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稀土化学家

仪器信息网稀土化学家专题为您整合稀土化学家相关的最新文章,在稀土化学家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稀土化学家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稀土化学家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稀土化学家话题讨论。

稀土化学家相关的论坛

  • 【资料】在稀土化学等领域取得丰硕成果的著名化学家顾翼东

    在稀土化学等领域取得丰硕成果的著名化学家顾翼东顾翼东(1903- ),无机化学家、化学教育家。早期从事过药物制备的研究。在萃取化学、稀土元素分离及其化合物性质研究、钨矿的综合利用等方面做出了贡献,尤其在制备钨化合物上有独到之处。 顾翼东,名大荣,1903年3月4日出生于江苏苏州,1914年考入东吴附中,1918年考入东吴大学。大学时期琼斯(EVJones)教授经常通过演示实验来提高学生对学习物理化学的兴趣,并介绍自己在教学与科研相结合中的心得体会,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认为:“一个化学家必须为人类留下某些有用的东西”(A chemist must keave behind something use-fuk for the mankind)以及“克服困难进入星辰”(Throughdif-ficukties to stars),这是他的座右铭。 1923年顾翼东毕业,获理学士学位,留校任助教,并被选为斐陶斐励学会会员。1926年顾翼东赴美国留学,进入芝加哥大学攻读硕士学位。他学习刻苦,一年时间就获得理学硕士学位。毕业时,被推选的西格玛赛学会(SigmaXi)准会员。1926年顾翼东回国,任东吴大学化学系教授。除授课外,他还亲自参加教学实验的准备及指导工作。1933年冬,顾翼东再次到美国芝加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1935年夏,顾翼东获哲学博士学位,被推选为西格玛赛学会正会员,同时还成为美国科学促进会(A 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会员。 顾翼东认为,出国留学是为了提高教学和科研能力,而目的在于听从祖国召唤,为祖国富强服务。因此学成后他立即回国。他感到,美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得到的教训,就是工业产品不能自给,所以战后美国积极从事颜料、医药等方面的研究,力求自己掌握全部技术,并予以改进。由此顾翼东认识到,国家要自强自立,一定要发扬自力更生的精神,大力发展科学。为此顾翼东以全付身心投入教学和科研工作。在顾翼东的一生中,强烈的爱国心是他的精神动力,使祖国富强是他最大的心愿,他把祖国的荣誉看得比自己的利益更重要。1956年,顾翼东与李方训、梁树权代表我国出席在葡萄牙里斯本召开的第十五届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学术会议(IUPAC),会上美国企图制造“两个中国”,顾翼东等义愤填膺,粉碎了这一阴谋。

  • 武大分析化学家百岁华诞 中外10位院士共贺

    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近日发生了一件喜事——中外10位院士共贺著名分析化学家曾云鹗先生的百岁生日。  这10位院士是:中国科学院院士汪尔康、董绍俊、俞汝勤、姚守拙、陈洪渊、张玉奎、江桂斌、杨秀荣、张俐娜,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乐晓春。他们或当面为老先生祝寿,或专门发送了贺词。 满头华发的曾云鹗,穿着一身得体的西装,显得十分精神。他将大家的祝福一一笑纳,把学生送的花束一直抱在怀里。虽因行动不便没在大会上发言,但老人家坐在轮椅上全程出席了活动。http://alumni.whu.edu.cn/_mediafile/whu_news/2014/10/23/54gs0541vk.jpg 武汉大学校党委副书记黄泰岩致辞,高度评价曾云鹗对我校及分析化学学科发展所做出的重要贡献,以及他为教育事业尽心竭力的奉献精神,并送上美好祝福。 张俐娜深情回顾了曾云鹗的学术人生和立德树人的崇高风范,并谈到,曾老以精深的学术造诣、高尚的为人风范、真挚的爱国情怀,勉励青年,提携后学,令人敬佩,其崇高师德师风为后学垂范。 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党委书记卢昌宁指出,作为珞珈山下的世纪老人,曾云鹗历经风雨沧桑,为我校化学学科的发展贡献了毕生的精力、智慧和心血。他的大师风范、为人为学,为广大师生树立了典范,是武大精神的生动体现,更是我们不断前行的精神动力。 华中科技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院长解孝林教授,曾云鹗的学生、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张新祥教授,曾云鹗的女儿曾祥生等分别发言。武汉大学前校长刘道玉及曾云鹗的同事、朋友等,也以各种方式表达了对先生百岁华诞的深情祝福。  曾云鹗1915年出生于湖南省武冈县,是我国老一辈化学家和分析化学家。他师从著名分析化学家阿里马林院士,1957年获莫斯科大学化学副博士 学位,回国后被聘为武大化学系教授。1979年,曾云鹗教授主持召开了我国第一次全国稀土分析化学学术报告会,对我国稀土事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据了解,老先生80岁时还在带博士研究生。当年的学生说,老人80岁时每周仍至少到实验室两次,博士论文细到标点都帮助修改。成为学界经典的《稀土元素分析化学》就是他主编,这是我国第一部最完整、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专著,对我国稀土分析和稀土化学发展有着深远影响。  曾云鹗一辈子研究的稀土,对中国有何意义?据了解,稀土有工业“黄金”之称,具有优良的光电磁等物理特性,其最显著的功能就是能大幅度提高其他 产品的质量和性能。比如大幅度提高用于制造坦克、飞机、导弹的钢材、铝合金、镁合金、钛合金的战术性能,我国以23%的稀土资源承担了全球90%以上的市 场供应。

  • 实验化学家、计算化学家和理论化学家(笑话)

