一次可能爆发的流行病Biobot Analytics使用基因组和化学检测以及数据分析来探测污水中的病毒,细菌和化学物质。该公司最初的目标是检测污水中是否存在阿片类药物,但当新冠疫情爆发时,它迅速找出了如何检测污水中病毒的方法。虽然公众基本不会有从废水中感染病毒的风险,但污水中的病毒水平可以表明,该病毒在这个地区的传播是否已变得非常广泛。4.牛津-阿斯利康上榜理由:研发新冠疫苗的不同路径与mRNA疫苗不同,阿斯利康和牛津大学开发的新冠疫苗通过改良的黑猩猩感冒病毒载体将表达新冠病毒蛋白的DNA送到人类细胞中,让它们生产新冠病毒抗原。与辉瑞和moderna疫苗不同的是,牛津-阿斯利康公司的疫苗无需冷冻,可以冷藏长达6个月,价格更便宜且容易批量生产,这将会使得用该款疫苗接种的人数急剧增加。5. ZYMERGEN上榜理由:利用生物学“净化”电子制造 生物制造技术公司Zymergen利用工程微生物制造毒性更低的工业杀虫剂和可持续的生物塑料。2020年,Zymergen完成 3 亿美元 D 轮融资,并与日本Sumitomo Chemical合作,推出了第一款用于电子行业的商业产品—用于柔性电路、显示器触摸传感器和可打印电子产品的超薄薄膜。该公司还开发了定制化的微生物菌种,可优化动物饲料的生产,每年减少制造商的二氧化碳排放约8万吨。据悉,该公司还在研发分解塑料的微生物。资料参考:https://www.fastcompany.com/90600141/biotech-most-innovative-companies-2021
  • 2010年全球十大药企研发投入与研发状况简析
    据近日在美国纽约举办的第13届美国生物工业技术组织(BIO)CEO与投资者大会上的消息,美国生物技术工业组织和生物技术医药领域研究公司BioMed Tracker通过对2003~2010年新药研发情况进行研究发现,目前进入临床试验的药物被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批准的整体成功率不足 1/10,远低于以前1/6~1/5的水平。新药研发生产力呈现的下降趋势严重。   候选药物失败率上升主要与以下因素有关:近年来,管理部门提高了新药批准的疗效及安全性的门槛 公司内部收益下降 市场销售竞争加剧和药物试验要求越来越严格。另外,研究还发现:新适应证药物的批准率为1/7,扩展适应证药物的批准率为1/30。同时,扩展适应证药物的临床试验成功率远低于平均水平,大分子药物获得批准的机会是小分子药物的两倍。   在全球新药整体研发生产力不断下降的同时,全球生物制药行业研发投入仍旧居高不下。2010年,全球生物制药行业研发投入达674.1亿美元,其中研发投入前10名的制药公司占整个制药行业总研发投入的10%以上。分析师认为,近年来药物研发投入居高不下,主要是受药物专利期满、行业并购等因素影响。其中,辉瑞通过对公司研发结构的调整使药物研发投入达到94亿美元,位居制药企业首位。与2009年的研发投入相比,2010年除罗氏、强生、赛诺菲-安万特和百时美施贵宝略有下降之外,辉瑞、默沙东、诺华、葛兰素史克、阿斯利康、礼来的增长比例都较大,其中默沙东的增幅达45%。   以下,本文将对2010年全球研发投入前10名制药公司的研发投入和药物研发状况进行简析。   NO.1 辉瑞   辉瑞2010年的研发投入达到94亿美元,比2009年的78亿美元增长了近20%。   辉瑞公司寄予厚望的新药包括今年年末有望被批准的非小细胞肺癌药物克唑替尼(crizotinib),肾癌药物阿西替尼(axitinib)和慢性髓细胞样白血病药物伯舒替尼(bosutinib)。   去年12月,类风湿性关节炎药物蛋白酪氨酸激酶(JAK)抑制剂tasocitinib的Ⅲ期结果公布,该药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疾病症状和机体功能。由于tasocitinib在缓解类风湿性关节炎症状方面具有显著疗效,因此有望成为辉瑞晚期新药中的一个“重磅炸弹”级产品。   另外,辉瑞与百时美施贵宝合作开发的apixiban在卒中预防研究中也表现出良好的疗效。辉瑞与Elan和强生合作开发的阿尔茨海默病药物bapineuzumab目前处于Ⅲ期临床研究阶段。   先前辉瑞计划于2012年将药物研发投入削减至80~85亿美元,最近又决定降至65~70亿美元。届时,辉瑞的药物研发投入将会位列罗氏、默沙东、诺华和强生之后的第五位。辉瑞研发投入的消减主要涉及到位于英国桑威治市的研发中心和美国康涅狄格州格罗顿的全球研发中心的泌尿、变态反应和RNA 干涉(RNAi)研究方面的1000名研发职位裁减。不过,辉瑞将会加强公司在美国波士顿、旧金山和英国研究中心的研发能力。另外,辉瑞更加依赖外部合作资源,会加强与研发外包(CRO)公司的合作。   NO.2 罗氏   罗氏2010年的研发投入达到92亿美元,比2009年的97亿美元下降了约5%。   罗氏一直在追逐“重磅炸弹”级新药,公司在以近470亿美元收购基因泰克之后,迅速赢得了全球最具创新能力的大型生物制药公司的荣誉,而且罗氏不存在像辉瑞和其他大型制药公司所面临的药物专利期满的问题。不过,罗氏的新药研发在去年年底也遭遇了挫折。罗氏的糖尿病药物他司鲁泰(taspoglutide)由于副作用而遭遇研发失败。   与其他大型制药公司一样,罗氏也重新对新药研发领域进行了调整。罗氏削减了RNAi的5亿美元的研发投入。去年年底,罗氏还分别与Ligand公司在丙型肝炎项目上和Transgene公司终止了合作协议。   去年12月,罗氏宣布裁减600名研发人员。但是,罗氏在通过各种途径削减研发投入的同时,还具有一些雄心勃勃的研究计划。曲妥珠单抗 -DM1(T-DM1)虽然已经被FDA延期批准,但仍旧是罗氏很有希望的产品,该公司一直寻求T-DM1治疗乳腺癌适应证的批准机会。另外,罗氏与 Plexxikon公司合作开发的转移性黑素瘤药物PLX4032(又称RG7204)也具有较好的表现。研究者对罗氏的癌症药物RG3616和 pertuzumab在今年提交新药申请寄予厚望。   与辉瑞和诺华一样,罗氏准备在中国投入大量的研发资金。中国作为亚洲最大的医药市场,将会为像罗氏这样的大型制药公司提供新的机遇。   NO.3 默沙东   默沙东2010年的研发投入达81.2亿美元,比2009年的56亿美元增长了约45%。   默沙东CEO肯尼斯弗雷泽表示:“默沙东要想完成2013年的研发预算就需要进一步降低短期内的成本开支。另外,我们还决定对未来长期战略进行投资。”默沙东公司的执行副总裁、默沙东研究所及实验室的负责人彼得金称,公司研发投入急剧增长将会有助于把更多的新产品推向市场。   