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消化道癌症

仪器信息网消化道癌症专题为您整合消化道癌症相关的最新文章,在消化道癌症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消化道癌症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消化道癌症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消化道癌症话题讨论。

消化道癌症相关的资讯

  • 我国消化道癌症高发或与喝水有关,饮用水中亚硝胺是美国3.6倍
    p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国家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陈超副研究员所在课题组从全国23个省、44个大中小城市和城镇、共155个点位采集了164个水样,包括出厂水、用户龙头水和水源水。研究中测试了当前已知的全部9种亚硝胺类消毒副产物,其中NDMA(亚硝基二甲胺)的浓度最高。该课题组于日前在市政和环境领域顶尖期刊《水研究》上发表研究成果并呼吁,“饮用水中的亚硝胺问题有紧迫性,需要尽快研究和进行工程改造!” /p p   由于具有高致癌性、高检出率以及在我国可能被纳入水质检测标准,饮用水中的亚硝胺类消毒副产物得到了国内外研究人员的空前关注。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10/noimg/e65a338b-3bf1-4b3c-b2d4-ab50fa7f769f.jpg" title=" 1.jpg" / /p p    strong 饮用水亚硝胺检出率不容忽视 /strong /p p   在过去三年中,陈超及其团队分别测试了44个城市供水系统中的亚硝胺类消毒副产物及其前体物。在已检测的全部水样中,出厂水和龙头水中的NDMA平均浓度分别为11ng/L和13ng/L,水源水中的NDMA生成潜能平均为66ng/L。他表示,与美国环保局在2012年公开的一项大规模普查数据相比,亚硝胺在中国出厂水和龙头水中的检出率是美国的3.6倍。而西欧国家的饮用水亚硝胺浓度比美国还低。 /p p   在课题组检测的长江三角洲地区的近10个供水系统中,出厂水和龙头水中的NDMA平均浓度分别为27ng/L和28.5ng/L,水源水中的NDMA生成潜能为204ng/L。 /p p   陈超表示,在已经鉴别出的700多种消毒副产物中,亚硝胺是健康风险最大的消毒副产物类别之一,特别是NDMA。 /p p    strong 与消化道癌症密切相关 /strong /p p   医学界在50年代就发现亚硝胺是一类强致癌物,当时主要研究食品、烟草和工业污染中的亚硝胺。饮用水中的亚硝胺类消毒副产物研究始于20世纪末。“前期的流行病学研究表明,亚硝胺与中国某些区域的消化道癌症密切相关。”陈超说,他们此次监测到这些区域的自来水受到来自工业废水的严重的亚硝胺污染。同时,今年南京大学某课题组在华东地区江苏省多座城市的水源水中也发现了严重的亚硝胺污染。 /p p   “据报道,根据毒理学试验结果,NDMA终生饮用的百万分之一致癌风险浓度是0.7ng/L,据悉美国环保署正力图制定的美国亚硝胺浓度标准,其限值可能在百万分之一至万分之一致癌风险浓度的范围之内。”陈超透露。 /p p    strong 中国尚无饮用水亚硝胺水质标准 /strong /p p   陈超说,目前已经有部分发达国家和地区建立了饮用水中NDMA的标准。“世界卫生组织在2008年提出了100ng/L的推荐值,加拿大,澳大利亚都有了国家标准,分别是40ng/L、100ng/L 加拿大安大略省、美国麻省和加州的标准更严,分别是9ng/L、10ng/L、10ng/L。” /p p   “不难看出,我们的饮用水中亚硝胺检出情况比这些地方都严重。”陈超说,但是我国饮用水水质标准中还没有这一个项目。 /p p   一旦将亚硝胺纳入标准,进行大范围的监测是否困难呢?陈超表示,亚硝胺监测是有一定困难,要测试水中ng/L量级的微量亚硝胺,需要使用气相色谱或者液相色谱再加上串联质谱,监测设备两三百万一台,每个水样的测试成本也较高。不过他也表示国内已有十几家自来水公司有该设备,还需要进一步开发检测方法。清华大学等少数高校和科研院所已经建立了亚硝胺的检测能力,目前大型自来水公司的水质是有保障的。 /p p    strong 人口密、污染重的区域风险更高 /strong /p p   记者从报告看到,亚硝胺风险高的水样主要来自两个区域——华东区和华南区。检出龙头水中最高值达到19ng/L。 /p p   在人口密集的其他区域,如华北和华中,虽然水源水中NDMA生成潜能浓度不高,但其龙头水平均浓度达到12ng/L和18ng/L。“原因也许与不同的水处理工艺有关,采用臭氧活性炭深度处理或者彻底的折点氯化,大部分亚硝胺前体物比较容易被游离氯氧化分解,可有效降低超标风险。但一旦水源受到污染,使用传统工艺的自来水厂对亚硝胺的控制效果有限。”陈超说道。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10/noimg/1efa7f3e-0f90-4da9-9611-cc22260466ea.jpg" title=" 1.jpg" style=" width: 500px height: 485px " width=" 500" vspace=" 0" border=" 0" hspace=" 0" height=" 485" / /p p   值得关注的是,长江三角洲地区既是中国经济最发达、人口最密集的区域,也是亚硝胺浓度最高的区域,NDMA浓度分别为27ng/L和29ng/L。 /p p   “我们在该区域的某县城检出了全国出厂水和龙头水中NDMA的最高浓度,是44个城市中唯一超过世界卫生组织100ng/L标准的。”陈超说,那些龙头水中检出高浓度NDMA的城市很可能是其水源受到来自工业和生活污水的NDMA前体物污染。 /p p br/ /p
  • 质谱流式技术在消化道病毒和人乳头瘤病毒研究中的应用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line-height: 1.75em " 消化道相关病毒对人体健康产生重大威胁,尤其是乙型肝炎病毒和丙型肝炎病毒,在中国有数量庞大的患者。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无论在潜伏期、急性期或慢性期,其血液都具有传染性。临床上主要通过注射乙肝疫苗来达到预防的目的。一旦感染乙肝,目前治疗方案主要有NUC治疗,而NUC治疗只能干扰DNA合成,并不能将乙肝病毒从患者体内清除,因此具有很高的反复性。丙型肝炎病毒(慢性感染)为一类致癌物。临床丙型肝炎病人50%可发展为慢性肝炎,甚至部分病人会导致肝硬及肝细胞癌。非常遗憾的是医学界尚未研制出有效预防丙肝的疫苗。因为丙肝病毒是RNA病毒,极易变异,研制疫苗的难度很大。质谱流式在这两种病毒方向的应用主要涉及到临床治疗方案的改善,疫苗的效价评估及潜在治疗靶点的探索。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2em line-height: 1.75em "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strong 消化道相关病毒 /strong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line-height: 1.75em " 目前质谱流式在消化道相关病毒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轮状病毒,乙型肝炎病毒HBV和丙型肝炎病毒HCV三种病毒领域。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line-height: 1.75em " 轮状病毒( rotavirus)肠炎是由轮状病毒所致的急性消化道传染病。病原体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播,主要发生在婴幼儿,常由A组轮状病毒引起,发病高峰在秋季,故名婴儿秋季腹泻。B组轮状病毒可引起成人腹泻。轮状病毒领域目前已发表文献涉及到T细胞结合表位筛选和寻找轮状病毒特异性B细胞亚群。T细胞结合表位筛选利用新发现的质谱流式和MHC四聚体技术相结合,创建了一种高通量筛选的技术。该技术用金属标签替代四聚体上的荧光基团,进而可以用质谱流式进行检测,从根本上解决荧光串色问题,提升单次检测通道。加之他们用三金属组合的方式标记四聚体来取代传统单金属标记的方法,进一步增加筛选的通量,用10种金属就可以实现120种抗原肽的筛选。利用该方法,Newell等人对人体内轮状病毒的109个MHC四聚体上77个T细胞潜在结合位点进行筛选,在健康个体的血液中鉴定出6个限制于人白细胞抗原(HLA)-A *0201的T细胞表位。值得一提的是,研究还发现特异性结合轮状病毒VP3蛋白的T细胞具有独特的表型,并在肠道上皮中大量存在。轮状病毒相关B细胞研究中,Nair, N.等人在轮状病毒上标记金属离子,进而研究在肠道中特异性结合在轮状病毒VP6结构性蛋白的B细胞亚群特征,揭示肠道B细胞组成异质性及其与肠道分泌细胞之间的关系。这些研究揭示出轮状病毒感染后抗原呈递及免疫反应特征,对于今后轮状病毒治疗及疫苗研发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line-height: 1.75em " HBV相关研究涉及到感染进程及临床治疗两个方向。利用上述质谱流式和多肽-MHC四聚体技术的结合,Cheng, Y.等人对不同阶段HBV患者体内T细胞进行HBV基因组中HLA-A*1101限制性484种T细胞潜在结合位点进行了筛选,最终发现特异性结合HBV(pol387)和HBV(core169)表位的T细胞随着疾病发展呈现出明显分化和异质性。根据这些T细胞表型变化,作者绘制出HBV疾病进展图谱。如此深入的研究对于今后HBV感染阶段分型及治疗策略有很好的指导意义。临床治疗方面,Rivino, L.等人利用质谱流式探索HBV感染后NUC治疗停止治疗判定标准。发现患者体内是否存在功能性HBV-特异性T细胞亚群可作为慢性HBV患者停药的潜在生物标志物。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引起的慢性炎症增加了肝细胞癌(HCC)的风险。但是,关于HBV相关HCC的免疫状况及其对有效癌症免疫疗法设计的影响知之甚少。Lim, C. J.等人利用免疫组化和质谱流式技术,对HBV相关的HCC和非病毒相关的HCC的免疫微环境进行了细致研究,找到HBV相关HCC的独特免疫亚群,结合患者预后信息,作者发现Treg与HCC的预后不良相关,而Trm与HCC的预后良好相关。这种深入的研究对今后HCC的治疗和免疫疗法的适当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line-height: 1.75em " HCV感染全球数以百万计的人,是肝硬化和肝细胞癌的主要原因。而针对丙型肝炎病毒(HCV)的保护性疫苗仍未满足临床需求。已有成果利用质谱流式对新研发HCV疫苗疗效进行评价,单次实验可分析更多的免疫亚群反应。Doyle, E. H.等人用质谱流式对HCV感染后肝脏中的pDC功能进行分析,发现pDC是肝脏中唯一的单个核细胞,依旧具备多功能性,可大量分泌IFNα等多种细胞因子。可在今后治疗方案改善中作为潜在靶标。这些研究对于临床均具有重要的应用和指导意义。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2em line-height: 1.75em "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strong 人乳头瘤病毒(HPV) /strong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line-height: 1.75em " HPV感染会引发的宫颈癌和口咽鳞状细胞癌。质谱流式对两种肿瘤免疫微环境的研究发现。虽然是同一种病毒感染,但是由于组织类型的不同,其免疫微环境呈现出很大的差异性。这说明组织类型会显著影响肿瘤中的免疫渗透概况。这对治疗方案的调整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line-height: 1.75em " 口咽鳞状细胞癌的可分为HPV阴性和HPV阳性。质谱流式对这两种类型患者的综合免疫亚群分析结合临床情况,发现患者肿瘤内存在I型HPV16特异性T细胞会提升其整体生存率,缩小肿瘤大小,减少淋巴结转移。并且会改变肿瘤微环境,使其呈现出响应标准治疗的特征。这些发现说明在口咽鳞状细胞癌中引入HPV16特异性T细胞会提升治疗效果。对临床治疗具有很大的启发。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2em line-height: 1.75em "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strong 小结 /strong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line-height: 1.75em " 本文对质谱流式在消化道相关病毒和人乳头瘤病毒方向的文献进行汇总,所列文献涉及到的应用方向如下:1、病毒感染T细胞识别表位筛选,2、疫苗评估,3、确定疾病分型标准,发现biomarker的研究。在这些应用方向,质谱流式的单细胞多通道检测有其不可替代的优势。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line-height: 1.75em " 2013年开始兴起的技术——质谱流式与多肽-MHC四聚体技术相结合——在近两年呈现出越来越多的高水平成果。得益于质谱流式的单细胞多通道检测,利用该技术在筛选T细胞表位的同时,还可以对抗原特异的T细胞进行多参数的表型和功能分析;一次得到更多更准确的病毒特异性T细胞及抗原呈递信息,这对疫苗的研发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line-height: 1.75em " 疫苗研发和效价评估方面。疫苗注射后所引起的免疫反应也是全方面的。能够评估的免疫亚群越全面,对于效价的评估越准确。质谱流式在这方面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从最开始的抗原表位筛查到注射疫苗后免疫反应的评估,质谱流式都可以大大提升覆盖度,使得研究更加快速,结果更加准确。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line-height: 1.75em " 综上,质谱流式在:1、病毒感染T细胞识别表位筛选,2、疫苗评估,3、确定疾病分型标准,发现biomarker的研究领域都有着传统流式无法比拟的优势,可助力研究人员在单次实验中拿到更多的信息,对免疫系统进行更加综合全面系统的评估。 /p p br/ /p
  • 吸烟对消化道的影响
    对消化道的影响 吸烟可引起胃酸分泌增加,一般比不吸烟者增加91.5%,并能抑制胰腺分泌碳酸氢钠,致使十二指肠酸负荷增加,诱发溃疡。烟草中烟碱可使幽门括约肌张力降低,使胆汁易于返流,从而削弱胃、十二指肠粘膜的防御因子,促使慢性炎症及溃疡发生,并使原有溃疡延迟愈合。此外,吸烟可降低食管下括约肌的张力,易造成返流性食管炎。ELISA试剂盒 吸烟对妇女的危害更甚于男性,吸烟妇女可引起月经紊乱、受孕困难、宫外孕、雌激素低下、骨质疏松以及更年期提前。孕妇吸烟易引起自发性流产、胎儿发育迟缓和新生儿低体重。其他如早产、死产、胎盘早期剥离、前置胎盘等均可能与吸烟有关。妊娠期吸烟可增加胎儿出生前后的死亡率和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生率。以上这些危害是由于烟雾中的一氧化碳等有害物质进入胎儿血液,形成碳氧血红蛋白,造成缺氧;同时尼古丁又使血管收缩,减少了胎儿的血供及营养供应,从而影响胎儿的正常生长发育。女性90%的肺癌、75%的COPD和25%的冠心病都与吸烟有关。吸烟妇女死于乳腺癌的比率比不吸烟妇女高25%。已经证明,尼古丁有降低性激素分泌和杀伤精子的作用,使精子数量减少,形态异常和活力下降,以致受孕机会减少。吸烟还可造成睾丸功能的损伤、男子性功能减退和性功能障碍,导致男性不育症。吸烟可引起烟草性弱视,老年人吸烟可引起黄斑变性,这可能是由于动脉硬化和血小板聚集率增加,促使局部缺氧所致。最近,美国一项研究发现,在强烈噪声中吸烟,会造成永久性听力衰退,甚至耳聋。ELISA试剂盒英文名称 Homo sapiens (Human) 膜联蛋白A10(ANXA10)检测试剂盒(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 规格: 48T/96T英文名称 Homo sapiens (Human) 膜联蛋白A1(ANXA1)检测试剂盒(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 规格: 48T/96T英文名称 Mus musculus (Mouse) 膜联蛋白A1(ANXA1)检测试剂盒(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 规格: 48T/96T英文名称 Homo sapiens (Human) 膜辅蛋白(MCP)检测试剂盒(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 规格: 48T/96T英文名称 Homo sapiens (Human) 免疫抑制酸性蛋白(IAP)检测试剂盒(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 规格: 48T/96T英文名称 Homo sapiens (Human) 免疫缺陷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蛋白家族成员2(WASF2)检测试剂盒(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 规格: 48T/96TELISA试剂盒英文名称 Homo sapiens (Human) 免疫缺陷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蛋白(WASP)检测试剂盒(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 规格: 48T/96T英文名称 Homo sapiens (Human) 免疫球蛋白重链(IGH)检测试剂盒(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 规格: 48T/96T英文名称 Homo sapiens (Human) 免疫球蛋白样EGF样域酪氨酸激酶1(Tie1)检测试剂盒(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 规格: 48T/96T英文名称 Rattus norvegicus (Rat) 免疫球蛋白样EGF样域酪氨酸激酶1(Tie1)检测试剂盒(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 规格: 48T/96T
  • 研究发现贝类癌症可传染
    p   一种类似白血病的疾病——散播性瘤样病变,可以在多种双壳类软体动物中发生种内传染,当中包括贻贝和蛤类等,而且也可能在不同的双壳类软体动物之间发生种间传染。这些日前发表在《自然》的研究结果显示,传染性癌症在海洋双壳类中非常广泛。 /p p   虽然大多数的癌症都会停留在它们最初发生的生物个体中,但在袋獾、狗和软体蛤当中已经记录了癌症细胞从一个生物个体传染到另一个生物个体的的孤立事件。 /p p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Stephen Goff研究团队收集了加拿大、西班牙多地的贻贝(油黑壳菜蛤)、蚶(食用鸟蛤)与一种拉丁学名为Polititapes aureus的蛤,并且检测了它们是否含有瘤样病变。通过对癌症组织和宿主组织的遗传分析,研究者发现有些双壳类软体动物体内的癌细胞并非来自宿主本体,而可能来自于一个单一的克隆起源。 /p p   具体而言,研究人员发现这3个物种体内的瘤样病变都来自于传染性的癌症谱系。然而,从Polititapes aureus这种蛤的癌细胞中提取的遗传物质和这个物种毫无遗传匹配,意味着这里的癌细胞起源自一个完全不同的物种——皱纹浅蜊。 /p p   这些结果表明,一个物种个体之间的癌症传染可能比之前认为的更加普遍,这种传染甚至可以跨越物种间的边界,研究者指出,这些传染性癌症显示了肿瘤适应、生存和传播的非凡能力。 /p p   在一篇相关的“新闻与观点”文章中,英国剑桥大学Elizabeth Murchison评论道:“虽然癌症传染的机制尚不清楚,这些滤食性无脊椎动物静止的生活状态表明,癌细胞可能在海洋环境中漂浮着,通过受损的消化道或者呼吸道进入宿主。” /p
  • LIFE临床个体化诊断为癌症患者带来福音
    临床个体化诊断为癌症患者带来福音——Life Tech赞助医学基因在临床肿瘤和病理的转化应用学习班 为推广肿瘤基因测序的临床应用,指导肿瘤患者的靶向用药,实现肿瘤治疗个体化,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与江苏省中西医结合临床肿瘤研究中心TCOM在10月26日到28日期间于南京举办了《医学基因在临床肿瘤和病理的转化应用学习/实验班》和《消化道肿瘤中西医结合诊治与应用基础间就高级研修班》。此次会议特邀会议特邀请了卫生部有关领导和国内著名肿瘤、病理和分子生物学专家莅临讲学和技术试验,目的在于促进江苏省肿瘤基因测序的临床应用,希望这一技术的推广能够为广大肿瘤患者带来更细致的个体化诊断,以带来生存获益。Life Technologies作为此次学习班的唯一协作企业,为会议带来了基因测序方面的最新资讯和产品展示。 肿瘤已经成为当今人类健康的最大威胁之一,寻求更有效更合理的治疗方案成为摆在所有临床医师面前的一个难题。肿瘤分子诊断的出现是继癌症影像诊断、病理诊断之后又一次质的飞跃,通过分子诊断技术,临床医师可进一步了解每个患者癌细胞所携带的基因信息,并据此提供针对患者个体情况的特定治疗。此次会议召集了江苏省内的病理科专家与学者,共同展开对分子基因测序在临床应用的学习和探讨。 会上,大会名誉主委、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江苏省中医院院长刘沈林和大会执行主委、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三级分子生物室主任赖仁胜教授分别就肠道肿瘤的中医治疗策略及临床基因检测实践的主题进行了演讲。此外,来自Life Technologies市场部的工作人员也为在做的病理学专家带来了关于Life Technologies旗下品牌NGS and the clinical app和qPCR-CE and the clinical app的简短报告。 在过去数十年中,癌症带来的危害已经成为整个人类社会的担忧和恐惧。Life Technologies将会通过越来越多地与临床工作者进行合作,将前沿科技与临床实践相结合,通过进一步地推动癌症的临床诊断技术,为抗击癌症的事业而努力! 来自江苏省内的各位病理专家在会上大会执行主委,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三级分子生物室主任赖仁胜在会上讲话
