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中国农科院

仪器信息网中国农科院专题为您整合中国农科院相关的最新文章,在中国农科院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中国农科院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中国农科院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中国农科院话题讨论。

中国农科院相关的资讯

  • 中国农科院重金引进青年英才
    为更好实施中国农科院科技创新工程,1月21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宣布启动实施“青年英才计划”,大力引进海外杰出青年人才、国内优秀青年人才、“青年千人计划”人才和海内外优秀青年人才。   据中国农科院党组成员、人事局局长魏琦介绍,候选人应熟悉本学科领域前沿发展动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独立主持或作为主要骨干参与过课题(项目)研究的全过程并做出显著成绩,有能力带领团队在本领域开展研究并做出具有国际水平的创新成果,并且至少有两封国内外相关领域专家推荐信,而年龄一般不超过40岁。   其中,海外杰出青年人才候选人获得博士学位后要有连续3年及以上的海外科研工作经历,在本学科领域开展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工作,并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本领域重要核心刊物发表过有影响的论文,或拥有重大发明专利、掌握关键技术等,必须有一封国外相关领域专家推荐信 国内优秀青年人才候选人应具有博士学位,并在国内高校或科研院所担任教授或研究员职务,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年龄可放宽到45岁左右 “青年千人计划”人才候选人应是国家“青年千人计划”入选者 海内外优秀青年人才候选人应是研究所重点发展领域的急需人才。   在经费支持方面,研究所将为入选者提供不少于100万元科研启动费,中国农科院专项将为海外杰出青年人才、国内优秀青年人才入选者提供200万元科研启动费和100万元仪器设备费,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提供300万元科研启动费和300万元仪器设备费 对研究所上报的“青年千人计划”人才,除国家提供的支持条件外,中国农科院专项再提供100万元科研启动费和200万元仪器设备费。   在待遇方面,中国农科院将按照100平米住房标准,为海外杰出青年人才、国内优秀青年人才、“青年千人计划”人才入选者提供安家费补助,或优先安排购买院所自建的政策保障性住房 在4年聘期内,除享受研究所该岗位正式职工的工资、福利和医疗等待遇外,还可再享受每年10万元的岗位补助,如果是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岗位补助为每年20万元。
  • 中标中国农科院作物研究所项目
    中标中国农科院作物研究所项目 嘉盛科技于2015年12月参加了中国农科院作物所仪器设备招标项目,并成功中标,中标金额为546万人民币。
  • 中国农科院成立棉花科技协同创新中心
    1月28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党组书记陈萌山在京宣布成立棉花科技协同创新中心,这是中国农科院首个由院内研究所共同组建的科技创新协作平台。   记者了解到,该中心由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牵头组织,联合中国农科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农产品加工研究所、生物技术研究所、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农业信息研究所、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农田灌溉研究所、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等相关研究所共同组建而成,共同解决棉花生产、加工、贸易及产业循环等各环节关键问题。   陈萌山指出,从实践经验来看,加强联合与协作是解决重大产业科技需求的必由之路。我国农业科研发展的历史表明,依靠单兵作战的科研组织方式、单项技术的计划设置与管理机制等,已经无法适应农业产业飞速发展对技术支撑的实际需要。因此,围绕棉花产业集合各相关研究所率先推动建立起协同创新机制,有利于推动棉花领域重大科技成果产出,集中力量解决棉花产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构建以棉花产业需求为导向,重大科研任务为引领,科技创新为原动力的棉花科技协同创新中心意义十分重大。   该中心成立后,陈萌山要求,要坚持问题导向,围绕棉花产业发展,顺应棉花产业布局调整和转型升级的需要,在棉花育种、机械化植棉采棉、水肥资源利用、地膜污染控制、病虫害综合防治、棉花加工和棉杆循环利用等方面凝练重大科技任务,科学组织优势人才团队,深入开展联合攻关、集成示范、推广应用和发展战略研究。   《中国科学报》 (2015-02-04 第5版 农业周刊)
  • 中国农科院成立“中国科学仪器自主创新应用示范基地”
    要想成为科技强国,必须成为仪器强国。科学仪器是科学研究的基础手段,也是科技创新的重要成果。为进一步推动中国科学仪器的创新发展,在国家科技部、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等部门的支持下,2021年6月23日,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在京举办“中国科学仪器自主创新应用示范基地成立暨国产仪器发展交流研讨会”,率先成立了“中国科学仪器自主创新应用示范基地”。该基地将紧紧围绕中国科学仪器的创新发展核心目标,团结有志于推动中国科学仪器发展的单位和个人,努力开展国产仪器的性能评价、产品论证和应用推广等业务工作,全面推动国产仪器的快速发展。开幕式中国农科院科技局副局长熊明民主持开幕式中国农科院副院长刘现武致辞清华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金国藩致辞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秘书长张彤致辞科技部基础司司领导班子成员王嵩致辞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张丽娜做“中国科学仪器自主创新应用示范基地”建设汇报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将创新放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科学院第二十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指出,要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要从国家急迫需求和长远需求出发,在科学试验用仪器设备、化学制剂等方面关键核心技术上全力攻坚,加快突破一批科学仪器关键核心技术。为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建设“中国科学仪器自主创新应用示范基地”,全面推动国产仪器的创新发展,开展专业技术需求对接和性能评价,提升中国农科院作物所的平台建设等需求摆在眼前。  基于此,中国农科院作科所与杭州谱育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浙江福立分析仪器股份有限公司、海能未来技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海光仪器有限公司、聚束科技有限公司、安徽皖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普析通用仪器有限责任公司7家国产仪器厂商合作,建设了“中国科学仪器自主创新应用示范基地”的第一期,涵盖质量分析检测平台、显微成像平台、国产仪器性能评价平台。中国农科院作科所重大平台中心负责运行管理,为保障高效运行起到实效,还成立了专家组,与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相关专家形成动态专业技术团队。  “中国科学仪器自主创新应用示范基地”将结合国家需求开展咨询论证工作,为国家有关部门、科研院校、检疫检测机构提供仪器评价资讯,为仪器查重评议和进口论证提供技术支撑,为用户提供仪器实际使用信息。结合行业需求开展技术评价工作,为新产品技术验证和评价、标准制定、科普教育宣传提供支持。结合市场需求开展应用示范工作,为仪器生产厂商提供应用示范场所;反馈使用信息,提升仪器性能指标;推进应用方法开发与研究;促进技术人员培训与学术交流;作为桥梁,连接起用户和仪器厂商。  下一步,基地还将配置专业的技术队伍,确保高效运行;开展专业技术需求对接和性能评价;宣传国产仪器,提升国产仪器市场占有率;凝聚专业技术人才,建成人才技术高地;筹划“中国科学仪器自主创新应用示范基地”二期建设,促进国产仪器更好更快地发展。“中国科学仪器自主创新应用示范基地”揭牌仪式参会人员合影  活动同期举办“国产仪器发展交流研讨会”,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秘书长吴爱华、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蛋白质科学研究平台主任韩玉刚、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副所长韩立、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郇庆、北京大学教授毛珩以及华大智造、谱育科技、海光仪器、聚束科技、海能未来、皖仪科技、福立仪器、普析通用等仪器企业的代表带来精彩报告,内容涉及关键部件、基因测序、原子荧光、扫描电镜、扫描探针显微镜、色谱、数字化实验室等仪器技术的发展趋势,以及对国产仪器发展、科学仪器自主研发的独特见解。《国产仪器的机遇与挑战》报告人: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秘书长 吴爱华《加强科学仪器自主研发,全面支撑国家科技创新发展需求》报告人: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蛋白质科学研究平台主任 韩玉刚《“十三五”大仪专项简介和核心关键部件探讨》报告人: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副所长 韩立《扫描探针显微镜技术研发及产业化尝试》报告人: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郇庆《迈入高清基因组时代,中国测序产业的崛起之路》报告人:深圳华大智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AFS负责人王琳《围绕中国客户需求非标定制化的质谱发展之路》报告人:谱育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张良库《原子荧光40年自主创新之路》报告人:北京海光仪器有限公司总经理 刘海涛《愿做国产仪器创新的先行者——国产扫描电镜崛起》报告人:聚束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总经理 何伟《关于国产仪器发展的几点思考》报告人:海能未来技术有限公司总裁 刘文玉《不忘初心使命,深耕核心科技——皖仪科技科学仪器事业发展规划》报告人:安徽皖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发总监 张鑫《智能超灵敏活细胞超分辨显微镜HiS-SIM》报告人:北京大学教授 毛珩《系统科学和整体解决方案对色谱核心技术创新的重要性》报告人:浙江福立分析仪器股份有限公司GC研发部长 何剑威《浅析数字化实验室管理系统及应用》报告人:北京普析通用股份有限公司市场总监 郑清林与会代表参观“中国科学仪器自主创新应用示范基地”
