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最年轻院长

仪器信息网最年轻院长专题为您整合最年轻院长相关的最新文章,在最年轻院长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最年轻院长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最年轻院长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最年轻院长话题讨论。

最年轻院长相关的资讯

  • 中国最年轻院士盘点:比颜宁还开挂的科研人生!
    p   2017年8月1日,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通信评审工作已经结束,共选出初步候选人157位,年仅39岁的清华大学膜蛋白结构生物学家颜宁在列,成为此次年龄最小的候选人。 /p p   在今年的初步候选人中,年龄最大的为72岁,年龄最小的为39岁,近些年院士年轻化趋势不断加强,中国当代科研创新的新生力量在不停的崛起。 /p p   今天给大家盘点一下45岁以下的中国两院院士,不要问我为什么跪在电脑前,大神们太强,我的膝盖已经跪穿。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今年最年轻院士候选人:颜宁 /strong /span /p p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8/insimg/f2aee481-f0a7-413d-b674-aaef6f5fd996.jpg" title=" 1.pn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颜宁教授 /p p   女神,中科院院士候选人。这两个极具分量的词汇让颜宁,这位研究成果在世界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生物学家走进了我们的视野。这位清华女神有多牛?看看她所获得的荣誉就知道了。 /p p   2011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 /p p   2012年获“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国际青年科学家奖”和“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 /p p   2014年12月入选选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 /p p   2015年获国际蛋白质学会“青年科学家奖”和“赛克勒国际生物物理奖” /p p   2016年6月因观察到了蛋白质在原子层面如何工作,并对细胞膜上嵌入蛋白质的结构展开了深入研究,入选Nature杂志评选的“中国科学之星”(Science stars of China) /p p   2016年12月基于“肌肉兴奋-收缩偶联的分子机理探索”项目入选2016年度教育部“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 /p p   2017年获得“影响世界华人大奖”。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8/insimg/8691210f-64e4-4fbd-b8f8-0819c8e7b25b.jpg" title=" 2.png" / /p p   自2007年回清华独立领导实验室以来,颜宁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其中近二十篇以她本人作为通讯作者的论文发表在《自然》《科学》《细胞》等顶级期刊上,其成果两次入选《科学》评选的年度十大进展。速度之快、水平之高,令国内外同行刮目相看。 /p p   2014年6月5日,英国《自然》杂志揭开了这个源自生命内部的奥秘:由37岁的中国科学家、清华大学医学院教授颜宁率领的80后、90后年轻团队首次成功解析了人源葡萄糖转运蛋白GLUT1的晶体结构和工作机理。这一次,中国科学家打败了数十年来全世界为之苦苦鏖战的顶尖科学家。而在这场历经百年的科研比拼中,创造奇迹的,正是颜宁带领的一支主干力量完全“本土化”的年轻团队。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越早跌跟头,内心越强大。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颜宁 /strong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38岁当选院士:卢柯 /strong /span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8/insimg/57b0ce06-9bb7-4936-a6a3-a4a575e6170b.jpg" title=" 3.pn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卢柯院士 /p p   2003年,38岁的卢柯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是改革开放后当选年龄最小的院士,这个纪录至今仍未被打破。 /p p   在常人眼里,今年51岁的卢柯一直在“惊悚地成长”——16岁上大学,30岁当博导,32岁担任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36岁出任中科院金属研究所所长,38岁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40岁当选德国科学院院士,41岁成为美国《科学》杂志的首位中国评审编辑,48岁成为中国“万人计划”的首批杰出人才6位人选之一。 /p p   卢柯的人生就像安了加速器,每一步都走得比同龄人更快更受瞩目。 /p p   就在今年的3月24日,Science在线发表了卢柯的一项全新研究成果。研究发现通过适当合金元素的晶界偏聚可以提高晶界稳定性,从而可以大幅度调控纳米金属的强度。这一发现揭示了纳米材料中软化和硬化行为本质,澄清了过去三十多年来关于这一问题的争论。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8/insimg/05b7b072-0f80-4dd9-9fff-c37e5ca4d277.jpg" title=" 4.png" / /p p   卢柯在科研领域可谓成果颇丰,仅在最顶尖的学术期刊Science和Nature上就发表11篇论文,而且这些论文引用量惊人。 /p p   部分代表性论文: /p p   1. X.C. Liu, H.W. Zhang, K. LU, Strain-induced ultrahard and ultrastable nanolaminated structure in nickel,Science, 342 (2013) 337-342. /p p   2. T.H. FANG, W.LI, N.R. TAO, K. LU, Revealing extraordinary intrinsictensile plasticity in gradient nano-grained copper , Science, 331 (2011) 1587-1590. /p p   3. K. LU, The future of metals, Science, 328 (2010) 319-320. /p p   4. K. LU, L. LU, S. SURESH, Strengthening materials by engineering coherent internal boundaries at the nanoscale, Science, 324 (2009) 349-352. /p p   5. L. LU, Y.F. SHEN, X.H. CHEN, L.H. QIAN, K. LU, Ultrahigh strength and high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in copper, Science, 304 (2004) 422-426.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科研就是自己跟自己斗。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卢柯 /strong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38岁当选院士:张亚平 /strong /span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8/insimg/35864394-4fbe-4f7b-82e9-66779b4b7f9f.jpg" title=" 5.pn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张亚平院士 /p p   张亚平院士,出生于云南省昭通市,1986年毕业于复旦大学生物系,1991年在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获博士学位,1992-1995年初在美国圣地亚哥动物协会做博士后研究,1995年回国任研究员,2003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任《Cell Research》、《自然科学进展》、《遗传学报》、《科学通报》、《动物学报》、《生物多样性》、《动物学研究》等刊物编委。10多年来,张亚平和他的科研团队,致力于研究动物的进化历史和遗传多样性,在分子水平系统内澄清了一些重要动物类群的进化之谜,建立起我国最大的野生动物DNA库,并先后在国内外知名刊物发表论文几十篇论文。 /p p   他的学术成就具有国际影响,2002年,张亚平荣获第三届国际“生物多样性领导奖”。该奖项是国际上专门针对这一新兴学科领域设立的最高奖项,表彰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研究中取得突出贡献的学者。张亚平是获此殊荣的第一位亚洲学者,中科院院长路甬祥院士为此专门给他发来贺信。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兴趣能激发人的灵感和穷追不舍的动力。科学研究虽然十分辛苦,但只要兴趣所在,你愿意为它付出很多,甚至是毕生的心血。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张亚平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left "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38岁当选院士:支志明 /span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left "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pan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8/insimg/4dbeab11-6b2c-4f22-8b91-1394dcf63abc.jpg" title=" 6.pn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支志明院士 /p p   支志明,1978年毕业于香港大学化学系,获学士学位 1982年获该校博士学位。香港无机化学家,1995年当选为港澳地区首位中国科学院院士,是当时港澳地区首位中国科学院院士,2007年当选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1997年以来为南京大学董事、兼职教授和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担任J.Chem.Soc.,DaltonTrans.,NewJ.Chem.等著名刊物的国际编委。1996年受聘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原感光所)兼职教授,与理化所保持长期密切稳定的合作关系。2006年荣获连续空缺两年的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曾应邀担任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吉林大学、四川大学、中科院化学所、上海有机所等科研院校的客座教授。 /p p   支志明教授长期从事无机化学基础研究,在无机和有机金属合成、高价金属配体多重键配合物、发光无机和金属有机化合物和材料、光诱导电子和原子转移反应、不对称烯烃环氧化和碳氢键氢氧化的金属催化有机氧化反应、生物系统中的电子转移以及分子装置和生物大分子辨认中的发光材料等方面取得一系列成果。引用2013年在获取英国皇家学会Centenary Prize时的评价:“支志明教授在无机光物理和金属药物等方面作出了积极贡献。” /p p   2005年,化学通讯杂志对支志明教授进行专访,支志明教授被化学通讯杂志列为最有影响力的40位科学家之一。同年,支志明教授被ISI位列最具影响力的科学家. 2011年,支志明教授成为十年内在德国应化杂志上发表论文超过30篇的科学家。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对我来说,科研就等如吃饭,是我生活的一部分,我的兴趣所在。当你能够解开某些化学反应之谜,能够控制某些化学反应,你会感到很开心。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支志明 /strong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38岁当选院士:任咏华 /strong /span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8/insimg/ec77eb19-dc2b-4068-b23f-94bfd9d08d18.jpg" title=" 7.pn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任咏华院士 /p p   任咏华于1985年毕业于香港大学化学系,于1988年获该校博士学位。博士期间,任咏华师从支志明院士。2001年,任咏华增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年仅38岁,是当时最年轻的女院士。巧合的是,她的博士导师支志明在199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的时候也是38岁,也是当时中国最年轻的院士。2006年,任咏华当选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2012年,当选为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p p   2005年,任咏华以“过渡金属炔基及硫属簇配合物的分子设计及其发光性能的研究”获得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011年获得欧莱雅-教科文组织女科学家奖,“表彰其在发光材料以及捕捉太阳能的创新技术方面的工作。” /p p   中科院院长白春礼在会见任咏华时表示:“任咏华教授能够获此殊荣,显示了中国化学界在世界科学领域的地位。我也是从事化学研究的,化学其实在以很多不同的方式出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并将继续为人类解决各种挑战。希望在未来,能够看到更多中国科学家在世界科学的舞台上大放异彩,证明中国的科技实力。”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做科研如果只是为奖项,将会失掉科研原本的意义,这对我来说是杂念。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任咏华 /strong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40岁当选院士:邓中翰 /strong /span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8/insimg/195fd1f5-fe43-4e53-92e2-5d44ddf9ddcf.jpg" title=" 8.pn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邓中翰院士 /p p   前不久,一个中国人在国外演讲的视频在网络上刷屏。演讲从中国的共享单车谈到创新发展,谈到中国正在为应对全球重大问题贡献中国智慧,又谈到目前全球面临着14项重大挑战,呼唤世界各国携起手来,立即行动,践行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撸起袖子加油干! /p p   这就是7月19日,在美国华盛顿,中国工程院院士、中星微集团董事局主席邓中翰。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8/insimg/597cfae2-4749-49ef-aed7-228ace69cbc9.jpg" title=" 9_副本.png" / /p p   认识邓中翰的都知道,这也绝对是一个学术大神。他仅用5年时间就在伯克利拿下物理学和经济学硕士、电子工程学博士,是伯克利建校100多年来第一个横跨理、工、商三个学科的人。当时伯克利校长田长霖说“你这个中国留学生创造了一个奇迹。” /p p   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网站上,他被这样描述—“星光中国芯工程”总指挥、第八届中国科协副主席、数字多媒体芯片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最年轻的工程院院士邓中翰:“他的企业,成功占领了全球计算机图像输入芯片市场60%以上的份额,位居世界第一。”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8/insimg/286b8b17-2bc1-4784-8639-9cc65c26e205.jpg" title=" 10_副本.png" / /p p   邓中翰,男,汉族,1968年9月出生于江苏省南京市。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大规模集成电路及芯片系统设计技术及产业化主要开拓者之一,“星光中国芯工程”总指挥,中星微电子集团创始人,数字多媒体芯片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现兼任全国青联副主席、欧美同学会副会长、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委员,是第十一、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 /p p   邓中翰主持“星光中国芯工程”,成功研制出中国第一枚大规模打入国际市场的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芯片,占领计算机图像输入全球60%以上市场,彻底结束中国无“芯”历史。 /p p   邓中翰长期坚持根据国家战略需求选择自己的工作方向,先后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信息产业重大技术发明奖”、“全国劳动模范”、“中国五四青年奖章”、“中国十大杰出青年”等荣誉。 /p p   小编要偷偷爆个料,邓中翰的夫人,可能是少有的夫人比科学家丈夫更出名的例子,毕竟她是wuli谭晶。女神谭晶应该是被学术大神的魅力俘获了,吼吼吼~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8/insimg/9f3f39a4-3191-462d-9794-51ae23c1b61e.jpg" title=" 11.pn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工程师能够通过技术与模式创新改变这个世界。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邓中翰 /strong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40岁当选院士:麻生明 /strong /span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8/insimg/9209ed01-5506-437a-8839-8f4316d47ed9.jpg" title=" 12.pn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麻生明院士 /p p   出生于1965年的麻生明,1986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原杭州大学)化学系 1988年获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硕士学位 1990年获该所博士学位。200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成为当时最年轻的一位院士。 /p p   这位有机化学家,现任金属有机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员,上海有机所学报联合编辑室主任。《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的国际顾问编委,《中国化学》常务副主编,国际刊物《Tetrahedron》的《Senior Referee》和《日本化学会会刊》的顾问编委,第19届国际金属有机化学会议和第13届OMCOS国际会议的国际顾问委员会成员。 /p p   2007年,麻生明以金属参与的联烯化学中的选择性调控的科研项目,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p p   在有机化学中,“联烯”是一种特殊的有机分子结构,三个相邻的碳原子之间由两个“双键”相连接。从分子式看就是“C=C=C”。早在1874年,有人便预言了它的存在,但被误认为很不稳定,且具有多个反应位点,难以实现选择性控制,化学家们一般都对它“敬而远之”。但麻生明偏偏就钻了进去,而且一钻就是10年。麻生明院士认为:“我们的工作就像去认识一个人,而且要尽可能掌握他的脾气、品性和能力,找到能派上用场的地方。” /p p   10年“交道”打下来,麻生明终于有了突破:成功地为“联烯”们找到了一位“媒人”———金属催化剂,并为它们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反应环境。通过研究,麻生明成功发展了一般方法难以合成的不饱和烯酸及其衍生物的高效合成方法等。而事实上,此次获奖的成果还仅仅是截至2003年所做的工作,在2003年至2007年发表的相关61篇论文,被世界范围引用475次,平均每篇引用率达7.8次。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我愿像徐霞客一样,在科学世界里写写‘游记’。我来过这个地方看到了什么,为后人做些参考。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麻生明 /strong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41岁当选院士:潘建伟 /strong /span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8/insimg/988986c1-b177-44d6-bbb9-1f16c5b903f1.jpg" title=" 13_副本.pn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潘建伟院士 /p p   2016年8月16日凌晨1时40分,由我国科学家自主研制的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将在世界上首次实现卫星和地面之间的量子通信。这将是跨度最大、史上最安全的通信网络。 /p p   而其中的关键人物,这个项目的首席科学家、中科院院士叫做潘建伟。 /p p   在很多人眼里,潘建伟是传奇:29岁,他参与的有关量子隐形传态的研究成果,同伦琴发现X射线、爱因斯坦建立相对论等影响世界的重大研究成果一起,被《自然》评为“百年物理学21篇经典论文” 31岁,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 41岁,成为中国当时最年轻院士 45岁,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 /p p   2016年国家自然科学奖评选结果公布后,国家科技奖励工作办公室副主任陈志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潘建伟率领的科研团队,长期从事量子力学基础问题实验检验,系统地发展了多光子纠缠干涉量度学,在广域量子通信和光学量子信息处理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具有重要国际影响的原始创新成果,为我国在新兴的量子信息产业抢占先机、成为领跑者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基础。 /p p   “在量子通信领域,中国用了不到十年的时间,由一个不起眼的国家发展成为现在的世界劲旅 中国将领先于欧洲和北美……”这是国际权威学术期刊《自然》杂志,在报道潘建伟团队量子通信工作的长篇新闻特稿《量子太空竞赛》中的观点。 /p p   “《论语》有一句话,叫‘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我们今天要勇于做领跑者,要有追求卓越的精神,还要肩负一种社会责任感。”潘建伟说。他总会不时想起与奥地利导师塞林格首次相见时的对话。那是1996年10月的一个下午,在高耸的阿尔卑斯山脚下,26岁的潘建伟许下了为之努力奋斗的梦想——在中国建一个世界一流的量子物理实验室。 /p p   追梦路上,他从未停下脚步。“嗅每一片落叶的味道,对世界保持着孩童般的好奇,只是和科学纠缠,保持与名利的距离,站在世界的最前排与宇宙对话,以先贤的名义,做前无古人的事业。”获得“2016年度感动中国人物”时的颁奖词是对他追梦之路的最生动的诠释。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我们应当敬畏科学本真的力量,科学让我们能够坦然面对命运所施予的各种不幸、痛苦,让我们对生活抱以无条件的热爱与信任。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潘建伟 /strong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41岁当选院士:曹雪涛 /strong /span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8/insimg/270861ed-48af-447f-b048-d13065fe8605.jpg" title=" 14_副本.pn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曹雪涛院士 /p p   他26岁时硕士论文太优秀被破格授予博士学位,28岁破格晋升为当时我国最年轻的医学教授。32岁晋升为博士生导师,33岁担任全军免疫与基因治疗重点实验室主任,35岁并申报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并于41岁成为当时最年轻的中国工程院院士。他指导的12位博士生入选全国优博,被称为“全国最牛博士生导师”。 /p p   此外,他还是当时我国最年轻的将军。 /p p   更令人惊奇的是,这样一位顶尖的科学家却没有国外的学习经历,是个纯正中国本土培养的顶尖科学家。他就是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北京协和医学院校长、第二军医大学免疫学研究所所长、浙江大学免疫学研究所所长曹雪涛。 /p p   在天然免疫的识别与调控机制的研究上,曹雪涛院士多年来取得了非常多的研究成果。截止到2016年9月,曹雪涛院士共发表论文430多篇,其中以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230 多篇,包括在国际一流学术杂志Cell(1篇)、Science(1篇)、Nature(1篇)、Nature Immunology(18篇)、Nature Communications(5篇)、Blood(17篇)、Cancer Research(6篇)、Journal of Immunology(38篇)、Immunity(2篇)等发表论文,论文总引用也超过了1.1万次。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8/insimg/81520f55-f8a3-4965-910d-c9a7f6663fff.jpg" title=" 15_副本.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图:曹雪涛院士历年发表的高水平论文篇数 /p p   近日,曹雪涛团队用在Cell期刊上发表了最新成果:放大抗病毒“信号”的蛋白分子。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心猿意马,没有在一个领域深潜下去,难出重大成果。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曹雪涛 /strong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42岁当选院士:张希 /strong /span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8/insimg/63ef3b42-2da2-4d16-a09d-f610bc73a30a.jpg" title=" 16_副本.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张希院士 /p p   张希,1986年毕业于吉林大学化学系,1992年毕业于吉林大学化学系获博士学位。1998年香港求是“杰出青年学者奖”。1999年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004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0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兼任Langmuir、European Polymer Journal等国际期刊的编委,《科学通报》执行副主编。主要研究领域:超分子组装、有序分子膜、单分子力谱。已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三百多篇,在国际性学术会议上做特邀报告和大会报告一百多次。 /p p   2012年6月24-29日应邀参加在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召开的第44届世界高分子大会( 简称MACRO2012),并以“单分子力谱与高分子作用”为题做了一小时的大会报告。2016年8月21-25日张希应美国化学会邀请中国化学会代表团参加美国化学会第252次年会,并被授予美国化学会会士证书。美国化学会会士自2008年设立,目的是表彰在化学科学上取得杰出成就并为科学普及传播做出贡献的美国化学会会员。张希院士是第一位来自中国大陆获得此荣誉的学者。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做好准备、跨过障碍、从过去中发现将来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张希 /strong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43岁当选院士:李灿 /strong /span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8/insimg/ed5ebd11-85b5-478c-bd76-23400d23d25a.jpg" title=" 17.pn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李灿院士 /p p   李灿,1960年生于甘肃省金昌市永昌县,1985年在大连物化所攻读博士学位,1993年晋升为大连化物所研究员,2003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2004年当选为国际催化学会理事会副主席 2005年,当选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2007年至2012年任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副所长。 /p p   主要从事催化材料、催化反应和催化光谱表征方面的研究。研制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内第一台用于催化材料研究的紫外共振拉曼光谱仪并开始商品化生产 在国际上最早利用紫外拉曼光谱解决分子筛骨架杂原子配位结构等催化领域的重大问题 发展了纳米孔中的手性催化合成和乳液催化清洁燃料油超深度脱硫技术等。近年来,主要致力于太阳能光催化制氢以及太阳能光伏电池材料研究。 /p p   先后获得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二等奖(1993年),中国青年科学家奖(1993年),香港求是科技基金杰出青年学者奖(1997年),中国杰出青年科学家奖(1998年),国家科技发明二等奖(1999年),国际催化奖(2004年,国际催化领域的最高荣誉,每四年一次,每次一人),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2005年),何梁何利科学技术进步奖(2005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11年),中国催化成就奖(2014),辽宁省自然科学一等奖(2015年)等。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在科学发现上,第一个做出来的是冠军,第二个做出来的什么都不是。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李灿 /strong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43岁当选院士:高松 /strong /span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8/insimg/4f76cebf-efd5-420a-b6e6-1d2d7d7e412a.jpg" title=" 18.pn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高松院士 /p p   高松,于北京大学化学系获得学士硕士博士学位,1988年至今先后任北京大学化学系和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助教,讲师(1990),副教授(1992),教授(1999),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02)。1995至1997年,作为洪堡学者,在德国亚琛工业大学无机化学研究所访问研究 1998年至1999年,作为求槎学者,在香港大学进行合作研究。2011年,新加坡国立大学访问教授。200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化学学部院士,同年当选为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2013年当选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2013年荣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p p   高松主要从事配位化学与分子磁性研究,他及其研究组结合分子设计合成与各种物理方法,系统研究分子固体中磁性离子的相互作用、磁弛豫、磁有序等与分子结构、晶体结构、单离子各向异性等的关系,在发现新的磁现象,发展新类型分子磁体方面取得了一些重要进展。 /p p   “我是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师高松。”这是高松每次自我介绍的方式,面带微笑,说话轻声慢语,对话时,高松温和的气场会让身边的人也随着他安静下来。当他真正走进实验室面对枯燥的学术研究时,又展现出他性格中的另一面——认真专注。尽管众多显赫头衔在身,他仍然认为教书育人是天职。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蓝图是美好的,关键还是扎扎实实地去做事情,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能够坚持下去,咬定青山不放松。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高松 /strong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43岁当选院士:邵峰 /strong /span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8/insimg/80baecaa-c8d7-4b5a-a619-9addcbde1b58.jpg" title=" 19.pn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邵峰院士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pan br/ /p p   邵峰,1973年生,199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技术物理系应用化学专业,1999年获得中科院生物物理所硕士学位,2003年获得美国密歇根大学医学院博士学位,2005年在哈佛大学医学院完成博士后训练后回国,在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建立实验室,开始独立研究生涯。2015年两院院士增选结果公布,43岁的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研究员邵峰成为最年轻的“新科院士”,也是现有1600多名院士中最年轻的一位。 /p p   邵峰说,2005年回的国,10年才第一次回母校北大。足不出户的埋头苦干,终于有了回报。除了43岁当选院士这样的荣耀时刻,邵峰还带领团队,在《自然》《科学》《细胞》三大国际顶尖期刊上,频频亮相,从07年发表第一篇开始,此后差不多每年一篇,几乎在病原菌入侵和人体防御机制的研究方面,领跑全球。 /p p   邵峰曾借韩春雨基因研究遭质疑的热点,第一时间在网上发文,提出这样的团队模式更利于原创性科研成果的发现,试图为推动科研体制改革建言献策。只不过是,网络世界的“套路”太深。 /p p   “ 很多人误解我当初是要挺韩春雨,实际上我只是把他作为一个话题,一个引子而已。我心里是希望他的成果是可重复的,为什么呢?因为中国科学如果要发展,真正成为世界科学强国,你应该让普通的科学家也有机会绽放,那么这个国家的科技实力才会算是真正强大。” /p p   作为七零后的“海归”科学家,他是为中国“原创性”科研添砖加瓦的拓荒者 作为年轻的院士,他是为中国科研体制改革献计献策的建言者。爱国的坐标,也无外乎于此。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学问外的一切都只是副产品。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邵峰 /strong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44岁当选院士:江雷 /strong /span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8/insimg/6a12d0e0-a38b-455d-9988-5a1e2f046fe0.jpg" title=" 20.pn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江雷院士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pan br/ /p p   江雷,男,1965年3月生吉林长春,江苏省镇江市人,1994年毕业于吉林大学,获博士学位。著名纳米材料专家,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曾先后担任国家纳米科学中心首席科学家、国家科技部863计划纳米科技专项总体专家组组长、日本神奈川科学院研究员。2009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12年9月当选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TWAS)院士,2016年2月当选为美国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现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化学与环境学院院长。 /p p   江雷院士长期从事仿生功能界面材料的制备及物理化学性质的研究,揭示了自然界中具有特殊浸润性表面的结构与性能的关系。提出了“二元协同纳米界面材料”设计体系。在超双亲/超双疏功能材料的制备、表征和性质研究等方面,发明了多种超疏水性界面材料的制备方法,制备出多种具有特殊功能的仿生超疏水界面材料。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学习自然的最高境界,应该是无中生有。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江雷 /strong /p p   中国新生代的科学力量,正在不断崛起!坚持长期支持年轻人,定会出现令人惊喜的结果。年轻人是中国科学的希望 支持年轻人就是构建中国科学的未来。 /p