  • “现货型”CAR-NK疗法有望攻克癌症之王,今年将开始临床试验
    胰腺癌(Pancreatic Cancer),是一种恶性程度很高,诊断和治疗都很困难的消化道恶性肿瘤。近年来,胰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明显上升,胰腺癌早期的确诊率不高,发现时往往已是晚期,此时癌细胞已经扩散,一些化疗药物虽然有效,但通常会产生耐药性,癌症免疫疗法也难以发挥作用。胰腺癌的5年生存率不足10%,是预后最差的恶性肿瘤,因此也被称为“癌中之王”。据WHO最新数据,胰腺癌是2020年中国发病人数第7的癌症(2020年预计新增12万),死亡人数第6的癌症(2020年预计死亡12万)。近日,世界顶尖癌症研究和治疗机构希望之城国家医学中心和细胞疗法创新公司CytoImmune Therapeutics合作在胃肠病学顶级期刊 Gastroenterology 发表了题为:Off-the-shelf PSCA-directed 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natural killer cell therapy to treat pancreatic cancer的临床前研究论文。该研究开发的脐带血来源的工程化CAR-NK细胞疗法(PSCA-CAR_s15-NK)在人类转移性胰腺癌小鼠模型中效果显著,在小鼠体内持续存活超过90天,显著延长其寿命,且未显示出治疗相关毒性,这项临床前研究支持该疗法在今年进入人体临床试验。大约60%-80%的胰腺癌高表达前列腺干细胞抗原(PSCA),因此研究团队选择了构建PSCA-CAR,此外还敲入了分泌性IL-15,维持NK细胞的存活。该研究中使用的CAR-NK细胞经过了冷冻和解冻的过程,表明了这种同种异体CAR-NK疗法可作为一种新型“现货型”细胞疗法。研究团队认为这种CAR-NK疗法对胰腺癌治疗充满希望,原因有两个:首先,该疗法基于精准医学方法,靶向胰腺癌患者的特殊靶点——PSCA;这是一种免疫疗法,使用工程化的人类自然杀伤细胞,被改造为专门攻击癌细胞。此外,除了胰腺癌,胃癌和前列腺癌等实体肿瘤同样高表达前列腺干细胞抗原(PSCA),因此,这款CAR-NK细胞疗法同样对胃癌和前列腺癌充满希望。Michael Caligiuri(左),Yu jianhua(右)该研究由 Yu jianhua 教授和 Michael Caligiuri 教授领导完成,Yu 教授是希望之城国家医疗中心T 细胞免疫治疗中心NK细胞生物学研究项目创始主任,在NK细胞生物学、CAR-NK、CAR-T、溶瘤病毒、双抗等领域做出了许多重要突破。Michael Caligiuri 教授则是希望之城国家医疗中心院长,美国癌症学会(AACR)前主席,世界著名医学家,因在NK细胞领域的突破性发现而当选美国国家医学院院士,他的研究为CAR-NK细胞疗法进入临床铺平了道路,目前已累计有超过1000名癌症患者接受了 Michael Caligiuri 设计的或共同设计的NK细胞治疗。CytoImmune Therapeutics 正在开发一个NK细胞治疗平台,旨在克服当前工程化NK细胞疗法的局限性。通过脐带血获取大量的NK细胞,然后通过添加CAR来有效识别特定肿瘤靶点,并通过敲入分泌性IL-15来提高CAR-NK细胞在体内的持久性。更重要的是,这种工程化CAR-NK能够进行冷冻、储存和运输,而不影响治疗效果,这样就实现了“现货型”细胞疗法,从而大大降低细胞疗法的成本。CytoImmune Therapeutics 的技术来自于 Michael Caligiuri 教授和 Yu jianhua 教授,他们二人也是该公司的联合创始人。参考资料:https://www.gastrojournal.org/article/S0016-5085(22)00001-4/fulltexthttps://www.cytoimmune.com/technology/https://www.businesswire.com/news/home/20220118005366/en/
  • 我们如何让癌症接近“治愈”?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0em "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strong 癌症为什么无法治愈? /strong /span br/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strong 1癌症都是“内源性疾病” /strong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癌细胞是病人身体的一部分。 对待“外源性疾病”,比如细菌感染,我们有抗生素。抗生素为啥好用,因为它只对细菌有毒性,而对人体细胞没有作用,因此抗生素可以用到很高浓度,让所有细菌死光光,而病人全身而退。 /span br/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搞定癌症就没那么简单了,癌细胞虽然是变坏了人体细胞,但仍然是人体细胞。所以要搞定他们,几乎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勾当,这就是大家常听到的 “副作用”。比如传统化疗药物能够杀死快速生长的细胞,对癌细胞当然很有用,但是可惜,我们身体中有很多正常细胞也是在快速生长的,比如头皮下的毛囊细胞。毛囊细胞对头发生长至关重要,化疗药物杀死癌细胞的同时,也杀死了毛囊细胞,这是为啥化疗的病人头发都会掉光。负责造血和维持免疫系统的造血干细胞也会被杀死,因此化疗病人的免疫系统会非常弱,极容易感染。消化道上皮细胞也会被杀死,于是病人严重拉肚子,没有食欲,等等等等。 /span br/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这样严重的副作用,让医生只能在治好癌症和维持病人基本生命之间不断权衡,甚至 “妥协”。所以化疗的药物浓度都必须严格控制,而且不能一直使用,必须一个疗程一个疗程来。如果化疗药物也能像抗生素一样大剂量持续使用,癌症早就被治好了。 /span br/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trong span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2癌症的异质性 /span /strong br/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世界上没有完全一样的两片树叶,世界上也没有两个完全一样的癌症。 /span br/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比如肺癌,这是在中国癌症中新任第一杀手,30年来发病率增加465%。中国现在每年近60万肺癌病人,美国也有16万。常有人问我:美国有什么新的治肺癌的药么?我说:有是有,但是只对很小一部分病人有用。比如诺华抗肺癌药Ceritinib,它对1%左右的肺癌有很好的效果。但为啥我们研究了这么久的新药只对1%的病人有效呢? /span br/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肺癌简单按照病理学分类,分为小细胞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那是不是肺癌就这两种呢?不是的。我们知道,癌症是由于基因突变造成的,而每一个癌症里的突变基因数目不止一个,千差万别。最近一项系统性基因测序研究表明,肺癌病人平均每人突变数目接近5千个!这么多的变量随机组合,导致每个病人都有点不同。中国这60多万肺癌病人,其实更像60万种不同的疾病。此外,张三和李四都得了肺癌,但是他们肺癌存在很大的差异。这些差别的结果是,A 药对张三有用,张三一吃就好,但对李四则完全无用。因此,制药公司新开发的药,即使是灵丹妙药,也不可能治好所有的肺癌病人。 /span br/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因为癌症的多样性,导致要攻克所有的癌症,即使不是遥遥无期,也是任重道远。 /span br/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trong span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3癌症的不断进化 /span /strong br/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这点是癌症和艾滋病共有的,让大家头疼的地方。 也是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攻克癌症和艾滋病的根本原因。大家可能都听说过超级细菌。在抗生素出现之前,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是致命的,比如败血症。但是青霉素出现以后,金黄色葡萄球菌就怂掉了。但是生物的进化无比神奇,由于我们滥用青霉素,在它杀死了99.999999%的细菌时,一个或者两个细菌突然进化出了抗药性,他们不再怕青霉素。于是人类又发明了别的抗生素,比如万古霉素。但是现在已经出现了同时抗青霉素和万古霉素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这就是超级细菌。 /span br/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生物进化是一把是双刃剑。自然赐予我们这种能力,让我们适应不同的环境,但是癌细胞不仅保留了基本进化能力,而且更强,针对我们给它的药物,癌细胞不断变化,想方设法躲避药物的作用。 Ceritinib在临床试验的时候,就发现有很多癌细胞在治疗几个月以后就丢弃了突变的ALK基因,而产生新的突变来帮助癌症生长,这么快的进化速度,总是让我感叹自然界面前人类的渺小。 /span br/ /p p style=" text-indent: 0em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span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color: rgb(0, 112, 192) " 我们如何让癌症接近“治愈”? /span /strong br/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虽然目前还无法保证癌症能否痊愈,但医生确实在发现和治疗某些癌症方面取得了更大的成功。甚至一些人逐渐开始提出“治愈”癌症的说法。 /span br/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治愈是一个医学概念,我们一般所说的治愈,是指临床治愈。对于癌症来说,就是患者得了某种癌症,经过治疗之后体内检测不到癌细胞,之后癌症也没有复发,他没有因为这种癌症而死去。 /span br/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这就包括了两个方面: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第一,治疗之后检测不到癌细胞,用医学术语来说,叫做“完全缓解”;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第二,完全缓解之后没有再复发。因为癌细胞非常狡猾,治疗后一部分患者体内可能会有一些癌细胞潜伏下来躲过检测,在治疗停止之后卷土重来。 /span br/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癌细胞卷土重来的时间都在5年以内,所以临床上常用“5年生存率”来衡量某种癌症的治愈概率。所谓5年生存率,并不是说患者治疗之后只能活5年,而是说治疗5年之后,还有百分之多少的患者活着。5年生存率越高,治愈这种癌症的概率就越大。治疗5年之后,如果依然没有复发,那么对于大多数患者来说,就可以认为达到了临床治愈。 /span br/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那么我们究竟该怎样做才能让癌症接近“治愈”呢? /span br/ /p p br/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strong 1早期发现,大部分癌症都可以治愈 /strong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早期癌症,就是没有检测到转移的癌症。对于适合手术的肿瘤,此时只要能手术切除原发灶(就是初长出癌细胞的地方),就有可能将癌细胞全部铲除。但某些情况下这样还不够。常需要在手术之前或之后,配合化疗、放疗、靶向治疗或内分泌治疗等,以进一步消灭癌细胞。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很多早期癌症都可以通过这种方法治愈,比如早期的: span style=" text-indent: 2em " 乳腺癌、 /span span style=" text-indent: 2em " 肺癌、 /span span style=" text-indent: 2em " 结肠癌、 /span span style=" text-indent: 2em " 胃癌、 /span span style=" text-indent: 2em " 前列腺癌 /span span style=" text-indent: 0em " /span span style=" text-indent: 0em " 等等,而且发现越早,发生转移的概率就越小,治疗效果就越好。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strong 2有些癌症可以被“治愈”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1)前列腺癌---5年生存率约为99%! /span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trong span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为什么治愈率高? /span /strong br/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很多前列腺肿瘤生长比较缓慢或完全停止生长。如果出现这种情况,肿瘤并不会构成威胁也不需要进行治疗。很多患有前列腺癌的男性可以正常生存很多年,甚至死亡通常也是由于其它原因而非前列腺癌。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trong span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什么情况下不容易治愈? /span /strong br/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当癌细胞扩散(亦称作癌症转移)时,治疗难度会大大提高。一小部分前列腺癌会迅速发生远处转移,这种情况下,大约只有29%的患者确诊后还能生存5年。不过,值得庆幸的是,大多数前列腺癌通常在转移前就会被医生诊断出来。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trong span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筛查有用吗? /span /strong br/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目前主要有两种方法能够筛查前列腺癌。一种是直肠指检,即医生用戴着指套的手指伸入直肠进行检查。另一种是一项名为PSA(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检测的血液检测,这种检测可测量人体内的某项蛋白水平,其通常在前列腺癌患者中比较高。除前列腺癌外,某些原因也可能导致PSA升高,因此,有些医疗机构并不建议患癌风险一般的人进行psa检测。如果您想了解自己是否需要检测,建议咨询相关医生。当出现类似小便困难或尿血等问题时,务必第一时间告知医生。这些有可能是癌症或其它前列腺问题表现出来的相应症状。 /p p br/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2)甲状腺癌----5年生存率大约为98%!(取决于不同的组织类型) /span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trong span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为什么治愈率高? /span /strong br/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甲状腺是一种呈蝴蝶状的腺体,位于人体颈部,可分泌机体所需激素,有消耗热量和控制心跳等作用。甲状腺癌最常见的类型是甲状腺乳头状癌,这种类型生长缓慢,即使肿瘤很大或已开始转移至临近组织,医生还是可以通过手术切除甲状腺来治疗甚至治愈该疾病。术后,患者服用相关药物以替代甲状腺分泌的激素即可。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如今,医生可以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早诊断出甲状腺癌,这也是甲状腺癌更容易治愈的原因。 /span br/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trong span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什么情况下不容易治愈? /span /strong br/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有一种甲状腺未分化癌的5年生存率只有7%,但是这种类型非常罕见。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trong span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筛查有用吗? /span /strong br/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目前没有值得推荐的筛查方式。大多数人发现自己(或医生检查发现)颈部有肿块或肿胀时才知道自己患了肿瘤。医生有时是在病人由于其他原因做超声检查时才发现问题。如果你察觉颈部有肿块或出现类似呼吸困难或吞咽困难等症状,请务必告知医生。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color: rgb(0, 112, 192) " (3)睾丸癌---5年生存率大约为95.1%! /span br/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trong span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为什么治愈率高? /span /strong br/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在癌症早期(肿瘤还未转移至身体其他部位),医生可以通过手术切除患肿瘤的一侧或双侧睾丸达到治愈癌症的目的。若患者只切除一侧睾丸,另一侧通常还是可以产生足够的激素而不影响患者的性生活和生育能力。对于晚期癌症患者,手术联合放疗或化疗通常有很好的疗效。有时还会使用干细胞移植。上世纪70年代引进的化疗药物顺铂,由于能显著提高晚期睾丸癌患者的生存率,广受医生好评。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trong span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什么情况下不容易治愈? /span /strong br/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即使是晚期睾丸癌,也有疗效比较好的治疗方法。这类肿瘤的5年生存率为73%,对于晚期癌症来说还是比较高的。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trong span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筛查有用吗? /span /strong br/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目前没有针对睾丸癌的筛查方式。男性感觉睾丸有肿块或一侧睾丸比另一侧大时,应尽快咨询医生,这些可能是肿瘤的早期症状。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color: rgb(0, 112, 192) " (4)黑色素瘤---5年生存率约为91.7%! /span br/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trong span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为什么治愈率高? /span /strong br/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患者通常在早期就可以通过肉眼辨认出黑色素瘤。