  • 中国农科院提出“十三五”十八项重点攻关目标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聚焦国际科学前沿和产业重大需求,以产生一批具有革命性意义的世界级科技成果为目标,中国农科院提炼出“十三五”期间科技创新工程18项重点科技任务。这是农业部副部长、中国农科院院长李家洋在今天召开的该院年度工作会议上披露的。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这18项重点攻关任务是: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农作物定向设计育种,着重运用生命科学、基因编辑等前沿技术,支撑做强种业;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动物新品种国产化选育,补齐“绝大多数动物品种都由国外引进”这一畜牧产业最大短板;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农作物病虫草害绿色精准防控;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重大动物疫病快速诊断与防控,重点突破人畜共患病早期防控技术;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农业资源高效循环利用,包括农业秸秆变废为宝等;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典型区域农业环境污染防控,如南方稻米的重金属污染防控;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预警与全程控制;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农业智能化设施装备研制;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农业生物组学创新与应用;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农产品功能提升与梯次加工,支撑从吃得饱到吃得好、吃得健康的升级;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农业大数据挖掘应用;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全球农业信息资源挖掘利用,为全球经济一体化大背景下农产品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提供服务;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转型期农业发展政策研究,提供转方式、调结构、稳增长新常态下政策层面的支撑;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种植业绿色增产增效技术集成创新;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畜牧业绿色养殖技术集成创新,这两项都着眼于从单一技术变成链式技术的推广应用;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西部旱作农业技术集成创新;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都市现代农业技术集成创新,为国家10大都市群战略服务;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海外农业技术集成创新,支撑中国农业“走出去”。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李家洋介绍,围绕18项任务,将组织315个团队协同攻关,改变长期存在的“大科研,小作坊”现象,解决农业科研长周期与科研项目短期限的矛盾,到“十三五”末把中国农科院基本建成世界一流科研院所。 /p p br/ /p
  • “100家实验室”专题:访中国农科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分析测试中心
    为广泛征求用户的意见和需求,了解中国科学仪器市场的实际情况和仪器应用情况,仪器信息网自2008年6月1日开始,启动“百家实验室参观计划”,将用一年半的时间对不同行业有代表性的“100家实验室”进行走访参观。2008年10月14日,仪器信息网工作人员参观访问了本次活动的第九站:中国农科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分析测试中心暨农业部油料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 中国农科院油料作物研究所   中国农科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分析测试中心主任李培武研究员热情接待了仪器信息网到访人员并详细介绍了中心的总体情况:中心于1994年7月首次通过部级双认证,1994年9月20日以农业部农科发[1994]8号文批准为农业部部级质检机构,1999年、2004年两次通过“双认证”复审评审。 李培武研究员与仪器信息网工作人员合影   中心建立以来,先后承担完成了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国家“863”计划、湖北省重大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社会公益专项、科技部科研条件工作专项、科技部一级项目“重大技术标准研究专项”、农业部大豆品质检测专项、全国油菜质量安全普查专项等各类科研项目共计70余项,开展了广泛的国际合作与交流,主持制定农业行业标准25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际新技术新发明成果(IENA)银奖2项,湖北省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国际油脂化学大会杰出奖1项,中国农业科学院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合著著作8部,发表论文85篇,获国家发明专利3项。 中心获得奖项及科研成果   在实验室参观过程中,李培武研究员向大家介绍了中心的仪器设备资源概况:中心使用面积700平方米,现有气相色谱仪、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高效液相色谱仪、蛋白质测定仪、脂肪抽提仪、紫外分光光度计、毛细管电泳仪、近红外仪等大型精密仪器设备37台套,资产总值600余万元。 Buchi B811脂肪抽提仪 Thermo HEPA Class100 细胞孵箱 Thermo LTO XL液质联用仪 安捷伦1100液相色谱仪 安捷伦5975气质联用仪 安捷伦6890气相色谱仪 北京普析通用TAS-986(G)原子吸收可见分光光度计 Waters液相色谱仪 Bruker核磁共振分析仪   通过笔者参观所见以及李培武研究员的详细讲解,使笔者了解到中心在购买大型仪器用于检测的同时,对一些专用仪器,也正在和国内厂家合作进行仪器自主研制以及新技术的开发,如 “双低油菜检测技术及加工关键技术引进”,863子课题(2001AA241153)“黄曲霉毒素快速检测技术及速测仪研制”等项目,都是中心关于仪器研制与技术引进、开发方面的课题。其中主持研制的“双低油菜速测技术及芥酸硫甙速测仪”解决了我国双低油菜产业化瓶颈性技术难题,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湖北省技术发明一等奖和国家发明专利三项.在全国油菜主产区100多个县市推广应用,产生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 中心研制的双低油菜速测仪及芥酸硫甙速测仪 中心自主研制的黄曲霉毒素速测仪(第一代~第六代)
  • 五洲东方 清凉一“夏”售后服务进入中国农科院
    炎炎夏日已经到来,为保障实验室仪器设备在稳定清凉的工作环境下安全工作,五洲东方公司在完成了清凉一&ldquo 夏&ldquo 第一阶段(日本EKO导热系数测定仪客户回访推广活动5月3日-5月15日)后有开始了美国Thermo Scientific Revco超低温冰箱客户回馈推广活动。 饲料所   5月30日北京五洲东方服务部对中国农科院作科所,饲料所,植保所,蔬菜所,农产品加工所等多个客户进行售后回访活动,对农科院所有美国REVCO冰箱的制冷系统进行清理保养,共计17台,让冰箱更健康,安全度过炎热的夏天。 植保所   我们一直在努力,为中国实验室客户提供全面优质的实验室整体解决方案!
  • 北京昊诺斯科技有限公司在中国农科院大院举办“高校非常纯水周”活动
    北京昊诺斯科技有限公司在中国农科院大院举办&ldquo 高校非常纯水周&rdquo 活动 2011年3月31日-4月1日,北京昊诺斯科技有限公司联手默克密理博公司为中国农科院大院的师生进行了&ldquo 高校非常纯水周&rdquo 活动,该活动包括非常纯水日(免费取水),水质检测,水机体检,workshop(免费维护讲解)。活动中我们向各位老师学生介绍了密理博最新的水机理念,并为大院里的密理博水机做了免费的体检与简单维护,解答各位平时遇到的各种问题。活动结束后我们将根据每台水机的不同情况做出相应的体检报告给用户,并为每位用户送上电影卡以感谢对我们的支持! 工程师正在检查水机 北京昊诺斯科技有限公司系致力于为生命科学、生物检测、生物工程、药物研发等领域提供先进的实验室仪器设备及多层次服务的高科技公司。我们代理的国外产品绝大部分是专业领域内的世界一流品牌,主要有:美国赛默飞世尔公司索福,贺利氏品牌离心机、培养箱、生物安全柜、超低温冰箱等各类产品;默克密理博公司纯水、超滤、层析系统、流式细胞仪、完整性测试仪、生物反应器、多功能液相芯片平台;德国QIAGEN荧光定量PCR仪;日本Malcom超微量紫外分光光度系统、全自动核酸提取仪;泰世达系列实验室冻干机等。同时,同时,我们还销售同一集团下属的制造子公司北京鼎昊源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多种自产仪器,包括各种小型台式离心机,恒温金属浴,各类振荡器,磁力搅拌器,组织研磨仪,凝胶成像系统,及原位杂交工作站等等.
  • 上海净信研磨机携手中国农科院上海兽医研究所
    上海净信Tissuelyser-24全自动样品快速研磨仪中国农业科学院上海兽医研究所的前身为中国农业科学院家畜血吸虫病研究室,成立于1964年10月。1982年2月更名为中国农科院上海家畜血吸虫病研究所。1989年7月更名为中国农科院上海家畜寄生虫病研究所。2006年3月更名为中国农业科学院上海兽医研究所,加挂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上海分中心牌子。研究所从国家畜牧业发展战略的需求出发,主要开展动物传染病、动物寄生虫病和动物药物研究。现设有动物血吸虫病、寄生虫病、动物药学、猪传染病、禽传染病和兽医公共卫生等6个研究室。中国农业科学院上海兽医研究所禽传染病研究室购买了上海净信Tissuelyser-24全自动样品快速研磨仪,对禽类各种组织进行研磨,进而用于进一步对组织中病毒的研究,利用上海净信Tissuelyser-24全自动样品快速研磨仪在研磨过程中每个样品都是在EP管里进行的,完全处于一个独立的空间,避免了手工研磨过程中病毒对工作人员的感染,使得老师的安全得以保障。禽传染病研究室利用上海净信Tissuelyser-24在家禽病原分子生物学和禽病免疫防治方法研究领域得到了帮助。上海净信的全自动样品快速研磨仪处理与手工液氮研磨处理后提取 FT 的 DNA、RNA 在浓度、纯度上均无显著性差异(成对检验 P0.05) 。但手工研磨有较大的样本损失率,对于DNA提取浓度较低的样品来说,自动研磨仪可以做到样品0损失,在DNA提取上有着明显的优势,且手工处理的过程复杂、易交叉污染,操作所用时间等方面均不及上海净信的全自动样品快速研磨仪,因此自动研磨仪对于DNA提取工作相对于手工研磨处理有很大优势。 上海净信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是目前国内一家生产水平式组织研磨机,垂直式组织研磨机,三维一体式组织研磨机具有全系列生产线的生产厂家。同时还给多家国外品牌及国内企业提供OEM,贴牌代加工服务
  • 携手中国农科院,谱育科技参与 “中国科学仪器自主创新应用示范基地” 建设
    ”为进一步推动中国科学仪器的创新发展,在国家科技部、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等部门的支持下,2021年6月23日,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在京成功举办 “中国科学仪器自主创新应用示范基地成立暨国产仪器发展交流研讨会”。中国农科院科技局、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工程院、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科技部基础司、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等专家领导及中国仪器厂商代表等12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活动。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和谱育科技等7家国产仪器厂商达成合作,率先成立了“中国科学仪器自主创新应用示范基地”第一期。谱育科技EXPEC 5210 LC-MS/MS、EXPEC 5230 GC-MS/MS、SUPEC 7000 ICP-MS等高端质谱系列产品,EXPEC 790S 超级微波消解仪、EXPEC 510 减压平行浓缩仪、EXPEC 550加压流体萃取仪等前处理设备及近红外分析仪倾情入驻,全力配合中国农科院作物所开展平台建设、推进应用方法开发与研究,结合行业需求开展技术评价等工作。 基地建设:全面推动国产仪器发展该基地将紧紧围绕中国科学仪器的创新发展核心目标,推动开展国产仪器的性能评价、产品论证和应用推广等业务工作,全面推进国产仪器的快速发展。具体表现1)结合国家需求开展咨询论证工作,为国家有关部门、科研院校、检疫检测机构提供仪器评价资讯,为仪器查重评议和进口论证提供技术支撑,为用户提供仪器实际使用信息。2)结合行业需求开展技术评价工作,为新产品技术验证和评价、标准制定、科普教育宣传提供支持。3)结合市场需求开展应用示范工作,为仪器生产厂商提供应用示范场所;反馈使用信息,提升仪器性能指标;推进应用方法开发与研究;促进技术人员培训与学术交流;作为桥梁,连接起用户和仪器厂商。活动同期举办了“国产仪器发展交流研讨会”,参会专家和厂商代表围绕中国科学仪器发展前景、自主创新发展情况、未来发展趋势等开展深入讨论和交流。谱育科技副总经理张良库在研讨会上发表了题为《围绕中国用户需求从订制到用户标配的仪器发展之路》的精彩报告。他表示,在科技部重大科学仪器设备专项的大力支持下,谱育科技完成了三十余项国家/地方重大科学仪器专项的研制和产业化项目,积累了质谱、光谱、色谱、理化、前处理等二十余项新型技术平台。谱育科技保持着高比例的研发投入,深度融合产品研发与行业客户需求,实现着一个个的创新突破,但我们的脚步远不止于此,创新研发、打破垄断局面是我们始终的坚持,未来已来,谱育科技会继续围绕客户需求,突破高端技术壁垒,助力实现科学仪器的“中国梦”。定制化成果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想要成为科技强国,首先要成为仪器强国。在中国科学分析仪器自主创新的觉醒年代,谱育科技会深度结合国家急迫需求和客户业务发展需求,围绕创新发展的核心目标,攻坚关键核心技术,为实现中国科学仪器崛起贡献谱育科技的力量。
