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技术

仪器信息网技术专题为您整合技术相关的最新文章,在技术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技术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技术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技术话题讨论。

技术相关的论坛

  • 【新技术】拜耳技术公司新技术:激光鉴别真假药

    一种新的识别技术可以正确无误地鉴别药品的真伪,窍门在于用激光扫描包装材料的表面并储存由此得到的信息。用德国拜耳技术服务公司开发的这种新技术帮助实现药品防伪,无需在包装上加注标记。 专家估计,假药占制药业市场份额的10%以上。目前,制药企业为打击假药将三分之一的产品加注了明显或隐藏的标记,其中一些技术成本较高。但所有标记,不论水印、条形码、无线射频识别标签、全息图还是以特殊墨水印制的图案,都无法彻底避免仿冒。 拜耳技术服务公司制造的鉴别设备以激光表层验证技术为基础。这项技术是在伦敦帝国学院的拉塞尔科伯恩教授主持下研究开发的。工作时,这台鉴别设备以一种特殊的扫描法记录包装的表面,即测量表面对入射激光形成的各种角度的漫反射。 拜耳技术服务公司的卢德格尔布吕尔说:“仪器记录下的信号包括受检物体的特征信息。每个物体由此具有了独特的记号。”扫描得到的信息被输入数据库,并可通过查询软件或比对软件在几秒钟内读取。鉴别药品真伪时,只需扫描药品包装并与事先测定的漫反射数据比对。 运用这种技术费用很低。使用它只需将扫描仪集成到包装流水线上,为此包装流水线通常只需接受小规模改造。这种鉴别技术适用于所有不反光的表面,如包装卡纸、塑料和几种金属。布吕尔说,包装材料受轻度磨损并不妨碍鉴别。

  • LIBS技术最新技术在行业的定位

    现在LIBS技术已经完善,LIBS的技术应用的范围越来越广泛。听别人说现在有一种可以手持的LIBS仪器可以全范围的测试金属成分及含量貌似很犀利的样子。现在LIBS技术到底在哪个行业运用的比较多?

  • ACCSI 2012技术论坛:盘点仪器技术“九”宗“最”

    近年来,在急迫的需求和现代科技发展成果的支持下,科学仪器在新颖分析检测方法、分析仪器设计新思想、新方法、新型科学仪器开发和应用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展。“ACCSI 2012技术论坛”特别邀请了多位业内资深专家对分析仪器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进行探讨。论坛主持人:魏开华研究员 北京蛋白质组研究中心多肽组实验室负责人出席嘉宾(按姓氏拼音首字母排列):陈江韩研究员 中国广州分析测试中心 主任董亮研究员 国家环境分析测试中心POPs研究室 主任林金明教授 清华大学分析中心 主任刘明钟教授级高工 北京吉天仪器有限公司 董事长刘春胜博士 华质泰科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总裁兼首席技术官袁洪福教授 北京化工大学材料分析与评价中心 主任 请您和专家一起来点评:近几年来,哪些仪器技术可以被称为 “中国最自豪的仪器技术”、“最受关注的仪器技术”、“发展速度最快的仪器技术”、“翻新最成功的仪器技术”、“对人类健康影响最大的仪器技术”……,最“花哨”、最“失意”仪器技术又是哪些技术?未来几年,“最具潜力的仪器技术”、“最应扶持的仪器技术” ……又分别是哪些仪器技术呢?大家一起来给专家出题,过去几年来或未来几年的仪器之“最”,看看仪器技术到底有几宗“最”?格式如下:最……的仪器技术 奖励说明:根据回帖内容,给予5分奖励。大家积极参与吧![i

