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宇宙大爆炸

仪器信息网宇宙大爆炸专题为您整合宇宙大爆炸相关的最新文章,在宇宙大爆炸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宇宙大爆炸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宇宙大爆炸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宇宙大爆炸话题讨论。

宇宙大爆炸相关的论坛

  • 【转帖】科学家称宇宙在大爆炸前就已存在(图)

    【转帖】科学家称宇宙在大爆炸前就已存在(图)

    据英国媒体报道,近日科学家宣称他们已经发现在大爆炸之前宇宙就已存在的证据。绝大科学家相信宇宙是在大爆炸后产生的,但是,宇宙微波背景辐射(CMB)中发现的同心圆这一大爆炸的后遗症,为宇宙在大爆炸发生前就已存在的理论提供事件证据。最具争议的是宇宙并非如众人所认为的那样开始于137亿年前大爆炸产生的,而是处在从一个永世进入另一个永世的周期。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7/01/201701191652_629328_2193245_3.jpg宇宙背景辐射(CMB)的地图,圆环的存在可能暗示着大爆炸前有事件发生。牛津大学的科学家罗杰彭罗斯教授和亚美尼亚埃里温州立大学的教授古尔扎江将这个发现发布到arXiv.org网站上。大多数科学家认为宇宙是在137亿年前大爆炸时产生的,在之后的3亿年陆续形成了恒星和星系。太阳大约是在50亿年前形成的,大约37亿年前地球上才逐渐有生命迹象的产生。CMB追溯到大爆炸后的30万年后,现在已经温度已经逐渐降到-270摄氏度。不过彭罗斯和古尔扎江则称美国宇航局威尔金森微波Anisotophy探头在CMB下探测的证据显示这些辐射印记实际上比大爆炸年代还要久远。他们一经发现了12个这样的同心圆,有些有五环,也就是说同一物体在历史上有五次重大事件发生。这些位于星系团附近的环在辐射背景下的变动显得格外的小。这项研究发现抛开了广泛认为的关于宇宙起源的“膨胀”理论,称宇宙首先起始于大爆炸,然后不断膨胀直到未来某一点停止。他们认为这些环是极端强烈的引力辐射微波的印记,它是由在最后一次大爆炸之前的那个永世周期里的超大质量黑洞碰撞产生的。这意味着宇宙是通过由大爆炸和超大质量黑洞碰撞决定的永世周期不断循环。彭罗斯教授认为这个新的'形循环宇宙论'意味着黑洞最终将吞噬宇宙里所有的物质。据他所言,一切结束后整个宇宙剩下的就只有能量,而这会引发下一个大爆炸—产生新的永世。“永世周期这个术语描述的是从我们的大爆炸到遥远的未来这段时间,某种意义上来说,上一个永世的遥远的未来就形成我们的永世里的大爆炸”。

  • 美国物理学家制成宇宙大爆炸声音新版本

    2013年04月04日 来源: 新浪科技 作者: 孝文http://www.stdaily.com/stdaily/pic/attachement/jpg/site2/20130404/00234edd254e12c722fc33.jpg这张图片显示的是宇宙大爆炸产生的“余晖”,现在一位教授已经制成了宇宙大爆炸的新声音版本http://www.stdaily.com/stdaily/pic/attachement/jpg/site2/20130404/00234edd254e12c722fc34.jpg这位教授称,普朗克数据比威尔金森宇宙微波各向异性探测器的分析结果得出的频率更高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4月4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美国华盛顿大学的荣誉教授约翰-克拉默10年前利用美国宇航局的威尔金森宇宙微波各向异性探测器(WMAP)收集的数据,首次制成宇宙大爆炸的音频版本。现在他把这个版本与欧洲航天局耗资5.15亿英镑(7.77亿美元)的普朗克太空望远镜传回的数据相结合,制成有关130多亿年前宇宙形成之初发出的声音的最新“高精度”版本。  现在克拉默利用质量更高的普朗克读数,制成这个新版本。他在自己的网站上解释说:“新频谱比威尔金森宇宙微波各向异性探测器的分析结果得出的频率更高,因此它提供了有关宇宙大爆炸的声音的一个更好的‘高保真’版本。”这位物理学家借助了普朗克任务对宇宙微波背景(宇宙开始形成后大约40万年发出的辐射,它把宇宙微波背景的温度变化转变成角频率分量,或称多极)进行分析得出的结果。  克拉默指出,事实上宇宙大爆炸的频率太低,人耳根本接听不到,因此他在模拟过程中对它们进行了放大,这次模拟象征着宇宙的最初76万年。上个月欧洲航天局公布了根据普朗克太空望远镜在最初的15个半月收集的数据制成的婴儿期宇宙的画面。这些数据还为现在的宇宙膨胀速率设定了新数值,这预示着宇宙的年龄是138.2亿岁,比以前认为的年长8000万岁。(孝文)

  • 天文学家找到宇宙大爆炸决定性证据

    天文学家找到宇宙大爆炸决定性证据

    天文学家找到宇宙大爆炸决定性证据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4/03/201403181550_493578_1611037_3.jpg这是利用美国宇航局威尔金森各向异性探测器(WMAP)长达9年时间内积累的数据构建的详尽的宇宙初期全天地图。这张图像中可以看出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在空间上分布的微小不均一性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3月18日凌晨消息,据英国路透社报道,天文学家们在北京时间0点左右刚刚宣布他们发现了他们专业领域的“圣杯”——这是时空的涟漪,宇宙大爆炸的回声。  引力波是在100年前由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所预言的一种现象,这种现象的发现将最终补上这项人类最伟大智慧成就之一的最后一片缺失的拼图。它将帮助天文学家们理解宇宙如何诞生并演化出星系,恒星,星云以及构成我们已知宇宙的几乎空无一物的广袤空间。  哈佛-史密松天体物理台的物理学家,这项研究工作的第一作者约翰·科瓦克(John Kovac在一份声明中表示:“探测到这一信号是当今宇宙学领域最重要的目标之一。”  引力波是在宇宙中蔓延的微小的原始波动。天文学家们数十年来一直致力于对这一现象的搜寻,因为这一现象构成了两大重要理论缺失的关键环节。其中一项理论开创了当代科学对于宇宙起源与演化的探究,即爱因斯坦在1916年提出的广义相对论,而另外一项则构成宇宙诞生与演化理论最后环节之一,它就是在上世纪1980年代逐渐发展起来的暴涨理论。138亿年前,在宇宙大爆炸之后的一瞬间,时空的暴涨造就了宇宙的开端——在不到10^-34秒的时间里,宇宙迅速膨胀。  科学家们利用一架设在南极,名为“BICEP”的望远镜探测到了引力波现象。BICEP即“宇宙泛星系偏震背景成像”的英文缩写。这台设备在南极对天空进行扫描,对一种名为“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现象进行探测,这是一种弥漫整个宇宙的极微弱的辐射信号。它最早是在1964年由位于新泽西州美国贝尔实验室的科学家们发现的。迄今为止,宇宙微波背景辐射(CMB)一直被认为是证明宇宙起源于一次大爆炸事件的最好证据。  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在宇宙大爆炸之后38万年便出现了,到今天,其温度仅高出绝对零度3度。从其诞生之初的等离子体极高温状态,到现在已经冷却到几乎快探测不到的程度。  但这种背景辐射并非完全均匀分布。和光线一样,这种宇宙大爆炸残余的辐射也由于与空间中的电子和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二存在偏振现象。  计算机模型此前已经预测了这种背景辐射应当具备的特殊偏振模式,从而使其能够与宇宙大爆炸之后的暴涨理论相吻合。  而此次研究组不仅找到了这种偏振模式,还发现它的强度要比原先预计的更强。  研究组成员,明尼苏达大学的克莱姆·派克(Clem Pryke)在声明中表示:“这就像是我们打算在稻草堆里找一根绣花针,但结果却发现了一根撬棍。”

  • 宇宙为什么会大爆炸?

    因为宇宙是由可永动永存的粒子构成的,这些永动的粒子无论如何是不可以停止运动的,哪怕只停止运动一亿万分之一毫秒都不可能,这就要求宇宙物质要有足够的空间供其自由运动,所以当宇宙物质聚交或聚碰在一块时,因相互自由运动受阻而被迫爆炸式反弹,即爆炸现象。

  • 美国科学家们首次直接探测到宇宙大爆炸第一波震荡

    法国费加罗报网站消息:据透露,美国科学家17日首次直接探测到宇宙大爆炸第一波震荡,即原始引力波。这是物理学的一个重大突破。有评论认为,此发现有望摘取下一个诺贝尔奖。 负责这项研究的是哈佛大学史密森天体物理中心。项目负责人、哈佛大学天文学和物理学教授约翰?科瓦奇表示:“这是当今宇宙学研究的最重要目标之一,是许多研究人员共同努力进行了大量工作的结果。”参与研究的明尼苏达大学物理学家克莱姆形象地说:“这就像是在大海捞针!而我们找到了撬杠。” 引力波的发现可以让科学家第一次“看到”宇宙是怎样形成的,从而揭开宇宙诞生之谜。正如哈佛大学理论物理学家阿维勒布所评价的,这一重大发现“揭示了一些最根本的问题,即我们为什么存在,宇宙是如何开始的”。(记者王芳)来源:人民网-国际频道 作者:王 芳 2014年03月18日

