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尹洧研究员

仪器信息网尹洧研究员专题为您整合尹洧研究员相关的最新文章,在尹洧研究员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尹洧研究员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尹洧研究员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尹洧研究员话题讨论。

尹洧研究员相关的资讯

  • 黄金大米研究未提交审批 中疾控研究员被停职
    黄金大米风波已持续近半个月,昨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公布了黄金大米的调查进展,中疾控称未参与黄金大米研究,该项目也未提交卫生部审批。中疾控研究员荫士安因卷入此事且说法前后矛盾,已被停职并接受调查。   昨日,中疾控表示,针对今年8月1日刊登在《美国临床营养杂志》上的黄金大米试验涉及的问题,已经成立了专门的科学审查委员会,核查相关科研档案,并与论文涉及到的相关单位进行了沟通,收集有关资料,对论文中提及的主要内容进行深入了解和逐一核查。   中疾控调查称,经审查科研档案,中疾控营养食品所和其他直属单位均没有批准和参与有关“黄金大米”的研究。论文所述的研究内容也没有按规定提交卫生部伦理审查委员会审查和卫生部审批。   按照卫生部2007年颁布的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伦理审查办法规定,人体试验的先决条件是在完成大量临床前研究,证实其安全性、有效性,经食品或药品部门审查批准后,发给临床试验的批准证书,然后经过伦理委员会批准,再经受试者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同意后,才可以开始人体试验。   此前,也就是9月5日发表的调查结果中称,卷入此事的中疾控研究员荫士安称该项目是美国与浙江医学科学院的合作项目,且已经过了浙江医学科学院伦理委员会的审查。浙江医学科学院有关负责人曾表示,确实审查过,但该项目并未在审查期限内实施。   进展:中疾控涉案研究员停职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论文第三作者、美国塔夫茨大学汤光文在我国的主要合作者研究员荫士安前后说法不一致,目前,中疾控已停止其工作,责令接受调查。   此前调查中,荫士安曾表示,在美国的论文发表前,他收到了《美国临床营养学杂志》的论文发表通知,签字同意发表。但同时,他又表示,关于美国塔夫茨大学汤光文负责的项目研究中,是否使用了“黄金大米”,并不知情。这两个说法显然矛盾。   中疾控表示,中心科学审查委员会已联系论文责任作者汤光文,要求提供论文所述研究的相关材料和详细实施过程说明 同时要求美国塔夫茨大学对该项目开展调查,并提供详情报告。   中疾控还称会对该论文进行全面、客观、公正的调查。调查结果将及时向社会公布。   ■ 相关新闻   海安“黄金米”非“黄金大米”   海安县农委会称非转基因大米,只是商标名称   据《人民日报》报道 日前,有网络传言称,江苏省海安县规模种植转基因大米——“黄金大米”,并指当地一家公司涉嫌提供“黄金大米”给湖南一所小学进行“转基因大米人体试验”。   海安县农业委员会称,获知网上传言后,组建了专家组进行审查。经查,海安县现有水稻种植面积55万亩,全部选用常规品种,无转基因品种,未种植转基因“黄金大米”。   该农委会还证实,南通市百味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黄金米”只是注册商标名称,该产品为有机大米,色泽为白色,不是“黄金大米”。打开“黄金米”包装,呈现的是乳白色大米,并非黄色。   对于网上流传的“海安种植黄金大米”一说,南通网负责人郭小平说,是因为该网站编辑不了解“黄金米”和“黄金大米”的区别,从网络上找来图片和资料,加了上去。(
  • 中疾控一研究员因黄金大米试验被停职
    新京报讯(记者蒋彦鑫)黄金大米风波已持续近半个月,昨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公布了黄金大米的调查进展,中疾控称未参与黄金大米研究,该项目也未提交卫生部审批。中疾控研究员荫士安因卷入此事且说法前后矛盾,已被停职并接受调查。   绿色和平称黄金大米试验背后另有隐情   所属分类:新闻 新功能放大观看昨日,中疾控表示,针对今年8月1日刊登在《美国临床营养杂志》上的黄金大米试验涉及的问题,已经成立了专门的科学审查委员会,核查相关科研档案,并与论文涉及到的相关单位进行了沟通,收集有关资料,对论文中提及的主要内容进行深入了解和逐一核查。   中疾控调查称,经审查科研档案,中疾控营养食品所和其他直属单位均没有批准和参与有关“黄金大米”的研究。论文所述的研究内容也没有按规定提交卫生部伦理审查委员会审查和卫生部审批。   按照卫生部2007年颁布的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伦理审查办法规定,人体试验的先决条件是在完成大量临床前研究,证实其安全性、有效性,经食品或药品部门审查批准后,发给临床试验的批准证书,然后经过伦理委员会批准,再经受试者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同意后,才可以开始人体试验。   此前,也就是9月5日发表的调查结果中称,卷入此事的中疾控研究员荫士安称该项目是美国与浙江医学科学院的合作项目,且已经过了浙江医学科学院伦理委员会的审查。浙江医学科学院有关负责人曾表示,确实审查过,但该项目并未在审查期限内实施。   进展:中疾控涉案研究员停职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论文第三作者、美国塔夫茨大学汤光文在我国的主要合作者研究员荫士安前后说法不一致,目前,中疾控已停止其工作,责令接受调查。   此前调查中,荫士安曾表示,在美国的论文发表前,他收到了《美国临床营养学杂志》的论文发表通知,签字同意发表。但同时,他又表示,关于美国塔夫茨大学汤光文负责的项目研究中,是否使用了“黄金大米”,并不知情。这两个说法显然矛盾。   中疾控表示,中心科学审查委员会已联系论文责任作者汤光文,要求提供论文所述研究的相关材料和详细实施过程说明 同时要求美国塔夫茨大学对该项目开展调查,并提供详情报告。   中疾控还称会对该论文进行全面、客观、公正的调查。调查结果将及时向社会公布。
  • 近场声学显微镜成熟商品的“中国创造”——访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殷庆瑞研究员
    2011年3月7-14日,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研制的纳米热学-声学显微镜成像系统亮相国家“十一五”重大科技成就展,并引起了业内人士、专业媒体多方面关注。据了解,该项目负责人殷庆瑞研究员以自行研制的材料和器件为核心技术,已成功研发出多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如扫描电声显微镜(SEAM)、扫描探针声学显微镜(SPAM)、扫描热学显微镜(SThM)、激光-光声测量仪、超声雾化器等。   其中,扫描电声显微镜创新性地将电子显微术(SEM)与声学显微术(SAM)“合二为一”,被称为该领域全球唯一成熟的商品化扫描电声显微镜,现已荣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国际工业博览会银奖以及中科院自然科学一等奖等殊荣。目前,该款仪器已成功更新至第IV代,分辨率达到200nm,在国内相关的企事业单位得到了实际应用,并出口到美国、德国、日本、台湾、新加坡等地,成为“我国大型科学仪器出口到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一个成功范例”。   近日,仪器信息网就声学显微镜成像技术与仪器的研制、应用、产业化等问题,专门采访了中科院上海硅酸研究所殷庆瑞研究员。 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殷庆瑞研究员 潜心数载攻难关 成功研发世界先进水平扫描电声显微镜   扫描电声显微镜是一种多功能、高分辨率的显微成像仪器,兼具电子显微术高分辨率和声学显微术非破坏性内部成像的特点,拥有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殷庆瑞研究员瞄准市场需求,创造性地把电子光学技术、弱信号检测技术、图像处理技术及计算机技术有机融为一体、先后研制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四代扫描电声显微镜,并获得国内外多项大奖。   对于扫描电声显微镜的研发初衷,殷庆瑞研究员回忆到:“1979-1981年,我被派往英国牛津大学的Clarendon实验室和材料系做访问学者。在那里,我发现同行们都是自行研制仪器做科研,发现的物质结构或实验结果也颇具创新性。相比之下,国内大多是购买现成仪器搞科研,实验结果自然也雷同,很难有创新的成果。因此我决定回国后要结合具体的科研工作,按照自己的新思路,研发新仪器、建立新方法。   “回国后,我最开始研制成功的是激光-光声测量仪,为定量表征薄膜压电性能、功能陶瓷弱相变行为和自发极化剖面分布提供了新技术,解决了当时薄膜材料性能表征的关键技术难题,获得了中科院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之后,我又研发出了超声雾化器,在日化工业、陶瓷制备方面得到了成功应用。” 扫描电声显微成像系统   在提到扫描电声显微镜的研发历程时,殷庆瑞研究员则说到:“在国家‘863’计划的支持下,我们课题组1988年在国内率先开展了扫描电声显微镜及其相关器件、材料、成像理论和应用研究,这几乎与国际同步。随后几年,整个研发团队潜心研究,攻克各类技术难关,终于研制出了扫描电声显微镜。截至目前,我们已先后完成了SEAM-I型、II型、III型、IV型四代电声成像系统的研制,分辨率已达到200nm,总体技术指标和功能均处于世界先进水平。”   同时,殷庆瑞研究员补充到:“扫描电声显微镜可以用‘二合一’来形容,既能利用电子束探测物质的表面信息,又可以借用声波记录下物质的内部模样,兼具电子显微术高分辨率和声学显微术非破坏性内部成像的本领,可原位同时观察基于不同成像机理的二次电子像和电声像,实现‘二合一’!”   这项成果成功将电子显微术、声学显微术、数字信号处理和高灵敏度传感技术相结合,现拥有4项国家发明专利和一项国外发明专利, 更是荣获了2005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006年度国际工业博览会银奖以及2010年度中科院自然科学一等奖。 积极推进商品化 成为我国大型仪器出口成功范例   近年来我国科技经费投入持续增长,每年取得的科技成果有3万多项,但多数成果却陷入了“成果-证书-鸡肋”的尴尬状况。虽然目前科学成果商品化面临诸多问题,但也有不少成功范例,殷庆瑞研究员扫描电声显微镜的成功商品化便是其中之一。据悉,目前该项成果已被推广到国内外数十家单位,被誉为“全球唯一成熟的商品化扫描电声显微镜”。   科研成果要实现商品化,自然离不开应用开发。据殷庆瑞研究员介绍,扫描电声显微镜的横向分辨率、纵向分辨率、探测器灵敏度以及图像质量均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在评价电子陶瓷、金属、半导体、无机材料、复合材料以及功能器件时能够获得常规手段难以得到的信息,彰显了扫描电声显微成像技术在信息产生、检测和显示等方面的独特优势,当年前来访问的德国乌帕塔大学电子光学系主任巴克先生与新加坡国立大学电子光学专家彭教授也被这一独特优势深深折服。   殷庆瑞研究员介绍:“目前,国内外科学家正是通过使用我们的扫描电声显微镜在各自研究领域内已获得了许多重大的新发现。例如,德国科学家Kohler博士首次在马氏材料上发现了铁磁畴结构及其相应的机理解释;日本筑波大学Kojima教授则首次获得了蝶形BaTiO3晶体电畴结构电声像;美国宾州大学Hang He博士和Ruyan Guo教授在不同材料上获得了铁弹畴、180°反平行周期结构畴的复合畴形态的电声像,并认为电声成像技术是研究功能材料机电耦合效应的一种独特方法;清华大学彭海东博士则观察到了金属-陶瓷复合涂层表面和亚表面显微结构的电声像。正是利用扫描电声显微镜独特的成像机理获得诸如此类的应用成果不胜枚举,而这么多的成功应用又极大地推动了扫描电镜的商品化进程。”   对于扫描电声显微镜的产业之路,殷庆瑞研究员谈到:“最初在仪器研发成功后,我们只是停留在一种‘自给自足’状态,并没有真正地实现规模化生产,也没有主动去开拓市场。后来通过国内外的学术交流,我们收到了第一张订单,而对方竟来自电子显微镜的诞生地和主要产地——德国,这极大地鼓励了我们要把样机商品化的信心,尤其在近几年,中科院一直强调科研创新以及‘产学研用’合作。因此,我们积极与上海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服务中心联系,并与国内几家仪器公司建立了合作关系,共同推进扫描电声显微镜的商品化。而在厂商接手过程中,我们也并没有撒手不管,听之任之,而是从实验数据、应用开发再到技术培训、售后维修,我们都全程参与。双方互相信任,通力协作,推动了科研成果向产业化发展。”   我国大型科学仪器历来依靠进口,而随着扫描电声显微镜的技术升级与商品化成熟,“中国创造”的扫描电声显微镜在中国大陆、台湾、美国、德国、日本、荷兰、新加坡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实验室里都能够找到,被誉为“我国大型科学仪器出口到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成功范例”。 超越“二合一” 实现电-声-热显微镜一体化   当今材料科学朝着纳米及精细复合方向发展,功能器件则越来越小型化、集成化,这就对材料及功能器件的评价表征方法提出了日益严峻的考验;为应对这一挑战,殷庆瑞研究员课题组“二合一”的科研工作还在一直持续着,已成功研制出扫描探针声学显微镜与扫描热学显微镜,现正在研发电-声-热显微镜“三合一”技术。   近年来,在扫描电声显微镜的基础上,殷庆瑞研究员又带领课题组突破传统声学成像技术的概念,成功研发了低频(300Hz-3KHz)、高分辨率(10nm)扫描探针声学显微成像(SPAM),使低频声学成像技术拓展到了纳米级分辨率水平。   对此,殷庆瑞研究员表示:“原子力显微镜(SPM)只能用于检测材料表面,而声学显微镜却可以用于材料的缺陷分析、电子结构、微区弹性等性能测试方面。随着纳米技术深入发展,我和我的团队想到了将声学技术与原子力显微镜结合,研发出了扫描探针声学显微镜。这项成果可以克服现有SPM只能获得材料表面结构和性质的不足,实现了材料表面及亚表面结构和物性的原位实时检测,在微、纳米材料和器件无损分析方面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目前,该仪器已被日本国家材料研究所、德国应用科学技术大学、北大、清华、南大等知名院校纷纷选择使用。”   而扫描热学显微镜(SThM)则是殷庆瑞研究员继SPAM之后对扫描探针显微术的又一项重大突破。该仪器主要利用材料的温度、热导率等变化进行成像,从而获得样品表面热分布和相关热物理性质的一种微纳米尺度的测试技术,适用于材料微区的热学性能表征。   殷庆瑞说到:“目前,国外科学家已分别研制出原子力显微镜与电、光、磁3种技术分别结合的显微成像仪器。而我们之前已研发出了扫描探针声学显微镜,因此把目光投向了扫描热学显微镜。在国家‘973’计划的支持下,我们在2010年成功研制出了扫描热学显微镜,目前在微电子器件、材料等领域已得到了日益广泛的应用。” 扫描探针近场压电-声学-热学显微成像系统   最后,在谈到课题组下一步的研发计划时,殷庆瑞研究员提出:“我们打算研发电、声、热一体化的扫描电镜,更加集成化、综合化、实用化,而这也是当今科学仪器发展的一个大方向。我相信,这款仪器将更加适用于物质介观和微观层次上的特性表征,对相关材料、器件与显微成像技术领域的发展,也将是一个极大地推动作用。”   后记:   美国NASA高级材料物理专家John博士曾这样评价,中科院上海硅酸盐所这个团队在电声成像的研究和应用方面已经成为世界的领导者。他们把电声成像扩展至实用阶段,而这项工作对该领域的影响是深远的。   的确如此,殷庆瑞研究员课题组将理论研究、材料制备器件设计、仪器研制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开发出独具特色的“二合一”新仪器,并积极推进相关科研成果的商业化,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和良好的社会效益。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殷庆瑞研究员和他的团队下一个“电-声-热显微镜一体机”必将在日益发展的纳米科学时代能够“大放异彩”!   采访编辑:刘玉兰   殷庆瑞研究员个人简介:   殷庆瑞研究员,1965年毕业于东南大学(南京工学院)无线电工程系。同年9月分配至中国科学院硅酸盐研究所工作至今。期间,1979-1981年在英国牛津大学Clarendon物理实验室访问学者,1989年在日本东京大学应用化学系客座研究员,2003年在德国乌帕塔大学电子工程系访问教授。   他主要从事电子陶瓷材料物理性能、器件设计以及光声学、电声成像和扫描探针声学显微术方面的研究。他在国内外重要刊物上已发表论文300余篇,专著两本(80余万字),英文版专著一本(Spring ),译著两本。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三等奖各一项,国际工业博览会银奖一项,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二等奖各一项,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省部级三等奖两项,国内外专利十余项。   他曾兼任同济大学教授、香港理工大学智能材料中心国际顾问委员会委员、国家基金委员会重大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863”计划新材料领域专家委员会委员、美国IEEE高级研究员、亚洲铁电学联合会理事、亚洲电子陶瓷联合会理事和国际铁电学杂志编委等学术职务,并当选美国纽约科学院院士和国际陶瓷科学院院士。   他曾先后获得上海市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国家“863”计划十五周年先进个人、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杰出贡献教师等荣誉称号。   他曾担任过中国科学院硅酸盐所科技处处长、所长助理和副所长,以及中国科学院无机功能材料开放实验室以及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等职务。
  • 中国生物低温电子显微学研究的重要先行者与奠基人徐伟研究员逝世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蛋白质科学研究平台生物成像中心特聘技术专家徐伟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23年2月23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2岁。沉痛悼念并深切缅怀徐伟研究员生平徐伟研究员于1964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物物理系,先后访问过瑞典的卡罗琳斯卡研究所,斯德哥尔摩大学和美国Purdue大学 1991年至2000年,在中国科学院北京电子显微镜实验室兼职研究员,建立起了我国低温电子显微镜技术和三维重构技术。1973年至今,于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从事生物电子显微镜技术、细胞超微结构以及蛋白质电子晶体学等研究。曾任中国电子显微镜学会副理事长、秘书长,《电子显微学报》副主编。中国生物低温电子显微学研究的重要先行者与奠基人徐伟研究员在生物成像中心办公室徐伟研究员是我国生物电子显微学,特别是低温电子显微研究领域重要的先行者与奠基人。从常温生物样品超薄切片技术到冷冻超薄切片技术,从冷冻断裂技术到低温电镜三维重构技术,从电镜的维护维修到生物电镜技术创新,从样品制备和电镜成像的物理化学原理,到灵活运用电镜技术解决相关生物学问题等,徐伟研究员学识渊博、学风严谨,他的工作为我国的生物电镜事业奠定了扎实的基础。生物物理所所史资料中,存有徐伟研究员和张锦珠研究员合作编写的《生物物理所电子显微技术的发展》,详细记录了从1958年建所伊始,生物物理所的生物电子显微学研究发展历经的四个重要阶段:1958年-1966年,初创时期 1973年-1990年,建设的恢复与发展 1991年-2000年,新的困难与新的探索 2000年-2010年,迎接高速发展的新时期。1976年,年轻的徐伟和鲁崎唔、董仁杰等人先后加入了生物物理所电子显微镜实验室。在国家对科学研究工作的大力支持下,电子显微镜实验室在这一时期先后引入了一批先进的电镜科研设备,并开始为所内外的相关科研项目提供高水平的技术服务工作。时任生物物理所所长的贝时璋先生所领导的细胞重建的部分研究工作就在电镜实验室多年持续的技术支持下完成的。因此,贝老特意在其主编的《细胞重建》一书的第一、第二两集的前言中对电镜室的技术支持表达了感谢。在完成好日常的仪器技术服务工作的同时,电镜室还参与建立和发展了技术创新、电镜知识和技术推广以及学术交流活动等。徐伟研究员作为主讲教师承担了长达10年的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生物系《生物电子显微学原理与技术》课程的授课与实习,并主导了多次关于电镜及其应用和各种生物制样方法的技术讲座等。后来,为了在有限条件下努力提高国内生物电子显微学的水平,建立和发展生物电子显微学的新方法新技术,以徐伟等人为主导完成了细胞化学技术、冷冻固定及冷冻超薄切片技术等的建立,并且达到了较高技术水平。1980-1981年徐伟以访问学者身份赴瑞典LKB公司、卡罗林斯卡医学研究院及斯德哥尔摩大学做研究工作时,因为运用高超的冷冻超薄切片技术成功制备了非常困难的样品,一时间在斯德哥尔摩大学Wenner-Gren Institute获得广泛赞誉。徐伟因此获邀与G.Roomans 博士合作为美国超微结构病理学杂志写了有关用于可溶性物质的X射线显微分析的冷冻超薄切片技术的长篇综述文章( Cryo-ultramicrotomy as a Preparative Method for X-ray Microanalysis in Pathology. Ultrastructural Pathology,3:65-84,1982)。1978年7-9月,受科学院委派,徐伟作为组长率领一个4人专家组赴扎伊尔共和国执行两国科学合作协定,协助该国科学研究院建立电子显微镜实验室,安装一台我国赠送的电子显微镜,并讲授电子显微镜原理和应用技术课程,历时3个月,圆满完成任务,受到表彰。1968年英国MRC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在《Nature》上发表了论文《Reconstruction of Three Dimensional Structures from Electron Micrographs 》,从此生物电子显微学领域进入了一个在分子水平研究生命的新时期。1982年A.Klug因为他的这一贡献而获得当年的诺贝尔化学奖时,这更进一步激励了一些电子显微学者决心在我国开展这一领域研究。1982年之后的几年中,当时的中国电子显微镜学会理事长郭可信院士,尽管不是生物学者,却敏锐地意识到电镜三维重构方法孕育着巨大的发展潜力。他与徐伟研究员多次一起谈论蛋白质大分子电镜三维重构时,都积极评价这一领域研究的发展,并表示他所领导的北京电子显微镜实验室愿意作为一个基地,支持发展这一领域研究。这成为支持徐伟着手建立我国蛋白质大分子电镜三维重构研究的重要契机。1989年徐伟到美国普渡大学著名结构生物学家M.Rossmann的实验室跟随T.Baker教授学习低温电子显微镜技术和蛋白质大分子三维重构,并进行病毒三维结构的研究。1991年,当徐伟回到生物物理所电镜实验室准备建立我们自己的低温电子显微镜技术和蛋白质大分子三维重构研究时,却遭遇了没有设备、没有经费、人员流失的尴尬局面。这让徐伟想到了请求郭可信院士和他的北京电子显微镜实验室帮助。果然,郭可信先生积极支持徐伟到他的实验室开展工作:提供实验室、出资购买了低温电子显微镜设备和材料、出面协助招考研究生等。一个课题组成立了,并且得到了在国外的王大能博士、周正洪博士等的无保留的支持。此时徐伟也申请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于是开始了建立生物物理所最早的、乃至全国最早的(同时广州中山大学也有一个小组在开展类似工作)低温电子显微镜蛋白质大分子三维重构研究。1993年徐伟课题组率先在国内建立了先进的低温电子显微镜技术,填补了国内一项空白。在此基础上,经过几年努力陆续开展了青霉素酰化酶薄晶的电子晶体学结构分析 与武汉病毒所合作进行了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草鱼出血病病毒三维结构研究 与植物所匡廷云院士和本所杨福愉院士合作进行了国家973项目,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以及面上等项目研究黄瓜叶绿体a/b捕光蛋白质复合体,PS-II复合体等二维结晶化及其晶体结构分析研究 与林治焕、李生广等合作开展了自然科学基金项目H+-ATP酶的二维结晶化与结构分析研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兔出血病病毒三维结构研究 与物理所李方华院士实验室合作对兔子膀胱上皮细胞膜uroplakings二维晶体的投影结构分析等。