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质谱术发展

仪器信息网质谱术发展专题为您整合质谱术发展相关的最新文章,在质谱术发展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质谱术发展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质谱术发展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质谱术发展话题讨论。

质谱术发展相关的资讯

  • 临床质谱会议丨仪真分析关注临床质谱发展
    2023年3月11日,2022-2023中国国际临床质谱暨分子诊断高峰论坛于上海星河湾酒店圆满落幕。本次大会由临床质谱网和分子诊断网共同主办,聚焦于质谱和分子诊断等前沿创新检验技术领域,国内外各大医院、高校及企业界的知名专家、教授、学者及行业管理者皆聚于此,围绕相关技术临床应用、行业标准、人才培养、产业融合等议题展开深入探讨和互动交流,共同推动行业健康有序发展。近年来,临床质谱凭借高特异性、高灵敏度、多指标检测等优势,逐渐展露成为精准医疗领域下的黄金赛道之一。仪真分析积极响应,携荷兰Spark UHPLC超高压液相色谱系统出席本次会议。 展会现场,仪真分析专业团队为与会嘉宾展示产品,介绍答疑,提供业务咨询服务。 为助力临床质谱的快速发展,仪真分析还可为质谱前端提供下列自动化方案和OEM服务。
  • 刘召贵:天瑞仪器的发展及其质谱仪在食品安全中的应用概述
    仪器信息网讯 2012年6月5日,由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农业仪器应用技术分会主办,北京雄鹰国际展览公司承办的2012中国食品与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技术应用国际论坛暨展览会(CFAS 2012)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隆重开幕。本届论坛特别邀请到了多位食品、农产品监管部门的领导和食品质检领域的著名学者做主题报告。   如下为江苏天瑞仪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召贵博士报告的精彩内容: 江苏天瑞仪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召贵博士 报告题目:天瑞仪器的发展及其质谱仪在食品安全中的应用概述   刘召贵博士在报告中首先介绍了国产分析仪器面临的现状:(1)我国目前没有高端产品,只有中低端产品,技术的薄弱决定了国产仪器“杀伤力”不足;(2)国内没有能与国外“叫板”的强势品牌,从而导致进口仪器占据了绝大部分国内市场;(3)“僧多粥少”的现状导致低端仪器市场的“低价”恶性竞争,许多国内仪器厂商忙于打“价格战”而忽略了产品技术的创新;(4)国产仪器外型普遍欠佳,美观不足;(5)少数国人,崇洋“迷”外,认为价格相对较低的国产分析仪器“便宜没好货”,当国货价格与洋品牌价格差不多时,还不如直接买进口的。   中国分析仪器在技术、成本、研发及营销等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甚至陷入“后有追兵、前有堵截”的境地。中国分析仪器的出路在哪里?刘召贵博士谈到,自暴自弃只能是自掘坟墓,并坚信中国的分析仪器定会崛起!随后,刘召贵博士自信的介绍了天瑞仪器成功研制出的GC-MS 6800、LC-MS 1000、ICP-MS 2000等仪器。   最后,刘召贵博士还介绍了天瑞质谱仪器在食品安全检测分析中的应用:GC-MS 6800测定大米中十二种有机氯农药残留;LC-MS 1000测定饮料中9种邻苯二甲酸脂类塑化剂;ICP-MS 2000测定大米中重金属Cd、Pb、Cr、As含量等。
  • 200位质谱大咖如何看产业发展机遇?———第七届中国质谱产业化发展论坛纪实
    仪器信息网讯 进入21世纪后,我国质谱仪器迈入快速成长期,产品种类从单四极杆拓展到离子阱、飞行时间质谱,类型从实验室台式拓展到在线、车载、便携式。如今,质谱已成为市场上最火的科学仪器投资概念股,质谱技术向POCT化、自动化等方向发展是大势所趋。在快速发展过程中,如何抓住应用行业政策更新带来的市场机遇?国产质谱仪器企业应该关注哪些重点行业?如何更好地推动中国质谱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3年5月19日,仪器信息网联手浙江省先进质谱技术与分子检测重点实验室共同举办“第七届中国质谱产业化发展论坛——质谱产业发展趋势与机会展望”,会议特别邀请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主任医师王成彬、复旦大学教授李庆、西交利物浦大学教授傅磊等行业专家与谱育科技、禾信仪器、东西分析、苏州医工所天津工研院、瑞莱谱、豪思生物、舜宇恒平、皖仪科技、华仪宁创、毅新博创等国内质谱企业代表、以及中科院、核工业地质研究院、医院、生物医学分析中心等单位的质谱专家用户进行交流,分享对于国产质谱”破局“的独到见解。宁波大学丁传凡教授主持本届论坛,另有近200位仪器企业、科研单位、检测机构等关注质谱产业化进程的专家代表出席论坛,参与互动。  第七届中国质谱产业化发展论坛现场  浙江省先进质谱技术与分子检测重点实验室主任、宁波大学教授 丁传凡  临床质谱在需求牵引下发展:分离技术创新、应用场景是关键  自2010年为检验科引进第一台微生物质谱(MALDI-TOF)起,13年过去,质谱技术已在中国临床检验领域快速发展,并在微生物鉴定、新生儿疾病筛查、药物浓度监测、体内激素和营养素检测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中国临床质谱市场已经涌现出超过30家仪器及试剂供应商品类也囊括了MALDI-TOF、LC-MS/MS、ICP-MS等质谱仪器。但同时,质谱技术在临床领域刚刚起步,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如,质谱的前处理手段复杂、数据处理较难、对从业人员知识和技能要求较高等,均从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在临床领域的应用。同时,质谱的重复性、稳定性仍需进一步提高。  针对上述问题,王成彬认为,提高质谱仪器的自动化程度、推出商品化的试剂盒、减少操作人员在前处理和仪器使用过程中的操作等是临床质谱技术的一大发展方向。更规范、更标准、商品化程度更高、成本更低、速度更快的质谱技术一定可以在临床上有优秀表现。国内已经有不少团队和企业在自主研发可实现自动化分离提取的前处理技术,其中磁性分离材料在自动化分离纯化领域的应用潜力巨大。同时,临床质谱的应用领域也在不断开拓,针对不同的应用目的,开发出专用化仪器也是未来发展的热点。  《质谱技术临床实验室应用》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主任医师 王成彬  质谱在药物研发的发展趋势:定性+定量、快速+精准  质谱技术在药物研发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在临床前阶段,质谱用于分析药物代谢、降解产物和基因毒性等信息,为药物设计提供可靠数据支持。化学合成过程中,质谱可用于快速准确地检测杂质和降解产物,优化药物工艺路线。质谱在药物制剂研究中起关键作用,用于配方研究和稳定性评估。临床研究阶段,质谱技术提供重要信息反馈,帮助发现新药物和靶点。质谱技术在化合物筛选、靶标发现和药物活性测试方面广泛应用,并在原料药和制剂质量控制中均发挥重要作用,确保药物质量和安全性。质谱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推动了药物研发的进展,提高了效率和质量。  傅磊认为,智能化和小型化是质谱技术未来在药物研发领域的发展趋势。随着这些趋势的推动,质谱技术将进一步提高药物研发的效率和质量,为药物的发现、设计和制备提供更强大的支持。  《质谱在制药领域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西交利物浦大学教授 傅磊  大气环境研究的两架马车:在线质谱气溶胶分析+离线质谱发展非靶标技术  质谱技术在大气环境领域的应用和发展趋势受到广泛关注,但中国与国外在大气污染形成机制上存在差异,中国的高有机物排放量导致了与国外不同的污染特征。因此,质谱技术在大气环境研究中有着多种应用,包括气溶胶分析和含氮有机物研究。通过在线和离线质谱技术,可以分析气溶胶的化学成分和毒性,并推导出其中的反应机制。此外,通过开发在线预浓缩的复级系统,结合离子色谱和微生物手段,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气溶胶的化学成分和毒性特征。尽管目前在大气化学领域,人们在使用质谱技术进行颗粒物采样和初步识别方面还存在差距,但离线质谱技术的发展仍在快速发展,其中二维非靶标识别技术成为研究的热点之一。  李庆表示,质谱技术在大气环境领域的发展趋势包括对气溶胶和含氮有机物的深入研究,在线质谱和离线质谱的应用以及不断提升分析精度和解析度的技术发展。这些趋势将推动大气环境研究的进展,为深入理解大气污染的形成机制和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质谱在大气环境领域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教授 李庆(陈建民)  岛津作为著名的分析仪器供应商,近些年一直在积极跟进临床质谱的产业浪潮。2023年初,岛津与三家IVD企业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旨在将临床质谱技术应用于IVD的不同细分领域。报告介绍了岛津在临床检验领域提供的整体方案,包括硬件设备、全自动前处理系统以及应对实验室自建项目的解决方案。  《大健康时代,岛津临床液质乘风破浪》  岛津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高级专家 彭蜀莹  作为质谱设备核心部件主要供应商的德国普发,始终深耕真空泵先进技术的创新发展。报告介绍了普发为质谱仪用户和设备制造商提供的真空泵产品,其具有低噪音、能耗低、维护成本低、占地面积小等特点。  《质谱核心技术之能效高的质谱真空技术》  普发真空全球分析仪器行业经理 Norbert Klopper  报告后的议题讨论环节,与会嘉宾就”国产高端质谱如何进入前沿应用领域?“以及”中国质谱产业链的薄弱环节,及其如何建设?“等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议题讨论现场  杭州谱育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俞晓峰:从我们做仪器企业的角度来看,前沿领域是相对较少且相对新的方向。在这些领域中,科研是推动力量。要进入这些领域,首先需要确保我们的设备能够给用户带来帮助。其次,我们的设备能够与应用领域相结合,提供差异化的解决方案。以制药领域为例,质谱设备在制药领域有不同的专业需求和数据解析需求,我们的质谱产品可以与这些特殊需求结合,提供专用工具。这将成为我们进入这些领域的好机会和敲门砖。  北京豪思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CTO周立:我们之前是纯仪器公司,但在2017年开始转型为IVD临床检测设备和试剂盒的相关领域。现在我们的业务主要是基于IVD临床质谱检测,包括试剂盒、LDT服务以及自主开发的色谱和质谱设备。我们之前的产品通用性很好,可以应用于环境保护、食品安全等多个领域。以前我们需要一种仪器涵盖多个领域,因为不同行业的仪器需求不同。所以我们一开始考虑的是通用型设备,后来随着产品完善和升级,我们逐渐考虑市场上真正需要的东西。  在临床检测领域,我们希望将更多”临床基因“纳入我们的检测仪器中。实际上,并不是所有的检测项目都需要最高精尖的设备性能,大部分常规检测项目并不需要达到如此高的性能指标,因此这就给国产设备的开发提供了机会。另一方面,我觉得王成彬主任之前提到的专业化很有启发。在实验室开发设备时,我们的工程师通常是追求完美的人,但实际上客户并不一定需要极致的性能。客户最喜欢的是方便,他们不希望自己费太多心思,尤其是在技术细节上与仪器较真。与进口仪器相比,我们应该更关注客户体验。如果我们能解决这个问题,逐渐培养出一大批客户,性能可能并不是最重要的因素。就像购买电视或冰箱一样,人们希望能够立即使用而不需要阅读说明书,他们不会考虑电视的分辨率或冰箱的编程能力,除非有特殊需求。  瑞莱谱(杭州)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CTO李晓旭:我认为国产质谱大规模进入领域的条件已足够。政策和资本引导已经到位,政府在项目和采购政策上为国产质谱仪器的大规模应用提供了前提条件。其次,要突破跨国厂商的包围,可以集中火力攻破一处防线,以谱育在环保领域的努力为例。临床质谱被认为是质谱进入临床领域的重要手段,仪器厂商需要使质谱仪器在使用上更加简便,注重解决方案和实际应用效果,以及持续研发和打磨细节的工匠精神。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主任医师王成彬:我认为质谱仪器的高端表现在精密度、灵敏度以及检测特异性等方面,能够检测到其他方法无法检测到的物质。然而,仅仅追求高端性能是不够的,需要根据具体应用需求进行产品开发,并强调简化操作和傻瓜化的需求。以流式细胞仪为例来看,其在临床应用上的普及性是因为将其原理用于细胞分析仪的开发,从而实现了普遍应用。类似地,针对肿瘤的细胞染色也需要将原理转化为实际的分析仪器,而不仅仅停留在显微镜的层面。我呼吁制造商、研发人员和检验人员共同合作,包括前处理等环节,将质谱仪器做成完整的设备。当前,中国在电子产品和信息材料领域的发展已经很快,资本也不是问题,合作和共同解决问题是推动质谱仪器发展的关键。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副总工程师郭冬发:”高端质谱“的定义是相对的,可以是价格贵或者在特定领域应用中有特殊性能。另外,我提两点建议:1. 建立国产仪器采购的保险制度,以增加用户的购买信心 2. 提高政府对首台套高端仪器的补贴标准,以吸引更多用户进入高端市场。这些建议旨在解决用户购买和使用高端仪器的问题。  启先核(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姜山:进入市场和发展高端质谱仪需要技术领先、产品可靠,同时要考虑创新能力和用户需求,采取适合的策略,并寻求资本支持。中国在整体创新能力方面相对较弱,存在体制、评价体制和领军人才等问题。在此前提下,我提出两个具体的办法:一是采取”农村包围城市“的策略,从三线城市起步,借助顶级学者的影响力逐步扩大市场 二是寻找突破口,瞄准用户需求,与用户多沟通,并注重技术推动。此外,寻找资本支持的也很重要,通过资本力量协助仪器的开发和市场拓展。  北京东西分析仪器有限公司技术总监顾好粮:为了引入资本和改善国产质谱仪器行业的生态环境,需要在不同层面上进行改革,包括政策支持、市场拓展、技术提升、供应链管理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第七届中国质谱产业化发展论坛嘉宾合影
  • 质谱技术驱动生命科学的发展
    来自美国Scripps研究所的国际著名蛋白质组学专家 John R. Yates 教授应邀出席了近日召开的第五届亚洲与大洋洲质谱会议暨第33届中国质谱学会学术年会,并作大会报告。Yates 教授在他的报告的前半部分中详细介绍了蛋白质组学的发展历程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Yates教授与本网宋苑苑博士在会议间隙合影留念 鸟枪法蛋白质组学的演变 提到蛋白质组学的发展,自然绕不开质谱技术的发展。在过去的100年里,质谱技术可以说是以指数级的速度迅猛发展。这种进步可以部分归功于机械、电子和计算机工业领域的创新。但一些偶然的颠覆性突破,可能才是质谱技术的发展在质上取得飞跃的根本原因。大规模蛋白分析或是蛋白组学之所以成为可能,正是由于这些颠覆性的突破而导致的。 当质谱具备分析有机分子的能力的时候,自然而然的,分析氨基酸和小肽就成为了下一个目标。由于这些两性和极性分子缺少挥发性以及早期质谱质量范围的限制,导致分析工作十分复杂。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人们巧妙地利用衍生化的办法来使这些被改性的氨基酸和小肽气化。同时利用EI源来碎片化这些分子,以实现肽段测序。随着高分辨率、精确质量仪器的出现,精确质量被作为一个工具用于小肽的测序。而对于小肽分析能力的获得使得我们可以利用酶解和酸解的办法对蛋白进行分析。通过产生重叠的肽碎片,蛋白的序列就可能被重建。很显然,这种策略将产生非常复杂的肽段混合物,从而对当时的分离技术(GC)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时,最大的挑战来自于如何省去繁琐的衍生化步骤而实现肽的离子化,否则科学家的分析对象只能局限于那些高丰度蛋白。 一个颠覆性的突破发生在1981年,也就是快原子轰击(FAB)的发展。这是第一次使得人们可以无需对肽(其分子量可以达到 〉1-2KDa)进行改性就可以完成很稳定的离子化。而这也对质谱仪器的质量范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很快,这种离子源技术就被Hunt等人整合到了串联质谱上,从而为肽段测序提供了一种稳定的方法。 尽管FAB-MS和FAB-MSMS对于肽和蛋白分析而言是一个巨大的突破,但它们最主要的缺陷是很难直接与液相分离连接。1989年Fenn等人验证了电喷雾离子化(ESI)技术在蛋白分析方面的应用。除了可以电离大分子蛋白以及进行准确的质荷比测量外,这个方法的另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实现了在大气压下的电离。这就简化了液相分离与质谱之间的接口。而在ESI这一颠覆性的创新出现后的几年里,FAB就渐渐被边缘化了。尽管和基质辅助激光解吸附离子化(MALDI)技术类似,围绕着这项技术的最初热情是集中在完整的蛋白质量的测量上,但是ESI的一个明显优势是通过与色谱技术(如:NanoLC)联用来完成更高效率的肽和蛋白的测序。 仪器控制语言(ICL)是由Finnigan MAT最先开发出来的一项具有颠覆性的创新技术。它具有一个初级的“智能”水平,可以实现自动数据采集、数据交互和根据实时数据对仪器操作进行控制。ICL事后被证明可以提高MSMS和其他实验的效率,从而使得大规模蛋白组学成为可能。现在它已成为所有用于蛋白质组学的质谱仪器的一项标准技术。 “鸟枪法”应用于蛋白质组学是一个很重要的里程碑。在用鸟枪法为基因组测序的时候,先将基因组DNA打断,分段测序,然后利用计算机重组在一起,从而确定一个生物的基因组序列。鸟枪法在蛋白质组研究中的应用方式与此相类似。首先将蛋白质混合物降解成肽段的混合物,再送入质谱进行分析,从而得到各肽段的质量数。为了得到更丰富的序列信息,质谱仪会选取某些肽段进行再次破碎(即二级质谱),得到更小的氨基酸序列片段。检索软件根据二级质谱信息与相应的数据库匹配,可得到肽段的确切序列,进而拼接成混合物中各蛋白质的完整序列,从而鉴定各蛋白。因此可以说,串联质谱对于“鸟枪法”在蛋白组学中的应用是至关重要的,它们使得大规模、高通量的数据分析成为可能。这对于传统的蛋白分析方法而言,是颠覆性的。 大规模数据分析技术的发展使对蛋白混合物直接分析成为可能,人们可以即时收集和破译数以千计的串联质谱谱图。由于样品处理过程的简化,使得样品损失降到最低,从而可以达到一个很高的效率和灵敏度。这一点对于那些始终暴露于新的、活性表面的低丰度蛋白分析尤为重要,因为这种暴露会导致大量的样品损失。 随着分析蛋白复合物和亚细胞区室方法的建立,下一步的目标自然就对准了开发对完整细胞分析的方法。全细胞分析是一个很复杂的工作。开发全细胞分析方法的挑战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首先,需要开发合适的消解蛋白混合物的策略;其次,要有好的方法来分离这些复杂的肽混合物。在全蛋白组分析中,对溶液中蛋白的初始消解是一个非常关键的起始点,因为高效且完全的消解对于获得高的蛋白组覆盖度至关重要。而蛋白组分离的目的则是为了尽可能在最短的时间里提高峰容量和分离效率。要实现这一个目标其实是很困难的。如果峰宽过窄,由于质谱仪扫描速度的限制,可能导致肽峰的丢失。因此,分离效率必须要和质谱仪器的扫描速度匹配。良好的分离对于降低离子抑制以及提高动态范围是很重要的,同时,它也推动了一次分析过程的蛋白序列覆盖度的不断提高。鉴定蛋白功能 蛋白组学的另一个重要任务是鉴定在一个基因序列里被编码的蛋白的功能和作用。鸟枪蛋白组技术使人们能够通过一些新的策略,而快速获取这些信息。这些策略包括:基于“牵连犯罪” 概念的方法;根据活性将蛋白富集再鉴定;全细胞或细胞器分析等。 定性蛋白组学的最终目的是完成对所有存在蛋白的全覆盖。要达到这个目的,所有的蛋白需要被适当地消解并可溶。使用多蛋白酶消解可以提高序列覆盖度。此外,像电子转移解离(ETD)这样的新方法可以使人们有效地碎片化更大尺寸的肽段。高的序列覆盖度有益于分辨蛋白的亚型。对于复杂的混合物,例如细胞或组织裂解液,离子抑制和动态范围是两个挑战。如果能够很好地降低或消除离子抑制,那么就可以更加均一地实现肽的离子化,从而改善定性和定量分析。动态范围方面的挑战除了与离子抑制有关外,主要是和质谱仪器的检出限有关。除了离子抑制和动态范围外,第三个问题是质谱的峰容量。针对这个问题,可采用的一个变通的策略就是所谓的“数据独立采集(DIA)”,它已成为一个商品化技术。随着质谱仪器扫描速度变得越来越快,采用DIA技术进行鉴别也就变得越发可行。我们可以看到,每一代串联质谱较之其上一代都会有显著的改进,这推动着鸟枪蛋白组学向获得一个完整蛋白组发展。不过,如何判定何时算是我们获得了一个完整蛋白组依然是很困难的。此外,获得一个完整蛋白组的关键是要有一个合理的实验策略,而非采用一个耗时的“蛮力搜索”策略。生物体系的调控 可用于修饰蛋白的分子结构非常之多。这些修饰有些是具有明显的调控功能的,有些则只是改变蛋白的化学特性,而没有明显的调控功能。具有调控功能的修饰通常是可逆的,一个例外是蛋白水解过程。 质谱在很久以前就被用于对蛋白修饰的分析。对于高度规则的分子(如蛋白)进行质量测量是鉴定那些意料之外的新增分子结构的一个很直接的方法。随着基因组测序开始出现以及蛋白鉴定方法的发展,修饰鉴定的基本思路开始有所变化。Yates等人证明了可以采用数据检索方法通过串联质谱数据来鉴定翻译后修饰。快速破译修饰蛋白或肽的串联质谱图和明确修饰位点的能力使人们可以进行相应的大规模分析工作,从而更好地了解修饰的生物学机理。此外,大规模修饰位点的分析已经拓展到包括所有可被富集的修饰,这也同时促进了新的富集方法的发展。蛋白定量 稳定同位素标签(SIL)的发明使人们产生了利用质谱数据进行分子定量的想法。再者,对于体内代谢研究而言(例如:确定氨基酸的重要性),SIL也是定量质谱的一个必要要素。 早期的蛋白质组定量涉及到双向凝胶电泳的使用,但这一方法对于蛋白染色有着很高的要求。而质谱技术与双向凝胶电泳的结合使得人们可以比较容易地对凝胶上的蛋白进行分析和鉴定,从而也使双向凝胶电泳在生物学研究中得到充分利用。基于质谱技术的蛋白鉴定方法大大减少了鉴定时间和工作量,同时也可以实现蛋白鉴别和定量的结合。 为了得到更加准确的定量方法,SIL方法与质谱被结合在一起,以用于完整蛋白的分析。一些采用稳定同位素代谢标记方法或使用含标签的试剂(如稳定同位素标记的氨基酸)进行共价标记的手段随之出现。1999年,Gygi等人提出了一种不同的方法,即同位素编码的亲和标签(ICAT)。尽管ICAT方法在概念上很完美,但在实际当中还是有不少缺陷,例如:其鉴别和定量常常是基于一个多肽/蛋白分子,从而导致统计学分析很受局限。此外,由于为了富集需要使用基于抗生素蛋白的体系,从而使多肽回收也很困难。体内标记整个动物 将稳定同位素标签引入到人体和动物体内是为了用于测量分子的最终代谢产物。代谢分析通过痕量同位素标记的氨基酸和诸如同位素比率质谱技术来实现。代谢稳定同位素标记对于研究动物生物学而言是个非常有力的方法。整体动物标记使研究课题可以涉及到较之细胞系更为复杂的体系,并可以更好地反映有机体生物学机理。动物体的稳定同位素标记使人们可以使用组织或器官进行疾病研究。此外,组织和器官实际上是许多不同细胞类型的集合,换句话说是系统的系统,所以最终,研究目的会指向理解这些细胞的合集是究竟如何发挥它们的功能的上来。定量与鉴别的悖论 对于鸟枪蛋白组学而言,定量与鉴别同时进行的策略会产生一个自相矛盾的悖论。在一个全模式下对一个复杂体系中的蛋白进行鉴别,这需要快速的扫描仪器和高效的色谱以实现MSMS峰容量的最大化。仪器应当能够快速地采集一个肽段的数据,然后移向下一个新的肽段。而肽段定量则需要采集到足够多的数据点,从而实现准确测量两个形态之间的差别。“明快”对“持久”,这两个相互矛盾的需求导致了人们会对用于定量的数据质量做出一定的妥协,原因在于针对肽段鉴别的检出限往往要超过定量限。另一个问题是在定量实验中,对于“存在或不存在”的测量。为了对一个测量结果进行后续计算,大多数软件工具要求被重和轻同位素标记的肽段均要存在。而当不同标记的肽段比例超过10:1时,定量效率就会开始下滑,一些大的变化可能会被漏掉。一些非标记方法,例如光谱计数,能够更好地测定一些大的变化,但是它们的准确度不如标记方法。未来展望 为了充分了解人体生物学,科学家们必须要开始了解蛋白的亚型和修饰的功能,这也对相应的分离和测量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满足这一需要,我们需要可靠的方法来实现对完整蛋白的分子量和序列的测试。“由上而下”的质谱技术目前仍然在发展当中,我们期待着未来能有突破性的创新出现,以降低质谱的成本和复杂性,从而能使更多的人使用它。而就当下的过渡阶段而言,在过去的几年里,针对5-10 KDa的肽段的测序和表征,质谱分析器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不过能够将蛋白切到5-10 KDa肽段的蛋白酶剪切或化学剪切方法仍需进一步发展。更高分辨率的质谱结合ETD能够使得对于这些中等尺寸的多肽的表征更加容易。 蛋白复合体代表了细胞内的一个更高阶的结构。确定蛋白亚型或被修饰后的形态如何影响蛋白复合体的功能或活性将是下一步的工作。同时,我们也期待质谱仪器能够通过科技进步和激烈的商业竞争而继续以一个较快的速度发展。为了给蛋白质组学提供更好的工具,质谱仪器的扫描速度和灵敏度将会得到进一步提升。(主编当班) Acknowledgement To help us to finish this story, Prof. Yates kindly provided instrument.com.cn with his perspective article (2013) on which the first half of his presentation at the conference is based. We herein would like to appreciate Prof. Yates for his full support to our work.
