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英国科学家

仪器信息网英国科学家专题为您整合英国科学家相关的最新文章,在英国科学家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英国科学家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英国科学家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英国科学家话题讨论。

英国科学家相关的论坛

  • 【转帖】英国科学家称破解世纪难题:先有鸡后有蛋

    据英国媒体报道,困扰人类的世纪谜题“鸡生蛋还是蛋生鸡”终于有了答案。英国科学家称:先有鸡后有蛋。 科学家解释道,鸡蛋只有在一种化学物质的催化下才能形成,而这种物质只存在于鸡的卵巢内。 研究发现,这种化学物质是名叫OC-17的蛋白质,它起到催化剂作用,加速蛋壳的形成。而蛋壳就好比是蛋黄的家,保护着蛋黄最终变成小鸡。 科学家通过电脑技术不断放大观察鸡蛋的形成过程,发现OC-17在鸡蛋的形成初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OC-17蛋白质的作用下,碳酸钙转化为形成蛋壳的方解石。 科学家认为这个发现除认识到鸡是如何孕育出蛋以外,还有助于研发新型材料或程序。

  • 【转帖】英国科学家研究认为少吃盐是最经济补钙方法

    少吃盐补钙的方法,是英国科学家首先提出的。他们在研究中发现:盐的摄入量越多,尿中排出钙的量越多,钙的吸收也越差。这就是说,少吃盐等于补钙,少吃盐对钙实际起到了“不补之补”的作用,是补钙最经济实惠的方法。  世界卫生组织推荐,健康成年人每天盐的摄入量不宜超过5克,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营养学家教给大家一些限盐小窍门:刚开始每天吃一啤酒瓶盖盐(不超过10克),适应后换成每天一牙膏盖盐,约4.5克。炒菜出锅时再放盐,这样盐分不会渗入菜中,而是均匀散在表面,能减少摄盐量。

  • 【分享】英国科学家研制出新型LED 灯寿长命达60年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照明灯的一场革命正在悄然进行着,传统的灯泡和节能环保灯泡将展开激烈的竞争。目前,英国剑桥大学研究人员研制出一种廉价的发光二极管(LED)灯泡,它能使较少电能就可以释放出明亮的光线。其售价仅为2英镑,可持续使用60年之久。 英国科学家最新研制的发光二极管 尽管这种LEDgesep灯泡还比分币小,但它照明效率是传统钨丝灯泡的12www.gesep.com环保倍,是荧光低能耗灯泡的3倍。它不同于当前的节能灯泡,接通电源后就能够直接完全照亮。英国工程和物理科学研究委员会认为新型LED灯泡的使用,将减少家庭照明耗电量的四分之三。如果在每个住宅和办公室安装这种灯泡,将使每年照明用电占总耗电量的20%降低至5%。 今年1月初,英国《每日邮报》报道称,人们开始关注节能灯泡的使用,许多商店停止库存传统的100瓦白炽灯泡。由此引起了许多消费者的恐慌性购买。英国政府表示,使用节能灯泡可以减少每年释放500万吨二氧化碳。 他们在LED灯泡中使用了一种人造半导体物质——镓氮化物,用来制造发光二极管。由于价格低廉的发光二极管大小和亮度与传统灯泡对比所具有的优势,它已被用于制造自行车灯、手机灯、照相机闪光灯等。 但目前发光二极管的制造成本如果进行广泛使用还是造价过于昂贵,这是由于制造发光二极管的材料必须来源于“兰宝石晶片”(sapphirewafers),意味着生产发光二极管灯泡的成本会较高,大约20英镑。目前,英国剑桥大学镓氮化合物研究中心的科学家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他们将利用硅晶片来制造发光二极管,从而大大降低了成本费用。英国达拉谟郡RFMD公司现已开始着手制造该产品原型,预计第一个发光二极管灯泡将在两年内在市场上销售。

  • 【分享】英国科学家在黑海下发现世界第6大河

    [im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0/08/201008030947_233876_1611705_3.gif[/img][align=center]3D影像下的黑海水下河[/align]  国际在线专稿:据英国《每日邮报》8月1日报道,英国科学家日前在黑海下发现一条巨大水下河,深达38米,宽达800多米。按照水流量标准计算,这条地下大河堪称世界上第六大河。像陆地上的河流一样,地下河也有纵横交错的河渠、支流、冲积平原、急流甚至瀑布。  英国利兹大学研究团队日前使用遥控潜艇对土耳其附近海床进行扫描,发现了这条大河。这条河的流速为每小时6.4公里,河水流量每秒钟高达2.2万立方米。按照流量计算,这条河流是泰晤士河的350倍,比欧洲最大河流莱茵河大10倍。这是截至目前为止,发现的唯一一条活跃的海下河流。其河水来自地中海,经过博斯普鲁斯海峡,最后进入黑海。  领导这个研究团队的丹帕尔森博士说,深海河流也像陆地上的河流一样,能够冲出深海平原。只是深海平原就像海洋世界中的沙漠一样荒芜,这些地下河渠能够将生命所需的营养成分带到这些沙漠中来。因此,这些海下河流非常重要,就像是为深海生命提供营养的动脉要道。  科学家们很久以前就怀疑存在海底河流,经过声纳探测已经在全世界大洋下发现许多河渠。但是至今没有发现有河水通过这些河渠的迹象。这些河渠中规模最大的位于巴西沿岸,那里是亚马孙河进入大西洋的河口,河渠长达4000公里,数千米宽。[color=#013add][size=4][b]水资源看样子还是有的啊,有待于开发啊~[/b][/size][/color]

  • 【求购】英国科学家发明注入式骨质可解除移植之痛

    [center]英国科学家发明注入式骨质可解除移植之痛[/center]英国科学家日前发明了一种像牙膏般的“注入式骨质”材料,无须开刀就可直接被注入到断骨处,几分钟内就会硬化并形成一个可生物降解的支架,这样人体自身的骨骼就能在这个基础上生长。 据报道,这种“注入式骨质”材料由诺丁汉大学凯文• 谢克沙夫教授发明。他表示,骨科手术中传统的连接骨骼的材料骨水泥(bone cement)在硬化过程中会释放出热力,令周围细胞死亡,所以身体某些骨折部位不能采用。但新材料就没有这种情况,它在室温下如同牙膏一般,注入体内后,体温就让它发生硬化反应,而它在这一过程中不会释放出热量灼伤细胞。 有了这种材料,患者甚至有望彻底告别骨移植之痛。骨折不愈合和骨缺损的情况下通常需要进行骨移植手术,这需要从患者身体内取出一块骨头,比如臀部,然后植入断骨处,这种外科手术方法会给患者带来很大痛苦。而如果使用这种材料,就可以很方便地注入到患者身体的正确位置,它的硬化程度完全可以和骨头相媲美。 不过,这种材料目前也存在一些局限,比如它与原有宿骨的连接处比较脆弱,一个腿骨折的患者如果想要走路,那么除了断骨处用这种材料连接外,可能还需要用金属螺栓固定。 这项发明上周刚夺得了一项医学创新大奖,谢克沙夫教授领导的研究小组目前正在英国进行临床试验,最快将于18个月内在美国市场首先推出。信息来源:中国日报网站

  • 科学家发现南极2400米深处“消失的世界”

    科学家发现南极2400米深处“消失的世界”http://pic.people.com.cn/mediafile/201201/05/F201201050818094332362321.jpg据英国《每日邮报》1月3日报道,英国科学家震惊地发现,在南极沿海2400米深完全见不到光亮的地方隐藏着一个“消失的世界”。那里生活着大量的海洋生物,包括科学界还未发现过的蟹类、章鱼类和海星类等物种。

  • 科学家发现人类400万基因开关

    人类基因研究再突破  这是“人类基因组计划”之后国际科学界在基因研究领域取得的又一重大进展。人类基因组计划让我们得到了人类基因组图谱,但其中许多基因过去都不知道有什么功能。研究者最常关注的是与编码蛋白质相关的基因,但它们只占整个基因组的约2%。一个聚集了422位科学家的国际团队,完成了解析基因组剩余部分(非编码区域)的工作,人类基因组中约80%的基因都有某种确定的功能。  参与这项计划的英国桑格研究所研究人员珍妮弗·哈罗说,如果说人类基因组计划提供了一张地图,那么ENCODE计划就在这张地图上标出了各个基因的功能信息。  这两个计划之间也有承上启下的关系,在人类基因组计划基本完成的2003年,国际科学界创建了ENCODE计划。这也是一个大型国际合作项目,来自美国、英国、西班牙、日本和新加坡五国32个研究机构的科学家参与了此次项目,耗资1.5亿美元。他们获得并分析了超过15万亿字节的原始数据,目前已经全部公布。研究对147个组织类型进行了分析,以确定哪些能打开和关闭特定的基因,以及不同类型细胞之间的“开关”存在什么差异。