2009年默沙东的研发投入达到56亿美元,不过公司却遭遇了极大的挫折,因抗凝剂Vorapaxar研发失败损失了17亿美元。不过去年默沙东的研发投入终于有了回报,其口服丙型肝炎病毒蛋白酶抑制剂boceprevir,获得美国和欧盟批准进行快速审查,有望能用于治疗慢性丙肝 另一个产品胆固醇酯转运蛋白(CETP)抑制剂胆固醇新药anacetrapib,可使低密度脂蛋白(LDL)降低40%,极具“重磅炸弹”级潜力 而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抑制剂Ridaforolimus也可能具有治疗多种癌症的适应证。默沙东还与Ariad公司建立合作关系,在全球共同对癌症药物进行开发和商业化。   去年底,默沙东以5亿美元收购了糖尿病药物开发商SmartCells。默沙东还计划把公司打造成生物仿制药领域的领跑者。   NO.4 诺华   诺华2010年的研发投入达到80.8亿美元,比2009年的72.8亿美元增长了约11%。   当一些大型制药公司计划削减研发投入之时,至少诺华不会做此考虑。2010年诺华的研发投入位于研发投入急剧增长的默沙东之后,随着辉瑞研发投入的下降,诺华将会进入全球生物制药公司研发投入的前三名。   去年年底,诺华计划再招收200~300名研究人员,使位于美国马萨诸塞州剑桥的研究基地人员翻倍,该公司将会为此花费6亿美元。诺华生物医学研究机构总裁马克费什曼博士称:“当然,削减投入可以增加公司的短期利润,不过我们更重视公司的长期发展。”   诺华的研发战略更倾向于依靠公司内部的研究,而不是像其他大型制药公司那样追逐具有风险的生物技术公司的新产品。另外,该公司非常重视个体化用药和那些治疗较小患者群而又具有治疗多种疾病适应证药物的开发。诺华目前有147项临床开发项目,包括最受关注的晚期罕见病药物——库欣综合征治疗新药 SOM230 (pasireotide)。   2010年,诺华具有“重磅炸弹”级潜力的新型多发性硬化症口服药物芬戈莫德(Gilenya)获FDA批准上市。今年诺华的脑膜炎球菌疫苗Bexsero有望在英国获得批准上市,公司还将会向FDA提交炎性疾病新药ACZ885 (canakinumab)的申请。   NO.5 强生   强生2010年的研发投入达到68.4亿美元,比2009年的69.8亿美元下降了约2%。   去年,强生的前列腺癌治疗药物阿比特龙(Abiraterone)在后期临床试验中表现良好,这为其通向美国和欧洲市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今年 1月,拜耳与强生联合递交了每天一次口服的新型抗凝血药物利伐沙班(Xarelto)的新药申请。去年12月公布的Xarelto对14000余名患者的 Ⅲ期试验显示,与华法林相比,每日一次服用Xarelto可使血栓发生率降低20%,而且在预防卒中的同时,还可以提高预防颅内出血的安全性。分析师认为 Xarelto具有“巨型重磅炸弹级”(年销量达30亿美元)药物的潜力。   强生的丙型肝炎蛋白酶抑制剂TMC435目前进入了Ⅲ期研究阶段,是首个每日服用一次的蛋白酶抑制剂药物,用于以前干扰素治疗后病毒复发的丙型肝炎1型患者。另外,强生的抗SGLT2糖尿病药物Canagliflozin,目前也正在对1万名患者进行Ⅲ期研究。   NO.6 葛兰素史克   葛兰素史克2010年的研发投入达到60.9亿美元,比2009年的56.1亿美元增长了近8%。该公司今年的研发投入预计将会增长14%。   去年,葛兰素史克决定对公司的研发结构进行调整,以促进公司研发投入的产能。1998年~2007年,葛兰素史克年均投入30亿美元以上,却没有获得一个新分子实体。面对投资者的指责,葛兰素史克以裁员并出售位于意大利维罗纳的研究中心作为回应。   当前,葛兰素史克对罕见病药物领域越来越感兴趣了。该公司还加大了对新兴市场和疫苗领域的投资。同时,葛兰素史克还缩减了收购力度,2010年收购投入为3.54亿欧元,远低于2009年的28亿欧元。   今年2月份,葛兰素史克公布了30项Ⅲ期或者注册研究项目。从2010年起,该公司有10个新分子实体和新疫苗陆续进入Ⅲ期研究。目前,葛兰素史克有7个新药正在等待审评,到2012年底将会增加到15个(包括1型或者2型糖尿病药物、罕见病药物和癌症药物等)。   最近,葛兰素史克与美国人类基因组科学公司联合开发的红斑狼疮药Benlysta获得FDA批准上市。葛兰素史克已经向欧盟、加拿大、澳大利亚、瑞士和俄罗斯提交了该药的上市申请,而且计划在今年年底之前向更多的国家提交申请。该公司估计Benlysta的销售额在50亿美元。   NO.7 赛诺菲-安万特   赛诺菲-安万特2010年的研发投入为59.4亿美元,比2009年的61.8亿美元下降了约4%。   赛诺菲-安万特对公司的研发战略进行了重新的调整,在收购方面也屡有大手笔。如去年夏天,赛诺菲-安万特以5.60亿美元收购美国生物技术公司 TargeGen,以涉足恶性血液疾病研究领域。早在2009年,赛诺菲-安万特以5亿美元收购加利福尼亚的一家生物技术公司BiPar Sciences,从而获得了中期阶段的癌症药物iniparib(目前处于Ⅲ期研究阶段)。今年年初,赛诺菲-安万特以超过201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美国生物技术公司健赞。这项交易是生物科技行业历史上规模第二大的收购交易,从而为该公司进军罕见病药物领域奠定了基础。赛诺菲-安万特在进行大量收购的同时,还非常重视加强与学术机构的合作,以及积极开拓新兴市场。   赛诺菲-安万特在新的研发战略调整中表示将会重视外部资源的作用。从今年2月份开始,赛诺菲-安万特有55项临床开发项目,13项Ⅲ期研究或者批准申请项目需要外包。   该公司目前开发的具有较好疗效的Ⅲ期阶段新药有糖尿病药物利西拉来(lixisenatide),每天一次口服的多发性硬化症药物特立氟胺(teriflunomide)。赛诺菲-安万特其他极具希望的Ⅲ期阶段新药还有抵抗晚期软组织肉瘤的实验药物奥瑞布林(ombrabulin)。另外,赛诺菲-安万特还与Regeneron公司联合对癌症药物阿柏西普(aflibercept)进行开发,最终的研究结果有望在今年中期公布。该公司还在对登革热疫苗进行开发。   另外,赛诺菲-安万特对健赞的收购为其带来2013年年底前有望获得批准的3种新药:多发性硬化症药物Lemtrada (alemtuzumab)、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药物mipomersen和1型戈谢病(家族性脾性贫血)药物eliglustat tartrate。   