    有个农场有100只鸡。这一天农场的鸡都病了,农场主很着急,就找来一个实验化学家,求他帮忙解决。实验化学家满口答应。他先找农场主要了7000000块钱基金建造了一个养鸡场,买了一堆试剂和仪器。又从农场里弄来10只鸡,又向农场主申请100000块钱基金买了50只健康的鸡,实验化学家选出了其中的5只病鸡和5只健康的鸡,用花钱买来的仪器对鸡做了色谱、质谱、X射线衍射、圆二色、热重、电化学、核磁、二维核磁、远红外光谱、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光电子能谱、穆斯堡尔谱以及酸碱滴定和配位滴定等测试,对病鸡和健康的鸡的相对数据进行了对比。然后将剩下的5只病鸡和45只健康的鸡养在了养鸡场,通过观察病鸡和健康的鸡的生活习惯:吃的有什么不同,平常爱不爱遛弯,喜不喜欢看电影之类的,得出了影响鸡生病的主要因素。然后想法把45只健康的鸡中25只也染上了与5只病鸡相同的病,用各种不同的试剂进行试验,在死掉了28只鸡后,终于研究出了治疗病鸡的有效方法。此时实验化学家把治好的2只鸡和剩下的20只健康的鸡做了小鸡炖蘑菇、盐酥鸡、香鸡排、宫保鸡丁、葱油淋鸡、椒麻鸡、怪味鸡、左宗堂鸡、港式油鸡、酱瀑鸡丁、烧酒鸡、水晶鸡、三怀鸡、鼓椒风爪、麻油鸡、锅塌鸡片等菜肴自己吃了,并在核心期刊Chicken Letters上发表一篇了Towards a systematic approach to the good care of your chickabiddies,并申请了三个专利,凭此晋升为副教授,而他将建好的养鸡场与其他人合资,自己入股做了股东,从而学术挣钱两不误。而他将治疗方法交给了农场主时,已经过去了一年了,95只鸡已经死掉了35只了,农场主用实验化学家的方法对鸡进行治疗,结果不错,60只鸡治好了58只,只死了2只鸡。后来农场主的鸡繁衍到了100只,又生了一种新的病。农场主觉得上次的成本太高了,就找来一个计算化学家,求他帮忙解决。计算化学家满口答应。他向农场主申请了200000块钱买了一堆服务器建立了一个集群,又买了一个专业级的计算鸡的软件Chickian2010,然后参考了Towards a systematic approach to the good care of your chickabiddies中的成果,将上次鸡的病情输入了计算机,选择了十几种方法和和基组对鸡进行计算,然后反复迭代优化参数,终于复现了文献中的结果,然后他找农场主要了5只病鸡,进行检验计算,最后结果表明对5只鸡的误差均在系统误差之内。于是计算化学家在Journal of Chicken Caring(THEOCHICK)发表了论文A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study of caringyour chickabiddies,然后将论文交给了农场主,告诉他先学习学习Linux操作系统,然后学会内坐标描述你的鸡,再了解几个IOP,然后将你的鸡的病情输入计算机,调用Chickian2010计算你的鸡就可以得到治疗方法。此时时间过了3个月,农场主还剩85只鸡活着,可是农场主的计算机本来就不好,花了2个月才稍微学会了Linux和Chickian2010,此时85只鸡剩下了80只,农场主对每一只鸡用计算化学家推荐的方法计算并治疗,结果80只鸡有35只彻底治好了,30只治的半死不活,15只给治死了。过了几个月,那30只半死不活的后来有10只好了,20只死了。后来农场主的鸡又繁衍到了100只,又生了一种新的病。农场主觉得上次的成本虽然不高,但是效果不太好,就找来一个理论化学家,求他帮忙解决。理论化学家满口答应。理论化学家向农场主申请了700块钱劳务费。结果不到半个月,理论化学家拿着他在Chicken Hen Hen Chichen上面发表的An accurate model of caring your chickabiddies with feed additives correction交给了农场主,称这是一种新的治病的方法。农场主很高兴,感觉这次的花费还很值,于是就用这种方法给他的100只鸡治病,结果没有一星期100只鸡死掉了99只,只有一只胖乎乎的鸡处于半死不活的状态。农场主愤怒的给理论化学家打电话,质问他原因。理论化学家说你没有注意到我论文里面的使用条件吗?农场主拿过论文仔细看,最后在Appendix一栏里发现:这个方法只对真空中的球形的鸡有效。

  • 【转帖】梁树权——杰出的分析化学家和教育家

    【转帖】梁树权——杰出的分析化学家和教育家

    梁树权——杰出的分析化学家和教育家[im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07/07/200707082117_57614_1634962_3.jpg[/img]梁树权,分析化学家和教育家。30年代以化学法测定铁原子量,所测得的数值沿用多年。自1938年起从事科研与教育工作,曾系统研究稀土与稀有元素的分析化学,为包头钢铁厂的设计提供了分析数据。他还热心于审定化学名词与编辑化学刊物等工作,并培养了大批专业人才。 梁树权字德彬,号潄泉。1912年9月17日出生于山东省烟台市,祖籍为广东省中山县(今珠海市)。父亲梁可先,美国阿默士特(Amherst)农业学院毕业。母亲邝文芳,婚前任教中学。梁树权幼时母亲为他启蒙。1918年至1921年他在广东省香山县(后改中山县)雍陌村小学肄业。1921年秋入北京汇文小学,1924年夏毕业。继续升入汇文中学(今北京26中学)。1927年读完高中一年级后,考入北京燕京大学预科,两年后升入该校本科理学院化学系,1933年毕业,获理学学士学位。他的毕业论文在北平地质调查所出版的《地质专报》上以中、英文同时发表,这篇论文奠定了他一生从事分析化学的基础。   1933年梁树权入北平前农商部地质调查所任助理员,从事矿物、岩石的化学分析。次年去德国明兴大学化学系深造。他用了两学期的时间取得报考主试资格并通过考试。后随O.何尼斯密(Hoenigschmid)教授从事原子量测定。完成毕业论文后,于1937年12月经该校化学系主任、1927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奖者H.维兰德教授(Wieland)主考口试及格,获自然哲学科博士。1938年,他感到国难深重,在奥地利维也纳大学分析化学系做博士后一学期即返回祖国。他辗转经越南海防、河内、昆明抵达成都后,任华西协和大学理学院化学系副教授,兼国立中央技艺学校皮革科教员。次年秋应聘去重庆,在重庆大学理学院化学系任教8年,其中后6年兼任系主任,并先后兼任中央工校、兵工学校、复旦大学和交通大学等校教职。   1945年中央研究院聘任梁树权为该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当时化学所在昆明,因交通困难未能前往,迟至该所迁回上海后,于1947年秋到职。1949年5月上海解放,11月成立了中国科学院,该所改为物理化学研究所,1952年迁所至长春综合研究所,次年梁树权被调至沈阳金属研究所,协助解决该所选矿任务中所遇到的分析问题,又到上海冶金研究所,协助解决该所冶炼任务中所遇到的分析问题。1954年调北京,在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北京工作站工作,直至1956年化学研究所成立后工作迄今。   1955年梁树权首批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数理化学部委员,并曾先后任北京大学(50年代)、中国科技大学(1958-1965年)、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70年代)、上海工业大学与长沙国防科技大学(80年代)以及西北大学(1991年至今)等校兼职教授。

