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医药大平台

仪器信息网医药大平台专题为您整合医药大平台相关的最新文章,在医药大平台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医药大平台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医药大平台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医药大平台话题讨论。

医药大平台相关的论坛

  • 【第二届原创作品大赛】外包服务型生物医药、化工企业内部分析测试平台的构建

    该帖为本人原创,纯属个人看法,有疑问欢迎交流探讨,相互学习![center]外包服务型生物医药、化工企业内部分析测试平台的构建[/center] 随着专业化程度的提高、研发成本的上升,药物的开发已经不再是仅仅依靠一个单位就能轻松搞定的事情,而是需要多个组织的协同努力。同时出于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和防范风险的角度考虑,制药企业越来越多的将研发过程的部分环节或全部环节外包给外部具有专业能力的研究机构或企业。因此,生物医药研发外包服务业应运而生。 在生物医药产业链研发服务需求转移的刺激下,国内CRO企业雨后春笋般涌现。化学外包公司作为“排头兵”,在整个行业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这些企业主要致力于高附加值医药中间体的开发,提供各种各样的医药中间体、药物活性小分子、化合物库的设计、精细化工产品、食品化妆品添加剂以及生物诊断试剂等的定制合成。虽然有机合成部门是化学外包企业的核心,但是却离不开分析测试的“眼睛”。 工作中有幸参与公司内部分析测试综合实验室的筹建与运行管理。结合这些年的工作经验和对实验室管理的体会,简单谈谈化学外包企业内部分析测试平台的构建。 化学外包公司的核心业务是客户定制合成(Custom Synthesis),通常都是有机小分子的化学合成。因此,一切的一切分析仪器设备都是为有机合成服务,正确而迅速地应用现代分析仪器,力助有机合成工作的开展。 一、实验室宗旨 作为企业内部分析检测实验室,主要用于有机合成分析。旨在与化学部紧密配合,为公司自主产品开发、客户定制合成、放大工艺优化、分离纯化等工作提供分析测试服务平台。 二、检测的项目 小分子化合物的结构表征、纯度鉴别;有机合成反应监控;手性化合物光学纯度测试; 三、仪器的配置 有机合成分析且侧重定性分析,根据公司规模大小及资金实力,分析仪器的配置原则——“按需配置”——只要能满足检测需要即可。若资金有限(象化工作坊之类的实验室),则专注于合成,舍弃拥有自主分析实验室的想法,根据需要将不得不检的样品才送外面专门的分析测试中心检测;或者靠个人关系,请原来实验室的同门或师弟师妹私下测试。身边不少自主创业的phd就这么干的,有甚至于实验场地都不租借,干脆挂靠在他人实验室,单靠一些瓶瓶罐罐,一张TLC板,只手空拳掘取“第一桶金”。条件稍好的,则可以整个二手液相色谱仪。基于HPLC的有机小分子化合物纯度与含量分析,用途挺大的。等手头有余钱,再更新添置所需设备——貌似玩游戏,积蓄能量,从小米加步枪逐步过渡到飞机大炮等先进装备。不管是实验室还是大型跨国企业,都是一个从小到大发展扩张的过程。自己所在实验室从早期的一台二手岛津液相,发展到拥有完善的色谱分析、光谱分析、分离纯化等所需的精密分析仪器(Analytical & preparative HPLC、[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Yp][color=#3333ff]LC-MS[/color][/url] 、GC-MS、NMR 、Polarimeter等)也经历了一段时间,所有的设备都是按需购置的。

  • 毕业后求职应聘,是选择小公司or大平台?

    毕业后求职应聘,是选择小公司or大平台?

    [align=center][size=18px][sup]?[/sup][font=宋体][sup]毕业后求职应聘,是选择小公司[/sup][/font][sup]or[/sup][font=宋体][sup]大平台?[/sup][/font][/size][/align][font=宋体][font=宋体]就业找工作是每一个毕业生都要经历的一环,也是开启人生职业生涯的一个转折点。作为迈入职业生涯的第一步,在选择就职企业的时候我们往往很难选择,到底是选择初创型小公司还是选择成熟得大企业平台?接下去我们就不同方面对大小企业鸽各自的优劣进行阐述:[/font][img=,690,453]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3/09/202309301456433835_2273_6191623_3.jpg!w690x453.jpg[/img]1[font=宋体]、人员规模[/font][font=宋体]小企业:人员数量较少,一般初创型企业都在[/font]50[font=宋体]人以下,部分发展一段时间后的在[/font]50[font=宋体]~[/font]150[font=宋体]人之间。[/font][font=宋体]大企业:发展时间较长,部门繁多,多数企业人员数量在[/font]500[font=宋体]~[/font]1000[font=宋体]之间,跨国企业人员数量在[/font]5000[font=宋体]~[/font]10000[font=宋体]人之间,各个行业头部企业人员都在万人到数十万人之间。[/font]2[font=宋体]、公司实力[/font][font=宋体]小企业:注册资金多数在数十万到百万上下,实缴资金更少,办公厂所多为租赁的一片区域。软、硬件设施较大企业都要逊色一些。[/font][font=宋体]大企业:公司规模大,注册资金少则千万,多则数十亿,办公面积大,有自己的厂区及大楼。有些有自己的食堂,员工宿舍等。[/font]3[font=宋体]、薪资待遇[/font][font=宋体]薪资待遇这一块大小企业差别不大,多数根据自己所在行业的行情来设定。有些小企业为了吸纳人才,开出的薪酬待遇甚至反超大型企业。[/font][img=,690,463]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3/09/202309301457401528_9920_6191623_3.jpg!w690x463.jpg[/img]4[font=宋体]、晋升空间[/font][font=宋体]小企业:人员数量少,部门少,对于毕业工作两三年的员工来说就已经是资深老员工了。有些行业跳槽率较高,又或者公司业务发展新开项目,那对于新人来说得到晋升的机会更多。所以我们常常能看到工作一两年的员工甚至能做到项目经理,产品经理等等职位。[/font][font=宋体]大企业:不管是从部门还是业务来说,经过长久的发展基本上都趋于成熟稳定,人员多,竞争大,新机会较少,工作年限短的员工基本上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上面的领导不走,基本上无晋升机会,比拼的是谁更年轻,更能熬。这一点在国企,科研院所及事业单位尤为明显。[/font]5[font=宋体]、成长空间[/font][font=宋体]小企业:对于刚毕业的新人来说,能够接触到的东西会比较多,分给你的职责也更多,会比较锻炼人,更能磨练意志及忍耐力。一旦经历了这些历练,后面面对各种困难都能应对。[/font][font=宋体]大企业:除非特别优秀,否则一个萝卜一个坑,分工明确,现在做这些工作内容,可能若干年后还是这些工作内容。你若不主动去学习,基本上很难不断进步。[/font]6[font=宋体]、制度规范[/font][font=宋体]小企业:制度规范不完善,容易被员工吐槽,要想生存发展,老板会把更多精力放在开拓业务增长业绩方面,进而忽略了制度规范的建设,所以更容易被员工吐槽。[/font][font=宋体]大企业:业务发展完善,且经营时间长,在制度建设方面更完善,在薪资福利,人文关怀方面都有制度规定。在这一点上更受求职者青睐。[/font]7[font=宋体]、工作内容及强度[/font][font=宋体]小企业:一般工作内容都会比较多,比较杂,一个岗位可能需要干多岗位的活,然后晚上及周末需要加班,加班可能会没有加班费。能者多劳,所以工作强度一般不低,且需要做好加班的觉悟。[/font][font=宋体]大企业:定岗定责较多,只负责你岗位得工作内容,重复性工作多,加班也会存在,一般正规的都有加班费。但是有些设计院所,根据项目要求加班也很严重。[/font]8[font=宋体]、跳槽优劣势[/font][font=宋体]小企业:企业知名度低,行业存在感低,跳大公司会比较被动,对于工作一段时间的求职者来说,企业更看重背景。大厂对大厂的认可度较高。[/font][font=宋体]大企业:有大企业工作背景,简历更好看,如果是行业头部名企出来,再往行业其余大企业跳槽,成功率很高,而且谈薪酬会更有主动权。大公司之间互相认可度较高。[/font][font=宋体]总而言之,小企业都小企业的好处,大公司有大公司的好处,各有优缺点,每个人的见解与看法也都不同。不知道各位老师对此怎么看?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font][/font]

  • 2012年拟支持工业转型升级公共服务平台项目名单

    序号项目名称项目单位示范基地1超深亚微米ESL软硬件协同设计实现平台北京集成电路设计园有限责任公司电子信息·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2海淀园中关村软件园云计算公共服务平台北京中关村软件园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软件和信息服务·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3高性能计算和云计算公共服务平台国家超级计算天津中心电子信息·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4玻璃及深加工新品种新工艺研发及检测平台河北省沙河玻璃技术研究院玻璃制造及深加工·河北沙河5扩建“检测车间”及检测设备配套盐山县中原金属材料与防腐检测有限公司钢材深加工·河北盐山6通化医药产业示范基地中试平台建设项目通化万通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医药产业·吉林通化市7吉林省生物化工产业公共技术研发中心吉林省石油化工设计研究院生物产业·长春经济技术开发区8黑龙江省林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扩建项目黑龙江省林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轻工(林木产品制造)·黑龙江穆棱经济开发区9张江药谷新药产业化加速器上海张江生物医药基地开发有限公司生物医药•上海市张江高科技园区10微纳机电制造(MEMS)中试平台苏州工业园区纳米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电子信息·江苏苏州工业园区11分子诊断和基因测序技术研发江苏华创医药研发平台管理有限公司医药·江苏泰州医药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2杭州高新技术创新公共服务平台杭州国家软件产业基地有限公司电子信息(物联网)·杭州高新区(滨江)13产业用纺织品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项目浙江海宁经编生产力促进中心纺织(产业用纺织品)•浙江海宁市14国家铜铅锌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项目安徽国家铜铅锌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铜及铜材加工·安徽铜陵经济开发区15福建省软件评测中心-嵌入式软件测试公共平台福建省软件评测中心软件和信息服务·福州软件园16钨与稀土产品质量检验检测、研发服务能力建设江西省钨与稀土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有色金属(稀土新材料)·江西赣州经济开发区17功能糖产品检验检测研发中心提升项目山东福田药业有限公司生物产业•山东德州市18精细化工和高分子材料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淄博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al

