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张正行教授

仪器信息网张正行教授专题为您整合张正行教授相关的最新文章,在张正行教授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张正行教授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张正行教授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张正行教授话题讨论。

张正行教授相关的资讯

  • 药物分析学家、中国药科大学张正行教授因病逝世
    中国药科大学张正行教授,著名药物分析学家、博士生导师,于2017年3月25日因病逝世。  张正行教授生于1936年,于1958年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南京药学院(现中国药科大学),并留校任教终生。长期从事药物光谱和色谱分析研究与教学,在有机药物结构鉴定(天然化合物及药物微量有关物质的分离鉴定)、药物质量分析研究、药物代谢转化和药代动力学研究、中药分析研究及现代联用技术研究等方面均有深入研究,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高水平研究论文数百篇,主编和副主编出版学术专著和教材多部。曾任中国药科大学药学院副院长、中国药学会药物分析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993年被江苏省教育委员会/江苏省学位委员会评为优秀研究生导师,1993年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张正行教授将一生都奉献给了药学教育事业,成果丰硕。1980年代初,即独立开设了我国医药院校的首门“药物波谱分析”课程,紧跟光谱技术最新发展,自编适合医药教学和研究参考资料,并于1995年和2009年由人民卫生出版社正式出版和修订再版《有机光谱分析》教材 1992年,副主编《药物分析》大型参考书,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2000年起,带领研究生坚持研究近十年,攻克了“黄杨宁”中药生物碱多组分的组成、体内代谢、和质量分析控制的问题 2004年带领研究生攻克了具有重要国防意义的防辐射化学药物“利可君”的多组分工艺优化和质量控制的关键技术问题等等,不胜枚举,功绩卓著。  张正行教授为药学领域培养了大批优秀的药物分析人才,并于1998年积极倡导中国药科大学和中检所联合主办了面向省级药检所的“药物分析在职硕士研究生班”,为我国药检系统培养了数百名骨干人才。
  • 在美被捕天大精仪学院教授获保释外出
    据美国《世界日报》报道,中国天津大学教授张浩“经济间谍”案的控辩双方继续协议保释条件。代表被告张浩的辩护律师欧摩斯(Daniel Olmos )表示,双方目前已同意,且经主审法官批准,允许被告张浩于上午8时到下午8时之间离开其山景城住所,于附近处理家事,使用运动器材。  张浩目前以50万美元交保,暂住山景城一公寓,保释金由被告佛罗里达州亲友以他们的资产为担保。圣荷西联邦法官高兴斯(Nathanael Cousins)7月初同意张浩交保时规定张浩必须戴电子侦测器,留住家中,不可离开北加州地区。  圣荷西联邦法庭文件显示,高兴斯法官今年7月8日下令张浩50万美元交保获释,可是国土安全局随后将张浩关入加州宇巴县(Yuba County)的移民拘留所。  高兴斯7月28日下令被告以其原来保释条件获释,他同时下令,如美国政府继续将张浩关在移民拘留所,法庭将采取纠正行动,可能会建议撤除对张浩的控罪。法官命令一出,国土安全局隔天立刻释放张浩。  张浩为天津大学精密仪器与光电子工程学院教授。今年5月16日,张浩受邀到凤凰城参加国际微波会议,于洛杉矶国际机场入境美国时被捕,并被美方联邦检察官以“经济间谍阴谋”、“窃取贸易机密阴谋”等罪名起诉,同时被起诉的五人中,还有该校两名教师。  事件还原:美国“钓鱼执法” 诱捕天大精仪学院教授(图)
  • 清明节追思:那些不能忘却的分析化学家
    p    strong 仪器信息网讯 /strong 又是一年清明雨,分析测试界的已故专家名单上,又添了不少名字。他们的身份,或是为人敬仰的业界泰斗,或是蔼然可亲的师长前辈,或是并肩作战的袍泽弟兄......当故人远去,留给分析测试行业的是无尽的伤感与思念。在这吹面不寒杨柳风的清明时节,谨以此文纪念那些逝去的分析化学家。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title=" timg (2)_副本.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4/noimg/d28dfad0-01f4-4c33-bc1b-13acbcbe9ef5.jpg" / /p p   strong  卢佩章院士:中国色谱分析的先驱者 /strong /p p   我国著名分析化学家,中国色谱分析的先驱者之一,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卢佩章院士2017年8月23日13时25分在大连逝世,,享年92岁。 /p p   卢佩章院士,我国第一台体积色谱仪的设计者。他开创了中国色谱科学,被誉为“中国色谱之父”,为色谱技术在我国的发展和国民经济建设的应用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为国家培养了一批杰出人才,多名学生已成为具有国内外重要影响的学术带头人。中国的色谱事业从无到有,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已跻身国际一流。作为先驱者,卢佩章院士曾无限感慨地说:“我只是集体中的一个兵,一个小兵,成绩都是集体团结协作,开拓进取的结果,我不过是尽到了一个分析工作者的责任而已。”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title=" abd4bc86-13e4-4747-b714-9a3bf9779294_副本.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4/noimg/1043f816-cf4f-4c0a-a563-77d8c197c003.jpg" / /p p    strong 袁承业院士:中国萃取剂化学之父 /strong /p p   中国共产党党员、著名有机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员袁承业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18年1月9日22时17分在上海与世长辞,享年94岁。 /p p   袁承业院士长期从事萃取剂化学和有机磷化学研究,是中国萃取剂化学研究的奠基人之一。他急国家所急,建立并领导核燃料萃取剂研究组,解决我国国防工业急需,为发展中国的原子能工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他结合中国有色金属资源综合利用研究,取得了一批有重大经济、社会效益的成果,为保护我国的有色金属资源作出了不懈的努力 他在具有生物活性有机磷化合物的设计与合成方面有独特的建树。为我国培养了一批有机化学人才,为我国有机化学发展、“两弹一星”研制和国民经济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title=" e48bf693-e4d9-4365-ac57-2a710163484c_副本.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4/noimg/2b8d9b72-3f5d-45d8-b208-db65c58a469d.jpg" / /p p   strong  苏锵院士:一生致力稀土事业 /strong /p p   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著名无机化学家,第八、九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山大学化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苏锵因病于2017年2月17日4时50分在广州逝世,享年86岁。 /p p   苏锵院士长期从事稀土化学和物理研究,对稀土的分离和性质变化规律的探寻、稀土材料的研制与应用做出突出贡献,是中国稀土研究的开拓者之一。苏锵院士深知科学的进步离不开传承和发展,长期致力于人才培育,鼓励年轻人不仅要“青出于蓝胜于蓝”,还要“帅出于师优于师”,要有创新意识,打破成规,先后指导、培养了数十名硕士、博士和博士后,桃李满天下。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title=" 彭少逸_副本.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4/noimg/f565531d-0ad1-4d31-884a-9164d583d6dc.jpg" / /p p   strong  彭少逸院士:著名催化科学开拓者、色谱学者 /strong /p p   中国著名燃料化学家、催化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化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名誉所长彭少逸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17年5月6日凌晨0时29分在美国洛杉矶与世长辞,享年100岁。 /p p   彭少逸先生是我国最早从事色谱研究的人员之一,同时又是我国催化科学的开拓者之一。他创立了柱内显色指示剂快速测定油品中烃类组成的色谱方法和薄层吸附剂快速分析气态烃的色谱方法,开创了催化新材料和多项催化动态分析的研究,并取得多项理论性和应用性成果,在国内外产生深远影响。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title=" 55b42b6e-f2f5-4585-af6c-447d66fff604_副本.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4/noimg/c847fbdf-e4a5-454f-b8ae-2a3e31cc9463.jpg" / /p p    strong 田颂九:为药品检验事业默默奉献 /strong /p p   我国药物仪器分析学家田颂九研究员因病医治无效,2017年9月26日于北京友谊医院与世长辞,享年76岁。 /p p   30多年来,田颂九研究员在中药的仪器分析检定领域及党政管理等工作中做出了突出贡献。曾任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党委书记,兼任中国药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药物分析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和编辑出版工作委员会主任,一生为发展我国的药品检验事业和药品监督管理事业默默奉献。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title=" a10c0c95-38c8-45fa-88e8-9d51bf4db305_副本.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4/noimg/712c5c0e-4daf-4b58-bac0-e1be4d7218bf.jpg" / /p p    strong 辞别著名药物分析学家:张正行 /strong /p p   中国药科大学张正行教授,著名药物分析学家、博士生导师,于2017年3月25日因病逝世。 /p p   张正行教授将一生都奉献给了药学教育事业,成果丰硕。1980年代初,即独立开设了我国医药院校的首门“药物波谱分析”课程,紧跟光谱技术最新发展,自编适合医药教学和研究参考资料。带领研究生坚持研究近十年,攻克“黄杨宁”中药生物碱多组分的组成、体内代谢、和质量分析控制的问题 攻克具有重要国防意义的防辐射化学药物“利可君”的多组分工艺优化和质量控制的关键技术问题等等,不胜枚举,功绩卓著。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title=" 7cd33db2-4c7e-4210-becf-19359bc79cc1_副本.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4/noimg/46fb6e14-3d3c-418f-89cc-bd957219a749.jpg" / /p p    strong 缅怀清华大学化学系高分子所所长:石高全 /strong /p p   中国共产党党员,教育部长江特聘教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清华大学化学系高分子所所长石高全教授,因病医治无效,于2018年3月1日22时35分在北京不幸逝世,享年55岁。 /p p   石教授自1992年以来一直从事导电高分子材料/纳米结构以及单片石墨的研究,近年来在石墨烯的化学合成与功能化等方面从事了系列研究工作,特别是在石墨烯增强高分子复合材料,石墨烯修饰电极以及共轭分子修饰石墨烯等方面取得了进展。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title=" 曾云鹗_副本.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4/noimg/e87c5440-19bf-479d-ab18-2d04ba88c411.jpg" / /p p    strong 悼念中国稀土元素分析化学奠基人:曾云鹗 /strong /p p   著名分析化学家、稀土化学家和教育家,中国稀土元素分析化学奠基人,武汉大学化学系曾云鹗教授因病医治无效,于2018年3月1日21时26分在武汉逝世,享年103岁。 /p p   曾云鹗教授在分析化学,特别是在稀土分析化学领域有高深的造诣,他多次参加或率团参加国际学术会议。他多次出席由国家科委主持的“白云鄂博矿产资源综合利用”重要会议,并组织中青年教师参加全国和科研攻关和会战,承担与此有关的稀土分析重大课题,开展稀土分析中的新方法、新技术和新化学试剂的综合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有特色的重要科研成果。 br/ /p
  • 华人教授攻研癌症业绩显著 获赠百万实验室
    据新西兰中华新闻网援引NZ华新社报道,今年12月,惠灵顿华人教授Swee Tan将搬入价值100万纽币的实验室,致力完成他所研究的癌症治疗课题。   英文媒体stuff报道,新西兰科学家和整形外科医生的领军人物,华人教授Swee Tan,曾发现了毛细血管瘤(草莓胎记)的治愈方法,震惊了医学界。由于在行业内有杰出表现,他获赠了一间价值100万纽币的实验室,而这也被他视作最好的&ldquo 圣诞礼物&rdquo 。过去15年中,他和他的团队一直在惠灵顿各大高校和医院的实验室里进行研究。其中奥塔哥大学、梅西大学和Hutt医院等地的实验室都留下过他的身影。   新获赠的426平方米的实验室,将是Swee Tan教授创办Gillies McIndoe研究所的第一间综合性&ldquo 一站式&rdquo 实验室。实验室内设有总价达100万纽币的装备,其中包括一台价值60万纽币、能够3D光学成像的共聚焦显微镜。Swee Tan表示,这将更促使他们加快脚步,更快完成治愈癌症的目标。我们认为癌症研究的未来,是需要找出病症的本源,就像我们攻克毛细血管瘤一样。毛细血管瘤是由干细胞引起的,这些细胞都配备了&ldquo 自毁机制&rdquo ,它们可以杀死自己。Swee Tan还表示,在毛细血管瘤治愈方法研究基础上,我们开始寻找癌症的治愈方法,我相信要走的路还很长,但一定能攻克。   Swee Tan教授,是新西兰再生医学界的佼佼者,他研究课题是如何在实验室里培植红细胞,而不再需要人体捐赠。   据悉,Swee Tan获赠的价值100万纽币的实验室是,David Anderson夫妇于1994年在惠灵顿逝世时,他们委托Guardian Trust将自己的遗产捐献于医学研究事业的捐款。
  • 中山大学教授自创3D手术显微镜获专利
    近期,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睡眠呼吸障碍诊疗中心张湘民教授用业余时间自行研制的&ldquo 通用外科3D手术显微镜演示装置专利&rdquo 。引起上海某公司的注意,成功转让并将落户投产。   张湘民教授把自家当实验室研制医用3D显微及导航装置   进口设备&mdash &mdash 要么大要么贵   据家庭医生在线了解,显微外科是现代外科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显微外科(包括耳科、眼科、神经外科和整形外科等)的关键设备是手术显微镜,术者必须经过专业训练,要求长时间固定头位,近距离对准并凝视目镜进行显微操作,这不仅使操作者容易疲劳还常造成颈椎腰椎劳损。现有的显微手术录像显示装置多为2D平面图像,缺乏立体感,不利于手术示教。而部分进口手术显微镜可加装立体摄像装置,手术者仍须按普通显微镜操作,然而3D摄像整套装置结构复杂庞大,价格昂贵,不利于推广应用,只供演示教学使用。   张湘民表示,能否提供一种通用外科手术立体显微摄像演示装置,而且兼具本装置小巧轻便,兼有手术照明、3D实时高清摄像、录像、录音、显示及影像传输等功能,成了他当年的考虑方向。   自制设备&mdash &mdash 又轻巧又简便   因此,他利用业余时间,自筹资金、在自家实验室(小贮藏室改造而成)反复研制,组装了一套新型手术立体显微摄像演示装置(3D手术显微镜),经过近两年的测试和应用,主要技术指标达到或超过进口同类产品,并且价廉轻巧,操作简便。   张湘民所发明的这套通用外科手术立体显微摄像演示装置,是由3D高清数码摄像机、3D高清液晶显示器及调节支架所构成,其中最关键的部分是将3D高清数码摄像机原镜头前改装并加上带有显微摄像镜头及聚焦广元的显微适配器。   3D手术显微镜可方便调节显微摄像镜头距离和角度,还可调节聚焦光源光斑大小。根据3D显示屏的不同类型,手术者可能需要佩带不同的3D眼镜或头戴式立体显示眼镜,也可采用能直接用裸眼观看的3D显示屏。术者或助手可直接调控或通过遥控器调控3D高清数码摄像机,即调控变焦、对焦和摄录像等。   由于采用高清3D摄像显示模式,其图像分辨率和清晰度可达到或超过光学显微镜的效果,手术者可直接观看3D高清显示屏进行显微手术操作。手术者头位和体位可自由活动,避免常规手术显微镜操作所造成的不适和不良反应。同时手术助手和观摩学习者都可通过3D高清显示屏观看到清晰的3D手术图像。3D手术图像通过实时传输和摄录,便于教学和学术演示,适合外科系统多学科显微手术和常规开放手术使用。张湘民正是利用他的这套装置,勇当&ldquo 小白鼠&rdquo ,自己给自己完成了舌背牵拉手术   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分会副主任委员、耳科专业组组长、海军总医院孙建军主任在了解这项发明创造后也十分感兴趣,认为这项专利技术将有良好推广应用价值。
  • 海洋光学(Ocean Optics)推出领先的光谱整形技术
    海洋光学(Ocean Optics),微型光电产业的领先企业,开发了一种为光谱仪设计的专有光谱整形技术,使得光谱仪对紫外可见光源的光谱响应更加平衡和平滑。因此,用户可以在更宽的谱区更均匀地测量光谱响应,从而改进了信噪比表现。对于某一光谱区域,若是物质的强吸收带,而此段的光谱信号强度相比其它波段的信号强度低很多,这会大为降低此波段的物质检测限;而新的光谱整形技术可以消除并改善这种影响,提高整个波段的响应特性,提高信噪比。 (图片说明:海洋光学的光谱整形技术应用于微型光谱仪的光学设计,以平衡用于光谱应用的紫外可见光源的不均匀的光谱发射响应)。 传统上,对用在光谱仪上的光源的尖锐峰输出是在光源上进行处理的。例如在光源处使用机械装置或滤光片的方法,这会产生比较大的光损失,特别是想要成批仪器性能一致时,可能太昂贵或不切实际。专利的海洋光学光谱整形技术通过修改光谱仪内部的设计,使特定的光波长或光谱带被选择性地衰减。这使得优化光谱仪与光源配置变得更容易。 海洋光学OEM(原始设备制造商)的工程团队现在可以将这一新型光谱整形技术应用于一系列的OEM生产应用。此工程团队提供专业的技术支持,以帮助OEM客户更快将产品推向市场,更好地满足商业需求。该团队可以为OEM客户提供完整的系统设计,包括探测器涂层、光纤部件和光源。公司已通过ISO 9001:2008认证,可以同时支持系统集成及分离部件的制造。欲了解其他信息可访问 www.OceanOEM.com 。 关于海洋光学(Ocean Optics)和豪迈(HALMA): 总部位于达尼丁,佛罗里达的海洋光学是世界领先的光传感和光谱技术解决方案提供商,为您提供测量和研究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的先进技术。海洋光学在亚洲与欧洲设有分部,自1992年以来,在全球范围内共售出了超过120,000套光谱仪。海洋光学拥有庞大的产品线,包括光谱仪、化学传感器、计量仪器、光纤、薄膜和光学元件等等。海洋光学是致力于安全检测领域的英国豪迈集团的子公司。海洋光学的产品在医学和生物研究、环境监测、科学教育、娱乐照明及显示等领域应用广泛,公司隶属英国豪迈集团。创立于1894年的豪迈是国际安全、健康及传感器技术方面的领军企业,伦敦证券交易所的上市公司,在全球拥有 4000 多名员工,近40 家子公司。豪迈目前在上海、北京、广州和成都设有代表处,并且已在中国开设多个工厂和生产基地。 欲了解最新豪迈中国新闻并订阅RSS,请访问豪迈中国新闻博客: http://halmapr.com/news/halmacn/ 。您也可以通过下面的链接访问公司英语新闻博客:http://halmapr.com/news/oceanoptics/ 。 如果需要更多的信息请联系: 孙玲博士,总经理 海洋光学亚洲分公司 中国上海长宁区古北路 666 弄嘉麒大厦 601 邮编:200336 电话:(86) 21 6295 6600 传真:(86) 21 6295 6708 电子邮箱: Distributorsupportasia@oceanoptics.com 网址:www.oceanopticschina.cn / www.oceanoptics.com 中文媒体联络: 刘兵斌 (Bryan Liu) 中国区市场经理 英国豪迈国际有限公司上海代表处 中国上海市长宁区仙霞路 137 号 盛高国际大厦 1801 室 邮编:200051 电话:(21) 5206 8686-111 ,传真:(21) 5206 8191 电子信箱:bryan.liu@halma.cn 网址:www.halma.cn
  • 环境保护部将发布纺织染整行业污染防治可行技术指南
    近日,环境保护部向58家单位发送公开征求《纺织染整行业污染防治可行技术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意见的函,收集各单位对新编制指南的书面意见。据统计,纺织行业工业废水排放量占工业废水排放总量的约十分之一,位居行业第3位 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占总排放量的10.2%,位居行业第3位。本指南涉及全国近3000家纺织染整企业,染整加工是纺织工业产业链中污染最重的环节,其废水排放量占纺织工业总排放量的80%,且水质具有CODCr浓度高、B/C低、pH高、色度高等特征。纺织染整废水总量大、污染严重且难处理,是我国工业系统中重点污染源之一,也是纺织工业环保工作的重点。指南涉及废水、废气、固废等各种物质(见下表)。   全文如下:   关于征求《纺织染整行业污染防治可行技术指南》(试行,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函   各有关单位: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防治环境污染,改善环境质量,我部决定制定《纺织染整行业污染防治可行技术指南》(试行)。目前,编制单位已完成该文件的征求意见稿及编制说明,现印送给你们,请研究并提出书面意见,于2014年4月15日前反馈我部。   联系人: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 许丹宇   通信地址:北京市西城区西直门内南小街115号   邮政编码:100035  联系电话:(010)66556219   电子邮箱:chan.yechu@mep.gov.cn  传真:(010)66556218   附件:1.征求意见单位名单   2.纺织染整行业污染防治可行技术指南(试行,征求意见稿)   3.纺织染整行业污染防治可行技术指南(试行,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   环境保护部办公厅   2014年3月17日
  • 聚焦半导体微纳测温,力促产品技术落地--访上海大学教授陈娜