如果它还没有转移至皮肤以外的部位,医生可以手术切除并治愈黑色素瘤。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trong span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什么情况下不容易治愈? /span /strong br/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如果没有尽早发现,黑色素瘤便会和其他皮肤癌一样转移至身体其他部位。一旦肿瘤转移至皮肤以外,治疗就会更加困难。在那些已发生黑色素瘤远处转移的患者中,只有15%-20%的患者确诊后还可以生存5年以上。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trong span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筛查有用吗? /span /strong br/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有用。大家可以检查自己的皮肤是否有大片、深色、形状奇怪或凸起的斑点,尤其要检查背部、头皮、阴囊以及脚趾之间的皮肤。这些地方的黑色素瘤很难被发觉,一旦注意到有任何变化,请立即咨询医生。医生会告诉你这些斑点是否异常。如果你患黑素瘤的风险比较大,比如你曾经患过黑色素瘤或有相关家族史,可以找皮肤科医生进行常规筛查。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color: rgb(0, 112, 192) " (5)早期乳腺癌----早期(0期和1期)5年生存率:99%-100%! /span br/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trong span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为什么治愈率高? /span /strong br/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现代医学在治疗乳腺癌方面已经取得了巨大进展。当今的医生已经非常了解如何筛查和治疗乳腺癌。公众对乳腺癌的认知也较以往更高。例如,大家现在都知道乳腺癌其实并不是一种疾病,有多种不同的类型。研究人员也针对各种乳腺癌类型研发出了很多不同的药物。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trong span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什么情况下不容易治愈? /span /strong br/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早期乳腺癌比转移性乳腺癌更容易治愈。此外,某些类型的乳腺癌也更容易治疗。例如,有一种乳腺癌为“雌激素受体阳性”,这类乳腺癌可以获益于降低雌激素水平的药物。而另一种“三阴性乳腺癌”的侵袭性更高,无法从靶向药中获益。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trong span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筛查有用吗? /span /strong br/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有用。研究表明进行定期的乳腺X线检查有助于延长寿命,但各医学组织对什么时候开始常规检查有不同的标准。部分建议乳腺癌风险一般的人自50岁起每年进行一次筛查。美国癌症协会则建议女性自45岁起就应该每年进行一次乳腺X光检查,另外对于40-45岁的女性如有需要也可以选择每年筛查一次。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部分肿瘤可能通过放化疗治愈,部分肿瘤如血液肿瘤(白血病、淋巴瘤),以及鼻咽癌等天生对放化疗非常敏感,因此不论处于早期还是晚期,这些癌症一般都不采用手术,而是直接放化疗,也会根据病情配合靶向治疗。 /span br/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另外,恶性生殖细胞肿瘤、很多儿童恶性肿瘤等,也有治愈或长期生存的机会。 /span br/ /p p style=" text-align: left text-indent: 2em " strong 3很多晚期癌症患者也能长期生存 /strong /p p span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虽然有些癌症晚期确实不能治愈,但也能长期生存。比如,有的癌症晚期比如乳腺癌晚期,通过综合治疗,可能实现带瘤较长期生存,有的可以生存七八年甚至更长: /span br/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52岁创新工场总裁李开复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2013年,52岁的创新工场董事长李开复对外宣布,自己得了第四期淋巴癌,不得不放下热爱的工作接受治疗。然而,在2015年6月30日,李开复发微博称,“最近两次检查都看不到肿瘤了”,自己已经完全康复,肿瘤消失。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为此,李开复在自己的微博上写了一篇感悟:“患上癌症后如何抗癌?我的抗癌心得”。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11/uepic/7cfcc5f8-36fd-4c62-bf78-b62ef0090cd7.jpg" title=" 1.png" alt=" 1.png" /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台湾大学教授韩柏柽 /span br/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2008年时,韩柏柽发现20公分的肝癌,开了2次刀、化疗、放射线治疗及标靶治疗,一样都没少。身为癌存者,他彻底改变生活,以蔬食起点,每天起床自制蔬果汁随时喝,喝温柠檬水增加新陈代谢,多运动促进深层排汗,深呼吸增加副交感神经活性,还透过经络拍打、针灸、拔罐等传统中医手法来增加气血循环,如今已顺利度过八年,并且感觉身体越来越好,精神越来越好。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11/uepic/1c7b7878-a3c3-435b-bdc1-9844e9dd6d2b.jpg" title=" 2.jpg" alt=" 2.jpg" width=" 486" height=" 324" style=" width: 486px height: 324px " /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细细研究抗癌成功的人,都有着神奇的共同点!--癌症不仅需要正规的治疗,同时也需要患者自疗!那么癌症患者究竟该如何自疗,掌握自己的命运呢? /span br/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彻底改变生活方式 /span br/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癌症的发生与生活方式有密切的关系,吸烟、酗酒、晚睡熬夜、爱吃肉、不爱运动等,都在慢性伤害细胞。生病后,继续这些不良习惯还会加重细胞的负担,因此为了健康,需要彻底改变生活方式。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对于已经保持了数十年的生活习惯,猛然改变可能会有难度,最好和家人、朋友一起,互相监督,共同改变。 br/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trong span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1、睡眠比什么都重要,睡眠是增强免疫力最好的方法! /span /strong br/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大病之后,为了补偿身体的亏损,需要给身体的第一项承诺与改变,就是好好睡觉。许多研究也指出,睡眠是增强免疫力最好的方法,充足的睡眠对预防或限制肿瘤生长有广泛作用。最佳的睡眠时间是每天晚上十点以后,理想睡眠长度是七小时到八小时。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帮助睡眠的方法有很多,往往也因人而异,和身体的抵抗力相关。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五个优质睡眠诀窍: /span br/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1. 睡前不要安排费时费力的工作。 br/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2. 设定一个停止工作的时间,睡前加班,远不如第二天早起再做效率高。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3. 记录每天睡觉和起床的时间,养成健康的睡眠习惯。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4. 不要因为失眠而感到压力大,放松最好。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5. 睡眠的质量比时间更加重要,让自己处于舒适的状态。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trong span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2、饮食要均衡,好吃的不健康,健康的不好吃! /span /strong br/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健康饮食的目的是健康,还要配合良好的睡眠习惯和运动,同时也要注意食物的来源,除非确知是无农药的有机蔬菜,否则要避免生食。 br/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饮食原则大抵着重三大类食物的质量均衡: /span br/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1. 多吃蔬果、全谷类、海产品、低脂或无脂食品,以及豆类、坚果等;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2. 少吃红肉和加工过的肉类;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3. 糖是公认对身体不好的食品,也是癌细胞最爱的养分,少摄取油炸类食物、甜食和含糖饮料; /p p br/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strong 3、运动无比重要,有氧运动是促进癌细胞凋亡的良方!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李开复在微博中说:我从前不但不运动,而且还嘲笑朋友运动养生。我的朋友潘石屹在微博上说:“美国科学家通过对几万人、多年的观察研究发现:‘跑步的人比不跑步的人多活七年。’”我就调侃他:“会不会这多出的七年都在跑步? ” br/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事实上,很多癌症患者在患癌前都是不爱运动的,然而,不管中医、西医还是自然疗法医生都告诉我们,运动无比重要。有氧运动不仅可以促进脂肪燃烧而达到减肥的效果,还能促进癌细胞凋亡,也是活化自然杀手细胞的良方。 /span br/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患癌后,尽量不开车,尽量多走路;要去较远地方时才搭地铁或出租车,增加走路的机会。 /span br/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养成运动习惯之后,才体会到运动的好处真是冷暖自知,不管怎么说都没法跟旁人分享,只有自己最清楚。合适的运动可以促进心血管弹性、增强心肺功能,还可以刺激大脑分泌多巴胺,让人心情愉快。医生建议除了走路,还可以常走上下坡,达到至少十分钟的剧烈心跳,等到快喘不过气来,再放松慢慢走。跑步当然也可以。甚至你可以像韩柏柽教授一样自创旋转功,只要你觉得适用。总之身体动起来了,生命的活水也跟着动起来了。建议你也一起来体验这美好的感觉。 /span br/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运动方式推荐: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1. 每周爬山两到三次,爬山时至少做到一半时间头脑放空。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2. 做瑜伽或甩手功:两到三次。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3. 能走路就走路。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4. 做些有趣的运动。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5. 每周两次按摩,让经脉血液疏通。 /p p br/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好心态是激发自疗的良药!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身体患癌并不可怕,最可怕的是思想上患癌。随着医学的发展,许多癌症已经不是绝对的不治之症。无数的案例表明,积极的精神状态能提高患者的免疫力,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心理暗示具有强大的力量。 /span br/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一名知名的美国医生对每位病人都会说一句话:“这个病能不能治好,最重要的因素是你要相信它能治好。” /span br/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相信是一种强有力的能量,它并不是让病人抱有虚假的希望,而是勇敢、乐观地面对现实。作为医生和周围人,一定要给癌症病人积极的心理暗示。 /span br/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让我用从容的心,去接受不可改变的事;让我用勇气,去改变可以改变的事;让我用智慧,去分清这两者。” /span br/ /p
  • 很多癌症是自找的!专家30年总结出6句话
    p   说到癌症,每个人都害怕,可是很多癌症其实都是我们自找的! /p p   中日友好医院中西医结合肿瘤内科首席专家李佩文教授,从事肿瘤临床工作30多年,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他讲过很多金玉良言。 /p p   汇总了他在《健康时报》上的专栏文章和讲座,希望给所有想防癌的人一些启示。 /p p    strong 1、我们把癌症送到了家 /strong /p p   全国现在很多地方全都铺上了柏油路,柏油、沥青这些东西,经过太阳一照,释放出来的气体是很强烈的致癌物质,这都是已经公认的了。 /p p   我去河北省一个地方给人看病时,县里的领导对我说,告诉你个好消息,我们把柏油路修到了每一家的大门口。我听了,直接告诉他,你把致癌物质送到了千家万户。 /p p   现在城市里的汽车这么多,每天排放了大量的尾气,高楼大厦林立,空间很少,如果上面再有个盖子,我们就生活在烟囱里了。 /p p   我有一个笔记本,上面记载的是从1984年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建立之后至今医院里所有的得癌症的医务人员,现在都快记满了,而且一年比一年多,年龄越来越年轻。 /p p   我觉得,这就和医院的环境有关系,东南西北都是大马路,汽车都在那里堵着,排放了大量的尾气,这种环境下就更需防范。 /p p    strong 2、很多老人的癌症是“省”出来的 /strong /p p   现在没有干净而又纯的东西,可并不是每个人都得肿瘤,所以别害怕。魔高一尺,道高一丈,要坚信咱们体内有很大的解毒的防癌功能!学点防癌的饮食调理,适当注意就可以防癌。 /p p   老头老太太大部分都是从旧社会过来的,买菜常是哪个便宜买哪个,那不行,尽量多花点钱买新鲜的。新鲜蔬菜、水果中含有维生素C有阻断的作用。多吃新鲜的绿菜,多吃水果,就可以在胃里阻断致癌物质亚硝酸胺的形成。 /p p   吃不了就倒掉,不要放冰箱里面第二天、第三天再吃,再吃亚硝酸盐就该多了。现在的年轻人心肠都比较“狠”,看见爷爷、奶奶、父亲、母亲吃剩菜都给倒了,这是正确的,万一最后得了肿瘤更麻烦。 /p p   还有回家以后看看你们家还有没有花生油,赶紧换玻璃瓶子装起来。别用太阳晒,有好的油要及时吃,别污染了以后再吃。霉变的粮油中常含有黄曲霉素污染,这个跟肝癌关系很大。现在没有什么很好的办法能把黄曲霉素去掉。 /p p    strong 3、很多人最终是被自己打倒的 /strong /p p   我当医生这么多年,癌症病人见得太多了,没几个好的,完全好的太少了。体质差,生活方式不健康,慢慢的就容易得癌症。 /p p   陕西省扶风法门寺《二十个最》称:“人生最大的敌人是自我。”日常生活中有,求医看病中也有。现在很多人们处在紧张和恐慌中生活,身体很受影响。 /p p   中医古籍《医方考》称:“情志过极,非药可医”,《皇帝内经》称:“百病生于气。” /p p   有个动物实验,同样给两组老鼠注射癌细胞,给一组老鼠旁边放一只猫,另一组老鼠不放。放一只猫在旁边,这些老鼠就紧张,身上的肿瘤明显长得快,就是因为精神紧张容易造成内分泌失调,各方面的生理过程就都不顺畅。 /p p   人生难免苦难和挫折,生老病死乃自然规律,谁也无法摆脱,有钱难买鬼门关,就看自己是否能正确认识、善待自己。 /p p   精神致病的原因有“自我暗示”的作用,没病可想成有病,如同“杯弓蛇影”,一分病可想成十分病,这叫“自我放大”,不良的精神刺激、自我放大越严重,身体垮得越快,最终是自己打倒了自己,可见自我折磨的人最傻。 /p p   心胸要开阔些,要承认人生多磨难,但世上无难事,思想上能想得开,则没有过不去的独木桥。 /p p    strong 4、防癌吃得粗一点,准没错! /strong /p p   多吃点粗粮很重要,买馒头、买面包,哪个黑买哪个,它含有纤维素。去俄罗斯讲学,俄罗斯人讲,“我们国家领导人换了一代又一代,只有一个不换,我们的黑面包不换。”为什么呢?他们知道麦子连皮碾了以后少得癌症,少得大肠癌。 /p p   我们国家跟俄罗斯不同,我们哪个面粉白就买哪个,这样不好。将来咱们面粉厂得改造,把麸皮那么好的东西都给扔了怎么行?纤维素很重要。粮食太细了就没有纤维素了,跟大肠癌、乳腺癌发生有关。纤维素可刺激肠蠕动,增加大便量,减少毒素浓度,促进肠道细菌酵解,有利于防癌。 /p p   现在使用榨汁机太多,有人榨汁以后把纤维素扔了,光喝汁不行,纤维素很重要,可以防大肠癌,岁数大了得大肠癌的机会会高。所以,吃的东西过细也不好。 /p p   芹菜、粗粮都有好处,黄豆有一定的好处。买馒头的时候,哪个黑要哪个,间断地吃一些棒子面,秋天的时候新玉米下来,大家多吃一些新鲜的玉米面,不要光吃细粮。 /p p    strong 5、吃饭要跟蜗牛一样细嚼慢咽 /strong /p p   在快节奏的社会中,在饮食上学点蜗牛的“缓慢哲学”仍是有益的。 /p p   《千金要方》:“食当熟嚼”,《养生庸言》:“不论粥饭点心,皆宜嚼得极细咽下。”《千金翼方》主张“食无大言”,让吃饭时专心细嚼,以利消化。 /p p   中医学有“脾开窍于口”的说法,提示口腔内食物的充分消化对健脾益胃是十分有益的。年迈之人,牙齿磨损、味觉减退、消化液分泌减少,为弥补消化功能退化的现象,老年人更需要慢吃慢喝,细嚼慢咽,切不可“囫囵吞枣”。 /p p   缓慢咀嚼,耐心品味,对防癌健身也有好处,对此叩齿,可使唾液分泌增加,中医称为“金津玉液”,有益长寿。慢吃可使食物温度下降,不会烫坏食道和口腔黏膜,防止因反复灼伤、增生而恶变。口腔的运动受大脑指挥,反过来又有信号不断刺激大脑,增强大脑皮层的功能。咀嚼运动使面部和口腔、咽部诸多肌肉锻炼,有利于美容。 /p p    strong 6、四种防癌蔬菜要多吃 /strong /p p   蔬菜中所含的诸多维生素都发现与防癌有关,抗癌蔬菜的分类可有以下几种: /p p   1.十字花科植物:这类蔬菜多以其茎、叶食用,如大白菜、小白菜、卷心菜、花菜、油菜等。这类菜含吲哚类衍生物,可诱导多种酶的活性,起到抗癌作用,并且多含微量元素钼和锌。中医认为性味多偏凉,清热解毒作用明显。 /p p   2.根茎类蔬菜:如胡萝卜、萝卜、竹笋、红薯等,有些也属于十字花科植物,但以地下根茎部分食用,多含胡萝卜素等,用以防癌。含纤维多,中医称有利膈宽肠、降逆理气功效。 /p p   3.海藻类植物:如海带、紫菜、昆布等食品。从中可提取多糖类物质,提高免疫功能以防癌,并且含碘量高,维持甲状腺正常功能。中医认为性味多属咸寒,具有软坚散结,消瘿破积功能。 /p p   4.食用菌类:如香菇、草菇、金针菇等以及黑木耳、银耳等,富含多糖类及核糖核酸,促进细胞免疫和干扰素的生成。中医认为多性平、味甘,有补气、化痰作用,常是扶正与祛邪兼而有之。 /p p   心胸开阔些,吃得杂一些,动得多一些,同意的点赞! /p
