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中科院院士

仪器信息网中科院院士专题为您整合中科院院士相关的最新文章,在中科院院士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中科院院士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中科院院士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中科院院士话题讨论。

中科院院士相关的资讯

  • 中科院院士解读《院士增选细则》
    从一名普通科研人员到院士是一个过关斩将的苛刻过程   在媒体大篇幅报道饶毅落选院士事件的背后,是院士增选制度严格得近乎苛刻的程序和规范。重温这一制度在设计与实施中无处不在的严肃性与庄重性,有助舆论从过度关注与解读中重回理性。   院士群体代表着中国科学技术的最高水平,院士选举因此备受社会各界重视和关注。   1992年12月4日由中科院学部主席团会议通过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工作实施细则》(以下简称《院士增选细则》),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的重要操作性文件。为了不断完善增选工作,在其后的近20年时间里,《院士增选细则》历经九次修订。   近日,数位中科院院士在接受《科学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虽然《院士增选细则》仍应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完善,但目前来看,中科院院士增选总体上是公平公正的,“学术成就和学术道德是对院士候选人的最重要评价标准”。   院士增选过程公平公正   院士的增选过程,是一件相当漫长、繁杂,又需要各位院士认真、细致对待的工作。   《院士增选细则》显示,一位科研人员从推荐院士候选人到成为院士,中间需要经过多轮讨论投票程序。   一位曾多次参与院士增选工作的中科院资深院士介绍,各部门和院士推荐上来的推荐院士候选人,根据学部进行分组后,首先要在各学部院士间进行通信评审,院士们会对推荐院士候选人进行打分,根据得分多少排序,得分靠前者确定为初步候选人并进行公示。   “各学部会专门成立一个主审小组,对推荐院士候选人的材料进行详细审查,并对候选人的学术道德进行核查。”该资深院士介绍。   其次,初步候选人经过公示后,各学部常委会组织召开本学部评审会议,对初步候选人逐一进行评审。根据主审小组收集汇总的意见,各学部对初步候选人进行投票,按得票数多少为序产生本学部正式候选人并进行公示。   最后,正式候选人经过公示,各学部常委会组织本学部院士对本学部的正式候选人进行无记名投票选举,获得赞成票不少于投票人数2/3的候选人,按照本学部的增选名额,根据获得赞成票数多少为序依次入选,至此选出院士。   “推选过程是民主的,都是无记名投票。”该资深院士说,“就我自己多年参与院士增选工作的情况来看,这个过程中没有所谓的上级部门或上级领导出来有意引导的事情。”   “民主选举”和“没有权力制衡”的说法,也得到其他几位受访院士的确认。   “每次增选都要开好多次会议。”一位院士对《科学时报》记者说,院士增选是一项神圣的工作,社会公众十分关注,过程可谓繁杂,但每位参与增选过程的院士,都会十分谨慎,认真对待。   学术成就和学术道德是重要评价标准   “最主要的是看候选人的学术成就和学术道德。”前述资深院士介绍,各学部成立的主审小组,会对初步候选人系统性、创造性的成就和重大贡献等提出评价意见。如果候选人的研究领域超出主审小组评判能力的,主审小组也会征求国内外同行专家的意见。   据悉,主审小组一般由3位院士组成,其中可有1位推荐院士或与被推荐人同一单位的院士。“主审小组3位院士会选与推荐人专业领域相近的院士,这有利于对推荐人的学术成就进行全面介绍。他们要负责向学部全体参评院士汇报推荐人的学术成就。”   “大家都会十分谨慎。”另一位院士在接受《科学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选初步候选人时,主审小组会尽量多推荐人选,交由学部全体院士讨论评价。   在此期间,各学部还要接受来自社会的意见和投诉,对投诉信件进行详细调查,并在学部内通报投诉调查结果。   “大家十分重视学术道德问题。”前述资深院士介绍,如果接到投诉或举报,凡是有剽窃、作假等行为的,这样的候选人基本上都会被刷下去。   “个人品质问题十分重要。”另一位院士表示,“院士代表着最高学术荣誉,是公众人物。院士候选人的品质问题当然会成为重要评判指标。”   针对一些在领域内深有影响的科学家落选问题,此前有院士表示,“当选的人大体是会有一些长处的,最起码不会让那些‘乌七八糟’的人当选,但没当选的人也不一定不好”。   前述资深院士对此表示认同。“选出来的,在学术成就上基本都没问题。当然一些没选上的,学术成就也有非常出色的。”   该资深院士分析,一些优秀科学家落选院士,“撞车”或许是原因之一。“如果在评审时同一个学科上有两个候选人,可能两人的得票就相差一两票,但因为名额所限,也会导致其中一人落选。”   “多一票而当选,差一票而落选”现象的客观存在也得到其他一些院士的确认,“并不是说学术成就不够”。   院士制度仍须不断完善   据了解,为完善院士队伍建设,中国科学院学部不仅出台了《院士章程》,还针对院士的增选、咨询、科学道德建设等,出台了详细的政策法规。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院网看到,《院士增选细则》于1992年12月4日由中科院学部主席团会议通过后,在此后的近20年时间里,每两年就会修订一次。至今,《院士增选细则》已经过九次修订。   “会给我们发征求意见。”相关院士介绍,如有修改,会经过院士们的表决。   “但学术评价是一个大问题,也是最难做的一件事。”前述资深院士表示,目前,整个科技界不谈真正的学术贡献而谈论文的现象还比较严重。   “现在逐步知道,院士增选不能光以论文为标准,所以大家在评审时也在慢慢转变。”该资深院士说,“但学校里这种现象还是很严重的,许多学校只要教师发了论文,就奖励多少钱。对教师的考评,也是看发了多少论文,申请了多少项目,争取到了多少经费。”   此前,袁隆平落选中国科学院院士曾引来社会诸多非议。中国科学院原院长路甬祥院士曾对此表示,袁隆平完全有资格当选科学院院士,之所以没有能当选,是因为那时候科技界,包括院士群体当中,对于一个人成就的评价,也有一定的局限和偏颇。   “这种问题也仍然存在。”该资深院士表示,目前中科院院士增选过程中,主审小组3位院士的意见很重要,如果其中有一位因为专业所限,对候选人所取得的成就认识不足而提出负面意见,那么候选人被刷下去的可能性就很大。   “院士候选人的学术成就能否交由整个学界评价?例如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的候选人,就由整个生命科学界来评价。”相关院士呼吁,应进行学术评价新机制的探索。   饶毅落选事件回放   从最初314人的有效候选人锐减为145人,淘汰过半,无论从哪个角度而言,某一个人的出局实在正常不过。然而,饶毅的落选还是在舆论界引起轩然大波。   饶毅,北京大学终身讲席教授、生命科学学院院长,回国前曾任美国西北大学Elsa Swanson讲席教授、神经科学研究所副所长。研究神经发育的分子机理和社会行为的生物学基础。担任多个国际学术杂志编委。2007年9月全时回国。   2011年5月,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公布2011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饶毅名列其中。   8月17日,中科院院士增选初步候选人名单公布,饶毅未进入名单。   当天,在得知自己未进入院士增选初步候选人名单之后,饶毅一大早便在科学网发表博文,表示“从今以后不候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随后,《新京报》、《中国青年报》、《人民日报》等主流媒体纷纷介入报道,并引发网上舆论关注。(陆琦)   饶毅回应本报专访:科研兴趣不因是否院士而变   目前,很多中国科学界的人可能把做院士作为目标,而不是他们的兴趣。如果能让一些学生看到,永远不能做院士而做科学,也许是更有趣的人生——把被颠倒的关系重新扶正过来,也许更有意义。   我正在做科学史的工作,有些材料还没写完。所以,我知道国内其他人受的冤枉比我大多了,我不能算很大的事情,充其量是给我一个表达意见的机会。是否做中国的院士,对我的影响太小,而对国内其他人,包括一些成就大于我的人影响较大。他们因为各种原因,在没有国内认可的情况下,国际也不知道、或不充分认识他们。而我的工作,都是英文发表,国内的评价对我几乎毫无影响。   我从来说话是坚持自己的原则,不存在因为个人得失而改变。如果改变,我早就不说话了。我认为自设牢笼的人,要么没有自由,要么另有所图。   做科研和教学是我的兴趣,不可能因为是否院士而改变。 (饶毅)  声音   这个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公平,中科院院士的评选也是如此。只要中科院院士的评选过程公开、评选标准严格、评委独立公正,我想评选结果是能服众的。   其实饶毅的落选和其他落选的科学家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当选了,固然可喜,但落选了,并不意味着低人一等,学术水平不行。规则之下,难免有遗珠之憾。   ——刘少华(新华网)   院士增选,某大牌教授第二轮出局,舆论“哗然”,指责声一片,许多中央级新闻媒体也参乎其中,何尝不是一种浮躁与语言暴力干涉。候选人是院士一人一票投出来的,这种玩法都不公正难道要任命?愿赌服输,出局就出局了,想玩下次接着来,不想玩拉倒,当事人没必要煽情,围观者也没必有激愤。院士其实和绝大多数愤青无关,倒是污染、黑牢、动车和我们绝大多数人有关。   ——曹俊兴(个人博客)   注意到饶毅教授在申报2011年中科院增选院士中途遭遇淘汰之后,在博客上声明自此不再候选,颇感意外。在言论自由的时代,如此声明,合情合法。但对饶教授本人以及传媒对其被中途出局原因的思想,本博暂不敢苟同。科学院的一个学部,总是由一定人数的院士组成的,若是只有个别院士发表反对意见而其他大多院士由衷地赞赏一位候选人,则每位投票人可以决定自己投给谁的票怎么会是否决的结果呢?   ——陈龙珠(个人博客)   我不同意一些网友全盘否定中国的院士评选制度,也不赞成一些网友说的中国的院士评选应请美国科学院来评或按美国的方式来评。毫无疑问,美国科学院院士的整体学术水平高于中国的院士,但正因为如此,中国院士的评选要基于中国的国情。——文双春(个人博客)   并非说公众不该质疑院士评选,而是说我们更需要有含金量的质疑 也不是说落选者不可以表达自己的不满,而是说,作为公众科学家应该头脑冷静地更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异议。否则,受到伤害的可能只是当事人。至于那些隔靴连痒都搔不到的谴责、质疑,对谴责、质疑者来说只是一种时间精力的浪费,当然你说我就是要消耗它们,那就是另外一回事啦。   ——黎在珣(个人博客)   美国院士是如何“炼”成的   □Bruce Albert   美国科学院院长(现任《科学》总编)   KennethR. Fulton   美国科学院执行主任、PNAS出版人   每年春天,也就是4月底、5月初的时候,美国国家科学院都要增选新院士。要成为候选人,首先从提名开始。尽管非正式的方式会提出很多候选人,不过正式提名只能由院士提交。每份提名材料应当包括候选人的简历、一份250字左右的概述候选人学术成就的说明——也就是当选理由——以及数量不超过12篇的代表性论文和著作。之所以作出篇数限制,是为了强调质量而不是数量。一旦获得提名,这份候选材料就会送到科学院31个专业领域中的某一个专业委员会主席手里,例如化学、分子与发育生物学或者数学。   每个专业都有自己遴选候选人的流程,由该专业的院士多轮投票筛选候选人。有些专业的流程相对简单,直截了当,有些则比较复杂,颇费周折,包括召开选举协调会、核心委员会选举以及其他各种各样的环节。如果候选人同时在两个(或者两个以上)专业领域获得提名的话,情况就更复杂了。不过正如图所示,所有专业领域的选举最终都要经过两次选举——也就是所谓的“非正式选举”和“正式选举”,至于为什么这么叫,已经无可考据了。候选人一旦顺利通过这两轮选举,就有机会被更广专业的院士们来评选了。31个小专业被归为六个大领域,候选人要首先通过这六个大领域的选举。   此外,候选人也可以由多位院士联名提名,也就是组成“自愿提名小组”(VNG),或者由国家科学院成立的“临时提名小组”(TNG),专门提名某个或者某些领域中的候选人。2003年,在“21世纪提名与选举特别委员会”的提议下,国家科学院委员会就组建了六个这样的临时提名小组——每个领域一个小组:数理科学、生物学、工程与应用科学、生物医学、行为与社会科学,以及应用生物学、农学和环境学。这些临时小组负责提名较年轻的男女候选人,他们的工作促使各专业提名更多的女性科学家和年轻候选人。   科学院章程规定了每年新增选院士的人数(目前不超过72人),每年科学院委员会都会分配各领域名额,在分配名额的时候,委员会会考虑目前科学院的规模以及增长较快的领域。   每年2月,这六个领域的院士委员会——每个委员会都由本领域的院士代表组成——会召开各自领域的会议,讨论所有已通过各专业委员会评选的候选人的资格。如图所示,自愿提名小组和临时提名小组提出的候选人也会被加进来。   六大领域最终要提出自己的名单,人数为本领域名额的150%,并且按照得票多少排序,因为名额限制问题未能进入这个名单的候选人将在下一年选举中自动获得相关小专业的提名。   这六份大名单组成一份所谓的“优先名单”(Preference Ballot),连同每位候选人的简历以及在“正式选举”名单上的排名,在每年3月初提交给所有院士,院士们必须给所有六个领域投票,而不仅仅是投自己的领域,而且选出的人数要达到最低要求,投票才算有效。投票结果经过统计整理制成图表,在每年4月底年度大会的院务讨论会上展示,参会的院士就“最终名单”进行表决,“最终名单”由得票最高的72名候选人组成,其中每个大领域的人数不得超过该领域的上限。其余候选人组成第二份名单,同那些在前期投票过程中未能通过各领域院士委员会的候选人一样,将自动获得下一年度相关专业提名的机会。
  • 许智宏院士解读中科院院士增选规章制度
    1月16日讯 2013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工作已于今年初启动,为使整个增选工作更加规范化,中科院学部出台和修订了一系列规章制度。今天上午,中科院学部科学道德建设委员会主任、中科院院士许智宏就相关规定进行了解读。   今年,中科院学部首次制定出台了《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工作中候选人行为守则》,对院士候选人以及相关者的行为作出相应规范。   对此,许智宏表示,院士增选是中科院院士群体的一种内部学术评估活动,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情。但近年来,个别人和单位出现了一些违反规定的情况,如利用学术会议、评比评奖等名目变相“助选”,通过媒体过分渲染被推荐人的科研成果等,都给增选工作带来了干扰。   新出台的《守则》中,对被推荐人及其推荐单位在增选工作中的各种行为都进行了规定,这些规定同时也适用于增选后续环节中产生的有效候选人、初步候选人和正式候选人,并明确了出现相关问题后的处理办法。许智宏说,此举就是为了进一步明确相关个人和单位在院士增选中所应承担的责任,提醒他们用严肃认真的态度对待增选。   除《守则》外,中科院学部还对《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工作中院士行为规范》进行了修订,修订后的《规范》对中科院全体院士在增选工作中的行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此外,许智宏还指出,增选的首轮投票采取通讯评审的方式进行,各学部将把候选人的材料发给每一位院士,让院士们有更充分的空间进行独立的思考和判断,也有时间深入调查,严格把关,保证推荐、评审和选举的质量,维护学部声誉。   据了解,近年来,院士增选工作受到全社会的高度关注,也受到来自不同方面的干扰,增选工作面临着复杂的环境,引起了广大院士的忧虑。中科院学部主席团对此高度重视,除上述文件外,还出台了候选人材料公示办法等规定,不断改进和完善增选工作程序,努力构建并维护风清气正的增选环境,遏制不良社会风气对增选工作的干扰。
  • 美方回应中国落选院士当选美院士:去问中科院
    施一公   施一公现任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医学院常务副院长,在落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后表示,自己回国的目标中从来没有当院士这一条。“回清华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育人”。   【人物小传】   施一公   现年46岁,1985年,施一公被保送到清华生物系,成为清华大学生物系复系后的首届本科生。1989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生物系,1990年赴美深造,1995年获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分子生物物理学博士,历任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助理教授、副教授、教授、讲席教授。他2006年开始着手在清华大学建设实验室,2008年回国工作。   新京报讯 (记者郭少峰 邓琦) 美国时间4月30日,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名单公布,施一公入选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名单,4月25日公布的名单还显示,施一公还入选美国人文和科学院院士。   施一公现任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医学院常务副院长,此前因未能入选中国科学院院士而引发关注。   30年来,有10位具有中国大陆教育背景科学家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   2010年,两位海归科学家:施一公和他的好朋友、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饶毅在《科学》杂志(Science)上联合撰文,批评中国的科研经费分配体制和科研文化问题。他们在文章中指出,尽管近年来中国研究经费持续以20%的比例增长,但这种增长没有对中国的科学和研究起到应有的强大的促进作用,现行的科研经费分配体制甚至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中国创新能力的发展。   他们认为,目前正是中国打破研究经费管理中各种潜规则、建立健康研究文化的时机,一个简单但重要的起点是所有新的研究经费必须基于学术优劣分配,而不再依赖私人关系。但中国科技部随即则回应称,“这不符合事实”。   他们的批评引发了广泛关注,而在去年中科院院士增选时,虽然施一公进入了预选名单,但没能最终当选。同样未能入选而声明放弃申请中科院院士的饶毅,为施一公的落选而鸣不平。   但施一公就此事接受采访时表示,在自己回国的目标中,从来没有当院士这一条,他觉得一个学者如果把当院士作为终极目标,未免太狭隘了。“我回清华的目的不只是为了做科研。我回来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育人,教育一批人,育人在育心,做科研是育人的一个重要环节。”   ■ 连线   美国国家科学院:   当选院士因为科学成就   新京报:美国国家科学院看重施一公在哪些方面的成就?   高尔文莫莉(美国国家科学院新闻办公室高级媒体官员):很抱歉,这方面的信息要等到明年美国国家科学院年度会议上才会公布。2014年4月26日-29日美国国家科学院在华盛顿召开年会,新入选的成员的入会仪式有可能是明年4月26日举行,该年会的议程目前还没有最终敲定,但是新成员当选的理由,年会上会公布。   新京报:美国国家科学院选择外籍院士的标准和程序是什么样的?   高尔文莫莉:新成员入选美国科学院,是为了表彰他们的杰出贡献和持续的原创研究成果。由于新入选的成员是通过选举产生的,所以不存在成员申请入会的过程和程序。此外,只有美国国家科学院的正式成员才可以提交正式提名。提名递交后会对被提名人进行广泛和仔细审查。每年增选美国籍院士不超过84人,外籍院士不超过21人。   新京报:施一公是一位比较年轻的学者,美国国家科学院在选择外籍院士时,会不会考虑年龄因素?   高尔文莫莉:任何成员入选美国国家科学院,都是因为他们的科学成就,所以年龄问题不是考虑因素之一。   新京报:施一公之前落选中科院院士,但成为了美国双料院士,你觉得这是什么原因?   高尔文莫莉:这个问题你需要去问中国科学院。   (原标题:清华教授施一公当选美国两院院士)