  • 网络票选分析化学家

    一.事由 《新京报》2013年1月15日A30版体育新闻头条以《国乒接地气 马琳排第一》介绍了国乒史上首次网络票选结果:1.马琳 8250942.王皓 8206563.郝师 7709884.张继科 61万5.许昕 21万6.马龙 13万7.王励勤 不足2万投票:1月8日-1月14日票选前三将直接进入〝直通巴黎〞第三阶段终极选拔赛。二.网络票选分析化学家? 有可能吗? 我估计2015年或许会。时代在进步。三.如果我投票 1.汪尔康先生 2.俞汝勤先生 3.陈洪渊学兄 4.庞国芳先生 5.张新荣教授四.如果请你投票 1.你的投票标准认为应该包括那些呢? 2.刘国梁说:〝此次网络票选,只是一种游戏和尝试,但侧面也能反映出球迷对国兵队员的喜程度〞。 3.给您两年时间,现在是2013年。如果2015年请您投票,您将把票投给哪位分析家呢? 4.本文开头〝国乒接地气〞。相信只有接地气的分析化学家会获得分析化学工作者的网络选票。除非他∕她是真正的前瞻性分析化学研究,并也已证明是有用的。说明: 此文写於2013年1月15日

  • Reaxys:出自于化学家,服务于化学家

    Reaxys是一种基于网络的解决方案,专门服务于从事有机化学、无机化学、有机金属化学及相关学科研究的科学家,可提供大量经实验验证的信息。 Reaxys全方位支持教学和研究工作,可更轻松快捷地为所有化学家释疑解惑、提供所需数据,并使其顺利投入实验室工作,从而取得优秀成果。 Reaxys 为用户提供 • 快速查阅功能,可以查到合并了化学反应和化合物数据的相关高质量数据 • 唯一的数据提取标准,可以确保信息的可靠性、一致性和可信度 • 直观易用的界面,可再现、经验证的相关实验数据 • 独特的工具,让您能够评估搜索结果项、设计合成策略、共享数据以及执行更多功能

  • 【转帖】化学前沿与化学家的故事 !

    致谢:本栏目材料均从网上下载,感谢各篇文章的原作者. ★ 化学领域中的探险者—盖• 吕萨克 ★ 苯的发现和苯分子结构学说 ★ 我国最早的化学研究机构 ★ 2000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阿尔维德• 卡尔森 ★ 绿色化学的进展 ★ 化学混沌与化学振荡 ★ 配位化学进展 ★ 纳米与工业产品 ★ 学科交叉天地宽 ——1998年度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科恩和波普简介 ★ 发现元素周期律的门捷列夫 ★ 流芳百世的诺贝尔 ★ 创立分子学说的阿佛加德罗 ★ 电离学说的创立者阿累尼乌斯 ★ 量子化学大师鲍林 ★ 侯氏制碱法的创造者侯德榜 ★ 揭开原子内幕的卢瑟福 ★ 开创化学发展新纪元的拉瓦锡 1化学领域中的探险者——盖• 吕萨克 法国的物理学,化学家盖• 吕萨克(Gay-Lussac,J.L.1778-1850),生于法国利摩日地区的圣• 雷奥纳尔镇.他的父亲是当时的检察官,家境比较富裕.盖• 吕萨克在家乡受初等教育后,就进入巴黎工业学校学习.他热爱化学专业和实验技术,深得该校著名化学家贝托雷(Berthollet,C.L.1748-1822)的赏识.1880年毕业后,当贝托雷的助手.当时贝托雷正在同化学家普罗斯(Proust,J.L.1754-1826)争论有关定比定律问题.定比定律是普罗斯1799年提出来的,他认为,"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相互化合成某一化合物时,其重量之比例是天然一定的,人力不能增减".贝托雷对此结论坚决反对,要求盖• 吕萨克作实验论证自己的观点.盖• 吕萨克经过反复实验和分析研究,所记录的事实和所得的结论都证明贝托雷的反对是错误的.贝托雷看了盖• 吕萨克的实验结果后,忽然皱起额头表现出深深的失望.作为大科学家来说,真理总是比自尊心更为可贵.他想,做出这一成果的不是别人,而是刚刚踏上科学道路的年轻人盖• 吕萨克的.这时贝托雷阴沉的脸上露出了笑容,把手搭在盖• 吕萨克的肩上说:"我为你感到自豪.象你这样有才华的人,没有理由让你当助手,哪怕是给最伟大的科学家当助手.你的眼睛能发现真理,能洞察人们所不知道的奥秘,而这一点却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做到的.你应该独立地进行工作.从今天起,你可以进行你认为必要的任何实验."贝托雷忘掉了自己争论问题的失败,高兴地认为,世界上又出现了一位伟大的化学家.他不在别处,而是在我贝托雷的实验室里!法国将为有此骄子而自豪.