  • 展环境质谱新发展 中国环境质谱大会圆满闭幕
    仪器信息网讯 2023年3月27日,由中国物理学会质谱分会主办、山东科技大学承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环境化学学科支持的“中国环境质谱大会”于山东省青岛市圆满落下帷幕。本届环境质谱大会历时3天,共安排各类学术报告一百余个,吸引来自全国各地的质谱及环境化学领域专家学者、相关企业厂商代表等近600人参与。27日上午,清华大学张新荣教授、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吴永宁研究员、香港浸会大学蔡宗苇教授、复旦大学陈建民教授、中科院城市环境研究所朱勇官院士、南京大学陈洪渊院士等6位专家带来精彩大会报告。大会现场报告题目:单细胞质谱分析的方法与仪器研究报告人:清华大学 张新荣教授单细胞质谱检测技术的蓬勃发展对癌症等生物医学前沿领域的基础科研与临床应用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在单细胞质谱领域,张新荣教授及团队一直走在前列。报告分享了过去数十年间,张新荣团队在单细胞质谱技术上所做的重要工作,包括利用稀土同位素探针取代荧光探针,ICPMS检测器取代荧光检测器的质谱流式细胞分析技术的探索、利用质谱流式技术进行成像分析以及在单细胞代谢物分析方法研究,更重点介绍了近年来团队及合法方在相关仪器研究及商品化方面的进展。报告题目:替代蛋白与细胞工厂中合成生物学法规科学报告人: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 吴永宁研究员近年来,来自传统牲畜以外来源的替代蛋白成为了合成生物学领域重要的产业方向之一,其对缓解粮食安全问题以及实现碳中和等有着重大意义。各国高度重视其发展,树立大食物观,树立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将成为未来食品产业发展的新方向。但是,随着新兴食品生物制造工业的发展,对相关技术及行业的监管问题迎来了新的挑战。报告中,介绍了当下国内外在生物合成、细胞工厂及相关产品监管法规的的科学定义及面临问题挑战,以及国内外在法规建立上做的相关探索。报告题目:新型环境污染物的鉴定分析和毒理学研究报告人:香港浸会大学 蔡宗苇教授新污染物一般指新近产生或发现的,人工合成或自然存在的化学物质或微生物,其在环境中存在的浓度可引起已知或可疑的毒性作用与健康危害。近年来,新污染物由于其环境危害性,引起了政府的高度关注。目前,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内分泌干扰物、抗生素、微塑料等新污染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报告以课题组在PPD醌类新污染物方面做的最新研究为例,分享了质谱在环境新污染物鉴定、健康效应以及毒理研究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报告题目:大气二次气溶胶形成机理高分辨质谱解析报告人:复旦大学 陈建民教授大气气溶胶是大气中存在的各种固态和液态颗粒状物质的总称,这些颗粒状物质通常均匀地分散在空气中构成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庞大的悬浮体系。大气气溶胶是是在线气溶胶高分辨技术贫乏,大气气溶胶也是大气污染的重要来源和组成。大气气溶胶特别是二次气溶胶其组成复杂,其形成机理很多也不明确,而质谱成为了研究相关问题的重要技术手段。报告通过多个研究案例,分享了陈建民课题组通过质谱技术,在气溶胶形成机理研究方面所做的大量工作。同时也分享了,课题组在气溶胶组分在线分析仪器研发方面的进展。报告题目:质谱与光谱用于环境过程与机理解析报告人: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朱永官院士在环境过程与机理解析的科研工作中,以质谱为代表的分析技术发挥着难以取代的重要作用。重金属、有机污染物、抗生素、元素分析以及微生物鉴定等环境分析都离不开质谱技术。报告分享了朱永官团队在质谱用于污染物及中间代谢产物的检测、稳定同位素质谱用于气候变化研究以及拉曼光谱用于抗生素抗性菌研究等方面多个研究案例的最新进展,阐述了质谱、同位素质谱以及拉曼光谱技术在环境研究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报告题目:再论质谱分析面临新时代需求的机遇与挑战报告人:南京大学 陈洪渊院士 从上世纪质谱技术诞生至今,已走过了百年历史,根据对相关学术论文的统计可见,从上世纪90年代至今,质谱更是迎来了爆发性的发展,在原来越多的领域和方向上发挥着重要作用。陈洪渊院士的报告,从质谱诞生发展回顾开始,阐述了质谱发展走过的历史道路,同时对质谱前沿发展方向和领域进行了展望,特别是对单细胞质谱的发展和重要性进行了系统说明。在大会报告环节之后,召开了本次中国环境质谱大会闭幕式。闭幕式由大会执行主席、山东科技大学副校长张建教授主持,大会学术委员会主席南京大学陈洪渊院士致辞,同时在闭幕式上,大会组委会还为颁发了 “优秀墙报奖”。大会执行主席、山东科技大学副校长张建教授主持闭幕式大会学术委员会主席南京大学陈洪渊院士致辞清华大学张新荣教授宣布 “优秀墙报奖”获奖作品陈洪渊院士、吴永宁研究员颁发“优秀墙报奖”大会组织委员会主任 北京师范大学谢孟峡教授闭幕总结在闭幕式尾声,大会组织委员会主任、北京师范大学谢孟峡教授做闭幕总结。在讲话中,谢孟峡回顾本届大会的组织情况,并对全体参会代表、参展商及支持媒体、全体会务组成员及其他相关工作人员等表示了衷心的感谢。本次中国环境质谱大会,现场共有近600位来自全国各地的代表参会,在近3天的时间里,就质谱在环境领域的应用进行了充分的学术交流。本次会议,也是在疫情之后,中国质谱领域首个规模型大会,会议的圆满召开,充分展示了在过去数年间,质谱特别是环境质谱领域科研工作的蓬勃发展。也希望通过本次会议,能够有更多的成果碰撞产生。参会代表合影
  • 质谱技术快速发展 未来市场格局将是“群雄激战”
    p   近年来,随着质谱技术的快速发展,离子源技术及质量分析器技术的变革,质谱仪器设计的快速改进,使得质谱仪成为化学分析领域非常有效的一种分析工具。早些年,我国质谱供应商的数量还屈指可数,到如今,随着分析物质的日益复杂,质谱的需求也日益增长,庞大的市场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厂商加入到质谱供应商行列,可以预见未来质谱市场的格局将是“群雄激战”。 /p p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只有先进的质谱技术才能够让仪器厂商们从暗潮汹涌的质谱市场中脱颖而出。为了帮助更好的了解当前中国质谱技术,笔者特意查阅相关资料,结合当前质谱热闻,分析预测了未来几年中国质谱技术的发展方向,希望能够为有志人士提供帮助。 /p p   众所周知,离子源是质谱的核心部件之一,它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质谱的灵敏度。针对离子源,国内外都开发了许多实用技术,其中部分技术国内还具有知识产权,值得进一步大力发展,这要看应用的定位。高效化、灵活化、专用化、简便化,是可以重点考虑的内容。 /p p   近年来,随着国内外质谱技术飞速发展,质谱仪市场需求迅猛,成为分析领域最重要的仪器。质谱仪是将物质粒子电离成离子,通过适当电场或磁场将它们分离,并检测其强度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的仪器。 /p p   质谱的动态范围还远远不能满足实际应用需求,混合物检测,永远会丢失低丰度组分,这从离子化的竞争性抑制,就产生这个问题了。因此,改善离子源才是提高动态范围的根本之道。基于金属标签的免疫单细胞质谱技术为解决复杂基质中的快速准确定性和定量分析,带来了一个很有价值的启示。 /p p   除上述细分技术外,得益于质谱技术的发展,过去几十年来,许多临床检测实验室已经陆续引进质谱技术,因为与传统的检测方法相比,质谱技术具有高灵敏度、高特异性和高准确度的特点。质谱技术在临床检验中的应用,主要涉及临床生化检验、临床免疫学检验、临床微生物检验以及临床分子生物诊断等方面。正是由于质谱技术在生化检验中的优异表现,进一步促进了质谱技术在临床检验中的迅速发展。 /p p   看到越来越多的国产厂商将目光投向了质谱,计划加入中国质谱大军 并且国家也对质谱有了更多关注,我们有理由对中国质谱充满信心。当然在中国庞大的质谱市场中,目前中国厂商的声音还很弱小,中国质谱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突出重围”还需时日。希望我国众多的质谱企业能够通过自身的积极努力,推动中国临床质谱行业的发展。与此同时也期待,在不久的将来,我国质谱技术能更好、更广泛的为我们服务。 /p p br/ /p
  • 国内在线质谱仪发展走在路上
    在线质谱仪是一款比较高端的在线分析仪器,虽然国内国产质谱仪逐渐开始有应用,但国内市场对国产质谱仪的认识和应用还在起步阶段,市场仍被国外企业垄断。究竟国内在线质谱仪发展到了什么程度,又遇见了哪些难题? 12月17日,在由中国石化扬子石油化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扬子石化)和聚光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聚光科技)承担的“大型石油化工环氧乙烷/乙二醇装置(EO/EG)首套国产在线质谱分析仪系统工程应用”项目成果鉴定会上,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分析仪器分会秘书长曹乃玉通过媒体的镜头,表达了个人对国内在线质谱仪发展现状的看法,以及对企业仪器研发的建议。 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分析仪器分会秘书长曹乃玉 安全可靠的品质才能赢得客户 随着应用的广泛和平台的提升,国内在线质谱近五至十年得到了快速发展,在制造和应用上都有很大进步,逐步在中高端市场有了一定的地位。曹秘书长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中国在线质谱仪专业技术正在路上。“虽然从进出口的量上看,高端产品大部分是进口的,并且这种现象将维持一段时间。但国内企业这几年发展速度非常快,在大型、高端的关键工艺平台上逐步占据一席之地。所以我说这个技术是在继续前进,行业前景非常好。” 谈及此次鉴定会上的Mars-550在线质谱仪,曹秘书长表示,聚光科技从成立至今,一直把落脚点放在技术上,而非销售和营销。因此,经过几年的研发,聚光科技在线质谱仪技术有了突破,体现在产品的快速检测、准确性、可靠性,包括免维护和速度快等方面。这款产品中还包含了该公司的几项专利,如防爆产品的能力和内部可控制温度的能力。这些技术的添加是为了保证用户获得更好的使用效果,让用户能用最少的操作、最少的维护、最少的反复更换备件,得到最大的效益和产出。 曹秘书长进一步表示,企业如果想得到快速发展,首先必须要准确把握用户需求,提供快速响应、可靠数据以及尽可能的免维护。而这一切的背后都是大量的技术在支撑。“所以我觉得这是所有制造商应该关注的问题。这次鉴定会给用户传递一个讯息,告诉用户用了我的产品可以保证产品安全可靠,同时减少维护,这些已经变成很多企业的核心技术。”集成创新、应用技术及售后服务成最大问题 质谱仪是一款精度高、制造难度大、维护环境和应用背景都比较复杂的产品。虽然制造行业呈现出较好的发展态势,但是也存在诸多问题。曹秘书长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国内这一行业面临的第一个主要问题是如何集成创新。“从全局上应该有专业的团队和专们的研究场所来进行核心传感器及材料的研究。而企业当前首要应具备集成能力,就是有办法集中到全世界最合适的传感器和零部件的能力。” 更为重要的是要面对应用技术问题。企业最终销售的是技术而非产品。曹秘书长表示,目前有多少企业认认真真掌握了用户应用过程的工艺点,掌握了应用路线图,掌握了仪器在应用中间存在的问题、背景和充分条件?这前面的所有问题都是在背后要实实在在落实在最基本的制造工艺技术上。这种工艺技术体现在在线质谱上就是系统集成技术,这一点也是企业面临的非常大的问题,也是集成创新的突破点,能否满足用户的关键点。 第三个问题就是售后服务,这是分析仪器行业里永恒的话题。快速解决能力、应变能力和迅速响应能力,是用户选择的一个方向。售后服务可能也是大部分企业所欠缺的地方。快速的响应与反映表明的是企业的品德问题,快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反映的是企业的专业技术实力问题。 在成果鉴定会上,她也表示,企业的责任促使其优质产品被客户信任,这是双方合作最基础的点,她希望国内仪器研发制造企业,能更多地有责任感,从用户角度研发优秀的精密仪器,为国产仪器的大力发展作出贡献。
  • 快速发展中的中国质谱分析——听院士、顶级专家谈中国质谱发展
    p style=" text-indent: 0em " strong 仪器信息网讯 /strong & nbsp 2017年12月9日,第三届全国质谱分析学术报告会在厦门隆重开幕。仪器信息网联合主办方——中国化学会质谱分析专业委员会,共同制作完成“快速发展中的中国质谱分析”系列专题采访,全景展现中国质谱发展现状。 /p script src=" https://p.bokecc.com/player?vid=F974830A9FF69D9C9C33DC5901307461& siteid=D9180EE599D5BD46& autoStart=false& width=600& height=490& playerid=2BE2CA2D6C183770& playertype=1" type=" text/javascript" /script
  • 郭冬发:打破“同温层”共同推动中国质谱发展
    & nbsp strong & nbsp & nbsp 仪器信息网讯 /strong 近年来,随着质谱技术的发展,从最早的无机质谱到现在有机、生物、医学质谱广泛应用,质谱从一个前沿的科研仪器设备越来越多的参与到我们日常的生活当中。以往,各类质谱学术交流活动虽然很多,但多集中于学科内部交流,不同领域之间的交流较少。所以,需要一个统一的质谱学术会议来聚合各领域的质谱同仁,相互交流合作,共同推动中国质谱的发展。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为此,由中国质谱学会(中国物理学会质谱分会)、中国化学会质谱分析专业委员会和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质谱仪器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的新一届的“2018年中国质谱学术大会”将于2018年11月23-26日在广州市举办。本次大会,作为三大学会第一次联合举办的质谱大会,标志着中国质谱发展迈入新时代。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在大会举办前夕,仪器信息网编辑特别采访了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分析测试研究所所长郭冬发,请他谈谈质谱技术在新能源领域中的应用以及对中国质谱发展的展望。 br/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9/uepic/16a7f46f-19f5-45ed-b8c4-36820a225691.jpg" title=" 图片 1.png" alt=" 图片 1.png" /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text-align: center "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所分析测试所所长 郭冬发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 span style=" color: rgb(112, 48, 160)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112, 48, 160) font-size: 20px " 中国质谱迈入“新时代” 无机质谱焕发勃勃生机 /span /strong /span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郭冬发表示,我国社会经济已经进入了高质量发展的阶段,在这个大背景下,质谱技术要运用新的理念、紧跟时代的步伐、围绕国家的重大需求和面临的问题来发展。从无机到有机,质谱的应用领域在不断扩宽,已经从过去仅仅做一些简单的检测工作,发展到现在“无所不包”。“2018年,随着国家的发展,质谱进入新的发展时代,将在当今社会发挥其独有的价值和作用。”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众所周知,质谱技术最早应用于无机领域。从1906年JJ Thomson发明质谱,并运用于发现非放射性同位素和无机元素以来,无机质谱已经走过了百年历程。但是在百年后的今天,无机质谱并没有过时,恰恰相反,随着技术的发展,无机质谱也跨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焕发出勃勃生机。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郭冬发指出,现在很多人提到质谱,想到的多是有机质谱,认为无机质谱比较简单,研究的内容有限。但这种观点是片面的,无机物是整个地球最大的组成部分,人类周边环境主要是由无机物构成的,正因为如此,现代科学研究首先从无机物开始,质谱也最先应用于无机分析。并且直到今天,无机领域还有很多未解决的工程技术、国家需求以及科学研究问题。同时,随着科学发展,无机与有机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在生物、医药等很多不同的领域,无机物和有机物相互作用都是科研的热点。这些科研探索的过程,离不开无机质谱。所以,无机质谱技术不会被别的技术手段替代,反而随着时代的进步,将会发挥越来越强的作用。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 span style=" color: rgb(112, 48, 160) " strong span style=" font-size: 20px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搭建一体化分析平台 质谱技术为核能源添砖加瓦 /span /strong /span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身在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郭冬发从事的工作与核能源息息相关。他介绍道,目前我国的能源结构仍然以传统的化石能源为主,以电力为例,2017年底我国的火电约占73.4%,核电仅占3.94%。传统的火电会对环境造成巨大压力。而核电能源作为一种高效清洁的新能源,未来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提到质谱如何为核能源服务时,郭冬发表示,无机、同位素质谱贯穿了整个核能源生产过程,在其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在地质找矿的过程中,矿体隐伏在地下,需要运用质谱分析捕捉地表的微弱信息,对矿体位置进行定位;当矿体开采出来后,对矿石成分的分析也是质谱要做的工作;而在将铀矿石加工成黄饼的过程中,中间大量的质量控制也要质谱参与;在整个核燃料循环及其环境,质谱技术也要对其实施监控;到最后高放废物地质处置时,寻找合适的地质处置场址,也需要进行质谱分析以了解其地质背景。 br/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9/uepic/cfc8bbd6-5775-4338-8113-71cd414683f3.jpg" title=" 图片 2.png" alt=" 图片 2.png" /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text-align: center " 郭冬发介绍不同元素的同位素分布情况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基于质谱对核能源领域的重要性,郭冬发的团队配备了一整套完整的无机质谱,并与其他分析仪器一起,搭建了一体化的铀矿地质分析平台(IUGAP)。他认为,现在单一的检测手段难以形成核心竞争力,要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就需要把相关的仪器设备整合,并加入自己特色的一些前处理等相关技术手段,搭建一个全面的分析技术平台。这样才能形成有价值的、稀缺的、不可替代的、短时间内难以复制的核心技术。例如针对一个微粒,如果仅通过扫描电镜技术,虽然可以看到纳米-微米级的空间,但是它没有同位素分析功能。而通过一体化平台,我们可以在扫描电镜标记的基础上,将这个已探知的点转移到质谱,这样就可以测定其同位素数据。除了上述的“坐标转移定位”技术之外,郭冬发团队还研发了许多特色技术手段。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郭冬发也指出,除了利用质谱做方法开发的工作之外,他以及他的团队也从事质谱标准品的研发以及质谱仪器运行维护等工作。他认为,这些工作对于质谱技术的发展也非常重要。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112, 48, 160)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font-size: 20px " 聚焦专用化仪器 中国质谱需开拓原创性道路 /span /strong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谈到中国质谱未来的发展,郭冬发表示,从无机质谱的领域来看,目前中国质谱的核心问题已经不在应用层面,更需要从质谱仪器软硬件研发角度进行钻研。我们在应用以及方法开发上都获得了良好的成果,走在了世界前列;但是,这些成果的获得很多还是基于国外的设备。 “这就像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向上攀登,做出的成果好像不完全属于我们自己。” 郭冬发说道,“中国如果要真正发展自己的质谱,还是需要从原理做起,将每一部分零件都研究透彻,培养出一批真正懂质谱、可以自己组装制造质谱的人才。如果不是从原理出发,对其内在的物理过程研究的不够透彻,那么就很难在技术上有中国自己的发展特色。”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目前,我国的质谱仪器制造相关的技术与国外还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是中国具有巨大的市场空间和大量需要质谱来解决的实际问题。郭冬发指出,这是中国的特色,要依托于此发展我们的仪器设备。针对中国独特的资源特征、环境状况等方方面面的问题,从海量的问题当中梳理出最重要、最有可能用质谱解决的那些,寻找技术路径,制造出相应的专用仪器。这样就可以拥有中国原创性的技术成果,从而在质谱仪器技术层面提高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 nbsp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同时,郭冬发也表示,要重视基础研究,将科学研究与实际问题需求紧密结合,坚持在自己的研究道路上做深做透。无论是基础研究、还是应用研究的相关工作者,都要发挥自身的优势,踏踏实实做研究,这对于发展我国的质谱是十分必要的。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font-size: 20px color: rgb(112, 48, 160) " strong 打破“同温层” 质谱大会将推动中国质谱向前发展 /strong /span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从自身领域出发,郭冬发认为质谱的本质就是助力能源的安全绿色发展,提升每个人的生活质量。他也表示,除了核能源之外,生活中有越来越多的领域都可以用到质谱技术,质谱将作为一个强有力的工具改变人们的生活。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谈到本次广州质谱大会,郭冬发表示他非常期待本次大会的顺利召开。他谈到:“未来质谱内部各学科之间一定会交叉融合,无机质谱的一些成果可能为生物、精准医疗等领域带来启发,反过来,其他学科的成果也有可能会启发我们专业质谱技术的进步。通过这次的交流活动,所有‘搞’质谱的人在一个平台上互相交流,大家可以听到不同领域的各类报告,这就是一个头脑风暴的过程。”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郭冬发借用气象学中“同温层”的概念,来形象的阐述了他的感触。以往的学术会议总是在学科内部举行,大家的知识背景和认知基本一致,处在“同温层”,很难吸收到别的专业成果。而这次的质谱大会完全打破了以往的模式,不同专业都可以在会上相互交流,这就打破了“同温层”的界限,处在不同“层度”知识可以互相渗透,这种全新的碰撞形式,必然会产生新的知识火花。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基于此,郭冬发相信在本次大会上,有这么多的专家学者观点的互相作用,小的知识火花不断涌现,最终会形成影响整个质谱行业的巨大“雷暴”,推动中国质谱的全面发展。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 span style=" font-size: 14px " & nbsp & nbsp & nbsp span style=" font-size: 14px color: rgb(38, 38, 38) " & nbsp 2018年11月23日开幕的中国质谱学术大会上,我们将有望一睹中国质谱事业新风采。仪器信息网作为大会合作媒体,届时将带来精彩报道,敬请期待。 /span /span /p p br/ /p
  • “发展前沿技术,解决分析疑难问题”- 布鲁克质谱高层谈质谱新技术与市场发展
    p    strong 仪器信息网讯 /strong span style="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 2016年9月10日-12日,布鲁克作为高端质谱生产制造商参加了在青海西宁举办的第34届中国质谱学会学术年会。继去年推出用于完整的组织成像的rapifleX MALDI tissuetyper之后,布鲁克在今年的美国质谱年会(ASMS 2016)发布了全新的质谱技术平台捕集型离子淌度QTOF( timsTOF)和rapilfeX TOF/TOF。仪器信息网编辑在西宁会议现场就布鲁克质谱的最新技术与市场情况采访了布鲁克质谱中国区高级商业总监王克非与全国销售经理鲁静。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 img title=" 布鲁克道尔顿中国区高级商业总监王克非与全国销售经理鲁静.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09/insimg/97e1da20-fbb8-4bc1-be16-50fd7b344b15.jpg" /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font-size: 14px " strong 布鲁克道尔顿中国区高级商业总监王克非与全国销售经理鲁静在布鲁克展位合影 /strong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   timsTOF是一款将布鲁克专利TIMS(Trapped Ion Mobility Spectrometry)技术与ESI-QTOF质谱联用的布鲁克最新技术。王克非博士在本届质谱会质谱检测新方法的研究分会场详细介绍了timsTOF捕集离子淌度高分辨质谱原理及应用,到场听众对该技术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质谱检测新方法的研究分会场.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09/insimg/15fd8de7-94ec-405c-b7bc-9e888fe6786a.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font-size: 14px " strong 质谱检测新方法的研究分会场 /strong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font-size: 14px " strong img title=" 王克非博士.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09/insimg/b5809cd5-a6eb-493f-94b6-1daf12d41e27.jpg" / /strong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font-size: 14px " strong 王克非博士在质谱检测新方法的研究分会场介绍timsTOF捕集离子淌度高分辨质谱原理及应用 /strong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   在报告之后,仪器信息网编辑针对timsTOF的原理与技术创新采访了王克非博士。据王克非介绍,捕集型离子淌度技术(Trapped Ion Mobility)是近几年新发展的离子淌度新技术,布鲁克成功将这一技术用在了液质Q-TOF产品中。其离子淌度分析部分包含离子漏斗和淌度分析器,能够捕获聚集离子以达到更高的分析效率。与传统离子淌度的载气与离子同方向流动不同,tims的分析是载气与离子在电场作用下反方向流动,较大离子因淌度较小而先流出进入质谱分析。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   timsTOF能够提供高分辨的淌度和质谱分析。据介绍,该系统的离子淌度分辨率R超过了200。而独特的离子淌度扩展技术imeX能够调整淌度的分辨能力。用户可以在分辨率与所需求的分析质量数(m/Z)范围之间平衡选择,给科研工作带来了灵活性。timsTOF可应用于同分异构化合物的分析,因为异构体在一般的LC-MS/MS上很难分析。timsTOF还可分离和排除母离子干扰离子,极大程度降低背景噪音,提高二级图谱质量。timsTOF在分析中可以得到准确的(& lt 0.5%) 碰撞截面值(CCS),为复杂物质定性定量分析提供了另一个关键参考信息。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   王克非还提到,离子淌度质谱系统的软件是体现系统优越性的重要一环。timsTOF采用开放的数据格式(*.tdf)和开源格式SQLite支持用户定制分析过程与算法。灵活的软件使用户能根据高分辨的离子淌度质谱数据实现在热图、mobilograms和质谱谱图之间的相互分析研究。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   布鲁克在离子淌度技术发展方面做出新的技术突破,于今年把捕集离子淌度技术与QTOF的结合带给了用户。对此,王克非感叹说:“匠人匠心,德国先进技术一直在传承,在这背后是对高端质谱技术的坚持和热爱”。和布鲁克其他Q-TOF质谱一样,timsTOF能够获得精确的同位素峰形以及干净的MS/MS谱图,得到真实性更强的同位素分布(TIP)。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   除此之外,今年布鲁克先进的MALDI产品家族又添了新成员MALDI TOF/TOF –rapilfeX TOF/TOF,以满足更高应用需求,是科研工作者在生物药和生物仿制药的Top-down测序、糖基化结构分析、二硫键或三硫键定位分析和错配分析、组织成像等方面的最佳选择。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   王克非对布鲁克质谱的在中国的销售情况比较乐观。2016年上半年,受欧洲经济疲软的影响,布鲁克质谱在全球的销售业绩出现小幅下滑,但布鲁克质谱在中国的销售额却获得了2位数的增长。他透露,“今年MALDI质谱在中国销售额已经超过了100%的增长。布鲁克MALDI质谱在政府机构、科研、临床及工业微生物市场全面开花。”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left " span style="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   今年7月份,布鲁克质谱对内部进行了重新部署,正式任命原区域销售经理鲁静为全国销售经理。对于布鲁克MALDI质谱在中国的发展情况,鲁静补充说:布鲁克MALDI Biotyper是取得国内医疗器械许可证为数不多的质谱仪器之一,目前在国内医院微生物检验科、食品安全系统、疾病控制等系统得到了用户好评。除此之外,我们也能够为临床医院、科研院所等用户提供用于分子成像、蛋白组学研究等领域的高端研究级MALDI质谱。目前,在微生物鉴定之外的医学领域是我们的高增长区,主要是质谱用于精准医疗的热潮中。MALDI-TOF由于操作便捷易学、图谱简单易解等特点已成为医生和新兴的医疗企业首选的质谱平台,各种围绕着MALDI-TOF的诊断解决方案不断被开发出来。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 img title=" 布鲁克新技术交流会:应用专家潘晨松.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09/insimg/cdcda811-91ac-4b65-ae6b-44917541eb47.jpg" /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font-size: 14px " strong 布鲁克新技术交流会:应用专家潘晨松介绍《基于液相色谱-质谱联用的代谢组学研究中代谢物的结构鉴定进展》 /strong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left " span style="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   对于布鲁克独有的傅里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仪(FTMS),鲁静透露:在继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和中科院大连化物所之后,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将成为国内第三家拥有最高分辨率15T FTMS的研究机构。鲁静对FTMS的应用充满信心,她表示:目前在国内拥有2台和2台以上FTMS的单位逐渐增加,FTMS的应用技术正在不断发展。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   在2016年8月的国际质谱大会(IMSC 2016)上,布鲁克发布了最新的FT质谱solariX 2XR。该产品具有7T磁场价格适中,在1秒检测时间内能够达到120万的检测分辨(m/z 200),可以稳定的获得未知小分子化合物的分子式。用户能够利用solariX 2XR质谱获得1千万以上的分辨率,清晰分辨出其他质谱技术无法分辨的质谱峰,可用于进行石油、可溶性有机质、质谱成像、代谢组学及自上而下蛋白质组学等研究领域中的极度复杂样品。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left " span style="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   在问到对今年的最新产品timsTOF的市场前景预估时,鲁静表示,布鲁克的QTOF具有很多优势,如鉴定的重要指标同位素峰型最为接近真实值。再加上timsTOF融入了最新的捕集IMS技术,已经引起了很多用户的关注,截止目前已经产生了订单。她表示,希望timsTOF能够帮助更多的科研工作者解决分析难题。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right " span style="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 仪器信息网编辑:郭浩 /span 楠 br/ /p
  • 2024上半年质谱新品盘点,国产质谱向高端发展!
