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有机化学家

仪器信息网有机化学家专题为您整合有机化学家相关的最新文章,在有机化学家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有机化学家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有机化学家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有机化学家话题讨论。

有机化学家相关的资讯

  • 著名有机化学家蒋锡夔院士逝世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title=" 201782162054588.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8/noimg/74d032f0-a6a7-471c-bac6-9927614a1275.jpg" / /p p   中国共产党党员、著名有机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市第六、七、八届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员蒋锡夔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17年8月1日上午9时在上海与世长辞,享年91岁。 /p p   蒋锡夔先生是世界著名物理有机化学家和有机氟化学家,中国物理有机化学和有机氟化学的奠基人之一。1955年,他冲破美国政府的层层阻挠回到祖国,从事国防建设中的有机氟材料研究工作,率先研制成功了一系列氟橡胶和氟塑料产品,为我国的国防工业做出了重要贡献。他长期致力于有机化学的基础理论研究,在疏水亲脂作用驱动的有机分子簇集、自卷以及解簇集现象和自由基化学中的取代基自旋离域参数的建立和应用方面开展了大量原创性工作,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和上海市科技功臣等荣誉称号。他治学严谨,诲人不倦,育人有成,为有机化学学科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 /p p   据悉,蒋锡夔先生遗体告别仪式定于2017年8月7日(周一)上午10时在上海龙华殡仪馆(漕溪路210号)大厅举行。 /p p   蒋锡夔先生1926年9月5日出生于上海。1943至1947年就读于圣约翰大学化学系,1948年9月进入美国华盛顿大学(西雅图)化学系,师从著名物理有机化学家道本(H. J. Dauben, Jr.)教授,于1952年7月获得博士学位,其后在美国凯劳格公司担任研究员。1955年底,蒋锡夔先生冲破美国政府的重重阻挠回到祖国,于1956年3月进入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工作。1963年7月,蒋锡夔先生调入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历任副研究员、研究员,198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p p   蒋锡夔先生是世界著名物理有机化学家和有机氟化学家,我国物理有机化学和有机氟化学的奠基人之一。蒋锡夔先生在美国留学期间主要从事物理有机化学研究,他在道本教授指导下开展了特殊结构分子的芳香性研究。进入美国凯劳格公司工作后,他改进了三氟氯乙烯的合成方法,发明了氟烯烃与三氧化硫反应合成磺内酯的新反应,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中。在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工作期间,蒋锡夔先生领导课题组致力于氟橡胶的研究,研制成功了我国第一块氟橡胶,打破了西方国家的封锁,为我国的国防军工业做出了重要贡献。调入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后,蒋锡夔先生继续主持含氟聚合物的研究工作,成功研制出系列氟橡胶和氟塑料,获得国防科委和中科院的嘉奖。1978年,蒋锡夔先生在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成立了中国科学院第一个物理有机化学研究室,此后一直开展基础理论研究工作,研究领域跨越有机氟化学、自由基化学、单电子转移反应、反应机理、微环境和溶剂效应、疏水亲脂作用以及分子聚集体化学等领域,尤其是在疏水亲脂作用驱动的有机分子簇集、自卷以及解簇集现象以及自由基化学中的取代基自旋离域参数的建立和应用方面开展了大量原创性工作,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在国际上产生了重要影响。 /p p   蒋锡夔先生在科学研究中取得了累累硕果,他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20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1部。蒋锡夔先生获得了众多的荣誉和奖励,包括1965年全国科学大会奖,1978年中科院重大成果奖,1979年国防科委二等奖,1992年中科院科技进步二等奖,1999年、2001年两次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以及2002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此外,他还获得1989年国务院授予的“全国优秀归侨、侨眷知识分子”称号,2000年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2003年上海市十大优秀归侨,2003年上海市劳动模范,2004年全国归侨优秀个人,2005年全国“先进工作者”,2005年上海市科技功臣,多次获得中科院优秀研究生导师等一系列荣誉。为表彰他对我国物理有机化学研究与教育做出的杰出贡献,蒋锡夔先生于2011年被授予“中国化学会-物理有机化学终身成就奖”。 /p p   蒋锡夔先生治学严谨、造诣精深,曾担任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第五届、第六届学术委员会主任。他诲人不倦、育人有成,先后培养了50多位硕士、博士研究生和博士后。蒋锡夔先生主持召开了第一届至第五届全国物理有机化学学术会议,为我国物理有机化学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他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长期在国际学术团体任职,先后应邀在世界几十所大学和研究机构做邀请报告和讲学达120多次,为中国化学科研工作者在国际领域取得学术认同和社会认同做出了重要贡献,提升了中国化学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p p   蒋锡夔先生一生对祖国、对科学事业无限热爱,提倡并坚持“以德为先、德才兼备”。他艰苦奋斗、自主创新、唯实求真、谦虚严谨,为我国化学事业,特别是有机氟化学和物理有机化学的开创与发展,为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的非凡业绩和高尚品格,赢得了大家的敬重和爱戴,为后人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p p   蒋锡夔先生的逝世是我国科技界的重大损失。我们沉痛悼念并深切缅怀蒋锡夔先生。 /p p /p p /p
  • 著名有机化学家张滂院士逝世
    张滂院士   著名有机化学家、化学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原北京市化学研究会理事长、中国化学会常务理事、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中国民主同盟盟员张滂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11年11月29日17点53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4岁。   张滂先生生于1917年8月,原籍湖北枝江。1942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 1949年毕业于英国剑桥大学,获得博士学位。1949年回国任燕京大学副教授,1952年院系调整后任北京大学化学系教授,1991年被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张滂先生长期从事有机化学和有机合成的教学与科研,注重基础理论研究,研究领域涉及以天然产物为中心的合成,新型化合物和试剂的设计及合成方法的研究等。曾发现了若干新的反应,取得了独创性的科研成果,为我国培养了众多化学专业人才。   遵照张滂先生遗嘱,丧事从简,不举行追悼仪式,遗体捐献供医学研究。
  • 著名有机化学家周维善院士逝世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周维善因病医治无效,于8月10日17时50分在上海中山医院逝世,享年90岁。   周维善是我国著名有机化学家,几十年来主要从事甾体化学、萜类化学和不对称合成研究,为我国甾体激素工业的创建和发展作出了贡献。他参与 7步可的松和甾体口服避孕药甲地孕酮(即已广为应用的二号甾体口服避孕药)等的合成 主持并参与光学活性高效口服避孕药 18-甲基炔诺酮的不对称全合成,已投入工业生产并出口。在国际上首次利用我国丰产的猪去氧胆酸为原料发展了新甾体植物生长调节剂油菜甾醇内酯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合成的油菜甾醇内酯类化合物已在田间试用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他主持并参与首次测定了抗疟新药青蒿素的结构并又主持和参与它的全合成。改良了 harpless 烯丙醇的不对称环氧化试剂,使其更具有使用价值和扩大了应用范围。并首次将Sharpless 烯丙醇不对称环氧化反应扩展到烯丙胺--a-糠胺的动力学拆分,并将其应用于天然产物的合成。他还组织领导在我国先期开展昆虫性信息素合成,合成的棉红铃虫性信息素曾用于害虫测报和防治,效果显著。
  • 我国著名有机化学家中科院院士黄宪逝世
    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著名有机化学家、浙江大学教授黄宪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10年3月6日2时07分在杭州逝世,享年78岁。   黄宪同志遗体告别会定于3月10日上午9时30分在杭州殡仪馆举行。   我国有机化学家中科院院士黄宪   黄宪院士遗体告别仪式举行,国家领导人表示悼念   黄宪院士逝世后,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对黄宪院士逝世表示悼念并对其家属致以慰问。党和国家领导人温家宝、李长春、习近平、李克强、李源潮、张德江、刘延东、吴官正、路甬祥送了花圈。   浙江日报杭州3月10日讯 我国著名有机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浙江大学教授黄宪院士遗体告别仪式,3月10日上午在杭州举行。   黄宪院士逝世后,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对黄宪院士逝世表示悼念并对其家属致以慰问。党和国家领导人温家宝、李长春、习近平、李克强、刘延东、李源潮、张德江、吴官正、路甬祥送了花圈。   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委领导沈跃跃、袁贵仁、白春礼、潘云鹤、李静海,省领导赵洪祝、吕祖善、蔡奇、陈加元、金德水、郑继伟、徐辉、姚克、冯明光,浙江大学校长杨卫,老同志郑树、毛昭晰、杨士林、王承绪、薛艳庄、丁德云、阙端麟、汪希萱、陈昭典、冯培恩等以及40余名两院院士以不同形式对黄宪院士的去世表示深切哀悼,并送了花圈。   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茅临生,浙江大学党委书记张曦,老同志张浚生,中国科学院院士曹楚南、沈家骢、沈之荃、周其林,中国工程院院士郑树森、宫先仪,省委组织部、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部门负责同志和各界干部群众及黄宪院士生前友好300余人参加了告别仪式。   中央组织部、教育部、全国总工会、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院士工作局,中共浙江省委、省政府、省委组织部、统战部、省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省教育厅、科技厅,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以及黄宪院士家乡江苏省扬州市人民政府送了花圈、花篮或发来唁电、唁函。   黄宪院士遗体告别仪式   杭州殡仪馆一号大厅庄严肃穆,哀乐低回。大厅入口两侧:“勤勉三日易,先生守拙五十载 躬聆半刻难,学生奢望一百年”的挽联,道出了海内外学子对恩师深深的敬仰和无尽的哀思。大厅正中,黄宪院士的遗像两侧:“艰苦岁月启科研育人才,腾飞年代结硕果品芬芳”的挽幛,则是黄先生一生的真实写照。上午9:30,浙江省领导茅临生,浙大校领导张曦、张浚生、陈子辰、王玉芝、郑强、任少波,中国科学院院士曹楚南、沈家骢、沈之荃、周其林,中国工程院院士郑树森、宫先仪和各界干部群众及黄宪院士生前友好300余人,向静卧在鲜花和翠柏丛中的黄宪院士的遗体作最后的告别。   《化学试剂》编委会唁电   黄宪教授生前任《化学试剂》编委会副主任。黄宪教授30年来一直关注我国化学试剂事业的发展,从《化学试剂》1979年创刊起就为提高刊物学术水平不懈努力.除亲自撰写发多篇论文以外,还提出许多宝贵建议。黄宪教授严谨认真的学术风范,赢得学术界和试剂业极高的尊重。2009年6月黄宪教授还在上海主持了《化学试剂》编委会、纪念《化学试剂》期刊创刊30周年、试剂发展专题研讨会等一系列活动。时隔仅仅数月,惊悉突然辞世.痛感化学试剂事业失去重要支撑力量。   黄宪院士不幸去世,《化学试剂》编委会和编辑部发去唁电并敬献花圈,表示深痛哀悼。   2009年6月黄宪教授在上海主持《化学试剂》编委会会议   中科院院士、有机化学家黄宪   黄宪院士1933年12月出生于江苏扬州,1951年毕业于江苏省立扬州中学,1958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化学系 1958年任原杭州大学化学系助教,1981年晋升为副教授,1986年晋升为教授,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先后获“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   黄宪院士热爱祖国,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教书育人,治学严谨。