研究结果先后发表在《中国科学》、《科学通报》、《生物物理学报》、《自然科学进展》以及《电子显微学报》等刊物,并在第十四届国际电子显微学大会,第六届和第七届亚太地区电子显微学大会发表多篇论文或被邀请做口头报告。特别是徐伟与普渡大学M.Rossmann等合作历时多年完成了噬菌体Φ29的三维结构分析,论文发表在世界顶尖级学术刊物《Cell》,这是生物物理所的名字第一次出现在该刊上。同时,徐伟研究员在这几年中还培养了多名研究生,其中部分学生毕业后到美国依然从事这一领域的研究工作,做出了很好的成绩。张兴博士(现浙江大学冷冻电镜中心主任张兴教授)就是其中最优秀的代表之一,他在国外工作期间,用低温电镜单颗粒方法研究病毒三维结构,保持着当时分辨率世界第一的优良成绩。在2010年又以分辨率最新世界纪录3.3埃(Å)研究水生呼肠孤病毒的结构及其侵入宿主细胞机制,获得重大进展,其成果以封面文章发表在《Cell》杂志。在人们迎接21世纪到来的时候,发达国家在低温电子显微学和蛋白质大分子三维重构研究领域快速发展,成果累累。而国内,在杨福愉院士出面主持下,再次提出应该积极发展低温电子显微镜学与蛋白质大分子三维重构研究,并向院计划财务局申请配备低温电子显微镜等相关仪器设备,并邀请徐伟研究员逐渐回到生物物理所工作。徐伟请来了物理所李方华院士、清华大学朱静院士、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院长丁明孝教授等著名专家学者予以大力呼吁和支持,院计划财务局也批准了生物物理所购置先进的电子显微镜 Philips Tecnai20电子显微镜、200kV加速电压、六硼化镧发射体和全数字化控制。同时购置了Gatan 公司的Gatan 626 Cryotransfer System冷冻传输系统,由此,基本完备了做低温电子显微镜三维重构研究的条件,开启了中国低温电子显微研究的新篇章。生物成像中心的“严师慈父”生物成像中心于2006年由孙飞研究员开始组建,当时已经退休并被研究所再度返聘的徐伟研究员为生物成像中心的建设倾注了大量心血。彼时,生物物理所电镜室(生物成像中心前身)有徐伟老师引进的先进电镜和配套的电镜样品制备设备。基于这些仪器,电镜室已经具备了透射电镜成像、常温超薄切片、冷冻超薄切片、免疫电镜、冷冻蚀刻、扫描电镜成像等一系列生物电镜成像的技术支撑能力。后来,徐伟研究员和孙飞研究员又一起调研采购了FEI Titan Krios 300kV场发射透射电镜,并亲自领导了电镜实验室改造和电镜的安装测试工作。接下来的几年,又陆续采购了其他电镜和相关样品制备设备。在生物成像中心发展建设的不同时期,徐伟研究员不厌其烦地为新加入的工程师们分享技术服务心得、指明技术方向,将自己所掌握的技术和工作经验倾囊相授。作为成像中心特聘技术顾问,徐伟研究员十几年来为成像中心对外技术服务工作出谋划策,帮助工程师们不断提高技术服务质量,参与工程师年度考核评价,扶持工程师们稳步成长,为生物成像中心工程师队伍的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徐伟研究员治学严谨、为人和善、诲人不倦,特别是在对后辈电镜人才的培养中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徐伟研究员给后辈传授技术,每每都力求把技术原理讲透,每个术语概念从其命名来源到含义都力求讲述精准。实验中,徐伟研究员经常手把手地教授实验操作技巧,并不厌其烦地为大家答疑解惑。徐老师总是教导大家:“要掌握技术,更要知道原理,用原理来指导技术应用,在技术应用的同时坚持技术创新,重视方法学研究。”徐伟研究员晚年依然重视跟踪国际技术前沿,每天阅读文献、写作直至深夜,以自身对科学事业的热爱感染众人。徐伟研究员非常重视方法学研究工作,经常在成像中心内部的讨论会上与大家分享国际前沿技术进展,指导大家的研究方向,并且和大家讨论研究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作为技术专家参与中心人员承担的中科院功能开发项目技术验收等,从不吝啬分享自己的智慧与经验,提出中肯的意见和建议。平日里有机会回生物成像中心,徐老师总要和大家兴高采烈地讨论一番,每次讨论都使大家受益匪浅。徐伟研究员自2017年以来,一直担任生物成像中心评审专家,负责用户实验申请的评审工作,五年间共审核了近600份细胞、组织电镜成像方向的实验申请书。徐伟研究员对每份申请书都认真对待,自己亲自查阅用户申请书中涉及的相关文献,结合自己多年工作经验,为用户提出更优化的技术建议和实验方案。徐伟研究员耄耋之年仍笔耕不辍,非常注重知识的总结与整理。徐伟研究员先是负责审阅了丁明孝教授等主编的《生命科学中的电子显微镜技术》一书中近半数的稿件,该书已于2021年顺利出版,一经出版便成为各领域电子显微学研究工作者们必备的权威实验手册。同时,考虑到国内目前几乎没有系统介绍低温电镜的书籍,特别是严重缺乏有专业深度的、理论系统全面的电镜中文资料。徐伟研究员酝酿良久,慎重提出要筹备一本面向低温电镜技术的、内容详尽的专业技术指导书籍。徐伟研究员说,这本书要写得有深度,要写明白技术原理,而不是只是简单描述实验操作。同时,还要突出国内科研工作者们在低温电镜领域做出的贡献和原创性的成果。希望能为国家的教育和科研事业贡献最后一份力量,徐伟研究员晚年一直努力联合低温生物电镜领域的技术专家筹备整理书稿,这便是由他发起和领衔编写的《生物电子显微学中的低温技术》一书。在徐伟研究员的辛勤努力下,截止2022年底,《生物电子显微学中的低温技术》一书已经基本完成了全部章节的初稿内容。为了确保书稿的顺利出版,徐伟研究员于2022年9月亲自参与完成了出版基金申报材料的准备工作。当时,徐伟研究员在写给书稿编写组成员的邮件中高兴地写道:“……我聘请了3位专家作为本书的推荐人,隋森芳院士、徐涛院士和浙江大学冷冻电镜中心主任张兴教授,他们非常乐意推荐本书,并且已经完成了推荐表格。我已将编制好的最新版本书目录、内容简介以及两章样稿提供给推荐人以供参考,并同时提供给了出版社的责任编辑。附件是这些材料,请你们阅读后提出意见和建议。此外,出版社要审阅书稿,我正在陆续将已完成的初稿(不是定稿,还需要修改)发给他们。今年基金申报截止日大概是9月30日,我尽力推进,希望能有较好的结果。另外,本书的目录有新的版本,内容做了调整。”《致年轻一代的一封信》2022年7月2日,徐伟研究员在发给生物成像中心从事volume EM的几位技术专家的邮件中写道:“几个月前,在与梁凤霞老师来往邮件中,她曾提到,欧洲一些人希望推动volume EM的发展,在欧洲成立了一个组织,他们筹划建立起“a world map of all facilities hosting volume EM techniques”。后来这个组织扩展到美国,她正在美国推动这件事的进展(她去年被推举为美国显微镜学会生物学部的Director)。我当时表示对此有兴趣,希望获得后续的消息。最近她发信给我,通报了事情的进展,下面是她的邮件和转发来自欧洲这个组织的邮件。我转发给各位,以便了解有关情况。回想10来年前,我和季刚与朱岩合作开启了连续切片收集器研制的项目。在季刚等几位坚持不懈的努力之下,如今“Auto-Cuts”系统已有了不错的发展。当April 02, 2013 PM in the East Room of the White House,美国总统奥巴马与NIH的Director Dr. Collins共同宣布启动美国的“BRAIN Initiative”之后,在2013年10月我在咱们实验室做过一次题为“New Opportunities and New Challenges In Biological Electron Microscopy ”的讲座,介绍了美国这个关于脑科学研究的创新项目,并着重介绍了与该项目密切相关的volume EM的发展状况。转过年的2014年7月,我连续两周,用了两个下午的时间再一次以“Volume Electron Microscopy”详细报告了该领域所涉及的各项技术以及Compressed Sensing方法在电子显微学中的应用。据我所知,在当时我们是国内绝无仅有的开拓这项方法学研究的实验室,能够坚持至今并有所成,也属不易。这种技术方法的基本特点是:在保持了电子显微成像的较高分辨率的同时,能够探求生物材料中的长程关联结构。其特点鲜明,功能独到。我所以对梁凤霞老师表示我对此事感兴趣,并非我本人还想在这个领域有什么作为。我已耄耋之年,属于我的时代早已逝去。我只是希望年轻一代眼界更宽广,更具创造力。如果各位有兴趣于此事,需要深入了解情况和获得帮助,可直接请教梁凤霞老师。她是一位非常热情和乐于助人的人。”深切缅怀以寄哀思“我们敬爱的徐伟老师于今天下午不幸因病永远离开了我们,得此噩耗,心情十分悲痛,愿徐伟老师一路走好,我们将继续继承徐伟老师的宝贵科学精神,完成徐伟老师未完成的事业,以更优异的成绩告慰徐伟老师在天之灵。”“很痛心收到这个噩耗,徐老师治学严谨、宽以待人,对成像中心的前身起到了奠基作用,倾注了大量心血,是我们学习的楷模。愿徐老师安息,一路走好。”“不敢也不愿相信这个噩耗,此刻心情难以言表。徐老师为我国的电镜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第一次来成像中心时,徐老师的谆谆教导依稀在昨日!徐老师一路走好!”徐伟研究员讲解电镜技术原理“得此噩耗,非常震惊。从我进生物成像中心(原电镜室)以来,从一个完全不懂电镜的小白开始,是徐老师一步步教会我帮助我。十分难过,愿徐老师一路走好……”“一直记得刚来成像中心的时候,得到徐老师悉心关照和语重心长的教导,慈祥的徐老师总是对我们非常有耐心,徐老师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惊闻噩耗,不胜悲戚,徐老师安息,一路走好……”“犹记得来成像中心面试、博士后入站、出站考核,徐老师都是评审专家。非常庆幸来的早了一点,还赶上了徐老师给我们开办的电镜原理系列讲座。徐老师一直关心我们成像中心的发展,担任样品制备申请书的评审专家,认真负责。他严谨的科学态度,永不停歇的学习精神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愿徐老师安息,一路走好……”“看到照片里徐老师的音容笑貌,感觉和蔼可亲的徐老师仿佛一直还在我们身边,突闻噩耗,怎能不心生悲痛……”“16年第一次到成像中心,就看到徐老师同几位专家在会议室研讨,隐约听到几句话就被徐老师的博学严谨所深深吸引了,非常遗憾到所这几年都没有鼓足勇气去向徐老师讨教,痛惜!愿徐老师安息,一路走好。徐老师的音容笑貌和精神都会留在心中,激励我辈前行!”2007年徐伟研究员在生物物理研究所2015年徐伟研究员与成像中心工程师团队合影2019年徐伟研究员与成像中心工程师团队合影
  • 最美“疫”中人:中国工程院院士,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研究员 陈薇
    p style=" text-align: left "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巾帼不让须眉,女性力量历来为社会所关注。在科学仪器及分析检测行业,不仅有令人敬仰的女院士、女专家,还有“硬核”女高管,资深女工程师、女销售、女市场,以及从事科学仪器及分析测试行业的广大女性从业者& #8230 & #8230 越来越多的女性工作者正在通过自己的思考与行动影响着科学仪器及分析测试行业的发展,特别是当前坚守在抗疫一线的女性医护检测人员,她们的辛苦付出正在守护者千家万户的生命安全。 /span br/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身影也许柔弱,但是她们刚柔并济 挑战也许更多,但是她们执著坚守 既是“排头兵”又是“后勤兵”,她们在职业发展的道路上,有泪更有笑。值“3.8”来临之际,仪器信息网将目光聚焦在这样的一个群体,开设特别专题,致敬科学仪器与分析检测行业中的“她”力量!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SimSun " strong 最美“疫”中人之中国工程院院士,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研究员 陈薇& nbsp /strong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400px height: 346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3/uepic/6e4c696d-f98a-40f1-b4a8-63582379300f.jpg" title=" 01.png" alt=" 01.png" width=" 400" height=" 346" border=" 0" vspace=" 0"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中国工程院院士,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研究员 陈薇& nbsp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第八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获得者) /strong /p p   现在的陈薇喜欢梳利落的短发,穿笔挺的西装,给人一种硬朗的军人形象 但时光如果倒退,没人会认为当年那个大大咧咧的清华学生会是现在的她。当年的她当过清华咖啡厅的第一位女服务员,摆过地摊,搞过舞会 她甚至被同学们认为是最不适合从事科研工作的人。但也正是她,二十九年如一日地将自己的时间和精力献身于医学科研工作,将自己的工作和集体利益、国家利益联系在一起,做自己喜欢做的事。 /p p   陈薇和军事医学院的相识相知看起来更像是命中注定。1991年,当陈薇的老师要她去军事医学科学院买一种实验试剂的时候,她的人生轨迹开始了真正的改变。那次与军事医学科学院的短暂接触,让陈薇对那完备的科研环境以及优秀的科研人员有了非常深刻的印象。进入军队已29年的陈薇现在回想起来,眼神里还是充满坚定:“我来到军队的第一天起,我就决定在这里待一辈子了,因为我的老前辈也是这样的,在这里我遇到很多好的老师,我从他们身上学到很多东西。这是我留下的最大的一个原因,我喜欢专注做这个事儿。” /p p   陈薇现在在军事医学科学院生物流行病研究所专门从事微生物、流行病的研究。众所周知,各种致病微生物不仅在战争时期可能成为敌人手中的武器,在和平年代也可能成为导致大规模疫情的罪魁祸首。因此,陈薇和其同事们针对这些微生物有目的的研究性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p p   作为此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中的 “逆行者”之一,早在1月26日农历大年初二,陈薇就已带领团队进驻武汉。到达武汉后,他们开始紧急搭建帐篷式移动检测实验室。1月30日上午,移动检测实验室开始运行后,陈薇和她的同事们应用自主研发的检测试剂盒,配合核酸全自动提取技术,实现了新型冠状病毒快速检测,加快了确诊速度,有力推进了疫情防控工作。这是军事医学科学院专家组深入疫区进行科研攻关取得的一项重要应用成果。陈薇和同事们还深入救治一线,开展疫情传播流行规律调查研究,取得了一手数据,为疫情防控提供应对策略和科学依据。 /p p   2003年SARS疫情肆虐,军事医学科学院不仅在国内率先分离出SARS冠状病毒,陈薇主持的团队更是迅速对干扰素ω进行了实验,证明其在体内外能有效抑制SARS病毒的增值,显著减轻机体损伤。事实上,在SARS爆发之前,陈薇主持的“重组人干扰素ω(IFN-ω)”研制工作已历时三年。最初,这一干扰素被认为具有广谱抗病毒和调节免疫功能的作用,并主要用来治疗乙型和丙型肝炎。但在特殊状况发生时,陈薇团队通过“重组人干扰素ω喷雾剂预防SARS感染的现场流行病学效果评价”研究,发现该干扰素对SARS病毒也有较好的防护作用,从而成功研制出针对SARS病毒的预防用药。在危机时刻的挺身而出,使陈薇当选“中国十大杰出青年”。 /p p   除了针对SARS病毒的研究,陈薇团队还对炭疽疫苗的研究做出过巨大贡献。炭疽杆菌是国际上常见的生化武器之一,接种炭疽疫苗是大规模预防炭疽最有效的手段。陈薇团队从炭疽芽孢杆菌免疫机理、菌株鉴定等研究入手,历时10年研制出一类新药基因工程炭疽疫苗。基因工程炭疽疫苗的研制成功,标志我国我军在防控炭疽芽孢杆菌这一最重要的生物恐怖剂和生物战剂方面有了国际先进水平的手段,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p p   陈薇在特殊皮肤创伤、神经损伤等药物的研究领域也有所成就。丰富的研究成果是陈薇对学术科研做出巨大贡献的基石,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让陈薇在历次重大事故发生时都积极发挥自己的重要作用。 /p p   事实上,陈薇不仅有着闪耀的军功章,更有着一个和谐美满的家庭。陈薇的先生为了她,放弃了青岛的优厚待遇,只身来到北京。从最初的物质匮乏到现在的家庭圆满,陈薇和他的丈夫共同抵御住了来自各方的压力。现在,陈薇的脸上总会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正如她所说:“要在工作中尽量忘掉你的性别,在生活中突出你的性别,干了喜欢干的事情,这样才能做一个幸福女人,这种生活状态,是大家应该追求的。”是的,幸福的陈薇,她做到了。 /p p style=" text-align: right " (部分内容摘自凤凰网时尚) /p p br/ /p
  • 高志贤研究员:突发公共事件和大型活动饮食安全现场检测技术和装备
    军事医学科学院高志贤研究员   高志贤研究员在报告中从突发自然灾害等事件介绍、样品前处理和检测材料研制、生物传感和芯片技术、现场检测技术与设备研制、国外的现场检测设备等方面系统分析了国内、外的突发公共事件和大型活动饮食安全现场检测技术和装备现状及发展概况 最后从新理念或新思路、新技术或工艺、新材料等方面展望了生物预警监测技术的发展设想。
  • 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钟大放研究员
    仪器信息网讯 2011年4月14-16日,第二届化学和药物结构分析上海研讨会(CPSA上海 2011)在上海淳大万丽酒店隆重召开,来自北美、欧洲和亚太地区生物制药领域的著名学者,全球知名制药厂家和CRO企业共计200余人到会。   此次会议主题是“改变药物研发模式:东西方的交遇”,旨在为东西方的药物研发领域的科学家们建立一个交流、互动的平台。通过这一平台,科学家们可以分享各自的新发明、新应用以及实践经验,探讨对药物研发新技术、新方向、新政策的看法,以实现药物研发前沿与制药工业之间的碰撞与衔接。   作为特邀媒体,仪器信息网全程参与报道了CPSA上海2011,并在会议举办期间,仪器信息网编辑(以下简称为:Instrument)采访了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钟大放研究员。 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钟大放研究员   Instrument:钟老师,请问您这是第几次参加CPSA会议?并请谈谈您对CPSA会议的评价?   钟大放研究员:目前中国制药工业迅速崛起,而上海又是众多跨国制药企业的中国分公司或研发中心集中地,这使得许多国际性的制药会议来到中国上海,其中便包括CPSA会议。2010年CPSA会议首次在中国上海召开,我就来参加了;因为我主要是从事药物代谢研究的,其中一半以上的报告内容都与我的研究领域有关,但是明显感觉今年的CPSA会议举办的更为成功,会议内容更加的吸引人。   本届CPSA会议的主要内容由制药公司主导,关注学术前沿中的热点、制药工业中的难点以及各国的药物审批的相关政策,这对于药物界的科学家或企业家更为实用,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Instrument:钟老师,请问目前药物研发领域的热点是什么?国内外的相关研究存在着哪些差距?   钟大放研究员:目前,整个药物研发领域正在快速发展,其中最为突出的2个热点是药物转运体的研究与放射性同位素的标记。   目前,30%的药物都会受到药物转运体的影响。在这方面,日本的技术比较先进,我国还处于研究起步阶段,不过现在上海药物所在这方面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美国2008年标准中特别提到了药物代谢物的安全评价,因为LC-MS/MS对代谢物的选择性太强,漏掉了很多关键信息,而这就催生了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技术。目前这种技术在美国已经得到了普遍使用,但在我国的使用还是有限,这需要国家有关政府部门的指导与鼓励,以及科研院所的加大研究力度。   Instrument:药物研发领域的崛起,将会对分析仪器的技术与市场带来怎样的影响?   钟大放研究员:分析仪器是药物代谢研究的必要工具。除了灵敏度、稳定性方面的要求,还需要有更多能够解决实际难题的新技术出现,例如前面我提到的两个药物研究热点,正是为了弥补分析仪器技术方面的缺陷或不足。   据了解,中国的制药产值现已跃居全球主要市场前十,可见中国市场的潜力与发展速度都是惊人的;同时,国外制药工业产值过剩,有很多药物研发的科学家选择回国创业或就业,因此,目前正是中国制药产业发展的黄金时期。   制药产业是一个带动性很强的行业,因此药物研发方面的分析仪器市场前景同样无法估计。国家对于新药研发的投入力度逐年加大,而新药研发对于仪器的需求可是很旺盛的;据了解美国某公司的药物代谢部门总共60人,却配有62台液质联用仪器,由此,“可窥见一斑”。
  • “中国离子色谱开拓者”——访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牟世芬研究员
    引言   1975年H.Small等人成功地解决了电导检测器连续检测柱流出物的难题,创立了离子色谱法,实现了无机阴阳离子的快速分离和检测,使离子色谱(IC)作为液相色谱分析技术的一个分支快速发展起来,同年第一台商品化IC仪问世。随着国产离子色谱技术的发展,我国自主研发的第一代商品化离子色谱仪也于1984年成功推出。经历了近30年的发展,离子色谱技术随着应用需求的推动,发展势头越来越强劲。   牟世芬研究员在离子色谱应用基础领域潜心研究近三十载,先后承担并主持了“八五”和“九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课题《离子色谱研制和应用开发研究》和国际合作课题《离子色谱应用基础研究》等。在水可溶有机化合物的离子色谱法分析研究、复杂基体中痕量组分的离子色谱法分析研究以及无需柱前和柱后衍生反应的糖类化合物和氨基酸直接分析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在国际上引起同行的重视。并荣获“对离子色谱学科作出突出贡献国际奖”殊荣。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牟世芬研究员   日前,笔者有幸来到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际重点实验室就“离子色谱技术进展、离子色谱方法标准建设以及国产离子色谱仪企业发展状况”等问题专访了牟世芬研究员。   离子色谱技术方兴未艾   访谈开篇,牟世芬研究员介绍了离子色谱的优点:“首先,离子色谱是阴离子和短碳链有机酸分析的首选方法;其次,很多化合物没有吸光基团,不适合紫外检测,用高效液相检测则需要柱前柱后衍生后才能进行紫外检测,此外还有一些化合物也没有适合的衍生试剂使其具备吸光基团,但这些化合物的极性和水溶性都强,这时离子色谱因其独特优势就能够解决此类问题,成为常规的分析化学手段之一;最后,离子色谱基本不用有机溶剂(一般有机溶剂毒性都较大),使用过程安全环保。”   谈及离子色谱技术与应用现状时,牟世芬研究员谈了以下几点:   (1)应用范围不断拓展   随着市场需求不断上升和离子色谱技术的发展,离子色谱的应用领域也越来越广泛。作为近年来发展最快的分析技术之一,离子色谱的应用范围从常见阴、阳离子和有机酸,发展到过渡金属及其不同氧化态、水溶性极性有机化合物、氨基酸和糖类化合物等,已广泛应用于环境、食品、农业、能源、自来水工业、半导体工业、生物医学等众多领域的常规检测和科学研究。“国际离子色谱专家P.R.Haddad指出:生化分析将成为离子色谱今后非常有潜力的发展方向之一。离子色谱已成为一种比较成熟的分析技术,但随着新材料、新技术的出现,离子色谱仍会有很广阔的发展空间。”   (2)技术研发不断升级   色谱柱 关于离子色谱技术发展,牟世芬研究员特别强调:“离子色谱的方法选择性主要取决于固定相,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色谱柱——离子色谱的‘心脏’。近年来各种色谱柱技术发展迅速,与HPLC色谱柱的主要不同是:大部分HPLC色谱柱基质为硅胶,而离子色谱色谱柱基质多为有机高聚物,适用pH范围宽,作为常规分析的方法,使用起来更方便。”   目前离子色谱柱研发重点集中在:新型离子交换柱填料;高效高容量柱、整体柱、快速柱和高选择性柱。   联用技术 IC与AAS、AFS、ICP-MS以及MS等的联用是近几年IC应用发展的另一个热点。比如IC与原子荧光联用,用于砷、汞、硒、铬等的价态和形态分析;抑制型IC与MS的联用,用于复杂基样品中痕量成分的分析,以提高方法的选择性与灵敏度。   小型化 DR离子色谱、毛细管离子色谱以及微芯片离子色谱等小型化离子色谱仪,也是国际离子色谱最新发展的热点,但是国内还很少涉及。   牟世芬研究员出席IICS2003会议并与离子色谱创始人Hamish Small进行交流   免化学试剂的离子色谱和虚拟柱 “美国戴安公司最新推出的免化学试剂的离子色谱(RFIC-EG和RFIC-ER),RFIC-EG只用水在线产生高纯度的淋洗液,可以用等浓度泵作梯度淋洗,使方法发展非常方便;由于只有纯水通过泵,减少了泵的污染,延长泵的使用寿命。