    2024年上半年,质谱行业迎来一波新品发布热潮,众多国内外厂商纷纷推出新型质谱仪器,涵盖飞行时间质谱 (TOF)、四极杆质谱 (Q)、离子阱质谱 (IT) 等多种类型,满足不同领域的研究需求。本文将盘点这些新品,并从其应用领域、质量分析器类型以及各厂商的质谱特点进行归类。(以下新产品的盘点,仅限于申报2024年度“科学仪器优秀新品评选”,以及发布在仪器信息网资讯栏目的部分产品,鉴于篇幅的原因不能面面俱到,如有遗漏,欢迎大家留言补充。联系邮箱:wugq@instrument.com.cn)2024上半年质谱新品(按发布时间顺序)序号公司名称仪器名称上市时间1珀金埃尔默企业管理(上海)有限公司NexION 2200 ICP-MS2024年1月2盈峰环境科学仪器产品公司YF-TOF-6000挥发性有机物飞行时间质谱仪2024年1月3苏州安益谱精密仪器有限公司四极杆-傅里叶变换静电阱气质联用仪2024年4月4钢研纳克检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电感耦合等离子体三重四极质谱仪 PlasmaTQMS 10002024年4月5岛津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岛津MALDI-TOF质谱仪MALDI-8030 EasyCare2024年5月6沃特世科技(上海)有限公司(Waters)XevoTM TQ-S cronos2024年5月7沃特世科技(上海)有限公司(Waters)XevoTM TQ-S micro2024年5月8沃特世科技(上海)有限公司(Waters)XevoTM TQ-XS2024年5月9沃特世科技(上海)有限公司(Waters)新型高端型号XevoTM TQ Absolute2024年5月10沃特世科技(上海)有限公司(Waters)ACQUITY QDa II质谱检测器2024年5月11岛津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LCMS-8060RX2024年6月12岛津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LCMS-8050RX2024年6月13岛津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LCMS-8045RX2024年6月14布鲁克道尔顿(Bruker Daltonics)布鲁克neofleX&trade MALDI-TOF/TOF 空间成像质谱仪2024年6月15布鲁克道尔顿(Bruker Daltonics)布鲁克 timsTOF Ultra 2 捕集离子淌度质谱系统2024年6月16赛默飞世尔科技公司(Thermo fisher scientific)Thermo Scientific&trade Stellar&trade 质谱仪2024年6月17赛默飞世尔科技公司(Thermo fisher scientific)Orbitrap Ascend Editions Tribrid系列超高分辨质谱仪2024年6月18沃特世科技(上海)有限公司(Waters)Xevo&trade MRT台式质谱仪2024年6月19安捷伦Agilent 7010D 三重四极杆气质联用系统2024年6月20SCIEX(上海爱博才思分析仪器贸易有限公司)SCIEX 7500+ QTRAP质谱2024年6月21SCIEX(上海爱博才思分析仪器贸易有限公司)Echo MS+声波激发质谱2024年6月22清谱科技Gemini双线性离子阱小型质谱仪2024年6月新品数量可观,技术提升应用更加广泛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2024年上半年厂商质谱仪21款新品中80%都来自于进口厂商,涵盖了多种类型的质量分析器,展现出多元化趋势。其中,四极杆质谱仪占据主导地位,共有11款,占总数的52.4%。沃特世推出5款新品以及1款质谱检测器,数量位居第一,岛津紧随其后,推出4款新品,以及还有赛默飞、布鲁克和SCIEX各推出的两款新品。这些新品质谱仪器在性能以及应用领域上都较之前的产品做了提升,主要在食品安全、环境监测、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等多个研究方向。沃特世的Xevo&trade MRT台式质谱仪的创新点是其多反射飞行时间的设计,在复杂基质等的分析中数据更加全面可靠;另有其Xevo&trade TQ-S cronos可用于食品、环境和法医毒物学等领域。岛津的MALDI-8030 EasyCare更多的适用于MALDI成像、聚合物分析、微生物鉴定、寡核苷酸分析、生物大分子质量分析(蛋白、多肽、抗体、脂类、糖类)、小分子质量分析及临床研究生物标志物分析等领域。相比之下,布鲁克的neofleX MALDI-TOF/TOF 空间成像质谱仪,则是专为从靶标蛋白质、聚糖分子、代谢物、脂质、内源性多肽到mRNA/DNA的全景式空间表征及关联性探索的空间多组学MALDI成像而设计;并且其推出的timsTOF Ultra 2捕集离子淌度质谱系统则是分析小型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s)低丰度蛋白质,以及用于微生物群落中的细菌细胞、从生物活检样本中发现癌症新抗原的免疫肽组学等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利器。赛默飞推出的两款质谱中,Orbitrap Ascend Editions Tribrid系列超高分辨质谱仪扩大多重定量蛋白质组学、靶向和非靶向代谢组学、脂质组学、糖蛋白质组学和糖组学实验的范围。Thermo Scientific&trade Stellar&trade 质谱仪提供了创纪录的大规模定量性能,将靶向定量推向单细胞水平,较Orbitrap Astral来说其更侧重于靶向定量和生物标志物的发现。SCIEX的SCIEX 7500+QTRAP质谱较上代产品不仅耐用性更强,还具备卓越的抗污染能力,有效减少停机时间,确保系统持续保持高灵敏度状态;另外,其全新一代的SCIEX Echo MS+ 系统将高速声波液滴激发技术 (AEMS) 与高分辨飞行时间质谱SCIEX ZenoTOF 7600 系统相结合,进一步增强了高通量筛选能力。珀金埃尔默推出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新产品NexION 2200 ICP-MS,其所提供的三级质量分辨和干扰消除能力能够实现ppq级检测限,另外快速四极杆扫描和超强数据采集能力有利于单颗粒、单细胞、激光成像微区和多元素形态分析等。以上新品的功能在以往基础上不断改进提升,更优化的去满足不同分析需求,为科研人员和临床工作者提供了更多选择。继QTOF后,国产高分辨质谱又一新突破安益谱推出了国产首台高分辨傅里叶变换静电阱质谱。支持四极杆和傅里叶变换静电阱同步混合扫描实时分析对比。区别于C-trap,Cassitrap 120K采用了线形离子阱突破LMCO,并具备富集和串级的潜力,并且透镜组可实现≥50%的离子传输效率。这一里程碑不仅标志着我国在高分辨质谱仪器领域的重大突破,更是中国高质量质谱技术迅猛发展的起点。清谱科技作为一家主营高端质谱检测设备的高科技国产企业,其已经设计了多款便携式质谱仪器,而新品Gemini双线性离子阱小型质谱仪更是实现了单次进入真空系统的有限离子,能够采集到数十个质荷比的MSn质谱数据,尤其是针对单细胞、组织成像等痕量样品的有效利用并采集到足够丰富的数据具有显著优势。除此之外,钢研纳克电感耦合等离子体三重四极质谱仪Plasma TQMS 1000的串联四极杆设计实现化学高分辨,提升干扰消除能力,满足材料、地质、环境、矿冶等领域的各种分析需求。盈峰环境也推出了YF-TOF-6000挥发性有机物飞行时间质谱仪,成功突破了SPI+CI高效电离传输一体化化学电离源、四极杆+离子透镜的高效离子传输系统及垂直加速二级反射式高分辨质谱分析器等三大“卡脖子”关键技术,这标志着国产质谱仪技术领域正在逐步崛起,为中国质谱仪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另外,本文还对2024年上半年获批的国产医疗质谱仪做了总结(如下图),多款国产产品获得医疗器械注册证,标志着国产医疗质谱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从图中明显可以得出,LC-MS/MS系统依旧是医学领域行业运用最多的技术。这些产品的获批,将推动中国医疗质谱仪产业发展,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更加精准、高效的技术支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质谱仪市场前景广阔。但同时,质谱发展也面临着新的挑战,例如有如何降低质谱仪的制造成本,使其更加普及;如何提高质谱仪的易用性,使其更容易被普通用户操作;如何将质谱仪与其他分析技术相结合,发挥更大的作用;以及在国家持续重视科学仪器研发的背景下,如何推动质谱仪器国产化进程等等。总之,2024上半年质谱新品盘点所体现出的多款质谱新品仪器质谱仪器在应用领域、分析器类型等方面不断创新,国产仪器向高端发展、国产化率提升的行业发展态势,为分析检测行业人员提供了更加高效、精准的分析工具。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质谱仪器将会更加小型化、智能化,并应用于更多领域,为人类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 国产质谱发展方向研讨会召开
    仪器信息网讯 2013年12月13日,由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组织的系列&ldquo 科学仪器发展高层沙龙&rdquo 之&ldquo 国产质谱发展方向研讨会&rdquo 在北京钢铁研究总院召开。出席此次研讨会的有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荣誉理事长闫成德、秘书长刘长宽、副秘书长刘文玉,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分析仪器分会秘书长曹乃玉,以及来自国内科研单位、质谱企业的专家共约40余人出席此次研讨会。研讨会由刘文玉主持。 会议现场   质谱仪是近年来发展速度最快的分析仪器之一,在制药、生命科学、食品、环境、国防、外太空等领域发挥着必不可少的作用,其重要性毋庸置疑。虽然国内质谱仪的研发历史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就已经开始,但是真正推出商业化质谱仪产品不到十年。国内具有较强研发实力的公司,如:东西分析、广州禾信、江苏天瑞、聚光科技、舜宇恒平、普析通用等陆续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进行质谱仪的研发和生产,并且推出了一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目前,国产质谱仪所占的市场比重不超过5%。   近年来,国家政策、各级学会协会、媒体、专家等都对国产质谱给予了极大的重视和关注,但是质谱毕竟属于大型分析仪器,需要光、机、电、材料等很多技术层面的通力合作才能够顺利进行。此次研讨会,围绕国内国外质谱差距、国产厂商应该生产什么样的质谱仪、国家支持、人才培养等一系列问题展开了激烈讨论。笔者摘录部分目前关注度较高的议题和讨论情况以飨读者。   1、已经有不少商业化的质谱仪逐渐推向市场,那么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ldquo 卖给谁&rdquo ?应用科学家是否应该为国产质谱仪的发展埋单?   质谱仪对于科研人员来说,是其完成科研任务时所使用的工具之一,为了高质量的完成任务,在资金允许的情况,肯定是倾向于购买高质量质谱仪器,这一观点得到了很多在座专家的认同 如果一个实验室同时拥有来自不同厂家相的同类产品,实验人员或者学生肯定是排队等候使用最好用的那台仪器设备 因为他们的目的就是出最好的数据,发表有影响力的论文。甚至有些科研人员买了高质量的仪器之后还要&ldquo 拆一拆,动一动&rdquo ,来满足某些特殊要求。   那么国产质谱仪器就进不了一流实验室了吗?专家给出了两个解决方案,一是联合培养人才,厂商与科学家合作研究,共同培养人才,获得的研究成果由仪器厂商无偿使用 二是一些专用领域对于仪器设备的指标要求不是特别高,但是要求仪器设备一定是专用化、特别稳定 目前已经有一些国产仪器厂商在一些专用领域站住了脚跟,而且依靠这些领域成功上市。   也有专家认为,一些常规的实验研究,国产质谱仪已经够用 也并不是所有的实验室都需要高端质谱仪器,一些用户购买仪器设备不是从&ldquo 解决问题&rdquo 出发,而是最求高指标,功能多样化,这样会造成很多浪费。   2、国内国外质谱仪的差距到底在哪些方面?   国内科学界对于质谱技术的创新贡献比较少,一些创新仍然停留在论文阶段。因此差距可能是从硬件到软件全方位的差距。   在研讨会上嘉宾提到比较多的是整机差距。核心零配件也许可以买得到,或者国家通过重点项目支持、军转民项目等帮助企业克服 但是一旦组装成整机系统就是另外一回事了。最典型的事例是买了国外某厂家的仪器,拆机之后再重新装回去,指标已经不是原来的了。   也有专家认为,核心部件仍然差距比较大。即使制造出了在外观和尺寸一模一样的核心部件,但是使用起来效果却不一样,材料的选择和材料处理技术非常重要 尤其是关键部件的生产工艺很难在短时间内提高。   但是,国产厂商也是幸运的,正处在一个信息、人才全球化的开放时代,很多技术障碍不需要走那些主流质谱厂商所走过的路,一些技术可以迎头赶上。另外,中国市场是全球增长最快的市场,国产厂商在挖掘应用需求、售后服务方面都有先天优势。   3、应用方面开工不足   应用方面需要加大力度。仪器公司想做好应用研究,是一个非常高昂的投入。首先要有高端人才常年持续不断地跟踪 其次,做应用研究在试剂耗材方面的花费也是非常可观的。   目前跨国仪器企业与国内很多科研单位建立了联合实验室或者共同研究项目,对于科研人员做应用研究中面临的问题以及改进,仪器企业能够快速响应,有的仪器企业甚至派工程师长期进驻到科研单位,协助解决问题,共同研究,因此能够最先拿到第一手资料。   总之,一定要花大力气研究应用市场需求,找准自己的市场定位。   4、国产质谱厂商需要&ldquo 熬&rdquo 和&ldquo 养&rdquo   既然质谱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国内质谱生产企业的决心也非常大,那么一定要能够耐得住寂寞,&ldquo 熬&rdquo 和&ldquo 养&rdquo 是必须的。有专家认为,国产质谱如果获得用户的认可,必须&ldquo 过三关&rdquo :性能关、品质关、文化和口碑关,没有必要操之过急。另外,一些基础性工作是绕不开的,例如人才的培养。国家在科学仪器方面的人才培养已经断档很多年,要么付出很高的成本从其他单位挖人才,要么付出时间成本自己培养。   在研讨会上,也出现一些观点的激烈碰撞。例如,产品在什么时候推向市场?有的嘉宾认为,把一个产品做到特别的完善再推向市场可能会丧失很多机会,因为产品的改进很大部分是靠用户反馈的,产品的优良品质是在市场中&ldquo 摔打&rdquo 出来的,最典型的是计算机操作系统,几乎自推出之日起,就在不断地推出补丁。也有一些嘉宾认为,产品一定要反复试验直到完善之后再推向市场,毕竟科学仪器不同于普通产品,一些单位可能买了这个产品之后若干年之后才能够更新换代,这个牺牲不应该由用户承担。 嘉宾合影     出席次研讨会的单位有:   清华大学   浙江大学   复旦大学   军事医学科学院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机械制造工艺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江苏天瑞仪器股份有限公司   广州禾信分析仪器有限公司   上海舜宇恒平分析有限公司   聚光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北分瑞利分析仪器有限公司   德国楷孚贸易(上海)有限公司   HORIBA,LTD株式会社堀场制作所   北京凯尔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北京钢研纳克分析仪器有限公司   北京普析通用分析仪器有限公司   北京东西分析有限公司   北京锐光分析仪器有限公司   中国仪器仪表行学会分析仪器分会   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分析仪器分会
  • 近年来质谱领域哪些技术有比较大的发展?