  • 院士共议:将早期筛查列入防癌国策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3/uepic/8532626e-bdcd-43e9-a33b-0f60e44a849c.jpg" title=" 1.jpg" alt=" 1.jpg"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3/uepic/5e211e0f-7f8c-4f70-895b-53ef887a41b5.jpg" title=" 2.jpg" alt=" 2.jpg" /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编者按: /span /strong /p p   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报告中指出,我国受癌症困扰的家庭以千万计,要实施癌症防治行动,推动预防筛查、早诊早治和科研攻关,着力缓解民生的痛点。 /p p   而国内外的经验早已经证明,采取早期预防、早期筛查、早期治疗等防治措施,对于降低癌症的发病和死亡具有显著效果。 /p p   10年前的3月5日,“在农村妇女中开展妇科疾病定期检查”这16个字被写进了时任总理温家宝作的政府工作报告。随后,“两癌筛查”(乳腺癌与宫颈癌)频繁出现于每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重大公共服务项目、政府服务项目等。 /p p   其实,除了宫颈癌与乳腺癌,以食道癌、胃癌、结直肠癌为代表的消化道肿瘤占所有肿瘤的40%以上,仅胃癌就造成每年50万人死亡。而目前,一些消化道肿瘤已经有了相对成熟的筛查手段和技术方案,也应尽早地纳入国家癌症防治行动计划中。 /p p   为此,《中国科学报》特别邀请医药领域的两院院士围绕“癌症筛查和早诊早治”这一主题,呼吁癌症防控早筛、早诊、早治刻不容缓,以期共同推动国家在相关政策上的制定与执行。 /p p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预防医学会会长王陇德: /span /strong /p p    strong 算一笔恶性肿瘤防治的“经济账” /strong /p p   调查显示,我国全社会发生的恶性肿瘤防治费用,男性占比58%,高于女性。从年龄分布看,恶性肿瘤防治费用主要花在35岁以上人群,尤其是50岁以上迅速增长,在51~55岁组达到峰值。年龄在45~59岁的中年人占总人口不到20%,却消耗恶性肿瘤防治费用的47%,说明恶性肿瘤已对劳动力人群的健康构成严重威胁。从肿瘤防治费用的功能分布来看,96%用于治疗性服务,其中40%用于门诊治疗服务,56%用于住院治疗服务,预防费用的构成极低。 /p p   恶性肿瘤诊疗方面的主要问题是,基层医院因缺乏技术和合格的专业人员,很难及时诊断和发现早期患者 在医疗资源丰富的大医院,治疗的患者多数处于中晚期 用于发现和治疗早期病人的资源很有限。 /p p   国内外医学发展的历史和现实都表明,肿瘤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控制、预防是最根本的对策,是最需要优先考虑的工作重点和效益最高的措施。如果不深入研究和解决好肿瘤防控的资源分配问题,恶性肿瘤对我国居民的危害将很难在短期内得到有效控制。 /p p   世界卫生组织(WHO)总结科学研究结果认为,全球40%的肿瘤是可以预防的。而中国医学科学院的研究表明,中国的肿瘤60%是可以预防的。所以,我国恶性肿瘤防治,应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增加防控投入,并提高投入产出效益,为减轻恶性肿瘤对国民健康与生命的影响作出努力。 /p p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抗癌协会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樊代明: /span /strong /p p    strong 消化道肿瘤早筛势在必行 /strong /p p   肿瘤患者越来越多,医生越来越累。目前,尽管我国有140余所肿瘤专科医院,相关卫生技术人员6.74万人,肿瘤科床位数约20.3万张,但还远远无法满足全国每年约380万新发肿瘤患者的需要,我国的肿瘤防控面临严峻挑战。 /p p   与此同时,美国的癌症总死亡率稳步下降,25年来下降了27%。这得益于其早期诊断、新药研发、防治策略的综合应用。据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监测, 全美的结直肠癌筛查的普及率达到62.4%。 /p p   我国是消化道肿瘤高发国,胃癌、食管癌和结直肠癌每年新发病例约150万例,死亡病例约100万例。事实证明,预防和筛查对降低死亡率具有重要作用。预防能够控制发病率上升势头, 甚至可以降低一些癌症的远期发病率,如胃癌、结直肠癌和宫颈癌,适宜性筛查技术使得诊断普遍提前。鉴于此,应该在全国范围内推行消化道肿瘤筛查,实现消化道肿瘤的早诊早治,预防消化道肿瘤的发生,降低死亡率,减少国家医疗支出。 /p p   肿瘤早期会有一些肿瘤“出芽”,一般只有少数肿瘤细胞组成的“小巢”出现在肿瘤浸润的最深处的前端,它的判定对诊断治疗意义重大,同时也是易被忽视的诊断细节。规范化筛查能够诊断出早期肿瘤,及时制定治疗策略。 /p p   尽管不断涌现新的分子标记物,但几乎没有哪一种特异的分子标记物能识别所有种类的肿瘤,分子标记物的研究仍是亟待突破的研究热点。 /p p   此外,对于个别消化道肿瘤,如胃癌、结肠癌,由于人们对胃肠镜检查的总体依从性不高,要做普遍性的胃肠镜检查难度大。所以建议可以先对一般人群做初步筛选,筛选出高危人群,让这部分人做胃肠镜。而针对于已经有比较成熟筛查技术的肿瘤,我们应当将先进、科学的筛查经验补充到国家规范筛查的标准中。 /p p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研究员孙燕: /span /strong /p p    strong 癌症预防胜于治疗 /strong /p p   癌症是一类多病因、多阶段形成的慢性病。病因包括物理性、化学性和生物性等外因,也包括遗传、免疫缺损和神经内分泌失调等内因。2006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将癌症定位为可控慢性疾病。 /p p   半个多世纪以来,我们在高发区的研究表明预防和筛查,早诊早治是关键,例如河南林州市、云南个旧市最常见的食管癌、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已下降。林州市并被WHO誉为“在基层开展癌症防治的典范”。 /p p   我们提倡的防癌四条:(1)远离可能的病因,例如治理环境污染、严格控烟和酗酒、避免肥胖、不吃发霉和含有亚硝胺的食物、洁身自爱避免不正当性行为等;(2)每年定期有效筛查,例如适龄人群每年进行血癌指标检查、低剂量胸部CT、乳腺、甲状腺、腹部超声及必要的胃肠镜检查等。对于有家族史的人尤其不可忽视;(3)积极治疗癌前病变,特别是重度慢性食管上皮增生、胃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部息肉、慢性肝炎、结肠多发性息肉、HPV和HIV感染等;(4)身心健康,生活规律,适当锻炼,积极提高免疫功能等,已经是行之有效的措施。 /p p   为了让癌症发病率早日下降,希望党和政府高度关注,大家行动起来,为实现健康中国而不懈努力! /p p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研究员林东昕: /span /strong /p p    strong 肿瘤防治还需找准关键点 /strong /p p   癌症是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重大疾病,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及死亡率一直呈上升趋势,加强肿瘤的预防和早诊早治迫在眉睫。 /p p   我们常说,控制恶性肿瘤、降低发病率的关键在于有效预防,而降低死亡率的关键在于早诊早治和个体化治疗,需要在宣传教育上深入人心。 /p p   医学界普遍认为,恶性肿瘤是个体基因与环境相互作用,经过多阶段进程最终形成的一类极其复杂的疾病。环境因素只是肿瘤发生的诱因,个体的遗传因素在肿瘤发病中起了重要作用。我们的研究成果以及其他研究者的工作都表明,个体之间遗传背景的差异是造成恶性肿瘤个体易患性不同的重要原因。 /p p   我们在研究中还发现,一些罕见的家族性发生的肿瘤有特定基因的先天性突变,正是携带这种突变基因,最终导致一些人发生肿瘤,这种突变基因叫作肿瘤“易感基因”。然而,绝大多数常见肿瘤,如肺癌、食管癌、肝癌、胃癌等并不存在这种先天性突变基因。 /p p   随着生物医学的发展,尤其是基因组学的研究进展,我们发现,决定细胞生命活动的基因存在遗传变异,这些遗传变异是许多常见的慢性病,包括恶性肿瘤的易患因素。携带某些遗传变异的个体,可能会对环境中的致癌因素格外敏感,在漫长的人生中经过环境与基因的相互作用而易患肿瘤。 /p p   因此,探索肿瘤遗传易患因素,有助于鉴别高危险人群和个体,这对有效预防、控制恶性肿瘤具有战略性意义。 /p p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兆申: /span /strong /p p    strong 用好消化道癌症筛查的“金刚钻” /strong /p p   回首改革开放40年,中国消化疾病领域在诊断、治疗、学术研究等方面都取得了重大突破,然而胃癌发病率与死亡率依旧处于全球前列。胃癌、食管癌、结直肠癌等消化道癌症仍严重威胁着百姓健康。我国每年消耗治疗费用近千亿元,众多家庭“因癌致贫”甚至倾家荡产。 /p p   治疗癌症尚无特效药和医疗技术,唯一有效的办法就是早期筛查和早诊早治。内镜是消化道癌症最得力的“神捕手”,为何我国迟迟未能全面开展?追根溯源,一是传统“插管”胃镜舒适度较差,大众对内镜的恐惧心态成为“拦路虎” 二是检查不方便,传统内镜只能在设有内镜科的医院进行 三是开展难度大,内镜操作复杂,必须由专业内镜技师完成,基层医疗机构受限较多 四是老百姓缺乏早筛意识,很多患者发现时已是中晚期癌症,错过了最佳治疗期。 /p p   解决消化道癌症“早筛难”的问题,舒适化筛查势在必行。由我们团队自主研发的磁控胶囊胃镜不用插管,没有创痛也无需麻醉,15分钟左右就能完成胃部精准全面的检查。该项检查安全可靠、操作简便易于普及,解决了以往胃镜检查接受度差、检查区域受限、操作不便、内镜医师紧缺等弊端,已在全国30个省市投入临床应用,让更多的老百姓能够舒适、方便地做筛查。如果此项舒适化筛查全面纳入医保,将有助于其广泛推广与落地见效,为中国胃癌早筛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 /p p   有了这样的“金刚钻”,要物尽其用。在进一步深化科普、推进百姓健康教育的基础上,国家应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由国家卫健委牵头,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有科学模式的、有适宜技术支持的消化道疾病及健康管理工程 制定专门政策,完善筛查体系,从医院对百姓的定期提醒和健康管理工作做起,以点带面、逐渐铺开,敦促全民主动参与癌症筛查和早诊早治。各级医院要合力打造紧密型医联体,为基层医疗机构配置优质医疗资源,提升诊疗能力,拓展筛查范围与深度,惠及更多基层百姓。建议各级地方政府积极支持互联网医院工作的开展,以专项资金帮助基层医疗机构购置设备,为实现基层消化道肿瘤筛查落地见效提供有力保障。 /p p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研究员程书钧: /span /strong /p p    strong 肿瘤防治应战略前移 /strong /p p   肿瘤是什么?它可能是生物进化过程中的一种生命现象,是人衰老过程中一种环境压力自然选择的结果,也是人生命过程中以免疫为主导的宿主因素从盛到衰的结果。 /p p   其实,自肿瘤进入人们视野的那一刻起,人类对肿瘤研究就从来没有停止过。目前,国内外诸多研究已表明,肿瘤的发生发展与基因突变存在密切联系,正是在基因突变学说的启发下,肿瘤的靶向药物治疗获得了重大进展。 /p p   不过,目前,靶向药物的耐药性已成为其治疗肿瘤的“软肋”。究其原因,这除了与肿瘤细胞分子网络异常复杂、高度异质性有关外,与宿主因素异常也有密切关系。由此看来,用基因突变学说并不能完全回答肿瘤发生的全部问题。 /p p   其实,从正常细胞发展到危及生命的恶性肿瘤,大多都会经历“癌前病变”阶段,而从“癌前病变”发展成为侵袭性癌一般需要10年或者更长的时间。“癌前病变”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具有可逆性。也就是说,我们如果能够在“癌前病变”阶段做文章,就可能有效地阻止侵袭性癌症的发生。应将防治消化道恶性肿瘤癌前病变——早期癌为核心的战略,列为我国恶性肿瘤防治近期及中期(5~15年)规划的重心,因为消化道恶性肿瘤的防治技术已被科学证明行之有效,并可以在我国逐步推广实施,将有效降低我国消化道恶性肿瘤的死亡率和发病率,这也是逆转我国恶性肿瘤高发病率、高死亡率趋势极为有效的战略措施。 /p p   肿瘤是全身性疾病,不能只看成是孤立、局部的肿瘤问题。未来肿瘤研究要高度重视肿瘤的宿主因素,诊疗思路要从单纯治疗病人的肿瘤,逐渐过渡到治疗带肿瘤的病人,加强宿主抑制肿瘤的能力,而不是仅仅只考虑直接杀灭肿瘤的方法。 /p p   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国家疾病防治策略的调整,许多肿瘤患者将与现在的“三高”患者一样,可以带病生存很长时间。彼时,我国的肿瘤防治也会迈上新的台阶。 /p p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山东省肿瘤医院院长于金明: /span /strong /p p   strong  癌症早期诊治得益于筛查 /strong /p p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加速和疾病谱的变化,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慢性疾病成为了中国城乡居民主要疾病死因,其中癌症已成为我国居民死因之首。 /p p   在过去的20年,美国患癌人群总死亡率已经下降25%,而中国的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仍处于上升态势,未见拐点。这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由于我国对肿瘤的早诊早治认知不足,缺乏有效的筛查手段,患者就诊时大多数为中晚期,导致我国肿瘤治疗效果远不如西方国家。 /p p   对此,我有以下的倡议:首先,加强肿瘤的立体防控。世界卫生组织(WHO)表明90%的癌症与环境有关,且有研究证明,PM2.5已经成为全球第五大致死风险因素,是导致肺癌的主要原因之一。肿瘤防控离不开环境提升与改善。 /p p   其次,重心前移、精准筛查。提高癌症治疗疗效的关键是重心前移、早诊早治。早诊早治的优点一是疗效好,例如胃癌、宫颈癌、肺癌、乳腺癌的早期治愈率在90%以上,甚至达到100%;二是费用低,由于免除了后期放疗、化疗、靶向、免疫等综合治疗,可以大大减少经济负担;三是损伤小,后期治疗在杀死肿瘤细胞的同时对人体损害也较大。 /p p   早期诊治得益于筛查,在美国和我们的邻国日本胃和肠镜筛查已经非常普及,这也使他们的胃肠肿瘤五年生存率远远高于我国。我国已经认识到了早诊早治的重要性,也做了大量的工作。山东省是最早加入国家癌症早诊早治项目的省份之一,先后承担了农村、淮河流域和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已完成免费癌症临床筛查50万人次,检出阳性病例及癌症患者10000余例,其中早期患者5000余例。但从全国范围来看,力度还远远不够,需要政府进一步加大肿瘤筛查和早诊早治的投入和关注力度。 /p p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肝癌科学中心主任王红阳: /span /strong /p p    strong 癌症早筛须全社会参与 /strong /p p   癌症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恶性疾病,全球每年约有22%的新增癌症病例和27%的癌症死亡发生在中国。虽然我国的癌症发病率位居世界中位,但其癌症致死率却高居世界前列。以肝癌为例,全球每年约70万人死于原发性肝癌,其中超过一半来自我国。尽管近年来我国在癌症研究和防控上增加了投入,但距离应对我国癌症严峻挑战的需求还相差甚远。 /p p   癌症的早期预防控制、早期筛查诊断和早期精准治疗是降低癌症发病和死亡的重要手段。肝癌的早期筛查和早期诊断仍是世界性难题,我国的肝癌绝大多数与慢性病毒性肝炎有关。目前,我国乙肝病毒携带者约9000万人,其中近3000万人为慢性乙肝患者,这些患者都是肝癌的高危人群。加强对人群,尤其是高危人群的早期预警和筛查,对于我国的肝癌防控至关重要。 /p p   在国家传染病重大专项资助下,我们成功筛选和自主研发了新型肝癌诊断试剂,现已获国家药监局认证并在临床推广应用。但肝癌是种异质性极高的恶性肿瘤,单个分子标志物无法解决肝癌早诊难题。因此,我们在前期工作基础和企业支持下,在全国13个省份展开了“全国多中心前瞻性肝癌极早期预警筛查”项目。该项目将全面筛查肝癌早期预警和诊断标志物,推动研究成果的产业转化,研制试剂盒并在临床应用,以提升我国肝癌早期诊断水平,改善肝癌患者预后,降低病死率。 /p p   实现肿瘤精准诊疗的最后一公里在医院,但肿瘤预防和早筛却需要全社会的参与。而新的诊断技术和抗癌新药的研发却需要产学研用完整链接,医工结合共同努力。 /p
  • 特别关注!棕榈油中的棕榈酸可促进癌症转移
    如果我们不幸罹患上了癌症,除了积极治疗之外,医生更多地是建议我们要清淡饮食,忌大油大肉,做到均衡营养,从生活习惯上延缓癌症的转移或者复发。这一观点的流行也得益于大家知道癌症是由多因素导致的,不仅包括基因突变还包括环境,甚至是不良的生活习惯。科学研究也支持这一观点,比如高脂饮食(详见BioArt报道:Cell Stem Cell | 高脂饮食促进肿瘤发生的新机制——抑制肠道干细胞MHCII表达)、肥胖(详见BioArt报道:Cell Meta | 肥胖驱动乳腺癌发生发展的机制)等就是癌症的高危因素。这之中,脂肪酸与其转运蛋白CD36就与癌症的发生、发展和药物抵抗有关(详见BioArt报道:Nature | 低糖饮食不仅降糖还抑癌,关键取决于脂代谢)。那么在我们的日常膳食中,哪种脂肪酸与癌症发展有关以及其机制是什么呢?2021年11月10日,西班牙巴塞罗那科学技术研究院的Salvador Aznar Benitah、Gloria Pascual和美国西北大学Ali Shilatifard合作在Nature上发表了文章Dietary palmitic acid promotes a prometastatic memory via Schwann cells,揭示了棕榈酸而不是油酸或者亚油酸可以促进小鼠口腔癌和黑色素瘤的转移。研究人员选择了食用油中常见的棕榈酸(palmitic acid,PA,棕榈油中主要的饱和脂肪酸)、油酸(OA,oleic acid)和亚油酸(LA,linoleic acid)作为研究对象,并利用这三种脂肪酸处理人口腔鳞状细胞癌细胞(OSCC)4天(棕榈酸300uM,在人血液生理浓度内;油酸和亚油酸均为50uM,避免脂毒性),之后再将处理的细胞异种移植到到小鼠身上,发现这三种脂肪酸均不能影响肿瘤的形成,但是只有棕榈酸却能够显著促进肿瘤的转移和转移灶的大小,并且能够诱导脂肪酸转运蛋白CD36的表达。棕榈酸的这种促转移能力是否是因为持续刺激而产生的呢?研究人员就先用不同的脂肪酸刺激口腔癌细胞4天,之后撤除脂肪酸14天,再将其移植到小鼠中,发现经过棕榈酸处理的癌细胞仍然表现出强大的促转移能力,油酸和亚油酸甚至有降低,另外棕榈酸在50uM时也表现出促转移能力。这一结果说明了棕榈酸甚至可以让癌细胞产生“转移记忆”。那么,日常使用棕榈油的效果如何呢?研究人员将OSCC移植到小鼠上,然后分别喂棕榈油、橄榄油和标准饮食10天,之后全部换成标准饮食养至死亡,杀死小鼠后将癌细胞纯化(CD36bright)进行二次移植并进行标准饮食,结果显示只有进棕榈油喂食的小鼠其癌细胞仍然具有强大的转移能力,不仅口腔癌细胞如此,黑色素瘤细胞亦是如此。如果敲除CD36或者中和CD36则会抑制肿瘤转移。细胞记忆与表观遗传有很大的关系。那么棕榈酸导致的肿瘤转移记忆是否也跟表观遗传有关系呢?研究人员在体外使用棕榈酸或油酸处理口腔癌细胞4天,之后撤除棕榈酸培养14天,进行ChIP-Seq(包括H3K4me3、H3K4me1、H3K27ac、H3K27me3、H3K9me3)。尽管H3K4me1, H3K27me3和H3K27ac的分布在棕榈酸处理4天后存在改变,但大部分在棕榈酸撤除14天后消退,只有H3K4me3形成了稳定的改变。GO分析显示这些H3K4me3改变的基因与神经发生和神经重塑有关,不仅如此,研究人员使用6-羟基多巴胺可以有效抑制癌细胞的转移。启动子转录因子结合实验揭示EGR2结合区域富集明显,敲除EGR2可以改变H3K4me3分布并能抑制癌细胞在体“转移记忆”。H3K4me3与甲基转移酶MLL/COMPASS家族有关,包括MLL1, MLL2, Set1A和Set1B。接下来便是确定癌细胞这一“转移记忆”具体和哪种甲基转移酶有关。在敲除Set1B后,棕榈酸导致的癌细胞“转移记忆”被抑制。前面讲到棕榈酸引起肿瘤细胞表观遗传改变的基因富集在与神经有关的基因上,那么这一“神经特征”是否会影响到肿瘤基质尤其是其中的神经相关细胞呢?研究人员对基质细胞进行了bulk RNA-seq,发现差异基因富集在与细胞外基质组织、神经生成、神经分布、胶质生成等相关的基因上,节点通路相互作用预测分析揭示与神经映射和施旺细胞(Schwann cell)发育相关的通路有关。于是,研究人员就进行了单细胞转录组分析,发现与肿瘤相关的施旺细胞和淋巴管内皮祖细胞改变最为明显。空间转录组分析也揭示施旺细胞在喂食棕榈油的小鼠癌症灶中浸润明显,使用胆碱酯酶ABC消化施旺细胞特异性的细胞外基质成分则能阻止棕榈酸的促转移能力。总之,该研究不仅揭示棕榈油中的棕榈酸可以促进小鼠口腔癌和黑色素瘤细胞的转移,通过表观遗传导致这些癌细胞形成“转移记忆”,也提示了长期食用棕榈油或是癌症转移的高危因素。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038/s41586-021-04075-0
  • 威斯康星大学李灵军自然通讯最新成果:胰腺蛋白质组的质谱定量分析揭示癌症相关特征