在半个多世纪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中,他一直坚持在教学科研第一线,直至半年前罹患重病,才离开了实验室。即使在病重期间,他仍然关心学校的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他将自己的毕生精力奉献给了化学科学研究和教育事业。在教学工作中,始终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他培养的学生中有中国科学院院士、有年轻的长江学者,还有更多的从事化学事业的教授、工程师。他是一位受全国高校同行尊重、受学生爱戴的名师楷模。他于1983年组织编著出版的《有机合成化学》一书,成为高等院校及科研人员的重要参考书,在国内外产生了重要影响。他在1992年撰写的我国第一部《有机合成》统编教材,获1995年国家教委优秀教材二等奖。他的“追踪前沿严格要求,提高化学学科博士生质量的探讨和实践”项目获1997年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   黄宪院士是我国有机合成化学的开拓者,取得多方面创新性研究成果。他长期承担国家重大研究项目,潜心于有机合成新反应、新试剂和新方法的探索,发展了许多高选择性的有机合成方法学,推动了有机化学的发展。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研究论文近400篇,获多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上世纪90年代后期,他在自己原创性工作的基础上开展了独特的固相反应和组合化学的研究,开发了多种杂环化合物的固相合成,并建立了杂环化合物分子库。   黄宪院士对浙江大学的化学学科建设与发展倾注了满腔热情与大量心血。该学科2007年被评为国家一级重点学科,成为国内有重要影响的学科之一。浙江大学党委书记张曦在告别辞中说,黄宪院士的逝世,不仅是浙江大学的重大损失,也是我国化学界的教育界的重大损失,他的高尚品德和道德风范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和敬仰。
  • 化学科研几十载,尽担当与忠诚 - 记有机化学家戴立信院士
    戴立信(1924年—)  戴立信,著名有机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24年11月13日出生于北平,1947年国立浙江大学毕业。1953年进入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现任有机所研究员、有机所学术委员会和学位委员会顾问、金属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上海化学化工学会名誉理事长。曾任生命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元素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曾两次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002年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化学奖。①2007年浙江大学校庆时几个当年老同学的合影,左起顾以健、李政道、任知恕、戴立信、张友尚。  自20世纪50年代至今的60多年中,戴立信为中国有机化学的创新发展殚精竭虑、鞠躬尽瘁。早期,他从事金霉素的化学和提取,改进的提取工艺曾用于工业生产。他还参与全合成研究,提出用不对称合成方法确定金霉素的绝对构型,推动了研究工作的进展,由于国防任务的需求,全力投入硼氢高能燃料和氟油研究的组织工作。他曾参与全国火箭推进剂研究规划。曾向国家建言硝基胍炸药研制,后列入国家规划 曾参与高空摄影胶片的攻关 曾独立开展了硼氢化反应拓展和碳硼烷研究。1984年,他积30年科研和科技管理之经验和悟性,高瞻远瞩于国际化学发展动向,选择了对医药、农药、材料科学和生命科学有重要影响的金属催化不对称合成研究,成为我国在这一新领域的开拓者之一。他取得的一系列科研成果,带动了手性研究在中国的发展,为此2014年手性中国学术会议授予他终身成就奖。他联合数位院士共同撰写了两份关于绿色能源和聚烯烃工业创新发展院士建议,表现出超前的科学思维和远见。后一建议在唐勇院士等人的努力下已得到很好的实践,这方面的研究还有多项产品正在发展中。戴立信着手不对称合成等国际前沿科学命题研究,不到十年便确立了他在有机化学领域的科学地位,成为上海有机所第十位中科院院士,为我国老科学家学术成长史写下出彩的一页。  戴立信几十年的科研生涯,记载了一位化学家的科学担当和科学忠诚。②2012年在Scripps研究所和Barry Sharpless、余金权教授进行学术交流。     成长:幼怀化学梦,浙大得真传  戴立信的青少年时代是在日寇侵略的战乱中度过的。1937年9月,他随父母由北平逃难上海,先后入读几所中学,于1942年由三育中学高三毕业。当年在三育中学兼课的一位交通大学桂姓讲师讲授的化学课十分贴近日常生活,生动有趣,还穿插着不少有机化学的知识,让戴立信非常着迷。后来他入读沪江大学化学系,与桂老师的化学启蒙颇为相关。  抗战开始后,上海的公办国立大学多已迁往外地,戴立信留在上海读书,考入私立沪江大学。起初,有美国教会背景的沪江在租界内的校园尚能保持一点平静,不受日军之扰。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沪江大学也不得太平。此时,支撑家庭的戴母审时度势,同意让戴立信随表姐由沪去渝,戴立信于1943年4月抵达陪都重庆,经教育部批准,在同年9月进入西迁贵州的浙大借读化学系一年级。③戴立信与汪猷(中)、黄耀曾(右)合影。      ④戴立信与妻子董竹心、女儿戴敬。  浙江大学师生由竺可桢校长率领,于1937年11月11日由杭州西迁,经四次易址,于1940年1月在贵州的遵义、湄潭和永兴安定下来。不愿在日本帝国主义刺刀下屈辱求存而行程2600公里的浙大西迁壮举,被誉为“文军长征”,鼓舞着全体浙大师生和在抗战时期来自国内外43所大学、17个学系包括戴立信在内的394名借读生们抗日救国的民族气节,激励着高昂的教学、科研和学习的热情。戴立信入校时期,浙大的教学和科研水平居国内乃至国际的第一流水平。其中数学系有苏步青、陈建功,物理系有王淦昌、束星北、卢鹤绂,生物系有贝时璋、谈家桢,化学系有王琎、王葆仁,加上气象大师竺可桢,名教授们的声望和研究工作为浙大迎来了“东方剑桥”的美誉。求知欲望十分强烈的戴立信似海绵吸水,全身心地接受着大师们的教诲和科学风范的感染,尤其是科学人生恩师王葆仁院士在长达两年的有机化学理论教学和实验中的言传身教,为戴立信的科学成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王葆仁(1907—1986)是新中国第一代有机化学家,1941年至1951年任浙江大学化学系主任,后参加筹建中科院上海有机所任副所长至1956年。在有机所期间,他建立了新中国最早的高分子化学组,研制了我国第一块有机玻璃,第一根尼龙纤维等等,所以他和戴立信有着浙大师生之情和有机所同事之谊,先后有过六年之久的导师之缘,这是戴立信科学生涯的幸遇。  王葆仁先生开设的有机化学课在每学期要进行三次不通知的小测验,每次测验均在80分以上的学生,则可免予大考。测验的题目确实很难,戴立信平时学习扎实,是全班少有的大考免试者。今年92岁的戴立信每忆及此事,仍流露出自豪之情,他曾连续三学期,经历九次有机化学课程测验,因高分而豁免全部有机化学课大考,此事足见他对王老师的敬重和王老师对他的赏识。  在浙大四年,戴立信领教了多位化学名师的科学风范。其中有曾任中央研究院化学所所长、浙大化学系主任、浙大代校长和中国化学会发起人之一的王琎(季梁)的分析化学课程 有中科院原院长卢嘉锡的物理化学课程等,卢在1946年曾任浙大化学系主任。  浙大外语学科教授、王琎的夫人德梦铁讲授的德语课,常穿插诗歌,使同学们多能牢记,也使戴立信在进入有机所后,能顺利接触当时很重要的德文文献,因而得益匪浅。在浙大的一年级至三年级都是在贵州度过的,并且他们几个从上海来的同学(如李政道、顾以健等)都是在校外租房住宿的,因而能专心读书。每晚,他们六、七个人围着一张方桌,共用一盏明亮的煤油灯,埋首用功,孜孜不倦。戴立信回忆说,李政道当年学习分外勤奋,很好的带动了大家的学习积极性。至于集体宿舍则环境比较杂乱,学生们只能用几根灯草点燃的油灯,足见那时浙大求学环境的艰苦。三年级时以及1946年浙大迁回杭州后,戴立信有机会参加了更多的学生运动,开始接受革命洗礼,从而逐步坚定了自己的信仰。  启航:扎根有机所,盛世壮志酬  1947年由浙大毕业后,戴立信担任过中学代课教师。在钢铁厂做化验。解放后担任过上钢公司的秘书科长和华东矿冶局劳资科长等非科研性质的工作。1953年,中央出台了“技术归队的政策”,戴立信应召到中国科学院报到。于当年6月分配进了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在这所中国有机化学家的摇篮里,辛勤工作至今63年。在首任庄长恭所长和老一辈科学家的指导下,戴立信以其踏实勤奋、真诚坦率和学识扎实的工作表现,赢得大家的欢迎。  对他很赏识的汪猷(1910—1997)院士,1922年至1926年在浙江甲种工业学校(浙大前身)应用化学科就学,1937年获得慕尼黑大学理学博士学位,他是中国抗菌素研究的奠基人之一,1955年入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是有机所最早的一批中科院院士和新中国第一代化学家。戴立信对这位浙大的老学长在科研和领导工作中表现的求是精神,观察细微。戴立信回忆说:“每天一早,汪先生就像医生查房,到各实验室在实验桌旁与研究人员谈话,检查科研进度并对科研工作及下一步设想不断提出问题,直到回答不出才走向下一个人。”如此深入工作使他对每项课题和每个科研人员的情况了如指掌,也促进了科研人员的深入思考——汪先生就是用他从德国带回的严谨作风教育科研人员求真求实的。戴立信视汪猷学长为他的科学人生恩师。接受老师的言传身教,他始终将汪猷先生“一旦功成千锤炼,不经意处百年愁”的14字箴言作为自己科研工作的座右铭,保持勤奋、努力和严谨求实的科学作风。  进有机所后,就开始协助庄长恭所长搜集有关高分子研究的文献,如有机玻璃单体的生成机理以及甲基丙烯酸甲酯、尼龙单体的聚合机理等。当时有机所开拓的两个新领域是高分子和抗菌素,庄先生作为所长,也不断学习,掌握最新科学知识。他的钻研和求真务实的精神给戴立信以很深的教育。之后,他参加了黄耀曾领导的金霉素科研组。黄耀曾对化学的挚爱及工作热情也给他很深的影响。有一次黄先生接受一项任务,要从半张纸的字迹上破解出密写剂的成分并找出显影的方法。只见黄先生苦思冥想,不断使用各种实验方法进行破解,当他最终得到理想目标时,戴立信再次见到了黄先生喜溢言表、极度欢欣的表情。黄先生十分重视基础研究,也不放松实际应用,黄趣称它们为“两个口袋”,并且在两个方面都作出了巨大贡献。戴立信在这方面深受教诲并称,耀曾师达到的高度极难企及。  1960年,戴立信曾从事高能燃料等国防任务的科学组织工作,也进行过有机硼化学的研究,诸如α 、β 不饱和醛酮的硼氢化反应,高级硼烷的衍生化反应,碳硼烷的合成及转化等。上世纪60年代后期,“文化大革命”开始后科研工作处于停滞状态。  戴立信在浙大学习期间,有机化学的成绩虽然很好,但他进入有机化学研究所,就深感知识不够用了。当时上海有机所学习气氛浓厚,除了政治学习外,所领导还组织大家进行业务学习,学习新文献、新概念、新理论。几位年青科研人员在学习中接触到一个新的立体化学概念——构象分析,例如一个脂环六元环有船式、椅式构象,不同的构象对反应性有不同的影响。这是英国专家Barton等在上世纪50年代初开展的新工作。这些年青人注意到构象概念的重要性,很快把其中最重要的文献翻译出来,一本《有机化学中立体化学的新发展——构象论述选译集》,在1957年出版。之后,在黄耀曾领导下,又翻译了纽曼的立体化学经典著作《有机化学中的空间效应》,在1964年出版。他们感悟到学习一部书并把它翻译出来是深读的好途径。这也给戴立信在起步阶段打下的良好基础。由于构象概念的重要性,1969年Barton和Hassel两人获诺贝尔化学奖。几年后,苏联专家来访时,有机所专家用构象概念解决了他们的科学困惑。所以,通过学习有机所科研人员的总体水平很高,学术气氛浓厚,曾有一位年轻人纠正了链霉素构型研究中的一个错误,还有一位年轻人合成了国际上认为很难合成的链糖。戴立信能在有机所科研启航,有机所的学术氛围、科研经验和达到的科学高度,都激励他迸发出超常的学习和科研热情。  高度:合成不对称,开环环氧醇  1984年戴立信进入精力充沛的花甲科学壮年。他以一位成熟的科学家的敏锐目光,瞻瞩国际科坛发展的风云变幻,迅速捕捉到金属有机化学的发展前景,果敢地选择了金属催化的不对称合成作为科研课题,把科研水平提升到相应的科学高度。  不对称合成又称手性合成。手性是自然界本质属性之一,在生命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具有典型意义的是一种手性药物的不同异构体,具有截然不同的药理作用,这就要求手性药物合成中尽可能保证高纯度、单一的手性异构体。以不对称合成为基础的手性技术,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便成为国际化学界竞争激烈的重要科研热点,至今仍方兴未艾。戴立信和黄量院士共同主持的“手性药物的化学与生物学研究”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确定为“九五”重大项目,其研究成果开创了化学领域的新局面。之后,戴立信开展环氧醇开环反应研究,以及用于氯霉素和三脱氧氨基己糖全部家族成员的不对称合成,铑催化的芳基乙烯的不对称硼氢化反应等多项新合成方法的研究 立体选择性地合成官能团化的小环化合物和含平面手性配体的合成及应用研究。戴立信率领他的科研团队,在十年不到的时间内取得不对称合成领域的多项重要成果,在国际化学界产生广泛的影响。法国学者H.Bloch和Metzner、英国V.K.Aggarwal教授多次在国际化学期刊,介绍戴立信的成就,评价他们发现的合成方法的重要贡献。他们发展的多项选择性反应已为国际化学界重要的工具书选用,其中有March的高等有机化学教科书以及《有机合成大全》《有机官能团转化大全》《金属有机化学大全》和《杂环化学大全》等。他被邀请在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盟(IUPAC)系列会议作特邀报告5次。  戴立信的科学成就,奠定了他在国内外的科学地位。我国竞争IUPAC第19届国际金属有机化学学术会议和第7届国际杂原子会议在上海召开,均获成功。他和钱长涛同为前一会议的两主席,和唐勇同为后一会议的两主席。1993年秋,戴立信入选中科院院士,时年69岁。“六十岁学吹打(戴之趣语),七十岁成院士”,这段经历在中科院院士成长史中尚不多见。  传奇:桃李满天下,人在性情中  戴院士坦诚低调,待人和蔼可亲,他一生奉行求实治学和豁达做人的原则。他在当选中科院院士后说:“我能成为有机所第十名院士,有几个重要的机遇。一是1984年汪猷先生让我回实验室从事金属有机、有机合成研究,当时正是我国由总设计师主政而带来的科学春天,是科研环境非常好的时代 二是国家建立了研究生制度,我有幸得到一批有才华又非常勤奋的年轻人(指戴的学生们)和我一起从事科研,他们给了我很大的帮助。三是我能在1953年技术归队,进入学术氛围很浓的上海有机所。