  • 【分享】X有机化学家——邢其毅

    有机化学家——邢其毅邢其毅 1911-2002 有机化学家和教育家。他的研究工作涉及有机化学的各个领域,特别是在生物碱、多肽、抗生素合成以及中药有效成分和花果头香等天然产物化学方面均取得了开创性研究成果。他是胰岛素合成项目的学术负责人之一,他所设计的氯霉素的新合成法,60年代就被国外用于工业生产。他特别注重基础教育,亲自讲授普通有机化学课程近20年,为我国有机化学教材建设和课程设置做出了突出贡献,他的《有机化学》一书是我国第一本自行编著的有机化学教科书,是许多高校沿用多年的主要教材。 邢其毅,1911年11月24日出生于天津市,原籍是贵州省贵阳市。父亲邢端是清末翰林,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是国家中央文史馆馆员。邢其毅自幼读私塾,并一直喜欢研读史书,这使其在文学和史学方面都有较深的功底。  1033年,邢其毅毕业于辅仁大学化学系,后去美国留学,就读于伊利诺伊大学研究院,在有机化学家R.亚当斯(Adams)教授指导下从事联苯立体化学研究,1936年获博士学位。为了扩大视野和博览众家之长,同年夏天他又去德国慕尼黑大学,顺从当时著名有机化学家H.维兰德(Wieland)进行蟾蜍毒素的研究。他在博士后研究工作中完成了芦竹碱的结构与合成,这项成果后来成为一个重要的吲哚甲基化方法。  对于刚涉足有机化学乐园的年轻的邢其毅来说,在著名的维兰德实验室中工作应当是十分理想和鸿图无量的时候,日本侵略军把罪恶的铁蹄踏进了中华大地,祖国面临灭亡的危险,这使邢其毅断然做出决定,放弃眼前优越的研究工作条件立即回国,为挽救民族危亡而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回国后,邢其毅在上海中央研究院化学所任研究员,不久华北沦陷,上海也危在旦夕,中央研究院被迫南迁昆明。邢其毅负责转运书籍等贵重物品,绕道香港、越南,历时半年之久,才将全部资料物品运抵昆明。在十分艰难的条件下,为了支援抗战,寻找抗疟药物,邢其毅跑到云南边境河口地区收集金鸡纳树皮,开展有效成分的分析研究工作。在大后方期间,邢其毅目睹当时国民政府的腐败和消极抗战的情景,感到非常失望,于是他决定去寻找新的救国道路。1944年,他冒着生命危险,从国民党统治的大后方来到了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前线皖北解放区天长县,参加新四军的工作。他被分配到苏北华中军医大学,一面训练基本药学人才,一面为军队制药。在这期间,他把夫人钱存柔(现在北京大学生物系任教授)和孩子也都接到新四军中一起做抗日救亡工作。  抗战胜利后,邢其毅受聘于北京大学,于1946年回到北京,在北京大学农化系和化学系任教授,同时兼任前北平研究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员。  1949年是中国大地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一年!邢其毅和千千万万北京市民一起欢欣鼓舞地迎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当听到毛主席庄严宣告“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的时候,邢其毅激动得流下了热泪,他感到多年来梦寐以求的一个富强昌盛的中国就要到来了!作为一个爱国科学家,他认为是自己大展宏图的时候了。  1950到1952年,邢其毅还兼任辅仁大学化学系主任,为战后学校的整建做出了重要贡献。1953年,邢其毅加入中国民主同盟,担任过北京市抗美援朝委员会委员,还是北京市第五届政治协商会议常委,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委员,北京市人民政府第二届专业组顾问,国务院科学规划委员会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上海药物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化学会理事,化学教育委员会主任委员,青年化学奖评审委员会委员等。全国政治协商会议委员会第六、七届委员,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理事,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民盟中央科学委员会副主任等职。开创我国多肽化学的研究方向和人工合成胰岛素邢其毅是一位造诣很深、洞察力敏锐的有机化学家,他早在50年代初就断言:在未来年代里蛋白质和多肽化学必将成为有机化学研究的前沿阵地。1951年他就提出并进行蝎毒素中多肽成分的研究,但是由于各种原因,这项研究未能正常开展,事后证明,这个计划比国外同行早15年。  多肽合成研究中,氨基酸的端基标记是一个重要问题,邢其毅是我国进行接肽方法和标记氨基酸研究的第一人。他提出用硝基苯甲酸酐与氨基酸发生德肯—威斯特(Dakin-West)反应使氨基酸末端生成一个带色的氨基酮化合物,这是一个识别氨基酸羧端的好方法。  在多年的多肽化学研究中,邢其毅和他的助手们还成功地合成了九种多肽的新试剂,并因此获得了国家教委1988年科技进步二等奖。  蛋白质合成是一个神秘诱人的领域,50年代前后,世界上许多著名的有机化学家都在注视着这个问题。1955年,英国的桑格(Sanger)用生物降解和标记方法确定了第一个活性蛋白质——牛胰岛素分子的氨基酸连接顺序(一级结构)。1958年,中国的几位有机化学家和生物化学家在北京讨论了胰岛素人工合成的可能性问题,邢其毅就是其中之一。他们认为胰岛素人工合成中最关键的问题之一,是对含半胱氨酸片断的接肽方法和端基保护问题。随后,邢其毅等就开展了含半胱氨酸小肽的合成研究。1959年,在国家科委的组织领导下,由北京大学化学系、中国科学院生物化学研究所和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等共同组成一个统一的研究队伍,开始胰岛素合成研究,邢其毅是这个研究集体的学术领导者之一。经过数年的共同努力,人类第一个用人工合成方法得到的活性蛋白质——结晶牛胰岛素,终于在1965年降生在中国大地上。结果公布之后,立即引起世界科学界的极大关注,它标志着中国科学家在蛋白质和多肽合成化学领域已经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它为我们这个伟大的科学文明古国又赢得了新的荣誉。为此,1982年国家特发给邢其毅等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以表彰他们在合成胰岛素工作中的贡献。 氯霉素的新合成法氯霉素是人类能够进行大规模化学合成的唯一的抗生素,在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中被列为重点科研项目。但是当时它的合成方法较繁,工艺复杂,原料难得。为了发展我国的抗生素工业,1956年,邢其毅和戴乾圜等在研究普林斯(Prins)反应的立体化学过程中,设计了一条新的、从容易得到的工业原料苯乙烯开始合成氯霉素的方法。这个新合成法不但在理论上很好地解决了氯霉素的立体化学问题,而且适合进行大规模生产,整个合成只有五步反应,中间生成物全都是液体,这为生产过程中的管道化输送和连续生产创造了有利条件。遗憾的是,这个新合成法当时由于各种原因未能首先在我国实现工业化。在事隔11年后的1968年,意大利的卡洛埃巴公司采用了与此完全相同的方法建成一个年产400吨的氯霉素生产工厂。但是,氯霉素的新合成法,是中国科学家创立的,为此,该项研究成果获得1978年的全国科技大会奖。