    仪器信息网讯 胰腺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它产生胰岛素来调节血糖和帮助消化食物。如果胰腺失控,糖尿病、癌症或其他疾病就会威胁生命。然而,关于胰腺如何使人们保持健康以及器官如何衰竭,还有很多未知之处。数以万计的蛋白质控制着胰腺的工作方式:它如何生长和发育,如何产生消化酶以及如何分泌胰岛素。因此,科学家需要进一步了解蛋白质结构如何随时间变化,以帮助开发针对糖尿病或癌症的治疗方法。  基于此,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药学院与化学系的李灵军课题组与医学和公共卫生移植外科医生Jon S Odorico合作开展了追踪从出生前到成年后期胰腺蛋白质组(整套蛋白质)变化的相关研究。研究团队还开展了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的研究和分析,该物质能够指导细胞分化、迁移、形态和功能,对于在实验室细胞培养和器官移植过程中生长和支持胰腺细胞至关重要。但在人类胰腺研究中,目前尚未系统研究过不同发育阶段的ECM蛋白质组。该研究中,科学家们应用了基于质谱的定量蛋白质组学策略,并描述了四个年龄组的全蛋白质组和ECM特异性变化:胎儿(妊娠18-20周),青少年(5- 16岁),青年(21-29岁)和老年(50-61岁)。研究团队鉴定了3523种蛋白质,其中包括185种ECM蛋白质,并对其中的117种进行了定量。课题组检测了胰腺发育和成熟过程中以前位置的蛋白质组和基质组的特征。他们还使用免疫荧光染色观察特异性CEM蛋白质,并研究CEM在胰岛和腺泡间的定位变化。该研究全面的蛋白质组学分析有助于深入了解CEM在人类胰腺发育和成熟过程中所起的关键作用。  成果表明,胰腺在人类整个童年时期都会显著重塑其蛋白质,最终在成年阶段稳定。值得一提的是,与癌症相关的蛋白质之间存在明显的年龄特异性变化,这一发现有助于研究人员加深对胰腺癌的了解。  该成果于2月15日发表在《自然通讯》杂志上,论文题目为“Proteome-wide and matrisome-specific alterations during human pancreas development and maturation”。论文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1-21261-w关于研究团队: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 李灵军教授    李灵军教授在神经肽和功能性肽组学研究领域取得了开拓性的成果。她所带领的课题组针对神经生物学中的关键性课题,开发了一系列的基于质谱和微分离技术的研究平台,对由分子、细胞水平认识神经肽的功能以及神经退行性疾病生物标志物的发现作出了突出的贡献。据仪器信息网跟踪报道,李灵军教授曾荣获美国质谱学会颁发的Biemann奖章,是世界质谱领域的最高荣誉之一,授予那些长期在质谱学研究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学者。此外,2016年英国分析科学家网站公布了全球50位最具影响力女性分析科学家名单,李灵军教授也荣誉获选。  在以往的采访中,李教授也曾表示:”我最热衷于开发新型分析工具和策略来解决具有挑战性的生物问题。我们很高兴开发一套用于发现神经肽功能的多功能质谱工具,并使用这些技术来提高我们对大脑工作原理的理解。最近,我们正致力于开发用于定量MS分析和系统生物学中高通量测量的新型化学标签。我也热爱培训和指导研究生和博士后,并帮助他们过渡到成功的职业生涯的这个过程。”课题组官网: https://www.lilabs.org/  团队合照
  • 深度盘点:8月癌症领域亮点研究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 nbsp & nbsp 8月份,癌症领域捷报频传,尤其是线粒体自噬,可以说是异常火爆。许多新型癌症领域研究都集中在癌症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细胞机制。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1 阻止癌细胞自杀可有效阻断癌转移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9/uepic/cef88529-a011-4d9c-9182-a355f1f7a558.jpg" title=" 1.jpeg" alt=" 1.jpeg" /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 nbsp & nbsp 癌症转移一度是肿瘤学家面临的巨大挑战。而所谓自噬,是将细胞内受损、变性或衰老的蛋白质以及细胞器运输到溶酶体进行消化降解的过程。在《PNAS》发表的一项研究中,研究人员观察了肿瘤细胞自噬的自然过程。他们发现,转移性癌细胞跟普通癌细胞(即没有转移特性的癌细胞)相比,最大的差异便是ID4的蛋白水平。在研究人员试图关闭与自噬有关的溶酶体的细胞活动以后。他们惊奇地发现:癌细胞无法在转移过程中存活,纷纷“阵亡”!也就是说:不让转移肿瘤细胞“自杀”,就不会形成转移灶!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br/ 2 新药让癌细胞永久沉眠!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9/uepic/9b697f5e-2107-410e-a5c7-3b0570d04b5e.jpg" title=" 2.jpeg" alt=" 2.jpeg" /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 nbsp & nbsp 不是只有人类才需要睡眠,癌细胞有时也可以稍事休息一下。《Nature》子刊的一项研究中,澳大利亚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类新的化合物可以阻止癌细胞的活动,不让其“施展拳脚”!其原理就是抑制KAT6A和KAT6B这两种癌症相关的蛋白质。这类新化合物通过关闭它们& #39 触发& #39 细胞周期开始的能力来阻止癌细胞的分裂。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 nbsp & nbsp 当然,这种新型抗癌药物之所以能够“脱颖而出”,原因还在于它只会使癌细胞永久性地进入睡眠状态而不会造成DNA损伤。也就是说,细胞没有死亡,但它们会停止再分裂和增殖。研究者表示:这些药物可以作为一种延迟治疗手段或预防癌症初期治疗后复发。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br/ 3 两种抗肿瘤和抗感染的分子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9/uepic/4a2badcc-4d3e-43d5-a41a-e8d237faf296.jpg" title=" 3.jpeg" alt=" 3.jpeg" /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 nbsp & nbsp 除了寻找在细胞水平上利用癌症弱点的方法之外,上月我们报道的一些癌症研究详解了身体的自然防御机制如何更好地对抗癌症。由于细胞毒性T细胞同时具有抗癌症和慢性感染的作用,因此将其作为核心的免疫疗法是目前较为有前景的研究方向。《PNAS》的一项研究发现,如果两个名为Sprouty(Spry)1和Spry 2的关键分子被敲除,免疫细胞在攻击癌细胞方面会更加“所向披靡”。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 nbsp & nbsp 我们知道,CD8 T细胞是免疫系统对抗病毒和细菌的有力武器,而敲除负责这些分子的基因Spry1 / 2提高了CD8 T细胞的存活率。除了使CD8 T细胞在癌细胞面前更强大以外,这些基因的敲除也使得CD8 T细胞“长记性”。如果身体将来再次遇到“外敌”,免疫系统对威胁的反应会更加敏捷,更有效。该研究结果可以改善CAR T细胞抗肿瘤“技能”,甚至可以与像CRISPR这样的基因组编辑技术结合使用。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4 新型化合物抗击脑癌!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9/uepic/5288a3b1-ad06-4cb5-81cb-325a48276a82.jpg" title=" 4.jpeg" alt=" 4.jpeg" /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 nbsp & nbsp 《Science》子刊的一项研究详解了如何引起脑癌的“自我毁灭”,癌细胞的能量供应由称为线粒体的微细细胞器组成。研究人员发现,一种叫做KHS101的化合物可以穿透血脑屏障!阻止线粒体将营养物质转化为能量,从而有效地杀死胶质母细胞瘤细胞,减少小鼠50%的肿瘤生长!可喜的是,研究人员发现这种方法可有效治疗胶质母细胞瘤细胞的全部遗传变异,且正常脑细胞可以独善其身,不受影响。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br/ 5 僵尸基因让大象不易患癌!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9/uepic/cea6377c-cc7f-4ecf-a363-dcea8c0d469e.jpg" title=" 5.jpeg" alt=" 5.jpeg" /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 nbsp & nbsp 研究人员此前发现,与人类和大多数其他动物携带的该基因的唯一拷贝相比,大象至少有20个拷贝的p53基因可以抑制肿瘤。在这项新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p53含有一种被称为白血病抑制因子6(LIF6)的“僵尸基因” ,这个基因在p53的激活下,竟能“起死回生”。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 nbsp & nbsp 这个时候,LIF6不再是僵尸基因,它会开始攻击并杀死受损的DNA。与之前的研究相似,LIF6通过刺穿受影响细胞的线粒体膜,使它们缺乏能量并防止它们变成癌症。这种僵尸基因可以应对DNA被修复时的错误,继而预防随之而来的癌症。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 nbsp & nbsp 以上是8月癌症领域的重磅级研究,虽然抗癌之路一直是路漫漫其修远兮,但每一项研究成果都会让我们离攻克癌症更进一步! /p p br style=" text-align: left " / /p
  • 张鹍教授:从“不被信任”到突破传统,改写癌症早筛
    本月,《Nature Genetics》杂志上一篇与高通量甲基化无创检测新技术相关的文章受到了国内外媒体的关注。 这项技术由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UCSD)生物工程系张鹍教授及其团队开发,不仅可以检测癌症,还能确定肿瘤在体内的生长位置,为癌症早期诊断提供了新方向。这项技术的核心是肿瘤ctDNA液体活检与甲基化检测的全新组合,以DNA中甲基化的CpG岛作为特定的检测标签。  这篇文章的问世,标志着液体活检技术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那么这项技术的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液体活检技术从科研走向产品转化又面临着哪些困难?未来创业者该抓住哪些要素?带着这些问题,生物探索采访了张鹍教授。  1、从常规到“灵光乍现”,这篇《Nature Genetics》更加完美  张鹍教授从事甲基化单倍型的研究已有多年,在休斯敦跟随金力院士读研究生时就开始接触与群体遗传学单倍型分析相关的课题,当时他写了一个软件并于2003年发表在Bioinformatics杂志上,该软件至今还有人使用。  2007年张鹍教授到UCSD做助理教授后,开始从事甲基化靶向测序的研究,首次把单倍型分析技术运用到甲基化测序数据上,2010年在Genome Research上发表了第一篇甲基化单倍型分析的文章。不过当时受到测序技术限制,他只分析了几个细胞株的2000多个CpG岛,分析的方法也比较局限。后来他带领团队一直专心把甲基化单倍型分析做得更深,样品种类更多,并且覆盖全基因组。一直到2016年夏天他们才把工作收尾并且把文章投出去。  张鹍教授告诉记者,“在投稿初期,我们一直把检测肿瘤的有无和肿瘤的组织定位分开成两部分做分析。文章接受后,定稿之前我们突然找到把两者结合起来分析的思路,发现合起来分析灵敏度和特异性都更高,这是原来完全没有想到的。我们也突然意识到其实肿瘤在哪里生长,一定会跟边上的正常细胞争夺营养,导致正常细胞死亡并把DNA释放到循环系统里。想到这里,有一种 ‘Eureka moment(灵光乍现)’的感觉。”  2、从“不被信任”到突破传统,改写癌症早筛  这一技术的问世,并不是一帆风顺。张鹍教授说,“最大的困难是DNA量太少。由于血浆里游离DNA的含量比较少,开始拿病人样本做验证时,没人相信我们的技术。样本库的人只肯给我们几百微升的血浆,里面的游离DNA少得可怜。我们只好用一个单细胞甲基化测序的方法,用几个纳克的DNA建测序文库。DNA进样量少,出来的数据覆盖率也很低。所以我们在数据分析上花了接近两年,试了各种办法,最后找到一条出路,形成了我们今天独有的专利技术,其检测灵敏度特别高。”  高通量甲基化无创检测技术与传统的液体活检有着显著的区别和优势,他介绍道,“目前已用于临床的液体活检大部分都是基于DNA突变,没法提供组织特异性。我们的方法通过观察DNA甲基化修饰来进行检测。这种方法可以得出三种信息:有没有肿瘤?肿瘤负荷是多少?肿瘤长在哪里?这是从DNA突变上看不到的信息,对肿瘤早期筛查的意义非常重大。另外,在技术上我们使用了甲基化单倍型的方法,可以突破传统单点检测方法技术噪声的限制,在灵敏度上有明显的优势。”  液体活检用于肿瘤的治疗追踪已经慢慢成熟,张鹍教授认为,“接下来最大的变革在于高危健康人群或者一般健康人的早期筛查。肿瘤无创定位是早筛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我们的方法目前看来是定位准确度最高的,虽然还只是一个技术原型,但是相信再经过几轮优化验证之后能够在早筛这个方面有突破。很多肿瘤如果能在早期发现切除的话,病人有可能痊愈。这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3、从技术原型到产品转化,硬骨头一口一口啃  技术的研发属于探索性质,通过政府的科研经费资助,结果以文章的形式发表。一旦技术原型做出来,就要进入转化阶段。张鹍教授说,“转化跟早期的探索完全不一样,这里的困难要远远超过早期的技术原型开发。开发产品是一个系统工程,要用在病人的产品要求就更高了。产品的技术开发定型、临床验证、FDA/CFDA报批这三个方面都是硬骨头,需要相应的专业团队去一口一口啃下来。”  张鹍教授团队的技术专利2014年就已经通过UCSD在美国提交了申请,后来又陆续扩大了申请范围,并把专利独家授权给鹍远基因。他向记者说道,“不少顶级投资机构,包括亚洲礼来,对我们的技术价值都特别认同,全心帮助我们把技术原型转换成产品,并尽快走完临床验证报批过程,早日用在病人身上。高校科研成果产业化在美国已经有无数的成功案例了,在中国的成功例子也越来越多,希望我们这个项目也可以成为成功案例之一。”  4、未来创业者,要“更高、更快、更便宜”  无论是国际还是国内,液体活检都非常地吸引创业者。张鹍教授表示,“未来创业者如果在‘更高、更快、更便宜’三方面有新的思路,那么一定会有巨大的发展空间。高是指检测灵敏度和特异性。快是检测周期,现在从抽血到看结果要好几天甚至一两周,如果有技术能将这个过程缩短为一天或者几个小时,那么这种技术肯定有竞争力。成本也很重要,特别是当往早筛的方向推广时,只有成本足够低才能让大部分老百姓受益。”  资本向来是创业者所关注的问题,那么怎样的技术才更容易获得资本的青睐?张鹍教授对此说道,“第一,技术要过硬,性能上要有明显优势 第二,技术实施要简单,太复杂的技术可操作性差,很难推广,用户量做不大 第三,要有技术壁垒,包括相应的专利和专有技术(technical know-how) 第四,技术团队必须要持续创新能力,不停地自我提高,简化流程,提高性能,降低成本,开发新一代技术。”  在采访的最后,张鹍教授告诉记者,“未来的趋势就是把分子液体活检技术放到例行体检中。”
  • 癌症呈年轻化趋势 癌症检测产品成行业“新宠”
    两年前,坊间谣传&ldquo 王均瑶妻子改嫁其曾用司机&rdquo ,再次引发了人们对已故浙商富商王均瑶的追忆。王均瑶拥有35亿资产的身家,年仅38岁却因为患肠癌35岁就离世,让不少人扼腕叹息。事实上,因癌症而早早离世的名人大腕屡屡见报,罗京患淋巴癌离世、因患乳腺癌离世的李婷、因患鼻咽癌离世的成奎安&hellip &hellip 癌症,已经成为危害人们生命的&ldquo 头号杀手&rdquo 。   癌症发病趋向年轻化,专家:40%的癌症死亡患者可以通过预防避免   卫生部疾病控制司资料表明,全国每分钟就有6人被确诊为癌症,每年新发癌症病例350万,每年因癌症死亡人数270万,我国癌症新增病例世界第一,癌症死亡人数占亚洲一半。在卫生部发布的公告中,癌症已经被定义为&ldquo 常见多发病&rdquo ,癌症预防工作更是被纳入新一轮的医疗改革中。然而,癌症的早期预防非常困难,九成以上的癌症病人发现时已经是中晚期,错过了治疗的最佳时期。   医学专家表示,死亡的癌症患者超过四成都是可以通过定期预防避免的,然而,相关数据表明,九成以上死亡的癌症患者发病前从来没有做过癌症检测,国内在癌症预防检测领域亟需变革。此外,国际抗癌联盟统计数据表示儿童患癌症的几率约为万分之一,全世界每年都有16万儿童身患癌症,其中9万人最终死亡。癌症的发病率愈发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面临癌症带来的压力,而在民间,基本上是&ldquo 谈癌色变&rdquo ,可谓&ldquo 癌症,猛于虎也&rdquo 。   十八大医改全力推行疾病预防,测癌试剂&ldquo 预检一号&rdquo 受追捧   据了解,十八大关于医改方案中,将以往的&ldquo 以疾病为中心&rdquo 转变为&ldquo 以健康为中心&rdquo ,将疾病早期预防早期诊断纳入了医疗保险范畴,全力推进疾病预防工作。然而,癌症的预防工作始终是横亘在医改面前的最大难题,常规的癌症检测往往以血液检测为主,还要经历数道程序,不仅对身体有所伤害,还会耗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和金钱。国内不同地区医疗水平的差异性,注定这种检测手段很难得到普及和推广。   2006年,由吉林省政府扶持的吉林生物研究院成功研发测癌试剂&ldquo 预检一号&rdquo ,经过7000例临床试验验证,90%以上的准确率,仅需5mL在5-10分钟就可以得到结果,刚出世就得到多方关注,&ldquo 预检一号&rdquo 也因此成为VC界的&ldquo 优质股&rdquo 。日前,华恒昌集团在众多投资机构中脱颖而出,与吉林生物研究院达成并购协议,将全面推进该产品的市场化进程。   分析人士称,健康绿色的生活一直是社会生活的潮流,癌症直接危及到人们的健康,&ldquo 预检一号&rdquo 开创了癌症预防的全新时代,一旦普及社会,必将改变癌症患者现状,造福世人。
  • 基因检测:让癌症治疗模式从“一刀切”转向“量体裁衣”
    p   1999年,54年的王女士(化姓)被诊断出晚期卵巢癌、腹部广泛转移,经过常规的化疗后,医生认为她只有2-3年的寿命。 /p p   目前,针对卵巢癌并有特别有效的针对性治疗手法。通过基因检测发现,王女士卵巢癌细胞的“驱动基因”与肺腺癌基因相似,江苏省人民医院肿瘤中心遂利用“同药异病”治疗办法,将针对肺腺癌的药物,用到王女士的卵巢癌治疗上。 /p p   通过先进的靶向药物治疗,江苏省人民医院将王女士的寿命延长至5年以上。如今王女士的病情仍比较稳定。 /p p   据了解到,基因检测,让癌症患者的治疗模式从“一刀切”转向“量体裁衣”的精准治疗。 /p p   “个体化基因检测能为每个患者建立‘个体基因数据库’,提供治疗的重要靶点,预测疗效、药物并发症发生风险,以及患者复发风险。” 江苏省人民医院肿瘤科主任束永前教授表示。 /p p   据介绍,类似王女士这样,通过基因检测查找出肿瘤的“驱动基因”,从而采用对应的靶向药物治疗、患者进而延长生存年限,类似的案例还有很多。 /p p   什么是驱动基因?据较早提出该概念的广东省人民医院副院长吴一龙教授提出,与癌症发生发展相关的重要基因称为驱动基因,驱动基因决定了这个癌症的最主要的原因。当驱动基因突变后,就会把癌细胞“驱动”起来。 /p p   一旦通过基因检测找到驱动基因,就可以通过针对该基因的药物进行治疗,可谓事半功倍。 /p p   束永前教授介绍说,目前基因检测技术已应用到肺癌、肝癌、肾癌、肠癌、乳腺癌等多个领域,目前最适合的是肺癌患者。 /p p   记者查阅公开资料显示,包括吴一龙教授等国内外专家,已经在肺癌“驱动基因”研究上有了很大突破,目前全球已发现了十多种与肺癌相关的“驱动基因”,使得不少肺腺癌的病人大大延长了寿命。例如,原本按照常规治疗,最多只有10个月寿命的患者,通过基因检测后使用靶向药物,可以延长寿命9-10年以上。 /p p   不过,目前基因检测的费用之高,仍然是不少患者体验该技术的“拦路虎”。据介绍,目前基因检测的费用为1.6万左右,治疗后每天的药物价格也不菲。“不过,随着科学发展,未来两三年内或将会降价,基因检测也将成为临床检测的主要手段。” /p p   束永前教授提到,国家卫计委也在酝酿出台规范,未来使用靶向药物之前,必须要进行基因检测。 /p p   据了解,目前国内只需要5毫升的血,就可以一次就能检测肿瘤患者的400-500个基因,从而发现疾病的驱动基因,进行精准治疗。 /p p   不过,中国肝癌科学中心主任王红阳院士同时提醒,不是所有的病人都能检测出癌症的驱动基因,即便检测出来,其数据也还要再经过详细的分析才能应用。 /p
  • “一滴血”可筛查癌症 癌症检测板有望入驻药房