老一辈科学家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从当时的化学研究中心的欧洲带回来好传统,50年代从美国带回来的新知识和科学思维,都给我很多教益 老、中、青科研人员的团队合作,鼓励我在科学上的成长。”在他高度概括而又朴实的讲话中,他对有机所、前辈科学家和他的团队的感恩之情,经常溢于言表。  出于对哺育他求是精神的浙大母校,对生活和工作63年的有机所,对恩师、导师们的栽培和对给他一生机遇的太平盛世的感恩,除在科研方面赶超先进外 ,他把满腔热情倾注于对研究生的培养。他一生指导的38名博士生、3名硕士生都成为科研骨干和学术带头人。他喜爱并常引用《中庸》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所说,认为这是对治学全过程的极好描述。他也喜欢李政道所说的“学问学问就是要学会去问”、爱因斯坦的“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的科学名言。多年来,他一直鼓励研究生在听完学术报告后要积极提问,这样才能认真听,深入想。  戴院士性格开朗、豁达大度。经历政治运动中的逆境、生理的病患和亲人的离别,他都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平复,坚强地着眼未来,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愿望来调节自己的心态。他是一位有着67年党龄的科学工作者,也是位集党性、科学性和中国传统知识分子人性为一体的性情中人。  过去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的科学家,多数在60至70岁的年龄段,他们至少在科研上至少奋斗了30年以上,戴立信全天候从事有机化学工作不到10年而成名,可曰传奇。  今年92岁的戴院士,依然在工作日到上海有机化学所上班,参加科学讨论会并做些力所能及的事。90岁前后,他先后与侯雪龙、丁奎岭两位教授分别编著了由WILEY-VCH出版的Chiral Ferrocenes in Asymmetric Catalysis和Organic Chemistry Breakthroughs and Perspectives两本英文专著,最近他还在审校一本题为《大蒜的化学》的译稿。基于对化学的热爱。他有时会因废寝忘食工作而累倒,但在医院略加调理后又会周而复始、坚持己见。为此,所里同事和他的亲人有时会用善意的谎言让他少参加一些科研活动,但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戴立信对“做好的有机化学”以及追求绿色化学的信念始终矢志不渝,实可谓“衣带渐宽终不悔,望百弄潮听涛声”。悔,望百弄潮听涛声。”
  • 因实验室事故 美有机化学家被暂缓起诉
    Patrick Harran(左)   在美国,Patrick Harran是首个因实验室事故而面临刑事指控的有机化学家。近日,他和执法官员达成了一项暂缓起诉协议,这也许可让其避免公开审判和被关进监狱。   对Harran的指控来源于2009年的一次实验室事故。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 23岁的学生Sheharbano Sangji在导师Harran的实验室做实验时发生火灾,造成其三度烧伤,18天后死亡。   当时,Sangji在把一个瓶子里的叔丁基锂抽入注射器时,活塞滑出了针筒。这种化学制剂遇空气立即着火,而Sangji当时并没有穿防护服,结果全身遭到大面积烧伤。   2011年,洛杉矶地方检察官判决Harran有罪。6月20日,洛杉矶高等法院法官George Lomeli批准了暂缓起诉协议。协议规定,Harran需要向Sangji接受治疗的烧伤病房支付1万美元,设置实验室安全培训课程作为其所教授的有机化学课的一部分 告知即将入学的UCLA新生实验室安全的重要性 在医院进行800个小时的与教学无关的社区服务。   如果Harran违反协议中的条款,该案件将进行法律审判。如果他履行了所有条款,5年后指控将被撤销。   Harran并不承认有罪。他在一项声明中说:&ldquo 我无法用语言表达对Sangji一事的痛心,她是我非常喜爱的学生。Sangji在实验室所遭遇的无疑是非常可怕的&mdash &mdash 她尽管年轻但非常有才华,有非常光明的未来,所有人都很难接受这一悲痛的事实。&rdquo   Sangji的家人认为该协议对Harran是非常轻微的处罚。Sangji的姐姐Naveen Sangji表示,洛杉矶地区检察官放弃上诉却和Harran达成协议的做法,没有为Sangji寻求应有的公平,全家人对此非常失望。   Naveen Sangji说:&ldquo Harran没有为Sangji提供必要的训练和指导,却让Sangji执行一个如此危险的实验,他没有履行应该尽到的义务,甚至对此事毫无悔改之意。我们不了解,为什么法律允许这样的人继续掌管一个实验室。&rdquo
  • 中国科学家获有机化学领域国际重要奖项
    p   有机化学领域最有影响的国际奖项之一、2020年“亚瑟· 科普学者奖”(Arthur C. Cope Scholar Awards)日前揭晓,西湖大学理学院化学讲席教授邓力成为获奖者之一。美国化学会主席Charpentier博士(音译:沙彭蒂耶)给邓力教授发来的贺信中称,邓力在有机小分子催化领域中取得重大突破,即对弱键催化概念的建立和发展所作出的原创性贡献。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有机化学家丁奎岭院士表示:“有机小分子催化自2000年以来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是一个非常值得期待的研究领域,而邓力是这个领域的开拓者和引领者之一。” /p p   西湖大学邓力实验室助理研究员罗济生介绍,催化剂具有大大加快化学反应发生甚至创造全新反应的魔力。它能够帮助我们更快地创造新功能分子,例如抗癌药物,也可以让我们廉价而节能地大规模生产功能分子,降低或消除对环境的污染。传统的化学催化剂是含金属的小分子,依赖于金属形成强健的能力来促使化学反应的发生。而自然界原本就存在一种最强大的催化剂——人类体内的生物酶。它可以促使人体内各种化学反应发生,把食物分解成营养物质,使细胞产生能量等等。并且它只需通过温和的弱键作用,就能“催生”化学反应按照我们生理需要快速而精准地发生。 /p p   邓力团队一直在寻找这样一种自然而高效的催化剂。2000年,他们发现一类不含金属的天然产物金鸡纳碱,经过简单转化后所得的衍生物,可以有效地催化重要的有机化学反应。通向新世界的大门就此被打开。此后,他们模仿生物酶中常见的协同弱键催化模式发展更高效的有机小分子催化剂,成功开发一系列新催化剂及新反应,被世界各国的有机化学家们广泛应用。近年来又研究发明了一系列接近生物酶效率的新型有机分子催化剂。丁奎岭称赞:“邓力模拟生物大分子酶的催化过程,取得了多项原创性学术成果,使化学小分子作为催化剂的效率实现了几个数量级的提升,这是惊人的进步,将该领域的研究水平推到了一个新高度。” /p p   罗济生说,基础科研领域的发展往往会带来“不可想象”的连锁反应。邓力团队的研究成果已成为有机合成化学的新知识,不同领域的开发应用会带来不同效果。比如在医药领域,弱键协同催化可以让制药成本更加低廉 在化工领域,可以大幅度减少环境污染。邓力发明报道的催化剂和化学反应已经被应用于工业界,很多催化剂已经授权给知名试剂和大制药公司使用。 /p p   “亚瑟· 科普学者奖”创立于1986年,每年分三个类别评出10名优秀获奖者,表彰他们在有机化学领域的重要原创性贡献。历届获奖者包括巴里· 夏普莱斯、罗伯特· 格拉布斯等诺贝尔化学奖得主。 /p
  • TCI将参加第九届全国有机化学学术会议
    中国化学会第九届全国有机化学学术会议定于2015年7月28-31日在长春隆重召开。本届会议由中国化学会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办,东北师范大学和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承办,吉林大学和延边大学协办。大会将邀请有机化学及相关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结合有机化学及相关科学领域的新成就进行广泛深入的交流,为有机化学工作者和企业界提供一个高水平的交流平台。 作为全球领先的化学试剂生产商之一的TCI,届时也将参加此次盛会。展位号为27和28号,欢迎各位专家学者莅临指导,展位现场可免费领取产品目录和特色产品单页,TCI试剂代金券以及参与微信互动抽奖活动,多种精美礼品等您拿。 活动时间:2015年7月29日-2015年7月31日 活动地点:东北师范大学逸夫楼 了解TCI更多信息,欢迎关注TCI官方微信:TCI_chemicals。 关于TCI: 东京化成工业株式会社,即Tokyo Chemical Industry,简称TCI,是一家全球领先的化学试剂生产商和销售商,成立于1894年。在中国,美国,欧洲和印度均设有分公司。梯希爱(上海)化成工业发展有限公司是TCI在上海化学工业园区设立的独资子公司,为中国的化学家提供TCI制造的24,000多种特殊有机化学试剂,同时也接受新的有机化学品及各种中间体的委托合成。TCI在中国有上海和天津两大仓库,京津冀、江浙沪地区可24h内到货。 TCI的宗旨是,用高品质的有机化学试剂服务于各行各业的研究和开发,为中国的化学产业和社会的发展作贡献。
  • 沉痛悼念无机化学家、化学教育家、南开大学教授申泮文先生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7/insimg/f0f21b38-5e98-4a49-ad7f-e45039aff00d.jpg" title=" 111.jpg" / /p p   他是无机化学家和化学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南开大学化学系教授。他执教无机化学基础课逾40年,编写和翻译化学专著多种。他长期从事无机合成和金属氢化物化学研究,为创建南开大学新能源材料化学研究所、南开大学化学系应用化学研究所奠定了基础。他就是学生们最最敬爱的申泮文先生。2017年7月4日凌晨,申先生走完了他的一生,在天津病逝,享年101岁。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7/insimg/15d7206f-e330-4280-a398-4e5d4f9f0989.jpg" title=" 222.jpg" / /p p   申泮文先生在无机化学领域和金属氰化物研究领域做出了突出贡献,历任南开大学化学系教员、讲师、副教授 第一任无机化学教研室主任 山西大学化学系副教授、教授、系主任 南开大学元素有机化学研究所副所长 南开大学化学系教授。他一生活跃在教学研究第一线,以70余卷册、4000余万字的著作,成为我国最高产的化学家。 /p p   申老是执教无机化学基础课时间最长的化学家之一,他善于总结教学经验,吸收无机化学发展的新成果,不断更新和充实教学内容,撰写和翻译出版了计60余卷册、1500余万字的无机化学教科书和专著。他总是着眼于全国,着眼于专业建设和无机化学新发展,扎扎实实地搞好教材和师资队伍的建设,同时又通过自身的教学实践和南开大学化学系无机化学教研室的建设不断探索改进和提高无机化学教学的各个方面。除无机化学研究外,申老还在国内率先开展金属氢化物的科学研究,成果深受国内外同行的重视和好评,部分成果已成为863高技术的基础,得到开发应用。申老经常说,科学研究不应该满足于发表论文和取得实验室技术成果,应一杆子插到底,转化成生产力。他自己的科研工作也正是这样做的,取得了又开花又结果的效果。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7/insimg/67cf61c0-3520-4867-b7c8-cce4d6ea73fb.jpg" title=" 333.jpg" / /p p   申老的一生同南开有着不解的情缘,在“允公允能,日新月异”的校训指引下,他认为学生应有“爱国爱群之公德,与服务社会之能力”。自1980年以来,他以政协提案和发言、接见记者、写建议和文章等形式论述了他的教育主张。他认为大学应办出自己的特色,张伯苓培育“南开精神”的教育思想是一笔宝贵财富,不应任其湮没,而要予以发扬,并以自己的勤奋和业绩,以自己的一言一行,传播着南开精神。 /p p   在同事、学生眼中,申先生永远保持着一颗年轻的心。他80高龄开始学电脑,并将计算机技术运用到科研和教学,85岁时凭借《化学元素周期系》多媒体教科书软件,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007年1月,年过九旬的申泮文老院士追赶时代的步伐,在网上开设了个人博客。这位耄耋之年的网络写手,只要身体条件允许,就经常更新博客的内容。为了实现自己的教育强国理想,这位著名的化学家将博客取名为“申泮文教育家博客”,通过互联网宣传南开大学和自己的教育理念。 /p p   先生走了,但他为我们留下的精神财富必将永垂千古,指引与激励着我们不断向前! /p p   哀悼!致敬!祝先生一路走好! /p
  • 湖南大学有机化学岳麓高峰论坛成功举办
    2023年3月26-28日,湖南大学有机化学岳麓高峰论坛在湖南长沙隆重召开。本届论坛以推动湖南大学有机化学学科的发展,促进青年教师成长,凝练学科研究方向,培育新兴、有突出发展潜力的学科增长点为目标,由湖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化学生物传感与计量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办。岛津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岛津”)积极参与,并在论坛首日发表报告。会议首日设一个主论坛,次日设三个分论坛,程津培等近10位院士,近60位杰青,共超200余人参会,围绕有机合成方法学、金属催化、不对称催化与合成、金属有机化学、功能有机材料等前沿领域,共同探讨有机化学的研究现状、热点问题和面临的挑战。大会在化学化工学院王双印书记的主持下拉开帷幕,蒋健晖副校长致欢迎辞,化学化工学院张晓兵院长做化学化工学院介绍,林国强、黄乃正、涂永强、谭蔚泓、马大为、王梅祥6位院士分别在首日做大会发表。岛津发表岛津中国创新中心冀峰女士在会议首日做了题为《岛津创新技术及特色应用简介》的报告。岛津中国创新中心以大健康为主题进行布局,聚焦临床与诊断、科研与组学、营养与安全、生物与制药、环境与能源五大板块,是将化学家的科研成果转化为应用产品的孵化平台。抗生素新药申报环节中聚合物的结构鉴定需求日益突出。除聚合物杂质外,β-内酰胺类抗生素由于生产工艺的特殊性引入诸多杂质。岛津与北京新领先医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合作开发《抗生素数字化标准品谱图库》,可大幅缩减药物研发周期,降低药物研发成本,为相关医药研发机构建立药品质量标准提供参考。本中心搭载的特色中心切割二维色谱杂质鉴定系统,二维使用岛津(上海)实验器材有限公司(简称:SGLC)ReDual&trade AX-C18 和ReDual&trade SCX-C18混合填料色谱柱,成功实现一维流动相中常见离子对试剂和无机盐的在线去除,解决了以离子对试剂为流动相的杂质鉴定难题。此外,冀峰女士还介绍了本中心自主搭建基于探针电喷雾DPiMS的活体检测平台和3D成像平台及其在甲状腺肿瘤良恶性判定中的应用。岛津单四极杆液相色谱质谱仪LC-2050具有高速、高灵敏度、省空间的优点并搭载新开发的Mass-it功能,是有机合成反应监控的有力工具。岛津iMScope QT成像质谱将显微镜观察和质谱成像技术融合,从而实现定性、定量、定位的整体流程,在药物空间分布研究、病理学研究和中药炮制工艺优化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会议期间,部分专家学者莅临岛津展台,与岛津人员交流就仪器需求、应用解决方案等内容进行了沟通交流。大会合影本文内容非商业广告,仅供专业人士参考。