  • 【转帖】中国两位科学家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

    新华网华盛顿5月1日电(记者张忠霞)美国国家科学院1日上午在华盛顿宣布,本年度新增选72名院士和18名外籍院士,来自中国的两位科学家张启发和李爱珍当选新一批外籍院士。 张启发是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华中农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院长。李爱珍是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另外16名新当选的外籍院士分别来自英国、以色列、德国、比利时、日本、巴西、南非、印度等国家。 美国国家科学院是在1日举行的第144届国家科学院年会上宣布新一批院士及外籍院士名单的。美国国家科学院在发表的声明中说:“(当选的)这些科学家在各自的研究领域内取得了卓越的、持续的成就。”至此,美国国家科学院的院士总数增至2025人。 创建于1863年的美国国家科学院是美国科学界最高荣誉机构,由科学及工程研究方面的杰出科学家组成。每年4月底,国家科学院都在华盛顿举行年会,并在会议最后一天公布本年度新当选的院士及外籍院士名单。

  • 【转帖】钱永健:我不是中国科学家,我在美国长大

    核心提示:1952年出生于纽约、祖籍浙江杭州的钱永健得奖后接受访问时表示,自己从小在美国成长,算不上是中国科学家。他说:“我不是中国科学家。我在美国长大,并一直在这里生活……但我希望奖项能鼓舞中国的学生和科学家。” 1952年出生于纽约、祖籍浙江杭州的钱永健得奖后接受访问时表示,自己从小在美国成长,算不上是中国科学家。他说:“我不是中国科学家。我在美国长大,并一直在这里生活……但我希望奖项能鼓舞中国的学生和科学家。”    钱永健目前是美国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化学及药理学系教授。他出生于“科学家世家”,除了堂叔是著名的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外,父亲是机械工程师,舅父是麻省理工大学工程系教授,哥哥钱永佑也是著名的神经生物学家。兄弟俩90年代双双成为美国科学院院士。2004年,钱永健更获得有“诺贝尔奖指针”之称的沃尔夫奖。    幼时哮喘在家做实验制手榴弹    钱永健从小就对化学很有兴趣。小时候因患有哮喘只能经常待在家里,当两个哥哥出外玩时,他就在家中的地下室做化学实验。父母还给他买了一套化学实验用具。有一次他和两个哥哥用火药自制手榴弹,结果炸毁家中的乒乓球枱,弄得满屋是烟。    热爱化学加上天资聪颖,钱永健16岁时以研究将金属融进硫氰酸的论文,获得美国西屋科学天才奖,这奖项是全美最久远和最负盛名的科学比赛,获奖者经常被看作是“小诺贝尔奖得主”。他获得西屋奖学金后,进入哈佛大学读书,取得物理与化学学士学位,此后又获得著名的马歇尔奖学金,前往英国剑桥大学深造,1977年获得生理学博士学位。自1989年以来他就一直在美国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工作。    自谦仅“把晦涩小说变通俗电影”    对于自己在多色荧光蛋白标记技术的贡献,钱永健曾说:“我只是将一本晦涩的小说变成了一部通俗的电影而已。最基本的想法其实不是来自于我们,但是我们帮助很多人理解了这一点。”对于自己的创造性,他则归功于其感性的一面,“我喜欢色彩。”钱永健相信,正是他将艺术的感性与科学的直觉连在一起,才让他在细胞生物及神经生物方面做出了如此革命性的贡献    转自:http://www.biotech.org.cn/news/news/show.php?id=64425

  • 【原创】美国科学家发现与“偷情”有关基因

    美国科学家发现与“偷情”有关基因 据英国《每日邮报》12月2日报道,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找到了一种与偷情有关的基因,并且有高达25%的人拥有。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加西娅博士负责的研究团队调查了180个年轻的男性与女性,详细了解了他们的情史与爱情观,然后再给他们做DRD4基因检测,这种基因能够影响大脑多巴胺的含量。结果显示,大约25%的拥有“爱情骗子基因”的人比其他人出现不忠行为的几率要高出一倍多。

  • 抵制学术期刊,青年科学家的“冒险”行为

    http://img.dxycdn.com/cms/upload/userfiles/image/2014/02/27/A1393487876_small.png2013年12月, Randy Schekman 赴斯德哥尔摩领取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他同时向公众宣告了决定抵制世界上最具权威性的三大科学类期刊:《自然》、《科学》和《细胞》杂志。他指控这些“顶级期刊”对科学研究施以暴政。与此同时, Schekman 邀请其他科学家加入自己领导的抵制行为。Schekman 暗示,这些顶级期刊出版或者不出版著作的决定,只是基于该研究有多流行,而不是根据研究的学术价值。他指出,这也是这些期刊的影响所在,它们实际上引导了进展中科研工作的类型。通过坚持它们自己的日程,发表那些将会被引用的著作,这些期刊鼓励在流行的学术领域内不成比例的资源投入。Schekman 不是第一个说出这些观点的人,但他是向公众如此表态的人里最著名的一个。他这样做的时候,仅仅在他获得诺贝尔奖的一周之前。这也不是学术界第一次号召抵制这些权威期刊。在 2012 年,英国数学家 Timothy Gowers 组织了一场针对荷兰出版公司爱思唯尔——《细胞》杂志出版商的抵制运功。事件起因是该出版商向大学以高昂的价格出售大量期刊。关于 Schekman ,许多科学家都赞成他的观点——《自然》、《细胞》和《科学》的编辑们过于有影响力了。该意见被如此卓越的同僚又一次大声疾呼出来,自然更受欢迎。对于 Schekman 的公正,人们赞誉很多,人们常说的评价是:“对于他来说,这么说很容易,他可是刚获得了诺贝尔奖啊。”Schekman 坦率地承认,他的职业生涯和许多其他科学家们一样,因在这些期刊上发表文章而受益良多。但成功后,他发现自己具有了巨大的影响力,以他的地位,可以从他谴责的暴政中要求一定的自由。因此,他号召其他人加入他领导的抗议行为。然而我怀疑,还处于职业生涯早期的年轻研究者们能响应他的号召吗?对于我的许多同辈来说——比如博士在读研究生和从事博士后研究的学者,《自然》、《科学》和《细胞》一直代表了主要的职业目标,这些期刊能够对他们的研究进行肯定,并使之曝光。毕竟,世界第一次知道中子的存在、DNA的结构以及人类基因组的排序,都通过了这些期刊、杂志。尽管有抗议和抵制行为,这些令人敬仰的版面诱惑力依然强大。但是,不仅仅是自私的个人满足驱使年轻科学家在这些期刊发表文章。科学家申请研究经费和职位的时候,被考量的不仅包括他们研究本身的质量,还包括这些研究成果发表于何处。拥有一篇发表于顶级权威期刊的独立署名的文章,能够给职业生涯带来变革性的影响。如果出版方需要在热门领域的光鲜成果,那这就是最可靠的获取经费和永久性职位的途径。这种现状一直在加强。这就解释了顶级期刊难以处理的影响力以及它们对于年轻科学家的影响。由此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即使科学家们在理论上支持抵制行为,却在行动上依然觉得无法加入其中。年轻科学家对于从事这种行动感到不安,因为这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无法带来任何积极影响。每个加入抵制的决定都是单独作出的,并且每个加入的个体背后,都可能意味着更多的人不会加入——要冒的职业风险太大了。申请者在哪里发表文章比发表了什么内容更重要,只要这种懒惰的简单分析依然是决定经费和职位分配的依据,年轻学者就会依然不敢加入这次或者以后的抵制。即使对于那些学生和博士而言,情况也没有人们想象得那么简单。要在哪里发表,尤其是当研究成果被视为有潜质“去更好的地方发表”时,往往最终就会与参与工作的资深科学家密切相关。在这个阶段,分歧很常见,许多年轻学生和博士的话语权很小,也就无法贯彻他们想要抵制权威期刊的想法。我同意 Schekman 所说的,这个体系需要变革,而且我也为他能够如此强硬地站出来而喝彩。这一抵制行为引发了人们对该问题的关注,在科学家对问题的解决中扮演了积极的角色。战线正在铺开。只是对于那些年轻的、尚未证明自己的学者来说,他们只好站在中间地带。