  • GE医疗&同田 中标中国农科院逆流色谱项目
    本月,由GE医疗与同田生物共同推出的半制备型高速逆流色谱系统中标中国农科院逆流色谱项目   中标仪器简介:   TBE-300B + AKTA PRIME   上海同田生物,作为多分离柱高速逆流色谱仪国家新型专利的拥有者、行业领导者 通用电气医疗集团生命科学部,作为中国天然产物和中药纯化工业的首选设备和介质供应商。   TBE300B-AKTA Prime是由上海同田生物和通用电气医疗集团共同推出的高速逆流色谱系统,该系统由TBE-300B和AKTA Prime组成,是不用任何固态载体的液-液分配色谱,尤其在天然产物有效成分的分离纯化中有独特的优势。 高速逆流色谱技术简介 高速逆流色谱 ( high-speed countercurrent chromatography , HSCCC )是 20 世纪 80 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连续高效的液&mdash 液分配色谱分离技术, 它不用任何固态的支撑物或载体。 它利用两相溶剂体系在高速旋转的螺旋管内建立起一种特殊的单向性流体动力学平衡,当其中一相作为固定相,另一相作为流动相,在连续洗脱的过程中能保留大量固定相。 由于不需要固体支撑体,物质的分离依据其在两相中分配系数的不同而实现,因而避免了因不可逆吸附而引起的样品损失、失活、变性等,不仅使样品能够全部回收,回收的样品更能反映其本来的特性,特别适合于天然生物活性成分的分离。而且由于被分离物质与液态固定相之间能够充分接触,使得样品的制备量大大提高,是一种理想的制备分离手段。 它相对于传统的固&mdash 液柱色谱技术,具有适用范围广、操作灵活、高效、快速、制备量大、费用低等优点。目前 HSCCC 技术正在发展成为一种备受关注的新型分离纯化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生物医药、天然产物、食品和化妆品等领域, 特别在天然产物行业中已被认为是一种有效的新型分离技 术;适合于中小分子类物质的分离纯化。 我国是继美国、日本之后最早开展逆流色谱应用的国家,俄罗斯、法国、英国、瑞士等国也都开展了此项研究。美国 FDA 及世界卫生组织( WHO )都引用此项技术作为抗生素成分的分离检定, 90 年代以来,高速逆流色谱被广泛地应用于天然药物成分的分离制备和分析检定中。 关于上海同田生物 上海同田生物是高速逆流色谱领域的领导者;公司致力于高速逆流色谱仪( HSCCC )、双柱塞恒流泵、超纯水机以及高纯度天然产物有效成分单体、天然药物原料 / 中间体的研究开发、生产和销售。 欲了解更多信息,请浏览公司网站:www.tautobiotech.com 上海同田市场部 2010.8.19
  • 1138万!中国农科院作科所作物基因资源与育种平台设备采购项目
    一、项目基本情况项目编号:ZGGJ-BJ21-24051270项目名称:中国农科院作科所作物基因资源与育种平台设备购置项目预算金额:1138.800000 万元(人民币)采购需求:包号序号标的名称数量(台/套)单项设备最高限价(万元)本项目最高限价(万元)是否允许采购进口产品简要技术需求或服务要求备注011全光谱激光共聚焦显微镜1300530是详见招标文件第五章采购需求投标人需注意,本项目报价时,货物单项报价不允许超过给出的单项设备最高限价,否则按无效投标处理2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联用仪1230是021高压冷冻仪1300430是2振动切片机120否3三重四极杆液质联用仪1110否031实时荧光定量PCR仪149178.8否2质构仪138.3是3差示扫描量热仪135.5是4杜马斯定氮仪145是5扫描振镜111是 合同履行期限:交货日期:采购人指定时间,详见招标文件第五章采购需求本项目( 不接受 )联合体投标。二、获取招标文件时间:2024年05月20日 至 2024年05月24日,每天上午9:30至12:00,下午12:00至17:00。(北京时间,法定节假日除外)地点:北京市朝阳区慧忠路5号远大中心C座2层203或线上获取方式:本招标文件每套(每包)售价为500元人民币,售后不退。购买招标文件需报名供应商首先在中工国际招标有限公司网站上进行信息填报,填报链接:http://101.200.176.189/qpoaweb/prg/gys/baoming.aspx?id=7381Gl0Q填报并将公司信息提交成功后对公转账或现场付款,详见特别告知。售价:¥500.0 元,本公告包含的招标文件售价总和三、对本次招标提出询问,请按以下方式联系。1.采购人信息名 称: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12号        联系方式:010-82952950      2.采购代理机构信息名 称:中工国际招标有限公司            地 址:北京市朝阳区慧忠路5号远大中心C座2层203            联系方式:张跃 15600611080            3.项目联系方式项目联系人:张跃电 话:  15600611080
  • 中国农科院新技术9分钟可测出食品是否含致癌物
    日前,记者从中国农科院油料所获悉,该所研究员李培武带领农业部生物毒素检测重点实验室科研团队完成的黄曲霉毒素高灵敏检测技术研究获得重要突破,经专家鉴定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黄曲霉毒素是迄今发现的毒性和致癌性最强的真菌毒素,其中,黄曲霉毒素B1的毒性是氰化钾的10倍,是砒霜的68倍,致癌力是标准致癌物二甲基硝胺的75倍。我国是黄曲霉毒素污染较为严重的地区,由于缺少现场高灵敏准确定量检测技术产品,误食黄曲霉毒素污染超标的农产品或食品,成为一些地区高肝癌发生率的主要原因之一。   研究团队成功选育出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黄曲霉毒素系列杂交瘤细胞株,研制出1C11、2C9、3G1等高亲和力抗体,这是目前国内外报道的灵敏度最高、特异性最强的黄曲霉毒素通用抗体和分量抗体。该团队还研制出黄曲霉毒素总量和M1、B1分量高灵敏、高特异性系列配套试纸条、试剂盒、黄曲霉毒素标准品替代物、免疫亲和微柱,开发出黄曲霉毒素免疫亲和荧光速测仪、黄曲霉毒素单光谱成像速测仪和黄曲霉毒素流动滞后免疫时间分辨荧光速测仪,如牛奶等单个样品从取样到结果打印最快9分钟即可完成,破解了黄曲霉毒素高灵敏快速准确定量检测技术难题。   据介绍,这些技术成果和产品已应用于农产品(花生、玉米、稻米等)、食用油(花生油、玉米油等)、调味品(花生酱、酱油、醋等)、乳制品(鲜牛奶、奶粉等)和饲料(饼粕等)等五大类65种农产品和食品检测中,并被德国慕尼黑理工大学等一些国内外权威科研机构应用,为农产品和食品黄曲霉毒素检测、监管、评估与防控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取得了显著社会经济效益。   湖北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鉴定认为,此项研究成果打破了发达国家对我国黄曲霉毒素高灵敏检测技术产品的垄断和制约,提升了我国农产品与食品检测仪器设备的自主装备能力,研究水平和成果居国际领先地位。
  • 中国农科院最新一代Isoprime100稳定同位素质谱安装完毕
    中国农科院的Isoprime100稳定同位素质谱分析系统日前结束了安装调试工作,所有指标均高于验收要求,获得了用户的好评和认可。     Isoprime100是稳定同位素质谱专业公司Isoprime在2010年最新推出的仪器型号,其突出的特点在于:   1. 采用了100V前置放大器,使得仪器线性动态范围更宽,可轻松分析大体积样品而无需对分析精度妥协   2. 重新优化的离子源,离子的传输效率更高,背景更低   3. 仪器分析灵敏度和稳定性得到改善   4. 全新设计有效降低H3+校正因子   中国农科院农业环境与可可持续发展研究所李玉中研究员课题组主要从事节水农业、农业气象减灾、作物抗逆生理、稳定同位素、农业生态、草地与草坪生态学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其中利用稳定同位素15N研究土壤氮转化及与环境因子关系、利用稳定同位素13C研究高WUE作物筛选技术。由于Isoprime在稳定同位素领域的杰出表现,课题组最终选择Isoprime。全套配置包括Isoprime100主机 vario PYRO cube元素分析仪、7890A 气相色谱及GC-V接口、痕量气体分析系统Tracegas,其中:     vario PYRO cube元素分析仪是Isoprime母公司、有机元素分析领域的领导者Elementar在2009年专门为稳定同位素质谱开发的元素分析仪。对于植物体、土壤、生化物质、糖类等固体有机碳,采用杜马斯燃烧法在1100℃下即可进行CNS的连续分析 而无机材料如SO4-、NO3-、PO4-中的18O以及固体或液体样品中HD分析则是在1450℃下通过高温裂解法进行连续分析。vario PYRO cube是唯一可进行低温杜马斯燃烧法分析CNS,并且可以使用相同的反应炉进行高温转化OH分析的元素分析仪,不需要独立的高温反应炉,减少了工作台空间要求。     在特定化合物单体分析应用上Isoprime的GC-5接口系统的连接阀更少,并且在色谱柱出口和反应炉之间加热装置,消除整个接口部分上的冷点,使从气相色谱柱出来的色谱峰形到同位素质谱保持得更好,峰展宽更小。同时,与色谱领域的领导者Agilent公司合作开发的专用于单体同位素分析的气相色谱,为高精度的分析结果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Trace Gas是一套全自动微量气体预浓缩装置,采用阀自动切换,低温冷阱和色谱柱分离技术,主要用于大气中N2O、CO2、CH4等微量与痕量中CNO等稳定同位素比的测定分析。同时配有Gilson-271自动进样器,使系统可用于反硝化法测定水体中硝酸盐的研究及相关环境因子等方面的研究。   该套系统的顺利安装调试,得到了Isoprime工厂和中国办事处的积极快速的支持和响应。也代表着我们的售后服务团队能够为中国用户提供全面细致的售后支持和样品分析解决方案。我们期待全套设备在相关的科研工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 1090万!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中国农科院郑果所果树瓜类作物种质资源创新与利用实验室仪器设备购置项目”