  • 著名化学家陈茹玉院士逝世
    原天津市政协副主席,著名化学家、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南开大学教授陈茹玉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12年3月11日3时45分在天津逝世,享年93岁。   陈茹玉简介(来源:中国科学院官网)   陈茹玉 有机化学家 1919年9月24日生于天津,籍贯福建闽侯。1942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化学系。1952年获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博士学位。1956年回国,任南开大学化学系教授。南开大学元素有机化学研究所教授,曾任该所所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等职。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多年来主要从事有机磷化学及农药化学的教学与科研工作。自20世纪60年代至今研制了除草剂1号、燕麦敌2号、矮健素等多种新农药,创造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在具有抗癌、抗病毒、除草等活性的有机磷化合物的合成研究中取得了重大成果。编著《有机磷化学》等专著6部。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天津市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等。
  • 清明节追思:那些不能忘却的分析化学家
    p    strong 仪器信息网讯 /strong 又是一年清明雨,分析测试界的已故专家名单上,又添了不少名字。他们的身份,或是为人敬仰的业界泰斗,或是蔼然可亲的师长前辈,或是并肩作战的袍泽弟兄......当故人远去,留给分析测试行业的是无尽的伤感与思念。在这吹面不寒杨柳风的清明时节,谨以此文纪念那些逝去的分析化学家。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title=" timg (2)_副本.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4/noimg/d28dfad0-01f4-4c33-bc1b-13acbcbe9ef5.jpg" / /p p   strong  卢佩章院士:中国色谱分析的先驱者 /strong /p p   我国著名分析化学家,中国色谱分析的先驱者之一,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卢佩章院士2017年8月23日13时25分在大连逝世,,享年92岁。 /p p   卢佩章院士,我国第一台体积色谱仪的设计者。他开创了中国色谱科学,被誉为“中国色谱之父”,为色谱技术在我国的发展和国民经济建设的应用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为国家培养了一批杰出人才,多名学生已成为具有国内外重要影响的学术带头人。中国的色谱事业从无到有,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已跻身国际一流。作为先驱者,卢佩章院士曾无限感慨地说:“我只是集体中的一个兵,一个小兵,成绩都是集体团结协作,开拓进取的结果,我不过是尽到了一个分析工作者的责任而已。”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title=" abd4bc86-13e4-4747-b714-9a3bf9779294_副本.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4/noimg/1043f816-cf4f-4c0a-a563-77d8c197c003.jpg" / /p p    strong 袁承业院士:中国萃取剂化学之父 /strong /p p   中国共产党党员、著名有机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员袁承业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18年1月9日22时17分在上海与世长辞,享年94岁。 /p p   袁承业院士长期从事萃取剂化学和有机磷化学研究,是中国萃取剂化学研究的奠基人之一。他急国家所急,建立并领导核燃料萃取剂研究组,解决我国国防工业急需,为发展中国的原子能工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他结合中国有色金属资源综合利用研究,取得了一批有重大经济、社会效益的成果,为保护我国的有色金属资源作出了不懈的努力 他在具有生物活性有机磷化合物的设计与合成方面有独特的建树。为我国培养了一批有机化学人才,为我国有机化学发展、“两弹一星”研制和国民经济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title=" e48bf693-e4d9-4365-ac57-2a710163484c_副本.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4/noimg/2b8d9b72-3f5d-45d8-b208-db65c58a469d.jpg" / /p p   strong  苏锵院士:一生致力稀土事业 /strong /p p   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著名无机化学家,第八、九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山大学化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苏锵因病于2017年2月17日4时50分在广州逝世,享年86岁。 /p p   苏锵院士长期从事稀土化学和物理研究,对稀土的分离和性质变化规律的探寻、稀土材料的研制与应用做出突出贡献,是中国稀土研究的开拓者之一。苏锵院士深知科学的进步离不开传承和发展,长期致力于人才培育,鼓励年轻人不仅要“青出于蓝胜于蓝”,还要“帅出于师优于师”,要有创新意识,打破成规,先后指导、培养了数十名硕士、博士和博士后,桃李满天下。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title=" 彭少逸_副本.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4/noimg/f565531d-0ad1-4d31-884a-9164d583d6dc.jpg" / /p p   strong  彭少逸院士:著名催化科学开拓者、色谱学者 /strong /p p   中国著名燃料化学家、催化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化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名誉所长彭少逸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17年5月6日凌晨0时29分在美国洛杉矶与世长辞,享年100岁。 /p p   彭少逸先生是我国最早从事色谱研究的人员之一,同时又是我国催化科学的开拓者之一。他创立了柱内显色指示剂快速测定油品中烃类组成的色谱方法和薄层吸附剂快速分析气态烃的色谱方法,开创了催化新材料和多项催化动态分析的研究,并取得多项理论性和应用性成果,在国内外产生深远影响。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title=" 55b42b6e-f2f5-4585-af6c-447d66fff604_副本.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4/noimg/c847fbdf-e4a5-454f-b8ae-2a3e31cc9463.jpg" / /p p    strong 田颂九:为药品检验事业默默奉献 /strong /p p   我国药物仪器分析学家田颂九研究员因病医治无效,2017年9月26日于北京友谊医院与世长辞,享年76岁。 /p p   30多年来,田颂九研究员在中药的仪器分析检定领域及党政管理等工作中做出了突出贡献。曾任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党委书记,兼任中国药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药物分析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和编辑出版工作委员会主任,一生为发展我国的药品检验事业和药品监督管理事业默默奉献。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title=" a10c0c95-38c8-45fa-88e8-9d51bf4db305_副本.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4/noimg/712c5c0e-4daf-4b58-bac0-e1be4d7218bf.jpg" / /p p    strong 辞别著名药物分析学家:张正行 /strong /p p   中国药科大学张正行教授,著名药物分析学家、博士生导师,于2017年3月25日因病逝世。 /p p   张正行教授将一生都奉献给了药学教育事业,成果丰硕。1980年代初,即独立开设了我国医药院校的首门“药物波谱分析”课程,紧跟光谱技术最新发展,自编适合医药教学和研究参考资料。带领研究生坚持研究近十年,攻克“黄杨宁”中药生物碱多组分的组成、体内代谢、和质量分析控制的问题 攻克具有重要国防意义的防辐射化学药物“利可君”的多组分工艺优化和质量控制的关键技术问题等等,不胜枚举,功绩卓著。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title=" 7cd33db2-4c7e-4210-becf-19359bc79cc1_副本.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4/noimg/46fb6e14-3d3c-418f-89cc-bd957219a749.jpg" / /p p    strong 缅怀清华大学化学系高分子所所长:石高全 /strong /p p   中国共产党党员,教育部长江特聘教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清华大学化学系高分子所所长石高全教授,因病医治无效,于2018年3月1日22时35分在北京不幸逝世,享年55岁。 /p p   石教授自1992年以来一直从事导电高分子材料/纳米结构以及单片石墨的研究,近年来在石墨烯的化学合成与功能化等方面从事了系列研究工作,特别是在石墨烯增强高分子复合材料,石墨烯修饰电极以及共轭分子修饰石墨烯等方面取得了进展。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title=" 曾云鹗_副本.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4/noimg/e87c5440-19bf-479d-ab18-2d04ba88c411.jpg" / /p p    strong 悼念中国稀土元素分析化学奠基人:曾云鹗 /strong /p p   著名分析化学家、稀土化学家和教育家,中国稀土元素分析化学奠基人,武汉大学化学系曾云鹗教授因病医治无效,于2018年3月1日21时26分在武汉逝世,享年103岁。 /p p   曾云鹗教授在分析化学,特别是在稀土分析化学领域有高深的造诣,他多次参加或率团参加国际学术会议。他多次出席由国家科委主持的“白云鄂博矿产资源综合利用”重要会议,并组织中青年教师参加全国和科研攻关和会战,承担与此有关的稀土分析重大课题,开展稀土分析中的新方法、新技术和新化学试剂的综合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有特色的重要科研成果。 br/ /p
  • 分析化学家荣获“有机地球化学终身成就奖”
    10月19日,从山东省青岛市十五届全国有机地球化学学术会议传来喜讯,长江大学地环学院王培荣教授荣获“有机地球化学终身成就奖”。校友、中国科学院院士王铁冠教授为王培荣致颁奖词,高度赞扬他在多环芳烃、轻烃和非烃的地球化学分析研究方面,作了大量引领性的创新性研究,并取得重要成果。  王铁冠院士在颁奖词中对王培荣教授的科研成就从两个大的方面予以了概括。  第一,王培荣教授从1970年起从事有机地球化学实验室建设与科研,是我国有机地球化学界在岗位上持续从事有机地球化学第一线实验研究工作时间最长的地球化学家。1984年国内引进亚洲第一台气相色谱/质谱/质谱数据系统(GC/MS/MS,又称“串联质谱”),他作为这台大型仪器实验室的负责人,多年保持仪器连续满负荷运转,完成大量国内样品的生物标志物分析,不仅有力地支持了“七五”、“八五”两个五年计划期间相关的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和国际合作项目的有机地球化学科研工作,而且以大量的实际分析数据为基础,1993年他在国内首创了第一套电子版石油生物标志物的质谱库,命名为《JH-生物标志物谱库》,并编写了生物标志物培训教材,正式出版了国内第1部《生物标志物质量色谱图集》工具书,并在北京、胜利油田和新疆油田,为石油系统举办推广生物标志物的培训班,这项工作成果荣获1994年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十大科技成果,并荣获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  第二、王培荣教授对多环芳烃、轻烃和非烃的地球化学分析研究,作了大量引领性的创新性研究,并取得重要成果。一是对于轻烃的分析与应用。1983年他在国内率先引进、开展罐装岩屑顶部空间C1-C7轻烃分析方法与地质应用的研究,并在南海西部公司推广应用。1984年获石油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996年以来,他总共设计、建成四个版本的烃源岩吸附烃分离装置以及C1-C12轻烃化合物定性鉴定软件,最近又初步实现了该装置与气相色谱仪或色谱-质谱仪的联机分析;除了一系列轻烃研究论文外,2011年他撰写、出版了《烃源岩与原油中轻馏分烃测定及其地球化学应用》一书。二是对于多环芳烃的分析研究。早在1986年王培荣教授在第三届全国有机地球化学学术会议上,发表了对15个系列105个多环芳烃化合物的色谱-质谱分析鉴定的论文和相应的保留指数,1993年相关成果收录于他的《生物标志物质量色谱图集》一书中。三是对于非烃的研究。王培荣教授在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中,完成大量国内样品中非烃类化合物色质分析工作。于2002年撰写、出版了《非烃地球化学和应用》一书,是研究非烃生物标志物重要的工具书。上述有关轻烃、多环芳烃、非烃的地球化学论著,均属国内第一部或唯一的一部专著。  据介绍,全国有机地球化学学术会议每两年举办一次,前14届共评选出三位终身成就奖,王培荣教授此次获奖,成为获此殊荣的第四位有机地球化学家。