    仪器信息网讯 当前,分析化学技术以色谱、质谱、光谱、波谱等谱学技术,以及它们之间的交叉联用作为重要的技术手段,其中质谱技术因其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分析速度快等优势,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在生命科学、医疗卫生、公共安全、环境监测、材料科学等领域。  在质谱检测中,从待测物离子产生到质谱获取离子信号,仅需要毫秒级的时间,然而传统质谱分析方法需要经过繁琐耗时的样品前处理过程,才能进行后续色谱分离及质谱检测,无法在较短时间内完成对样品的质谱分析。  因此,离子化技术的发现及进步对质谱分析技术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这其中,原位电离质谱技术(Ambient Ionization Mass Spectrometry, AIMS)无需或仅需简单的样品制备,可常温常压下对样品直接采样,进行原位分析,是质谱分析领域的重大变革,也让其成为最近17年来质谱技术研究的热点和前沿之一。随着近十年国内外众多顶尖团队在直接质谱分析技术研发中做出越来越多的成果,目前该技术已发展较为成熟,转化的产品已有10余种,本文将重点梳理和盘点国内外原位电离技术以及商业化的发展情况,供读者参考。(不完全统计,如有遗漏,请联系本网进行补充,010-51654077-8223)  2004年,普渡大学R. Graham Cooks教授团队首次提出直接电离质谱技术,即解吸电喷雾电离(Desorption electrospray ionization,DESI)技术,是质谱分析领域的一次重大革命。  2005年,JOEL公司的Robert Chip Cody博士等人提出实时直接分析(Direct analysis in real time,DART)技术并发表在Analytical Chemistry期刊上。DART技术的机理是:在大气压条件下,中性或惰性气体(如氮气或氦气)经放电产生激发态原子,对该激发态原子进行快速加热和电场加速,使其解析并瞬间离子化待测样品表面的标志性化合物或待测化合物,再进行质谱检测。(适用于各类极性的有机样品)  2007年,清华大学张新荣教授提出介质阻挡放电电离(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 ionization,DBDI)技术并发表在J.Am.Soc.Mass spectrum(美国质谱学会会刊),成为当期封面文章。DBDI技术的机理:利用介质阻挡条件下的交流高压放电,激发氦气、氩气灯惰性气体,形成稳定喷射的等离子体束,再通过潘宁电离实现样品离子化。(适用于各类极性的有机样品)   2010年,清华大学欧阳证、林金明教授和美国普渡大学Cooks教授提出探针电喷雾离子化(Paper Spray Ionization,PSI)技术并发表在Analytical Chemistry期刊上。PSI的技术机理:将样品直接加载到三角形的色谱纸上,接通高压电后即可直接生成电喷雾,直接进行质谱检测。(适用于极性样品和生物分子检测)   2011年,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再帕尔阿不力孜教授课题组提出空气动力辅助离子化(Air Flow Assisted Ionization ,AFAI)技术并发表在Rapid Communications in Mass Spectrometry。AFAI技术的机理:电喷雾产生的初级带电液滴直接轰击样品表面,样品被解吸附并形成二次带电液滴,二次带电液滴随流动空气被大量吸入不锈钢传输管,实现离子化及高效采集。(适用于代谢组学研究)  2013年,台湾中山大学谢建台教授课题组提出热脱附电喷雾离子化(Thermal desorption–electrospray ionization mass spectrometry,TD–ESI)技术并发表在Analytical Chemistry。TD-ESI技术机理:利用细微金属探针取样,以加热等施加能量方式将分析物气化,导入游离区,并使其与游离区内的带电荷物质反应后,使分析物带电荷,再进入质谱。(适合极性样品,弱极性物质较难离子化)  2014年,北京大学刘虎威教授课题组提出等离子体辅助多波长激光解吸附离子化质谱(Plasma 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 Ionization Mass Spectrometry,PAMLDI)技术并发表在Analytical Chemistry期刊上。PAMLDI技术的机理:利用三波长激光器发射激光对样品进行解吸附,运用等离子体对解吸附的样品进行离子化之后进入质谱分析。(适用于一些小分子混合物及其成像)东华理工大学陈焕文教授课题组开发了电喷雾萃取电离源(EESI),其技术原理:EESI源主要由电喷雾通道和样品引入通道构成,带电试剂 (如甲醇或水)在高压电场的作用下经由电喷雾通道喷出,形成大量微小带电液滴。这些带电液滴与样品通道喷出的中性样品液滴发生交叉融合,在离子源与质谱仪器离子入口之间的三维空间中发生能量和电荷的传递作用,使得样品中待测物获得电荷和能量,成为带电液滴,最终经历去溶剂过程成为气态离子,供后续质谱分析。  四川大学段忆翔教授团队开发了微波等离子体的常压解吸离子源(MIPDI),基于直流微等离子体的常压解吸离子源(MFGDP)等常压离子化技术。技术特点: MIPDI源的气体温度较高,因而具有较强的解吸能力 而MFGDP具有温度低,能量低的特点,所产生的离子能量相对较低,因而分子离子峰特别明显,适用于生物大分子的离子化。  目前原位质谱技术已发展较为成熟,转化的产品已有10余种,该技术也迅速应用在诸如食品、药品、材料、物证、环境、卫生等领域的安全检测与品质控制,其在组学分析、新药研发、中药及天然产物分析、和生物分子成像等领域,其应用也发展迅速。近些年商业化的原位质谱产品也层出不穷,下方为部分商业化产品的盘点与梳理,供读者参考。  目前基于直接电离技术的质谱产品有:  Waters公司:DESI-XS(解吸电喷雾技术)、SYNAPT G2-Si高清质谱(多反射飞行时间MRT技术+DESI技术)以及SELECT SERIES MRT(MRT技术+DESI/MALDI技术)。  赛默飞:VeriSpray PaperSpray 离子源,纸喷雾电离技术+三重四极杆质谱技术。  SCIEX:Turbo V离子源(采用ESI/Nano ESI/APCI技术)+三重四极杆质谱(如5000)  岛津:DCBI(Desorption Corona Beam Ionization)离子化技术,产品有LC-MS2020质谱仪。  清谱科技:Mini β小型质谱(离子阱技术)、直接质谱离子化装置采用的是微管纸喷雾电离技术(PCS)。  华仪宁创:CRAIV-110小型质谱分析系统(DBD/探针技术+线性离子阱技术)、AMS-100质谱分析系统、单细胞质谱分析系统(DBD/探针技术+线性离子阱技术)  虽然目前直接电离质谱的关键技术已经突破,产品也具有实用性,但是目前仍没有相应的标准把控市场端的质量,包括产品上市质量规范、第三方检测参照、用户使用质量甄别等。因此,想让该技术真正走向市场,走向用户,首要任务是将直接质谱离子化装置标准化,再做直接电离质谱技术测试的相关方法标准。  基于此,为推动及引发更深层次的原位质谱技术的创新应用与产业化创新,为来自企业、科研院所、高校及政府监管部门的专家用户搭建交流与沟通平台,仪器信息网与华质泰科生物技术(北京)有限公司将于2021年7月8日联合举办“2021原位质谱主题网络研讨会”。会议日程(点击图片报名)点击了解更多: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meetings/aims2021/
  • 2020年质谱新品盘点:技术赋能市场高质发展
    仪器信息网讯 2020年是个特殊的年份,新冠疫情席卷全球,世界经贸关系前景未明,整体商业环境不断变化,国内外科学仪器企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与压力。作为分析仪器中比较“热”的质谱,随着该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的逐渐成熟,近些年全球范围内质谱仪器销售增速迅猛,进入快速发展期。然而,中国质谱市场绝大部分依赖进口,安捷伦、布鲁克、SCIEX、赛默飞、岛津、Waters等国外企业占据了大部分市场份额。不过,当前中国质谱产业相关的政策利好,市场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根据一份调研报告显示,2020年全球质谱市场整体表现平稳。疫情对传统的分析仪器市场冲击较大,就已公布的仪器企业财报数据来看,大部分企业前三季度的质谱业务销售遇冷,其中科研与工业市场尤其明显。但疫情涉及的临床诊断、药物开发、病毒病理研究等设备与耗材的需求量激增,部分企业的生命科学业务整体增长势头强劲。报告还指出质谱全球市场2019年规模约46亿美元,而2024年该市场将达63亿美元,期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6.7%。  据仪器信息网统计,2020年各大仪器公司共有26款质谱产品推出,主要集中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LC-MS)、基质辅助激光解吸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便携及台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过程质谱等品类。从国内外主流厂商推出的质谱创新产品可窥探出该技术的重要发展趋势,下文将对2020年中国市场推出的质谱新产品进行梳理与盘点,以飨读者。(2020上半载质谱新产品盘点,点击了解。)  (以下新产品的盘点,仅限于申报2020年度“科学仪器优秀新品评选”,以及发布在仪器信息网资讯栏目的部分产品,鉴于篇幅的原因不能面面俱到,如有遗漏,欢迎大家留言补充。)  国产制造商:序号制造商仪器名称类型发布时间1东西分析Ebio Reader 3700飞行时间质谱系统(新冠病毒肺炎检测)MALDI-TOF2020年2月2宁波盘福盘福QitVenture 6便携式现场快速筛查(大气压)质谱多种离子源—ITMS2020年3月3盘福QitVenture 1便携式气相色谱质谱仪(便携式GC-GC-ITMS2020年3月4谱育科技谱育科EXPEC 5230 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联用仪GC-TQMS2020年11月5EXPEC 5250 气相/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联用仪GC/LC-MS2020年5月6天瑞高精度水质重金属ICPMS在线监测系统ICP-MS2020年10月  进口制造商: 序号制造商仪器名称类型发布时间1赛默飞新一代Orbitrap Exploris 240质谱仪Orbitrap2020年6月2Thermo Scientific Orbitrap Exploris 120Orbitrap2020年6月3SCIEXTriple Quad 7500 LC-MS/MS-QTrap Ready质谱仪QTrap2020年7月4SCIEX声波激发耦合质谱系统(Echo MS 系统)离子源2020年6月5WatersACQUITY RDa质谱检测器质谱检测器2020年5月6RADIAN ASAP直接质谱检测器离子源2020年11月7DESI XS离子源2020年5月8安捷伦6470B三重四级杆液质联用系统三重四极杆2020年5月9岛津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数字离子阱质谱仪MALDI-DIT2020年5月10成像质谱显微镜显微镜-MALDI-QTOF2020年7月11岛津三重四极杆液质联用仪LCMS-8060NX三重四极杆2020年6月12Perkin ElmerNexION® 5000多重四极杆ICP-MSICP-TQ2020年4月13TOF-WERK电感耦合等离子体飞行时间质谱ICP-TOF2020年5月14PTR-TOF-MS 高分辨率质子转移反应飞行时间质谱PTR-TOF2020年6月15PTR-TOF-MS 巡航者 质子转移反应飞行时间质谱PTR-TOF2020年6月16布鲁克Bruker timsTOF fleX with MALDI-2PTR-TOF2020年6月17质谱魔盒EXUM-MassboxLAAP-TOF2020年11月18YOUNG IN ACEYOUNG IN ACE IMR-MS 离子分子质谱仪 ACE 1100IMR-MS2020年11月19AlibenAliben-TF-2030烟草探测质谱仪便携GC-MS2020年10月20德国元素德国元素BiovisION Honey同位素比值质谱仪系统LC-IRMS2020年10月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将色谱优越的分离性能与质谱提供结构信息的能力完美结合,满足了对复杂样品定性定量的需求,也使该联用技术广泛应用于食品安全、生态环境、药物以及生物医学等领域。而如今,质谱技术逐渐开始展现其直接分离离子的能力,离子源技术得到快速发展 同时借助离子淌度(IMS)及串联质谱分析器等技术手段,质谱进入了实时原位、超高通量分析的新时代。总体看来,质谱技术一方面将随着生物医学及生命科学等领域应用研究的深入得到进一步完善。另一方面,质谱仪器也将从高灵敏度、高准确性、自动化、专用化等方面进行技术提升。  质谱仪器市场一直以来竞争激烈,很多品类仪器长期以来被国外品牌垄断,尤其是以串联质谱仪等为代表的高端质谱仪器,其市场一直被进口厂商占据,进而国内用户形成了“进口必然优于国产”的认知,使得国产厂商想在市场中谋取一席之地时面临着重重困难。对此,部分国产质谱企业在突破了研发技术的瓶颈后,进而探索差异化布局,侧重开发特定应用领域和场景的专用化质谱产品,以满足通用仪器无法覆盖的市场需求。  此外,随着现场检测对分析仪器的大量需求,便携式和小型化质谱已经成为发展趋势。我国学者在质谱仪器小型化方面已有不少成果,该进展极大地推动了相关研究领域的发展,同时也能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
  • ACCSI 2010 之“质谱发展论坛”实录
    仪器信息网讯 “2010年中国科学仪器发展年会(ACCSI 2010)”之质谱发展论坛于2010年4月9日下午16时在北京京仪大酒店举行。本届质谱发展论坛由仪器信息网编辑刘娜女士主持,8位业内知名质谱专家就质谱仪器研发技术以及国内质谱仪研发和产业化模式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讨论。 质谱发展论坛现场   质谱发展论坛嘉宾:   魏开华 中国军事医学科学院研究员   聂宗秀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员   刘春胜 华质泰科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执行董事   李 钧 上海舜宇恒平科学仪器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李 平 安捷伦科技公司生命科学集团与化学分析集团大中华区液质产品业务经理   李选培 北京东西电子技术研究所所长   王勇为 赛默飞世尔科技中国科学仪器部市场部经理   赵贵平 美国AB SCIEX中国公司市场部产品经理 质谱发展论坛嘉宾 (上排从左到右:魏开华先生、聂宗秀先生、刘春胜先生、李平先生;下排从左到右:王勇为先生、李选培先生、李钧先生、赵贵平先生)   质谱仪由于其定位高端、价格昂贵,曾一度被称为分析仪器中的“贵族仪器”。随着质谱技术的发展,质谱仪也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各个相关行业。本次质谱发展论坛聚焦“质谱发展问题”,各位嘉宾与参会代表共同迎接一场头脑风暴席卷而来。   据统计,质谱仪是近十年来增长最快的分析仪器,中国是质谱仪需求增长最快的国家。随着质谱技术的类型趋于多样化,以下议题将围绕这个主题进行讨论。   议题一 :近年来质谱仪器的研发热点   王勇为:更多的信息、可靠的数据、更多的功能。质谱仪已经影响到很多行业,因为这些行业的需求,目前质谱仪已经不像几十年之前只是提供一个测试数据,而是希望解决更多用户关心的问题。由于这些行业的需求对质谱仪的要求越来越高,质谱仪也需要具备更多的功能。   李选培:ICP-MS和四极质谱的分辨率。ICP-MS解决了很多光谱仪器在应用于元素分析时的干扰问题。ICP-MS在四极质谱的基础上再经过一些改进就能够解决一些在中国的应用问题。相对于其他质谱技术来讲,四极杆质谱分辨能力有待提高,所以如何提高四极杆的分辨率也是大家一直很关注的问题。   赵贵平:离子化和高分辨技术。离子化技术直接牵涉到分析对象问题。80年代到90年代,出现了20多种离子化技术,但是一直没有很好解决液质联用的问题。到90年代中后期,API(大气压电离技术)出现以后才完美实现了LC-MS-MS的联用,从此质谱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相对GC-MS而言,扩充了很多的领域。目前,高分辨技术主要从事定性分析,期待今后会出现高灵敏度、定量分析的质谱技术。   刘春胜:高通量和高灵敏度。现在质谱用户还是分两极,大众化用户还是希望在最短时间内处理最多的样品,所以高通量应该是近年来质谱仪器研发的发展趋势。另外,质谱技术是一种象牙塔里的高精端技术。在过去的十年内,很多专家也一直追求高灵敏度,这和国际水平还是一致的。   聂宗秀:轨道阱和离子源技术。轨道阱技术曾被评为美国质谱学会最佳研究奖。它是一个静电场,不像其他“阱”是一个交流电场,并且分辨率很高。   李平:离子化和飞行时间质谱技术。所有样品在进入质谱之前都需要进行离子化,所以离子化是质谱性能中最关键的一个技术指标。ESI离子化技术发明后,带动了整个蛋白质科学突飞猛进的发展。开放式离子源MALDI出现后,使得高通量的大分子分析成为现实。关于飞行时间质谱技术,未来色谱技术发展趋势是U-HPLC,速度更快,分离度更高,更快带来的问题就是每个色谱峰之间非常窄,这就要求联用的质谱仪拥有更快的采集速度。微量检测时需要质谱有三个特点:更快的采集速度、更高的分辨率、良好的动态范围,而飞行时间质谱近几年来的发展已经满足了以上三个特点。   魏开华:离子聚焦技术。现在已有多种离子源方面的聚焦技术,而在离子传输方面的离子聚焦技术就更多,包括硬件的电子控制方面,如果聚焦问题解决了,分辨率就会有根本性的提高,所以从质谱仪器发展来讲,离子聚焦技术的发展的确有很大的进展。   议题二 :未来哪种类型质谱增长最快?   刘春胜:从目前市场的覆盖率来讲,四极杆尤其是三重四极杆的发明和液相色谱的联用,已经形成了业界一种标准,不管是实验室的使用、生产企业的采用,还有食品安全、法医法检、环境卫生等领域的使用,四极杆应用范围比较广泛,所以将来的增长也应是最快,因为它已经是一种经济型的技术。另外其具有高灵敏度,四极杆已经消除了很多可以预想到的背景干扰,其未来在环境安全领域四极杆质谱可能将产生新的增长点,例如有机污染物的监测。   李平:我基本上赞成刘春胜博士的观点,此外,四极杆技术除了传统应用之外,还将扩充一些蛋白的定量、生物标志物的应用。除了液质联用领域,我们所熟知的气质以前基本上都是单四极杆技术,随着法规的严格以及限量的降低,气质单四极杆GC-MS有向GC-QQQ发展的趋势。   赵贵平:我认为三重四极杆类型质谱未来市场需求量特别大。其实这和一个标准的制定有很大关系。欧盟1999年出台的EC6572602标准对定量方法做了详细的规定,特别对液质联用仪,包括数据的可靠性、稳定性以及认可度等。而国内LC-MS-MS的方法几乎都是参考这个标准制定的,有了这些标准的制定势必对此类型仪器有很大的需求。   李选培:根据中国特有的国情,未来一段时间国内可能还是主要以单四极杆类型质谱为主,首先因为四极杆技术已经相对比较成熟,应用领域比较广泛,有很大的市场空间。   李钧:我和李选培先生的观点非常一致,因为我们都是国内企业代表,目前还主要关注国内市场。中国市场非常大,比如在食品安全检测领域,我们是否关注到县一级的基层检测单位质谱的需要,结合其实际情况和需要配备适合其实际情况的质谱很有必要。我为什么刚才也选择了飞行时间呢?因为我认为在中国单四极杆和单四极-TOF的研究还是比较多的,产业化的条件也比较好,单四极杆和单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还有很大发展空间。   魏开华:我选择飞行时间质谱是有两重考虑。第一国产化选择TOF方向有很多优点 第二TOF类仪器品种多增长快,值得关注。   聂宗秀:我选择IT-TOF。因为二者结合既可以做串级质谱,又有较高的分辨率,价格也不贵。   王勇为:主要从市场的需求和技术的角度来考虑,研发热点为Orbitrap杂交质谱。近年来主要采用三重四极杆质谱进行定量应用。但从另外一方面讲,生命科学领域进行蛋白质、代谢物鉴定,这些也都涉及到结构鉴定确证和定性。所以我们希望质谱仪提供更加可靠的数据,更多关于样品分子的信息。而Orbitrap作为质谱技术一个领先的代表,如果将其与其他质谱技术组合起来,肯定将会对这个行业产生更大的影响。   议题三 :国内质谱仪研发和产业化应该采取哪种模式才能跨越式发展?   魏开华:政府主导、集中攻关。我认为第一因素还是政府主导比较重要,需要成立一个质谱技术的研究中心包括离子轨迹实验室是非常重要的,但这些工作不适合企业做,所以需要政府主导研究质谱的基础技术、培养质谱研究的团队、形成良好的运行机制、获得足够的资金支持,有了四个方面的保障,中国质谱仪器才成真正腾飞。   李平:我的选择和魏博士一样。质谱由很多部分组成,就涉及到电子、真空、机械、软件等领域。这不是一个部门或一个企业可以完成的。这是一个多功能部门的组合,如果要想制造自主知识产权的仪器,只有政府主导集中攻关的方式才能实现。   李选培:应该由国家来建立一个开放式实验室,只做离子轨迹的研究。该实验室由质谱学会管理,所有质谱企业都可以在这个开放式实验室从事相关研究。另外,这样的实验室最好不要建立在北大、清华这样条件很好的学校,可以考虑一般的大学或者企业进行,这样可以集中精力投入质谱研发,每个质谱研发企业都可以分享这个平台。   刘春胜:目前制药外包OEM已经进入中国,从06年到今天已经有四年的时间,医药外包造成了大量欧美医药企业涌入中国,这些企业通过吸收消化国外优秀企业的先进项目技术和平台,使得我国研发水平已经和国外很接近。在这种情况背景下国家制定了66个亿的新药创新项目。所以从这个角度讲我选择OEM,这样才有针对性。   李钧:国内企业之间的合作。中国质谱弱不仅仅是研发弱,更重要是产业化弱,我们目前质谱产业化远没有形成一个创新链。所以倡导企业之间合作,才能促成一种良性发展。   聂宗秀:建立质谱工程中心。另外一方面就是要避国外产品的优势锋芒,提倡自主研发,开发出更好的质谱类型。   王勇为:目前,国内质谱企业与国外企业还是存在一定差距的。所以我认为应该加强与科研院所的合作,加强技术研发能力。在有一定技术基础之后再加上良好的市场运作,国内质谱企业再考虑并购国外质谱公司或许更加现实。   赵贵平:钱加人。目前国内在人才培养投入方面还很薄弱。质谱仪各部件的研发需要很好的整合在一起,在这方面的研发方面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在美国质谱学会上每年有一个华人质谱聚会,齐聚了很多质谱研发方面的高级人才,我们不妨从这个圈子里去引进一些专业人才,当然人才引进也涉及到了“钱”。   古有“华山论剑”,今有“科学仪器年会论质谱”。在热烈的“讨论热”中,ACCSI 2010 之“质谱发展论坛”落下了帷幕。各位嘉宾精彩的观点交锋为与会代表带来了一场“质谱盛宴”,我们期待来年再次相聚。
  • SCIEX 2024质谱新品发布会:创新连接发展,共话质谱未来
    7月18日和7月24日,SCIEX分别在北京和上海举办了两场质谱新品发布会,吸引了众多行业专家学者的参与。在今年6月第72届ASMS大会上,作为生命科学分析技术领域的创新者,SCIEX发布了最新三重四极杆质谱7500+和声波激发质谱Echo MS+等多项创新质谱产品和技术。这两场盛会以"创新连接发展&bull 共话质谱未来"为主题,围绕质谱技术的创新与发展,交流分享前沿洞见,共同推动质谱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北京场亮点:在北京场,SCIEX全球副总裁、中国区总经理蔡俊松先生在欢迎辞中强调了对中国市场的重视和科技创新的承诺。SCIEX中国市场部副总监江峥女士担任会议主持。发布会旨在第一时间将全球先进的技术和解决方案分享给中国用户,为广大科学研究者的分析挑战提供更多的尖兵利器。专家代表清华大学张新荣教授和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中心江桂斌院士分别发表了致辞,表达了对SCIEX质谱技术新成果的期待。SCIEX产品经理吕辰回顾了SCIEX 54年的创新历程,并详细介绍了两款新品的卓越性能。激动人心的新品揭幕仪式环节,清华大学张新荣教授,吉林大学顾景凯教授,清华大学欧阳证教授,北京大学郑乐民教授,北京师范大学谢孟峡教授,北京大学张新祥教授以及SCIEX全球副总裁中国总经理蔡俊松先生共同启动按钮,为SCIEX全新质谱产品揭幕。揭幕环节后,SCIEX应用主管孙小杰和SCIEX高级应用经理龙志敏分别带来"SCIEX 7500+系统-革新定量效能"和"SCIEX Echo MS+ with 7600系统-引领通量未来"的主题报告,向大家详细介绍两款质谱新品的卓越性能和实际应用中的广泛前景。随后,多位专家分享了他们的主题报告,包括:清华大学欧阳证教授分享了《单细胞结构脂质组学分析及组学成像》。北京大学郑乐民教授介绍了《质谱能量代谢测量与临床诊断》。吉林大学顾景凯教授分享了《复杂生命体系中的跨尺度药物分析》。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张志丹高级工程师介绍了《超高通量质谱技术助力合成生物学研究》。圆桌论坛:圆桌论坛环节,论坛以"创新连接发展 &bull 共话质谱未来"主题,由北京师范大学谢孟峡教授主持,北京大学张新祥教授、北京陆道培血液病研究院执行院长刘红星研究员、北京中医药大学宋月林研究员、北京诺禾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赵亚丽高级总监、以及SCIEX中国应用支持和开放创新中心郭立海总监参与并进行精彩的分享与讨论。多位行业专家分享前沿观点,深入讨论创新路径,把脉未来趋势,共同推动质谱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上海场亮点:上海场发布会汇聚了华东地区100余位质谱领域专家及学者。SCIEX全球副总裁、中国区总经理蔡俊松先生在欢迎辞中表达了对专家和客户支持的感激,并介绍了SCIEX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和未来计划。作为一家由科学家创建的公司,我们不断推出创新的新产品、新技术和新应用,并致力于打造质谱生态圈,将质谱广泛应用于食品安全、基础科研、临床健康、环境保护、法医学和药物研发等各个领域。SCIEX中国市场部副总监江峥女士继续担任会议主持。专家代表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郭寅龙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中心江桂斌院士以及南京大学陈洪渊院士分别发表了致辞,对SCIEX的创新精神和对行业发展的贡献给予了高度评价。半个世纪以来,SCIEX在技术创新方面取得了许多卓越的成果与突破,SCIEX产品经理吕辰带大家回顾了SCIEX 54年来的创新历程,并分别介绍和展示了两款新产品7500+和Echo MS+。激动人心的新品揭幕仪式环节,由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郭寅龙研究员,司法鉴定科学研究院卓先义研究员,药明康德DMPK副总裁陶怡女士,上海市徐汇区中心医院李水军主任,上海市质检质量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食化所翁史昱所长以及SCIEX全球副总裁中国总经理蔡俊松先生共同启动按钮,为SCIEX全新质谱产品揭幕。随后,多位专家做了精彩的主题报告分享:复旦大学唐惠儒教授带来了《代谢表型组定量的挑战与对策》。上海张江天然产物合成生物学平台严兴研究员分享了《天然产物合成生物学自动化与高通量平台》。苏州海科医药技术有限公司钟勘总经理介绍了《特殊制剂和药物在生物分析中的挑战和案例分享》。南京大学韦斯教授带来了《新污染物智能化识别与鉴定》。圆桌论坛:圆桌论坛环节以"创新连接发展 &bull 共话质谱未来"主题,药明康德DMPK副总裁陶怡女士,同济大学田志新教授,上海交通大学戴家银教授,上海市质量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林毅侃主任,上海市徐汇区中心医院李水军主任,上海市质子重离子医院孙筠主任参与交流分享,SCIEX应用和开放创新中心郭立海总监担任圆桌主持。多位行业专家分享前沿观点,深入讨论创新路径,把脉未来趋势,共同推动质谱技术的发展和应用。SCIEX通过这两场发布会,不仅展示了其在质谱技术领域的最新成果,也彰显了其对科研和产业发展的深远影响。随着新产品的推出和新技术的应用,SCIEX期待与全球专家学者共同开启质谱技术的新篇章。
  • 国产质谱 崛起正当时 | 谱育科技 三重四极杆质谱联用仪 发展故事