  • 医药研发测试

    [font=&][size=16px][color=#333333]点击链接查看更多:[url]https://www.woyaoce.cn/service/info-39815.html[/url]服务背景[/color][/size][/font][font=&][color=#333333][/color][/font]上海皓元医药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688131)是专注于小分子药物研发服务与产业化应用的平台型高新技术企业,主要业务包括小分子药物发现领域的分子砌块和工具化合物的研发,以及小分子药物原料药、中间体的工艺开发和生产技术改进,为全球医药企业和科研机构提供从药物发现到原料药和医药中间体规模化生产的相关产品和技术服务。皓元医药分析服务平台致力于为药品研制各个阶段质量控制提供一体化服务。公司配备多种高端进口品牌大型仪器,具备专业的分析及质量研究团队,能够高效率、高质量地为全球客户提供符合法规要求的药品质 量研究和分析检测等服务。曾完成艾日布林、曲贝替定、艾地骨化醇等这些高技术壁垒、高难度、复杂手性药物原料药和中间体产品的质量研究。[font=&][size=16px][color=#333333]检测内容[/color][/size][/font][font=&][color=#333333][/color][/font] 皓元医药分析服务平台致力于为药品研制各个阶段质量控制提供一体化服务。公司配备多种高端进口品牌大型仪器,具备专业的分析及质量研究团队,能够高效率、高质量地为全球客户提供符合法规要求的药品质 量研究和分析检测等服务。曾完成艾日布林、曲贝替定、艾地骨化醇等这些高技术壁垒、高难度、复杂手性药物原料药和中间体产品的质量研究。[font=&][size=16px][color=#333333]检测标准[/color][/size][/font][font=&][color=#333333][/color][/font][table][tr][td]产品名称[/td][td]检测项目[/td][td]检测标准[/td][/tr][tr][td]医药[/td][td]理化测试[/td][td][url=https://www.woyaoce.cn/download/paperinfo_12316.html]GB/T 18916.10-2006 取水定额 第10部分:医药产品[/url][/td][/tr][/table][font=&][size=16px][color=#333333]我们的优势[/color][/size][/font][font=&][color=#333333][/color][/font]皓元医药分析服务平台的专业团队拥有5000+的分析实验室,200+的分析技术人员,依托200+精密的仪器设备、高水平的数据解析,借助强大的数据库,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 a.完备的仪器资源 公司配备了一流的大型分析仪器,如高分辨质谱(QE)、[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bp][color=#3333ff]GC-MS[/color][/url]MS、[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Yp][color=#3333ff]LC-MS[/color][/url]、NMR、[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yp][color=#3333ff]ICP-MS[/color][/url]、IC等,可为产品全方位研究提供不同选择。 b.深厚的专业积累 皓元医药分析服务平台拥有优秀的技术研发实力,多年来一直致力于药物开发、生产、研究,具有丰富的中外申报实战经验,可以为客户提供更专业、更适合的药物质量评估与研究方案。公司的主要产品及服务贯穿于药物活性成分的研究和生产阶段,助力了众多药物的临床申报和研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c.高效、高质量、高性价比 核心技术成员擅长攻坚克难,凭借在医药行业扎实的专业积累,可为客户提供从临床前到商业化的一站式服务,以专业的QC、QA、注册团队、资深合成技术专家团队作为保障,及时响应,高效服务,满足客户不同类型的需求。 d.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 皓元医药分析服务平台针对不同的客户,参照ISO 9001管理体系和GMP体系,确保数据和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可靠性和可溯源性,符合法规要求。支持客户审计和配合官方核查。[font=arial, sans-serif][size=15px][color=#0096e0][/color][/size][/font]

  • 中医药法即将出台!

    11月23日,中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副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在公开场合透露,“《中医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下称《中医药法》)即将出台。”这就意味着,《中医药法》将正式成为我国起草的第一部关于中医药的国家法律,而可以预见的是,万亿市值的中医药产业将全面迎来利好。王国强是在“第九届全球健康促进大会平行论坛:中医药发展”上公布这一消息的,他同时指出,中国政府把中医药发展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最近几个月来,中医药在政策层面所享受到的“待遇”也充分说明了这一点。他认为,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指出中医药学是我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和同疾病做斗争中逐步形成并不断丰富发展的医学科学,是我国具有独特理论和技术方法的体系;而《“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则设立“发挥中医药独特优势”专门篇章,更明确中医药的重点任务,同时在全篇多处提及中医药,将其融入健康中国建设各方面。王国强进一步透露,中医药立法中已考虑到名贵中药材的保护内容,同时还包括医疗、文化、民营医院等。目前,国家中医药法草案正在广泛征求各个省市的意见,顺利的话,将尽快提交全国人大进行审议。尽管对于是否会在上半年出台时间表,王国强表示目前“尚不可预见”,但他也同时表态:“我们希望越快越好”。

  • 【讨论】高端生物医药实验室已在石家庄开建

    新闻:[size=2][b]高端生物医药实验室已在石家庄开建正文目录[/b][/size] 近日,河北省石家庄科技中心与爱尔兰百美达公司签署《中欧生物医药联合实验室合作协议书》,双方将联合建设这一高端国际性生物医药技术研发实验室。 中欧生物医药联合实验室是石家庄科技中心国际生物医药技术服务平台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此次双方签约合作,完成了国外先进医药技术和国内一流科技创新服务平台体系的良好对接,实现了强强联合、优势互补。是否预示国家医药向生物制药发展???

  • 小优优医药化工资源网论坛[专注于医药化工领域]

    为你提供一个资源检索、资源互助、资源交流的平台,你在这里可以得到最快的资源互助,国内外的文献、书籍、软件、标准、专利及其他各种资源等待你去挖掘。 小优优医药化工资源网论坛力争打造成为国内科技工作者的文献学术交流的一流平台,我们本着资源共享,平等互助的宗旨,真诚欢迎你的加盟,期待你的光临!网址:http://drugfocus.net/index.php

  • 【分享】华润整合 山东医药纳入东阿阿胶

    [center]华润整合 山东医药纳入东阿阿胶[/center] 华润集团作为国资委授权的民族医药整合平台,其控股的山东东阿阿胶股份有限公司(000423)也将充当重要重组角色,其中华润重组的滋补中药和生物药板块将纳入东阿阿胶。正在举行的东阿阿胶第二届阿胶文化节上,东阿阿胶总经理秦玉峰透露了上述消息。   秦玉峰说,今后华润集团在山东收购的企业都纳入东阿阿胶的滋补板块。“要实施阿胶价值回归工程,要打造中国第一滋补品牌也需要这样一个平台。”今年8月6日,华润集团将其持有的华润东阿阿胶56.62%股份转让给深圳市三九医药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股权变更后,东阿阿胶成为华润医药板块中与S三九(000999)并列的上市公司,勾勒出了华润民族医药整合的雏形。  对于如何做好这两个板块的疑问,秦玉峰说,“一个重要的转变是必须从过去的做产品、做企业,向做行业、做文化、做事业转变,这也是华润集团的要求。虽然生物药不是东阿阿胶的主药,但只要我们在市场营销和产品研发上下功夫,前景非常看好。”信息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 【转帖】华东撤军华北失地 华润医药何去何从?

    华润打造央企大医药平台的道路可谓是处处荆棘,步步维艰——— 痛失上药,恐失北药。   截至今日,国字号医药龙头中上实系、国药系的重组基本已落定,华润作为最早提出打造央企医药产业平台的药企,因上药的“翻脸”以及北药的“不买账”而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   11月12日,华润对三九进行了名称植入,并与山东国资委谈判欲收购国资委所持有的东阿阿胶股份,华润有意将三九作为其整合集团医药资产的平台,在与国药与上药三者之间的博弈中完成央企航母梦。    [B]“央企医药平台”悬空许久[/B]   2009年10月28日,国资委通知要求华润集团进行主业调整———增加医药生产及贸易,技术研发与服务为主业。   华润面对两大对手,不得不推进眼花缭乱的内部调整:三九医药股份和深圳市三九医药贸易同时在北京产权交易所公告宣布,分别就持有的深圳市三九医药连锁股份有限公司93.6%的股份和6.4%的股份进行转让,各自的挂牌价格仅1元。   市场预计,出售三九连锁将增加华润净利润270万元,减少年收入约10亿元,将提升制药主业的收入比重和毛利率水平,收回至少8705万元应收账款。在历经5年的连锁易手风波后,三九医药终于卸下沉重的连锁业务,这被业界认为是华润为重组扫清掣肘。   2006年,在国务院国资委直接推动下,华润出面对华源集团进行托管并重组,凸显国资委战略意图,即国资委谋求在更大视野下搭建一个央企医药平台,但华润系的“央企医药平台”悬空许久,迟迟未能成型,迟滞于其他巨头步伐。   盘点华润旗下的医药资产,除了华源集团,还有东阿阿胶以及三九集团,其中,华源的医药资产便是目前陷入纠葛中的北京医药集团和上海医药集团。迹象表明,华润失去上药和北药两大重要医药资产的可能性增大。    “如果成真,华润的医药平台将只剩下三九医药集团和东阿阿胶等少数资产。”分析师估计。   [B]华润痛失上药控股权[/B]   华润医药集团目前总资产大约260亿,年营业额逾270亿元,直接或间接控股三九医药、东阿阿胶、双鹤药业、万东医疗等多家医药上市公司。   纵观华润数年来在医药板块的耕耘,其过度依赖资本运作而轻资产资本注入和产品等附加值板块的整合,让它在当下吃尽了北药和上药的苦头。   华润陷入“南北战争”困局的渊薮源远流长,2008年4月,华润与上药矛盾公开化,上海医药集团旗下上海医药当时公告的2007年其净利润却比前年下降了3.54%,上药指责说,这一切源于华润控股的华源长富药业(集团)有限公司的违规计提。不堪长富药业“小动作”的上海医药,怒将华润抽逃资金之事公布于众,同为华润旗下的两家公司终于撕破了脸,当时报章分析说,其实这是华润与上海国资委暗自为控制上药展开的较量。   据了解,华源长富药业大股东为华源集团,主营业务为大输液,其中上海医药参股华源长富药业24.13%。上海医药在当年年报中指责说,长富药业的连续恶意计提是受其控股股东的要求进行的。而上海医药大股东为上药,华润通过重组华源集团从而持有上药40%的股权,但另外60%实际为上海市国资委所控制。这种争端的背后,被分析者认为是正在重组的新上药企图赶走华润、确立自己华东老大地位的深层目的。   上药最新的重组方案三驾马车中,上海医药、上实医药、中西药业分别以上海医药以换股方式吸收合并上实医药和中西药业;上海医药向上海医药(集团)有限公司发行股份购买资产;上海医药向上海上实(集团)有限公司发行股份募集资金、并以该等资金向上海实业控股有限公司购买医药资产。这三项交易资产重组完成后,新上药集团面前仍有一块绊脚石,这就是华润集团持有的40%股权。   如何解决华润集团退出问题提上了议事日程:有消息说,华润已与上海市国资委达成协议,华润支持上药集团的重组,其持有的40%股权将通过司法拍卖解决。华润名义上所持有的上药40%股权依然被上海银行、浦发银行等上海市本地银行所冻结。   上药此次控股权变化,无疑上实成为最大受益者,华润则成为最大输家。失去上药控股权,让华润的医药整合缺少了一粒有力地布于华东区的棋子,这粒棋子代表了200多亿元的资产规模和布局在华东地区的医药分销网络。   [B]整合北药难以突破[/B]   华润在控股上药迟迟不能打开局面的情况下,华润在整合北药上也是迟迟难以突破。   尽管持有北药50%的股权,但北药的控制权仍在北京市国资委手里。华润与北京市国资委争夺北药也处于僵持中。分析人士称,对于华润整合上药,北京市方面绝对不会不闻不问。此次华润在与上海市国资委争夺上药上失利,或许会引发北京市方面的效仿。   据信息披露,当时华源重组北药,北京市政府表示,先给华源集团50%的股权,如果华源进来后达到北京市政府的经营目标,北京市政府将会再给华源集团20% 的股权,从而让其拥有70%的股权,达到绝对控股。但是华源集团入主北药1年多之后,其本身陷入经营危机,发展北药的计划也随之变成泡影,而另外20%股权也就无从获得。   [B]华润医药央企平台亟需根基[/B]   失江东,丢长城,华润因其数年来的财务路线,埋下了坎坷前行的障碍。某证券公司认为,华润医药“央企平台”将使华润彻底丧失中国一南一北两个重要地区设堡布器的机会。   分析者认为,但这并不说明华润无路可走,目前其旗下医药产业格局来看,三九医药和东阿阿胶,是其切入国投、新上药腹地的铿锵将军。据业内人士推测:完全退出上药后,华润能够控制的只有三九集团及其旗下的三九医药和东阿阿胶,另外就是处于整合期的北药及其一级子公司双鹤药业和万东医疗。   从华润的并购历史来看,从零售、地产到啤酒,借资本力量做大规模进而做强是华润常用的操作手法。而被称为华润医药资产“三驾马车”的北药、上药和三九分别位于华北、华东和华南,北药、上药年营业收入都超过200亿元。   分析者说,作为华源集团旗下优质医药资产上药集团和北药集团纷纷与华润分道扬镳,让华润借机整个其他央企的雄心成为一个未知数。   北京市国资委倾向于将北药集团留下;在上海,博弈方则要求华润如果拿出50个亿,就将解冻股权,让华润成为真正意义的大股东。华润显然不会接受这个提议。 “即使在北药集团,华润如果不掌控股权,断然也不会投入一个子儿的真金白银。”熟悉华润操盘习惯的业内分析人士说。   华润不堪一蹶不振,从华润持续对东阿阿胶、三九集团的整合来看,逐步将全部医药资产转到新三九名下。在央企、红筹背景之下,无疑使外界对华润未来之路充满期许。   2004年下半年,华润通过与山东国资部门成立合资公司间接控股了东阿阿胶。截至2009年6月30日,华润通过华润东阿阿胶持有东阿阿胶23.12%股权,为实际控制人。   截至目前,东阿阿胶和华润逐步走入了良好合作期,加上国资委10月份公告通知的支持,其扩张产业链的步子正稳步向前。   东阿阿胶公司董事总经理秦玉峰对本报表示,不排除改名为华润东阿阿胶,将代表整个华润集团重组的中药板块,东阿阿胶将上至扩大驴养殖业基地,下至发展驴肉市场和美容养生行业,据东阿阿胶三季报显示,2009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收入14.47亿元,同比增长20%;实现净利润2 .42亿元,同比增长32%。   [B]挑战国药与上实,华润的突围战[/B]   如今,国药系重组中生集团,天坛生物进行整体上市;上海医药拟通过吸收合并、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的方式打造“新上药”,基本实现上实集团和上药集团医药产业的整体上市。   华润则必须首先清洗历史问题的缺陷,之后才能确立聚焦医药主业战略,重新回到医药市场的这块“大蛋糕”中,与国药系、上实系形成了三强鼎立的格局。   华润之舰,依然有两条缆索紧紧系在两大巨头身上———华润将立足何处?南北合围之战如何突围?保存自身资产,实现利润升级,华润的战争才刚刚真正开始,华润在医药整合过程中,会在“潜在的”央企中寻找新的医药资产进行兼并,继续做大做强吗? [I]来源:南方都市报[/I]