  • 【技术@创新】清除病毒的饮用水处理新技术

    铁元素吓跑水中病毒  国特纳华州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日前宣布,他们开发一种能去除饮用水中有害微生物的新技术。新技术方法成本低廉,能够除去饮用水中99.999%%的病毒。  新技术是由该大学农业与自然资源学院和工程学院的科研人员共同研发的。据介绍,研究人员是在目前的过滤工艺中加用了具有较强化学反应性能的铁元素微粒,开发出新的水处理技术的。试验中,研究人员让25万个病毒进入采用了新技术的过滤系统,结果只有少量病毒能够渗出。研究人员称,由于采用铁元素,病毒等有害微生物的活动被抑制,而且不可逆转地被铁元素吸收了。  与目前采用的氯化水处理技术不同的是,新技术能够去除从大肠杆菌到轮状病毒等有害病原体。由于病毒比细菌还要小,大小只有约10纳米,病毒变异快,加之它又能抗氯化处理,目前的氯化法难以去除饮用水中的病毒。  研究人员说,由于所使用的铁元素可以很容易得到,新技术方法成本非常廉价,在水处理工业,特别是保障饮用水安全方面具有广泛的、重要的应用价值。新技术能以合理的成本解决目前水处理工业的难题,即如何在对饮用水消毒的同时减少和控制微生物病原体。同时,新技术能够去除地下水或饮用水中其他有机物及其副产物,如腐殖酸等,在消毒过程中腐殖酸能够与氯反应产生多种有毒物质。  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说,新技术能够显著地改善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人口的饮用水安全问题。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每年有10亿人缺乏安全的饮用水,不少人特别是儿童因饮用水不清洁而患病甚至死亡。此外,新技术还可用于农业领域,以保证食品安全。新技术与农产品包装处理车间的水洗系统相结合,可以帮助清洁蔬菜等农产品,保证有些农产品上市后就可食用。另一方面,新技术可以对水洗系统用过的水进行循环处理和利用,并阻止病毒感染其他农产品。  目前,科研人员已就新技术申请了专利。新技术也已引起水处理工业界的兴趣。全球水处理领域知名的单位———加拿大卡尔加里水处理技术中心准备将这一新技术应用于一些便携式水处理设备上。

  • 【盘点仪器技术】最具潜力的仪器技术

    近红外、红外、拉曼、太赫兹等技术结合化学计量学,可以快速测定样品,并实现在线、现场监测,成为解决社会生活中实际问题的有利手段,是最具潜力的仪器技术。可是快速测定仪器都存在检测准确性问题,你认为最具潜力的仪器技术会是什么呢?======================================================================================盘点仪器技术系列:http://bbs.instrument.com.cn/shtml/20120409/3969305/最自豪的,也是最应扶持的仪器技术http://bbs.instrument.com.cn/shtml/20120409/3969322/最失意、最尴尬的国产仪器技术居然是GCMShttp://bbs.instrument.com.cn/shtml/20120409/3969335/发展速度最快、最慢的仪器技术是什么呢http://bbs.instrument.com.cn/shtml/20120409/3969354/最具潜力的仪器技术http://bbs.instrument.com.cn/shtml/20120409/3969373/你认为对人类健康贡献最大的仪器技术是什么呢

  • 【讨论】何谓光谱采购技术含量和技术附加值?

    技术含量和技术附加值 —— 现代产品价格中因采用一定数量的不同水平的技术所创造的剩余价值。由两部分组成: 1.产品本身应用技术改进后所创造的那一部分剩余价值(称技术含量);2.产品生产过程中,因采用先进技术而降低了成本或提高了质量,扩大了销售量而增加的那一部分剩余价值(称技术附加值)。  科学技术在生产过程中的应用,是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技术附加值的有效手段,所以有人也把技术含量称为科技含量。高新技术产品由于具有高的知识容量、高的技术综合性,所以具有高的科技含量和高的附加值。高新技术产业化,使高新技术产品的高附加值得以转化为高的经济效益,促使经济的良性发展。光谱采购的技术含量和技术附加值体现在哪里呢?欢迎大家积极参与讨论。