    “2024中国检测技术与半导体应用大会暨半导体分析检测仪器与设备发展论坛”于2024年7月11-13日在上海虹桥新华联索菲特大酒店隆重举行。大会以“大会报告+分会报告+产品展览+高校科技成果展示+学术墙报+晚宴交流”的形式召开,91个口头报告专家及15个提供墙报的学生,分别来自于半导体检测领域知名科研院校、半导体制造企业、半导体检测企业等。大会设立了包括集成电路晶圆级缺陷检测技术、半导体器件可靠性及失效分析、集成电路先进制造及封装技术、半导体检测设备及核心零部件等在内的15个分会场报告,多样的报告主题讨论极大促进了与会者之间的互动交流和融合创新。会场外也精心布置了国内多家知名企业展位,如安捷伦、珀金埃尔默、北方华创等,他们纷纷展示了各自在半导体量检测领域的新技术、新设备。会议期间,仪器信息网特别采访了上海大学陈娜教授。在采访中,陈老师首先向我们介绍了她目前的研究方向以及该技术在半导体行业中的具体应用,接下来陈老师还谈到了她对高校技术产品到市场实际应用转化问题的思考。最后,就测温技术在后摩尔定律时代的发展做了讨论和交流分享。以下是现场采访视频:先进光纤测温,把温度测的更准仪器信息网:能否简单介绍下您近期的研究方向或研究计划?陈老师:我们现在在上海大学通信学院特种光纤与光接入网重点实验室,目前主要关注的是微纳米区的测温的问题,那么我们认为在半导体行业里面,从器件的设计到后续的工艺到制备、测试、封装等等,在整个的流程中温度或者是热问题一直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热管理或者等等这样的一些会贯穿整个工艺的始终。那么在这个过程中,因为我们研究的背景是做特种光纤以及光纤传感,所以我们觉得我们可能可以为半导体这个行业提供一种新的基于先进的我们的光纤测温的这样的一种技术,所以我们大概几年以来一直在努力朝着怎么样把温度测准,然后能够得到高的时间分辨率和空间分辨率这样的一个微纳米区域的测温,就是为我们的主要的研究的方向和目标。 微纳尺度上器件热问题的解决方案仪器信息网:您的研究成果解决了哪些问题?能否再详细谈谈,这对半导体产业产生了哪些影响?陈老师:我们目前做的研究方向是把我们的光纤传感器做到微纳级的这样的一个尺寸。那么做到这样的一个微纳级尺寸以后,它跟我们的扫描探针显微镜的结合,那也就是我们目前正在研发的原位温场检测仪,那么就可以实现一些在微纳尺度上进行精准测温的应用目标。因为我们知道随着半导体的先进制程的发展,它的这个特征尺寸越来越小,那么可能我们每一个器件它真正如果是发生失效或者是损坏或者是提高良率的话,一定要去关注它的缺陷。那么有一些缺陷,我们可以通过常规的手段能够检测出来,但是有一些缺陷有可能需要在器件正常工作的状态下才能够暴露出来。那么这个时候我们说原位检测,也就是说在这个器件能够上电正常工作的状态下,对它进行检测就非常重要了。而据我们了解,这个热问题,其实是我们所有半导体器件里面失效的主要原因,就是占一半以上的都是由热问题导致器件的失效。所以我们觉得这可能是一个对于整个行业来说,热问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我们又能够有这种手段可以去提供这样的一种很好的手段,就是给半导体行业的专家或者是工程师来使用的话,有可能会有一定的价值,所以我们就一直在朝这个方向上去努力。 那么我们目前为什么会考虑到用光的这种方式或者近场光学光纤探针的方式去做?是因为光的方式本身是一个电磁兼容性非常好的一种技术。那么它可以在我们的器件正常上电工作的情况下,它既不会干扰到器件本身的工作,那么这个器件本身的电磁场它也不会影响到我们的测温技术。所以在这样的一个情况下,我们去努力的去研发这样的一个技术,然后希望它能够为半导体行业,不管是从它的一个器件级,还是到一个电路级,或者甚至可能在后面的集成度,或者是先进的封装工艺出来以后,有可能会带来新的一些就是工艺上或者测试上的一些问题,可能会产生比如说热管理,单位体积的功率密度更高了以后的一些热问题,找到那些微纳区的或者是纳米级的热点方面,我们希望我们的仪器和技术能够提供一个工具,因为实际上我们目前半导体行业里面很多的一个芯片设计都是需要热模型的,至少我们的检测可以通过我们实际的仪器来给它提供热模型的边界条件,那么就可以给他一个验证,很好的验证去知道我这个模型在我想要的工作条件下它是否精准,我们现在有一台原型样机就是在外面布展,我们给它的名称是微纳光纤原位温场检测仪。 走出实验室仪器信息网:对于这台设备,您觉得最先会在哪个方面快速的投入应用?陈老师:我觉得从我们的科研级的仪器原型机到真正的应用,可能还是需要有一段路程要走,我们首先可能需要跟做可靠性的这些专家在一起去研究,比如说他们芯片或者是先进的工艺出来的样片,它在我们的实验条件下,我们比如说用电探针给它上电的情况下,然后我们去扫描它的一个区域的热点或者是热场温度的分布,然后再建立我们的一个模型。因为在真正在微纳米级进行测温其实非常难的一个问题,因为在微纳米级到特别是到了纳米级以后,常规的热传导整个科学上的物理机制都会有不同,那么这个时候我们可能既需要实验的测量方法,也需要对应的热模型,那么我们需要跟做可靠性做失效分析等等做这样研究的同行们一起去合作,然后把它从实验室单纯的温度检测或者温场检测,到我们真正能够应用的这一步走通,然后可能才能够会有进一步的推广和应用。 以展会为契机,推动科研技术落地仪器信息网:将这种很新的技术成果迅速的转化成工程产品,您觉得需要哪些帮助?陈老师:我觉得像今天这样的大会对我们来讲是一个非常好的合作交流的机会,相当于是首先给了我们一个可以展示我们仪器已有功能的平台,在这样的面对面的跟很多的厂商企业家交流的过程中,我们从科研的角度来讲,我们更关注的是技术,我们可能更关注技术上的指标,然后等等这些,但是我们可能关注的点跟真正在应用层面上的就是这些真正行业的需求上还是有差距的,这一个会议展会的平台,其实就给了我们一个至少让我们接触到做应用的这些行业专家的机会,然后我们通过这种交流,在这个会议之后,肯定还会有进一步深入的合作,或者是看到我们技术到落地这个过程中的难点在哪里,然后要把这些难点一步一步的攻克之后,才能够真正的走向应用,这也是我们来参加这次展会的一个主要的目的。虽然我们按照我们自己在实验室的想法,是完成了整个的仪器,功能上的实现,但是这个功能实现就是下一步要往哪里走,怎么去迭代,怎么去优化,其实我们觉得应该更贴合我们的行业和我们的企业需求,这样子才是一个正确的方向。所以我们这次来参加展会主要就是来学习的,也非常欢迎各个专家给我们一些指导的建议。原位温场检测为后摩尔定律时代发展添加新助力仪器信息网:请结合您的研究方向,谈谈在后摩尔定律时代,半导体量检测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是怎么样的?陈老师:我觉得未来特别是先进封装等等这些的,随着发展热问题肯定是会越来越凸显的。从我们科研院所来讲,我们提供的往往是在应用之前的这样一个层次的一个新的技术,那么新的技术到真正的落地应用其实有一段距离,而且它可能技术上还会存在一定的风险,这个是必然的,这个部分跨越过这一步,一定是需要我们高校我们科研人员跟企业家和产业界的紧密的这样的一个配合,而且是真真实实的切实的合作才能够去一起走过这一步。我觉得从技术的发展趋势或者说机遇和挑战这个角度来讲的话,我觉得我们新的技术是一个新的手段,那么我们面临的产业的发展或者是新的先进制程,它出来的也是新的问题。那么这种配合本身就是一种机遇,而且我觉得半导体行业本身就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这么一个领域,我们做仪器更是需要各个方面的知识,现在从我们角度设计出来的这种仪器,那么它也一定要跟他们实际企业的需求结合才能落地,比如说我们现在做的是一个独立的仪器,但是他们本来就有的一个封测的这样的装备,我们可能就会把我们的功能尽可能的就是做成一个模块化的设计,它既能够独立工作,也可以跟他们有一些结合的,具体怎么去配合怎么去结合,这个就需要后续进一步的去努力。我觉得今天早上也学习了很多行业的目前的技术趋势,作为这种先进封测,我觉得这个是很好的一个技术快速成长的方向,我们肯定也希望能够更多的为这个技术尽我们所能的提供一个选择,我们希望它能够在未来成为一个有力的工具,让大家能够除了模型以外,还得到一个非常真实的精准的温度原位检测,或者是解决这个问题的一个参考的信息。仪器展示上海大学 陈娜老师课题组仪器产品:微纳光纤原位温场检测仪微纳光纤原位温场检测仪内部
  • 西安炬光收购美国APOLLO“光学整形与光纤耦合”业务
    近日,由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和数名归国留学人员组成的团队共同创立的西安炬光科技有限公司宣布收购美国Apollo Instruments公司半导体激光器光学整形与光纤耦合业务,Apollo Instruments公司将所有光学整形及光纤耦合技术及知识产权完全出售给西安炬光科技有限公司。   西安炬光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大功率半导体激光器研发和生产的高新技术企业。在此次收购业务之前,西安炬光公司生产的激光器产品主要以敞开式以及低亮度光纤耦合半导体激光器为主,先后推出了具有高功率、高可靠性、高稳定性等特点的9大系列百余个品种的产品,不仅在国内占据了较大市场份额,而且部分产品还出口美国、欧洲以及中东等地区。而美国Apollo Instruments公司在高亮度光纤耦合方面拥有先进的技术及专利,在高功率、高亮度等方面处于国际先进水平。随着半导体激光器功率、稳定性的提高,高亮度的光纤耦合激光器市场应用面越来越广,此次收购工作意味着西安炬光公司的产品及服务基本上覆盖了所有高功率半导体激光器市场。   通过这次实施跨国业务的收购,使西安炬光公司出色的工程化生产能力和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在与国际先进的光纤耦合技术有机结合后,将会进一步提高公司产品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并扩大和丰富公司的生产范围和产品种类,从而更好地适应国内外高功率激光器市场多元化的需求,对增强西安炬光公司的国际竞争力及提升炬光科技产品的品牌形象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 农业部农产品加工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立
    农业部关于成立农业部农产品加工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通知   各位委员及有关单位:   为加强农产品加工领域的标准化工作,充分发挥农产品加工科研、教学、生产、流通、检测等方面专家的作用,建立健全农产品加工标准体系,提高我国农产品加工标准化水平,经我部研究,决定成立农业部农产品加工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会由37名委员组成,张天佐任主任委员,欧阳海洪、戴小枫、杨泽钊、王强任副主任委员,姜倩任秘书长,张德权任副秘书长。秘书处承担单位为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委员会下设粮食加工分技术委员会、油料加工分技术委员会、果品加工分技术委员会、蔬菜加工分技术委员会、肉蛋制品加工分技术委员会、乳制品加工分技术委员会、茶叶加工分技术委员会、特色农产品加工分技术委员会、农产品加工装备分技术委员会。   农业部农产品加工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按照《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章程》和农业部标准化工作的有关规定进行管理,主要负责农产品加工领域标准的研究、拟定、审定、宣贯、国际合作交流等工作。   农业部农产品加工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及分技术委员会委员名单   秘书处承担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序号 姓名 性别 职务/职称 单位 本会职务 1 张天佐 男 局长 农业部农产品加工局 主任委员 2 欧阳海洪 男 副局长 农业部农产品加工局 副主任委员 3 戴小枫 男 所长/研究员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副主任委员 4 杨泽钊 男 处长 农业部农产品加工局 副主任委员 5 王 强 男 副所长/研究员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副主任委员 6 姜 倩 女 调研员 农业部农产品加工局 秘书长 7 张德权 男 处长/研究员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副秘书长 8 单 杨 男 副院长/研究员 湖南省农业科学院 委员 9 肖更生 男 副院长/研究员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委员 10 黄凤洪 男 副所长/研究员 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 委员 11 张名位 男 所长/研究员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委员 12 陈正行 男 教授 江南大学食品学院 委员 13 廖小军 男 副院长/教授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 委员 14 郜海燕 女 所长/研究员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食品科学研究所 委员 15 程 薇 女 所长/研究员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与核农技术研究所 委员 16 乔晓玲 女 总工/教授级高工 中国肉类食品综合研究中心 委员 17 徐幸莲 女 副院长/教授 南京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 委员 18 马美湖 男 副院长/教授 华中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 委员 19 杨贞耐 男 所长/研究员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委员 20 江用文 男 副所长/研究员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委员 21 彭文君 男 副所长/研究员 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 委员 22 程勤阳 男 所长/高工 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农产品加工工程研究所 委员 23 赵有斌 男 研究员 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 委员 24 沈 瑾 女 研究员 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农产品加工工程研究所 委员 25 哈益明 男 所长助理/研究员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委员 26 李积华 男 副所长/研究员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委员 27 刘 肃 男 副主任/研究员 农业部蔬菜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 委员 28 赵晓燕 女 室主任/研究员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 委员 29 湖南金健米业股份有限公司 单位委员 30 黑龙江九三粮油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单位委员 31 山西国投中鲁果汁有限公司 单位委员 32 山东龙大食品集团有限公司 单位委员 33 中国肉类协会 单位委员 34 北京三元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单位委员 35 湖南省茶业有限公司 单位委员 36 辽宁柞蚕丝绸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单位委员 37 北京中轻机乳品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单位委员   1.粮食加工分技术委员会   秘书处承担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序号 姓名 性别 职务/职称 单位 本会职务 1 王 强 男 副所长/研究员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主任委员 2 张名位 男 所长/研究员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副主任委员 3 陈正行 男 教授 江南大学食品学院 副主任委员 4 周素梅 女 室主任/研究员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秘书长 5 张宝林 男 所长/研究员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委员 6 任贵兴 男 室主任/研究员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委员 7 木泰华 男 室副主任/研究员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委员 8 薛文通 男 教授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 委员 9 卞 科 男 副校长/教授 河南工业大学 委员 10 杨 华 男 副所长/研究员 重庆市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 委员 11 王步军 男 副主任/研究员 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 委员 12 王乐凯 男 所长/研究员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所 委员 13 中国粮油学会 单位委员 14 湖南金健米业股份有限公司 单位委员 15 安徽皖王面粉集团有限公司 单位委员 16 长春大成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单位委员 17 太原六味斋实业有限公司 单位委员   2.油料加工分技术委员会   秘书处承担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 序号 姓名 性别 职务/职称 单位 本会职务 1 黄凤洪 男 副所长/研究员 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 主任委员 2 侯传伟 男 所长/研究员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农副产品加工研究所 副主任委员 3 杨 湄 女 副研究员 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 秘书长 4 段玉权 男 副研究员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委员 5 汪学德 男 教授 河南工业大学 委员6 刘 清 女 所长助理/高工 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农产品加工工程研究所 委员 7 卢淑雯 女 所长/研究员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食品加工研究所 委员 8 冯 晓 男 副校长/主任/教授 东北农业大学、国家大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委员 9 冯健雄 男 副所长/研究员 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质量安全与标准研究所 委员 10 黑龙江九三粮油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单位委员 11 北京粮食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单位委员 12 山东鲁花集团有限公司 单位委员 13 安徽大平工贸(集团)有限公司 单位委员   3.果品加工分技术委员会   秘书处承担单位:湖南省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序号 姓名 性别 职务/职称 单位 本会职务 1 单 杨 男 副院长/研究员 湖南省农业科学院 主任委员 2 肖更生 男 副院长/研究员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副主任委员 3 郜海燕 女 所长/研究员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食品科学研究所 副主任委员 4 哈益明 男 所长助理/研究员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副主任委员 5 李高阳 男 所长/研究员 湖南省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秘书长 6 毕金峰 男 研究员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委员 7 李积华 男 副所长/研究员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委员 8 张永茂 男 所长/研究员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贮藏加工研究所 委员 9 王 颉 男 院长/教授 河北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 委员 10 聂继云 男 副主任/研究员 农业部果品及苗木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兴城) 委员 11 阎瑞香 女 副研究员 国家农产品保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委员 12 王 华 男 室主任/研究员 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橘研究所 委员 13 闫晓明 男 所长/研究员 安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委员 14 王贵禧 男 研究员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 委员 15 中国农学会农产品贮藏加工分会 单位委员 16 山西国投中鲁果汁有限公司 单位委员 17 烟台张裕集团有限公司 单位委员   4.蔬菜加工分技术委员会   秘书处承担单位:中国农业大学 序号 姓名 性别 职务/职称 单位 本会职务 1 廖小军 男 副院长/教授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 主任委员 2 程 薇 女 所长/研究员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与核农技术研究所 副主任委员 3 赵晓燕 女 室主任/研究员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 副主任委员 4 吴继红 女 副教授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 秘书长5 刘 肃 男 副主任/研究员 农业部蔬菜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 委员 6 李淑荣 女 室副主任/研究员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委员 7 高丽朴 女 研究员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 委员 8 王 锋 男 副主任/副研究员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委员 9 邓后勤 男 副教授 湖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 委员 10 江 舰 男 室主任/副研究员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委员 11 陈锦权 男 书记/教授 福建农林大学食品科学学院 委员 12 张劲松 男 所长/研究员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 委员 13 海通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单位委员 14 山东龙大食品集团有限公司 单位委员 15 贵阳南明老干妈风味食品有限责任公司 单位委员   5.肉蛋制品加工分技术委员会   秘书处承担单位:中国肉类食品综合研究中心 序号 姓名 性别 职务/职称 单位 本会职务 1 乔晓玲 女 总工/教授级高工 中国肉类食品综合研究中心 主任委员 2 张德权 男 处长/研究员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副主任委员 3 徐幸莲 女 副院长/教授 南京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 副主任委员 4 马美湖 男 副院长/教授 华中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 副主任委员 5 陈文华 女 教授级高工 中国肉类食品综合研究中心 秘书长 6 孔保华 女 教授 东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 委员 7 孙宝忠 男 室主任/研究员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 委员 8 戴瑞彤 女 副教授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 委员 9 张春晖 男 室主任/教授级高工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委员 10 田可川 男 所长/研究员 新疆畜牧科学院畜牧科学研究所 委员 11 中国肉类协会 单位委员 12 江苏雨润食品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单位委员 13 河南大用实业有限公司 单位委员 14 烟台喜旺食品有限公司 单位委员 15 福清市光阳蛋业股份有限公司 单位委员 16 陕西秦宝牧业发展有限公司 单位委员 17 内蒙古蒙都羊业食品有限公司 单位委员   6.