  • 【讲座报道】迪马科技成功举办医药行业技术研讨会

    2011年6月10日,迪马科技联合均大孵化器*举办了一期针对医药研发企业的“迪马科技应用技术研讨会”。入驻孵化器的北京京丰制药有限公司及其他十几家医药研发企业的技术人员共计40余人参加了本次会议。 迪马科技行业技术工程师为与会者详细讲解了Dikma HPLC 色谱柱技术及其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并根据医药行业的特点,重点介绍了Diamonsil一代与二代在实际使用中的区别,以及极性改性Spursil系列色谱柱在药物分析中的优势,得到了参会人士的热烈欢迎和一致认可。 本次培训会不仅让与会的医药工作者进一步了解到迪马产品的技术特点和在专业领域上的应用,解决了日常工作中遇到的技术难题,加深了沟通力度,为今后更加深入全面地合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均大高科科技孵化器有限公司是一家由九州通医药集团投资的以生物医药为主,致力于促进医药高科技产业发展的专业孵化机构,依托九州通集团的全国性医药营销网络和丰富的上下游客户资源,已获得“国家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首都客户条件平台——北京医药企业技术服务平台”等殊荣。】http://www.instrument.com.cn/Show/NewsImags/images/201161417912.jpghttp://www.instrument.com.cn/Show/NewsImags/images/201161417939.jpg技术研讨会现场

  • 【分享】华润新三九即将完成对三九医药的股权收购

    [center]华润新三九即将完成对三九医药的股权收购[/center]作为三九集团债务重组的一部分,华润集团旗下的新三九控股有限公司(下称新三九)即将完成对三九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深圳交易所代码:000999,下称三九医药)的股权收购。 11月14日,三九医药公布收购报告书,三九集团和深圳三九药业有限公司持有三九医药的70.44%股权将变更为新三九持有。  此前,三九集团和三九医药合计持有三九医药的股权为71.35%。但由于其中三九集团持有的0.91%三九医药股权,分别被长城资产管理公司和深圳农村信用社申请司法冻结,目前各方尚未达成和解。公告称,如该笔股权解除司法冻结,新三九将完成相应的收购程序。  新三九于2007年3月成立,是国资委和三九集团债委会确立重组方案而设立的重组整合平台,于2007年9月为华润医药收购其全部股权。  公告表示,本次收购仅是国有股东变更,作为三九集团债务重组的组成部分,不涉及现金支付。目前,华润集团已通过新三九以现金方式偿付各金融债权人,一次性清偿三九集团及其关联企业的重组债务。  2004年,三九集团爆发财务危机,被迫进行收缩和重组。而三九医药也因大股东占用上市公司巨额资金所拖累,导致发展缓慢。  当时华润集团也有意打造央企医药平台,对中国医药产业进行长达10年的跟踪分析。此前,华润已收购了东阿阿胶、中国华源集团有限公司等医药公司,并参股多家医药公司。  2006年12月25日,华润集团作为三九集团潜在战略投资者提交了三九集团重组方案。2007年7月,国务院国资委批复同意三九集团资产债务重组的整体安排,由华润医药收购新三九并向其增资至30亿元,用于新三九收购三九集团的有效资产。 今年1月,国务院国资委下发三九集团并入华润集团,成为其全资子公司的批文。目前尚未办理相关产权变更手续。  新三九对三九医药的收购,已触及要约收购。但三九医药表示,由于实际控制人没有改变,将申请豁免要约收购。  此项收购的完成,意味着三九医药已彻底摆脱历史包袱,有机会就此改善资产结构,降低资产负债率,专注主营业务发展。  但业界对该项收购存在的疑虑是,华润集团目前已拥有或参股多家医药公司,尽管主营业务与三九医药有别,但仍存在潜在的同业竞争。  为解决该问题,华润集团表示,目前已启动对内部医药板块的梳理工作,严格按照中药、化学药、医药分销和保健品四大业务分类,强化业务协同,避免同业竞争提高到公司战略发展高度。  此外,新三九更是高调承诺,公司与其控制的公司将不从事与三九医药之间可能存在同业竞争的业务,如有违反,将赔偿三九医药的相关实际损失。  据了解,华润集团完成收购后,三九医药具有独立的运营体系,在采购、生产、销售和知识产权方面保持独立。此前,三九医药已从三九集团受让“999”以及“三九”系列注册商标。  此外,除董事会成员由原来的9名增至11名外,目前,三九医药的主营业务、资产、现有员工及其分红政策等在未来12个月内将不会有任何重大调整变化。

  • 【转帖】40亿打造广州国际医药港 将设具有国际鉴定权威的医药物质检验中心

    来源:南方都市报[b]广州国际医药港一瞥[/b]  广州国际医药港是由广弘资产经营有限公司控股的大型医药商贸物流项目,该项目选址位于荔湾区东沙街地段,总投资额41.65亿元,首期投资20亿元,计划占地面积88万平方米,建设期为3~5年。该项目的建设已列入广东省“十一五”规划的重点项目和广东省、广州市的重点项目,并写进广东省委、省政府建设中医药强省的决定。  备受各方关注的华南最大医药商贸物流基地项目———广州国际医药港今年3月或将动工奠基。2月5日,广东省属国企龙头之一广弘资产经营有限公司董事长崔河接受本报专访时表示,该公司旗下的广州国际医药港预计在今年3、4月将动工奠基,该项目总投资额41.65亿元,计划占地面积88万平方米,预计建成后整体产业经济规模达1000亿元。  广州国际医药港项目将建设成为华南地区乃至全国医药物流中心,成为广东中医药强省建设的重要平台,并努力实现“创建中国医药商贸第一品牌”的目标。[b]  医药港预计三四月动工[/b]  2月5日,在广弘公司举办的年度总结大会后,崔河接受本报专访时告诉记者,广州国际医药港项目征地工作已经取得重大突破,去年12月28日公司成功竞得医药港10宗地块的使用权,截至目前,公司已经签订了94.5%的征地及补偿协议,并获得国开行、建设银行等多家银行的资金支持,较好地解决了医药港项目建设的后续资金问题。  据了解,广州国际医药港是由广弘公司控股的大型医药商贸物流项目,该项目选址位于荔湾区东沙街地段,总投资额41.65亿元,首期投资20亿元,计划占地面积88万平方米,建设期为3~5年。该项目的建设已列入广东省“十一五”规划的重点项目和广东省、广州市的重点项目,并写进广东省委、省政府建设中医药强省的决定。  广州国际医药港项目已通过了广东省及广州市各级主管部门的论证与审查,由广东省政府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并获得批准,是目前全国唯一通过国家药监局批准的医药商贸物流项目。  “预计今年3月或4月,广州国际医药港将动工奠基,明年年底将初步建设成型。目前,我们已经在国内以及东南亚、欧美等地进行招商,并得到了省委省政府和国家外交、商务部门的大力支持。未来它将成为广东的医药物流会展基地。”崔河说。  去年,广弘公司的食品和教育发行资产注入广弘控股上市后,旗下医药核心资产包括广州国际医药港是否会注入上市公司最为外界关注。“广弘目前还没有考虑整体上市,医药与广弘控股的食品、教育书店产业关联度不大,医药港是单独上市还是注入上市公司,我们还在考虑。”崔河说。  [b]整体产业规模达千亿元[/b]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广州国际医药港项目将采取滚动开发模式,计划用3年时间以医药流通为主基本建成项目 5年初具规模,成为华南地区有影响力的医药物流平台,并推动形成集中药材规范种植、中西药生产加工、流通、科研、信息以及中医药文化为一体的整体项目 10年做大做强,进一步推动中药材科学种植、中药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以及中医药人才培养,整体产业经济规模达1000亿元。  崔河表示,建成后的广州国际医药港将具备五大功能:在“广州国际医药港”统一品牌下集中采购、集中仓储、统一配送、统一质量检验控制的医药大物流基地,使之成为“国际医药采购中心” 创建功能齐全的大型“中药城”,面向全国,辐射世界,打造永不落幕的国际药材交易会。并设立“中药博览馆”配套项目,为世人了解中药提供科学、系统的中药推介展示窗口 联合国家和省药检机构设立具有国际鉴定权威的医药物质检验中心,打造医药“广州质量”品牌 建立医药信息中心和科研中心,培养医药科技创新人才队伍,打造知名“广州研制”品牌 建立国际医药科技数码港,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形成引导行业价格水平的药品报价系统,打造具备国际影响力的“广州价格”。  “广弘公司的医药板块企业,要以大力推进广州国际医药港项目建设为重要平台,进一步整合优势资源,发挥医药港‘吸纳—整合—辐射’的核心功能,实现医药企业的跨越式发展。”崔河说。 [b] 夯筑“广货北上”基地[/b]  近日召开的全省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工作会议上,广东省委副书记、省长黄华华强调,促进国有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要坚持扩大内需与开拓国内外市场并举,加快调整产业结构和推进自主创新,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鼓励有实力的企业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实现在更大范围的资源优化配置。  在这一发展思路下,作为广东国企龙头之一的广弘将旗下传统的贸易业务向大商贸流通业转型。在省内,医药港是现代医药物流服务业高端项目 在省外浙江桐乡,公司通过收购方式运作中国家纺软装业航母型市场———桐乡四季汇家纺软装饰直营中心。  “桐乡项目投入了近4亿元资金,预计未来价值近10亿元,较大的盈利空间为广弘国贸集团实行结构调整迈出了关键步伐。在今年5月正式营业后,我们将着力培育集家纺、家居用品、家用饰品为一体的直营中心,这个项目已经吸引了很多广东的企业进入,目标是打造成‘广货北上’的基地。”崔河说。他表示,在该项目运作成功后,希望能在全国复制“广货北上”模式,以大市场为依托发展大商贸。  实施“走出去”战略,广弘公司寻找到了新发展空间。如建筑房产板块,去年,位于广州珠江新城的“广弘天琪”项目总成交金额超7亿元,打造出了广弘地产业品牌 在省外,土地面积337亩的安徽淮南项目、漯河市黄河路“广弘华侨苑”去年下半年均已陆续动工 西安、洛阳、贵州等地也有地产项目正在紧密筹划中。  自2000年9月企业组建至今,广弘经过发展调整,锁定食品、医药、有色金属、建筑房地产等四大主业。“去年,传统医药和有色金属板块利润增长较稳,食品业务增长较快,建筑房产板块更是贡献了公司利润的近1/3。”崔河对本报分析说。在2月5日举行的年终总结会上,崔河表示,2010年,公司的经营预期目标为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0%,净利润同比增长12%。