  • 【转帖】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科学家首次捕捉到反物质

    【转帖】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科学家首次捕捉到反物质

    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0/11/201011191300_260648_1610706_3.jpg北京时间11月18日消息,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科学家宣布,在最新实验中首次成功捕获反物质,取得了重大的物理学突破。他们在实验中创造了以反氢形式存在的反物质,证明捕获和释放反物质是有可能的。这项研究突破或许有助于科学家设计出相应的实验,以深入了解这种行踪诡异的物质。  在《星际迷航》系列电视和电影中,反物质被用于驱动科克船长乘坐的宇宙飞船进行太空之旅。如今,科学家表示他们首次捕获了存在于现实世界的反物质样本。一个由英国和其他国家物理学家组成的科研小组在一项惊人的科学突破中,在实验室中瞬间“捕捉”了38个反氢原子。  反物质有助揭开宇宙起源之谜  虽然这次实验不可能令科学家研制出曲速引擎飞行器(Warp Engine)、反物质驱动装置,或是找到比《星际迷航》光速旅行更快的旅行方式,但却有可能揭开宇宙起源之谜。反物质就是正常物质的镜像,正常原子由带正电荷的原子核构成,核外则是带负电荷的电子。但是,反物质的构成却完全相反,它们拥有带正电荷的电子和带负电荷的原子核。当物质和反物质相撞,它们会立即相互湮没,释放出能量。  自英国物理学家保罗·狄拉克(Paul Dirac)最早提出反物质存在理论以来,反物质就一直是科幻小说和电影的主题。在电视和电影系列《星际迷航》中,反物质反应堆驱动“企业”号进行太空之旅,而在丹·布朗畅销小说《达芬奇密码》姊妹篇《天使与魔鬼》改编而成的同名电影中,藏匿在罗马的反物质炸弹更是成为电影的主线。  从理论上讲,1磅(约合450克)反物质的破坏力超过当量最大的氢弹。不过,制造和保存微量反物质是一件非常困难和耗资巨大的事情,用于制造超级武器的前景更是距离现实非常遥远。  38个反氢原子存活六分之一秒  在刊登于最新一期《自然》杂志上的最新研究中,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的科学家使用反氢激光物理仪器(简称ALPHA),冷却带负电荷的反质子(氢原子核的镜像),将其挤压至长20毫米、宽1.4毫米的火柴棍大小的云状物中,这些粒子云接着被导入类似的正电子(反物质电子)云中。两种粒子结合形成反氢原子,最终,磁场在六分之一秒内成功捕捉到反氢原子。  卡尔加里大学物理学与天文学系主任罗布·汤普森教授说:“这是一项重要发现,可能有助于实施一些实验,使我们对当前物理学的基本看法产生巨大变化,证实我们当前了解到的知识。我们捕捉了大约38个原子,数量相当少,连一杯咖啡都热不了,更别提驱动《星际迷航》中的星舰‘企业’号了。现在,我们可以启动下一步工作,使用工具去对这些原子进行研究。”  共有42位研究人员参与了ALPHA实验。这些实验或许有助于科学家揭开有关宇宙最难解的谜团之一。科学家认为,当宇宙在137亿年前诞生于大爆炸时,这个事件产生了相同数量的物质和反物质。然而,今天,宇宙完全被正常物质所占据。科学家长期以来就想弄清楚消失的反物质究竟去了哪里。  英国斯旺西大学教授麦克·查尔顿说:“氢原子是所有原子中结构最简单的,反氢是可以在实验室最容易制造的反物质类型。深入了解它将有助于揭开已知宇宙由物质而非反物质构成的几乎所有谜团。”英国理论物理学家保罗·狄拉克在20世纪50年代最早预测了反物质的存在。

  • 【分享】科学家首次计算出霍伊尔状态

    有助于更深入地了解宇宙及生命的起源2011年05月11日 来源: 科技日报 作者: 刘霞  本报讯 碳是宇宙形成的基石,在宇宙形成的过程中,碳核的某种状态——霍伊尔状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954年,科学家在实验中观测到了这种状态,但一直未曾计算出这种状态。据美国物理学家组织网5月9日报道,德国、美国科学家在最新一期《物理评论快报》杂志上发表论文称,他们计算出了碳核的这种状态,新进展有助于科学家更深入地了解宇宙的起源。   霍伊尔状态由英国天文学家弗雷德·霍伊尔提出,其是一种富含能量的碳核形式,对生命以及宇宙的形成至关重要。霍伊尔认为,3个氦原子核(α粒子)在恒星温度下发生聚变反应形成一个碳核时(该反应发生在重星球炽热的内部)必须经过该状态。如果该状态不存在,宇宙只会形成很少量的碳或氧、氮、铁等其他更高级元素。如果没有这种碳核,生命或许不会存在。  早在1954年,科学家就通过实验证实了霍伊尔状态确实存在,但一直无法计算出这种状态。因为这种形式的碳仅包含三个连接非常松散的氦核,它也从不单独“现身”,只同碳的其他形式结伴而行。  科学家使用一种新的、经过改进的计算方法,利用当今欧洲最快的超级计算机“巨人”(JUGENE),耗时一周精确地计算出几个核粒子之间的作用力,计算结果同实验数据完美匹配。因此,科学家确信,他们计算出了这种霍伊尔状态。  德国波恩大学亥姆霍兹核物理研究所的科学家乌尔夫·梅贝勒表示,有了该计算结果,科学家就能分析这种不稳定的、富含能量的碳核形式的每个细节,最终知道它多大、结构是什么,这也意味着科学家能深入了解宇宙中各种元素如何形成的整个链条。  未来,科学家甚至能用该最新进展回答哲学问题。几十年来,人择原理一直认为,自然常数必须毫无例外地拥有确定值,否则,我们就无法观测宇宙。拥护该理论的科学家一直以霍伊尔状态为首要例子。  梅贝勒表示,将这种理论应用在霍伊尔状态,就意味着其必须精确地拥有它应该拥有的能量数量,否则,人类就不会存在。现在,我们能在一个拥有其他参数的变化了的世界中,计算出霍伊尔状态是否确实拥有不同的能量值,如果情况真是如此,那就证实人择原理是正确的。(刘霞)

  • 澳科学家发现万有引力常数90亿年不变

    科技日报讯 (记者徐玢)据每日天文新闻网报道,通过观测超新星,澳大利亚天文学家发现,决定物体间引力大小的万有引力常数在过去90亿年里保持不变。相关研究发表在《澳大利亚天文学会出版物》上。 在发表于1687年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中,牛顿提出万有引力常数G,认为两个物体之间的吸引力大小与之成正比。1789年,英国科学家卡文迪许通过自行设计的扭秤,验证了万有引力定律,并首次测量出万有引力常数G的数值。科学家们认为,在大爆炸至今的138亿年里,这一常数并非保持不变。而如果万有引力常数G在逐渐减小,这意味着过去地球与太阳的距离比现在要远,而当前我们正经历着比过去更长的四季。 通过分析580颗超新星爆发时发出的光线,墨尔本斯威本科技大学的研究人员否认了这一假设。他们认为过去90亿年里这一常数并无变化。“通过回望宇宙的历史来确定物理规律是否有所变化,这并不新鲜。”斯威本科技大学教授杰里米·穆尔德说,“现在超新星宇宙学使我们能对引力进行这样的研究。” 澳大利亚科学家的观测对象是Ia型超新星。穆尔德假设这类超新星爆发发生在白矮星达到临界质量或者与其他恒星相撞时。“临界质量的大小取决于引力常数,这使得我们能在几十亿年的宇宙尺度来研究引力常数的变化,而不是像以前的研究那样在几十年的时间跨度上监测它的变化。”穆尔德说。 上世纪60年代,“阿波罗计划”曾通过月地距离精确测量引力常数的变化。虽然年代相隔久远,但澳大利亚科学家的发现与当时月球激光测距实验获得的结果吻合。澳大利亚科学家的研究认为,引力常数在过去90亿年里变化的上限值小于每年10-10。来源:中国科技网-科技日报 作者:徐玢 2014年04月04日