    EXPEC科学仪器是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前提和根本保障,作为“工具”的科学仪器的发展和创新往往是催生科技创新的重要因素。科学仪器中的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技术,它的出现被称为持续影响未来分析方向的一项创举,这项技术的国产化,更是体现了我国科学分析仪器创新能力的显著提升。2019年,谱育科技新品EXPEC 5210 LC-MS/MS上市。该仪器的起点很高,承载着自主研发的核心技术——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技术,其性能可对标主流进口厂商的高端质谱仪,填补了国内同类质谱仪器的空白。仪器应用范围十分广泛,上市之初,便获得了临床医疗、食品行业的客户的认可,被应用于高校的实验室科研中,谱育科技也因此与相关单位建立起“产学研用”的合作关系。同年,基于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技术平台,同等定位的高端质谱仪——EXPEC 5230 GC-MS/MS面市,其采用了90°偏转的离子传输通道,具有抗污染能力强、背景噪声低的优点。出身即不凡,EXPEC 5200系列 三重四极杆质谱联用仪 获得中国分析测试协会颁发的BCEIA金奖、中国仪器仪表学会颁发的“科学进步奖”二等奖以及仪器信息网颁发的“科学仪器优秀新品”奖。一个产品的推出、获奖、受到市场的认可,看似自然而然又顺理成章,其实是研发团队“板凳甘坐八年冷”才换来的结果。2011年,围绕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聚光科技承接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开发基于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系统的痕量有机物分析平台,由谱育科技实现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系统的国产化和产业化。正是有了前期的技术积累和人才积累,打通了部门协作,才有了技术创新的信心和勇气,才会培养出仪器行业不可或缺的原创性思维,也才会创新研制出气相色谱和液相色谱双进样模式的EXPEC 5250 GC/LC-TQMS。国家药典委员会发布的2020版《中国药典》中“0212 药材和饮片检定通则”,对国内3000多家的中药材企业增加了33种必检禁用农药,若要将其检测出来,同时需要 LC-MS/MS 和 GC-MS/MS 两种检测平台。对于分析仪器行业来讲,“新规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研发团队研读药典法规,收集市场资料,采用完全创新的技术路线,研制了气相色谱和液相色谱双进样模式的EXPEC 5250 GC/LC-TQMS,给用户量身定制的提供了创新性的解决方案。仪器制造追赶国外先进仪器并不容易,研发仪器过程中拥有原创思维更是难上加难,一旦拥有了原创研发思维,加之先前拥有技术积淀的研发团队犹如打通了“任督二脉”,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仪性能再升级是个必然。2020年,研发团队基于“自主研发、持续创新”的战略目标和市场变化再出发,推出了性能升级款的EXPEC 5310 LC-MS/MS 和 EXPEC 5231 GC-MS/MS,质量范围、灵敏度、通道数都大幅度提升,硬件可靠性、环境耐受性和长期稳定性也有了长足的进步。今年,是研发团队“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出发”的一年,新一代的EXPEC 5510 LC-MS/MS 即将揭开神秘面纱,采用双正交ESI/APCI离子源、新型耐基质离子接口、第三代多极杆离子传输系统等创新技术,该仪器的上市将进一步推动国产三重四极杆技术的焕新升级。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谱育科技研发团队早在十几年前就埋下了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仪的种子,现在这棵树的枝丫早已向不同的方向伸展,拓展了不同方向的应用领域,变得枝繁叶茂。2022年初,基于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的 PreMed 5200 临床专用型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仪获得《医疗器械注册证》,被认定为浙江省第二类创新医疗器械,这意味着谱育科技在临床准诊断领域,已经全面发力,为以后冲破高端质谱仪“卡脖子”桎梏的一大步做准备。
  • 国产质谱如何“破局”|第七届中国质谱产业化发展论坛通知
    一、 活动背景介绍我国的质谱产业发展,起始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当时由杨承宗教授领导的科研小组开始了尼尔型质谱计的研制。为了配合国内核工业的发展,在朱良漪的主持下中国第一台同位素质谱仪于1963年北分厂研制成功。历经60余年的发展,质谱技术已取得长足发展。我国的质谱仪器真正起步应该是21世纪初,从东西分析推出国产首台商用四极杆气质联用仪GC-MS3100,标志着国产质谱仪器开始进入市场。随后,普析通用、舜宇恒平、聚光科技、禾信仪器、毅新质谱、天瑞仪器等一批国产厂商也先后加入到中国质谱队伍中;经过十余年发展,中国质谱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如今这些厂商也已经成为了国产质谱仪器的主力军。中国质谱的产品种类也从单四极杆拓展到离子阱、飞行时间质谱,从实验室台式质谱拓展到在线、车载、便携式质谱。而作为典型的技术密集型行业,质谱仪行业需要保持高水平的研发投入,以实现技术不断创新,巩固行业内企业竞争的地位。近年来,在国家政策支持下,中国质谱产业化发展之路上多点开花,四极杆质谱、离子阱质谱、飞行时间质谱等方面不断有新的产业化技术涌现。在国产质谱技术产业化呈现复苏、国家对质谱设备产业化问题高度重视背景下,仪器信息网发起并主办“中国质谱产业化发展论坛”,目前已成功举办六届会议,聚焦中国质谱产业发展阶段的不同议题,期间也成功组织筹备成立了仪器信息网专家委员会质谱工作组。在此基础上,仪器信息网联手浙江省先进质谱技术与分子检测重点实验室共同举办“第七届中国质谱产业化发展论坛”,于2023年5月19日(ACCSI 2023同期)在北京怀柔雁栖湖国际会展中心召开,本次论坛将以报告+讨论形式,共同探讨当前环境下,中国质谱产业化如何快速发展。1、论坛主办单位:浙江省先进质谱技术与分子检测重点实验室 仪器信息网2、论坛主题:质谱产业发展趋势与机会展望3、论坛形式:报告分享+座谈讨论4、会议时间:5月19日 09:00-12:005、预期规模:150-200人二、 目标参会人群政府及协会、学会领导;质谱业界国内外专家/学者、实验室主任、技术/研发负责人、采购负责人、QC/QA负责人;质谱相关仪器国际与国内企业及上下游企业董事长、总经理、总工、市场总监、研发总监、销售总监;投融资机构等。 三、 参会对象主要收获中国质谱产业化现状、进展,产业链合作;产业化目前存在问题;产业化发展经验;政产学研合作机会;产业化发展建议;融资需求;国际合作;国际合作创新共赢等。四、论坛日程及邀请专家主持人:浙江省先进质谱技术与分子检测重点实验室主任 丁传凡教授时间会议主题报告嘉宾9:00-9:30质谱在医疗诊断行业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主任医师/教授王成彬9:30-10:00质谱在大气环境领域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复旦大学 教授/欧洲科学院院士陈建民10:00-10:20大健康时代,岛津临床液质乘风破浪岛津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高级专家 彭蜀莹10:20-10:40从质谱真空技术说起,探讨质谱核心部件技术发展趋势 普发真空技术(上海)有限公司Norbert Klöpper10:40-11:10质谱在制药领域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西交利物浦大学 西浦慧湖药学院教学副院长 教授傅磊11:10-12:00圆桌讨论:国产质谱如何“破局”?议题一:国产高端质谱如何进入前沿应用领域?议题二:中国质谱产业链的薄弱环节,及其如何建设?出席嘉宾:丁传凡 宁波大学 教授王成彬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主任医师/教授陈建民 欧洲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 教授傅 磊 西交利物浦大学 教授郭冬发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副总工程师曹 正 北京妇产医院检验科 副主任刘术林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高级工程师赵晓光 国家生物医学分析中心 主任花 磊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研究员俞晓峰 杭州谱育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副总经理马庆伟 北京毅新博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总经理黄正旭 广州禾信仪器股份有限公司 副总经理顾好粮 北京东西分析仪器有限公司 技术总监闻路红 宁波华仪宁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总经理程文播 中国科学院苏州医工所天津工研院 常务副院长/研究员李晓旭 瑞莱谱(杭州)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联合创始人/CTO周 立 北京豪思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姜 山 启先核(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总经理朱新强 上海舜宇恒平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总经理杜 康 天津智谱仪器有限公司 总经理陆续更新(仪器信息网专家委员会-质谱工作组专家、其他邀请专家、质谱相关企业代表等)五、 联系方式欢迎从事质谱及周边仪器技术开发、应用专家、企业、用户等报名参会。参会报名:https://accsi.instrument.com.cn 论坛联系:万编辑,15611024412,wanxin@instrument.com.cn
  • 隐藏在科学背后的宝藏——探索质谱和质谱离子源的发展历程
    当我们思考关于现代科学和技术的伟大突破时,质谱学可能并不是大众熟知的一个名词,然而,它却在过去一个多世纪中对我们的理解和应用范围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质谱学,作为一门独特的科学领域,旨在解析和测定物质的组成和结构,它的历史充满了科学家的探索和创新,从19世纪末的初步实验到21世纪的现代仪器和技术。 从J.J. Thomson的早期质谱研究到Wolfgang Paul和John Bennett Fenn的离子技术创新,质谱学一直是科学界的关键工具,对各种领域的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质谱学不仅推动了科学研究的发展,还在医学、环境科学、制药工业、食品安全和法医学等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它为我们提供了分析和识别物质的精确方法,有助于解决各种问题和挑战。从早期的实验室探索到现代的质谱仪器,质谱学的历史充满了启发和创新,引领我们进入一个更加深刻、精确和富有挑战性的科学时代。Francis Aston和他的质谱仪 质谱学和质谱离子源的历史充满了探索、创新和突破,回顾了质谱学从其初步实验开始的发展历程,从19世纪末的实验室探索到21世纪的现代仪器和技术。质谱离子源的发展历史,这些离子源是质谱仪的关键组件,用于将样品中的分子或原子转化为离子以进行质谱分析。质谱学的历史见证了科学家们对了解物质的组成和结构进行不懈努力。图1. 因为质谱有关的诺贝尔奖项获得者J.J. Thomson (1906) - 英国物理学家J.J. Thomson因为他对电子的质谱研究以及对带电粒子性质的重要贡献而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Francis Aston (1922) - 英国化学家Francis Aston因使用质谱仪测定非放射性元素的同位素而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Ernest O. Lawrence (1939) - 美国物理学家Ernest O. Lawrence因他的工作在核物理领域,包括对回旋加速器的开发,以及用于同位素分离的Calutron而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Wolfgang Paul (1989) - 德国物理学家Wolfgang Paul因他对离子阱技术的贡献而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John Fenn - John Bennett Fenn 被授予2002年的诺贝尔化学奖,以表彰他对生物质谱学的贡献。他是因为他的开创性工作,特别是对于"soft desorption ionization methods"(软解吸离子化方法)的开发而获奖。这些方法对于质谱分析生物大分子(如蛋白质)非常重要,因为它们允许这些分子在质谱仪中被更加温和地离子化,使其更容易进行分析。Koichi Tanaka 田中耕一,也因为其在质谱学领域的突出贡献而于2002年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他的工作涉及到新的离子化方法,被称为"ultra fine metal plus liquid matrix method"(超细金属加液体基质法),该方法在离子化大分子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使生物质谱学得以发展。质谱的发展历史图2.阿斯顿1919年制作的第三台质谱仪的复制品 1886年,Eugen Goldstein观察到阳极射线。1898年,Wilhelm Wien展示了通过强电场和磁场可以偏转阳极射线,1898年,J. J. Thomson测量了电子的质荷比。1901年,Walter Kaufmann使用质谱仪测量了电子的相对质量增加。 1905年,J. J. Thomson开始研究正电荷射线。1906年,Thomson因“在气体导电方面的理论和实验研究的杰出优点”被授予诺贝尔物理学奖。 1913年,Thomson能够分离具有不同质荷比的粒子。他分离了20Ne和22Ne同位素;1919年,Francis Aston构建了第一个速度聚焦质谱仪,质量分辨率为130。 1922年,Aston因“通过质谱仪在大量非放射性元素中发现同位素并提出整数规则”而被授予诺贝尔化学奖。1931年,Ernest O. Lawrence发明了回旋加速器。1934年,Josef Mattauch和Richard Herzog开发了双聚焦质谱仪。 1936年,Arthur J. Dempster开发了火花电离源。1937:Aston构建了质谱仪,分辨率为2000。 图3. 这张照片展示了Mass Spectrometer 9(MS-9)在位于得克萨斯州贝敦的汉布尔石油和炼油公司研发部实验室的安装过程。照片中出现的人员,从左至右,分别是:亨利厄尔兰普金(汉布尔石油和炼油公司的质谱仪专家)、奈杰尔宾(Associated Electrical Industries的安装工程师)、乔丹尼尔斯(汉布尔石油和炼油公司的电子工程师)以及彼得达默斯(Associated Electrical Industries的工程师实习生)。这台MS-9质谱仪由英国曼彻斯特的Associated Electrical Industries(AEI)制造,是首台安装在美国的质谱仪。在汉布尔石油和炼油公司,它被用于通过精确测量百万分之一的质量,来识别石油中的复杂烃类、硫、氮和氧化合物。 1939年,Lawrence因回旋加速器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1942年,Lawrence开发了用于铀同位素分离的Calutron;1943年,Westinghouse推出其质谱仪,并宣称它是“快速、精确气体分析的新电子方法”; 1946年,William Stephens提出了飞行时间质谱仪的概念。1953年,Wolfgang Paul和Helmut Steinwedel引入四极质量滤器;1954年,A. J. C. Nicholson(澳大利亚)提出一种氢转移反应,后来被称为麦克拉弗蒂重排;1959年,陶氏化学公司的研究人员将气相色谱仪与质谱仪相接合; 1964年,英国质谱学会成立,成为第一个专门的质谱学会。它于1965年在伦敦举行了第一次会议; 1966年,F. H. Field和M. S. B. Munson开发了化学电离技术; 1968:Malcolm Dole开发了电喷雾电离。 1969年,H. D. Beckey开发了场脱附技术; 1974年,Comisarow和Marshall开发了傅里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仪;1976年,Ronald MacFarlane和同事开发了等离子体脱附质谱仪。1984年,John Bennett Fenn和同事使用电喷雾技术对生物大分子进行离子化; 1985:Franz Hillenkamp、Michael Karas和同事描述并提出了“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MALDI)这个术语; 1987年,田中耕一使用“超细金属加液体基质法”对完整蛋白质进行离子化; 1989年,Wolfgang Paul因“离子陷阱技术的发展”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1999年,Alexander Makarov介绍了Orbitrap质谱仪。2002:John Bennett Fenn和田中耕一因“软解吸离子化方法的发展分别被授予诺贝尔化学奖;2005年,Orbitrap MS商业化。2008:ASMS质谱学杰出贡献奖。美国田纳西州橡树岭Y-12工厂的Caultron质谱仪(摄于1945年)质谱离子源的发展历史 质谱离子源是质谱仪的一个关键组件,用于将样品中的分子或原子转化为离子以进行质谱分析。下面是质谱离子源的发展历史的简要概述:热释离子源(1920s-1930s):早期的质谱仪使用了热释电子离子源,其中通过加热样品使其释放电子,然后这些电子被聚焦为电子束,用于离子化样品分子。这是质谱离子源的早期形式。电子轰击离子源(EI)(1930s-1940s):电子冲击离子源引入了电子冲击离子化技术,其中高速电子与气体或样品分子碰撞,将它们离子化。这种技术被广泛应用于质谱分析,直到今天仍然使用。化学离子源(CI)(1950s-1960s):在这一时期,化学离子源(如化学电离源和化学反应源)开始得到广泛应用。这些源使用化学反应来选择性地离子化样品中的特定化合物,增强了质谱的选择性和灵敏度。飞行时间质谱仪离子源(TOF)(1940s-1950s):飞行时间质谱仪引入了一种新型离子源,它利用离子在电场中的飞行时间来测量质谱。这种技术允许对分子的质量进行非常精确的测量。大气压化学离子源(Atmospheric Pressure Chemical Ionization)离子源是质谱仪的一种离子化技术,它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以下是APCI离子源的历史发展:APCI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当时科学家们开始研究大气压下的质谱离子化技术。早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领域。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离子源:(MALDI,Matrix-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ionization)(1980s-1990s):MALDI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激光解吸离子源,被广泛用于生物质谱学。它允许非常大的生物分子(如蛋白质和多肽)进行质谱分析。电喷雾离子源(ESI)(1990s-2000s):电子喷雾离子源是一种用于高分辨率和高灵敏度质谱的离子源,特别是在液质谱和飞行时间质谱中。 结语:质谱离子源的不断发展和创新推动了质谱学领域的前沿研究,为分析和识别各种物质提供了强大工具。不同类型的离子源被设计和优化,以满足不同样品类型和分析要求,从而在科学、医学、环境和工业等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质谱学和质谱离子源的历史告诉我们,科学是一个不断进化和前进的领域。每一位贡献者和创新者都为扩大我们的知识边界和改善我们的生活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在质谱学的世界里,探索和发现的旅程永无止境,我们期待着未来的科学家继续推动这一领域的前沿,为人类知识的扩展作出贡献。质谱学,作为一门精密、强大和令人着迷的科学,将继续引领我们进入更深刻、更精确的科学时代。
  • 聚焦“临床质谱产业化发展”——第六届中国质谱产业化发展论坛最新日程安排
    2021年4月21-23日,第十五届中国科学仪器发展年会(ACCSI2021)将在无锡盛大召开。ACCSI定位为科学仪器行业高级别产业峰会,经过14年的发展,单届参会人数已经突破1000人,被业界誉为科学仪器行业的“达沃斯”论坛。  仪器信息网联合浙江省先进质谱技术与分子检测重点实验室、宁波大学质谱技术与应用研究院,共同举办“第六届中国质谱产业化发展论坛——临床质谱产业化发展”,在2021年第十五届中国科学仪器发展年会(ACCSI 2021)召开同期,邀请临床质谱业内专家、国内质谱企业、第三方医学实验室、医院专家代表,共同就中国临床质谱技术与产业化发展等话题展开探讨、答疑解惑,为中国临床质谱产业链上中下游三方搭建互动交流平台,助力中国临床质谱产业发展,进一步优化和拓展临床质谱产业市场,共同促进中国质谱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临床质谱产业化发展”主题论坛  论坛时间:2021年4悦23日 9:00-16:30  会议酒店:无锡融创万达文华酒店会议中心(无锡滨湖区万达文化旅游城1号)  会议室:二层会议室11“第六届中国质谱产业化发展论坛——临床质谱产业化发展”日程主持人:浙江省先进质谱技术与分子检测重点实验室/宁波大学质谱技术与应用研究院 丁传凡主任/副院长时间项目内容报告人9:00-9:30质谱技术助力精准诊疗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检验科主任 郭玮9:30-10:00临床质谱市场发展趋势与展望杭州凯莱谱精准医疗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创始人 刘华芬10:00-10:30质谱技术在医学检验市场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广州金域医学检验中心有限公司 临床质谱检测中心主任 赵蓓蓓10:30-10:40茶歇10:40-11:10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技术在临床应用的新进展山东英盛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研发中心副总经理 郭启雷11:10-11:40质谱技术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与展望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 副主任技师 段晋燕12:00-13:30午休13:30-14:00临床质谱:应用挑战和发展趋势上海市徐汇区中心医院 实验室主任 李水军14:00-14:30沃特世在临床质谱方面的应用研究与战略思考沃特世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全球临床战略总监 黄静14:30-15:00临床质谱引领精准医学新时代北京毅新博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董事长 马庆伟15:00-15:30直接电离质谱仪在血药浓度监测中的应用研究宁波大学 教授 闻路红15:30-16:00以临床转化为导向的高通量、深度覆盖组学研究南京品生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副总裁 张伟16:00-16:30维营养素的质谱分析和健康管理华大基因 质谱首席技术官 王融 交通指南:地点距会议酒店距离车程打车费用苏南硕放国际机场21公里约35分钟约70元无锡火车站27公里约40分钟约75元无锡火车东站35公里约42分钟约90元无锡市中心16公里约30分钟约50元  乘坐地铁指南:  无锡东站(上车)---三阳百盛(中转站换乘1号线,往长广溪方向)----葛埭桥站(3号出口下,酒店附近)3号出口直走到达酒店。(行程约1小时40分钟)  住宿安排(推荐酒店备注:请以“中国科学仪器发展年会”的会议名称预订房间)酒店名称星级地址距会场距离联系人及电话参考价格(标间)无锡融创万达嘉华/皇冠假日酒店准五无锡滨湖区万达文化旅游城3号会议主场酒店杨艳15358056080鲍苗苗15995289198李涛 15995296939陈丽1995278361815995295911480元/间(含早)无锡滨湖书香世家酒店准四无锡市滨湖区震泽路899号4.5公里,车程约10分钟胡亚举18961822310348元/间(含早)无锡江南四季酒店准四无锡市滨湖区锦绣路100号3公里,车程约8分钟朱峰18912390018328元/间(含早)  ACCSI2021以“创新发展,产业共进”为主题,力求对过去一年中国科学仪器产业最新进展进行较为全面的总结,力争把最新的产业发展政策、最前沿的行业市场信息、最新的技术发展趋势、最新的科学仪器研发成果等在最短的时间内呈现给各位参会代表。会议期间将颁发 “年度优秀新品”、 “年度绿色仪器”、“年度行业领军企业”、“年度十大第三方检测机构”、“年度售后服务厂商”、“年度网络营销奖”“年度人物”等多项行业大奖,引领科学仪器产业方向。  参会咨询  报告及参会报名:010-51654077-8124 13671073756 杜老师 15611023645 李老师  赞助及媒体合作:010-51654077-8015 13552834693 魏老师  微信添加accsi1或发邮件至accsi@instrument.com.cn(注明单位、姓名、手机)咨询报名。  报名链接: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yK 报名二维码扫描二维码立即报名
  • 质谱应用“金字塔”如何破局?|第八届质谱产业化发展论坛纪实