  • 【分享】医药招商思路和措施需要稳扎稳打

    现在能生存下来的医药招商企业哪一个曾经没经过风催雨打,但是为何他们能坚持下来,而你却退缩了。其实凡是通过医药招商取得成功的企业,都需要有一个平稳的心态,这是前提,更是基础。药企的医药招商思路和措施需要稳扎稳打,不能急功近利。   心态的不同决定了作业方式的不同,不同的作业方式导致了迥然不同的医药招商结果,虽然从表面上看都是医药招商,但结果是截然不同的。   如今做医药招商的企业越来越多,看看市场里到处都是琳琅满目的招商广告、,这体现了医药保健品市场繁荣背后的迷离,在见多了许诺、保证、告白一类的精神麻醉后,某些药企动机不纯,的把戏也很明显。   医药招商企业产品出台后,不少药企想借助经销商的网络渠道拓展建构自身产品销售平台,想想这样倒也目标明确,可其许多做法上的匆忙却彰显了自身的准备不足和脆弱不堪,药企急功近利的开始只会等来竹篮打水一场空的结局。如何要把钱从代理商的口袋转到公司的账户,这样很有难度。   对于这个问题,不妨想一想:代理商为什么选产品?说白一点:赚钱或再多赚钱,也就是投资与扩大投资。那么你的产品如何,公司如何,制度又是如何?这是你要解决的问题,也是企业培训中的首要问题。   这个不是重点,重点是,你要这样认为:我们的公司有雄厚的实力,我们的产品有确切的疗效,我们的制度有全面的保证。所以这些是你自信心的来源。当你面对客户时,告诉自己,个人代表的是医药招商公司。

  • 生物医药创新发展的思索

    生物医药创新发展的思索

    生物医药创新发展的思索从科研到产业化:打通生物医药产业化创新发展最后5公里!(作者:高圣生物医药周勇)中科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新晋中国科学院院士周琪曾说:“真正的科研创新应该从科技规划开始。”换言之,如果科研规划本身就是跟踪性、模仿性的,在这样的框架下不可能有重大创新,只能越落越远。我国从2003年以来对基础科学的投入逐年加大,很多高校、科研院所从人才到装备,到项目到高水平学术成果都在加强;SCI发表数量也从少有到世界第二;对研发经费的投入也在亚洲前三。但是真正把科研成果,创新成果转化为产品的能力我们和世界发达国家相比还相差太远。第一部分:我国生物医药创新发展的现状当前我国基础科研正处于从跟踪追赶到并行发展的重要转型。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开拓前沿的原创成果缺乏,科技领军人才不够,学科布局不均衡,创新文化氛围不浓,基础研究支撑和引领产业发展的机制还不够成熟等。目前从事科研工作的队伍已非常庞大,在很多技术领域取得了非常显著的进步。但是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只有10%,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距离。当前,世界科学研究格局正发生重要转变。2001-2011年,全球R&D总支出以年平均6.7%的速度增长。2011年,全球R&D支出超过14350亿美元(2006年为10510亿,2001年7530亿)。2011年投入最大的前7个国家约占全球的四分之三,而其中排名前三的美国、中国和日本的总量超过了全球的50%。美国仍旧是最大的R&D执行者,2011年其R&D总支出为4290亿美元,几乎占全球的三分之一,但其所占比例从2001年的37%下降到30%。高校的科学家创新性成果找不到方向与出路,医药企业家们找不到好的创新项目;全国重复性研究,重复性立项加大,在生物医药产业化这一产业链上形成了各种信息孤岛;社会资源整合,上中下游强强联手,技术与资金强强联手,国内与国外强强联手,建立信息畅通的平台的通道;形成可流通的技术交易中心和市场等是非常有必要的。 “创新,合作,发展,共赢”,打通生物医药产业化创新发展最后5公里,是我们坚定努力的方向! 第二部分:我国生物医药创新发展思索:生物医药创新发展要:科研人员将科技成果与医药企业对接是“0”到“10”的过程,而医药企业将成果推向市场能产生“10”到“无穷大”的效益!所以加强生物医物源头创新,到产业化发展是我们每一位医药人要思考的问题。生物医药从实验室科研创新到产业化发展是一个相当复杂而漫长的过程。只有从源头创新,知识产权保护、平台孵化、资本推动、定位清晰、资源整合、意志坚定,方可以结出硕果!做到“开放合作”、“目标锁定”、“源头创新”、“国际化视野”,以及“定位清晰”、“资源整合”,“知识产权保护”、“商业模式创新设计”、“产业资本联姻”,实现“实验室、孵化基地、产业园区”的三级跳!下图示意:我国很多研究还处于临床前阶段和实验室阶段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6/01/201601071133_581156_2645916_3.png基于此,我国生物医药行业在目前及今后的几年内,呈现出的发展趋势主要会有以下三条:趋势一、通过技术许可(inlicense),引进成熟技术和产品;趋势二、合作开发(Co-development)成为当前主流;趋势三、创新平台以及创投基金融合成为未来合作的新宠。 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6/01/201601071134_581157_2645916_3.png一、生物医药创新发展要注重开放合作1. 开放合作就是要有开放的心态,有合作的心态;在创新的这一条路上,要多听医药行业的专家、教授、不同的团队的经验;在合作的领域上可以进行合作、分工。比如在基因药物开发上,可以在上游选择可以信任的平台进行质粒构建、靶标筛选、中间知识产权可以选择平台进行申报、下游生产、产业化可以选择平台进行合作。2. 开放合作,可以充分发挥各个团队自已的优势。合力发展,实现1+1大于2的效果。3. 开放合作可以激发科研人员的梦想,也可以让医药商业化公司做实体企业看到了方向。4. 开放合作可以让眼光看得更远、心胸放开,从而在创新发展过程中拥有合作共赢的心态。二、生物医药创新发展要注重国际眼光国际眼光这一点针对做生物医药创新的企业来讲是相当重要的。我国近20年来主要是要化学药仿药为主,中药为辅,而生物药在我国的比重是相当的少。1、紧跟国际药企研发方向,大力发展生物药、创新药随着传统新药研制成本和难度的加大,人类DNA重组技术、基因工程、蛋白质工程及“组”学的发展,生物制药正成为制药领域的新星,为广大患者带来了福音。2014年全球销售TOP10中有7个是生物药,其中5个产品为单抗。对于中国生物制品市场,肿瘤、器官移植排斥、类风湿关节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是最具有发展空间的3大领域,预计单抗药物的市场空间在250亿元左右。据统计,2001~2015年,我国单抗研究的投入逐年加大,申报数量自2010年起更是有极显著增长,2015年达到创纪录的41个。2、复方创新也就成为国际上面也是国内的新的趋势美国FDA批准的新药差不多越来越注重生物技术产品,去年批的新药中有一半左右是生物技术药物。现在已经发展到抗体加抗体,双功能抗体;药物跟基因结合在一起,通过高通量测序发展个性化给药;药物剂型上的创新,以及儿童用药包装识别、用量方便上面的创新等;3、选择国际区域开展新的适应症研究在生物医药创新研究上,我们可以选择目前没有上市的、耐受性好的药物,也可以用现有药物适应新症,选择相应的药物在发展中国家上市,或适应不同地区新的病症。4、选择好的国际化双向合作机制在生物医药创新中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国际上的研发资源,寻找优秀的项目、技术及人才引进国内;国内好的项目、技术也可以吸引国外好的投资商。三、生物医药创新发展要注重资源整合1、对于资源利用,采取整、学、借、用的方法,有利于生物医药创新发展;2、生物医药创新发展要充分发挥在生物医药创新产业链上研发、技术、人才、转化、专利、资金、管理、园区、政府、注册、招商、策划、销售等相关专业人员合作;3、整合资源前要充分做好自已团队和项目的SWOT分析。分析自已团队的优势,在整个产业链上处于一个什么样的位置。分析自已的不足,分析外部环境对我们团队有利的因素,外部环境对我们不利因素。缺什么找什么,补什么;整合资源前要做好产业地图的设计和规化。“微笑曲线理论”的重点是抓品牌、核心技术、人才和销售渠道;在我们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过程中的不重要的,根本不需要自已团队亲力亲为;合作才可以节省时间、节省成本,实现共赢;生物医药创新发展要注重与国内外知名协会合作;生物医药创新发展要注重与知名高校研究院所合作;生物医药创新发展要注重与知名转化平台合作;生物医药创新发展要注重与政府和园区合作;生物医药创新发展要注重与高端人才猎头公司和各精英俱乐部合作;四、生物医药创新发展要注重战略性知识产权保护1、发挥好知识产权在创新驱动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生物医药创新发展,知识产权先行;依托团队科研实力优势,创造更多高价值专利,推动知识产权由多到优、由大到强的转变;2、成立企业知识产权小组,总经理任组长;企业要非常重视在知识产权人才团队和创新开发研究中发挥更大作用;3、有要国际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和动作;4、知识产权保护不仅仅是专利保护那么简章;5、让我们的知识产权给我们生物医药创新形成真正的保护和形成巨大的无形资产及价值;五、生物医药创新发展要注重源头创新能力1、 没有从源头上设计的创新就像桌子下面放风筝飞不高真正的科研创新应该从科技规划开始。如果科研规划本身就是跟踪性、模仿性的,在这样的框架下不可能有重大创新,只能越落越远。2、 不要为了创新而创新,研发而研发纯技术上的创新和转化之路是有很大距离的;我们要从技术上创新形成技术保护;但是也要看到技术到产业化的可行性;除开从技术上分析,我们还应该从市场上分析我们的成本优势,我们的产品是否处于同质化竞争;如果处于同质化竞争我们产品还有开发的价值没有。3、 解决问题的创新才是有用的创新4、 解决行业痛点的创新才是真正的产业化开发的创新5、 多学科相交得到的新技术应用,也是创新6、 制药设备、给药装置、辅料,生产工艺是源头创新新的机会新辅料的开发是新型制剂成功的基础和关键。 “制剂开发,辅料先行。”新制剂开发非常符合我国发展的需要和实际情况:相对投入少,时间短,成功率高,附加值高,更环保。而且,新释药系统(DDS)同样可以产生重磅炸弹的作用: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市场需求很大,如目前国内多个新型释药系统上市后年销售过10亿元,对我国医药市场的贡献巨大。