  • 物理前沿分享:科学家将石墨烯聚光能力提高20倍

    科学家将石墨烯聚光能力提高20倍据美国物理学家组织网8月30日报道,英国科学家表示,他们对石墨烯的最新研究表明,让石墨烯与金属纳米结构结合可将石墨烯的聚光能力提高20倍,改进后的石墨烯设备有望在未来的高速光子通讯中用作光敏器,让速度为现在几十倍的超高速互联网成为现实。相关研究发表于《自然—通讯》杂志上。2010年,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的安德烈·盖姆和康斯坦丁·诺沃谢洛夫因在石墨烯研究领域的突出贡献而荣膺诺贝尔奖。现在,他们和剑桥大学科学家做出了这项最新发现,为提高互联网和其他通讯设施的速度铺平了道路。此前科学家们就发现,将两根紧密排列的金属丝放在石墨烯上方,用光照射于其上会产生电力,这个简单的设备其实是一个基本的太阳能电池。更重要的是,因为石墨烯内的电子拥有高流动性和高速度等独特属性,石墨烯设备处理数据的速度可能是目前最快的互联网光缆的几十倍甚至几百倍。然而,迄今为止,这些极富应用潜力的设备在实用过程中一直遭遇聚光效率低下这一瓶颈,石墨烯只能吸收照射于其上的3%的光线来产生电力,其余光线全成了“漏网之鱼”。现在,科学家通过将石墨烯和纳米金属结构耦合在一起,并将金属结构采用特殊的排列方法置于石墨烯上解决了这个问题。这种所谓的等离子体纳米结构显著增强了能被石墨烯感应的光电场,并能有效地将光集中在石墨烯上,将石墨烯的聚光性能提高了20倍,而且其数据处理速度没有受到丝毫影响。该研究团队的主要成员、等离子体专家亚历山大·格里高仁科表示,石墨烯似乎是等离子体的天然伙伴,他们希望等离子体纳米结构能改进石墨烯设备的性能,现在他们不仅做到了,而且结果超乎想象,其聚光效率还可进一步提高。该研究的另一名参与者、剑桥大学工程系科学家安德鲁·法拉利表示:“迄今为止,石墨烯的主要研究领域一直集中于基础物理学和电子学。最新研究表明,石墨烯在光子学和光电子学领域也有重要的应用潜力,可用于制造太阳能电池和光敏器等多种有用设备。”石墨烯是从石墨材料中剥离出来、由碳原子组成的二维晶体,只有一层碳原子的厚度,是迄今最薄也最坚硬的材料,其导电、导热性能超强,远远超过硅和其他传统的半导体材料。很多科学家认为,石墨烯或能取代硅成为未来的电子元件材料,广泛应用于超级计算机、触摸屏和光子传感器等多个领域。(来源:科技日报 刘海英 刘霞)

  • 科学家发现上帝粒子足迹 存在可能性增加

    2012年07月03日 13:49 新浪科技微博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7月3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欧洲粒子物理研究所科学家近日表示,他们距离证实希格斯-玻色子的存在仅咫尺之遥。研究人员声称,他们已经发现了一个“足迹”和一个“阴影”,现在剩下的唯一工作就是他们自己亲眼看到这种捉摸不定的亚原子粒子。  希格斯-玻色子也被称为“上帝粒子”,宇宙中所有物质的大小和形状都被认为是由这种粒子所决定。位于欧洲粒子物理研究所的欧洲大型强子对撞机项目科学家计划于周三宣布,他们已经接近证实“上帝粒子”的存在。证实“上帝粒子”的存在,将有助于重新构造对物质为何有质量的理解。  长期以来,科学家们一直在致力于寻找所谓的“上帝粒子”,现在他们对这种亚原子粒子有了更新的认识。欧洲粒子物理研究所的科学家表示,他们编译了大量的观测数据,这些数据都显示了希格斯-玻色子的“足迹”和“阴影”,尽管他们仍然从未实际看到这种粒子。  在数十年的艰苦研究和数十亿美元投入的基础上,欧洲粒子物理研究所两个独立的科学家团队虽然都取得了相似的研究成果,但他们仍然对结果相当谨慎。他们并不打算使用“发现”一词。科学家们表示,他们将尽可能发布最贴近“找到了”这一层意思的声明,但也不会去夸大他们的发现成果。英国理论物理学家约翰-埃利斯自上世纪70年代就开始工作于欧洲粒子物理研究所。他表示,“我认为,任何理智的外界观察家都会说,‘这看起来像是一个发现。’我们已经发现了一些与希格斯-玻色子非常相符的事物。”  美国国家费米实验室希格斯-玻色子研究项目负责人罗伯-罗塞尔表示,“粒子物理学家对于承认一项发现,有相当高的认定标准。”他认为,这与发现希格斯-玻色子的距离只在毫发之间。罗塞尔将欧洲粒子物理研究所科学家将于周三宣布的发现结果比喻成发现一只恐龙的化石足迹。“你看到了一个物体的足迹和阴影,但也许你实际上看不到。”就好比恐龙,现在人们只能看到恐龙的化石足迹,但已无法实际看到恐龙。  美国国家费米实验室科学家表示,这些数据也许并不能解释希格斯-玻色子的问题,但是问题的解决已经极其地接近了。巴黎大学物理学家格雷高里奥-贝尔纳迪在美国国家费米实验室中领导实施了一项主要实验。他表示,“这是一个真正的悬念。在我们的多次观测中,发现了希格斯-玻色子强烈的衰变信号。”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希格斯-玻色子是一个难以理解的深奥概念。科学家们希望利用这一概念来解释亚原子粒子本身是如何形成的,是如何赋予物质质量的。这一理论最初是由苏格兰物理学家彼德-希格斯于上世纪60年代提出的。该理论猜想,存在一个能量场,粒子在其中与一种关键粒子相互影响,这种关键粒子就是希格斯-玻色子。  本周在澳大利亚举行的一次物理学会议上,欧洲粒子物理研究所正式提供了他们的证据,但他们计划在日内瓦会议上正式发表声明。两个独立的研究团队,即ATLAS项目组和CMS项目组,也计划分别于十月和十二月的会议上公开披露更多关于希格斯-玻色子的数据。这两个研究团队分别独立地开展研究工作,以确保发现结果的准确性。  研究过欧洲粒子物理研究所最新数据的科学家们均表示,数据分析显示,希格斯-玻色子已经被发现的确定性很高。再结合两个独立研究团队的非公开结果,可以认为已经接近发现希格斯-玻色子。欧洲粒子物理研究所发言人詹姆斯-吉利斯周一表示,他对于ATLAS项目组和CMS项目组数据的非正式组合研究结果表示非常谨慎。“将两个实验数据结合研究,是一项非常复杂的任务。这就是为什么这项实验很耗时间,也是为什么我们周三并不会提供组合研究成果的原因。”  美国加州大学物理学教授约翰-圭诺恩表示,“如果计算确实是正确的,那么可以直接说,我们在某种意义上已经登上了顶峰。”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物理学家西恩-卡罗尔将于周三飞赴日内瓦参加发现成果宣布大会。卡罗尔表示,“如果ATLAS项目组和CMS项目组确实独立地发现了希格斯-玻色子足迹,那么只有最小气的人才不相信科学家们的发现。”(彬彬)