RFIC-ER是淋洗在线自动再生,一次配制的4L淋洗液可以连续用4周,只需要作一次校准曲线。RFIC技术全面提高了离子色谱的效率,使分析工作者抽出时间与精力作更深更广的研究工作。”   “国际离子色谱专家P.R.Haddad非常推崇可以进行色谱条件筛选的‘虚拟柱’软件,其利用计算机模拟的方法,模拟出一个合适的条件,给予色谱工作者可行的建议,避免了不必要的尝试,极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离子色谱方法标准发展中的几个问题   “标准方法应该具有通用性、准确性,大家可根据方法的文本作出正确的结果。与国外的标准方法比较,我们的离子色谱标准方法写得比较简单,适用范围比较笼统, 色谱柱商品型号不明确、一般不推荐使用质谱联用等问题,不利于标准方法的有效广泛使用。”  1、“标准方法”机遇须把握   “以往分析常见阴阳离子的标准方法主要采用湿化学分析方法,费时、费力、试剂用量大、灵敏度差,给分析检测工作带来很多不便。如1981年时我们课题组接到一个环境酸雨和大气监测的样品分析任务,一批就有200多个,需要分析每个样品中常见阴阳离子的样品。每个离子都需要单独的方法。当时我就建议引进了一台离子色谱,我们小组一周就搞定了这样‘浩大’的工程。”   “目前,我们的很多‘标准方法’亟待采用新的分析手段去制定或者修订以适应分析检测发展的需求,由于离子色谱方法的突出优点和广泛使用,近年已经有近30个标准方法采用离子色谱方法。如饮用水消毒副产物中致癌物溴酸盐的检测,奶制品中硝酸与亚硝酸的测定,蜂蜜中掺假糖浆的测定等。无疑,今后将有更多的标准方法采用离子色谱法。”   2、“标准方法”认识有差异   牟世芬研究员认为目前国人对方法标准的认识上存在明显差异:最重要的是方法正确可信,具备同等实验条件的实验室根据标准方法的文本,可以做出正确的结果。要明确“国标”和“行标”的区别:“国标”是最基本的要求,要求方法能够重现,大家都能够遵守即可;而“行标”的水平可以是比较高的、企业标准应该更严格、更高。其次,国家现在制定方法标准很慎重,制定条件比较严格,所有色谱条件都很明确,但为避免某些公司对产品的垄断,标准方法中不明确色谱柱商品名。但是就如前面提到的离子色谱的固定相是决定选择性的主要因素,对某些化合物的检测,色谱柱难以通用,色谱条件很难重现。如果色谱柱的填料不同,就很难重现同样条件的实验结果,有可能出现假阳性。例如面粉中“增劲剂”的检测,如果色谱条件处理不好,很容易得到假阳性结果。这就必须要求和质谱联用,但是国内方法标准制定暂不推荐使用质谱联用方法,因为条件有限的基层监测站没有这样的实验条件。   “国际上制定的离子色谱标准中适用范围、样品前处理和色谱条件都很明确,但我国标准方法对适用范围的规定比较广。如我们与疾病控制中心合作制定乳制品方法标准时,检测了三百多个样品,涵盖三十几种乳制品。但在具体实施应用中仍对个别的乳制品不适合。”   “标准方法的验证困难,由于经费有限,很难有5个以上的单位采用实际样品并从前处理开始作一整套方法验证。这种状况显然影响标准方法的权威性。”   国产离子色谱仪任重道远   谈及国产离子色谱仪现状时,牟世芬研究员似乎有点无奈:“坦白地讲,目前国内离子色谱仪还处于低水平重复阶段,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国产离子色谱仪企业就没有发展前途。我们需要大力支持国产仪器的研发与生产。”   1、“潜在问题”不容忽视   牟世芬研究员认为国产离子色谱仪存在的主要问题仍是分离柱,合成柱填料试剂的纯度不够,影响离子交换树脂基核的交粘度,导致国内离子色谱柱的柱效和使用寿命都不理想。厦门大学胡荣宗教授研发的抑制器,技术已经比较完善,但是遗憾地是实现批量化生产方面还弱一些。   泵的国产化也遇到一定困难,离子色谱的流动相一般为酸、碱、盐、有机溶剂、络合剂,因此要求与流动相接触的部件,包括阀门、管道、泵、接头、柱管等都不能用金属材料,必须全部采用PEEK材料。但由于我国精密加工工艺暂时还达不到要求,实现PEEK材料粉末压成型并拥有较高的硬度和密度还有一定难度。所以PEEK材料大部分还是靠进口,但是进口PEEK材料价格很高,导致仪器加工成本也提高了。而且PEEK材料的加工工艺与金属材料不同,需要深入研究。   2、“企业联盟”势在必行   “国内离子色谱仪企业由于产品定位低,并且竞争多采用‘价格战’而不是‘质量战’,所以利润甚微,以至于对研发、应用、售后服务的投入也不多。由于研发投入不够,缺乏新技术和新产品,这势必影响企业的长远发展。这些方面应引起国内离子色谱仪企业的重视与加强,否则将进入恶性循环。”   针对此现状,牟世芬研究员建议:“期望国内离子色谱仪企业建立‘企业联盟’,实现企业之间的优势互补,为资源的优化配置创造条件,再加上国家政府机构的资助,就可以汇百家力量集中攻关,建立良好的大环境。如果实施过程中需要我做什么工作,我定当全力支持。”   3、“重点扶持”不可或缺   牟世芬研究员认为:“目前国产离子色谱柱填料研发定位还是正确的。像兰州化物所陈立仁研究员等研制的气相色谱柱就很不错,据了解他们正准备‘进军’离子色谱柱,对此我们应该重点支持。”   “国产离子色谱仪企业如果想有更大的发展,就要力争打‘品牌战’和‘服务战’。当然这必须得到国家支持,否则一些国产小企业是没有这样的实力。因为离子色谱是一种常规分析手段,市场的需求量非常大。如果国产仪器企业对此不重视,今后国内中低端仪器市场将有可能被国外公司抢占,从而导致国内分析仪器整个行业将面临枯萎的可能。”   “值得一提的是,青岛盛瀚与普仁公司在这方面做的不错,不仅能批量生产、保证质量,而且还非常注重离子色谱技术研发。国家应该大力扶持这样的国产企业,以振兴自主研发的国产仪器行业。”   笔者与牟世芬研究员合影留念 后记   访谈即将结束之际,牟世芬研究员告诉笔者,虽然她已经退休,但是依然非常关注离子色谱方法标准工作的实施与普及工作,“只要需要我去做的工作,我将竭尽全力去为国内离子色谱方法标准建设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此外,牟世芬研究员将不断探索离子色谱在生命科学领域的应用。三十年孜孜不倦地耕耘、扎实地研究、执着地创新,牟世芬研究员对离子色谱事业的“执着与追求”,令笔者敬佩不已。   采访编辑:刘娜 附录:牟世芬研究员简介   牟世芬,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牟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现任中国分析仪器学会、中国色谱学会和北京色谱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离子色谱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色谱》、《分析仪器》、《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等杂志编委。1963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系。1963-1969年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系任教;1969年至今,在中国科学院从事研究工作。自1980年以来主要从事离子色谱应用基础研究。发表论文300余篇,其中近100篇发表在国际SCI刊物上,专著4本。1987年获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二等奖,1999年被授予中科院“巾帼建功先进个人”称号,1999年获得“对离子色谱学科作出突出贡献国际奖”,2001、2005年先后两次获CAIA一等奖。
  • 川大苏昭铭研究员:冷冻电镜成果发Nature,绿荫场上拿冠军
    苏昭铭:博士,四川大学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博士生导师。华西生物国重创新班"一对一"指导教师。前不久,苏昭铭老师带领课题组在Nature发表文章。优秀的成绩并非偶然,从学生、学者到老师,苏昭铭一路走来,一路坚守。从“尖子生”到“好老师”从学生到学者,在求学的过程中,苏昭铭没有吝啬时间的付出,也未曾停止向更高处的探索。在离开北京大学后,苏昭铭前往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在不断钻研的过程中,苏昭铭找到了坚守的方向。博士阶段,苏昭铭的研究方向是有机化学。“博士最后一年,随着基础知识的积累,我逐渐产生自己的想法,也发掘着自己的未来方向”,他回忆到,“在自由文献讨论的课堂上,有关生物的相关命题启发着我去探索自己真正的兴趣所在。”博士毕业后的苏昭铭并没有止步,他先后前往美国Scripps Florida研究所,美国贝勒医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博士后阶段帮助我从一个刚毕业的学生过渡到一个可以从事严肃科学研究的工作者”,两次转型使苏昭铭完成了研究重心从化学到生物的成功过渡,也寻找到了“让我觉得更有意义和挑战性”的科学课题。从学者到老师,时间与经验的积淀是为人师的必经之路。即使已经拥有一份华丽的简历,苏昭铭却始终“还想再去高处看看”,他质问自己,“既然我作出选择,并付出这么多时间,那为什么我不能做到世界顶尖的水平呢?”2017年,苏昭铭加入斯坦福医学院,任职高级研究员,在美国科学院院士Wah Chiu实验室从事冷冻电镜相关的研究。苏昭铭深知,对于科研,时间的积淀是必须的也是急不得的, “只有当你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和清晰的目标,才能担负起领导课题组的责任”。2019年,归国后的苏昭铭选择了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川大对于科研的纯粹吸引了我,川大‘华西生物国重创新班’以提升本科同学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思维为宗旨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也引起我极大的兴趣。我们不仅有自己纯粹的科研追求,还能为川大的优秀人才培养做出贡献”。苏昭铭说。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拥有西南地区唯一的冷冻电镜平台,在魏于全院士的大力支持下,课题组应用多种冷冻电镜技术,进行RNA的结构及功能的探索,缓缓揭开了“RNA结构与功能关系”这层神秘的面纱。“苏老师是一个‘可沟通’的老师”,这是苏昭铭的第一位研究生对他的评价。谈及学生管理,苏老师回忆起自己的博士生导师。导师随性而专注的工作状态无形中对苏昭铭形成了一种指引,“他让我觉得我也可以从事科研,也意识到科研的价值与乐趣所在”。在带领课题组的过程中,苏老师也将这种观点传输给自己的学生: 一是要确认同学的心态,“科研需要大量的时间付出,对于每一名学生,我都需要确认他们是否从内心选择这样的道路,这是对他们人生的‘负责’”;二是要“接地气”,不算壮大的课题组却气氛感十足,“如果让学生对科研产生一种遥不可及的距离感,会让他们对此产生抵触与畏难情绪”。除了带领课题组进行深入的探究,基于生物治疗国重的人才培养平台,苏昭铭老师也负责部分本科教学的课程。通过扩展冷冻电镜的相关知识,带领同学们认识着前沿的科学技术,受到广泛好评。“探索”,是科研的至美之境目前,苏老师团队的主要研究方向为应用冷冻电镜技术,探索生物大分子,尤其是RNA的精细结构。前不久,苏昭铭课题组在Nature发表文章,他们运用冷冻电镜单颗粒重构技术首次解析了全长四膜虫核酶的高分辨结构,揭示了外围区域结构及其远程调控催化活性的功能,阐明了在底物结合和催化过程中的内部引导构象的变化。在这项研究中,课题组成员主要负责电镜结果的数据处理。“对于我们的研究,数据处理对成果的贡献要占到50%以上的比重”,苏昭铭向我们介绍到,“数据的分析是对凌乱数据的梳理,不加分析的原始数据难以得出有意义的结论”。这项研究解析了截至目前全世界分辨率最高的纯RNA冷冻电镜结构,填补了40年来在全长四膜虫核酶结构功能研究上的空白,也为用冷冻电镜进行RNA结构研究提供了参考。攻读博士期间,苏昭铭一直聚焦于合成研究领域,学习冷冻电镜技术,而丢掉“老本行”这样巨大的转变需要勇气,也需要大量时间与经历的投入。苏昭铭用两段博士后经历完成了这个转变。第一个博士后阶段,苏昭铭瞄准了生物领域的“RNA”分子,将其与化学相联系,“在我看来,相对于蛋白质来说,RNA的研究还有很多空白,而他作为中心法则中上承DNA下启蛋白质的生物大分子,其结构与功能应得到我们更多的关注”。第二个博士后阶段,苏昭铭在贝勒医学院初步开启了RNA冷冻电镜结构功能研究之旅。回首博士后的科研探索经历,他不禁感慨道,“这样的过渡需要时间的付出,又或者说这些时间的付出成就了这样的转变”。深度、高度,是苏昭铭对待科研“纵向探索”的追求,而在选题的诞生过程中,他也总会“横向挖掘”各个领域的关联,通过冷冻电镜观测RNA的先进技术,解决现代医学的重要问题。谈到选题的诞生,他说道:“许多想法不是在办公室中凭白产生的”。读文献,帮助回顾已有的进展,而参与学术会议则是想法碰撞的重要机遇,“在交流中我们也会寻找与各个学科领域的合作关系”。“足球”,是生活之至乐所在为各学院老师所公认的,除了苏老师的科研水平,还有他精湛的“球技”。足球,是苏昭铭工作之余必不可少的娱乐方式。苏昭铭对足球的热爱要从学生时代说起,他从小对球类运动充满兴趣,足球则逐渐更成了他在科研工作之余寻找“乐子”,放松自我的不二选项。“科研工作者与其他工作所最不相同的,大概就是‘无时无处不在思考’”,苏昭铭老师笑称,“运动帮我们保持更好的身体和心理状态”。来到华西后,苏昭铭在球场结识了同样热爱足球的同事朋友,带领组建了华西国重教职工球队。每周两次的足球训练,“踢着踢着就成了习惯”,足球成为苏昭铭生活的一部分。在第二届川大教职工足球联赛中,苏昭铭所在的华西国重教职工球队获得冠军,而他也在比赛中获得“最佳射手”的称号。实验室或绿茵场,苏昭铭在科研与生活中找到自己的平衡;奔跑或思考,他似乎永远专注而充沛地,进行无止境的探索。未来,苏老师将带领课题组,继续应用冷冻电镜的技术,探索生物RNA的结构与功能,为基础医学的认知与药物疗效验证提供新的思考!
  • 聂宗秀研究员:生物颗粒质谱研究
    中科院化学所聂宗秀研究员   聂宗秀研究员在报告中提到,常规质谱的测量的分子量上限是100道尔顿,主要是因为随着粒子质量的增大,其传输速率迅速下降,而传统的检测器依赖于离子的碰撞速度。通常的ESI源是一个非常软性的电离方法,而MALDI在一定程度上会破坏生物颗粒,所以这两种方法都不太适用于研究生物颗粒样品。如果能够把一单个的粒子放入一个装置中,使其长时间的囚禁,那么其灵敏度将大大提高。聂宗秀研究员在实验中使用离子阱作为质量分析器,采用激光诱导软电离作为离子源,得到了正常人的红血球和病人的红血球的质量,还获得了白血病癌细胞的质量、牛痘病毒的质量等。通过采用圆柱型粒子阱,结合现代光学技术,使实验结果大大改进。
  • 低温物理世界的“追梦者”——访复旦大学李世燕研究员、北京大学王健研究员
    日前,在第十四届全国低温物理学术研讨会的开幕式上,复旦大学李世燕研究员和北京大学王健研究员因在低温物理学研究领域取得的突破性研究成果,获得了2015马丁&bull 伍德爵士中国物理科学奖。   对于此次获奖,李世燕和王健均表示很荣幸能够获得这个奖项,目前国内低温物理研究领域优秀的年轻学者非常多,能够获得这个奖项并不代表自己是最优秀的。同时,他们也为我国低温物理学研究水平与欧美国家的差距越来越小,并逐步走到世界前列感到骄傲和高兴。   他们对于我国低温物理学的发展、低温设备的技术发展、科学家与仪器厂商之间的合作,以及低温物理学研究的热点和实际应用都有怎样的见解和看法呢?会议期间,仪器信息网编辑特别采访了两位老师,并将他们的精彩观点整理成章,以飨读者。 北京大学王健研究员(左)、复旦大学李世燕研究员(右)   低温设备技术发展助力低温物理学研究   Instrument:首先,请您们结合自身的经历谈谈近年来我国低温物理学的发展情况?   李世燕:2002年我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陈仙辉教授的指导下完成了博士阶段的学习,当时在国内我们基本没有见过极低温设备,只有中科大和物理所有两台非常庞大的稀释制冷机。后来我到加拿大多伦多大学Louis Taillefer教授的实验室做博士后,接触到两台新型稀释制冷机,研究的低温环境一下子从2K直接降到了mK级别,看到了许多以前从未看到过的本征物理现象,立刻觉得整个物理世界都不一样了。   2007年我回国加入复旦大学,当时获得了400万元的启动经费,我就采购了一台新型稀释制冷机。这个时候国内小型易用的新型稀释制冷机仍然比较少,全国也就两三台。之后随着国家对基础科学研究投入的加大,而且低温物理研究的内容也很丰富,逐渐有越来越多的研究组开始采购极低温设备,并做出了优秀的成果。   王健:2001年到2006年我在中科院物理所师从薛其坤院士完成硕士、博士阶段的学习,当时主要做超高真空系统,也涉及一些低温研究。但当时稀释制冷机的确非常少,我们接触的低温也就是液氦温度或是再稍微低一点的温度。2006年到2010年,我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纳米科学中心和物理系做博士后,师从国际低温物理专家Moses Chan院士,开始接触稀释制冷机,做纳米超导方面的研究。   2011年我回到北大,以前国内做极低温物理研究的人特别少,但在我回来的这几年里,仅北大就有好几个研究组采购了极低温设备做这方面的研究,而且国内涌现出了许多国际一流的研究成果。   Instrument:请问近年来,低温设备的技术发展有哪些趋势?技术的发展对于科学研究有着怎样的影响和帮助?   李世燕:如今一些大的低温设备公司,如牛津仪器、Quantum Design,都能够提供非常好的低温磁场环境,稀释制冷机达到mK级的低温已经比较成熟。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是无液氦化和简单易用。   以前的稀释制冷机外围设备包括管道、泵等等,操作特别复杂,我当年做博士后的时候,花了整整一年时间才完全掌握如何使用。而现在的新型稀释制冷机,一个学生基本花半年时间就能很好地掌握。   还有过去测比热,大家觉得这是一个非常专门的测量手段,尤其是极低温下的比热,往往需要一个拥有10年到20年比热测量经验的人,才能获取准确的测量结果。但现在就拿Quantum Design PPMS系统的比热测量选件来说,它的最低测量温度可以达到50mK,而且非常好用,学生只要简单学习就能将极低温下的比热测好,这非常不容易。   王健:无液氦化是一个发展方向,以前大家觉得无液氦化很难达到,但现在已经成为了一种通用技术,而且仪器价格较之前有了大幅的下降,我相信以后低温设备的价格会更低,因此低温物理的研究队伍也会更加壮大。   商品化科学仪器的简单易用对于我们的科研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让一个新手能够很快的掌握测量技术,使大家有更多的精力和注意力集中在科学问题上,而不是技术手段上,这是对科学方面生产力的释放。   Instrument:对于和仪器公司合作开发低温设备的新功能,您们有什么看法?   王健:其实科学家和仪器公司的交流是非常密切的,如果我们在具体的实验上遇到需要改进仪器来实现一定功能,此时和一些有能力的仪器公司建立良好的合作非常重要。科学家根据实际研究需要提出设想,然后与仪器公司一起开发新功能,我觉得这会是今后的一个趋势。   实际上日本在这方面的合作就已经做的很好,Quantum Design的PPMS系统中采用的高压腔选件就是日本科学家与他们合作开发的。我觉得这是推动技术发展的一个很好的模式,如果有机会,我们希望能够和仪器公司合作拓展仪器的功能,让自己的实验手段更强大。   低温物理学研究改变百姓生活   Instrument:低温物理学研究目前有哪些热点研究方向?我国在该研究领域都有哪些创新性成果?   王健:在低温条件下,由于减少了热等因素的干扰,更多本征的物理现象能够被观测到,这对于基础研究以及新材料的本征特性研究十分重要。低温物理涉及的领域特别广,实际上很多研究方向都需要用到低温物理。   超导方面的探索就离不开低温,虽然我们希望能够实现室温超导,但首先得从低温超导开始,这也是全世界凝聚态物理研究人员最关注的一个方向。我们和薛其坤院士合作研究的二维极限下的界面增强超导,尤其是高温界面超导研究,就是当前极少数由中国人先做出来,外国人去跟进的研究方向。   李世燕:另外,拓扑材料的物性研究也是低温物理最近比较热的一个研究方向,薛其坤院士发现的量子反常霍尔效应大概是最近几年拓扑新材料研究最重大的突破,要在30mK的温度下才能看到量子现象。   我国在低温物理研究领域取得的创新性成果还有中科大的陈仙辉教授课题组与复旦大学张远波教授课题组合作,成功制备出了基于具有能隙的二维黑磷单晶场效应晶体管。可以看出我国现在已经逐渐在一两个点上引领低温物理的研究趋势,如果有越来越多这样的点,我们的研究水平就会有很大的提升。   王健:对于我国低温物理研究的发展,我还是比较乐观的,目前像北大、复旦、清华还有南京大学、中科大,上海交大、浙江大学等许多学校在低温物理研究领域做得是越来越好,如果我国的科研政策持续不变,大家一起努力,我想十年以后,在低温物理这个研究方向我们赶超发达国家是没有问题的。   Instrument:低温物理的研究成果在生活中会有哪些实际应用?   李世燕:低温下的物理现象更明显,更容易表现出来,我们在低温下发现新的物性,一些在实际应用中只要能提供低温环境,就能够实现很好的应用,其中最典型的应用就是医院里核磁共振超导磁体。   另外我们可以在低温下发现物性,然后再通过研究使得它能够在室温或者高温下表现出同样的性能。比如巨磁阻效应,最初是在低温下发现的,后来发现改进材料后,在室温下也有明显的效应,人们因此研究出了基于巨磁阻效应的读出磁头,引发了硬盘的&ldquo 大容量、小型化&rdquo 革命,到目前为止,巨磁阻技术已经成为全世界几乎所有电脑、数码相机、MP3播放器的标准技术。这是一个很典型的低温物理研究成果最终应用到大家生活中的例子。巨磁阻效应的发现者也因此获得了2007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王健:其实目前高温超导也得到了一定的实际应用,比如甘肃白银的超导变电站,采用了高温超导限流器、高温超导储能系统、高温超导变压器和高温超导电缆等多种超导电力装置,能有效降低系统损耗。高温超导技术也被日本和美国等国家考虑作为城市储能系统的一种方案。  还有现在大家研究的拓扑材料,由于它的低耗散性,还有它的一些自旋特性和磁性相关联,因而可以实现一些特殊性能。如我们现在做的拓扑半金属Cd3As2体系载流子迁移率非常高,也许有一天这个体系可以用到高速器件上。另外,如果能实现拓扑超导,就可以用于量子计算,它要比现在所说的量子计算机更进一步,叫做拓扑量子计算机。   实际上低温物理的研究应用已经走入了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当中,只是还没有像半导体一样让整个社会都发生变化。如果有一天我们能够实现室温超导,那样整个人类社会将会从信息时代进入超导时代,因为它无能耗,而且能实现许多量子态,将会是非常好的工具,比如现在最可行的一种量子计算就是用超导的约瑟夫森结实现的。所以一旦实现室温超导,带来的变化将不可估量。   后记   近年来,我国低温物理学研究取得了快速的发展,这不仅仅是由于国家对于基础科研投入的持续加大,更重要的是老一辈科研人员不懈的努力,以及许多像李世燕、王健这样优秀的年轻学者,他们对于低温物理的研究充满热情,对于我国低温物理研究的未来满怀希望,努力在自己的研究领域做出了国际一流的研究成果,脚踏实地的践行着科技强国的梦想。   但有一件事情让他们感到遗憾。李世燕说:&ldquo 我们现在所用的设备绝大部分都是从国外进口的,这是我一直觉得比较遗憾的地方。&rdquo 王健说:&ldquo 其实低温设备的技术含量也没有那么高,希望今后有国产仪器厂商能够提供相应的设备,只要国产设备测量结果可靠,能够获得国际认可,我们会非常乐意选择使用国产仪器的。&rdquo   让我们期待,在不久的将来,我们能够在低温物理研究领域赶超发达国家,同时我们也能拥有性能优异的国产低温设备,助力科学家们做出更多国际一流的研究成果。   采访编辑:秦丽娟   相关新闻:2015马丁&bull 伍德爵士中国物理科学奖获奖者公布
  • 江阴金属材料创新研究院-岛津共建合作实验室正式签约
    2019年11月2日,江苏省江阴市举办了2019中国(江阴)金属新材料产业创新论坛,旨在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扎实推进金属新材料及制品产业集群创新发展,切实增强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不断打造优良的创新创业生态。 岛津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社长马濑嘉昭先生出席了本次论坛,论坛期间,江阴金属材料创新研究院与岛津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完成了国际合作实验室的签约仪式。 论坛开幕式上,各方领导纷纷致辞,表达了对本次论坛的高度关注和支持,并举行了江阴金属材料创新研究院的启动仪式,江阴市委书记、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陈兴华等十一位领导共同启动了触摸屏,宣告江阴金属材料创新研究院正式启动。启动仪式现场传真 江阴金属材料创新研究院是江阴高新区重点引进的新型研发机构,依托江阴扎实的工业基础,以东北大学和中科院金属研究所深厚的技术背景为支撑,以先进钢铁材料、特种有色金属材料、先进功能材料为主要发展方向,整合国内高校、科研院所及相关企业的优势产业资源,致力于解决江阴、长三角及全国金属材料共性技术难点问题的突破,实现引领金属材料研究的高水平发展。 启动仪式结束后,项目签约仪式正式开始,岛津公司社长马濑嘉昭先生与江阴金属材料创新研究院代表进行了项目签约仪式,宣告江阴金属材料创新研究院-岛津公司共建国际合作实验室即将正式成立。签约仪式现场传真 签约仪式过后,论坛继续进行,各方专家学者就推进金属新材料及制品产业集群创新发展开展了丰富的交流活动,此次与江阴金属材料创新研究院共建国际合作实验室的正式签约标志着岛津公司在金属新材料领域的研究开拓和人才培养方面更近了一步。