  • 卢柯:最年轻的中科院院士是如何炼成的
    p   16岁上大学,30岁成为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博士生导师,38岁被增选为最年轻的中科院院士,最近当选美国工程院外籍院士......这就是卢柯。职业科学家,是他的自我定位。 /p p   卢柯的研究组,在位于沈阳市文化路的中科院金属研究所。多年来,其研究团队一直致力于开发纳米结构金属制备技术,探索纳米结构金属优异性能,成果在国际纳米结构材料领域处于领先地位。 /p p   “结构材料表面纳米化”技术是卢柯研究团队最引以为傲的成果之一。从1997年到2003年,全世界只有卢柯小组在从事这一研究,长达6年,孤军奋战。 /p p   卢柯说,做科研,就像海滩寻宝,“如果你捡贝壳,那你一辈子就停留在这样一个高度 如果你找准了地方,挖下去,就能挖到珍珠。” /p p   “表面纳米化”就是卢柯要挖的珍珠。其开辟的纳米孪晶材料、纳米层片材料以及梯度纳米结构材料等研究方向,引领国际潮流。 /p p   现在,表面纳米化技术成功应用于宝钢冷轧厂拉矫辊,大幅度提高了拉矫辊使用周期 “纳米孪晶结构”为开发高综合性能纳米金属材料开辟了新途径,纳米孪晶材料的创新,增强了材料的塑性。 /p p   卢柯表示,纳米结构材料领域的研究,将对未来生产生活产生重要影响。他介绍,纳米结构材料将提升现有材料的性能,比如,航空航天装备制造业对材料轻质高强提出了很高需求,通过纳米技术可以大幅度提高钢铁和铝合金的强度,从而实现减重 同时,材料科学“隐形”于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如手机的更新换代就与材料的进步息息相关?? /p p   扎根东北的卢柯,十分关注当地的振兴发展。 /p p   “对辽宁来说,全省工业增加值的三分之二来自与材料关系密切的装备制造、冶金、化工三大行业。我们要促进原创,要补基础,从整个科学基础、技术基础补起,从根上抓起,努力把沈阳材料科学国家研究中心建成世界级高水平的研究平台。” /p p   尽管早早成名,卢柯仍然坚持在一线研究、教学。 /p p   “我们晚上10点离开,卢老师实验室的灯总是还亮着。”学生张宝兵说。 /p p   卢柯认为,科学研究是兴趣驱动的学习过程,是一种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的艺术,理想是科学研究的重要动力。这些年,他都会给每一位毕业生送一本名叫《博士还不够》的书,告诫学生,从博士到科学家,路还很长。 /p p   “现在年轻的科研人员研究条件更好了,希望他们能致力于创新,而不是墨守成规。成为一流的科学家需要使命感,要让自己的研究回馈社会、报效祖国。”卢柯以此冀望学生,策励自己。 /p
  • 59岁李晓红成为工程院历史最年轻院长,领衔新一届平均年龄小于60岁院领导层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trong 6月1日,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于北京胜利闭幕。 /strong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trong 矿山安全技术专家,59岁的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李晓红 /span 院士当选为中国工程院第五任院长,成为中国工程院自1994年成立以来首位小于60岁的院长。同日当选中国工程院副院长的还有,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陈左宁 /span (61岁)、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钟志华 /span (56岁)、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邓秀新 /span (57岁)、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何华武 /span (63岁)、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王辰 /span (56岁)。至此,由李晓红领衔的新一任中国工程院领导层正式就任,平均年龄小于60岁。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0em " strong span style=" font-family: 黑体, SimHei " 院长-李晓红 /span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0em " img width=" 150" height=" 203" title=" 李晓红.jpg" style=" width: 150px height: 203px "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6/insimg/0a2c2e56-d84f-436b-b4df-60a08e88ee39.jpg" border=" 0" vspace=" 0" hspace=" 0" /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楷体_GB2312, SimKai " 李晓红(1959.06- ),矿山安全技术专家。重庆人, 1993年12月毕业于重庆大学,获工学博士学位。第十九届中央委员,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曾任重庆大学校长,武汉大学校长,教育部副部长、党组成员,煤矿灾害动力学及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现任中国工程院党组书记、院长。 /span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楷体_GB2312, SimKai " 长期致力于水射流技术及其在煤矿安全工程中的应用研究,在煤层气开采及复杂煤矿瓦斯灾害防治方面取得了多项重要研究成果。其中,瓦斯灾害防治技术被列为国家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在全国推广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曾获多项国家及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和国际学术奖励,出版著作6部,发表论文200余篇。 /span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楷体_GB2312, SimKai " 201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span style=" font-family: 黑体, SimHei " 副院长-陈左宁 /span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width=" 150" height=" 211" title=" 陈左宁.jpg" style=" width: 150px height: 211px "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6/insimg/5fecb32e-036d-45c2-bb67-d6a22ef83e81.jpg" border=" 0" vspace=" 0" hspace=" 0" /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楷体_GB2312, SimKai " 陈左宁(1957.10- )(女)计算机工程技术专家,北京人。毕业于浙江大学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工学硕士。第十七届、十八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现任中国工程院党组成员、副院长,中国科学协术协会副主席。 /span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楷体_GB2312, SimKai " 长期致力于国产安全可控计算机系统软件和高性能计算机系统的研发,是我国信息技术领域系统软件和体系结构方向学科带头人。自1979年以来,先后参加或领导多台国产高性能计算机系统研制工作,主持研制了多套国产大型系统软件项目,其中80年代领导研制了我国第一个与UNIX系统完全兼容的并行操作系统,在并行处理技术方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曾两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多次获其他等级国家和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及中国青年科技奖、求是奖、中国青年科学家奖等重要奖项。 /span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楷体_GB2312, SimKai " 200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font-family: 黑体, SimHei " strong 副院长-钟志华 /strong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width=" 150" height=" 210" title=" 钟志华.jpg" style=" width: 150px height: 210px "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6/insimg/5efe9e93-95d0-4dd9-8782-672c79008075.jpg" border=" 0" vspace=" 0" hspace=" 0" /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楷体_GB2312, SimKai " 钟志华(1962.07- )车辆工程专家。湖南湘阴人。1988年毕业于瑞典林雪平(Linkoping)大学,获工学博士学位。现任中国工程院党组成员、副院长。 /span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楷体_GB2312, SimKai " 多年来一直从事汽车设计与制造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主要研究方向为汽车碰撞安全技术、车身冲压成型技术、模块化轻量化汽车技术和智能新能源汽车整车创新技术。在国内外主持过多项与上述研究方向相关的理论与方法研究、工程软件研发、制造工艺与装备研发和新产品研发等方面的国家级项目、国际合作项目和企业重大研发项目,并提出了多项新理论和新方法,开发了多项新工艺、新装备和新产品。同时,也开展了多年的科技改革、科技管理和高等教育改革研究。作为主要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和二等奖各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部级技术发明和自然科学二等奖各1项,发明专利20多项。并获湖南省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通用汽车中国科技成就一等奖等多项奖励。 /span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楷体_GB2312, SimKai " 200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span style=" font-family: 黑体, SimHei " 副院长-邓秀新 /span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width=" 150" height=" 192" title=" 邓秀新.jpg" style=" width: 150px height: 192px "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6/insimg/3bc77968-a3ff-4194-90fe-d240c0aca465.jpg" border=" 0" vspace=" 0" hspace=" 0" /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楷体_GB2312, SimKai " 邓秀新(1961.11- )果树学专家。湖南宜章人。1987年毕业于华中农业大学,获博士学位。曾任中国柑橘学会理事长、国际柑橘学会主席。第十一届、十二届、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 第九届、十届全国政协委员 民盟第十届、十一届中央常委,十二届中央副主席。现任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 /span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楷体_GB2312, SimKai " 主要从事柑橘遗传改良和品种选育研究。将细胞工程、分子标记技术与常规育种有机结合,提高了柑橘育种效率,培育出多个柑橘新品种,并在生产中大面积推广应用。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奖多项,并获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湖北省科技突出贡献奖、美国园艺学会杰出国际园艺学家称号。 /span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楷体_GB2312, SimKai " 200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span style=" font-family: 黑体, SimHei " 副院长-何华武 /span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width=" 150" height=" 211" title=" 何华武.jpg" style=" width: 150px height: 211px "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6/insimg/430bcf0c-da6e-4724-8451-77c009446fa5.jpg" border=" 0" vspace=" 0" hspace=" 0" /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楷体_GB2312, SimKai " 何华武(1955.08- )铁道工程专家。四川资阳人。1982年铁道部科学研究院研究生毕业。曾任中国铁路总公司总工程师。现任中国工程院党组成员、副院长,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 /span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楷体_GB2312, SimKai " 一直从事铁路工程、运输技术工作和铁路科技研究与应用,是中国高铁技术主创人和主要实施推广人之一。主持并参加了中国高铁、铁路干线及复杂枢纽的勘察设计、系统集成、综合试验和运营验证的全过程,在高铁高平顺高稳定、智能化的关键技术和重大装备研究与应用,构建现代铁路综合交通枢纽,建立中国高铁技术标准体系等方面取得重大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主持并参加研究多项重点国际项目系统解决方案,为推动中国高铁技术及装备“走出去”做出了突出贡献。曾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2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1项,并获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全国优秀工程设计金奖、詹天佑铁道科技奖以及2017年全国创新争先奖牌团队奖等奖项。 /span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楷体_GB2312, SimKai " 2009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span style=" font-family: 黑体, SimHei " 副院长-王辰 /span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width=" 150" height=" 211" title=" 王辰.jpg" style=" width: 150px height: 211px "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6/insimg/947be969-2c8c-4e23-a23b-06198e06c3f4.jpg" border=" 0" vspace=" 0" hspace=" 0" /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楷体_GB2312, SimKai " 王辰(1962.08- )呼吸病学与危重症医学专家。山东德州人。1985年毕业于首都医科大学医疗系,1991年于同校获医学博士学位。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委。现任中国工程院党组成员、副院长。 /span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楷体_GB2312, SimKai " 长期在北京朝阳医院、北京呼吸疾病研究所、北京医院、中日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从事临床、研究、教学与管理工作。任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会长,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荣誉主任委员,国家呼吸临床研究中心主任。是我国呼吸衰竭与呼吸支持技术、肺栓塞与肺动脉高压、新发呼吸道传染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烟草病学等领域的主要领军者与推动者之一。做出序贯机械通气、肺栓塞减量溶栓疗法、确证中药对流感疗效等多项创新并进入国际指南,指导改善临床实践。曾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并获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世界卫生组织控烟杰出贡献奖等多项奖励。 /span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楷体_GB2312, SimKai " 2013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span /p
  • 地矿系统最年轻院士高山逝世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    span style=" line-height: 1.75em " 5月3日凌晨,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著名地球化学家、英国皇家化学学会会士、国家地球化学学会会士、中国地质大学高山教授,因病医治无效于武汉逝世,享年54岁。 /span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05/insimg/8edb2c13-ab99-43fa-b070-1bdbf2f2b3a6.jpg" title=" 640.jpg" /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   高山,地球化学家 1962年6月30日生于青海省西宁市。1989年获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化学博士学位。201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当选时年龄仅为49岁,号称地矿系统最年轻的院士,同年当选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教授。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   主要从事大陆地壳结构和组成、壳幔交换作用及微区地球化学分析研究。所获得的中国中东部地壳元素丰度已成为国际地球模型大陆地壳成分的重要数据基础。论证了大陆下地壳结构与组成的大尺度不均一性。发现与提出了下地壳拆沉再循环过程的关键证据,为中国东部中生代强烈壳幔交换与成矿作用的地球动力学背景提供了新认识。1996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1999年获教育部首届长江特聘教授,2005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2007年获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基金,2007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009年当选英国皇家化学学会会士。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高山教授遗体告别仪式定于5月5日上午9时在武昌殡仪馆举行。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 span style=" line-height: 1.75em " /span br/ /p p br/ /p
  • 走进中科院新晋最年轻院士:持之以恒,做自己喜欢的事
    p   本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相继公布了2017年院士增选名单:中国科学院选举产生了61名院士和16名中外籍院士,中国工程院共增选67位院士以及18名外籍院士。其中,中国科学院大学副校长徐涛教授作为中国科学院“最年轻新院士”而备受关注。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这位新晋院士的科研经历吧。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1/insimg/56a3e8ee-30a5-4bde-a74d-76482769d104.jpg" title=" 1_副本.pn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徐涛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湖北宜昌人,生物学家、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现任中国科学院大学副校长,生物大分子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德马普合作小组主任。 /span /p p   生于1970年5月的徐涛,是个标准的“70后”。1988年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宜昌市一中,并被保送至现在的华中科技大学自动控制工程专业,获得自动控制工程专业和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学士和博士学位,受邀到德国和美国留学攻读博士后学位,1999年在母校华中科技大学的感召下回国工作。 /p p   作为生物学家,徐涛在细胞和分子研究领域取得了国际知名的突出成就,在《细胞》等国际著名学术刊物上发表了多篇高质量学术论文,是国家973项目最年轻的首席科学家之一,主持多项国家重点项目研究,为我国生物技术赶超国际先进水平作出了突出贡献。2005年和2009年参选中国科学院院士,是中国最年轻的院士候选人。 /p p   2009年9月10日,中国科学院成立北京生命科学研究院生命科学仪器与技术创新中心,徐涛任中心主任。近20年来,徐涛一直致力于膜转运前沿科学问题研究,在囊泡转运领域做出了让外国同行敬佩的系统性贡献。 /p p   strong  谈治学之道:持之以恒 做自己喜欢的事 /strong /p p   24岁,他指出进口软件中的不合理设计,获得诺贝尔奖导师青睐 30岁,他被聘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 33岁,他入选中科院“百人计划” 34岁,他担任科技部973项目& quot 生物膜和膜蛋白的结构与功能研究& quot 的首席科学家 47岁,他当选中科院“最年轻新院士”…… /p p    strong 从小“与众不同” ,提问让老师颇费脑筋 /strong /p p   徐涛出身在宜昌城区一个普通家庭。他的学习成绩一直十分优异,给老师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1985年,徐涛进入宜昌市一中学习。让高中物理老师田洛滨印象深刻的是,“徐涛的学习非常认真、专注,他提的问题总是‘与众不同’,从来不会直接问这道题该怎么做。”面对自己学生的问题,这位当时有着40年教龄的物理老师还颇要费一番脑筋,认真思考一番。 /p p   “他的自主能力非常强,学起来很轻松,是班上的学习委员,”高三班主任徐启富回忆,从高中时代就感觉他是做学问的人,稳重,会安排自己的时间,课余喜欢打球,和同学们之间的关系非常好。 /p p   在高中语文老师蒙万恬的记忆里,学生时代的徐涛瘦瘦的,话不太多,看起来文文静静的,眼里透着一股聪慧劲儿。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1/insimg/3eacc6b5-6ee1-444e-af8b-419d6a85973b.jpg" title=" 2_副本.png" / /p p   strong  钟情生命科学研究,诺贝尔奖导师伸出橄榄枝 /strong /p p   1988年9月,徐涛以优异的成绩被保送华中科技大学自动控制工程专业。不久,他还是被生命科学的奥秘和挑战性所吸引,立志进行钻研。从1988年到1997年,徐涛在华中科技大学先后学习了自动控制工程专业和生物医学工程专业,获得学士和博士学位。 /p p   1994年,徐涛指出进口膜片钳仪器系统中的一个不合理设计,获得正在华科大访问的诺贝尔生理与医学奖得主ErwinNeher(埃尔温?内尔)教授的青睐。1995年世界著名的德国马克思—普朗克生物物理化学研究所向徐涛抛来橄榄枝,邀请他赴德进行研究,导师就是内尔。在内尔的指导下,徐涛完成了博士论文课题。之后,他获得马克思—普朗克协会奖学金,继续进行博士后研究,研究方向为细胞生物物理。 /p p   1999年,经内尔推荐,徐涛来到美国华盛顿大学生理与生物物理系继续深造,导师是美国科学院院士BertilHille教授。 /p p    strong 海外赤子归国,持之以恒做到最好 /strong /p p   身在海外,心系祖国。1999年10月11日,一封来自华中科技大学的纳贤信让徐涛心潮澎湃,他毅然决定回国发展,为国家效力。 /p p   不久,徐涛担任了华中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生物物理与生物化学研究所所长。年仅30岁的徐涛被华中科大聘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同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 /p p   刚到生物物理所时,徐涛所面对的窘境是只有一个从武汉带来的学生和几间空荡荡的实验室,人员和仪器设备的缺乏是他开展科研工作的主要障碍。正在这个艰难的起步时期,徐涛有幸得到了中科院“百人计划”的支持,200万元的启动经费就是雪中送炭,解燃眉之急。 /p p   在“百人计划”的支持下,徐涛迅速招兵买马,着手进行实验室的初期建设。首先购买了大量实验所需仪器,其次对实验室进行改装,搭建用于研究囊泡分泌的实验平台。徐涛说:“‘百人计划’的经费使用相当灵活,不需要像现在一样进行精准预算,对于一个刚独立建设实验室,又不懂财务的我是非常有用的。”在硬件条件建设的同时,徐涛也开始招聘工作人员和学生,逐渐凝聚了一支开拓创新、勤奋敬业的研究团队。这两项工作的顺利完成有效地支撑并保障了科研工作得以启动和展开。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1/insimg/01029ebc-ef9f-4d4d-87e2-d001f7886c52.jpg" title=" 3_副本.pn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徐涛(中)在实验室给学生做操作示范 图源:中国科学院大学 /span /p p   “对我而言,‘百人计划’并不仅仅是200万元的科研经费支持,它帮我渡过了实验室初期建设这个最为困难的难关,为我的科研道路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助推了我的‘科学梦’。” /p p   “做自己喜欢的事,找准方向,持之以恒才能做到最好”。回国后,徐涛主要在细胞和分子水平上对神经和内分泌系统信号转导和分泌机制进行研究 。 /p p   “我希望我的科研成果不仅仅以论文的形式发表,也希望能为解决人口健康的实际问题奠定基础。”徐涛说,“把我的科研工作跟国家需求能够结合起来,回国以后,很多时间我都在思考这个问题。 /p
  • 破钱学森纪录:张锋成MIT史上最年轻华人终身教授
    据美国《侨报》报道,日前,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理学院(School of Science)宣布晋升五位副教授为终身教授,其中包括年仅34岁的著名华人科学家张锋。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历史上,钱学森在35岁时晋升为终身教授,并曾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是麻省理工学院最年轻华人终身教授纪录的保持者。  张锋如今打破钱学森的纪录,成为MIT历史上最年轻的华人终身教授。据了解,张锋于1982年10月22日出生在河北省石家庄市,1994年随家人移民到美国,读高中时开始对生命科学研究产生极大的兴趣。他于2004年获得哈佛大学化学与物理学学士学位、2009年获得斯坦福大学化学及生物工程博士学位。  张锋主要研究领域为神经系统功能与疾病。他在自然微生物CRISPR系统用于真核细胞(包括人类细胞)的基因编辑工具开发方面做出了最前沿的探索。通过CRISPR及其他方法,张锋深入研究了基因和遗传机制与各种疾病的关联,尤其是在神经系统紊乱方面。  张锋于2011年加入MIT,同时在麦戈文脑科学研究所(McGovern Institute)大脑与认知科学部门,以及博德研究所(Broad Institute)从事科研工作。2013年,他的实验室开发出创新性CRISPR/Cas系统,大幅度提高了编辑基因的可靠性和效率,引起国际关注,因其突破性的研究成果,他获得了众多荣誉。  2014年,张锋被《自然》杂志评选为2013年年度十大科学人物之一,2015年获得“年度波士顿人”提名,2016年三月获得加拿大盖尔德纳国际奖。
  • 美国最年轻女富豪 血液检测起家
    p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WIDTH: 450px HEIGHT: 278px" title=" 1.jpg" border=" 0" hspace=" 0"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508/noimg/83bbaf9c-2276-4b90-bbe1-d9e97c740154.jpg" width=" 450" height=" 278" / /p p   富比士公布的2015年美国女性企业财富榜中,现年31岁的伊丽莎白(Elizabeth Holmes),以45亿美金(约合台币1400亿)身家,成为美国最年轻第一女富豪。 /p p   伊丽莎白的巨额财富,源于其从大学辍学后创办的血液检测公司的资产。2003年,20岁的伊丽莎白用上大学时省下来的一笔钱在加州创办了血液检测公司Theranos,之后的十年发展过程中,Theranos公司的发展一直蒸蒸日上,知名杂志财富报导称,其公司融资已经超过4亿美金,从而使这就成立十年的公司估值高达90亿美金,而伊丽莎白拥有超过50%的公司股份,从而使得她在30岁的时候就登上富比士全球400最年轻女富豪行列。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WIDTH: 375px HEIGHT: 500px" title=" 2.jpg" border=" 0" hspace=" 0"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508/noimg/b756097f-a4ae-48fe-8001-77c8f3597b53.jpg" width=" 375" height=" 500"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strong Elizabeth Holmes图二(图/fortune) /strong /p p   伊丽莎白到底是如何拥有如此多的财富?2003 年,作为一名大二学生的她从美国史丹佛大学退学并用大学期间积攒的钱创办了一家名为 Theranos 的血液测试公司,这家公司的主要技术非常简单:只需要用指尖上的一个小东西取几滴血,以及廉价的检查费,就可以做上百种不同的身体化验。 /p p   相比传统方式,动辄需要抽一小瓶血且花费昂贵的费用来进行单一化验,她的创新方法显然更具商业前景,此外这种创新血液检测方法出结果更快更准确,如此看来更是意义非凡。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WIDTH: 450px HEIGHT: 260px" title=" 3.jpg" border=" 0" hspace=" 0"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508/noimg/771ea28b-d2d8-42a8-8e2b-2f8c3ef696cf.jpg" width=" 450" height=" 260"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strong 只需要用指尖上的一个小东西取几滴血,以及廉价的检查费,就可以做上百种不同的身体化验。(图/readingbyeugene) /strong /p p   据悉Theranos 公司已经募集到 4 亿美元的资金,公司的市值也应声上涨到 90 亿美元,而伊丽莎白持有一半股份,其个人资产也上升到 45 亿美元。 /p p   早在2013年,伊丽莎白就在在美国境内设有8100家连锁药店,全美最大的药品零售店 Walgreens 也决定在其药店内成立 Theranos 健康中心。而且这样的检测中心目前已经扩展到21个。与此同时,公司还与制药公司合作,在临床中快速提高血液检测结果,这也是公司营收的来源之一。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WIDTH: 450px HEIGHT: 558px" title=" 4.jpg" border=" 0" hspace=" 0"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508/noimg/6ea63738-913d-47b5-9ca1-d694a80f4f3e.jpg" width=" 450" height=" 558"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strong Elizabeth Holmes图三(图/forbes) /strong /p p   回想过去,这位曾经的史丹佛大学辍学生不仅组建了一个“星光璀璨”的董事会,成员乔治 (George Shultz)和亨利(Henry Kissinger)。在接受《财富》采访时,她还说,自己的使命是“推销这种医疗保健体验,在关键时候能够获取可供采取行动的信息”。 /p p   伊丽莎白对这种信息的获取形容为,相比以往,人们可以更明确、更便利和更实惠地进行血液检测。让病人直接获得他们的验血结果,这也同样重要。去年4月,一条有关患者可未经其医生授权查看测试结果的政府规定开始生效。 /p p   而Theranos凭借其快速、低价的产品优点以及以提升患者体验为本的宗旨,将有机会颠覆这一切,同时伊丽莎白的光环也会越来越多,财富也不断上升! /p
  • 再发Science!最年轻院士卢柯到底有多牛?