  • 【转帖】对撞机模拟宇宙大爆炸 结束后如灼热液体

    【转帖】对撞机模拟宇宙大爆炸 结束后如灼热液体

    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0/12/201012122341_266578_2193245_3.jpg宇宙大爆炸刚结束不久,宇宙就像是一团浓度非常高的,非常热的液体北京时间12月4日消息,根据尚未完成的强子对撞实验测试出的数据来看,在宇宙大爆炸刚结束不久,宇宙就像是一团浓度非常高的,非常热的液体。最近物理学家在瑞士日内瓦附近用大型强子对撞机重新模拟了宇宙大爆炸的创建条件。科学家以接近光速的速度把铅原子从他们周围的电子中剥离,以这样的方式得到了铅离子。这个实验成功地创造出了一个精巧的“亚原子体积”,这是一种夸克胶子等离子体状态的原始物质。科学家们认为这种奇特的物质存在于宇宙形成的早期当中。作为亚原子粒子的夸克和胶子组成了等离子体,夸克是带正电的质子和中性的中子,也是组成原子的核心基础部分。夸克周围的胶子粒子相互紧紧"粘合"在一起,这种粘合的力量非常强。在普通物质中,夸克和胶子就是以这样紧紧粘合的形式存在的。有实验表明,在极高温的条件下,由于强作用力减弱,夸克和胶子便不会如此紧密的结合。因此一些理论推测,宇宙极早期的极端热量使得夸克和胶子像气体一样广泛存在,而不是结合在一起。然而根据最新LHC(大型强子对撞机)的实验数据,英国物理学家大卫埃文斯说:“那似乎并不正确。”埃文斯是伯明翰大学的科学家,用LHC(大型强子对撞机)做ALICE实验的研究小组的领导者。整个AILCE实验产生了超过18万亿华氏度夸克胶子的等离子体(10万亿摄氏度)。这些物质在冷却前只会存在一个极小的部分,然后转化为正常的物质。等离子转化的过程时间足够长,埃文斯和他的同事可以充分地目睹它的表现。“即使这些强大的力量(夸克与胶子之间)有所减弱,但它还是非常强劲,粒子相互作用相当多,所以这个系统更像是液体而不是气体。”埃文斯说。等离子体冷却成颗粒太多?在纽约的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中,夸克胶子等离子体前已经被科学家制造出来了,但是它的热量只有在LHC(大型强子对撞机)中的一半。科研小组希望通过创建在不同温度下的夸克胶子等离子体,这也许能够展示出等离子体从气化物形成颗粒的过程。这些数据也将让物理学家更好地了解这种强大的力量(夸克与胶子之间)是如何作用的。"在LHC(大型强子对撞机)的夸克胶子等离子体表明,或许我们所了解的要比我们曾经认为的少得多”,埃文斯说。另一个难以解释的问题是,LHC(大型强子对撞机)的实验结果表明:冷却的夸克胶子等离子体明显比理论上预测的要拥有更多的微粒。例如,有一种理论说,胶子在一定体积的空间内有最大的空间饱和度。当达到饱和度时,就不会有更多的粒子。然而,在LHC(大型强子对撞机)实验中产生的粒子的数目超过了理论饱和度的百分之二十左右。俄亥俄州立大学的理论物理学家,乌尔里希-亨兹说,有关胶子等离子体的冷却时间数据和有关夸克粒子数目的制造期间非常有价值,因为它可以更好的理解夸克胶子之间的强作用力是如何相互影响的。这项实验有可能在未来产生实际效应。例如,理解在亚原子尺度上的电磁学可以使科学家利用超导特性,在温度足够低的情况下,某些材料的电阻将变为0。超导特性拥有非常广泛的应用价值,比如用于在MRI(磁共振显影成像)机器。"对夸克胶子之间强作用力了解的越多,就越有可能将其用在实际应用上,"亨兹说:"我不是说一定能够找到满足超导状态的条件,但我们或许会发现更有益处的东西。"

  • 【分享】锂:大爆炸理论的最后疑难?

    【分享】锂:大爆炸理论的最后疑难?

    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1/06/201106051334_297965_2185349_3.jpg宇宙大爆炸之后的最初几分钟里究竟发生了什么?也许有一种元素可以告诉我们……  取下你的手机电池,你就能“亲密接触”一下已经存在了大约137亿年的一种化学元素。是的,它就是锂,化学元素周期表中排在第3位的化学元素。锂和其他的轻元素,包括氢和氦,被认为是在宇宙诞生之后几乎不到1秒钟的时间内由原初的核反应过程所形成的。在稍后的5分钟多一点的时间里,宇宙便“制造”出了现今宇宙中所有普通物质的基本成分。在其后的几十亿年的时间里,这些物质会慢慢聚拢成团最终形成我们今天看到的星系和恒星。  宇宙诞生早期的轻核形成过程被称为“大爆炸核合成”。我们对于大爆炸核合成的绝大部分过程的认识是极为准确的。事实上,对宇宙中氢和氦丰度(含量)的测量结果和理论预言的精确相符,因此许多宇宙学家将此做为支持大爆炸理论的最强有力证据。

  • 大爆炸理论怪异事实:最终我们无法看见(观测)其它星系

    大爆炸理论怪异事实:最终我们无法看见(观测)其它星系

    北京时间2014年3月3日消息,美国太空网报道,距离两名科学家发现宇宙大爆炸理论“里程碑”式的证据已经有50年了。这两名科学家,罗伯特·威尔逊(Robert Wilson)和阿尔诺·彭齐亚斯(Arno Penzias)当时正利用美国新泽西州贝尔实验室的大喇叭天线观察银河系。然而,他们的发现使得他们能够一窥宇宙大爆炸后37.8万年的情景。这两名科学家最终发现了从各个方向渗透宇宙的宇宙迷雾,也就是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它是宇宙大爆炸的特征,形成于138亿年前宇宙刚形成时。然而,理解他们在1964年所发现的并非易事,以下盘点了你所不知的有关宇宙大爆炸理论以及发现它的科学家们的五大怪异事实。两只鸽子的牺牲威尔逊和彭齐亚斯开始利用喇叭天线观测银河系时发现了远高于预期的温度。在排除鸽子粪便(鸽子在设备内筑巢)是引起异常高温的可能原因后,威尔逊和彭齐亚斯提出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理论,也即宇宙大爆炸的残余物宇宙微波背景辐射才是导致高温读数的真正原因。威尔逊和彭齐亚斯没有“找到了!”时刻威尔逊和彭齐亚斯从未有过很多科学家们重大发现时所经历的“找到了!”瞬间。最初,他们并没有把宇宙学真正当一回事,因为在那时并未产生任何可靠的科研结果。但在与其他科学家见面之后,他们被说服并接受了大爆炸观点。“我们经历了漫长的过程试图了解问题的根本”,威尔逊在2月20日哈佛史密森天文物理中心这样说道。“这项发现的重要性随着时间的推移日渐明朗,这一理论逐渐的被发展,科研设备的改进和提高也使得我们能够一窥宇宙背景深处,而不是在完全无特征的画面里盲目寻找。”早期宇宙或可能是宜居的整个早期宇宙可能是一个巨大的可居住区,有的科学家们这样表示。在第一批恒星的爆炸性死亡后,生命可能出现在这个“室温”宇宙,美国哈佛大学天文学家艾维·劳埃伯(Avi Loeb)这样说道。有的行星可能在宇宙大爆炸后1500万年就支持微生物的存在,这从宇宙学角度看是非常短的时间。“我的预期是这可能是原始生命。” 劳埃伯说道。宇宙大爆炸并不是指宇宙的开始[align=lef

  • 宇宙级别发生的完美爆炸

    宇宙级别的完美爆炸,天文学家观测到一场距地球1亿多光年千新星球形爆炸,由两颗密度非常的中子星合并产生。美爆炸,天文学家观测到一场距地球1亿多光年千新星球形爆炸,由两颗密度非常的中子星合并产生。[img]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3/02/202302170550454101_1924_1642069_3.png[/img]

  • 【分享】从大爆炸到大反弹

    如果我们的宇宙不是从无而生,而是一个以前存在的宇宙的再生版本的话,会怎么样呢?请看 Anil Ananthaswamy的调查:ABHAY ASHTEKAR一直记得他第一次看到宇宙反弹时的反应。“我大吃一惊。”他如此描述道。当时他正注视着一个宇宙反向运行到大爆炸的模拟。基本上,模拟宇宙表现出预期的行为,随着星系的会聚宇宙变得越来越小,密度越来越大。但是,这个宇宙没有到达大爆炸的“奇点”,而是发生了反弹并重新开始扩展。这究竟是什么回事?Ashtekar希望确认他看到的东西,于是他邀请他的同事们共同讨论这个结果足有六个月,最后在2006年发表了这个结果。循环宇宙基于一个叫做圈量子宇宙学(LQC)的理论,那能够阐明宇宙诞生时的情形——那些东西甚至连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也无能为力。我们的宇宙有可能是在前一个宇宙崩塌之后出现的这一观念,自2003年以来一直令物理学家们非常着迷。现在这一理论已经能够提供我们可以加以实验验证的预言了。如果真的得到验证的话,大爆炸将被大反弹取代,而我们将终于能够理解时空的量子结构。宇宙源自一个有无穷密度的点的观念,将被反复循环的宇宙观所取代,宇宙有可能经历无穷无尽的扩展与收缩,无始无终。LQC实际上是另一个叫做圈量子引力的理论的第一个实际应用,圈量子引力理论巧妙地结合了爱因斯坦的引力理论和量子力学。我们需要这样的理论来解答当微小体积经历极端重力时会怎么样的问题,例如,接近大爆炸时的情形。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Ashtekar在量子力学框架下重写了广义相对论方程式。和理论物理学家Lee Smolin与Carlo Rovelli一起,Ashtekar展示了由重力场线的回路编织成的空间-时间结构。在缩小足够多倍数以后空间看上去是平滑而连续的,而凑近观察的话会发现空间表现为一个个独立的块,或者说是量子,大概是10-35平方米大小。2000年,当时在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柏克校园跟Ashtekar做博士后的Martin Bojowald采用圈量子重力理论建立了宇宙的一个简化模型。LQC从此诞生了。Bojowald的重要成就在于:不同于广义相对论,LQC对物理过程的描述不会在大爆炸那一点失效。