  • 太赫兹技术——“改变未来世界的十大技术”之一

    太赫兹技术——“改变未来世界的十大技术”之一

    太赫兹(Terahertz,1THz=1,000,000,000,000Hz)泛指频率在0.1~10THz波段内的电磁波,位于红外和微波之间,处于宏观电子学向微观光子学的过渡阶段。早期太赫兹在不同的领域有不同的名称,在光学领域被称为远红外,而在电子学领域,则称其为亚毫米波、超微波等。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之前,太赫兹波段两侧的红外和微波技术发展相对比较成熟,但是人们对太赫兹波段的认识仍然非常有限,形成了所谓的“THz Gap”。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2/02/201202141622_349255_1798788_3.jpg  2004年,美国政府将THz科技评为“改变未来世界的十大技术”之一,而日本于2005年1月8日更是将THz技术列为“国家支柱十大重点战略目标”之首,举全国之力进行研发。我国政府在2005年11月专门召开了“香山科技会议”,邀请国内多位在THz研究领域有影响的院士专门讨论我国THz事业的发展方向,并制定了我国THz技术的发展规划。另外,美国、欧洲、亚洲、澳大利亚等许多国家和地区政府、机构、企业、大学和研究机构纷纷投入到THz的研发热潮之中。    关注太赫兹技术的最新仪器研究成果、应用进展及相关科研成果,太赫兹技术领域的实验室动态及会展新闻,请关注仪器信息网技术专题:太赫兹技术——“改变未来世界的十大技术”之一。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7/01/201701191656_646122_1798788_3.jpg  专题链接:http://www.instrument.com.cn/news/subject/201003/?SubjectID=161  该专题对于您了解太赫兹技术有哪些帮助?您认为该专题中还应该包含哪些内容,以便对太赫兹技术有更好的了解?欢迎广大网友讨论,我们会根据您的建议不断改进,希望今后能够推出内容更丰富的技术专题,对广大网友的学习工作带来更多的帮助。

  • 土壤修复技术之化学修复技术

    (1)固化/稳定化技术:指通过技术手段来改变重金属的形态,使其迁移性降低,从而实现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控制。(2)土壤淋洗技术:通过特殊成分的化学淋洗液,通过水力学或者是机械搅动土壤颗粒的方式,将土壤中的污染物清洗掉。(3)提取法:利用生化药物与土壤中所含的物质进行化学反应,以产生新型的水溶性液晶聚合物,然后利用物理或生化手段将其从混合提取液中分离出来的方法。

  • 土壤修复技术之物理修复技术

    (1)玻璃化修复技术:通过对污染土壤进行高温熔融处理,使其中的重金属形成较为稳定的玻璃态物质,去除污染。(2)热处理修复技术:通过加热污染土壤,使土壤中含有的挥发性较高的污染物受热挥发,从而实现土壤的修复。(3)电修复技术:在污染介质的两端施加直流电,从而形成电场,受到电场力的作用,污染物会向两侧迁移,然后可以对其进行集中收集处理,从而对污染土壤进行修复。

  • 关于实验室检测技术人员,怎样做技术考核、技术定级??

    我们是民营企业的内部实验室,关于实验室检测技术人员,怎样做技术考核、技术定级?大家都参考哪些内容,从检测技术人员的哪些方面去考虑比较合情合理呢?请各位专家、版友们,各抒己见,不吝赐教,我们实验室今年有为技术人员考核定级的意向,现在正在收集意见中,也想听听大家的意见。

  • 【分享】5大生物技术成未来15年前沿技术重点研究领域

    [center]5大生物技术成未来15年前沿技术重点研究领域[/center]生物技术和生命科学将成为21世纪引发新科技革命的重要推动力量。国务院日前发布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中提出了五项生物技术作为未来15年我国前沿技术的重点研究领域。  这五项生物前沿技术分别是:   ——靶标发现技术。靶标的发现对发展创新药物、生物诊断和生物治疗技术具有重要意义。重点研究生理和病理过程中关键基因功能及其调控网络的规模化识别,突破疾病相关基因的功能识别、表达调控及靶标筛查和确证技术,“从基因到药物”的新药创制技术。   ——动植物品种与药物分子设计技术。动植物品种与药物分子设计是基于生物大分子三维结构的分子对接、分子模拟以及分子设计技术。重点研究蛋白质与细胞动态过程生物信息分析、整合、模拟技术,动植物品种与药物虚拟设计技术,动植物品种生长与药物代谢工程模拟技术,计算机辅助组合化合物库设计、合成和筛选等技术。   ——基因操作和蛋白质工程技术。基因操作技术是基因资源利用的关键技术。蛋白质工程是高效利用基因产物的重要途径。重点研究基因的高效表达及其调控技术、染色体结构与定位整合技术、编码蛋白基因的人工设计与改造技术、蛋白质肽链的修饰及改构技术、蛋白质结构解析技术、蛋白质规模化分离纯化技术。   ——基于干细胞的人体组织工程技术。干细胞技术可在体外培养干细胞,定向诱导分化为各种组织细胞供临床所需,也可在体外构建出人体器官,用于替代与修复性治疗。重点研究治疗性克隆技术,干细胞体外建系和定向诱导技术,人体结构组织体外构建与规模化生产技术,人体多细胞复杂结构组织构建与缺损修复技术和生物制造技术。   ——新一代工业生物技术。生物催化和生物转化是新一代工业生物技术的主体。重点研究功能菌株大规模筛选技术,生物催化剂定向改造技术,规模化工业生产的生物催化技术系统,清洁转化介质创制技术及工业化成套转化技术。   有关专家指出,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研究正在引领生物技术向系统化研究方向发展,基因组序列测定与基因结构分析已转向功能基因组研究以及功能基因的发现和应用;药物及动植物品种的分子定向设计与构建已成为种质和药物研究的重要方向;生物芯片、干细胞和组织工程等前沿技术研究与应用,孕育着诊断、治疗及再生医学的重大突破。我国必须在功能基因组、蛋白质组、干细胞与治疗性克隆、组织工程、生物催化与转化技术等方面取得关键性突破。