  • 记中国科学院研究员李立武和国产科学仪器研发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科学仪器是科学研究的基本工具,高端科学仪器更是前沿科研的必要条件,但是中国目前的高端科学仪器大多依赖美国进口,或者采用美国的关键技术。自中美贸易冲突以来,美国不仅将中国多家机构列入禁止名单,还限制关键核心技术对中国出口。面对美国对中国越来越无底线的封锁,中国高端科学仪器如果遭到禁运,对中国前沿科研的影响不言而喻。落后虽不丢人,但先进是学不来的,必须从实践中获得,中国高端科学仪器想要可持续发展,必须打破依赖进口的困局,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建立自己的新方法,研发自己的高端科学仪器。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油气资源研究中心的研究员李立武,长期从事地质源气体化学组成、C/H/O/N/S稳定同位素组成和He/Ne/Ar/Kr/Xe稀有气体同位素组成分析与气体地球化学研究工作。他熟悉多种仪器设备的使用和维修,负责安装调试MAT271质谱计等多项仪器设备,并研制了MAT271质谱计计算机测控程序,提高了检测效率和数据准确度,扩展了仪器的功能,支持了气体地球化学基础研究,为科研工作提供前处理设备研制、仪器开发和数据处理等方面的支撑,为国内外数百家企事业单位都提供了技术服务。心系国家 为科研做好技术支撑1989年,李立武本科毕业于吉林大学物理系;1992年获得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核物理专业硕士学位,进入中国科学院兰州地质研究所工作;1998年被评为副研究员,1999年获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粒子物理与核物理博士学位,2000年任研究员、技术主管,负责仪器设备维护和实验方法研究。目前任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地球化学分析测试中心技术主管和稀有气体岗位负责人。一直以来,我国学术界总是追求高水平论文的发表,而高水平的论文往往需要通过使用高精尖科学仪器,这些仪器多数依靠进口,因而国外某些仪器公司也持续改进其仪器性能,此举促进了国外科学仪器的发展。对于科学家而言,有更好的科学仪器,从事相关研究更得心应手,但这对于国产科学仪器的发展却毫无帮助。因为,国产科学仪器使用者很少,难以在使用中发掘其功能或者发现其缺陷,从而不断提高其性能,同时也使得国产科学仪器公司难以获利,没有能力开展技术革新。目前我国无论国有企事业单位还是民营企业,很多重要科研工作甚至生产中都采用进口科学仪器,李立武对此表示担心:如果某天国外不提供这些科学仪器了,将会出现何等严重的问题!李立武表示,上世纪90年代,国内还有北分厂和上分厂等仪器厂家,其生产的气体同位素质谱仪和气相色谱仪也可用,虽然与国外类似产品相比,自动化程度、灵敏度、稳定性和精度有些许差距,但差距并不是很大,而且国产仪器比进口仪器便宜很多。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提高,很多仪器方面的人才转向代理进口科学仪器,或成为进口科学仪器提供售后支持人员,而且当时国外公司给的待遇非常高,最终导致很多科学仪器国内不再生产。值得一提的是,科技人员使用科学仪器时,仪器外形可能会有所改变,这是因为:首先要根据本单位和合作单位的科研需求,适当改造仪器;其次当科学仪器出现故障时进行了维修。在李立武的实验室,科学仪器出现故障他尽量自己维修,损坏部件也尽量用国产部件替代,其好处是节省时间和经费,至少在维修这个问题上很难被“卡脖子”。如果进口科学仪器某个部件出现故障,请人修代价很高,申请更新进口新的科学仪器,会造成资源浪费。对此,李立武认为,国产科学仪器的使用存在很大的问题,国产科学仪器用起来不顺手,性能不及国外类似功能的仪器,但它有价格低的优势,只是这种优势也因使用者少而并不能体现出来。李立武认为,科学仪器运维领域需要基础非常扎实的理化技术人才,如气体地球化学分析测试,需要深入理解压力容器、真空技术、光电子技术、机械设计、模拟数字电路、计算机接口技术、计算机通讯技术、自动控制方法、计算机软件设计思路、计算机数据收集和数据处理方法、常用算法语言、涉及的化学反应...等等。从样品的采集、储存、样品处理、样品引入分析仪器,在仪器中如何被定性和定量,只有深刻理解各环节的原理,才能有效控制各环节的工作,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改进。坚持不懈 潜心研究质谱仪运维“搞科研必须要有用”,是李立武一直坚持的理念和原则。实验地球化学是做好地质科学研究的支撑,在多年研究工作中,李立武在科学仪器软硬件维修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认为,从国外引进了大型科学仪器,必须要掌握其基本原理,并学会维修方法,同时深入调查研究,彻底掌握仪器总体工作原理和各部件工作原理,就可以开始设计仪器,从而开展升级研发。以MAT271为例,MAT271质谱仪磁场扫描从低荷质比到高荷质比,扫描完毕物理磁场回到低荷质比,该方法有两个好处:一是低分子量时磁场强度小,相应的磁场电流小,电路板耗电量和板温较低;二是避免磁滞回线影响荷质比与磁场的一一对应关系。很多质谱仪的气体进样系统是通过毛细管进样的,而MAT271质谱仪进样系统是通过微漏孔进样的,气体以分子流的方式从样品室进入质谱仪的离子源区,因为样品室体积足够大,测试过程中气体压降小,所以气流很稳定,因而测试数据也很稳定。李立武表示,他们的MAT271质谱仪已使用30多年了,离子源和飞行管线等机械部件还可以使用很长时间,真空获得与测量设备的更新也很容易。真空获得与测量设备已经多次更新改造,但是电子部件老化严重:比如,磁场电流提供单元已维修了多次,其中大电流三极管和整流堆很容易坏;高压控制单元也维修了多次,其中高压微调部分运放容易坏;离子源控制单元发射电流显示数据不正确,因为并不影响真实的发射电流,所以没有维修;磁场电流低时不稳定,导致氢气和氦气的质谱峰位置经常漂移从而影响测量。对此,李立武认为应该由易到难研制MAT271质谱仪各电路单元,如磁场电流提供单元及磁场电流测量调控单元、高压提供单元及高压测量微调单元、发射电流测量控制单元...等等,这些是质谱仪的关键电路单元,可以先做;真空获得、真空测量及真空保护电路比较简单,容易研制,可以稍晚些做;国产仪器对于数据获取应该有整套的方法和经验,可以借用;仪器与计算机的通讯无需采用以往的并行总线,可以用高速串行通讯方式。李立武半开玩笑说,“待到所有老化部件研制和更新改造完成,MAT271质谱仪也就相当于是一台新仪器了。”他们还更新了电脑并自行研制了仪器测控软件和进样系统控制软件,这些研制和改造的经验可以推广到其它类型磁质谱仪,也为研制类似MAT271的质谱仪提供知识和经验。目前,我国很多大学和部委的科研单位都引进了尖端高级的科学仪器,这些仪器使用效率或许比较高,但其消化吸收和升级研发工作很难做。这些工作不一定有创新或者创新性很小,但需要的经费和付出的精力反而很多,所以科技人员积极性不高。为此,李立武希望国家出台相关政策鼓励高水平科研机构的科技人员开展研究,这比重新研制要容易得多,毕竟,科学技术应当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不断积累和推进。迄今为止,李立武作为第一作者和技术联系人授权发明专利有10项,这些实验方法和装置已用在本单位的科研工作中,发明越多,工作就做得越好,工作量也就越大。李立武希望在评价科学仪器运维人员工作成绩的时候,少用论文、项目和获奖成果等指标,而是以其工作质量和工作量为主,以促使科研人员专注仪器设备的使用和开发,数据提质、工作增效,为祖国科技发展增砖添瓦。
  • 关注科研成果转化 质子转移反应质谱助力环境监测——视频访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沈成银研究员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5em " & nbsp 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沈成银研究员及其团队,长期以来从事质子转移反应质谱(PTR-MS)的研究工作,研制出了国内首台PTR-MS仪器。PTR-MS具有检测速度快、检测限低、可检测物质种类多等特点,可以实现实时在线监测以及多组分的同时监测。可用于监测环境中VOCs等。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   在2018中国质谱学术大会举行期间,仪器信息网特别采访了沈成银研究员,就PTR-MS技术的相关原理及实际应用以及仪器产业化等相关内容进行了深入交流。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沈成银表示,科研成果产业化是非常必要的。大气环境问题是近年来国家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PTR-MS非常适用于低浓度的VOCs的监测预警,可以为环境监测提供一个新的技术方法。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   详细内容请点击以下视频观看: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 br/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script src=" https://p.bokecc.com/player?vid=DC77DAD7440337119C33DC5901307461& siteid=D9180EE599D5BD46& autoStart=false& width=600& height=490& playerid=2BE2CA2D6C183770& playertype=1" type=" text/javascript" /script /p
  • 江阴金属材料创新研究院携手 HORIBA,共建国际合作实验室
    11月2日,2019中国(江阴)金属新材料产业创新论坛隆重开幕,来自国内外金属新材料领域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作为此次共建国际合作实验室的合作方,HORIBA集团科学仪器事业部(以下简称“HORIBA”)总经理濮玉梅女士受邀参加本次论坛。期间,江阴金属材料创新研究院与HORIBA集团完成了合作实验室签约仪式。国际合作实验室签约仪式江阴金属材料创新研究院是江阴高新区重点引进的新型研发机构,依托江阴扎实的工业基础,以东北大学和中科院金属研究所深厚的技术背景为支撑,以先进钢铁材料、特种有色金属材料、先进功能材料为主要发展方向,旨在促进高校、院所、企业间的深度协作和产业创新,努力打造海内外先进的金属材料研发中心,推动江阴及长三角地区的高端装备走向世界。论坛开幕式上,无锡市委常委、江阴市委书记陈金虎致开幕辞,希望以本次论坛为契机,全面加强与高校院所、专家学者、业内企业广泛合作,使江阴成为金属新材料产业发展的领跑者。HORIBA作为业内龙头企业参与共建实验室,希望为全国金属新材料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现场启动仪式启动仪式结束后,HORIBA集团科学仪器事业部代表郭云昌博士与江阴金属材料创新研究院代表进行了项目签约仪式,国际合作实验室正式成立。仪式结束后,论坛继续进行,来自中国工程院、乌克兰工程科学院等各方专家学者就推进金属新材料产业集群创新发展进行了深入交流。(右)江阴金属材料创新研究院副董事长汪涛先生(左)HORIBA集团科学仪器事业部代表郭云昌博士会后,HORIBA集团代表受邀参观本次合作实验室,交流探讨了关于实验室创办思路及未来发展方向。本次与江阴金属材料创新研究院共建国际合作实验室的正式签约,表明HORIBA在推动产学研协同发展方面更进一步。未来,HORIBA还将努力进取,积开拓,争取有更大的作为。江阴金属材料创新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刘伟先生(右)向 HORIBA 集团科学仪器事业部总经理濮玉梅女士(左)介绍合作实验室 HORIBA科学仪器事业部HORIBA Scientific 致力于为科研及工业用户提供先进的检测和分析工具及解决方案,如:光学光谱、分子光谱、元素分析、材料表征及表面分析等先进检测技术,旗下Jobin Yvon光谱技术品牌创立于1819年,距今已有200年历史。如今,HORIBA 的高品质科学仪器已经成为全球科研、各行业研发及质量控制的选择,之后我们也将持续专注科研领域,致力于为全球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
  • 我国超短脉冲激光技术始终走在世界前列——访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魏志义研究员
    仪器信息网讯 7月26-28日,2023世界光子大会暨第十四届光电子产业博览会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顺利召开!本届大会由中国光学工程学会(CSOE)、国际光学工程学会(SPIE)、俄罗斯工程院、德国工程院、美国工程院等各国学会机构主办。大会以“光领制造,智创未来”为主题,聚焦光电子行业新市场、新产品、新技术,近20余场学术会议,八大主题展览,以及第12届国际应用光学与光子学技术交流大会(AOPC2023)同期举办,近百位大咖专家聚焦光电子领域的学术与技术的创新碰撞。大会期间,仪器信息网特别采访了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魏志义研究员。据了解,魏志义主要从事超短脉冲激光(即超快激光)研究。采访中,魏志义向我们介绍,激光领域前沿研究主要关注如何实现越来越窄的激光脉冲宽度,窄的激光脉冲可以用于物质中分子、原子甚至电子的运动过程研究,因为运动过程决定了物质的一些规律和属性。此外,科研人员关心的另一方面是激光功率,更高功率的激光可能用于武器、加工、医疗等领域。功率方面的研究主要包括峰值功率和平均功率,其中峰值功率研究我国处于世界前列。魏志义在采访中对高频功率非常关注和感兴趣。以下为现场采访视频:
  • 先进能源关键技术与仪器装备亟需强化——访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许光文研究员
    进入21世纪,能源安全已成为制约各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虽然日前召开的哥哈会议最后仅达成不具备法律约束力的协议,但是低碳经济仍是大势所趋。在节能减排的大背景下,开发煤炭的清洁高效利用技术是当前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紧迫任务。2010年我国新能源振兴规划即将重磅出台,预计未来10年,我国在新能源领域的总投资将超过3万亿元,清洁能源和节能产业将大有可为。   由许光文研究员领衔的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先进能源技术课题组,以清洁煤技术为主要研究对象,致力于技术创新,注重科技成果产业化,与众多企业合作紧密,如:与中石油合作开发重质油的综合加工新技术,与泸州老窖等企业合作研发利用白酒糟生产能源、燃气及材料的成套技术工艺,与大型焦化企业合作研发工业煤气生产的新型气化技术等。此外,该课题组还研制了代表国际首创的“微型流化床反应分析仪”(与北京恒久科学仪器厂合作研制)、填补国内空白的“加压热重分析仪”、“燃料解耦热转化研究装置”等能源装备与测试仪器。   另外,许光文研究员还担任上海碧科清洁能源技术有限公司的技术总监,主要负责评价筛选清洁能源技术,指导公司的技术方向,发展技术合作伙伴。该公司是由中科院与BP公司于2009年2月共同投资建立,一期投入1.62亿,五年内将投入4.62亿 主要从事煤的高效转化技术的研发与商业化,促进国产技术的产业化,并积极抢滩国际市场。    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许光文研究员   近日,仪器信息网采访了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先进能源课题组组长许光文研究员,就目前我国清洁煤技术、新型分析仪器研制及科研成果产业化等问题与许光文研究员做了深入探讨。 清洁煤技术是当前重点发展对象 关键技术与装备亟需强化   访谈伊始,许光文研究员就开门见山说到:“我国富煤,但石油、天然气资源不足;并且我国能源消耗总量大,单位GDP(国民生产总值)的能耗是发达国家的数倍;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我国的能源需求将进一步扩大,因此发展高效清洁煤技术是当前能源技术的研发重点。另外,节能也就意味着减排,节能的同时也在环保,因此发展节能技术也是用好煤的重要方面。目前,我国大型能源装备主要从国外引进,关键能源装备的自主研发能力亟需强化。”   当前我国正积极地从多种途径加快开发可再生能源,作为我国能源的一个重要补充。“现在,世界各国都在积极开发太阳能,但短期内用太阳能彻底替代现有主要能源还不太现实。对于我国,煤炭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仍将是核心能源,可再生资源等其他能源是补充。”   许光文研究员还谈到:“目前国内从事煤炭利用技术研发的人很多,但高效率、低成本、清洁生产工业燃气或工业煤气的技术却未受到足够重视。过程工程研究所的先进能源技术课题组主要研究项目之一就是研发利用低阶燃料生产工业煤气的气化技术,其应用涉及钢铁、冶金、陶瓷、建材等重要工业行业,可替代天然气或燃料油,有效降低这些工业过程的燃料成本,缓解我国油气资源不足问题。”   哥本哈根会议几乎无功而终,在量化责任和资金落实两大关键问题上未能形成共识。对此,许光文研究员表示,“我国不会因为二氧化碳问题就少用煤炭,少用能源。但是,在保持经济发展的前提下,国内企业应该采用先进能源技术,提高能效,减少排放,包括CO2排放,使工艺流程、设备装置更清洁,为健康的地球环境做出应有的贡献。另外,作为国家的技术储备,科研院校可设置二氧化碳减排的相关课题任务。” 在能源工艺实践中进行仪器创新 填补国内空白   许光文研究员领导的先进能源课题组成立3年来,承担了国内外多项重要科研任务,主要研发先进能源转化技术和能源转化过程的环境保护技术。课题组以煤炭、生物质、重质油作为研究的燃料对象,基于“解耦”的科学方法,研究高效、高价值、低污染利用这些燃料的解耦热转化技术,同时研发转化过程的污染物控制技术、燃料预处理技术和合成气利用的重点技术。   “具体研究包括:煤解耦气化技术生产工业煤气,高水分工业生物质废物解耦燃烧及炭化活化生产功能性材料技术,低阶煤提质技术,煤炭/生物质分级与预热调试技术,烟气脱硝催化剂,新型合成气甲烷化技术等。其中,生产工业煤气气化技术、工业生物质废物炭化活化技术、以及煤的预处理技术正在进行中试,并计划了应用示范;课题组成功研发了同时抗SOx、水蒸汽中毒的宽活性温度范围脱硝催化剂,正组织长时间催化剂寿命中试。”   许光文研究员继续谈到:“从事能源技术研发需要用到许多分析测试仪器,国内在这方面的研究工作一直在进行,但关键技术和装备能力还未得到突破,因此通常只能高价购买进口仪器,但是很多高价购置的国外仪器与装置的利用率不高,难以得到有效的维护,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   结合多年的国外科研经历,许光文研究员回国后带领其课题组团队研制了一些高性能的新型仪器,以解决研究过程的科学与技术难题,同时也填补了我国在相关行业的仪器空白。    许光文研究员团队研发的微型流化床反应分析仪   上图为许光文研究员团队研制的微型流化床反应分析仪(MFBRA: Micro Fluidized Bed Reaction Analyzer),目前国内外还没有同类仪器的研发报道,该仪器将形成与商业吸附分析仪、热重分析仪并列的新型仪器,应用市场前景广阔。 科研成果产业化的经验探讨   在谈到科研成果产业化时,许光文研究员谈到:   (1)“企业希望投入钱很快就能见到科技成果,这与技术研发本身有差距”   “技术创新的价值链应该由以下几部分构成:学校和科研院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开发新技术 通常完成小试后再进一步与企业合作,以企业为主体开展中试、示范,最后形成可商业化技术,推广应用。因此,希望科技投入马上就见效的观点是不现实的。一般来说,科技投入的收获速度慢,很多企业对科技创新的这种价值链缺乏理解,都希望投入钱很快就能见到科技成果,这是很难甚至不可能的,特别对于关键技术和成套技术。高价值的创新技术与成套工艺、大型装备等成果的获得需要长期投入。”   (2)“凭空想象,是想不出来创新的,要在实践中创新,创新是个日积月累的过程”   “创新不等于‘新概念’,不付诸实践,‘新概念’就没有任何价值。创新不是空想的结果,而是实践的成果和发展。例如日本研究人员发明纳米碳管,并不是一开始就知道有纳米碳管,而是在开展其他研究时发现纳米碳管这种结构的。另外,科学研究不是知识的简单堆积,需要善于总结和提升,通过这个过程去提炼问题的科学价值和科学新发现。凭空想象,不能有创造创新,要在实践中创造创新,这是日积月累的过程。”   (3)“研究工作与生存关联,难以创新”   “现在的房价、物价非常高,研究人员的薪酬又与科研项目直接相关,多数情况下收入不高。这种科研人员背负着生存重担做研究的体制不利于创新。最好不要给科研人员过多的外来压力和外来干扰,压力可以有,但不要太大。”   “我国为研究人员设立了各种荣誉、等级,一方面激励了研究人员,但一方面也可能使研究人员急功近利,难以潜心开展研究。为促进创新,政府和社会可以尝试改变一些政策和措施,一方面使研究尽量与研究人员的基本生存条件不直接相关,另一方面营造一个更平静、非激烈竞争荣誉和资源的环境,使研究人员能专心、静心搞研究,享受科研,这将一定会促进发现创新、创造创新。”   (4)“技术合作固然重要,诚信更重要”   “科研院所与企业的合作基于用科研院所的研究成果为企业解决问题,创造效益。在中国,目前解决问题型的科研合作不少,但更多是投资者希望形成新的技术、创造新的商机。这两种情形的合作的产出和期待是完全不同的。对于后一种,个人建议不要一开始就让企业投入大笔资金,因为企业希望很快有产出,但技术的创新和商业化需要过程,双方在认识上存在一定差距,应该多沟通,缩短认识差距,充分认识到技术合作需要投入,同时也需要时间,研究人员需要以自己的研发能力、敬业精神、责任心等,与合作的企业建立诚信关系,使其承认研究人员的价值,参与技术创新过程,从近期、长期考虑双赢。”   (5)“仪器装备国产化需要国家支持,企业自强,国人自信”   “仪器装备的研发与生产能力是我国科技的脆弱环节之一,需要强化并亟待改变当前现状。从国家层面上,要支持国产仪器与装备的研发,鼓励更多的自主创新;国产化需要财力、人力以及政策的支持才能搞研发创新,国产装备与仪器的质量才能提升 从研发单位及生产企业层面,一定将工作做扎实、做到位、追求国际标准质量,新产品一定要经过多方验证、试用,再推向市场,推出让客户信得过的产品,才能稳步进入市场;从用户角度,国内客户需要更新观念,相信国产仪器,支持国产仪器的应用。” 采访手记   有关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平均仅为20%,实现产业化不足5%,专利技术交易率只有5%,远低于发达国家转化水平。科研成果的产业化转化缘何艰难?对此,笔者有以下几点看法,旨在抛砖引玉,期待能引起读者的思考及讨论,为我国推动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发展增砖添瓦。   (1)我国部分科研院校存在不同程度地“重研发、轻成果产业化”的现象。科研院校偏重于上课题、担项目,科研人员重视发表SCI论文、评职称,甚至部分科研经费完全被“自娱自乐”,最终导致课题项目与国家发展需求脱节,应用价值大打折扣。   (2)除了科研成果先天不足之外,生产企业接受能力不足或不愿接手,亦是导致科研成果被束之高阁的重要原因之一。比如,一些重大科研项目开发周期长、投入大、见效慢。部分企业因短期内看不到成果就停止投入,导致部分课题中途夭折 还有部分企业因担心科研院所将成果专利变相卖给其他企业,而不敢投入,以免蒙受到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3)多年来我国一直在倡导“官产学研用”合作模式,但因科研体制不完善,缺乏具体措施,难以落到实处。不过,我国官方六部门已联手启动实施国家技术创新工程,建立了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制,这将促进“官产学研用”各方建立持续稳定的合作关系,大幅度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率。   正如许光文研究员所言:“我国不缺少‘点子’,但关键是如何把‘点子’做踏实、做彻底。政府要深化体制改革,鼓励自主创新,加大科技投入 科研院校所应以市场和应用为主导,积极与企业合作,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科研人员不仅要懂原理,还要懂应用,对交叉行业也要有所了解,争取将‘点子’做成适用范围较广的产品。”   采访编辑:刘玉兰 附录:许光文研究员简介   许光文,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CAS-BP合资公司-上海碧科清洁能源技术有限公司技术总监,中国(北京)石油大学客座教授,日本株式会社IHI客座主任研究员。   1967年4月生。199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同时获得工学与经济学双学士学位,1996年毕业于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获工学博士学位。1996年6月至2006年9月工作于日本与德国,曾依次在日本Gunma University从事博士后研究,任日本New Energy and Industrial Technology Development Organization (NEDO)产业技术研究员,在德国Technical University Hamburg-Harburg进行洪堡学者研究,在日本石川岛播磨重工业株式会社(IHI)基础技术研究所任代理课长研究员,2006年通过”百人计划”回国工作,自2009年兼任中科院与BP合资公司:上海碧科清洁能源有限公司技术总监。   在国际主流期刊发表论文60多篇,被他人引用200多次,申请国际专利三项,日本专利14项,国内发明专利10多项,获2001中科院科技发明一等奖,2003全国优秀发明专利奖等。   目前带领40多人的研究团队,研究先进能源技术工艺、反应器、催化剂、分析测试方法和相关的流动传递基础,具体包括:(1)煤的高值化综合加工,涉及煤热解气化、低阶煤提质加工、低污染高效率工业锅炉、煤预热调试等;(2)生物质能技术,涉及高水分生物质解耦燃烧、生物质燃气制备、工业生物质废弃物基炭材料;(3)应用催化,研究开发合成气制备SNG新工艺,烟气脱硝SCR,以及催化反应器和催化转化工艺;(4)新型分析仪器,研究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服务于能源转换研发工作的新型反应测试与分析仪器。