    p   3月24日,著名学术期刊Science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的一项研究成果。研究发现通过适当合金元素的晶界偏聚可以提高晶界稳定性,从而可以大幅度调控纳米金属的强度。这一发现揭示了纳米材料中软化和硬化行为本质,澄清了过去三十多年来关于这一问题的争论。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width=" 500" height=" 376" title=" 4dff302.jpg" style=" width: 500px height: 376px "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3/noimg/4dbd5d69-f3c1-40f0-8021-e52e947cb214.jpg" border=" 0" vspace=" 0" hspace=" 0" / br/ /p p   这一研究成果的通讯作者是38岁就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的卢柯。作为改革开放后当选年龄最小的院士,卢柯在科研领域可谓成果颇丰。仅在最顶尖的学术期刊Science和Nature上就发表11篇论文,而且这些论文引用量惊人。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width=" 500" height=" 278" title=" 4afeceb2077aecb94f8caa1481aeba5c.jpg" style=" width: 500px height: 278px "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3/noimg/1b2b748f-4489-4d9e-911b-d5645eb9c63e.jpg" border=" 0" vspace=" 0" hspace=" 0"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width=" 500" height=" 221" title=" 00f8ac6.jpg" style=" width: 500px height: 221px "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3/noimg/e6132ad2-e157-4cfd-8e5f-01aec9f8efd9.jpg" border=" 0" vspace=" 0" hspace=" 0" / & nbsp /p p   而在常人眼里,今年52岁的卢柯一直在“惊悚地成长”——16岁上大学,30岁当博导,32岁担任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36岁出任中科院金属研究所所长,38岁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40岁当选德国科学院院士,41岁成为美国《科学》杂志的首位中国评审编辑,48岁成为中国“万人计划”的首批杰出人才6位人选之一。卢柯的人生就像安了加速器,每一步都走得比同龄人更快更受瞩目。 /p p strong   缺什么就补什么 /strong /p p   熟悉卢柯的人都知道,他除了锻炼身体没别的爱好,一心扑在工作上:几乎每个晚上都有工作,每周只休息半天,离开金属所不是回家就是去机场——参加国内外各种学术交流和会议,其他地方几乎不去。他把自己定位成职业科学家,“不做科研,还能做什么?” /p p   他效率非常高,几乎是用半天的时间就能把一天的活儿干完。他一直在加速理解什么是科研,加速实践自己的科研想法。他的理由是:“越早经历,越早能修正自己的错误,死之前做有价值事情的时间就越多。” /p p   为什么能这么快呢?卢柯认为客观上是自己运气好,主观上方法和努力很重要。学习有学习的方法,做科研有做科研的方法。跌跟头爬起来也有爬起来的方法。他的方法是“讲求效率,缺什么就学什么,不被动等待。” /p p   16岁,卢柯考入南京理工大学金属材料及热处理专业,志愿是父母填报的,他根本不知道材料是什么。大四做毕业设计实验时,他能动手做了,才觉得有意思。“感兴趣了,毕业分配又不想回甘肃,那就考研吧。”可考研很费劲,他高考分数超甘肃录取线60多分,但全系120多人,他入学成绩倒数第二,高考英语也只有30多分。 /p p   那就从头学起,他玩命学英语,把专业最经典的英文原版教材——《位错引论》,花了一年时间翻译成中文看。一年后,他考研总成绩是系里考中科院的学生中最高的。 /p p   读研时上课少,卢柯很多知识都自学。做实验需要物理学知识,他就捧着《非晶态物理学》自学,把书都翻烂了。到德国读博士后,他发现自己的热力学知识不够,就找书从头开始看。学完后,他还用热力学方法对自己的研究做了一个系统计算,这个计算让他发了一篇论文。 /p p   现在,他的学生做实验碰到热力学知识来问卢柯,他都能迅速地给出解答。学生诧异:“老师你怎么对热力学这么熟悉?”他就说,“热力学是我自己学的,所以印象极其深刻。你缺什么,就要自己去补什么。”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width=" 600" height=" 255" title=" 96c590b.jpg" style=" width: 600px height: 255px "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3/noimg/5b13d686-b2eb-4138-8c51-c67bf32bbc98.jpg" border=" 0" vspace=" 0" hspace=" 0"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卢柯课题组合影 /p p   实验做完了,理论上解释不通也要去学习。2011年,卢柯开创了梯度纳米结构材料研究领域。研究之前,他只知道自己有点思路上跟别人不一样,他期待这一点能带来什么变化。实验结果让他惊讶,他一度无法解释金属中原本不相容的“高强度和高塑性”为何能在纳米尺度下兼得。他向人请教转换思路,从力学性能本质出发去分析,最终才弄明白。 /p p   卢柯总结自学的经验:“自己先琢磨,琢磨不透就去找人问。你就说,这个是什么,我看不懂,你给我讲一下嘛。我去问,你觉得我笨又有什么,我就这样。”最近,他又开始自学界面方面的教课书了。 /p p   研究生毕业后,卢柯才确定了自己的兴趣——纳米材料。他想探究纳米尺度的材料能带来什么。他觉得确定的时间有点晚了。 /p p   2016年5月19日,在中国科学院大学玉泉路校区的科学前沿进展讲座上,他把自己的求学体会转送给在场的300多名国科大本科生:“去找兴趣,越早找到越好。国科大的科学前沿讲座涉及各个领域,是找兴趣的好机会。” /p p   “这一轮精品讲座扫下来,你对什么感兴趣,你到底喜欢什么,应该会有点思路。至少你能了解到老师们的兴趣。有时候,改变你兴趣的,不是一个学科,而是一个人。你跟了一个导师,这辈子就可能‘捂’进去这个领域了,能‘捂’进去是好事儿。” /p p strong   科研就是自己跟自己斗 /strong /p p   “捂”进纳米材料领域后,卢柯一直专注于对材料“制备-结构-性能”关系的思考,并取得了一系列成就。2000年至今,卢柯课题组先后研究出“纳米孪晶结构”“梯度纳米结构”“纳米层片结构”等几种新型纳米结构,研究水平国际领先,为开发高综合性能纳米金属材料开辟了新途径。 /p p   不是没有过挫折和痛苦,卢柯的实验也曾好多次做不下去。他说,“做不下去时,就跳出来,放到更大的视野下去看看。” /p p   1998年,卢柯在参加学术会议的路上偶遇一位国际大牛,他兴奋地说起自己在做的表面纳米化研究。大牛一瓢冷水泼下来,“你去看某某人的文章,有人早研究过了,nothing new。” /p p   备受打击的卢柯并没有叫停实验。他读完文章后,仔细分析别人做了什么,还有什么东西可以做。他和学生花了很长时间做样品。从1997年—2005年,第一代样品做出来,卢柯觉得“完了,就到这儿为止了!”样品坑坑洼洼,粗糙度太大,根本看不见表面纳米层对力学性能的效果。 /p p   “要放弃吗?” /p p   “要放弃,这是技术问题,但大目标不变。” /p p   “万一错了呢?” /p p   “有可能错,那你也得承受。科研有风险,这是一个斗智斗勇的过程。” /p p   “跟谁斗?” /p p   “跟自己斗!” /p p   卢柯扔掉第一代样品,扔掉了之前的原理,换思路带领学生又做了五年,还是什么都没做出来。不过,这回他认定自己的思路是对的,不放弃。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width=" 500" height=" 357" title=" 21a0d94.jpg" style=" width: 500px height: 357px "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3/noimg/90638032-1569-401e-9cd0-3159b21df085.jpg" border=" 0" vspace=" 0" hspace=" 0"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2016年5月19日,卢柯在中国科学院大学科学前沿进展讲座现场 /p p   一年后,“两头粗中间细,界面光洁,强度和塑性都很高”的梯度纳米结构样品就做出来了。2011年,这项成果被发表在《Science》,起初大家都不相信能实现,后来又都跟风做。2015年,美国材料学会秋季大会上,还开设了专门研讨 “梯度纳米结构材料”的分会。 /p p   同时期,卢柯课题组还开展其他多项研究。2003年,他们发现利用表面纳米化技术将铁表层的晶粒细化到纳米尺度,其氮化温度显著降低。表面纳米化技术成功应用到了宝钢集团冷轧厂的拉矫辊上,大幅提高了拉矫辊的使用周期。 /p p   像这样能在短时间内投入使用的材料和技术是少数,“99%的新材料都停在死谷里,等待着走出去。”材料研发过程的复杂性、长周期、大尺度跨越、低成本要求,卡死了很多新材料走向实际应用,也让卢柯和很多从业者感到不幸,“大部分人在死之前,是看不到他研究的材料能用上的。” /p p strong   照猫画虎,画出的永远是猫斗 /strong /p p   经常会有人质疑:中国的制造业不行,是因为材料不行。卢柯觉得很冤枉,“美国、日本制造业发达,不仅是材料好,是整个系统都好。我们材料可以做得很好,但其他环节中只要有一个出问题,就不行。” /p p   新材料使用前要经过4个阶段:发现新材料—发现优异性能—材料研究与发展—材料应用。在最关键的“材料研究与发展”阶段,又要经历“材料—部件—系统”3个维度的转变。每个维度都有不同领域的人在做,很容易产生断层现象。 /p p   这种断层是不幸的源头之一。“做材料的只关心材料能不能做出来,具有什么组织结构,什么性能等 做部件的只关心技术能否实现,成本低不低,批量生产可不可靠等 到系统时,又只关心系统的设计、稳定性、制造、功能、成本等。”卢柯说。 /p p   卢柯能把控的是要求自己和学生:“既要有技巧把材料做好,又要看到部件和系统对材料的需求。既要创新,又要在漫长研发周期中,学会坚守。” /p p   “坚守什么? 坚守对基础知识的探索,坚守精益求精。不求甚解,是我们落后的原因。”卢柯反复告诫自己的研究生。 /p p   “与其说我们和国外的差距是材料技术上的差距,不如说是差在我们对材料本身的理解上。你都不知道这种制备能得到什么样的结构,这样的结构能有什么样的性能,你怎么能控制材料?” 在5月19日的讲座上,卢柯与本科生分享自己科研体会:“我们经常做的是把国外的东西拿来解剖,然后照猫画虎地做。人家是按照自己的知识体系建立起来的,我们画出的永远是猫。虽然现在引进技术,能让我们快速地走到一个阶段,但是我们很难突破,我们完全是在学习别人。” /p p   卢柯认为:“要想有所突破,你就要从根上做,最基础的开始做。”计算模拟能简化材料设计,但是材料科学的基本规律,还有很多未知的。他说,“千万不要因为模拟计算量增大,就减少基础研究的实验工作量”。 /p p   他强调,“坚守似乎不是创新,但是它是把你的创新变得有价值,非常重要的一个步骤”。 /p p    strong “大概齐”文化太误人斗 /strong /p p   卢柯经常拿网球来举例问学生:“知道业余选手的我和网球天王费德勒的差别在哪儿吗?”“我是‘大概齐’玩一玩就行,自己打好一个球就很高兴,后面打得稀里哗啦也无所谓。老费的每一个动作、每个环节都是严格训练出来的,他必须按照职业要求来打,无论身体多疲惫,动作都要精准。” /p p   在他看来,职业科学家和职业选手一样——都要精准。科学研究最怕的就是“大概齐”,粗糙结果的发表会让很多人,尤其是你自己走弯路。 /p p   但是,中国的“大概齐”文化太强大了。“我们生活中都是这种文化,就像炒菜,这少点、那多点都没事儿。很多人都不懂得区分,以至于蔓延到工作和学习上。”而西方人的文化是“定量”文化,大量的测量工具都是西方人发现的,他们测量就为了定量。 /p p   卢柯观察到,一般人参加国际会议,做完poster(展板),材料就直接扔掉了。“可德国人不是,你花这么大精力做的poster,得拿回去挂在实验室。” /p p   他在德国读博士后期间,有一回自己用画框把poster镶了起来,拿了锤子和钉子准备去挂,被导师看见了,导师立刻让他下来。第二天导师请来了技工,上下测量,选了视线最好的地方。第三天卢柯准备去挂poster,导师又不让,“这里光线有点暗,看起来会很压抑,等技术员再来这儿安装2个灯。”就这样,卢柯前后一共被折回来6次,才看着技工把poster完美地挂在墙上。 /p p   “是很费劲。但看起来非常好看,而且一挂就是好多年,我每次去都去能看到它。”卢柯认为,这是一种精神。 /p p   后来,卢柯曾多次到德国、美国、法国等地访学,访学时他最关注的是科学家们的思维方式。他学习德国人的严谨,一步步按照规则来 也学习美国人的思维跳跃,弄清楚原理后大踏步前进。这些学习,对他的影响是综合的。所以,同事说他“离开金属所不是回家就是去机场”,也可以换成另一句话:“他不是在工作,就是在学习。” /p p   卢柯最不能容忍的是实验数据模糊或错误。有学生来汇报说实验材料的统计平均精密值是多少多少,卢柯会直接打断:“说最大的、最小的,大概值、大约数没有用。”也有学生写的论文,被卢柯发现有个数据没有考虑到温度的影响,结果不精确。卢柯就让他调整温度重新做,果然结果变化了,学生原本要发表的论文也被要求重新写。 /p p   但是,行为上的严谨和思想上的宽松并不矛盾。只要卢柯在沈阳,他只留出上午两个小时和下午一个半小时给自己,剩下的时间都留给学生。“讨论他们的实验结果,讨论他们还想做什么。实在没事儿,就闲聊天,大家很享受。” /p p    strong 职业科学家要一辈子与青年同行斗 /strong /p p   纳米材料的未来会怎么样?卢柯认为,“可以研究的事儿非常多,前景非常广阔”。未来,可能现在的材料都不存在了,新的材料会取代它们。“纳米材料会重塑我们的世界。” /p p   卢柯猜测自己应该能活到80岁。“那时候,我希望能弄明白纳米材料科学的基本框架,吃透纳米材料科学的基本原理。脑子里还要存很多的科研经历和故事,和年轻人聊天时,能聊点好玩的、对他们有价值的信息。” /p p   去年,卢柯去拜访了自己80多岁的德国导师。见面前,老先生刚做了一场手术,看起来精神不济,卢柯调侃说,“跟我讲讲你这一年都做了什么”,老先生的眼神立马就亮了。 /p p   老先生退休后,自费参加国际学术会,去年他去了布拉格,今年还计划要到日本,只为做一个poster。其实也就是自己一个人在书房里勾勾画画计算推导的一些想法,或许根本就没人能看明白。 /p p   为什么还要让他去呢?他太太说:“得让他去,他只有到那里才会神采飞扬。” /p p   人老了,孤独是最可怕的。卢柯想象自己退休以后,肯定不会一个人窝在沙发里,对着天花板发呆。他反问自己:职业科学家除了做科研,还能做什么呢?“做得动时,就去实验室 做不动时,就到青年人中去,青年人是我的同行。” /p p   想象着导师跟年轻人聊天时神采飞扬的模样,卢柯说,“我以后肯定也会这样。”正如,此刻,聊天中的他神采飞扬。 br/ /p
  • 真女神!30岁成清华最年轻博导,如今当选美国科学院院士
    p   30岁时,她就成为了清华大学最年轻的正教授、博士生导师。 /p p   37岁的她率领团队,攻克了困扰生物学界近半世纪的科学难题,首次解析了人源葡萄糖转运蛋白GLUT1的三维晶体结构。 /p p   2016年,因为在蛋白质结构方面的突出贡献,她入选 《Nature》 杂志评选的 “中国科学之星”。 /p p   2017年,加盟普林斯顿大学,担任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担任雪莉· 蒂尔曼终身讲席教授。 /p p   目前,她在 《Nature》、《Science》、《Cell》 等国际顶级杂志上发表超过20篇重要论文。 /p p    strong 2019年4月30日,美国科学院公布新入选院士名单,年仅42岁的颜宁名列其中,正式当选为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span style=" color: rgb(127, 127, 127) " (名单显示其仍为中国国籍) /span 。 /strong /p p   颜宁的当选,表明她的学术成就得到了国际学术界的认可,在此向她表示祝贺! /p p   除了祝贺之外,我们一起走进学术女神的世界: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一、颜宁的学生时代 /strong /span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喜欢自由的人生 /strong /span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strong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5/uepic/bbbb951a-8c31-469e-b963-b2792e256448.jpg" title=" 1.jpg" alt=" 1.jpg" / /p p   1977年,颜宁出生在山东莱芜。莱芜现在是济南的一个区,也算革命老区。铁道游击队的枣庄,孟良崮的临沂离那都不远。 /p p   小时候的颜宁,活脱脱的男娃性格,上树偷桃,下河摸虾,天不怕地不怕,像风一样的女子到处疯跑。 /p p   也许是生在孔孟之乡,从小颜宁就爱学习,喜欢琢磨,喜欢一切美好的东西。她兴趣广泛,爱好武侠,喜欢唐诗宋词,文科一直是年级第一,目标是北大中文系,从小的理想就是要做一名记者。 /p p   谁知道班主任老师认为文科不如理科实在,硬把她拉回了理科。班主任语重心长地说:“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没想到这句烂俗的话,放在今天的颜宁身上,简直就妙不可言。 /p p   高考填志愿时,父母希望颜宁学医 颜宁也想学医,但她心软,又喜欢小动物,根本下不了手解剖,最后只好选择了与医学相关的生物科学与技术专业。由此,拉开了她在清华大学辉煌的人生之路,这是后话了。 /p p   在成为大科学家之前,颜宁就是一个普通小女生。进入清华后,面对来自全国一等一的高手,颜宁压力很大。尤其是高等数学,更是她的拦路虎。颜宁非常担心,一度做噩梦,认为自己过不了,肯定要挂科,最后鬼使神差以67分涉险过关。 /p p   但颜宁却因此获得了巨大信心,如此糟糕竟然也过了,可见没什么可怕的。这一次心理的调适,对颜宁未来发展有重大的意义。那以后,她更加活跃,参与到各种兴趣活动中去,打球、健身等等,并且在大二成为学生会主席。 /p p   大三颜宁被著名结构生物学家饶子和选入自己的实验室。这一步对颜宁的未来产生重要影响。以前她总觉得实验枯燥,没意思。但在饶老师的指导下,她渐渐爱上了做实验。一面跟实验室的师哥师姐侃大山,一面满怀期待地等待未知的实验结果,其实特有趣的。 /p p   大四颜宁收到了诺和诺德中国制药公司的就业邀请函,薪水优厚,无数人梦寐以求,但颜宁婉拒了,很多人一辈子也不知道该做什么。 /p p   颜宁说,我喜欢自由的人生。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二、七年留学生涯 /strong /span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决定了颜宁未来的人生道路 /strong /span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strong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5/uepic/40135a4c-72c1-46f5-bb88-3a2a3b9d31ff.jpg" title=" 2.jpg" alt=" 2.jpg" / /p p   在普林斯顿度过七年,颜宁对那里的绿地蓝天、微风古堡充满思念。 /p p   “普林斯顿真是太美了!”颜宁眼里直放光,“那里保留了大片的森林,还有一条运河。秋日的黄昏凭窗望去,周围是红色、金色、紫色的树,夕阳下的湖面波光闪闪,成群的野鸭在暮色中飞翔……有时竟然看得热泪盈眶!” /p p   除了自然之美,颜宁更领略了科学之美。“给我们上课的大都是成就卓著的科学家,经典论文甚至课本里的很多东西就是他们亲自做出来的。他们能把每个科学发现讲得像历史故事一样引人入胜,会让你觉得:哇!原来做生物这么好玩!” /p p   让颜宁难以忘怀的,还有普林斯顿的一对教授夫妇,都是美国科学院院士,丈夫还是1995年的诺奖得主。 /p p   “我是个夜猫子,很多时候晚上11点了,还看见他们夫妇在各自的实验室观察显微镜下的果蝇,那种淡定从容、简单执着让人感动。我觉得自己将来就是要这个样子,很简单地做自己喜欢的研究。”颜宁说。 /p p   在三个实验室轮转一年之后,颜宁到施一公的实验室做博士论文,先是从事抗肿瘤方面的研究 2005年继续做博士后,转型到膜蛋白研究。 /p p   “一公常常说:不要整天想着柴米油盐,只要你现在努力做到最好,未来的路就会越走越宽,根本不用为找工作发愁。实验上遇到苦恼,和他谈过之后,你就觉得自己好像很行,肯定能成功。最后还真的没有失败。” /p p   在施一公的指导下,颜宁做得顺风顺水。2004年12月,她顺利通过博士答辩,并获得2005年度《科学》杂志和通用电气医疗评选的北美地区“青年科学家奖” 2006年10月,她带两个师弟师妹仅用一年多的时间,就做出了实验室的第一个膜蛋白结构。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三、清华最年轻教授 /strong /span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回归母校 /strong /span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strong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5/uepic/a6d75660-dad9-4ca1-9889-6c658ef4c8c4.jpg" title=" 3.jpg" alt=" 3.jpg" / /p p   当时她30岁,是全中国最年轻的正教授之一。 /p p   平素喜欢扎马尾、穿休闲装的颜宁,走在清华的校园里,看上去就像学生一样年轻活泼,她平时喜欢自称“青椒”,谐音青年教师。学生时代最讨厌教授照本宣科的颜宁,如今成了传道授业解惑之人,更是不曾对学生懈怠。 /p p   2007年,颜宁欣然接受清华大学的邀请,回到了母校工作。一切都是白手起家:安装实验台、订购仪器试剂、手把手教学生做实验…… /p p   颜宁说:“刚建实验室的时候,我都快疯掉了。”曲折之多,进展之慢,让急性子的她直抓狂:“大约有半年我都异常焦虑,后来步入正轨后,就顺畅得多了,感觉做实验跟国外没什么区别。” /p p   自2007年回清华独立领导实验室以来,颜宁发表学术论文40篇,其中13篇以她本人作为通讯作者的论文发表在《自然》《科学》《细胞》等顶级期刊上,其成果两次入选《科学》评选的年度十大进展。速度之快、水平之高,令国内外同行刮目相看。 /p p   如今,再谈起当时的选择,颜宁毫不犹豫:“回国是完全正确的选择。”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四、影响全球的的科研成果 /strong /span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被《自然》评为十位“中国科学之星”之一 /strong /span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strong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5/uepic/71f45938-b415-48e1-bfd0-4425146205f8.jpg" title=" 4.jpg" alt=" 4.jpg" / /p p   2009年以来,她以通讯作者身份在国际最有影响力的顶级学术期刊《自然》、《科学》、《细胞》上发表了19篇论文,其中两篇被《科学》「年度十大进展」引用。 /p p   颜宁是施一公老师的学生,在回国的5年里已经在CNS上发文9篇,在以论文数量排资论辈的环境,这对一个科研工作者来说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数字,可以完爆很多中科院院士。 /p p   颜宁的工作主要致力于重要跨膜运输蛋白的结构与功能机理的研究。GLUT1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转运蛋白,这是非常重要非常有价值的一项基础研究,但是距离实际的临床应用还有很远,但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本身就是有区别的,在我看来,基础研究就是为了探索未知。 /p p   该成果在当年5月18日由《自然》杂志在线发表后,立刻受到国际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和高度评价,充分肯定这是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科学成就。 /p p   2012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斯坦福大学教授布莱恩?科比尔卡(Brian Kobilka)评价说:“要针对人类疾病开发药物,获得人源转运蛋白结构至关重要。对于GLUT1的结构解析本身是极富挑战、极具风险的工作,因此这是一项伟大的成就。” /p p   美国科学院院士、美国人文与科学院院士、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教授、膜转运蛋白研究专家罗纳德?魁百克(RonaldKaback)表示:“人们终于首次成功解析了人源膜转运蛋白在原子分辨率水平上的晶体结构,这是50年以来的一项重大成就。” /p p   人体GLUT1基因序列鉴定者、美国科学院院士、美国人文与科学院院士、麻省理工学院资深教授哈维?罗德士(Harvey Lodish)认为,这是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并且表示将把这一重大成果加入到他正在编写的《分子细胞生物学》(Molecular Cell Biology)经典教科书第八版之中。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五、加盟普林斯顿大学 /strong /span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希望在科学上取得更大突破 /strong /span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strong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5/uepic/f7544d1e-923a-4e37-9fbc-2c498b0bba63.jpg" title=" 5.jpg" alt=" 5.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颜宁接受记者们采访 /p p   2017年,时任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颜宁因受聘于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担任雪莉· 蒂尔曼终身讲席教授,而在国内引起强烈关注。 /p p   为何离开?颜宁用“居安思危”解释:“我生怕自己在一个环境里待久了,可能故步自封而不自知。换一种环境,是为了给自己一些新的压力,刺激自己获得灵感,希望能够在科学上取得新的突破。” /p p   “另一方面,清华大学和普林斯顿大学都是我的母校,能够在这两所让我骄傲的母校任教是我一直以来的理想。我很开心10年前清华大学向我伸出了橄榄枝,两年前普林斯顿大学也同样向我伸出了橄榄枝,让我得以梦想成真。我也会凭着对清华的热爱,尽己所能,促进普林斯顿等国外一流学府与清华的交流合作。这也是我在这个阶段回报母校的一种方式。” /p p   2018年10月,在接受采访时,颜宁表示,从清华到普林斯顿,她说个人微环境上变化不大,但在普林斯顿的一大优势是能收到很多特别好的博士后申请,这可能与多方面因素有关,包括国内高校招人时大多要求青年应聘者有国外留学经历、普林斯顿作为世界名校对人才来说吸引力比较强等。目前,她在普林斯顿的教学科研都在顺利地推进,她带了1个学生和8个博士后,其中有5人从清华带过去。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六、正直的颜宁 /strong /span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眼里揉不得沙子 /strong /span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strong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5/uepic/7e610aee-15b8-43d8-8a97-240884a09823.jpg" title=" 6.jpg" alt=" 6.jpg" / /p p   “她特别正直,有啥说啥。我们也知道,但是我们就不说,懒得说,或者是压根儿就不想说这个事,也不想得罪这个人。她就敢干。” /p p   2016年5月2日,一篇发表在国际顶级期刊《自然-生物技术》的论文引发了国内学术界和媒体圈的爆炸性关注。 /p p   当时,被国内部分媒体称为“诺奖级”的科研成果,在论文刚发表的两个月里,平均每天就有66篇相关的中文新闻报道产生。 /p p   而这篇论文的通讯作者韩春雨,来自设备、经费和科研人员都十分有限的河北科技大学,这个消息几乎让整个国家都沉浸在为拥有这样励志的本土科学家的激动情绪之中。 /p p   论文发表17天后,颜宁发了一条微博: /p p   “这个研究如果所有数据solid,前景巨大,好极了”。但她同时写道,“不属于创新型研究,是跟风型,没必要神话,原创在2014年”。 /p p   这样的言论让颜宁在当时一边倒的舆论中饱受攻击。不少网友认为颜宁故意诋毁韩春雨,做不出真正的创新型研究而“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甚至有人还上升到人身攻击。 /p p   面对学术道德这件事,李硕觉得他的导师颜宁“眼睛是不容沙子的”的,“在韩春雨这个事件上来讲,她可能更多的是觉得皇帝的新装,大家都不愿意去说他,你好我好大家好。那长此以往下去,中国这个学界就是有问题的了。” /p p   2017年8月3日,《自然-生物技术》发表了一篇社论,称韩春雨及其团队主动撤回了这篇至今没有实验室独立重复出实验结果的论文。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七、小女生颜宁 /strong /span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网友:可爱又接地气的科学家 /strong /span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strong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5/uepic/2f6ce47e-47c5-4d7c-9fb4-b1ef01d83bb3.jpg" title=" 7.jpg" alt=" 7.jpg" / /p p   喜欢带学生出去吃饭,嗨歌,整个一个少女心,单纯,快乐、干净。 /p p   不要看颜宁科研成就这么高,就觉得人家平时很严肃呆板。 /p p   “活在当下”一直是颜宁的生活态度,除了搞科研,青春还有许多有趣的事情,颜宁喜欢去尝试。 /p p   她常常会组织学生一起看电影、玩杀人游戏、唱K,甚至滑雪。。。有时,也会把学生做不好的实验做出来,然后拿到学生面前显摆一番: /p p   “你看,姐姐我用了不到一天的时间,做出了你们3天的工作,我觉得你们真的还没有出师啊。” /p p   颜宁还喜欢斗嘴,饶毅作为一个“爱开玩笑”的科学家,大家知道他的嘴已经很厉害了,然而据颜宁说: /p p   “和饶毅教授斗嘴,从来没有输过。” /p p   听说颜宁还爱刷微博,正好我也有这爱好,就忍不住去看了一眼。 /p p   我的天呀。。。我好像对世界级的大科学家又有了新的认知。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5/uepic/71734b3d-f98d-4651-83c0-2810c7131f15.jpg" style=" " title=" 8.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5/uepic/a17314aa-55fc-424d-862e-73064c81a638.jpg" style=" " title=" 9.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5/uepic/8d344eec-48a1-4e22-8e26-9a044e12ccd3.jpg" style=" " title=" 10.jpg" / /p p   追剧、时评、游戏样样都有,《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人民的名义》《外科风云》……三季的《爸爸去哪儿》也是一集不落。而且颜宁还是胡歌、李健、周星驰以及小马哥的小迷妹,花痴得很呢。 /p p   在颜宁刚满40岁时,生日当天,她在朋友圈里卖萌自嘲,“不惑?人家明明还是小菇凉么”,短短一句话还用了两个emoji表情。 /p p   她在微博上大谈热播剧剧情、转发她喜爱的明星照片、做微信公号主编,和闺蜜一起做视频访谈,在网上对看不惯的事情直接批评。 /p p   正是她的这些“业余活动”,和严肃媒体上不时传出的“颜宁课题组又有科学新发现”的消息一起,拼凑出了她的公众形象。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她的科研成就,举世瞩目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她的性格率真、纯粹、敢怒敢言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这,就是颜宁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再次向颜宁表示祝贺! /strong /p
  • 70后科学家陈智勇成国家自然科学奖最年轻获奖者之一
    陈智勇生活近照(本人提供)   本报上午快讯 今天上午10时,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1977年出生的温籍科学家陈智勇喜获国家自然科学奖,成为该奖项最年轻的获奖者之一。   陈智勇出生于苍南,1992年毕业于苍南县龙港一中,同年考入温州中学。1995年保送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自动化系。2005年获香港中文大学博士学位。此后到美国弗吉尼亚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2006年底起至今在澳大利亚纽卡斯尔大学任教,并于2010年获得该校终身教职。   陈智勇获奖项目为“非线性输出调节问题及内模原理”,这是控制与自动化工程领域的唯一获奖项目。该研究理论利用复杂的数学工具探索出更可靠的自动控制系统。它的科学应用范围包括日常机动仪器,如汽车的自动驾驶、精确的机械制造系统等,也包括航天国防等领域,火箭的启动、卫星的姿态控制等。如应用于国防,可以让导弹射程更准确,跟踪精确性及稳定性都大为提高。   温州素来有“数学之乡”的美誉,良好的数学氛围造就了一批科学家。今天上午,陈智勇在澳大利亚接受本报记者连线采访时说,他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与此也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自动化是应用数学的分支,能在这领域取得成就也要归功于对数学的兴趣爱好。”他在温州中学上学期间,每次都获得温州地区奥数竞赛一等奖。   国家自然科学奖是五项国家科学技术奖之一,始于1956年(当时称为中国科学院科学奖金),1982年更名,1999年正式设立,之后每年评选一次,授予在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中阐明自然现象、特征和规律,做出重大科学发现的公民。此次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在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学、地球科学、生命科学等基础研究和信息、材料、工程技术等领域的应用基础研究中,共评选出30项国家自然科学奖。   据了解,此前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的温籍科学家有苏步青、谷超豪等。苏步青分别获1956年中国科学院科学奖金和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中科院院士谷超豪获得2009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 30岁当博导,38岁当选最年轻院士:他的人生就像安了加速器!