乳制品加工分技术委员会   秘书处承担单位: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序号 姓名 性别 职务/职称 单位 本会职务 1 杨贞耐 男 所长/研究员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主任委员 2 张和平 男 副院长/教授 内蒙古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副主任委员 3 吕加平 男 室主任/研究员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副主任委员 4 李盛钰 男 副研究员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秘书长 5 刘 鹏 男 主任/研究员 黑龙江省乳品工业技术开发中心 委员 6 潘道东 男 主任/教授 南京师范大学 委员 7 岳喜庆 男 处长/教授 沈阳农业大学 委员 8 北京三元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单位委员 9 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单位委员 10 光明乳业股份有限公司 单位委员 11 小洋人生物乳业集团有限公司 单位委员   7.茶叶加工分技术委员会   秘书处承担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序号 姓名性别 职务/职称 单位 本会职务 1 江用文 男 副所长/研究员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主任委员 2 张正竹 男 副院长/教授 安徽农业大学茶与食品科技学院 副主任委员 3 王国庆 男 副主任/副研究员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秘书长 4 夏 涛 男 副校长/教授 安徽农业大学 委员 5 江河源 男 室主任/副研究员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委员 6 梁名志 男 副所长/研究员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委员 7 云南下关沱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单位委员 8 湖南省茶业有限公司 单位委员 9 福建安溪铁观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单位委员 10 福建春伦茶业集团有限公司 单位委员 11 安徽天方茶叶(集团)有限公司 单位委员   8.特色农产品加工分技术委员会   秘书处承担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 序号 姓名 性别 职务/职称 单位 本会职务 1 彭文君 男 副所长/研究员 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 主任委员 2 廖森泰 男 副书记/研究员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副主任委员 3 王英平 男 副所长/研究员 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 副主任委员 4 董 捷 女 室主任/研究员 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 秘书长 5 彭源德 男 室副主任/研究员 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 委员 6 张传军 男 院长/教授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食品工程学院 委员 7 安玉兴 男 高级农艺师 广州甘蔗糖业研究所 委员 8 沅江市明星麻业有限公司 单位委员 9 新疆绿翔糖业有限责任公司 单位委员 10 辽宁柞蚕丝绸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单位委员 11 金富春集团有限公司 单位委员   9.农产品加工装备分技术委员会   秘书处承担单位: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 序号 姓名 性别 职务/职称 单位 本会职务 1 赵有斌 男 研究员 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 主任委员 2 沈 瑾 女 研究员 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农产品加工工程研究所 副主任委员 3 张 泓 男 室主任/研究员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副主任委员 4 王国扣 男 室主任/研究员 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 秘书长 5 马海乐 男 院长/教授 江苏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 委员 6 彭彦昆 男 教授 中国农业大学工学院 委员 7 张进疆 男 副所长/研究员 广东省农业机械研究所 委员 8 温州市天宇轻工机械有限公司 单位委员 9 北京中轻机乳品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单位委员 10 泰山集团泰安市普瑞特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单位委员 11 开封市茂盛机械有限公司 单位委员 二〇一二年六月二十五日
  • 精准医疗 | 准确测量皮肤表面积,3D扫描仪助力整形外科手术高效开展
    近年来,3D数字化技术在医疗行业的应用十分广泛,尤其是在口腔医学、骨科手术、矫形康复、生物医学工程等细分领域中,已成为数字化精准医疗基础手段之一。随着3D数字化技术在医疗领域的不断普及,在整形外科领域也逐渐被应用于临床治疗中,为患者带来福音。本期,小编将分享一则使用3D扫描技术帮助临床医生准确测量软组织扩张患者皮肤缺损表面积的应用案例。案例背景软组织扩张术作为一种革命性的整形外科治疗手段,已广泛应用于全身多个部位各种病损的治疗,在瘢痕修复、耳、鼻等多器官再造及体表肿瘤、先天性巨大痣等多个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图片源自于网络小编解读:软组织扩张术是指将硅胶制成的软组织扩张器,经手术植入皮下或肌层下,通过定期注入生理盐水,使表面皮肤及软组织逐渐被延伸扩大,从而提供“额外”的皮肤和软组织,用以修复邻近组织的缺损。传统测量手段目前在临床上测量扩张皮肤面积的主要手段为薄膜涂色法、几何测量法、湿布取样法等。但这些方式存在一些弊端,如:1、测量过程较为复杂繁琐2、无法精确地实时评估扩张皮肤的表面积有多大3、无法精确地实时评估皮肤缺乏需要多少皮肤基于此,广州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整形外科 刘祥厦课题组提出了一种创新性的方法,就是利用三维扫描技术在术前对皮肤缺损面积及扩张后获得的皮瓣表面积进行精确的评估。3D数字化解决方案(部分患者案例展示)3D扫描临床医生为患有先天性巨大痣及小耳畸形症病人实施皮肤软组织扩张术后,深圳木比白科技的技术人员利用先临三维EinScan Pro系列多功能三维扫描仪获取了患者软组织扩张后的皮肤表面积。扫描过程展示部分扫描数据展示测量分析获取患者耳、痣及扩张器的三维模型后,课题组李泽泉医生利用软件对患者正常耳表面积、先天性巨痣&小耳畸形、每次扩张后的组织扩张器及其底面积进行三维测量及对比分析。数据重建最后,根据这些三维扫描的测量结果和其他相关因素,如皮肤的质地和扩张的总体积,综合判断是否进行第二阶段的重建。目前,这个新型技术手段在深圳木比白科技有限公司的协助下已应用于临床治疗中,帮助医生准确地做出了11例软组织扩张器重建患者的术前决策,并成功进行软组织扩张的重建。经临床研究证明,3D扫描技术与其他测量方式相比具有简单快捷,测量精度高,抗干扰能力强,立体构建图像逼真等优点,在软组织扩张术治疗中为确定扩张器的尺寸和第二阶段手术时间提供了有效的基础数据保障,为整形外科医生的决策提供帮助,让术前设计更客观、更科学。END非常感谢广州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整形外科和深圳木比白科技有限公司为此案例提供素材。
  • 这一重大仪器原创成果或将改变脑科学研究方式!可实现单细胞完整形态全脑三维成像
    光学显微镜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从观察细胞的初代显微镜发展到如今打破分辨率极限的超分辨显微镜。近年来,生命科学领域蓬勃发展,对显微成像技术不断产生新的需求,光学显微镜不断向更高分辨率、快速成像、3D成像等高端技术方向发展。我国高端光学显微镜市场长期处于被国外产品垄断的局面,许多关键核心部件依赖进口。令人欣喜的是,近五年来,市场上涌现出多种国产高端光学显微镜,包括超分辨显微镜、双光子显微镜、共聚焦显微镜、光片显微镜等,逐渐打破当前市场格局。基于此,仪器信息网特别制作“破局:国产高端光学显微镜技术‘多点开花’”专题 ,并向国产光学显微镜企业广泛征稿,以了解各企业主要高端光学显微镜产品技术特点和发展进程。本篇为武汉沃亿生物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沃亿”)供稿。自2013年起,沃亿生物先后多次购买骆清铭院士和龚辉教授带领的MOST团队(以下简称MOST团队)技术专利,推出BioMapping1000、BioMapping3000、BioMapping5000和BioMapping9000显微光学切片断层成像(MOST)技术/荧光显微光学切片断层成像(fMOST)技术的系列仪器设备,在国内外得到广泛应用。仪器信息网: 请回顾一下贵公司光学显微镜技术的发展历程。沃亿生物的光学显微镜技术是来源于骆清铭院士和龚辉教授带领的MOST团队发明的显微光学切片断层成像系列技术(MOST /fMOST)。MOST团队从2002年开始,经过近十年的努力、自主研发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显微光学切片断层成像技术(MOST),通过从理论、方法到仪器的系统性研究,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技术体系,解决了厘米尺度样品的三维亚微米高分辨成像难题,在此基础上获得了世界上第一套小鼠全脑高分辨率图谱,相关成果发表于2010年Science杂志。为满足不同的科研需求,MOST团队进一步发展了具有不同成像特点与系统性能的fMOST系列成像技术。2013年,MOST团队建立了荧光显微光学切片断层成像(fMOST)技术,实现了单神经元水平的荧光小鼠全脑三维连续成像,并首次实现了单神经元轴突的长程追踪。2016年,MOST团队建立了一种类似全球定位系统(GPS)的全脑定位系统(BPS),实现对荧光标记的单神经元及其共定位细胞构筑信息的双色同时成像,达到在单细胞分辨的三维精准定位下获取神经元的三维完整形态,为神经元分类问题研究提供了可靠的形态学数据,相关结果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上。2021年3月,MOST团队在Nature Methods杂志发表了高清晰荧光显微光学切片断层成像(HD-fMOST)技术,利用线照明调制显微成像新原理,实现了高分辨率、高通量、高清晰度、高鲁棒性的全脑三维成像,解决了神经元胞体与突起纤维信号亮度差异极大的探测难题,做到了“在太阳旁边观察星星”。2013年,通过教育部直属高校科研成果公开挂牌交易转让的方式,沃亿生物购买了MOST系列技术的专利。专利买回来后,沃亿生物组织力量开始消化技术,不断去打磨细节、积累经验、调整方案,耗时四年,历经3个重大版本更新,成功推出BioMapping1000产品,实现从原理机到高端科研仪器的转变。该产品适用于Golgi、Nissl、HE等传统组织染色方法,实现对大尺寸生物组织样品的高分辨率三维连续成像,是获取生物组织三维精细结构信息的理想工具,可用于果蝇、斑马鱼、小鼠、大鼠、灵长类等模式动物及人体组织的神经、血管等不同结构特征的成像。BioMapping 1000显微光学切片断层成像仪此后,沃亿生物经过近十年的精细打磨,又先后推出了适用于荧光全脑成像的BioMapping3000、BioMapping5000与BioMapping9000系列产品。该系列仪器稳定性高、鲁棒性强,具有长时间不间断的三维数据采集能力,特别适用于自动获取全脑内神经环路投射路径及其细胞构筑信息。仪器信息网: 当前贵公司主推的产品和技术有哪些。贵公司在高端光学显微镜方面有哪些独具优势的技术? 沃亿生物主要产品为基于MOST系列技术的BioMapping1000、BioMapping3000、BioMapping5000、BioMapping9000,以及配套应用于MOST/fMOST成像的技术服务,包括全脑神经投射、跨尺度血管网络、三维胞体定量分析、单细胞形态学分析、空间蛋白定位、多方位三维成像。沃亿生物的光学显微镜技术最大的亮点是完全基于由我国科研团队发明的原创技术进行成果转化。BioMapping3000设备基于数字微镜阵列的结构光照明调制显微成像方法,具有宽场大容积层析成像的高通量多通道特点,结合转基因小鼠、荧光染料、腺相关病毒(AAV)示踪等荧光标记技术,实现突起级别的三维高分辨荧光成像,适用于神经元和血管的双色成像、形态分析及神经元长程投射追踪、介观神经联接图谱分析、血管网络分析等。BioMappping5000设备采用时间延迟积分(TDI)成像方式,通过对样本的多次曝光和信号累积,在保证高速成像的同时可实现高信噪比的成像,并结合创新性的化学成像样品处理方法可获得高轴向分辨率,实现对全脑树突棘分布的精细成像。BioMapping9000是基于斜光片成像与振动切片结合实现单细胞分辨率的全脑三维快速荧光成像仪器,与前述其他产品相比,具有成像速度更快的优势,能快速获取与分析全脑荧光数据,适合对批量样本进行高效筛选。仪器信息网: 请介绍一下贵公司主推的光学显微镜当前的市场现状如何?整体技术发展趋势如何?从各国脑计划的开展过程可以看到,一系列新型显微成像技术的诞生也在不断帮助生物科学家们拓宽研究场景,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究。例如,超高分辨光学显微镜突破了光学衍射的极限,在FISH原位杂交等单分子成像领域展现了实力;双光子显微镜更适用于组织深层成像,实现了小型化长时程活体成像。全脑光学成像技术是近10余年新兴的技术领域,利用光学的方法以亚细胞分辨率获得全脑的三维精细结构,在助力脑介观联接图谱的绘制方面独具应用价值。MOST系列技术以高分辨率成像质量为技术特色,在这一领域处于全球领先地位。经过与国内外知名科研院所开展的广泛合作与应用,相关技术路线逐步成熟,已形成了从样本制备、三维成像到数据处理的全链条解决方案,备受合作伙伴的好评与认可,也是目前全脑介观联接图谱绘制的主流技术。基于MOST技术的沃亿生物BioMapping系列设备,也在国内外得到广泛应用,特别是在华中科技大学苏州脑空间信息研究院落地应用,已开始“以工业化的方式大规模、标准化地产生数据并绘制脑图谱,将改变神经科学已有的研究方式”。仪器信息网: 贵公司高端光学显微镜在生命科学研究中有哪些应用?沃亿生物的BioMapping系列产品可用于生物组织样品的单细胞分辨率三维精细结构及空间定位成像,特别是大尺寸样品。可应用于多物种研究,如小鼠、大鼠、树朐、雪貂、猪、猴、人等;可应用于不同器官研究,如脑、脊髓、眼球、肝脏、心脏、肠等;可应用于不同研究模型,如正常模型、疾病模型、发育模型等。MOST/fMOST系列技术已经在神经生物学、发育生物学、肿瘤生物学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相关应用成果在Science、Nature等国际知名学术期刊多次发表。通过沃亿生物的BioMapping系列产品,科学家们可以结合Golgi、Nissl、HE等传统组织染色方法和转基因小鼠、免疫染色、荧光染料、腺相关病毒(AAV)示踪等荧光标记技术,以亚细胞分辨率开展大尺寸样本的三维信息获取。依靠这些技术,可以进行全脑任一脑区单细胞形态学分析、三维胞体定量分析、长程和局部神经投射分析;建立哺乳类动物全脑介观立体定位三维脑图谱,绘制脑内不同类型神经元的空间分布图谱及输入输出神经联接图谱,建立模式动物介观脑联接图谱及其数据库。此外,还可以通过对蛋白空间定位分析,绘制具有单细胞分辨率的蛋白表达空间分布图谱,助力脑科学、类器官发育和毒理学相关研究;通过跨尺度的血管网络分析、药物空间分布评估,从脑组织到全器官,从形态学研究到病理机制研究,多方位的三维成像分析,助力血管疾病相关的发病机理和药物研发等研究。还有更多潜在的应用场景,等待我们与合作伙伴一起去开发和展示。可以说,亚细胞分辨率全器官尺度的三维光学成像技术为生物学家打开了一扇窗,可以从三维立体的角度审视相关生命现象,为回答重要的生物学问题提供新的依据。仪器信息网: 从整个行业的角度,对于目前的高端光学显微技术,您比较看好哪些?还有哪些问题亟待解决?现有的高端光学显微技术,特别是全脑光学成像技术主要还是应用在小鼠、大鼠、果蝇等小型模式动物上。我们认为科学研究的最终目标还是要解析人,其中人类大脑皮层约是小鼠的1000多倍,这对技术工具提出了极大的挑战。要实现这一终极梦想,能够对大体积样品进行高分辨成像的完整器官三维光学显微成像技术是关键领域。特别适用于大尺寸生物组织成像的MOST技术,因采用机械切削的方式打破成像深度限制,扩展到人体器官尺度的三维光学成像,相较于其他无需切削的同领域技术将更有优势。当然我们也注意到从小型模式动物的全脑成像跨越到人脑或人体组织器官的三维整体成像,还是有许多技术问题有待解决。例如样本标记技术,不同于模式动物,适用于人体组织器官的标记技术相对较少,转基因、病毒示踪标记等先进的标记技术都无法直接使用,均一、高效的大体积染色技术将值得尝试与探索。扩展到人的完整器官成像,成像范围提高了几个数量级,超大体积样本的制备、成像设备的数据采集效率优化及长时程稳定性、随之而来的PB级数据存储及处理分析等,都将是亟待解决的巨大挑战。仪器信息网: 从整个行业的角度,您如何评价目前高端光学显微镜的应用情况?应用过程中还有哪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未来光学显微镜应用将会如何发展?目前得益于生命与健康领域的蓬勃发展,高端光学显微镜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与重视,已逐渐在各大科研院所、医疗机构等普及。全脑三维光学成像技术作为其中典型代表之一,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空间。在推广应用的过程中,我们体会到将学术成果快速转化成商业化、实用性强的设备及解决方案,还存在很多挑战。一项新的技术诞生后,如何展示出独特的应用价值,如何向生物学家快速普及相关知识,如何提高设备的易用性使之成为具有普适性的科研工具,从而广泛应用于更多的科研领域及范围,都是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并积极寻求解决方案的。我们相信,未来全脑光学成像技术在提高分辨率、成像速度、成像质量、成像范围的基础上,结合体外、体内等功能研究,将广泛应用于不同组织、器官样本的整体三维精细成像,服务于生命科学、医学、农业、材料学等不同领域。 仪器信息网:您如何看待国产光学显微镜生产商和进口品牌厂商的差距? 目前国内在高端光学显微成像技术的研发上,与国外科研单位的实力越来越接近,甚至在部分领域占据领先地位。然而,整体来说国产光学显微镜,与国外同类产品相比还有一定差距,纯国产化之路还很漫长,尚需在与进口品牌厂商合作交流过程中不断学习并加强技术创新,在软件应用特别是数据分析软件中重点投入或许可以在短时间内实现弯道超车。我们作为高端光学显微镜的国产厂商,深感责任重大,愿意为“光学显微镜中国造”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仪器信息网: 您认为,未来几年高端光学显微镜的热点市场需求有哪些?未来几年高端光学显微镜的热点市场需求将集中于生物医药、疾病和神经科学等细分领域的高分辨、高通量的全脑三维成像、大尺寸生物组织完整成像(小型模式动物的外周系统或完整个体的整体成像,猴、猪、人等的组织器官成像)、多维度活细胞动态成像、细胞器超分辨成像、动物活体深层成像等。除了成像设备本身,配套的样本标记技术、样本包埋技术、成像数据采集、数据分析与管理等科研服务也有着巨大的市场需求。无论是显微光学切片断层成像技术(MOST)还是荧光显微光学切片断层成像技术(fMOST),沃亿生物作为BioMapping系列设备的生产厂商,不仅进行设备销售,还提供从样本制备、数据采集到数据分析及交付的高分辨率三维结构成像全流程技术服务,相信未来一定能为更多的客户和合作伙伴们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和全方位的服务。
  • 荧光流式 | 谱育科技EXPEC 8100 全光谱流式细胞仪,耀目首秀@BCEIA
    布局生命科学与诊断新赛道基于流式细胞分析技术应用解决细胞功能分析研究问题谱育科技在BCEIA 2021重磅发布 质谱流式细胞仪、全光谱流式细胞仪 2款生命科学新品。特邀 张新荣教授 现场新品揭幕及专题报告。张新荣,清华大学化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BCEIA大会副主席、中国分析测试协会副理事长、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副理事长等。EXPEC 8100 全光谱流式细胞仪■ EXPECEXPEC 8100 全新问世推出具有创新性的全光谱流式技术平台将荧光流式技术推向新的高峰基于荧光光谱技术的全光谱流式细胞仪● 最多可以配置5激光,赋予EXPEC 8100前所未有的强大荧光激发能力、丰富的荧光采集能力和高维数据同时处理能力。● 配合高精度注射泵进样和无脉动鞘流系统所带来的高稳定样品聚焦能力,使系统具有强大的分析能力和稳定性。● 全光谱采集系统配合CytoExpress流式分析工作站,辅以强大的软件算法,对高维数据进行降维或聚类分析,从根本上避免荧光光谱重叠所导致的补偿问题,可为研究者提供多达64色多参数分析。产品特点全固态高稳定的外腔调制多色激光器➣高功率、方向性好、相干性强的集成化激光器,3+2激光配置,每个激光配置独立的全光谱检测模块。专利的多激光光斑共用整形光学系统➣全固态消色差光路,对所有激光共用一个整形光路,无需任何光学调整,坚固稳定,可靠性高;➣紧凑的激光整形模块,光束质量高,从320nm到808nm各种激光全面支持。全光谱荧光同时采集➣先进全光谱荧光光路,打破传统带通检测限制,无需更换滤光片,广泛兼容流式染料;全光谱荧光信息,结合解混算法最大限度提供每个荧光染料的光谱全貌;➣新型高速低噪声大增益阵列传感器,完美匹配全光谱光学系统。高稳定鞘液进样系统➣ 高稳定注射泵进样、鞘液缓冲器彻底消除鞘液脉动,提高聚焦稳定性;