  • 有机化学家的故事--那些化学大牛们的非凡人生(欢迎随时补充)

    有机化学家的故事--那些化学大牛们的非凡人生(欢迎随时补充)

    1 .贝格曼( T.O.Bergman , 1725--1784 ,瑞典化学家)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5/11/201511171717_573908_2961690_3.jpg贝格曼是舍勒的友人,研究过有机物如甘油等。他是著名的分析化学和矿物学家。编写过一些书。2 .葛梅林( L.Gmelin, 1788--1853 ,德国化学家)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5/11/201511171717_573909_2961690_3.jpg葛梅林是海德尔堡大学教授。发现铁氰化钾( 1822 )、牛磺酸( 1824 )、克酮酸及玫琮酸( 1825 )、血红素和胰酶(与 Tiedemann 合作, 1826 ),引入酯和酮的名称( 1848 ),编写过大部头的《化学手册》。葛梅林说, " 只有碳是有机化学物的基本元素。 "" 将有机化合物简单定义为碳化合物。 " 凯库勒说: " 因此,我们把有机化学定义为碳化合物的化学。但这个定义没有表示出无机物与有机物的真正区别。对于我们这门学科,人们给了它有机化学这一个历史悠久的名称,而我们把它称为碳化合物的化学则更为方便。 "3 .舍勒( Carl Wilhelm Scheele, 1742--1786 ,瑞典化学家)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5/11/201511171717_573910_2961690_3.jpg舍勒1742 年生于当时瑞典波莫瑞尼亚的首府施特腊尔宋特。他生活在错误的燃素论在化学界盛行时代,可是在实验方面却发现了很多新的实验事实。他十三岁起就在药房当学徒,做药剂师,学习化学,一直从事药物的提炼和配制工作,所以,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加上他长期勤奋工作,发现了不少新物质。例如从酿酒副产物酒石中析离出酒石酸( 1770 ),从酸牛乳中析离出乳酸( 1780 ),从尿中析离出尿酸( 1780 ),从酢桨草中析离出草酸( 1776 ),从柠檬中析离出柠檬酸( 1784 ),从苹果中析离出苹果酸( 1785 ),从五培子中析离出没食子酸( 1786 ),将没食子酸加热又得到焦性没食子酸。当时舍勒主要是利用这些酸的钙盐和铅盐难溶于水的特性,令酸形成钙或铅盐沉淀下来,用无机酸酸化便得有机酸。又发现了酪蛋白( 1780 )和甘油( 1783--1784 )。舍勒还发现了氧,并发表了:燃素 + 火空气(氧) = 热的论文。他在1775 年 2 月当选为瑞典科学院院士。瑞典科学院为了纪念这位科学家,铸造了一个座像,耸立在斯德哥尔摩广场上,供人仰慕。4. 柏齐利乌斯( Jacob Berzelius, 1779--1848 ,瑞典化学家)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5/11/201511171718_573911_2961690_3.jpg柏齐利乌斯是当时很有名望的化学家。 1779 年 8 月 20 日生于瑞典的瓦夫魏尔宗达,家境贫穷, 15 岁时白天在田间劳动,晚上当家庭教师,决心谋生挣钱, 1797 年,考上乌普萨拉大学医学系,还当家庭教师以及每逢星期日当临时工挣钱。 1802 年 5 月获得医学博士学位,在该学院当讲座义务助手,业余攻读化学。 1806 年任讲师, 1807 年成为教授。 1835 年,皇家查理十四晋封他为男爵。他把厨房改建为实验室进行科学研究工作。柏齐利乌斯的实验工作横跨许多领域。他发现铈土( 1803 , 1804 发表)、硒( 1818 )、钍( 1828 , 1829 发表),离析出硅( 1810 )、钽( 1824 )、锆( 1825 ),证明化合定律和原子学说可用于无机化学也可以用于有机化学,制定出近代化学符号( 1813 ),提出了电化学二元论学说。他于是 1808 年首先提出有机化学的名词,改进了有机元素分析方法。他还发现肌乳酸( 1806 )、丙酮酸( 1835 )。 柏齐利乌斯的主要特点是严密性与系统性,观察精确,描述清晰。他是生命力论的拥护者。5. 维勒( Friedrich Wohler, 1800--1882 ,德国化学家) 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5/11/201511171718_573912_2961690_3.jpg维勒是因首先在实验室里从无机物合成了有机物 -- 尿素而闻名于世。他 1800 年 7 月 31 日生于德国法兰克福附近的埃施耳斯亥姆。 1814 年入中学后,成绩总是不太好,其原因是分热衷于化学实验和矿物的采集而忽视了课程的学习。维勒的启蒙教师是业余化学爱好者布夫大夫,他经常向布夫大夫借书,并且在一起做实验。1820 年考入玛尔堡大学医学院,次年,由于对葛梅林的崇敬而转学到海德尔堡大学,受葛梅林的劝阻,没有去听葛梅林的讲课,这样,维勒的一生没有听过大学化学课程,原来准备当医生,在葛梅林劝说下, 1823 年,跟柏齐利乌斯学习一年,继续做他的氰基化合物问题的研究。 1824 年回国, 1825 年,担任柏林工艺学校的教师,每周有八个小时课,学校为他建立了一所实验室,在这期间,他分析过大量的矿物,制备出许多稀有金属化合物。维勒在大学时代便致力于氰基化合物的研究,确定了异氰酸的组成,和李比希确定的雷酸结果一致,导致了对异构体的认识。1825 年他发表了题为《关于氰基化合物》的论文,在论文中说: " 将氰气通入氨水中时,并未产生所预想的氰酸铵,而生成的是草酸铵和其他各种物质,其中发现有若干白色结晶物质 " 。经过三年的工作和考虑最后确定为尿素。1828 年 2 月,维勒写信给柏齐利乌斯说: " 我必须告诉你的是,不经动物,不经肾脏便可以制成尿素。 " 柏齐利乌斯回信表示祝贺。但是他又说,尿素之类是介于有机物和无机物之间,维勒的见解,而杜马和李比希等理论家对维勒的观点都表示赞许。他俩把维勒的实验结果的意义引伸为普遍意义进行宣传,给 " 生命力 " 论以狠狠的一击。维勒与李比希的性格截然不同,李比希性急易怒,而维勒冷静,不喜争执,最初因为确定雷酸银的组成辩论起来, 1824 年证实了两者在组成上是一样的以后,从 1829 年起开始交往,乃至合作共事,也许由于献身化学和追求真理是共同的愿望,才保持了 44 年的友谊,在化学史上堪称佳话。维勒约于 1835 年后放弃了有机化学的研究,继续进行矿物分析工作。6. 李比希( Justus Von Liebig,1803--1873 ,著名德国化学家) 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5/11/201511171719_573913_2961690_3.jpg李比希 1803 年 5 月 11 日生于德国黑森州达姆施塔特,父亲是经营药物原料的商人,设有一所制造染料和涂料的小作坊,最初当他父亲的助手,所以自幼便对化学产生兴趣,八岁入八年制学校读书,因热衷于化学工艺活动,忽视了希腊文等课程的学习,成绩不好,读至七年级时被迫退学。当学徒十个月,二年后即 1820 年入波恩大学读书。次年随导师调动工作转学到埃尔兰根大学,因为他参加了学生团体活动,只读了十个月。 1922 年去巴黎於索邦大学念书,在盖 · 吕萨克的实验室与杜马共同进行雷酸盐的研究,获得成功。于 1824 年结束留学生活,他在巴黎时,写了 " 关于植物化学有关的矿物化学问题 " 的论文,把这篇论文递给母校埃尔兰根大学而获得博士学位。 1824 年 5 月被任命为吉森大学副教授,一年后提升为教授,年仅 22 岁。他在吉森居住了 28 年,一直到 1852 年移居到慕尼黑。李比希是十九世纪前半世纪最卓越的化学家之一。他在有机化学、农业化学、肥料工业等方面都做出巨大的贡献。李比希在前人的基础上,改进了有机分析的方法,把有机物与氧化铜一起燃烧,用钾碱球管吸收 CO2 ,用 CaCl2 吸收水份,同时改进了分析天平,使碳氢分析发展成为精确的定量分析技术。他和他的学生利用这种方法对许多有机化合物进行了分析,得到了结果相当精确。李比希首先合成了三氯甲烷,用作麻醉剂;合成了三氯乙醛水化物,用作安眠药;合成了连苯三酚,用作显影剂。李比希提出了植物营养理论,制成 " 李比希专利肥料 " ,其影响较深。 1975 年,美国农业生产已经高度现代化了,而耶鲁大学还出版《农业科学的萌芽》一书来纪念 1840--1880 年间李比希以及他的学说在当时对改良美国土壤所起的作用。李比希培养了第一流化学家,使学生们学会如何进行科学研究工作,在李比希门下出现了不少著名化学家,其中有本生、霍夫曼、威廉逊、凯库勒等, 1