  • 科学家破解南冰洋噪音噪音之谜 实为须鲸海面低语

    中国网4月25日讯 据英国《卫报》网站4月23日报道,南冰洋神秘噪音之谜已被破解。每逢春冬两季,南冰洋都会发出奇异的像鸭叫一样的“嘎嘎”声,而发出这种声音的源头之谜已经困扰了科学家半个多世纪。近日,科学家发现,产生这种声音的原因可能是须鲸在水面“交谈”。人首次听见这种声音是在20世纪60年代,当时一些潜艇人员正在水下进行作业,是他们第一次听到这种一连串重复的低沉的声音。来自马萨诸塞州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东北地区渔业科学中心的丹尼斯·里施是这次研究的负责人,他告诉BBC的记者:“多年来,对于这种现象的原因,我们有很多假设,但直至最近才有人提出可能是须鲸这一物种制造了这种声音。”去年二月份,为了了解须鲸的摄食及迁徙行为,研究队在南极岛西部给该海域的一对须鲸贴上了吸盘式传感器标签,该传感器装有水下麦克风,用于收集其声音。这是研究者首次对须鲸的声波标记进行研究,他们将这一标记与多年来的各种录音进行比对,由此发现了南冰洋噪音的来源。通过比对,研究者发现其和“嘎嘎”的噪音有关。里施以及她的团队就此在《英国皇家协会生物学快报》上发表了一篇论文,称“已经可以明确地把这种声音的产生归因于须鲸”。同时,研究员还希望通过回顾以往的录音,来研究须鲸的“种群季节消长现象和洄游行为”。但现在科学家还不知道为什么须鲸会发出这样的声音,他们只能假设须鲸在大洋表面发声后,潜入水底深处进行捕食。里施还补充道:“识别出这些须鲸的声音后,我们就能够进行被动声学监测法来对其进行进一步研究。通过这种方法,我们能了解到他们迁徙的时间,特别是该物种出现在南极地区以及离开南极地区的具体时间。由此,我们便能得出他们的迁徙模式,了解他们在不同区域的相对丰富度,并研究他们在不同地区之间的移动模式。”

  • 水平很高的科学家和另一个水平很高的科学家间的较量

    地沟油净化为食用油一定是一个水平很高的科学家,据说他能将地沟油中色素、臭味、酸价、过氧化值都降到和正常食用油没有区别。他也可以将多环芳烃、胆固醇、重金属降低到你没有办法判断为止,据说-----,他简直就是个魔术师,你说他达不到他就有这个水平,且成本很低。另外一个科学家在琢磨着如何破解上一个科学家,一场猫和老鼠的游戏越来越精彩。卫生部组织科技部、----专家开展地沟油检测技术攻关。另外一组科学家组织技术人员正在对卫生部的技术进行反攻关,哈哈!

  • 【资料】英科学家用“捕获彩虹”技术让光线停止

    【资料】英科学家用“捕获彩虹”技术让光线停止

    [size=4][font=黑体] 新浪科技2007年11月16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英国科学家近日称,他们最近利用一种新型的人造电磁-光学材料,首次成功地利用“捕获彩虹”技术让光线停止了下来。[/font][/size][im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07/12/200712042247_71928_1603372_3.jpg[/img]不同波长的光线能够被特殊波导的不同位置捕获,形成彩虹。

  • 《科学》杂志:万人审稿,科学家唱主角

    美国的《科学》杂志是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科学刊物之一,全球发行量超过150万份,能在《科学》上发表一篇论文,是每一位科学家的梦想。然而在它131年的发展历程中,《科学》遭遇了种种困难,曾两度停刊。但在编辑们和科学家们的努力下,这本杂志通过了时间的漫长考验1880年,来自美国纽约的新闻记者约翰·麦克尔创立了一本名叫《科学》的杂志,这份杂志创立伊始,就先后得到了两位发明家托马斯·爱迪生和亚历山大·贝尔的资助。然而,名人的青睐并没有给杂志带来好运,《科学》经营得并不顺利。在此后的131年中,《科学》遭遇了其他困难,曾两度停刊。尽管如此,在那些编辑们和科学家们的心血努力下,这本杂志通过了时间的漫长考验。今天,《科学》已成为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科学刊物之一,全球发行量超过150万份,能在《科学》上发表一篇论文,是每一位科学家的梦想。与爱迪生不欢而散1880年,在纽约记者圈小有名气的记者麦克尔决定和大发明家爱迪生联手合办一份科学杂志。作为美国科学促进会的重要成员,爱迪生欣然投资1万美元,让麦克尔担任主编,兼管发行。这一年的6月3日,第一期《科学》杂志出版了。一开始,《科学》杂志由于缺少可供稿的科学家,订阅者寥寥,根本无法和同类型的科学期刊竞争。爱迪生给麦克尔开的周薪也只有区区30美元。面对无法支撑的局面,麦克尔提出了一些改革方案,比如增加副总编、设立编委会等等,但遭到了爱迪生的拒绝。在杂志出版18个月后,两人终于不欢而散。爱迪生撤出所有经济支持,把杂志推给了麦克尔一个人。麦克尔没有放弃,1881年底,他通过努力又获得了另外一名大发明家贝尔的支持。然而没过多久,两人的办刊理念再度发生冲突。1882年3月,苦苦支撑了3期的《科学》因为财政问题停刊,麦克尔被迫转让杂志。只值500美元一年后,昆虫学家塞缪尔·斯卡德接管杂志,并使《科学》一度取得不错成绩。但这样的好日子并没有持续多久,他和资助人贝尔在管理上又出现矛盾,加上印刷公司不合作,斯卡德最终被迫辞职,助手霍奇斯担任主编。霍奇斯投入大量精力用于《科学》的发行和广告,却没有得到资助人贝尔等人的支持。加之当年的印刷质量糟糕,《科学》举步维艰。贝尔等人撤资以后,霍奇斯在没有工资的情况下单干,1894年,《科学》杂志再度停刊。同一年,《科学》以500美元的价格转让给心理学家詹姆斯·卡特尔。卡特尔彻底改变了《科学》的命运。他接手后,将1894年1月4日重新出版的第一本杂志,重新编号为“新卷”第一期。卡特尔重新对《科学》进行了定位,他明确了这本杂志的读者群:应该是科学家、研究人员和有一定科技知识背景对科技进展感兴趣的人们。他的办刊方针、编辑思想至今对《科学》杂志影响至深。在卡特尔担任杂志总编的50余年间,在《科学》上发表重要论文的科学家们包括现代遗传学奠基人托马斯·亨特·摩根,天文学家埃德温·哈勃以及大名鼎鼎的阿尔伯特·爱因斯坦。1900年,卡特尔与美国科学促进会秘书利兰·霍华德达成协议,《科学》成为美国科学促进会的期刊。1944年卡特尔辞世后,《科学》杂志被转让给美国科学促进会,但今天的《科学》杂志仍在延续卡特尔的编号,以表明原先的办刊原则不变。审稿人有万人之多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整个美国科学界都面临重整旗鼓的局面,《科学》杂志在这期间先后匆匆经历了6位主编。1954年,美国科学促进会执行主席戴尔·沃尔夫担任《科学》总编,他在危难之际采取了避免刊物继续滑坡的措施。1956年,来自斯坦福大学的生物学家格雷厄姆·杜沙恩任总编。《科学》逐步进入稳定发展的时期。1962~1984年间,錼的发现者之一、曾获得诺贝尔奖的物理学家菲利普·埃布尔森担任杂志主编。在他的任期内,《科学》的论文审核程序得以极大改进。埃布尔森首先建立了审稿人制度,他的审稿人人数一度达一万人之多。《科学》上刊登的论文由审稿人决定优劣,决定取用还是退稿。这一严格的审核方法,也是现在《科学》杂志审核制度的雏形。此后,担任《科学》杂志的主编均为在各科学领域具有专业背景的科学家们,其中包括生物学家唐纳德·肯尼迪和生化学家布鲁斯·阿尔伯特等人。PK《自然》在大洋彼岸的另一端,来自英国的老牌科学杂志《自然》一直被视为《科学》的最大竞争对手,两本杂志竞相刊登最新的科学成果与报道。2001年,“人类基因组计划”再度见证了这两本杂志的竞争与合作。“人类基因组计划”是继“曼哈顿计划”和“阿波罗登月计划”之后,科学史上的又一伟大工程。有趣的是,2001年2月15日,《自然》率先发表HGP(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的“人类基因组的最初测序和分析”;第二天,《科学》杂志不甘示弱,发表了Celera(私人企业塞雷拉基因组公司)的“人类基因组测序”。其中,由HGP和Celera相互竞争而又各自独立完成的2001年人类基因组工作草图的发表,被认为是人类基因组计划的里程碑。这两篇极其重要的论文成为当年最火的科学论文,《科学》与《自然》杂志也因为发表人类基因组草图,同时获得阿斯图里亚斯王子传播与人文奖。来稿审核严格《科学》杂志对来稿的审核平台非常严格,来自全世界100多个国家的科学家们参与整个审核过程,来自中科院的卢柯也是编辑之一。2010年,《科学》收到了全世界大约1.25万篇科学论文,不过最后只有7%的论文可以发表。对于有指来自中国的论文在《科学》被拒率高达98%的说法,《科学》表示,它也刊登过许多来自中国大陆的优秀论文。作为全球性的科学平台,《科学》希望能接收到来自世界各地最优秀的科学论文。事实上,其最近发表的论***是来自美国以外的作者。