    p   2003年,38岁的卢柯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是改革开放后当选年龄最小的院士,这个纪录至今仍未被打破。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WIDTH: 450px HEIGHT: 391px" title=" 微信图片_20180328224103.jpg" border=" 0" hspace=" 0"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3/insimg/654e331b-6efc-45e5-bd32-094045daf12c.jpg" width=" 450" height=" 391" / /p p   在常人眼里,今年52岁的卢柯一直在“惊悚地成长”——16岁上大学,30岁当博导,32岁担任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36岁出任中科院金属研究所所长,38岁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40岁当选德国科学院院士,41岁成为美国《科学》杂志的首位中国评审编辑,48岁成为中国“万人计划”的首批杰出人才6位人选之一。卢柯的人生就像安了加速器,每一步都走得比同龄人更快更受瞩目。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WIDTH: 450px HEIGHT: 338px" title=" 微信图片_20180328224119.jpg" border=" 0" hspace=" 0"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3/insimg/68b33972-879f-454e-95b5-98028c961097.jpg" width=" 450" height=" 338" / /p p   strong  缺什么就补什么 /strong /p p   熟悉卢柯的人都知道,他除了锻炼身体没别的爱好,一心扑在工作上:几乎每个晚上都有工作,每周只休息半天,离开金属所不是回家就是去机场——参加国内外各种学术交流和会议,其他地方几乎不去。他把自己定位成职业科学家,“不做科研,还能做什么?” /p p   他效率非常高,几乎是用半天的时间就能把一天的活儿干完。他一直在加速理解什么是科研,加速实践自己的科研想法。他的理由是:“越早经历,越早能修正自己的错误,死之前做有价值事情的时间就越多。” /p p   为什么能这么快呢?卢柯认为客观上是自己运气好,主观上方法和努力很重要。学习有学习的方法,做科研有做科研的方法。跌跟头爬起来也有爬起来的方法。他的方法是“讲求效率,缺什么就学什么,不被动等待。” /p p   16岁,卢柯考入南京理工大学金属材料及热处理专业,志愿是父母填报的,他根本不知道材料是什么。大四做毕业设计实验时,他能动手做了,才觉得有意思。“感兴趣了,毕业分配又不想回甘肃,那就考研吧。”可考研很费劲,他高考分数超甘肃录取线60多分,但全系120多人,他入学成绩倒数第二,高考英语也只有30多分。 /p p   那就从头学起,他玩命学英语,把专业最经典的英文原版教材——《位错引论》,花了一年时间翻译成中文看。一年后,他考研总成绩是系里考中科院的学生中最高的。 /p p   读研时上课少,卢柯很多知识都自学。做实验需要物理学知识,他就捧着《非晶态物理学》自学,把书都翻烂了。到德国读博士后,他发现自己的热力学知识不够,就找书从头开始看。学完后,他还用热力学方法对自己的研究做了一个系统计算,这个计算让他发了一篇论文。 /p p   现在,他的学生做实验碰到热力学知识来问卢柯,他都能迅速地给出解答。学生诧异:“老师你怎么对热力学这么熟悉?”他就说,“热力学是我自己学的,所以印象极其深刻。你缺什么,就要自己去补什么。”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WIDTH: 450px HEIGHT: 191px" title=" 微信图片_20180328224424.jpg" border=" 0" hspace=" 0"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3/insimg/415d533d-9bda-4460-a725-f64213f91aec.jpg" width=" 450" height=" 191"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卢柯课题组合影 /p p   实验做完了,理论上解释不通也要去学习。2011年,卢柯开创了梯度纳米结构材料研究领域。研究之前,他只知道自己有点思路上跟别人不一样,他期待这一点能带来什么变化。实验结果让他惊讶,他一度无法解释金属中原本不相容的“高强度和高塑性”为何能在纳米尺度下兼得。他向人请教转换思路,从力学性能本质出发去分析,最终才弄明白。 /p p   卢柯总结自学的经验:“自己先琢磨,琢磨不透就去找人问。你就说,这个是什么,我看不懂,你给我讲一下嘛。我去问,你觉得我笨又有什么,我就这样。”最近,他又开始自学界面方面的教课书了。 /p p   研究生毕业后,卢柯才确定了自己的兴趣——纳米材料。他想探究纳米尺度的材料能带来什么。他觉得确定的时间有点晚了。 /p p   2016年5月19日,在中国科学院大学玉泉路校区的科学前沿进展讲座上,他把自己的求学体会转送给在场的300多名国科大本科生:“去找兴趣,越早找到越好。国科大的科学前沿讲座涉及各个领域,是找兴趣的好机会。” /p p   “这一轮精品讲座扫下来,你对什么感兴趣,你到底喜欢什么,应该会有点思路。至少你能了解到老师们的兴趣。有时候,改变你兴趣的,不是一个学科,而是一个人。你跟了一个导师,这辈子就可能‘捂’进去这个领域了,能‘捂’进去是好事儿。” /p p   strong  科研就是自己跟自己斗 /strong /p p   “捂”进纳米材料领域后,卢柯一直专注于对材料“制备-结构-性能”关系的思考,并取得了一系列成就。2000年至今,卢柯课题组先后研究出“纳米孪晶结构”“梯度纳米结构”“纳米层片结构”等几种新型纳米结构,研究水平国际领先,为开发高综合性能纳米金属材料开辟了新途径。 /p p   不是没有过挫折和痛苦,卢柯的实验也曾好多次做不下去。他说,“做不下去时,就跳出来,放到更大的视野下去看看。” /p p   1998年,卢柯在参加学术会议的路上偶遇一位国际大牛,他兴奋地说起自己在做的表面纳米化研究。大牛一瓢冷水泼下来,“你去看某某人的文章,有人早研究过了,nothing new。” /p p   备受打击的卢柯并没有叫停实验。他读完文章后,仔细分析别人做了什么,还有什么东西可以做。他和学生花了很长时间做样品。从1997年—2005年,第一代样品做出来,卢柯觉得“完了,就到这儿为止了!”样品坑坑洼洼,粗糙度太大,根本看不见表面纳米层对力学性能的效果。 /p p   “要放弃吗?” /p p   “要放弃,这是技术问题,但大目标不变。” /p p   “万一错了呢?” /p p   “有可能错,那你也得承受。科研有风险,这是一个斗智斗勇的过程。” /p p   “跟谁斗?” /p p   “跟自己斗!” /p p   卢柯扔掉第一代样品,扔掉了之前的原理,换思路带领学生又做了五年,还是什么都没做出来。不过,这回他认定自己的思路是对的,不放弃。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WIDTH: 450px HEIGHT: 321px" title=" 微信图片_20180328224430.jpg" border=" 0" hspace=" 0"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3/insimg/a55bebb0-8a83-41b4-b96b-3bdcf84e76c3.jpg" width=" 450" height=" 321"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2016年5月19日,卢柯在中国科学院大学科学前沿进展讲座现场 /p p   一年后,“两头粗中间细,界面光洁,强度和塑性都很高”的梯度纳米结构样品就做出来了。2011年,这项成果被发表在《Science》,起初大家都不相信能实现,后来又都跟风做。2015年,美国材料学会秋季大会上,还开设了专门研讨 “梯度纳米结构材料”的分会。 /p p   同时期,卢柯课题组还开展其他多项研究。2003年,他们发现利用表面纳米化技术将铁表层的晶粒细化到纳米尺度,其氮化温度显著降低。表面纳米化技术成功应用到了宝钢集团冷轧厂的拉矫辊上,大幅提高了拉矫辊的使用周期。 /p p   像这样能在短时间内投入使用的材料和技术是少数,“99%的新材料都停在死谷里,等待着走出去。”材料研发过程的复杂性、长周期、大尺度跨越、低成本要求,卡死了很多新材料走向实际应用,也让卢柯和很多从业者感到不幸,“大部分人在死之前,是看不到他研究的材料能用上的。” /p p   strong  照猫画虎,画出的永远是猫斗 /strong /p p   经常会有人质疑:中国的制造业不行,是因为材料不行。卢柯觉得很冤枉,“美国、日本制造业发达,不仅是材料好,是整个系统都好。我们材料可以做得很好,但其他环节中只要有一个出问题,就不行。” /p p   新材料使用前要经过4个阶段:发现新材料—发现优异性能—材料研究与发展—材料应用。在最关键的“材料研究与发展”阶段,又要经历“材料—部件—系统”3个维度的转变。每个维度都有不同领域的人在做,很容易产生断层现象。 /p p   这种断层是不幸的源头之一。“做材料的只关心材料能不能做出来,具有什么组织结构,什么性能等 做部件的只关心技术能否实现,成本低不低,批量生产可不可靠等 到系统时,又只关心系统的设计、稳定性、制造、功能、成本等。”卢柯说。 /p p   卢柯能把控的是要求自己和学生:“既要有技巧把材料做好,又要看到部件和系统对材料的需求。既要创新,又要在漫长研发周期中,学会坚守。” /p p   “坚守什么? 坚守对基础知识的探索,坚守精益求精。不求甚解,是我们落后的原因。”卢柯反复告诫自己的研究生。 /p p   “与其说我们和国外的差距是材料技术上的差距,不如说是差在我们对材料本身的理解上。你都不知道这种制备能得到什么样的结构,这样的结构能有什么样的性能,你怎么能控制材料?” 在5月19日的讲座上,卢柯与本科生分享自己科研体会:“我们经常做的是把国外的东西拿来解剖,然后照猫画虎地做。人家是按照自己的知识体系建立起来的,我们画出的永远是猫。虽然现在引进技术,能让我们快速地走到一个阶段,但是我们很难突破,我们完全是在学习别人。” /p p   卢柯认为:“要想有所突破,你就要从根上做,最基础的开始做。”计算模拟能简化材料设计,但是材料科学的基本规律,还有很多未知的。他说,“千万不要因为模拟计算量增大,就减少基础研究的实验工作量”。 /p p   他强调,“坚守似乎不是创新,但是它是把你的创新变得有价值,非常重要的一个步骤”。 /p p    strong “大概齐”文化太误人 /strong /p p   卢柯经常拿网球来举例问学生:“知道业余选手的我和网球天王费德勒的差别在哪儿吗?”“我是‘大概齐’玩一玩就行,自己打好一个球就很高兴,后面打得稀里哗啦也无所谓。老费的每一个动作、每个环节都是严格训练出来的,他必须按照职业要求来打,无论身体多疲惫,动作都要精准。” /p p   在他看来,职业科学家和职业选手一样——都要精准。科学研究最怕的就是“大概齐”,粗糙结果的发表会让很多人,尤其是你自己走弯路。 /p p   但是,中国的“大概齐”文化太强大了。“我们生活中都是这种文化,就像炒菜,这少点、那多点都没事儿。很多人都不懂得区分,以至于蔓延到工作和学习上。”而西方人的文化是“定量”文化,大量的测量工具都是西方人发现的,他们测量就为了定量。 /p p   卢柯观察到,一般人参加国际会议,做完poster(展板),材料就直接扔掉了。“可德国人不是,你花这么大精力做的poster,得拿回去挂在实验室。” /p p   他在德国读博士后期间,有一回自己用画框把poster镶了起来,拿了锤子和钉子准备去挂,被导师看见了,导师立刻让他下来。第二天导师请来了技工,上下测量,选了视线最好的地方。第三天卢柯准备去挂poster,导师又不让,“这里光线有点暗,看起来会很压抑,等技术员再来这儿安装2个灯。”就这样,卢柯前后一共被折回来6次,才看着技工把poster完美地挂在墙上。 /p p   “是很费劲。但看起来非常好看,而且一挂就是好多年,我每次去都去能看到它。”卢柯认为,这是一种精神。 /p p   后来,卢柯曾多次到德国、美国、法国等地访学,访学时他最关注的是科学家们的思维方式。他学习德国人的严谨,一步步按照规则来 也学习美国人的思维跳跃,弄清楚原理后大踏步前进。这些学习,对他的影响是综合的。所以,同事说他“离开金属所不是回家就是去机场”,也可以换成另一句话:“他不是在工作,就是在学习。” /p p   卢柯最不能容忍的是实验数据模糊或错误。有学生来汇报说实验材料的统计平均精密值是多少多少,卢柯会直接打断:“说最大的、最小的,大概值、大约数没有用。”也有学生写的论文,被卢柯发现有个数据没有考虑到温度的影响,结果不精确。卢柯就让他调整温度重新做,果然结果变化了,学生原本要发表的论文也被要求重新写。 /p p   但是,行为上的严谨和思想上的宽松并不矛盾。只要卢柯在沈阳,他只留出上午两个小时和下午一个半小时给自己,剩下的时间都留给学生。“讨论他们的实验结果,讨论他们还想做什么。实在没事儿,就闲聊天,大家很享受。” /p p   strong  职业科学家要一辈子与青年同行斗 /strong /p p   纳米材料的未来会怎么样?卢柯认为,“可以研究的事儿非常多,前景非常广阔”。未来,可能现在的材料都不存在了,新的材料会取代它们。“纳米材料会重塑我们的世界。” /p p   卢柯猜测自己应该能活到80岁。“那时候,我希望能弄明白纳米材料科学的基本框架,吃透纳米材料科学的基本原理。脑子里还要存很多的科研经历和故事,和年轻人聊天时,能聊点好玩的、对他们有价值的信息。” /p p   去年,卢柯去拜访了自己80多岁的德国导师。见面前,老先生刚做了一场手术,看起来精神不济,卢柯调侃说,“跟我讲讲你这一年都做了什么”,老先生的眼神立马就亮了。 /p p   老先生退休后,自费参加国际学术会,去年他去了布拉格,今年还计划要到日本,只为做一个poster。其实也就是自己一个人在书房里勾勾画画计算推导的一些想法,或许根本就没人能看明白。 /p p   为什么还要让他去呢?他太太说:“得让他去,他只有到那里才会神采飞扬。” /p p   人老了,孤独是最可怕的。卢柯想象自己退休以后,肯定不会一个人窝在沙发里,对着天花板发呆。他反问自己:职业科学家除了做科研,还能做什么呢?“做得动时,就去实验室 做不动时,就到青年人中去,青年人是我的同行。” /p p   想象着导师跟年轻人聊天时神采飞扬的模样,卢柯说,“我以后肯定也会这样。”正如,此刻,聊天中的他神采飞扬。 /p
  • 走进同济大学,寻觅亚洲最古老试验机百年身世——访同济大学航空航天与力学学院院长李岩、原副院长韦林、Tinius Olsen全球销售总监 Martin Wheeler
    p   百年名校同济大学的力学实验中心是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每当兄弟院校的力学同仁与领导到该实验中心学习交流时,一定少不了参观安置在实验中心的那台百年试验机——悬挂着“同济440001”设备标牌的10万磅杠杆式拉伸试验机(以下简称“440001”),也常常会引起参观者的极大兴趣与万分惊讶:这台百年试验机在同济大学实验中心教师长期精心管理和维修下,不但完好无损,而且还能正常的开展拉伸试验,特别是进行徐变静载试验时具有较高的精度。但这台据称亚洲范围内尚能运作的最古老的试验机的真正“身世”却鲜为人知。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width: 450px height: 262px "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6/insimg/ecb81099-a297-4553-a6ff-b935ca3ea14e.jpg" title=" 试验机截图.jpg" height=" 262" hspace=" 0" border=" 0" vspace=" 0" width=" 450"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 悬挂“同济440001”设备标牌的10万磅杠杆式拉伸试验机 /span /p p   据介绍,这台“440001”正是由美国Tinius Olsen公司(天氏欧森)的创始人Tinius Olsen先生设计并制造的。近日,“440001”迎来一次特殊的身世揭秘。Tinius Olsen全球销售总监 Martin Wheeler走进同济大学力学实验中心,并邀请同济大学航空航天与力学学院院长李岩教授,以及同济大学对这台“440001”最为了解的原副院长韦林教授共同回顾了这台“440001”的故事和渊源。仪器信息网编辑有幸对三位进行采访,并聆听了整个故事的回顾,现将实录整理成文,一起走进这台“440001”的百年故事。( i 故事稍长,快速了解请点击以下13min视频,视频由Tinius Olsen公司制作 /i ) /p script src=" https://p.bokecc.com/player?vid=55A1C063F4E18EEC9C33DC5901307461& siteid=D9180EE599D5BD46& autoStart=false& width=600& height=490& playerid=2BE2CA2D6C183770& playertype=1" type=" text/javascript" /script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走进同济大学航空航天与力学学院——力学学科历史悠久 /strong /span /p p   同济大学力学实验中心设立在同济大学航空航天与力学学院,据学院院长李岩教授介绍,航空航天与力学学院的力学学科有着悠久的历史。2004年1月,航空航天与力学学院在原同济大学工程力学与技术系和上海市航空工业学校的基础上成立,而工程力学与技术系在1956年就设立了,在力学方面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目前,学院教职员工共约90人,教授26位,副教授30位。学科设置方面,本科两个专业,一个就是非常有历史的工程力学专业 另一个则是飞行器制造工程专业,为国家航空航天事业培养人才。研究生培养,有两个一级学科硕士点,一个是力学,一个是航空与航科学与技术,还有一个力学的一级学科博士点。同时还有五个二级学科方向,包括固体力学、流体力学、动力学与控制、工程力学、航空航天材料与结构。近几年,学院逐渐在力学、航空与航、复合材料与结构方面,逐渐形成了三个特色鲜明的研究方向。这三个方向也是相互支撑、三足鼎立的,基础是力学,在此之上开展复合材料与结构,以及航空航天的相关研究工作。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width: 450px height: 276px "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6/insimg/feef8807-13eb-410f-95ba-f0334c28e3b7.jpg" title=" 李院长1.jpg" height=" 276" hspace=" 0" border=" 0" vspace=" 0" width=" 450"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 同济大学航空航天与力学学院院长李岩 /span /p p   同济大学是一个以工科为主的大学,学生也以工科为主,多数学生都要学习力学相关课程,同时也要参加力学的相关实验研究。在力学学科人才培养方面,航空航天与力学学院承担了全校广范围的基础力学课,包括材料力学、理论力学、流体力学等等。同时包括独立设课的课程实验,学院每年力学相关实验课程达到5000个学时,30000个课时。 /p p   在悠久力学学科发展的基础上,学院先后获批了国家级的力学教学示范中心、力学虚拟的国家力学教学示范中心等,即承担了两个国家级力学教学示范中心。力学学科的发展离不开先进的力学测试仪器设备,学院具有比较齐全的力学测试仪器设备,并兼具很高的整体测试水平。从小尺度力学的测试(如学院复合材料方向,从纳米、纤维尺度的测试),到常规材料尺度力学的测试,再到大型结构力学测试(如土木结构、航空航天结构的测试)等,学院都可以完成。从载荷形式来看,从静载到载荷,高频动态力学性能测试等都能完成。除了一次性测试、疲劳测试外,学院还可以实现各种环境下测试、振动方测试等。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忆历史——寻觅亚洲最古老试验机百年身世 /strong /span /p p   踏进同济大学力学中心的陈列室,几台“古董”试验机赫然眼前,让人仿佛穿越到了上世纪工业革命时期,陈列室尽头,一间独立的陈列室内,单独陈列着那台“440001”。韦林教授对这台跨世纪百年试验机背后的传奇故事进行了详细描述: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width: 450px height: 300px "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6/insimg/4174c83b-f61b-47da-a6ce-30003e7963c6.jpg" title=" 韦林截图.jpg" height=" 300" hspace=" 0" border=" 0" vspace=" 0" width=" 450"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 同济大学航空航天与力学学院原副院长韦林教授 /span /p p   “2004年,我曾接待美国Tinius Olsen Testing Machine Co.的亚洲地区负责人,当他看到我们那台扛杆式拉伸万能试验机时,就告诉许多关于Tinius Olsen 先生与这台试验机的故事。 /p p   他说:Tinius Olsen 先生早期时是一位机械工程师,年轻时从家乡挪威来到美国费城,他的才华被当地的量具厂老板里勒兄弟所赏识,并邀请其加入了其公司。有一次他与里勒先生在船码头喝咖啡时,突然有一条船的蒸汽锅炉发生了爆炸,他们就想是否可制造一架机械来预测钢材料的强度条件,避免结构的强度破坏?通过多次试验与改进后,Tinius Olsen 先生发明了这台扛杆式拉伸万能试验机。到了1880年前后Tinius Olsen 先生申请了这台试验机专利,并因此正式成立了Tinius Olsen Testing Machine Co.公司,现在这家公司已是第五代后裔经营的家族企业。按照公司运行的推算,我们实验中心的那台扛杆式拉伸万能试验机应该是生产于1880年前的跨世纪百年试验机。亚洲地区负责人又说:这是他所看到亚洲地区目前仍可使用最老的拉伸万能试验机。 /p p   在2010年期间我又发了一封信件给了在美国费城的Testing Machine Co.,希望他们能对我们这台扛杆式拉伸万能试验机提供更详细的消息。不久我收到了对方市场销售主管的回复,他在回信中附上一本杂志上刊登Tinius Olsen 公司早期创业的文章,文章中内容证实了那位亚洲地区负责人的介绍。这样看来我们这台试验机还真是一台见证同济实验历史的试验机,难怪在试险机上悬挂着“同济440001”设备标牌。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width: 450px height: 300px "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6/insimg/51786817-caa0-41d2-b214-85649184a1c9.jpg" title=" 110.jpg" height=" 300" hspace=" 0" border=" 0" vspace=" 0" width=" 450"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 “同济440001”设备标牌 /span /p p   同济大学是1907年建校的百年老校,但抗战时上海的旧校址曾被日本侵略者炸为平地,那么这台试验机是如何留存下来的?据我的老师:李宗瑢教授告诉我,这台试验机是在一九五二年全国教育院系调整时,从上海交通大学搬移到同济大学来的,关于这次的搬移还有一个特别不平凡的故事。 /p p   我的另一位老师:原同济大学副校长黄鼎业教授,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到美国学术访问时,相交了美国水力水文学报主编周有德教授,随后周先生回国时参观了我们实验中心,当他看见这台扛杆式拉伸万能试验机时,突然情不自禁的叫了起来。 /p p   周先生激动的告诉我们,上世纪三十年代,他大学毕业后被留在上海交通大学实验室做王达时先生的助教时,这台扛杆式拉伸万能试验机就是由他保养,这是实验室的宝贝疙瘩,当抗战期间日本侵略上海时,上海交通大学师生撤离到大西南,但这位周先生仍挂念着这台宝贝试验机。 /p p   抗战胜利后,他急忙赶回学校原址,可是试险机已不见踪影,经多方寻找才在炼钢炉前找到大部分零件,原来日本军国主义在二次大战临近结束前,将这台试验机拆走,准备冶炼制造枪炮,由于抗日战争胜利结束,日本军国主义者未来得及熔化,这真是万幸啊!通过修复后这台拉伸万能试验机又接着为上海交通大学的实验教学服务。 /p p   后来周先生回母校多次寻访这台牵挂的试验机,但一直没有看到,这次在同济大学遇到“故友”,真是今生有缘。听了这个故事我们也是感悟万千。 /p p   我们已经知道这台标有RLEHLE BRC× PHILA商标的试验机是Tinius Olsen先生与里勒先生在美国费城的量具公司生产,现在我们已无法寻找到里勒先生的后裔,但在Tinius Olsen的公司还留存着早期的一些资料,我们很希望通过Tinius Olsen的公司能帮助我们找到这台试验机上所刻RLEHLE BRC× PHILA的商标和 16494产品编号的详细信息, /p p   在我们实验中心内除了珍藏这台跨世纪的试验机,还保留着另一台挂着同济440002设备标牌的早期油压式万能试验机(瑞士),我们认为这些跨世纪的力学试验设备不但沉淀着百年同济大学的文化底蕴和发展历史,也见证了中国教育发展史和教育工作者无私奉献的精神。现在我也将这些事情告诉我们实验中心的青年教师,希望他们能与前辈一样为中国的教育事业做出卓越的奉献,让这些与我们朝夕相处的跨世纪试验机继续陪伴着我们的教育里程。”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width: 450px height: 300px "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6/insimg/bc37c5fa-1e05-42ba-8f53-d2266d52feeb.jpg" title=" matin.jpg" height=" 300" hspace=" 0" border=" 0" vspace=" 0" width=" 450"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 Tinius Olsen全球销售总监 Martin Wheeler /span /p p   韦林教授的描述也激起Tinius Olsen全球销售总监Martin Wheeler先生的很大兴趣。Martin Wheeler先生补充道,“1869年,一位名为Tinius Olsen挪威年轻工程师,为了梦想来到美国费城,一次偶然的机会,他的才华被当地一家名为Riehle的量具厂老板所赏识,并邀请其加入了他们的公司,随后,便有了Tinius Olsen先生在一百三十多年前设计‘440001’的故事,Tinius Olsen先生也即现在Tinius Olsen公司的创始人。 /p p   在那个时候,这台设备被用来测试金属、合金以及建筑材料(当下,我们依然还有这方面的需求)。如今,试验机的应用范围已大大扩展,应用包括测试高强度金属、合金、轻量级高强度的合金、复合材料、纺织品、土工布、智能纺织品、元器件以及整机设备等。我认为同济大学在维护保养这台机器上,做得非常出色,它也是独一无二的。当然,当下市场上还存在很多Tinius Olsen的老设备,比如使用了五、六十年,仍在使用和校准,但像同济大学这台年岁这么大的试验机,确实不多。我认为保护工程、文化遗产十分重要,同时,对于学生也很有好处,因为透过这些‘遗产’,他们可以看到世界工业的发展历程。 /p p   Tinius Olsen公司可能是最早把试验机应用到教育,研发和生产的试验机制造商之一。早期的试验机,比如这台130多年前的‘440001’,都是手工操作的,以图形的形式输出结果,测试曲线的每个点需要由操作者用针在纸张上刺点来记录,因此数据采样频率通常是每2秒一个点(或者称为2Hz),然后操作者用铅笔将针孔连接来得到测试曲线,从而描述材料强度与性能之间的函数关系。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width: 450px height: 300px "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6/insimg/8621a81e-fa3c-433c-9b4c-fb8a52392053.jpg" title=" 12.jpg" height=" 300" hspace=" 0" border=" 0" vspace=" 0" width=" 450"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 ‘440001’用来衡量力值的砝码 /span /p p   到了20世纪50年代,技术上开始引入电子驱动系统,通过马达驱动来加载力值。力值显示在刻度盘上,测试图表以笔式图表记录仪来实现。这时的采样频率在3到4Hz。 /p p   20世纪70年代,数字显示器取代了刻度盘,试验机演变成为闭环系统,传感器被用来测量力值和位移。 /p p   20世纪80年代,开始用微处理器进行数据的捕获和处理,真正意义上的模拟类型系统成为现实。从此,数据采样频率开始明显上升。现在我们回头看看那些老的处理器,他们看起来很简单,但是在那个时候,是一场巨大的革命。这意味着在那个时候测试结果由手动计算发展成为试验机闭环工作,完全不需要人工干预。 /p p   20世纪90年代,电脑就成为了测试系统的一部分。随着计算机的引入,测试曲线可以在测试过程中实时在屏幕上显示,测试结果可保存下来并在测试后进行重新计算,当然也可以将测试报告以PDF等格式打印出来。 /p p   再发展到当下,我们不会单独去讲设备或者机架,而是一个真正意义上完整的测试系统,或者说是一站式工作台,机架只是这个工作台的一部分。我们可以将各种附件和装置连接到设备上来进行材料性能和强度的测试,采样频率也提高到1000Hz。当然,如今我们关注的是半自动化、全自动化在材料测试中的应用,以及如何利用光学系统将测试报告和测试数据关联起来,这些都是近些年来的发展趋势。”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看今朝——自动化技术全面发展,2016再回中国市场 /strong /span /p p   当下,Tinius Olsen基于其优越的历史技术积累,在欧美占据很高的市场份额,相比其他几个早已将中国市场视为重中之重的跨国品牌,Tinius Olsen似乎进入中国市场更晚一些。对此,Martin Wheeler先生表示:“90年代初我来过中国,那是个令人振奋的年代,工业开始真正的发展,中国开始大量出口,制造业也在迅速发展。但遗憾的是,最初我们很难找到合适的合作伙伴。之后,我们在纺织行业找到了一个很好的合作伙伴,并在这个行业中迅速崛起。Tinius Olsen品牌也逐渐在纺织行业被广泛使用,并为行业客户所熟知。 /p p   2016年,试验机相关技术,尤其是半自动化、全自动化方面的发展加快了步伐,并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同时,视频系统开始用来协助测试材料的性能。此时,我们觉得这是Tinius Olsen再次进入中国市场的最好时机,因为我们认为Tinius Olsen具备了相关的产品及这些新技术的能力。另外,我们认为中国市场是有需求的,尤其是制造业。整个制造业正在进入一个先进数字化制造的阶段,而这正是我们能够真正发挥作用的地方。中国的工业领域、相关制造商、科研人员,也确实可以用到我们的产品和技术,我们也相信Tinius Olsen可以帮助他们。因此,2016年Tinius Olsen在上海建立了一个产品和培训中心,并建立了一个充满活力和能力的团队来帮助我们的客户,来满足他们的需求。这就是为什么Tinius Olsen再次来到中国的原因,我们确信在这个领域,Tinius Olsen将有很多机遇。 /p p   交流中,Martin Wheeler还谈到了与科研用户的合作,他认为,作为一个试验机制造商,Tinius Olsen需要与像李院长、韦教授等这样的研究人员密切合作,因为他们站在材料科学和材料工程的最前端,设备商需要了解这个行业的发展方向,这样才能提供技术和产品来满足他们的发展需求。他们按照自己的方式逐步发展,设备商则需要沿着同样的道路,跟着他们的步伐走下去,为他们的需求提供产品、技术支持,从而最终走向制造业实现落地。所以,Tinius Olsen必将与科研用户携手合作。 /p p   同时Martin Wheeler也对Tinius Olsen自己的工程师感到非常自豪,他们大量参与了标准制定的过程,比如美国的ASTM标准,和全球的ISO标准。Tinius Olsen许多工程师都是这些标准委员会的成员,他们始终在做出着很大的贡献,从科研人员那里得到反馈,并应用在产品研发中,让产品可以与时俱进,并满足客户的需求。 /p p   对于合作,李岩教授也表示,首先,科研成果与设备仪器是紧密联系的。一方面,科研工作中需要有非常可信赖的仪器设备,来保证研究中测试的数据是可靠的 另一方面,高水平成果的取得,与高水平测试设备也是紧密相关的。其次,科研工作者还要与科研设备商多多交流沟通,沟通不畅往往造成信息割裂,如设商做出了非常好的设备,但科研工作者不知道,或科研工作者有需求,设备生产厂家却不知道等,加强交流对于双方都会有很大帮助。 /p p   另外,李岩教授还反应,大多数科研工作者还面临着经费紧张的问题,越先进的设备其成本也一定是越高的,每个科研工作者都去自己购买设备并不现实,这就造成许多先进的设备大多科研工作者都用不到。同时,建议搭建一个科研平台,比如高校和设备商共同建立,让一些设备实现共享。如此,在共享过程中,设备商也可以获得很多的信息与收益。 /p p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展未来——极端环境、多尺度、原位、自动化、光学测量 /span /strong /p p   关于力学测试的研究热点及未来发展,李岩教授认为,以下几方面是当下的研究热点:一是极端环境下的力学性能测试,从国家和科研需求来看,极端环境要求越来越多,这方面还没有更好的设备能满足需求 二是从尺度来讲,一方面是往极小尺度方向,在微纳尺度上的性能测试需求也逐渐增加 另一方面是往大尺度方向,大型结构复杂加载状态下的力学性能测试,比如航空航天结构,其应力是非常复杂的,需要多种加载,而且是要多点响应的设备,将来这方面的需求也是非常大的 三是原位加载的设备,虽然已经有部分相关设备,但技术还不完善,比如说在观察扫描电镜的时候,能够在加载的同时观察微观形貌变化的设备,如果这方面设备能再普及一些,会对力学方面的研究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p p   Martin Wheeler先生也补充道,材料力学和测试应用中,有两大方向在飞机和汽车等领域得到广泛发展:一是高强度材料,一是轻型材料。这也是材料科学的发展方向,就试验机而言,也将是两个需要长期突破的重要方向。而单就试验机技术来讲,近期,主要有以下两方面发展趋势: /p p   第一个趋势是半自动和全自动化。自动化是为了追求更完美的可重复性、优异的可追溯性,在如今变得越来越重要。如果你是向航天工业提供紧固件的供应商,或是提供用于手术的医疗设备的供应商,那么你的产品的可追溯性和材料的可靠性就十分重要,你必须确保每件产品都是100%的零差错。因此,试验机的可追溯性就变得至关重要。所以,当你在做测试的时候,良好的可重复性和可追溯性可以改善测试的不确定性。同时,对于制造商来说,生产力也很关键,试验机只是一个系统、一个工具,而这个工具应该帮助制造商提高生产力,这便是系统的自动化。 /p p   第二个领域是光学测量。今天看到的这台130多年前的“440001”试验机的输出是一组结果,以及一个2D格式的图形数据,来呈现材料的强度和性能。且在接下来的一百年里,并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当然采样频率有所提高,变得更自动化,更快地得到结果,更精确,更高的分辨率,但还依然是2D形式的图形数据。Tinius Olsen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和资金来研发满足需求的摄像系统。这个摄像系统当然不仅仅是一个网络摄像机、一些图片或一系列的视频帧,而是能够嵌入实时应变数据的视频文件。这意味着在测试后,它可以在虚拟测试环境中重新播放,重新分析,重新计算结果,并且有符合要求的可追溯性。Tinius Olsen目前可以做到,试验机工作站的输出结果,是2D图形数据与嵌入应变数据的实际测试视频。这也将是材料科学与材料测试的一个发展方向。 /p
  • 福布斯最年轻女富豪走下神坛:验血技术遭质疑
    p   华尔街日报的“十亿美元俱乐部”的全球创新企业排行榜上,Theranos以90亿美元的估值,稳稳地坐在美国第九的位子上;给Theranos撑腰的投资人包括甲骨文创始人Larry Ellison这样的传奇大佬 帮Theranos决策的董事会里有基辛格这样的外交高人;Theranos还在2013年被Healthline评为10大医疗科技创新之一。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QQ截图20151022135500.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510/insimg/c080de82-d969-4309-ad77-657e51149d9c.jpg" / /p p   而Theranos创始人,伊丽莎白· 福尔摩斯(Elizabeth Holmes),成长经历更像是一个传奇,精通中文的她,最早做过销售C++编译器到中国大学的生意 大学进了常春藤名校斯坦福的化学工程系;19岁辍学,用自己的学费创业,建立了Theranos;到2014年为止,全球有84项专利,联合参入上百个发明;2015年,以45亿美元的身价,成为福布斯财富榜上最年轻的女富豪;今年成为奥巴马总统的创业者大使。 /p p   所有的这一切,可能只能用一个词来形容:牛逼! /p p   strong  真“牛逼”,还是会忽悠? /strong /p p   而面对如此“NB”的公司和创业者,我们最想知道可能就是Theranos这家公司到底在做什么?他们的产品是什么?产品有多好?这些问题这两天在美国媒体中,不但只是疑问,而是成为质疑?甚至怀疑。到底背后发生了什么? /p p   首先,还是简单得说一下Theranos的“发家史”,创建于2003年,Theranos在伊丽莎白· 福尔摩斯的带领下,利用行业里成为“微流体”(把微量液体变成微小的液态流)的远离进行的血液测试新技术的开发。他们声称自己的发明比传统方式:更快,更准,更便宜,而且更少痛苦。害怕针头的伊丽莎白· 福尔摩斯最早就是不想为了验血手疼,而有了发明用手指尖扎的几滴血的测试技术,而且Theranos声称他们可以用这滴血完成的检查项目超过200个。如果如Theranos所说的那样,可以颠覆的可是整个的医疗测试产业,这个在美国,年收入730以美元的行业中70%的业务将被他们轻松取代,并可以推动很多病的实验和治疗。谈到自己的心血,伊丽莎白· 福尔摩斯说“重要的是我们在改善人们生活方面做得到底有多好,这是我工作的原因,也是工作的动力。”也因此,Theranos被称做医药界的“苹果”,伊丽莎白· 福尔摩斯更因为她喜欢的黑衣造型,把比作新一代的乔布斯。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QQ截图20151022135530.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510/insimg/16f9a9a3-d6dd-44ce-ac7c-9d8a3b0a3fbc.jpg" / /p p   而这样宏伟的颠覆性发明,本该让整个医疗界为之振奋。但是我们能听到的声音却是各种各样的。美国临床化学协会的主席,埃默里大学的教授Dave Koch提到Theranos说,“不可能去评论它到底怎么样,可能超级好,可能很糟。但是没有任何东西可以看,可以读,可以测试的情况下,我实在没有明确答案。” /p p   strong  神秘公司到底在保守什么秘密? /strong /p p   当然Theranos十几年的发展不是没有业绩可循,Theranos从2013年开始提供一些测试服务,已经和walgreens有了合作,并在42个药房尝试建立了实验室,同时还开始帮助辉瑞等大型药厂进行测试工作,并在美国军方获得了业务。但是学界的疑问集中在Theranos到目前没有公布过任何自己产品和同类产品的比较性实验结果,除了一个6个病人的单项测试结果,他们没有发表过和自己技术相关的学术性研究,同时也没有给予独立的研究人与进入他们实验室的机会。而创始人伊丽莎白· 福尔摩斯也是难开金口,很少面对媒体的她,说到自己公司的技术都表示这是“商业机密”而避而不谈,而整个公司的态度也是一样,沉默只是为了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不被对手拿走。Theranos认为美国食品医药安全委员会,FDA的检验才是最重要。到现在为止,FDA只批准了他们在疱疹方面的测试。当然,证明Theranos的技术在一项测试上是有用的。但是喜欢质疑的学界,还是对剩下的200多项其他测试抱有问号。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QQ截图20151022135604.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510/insimg/69763b1a-dbe8-453d-a54c-65a8213d8588.jpg" / /p p   如果说学界因为Theranos的沉默,还只是抱有疑虑,那华尔街日报15号的一篇文章就直接把这个疑虑变成了指责。文章中表示,Theranos的前员工反应,公司现在只有15项测试是通过少数体液在自己开发的Edison机器上测试,其他190项测试都是用传统方式在进行,还有前员工对Theranos检验的准确性有质疑,认为操作上有不合法的地方,并向相关监管部门已经举报。另外还提到伊丽莎白· 福尔摩斯在2005年雇佣的英国生物化学家Ian Gibbons,并共同开发了很多Theranos的专利。Gibbons已经在2013年自杀,而她的的遗孀表示,Gibbons说进展很缓慢,甚至提到“什么都无效”。同时还拿出了一些,实际发生的测试不准确的案例。 /p p   而16日,又有了新消息,在监管机构的压力下,Theranos除了一种测试外,停止用手指取样。FDA对Theranos有过匿名检查,认为他们使用的存放血液的迷你管没有被批准过。之后他们开始接受医疗保险和补助服务中心的审计。 /p p   纽约没有测试站,我没法马上有机会去自己试试看。不过点评网站Yelp上,Theranos在Palo Alto的试验站得了3.5颗星(5星满分),9个留言中看到,一人抱怨不准确,一人抱怨还和原来抽血一样,两人抱怨有疼痛和创伤。 /p p    strong 我们需要一个怎样的答案? /strong /p p   Theranos很快回应,认为舆论证据不准确,只是用个别非核心人员的观点,同时记者本人没有做过Theranos的实验,同时公司已经提供了上千页的资料。伊丽莎白· 福尔摩斯也在通过媒体回击,表示这是行业竞争对手在进行不正当的竞争,用没有全面证据的舆论对她和Theranos做打击。但是依然没人出来说,他们到底能做多少测试,有多少显示证据,对准确性做解释。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QQ截图20151022135631.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510/insimg/41d6a736-237b-4855-8dd6-241e10d2f250.jpg" / /p p   可能伊丽莎白· 福尔摩斯说的有道理,但可能对于公众,更大问题是,今天的企业,难道透明度不是一个同样重要的生存指标?特别在医药行业,给出科学证据,保护和证明患者的安全和结果准确,更是核心。Elon Musk等科技界的巨头都接二连三公布自己专利技术的今天,越来越多人相信,对自己商业机密的保护的最好方法不是保密,而是公开,证明自己对技术的先一步控制,也让自己有行业标准的制定权。所以在这个时候,除了科学证据可能其他都是废话。 /p p   当然这项技术将给人类带来的好处绝对是不容置疑的。而且行业里在从事这方面研究的也不只是Theranos他们一家, 包括IBM在瑞士的实验室都多个机构都在进行相关的研究。经验告诉我们,医疗科学没有一夜成功的童话,从班廷和贝斯特发现胰岛素到屠呦呦发现青蒿素,这些里程碑的成就都是靠无数的钻研和失败换来的,我也相信测试的革命需要时间和心血去换取。同样好的公司也需要千锤百炼,如果Theranos是真金,而现在的质疑风波就应该只是他们改变我们医疗检验路上的小小插曲。 /p
  • TOP 科学杂志报道:与飞纳电镜一起探索地球最年轻洞穴的炙热深处
    《史密森尼(Smithsonian)》杂志,隶属于美国史密森尼学会,该学会 1846 年成立。《史密森尼(Smithsonian)》杂志是美国华盛顿特区的史密森学会官方发行刊物,于 1970 年出版第一期杂志。 索罗,一位专注洞穴研究的洞穴学家,同时担任La Venta 地理探险协会的领军人物,他跨越国界与美国宇航局和欧洲航天局携手合作,致力于宇航员的行星探索训练工作。他每天花数小时查看现场的照片和视频,这些丰富的信息,不仅让研究人员得以追踪洞穴的形成过程与具体位置,也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机会,使科学家有机会深入探究未经生命物质触碰的洞穴深处:在前所未有的细节层面,观察冷却过程、矿物生成以及这些环境中早期微生物群落的诞生。 穿着冶金用“冷却服”的洞穴学家 1994 年,洞穴学家研究了意大利埃特纳火山喷发后形成的熔岩管。研究人员在火山喷发停止近一年后进入熔岩管,发现里面尽管余温高达 158℃,却存在着罕见的晶体与矿物。然而,六个月后回到实验室时,这些亚稳态的矿物已经因为温度的降低分解消失,错失了详细研究的机会。这次经历深刻体现了在极端环境中进行快速样本采集并及时表征的重要性。 为了准备进入冰岛的新洞穴,索罗及其团队需要掌握洞穴形成的具体位置,以及哪些通道最为简单安全。在国家地理学会的资助下,于 2021 年 9 月,即在火山停止喷发大约一周后,索罗团队接近这座火山。他们运用精心绘制的地图,成功确定了地表的“天窗点”——这些点极有可能是新形成的洞穴入口。研究团队在该区域放置一架搭载热成像摄像机的无人机,细致地记录下火山不同区域的温度数据。 1.研究人员操作一架配备有激光雷达扫描仪的无人机,对熔岩管网络进行精细的三维绘图 鉴于一些矿物会随着时间改变或消失,这一次在冰岛法格拉达尔火山,为了避免出现类似情况,研究人员携带飞纳台式扫描电镜大样品室卓越版 Phenom XL G2,将其安置在火山旁边的帐篷内,使用发电机以维持扫描电镜正常运行。“环境条件非常恶劣,记得有一次突如其来的降雨,帐篷内积流成河。我把电源设备放置在地板上,所幸水流绕过了它,”工作人员回忆道。 2.在火山旁,研究人员依靠这台飞纳台式扫描电镜进行矿物分析,这对火山口生态系统和生命起源的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 2022 年 5 月,通过热成像摄像机传回的数据显示,里面的温度仍然高达 900℃。索罗描述了他们所遇到的情景:“空气仿佛在燃烧,一股热浪扑面而来。而外面的风却寒冷刺骨,这种内外温差所形成的鲜明对比,简直令人难以置信。” 研究人员穿过一条 1000 英尺长的熔岩管(地球上最年轻的洞穴之一) “空气温度在一米之内就能从 100℃ 骤升至 200℃,”索罗描述道。索罗进入的管道中,洞穴墙壁在发光,温度接近 600℃(1100华氏度)。“这是我见过的最为震撼的景象之一,”他感慨道。 索罗团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领域:首先,他们热衷于探索洞穴内所发现的矿物,尤其是那些在洞壁及其他岩石表面逐渐形成的独特矿物。其次,他们期待揭示这些极端环境何时成为微生物群落的领地,并鉴定出哪些微生物在此类环境中能够繁衍生息。深入探究这些新生洞穴如何逐步孕育生命,不仅有助于科研人员对地球生命发展过程的认知更加完善,而且对于科研人员在其他行星,如火星上寻找生命迹象的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研究人员发现,这些微生物通常能够通过氧化无机物质(如硫、铁和铜)来获取能量。在考察现场,Phenom XL 飞纳台式扫描电镜对于快速识别和分析矿物样本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研究人员在洞穴表面的裂隙与凹槽中发现了各种矿物。“我们发现了这种美丽的矿物,有白色的、绿色的、蓝色的等等。”南佛罗里达大学的矿物学家博格丹奥纳克回忆道。研究人员用无菌刮刀刮下样本,并将其放置在真空密封袋中。收集样本后,索罗及其同事们便回到帐篷中,利用飞纳台式电镜的图像来确定样本的化学构成,他们通常能在半小时内识别出矿物,极大地提高了样本采集和分析的效率。 研究人员在飞纳台式扫描电镜下发现几种稀有矿物 追寻微生物的繁殖路径,将帮助科学家在宇宙中寻找生命。索罗提问:“既然地球上一些特定的微生物能在熔岩管道中迅速繁衍,那么在火星上为何不能上演同样的生命奇迹呢?” 从内部观察一个已经坍塌的熔岩管 美国宇航局艾姆斯研究中心 NASA 天体生物学研究所所长佩内洛普博斯顿博士将熔岩管形容为“太阳系其他天体可能存在现象的缩影”。火山活动并不仅限于地球和火星,即便是在木星的卫星之一IO上,也能观察到活跃的火山活动。这表明,太阳系外的行星和卫星同样可能存在火山以及熔岩管。因此,博斯顿博士认为索罗正在研究的洞穴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01洞穴内一个已经凝固的小熔岩湖 02.绳状熔岩(熔岩流表面构造) 03.洞穴入口附近的墙壁细节 法格拉达尔火山的喷发虽然已经平息,索罗对冰岛其他火山的动态依然保持着浓厚的兴趣。今年 3 月,雷克雅内斯半岛上的 Hagafell 山,距离法格拉达尔仅几英里之遥,突然开始了新的喷发。索罗望着那片火山喷发的壮丽景象,心中沉思:“新的熔岩管道正在形成。”这些神秘莫测的洞穴,或许将成为他下一次探险的目的地。
  • 28岁女博士获聘教授,系山东农业大学建校以来最年轻教授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山东农业大学专业技术职务竞聘工作结束,年仅28岁的苏斐获聘“教授”,这位“90后”女博士成为本次职务竞聘最年轻的教授,也是山东农业大学建校以来年龄最小的教授。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小齐妹从山东农业大学官网获悉,山东农业大学2018年专业技术职务竞聘共有368人获聘正高级岗位,752人获聘副高级岗位,562人遴选进入新一轮“1512工程”。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今年28岁的苏斐,本科曾就读于山东农业大学自动化专业,2012年考入天津大学硕博连读,期间赴香港理工大学电机工程系任研究助理,并作为国家公派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到美国杜克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深造。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今年年初学校的真诚邀约让我实实在在感受到了学校对学术的尊崇和对人才的尊重。”之所以选择回母校任教,苏斐表示是学校的真诚打动了她,“山东农大是我的母校,有一种挥之不去的亲近感。”而比这种“亲近感”更让她动心的是学校为她营造的科研和创业条件。“无论是启动经费,还是生活条件,学校都想得很周到。我是抱着大干一场的决心回来的。”恰逢本次专业职务竞聘,与很多同事、甚至是自己的老师同场竞聘,作为只有28岁的一位“新人”,心里确实有点“不踏实”,“总担心会论资排辈,又担心专家们觉得自己太嫩,直到结果出来,自己才长舒一口气。”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苏斐说,这几天收到了太多的祝贺微信,很多都没顾得上回复,但是自己曾经在美国同窗就读同学的微信,她都一一回复了,不仅是为了表示感谢,更是要告诉他们,山东农大是一个可以成就青春梦想的地方,欢迎一起来开创美好明天。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left " 苏斐个人简历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left " 苏斐,女,1990.01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left " 教授,硕士生导师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left " 山东农业大学第四层次引进人才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left " 工作与教育经历: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left " 2018.01-至今山东农业大学,机电学院,教授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left " 2012.09-2018.01天津大学,电气自动化与信息工程学院,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博连读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left " 2016.09-2017.09美国杜克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国家公派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left " 2015.11-2016.05香港理工大学,电机工程系,研究助理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left " 2008.09-2012.07山东农业大学,机电学院,自动化专业,本科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left " 主要研究方向: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left " 1、类脑智能;2、神经控制工程;3、图像处理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left " 主要科研项目: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left " 1、山东农业大学第四层次人才引进科研启动项目,在研,主持,120万,2018.01-2022.12。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left "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基于皮层振荡的帕金森状态闭环控制研究”,在研,主持,26万,2019.01-2021.12。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left " 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帕金森β振荡的产生与抑制的推-拉机制研究”,在研,参加,27万,2018.01-2020.12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left " 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针刺神经多时标复用编码机制研究”,在研,参加,58万,2017.01-2020.12。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left " 发明专利: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left " 1、魏熙乐,刘宇,苏斐,王江,李会艳,邓斌,刘晨,于海涛,张镇,基于有限元分析的深部脑刺激电极阵列结构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left " 2、王江,苏斐,刘宇,李会艳,邓斌,刘晨, 魏熙乐, 于海涛,张镇,基于机器学习的深度脑刺激电极阵列优化系统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left " 3、王江,苏斐,李鸿基,李会艳,刘晨,邓斌,魏熙乐,于海涛,帕金森状态的闭环神经刺激仿真系统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left " 主要讲授课程: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left " 主讲本科生《数字电子技术》、《自动化专业英语》、《自动控制原理》、《电子学》等专业基础课程。 /p
  • 原广西中医学院院长受贿近两百万被起诉
    他是名海归医学博士,45岁就当上了广西中医学院(现广西中医药大学)院长,成为一名厅官。而且这个院长一当就是11年,在全国中医药院校也不多见。可就是这样一位学者型、专家级的厅官,依然没能逃出欲望的魔咒,被金钱“砸倒”。他就是广西中医学院原院长王乃平。   昨日(6月25日),广西自治区检察院向媒体公布了王乃平涉嫌受贿一案。经查,王乃平在担任广西中医学院院长和正厅级调研员期间,共受贿170万元(人民币)、澳元4万元、美元1万元。王乃平的“落马”,还牵出了涉及13人的涉嫌受贿、行贿犯罪窝案串案。目前,这些案件仍在进一步侦查中。   药商频送“好处费”90多万元   王乃平毕业于广西医学院(现为广西医科大学)。毕业后,王乃平又以优异的成绩赴日本大阪大学研究生院留学,并获得博士学位。1989年,王乃平回到广西医科大学任教,并很快崭露头角,3年后就当上了该校副校长。1998年,年仅45岁的王乃平升任广西中医学院院长,成为一名年轻的正厅级官员。   王乃平手中的权力,马上吸引了不少有求于他的人。海南药商刘某,是南宁几家大医院的医药供应商。刘某想方设法认识王乃平,并展开金钱攻势。每逢过年过节,刘某都邀请王乃平吃饭,并送上个大红包。刘某还开展“夫人外交”,让自己的老婆邀请王的爱人携亲友到海南旅游,包吃包住包玩,还奉上5万元的“零花钱”。知道王的女儿在澳大利亚读书,刘某就主动送上澳元、美元等。   几年下来,王乃平共收受刘某人民币64万元、澳元4万元、美元1万元,还有一套价值1.78万元的北京奥运纪念币一套。王乃平拿了这些钱,也没让刘某失望,通过王打招呼,刘某在南宁几家大医院牢牢站稳了脚跟。   下属送上“感谢费”35万元   在王乃平担任院长期间,甘某任学院办公室主任。2005年1月,广西中医学院下属制药厂厂长岗位竞争上岗,甘某看上了这个职位,找到了王乃平。   王乃平亲自帮甘某修改竞争演讲稿,甘某如愿赢得了选票。可院领导班子在讨论时,听到不少关于甘某劣迹的反映,最后决定先任命甘某为副厂长试用一年再说。可甘某干副厂长不到3个月,就不满足了。他找到王乃平,说副厂长不好与客户签合同,要求直接当厂长。王乃平力排众议,让甘某转正。   事后,甘某先后分7次给王乃平送上35万元的“感谢费”。甘某当上厂长后,为了捞回“成本”,肆无忌惮地挪用公款。两年后,甘某就因犯贪污罪、挪用公款罪被判处10年的刑期。   藏匿的钱箱被好友“黑”掉   甘某审查期间,确实触动了王乃平。此后,该学院几个跟着“出事”的人,让当时的王乃平感觉自己也要被扯进去。   “敏感”的王乃平,这时把他收受的部分现金100多万元用箱子封好,拿到自己最信赖的朋友郑某家藏匿。王乃平夫妇认为,只要查不到他的资金就会没事。两年后,甘某被判刑,王乃平仍平安无事。感觉风头过去了,王乃平想向朋友郑某要回箱子,可郑某却推三阻四不肯还回箱子。因为这些钱见不了光,王乃平夫妇也不敢大张旗鼓找郑某理论,只能是忍气吞声苦苦催要。几经周折,郑某才交给王妻一本以自己名字开户的60万元存折。王乃平夫妇虽心有不甘,却又无可奈何。   东窗事发被抓悔之太晚   2009年7月,王乃平突然被免去院长职务,成为一名正厅级调研员。这一变化,让王乃平感觉山雨欲来。可他认为自己在国内是个小有名气的专家,应该不会“动他”。   到了2011年初,桂林某高校基建处长涉嫌受贿案事发。该案的行贿人王某,曾在承建广西中医学院图书馆大楼时,送过20万元给王乃平。王某在被检察机关传唤时,给了王乃平一个电话,希望他能退回20万元。送出的钱哪有退回的道理?王乃平没想出更好的办法。可就在他想与王某联系时,却怎么也联系不上王某。   2011年5月30日,广西自治区纪委几名工作人员出现在王乃平办公室。王呆坐了几分钟,离开了他工作了13年的广西中医学院。   王乃平被捕后,感受到了自由的珍贵。他深深地忏悔,希望如果人生重来,他绝不再收别人一分钱。可他的后悔,来得太晚了。   关新闻:长春大学原副校长受贿939万元被判无期       南昌航大原副校长刘志和涉嫌严重违纪