  • 【收集】化学家,你能想起谁的名字?

    【收集】化学家,你能想起谁的名字?

    化学家,神圣尊严的称呼。你记起了谁?第一闪过脑海的熟悉名字“居里夫人”,研究放射性现象,发现镭和钋两种天然放射性元素,被称为“镭的母亲”。[im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09/10/200910200838_176709_1615061_3.jpg[/img][im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09/10/200910200838_176710_1615061_3.jpg[/img]还有哪个名字,值得我们记住?在国内,是否有谁,他的故事值得我们铭记?

  • 【转帖】谢学锦获国际应用地球化学家协会金奖

    谢学锦获国际应用地球化学家协会金奖(记者赵凡报导)6月19日晚,在西班牙北部城市奥维耶多举行的第23届国际应用地球化学学术讨论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地质科学院研究员谢学锦荣获国际应用地球化学家协会金奖。  国际应用地球化学家协会金奖是国际勘查地球化学界的最高奖项。该奖项是国际应用地球化学家协会的前身国际勘查地球化学家协会于1990年设立的,授予在勘查地球化学领域取得杰出科学成就的科学家。该奖项自设立以来只颁发了3次,共有4人获奖。  国际应用地球化学家协会在给谢学锦的颁奖词中高度评价谢学锦在勘查地球化学上的成果,称他是“中国勘查地球化学之父”,指出他“最显著的成就之一是他提出并技术指导了‘中国区域化探全国扫面计划(RGNR)’”,该计划“使中国拥有了全世界最引人注目的全国范围的地球化学数据库”,并在矿产勘查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谢学锦在接受金奖时说:“我有这样的信念,21世纪应用地球化学在解决资源与环境的重大问题时,各种尺度各种形式的地球化学图将是其最基本的支撑。”他表示,将和大家一起共同为发展与完善地球化学填图的思路与方法技术而努力,以此来推动年轻的应用地球化学学科的发展与壮大。

  • 哪些化学家死伤于化学事故?