  • 新闻分析:中科院“新科”院士新特点
    近年来,我国院士制度和院士群体受到科技界乃至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9日,随着51位新院士的产生,中国科学院院士总数达727人。2011年中科院院士增选工作和新当选院士群体出现了一些新变化,体现了我国院士制度的不断发展和完善。   新当选院士整体更加年轻化   2011年中科院院士增选在坚持标准的前提下,更加关注提携一线中青年科技骨干。新当选的51名院士平均年龄52.6岁,为院士增选规范化以来最年轻的一次。   在当选院士中,60岁及以下43名,占84.3%。其中50岁及以下有29名,占全部当选院士的一半以上。41岁的中国科技大学教授潘建伟是本次当选的年龄最轻的院士,他主要从事量子物理和量子信息研究,曾获得求是杰出科学家奖、中国青年科学家奖、欧洲物理学会菲涅尔奖等。   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大以高层次人才为重点的留学人才引进力度。今年新当选中科院院士中,改革开放以后留学回国的占近90%,表明留学回国人员在我国科技界已成为一支重要力量。   在我国,高层次女性科技人才数量短缺,院士队伍中女科学家所占比例也相对较小。今年,来自武汉大学的张俐娜成为唯一一名当选院士的女性,她主要从事天然高分子材料和高分子物理的基础和应用研究,生于1940年的她也是此次4名70岁以上的新当选院士之一。   院士增选“宁缺毋滥”   院士增选工作每两年一次。在增选工作中,中科院严把入口关,体现了“宁缺毋滥”的原则。   据中科院副院长李静海介绍,在今年的增选工作中,对候选人学术质量要求更高,严格按照院士章程中规定的“创造性”、“系统性”和“实际贡献”的要求,严格坚持院士学术标准,在评审时强调将讨论焦点集中到学术内涵和真正贡献上,而不是论文和获奖数目。   学风道德是院士标准的重要方面。在此次增选中,中科院严把学风道德关,各学部严格考察候选人学风道德,并全面负责任地介绍给全体院士,进一步修改了承诺书的内容,强调院士自律和对社会、学部所承担的责任。   为了保证院士增选工作的公正公平,中科院要求广大院士在增选过程中,要坚决排除外界干扰,抵制不正之风,共同营造风清气正的选举环境,并坚持一视同仁,对来自不同部门、不同单位、具有不同学术经历的所有候选人,都按照同样的院士标准评审把关。   新当选院士公开承诺严格自律   院士是终身荣誉,一举一动都受到同行和社会的关注。今年,中科院新当选院士们首次在领取院士证书的同时,现场签署承诺书,对履行院士职责、严格自律做出公开郑重承诺。这在中科院学部历史上是第一次。   中科院院长白春礼指出,最高学术称号并不能与最高学术水平直接画等号,新当选院士要深刻认识到院士是科技界的普通一员,要恪守科学家的本分,永不懈怠、永不自满,争取不断取得新的创新成果。他强调,新当选院士要切实发挥明德楷模作用,要大力培养和提携青年人才,承担学术兼职要量力而行,参加社会活动要谦虚谨慎。   新当选院士们在签署承诺书后都表示,要认真履行院士的义务和权利,严格自律,把当选院士作为自己学术生涯新的起点,继续在科研工作中不断创新,勇攀科技高峰,积极参加学部活动,在决策咨询、学术引领、明德楷模及人才培养等方面做出贡献,不辜负国家和人民的殷切期望。
  • 中科院2017年新增院士五大看点
    p   中国科学院28日公布了2017年新当选的61位中科院院士名单,以及16位新当选的中科院外籍院士名单。新增院士有哪些看点?记者进行了简要梳理。 /p p strong   看点一:院士更加年轻了 /strong /p p   从年龄结构看,2017年新当选中科院院士平均年龄54.1岁,60岁(含)以下的占91.8%。其中,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的徐涛年龄最小,为46岁 昆明理工大学的季维智、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的杨经绥年龄最大,同为67岁。 /p p   根据改进完善院士制度的要求,院士群体中青年人才比例逐步提高,院士年轻化成为趋势。据了解,近年来新当选院士平均年龄稳定在55岁左右,综合来看是科学家比较成熟的黄金年龄。 /p p strong   看点二:多位“大国重器”设计师当选 /strong /p p   歼—20总设计师杨伟、“嫦娥五号”总设计师杨孟飞等人新当选为中科院院士。据了解,在2017年增选工作中,中科院学部主席团进一步加强了对新兴和交叉学科、国防和国家安全领域的支持,推动院士队伍的学科结构进一步优化。 /p p   杨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国自主研制的飞机发展到今天,需要更多的原始创新和颠覆性技术,呼唤更多的基础科学研究,“我当选中科院院士,相当于我们团队加入到一个更大的团队里,相信未来技术和科学能够结合得更好”。 /p p strong   看点三:强调珍惜院士荣誉 /strong /p p   “高兴五分钟就可以了。”多位新当选院士表示,将以当选院士作为学术生涯的新起点,认真履行院士义务,珍惜院士荣誉,恪守科学道德,提携后辈人才,积极参加学部活动。 /p p   这次院士增选工作是改进完善院士制度后进行的第二次增选,科技界和全社会广泛关注。据了解,增选工作遵循《关于改进完善院士制度的方案》要求以及《中国科学院院士章程》《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工作实施细则》《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选举办法》等一系列规定。“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党政机关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原则上不作为院士候选人”,这一要求在2017年院士增选中得到了贯彻。 /p p strong   看点四:香港贡献了2位院士 /strong /p p   这2位院士分别是香港中文大学研究有机化学的谢作伟教授和香港理工大学研究结构工程的滕锦光教授。不过,这2位学者均出生于浙江,并在内地完成本科教育。 /p p strong   看点五:外籍院士增选关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strong /p p   波兰、荷兰、乌兹别克斯坦3国今年首次有科学家当选中科院外籍院士。据了解,在坚持外籍院士标准的前提下,中科院今年重点关注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候选人,中科院外籍院士的国别分布更趋合理。 /p p   2017年共产生中科院外籍院士16人。其中,安德烈· 海姆和詹姆斯· 弗雷泽· 司徒塔特为诺贝尔奖获得者。新当选外籍院士来自8个国家(1人为双重国籍),分别是美国、英国、俄罗斯、瑞典、波兰、日本、荷兰、乌兹别克斯坦。 /p p /p
  • 中科院称施一公饶毅落选院士与国籍无关
    清华大学生命科学院院长施一公,落选中科院新科院士一直备受关注。近日,有媒体报道称,施一公落选因“国籍”问题。此前首轮候选就被淘汰的北大教授饶毅的“国籍”问题亦是疑团。   对此,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执委会秘书长曹效业近日正式回应,施一公和饶毅国籍没有问题,其双双落选院士与“国籍”无关。   施饶被曝落选因国籍   据媒体报道,一位不愿具名的中科院院士称,施一公落选主要是国籍问题,“申报院士的时候,还没获得取消美国国籍的证明”。   与此同时,还有网友拿出证据称,北大教授饶毅撒了弥天大谎,使用美国护照同时拥有中国护照。对此,饶毅近期回复记者的邮件表示有关该事件不再回应。   中科院称两人有中国籍   曹效业表示,在中科院公布314个有效候选人名单中,确有饶毅和施一公名字。   “关于国籍的问题,公安部给过我们一个函。有两句话,一是从某年某日起,两人具有中国国籍,二是相关手续还没有办完。”曹效业说,中科院学部主席团经过讨论后,认定他们拥有中国国籍,也将其列入了有效候选人中。   ■ 评选揭秘   院士:投票过程复杂累人   “回国报效”科学家施一公出局后,力挺他的好友饶毅为其抱不平,挥笔4000字抨击院士选举不公、对海外留学归国人员排挤。之后,院士选举过程与公正性成为公众关注焦点。   “过程很复杂,很累人。”曾参与投票的王家骐院士说,通信评审阶段邮寄过来一个信封。里面另附信封,非实名投票后寄回。此后,院士们集中投票。   曹效业说,当时,施一公所在学部70多位院士到场投票。   近期,工程院“烟草院士”的评出,人们质疑投票院士被欺骗了,称“隔行如隔山”,投票院士对候选院士不了解,投票没有权威性。对此,曹效业说此前会安排三个和候选人“同行”(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的院士对其进行调查。评审时,详细介绍每个候选人具体情况。   “我们进行的是关门讨论,讨论内容保密,99%的时间都花费在学术问题讨论上。如果院士们参加讨论的时间不够,则不能参与投票。”曹效业说。   中科院新科院士不“答辩”   中国工程院选院士,有一个“答辩”的环节,新科院士要到场与投票院士见面,进行提问和回答。   中科院并没有这道程序。曹效业对此表示,院士选举是推荐接纳制,不是竞标。   “过去,院士选举保密工作做得好,上世纪90年代选举时,本人根本不知道。”曹秘书长说,“在国际科学界也基本不会进行‘答辩’。诺贝尔奖获得者,也是很意外的知道自己获奖了,是个惊喜。”
  • 中科院候选院士举报同行电镜实验造假
    昨天,2013年中科院院士候选人、南京大学教授王牧在个人博客上发表博文,正式声明自己申请退出院士增选,并详细解释原因。博文中同时发布王牧此前给中科院数理学部的实名举报信,称其课题组发现以闻海虎教授为通讯作者的一篇论文涉嫌造假。   称退选旨在引发科学道德重视   昨天中午11点37分,王牧在科学网的个人博客上发表博文称,今年夏天他的课题组发现以闻海虎教授为通讯作者、发表于NatureCommun.刊物上的一篇论文涉嫌造假,并于9月15日向中科院数理学部实名举报,&ldquo 10月13号教育部委托南京大学进行调查 10月14日科学院进行了独立调查。至此该事件调查程序正式启动。10月16日我向几位推荐人发了关于退出院士增选的信件&rdquo 。   &ldquo 在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现象屡屡发生的今天,我觉得有必要重温一个警示:科学道德的底线任何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触碰。&rdquo 王牧在博文中叙述,他申请退出2013年院士增选,是希望引起大家对科学道德的重视,并对这起造假事件有一个公平公正的说法。   昨天,王牧接受京华时报记者采访时证实,博文确实为其所写,并表示因其与闻海虎同为今年的院士候选人,出于避嫌的考虑,在实名举报后提出申请退出院士增选。   举报对方实验数据涉嫌造假   王牧在博文中附上了此前写给中国科学院数理学部常委会的实名举报信,信中记述称:闻海虎在2012年8月底至王办公室商谈,要求与之合作,利用扫描电镜能谱分析钾铁硒材料中两相的化学成分。王随之让课题组负责扫描电子显微镜的高级工程师M老师安排实验。此后半年中,M进行了数次电镜形貌测量 他的研究生C和H进行了样品的能谱(微区化学成分)测量。三人在分别测量后,随即将原始实验数据拷贝给了闻海虎的学生。   据介绍,2013年7月2日,王牧在南京大学物理学院的工作简报上看到了报道闻海虎论文发表的消息,M、C和H分别被列为第7、8、9作者。王牧称,他随即询问了三人,三人均告知从未参加过实验结果的分析讨论和图片制作,甚至在投稿NatureCommun.之前,没有看过该投稿稿件。&ldquo 鉴此,三人以该文违反Nature系列刊物的投稿规则要求撤销署名。NatureCommun.编辑部随后来信询问投稿细节,此时三人又从编辑来信中得知该文在投稿时留给编辑部的C和H两人的邮箱地址是伪造的。编辑同时询问是否对文章数据的真实性有疑问,M、C和H三人对比检查原始数据和已发表文章后,发现该文涉嫌造假。&rdquo   王牧称,自己并不是论文作者之一,但自己的2名学生和1个实验员是&ldquo 被作者&rdquo 了。同时,王牧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列举了4项闻论文涉嫌造假的主要事实,并表示自己有大量原始数据和证据备查。   王牧表示尚未收到调查结果   王牧在博文最后附上《关于退出院士增选的信》,信中称:&ldquo 选择实名举报,我清楚地知道这也将终止了我本人的院士增选进程,但仔细研究增选细则感觉在目前机制里没有明确的自我终止程序。&rdquo 同时,王牧在信中表达了退出院士增选的遗憾,但强调自己坚信科学道德的底线是任何人在任何情况下也不能触碰的,并表示与弄虚作假的学术不端行为作坚决斗争无怨无悔。   昨晚,王牧受访时表示,此前自己和闻海虎及参与实验的若干人员,已经接受了教育部与中科院的相关调查,但目前自己尚未得到调查结果,&ldquo 这个事情现在比较复杂,最合适的办法就是让科学界去处理。&rdquo   中科院称调查情况不对外公布   昨天,南京大学和闻海虎方面均未对王牧的举报进行回应。   昨天记者就此询问中科院院士工作局,工作人员表示,根据院士增选工作相关保密性的规定,是否已接收举报材料以及相关调查情况等均不予对外公布,且在没有核实之前,不建议过多关注。工作人员强调,增选工作的具体规定在学部网站上都能查到,每一步都按规定严格处理,按程序在走。   人物简介:   王牧,1962年12月生,1991年获南京大学博士学位。1992-1994年间在荷兰奈梅亨大学固体化学系做博士后研究。1995年起任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固体微结构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中国物理学会常务理事 中国结晶学会常务理事 国际晶体生长组织(IOCG)委员 国际纯粹与应用物理联合会凝聚态结构与动力学委员会(C5)委员等。
  • 中科院院士被指涉百万诈骗
    近日,一则题为《史上最牛的中科院院士——刘某某院士及女儿等诈骗经过和证据》的帖子挂满各大论坛,撰文者周惠实名讲述了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刘院士及其女儿以承诺为其办理探矿证为由收取100万元“办理费”,但事情最终未办成,钱亦未能退回。对此,刘院士称自己并未参与交易,将会通过法律手段来讨回名誉损失。   百万托人代办探矿证   据周惠介绍,自己是湖北鄂州人,2009年觅得内蒙古一处砂金矿,为在最短时间内拿到探矿证,通过朋友乔群(化名)介绍,他认识了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刘院士的女儿刘非(化名)。“她说她父亲认识内蒙古国土厅的高官,能办成这事。”   周惠说,刘非称3个月内办出探矿证需要150万元的办理费,可分期支付。2009年10月23日,砂金矿的4个股东将100万打到刘非提供的刘院士的银行卡中,并由刘非签字代写了收条,“她说她父亲在外地开会,还说事情办不成的话全款退回。”   周惠说,其间他并未见过刘院士本人,只在电话沟通中,一位自称刘院士的表示“按我女儿说的办”。   距约定拿证的2010年1月25日越来越近,刘非却没有办成的迹象。2009年12月8日,周惠提出要求退还100万元。   股东讨钱费尽周折   2009年12月9日,周惠等4名股东来到北京。   周惠说,刘非并未拒绝退款,但称钱已打到托办人卡中,需4天后退钱。4天后,刘非再次将还款期限推到12月16日。16日,刘非又告知钱款需从境外汇入,两天后才能到账。18日,卡内账目依旧分文未进。   “我们都是农民,七拼八凑才来的投资款,以后的日子可怎么过?”周惠说。   12月20日,包括周惠母亲在内的4名股东家属从湖北赶到北京。   12月25日,眼看追款无望,胡家汉等6人爬上刘院士所在办公楼的楼顶以跳楼相胁,最终被警方救下。   时至今日,100万投资款仍未能讨回,不得已,周惠才将遭遇写成帖文发到各大论坛,以寻求帮助。   院士称将诉诸法律   昨天(2月26日),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刘院士称,他自始至终都未参与到事件中,但其女儿刘非确有答应过周惠办理探矿证的请求,因刘非已是成年人,自己并未过问细节。刘院士表示,确曾有100万元进到他的银行卡中,但钱款随后已转走,“我们家就只有我这一张卡”。   “就因为我名气比我女儿大,就要拿我炒作吗?”刘院士表示,将会通过法律手段来讨回名誉损失。   刘非在接受采访时称,自己从未打着父亲名义做出承诺,托办人是自己通过父亲认识的朋友,“本是出于好心帮助人,结果弄成这样”。如今事情未能办成,她并非不愿归还100万元,因目前周惠发帖的行为对她和父亲带来极坏影响,她将于下周与周惠等进行书面调解以挽回名誉,否则将诉诸法律,后再还钱。   记者试图采访中科院相关负责人,但至记者发稿时,未得到答复。
  • 两院院士大会及中科院化学部院士会议及学术报告会相关内容(附链接)
    中国科学院第二十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和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5月28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坚持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握大势、抢占先机,直面问题、迎难而上,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部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有关领导同志出席大会。中央党政军群有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两院院士、部分外籍院士、中国科协十大会议代表等约3000人参加大会。5月28日下午,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第二次全体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发表重要讲话。李克强指出,近年来,我国科技实力跃上新的大台阶,在关键领域取得一批重大科技成果。新形势下,要充分发挥我国人力人才资源丰富的优势,增强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带动作用。强化基础研究,筑牢科技创新的基石。注重战略引领,推动关键领域取得更多创新突破。激发企业创新活力,落实好提高制造业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等政策,促进产业升级。推进科技体制改革,为科研人员减负松绑,营造良好环境。弘扬科学精神,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激励科研人员特别是青年人才矢志攻关。加强国际科技合作,在开放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5月29日,中国科学院第二十次院士大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在京召开。本次大会的主题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弘扬科学家精神,不断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为科技自立自强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中科院院长、党组书记、学部主席团执行主席侯建国在会上代表第八届学部主席团作了题为“凝心聚力、继往开来,为科技自立自强和科技强国建设而奋斗”的工作报告。侯建国指出,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科技创新取得一系列重大成就,其中包含着院士群体的创新和贡献,凝结着广大院士的心血和智慧。