  • 食品安全中的“微”检测——访军事医学科学院研究员杨瑞馥
    p    strong 仪器信息网讯 /strong 9月17日“中国食源性微生物检测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以下简称:“联盟”)成立仪式在北京大红门国际会展中心举行。军事医学科学院研究员、中国微生物学会副理事长杨瑞馥教授任“联盟”的理事长。近些年来,不断有专家学者呼吁重视由微生物导致的食品安全问题及食源性疾病,那么微生物导致的食品安全问题到底有多严重,有什么特点,对检测技术有哪些更高的要求?带着这些问题,仪器信息网采访了杨瑞馥教授。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title=" 123_副本.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510/insimg/4dbffb70-9024-47e7-b98a-bcf7b15fdf8a.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杨瑞馥教授 /p p    strong 三原因导致微生物引起的食品安全问题多却关注少 /strong /p p   “微生物导致的食品安全问题比重很大,威胁也很大。”杨瑞馥如是说道。导致食品安全问题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化学因素、物理因素和微生物因素三个方面。在食品安全问题中,微生物因素导致的占绝大部分。“食品的微生物污染和微生物产生的毒素等都会导致食品安全问题。咱们国家每6.5个人中就有一个是受微生物或微生物产生毒素导致疾病的困扰。” /p p   微生物导致的食品安全问题比重很大,但是被关注却很少,这是什么原因呢?杨瑞馥介绍道,微生物导致的食品安全问题主要是食源性疾病被关注很少,主要有几个原因,一是微生物导致的食源性疾病99%的病情都很轻,一个人每年都会拉几回肚子,吃点黄连素等治疗腹泻的药很快就会好,也不会去医院。人们并不当回事,关注自然就少 再一个原因是食源性疾病的暴发明确病因的少,而且影响面也小。影响面小是因为暴发一般只是集中在特定的区域或人群。例如一次集体活动聚餐,食品被微生物污染了,暴发了食源性疾病也只是集中在这个特定的人群中,不像一些传染病能迅速扩散。还有一个原因是真的出现了微生物引起的食源性疾病群体事件的暴发,很多情况下是找不到真正的食品源头。微生物很复杂,有细菌、有病毒、有寄生虫,包括微生物产生的毒素,都可能引起食源性疾病。对于常见的我们可以检测出来确定原因,对于不知道的,我们就很难确定了。 /p p   strong  微生物检测难点多,快速检测技术是趋势 /strong /p p   “微生物种类多、检测时间长是微生物检测的两大难点。”杨瑞馥如是概括道。微生物很复杂,其生长和培养特性等不一样。目前的微生物检测只能检测一些特定的、已知的、容易出问题的微生物种类,如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副溶血性弧菌等。“绝大部分未知或罕见微生物是难以检测出来的。目前缺乏能够做“未知”微生物筛查的仪器,无论是细菌、真菌、病毒、寄生虫,还是生物毒素等一次实验就能筛查出来是我们的理想。以后应用基于核酸检测的分子生物学新技术有希望能够帮助我们来应对这个问题。”杨瑞馥接着说,目前微生物检测一类是微生物污染程度指标检测,如检测菌落总数等,但是不知道污染的微生物是哪一种,这个是作为初筛污染与否的方法 如果要求鉴别具体污染微生物及其毒素的种类,就要用到针对特定微生物或毒素的检测方法。特定微生物的检测一种是采用培养法,将细菌分离培养出来,然后进行检定,一般的国标方法都是这么操作,另外一种是利用微生物的抗原、核酸或一些小分子来指示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这两种方法都涉及微生物的培养,耗时长,例如普通微生物的培养和鉴定至少需要48小时。因此,目前急需快速检测技术来弥补食品安全检验时间长的缺憾。 /p p    strong 上转发光技术开辟微生物快速检测新视角 /strong /p p   杨瑞馥从80年代末就致力于微生物快速检测技术研究,基于免疫学研发了大量的微生物快速检测产品,包括有光纤传感器、电化学传感器、上转发光传感器及其对应的检测试剂等。上转发光微生物快速检测技术在2010年成功产业化,2015年产值预计可达1亿元。其产品操作简便,一般操作人员只需经过简单培训即可顺利使用,整个检测可在10-15分钟内完成,该技术简便、快速、定量、灵敏度高,可以现场操作,为2010年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等提供了有力的生物安全保障。 /p p   上转发光技术与金标技术类似,但金标技术不能精确定量,受环境因素影响大,且检测结果不能长期保存,而上转发光技术正好克服这些缺点。 /p p   杨瑞馥等利用上转发光技术,经过多年实验,研制出能进行定量检测的生物传感器,研制历程跨过了纳米颗粒研制、试剂研制、仪器研制到产品应用几个阶段。纳米颗粒经由稀土元素采用类似烧陶瓷的工艺烧制而成,通过活化修饰,再与抗体或抗原结合,这种上转换发光材料可在低能量的红外光激发下发射高能量的可见光,通过对免疫层析试纸条上经生物反应进行精确的定量检测,计算出被测样品中特定生物分子的浓度。其最突出的特点是自然界中所有发光现象都是下转发光,即在高能量光激发下产生低能量光,这种现象本底干扰大,而人工研制的具有独特的上转发光现象的纳米颗粒,没有本底干扰,因此使得样本处理变得简单,检测的敏感性大大增加。 /p p   国外对上转发光技术的研究始于上世纪90年代,但因为没有很好的解决纳米颗粒与层析技术的融合,目前仍处于实验室研究阶段,而杨瑞馥团队在这个新技术的研究中走在了国际前列。 /p p    strong 微生物快检测技术的未来之路 /strong /p p   杨瑞馥说,从近年来食品中微生物的检测应用来看,以下几个方面是发展方向:首先,现场快速检测技术应运而生,需求迫切,在未来将占一席之地 其次,检测能力从定性到定量的转变,不仅需要检测出有什么,还要检测出有多少 再次,检测仪器操作由复杂化到“傻瓜式”的自动化趋向,操作的便捷化是对检测技术的更高要求。 /p p   然而杨瑞馥也提到了,目前微生物快检技术所面临的问题。他说,不止微生物快检技术,所有的快速检测技术都面临标准缺失的尴尬。“二0一五年十月一日,新食品安全法开始实施,其中明确快速检测产品可在执法中使用,但是又没有一个很好的解释:符合了什么条件就可以批准为快速检测技术?哪些部门来审批?快检结果如何使用等,这些都没有明确的指出。”杨瑞馥说,“因此我们成立了‘中国食源性微生物检测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联合一些专家资源,达成一些共识,来筛选这些快速检测产品和试剂。并推荐给政府部门,疏通快速检测产品进入执法部门使用的流程,使其结果具有执法效力。”同时他也希望这个联盟把进入国内的国外品牌快检产品纳入评价体系中来,营造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title=" IMG_8439_副本.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510/insimg/bf2eebe6-b689-4a82-ab43-6f534c63b3ed.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right" 撰稿:孙立桐 /p p   strong  附录: /strong /p p   杨瑞馥教授简介: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北京市生物应急与临床POCT重点实验室主任。2004年至今连续获三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资助,2005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09年担任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中国微生物学会副理事长、解放军总后勤部“科技银星” 已在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Nature Genetics等杂志发表SCI论文150余篇,H 因子37 目前担任《Infectious Diseases and Translational Medicine》主编、《微生物学报》、《中华预防医学杂志》、《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等杂志副主编。研究方向:病原细菌基因组学、毒力与进化/病原溯源/病原快速检测新技术等。已获授权专利40余项(包括澳大利亚发明专利1项、日本发明专利1项、香港发明专利1项) 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医疗器械注册证15项。获国家发明二等奖一项等多项成果奖励。 /p p & nbsp /p
  • 中科院朱学良研究员为美国细胞生物学会成立50周年撰文
    展望细胞生物学今后的五十年   朱学良研究员为美国细胞生物学会成立50周年撰文   杂志封面   为庆祝美国细胞生物学会(ASCB)成立50周年,其会刊《细胞分子生物学》(Molecular Biology of the Cell)在11月出版的第21卷22期特别设立50周年专题,邀请Bruce Alberts等学者以随笔的方式展望细胞生物学的未来50年。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化与细胞所朱学良研究员作为该杂志中国大陆的副主编(associate editor)也受邀撰写了一篇短文。   朱学良的文章题为Seeing the Yin and Yang in Cell Biology(在细胞生物学中看见阴和阳)。文中简要讨论了东方注重整体和西方注重分析的哲学观与人们对细胞这一复杂生命的基本单元的认识的关系,并就活细胞显微术这一从整体上研究细胞生命活动的技术的发展及趋势进行了介绍和展望。
  • 王静研究员向总书记汇报:为老百姓筑牢农产品质量安全基石
    会场里,当主持人宣布王静委员发言时,她的两个特殊身份引起了习近平总书记的注意。  一个是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技术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另一个是全国政协委员“乡村振兴读书群”群主。  习近平总书记饶有兴趣地问道,“你是读书群的群主,这个群主是怎么产生的?”  “王静同志原本就是读书积极分子,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后经过民主推荐产生的。”全国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主任罗志军解释道。  “总书记和我们的交流互动,就是在这样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的。”王静平静的话语中,难掩心潮澎湃。  作为长期从事农产品质量研究的科学家,王静委员的发言内容是为老百姓筑牢农产品质量安全基石。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技术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 王静研究员  农产品是人们每天的必需品,经过多年努力,我国的农产品合格率连续7年稳定在97%以上。但在实践中,保障农产品供给和防治动植物病虫害,使用农兽药等投入品是免不了的。因此,王静认为,一方面要继续盯住禁限用药物的红线,另一方面要管控允许使用的药物残留不超标,形势更复杂,监管难度更大。  “怎样落实好从产出来和管出来两个方面综合施策,这需要农业科技做好支撑。”王静从支持绿色生产技术推广、支持快速产品研发应用和支持农产品风险监测评估三方面提出建议。  “高毒农药为何屡禁不止?因为便宜,好用,一瓶盖就能管一片地。现在推广的低毒低残留药物不是见效慢就是价格贵,农民要么不愿意用,要么得多次重复用,多种同时用。”当王静讲到这里时,总书记表示,发展低毒低残留绿色农产品非常必要。  王静还提出,推动快检技术产学研深度融合,从实验室走向田间地头,广泛设置能够第一时间发现问题的“雷达”,为农产品上市把关提供有力支撑。  乡风文明、婚丧嫁娶、彩礼… … 习近平总书记在与委员们的交流中,还谈到了这些问题。  在王静发言的最后,习近平总书记说,“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即将到来之际,他代表中共中央,向参加全国两会的女代表、女委员、女工作人员,向全国各族各界妇女,向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的女同胞、海外女侨胞,致以节日的祝贺和美好的祝福。  “总书记还勉励女同胞们拼搏进取,发挥‘半边天’的作用。”王静说。
  • 医科院蒋建东研究员成为中国第四位“安捷伦思想领袖奖”获得者
    p    strong 仪器信息网讯 /strong 2017年11月13日上午,安捷伦科技在北京举行“安捷伦思想领袖奖”颁奖典礼,宣布将“安捷伦思想领袖奖”授予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所长蒋建东研究员,以表彰其在天然产物诱导肿瘤细胞分化研究领域的杰出工作。目前,在全球生命科学、临床诊断和分析化学等领域已经有36位科学家获得了“安捷伦思想领袖奖”,蒋建东研究员是全球第36位“安捷伦思想领袖奖”获得者,也是中国第4位获此殊荣的科学家,另外三位获得“安捷伦思想领袖奖”的中国科学家分别是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主任江桂斌院士、中国科学院生物与化学交叉研究中心主任袁钧瑛教授、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所长陈士林研究员。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1.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1/insimg/55b6eb30-b6da-44f8-839d-672ada868295.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安捷伦授将“安捷伦思想领袖奖”授予蒋建东研究员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left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脑胶质瘤科主任李文斌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张金兰研究员及多位安捷伦高层管理者出席了颁奖典礼。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2.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1/insimg/16fa37fa-e59f-4022-807a-da6cf0938dfe.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从左至右:安捷伦科技资深应用科学家冉小蓉博士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张金兰研究员 安捷伦全球大学关系与科研合作总监Jack Wenstrand博士 美国Memorial Sloan Kettering Cancer Center, Justin R. Cross博士 中国医科院药物研究所所长蒋建东研究员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脑胶质瘤科主任李文斌教授 安捷伦学术与政府机构市场总监Steve Fischer博士 安捷伦全球副总裁兼实验室解决方案大中华区总经理陈亮 /strong /p p   安捷伦科技副总裁兼实验室解决方案大中华区总经理陈亮祝贺蒋建东研究员获奖,并表示:“生命科学和临床相关研究一直是安捷伦关注和投入的重点领域,安捷伦很荣幸能够一如既往地为癌症研究提供质谱系统、生物信息学软件和代谢分析工具,以促进癌症药物的鉴定和表征。” 据悉,“安捷伦思想领袖奖”将助力蒋建东团队通过应用代谢流分析等前沿技术及整合生物学方法研究天然产物的抗肿瘤活性特征。安捷伦的细胞能量代谢Seahorse XF 技术、质谱解决方案,以及MassHunter 和 VistaFlux 软件也都将在蒋教授的团队中广泛使用。该项目同时会联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的李文斌教授开展相关的临床研究。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3.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1/insimg/4f3c57a0-cfc5-4459-a799-4f82703faf78.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陈亮 /strong /p p   蒋建东研究员在获奖致辞中感谢了安捷伦将“思想领袖奖”授予自己, 并表示“安捷伦是世界著名的生命科学和化学分析仪器公司,在生命科学、诊断和应用化学领域处于全球领先的位置。一直以来,药物研究所与安捷伦保持着良好合作。在今年4月份我们双方共建了联合实验室,为我们在肿瘤代谢方面的研究提供了有力支持。众所周知,肿瘤是一种多因素慢性疾病,其相关代谢过程是非常复杂的。所以我们认为其治疗过程是一个多因素控制的过程。通过与安捷伦的合作,我们希望在未来三五年内取得明显的研究成果来与大家分享。”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4.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1/insimg/1b2d3876-e6ac-4be0-9478-2d886272da95.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蒋建东 /strong /p p   安捷伦举办了媒体交流会,就媒体关心的问题作了解答。 /p p   Jack Wenstrand博士为大家介绍了“安捷伦思想领袖奖”及全球范围合作的概况。安捷伦大学关系是为全球科学家和用户提供最新的工具和解决方案,助力他们的研究工作。“安捷伦思想领袖奖”旨在评选特定研究领域的杰出科学家来构建深度的合作关系,包括技术和资金的支持。他介绍说:“我们致力于为用户和科学工作者提供先进的解决方案,以帮助他们解决在研究中遇到的问题和挑战。”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5.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1/insimg/789e7e9a-cb33-4b3d-b314-34a0fd231738.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Jack Wenstrand /strong /p p    strong 仪器信息网:近年来安捷伦将更多的“思想领袖奖”给到中国地区,已有多位中国科学家先后奖,请问这背后深层的原因是什么? /strong /p p    strong Jack Wenstrand /strong :安捷伦每年在全球颁布 的“思想领袖奖”数量在四个左右,自2013年以来,已有4位中国科学家先后获奖,这与中国在全世界越来越重要的学术地位有关。同时,在中国有些特殊领域是安捷伦想要拓展的,比如这次我们把“思想领袖奖”给到了肿瘤代谢研究领域,在这个领域安捷伦有强大的解决方案,希望通过与蒋所长这样的杰出科学家展开深度合作,从而助力这一领域的发展。 /p p    strong 陈亮 /strong :我补充一下,随着我们国力的增强,中国的科学研究在很多领域走在了世界的前沿。而安捷伦希望鼓励到全球范围内对全世界人民做出更美好的贡献的科学家,这是我们安捷伦的愿景。所以在中国对一些领域有杰出贡献的科学家应该得到鼓励和资助,为全球范围内而不只是大中华地区做出贡献。安捷伦在化学分析领域一直很强,近年来在生命科学领域也获得了巨大的进步,随着安捷伦仪器设备和平台的扩增,比如Seahorse XF技术使我们在细胞代谢分析领域有更大的发挥空间,这样我们能够提供更为完整的解决方案以更好地服务于客户。 /p p   strong  仪器信息网:中国在制药中处于什么位置? /strong /p p    strong 蒋建东 /strong : 中国领先全球的是天然药物。美国的《天然产物》杂志报道70%的天然化合物新结构的建立来自亚洲,而亚洲基本上来自于中国,所以中国在这个领域是领先的位置。如今实验室条件变好,加上安捷伦的支持,给予我们很多测定成分含量等方面的助力,过去不了解的物质现在能测定出来,所以中国的天然产物一定会有比较快的发展。 /p p    strong 仪器信息网:请问在中国,癌症药物临床实验工作的开展情况如何? /strong /p p    strong 李文斌 /strong :可以说现在正是癌症药物临床实验的春天,因为不久前中央刚刚下发了鼓励创新药物的开发与临床应用文件,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说明国家也加强了这方面管理。我从事脑胶质瘤的研究,脑胶质瘤世界上公认的药物只有一种,1999年研发出来,2005年上市,后来十几年就没有新药了。而我们正在研究的药物是非常有希望的,目前已经完成了一期临床试验,在我们的试验中已经有一些病人获益了。但在中国药物临床实验中也存在两方面问题:一方面,目前中国有2000-3000家三甲医院,但是能做临床试验的只有600多个,能做一期临床的只有100多个,所以说相关人员还是十分缺乏的 另一方面,一些中国的病人不愿意接受临床试验,或者说不愿做“小白鼠”,这种观念很难在短期内转变。所以在这里我也呼吁一下,不管是医生也好,病人也好,对于临床试验都应该秉持正确的心态,这样才对中国的创新药物发展有好处。 /p p    strong 仪器信息网:请问药物分析和药物代谢研究在药物研发全过程中具体做哪些工作?请以您的工作为例作介绍。 /strong /p p    strong 张金兰 /strong :以我的工作为例,我的日常工作分三个方面:一是新方法的研究,包括质量控制,质量控制是建立新方法的标准,这些工作服务于新药研发 二是体内药代动力学的研究,这部分工作是指导药物在体内吸收消除的过程 三是新药与新方法的研究,用于新药的发现。近几年我主要是做代谢组学的研究,近一年与安捷伦合作开展了细胞能量代谢和代谢流的研究,我最主要还是服务从新药的发现到上市的整个链条当中的一部分工作,包括质量控制、代谢物的研究以及基质研究。基质研究主要用于新的分析技术手段,包括组学、代谢流、细胞能量代谢。在李文斌教授提到的脑胶质瘤新药项目里,他做临床试验的病人里有各种标本,要送到实验室用各种各样的手段来分析,采用的就是安捷伦的这一套分析方法,最后用得到的数据来分析病人的分类、发病情况和有效程度。这部分工作就由我来负责。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6.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1/insimg/dad0d511-1f97-4090-bbc5-7eec07f61429.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媒体交流会现场 /strong /p