  • 加速认知螺旋,实验室来了“机器化学家”
    走进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综合楼一楼,一条人工智能(AI)化学实验线正在进行测试。如果一切顺利,它将在今年上半年正式投入使用。一位博士生花五年时间才能获得的数据,在这里只需一个月就能完成。而且,实验不会受到个人的实验技术水平、心情好坏、数据偏好等影响,可以确保实验数据规范准确。人工智能驱动的科学研究(AI for Science)正在推动科研范式变革。AI在解放科学家双手、提高科研效率和准确性的同时,也在催生更多创新。在科学数据、算法、算力的支撑下,面向科研“第五范式”的智能化科学设施,将实现“AI科研助手+操作机器人+智能实验环境+可信多方协作”的高效迭代。常规实验观察高度依赖人的体力和经验,而基于AI算法的无人实验将颠覆这一切。比如这条由上海科学家研发的AI化学实验线犹如一位“机器化学家”,让人类专家告别简单劳动,将智力集中于最前沿的创新探索。而这种“身边的变革”不仅发生在化学合成领域,不少新材料、药物发现等领域的实验室都已经与AI融合相伴,一个全新的科研时代已然来临。告别摇试管、守仪器,节省三分之二的时间精力根据实验方案,称量取样、放入通风橱开始实验,再将样品送入仪器分析——实验数据在送达研究者手中的同时,也进入数据库。无需多时,实验分析报告就传到了研究人员手中。这就是AI化学实验线未来的工作模式。负责搭建AI化学实验线的上海有机所研究员左智伟觉得,实验线最大的优点之一就是可以把博士生从摇试管、守仪器这类简单重复劳动中解脱出来,“至少可以节省他们三分之二的时间和精力”。事实上,无论有机、无机材料,抑或生物制药,实验步骤具有相当的共通性,主要以取样、顺序加料、设定反应条件、分析实验结果为主。这些程序性事务正是机器所擅长的。之所以决定将引入AI这件事付诸行动,基于左智伟的一个粗略计算:五年学习毕业时,一名硕博连读生通常会有15本实验记录本,多的可能有30本。按每本100页计算,一般平均每页会有两条有效数据,那就相当于可以积累6000条反应数据。而AI化学实验线可以24小时运转,同时进行多个实验,只需一个月就能完成一个博士生五年的积累。从事热电材料研究的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陈立东研究员也有同样的感触。在国家科技部和上海市科委的支持下,上海多所高校与硅酸盐所联合开展了基于材料基因工程的新材料探索研究。得益于高通量计算、数据挖掘研究平台的建立,新型热电材料的筛选与性能优化的速度获得了成倍提升。科研提速的同时,实验室收获的还有宝贵的研究智力。在左智伟看来,科研“体力活”的大幅减少,可让实验室里的年轻人把更多精力投入到对科学问题的思考中。而且,有AI帮助,人类专家萌生的各种科研想法能够更快地执行,“预测—分析—改进—再实验”的认知螺旋式上升也会推进得更快。最为重要的是,年轻人的科研兴趣不会被枯燥重复的实验所消磨,这会吸引更多人投身科研,从整体上加速科技创新。从存量数据中“淘宝”,突破数据和算法瓶颈人类从事科学研究的范式一直在“迭代”。几千年前是经验范式,几百年前是理论范式,几十年前是计算范式,十几年前是数据范式,而今是AI范式。近年来,“AI for Science”正在引发一场科学革命。AI在预测蛋白质结构、自然语言学习上的表现,不断在社会上引发高度关注。在这股变革大潮下,科学家们最关心的是如何实现数据和算法这两大核心要素的突破。为发展AI化学,从2021年起,中科院上海有机所从国内外引进了多位青年人才,组成了20多人的研究团队,专攻AI驱动的有机合成。薛小松就是其中之一。“数据库是目前面临最大的难题。”他坦言,机器学习需要大量数据,应用也受限于数据。国外很久之前就开始布局科研数据库,在这方面有着丰厚的积累;相比之下,国内大量优秀论文发表在国外期刊上,有些“先天不足”。为此,左智伟正带领团队努力挖掘存量实验数据。毕竟,“发表论文只会用到一小部分数据,而且往往带有结果导向的偏见”。而实验过程中会对成千上万种新催化剂、新配体进行研究,从这些存量数据中“淘”到AI训练所需要的“宝”,概率相当高。同时,他们也期待实验线早日启动,因为AI实验所产生的大量数据,也可用来“投喂”训练算法模型。“计算除了需要数据输入,还需要给出算法、模型和判据。”陈立东说,早在十年前,国外就提出了“材料基因”的概念,而这正是如今“AI+材料”的前身,“可以说,材料就在那里,就看你用哪种工具去挖掘、去发现”。比如,北京科技大学谢建新教授就通过大数据挖掘,发现了一些传统合金性能最好的区域,使其长期以来未获突破的材料力学性能得到了进一步提升。AI加盟科研,科学家的发现意识比以往更重要“AI已这么能干了,还需要科学家吗?”面对这样的疑问,大多数科学家似乎并未惊慌失措。他们很清楚,AI是一种得力工具,可让更多研究者将智力集中于最前沿的创新。 大约十年前,中科院上海硅酸盐所研究员史迅的一位学生,在实验中无心插柳发现了一种“砸不碎”的半导体,具有金属延展性。后来,研究组发现其中蕴藏着一些新机制,可惜用传统试错的实验方法很难获得有效结果。于是,研究组运用高通量筛选的方法,很快得到了一批具有类似性能的材料。史迅认为,“AI+材料”还处于起步阶段,需要广泛的学科交叉来建立研究体系。目前,上海硅酸盐所已建立起了计算材料研究中心、材料基因研究中心,为所内外不同方向的研究团队提供合作平台,拓展人工智能与材料研发的融合场景。在迎接AI助手的同时,科学家愈发认识到“发现意识”的重要。不少研究者认为,在日常科研训练中,学生仍需要学会动手做实验,善于发现实验中的“秘密”。因为基础研究中的许多重大发现,往往就隐藏于“异常”的实验结果中。“有了‘机器化学家’,可能会影响学生对于实验的深刻理解,因为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被AI的加入屏蔽掉了,我们还需要找到其他训练方式来弥补这些隐性损失。”左智伟说,AI目前看来还无法主动思考实验过程中的机理,所以在为AI建立实验模型时,需要学生对科学问题的本质有更深入的了解与思考,未来一部分不具备独立思考能力的学生,很可能会被淘汰。
  • 两位化学家,荣获中国化学会最高奖!
    导读近日,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董绍俊、吉林大学徐如人荣获第四届中国化学会终身成就奖,该奖是中国化学会面向我国化学工作者设立的最高奖项,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所戴立信、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朱道本、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佟振合分别获前三届中国化学会终身成就奖。根据《中国化学会终身成就奖条例》,学会组织中国化学会奖励推荐委员会推荐第四届中国化学会终身成就奖候选者。经评审委员会审议,中国化学会奖励工作委员会决议,决定授予(按姓名拼音排序)董绍俊(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和徐如人(吉林大学)第四届中国化学会终身成就奖。中国化学会终身成就奖设立于2017年,是中国化学会面向我国化学工作者设立的最高奖项,授予长期致力于我国化学科研事业,成就卓著、贡献巨大,以及(或者)为中国化学会的发展做出杰出贡献的资深化学家。奖项每两年为一届期,每届授予1-2位获奖者。获奖者介绍董绍俊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授奖理由:为我国电分析化学的发展做出卓越贡献。”个人介绍董绍俊研究员,1952年北京辅仁大学毕业后一直在中科院长春应化所工作至今,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长期从事分析化学、电化学、电分析化学研究,特別在化学修饰电极和分子自组装、生物电化学及水质分析方面取得一批国际水平的研究成果。为化学修饰电极中国第一人,开启电化学界面研究从被动认识到理性设计的跃进。出版百万多字专著《化学修饰电极》和《光谱电化学方法-理论与应用》。将生物燃料电池与光化学催化体系结合,实现太阳能和生物质能同时转化为电能。出版“Biofuel Cells”专著(2024)。创新提出原位培养微生物膜/水质多参数原位监测。获国家自然科学奖3项,省部级奖11项,国际个人奖1项。获中国化学会电化学委员会中国电化学成就奖,分析化学委员会电分化学终身成就奖。出版专著、专论17部/册,发明专利60项、获中国发明专利优秀奖1项。发表SCI论文1000多篇,被引7万多次,H-指数129。连续10次跨20年(2002-2021)入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被聘为美、法、日三所大学的客座教授。曾任6种国际学术刊物的编委和顾问编委。在国际学术会议上作大会、专题和邀请报告100多次,在26个国家及香港和台湾地区讲学、报告100多次。培养100多名研究生,优秀人才辈出。多次被评为全国优秀博士论文指导教师。徐如人吉林大学“授奖理由:为我国和国际分子筛多孔材料化学的发展做出卓越贡献。”个人介绍徐如人,中国科学院院士,无机化学家,国际著名分子筛与多孔材料学家。我国“无机合成化学”学科的创建者与奠基人,水热合成化学的开拓者。40年来他开拓新合成路线,打破了微孔晶体结构类型、骨架元素与基本结构单元的传统观念,引领了分子筛化学发展史上的第三个里程碑,率先在国际上提出分子筛的结构设计方法与定向合成路线,为国际上分子筛与多孔材料科学与应用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出版了系列经典教材和专著。在国际上首次提出“现代无机合成化学”和“凝聚态化学”科学体系,并应Elsevier的邀请出版了《Introduction to Condensed Matter Chemistry》专著。 1952年从上海交通大学化学系毕业,参与创建东北人民大学(吉林大学前身)化学系。1984年被聘为吉林大学博士生导师。1985年至1990年任吉林大学化学系主任。199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领导创建了教育部“水热合成开放研究实验室”并担任首任主任,后该实验室发展成为无机合成与制备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2003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4次,国家教委与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3次,1995年获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化学奖,1998年获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和模范教师称号,2016年获首届“吉林大学终身成就奖”,2017年获首届“中国分子筛终身成就奖”。培养了3名中国科学院院士、2名国家级教学名师在内的一大批无机合成化学领域杰出人才。 2017年9月16日,吉林大学71周年校庆之际,徐如人将他与夫人庞文琴教授一生的积蓄500万元捐赠给学校,设立“庞文琴、徐如人教育基金”,用来支持无机合成化学学科的建设与发展。 2017年,徐如人经过了近十余年的思考,在国际上首次提出建设凝聚态化学科学体系的战略性设想,并一直深耕至今,成效显著。
  • 安捷伦公司大力支持中国化学会第七届全国有机化学学术会议
    安捷伦公司大力支持中国化学会第七届全国有机化学学术会议 2011年11月12-15日,中国化学会第七届全国有机化学学术会议在南京隆重召开。本届会议由中国化学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办,南京大学承办,就有机化学及相关领域的新成就进行广泛、深入的交流和探讨,集中展示了中国有机化学研究的近期成果,为有机化学工作者提供一个高水平的交流平台。会议邀请了国内外有机化学领域的著名科学家和近年来取得突出成果的优秀中青年学者参与学术交流,是我国有机化学学科的一次学术盛会。 安捷伦公司作为会议的主要赞助商以及X射线单晶衍射领域的重要方案供应商,在本届会议上为广大用户展示了SuperNova双微焦斑单晶衍射仪在有机化合物绝对构型测定方面的应用。安捷伦公司最近发布的新一代Nova微焦斑铜光源能提供超过2倍的衍射强度,数据质量有明显提高,非常适合于衍射弱的样品、有机化合物绝对构型和蛋白质晶体的测定。 Agilent SuperNova单晶衍射仪简介 SuperNova是安捷伦公司推出的最新一代双光源系统,该系统起源于世界上首款双光源系统Gemini平台,是非常成功的产品。SuperNova可同时配备安捷伦独特设计的高强度微焦斑Mo光源&mdash Mova和最受欢迎的高强度微焦斑Cu光源&mdash Nova。SuperNova的双微焦斑光源结合最快、最高性能的CCD检测器,可在最短的时间内采集到高质量的Cu光源或Mo光源衍射数据。 最快和最先进的SuperNova系统简便易用,可全自动化完成数据采集、还原和处理,并通过AutoChem软件进行自动结构解析和精修。 SuperNova适合于小分子和蛋白质晶体学应用和专业研究,是现代晶体学研究团队和一流分析测试实验室的理想选择。 有关安捷伦单晶衍射仪的更多信息,请参考: http://www.chem.agilent.com/zh-CN/Products/instruments/x-raycrystallography/Pages/default.aspx 关于安捷伦科技 安捷伦科技(纽约证交所:A)是全球领先的测量公司,是化学分析、生命科学、电子和通讯领域的技术领导者。公司的 18700 名员工为 100 多个国家的客户提供服务。在 2011 财政年度,安捷伦的业务净收入为66亿美元。要了解安捷伦科技的信息,请访问:www.agilent.com.cn。
  • EYELA与全国天然有机化学学术会议的完美相会
    9月26日—29日,东京理化器械株式会社参加了在上海举办的第十一届全国天然有机化学学术会议,会议期间有在科研方面做出卓越贡献的老科学家也有年轻的科学工作者,他们热情洋溢,挥洒自如,分享自己的科研成果。会议下面,专家们同样非常关注国内外先进实验仪器的现状和未来的发展。 我们公司在此次盛会上首次展出了超强省空间设计的旋转蒸发仪n-1300、小巧精致大抽力的隔膜真空泵nvp-1000和强磁性的加热磁力搅拌器rch-1000,这三款都申请了外观专利,参观的专家感到旋转蒸发仪不单在技术指标方面比n-1100有较大提高,外形设计也非常精巧,有些专家当场表示,今后会选择和使用这些新的产品。 参加会议是我们了解客户研究专题的极好机会,也是和客户集中交流的平台,我们公司衷心祝愿大会圆满成功!