    癌症是人类健康杀手,能否实现准确的早期诊断,对患者的存活率至关重要。2013年的苏州国际精英创业周上,长期在美国研发&ldquo 蛋白标定&rdquo 这一癌症早期诊断技术的夏继波博士签约落户相城,他期望通过自己和技术团队的共同努力,让这一技术惠及广大的人民群众。   4月28日,笔者走进夏继波博士创办的生物科技公司时,看见的场面不大、人数不多。但夏继波及其团队的梦想很大,他们期望通过&ldquo 蛋白标定&rdquo 检测技术,用&ldquo 一滴血&rdquo 让癌症现形,从而实现癌症的早期诊断,提供患者的存活率。   这位浓眉大眼、体格健壮的&ldquo 山东大汉&rdquo ,1998年出国,美国加州大学博士毕业后,一直在美国工作、生活。直到2013年参加苏州国际精英创业周活动后,夏继波燃起了回国创业的梦想,来到苏州创办宇恒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在宇恒公司的实验室内,人数不多,但密布着很多先进的仪器设备。数位员工正在生产、检测一些生物试剂,&ldquo 实验室的9位员工,2个博士,5个硕士,2个本科&rdquo ,夏继波对他的团队颇感自豪。   &ldquo 目前,检测癌症的产品还处于和医院合作验证阶段,要拿到二类药械批号,才能上市。&rdquo 宇恒公司2014年11月才开始正式运营,夏继波表示,公司暂时以生产生物试剂为主,将争取第一年度实现销售额400万元,并争取在第四到第五年度达到3000万元。   归国前,夏继波长期在美国研发&ldquo 蛋白标定&rdquo 这一癌症早期诊断技术。这项技术的基础是利用每种癌症会产生不同的&ldquo 癌蛋白&rdquo 或者&ldquo 标的物&rdquo 。通过筛选效果比较好的&ldquo 标记&rdquo ,再做成联合检测试剂,只要用一滴血放在检测板上,就可以简单、方便、快捷地进行检测。   癌症是人类健康杀手。据统计,中国每年新增癌症病人约160万人,每年因癌症死亡的人数约130万人。夏继波介绍说,每个人体内每天都会产生大量的癌细胞,但正常人体内的免疫细胞会将其杀死,癌细胞一旦聚集就成为了癌组织。   目前,宇恒公司正在加紧推进前列腺癌、子宫癌、乳腺癌、肺癌等一系列癌症检测板的研究与测试。夏继波团队研发的核心技术&ldquo 荧光染料&rdquo ,可以跟不同的癌蛋白结合,这一技术为国内首创,并已申请专利。   夏继波反复强调,他研发的癌症检测产品不是&ldquo 筛选&rdquo ,而是准确的&ldquo 检测&rdquo 。未来,老百姓便可以在便利店或者药店购买到癌症检测板。
  • 记王振义院士:癌症诱导分化第一人
    王振义:   1924年11月生于上海,祖籍江苏兴化。1948年毕业于震旦大学获医学博士学位。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曾任上海第二医科大学校长(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瑞金医院上海血液学研究所所长,现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终身教授,上海血液学研究所名誉所长。   “您的工作不仅指出应用一种简单的方法可以治疗一种特异的疾病,而且更新了可以应用单一药物通过诱导分化治疗癌症的概念。”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举行的2001届毕业典礼上,校长乔治鲁普这样评价王振义。在这次仪式上,王振义获得该校荣誉科学博士学位,成为我国第一位获此殊荣的科学家。   对于当时已77岁高龄的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现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上海血液学研究所名誉所长王振义来说,他为自己能代表祖国前去大洋彼岸领奖而自豪,但他更愿意看到台下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眼睛、一群群朝气蓬勃的毕业生,期待着他们能成长为更成功、更优秀的科学家。   在王老的客厅里挂着一幅《清贫的牡丹》。“我认为这幅画表达的是清静向上的意思,做人要有不断攀高的雄心,但又要有一种正确对待荣誉和自我约束的要求和力量,对名利看得很淡,对事业看得很重,这是出于对生命的珍惜。我相信做人最本质的东西:胸膺填壮志,荣华视流水。”这位被世界医学界誉为“癌症诱导分化第一人”、名噪全球血液学领域的学者对于所获得的荣誉,喜欢用一幅画来简单诠释。   这印证了王振义为学、为人、为医、为师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也揭示了这位德高望重的医学科学家的成功之道。   从医的理想起源于家庭教育和刨根问底的天性   王振义1924年11月30日出生在上海,祖籍江苏兴化。他自幼勤奋好学,刨根问底的天性在孩童时代显露无疑,凡事总有问不完的“为什么”。在8个孩子中,排行老三的他是个很好学也很会玩的孩子,因此严厉的父亲对他责备甚少,由于学习成绩优秀,父亲的“戒尺”从没落在他手心。溜冰、“造房子”、打“墙球”,这些孩提时代的游戏,他样样喜欢 毽子从来都是他亲手制作的,踢起来更是得心应手 打乒乓球是他最热衷的,工作后在当时的广慈医院还拿过乒乓球比赛第一名。   在王振义7岁那年,祖母不幸患了伤寒,病势凶险,虽然请到了一位沪上知名的医生前来诊治,但限于当时的医疗水平,祖母最终还是未能得到救治。父亲是由祖母一人抚养长大的,自然是悲痛欲绝,从此也寄希望于子女中有一人能够从医,对家人有所照顾。   祖母是王振义最爱的老人,当时只有7岁的王振义已经在思考:“为什么这个病不能治呢?怎么会得这个病呢?难道就真的没有办法了吗?”一个接一个的问号,在王振义心中链接成一种对医学知识探求的渴望和从医的萌动。   王振义的幼年及青少年时代也是祖国饱受外国列强欺凌的时代。在这一时期,“只有奋发读书,有了技术才能救国”的思想也在他脑海中形成。父母的家教很严,他们教育子女要做一个正直、有一技之长、对社会有用的人。   殷实的家境允许王振义从小学一直念完大学,1936年他毕业于上海法租界所办的萨坡赛小学(现卢湾区第一中心小学)。1937至1942年在震旦大学附属中学念完中学,1942年免试直升进入震旦大学,在“医生是一份崇高职业”的思想及家庭支持的情况下,王振义选择了攻读医科。   挑战疑难疾病屡获佳绩   1948年,王振义从震旦大学医学院毕业,获医学博士学位,因成绩优异,被留任广慈医院(瑞金医院的前身)住院医师。1952年,上海第二医学院成立,口腔系就设在广慈医院。1953年广慈医院的内科已分专业,他从事血液病的诊治工作。   王振义发现不少口腔病患者小手术后(如拔牙)出血不止,原因不明,一般止血疗法无效。为此,王振义搜阅大量文献,并了解到国外有同类病案的报道。这种被称为“轻型血友病A”的病人血浆中凝血因子Ⅷ的水平为正常的5%~25%,平时并不出血,小手术后出血不止,一般实验室检验无法发现,需要用凝血活酶生成试验。   此外,鉴别血友病类型(A或B)也只有依靠这种试验。但做该试验时,需要将硅胶涂在玻璃管壁上,当时国内无此材料。一向喜欢钻研的他用石蜡代替硅胶,成功地在国内首先确立了检测方法,并做出血友病A、B的分型及其轻型的诊断,解决了这种不明原因出血的诊断和治疗问题。这一论文先后在1956~1959年发表在《中华医学杂志》(中文、外文版)及《中华内科》等杂志上。1956年,鉴于国内缺少一本有关出血性疾病的参考书,他与夫人合译由Stefanini编写的《出血性疾病》一书,1958年由上海科技卫生出版社出版,这是当时国内在这方面唯一可供参阅的书籍。   将先进的医学理念和技术用于临床是王振义孜孜不倦的追求。1979年他与卫生部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教授张天仁合作,由邵慧珍等具体操作,在国内首先提纯因子Ⅷ相关抗原(即vW因子),并制成抗血清应用于临床,在国内推动了血管性血友病(vWD)和血友病携带者等的研究,有关论文发表在《中华血液学》杂志上,1982年,这项成果获卫生部科研成果乙等奖(第一完成人)。1986~1988年,他的第一位博士研究生赵基从中药蒲黄中提纯了4种有效成分,并从出凝血、纤溶、内皮细胞水平,阐明了生蒲黄防治家兔食饵性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基于此项贡献,他于1989年再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王振义的学术成就也得到了国际学术界的认可和尊重。1982年,他指导研究生开展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的研究,以后又开展肝素对血小板和巨核细胞刺激作用的研究。1997年,他应邀在Bailliere’s Clinical Hematology(International Practice and Research)与沈志祥合写了《巨核细胞与血小板在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中的变化》一章,这是中国学者第一次受邀在这一国际刊物上撰写有关血液学的论文。他与李家增、阮长耿,以后又有王鸿利、韩忠朝、宋善俊参加主编的《血栓与止血》1988年第一版、1996年第二版及2004年第三版,已成为我国在该领域中的代表性专著。   攻克白血病的尝试   国际同行对王振义的研究有3个评价:一是在癌症研究史上第一次发现了如何使用自然物质,而不是有毒的化学物质,将癌细胞改造为正常细胞——这一研究不仅仅停止了在体外和动物身上进行实验,而且在治疗运用中取得了成功 其二,初步弄清了全反式维甲酸在白血病患者体内是如何起作用的 其三,他治白血病不是用传统的化学、放射疗法,不是用杀灭细胞的方法,而是把癌细胞改造成正常细胞,并且把传统的中国理论与现代医学实践相结合,为治疗癌症提供了全新的途径。   早在1959年,王振义就开始负责白血病的病房工作,希望在短期内攻克这种“可怕”的疾病。他以极大的热情投入了病房工作,可是在短短的半年时间内,数十例急性白血病病人仍然离开人间。这一活生生的事实,使他明白他单有热情而没有过硬的本领是挽救不了病人生命的,这也激发了他攻克白血病的雄心壮志。   王振义经常教育学生:“科学研究最忌讳的就是浮躁,清贫与寂寞常常是科学家最好的朋友。”这也是他自己坚守的信念。1978年,他与血液科孙关林、陈淑容、蔡敬仁等研究白血病的治疗,并进行临床研究。   当时,治疗白血病有两条研究途径可循,一是用化疗的方法杀死白血病细胞,二是诱导分化,将恶性的白血病细胞转变为良性细胞。当时国际科学界曾有过相关报道,但仅停留在研究阶段。1971年,英国的Friend等报道小鼠红白血病细胞能被二甲亚砜诱导分化。1980年及1983年,美国的Breitman等报道人类髓系白血病细胞株HL-60和U937及新鲜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细胞在13顺维A酸(13顺RA)及全反式维A酸(ATRA)作用下,可以向正常细胞逆转。   在儒家“改邪归正”思想的影响下,王振义率领的研究组选择了诱导分化治疗白血病的途径。他的研究组证明ATRA在体内可使新鲜APL细胞向成熟细胞分化。1980年,ATRA批准在临床上使用,用于治疗某些皮肤病。在没有13顺RA的情况下,取得病人和家属的同意,他试用ATRA治疗晚期或化疗无效的APL患者,取得惊人效果。   王振义回忆道:“我到现在还想着1986年一个才5岁的小女孩,是我用全反式维甲酸治疗的第一个病人,晚期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当时她出血严重,家人已经绝望了。我用新疗法治了7天后,症状明显好转,一个月后达到完全缓解,20多年过去了,她还活着。在首批治疗的24例病人中,完全缓解率达到九成多。这是我最感欣慰的。”   1988年以他的学生黄萌珥为首总结了24例APL的治疗结果,23例完全缓解(CR)。他很快将该疗法向国内外推广,并提供ATRA(那时只有国内可提供)。1992年,我国544例APL用ATRA治疗的结果,84%获完全缓解。世界各国都先后证实了这种疗法的效果,如法国Fenanx(1993年54例,完全缓解率91%),美国Warrell(1995年79例,完全缓解率86%),日本Kanamaza(1995年109例,完全缓解率89%)。   1989年王振义的硕士研究生陈竺、陈赛娟从法国获博士学位回国工作,他们用先进的思路和分子生物学技术,开展ATRA治疗APL的作用机制研究,取得许多创新性进展。ATRA治疗APL的研究成果1993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同行对这一治疗方法的评价是,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应用ATRA治疗的病例早期完全缓解率高达85%~90% ,这种方法副反应少、不抑制造血、不引起出血、使用方便(只要口服)、价格低廉。这不仅为过去被认为治疗困难、死亡率高的急性白血病找到了一种新的治疗方法,而且还为肿瘤可以通过诱导分化治疗的理论和治疗途径提供了一个成功的范例,引起国内外学者广泛重视。目前联合应用ATRA、砷剂及化疗,APL患者的5年存活率已高达95%,成为第一种可以治愈的急性白血病。   他培养了一批顶级血液学研究俊才   除了医学家和科学家,王振义还是一名成功的老师。学生们评价说,他的学识丰富渊博、逻辑思维缜密、治学态度严谨。无论是基础理论课,还是临床病例讨论分析,他的授课、他的精辟分析都给学生和同道留下深刻印象。更重要的是他的为人之道引领了一大批优秀的血液学专家。现在这些弟子均已成长,他们都以自己的老师为榜样,学习他的为人,对医学的理论和临床精益求精,在各自的医学领域中为人类健康奉献、奋斗。   传世育人,识才用才。卫生部部长、中科院院士陈竺,1978年时以专业考分第一名的佳绩成为王振义的硕士研究生,而王振义那年招收的另一名研究生就是后来成为陈竺妻子的陈赛娟。陈竺夫妇不会忘记,是王振义手把手地指导他们进行血液病理生理的实验,耐心为他俩补习专业外语,后来又一起撰写论文。令他们意想不到的是,王振义每一次都坚持把他们列为论文的第一、第二作者,而把自己排在了最后!这对当时论资排辈已经习以为常的中国学术界来说,是破天荒的惊人之举。   也正因为这样,使当时年仅31岁的陈竺脱颖而出,陈赛娟亦获得了迅速成长的助推力,对白血病发病的细胞遗传学和分子机制的研究作出了很大贡献,成为杰出的女科学家,现在她已经是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血液研究所所长。1984年,王振义力荐陈竺夫妇赴法留学,1989年,夫妇俩学成回国,继续在导师指导下工作,并最终开辟出一块令人瞩目的基因研究新天地。“我一直以这两名学生为荣,看到学生超过自己,这是当老师最大的欣慰。”王振义感慨道。   陈竺的研究日臻成熟,王振义的高兴与自豪是难以言表的。此时的他,并没有考虑名利的得失和地位的动摇,1996年,王振义主动把代表中国血液学研究最高水平的上海血液学研究所所长的位置交给了陈竺,他看准了陈竺渊博的学识、大度的气量、出众的才能,一定能将血研所带向新的成功与辉煌。   那一年陈竺42岁。曾有人问王振义当时的想法,他说:“现代医学科技发展非常快,但我却越来越老了,如果我们不看到发展,还是用原来的方式管理这个研究所,用原来的学术水平领导这个研究所,这个所是会走下坡路的。早在1993年,我就有了退下来的想法。陈竺非常有进取心,是世界一流的人才,交班给这样的学生,我放心。我退下来了,可以做些咨询工作,虽然我不是非常高明的理论家,但至少在我一生中累积了很多经验和教训。事实证明我当初的选择是明智的。”   学生们眼中,王振义是一位谦逊、豁达的长者,是一位严谨求实的学者,是一位爱才惜才的老师。“973”计划项目最年轻的首席科学家、上海第九届十大杰出青年陈国强是王振义的另一位得意门生。   “博士研究生我还是要考王振义教授的!”回忆当年报考研究生的情形,陈国强说,“那瞬间的选择,源自于王教授修改我硕士研究生论文的整个过程。”在写论文还不用电脑的年代,导师一遍遍修改,学生就要根据修改的内容,重新整理、抄写,陈国强的硕士论文给王振义先后改了10遍,陈国强将近2万字的论文也抄了10遍。王振义时任二医大校长,白天工作繁忙,只有利用晚上的时间修改学生论文,他多次把陈国强叫到家里一起吃晚饭,一放下碗筷,师生两人就一头“扎进”了论文。多少个夜晚,多少次交流,长者的谆谆教诲深深地刻在了陈国强心中,这位长者甘为人梯的品格更时时激励着陈国强向更高、更险的医学高峰迈进。   陈国强现已成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我深深懂得,这些成绩是站在我的导师王振义、陈竺两位院士的肩膀上,在同事们的支持帮助下取得的。今后,我一定继承传统,不断创新,为解除人们的病痛、促进人类健康作出更大努力!”   黄萌珥、董硕……年轻的学生们只要提到王振义,心中涌出的除了崇敬,更多的是对恩师的感谢。   他是学生心中的领航者   1950年,王振义的老师邝安堃教授在设备十分简陋的条件下,成功地研究了应激情况下肾上腺皮质的功能,论文发表在《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上。王振义体会到的是“热爱科学,不断探索和进取,不计较条件,刻苦钻研”,这也成为他的学生心中的座右铭。在60多年行医的生涯中,王振义将基础学科与临床实践密切结合,将祖国医学和现代西医理论合二为一,将中国古代哲理思想与当代科学思想融为一体,引领着我国血液学研究冲向一个个巅峰。   王振义能为许多重危病人带来生机和希望,这源于他善于思考,善于提出探索性、创新的治疗思路,这种秉性也体现在他培养学生的过程中。学生说:“他经常和学生探讨学术问题,对学生的教导从来不是居高临下、高高在上的,他关注细节,连多媒体制作中颜色是否协调、英文论文中哪个单词用得不确切、英语口语中的语音纠正都是他关心的内容。其他诸如分子生物学的结构、显微镜下观察细胞、X片显影结果,即便是再小的环节遇到难以解释的结果,老师都会要求学生再做一次。”   2002年,王振义指导的课题组在研究中发现有一个抗白血病药物的水溶性差,实验效果很不理想,课题组陷入了实验停滞期。听说郑州大学的教授在这方面有深入研究,于是课题组决定向他们求教。按照常理,可以用电邮或是电话联系,即便是要登门造访请实际操作的年轻人去也无妨。但当时78岁高龄的王振义却执意坚持亲自上门请教,因为他认为在科学研究中一个人不可能永远是第一,即便是院士,在自己不懂的问题上就是一个学生。郑州大学的接待同志听了随行人员介绍,怎么都不敢相信眼前这位朴素和蔼的老人就是大名鼎鼎的王振义。他们真的很难相信一位著名的医学家能这么虚心地上门求教。这是一次愉快的合作,王振义的诚意打动了对方所有的专家学者,当然也令学生们领略一位科学家虚怀若谷、诚实谦逊的大家风范和品格。   周光飚是王振义的“关门弟子”,跟随王振义的这几年让他时刻感受着这位长者虚怀若谷、实事求是的大医精神。周光飚至今还清晰地记得博士毕业时,他正在为留在科研单位还是到临床做医生、是留在国内还是到国外去的抉择徘徊,是导师的一番话为他指明了方向:“科学研究是很清贫的,也很枯燥,但是你正在从事的研究是很有前途的,只要你努力,我相信你一定能在这里作出很好的成绩。”周光飚留下后,王振义又主动关心他的生活条件,住处解决了吗?待遇怎样了?老师的关心让这位只身在上海拼搏的年轻人备感亲切。   毕业后的几个月中,动物实验结果毫无进展,周光飚和同事们陷入了困惑之中,王振义观察到这一情况,语重心长地对他们说:“科学研究必须尊重客观规律与结果,不要急躁也不要钻牛角尖,我们所做的一切对临床都是至关重要的,如果不能客观反映就会对临床造成误导,我们的病人就将吃足苦头啊!”导师的一席话就像一剂“清醒剂”,年轻人又开始重新整理研究思路。   穿上白大褂让他感觉一生幸福   “我觉得生活的乐趣就在穿上白大褂的那一刻,所以我还坚持每周查房。”现年86岁的王振义说得似乎很轻松,事实上,他把挽救病人的生命当成自己毕生的事业,他将查房视为自己不断更新知识、开拓创新和不断进行医学教育的机会和场所。   一年前,瑞金医院血液科收治了一位从哈尔滨来的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病人,经过几个疗程病情仍未得到控制。这位50多岁的男性患者沮丧万分,如果上海也治不好,生存的希望真的就很渺茫了,当病人得知王振义要来参加第二天的病例讨论会,兴奋得一整夜没有睡。“这是罕见的‘带有淋标记的单核细胞白血病’。”根据这样的诊断,医院调整了治疗方案,患者病情终于得以控制了。此刻,学生们在感叹,一个生命的脆弱与重生和科学的发展、知识的积累联系得如此紧密!   如果说诊断疑难病例凭的是多年经验,那么洞察新事物、掌握新知识,靠的是什么呢?王振义70多岁开始学习计算机、掌握网络技术。曾有一次疑难病例讨论时,王振义的诊断令与会的所有医师诧异,“分泌IgG淋巴浆细胞样白血病”——从没听说过的新名词,他直言是在网上查阅到的,此型白血病仅有英国发表过一篇论文,这个病例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合起来分析,就是此型白血病。果然,他采用的治疗方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如今,王振义又自创了“开卷有益”式的查房,每周四上午由学生对他进行提问,他对疑难病例进行分析和答疑,这种做法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诊断思路,更为病人带去了福音。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如果说瑞金医院和上海血液研究所是一块沃土,他的学生陈竺、陈赛娟这一代年富力强的科学家就是四季苍翠的树枝,陈国强等一批科学新秀则无疑是郁郁葱葱的枝芽。王振义,这位在血液学研究领域不辍追求的老人就是这棵大树的坚强脊梁。
  • 儿童癌症基因检测 任重而道远
    p   两项独立的先驱性临床研究同时发现了四成儿科癌症患者肿瘤或生殖系的共有突变,这些共有突变位点在癌症的诊断和治疗方面具有潜在的临床意义。 /p p   发现该成果的科研团队由得克萨斯儿童癌症中心和贝勒医学院领衔,两个团队共同致力于开发疾病确诊初期的癌症干预手段。另外,波士顿儿童医院达纳法博癌症中心与布莱根妇女医院也参与了此次研究,共同寻找晚期和高风险癌症的治疗方法。 /p p   通过肿瘤患者的全基因组测序,来自贝勒医学院的科学家们在121位肿瘤患者中发现48例潜在的临床相关突变,这些医学上已被证明可操作的突变可能会为癌症疗法的开发打开一扇新的大门。 /p p   “研究中发现的大量病历所显示的突变序列是我们尚未发现的,我们尚未发现它们与儿科癌症之间的具体联系,这些研究结果表明仅对寥寥几种基因进行检测确实难以满足早期肿瘤患者的健康需要。”文章的第二作者,贝勒医学院分子和人类遗传学教授Sharon Plon在声明中表示。 /p p   达纳法博癌症中心Katherine Janeway教授领导了另一项名为个性化癌症诊疗“iCat”的科研项目,该项目致力于晚期实体肿瘤的个性化疗法开发,以找到癌症患者的基因组可操纵位点为最终目的。 /p p   除了上述的两项研究之外,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NCI)的Javed Khan和Lee Helman认为与全基因组测序相结合的癌症疗法虽然仍处于初步阶段,但正以前所未有的高速增长,Sharon Plon和Katherine Janeway教授的研究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结合基因组测序的癌症疗法所具有的局限性。 /p p   Sharon Plon的研究展示了全基因组测序可以为癌症研究带来大量的有效数据,但是现阶段大部分测序所得数据并不能转化为一个有效的治疗方案或临床建议。Katherine Janeway所领导的iCat项目在另一方面体现了基于全基因组测序的癌症疗法所面临的巨大问题与系列挑战,该项目中的89位癌症测序患者中只有31位能得到有效的临床治疗建议。 /p p   然而,结合测序技术的癌症疗法仍然拥有光明前景。随着测序成本的下降,测序分析将成为常规诊断测试,测序技术将帮助研究人员更好地理解肿瘤异质性与肿瘤突变。在高风险、难治性以及复发性癌症的诊断与治疗领域,日益成长的测序技术正逐渐成为临床医生诊疗病人所进行的第一步也是必须的一步,对于精准医疗与个性化医疗来说测序技术更成为了临床医生的基本工具。 /p p   “测序技术将迎来一个前所未有的新时代。”文章的作者们最后总结道。 /p