  • 分子影像技术简介

    分子影像技术简介1.分子影像技术的定义: 分子影像技术(molecular imaging)是运用影像学手段显示组织水平、细胞和亚细胞水平的特定分子,反映活体状态下分子水平变化,对其生物学行为在影像方面进行定性和定量研究的科学。分子影像技术是医学影像技术和分子生物学、化学、物理学、放射医学、核医学以及计算机科学相结合的一门新的技术。它将遗传基因信息、生物化学与新的成像探针进行综合,由精密的成像技术来检测,再通过一系列的图像后处理技术,达到显示活体组织在分子和细胞水平上的生物学过程的目的。2.分子影像学意义 分子影像技术与经典的医学影像技术相比,具有“看得早”的特点,经典的影像诊断(X线、CT、MRI、超声等)主要显示的是一些分子改变的终效应,即器官发生了器质性变化之后才能进行观察,仅能用于具有解剖学改变的疾病检测。而分子影像技术能够探查疾病过程中细胞和分子水平的异常,在尚无解剖改变的疾病前检出异常,为探索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评价药物的疗效中,起到连接分子生物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作用。 分子影像技术除了在临床医学上具有重大的应用价值之外,在基础科学研究中也具有重大意义,能带来前所未有的便捷。传统的动物实验方法需要在不同的时间点处死实验动物以获得相应数据, 得到却是多个时间点因个体差异造成误差的实验结果。相比之下,采用分子影像方法通过对同一组实验对象不同时间点进行跟踪、记录同一观察目标(标记细胞及基因)的移动及变化,获得的数据更为真实可信。而且节省了实验时间和实验经费。3.国内外分子影像产品的比较 分子影像产品的研究与发展,是伴随着分子影像成像理论和成像算法的发展而逐步发展的。在荧光标记的分子成像方面,目前世界上仅有少数实验室研制成功可以对小动物进行跟踪性在体荧光断层分子影像的系统。 近年来,国外某些公司改进了现有的体外荧光成像技术,发展出适用于动物体内的成像系统。荧光发光是通过激发光激发荧光基团到达高能量状态,而后产生发射光。常用的有绿色荧光蛋白(GFP)、红色荧光蛋白(DsRed)及其他荧光报告基团,标记方法与体外荧光成像相似。荧光成像具有费用低廉和操作简单等优点。同生物发光在动物体内的穿透性相似,红光的穿透性在体内比蓝绿光的穿透性要好得多,近红外荧光为观测生理指标的最佳选择。现有技术采用不同的原理,尽量降低背景信号,获取机体中荧光的准确信息。 目前国外有相关产品的公司也仅仅几家,而且在技术上也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比如说国外产品目前使用的算法还停留在匀质算法上,若体内有两个光源信号,体外探测器探测到的将是两个光源信号的叠加,从而导致重建光源位置与实际光源位置偏差较大;随着体内光源位置深度的增加,重建光源误差将随之增大;光源重建过程中假定整个生物组织内部是均匀介质,不能很好的对光源进行成像,光源的位置以及大小误差较大。国外的产品还许多需要完善的,那么国内的分子影像技术状况又是怎样的呢。是刚起步,还好已经有了自己的产品,是和国外的研究水平相去甚远,还是齐头并进? 2002年国内首次以“分子影像学”为主题举行了香山科学会议第194次学术讨论会,给国内分子影像界创造了一个沟通交流的平台。其中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的田捷教授是国内分子影像技术的泰斗级人物,是国内分子影像研究的第一人,他在08年就突破了国际难题“非匀质算法”,并将其运用到设备上,在国际上引起了极大的轰动。他突破了国外产品的“匀质算法”的局限,大大提高了实验的准确性。 目前国内已经出现了首家拥有分子影像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这家企业是由中科院及一家高新技术公司共同成立的。而这家公司的首席科学家正是田捷教授。他们的产品是由田捷教授带领着近50名不同专业领域的高技术人才组成的技术团队共同研发的,代表着国内分子影像研究的最高技术。目前这家公司的小动物体内成像设备已经运用了最新一代的“非匀质算法”, 一举解决了复杂生物组织中的非匀质问题,从而使光源重建精度大大提高。成功打破了国外产品在国内高端实验设备的垄断。 可以说国内的分子影像技术虽然起步晚于国外研究机构,但是经过众多科学家的共同研究,国内分子影像技术的发展正在和国外的研究齐头并进。