  • 【转帖】科学家发现:蚯蚓能预报土壤污染 或用于监测

    金丝雀对瓦斯等有毒气体十分敏感,只要有非常淡薄的瓦斯产生,它就会立刻晕倒。17世纪,英国人把金丝雀放入矿井检测空[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bp][color=#3333ff]气质[/color][/url]量。现在,科学家发现,蚯蚓也能像“矿井中的金丝雀”一样预报土壤污染。英国爱丁堡大学进化生物学研究所的科学家研究发现,土壤中即使含有少量污染物,也会使蚯蚓的生命周期发生根本改变,影响它们的繁殖能力。对污染敏感科学家对受铜、镉和除草剂等不同污染物影响的蚯蚓分别进行脱氧核糖核酸(DNA)检测,发现即便少量污染物也会对蚯蚓产生显著影响,而且这种影响长期积累将会对其产生灾难性后果。英国《泰晤士报》29日援引研究项目负责人马克• 布拉克斯特教授的话报道,除草剂等农药常会渗入土壤,人们却从未考虑这些化学品对土壤产生的长期影响。“土壤里的蚯蚓就像矿井中的金丝雀,有些问题我们尚未察觉,但它们其实已经发出警报。”布拉克斯特介绍说,少量污染产生的影响日积月累将十分严重,这些污染会对植物和粮食作物产生影响,接着再进入我们的食物链。他补充说,重度污染会杀死动物,因此很容易被发现。少量污染物产生的轻微污染虽同样严重,却很难察觉。尽管人们并没有将除草剂等化学物质直接放入土壤中,但蚯蚓仍受到显著影响。毒物学家认为,这种影响令人担忧。长期遭忽视蚯蚓能分解土壤中的有机物、疏松土壤、改善土质。进化论的创始人查尔斯• 达尔文非常重视对蚯蚓的研究,但之后这种最常见的生物却长期被人忽略。布拉克斯特说,长期以来,科学家们把土壤当成试验台或“黑匣子”,认为不需要了解它本身,而他们的项目将会改变这种成见。“这样下去,直到土壤受侵蚀、生态系统彻底崩溃,我们也不会知道是怎么回事,”布拉克斯特说,“我们必须进入到‘黑匣子’内部,分别研究它的每个部分,提出一些具体问题。”科学家重新重视对蚯蚓的研究将有助于尽早发现土壤污染。项目小组的研究已经发现蚯蚓对除草剂和工业副产品等化学物非常敏感。布拉克斯特说:“这些发现为我们打开了视野,让我们认识到土壤污染的严重程度。”开发副产品利用即便少量污染物也能对蚯蚓构成显著影响的研究结果,科学家认为,可以将蚯蚓用于土壤监测。科学家可以利用从蚯蚓体内提取的基因,检测土壤是否受到有毒物质污染。布拉克斯特说:“这很可能成为环境监测的新手段,我们可以直接通过生活在土壤中的生物进行检测,而并非利用间接的化学分析。”他补充说,这个项目的所有研究数据将在网上公布,以方便各个国家使用。此外,蚯蚓被生物学家视为生态工程师,它在分解植物残体和动物粪便方面效果显著,因此曾被用来处理生活垃圾。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政府鼓励员工在办公室里饲养蚯蚓,因为它们不仅能吃掉包括员工的残羹冷炙在内的各色垃圾,更可以变废为宝,制造天然肥料。

  • 科学家发现最适宜人类居住的类地行星 距地球22光年

    科学家发现最适宜人类居住的类地行星 距地球22光年

    科学家发现最适宜人类居住的类地行星 距地球22光年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2/02/201202032314_347724_1611037_3.jpg从宇宙中看到的地球(资料图)据英国《每日邮报》2月2日报道,欧洲南方天文台的科学家在距离地球22光年的行星带发现一颗最适宜人类居住的类地行星。这颗行星像地球一样是岩石结构,与其恒星距离适当,上面的温度可能与地球的非常接近,很适合存在液态水,甚至可能存在生命。  这颗行星体积约是地球的4.5倍,距离地球仅22光年。按照天文单位计算,堪称与地球是邻居。这颗行星与地球吸收的光能数量相当。天文学家古伊勒姆安格拉达-埃斯库德(Guillem Anglada-Escudé)说:“这颗行星上存在液态水和生命的几率最大。”  加州大学圣克鲁斯校区天体物理学家史蒂文 沃格(Steven Vogt)说:“在距离地球如此之近的地方发现这颗行星,表明我们的银河系有数十亿可能适合人类居住的岩石行星。”

  • 【转帖】中国科学家在Nature发表论文始于130年前?

    寿的《考证律吕说》一文登载于《格致汇编》1878年第7卷上,这既是中国科学家在综合性科学技术期刊上发表的较早的论文之一,也由《格致汇编》的主编译为英文发表,而同时成为中国科学家在Nature发表的第一篇论文。  “律吕”是我国古代乐律学的统称,是研究律制构成与应用的科学,律管研究更是律学研究中的难题,《格致汇编》发表徐寿《考证律吕说》这一重要论文,报道了徐寿研究律管管口校正的最新成果,他用实验向著名的物理学家丁铎尔(John Tyndall,1820-1893)《声学》(徐建寅、傅兰雅译,1874年由上海江南制造局刊行)一书提出了质疑,该书(第214页)说:有底管、无底管发出声音的吹奏振动数,在一定时间内,皆与管之长度成正比。也就是说,由于在一定时间内,任何八度音阶必是吹奏震动数的两倍,因此开口管必须准确的截去一半才发出高八度音。而这一点徐寿通过实验证明恰恰是不正确的,“惟声出于实体者正半相应,故将其全体半之,而其声仍与全体相应也。至于空积所出之声,则正半不应,故将同径之管半之,其声不与全体相应,而成九与四之比例”,徐寿用9英寸长的铜管进行实验,发现将管长截去一半,并不能得到与原管相差八度的音,但如果在截掉半音寸,就能得到准确度的高八度音。实验表明,两支相差八度音的开口管的长度比例不是2:1而是9:4。  该文由傅兰雅用英文代笔投稿,以《声学在中国》为题发表于1881 年3 月英国著名杂志《自然》(Nature).该刊编者高度赞扬了中国人徐寿“非常出奇”的实验成果。  晚清末期,只有中国数学家戴煦(1805-1860)的《求表捷法》,经传教士艾约瑟(Edkins,1823-1905)译成英文,并在伦敦刊行,各国学者对戴煦所做的工作相当赞赏,公认他在数学上的重要地位。这篇《考证律吕说》可被认为是那个时代我国科学家在外国杂志上发表的最早的也是唯一的科学论文,开创了中外学术交流新的一页。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 ... 6934&from=space

  • 科学家首次观察到不对称梨形原子核

    有助于对物理学标准模型做出最严格测试2013年05月17日 来源: 科技日报 科技日报讯据《科学现场》在线版及物理学家组织网近日报道,一个由美国密歇根大学、英国利物浦大学等组成的国际团队,首次观察到部分原子核能呈现出不对称的梨形。新发现可能导致科学家找到标准模型之外的物理学现象,并有助于解答宇宙中物质和反物质的不对称性问题。该研究成果发表在5月9日的《自然》杂志上。 原子核的形状,应由它所含核子数量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来决定。在目前已知几千种稳定的和放射性的原子核中,绝大部分是球形的或椭圆形的。罕见的梨形原子核之前已能理论上预测其存在,但在实验中观察到这种形状十分不易。 此次科学家们利用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的上线同位素质量分离器(ISOLDE)设备,产生了氡-220和镭-224的短光束。原子束被加速到光速10%,以非常近的距离从镉、镍和锡原子核周围经过,冲击使镭和氡发生转动或振动,当它们静下来后,便发出了伽马射线。 这种射线的强度向科学家展示了激发原子核量子态的可能性,其与原子核内电荷分布状态是直接相关的,而原子核的正电荷分布显示其形状是不规则的。科学家通过测量放射性元素氡和镭原子核的轴以及自旋的排列证实,这些原子芯的形状呈梨形,而不是更典型的球形或椭圆形。 参与研究的科学家表示,梨形原子核的特殊意味着组成原子核的中子和质子在一个轴内稍微不同的地方,新的相互作用影响了科学界正研究的物质与反物质不对称性课题。人们已知当前宇宙中物质与反物质是不平衡的,但形成这样局面的原因却是一个巨大难题,其也没有被标准模型这个介绍大自然规律和物质性质的总体理论所预言。 研究的带头人、英国利物浦大学物理学教授彼得·巴特勒称:“我们否定了一些原有的理论,但将有助于完善它们。”新发现能帮助人们更好地探索电偶极矩(EDMs,衡量正电荷分布与负电荷分布的分离状况,即电荷系统的整体极性),其目前正在北美和欧洲展开研究。“我们期望这个物理实验数据,可以结合原子捕获实验的结果去测量EDMs,从而对构建宇宙本质的最佳理论——标准模型做出最严格的测试。”(华凌 张梦然) 《科技日报》 2013-5-17 (二版)