NO.8 阿斯利康   阿斯利康2010年的研发投入达到53亿美元,比2009年的44亿美元增长了近20%。   去年继辉瑞的tanezumab和强生的fulranumab两个神经生长因子抑制剂类止痛药因副作用而停止研究之后,阿斯利康也主动停止了公司的神经生长因子抑制剂medi578的研究,而分析师认为,神经生长因子抑制剂类药物的市场在年均110亿美元左右。   另外,阿斯利康还相续遭遇了呼吸系统抗病毒药物motavizumab、前列腺癌药物zibotentan和结肠癌药物Recentin的Ⅲ期研究失败。去年,阿斯利康抗血小板疗法新药Brilinta被FDA推迟批准,并被要求提供附加资料。阿斯利康的vandetanib虽遭遇肺癌研究失败,不过却赢得了专家委员会推荐批准用于治疗甲状腺癌。   2010年6月,阿斯利康和Targacept宣布共同对严重抑郁症新药TC-5214进行Ⅲ期临床开发。另外,阿斯利康一直在寻求类风湿性关节炎药物,阿斯利康同意向Rigel公司支付12.4亿美元(先期支付1亿美元)获得fostamatinib (R788)在全球范围内独家开发和商业化的许可协议。   NO.9 礼来   礼来2010年的研发投入达到48.8亿美元,比2009年的43.2亿美元增长了约13%。礼来称,今年该公司还将会维持较高的新药研发投入增长速度。不过,去年礼来却关闭了新加坡的研发中心,裁员130人。   去年8月份,礼来的阿尔茨海默病药物semagacestat因不能够延缓疾病的进展,而且患者病情还出现了恶化而遭遇失败。   如今,礼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糖尿病药物Bydureon(糖尿病特效药百泌达的长效一周一次的版本)上。去年秋季,FDA要求礼来补充Bydureon对QT(心电图QT间期)的研究资料。而礼来的黑素瘤药物tasisulam因有参加试验的患者死亡而终止研究。   虽然礼来在药物研发中屡遭失败,不过该公司目前还有多项药物处于后期研究阶段及一些待评估项目。   NO.10 百时美施贵宝   百时美施贵宝2010年的研发投入为35.6亿美元,比2009年的36.4亿美元下降了约2%。   去年,百时美施贵宝研发投入占总收入的18.3%,预计今年该公司的研发投入将会增加。   百时美施贵宝在去年开发的多种新药处于后期研究阶段,包括极具发展前景的皮肤癌药物易普利姆玛(ipilimumab)、癌症药物XL- 184、糖尿病药物达格列净(dapagliflozin,与阿斯利康共同开发)和抗凝血剂阿哌沙班(apixaban)。另外,百时美施贵宝还有达沙替尼(Sprycel)、阿达木单抗(Orencia)和沙格列汀(Onglyza)获批了扩展适应证。预计到2012年,百时美施贵宝的后期研究阶段的产品中将会有5个产品获准上市。   百时美施贵宝和辉瑞共同开发的用于高危风险房颤患者的卒中预防新药apixaban,在去年秋天因研究者发现可增加急性冠状动脉症状患者的出血倾向而被叫停。去年9月份,百时美施贵宝与阿斯利康合作开发的实验性2型糖尿病药物dapagliflozin的研究结果显示,其与二甲双胍联合使用改善糖基化血红蛋白的疗效和格列吡嗪与二甲双胍联合使用的疗效相当,并且有助于减轻患者的体重。百时美施贵宝与礼来合作开发的晚期阶段癌症药物 necitumumab最近遭遇了注册挫折,不过此药的另一项Ⅲ期研究仍将持续进行。另外,百时美施贵宝与Exelixis公司的甲状腺髓样癌药物 XL184正在联合开发中。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日本武田制药2010年的研发投入达到35亿美元,依据现在的汇率,武田制药实际研发投入与百时美施贵宝相当,成为亚洲制药公司中研发投入最多的公司。
  • 科技部:华大基因等六单位违反中国人类遗传资源管理规定被罚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华大基因、阿斯利康、药明康德、上海华山医院等6家公司或机构因违反人类遗传资源管理规定遭科技部处罚。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left " 部分处罚决定是在2015年和2016年作出。 /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10/uepic/3d9c91d2-d58d-4c5e-bb60-c87b70b32fde.jpg" title=" 1.jpg" alt=" 1.jpg" /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left " 相关案件的部分细节在处罚决定书中被披露。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免疫学系教授王月丹表示,严厉查处非常有必要。此举体现了国家有关部门对国人基因和遗传信息安全的重视,相信未来我国对人类遗传信息资源的监管会越来越规范,越来越严格。在促进国际科学研究合作的同时,保障好我国的战略安全和人民健康。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王月丹表示,前述违反中国人类遗传资源管理规定的案件也反映出个别企业的法律意识淡薄、国家安全意识淡薄,为了个别公司的私利,随意泄露涉及国家和人民安全的信息,应进一步加大查处和严惩力度,以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与安全。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人类遗传资源管理暂行办法》第四条规定,国家对重要遗传家系和特定地区遗传资源实行申报登记制度;未经许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采集、收集、买卖、出口、出境或以其他形式对外提供。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相关处罚决定书称,中国人类遗传资源管理办公室调查发现,华大基因(深圳华大基因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未经许可,将部分人类遗传资源信息从网上传递出境。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此外,《人类遗传资源管理暂行办法》第十一条规定,凡涉及中国人类遗传资源的国际合作项目,须由中方合作单位办理报批手续。