  • 合肥研究院发展出阴离子交换膜制备新方法
    近期,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低温等离子体应用研究室助理研究员张呈旭等人采用等离子体方法在制备高性能阴离子交换膜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发表在能源领域学术期刊《电源杂志》上(J. Power Sources, 2014, 272: 211)。   阴离子交换膜因其对离子具有选择透过作用,在能源、环境、化工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目前,阴离子交换膜的制备方法主要有氯甲基化法和辐射接枝法。氯甲基化法利用氯甲基化反应在聚合物骨架结构上引入氯甲基基团,然后通过季铵化反应得到阴离子交换基团,然而氯甲基化反应常需要使用剧毒致癌物质氯甲醚,且季铵化试剂有机胺也具有毒性和挥发刺激性。辐射接枝法通过在聚合物膜上接枝功能性单体,再经季铵化处理获得阴离子交换基团,虽然可以避免使用氯甲醚,但仍需大量使用毒性有机胺试剂。同时,高的辐射能量容易引起聚合物基体结构损坏,影响膜的稳定性。   为此,研究人员发展了一种绿色、温和的阴离子交换膜制备新方法,以聚合物粉体为基体,经等离子体轰击和单体接枝聚合反应,在聚合物粉体上直接引入阴离子交换基团,制备功能基团均匀分布的阴离子交换膜。制得的阴离子交换膜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化学稳定性、离子交换容量、离子电导率和较低的乙醇透过率。前期研究成果均发表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上,并已申请两项国家发明专利,有望直接面向市场应用。   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的支持。
  • 技术先行 让二噁英检测更“简单”——访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 张庆华
    1999年比利时发生“二噁英污染鸡”事件,那时候知道二噁英这个词的人都不多,现在政府要建垃圾焚烧场,任何一个普通的老百姓都会说“会产生二噁英我们不同意建”。短短二十年“二噁英”已经深入人心,成为全民关注的话题。  而二噁英的相关研究工作也成为全球范围内的热点。我们国家“做”二噁英相对来说晚一些,但是发展很快,在二噁英的研究和检测能力等方面已经不比任何发达国家弱。“因为我们建设的时候起点就很高,据我所知,我国具备高分辨气相色谱/高分辨质谱设备和方法的二噁英实验室已经有七十多家了。如果算上其他生物方法的话,统计数量可能会更多。即使相对于很多发达国家来说,这个数量也是相当大的。”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张庆华说到。  前些年我国的二噁英实验室以政府、大专院校的实验室为主,分布在环保、食品安全、检验检疫等领域,数量有二三十家。这些年第三方实验室发展非常迅速,建设速度也非常快,第三方二噁英实验室的数量非官方统计已经超过其他两类的总和。而且,未来第三方二噁英实验室还会不断增多。“这也是正常的,因为二噁英分析在以前属于难关,只有一些科研能力好的单位才能开展,但是发展到现在,二噁英分析已经成为一个成熟的、常规的分析技术,开始走向市场,这实际上也是一个正常现象。”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 张庆华  二噁英标准进展:限量标准滞后 检测技术标准先进  据张庆华团队曾经做过的调查结果显示,我国二噁英污染主要集中在局部的一些地方,如原来电子垃圾拆解、无序焚烧等造成的局部地区的污染。调查结果也显示,我国居民体内血液、血清、母乳中的二噁英含量都属于正常的、中等的水平。  也就是说,我国二噁英污染并不严重,整体上还是比较好的。不过,我国在二噁英限量标准的制定方面有些滞后。对于国家重点控制的垃圾焚烧、危险废弃物焚烧、医疗废物焚烧等废气排放,其相关的二噁英限量标准还是比较全的。食品、环境等还没有制定相关限量标准,现在基本上还是利用国际标准来进行影响评估。张庆华说,“不过,据我所知,二噁英限量标准都已经立项,在制定的过程中,所以几年之后我们会看到相关标准的颁布。”  “我国二噁英检测技术标准反而是先制定了,如水、土、气以及食品都有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基本上都是依据高分辨气相色谱/高分辨质谱方法,几乎涵盖了我们能做的二噁英的各个方面,与国际实现了接轨。”其中,饲料标准(GB/T 28643-2012饲料中二噁英及二噁英类多氯联苯的测定 同位素稀释-高分辨气相色谱/高分辨质谱法)是张庆华实验室牵头制定的。  谈到这个历时两年多制定成功的标准,张庆华介绍,“其实二噁英分析技术我们已经做了多年,对于我们来说,技术上并不是很难,难在如何把它标准化。” 二噁英是一种生物富集性有机化合物,如果在饲料这一环节不控制的话,它通过生物富集到了下一级“肉”里就会放大。因此,饲料标准是要严于或至少和食品标准相当的。另外,相对来说,肉、蛋、奶等食品的基质是比较稳定的,分析方法一旦做好了,一般来说都会达到比较好的效果。而饲料的种类和成分特别多,包括了饲料添加剂、粗饲料、配方饲料等,造成了样品基质不明或不稳定,对分析方法的挑战很大。  因为种类太多,饲料样品很难非常“规整”地归类。参考欧盟的标准方法,饲料可以分成植物性、动物性、脂肪量比较高的鱼类水产品、添加剂类等六大类。每一类再找一个具有典型代表性介质的样品进行分析,最后进行方法验证。“我们不可能把所有类型的饲料样品都做一遍,第一成本吃不消,其次也没必要。”  饲料基质复杂且二噁英含量极低,其分析时干扰较多较大。所以,饲料样品要首先进行脂肪含量的判断,因为二噁英是脂溶性的,一旦提取会把脂肪成分提取出来,造成较大干扰 其次判断是不是有生物介质干扰,像大分子的、高蛋白的化合物以及纤维等会影响到后续分析。 “另外,很多盐类的饲料添加剂里含有铜、锌等元素,如硫酸铜在猪饲料里面添加比较多,我们在做实验的时候发现,如果采用加速溶剂萃取的方法对不锈钢会有腐蚀作用,我们就建议用传统的索式提取法就可以,这都是标准制定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不过,因为我们国家并没有制定自己的饲料限量标准,所以,更多的是市场监管、普查或是涉及进出口的企业才会去做这方面的检测,该标准的推广应用比较有限。“总体来讲,这个标准方法推出后还是推动了我国饲料方面二噁英检测的工作,以后限量标准能够颁布的话,哪怕只有一部分,这个方法的作用就会得到很大的发挥。而且,该标准具有比较大的指导作用,对农产品安全有一个比较好的技术上的支撑,而农产品安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食品安全。”  二噁英检测技术进展:TQ全面替代高分辨气相色谱/高分辨质谱法  二噁英测试的难点主要是由它的特点决定的——含量极低,一般都在10-12的超痕量水平,如欧盟对植物源性饲料二噁英含量限量标准是在0.75 ng TEQ/kg水平。这就要求仪器的灵敏度非常高,检出限至少要低于这个标准10倍以下。第二个难点是成分复杂,同分异构体、同类物特别多,毒性差别也特别大。分析时必须把它们比较明确地分开,也就要求分析方法的特异性、确认性特别高。所以,高分辨气相色谱/高分辨质谱法是二噁英检测主流的方法。  2014年欧盟发布法规EU 589/2014(2017年更新版EU 2017/644)以及EU 709/2014,首次将三重四极杆气质作为食品和饲料中二噁英检测的确证方法之一。“也就是说三重四极杆(TQ)气质法可以全面替代高分辨气相色谱/高分辨质谱方法。并且,该方法已经在一些国家、一些实验室中获得了使用。”  不过,三重四极杆气质方法我们国内还处在研究制定中,目前还没有公布完全的替代方案。“我们很多科研机构早几年就已经进行了研究和验证,如食品和环境领域的方法已经进行到了研究的后期。我相信,未来几年内关于三重四极杆气质方法的标准就会颁布。届时这个方法标准对二噁英分析会造成很大的影响。”张庆华说到。  “高分辨气相色谱/高分辨质谱不论是成本还是使用的复杂程度都太高,市场的竞争力肯定不如相对小型的三重四极杆气质设备。”张庆华介绍,“我们实验室和岛津公司已经联合攻关了一两年,效果不错。尤其是技术的发展使得三重四极杆气质仪器的选择性和灵敏度都大幅度提高,可以说三重四极杆气质作为确认方法、替代方法在技术上已经成熟了。”岛津、安捷伦、赛默飞等仪器公司都有相应的三重四极杆气质仪器,而且都已经通过验证、可以满足欧盟的法案的要求。而且,基本上每家公司都开展了相关应用研究,纷纷推出了相应的工具包或整体解决方案。  虽然现在国际上二噁英方面主流仍然是高分辨气相色谱/高分辨质谱法,在未来几年内这两个方法会并存。但是,张庆华相信,从长久的角度来看,新技术肯定会替代老技术,更经济、更高效的设备会替代成本更高、更复杂的设备。  关于三重四极杆气质法用于二噁英分析的现在与未来,张庆华谈到,“当下我国二噁英领域面临的最主要的问题,是进行这个方法的相应培训。”看似三重四极杆气质比高分辨仪器简单了,但是欧盟法规中对检测的技术要求一点也没有降低,如确认度、灵敏度等指标并没有降低。也就是说,虽然三重四极杆气质技术得到了很大发展,但是在做二噁英时仍需要发挥它的最佳性能,不然是达不到法规要求的。以往微量含量化合物分析的时候,仪器的性能调整到“一半”就够了,而做二噁英就要调到极致,还要保持运行时间。相应的对仪器使用人员的要求非常高。“在我们帮一些实验室解决问题时发现,他们往往认为有好的仪器就能做好工作,轻视了技术人员的配备。实际上,同样一台仪器不同的人操作差别会特别大,最后测出来结果的符合度差别也特别大。”所以,未来我们应该重视精密仪器的使用人员的培训,使分析方法能够高效的运行,这样才能推进这个技术广泛的使用。  张庆华与二噁英: TQ攻关 未来更多关注大健康  张庆华开展三重四极杆气质法二噁英检测的工作是在2012年左右。那段时间在每年比较著名的国际二噁英大会上都有这方面的报告,相关研究的进展迅速,几家大仪器公司也每年都有相应的仪器以及应用进展的报告。这自然也引起了张庆华的关注,但是因为当时实验室里还没有三重四极杆气质设备,所以相关工作并没有在实验室开展。  “2013年的时候,岛津公司给了我比较大的资助,实验室引入了一台三重四极杆气质TQ8040,进行联合攻关。”张庆华回忆到,“我们大约利用了两年的时间对复杂样品食品、饲料进行了全面的二噁英分析验证工作,经研究发现这个方法可以达到欧盟的要求。2015年的时候岛津三重四极杆气质TQ8050上市,我们的仪器也进行了升级。”TQ8050在检测器和聚焦系统上有所改进,使得灵敏度比TQ 8040提高了五倍左右,这一点对二噁英检测是非常关键的,用张庆华的话来说简直就是“雪中送炭”,做二噁英分析就变得更加可行。因为为了使仪器能够得到更长时间的运行,我们最希望仪器要有“余量”。“合作以来,我们共同发布了多篇应用文献、发表了多篇研究论文,现在岛津公司已经做好了全套的解决方案、应用包推广给客户。”三重四极杆气质TQ8050  不过,在联合攻关时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张庆华讲到,“说实话,我们实验室对三重四极杆气质的掌握是不错的,没想到在实际调整仪器时还是遇到了问题——灵敏度总是差一点。最后还是岛津日本总部一位技术经理到中国做交流时,他提到了有些参数需要优化,我们才意识到了问题所在,经过优化之后我们那台仪器的灵敏度‘一下子’就上去了。”  为了获得比较完备的、系统的解决方案,张庆华与岛津的联合攻关进行了两年多的时间。“前期打基础花的时间比较长,这样后面实际样品检测就会变得容易些。另外,作为一家科研单位,我们想在方法学上继续进行摸索,争取以后能多出一些方法,如,用比较简单的仪器进行新型污染物的分析,改变有些污染物鉴定都要依靠非常大型的仪器设备的现状。所以,与岛津之间良好的合作,给我们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之前实验室做的工作比较单一,以二噁英以及二噁英类污染物的研究为主。谈到今后工作的规划,张庆华介绍到,现在我们更多的精力延伸到了新型污染物,尤其是新型持久有机污染物的研究。未来我们更多向环境健康研究领域转变,如课题组承担的京津冀大气细颗粒物(PM2.5)有害物质识别的项目,我们就会不单单检测浓度值,还要识别它对人体的健康有何种影响、不同组分的危害性是怎样的。  对于新的领域,张庆华兴致勃勃的谈到,“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发现,方法学还是有很多的不足——环境与健康之间的‘桥’还没有建起来,我们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去做。”影响人类健康的原因非常复杂,有环境污染的因素、食品的因素,也有个人的社会压力、生活习惯、遗传背景等因素,需要对各种因素进行综合考察,需要足够的数据才会在其中发现规律,进而判断未来发展趋势。对此,张庆华也表示现在显然还不具备这个条件。就此,他也对仪器公司提出了期待,“这里我也希望仪器公司和先进的研究机构进行合作,能够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早日开发出更智能的、信息量更大的分析新技术,这无疑也将是未来科学仪器发展的趋势。”实验室关于岛津 岛津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是(株)岛津制作所于1999年100%出资,在中国设立的现地法人公司,在中国全境拥有13个分公司,事业规模不断扩大。其下设有北京、上海、广州、沈阳、成都分析中心,并拥有覆盖全国30个省的销售代理商网络以及60多个技术服务站,已构筑起为广大用户提供良好服务的完整体系。本公司以“为了人类和地球的健康”为经营理念,始终致力于为用户提供更加先进的产品和更加满意的服务,为中国社会的进步贡献力量。
  • 马耀光研究员团队提出一种具有皮米量级分辨率的微纳光纤锥光谱仪
    近日,浙江大学光电学院的马耀光研究员在微型高性能光谱仪研究中取得了新进展。研究团队提出了一种具有皮米量级分辨率的微纳光纤锥光谱仪。在这种光纤锥光谱仪中,精心设计的光纤锥几何参数使得输入光激发的少数传播模,可以随着光纤锥的非绝热形变发生耦合、演化过程,进而快速形成大量的高阶模式。这些新形成的高阶模式同时也会随着光纤锥的渐变直径被截止而转化为泄漏模,从而在探测面形成复杂的光学散斑。光谱信息也在这个过程里被编码进散斑图案之中。可以利用基于Transformer的MobileViT模型,快速、高效、准确的对输入光谱进行还原。经测试,光谱仪可以工作在450-1100nm的波段范围内,对输入光的分辨率可达1 pm 数量级。该光谱仪以相对较低的制造难度与成本,在毫米级的空间尺度下实现了皮米级的波长分辨能力。自牛顿利用棱镜观察到色散现象以来,针对光谱技术的研究就在人类发展历程中占据了重要地位。随着光谱分辨率的提高与光谱理论的完善,光谱技术逐步从科学实验领域扩展到了分析应用上,在生物传感、环境监测、天文、医疗等领域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传统光谱仪体积庞大、价格昂贵,因而在实际应用中较难推广。对光谱的测量往往需要使用非常专业的设备或者在专业的检测机构才能进行。近年来,随着微纳技术的发展,微型光谱仪凭借其体积小、重量轻、操作便捷、结构简单、价格低廉等特点,逐渐被人们所重视。但是,针对光谱仪的低成本、小体积、高性能等要求存在内在的制约关系:减小分光和探测元器件的尺寸将导致光谱仪的分辨率、灵敏度及动态检测范围显著下降,同时有可能增加器件的制造难度与成本。如何利用计算光谱技术进行光谱编码与解码是打破这一内在限制的重要前提。微纳光纤(MNFs)是研究纳米尺度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的优秀平台之一。利用其简洁的几何形貌、强光场约束等优点,研究人员利用自制的光纤拉锥机精确控制光纤锥尺寸,对其内部的传导模式产生有效调控,如图1a所示。a) 基于微光纤锥的光谱编码结构利用非绝热近似下的陡变光纤锥,将输入的少量低阶模式快速转变为大量高阶模式。产生的高阶模式的数量和权重均为输入光场频率的函数。因而,随着高阶模式被光纤锥的渐变直径逐步截止,光谱信息就会随着泄漏的光场被编码进探测到的复杂散斑图案之中。多模光纤拉制的光纤锥内支持的传导模式众多,再加上锥区模式耦合带来的自由度,散斑结构非常复杂,波长的微小改变也会使得散斑有非常明显的变化,从而可以在较小的尺寸内实现高分辨的光谱识别如图1b、c所示。图1光谱仪结构。(a)微型光谱仪图片(b,c)微纳光纤锥区泄漏模图案映射在衬底上的侧视图和俯视图1. 光纤纤芯直径、光纤锥度、锥区长度、拉伸长度等结构参数对光线锥泄漏散斑具有重要的影响。输入光在芯径更大的光纤中,可以激发更多的模式,因此在后续的模式演化过程中可以产生更复杂的散斑,包含更多的光谱特征。图2的仿真结果也验证了这一点。图2 不同纤芯直径拉制得到的光纤锥的散斑仿真。纤芯直径分别为(a)8.2 μm(b)62.5μm(c)105μm2. 在微纳光纤束腰直径一致的情形下,锥区长度越短,锥区角度越大。如图3所示。随着锥区变短,散斑尺寸缩小,由Nyquist采样定理可知,对于一定大小的探测器单元尺寸,系统可以采集的散斑精细结构的质量会随之变低。例如当锥长为750 μm时,散斑尺寸仅为~2 μm。图3 不同锥区长度的光纤锥散斑仿真。锥区长度分别为(a)6000 μm(b)3000μm(c)1500μm(d)750μm3. 通过优化拉制光纤的纤芯直径,拉制过程中的拉伸长度与锥区长度等参数,研究人员在300*600 μm的小尺寸内,得到信息足够丰富的散斑。散斑图样由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传感器(CIS)直接获取,如图2a所示。利用自制的微纳光纤拉锥平台和转移平台,研究团队可以高效率、高精度地制备所需要的微纳光纤,并且将其与CIS探测器进行一体化集成。使得最终的样品在保证高集成度的同时,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与重复性。并且,制备的光谱仪核心元件的成本不到15美元。b) 基于深度学习的高精确度光谱复原研究人员发现重构型光谱仪的算法选择对重构结果也有较大影响,为了可以实现快速、低功耗的光谱重构,我们采用基于Transformer架构的MobileViT模型进行了训练,用于最终的图像分类与光谱重构。最终,光谱仪准确地恢复了450-1100 nm光谱范围内(受限于实验中采用的CMOS的工作带宽300-1100 nm 与神经网络训练过程中可用的输入光谱范围450-1200nm的交集)被测光谱信息,平均峰值信噪比(PSNR)为46.7 dB。重建的窄带光(彩色实线)和商用光栅光谱仪的地真光谱(图4(a)黑色虚线,Ocean Optics, LEDPRO-50)显示出很高的一致性。单色光的中心波长误差约为0.0223%。线宽误差约为7.37%。并且,光谱仪在图4b、c所示的性能极限测试中也展示出很好的表现:在工作带宽的测试中,可以准确恢复半高全宽为90 nm的光谱。在对于分辨极限的测试中,可以准确还原间隔1.53 pm的双峰信号。图4 光谱仪性能表征。(a)450-1100 nm波长范围内光谱恢复(b)连续光谱的恢复(c)窄双峰的恢复c) 高精度的高光谱探测能力因为微纳光纤尺寸小、光束缚能力强的特点,可以在一个传感器上集成多个微纳光纤锥,实现高光谱成像功能。图5a展示了在CIS上集成20个光纤锥的样品。结合机械扫描的采样方式,可以对例如图5b中的图像,进行高光谱采集。如图5c、d所示,采得的光谱信息具有很好的准确度和色彩还原度。图5 光谱仪高光谱表征。(a)20通道高光谱成像仪(b)彩色贴片图及高光谱复原结果(c)b中各个色块的光谱还原图(d)b中不同色块的CIE 1931色彩空间坐标研究团队利用轻量级Transformer架构的神经网络模型,对微纳光纤锥区泄漏模的干涉散斑进行优化与采集,简洁地实现了基于微纳光纤锥的光谱信息编解码架构,进而构建出一种尺寸在亚毫米量级,分辨率在皮米量级的低成本、高性能微型光纤锥光谱仪。此外通过在CIS上集成多个微纳光纤锥,可以实现高光谱成像的功能。未来,如果在标定过程中进一步考虑偏振态的影响,我们可以同时获得未知光的光谱和偏振态。论文所提出的光谱仪可应用于食品检验、药物鉴定、个性化健康诊断等领域,成本低廉。 本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论文通讯作者为马耀光研究员,共同第一作者为硕士生岑青青和博士生片思杰。硕士生刘鑫航、唐雨薇、何欣莹也为论文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本论文的完成单位为浙江大学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极端光学技术与仪器全国重点实验室、杭州国际科创中心、浙江大学嘉兴研究院智能光电创新中心。
  • 时间门控拉曼光谱仪赛道前景可期——访广东大湾区空天信息研究院王振友研究员
    拉曼光谱因其应用场景非常广,已经成为各实验室不可或缺的设备。但拉曼光谱在很多应用场景下存在一个痛点:荧光干扰!而时间门控拉曼光谱可解决该“硬骨头”问题,克服传统生物样品检测荧光干扰中的难题,极大地拓展拉曼的相关应用。那么时间门控拉曼光谱在应用层面有哪些优势?发展前景如何?当前的产业化情况如何?日前,仪器信息网编辑就以上问题特别采访了广东大湾区空天信息研究院王振友研究员。另辟蹊径:从太赫兹到时间门控拉曼光谱采访过程中,我们了解到王振友研究员目前主要从事时间门控拉曼光谱等相关光谱仪器研究工作。但据了解,王振友研究员最初是做太赫兹技术研究的,那么,为什么会从太赫兹转向了拉曼的研究呢?王振友研究员介绍说,太赫兹光谱技术是一个较新的技术方向,近30年得到快速发展。太赫兹波段有其独特的优势,例如科研工作者可获得各种物质在太赫兹波段的吸收谱。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也存在一些局限,如因是新的波段,不能和传统光学共享成熟的光学部件和探测器,导致设备昂贵。另一方面,因为太赫兹在毫米波量级,在光谱的各个环节中很容易产生驻波条纹,降低探测灵敏度。基于此,他们考虑如何在获得太赫兹能级信息的同时解决以上问题。“相对于太赫兹而言,拉曼在低波数含有太赫兹方面的信息,拉曼散射也可以提取物质的指纹特征峰,同时又能克服太赫兹固有的缺陷。因此我们另辟蹊径切入拉曼,再利用时间门控拉曼光谱去除荧光干扰。”王振友研究员在采访中提到,下一步计划把时间门控拉曼光谱抗荧光功能和太赫兹波段相结合,可以研究在太赫兹波段的材料表征技术,获得高灵敏度的太赫兹波段的光谱信息。时间门控拉曼光谱仪优势凸显当前,拉曼光谱已经成为科研领域,甚至企业工厂等必备的物质表征设备。但是,很多行业在使用的过程中经常面临荧光干扰的问题。王振友研究员介绍说,与常规拉曼相比,时间门控拉曼光谱仪有两方面的优势,一是抗荧光干扰;二是采用脉冲激光,可以实现高时间分辨率的光谱研究。基于此,很多用户都渴望使用时间门控拉曼光谱仪来解决该研究痛点。谈到未来市场空间,王振友研究员说:“目前,国际上只有一家芬兰公司能够生产时间门控拉曼光谱仪。基于现在的估算,全世界拉曼光谱仪市场可能有上千亿人民币规模,预估时间门控拉曼光谱仪规模也有上百亿人民币,现在市场基本上还是空白。”推进时间门控拉曼光谱仪产业化快速发展时间门控拉曼光谱仪国产样机据介绍,目前王振友研究员团队已经成功研制了时间门控拉曼光谱仪国产样机,算是世界上第二家能够研制抗荧光时间门控拉曼光谱仪的单位。王振友研究员介绍说:“与芬兰产的仪器相比,抗荧光方面非常优异,某些性能方面甚至能够超越。下一步计划做用于科研工作的高端科研设备,更一步做便携式的产品,用于比如执法部门的毒品检测或环境污水检测等。”除了产品研发之外,王振友研究员团队也在和一些单位进行拉曼光谱的应用研究合作。目前,王振友研究员团队已经为浙江大学、中科院南海所、电子科大等很多单位提供样品测试服务。王振友研究员说:“当前首要任务是推广合作,希望有更多的人了解并使用该技术。未来要进一步解决关键部件的成本和性能提升的问题,我们将依托空天院雄厚的工程技术能力组织人力将其攻克下来。”
  • 我与拉曼的不解之缘——长春光机所李备研究员