  • 科学家称可能已发现暗物质存在关键证据

    正在从事超导温度计探测低温稀有事件 (CRESST) 实验的科学家可能已经找到了弱作用重粒子(WIMPs)存在的证据,这是向揭开神秘的“暗物质”之谜迈进的关键性一步。科学家认为,暗物质组成了宇宙的大部分,不过这种物质很难被发现。  弱作用重粒子是用来说明有关“暗物质”的当前最流行的理论的主体,它们之所以被称作暗物质,是因为它们被认为会与正常物质发生反应,不过这种情况非常罕见。超导温度计探测低温稀有事件利用钨酸钙晶体降温到接近绝对零度,据说该实验从2009年6月到2011年4月间发现67例粒子相互作用的例子,它们很有可能是弱作用重粒子。这项实验的一位发言人说:“如果这种粒子确实存在,它们应该以光晕的形式存在于我们的星系里,组成银河的大部分质量。”  正在进行的超导温度计探测低温稀有事件实验是在意大利中部地区的大萨索( Gran Sasso)山丘下方大约1400米的地方修建的。寻找弱作用重粒子的试验一般都会修建在地下很深处,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把它们与宇宙背景辐射区分开。正在英国最深矿井——博尔比钾矿进行类似项目的肖恩-帕林说:“这是一项非常有趣的结果,但是它远不及我们希望的重大发现那么令人信服。这项和一些早期记录结果对暗物质来说意义重大。要想最终得到确认,我们还需要进行更多研究,我们希望能通过即将进行的实验找到答案。”  如果弱作用重粒子确实存在,它们是一种只能与引力场发生互动的实体,由于它们很少与其他粒子相互作用,因此很难被发现。确定这些发现是否属实,将对揭开暗物质之谜有帮助。科学家认为,正是暗物质促使宇宙结合在一起,形成我们现在看到的情形。最近科学家把弱作用重粒子看成是解释暗物质理论的最有可能的候选对象。

  • 【分享】B著名科学家 玻意耳

    中文名称: 玻意耳   外文名: Robert Boyle   生卒年: 公元1627~1691年   洲: 欧洲   国别: 英国   省: 爱尔兰利斯尔城   玻意耳是英国杰出的物理学家和化学家,1627年1月25日诞生于爱尔兰的利斯尔城。玻意耳幼年时候就显示出惊人的记忆力和语言才能。他8岁开始在爱顿小学学习。1638年随家庭教师一起周游欧洲大陆,先后在法国、瑞士和意大利求学。1644年回到英格兰,在多塞郡的斯泰布里奇定居,阅读了大量有关哲学、自然科学和神学的书籍,并且开始进行科学实验。斯泰布里奇位于牛津和伦敦之间,交通很方便,玻意耳自建了一个实验室,牛津和伦敦两地学者经常来这里聚会,探讨物理学、化学和农业化学方面的学术问题。玻意耳把这一科学家的聚会叫做“无形大学”。1654年玻意耳迁居牛津,在牛津大学建立了一个实验室。1659年玻意耳利用由R.胡克研制成的真空泵,开始对空气的性质进行研究。1660年出版了第一部著作《论空气的重量及其物理力学性质的新实验》。1661年6月18日玻意耳公布了他的实验结果--“空气是可以压缩的”,而且这种可压缩性与加在气体上的压强成简单的反比关系。这就是人们所熟知的玻意耳定律,这个定律因为在14年后又为法国科学家马略特独立的发现,故用他们两个人的名字命名,称为玻意耳-马略特定律。1663年,波意耳被选为英国伦敦皇家学会会员。1680年被推选为皇家学会会长,因为身体不好,他谢绝了任命,后来隐居在祖传的庄园里著书立说。由于玻意耳科学上的卓越成就,被人们称为“英国科学界的明星”。由于长期从事化学实验工作,经常同化学试剂接触,晚年,玻意耳的健康状况越来越糟。玻意耳在哲学上笃信弗西斯培根的信条,他曾经向大数学家笛卡儿(1596—1650)宣传“知识就是力量,力量就是知识”的观点,认为“空谈无济于事,实验决定一切”。玻意耳的晚年热衷于调和宗教与自然科学和矛盾。他捐款设立玻意耳讲座,专门用来进行反对无神论的宣传。1619年12月30日,因病在伦敦去世,终年64岁。相关研究领域:1、物理学:  玻意耳最突出的贡献是1661年发现了玻意耳定律。用实验论证了空气是有重量和弹性(当时玻意耳称之为弹力)的物质。论证了空气对于燃烧、呼吸和传声是必不可少的。论证了压强对水的沸点的影响,指出当使周围的空气稀薄时热水就能沸腾起来。论证了细管中液体的上升(即毛细现象)是和大气压力无关的,这与当时的观点截然相反。论证了真空中虹吸失效。研究了空气的比重、折射率等等。最先对固体的弹性进行研究,在对钟摆长度变化所开展的固体膨胀研究中,发现了水在结冰时会膨胀。 主张热是分子的运动。护原子论假说,认为一切物体都是由较小的、完全相同的粒子组成的。于1663年首先提出色光是白光的变种,表述了白光的复杂性的思想,指出物体的颜色并不是物体本身的 内在属性,而是由光线在被照射面上发生的变异引起的。观察到静电感应现象,指出化学发光现象是冷光等。在实验过程中研制成气压计,并于1662~1663年引人“barometer”(气压计)这个名称。2、化学1661年出版了名著《怀疑的化学家》。他反对当时“点金术”派的“元素”观,提出了接近于近代的化学元素的概念,区分了化合物和混合物。他把实验方法引人化学研究之中,主张化学要建立在大量的实验观察基础上,对物质的化学变化要进行定量研究,从而开创了分析化学的研究。他最早引人了“分析化学”这个名称。恩格斯对他给予了高度评价,指出“玻意耳把化学确定为科学”。3、生理学玻意耳研究了空气对生物的作用,发现了肺内血液颜色和摄取空气有关1663年他还找出了毛细血管等。他的作品:《各种形式和性质的起源》《关于颜色的实验和考虑》《流体静力学奇谈》《论矿泉水》《关于自然哲学价值的某些考虑》《涉及空气弹性及其效果的新物理——力学实验》《关于空气的弹性和重量学说的答辩》