  • 28岁女博士获聘教授,系山东农业大学建校以来最年轻教授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山东农业大学专业技术职务竞聘工作结束,年仅28岁的苏斐获聘“教授”,这位“90后”女博士成为本次职务竞聘最年轻的教授,也是山东农业大学建校以来年龄最小的教授。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小齐妹从山东农业大学官网获悉,山东农业大学2018年专业技术职务竞聘共有368人获聘正高级岗位,752人获聘副高级岗位,562人遴选进入新一轮“1512工程”。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今年28岁的苏斐,本科曾就读于山东农业大学自动化专业,2012年考入天津大学硕博连读,期间赴香港理工大学电机工程系任研究助理,并作为国家公派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到美国杜克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深造。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今年年初学校的真诚邀约让我实实在在感受到了学校对学术的尊崇和对人才的尊重。”之所以选择回母校任教,苏斐表示是学校的真诚打动了她,“山东农大是我的母校,有一种挥之不去的亲近感。”而比这种“亲近感”更让她动心的是学校为她营造的科研和创业条件。“无论是启动经费,还是生活条件,学校都想得很周到。我是抱着大干一场的决心回来的。”恰逢本次专业职务竞聘,与很多同事、甚至是自己的老师同场竞聘,作为只有28岁的一位“新人”,心里确实有点“不踏实”,“总担心会论资排辈,又担心专家们觉得自己太嫩,直到结果出来,自己才长舒一口气。”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苏斐说,这几天收到了太多的祝贺微信,很多都没顾得上回复,但是自己曾经在美国同窗就读同学的微信,她都一一回复了,不仅是为了表示感谢,更是要告诉他们,山东农大是一个可以成就青春梦想的地方,欢迎一起来开创美好明天。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left " 苏斐个人简历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left " 苏斐,女,1990.01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left " 教授,硕士生导师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left " 山东农业大学第四层次引进人才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left " 工作与教育经历: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left " 2018.01-至今山东农业大学,机电学院,教授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left " 2012.09-2018.01天津大学,电气自动化与信息工程学院,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博连读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left " 2016.09-2017.09美国杜克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国家公派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left " 2015.11-2016.05香港理工大学,电机工程系,研究助理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left " 2008.09-2012.07山东农业大学,机电学院,自动化专业,本科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left " 主要研究方向: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left " 1、类脑智能;2、神经控制工程;3、图像处理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left " 主要科研项目: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left " 1、山东农业大学第四层次人才引进科研启动项目,在研,主持,120万,2018.01-2022.12。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left "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基于皮层振荡的帕金森状态闭环控制研究”,在研,主持,26万,2019.01-2021.12。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left " 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帕金森β振荡的产生与抑制的推-拉机制研究”,在研,参加,27万,2018.01-2020.12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left " 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针刺神经多时标复用编码机制研究”,在研,参加,58万,2017.01-2020.12。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left " 发明专利: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left " 1、魏熙乐,刘宇,苏斐,王江,李会艳,邓斌,刘晨,于海涛,张镇,基于有限元分析的深部脑刺激电极阵列结构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left " 2、王江,苏斐,刘宇,李会艳,邓斌,刘晨, 魏熙乐, 于海涛,张镇,基于机器学习的深度脑刺激电极阵列优化系统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left " 3、王江,苏斐,李鸿基,李会艳,刘晨,邓斌,魏熙乐,于海涛,帕金森状态的闭环神经刺激仿真系统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left " 主要讲授课程: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left " 主讲本科生《数字电子技术》、《自动化专业英语》、《自动控制原理》、《电子学》等专业基础课程。 /p
  • 中科院理化所王树涛教授团队/北航刘欢教授团队:仿松塔超慢运动
    大自然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灵感和动力。向自然学习,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进步,是科学发展的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松塔的吸湿运动为人工驱动器的设计和制造提供了许多灵感。目前认为,松塔的开合是由鳞片外层的“肉”(石细胞,sclerids)比内层的“筋”(维管束,vascular bundle)的收缩膨胀更大引起的。但以往的研究只专注于研究松塔的弯曲机制,而忽略了弯曲过程和原本的功能特点。松塔为了让风和动物把种子传播到远离母树的地方繁衍,只有在长期干燥的环境下才会打开。对于松塔的超慢运动,目前的机理还无法给出相应的解释,并且这一机制也很难解释单独的维管束也具有湿度响应特征。因此,松塔的超慢湿度响应机制目前仍然是不清楚的。最近,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王树涛研究员团队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刘欢教授团队合作,重新审视松塔的吸湿运动,揭示了松塔湿度响应的超慢运动的奥秘,并受此启发研发了具有类松塔湿度响应的超慢运动的人工驱动装置,其运动速度比现有的湿度响应驱动器低两个数量级,其整个运动过程难以察觉。相关工作以“Unperceivable motion mimicking hygroscopic geometric reshaping of pine cones”为题发表在Nature Materials杂志上。该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大力支持。文章第一作者是张飞龙博士和杨曼博士,通讯作者为王树涛研究员和刘欢教授,徐雪涛和刘熹博士共同参与本研究,江雷院士为本研究提供了专业的指导。现象与发现1.松塔的吸湿变形是一个超慢的过程松塔完全打开需要相当长的时间,约24小时(图1a)。在具有吸湿变形能力的植物组织中,松塔鳞片的厚度归一化的形变速度是最小的(图1b),这与其长距离种子传播的功能是一致的。2.维管束本身也能够吸湿变形研究发现,维管束(VB)本身就可以吸湿变形,且具有比外层的“肉”(skin)更大的变形能力和运动速度(图1c, d),表明VB在鳞片的湿度响应运动中起关键作用。而“肉”和整个鳞片的运动速度都远低于骨架(skeletons)和VBs。同样,与骨架和VBs相比,浸水的鳞片和“肉”的含水量更高,脱水速度更慢。因此,可以得出结论,VBs驱动鳞片的吸湿变形,而保水性好的“肉”减缓形变速度。图1. 松塔、鳞片及其各组成部分的吸湿运动。维管束(VB)的变形机制1.弹簧状微管和方形微管的异质结构为了探究VBs的弯曲机理,作者对VB的微观结构及各组成的吸湿膨胀行为进行了研究。从横断面扫描电镜图可以看出,VB具有典型的异质结构,包含两种管状的细胞壁,且两者边界清晰(图2a-d)。重构的微管三维结构图和纵向截面图进一步证实了,维管束是由平行排列的弹簧状微管和方形微管组成的典型的异质结构 (图2 e-g)。2.弹簧状微管和方形微管的吸湿膨胀行为不同通过机械剥离的方法,作者得到了弹簧状微管/方形微管对,并利用环境扫描电镜(ESEM)对其吸湿运动进行了原位观察(图2h)。随着相对湿度的增加,弹簧状微管伸长,微管对向方形微管侧弯曲(图3c)。相反,随着湿度的降低,微管对向弹簧状微管侧弯曲。根据上述结果,作者提出了一维弹簧状微管/方形微管异质结构的简化模型以解释VB的吸湿形变(图2i)。图2. 维管束的异质结构和弯曲机制仿松塔的超慢运动驱动器受此启发,研究人员利用双组份3D打印技术制备了由弹簧状管和方形管构成的异质结构的基本单元,在管中填充吸湿聚合物,以模拟鳞片中的“肉”增加吸湿路径,降低膨胀速度 (图3a, b)。打印出的弹簧状管/方形管展现出类似于松塔的吸湿变形性能(图3c)。利用简化模型与3d打印技术的可编辑性和兼容性,仅通过调节结构就可以实现各种精细的形状转变调控(图3d)。利用打印出的弹簧状管/方形管对,作者制作了一个可移动工作台,实现对上面的物体的超慢运输,不会周围的环境水造成干扰 (图3e-g)。利用打印出的弹簧状管/方形管对作为支架,探测器也可以在超慢运动的情况下增大监测范围(图3h)。图3. 仿松塔结构的超慢驱动装置该工作为理解松塔和其他植物组织的湿度响应形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结构基础,也为开发刺激响应驱动器提供了新的物理模型。该工作被新加坡国立大学(NUS)的Cecilia Laschi教授和意大利理工学院(IIT)的Barbara Mazzolai教授在《Nature Materials》杂志同期的News & Views专栏以“Move imperceptibly”为题,进行了专题报道。摩方精密简介摩方精密作为微纳3D打印的先行者和领导者,拥有全球领先的超高精度打印系统,其面投影微立体光刻(PμSL)技术可应用于精密电子器件、医疗器械、微流控、微机械等众多科研领域。在三维复杂结构微加工领域,摩方团队拥有超过二十年的科研及工程实践经验。针对客户在新产品开发中可能出现的工艺和材料难题,摩方将持续提供简易高效的技术支持方案。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038/s41563-022-01391-2来源:材料科学前沿官网:https://www.bmftec.cn/links/7
  • 西湖大学又添重量级教授
    p   西湖大学,又添重量级教授。昨天,来自西湖大学的消息,著名学者许田,放弃耶鲁大学终身教职,已于今年4月3日全职加入西湖大学,成为西湖大学讲席教授。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4/insimg/42b1639c-a948-413b-aed1-b810f5b8be88.jpg" title=" NewsDataAction-5.jpeg" / /p p   西湖大学校长(代)施一公这样评价许教授:“10年之前,许田教授已经在国际学术领域达到一流水平,他对遗传学尤其是生长调控领域作出了极为重要的贡献。许田教授的全职加盟,是西湖大学发展历程中的重要一步。” /p p   许田教授是嘉兴人,20岁时毕业于复旦大学遗传学专业,不到30岁就获得了美国耶鲁大学的博士学位。1990-1993年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进行博士后研究。之后,他还担任过15年的耶鲁大学遗传系副系主任以及11年的耶鲁大学校长顾问,曾长期参与科学管理和政策制定。 /p p   他还是生长调控领域的创始人之一。许田实验室首先发现了该领域的重要调控基因和信号转导通道,为发育和疾病提供新理论和机理,为癌症和十多种罕见病诊断和二十多种药物的研发作出贡献。 /p p   为了全职加入西湖大学,许田放弃了耶鲁大学终身教授、霍华德· 休斯(HHMI)研究员,以及罗斯伯格儿童疾病研究所科学顾问主席、复旦大学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所长等职务。 /p p   放弃这么多,将自己“清零”再回归。这次回国加入西湖大学,许教授有两个原因—— /p p   第一,想实现他心中的两个目标:教育和创新。“以前大学教育主要是来传播知识,而现在学校的功能在慢慢改变,创新变得非常重要。未来我们会把大学教育从知识传递转到创新能力的培养上来。” /p p   第二,他非常看好西湖大学:“作为一所刚刚成立的新型大学,西湖大学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国内出色的公立大学有很多,但一流的民办大学还只有这一所。在这里我们可以摸索新的管理方式,教育方式,以及培养创新人才的方式。教育如果要强,就需要各种各样的尝试,相互促进,相互推动。如同现在中国的经济一样,有国营企业,也有私有企业,还有个体户,多种形式互补,然后形成一个良性的大环境。” /p p   谈及西湖大学如何实现世界一流,许田教授称,“比如说多学科的交叉,以人工智能为例,计算机学家模拟了视神经网络,但是在一些学校,计算机系在一个地方,做神经生物的在一个地方,很难进行交叉。但西湖大学作为一个崭新的学校,能够打破所有的壁垒。因为西湖大学从一开始就设计便于不同学科之间进行交流,这样不同领域不同知识不同观点每天能够有机会碰到交流,有可能擦出火花。” /p
  • 中科大盛东教授与卢征天教授团队在基于原子器件的精密测量物理上取得进展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工程科学学院盛东教授与物理学院卢征天教授联合课题组开发了高精度的氙同位素共磁力仪,并利用该原子器件探索超越标准模型的新物理,对核子与中子间的单极-偶极相互作用强度在亚毫米尺度上设定了新的上限。相关成果以“Search for Monopole-Dipole Interactions at the Submillimeter Range with a 129Xe-131Xe-Rb Comagnetometer”为题于6月10日发表在《物理评论快报》[Phys. Rev. Lett. 128, 231803 (2022)]上。原子共磁力仪是一种既可以用来研究基础物理又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原子器件,它通过同时同地测量两种原子的自旋进动信号来消除磁场波动和漂移的影响,从而精确测量器件本身的转动,所以共磁力仪也是一种小型陀螺仪。当转动信号在实验中被置零后,该原子器件即可用来探索单极-偶极相互作用。这种奇异相互作用是由诺奖得主维尔切克(Franck Wilczek)提出的,它可由一种至今尚未被探测到的“轴子”粒子来传播。为了实现高精度测量,课题组开发了自主的原子器件制备技术,并对131Xe的进动频谱提出了新的理论分析方法[Phys. Rev. A 102, 043109 (2020)];同时也发展了极化调制手段来有效抑制极化碱金属原子对核自旋进动的影响。基于这一系列技术,课题组利用积累了两个月的测量数据,在0.11 - 0.55 mm 的作用程范围里(对应的传播子质量范围为0.36 -1.80 meV/c2)对核子与中子单极-偶极相互作用强度设置了新的测量上限,特别是在作用程0.24 mm 附近,本项工作的实验精度比前人结果提高了30 倍。图1核子(左)与极化氙原子(右)的单极-偶极相互作用示意图。物理学院博士生丰宇焜为论文第一作者,盛东和卢征天是共同通讯作者。该研究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和中科院先导项目的资助。论文链接:https://link.aps.org/doi/10.1103/PhysRevLett.128.231803
  • 他们是这样评价超级女神颜宁教授的......
    p   3月31日晚,世界因你美丽-2016-2017影响世界华人盛典”在清华大学新清华学堂绚丽揭幕,在科学研究领域,华人物理学家张首晟、赵忠贤,清华大学医学院教授颜宁,以及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飞行乘组摘得“影响世界华人”大奖。 /p p   其中美女教授颜宁一直吸引着大家的眼球,看看颁奖典礼上大家对他的评价吧!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楷体_GB2312, SimKai" 颜宁于1977年11月出生于山东莱芜,2011年8月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2012年获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国际青年科学家奖,2012年12月获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 ,2014年12月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 ,2015年2月获国际蛋白质学会“青年科学家奖” ,2015年10月获赛克勒国际生物物理奖。2016年6月,因观察到了蛋白质在原子层面如何工作,并对细胞膜上嵌入蛋白质的结构展开了深入研究,颜宁入选《自然》杂志评选的“中国科学之星”之一。 /span /p p    strong 陈旭:颜宁教授与“7”结缘 成功在于勤奋努力 /strong /p p   陈旭(清华大学党委书记校务委员会主席):我特别高兴。一个是今天获奖者有很多是清华的教授校友,颜宁更是我们清华杰出的校友,知名的教授,对国际有影响的科学家。当然说这些,我觉得还不足以表达颜宁她的神秘之处,我告诉大家,我发现颜宁她和数字“7”很有缘分。 /p p   胡一虎:“7”?为什么? /p p   陈旭:为什么,如果从孔子的高徒颜回算起,她是颜氏第77代,她告诉我应该叫颜世宁,属世字辈,她是1977年出生,当然不应该透露这个颜教授的年龄,她在大学读本科的时候宿舍是117房间,她是2007年受聘于清华大学医学院,当时是清华最年轻的教授和博导,她今年正好回学校任教满十年,培养了7名博士毕业生,作为通讯作者她发表了7篇高水平的论文,她现在每周上7节课。 /p p   胡一虎:等一下,刚刚是巧合吗?我刚刚发现一个“7”,你是我们舞台上第“7”位获奖者。幸运女神。 /p p   陈旭:但是我想告诉大家的,颜宁有今天的成就不是靠她的运气,也不是靠她的缘分,靠的是勤奋和努力,我衷心地祝贺颜宁,也真诚地祝福颜宁,世界因你而美丽。 /p p   strong  胡一虎:颜宁教授让科学不再高冷 而是温情满人间 /strong /p p   胡一虎:为什么关注颜宁教授?他们起了一个绰号,她是超级女神,她到底神在哪里?第一这个神我们做不出来,她是学术女神。学术女神神在哪里?她最厉害的就是她能教,她能写,能带兵,教学科研两手抓,有颜值,有智慧,走路有风,有霸气,神不神?你看看,很神。但是我觉得坦白讲这个神感受不到了。因为,学术这一块我是门外汉。但她是让我真正感动的神,她是一个变形女神。为什么这么说呢,她变形在哪里呢?她能够让非常高深专业的科学,变成活灵活现的生活科学。她能够让学生们走进幻想世界,让学生们走进孙悟空的世界,变大变小,72变,走进细胞里面小小的幻想世界去了解人生。我相信很多科学家会分享她这样的小故事,每天早上一个人走进生物试验室的时候,她除了专注关心她所研究的标本之外,也会跟旁边正在清扫的保洁问声好。她改变了我对科学家的看法,原来科学不再是高大上,高高冷冷的,而是温情满人间,谢谢你。 /p p   strong  颜宁答:想要一鸣惊人 背后肯定离不开勤奋 /strong /p p   刘颂阳(香港《明报》助理执行总编辑》:我的普通话比较普通。我想问你一下,因为我在很多的报道看到,你在不同的场合说你是一个科学家,你不太愿意,不太喜欢别人说你是一个女科学家。科学面前人人平等,没有什么性别之分,我十分同意。但我也听过你有另外一个称呼,你的学生们称你是学术女神。 /p p   颜宁:我的学生这样可能是被我带坏了,我说的话其实是开玩笑的,结果今天就是,您刚刚一说起学术女神,我觉得我就是浑身在那颤栗的感觉,这个意思怎么听着不太对劲。我是一个很接地气的人,与其说女神,不如说女神经,我们比较自在,想怎么样怎么样,你有时候看起来说她怎么那么任性,还不如说女神经更像我的性格。 /p p   黄橙子:我看网上的介绍觉得您是一个,在学术方面很好强,而且有活力,您觉得这些都对您的研究是有帮助的吗? /p p   颜宁:是的,我自己现在感觉,做科学研究,其实如果你说你可以不劳而获,一鸣惊人什么,你说没有吗?可能有,但是背后肯定离不开你的勤奋,就这个时候你确实是需要非常严谨的去思考,它可以让你叫做废寝忘食,这些我都是经历过的。但另一方面,走心了之后它突然有灵光乍现的感觉。我在给我学生开组会的时候,我跟他们讲,我在当学生的时候做的实验,那里面是不按常理出牌的,但就是做出来了。当你还没有走到那的时候,你觉得不可能。这种性格蛮适合做科研的。 /p p strong   颜宁:做顶天立地的工作 构建横向华人世界 /strong /p p   胡一虎:女士们先生们,有请2016-2017年“影响世界华人大奖”的获得者,敢想敢做的清华大学的教授颜宁。她敢想敢做,看她今天怎么敢? /p p   颜宁:谢谢,后台问了我一个非常简短的采访,问我这个奖什么感受,我第一反应是诧异。他们为什么选了我,是因为我在开讲的时候,反而是撒贝宁看起来比较英姿飒爽,后来想肯定不是这么回事。我看到最爱的陈老师这一番各种各样巧合说出来的时候,我就有一点想要泪目的感觉。有我的亲人,有我的朋友,有我的师长,有我的学生,我最爱的代表都在这里了。我今天感到非常温暖,非常感动,所以谢谢你们。真的是没有你们就没有我,这是直接的。大家知道我之前没有任何准备,所以这是第一反应。我还看到了前面一个亮闪闪的,我知道这是我的辅导员。 /p p   第二巧,没有一个数字是编造出来的,刚才还说车的尾号是“7”,尾号4个“7”。所以,我跟“7”很有缘。刚刚这些数字我在想,今天站在这里说完数字,不妨说一说汉字,今天晚上关键词如果选一个字是什么字?华人的华。对不对?清华的华,清华园的华,当然这是一个繁体华出现在屏幕上,如果一个简体怎么写,一人一个匕首,一横一竖。这个话在清华一个很小的圈子里面所说,视频前半段展示出来了。我们在清华,我们有人,我们有良好的条件,有美好的平台可以做纵深的工作,做顶天立地的工作我感到非常幸福,这个华我认为非常了不起。今天在这样一个更大舞台上变成华人,变成中华,我们有人,有才智,有非常好的硬件条件,经济发展这些条件都具备了,每个人站在这里,做顶天立地的工作。 /p p   我们在一起,可以构建出一个横向的华人的世界,在地球线上,再进一步托举起这个单人,创造出伟大的成就。 p /p p /p p /p p style=" TEXT-ALIGN: right" 本人整理于凤凰卫视 /p p /p /p
  • 段忆翔,不一样的教授——访四川大学教授 段忆翔