    仪器信息网讯2024年4月17日-19日,由仪器信息网主办,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南京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我要测网、中国科学院高端光学显微成像技术联盟、江苏省分析测试协会协办的2024第十七届中国科学仪器发展年会(ACCSI 2024)在江苏苏州狮山会议中心隆重召开。为促进中国质谱事业的发展,4月19日,本届年会专程召开了第八届质谱产业化发展论坛。本次论坛由仪器信息网、宁波大学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共同主办。质谱产业化发展论坛聚焦质谱技术在制药、食品、环境、医疗、生命科学等五大不同领域的应用现状、需求及发展趋势。通过探讨质谱应用的发展趋势,来帮助行业各方更好地把握市场机遇,推动质谱仪器市场朝着更加健康、可持续的方向发展。特邀宁波大学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院长丁传凡教授、北京大学刘虎威教授、苏州大学李晓旭教授主持会议,吸引了质谱产业各方专家学者、质谱厂商以及零部件供应商等200多位代表共同参与。大会现场宁波大学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院长丁传凡教授(左)、北京大学刘虎威教授(中)、苏州大学李晓旭教授(右)主持会议报告题目:MEMS质谱与深海质谱报告人:中国科学院合肥智能机械研究所 陈池来研究员陈池来表示,受限于传统机加工在加工和装配精度上的限制,常规小型质谱难以进一步小型化,但凭借高集成、平行制造和微加工等方面的优势,MEMS质谱有望成为下一代小型质谱技术。陈池来从质量分析器、微型真空进样接口、微型真空泵、质谱整机等方面详细的介绍了MEMS质谱研究现状。他表示,各关键技术已日渐成熟,但MEMS质谱整机尚未完全突破。陈池来团队长期致力于新型MEMS质谱关键技术及应用研究,先后突破质谱小型化设计集成、质谱关键器件MEMS制造、水下膜进样快速定量标定等关键技术,经过多年攻关,成功研制出深海质谱仪。该仪器可在原位实现深海中氮气、氧气、氩、二氧化碳、甲烷等小分子溶解气以及烷烃、芳香烃等挥发性有机物溶解气的定性及定量检测。报告题目: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离子化质谱的潜力和应用报告人:吉林大学化学学院 国新华教授MALDI质谱技术因其操作简便、样品需求量少、灵敏度高、耐盐性强,尤其适用于复杂体系中多组分的高通量分析,而展现出巨大的应用前景。国新华提到,随着基质、反应性基质、探针以及MALDI表面材料的不断发展,MALDI质谱的定性和定量分析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她进一步指出,在临床、环境和食品等领域,MALDI质谱的精准分析和拓展应用对试剂和材料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需求,并期待着MALDI质谱能在更多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报告题目:药品质量研究对质谱技术的需求及未来热点展望报告人:江苏艾苏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首席科学家张益质谱技术主要用于小分子定量、大分子药物结构表征、化学成分鉴定、重金属元素分析等,在化工、医药、生命科学、材料等方面都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张益介绍了药物质量研究对质谱要求:①符合法规要求,软件具有审计追踪功能;②耐用性和稳定性,能够长期不停地使用;③对于有关物质定量,灵敏度更高;④对于有关物质定性,分辨率和准确度更高;⑤对于大分子药物,离子源和碎裂模式多样化。张益表示,中国医药研发投入不断增加,质谱在该领域将会有更大的发展,尤其是高分辨质谱在生物药大分子领域将会有更大的发展。报告题目:检测技术在国家食品安全检验方法标准中的应用报告人: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研究员 肖晶肖晶介绍到,近年来,按照“最严谨的标准”要求,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完善了以风险监测评估为基础的标准研制制度。目前我国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分为通用标准、产品标准、生产经营规范和检验方法四大类,覆盖从原料到餐桌全过程。四类标准相互衔接,从不同角度管控食品安全风险。现行的食品安全检验方法标准共538项涉及理化、毒理、微生物、寄生虫等多个方面。食品检测技术有很多种,包括质谱、色谱、光谱、生物技术、电化学、免疫学等技术。而质谱分析由于具有灵敏度高、样品用量少、分析速度快、可同时进行分离和鉴定等优点,目前已经应用于食品中农兽药残留、生物毒素、持久性有机污染物、重金属、添加剂及非法添加物质的检测。报告题目:质谱在药物研发中的应用现状及需求报告人:西交利物浦大学 程恳助理教授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药学领域也不断涌现出新的技术和方法。其中,质谱技术成为了药学研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质谱技术可以对药物分子的结构、质量以及组成进行分析和检测,可以广泛应用在药物研发、毒理学研究、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等领域。程恳指出,尽管质谱技术在生命科学和药物研发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仍面临着众多挑战,如探索疾病相关的新型内源性风险因子及其调控机制、分析天然产物的活性成分,以及开发基于质谱的非靶向代谢组学数据处理流程等。报告题目:摩擦起电驱动化学反应的质谱研究报告人:南开大学 化学学院杰出教授 张新星在初中课本里,我们了解到化学反应的本质在于电子的流动,因此摩擦起电现象必然伴随着化学反应的发生。然而,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是否留意过撕胶带时摩擦产生的电场呢?张新星从细微之处出发,利用质谱技术对撕胶带过程中伴随的摩擦起电现象进行了深入研究。他发现,撕胶带的瞬间会促进电子的转移和偶极变化,其背后的驱动力是自发产生的极高电场,其强度达到了10的9次方伏每米这一数量级。报告题目:国产质谱软件现状与质谱领域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趋势展望报告人:科迈恩(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总经理/创始人田润涛近年来,质谱技术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包括检测器的性能提升、软件算法的优化以及多级质谱技术的发展等。软件算法的进步使得质谱仪在药物研发、环境监测、食品安全、临床诊断等领域的应用更加广泛。田润涛介绍了质谱数据兼容性、质量轴漂移校正、强度校正、保留时间校正、定性解析、质谱解卷积、含量测定等质谱数据分析关键技术,也分享了10大质谱创新与前沿数据分析场景。报告题目:小仪器,大舞台:如何用质谱实现超高分辨的分子结构分析?报告人:清华大学 周晓煜副教授在生物分子结构解析领域,质谱技术的发展在过去几十年里经历了巨大的进展。其中,离子迁移质谱技术/离子淌度质谱(IM-MS)独特的分辨能力可以区分质谱技术无法区分的异构体或同重素,成为了生物分子结构解析重要的技术工具。周晓煜分享了近期团队在IM-MS领域研究新进展:①分辨率1万的超高场分析新方法,超出现有IM技术接近两个数量级;②定向旋转打破手性对称性,实现手性化合物的超高分辨IM分析;③蛋白聚集于电喷雾液滴中间,解决冷冻制样的蛋白取向和高分辨重构问题。报告题目:国产ICP-Q-TOF研制及其前沿应用进展报告人:杭州谱育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质谱分析研究部副经理吴智威吴智威详细阐述了谱育科技ICP-MS的发展历程,自2008年起谱育科技便开始了ICP-MS的研制工作,并在2013年成功推出了第一代产品。经过数年的不断优化和升级,2021年,谱育科技推出了领先的第五代产品——EXPEC 7910型-ICP-Q-TOF-MS。吴智威还分享了一系列ICP-TOF的应用案例,包括微塑料对重金属吸附行为的表征、单颗粒模式下对城市道路表层纳米颗粒的ICP-Q-TOF表征、藻类微生物对重金属吸附行为的表征、地表水中Ce纳米颗粒的表征,以及工程/天然纳米颗粒的TOF指纹图谱鉴别等。他坚信,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领域的拓展,ICP-Q-TOF将在临床/IVD、第三方检测以及科研市场等多个行业展现出更多应用潜力。报告题目:革命性创新--从消解到ICPMS全自动元素分析报告人:衡昇质谱(北京)仪器有限公司 市场总监冯旭冯旭介绍到衡昇质谱以“衡昇”命名,是将“张衡”“毕昇”两位我国古代科技创新的杰出代表作为榜样,希望继承先贤之创新精神,立足科学研究,促进创新发明,为我国科学仪器事业做贡献。近年来,衡昇质谱在无机分析仪器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相继推出了iQuad 2300系列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和P3智能微波机器人等一系列创新产品。这些产品在安全性、专业性、效率、自动化和可拓展性等多个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提升。报告题目:串联质谱在临床质谱市场发展趋势与展望报告人:北京华大吉比爱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营销中心副总经理崔相华临床质谱检测是指质谱技术在临床检验的应用,质谱技术在临床检验中的应用,主要涉及临床生化检验、临床免疫学检验、临床微生物检验以及临床分子生物诊断等多方面。崔相华为我们详细解析了串联临床质谱上下游的产业链、仪器及试剂厂家的现状,以及国内当前的发展态势。他提到,尽管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在临床应用中展现出巨大潜力,但仍面临通量、自动化、收费、标准化、人才培养等挑战。未来的发展方向包括提升质谱技术的效率、自动化水平、小型化以及拓宽可应用场景。报告题目:微生物质谱应用进展及研发探讨报告人:中元汇吉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仪器研发中心副主任/高级工程师林志敏林志敏首先介绍了MALDI-TOF质谱仪原理和微生物质谱技术特点,之后分享了微生物质谱发现新菌种/自建数据库、聚类分析/菌种溯源/疑难菌鉴定、神经元智能分型/疑难菌及亚种区分、多种技术综合应用/复合菌群、形态学、细菌耐药、代谢区分大肠/志贺、核酸质谱、水中微塑料检测等领域的应用案例。报告题目:临床质谱在蛋白质生物标志物检测中的挑战与应用报告人:上海千麦医疗集团/杭州海基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总经理谢永明谢永明介绍到,相比化学发光、免疫、光谱等传统诊断方法,质谱在临床检测中拥有无法取代的优势。临床质谱在微生物诊断、遗传代谢病筛查、药物浓度检测、维生素检测、微量元素检测等领域市场规模已超百亿人民币,潜在空间值得期待。但当前临床质谱技术应用集中于小分子代谢物,相比于小分子代谢物,多肽、蛋白质的质谱定量检测难度成倍增加。谢永明分享了质谱法应用于蛋白质生物标志物(甲状旁腺激素、类胰岛素生长因子1IGF-1、淀粉样蛋白-β、甲状腺球蛋白、单克隆抗体药物)的临床检测,同时他指出,在蛋白质生物标志物检测中,临床质谱面临着方法开发难度大、仪器要求高、成熟项目相对较少以及缺乏参考物质等多重挑战。质谱上下游展区交流现场嘉宾合影  关于ACCSI:  “中国科学仪器发展年会(Annual Conference of China Scientific Instruments,ACCSI)”始于2006年,已成功举办十七届。每年一届的“中国科学仪器发展年会”旨在促进中国科学仪器行业“政、产、学、研、用、资”等各方的有效交流,力求对中国科学仪器的最新进展进行较为全面的总结,力争把最新的有关政策、最前沿的行业市场信息、最新的技术发展趋势在最短的时间内呈现给各位参会代表。  更多第十七届中国科学仪器发展年会精彩内容,请点击链接:ACCSI2024现场直击
  • 信立方质谱中心成功举办“质谱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免费讲座
    由于有机质谱是进行复杂化合物分离和鉴定的重要工具,在食品、环保、卫生、石油、化工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有机质谱仪不仅在研究单位而且在各个行业逐渐成为分析实验室的常规检测仪器。   为适应广大分析技术工作者的需求,4月10日下午,信立方质谱中心与仪器信息网合作,在北京举办了题为“质谱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免费讲座,主讲人为苏焕华老师。苏老师从质谱技术的发展、质谱仪器的类型、质谱技术的特点、色质联用的优势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精彩的讲解。   本次讲座采用在仪器信息网上免费报名的方式,凡是仪器信息网注册VIP用户均可免费参加,共有30多名用户参加了此次免费讲座。   今后信立方质谱中心将根据用户的需求举办质谱系列免费讲座,请广大仪器信息网VIP用户随时关注。 信立方质谱培训中心简介: 信立方质谱培训中心致力于有机质谱应用技术培训工作。为提高相关从业人员的技术水平,让有机质谱更好的为科研、生产及研发工作服务,我们考察了全国各类有机质谱应用技术培训现状以及目前从事质谱应用技术科技人员的迫切需求,我们将借鉴并发扬培训成效显著的各种全国有机质谱应用技术培训班的成功经验,与仪器行业最大的门户网站仪器信息网合作,计划在2009年开设气质联用、液质联用、谱图解析等不同类型和层次的质谱培训班,详情请查看信立方质谱培训中心在仪器信息网的专栏:http://training.instrument.com.cn。 2009年上半年信立方质谱培训中心将开设以下课程: 气质联用应用技术培训班 4月20日 北京 主讲:王光辉 苏焕华 李重九 金幼菊 液质联用应用技术培训班 6月22日北京主讲:盛龙生 王光辉 苏焕华 质谱谱图解析专题培训班 7月20日北京主讲:王光辉 范国梁 联系方法:张老师 010-51299927-101 13269178446
  • 透景生命:将设立质谱子公司 独立发展质谱业务
    透景生命(300642)6月28日发布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公司于2022年6月24日接受8家机构单位调研,机构类型为其他、基金公司、海外机构、证券公司、阳光私募机构。  投资者关系活动主要内容介绍:  问:上海疫情对公司4月、5月的生产和发货有影响吗?6月以来的生产发货情况如何?  答:受疫情影响,公司生产人员封闭管理,保证了公司核心产品线和抗疫物资的正常生产,物流成本有所上升,但是通过物流部门、物流公司、政府部门的努力和支持,非上海地区客户的产品能基本保持正常供应。上海区域的医疗机构及第三方体检机构在封控期间常规的医疗和检测业务受疫情影响基本处于停滞状态,非新冠类检测需求大幅下降。6月开始上海逐渐向常态化管理过渡,全部员工正常到岗,上海地区的诊疗活动正在逐步恢复。  问:上海地区去年的业务占比情况如何?疫情是否会对公司业务产生重大影响?  答:公司产品覆盖全国31个省市,国内终端用户超过1,500家,海外业务也在不断扩展。  收入占比较多的板块位于华东、华南、西南等区域,业务收入占比相对均衡,上海地区是公司一个重要的区域,疫情期间上海地区的医疗机构和体检机构常规检测大幅减少,公司在上海地区的业务受到较大影响。目前,我们也关注到疫情逐步可控,整体呈现一个向好的趋势。  问:公司在化学发光领域有多少项目?预计化学发光仪器的单产能达到多少?  答:目前,公司化学发光业务线已有60多个产品,领域涉及肿瘤标志物、心脏标志物、甲状腺功能、性激素等,基本涵盖临床常用检测项目。公司目前对于化学发光产品客户的定位仍在三级医院,三级医院的检测量相对比较大,单机产出根据不同机型和检测项目有所不同。  问:营销改革的进展如何?我们关注到公司2021年披露的销售人员情况较往年有一个大幅增长?未来是否还会大幅扩招销售人员?  答:随着公司营销组织架构的调整和业务规模的上升,人员补足具有必要性,故近几年营销人员扩张速度比较快。截止目前,公司的营销人员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满足了调整后的业务结构,今年除对化学发光产品线仍会进行一定的增员外,预计不会再进行大规模地扩招营销人员。公司现阶段营销改革的目标是进行精细化管理,通过管理和激励手段加强人员考核,不断提升人均产出。  问:公司去年自免业务的销售情况?项目数量有多少?目前的推广进展?  答:公司自身免疫检测产品采用流式荧光的方法,拥有自动化、可定量、高通量、多指标联合检测等技术优势,目前可开展的自免检测项目超过30项,包含了常规的自身免疫抗体谱项目和特定疾病的检测项目,比如自身免疫肝病、血管炎等。截止目前,自免标杆客户数量超过90家,这些标杆客户都是在自免疾病领域具有检测量及影响力的终端用户,这将会成为未来自免业务放量的坚实基础。公司后续在自免方面还将推出肌炎谱等产品,可覆盖70%-80%的临床常用自身免疫检测项目。  问:公司在海外市场对于发光产品的出海计划是怎么样的?未来客户的布局重点区域有哪些?  答:在营销端,公司将更加关注海外市场的机会,主要通过海内外经销商的形式进行销售。  为此,公司近年通过取得CE准入资质、FDA备案加速了产品端的布局,产品涉及新冠检测、肿瘤标志物、心血管、甲功激素、感染等;同时,将在国内组建更齐全的海外团队,涉及市场、注册、出口等多个环节。未来客户的布局重点区域仍然为欧盟经济区、东南亚地区。  问:关注到公司近期发布了公告,表示将设立质谱子公司。公司将质谱业务独立,设立子公司的原因及未来规划如何?  答:公司在质谱项目上的研发已经开展多年,也形成了一些研发成果,但尚未形成销售收入。国内体外诊断领域正处于蓬勃发展的阶段,其中质谱领域也涌现出了一些优秀的企业,包括对质谱仪器和试剂的开发。本次公司及全资子公司以质谱领域的无形资产、固定资产及部分货币资金出资设立控股子公司是为了更好地独立发展质谱板块,将有利于质谱业务的探索,并建立符合其自身发展的管理体系,更有利于激发业务核心团队的凝聚力、充分调动相关人员的积极性,为公司创造新的盈利增长点。公司及全资子公司拟出资的无形资产、固定资产均经过专业资产评估机构的评估,内容包括质谱仪器、具有研发成果的非专利技术等,涉及常规质谱检测项目及特色的创新性项目,交易价格公允。本次对外投资将进一步优化公司业务架构,有利于公司质谱板块独立、高效的发展   上海透景生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营业务为自主品牌的体外诊断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服务为肿瘤相关检测、自身免疫检测等。
  • 新挑战下的质谱发展之路该如何走?——第七届质谱仪器研发及应用热点论坛燃情启程
    仪器信息网讯 2024年7月18日,由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质谱仪器专家组、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广东省麦思科学仪器创新研究院、分析测试百科网主办的“第七届质谱仪器研发及应用热点论坛”在山东省威海市隆重召开。仪器信息网作为支持单位参加会议并对本次会议进行报道。本次论坛以“新挑战下的质谱发展之路”为主题,邀请了多位质谱仪器研发、应用、产业专家共同探讨应该如何去解决质谱仪器“卡脖子”技术问题,推动国家核心关键领域质谱仪器的发展进程。会议现场“质谱仪器研发论坛”始于2018年,每年一届,今年已是第七届。而且,今年的论坛名称也发生了一些变化“质谱仪器研发及应用热点论坛”,从会议报告主题也可以看到,除了各种质谱技术研发进展,临床毒物、微塑料检测、单细胞代谢组学等热点应用的报告也占据了一定数量;确实,需求导向正是仪器研发的出发点。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校长谭忆秋教授致辞科技部科技经费监管服务中心原主任吴学梯致辞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名誉理事长刘长宽致辞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理事长/质谱仪器专家组主任委员/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方向研究员致辞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质谱仪器学术组秘书长周志恒主持开幕式大会开幕式由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质谱仪器学术组秘书长周志恒主持,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校长谭忆秋教授、科技部科技经费监管服务中心原主任吴学梯、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名誉理事长刘长宽、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理事长/质谱仪器专家组主任委员/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方向研究员致开幕辞。随着经济不断发展,质谱仪因其高特异性、高灵敏度的优势不断得到市场认可,应用领域涉及经济社会各个环节,对其他产业的发展具有巨大的带动作用。虽说,目前中国质谱市场大部分依赖进口,但是,经过时间的积累,近年来国内质谱研发团队、国产质谱企业、质谱研发成果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此次论坛上,单细胞代谢组学质谱、颗粒质谱与成像、宽能标等离子体电离质谱、磁质谱、质子转移反应飞行时间质谱、光电离质谱、航天探测载荷的质谱仪器、小型离子阱质谱、化学电离在线飞行时间质谱、离子淌度质谱关键技术、质子转移反应质谱等研发进展集中进行了展示,可以看到,国产质谱多点布局,已初见成果。具体情况见以下大会报告内容:报告题目《标准参考数据(SRD)——数字时代测量标准新范式》报告人: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方向 研究员测量是从感知到认知的起点和关键,测量标准是保障科学数据的溯源性和可信任的依据。方向研究员从测量标准范式的历史演进、以D-SI为基础的数字时代的测量标准、标准参考数据(SRD)新范式三个方面进行了报告,指出科学研究四范式分别是经验科学、理论科学、计算科学和数据科学。其次,提到全球测量体系发生了“不变”的“巨变”,表现在稳定可靠、寰宇度量、数字转型三个方面。另外当前新范式具有四个优点:数据标准替代实物标准、数据标准能无限共享并有着极大范围应用、持续低成本扩大增强、标准数据+数字化+AI革新测量模式。最后,他呼吁质谱研究者共同建立可查找、可访问、可互操作以及可重用的标准参考数据制度体系,充分发挥标准参考数据在数字时代的威力。报告题目《分析仪器行业发展态势分析》报告人: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 吴爱华 秘书长分析仪器行业近些年吸引了更多感兴趣的人关注,分析近年行业发展态势可以得出我国分析仪器行业发展速度高于全球整体水平,其得益于政府支持、新兴产业发展等主要驱动力,同时资本也更加青睐于分析仪器行业,尤其是质谱、生命科学仪器等。并且可以看出国产仪器正在向高端领域和原始创新方向发展,国有化率有所提升,市场占有率也稳步提升,出口显著增加。然而国外品牌本土化力度的提升也加大了国产品牌竞争压力。最后,她建议分析仪器研发工作者要抓住产业升级换道的机会,开拓新市场,向高端、高质量发展,抓住机会快速打通成果向产业转化的通道,为扩大海外市场做积极准备。报告题目《宽能标等离子体电离质谱技术的研发及其在环境分析中的应用》报告人:浙江大学 潘远江 教授质谱技术的应用目前在海量数据总结归纳不够、未知物快速鉴定以及实验结果的准确预测等方面有着一定局限性,这就需要构建一种高通量智能分析系统去解决这样的应用问题。质谱在多个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潘远江教授的团队构建了一种宽能标等离子体离子源,结合数字化能量调控,实现了单一离子源与ESI、APCI、EI等主流离子源相似的电离模式;通过数字化精确调控等离子体功率,实现了软/硬离子化、源内裂解和元素分析。在此基础上,依据该宽能标等离子体的特点,研究了四大类环境化合物的氧化过程,发现了潜在新污染物,揭示了该技术在环境污染物预测筛选中的良好应用前景。报告题目《国产质谱仪器发展之管见——以临床质谱为例》报告人:北京大学 刘虎威 教授在国际形势严峻复杂,进口高端质谱仪受到影响的大环境下,国产质谱仪器客观上迎来了发展机遇。而根据当前国产质谱仪器研发现状,刘虎威教授提出:企业兼并势必行,资本集中大事成;高端仪器须国产,举国之力求生存;创新人才多延揽,工匠精神是灵魂;模仿过后须创新,性能稳定是核心;齐心合力谋发展,志同道合靠规章五条管见。报告中他也指出下一步的发展应该把蛋白质组学、脂质组学、代谢组学等大数据互通,形成证据链,进而与人工智能结合应用于肿瘤、心血管、神经等临床的实际应用研究中;对色谱-质谱在临床应用中面临的挑战,也指明做仪器研发行业,控制成本是关键。报告题目《单细胞代谢物质谱流式分析》报告人:清华大学 张四纯 教授流式细胞仪作为单细胞分析的有力工具,已在细胞生物学和临床研究实验室获得广泛应用,但已有的流式细胞仪不适合单细胞中代谢物直接分析。代谢物作为细胞新陈代谢的终端产物能更值观地反映细胞表型,成为研究肿瘤微环境的关键技术应用,因此迫切需要研制可用于单细胞代谢物高通量检测的分析工具。张四纯教授的团队提出免疫标记质谱流式原理的单细胞代谢物分析方法,实现了高通量检测单细胞中数百种代谢物;还通过各种细胞的代谢物质谱图,成功区分了四种不同类型的肿瘤细胞以及不同亚型;突破了在单细胞水平上的代谢物小分子的高通量分析难点。报告题目《颗粒质谱与成像》报告人: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聂宗秀 研究员测量起源各异、个体微小的生物粒子的质量及其在特定群体中的分布和变异情况,对于了解它们的结构和特性非常有帮助。而生物颗粒的质量远超现代质谱仪的测量范围,所以针对现代质谱存在的关键科学与技术问题,聂宗秀研究员的团队构建了纳米尺度颗粒质谱装置以及便携式颗粒质谱装置,为微纳尺度的金颗粒、不规则纳米颗粒等进行测量,且应用于病毒颗粒结构分析;构建了高空间分辨的MALDI基质超声喷洒装置,可使得灵敏度提高5-10倍,成像分辨率提高2-4倍,实现了在细胞层次空间分辨率成像技术;结合免标记纳米材料研究了在体内的代谢影响;构建了分离电离平台,获得了基于尿液的疾病快筛快诊。报告题目《磁质谱仪器研制及应用进展》报告人:西北核技术研究所 李志明 研究员依据当前大型无机和同位素磁质谱仪器这一关键的“卡脖子”技术,严重制约相关领域发展的问题,李志明研究员报告中对目前国产磁质谱仪器的研发进展和应用进展做了分享。其团队所研发的双聚焦热表面电离质谱、高分辨辉光放电质谱已经处于产业化阶段,高分辨气体质谱、专用气体质谱处于工程化阶段,还有多款质谱仪器处于预研阶段。他还指出在“设计+材料+工艺”特殊需求下的仪器开发,需要满足更高丰度灵敏度、更高分辨率、更高精密度、更高灵敏度、更低检测限和更轻量化的要求,未来,他们团队将磁质谱仪正向设计与加工能力,结合新型应用需求,去开发更高水平仪器装置,进而推动同位素质谱更高水平发展以及磁质谱仪器和技术创新发展。报告题目《质子转移反应飞行时间质谱仪的研制与应用》报告人:四川大学 段忆翔 教授段忆翔教授的团队自主研发了紫外光电离-飞行时间质谱仪(UVP-TOFMS)、质子转移反应-飞行时间质谱仪(PTR-TOFMS)、行波离子分子反应器-飞行时间质谱仪(TWIMR-TOFMS)以及液相色谱三重四级质谱仪(LC-MS-MS)等一系列具有高灵敏、高分辨以及快响应速度的质谱设备,突破了包括飞行时间质量分析器、行波离子迁移率分离器、行波离子导向器、常压离子源、常压质谱接口、离子漏斗及多级杆离子调制装置等多项技术难点,并广泛应用于癌症早筛、非入侵式医学诊断、现场环境监测及食品安全等领域,形成了具有鲜明国产化特征的质谱仪器研发制造体系。报告题目《光电离质谱技术研究及应用新进展》报告人: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花磊 研究员针对低气压惰性气体放电VUV灯的输出光强和发射光子能量受限,导致对光电离截面低和电离能高的样品分子电离能力不足的问题,花磊研究员团队近年来基于VUV灯发展了一系列高灵敏、高覆盖复合光电离技术来提高检测灵敏度、拓宽电离样品范围,研究中探索了这种复合光电离技术的电离机理,研制了满足不同实际应用场景的光电离质谱仪器,并成功应用于非靶向快速筛查、复杂体系目标化合物快速定性和定量分析等方面。报告题目《单细胞代谢组学质谱仪研制及应用》报告人:宁波大学/宁波华仪宁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闻路红 教授单细胞代谢研究是当前生命科学领域的前沿和热点,闻路红教授从单细胞代谢研究的三大挑战出发,即如何从单细胞获得代谢物质、如何将获得的皮升级样本实现质谱分析、如何做到分析全流程自动化操作开始了他的报告。他的团队基于萃取式技术路线,实现了单细胞内源性代谢物质谱分析的全流程自动化,在皮升级样本的质谱仪器技术研究上取得了突破,并应用在膀胱癌等单细胞代谢组学的研究中。报告题目《超高分辨质量分析器的现状及发展》报告人:暨南大学/广东省麦思科学仪器创新研究院 李磊 副研究员当前超高分辨质谱技术以傅里叶变换质谱(FT-MS)和多次反射飞行时间质谱(MR-TOF MS)为主,但是,基于傅里叶变换的商业化超高分辨质谱仪器存在分析速度较慢、常规MR-TOF MS存在离子容量较低的问题。麦思科学仪器创新研究院在超高分辨质谱分析器方面取得一定的进展,联合开发电喷雾解吸电离-多次反射飞行时间超高分辨质谱仪(DESI-MRTOF)、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静电离子阱超高分辨质谱仪(MALDI-HHT)和大气压电离多次反射飞行时间质谱仪(API-MRTOF)等超高分辨质谱仪器,实现了国产高端质谱技术的突破。报告题目《谱育质谱-海外市场的突破》报告人:谱育海外事业部 朱嘉民 经理从前期准备工作、寻找主要成功模式和应用-多方位投入市场和地区、市场拓展-参加知名国际大型展会到海外成果案例分享,朱嘉民经理介绍了谱育科技拓展海外市场的经验。下一阶段海外市场突破,谱育科技将从GC、HPLC等基础产品开始介入海外市场提高知名度,投入更多的质谱研发去提高产品与软件的性能、与当地代理商更紧密合作、提升适合当地环境的软件和硬件功能、借助国内企业和政府进入海外市场等维度进行突破。参会代表合影第七届质谱仪器研发及应用热点论坛得到了广东麦思科学仪器、Leybold、VALUE飞越、奥远电源、burkert、PFEIFFER VACUUM、航宇九天、EXDSENS、东文高压等真空泵、高压电源、真空电机等关键零部件供应商的大力支持。会议特别设置小型展览,以便于产品新技术应用的面对面直接交流。此外,在会议正式召开前,主办方还特别组织了多位大咖专家进行了质谱技术及应用培训,包含四极质谱、飞行时间质谱技术以及质谱应用综述等,为提升从业人员的质谱素养贡献一份力量。国家持续重视科学仪器研发,就在今年6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动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上发表讲话时也特别指出,针对科研仪器等瓶颈制约,加大技术研发力度,为确保重要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安全可控提供科技支撑。科学仪器的发展影响着科技与经济的发展,仪器研发人肩负着责任感与使命感,首先,深入研究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运用先进的技术和方法,研发高质量的科学仪器,形成高质量的科学仪器产品,服务于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其次,强化企业的创新主体定位,加快科研成果转化,形成真正的生产力。最后,仪器创新,国家层面顶层设计需加大系统布局;关注关键技术、关注系统集成、关注市场需求,敢于研发别人没有的技术,引领国家产业发展。“十五五”即将开始,科学仪器未来如何发展需要我们所有人去思考!