    一、项目基本情况项目编号:HNCS-2024-GSS01项目名称: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中国农科院郑果所果树瓜类作物种质资源创新与利用实验室仪器设备购置项目”预算金额:1090.800000 万元(人民币)最高限价(如有):1090.800000 万元(人民币)采购需求: 序号包号包名称包预算(元)包最高限价(元)1HNCS-2024-GSS01-1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中国农科院郑果所果树瓜类作物种质资源创新与利用实验室仪器设备购置项目”包12,648,000.002,648,000.002HNCS-2024-GSS01-2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中国农科院郑果所果树瓜类作物种质资源创新与利用实验室仪器设备购置项目”包23,235,000.003,235,000.003HNCS-2024-GSS01-3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中国农科院郑果所果树瓜类作物种质资源创新与利用实验室仪器设备购置项目”包33,190,000.003,190,000.004HNCS-2024-GSS01-4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中国农科院郑果所果树瓜类作物种质资源创新与利用实验室仪器设备购置项目”包41,040,000.001,040,000.005HNCS-2024-GSS01-5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中国农科院郑果所果树瓜类作物种质资源创新与利用实验室仪器设备购置项目”包5795,000.00795,000.00采购需求(包括但不限于标的的名称、数量、简要技术需求或服务要求等)采购范围: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中国农科院郑果所果树瓜类作物种质资源创新与利用实验室仪器设备购置项目”(具体内容详见本公告附件“采购需求一览表”)。资金来源:财政资金标段划分:共5个标段。交货地点:采购人指定地点。服务要求:满足采购人要求。质量标准:符合国家或行业规定的合格标准,满足采购人提出的技术标准及要求。验收标准:满足采购人的验收标准及要求。交货期:详见本公告附件“采购需求一览表”。合同履行期限:自合同生效至质保期结束。本项目是否接受联合体投标:否是否接受进口产品:是是否专门面向中小企业:否合同履行期限:自合同生效至质保期结束。本项目( 不接受 )联合体投标。二、获取招标文件时间:2024年05月14日 至 2024年05月21日,每天上午9:00至12:00,下午14:00至17:00。(北京时间,法定节假日除外)地点:河南中旭国际招标有限公司(郑州市商务外环29号国泰财富中心9层909室)方式:现场获取,法定代表人(单位负责人)的法人(单位负责人)证明书(加盖公章)及身份证,或法人(单位负责人)授权委托书及受托人身份证(加盖公章);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并加盖公章)。售价:¥500.0 元,本公告包含的招标文件售价总和三、对本次招标提出询问,请按以下方式联系。1.采购人信息名 称: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     地址:郑州市中州大道与紫东路交叉口西北角        联系方式:张老师/0371-55002183      2.采购代理机构信息名 称:河南中旭国际招标有限公司            地 址:郑州市郑东新区商务外环路29号国泰财富中心909室            联系方式:耿女士/0371-65861783            3.项目联系方式项目联系人:张老师电 话:  0371-55002183
  • 978万!中国农科院生物所农业生物代谢组学平台能力提升仪器设备采购项目
    一、项目基本情况项目编号:ZGGJ-BJ21-24031115项目名称:中国农科院生物所农业生物代谢组学平台能力提升仪器设备购置项目预算金额:978.000000 万元(人民币)采购需求:序号标的名称数量(台/套)单项设备最高限价(万元)本项目最高限价(万元)是否允许采购进口产品简要技术需求或服务要求备注1全二维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联用仪1253978是详见招标文件第五章采购需求投标人需注意,本项目报价时,货物单项报价不允许超过给出的单项设备最高限价,否则按无效投标处理2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超高分辨液质联用仪1576是3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1149是 合同履行期限:交货日期:采购人指定时间,详见招标文件第五章采购需求。本项目( 不接受 )联合体投标。二、获取招标文件时间:2024年05月27日 至 2024年05月31日,每天上午9:00至12:00,下午13:00至17:00。(北京时间,法定节假日除外)地点:北京市朝阳区慧忠路5号远大中心C座2层203方式:北京市朝阳区慧忠路5号远大中心C座2层203,本招标文件每套(每包)售价为500元人民币,售后不退。购买招标文件需报名供应商首先在中工国际招标有限公司网站上进行信息填报,填报链接:http://101.200.176.189/qpoaweb/prg/gys/baoming.aspx?id=7225md58填报并将公司信息提交成功后对公转账或现场付款,本项目接受线上获取招标文件,详见特别告知。售价:¥500.0 元,本公告包含的招标文件售价总和三、对本次招标提出询问,请按以下方式联系。1.采购人信息名 称: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12号        联系方式:82106142      2.采购代理机构信息名 称:中工国际招标有限公司            地 址:北京市朝阳区慧忠路5号远大中心C座2层203            联系方式:15600611080            3.项目联系方式项目联系人:张跃电 话:  15600611080
  • 农业部学科群项目—— 中国农科院移动式大型叶绿素荧光成像系统安装运行
    易科泰生态技术公司工程师为中国农科院学科群建设项目——FluorCam移动式大型叶绿素荧光成像系统进行了安装调试并顺利通过验收。该系统是农业部一期学科群建设项目购置的大型仪器设备,将用于温室乃至野外植物的光合生理研究、植物表型成像分析(Phenotyping)、植物胁迫生理及抗性筛选、植物优良品种选育、植物生态毒理学研究等。FluorCam移动式大型叶绿素荧光成像系统系国内首次引进,其成像面积达35×875px,是世界上单幅成像面积最大的叶绿素荧光成像系统,可对整株植物及多株植物进行原位实验和叶绿素荧光成像分析。整套系统装配在具备4个轮子的支架上,可在野外自由移动,甚至可以通过自动重复程序实现无人职守自动成像分析测量和监测,成像测量数据自动按时间日期存入计算机(带时间戳),通过触摸屏进行实验操作和数据浏览。镜头及激发光源高度500px–3750px可调,从而适于不同生长类型不同高度植物的原位非损伤荧光成像测量。带有Kautsky诱导效应、荧光淬灭分析等各种通用实验程序(protocols),测量分析参数达50多个,测量样品包括作物、灌木、整株茎叶与果实、地衣及藻类等。同期购置的还有Monitoring FluorPen叶绿素荧光自动监测仪,激发光源、控制单元、检测器、数据采集器等高度集成在一个具防水设计的不锈钢外壳内,可在野外恶劣环境下进行长期无人值守的叶绿素荧光监测,既可以电池供电也使用太阳能板供电,是目前世界上集成度与精密度最高、功能最强大的叶绿素荧光监测模块,内置包括Ft、QY、OJIP、NPQ、光响应曲线等功能最全面的Protocols。可以用于光合活性监测、植物胁迫生理研究与抗性检测、除草剂测试、人工或野外条件下的植物生长情况监测等。
  • 强强联合—安谱实验与中国农科院质标所签订标准物质研发战略合作协议书
    2019年9月23日,聚光科技下属子公司上海安谱实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谱实验)与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标准研究中心)(以下简称:质标所)在京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建立“标准物质联合创新中心”。质标所党委书记汪飞杰、 农业标准研究所主任王敏,安谱实验总经理夏敏勇、副总经理严晨斌、吴刚等出席签约和揭牌仪式,会议由质标所科技处副处长冯忠华主持。   本次合作以促进共同发展为目的,本着“平等互利、长远发展”的原则推进战略合作,希望努力扩大双方合作的深度和广度,强强联合,实现互利共赢。共同签署《标准物质研发战略合作协议书》  为了加快标准物质研制,快速提升计量检测能力和水平,满足农产品质量与食品安全、产地环境等重要检验监测技术配套和支撑需求,保证检测结果的溯源性、可比性和有效性,结合质标所在农产品质量安全领域标准物质研发的技术优势,安谱实验与质标所强强联合,双方共同签署《标准物质研发战略合作协议书》。“标准物质联合创新中心”揭牌仪式  为打造农业标准与标准物质科技成果转化平台,联合创立标准物质联合创新中心。举行了“标准物质联合创新中心”揭牌仪式,力在合作开展标准物质研发,共同推进标准物质应用,联合申报相关科研项目及帮助安谱实验提升标准物质相关能力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揭牌仪式现场  本次合作协议的签署,标志着安谱实验与中国农科院质标所在战略合作上掀开了新篇章。在以往良好合作的基础上,全面推进在标准物质研发、生产、技术交流的深入合作,实现互创共赢。
  • SOC公司与安洲在中国农科院国家遥感中心举办高光谱成像交流会
    美国SOC公司Mike先生于2012年5月与安洲科技共同在中国农科院区划所、农业部遥感应用中心研究部、国家遥感中心农业应用部举办了高光谱成像技术交流会。此次来访的Michael先生介绍了SOC公司在高光谱成像研究领域的卓越成就,并就SOC公司的SOC700系列高光谱成像光谱仪与参会专家进行了详细的技术交流。资源遥感与数字农业研究专家陈仲新主任主持会议。会后陈主任对SOC公司的高光谱成像产品非常满意,表达了与我司合作的意愿。  SOC710VP便携式可见-近红外成像光谱仪的光谱范围为400-1000nm。在精准农业、林业、矿业、环境科学和海洋学等应用领域内,都是非常理想的高光谱成像系统。SOC710VP具有高性能、超便携、坚固耐用等特点;12-bit动态范围的CCD和精确的标定保证了高质量光谱数据的获取。由于全新的设计,SOC710不需要沉重耗电的扫描云台,重量仅3公斤,可以安装在三脚架上进行测量,非常便于野外实验。会场图片:   美国Surface Optics Corporation(SOC)成立于1978年,专门从事表面光学特征研究和表面光学仪器的开发。在过去三十多年里SOC一直和政府和军事部门进行测量合作,并开发了一个广泛的用于各种材料的光学测量数据库。SOC的主要客户有NASA、Air Force、Army、Navy、Boeing-MD、Lockheed-Martin。SOC的实验室光学仪器和高光谱分析工具已经获得卓越的国际声誉。
  • 中国农科院发布升级版非洲猪瘟防控与猪场复养技术要点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SimSun "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正式发布规模化猪场复养、非洲猪瘟诊断与检测、非洲猪瘟清洁消毒3项升级版技术要点。 /span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SimSun " 据介绍,3项升级版技术要点9月发布以来,已向全国多个省份、养殖企业进行了技术咨询与推广应用,助力养殖场户提高对于非洲猪瘟的生物安全防护能力,为疫情防控提供了有力支撑。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title=" 1_副本.pn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alt=" 1_副本.pn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3/uepic/5fb79a45-3433-47c0-b0e6-af91086a93ca.jpg" / br/ /p p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SimSun " 据了解,由中国农科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牵头完成的《规模化猪场复养技术要点》已在黑龙江、天津、山东、江苏、湖北等地区推广,服务的企业包括大北农、猪世纪、上海农场等。根据推广应用中的实际操作,2.0版补充了近期获得新兽药注册证书或通过农业农村部评估的非洲猪瘟检测试剂名单,将有助于基层选用现场快速检测试剂。 /span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SimSun " 由中国农科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牵头完成的《非洲猪瘟清洁消毒技术要点》科学客观评价了市售常用消毒剂的灭杀效果,兼顾病毒高效灭杀、从业人员防护、环境生态安全,制定了消毒技术规范,在广东、四川、河南、黑龙江等多地推广应用,助力养殖场户提高生物安全防护水平,提高生产效益。2.0版增加了几类消毒剂的稳定性及消毒效果比较,补充了干粉消毒剂使用指南,详细总结了不同种类消毒剂的常规应用和注意事项,便于使用者合理选择。 /span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SimSun " 附: /span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楷体_GB2312,SimKai " strong 国家非洲猪瘟参考实验室、专业实验室和区域实验室名单 /strong : /span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楷体_GB2312,SimKai " 一、国家非洲猪瘟参考实验室 /span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楷体_GB2312,SimKai " 所在单位: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 /span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楷体_GB2312,SimKai " 地 址:青岛市红岛经济区岙东南路 21 号 /span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楷体_GB2312,SimKai " 邮 编:266032 /span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楷体_GB2312,SimKai " 二、国家非洲猪瘟专业实验室(哈尔滨) /span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楷体_GB2312,SimKai " 所在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 /span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楷体_GB2312,SimKai " 地 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香坊区哈平路 678 号 /span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楷体_GB2312,SimKai " 邮 编:150069 /span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楷体_GB2312,SimKai " 三、国家非洲猪瘟区域实验室 /span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楷体_GB2312,SimKai " (一)国家非洲猪瘟区域实验室(兰州) /span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楷体_GB2312,SimKai " 所在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 /span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楷体_GB2312,SimKai " 地 址:甘肃省兰州市盐场堡徐家坪 1 号 /span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楷体_GB2312,SimKai " 邮 编:730046 /span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楷体_GB2312,SimKai " (二)国家非洲猪瘟区域实验室(武汉) /span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楷体_GB2312,SimKai " 所在单位: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 /span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楷体_GB2312,SimKai " 地 址:武汉市武昌区小洪山中区 44 号 /span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楷体_GB2312,SimKai " 邮 编:430071 /span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楷体_GB2312,SimKai " (三)国家非洲猪瘟区域实验室(广州) /span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楷体_GB2312,SimKai " 所在单位:华南农业大学 /span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楷体_GB2312,SimKai " 地 址:广州市天河区五山路 483 号 /span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楷体_GB2312,SimKai " 邮 编:510642 /span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楷体_GB2312,SimKai " & nbsp strong 非洲猪瘟现场快速检测试剂名单 /strong : /span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楷体_GB2312,SimKai " 第一批非洲猪瘟现场快速检测试剂名单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title=" 2_副本.pn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alt=" 2_副本.pn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3/uepic/8323efd1-68d6-4a4a-9b5d-b6e0d59ad043.jpg" / br/ /p p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楷体_GB2312,SimKai " 第二批非洲猪瘟现场快速检测试剂名单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title=" 3_副本.pn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alt=" 3_副本.pn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3/uepic/ca4ad11f-8ea2-46a8-91ca-08cb4718e2eb.jpg" /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楷体_GB2312,SimKai " /span br/ /p p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楷体_GB2312,SimKai " & nbsp /span /p p br/ /p
  • 1229万!中国农科院蔬菜所蔬菜生物育种重点实验室仪器设备采购项目
    一、项目基本情况项目编号:ZGGJ-BJ21-24061350项目名称:中国农科院蔬菜所蔬菜生物育种重点实验室仪器设备购置项目预算金额:1229.000000 万元(人民币)采购需求:包号序号标的名称数量(台/套)单项设备最高限价(万元)本项目最高限价(万元)是否允许采购进口产品简要技术需求或服务要求备注11-1荧光倒置显微镜155237是详见招标文件第五章采购需求投标人需注意,本项目报价时,货物单项报价不允许超过给出的单项设备最高限价,否则按无效投标处理1-2蛋白层析纯化系统170是1-3植物学显微操作系统190是1-4研究级体视荧光显微镜122是22-1台式超速冷冻离心机160727是2-2数字PCR系统199是2-3微量热泳动仪1148是2-4反应板制备仪1130否2-5高通量水浴热循环仪180否2-6高速荧光扫描仪160否2-7核酸提取仪130否2-8多功能进样-三重四级杆气质联用仪1120是33-1多功能酶标仪151265是3-2二氧化碳培养箱630否3-3细胞培养洁净系统190否3-4便携式光合荧光测量系统146否3-5双通道调制叶绿素荧光仪148否 合同履行期限:交货日期:采购人指定时间,详见招标文件第五章采购需求。本项目( 不接受 )联合体投标。二、获取招标文件时间:2024年06月14日 至 2024年06月20日,每天上午9:00至12:00,下午12:00至17:30。(北京时间,法定节假日除外)地点:北京市朝阳区慧忠路5号远大中心C座2层203或线上获取方式:本招标文件每套(每包)售价为500元人民币,售后不退。购买招标文件需报名供应商首先在中工国际招标有限公司网站上进行信息填报,填报链接:http://101.200.176.189/qpoaweb/prg/gys/baoming.aspx?id=7462TyrP填报并将公司信息提交成功后对公转账或现场付款,本项目接受线上获取招标文件,详见特别告知。售价:¥500.0 元,本公告包含的招标文件售价总和三、对本次招标提出询问,请按以下方式联系。1.采购人信息名 称: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12号        联系方式:010-82109513      2.采购代理机构信息名 称:中工国际招标有限公司            地 址:北京市朝阳区慧忠路5号远大中心C座2层203            联系方式:010-82952950            3.项目联系方式项目联系人:张跃电 话:  15600611080
  • 1159万!中国农科院特产所特种动植物功效成分研究平台和自然资源部第四海洋研究所科学仪器设备采购项目
    一、项目一(一)项目基本情况项目编号:ZJGJ-JLS-HWZB03-20240510项目名称:中国农科院特产所特种动植物功效成分研究平台科学仪器设备购置项目预算金额:749.600000 万元(人民币)最高限价(如有):749.600000 万元(人民币)采购需求:标段编号标段名称采购内容最高限价ZJGJ-JLS-HWZB03-20240510-01中国农科院特产所特种动植物功效成分研究平台科学仪器设备购置项目(第一标段)(1)超高效液相/串联四极杆质谱联用仪(进口);(2)三重四极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进口);290.0000万元ZJGJ-JLS-HWZB03-20240510-02中国农科院特产所特种动植物功效成分研究平台科学仪器设备购置项目(第二标段)(1)实时荧光定量PCR仪(进口);(2)三头梯度PCR仪(进口);(3)凝胶成像仪(进口);(4)高速冷冻离心机;65.5000万元ZJGJ-JLS-HWZB03-20240510-03中国农科院特产所特种动植物功效成分研究平台科学仪器设备购置项目(第三标段)(1)液相色谱-原子荧光联用仪;(2)气相色谱仪;102.1000万元ZJGJ-JLS-HWZB03-20240510-04中国农科院特产所特种动植物功效成分研究平台科学仪器设备购置项目(第四标段)(1)分选型流式细胞仪;(2)全自动液滴数字PCR;(3)汽化过氧化氢空间灭菌器;(4)阳离子交换量前处理系统;292.0000万元 供货地点: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长春)用户指定地点。供货时间:国产设备30个工作日内,进口设备3个月内。质量要求:符合采购内容要求及国家相关行业规定合格标准。合同履行期限:自合同签订之日起至合同履行完毕本项目( 不接受 )联合体投标。(二)获取招标文件时间:2024年05月23日 至 2024年05月29日,每天上午9:00至11:00,下午13:00至16:00。(北京时间,法定节假日除外)地点:中吉国际项目管理有限公司(长春市南关区幸福街与南三环交汇绿地中央广场B8a座22层)方式:凡有意参加投标者,持下列材料的原件及加盖公章的复印件:(1)法人身份证明书;(2)授权委托书及被授权人身份证;(3)营业执照副本;(4)具有良好的商业信誉和健全的财务会计制度,投标人应提供近三年(2021年-2023年)的财务审计报告(新成立不足三年的企业,提供从成立之日起至2023年的财务审计报告。若投标人为2024年以后注册成立的公司,仅提供银行出具的资信证明即可);(5)投标人具有依法缴纳税收和社会保障资金的相关证明材料,提供投标截止时间前六个月内任意三个月的缴纳证明材料(新成立不足三个月的企业提供自成立之日起至今的缴纳证明材料);售价:一标段售价800元、二标段售价500元、三标段售价500元、四标段售价800元。售价:¥0.0 元,本公告包含的招标文件售价总和(三)对本次招标提出询问,请按以下方式联系。1.采购人信息名 称: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地 址:吉林省长春净月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聚业大街4899号联系方式:刘先生0431-81919833宋女士0431-819195552.采购代理机构信息名 称:中吉国际项目管理有限公司地 址:长春市南关区幸福街与南三环交汇绿地中央广场B8a座22层联系方式:赵洋0431-85361819-80533.项目联系方式项目联系人:赵洋电 话:0431-85361819-8053二、项目二(一)项目基本情况项目编号:YXR-GXBH-ZB-20240501项目名称:海洋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修复平台建设-海洋生态系统理化分析仪器采购预算金额:409.500000 万元(人民币)最高限价(如有):409.500000 万元(人民币)采购需求:序号货物名称数量及单位预算金额(万元)简要技术需求或者服务要求1总有机碳分析仪(含总氮附件)1套60.00主要用于高效地测定河流、河口、海洋等水体中的碳和氮。