    记得第一次见到段忆翔老师是2010年11月在成都召开的第四届亚太地区冬季等离子体光谱化学会议上,那时他刚刚回国。其后也曾向他邀约过采访,不过他一直推说以后再说吧。“之前是觉得工作做得还不够,至少是不够完美的,没有什么靓丽的结果出来。我这个人不愿意在事情没有做出来之前讲,担心把话说过头了、说大了。”日前,段忆翔接受仪器信息网采访时说到,“而现阶段我觉得我们有些东西可以讲了。”四川大学教授 段忆翔  段忆翔的仪器研发方向一直非常明确,“现场检测、小型化”  “1985-86年在应化所时有过自己动手搭建激光光谱实验装置的经历,但是真正做仪器研发应该说是1988年到金钦汉老师那以后。”金钦汉老师“做”仪器的想法和思维对他有很大影响,段忆翔谈到如何走上仪器研发之路时说到,“做仪器就是要做有用的、有明确市场需求的。”  “我的观点是,我们不做那种大公司都有的仪器,因为做了竞争力也不会大。我们做的仪器首先技术上要有一定的先进性,另外也是最关键的‘要有市场需求’。没有市场需求、或市场需求不明确的成果最后是难以进行产业转化的。”段忆翔说到,“现场、在线、便携、小型、快速、高通量等等是分析仪器的发展方向,其市场空间比实验室大型仪器的市场空间还要大。所以说,我们研发的方向是既满足了市场需求,又与分析仪器发展趋势相吻合。”  土壤、岩石、食品蔬菜水果、药品等的检测对快速便捷的现场技术有非常突出的需求,对此段忆翔团队一直在做的市场调研工作也有很好的佐证。如,现在全国大概有十万到十三万个粮食收购点,国家粮检部门的首要任务之一就是不管用什么方法都不能让有毒的大米进入粮仓。而在粮食收购点门前送粮的汽车排着长队,需要在短短几分钟之内判定粮食是否合格。这个需求依靠现有的实验室分析是难以实现的,因而特别需要现场快检技术来解决。“我曾计算过,就这一项,如果几十万元一台仪器的话,那这就是几百个亿的市场。”  那么,现场快检类仪器的研发是否存在难点?段忆翔说,难点肯定还是有的。往往是技术原理上可行,但是要做成商品化仪器就有一定的难度。如,若要将LIBS技术应用于大米中重金属现场检测的话,迅速制样、灵敏度提高到满足大米重金属监测的要求等,都是需要解决的难点。  “方法很关键,不能只有仪器没有方法。”段忆翔强调。“就像电视,只有电视机没有节目的话,这个电视也只是一个摆设。所以一定要有相应的方法去配合。”方法开发是段忆翔团队的一个强项,这也是他们和从光电角度做仪器的团队不一样的地方。  围绕着“LIBS”,段忆翔经历“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  段忆翔回国的第二年(2011年)是中国“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启动的第一年。段忆翔任负责人的“创新型多功能激光光谱分析研发与应用”项目获得批准。2014年该团队成功研制出世界首台高集成度的激光诱导击穿-拉曼光谱分析仪器(LIBRAS) 2015年10月,另一研究成果——世界首台高能手持式LIBS仪器亮相BCEIA 2015重大专项特别展区 整个项目在2016年9月结题。据介绍,项目进行过程中,他们做了大概有十几种不同的设计,包括基本型、专属型、远程控制型、抗高温型等。现在重点推广的商品化仪器主要有三款,分别是移动台式LIBS、高能手持式LIBS、LIBRAS。  “这个项目从2011年开始到现在,让人印象深刻的事情很多。”段忆翔回忆,“当时国外涉及LIBS的厂家只有三、四家。我们不能完全照着已有的技术路线去做,我们做出来的东西要有创新性、要有和别人不一样的地方。”国外现有的手持式LIBS仪器单脉冲能量通常在几百个微焦到几个毫焦的量级,限制了其应用领域范围。面对手持式LIBS存在的“低能”瓶颈,段忆翔团队把目光瞄准了百毫焦量级,这是可与通常的台式机相媲美的激光能量。但是,他们成功了,并且为了实现可手持,在去除台式机都有的水冷系统情况下,解决了器件散热的技术难题。如此“高能”使得这款仪器完全可以测试岩石、岩屑、岩心、甚至土壤等样品。  研发过程中经常会发生小小的“波折”。随着项目的不断前行,他们发现一些关键部件对产品的影响很大。虽然关键部件的研制不是项目的指标和要求,但在意识到这个问题后团队就及时做出了调整,段忆翔向科技部申请在不增加资金的情况下开发一些关键部件,并且以最快的速度找到了合作单位一起开发。所以,如今整个项目下来,段忆翔他们不但做出了一系列仪器成果,同时也完善了一些没在项目计划里的关键部件。“如不需水冷的微型高能激光器、小型中阶梯光栅,还有我们将延迟器做小到只有20多克等等。”他谈到,“我觉得这些都是我们项目中的一个很好的突破。”  不过,在项目进行的开始阶段,段忆翔并没有从部件研发开始。“研发最开始必须用很‘可靠’的部件以实现仪器功能,而且,每一个部件‘上去’后都要不断进行优化,最后再实现关键部件的研发和替代。如果一开始研发的仪器就用‘不太可靠’的部件或者说都是自己研发的部件,这个仪器就很难实施,因为出了问题都不知道是哪出的问题。”段忆翔团队在项目开始就做好了包括供应链在内的市场调研,如,光谱仪、激光器等产品的品牌与技术情况,直接选用已知性能表现较好、成熟的部件分别进行测试,并且同时谈好了批量的供应价格。“这种情况下我们才能接着去搞整机研发和产业化。要不然,某个部件在用的过程中供应链断裂,后续的软件、硬件、接口都要跟着改,平添很大的工作量。”段忆翔说,“中间改东西非常浪费时间,相当于又重新做了一个,所以我宁肯一开始的时候慢一点但是方方面面尽量都考虑到。”  教授&董事长,“仪器光是做出来还不够,还要想办法、花大力气去做推广”  段忆翔的另外一个身份是成都爱立本科技有限公司的董事长。这家公司成立时间不长,也就是在去年九月份重大专项结题之后。“成立公司是为了将研发成果产业化,这不只是科技部对项目后续跟踪考察的要求,也是我对自己的要求。”段忆翔说,他们的项目是第一批的重大专项,学校牵头,当时并没有明确的产业化要求。“但是我们肯定会按照产业化的目标去做。” 目前公司商品化的仪器已经有了用户。另外,LIBRAS刚刚获得了2017年“BCEIA金奖”。  每个研发团体都应该有自己的特点,这样国内的研究工作才能做得“五花八门”、“有声有色”。而“接地气”则是段忆翔团队的一个特点。  在国外学习工作期间,段忆翔也曾参与过产品的转化工作,这段经历对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这个经历可以说影响了段忆翔之后做仪器的观念。 “如何做好市场推广,是任何企业必须面对的问题,这也是我回国之后一直对成果推广感兴趣的原因。仪器光是做出来还不够,还要想办法、花大力气去做推广。”  所有的产品都会面临市场推广问题,一是在已有的市场,怎么和已有的仪器竞争 另外一个是如何开拓一些新的市场。段忆翔坦承,市场推广、销售及企业运营等工作不是他们的强项,怎么把这些不足填补起来是接下来急需要做的。但是他们团队也有擅长的,就像前文提到的,方法开发是段忆翔团队的强项,他们热衷于找到一些新的应用点,那代表着开发出了新的市场需求。  最后,段忆翔表示,希望有更多专业、专心、有能力的人加入团队,一起把公司搞好。也希望团队中的年轻人通过几年的历练可以承担起这个工作,“有些年轻人无论是对外的能力还是管理水平都还不错,明显比我强。”  编辑:刘丰秋  后记  段忆翔是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大学生,从农村考上了全国有名的复旦大学。在复旦大学,段忆翔就读的是物理二系放射化学专业,当时学了一点测试技术。在白求恩医科大学工作三年后,他成了中科院长春应化所黄本立老师的研究生,期间在12室做过激光光谱。硕士毕业后成为了吉林大学金钦汉教授和印第安纳大学Hieftje教授联合培养博士。经过多年的积累,加之这么多年来国内快速的发展变化,也是出于想干点事情的想法,于2010年回到国内,加盟四川大学,创立分析仪器研究中心。丰富的经历,让段忆翔更看重研究的实用性,自己研究的东西是要对社会发展有贡献的且可以实际应用的。除了LIBS,段忆翔团队研制的仪器还有离子迁移谱仪、质子转移反应质谱仪(PTR-MS)等。
  • 沉痛悼念霍启升教授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width: 285px height: 300px "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7/insimg/f23c5678-9777-463e-a140-7e54fe5a1461.jpg" title=" 1.jpg" height=" 300" hspace=" 0" border=" 0" vspace=" 0" width=" 285"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霍启升教授 /strong /p p   霍启升,无机化学家,吉林大学化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无机合成与制备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原主任,美籍华人霍启升教授,因病医治无效,于2017年6月28日上午11时11分在美国华盛顿州逝世,享年55岁。 /p p   霍启升教授长期致力于无机合成与制备化学领域教学和科研工作,是无机介孔材料领域的先驱之一。在介孔材料的新结构、新组成、新合成体系、新合成途径、多级有序控制等多方面取得了重要的开创性成果,尤其提出了被广泛认可的“广义协同自组装”合成机理。 /p p   霍启升教授与美国麦克仪器公司有着密切的合作。2012年,在霍教授的牵头下,吉林大学无机合成与制备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麦克仪器联合实验室挂牌仪式暨“颗粒与粉体气体吸附表征技术”技术讲座在吉林大学隆重举行。2013年,由美国麦克仪器公司与吉林大学无机合成与制备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共同主办的首届中国麦克仪器用户学术交流会暨材料吸附性能学术研讨会也在吉林大学盛大召开。美国麦克仪器公司由衷感谢霍启升教授对麦克仪器一如既往的支持与厚爱。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width: 399px height: 300px "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7/insimg/b9b3e8d7-7e7d-4c34-922f-76c9094c87b6.jpg" title=" 2.jpg" height=" 300" hspace=" 0" border=" 0" vspace=" 0" width=" 399"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霍启升教授与麦克默瑞提克(上海)仪器有限公司总经理许人良签订联合实验室协议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width: 402px height: 300px "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7/insimg/94931601-4bb7-426e-8b78-af8a2eb2bbae.jpg" title=" 3.jpg" height=" 300" hspace=" 0" border=" 0" vspace=" 0" width=" 402"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一朝化学人,一生化学情。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天堂里没有病痛,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愿霍老师一路走好,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天堂安息! /p
  • 南大教授实现北极首次光谱测量
    中国第4次北极科学考察队结束长达82天的科学考察,近日载誉而归。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学院的柯长青教授是江苏省唯一一位参加本次科考的科研人员。   柯长青教授使用从南京大学携带的ASD光谱仪,在7个短期冰站和1个长期冰站完成了光谱数据的采集任务,光谱测量采集的地表类型包含雪、海冰、融池、海水及其不同状态的光谱特征,综合考虑融池的深浅、雪的厚度、粒径、湿度等各种状态,以此对遥感反演产品的真实性进行检验。这是我国北极科学考察以来首次使用全波段的ASD光谱仪采集数据,获得了极其宝贵的第一手资料。   借助海豚号直升机,柯长青教授和美国得克萨斯大学的谢红接博士合作完成了6次航空遥感试验和地空同步光谱数据采集工作。这种地空同时利用光谱仪测量的方式,在我国四次北极科考中还是首次采用。“这些数据都是第一次看到,非常新奇和宝贵。”柯长青说。   “北冰洋海冰的消融,对全球的气候和生态都将产生重大的影响,作为北半球的国家,我国也将遭受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开展与海冰大范围融化相关联的大气、海冰和海洋过程观测,以及生态系统多学科综合考察是有着深远的现实意义。”柯长青表示。
  • 王京宇与“生命元素组学”——访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医药卫生分析中心主任 王京宇教授
    生命科学研究领域众多,包括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等。“‘生命元素组学’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王京宇说,“目前金属组学是大家比较熟悉的提法,但作为医学院校的科研工作者我更喜欢称之为生命元素组学。”至于为何叫生命元素组学,王京宇教授介绍,生命科学所研究的元素不只局限于金属元素,还包含了非金属元素、类金属元素 另外,元素是构成生命组成细胞、蛋白质、小分子的基本单元,它的规律性一定是存在的,是值得研究的。  自然界中已发现元素115种,天然存在元素92种,人体中检出81种 人体必须元素研究从1950年的13种、1970年的17种,到2000年时已经有29种......“所以,我认为随着测试技术和分析方法的迅猛发展,人体必须元素的数量也将会进一步增加。在研究生命现象时应该借鉴中医理论体系‘整体论’的观点 尽可能开展多元素分析,探讨元素之间的互作关系,克服以往元素研究‘以偏概全,前后矛盾’的弊端。”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医药卫生分析中心主任 王京宇教授  2001年“因地制宜”踏上生命元素组学之路  【生命元素组学】生命元素组——生命体中具有生物学意义的、以各种形态存在的所有无机元素的集合。元素形态——元素在生命体(物种、器官、组织、细胞… )中的存在形式:生物大分子(诸如金属蛋白、金属酶… )、有机小分子(例如金属化合物、络合物… )、游离离子及其价态 研究范畴——生命体中无机元素的种类、浓度、分布、比例、价态、形态及相应的生物学功能,元素组与其他组(例如:基因、蛋白、代谢组)之间的关系。  王京宇教授2001年提出生命元素总谱概念,已经包括了元素形态这些内容,但没有上升到“组学”的“高度”。2002年前后,诺贝尔奖获得者提出了金属组学的概念,顺理成章的,王京宇教授将组学的概念借鉴过来,正式提出了“生命元素组学”。  再回头看看王京宇教授为何会提出、开始从事生命元素组学研究工作的呢?  2001年,王京宇教授结束海外留学工作回到国内、就任北医教授时,需要确定今后的研究工作方向。在国外做的东西肯定不能全部照搬,需要根据实验室条件“因地制宜”。当时所在实验室的设备在无机方面最强,拥有ICP-MS、AAS、AFS等仪器 而且从软实力来说,王京宇教授出国前的1982年到1986年间一直在做微量元素分析,所以有20多年的经验传承,在样品预处理等方面有着一定的基础。  “所以,尽管我在国外做的更多的是有机、生物化学方面的研究,但是,我觉得在实验室条件不具备时就必须因地制宜,所以,我决定研究元素与生命,”王京宇说。  方向确定了下来,王京宇教授马上投入到了查阅文献、撰写回国启动基金申请报告之中。期间,王京宇教授感觉到,在元素分析领域,有很多实验不同课题组做出来的结论是相互矛盾的 例如,与肺癌相关的某一种元素,不同的课题组会得出其含量会随着癌症的发生而升高、降低、不变的三种截然不同的结论。为什么出现这个现象?王京宇教授经过思索认为,当时绝大部分团队只关注2-3种元素,最多10多种元素,然后就得出了结论。但是,人是一个整体,体内的81种元素彼此间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作用的 如果我们处于一个特定的生活环境,某些元素摄入量的升高很可能会导致另外一些元素的升高或降低,所以,在研究过程中不应该把某一个元素或者一组元素与其他元素割裂开来。  在这样的认识基础上,王京宇教授在所写的申请报告中提出了“生命元素总谱”的概念,认为一个正常的人会有正常的生命元素谱,有疾病的人有异常的生命元素谱;那么,比对正常谱和异常谱,发现之间存在的差异,就有可能确定疾病和这些元素之间的关系。  虽然获批的归国启动基金只有区区4万元,但王京宇教授还是毫不犹豫地将之用于从一个老教授那里买下一批珍贵的肺癌组织和癌旁组织样品。研究“肺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元素之间的关系”也成为了王京宇教授回国后开展的一项重要工作,该项目历时两年,共研究了55种元素,发现20种元素差异具有显著性,其中有14种元素未见相关文献报道,分别发现了生命元素的组织选择性、生命元素对的组织特异性、生命元素在特定组织内的有序性、生命元素相关类型的多样性,为随后生命元素组学的探索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5年持之以恒的“酸甜苦辣”  一直以来,王京宇教授的想法不完全为大多数人接受,有院士曾经语重心长的劝他“要把一个或两个元素研究透”。“我能够理解并感谢老前辈的建议,但是我想世界上不缺我一个按照这种思路去研究的人,我还是要坚持自己的想法,”王京宇说到。  “做科研不容易,‘获认可’是一件更不容易的事情。”  提到2004年发表的第一篇文章“若干中草药中25种元素在不同提取液中的分布”,王京宇教授介绍到,文章发表后,国外很多科学家写信希望将其翻译成英文,让他非常欣慰。但是这篇文章同时也让他感到特别的遗憾,因为工作开始时是计划做50种元素,不过由于有些同事不理解,导致最后只做了25种元素。  不过在王京宇教授的坚持下,2006年“肺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元素之间的关系的研究”就已经做了55种元素。2008年,与公安部门合作进行了“毒品产地鉴别”的研究项目,为了检验所建方法的可靠性,王京宇教授接受了20份盲样的考核,获得了100%准确的结果;王京宇说到,“这对于我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因为‘毒品产地鉴别’很好的验证了多元素组学、特征元素对等生命元素组学的基本假设,更加坚定了我一定要往下做的信心 同时还得到了同事们的认可,与我并肩战斗至今。”  在2009年的某一次学术会议上,韩济生院士对王京宇教授说,“王老师,你这个想法很有意义,可以尝试用到儿童孤独症的研究中。”后来王京宇教授推荐了一名博士生跟随韩济生院士做博士后,并且多元素组学在儿童孤独症领域中得到了很好的结论。  这些年王京宇教授一直不遗余力地推销“多元素组学”的想法,抓住每个机会去做报告。“每次报告之后都会有互动,会有很多人围着我继续问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对生命元素组学感兴趣的人越来越多。”王京宇说,“而且,‘整体论’已经在其他领域得到了应用,有很多人利用同样的想法进行各自领域的研究。记得在某次做过报告之后,一位从事石油勘探研究的人员与我交流,说这种理论在石油勘探领域将会非常有用,后来我也发现确实有相关的论文出现。”  “这么多年来,总是有新的东西、新的发现,让我觉得很有意思、难以舍弃,让我觉得我们的工作确实不是简单的重复。”  “未来生命元素组学一定会用于医学临床诊断”  “多年来,我得到过科技部、国自然、市自然基金的资助,”王京宇说,“但就多元素组学而言则仅获得过一个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的支持,更多的是自己凭着兴趣、利用少量横向经费和自有经费在做,所以进展速度相对来说比较慢。另外,所做实验需要得到医院等各方面的配合,难度非常大,做到如今的程度已经非常难能可贵了。”  王京宇教授在研究中发现正常人和癌症病人的生物无机指纹图谱是不一样的,同时发现正常人和精神分裂症病人的指纹也不一样;进一步的统计学分析表明,癌症病人、精神分裂症病人的指纹也有显著性差异。“通过生命元素组学研究,不但有可能区分正常人和病人,还完全有可能区分是何种病人。所以,该技术可以作为一种很重要的辅助诊断手段。”王京宇说,“目前,该技术正在申请专利,已经有投资人对此感兴趣,相约细谈。”  “一种技术手段想要用于医学临床诊断,需要有足够的信息量。”王京宇教授正在做的一个试验可以拿到100万个信息量,很有希望满足临床诊断所需 将其用于正常人群和某一特定疾病人群,初步结果显示此项技术对于该疾病诊断的准确率为100%。王京宇教授计划在下一步的研究内容中要增加不同的疾病人群,以期进一步拓宽该技术临床诊断的适用范围。  “一种技术手段想要用于医学临床诊断,成本也是必须要考虑的事情。”据王京宇教授介绍,元素组学实验相对简单、成本相对较低,完全有可能用于大规模筛查 而不像基因检测等动辄需要数千元钱。  王京宇教授下一步工作中有一项是研究元素组学和其他组学如蛋白质、代谢、基因组学的相关性,尝试从元素到小分子、蛋白质大分子、细胞建成一种立体体系。未来可以预期,元素组学作为一种相对简单、容易定量的技术可以替代一些复杂、难以定量的实验。  “不管有钱没钱,我都会继续做下去,一定要做下去”  “可以说,我为生命科学研究做了一些非常基础的工作,首先我发现了有区别、有差异,下一步大家可以研究为什么有区别,探究所发现的差异是原因还是结果。”  元素组学有很多研究分支,王京宇教授主要做的是人体样品中元素的分布与形态及其与疾病之间的关系。不过,多元素组学的局限性是暂时还无法区分“因”和“果”的关系,王京宇教授正在设计专门的实验以期寻找到“因和果”。另外,为了应对“人体样品中元素的含量会受环境条件的影响”的质疑,王京宇教授设计了若干个专门实验。结果显示,环境因素对生命体某些组织元素含量的影响是有限的,故而,多元素分析完全有可能用于疾病或者物种的鉴别。  “我们目前正在尝试将生物样本中的遗传相关和环境相关因素能够分别检测出来,换个说法是分清‘内源’和‘外源’,我个人认为意义非常重大。”王京宇说,“为了疾病我必须要把它分开,为了研究环境我也必须把它分开,还可以研究环境与疾病之间的交互作用,是一举多得的事情。”  王京宇教授将他自己的工作形象的比喻为“撒网”,网撒出去后会捞上来大量的、各种类型的鱼。而如果只研究一种元素,就相当于在钓鱼,一次只能钩钓上来一种类型的鱼。或许有人认为王京宇教授撒网捞上来的鱼比较杂、不那么专;对此,王京宇则认为,“其实我是在为所有研究鱼的人打基础,我把网上来的鱼分给包括我自己在内各位科学家,大家根据自己的需要去解剖、分析、研究选定的鱼,每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去烹调,各自做不同层面上的工作。”  预祝王京宇教授驾驶着元素的拖网渔船,在生命之海上前行,永远朝向绚丽多彩的彼岸。  采访编辑:刘丰秋  附录1:王京宇教授简历  王京宇(Ph.D),1982年至2001年先后在原北京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加拿大拉瓦尔大学医学研究中心、日本国家研究院(大阪)从事分析化学及生物化学方面的研究。2001年9月被聘为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中心实验室主任兼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要社会和学术兼职:北京大学医学部工程系列专业技术职称评审委员会主任,加拿大拉瓦尔大学医学院客座教授,中国医学装备协会实验室与技术分会常务理事,中国稀土学会理化检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预防医学会卫生检验专业委员会委员。曾任北京大学医药卫生分析中心主任 设备与实验室管理处处长。主要研究方向:(1)生命元素组学 (2)预防医学检验与健康及疾病研究。  附录2:王京宇教授“网络专家讲座”  王京宇教授在仪器信息网“网络专家讲座”栏目开堂授课,主讲“ICP-MS/OES与生命及环境科学研究”。目前已经于2015年9月8日讲授了第一堂课——ICP-MS/OES与生命及环境科学研究概论,授课视频见以下链接: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video_102806.html
  • 英国华威大学麦华恩教授及深圳大学孙怡雯副教授一行莅临华讯方舟集团参观交流
    12月5日,英国华威大学麦华恩教授(Pickwell-MacPherson Emma)及深圳大学孙怡雯副教授等一行莅临华讯方舟集团参观、交流与指导。集团副总裁兼太赫兹研究院执行院长丁庆以及杨旻蔚博士、郑渚博士、刘旭东博士等热情接待。华威大学(The University of Warwick),创立于1965年,全球百强名校,英国顶尖研究型大学,以其高水准的学术研究和教学质量而闻名,在英国主流媒体排名中,稳居英国前十,在QS世界大学排名中稳居全球百强、乃至前五十名。英国华威大学麦华恩教授是应刘盛纲院士邀请,到深圳参加第二届太赫兹国际会议,得知华讯方舟集团致力于太赫兹产业的发展,毅然前来参观。交流会上,研究院外事专员林晓淇就华讯方舟集团及太赫兹研究院的基本情况做了简要介绍。随后,杨旻蔚博士等带领麦华恩教授一行参观了太赫兹通信实验室、太赫兹光谱与成像实验室以及毫米波安检仪实验室,完善的设备和实践条件给他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并对我们在太赫兹技术研发和取得的科技成果表示赞叹不已! 麦华恩教授及孙怡雯副教授都是太赫兹技术生物应用方面的专家。麦华恩教授是太赫兹癌症检测的领军人物,其研究成果得到英国和世界的广泛关注和报道,今年更是获得英国皇家学会Wolfson科研优秀奖来支持她在英国做太赫兹无创性癌症诊断研究。孙怡雯副教授是国际上较早开展随标记物分子构型变化的太赫兹动态介电模型研究,为高灵敏度药物筛选和早期诊断技术探索新方法的学者之一。太赫兹研究院也致力于开发基于太赫兹微流控芯片的癌症早期诊断分析仪,可谓与两位教授的研究不谋而合,通过这次沟通与交流,有效地促进三方的相互了解,有利于今后开展各项合作。
  • 中科院李昌厚教授莅临月旭科技参观授课
    2019年12月4日,月旭科技迎来了尊贵的客人——中科院李昌厚教授。在月旭科技常务副总任兴发和仪器部同事的陪同下,李教授参观了月旭科技在上海总部的研发实验室、应用实验室和培训中心等,李教授对月旭科技近几年的快速发展非常认可,对月旭自主研发生产的Wisys5000高效液相色谱仪产品进行了充分的肯定。李教授为月旭仪器和应用团队带来了一场题为《HPLC有关问题的探讨》的精彩报告,报告中李教授提到了HPLC研发者和使用者必须认识并重视的有关问题,注重仪器学“光机电算用”的理论和仪器系统研发的重要性,以用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使参会者受益颇丰。同时,李教授鼓励月旭的年轻人努力学习,不断提升自己,为我国的科学仪器事业的发展而奋斗。李教授为月旭分享报告正如李教授在报告中所强调的,虽然国产高端仪器与进口高端仪器还存在一定差距,但在常规仪器如HPLC、GC等仪器上,国产并不比进口的差,甚至比进口仪器要好。李教授希望大家一起努力研发新的色谱仪器,赶超国际新先进水平。让我们一起共勉,创造性能卓越的民族仪器。月旭科技液相产品线会后合影附录:李昌厚教授简介李昌厚,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63年毕业于天津大学精密仪器系光学专业,同年分配到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工作,1988年调到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工程研究中心工作。曾任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工程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职称委员会委员、学位委员会委员、仪器分析室主任、生化仪器研究组组长等职。著有《高效液相色谱仪器及其应用》、《仪器学理论与实践》、《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仪器及应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等书。1992年开始,任华东理工大学兼职教授。被推选任中国分析仪器学会副理事长兼光谱仪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高速分析仪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光学仪器学会物理光学仪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认证/审查认可国家ji评审员,《光学仪器》副主编、《生命科学仪器》副主编、《光谱仪器与分析》副主编等十多个著ming艺术团体的领导职务,1992年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长期从事分析仪器、生命科学仪器及其应用研究,在光谱仪器、色谱仪器的研制及其应用方面、在各类分光光度计和高效液相色谱的性能技术指际检测等方面有精深研究。作为第yi完成者,先后完成科研成果15项,其中13项达到国际同类仪器的先进水平。作为第yi获奖人,先后获得各类科技奖5项,其中国家发明奖1项、中国科学院科技成果奖1项、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奖1项、上海市科技进步奖1项、上海市科技金点子奖1项。