    2009年我在英国获得博士学位后,留在了英国布里斯托大学,成为了一名助教,当时正是拉曼技术大发展的时期,几乎每个生物光子系的学生都对拉曼技术或多或少有些了解。当时国内的拉曼技术与国外相比还比较落后,绝大多数拉曼光谱仪器都被国外公司垄断。当时的我就暗暗立下目标——一定要让我国拥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端拉曼光谱设备。之后,受卡迪夫大学Wolfgang Langbein教授邀请,我告别了布里斯托,进入卡迪夫物理天文学院,专心研究差分斯托克斯和反斯托克斯散射(D-CARS)显微技术,在研究团队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一定的科研成果。但几年下来,我发现高校往往重学术、轻实用,而公司重效益、轻技术,都不是我理想中的事业,此时我心中已经有了自己创业的想法,并开始朝着这个目标努力。2010-2013年,我先后在卡迪夫大学、布鲁内尔大学开展科研工作,负责了欧盟第七框架项目“3DVIVANT”的研究,开始了解和学习产业项目的开发流程。2013年,我加入Nanotether Discovery Sciences公司,担任光学工程师,并开始主导一些商业化项目,在立项、开发、产业化、市场推广等各个流程中都学习到了先进的项目管理知识。2014年,我加入牛津大学光子学系,任高级研究员。在牛津工作的三年时光中,我接触到了世界顶级的拉曼光谱技术及前沿设备的专家与研究团队,并与Martin Booth教授成立了牛津光子工程中心承接企业项目,参与了联合利华、先正达、KLA Tencor等国际知名公司的仪器产品开发项目,积累了更多的实战经验。2016年夏天,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贾平所长一行来到牛津大学访问交流,介绍了光机所及我国制造业产业的发展进程,提到国内对高科技产业和人员的需求与支持,我预感这些年在英国学习的知识和技术终于找到了真正的用武之地。宣讲会后我找到贾平所长进行了一次深入的交流,汇报了我在牛津大学的研究成果并表达了技术报国的热切愿望。受贾所长的邀请,2017年4月我人生中第一次来到长春,在参观了光机所的一系列“国之重器”与完整上下游产业生态之后,深受震撼。我和团队仅用了一个小时就决定留在这里创办公司,甚至没有考虑股权和年薪,因为这里有我需要的一切,从上游的激光器、光学元件加工到下游的基因测序,一切资源不出光机所的院子就能找到,我们得抓住市场窗口,把握未来市场。2017年底,我携正怀着第二个孩子的爱人举家从英国回到祖国,立志将此前十二年在国外学习和工作期间积累的前沿知识理论与先进技术理念,投入到我国原创性高端科学仪器的研制事业中。2010年我在Cardiff2017年对我来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9月,我和团队在长春光机所的支持下,创办了长春长光辰英生物科学仪器有限公司(长光辰英,HOOKE Instruments Ltd.),公司名字中“辰”代表中国,“英”代表英国,也代表了我的求学之路。我和团队立志以国际领先的单细胞分选设备为基础,通过不断的技术发展与突破,致力于打造一系列国产原创型高端设备,填补国内空白,力争提高我国在先进制造领域的全球影响力及市场占有率。科学设备的研制需要多领域人才,公司成立之初仅有3人,第一要务是组建团队,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我们的研发团队从最初的3人拓展到了30余人(如今已有近60人),专业方向涵盖光学、机械、电子、软件、大数据分析、生物、材料等多个领域,具备了解决各种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长光辰英团队现在,长光辰英团队秉持着“团队合作,极度敏锐,不屈不挠,奋不顾身”的理念,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我们从白手起家到推出单细胞检测级别的拉曼分选产品仅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目前我们围绕核心技术,已拥有1项国际发明专利,6项国内发明专利,5项软著,25项新受理国内发明专利,形成了知识产权保护集群。并成功研发了全自动单细胞分选仪、拉曼单细胞分选仪、模块化单细胞分选仪等系列化细胞分选产品,已有十余个用户,并远销英国格拉斯哥大学、美国康奈尔大学,为国际最前沿的科学研究提供有力工具。打造高端“中国制造”单细胞科研仪器,我们一直在路上。HOOKE P300共聚焦拉曼光谱仪作者简介李备,1983年出生,陕西宝鸡人。2009年英国布里斯托大学获得博士学位;2010-2014年分别在英国卡迪夫大学、英国NDS公司从事复杂光学仪器研发;2014-2017年任牛津高级研究员。2017年底回国创立长春长光辰英生物科学仪器有限公司并出任总经理,同时任中科院长春光机所应用光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获评吉林省国家级领军人才(B类),吉林省突出贡献奖,人社部国家高层次留学人才回国资助项目获得者;当选为中国仪器仪表学会显微仪器分会第一届理事会理事;任复旦大学工程与应用技术研究院兼职教授、温州医科大学兼职教授;发表SCI和EI论文30余篇,专利6项(国际专利1项);已成功研发可视化单细胞分选仪、生物拉曼光谱仪、新型显微成像设备等;目前主持中科院先导A类等多个重大科研专项。
  • 专注化探分析30年——访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中心实验室主任 张勤研究员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张勤,目前是中国地质调查局局属单位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简称“物化探所”)中心实验室主任,同时兼任所属廊坊开元高技术开发公司的总经理。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他,分析化学出身,但是对于仪器的结构与原理有着深刻理解 对于电子电路虽然只有初级水平,但是理解吸收能力非常强。当开发使用 a href=" http://www.instrument.com.cn/zc/36.html" target=" _self" title=" " strong span style=" font-family: & #39 times new roman& #39 " AFS /span /strong /a strong span style=" font-family: & #39 times new roman& #39 " 、 /span span style=" font-family: & #39 times new roman& #39 " a href=" http://www.instrument.com.cn/zc/75.html" target=" _self" title=" " XRF /a 、 a href=" http://www.instrument.com.cn/zc/254.html" target=" _self" title=" " ES /a 、 a href=" http://www.instrument.com.cn/zc/39.html" target=" _self" title=" " ICP-OES /a / a href=" http://www.instrument.com.cn/zc/293.html" target=" _self" title=" " MS /a /span /strong 等仪器时,他对自己的要求从来都是不仅仅是“做”个分析方法,而是要深入了解仪器的原理和功能,要能够对仪器研制提出有建设性的意见。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谈到张勤的科研生涯,用“专注 span style=" font-family: & #39 times new roman& #39 " /span ”来形容最为贴切。张勤 span style=" font-family: & #39 times new roman& #39 " 1983 /span 年毕业于成都地质学院岩矿分析专业,毕业后即进入物化探所工作。可以说,从那时起,张勤就开始了痕量元素分析的研究工作,到现在已有 span style=" font-family: & #39 times new roman& #39 " 30 /span 多年,已取得了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二级岗位)和研究员的高级职称。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日前,第11届赛默飞 span style=" font-family: & #39 times new roman& #39 " ICP-MS /span 用户会在西安召开。本次会议,赛默飞邀请了物化探所张勤研究员作 span style=" font-family: & #39 times new roman& #39 " ICP-MS /span 最新研究动态报告。借此机会,仪器信息网编辑采访了张勤。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512/insimg/aa3d0746-fd41-4ef1-b756-0e99a59685e7.jpg" title=" IMG_2579.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物化探所中心实验室主任 张勤研究员 /span /strong /p p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与原子荧光光谱分析技术:从没离开过 /span /strong /p p   刚刚加入物化探所,张勤即与张锦茂先生等老一辈专家一起研发原子荧光光谱技术,负责研究相关分析方法 1993年,张勤师从物化探所中心实验室主任周丽沂教授,攻读研究生,研究生毕业后再次进入到张锦茂先生的原子荧光光谱技术研究团队,后来研究团队研制出具有领先水平的半自动间歇式单通道XGY系列原子荧光光谱仪 这些经历也是如今张勤除了中心实验室主任的身份之外,还拥有另外一个身份——廊坊开元高技术开发公司总经理的源头吧。 /p p   “今年年底,我们将推出一款新产品,全自动间歇式气体发生——氢火焰双通道无色散原子荧光光谱仪,新产品集中采用了20多项18项专利技术。”张勤自豪地说到。仪器系统具有无”记忆效应的特点,气体发生采用间歇式反应模式,其最大优势是进样量可扩大到10mL,灵敏度相应得到了大幅提升。而泵管式反应方式存在,记忆效应大、测定速度慢、进样量小、泵管易老化、长期测定稳定性差等问题。该新品还可以直接进行元素的价态分析,将成为分析各类样品中痕量超痕量As、Sb、Bi、Hg、Se、Ge、Cd、Sn、Pb、Zn、Te等元素的专用分析仪器。 /p p   “新仪器还可以自动瞬时扣除测定背景,”说到原子荧光光谱仪器的扣背景技术,张勤说已经想了20年了,如今终于实现了。“原子荧光仪器的仪器噪声较大,目前多通过反射器消除或扣除以“空白值”测定的方式扣除,而“空白值”并不是一个稳定值,还需要采取“校正操作”,但是这些都不是好的解决方法,不是严格的操作方式,也是成了原子荧光光谱仪无法打开国际市场的一个重要原因。” /p p   虽然廊坊开元高技术开发公司研制生产原子荧光光谱仪非常早,但是在如今的原子荧光光谱仪市场上,公司所占市场份额非常小,对于此点,张勤并不避讳,“过去公司的发展方向没把握准。今后我们将实现更专业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不是我要卖仪器给你,而是你要找我买。”在张勤担任公司总经理两年多的时间里对将原有原子荧光光谱仪进行了升级换代,推出了多款差异化产品,以满足不同领域不同类型用户的需求。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strong 化探分析:固体进样技术是发展方向 /strong /span /p p   谈到已经从事了30多年的勘查地球化学样品分析测试技术专业,张勤说到,仪器的进步大力推动了化探测试技术的发展,过去只能检测30多个元素就是因为当时的仪器性能跟不上。2000年以后,ICP-OES的全谱出现、ICP-MS成熟、XRF性能提高,以及AFS、AAS等的仪器以及方法上的进步,推动了化探分析技术的跨越式发展。 /p p   “今后,化探分析的发展方向之一是研发和采用固体进样分析技术。”张勤解释到,化探分析不是一个“好”职业,需要检测的元素种类多、样品量大,前处理样品需要使用大量的无机酸,对环境有污染,,对分析人员有极大的“健康伤害”。张勤所指的固体进样分析技术主要指XRF和电弧直读光谱等分析技术。 /p p   XRF制样简单,多采用固体进样分析技术,对环境无任何特殊要求,在无损和原位分析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而且随着固体进样分析技术的进步,目前XRF已经可以检测原来必须采用其它方法分析的氯、溴、硫等元素,能直接测定的样品类型也得到了极大的扩展。张勤介绍,他新研制的高压制样技术,使XRF能够检测一些以前不能测定的元素和样品。电弧直读光谱“脱胎”于早期的1米光栅光谱仪,虽说是很“老”的仪器,但是如今在其上应用了很多新技术,如CID、CCD等检测技术的应用使其成为了全谱 “就检测能力来说,对于固体样品如土壤和岩石等,今后该技术非常有可能超过ICP-MS。” /p p   对于在化探样品分析中已被普遍使用的ICP-MS,张勤说到,“ICP-MS技术已经发展到了一个‘顶点’,未来的进展将主要集中于技术的成熟度和专业化仪器方面。”激光剥蚀技术作为进样系统与ICP-MS联用是固体进样技术发展的另一个方向,但是,该联用技术多用于少量样品分析或科研领域。因为技术支撑还不够,如存在制样和校正标准物质等问题,激光剥蚀-ICP-MS成为一种定量分析手段还需要时间去完善。 /p p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与赛默飞:多年的合作伙伴 /span /strong /p p   谈到张勤与赛默飞之间的“缘分”,可以追溯到1998年,物化探所购入了赛默飞的POEMS 3型等离子体光质谱仪。说起这台仪器,张勤的感触很多,“POEMS 3是一台ICP-OES与ICP-MS联用的全新独特的分析仪器,如今市场上已经没有同类型的仪器了。”张勤说道,“因为ICP-OES与ICP-MS各自的特性,使得在同时测量主量、次量和痕量元素时,很多情况下两者是不能互相兼顾的。当时,我主要是更多地单独使用其中的ICP-MS部分,巧妙地单独使用ICP-OES,因为其光谱是全谱型,特别适合于地质样品基体复杂、测定元素多、样品数量巨大特点。” /p p   在98年8月,张勤首先将POEMS 3型仪器中的ICP-OES和ICP-MS引入到了化探样品分析中,张勤说由于化探样品量巨大大,平均每天分析1000个样品左右,因此可以称之为生产型分析化学。2000年又引进了塞默飞的M6型原子吸收光谱仪,开发了痕量Au的高精度分析方法。紧接着2005年引入 X SERIES II型ICP-MS和IRISIntrepid XSP Ⅱ型ICP-OES,2010年引入ELEMENT XR 型 HR-ICP-MS,,这些仪器已经在大规模化探样品分析中得到广泛采用。张勤主持的“勘查地球化学样品中76元素测试方法技术和质量监控系统的研究”项目成果 ,获得2011年度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一等奖。项目成果中赛默飞的元素分析仪器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2014年又引进了iCAP Q型ICP-MS,与原有仪器相比,保持了原有的分析速度,由于提高了灵敏度,进一步降低了干扰,使化探样品中的痕量镉、银等元素得以实现与其它元素同时测定。 /p p   谈及多年来使用赛默飞仪器的感触,张勤说到,赛默飞的ICP-OES和ICP-MS技术发展紧跟“变化”,与实际应用结合紧密。所说的“变化”即用户需求的变化,赛默飞仪器创新的原动力来自于关注用户的需求。如,赛默飞ICP-MS在我国地质检测领域的使用非常广泛,用户在实际应用时不断考验仪器的分析性能,通过用户的大量应用,赛默飞能及时总结用户的反馈建议,以此来不断改进自己的技术。业内经常有同行向张勤咨询,张勤总是说,“如果你是以做实际样品分析为主,最好选择赛默飞的仪器 因为赛默飞的仪器在长久的应用中已经得到了验证,应用效果非常不错,你完全不需要‘冒险’。” /p p style=" text-align: right " strong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采访编辑:刘丰秋 /span /strong /p p br/ /p
  • 走向临床的代谢组学——访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许国旺研究员
    1999年,英国帝国理工的Jeremy Nicholson教授定义了代谢组学(metabonomics)。短短20年时间,代谢组学这一组学研究领域的后起之秀,已成为当下科研领域中的“明星”。近年来,代谢组学热度不断攀升,不仅越来越多的国内外科研团队投入其中,同时也因其在精准医学和相关健康领域的广阔前景,受到临床医生、资本投资等团体的广泛关注。  当前,我国代谢组学研究的发展情况如何?被业内寄予厚望的代谢组学与临床的距离还有多远?分析化学家与临床医生在代谢组学领域如何携手并进?近日,仪器信息网编辑特别采访了国内代谢组学领域的代表学者之一,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许国旺研究员,深入了解他和他眼中的代谢组学。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许国旺研究员  阴差阳错开始的代谢组学研究  许国旺课题组是国内最早开展代谢组学相关研究的团队之一,在国内外代谢组学研究领域享有盛誉,殊不知他其实是阴差阳错才走入这个研究领域的。1991年,许国旺在大连化物所取得分析化学博士学位并留所任职,从事分析化学相关研究。1995年,他获得马普(Max-Planck-Institut)研究基金前往德国Tuebingen大学医学院工作。“当时,我想要从事与人体健康有关的研究,就决定去医学院。”在德国,许国旺的研究方向是尿液中代谢产物跟人体健康之间的关系。1997年,他回到大连化物所继续担任题目组长,并把这个课题继续了下去。  2002年一次偶然的机会,中科院上海生化细胞所的吴家睿研究员来访。在交流过程中,“吴家睿跟我说,‘国旺,你现在做的这个东西很时髦,叫代谢组学’,这是我第一次听到这个名词。”通过查阅相关论文,许国旺了解到,这是1999年帝国理工的Jeremy Nicholson教授提出来的一个新名词。自己已置身其中,居然不知,“惭愧”!也是在2002年,在所里的支持下,他的题目组名正式变更为“生物分子高分辨分离分析和代谢组学”。  从方法学到临床应用  许国旺表示,代谢组非常复杂,高分辨质谱是目前代谢组学最常见的研究工具,但是做一次样本分析,产生几千到几万个信号,其中可能只有百分之几被鉴定出来,建立高覆盖度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是研究人员面临的首要难题。此外,方法的重复性问题也是一大困扰,同一批样品分两次检测,数据可能有差异;同一批样品不同实验室做,数据可能很不一样。  最初,因为分析化学的专业背景,课题组主要的工作放在方法学上,先后研究了数十种代谢组学方法。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团队提出并发展的拟靶向代谢组学方法。  许国旺提到,代谢组学分析的主要策略有非靶向和靶向两种:非靶向,具有覆盖面广的优点,可通过高分辨质谱获得丰富的代谢组学信息,但是数据复杂、重复性差;靶向,是传统质谱定量的金标准,利用三重四级杆质谱,稳定性高,但是通常只能检测已知的化合物,覆盖度低,难以分析未知组分。“所以最初我们就设想,能不能将这两种方法的优点结合起来,这样就可以实现非靶向方法的高信息量以及靶向方法的高灵敏度和高数据质量的有机结合。”  由此,2012年,许国旺团队首次发表拟靶向代谢组学的概念,该方法结合了传统的靶向和非靶向方法的优势,在方法建立时,用高分辨质谱获取代谢物的离子对信息,而在实际样品分析时采用靶向的多反应检测(MRM)方式测量代谢物的丰度,该方法覆盖度高、线性和重复性良好,而且不需要标样来限定检测的代谢物。在接下来8年时间,许国旺团队进行了不断摸索和拓展,不仅开发了相应的自动挑选离子对的软件,还将该方法从代谢组学拓宽到了脂质组学。近期,许国旺团队还将该方法进行了系统总结和提升,相关结果形成范本发表于2020年6月的《自然-实验手册》(Nature Protocols)。现在,这种拟靶向的思路和方法,已被更多研究团队采纳和拓展。  除了大量的方法学研究之外,许国旺也表示,仅仅研究出方法,没有应用也不行。代谢组学是一个生命科学研究的基础平台,最重要的一个应用方向就是在临床领域。为此,许国旺团队与临床医院开展了多方合作,将团队的代谢组学平台与临床需求紧密结合起来,做了大量的研究。  代谢组学需要强强联合  谈到代谢组学在临床中的应用,可谓是当下最火热的研究领域之一。作为几大组学中最年轻的成员,相较于基因组、蛋白组,人们对代谢组重要性的认知要晚一些。代谢组处于基因调控网络和蛋白质作用网络的下游,代表了生物动态系统中最下游的阶段。代谢组学研究的是生物体内分子量小于1500的小分子代谢物组成的时空变化。相较于其他的组学,代谢组学反映了在生命体中已经发生的事件,因此能够更准确提供的是生物学的终端信息,这也使得代谢组学与临床的距离更接近。“基因组可以告诉我们基因发生了什么变化,但是基因出问题,人不一定一定发病;相反,一旦代谢异常,那么疾病肯定要发生了或已经发生了。”  如何将代谢组学平台与临床需求紧密结合起来,许国旺表示,第一,可以在代谢层面做疾病分型;第二,可以做潜在的疾病标志物的发现;第三,做代谢重编程研究 第四,就是通过研究代谢异常,找到新的治疗靶点。在这些方面,近年来,许国旺和大量临床团队展开合作。  比如,许国旺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合作,就成功揭示了慢加急性肝衰竭的代谢重编程机制,并找到了通过代谢干预治疗肝衰竭的新方法。“这是一个非常让人振奋的例子,代谢组学在实际的临床治疗中起到了作用。”许国旺介绍,慢加急性肝衰竭是一种死亡率非常高的疾病,肝移植是最有效的治疗手段,但肝源有限。而这次的合作研究,通过代谢组学的方法,找到了慢加急性肝衰竭的异常代谢特征,并据此提出了新的治疗方案。“我们找到了这个代谢异常,临床医生余祖江教授一看,就找到了一种原来应用于心脏病治疗的药物-脂肪酸氧化抑制剂:曲美他嗪,可以用来干预这个异常。”在郑大一院,这个新的治疗方案一直在做临床试验,从结果来看,曲美他嗪显著改善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的临床预后,3个月的总体死亡率明显降低。  “在代谢组学领域,合作是非常必要的。”许国旺强调,每个团队都有自己擅长的领域,对于临床的问题,一定需要临床的医生参与进来。据统计,近5年,有超过60个医院曾与许国旺的代谢组学平台进行联合研究,其中很多都是全国很有名的三甲医院,如上海的瑞金医院、东方肝胆医院等等。除此之外,他也同很多其他的相关机构展开了深入合作。  最近,许国旺也和岛津展开合作,建立了代谢组学创新实验室。许国旺表示,自1996年开始,他与岛津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双方关于科研创新、人类健康等方面的理念是一致的。去年10月,岛津在中国成立创新中心,聚焦临床诊断、科研与组学、营养与安全、生物与制药、环境与能源五大行业,加速科研成果孵化,进一步加深了和中国科学家之间的合作。创新中心聚焦的领域,与许国旺的研究领域不谋而合,也使得本次合作得以开展。  谈到未来的合作,许国旺提到,代谢组学是一个冉冉升起的朝阳行业,也是质谱仪器未来应用的重点,但在实际的使用中,现有商业化仪器很难满足需求。在许国旺的实验室,经常需要对国外进口的先进仪器进行改造,并开发新的方法。通过合作,许国旺希望能与岛津一起,开发更适合于代谢组学和临床使用的质谱硬件或方法。另一方面,在应用领域,双方也将合作选择1-2个临床项目开展合作,希望能够最终转化为临床可用的试剂盒,真正应用在实际中去。  代谢组学:在解决临床问题中有无限潜力  从最初时髦的新名词,到现在生命科学乃至临床研究中的大热点,代谢组学只用了短短的20年。“我们确实看到了这种趋势,代谢组学的研究正以指数型上升。”近些年,代谢组学在国内热度空前,许国旺近期曾做过统计,使用质谱做代谢组学相关的论文数目,中国目前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居于首位。代谢组学相关研究队伍,近年来在国内也越来越多。无论从科研群体规模、发表论文数量还是申请项目数量等方面看,代谢组学在国内确实“火了”,预示着一个快速的发展。  近几年,代谢组学在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时候显示出了很高的潜力,这也使得临床领域对代谢组学非常关注,许多医院都将代谢组学作为一个基础研究平台在建设。许国旺表示,一方面,医生们希望能够使用代谢组学的研究方法,发现并建立一些新的诊疗方法,使患者受益;另一方面,对于一些传统的生化指标,如氨基酸、肉碱、维生素D、同型半胱氨酸等,通过靶向的方式来进行高通量的常规临床检测。  许国旺形容代谢组学正处于“青少年阶段”,我们看到了其发展的无限潜力和迅猛的上升势头,但是作为一个年轻的学科,它也面临着许多要解决的问题。除了方法学上还面临的一系列难题之外,如单细胞、少量细胞、极少量组织、大批量临床样本分析等;面对临床,代谢组学还要解决如何满足临床医生需求,通过沟通合作,真正能使代谢组学的研究结果去解决临床实际、实现转化等问题。  许国旺表示,代谢组学的研究和真正的临床应用实际上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有不同的关注点。代谢组学研究的重点在于发现和创新,我们通过代谢组学找到新的疾病标志物或治疗靶点,再把这些获得的信息提供给临床专家。但是什么样的临床信息更重要、得到的信息如何用,临床医生更有发言权。将临床问题转化为代谢组学科学问题,以及将代谢组学成果转化为医院实际可以应用的技术方法都需要做很多工作。虽然从整体上来说,代谢组学现在还没办法像基因组学那样很成熟地应用在临床服务中,但另一方面,也让人看到了非常美化的前景,并取得了一些与临床紧密结合的成果。如现在已经在临床中很普及的新生儿代谢疾病筛查,就是代谢组学在临床中应用最成功的案例。  后记:  在采访中,许国旺一直在强调实际应用的重要性。他认为,如何将临床问题通过代谢组学研究,转化为实际能让病人受益的东西,是代谢组学研究的关键。“科研最后还是要落地到实际中去,这才是我们的终极目标。”  关于岛津中国创新中心  岛津中国创新中心成立于2019年10月,是岛津制作所全球范围内的第四个创新研发中心,是基于2015年10月成立的岛津中国质谱中心而建立的,其定位为携手用户研发最尖端的应用与技术、迅速应对用户的需求及法规的变化、基于市场需求开发新的系统三个方向。岛津希望通过全球创新中心的设立,使岛津的服务、产品更加系统化,从技术到产品整个过程中都可以给客户提供更多的帮助,成为科学家成果转化的加速器。  岛津公司成立已有144年,而创新始终是公司发展的基础。在一份第三方的数据统计中,岛津公司在拥有专利数量方面在业界位居全球第二位。而且,2002年岛津公司的田中耕一荣获了诺贝尔化学奖,开创了公司研究人员获奖的先河。如今,在面临新的发展机遇之时,岛津公司希望与中国广大用户合作、共同为国家、社会、经济等发展贡献力量。