    哪些化学家死伤于化学事故?

    一、最出名的事故(之一)——诺贝尔被炸死当然这个诺贝尔不是确立诺贝尔奖的那个诺贝尔,而是确立诺贝尔奖的那个诺贝尔的弟弟诺贝尔。很早的时候还没学过化学,看一本书时读到一句话,说诺贝尔家族用鲜血给化学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当时很不解,心想诺贝尔不就是贡献了一大笔遗产吗,哪来的鲜血?后来有机会读了诺贝尔的传记,在前期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诺贝尔家里的爷儿仨(他爸、他和他弟)展现出了超强的预见能力。当时的大威力炸药还是液体的,也就是硝化甘油,安全性极差,他们决心要进行改造。就跟点炮仗有时候不小心也能炸着手一样,诺贝尔这一家的事业也是伴随着噼里啪啦,经常不小心就炸一下,但都还在可控范围内,他们甚至都见怪不怪了。但是那一次著名的灾难发生时,没有什么预兆,哥哥运气好,出门办了点事,然后回来的时候,发现家里炸了,而且炸得很彻底,弟弟挂了,老爹也残了,助手也死了几个。我当时看到这儿的时候,发了很长时间的呆。出了这么大事故,即使是幸存者,这一辈子基本也算完了。但是诺贝尔居然在重重压力下跑到船上继续搞炸药,开发出了硅藻土炸药,还整出了雷管。因为正赶上那个时代挖运河,炸药成为抢手货,诺贝尔因此积累了大量财富——而故事的结局,大家都知道了。不管诺贝尔奖有什么非议,诺贝尔本人能够被人通过这种方式记住,算是天道酬勤吧。二、最痛心的损失——舍勒的早逝舍勒过世的时候只有43岁。据可靠证据,他死于重金属中毒。他在教科书上最亮丽的表演是“发现了氧气”,但这一点颇有争议。不过他还有很多发现并无争议,比如首次发现氯气。他和拉瓦锡同一时代,也是现代化学的奠基人之一。他是个天才级的化学家、药剂师,但他只活了43岁,只因为他有舔食化学药品的习惯。比较极端的一个案例是,他在当时的条件下品尝了氢氰酸,并进行了详细记录。因此,基本可以推测,舔食化学药品也是他检测化学性质的一项内容。对他身边的人来说,他的离世也让人颇为痛心。他的爱人,在和他相恋多年以后,终于和他举行了婚礼。婚礼后仅仅两天,他黯然销魂。三、最悲壮的“团队”——氟的驯养者们准确来说,这不是一支有组织的团队。很早以前,人们就已经预测到有氟这么一种东西,最早制备出氢氟酸的也是上面说到的舍勒。但氟的提取持续了一个多世纪。不止一个化学家为这项事业付出生命。因为制备氟而中毒的化学家就更多了,最后不得不悻悻而归,这其中还包括大名鼎鼎的戴维、盖吕萨克等人。最终提取出单质氟的化学家叫莫瓦桑,他一生中也有不少发现,但真正让很多人记住的还是他驯化了氟这件事,诺贝尔奖也因此给了他荣誉。但实际上,他自己也中毒很深,获奖之后第二年就离世了。如果他早离世一年,诺贝尔奖的历史中甚至不会对氟的发现予以嘉奖。但即便如此,如此前赴后继地为了一个课题,死的死伤的伤,算得上科学史上浓重一笔了。不过纵观死亡元素氟的发现史就是一部伤亡的历史。 Humphry Davy,1813年起采用电解氟化物的方法试图制取单质氟,未能成功,后因氟化氢中毒不得不中止实验。 Joseph Louis Gay-Lussac,于戴维几乎同一时间开展电解法制氟实验,同样因中毒中止实验。 Michael Faraday,1834年试图电解干燥或熔融氟化物制氟,均未成功。 George Knox&Thomas Knox,1836年开展制氟实验,用氯气处理氟化汞,在玻璃接受器顶端的金箔上得到了氟化金,氟化汞变成了氯化汞结晶,据此推断反应中产生了氟,但始终无法收集到也就无从验证。两兄弟均严重中毒,哥哥George几乎死亡,弟弟Thomas也是在意大利休养了三年才恢复过来。 Louyet P.,在Knox兄弟受伤之后继续实验,于1850年因长期接触过量氟化物中毒身亡,时年仅32岁。不久,法国化学家尼克雷也因 同样原因殉难。 Fremy E.,1850年(一说1854年)起采用电解CaF₂、AgF以及KF方法制氟,发现阳极似有气体放出, 但因电解温度太高, 当它出现时立即和电极及器皿等物件化合,形成稳定化合物, 并使电极绝缘, 阻碍电解进行, 无法进行阳极物质收集。又电解无水HF,未成功。他后来证明了类似Knox兄弟的用氯处理氟化物制取方法无法得到氟单质,只能得到氟化氧(OF₂)。他认为这个元素几乎无法分离,搁置了实验。 George Gore,1869年电解氟化氢,结果发生了爆炸。他换用碳、铂、钯和金等电极材料,但全部被阳极产生的物质腐蚀。他在后来的实验报告中推测,必须降低电解温度以减弱氟活泼性,才有机会制得单质氟。 Moissan H.,Fremy的学生,1885年起开展制氟实验。他为避免电极腐蚀采用三氟化砷与氟化钾混合物电解,结果阴极产生了砷使电流中断实验失败,而他也发生了严重中毒,差点死在实验室中。后他把盛有液体氟化氢的U型铂管浸入制冷剂中,用萤石制的螺旋帽盖紧管口,再进行加入KHF₂的氟化氢电解,终于获得成功。此时是1886年,距1768年Marggraf发现HF已过去了118年之久,因制氟伤亡的化学家已难以计数。1906年Moissan因这一巨大成就获得诺贝尔化学奖。他长期与含氟剧毒物质接触,身体遭受极大损害,牙齿头发均全部脱落,长期骨痛(氟骨病),于1907年心脏病加剧,他这才意识到氟已夺走了他的健康。同年去世,享年55岁。四、美国达特茅斯学院的Karen Wetterhahn(毒物化学教授)关键词: 金属有机,毒理学,二甲基汞实验的时候不小心滴了一滴在手上,即使带了手套,还是去世了。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5/11/201511061636_572593_2961690_3.jpg五、有机圈最出名的受伤者应该是K.B.Sharpless老爷子了吧,2001年诺奖得主。他的一只眼睛是瞎的。一个没有按规定封好的核磁管在他的眼前炸了。据说每次scripps新生的安全教育老爷子都要到场说:一定要带护目镜啊,你们看我的眼睛,我宁可用我的诺奖把他换回来。每次也都会有人说,我宁可用我的眼睛去换一个诺奖。六、居里一家居里夫妇在发现了核素Radium之后,在核化学界掀起一阵热潮,也奠定了她在学界的领先地位。在一次全球核化学学术会议休会的时候,全球核物理化学领域的所有精英科学家们聚集到了居里夫妇的家里,一起party。party上大家玩的很开心,正在这时,居里先生从屋里拿出了一个装着核裂变碎片的容器,因为bremsstrahlung和Cherenkov效应,裂变会发出幽蓝的光。当居里夫人把屋里灯光关掉,所有人都被这放射性产生的叹为观止的美丽幽蓝光芒所震撼。多年后,这些当时世界顶尖的科学家,均死于癌症。例外是居里先生,死于车祸,其实让我觉得死于车祸算是好运了。居里夫人晚年死于骨癌,病灶就在小腿,也就是平时手上提着装放射性物质的手提箱的位置。1935年 诺贝尔化学奖得主:F.约里奥-居里(1900~1958),I.约里奥-居里(1897~1956),因发明人工制造放射性同位素技术和放射学、核裂变方面的研究成果获奖。搞放射性同位素的嘛,估计那个时候还没有这些物质会影响健康的结论,反正这两位长期的研究都是缺乏防护措施的,健康受到严重损害。夫妻俩女的是得白血病死的,男的是得肝病死的。死的时候都没到60岁。真的是非常年轻就拿了诺奖,但是非常年轻就又都死了。有没有觉得他俩姓氏好特别好熟悉?没错,居里夫人的女儿和女婿。再次被这一家子的献身感动。七、有意大利的坎尼扎罗和德国的阿贝格 1826~1910 坎尼扎罗 Cannizzaro,Stanislao 意大利 化学基本理论 生平简介:坎尼扎罗(1826~1910) 生平简介:意大利化学家。1826年7月13日生于巴勒莫,1910年5月10日卒于罗马。15岁时入巴勒莫大学学医,后转到那不勒斯大学攻读化学,1845年秋转到比萨大学。1849年在巴黎法国化学家M.-E.谢弗勒尔的实验室工作。1852年回国,在皮埃蒙特任亚历山德里亚工学院物理和化学教授。1855年任热那亚大学化学教授。1861年任巴勒莫大学无机化学和有机化学教授。1871年在罗马大学主持化学讲座。1906年国际应用化学会在罗马开会时,被选为大会临时主席。坎尼扎罗1852年开始研究苯甲酸及其特征反应,发现了苯甲醛和碱液作用生成苯甲醇和苯甲酸的反应。这个研究成果发表于1853年,后人称这类反应为坎尼扎罗反应。坎尼扎罗不仅精于实验,而且一直注意化学基本理论问题的研究。1858年他在意大利科学杂志《新试验》上发表了题为《化学哲学教程概要》的论文。1862年他当选为伦敦化学会名誉会员,1873年被推举为德国化学会名誉会员。1891年英国皇家学会授予他科普利奖章。