申请单位按隶属关系报主管部门,审查同意后,向中国人类遗传资源管理办公室提出申请,经审核批准后方可正式签约。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但中国人类遗传资源管理办公室调查发现,华大基因和上海华山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未经许可与英国牛津大学开展“中国女性单相抑郁症的大样本病例对照研究”的中国人类遗传资源国际合作研究。 br/ /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10/uepic/2702cf32-6c24-4521-bfae-45d5c888f4fd.jpg" title=" 2.jpg" alt=" 2.jpg" /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left " 2015年9月7日,科技部作出处罚决定,要求华山医院及华大基因立即停止前述研究工作;销毁前述研究工作中所有未出境的遗传资源材料及相关研究数据;停止华山医院和华大基因涉及中国人类遗传资源的国际合作,进行整改。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中国人类遗传资源管理办公室调查发现,苏州药明康德新药开发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将5165份人类遗传资源(人血清)作为犬血浆违规出境。2016年10月21日,科技部对苏州药明康德公司作出警告、没收并销毁该项目中人类遗传资源材料、暂停受理苏州药明康德公司涉及中国人类遗传资源的国际合作和出境活动的申请等处罚。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此外,凡涉及中国人类遗传资源的国际合作项目,须由中方合作单位办理报批手续。相关单位按隶属关系报主管部门,审查同意后,向中国人类遗传资源管理办公室提出申请,经审核批准后方可正式签约。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相关处罚决定书称,阿斯利康(阿斯利康投资(中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将已获批项目的剩余样本转运至厦门艾德生物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昆皓睿诚医药研发(北京)有限公司,开展超出审批范围的科研活动。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2018年7月12日,科技部对阿斯利康作出警告、没收并销毁违规利用的人类遗传资源材料、撤销已有的两项行政许可等行政处罚;对未经许可接收阿斯利康567管样本并保藏的昆皓睿诚医药研发(北京)有限公司作出警告、没收并销毁涉案遗传资源材料的处罚决定;对未经许可接收阿斯利康30管样本,拟用于试剂盒研发相关活动的厦门艾德生物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作出警告、没收并销毁涉案遗传资源材料的处罚决定。 /p
  • 国内抗体类药物八大研发热点
    相比于低水平重复,高水平重复对企业的影响往往更为严重,因为创新药投入更大,研发周期更长。  还记得去年南方所年会上关于“新药高水平重复现象也已经呈现交错的态势”的观点。与业内广泛认同的“低水平重复”不同,“高水平重复”还未得到部分企业的重视,在某些领域(如替尼类)创新药的研发已经出现了扎堆情况。  在一系列利好因素的作用下,国内生物药研发非常活跃,尤以抗体类药物最受关注。相比于替尼类等,国内抗体类药物过热态势还不明显,但我们也看到不少国内优秀企业也开始或准备涉水抗体类药物研发。从靶点上看,国内抗体类药物研发依然集中在TNF-α 、CD20、HER2、VEGF等热门靶点,而对于一些国外研发比较活跃的新靶点,国内还比较滞后。  据笔者统计,截至2016年10月,国内已上市或在研的抗体类药物(不含融合蛋白类药物,排除鼠源单抗)总数达到180个(数据来源于CDE公开数据,在研品种仅包括至少申报临床的品种,不含前期研发品种)。其中,国内企业开发的品种为128个,占71.1% 跨国企业开发的品种为52个。  180个品种中,创新抗体药有85个,其中国内企业开发的品种为35个,占41.2% 生物类似药共95个,除了2个是国外企业的品种,其余均是国产品种。虽然从分布来看,国内单抗类药物仍以生物类似药为主,但创新药的数量已经大幅增长。同时,一定数量生物类似药的开发无疑也是非常节约研发资源的方式,可以降低开发风险。  相比于化药品种,抗体类药物的研发投入巨大,难度也更高。不少国内企业对于抗体类药物开发难度并没有清醒的认识,看到类似凯美纳、朗沐、泰欣生和艾坦这样的品种上市后获益颇丰,就简单认为抗体类药物一旦获批就能轻松获得数亿元的销售额。  比如网上就有大量类似的提法:“某某公司的某产品是全球某畅销品种的相似品种,一旦上市该药销售额有望超过**亿元”。殊不知,这些销售成绩都需要大量的市场推广才有可能实现,加之国内如赫赛汀、美罗华、安维汀和修美乐等品种普遍已有超过10家以上的类似药申请。部分靶点的生物仿制药已经明显过热,一堆产品蜂拥而至,仅在研究阶段的临床基地筛选,病例入组就将让不少企业苦不堪言。  此外,尽管在小试及中试阶段,生物药的开发已经难度不大,但如何在质量和成本可控的情况实现产业化,这一步依然非常漫长。即便是顺利上市,单抗类药物同样会面临激烈的竞争,尤其对于某些目标人群本就有限的品种。  因此,对于抗体类药物的研发,国内企业还需冷静思考,切莫跟风。本文梳理出国内抗体类药物的8个研发热门靶点,对各靶点市场情况和趋势进行精辟分析,为国内抗体类药物研发提供参考和建议。  NO.1 TNF-α 靶点  [已上市/在研品种] 28种  [生物类似药热点] 阿达木单抗(17种)  TNF-α 靶点是单抗取得最为成功业绩的靶点。即便排除TNF-α 融合蛋白药物依那西普,仅抗TNF-α 单抗就有4个重磅炸弹级品种:首个获批的英夫利西单抗,“药王”阿达木单抗,以及新获批的戈利木单抗和赛妥珠单抗。这4个品种2015年全球销售额合计达266亿美元。  不过,相比于TNF-α 单抗在全球大放异彩,其在国内的表现却相当惨淡。根据样本医院销售数据,尽管类克(英夫利西单抗)及修美乐(阿达木单抗)已在国内上市,但两个产品样本医院销售合计仅为1.33亿元,且连续两年销量止步不前。这也提示,短期内国内类风湿关节炎生物制剂还难以获得市场认可。  