  • 岛津与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签署共同研究协议
    岛津公司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辖下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 NCI)签署了5年的CRADA*(共同研究开发协议),计划共同研究开发一项用于评估和改善癌症光免疫疗法(Near Infrared Photoimmunotherapy, NIR-PIT)的安全性及疗效的检测方法。 “NIR-PIT”是以NCI的小林久隆主任研究员为核心开发的一种治疗方法,该方法只攻击癌细胞而不会损害正常细胞,可在短时间破坏癌细胞。通过注射只会与癌细胞结合的抗体及抗体药物偶联物(Antibody-Drug Conjugate,ADC 含有吸收近红外光后会产生化学反应的特殊色素),照射近红外光使仅积聚在癌细胞上的ADC产生反应,选择性地破坏癌细胞。目前,美国已经成功完成I期临床试验,正在开展II期临床试验。日本也决定从今年开始开展临床试验。新加坡等国家也正在进行临床试验的前期准备。 利用该方法可检测癌细胞中ADC的积累程度以及因近红外光所引起的化学反应进展状况,有望提高“NIR-PIT”的安全性和疗效。岛津于2015年7月在美国马里兰州哥伦比亚城子公司(SHIMADZU SCIENTIFIC INSTRUMENTS, INC.)内设立的“SSI创新中心”将利用质谱仪和近红外摄像系统等尖端技术,不断推进支持“NIR-PIT”实用化检测技术的研究和开发。 “NIR-PIT”技术还将进一步发展(如可使用抗体的增加和有效治疗转移癌等)。岛津公司将通过特有分析检测技术为NIR-PIT的早期实用化做出贡献。 CRADA*:Collaborativ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Agreement、NIH等美国联邦政府研究机构和民间企业等共同研究协议。关于岛津 岛津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是(株)岛津制作所于1999年100%出资,在中国设立的现地法人公司,在中国全境拥有13个分公司,事业规模不断扩大。其下设有北京、上海、广州、沈阳、成都分析中心,并拥有覆盖全国30个省的销售代理商网络以及60多个技术服务站,已构筑起为广大用户提供良好服务的完整体系。本公司以“为了人类和地球的健康”为经营理念,始终致力于为用户提供更加先进的产品和更加满意的服务,为中国社会的进步贡献力量。
  • 癌症监测新突破:试纸验癌
    不久前,中科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研发出一种可检测出癌症相关基因突变的试纸。在家中,只要用一张小小的试纸便可知道自己是否带有癌症突变基因。   用一张小小的试纸,滴两滴血即可知道待检人是否带有遗传病相关基因、耐药性突变或肿瘤突变基因。这种试纸的“学名”叫核酸检测生物传感器,是中科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曾令文研究组研发完成的。   通过验血来诊断癌症的说法由来已久。新西兰惠灵顿一家医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也提出过验血诊断癌症的说法。据报道,他们用验血法诊断结肠癌、肺癌和肝癌已经取得成功。这家研究所的研究人员贝里奇博士说,他们是通过检测因癌细胞迅速增殖而在人体血清中所留下的指纹印的方法来诊断癌症的。   临床应用有待探索   “取两滴血,经过核酸提取后,与检测试剂室温反应半小时,再滴到试纸上5分钟后就可观察到结果,如果有单核苷酸多态性引起的遗传病、肿瘤疾病的易感基因存在或病原微生物,检测就会显现出来,没有则不显示。”曾令文介绍说,例如胰腺癌中的K—ras基因突变。   曾令文表示,这项研究并不是简单地使用一个原理,而是运用多个原理整合而成。利用了四大技术:发夹结构探针技术、核酸信号转移放大技术、纳米晶金粒的可视化技术和试纸条简单、快速、方便的技术优点的结合,开发出该核酸生物传感器。   如果“试纸验癌”成功运用于临床,将会是广大家庭的福音。“我们就是想开发一些简单、快速,并且便宜的检测癌症相关基因突变的方法,让一些先进的检测技术走进家庭。”曾令文说,“如此一来,人们便不需要到医院里使用很昂贵的仪器去检测了。”   针对此项研究成果,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主治医师李宝兰表示,从目前该领域进展情况看,研究尚属于探索阶段,至于能否应用临床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而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主治医师安广宇认为,“试纸验癌”并不尽可靠。安广宇解释说:“癌症只能检测出易感基因,并且测定的费用很高,即便有基因异常度也不代表就是患上了肿瘤。”   然而一滴血验癌的方法也并非完全是纸上谈兵,近日在首都图书馆举行的癌症专题讲座中,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研究所内科肿瘤学专家孙燕表示,一滴血查某些癌症是可以的,但是不是所有癌症都能查到。比如肝癌患者的血液中,甲胎蛋白含量会很高,所以可以通过血液查出。还比如血液中PRC高,可能有前列腺癌,但并不是所有的癌症都能查出。   市场需求或前景广阔   “这种传感器一经研发并且走向家庭,它的市场需求应该是很大的。”在谈及此项研究应用于临床的需求前景时,曾令文表示说,“现在大家吃、穿、住、行都不愁了,健康问题就变得越来越重要了,大家都想知道自己有没有癌基因的突变,而且这种方法做起来很方便快速。”   曾令文表示,这项技术还可以用来检测耐药性,从而实现“个体化医疗”。这里所谓的“个体化医疗”便是一种医疗的人性化体现。“比如说肿瘤,在肿瘤治疗的时候有一些药物非常昂贵,这些药物可能只对一部分人有作用,这一部分人基因的突变决定了其对这种药物是不是敏感。”曾令文补充说,“此时,我们便可以通过这个传感器来检测基因的突变,从而得知患者是否适合用这种药。否则,花钱买对自己没用的药物就得不偿失了,而且还会贻误治疗时机。”   “我们的目标是要走向家庭。但目前该项研究仍处于实验刚刚结束阶段,我们做过了一些临床的样品实验,下一步要做的就是进一步优化这个技术。”曾令文说:“该项研究在实践阶段还没有完全准备好。核酸提取的装置仍需进一步完善。装置完善之后,就可以形成很完整的产品,并逐步向产业化方向发展,进而走向家庭。”   曾令文介绍说:“核酸提取装置研发有两种途径。一种是利用别人开发的核酸提取装置直接和核酸传感器结合起来,组成一个走向家庭的产品。另一种是我们自己正在研发的核酸提取装置,这个装置研发出来之后与核酸生物传感器进行结合。”   此外,曾令文提醒说:“并不是一个传感器就能检测所有的癌症,我们会针对某一种癌症进行专门设计,开发一系列针对不同癌症的传感器。虽然它并非百分之百的准确无误,但基本可以检测出患某种癌症的几率有多大。此时,患者便可以进一步的做些体检,检查有无这方面的癌症。”   预防癌症需日常注意   据孙燕介绍,肿瘤在欧美国家发病率最高,中国次之,非洲、拉丁美洲发病率相对较低。如果不采取措施,到2020年,全球因肿瘤死亡人数会超过1000万。中国在发展中国家里,发病率较高,接近发达国家水平。癌症虽然可怕,但却是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加以注意预防的。对于预防癌症,美国国家科学会有一篇文章提出了如下建议:   1.饮食上少吃油和脂肪、糖和盐,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和五谷杂粮   2.保持乐观愉快的生活态度,心情不愉快会影响身体的各种功能,尤其是免疫功能。   孙燕提醒人们,远离致癌因素,要定期连续有效的健康查体,妥善处理癌前病变,注意锻炼身体,保持身心健康。
  • 未来已来:ADC药物精准制导癌症治疗
    抗体药物偶联物(ADC)作为一类新型靶向抗癌药物,近年来在抗癌药物研发领域备受关注。ADC药物由单克隆抗体、细胞毒素、连接子和偶联位点组成。单克隆抗体能够特异性识别并结合癌细胞表面的抗原,连接子则起到将抗体和细胞毒素结合在一起的作用。当ADC药物进入体内并结合靶细胞后,通过内吞作用进入细胞内,连接子在细胞内被降解,从而释放出细胞毒素,最终导致靶细胞的死亡,从而实现高效杀伤肿瘤细胞并减少对正常组织的损伤。据统计截止到今年5月底,全球有超过800款ADC药物处于不同的研发阶段,其中国产ADC新药研发项目占到了519项,充分体现了我国在ADC药物研发领域的强劲实力。一般的,用于ADC生产的偶联方法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天然赖氨酸偶联或半胱氨酸偶联;第二类是通过半胱氨酸残基进行抗体工程和修饰,或结合非天然氨基酸残基作为有效载荷偶联的反应标签;第三类是使用酶催化偶联;目前,商业市场上所有的ADC都是通过化学偶联进行生产的,化学定点偶联的方法有高DAR值偶联、天然半胱氨酸重桥接、Fc亲和肽结合三种。高DAR值偶联在工艺稳健性和跟踪记录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天然半胱氨酸重桥接在偶联反应条件方面具有很高的灵活性,Fc亲和肽结合则能够应用于各种抗体和药物接头,该方法能提供位点特异性DAR2的ADC。从ADC药物的发展可以看出,随着技术的变革,ADC药物的开发逐渐从初期的探索性阶段进入到临床应用与优化阶段。以下是目前研究中ADC药物的研究热点内容:新型连接子的开发与优化ADC药物的疗效与安全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连接子的设计。传统的连接子设计较为简单,但在体内稳定性和靶细胞内的释放效率方面存在不足。为了提高ADC药物的疗效,研究者们正在开发更加智能和高效的连接子,例如酸敏感连接子和酶敏感连接子。这些新型连接子能够在肿瘤微环境中或特定酶的作用下被特异性降解,从而提高药物的靶向性与毒性释放效率。抗体工程技术的发展抗体工程是ADC药物开发中的另一项关键技术。通过抗体工程技术,研究人员可以优化抗体的结构,以提高其与目标抗原的结合力,同时减少免疫原性。目前,双特异性抗体和抗体片段等新型抗体形式正逐渐进入ADC药物开发的视野,靶向同一抗原上不同位点的双特异性ADC可以改善受体聚集并导致靶标的快速内化。此外,抗体片段由于其较小的分子量,可以更容易地渗透到肿瘤组织中,增加药物的治疗效果。高效细胞毒素的筛选细胞毒素是ADC药物的核心杀伤成分,其毒性和选择性直接影响药物的疗效与安全性。传统的细胞毒素如卡瑞里霉素和美登素虽然毒性强,但对正常细胞也具有较大的杀伤作用。为了提高ADC药物的安全性与降低耐药性,研究者们使用两种不同的细胞毒性药物作为有效载荷的双有效载荷ADC,通过精确控制两种药物的比例,通过将两种协同有效载荷递送入癌细胞,可以达到更有效的治疗效果。并且随着两种不同机制的有效载荷的应用,耐药性的发生率将大大降低。质谱技术在ADC药物研发中的应用质谱技术是当前ADC药物研究中的重要工具,主要用于分析和表征ADC药物的化学结构及其代谢产物。在ADC药物的研发过程中,研究者将LC-MS/MS技术用于深入表征ADC药物的偶联位点异质性,评估药物抗体比(DAR)和偶联位点的载荷分布,从而保证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将高分辨质谱技术用于ADC药物的分子量及DAR值检测、肽图分析、HCP的鉴别和定量等方面,为药物的质量控制和表征提供了重要信息。同时,基于高分辨质谱的完整蛋白质谱分析技术,可以在不进行酶解或碎片化的情况下,直接对蛋白类药物进行表征。另外,质谱成像技术还可以用于分析ADC药物在肿瘤组织中的分布情况,从而帮助优化药物的设计和给药方案。单细胞分析技术的引入单细胞分析技术近年来逐渐在ADC药物研究中崭露头角。通过单细胞分析,可以更精确地识别和选择在肿瘤细胞表面高表达、而在正常组织低表达或不表达的靶点,这对于提高ADC药物的特异性和减少副作用非常重要。这项技术有助于更准确地理解药物在肿瘤组织中单个细胞水平上的作用,这对于优化ADC药物的设计和效果至关重要。目前,越来越多的ADC药物进入临床试验,并展现出良好的治疗前景。随着ADC药物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研究人员的努力,未来ADC药物在癌症靶向治疗中会展现出更多的惊喜。
  • 东大学生研发早期癌症检测仪器 实现指尖采血5分钟查癌症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title=" W020171024542146201040.jpg" style=" HEIGHT: 300px WIDTH: 450px" border=" 0" hspace=" 0"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0/noimg/ad0fd2a3-48dd-4bbf-bc39-fb62f4a6ca05.jpg" width=" 450" height=" 300"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strong 团队人员演示仪器 /strong /p p   “滴血验癌”一直是医学界研究的重难点。就在刚结束不久的第三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东南大学MxHealth团队的癌症早期精准检测系统利用国内第一、世界领先的光子晶体微球技术,设计出一款自动化检测仪,通过指尖采血,只需要5—10分钟,可完成16项癌症筛检,摘得大赛“银奖”,引起业界广泛关注。 /p p   MxHealth团队负责人常宁告诉记者,自主研发的自动化检测仪则采用多指标联合进行检测,通过多种肿瘤的标志物大数据关系建立和分析,从而降低假阳性和假阴性的概率,大大提高了检测的准确性。“通俗的说,我们研发的仪器通过荧光强度来判断。如果患者血液中的荧光度超过预警值的话,他可能身体中有了癌症病灶,后续会建议他进行详细检查。” /p p   那该检测系统与传统测癌仪器有什么区别呢?记者了解到,传统的癌症检测往往采用单一指标,针对的是某种癌症的一种标志物,而这种标志物浓度的高低会受用户的心情、饮食、所处环境等因素影响,因而影响检测结果。此外,现在医院内的测癌收费基本是50元单指标,而测试几个则需叠加。“在临床试验中,我们的仪器可以控制在100元以下检测5—6项指标。”常宁告诉记者。 /p p   由于这项癌症早期检测仪器属于三类医疗器械,必须向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FDA)提出申请,在经过审批后才能进入市场推广。预计正式投入市场还需2~3年甚至更久,而这期间,常宁博士等人将不断优化仪器功能,提高检测准确度。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癌症早期筛查的观念能深入人心,做一次癌症早期检测和我们查血常规、血压血糖一样普遍。到那时,癌症就不那么可怕了。 /p p   肿瘤标志物不是肿瘤诊断的标准,只是起到一个引起警觉的作用。任何的检查都要遵循从简单、无创、廉价到复杂、有创、昂贵这样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从怀疑到诊断既要有充分的检查,更要有充分的证据。我东的常宁博士等人的研究是相当有前瞻意义的,也许未来真的会有一滴血测癌症的方法。 /p
  • 对手机吹口气 就知癌症有没有
    英国科学家声称,以后测癌症就像测酒驾一样简单   在可见的将来,对着手机吹气就可以检查是否患有癌症将不是科幻。据英国媒体4月27日报道,英国一家公司宣称两年内可令上述构想变成现实。   &ldquo 电子鼻&rdquo 嗅出结肠癌   十年前,英国剑桥大学工程系的3名毕业生创立了一家公司Owlstone,专营气味测试仪以帮助石油公司监测污染、协助美国反恐机构追踪爆炸物。然而一年半前,该公司共同创始人之一比利· 博伊尔决定进军医疗领域,利用公司的专利技术制造一款检测癌症的仪器。   去年,Owlstone公司成功推出一款名为Lonestar的吹气检测仪,可利用气味判别结肠癌和普通肠道疾病。   或可代替传统检查   事实上,科学家一直在研究&ldquo 嗅觉标记&rdquo 和各种疾病的关系。作为日常新陈代谢的一部分,人类的身体无时无刻不在产生化学物质散发到空气中去。相比正常细胞,癌细胞的新陈代谢发生变异,会释放出不同气味的化学物质,但这些气味差别过于微弱,人类鼻子无法识别。   Lonestar吹气检测仪形似矮胖版的iPad,上面连接有一根吹气管,它可辨别出极低浓度的特定气味。操作时,将仪器放在一个空气环境恒定的房间里,病人进入房间对着仪器管子吹气,其呼出的气体与数据库中已知的结肠癌气味对比,就可以知道受试者是否健康。英国华威大学的研究人员已成功利用该仪器区分出结肠癌和肠炎患者。   &ldquo 这款设备可在非常早期的阶段诊断出结肠癌。&rdquo 博伊尔称,未来,这种检测仪可能会取代传统的结肠镜检查和大便隐血测试。   将检测仪装进口袋   目前,Owlstone公司正在研究如何把吹气检测仪装进口袋。&ldquo 随着智能手机的快速发展,一些最新手机已经配有温度和湿度传感器。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将吹气检测仪的核心部件&mdash 芯片&mdash 装进手机,&rdquo 博伊尔说,&ldquo 这并不难,仅需两年的时间就能实现,我们正在寻求投资。&rdquo
  • 欧美联手打造1000个癌症新模型,癌症研究将迎“大跃进”?
    长久以来,对于研究癌症的科学家而言,人工培养的癌细胞系是不可或缺的研究工具。然而,令科学家头痛不已的一个大问题就是:这些经过人工培养的癌细胞与人体真实环境下的癌细胞往往存在某些不同之处。由此带来的一个恶果便是:某种试验药物或能有效杀死人工培养的癌细胞,但对癌症患者的疗效却很差。  如今,这一令科学家们无比尴尬的局面或将发生根本性改变。发生了什么事?原来,癌症研究领域的几位巨头正打算开展一项名为“人类癌症模型计划”(HCMI)的国际性合作,目标是发展1000个新癌细胞模型(细胞系)!并且,这或许仅仅是开始!  “人类癌症模型计划”的成员目前包括: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NCI)、英国癌症研究会、英国韦尔科姆基金会桑格研究所以及荷兰“海布雷赫茨类器官技术”基金会。按照该计划7月11日公布的方案,研究人员将在未来3年建立起1000个癌细胞模型。  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负责人Louis Staudt称,即使是这首批1000个癌细胞模型,也已经是目前全球拥有的癌细胞模型数量的两倍。如果计划进展顺利,那么还会派生出数千个新癌细胞模型。事实上,按照Staudt的估计,因为癌症实在是种类繁多,要想充分满足研究人员所需,至少得有10000个模型。“当然,今后我们会不会把该项目继续往前推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前期计划进行得顺不顺利,是不是物有所值。”Staudt如是说。更真实  与现有的大多数癌细胞模型相比,此次打算推出的新模型优势明显。首先,新细胞系与临床数据结合得更紧密,甚至连捐赠者对治疗有何反应等信息都包含在了里面。其次,研究计划将会运用最顶尖的生物技术,包括细胞3D培养类器官技术,以更好地模拟体内生长条件。  正因为如此,与目前使用的癌症研究细胞系相比,新模型将更真实地反映人类肿瘤的组织架构和复杂程度,更准确地反映出人类肿瘤的生物学特性,从而更好地为新药研发和癌症新疗法的诞生助一臂之力。  伦敦大学学院组织工程专家Umber Cheema称,实施这项计划有利于联合各研究团体。她说:“眼下不同国家、不同研究团体在癌症研究领域显得有点各自为战,如果善于分享和整合,必将事半功倍!”  桑格研究所癌症研究专家Mathew Garnett认为,该项目将会为各成员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案,有助于他们开发出更廉价、更高效的产品。目前存在的最主要的障碍则是:如何建立起一个收集样本的临床网络系统,并将其用于模型的开发中。  在这里要特别提一下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之前该研究所曾开展过一个项目,即用移植至小鼠体内、源自病人组织样本的细胞建立起癌细胞系。Staudt称该项目的成果也将融入本项计划。  Staudt指出,一些研究小组当下正在努力探索难以培养的癌细胞的最佳培养条件,比如说淋巴瘤。还有一些研究小组则把精力放在改进现有模型上,使之能更好地反映肿瘤的自然生长环境,例如,Cheema团队正采用3D培养技术来培养细胞,旨在更好地模拟现实环境,甚至还拥有血管系统(虽然较原始)。Cheema团队希望,通过对现有技术的改良,能够比较好地确定个体癌细胞是否具有转移性或对某种治疗方法如何反应。  雄心勃勃的“人类癌症模型计划”是否能取得成功,近而大力提升癌症研究整体水平、为广大癌症患者带来福音?还是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 测癌新方法:10毫升血提前5年“预告”癌症