1.需包括下列单元:高温催化燃烧单元、自动进样器、非色散红外(NDIR)检测器系统、化学发光检测器、电子气路控制系统、软件及计算机控制系统。2.高温催化燃烧单元中与燃烧管两端接触部件需为非金属材料,以避免在测定高盐样品的过程中,盐分对连接部件造成腐蚀。具体参数详见采购需求。2实验室洁净培养操作系统1套35.00实验室洁净培养操作系统主要针对痕量污染物分析过程中,室内粉尘、大气以及水体中背景污染普遍存在,对方法干扰较大而无法实现高灵敏分析的问题,提出一套洁净化处理解决方案。操作系统集成水体净化、高温去污、洁净操作空间、培养及破碎处理于一体,通过多路径污染防控实现整个操作过程的洁净操作。可以用于环境及生物样品中高关注痕量污染物的分析,以及体外细胞培养、代谢转化等研究。3伏安极谱仪1台70.00采用极谱法用于海水等高盐基体样品中的Cu,Pb,Zn,Cd,Cr等重金属含量的测定,无需对样品进行复杂的前处理。本产品已进行进口产品采购备案,投标产品可以为进口产品。4全自动多功能离子分析平台1台86.00包含自动进样器和多阀多泵控制系统,由软件控制,可以和各种光谱仪、色谱仪、质谱仪联用,并且提供联用接口。最多可配置4个六/十通切换阀、2个三通切换阀、4个注射泵、1套高压离子色谱恒流泵、1套真空泵、1套蠕动泵、1个温控反应模块,可直接连用离子分析模块或原子吸收、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等进行全自动样品前处理分析。5全自动固液萃取仪1台46.00全自动固液萃取仪是基于溶剂在高温下连续回流和虹吸原理,实现固体及半固体样品中所需化合物成分充分提取的前处理装备。尤其适用于沉积物、土壤及大气颗粒物等环境样品和生物样品中高关注有害物质,如多氯联苯、二噁英、农药、全氟化合物等的提取,以及生物样品活性成分和脂肪提取。基于实际业务和科研需求,如历年调查航次对多虑联苯和农药的分析,以及环境污染、污染生态、生物资源开发利用等科技项目研究和产业开发项目任务,索氏提取是上述相关样品处理的标准操作方法或优选方法。本产品已进行进口产品采购备案,投标产品可以为进口产品。6总碱度分析仪1台35.00可在实验室和船舶上,分析大洋海水、近岸海水、河口区海水、沉积物间隙水等水体的总碱度,主要用于研究海水中的碳酸盐体系和碳循环。本产品已进行进口产品采购备案,投标产品可以为进口产品。7海水温室气体前处理系统1台77.50对北部湾区域不同水生生态系统中溶解有机质的碳同位素进行分析,进样量小、精度高、可自动进样。本产品已进行进口产品采购备案,投标产品可以为进口产品。 合同履行期限:合同生效后120天内完成设备的到货、安装、调试,并通过验收交付采购人使用。本项目( 不接受 )联合体投标。(二)获取招标文件时间:2024年05月23日 至 2024年05月29日,每天上午8:30至12:00,下午14:30至18:00。(北京时间,法定节假日除外)地点:北海市金海岸大道45号北部湾科技创业中心2幢0301号广西亿翔荣工程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方式:(1)现场获取,供应商携带以下资料至采购文件发售地点获取采购文件;(2)电子邮件获取,供应商将以下资料及采购文件费汇款底单发送至邮箱gxyxr2013@163.com并电话告知。①法定代表人或委托代理人身份证复印件(委托代理人提供法定代表人授权书);②主体资格证明(如营业执照或事业单位法人证书或自然人身份证等)复印件;注:电子邮件报名的供应商,采购文件费请汇至以下账户“开户名称:广西亿翔荣工程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开户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北海云南路支行,银行账号:45001655103050702000”。以上复印件均须加盖单位公章。售价:¥200.0 元,本公告包含的招标文件售价总和(三)对本次招标提出询问,请按以下方式联系。1.采购人信息名 称:自然资源部第四海洋研究所     地址:北海市银海区海景大道海洋科研创新园自然资源部第四海洋研究所        联系方式:张书萌 0779-6850528      2.采购代理机构信息名 称:广西亿翔荣工程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地 址:北海市金海岸大道45号北部湾科技创业中心2幢0301号(西海岸国际工社)            联系方式:曾雪 0779-2218733            3.项目联系方式项目联系人:曾雪电 话:  0779-2218733
  • 五洲东方第二轮售后服务推广活动在中国农科院完成
    11月10日~11日,五洲东方联合德国BRAND公司第二轮售后服务推广活动在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开展了以校准BRAND品牌的各类移液器、瓶口分液器、滴定器等实验室常用液体移取类设备为主的品牌推广活动。经过专业培训和认证的工程师为农科院作物所和农科院生物技术所的多位老师校准和清洗了近80支移液器;维护的同时,我们也为老师做了正确使用和简单校准的讲解。 因为使用频繁,我们和老师约定了下次售后的时间,为各位老师排忧解难的同时,五洲东方的微笑服务理念深入人心。我们的产品服务和客户关怀活动会再接再厉,更上一层楼。
  • 中国农科院6项成果获2015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1月8日,2016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以中国农业科学院及所属单位为第一完成单位的6项成果荣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其中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4项。 /p p style=" text-align: left line-height: 1.75em "   油料作物研究所李培武研究员主持完成的“农产品黄曲霉毒素靶向抗体创制与高灵敏检测技术”,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胡志超研究员主持完成的“花生收获机械化关键技术与装备”等2项成果分别荣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作物科学研究所何中虎研究员主持完成的“CIMMYT小麦引进、研究与创新利用”、赵明研究员主持完成的“玉米冠层耕层优化高产技术体系研究与应用”、李少昆研究员主持完成的“玉米田间种植手册与挂图”(科普类)和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徐明岗研究员主持完成的“主要粮食产区农田土壤有机质演变与提提升综合技术及应用”等4项成果分别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line-height: 1.75em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01/insimg/1a57a7d5-681d-4180-aa83-1a00aab7422f.jpg" title=" W020160111307685277281.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line-height: 1.75em "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油料所李培武研究团队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油料所李培武研究员率领科研团队发现了黄曲霉毒素分子免疫活性位点及对抗体亲和力的靶向诱导效应,创制出了单克隆抗体、基因重组抗体和纳米抗体等系列高灵敏、高特异性抗体,研制出系统配套的检测技术与产品,构建了从抗体质量到检测技术和污染控制的配套标准体系,攻克了黄曲霉毒素现场高灵敏检测的世界性难题。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line-height: 1.75em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01/insimg/c1548e75-433f-4628-8c47-b817862aaf0d.jpg" title=" W020160111307685278443.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line-height: 1.75em " & nbsp 农机化所胡志超研究员& nbsp & nbsp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农机化所胡志超研究员率领科研团队先后突破了摘果、起秧、清选等花生机收作业长期存在的技术瓶颈,创制出多种高效、适用、经济性好的花生联合收获设备。产品投放市场后多次被农业部列为主推技术,现已成为我国花生收获机械市场主导产品,市场覆盖率约30%,并出口印度、越南等国。在解决我国花生生产急需、引领行业技术创新、保障国内油料供给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line-height: 1.75em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01/insimg/01f2ab77-241c-4cc6-b1f7-e736d9358f15.jpg" title=" W020160111307685426867.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line-height: 1.75em "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作科所何中虎研究员(中间)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作科所何中虎研究员率领团队历时25年,引进筛选出18165份优异资源,极大丰富了我国种质库中引进小麦品种。创立了分子标记与常规育种相结合的兼抗型成株抗性育种新方法,为解决品种抗病性频繁丧失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利用引进种质和创制的骨干亲本育成28个高产抗病优质广适新品种,其中多个成为所在省主栽品种。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line-height: 1.75em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01/insimg/05cd0685-82fa-46bb-ae5f-5bc3dafb0de7.jpg" title=" W020160111307685422161.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line-height: 1.75em "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作科所赵明研究员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作科所赵明研究员率领研究团队围绕着密植高产挖潜,构建了玉米冠层耕层协调优化理论体系,创新了“三改”深松、“三抗”化控及“三调”密植等关键技术,充分发挥关键技术的集成效应,创新了多种密植高产高效技术模式,有效的解决了密植倒伏、早衰等生产问题。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line-height: 1.75em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01/insimg/30375b2d-b9dd-4206-9ac6-bebaf65b167a.jpg" title=" W020160111307685421045.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line-height: 1.75em " 资划所徐明岗研究员& nbsp & nbsp & nbsp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 & nbsp & nbsp 资划所徐明岗研究员率领团队探明了我国主要粮食产区农田土壤有机质的演变规律,揭示了土壤有机质提升与作物高产稳产的定量耦合关系。针对农田土壤有机质提升的主要限制因素,创建了有机质提升的关键技术,构建了13种具有区域特性的有机质提升主要技术模式,土壤有机质提升与增产效果显著,有效促进了秸秆等废弃物资源的高效利用。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line-height: 1.75em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01/insimg/61cd55bc-4987-49e0-807e-6330489d3cd8.jpg" title=" W020160111307685420037.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line-height: 1.75em "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作科所李少昆研究员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作科所李少昆研究员牵头编著的“玉米田间种植系列手册与挂图”,充分考虑种植户的接受习惯和水平,准确把握国内外玉米产业发展方向和区域生产特点,以生动灵活的表现形式,向种植户推广现代玉米生产新理念、新技术,推动了我国现代玉米生产理念与技术的普及,社会、生态和经济效益显著,截至2014年12月,手册重印21次,合计出版91万册;挂图重印16次,合计出版165.4万张,已推广应用至我国所有玉米产区。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   此外,以中国农科院及所属机构作为参与单位还获得多项国家科学技术奖。生物技术研究所参与完成的“高产稳产棉花品种鲁棉研28号选育与应用”,油料作物研究所参与完成的“甘蓝型黄籽油菜遗传机理与新品种选育”,饲料研究所参与完成的“荣昌猪品种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植物保护研究所和蔬菜花卉研究所共同参与完成的“生物靶标导向的农药高效减量使用关键技术与应用”,以及农田灌溉研究所参与完成的“精量滴灌关键技术与产品研发及应用”、“新型低能耗多功能节水灌溉装备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等6项成果,分别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p p br/ /p