  • 天隆创始人彭年才教授受邀参加“丝路医工精英论坛”做专题报告,并被聘为客座教授
    3月5日,由西安交通大学主办的“丝路医工精英论坛”暨“西安交大第十二届医工协同科技创新学术年会”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成功举办。会议围绕“医工交叉赋能,铸造大国重器”的主题,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进行。陕西省卫健委医政医管局刘娜局长、陕西省科技厅社发处富雪玲处长、陕西省发改委社会发展处王嘉炜副处长,西安交通大学副校长别朝红教授,西安交通大学副校长、一附院院长、大会主席吕毅教授,西安交通大学生命学院张镇西教授,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学院、西安天隆科技创始人彭年才教授,深圳市雷迈精准医学研究院杜毅院长,西安交大一附院马现仓副院长,西安交通大学生命学院党委书记刘茹、生命学院健康与康复科学研究所所长王珏教授,西安交通大学能动学院动力工程多相流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陈斌教授等多位专家学者莅临会议,大会由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党委书记马辛格主持。西安交通大学副校长、一附院院长吕毅在开幕式上致辞,并介绍了会议的背景。交大一附院始终坚持和鼓励基础研究,重视应用研究,在医工结合科技创新方面有着光荣的传统,并在2021年入围全国首批八家国家医学中心创建单位。此次会议就是围绕交大一附院承担揭榜挂帅任务,在国家医学中心建设中不断凝练“卡脖子”和“临门一脚”的研究项目等关键问题进行广泛的学术交流和讨论。会上,天隆公司创始人、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学院彭年才教授被聘为客座教授,西安交通大学副校长、一附院院长吕毅为彭教授颁发聘书。这是交大一附院对彭教授这样科学家型企业家多年来聚集在一附院平台,为医工交叉结合,打造国之重器所做努力的认同,也是对天隆科技积极推进创新成果转化,助力西安交通大学、省内医工结合圈的发展与壮大的认可。根据会议议程安排,校、院、企各个领域的专家围绕“医工交叉研究大师讲坛”“国家医学中心建设揭榜挂帅项目”“磁生物学应用研究”“光电物理技术肿瘤治疗研究”“功能诊治与分子成像技术”及“医疗器械和设备研发”等方面进行了线上线下的学术讲座交流。彭教授受邀在医工交叉研究“大师讲坛”上作题为“核酸检测有利器,科技抗疫显身手”的专题报告,现场反响强烈。天隆科技自成立以来就在核酸检测领域深耕细作,与西安交通大学、西安交大一附院等众多科研院所及知名医院同心同行,通过医工结合的方式,牵头承担国家863、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多个重大科研项目,努力实现我国高端医疗设备自主可控,为守护人类健康而孜孜追求。历经多年耕耘,天隆科技攻克高端核酸检测设备、试剂系列“卡脖子”难题,打破进口垄断,形成了一体化的高通量多靶标核酸自动化定量检测系统解决方案和产品组合。2021年天隆科技及西安交通大学联合申报的“高通量多靶标核酸自动化定量检测关键技术及产业化”荣获“2020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该项目是2020年度国家科技奖获奖项目中唯一一项和核酸检测直接相关、攻克高端核酸检测仪器技术、满足重大需求,并先后在禽流感、埃博拉、猪瘟、新冠等重大突发传染病疫情防控中得到实战应用验证的项目。在新冠疫情防控中,天隆核酸检测产品第一时间供应湖北及武汉疾控中心、同济医院、协和医院、金银潭医院等多个疾控中心及医疗机构,并检出四川、云南、黑龙江、陕西等地首例确诊病例。随即又紧急驰援黑龙江绥芬河、吉林舒兰、北京市、新疆、满洲里等地,包括近期的香港、苏州、西安、郑州等局地疫情防控中都可以看到天隆智造及天隆人的身影。天隆科技也为“两会”、“进博会”、“十四运”及“残特奥会”等重大活动的顺利举办提供技术支撑。在我国疫情得到基本控制后,产品也开始大力供应美国、意大利、丹麦、印尼、韩国等海外客户,为全球疫情贡献中国力量!因为在抗疫中的硬核表现,天隆科技陆续收获全国科技系统“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创始人彭教授也荣获中央统战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民营经济先进个人”等荣誉。在推进我国医工交叉不断发展的道路上,天隆科技与西安交通大学、西安交大一附院始终初心如磐,未来也定能优势互补,协同发展,聚焦高水平的医学研究转化,实现高端医疗设备自主可控,肩负起为人民生命健康提供科技保障的历史责任!
  • 安捷伦授予清华大学余刚教授“思想领袖奖”
    p   span style=" color: rgb(31, 73, 125) "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79, 129, 189) " 这位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清华大学教授因其在有机污染物控制理论、技术和策略研究贡献而荣获该表彰。 /span /strong /span /p p   2019 年 8 月 16 日,北京 ——安捷伦科技公司(纽约证交所:A)今日宣布将“安捷伦思想领袖奖”授予清华大学环境学院的余刚教授。该奖项旨在表彰余教授在认识有机污染物所造成的环境问题,以及开发相应解决方案等方面所做出的贡献。 /p p   余刚教授是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以及清华大学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研究中心主任。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是世界领先的环境教育和研究机构之一。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600px height: 399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8/uepic/aff37b59-693d-45b5-8e76-56e715266001.jpg" title=" 111.jpg" alt=" 111.jpg" width=" 600" height=" 399" border=" 0" vspace=" 0"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安捷伦副总裁兼实验室解决方案大中华区总经理陈亮(左)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为余刚教授颁发“安捷伦思想领袖奖” /strong /p p   通过该奖项,安捷伦将为余刚教授及其团队提供支持,助力他们继续研究水中的药物和个人护理品等有机污染物,继续努力开发先进的风险控制技术和策略。 /p p   通过非靶向筛查方法同时进行疑似物筛查和未知化合物鉴定(基于LC/Q-TOF),并结合安捷伦的靶向定量分析(使用LC-QQQ)仪器,余刚教授及其团队目前正在开发方法和技术以推动对水中高关注有机污染物的检测和鉴定,提出优先控制有机污染物清单,研究控制技术和策略并研究,为保障人体健康和环境安全提供科技支撑。 /p p   安捷伦全球应用细分市场总监Mary McBride表示:“余刚教授正在开展前沿研究来鉴定尚未受到监管的有机污染物,特别是一些未知的有机污染物,这些污染物尚未列入控制清单。他的工作对控制环境中的高关注有机污染物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很荣幸能将这一奖项颁发给余刚教授,感谢他为推动环境保护和污染预防所做的基础性研究工作。” /p p   McBride还表示,安捷伦与余教授已合作多年。她补充道:“我们开发了用于定量测定水中高关注有机污染物的分析方法,目前正致力于将这一方法应用到更多的实际水环境。”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600px height: 399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8/uepic/acaee922-9e37-4820-9241-b97cf03f0000.jpg" title=" 112.jpg" alt=" 112.jpg" width=" 600" height=" 399" border=" 0" vspace=" 0"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颁奖典礼现场合影 /strong /p p    strong (左起依次为:生态环境部对外合作与交流中心副主任余立风,安捷伦副总裁兼实验室解决方案大中华区总经理陈亮,余刚教授,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党委书记刘毅教授) /strong /p p   余刚教授表示:“作为地球的守护者,我们有责任创造一个没有有毒污染物的健康环境。然而,对高关注有机污染物的监管往往落后于对其性质、范围和对环境影响的基本认知。对这些有机污染物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将有助于找到控制有机污染物风险和改善环境质量的方法。我们很高兴能与安捷伦携手合作,共同开发快速、经济的有机污染物分析方法,并研究它们在水环境中的风险。” /p p   “安捷伦思想领袖奖”为生命科学、诊断学和化学分析领域的权威思想领袖的研究提供科研经费、产品和专业技术方面的支持,期冀推动基础科学的长足进步。如需了解包括此前获奖者在内的更多信息,请访问安捷伦思想领袖奖网页。 /p p   关于安捷伦科技公司 /p p   安捷伦科技公司(纽约证交所:A)是生命科学、诊断和应用化学市场领域的全球领导者,拥有 50 多年的敏锐洞察与创新,我们的仪器、软件、服务、解决方案和专家能够为客户最具挑战性的难题提供更可靠的答案。在 2018 财年,安捷伦的营业收入为 49.1 亿美元,全球员工数为 15550 人。 /p
  • 哈佛讲席教授谢晓亮全职回北大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1998年,他成为改革开放后哈佛大学聘任的第一位来自中国大陆的终身教授 2009年,还是他,作为来自中国大陆的学者,成为改革开放后第一位哈佛冠名讲席教授 他是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医学院院士、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美国物理化学和生物物理界最高奖获得者、是获得美国生命医学大奖——阿尔伯尼生物医学奖的第一位华人,他就是北大生物动态光学成像中心主任、北京未来基因诊断高精尖创新中心主任——谢晓亮。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2018年7月1日起,谢晓亮正式全职回到母校北大任教,担任北京大学李兆基讲席教授。今天新闻中心特推出谢晓亮教授为北大120周年校庆撰写的纪念文章:《梦想的启航与归程——我和北大的故事》。让我们通过这篇文章,走近这位北大人。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梦想的启航与归程——我和北大的故事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谢晓亮 /strong /p p br/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7/insimg/ad07802e-6e6f-468c-b004-0d623b7cf285.jpg" title=" 1.jpg" width=" 300" height=" 455" border=" 0" hspace=" 0" vspace=" 0" style=" width: 300px height: 455px " / /p p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历经百廿沧桑,母校北京大学即将迎来120周年华诞。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7/insimg/b036acea-4224-42d8-9e31-f8d0bbc78490.jpg" title=" 2.jpg" / /p p   我生于北大,长于北大,熟悉这里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从北大幼儿园、北大附小、北大附中到北京大学,我在北大度过了大部分的学生时光,与北大一起经历了中国的历史变迁,建立了无法割舍的联系。每次回到燕园,我总会感觉到一种温暖的气息,使我变得沉着和平静。对我而言,北大不仅仅是一个学校,更是一个家园 她不仅是学术的殿堂,更是我心灵的归属地。如今在美国留学工作三十余载后,我选择回到北大,与燕园再续前缘——这里既是我的人生启蒙之地,也是我的科研回归之地。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百废待兴,科学理想 /strong /span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7/insimg/0055dd52-8f4b-43f6-a1b1-75a05d19ae92.jpg" title=" 3.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1975年与父母和弟弟在新建北大图书馆前 /span /p p   1962年,我出生在风景秀丽的北大朗润园,父亲谢有畅和母亲杨骏英都是北京大学化学系教师。我幼年时期家里书香满屋,生活宁静幸福。燕园堪称世界上最美的校园,原是美英教会学校燕京大学的校址,也曾是明清皇家园林的一部分。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7/insimg/db3eca58-7bc8-41c2-b8dc-756f19852b91.jpg" title=" 4.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北京大学朗润园 /span /p p   燕园是我儿时的乐园。春天,繁花似锦,春意满园。夏季,园子里郁郁葱葱,生机盎然,我总喜欢到未名湖畔捕捉蜻蜓,然后再将它们放归自然,观察湛蓝的天空中它们舞动的翅膀。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7/insimg/316fceb3-ef53-41b3-a2ce-6815583dbe0e.jpg" title=" 5.jpg" width=" 400" height=" 571" border=" 0" hspace=" 0" vspace=" 0" style=" width: 400px height: 571px "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童年时在未名湖边留影 /span /p p   秋天是燕园最美的季节,银杏树叶慢慢被染黄,在红墙绿瓦前随风飞舞,绚美如画。冬天,未名湖则成为冰上乐园,孩子们可以尽情享受冰上飞驰的快乐。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7/insimg/b59d924a-fc0e-40b2-bf3e-50a763b2fe28.jpg" title=" 6.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北大未名湖冰场 /span /p p   然而,这样欢快的生活却在1966年戛然而止。那一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学校教学活动全部停顿。作为大学老师的我父母被接二连三地卷入政治运动。我不能忘记,宁静的深夜里,朗润园邻居家的教授们被红卫兵抄家、辱骂、带走,年幼的我被恐惧逼到墙角。彼时的我尚在懵懂,只是隐隐约约感到一切都变了。后来我父亲被下放到江西五七干校参加“劳动锻炼”,完全脱离教学和科研。而母亲、弟弟和我则留在北京,不得不和父亲分离。 /p p   虽然“文化大革命”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孩子们的世界却是单纯的。记得1969年,我刚上小学那年,父亲回到北京,在江西学得一手泥瓦木匠手艺的他,亲手为我做了一个陀螺。这个不断旋转且做工精致的陀螺引发了我的好奇心。 /p p   我用父亲的工具箱完成的第一个木工作品是杠秤——它是我人生中设计的第一个精准测量工具!此后便一发而不可收,我相继动手做出了飞机和轮船模型,甚至还做出一个音箱。就这样,我的动手能力不断提高。随着制作的项目越来越复杂,我对于科学技术的好奇心也越来越强烈。 /p p   上中学时,我又开始动手制作各种电子仪器,先后做出了超外差收音机、遥控模型轮船,并完成了一套音响。我对实验科学的兴趣正是从这一个个电子仪器开始的。从那时起,我逐渐树立了自己的人生理想——做一名科学家。 /p p   在我的高中时期,国家恢复了高考,回归正常的北大附中充满了浓厚而愉悦的学习氛围,除了学习课本上的知识和准备高考,我们还拥有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我担任班长,是班上排球队的主攻手。我的同学许多是北大子弟,大家多才多艺,爱好广泛。记得当时我的同窗好友余廉,以其精湛的文笔,编写了一个展望未来的广播剧,颇受同学们的欢迎。那时的我也开始对西方古典音乐产生兴趣,不仅沉醉于艺术带给我的听觉享受,更痴迷于制造出更棒的音响。 /p p   高中时我曾写过一篇题为《圆明园》的作文。我以当时圆明园中的景色比喻在经历文化大革命浩劫之后祖国百废待兴的状况,憧憬改革开放为我们的国家、为我们年轻一代带来的美好未来。基于其贴切的寓意和爱国情怀,这篇作文被语文老师选为范文在班上传阅。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7/insimg/4be253ca-1af2-419c-a7bb-5ec59991ae90.jpg" title=" 7.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1978年与北大附中同学们在圆明园 /span /p p   从学生时代开始,不管是写作,还是动手制作仪器,我都喜欢自己找课题和选项目。课题和项目的意义越大,难度越大,完成后就越能给我带来喜悦感。还记得那时,北大计算机所王选教授正在领导计算机汉字激光照排项目的研创,彼时就读北大附小的我与其他小朋友还曾一起帮助该项目一个一个字地人工输入数字化的字型。多年后当人们体验到世界首创激光汉字照排技术取代铅字排版的伟大时,曾作为其中一名小小参与者而产生的自豪感使我更加肯定:要做就要做这样的大事!做有意义的课题成为贯穿我之后科研生涯的习惯。 /p p   在我的中学时代,我的父母终于重新回到他们心爱的教学科研岗位。记忆中父亲潜心完成了他的《结构化学》教科书,并时常沉醉于科研突破的喜悦中,而母亲则一心扑在教学上,深受学生们的爱戴。我耳濡目染,也对教学和科研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高中毕业时,我考上了北京大学,被第一志愿的化学系录取。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治学之地,创新萌芽 /strong /span /p p   1980年,我带着儿时的梦想、美好的憧憬和对知识的渴望,开启了北大本科的学习和生活。 /p p   北京大学从五四运动起一直秉承民主、科学的理念,弘扬爱国精神。八十年代初的北大学子忧国忧民,追求民主与进步,各种思想流派在校园里百花齐放,“三角地”成为那个年代北大学子心目中永恒的记忆。 /p p   北大更是治学之地,学术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北大学子大都怀揣“科学救国”的理想。我中学时代就立志成为一名科学家,进入北大这样一片学术自由的沃土后,便开始如饥似渴地吸收专业知识。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7/insimg/aff543a7-dc73-4633-aac4-57cca98d1a2f.jpg" title=" 8.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在北大求学时的谢晓亮 /span /p p   北大使我可以在知识的海洋里尽情遨游。我主动旁听了许多其他院系开设的我感兴趣的课程,如物理系的四大力学:经典力学、量子力学、统计力学、电动力学以及无线电系的电子学课,数学系的概率统计课等等。这些知识的积累使我受益匪浅。 /p p   我的高中同窗好友余廉和我一同考入北大化学系。我们经常在课余时间进行学术讨论,探索科学问题,彼此相互鼓励。他现在是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药学院的教授。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7/insimg/6f0873f2-bddf-4cf4-86c0-8db86f9e45c1.jpg" title=" 9.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1984年本科毕业照与余廉(右)在一起 /span /p p   大学的第一个暑假,自学计算机编程的我在北阁上机。经过苦思冥想,我发现了离子晶体的能量是一个无穷级数,需要大的计算量,于是试着写Fortran程序来计算晶体结构的能量。这个课题在现在看来也许微不足道,但对于当时学化学的我来说,第一次能用计算机解决这样一个“跨学科”问题,我喜不自胜,无比满足。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7/insimg/dbdf4ba6-23fe-4aa4-b0a1-afbee48cd293.jpg" title=" 10.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北京大学南北阁 /span /p p   潜心专业之余,打排球是我喜爱的运动之一。作为一个排球迷,我喜欢的中国男排在我大二那年逆转制胜,进军世界杯预选赛。深受鼓舞的北大学子喊出了“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口号。之后几年中国女排蝉联世界杯、世界锦标赛和奥运会“五连冠”,更加激励了北大学子奋发图强的爱国之情。这些在北大就读时的珍贵记忆一直都被我铭记在内心深处。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7/insimg/8ccd6682-86c5-4876-88a2-c8d69f7e0d35.jpg" title=" 11.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位于北大校内的振兴中华石碑 /span /p p   大四的时候,我有幸跟随化学系蔡生民教授在化学南楼做毕业论文。蔡生民教授是一个实验技术精湛的电化学家,他兴趣广泛,思维活跃,精力充沛,讲一口流利的英文,幽默感极强。他的为人和对我的学术指导对我以后的工作有很深的影响。蔡老师善于用生动而形象的语言解释复杂而抽象的概念,我当时的论文题目是用计算机来控制光电化学反应,其中用到锁相放大器,他对锁相放大器原理的解释,我仍记忆犹新。在做毕业论文的过程中我开始意识到,在仪器设备上的创新往往可以带来科学研究的突破,而我独立工作以后的科研经历也证明了这一点。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7/insimg/b4188acb-0461-4fe8-9de6-c46a64660443.jpg" title=" 12.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赴美留学时的谢晓亮与北大导师蔡生民(左)团聚 /span /p p   大学本科是积累专业知识的阶段,而科研不是积累知识而是创造新知识,难就难在创新。科研工作者最大的挑战就是如何发展和保持创新能力。我在北大的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的经历,为我以后的科研生涯孕育了创新的萌芽,使得科研成为我毕生追求的目标。 /p p   本科毕业后我在北大做了一年硕士研究生。当时国内的科研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毕竟有很大差距,我打算出国深造。 /p p   我们比父辈们幸运得多,改革开放使我和许多同学得以出国留学。毕业那年,北大学子在国庆35周年天安门游行时打出了“小平您好”的横幅,那是我们发自内心的呼喊。