  • 福布斯发布30位30岁以下精英榜:北上深入选者最集中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 nbsp & nbsp 福布斯中国8月2日正式公布2018年中国“30位30岁以下精英”榜单,“90后”成为榜单的主要组成,其中年龄最小的是只有18岁的青年导演胡然然,北京、上海和深圳是入选者最集中的城市。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 nbsp & nbsp 该榜单首次涵盖了20个不同领域各30位30岁以下精英,共有600位青年才俊入选,包括创业家、杰出的经理人和演艺界、体育、科技界及文化界人士。这20个领域分别是娱乐、财务和金融、教育、风险投资、科学、零售与电商、旅游、媒体、能源环保、企业科技、社会企业、市场营销和广告、食品饮料与农业、体育、消费科技、医药健康、艺术与时尚、音乐、游戏、制造工业。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 nbsp & nbsp 福布斯中国称,今年,科技领域的候选者竞争尤为激烈且有向垂直领域纵深的趋势,一些参选者所在企业已经成为领域内独角兽和小巨人。技术开始深度融入各个方面,不少以创新技术驱动的公司正在所在的领域内引领潮流。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 nbsp & nbsp 福布斯中国认为,中国的人工智能初创企业成为全球投资者的新宠,其中商汤科技和人脸识别开放平台Face++是其中的佼佼者,并评价入选该榜单、均未满30岁的商汤科技联合创始人兼副总裁徐冰和联合创始人徐持衡“年轻有为”。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 nbsp & nbsp 根据该榜单,今年北京、上海和深圳依旧是福布斯“30位30岁以下精英”榜单入选者最集中的城市,杭州和广州紧随其后。福布斯中国称今年的一个亮点来自成都、西安、新疆等中西部地区的创业者积极参与并凭借实力入围。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 nbsp & nbsp 2018年,福布斯中国邀请了69位知名企业家、风险投资家、艺术家、商学院院长和教授,以及业内专家担任评委,从影响力、绩效和创新三个维度考察候选者。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 nbsp & nbsp “中国社会的变革给年轻人提供了极大的机会。”福布斯中国总编Russell Flannery说,中国正处于创业的黄金时代,中国优秀年轻人创业的比重很高,他们普遍受到良好教育,比前辈更懂得拥抱技术、拥抱资本。希望该份榜单能展示这些值得关注的青年才俊,他们在增加社会工作机会、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正在改变中国经济生活,提高中国在全球的影响力。 /p p br/ /p
  • 北邮一院长冒领科研经费 因贪污罪获刑10年半
    利用科研项目资金发放的漏洞,原北京邮电大学软件学院执行院长宋茂强,伙同其妻借用亲戚、老乡身份证,以&ldquo 校外劳务人员&rdquo 的身份冒领68万元科研经费,为防审计出问题,还补签虚假的劳务合同。受审翻供,称领出68万元只是完成预算,用于系统维护、保养和团队建设等事项。   记者上午获悉,宋茂强因犯贪污罪,被法院一审判处有期徒刑10年6个月。   贪污   软件专家 获拨科研经费200万元   2010年7月15日,宋茂强任北京邮电大学软件学院执行院长。   根据宋茂强供述,2008年8月7日,工信部牵头启动&ldquo 核高基&rdquo 项目。&ldquo 核高基&rdquo 是&ldquo 核心电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及基础软件产品&rdquo 的简称,是2006年国务院发布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与载人航天、探月工程并列的16个重大科技专项之一。   &ldquo 核高基&rdquo 项目启动后,成立了专家组,宋茂强是15名软件专家之一,主要负责&ldquo 面向新型网络应用模式的网络化操作系统&rdquo 课题指南编写。   据他交代,2009年1月,北京邮电大学拿到了这个项目,作为牵头单位,2008年九十月份,该课题进行了申报,北京邮电大学软件学院教授袁玉宇任课题负责人,宋茂强负责下属的一个团队。   这个课题预算,财政部最终批了1.9亿余元,财政部要求北京邮电大学为课题设立银行特设账户,款项专用。   宋茂强团队的经费是200万元,其中设备费50万元,剩下的150万元全是劳务费。宋茂强承认,由于其团队没有具体任务,通过正常途径花不了这200万元。   借亲戚老乡身份证 冒领68万劳务费   课题经费到了2010年9月才到账。本来课题执行期是从2009年1月到2010年12月,当时只剩下4个月的时间,按照要求,经费应该在2010年12月之前执行完,后来课题延期了半年。   宋茂强称,袁玉宇把课题经费分给不同团队,在特设账户中设了几个子账户,袁玉宇将200万元分两次拨入了他负责的子账户中。   他说,如果课题到了执行期,财务就封账,经费就不能再用了。&ldquo 50万元设备,是由学校进行政府采购的。而劳务费的发放,首先由其确定发放标准,然后安排工作人员把单子送到财务处,之后将钱打到指定账户,不需要袁玉宇和学校其他任何人签字。&rdquo   根据《民口科技重大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规定,劳务费只能发给在校学生和校外劳务人员。   他承认,劳务费一共支付给了7名校外人员,5人没在课题中从事过任何劳务,只是&ldquo 以他们的名义把钱取了出来&rdquo 。5个人的身份证,是宋茂强找自己的亲戚、老乡以及通过手下的讲师借来的。   宋茂强事后交代,将68万元冒领出来,最初是想完成预算,先把钱取出来再说。他感觉团队的老师很辛苦,想给老师们一些奖励。但钱到手后,产生了错误的想法。&ldquo 我认为为项目做了一些工作,这些钱可以作为给自己的贴补。现在回想起来这些想法和做法是错误的。&rdquo   案发   审计发现问题 院长涉嫌贪污被逮捕   后来,国家审计署工业审计局对北京邮电大学参与的国家&ldquo 核高基&rdquo 重大科技专项课题的资金进行审计时发现了问题。审计署领导问宋茂强劳务费的发放情况,宋茂强如实进行了汇报。一周后,校领导要求其把钱退回账户,宋茂强把冒领的钱包括利息都还了。   2012年6月8日,教育部监察局将该线索移送至最高检察院反贪污贿赂总局,同年6月11日,线索交至北京市检察院第一分院反贪污贿赂局查办。   反贪侦查员要求宋茂强于2012年7月4日下午到指定地点接受调查。宋茂强不但爽约,还关了手机。   宋茂强表示,他经过一天考虑,次日下午主动与北京邮电大学联系,并于当天晚上在学校人员陪同下到达谈话地点。   因涉嫌犯贪污罪,宋茂强于2012年7月5日被羁押,同年7月20日被逮捕。   相关人员证实 劳务费发放没标准   案件侦查期间,北京邮电大学软件学院教授袁玉宇证实,北京邮电大学为课题开设了专门账户,财政拨款就打入这个账户,各个团队需要支出项目经费,不需要其审核签字,而是由各团队负责人签字,到学校财务处报销。袁玉宇称不知道宋茂强冒用他人身份领取劳务费的问题。   北京邮电大学科技处处长刘杰证实,项目预算2亿元,包括中央拨款、地方拨款和自筹资金三部分,其中中央财政拨款4800多万元。   劳务费的分配没有具体标准,就是按照预算来执行,由项目负责人掌握分配权。   2012年审计署审计发现问题后,其学校加强了对劳务费的使用管理规定,从制度上进行了修补,要求参加劳务的人员到科技处进行备案。   北京邮电大学校长助理兼财务处处长宿继军也证实,校外劳务人员劳务费的发放没有具体标准,具体由项目负责人决定。   人物简介   宋茂强   原北京邮电大学软件学院执行院长、教育部高等学校软件工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委员。   1996年5月晋升教授职称。   2003年3月被北京市总工会评为2002年度教育创新标兵。   作为项目负责人或主研人参加了10多项项目的研制开发工作。曾获邮电部科技进步一等奖(集体奖)(1987年)和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集体奖)(1988年)。   作案流程图   &ldquo 核高基&rdquo 项目专家组   15名软件专家之一   宋茂强:主要负责&ldquo 面向新型网络应用模式的网络化操作系统&rdquo 课题指南编写   掌管200万元科研经费   150万元劳务费不经审核自行发放(设备费50万元,由学校进行政府采购)   支付7人劳务费,2人真实支付,其余5人冒领(向亲戚、老乡及讲师借身份证)   宋茂强及其妻代&ldquo 冒领人&rdquo 补签劳务合同后,冒领68万科研经费   宋茂强的妻子取了30多万元,部分转存定期,部分用作理财   庭审   庭上翻供   称冒领68万是维护经费   法院审理认定,2010年9月至2011年6月间,宋茂强在担任北京邮电大学&ldquo 面向新型网络应用模式的网络化操作系统&rdquo 子课题的团队负责人期间,利用审批和分配科研资金的职务便利,伙同他人,以虚列劳务人员名单的方式,将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央财政资金人民币68万元(税后实际金额57万余元)据为己有。   法庭上,宋茂强对公诉机关的指控事实及罪名提出异议。宋茂强辩称,他自己没有非法占有的主观故意,冒领68万元是用于系统维护、保养和团队建设等事项,为项目维护经费,故其行为不构成贪污罪。   宋茂强还辩称,他被审计机关调查前,其妻将部分款项转存或用于购买理财产品,他并不知情。   法院认定构成贪污 因退赃对其轻判   对此,法院认为,除宋茂强的供述之外,虽无其他证据证明其直接授意妻子处分涉案款项,但劳务合同书、劳务费申请单、审计署工业审计局关于宋茂强有关存折取证过程的说明等均证明,其在套取劳务费的过程中,已明知该5人的劳务费脱离了公共特设账户。   涉案存折已处于其与妻子的实际控制之下,宋茂强亦供认存折由其妻负责保管。   因此,其妻的处分行为系贪污行为既遂状态下的赃款处分行为,不影响对宋茂强套取劳务费行为的定性。   而且,宋茂强在套取劳务费后补签劳务合同并伪造签名的行为,印证了其套取劳务费行为的非法性。   法院查明,从2010年9月资金到账至2012年1月11日涉案存折被审计人员查获,宋茂强既无系统维护、保养的经费分配方案和实施行为,也未将上述款项用于团队支出或激励机制,反而在虚报申领劳务费并实际控制后,由妻子取出存于个人账户,并部分用于购买理财产品。   同时,证人证言均证明宋茂强不仅未将款项在子课题团队内公示或用于科研奖励资金,反而在其行为被审计机关发觉后,采用单独约谈的方式向证人宣称该笔款项拟用于团队建设,具有干扰证人作证的心理态度。   法院认为,宋茂强身为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骗取钱财,其行为已构成贪污罪。   鉴于宋茂强在案发前退还了全部赃款,且系主动到案,法院对其依法从轻处罚,但结合其认罪态度,法院在量刑时酌予体现。
  • 一位分析测试研究院院长的贪腐忏悔录
    王正强,男,1963年2月出生,1983年8月参加工作,1984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贵州省植物园党委副书记;贵州省理化测试分析研究中心副主任,党委副书记,党委书记;贵州省分析测试研究院党委书记、副院长;贵州省分析测试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贵州科学院科技与经济战略研究中心主任。  2022年6月,贵州省纪委监委派驻第十二纪检监察组和盘州市监委对王正强涉嫌严重违纪违法问题分别进行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并采取留置措施。2023年1月,王正强被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其涉嫌职务犯罪问题被移送检察机关依法审查起诉。2023年7月,因犯贪污罪、受贿罪,王正强被判处有期徒刑六年,并处罚金五十万元。  王正强出生于普通的农村家庭,在组织培养下而立之年就成长为县处级领导干部,但他把资历当成晋升的资本,仕途稍不如意就自暴自弃,在附庸风雅中玩物丧志,在知天命之年顶风作案,肆意收受贿赂、贪污侵占,甘于被“围猎”,最终在花甲之年身陷囹圄,既令人惋惜,更发人深省。  心态失衡,小节不守终累大德  “我是靠领着助学金完成学业的,最终却成了啃食人民利益的‘蛀虫’……”被留置后,王正强在忏悔时陷入了深思。  王正强小时候家境贫寒却勤奋好学,16岁就考入大学,一时在十里八乡传为佳话。大学临近毕业时,王正强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并主动申请到偏远的基层工作。1983年,年仅20岁的王正强作为贵州省第一批选调生被派往江口县太平公社锻炼。因工作表现突出,1992年,时年29岁的王正强被提拔为贵州省植物园党委副书记,成为单位最年轻的副处级领导干部,彼时的他一时风光无限,开始飘飘然起来,滋生出骄傲自满的情绪。  1994年,贵州省植物园领导班子调整,未获提拔重用的王正强心生不满,工作不再积极主动,而是浮于表面、将就应付。出于关心爱护,组织上将其调整至贵州省理化测试分析研究中心先后担任副主任、党委副书记,后又于2000年派其至基层开展扶贫。在组织的关怀下,王正强在工作中逐步有了起色,并在2006年被提拔为贵州省理化测试分析研究中心党委书记,后单位更名为贵州省分析测试研究院。  2013年初,身为贵州省分析测试研究院党委书记、副院长的王正强,看着班子成员陆续得到提拔,自己却原地不动,再度心生不满、心态失衡。“受到‘官到处级止,人到50休’的错误观念影响,感觉自己没有发展前途了,便开始盘算自己的后半生……”王正强反思说,由于在人事安排和行政管理上拥有话语权,在2013年春节期间,面对两名新入职员工先后送上的4瓶高档白酒,他欣然接受。从此,逢年过节找王正强“拜码头”的商人老板、单位下属络绎不绝,且在第一次收到不菲的红包、内心激荡着极大的满足感时,便认为与其守着无望的前途,不如趁着手中还有权力另谋“钱途”,于是他开始伸出越过廉洁底线的“黑手”。  最初时,王正强在帮助请托人谋取利益时,担心“树大招风”,谨慎的他不选择一次性“变现”,而是妄图通过“细水长流”的方式来掩人耳目,每次收受的好处费大多是2000元至5000元不等的现金,而管理服务对象也乐于通过“常来常往”的方式拉近彼此关系。  2016年至2021年,每逢元旦、中秋、春节等节日,研究院工程项目承包商冯某、检测业务合作商张某、单位下属李某某等人纷纷送上节日礼金……王正强怀着“小打小闹无伤大雅”的心态,一步步迈入歧途。祸患常积于忽微,截至案发,王正强共收受管理服务对象财物累计50.8万元。  打尽算盘,带头大搞“四风”  曾经一段时间,贵州省分析测试研究院上下违规吃喝、滥发津补贴行为屡禁不止。在中央八项规定出台后,面对奢靡享乐之风“漂浮满院”这一情况,作为党委书记的王正强不仅不带头制止,反而抱着“法不责众”的想法,继续参与、带头违规发放,并自定标准设立院长基金、所长基金,向班子成员、干部职工违规发放津补贴。2013年至2020年,王正强共组织违规发放津补贴5338万元,其本人违规领得142万元。  “2016年,我任院长后,有了签字报销的权力,更加胆大妄为地把手伸向公款……”王正强忏悔说,党政“一肩挑”后的他拥有决策拍板权,由于每次巧立名目套取的补贴大于实际发放数额,看着账目上“年年有余”,他索性伙同时任副院长朱某(另案处理)予以私分。2016年至2020年,王正强伙同他人私分补贴结余款71.2万元,其本人分得42.1万元。  2017年9月,《贵州省公务活动全面禁酒的规定》正式实施,王正强不仅不如数上缴单位库存接待用高档白酒,反而自作聪明,以变卖接待用酒为名,安排下属套取公款,以他人名义购买单位库存接待用酒,制造接待用酒已清理的假象,并继续打着公务接待名义,安排下属虚列开支、继续购买高档白酒。为了规避检查,王正强安排朱某在单位管理使用的专家公寓、实验楼地下室等场所辗转存储接待用酒。2020年4月,眼见违规购买存储的192瓶高档白酒无人知晓,王正强与朱某商议后予以私分,其本人分得96瓶,并将分得的高档白酒标注好年份,藏匿于朋友家中。  作为单位“一把手”的王正强,不仅在津补贴发放、借酒生利上“机关算尽”,在工作和生活中也打尽算盘、雁过拔毛。为了彰显身份,他安排单位公务车辆送他回老家参加同学聚会,还要求承接单位物业管理的公司提供车辆,供其儿子上下班使用,甚至伙同下属张某,购买两辆汽车挂在机动车交易公司名下,指使下属单位租赁使用该车辆,其本人坐收租金24.2万元,手中权力可谓被他用到了极致。  毫无原则,滥权妄为搞变通  “我性格软弱,考虑问题前怕狼后怕虎、举棋不定,不敢坚持原则,却又胆大妄为,反过来拿原则作交易……”在交代自己带头放任奢靡享乐之风时,王正强忏悔道。2013年,出于事业发展需要,贵州省分析测试研究院启动综合实验大楼项目建设。项目实施期间,在时任研究院办公室主任朱某的鼓动下,王正强为笼络人心,未经上级单位批准同意和会议研究决定,便擅自追加预算投资,追加内容主要为外围环境设计、室内豪华装修等非刚性需求,最终导致追加内容华而不实,仅大厅装饰用的一块海百合化石,采购价便高达14万元。  在项目建成后,经审计认定,项目超概算投资2000余万元。为了弥补资金缺口、彰显自己“手段过硬”和“雷厉风行”,王正强擅自决定从科研经费中挪用2100万元用于支付超概算装修工程款,最终导致研究院近100项科研项目因缺乏经费无法按期完成,且因已有项目未结题,无法申报新的科研项目。  作为鼓动其把项目“搞好点”的下属朱某,则在追加投资过程中赚得“盆满钵满”。朱某在设计、装修发包中,为请托人谋取利益,先后多次收受多名承包商贿赂,甚至授意承包商笼络好王正强,而王正强所收受的第一笔大额贿赂,也来自于该项目承包商。至于通过“围猎”拿到供应资格的商家,则大搞低价购入高价销售,仅实验大楼340万元的办公家具采购项,利润便高达200万元。  除了对下属放任不管,甘被“围猎”的王正强也不忘在实验大楼项目建设中“分一杯羹”,利用项目验收、款项拨付审批权,竭力榨取“蝇利”。按照他的要求,项目建设商要从其亲友处购买水泥、雇佣其亲友务工,在已有水泥供应商、施工队伍的情况下,项目建设商为了不得罪王正强,只能选择送上“好处费”将其打发。2017年,王正强要求项目装修承包商狄某为其住房进行装修改造、添置家具,一切完成后,看着狄某递来的8万元的开支清单,王正强以“杀价”的方式支付5万元,变相索贿3万元。分包商万某从狄某处分包拿到实验大楼通风、消防工程,在完工后,狄某未及时与其结算,走投无路的万某找到王正强,请求其向狄某打招呼、及时拨付工程款,在收到2万元的请托费后,王正强才肯出手帮助,把“鸡脚杆上刮油”演绎到了极致。  沉迷古玩,借“雅”消愁被“雅”噬  “在工作上没有了追求,便弄些假古董装点门面,搞些假文雅、假斯文……”王正强交代,在他由风及腐的历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沉迷于古玩。自认为仕途无望后,他开始沉迷于接受请吃和收受礼品,并结交了一群爱好古玩的朋友,开始跟着购买、收藏古玩,以此消磨时光、寻求精神寄托。在听到古玩界“张三”“李四”靠着“捡漏”发家致富的诸多传闻后,王正强在购买收藏古玩上便一发不可收拾,整天梦想着能“捡大漏”而一夜暴富。  “我占有欲极强,喜欢的东西就想方设法去获取,得不到就寝食难安。玩了古玩后,我感觉钱不够花了,整天想的是怎么才能买到这些瓶瓶罐罐……”在欲望的驱使下,王正强开始收受下属的红包礼金,随着“入不敷出”,他便把主意打到公款和项目工程、人事安排上来,自此开启了“一路向钱”的不归途。  此时的王正强,已经对古玩迷恋到失去理智的地步,每天除了上班就是研究古玩。上班期间念念不忘,一下班马上奔赴古玩市场,甚至长年安排单位公车帮其运送古玩,其违纪违法所得也大多用于购买古玩。由于买到的“古玩”大多是仿制品,他更加不甘心,梦想着有一天捡到一个“大漏”、拍出一个天价,把花出去的钱连本带利赚回来。在赌徒心理驱使下,王正强在收受贿赂、贪污侵占时更加肆无忌惮,在他居住的家中,不仅床头边、案板前摆满了古玩,甚至其名下的另三处房屋内均堆满了古玩,为此还经常与家人发生争吵。“自己玩物丧志,最终把自己的家弄成了3个‘破烂’收集地,堆的全是一些仿制品、假古董。”王正强懊悔地说。  “我平时生活是很俭朴的,10多元一件的背心,批发10件能穿好几年 吃早餐时一个鸡蛋都舍不得加,我贪污受贿那么多钱,买那么多的瓶瓶罐罐干什么?”回忆起自己被瓶瓶罐罐绊倒、并将背负罪名终老的一生,王正强痛哭流涕,但人生没有如果。  王正强忏悔录(节选)  我所犯的错对组织、国家、人民、社会、单位、家人造成了严重的危害,我对自己的过往进行深刻的剖析和忏悔。  一是理想信念不坚定。自己没有牢固树立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没有用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来指导自己的学习、生活和工作。没有理想信念的人生,哪有不迷失方向的道理?没有高尚的追求,当金钱送到手中时,就把持不住自己,贪腐就成为了必然。我也曾为了装点门面,肤浅学了一些马列主义,但只是装在“电筒里”,光照别人不照自己,没有用党性原则规范自己的行为,没有用党规党纪要求自己,这哪能不犯错。  二是学习动力不足。工作中常用会议传达会议,以文件传达文件,对新时代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不去深入研习,对党的拒腐防变决策部署不去  三是纪法观念淡薄。时常把组织的监督教育摆在对立面,想方设法逃避问题,对领导同事的善意提醒看成是在找自己的毛病,是和自己过不去。常听不进别人的意见,不撞南墙不回头,有时撞了南墙还找理由安慰自己,如果能听进不同的意见,能接受组织的批评教育,哪会走到今天这一步。  四是玩物丧志。觉得自己已经没有发展前途后,就没有了正确的人生追求,就在古玩上寻找精神寄托。每天除了上班,其余时间都花在古玩上,玩物丧志让自己丢掉了共产党人的“精气神”。我贪污受贿的钱,乱发绩效领的钱,绝大多数都花在了购买古玩上,买了三大堆瓶瓶罐罐,基本上都是仿制品、假古董,自己还死不承认,最终这些东西都成了我的罪证。  五是不健全的人格。首先是占有欲强,我迷恋财物,追逐私利,就像没有见过钱一样。其次是工作和生活中特别要面子,怕别人看不起自己,当别人提拔时总感觉面子挂不住,常常打肿脸充胖子、死要面子活受罪。我非常怕事的同时暗地里又非常胆大,常耍小聪明,如果我能坚持原则,敢于和单位不讲纪律、目无法纪的行为作斗争,自己也就不可能贪污。  我痛心疾首。组织给我优厚的待遇,每月有1万多元的工资,正常使用是用不完的,我去贪污受贿来干什么?党组织对我花费了许多心血,我却把单位当成了谋取个人利益的平台,把单位搞得乌烟瘴气。我的错误对家庭的影响是最直接、最现实的。首先是精神上的伤害,我是他们曾经的骄傲,现在轰然倒塌,这是我高龄母亲无法面对和接受的。还有妻子和孩子,她们的人生将如何调整和面对?  我要用自己的余生,用自己犯的错误明明白白地告诫身边人,向他们讲清自己为什么会犯错,呼吁他们以我为鉴,不要重蹈覆辙 我要用自己的余生,把自己是怎样错的,告诉我的家人、亲属,提醒他们要敬畏法纪,绝不能私欲膨胀,绝不能用任何非法手段去获取个人私利,并以此为鉴。
  • 媒体关注“千人计划”:最顶尖人才尚未回到中国
    p   台媒称,大陆近年来力推的“千人计划”,是否能终结人才外流?美媒报道称,“千人计划”确实令人心动,有人一回国就拿到150万美元的科研经费,“在美国根本不可能,因为美国经费是跟着项目而不是跟着人走” 但也有论者认为,千人计划吸引的人才虽然比土博士好,最顶尖的却还没回国。 /p p   据台湾《旺报》网站8月23日援引美联社报道称,美国密歇根大学年轻生物科研学者陈晓伟,原以为会在密歇根州的美丽小镇心满意足终老,但北京大学的慷慨邀请令他盛情难却。北京大学承诺的科研启动资金,让他可以研究自己最感兴趣的课题,这在美国简直无法想像。2014年他带着妻儿回到北京。 /p p   陈晓伟是大陆“千人计划”回国的海归之一。如今海外的中国留学生数量剧增,仅2014至2015学年度,就有30多万名中国留学生赴美,其中最抢手的高学历、经验丰富的理工科留学生流失严重。一项调查显示,2006年在美国大学取得理工科博士学位的4121名中国留学生,有85%毕业后5年仍选择留在美国。 /p p   报道称,为了终结人才外流,2008年大陆启动“千人计划”。与在中国本土接受教育的科研人员收入相比,“千人计划”提供的薪资高出好几倍,还提供子女教育津贴及科研启动资金,单是签约奖金就高达15万美元。至今“千人计划”已成功吸引6000余名尖端人才回国,类似的省市级人才引进计划也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 /p p   目前回国的高端海归包括:美国普渡大学神经学家、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李沉简,他在北大开设一门《批判性思维》课程,并改革大学录取模式,取代分数定终身的高考制度。诺奖得主屠呦呦的“伯乐”、美国西北大学神经生物学家饶毅回国后,任职于北京大学。当年早已功成名就的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教授施一公,现在则是北京清华大学副校长。 /p p   报道称,也有人质疑“千人计划”人才并非最优秀。香港科技大学中国跨国关系研究中心主任David Zweig研究中国高端人才引进策略已有25年,他给美联社的一封邮件里提到:“我认为千人计划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从海外招募而来的全职人员普遍优于本土人才,不过最优秀的人才尚未回到中国。” /p
  • 走进同济大学,寻觅亚洲最古老试验机百年身世