虽然国内销售不佳,却也无碍TNF-α 单抗成为国内最受关注的单抗研发类别,已上市及在研的单抗达到28个。其中英夫利西单抗、阿达木单抗及各自的生物类似药共有22个。  尤其是英夫利西单抗生物类似药,作为人鼠嵌合单抗,在阿达木单抗上市多年的情况下,国内研发依然活跃。进度最快的上海百迈博制药已经申报生产,值得期待 还在申报临床的几个厂家,则建议进一步评估继续开发的价值。  阿达木单抗类似药仅仅已申报品种就达到17个,更值得注意的是还有不少准备申报临床的企业。目前申报进度最快的是百奥泰生物和信达生物,均已进入Ⅲ期临床 此外,北京绿竹生物、嘉和生物、江苏众合、复宏汉霖和浙江海正都已获得临床批件。  在TNF-α 创新药方面,全人源、抗体小型化以及长效是TNF-α 单抗的主要发展方向。因此,与英夫利西单抗和阿达木单抗相比,杨森长效全人源的戈利木单抗和UCB的长效抗体片段赛妥珠单抗有一些优势,这两个品种在国内研发分别进展到申报生产和Ⅲ期临床。  国内自主创新的一类TNF-α 药物中,目前主要有丽珠的注射用重组人源化TNF-α 单抗,以及三生的人源化抗人TNF-α 单抗注射液(CHO细胞),两个品种目前都在进行临床研究。  NO.2 VEGF靶点  [已上市/在研品种] 26种  [生物类似药热点] 贝伐珠单抗(19种)  与TNF-α 一样,VEGF也是药物获得巨大成功的靶点,贝伐珠单抗的上市及其肿瘤饥饿疗法的提出在当时的影响力不亚于PD-1及其肿瘤免疫疗法。  VEGF单抗除了在肿瘤领域取得巨大成功,也广泛用于眼底新生血管疾病的治疗。包括贝伐珠单抗、雷珠单抗,以及2个VEGF融合蛋白类药物(阿柏西普和康柏西普),都广泛用于包括年龄相关性黄斑病变在内的多种新生血管疾病。VEGF单抗药物治疗眼底疾病的地位甚至高于其治疗肿瘤的地位。2015年,贝伐珠单抗(安维汀)和雷珠单抗(诺适得)的全球销售额分别达70亿美元和36亿美元。    在国内,目前已上市和在研的VEGF单抗达26种。其中,贝伐珠单抗的类似药达19种,信达生物进度最快,已进入Ⅲ期临床,此外还有多个厂家已经获批临床。雷珠单抗由于上市较晚,目前国内类似药获批临床的仅有齐鲁1个品种。  VEGF单抗创新药中,礼来最新在FDA获批的Ramucirumab也已在中国进入Ⅰ期临床,该药在国外已获得包括非小细胞肺癌和胃癌在内的多个适应症。先声的Sevacizumab是其联合开发的VEGF单抗,也在中国开展Ⅰ期临床。  此外,泰康生物正在开展Ⅰ期临床的重组抗VEGF人源化单抗注射液,应该是一个针对眼底疾病的VEGF单抗,该药作为为数不多的针对眼底疾病的创新药,更值得期待。  NO.3 CD20靶点  [已上市/在研品种] 19种  [生物类似药热点] 利妥昔单抗(15种)  CD20靶点单抗主要用于非霍奇金淋巴瘤和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治疗。全球首个获批的CD20类单抗罗氏的利妥昔单抗(美罗华),2015年全球销售额高达73亿美元。在国内市场,美罗华也是最畅销的抗肿瘤单抗药物,根据PDB样本医院数据,2015年样本医院销售额达到7.93亿元。    在美罗华的刺激下,国内CD20类抗体药物的研发一直非常活跃,目前已上市和在研的CD20单抗共有19个,其中利妥昔单抗及其类似药共有16个。  在利妥昔单抗类似药的研发竞争中,三生国健的速度最快,已经完成临床研究,正在申报上市。此外,复宏汉霖、神州细胞和信达生物已进入Ⅲ期临床,浙江海正已进入Ⅱ期临床,还有6家企业已获得临床批件。  CD20创新药方面,目前国内有3个在研品种。考虑到利妥昔单抗是人鼠嵌合单抗,故降低其免疫原性是一个发展方向。  罗氏的Obinutuzumab是第一个被FDA认定为“突破性治疗”的单抗,与利妥昔单抗一样靶向CD20单抗,但其属于人源化单抗,且通过糖基化修饰其Fc片段增加其对Fcγ 受体的亲和力。GSK的奥法木单抗(Ofatumumab)是全人源的CD20单抗,该药用于CLL同样获得了突破性治疗认定。目前Obinutuzumab和Ofatumumab都在中国开展Ⅲ期临床研究,有望分享美罗华的市场份额。  国内CD20创新药也有了先行者,北京天广实生物的重组人源化单抗MIL62注射液是人源化CD20单抗,该药目前正在申报临床。  NO.4 EGF靶点  [已上市/在研品种] 19种  [生物类似药热点] 西妥昔单抗(11 种)  EGF类单抗主要用于结直肠癌的治疗。第一个获批的EGF类单抗是Imclone的西妥昔单抗(爱必妥),该药2015年全球销售额超过14亿美元。  在国内,除了爱必妥,百泰生物联合开发的尼妥珠单抗(泰欣生)也获批上市,两个品种上市早期都经历了快速增长,不过目前增速有所放缓,2015年两个品种样本医院销售合计达3.4亿元。    爱必妥的成功和泰欣生的上市促进了国内EGF类抗体的研发,目前已上市和在研的EGF类单抗一共有19个,其中西妥昔单抗及其类似药共有12个。在西妥昔单抗类似药研发竞争中,张江生物的速度最快,目前正在Ⅲ期临床阶段,其余大部分处于Ⅰ期临床或获批临床批件阶段。  西妥昔单抗的最大问题同样是免疫原性,该药属于人鼠嵌合单抗,因此EGF类单抗研发也着眼于解决免疫原性问题。帕尼单抗(帕妥木单抗)是安进研发的全人源EGF单抗,单药一度被认为有望替代西妥昔单抗,不过上市后大规模临床研究并未支持其在疗效或安全性上优于西妥昔单抗。目前帕尼单抗国内由贝达安进开发,正在开展Ⅲ期临床研究。除了针对西妥昔单抗的类似药,目前国内还有多个针对其他EGF单抗的类似药。齐鲁和上海津曼特生物的EGF单抗类似药都已获批临床,其中前者可能是帕尼单抗的类似药。  创新药方面,目前国内有4个自主研发品种。神州细胞的重组全人源抗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单抗注射液目前已经进入Ⅰ期临床,而上海赛伦生物和重庆智翔金泰生物各自的重组全人源抗EGFR单抗注射液均已经获得了临床批件,这些品种可能都是采用不同的方式使西妥昔单抗实现全人源。  NO.5 HER2靶点  [已上市/在研品种] 19种  [生物类似药热点] 曲妥珠单抗(10种)  HER2靶点单抗主要用于乳腺癌等HER2高表达的癌症治疗。第一个获批的HER2类单抗是罗氏的曲妥珠单抗(赫赛汀),该药2015年全球销售额达到68亿美元,在国内该药销量同样增速迅猛,样本医院2015年赫赛汀销售额达6.66亿元。对于HER2高表达的乳腺癌、胃癌等疾病,曲妥珠单抗的疗效优越,并已经被国内外指南一致推荐为HER2阳性的乳腺癌等疾病的一线用药。  中国是乳腺癌的高发国,患者众多,故HER2单抗市场巨大。目前已上市和在研的HER2类单抗一共有19个,其中曲妥珠单抗及其类似药共有11个。