  • 【转帖】上海世博会将进行中医药精彩展示

    上海世博会将进行中医药精彩展示 来源: [url=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0-03/26/content_13248910.htm]新华网[/url]新华网上海3月26日电 (记者仇逸)记者从上海市卫生部门获悉,根据上海世博会中国馆部反馈的最新信息,在中国馆49米展示层的“智慧的长河”展区将展示精彩的中医药内容。展示内容包括针灸小铜人、瓷制脉枕、博山熏香炉、《本草纲目》等,并将以幻影成像技术展现中医药在今天“治未病”领域的传承。此外,上海浦东新区还制定了包括搭建一个平台、设计一条旅游路线、印发一本宣传中医药双语小手册的展示方案。长宁区新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被上海市外宣办确定为世博会期间“对外介绍上海世博科技与城市发展”的新闻媒体采访点和参观点,将主要宣传“治未病”健康理念,进一步探索中国特色健康保障服务模式。为配合上海世博会的举行,上海其他一些区域卫生机构也将结合辖区内中医药的普及和推广工作,采取中医宣传展板、发放宣传资料、百名讲师进社区、社区健康讲堂等形式,推动中医“治未病”理念,倡导“中医,使你更健康”。上海市卫生局局长徐建光介绍说,已将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东院作为世博会定点医疗机构之一,园区内的曙光医院医疗点和曙光医院东院将做好中医药文化展示,让游客和患者感受到浓郁的中医药特色。

  • 关于复方右美沙芬类药品是否可以在网络平台销售

    本人经美团平台查询,有药品零售店在网络平台销售复方右美沙芬类药品。而右美沙芬类药品已经被国家确认为精神药品,为什么还出现在网络平台销售的情况?复方右美沙芬类药品与右美沙芬单方药品有什么区别?复方右美沙芬类药品如果滥用随意购买,量变引起质变,会不会导致药物滥用,危害人身安全?[align=center][img]https://xgzlyhd.samr.gov.cn/gjjly/img/fd-a-avator.png[/img][/align][b]回复部门: 网络交易监督管理司[/b][color=#999999][back=transparent]时间:2024-07-05[/back][/color]谢谢您的留言。根据《药品网络销售监督管理办法》第三条的规定,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主管全国药品网络销售的监督管理工作。据此,请您向国家药监局留言咨询。

  • 清华大学药学技术中心刚刚发布了清华大学药学技术中心筛选平台技术员职位,坐标北京市,敢不敢来试试?

    [size=16px][color=#ff0000][b][url=https://www.instrument.com.cn/job/position-80260.html]立即投递该职位[/url][/b][/color][/size][b]职位名称:[/b]清华大学药学技术中心筛选平台技术员[b]职位描述/要求:[/b]因工作需要,清华大学校级平台药学技术中心招聘活性筛选技术员一名,该岗位负责活性筛选的常规测试工作,保障平台对相关学科的科研技术支撑。岗位职责:1. 负责活性筛选设备及化合物库的日常运行、维护管理、和开放共享服务工作;2. 为平台科研用户提供设备使用、建议、答疑和技术培训等服务;3. 填报设备运行状态、测试服务工作量、测试费用等数据与信息;4. 平台交办的其他相关工作。岗位要求:1. 具有药学、生命科学、生物医学或化学、材料等相关专业硕士及以上学历;2. 具有细胞实验、高通量筛选、药理等工作经验者优先;3. 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踏实肯干、工作细致认真,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岗位待遇:享受清华大学非事业编制人员待遇;基本工资面议,薪酬与任职资格、经验和工作能力挂钩,另视技术服务实际情况按月发放绩效奖励。申请方式:应聘者请将个人简历(附照片)发送至shangshiying@mail.tsinghua.edu.cn,并在邮件标题上注明“申请筛选平台技术员”。简历初审合格者将邮件通知具体面试/线上面试事宜。[b]公司介绍:[/b] 清华大学药学技术中心 (Center of Pharmaceutical Technology, Tsinghua University) 是面向全校及社会的一个从药物发现、药物开发到药物评价的公共服务平台,可为生命科学与医药学相关研究及相关重大课题的申报与实施提供帮助与支持。...[url=https://www.instrument.com.cn/job/position-80260.html]查看全部[/url][align=center][img=,178,176]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1/08/202108160948175602_3528_5026484_3.png!w178x176.jpg[/img][/align][align=center]扫描二维码,关注[b][color=#ff0000]“仪职派”[/color][/b]公众号[/align][align=center][b]即可获取高薪职位[/b][/align]

  • 【民族医药】海南黎药已研制出30个相关新产品

    在海南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海南黎药资源的收集保护、物质基础与创新利用研究项目获海南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黎药是海南黎族民众在长期与各种疾病斗争实践中,不断累积和总结的宝贵经验基础上逐渐形成的,是中国中医药宝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副所长戴好富介绍说,在过去的11年里,他与项目团队成员始终坚持野外调查,足迹遍布海南黎族同胞聚居的11个市县的黎村山寨,走访乡间黎医,收集民间验方,系统摸清了黎药资源现状,为全面保护和综合开发利用黎药资源取得了第一手详实的资料。他说,首次科学规范地从植物学名、拉丁学名、黎语发音、药名、植物来源和民间应用等方面编研了黎药632种,整理验方7776首,涉及病种660个,翻译确证黎族语言文字药名636个,确证附方使用药物基原1351种,出版了《黎族药志》(共三卷)和《海南黎族民间验方集》。戴好富表示,将上述2部4卷系列黎药专著共219.4万字进行了数据化处理,建立了海南黎药资源数据共享平台,提高了调查研究成果信息共用共享的实用性和公益性;首次建立了黎药资源种植圃,对511种黎药植物进行迁地保护,其中珍稀濒危植物12种;完成了29种特色黎药的药效物质基础研究,共分离鉴定新物质86个、有开发应用前景的活性物质193个;在此基础上研制了30个黎药相关新产品。该研究成果填补了中国热带地区重要天然药物及黎族药相关研究的空白,构建了海南特有黎族传统医药知识系统,全面抢救和传承了黎族传统用药经验,避免了黎族传统医药面临遗忘及失传的危险。

  • 医药电商有望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

    据《经济观察报》8月24日报道,CFDA5月份发布的《互联网食品药品经营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有望在今年10月份落地。机构预计,随着网售政策的放开,医药电商有望增加至少1000亿市场体量。医药流通企业由于存在渠道和业务经验优势,通过布局医药电商,将线下销售向线上转型,有望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  药品作为一种标准商品,其本质属性上较适宜网络销售。在处方药等政策出现实质性进展的情况下,医药电商将有能力复制电商在其他商品领域的增长曲线。2013 年我国医药B2C规模仅为40 亿元左右,尚不足我国医药流通市场的1%。但在美国等成熟市场,药品网络销售额已占到整体药品零售规模近30%。据了解,政策的管制、网上购药的消费习惯和信任度,是主要制约因素。  其中政策束缚是限制医药电商发展的最主要因素。由于处方药、医保、准入等政策门槛,医药电商的发展空间和盈利能力较差,限制了行业规模和增长速度。此次网售处方药政策的有序放开,将极大地破除行业发展障碍,慢性病处方药物有望率先放开。对于网购药物的信任度问题,随着天猫、京东等科技巨头的介入,消费环境有望大幅改善。其中天猫医药馆2013年销售规模已达20亿元,京东好药师和1号店的医药馆,医药电商收入也呈加速上升趋势。  对于医院而言,也存在双赢格局。线下医院通过线上发展,将覆盖的用户群体扩大,给医院带来新的盈利增长点,医院的阻力也将逐步减弱,因此处方上网并不会与线下医院产生必然冲突。另外,目前医疗资源紧张,三甲医院现有门诊需求,已经超过医院本身承接能力,通过处方上网,可以分流部分低利润的常规性门诊,医院可以集中资源从事利润较高的诊疗业务。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网上医保报销难的问题,也在加速解决中。目前海南、上海已在试点网上购药医保报销,未来试点范围有望扩大,各地扶持医药电商的配套方案将陆续出台。  公司方面,南京医药是江苏地区医药流通龙头,公司重点推广的药事服务,有利于建立起强大的信息平台系统,为医药电商业务发展提供支撑。另外,全球最大的医药流通企业联和博姿,将参与公司的定向增发。通过引入全球最先进的管理经验,解决公司运营效率的问题。桐君阁为西南地区医药流通龙头,通过开发B2B 信息系统项目,加快商业经营升级步伐,为大力拓展销售终端提供信息化保障。另外,公司大股东为太极集团,存在资产整合预期。九州通为医药电商龙头,旗下好药师线上业务快速增长,2013年销售额已突破2亿元。目前公司执药师团队约200人,B2C业务日订单量约1万张,处方药放开后,订单量有望大幅提升。

  • “天宫一号”将助力生物医药科学研究

    http://www.bioon.com/organization/UploadFiles_5226/201109/2011092920202285.jpg“天宫一号”结构示意图生物谷 BIOONNEWS 讯:“天宫一号”发射前各项准备已就绪,将于今日21时16分至21时31分择机发射。笔者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网了解到,其主要任务目标:一是,研制发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与神舟飞船共同完成航天器空间交会对接飞行试验。二是,运行短期有人照料的载人空间试验平台,进行航天员空间驻留试验,以及载人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三是,进行对地遥感、空间环境和空间物理探测、空间科学实验、航天医学实验及空间技术试验。因此,“天宫一号”的发射也值得生物医药及植物学研究领域人士的关注。“天宫一号”有利于开展生物医药的科学研究“天宫一号”总设计师周建平在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发射前夕记者专访时说,空间站作为大型载人设施,可以提供地球上不具备的研究和开发平台。太空的高位置和微重力等独特环境有利于开展地球科学、天文学、材料、生物等方面的科学研究。空间站可以提供地球上不具备的科学研究平台,其微重力资源、高真空等条件对材料学、生物学、制药具有特殊意义,有望促进科学研究的突破。白延强:天宫一号将进行大量全面的医学实验近期,“天宫一号”和“神舟八号”将相继发射并完成交会对接任务。航天员系统副总指挥白延强接受采访时表示,天宫一号任务增加了大量的、全面的航天医学实验,包括神经生理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质量测试、气体采集以及一些锻炼的装备。相关设备是专门研制的,体现了高科技的特点。白延强说,比如在失重状况下人体肠道微生态有何变化、在太空中航天员的质量,也就是说类似我们地面体重的变化等。通过这些研究会增加我们生物学、人的生理机理的进一步认识。“天宫一号”将搭载四种濒临灭绝植物种子“天宫一号”不仅将成为中国载人航天技术新突破,更将成为绝佳的太空育种平台。上海市闵行三中几位高中生提交的“搭载濒临灭绝植物种子的方案”已确定被采纳,4种濒临灭绝的植物种子将搭载“天宫一号”进入太空,进行航天育种。 搭载对象为四种濒临灭绝的植物种子:珙桐、普陀鹅耳枥、望天树和大树杜娟。航天育种,是利用返回式航天器,通过宇宙辐射、微重力和弱地磁场等多种因素对植物、微生物的诱变作用,使种子生成变异,科研人员再从中筛选出需要的变异品种。据报道,从“神一”“神七”,农作物种子一直出现在搭载物名单中,此次“天宫一号”和“神八”飞船也不会例外。与传统育种相比,航天育种的最大优势是变异几率高、育种周期短,可在相对较短时间内,创造出大批优质的种质资源。“天宫一号”从此次升空更带有4种濒临灭绝的植物种子,分别是:国家一级保护濒危种、现仅存一株的特有珍稀植物普陀鹅耳枥;仅分布于云南局部海拔2,100至2,400米常绿阔叶林中的濒危种大树杜鹃;1,000万年前新生代第三纪留下的孑遗植物珙桐;只在中国云南才生长的特产珍稀树种望天树。

  • 安捷伦携手云泰集团 推动国内生物医药产业发展

    2013年12月5日,安捷伦科技公司(纽约证交所:A)与云泰集团战略合作新闻发布会在上海锦江饭店举行。安捷伦全球高级副总裁、生命科学与诊断事业部总裁Lars Holmkvist先生、云泰集团CEO熊慧女士,双方高层及媒体和用户代表共同出席了此次新闻发布会。会上,双方联合宣布结为战略合作伙伴,借助双方优势,共同致力于血液病和癌症疾病的分子诊疗产品的开发,为推动国内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做出贡献。生物产业是中国政府确定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而生物医药产业居生物产业之首。据全球生物技术工业组织(BIO)预测,到2015年,中国的生物医药市场将会达到1,000亿美元规模;而到2020年,中国将会成为世界第一大生物医药市场。今年,由国务院印发的《生物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指出,"十二五"期间,我国将会从政策和资金等方面对国内生物医药行业进行扶持,未来我国生物医药的新药研发创新力度将会增强。

  • 月旭第5台Ipad2送出!花落北京科贝源医药公司!