特别是在去年以来的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以中科院院士领衔的科研团队奋力开展科研攻关,在国际上首次分离出新冠病毒毒株,首次完成病毒基因组测序,在病原鉴定与溯源、检测技术与诊断设备研制、药物和疫苗研发等方面取得一批重要成果,在科技抗疫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做出了突出贡献。许多院士从不同角度为疫情防控和病患救治积极建言献策,两院还联合启动了“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响应的科技能力建设”应急咨询研究,为党和政府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和重要支撑。三年来,有许多院士作为院士群体的杰出代表,受到党和国家的褒奖和表彰。他们胸怀祖国、献身科学、拼搏奉献、勇攀高峰的精神,值得科技界和全社会学习与弘扬。在此次全体院士会议上,侯建国还向3位新当选的外籍院士颁发了院士证书和徽章。会议选举产生了新一届学部主席团成员中的院士代表,中科院副院长高鸿钧作了关于修订《中国科学院院士章程》的说明。会议由高鸿钧主持,500余位中科院院士和外籍院士出席。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鹤5月29日下午出席陈嘉庚科学奖、光华工程科技奖颁奖活动并为两院院士作报告。刘鹤表示,科技创新对我国来说,不仅是发展问题,更是生存问题。当前外部环境发生深刻变化,国内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建设绿色低碳社会也将引发深刻变革,要从长历史周期认识和把握我国所处的发展位置。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符合国情的创新路径,坚持强化基础研究,坚持人才优先,坚持管理创新,坚持国际合作。5月29日晚,中国科学院学部弘扬科学家精神和加强学风建设报告会在北京举行,四百多位中科院院士参加会议。报告会由中科院副院长高鸿钧主持。会上,中科院院士李依依、蒲慕明、孙昌璞、周琪分别作了题为“老科学家的家国情怀”“谈科研诚信”“发扬‘两弹一星’精神,铸就新时代‘国之重器’”“在科技变局与变革中推动科技伦理体系建设”的精彩报告。这是中国科学院学部首次在院士大会期间举办道德学风方面的主题报告会,也是学部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精神的重要举措,旨在通过本场报告会,能够让以院士群体为代表的科学家群体进一步把握和践行新时代科学家精神,从建设科技强国和实现中国梦的高度,切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努力做道德学风的表率,为我国科技发展做出更大贡献。5月30日上午,中国科学院化学部召开全体院士会议,化学部第十六届常务委员会主任朱道本主持会议。朱道本代表化学部第十六届常委会作了工作报告,从院士增选、咨询评议、学术与出版、科学普及与文化建设等方面,对化学部近来开展的工作进行了全面回顾,并向全体院士对本届学部常委会工作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在院士增选工作方面,常委会组织广大院士,以高度负责的精神和认真求实的态度,优化调整了工作程序,关注新兴和交叉学科,将优秀科学家选进院士队伍,顺利完成了院士增选工作。在咨询评议方面,常委会组织引导广大院士,将化学部的学科特色同国家需求紧密结合,组织广大院士,围绕“卡脖子”关键技术、促进产业发展、绿色发展、科学教育等主题部署支持了一批咨询项目。在学术与出版工作方面,常委会瞄准科学前沿,努力发挥国家最高学术机构的引领作用,如在学部与基金委联合启动的“中国学科及前沿领域发展战略研究(2021-2035)”中,化学部院士牵头承担了“中国学科及前沿领域发展战略研究(2021-2035)总论”“化学学科发展战略”“纳米科学学科发展战略”“合成科学学科发展战略”等多个项目。出版了学科发展战略研究专著8部,为我国化学领域发展,重点方向选择和促进人才培养等发挥了指导作用。一些战略研究成果直接推动了国家重大科研项目部署和科技成果转化,并为基金委设立相关重大研究计划和项目提供了直接依据。还有一些成果在企业中得到积极应用。常委会还大力支持院士聚焦学科前沿和交叉,牵头举办了经常纷呈的高水平学术交流活动。朱道本指出,化学是与国家经济社会和产业发展结合较为紧密的学科,呼吁化学部院士通过咨询评议工作,为国家宏观决策发挥更大的作用,为科技智库建设贡献化学力量;发挥化学作为科学体系中的中心学科的特色和优势,关注化学与其他学科领域的交叉融合,针对那些尚未形成学科体系的前沿交叉领域和颠覆性技术底层科学问题,深入开展学科发展战略研究;希望院士对照中央《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等要求,自觉践行、大力弘扬新时代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的科研环境,为加强科学道德建设发挥明德楷模作用。5月31日,中国科学院学部第七届学术年会化学部学术报告会举行,会议邀请了化学部2019年当选院士作学术前沿报告。报告会分别由第17届化学部常委会副主任陈小明、江桂斌、张希、包信和院士主持。施剑林院士作了题为《纳米催化医学》的报告,介绍了纳米催化医学概念的提出和该领域研究进展。俞书宏院士作了题为《无机材料的仿生设计合成与未来》的报告。樊春海院士作了题为《框架核酸:从分子创造到智能制造》的报告,特别介绍了基于DNA分子的大数据存储新方向,重点阐述了DNA存储的发展路线、关键技术和未来发展方向。马大为院士作了题为《发展高效方法,提高合成价值》的报告。吴骊珠院士作了题为《光化学转换》的报告,将国际上最高产氢催化转换数提升到1600万,取得了人工光合成研究的突破性进展。陈学思院士作了题为《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及其应用》的报告,介绍了聚乳酸和聚氨基酸两大类生物可降解聚合物的制备与应用,攻克了系列化学和工程难题。杨金龙院士作了题为《自旋电子学材料的理论设计》的报告,探讨了如何对各类功能性的自旋电子学材料进行理性设计等。张锦院士作了题为《单壁碳纳米管的结构控制生长方法研究》的报告,他们发展了“特洛伊”催化剂生长法和镁辅助锚定催化剂生长法,实现了大面积均匀、高密度单壁碳纳米管水平阵列的直接生长。徐春明院士作了题为《石油分子化学工程基础与应用》的报告,揭示了石油分子组成及结构特征、挖掘其与油品物理化学性质及催化转化行为的内在关联,推进石油高效清洁转化的理论向分子层次发展并为工程应用提供基础,展望了碳中和背景下炼化发展趋势及绿电氢重构传统化工过程的可能。化学部精彩纷呈的报告还吸引了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信息技术科学部、技术科学部的部分院士聆听。与会院士就报告内容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和深入的交流,促进了学术交流和学科的交叉融合。6月1日,中国科学院第二十次院士大会圆满完成各项议程在京闭幕。大会审议通过了学部主席团工作报告和各学部常委会、各专门委员会工作报告,完成了学部主席团、各学部常委会和各专门委员会的换届工作,审议通过新修订的《中国科学院院士章程》,举办了“弘扬科学家精神和加强学风建设”报告会、学部第七届学术年会和各学部学术报告会,颁发了2020年度陈嘉庚科学奖和陈嘉庚青年科学奖,并结合学部职能定位深入讨论了院士队伍建设、科技智库建设等工作。中科院院长、党组书记、学部主席团执行主席侯建国在闭幕会上发表讲话,全面总结了本次院士大会有关情况,对贯彻落实本次大会精神作出部署。侯建国就贯彻落实这次院士大会精神,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学部工作,提出四点意见。一是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和中央领导同志重要讲话精神,把广大院士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要求上来,希望广大院士通过学习,进一步增强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进一步提高投身科技自立自强和建设科技强国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二是组织开展修订后的《中国科学院院士章程》宣贯工作,系统梳理完善学部各项规章制度。三是营造风清气正的院士增选环境,认真做好今年院士增选工作,要坚持质量第一,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把符合党和国家需要、真正德才兼备的科技领军人才选进院士队伍。四是加强学部领导机构建设,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表率”的要求,团结凝聚全体院士共同建设学部大家庭。中国科学院党组后续还召开了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习会,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和李克强总理重要讲话、刘鹤副总理报告精神。中科院院长、党组书记侯建国主持会议,交流学习体会并对全院贯彻落实工作提出要求。副院长、党组副书记阴和俊及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出席会议并作交流发言。中科院第二十次院士大会链接:https://www.cas.cn/zt/hyzt/ysdh20th/
  • 中科院2013院士增选工作启动 名额不超60名
    2013年1月1日,中国科学院向全体院士和归口初选部门发出通知,正式启动2013年院士增选工作。   经中科院学部主席团会议确定,中科院2013年增选院士名额不超过60名,其中,数学物理学部10名、化学部10名、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12名、地学部10名、信息技术科学部7名、技术科学部11名。根据《中国科学院院士章程》和《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工作实施细则》规定,在科学技术领域做出系统的、创造性的成就和重大贡献,热爱祖国,学风正派,具有中国国籍的研究员、教授或同等职称的学者、专家,可被推荐并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推荐院士候选人包括院士推荐和归口初选部门推荐两种途径。中科院学部重申,不提倡多个渠道推荐同一候选人。   在2013年增选工作中,学部进一步强调了归口初选部门和院士的推荐责任,希望全面理解、准确把握、严格坚持院士增选的标准和条件,注重考察候选人的学术水平、学术贡献和学风道德,以对我国科技事业发展负责的高度责任感推荐候选人,把在科学技术领域做出系统性、创造性成就和重大贡献,热爱祖国,学风正派的专家学者推荐到院士队伍中来。   中科院学部再次重申,院士增选实行的是“推荐制”而非“申报制”。“院士”称号是学术界对院士本人取得的科技成就和实际贡献的认可,是学术性荣誉称号,而非职务或职称,不应由个人申报。在整个增选过程中,候选人应始终处于被动状态。   为进一步构建和维护风清气正的增选环境,中科院学部出台和修订了若干规章制度,包括制定了《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工作中候选人行为守则》、《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材料公示办法》,修订了《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工作中院士行为规范》等。学部希望归口初选部门必须遵守并督促被推荐人及其相关联单位严格遵守《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工作中候选人行为守则》,发现被推荐人及其相关联单位有违反行为守则情况时,应及时予以批评纠正,情节严重的应不予推荐或取消推荐,并报中科院学部备案。   此外,2013年中科院外籍院士增选工作同步开始,对中国科技事业做出重要贡献,在国际上具有很高学术地位的外国籍学者、专家,可被推荐并当选为中科院外籍院士。   附:   1. 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工作中院士候选人行为守则   2. 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工作中院士行为规范
  • 中科院举行2021年新当选院士颁证仪式暨座谈会
    7月14日,2021年新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颁证仪式暨座谈会在北京举行。中科院院长、党组书记,学部主席团执行主席侯建国出席颁证仪式并讲话。中科院副院长,学部主席团执行委员会秘书长高鸿钧主持活动。颁证仪式暨座谈会现场  侯建国为各位新当选院士颁发了院士证书,新当选院士现场签署了承诺书,郑重承诺将正确行使院士权利,履行院士义务,珍惜院士荣誉,发挥明德楷模作用,致力于促进科学技术发展,推动科学技术队伍建设,发扬优良学风,普及科学知识,为学部发挥国家科学思想库作用做出贡献。侯建国为新当选的李陟院士颁发院士证书  侯建国在讲话中首先传达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指示精神,代表中科院党组和学部主席团向各位新当选院士表示祝贺。他回顾了院士群体在党的百年科技奋斗历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和作出的重要贡献,要求新当选院士传承和发扬老一辈院士们的宝贵精神,准确把握世界格局新变化和国家发展新阶段,紧紧围绕科技创新新方向和科技攻关新任务,主动承担院士群体新职责和战略科技人才新使命,进一步增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建设科技强国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侯建国强调,新当选院士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切实“做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表率,做追求真理、勇攀高峰的表率,做坚守学术道德、严谨治学的表率,做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表率”。一是保持深厚的家国情怀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围绕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制约和重大挑战,产出更多原创性成果;围绕党中央重大关切和国家发展战略问题,开展更多前瞻性、战略性咨询研究,提出更多专业性、针对性意见和建议。二是继续在学术事业上深耕不辍,带领科研攻关团队凝心聚力、潜心致研、攻坚克难,不断取得新的更大成就,努力提升我国在全球科学界的影响力和话语权。三是坚守院士称号学术性、荣誉性的本质,带头涵养风清气正的科研环境,带头培育严谨求是的科学文化。四是在创新人才培养中发挥识才、育才、用才的导师作用,为青年人才施展才干提供更多机会和更大舞台,积极为提升全民科学素养、厚植科技人才培养沃土贡献力量。他号召全体院士带头肩负起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时代责任,不辜负党、国家和人民的期望,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在颁证仪式上,刘仓理、王梅祥、杨正林、底青云、丁赤飚、范瑞祥6位新当选院士代表表示,要以老一辈院士们为榜样和楷模,弘扬和践行科学家精神,兢兢业业、努力拼搏、严谨治学、甘为人梯,不辜负党和人民的期待,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发挥应有的作用。  在座谈会上,中科院学部工作局负责人介绍了中国科学院和学部的历史,饶子和、胡海岩、龚旗煌、尹浩4位院士介绍了学部四个专门委员会工作情况,孙昌璞、李衍达、匡廷云3位院士作了“弘扬科学家精神”主题发言。与会新当选院士围绕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珍惜院士荣誉、履行院士义务进行了热烈讨论,一致表示将继续秉持追求真理、献身科学的初心,自觉践行“四个表率”的要求,勇挑时代重担,勇做创新先锋,切实担负起新时代赋予中科院院士的历史责任。  中科院副院长、党组成员张涛,党组成员、秘书长汪克强,中科院机关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颁证仪式。中科院各专业学部常务委员会、专门委员会负责人和特邀院士出席活动。  中国科学院学部成立于1955年,是国家在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咨询机构,为国家科学技术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国科学院院士是国家设立的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为终身荣誉。此次新当选院士的加入,为院士群体增添了新的重要力量。在座谈会上,中科院学部工作局负责人介绍了中国科学院和学部的历史,饶子和、胡海岩、龚旗煌、尹浩4位院士介绍了学部四个专门委员会工作情况,孙昌璞、李衍达、匡廷云3位院士作了“弘扬科学家精神”主题发言。与会新当选院士围绕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珍惜院士荣誉、履行院士义务进行了热烈讨论,一致表示将继续秉持追求真理、献身科学的初心,自觉践行“四个表率”的要求,勇挑时代重担,勇做创新先锋,切实担负起新时代赋予中科院院士的历史责任。新当选院士及部分与会人员合影中国科学院学部 是国家在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咨询机构。中国科学院院士是国家设立的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为终身荣誉。此次新当选院士的加入,为院士群体增添了新的重要力量。2021年中国科学院选举产生了65名中国科学院院士,有5位女性科学家当选。新当选院士平均年龄为57.4岁,最小年龄为45岁,最大年龄为68岁,60岁(含)以下的占76.9%。此外,新当选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25人,分别来自11个国家,韩国和瑞士首次有科学家当选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本次增选后,现有中国科学院院士850人,外籍院士129人。
  • 09年中科院院士增选名单约提前20天泄密