在曲妥珠单抗类似药研发竞争中,复宏汉霖和嘉和生物的速度最快,目前正在Ⅲ期临床阶段,安徽安科和齐鲁则进入Ⅰ期临床。  尽管曲妥珠单抗已经得到临床认同,但业内还是希望能在HER2药物中有新的突破。帕妥珠单抗是罗氏新获批的HER2单抗,该药尽管同属HER2单抗,但作用靶点与曲妥珠有所区别。  临床研究发现曲妥珠单抗联合帕妥珠单抗的疗效较单用曲妥珠单抗大幅提升。目前帕妥珠单抗正在国内开展Ⅲ期临床。对于帕妥珠单抗,国内不少企业也跃跃欲试,其中齐鲁的帕妥珠单抗类似药获批进入临床,丽珠的重组抗HER2结构域Ⅱ人源化单抗注射液同样定位于HER2的结构域Ⅱ,作为创新药该药已经获批临床。  抗体偶联技术在HER2单抗使用最多,罗氏的Trastuzumab Emtansine(Kadcyla)是第一个在HER2领域获得成功的抗体偶联物,该药利用曲妥珠单抗和微管蛋白类药物DM1,偶联物较曲妥珠单抗的疗效显著提升,该药目前正在国内开展Ⅲ期临床研究。  国内针对HER2的抗体偶联物研发活跃,目前已经有百奥泰生物的注射用重组人源化抗HER2单克隆抗体-美登素偶联物和烟台荣昌的注射用重组人源化抗HER2单抗-MMAE偶联剂获批开展临床研究。  在HER2领域还有一个值得大书特书的国产创新药:武汉友芝友这样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创新企业正在开发注射用重组抗HER2和CD3人源化双特异性抗体,该药是国内自主研发的首个申报临床的双特异性抗体,从理论上该药可以同时靶向HER2和T细胞,实现靶向免疫。  NO.6 PD-1/PD-L1靶点  [已上市/在研品种] 7种  抗肿瘤无疑是抗体类药物最为关注的领域,而在抗肿瘤领域,以PD-1、PD-L1为代表的抗肿瘤免疫治疗又是其中最闪亮的类别。2014年《Forbes》破例将两个肿瘤免疫药物分别是Opdivo(Nivolumab)和Keytruda(Pembrolizumab)列为该年度最重要的创新药,各大专业医药数据分析公司也纷纷预测两个产品全球销售额将轻松突破50亿美元大关,甚至有望挑战修美乐的药王地位。除了这两个品种,罗氏的Atezolizumab也获批上市,该药是全球首个获批的PD-L1药物。三个药物目前都已进入中国,正在开展Ⅲ期临床研究,都有可能成为首个中国上市的PD-1/PD-L1药物。此外,默克雪兰诺的PD-L1药物Avelumab正在申请临床研究。  PD-1/PD-L1类药物是国内抗体类药物创新的热点,国内在研的自主研发PD-1/PD-L1药物达7个,其中君实生物的重组人源化抗PD-1单抗注射液已经进入了Ⅰ期临床,此外百济神州的PD-1类药物BGB-A317、恒瑞的PD-1类药物SHR-1210和信达生物的PD-1类药物IBI308均获批临床。而基石药业、誉衡和嘉和生物各有1个PD-1/PD-L1类药物申报临床。  NO.7 IL-6靶点  [已上市/在研品种] 7种  IL-6类单抗主要用于类风关等自身免疫疾病。类风关的生物制剂治疗一度被TNF-α 抑制剂垄断,但欧美最新指南普遍将各类生物制剂放到了等同地位,这使得包括IL-6类在内的各种非TNF类药物获得了巨大的市场机会。  IL-6类药物目前最畅销的是罗氏的托珠单抗,该药2015年全球销售额达到15亿美元。在国内,IL-6治疗类风关的理念还有待推广,目前仅有静脉注射也阻碍了托珠单抗的推广。尽管不属于国内抗体类药物研究热点,但目前已上市和在研的IL-6类单抗依然达到7个,其中托珠单抗及其类似药共有4个。  创新药方面,杨森的Sirukumab和Siltuximab(司妥昔单抗)都已申请在中国开展临床研究,其中全人源IL-6单抗Sirukumab已获得临床批件,在免疫原性方面有一定优势。国内IL-6创新药领域目前仅有药明康德的重组全人抗白介素-6单克隆抗体注射液,该药是药明康德和阿斯利康旗下的MedImmune共同研发的产品。  NO.8 RANK靶点  [已上市/在研品种] 6种  核因子-κ B受体活化因子(RANK)及其配体RANKL与破骨细胞的成熟等一系列骨代谢相关信号通路有关。对RANK及其配体RANKL的抑制,可在某些情况下改善骨代谢,减少骨质疏松和骨折等疾病风险。  根据该机制,安进成功开发了针对RANKL的狄诺塞单抗,该药已获批用于恶性肿瘤骨转移(SREs)和骨质增生等4种有巨大市场容量疾病的治疗。狄诺塞单抗尽管上市时间不长,但市场表现优异,2015年其全球年销售额已达30亿美元。  国内RANK单抗均属于狄诺塞单抗及其类似药。安进的原研药目前已经在中国进入Ⅲ期临床。5个类似药中,齐鲁进度最快,已获得临床批件 其他厂家则还处于申报临床阶段。
  • 辉瑞新药多韦替利获批 PARP抑制剂四分天下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PARP抑制剂能够影响癌细胞的自我复制方式,用于存在有害或疑似有害的生殖系BRCA突变(gBRCAm)、HER2阴性局部晚期或转移性乳腺癌(MBC)患者的治疗药物,除了乳腺癌外,这一类药物还可以治疗卵巢癌、前列腺癌以及胰腺癌等拥有相同基因的遗传性癌症。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数据显示,2017年全球PARP抑制剂的总销售额为4.62亿美元,其中阿斯利康的奥拉帕利(Olaparib,Lynparza)占据了64%的市场份额,美国克洛维斯(Clovis Oncology)肿瘤公司的芦卡帕利和Tesaro公司的尼拉帕利占据了36%的市场份额。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strong 多韦替利横空出世,PARP抑制剂四分天下 /strong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11/uepic/ab97540c-327c-4a46-b76e-be376152bcad.jpg" title=" 9213b07eca8065386ef694f696dda144ad348232.jpg" alt=" 9213b07eca8065386ef694f696dda144ad348232.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font-size: 14px " strong 辉瑞公司 /strong /span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strong /strong /span br/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PARP抑制剂通过抑制肿瘤细胞DNA损伤修复、促进肿瘤细胞发生凋亡,从而可增强放疗以及烷化剂和铂类药物化疗的疗效。