  • 近红外技术是一种纯应用技术!

    发了一些技术文章,供大家参考。我个人认为,近红外技术是一种纯应用技术,应用效果是检验该技术的唯一标准,单纯的追求仪器的高精尖是一个误区,打个不太恰当的比方,我们都很欣赏美女,但实实在在居家过日子,美女不一定是最好的选择。个人观点,欢迎斧正!

  • 转基因技术是邪恶技术吗?

    10月29日, 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国家安全政策委员会近日在北京召开再论转基因与国家安全研讨会。西南财经大学教授顾秀林在研讨会上的发言:  我坚决不同意标注出售转基因食品,因为就算标注百分之百正确,仍然是允许带着不可估量威胁食品合法进入市场,而且反而把它合法化了。所以我从来都反对,我说标注这个事不要提,我的观点是一刀切禁止。  从五十年代以来,教育了一个非常错误的理论。从高中生物学课本就错了,即“一个基因,一个蛋白”这种假设根本就是错的。一种特定基因能够控制一种蛋白的生成,这是一种非常少的现象,在绝大多数生物里头就是一个基因决定非常多的蛋白的合成。一个基因给一个指令,这个指令会被修改,修改条件是身体状况和环境的胁迫。现在已知人类基因可以合成三千种甚至上万种蛋白。第一代转基因大豆到现在十五年,现在基本上不行了,它破坏了大豆生物调控系统,破坏了原有结构,破坏了它的调控系统,生物是在反抗的,因为这个外源基因非常强大,它强制地表达自己,这个植物没有办法,所以它一方面制造毒素,一方面挣扎地活着,但是越来越退化。这种技术用在农业上是短命的伤害的技术,二元技术,抗除草剂的大豆和除草剂共用。这个东西在一位美国科学家眼中看来是终极性的,它会毁坏农田生物系统,毁坏植物本身,这从根本上是灭绝人类的一个技术。它是控制植物的一种功能,让植物的功能不起作用,它就被除草剂杀死了,但是这个东西扩散开的话,对生物的杀伤是不可想象的,是一种邪恶技术。生物是一个整体,生态系统是一个活的系统,硬性让几十亿年进化磨合成的和谐系统表达你的东西,这对生物的破坏是根本性的破坏。关于顾老师的发言,你怎么看?

  • 关于技术负责人、技术支持部经理、技术总监、实验室经理这几个岗位如何设置

    各位大佬们,想问一下关于技术负责人、技术支持部经理、技术总监、实验室经理这几个岗位如何设置比较合适?我们是综合实验室,有纺织实验室、玩具实验室、化学实验室、环境实验室、EMC实验室。-这几个岗位有的是日常运行的管理岗,有的又是认可要求的岗位。-按我自己的理解,根据各领域,不同实验室设置不同的技术负责人(因为没办法一名技术负责人都懂这些领域);同时,由各实验室经理兼任;剩下技术总监就管理各实验室技术负责人。至于技术支持部经理,我就不懂如何安排了,也不知道如何给权限和职责。合理来说技术支持是实验室所有技术的管理和规范的岗位。-还是说把这些技术负责人都纳入技术支持团队?然后各实验室经理只负责流程管理,不负责技术?这好像也不太合适。。-各位老师都是如何设置的呢?