    这件事情,时间是最好的逻辑。11月12日,网络上出现了一份2009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结果的不完全名单。在这份广泛流传的名单中,增选院士为24人。   记住这个时间点。   11月18日,《东方早报》报道,中科院新闻处就网上流传的“2009年院士增选结果名单”表示,真正的名单将于下月公布,网上的名单应该是一种“猜测和推断”,“可能有一定的命中率”。   3天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杂志社的任胜利博士在其博客上发布了一份详尽的中科院新当选院士名单,共35人。   也记住这个时间点。   揭开谜底的日子是12月4日。这一天,中科院在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该院2009年院士增选经过推荐、公示、通信评审、会议评审等环节,从296名有效候选人中最终选举产生35名新院士。   时间的纵坐标外,让我们再看横坐标。网络版第一份名单的24人,全部在新闻发布会公布的35人之列。网络版第二份名单的35人,与最终公布的名单完全吻合。唯一细小的差别是,排序不同,官方结果以姓氏笔画为序。   看来,网络发帖者的确“很强大”,“猜测和推断”竟这般准确无误。小道消息“可能有一定的命中率”,结果命中10环。   “愤怒!”一位负责平面媒体科学版的编辑找不出第二个词,形容当时看到官方名单的心情。   有数学爱好者计算着:以候选人数做分母,当选人数做分子,以学部为独立单位计算吻合概率,最终可得到泄密的P值。   P值,100%。   中科院院士每两年增选一次,每届不超过60人,增选程序分推荐、资格审查、学部评审和院士选举4个阶段。如此程序不可谓不合理,章程不可谓不严密。   为了做好保密工作,中科院为院士增选专门制定了《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工作保密守则》和《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工作中院士行为规范》等文件,严禁院士向候选人、亲友、同事以及与增选工作无关人员谈论和泄露评审、选举过程中对候选人的讨论、评价、表决等情况。   但锁定今年,各种消息还是不胫而走,风里蒲公英一般飘飘洒洒,且至今无一个部门,或一个相关人士作出解释和道歉。   没办法,不明真相的群众只能作出种种猜测:   猜测一,往好处想,这只是一次单纯的泄密事件。新院士增选完成在11月21日前,有人按捺不住喜悦的心情,把名单透露出去了,反正这是大喜事。   猜测二,往深处想,如果没等正式公布,就泄露了消息,说明评审选举过程很容易被“走后门”,这样就毫无公正和公信可言,也许背后有不为人知的一些内幕。   猜测三,为什么“网络完全版”与“官方版”有细微差别,很大的可能是:“网络完全版”按得票排序,而“官方版”按姓氏笔画排序。   猜测四,秘密在哪个阶段泄出?“内鬼”是院士,还是行政工作人员?按照增选程序,最后一轮是院士不记名投票,最先知道结果的一定是参与投票的院士。可能的链条是:院士A告诉了B,B告诉了C,C告诉了D……末了,圈内人任博士发布,让网友先睹为快。   猜测五……猜测六……这可真像缠人的填字游戏。   中科院路院长一直表示:院士选举是严肃的事情,要经得起历史检验,只有让过程公开,才能使结果公正。   我们比在任何领域都更渴望见到在科学界的公正选举。因为对于公众而言,没有比科学的名义更天经地义的理由了。   我们希望赋予科技塔尖的这群人“最高学术称号”时,每一步都公平公正,不要有种种荒诞社会力量的介入和干扰。伽利略早就说过:当科学家们被权势吓倒,科学就会变成一个软骨病人。   不难想象,当名单最后揭晓的一刻,当选者在那个瞬间喜悦、惊讶的表情,是对一场公正的选举最好的赞赏。“一切都是秘密!”那正是诺贝尔奖长盛不衰的最大秘密之一。   时间是最好的除臭剂。我们期待两年后与新院士的相逢。那时,中科院62岁,能更成熟些吗?
  • 中科院院士章程修改院士增选和退出制度
    【中国科学院院士章程修改院士增选和退出制度】中科院今天通过《中国科学院院士章程》修订稿,①取消部门单位推荐 ②新增对候选人全体院士投票终选环节 ③院士个人行为严重违反科学道德、品行严重不端、严重损害院士群体和学部声誉,劝其放弃院士称号 ④情节特别严重的撤销院士称号。
  • 中科院化学所同一实验室诞生两名新科院士
    p   12月7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2015年新当选院士名单中获知,化学部新当选的两名院士刘云圻、李玉良均来自同一实验室——中科院化学所有机固体实验室。同一实验室、同年诞生两名“新科”院士的情况引发科技界广泛关注。 /p p   今年66岁的刘云圻自1975年毕业分配至中科院化学所,至今已经在有机固体实验室工作了40年。“在化学部新当选的院士中,我的年龄算比较大了。”刘云圻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我非常珍惜这个荣誉称号,我将继续在我热爱的科研岗位上工作。” /p p   刘云圻主要从事分子材料与器件的设计、合成及其光电性能研究,包括碳纳米管和石墨烯等。近年来,他领导的研究小组致力于研究开发新的低成本的技术,力争实现其工业化应用。 /p p   李玉良则重点关注碳材料的性质。“主要关注分子材料如何形成二维结构。”他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和同事刘云圻的经历相似,今年65岁的李玉良1989年加入有机固体实验室团队。2010年,他领导的团队创造了化学合成新方法,在世界上首次制造出石墨炔。 /p p   “当选为新院士后,我会尽责尽力,争取用原创成果为我国取得科学上的跨越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李玉良表示。 /p p   中科院化学所有机固体实验室成立于1991年,主要从事设计、合成新型有机分子和高分子,研究其聚集态结构、分子间相互作用、电子行为及相关现象,开展特殊物理、化学性质及分子器件等方面的研究。目前,包括刘云圻、李玉良在内,该实验室共有4名中科院院士。 /p p   两位“新科”院士表示,实验室在分子材料研究上具有悠久的历史,学风严谨,创新氛围浓。“通过集体的力量凝练出面向科学前沿的重大问题,为研究人员取得科研成果奠定了基础。”李玉良表示。 /p p br/ /p
  • 2011年中科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公布
    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关于公布2011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的公告 共314人;公示时间为1个月   2011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候选人推荐工作已于2011年4月30日结束。经过院士推荐和归口初选部门推荐,并经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审议,确认2011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为314人。现予公布。   根据《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工作实施细则》规定,将于近期在有效候选人所在单位公示本单位有效候选人和相同专业的外单位的其他有效候选人的有关情况。5年之内调动工作单位的,将同时在调出单位公示。公示时间为1个月(从公示之日算起)。   根据《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投诉信处理办法》规定,如对候选人公示材料内容的真实性有不同意见,请于2011年9月15日之前,将书面意见以真实身份署名,寄至中国科学院院士工作局(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北一条15号,邮编:100190)。不受理其他方式和匿名意见。   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   化学部(共45人)   姓名 年龄 专业 工作单位   于吉红(女) 44 无机化学 吉林大学   马大为 47 有机化学、化学生物学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马光辉(女) 46 生物化工 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方维海 55 物理化学 北京师范大学   毛在砂 67 化学反应工程 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王利祥 46 高分子化学 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王彦吉 63 刑事科学技术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王柯敏 53 分析化学 湖南大学   帅志刚 48 物理化学 清华大学   田 禾 48 精细化工 华东理工大学   刘云圻 62 物理化学 中科院化学研究所   刘忠范 48 物理化学 北京大学   刘 育 57 有机化学 南开大学   孙世刚 56 物理化学 厦门大学   孙红哲 46 无机化学 香港大学   安立佳 46 高分子物理 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严纯华 50 无机化学 北京大学   吴 玮 48 物理化学 厦门大学   张俐娜(女) 70 天然高分子与高分子 武汉大学物理   张洪杰 57 无机化学 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张新荣 54 分析化学 清华大学   李永舫 62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中科院化学研究所   李玉良 61 无机化学 中科院化学研究所   李亚栋 46 无机化学 清华大学   李前树 69 物理化学 华南师范大学   李峻柏 46 物理化学 中科院化学研究所   杨芃原 62 分析化学 复旦大学   杨秀荣(女) 65 分析化学 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杨学明 48 物理化学 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杨金龙 45 物理化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杨 柏 48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吉林大学   杨 震 51 有机化学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陆小华 51 化学工程 南京工业大学   陈国南 62 分析化学 福州大学   陈接胜 46 无机化学 上海交通大学   岳建民 49 有机化学 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侯雪龙 56 有机化学 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俞书宏 43 无机化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赵宇亮 48 分析化学、放射化学 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赵进才 50 环境化学 中科院化学研究所   席振峰 48 金属有机化学 北京大学   寇 元 63 物理化学 北京大学   梁 宏 46 生物无机化学 广西师范大学   谢作伟 47 有机化学 香港中文大学   韩布兴 53 物理化学 中科院化学研究所   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共71人)   姓名 年龄 专业 工作单位   孔祥银 46 医学遗传学和医学基因组学 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   王书荣 71 神经生物学 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王 文 43 遗传学 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   王 岩 49 外科学 解放军总医院   王松灵 48 口腔医学 首都医科大学   王明鑫 56 生化专业 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   王海燕(女) 73 内科学(肾脏内科) 北京大学   王喜军 49 中医药学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任 东 48 昆虫学 首都师范大学   刘耀光 57 作物遗传学 华南农业大学   孙之荣 64 生物信息学与系统生物学 清华大学   孙树汉 58 遗传学 第二军医大学   朱永官 43 环境土壤学 中科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朱玉贤 55 植物生理学 北京大学   朱 军 62 作物遗传育种 浙江大学   何祖华 48 植物生理学 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吴清玉 59 心脏外科学 清华大学   张大兵 43 作物遗传学 上海交通大学   张 旭 49 神经科学 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张其清 57 医用生物材料与植入科学 中国医学科学院   张学军 55 皮肤病学 安徽医科大学   张学敏 47 医学 军事医学科学院   张明杰 44 结构生物学 香港科技大学   李 林 50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李素芝 57 高原病 西藏军区总医院   杨安钢 57 免疫学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杨 晓(女) 44 发育遗传学 军事医学科学院   杨维才 47 植物学 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沈中阳 48 肝脏移植 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   邵一鸣 54 医学病毒学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陈子江(女) 51 妇产科学 山东省立医院(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   陈孝平 58 肝脏外科 华中科技大学   陈晔光 46 细胞生物学 清华大学   周广胜 45 生态学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金会庆 54 预防医学(流行病学) 安徽三联事故预防研究所   哈木拉提吾甫尔 51 民族医学 新疆医科大学   施一公 44 生物物理学 清华大学   胡 兰(女) 43 遗传学 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   赵玉沛 56 外科学(普通外科) 北京协和医院   赵劲民 48 骨科学 广西医科大学   赵继宗 65 神经外科学 首都医科大学   郝小江 59 天然药物化学 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饶 毅 49 神经科学、发育生物学 北京大学   凌锋(女) 59 神经外科学 首都医科大学   徐安龙 48 比较与进化免疫学 中山大学   徐 涛 40 细胞生物物理 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格日力 58 临床医学 青海大学   郭亚军 55 肿瘤学 第二军医大学   钱 前 49 作物种质资源 中国水稻研究所   高 福 49 结构免疫学、病原微 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生物学   康 乐 52 昆虫学 中科院动物研究所   曹晓风(女) 46 植物表观遗传学 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曹谊林 57 医学(组织工程学) 上海交通大学   梁秉中 70 骨外科,显微外科,骨质疏松研究 香港中文大学   梁雪儿(女) 49 病理学 香港大学   黄路生 46 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 江西农业大学   彭少麟 54 生态学 中山大学   彭宝淦 47 骨外科学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总医院   舒红兵 44 细胞生物学武汉大学   葛均波 48 心血管内科 复旦大学   蒋建东 52 药理学 中国医学科学院   蒋澄宇(女) 46 呼吸分子病理学 中国医学科学院   韩泽广 47 医学遗传学 上海交通大学   韩家淮 51 细胞生物学 厦门大学   慈龙骏(女) 76 荒漠化防治、景观生态学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裴端卿 46 干细胞生物学 中科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   谭华荣 55 微生物遗传学 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   黎志康 57 植物遗传育种 中国农业科学院   黎晓新(女) 61 眼科学 北京大学   薛红卫 41 植物分子遗传学 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瞿 佳 55 眼科学、视光学和视觉科学 温州医学院   数学物理学部(共55人)   姓名 年龄 专业 工作单位   尤峻汉 74 天体物理 上海交通大学   王广厚 71 原子分子与团簇物理 南京大学   王 牧 48 晶体生长物理学 南京大学   王顺金 73 核物理、理论物理 四川大学   邓小刚 50 流体力学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   卢炬甫 63 天体物理 厦门大学   史生才 46 天体物理 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   叶友达 47 空气动力学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   叶向东 48 动力系统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叶沿林 55 核物理 北京大学   向 涛 48 凝聚态理论 中科院理论物理研究所   庄鹏飞 53 核物理 清华大学   祁力群 65 运筹学 香港理工大学   何红建 46 粒子物理理论 清华大学   佘振苏 48 流体力学 北京大学   张 旭 42 数学 四川大学   张继平 52 基础数学 北京大学   张维岩 55 激光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理论物理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   张富春 65 凝聚态物理 香港大学   张肇西 70 粒子物理理论 中科院理论物理研究所   李 锋 50 流体力学、飞行器设计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一研究院   李有泉 48 理论物理 浙江大学   李重生 64 理论物理 北京大学   李嘉禹 48 基础数学 中国科技大学、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杜东生 71 理论物理 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汪卫华 47 凝聚态物理 中科院物理研究所   汪景琇 67 太阳物理 中科院国家天文台   邵启满 48 概率统计 香港科技大学   陆坤权 71 凝聚态物理 中科院物理研究所   陈十一 54 力学 北京大学   陈永川 47 应用数学 南开大学   陈志明 45 计算数学 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周向宇 46 数学 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孟 杰 45 核物理、理论物理 北京大学   宗传明 48 基础数学 北京大学   欧阳颀 55 凝聚态物理 北京大学   武向平 50 天体物理 中科院国家天文台   范更华 54 数学 福州大学   郑伟谋 65 物理 中科院理论物理研究所   姚凯伦 67 凝聚态物理 华中科技大学   段海豹 55 数学 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赵 刚 50 天体物理 中科院国家天文台   赵政国 55 原子核与粒子物理实验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徐洪杰 56 核科学技术 中科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莫毅明 55 数学 香港大学   袁亚湘 51 运筹学 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高鸿钧 47 凝聚态物理 中科院物理研究所   盛政明 44 等离子体物理 上海交通大学   鄂维南 