    截止2011年12月21日,月旭的色谱柱促销活动大奖----5台Ipad2已全部送出,最后一台Ipad2被北京科贝源医药公司获得! 北京科贝源医药公司在第四季度累计购买月旭色谱柱13只,终于刮出一台Ipad2,恭喜他!月旭公司特此公告,若再有客户集齐3张卡,只能兑换价值400元的奖品。稍后将公布获得400元奖品的客户名单。

  • 【“仪”起享奥运】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印发《中医药标准化行动计划(2024—2026年)》的通知

    [table=100%][tr][td][font=FZXiaoBiaoSong-B05S][size=29px][color=#244fa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印发《中医药标准化行动计划(2024—2026年)》的通知[/color][/size][/font][/td][/tr][tr][td][font=KaiTi][size=27px][color=#800000][/color][/size][/font][/td][/tr][tr][td][color=#a0a0a0]时间:2024-07-31 10:00:09[/color][/td][/tr][tr][td] [/td][/tr][/table][table=100%][tr][td]国中医药法监函〔2024〕116号[/td][/tr][tr][td][font=fangsong_GB2312][size=21px][/size][/font]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医药主管部门,局机关各部门,全国中医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中医药社会团体:  为全面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等文件精神,适应新时代发展需求,更好发挥标准化在推进中医药高质量发展中的基础性和引领性作用,我局制定了《中医药标准化行动计划(2024—2026年)》。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align=right]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align][align=right]  2024年6月17日[/align][align=center][size=24px][font=黑体]中医药标准化行动计划(2024—2026年)[/font][/size][/align]  标准是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技术支撑,标准化是推进中医药行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性制度。为全面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适应新时代发展需求,更好地发挥标准化在推进中医药高质量发展中的基础性和引领性作用,制定本行动计划。  [font=黑体]一、总体要求[/font]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标准化工作的部署和要求,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医药工作的重要论述,以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为契机,立足新时代中医药发展需求,发挥标准作为新质生产力引擎的作用,推动标准化战略与中医药事业发展深度融合,提升中医药标准化治理能力,为推进中医药现代化、产业化,促进中医药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b]坚持统筹协调。[/b]发挥中医药标准化组织体系统筹协调作用,明确中医药标准化功能定位,统筹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团体标准、国际标准及区域标准的协调发展,着力解决短板弱项,形成中医药标准化工作新格局。  [b]坚持需求导向。[/b]以新时代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需求为导向,科学规划中医药标准体系布局,合理确定标准重点领域,增加标准有效供给,不断适应标准需求的变化。  [b]坚持质量优先。[/b]充分运用前沿科学技术,促进中医药标准质量提高,推动标准由数量规模增长向质量效益提升转变,优化结构,提高制定效率,实现标准数量、质量、结构、效率相统一。  [b]坚持应用为本。[/b]坚持标准制定与实施并重,健全标准推广实施反馈机制,强化标准推广应用,加大标准实施效果评估力度,充分发挥标准技术引领作用。  到2026年底,适应中医药高质量发展需要、结构合理的标准体系基本建立,中医药标准体系不断优化和完善,完成180项中医药国内标准和30项中医药国际标准制定。中医药标准质量进一步提高,标准应用推广和评价体系初步建立。中医药标准化科研水平大幅提升,中医药标准化人才队伍建设明显增强,培养450名中医药标准化骨干人才。中医药国际标准化能力显著提升,标准化支撑和服务中医药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日益凸显。  [font=黑体]二、重点任务[/font]  [b][font=楷体_gb2312](一)优化中医药标准体系总体布局。[/font]  1.建立健全中医药标准体系。[/b]动态研究分析中医药标准需求和标准化工作发展趋势,合理界定各层级、各领域标准的制定范围,建立健全协调统一、系统配套、规模适度的中医药标准体系,提高中医药标准供给效率,加快中医药标准更新速度,不断提升中医药标准质量。  [b]2.强化中医药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b]提高基础通用、与强制性国家标准配套、对行业起引领作用的国家标准以及中医药行业的产品、技术、服务和管理标准的数量和质量,满足中医药发展需求,提高中医药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通用性和覆盖面。  [b]3.鼓励发展中医药区域标准和地方标准。[/b]围绕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国家区域重大战略实施,推进区域标准化工作探索与创新,共商联合制定标准、实施标准。鼓励推进中医药地方标准体系建设,提高满足地方自然条件、风俗习惯等特殊技术要求的地方标准供给质量和水平。  [b]4.有序发展中医药团体标准。[/b]充分发挥中医药领域市场主体标准化活力,引导中医药社会团体制定原创性、高质量标准,满足技术创新和市场的需求。强化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充分发挥对中医药团体标准的引导和监督作用。[table=90%,#666666][tr][td][font=黑体]专栏1 中医药标准体系建设[/font][/td][/tr][tr][td][b]1.建立健全中医药标准体系。[/b]围绕中医、中药、中西医结合、针灸、少数民族医、器械设备、信息等,制定与颁布《中医药标准体系表》,建立中医药国家标准、行业标准项目库,明确中医药标准制定的优先级。[b]2.制定中医药标准发展报告。[/b]总结年度中医药标准化工作进展,分析标准制定、推广、实施、评价现状,编制中医药标准发展报告。[b]3.推进中医药标准转化。[/b]遴选一批标准质量高、实施效果好的中医药地方标准、团体标准转化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td][/tr][/table]  [b][font=楷体_gb2312](二)加强重点领域中医药标准供给。[/font]  1.建立健全中医药健康服务标准。[/b]围绕重大疑难杂病、慢性病、传染性疾病以及中医优势病种,制修订一批中医、中西医结合预防、治疗、康复指南。研究建立中医医疗技术命名标准体系,发布一批中医医疗技术操作规范。制定老年人、妇幼、儿童和青少年等重点人群的中医健康管理规范,完善不同人群的治未病指南、食养药膳指南等。完善少数民族医药标准体系,加快推进少数民族医药病证分类与代码、名词术语等标准的制定。探索制定远程医疗和互联网诊疗服务规范,建立健全中医医疗机构监督评价标准体系。制定中药药事服务规范,完善中药饮片调剂、煎煮规范,建立中药临床应用标准体系。  [b]2.完善中药质量提升和产业高质量发展标准。[/b]健全中药全产业链标准体系建设,推进中药材种子种苗、种植养殖、仓储、物流、初加工规范以及中药饮片炮制规范的制定。综合考虑中药材道地性、生长年份、炮制工艺等方面因素,研究制定中药材等级标准,推动优质优价。建立中医理论指导下,以患者为中心,以临床价值为导向,涵盖安全性评价、临床疗效评价、生产标准规范性评价等多维度的中成药综合评价体系和标准。  [b]3.加快推动中医药信息标准的制修订。[/b]健全中医药信息标准体系,加强中医药信息基础标准、管理标准和技术标准研究与制修订,大力推动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中医药深度融合应用相关标准的制修订,推进中医药数据获取、处理、储存、交换、共享、管理、应用、安全等关键技术标准研制,多形式开展信息标准应用落地见效。  [b]4.加快中医药智能化装备标准制定。[/b]研制中医特色诊断、治疗、治未病智能化装备标准,开展中药材生产、中药饮片炮制、中成药制造等器械装备的核心技术、工艺以及应用的标准研制。推进中医药器械装备共性标准等可度量技术规范体系建设,促进中医器械装备规范安全使用标准制定。[table=90%,#666666][tr][td][font=黑体]专栏2 中医药标准制定[/font][/td][/tr][tr][td][b]1.中医药健康服务标准。[/b]完成50项重大疑难杂病、慢性病、传染性疾病以及中医优势病种中医、中西医结合预防、治疗、康复指南。修订一批《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制修订20项中医医疗技术操作规范。制定20项老年人、妇幼、儿童和青少年等重点人群健康干预指南。完成中医医疗服务相关管理标准5项。制定3-5项中药药事服务规范。[b]2.中药相关标准。[/b]完成30项中药材种子种苗、野生抚育、仿野生栽培、生态种植技术规范、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标准以及道地药材质量规范,制定中成药综合评价标准。[b]3.中医药信息标准[/b]。制修订中医药信息标准20-30项,包括中医药分类编码、技术规范、功能指引、建设指南以及数据采集、数据治理、数据交换、数据安全等。[b]4.中医药器械装备标准。[/b]制定3-5项中医、中药、针灸器械装备核心技术、工艺及应用标准。[b]5.少数民族医药标准[/b]。完成20项藏、蒙、维等少数民族医药名词术语、常见病诊疗指南及特色诊疗技术操作规范制定,研究制定藏、蒙、维等少数民族医疾病分类与代码。[/td][/tr][/table]  [b][font=楷体_gb2312](三)推动中医药标准与科技创新互动发展。[/font]  1.深化中医药标准化理论、方法、技术研究。[/b]夯实中医药标准科研基础,利用科技创新助推标准水平提升,推进中医药标准化方法、原理创新,开展中医药标准全生命周期的共性技术研究,围绕中医标准制定的关键技术环节,形成系列共性关键技术通则,显著提升共性关键技术标准数量。  [b]2.推动中医药标准数字化。[/b]积极推进中医药标准数字化研究,加快中医药标准与人工智能等新型科学技术的互动发展,推动中医药标准化工作向数字化转型,探索发展机器可读标准,建立中医药标准数据库,开展标准数字化试点,不断提升中医药标准数字化程度。[table=90%,#666666][tr][td][font=黑体]专栏3 中医药标准科技创新[/font][/td][/tr][tr][td][b]1.中医药标准关键技术研究。[/b]加强中医临床诊疗指南、技术操作规范、数字化中医医疗服务标准、中医证候诊断标准、中医疗效评价标准等多领域标准制修订技术方法及关键技术,形成系列通则不少于5项。[b]2.中医药标准数字化研究。[/b]利用数字技术对中医药标准承载的诊疗规则进行读取、传输与使用,探索标准制定、推广、宣贯和实施的新方法。[/td][/tr][/table]  [b][font=楷体_gb2312](四)推进中医药标准国际化。[/font]  1.深化标准化国际交流合作。[/b]落实标准国际化跃升工程的有关要求,积极践行开放包容、共同合作的国际标准化理念,发展互利共赢的标准化合作伙伴关系。充分发挥我国承担ISO/TC249秘书处工作优势,加强同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世界卫生组织(WHO)等国际组织的交流与合作。鼓励国内企事业单位加强中医药国际技术交流中的标准合作,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组织、行业性国际组织和各类国际性专业标准组织活动,贡献中国智慧。  [b]2.推动中国中医药标准的国际应用。[/b]建立政府引导、行业参与、产学研联动的中医药国际标准化工作机制,积极参与共建“一带一路”标准应用示范项目建设,以中医药标准“走出去”带动中医药产品、技术、服务“走出去”。强化中医药标准外文版的编译。 [b] 3.推动国内国际标准相互促进转化。[/b]加大中医药国际标准动态跟踪、评估力度,发展和推动满足国际应用需求的中国标准转化为国际标准,积极采纳引用培育适合我国国情的国际标准。开展中医药国内国际标准一致性评价。[table=90%,#666666][tr][td][font=黑体]专栏4 中医药标准国际化[/font][/td][/tr][tr][td][b]1.中医药国际标准研究。[/b]开展中医药国际标准化战略及重大问题研究,动态分析及研判中医药标准化发展趋势,形成中医药国际标准政策研究报告。[b]2.中医药国际标准制定。[/b]建设中方后备项目库,形成一批中方储备项目,提出ISO新工作项目提案,并推动8-10项国际标准立项和制定。[b]3.中医药标准外文版。[/b]编译中医药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外文版20项。[b]4.优化完善中医药国际标准体系。[/b]完善中医药国际标准制定工作协调机制,积极开展藏、蒙、维等我国少数民族医药国际标准制定,推动1-2项少数民族医药国际标准在ISO立项,建设少数民族医药ISO国际标准中方后备项目库。[b]5.ISO中医药国际标准推广应用评估。[/b]对中方主导发布满5年的ISO中医药国际标准开展评估,完成5项国际标准的推广应用评估工作。[/td][/tr][/table] [b][font=楷体_gb2312] (五)深化中医药标准化改革创新。[/font]  1.推进中医药标准化运行机制创新。[/b]推进中医药标准分级分类管理,加强标准全周期管理,持续优化标准化工作程序,建立健全标准复审管理机制,完善标准制修订信息平台,全面提升中医药标准制修订管理水平。建立与农业农村部、市场监管总局、国家药监局等部门的协调沟通机制,协同推进中医药标准化工作,探索行业融合发展标准制定的新路径。调动行业积极性,对已发布的中医药标准,作为主要起草人专业技术资格的评审依据。鼓励将中医药标准纳入各级奖项评选范围。  [b]2.创新中医药团体标准管理模式。[/b]规范、引导、监督中医药团体标准有序发展,搭建中医药团体标准管理平台,鼓励社会团体公开团体标准信息,减少团体标准交叉重复。组织对团体标准开展评价,遴选具有创新性、先进性和国际性的团体标准进行转化。建立以团体自律和主管部门必要规范为主要形式的团体标准监督机制。  [b]3.打造中医药标准化智库。[/b]建立450人左右的中医药标准咨询专家库,实行动态管理,根据标准化工作需求不断优化完善,充分发挥专家在中医药标准化战略和重大决策、落实标准化改革、推进标准制修订与实施等方面的重要咨询和指导作用。  [b]4.强化中医药标准实施与评估。[/b]公开共享中医药标准信息,通过标准数字化、新媒体等途径开展标准解读宣贯。推动将中医药标准制修订及推广应用情况纳入各级各类考核评审指标。建立中医药标准实施信息反馈渠道,常态化开展重点标准的实施情况统计分析。构建中医药标准评估工作体系和技术体系,开展标准质量和标准实施情况评估。鼓励并接受社会各界对中医药标准制定活动、技术委员会工作和标准审评工作的监督。[table=90%,#666666][tr][td][font=黑体]专栏5 中医药标准化改革创新[/font][/td][/tr][tr][td][b]1.建立中医药标准管理平台。[/b]配套中医药标准管理有关文件,顺畅中医药标准管理程序,搭建中医药标准制修订系统、中医药团体标准管理平台、中医药标准全文公开系统、中医药标准实施反馈平台等。[b]2.中医药标准咨询专家库建设。[/b]建立450人左右的中医药标准咨询专家库,涵盖中医、中药、中西医结合、针灸、民族医药、方法学等领域,搭建中医药标准咨询专家库管理系统。[b]3.中医药标准宣贯。[/b]完成100个中医、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的宣传推广,编印出版中医、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推广手册。[b]4.中医药标准实施应用项目。[/b]试点开展100项中医药标准实施情况统计分析,推进中医药标准实施效果评估。[b]5.中医药标准评价项目。[/b]形成中医名词术语、诊疗指南、技术操作规范等系列标准评价指南,示范性完成100项中医药标准的评价工作。[/td][/tr][/table]  [b][font=楷体_gb2312](六)夯实中医药标准化发展基础。[/font]  1.加强全国中医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管理。[/b]加强对全国中医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指导,建立协调沟通机制,强化各专业领域标准的衔接。全国中医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要围绕考核评估指标统筹谋划各项工作,提升标准制修订质量,加大标准宣贯实施力度,充分发挥技术委员会的技术支撑作用。  [b]2.加强中医药标准研究、推广机构建设。[/b]遴选若干中医药标准化重点培育机构,开展全局性、战略性、综合性的标准化理论和基础研究,推动跨学科、跨专业、跨领域的应用实践。鼓励建立省级标准化研究平台。充分发挥中医药标准研究推广基地在标准发布前测试、标准发布后宣传推广的作用。  [b]3.实施中医药标准化人才培育计划。[/b]积极推动中医药标准化人才列入中医药特色人才培养工程,建立分类分梯度多层次人才培养模式,开展不同层次的标准化人才培训,培养一批中医药标准化管理、科研、应用、教育人才以及国际标准化人才,培养一批中医药标准化领军人才、骨干人才。鼓励中医药标准化人才参与科学技术进步奖、标准创新贡献奖等相关评选表彰。鼓励有关高校开展“专业+标准化教育”的融合教育,将标准化内容纳入培养全过程。[table=90%,#666666][tr][td][font=黑体]专栏6 中医药标准化基础建设[/font][/td][/tr][tr][td][b]1.中医药标准化重点培育机构建设。[/b]围绕中医药标准制定、应用、评价等领域,建设3-5个中医药标准化重点培育机构及协同创新网络。[b]2.深化中医药标准研究推广基地建设。[/b]对已建立的42家中医药标准研究推广基地,明确定位,优化运行,持续开展中医药标准的推广、应用、评价。[b]3.中医药标准化培训项目。[/b]支持全国中医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中医药标准化工作办公室、中医药标准研究推广基地开展不同层次、不同领域中医药临床人才标准化培训不少于50次。[b]4.中医药标准化人才培训指导用书。[/b]支持编纂满足中医药行业标准化人才需求的中医药标准化高层次人才培养教材、中医药标准化从业人员培训指导用书等,不少于5部。[b]5.中医药标准化人才培养计划。[/b]培养20名中医药标准化领军人才,100名中医药标准化骨干人才,50名中医药标准化科研人才,50名中医药标准化管理人才,100名中医药标准化应用人才,20名中医药标准化教育人才以及50名中医药国际标准化人才。[/td][/tr][/table]  [font=黑体]三、保障措施[/font]  [b][font=楷体_gb2312](一)强化组织保障[/font][/b]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标准化管理部门牵头组织,局相关业务部门、省级中医药主管部门、全国中医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中医药社会团体分工负责,组织和动员行业力量推进行动计划实施。完善配套政策措施,合理统筹行动计划重点任务、关键环节和实施步骤,确保落到实处。积极与农业农村部、市场监管总局、国家药监局有关部门,建立会商机制,形成工作合力,协同推进行动计划有效实施。  [b][font=楷体_gb2312](二)加大经费投入[/font][/b]  各有关部门要合理安排中医药标准化工作经费,通过政府投入、单位自筹、社会支持等多渠道筹措,加大对中医药标准化的支持力度,重点投入中医药基础性、战略性、引领性的标准制修订以及标准的应用实施评价,推进中医药标准高质量发展。强化标准化经费管理,加强项目绩效评价,提高经费使用效益。  [b][font=楷体_gb2312](三)开展实施评估[/font][/b]  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对行动计划实施进展、质量和成效进行评估,开展行动计划实施的动态监测,针对重点任务落实情况进行中期评估,确保行动计划各项任务按时完成。[/td][/tr][/table]