  • 流星“吻月”引发大爆炸

    流星“吻月”引发大爆炸

    流星“吻月”引发大爆炸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3/05/201305221753_441102_1611037_3.jpg流星撞击月球图解,撞击产生的爆炸在地球上都能看到。  据美国媒体5月19日报道,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日前宣布,今年3月17日,一颗流星撞击了月球,引发肉眼可见的爆炸。如果你恰在那时抬头望月,也许你曾目睹这一奇观。  NASA流星环境研究室称,过去八年,他们共记录月球撞击事件大约300次,但3月17日的撞击比过去任何一次都亮。虽然这次爆炸只持续了大约一秒钟,但其明亮程度仅凭肉眼就能观测到。  NASA月球撞击监测计划经理罗伯特·萨格斯表示:“我们见过的几次撞击也足以让人惊叹,但都没有这次明亮。”  NASA监测项目的一个望远镜清晰地捕捉到了月球上的爆炸画面。经过分析,研究者估计撞击月球的物体可能重40公斤,宽约0.4米,以每小时9万公里的速度撞击月球,释放的能量相当于5吨TNT炸药。  萨格斯还说,他们希望通过NASA绕月航天器拍摄此次近撞击地点,并希望在那里发现陨石坑,“这对以后的研究具有非常意义”。  在撞击发生的当晚,两个流星监测网各自捕捉到非同寻常的大量明亮流星划过地球上空。NASA科学家们在努力证实一个假设,即地月体系目前正在穿越一片充满流星的宇宙区域,为此地球和月球将经常受到流星撞击。不过萨格斯认为,这次大的撞击“看来不像与大型流星雨有关”。

  • 【分享】新发现可窥视宇宙大爆炸之前情景

    【分享】新发现可窥视宇宙大爆炸之前情景

    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1/04/201104080831_287693_2185349_3.jpg黑洞碰撞可能会发生多次,每一次碰撞的中心都会几乎精确地位于宇宙微波背景上的同一个点,即使它们发生于不同的“世代”。这些碰撞事件所释放的的巨大能量将表现为宇宙微波背景辐射中圆环状、低差异性的爆发。

  • 宇宙能量是多级并存的

    由于能量与物质是相对的,某物质相对某高级别能量是物质,但某物质也可以相对某低级别能量时则为能量。例如太阳光相对宇宙大爆炸光时,太阳光则为物质,但是,当太阳光相对蜡烛光时,太阳光则称为能量,而蜡烛光则称为相对太阳光而言是物质。宇宙能量可分为最高级的宇宙大爆炸能和星系发出的二级能及三级能恒星能(太阳能)和四级能行星能(电能·原子能·燃烧能等)

  • 宇宙中心在哪里?它是干什么用的?

    宇宙的中心就是宇宙大爆炸处,宇宙中心既是宇宙所有总星系互相远离的中心点,也是宇宙所有总星系互相收拢而最终聚焦的聚碰处,该聚碰处就是宇宙大爆炸处。它是宇宙中所有物质都经此而完全转化为纯能量的地方。

  • 【分享】物理宇宙学

    物理宇宙学 宇宙学是天体物理学的分支,它是研究宇宙大尺度结构和宇宙形成及演化等基本问题的学科。宇宙学的研究对象是天体运动和它的第一起因,在人类历史的很长一段时期曾是形而上学的一部份。作为科学,宇宙学起源于哥白尼原则和牛顿力学,它们指出天体和地球上的物体遵守同样的物理原理并解释了天体的运动。现在这一分支被称为天体力学。一般认为,物理宇宙学起源于二十世纪的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和对极远天体的天文观测。 二十世纪的科技进步使对宇宙起源的猜测成为可能。它也帮助建立了被绝大多数宇宙学家公认作理论和观测基础的大爆炸理论。(虽然职业宇宙学家认为大爆炸理论给观测以最好的解释,一些人至今仍在鼓吹另类宇宙学如等离子体宇宙学和稳恒态宇宙学。)大致来说,物理宇宙学处理的对象是宇宙中最大的物体(如星系,星系团,超团),最早形成的物体(如类星体)和几乎均匀的最早期宇宙(大爆炸,宇宙暴涨,微波背景辐射)。 宇宙学是比较特别的学科。它从粒子物理实验,粒子物理唯象学,甚至弦理论中汲取了许多结果。它的其他来源包括天体物理,广义相对论和等离子体物理的研究。发展历史 现代宇宙学是沿着观测和理论的辐辙发展起来的。1915年爱因斯坦提出了广义相对论。因为那时的物理学家有一种偏见,认为宇宙是静态的、无始无终的,爱因斯坦在他的方程中加入了一个宇宙学常数项。这个物质加宇宙学常数的稳恒态爱因斯坦宇宙模型是不稳定的,它最终总会膨胀或收缩。广义相对论的宇宙学解是由弗里德曼发现的,现在被称为弗里德曼-罗伯森-沃克宇宙。它描写的是膨胀或收缩的宇宙。 1910年斯里菲和威兹用多普勒现象来解释观测到的涡状星云的红移。这意味着这些星云正离我们远去。虽然人们可以测量天体的视角大小,但是却很难知道它们的实际大小和亮度,这使得测量天体的距离异常得困难。斯里菲和威兹没有意识到这些星云其实是河外星系,也没有意识这个发现对宇宙学的意义。1927年,一位比利时的天主教神甫勒玛泰独立地发现了弗里德曼-罗伯森-沃克解并在涡状星云的观测基础上提出宇宙起源于原初原子爆炸的假说。1929年哈勃为这个假说提供了观测依据。他证明了涡状星云是一些星系并通过观测仙王变星来测量了它们的距离。他同时还发现了星系红移和亮度之间的关系,认为这一关系的起源是因为在所有方向星系离我们远去的速度正比于它们的距离。这个关系被称为哈勃定律,它其实只在最近才被确认,哈勃的数据误差很大。给定宇宙学原理,哈勃定律意味着宇宙是在膨胀的。有两种可能可以解释这个现象,其一是由伽莫夫提出的大爆炸理论,另一种理论是霍义耳的稳恒态模型。在此模型中,星系互相远离时不停地有新物质产生,在任何时间宇宙大致是一样的。许多年来这两者互有支撑依据。但是从1965年发现微波背景辐射以来,观测结果越来越倾向于支持前一种理论。1960年代以前,许多宇宙学家认为弗里德曼宇宙开始时的无限致密奇点是数学上的理想化,宇宙也应在到达此热致密状态之前从收缩转换到从新膨胀。这就是托尔曼的振荡宇宙模型。但是霍金和彭罗斯证明了这个模型是不可能工作的,他们指出了奇点是广义相对论的一个特征。从此以来大多数宇宙学家开始接受宇宙在有限时间以前开始演化的大爆炸理论。研究领域以下所列的是宇宙学研究的一些最活跃的领域,大致按时间顺序排列。这个单子不包括大爆炸宇宙学。它可以参见宇宙时间表。极早期宇宙虽然大爆炸理论看起来可以解释从10 − 33秒钟开始的早期热宇宙,它却面临着许多困难。其中之一是现今的粒子物理理论不能为宇宙的平坦性、均匀型和各向齐性(参阅宇宙学原理)提供一个令人满意的答案。另外,大统一模型预言了宇宙中有磁单极,它们也没有被观察到。宇宙暴涨解决了这些问题。它的物理模型虽然很简单,但是却没有被粒子物理所证实,其主要困难在于如何调和它和量子场论的矛盾。一些宇宙学家认为弦理论和膜宇宙学能为解决宇宙学原理提供另一方案。宇宙学的另一主要问题是解释为什么粒子要多于反粒子。X射线观测表明宇宙并不是由物质和反物质的区域组成的。它的主要组成是物质。这个问题称为重子不对称性,解释这种现象的理论被称为重子产生。重子产生理论是由萨哈罗夫于1967年提出的,它的必要条件中包括物质和反物质间的电荷-宇称对称性的破缺。粒子加速器只观测到很小的电荷-宇称对称破坏,不能解释宇宙的重子不对称性。宇宙学家和粒子物理学家希望能发现电荷-宇称破坏的其它来源。 重子产生和宇宙暴涨都与粒子物理有密切的联系。这些问题的解决答案可能会产生于高能理论和实验而不是于天文观察中。大爆炸核合成过程大爆炸核合成是关于元素在早期宇宙形成的理论。当宇宙演化到大约三分钟时,它已经足够冷却,这时核聚变及核合成过程就终止了。因为大爆炸核合成过程持续的时间极为短暂,从氢离子(质子)出发,它的主要合成成品是轻元素如氘、氦-4和锂。其它元素则极为微量。(重元素主要是由星体如超新星中的核反应而形成的。)虽然在1948年伽莫夫、阿尔菲和赫尔曼就已经提出了这个理论的基本观点,由于在此理论中轻元素的丰度与早期宇宙的物理性质关系密切,它至今仍然是检验大爆炸时期物理理论的极灵敏的探针。比如,它可以用来检验等效原理、暗物质和中微子物理。