47 数学 北京大学、普林斯顿大学   黄 涛 71 理论物理 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景益鹏 47 天体物理 中科院上海天文台   程崇庆 54 数学 南京大学   潘建伟 41 量子信息、原子分子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光物理   戴子高 46 天体物理 南京大学   魏悦广 51 固体力学 中科院力学研究所   地学部(共52人)   姓名 年龄 专业 工作单位   万卫星 52 空间物理学 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王二七 61 构造地质学 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王会军 47 大气科学 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王成善 59 沉积学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王学求 49 勘查地球化学 中国地质科学院   王椿镛 65 固体地球物理学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冯志强 47 石油地质勘探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   史培军 52 自然地理学 北京师范大学   石广玉 68 大气物理学 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刘丛强 55 地表地球化学 中科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宇如聪 49 大气动力学 中国气象局   庄国顺 64 大气化学 复旦大学   成秋明 51 数学地质、矿产普查与勘探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朱伟林 55 海洋石油地质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何大明 52 水文地理学 云南大学   张小曳 48 大气气溶胶与全球变化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张立飞 48 岩石学 北京大学   张忠杰 47 固体地球物理学 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李子颖 47 铀矿地质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李建平 42 气象学 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李献华 49 同位素地球化学 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杨树锋 64 构造地质学 浙江大学   沙金庚 62 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陈 鸣 54 矿物学 中科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陈中原 58 自然地理学 华东师范大学   陈发虎 48 环境变化 兰州大学   陈仲良 57 气象学 香港城市大学   陈晓非 53 固体地球物理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陈 骏 56 地球化学 南京大学   周成虎 46 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周忠和 46 古生物学 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侯增谦 50 矿藏学 中国地质科学院   宫辉力 54 信息水文地质 首都师范大学   段振豪 51 计算地球化学 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赵志新 64 地球物理学 中国地质科学院   赵思雄 71 大气科学 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郝 芳 47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夏 军 56 水文学及水资源 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郭华东 60 遥感科学与应用 中科院对地观测与数字地球科学中心   高 山 49 地球化学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高 抒 54 海洋地质学 南京大学   崔 鹏 53 自然地理学与水土保 中科院水利部成都   持学(山地灾害) 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黄思训 64 大气科学 解放军理工大学   黄润秋 47 工程地质学 成都理工大学   龚健雅 54 测绘科学与技术 武汉大学   傅伯杰 53 自然地理学、景观生态学 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焦念志 48 生物海洋学 厦门大学   舒德干 65 古生物及进化生物学 西北大学   葛全胜 48 自然地理学 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蔡运龙 63 地理学 北京大学   樊 杰 50 经济地理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濮祖荫 74 空间物理学 北京大学   信息技术科学部(共36人)   姓名 年龄 专业 工作单位   马龙生 70 精密光谱 华东师范大学   尹 浩 51 通信与信息系统 总参谋部第六十一研究所   王小云(女) 44 信息安全 清华大学   王飞跃 49 智能控制、复杂系统 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   王永仲 66 光学工程 军械工程学院   王立军 64 光电子学 中科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王建宇 52 光电技术 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王 巍 44 导航制导与控制 中国航天电子技术研究院   田 捷 51 模式识别 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   刘伍明 51 光学与量子信息 中科院物理研究所   吕 建 51 计算机软件 南京大学   朱嘉麟 70 半导体 清华大学   许京军 45 光子学与技术 南开大学   应明生 47 计算机科学理论 清华大学   张书练 65 激光和精密计量 清华大学   张 荣 47 半导体材料与器件物理 南京大学   李建中 60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哈尔滨工业大学   李树深 48 半导体器件物理 中科院半导体研究所   李景镇 70 光学工程 深圳大学   杨学军 48 计算机体系结构与系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统软件   杨德仁 47 半导体材料 浙江大学   陆贵文 53 微波及天线技术 香港城市大学   陈武凡 61 医学成像科学与图像分析 南方医科大学   郑建华 54 密码学 中国人民解放军保密委员会技术安全研究所   金亚秋 64 电磁散射与空间遥感信息 复旦大学   赵葆常 72 光学 中科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郝 跃 53 微电子学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骆清铭 45 生物医学光子学 华中科技大学   唐远炎 67 计算机、模式识别、图像处理 重庆大学、澳门大学   徐宗本 56 智能信息处理 西安交通大学   徐秋霞(女) 68 半导体器件与集成技术 中科院微电子研究所   曹希仁 66 控制系统理论 上海交通大学   梅 宏 48 计算机软件 北京大学   黄 维 48 有机光电子学 南京邮电大学   程代展 65 系统与控制 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董胜波 50 导航、制导与控制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二研究院   技术科学部(共55人)   姓名 年龄 专业 工作单位   丁 汉 47 机械电子工程 华中科技大学   丁玄同 63 核聚变等离子体物理 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   方岱宁 53 固体力学 北京大学   王汉功 70 武器系统与运用工程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工程学院   王其亨 64 建筑历史与理论 天津大学   王秋良 45 超导电工学 中科院电工研究所   卢天健 46 固体力学 西安交通大学   叶志镇 56 材料物理化学 浙江大学   刘治国 67 功能材料 南京大学   刘维民 48 润滑材料与技术 中科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向锦武 47 飞行器设计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朱 荻 57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江 涌 48 高级自动寻的飞行器设计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二研究院   闫楚良 63 飞机寿命与可靠性科学 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北京蓝天时代飞机强度研究所   何满潮 55 矿山工程岩体力学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吴学仁 64 断裂力学、疲劳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   张立德 72 材料科学 中科院固体物理研究所   张柏楠 49 空间飞行器设计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五研究院  张统一 61 力学 香港科技大学   李东旭(女) 54 飞行器设计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李行伟 58 环境水力学、环境水利工程 香港科技大学   李宏男 53 土木工程(结构工程) 大连理工大学   李应红 48 航空推进技术 空军工程大学   李国英 47 水利水电工程 黄河水利委员会   杨 锐 46 材料科学 中科院金属研究所   沈保根 58 磁性材料 中科院物理研究所   陆 卫 49 红外光电子学 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陈仙辉 48 材料物理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林家浩 70 结构工程 大连理工大学   郑 平 75 工程热物理 上海交通大学   金红光 54 工程热物理 中科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俞大鹏 52 无机材料科学 北京大学   南策文 48 复合材料 清华大学   段广仁 49 控制理论与应用 哈尔滨工业大学   段 进 50 建筑学(城乡规划设计与理论) 东南大学   赵阳升 55 采矿工程 太原理工大学   倪晋仁 48 水利工程,环境工程 北京大学   唐春安 53 岩土与采矿工程 大连理工大学   徐世烺 57 水利与土木结构工程 浙江大学   殷敬华 64 高分子材料 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郭烈锦 47 热能工程 西安交通大学   崔福斋 65 生物材料 清华大学   常 进 44 航天应用技术和空间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遥感   常 青 53 建筑学 同济大学   曹一家 42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湖南大学   彭练矛 48 材料物理 北京大学   韩祖南 62 导弹总体技术 第二炮兵装备研究院   蒙大桥 53 核材料研究及应用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第七研究所   赖远明 48 土木工程(寒区工程) 中科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管晓宏 55 系统工程 西安交通大学   翟婉明 47 载运工具运用工程 西南交通大学   雒建斌 49 机械设计及理论 清华大学   滕锦光 47 结构工程 香港理工大学   魏炳波 47 材料科学与工程 西北工业大学   魏钟铨 73 飞行器总体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八研究院
  • 饶毅落选中科院院士 称不再“候选”
    饶毅   昨天,2011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初步候选人名单对外公布。同日,一篇“从今以后不候选中国科学院院士”的博客文章,再度引发公众对院士话题的热议。博客作者是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饶毅,在中科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中出现过,但在中国科学院昨天公布的初步候选人名单中落选。昨晚,饶毅在接受北京晨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早就预计到了这个结果”,“任何学生物的人都会知道原因”。   截至记者发稿,中国科学院相关部门尚未就此事做出回应。   ■新闻人物   饶毅:北京大学终身讲席教授、生命科学学院院长,兼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资深研究员、学术副所长。回国前曾任美国西北大学Elsa Swanson讲席教授、神经科学研究所副所长。研究神经发育的分子机理和社会行为的生物学基础。担任多个国际学术杂志编委。在斯坦福、哈佛、麻省理工学院、东京大学等国际著名大学做学术报告。   1996年起,兼中国科学院研究员,1999年协助推动建立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2002年协助建立中国科学院上海交叉学科研究中心。2004年起兼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学术副所长。2007年9月全职回国。   回国即出任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院长的饶毅,被认为是新时期归国潮中的代表性人物之一。舆论将他的回国与上世纪50年代钱学森、郭永怀的回国相提并论,因为他们都是在海外成名后,壮年归国效力的科学家。   然而,对于这位神经生物学家,公众更熟悉的不是他研究的领域,而是他大胆、犀利的言论。2004年,在饶毅回国之前,他就在英国《自然》杂志上撰文,对中国政府的中长期科技规划表示关心,并直言不讳地提出了自己的批评和建议。   5个月前就写好博文   饶毅在博客中写道:“鉴于推崇中国科学院前身中央研究院生命科学方面代表性科学家林可胜等,敬佩中国科学院第一批学部委员如神经生理学家冯德培等,尊重50年代以来在国内艰苦环境中坚持做好科学研究的院士,感谢其学部委员(特别是冯德培、邹岗等)在80年代对我的支持和现有院士近年在我回国工作后多方面的支持,我于2011年初接受推荐候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饶毅说,“在表达了尊重和感谢后,从2011年8月17日后将不再成为候选人。”在落款时间上,饶毅写的是,“2011年3月5日写,2011年8月17日添加日期”。   “结果早就预计到了”   昨天下午,记者拨通饶毅在北京大学的办公室电话。对于为何发出这样的博客,饶毅表示不愿多说,“我该传达的意思都已经传达得很清楚了,我想说的都在我的几篇博客中,为什么答应参选,为什么今后不再成为候选人,这些博客内容是一脉相承的。不想再另外说明。”   至于为何早在3月已经写好博文,而在昨天才对外发出,饶毅解释说:“我总要等到别人公布结果后才发吧,其实我早就预计到了这样的结果,在3月就已经想好了。”至于为何落选,他给出耐人寻味的回答,“任何学生物的人都会知道原因。”   记者翻看了饶毅在之前发过的一些博文。就在昨天博文发表的两天前,他的一篇《减少中国科学界浮躁的一个必要步骤》的博客文章似乎透露了蛛丝马迹。“对于行内来说,都清楚中国生命科学这二十年的基本情况:国外做过博士、博士后,回国立即做正教授,再做一两篇Nature、Science、Cell,或者几篇同领域最好杂志的论文,就可以做院士。”“中国科学界浮躁是自然的,不浮躁倒奇怪:因为职称高,没有‘后顾之忧’,不怕评审,就热衷通过搞关系奔经费、而不是靠学术。中国生命科学界,90%以上的教授在90%以上时间不听学术报告。有些人(国内所谓做得好的人)不听国际重要科学家的报告,而为了当选院士的投票只听国内院士的报告,给现在的学生树立不良榜样。”   方舟子:第一轮就被刷纯属侮辱   作为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的饶毅,引发公众关注并不是第一次。2007年,45岁的饶毅从美国西北大学归国。他和现任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的施一公回国在当时都引起不小的反响。   在回国前,饶毅就曾对中国教育科技问题提出过直言不讳的批评。去年年底,两人还在美国《科学》杂志刊出社论,认为中国现行的科研基金分配,更多的是靠关系而非学术水平高低,“浪费资源、腐蚀精神、阻碍创新”。   而在昨天公布的初步候选人名单中,施一公名列其中。截至记者发稿时,通过施一公秘书转发的短信尚未得到回复。   记者看到,一些网友对饶毅落选深表惋惜。有网友称,饶毅落选是中国院士的悲哀,他放弃了美国国籍,为人坦荡,学术贡献大过很多中科院院士。方舟子对此也评论说:“我觉得饶毅居然第一轮就被刷下来,纯属侮辱人。连肖传国当年都进入了院士选举第二轮。”   何祚庥:评选不像考试那样简单   昨天,曾经和饶毅就中国科技体制改革问题有过深谈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何祚庥,在看到博文后给饶毅打了电话。在接受北京晨报记者采访时,何祚庥表示,谁该当选院士,谁不该当选院士,大家见仁见智,虽然评选院士有一定标准,是基本公道的,但大家会有不同看法,并不像考试高低分数那样简单。具体看谁对科学贡献大,这个评判的标准本身就很复杂,每个人的尺度不一样。   何祚庥认为,当选的人大体是会有一些长处,最起码不会让那些“乌七八糟”的人当选,但没当选的人也不一定不好。“我在电话里对他说,胜败乃兵家常事,没有必要太在乎谁该当选或者不当选,公道自在人心,也不能一次就盖棺定论。”   同时,何祚庥指出,2011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的初步候选人名单并不是最终院士名单,在饶毅所属的“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中,包括施一公在内的初步入选30人也不会全部最终选为院士。“饶毅和施一公的研究在生物学领域属于新东西,新事物当然会有很多人反对,就比如爱因斯坦提出新理论的时候,就有很多年龄大的研究者反对,他的理论是在多年以后才被承认的。”   ■相关新闻   段振豪刷出名单   晨报讯 昨天,2011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初步候选人名单对外公布。原增选有效候选人为314人,进入初选名单的为145人。此前曾因涉嫌贪污被刑拘的中国科学院地球深部重点实验室主任段振豪,在初选名单中没有出现。   在145名初步候选人中,最大的76岁,最小的只有40岁。最终将从中选出不超过60人,成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同时发布公告,表示“中国科学院学部是严肃严谨之科学荣誉团体。院士增选工作严格按照增选程序进行。广大院士对社会上的不正之风深恶痛绝,反对增选工作中的不当行为。请相关个人、单位、部门自重自爱,一旦发现并查实有不正当行为者,我们将严肃处理。欢迎社会各界监督。”   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每两年进行一次,每次总名额不超过60人。 2011年中科院院士增选初步候选人名单公布