    [导读] 悬挂着“同济440001”设备标牌的10万磅杠杆式拉伸试验机,常会引起参观者的极大兴趣与万分惊讶:这台百年试验机在同济大学实验中心教师长期精心管理和维修下,不但完好无损,而且还能正常的开展拉伸试验。   百年名校同济大学的力学实验中心是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每当兄弟院校的力学同仁与领导到该实验中心学习交流时,一定少不了参观安置在实验中心的那台百年试验机——悬挂着“同济440001”设备标牌的10万磅杠杆式拉伸试验机(以下简称“440001”),也常常会引起参观者的极大兴趣与万分惊讶:这台百年试验机在同济大学实验中心教师长期精心管理和维修下,不但完好无损,而且还能正常的开展拉伸试验,特别是进行徐变静载试验时具有较高的精度。但这台据称亚洲范围内尚能运作的最古老的试验机的真正“身世”却鲜为人知。悬挂“同济440001”设备标牌的10万磅杠杆式拉伸试验机  据介绍,这台“440001”正是由美国Tinius Olsen公司(天氏欧森)的创始人Tinius Olsen先生设计并制造的。近日,“440001”迎来一次特殊的身世揭秘。Tinius Olsen全球销售总监 Martin Wheeler走进同济大学力学实验中心,并邀请同济大学航空航天与力学学院院长李岩教授,以及同济大学对这台“440001”最为了解的原副院长韦林教授共同回顾了这台“440001”的故事和渊源。仪器信息网编辑有幸对三位进行采访,并聆听了整个故事的回顾,现将实录整理成文,一起走进这台“440001”的百年故事。  走进同济大学航空航天与力学学院——力学学科历史悠久  同济大学力学实验中心设立在同济大学航空航天与力学学院,据学院院长李岩教授介绍,航空航天与力学学院的力学学科有着悠久的历史。2004年1月,航空航天与力学学院在原同济大学工程力学与技术系和上海市航空工业学校的基础上成立,而工程力学与技术系在1956年就设立了,在力学方面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目前,学院教职员工共约90人,教授26位,副教授30位。学科设置方面,本科两个专业,一个就是非常有历史的工程力学专业 另一个则是飞行器制造工程专业,为国家航空航天事业培养人才。研究生培养,有两个一级学科硕士点,一个是力学,一个是航空与航科学与技术,还有一个力学的一级学科博士点。同时还有五个二级学科方向,包括固体力学、流体力学、动力学与控制、工程力学、航空航天材料与结构。近几年,学院逐渐在力学、航空与航、复合材料与结构方面,逐渐形成了三个特色鲜明的研究方向。这三个方向也是相互支撑、三足鼎立的,基础是力学,在此之上开展复合材料与结构,以及航空航天的相关研究工作。同济大学航空航天与力学学院院长李岩  同济大学是一个以工科为主的大学,学生也以工科为主,多数学生都要学习力学相关课程,同时也要参加力学的相关实验研究。在力学学科人才培养方面,航空航天与力学学院承担了全校广范围的基础力学课,包括材料力学、理论力学、流体力学等等。同时包括独立设课的课程实验,学院每年力学相关实验课程达到5000个学时,30000个课时。  在悠久力学学科发展的基础上,学院先后获批了国家级的力学教学示范中心、力学虚拟的国家力学教学示范中心等,即承担了两个国家级力学教学示范中心。力学学科的发展离不开先进的力学测试仪器设备,学院具有比较齐全的力学测试仪器设备,并兼具很高的整体测试水平。从小尺度力学的测试(如学院复合材料方向,从纳米、纤维尺度的测试),到常规材料尺度力学的测试,再到大型结构力学测试(如土木结构、航空航天结构的测试)等,学院都可以完成。从载荷形式来看,从静载到载荷,高频动态力学性能测试等都能完成。除了一次性测试、疲劳测试外,学院还可以实现各种环境下测试、振动方测试等。  忆历史——寻觅亚洲最古老试验机百年身世  踏进同济大学力学中心的陈列室,几台“古董”试验机赫然眼前,让人仿佛穿越到了上世纪工业革 命时期,陈列室尽头,一间独立的陈列室内,单独陈列着那台“440001”。韦林教授对这台跨世纪百年试验机背后的传奇故事进行了详细描述:同济大学航空航天与力学学院原副院长韦林教授  “2004年,我曾接待美国Tinius Olsen Testing Machine Co.的亚洲地区负责人,当他看到我们那台扛杆式拉伸万能试验机时,就告诉许多关于Tinius Olsen 先生与这台试验机的故事。  他说:Tinius Olsen 先生早期时是一位机械工程师,年轻时从家乡挪威来到美国费城,他的才华被当地的量具厂老板里勒兄弟所赏识,并邀请其加入了其公司。有一次他与里勒先生在船码头喝咖啡时,突然有一条船的蒸汽锅炉发生了爆炸,他们就想是否可制造一架机械来预测钢材料的强度条件,避免结构的强度破坏?通过多次试验与改进后,Tinius Olsen 先生发明了这台扛杆式拉伸万能试验机。到了1880年前后Tinius Olsen 先生申请了这台试验机专利,并因此正式成立了Tinius Olsen Testing Machine Co.公司,现在这家公司已是第五代后裔经营的家族企业。按照公司运行的推算,我们实验中心的那台扛杆式拉伸万能试验机应该是生产于1880年前的跨世纪百年试验机。亚洲地区负责人又说:这是他所看到亚洲地区目前仍可使用最老的拉伸万能试验机。  在2010年期间我又发了一封信件给了在美国费城的Testing Machine Co.,希望他们能对我们这台扛杆式拉伸万能试验机提供更详细的消息。不久我收到了对方市场销售主管的回复,他在回信中附上一本杂志上刊登Tinius Olsen 公司早期创业的文章,文章中内容证实了那位亚洲地区负责人的介绍。这样看来我们这台试验机还真是一台见证同济实验历史的试验机,难怪在试险机上悬挂着“同济440001”设备标牌。“同济440001”设备标牌  同济大学是1907年建校的百年老校,但抗战时上海的旧校址曾被日本侵略者炸为平地,那么这台试验机是如何留存下来的?据我的老师:李宗瑢教授告诉我,这台试验机是在一九五二年全国教育院系调整时,从上海交通大学搬移到同济大学来的,关于这次的搬移还有一个特别不平凡的故事。  我的另一位老师:原同济大学副校长黄鼎业教授,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到美国学术访问时,相交了美国水力水文学报主编周有德教授,随后周先生回国时参观了我们实验中心,当他看见这台扛杆式拉伸万能试验机时,突然情不自禁的叫了起来。  周先生激动的告诉我们,上世纪三十年代,他大学毕业后被留在上海交通大学实验室做王达时先生的助教时,这台扛杆式拉伸万能试验机就是由他保养,这是实验室的宝贝疙瘩,当抗战期间日本侵略上海时,上海交通大学师生撤离到大西南,但这位周先生仍挂念着这台宝贝试验机。  抗战胜利后,他急忙赶回学校原址,可是试险机已不见踪影,经多方寻找才在炼钢炉前找到大部分零件,原来日本军国主义在二次大战临近结束前,将这台试验机拆走,准备冶炼制造枪炮,由于抗日战争胜利结束,日本军国主义者未来得及熔化,这真是万幸啊!通过修复后这台拉伸万能试验机又接着为上海交通大学的实验教学服务。  后来周先生回母校多次寻访这台牵挂的试验机,但一直没有看到,这次在同济大学遇到“故友”,真是今生有缘。听了这个故事我们也是感悟万千。  我们已经知道这台标有RLEHLE BRC× PHILA商标的试验机是Tinius Olsen先生与里勒先生在美国费城的量具公司生产,现在我们已无法寻找到里勒先生的后裔,但在Tinius Olsen的公司还留存着早期的一些资料,我们很希望通过Tinius Olsen的公司能帮助我们找到这台试验机上所刻RLEHLE BRC× PHILA的商标和 16494产品编号的详细信息,  在我们实验中心内除了珍藏这台跨世纪的试验机,还保留着另一台挂着同济440002设备标牌的早期油压式万能试验机(瑞士),我们认为这些跨世纪的力学试验设备不但沉淀着百年同济大学的文化底蕴和发展历史,也见证了中国教育发展史和教育工作者无私奉献的精神。现在我也将这些事情告诉我们实验中心的青年教师,希望他们能与前辈一样为中国的教育事业做出卓越的奉献,让这些与我们朝夕相处的跨世纪试验机继续陪伴着我们的教育里程。”Tinius Olsen全球销售总监 Martin Wheeler  韦林教授的描述也激起Tinius Olsen全球销售总监Martin Wheeler先生的很大兴趣。Martin Wheeler先生补充道,“1869年,一位名为Tinius Olsen挪威年轻工程师,为了梦想来到美国费城,一次偶然的机会,他的才华被当地一家名为Riehle的量具厂老板所赏识,并邀请其加入了他们的公司,随后,便有了Tinius Olsen先生在一百三十多年前设计‘440001’的故事,Tinius Olsen先生也即现在Tinius Olsen公司的创始人。  在那个时候,这台设备被用来测试金属、合金以及建筑材料(当下,我们依然还有这方面的需求)。如今,试验机的应用范围已大大扩展,应用包括测试高强度金属、合金、轻量级高强度的合金、复合材料、纺织品、土工布、智能纺织品、元器件以及整机设备等。我认为同济大学在维护保养这台机器上,做得非常出色,它也是独一无二的。当然,当下市场上还存在很多Tinius Olsen的老设备,比如使用了五、六十年,仍在使用和校准,但像同济大学这台年岁这么大的试验机,确实不多。我认为保护工程、文化遗产十分重要,同时,对于学生也很有好处,因为透过这些‘遗产’,他们可以看到世界工业的发展历程。  Tinius Olsen公司可能是最早把试验机应用到教育,研发和生产的试验机制造商之一。早期的试验机,比如这台130多年前的‘440001’,都是手工操作的,以图形的形式输出结果,测试曲线的每个点需要由操作者用针在纸张上刺点来记录,因此数据采样频率通常是每2秒一个点(或者称为2Hz),然后操作者用铅笔将针孔连接来得到测试曲线,从而描述材料强度与性能之间的函数关系。‘440001’用来衡量力值的砝码  到了20世纪50年代,技术上开始引入电子驱动系统,通过马达驱动来加载力值。力值显示在刻度盘上,测试图表以笔式图表记录仪来实现。这时的采样频率在3到4Hz。  20世纪70年代,数字显示器取代了刻度盘,试验机演变成为闭环系统,传感器被用来测量力值和位移。  20世纪80年代,开始用微处理器进行数据的捕获和处理,真正意义上的模拟类型系统成为现实。从此,数据采样频率开始明显上升。现在我们回头看看那些老的处理器,他们看起来很简单,但是在那个时候,是一个巨大的进步。这意味着在那个时候测试结果由手动计算发展成为试验机闭环工作,完全不需要人工干预。  20世纪90年代,电脑就成为了测试系统的一部分。随着计算机的引入,测试曲线可以在测试过程中实时在屏幕上显示,测试结果可保存下来并在测试后进行重新计算,当然也可以将测试报告以PDF等格式打印出来。  再发展到当下,我们不会单独去讲设备或者机架,而是一个真正意义上完整的测试系统,或者说是一站式工作台,机架只是这个工作台的一部分。我们可以将各种附件和装置连接到设备上来进行材料性能和强度的测试,采样频率也提高到1000Hz。当然,如今我们关注的是半自动化、全自动化在材料测试中的应用,以及如何利用光学系统将测试报告和测试数据关联起来,这些都是近些年来的发展趋势。”  看今朝——自动化技术全面发展,2016再回中国市场  当下,Tinius Olsen基于其优越的历史技术积累,在欧美占据很高的市场份额,相比其他几个早已将中国市场视为重中之重的跨国品牌,Tinius Olsen似乎进入中国市场更晚一些。对此,Martin Wheeler先生表示:“90年代初我来过中国,那是个令人振奋的年代,工业开始真正的发展,中国开始大量出口,制造业也在迅速发展。但遗憾的是,最初我们很难找到合适的合作伙伴。之后,我们在纺织行业找到了一个很好的合作伙伴,并在这个行业中迅速崛起。Tinius Olsen品牌也逐渐在纺织行业被广泛使用,并为行业客户所熟知。  2016年,试验机相关技术,尤其是半自动化、全自动化方面的发展加快了步伐,并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同时,视频系统开始用来协助测试材料的性能。此时,我们觉得这是Tinius Olsen再次进入中国市场的最好时机,因为我们认为Tinius Olsen具备了相关的产品及这些新技术的能力。另外,我们认为中国市场是有需求的,尤其是制造业。整个制造业正在进入一个先进数字化制造的阶段,而这正是我们能够真正发挥作用的地方。中国的工业领域、相关制造商、科研人员,也确实可以用到我们的产品和技术,我们也相信Tinius Olsen可以帮助他们。因此,2016年Tinius Olsen在上海建立了一个产品和培训中心,并建立了一个充满活力和能力的团队来帮助我们的客户,来满足他们的需求。这就是为什么Tinius Olsen再次来到中国的原因,我们确信在这个领域,Tinius Olsen将有很多机遇。  交流中,Martin Wheeler还谈到了与科研用户的合作,他认为,作为一个试验机制造商,Tinius Olsen需要与像李院长、韦教授等这样的研究人员密切合作,因为他们站在材料科学和材料工程的最前端,设备商需要了解这个行业的发展方向,这样才能提供技术和产品来满足他们的发展需求。他们按照自己的方式逐步发展,设备商则需要沿着同样的道路,跟着他们的步伐走下去,为他们的需求提供产品、技术支持,从而最终走向制造业实现落地。所以,Tinius Olsen必将与科研用户携手合作。  同时Martin Wheeler也对Tinius Olsen自己的工程师感到非常自豪,他们大量参与了标准制定的过程,比如美国的ASTM标准,和全球的ISO标准。Tinius Olsen许多工程师都是这些标准委员会的成员,他们始终在做出着很大的贡献,从科研人员那里得到反馈,并应用在产品研发中,让产品可以与时俱进,并满足客户的需求。  对于合作,李岩教授也表示,首先,科研成果与设备仪器是紧密联系的。一方面,科研工作中需要有非常可信赖的仪器设备,来保证研究中测试的数据是可靠的 另一方面,高水平成果的取得,与高水平测试设备也是紧密相关的。其次,科研工作者还要与科研设备商多多交流沟通,沟通不畅往往造成信息割裂,如设商做出了非常好的设备,但科研工作者不知道,或科研工作者有需求,设备生产厂家却不知道等,加强交流对于双方都会有很大帮助。  另外,李岩教授还反应,大多数科研工作者还面临着经费紧张的问题,越先进的设备其成本也一定是越高的,每个科研工作者都去自己购买设备并不现实,这就造成许多先进的设备大多科研工作者都用不到。同时,建议搭建一个科研平台,比如高校和设备商共同建立,让一些设备实现共享。如此,在共享过程中,设备商也可以获得很多的信息与收益。  展未来——极端环境、多尺度、原位、自动化、光学测量  关于力学测试的研究热点及未来发展,李岩教授认为,以下几方面是当下的研究热点:一是极端环境下的力学性能测试,从国家和科研需求来看,极端环境要求越来越多,这方面还没有更好的设备能满足需求 二是从尺度来讲,一方面是往极小尺度方向,在微纳尺度上的性能测试需求也逐渐增加 另一方面是往大尺度方向,大型结构复杂加载状态下的力学性能测试,比如航空航天结构,其应力是非常复杂的,需要多种加载,而且是要多点响应的设备,将来这方面的需求也是非常大的 三是原位加载的设备,虽然已经有部分相关设备,但技术还不完善,比如说在观察扫描电镜的时候,能够在加载的同时观察微观形貌变化的设备,如果这方面设备能再普及一些,会对力学方面的研究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Martin Wheeler先生也补充道,材料力学和测试应用中,有两大方向在飞机和汽车等领域得到广泛发展:一是高强度材料,一是轻型材料。这也是材料科学的发展方向,就试验机而言,也将是两个需要长期突破的重要方向。而单就试验机技术来讲,近期,主要有以下两方面发展趋势:  第一个趋势是半自动和全自动化。自动化是为了追求更完美的可重复性、优异的可追溯性,在如今变得越来越重要。如果你是向航天工业提供紧固件的供应商,或是提供用于手术的医疗设备的供应商,那么你的产品的可追溯性和材料的可靠性就十分重要,你必须确保每件产品都是100%的零差错。因此,试验机的可追溯性就变得至关重要。所以,当你在做测试的时候,良好的可重复性和可追溯性可以改善测试的不确定性。同时,对于制造商来说,生产力也很关键,试验机只是一个系统、一个工具,而这个工具应该帮助制造商提高生产力,这便是系统的自动化。  第二个领域是光学测量。今天看到的这台130多年前的“440001”试验机的输出是一组结果,以及一个2D格式的图形数据,来呈现材料的强度和性能。且在接下来的一百年里,并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当然采样频率有所提高,变得更自动化,更快地得到结果,更精确,更高的分辨率,但还依然是2D形式的图形数据。Tinius Olsen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和资金来研发满足需求的摄像系统。这个摄像系统当然不仅仅是一个网络摄像机、一些图片或一系列的视频帧,而是能够嵌入实时应变数据的视频文件。这意味着在测试后,它可以在虚拟测试环境中重新播放,重新分析,重新计算结果,并且有符合要求的可追溯性。Tinius Olsen目前可以做到,试验机工作站的输出结果,是2D图形数据与嵌入应变数据的实际测试视频。这也将是材料科学与材料测试的一个发展方向。 [来源:仪器信息网]编辑:杨厉哲
  • 他们是最顶尖的生物学家,更是最恩爱的伴侣
    他们是最顶尖的生物学家,更是最恩爱的伴侣又到了一年一度的七(nue)夕(gou)节。最近几天,谷君夜观天象,明显感受到一股强大的气场——情侣们纷纷蓄势待发,准备在即将开幕的朋友圈秀恩爱大赛上拔得头筹;单身狗也提前预备好狗粮,准备迎接一大波暴击。生物狗们以为待在与世无争的学术圈就安全了?图样图森破~科学家们不仅科研实力深厚,秀起恩爱来也是碾压路人没商量的节奏。这个七夕,请享用谷君为大家献上的科学界狗粮~“战时伉俪”格蒂和卡尔科里格蒂特蕾莎科里(gerty theresa cori, 1896年8月15日-1957年10月26日)和卡尔斐迪南科里(carl ferdinand cori,1896年12月5日-1984年10月20日)夫妇是美国历史上著名的生物化学家。1947年夫妇二人以及阿根廷医生贝尔纳多奥赛一起因发现糖代谢中的酶促反应而被授予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是诺奖历史上罕见的“夫妻档”。格蒂?科里也因此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获得诺贝尔奖的女性科学家。1914年,18岁的卡尔和格蒂同时考入了布拉格的卡洛斯弗尔杰南德大学医学系,成为同班同学。当时正处于一战初期,学校里还保留着安静的学习环境。两人形影不离,在热衷的生物学、化学等课程的学习中互相激励。到了1916年,战事也到达了高潮,正在念大三的卡尔被征兵入伍,经历了战斗和负伤,卡尔深切体会到了战争的残酷。直到1920年8月,历经磨难的卡尔科里和格蒂终于团聚,在维也纳举行了婚礼。卡尔和格蒂夫妇共发表了50多篇学术论文,主要着作有《结晶态肌肉磷酸化酶ⅱ辅基》、《磷酸化酶a到b的酶促转化》等。1931年,他们在一篇长达103页的研究报告中揭示了哺乳类动物碳水化合物代谢的机理,基本内容是在肌肉中肌糖原生成的乳酸随血液流入肝脏,在那里又重新合成肝糖原,这就是生物化学理论中众所周知的科里循环。科里夫妇培育了众多的生物化学领域的出色人才,在他们研究基础上继续前进的学生中竟然有5位获得诺贝尔医学生理学奖,堪称诺奖级别的导师。2004年科里夫妇被授予国家化学史里程碑来纪念他们的重大发现。“双宿双栖”詹裕农和叶公杼说起这两位科学家,可能很多人会觉得陌生,不过在华人科学家中,他们可是享有极高的知名度的神经生物学家。我国著名的生物学家、北大生命科学院院长饶毅教授就曾是这两位的弟子。詹裕农和叶公杼夫妇主要的研究方向是钾离子通道和果蝇神经发育,1986年他们在世界上首次克隆出了一种钾离子通道shaker基因,这一工作与2003年的诺贝尔化学奖主题吻合,许多科学家都为获奖名单中没有他们的名字而感到惋惜。尽管未获得诺贝尔奖,他们的工作仍然得到了许多人的肯定。从他们实验室中走出了多位华人科学家,其中包括获得science杂志“青年科学家奖”的时松海,哥伦比亚大学杨建和麻省理工学院的沈华智等等。值得一提的是,这对科学界伉俪的人生履历始终保持着惊人的一致步调,大家来感受一下:1979年,他们同时被旧金山加州大学聘为助理教授。1983年,他们同时晋升为副教授。1984年,他们同时被著名的霍华德休斯医学院聘为研究员。1985年,他们同时晋升为教授。1998年,他们同时当选为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1996年,他们同时当选为美国科学院院士。全程高能有木有!其实纵观整个科学界,夫妻档的科学家并不少见,但是像詹裕农和叶公杼夫妇这样在科研中各展所长、紧密合作,并且双双当选院士的科学家却十分的难得,双方可谓实力相当。2004年的全球华人生物科学家大会上,加州大学教授詹裕农和叶公杼作为唯一的一对华裔美国科学院院士夫妇一同走上了讲台,那一刻也许是他们二人最高调的一次“秀恩爱”。“院士夫妇”陈竺和陈赛娟 众所周知,我国的卫生部部长陈竺是中国科学院院士,遗传学专家。不过大家可能不太了解的是,他的夫人陈赛娟也是一位出色的科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细胞遗传学和分子遗传学专家,有“美女院士”的美誉。这一对夫妇称得上生物科学界的 “神仙眷侣”。1978年,陈赛娟考取了上海第二医科大学血液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还结识了同门师兄陈竺。 陈竺和陈赛娟在一起上课、做实验,培养了深厚的感情。1983年3月,这两位热爱科研的年轻人终于把双手牵到了一起。当婆婆许曼音知道儿子陈竺的恋爱对象是陈赛娟时,开心地表示:“早就听说她是个孝敬父母、爱好读书的人,而且还是二医掷铅球的运动员,我为儿子感到庆幸。”这也为二人今后的幸福生活拉开了序幕。尽管丈夫卫生部部长的光环总是十分得引人注目,但这并不能掩盖陈赛娟院士的成就。她在国际上首次克隆了白血病bcr基因一个长达94kb的区域,并提出了ph1染色体形成的分子模型,实现了该领域的重大突破。还曾深入开展白血病基因产物靶向疗法基础理论研究,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研究中,首次发现一个新的人类基因,实现了当时我国生物学领域中人类疾病新基因克隆零的突破。2000年“世界杰出女科学家”颁奖仪式上,陈竺卸下领导人的光环,以一个老公的姿态温柔地出现在妻子身后,一起等待结果揭晓。当陈赛娟与大奖失之交臂的时候,陈竺轻轻搂着妻子的肩膀说:“科学意味着永不放弃!”看到这里,作为一个好奇宝宝,不禁要问,为什么科学界盛产“神雕侠侣”呢?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2010年调查显示,具有博士学位的已婚人士中,超过1/4的人的伴侣也供职于科学或工程学领域。合作是研究的关键,同一领域的夫妇能够不断地交流、启发彼此,也更了解彼此的个性和行为,理解彼此工作中的难处。很多夫妇也是在交流工作的时候情感突飞猛进的……想来也是,谁说恋爱就只能逛街看电影,实验室也可以是滋生爱情的理想场所。一起采样、一起讨论课题,这都是科学界独有的浪漫约会。只要心中有爱,处处皆可花前月下~谷君有话说:吃下这一份狗粮,感觉到的除了艳羡,更多的还是鼓舞人心的力量。挣扎在实验室里的生物狗们,千万不要气馁,现在开始发展自己的科研伴侣还来得及。今天的你也许孤单一人闷在实验室里提质粒,说不定未来的某一天,你也能手挽着女神,一同登上学术界的领奖台上呢~各位亲爱的谷粉们,除了以上这几位,生物科学界还有哪些科学家情侣呢?欢迎大家在评论中一起参与讨论噢~
  • 中科院长春应化所:憋足劲 闯名堂
    &ldquo 这些年轻人身上有股劲,那是一种要干出点名堂的气概。&rdquo 南方科技大学副教授、&ldquo 青年千人计划&rdquo 专家陆为回想起不久前参加的一次中科院长春应化所青年创新促进会学术交流活动时,情不自禁地对记者感慨道。   一同应邀出席这次活动的还有南方科技大学副教授、&ldquo 青年千人计划&rdquo 专家黄文忠与青年教师田瑞军,以及香港大学研究主任程刚。他们有的第一次来到东北这片黑土地,有的已与长春应化所青年科研人员数次携手。&ldquo 不同领域的青年科研工作者汇聚一堂,我们彼此都受益良多。&rdquo 程刚说。   这里的年轻人充满活力   虽然看似有点同台&ldquo 竞技&rdquo 的意味,但是来自化学领域不同方向的年轻学者们更愿意将自己目前工作的进展与亮点与人分享,期待收获交叉创新的果实。   程刚目前主要从事基于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金属配合物的电致发光器件的研究。此次他带来的学术报告是《基于铂的配合物发光的高效率有机发光器件》。&ldquo 这项工作的意义在于挑战美国公司、科研机构在高效率有机发光材料方面的主导地位,我非常希望能够为国内相关产业提供科技支撑。&rdquo   陆为带来的报告是《基于发光金属有机化合物的功能分子与超分子软物质》,这正是他目前集中精力研究的方向。&ldquo 金属有机化合物的光物理和光化学是我的基础研究,发光材料和溶色液晶材料是我的应用基础研究。&rdquo 他向记者介绍说。   传统的双亲分子表面活性剂都是由疏水长链烷基和共价相连的亲水离子型基团,在临界浓度以上才能自组装成胶束或者囊泡。陆为希望能够另辟蹊径,设计合成基于刚性结构的离子型有机金属化合物作为非传统双亲分子用于超分子软物质材料的自组装。   来自长春应化所的青年学者给大家准备了一场丰富的学术大餐。长春应化所副研究员秦玉升讲述了他的二氧化碳共聚催化剂及产业化研究,另一位&ldquo 80后&rdquo 小将艾可龙则分享了自己在可视化检测和成像研究领域的成果与进展。他们不仅在基础研究上有所突破,同时还在积极地推进相关成果的产业化。   这令远方来的客人印象深刻。&ldquo 长春应化所在基础化学理论和应用化学方面并重,这里的年轻人能够迅速、高效地将理论化学研究成果转移转化到产业应用上。&rdquo 程刚对此评价道。   &ldquo 我想要把这种轻松自由讨论和脚踏实地干活相结合的风格带回我的课题组,并推广到南方科大的化学系中去。&rdquo 陆为说自己从此有了这样一个小小的心愿。   小小喜悦鼓舞前进   科学的殿堂对这些年轻人而言有着巨大的吸引力,但行进在朝圣的路上,他们所经历的绝不是一帆风顺。   艾可龙说,遇到实验不顺甚至实验失败是非常普遍的,科研人员最需要保持一颗平常心,再加之对科研&ldquo 日久生情&rdquo ,自然而然就会全身心投入。   &ldquo 我认为,做科研最重要的是具有持之以恒的决心,在确定了一个科研目标之后不要轻易放弃。&rdquo 程刚说。从研究生阶段开始,他就以白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为研究方向,多年来,尽管研究对象在&ldquo 与时俱进&rdquo ,但是在大方向上他始终目标清晰。目前,他在溶液加工的单发光材料的聚合物发光器件方面的研究已经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科研道路有时令人孤独苦闷、充满挫折,有时又充满激情。陆为很庆幸选择了化学研究这项工作,在他看来,化学是创造新物质的科学。&ldquo 每当用各种表征手段把我合成出的样品结构搞清楚并确定其为新化合物时,那种喜悦是可以拿到手上、看得到、摸得着的。就是这种不断点缀在我的工作中的小小喜悦,鼓舞着我继续在实验室里琢磨。&rdquo 陆为说。
  • “做精准医学和科技转化的实践者”——访同济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副院长张超
    p   每当有人问起张超教授“为什么要选择生命科学?”他总是毫不犹豫地回答:“follow my heart”,显然兴趣是他打开生命科学探索之门的钥匙。对生命科学和自然的浓厚兴趣一直伴随着张超的成长道路,高中时期他便以全国生物奥林匹克竞赛金奖的成绩保送进入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p p   回忆起大学生活,张超使用频率最高的口头禅是:“占座、自习、去哪吃。”由此可见,大学四年是他专注学习、埋头苦读的四年。也正是清华四年的扎实积累,为他以后的生命科学研究之路奠定坚实的基础。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3/insimg/f7525a56-47ee-4f1e-9a69-4d6e311b7b7e.jpg" title=" msh7343_b.jpg" / /p p    strong 异国十年 崭露头角 /strong /p p   本科毕业后,张超赴美国俄勒冈健康医科大学Vollum Institute攻读博士学位,师从美国科学院、医学院双院院士,世界著名生理学家Roger Cone。在那里,他如饥似渴,为得到系统严谨的学术训练,大量查阅文献资料、泡实验室、图书馆。博士期间,他在世界上首次发现黑色素皮质激素系统通过神经内分泌通路调节机体能量代谢稳态的分子机理。 /p p   2012年,张超进入美国范德堡大学医学院工作,博士后研究期间又成功发现全新的肥胖基因MRAP2并阐明了其调控G蛋白偶联受体内源活性的分子机制,同时领导了礼来和葛兰素史克等国际大型制药公司的药物研发工作。先后发表包括Science、Cell Metabolism、PNAS在内的多篇高水平论文。 /p p   因其出色的研究能力和研究成果,张超获得了令许多人艳羡的哈佛大学的教职,但出乎所有人意料,他做出了一个大跌眼镜的决定,放弃了哈佛大学的橄榄枝,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回到祖国的怀抱。 /p p   他说:“在美国度过了将近十年的时光,十年时间,我收获了很多。但是,我常常想,在自己的祖国生命医学飞速发展的黄金时期,一名中国人,应当尽己所能,为国家的发展做一些事情。” /p p    strong 年轻学者 蓄势待发 /strong /p p   2014年,出色完成博士后研究工作的张超选择回到祖国,成为同济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最年轻的八零后教授、博士生导师。他主持国家科技部、基金委等科研项目10余项,先后入选上海市东方学者,青年科技启明星和中组部“青年千人”等人才计划,2016年被任命为同济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副院长,成为生命医学界有影响力的青年科学家之一。 /p p   张超回国后,还致力于学科前沿的干细胞转化医学研究。他利用测序技术揭示出人体能量代谢调控相关基因的多态性特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开发干细胞治疗的相关技术。 /p p   他认为:“在转化医学领域,中国有着其他西方国家不具备的优势,其中最大的优势是我们的患者多,为临床研究提供了条件。希望在不久的将来能直接用于个体化的器官修复,为最终成功治愈糖尿病等重大疾病提供坚实的干细胞技术基础。” /p p    strong “学生”亦是“朋友” /strong /p p   在学生的眼里,张教授并不像是一个“教授”,更像是一个和蔼可亲的“兄长”“朋友”。 /p p   每当学生在学习实验中遇到困难,张超总是第一时间和大家讲解并一起解决问题,每当学生们出现好的数据和结果时,老师显得比学生更高兴。每每华灯初上,实验室里常常都会出现张超教授和学生们努力工作的场景。 /p p   “工作中我不是教会学生们应该怎么做,我更愿意是一个相互促进相互提高的过程。” 面对我们的采访,张超这样说:“人的一生要遇到很多难,很多事情往往都会事与愿违,只有一颗强大的内心才能抵御寒风,我希望我的学生都拥有一颗强大的心,这样才能面对生活中的所有。” /p p   他认为科研是一件至简至真的事情,只要保持一颗对科研满腔热情的初心,就一定可以在这个领域里做出好成绩。他认为生命科学是非常有魅力的一个学科,“二十一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他一直坚信这句话,并为之努力。 /p p   “同济大学是一个科研氛围很浓厚的地方,在这里我们可以从老一辈的身上学习到很多,我非常的幸运,我们的学生也是幸运的。”张超说。 /p p    strong 精准医学 科技转化 /strong /p p   “精准医学(Precision Medicine)”是一个医学新观点。这一观点一经提出,就受到高度关注。 /p p   精准医学是什么?张超认为,精准医学简言之,就是指根据每个病人的个人特征“量身定制”个性化治疗方案。 /p p   “生命科学研究者的使命就是探索生命科学的规律,把研究成果应用于实践中,提高生命的质量。“张超说。 /p p   针对某些癌症等重大疾病,张超和他的同事们潜心研究近十年,组建了拥有国家“千人计划”专家、相应领域的知名学者、临床医生、人体健康大数据信息挖掘等专家组成的“精准个体化治疗和检测”团队。 /p p   “目前,国内针对白血病的治疗只是通过仪器分析病人的血液,然后预测出几种适合病人的药并一一尝试,无效药物很容易让患者错过黄金治疗期,而我们在这方面能做得更好。”张超说,其团队研发出了基因检测+动物试药+终身跟踪的综合解决方案,这相对于目前的治疗更精准、更快捷、更有效。 /p p   “通过体外同步试药,有望让病人节省70%—80%的无效用药成本,我们的目标,就是要通过努力,快速推广我国白血病的精准治疗,大幅度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张超说。 /p p   对于未来,张超说:“在未来的几年里,随着测序和分子检测技术的革新以及新型动物模型的出现,中国的精准医学将会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我们将继续在这个领域努力钻研,不断提升转化医学在健康产业中的重要性,从根本上使我国的精准医学达到世界一流水准。” /p p br/ /p
  • Nanoscribe 荣获 2018年 德国巴登-符腾堡州“年轻企业“奖项