PARP抑制剂利用遗传性乳腺癌的“致命弱点”展开攻击,这一弱点由被称之为“BRCA1”的基因缺陷所致,限制了癌细胞修复受损DNA的能力。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在研究中,接受PARP抑制剂治疗的动物,可成功的收缩实体肿瘤细胞,这一研究结果给难治性肿瘤的治疗带来了希望。迄今为止,美国FDA批准了四款PARP抑制剂,另外三个药物是奥拉帕利、芦卡帕利和尼拉帕利,从而构成竞争的新格局。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2018年10月16日,美国FDA批准辉瑞的PARP抑制剂药物多韦替利(Talazoparib),商品名Talzenna,用于存在有害或疑似有害的生殖系BRCA突变(gBRCAm)、HER2阴性局部晚期或转移性乳腺癌(MBC)患者的治疗。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多韦替利是一种聚ADP-核糖聚合酶(PARP)抑制剂,研究表明多韦替利高度有效,具有双重作用机制,可以通过阻断PARP酶活性以及将PARP捕获在DNA损伤位点上来诱导肿瘤细胞死亡。目前,多韦替利正在被评估用于gBRCAm乳腺癌及早期TNBC以及DNA损伤修复(DDR)缺陷的其他类型癌症。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奥拉帕利首吃螃蟹 /span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2018年8月22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了阿斯利康的奥拉帕利(Olaparib)片剂,商品名为利普卓(Lynparza)。此前,在2018年1月,阿斯利康的奥拉帕利片以& quot 与现有治疗手段相比具有明显治疗优势& quot 被纳入了CDE第二十六批优先审评程序,正式进入了上市审批的绿色通道,该产品也是目前国内唯一的小分子靶向PARP抑制剂。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奥拉帕利是阿斯利康开发的药物,是美国FDA批准上市的第一个PARP抑制剂,2014年12月19日获FDA批准口服胶囊剂上市,商品名Lynparza,临床用于铂敏感复发性BRCA突变卵巢癌成人患者的维持治疗,该药也成为用于BRCA突变铂敏感复发性卵巢癌的首个PARP抑制剂。同年,欧盟委员会也批准奥拉帕尼作为一种单药疗法,用于卵巢癌成人患者的维持治疗。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2015年阿斯利康的奥拉帕利正式上市,第一年的全球销售额高达0.94亿美元,2016年销售额为2.18亿美元,增长率高达131.91%。2017年8月阿斯利康宣布,美国FDA已经批准奥拉帕利用于复发性上皮卵巢癌、输卵管癌、或原发性腹膜癌成人患者的维持治疗。2017年全球Lynparza销售额达2.97亿美元,同比增长率36.24%。阿斯利康对奥拉帕利寄予了厚望,其年销售额峰值可突破20亿美元。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strong 芦卡帕利绝处逢生 /strong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2016年12月19日,FDA 批准了美国克洛维斯(Clovis Oncology)肿瘤公司的芦卡帕利(Rucaparib),这是全球第2个上市的PARP抑制剂,用于单药治疗既往接受过两种以上化疗的BRCA突变晚期卵巢癌,商品名Rubraca。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实际上,芦卡帕利是辉瑞制药公司研发的药物,在赛诺菲的首个PARP抑制剂Ⅲ期研究失败后,导致了PARP抑制剂的研发跌入低谷,辉瑞将芦卡帕利转让给美国克洛维斯公司,默沙东也把尼拉帕利授权给了Tesaro。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2015年4月,美国FDA授予治疗卵巢癌突破性疗法资格,美国FDA于2016年12月19日加速审批芦卡帕利上市,商品名为Rubraca。芦卡帕利的上市也拯救了摇摆不定的克洛维斯生物医药公司。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strong 尼拉帕利新生复活 /strong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在奥拉帕利和芦卡帕利上市后,PARP抑制剂类药物取得实质性进展。2017年3月27日,美国FDA批准了Tesaro公司的尼拉帕利(Niraparib),用于复发性上皮性卵巢,输卵管或原发性腹膜癌的成年患者的维持治疗,商品名Zejula。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截至目前,全球已获批的PARP抑制剂共有四种,仅阿斯利康的奥拉帕利在国内获准上市外;在新品研发方面,艾伯维的Veliparib处于Ⅲ期临床试验中。据悉,国内药企中,百济神州、再鼎医药、江苏豪森、青峰医药、人福医药、恒瑞医药、上海创诺医药以及中科院上海药物所等8家公司已涉及PARP抑制剂产品的开发。 /p
  • 世卫组织对中国疫苗做出特殊说明,Nature做出专门讨论