  • 走进中科院新晋最年轻院士:持之以恒,做自己喜欢的事
    p   本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相继公布了2017年院士增选名单:中国科学院选举产生了61名院士和16名中外籍院士,中国工程院共增选67位院士以及18名外籍院士。其中,中国科学院大学副校长徐涛教授作为中国科学院“最年轻新院士”而备受关注。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这位新晋院士的科研经历吧。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1/insimg/56a3e8ee-30a5-4bde-a74d-76482769d104.jpg" title=" 1_副本.pn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徐涛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湖北宜昌人,生物学家、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现任中国科学院大学副校长,生物大分子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德马普合作小组主任。 /span /p p   生于1970年5月的徐涛,是个标准的“70后”。1988年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宜昌市一中,并被保送至现在的华中科技大学自动控制工程专业,获得自动控制工程专业和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学士和博士学位,受邀到德国和美国留学攻读博士后学位,1999年在母校华中科技大学的感召下回国工作。 /p p   作为生物学家,徐涛在细胞和分子研究领域取得了国际知名的突出成就,在《细胞》等国际著名学术刊物上发表了多篇高质量学术论文,是国家973项目最年轻的首席科学家之一,主持多项国家重点项目研究,为我国生物技术赶超国际先进水平作出了突出贡献。2005年和2009年参选中国科学院院士,是中国最年轻的院士候选人。 /p p   2009年9月10日,中国科学院成立北京生命科学研究院生命科学仪器与技术创新中心,徐涛任中心主任。近20年来,徐涛一直致力于膜转运前沿科学问题研究,在囊泡转运领域做出了让外国同行敬佩的系统性贡献。 /p p   strong  谈治学之道:持之以恒 做自己喜欢的事 /strong /p p   24岁,他指出进口软件中的不合理设计,获得诺贝尔奖导师青睐 30岁,他被聘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 33岁,他入选中科院“百人计划” 34岁,他担任科技部973项目& quot 生物膜和膜蛋白的结构与功能研究& quot 的首席科学家 47岁,他当选中科院“最年轻新院士”…… /p p    strong 从小“与众不同” ,提问让老师颇费脑筋 /strong /p p   徐涛出身在宜昌城区一个普通家庭。他的学习成绩一直十分优异,给老师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1985年,徐涛进入宜昌市一中学习。让高中物理老师田洛滨印象深刻的是,“徐涛的学习非常认真、专注,他提的问题总是‘与众不同’,从来不会直接问这道题该怎么做。”面对自己学生的问题,这位当时有着40年教龄的物理老师还颇要费一番脑筋,认真思考一番。 /p p   “他的自主能力非常强,学起来很轻松,是班上的学习委员,”高三班主任徐启富回忆,从高中时代就感觉他是做学问的人,稳重,会安排自己的时间,课余喜欢打球,和同学们之间的关系非常好。 /p p   在高中语文老师蒙万恬的记忆里,学生时代的徐涛瘦瘦的,话不太多,看起来文文静静的,眼里透着一股聪慧劲儿。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1/insimg/3eacc6b5-6ee1-444e-af8b-419d6a85973b.jpg" title=" 2_副本.png" / /p p   strong  钟情生命科学研究,诺贝尔奖导师伸出橄榄枝 /strong /p p   1988年9月,徐涛以优异的成绩被保送华中科技大学自动控制工程专业。不久,他还是被生命科学的奥秘和挑战性所吸引,立志进行钻研。从1988年到1997年,徐涛在华中科技大学先后学习了自动控制工程专业和生物医学工程专业,获得学士和博士学位。 /p p   1994年,徐涛指出进口膜片钳仪器系统中的一个不合理设计,获得正在华科大访问的诺贝尔生理与医学奖得主ErwinNeher(埃尔温?内尔)教授的青睐。1995年世界著名的德国马克思—普朗克生物物理化学研究所向徐涛抛来橄榄枝,邀请他赴德进行研究,导师就是内尔。在内尔的指导下,徐涛完成了博士论文课题。之后,他获得马克思—普朗克协会奖学金,继续进行博士后研究,研究方向为细胞生物物理。 /p p   1999年,经内尔推荐,徐涛来到美国华盛顿大学生理与生物物理系继续深造,导师是美国科学院院士BertilHille教授。 /p p    strong 海外赤子归国,持之以恒做到最好 /strong /p p   身在海外,心系祖国。1999年10月11日,一封来自华中科技大学的纳贤信让徐涛心潮澎湃,他毅然决定回国发展,为国家效力。 /p p   不久,徐涛担任了华中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生物物理与生物化学研究所所长。年仅30岁的徐涛被华中科大聘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同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 /p p   刚到生物物理所时,徐涛所面对的窘境是只有一个从武汉带来的学生和几间空荡荡的实验室,人员和仪器设备的缺乏是他开展科研工作的主要障碍。正在这个艰难的起步时期,徐涛有幸得到了中科院“百人计划”的支持,200万元的启动经费就是雪中送炭,解燃眉之急。 /p p   在“百人计划”的支持下,徐涛迅速招兵买马,着手进行实验室的初期建设。首先购买了大量实验所需仪器,其次对实验室进行改装,搭建用于研究囊泡分泌的实验平台。徐涛说:“‘百人计划’的经费使用相当灵活,不需要像现在一样进行精准预算,对于一个刚独立建设实验室,又不懂财务的我是非常有用的。”在硬件条件建设的同时,徐涛也开始招聘工作人员和学生,逐渐凝聚了一支开拓创新、勤奋敬业的研究团队。这两项工作的顺利完成有效地支撑并保障了科研工作得以启动和展开。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1/insimg/01029ebc-ef9f-4d4d-87e2-d001f7886c52.jpg" title=" 3_副本.pn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徐涛(中)在实验室给学生做操作示范 图源:中国科学院大学 /span /p p   “对我而言,‘百人计划’并不仅仅是200万元的科研经费支持,它帮我渡过了实验室初期建设这个最为困难的难关,为我的科研道路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助推了我的‘科学梦’。” /p p   “做自己喜欢的事,找准方向,持之以恒才能做到最好”。回国后,徐涛主要在细胞和分子水平上对神经和内分泌系统信号转导和分泌机制进行研究 。 /p p   “我希望我的科研成果不仅仅以论文的形式发表,也希望能为解决人口健康的实际问题奠定基础。”徐涛说,“把我的科研工作跟国家需求能够结合起来,回国以后,很多时间我都在思考这个问题。 /p
  • 中科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材料公示
    关于公布2011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材料公示信息的通告   根据《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工作实施细则》的规定,相关单位对有关候选人的材料进行了公示,并陆续将公示的方式、时间和具体地点等信息具函并邮寄中国科学院院士工作局。   现在中国科学院学部网页上公布汇总的上述信息。   附件:各单位公示信息汇总.xls 中国科学院院士工作局 二○一一年七月十五日   原文链接:关于公布2011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材料公示信息的通告   更多阅读:   中国工程院2011年院士增选第二轮候选人名单公布   2011年中科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公布   2011年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公布
  • 中科院通过院士章程修订稿 改革院士遴选退出等机制
    中科院大会6月12日表决通过新章程。在院士遴选方面,新章程取消了一些机构的推荐资格,增加了全体院士投票终选环节。新章程还规定:当院士违反科学道德、品行不端、损害院士群体和学部声誉时,劝其放弃院士称号 特别严重的撤销院士称号。   《中国科学院院士章程》自1992年制订后,经过7次修订。此次修改前,2008年版本的章程曾规定:国内各有关科学技术研究机构、高等院校和中国科协所属一级学会可以推荐候选人。此次这一条被删去 还新加了规定:新当选院士由具有投票权的全体院士投票产生。   另外,旧版本章程规定:&ldquo 当院士的个人行为触犯国家法律,危害国家利益或丧失科学道德,违背院士标准,有不少于5名院士书面提议,要求撤销其院士称号时,由其所在学部常务委员会受理并审议后,通过本学部全体院士投票表决,可做出撤销其院士称号的决定。做出此项决定时,参加投票表决的院士人数,不得少于本学部院士人数的三分之二,赞同撤销其院士称号的票数不得少于投票人数的三分之二。该项决定,需经院士大会常设领导机构审查批准生效,并通报全体院士。&rdquo   新章程中,这一条被修订为&ldquo 当院士个人行为严重违反科学道德、品行严重不端、严重损害院士群体和学部声誉,劝其放弃院士称号。上述情节特别严重的,以及危害国家利益,触犯国家法律的,撤销其院士称号。&rdquo   中科院表示将依据新的章程修订和制定相关实施细则。   据中科院介绍,从当前实际情况看,院士称号的学术性、荣誉性受到了复杂的外部因素的影响,院士增选也受到非学术因素的干扰。这次修订主要涉及原章程的第二章第五条、第六条、第七条、第八条和第九条的内容。修订意在为改革院士遴选制度、优化学科布局和年龄结构,健全退出机制奠定了制度基础。
  • 65人当选!中科院举行2021年新当选院士颁证仪式
    7月14日,中国科学院举行2021年新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颁证仪式暨座谈会。中科院学部是国家在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咨询机构,中科院院士是中国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荣誉称号。全体新当选院士签署了院士承诺书,承诺将正确行使院士权利,履行院士义务,珍惜院士荣誉,发挥明德楷模作用,致力于促进科学技术发展,推动科学技术队伍建设,发扬优良学风,普及科学知识,为学部发挥国家科学思想库作用作出贡献。根据《中国科学院院士章程》《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工作实施细则》《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选举办法》等规定,2021年中国科学院选举产生了65名中国科学院院士,有5位女性科学家当选。新当选院士平均年龄为57.4岁,最小年龄为45岁,最大年龄为68岁,60岁(含)以下的占76.9%。其中,数学物理学部12人,化学部11人,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10人,地学部9人,信息技术科学部10人,技术科学部13人。通过特别推荐评审机制,国防和国家安全领域有5人当选,新兴和交叉学科领域有3人当选,院士队伍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此外,新当选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25人,分别来自11个国家,韩国和瑞士首次有科学家当选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本次增选后,中国科学院共有院士850人,外籍院士129人。
  • 60个名额只选出35人 中科院院士增选空缺近半
    2009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结果向社会公布后,人们发现,此次增选产生了35名新院士,而按照《中国科学院院士章程》规定,每两年一次的增选,名额不超过60名。   近一半的名额空缺,这是什么原因?中科院这次院士增选,又有哪些风向标?   释疑   院士评选力求“经得起历史检验”   新增选院士35名,这是自1991年恢复院士增选制度以来,除2007年增选29人后的“次低”。其他历次新增选院士数量,均超过50名。   为何这两年当选的院士人数趋少?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执行主席路甬祥对此解释说:2007年和今年当选新院士数量较少,一方面体现了院士们严肃认真、保证质量的意识,另一方面也与2006年院士大会将《中国科学院院士章程》“获得赞同票超过投票人数二分之一的候选人当选”修订为“获得赞同票不少于投票人数三分之二的候选人,按照本学部的增选名额,根据获得赞同票数依次入选”有关。   路甬祥说,院士制度是国家为促进科学技术事业发展而设立的重要制度之一,院士称号是党和国家给予全体院士的崇高荣誉,院士增选质量直接关系到学部和院士群体的声誉,更关系到我国科技事业和科技队伍的健康和谐发展。   因此,“我们强调要坚持德才兼备的原则,特别重视考察候选人的科学道德和学风情况,确保增选院士的质量,力求院士增选结果能够经得起实践、社会和历史的检验。”   他表示,欢迎社会对院士增选工作的监督和支持,共同努力做好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工作。   趋势   中青年和一线工作者的“院士几率”将增大   “年轻”,来自“第一线”,这是增选院士中一个特点。   继中国工程院新增院士出现了41岁的最年轻院士邓中翰后,中科院新增院士也体现了“年轻化”特点。此次新当选的院士平均年龄54.1岁,最年轻的是中科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王曦,仅42岁。   路甬祥解释说,院士群体的年龄结构,直接关系到院士群体的学术活力。为此,在院士增选工作中十分强调优化院士群体的学科结构和年龄结构,确保院士群体学术活力。   《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工作实施细则》等学部规章中对此也有体现,譬如,明确规定:“要特别注意推选符合标准和条件的优秀中青年科技专家。被推荐人年龄一般不超过65岁。在各学部正式候选人中,60岁(含60岁)以下的应不少于三分之一”等等。而2007年新增院士的平均年龄更低,只有53.7岁。   这次新当选的35位院士中,60岁以下的就有27名,其中50岁以下(含50岁)的有14位,显然,院士们对遴选更多中青年科学家进入院士群体是有相当程度共识的。   路甬祥说,评选中,最关键的是希望将符合院士标准、在临床和工农业第一线工作的优秀专家选入院士群体。而且,希望有越来越多的中青年科学家当选为院士,并在更多前沿性的研究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要求   院士应承担更多责任   面对新当选的院士,路甬祥代表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提出四项要求:   一是希望新当选院士一定要深刻认识到,院士称号是荣誉也是责任,“要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承担起更多的社会责任,更加严格要求自己,自觉抵制各种不良风气,不断攀登科技高峰,继续带领研究队伍做出创新性成果”   二是要积极参加学部咨询评议工作,为国家宏观战略决策和重大科技问题决策提供咨询意见   三是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努力培养和提携创新型青年科技人才   四是要继承和发扬老一辈科学家的优良传统,坚持正确的科学价值观,恪守科学伦理和道德准则,严格自律,率先垂范,切实发挥道德楷模作用。
  • 卢柯:最年轻的中科院院士是如何炼成的
    p   16岁上大学,30岁成为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博士生导师,38岁被增选为最年轻的中科院院士,最近当选美国工程院外籍院士......这就是卢柯。职业科学家,是他的自我定位。 /p p   卢柯的研究组,在位于沈阳市文化路的中科院金属研究所。多年来,其研究团队一直致力于开发纳米结构金属制备技术,探索纳米结构金属优异性能,成果在国际纳米结构材料领域处于领先地位。 /p p   “结构材料表面纳米化”技术是卢柯研究团队最引以为傲的成果之一。从1997年到2003年,全世界只有卢柯小组在从事这一研究,长达6年,孤军奋战。 /p p   卢柯说,做科研,就像海滩寻宝,“如果你捡贝壳,那你一辈子就停留在这样一个高度 如果你找准了地方,挖下去,就能挖到珍珠。” /p p   “表面纳米化”就是卢柯要挖的珍珠。其开辟的纳米孪晶材料、纳米层片材料以及梯度纳米结构材料等研究方向,引领国际潮流。 /p p   现在,表面纳米化技术成功应用于宝钢冷轧厂拉矫辊,大幅度提高了拉矫辊使用周期 “纳米孪晶结构”为开发高综合性能纳米金属材料开辟了新途径,纳米孪晶材料的创新,增强了材料的塑性。 /p p   卢柯表示,纳米结构材料领域的研究,将对未来生产生活产生重要影响。他介绍,纳米结构材料将提升现有材料的性能,比如,航空航天装备制造业对材料轻质高强提出了很高需求,通过纳米技术可以大幅度提高钢铁和铝合金的强度,从而实现减重 同时,材料科学“隐形”于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如手机的更新换代就与材料的进步息息相关?? /p p   扎根东北的卢柯,十分关注当地的振兴发展。 /p p   “对辽宁来说,全省工业增加值的三分之二来自与材料关系密切的装备制造、冶金、化工三大行业。我们要促进原创,要补基础,从整个科学基础、技术基础补起,从根上抓起,努力把沈阳材料科学国家研究中心建成世界级高水平的研究平台。” /p p   尽管早早成名,卢柯仍然坚持在一线研究、教学。 /p p   “我们晚上10点离开,卢老师实验室的灯总是还亮着。”学生张宝兵说。 /p p   卢柯认为,科学研究是兴趣驱动的学习过程,是一种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的艺术,理想是科学研究的重要动力。这些年,他都会给每一位毕业生送一本名叫《博士还不够》的书,告诫学生,从博士到科学家,路还很长。 /p p   “现在年轻的科研人员研究条件更好了,希望他们能致力于创新,而不是墨守成规。成为一流的科学家需要使命感,要让自己的研究回馈社会、报效祖国。”卢柯以此冀望学生,策励自己。 /p
  • 中科院院士增选结果公布,名单里却少了2个最重要的人!