  • 我国著名无机化学家游效曾院士逝世
    中科院院士、著名化学家、教育家游效曾先生,因病于11月19日17时16分在南京辞世。享年83岁。  游效曾院士,原籍江西吉安,1934年1月出生于南昌市。1955年7月毕业于武汉大学化学系,1957年7月在南京大学研究生毕业并留校任助教,1962年9月至1964年9月在吉林大学参加教育部主办的“物质结构讨论班”学习。1978年12月任讲师,1979年7月任副教授,1980年6月至1982年7月先后在美国威斯康星大学、伊利诺大学和佛罗里达大学进修,1984年1月任南京大学配位化学研究所所长,1985年11月任教授,同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6年任博士生导师,1991年11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游效曾院士毕生致力于无机化学的基础研究,特别是配位化合物的合成、结构、成键、性质和光电功能分子材料的研究。他综合运用现代物理方法和理论阐明微观结构和宏观性质,在我国开拓了光电功能配合物这一新领域,取得了具有重大国际影响的卓越成就,先后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1000余篇,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亚洲化学联合会基础研究报告奖,原苏联科学院无机化学研究所秋加叶夫奖及部委级奖励2项。他参与创建了我国第一个“配位化学研究所”和“配位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并长期指导配位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学术研究,曾两次获得科技部“国家重点实验室金牛奖”,为我国配位化学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  游效曾院士是我国著名的化学教育家,先后担任“物质结构”、“结晶化学”、“结构化学”等基础课和“结构研究方法”等研究生课程的教学工作,所著《结构分析导论》、《配位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分子材料——光电功能化合物》等教材深受广大师生欢迎,2004年获科学出版社优秀作者奖。他长期倾心投入教书育人,言传身教,培养和造就了大批无机化学杰出人才,2005年被评为“全国优秀博士论文导师”,为我国化学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 中国化学会第六届有机化学学术会议举行
    中国化学会第六届有机化学学术会议8月20日在西安结束。本届会议以“自然、环境和化学协调发展”为主题,由中国化学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主办,西北大学承办,陕西师范大学协办。本次会议得到陕西省科学技术协会的大力支持,并已列入陕西省科协2009年“学术金秋”重点活动项目。   会议邀请了来自日本、俄罗斯、韩国和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的著名专家学者,以及全国200余所高校、科研单位和企业界代表共1200多人。代表们就有机化学各个领域的发展现状和前景进行了讨论和交流。会议内容主要涉及有机合成化学、天然有机化学、物理有机化学、金属与元素有机化学、有机分析化学、生物有机化学、化学生物学、药物化学等领域。会议期间还安排了来自国内外有机化学试剂和仪器公司的产品展示。   据悉,前五届有机化学会议分别由中科院成都有机化学研究所、浙江大学、兰州大学、云南大学、郑州大学承办,规模逐渐扩大,参与范围日益广泛,层次不断提高,为我国化学学科发展提供了难得的交流平台。下一届会议将由南京大学承办
  • “100家实验室”专题:访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分析测试中心
    为广泛征求用户的意见和需求,了解中国科学仪器市场的实际情况和仪器应用情况,仪器信息网自2008年6月1日开始,对不同行业有代表性的“100个实验室”进行走访参观。2009年6月15日,仪器信息网工作人员参观访问了本次活动的第十六站: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分析测试中心。   据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分析测试中心李齐老师介绍,上海有机所成立于1950年5月,是新中国诞生后中国科学院最早组建的研究所之一,主要以有机化学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为主导,围绕人口与健康、资源与环境、新材料三大领域开展深入研究。   上海有机所现有7500m2的实验室。目前一幢9层高的现代化化学实验大楼已经使用。实验大楼的1层为分析测试室,安放大型仪器 2-8层为化学合成实验室。拥有价值4000余万元的仪器设备,其中10万元以上的设备24台(件),百万元以上设备14台,超高分辨付里叶变换质谱仪、气相-质谱联用仪和液相-质谱联用仪各2台,高分辨磁质谱仪和MALDI-TOF 质谱仪各1台,付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 (包括红外拉曼光谱仪), X光四园单晶衍射仪,X光单晶衍射仪,元素分析仪3台,毛细管电泳仪2台,液相色谱仪4台,全自动组合化学合成仪和生物分子相互作用分析仪各一台,旋光分光光度计,热重分析仪,差热分析仪,离子色谱仪,凝胶色谱仪,荧光分光光度计各一台。部分仪器图片如下: 美国安捷伦科技有限公司1200/6410液质联用仪 美国PerkinElmer公司PE200 785A液相色谱仪 美国瓦里安公司CP-3800气相色谱仪 美国安捷伦科技有限公司6890N气相色谱系统 德国布鲁克公司500兆核磁共振波谱仪 美国瓦里安公司400兆核磁共振波谱仪 德国Elementar公司Vario EL Ⅲ元素分析仪 美国Bio-Rad公司FT-IR光谱仪 德国Bruker公司DALTONICS APEX III型傅立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仪 美国瓦里安公司ionspec傅立叶回旋共振质谱仪   据了解,目前,上海有机所现有高级科研人员92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9位,研究员48名,入选中科院“百人计划”26 人,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17人 有研究生指导教师70名,其中上岗的博士生导师48人和18名海外合作导师。中科院上海有机所共获各种科研成果奖333项,其中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3项(其中2项合作研究项目)、二等奖13项 国家创造发明二等奖及以上4项 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2项(其中一项为覆盖项目),一等奖1项,共获国家三大奖64项 获得中科院自然科学奖一等奖7项等中科院各类奖146项 上海市科技成果奖75项 获授权专利355项(其中国外专利6项)。 仪器信息网工作人员在拜访过程中与实验室老师交谈
  • IKA首次亮相导向有机合成的金属有机化学国际研讨会
    IKA® 首次亮相导向有机合成的金属有机化学国际研讨会 2011年7月24-28日,第16届导向有机合成的金属有机化学国际研讨会首次登陆中国,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成功召开。作为两年一届的国际性研讨会,自1981年以来,已在美国、法国、日本、英国、加拿大等国成功举办了15届。大会围绕&ldquo 更好的OMCOS,更清洁的化学,可持续发展的社会&rdquo 这一主题,共吸引了来自21个国家和地区的1000多名化学工作者参加,其中境外代表近500人。各与会代表纷纷就金属有机化学领域的最新发展和未来态势进行交流与探讨,2010年化学诺贝尔奖得主Ei-ichi Negishi教授也应邀做了专题报告。 借此国际盛宴,作为世界知名实验室仪器厂商德国IKA集团将凝聚百年之久的精湛科技及优秀产品带到了会场,现场进行了RV10旋转蒸发仪,搅拌器等系列产品的演示,安全简易的操作及睿智的人体工程学设计吸引了众多现场观众驻足观看。展会期间IKA展位接待了近千名访客,大部分来自国内科研机构,各大高校,有机化工类企业,其中不乏境外专家组和学术团体,更有各新老用户带着应用疑问及需求前来咨询,IKA的技术团队与来自世界各地的专业人士进行面对面交流,现场答疑解困,与广大用户并分享研究成果,探讨合作方案。 RV10旋转蒸发仪为IKA年09年推出的新产品,其性能及性价比自问世以来均位居同类产品前列。 IKA集团产品展区:IKA销售经理与代理商合影 前来展位咨询及交流的现场观众 关于IKA® ( www.ika.com, www.ikaasia.com) IKA 集团是实验室前处理, 量热分析, 混合分散工业技术的市场领导者. 磁力搅拌器, 顶置式搅拌器, 分散均质机, 混匀器, 恒温摇床, 研磨机, 旋转蒸发仪, 加热板, 量热仪, 实验室反应釜等相关产品构成了IKA实验室分析的产品线, 而工业技术主要包括用于规模生产的混合设备, 分散乳化设备, 捏合设备, 以及从中试到扩大生产的整套解决方案. 集团总部位于德国南部的Staufen, 在美国,中国, 印度, 马来西亚, 日本, 巴西等国家都设有分公司. IKA成立于1910年,IKA集团现在可以自豪地回顾过去100年的历史。
  • 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所实验室起火冒浓烟
    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所实验室起火冒浓烟   东方网6月5日消息:今天下午2点多,零陵路上的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发生一起火情,所幸火情很快被控制住。   目击者介绍,事发时,从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一幢大楼内冒出黑烟,消防部门接报后赶赴现场处置。约30分钟后,黑烟逐渐散尽。消防部门介绍,经现场勘查,大楼一间实验室内的一些金属起火燃烧,实验室内的工作人员第一时间展开扑救,很快控制住火势,现场过火面积约为2平方米。无人员伤亡。
  • 能合成任何有机化合物的机器有望重塑化学
    我认为,建造一台合成机器完全可行,能够制造出需要的小分子。 图片来源:Ryan Snook   在拍摄自上世纪60年代的一张褪色相片中,有机化学实验室看上去就像炼金术的天堂。架子上有成排的试剂瓶 玻璃器皿被摆放在木头货架上 科学家俯在案边忙碌地制造着分子。   经过50年的快速发展,该场景在逐步改变。2014年的实验室拥有一连串通风橱和分析仪器。但是研究人员工作的真谛是一样的。有机化学家通常在纸上计划自己的工作,不断描绘六边形和碳链直到他们想出合成给定分子所需要的反应顺序。然后,他们试着遵循这一顺序用手进行操作:煞费苦心地混合、过滤和蒸馏,以及缝合分子。   不过,化学家目前正试图通过创造能自动制造有机分子的设备,将双手从该领域中解放出来。&ldquo 我认为,建造一台合成机器完全可行,能够制造出需要的小分子。&rdquo 英国南安普顿大学化学家Richard Whitby说。《自然》杂志报道称,确实,这样一台机器能提供惊人的多样化合物,以便研究人员开发药物、农药或物质。   &ldquo 一台合成机器将是变革性的。&rdquo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化学家Tim Jamison说,&ldquo 我可以看到每一个领域的挑战,但我不认为这不可能做到。&rdquo   一个名为&ldquo 呼叫分子&rdquo 的英国项目正在为此奠定基础。Whitby领衔的该项目耗资70万英镑,始于2010年,目前运营会持续到2015年5月。到目前为止,该项目主要致力于找出这台设备所需要的组件,并集合450多位研究人员和60家企业帮助实现这个点子。Whitby表示,大家希望这个平台能够帮助团队成员吸引完成该任务所需要的长期支持。   项目成员也认为,即便这些努力有可能功亏一篑,合成机器的早期工作也仍将改变化学研究。它将能在持续过程中完成大量化学反应,而非一次一步 计算能预测将分子编织在一起的最佳方式等。或许最重要的是,它能通过鼓励化学家记录和分享更多化学反应数据触发文化的彻底改变。   &ldquo 如果拥有充足资金,5年,我们能做到。&rdquo 也拥有自己的合成机器建造计划的美国西北大学化学家Bartosz Grzybowski说。   电气梦   如果化学家有机会建成他们的梦想设备,那必须将3个核心能力结合在一起。首先,机器必须能够访问有关分子如何被建造的现有知识数据库。第二,它必须能将这种知识反馈给一种算法,以便规划合成步骤。最后,它必须能自动按顺序使用机器反应器中的试剂。   最后一步的技术进步最快。许多实验室已经拥有生产DNA和多肽的专用机器,在过去10年间,适应性强的机器人化学家在商业药学研究中变得越来越重。