  • 【分享】黑洞是宇宙的建筑师

    【分享】黑洞是宇宙的建筑师

    黑洞吞噬一切的能力早已为人所知,但也许它们同样也具有创造一切的能力——新的证据表明正是它们为宇宙大爆炸所产生的混沌带来了秩序。在此,黑洞终于赢得了它们的“尊严”。在被当成是“破坏”之王很长时间以后,科学家们终于开始重新思量黑洞的作用。现在看来,在大爆炸后不久黑洞就出人意料地出现了,而它们的首次亮相也起到了建设性的作用。就在几年前,还没有人能想到这些“怪兽”会出现在早期宇宙中。而现在,科学家们却发现黑洞对于宇宙结构的形成是至关重要的。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1/05/201105171511_294609_1609805_3.jpg:超级计算机模拟的大爆炸后4亿年的一个黑洞。

  • 【分享】检验宇宙暴涨

    随着普朗克探测器和地面以及气球实验的不断推进,它们对于支配着宇宙大爆炸之后不久的暴涨来说意味着什么呢?  宇宙空间是寒冷的。但欧洲空间局的普朗克探测器甚至更冷。在“普朗克”的心脏,一张轻薄的丝网被悬挂在近乎真空之中,而那里的温度也由太空中最先进的制冷系统冷却到了0.1开。这张类似蜘蛛网的丝网将会收集来自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宇宙创生的余辉——的光子。

  • 有趣的彩虹引力理论:宇宙没有开始

    http://i0.sinaimg.cn/IT/2013/1224/U2727P2DT20131224100644.jpg彩虹引力认为引力对宇宙的影响在不同光线波长情况下存在差异http://i0.sinaimg.cn/IT/2013/1224/U2727P2DT20131224100703.jpg  科学家指出彩虹引力理论突出了大爆炸理论存在的缺陷,后者认为宇宙诞生于大约138亿年前,当时一个密度无限大的点——被称之为“奇点”——发生爆炸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据国外媒体12日报道,一些科学家认为如果让时间倒流,宇宙的密度将不断提高,接近无限大,但永远不会达到无限大,宇宙并没有大爆炸理论认为的奇点。这种想法是所谓的“彩虹引力”的一种可能结果。彩虹引力理论虽然并没有被物理学家广泛接受,但很多人认为它不失为一项很有趣的理论。  彩虹引力理论的名字来自于这样一种观点,即引力对宇宙的影响在不同光线波长情况下存在差异,而彩虹正是由不同波长光线组成。10年前,科学家提出彩虹引力理论,试图调和广义相对论与量子力学理论之间的差异。  科学家指出彩虹引力理论突出了大爆炸理论存在的缺陷,后者认为宇宙诞生于大约138亿年前,当时一个密度无限大的点——被称之为“奇点”——发生爆炸。根据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巨型天体能够扭曲时空。这也就意味着,穿过这个时空的任何物体——包括光线在内——都要沿着一条弯曲的轨迹移动。  1922年,亚历山大-弗里德曼得出大爆炸理论的方程式。弗里德曼从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方程式着手,最后发现了这些方程式的解法。广义相对论认为宇宙开始于一种高密度和高温状态。埃及泽维尔科技城理论物理学中心的埃德-阿瓦德表示:“根据彩虹引力理论,不同能量的粒子实际上会看到不同的时空,不同的引力场。”  科学家在《宇宙学与天体物理学学报》上发表文章称,宇宙的两种可能的演化立基于对彩虹引力影响进行解读时存在的些许差异。一种结果是,如果你让时间倒流,宇宙的密度将不断提高,接近无限大,但永远不会达到无限大。另一种想定中,宇宙达到极高的密度,但这种密度是有限的,随后处于稳定状态。阿瓦德教授指出在这两种想定中,在宇宙中追踪物质和光线的轨迹并不会让我们回到无限小的原点,也就是大爆炸。科学家计划在未来几年时间里研究玛射线大爆发和其他宇宙事件,寻找彩虹引力影响的迹象。(孝文)

  • 宇宙最初三分钟

    宇宙诞生之前,没有时间,没有空间,也没有物质和能量。大约150亿年前,在这四大皆空的 “无” 中,一个体积无限小的点爆炸了。时空从这一刻开始,物质和能量也由此产生,这就是宇宙创生的大爆炸。   刚刚诞生的宇宙是炽热、致密的,随着宇宙的迅速膨胀,其温度迅速下降。最初的1秒钟过 后,宇宙的 温度降到约100亿度,这时的宇宙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形成的一锅基本粒子汤。随着这锅汤继 续变冷, 核反应开始发生,生成各种元素。这些物质的微粒相互吸引、融合,形成越来越大的团块,并逐 渐演化 成星系、恒星和行星,在个别天体上还出现了生命现象。然后,能够认识宇宙的人类终于诞生了。   这幅大爆炸图景,是目前关于宇宙起源最可能的一种解释,被称为“大爆炸模型”。大爆炸理论诞生 于20年代,在40年代由伽莫夫等人进行补充和发展,但一直寂寂无闻。直到50年代,人们才开始广泛注 意这个理论,不过也只是觉得它很好玩,并不信服。人们更愿意认为,宇宙是稳定的、永恒的。   但是,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大爆炸模型在科学上有强大的说服力。我们不得不相信,宇宙有一个开始,也将有一个终结。它产生于“无”,也终将回归于“无”。 宇宙:可有始,可有终?   在人类历史的大部分时期,有关创世的问题,一向是留给神去解决的。宇宙起源于何处?终点 又在哪里?生命如何产生?人类怎样出现?对这些疑问,许多宗教都能给出一份体系完备的答案。至于 上帝从哪里来,这种问题是不该问的。   直到最近几个世纪,人们才开始学着把神撇开,以超越宗教的角度,去思考世界的本源。这样 一来, 就有一个重大的原则性问题需要解决:宇宙是永恒存在的,还是有起始的?   这两种说法长久以来一直困扰着科学家、哲学家和神学家,对于普通人来说,更是难以理解。 假设宇 宙在时间上没有起源,即过去一直存在,那么宇宙的年龄就是无穷大了。无穷大这个概念,一听 就让人 头昏脑胀:既然是已经过去了无穷久的时间,我们的“现在”又是什么呢?而如果说宇宙是有起 始的, 那么它就是从“无”中突然产生的了,这最初的一刹那,又是怎样呢?   凭着人类在短暂的生命中获得的常识,实在是很难想明白这些东西。不过,我们可以从科学上寻求一些佐证。大爆炸模型的一个基本假设是宇宙的年龄有限,这个说法令人信服的直接理由,来自物 理学中 一条最基本的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这条科学史上最令人伤心绝望的定律,冥冥中早已规定 了宇宙 的命运。   简而言之,第二定律认为热量从热的地方流向冷的地方。对任何物理系统,这都是众所周知并 且显而 易见的特性,毫无神秘之处:开水变凉,冰淇淋化成糖水。要想把这些过程倒过来,就非得额外 消耗能 量不可。就最广泛的意义而言,第二定律认为宇宙的“嫡”(无序程度)与日俱增。例如,机械 手表的 发条总是越来越松;你可以把它上紧,但这就要消耗一点能量;这些能量来自于你吃掉的一块面 包;麦子在生长的过程中需要吸收阳光的能量;太阳为了提供这些能量,需要消耗它的氢来进行核反 应。总之 宇宙中每个局部的嫡减少,都须以其它地方的嫡增加为代价。   在一个封闭的系统里,嫡总是增大的,一直大到不能再大的程度。这时,系统内部达到一种完 全均匀 的热动平衡状态,不会再发生任何变化,除非外界对系统提供新的能量。对宇宙来说,是不存在 “外 界”的,因此宇宙一旦到达热动平衡状态,就完全死亡,万劫不复。这种情景称为“热寂”。   宇宙正在缓慢地、但坚定不移地走向这无法抗拒的命运,几代智者为此怀疑人类的存在是否有 意义。 暂且撇开这种沮丧的情绪,作一个简单的推理,我们就可以发现,宇宙不可能有无限的过去。很 简单, 如果宇宙无限老,那它早就已经死了。以有限速率演变的东西,是不可能永远维持下去的。换句 话说, 宇宙必然是在某个有限的时间之前诞生的。 大爆炸:有推论有根据   第二定律明示了宇宙有起始,但这个重要推论竟然被19世纪的科学家忽略了,它只是在后来成 为大爆 炸模型的佐证。该模型的提出,是基于20世纪初的天文观测。   20年代,天文学家埃德温哈勃注意到,不同距离的星系发出的光,颜色上稍稍有些差别。远 星系的 光要比近星系红一些,即波长要长一些,这种现象被称为“哈勃红移”。它说明,各星系正以很 高的速 度彼此飞离。一列火车快速驶远时,它的汽笛声听来会沉闷很多,因为声波相对于我们的频率变低、波 长变长了,这就是多普勒效应。把声波换成光,产生的效果就是红移。哈勃对众多星系的光谱进 行研究 后确认,红移是一种普遍现象,这表明宇宙正在膨胀。这一发现,奠定了现代宇宙学的基础。 