  • 中国农科院质标所王静团队获2016年度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p   2016年,共有180项成果荣获北京市科学技术奖,包括一等奖27项,二等奖60项,三等奖93项。2017年4月26日,北京市委、市政府在北京会议中心隆重举行2016年度北京市科学技术奖励大会。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5/insimg/6d2f4829-b0b7-42ef-9caf-3d01b0f409db.jpg" title=" 2016年度北京市科学技术奖励大会隆重召开.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2016年度北京市科学技术奖励大会现场 /span /strong /p p   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王静教授等人主要完成的“农产品中典型化学污染物精准识别与确证检测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项目荣获2016年北京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5/insimg/aa899fb6-3748-473b-9c15-40d09deec7a8.jpg" title=" 王静教授_副本.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中国农科院质标所 王静 教授 /span /strong /p p   目前,农产品中化学性污染物的检测存在着快速检测产品品种不全、高通量多组分确证技术覆盖面窄等问题。王静教授团队的获奖成果通过研究纳米增敏仿生识别技术、信号放大化学发光免疫技术、表面等离子共振技术、低碳环保高通量固相萃取技术等关键技术,研发了25种快速检测方法及产品,实现了农产品中系列典型化学污染物的高灵敏度、高通量的精准识别与确证检测。获授权发明专利12项,包括美国专利1项,制定标准15项,发表SCI论文41篇。在全国31个省市的龙头企业、质检风评机构、科研院所及种养殖基地等1000余家单位应用,对促进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技术进步、保障消费安全发挥了重要的技术支撑作用。 /p p strong 附:王静教授简介 /strong /p p   王静,女,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农业科学院质标所农业化学污染物残留检测及行为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质量与食物安全重点开放实验室主任,中国农业科学院质标所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室主任。兼任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专家组专家、第一届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审评委员会委员、第一届国家农药残留标准审评委员会委员、第二届全国饲料评审委员会委员、第四届无公害农产品评审委员会委员、第二届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副理事长、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快速检测技术及仪器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哈尔滨工业大学博士生导师。 /p p   主要从事食品安全与检测技术、生物活性物质提取与开发方面的科学研究及教学工作,在污染物残留快速检测技术、快速样品前处理技术、未知物筛查技术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等方面取得较大进展。 /p p   近年来主持和参加了50余项科研项目,其中包括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863”计划、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 “948”项目、农业成果转化资金项目等 获得奖励11项 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11项,实现专利技术转让5项 出版著作10部,包括主编副主编著作《食品安全学》、《仪器分析》、《功能性食品活性成分测定》等5部 发表论文180余篇 已培养食品安全与检测技术研究方向博士硕士研究生50名,合作研究博士后4名。 /p p   研究方向: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与检测技术、农产品生产过程安全控制和生物活性物质提取与开发。 /p p style=" line-height: 16px " img src=" /admincms/ueditor1/dialogs/attachment/fileTypeImages/icon_pdf.gif" / a href=" http://img1.17img.cn/17img/files/201705/ueattachment/2e1feed4-7928-4d60-bcc3-1c571f7f43da.pdf" strong 2016年北京市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目录.pdf /strong /a /p p br/ /p
  • PerkinElmer “近红外光谱饲料检测技术交流”走进中国农科院国家饲料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
    2014年8月14号,PerkinElmer公司在中国农科院国家饲料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和饲料检测技术人员开展了Perkinelmer 中近红外光谱仪在饲料中近红外的应用的技术活动,在交流中大家共同探讨了目前饲料中近红外仪器的应用,PerkinElmer资深工程师华瑞博士现场就perkinelmer近红外仪器操作以及后续数据处理的进行了培训交流,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通过深入的技术交流,国家饲料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对PerkinElmer近红外仪器的性能表示满意,并就下一步双方合作进行饲料中维生素的近红外快速检测项目达成了合作协议。PerkinElmer公司一直关注饲料安全,其全球首创的Spotlight 400/400N 傅里叶变换红外/近红外成像系统更是在饲料安全疯牛病检测中大显身手,成为饲料中违禁肉骨粉检测欧盟检测标准的推荐仪器。最近针对中国饲料检测监管体系,perkinelmer还推出饲料检测检测解决方案以满足客户需求。
  • 科学家一夜之间成"临时工" 科研改革激荡农科院
    作为一名局级科研管理干部,戴小枫在介绍自己单位时竟有些难为情。在中国农业科学院近日的一场座谈会上,这位农科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所长说,&ldquo 你问我们是搞什么研究的,其实就是些小杂粮,小荞麦,小黑豆,小绿豆,小花豆,顶多弄个花生豆,这已经算豆里的大类了,偶尔搞点主粮,也不是大宗的,只是副产品。&rdquo   这是一个国家级的研究院所该干的事吗?就连戴小枫都这么问自己。   过去几年,随着科研蛋糕的不断做大,有关科研立项和经费使用问题不断暴露,按照戴小枫的说法,他所在的研究所更是遭遇了社会诟病科技体制的所有典型问题,如研究课题重复、分工不明确、资源配置不合理,再比如科技促进产业发展机制不健全,创新能力和技术储备不足,以及管理体制缺乏顶层设计,相关部门各自为政,难以形成协同创新机制等等。   幸运的是,戴小枫等来了&ldquo 扬眉吐气&rdquo 的机会。2013年年初,中国农科院科技创新工程正式启动,这是继中国科学院和中国社会科学院之后,被财政部作为&ldquo 国家三大创新工程&rdquo 之一予以重点支持的又一重大改革实践。至今,这场席卷该院22个科研院所193个科研团队的改革已经走过了整整一年。   各研究所科研项目渠道平均为21个,科研人员迫于生计讨&ldquo 项目&rdquo 吃   戴着国家队的帽子,干的却是&ldquo 小散乱&rdquo 的短工,之所以出现这样的尴尬局面,根本原因在于科研人员&ldquo 长期吃不饱&rdquo 。戴小枫说,&ldquo 迫于生计,我们搞科研只能东一榔头西一棒子,长期下来,干的科研题目都很小,而且是越干越小,越干越边缘化。&rdquo   这并非一两个研究所独有的问题,在科研领域,这种现象被称为&ldquo 短期行为&rdquo 。中国农科院党组书记陈萌山告诉记者,科技计划管理模式以短平快项目为主,平均资助周期为2~3年,最长的资助周期才5年,而一个五年计划,基本上是申请课题一年,验收一年,实际研究工作才二三年。   以农业科技领域的种子资源研究为例,在这类研究中,一项基本工作是国外种子资源的考察和引进,但令人遗憾的是,这项工作是否需要继续做下去,并不完全取决于其研究的重要性和急迫性,而在于这个项目&ldquo 有没有拿到钱&rdquo &mdash &mdash 科研人员申请到了经费,就去引进一些种子,没有申请到,当年就不去引进了。   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一位研究员向记者透露,他的研究团队经常和种子资源大国巴西合作,但由于上述情况,双方的合作一直是断断续续,有时候因为经费不够,需要中断与对方的合作时,只好找个其他的理由来搪塞。   项目持久不了,科研人员的注意力也难免分散。长期下来,科研人员的科研活动跟着项目走,研究方向难以稳定,更难形成研究积累和重大突破。   以中国农科院2012年的项目来源为例,各研究所的科研项目渠道平均多达21个,其中来源渠道最广的3个研究所可达到43个、34个和25个。记者还发现,按照该院的统计,各个研究所科研人员用于科学研究的时间占全部工作时间的平均比例为51%,其余时间主要用来争取项目资金、参加各类会议、项目中期检查、项目总结验收等事宜。   其结果是,重复、低效的&ldquo 伪创新&rdquo 多了,原始创新的重大成果仍只能以&ldquo 比较少&rdquo 的含蓄说法对外发布。陈萌山说,目前,我国的生猪、蛋肉鸡、奶牛良种,包括一些高端蔬菜与花卉品种,在很大程度上还依赖进口。另外,科研与成果转化的经费投入不合理。国际上,科研、转化和商业化生产的比例通常为1∶10∶100,我国则为1∶0.7∶100,等等。   科学家一夜之间成了&ldquo 临时工&rdquo ,40%将被淘汰   这种状况到2013年有了变化。2013年10月,在一次有关&ldquo 国家财政科技资金分配与使用&rdquo 的全国人大常委会上,财政部部长助理余蔚平称,相比2006年,2013年对农业科研机构的基本支出提高了一倍多,而农科院过去稳定支持经费和竞争性经费的比例是3∶7,现在是7∶3。   在这一数据的背后,中国农科院创新工程已经拿出60%的科研经费作为稳定支持,过去一年,该院遴选了22个研究所193个科研团队进入创新工程试点,凡是进入这一试点的都将获得该支持。   