但现存的机器能力有限:DNA或蛋白质序列生成机器通常只能结合少数分子,少于6个反应使用的分子。更多样化的合成机器对大多数学术团体而言太过昂贵&mdash &mdash 花费从3万英镑到5万多英镑,并仍趋向于制造化学特性狭窄的分子。   现在,一些化学家在试着开发连续流动合成机器。这能提高速度和产量,并更适合自动化。   例如,Jamison目前在诺华&mdash MIT连续生产中心研发流动化学系统,他也是去年首次报告端对端、完全连续的合成和制药规划(阿利克仑半富马酸盐,用于治疗高血压)研究小组的成员。Jamison和同事建造了一台7米多长、2.5米高和深的机器。&ldquo 在4年的时间里,&lsquo 所有会出错的东西最终都会出错&rsquo 。&rdquo MIT 中心主任、该项目负责人Bernhardt Trout说。   他表示,在进行了反复试验后,研究人员意识到自己需要做的只是扳动开关,以及填入新鲜的试剂和原料。这台机器在精疲力竭地搅拌化学品的时候,会像大型空调设备那样发出嗡嗡声,过滤装置进行滴水和挤压,螺旋输送器会将固体送过2米长的干燥管进行注塑。最后,在经历了14道工序和47小时后,完成的药片会掉落到斜槽上。   Jamison认为,这在适应连续流动反应方面会有巨大潜力:&ldquo 我认为这最终将实现(所有反应的)50%,可能甚至75%。&rdquo   化学脑   &ldquo 呼叫分子&rdquo 合作成员、葛兰素史克公司(英国制药公司)自动化专家Yuichi Tateno提到,尽管自动化设备正变得更万能,但教导一台计算机设计自己的合成工序仍然是个大问题。&ldquo 硬件一直在那里,但软件和数据是问题。&rdquo 他说。   化学家在规划一个合成体,趋向于使用一种名为逆向合成分析的方法。他们画出最终的分子,然后将其分离。这将让他们得以确定需要从原料中获得的化学拼图碎片,然后在实验室里设计出策略将碎片结合起来。   如果有需要的话,他们也能从SciFinder和Reaxys等商业数据库中寻求灵感。将一个分子结构或一个反应输入数据库中,就能生成文献上的案例。但Tateno表示,即便有在线帮助,人们的合成工作也经常会失败。&ldquo 在那里,没有人能无所不知。&rdquo   Whitby提到,人们希望一台合成机器终有一天能做到更好,尤其是因为计算机能更快速地扫描兆兆字节的化学数据,以确定明确的化学反应。他补充道,更大的挑战是计算机更难计算出该反应是否将在合成过程中真正起作用,当目标物质之前从未制造时尤为困难。   这个问题让哈佛大学化学家Elias Corey十分困惑。Corey于上世纪60年代确定了逆向合成规则。在接下来的10年间,Corey开发出LHASA软件(应用于综合分析的逻辑和启发式方法),该软件能使用这些规则提示合成步骤的顺序。   但LHASA和后续者都未能成功,Grzybowski提到,数据库包括的反应太少而错误太多,或者算法无法适当评估推荐反应能否与分子内的所有功能团和谐共处。&ldquo 如果我们一次只能制造一个化学键,那化学将微不足道。&rdquo 他说。于是Grzybowski花费10年时间创建了Chematica系统来解决这些问题。   更强、更快、更便宜   当Grzybowski在2005年首次公开Chematica背后的网络后,&ldquo 人们说那是胡说八道&rdquo 。他笑道。但到2012年,情况发生了变化,他与同事发表了3篇里程碑式的文章,展示Chematica的效用。例如,该项目发现大量的&ldquo one pot&rdquo 合成体,在这里,试剂能够从一个容器进入另一个容器,不用在每一步之后进行麻烦的分离和净化。该研究小组测试了Chematica的建议,结果显示许多建议比传统方法更有效。   Chematica还能查阅初始材料的成本信息,以及评估每个反应的劳动力,以便预测最便宜的方法。Grzybowski实验室检测了该系统推荐的51个廉价合成法,结果将成本降低了45%。   Grzybowski希望该系统能够商业化,而且他向波兰政府出价230万美元,将Chematica用作合成机器的大脑,以证明其能自动计划和执行至少3种重要药物分子的合成工作。   但也有人对此表示怀疑。CatScI 公司商业总监Simon Tyler提到,对于可预知的未来,&ldquo 总有对人为干预的重要需要&rdquo 。要建造一台合成机器,&ldquo 我们需要预测一个反应何时能起作用,但更重要的是我们需要预测何时会失败&rdquo 。   另一方面,资金也是一大障碍。自动化机器的费用意味着很少有学者能熟悉它们。当有大量的研究生劳动力时,实验室也没有动力使用这些设备。Whitby正在游说相关方面主持建造最先进的自动合成设备和软件。在目标实现之前,他希望&ldquo 呼叫分子&rdquo 能让新一代化学家信奉数据共享和自动化操作。
  • IKA将参加第六届全国有机化学学术会议
    中国化学会第六届全国有机化学学术会议定于2009年8月12-16日在历史悠久、景色宜人的古都西安隆重召开。 本届会议由中国化学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办,西北大学承办,陕西师范大学协办。大会将邀请国际、国内著名的专家学者就有机化学的热点领域作大会报告。本届会议将云集大陆、新加坡、香港、澳门、台湾等地学者,就有机化学及相关学科领域的新成就进行广泛、深入的交流。 本届会议将代表中国有机化学研究的一流水平,为有机化学工作者提供一个高水平的交流平台。截止目前为止,大会已收到学术论文共1300多篇。 IKA作为实验室技术行业的领先品牌,在化学领域的运用尤其广泛,这次全国有机化学学术会议,IKA将一展风采。
  • 著名美国化学家、质谱界泰斗Fred W. McLafferty逝世,享年98岁
    笔者从社交媒体获悉,美国化学家、全球著名麦克拉弗蒂重排反应(McLafferty rearrangement)的提出者、质谱界泰斗Fred W. McLafferty教授于近日逝世(1923-2021),谨此讣告。Fred W. McLafferty(1923-2021)Fred McLafferty教授 在1959年报道了McLafferty重排反应(McLafferty rearrangement),属于质谱分析中的一种重排裂解反应。即具有γ-氢的侧链苯、烯烃、环氧化合物、醛、酮等化合物经六元环过渡态,使γ-氢转移至带有正电荷的原子上,同时在α,β原子间发生裂解,反应可以是自由基或离子机理。也因此McLafferty教授被誉为质谱界的泰斗。Fred McLafferty教授于 1923 年出生于伊利诺伊州埃文斯顿,但在内布拉斯加州奥马哈上小学,1940 年从奥马哈北部高中毕业。McLafferty教授在内布拉斯加大学学习直至 1943 年获得学士学位。二战期间他在欧洲担任步兵(在那里他获得了包括青铜之星和紫心勋章在内的高荣誉),战后于内布拉斯加大学学习,1947 年获得硕士学位,1950 年在康奈尔大学威廉米勒正在攻读有机化学博士学位。作为一名研究生,他在爱荷华大学与 R. L. Shriner 一起学习,并于 1950 年加入陶氏化学,在那里他担任质谱和气相色谱的负责人。 1956 年,他成为陶氏在弗雷明汉东方研究实验室的主任。1964 年成为普渡大学化学教授,1968 年成为康奈尔大学德拜化学教授。他以在质谱方面的开创性工作而闻名,他在 1950 年代与 Roland Gohlke 首次将质谱与气相色谱技术结合起来。在陶氏,他开发了第一台 GC/MS 设备,在研究过程中,他发现了后来闻名学界的麦克拉弗蒂重排反应。 1998 年,他还开发了电子捕获解离 (ECD) 方法,即在气相中裂解成离子。在康奈尔大学,他开发了质谱数据及其评估的数据库,包括使用人工智能方法(包括 PBM 程序,基于质谱的概率匹配)等。Fred McLafferty教授是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1982 年),也是美国艺术与科学院(1985 年)、美国科学促进会(1980 年)和 XL 学院的成员。他于 1996 年获得化学先驱奖,1999 年获得 Heyrovský 奖章,1992 年获得罗伯特博伊尔分析科学奖,1985 年获得 JJ Thomson国际质谱学会金奖,1989年获得Frank H. Field 和 Joe L. Franklin 质谱学杰出成就奖,1971年美国化学会化学仪器奖、1999年Giulio Natta金奖、2001年瑞典化学会Torbern Bergman奖章、1985年Oesper奖、1986年SC Lind奖和1984年William H. 尼科尔斯奖章,2003年美国质谱学会的杰出贡献奖,2004年法国化学会Lavoisier奖、2006年国际蛋白质结构协会Pehr Edman 奖章、2012年东方分析论坛颁布的质谱领域杰出成就奖。他拥有内布拉斯加大学、普渡大学和列日大学的名誉博士学位,并且是意大利化学学会的名誉会员。图源:ASMS社交媒体博文图源:威斯康星大学葛瑛教授社交媒体博文
  • 中国化学会第八届天然有机化学学术研讨会召开
    10月9-10日,由中国化学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办,山东大学承办的中国化学会第八届天然有机化学学术研讨会在济南举行。本届大会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姚新生教授宣布大会开幕并致辞,中国化学会常务理事、原上海有机所所长姜标教授代表中国化学会讲话,济南市副市长张宗祥代表济南市政府发表致辞,山东大学副校长娄红祥主持开幕式。   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天然药物及仿生药物国家重点实验室张礼和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中科院上海药物所所长丁健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昆明植物所植物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孙汉董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南京大学校长助理谭仁祥教授,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副所长兼纪委书记、山东大学80级校友马大为研究员,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岳建民教授等六位专家先后作大会报告。9日下午至10日上午为分会报告时间,分会报告涉及天然有机化学领域内五个专题,先后有40位专家、学者在分会上进行了交流。在10日下午的大会报告阶段,哈尔滨医科大学药理学研究所副所长李宝馨教授、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姚祝军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庾石山教授、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俞飚研究员、四川大学药学院副院长秦勇教授,娄红祥教授等六位专家先后就自身所研究的最新成果和进展在大会上作了报告。   大会闭幕式上,英国皇家化学会国际发展部亚洲区经理Sarah Thomas女士致辞并为本届大会优秀墙报奖的获得者颁奖。庾石山教授对本届大会进行总结发言,对本届会议给予高度评价。海南师范大学作为下一届天然有机化学学术研讨会的承办方作陈述报告,并发出邀请。原中国化学会常务理事、原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所长吴毓林教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医学科学部七处药物学与药理学学科吴镭教授,山东大学药学院院长王凤山教授等来自全国26个省市、98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的520余名代表参加了会议。   天然有机化学作为有机化学的一个核心研究领域在历史上为促进社会发展和人类健康做出了巨大贡献。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化学会曾成功组织并举办了七届全国天然有机化学学术会议,对推动我国这一领域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等资助力度的增强以及大批优秀科技人才的引进,我国在天然有机化学领域的研究取得长足进步。为进一步活跃天然有机化学领域内科学工作者之间的学术交流,在2008年成都第七届全国天然有机化学学术研讨会上后,经中国化学会批准,决定由山东大学药学院承办第八届全国天然有机化学学术研讨会。   本届研讨会注册人数428人,其中教师276余人,学生152人,参会总人数520余人。参加单位涉及26个省(市)98所高校和研究所,另有18家赞助单位、2家出版社、2家杂志社和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中国学术在线参加。12位专家作了大会报告,40位学者作了分会报告,108篇论文进行了墙展交流,202篇研究论文结集发表。会议内容涵盖了天然有机化学各个子学科及交叉学科,涉及五个专题:具有生物活性的新颖结构天然产物的发现及其功能、天然产物的结构修饰、全合成和半合成、天然产物研究的新技术与新方法、天然产物的生物合成以及生物技术、其他天然有机化学相关领域,展示了我国天然有机化学各个地区、各个领域新成就和发展趋势。   本次会议是天然有机化学学科近年来规模最大、学术水平最高的全国性会议,在会议期间对该学科各个领域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交流,会议最大的特点是与会代表进一步年轻化,在天然有机化学领域中除了年长一代继续在做出重要贡献外,还涌现出了一大批年轻有为的人才,不少研究领域已经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通过会议交流可以看出我国有机化学在各个子学科领域的研究都取得了积极的进展,不仅是传统的优势学科(如有机合成化学,天然产物化学)有了进一步发展,而且在一些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领域也取得了一系列国际领先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科研成果。