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学术追求,济世理想 /strong /span /p p   1985 年,23岁的我第一次离开北大,飞抵美国,开始了我人生的另一段旅程。我来到了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攻读博士学位,师从约翰· 西蒙(John Simon)教授,学习化学动力学,用超短的皮秒(10-12 秒)激光脉冲研究超快化学反应。在西蒙的大力支持下,我成功地实现了用快速圆二色性光谱检测生物大分子结构变化的设想[1],并以之作为我的博士论文。发明这项技术时我就用到了蔡生民教授之前讲解的锁相放大器。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7/insimg/3ebae267-597d-4bb5-bb5c-2e8cea81875f.jpg" title=" 13.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1990年与父亲在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博士毕业典礼 /span /p p   随后我在芝加哥大学著名物理化学教授格雷厄姆· 弗莱明(Graham Fleming)的实验室做了短暂的博士后。在那里,我初步明确了自己独立工作后的一个全新的研究方向——室温下单分子的荧光检测和成像。 /p p   1992年,我作为第一位来自中国大陆的科学家加入美国太平洋西北国家实验室(PNNL),并组建了自己的独立实验小组,很快就实现了室温下单分子的荧光成像。PNNL所在的华盛顿州在冷战期间受到原子弹核废料和化学试剂的严重污染,美国能源部拟在PNNL兴建一个耗资2.5亿美元的“环境分子科学实验室”,希望从基础研究入手解决环境问题。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7/insimg/4abb3d1e-9a70-48eb-8a9f-e97b8cba7061.jpg" title=" 14.jpg" width=" 400" height=" 533" border=" 0" hspace=" 0" vspace=" 0" style=" width: 400px height: 533px "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在太平洋西北国家实验室留影 /span /p p   1998年,借助PNNL的良好条件和我实验室在荧光显微技术上的积累,我的博士后路洪(北大化学系本科毕业)与我在《科学》杂志上首次报道了用荧光显微镜实时观测到单个酶分子(生物催化剂)不断循环生化反应的动态过程[2]。这是一个具有突破性的工作——单分子的化学反应的发生是随机的,即化学反应发生所需的等待时间是随机分布的,而不像传统实验中大量分子的反应那样可被推测。而细胞中许多生物大分子,比如DNA,都以单分子的形式存在,因此实时观察到单分子化学反应为生物学研究提供了全新的重要方法。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7/insimg/13894b87-2804-47bf-b5af-7a21ee84eaf6.jpg" title=" 15.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1998年在PNNL获得的胆固醇氧化酶(左上)的单分子们的荧光成像(右上)和其中某个酶分子的随机酶循环反应的实时观测 /span /p p   同时我实验室还发明了一个无需荧光标记的拉曼光谱生物成像技术[3]。1928年印度科学家拉曼发现了以他名字命名的分子非弹性光散射现象,因此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拉曼光谱可以测量分子的振动频率,然而拉曼散射信号极弱,需要很长的测量时间。后来激光和非线性光学的发展使得拉曼信号大幅增强,但技术上的困难限制了拉曼光谱在生物影像上的应用。我们的新方法使快速非线性拉曼生物成像成为现实。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7/insimg/2e88078a-0005-44bf-adba-30a8edb71cb2.jpg" title=" 16.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细胞的拉曼光谱显示其中不同分子(水,脂肪,蛋白质,DNA)各自特征的化学键振动频率。但传统拉曼光谱弱信号,需要长时间收集(& gt 0.1秒每个点,600x600 点成像需要 & gt 10小时)。谢晓亮的发明最终实现了拉曼视频成像。 /span /p p   这两项工作成为我实验室迄今为止被引用次数最多的论文。一步步拾级而上,1998年,我被哈佛大学化学与化学生物系聘为终身教授。 /p p   哈佛大学的韦德纳图书馆旁边有一个来自中国的精美石雕赑屃,一个背着石碑的石兽。它是1936年哈佛三百年校庆时,由时任北大文学院院长的胡适与其他哈佛的中国校友捐赠而来[4]。碑文写到:“我国为东方文化古国,近30年来,就学于哈佛,学成归国服务国家社会者,先后达几千人,可云极盛。”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7/insimg/5dd7c957-ab22-4725-bda1-d82c7e7dd54f.jpg" title=" 17.jpg" width=" 400" height=" 597" border=" 0" hspace=" 0" vspace=" 0" style=" width: 400px height: 597px "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哈佛校园里来自北大的石碑[4] /span /p p   有趣的是当初招聘我到哈佛的化学与化学生物系主任吉姆· 安德森(Jim Anderson)的父亲保罗· A· 安德森(Paul A. Anderson)曾于1925年被司徒雷登任命为燕京大学第一届物理系主任,在燕园生活和工作了数年[5]。 /p p   哈佛大学化学与化学生物系人才济济,许多教授都是各自领域的顶级专家,更有四位诺贝尔奖得主在此工作。著名华人科学家庄小威后来也加入哈佛化学与化学生物系,我们成了好朋友。2013年,吉姆、庄小威和我一起参加了北京大学物理学院百年庆祝活动。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7/insimg/565f908e-c72c-426f-a36a-a231bfc956ef.jpg" title=" 18.jpg" width=" 400" height=" 615" border=" 0" hspace=" 0" vspace=" 0" style=" width: 400px height: 615px "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2013年与吉姆· 安德森和庄小威参加北大物理学院百年庆祝活动 /span /p p   初到哈佛,我预感到单分子技术将会在生物学中有重要应用。虽然我在北大打下了很好的数理化基础,那时却还没学过分子生物学,所以我决定从头学习这门学科。于是,我与我实验室的学生一起旁听生物系的分子生物学课程。瑞驰· 罗思科(Rich Losick)教授用虚拟的动画片来讲解RNA聚合酶以及核糖体等生物大分子的工作机理。在聆听教授生动的讲解时,我的脑海里已经在思考,如何通过实验直接观察到这些生物大分子进行基因表达的过程?这就需要在一个活细胞里面观察单个DNA分子的行为——一个细胞里基因的拷贝数是一或二。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7/insimg/06ed793f-ee63-492a-9ad6-bccbfcd977bb.jpg" title=" 19.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DNA以单分子的形式存在于细胞中,基因表达按照分子生物学中心法则进行 /span /p p   2006年,通过三年的努力,我的两篇分子生物学方向的“处女作”在《科学》和《自然》杂志上同时发表。文章首次报道了活体细菌细胞中蛋白质分子一个一个随机产生的实时观察,数据与我们的理论相吻合,定量描述了分子生物学的中心法则[6,7]。文章产生了很大的学术影响,罗思科教授甚至开始在课堂上用我们实验的录像来讲解基因表达。这一工作使我进一步认识到学科交叉的重要性:新的物理和化学方法往往可以给生物学带来新的视角和新的发现,而对生命过程本质的了解非常需要定量实验和理论分析。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7/insimg/1ef7abc4-40de-400d-829b-b9f47fd74860.jpg" title=" 20.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在不断分裂的大肠杆菌细胞中实时观测基因表达--每个黄色亮点标志着单个荧光蛋白分子的生成[6] /span /p p   两篇文章发表后一周,盖茨基金会打电话邀请我申请资金,希望用我们的新技术来研究一小部分肺结核的细菌细胞产生抗药性的原因–—那时肺结核每年可夺去数以百万计的非洲儿童的生命。来年比尔· 盖茨(Bill Gates) 作为“最成功的辍学者” 被授予哈佛的荣誉博士学位, 他在毕业典礼上的致辞非常感人。后来他来我实验室交流,我感到他对相关分子生物学的理解颇深–—想必与我一样也自学补过课,而令我没想到的是他竟然也熟悉我们实验时用的超快激光。虽然我们至今还没有解决那个抗药性的科学问题,但这个盖茨基金会的项目却为我带来了新的思考:能不能用我们基础研究的成果来造福社会?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7/insimg/9b6506b3-96a7-4f9c-aa06-742a09836e3f.jpg" title=" 21.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2010年,比尔· 盖茨(右)到访谢晓亮哈佛实验室,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图为两人在讨论科学问题 /span /p p   科学研究需要好奇心和灵感,更需要不断的积累。而科研项目的选择至关重要 —— 科研难就难在选择做什么和选择不做什么。能在别人之前做出好的选择不容易,特别是需要足够的资金和优秀的团队来完成时,往往很困难而且有风险。我认为不管是基础研究,还是技术开发,一个科研领导者的最大挑战就是选择和组织完成真正意义重大的科研项目。然而很多人往往不是在最初选题时下功夫,却大力吹嘘一些实际意义并不大的研究结果。 /p p   我们的第一个科研成果转化是把我们发明的无荧光标记非线性拉曼成像技术[3,8]应用在脑外科肿瘤切除手术中区分肿瘤边缘[9]。核磁成像可以看到大脑何处有肿瘤,但空间分辨率不足以看到细胞。脑外科医生手术中需要利用更高分辨率的光学显微镜,传统的技术是冷冻、切片,用两种染料H& amp E染色后光学成像, 过程繁琐。而我们的快速拉曼光学成像技术看细胞无需标记,可以大幅度加快手术中肿瘤边缘的鉴别,现在已经被产品化并试用于脑外科医生们的手术中。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7/insimg/1f964448-7c2a-4075-adbc-facfd8c23a59.jpg" title=" 22.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核磁成像(左)能看到大脑中的肿瘤,但空间分辨率不足以区分肿瘤边界。传统光学成像需要复杂的染色,否则不能看到单个细胞(右):而利用无标记拉曼成像(中)脑外科医生可以区分肿瘤(蓝,蛋白质分子为主)和正常脑组织(绿,脂肪分子为主) /span /p p   与此同时,正在发生的新一代测序仪的革命使得DNA测序的费用大幅下降,预示着个体化医疗的来临。我意识到做这样的工作才真正有意义,又恰好能用到我们的长处。于是我的实验室开始转型,从事单细胞基因组的研究,并于2011年研制出一种新型DNA测序仪[10]。 /p p   谈到转型,任何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兴旺之后会饱和甚至过时,转型往往是一个科研领导者科研生涯中必需的。实验物理化学家所需要的仪器上的投资很大,我曾担心转型难。我很幸运能两次得到美国NIH先锋奖的资助,该奖大力支持高风险高回报的课题,使我渡过转型期相当长时间的逆境。 /p p   2012年,我们发明了一种叫MALBAC的单细胞DNA扩增技术,能为单个人体细胞进行DNA测序[11]。 /p p   在一个人体细胞的细胞核里有 46条染色体,46条DNA分子,其中23条来自于父亲,23条来自于母亲。DNA有四种碱基 A、T、C、G, A与T配对,C与G配对。一个人体细胞共有60亿个碱基对。这些碱基ATCG排列的序列决定了遗传信息,也就是基因组,人与人相比绝大部分碱基序列都是相同的,只有千分之一的碱基对是不同的。碱基序列的突变会导致遗传疾病或癌症。 2001年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当时测的基因组是几个人的综合,而不是一个人的。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7/insimg/7b42ddaa-0c98-436f-9639-23eaafe472f9.jpg" title=" 23.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单细胞DNA扩增后测序,可以得到人的46条染色体的DNA序列 /span /p p   不但每个人的基因组不一样,每个细胞的基因组也都不一样,因为基因组会随时间发生突变。但以前的技术不够灵敏和精准,无法让我们看到单细胞间的区别。MALBAC技术可以均匀地放大单个人体细胞的全基因组—— 60亿个碱基对中即使有一个突变都能被检测到。因为很多情况下,比如受精卵和血液中的循环肿瘤细胞,只有很少几个细胞存在,因此MALBAC技术在基础研究和临床医学中均有重要的应用。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7/insimg/251b61ca-411f-4ef3-a566-a788e39340bf.jpg" title=" 24.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五十岁生日时与当时和以前的谢组组员及部分BIOPIC同事在哈佛团聚 /span /p p   我在哈佛最大的享受是与学生和博士后们夜以继日,同甘共苦的创新过程。他们中不少人比我幸运——在研究生和博士后期间就能做出许多重要的科研工作。我很欣慰他们现在已在世界上四十多所大学任教,很多人已经成为各自领域的专家或领军人物,比如堪萨斯大学的Bob Dunn、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的Lukas Novotny、康斯坦茨大学的Andreas Zumbusch、鲍林格林州立大学的路洪、加州大学尔湾分校的Eric Potma、卧龙岗大学的 Antoine van Oijen、普林斯顿大学的杨皓、波士顿大学的程继新、康奈尔大学的陈鹏、加州理工学院的蔡龙、魏兹曼科学研究所的Nir Friedman、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肖杰、康涅狄格大学的俞季、乌普萨拉大学的Johan Elf、中国科技大学的张国庆、哥伦比亚大学的闵玮和 Peter Sims、哈佛医学院的Conor Evans、斯坦福大学的Will Greenleaf、贝勒医学院的钟诚航、麻省理工学院的 Paul Blainey 和李劲苇、奥勒冈健康科学大学的南小林、华盛顿大学的傅丹、复旦大学的季敏标、清华大学的孔令杰、纽约州立大学的鲁法珂等等。 /p p   同时也涌现出把我们实验室的技术发明转化成产业的人才,比如MALBAC的发明人之一——陆思嘉获得博士学位后回国创业,将MALBAC技术用于在试管婴儿中避免遗传疾病 非线性拉曼成像发明人之一 ——Chris Freudiger 毕业后将该技术产品化并促成了在脑外科手术中的应用。 /p p   2009年,哈佛任命我为Mallinckrodt化学和化学生物学讲席教授。然而,回归的种子早已在我心中萌芽。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怀北大情,圆中国梦 /strong /span /p p   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赴美后每次回国,我都为祖国翻天覆地的变化而震惊和感慨。感恩改革开放和我们所处的时代,让幸运的我们得以邂逅中国近现代以来最快的发展时期。2008年回国看奥运会,我为祖国健儿获得最多金牌而振奋,但同时也感到夺取科学技术的金牌还任重道远。 /p p   2001年,我被北大化学学院聘为客座教授 2009年,时任北大生命科学学院院长的饶毅教授也劝说我回北大工作。同年,北京大学聘我为“长江学者”讲座教授。后来,我与海归的苏晓东和黄岩谊教授共同向母校提出了建设成立北京大学生物动态光学成像中心(Biodynamic Optical Imaging Center, BIOPIC)的提案。这个提案得到了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2010年12月BIOPIC正式成立。“BIOPIC”名字源于我之前在光学领域的单分子成像工作,旨在建立一个技术驱动型的生物医学研究中心——生命科学的发展特别需要研究手段的突破和多学科的交叉集成。我们最近将更名为“生物医学前沿创新中心”(Biomedical Pioneering Innovation Center),仍称BIOPIC。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7/insimg/ab0dd220-f33e-4648-b0d0-b8c59362d124.jpg" title=" 25.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2010 年 BIOPIC 成立仪式 /span /p p   BIOPIC吸引了一批优秀的海外人才,汤富酬教授就是中心从剑桥大学聘请回来的第一个年轻海归学者,现已成为国内外引人注目的科研新秀。张泽民教授则是从美国加盟的癌症专家,他是国家千人计划学者。八年过去了,中心的学者们已经发表了很多高质量的科学论文,从事生命科学领域世界前沿的研究,实现具有实际意义的医学应用。过去几年我一直往返于北大和哈佛之间,我在哈佛的团队和北大的团队紧密地合作。几年来,BIOPIC逐渐在单细胞基因组学领域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7/insimg/b0ee1a0f-c95e-4a2c-878b-33cb56c49041.jpg" title=" 26.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BIOPIC的测序平台 /span /p p   我的北大团队和北医三院乔杰团队、北大汤富酬团队合作,利用MALBAC技术,帮助那些携带单基因遗传疾病基因的父母通过试管婴儿的手段成功地拥有了健康的后代 [12]。没想到这项工作竟然让我在北大圆了单分子科学造福社会的梦。 /p p   目前已知有六千多种单基因遗传疾病。在患者的一个体细胞里,同一个基因有两个拷贝,分别来自其父方和母方,而致病基因一般只是两者之一。作为一个单分子的随机事件,患者的致病基因有50%的几率传给下一代,这本来是“命”!而我们的工作以精准战胜随机,利用MALBAC筛选和移植无致病基因的受精卵,避免了听天由“命”。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7/insimg/0f858b6b-09d0-4420-9a07-dd36172e76ba.jpg" title=" 27.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与乔杰(左二)和汤富酬(右一)看望第一位MALBAC婴儿 /span /p p   我至今仍然记得自己在2014年9月19日那天抱着第一例“MALBAC婴儿”时内心的那份激动。这项工作已经成为“精准医学”的范例。截至目前,国内MALBAC技术的应用已使几百例“MALBAC婴儿”成功避免了父母的单基因遗传疾病。我很自豪我们在北大的工作可以真正推动医学的进步,能为人类健康贡献一份力量。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7/insimg/d7a2c417-bf94-4d8f-94da-d0c0e6d0db28.jpg" title=" 28.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BIOPIC 2017年会合影 /span /p p   2016年,在北京市政府支持下,北京大学成立北京未来基因诊断高精尖创新中心(Beijing Advanced Innovation Center for Genomics,ICG),希望继续在基因组学相关领域做出更多世界领先的工作,造福百姓。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7/insimg/d76bf26c-7429-4746-bfd1-ba473460caad.jpg" title=" 29.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2018年谢晓亮北京大学实验小组合影 /span /p p   2018年毕业季到来,这是我20年来最后一次作为哈佛教授就座毕业典礼的主席台,很高兴这也是我的长子哈佛本科毕业的毕业典礼。我还参加了两个女儿的高中毕业典礼,她们也都要上大学了。很欣慰孩子们已经长大成人,这样我可以安心回北大继续我的科学研究事业。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7/insimg/f2a5136c-9a09-4ea3-afac-046c707923b8.jpg" title=" 30.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谢晓亮与长子近影 /span /p p   动笔撰文之际,正值今年未名湖冰场又开放之时,让我回想起在学生时代,寒冬之日,同学们争先恐后在未名湖上滑冰的情景。而自己在未名湖冰面上纵情驰骋时的喜悦,至今难忘:从童年、大学、直到现在,滑冰和滑雪是我最喜爱的运动 —— 北大亦赋予了我相伴终生的爱好!如今,看着新一代的学子驰骋于冰场之上,我又不禁回想起那青春的八十年代——每个时代北大青年的样子,亦是北大的样子! /p p    strong 作者简介 /strong /p p   谢晓亮:生物物理化学家,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医学院院士、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1962年生于北京,1984年本科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系,1990年在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获博士学位,在芝加哥大学完成博士后研究后到美国太平洋西北实验室工作。1998年被哈佛大学聘为化学和化学生物系终身教授,2009-2018年任哈佛Mallinckrodt讲席教授。2010年起在北大任生物动态光学成像中心主任,2016年起任北京未来基因诊断高精尖创新中心主任。2018年7月起任北京大学李兆基讲席教授。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文献 /span /strong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1. Xie, X. Simon, J. D. “Picosecond time resolved circulardichroism spectroscopy: experimental details and applications,”Rev SciInstrum 60, 2614-2627 (1989).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2. Lu, H. Peter Xun, L. Xie, X. Sunney & quot SingleMolecule Enzymatic Dynamics,& quot Science 282, 1877 (1998).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3.Zumbusch, A. Holtom, G. R. Xie, X. Sunney. & quot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Vibrational Microscopy Using Coherent Anti-Stokes Raman Scattering,& quot Phys. Rev. Lett. 82, 4142 (1999).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4.https://harvardmagazine.com/2012/11/studying-the-stele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5.潘永祥,吴自勤,范淑兰,物理,8,493-500(1993).