一年过去了,中国农科院首次实现自2000年以来国家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三大奖项全覆盖,而该院加工所的&ldquo 肉品加工团队&rdquo 告别了以往&ldquo 给啥做啥&rdquo 的&ldquo 小木匠式&rdquo 工作模式,一年申请的专利数达80多项,数量是过去10年的总和。   如此短的时间,怎么能申请出这么多的专利?   这还要归结于&ldquo 能上能下&rdquo 的用人机制。加工所研究员、国家现代肉羊产业技术体系加工研究室主任张德权告诉记者,只要把科研人员的积极性激发出来了,把时间都花在科研工作上了,科研成果自然呈井喷之势涌现 另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人才的引进,他的团队去年一共引进了一个&ldquo 千人计划&rdquo 学者、一个青年英才计划学者,还有6个博士和博士后。   &ldquo 如果以前的位置还都被&lsquo 老人&rsquo 占着,这些有竞争力的人才就引不进来,好的成果自然也就带不进来了。&rdquo 他说。   这个过程中总免不了有一些&ldquo 懒汉&rdquo 被淘汰。一个直观的数字是,创新岗位数一般不超过正式在职职工人员数的60%,换言之,至少有40%的现有人员进入不了创新工程的蓄水池。   几乎是一夜之间,所有的科学家都成了临时工。戴小枫至今记得,就在加工所宣布创新工程启动的那一天,所里的科研人员都开启了&ldquo 合同一年一签&rdquo 的时代,在他们所的动员会上,这位也要搞科研的所长说了这么一句话:&ldquo 不在所里养一个闲人&rdquo 。   很快,加工所发生了两件看似不起眼的小事。一件是一位老处长&ldquo 下台&rdquo 了,从一位手握实权的管理干部,变成了一个每天要泡在工厂里的技术工人 另一件事是,一位刚从美国回来的科研骨干对戴小枫说,以前在美国到点就下班,现在晚上七八点还要待在实验室,&ldquo 在你们这儿搞科研依然不轻松。&rdquo   &ldquo 人头费&rdquo 未涉及,成此次改革遗憾   科研经费的使用和管理,曾被认为是科技体制改革中最难触动的一块。此次改革对此并没有回避。   李奎是一位长期从事猪遗传育种与生物技术方面的科学家,按照以前的经费使用办法,猪的饲料不够用了,只有一个办法,&ldquo 把猪杀掉&rdquo ,因为预算里别的钱绝对不能用来买猪饲料。如今,他所在创新团队不是严格按照现有预算类别、比例进行,而是有了一定的话语权,可在一定范围内对预算进行调整。   然而,对于科学界讨论颇久的&ldquo 人头费&rdquo 问题,则未被列入&ldquo 可以调整的范围&rdquo ,这也由此成为此次改革的一个遗憾。   &ldquo 在西方一些高校和研究院所,100万元的科研经费,大概有60~70%是用于人员开支相关,我们却正好相反&hellip &hellip &rdquo   &ldquo 人头费不增加,科研腐败的漏洞就很难被堵上&hellip &hellip &rdquo   &ldquo 预算执行如果不体现科研的规律就会造成浪费,如果基本支出不增加,或者预算执行里不体现科学研究的规律,这个科研经费的不规范就避免不了&hellip &hellip &rdquo   在此次改革的座谈会上,有关人头费的问题再次引起热议。   来自中国农科院的一份统计表明,全国重点研究方向科研骨干需要的科研经费为每年人均46万元,其中设备费4.8万元,材料费13.5万元,测试加工费4.2万元,燃料动力费2.7万元,差旅费3.8万元,会议费2.1万元,国家合作与交流费2.3万元,出版/文献/信息传播/知识产权事务费2.6万元,劳务费5.6万元,专家咨询费1.8万元,其他支出2.6万元。但该统计称,近些年一些国家主体计划项目的支持力度均控制在人均20万元左右,其他比如科技支撑计划等人均每年不到10万元。   陈萌山说,造成这种现状的根源在于&ldquo 科技体制机制不健全,缺乏顶层设计&rdquo ,导致了科研经费和项目的分配部门各自为政。   2013年11月,中共中央作出的《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打破行政主导和部门分割,建立主要由市场决定技术创新项目和经费分配、评价成果的机制。   中国农科院副院长唐华俊向记者透露,在经费的使用上,中国农科院也有新的打算:&ldquo 科研有很多的不确定性和未知性,不可能全部按照预算一一落实。因此,我们在创新过程中,加强了研究所所长的&lsquo 法人&rsquo 责任,让所长对经费进行灵活管理,试图打破之前的课题组长制,让预算执行更加体现科研的规律。&rdquo
  • 农科院在欧洲设立首家联合实验室 关注粮食安全
    4月29日,中国农科院与比利时根特大学日前正式签署《关于成立全球变化与粮食安全联合实验室的协议》。根据协议,中国农科院将在根特大学设立首家联合实验室,这是该院在欧洲设立的第一个海外联合实验室。协议的签署,标志着中国农科院与比利时的科技合作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 食药同源农产品再添质量保障,农科院加工所携沃特世共设合作实验室
    2018年12月24日,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与沃特世中国举办了“食药同源农产品安全风险评估与品质评价合作实验室”(以下简称“合作实验室”)签约及揭牌仪式,双方宣布将在食药同源特色农产品的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及品质控制领域开展一系列紧密合作,帮助中国在食药同源特色农产品这一新兴的农产品领域实现安全风险评估、营养功效与品质评价方面的科学突破。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副所长张德权、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及农业农村部农产品加工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室副主任范蓓,以及沃特世中国区总经理于笑然、沃特世中国市场发展部高级经理蔡麒、沃特世中国北区销售经理王则含、沃特世中国北区应用经理王峰等嘉宾出席了此次签约及揭牌仪式。 参加签约仪式的众嘉宾 农科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张德权副所长首先在致辞中表示:“农科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近年来在食品工业领域取得了诸多国内外科研合作成果,建立了众多合作平台,并且在科研水平、人员培训等方面获得了长足进展。农科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与沃特世之间拥有近五年的合作历史,双方的合作在风险评估和质量安全学科建设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相信此次合作实验室的成立能够进一步深化双方合作,强化人员交流,在方法开发、仪器设备研发等领域取得新的突破。” 农科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张德权副所长 接着,沃特世中国区总经理于笑然先生也在致辞中表达了对于合作实验室成立的祝贺,他表示:“在沃特世公司60年的创新历史中,为人类提供更安全、更营养的食品始终是沃特世公司和全球广大合作伙伴追求的目标之一。此次与中国农科院成立合作实验室,正是希望能够利用沃特世领先的实验室检测技术以及丰富的相关创新经验,帮助中国在食药同源这一新兴领域取得创新突破。” 沃特世中国区总经理于笑然先生 仪式中,张德权副所长和于笑然先生分别代表农科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与沃特世签署了合作协议,并为合作实验室揭牌。 农科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张德权副所长(右)及沃特世中国区总经理于笑然先生(左)为实验室揭牌 合作实验室配备了Waters ACQUITY UPC2、ACQUITY UPLC M-Class/ I-Class - Xevo G2-XS QTOF、ACQUITY UPLC H-Class以及Alliance HPLC等一系列尖端分析仪器。未来,合作实验室将作为一个平台,利用国内外科研资源进行食药同源特色农产品安全风险评估、营养功效与品质评价分析技术交流,并发挥双方人才资源、仪器设备方面的优势,在收集食药同源资源、探明物质基础、揭示分子机制、构建营养健康大数据库等方面进行科研合作。此外,双方还将针对食药同源特色农产品领域进行仪器使用、方法开发、法律法规等方面的培训交流。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实验室 签约仪式结束后,双方还举办了多组学及质谱新技术学术研讨会,来自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中国农科院农产品加工所及沃特世公司的专家和工程师们就代谢组学技术在农业、食品研究及中医药研究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了分享和深入的探讨。 关于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是国家级公益性研究机构,紧紧围绕食品科学与工程、质量与安全、营养与健康三个领域,形成了国内门类最齐全、覆盖整个农产品加工领域的学科体系,主要解决全国农产品加工工业发展中基础性、方向性、全局性和关键性重大科技问题,肩负保障农产品加工和农产品安全品质的科研任务。 关于沃特世公司 沃特世公司(纽约证券交易所代码:WAT)是全球领先的专业测量仪器公司,作为色谱、质谱和热分析创新技术的先驱,沃特世服务生命科学、材料科学和食品科学等领域已有逾60年历史。公司在全球31个国家和地区直接运营,下设15个生产基地,拥有约7,000名员工,旗下产品销往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关于沃特世中国 自上世纪80年代进入中国以来,沃特世的规模与实力与日俱增,在大陆及香港、台湾均设有运营中心,拥有五百多名本地员工,并在上海、北京、广州、成都设立实验中心和培训中心。 自2003年成立沃特世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以来,今天的中国已成为沃特世全球营收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市场。作为分析科学家的理想合作伙伴,沃特世始终坚持提高本地技术能力、支持本地技术人才培育,并推动制药、食品安全、健康科学、环境保护等相关行业标准和法规的建立和完善。 凭借出众的人才与全球布局,沃特世已经为其商业合作伙伴创造了显著的价值,并致力于满足广大中国消费者对更美好生活的需求。
  • 农科院启动“一号工程”让科研人员静心做研究
    记者1月21日从中国农业科学院获悉,经农业部和财政部批复,中国农业科学院起草的科技创新工程日前正式启动实施,这意味着我国农业科技领域有了最新的发展规划图。在《中国农业科学院2013年工作会议报告》中,农业部副部长、中国农科院院长李家洋将其称之为我国关乎农业发展的“一号工程”。   完善现有科研条件和薄弱环节,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和效率,是这一规划出台的主要目的。用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唐华俊的话来说,当前农业科技界面临着诸如学科领军人才严重短缺,部分学科重复、研究力量分散,围绕国家中长期重大目标集中力量、持久攻关、形成研究积累和重大突破的能力不强,创新机制缺乏活力等问题,而“一号工程”就是从体制机制上解决这些问题的抓手。   以创新机制缺乏活力为例,中国农业科学院调研发现,科研人员申请科研项目的渠道繁多,最多的时候,有科研人员一年可以从44个渠道申请到项目,这其中就很难避免项目交叉,乃至项目重复 调研同时发现,科研人员有将近一半的时间都用在申请项目、项目答辩、项目验收等非科研活动上,唐华俊在列举这些数据时反问道,“这么点时间,如何出大成果?”   “怎么能让科研人员静下来心做研究是关键。”唐华俊说,在“一号工程”中,中国农业科学院建立了以持续稳定支持为特征的科研组织方式,确定各学科和研究方向的重点任务,让科学家长期稳定开展研究活动。比如,参加农业科技创新工程的首席科学家,原则上不允许再去申请其他科研项目,就是从体制机制上来减少科研项目的“小而全”。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各研究所科研方向分散重复的问题”,“一号工程”还确立了农业科技领域8大学科集群、136个学科领域及309个重点研究方向。   在实施方面,李家洋介绍,“一号工程”在中国农业科学院择优选择6个左右研究所、100个左右重点研究方向进行试点,招聘组建100个左右科研团队。尤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农业科学院于近日向社会公布了有关中国农科院植保所所长全球招聘的信息,这是该院首次对有关研究所所长岗位实行全球公开招聘。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