  • 第七届江淮有机化学论坛--岛津参展
    第七届江淮有机化学论坛于2009年10月30~11月1日在江苏省苏州大学举行。 本届论坛安排了专题报告,就有机化学领域的研究进展、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开展学术交流和讨论。岛津公司作为参展商,参加了此次论坛。参展仪器有气相色谱仪、气相质谱仪和光谱仪等。 普今公司相关营业参加了本次论坛报告会。
  • IKA成功赞助第七届全国有机化学学术会议
    由中国化学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办,南京大学承办,为期3天的第七届全国有机化学学术会议于2011年11月13日在南京国际展览中心成功举办。会议云集中国大陆、港澳台以及海外等地的高校代表及学者近2000余人,就有机化学及相关领域的新成就进行广泛、深入的交流和探讨。 作为本次学术会议的赞助商之一, IKA展出了磁力搅拌器、顶置式搅拌机、均质分散及RV10 control型旋转蒸发仪等深受用户青睐的产品,吸引了来自全国各高校及学术团体代表前来咨询。本次的承办方南京大学亦是IKA产品的忠实老户,IKA的本次亮相为南京大学化学院广大师生提供了一个现场体验产品性能,面对面探讨实际运用的平台。 值得欣喜的是,通过这种用户自身经验的分享及口碑相传的方式,IKA产品已在众多来访高校及科研机构里拥有了一定的覆盖率,来访的参会代表中不乏对IKA产品感兴趣的潜在用户,他们通过考察兄弟院校的实验室设备,借鉴IKA产品使用者的评价,对IKA产品深感兴趣,展会期间收到的现场订单是其对IKA品牌的认可及信心的证明。 关于 IKA® ( www.ika.com, www.ikaasia.com ) IKA 集团是实验室前处理, 量热分析, 混合分散工业技术的市场领导者. 磁力搅拌器, 顶置式搅拌器, 分散均质机, 混匀器, 恒温摇床, 研磨机, 旋转蒸发仪, 加热板, 量热仪, 实验室反应釜等相关产品构成了IKA实验室分析的产品线, 而工业技术主要包括用于规模生产的混合设备, 分散乳化设备, 捏合设备, 以及从中试到扩大生产的整套解决方案. 集团总部位于德国南部的Staufen, 在美国,中国, 印度, 马来西亚, 日本, 巴西等国家都设有分公司. IKA成立于1910年,IKA集团现在可以自豪地回顾过去100年的历史。
  • 无机化学家计亮年院士:桃李满天下此生已无憾
    p   从一名皮革厂学徒工起步,计亮年磨砺前行,最终成为我国著名的无机化学家和教育家,2003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作为三名贡献者之一,计亮年因首次发现“茚基动力效应”轰动国际,为廉价金属锰代替贵金属作为氧化均相催化剂开辟了一条新途径。他在中山大学领导的研究团队以金属酶为对象,系统而创新地使用交叉学科的研究方法,在核酸酶、细胞色素P450单加酶和修饰天然过氧化物酶三种酶体系中取得国际上重大突破,推动了中国生物无机化学事业的发展,为解决当今人类面临的环境、能源、生命等危机作出了重要贡献。 /p p   6岁丧母、9岁丧父……经历过战火岁月,童年的颠沛流离,为计亮年的一生注入了传奇色彩。耄耋之年,回顾一生,在他拥有的多重身份中,计亮年最看重的是教书育人的角色。想起毕生亲自培育的100多名博士后、博士、硕士如今遍布全球,科研后继有人,他坦言此生已无遗憾。 /p p    strong 命运急转:从少爷到孤儿到皮革厂学徒 /strong /p p   1934年,计亮年出生在上海市马当路普庆里10号,父亲计竹卿当时是英国泰晤士报驻上海分社职员,母亲是传统的家庭妇女。计竹卿夫妇育有六女两子,计亮年是年龄最小的一个。 /p p   计亮年的童年岁月,家境还算殷实,有保姆照料。1937年日本全面侵华,随后上海沦陷,父亲的工作失去保障,家道中落。六岁那年,母亲因患肺结核病去世,三年后,父亲也因患肺结核病辞世。 /p p   从少爷到孤儿,计亮年尝尽了命运跌宕起伏的滋味。14岁那年,为了生计,他前往上海一个皮革制品作坊当学徒。1949年5月上海解放后,他获得了一个半工半读的机会。为了补上此前落下的课程,计亮年每天只睡六个小时。这种分毫必争的狠劲,让他仅用三年时间就把初中、高中课程补完,1952年9月,他以全班100名录取生中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山东大学化学系。 /p p    strong 学术生涯:勤奋坚韧终大放异彩 /strong /p p   进入大学后,计亮年并没有忘记过去三年背着皮革四处送货时翻书复习的经历。他养成了高效利用时间的习惯,勤奋、坚韧的品格也贯穿了他的科研学术生涯。 /p p   在山东大学的四年里,他未曾离开过学校。每个寒暑假,计亮年都在图书馆里苦读。毕业后,他先后被选拔到北京大学和南京大学进修,师从国内、国际学术大师。1975年,计亮年到中山大学工作。1982年至1983年,计亮年被公派到美国西北大学,师从有“无机化学之父”、时任美国化学会主席的美国科学院院士巴索罗。 /p p   在美国留学期间,他用一年的时间完成了别人需要花费三年时间才能取得的成果。 /p p   天道酬勤,凭借悟性和拼劲,计亮年作为三名贡献者之一,首次发现“茚基动力效应”,这些成果为廉价金属锰代替贵金属作为氧化均相催化剂开辟了一条新途径,轰动国际。在美国的一年间,他在著名国际优秀刊物上发表“茚基动力效应”论文3篇(其中第一作者2篇,第二作者1篇)。 /p p    strong 回报祖国:筹建实验室当“孺子牛” /strong /p p   虽然已在国际上声名远播,计亮年仍然心系祖国无机化学事业的发展。自1975年被中山大学引进至今,他扎根中大40多年,白手起家,与无机化学教研室众多老师一起筹建生物无机化学实验室,见证了中大无机化学学科的发展壮大。 /p p   回忆起三十多年前开始筹建生物无机化学实验室时,计亮年坦言,可以用“一无所有”形容。最困难的时候,课题组甚至添置不起做普通实验的仪器设备,他要骑单车去广东工业技术研究院借玻璃分液漏斗做萃取研究。如今,中山大学无机化学学科已经成为国家重点学科,来自全球的学科人才经常来中大的实验室做实验交流。 /p p   除了推动学科发展,计亮年也是甘愿俯身的“孺子牛”。他先后为本科生和研究生主讲过无机化学等十多门基础课和专业课。在团队老师的协助下,他先后培养了100多名学生(包括博士后5名、博士生62名、硕士生39名),学生遍布海内外,大多担任科研骨干和学术带头人。 /p p   如今,耄耋之年的计亮年仍然活跃在讲台上,讲授的对象不再局限于专业领域的学生,而是向各个年龄阶段的人士传授人生经验。他生活节俭,平日出行经常乘地铁和坐公交车,不愿意麻烦其他人开专车接送。14岁那年,计亮年用双腿跑遍上海送货,练就了好脚力,因此他笑言,如今还是行走自如。 /p p    strong 广州印记:城市暖意融融 学校关怀备至 /strong /p p   计亮年对广州、中山大学充满感恩。在广州,他本是一个异乡人,然而这里的开放包容给予了他成长的空间,也让他时刻感受到周围人的善意。每当他和夫人乘坐地铁和公交车时,均会遇到好心的市民热情让座,让他和老伴内心暖意融融。走在校道上,本系和其他系的学生和老师都会礼貌地向他打招呼,充分体现了尊师重道。 /p p   谈及中大,计亮年心情激动。他表示,这里给予了他充分的自由度发展学术,专心科研。更可贵的是,四十多年来,中大的领导和老师在生活上也给予他非常多的关心,解决了不少困难,感情早已如亲人般浓郁。 /p p    strong 心系科研: /strong /p p strong   三大酶体系取得重大突破 /strong /p p   从美国回来后,计亮年回到中山大学,带领团队在金属酶(包括核酸酶、细胞色素P450单加氧酶和过氧化物酶三种酶体系)的结构、功能、作用机制之间规律性等研究领域取得了国内外公认的重大突破。 /p p   20世纪80年代后期,计亮年在国内率先开展钌多吡啶配合物作为人工核酸酶研究,建立和发展了金属钌的生物无机化学基础理论。其研究成果为治疗抗癌药物的潜在应用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对DNA定位诱变、肿瘤基因治疗、DNA 的修复起着关键性作用。在细胞色素P450单加氧酶领域,计亮年带领团队也取得了重要成果。 /p p   由于贡献突出,计亮年当选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并被授予特许化学家称号。1990年至2002年,英国皇家化学会五次授予他个人研究基金,该基金每年仅从全球选出30人。他先后代表中国十多次在生物无机化学领域国际会议担任秘书长、组委会副主席等职务。 /p p    strong 院士小传 /strong /p p   计亮年,1934年4月出生上海市,中山大学化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是我国著名的无机化学家与教育家,主要从事配位化学及生物无机化学的研究,曾任中山大学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首任院长,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p p   计亮年研究生物无机化学30余年,在推动我国生物无机化学的发展和学科建设,促进国内、国际间生物无机化学领域的学术交流等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除了1978年协作项目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外(中山大学为第二完成单位),还获得国家和省部级科技成果奖10项,教学成果奖4项 1979年获广东省科学大会授予的先进工作者称号 1992年因在高等教育事业作出突出贡献获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1995年获香港柏宁顿(中国)教育基金会授予的首届孺子牛金球奖 2000年获“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 2001年获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授予的“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等国家和省部级个人荣誉奖12项 还曾获得“广东省2013年度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 /p p    strong 记者手记 /strong /p p strong   大师风范 如沐春风 /strong /p p   好事多磨。由于计亮年院士工作繁忙,采访在一个多月后才终于确定。这位拥有成功人生的83岁科学家,愿意与大家一起分享人生的经历,记录他所走过的时代。 /p p   一诺千金,答应接受访谈后,计亮年做了大量的工作。他做事十分严谨,仔细梳理了人生的每个阶段,甚至精确到月份,写满了一页页的草稿。每一段人生经历如何走过,计亮年记得一清二楚,每个人生阶段也充满了反思和自省。在两个多小时的采访中,他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p p   计亮年一生获奖无数,科研硕果累累。回顾一生,令他动容的不是名与利,而是想到他的学生已遍布全球,在中山大学三个金属酶的研究方向已后继有人,且青出于蓝,不用担心科学研究“人去楼空”。不但他的学生遍布全球成为新一代科学家,学生的子女也正在大放光彩,谈到此,计亮年快乐一笑,坦言:“人生梦想已经实现,此生无憾。” /p p br/ /p
  • 上海有机化学客户交流会成功举办
    第一届上海有机化学客户交流会&产品发布会于2009年9月24日在上海奥林匹克俱乐部隆重举行。   本次会议由上海分析测试协会主办,上海人和科学仪器有限公司、广州IKA公司以及ILMVAC、JULABO公司共同承办。   本次会议由上海分析测试协会执行副秘书长马老师主持,来自上海有机所、研究院、商检、大学及药厂等行业的近50多人参加了本次交流会。   广州IKA公司应用工程师黄山先生在会上作了实验室前处理应用方案的报告,重点就加热磁力搅拌器的控温及旋转蒸发仪的气密性等应用中出现的热点问题作了深入分析和探讨,与会者纷纷举手发言提问,现场反响热烈。 会议现场 主办方合影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