  • 【分享】英科学家研制出液体防弹衣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近日,科学家最新研制一种液体防弹衣,当防弹衣里的液体物质接触子弹的猛烈冲击时会瞬间变硬,这种奇特的防弹衣被研究人员称为“防弹奶蛋糊”。据悉,英国科学家研制出一道保密化学公式配制“防弹奶蛋糊”,再与传统的凯夫拉尔纤维材料结合在一起,最终成功打造出这种“超级防弹衣”。研究人员介绍称,液体物质与凯夫拉尔纤维材料粘在一起,当子弹击中防弹衣,液体物质承受冲击力则越变得坚硬。他们希望这款超级防弹衣能够制作得更轻、更柔软,成为前线士兵贴身的防弹背心。科学家之所以将它称为“防弹奶蛋糊”,是因为该材料的分子结合方式和变黏稠变坚硬的过程,非常类似于搅拌甜点蛋奶糊。这项前沿科技是由英国布里斯托尔市BAE航空与航天系统公司的科学家小组设计的,该公司主要负责研制全球防御和安全系统的武器和装备。BAE公司设计和材料科技商业部负责人斯图尔特-彭尼(Stewart Penney)说:“当这款防弹衣遭受子弹攻击时,其液体材料将与奶蛋糊非常相似。该技术的原理最好是用汤匙搅拌奶蛋糊来解释,当液体状态时你用汤匙搅拌,几乎感觉不到阻力,但液体物质与传统凯夫拉尔纤维材料结合在一起时,你就会明显感到阻力的存在,随着搅拌的速度加快,‘奶蛋糊’就变得越来越硬。当子弹撞击该材料时,它就瞬间变硬,吸收子弹撞击产生的冲击力。”这种防弹衣之所以会瞬间变硬,是由于使用了“衰减浓度”液体,这种液体与凯夫拉尔纤维增强材料结合在一起,当遭受冲击力和压力时它们会结合得更加紧密,变得坚硬。目前英军使用的军用防弹衣较厚重,限制了士兵们灵活性,在阿富汗等战争环境中十分不便。相比之下,这款最新研制的液体防弹衣使用的原材料较少,并且更轻、更小,为士兵灵活性作战提供了机动性。该款超级防弹衣不仅可使士兵增强灵活性,还比传统防弹衣的厚度减少45%。科学家在测试中,将300米每秒的圆珠射向31层未加工的凯夫拉尔纤维和10层凯夫拉尔纤维与液体物质构成的“防弹奶蛋糊”。佩尼强调称,测试结果显示,后者被圆珠撞击形成的凹坑很浅,而前者的抗撞击效果则差一些,并且沉重的传统防弹衣已逐渐不适应现代战争环境。目前,这种超级防弹衣除计划用于军事人员,还可用于其它的防护性用品,比如:增强防护衣的保护效果,为警察和救护工作人员提供保护等

  • 【分享】科学家发现了一种神秘的物理力

    科学家发现了一种神秘的物理力   据西班牙Autonoma De Barcelona大学报道,该大学的物理系与英国伦敦帝国理工学院化学系的科学家通过长期深入的研究,他们发现了一种神秘力的源泉。   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科学家一直试图了解二个带有不同静电荷的分子,例如DNA或其它生物大分子,当它们在溶液介质中非常靠近时产生排斥力的原因。Autonoma De Barcelona大学的Jordi Faraudo 和伦敦帝国理工学院的Fernando Bresme通过研究发现,这种排斥力就是水合力。   在精微水平上,水分子通常受到电场指示方向上的轻微吸引。然而,当水分子接触到产生这种微约电场的表面,譬如在许多去垢剂中存在的化合物时,科学家发现事态就发生了全然的变化:水分子立即显示出强有力的能力,将自己组织成一种复杂结构,其排列可消除这种电场效应,并同时将其逆转。   最近,科学家发现这种非正常的特性即是当水被某些带电分子,例如DNA或其它生物化合物围绕时,以及去垢剂中生成薄膜时发生水合作用的根源。这一发现发表在今天出版的一期“物理评论通报”(Physical Review Letters)上。   水是绝大多数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赖以发生的溶剂。因此,为了能了解这些过程,掌握溶于水的分子相互间的作用实质是至关重要的。其中两种最重要的过程便是物质吸附到细胞膜上和蛋白质的隐退。这两种过程都是生物医学研究的基础,因为设计新药时相当一部份过程均是基于对物质如何穿过细胞膜而进入细胞的了解。这些新药通常都是设计出的蛋白质,用来预防或增强其它物质的作用。在这种情况下,精确地掌握蛋白质的折叠是极为重要的,因为当蛋白质折叠时它们呈现出何种形态将影响到它们如何有效地发挥作用。   物质溶于水时相互粘附在一起,充分了解存在于它们之间的力量的特性对化学工业也是十分有用的,特别是涉及需要使用稳定胶状悬浮液的机制,例如用来生产油漆,化妆品,和诸如生产酸奶,蛋黄酱等食品时,掌握这种力的特性就成为生产过程的关键。

  • 【转帖】阿根廷科学家让牛背塑料罐收集打嗝放屁废气

    【转帖】阿根廷科学家让牛背塑料罐收集打嗝放屁废气

    据科学家指出,牛羊等反刍动物通过打嗝和放屁的方式排放大量的甲烷,造成了巨大的污染。据英国《每日邮报》9日报道,阿根廷科学家在牛背上绑上一个塑料罐,专门收集牛打嗝和放屁排出的废气,供研究之用。  这种新装置,由通向胃部的气管把气体输送到绑在牛背上的红色气罐中。一头重550千克的牛可排放800到1000公升的甲烷,那么阿根廷三分之一的温室气体都要归咎于牛羊。据悉,阿根廷是世界最大的牛肉产商,拥有5500万头牛。  甲烷会破坏臭氧层,导致全球变暖。而全球10.5亿头牛排放的废气,甚至超越了人类交通工具,如汽车、飞机等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目前,科学家正致力于改进牛羊反刍系统,寻找减少牲畜甲烷排放量的办法。[im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08/07/200807111437_97565_1621459_3.jpg[/img]

  • 科学家称实验室合成肉类将变现实

    北京时间1月20日消息,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科学家们日前宣称,在实验室中合成肉类的技术已经完全掌握,目前正在研究的只是如何进一步降低其成本以便实现盈利。目前全世界共有大约30支研究小组正致力于在实验室中制造出肉类产品,随着大量资金和专业人员加入到这一行列当中,此项技术将有望帮助解决困扰人类的饥饿问题。  利用这项技术,人们可以利用少量的肌肉细胞制造出大量的肉类,因此这是一项对于生态而言更加友好的技术,并且可以大幅减少对动物的杀戮。动物福利组织“Peta”已经允诺100万美元,奖励给任何能够在2016年之前证明实验室培育的肌肉能够投入商业销售的科学家。  而现在,根据《食品安全新闻》的报道,有关实验室培育肉类方面的这项突破或许在2012年便将提前到来。马克·波斯特(Mark Post)来自荷兰马斯特里赫特大学,他近日宣称实验室合成肉类不久之后就将在他的实验室中开始生产。  他的研究得到了荷兰政府的资助,此外还有一位匿名的捐赠者的资金支持。这位匿名人士向波斯特教授捐助了30万欧元用于此项研究。不过可惜的是波斯特教授的研究工作并不符合Peta组织开出的悬赏金评选条件,因为他培育的是牛肉而非鸡肉。  而在大西洋另一边的美国,密苏里大学正在为尼古拉斯·吉诺维斯(Nicholas Genovese)教授提供资金,以支持他与另一位教授麦克·罗伯茨(Michael Roberts)合作开展有关研究工作,这两位都是美国国内在干细胞和牲畜培育方面的顶级科学家。此前,吉诺维斯教授已经和南卡罗莱纳大学的弗拉迪米尔·米罗诺夫(Vladimir Mironov)教授开展了相关研究工作。米罗诺夫教授现在已经将他的研究工作转移至巴西境内,巴西政府近期也正致力于人工肉类合成方面的研究和开发工作。  一旦科学家们实现突破,找到一种实现工业化生产的方法,那么这种“试管肉”的价格将有望下降到比传统肉类更加便宜的水平。不过这一设想能否成为现实还有很重要的一关,那就是试管肉是否能为广大的消费者们所接受。公众是否仍然会倾向于希望他们所吃的牛排,肉类都是自然界生长的,而非来自试管之中?  除此之外,天然肉类所具有的那种独特的纹理是所有肉类特征中最难以模仿的一个,因此预计首批上市的合成肉类将很难具备天然肉类的这些细微特征,看起来可能更像是处理过的肉类产品,如肉饼或是腊肠。  为了制作这种试管肉,科学家们首先从动物体内取出肌肉细胞,并将其置于蛋白质营养液中培养。在这一过程中,原先需要依靠显微镜才能看见的微小细胞经过多次增殖,开始形成组织,就像一颗卵的孵化过程。一些研究人员指出,只要使用恰当的原始培养细胞以及正确的方法,只需10个猪肉细胞就可以在两个月的时间内培养出5万吨猪肉。  而Peta组织声称,该组织之所以悬赏推动实验室生产肉类的研究工作,是因为很多人“无法戒除他们对食用肉类的嗜好”。根据该组织提出的悬赏通告,全世界任何科学家,只要成功开发出和天然鸡肉拥有相同口味和纹理的合成鸡肉,并且在2016年年初之前至少在美国10个州的市场上售出2000磅(约合907公斤),便可以获得100万美元的悬赏金。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