  • 【原创】[胖记原创]八五大爆炸十三周年纪念

    [size=4](本文写于2006年8月,现在看看,还是挺有意思。。) 十三年前,也就是一九九三年前的八月五日,在一声惊天动地的巨响后,我从玻璃窗后看见一个土黄色的蘑菇云从清水河上空翻腾升起,这是我第一次遇到大爆炸,见到蘑菇云,感到灾难和自己能有如此之近,也存留了在只能在玻璃窗后无奈等待的记忆。 八加五等于十三。 今年是八五大爆炸的十三周年,现从一个检验工作者的角度,回想一下当时的点点滴滴。   一九九三年,八月五日,星期五,这是一个炎热的夏日,当天下午我们单位正好原订安排职工活动――游泳,我们科大多数人是第一批去,我则分到了第二批。     第一声爆炸的时间大概是中午,轰地一声后就停电了,当时那台LC-6A可还在开机,我傻眼了,不知怎么办,当时才大学毕业一个来月,真是个地地道道的新手。   从窗外看一团大黑烟升了上去,当时也没多想到什么,组织活动的一照旧去活动,其它人该做什么做什么。来电后就再开机冲柱。   半小时后就是最剧烈的第二声响,爆炸的那一刹那我的耳膜有了刺痛的感觉,所有的玻璃窗都在否否啪啪的晃动,冲到窗外一看,就看到一个土黄色的蘑菇云从清水河上空翻腾升起,占据了大半个天空。这时候所有的人都知道出事了。   星期五后,周六周日在家里也没什么感觉。但是下周一一上班就觉得气氛不一样,怎么实验室里这么多人,这么多样品,这么多仪器找开着,原来从周六起就已经有人加班做样品了,我当时家里没有电话,更不可能有手机,通知不到我,否则我也要被抓来干活。   当时才知道,是清水河的一个危险品仓库发生了爆炸,所以采来很多样品,看有没有问题。那时候可是一九九三年,就算是十三年后的现在,也没有多少办法去测太多项目,何况当年,色谱仪的是GC-9A,光谱仪是AA670,还算九二年买了台5971[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bp][color=#3333ff]气质联用仪[/color][/url],还算有些先进的样子。   当时和现在一样,搞不清楚就乱开项目,知道什么就开什么吧,于是开了有机磷农药和有机氯农药,可能做农药的[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Mp]气相色谱仪[/url]只有一台GC-9A,怪,只能不停在换柱,一会儿有机磷一会有机氯,还挑出一些样品上质谱测。   八五大爆炸的检测工作进行了有两周的时间,实验室里堆满了从爆炸点周围采集的样品,有青菜,有树叶,有草,还居然有些水果,甚至是进口水果,当年我们还都很馋。   从结果来说,农药方面没有办法报出来,而质谱的结果则是只测出了大量的硫,估计是爆炸燃烧的产物,但没有什么太有用的数据。   一些问题我是后来才知道的,因为大爆炸的仓库里储存了几吨砒霜,所幸在八五的前几天全部运走了,但是仓管员并不知道,所以矛盾的焦点是砷的污染做出了多少。当时是怎么做也做不出来,用AA670测不出来,用化学法也测不出来。   测不出砷的结果报上给领导,马上就打回来,说现场有几吨砷化物,怎么会一点也做不出来,这时候还牵涉到另一个问题,就是当时不仅是防疫站在做检验,深圳市环保局也在测现场,谁的数据能快而准的报上去,又关系到两个单位的暗中较劲。   过几天,领导过来发话,应该说过来批评,说环保局的结果已经报出来了,现场砷含量非常非常地高,怎么你们怎么老做不出来。做砷的几个同事很委屈,但是也没有办法,的确是测不出来啊。   再过几天,现场清点才发现原来几天前那几吨东西已经运走了,这下子真相大白,环保局丢了脸,领导也再也不来实验室训斥了。只是过几年还带人来参观指着那台HP5890-5971MSD说,这台仪器在八五大爆炸中立了大功云云。   由于在和环保局的检验竞争中获胜,我们单位也大大地露了脸,此后的好几年,从财政局得到的买仪器的经费特别地多,买了不少新仪器,大大地充实了一番。   八五大爆炸过去十三年了,其中的恐怖、流言、辛苦,都已经随时间慢慢地模糊了,但是一些细节,一些我当时不明白的细节,随着我工作时间的增加,越来越清晰了。   最主要的一个问题就是:为什么他们会报错数据?为什么会错得这么离谱?   当年我们的条件都不是太好,仪器虽然有,但是主要还是要靠化学法才放心。而测砷的化学法,极其经典,干扰少。   八五大爆炸发生十年后,我才突然想通,只有一种可能:他们当时抵挡不住上级的压力,被迫报了一批假的数据,以去符合所谓所谓的现场状况。   做了检验工作后,越来越发现做检验工作的是弱势且高危的群体,危险来自两个方面,一个就是看得到的化学危害,另一个则是来自管理或行政部门的暗示压力。   在工作中,不止一次被人找到谈话,一般是要求“最好”能出这样的数据,或者“应该什么样的数据才是合理的”,或者“某某专家都做了是这个数据”,或者“某某权威部门也是这样做的”等等等 ,归结起来就是一句:“按这样出数据”。   按“这样”而不是按事实。   只有暗示,没有通知;没有白纸黑字,只有一张嘴。     强烈暗示的过程,就是在寻找炮灰的过程,如果你愿意接受了,不出错则己,出了错则全是检验人员的错,“对不起,我没说过那样的话”,“是你签的名字,是你做的数据”等等。   出了假数据后,别止望打赏,炮灰是不值得打赏的。   我自己经过几次血淋淋的教训后,一碰到暗示,哪怕是一看到马上就要进行暗示的眼神,就条件反射似的提高警惕;你可以对我的专业水准产生任何层次的怀疑,说任何难听的话语但是我绝不会因为要给你方便而出有问号的数据。    我讨厌暗示!!!!    关于千万别出假数据别做炮灰的问题,我最后再补充一个小故事吧,就是我的一名同事,一位当年八五大爆炸主要检测人员的亲身经历。当年她在湖北潜江防疫站工作,做临检;当地某大领导的孩子想当兵,没想到在防疫站体检出了乙肝小三阳,这下当不了兵,大领导不甘心,找到卫生局暗示,再暗示到了站长,再暗示到了检验科长,科长再暗示下来,却被偶同事坚决拒绝,怎么威胁利诱也没用,科长顶不住压力,造了份合格报告交上出去。醒来就事好象就结束了,可是新兵入伍后还有一次体检,当然就给查出来了。在文_革期间,给军队输送不合格的人,这可是很严重的政治错误,于是就追查下来,大领导也不承认,局长也不承认,站长也不承认,后来查到字迹是科长的,于是马上撤职处分。你说冤不冤。[/size]

  • 【分享】宇宙"黑暗时期"将揭晓 或能解释宇宙为何物(图)

    【分享】宇宙"黑暗时期"将揭晓 或能解释宇宙为何物(图)

    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1/01/201101102237_273286_2193245_3.jpg1月7日报道,近日英美天文学家宣布,他们找到了宇宙进化史上大爆炸后与恒星诞生间“缺失的一环”。    从137亿年前宇宙大爆炸到第一颗恒星出现,中间大约5亿年,这段时间被称为宇宙历史上的“黑暗时期”。现在的望远镜无法探测到这段时期,因为,那时填充整个宇宙的气体云并不是透明的,所以,到目前为止,科学家对这段时期一无所知。科学家认为,宇宙发展到一定时期,宇宙中便充满了均匀的中性原子气体云,大体积气体云由于自身引力而不稳定造成塌缩。这样恒星便进入形成阶段。    英国剑桥大学和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科学家使用全球最大的望远镜,成功地找到了一颗恒星发出的气体云,并捕捉到了一个巨型黑洞散发出来的光线。同时,他们也发现了第一批恒星遗留下来的残骸以及一颗正在爆炸的恒星爆炸余波的踪迹。剑桥大学天文学研究所教授马克思·派提尼认为,这些气体云的发现有助于揭示宇宙的起源;有助于科学家揭开覆盖在“黑暗时期”上的“面纱”。    派提尼说,巨型黑洞所发出的这束光线犹如一个背景,任何“经过”这束光线的气体云都可以被科学家测量出来,科学家们能借此了解宇宙的“黑暗时代”。    派提尼表示:“科学家在这团气体云中发现了少量元素,这些元素在该气体云中所占的比例与其现在在正常恒星中所占的比例迥然不同。最重要的是,这种气体云中,碳和铁的比例是太阳中碳和铁的比例的35倍多。这种组成结构使我们能够断定,发出这种气体云的恒星的质量是太阳质量的25倍,而且这颗恒星最初仅仅由氢气和氦气组成。”    科学家认为,宇宙最初是由氢气和氦气组成,后来经过不断的演变,宇宙中才形成包含了更重的元素,比如氧、碳和铁等。也许,通过研究这些早期的恒星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 霍金的开放宇宙新理论