  • 2011值得关注的技术:基因组编辑技术

    《Nature Methods》盘点2011年度技术,选出了最受关注的技术成果:人工核酸酶介导的基因组编辑(genome editing with engineered nucleases)技术。除了基因组编辑以外,《Nature Methods》也整理出了2011年最值得关注的几项技术,分别为:单细胞技术(Single-cell methods)、功能基因组资源(Functional genomic resources)、糖蛋白组学(Glycoproteomics)、单倍体因果突变(Causal mutations in a haploid landscape)、单层光生物成像(Imaging life with thin sheets of light)、非模式生物(Non?model organisms)、光基础电生理学(Light-based electrophysiology)和RNA结构(RNA structures )。其中单细胞或者单分子之类的技术几乎每年都会出现在Nature Methods的这一名单中,比如去年的单分子结构分析技术(Single-molecule structure determination)。所谓单细胞技术很好理解,就是相对于群体细胞研究,针对单个细胞的研究技术,由于培养基或者机体中的细胞存在多样性,或者说是异质性,这为许多实验分析造成了障碍。可以说,随着现代生物学的发展,“平均值”这个词已经不能满足我们的需要了,我们要了解细胞之间的差异性。然而要进行单细胞分析也困难重重,从技术上说也存在几个方面的问题。首先无论是针对一个特异性大分子,还是在OMIC水平上进行分子分析,都存在单细胞提取物数量少,难以分析的困难,这甚至可以说是不可能完成的,因此增加灵敏度势在必行。除此之外高通量分析也是一个瓶颈,要想获得单细胞分析确切的分析结果,研究人员必须快速而准确的分析多个细胞,这并不容易。另外单细胞分析也常常需要进行多种方式分析,这不仅是由于细胞存在于一种异质性环境汇总,而且也在同一时间,也需要测量多个参数。不过值得庆幸的是,今年在这些方面都不断有好消息传出,比如质谱流式细胞分析技术,这种技术采用了同位素作为抗体标记,替代荧光探针,从而延伸了流式细胞仪的多元分析能力。这篇题为“Single-Cell Mass Cytometry of Differential Immune and Drug Responses Across a Human Hematopoietic Continuum”的文章由多伦多大学和斯坦福大学完成,他们采用同位素标记抗体,结合质谱分析的方法实现了同时对细胞表面多达一百种标记物的检测。通常采用的荧光抗体标记细胞表面蛋白结合流式细胞术检测的方法,虽然能实现细胞分选,但只能够同时识别6-10种不同颜色的荧光,且还需尽量避免发生荧光重叠。而这项研究通过这个可以称为大量细胞计数法的方法,观察了人类骨髓产生的不同形态细胞中及表面的34种物质,不但能正确归类10多种不同类型的免疫细胞,还能观察到各类免疫细胞的内部变化,从而预知可能发生的变化。这将有助于更快更广泛的测量处方药对人体细胞的反应及功效,提前发现细胞病变,研发出针对个人的治疗药物。另外在基因表达分析研究中,数字逆转录酶PCR(digital reverse-transcriptase)技术,结合微流体设备也帮助实现同时监控上百个单细胞中上百个基因的表达。今年的一项研究证明了这一点:Single-cell dissection of transcriptional heterogeneity in human colon tumors。这项有关肿瘤异质性的研究利用新技术对数百个结肠癌细胞进行了单细胞基因表达分析,由此获得了人类结肠癌异质性图谱。随着单细胞分析技术越来越多的用于解答生物问题,对于灵敏度和高通量的要求也在不断增加,尤其是在大分子分析方面――这比DNA和RNA分析的需求更多,而且商业用途的需求也越来越多。