  • OEM只是起点 中国临床质谱产业需多方发力促发展——第六届中国质谱产业化发展论坛成功召开
    仪器信息网讯 据一份调研报告预测,2021年全球质谱在临床检验应用的市场规模在150亿美元左右,未来行业增速将在20%左右,其中美国临床质谱检验市场约为55亿美元。当前,美国质谱检验占据整体医学检验市场约15%,而中国质谱检验在医学检验市场占比仅为1-2%,渗透率较低,未来市场潜力巨大。  与传统的分析化学领域不同,能够应用于临床检测领域的技术不仅要能够满足对物质检测特异性的要求,还要能够满足临床检验对于准确性、重复性和线性度等的要求。因此近些年来,质谱技术由于其高通量、高灵敏度的特点在临床检验领域快速发展,受到业界的广泛关注。质谱技术在医学检验中的应用,主要涉及临床生化检验、临床免疫学检验、临床微生物检验及临床分子生物诊断等多方面,并可对传统方法学进行替代。  随着精准医学的发展、多组学研究上的突破,临床质谱迎来了它的机会。2004-2020年间,我国陆续涌现出几十家临床质谱创新企业,从产业链角度来看,大致分为上游的仪器/试剂企业,中游的第三方医学检验中心,作为产业链下游的用户端,国内标杆的医院基本都有开展质谱项目,如解放军总医院、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等质谱检测平台从技术水平、仪器规模、开展项目等都处于领先水平,也发挥着非常大的示范作用,带动了一大批三甲、二甲医院开展质谱检测。此外,随着国产质谱仪器的陆续推出,使仪器售价较之进口品牌已有较大优势,也降低了准入门槛,未来可以预见仪器的成本还将持续下降。不仅如此,质谱的临床应用也得到快速发展,从最初的新生儿筛查、维生素检测,已经扩展到激素、药物浓度监测、遗传性疾病检测以及痕量元素检测等诸多领域,可检测项目已扩展到几百项且还在不断增加。  在此背景下,仪器信息网联合浙江省先进质谱技术与分子检测重点实验室、宁波大学质谱技术与应用研究院,于2021年4月23日第十五届中国科学仪器发展年会(ACCSI 2021)的同期举行了“第六届中国质谱产业化发展论坛——临床质谱产业化发展”。论坛邀请了临床质谱业内专家、国内质谱企业、第三方医学实验室、医院专家代表,共同就中国临床质谱技术与产业化发展等话题展开探讨、答疑解惑,共同促进中国质谱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浙江省先进质谱技术与分子检测重点实验室主任、宁波大学质谱技术与应用研究院副院长 丁传凡教授主持会议会议现场  产业终端用户观点聚焦  质谱发展至今已有百年历史,但直到21世纪,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才进入临床应用,并以其高灵敏、高特异、多组分分析等优势引领了一次医学检验的方法学革命。作为定量检测的金标准,LC-MS/MS对于临床精准诊疗有着广泛且不可替代的价值。其在患者的病因探寻、治疗方案确定和用药指导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另一方面,临床质谱也面临自动化低、信息化不足、操作复杂、方法验证要求不一、标准化程度低、受政策因素影响大等挑战。未来临床质谱在多技术整合、多组学分析、技术标准化、蛋白精确定量等方向发展前景看好。  报告人: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临床检验中心主任 郭玮  报告题目《质谱技术在临床应用的新进展》  报告人:上海市徐汇区中心医院主任 李水军  报告题目《临床质谱:应用挑战和发展趋势》  报告人:华大基因质谱首席技术官 王融  报告题目《维营养素的质谱分析和健康管理》  第三方独立医学实验室、科研服务平台观点聚焦  纵观全球临床生化监测领域,基于质谱法的检测目前的占比虽然很小,但却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可以说,质谱技术已成为临床生化领域,继化学发光和免疫学方法后的第三大检测方法。美国临床检测业务从2000年左右便开始起步发展,早期约占整体临床检测市场的3-5%,当前其临床质谱检测已在整个美国临床检验市场已占据重要地位,此外美国临床检测市场主要包括激素、药物检测、代谢小分子等三大类。而目前我国以遗传代谢病、维生素检测、药物浓度检测等项目为切入点的医院和独立实验室已经开始陆续引入质谱技术平台,因此应用领域得到迅速扩展,蛋白大分子临床检测项目已推出,与国外开展项目数的差距逐渐缩减。我国临床质谱检测业务总规模约15亿元右,占比不足临床检测市场的1%,未来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目前,我国人体微量元素检测已逐渐被广大医疗机构接受,尤其是营养学家和儿科专家的广泛认可,大部分妇幼保健医院、儿童医院、综合医院儿科均已将人体元素(钙、镁、铜、铁、锌、铅等)检测作为常规检查项目。准确检测微量元素在人体中的含量是医学理论研究与临床应用的前提和基础,而使用ICP-MS方法进行血液微量元素分析已经是十分成熟的方法,且已经过多年的验证,具有巨大优势,未来在临床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报告人:杭州凯莱谱精准医疗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创始人 刘华芬  报告题目《临床质谱市场发展趋势与展望》  报告人:广州金域医学检验中心有限公司临床质谱检测中心主任 赵蓓蓓  报告题目《质谱技术在医学检验市场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报告人:南京品生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 张伟  报告题目《以临床转化为导向的高通量、深度覆盖组学研究》  报告人:山东英盛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研发中心副总经理 郭启雷  报告题目《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技术在临床检测中的应用》  临床质谱生产企业观点聚焦  2000年起质谱技术开始用于遗传代谢疾病的科研分析,2年后串联质谱开始用于新生儿筛查研究。近些年,国内临床市场对质谱的需求急剧增加,国内外各大质谱厂商陆续向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提交质谱产品的申报,其中最早获批的质谱技术应用于临床是在2008年。仪器信息网通过NMPA官网统计,中国市场目前获医疗器械注册证且在有限期内的可应用于临床检测的质谱仪器约24款,其中进口质谱共计12款,包括微生物或核酸质谱(MALDI-TOF MS)2款,串联四极杆质谱(LC-MS/MS)9款、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1款 国产质谱共计12款,MALDI-TOF MS 8款、LC-MS/MS 4款。中国市场临床质谱行业于最近3年开始加速,随着近几年中国临床质谱的不断成熟发展,预计整个中国市场在未来5年将迎来高速增长。  报告人:沃特世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全球临床战略总监 黄静  报告题目《沃特世在临床质谱方面的应用研究与战略思考》 报告人:北京毅新博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薛恒钢  报告题目《临床质谱引领精准医学新时代》  报告人:宁波华仪宁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闻路红  报告题目《直接电离质谱仪在血药浓度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本次论坛还特别安排了问答与讨论环节,每个的报告结束之后,与会专家、用户代表及仪器厂商就自己关心的话题积极提问和探讨!  现场互动交流  部分与会嘉宾合影
  • 东西分析携手德米特构建临床质谱发展生态链!
    2023年新年伊始,北京东西分析仪器有限公司医疗事业部部长、东西分析仪器(天津)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晓雯女士与医疗销售总监房爱山先生,莅临湖南德米特仪器有限公司(DEMETER)交流合作,双方就科学仪器深入临床化达成高度一致,致力打造强强联手新局面,推动中国仪器向高端、高质量、临床化深度发展,构建中国“科学仪器—临床转化—临床应用”的生态链。中国高端科学仪器的临床转化分析  众所周知,科学仪器类的色谱、质谱、光谱等技术向临床端快速渗透,力图成为高端医疗器械设备。近5年,资本不断涌入该赛道,但大部分企业创新、产品与服务能力严重不足,尤其是临床质谱领域,重营销、玩概念、快餐化现象层出不穷,真正拥有核心技术、能突破科学仪器临床应用瓶颈的企业凤毛麟角,绝大部分临床质谱企业同质化严重 另外,临床用全自动二维色谱领域,使用技术欺骗,商业输送操作的企业不在少数。据不完全统计,购买或投放手段落地到检验科室端的液相色谱质谱系统,在用率不足20%,IVD产出率不足5%,存在大量技术、产品与服务合规合法性欠缺问题,已经严重伤害市场本身。可见,科学仪器与临床化技术企业的高质量生态链结合势在必行,扩大技术与品牌叠加效应,引领行业健康良性发展。  率先突破色谱质谱的临床应用瓶颈  DEMETER(德米特)专注于质谱色谱临床化研究及应用体系研究,原研的FLC/MLC临床化全自动二维液相色谱,在测定能力、自动化方面拥有独特优势,同时,德米特掌握质谱学科底层技术及核心部件制造能力,独有的专利技术解决了质谱稳定化问题、去专业化问题、难现场化问题以及应用标准化问题,从根本上推动色谱质谱仪器从科学向临床医疗器械的变革。  头部科学仪器企业 积极探索新临床落地模式  北京东西分析仪器有限公司位于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改革开放后最早成立的民营分析仪器科技企业之一。历经三十五载,已成为国内分析行业著名的高新技术企业,产品涵盖光谱、色谱、质谱三大领域,共获得40多项国家专利。多次参与国际及市级重大科研项目、多项国标及行标的起草。2007年中国首台自主产权商业化气质联用仪的腾空出世,成为中国分析仪器发展的一个里程碑,吹响了国内分析仪器走向高端科学仪器的号角。目前“东西分析”质谱产品线包括气质联用仪、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联用仪、飞行时间质谱仪、质子转移质谱仪(国家十三五项目)、电感耦合等离子体飞行时间质谱仪等。  东西分析仪器(天津)有限公司为北京东西分析仪器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产品专注于高端精准医疗和生命科学领域。“东西分析”目前基于飞行时间质谱系统等质谱平台已开发出多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临床医疗和健康领域应用成果并产业化:微生物鉴定、核酸基因分型(食源性致病菌、呼吸道疾病及癌症筛查等)和疾病蛋白标志物的检测等。“东西分析”拥有强大的质谱技术研发团队、高质量的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强大的产业化能力、高效完善的销售和售后服务团队。  强强联合 推动科学仪器临床化  双方经过深入的交流,东西分析具有核酸质谱、气相质谱、光谱等高端设备,德米特具有临床色谱质谱核心技术,并具有大规模临床市场运行体系,具有很好的结合点,双方一致表示:“中国的科学仪器和临床应用企业具有很强的战略合作契机,市场前景广阔 将中国的前端制造和临床的前端应用完美结合在一起,在药物浓度监测、精准医疗、伴随诊断、术中治疗、疾病筛查等方向都能产生更好的效果……”
  • 珀金埃尔默:质谱业务发展迅猛
    p style=" text-align: left "    strong 仪 /strong strong 器信息网讯 /strong 2016年10月10-12日,第八届慕尼黑上海分析生化展(analytica China 2016)在新国际博览中心召开。珀金埃尔默非常重视此次展览会,不但重装出席,还在展会期间举办了两款质谱新产品的全球首发发布会。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PE展位.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10/insimg/0f041f86-36ea-4c1a-83af-d7976d04e2ce.jpg" / & nbsp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珀金埃尔默展位 /strong /p p    strong 参展亮点——关注食品安全 /strong /p p   首先关于此次参展的亮点,珀金埃尔默中国区市场部经理薛萍介绍到,在珀金埃尔默的展台上设置了一块专门区域——食品安全区域,这个区域主要展示了公司收购的波通和Delta的仪器,其应用领域为乳制品、谷物、粮油等的检测。还有此次发布的新品三重四极杆液质联用仪QSight,其可用于农残检测。 /p p   在展会主办方的展出区域,珀金埃尔默展出了一台配备了顶空的GC系统。展会赞助的奖品——百威啤酒是珀金埃尔默在中国的一个非常大的客户,而针对啤酒检测,珀金埃尔默可以提供啤酒检测的全面解决方案,不光可以进行啤酒风味检测,还可以检测啤酒中的有害物质。 /p p   另外,此次会展的主办方推出了一个食品安全参观路线,珀金埃尔默也参与其中。 /p p    strong 业务重新规划后的首次亮相 /strong /p p   出席新品发布会以及接受媒体采访的珀金埃尔默高层,皆是来自珀金埃尔默Discovery & amp Analytical Solutions(DAS)事业部。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JimCorbett.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10/insimg/f8e63d31-e056-47fe-968a-53901107c4be.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珀金埃尔默DAS事业部执行副总裁JimCorbett先生 /p p   对此,JimCorbett先生介绍,就在10月3日,珀金埃尔默的一项业务重新规划计划正式生效,具体包括:专注于生殖健康、新兴市场诊断解决方案和应用基因组学的Diagnostics business,从Human Health部门中拆分出来成为一个独立业务部门,以便更好地满足以临床为导向的客户在市场监管方面的需求。 /p p   同时,Human Health部门中的Life Science Solutions业务与另一部门Environmental Health整合成为Discovery & amp Analytical Solutions(DAS),这种结合将推动珀金埃尔默以应用为导向的客户,在食品、环境、工业和生命科学市场服务和的创新上的成功。 /p p   当然,任何的战略都是为了提升核心产品的市场份额,并为公司在有吸引力的终端市场增长提供更有利地位。 /p p    strong 现场分析是发展趋势 /strong /p p   珀金埃尔默DAS事业部亚太区副总裁兼总经理金南勳先生在接受采访中说到,“现场分析是未来的一个发展趋势,我们非常认同这个观点,未来珀金埃尔默会加大投入。此次推出的新品之一Torion T-9,正是这样一款可以拿到现场进行检测的便携式GC-MS。”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金南勳.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10/insimg/47fa2c0f-26e0-4d0e-92be-ddd9764dc935.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珀金埃尔默DAS事业部亚太区副总裁兼总经理金南勳先生 /p p   珀金埃尔默2015年收购了Torion公司,收购之后按照珀金埃尔默的理念进行技术上的改进推出了新品Torion T-9。珀金埃尔默DAS事业部亚太区战略业务发展总监谢永明博士补充到,“Torion的技术非常好,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但是他缺乏一个强大的应用支持团队、维修团队,而珀金埃尔默在中国有一个很强大的团队。两者相结合,随着新产品的推出,通过我们雄厚的客户支持系统,我们跟环保、应急检测的合作经验,相信新产品在中国会得到很广泛的应用,有着非常光明的未来。” /p p   前两周在敦煌召开了文博会,珀金埃尔默跟甘肃省公安厅、食药监、疾控合作,两台Torion T-9在现场为会议召开做保障服务,保障食品、空气质量安全。 /p p    strong 质谱业务发展迅猛 /strong /p p   珀金埃尔默在展会期间举办了两款质谱新产品的全球首发发布会,珀金埃尔默DAS事业部执行副总裁JimCorbett、珀金埃尔默DAS事业部亚太区副总裁兼总经理金南勳等均有出席,由此可见珀金埃尔默对中国市场的重视程度,以及对质谱产品的重视。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揭幕.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10/insimg/a6d44d01-f6ad-4ff9-a235-fb9698f688b3.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新品揭幕 /p p   金南勳谈到,珀金埃尔默产品在中国的主要应用领域分别是食品、环境、工业,在各个领域有机质谱发展非常的迅猛,所以中国有很多有机质谱的机会。而且,珀金埃尔默不仅提供液质联用产品技术,还有其他的如材料分析、光谱等产品技术,珀金埃尔默致力于为客户提供全套解决方案。 /p p   另外,珀金埃尔默还有很多很好的联用技术,例如,热重与GC联用,通过热重进行分离,GC进行检测。另外一个三联机技术,热重、红外、GC/MS联用进行检测。所以无论从传统意义上的有机质谱、无机质谱,还是联用技术,珀金埃尔默都是走在了技术领先的位置。 /p p   珀金埃尔默DAS事业部中国区总经理朱兵博士指出,“我们的液质联用产品是比较成熟的技术,操作简单、实用,可以定性、定量分析,我们希望在这个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此次重点推出的一款质谱新产品是业内不多见的立式三重四极杆液质产品QSight。据介绍,该技术是珀金埃尔默收购了多伦多一家质谱公司IONICS所获得的技术,收购后,在其原有产品基础上进行了很大的技术创新,性能指标等都获得了较大提升。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合影.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10/insimg/50f66e86-a188-4ae7-92da-8d781bca4e93.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right " 编辑:刘丰秋 /p
  • 自动化,临床质谱发展的拦路虎?