  • “医药分开”全国提速,究竟谁在获益?

    从2014年全国药医院占比情况分析,在此刻将“医药分开”推向全国也是坐实基础后的行业改革。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2013中国卫生统计年鉴》显示,三级公立医院的年平均收入中,药品收入占比不足40%,县级医院药品收入占比不足30%。北大纵横医药行业中心高级医药合伙人史立臣认为,目前中国的“医药分开”仅涉及医院门诊,而住院药房的收入才是医院药品的主体收入。估计在一家医院的药房收入中,门诊药房和住院药房比例为3:7,这意味着现阶段的“医药分开”只能惠及药品零售业。  地方推行提速北京市医管局药事处处长颜冰介绍,截至目前,北京市属医院药占比为43.05%,较上一年同期下降1.26个百分点,较同期全市三级医院低4.03个百分点。记者了解到,2015年在全市推广“医药分开”的城市并非只有北京。2014年12月,各地就争先恐后地发出全面推开“医药分开”的通知。广东省东莞市从2015年起在全市的40所公立医院全面实施“医药分开”政策;甘肃省县级公立医院2015年也将全面取消药品加成;广东省珠海市所有公立医疗机构2015年亦将全面取消药品加成。南京鼓楼医院等机构也纷纷加入这个阵营。1月20日,南京鼓楼医院院长韩光曙在当日召开的南京市第十五届人大三次会议上表示,2015年南京鼓楼医院将全面试行医药分开,通过降低药价让老百姓得到真正的实惠。走在医改前列的海南省更是加大了马力。从2015年1月起,凡进行综合改革的县级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提高诊查费、床位费、护理费、治疗费和手术费等医疗服务价格。值得注意的是,海南省此次调整的医疗服务价格为最高指导价格,授给市县自主定价权。实际上,在此之前,很多业内人士疑虑的是,“医药分开”仅仅是一个空架子,被说成是三级医院应付医改的“幌子”,并不能改变医院原有的收入模式,但此次各省市的新动作在这方面进行了强化,似乎医院收入透明化时代已经到来。颜冰表示,2015年,北京市将建立医疗服务价格信息管理平台,实现患者医疗服务价格在线查询,提高医疗收费的透明度,并通过对医疗服务价格明细进行大数据分析,辅助政府对医疗服务价格调整和管理进行决策。 实现收入平移过去公立医院的补偿渠道有三条:医疗服务收费、政府财政拨款、药品耗材加成。现在这三条补偿渠道变成了两条,但从前期试点中取得的数据和效果看,基本实现了收入费用的平移,即把取消药品加成的收入平移成医事服务费,总量不变,结构调整,转换补偿方式和渠道。北京朝阳医院执行院长陈勇坦言,“过去我们是‘以药补医’,现在我们倡导‘以医补医’,但‘医药分开’虽然可以从政策上切断药品销售和医院的利益链条,桌子下面对医生个人的灰色链条可能还不能一刀切断。可以肯定的是,‘医药分开’把这个灰色利益空间压缩了。”国家卫计委明确规定,医院在药品方面获得的收入不允许纳入职工分配,从内部切割药品收入与医务人员个人利益的关系,但没有切断与医院的利益联系,这笔钱医院可以用来支付运营成本。但医疗服务费可以进行合理分配,对医务人员来说是一笔不小的收入。据记者了解到的情况,目前即便将60%的医药服务费归入医务人员收入分配,也无法对冲医务人员原来的药品收入,但医事服务费体现的是医护人员的劳动和技术价值,符合市场规律。要实现“医药分开”,必须解决好三个问题:医院必须允许门诊药房“跑方”,患者在医院看完病后,不到医院药房划价买药,而是拿着医生的处方到外面的药房买药;允许患者拿到处方之后,对于买药有自主选择权;将零售药店的药品纳入医保范围。在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经济学教授刘国恩看来,真正的“医药分开”,应该是医疗专业与药品专业分开,医生收入主要来自于诊断、开方、手术、治疗等医疗服务,而药品销售以社会药店为主。但即使是国外也未做到真正的“医药分开”,住院药房仍归属于医院。