  • 【转帖】硅藻土过滤技术引发的技术创新思考

    【转帖】硅藻土过滤技术引发的技术创新思考

    硅藻土具有大的比表面和铝、铁元素,通过絮凝、吸附等作用净化污水,因而广泛应用于饮料行业, 如可口可乐百事可乐,娃哈哈以及啤酒行业等硅藻土应用于特殊的工业废水,如染料污水和油田污水处理等自来水厂和城市污水处理厂二沉池出水深度处理等,这些应用说明硅藻土有良好的过滤功能。在日前结束的“2009水业高级技术论坛”上,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王凯军教授对新技术新工艺进行了客观、精彩的发言,其中硅藻土技术作为重要发言的一环,激起了同行们极大的兴趣。作为硅藻土技术中比较典型的上海巴安水处理工程有限公司的硅藻土粉末微滤成膜技术有哪些优势?企业在新技术创新过程中又遭遇哪些尴尬?这些问题的答案也许反应了部分技术企业在创新过程中遇到的不同境遇。硅藻土过滤可单独使用,也可以与其它生物处理技术相结合。[im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09/07/200907031919_158519_1605728_3.jpg[/img][im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09/07/200907031920_158520_1605728_3.jpg[/img]将粉末状的硅藻土或阴离子交换树脂粉末通过水力学的办法,将其均匀地铺设在过滤器滤元的表面作为过滤介质,形成1.5~3.0mm厚的膜,由此截留水中的悬浮物颗粒和其他微生物/细菌等,使过滤后的水达到饮用水标准,这就是上海巴安在技术论坛上介绍的的“粉末微滤成膜过滤技术”。上海巴安水处理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春霖对该技术进行总结时说到了几个优点:首先,对于低温、低浊水采用硅藻土粉末微滤成膜技术,具有不需投加混凝剂等优点,可以考虑单独采用硅藻土粉末微滤成膜设备来代替常规的混凝、沉淀、过滤工艺组合。出水浊度低于0.1 NTU;其次,对于微污染水源,改进的硅藻土和阴树脂粉末微滤成膜技术可以有效去除水中的有机物,这对于降低水中由于加氯反应产生的三卤甲烷,有着良好的效果。可以广泛的应用于水源受到污染的自来水厂。在水厂改造深度处理中,微滤成膜技术将与超滤技术争夺市场空间;最后,粉末微滤成膜技术可去除粒径大于2μm的颗粒,与传统技术设备进行组合,可以提高饮用水的质量。硅藻土既然有以上种种优势,那么在技术推广过程中是否存在一些“阻力”呢?硅藻土推广到现在仍存在争论,王凯军说:“对新技术的认识一定要实事求是,不要任意扩大应用范围,而且在宣传方式上要注意避免“万金油”式的吹嘘,在用户面前要学会说“NO”;第二,从学术角度讲,这个工艺的开发存在缺点,采用水力悬浮澄清池单元技术参数不当,生物工艺(硅藻土)机理不清等。”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单元放大问题,特别是城市污水的放大问题的限制,”王凯军补充说,“从城市污水这个角度来看的,单元成熟了以后,必然就涉及到一个操作复杂的问题,在大规模上应用放大的问题是必然要考虑和解决的问题”。“一些新技术在放大当中的一些问题必须要正视,心态要平和一点”,王凯军建议,“环保产业已进入成熟期,要用数据说话。” 硅藻土技术只是沉淀过滤新技术中的一种,2009水业高级技术论坛悉心设置了这个单元,透过这冰山一角也许给其它正在面临这样问题的企业或者即将走入新技术创新的企业提供有价值的参考,避免少走弯路,也为更多、更优质的新技术推广、应用开启了新的一页。

  • 【资料】拉曼相关技术-共焦显微拉曼光谱技术

    [size=5][b]共焦显微拉曼光谱技术[/b] [/size][size=5]  显微拉曼光谱技术是将拉曼光谱分析技术与显微分析技术结合起来的一种应用技术。与其他传统技术相比,更易于直接获得大量有价值信息,共聚焦显微拉曼光谱不仅具有常规拉曼光谱的特点,还有自己的独特优势。辅以高倍光学显微镜,具有微观、原位、多相态、稳定性好、空间分辨率高等特点,可实现逐点扫描,获得高分辨率的三维图像,近几年共聚焦显微拉曼光谱在肿瘤检测、文物考古、公安法学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size]

  • 技术负责人变更

    CMA中技术负责人变更要在一个月内提交申请,我想不明白这一个月是什么意思,我单位变更技术负责人,新的没批下来,旧的技术负责人依然还是技术负责人,那以什么时间来限定这一个月呢?