    20世纪的天文观测表明,宇宙正处于膨胀的演化过程中.在时间上往过去反推,人们估计在100多亿年前宇宙是处于极其紧致极其炽热的所谓大爆炸奇性的状态.宇宙的演化必须服从爱因斯坦引力场方程.但是不同的初始状态会导致不同的演化.大爆炸奇性从何而来或者宇宙从何而来的所谓第一推动问题就摆到了宇宙学家的面前.  80年代初,科学家们提出了所谓的暴涨宇宙模型.在大统一破缺之后,宇宙有一个以指数形式膨胀的阶段.由于这种暴涨,相当任意选取的初始条件都会导致和今天观察到的宇宙大致相等的结果:宇宙是非常平坦的,均匀的,各向同性的,以及宇宙中物质分布的模式,如星系团、星系、恒星和生命形成等等.  但是人们必须为暴涨理论本身选取一些合适的参数.这样宇宙初始条件的选取被转变为这些参数的选择.人们仍然没有彻底解决第一推动的问题,只不过是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这个问题的尖锐性而已.  真正解决第一推动问题的是霍金提出的无边界条件的量子宇宙论.在他的理论中,宇宙的诞生是从一个欧氏空间向洛氏时空的量子转变,这就实现了宇宙的无中生有的思想.这个欧氏空间是一个四维球.在四维球转变成洛氏时空的最初阶段,时空是可由德西特度规来近似描述的暴涨阶段.然后膨胀减缓,再接着由大爆炸模型来描写.这个宇宙模型中空间是有限的,但没有边界,被称作封闭的宇宙模型.  从霍金1982年提出这个理论之后,几乎所有的量子宇宙学研究都是围绕着这个模型展开.这是因为它的理论框架只对封闭宇宙有效.  如果人们不特意对空间引入人为的拓扑结构,则宇宙空间究竟是有限无界的封闭型,还是无限无界的开放型,取决于当今宇宙中的物质密度产生的引力是否足以使宇宙的现有膨胀减缓,以至于使宇宙停止膨胀,最后再收缩回去.这是关系到宇宙是否会重新坍缩或者无限膨胀下去的生死攸关的问题.  可惜迄今的天文观测,包括可见的物质以及由星系动力学推断的不可见物质,其密度总和仍然不及使宇宙停止膨胀的1/10.不管将来进一步的努力是否能观测到更多的物质,无限膨胀下去的开放宇宙的可能性仍然呈现在人们面前.  可以想象,许多人曾尝试将霍金的封闭宇宙的量子论推广到开放的情形,但始终未能成功.今年2月5日,霍金及图鲁克在他们的新论文“没有假真空的开放暴涨”中才部分实现了这个愿望.他仍然利用四维球的欧氏空间,由于四维球具有最高的对称性,在进行解析开拓时,也可以得到以开放的三维双曲面为空间截面的宇宙.这个三维双曲面空间遵循爱因斯坦方程继续演化下去,宇宙就不会重新收缩,这样的演化是一种有始无终的过程.  霍金发表了这论文之后立即得到了国际学术界的反响.之后的20天(即2月25日),他又写了一篇短文为他的一些计算进行辩护.  封闭宇宙的重新坍缩会把世上的一切再次带回到极高温的大挤压状态.而开放宇宙的无限膨胀的前景也不甚美妙,宇宙将无限冷却下去.尽我所知,迄今没有人设想过如何避免这两种世界末日的来临,因为它将发生于极其遥远的将来.

  • 【我正在追随的电视剧分享】The Big Bang Theory(生活大爆炸,TBBT)篇

    发帖的想法来自于老鱼的建议,发帖的地点小纠结了一下,想法在版主/专家休闲,不过想到之前王子说要多支持这里,于是就发在这里和大家一起乐呵!话说titi也是位名副其实的“宅女”,休息日我都喜欢宅在家里,看看喜欢的电影和电视剧或者看书、画画都是我的最爱!今个帖子就主要说说最近正在追随的电视剧吧!The Big Bang Theory(生活大爆炸,简称作TBBT),又译为《天才也性感》、《天才理论传》、《宅男行不行》(台灣)、《特别变态科学家》(“特别变态”的拼音首字母TBBT正好与英文缩写相同)这部电视剧主要描述了加州理工学院两个二十多岁的高智商物理学家,Leonard(实验物理学家)和Sheldon(理论物理学家)与他们的对门——一个想成为演员却在餐馆打工的漂亮女孩Penny之间发生的故事。 该片的喜剧效果是在两个主角的书呆子气和高智商与Penny的社会交往能力和常识之间的对比中达到的。主角的两个同样书呆子的朋友——Howard和Rajesh也是剧中的主要角色。当然,我觉得还有最大的共鸣之处就是那种书呆子气和学校里的一些朋友很相似哦~~先发主题曲:http://www.goear.com/files/mp3files/19012009/af483fae16b91c2202ed4a474c4c3e77.mp3%3Cbr%20/%3E The Big Bang Theory Theme Song - Bare Naked Ladies Our whole universe was in a hot dense state, 我们的宇宙曾处于炎热致密的状态,Then nearly fourteen billion years ago expansion started. Wait... 然后大约一百四十亿年前它开始膨胀。等一下…… The Earth began to cool, 地球开始冷却,The autotrophs began to drool, 自养生物开始繁殖,Neanderthals developed tools, 尼安德特人发明了工具, We built a wall (we built the pyramids), Math, science, history, unraveling the mysteries, That all started with the big bang! 我们修建了城墙(我们修建了金字塔)数学,科学,历史,探解奥秘,那都是是从大爆炸开始!"Since the dawn of man" is really not that long, “自从人类出现”其实并非那么久,As every galaxy was formed in less time than it takes to sing this song.因为每个星系的形成的时间都比唱这首歌的时间还要短。 A fraction of a second and the elements were made. 在不到一秒的时间里各种元素产生了。The bipeds stood up straight, 二足动物开始直立行走,The dinosaurs all met their fate, 恐龙们遇到了天灾,They tried to leap but they were late 它们尝试逃离但是太晚了)And they all died (they froze their asses off) 它们都死了(他们都被冻死了)The oceans and pangea 海洋和粒子(注:遗传性状的物质基础)See ya, wouldn't wanna be ya Set in motion by the same big bang! 看,绝不想,重蹈在大爆炸里的覆辙!It all started with the big BANG! 这都是由于大爆炸引起的!It's expanding ever outward but one day It will cause the stars to go the other way, 它正向外膨胀但是终归一天它会使星系向内运动, Collapsing ever inward, we won't be here, it wont be hurt 不断塌缩,我们到时早就不在,无关痛痒 Our best and brightest figure that it'll make an even bigger bang! 最好不过的图像,那将导致一次更大的大爆炸Australopithecus would really have been sick of us 南猿(注:最先于非洲发现的灵长类化石)一定觉得我们很烦人Debating out while here they're catching deer (we're catching viruses) 讨论不休而他们正在捕捉野鹿(我们在捕捉病毒)Religion or astronomy, Encarta, Deuteronomy 宗教或天文,微软百科,申命记(注:旧约之一卷) It all started with the big bang! 全都从大爆炸开始!Music and mythology, Einstein and astrology 音乐和神话,爱因斯坦和占星术 It all started with the big bang! 全都从大爆炸开始 It all started with the big BANG! 全都从大爆炸开始我一般都是在线看,很少会下载下来所以观看地址就发在这里吧!目前第四季正在热播中……第一季:http://tv.sohu.com/20100907/n274763276.shtml第二季:http://tv.sohu.com/20100907/n274764384.shtml第三季:http://tv.sohu.com/20100907/n274765433.shtml第四季:http://tv.sohu.com/20100924/n275228720.shtml下载地址汇总:http://www.gougou.com/search?search=%E7%94%9F%E6%B4%BB%E5%A4%A7%E7%88%86%E7%82%B8%20%20%E7%AC%AC%E4%B8%80%E5%AD%A3&restype=-1&id=10000000&ty=0&pattern=0

  • 最近出了一部新电影,推荐给大家看看《古着商店之天启大爆炸》

    2018年1月29日《古着商店之天启大爆炸》开机仪式在横店影视城清明上河图大御街隆重举行,该片集科幻、悬疑、轻喜剧等复合元素于一身,由李齐制片、影视老炮儿张培英(胡子)执行制片、周颖编剧、新锐导演苏日执导,汇集专业制作团队匠心打造,北京菲欧姆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专业出品,东阳华亿影视传媒有限公司精心制作,北京梓津影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联合摄制,北京华杰合谊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独家宣发。影片讲述了在人口空前膨胀的未来世界,太阳系被人类科技榨干殆尽,成为“皮壳”,人类面临艰难的抉择,是开启黑洞模式一搏生死还是穿越时空重塑未来,分化为互相对抗的两大阵营,然而故事的全部线索却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古着商店”透出端倪……该片由老戏骨张岩加持、柏林华语电影节入围影片《乍日回忆》男主演冯可、极具性格的90后新生代女演员刘语乔、实力小花滕艺、专业演员刘大伟、钟鸣等一众影视新锐力量倾情加盟,剧组于横店取景、拍摄。 《古着商店之天启大爆炸》以其独有的世界观、人物与剧情设置,将再次刷新观众对网大的试听感受,以精良匠心的制作,承接网大头部竞争的挑战,基于前沿科学与历史档案的脑洞链接,以严谨科学理念,诉诸哲学和人性的深层思考,在精彩纷呈的剧情和视效的后面,是《古着商店之天启大爆炸》引领2018年网大软科幻新浪潮的重要力作。 影片故事依托被列为“世界三大自然之谜”之一的明朝“天启大爆炸”展开线索,一系列波绝诡异的事件在多维世界发生,故事的主人公在一个叫做“古着商店”的神秘处所,发现了时空穿越的秘密,从而开启了发现真相、救赎轮回的使命之门,影片剧情步步惊心,场场惊魂,全景式的为观众展示:历史的遗案与人类的命运究竟有何种神秘的关联...... 前些年特别火的小说《明朝那些事儿》,风靡大江南北,但有一件世界级的惊天秘闻却一致低调潜藏在历史的碎片之中,这就是发生在明朝天启年间的“天启大爆炸”,又称王恭厂大爆炸,是天启六年(1626年)明朝首都北京发生的一场神秘的大爆炸事件。天启六年五月初六日巳时(1626年5月30日上午9 时),位于北京城西南隅的王恭厂火药库附近区域,发生了一场离奇的大爆炸。这次爆炸范围半径大约750 米,面积达到2.23平方公里,共造成约2万余人死伤。这次爆炸原因不明、现象奇特、灾祸巨大,是“古今未有之变”。天启大爆炸其成因至今仍然困扰着历史学家和科学家,与3600多年前发生在古印度的“死丘事件”、1908年6月30日发生在俄罗斯西伯利亚的“通古斯大爆炸”并称为世界三大自然之谜。 《古着商店之天启大爆炸》剧情严密、充满笑点,影片从《盗梦空间》《蝴蝶效应》《黑客帝国》等经典软科幻的影像世界里获取创作灵感,并以完全真实的中国历史事件为核心线索,铺陈解构出全新的题材和类型,在中国软科幻电影类型化的道路上,作出更加坚实锐意的探索,或带动新一轮的网络大电影的行业升级与裂变。