    2021年10月11日,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免疫战略咨询专家组(SAGE)在结束了四天的会谈后,首次给出需“加强接种”人群的建议,并专门对中国疫苗做出特殊说明。  SAGE给出的决议要点中,涉及COVID-19共三点意见,依次是:  1,SAGE即将决定印度Bharat的COVID-19疫苗COVAXIN列入紧急使用清单。  2,建议应该(should)向有中到重度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提供额外接种作为扩展的初次免疫程序。因为这组人群在标准初次免疫后不容易产生足够的免疫应答,所以处于重症COVID-19的高风险中。  3,对于接种的是科兴或国药灭活疫苗、且60岁及以上的人群,应该(should)提供额外的第三针同源疫苗作为扩展的初次免疫程序。根据疫苗供应情况,也可以考虑使用异源疫苗作为额外接种。在执行这个建议时,各国仍应该将目标放在扩大标准接种的人群上,并优先考虑年龄最长的人群。  其中第2和第3点值得关注。  首先,这是WHO首次提出COVID-19“加强针”接种方案。  由于全球疫苗接种的极度不均衡,世界卫生组织(WHO)一直强烈反对在各国未大规模完成初次接种程序(primary series)的情况下推广加强针(booster)。  所以认为本次建议的额外接种(additional dose)是由于标准接种不能达到预期要求,所以把本次建议的额外接种定义为扩展的初次免疫程序(extended primary series),而不叫做加强针(booster)。  在本决议公布后的第二天,WHO总干事谭赛德博士再次表示抨击那些加强接种的国家,认为加强接种是:“immoral, unfair and unjust and it has to stop.”(“不道德、不公平、也是不道义的,必须停止。”)  WHO建议先普遍接种从道义上肯定没错,不过实际实施中、各国使用加强针也确实是由于疫情所需。在再次爆发疫情、原来接种的疫苗由于时间延长而保护力降低的情况下,加强针也是不得已的做法。  (疫情变化)  其次,本次SAGE的决议也对中国疫苗做出特殊说明。  WHO建议:接种了中国疫苗的60岁及以上老年人,应该额外接种一剂疫苗,并且还给出了异源接种(不同类型疫苗)的接种选择。  其实这也是中国专家建议的加强接种三类重点人群之一,即  1)输入风险高,如海关、边检、航空、隔离点、定点医疗机构等工作人员   2)免疫功能相对低下的人群,及60岁以上人群 3)由于工作、学习、交流需要,要到境外疫情高风险地区或国家的人群。  在9月25日第二届全球科学与生命健康平行论坛上,中国CDC免疫中心主任尹遵栋表示,这三类重点人群在完成免疫程序6个月后可以开展加强接种。  到底发生了什么,或者说有哪些数据,支持WHO对中国疫苗的特殊要求?  2021年10月14日,Nature杂志专门发文,题目是“China’s COVID vaccines have been crucial — now immunity is waning”(中国的COVID-19疫苗至关重要,但免疫应答正在减弱),对WHO的决定做出了解析。  1,中国疫苗对于全球抗疫到底有多重要?  本文的题目直接用了“crucial”,即至关重要。  直接用数据来说话。全球目前共交付了73亿剂COVID-19疫苗,中国科兴和国药集团就占了近一半。  (不同疫苗的交付剂数,前四位遥遥领先,依次是:科兴、辉瑞-BioNTech、国药、阿斯利康。图源:Nature)  除中国内地之外,国药集团北生所和科兴的COVID-19灭活疫苗还广泛地在世界各地使用。  (使用国药北生所和科兴COVID-19疫苗的国家。图源:纽约时报疫苗追踪器)  中国疫苗的使用国,以印度尼西亚、巴西、巴基斯坦、土耳其和伊朗购买的最多。  (购买中国疫苗的主要国家。图源:Nature)  中国疫苗这么重要,其对预防COVID-19保护力的变化,自然也备受关注。  2,中国疫苗同样面临中和抗体的衰减  根据公开的数据,科兴灭活疫苗预防感染有症状COVID-19的保护力为51%,国药北生所的疫苗为79% 这一保护力与阿斯利康在获得WHO批准时报告的63%相当,但低于辉瑞和Moderna的mRNA疫苗高达90%以上的保护力。  在其他疫苗纷纷报告,随着时间延长预防COVID-19感染的保护力降低的时候,对于中国疫苗的关注也自然而来。  Nature杂志对中国疫苗的保护力变化做了回顾和整理。  在泰国一项针对185名卫生保健工作者的研究中,第二剂疫苗接种后,科兴疫苗接种者有60%在一个月后具有高水平的中和抗体,而阿斯利康疫苗为86%。但是,到3个月时,科兴疫苗接种者高水平抗体比例降至12%。  不过,香港大学流行病学专家Ben Cowling强调:抗体的减弱并不代表免疫保护的减弱。因为疫苗除了会诱导中和抗体,还会激活记忆性B细胞和T细胞,而这些免疫细胞的寿命会更长。  香港的研究也为这个结论提供了证据,在两次接种一个月后,与辉瑞mRNA疫苗相比,科兴疫苗诱导的抗体显著降低,但是T细胞反应相当。  作为中国疫苗主要使用国之一的智利,则用真实世界的数据提供了证据:对智利科兴大规模疫苗接种者的分析表明,尽管科兴疫苗预防有症状COVID-19的保护力有显著降低,但是预防住院的保护力仍然很高。  实际上,其他疫苗也有类似改变。  3,同源还是异源加强接种?  Nature杂志强调,由于这两款灭活病毒疫苗本身诱导的中和抗体较低,所以对于老年人影响尤其大。这也是本次WHO对于中国疫苗做出特殊说明的关键原因。  而巴西对于100万因COVID-19住院的人进行的大规模分析显示,对于80岁以下人群,科兴疫苗可提供高达60%的保护力,阿斯利康疫苗可以提供76%的保护力 但是对于80岁及以上高龄老人老年人来说,科兴疫苗预防重症的保护力仅为30%、预防病死保护力为45% 而阿斯利康疫苗则分别为67%和85%。  而Barrel-Netto等的研究更是显示,对于90岁及以上高龄老年人,科兴疫苗仅能提供33%的预防病死保护力。  由于这些研究,巴西已经于8月份开始向70岁以上老年人提供mRNA疫苗或者病毒载体疫苗作为加强接种。  对此,Barrel-Netto强调:接种科兴疫苗总比不接种疫苗更好 但是随着疫苗来源问题得以缓解,继续使用该疫苗显然不是很明智。  但是智利卫生部最近公布的一组数据则显示,继续使用科兴疫苗作为加强针仍然有效。加强接种后,对于预防感染COVID-19的保护力由2次接种后的56%跃升至80%,对于预防住院的保护力则从84%升至87%。  中国学者也在做异源混合接种的研究,并发现与两剂科兴疫苗相比,一剂或两次科兴疫苗加一剂康希诺的腺病毒疫苗,可以诱导出更高的中和抗体水平。  小结:  总体看,世卫组织终于口头上松动了加强针接种,尽管为了坚持所谓的“公平”仍不肯使用加强针的名词 但实际上,各国决定加强接种是基于由其疫情、追求的目标所决定的。  国药和科兴的灭活病毒疫苗,由于诱导的中和抗体相对低,所以对于预防感染COVID-19的保护力低于mRNA疫苗,在老年人群中尤为明显,所以世卫组织要求接种了这两个灭活病毒疫苗的老年人接种额外的第三针疫苗、包括异源疫苗。  对于个人来说,就如各国与WHO有不同意见一样,是否接种加强针、及选择哪一种加强针,都与出发点有关。  如果追求预防感染,加强接种、戴好口罩及社交隔离仍然是必要的手段 如果追求预防重症,那么目前的标准接种对于大部分人来说仍然足够。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