  • 质谱/光谱/能谱等分析检测技术入选产业关键共性技术

    2011年7月1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了《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发展指南(2011年)》的通知,质谱、光谱、能谱分析检测技术作为高端分析检测技术入选,以下是通知全文:   关于印发《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发展指南(2011年)》的通知工信部科 320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  为贯彻科学发展观,落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充分调动社会资源,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指导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发展方向,促进产业技术进步,实现工业和通信业的转型升级和结构优化,我部组织编制了《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发展指南(2011年)》,现印发你们。请积极组织做好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的研究开发工作。  二○一一年七月一日

  • 质谱分析技术

    主要讲解质谱分析原理,包括质谱技术发展的历史和主要技术原理以及技术参数。

  • 刚调来的技术人员能做技术负责人吗?

    技术负责人离职,实验室只能从外单位挖来一个有经验的技术人员,该人员有资质就是没有本实验室的工作经验,不知能不能任技术负责人,还是需要培训上岗?

  • 【分享】比技术更高的是政治

    实在是没有话说了,技术是工具和手段,基本没有见人将技术的发展视为事业发展的核心了,搞政治可以比搞技术做更多的事情。

  • 关于顶空技术

    顶空技术的计算原理是什么呢,我一直不是很明白,如果使用顶空技术,怎么保证样品里的待测组分完全汽化了呢

  • 关联光学和电子显微镜技术:2015值得期待的超越诺奖的新技术

    http://pic.biodiscover.com/files/2/rt/201501051032414604.jpg  在刚刚过去的2014年里,美国科学家Eric Betzig、William Moerner 和德国科学家Stefan Hell,因为对超高分辨率显微镜所做出的贡献,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这一技术的意义在于突破了几个世纪以来光学显微镜的“衍射极限”。这些科学家们从不同途径“突破”了这一极限,使人们能够分辨相距少于200nm的两个物体。这类技术被统称为超高分辨率显微技术或纳米显微技术。  目前主要的超高分辨率技术包括:光激活定位显微技术PALM、随机光学重建显微技术STORM、受激发射损耗STED,结构照明显微技术SIM和RESOLFT。其中,PALM和STORM属于单分子定位显微技术。  专家们认为与荧光显微技术不同,电子显微镜(EM)能获得精确的结构信息,但是通过EM识别特殊蛋白是一个费力不讨好的工作,而且一般也不能定量。而通过衍射极限荧光成像的电子显微技术虽然获得的信息量大,但是无法达到几十纳米级别的分辨率。  超分辨率荧光成像技术现在已接近电子显微镜技术,不过这两者之间还是存在至少一个数量级的分辨率差异。如果能将这两者结合,提炼电子显微和超分辨率荧光显微的优点,也许能带给我们惊喜。  把这两种方法放在一起并不是件简单的事。首先样品准备需要能用于两种不同的方法,以最小的失真完成高质量成像。其次以两种模式获得的成像也必须能精确对齐,这样才能真正提供补充信息。  比如说来自美国NIH的一组研究人员为了将电镜EM与光激活定位显微技术PALM结合在一起,对细胞表面结构成果,研发出了一种样品准备的方法,这种方法基于嵌入式金纳米棒,能完成20 纳米分辨率的相关成像(Correlative super-resolution fluorescence and metal-replica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此外这种关联技术还需要EM样品准备中合适的荧光标记,另外一篇文章中,来自加州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为了关联细菌细胞的PALM与冷冻电子层析成像,找到了能在冷冻条件下进行光开启的荧光蛋白,而且他们也成功阻止了冰晶体的形成。(Correlated cryogenic photoactivated localization microscopy and cryo-electron tomography)  这就是关联光学和电子显微镜技术(Correlative Light and Electron Microscopy,CLEM),这种技术既有荧光显微镜FM的分子标记功能,又具有电子显微镜EM捕获超微结构细节的高分辨率。这一相关显微镜技术让细胞生物学家有可能理解生命大分子在细胞里的动态,得到其亚细胞结构的更多信息。  而这些相应的解决方法也将能帮助这种超分辨率技术快速发展,用于生物学研究。  推荐阅读  Super-resolution CLEM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