  • 技术先行 让二噁英检测更“简单”——访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 张庆华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SimSun "   1999年比利时发生“二噁英污染鸡”事件,那时候知道二噁英这个词的人都不多,现在政府要建垃圾焚烧场,任何一个普通的老百姓都会说“会产生二噁英我们不同意建”。短短二十年“二噁英”已经深入人心,成为全民关注的话题。 br/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SimSun "   而二噁英的相关研究工作也成为全球范围内的热点。我们国家“做”二噁英相对来说晚一些,但是发展很快,在二噁英的研究和检测能力等方面已经不比任何发达国家弱。“因为我们建设的时候起点就很高,据我所知,我国具备高分辨气相色谱/高分辨质谱设备和方法的二噁英实验室已经有七十多家了。如果算上其他生物方法的话,统计数量可能会更多。即使相对于很多发达国家来说,这个数量也是相当大的。”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张庆华说到。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 SimSun "   前些年我国的二噁英实验室以政府、大专院校的实验室为主,分布在环保、食品安全、检验检疫等领域,数量有二三十家。这些年第三方实验室发展非常迅速,建设速度也非常快,第三方二噁英实验室的数量非官方统计已经超过其他两类的总和。而且,未来第三方二噁英实验室还会不断增多。“这也是正常的,因为二噁英分析在以前属于难关,只有一些科研能力好的单位才能开展,但是发展到现在,二噁英分析已经成为一个成熟的、常规的分析技术,开始走向市场,这实际上也是一个正常现象。” /span /p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12/uepic/d4417582-56b6-45cd-ba28-2f5334f9eed5.jpg" title=" 张庆华2.jpg" alt=" 张庆华2.jpg" width=" 450" height=" 299" border=" 0" vspace=" 0" style=" width: 450px height: 299px "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 张庆华 /strong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二噁英标准进展:限量标准滞后 检测技术标准先进 /strong /span /p p   据张庆华团队曾经做过的调查结果显示,我国二噁英污染主要集中在局部的一些地方,如原来电子垃圾拆解、无序焚烧等造成的局部地区的污染。调查结果也显示,我国居民体内血液、血清、母乳中的二噁英含量都属于正常的、中等的水平。 /p p   也就是说,我国二噁英污染并不严重,整体上还是比较好的。不过,我国在二噁英限量标准的制定方面有些滞后。对于国家重点控制的垃圾焚烧、危险废弃物焚烧、医疗废物焚烧等废气排放,其相关的二噁英限量标准还是比较全的。食品、环境等还没有制定相关限量标准,现在基本上还是利用国际标准来进行影响评估。张庆华说,“不过,据我所知,二噁英限量标准都已经立项,在制定的过程中,所以几年之后我们会看到相关标准的颁布。” /p p   “我国二噁英检测技术标准反而是先制定了,如水、土、气以及食品都有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基本上都是依据高分辨气相色谱/高分辨质谱方法,几乎涵盖了我们能做的二噁英的各个方面,与国际实现了接轨。”其中,饲料标准(GB/T 28643-2012饲料中二噁英及二噁英类多氯联苯的测定 同位素稀释-高分辨气相色谱/高分辨质谱法)是张庆华实验室牵头制定的。 /p p   谈到这个历时两年多制定成功的标准,张庆华介绍,“其实二噁英分析技术我们已经做了多年,对于我们来说,技术上并不是很难,难在如何把它标准化。” 二噁英是一种生物富集性有机化合物,如果在饲料这一环节不控制的话,它通过生物富集到了下一级“肉”里就会放大。因此,饲料标准是要严于或至少和食品标准相当的。另外,相对来说,肉、蛋、奶等食品的基质是比较稳定的,分析方法一旦做好了,一般来说都会达到比较好的效果。而饲料的种类和成分特别多,包括了饲料添加剂、粗饲料、配方饲料等,造成了样品基质不明或不稳定,对分析方法的挑战很大。 /p p   因为种类太多,饲料样品很难非常“规整”地归类。参考欧盟的标准方法,饲料可以分成植物性、动物性、脂肪量比较高的鱼类水产品、添加剂类等六大类。每一类再找一个具有典型代表性介质的样品进行分析,最后进行方法验证。“我们不可能把所有类型的饲料样品都做一遍,第一成本吃不消,其次也没必要。” /p p   饲料基质复杂且二噁英含量极低,其分析时干扰较多较大。所以,饲料样品要首先进行脂肪含量的判断,因为二噁英是脂溶性的,一旦提取会把脂肪成分提取出来,造成较大干扰 其次判断是不是有生物介质干扰,像大分子的、高蛋白的化合物以及纤维等会影响到后续分析。 “另外,很多盐类的饲料添加剂里含有铜、锌等元素,如硫酸铜在猪饲料里面添加比较多,我们在做实验的时候发现,如果采用加速溶剂萃取的方法对不锈钢会有腐蚀作用,我们就建议用传统的索式提取法就可以,这都是标准制定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p p   不过,因为我们国家并没有制定自己的饲料限量标准,所以,更多的是市场监管、普查或是涉及进出口的企业才会去做这方面的检测,该标准的推广应用比较有限。“总体来讲,这个标准方法推出后还是推动了我国饲料方面二噁英检测的工作,以后限量标准能够颁布的话,哪怕只有一部分,这个方法的作用就会得到很大的发挥。而且,该标准具有比较大的指导作用,对农产品安全有一个比较好的技术上的支撑,而农产品安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食品安全。”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二噁英检测技术进展:TQ全面替代高分辨气相色谱/高分辨质谱法 /strong /span /p p   二噁英测试的难点主要是由它的特点决定的——含量极低,一般都在10 sup -12 /sup 的超痕量水平,如欧盟对植物源性饲料二噁英含量限量标准是在0.75 ng TEQ/kg水平。这就要求仪器的灵敏度非常高,检出限至少要低于这个标准10倍以下。第二个难点是成分复杂,同分异构体、同类物特别多,毒性差别也特别大。分析时必须把它们比较明确地分开,也就要求分析方法的特异性、确认性特别高。所以,高分辨气相色谱/高分辨质谱法是二噁英检测主流的方法。 /p p   2014年欧盟发布法规EU 589/2014(2017年更新版EU 2017/644)以及EU 709/2014,首次将三重四极杆气质作为食品和饲料中二噁英检测的确证方法之一。“也就是说三重四极杆(TQ)气质法可以全面替代高分辨气相色谱/高分辨质谱方法。并且,该方法已经在一些国家、一些实验室中获得了使用。” /p p   不过,三重四极杆气质方法我们国内还处在研究制定中,目前还没有公布完全的替代方案。“我们很多科研机构早几年就已经进行了研究和验证,如食品和环境领域的方法已经进行到了研究的后期。我相信,未来几年内关于三重四极杆气质方法的标准就会颁布。届时这个方法标准对二噁英分析会造成很大的影响。”张庆华说到。 /p p   “高分辨气相色谱/高分辨质谱不论是成本还是使用的复杂程度都太高,市场的竞争力肯定不如相对小型的三重四极杆气质设备。”张庆华介绍,“我们实验室和岛津公司已经联合攻关了一两年,效果不错。尤其是技术的发展使得三重四极杆气质仪器的选择性和灵敏度都大幅度提高,可以说三重四极杆气质作为确认方法、替代方法在技术上已经成熟了。”岛津、安捷伦、赛默飞等仪器公司都有相应的三重四极杆气质仪器,而且都已经通过验证、可以满足欧盟的法案的要求。而且,基本上每家公司都开展了相关应用研究,纷纷推出了相应的工具包或整体解决方案。 /p p   虽然现在国际上二噁英方面主流仍然是高分辨气相色谱/高分辨质谱法,在未来几年内这两个方法会并存。但是,张庆华相信,从长久的角度来看,新技术肯定会替代老技术,更经济、更高效的设备会替代成本更高、更复杂的设备。 /p p   关于三重四极杆气质法用于二噁英分析的现在与未来,张庆华谈到,“当下我国二噁英领域面临的最主要的问题,是进行这个方法的相应培训。”看似三重四极杆气质比高分辨仪器简单了,但是欧盟法规中对检测的技术要求一点也没有降低,如确认度、灵敏度等指标并没有降低。也就是说,虽然三重四极杆气质技术得到了很大发展,但是在做二噁英时仍需要发挥它的最佳性能,不然是达不到法规要求的。以往微量含量化合物分析的时候,仪器的性能调整到“一半”就够了,而做二噁英就要调到极致,还要保持运行时间。相应的对仪器使用人员的要求非常高。“在我们帮一些实验室解决问题时发现,他们往往认为有好的仪器就能做好工作,轻视了技术人员的配备。实际上,同样一台仪器不同的人操作差别会特别大,最后测出来结果的符合度差别也特别大。”所以,未来我们应该重视精密仪器的使用人员的培训,使分析方法能够高效的运行,这样才能推进这个技术广泛的使用。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张庆华与二噁英: TQ攻关 未来更多关注大健康 /strong /span /p p   张庆华开展三重四极杆气质法二噁英检测的工作是在2012年左右。那段时间在每年比较著名的国际二噁英大会上都有这方面的报告,相关研究的进展迅速,几家大仪器公司也每年都有相应的仪器以及应用进展的报告。这自然也引起了张庆华的关注,但是因为当时实验室里还没有三重四极杆气质设备,所以相关工作并没有在实验室开展。 /p p   “2013年的时候,岛津公司给了我比较大的资助,实验室引入了一台三重四极杆气质TQ8040,进行联合攻关。”张庆华回忆到,“我们大约利用了两年的时间对复杂样品食品、饲料进行了全面的二噁英分析验证工作,经研究发现这个方法可以达到欧盟的要求。2015年的时候岛津三重四极杆气质TQ8050上市,我们的仪器也进行了升级。”TQ8050在检测器和聚焦系统上有所改进,使得灵敏度比TQ 8040提高了五倍左右,这一点对二噁英检测是非常关键的,用张庆华的话来说简直就是“雪中送炭”,做二噁英分析就变得更加可行。因为为了使仪器能够得到更长时间的运行,我们最希望仪器要有“余量”。“合作以来,我们共同发布了多篇应用文献、发表了多篇研究论文,现在岛津公司已经做好了全套的解决方案、应用包推广给客户。”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12/uepic/58481cb4-c2c3-439e-a848-6481165b2abd.jpg" title=" 张庆华1.jpg" alt=" 张庆华1.jpg" width=" 450" height=" 299" border=" 0" vspace=" 0" style=" width: 450px height: 299px "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三重四极杆气质TQ8050 /strong /p p   不过,在联合攻关时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张庆华讲到,“说实话,我们实验室对三重四极杆气质的掌握是不错的,没想到在实际调整仪器时还是遇到了问题——灵敏度总是差一点。最后还是岛津日本总部一位技术经理到中国做交流时,他提到了有些参数需要优化,我们才意识到了问题所在,经过优化之后我们那台仪器的灵敏度‘一下子’就上去了。” /p p   为了获得比较完备的、系统的解决方案,张庆华与岛津的联合攻关进行了两年多的时间。“前期打基础花的时间比较长,这样后面实际样品检测就会变得容易些。另外,作为一家科研单位,我们想在方法学上继续进行摸索,争取以后能多出一些方法,如,用比较简单的仪器进行新型污染物的分析,改变有些污染物鉴定都要依靠非常大型的仪器设备的现状。所以,与岛津之间良好的合作,给我们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p p   之前实验室做的工作比较单一,以二噁英以及二噁英类污染物的研究为主。谈到今后工作的规划,张庆华介绍到,现在我们更多的精力延伸到了新型污染物,尤其是新型持久有机污染物的研究。未来我们更多向环境健康研究领域转变,如课题组承担的京津冀大气细颗粒物(PM2.5)有害物质识别的项目,我们就会不单单检测浓度值,还要识别它对人体的健康有何种影响、不同组分的危害性是怎样的。 /p p   对于新的领域,张庆华兴致勃勃的谈到,“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发现,方法学还是有很多的不足——环境与健康之间的‘桥’还没有建起来,我们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去做。”影响人类健康的原因非常复杂,有环境污染的因素、食品的因素,也有个人的社会压力、生活习惯、遗传背景等因素,需要对各种因素进行综合考察,需要足够的数据才会在其中发现规律,进而判断未来发展趋势。对此,张庆华也表示现在显然还不具备这个条件。就此,他也对仪器公司提出了期待,“这里我也希望仪器公司和先进的研究机构进行合作,能够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早日开发出更智能的、信息量更大的分析新技术,这无疑也将是未来科学仪器发展的趋势。”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12/uepic/a16639d2-fad5-40c6-bdff-afa6a332322b.jpg" title=" 微信图片_20181221100706.jpg" alt=" 微信图片_20181221100706.jpg" width=" 590" height=" 393" border=" 0" vspace=" 0" style=" width: 590px height: 393px "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12/uepic/bf45855e-0de6-4aa0-a756-9c685920a378.jpg" title=" 微信图片_20181221100659.jpg" alt=" 微信图片_20181221100659.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实验室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right "   采访编辑:刘丰秋 /p
  • BCEIA 2011开幕在即 仪器盛会抢“鲜”看——访BCEIA 2011组委会马锡冠教授、汪正范研究员
    由中国分析测试协会主办的第十四届北京分析测试学术报告会及展览会(BCEIA 2011)将于2011年10月12-15日在北京展览馆隆重开幕。据悉,本届BCEIA的展出面积与参展商数量再创新高,而同期安排的学术报告活动更是亮点纷呈,届时将会有众多国内外科学仪器行业的专家学者、公司高层、仪器用户、专业媒体云集一堂,共享这一行业盛事!   BCEIA 2011开幕在即,目前筹备情况如何?本届BCEIA有哪些值得期待的亮点?BCEIA的发展趋势又将如何?对此,仪器信息网(以下简称:Instrument)专程采访了BCEIA 2011组委会马锡冠教授与汪正范研究员,并整理成文,让大家先“读”为快!   381家仪器厂商齐亮相 BCEIA 2011创造历届最大规模 中国分析测试协会常务理事、BCEIA 2011组委会副主任马锡冠教授   Instrument:请问BCEIA 2011目前的筹备工作进展如何?   马锡冠教授:距离BCEIA 2011的开幕时间越来越近了,目前展览会各方面的准备工作都已经接近完成,也可以说,目前展会的筹备工作进展很顺利,本届BCEIA大会主席将由科学技术部副部长王伟中博士担任。   从1985年开始,BCEIA每两年举办一次,现在已经连续成功举办了十三届,而今年正是BCEIA的二十六周年庆典。我们高兴地看到,在全球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下,我国经济发展仍保持较快增长,分析仪器市场依然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26年来在国内外各方面的全力支持和关怀下,BCEIA在促进仪器制造商和用户之间的联系、加强科学家之间的交流、推动分析仪器工业的发展等方面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Instrument:请您为我们介绍一下BCEIA 2011的主要亮点?   马锡冠教授:BCEIA 2011主要有以下四大亮点:   (1)本届BCEIA开幕招待会首次在北京饭店举行,将有850多位贵宾应邀出席,届时BCEIA 2011大会主席、科技部副部长王伟中博士将出席并致辞;同时,王副部长还将率领有关司局领导参观BCEIA 2011展览会。   (2)本届BCEIA的三家合作伙伴——美国匹兹堡会议(PITTCON)、日本分析仪器工业会(JAIMA)和德国慕尼黑展览集团(IMAG)都将派出高级代表团参加BCEIA 2011,届时美国PITTCON代表团还将带来PITTCON 2012主席Mr.Jon Peace的祝贺信。   (3)本届BCEIA将首次与日本JAIMA合作组织召开“中日科学仪器发展论坛”。   (4)本届BCEIA将首次与美国PITTCON合作建立一个为仪器制造商和经销商服务的网络平台,并在BCEIA展会期间开始工作。   Instrument:今年BCEIA的展会规模、参展企业数量是否超过往届?组委会在宣传推广方面都做了哪些工作?   马锡冠教授:与上届相比,本届BCEIA有了较大增长,其规模可谓是历届BCEIA之最。   (1)BCEIA 2011占地面积为19410平方米,占用了北京展览馆全部的11个展厅,设标准展台766个,比上届增长了18.4% 。   (2)BCEIA 2011共有来自16个国家和地区的381家国内外分析仪器厂商参展,其中国外参展商有98家,设展台258个;国内参展商有283家,设展台508个。   (3)BCEIA 2011将展出最新的高水平产品,包括仪器、耗材、试剂、软件和服务等;同时国内外著名的分析仪器杂志、出版商和网络媒体也将参展。   在媒体合作方面,本届BCEIA将会与平面媒体、网络媒体、视频媒体等进行多方位合作,全面宣传、介绍、报道BCEIA 2011的盛况。 BCEIA组委会与JAIMA、PITTCON、Analytica China三大合作伙伴   聚焦社会热点 BCEIA 2011学术交流活动精彩纷呈   Instrument:本届BCEIA新增“中日科学仪器发展论坛”,请谈谈该论坛的期望目标以及具体安排? 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理事、BCEIA 2011组委会委员汪正范研究员   汪正范研究员:这是首次举办“中日科学仪器发展论坛”,今年设在中国BCEIA期间,明年则会设在日本JAIMA期间,如此轮流举办,“中日科学仪器发展论坛”将会持续举办下去。“中日科学仪器发展论坛”与一般的应用技术报告会不同,这是一个定位比较高端的论坛活动,将从宏观方面探讨科学仪器的技术创新、发展方向、市场情况等。   今年“中日科学仪器发展论坛”的主题是“科学仪器的创新”,包括企业创新、研发创新等,将邀请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王顺昌副理事长、科技部科研条件与财务司吴学梯副司长、JAIMA服部重彦会长致辞。   同时,双方将就科学仪器发展规划、产业政策、科学仪器的创新和产业化等问题进行交流。例如,我们中方邀请了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闫增序秘书长作中国科学仪器市场报告,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关亚风研究员则探讨仪器研发如何创新,聚光科技董事长王健先生将就企业创新作报告;而日本方面则会有日本产业基础推进部森本茂雄部长、JAIMA国际委员会川本健志主席、東京大学澤田嗣郎教授出席论坛,就日本在科学仪器方面的政策法规、研发创新及企业创新作精彩报告。   马锡冠教授:本届BCEIA增加“中日科学仪器发展论坛”是一种尝试,BCEIA与JAIMA对此都很重视,希望借此可以对双方感兴趣的话题进行深入交流,从而推动中日双方在该领域的进一步合作。   Instrument:除此之外,BCEIA 2011还有哪些重要活动?   马锡冠教授:除了BCEIA 2011盛大开幕招待会、“中日科学仪器发展论坛”等活动外,本届BCEIA的精彩看点还包括:   (1)10月12-15日展会期间,将会在展览馆内会场举办20场参展商的“技术交流会”。   (2)展会期间还将举办食品安全分析、药物分析、环境分析、材料分析以及色谱专场5个“分析仪器应用技术报告会”。   (3)展会最后一天,也就是10月15日上午,将颁发国产分析测试仪器“BCEIA 2011金奖”和“2011年CAIA奖”。   Instrument:这5个“分析仪器应用技术报告会”将会带来哪些精彩内容?   汪正范研究员:今年是BCEIA第四次举办分析仪器应用技术报告会,我们根据社会热点确定了这5个主题,其中食品安全分析(20个报告)与药物分析(15个报告)的选题更为受人关注,其专场报告会议分别安排为全天,材料分析(5个报告)、环境分析(5个报告)与色谱专场(4个报告)则分别为半天的会议。   这49个报告中包括27个厂商报告,其中岛津、PerkinElmer、AB Sciex、赛默飞世尔-戴安、博纳艾杰尔、普立泰科等仪器公司都将以最新技术或应用进展作精彩报告,并非只是简单的宣传产品;此外,储晓刚研究员、高志贤研究员、杨松成研究员、张金兰研究员、董亮研究员等知名专家也将报告其各自的最新研究成果。 往届回顾:BCEIA 2009开幕现场 往届回顾:2009年BCEIA金奖、CAIA奖颁奖现场   从BCEIA发展历程来看我国科学仪器市场之发展态势   Instrument:在网络高速发展的今天,国内仪器展会发展势头有所萎缩,但BCEIA展会规模却连创新高,请问促使BCEIA取得如此巨大成绩的原因有哪些?   马锡冠教授:的确,目前国内仪器展会的数量不少,但是办好的却不多。作为国内外具有盛誉与发展潜力的行业展会,BCEIA若要办好、办成功、办持久,我认为,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BCEIA必须不断提高展会的质量和信誉,才能巩固自身的地位,吸引更多的参展商和观众。   在2001-2011年的这10年期间,尽管BCEIA遭遇到了国内外重大事件的干扰和冲击,如2003年国内SARS泛滥、2008年以来的国际金融危机等,但BCEIA展会在参展商数量以及展台总数方面都有很大的增长。回顾这10年来,BCEIA取得的如此巨大成绩,我认为其原因之所以主要有以下两点:   首先是因为国家经济发展的大好形势,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在推动国内科学仪器市场繁荣的同时,也促进了BCEIA的进步与发展,这是客观原因;此外,主观原因也很重要,如果真要说BCEIA有什么优势的话,那就是,BCEIA有一支办会经验丰富的管理队伍,始终坚持努力提高办会的质量和信誉,长期以来坚持为参展商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得到了国内外参展商和合作伙伴的信赖和支持。   我们相信,坚持这样走下去,BCEIA今后的发展前景仍然是良好的。   Instrument:展会是行业发展的一个缩影,请您从BCEIA展会20多年的发展历程分析一下我国科学仪器市场发展态势?   马锡冠教授:参照下表数据,我们可以简单地分析一下BCEIA展会20多年的发展历程。   年份 国内展商数 国内展台数 国外展商数 国外展台数 展商总数 展台总数 1985 13 13 109 203 122 216 2011 283 508 98 258 381 766   与1985年相比,2011年参展商总数由122家增加至381家,增加了3.1倍,标准展台总数由216个增加至766个,增加了3.5倍;再与2001年相比,2011年参展商总数则由177家增加至381家,增加了2.2倍,标准展台总数则由290个增加至766个,增加了2.6倍。如此高的增长速度,也间接反映了我国科学仪器十分旺盛的市场需求与不断扩大的市场容量。   在此,我还要特别强调一下我国仪器厂商的发展情况;从上面表格数据中可以看出,1985年BCEIA开办第一届时,我国仪器参展商只有13家,13个展台;而到本届BCEIA,我国仪器参展商已迅速发展到283家,508个展台。也就是说,2011年国产仪器制造商参加BCEIA的数量已达到1985年的22倍,展台数则是39倍。这些数据充分表明国产仪器制造企业数量的增长势头。   我们很高兴的看到,经过20多年的发展,BCEIA已经实现了办会的初衷,在推动我国国产仪器制造业的发展方面做出了自己的贡献。我们相信,今后我国国产仪器不仅在数量上,而且在质量上还要更上一层楼。   采访编辑:刘玉兰   附录:近三届BCEIA展会仪器信息网专题报道   BCEIA 2009:http://www.instrument.com.cn/bceia2009/   BCEIA 2007:http://www.instrument.com.cn/bceia2007/   BCEIA 2005:http://www.instrument.com.cn/BCEIA2005/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