    p   11月28日上午,中科院院士增选结果公布,共新增选院士61人。 /p p   可是,我不知道有多少人跟我一样,觉着这份名单中少了两个最重要、最应该入选的人!? /p p    strong 他,是中科院院士评审专家,却不是院士。 /strong /p p   有人会问,是他资历不够,还是能力不够,抑或是贡献不够? /p p   都不是! /p p    strong 是时间不够! /strong /p p   同事和领导都劝他申报院士,他却说“我没有时间,评院士要花很多时间整理东西,还是把手头的事情先做好。” /p p   在他所研究的领域,他始终代表着全世界最顶尖的水平! /p p   面对国外公司开出的“尽管开口,绝不还价”诱惑,他选择了回国! /p p   因为,他始终记得自己“是一个有祖国的人”,也始终记得毕业时写下的“振兴中华,乃我辈之责”! /p p   甚至,为了回国,他“逼着”妻子放弃了自己的事业,卖掉了两个诊所! /p p   “如果你不回去,咱们就散伙!” /p p    strong 回国后,他成为了国家“深部探测关键仪器装备研制与实验项目”的首席科学家,整个人的工作状态就一个字:“急”! /strong /p p   因为,他知道国外技术水平发展的情况,也知道我们的落后程度! /p p   他经常工作到凌晨两三点,甚至有时出差回来就直接赶回办公室工作。传达室的大爷深夜总被叫醒,开始时还跟其他人抱怨,可后来,传达室的大爷也对他产生了深深敬意,说:您无论多晚进出,喊一声就行! /p p   加班时候,经常叫人帮他带一根烤玉米,对付吃一顿 午饭常常是面包和咖啡,简单省时! /p p   除了加班,他平均每年还要出差130多天,而且乘坐的大都是午夜航班,因为这样可以不耽误白天的工作。但代价是,只能睡三四个小时。 /p p    strong 他总觉得,自己在国外那么长时间,回来了要“为国家把失去的20年追回来”! /strong /p p   2016年,他连续多次出现昏迷状况,可是,他毫不在意,继续工作! /p p   12月4日,他被强制做了体检。 /p p   可,就是等结果的那两天,他居然又去北京出了趟差! /p p   检查结果出来了:胆管癌。 /p p   肿瘤已蔓延到胃部和肝部...... /p p   12月8日,他被强制住进了医院。 /p p   可,第二天,他又有计划地叫一些学生来病房,布置学习任务、安排工作计划。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1/insimg/47493919-11f2-429f-ae5b-afe5b4d3c536.jpg" title=" 微信图片_20171130103234_副本.jpg" / /p p   别人说他是“科研疯子”,叫他“拼命黄郎”,他却说:“中国要由大国变成强国,需要有一批‘科研疯子’,这其中能有我,余愿足矣!” /p p   他回国短短7年,我国巡天、探地、潜海就实现弯道超车,“深部探测技术与实验研究”项目5年的成绩超过了过去50年! /p p   ——固定翼无人机航磁探测系统工程样机研制成功,填补了国内无人机大面积探测技术空白! /p p   ——无缆自定位地震勘探系统工程样机研制突破关键技术,为开展大面积地震勘探提供了技术支持和坚实基础! /p p   ——成功研制出被称为“入地望远镜”的万米大陆科学钻探工程样机“地壳一号”,在创下了地下6000米钻探的亚洲纪录以后,还在向地心继续进发。中国也成为继俄罗斯、德国后,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地下万米钻探技术的国家! /p p   ...... /p p    strong 这个让我国的巡天、探地、潜海技术从跟跑进入并跑,部分领跑的人叫黄大年,世界顶尖地球物理学家、国际知名战略科学家! /strong /p p   一个归国消息传开后,令美国演习的航母舰队后退100海里的人! /p p   一个去世之后,令习近平总书记亲笔批示学习他“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人! /p p   一个“玩命去干,哪天倒下,就地掩埋”的人! /p p   strong  终于,2017年1月8日,他倒下了! /strong /p p   这个身为中科院院士评审专家却不是院士的人, strong 距离2017年院士增选结果公布,只有324天! /strong /p p strong br/ /strong /p p   他,一生就干了一件事! /p p   而,这一件事,让中国领先世界20年! /p p   也让他成为了今年中科院院士候选人中年龄最大的人! /p p   上个世纪90年代,他已经是国际天文界的风云人物,受到外国天文界的青睐,给他开出的工资,一天就等于国内一年! /p p   可他,舍弃了国外百倍高薪,毅然回国! /p p   当时,外国的天文科学家正在筹划建造新一代射电“大望远镜”。他知道后坐不住了,他不能忍受中国在这一领域再被别人甩下! /p p   “别人都有自己的大设备,我们没有,我挺想试一试。” /p p    strong 这一试,就是直径500米、世界最大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 /strong /p p strong   这一试,用去了他人生中最后的20多年! /strong /p p   最初,没有多少人看好这个设想,所以,起步艰难! /p p   他带着300多幅卫星遥感图,用了11年的时间,走遍了中国西南大山里所有的洼地,只为寻找一处几百米的山谷被四面山体围绕,正好挡住外面电磁波的建设地址! /p p   一些从未有人踏足的荒野,他去了! /p p   一些连条小路也没有,当地农民走着都费劲的地方,他去了! /p p   终于,他从几百个洼地中选好了建设射电望远镜的地方! /p p   可是,没有资金! /p p   他开始满中国跑,寻求合作单位。因为没钱,他出差就坐火车,从南到北,又从东到西。 /p p   他变成了一名“推销员”,不论是什么会,在国内还是国外,他逢人就推销自己的大望远镜项目。 /p p   终于,在合作单位的名单上,多出了20多个名字! /p p   开始建设了! /p p   但是,他怕“造不好,怎么对的起人家”! /p p   所以,他付出了他的所有! /p p   这个项目涉及天文学、力学、机械工程、结构工程、电子学、测量与控制工程,甚至岩土工程等各个领域,参与项目的人基本都是“术业有专攻”, strong 只有他,几乎什么都懂,还什么都精! /strong /p p   因为他知道,每一步都关乎项目的成败! /p p   有时候,碰到连夜要赶项目材料,课题组几个人就挤在他的办公室,干到凌晨是常有的事! /p p   有时候,碰到难题,他会沉默,一根接一根的抽烟,进他的办公室得戴防毒面具! /p p   从1994年到2017年,他生命中最后的23年,只给自己留下了一年! /p p   期间,连双亲辞世,他都没能及时赶回!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1/insimg/1cad01b5-ce2a-4001-b496-d6b1cdff9379.jpg" title=" 微信图片_20171130103239_副本.jpg" / /p p   2015年,他检查出肺癌,但是,他谁也没告诉,包括他的骨肉亲人都不知道! /p p   因为,项目马上就要建成了! /p p   直到2016年9月15日,他参加完项目落成典礼,才安心就医。 /p p    strong 这个人,就是南仁东! /strong /p p strong   这个项目,就是有中国天眼之称的“FAST”! /strong /p p   它比德国波恩100米望远镜灵敏度高10倍,比美国最先进的阿雷西博350米望远镜综合性高10倍,让中国天文科学迎来了10至20年的黄金期,领先世界至少20年! /p p   可惜,他太累了,需要歇歇了! /p p   这一天,是2017年9月15日! /p p   这一天,距离10月10日“FAST”首次“开眼”,探测两颗新脉冲星,只有25天! /p p   这一天,距离2017年院士增选结果公布,只有74天! /p p   试问! /p p   “心有大我,至诚报国”,带领中国实现巡天、探地、潜海弯道超车的黄大年有没有资格、应不应该被增选为中科院院士? /p p   一生只做一件事,用生命睁开中国天眼,仰望星空的南仁东有没有资格、应不应该被增选为中科院院士? /p p    strong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脊梁! /strong /p p strong   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英雄! /strong /p p   幸运的是,我们从不缺少脊梁和英雄! /p p   从钱学森、邓稼先,到现在的黄大年、南仁东,这些伟大的科学家耗尽了自己的一切,挺起了中国的脊梁,树立起了英雄的标杆! /p p   斯人已逝,精神永存! /p p   他们,不应随时间的流逝而被我们淡忘! /p p   今天,在我们向新增选的中科院院士表示祝贺的同时,请不要忘记黄大年和南仁东! /p p   请一起向他们深深的鞠上一躬! /p
  • 中科院院士程镕时先生参观绿绵巨贸的展台
    中科院院士、第六届全国高聚物分子与结构表征学术研讨会组委会主任程镕时先生参观绿绵巨贸公司的展台,并对Polymer Laboratories的凝胶渗透色谱仪及聚合过程的实时监视控制系统表示了极大的兴趣;程镕时院士是高聚物分子与结构表征方面的专家,是中国凝胶色谱的创始人之一;是Polymer Laboratories的凝胶渗透色谱仪在中国最早的用户之一,其所用仪器是上世纪七十年代从香港转运回国内,谈话中对PL公司仪器的性能给予的很好的评价。
  • 39岁颜宁入选中科院院士候选名单
    p   来自中国科学院官方网站的消息显示,2017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通信评审工作已经结束,选出初步候选人157位,名单已于今天在该院网站公布。 /p p   经梳理,今年中科院公布的157名初步候选人中,数学物理学部23人、化学部25人、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32人、地学部27人、信息技术科学部20人、技术科学部30人。各学部候选人所占比例,与上一次增选即2015年的基本持平。 /p p   记者统计发现,在今年的初步候选人中,年龄最大的为72岁,年龄最小的是清华大学的颜宁,只有39岁。近些年,院士年轻化趋势被认为是对“提高(院士群体)中青年人才比例”改革要求的一个有力回应。 /p p   清华大学官方网站显示,颜宁在清华大学的10年间,主要运用结构生物学和生物化学手段,致力于与重要疾病相关的跨膜运输蛋白的结构与机理的系统研究,带领其研究团队取得了一系列具有国际影响的原创性基础科研成果。2016年,颜宁被《自然》评价为十位“中国科学之星”之一。今年5月,清华大学证实,颜宁已接受美国普林斯顿大学邀请,受聘该校终身讲席教授。 /p p   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官方网站有关颜宁的简历也提到,颜宁在清华大学的任职时间是“2007年10月~2017年5月”。之后,颜宁被列在了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兼职教授”名单中。 /p p   按照惯例,两院(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最终增选院士名单将在每个增选年的年底公布。6月16日,中国工程院2017年院士增选进入第二轮评审的候选人名单已对外公布,今年533位有效候选人中,进入第二轮评审的有205位。 /p p /p p /p
  • 中科院回应"张曙光向企业索贿2300万元参评院士"
    据新华社电 中国科学院学部工作局11日就媒体报道张曙光&ldquo 花钱参评院士&rdquo 一事发布声明。声明中说,中科院未曾收到与张&ldquo 花钱参评&rdquo 的相关投诉。如查实哪位院士有受贿等违法行为,中科院绝不姑息,欢迎社会监督。   声明中说,我们从媒体报道中注意到,原铁道部运输局局长、副总工程师张曙光在法庭上供称,其受贿的部分钱财用于参评院士。张曙光曾于2007年和2009年被铁道部推荐为我院院士候选人,两次均未当选。   中科院学部工作局表示,在张曙光参选过程中,中科院未曾收到与张&ldquo 花钱参评&rdquo 的相关投诉。在此次有关方面的司法调查中,如查实哪位院士有受贿等违法行为,除其本人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外,中科院将按照院士章程的规定和程序严肃处理,绝不姑息,欢迎社会监督。   声明中说,中科院一贯坚决反对院士增选过程中的各种不正之风和违法违纪行为,近年来进一步加强了院士增选工作中各类人员行为规范的制度建设和执行力。今年是院士增选年,将严格按照《中国科学院院士章程》,把握增选标准,严格坚持院士评选的独立性和学术性,严格执行增选行为规范和工作纪律,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增选程序,确保院士增选工作公平公正。   背景   张曙光为当院士索贿2300万   日前,原铁道部副总工程师、运输局局长张曙光向企业巨额索贿,用于参评院士一消息引发公众哗然。   公开资料显示,在中科院2007年和2009年院士增选中,张曙光都曾参选,两次参评专业都是&ldquo 铁道车辆&rdquo 。   张曙光涉嫌受贿案10日在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庭审中,张曙光回忆:2006年他为参评院士做准备,戈建鸣得知后主动找到他,表示需要用钱、用多少就跟他说。张曙光回答&ldquo 200万元差不多&rdquo 。大约2006年底2007年初,戈建鸣第一次给张曙光拿来了200万元。   据张曙光供述,2007年参评因少了7票落选,他多次和戈建鸣电话沟通参评院士一事,主要商量&ldquo 如何花点钱&rdquo 促成此事。&ldquo 戈认为是钱花得不到位,不是想象得这么简单,下一次要早作准备。&rdquo 此后,戈两次从常州开车到北京京都信苑饭店,每次将300万的现金用纸箱装好后交给张,用于张曙光参评院士开销。   王建新则在接受调查时称,&ldquo 2008年7、8月,张曙光找我去他办公室,当时他正在准备第二次申请院士,需要组织科研成果,让院士们了解他的成果,还要打点评审,需要一些费用。&rdquo 王建新立即表示可以&ldquo 赞助一部分&rdquo ,第一次给张曙光送去500万。   2009年3、4月,张曙光的初评挺顺利,在他的办公室,王建新表示&ldquo 评上了还得感谢评审&rdquo ,自己可以再赞助。王建新说,2009年,张曙光第二次以1票之差落选,很沮丧。王建新则表示,即使落选了,也得感谢评审,当年11月份,他又给了张曙光500万。   对于收受北京博得交通设备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陈丙玉钱款人民币500万元,他同样表示&ldquo 当时正是第二次申请院士,需要花钱。&rdquo   追访   &ldquo 评院士需强大财力支持是公开秘密&rdquo   张曙光巨额索贿因参评院士&ldquo 需要花钱&rdquo 的消息引发公众诸多质疑。很多人在问,评院士也要花钱?这些钱都花在了哪儿?院士评选是否存在&ldquo 不能说的秘密&rdquo ?   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兰娟告诉记者,院士必须是在国内、国际有原创性成果,并且在这个领域是学科带头人,有重大社会经济贡献的。&ldquo 这些成就是干出来,不是跑出来的。&rdquo   院士享受的&ldquo 最高学术称号&rdquo &ldquo 终身荣誉&rdquo 等桂冠,让很多人趋之若鹜。近年来,院士增选工作备受关注,有关质疑也层出不穷。   国际著名海洋科学家、同济大学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汪品先院士说,张曙光索贿参评院士一事,充分暴露了我国院士评选制度存在的问题。我国现行的院士制度是特殊时期的产物,今后如果不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这一制度将受到更多争议。   上海市第十一届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沈建华研究员认为,近年来很多案例都说明,目前在我国的院士评选中,出现越来越需要&ldquo 运作&rdquo 的情况,甚至由单位出面,组织强大的公关团队,有强大的财力支持,这在圈内几乎是公开的秘密。当选院士的人,不一定是科研能力最强、学术成就最突出的,而是那些拥有一定社会地位、能够调动一定行政资源的人。   有的院士争着去当官,有的官员又花巨资&ldquo 跑&rdquo &ldquo 要&rdquo 院士,这种现象让公众担心,院士会不会成了&ldquo 官员俱乐部&rdquo ?   实际上,2009年,两院院士新增选名单中,就包含了很多高校或研究机构的领导,有行政职务的候选人居多,曾引发很大争议。   院士要自觉抵制社会上的不正之风对增选工作的影响以及行政上的干预,不对任何个人和单位作承诺,不接受请托说情和各种名目的送礼,不参加可能影响院士增选公正性的各种会议和活动。   &mdash &mdash 《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工作中院士行为规范》   在此次张曙光案件中,需要&ldquo 打点&rdquo 的究竟为何人,必须追查。这反映出院士评选中&ldquo 跑要&rdquo 的不正常现象,虽然一直强调要拒绝拉关系跑票,但这种现象却没有完全杜绝。而这么巨大的金额更说明了问题的严重性。   &mdash &mdash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