  • 关于引力波六问六答:隐藏宇宙形成关键信息

    http://i0.sinaimg.cn/IT/2014/0318/U5385P2DT20140318160140.jpg  引力波是携带能量穿过宇宙的涟漪。它最早是在1916年由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在其广义相对论中预言的。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3月18日消息,美国科学家宣布,他们首次探测到了在宇宙诞生之初的暴涨期中,证明引力波存在的直接证据。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称,这是迄今为止,证明宇宙膨胀理论最有力的证据。到底什么是引力波?此次发现的意义何在?对此英国《卫报》网站做出了详细的解答。  1、什么是引力波?  引力波是携带能量穿过宇宙的涟漪。它最早是在1916年由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在其广义相对论中预言的。尽管这一现象的存在已经有了大量的证据可以间接证明,但却从未能被科学家们直接观测到。其中的原因是这种效应太过微弱——其波动的幅度远小于一颗原子的100万倍。就像是湖面上的细微波纹——从远处看,整个湖面几乎是像镜子一样光滑的;仅有当你近距离观察湖面时才能察觉那些最细微的细节。  这里尤其引人注意的是,此次所观测到的是所谓“原初引力波”,这是宇宙诞生时刻发出的引力波痕迹,它隐藏着有关宇宙如何形成的关键信息。  2、什么是广义相对论?  1916年,德国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发现了一种数学的方法来解释引力的本质。他将其称之为“广义相对论”。这一理论依靠一系列的坐标系统,将时间与空间结合在一起进行描述,即所谓的“时空”概念。  物质和能量会造成时空的扰动,就像是重物压在床垫上会凹陷一样。正是这种时空的扰动或扭曲产生了引力。而引力波正是时空中的涟漪。  广义相对论并非完全是难以理解的数学。它拥有深远的实际应用意义,比如它告诉我们引力如何对时间造成影响,而这对于现代的卫星导航定位就十分关键。  3、这项发现的重要意义在哪里?  如果哈佛大学的科学家们此次的发现被证实,那么有两个理由认为这将是极重要的成就。首先,它开启了研究宇宙的一扇全新大门,从而让天文学家们得以考察产生这些引力波的背后机制和过程。第二,它证明一项关键性的理论,即所谓“暴涨”理论是正确的。这将帮助科学家们更好的了解宇宙的起源,即大爆炸理论。  4、引力波是如何被探测到的?  这是一台设置在南极的望远镜,名为“宇宙泛星系偏震背景成像”(Bicep)。科学家们利用这台设备探测宇宙微波背景辐射中一种微弱的特性。这种辐射是宇宙诞生之初的大爆炸中产生的,最早在1964年由两位美国科学家使用一台射电望远镜发现,自那之后便被称作是“大爆炸的回声”。Bicep对这一微波背景辐射的大尺度偏振状态进行了测量。只有原初引力波才具有这种特殊性质,也只有当它们被暴涨放大之后才能被探测到。  5、什么是暴涨?  宇宙大爆炸理论最初是由比利时牧师兼物理学家乔治·勒梅特(Georges Lemaître)提出的。他将其称为是“没有昨天的一天”,因为那是时间和空间的开端。  但大爆炸理论并非与所有天文观测结果相吻合。宇宙中物质的分布太过均匀,以至于难以用原先认为的大爆炸理论进行解释。于是在上世纪1970年代,宇宙学家们提出宇宙在大爆炸之后的短暂时期曾经经历一段急剧快速膨胀的阶段,这就是暴涨,它被认为发生在宇宙诞生后的一瞬间。但要想证明这一点是极端困难的。只有暴涨才能将原初引力波放大到足以被检测到的水平。因此如果我们能够探测到原初引力波,那么这就意味着暴涨必定确实发生过。  6、下一步做什么?宇宙学家们还有活干吗?  当然。现在才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爱因斯坦本人便已经意识到他的广义相对论与物理学的另一项基础理论:量子论之间不相容。广义相对论从宏观尺度上探讨引力和宇宙,而量子论则从微观尺度上探讨粒子以及其他的自然力。全世界的物理学家们都无法找到让这两大理论相容的方法。原初引力波是当引力、宇宙与粒子以及其他自然力在同一尺度下运作时产生的效应。此次探测的结果以及后续的进一步分析将告诉我们这一点是如何实现的。而如果这一点被理解,那它将有助于物理学家们最终构建起所谓的“终极万物定理”。(晨风)

  • 我们所处的宇宙并非独一无二 “多重宇宙”存在论首次获确凿证据

    科技日报讯一个宇宙果然还是太孤单了。据国外媒体报道,美国科学家最近发现了首个证明其他宇宙存在的确凿证据。借助由普朗克太空望远镜观测到的数据绘制而成的宇宙地图,科学家们认为,图中宇宙微波背景辐射之所出现不规则分布的状况,其原因只能是其他宇宙施加的引力所致。该结果可能是“多重宇宙”这个颇富争议的理论问世以来第一个真正的证据。 宇宙全景图展示了138亿年前大爆炸发生时产生的辐射——它们在今日依然可被侦测到,并被称为宇宙微波辐射。一般来说,科学家们倾向于认为这种辐射的分布是均匀的,但是全景图显示出不同的事实——在南半部的天空中存在一个强大的中心,以及一个无法用现有物理学知识解释的“冷域”。 实际上早在2005年,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的理论物理学家劳拉·莫尔西·霍格顿与卡耐基梅隆大学教授理查德·霍尔曼曾预言宇宙辐射不规则分布的存在,而其原因来自于其他宇宙的牵引。不过一直以来他们都缺乏可操作性的实验验证方法。 如今,通过普朗克天文望远镜的数据,莫尔西教授相信自己当年的预测已经得到证实:人类所处的宇宙并非独一无二,它只是无数同类中普普通通的一个。“自大爆炸发生起,其他的宇宙就一直对我们所在的宇宙施加着引力,宇宙微波辐射的不均匀分布就是结果。它也是第一份令我们能够证实其他宇宙存在的有力证据。”莫尔西说。 尽管依然有不少科学家对“多重宇宙”这一理论抱有质疑,但是该发现势必引发物理学许多观点与认识的改变。花费5.15亿英镑打造普朗克望远镜的欧洲空间局就表示,该望远镜提供的宇宙全景图具有极高的精确度,因而从中确实有可能发现许多目前尚无法解释的谜题,而它们也对物理学提出了新的挑战。 据《星期日泰晤士报》称,剑桥大学理论物理学教授马尔科姆·佩瑞认为,该发现有极高的可能来佐证“多重宇宙”的存在。他的同事天体物理学教授乔治·埃弗斯塔西欧对此也表示支持:“多重宇宙的论调现在听起来仍然让有些人感到怪异,这情况就像当年大爆炸理论的提出一样。不过,现今我们已经掌握了有力的证据,这必将彻底改变人们对于宇宙的认知。” (张梦然) 《科技日报》 2013-05-23 (二版)

  • 科学家发现宇宙存在神秘的“各向异性”之谜

    科学家发现宇宙存在神秘的“各向异性”之谜

    天文学家在对宇宙中1a型超新星研究中发现,宇宙可能不是各向同性,宇宙学模型存在不同观点。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1/09/201109202019_318130_1609805_3.jpg大爆炸后物质分布不均匀是星系形成的重要因素

  • 宇宙演化新论(转载)