    临床检验技术的发展可谓日新月异,作为检验技术的代表之一,质谱检测平台因其快速、准确、特异的优点,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同时,不断出台的政策也导向了LDT试点、POCT质谱、多组学、呼气检测、国产质谱仪器等关注度迅速上升,临床质谱市场热度持续,上自诊断试剂、设备厂商、仪器新秀、第三方医学检验实验室等产业多方密切关注质谱在临床更大范围应用的机会。但同时,中国临床质谱行业发展也面临着多方面的挑战,这些挑战不仅来自于技术层面,也来自于市场和产业环境。基于此,仪器信息网通过深入访谈、策划主题研讨会等活动,试图找到中国临床质谱行业发展方向的答案。(点击了解详细内容)6月13日仪器信息网举办的“第三届临床质谱技术与应用进展”主题网络会议,聚焦临床质谱科学研究以及临床质谱检测技术应用进展两大主题,邀请了近10位行业专家进行精彩的报告分享。(点击收看会议精彩报告回放)在临床质谱检测技术进展的专场中,仪器信息网特别邀请了临床质谱代表企业湖南德米特仪器有限公司医学科技首席科学家王峰,在报告中他点出临床质谱当前面临的一大难题——自动化发展,并就临床质谱自动化缺陷、自动化核心问题、自动化缺失根源以及自动化技术落地等角度分享了精彩的报告,本文将报告内容进行了梳理,以飨读者。质谱究竟能否成为临床检验设备?质谱技术在临床检验中具有多物质检测能力、灵敏度高等优点,使其在治疗药物监测、胆汁酸、氨基酸等多种激素检测方面展现出巨大潜力。然而,质谱技术在临床检验中的应用仍面临一些挑战: 相关仪器技术(LC-MS、ICP-MS、MALDI-TOF)灵敏度相对不足: 对于内源性物质,尤其是颅内产生的激素,质谱灵敏度往往不够,需要样品浓缩和净化,这会降低检测的准确性和效率。自动化程度不足: 与免疫学技术相比,质谱技术在自动化方面仍有较大差距,需要人工进行样品处理、仪器维护、数据分析等工作,难以满足临床检验快速、高效的需求。标准化程度不足: 质谱技术在临床检验中的应用缺乏统一的标准和方法,不同仪器和方法的差异导致检测结果难以比较和互认。质谱自动化的“缺陷”要实现临床质谱自动化,需要克服以下挑战:样品前处理自动化: 样品前处理是质谱分析的重要环节,目前常用的固相萃取、液液萃取等方法难以实现完全自动化,需要开发新的样品前处理技术。仪器维护自动化: 质谱仪器需要定期维护,包括清洗离子源、更换色谱柱等,这些工作需要专业人员进行,难以实现自动化。数据分析自动化: 质谱数据分析复杂,需要人工进行峰识别、积分、定性定量等工作,难以实现自动化。标准化和规范: 质谱技术在临床检验中的应用需要建立统一的标准和方法,包括样品前处理、仪器维护、数据分析等方面,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临床质谱自动化的未来发展趋势尽管面临诸多挑战,临床质谱自动化仍然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未来,临床质谱自动化将朝临床质谱自动化发展方向包括:样品前处理自动化技术的突破: 开发新型样品前处理技术,例如自动化固相萃取、液液萃取等,以实现样品前处理的自动化;仪器维护自动化技术的突破: 开发新型仪器维护技术,例如自动清洗离子源、自动更换色谱柱等,以实现仪器维护的自动化;数据分析自动化技术的突破: 开发新型数据分析技术,例如人工智能算法,以实现数据分析的自动化;标准化和规范化体系的建立: 建立统一的质谱技术在临床检验中的应用标准和方法,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总的来说,临床质谱自动化是未来质谱技术在临床检验中应用的重要发展方向。通过克服样品前处理、仪器维护、数据分析等方面的挑战,并建立标准化和规范化体系,临床质谱自动化将能够更好地服务于临床诊疗,为患者提供更加精准、高效的检测服务。
  • “产学研用” 多角度全方位 共话中国质谱产业发展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strong span style=" text-indent: 2em " 仪器信息网讯 /span /strong span style=" text-indent: 2em " 2019年4月18-19日,中国科学仪器行业的“达沃斯论坛”——第十三届中国科学仪器发展年会(ACCSI 2019)在青岛银沙滩温德姆至尊酒店隆重召开,会议主题为“创新驱动 开放合作”。ACCSI 2019借助十二年的品牌积淀,发挥青岛的区位优势,吸引了来自“政、产、学、研、用”等方面的1200余位高端人士参会。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text-indent: 2em "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4/uepic/f02e130f-e352-42e9-8c13-375cca6e7d26.jpg" title=" 大会.jpg" alt=" 大会.jpg" width=" 600" height=" 400" border=" 0" vspace=" 0" style=" width: 600px height: 400px "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text-indent: 2em " ACCSI 2019大会现场 /span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text-indent: 2em " /span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在过去的70年,中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如果把中国比作一条龙,科技是龙头,科学仪器及检测产业就是龙的眼睛,科学仪器拓展了人类认知世界的能力,被称为国家创新驱动发展的“引领者”和“奠基石”,也是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倍增器”和“助推器”。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质谱仪器作为尖端的科学仪器之一,被广泛应用在生命科学、材料科学、食品安全、环境监测、医疗卫生、国防军事及国际反恐等领域,但中国的中高端质谱仪器市场却长期为国外公司垄断,且想要制造出具备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质谱仪并非易事。随着质谱技术在临床中应用的深入和广泛,虽同国外相比,中国在临床质谱应用方面起步较晚,但得益于国内对高端医疗技术需求的不断增强,中国也成为增长最快的市场。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2011年,“国家重大科研仪器设备研制专项”和“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设立,分别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和科技部管理,负责原创性的仪器研究及其工程化和产业化。据了解,2001年至2018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资助的1000万元以上的重大科研仪器项目有53项,批准资助金额38.14亿元;资助1000万元以下的重大科研仪器项目466项,批准资助金额32.03亿元,合计资助经费超过70亿元。 span style=" text-indent: 2em "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国内专家、厂商将其开发和研制的质谱技术实现产业化,打破了国内逐年扩大的质谱仪市场一直为国外公司全盘垄断的局面。质谱技术的在全球市场的发展历程如何?中国的质谱技术进展及产业发展情况如何?国产质谱企业在产业化进程中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又有哪些? /span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text-indent: 2em " 作为本次年会的重磅论坛之一,19日上午“中国质谱产业发展”论坛邀请了各大科研院所专家、厂商高层以及技术人员参与本次论坛,吸引了共100多位代表出席,共同就质谱仪器的最新技术发展、研发成果转化对接、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等业内关心的话题共同探讨,旨在优化和进一步开拓质谱仪器研发和应用领域的市场发展,加速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 /span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text-indent: 2em " 会议由宁波大学质谱研究院丁传凡教授主持。 /span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text-indent: 2em "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4/uepic/2efb4336-3b92-4420-8807-08a58d9860ea.jpg" title=" 主持.jpg" alt=" 主持.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4/uepic/3155bdb3-f038-468a-af9f-2976ffd53479.jpg" title=" IMG_0603_meitu_17.jpg" alt=" IMG_0603_meitu_17.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2em " 会议现场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4/uepic/ce1f7cf0-aeab-4de3-b0f3-77a25445c432.jpg" title=" 周振_meitu_5.jpg" alt=" 周振_meitu_5.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报告人:广州禾信仪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周振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报告题目:《中国科学仪器产业迎来春天》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text-indent: 2em " 禾信作为目前国内能批量生产高端质谱仪器的制造型企业,其研制生产的质谱仪器代表国产第一台高端仪器参加了“雪龙号”的南北极科学考察项目,其研制用于环保行业的在线解析质谱仪的使用范围覆盖了全国多个省份。也因此,周振有机会代表高端仪器制造企业在2018年底在广州经济开发区的加速器园区内向总书记汇报了08年到18年的这十年间禾信仪器的技术和产业发展情况。周振表示,总书记关心禾信的发展,不仅是重视实体经济的发展,更是要将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作为重中之重,国家也因此出台一系列鼓励政策,旨在培育一批尖端科学仪器制造企业。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在谈到如何确切落实国产质谱仪器的发展时,周振表示,需要正确认识质谱仪器行业面临的挑战。高端科研仪器的开发往往要依托基础研究的进步,国内生产企业对高端科研仪器的整体投资强度还不够高,高端科研仪器从开发到生产,不仅需要巨额投资,还需要很长的时间周期。除此之外,更要重视发展上下游产业,协同推动质谱产业的发展。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周振在报告中还提到,国产质谱的发展除了其本身技术的提升和应用的良好推广与实践外,更离不开行业政策环境的支撑,“单打独斗”的企业不可能发展起来,基于此,禾信参与建立了国家级的质谱创新中心,创立了6大创新与应用平台助力发展中国的质谱产业。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4/uepic/c61bb61d-e9c3-4d70-8368-d4ffc90a90a5.jpg" title=" 再帕尔‘_meitu_2.jpg" alt=" 再帕尔‘_meitu_2.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报告人:中央民族大学副校长 再帕尔· 阿不力孜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报告题目:《敞开式质谱成像技术的研制与应用进展》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再帕尔· 阿不力孜在报告中介绍了其课题组一直以来从事的代谢组学与质谱分子成像技术的相关研究,质谱成像技术与代谢组学相结合,可获得全面、原位的分子时空动态变化信息,实现不同分子的同时直观可视化分析,为药物或候选新药的药效及毒理作用机制的研究、原位标志物的发现及疾病筛查等提供新颖的研究手段。再帕尔· 阿不力孜还介绍了其课题组研的免标记、便捷、高覆盖、高灵敏的AFAI-MSI技术,可从代谢物和代谢酶两个水平上认识肿瘤代谢。最后,在提到定量的质谱成像方法时,再帕尔· 阿不力孜简单介绍了其课题组开发了免内标添加的动物体内药物的方法以及整个打印添加技术的定量成像分析方法。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就质谱未来发展的愿景, 再帕尔· 阿不力孜表示,质谱技术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和发展空间,在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结构组学等多学科、多手段的交叉组合下,质谱技术、代谢组学有望积极推动精准医学的发展及个体化诊疗、新药研发的应用进程。报告的最后,再帕尔· 阿不力孜提到质谱仪器的发展,一方面需要适应国家与行业的重大需求,解决被动依赖、被动牵制、卡脖子等技术问题,一方面推动科技创新,以引领科技前沿抢占制高点,实现重点领域的跨越发展。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4/uepic/1d72e899-190e-4a18-bab2-a0a3eaf06a01.jpg" title=" 欧阳.jpg" alt=" 欧阳.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报告人:清华大学精密仪器系主任 欧阳证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报告题目:《小型质谱在临床诊断应用的最新进展》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欧阳证在报告中就小型质谱仪器的技术及产业发展分享了他的观点与思考方向,并从技术创新、产品/应用开发、应用服务市场等方面分析了质谱仪器研发与产业化的情况。欧阳证表示,小型化质谱在前端甩开了复杂的样品处理,后端甩开了繁重的仪器设备,因此对传统质谱灵敏度、准确性以及分辨率的定义将不适用于小型质谱,而“便携、快速、简单易用”才是小质谱的发展方向。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欧阳证强调,质谱仪器未来在精准医疗方面的发展是要成为精准治疗,他提出小型质谱可为医疗伴随诊断提供指导信息,如一种药物不能对于所有人都用一个剂量,因此可通过特定病人服药后的血液检测得到其准确的药物剂量,从而达到精准治疗的目标。欧阳证还表示,临床质谱技术在中国的快速健康发展,离不开上下游供应产业的发展和国家对科学仪器行业科研计划支持的推动。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4/uepic/0d263cc8-1aa9-46b0-8529-5ac1e9e34b74.jpg" title=" 王海鉴_meitu_6.jpg" alt=" 王海鉴_meitu_6.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报告人:安捷伦气相色谱质谱市场经理 王海鉴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报告题目:《气相色谱-质谱发展史及展望》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王海鉴在报告中主要介绍了气相色谱-质谱技术的发展历程及其未来发展趋势。 span style=" text-indent: 2em " 1955年第一台“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问世,当时是和一台研究性的飞行时间质谱进行了串联,但受限于彼时的电子技术,TOF的分辨率较低。1964年,EAI在Robert E. Finnigan的带领下生产了第一批气相色谱-四极杆质谱,三年后惠普将其电脑和电子测量技术应用到了GC-MS仪器上。1976年第一代台式GC-MS产生,1982年第一台选择性检测器的质谱产生以及1990年落地式GC-MS产生。 /span span style=" text-indent: 2em " 王海鉴在报告中分析到,GC-MS的发展呈现从数字化、小型化、省人力到网络化的趋势,但仪器的易用性始终是最重要的核心目标。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text-indent: 2em "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4/uepic/e53ce959-22e2-42dd-bfe0-1156713e124c.jpg" title=" 交流.jpg" alt=" 交流.jpg" width=" 402" height=" 802" border=" 0" vspace=" 0" style=" width: 402px height: 802px "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2em " 交流互动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4/uepic/a46038bf-61a1-45c9-81b8-349ad4647635.jpg" title=" 丁传凡_meitu_7.jpg" alt=" 丁传凡_meitu_7.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报告人:宁波大学质谱研究院教授 丁传凡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报告题目:《四极质谱新技术及其产业化发展》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四极杆质谱作为目前应用最广泛的质谱仪器之一,被广泛应用于生命科学、环境监测、食品安全等领域。而质谱仪器的核心部件是质量分析器,离子阱作为质谱质量分析器的一种,具有结构简单、对真空度要求低、串级质谱分析等特点。 span style=" text-indent: 2em " 丁传凡在报告中介绍了四极杆质谱质量分析器原理与特点,分析了国产四极质谱技术发展现状以及产业化存在的问题等,并介绍了其团队研发的四极质谱新技术新方法。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丁传凡强调,目前国产四极杆质谱技术层面存在的问题集中在稳定性/仪器控制系统/用户界面等方面,需要解决四极杆质量分析器/离子阱/RF电源等核心问题。在谈到国产质谱技术的产业化方面,丁传凡提到,目前国产四极杆质谱的研发团队处于百花齐放的状态、从事人员的流动性较大,从而导致研发力量分散,需要解决科技成果转化面临的一系列问题。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丁传凡还介绍了其团队优化的新型几何结构的离子阱质量分析器,包括在矩形离子阱的基础上发展了不对称弧面电极离子阱、半圆电极离子阱、三角形电极离子阱。其中三角形电极是一种相比于矩形离子阱更接近于双曲面的电极结构,在电极简化的同时可以尽可能的减少高阶场成分的引入,以减少可能引起的离子阱质量分辨能力降低。 span style=" text-indent: 2em " 报告的最后,丁传凡也谈到其对质谱新技术及方法开发的思考,包括科研成果转化需要考虑其实用价值、需掌握技术细节以实现可量产的可能。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4/uepic/6e75c9e5-ec1d-4925-a5ce-56c4a1997563.jpg" title=" 王志英_meitu_4.jpg" alt=" 王志英_meitu_4.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报告人:沃特世市场部质谱产品经理 王志英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报告题目:《液质技术发展及最新理念》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报告伊始,王志英介绍说,提到LC-MS就会让她想到曼彻斯特这个城市,因为质谱技术的发展起源于这里,原子理论创立者John Dalton和质谱之父J.J. Thomson均来自这个城市,并且沃特世的研发的生产总部也同样建立在这里。紧接着,王志英向与会者简单介绍了质谱发展历程中的一些大事记,并表示离子源接口技术很大程度推动了LC-MS的发展。也因此,2002年,J.B.Fenn 和田中耕一因ESI质谱和MALDI质谱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在谈到LC-MS技术的发展方向时,王志英表示,要通过应用驱动型和产品驱动型两种方式,以应用为导向,针对特点领域,打造更简便、更智能的液质产品;通过产品驱动,使其应用范围更加广泛、功能更强大。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4/uepic/e8c3c4cb-09bd-4687-b03b-be615c75afd5.jpg" title=" 滕云枫_meitu_3.jpg" alt=" 滕云枫_meitu_3.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报告人:青岛市科学仪器创新孵化公共研发平台技术研究院院长 滕云枫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报告题目:《青岛市科学仪器创新孵化公共研发平台助力国产质谱产业发展》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滕云枫在报告中向与会者介绍到,青岛市科学仪器创新孵化研发平台可集聚行业优势的研发资源,为科学仪器工程化及核心部件研发提供一站式的综合服务,打造产业扶持生态,从而推动科学仪器产业的发展。滕云枫提到,国内科学仪器产业存在的问题包括:创新不足/过度依赖进口/不完善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缺乏配套设施条件等。结合国产质谱产业的需求,青岛市科学仪器创新孵化平台可为质谱仪器乃至全国科学仪器核心部件的研究、开发提供从研发设计、高精度机械加工、3D打印等全套研发、配套服务等。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4/uepic/0c208cf1-2410-4bf8-8da4-14dd48746bc5.jpg" title=" 周晓光.jpg" alt=" 周晓光.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报告人:中国农业大学特聘教授 周晓光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报告题目:《新一代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及其在临床体外诊断中的应用》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周晓光表示,作为国产质谱厂商,需要以市场驱动和应用导向的模式发展自身的产品技术,目标不是打造通用型仪器,而是需要从特定的应用点切入,从而设计出适用的质谱仪器。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提及精准临床诊断检测,周晓光强调,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直接参与者,也是生命体状态的体现者,因此蛋白与基因分子相比更能直接反应生命体的状态。可以说,指导精准诊疗的生物信息来源不能只靠基因信息,蛋白组(代谢组)信息的获取同样重要。 span style=" text-indent: 2em " 周晓光在报告中表示,“蛋白质变体将作为下一种蛋白质组学的通货”,同时也提到一些具有临床意义的蛋白质变体案例,如血红蛋白质变体、碳水化合物缺失转铁蛋白等,但目前蛋白质变体的临床体外检测还正处于起步阶段。周晓光还强调到,目前广泛应用的酶免疫检测具有其局限性,而MALDI-TOF技术因其具有分子量范围宽、灵敏度高、高通量、操作简便、原位分析、可重复检测等特点,非常适合应用到临检中。据介绍,周晓光团队研发的MALDI-TOF仪器可实现微生物鉴定、微测序基因检测、蛋白定性检测、组织切片分子成像等技术。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4/uepic/e2bdaa42-0f15-49e5-bd77-3c207cd1080f.jpg" title=" 合照_meitu_8.jpg" alt=" 合照_meitu_8.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2em " ACCSI2019中国质谱产业发展论坛合影留念 /p p br/ /p
  • 原位电离质谱的技术及应用发展有哪些亮点?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75em text-indent: 2em " strong 仪器信息网讯 /strong & nbsp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分析化学技术之间界限越来越模糊,交叉性越来越强,分析化学的发展进入新时代。当前,分析化学技术以色谱、质谱、光谱、波谱等谱学技术,以及它们之间的交叉联用作为重要的技术手段,其中质谱技术因其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分析速度快等优势,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在生命科学、医疗卫生、公共安全、环境监测、材料科学等领域。在质谱检测中,从待测物离子产生到质谱获取离子信号,仅需要毫秒级的时间,然而传统质谱分析方法需要经过繁琐耗时的样品前处理过程,才能进行后续色谱分离及质谱检测,无法在较短时间内完成对样品的质谱分析。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75em text-indent: 2em " 因此,离子化技术的发现及进步进步对质谱分析技术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自2004年普渡大学Cooks教授提出解吸电喷雾电离(Desorption electrospray ionization,DESI)以来,目前已发展了几十种原位电离技术,例如实时直接分析(Direct analysis in real time,DART)、介质阻挡放电电离(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 ionization,DBDI)、萃取电喷雾电离(Extractive electrospray ionization,EESI)等,原位电离技术的提出及应用推广进一步推进了质谱分析技术的发展。近十年来,原位质谱技术迅速应用在诸如食品、药品、材料、物证、环境、卫生等领域的安全检测与品质控制,在组学分析、新药研发、中药及天然产物分析、和生物分子成像等领域,其应用也发展迅速。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75em text-indent: 2em " 基于此,为推动及引发更深层次的原位质谱技术的创新应用与产业化创新,为来自企业、科研院所、高校及政府监管部门的专家用户搭建交流与沟通平台, span style=" color: rgb(192, 0, 0) " strong 仪器信息网 /strong /span 与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192, 0, 0) " 华质泰科生物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span /strong 将于2020年 strong 6月10日 /strong 联合举办 span style=" color: rgb(192, 0, 0) " strong “2020原位质谱网络主题研讨会” /strong /span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line-height: 1.75em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strong 点击图片了解会议日程: /strong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75em text-indent: 2em " a href=" 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meetings/iAIMS/" target=" _blank" span style=" color: rgb(192, 0, 0) " strong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600px height: 435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6/uepic/5b6e0639-079e-4a6e-b275-7843079599d5.jpg" title=" 111.png" alt=" 111.png" width=" 600" height=" 435" border=" 0" vspace=" 0" / /strong /span /a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75em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strong 豪华专家阵容: /strong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300px height: 420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6/uepic/84326ac5-ec96-4b68-80ae-35815dfcffbf.jpg" title=" Xianlin Han_副本.jpg" alt=" Xianlin Han_副本.jpg" width=" 300" height=" 420" border=" 0" vspace=" 0"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报告题目:《鸟枪法脂质组学揭示糖尿病神经病变的发生机制》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line-height: 1.75em " & nbsp 报告人:美国德州大学圣安东尼奥医学研究中心 韩贤林教授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text-indent: 2em " 报告人简历:韩贤林教授先后获浙江大学和美国华盛顿大学(圣路易斯)硕士和博士学位。现任美国德州大学圣安东尼奥医学研究中心杰出教授。主要从事老年痴呆病、糖尿病诱发的综合症、和免疫性疾病等脂类代谢混乱的机制研究。韩教授是脂质组学的创始人之一,2003年他首次提出了“脂质组学”概念。他是该领域公认的杰出科学家,以发明多维质谱“鸟枪法”脂质组学分析技术而在该领域闻名全球。韩教授已在各种杂志上发表论文280多篇, H指数79,& nbsp 总引用数达24,500次以上。2010年与英国爱丁堡皇家学会委员W.W. Christie合撰《Lipid Analysis: Isolation, Separation, Identification, and Lipidomic Analysis》论著。2016年他撰写了一部系统地阐述脂质组学的论著& nbsp -《Lipidomics: Comprehensive Mass Spectrometry of Lipids》。韩教授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学术威望,被聘为多种与脂类研究有关杂志的副主编或编委。韩教授现任美国卫生研究院、美国糖尿病协会、及香港研究资助局的基金会常任评审专家。曾任美国华人质谱学会主席,现为该学会终身理事。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300px height: 200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6/uepic/396aa6fc-11a9-44a2-a58f-f9bdbd6b8d51.jpg" title=" 李灵军1.jpg" alt=" 李灵军1.jpg" width=" 300" height=" 200" border=" 0" vspace=" 0" /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center " 报告题目:《通过原位MALDI质谱成像技术探测生物系统的化学空间》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line-height: 1.75em "   报告人: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 李灵军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text-indent: 2em " 报告人简历:2000年于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获得化学博士学位, 之后在美国太平洋西北国家实验室和布兰迪斯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2002年起到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任教,现任该校药学院和化学系双聘教授。 李灵军教授致力于生物分析科学以及质谱相关技术的研究, 主要涉及的领域有神经肽组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等, 并应用这些尖端的分析方法和技术去解决神经生物学、基础和临床医学中的关键性问题。 李灵军课题组在生物分析化学领域的贡献主要在构建基于高灵敏度质谱多维分析平台, 并应用此平台发现300多个新型神经肽。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300px height: 436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6/uepic/d75876f9-db11-47ee-b2a7-70208ce67449.jpg" title=" 李红丽.jpg" alt=" 李红丽.jpg" width=" 300" height=" 436" border=" 0" vspace=" 0"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line-height: 1.75em " 报告题目:《原位电离质谱新方法快速鉴别中草药多糖成分》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line-height: 1.75em " & nbsp 南京师范大学 李红丽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75em text-indent: 2em " & nbsp 报告人简介:博士,南京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副教授。太原理工大学学士,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分析化学博士,美国食品与药品监督管理局(US FDA)博士后。以质谱技术为基础,结合多种分离手段、离子源以及高效样品前处理,构建新颖的质谱分析方法并应用于多领域。建立了多个离子淌度和质谱联用的方法,实现了单糖、寡糖以及糖蛋白同分异构体的快速分离以及不同异构体的多级质谱结构表征。成功构建了多个以原位电离质谱为基础的高效和快速的质谱分析方法,并应用于食品、天然产物、生物医药大分子的分析中。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300px height: 420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6/uepic/af9aebdf-b302-45f8-bf97-7af2b5f76015.jpg" title=" 马强.jpg" alt=" 马强.jpg" width=" 300" height=" 420" border=" 0" vspace=" 0"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line-height: 1.75em "   报告题目:《高效微萃取与敞开式电离质谱联用技术研究》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line-height: 1.75em " & nbsp 报告人: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 马强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text-indent: 2em " 报告人简介:博士,研究员,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工业与消费品安全研究所副所长,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青年英才”,国际标准化组织化妆品技术委员会分析工作组(ISO/TC217/WG3)成员,全国仪器分析测试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81)委员,全国食品直接接触材料及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97)委员,全国香料香精化妆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化妆品分技术委员会(SAC/TC257/SC2)委员,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第七届青年学术委员会委员,《日用化学工业》编委,《分析测试学报》青年编委。近年主持(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及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留学回国人员科技活动优秀类项目、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项目等项目20余项,发表文章180篇,参编英文专著1部、中文专著12部,授权发明专利42件,制定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66项,先后获得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科学技术奖、中国商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科技优秀奖、上海市科学技术奖等省部级科技奖励或国家奖励办登记认可的社会科技奖励近20项。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300px height: 300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6/uepic/4f2a954f-fbfd-4810-b2b4-33924a04a3cd.jpg" title=" 周江.jpg" alt=" 周江.jpg" width=" 300" height=" 300" border=" 0" vspace=" 0" /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75em "   报告题目:《micro-RNA G-四链体的形成、结构和识别研究以及SICRIT气味分析》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line-height: 1.75em " & nbsp 报告人:北京大学 周江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text-indent: 2em " 报告人简介:理学博士,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北京大学分析测试中心副主任。长期从事核酸高级结构性质的研究、有机质谱分析和药代产物定性与定量研究等。近年来主持或参与过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教育部项目。在J. Am. Chem. Soc., Chem. Eur. J., Mass Spectrom. Rev., Rapid Comm. Mass Spectrom., Talanta, BBA等SCI杂志共发表学术期刊论文60余篇。现为中国质谱学会理事、中国化学会质谱分析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分析测试协会常务理事。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300px height: 452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6/uepic/a16c4c05-7618-4340-a3c1-fac77c79b8cb.jpg" title=" 王昊阳--22.jpg" alt=" 王昊阳--22.jpg" width=" 300" height=" 452" border=" 0" vspace=" 0"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line-height: 1.75em "   & nbsp & nbsp 报告题目:《未知物的原位质谱鉴定与分析》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line-height: 1.75em " 报告人: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王昊阳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text-indent: 2em " 报告人简介:2000年本科毕业于中国药科大学药学院药物分析专业;2003年获得中国药科大学与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联合培养硕士学位;2006年获得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的博士学位;后前往德国奥尔登堡大学化学系博士后;2008年开始任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副研究员;2017年–至今担任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公共技术服务中心质谱组课题组长。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200px height: 297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6/uepic/e439f021-e4f7-43df-ab12-b0902679db72.jpg" title=" Enrico Davoli.jpg" alt=" Enrico Davoli.jpg" width=" 200" height=" 297" border=" 0" vspace=" 0"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2em " 报告题目:《新的机遇:常压下生物体组织的质谱成像》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2em " 报告人:意大利马里奥内格里药理研究所 Enrico Davoli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line-height: 1.75em " & nbsp 报告人简介:意大利马里奥内格里药理研究所,实验室负责人。1983年,Enrico Davoli 获得米兰大学动物科学博士学位。2016年至2017年,担任意大利质谱学会主席。主要研究质谱相关的技术及其在环境和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城市空气污染,基于质谱法的分析方法和工具的开发,旨在对污染物高灵敏度检测;电子烟分析和蒸气排放的风险特征;在生物医学领域,质谱成像,包括组织学方法和分析,特别关注肿瘤中抗癌药物的分布。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6/uepic/d89df263-a1a8-4d9b-82e5-652424fe70d0.jpg" title=" cooper-helen.jpg" alt=" cooper-helen.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line-height: 1.75em " 报告题目:《LESA-MS 原位质谱技术分析完整蛋白的最新进展》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line-height: 1.75em " 报告人:英国伯明翰大学 Helen J. Cooper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line-height: 1.75em " & nbsp 报告人简介:伯明翰大学教授,在英国华威大学获得化学博士学位,2000年在佛罗里达州立大学的国家高磁场实验室任教,之后在华威大学从事博士后工作,2003年任职于伯明翰大学,是肽和蛋白质组学领域的专家, 负责将伯明翰大学建立为卓越的质谱研究中心。Helen Cooper 教授已在期刊杂志上广泛发表论文,并在多个国家和国际委员会任职,包括《美国质谱学会杂志》和《英国质谱学会》编辑委员会。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75em text-indent: 2em " 点击下方了解会议更多信息: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a href=" 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meetings/iAIMS/" target=" _blank"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600px height: 281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6/uepic/06258796-72c4-4dc7-8900-e7f58f29ddd0.jpg" title=" 640_300_20200514.png" alt=" 640_300_20200514.png" width=" 600" height=" 281" border=" 0" vspace=" 0" / /a /p p br/ /p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