    2018年11月8日,德国巴登-符腾堡州州长温弗里德克莱切曼在斯图加特为Nansocribe颁发了最.佳年轻企业奖(“Landespreis für junge Unternehmen”)。组委会授予了40,000欧作为奖励鼓励Nanoscribe在微纳米3D打印界的杰出创新和企业有目共睹的成功。图 1:德国巴登-符腾堡州州长Winfried Kretschmann为Martin Hermatschweiler和Michael Thiel 博士(Nanoscribe 公司)颁奖。今年,来自巴登-符腾堡州各地375家候选企业申请了奖项,由州政府和L-BANK每两年共同颁奖一次。 “在荣获很多奖项后,很高兴今天又新添收获巴登-符腾堡州“最.佳年轻企业奖”。我们联邦州从各方面得到了宝贵的支持,展现一个有活力,欣欣向荣初创景象。因此我要特别感谢 KIT 和 ZEISS 一直以来从全方位给予专业的支持和帮助。” Nanoscribe 首席执行官Martin Hermatschweiler在颁奖仪式后强调。图 2:Nanoscribe 4位创始人(从左至右)-Martin Hermatschweiler, Prof. Dr. Martin Wegener, Prof. Dr. Georg von Freymann, and Dr. Michael Thiel 。Nanoscribe成立于2007年,作为德国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研究小组的分拆。在过去的十年中,公司已经成为纳米和微米生产的先驱,并且在许多项目上都有所作为,特别是双光子聚合技术。如今,Nanoscribe高科技3D打印仪器设备帮助许多大学,科研机构和工业公司完成了开创性的工作。双光子聚合这项关键的技术为原先使用一些用其他方式不可行的应用打开了新的大门,尤其是在光子学,微光学,医学工程学,和通讯技术领域方面。去年Nanoscribe在上海也成立子公司-纳糯三维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来扩大亚太地区的市场和服务。德国Nanoscribe公司的Photonic Professional GT是目前世界公认的打印精度最高的3D打印机。跟传统的以激光立体光刻为代表的高精3D打印机相比,利用双光子微光刻原理的Photonic Professional GT能够轻松打印出精细结构分辨率高出100倍的三维微纳器件。
  • 工程院副院长:个别院士候选人单位领导出面拉票
    对于企业高管当选院士的现象,中国工程院副院长旭日干表示,只要学术背景、工作业绩和贡献都符合标准,就有可能当选。 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主任韦钰    神华集团总经理张玉卓   能够选上的院士都很优秀,但并不是说,没有选上的就不优秀,没有选上的也可能更优秀,还可以参加下一次评选。   ——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主任韦钰   能当选为院士,我想主要是因为技术和工程上的贡献,2008年底才担任的总经理,院士的荣誉将成为我工作的动力。   ——神华集团总经理张玉卓   中国工程院院士,是国家工程科技领域的最高学术称号,社会关注度极高。此前,央企的高管和政府高官入围名单,也曾遭到社会质疑。而在1个月前,有网友公布33位新院士的名单,其中32位“命中”,有网友质疑名单可能提前泄密。   针对上述问题,中国工程院副院长旭日干昨日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进行了回应。旭日干表示,这(网友公布的名单)是网友的本事。网友千方百计想了解情况,下了很大的工夫。但是,工程院有严格规定,国务院备案后才能正式公布。   【高管院士】   “只要符合条件一视同仁”   新京报:与2007年、2009年相比,今年54人当选院士,人数最多 60岁(含)以下的人数比例增加到了70.4%。为什么今年人更多,而且年龄明显年轻化?   旭日干:年轻化是必然的,一是候选人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文革”前后毕业的大学生,其中一大部分是海外回来的留学人员。   这里还有一个“文革”造成的人才断层的问题。“文革”后培养的大批人才的成长,使得符合标准的人明显多了起来。   新京报:我发现,在这次新当选院士名单中,有一些央企的高管。   旭日干:根据提名软件系统的显示,有8个新院士来自企业,包括神华集团张玉卓总经理、中石油孙龙德副总裁、江苏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缪昌文董事长等。   新京报:央企高管在入围候选院士名单时,就曾遭到社会质疑,最终结果看少数当选了院士,你怎么看?   旭日干:这些人不仅仅是企业领导,本身就是工程科技专家。   我们强调两条,一是院士候选人不管是研究院所、企业的,还是高校的,只要符合条件一视同仁 二是当选院士应该是科学家或工程科技专家。只要学术背景、工作业绩和贡献都符合标准,就有可能当选。   【院士投票】   个别单位领导助选拉票   新京报:一些媒体报道,院士选举很“热闹”,还会有一些破坏公平公正的“丑闻”。你们接到过多少举报信?都什么样类型?   旭日干:这个说法不准确,院士选举不是很“热闹”,而是十分严谨。近几年,社会风气不太好,对各个领域都有影响,科技领域也不例外。我们收到过关于候选人的举报信,有实名的、匿名的,甚至有冒名的,内容有实有虚,也有假的。我们欢迎社会监督,同时反对有人恶意伤害他人。   新京报:有人给有投票权的院士送礼吗?   旭日干:有,个别候选人以送材料的名义送礼物,或者其单位领导出面助选、拉票。广大院士对此非常反感,要求工程院更加严格纪律。   新京报:候选人到处活动,会如何处理?   旭日干:轻的要进行批评教育,严重的终止评审资格,还要记入诚信档案。   新京报:现在有的院士在社会上争议较大,有时被指言论不当。对院士的行为,如何进行监管呢?   旭日干:工程院有院士行为准则,要求院士严格要求自己,做出楷模。当然了,谁也不能保证哪个人一定不出问题,需要看问题的性质。说错话要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 如果严重违纪或触犯刑律,与普通人一样受到处罚。   【院士待遇】   国家从未规定“院士不退休”   新京报:院士选举时,是各单位、个人“走动关系”频繁的时候,大家很看重这个称号,当选院士到底意味着什么?   旭日干:院士实际上只是个荣誉称号,不是职务,也不是职称,就相当于“劳模”,学术界的劳模。院士的荣誉称号本身,意味着其本人的工作得到了国家和社会的充分肯定和认可,是个人和单位感到很荣幸的事情。   新京报:有说法是“院士终身不退休”,所以很多人向往。   旭日干:这个说法是误解,院士是荣誉终身而非职务终身。国家从来没规定院士不退休。有的单位认为院士虽然到了退休年龄,但考虑到他的学术影响,让其继续发挥余热,这对年轻科研人员起到引领作用,不存在不退休的问题。   【名单泄密】   不排除部分名单泄露   新京报:一个月前,有人在网上公布了“小道消息”,对比正式名单发现,“小道消息”的名单正确率还比较高。   旭日干:这是网友的本事。网友千方百计想了解情况,下了很大的工夫。但我们有严格规定,国务院备案后才能正式公布。   当然也不排除通过熟人知道了一些学部的当选情况,但并不是全部 院士们对自己要求很严格,不会随便说的。   ■ 投票者说   部级高官也落选   选谁不选谁?投票选举院士的工作也是一件颇费心思的事情。   “有的人很出色,就差一票,没入选,可惜了。”昨日,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主任韦钰介绍,要在众多出色人中挑选、达成共识,需要认真协商。韦钰说,能够选上的院士都很优秀,但并不是说,没有选上的就不优秀,没有选上的也可能更优秀,还可以参加下一次评选。   “我印象最深的是,新疆的(吾守尔斯拉木)已经参加了至少五六次院士选举,这么多年来他一直用维哈柯文(维吾尔文、哈萨克文、柯尔克孜文的简称),开创少数民族信息处理新领域。”韦钰院士说,院士们对吾守尔斯拉木支持率很高。   她还说,入选的名单中,北京大学的高文一直研究“人脸面部表情识别” 空军装备研究院的陈志杰,是中国空管事业的专家,也是给人印象深刻。   在该学部名单中,教育部前副部长赵沁平落选了。韦钰院士表示,投票时并不是考虑赵沁平的职务,当时他的得票也很高,排在了前十,但是只能选6人,“很可惜他未能入选,但今后还有机会。”   ■ 当选者说   企业老总也科研   在此次入选院士名单中,企业高层受到关注。   昨日,中国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张玉卓院士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能当选为院士,我想主要是因为技术和工程上的贡献,2008年底才担任的总经理,院士的荣誉将成为我工作的动力。”张玉卓说,过去30年,他一直在煤炭科学研究领域进行研究,其中在神华集团与自己的团队研究“煤制油”工作10年。   他29岁时就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国家教委评为“作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并获中国煤炭学会首届青年科技奖。   不少人质疑他企业高管和科研院士的身份如何协调?对此,张玉卓表示,“我个人认为,作为一个有专业技术背景的管理人员,在专业技术方面有更多的追求,担任管理人员,领导着全世界最大的煤炭公司,会在公司科学发展方面注入更多的技术含量。”   张玉卓表示,现在空气质量PM2.5受关注,为减少灰霾天也是清洁煤的方向,集团下一步将把下属的北京第一热炼厂关闭,在郊区建设一个燃气电厂,这样可以减少污染物排放对北京环境造成的影响。   本报记者 仲玉维 实习生 陶瑞钢
  • 中科院空天院院长:中国已进入遥感大数据时代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空天院)院长吴一戎30日说,随着对地观测技术的进步,中国已进入遥感大数据时代,数据具有多传感器、多时相、多分辨率、多要素等“四多”特性,迫切需要面向多元化应用。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 nbsp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由高分辨率对地观测学术年会组委会主办,中科院空天院、中科星图股份有限公司和山东产业技术研究院共同承办的第四届“中科星图杯”高分遥感图像解译软件大赛当天在山东济南进行决赛,吴一戎院士在决赛开幕式上致辞时作上述表示。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 nbsp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他说,以机器学习等智能方法为基础,融合专家知识、目标特性、成像机理,构建面向海量复杂卫星数据的专业模型,解决遥感数据定量分析的若干难题,将实现高分数据共享服务模式的重大变革。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 nbsp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吴一戎表示,高分遥感图像解译软件大赛创办4年以来,累计开放发布数据10万幅,总共提交软件成果5000余项,并有大约30%的成果已实际应用于多个领域,已真正构建起一个对地观测领域的智能生态环境。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 nbsp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中科院空天院介绍,今年的高分遥感图像解译软件大赛以“精确感知、洞察分毫”为主题,并扩大高分对地观测领域国际合作,专门开辟2项国际赛道,来自中国、英国、德国、意大利、巴西等近20个国家的253家单位超过2000名选手组成700多支队伍参赛,成为2020年规模最大的国际性遥感人工智能赛事之一。经过3个多月的激烈竞争,国内赛道32个团队晋级决赛。国际赛道则采用国际通用的全线上模式,此前已完成线上决赛。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 nbsp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高分遥感图像解译软件大赛创办于2017年,旨在积极推动对地观测信息领域的理论创新和技术应用,加快年轻人才培养和研究团队建设,促进高分辨率对地观测技术交流合作和应用转化。 /p
  • 《自然》:年轻研究人员成功获得经费的秘密
    p   美国华盛顿大学的麻醉学家、临床研究员Peter Nagele在2007年获得了两项大学实验室的科研补助。但是,当他要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申请第一笔主要研究经费时,两次都遭到了拒绝。 /p p   实际上,Nagele犯了一些科研新人常见的错误:第一次,他设计了一项1万个病例的临床试验,但这对于科研新人来说,需要的病例太多,可行性不足。第二次,他申请的项目不是该机构的优先研究项目。“之前类似的项目基本是从没中标过。”他说。 /p p   然后,Nagele开始了第三次尝试,并学到了一些宝贵的技巧。首先,他和一些同事分享了他的建议草案,并得到他们的反馈。之后,他接受了NIH的一位资助项目官员建议,在参与人员中加入了一位经验丰富的合作研究者。 /p p   2015年,Nagele成功申请到了一项小型临床试验——观察使用β受体阻滞剂防止手术后的心脏问题,此项资助一年约50万美元。他认为,失败与成功的区别是“研究的可行性和意义”,要让评审觉得Nagele和合作者能按时、按预算进行工作。 /p p   现在,科研经费竞争越来越激烈,在NIH尤为如此。该机构的研究项目拨款R01和其他相似的基金,大约支持着27500名科研工作者的研究。目前,NIH申请的5年平均成功率为18%,是历史最低点,而且前景更是堪忧。这就导致项目评审会努力寻求任何可以否决申请项目的理由。 /p p   对于年轻研究者来说,这是个巨大的挑战。这个制度总体而言,更有利于经验丰富的研究员。有经验的研究人员和项目管理者知道一些能增加申请成功率的方法,例如,充分发挥那些帮助新人的项目的优势、高级别的同事合作、给出正确的预算和选择合适的资助方案,并且尽早开始与NIH工作人员进行交流。近日,《自然》杂志分享了诸多经费申请小窍门,为年轻科研人员出谋划策。 /p p    strong 善用新人身份 /strong /p p   从2008年开始,NIH就尝试改变资助项目更偏向于有经验研究员的情况。一个方案是优先考虑那些从未获得过NIH资助的“新研究员”。那些研究员在获得学位后10年内被认为是“早期研究员(ESI)”。 /p p   NIH进行项目评审时,他们会被分组,ESI之间互相比较,有经验的研究员也不会对ESIs产生影响。这使科研人员能够与具有相似经验和资源的申请人竞争,而且,获批申请中的一半必须来自于ESI。该政策对于年龄没有限制,在2016年,大约有300名50岁以上的研究员获得了生平第一个R01资助。 /p p   美国一家帮助科研人员申请经费的公司的创立者John D. Robertson指出,新人学会利用ESI身份申请经费十分重要。如果研究由于产假、病假、服役等原因被迫中断,年轻研究人员还应确保延长其ESI身份。 /p p   所以研究人员可以利用新人的优势申请项目,但即便如此,他们也必须在提案中提供足够的细节,以证明他们可以执行研究计划。 /p p    strong 加入资深合作者 /strong /p p   洛杉矶医学中心精神病学家和遗传学家Scott Fears一直在努力申请R01经费,用于研究猕猴大脑发育,但一直没有成功。而在另一个领域,他却获得了一个较小的两年期R03资助。Fears表示,项目评审认为,该研究中加入的经验丰富合作者是一个加分项,“这让她对我的项目更有信心”。 /p p   许多年轻的研究人员想知道,如果与领域“大牛”合作是否会提高获得资助的机会。在传说中,这个方法似乎对一些研究人员很有用,但专家们警告说,这么做有时候也会适得其反。 /p p   研究中加入合作者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加入共同研究员,他们为项目带来专门的知识或设备 或者跨学科项目是由两名或多名科学家共同申请资助,这种情况下,每个研究人员要负责项目的不同部分。 /p p   但在NIH,第二种多研究者的项目有一些要注意的地方:在ESI与非ESI合作的项目中,前者会失去其在申请中的“新人优势”。但资助意愿指数调查显示,该机构对多研究者的资助意愿为6分,与单研究者(7分)差不多。因此,Robertson 建议,增加一名资深人士做为联合研究员,不会危及新人的身份利益,相反能让评审觉得放心。 /p p   Nagele在第三次申请R01时就用了这个窍门,加入了两名共同研究人员——他们有经验和专业知识完成项目。当然,这个策略也要运用恰当,选择合作伙伴必须从科学的角度出发,否则评审可能将其视为“抱大腿”。如果共同研究人员是新人过去的主管,评审也可能会批评申请人没有足够的独立性,即使申请成功也可能影响到资助的期限。 /p p   “只有当合作者真的是来联合研究的,这个方法才有效。” Robertson说。 /p p    strong 大胆开口要钱 /strong /p p   年轻研究人员在第一个R01申请中面临的另一个选择是,研究预算是否采用模块化预算机制,这样每年预算会少于25万美元。申请者要给出如何将这笔资金用于人员、设备、旅游和研究的详细说明。 /p p   许多资深的部门同事会告诉新人,不要在他们第一次的申请中要求超过25万美元,理由是NIH不想把大笔资金交给一位没有经验的科学家。 /p p   但事实上,采取模块化预算,尤其是NIH的那种逐年削减的预算方法可能会伤害到“年轻”实验室的研究。而且数据表明,这样做并不会提高获得资助的机会。在2016年资助的22765个R01中,55%的预算不到25万美元,45%的预算在25万到500万美元之间。约56%的获得资助的人用了“非模块化”预算,超过了25万美元,其中,近一半的研究人员被列为新研究员。 /p p   国家综合医学科学研究所(NIGMS)分析了过去五年给出的新拨款,发现虽然只有14%的ESI用了非模块化预算,但其成功率却高达25%,比资深研究员还高,甚至比用模块化低预算的ESI也好。专家建议,如果你的研究真的需要钱,那就去开口要吧。 /p p    strong 不要指望R21 /strong /p p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成瘾领域研究者Wendy Walwyn认为自己无意间发现NIH对转化型研究十分感兴趣。于是,她询问了国立药物滥用研究所的诸多项目官员,选择哪个研究部门或者评审小组,是最合适的?“他们都给了相同的答案:你不能在同一个申请项目中联合临床前研究和临床实验。”她回忆道。 /p p   相反,他们建议Walwyn将计划书分成两个申请项目,申请专门资助探索性研究的R21。“我已经试了两次。”她说。但这不是一个成功的策略。R21的定位通常是针对初创实验室的年轻研究者。很多人将其视为帮助申请R01收集初始数据的一个手段或者“桥梁”。 /p p   Walwyn的失败故事并不罕见。很多人认为R21为期两年的资助不值得花大量时间和精力撰写申请书。不仅如此,每年通过的R21数量很少,2016年只有2219个,而R01和类似项目则有6065个。因此,2016年R21申请成功率仅有15%,低于R01。 /p p    strong 与资助管理者交流 /strong /p p   NIH有专门职员管理项目申请,也被称为方案主任。他们的职责也包括通过电子邮件或电话向调查人员提供咨询服务,但并非所有科学家都能充分利用这个机会。 /p p   “没有什么是不能问的。”NIGMS细胞生物学和生物物理学部项目负责人Alexandra Ainsztein说。国立精神健康研究所项目主管Stacia Friedman-Hill指出,新人应该询问有关机构的任务和研究优先项,这些可能会影响到基金申请成败。 /p p   但申请R01往往是个令人气馁的事情。在过去10年中,首次申请R01就成功的概率从53%下降到32%。 /p p   “我们不希望在没有资源的前提下,让大量新人涌入这里。”Lorsch说。他还给了已经成功申请首个R01的研究者一些简单建议:“将精力放在正在进行的项目上。”这也意味着不要立刻尝试申请第二个大项目。他还说,研究人员难以更新经费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他们没有表现出足够的产出能力或进度缓慢。 /p p   不过,对于许多年轻研究员来说,他们第一次的申请可能不被评审讨论,就直接淘汰了。但Friedman-Hill鼓励道:“一半的申请项目都没有进入讨论环节,你们有很多‘伙伴’。”但如果不断总结失败的经验并改进,最终还是会成功。 /p p br/ /p
  • 西湖大学医学院成立!免疫学家董晨院士担任院长
    近日,西湖大学董事会研究决定设立医学院,经校长施一公提名,医学院首任院长由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免疫学家董晨教授担任。2018年2月14日,西湖大学正式获教育部批准设立。秉承“高起点、小而精、研究型”的办学定位,西湖大学坚持发展有限学科,办学前期优先建设生命科学学院、理学院、工学院,目前已面向全球引进206位博士生导师,在校博士生1400余人,本科生150余人,博士后及专职研究人员500余人,尖端科研全面展开。随着学校人才引进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科研实力的快速增强,创建医学院的基础和条件逐步具备:强大的生命科学研究为医学学科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具有广阔应用场景的医学,又可以有效促进理学、工学等相关学科的人才引进、跨学科交叉和人才培养。此外,年轻的西湖大学没有历史包袱,可以充分借鉴中外医学院建设的得失,在创建新型医学院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新成立的医学院将以培养顶尖医师科学家(Physician scientists)为目标,致力于医学创新和临床转化,重点聚焦微生物学与疫苗、免疫学与炎症、生理学与代谢、肿瘤生物学与治疗、医学遗传与罕见病、药物研发、公共健康等研究领域。所谓“顶尖医师科学家”,是指既具有优秀基础研究水平和卓越临床实践能力,又接受过系统的生物医学科研训练,并且能够同时驾驭基础研究和临床实践两者迥异的思维模式,推进医疗创新的复合型领军人才。施一公表示,创建新型医学院,既是西湖大学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重要举措,也是学校学科发展和人才引进的重要抓手,“我们将努力构建西湖医学教育新体系,积极探索研究型医学院建设新途径,为中国和世界医学发展贡献西湖力量。”目前,医学院已面向全球启动公开招聘,详见下方网址。学术人才:https://www.westlake.edu.cn/Careers/OpenPositions/FACULTY/202311/t20231106_35040.shtml行政岗位:https://app.mokahr.com/social-recruitment/westlake/43525#/jobs?zhineng=86536&department%5B0%5D=2083620&page=1&anchorName=jobsList医学院首任院长董晨个人简介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科学促进会会士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西湖大学讲席教授、副校长兼医学院院长1989年本科毕业于武汉大学,1996年获美国阿拉巴马大学伯明翰分校博士学位,1997至2000年在美国耶鲁大学免疫学系从事博士后工作。曾任美国得克萨斯大学MD Anderson 癌症中心免疫学系终身讲席教授、炎症与肿瘤中心主任。2013年回国工作后,历任清华大学免疫学研究所所长、医学院院长,上海市免疫治疗创新研究院院长、上海交通大学校长助理等。主要致力于免疫学的研究,在T细胞分化和自身免疫疾病领域做出了多项开创性贡献,给免疫性疾病的治疗带来了深远影响,也给肿瘤免疫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其中定义Th17和Tfh细胞的工作,在2021年被Nature Reviews Immunology列入“免疫学过去20年最重要的20项突破”,也在2022年被Nature Milestones列入“T细胞领域历史上的20个重大里程碑”。目前已发表论文280篇,总被引用次数37000余次,曾七次被评为全球“高被引科学家”。曾获得2009年美国免疫家学会BD Bioscience研究者奖、2019年国际细胞因子与干扰素协会Biolegend-William E. Paul Award奖,吴阶平医药创新奖、吴杨医学奖等,并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炎症生物学与疾病”创新群体负责人。现任Current Opinion in Immunology和hLife的共同主编,Frontiers in ImmunologyT Cell Biology主编,中国科学生命科学常务副主编,Advances in Immunology副主编,Annual Review in Immunology、Immunity、Med、Journal of Experimental Medicine和Cell Research等期刊的编委或科学顾问。西湖大学医学院教授招聘创办于2018年的西湖大学(前身为浙江西湖高等研究院)是一所社会力量举办、国家重点支持的非营利性新型研究型大学。学校定位于高起点、小而精、研究型,以博士研究生培养为起点,现设立生命科学学院、理学院、工学院、医学院四个学院。西湖大学坚持发展有限学科,注重学科交叉融合,努力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拔尖创新人才,力争在基础科学研究、技术原始创新、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实现重大突破,为国家科教兴国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作出贡献。西湖大学医学院成立于2023年10月,以培养世界一流医师科学家为使命,致力于医学创新和临床转化,为医学发展和人民健康贡献西湖力量。我们正在全球范围公开招募以下领域(包括但不限于)相关研究方向的杰出学者:微生物学与疫苗、免疫学与炎症、生理学与代谢、肿瘤生物学与治疗、医学遗传学、临床医学、药学和公共健康学。西湖大学医学院尤其诚挚欢迎有优秀科研水平和临床实践能力的医师科学家加盟。申请人须持有博士(Ph.D.)、医学博士(M.D.)或等同学位,并具备博士后经历和令人服膺的学术成果。学术人才岗位分为以下不同级别:助理教授、副教授、长聘副教授、正教授、讲席教授。西湖大学将参照国际一流大学相应职位,并结合实际情况,为入选者提供具有国际竞争力、能够使其安心于学术研究的协议薪酬和福利待遇,包括但不限于良好的住房保障、高端家庭医疗保险等。上述薪酬福利制度的设计参考了美国私立研究型大学的标准。此外,学校将参照国际一流大学相应职位的标准,为入选者提供有国际竞争力的科研启动保障,包括但不限于充足的长期科研经费,宽裕的实验空间,一流的仪器设备与科研保障。西湖大学坚实的资金支持和综合保障将为每项旨在拓展人类知识边界的科研项目和每位俯身求索的科研同仁保驾护航。如有意向,请将完整的申请材料编辑至同一份PDF文件并发送邮件至西湖大学医学院人才招聘邮箱:somtalents@westlake.edu.cn。邮件主题请标明“姓名+医学院+学科方向”。申请材料清单如下:1. 求职信(Cover Letter)2. 个人简历,需包含公开发表文章列表和谷歌学术链接3. 研究成果与未来研究计划(3-5页)4. 三封推荐信(由三位推荐人直接发送至上述邮箱)欢迎联系医学院学术人才招聘邮箱somtalents@westlake.edu.cn或西湖大学学术人才招聘邮箱talents@westlake.edu.cn,我们会及时解答应聘问题和相关政策咨询。
  • 深度交流,对话标准丨2024年轻质烯烃标准宣贯会圆满举办
    2024年8月14-15日,由全国化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石油化学分会主办,中石化(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承办2024年轻质烯烃标准宣贯会在山东青岛召开。本次会议主要围绕工业乙烯丙烯中CO/CO2/C2H2/H2/痕量硫化物等杂质分析的八项标准(GB/T3392、GB/T3394、SH/T1844、SH/T1769等),由主要起草单位的专家进行深入解读,共有来自全国主要石化企业等单位约60人参会并进行经验交流。岛津受邀参加了本次盛会,与业界同仁一起进行了交流沟通。岛津分析计测事业部市场部李学伟先生以《以“芯”拓新,岛津气相色谱新技术助力石化化工分析》为题,分享了岛津近两年围绕石化化工分析领域推出的新技术和新方案,比如创新可视化进样技术的高压液体进样阀LSV-S,高精度气体稀释仪DLTR-2030,新中心切割单元HTCT-D等附件新品。岛津今年新发布甲烷转化器产品:Jetanizer通过内置在FID喷嘴内的创新型催化剂(无镍型),可以高效地将CO和CO2转化成CH4,从而简化分析CO和CO2的思路;Polyarc将含碳化合物全部转化成甲烷后检测,因此几乎对所有有机化合物的响应基本一致,增强了FID检测器的检测能力,提升分析效率,一套配置能够检测更多化合物。创新的甲烷转化器产品是拓宽FID应用宽度和深度的利器。最后李学伟先生介绍了本次重点发布的新技术——ELEM-SPOT有机物形态分析仪,这是一套专门针对复杂烃类样品中含氧/含氮化合物的高选择性和高灵敏度筛查的创新分析方案,能够为广大从事研究和开发生物质能源、化学回收利用等科研工作者提供微量含氧、含氮化合物快速准确的高灵敏度检测手段,助力GX绿色转型(Green Transformation)。岛津分析计测事业部市场部李学伟先生岛津LabTotal事业部李伟先生以《岛津气相色谱维护经验分享》为题,介绍了气相色谱使用经验、故障排查思路以及岛津维护保养服务,特别是针对FID数据不佳时的解决思路。岛津LabTotal事业部李伟先生此外,岛津在会议现场以实物或展板形式展示了多项创新技术和方案,受到与会代表的广泛关注,成为现场专家的热议话题。岛津历来重视石化化工行业的需求,一直致力于新产品、新应用方案的创新,以成套成熟的大项目解决方案、完善的售前售后服务体系得到了越来越多石化化工用户的信赖。我们期待未来与全国化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石油化学分会的同仁和各界专家继续深入交流,就标准制修订及石化分析新进展展开深入探讨,共同推动行业标准化进程,同时岛津也将持续创新和推出满足石化化工市场需求的新技术和新方案。本文内容非商业广告,仅供专业人士参考。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