  • 400亿“重大医药专项”使命:10年内医药产业进世界前三

    “十一五”期间,我国启动了“重大创新药物研制”的重大科技专项,该专项由桑国卫主持。“十二五”期间,中央下拨100亿专项资金以及300亿配套资金用于该项目。  “促进创新药物以及关键技术研发、建立创新药物研发的综合平台、候选药物及企业孵化基地、加速科学成果向产品市场化转化,是重大专项的三个主要目标。”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桑国卫在当日峰会上表示,我国的目标是到2015年成为后期研发大国,2020年医药产业进入世界前3位。  投入400亿  控制卫生费用上涨与支持医药产业创新发展,平衡点在哪里?是任何一国卫生制度都需要解决的问题。因为,药物创新通常需要高额投入,创新药的高价格必然会带来卫生费用上涨。但如果没有创新药,公众的健康保障又无法提升。  桑国卫介绍,截至2010年9月底,我国已有16个品种获得新药证书,24个品种提交新药注册申请。此外,已有相当数量品种的新药进入了研发的后期。  桑国卫指出,中国创新药物研发和医药市场发展有诸多有利因素,包括13亿人口和老龄化的趋势、医改和社保的深化、城市化的迅速推进等等。预计到2011年底,我国将有望成为全球第三大药品市场。  “十二五”期间,我国将继续实施“重大新药创制科技专项”,并将投入总额达到400亿元的项目资金,以期能够实现突出自主创新、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提高国家核心竞争力的总体目标。  相对进口药物,我国自主研发的药品在研发投入、市场价格方面都占有很大的优势,并可以实现与外资药相同的竞争路径。  以盐酸埃克替尼为例,“患者每月的花费大约在1.1万左右,且在使用6个月以后就可以免费继续使用。”丁列明对本报记者如是说。  “擦边球”伤害了谁?  美国药品研究与制造商协会(PhRMA)董事会主席魏巴赫透露,美国每年用于新药研发资金超过1000亿美元。  据本报记者了解,仅美国辉瑞一家药企,每年用于药物研发的投入约达70亿美元。  “相比美国等外资药企,中国药企虽然数量多,但大多数规模不大、分散、资金研发实力不高。”一位中国东部的药企参会代表对记者表示,外资药企,一个新药,动辄上亿美元的投入,而往往会研发失败,国内没几家药企敢真正投入。  魏巴赫对本报记者说:“美国中小企业解决资金不足的问题有两个办法,一个是依靠风投,另一个是联合大企业共同研发。美国正是依靠这个办法赶超了欧洲,尤其在生物医药领域。”  除了资金投入问题,中国医药创新乏力的另一原因是,通过“调整”药物配方的微小成分,以新药在国内注册上市。或以各种打“擦边球”的方式,仿制尚在专栏保护期内的药物。  “这种方式,见效快。但对整个产业发展来看,是伤害。”上述药企代表如是说。  事实上,相比其他领域,医药领域的知识产权保护对该产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没有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没有药企愿意在研发上面投下巨额资金。  纠结药品定价机制  药品价格直接关系要医疗费用和医疗机构的收益,受到颇多关注,并成为新医改当中着重解决的问题之一。  但长期以来,在“药价虚高”的共识下,降低药品价格成为各方努力的目标。国家发改委已多次降低药品的最高限价,而基本药物制度实施以来,已有多地出现了药品招标价格低于成本的状况。  目前,这种一味控制药品价格的方式已经引起越来越多的反思。与美国相比,我国药品利润更多是在流通和销售环节,而不是研发和生产环节,进一步又加剧了医药企业研发资金短缺的问题。  导致这一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是目前药品的定价机制存在扭曲。  “我们现在的药品定价主要考虑的是制药材料的投入成本,而没有将药品研发成本纳入其中。”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药品研制和开发行业委员会总经理卓永清指出。

  • 今年医药B2C规模预计达15亿空间大

    今年医药B2C规模预计达15亿空间大昨天,2012年医药电商年会在京召开,会上中国网上药店常务副理事长任光会预计,2012年医药行业B2C规模在15亿左右。 任光会表示,2011年医药B2C的规模为4亿元,只有5家网上药店销售额超过5000万,预计2012年这一市场规模将增至15亿,届时将会有4-5家网上药店的年销售额过亿。“医药电子商务增长速度非常快,尤其是天猫医药馆的开馆,带动了整个行业的增长。” 任光会指出,价格的便宜、隐私和方便购买造就了网上购药的优越性。但网上购药涉及了一系列自动化和人工服务。和传统药店、医院相比,如何鼓励、监测、最终使患者保持药品的忠实度、按时服药,是隐藏在网上药店背后的问题。目前医院的处方垄断、网上药店的处方知识库不足、诚信度不高,以及包括医保、处方、患者、渠道、物流在内的通畅数据流不一定通畅成为了制约药品电商的发展瓶颈。药品电商从自身来说,要多从专业性上思考,力争为患者提供专业服务。 据天猫副总裁马学军介绍,目前淘宝上有几百万商家,而天猫上这一数据为6万多家。至于医药行业,目前获得国家批准可以在网上零售的只有68家,而入驻天猫医药馆的有四十多家。数据表明,站在淘宝和天猫平台的角度,和其他行业相比,医药行业的电子商务还远远没有开始,机会和空间都非常大。

  • 【讨论】两会医药问题备受关注

    [align=left][b]两会医药问题备受关注 挽救中药注射剂呼声不断[/b]来源:医药经济报在新医改这个事关所有国民切身健康保障利益的关口,医药行业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被外界所瞩目,在两会会场自然也不例外。3月3日和3月5日,全国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和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先后在京开幕。对于医药行业而言,今年的“两会”格外有意义。就在前夕,讨论许久的新医改方案掀开了面纱,1月21日,国务院原则通过了《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随后,国家宣布将在2009~2011的3年间,各级政府预计投入8500亿元用于五项医改。消息一出,立即引起业界无限遐想。但有关新医改的实施细则以及基本药物制度、社区医疗机构运作模式、医疗保障制度投入等问题都牵动着所有医药界人士的神经。有关新医改细则在“两会”定调的传闻,更是给“两会”提前埋下了最大的伏笔。[/align]  站在十字路口的中国医药产业最需要的就是方向和办法,产业界也因此将更多地希望给予了今年的“两会”。[b]  医药问题备受关注[/b]  医药领域历来都是“两会”的热点。有关医药行业的提案和议案分为两大类别,一类是外界代表对医药领域的提案,另一类是医药界代表提出的观点。  其中,外界代表的提案一般都具有很强的冲击力。如:2006年全国政协委员河南省检察厅副厅长储亚平为治理药价虚高开出了“建立药品专卖,实行药品零售价统一定价”的“药方”,即引起业界一片热议。无独有偶,今年此话题又被提出,全国人大代表、四川遂宁市政府市长胡昌升也提出了此观点。  2008年“两会”期间,针对药品购销领域的弊端,全国人大代表、武汉市副市长刘顺妮建议用“药品直供”推动“药品直降”,也引起热议。  今年的“两会”上,业外代表对于医药领域的关注热情也丝毫不减,全国人大代表、四川长虹模塑科技有限公司模具厂抛光班班长杨梅认为,医改要加大对基层医疗机构硬件建设和从业人员的培养,只有把基层看病的平台搭好了,百姓才能放心选择到社区医院看病,从而缓解“看病难”问题。就连上海市市长韩正,也趁“两会”的时机向基层代表请教如何降低药价。  “两会”医药界委员的提案虽然没有非医药代表那么有噱头,但却具有现实意义。这些委员代表基本覆盖了医疗界的各个领域,他们的提案能集中反映出目前医药行业存在的问题。 [b] 业内人士捕捉新医改动态[/b]  毫无疑问,新医改是今年“两会”期间最热的话题之一,医药界人士都期盼从“两会”中读出新医改的最新动态。  3月5日上午9时,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听取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作政府工作报告。政府工作报告表明,政府再次明确了对医药领域的投入决心,今后三年各级政府拟投入8500亿元,其中中央财政投入3318亿元。  报告指出:将继续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将全国城乡居民分别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覆盖范围,三年内参保率均提高到90%以上;中央财政对困难地区关闭破产国有企业退休人员参保给予适当补助;继续提高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筹资标准和财政补助标准,适当扩大报销范围,提高报销比例;完善城乡医疗救助制度,提高救助水平。  可以预见,医保覆盖面的扩大将成为今后一段时间促进医药市场扩容的主要推力。  报告力挺基层医疗体系建设,提出了今年要全面完成规划支持的2.9万所乡镇卫生院建设任务,并提出今后三年内中央财政再支持5000所中心乡镇卫生院、2000所县级医院和2400所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支持边远地区村卫生室建设,实现全国每个行政村都有卫生室。  对于制约医院体制改革的关键问题,本次报告也予以明确,重点强调了政府补偿机制。报告指出,鼓励各地探索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医药分开、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分开的有效形式,逐步取消以药补医机制,推进公立医院补偿机制改革。  [b]挽救中药注射剂呼声不断[/b]  去年接连出现的不良反应事件,使得原本就处于风口浪尖的中药注射剂近期再次成为焦点。本届“两会”上,医药界代表对于挽救中药注射剂的呼声不断。  全国人大代表、神威药业董事长李振江呼吁,中药注射剂是中国首创,拥有独立的知识产权,应当予以重视和扶持。对于中药注射剂出现的问题,必须根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不忽视,不放任,不炒作,不责难,客观公正,具体分析,正确解决,决不能因噎废食,一棍子打死。  全国政协委员、盘龙云海董事局主席焦家良本次“两会”上一共提交了9个提案,其中之一便是《关于促进中药注射剂产业健康发展的建议》。他呼吁,中药注射剂是中国首创,没有国际成熟技术可借鉴,国家应坚持监督、规范、扶持并重,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加大对中药注射剂技术革新方面的投入,在提高中药注射剂安全性的同时规范临床操作,最大程度地减少和避免中药注射液相关药害事件的发生。对中药注射剂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应该采取积极的态度,科学严谨地来对待;要用发展的观点与办法解决,决不能因噎废食,绝不能因认识误区和处理不当而导致中药注射剂“消亡”。  全国政协委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台港澳交流中心主任王承德也认为,中药注射剂还是要支持、保护和发扬,而且要提高,要开发出更好的中药注射剂,国家在财力、人力、技术等方面都要加大。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