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6. Yu, J. Xiao, J. Ren, X. Lao, K. Xie, X. Sunney. & quot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Probing Gene Expression in Live Cells, One Protein Molecule at a Time,& quot Science, 311, 1600-1603 (2006).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7. Cai, L. Friedman, N. Xie, X. & quot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Stochastic protein expression in individual cells at the single molecule level,& quot Nature, 440, 358-362 (2006).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8. Freudiger, C. W. Min, W. Saar, B. G. Lu, S. Holtom, G. R. He, C., Tsai, J. C. Kang, J. Xie, X. Sunney & quot Label-Free Biomedical Imaging with High Sensitivity by Stimulated Raman Scattering Microscopy& quot Science, 322, 1857-1861 (2008).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9. Ji, M. Lewis, S. Camelo-Piragua, S. Ramkissoon, S. H. Snuderl, M. Venneti, S. Fisher-Hubbard, A. Garrard, M. Fu, D. Wang, A. C. Heth, J. A. Maher, C. O. Sanai, N. Johnson, T. D. Freudiger, C. W Sagher, O. Xie, X and Orringer, D. A.& quot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Detection of human brain tumor infiltration with quantitative stimulated Raman scattering microscopy,& quot Sci Transl Med 7(309), 309ra163, DOI:10.1126/scitranslmed.aab0195 (2015).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10. Sims, P. A. Greenleaf, W. J. Duan, H. Xie, X. Sunney. & quot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Fluorogenic DNA Sequencing in PDMS Microreactors,& quot Nat Methods 8, 575-580 (2011).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11. Zong, C. Lu, S. Chapman, Alec R. Xie, X. & quot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Genome-Wide Detection of Single-Nucleotide and Copy-Number Variations of a Single Human Cell,& quot Science 338, 1622-1626 (2012)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12. Yan, L. Huang, L. Xu, L. Huang, J. Ma, F. Zhu, X. Tang, Y. Liu, M. Lian, Y. Liu, P. Li, R. Lu, S. Tang, F. Qiao, J. Xie, X. Sunney.& quot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Live births after simultaneous avoidance of monogenic diseases and chromosome abnormality by 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 with linkage analyses,& quot Proc Natl Acad Sci USA, 112, 15964-15969, (2015). /span /p p br/ /p
  • 华南理工大学姚顺春教授、清华大学王哲教授等联合对基于LIBS的多光谱联用技术的研究进展
    近日,华南理工大学姚顺春教授、清华大学侯宗余副研究员、华中科技大学郭连波教授、山西大学张雷教授、大连理工大学丁洪斌教授、中国海洋大学卢渊副教授和北京理工大学王茜蒨教授、清华大学王哲教授联合对基于LIBS的多光谱联用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总结了LIBS与元素分析技术、分子光谱技术和扫描成像技术联用的相关研究,介绍了多光谱联用技术使用的集成式或串联式检测系统、光谱数据融合策略和定量分析方法,重点阐明了各项技术构成的协同优势,以期为研究人员选择和实施多光谱联用技术提供指导。该综述以“Development of laser-induced breakdown spectroscopy based spectral tandem technology: a topical review”为题,发表于分析化学领域权威期刊Trends in Analytical Chemistry。主要完成单位为华南理工大学,电力学院,广东省能源高效清洁利用重点实验室;清华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系,电力系统运行与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清华力拓资源-能源与可持续发展联合研究中心、低碳清洁能源创新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碳中和研究院;清华大学山西清洁能源研究院;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山西大学,量子光学与光量子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大连理工大学,物理学院,三束材料改性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海洋大学,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北京理工大学,光电学院。本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 U22B20119、6167110、51906124 和 62205172]、广东省杰出青年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 2021B1515020071]、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批准号 2023ZYGXZR090)和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批准号 2024A04J4486)的资助。激光诱导击穿光谱(LIBS)通过激光烧蚀样品产生等离子体,并基于等离子体的原子发射光谱开展元素含量和样品成分的定量分析。LIBS具有无需样品预处理、全元素分析、实时原位测量等分析优势,已广泛地应用在冶金矿物分析、生物材料检测、深海深空探测等多个领域。然而,由于激光诱导等离子体具有时空演变不均匀和急剧变化的特性,LIBS存在分析准确度和精度相对不足的瓶颈问题。此外,LIBS还存在元素分析灵敏度受限于ppm量级,无法直接测量痕量元素、无法表征分子结构、扫描分析的空间分辨率较低等问题,限制了LIBS在实际应用的分析效果。随着数据融合方法的发展,联用多项分析技术以获取更为全面和可靠的分析结果,已成为分析化学领域备受关注的研究方向。近年来,基于LIBS的多光谱联用技术也得到了广泛报道,有效发挥多光谱联用带来的协同优势,弥补了单一分析技术处理复杂分析任务的局限性,为分析化学领域提供了新手段。基于LIBS的多光谱联用技术有望解决长期以来在单一LIBS分析中遇到的准确度和精确度较低的问题,利用多光谱联用技术的协同优势,或提升定量性能,或更全面、详细地表征复杂物质的化学成分,必将是分析化学领域未来的发展趋势之一。虽然基于LIBS的多光谱联用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但大部分研究在实际应用中仅通过增加光谱数据量来获得分析性能的提升,距离最大化发挥多光谱联用技术的协同优势还有一定差距。
  • 热烈欢迎美国俄勒冈州立大学Michael Qian教授教授一行来GERSTEL上海Demo实验室参观
    MichaelC Qian博士毕业于明尼苏达大学(导师Gary Reineccius教授),现为美国俄勒冈州立大学终生教授,美国化学学会农业和食品化学分会执行委员会委员,美国化学学会农业和食品化学分会前任主席(2014),美国化学学会会士(Fellow),美国化学学会农业和食品化学分会会士,是中山大学、江南大学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客座教授以及广东省农科院客座研究员。研究兴趣集中在食品和饮料体系(尤其是奶酪和乳制品,小浆果, 葡萄酒, 酿酒葡萄和白酒)中的香气/风味物质的产生机理,研究结果为酿酒葡萄的栽培实践和葡萄酒品质的改善作出了重大贡献;同时他运用风味化学理论和原理开创了中国白酒风味化学研究的先河。曾在ACS全国会议上组织十余个科学专题讨论,是第一届(Colombia),第二届(China)和第三届(Chile)国际香料会议的发起者和主席。
  • 发酵产业与国民经济息息相关——访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庄英萍教授、郭美锦教授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工程学院的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955年国内最早成立的抗生素制造工学专业,是我国长期从事生物制药的药厂建设工艺设计、生物反应器装备以及产品分离纯化生产工艺研究和教学的重要力量。学院成立至今,累计为国家培养出杨胜利院士、李永舫院士、刘昌胜院士为代表的9000多位具有扎实工程学基础和生物学基础、注重实践和创新能力的优秀人才,建设了微生物发酵、动(植)物细胞大规模培养、酶工程、分离工程与海洋生化工程等一批优势学科和特色专业,并于1991年获批全国第一个生物化工博士点,1995年建成生物反应器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1996年成立国家生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2015年又获批全国首个生物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在2016年国家生物类重点实验室的评估中,生物反应器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获评优秀。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在我国生物产业高速发展的今天,制药、食品等领域对创新生物工艺、设备的市场需求与日俱增。近日,仪器信息网来到了华东理工大学的生物反应器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采访了 strong 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庄英萍教授和郭美锦教授 /strong ,对 strong 发酵工程 /strong 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以及该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工作职能、仪器配置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了解。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2/uepic/0bf8ebf4-8554-49b1-b200-5f6ef022e292.jpg" title=" 001.png" alt=" 001.png" width=" 588" height=" 392" style=" width: 588px height: 392px "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工程学院院长庄英萍教授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庄英萍研究员,现任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工程学院院长,国家生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主任,上海生物制造产业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国家 “863”生物和医药领域工业生物技术主题专家。近年来承担了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 “973”课题、上海市重大项目的负责人 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奖三项、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四项 发表论文160余篇,SCI收录100余篇,获授权专利35项。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2/uepic/a8fb8c76-52b6-4b3d-a229-329069f1ac26.jpg" title=" 002.png" alt=" 002.png" width=" 586" height=" 389" style=" width: 586px height: 389px "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工程学院郭美锦教授(右)与研究生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郭美锦教授,主持负责多项国家“863”、“973”研究课题。主要从事工业微生物发酵与过程控制技术研究,以及动物细胞(干细胞)大规模培养与抗体、疫苗的表达技术研究与开发。研究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两项、省部级奖两项。发表SCI论文40余篇,授权专利8项。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strong 发酵工程与国民经济息息相关 /strong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发酵工程是指采用工程技术手段,利用生物(主要是微生物)和活性离体酶的某些功能,为人类生产有用的生物产品。人们熟知的利用粮食在酵母菌发酵下生产各类酒、酒精,利用乳酸菌发酵制造奶酪和酸牛奶,利用真菌大规模生产青霉素等药物都是这方面的例子。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发酵技术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并且已经进入能够人为控制和改造微生物,使这些微生物为人类生产更多类别产品的现代发酵工程阶段。现代发酵工程作为现代生物技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例如,用基因工程方法有目的地改造原有的微生物并且提高其产量 利用微生物发酵生产各种蛋白药物的药品,如人胰岛素、干扰素和生长激素等。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据庄英萍教授介绍,目前全球传统的生物发酵研究与产业主要集中在中国,生物发酵对于国民经济十分重要,其应用主要涉及到医药卫生、食品加工、环保、化工、农业、能源与土壤治理等方面,与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但目前传统发酵工程中遇到的问题是效率还不够高、能耗还比较大,目前产物产量最高只能做到每升克级的级别,所以在这些方面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绿色生物制造已经成为未来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如提高微生物发酵效率、利用细胞培养等技术获取抗体、疫苗等生物制剂是我国在生物制药领域重要的发展内涵。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strong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strong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仪器设备是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支撑。作为拥有价值过亿仪器设备的国家重点实验室,是怎样进行仪器平台建设的呢?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据悉,该国家重点实验室仪器平台建设目前还是以高端进口的分析类仪器为主,包括流式细胞仪、DNA测序仪、生物显微镜、液质、气质、红外、核磁等大型分析仪器设备。郭美锦教授表示,实验室目前侧重于工业规模的放大反应研究,用以工业发酵的大中型仪器设备有:净化工作台(用于接种)、摇床(用于菌种的培养筛选)、离心机、分离纯化设备、膜过滤技术设备以及大中型生物反应器等。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庄英萍教授说,生物反应器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职能一方面是进行构建高效菌种,并进行过程优化研究 另一方面则是直接在工业规模实现优化与放大策略(可实现100-300吨规模),即先在实验室50L的反应器上进行小试优化,而后直接放大到百吨级规模进行生产,这是课题组最主要的工作。仪器信息网编辑在两位教授的带领下参观了实验室自主研发设计、自主生产的各类生物反应器及产品,实现微生物细胞生理代谢特性参数的在线检测是该实验室反应器的特色之一,实验室自主开发或应用各种在线传感器,并且应用到发酵罐和摇床中,可以对发酵过程进行中间代谢物的实时检测。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strong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2/uepic/1a1a6529-af0c-4fd0-92bd-e5b938a66bc8.jpg" title=" 3.jpg" alt=" 3.jpg" width=" 579" height=" 386" style=" width: 579px height: 386px " /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实验室自主研发生产的小、中、大型反应器设备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2/uepic/a94e0033-6995-4426-bc9b-486146bce993.jpg" title=" 4.jpg" alt=" 4.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产品成果展示(葡萄糖酸钠、纤维素乳酸、头孢菌素C、纤维素乙醇与红霉素)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将科研成果产业化是实验室长期的工作目标。实验室已累计获得四次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四次次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并已获授权多项发明技术专利。庄英萍和郭美锦一致认为,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反应器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最大的特色在于过程工程研究方面,目的是为了研制出适合细胞、微生物生长的反应器。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作为生物发酵前期重要的步骤,菌种的培养与筛选优化尤为关键,高效完成前期工作可以与后期工业化实验操作进行更好地对接。”庄英萍介绍说。那么菌种的高效培养与筛选过程面临哪些问题呢?需要用到怎样的技术手段或科学仪器来保证实验的顺利进行呢?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庄英萍指出:“在微生物发酵过程中,摇床是很重要的仪器。我们实验室研究开发了在线OD值检测系统,将过程工程应用理念运用到仪器中,与智城合作开发了相应的摇床设备,而这种精确控制过程的摇床非常适合菌种的筛选工作。”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2/uepic/d7a5b1a6-f55f-4bc0-a04e-75dfb832a8ad.jpg" title=" image005.jpg" alt=" image005.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上海智城ZWYC-290B细胞生长智能检测振荡反应器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郭美锦表示,市面上的摇床大多功能简单,在实验过程中需人工多次取样测试,费时费力。课题组在十几年前就针对这一问题申请了发明专利,并且基于该专利与上海智城合作推出了ZWYF-290B型细胞生长智能检测振荡反应器(摇床)。随后他的研究生介绍了日常实验中这台反应器对他的帮助,“这台摇床配备了在线OD值检测系统,可以实时观察菌群的生长曲线,能够节省大量时间,操作简便。”郭教授进一步解释道,菌种的筛选过程中要进行扩增培养,期间不仅要关注化学参数,还要检测微生物、细胞的生理代谢特征等参数。这款摇床的在线检测OD值功能可以避免间隔取样测试的繁琐操作与引入杂菌的可能,从而保证菌种的高纯度。另外,该摇床可以同时在线检测16组样品的OD值,提高实验效率。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2/uepic/604700fb-3219-4ecb-914f-aff6c4db6d74.jpg" title=" image006.jpg" alt=" image006.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上海智城精准pH自控脉冲补料振荡反应器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随后郭老师又介绍了实验室另一款仪器——上海智城ZWYF-290A型精准pH自控脉冲补料振荡反应器,该仪器是一款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产品。郭老师表示这台仪器在实验室工作期间运行十分平稳且具备灵敏度高、精确度高的特点,对于微生物反应体系的pH值控制可精确到0.05,对于监控微生物反应过程中的菌种本身浓度与代谢产物浓度非常便捷有效。该产品将“pH在线精准检测技术”和“微量脉冲精准补料技术”相结合,为微生物菌种筛选和培养条件优化提供了一高通量、高效率的反应场所。可实现对菌种生长过程的观察了解、菌种的筛选和最佳生长环境的确定,能大幅度提高生物发酵研究的工作效率。郭老师表示这两台仪器各有特点,希望可以将两款仪器的功能整合在一起,为微生物发酵实验研究提供更多便利。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庄英萍教授与郭美锦教授一致认为拥有“工匠精神”在做科研、制造过程中十分重要。不能只是为了做事而做事,应该把精益求精的精神贯穿其中。我国在精密仪器制造方面与国外有一定差距,希望国产仪器厂商在生产制造过程中秉持工匠精神,在科研生产中发挥中流砥柱作用。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right "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摄影:赵仪) /span /p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