  • 发妻揭中科院院士候选人挪用科研经费包二奶
    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已得知网帖举报但是否属实尚难定   从7月9日开始,一则题为《中科院院士段振豪包养二奶,小三,小四,养私生女》的帖子在网上疯传,其中在天涯论坛点击量达65万多次。   根据发帖的“发妻”描述,“准院士”段振豪包二奶养私生女,被老婆发现,竟谎称是“捐精”。结婚24年发妻在美国带着儿子辛苦打拼,他却在北京给几名情人各送一套房,并且挪用了国家的科研经费。而网帖所指风流案主角直指中科院院士候选人、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段振豪。   昨日,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回应称,已经关注到网上关于段振豪包二奶的举报,但情况是否属实目前尚不清楚。而当事人段振豪也一直对事件保持沉默。   在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杰出青年”一栏,段振豪的名字在列,并担任多项学术职位。包括颇有分量的国际地球化学学会 “哥德斯密特”奖评委,国际重大科学计划(地球深部碳探测)共同主席,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地球科学学位委员会副主席,杰青获得者、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才。   在今年5月底公布的2011年中科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中有段振豪的名字,其专业为计算地球化学,年龄51岁,为地学部52名候选人之一。   爆料:私生事发称在“捐精”   这位“发妻”还披露,段振豪包养二奶的钱是挪用科研经费。“段的家人包括他的母亲,两个弟弟、弟妹、侄子都知道这个私生女及私生女的母亲。这对母女住大庆市。每次来回不坐飞机,不是为给段家省钱,而是因为火车票是不记名的,段可以用科研经费报销。段教授这些年送出去的3套北京房产,价值千万以上,他从哪里拿到这么多的钱。用脚去想,都知道国家每年拨的上千万的科研经费哪里去了?”   这位“发妻”还表示,段除了与蔺×梅有私生女和与张×红有不正当关系外,还与自己的博士学生张×捷也长期保持私情。据其描述,由于张×捷之前跟另一个博导做课题,但她干了半天什么也干不出来,照这样下去张×捷肯定是毕不了业,于是转投做了段的学生。“我真不知道张×捷为什么跟段上床,我的唯一的解释就是她要段振豪给她的毕业开绿灯。”   这位“发妻”还表示,段振豪为了掩盖他丧失道德底线地与有夫之妇生私生女的行为,还编造一个自欺欺人的“捐精说”。据其介绍,当她掌握并证实段有私生女及小三蔺×梅、张×红的证据之后,于3月30日到段振豪的办公室跟他摊牌。当她要他交代他所有隐瞒她的人、事、物时,段振豪称自己在“捐精”。   网友在围观“准院士”的“风流韵事”时,呼吁段振豪的主管单位中科院应介入调查,给公众一个交代。   “发妻”:电子邮件露“奸情”   这位“发妻”在网帖中说,自己与段于1987 年结婚。段于1988年6月22日赴美到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做博士后。自己于1989年儿子9个月的时候放弃了律师职业到美国与段团聚。段1998年应聘百人计划回国在大学培养研究生,2001年又应聘百人计划到了北京著名的科研单位。在2007年之前,段每年在美国的时间比在中国的多,2007年后他一年回美国两三次,每次两三个星期。近年来段的国内、国际头衔逐渐增加,于是他整天忙得没有时间关心自己,自己也理解。   据其介绍,今年3月份收到的一封电子邮件使得段振豪包二奶的事情败露。这封邮件的内容是:“您恨我恨错对象了,我既不是为您老公生私生女的女人,更不是能够威胁到您将来财产的人。”随后她回到国内进行调查,发现蔺×梅、张×红是段振豪的“小三”,并且段振豪还与蔺×梅有一名名叫“逸飞”的私生女。   单位:已知举报是否属实难定   记者昨日向中科院进行求证。中科院纪检监察一室郭建军主任表示,中科院对干部职工进行分级管理,由于段振豪只是一般研究人员,“中科院像这样的科研人员一共有六七百人,一般我们对厅局级以上的才直接进行过问或调查。”郭主任还表示,段振豪并非中科院院士。目前,中科院纪检监察部门并未收到群众举报,也未收到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关于段振豪包二奶情况的汇报。  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党群办公室负责审计工作的尹东岳告诉记者,已听说了段振豪研究员在网上被举报包二奶的事情,但情况是否属实,目前尚不清楚,具体还有待调查。   记者拨打了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网站上公布的段振豪的办公电话,但没能联系上段振豪。   后续报道:中科院候选院士段振豪贪污科研经费被刑拘
  • 吉林大学新任校长张希 42岁当选中科院院士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今天(12月13日),据教育部官网,张希任吉林大学校长,前任李元元于11月调任华中科技大学担任校长。记者注意到,张希是名学术派,42岁时便当选为中科院院士。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12/uepic/30cb60f4-6ee4-43f7-8fc2-9adb89e5b49d.jpg" title=" 0.jpg" alt=" 0.jpg" width=" 324" height=" 393" style=" width: 324px height: 393px " / /p p   根据公开资料,张希,男,汉族,1965年12月出生,湖南长沙人。 /p p   张希是吉大出身,1982年9月,张希进入吉林大学化学系学习,先后获得分析化学理学学士学位、高分子化学与物理理学硕士学位 。随后出国,在德国Mainz大学有机化学所学习。 /p p   1992年12月,获得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专业理学博士学位的张希,在吉林大学任教,先后担任讲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p p   2004年,张希赴京,进入清华大学化学系工作,2008年,担任清华大学化学系主任。2013年,担任清华大学理学院院长。 /p p   今年2月,张希被任命为第八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10个月后,再次履新,回到母校,担任校长。 /p p   张希是名“学术派”,1999年,年仅34岁的张希便受聘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 2007年,42岁的张希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隶属于化学部 。 /p p   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中国青年科技奖,中国化学会-阿克苏诺贝尔化学奖,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等多个荣誉。 /p p   此次履新,张希时隔14年,重回母校。 /p
  • 多名光谱、分析化学学者入选2015年中科院院士增选初步候选人名单
    中科院学部7月31日公布了2015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初步候选人名单。 根据《中国科学院院士章程》和《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工作实施细则》的规定,各学部对本学部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进行了通信评审,选出初步候选人157位。 其中,数学物理学部23人,化学部25人,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30人,地学部29人,信息技术科学部20人,技术科学部30人。特别值得关注的是武汉大学徐红星(分子光谱和纳米光学)、中科院武汉物数所刘买利(分析化学)、厦门大学孙世刚(电化学)、国家纳米中心及中科院高能物理所赵宇亮(分析化学、放射化学)、湖南大学潭蔚泓(分析化学)等也赫然在列,他们其中的大多数人的研究领域或多或少地涉及到科学仪器范畴。 2015年中科院院士增选是于今年1月1日开始启动的,本次增选不超过65名。 按照2014年新修订的《中国科学院院士章程》,各学部初选实行差额无记名投票,差额比例为百分之二十。 各学部参加投票选举的院士人数,应超过本学部有投票权院士人数的三分之二。 获得赞同票不少于投票人数三分之二的候选人,按学部主席团确定的名额,根据得票数依次产生本学部终选候选人建议人选,经各学部常务委员会审查确认后,由学部主席团确定终选候选人。
  • 95岁杨振宁恢复中国国籍,转为中科院资深院士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width=" 450" height=" 300" title=" 145298969.jpg" style=" width: 450px height: 300px "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8/insimg/04dc501f-09ab-41e2-9570-2841ad5ba2aa.jpg" border=" 0" vspace=" 0" hspace=" 0"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杨振宁 /p p   杨振宁先生刚度过95岁华诞,不仅恢复了中国国籍,而且还转为中科院资深院士。 /p p   据南开大学新闻网报道,8月20日至22日,包括著名理论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等在内的30余位中国科学院院士与数十位知名学者齐聚南开大学,参加由南开大学陈省身数学研究所举办的物理前沿会议,庆祝理论物理研究室成立30周年。 /p p strong   杨振宁恢复中国国籍了却心愿 /strong /p p   21日的南开大学群贤云集、高朋满座,以学术报告会和座谈会的方式,庆祝杨振宁先生95岁华诞,欢迎杨振宁先生恢复中国国籍,转为中科院资深院士。 /p p   中科院院士朱邦芬赞杨振宁先生是一个率真的人,有着对中国的热爱以及他挥之不去的中美之间的情谊 在科学方面是“保守的革命者”,珍惜人文历史科学等方面的传统,但不守旧,善于继承基础上创新。他讲述了杨振宁先生自2003年回到了他开始的地方——清华大学科学馆后对物理对中国对世界所作的贡献。 /p p   他说,杨振宁先生是科学上的领导者、物理学家,教育家,是科技史物理学史的研究者,在文化和诚信等方面作出了很多贡献。杨振宁先生回到中国后,开始了他事业的第二次春天,这次恢复中国国籍,也是了却了他的一桩心愿。 /p p   据了解,南开大学陈省身数学研究所理论物理研究室由杨振宁应陈省身先生的委托创建并指导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数学物理及其在物理中的应用,包括量子可积系统,杨—Mills场,杨—Baxter系统,量子群,关联体系的代数结构, Yangian,纽结理论等。30年来,研究室培养出一批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在内的杰出人才并多次举行重大国际会议和活动,是数学所乃至南开大学的一块“名牌”。 /p p strong   杨振宁:有一种年轻人不能体会的高兴 /strong /p p   看到很多年没有看到的老朋友,杨振宁先生表示自己有一种“年轻人不能体会”的高兴。他感谢陈省身数学研究所举办这样一个活动。讲述起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在相对困难的条件下来南开进行学术活动的经历,他表示“在南开理论物理研究室所做的一些事情,是自己引为骄傲的一些事情”。杨振宁先生和大家分享了一个故事:陈省身先生的好朋友、原英国皇家学会会长迈克尔?阿蒂亚曾为在爱丁堡广场捐建价值约200万英镑麦克斯韦铜像,花费了很大力气。几年前,迈克尔?阿蒂亚再次来到南开大学访问,离开时,他要求在省身楼大厅里独自静坐。“我猜想他看到这么大的一个建筑,想到他为麦克斯韦塑像所作的努力,他不可能不有一个感受,他感觉到,现在整个世界走在一个新的、前人从来没有想到的方向。西方的国家是在种种困难之中,中国是稳步地高速地前进。”杨振宁说,“这件事情,是使得我晚年心境非常高兴的地方。你如果跟我一样,经历过在合肥、北平、昆明时国家和民族的困难,而又看到今天的情形,怎么会有任何不开心的地方呢。” /p p strong   院士们盛赞杨振宁对中国科学事业贡献 /strong /p p   南开大学校长龚克说,今天,中国物理学界老中青几代人共聚一堂,纪念陈省身先生与杨振宁先生对我国科学事业作出的贡献。中国人讲“三十为一世”“三十而立”,百年来中国的变化、中国知识分子命运的变化和中国科学命运的变化,在建设科技强国的条件下如何真正实现陈省身先生所提出的建设数学大国、数学强国的目标,值得我们深思和讨论。“形骸未与流年老,诗句更争造化工。”龚克化用陆游的诗句,赞叹杨振宁矍铄的精神状态,祝杨振宁先生健康长寿。 /p p   中科院院士葛墨林说,陈省身数学研究所理论物理研究室在杨振宁先生等老一辈科学家的支持下不断成长,先后举办9次国际工作营、3次国际大会,学生在杨振宁先生指引的方向下、在世界一流的讨论中得到培养。多年来杨振宁先生正式访问南开超过10次,陈省身先生在世时,他每年都会来探望。今天,我们在这里为杨振宁先生庆祝95岁寿辰,以诚挚的敬意感谢他对物理学、对中国物理发展所作出的杰出贡献。 /p p   “我平生最大幸福,是认识两位伟大的科学家陈省身先生和杨振宁先生。”书画家、南开大学终身教授范曾回忆起与两位先生交往的历程。他说,他们都有一颗赤子之心。“物理固天地自为,曾见先生开觉路 灵台追圣贤心思,尚蒙巨匠启千秋。”范曾作对联一副,贺杨振宁先生95岁华诞。 /p p strong   潘建伟:在杨振宁指导帮助下走向科研之路 /strong /p p   会上,潘建伟院士、复旦大学教授龚新高、浙江大学教授李有泉等作学术报告。 /p p   活动中,潘建伟院士应邀作题为“‘墨子号’卫星与量子网络”的特邀报告。他首先介绍了自己在杨振宁等老一辈物理学家的指导帮助下,走向科研之路的历程。 /p p   潘建伟说,人们曾怀疑“以人类的才智无法构造人类自身不可破解的密码”,然而量子力学经过近百年的发展,为解决信息传输安全问题做好了准备。量子叠加与量子比特以及被爱因斯坦称为“远地点之间诡异互动”的量子纠缠是其基本原理。可利用量子叠加把未知量子态在纠缠的帮助下,从一个点传到另外一个遥远地方。远距离量子通信面临光纤固有损耗随着距离增加而呈指数增长、量子信息不可复制与放大等挑战。自由空间通道是比较好的解决途径。在经过了5年的地面验证实验后,“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发射,完成高速星地密钥分发、实现空间尺度量子非定域性检验的星地纠缠分发等任务 同时,团队也完成了1200公里距离的量子分发,以99.9%的置信度破坏了贝尔不等式。潘建伟表示,下一步要实现卫星组网,突破地影区限制,完成高效的全球量子化通信等工作。要将量子通信技术走向实用,同时就引力本身和退相干有联络相关模型开展工作。 /p p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楷体_GB2312, SimKai " 杨振宁,1922年出生于安徽合肥,世界著名物理学家。1957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是中美关系松动后回中国探访的第一位华裔科学家,积极推动中美文化交流和中美人民的互相了解,在促进中美两国建交、中美人才交流和科技合作等方面,作出重大贡献。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楷体_GB2312, SimKai "   1942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 1944年,获清华大学硕士学位 1945年,获庚子赔款奖学金,赴美留学 1948年,获芝加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任芝加哥大学讲师、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研究员 1955年,任美国普林斯顿高等学术研究所教授 1964年,加入美国国籍,1965年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 1966年,任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教授兼物理研究所所长 1986年,任香港中文大学博文讲座教授 1997年5月,国际小行星中心将国际编号为3421号小行星正式命名为“杨振宁星” 1998年,任清华大学教授。2003年底,杨振宁回北京定居。2017年,已放弃美国国籍成为中国公民的杨振宁教授正式转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span /p p /p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