    英国与美国研究人员说,经过15年努力,他们终于找到可以预测实体肿瘤的新方法,能提前5年“预告”癌症的出现。   这一研究成果下周将在美国芝加哥举行的美国临床肿瘤学会年会上公布。   “预测”方法   英国诺丁汉大学与Oncimmune公司研究人员研究8000个英国与美国病例,希望找出人体免疫系统对癌症形成时发出的首个分子信号如何反应。他们发现,癌症会让细胞产生少量抗原,从而激活免疫系统,产生大量自身抗体。   通过追踪这一身体变化,研究人员找出不同抗原与不同癌症间关系,并研究出只需10毫升血液就可以“预测”癌症的新方法。   英国《泰晤士报》网站6月1日引述研究负责人,乳腺癌专家约翰罗伯逊的话报道:研究证明,医生只需通过一个简单测试就可以准确辨认由抗原引发的自身抗体以及它所代表的癌症。   他说,这一技术将可以帮助诊断90%的实体肿瘤。   模式转变   罗伯逊说,当前,人们通常在身体出现状况时才去就医,医生需要通过电子设备才能发现癌症病灶,但那往往已为时太晚。比如肺癌,患者出现身体不适就医时,肿瘤甚至已经可能长到网球那么大。类似胰腺癌、食道癌等癌症,待确诊时通常已是晚期。   这一简单的血液测试方法则可以帮助病患更早确诊,提高存活率。   “我们开始明白先前从不知道的癌症发生过程,也弄清楚免疫系统是如何反应的——只需要看看哪一种蛋白质不对劲就行了,”罗伯逊说,“这就好像肿瘤形成前,你的身体就大声疾呼:‘我得癌症啦!’”   罗伯逊说,这一新测试方法为癌症诊断带来“模式转变”。   需要测试   当前,美国的呼吸道专家和家庭医生正在吸烟者身上研究这一测试,预计将于本月底应用于临床。Oncimmune公司首席执行官杰弗里汉密尔顿-费尔利说,英国可能将于明年早些时候在私人诊疗机构使用这一血液检测方法,两个国家的检查费用类似,约为480美元。   英国国家癌症研究所负责人迈克理查兹称赞这一研究成果是“一个非常激动人心的概念”,可能提高英国癌症病人的存活率。不过,他也说,在国家医疗服务系统(NHS)正式接纳这一方法前,还需要进行大规模临床测试。   “既然这一检测方法将很快(在私人诊所)应用,我们就得考虑进行广泛测试,证明它可以正如我们希望的那样挽救生命。”
  • 警惕腌制蔬菜!浙江大学研究表明经常食用腌制蔬菜会导致出血性中风和食管癌
    近日,浙江大学生物系统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章宇作为通讯作者在BMC Medicine 发表了一项研究,这项研究利用CKB项目的数据评估了腌制蔬菜的消费与全因和特定病因死亡率的关系。结果表明,在中国经常食用腌制蔬菜与出血性中风和食管癌的更高死亡风险相关。 1.研究背景 此前,一项纳入8959例参与者的中国纵向健康长寿调查显示,偶尔或每天摄入盐腌制蔬菜与高龄老年人(≥80岁)全因死亡率高10%呈正相关。此外,几项针对癌症发病率的研究表明,食用腌制蔬菜与结直肠癌、肺癌和肾癌呈正相关。早期证据表明,食用盐腌制蔬菜与脑肿瘤死亡率呈正相关。然而,尚未有研究评估腌制蔬菜消费与心血管疾病(CVD)发病率和死亡率之间关联。 2.研究过程 “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项目 China Kadoorie Biobank (CKB)是 2002 年由卫生部批准立项,现由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大学和英国牛津大学联合开展的一项大型慢性病国际合作研究项目。浙江大学研究团队研究利用CKB项目的数据评估了腌制蔬菜的消费与全因和特定病因死亡率的关系。在2004年6月至2008年7月期间,每个地区100-150个行政单位的所有30-79岁的居民都被邀请参加研究,最终在获得书面知情同意的情况下,招募了512,900人。每位符合条件的参与者都填写了一份由访谈者管理的笔记本电脑便携式调查问卷,包括一般人口统计学特征、饮食和行为生活方式因素,如饮酒、吸烟和体育活动、家庭室内空气污染、病史和当前用药、睡眠和精神状态(使用综合国际诊断访谈短表)、生育史(针对女性)和体检情况。最终,排除一些因素后,研究团队对中国440,415名无主要慢性疾病的30~79岁的参与者平均随访10年,共发生28,625例死亡。 3.研究结果 研究数据表明食用腌制蔬菜与较高的心血管疾病(CVD)死亡率相关,但与总癌症死亡率和总死亡率不相关,具体而言,食用腌制蔬菜与出血性中风的死亡率较高相关,与非消费者相比,每周食用腌制蔬菜1-3天人群的出血性中风死亡风险高32%,经常消费者(≥4天/周)风险高15%,此外,经常食用腌制蔬菜与消化道癌症死亡率和食管癌死亡率的风险分别增加13%和45%有关。 总之,结果表明,经常食用腌制蔬菜与出血性中风和食管癌的更高死亡风险相关。机制上,腌菜中钠含量过高可能是死亡风险增加的主要原因,而腌菜中的N-亚硝基化合物被认为是促进食管癌发生的危险因素。值得注意是的,进食用醋浸泡然后在容器中发酵至少2周的腌制蔬菜,与食道癌风险无关。这其中的相关性差异可能是由于不同的腌制方法和使用了盐以外的调味品。 参考资料:https://bmcmedicine.biomedcentral.com/articles/10.1186/s12916-023-02829-3#Sec2
  • 癌症检测新方法:验血可测出癌细胞
    导读:美国研究人员找到检验癌症的新方法,让医生通过探测血液中是否有癌细胞,确定病人的情况。此法能在十亿个健康血细胞中探测到单个“离群”的癌细胞。   找出新方法的波士顿研究组将同药剂公司强生(Johnson & Johnson)合作,推广此新的癌症诊断方法。美国四所大规模的癌症中心将在今年开始试用这个还处于实验阶段的新法。此法广为应用后,将彻底改变乳腺癌、前列腺癌、结肠癌和肺癌等多种癌症的诊断和治疗。   参与研发此项检验方法的马萨诸塞州总医院癌症中心主任哈伯说:“这如同是液态的切片检查(biopsy)”,用此法既可避免疼痛的切片检查,又较定期的成像扫描(imaging scan)检查,更方便医生监控病患的状况。   目前,好些病人是通过针刺切片,确定细胞是否出现癌病变,但此法无法让医疗人员掌握足够的样本,确认肿瘤是何种基因所诱发,生长途径为何。通常,医生是让病人接受药物或放射线治疗,等待两个月后,再作断层电脑扫描(CT scan),看肿瘤是否缩小。可是,有些病人可能等不及医生确定下一个疗法。   哈伯解释道:“若你能迅速地把它找出来,‘确定药物有效’,就能继续使用,‘确定药物无效’,就试别的疗法。”   研究组在报告说,检验人员是使用布满7万8000个细点的微型晶片,进行检验,这些有如实验室玻片(lab slide)的晶片上的细点,就有如牙刷刷毛尖端的细点一般。细点上有能同癌细胞结合的抗体(antibody),当血液流过晶片时,癌细胞就会粘在细点上。   参与晶片设计工作的哈佛大学生物工程师托纳说,此检验方式,能在十亿个以上的细胞当中,找出一个单一的癌细胞。他补充道,研究组之所以能确实此比例,是因为他们把癌细胞混入健康的细胞中,再用晶片去找出来。
  • 赛默飞与安大略癌症研究所达成合作 旨在标准化癌症检测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text-indent: 2em margin-bottom: 10px " 据2019年7月30日美通社讯,加拿大安大略癌症研究所(OICR)和赛默飞世尔科技正在合作开发针对二代测序(NGS)分析和分析软件的完整解决方案,旨在更有效地评估并最终改善胰腺癌、前列腺癌和乳腺癌的治疗。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Thermo_Fisher_Scientific.jpg" style=" max-height: 100% max-width: 100% " alt=" Thermo_Fisher_Scientific.jp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7/uepic/22e1db83-28f0-4283-a8f9-c0f6b2250215.jpg" /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text-indent: 2em margin-bottom: 10px " 该项目为期三年,累计投入600万美元,旨在促进上述癌症疾病领域的分子分析标准化,并促成在全球范围内相关检测方法的商业化。该项合作建立在OICR和赛默飞之间的先前临床研究的基础上,关注于胰腺癌的快速基因组诊断和针对乳腺癌及前列腺癌的靶向治疗,将为三种癌症的分析方法开发提供相关信息和数据。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text-indent: 2em margin-bottom: 10px " “通过支持研究和临床试验,加拿大基因组正在帮助安大略省更多的创新癌症诊断研究投入临床应用,”OICR诊断开发项目主管约翰· 巴特利特博士说。“该项目有潜力在安大略省和加拿大推广二代测序技术,用于常规临床应用。”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text-indent: 2em margin-bottom: 10px " 乳腺癌和前列腺癌是加拿大最常见的癌症类型之一,该国胰腺癌5年净生存率仅为8%。然而,有明显的证据表明,使用基于NGS的测试策略可以改善患者的预后。 strong 美国最近的一项健康经济学研究表明,接受基于NGS检测结果治疗的晚期癌症患者在不增加医疗保健成本的情况下,其无进展生存期延长了一倍。 /strong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text-indent: 2em margin-bottom: 10px " 虽然部分解决方案只是分析DNA序列,但新的靶向NGS分析将通过同时评估DNA和RNA的表达特性从而提供全面的基因组谱,加深对驱动突变的了解。 strong OICR-赛默飞团队将利用这一优势,通过独特的DNA / RNA分层生物标记物补充新的检测方法 ,据OICR医学转化研究人员说,这些生物标记物对胰腺癌、前列腺癌和乳腺癌具有特异性。 /strong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text-indent: 2em margin-bottom: 10px " 先前由OICR和赛默飞共同领导的研究合作已经在未来影响癌症治疗的道路上取得了进展。特别值得注意的是,2016年有一项研究旨在识别乳腺癌的突变和拷贝数变化,以及利用肿瘤胺综合分析进行的临床研究,该研究也支持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的成人和儿童匹配试验。 /p p style=" line-height: 1.5em text-indent: 2em margin-bottom: 10px " 赛默飞的NGS 精准医学计划、临床NGS和肿瘤学全球领导Jeff Smith说。“当OICR向我们的团队提出这个项目的想法时,我们认为这是另一个令人兴奋的机会,可以将赛默飞成熟的离子洪流技术带到加拿大各地的临床实验室,并有助于未来患者护理的改进。” /p
  • 红外指纹可以帮助检测癌症?前景光明!
    癌症可以在我们体内的许多地方生长,并对我们的健康造成巨大威胁。但是,如果能在早期发现癌细胞的生长,那么成功治愈的机会将更大。有实现这一目标的方法吗?来自慕尼黑大学(LMU)激光物理部的宽带红外诊断(BIRD)研究团队揭示,红外光谱图谱可以用于拾取实体瘤在我们血流中留下的分子痕迹。检测早期和侵袭性较低的癌性病变对于有效的药物治疗选择至关重要。除了使体内肿瘤组织显影的射线照相工具,以及从内部器官中切下用于显微镜检查的组织活检之外,现代诊断方法通常专注于非侵入性的癌症检测:他们分析体液并试图捕获癌症引起的肉眼“看不见”的分子变化。事实上,肿瘤将许多异常的代谢产物和信号分子传播到周围环境中。同样,肿瘤也与邻近组织的正常细胞相互作用,随后与我们的免疫细胞和血管相互作用。这些相互作用实质上影响了许多分子的类型和数量,这些分子最终在我们的血流中循环,甚至在肿瘤仍然局限于一个器官而尚未转移的时候。然而,明确识别癌症分子(医学诊断和制药的圣杯)仍然是一个挑战。慕尼黑大学的attoworld研究团队做出了巨大努力,为复杂液体基质中分子的最可靠和最灵敏检测铺平了新的技术途径。在此背景下,BIRD研究团队刚刚在《eLife》上发表了一篇论文,题为“Infrared molecular fingerprinting of blood-based liquid biopsies for the detection of cancer”,他们将极小体积的血样流过比色皿,并通过其发出红外光,并根据溶解在样品中的数十万不同分子的同一性和数量,对来自血液样品的光波模式的复杂变化进行定量。通过使用机器学习算法来提取信息可以确定签名,该签名是个体血液样本的高度特征,因此该签名可以称为“分子指纹”。BIRD团队早期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的研究,题为“Stability of person-specific blood-based infrared molecular fingerprints opens up prospects for health monitoring”表明,这种红外分子指纹在重复抽取个体血液时具有高度重现性。现在,通过红外分子指纹来追踪癌症等疾病的问题变得非常明显:必须转移到人群水平。因此,科学家们必须分析近两千名个体的这些指纹,才能提取出平均健康指纹和平均疾病指纹之间的差异。在现实生活中如何工作?与LMU诊所的医生合作下,BIRD团队建立了一个匹配的病例对照临床研究,并对独立诊断为肺癌、前列腺癌、乳腺癌或膀胱癌的患者样本进行了比较红外分子指纹图谱分析。事实上,血液的红外指纹图谱具有惊人的稳健性,能够正确检测癌症状态。令人兴奋的是,红外指纹不仅可用于检测癌症,还可用于区分不同的癌症类型,表明每种癌症都引发了特定的分子改变。这种方法有一天可以进入诊所吗?虽然远非一种患者可以在医疗诊所获益的方法,但已发表的研究证实了一种预期,即在未来,红外指纹图谱可能会成为有用的辅助癌症诊断,甚至用于使用当前癌症检测方法会被忽略的低级癌症的癌症筛查。红外指纹图谱可能很快会发展到另一个水平,特别是当attoworld研究中的超快光源和高精度电场计量学将发挥作用时。探索将会继续,道路十分光明。
  • 2015年癌症诊断亮点进展大盘点
    一直以来,癌症的诊断研究领域都是学者们关注的重点,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许多新型的癌症检测技术不断涌现,比如癌症液体活检技术、microRNA检测工具、成像追踪技术等,本文就盘点了2015年癌症诊断领域的研究亮点。  癌症血液检测新技术  虽然实体肿瘤的检测仍然是癌症诊断中的常规程序,但新一代测序等现代技术,已经使科学家们能够更详细地跟踪肿瘤的组织起源。许多肿瘤脱落的细胞中存在称为外泌体(exosome)的囊泡,也有DNA进入血液和其他体液的痕迹。最近的研究表明,这些碎片可以作为标记物,来监测疾病的进展,甚至有助于研究人员在症状出现之前诊断癌症。  结果发现,肿瘤DNA通常可在血液样本中检测到。例如,6月5日在《JAMA Oncology》发表的一项研究中,研究人员检测了4000多名孕妇的血液样本——为了确定胎儿中的染色体异常而抽取的,确定了3例孕产妇患有癌症:1 例卵巢癌,1例滤泡性淋巴瘤,和1例霍奇金淋巴瘤。在大多数的这些肿瘤中,即使是低等级的肿瘤,也可以通过一个人的血液检测出来。  这样的“液体活检”不仅仅是血液和血浆样品。在其他研究中,研究人员将膀胱癌患者术后复发风险,与尿液中的DNA甲基化水平关联起来,检测粪便样本中的肠癌 DNA,并鉴定了头颈部癌患者唾液中的癌症相关突变。以前,这种分子测试被用来监测晚期疾病和肿瘤转移,现在,随着越来越多的精确工具,即使在疾病的最早期阶段,也可以在血液中发现少量的癌细胞和DNA。  神秘MicroDNAs帮助检测癌症  存在于染色体外部的奇怪环状DNA和错误产生这些DNA的细胞类型并不相同,这些环状DNA或可用于作为检测不同类型癌症的指示器,相关研究发表于国际杂志《Cell Reports》上。  MicroDNAs 就是这种奇怪的环状DNA,存在种系特异性。不同的细胞类型,比如前列腺癌细胞或卵巢癌细胞,都会产生和特殊类型的MicroDNAs,因此这就可以使得 MicroDNAs作为潜在的生物标志物来揭示疾病发生的生物学过程。MicroDNAs足够小以至于其可以编码任何基因,但曾经有研究发现其存在于人类机体的任何细胞类型中,这或许取决于DNA复制过程中发生的错误。MicroDNAs可以从基因组的活性区域产生,同时也可以从基因组中的易感区域产生,从而在RNA转录过程中引发损伤。DNA中的特殊部分—GC碱基对也常常会参与到上述过程中,当在包裹紧密的DNA上进行转录时RNA往往会吸附到DNA 上并形成环状结构,随后其就可以被修复途径所移除,进而产生MicroDNAs。  精准医疗颠覆癌症治疗未来  也许正如科学家们所说,因为癌症对于所有人来说都是公平的,所以这更增加了人们对这一领域探索的决心。在2015夏季达沃斯论坛现场,关于运用精准医疗治疗癌症的讨论成为受人关注的前沿话题。  将精准医疗用于癌症治疗的例子已不鲜见,精准医疗为已故的苹果公司前CEO史蒂芬?乔布斯在确诊胰腺癌后多争取了8年的生存时间,此外,好莱坞女星安吉丽娜 ?朱莉也是通过基因测序,发现罹患乳腺癌风险偏高后切除乳腺以预防疾病的发生。科学的医疗诊断技术正在带领人们改变和提升整体医疗服务水平,其中一个激动人心的亮点就是对于癌症的早期检测。  Pathway genomics推出第一款针对早期癌症检测的活检实验  虽然液体活检研究项目的负责人已经表示,他们正在等待该技术在为确诊患者中癌症检测能力的证明,包括其临床灵敏性,没有较高的误报率等,Pathway相信,它的平台能够有能力满足一定的阈值检测要求。  然而,该公司还没有发布其检测的科学数据,而这部分通常是人们最感兴趣的,并且个人可以通过他们的医生或者Pathway的网站直接获得,在这里,患者的医疗和家庭史也将由与公司相关的医生进行审核并确定。新的检测室基于靶向下一代测序技术,来确定了在9个癌症相关基因中发生的96个体细胞突变:BRAF,CTNNB1,EGFR,FOXL2,GNAS,KRAS,NRAS,PIK3CA和TP53。而该检测的姐妹版本-Cancer Intercept Monitor,其目标并不是早期诊断,而是监视疾病的存在情况,其也是通过检测同样的标记物和基因。  利用DNA图谱诊断癌症的新研究  作为无创产前诊断等相关领域技术的首创者,来自香港中文大学的卢煜明教授最早就曾发现孕妇外周血中存在“漂流”的胎儿DNA,也就是说,假设每毫升母亲样品相当于1000个基因组,则总共含有1900条母亲的21号染色体,100条整倍体胎儿的21号染色体或150条21三体胎儿的21号染色体。如果诊断医生发现DNA样品中存在50条染色体的差异,那么他需要对数十万个分子进行计数,以提高鉴别能力。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9月21日的《PNAS》杂志上。  自上个世纪卢教授揭示了这一重要理论基础后,其研究组也在相关研究领域越走越远,他曾指出通过这种方法,整个胎儿基因组或者患者基因组都能测序,并且可以利用一种定量方法来搜索有害突变,近期卢教授研究组就公布了一种新方法,能检测不同组织中血浆DNA的差异(甲基化测序),并由此通过识别血浆DNA,找到基因组变异的组织来源,这种液体活检的方法能减少诊断的创伤性,并用于癌症诊断检测,无创产前诊断,以及移植后的监测。  用钻石来跟踪早期癌症  虽然在大众文化中,这种小碎钻石只是男人和女人都不感兴趣、无人问津的小块压缩碳黑,但是悉尼大学的物理学家们已制定出一种方法,利用钻石来在癌细胞成为生命威胁之前识别它们。他们的发现揭示了这种宝石的纳米级合成版本如何能在无毒性、非侵入性、其磁场能养生的磁共振成像(MRI)中照亮早期癌症。  用定制化学物质来针对癌症并不是新想法,但科学家们很难检测到这些化学物质去了哪里,因为除了活检,没有多少方法能看到一种疗法是否已经被癌症吸收。由大学物理学院David Reilly教授领导的研究者们研究了纳米级钻石如何能帮助发现最早期阶段的癌症。  预测癌症或不是梦!英科学家发现典型变异基因  人无法预测寿命,但也许在不远的将来,我们可以知道自己什么时候会患上癌症。英国桑格研究所所长,基因学家迈克尔?斯特拉顿在《Nature Genetics》杂志上发表报告说,他和同事们研究了1万名癌症患者身上的DNA序列,试图寻找有代表性的基因变异。  人体内每个细胞都含有DNA,DNA会发生变异。有些变异是突发的,比如由大量阳光照射或长期吸烟引起,但有些变异缓慢而稳定,它随着时间推移一点一滴损伤 DNA,最终引发癌症。斯特拉顿和同事发现两个典型变异——正常情况下,人的年龄越大,这两个基因的变异越多。如果一个人的这两个变异的速度比一般人快,说明他患癌症的几率更高。这一发现或许能帮助医生“预测”癌症,也能帮助医疗团队为患者量身定做治疗方案。  华人女学者开发新的癌症诊断治疗技术  最近,乔治亚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方法,可以更好地追踪肿瘤中的变化,更好地治疗前列腺癌和肺癌,而没有辐射相关的局限性。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Nature子刊《Scientific Reports》。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新的显像剂,他们命名为ProCA1.GRPR,并证明它会导致强烈的肿瘤渗透,并能靶定癌变细胞表面表达的胃泌素释放肽受体,包括前列腺癌、宫颈癌和肺癌。  利用磁共振成像技术(MRI)对肿瘤预测因子的分子成像,可改善我们“临床前和临床治疗过程中各种癌症和药物活性”的理解。然而,使用磁共振成像技术评估特定疾病预测因子、以诊断和监测药物作用的主要障碍之一是,缺乏高度敏感性和特异性、能够显示正常组织和肿瘤之间差异的成像剂。ProCA1.GRPR有极大的临床应用,代表着无需辐射、疾病生物标志物定量成像的重要一步。这一信息对于分期疾病进展和监测治疗效果,是很有价值的。  肝癌无创早期诊断新技术  日前,北京大学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合作,研发出一种肝癌无创早期诊断新技术——甲基化CpG短串联扩增与测序。该技术通过对患者血浆游离 DNA中异常高甲基化CpG岛进行全面测序分析,来实现对肝癌的早期诊断,是癌症诊断方法上的一个突破。研究结果发表于《Cell Research》。  CpG 岛异常高甲基化是一种非常有前途的肿瘤标志物,通过检测血液中携带异常高甲基化CpG岛的游离DNA而发现早期癌症,但一直进展缓慢。其瓶颈是缺乏能够同时检测大量CpG岛的高通量技术。该技术可以在一个反应中同时检测到近9000个CpG岛 检测下限可低至1~2个细胞的基因组DNA。通过联合两类血浆 CpG岛标记物,这项技术诊断肝细胞癌的灵敏度为94%。尤为重要的是,该技术成功地对本研究中全部15例AFP呈现假阴性的肝细胞癌患者作出了正确的诊断。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