    从混乱到秩序--宇宙和物理定律的本质 --宇宙模型猜想及模拟 ptree 为了比较直观的表示我的想法,我先举一个例子,可用计算机编程来直观认识从无序到有序的过程:假设一个100亿X100亿的数组,每个单元随机地取0,1两值,应屏幕上像素的有无,一一对应需要理想大的屏幕,假若人能够直观的分辨到每个像素,那么看到的景象显然是一片混乱,但假若人只能分辨100个像素,而且只能把这100个像素分为3类,其中方格中1的个数大于3/4,即75个以上时显示出黑色,而小于1/4时显示为白色,其余显示灰色,那么人们看到的混乱程度就降低了许多,假若人的分辨能力更低,按同样的规则决定颜色,人们看到的景象的有序度又有所提高,可见人们认识的精确度越高,物质显示出的混乱程度越大,我们世界显示出来的宏观有序实际上在最低层次上完全无序是完全可能的,而且宇宙中这个数组是比100亿方大得多的数字,人们能辨别出来的物体所含的基本粒子数也非常巨大,但宇宙中物质所占的比例非常小,相当于这个巨大的数组中只有很少的一部分碰巧满足形成某种宏观可辨识的形状,绝大部分显示出平均分布造成的灰色,对应广阔无垠的真空。。。这里还没有考虑这个数组的动态特征,假若大家玩过那个生命游戏,就可以感受无序到有序是怎样发生的,只有给这个数组某种可以认可的假设变化规则(对应宇宙的特征,大家看完文章后可思考一下什么样的规律比较适合)也同样可以预料一些保持稳定的有序变动的精巧的图案,会在这个超大屏幕的一些孤立的小范围上呈现出来,尽管这些有序的区域相对于无序的区域是那么的少,就象我们赖以生存的物质世界相对于广漠的宇宙是多么的微不足道一样,但其中一个细小的微粒上生存着你我。。。(在实际编程时由于只能取一个较小的数组,而且屏幕也很小,直接用这种方式不容易观察到很好的效果,而且本文许多其它的猜想也不能模拟,但也可以得到一点感性认识了,假若读者有这个兴趣,并有更好的算法和思想,如确定什么样的物质生成规则比较形象地描述本猜想中物质生成过程,以及空间变化等,请与我联系,谢谢!) 从最无序的熵最大到最无序的熵最大,前者却小于后者,然而都对应于最无序 ptree试图修正热力学第二定律?呵呵~~~ 一:宇宙模型假说 说明:本假说的理论基础有: 宇宙大爆炸理论,量子论,真空激发等。本假说假设这些理论是正确的,然后把他们作为真实的现象在自己的理论框架里进行解释… 概述: 最经济原则是宇宙的精神,这种精神存在于整个宇宙的时空中。 宇宙产生之前是完全随机的,偶然打破这种平衡,使宇宙以大爆炸形式膨胀起来。 宇宙总是倾向于恢复平衡态。 表现在现代物理学,就是热力学第二定律,和宇宙膨胀速度的下降,试图恢复不再膨胀的动态平衡,或尚未膨胀时候的平衡,后者是宇宙大塌缩的假说。 ?宇宙为何膨胀 ?宇宙为何降 膨胀的速度 ?宇宙停止膨胀时会怎样 偶然,由于偶然,这种平衡被打破,宇宙开始膨胀,膨胀带来温差,从而负熵引入, 秩序形成。尽量恢复这种被打破的平衡,膨胀速度降低,直至停止膨胀,达到另外 一种称之为“热寂”状态的最大无序的动态平衡稳定态。 宇宙之所以这样,因为这样的宇宙是最容易形成的宇宙,是最经济的创世方法。 注意和人择原理正好相反。(人择原理参见《皇帝的新脑》第一推动丛书,湖南科技出版社,本人的许多物理学宇宙学自然哲学知识均来源于这一套科普丛书) 宇宙最基本的定律是没有规律,物质抽象的最基本单元(以下简称为基元)是完全没有规律地随机生存和湮灭,从无中生出来,或者突然湮灭,这个过程称为真空的涨落。 基元活动完全随机的,宇宙整体处于一个动态平衡的状态,也就是熵最大的状态。这个状态处于随机概率分布的峰值,也是最容易产生和保持稳定的状态,可以想象宇宙的绝大多数状态应该是这种完全无序的状态。宇宙尚未发生大爆炸之前的奇点的状态以及膨胀停止时的热寂状态都是这种状态。下面的论述中将说明这种最无序的状态表现出一种“引力”的有序状态,并且论述了秩序如何形成的。 这一切皆是偶然发生的。 在偶然中蕴含着必然。 正所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 揭主宰宇宙的“黑暗幽灵”:或为惰性中微子

    揭主宰宇宙的“黑暗幽灵”:或为惰性中微子http://image.techweb.com.cn/upload/2013/0330/img20130313646046320.jpg科学家在对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观测发现,根据重子物质构成理论,如果没有暗物质介入,宇宙中无法演化出星系。腾讯科学讯(Everett/编译)据国外媒体报道,科学家已经发现宇宙中存在大量的暗物质,除了暗能量外几乎所有的宇宙质量都由暗物质提供,显然暗物质是宇宙质量的“巨人”,支配着我们宇宙中的星系。传统意义上暗物质可分为冷暗物质、热暗物质以及温暗物质,作为宇宙中看不见的质量,科学家试图将暗物质纳入标准模型之中,它影响着宇宙星系的演化、恒星诞生等一系列谜团。到目前为止,科学家已经进行了多种暗物质探测实验,这些暗物质探索实验或许让人产生了某种联想,比如意大利格兰萨索国家实验室进行的DAMA/LIBRA暗物质探测实验、明尼苏达素丹地矿国家公园地下深处进行了CDMS暗物质探索计划等,当前使用较为广泛的是低温暗物质探测以及惰性液体探测器等。对于一位年轻理论宇宙学家而言,当前宇宙中有许多令人无法解释的现象,根据现有的宇宙理论以及天文观测结论,暗物质的确存在,我们需要重新思考这些统治宇宙神秘力量。宇宙中大约六分之五的物质是不可见的,早在1930年代,瑞士科学家弗里茨·兹威基就发现螺旋星系旋转速度存在不明物质拉动,如果按照牛顿引力的计算,星系旋转时最外侧的线速度将过大,势必将把整个星系拖垮,因此需要在一种庞大的介质作用下才能保证星系按目前观测的速度旋转,这些看不见的物质就是后来人们认为的暗物质。到了1970年代,科学家观测收集到银河系以及一些本地星系群中其他星系的旋转曲线,曲线中的信息可得出在距离星系中央不同距离上天体运行的速度关系,如果星系外侧天体旋转的向心力由引力提供 ,那么离星系中央越远引力就越弱,旋转的速度就会降低,而科学家的观测却发现边缘天体的运行速度比理论要慢,这说明星系周围存在大量暗物质。对于暗物质是否存在,科学家在对宇宙微波背景辐射(CMB)的研究也得到了证实。微波背景辐射是宇宙大爆炸后留存的“余热”,大爆炸之后经历的暴涨时期使得宇宙逐渐冷却,大爆炸损失的能量我们可以在微波波段上看到,CMB的发现也暗示了宇宙诞生于一场大爆炸,同时科学家也发现了一个值为十万分之一的温变,根据宇宙中重子物质构成理论,十万分之一温变形成的各项异性还不足以使星系在宇宙中出现,而引入暗物质后该问题就迎刃而解,星系可以在140亿年的时间内大量形成。此外,科学家在对CMB谱密度主峰的测量发现了宇宙的几何形状,即宇宙空间接近平坦结构,证实了暴涨宇宙模型的预言。暗物质的成分一直以来是个未解之谜,科学家提出的理论中有一种被称为大质量弱相互作用粒子,即WIMP粒子,其特点是拥有较大的质量,与周围的物质不存在相互作用,因此我们可能通过电磁途径探测到该粒子的信号,其对应的暗物质粒子或为冷暗物质。CDMS暗物质探索计划的科学家曾经发现过类似WIMP粒子的踪迹,意大利萨索国家实验室进行的DAMA/LIBRA暗物质探测实验发现暗物质粒子可能存在年周期性的变化。也有假说认为暗物质粒子是一类超对称粒子,物理学家认为这些粒子的自旋差为1/2,其来自宇宙大爆炸,如果他们确实存在,欧洲大型强子对撞机就可能发现它们。目前,较为简单的暗物质粒子超对称理论已经被排除,科学家正在进一步验证更复杂的超对称模型,到了2015年,大型强子对撞机完成能量升级后将重新启动,剑桥大学的粒子理论学家Ben Allanach认为如果在对撞机重启后的未来一年还不能发现它们,该理论可能会被排除,而奇迹是否会发生呢?意大利萨索国家实验室的DAMA/LIBRA暗物质探测实验已经证实了可能有暗物质粒子导致的周期性信号,帕梅拉卫星和国际空间站上的阿尔法磁谱仪 (AMS)也观测到可能两个大质量弱相互作用粒子(WIMP)碰撞的信号,但科学家认为其或是反物质粒子的行为,并不是我们所期望的暗物质粒子踪迹。总体而言,对暗物质粒子的探索实验存在诸多怀疑的观点,曾经提出的多种可能性解释被不断地被排除。加州大学的宇宙学家迈克尔·伊兰科尔钦去年针对冷暗物质模型进行了研究,模拟了矮球状星系在冷暗物质粒子介入下产生的变化,它们是一类位于银河系周围的迷你星系,通过模拟科学家希望发现恒星是如何在充满暗物质的环境下运行,并推测矮球状星系中的暗物质总量。在1980年代,科学家在对中微子进行研究时发现这些速度接近光速的古怪粒子群足以解释暗物质,但是之后的研究过度估计了该粒子的质量,基于中微子理论的热暗物质与冷暗物质粒子存在相反的特性,即运行速度太快以至于无法介入诸如星系这样的天体中。数年前,一组科学家发现暗物质并不太冷也不太热,这些“温”暗物质粒子可能是一类质量更大的中微子,即惰性中微子(sterile neutrino),除了引力作用外几乎无法探测到它们的行为。大型强子对撞机可能制造出惰性中微子与其他粒子碰撞的模型,如果温暗物质是一种解决方案,那么DAMA/LIBRA暗物质探测实验可能处于一个错误的探索方向上。对于宇宙中的暗物质分配问题,科学家认为该过程需要大量的能量,超新星可能是这一能量的唯一来源,最新的研究称暗物质粒子碰撞可形成明亮的伽马射线闪光,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没发现此类信号。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