  • 社会责任成本——分析化学家最终标准

    社会责任成本 刚在媒体上看到“社会责任”一词,印象深刻,令人仰视。对呀!应该有社会责任。由此我做了两件事:1、2010年7月28日,在建设银行买了1万元《兴业社会责任》基金,算是对“社会责任”一词道义上的支持! 2、提出“解决实际分析问题是分析化学硬道理”。据说在网友中有良好反响。 可是,学者要SCI收录数据,又要申请前瞻性研究基金,要他们花精力去解决实际分析问题,是否对他们苛求了? 后来看了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作协主席团委员、知名作家池莉在《中篇小说选刊》2011年2期6-38页中篇小说《她的城》的“后记”上说:“现在物质很高潮,精神很灰暗”。 这些,把我脑子里的“社会责任”向后推了一大步! 可是,2011年6月28日(党的90 生日前夕)《北京青年报》B2版(财经新闻版)北京大学前校长许智宏说:“社会责任是评价企业家最终标准”。这是近日他在北京大学企业家俱乐部成立仪式上做出的表示。许智宏指出,具有北京大学背景的企业家群体在事业取得成功的同时,应以实际行动宣扬一种生活方式,倡导一种精神文化,体现北大人共同的理想信念和精神追求,为未来走向社会的北大学子起到示范作用。 如果许校长的话是对的,那么,同理:“社会责任亦应该是评价分析化学家最终标准”。尤其像我1958年进南京大学化学系,全靠每月11元助学金解决吃饭问题的老分析化学工作者,应该记住“社会责任”!但是,分析化学工作者的“社会责任”是什么?我说不清楚。 同时我想,对大多数同行来说,不能不考虑“社会责任成本”。对北京大学背景的企业家/社会精英来说,其社会责任成本只是极小的负担,而对月薪数千元的你我来说,“社会责任成本”或许会影响你的生活质量。也就是说,现在在分析化学工作者群体中提“社会责任”是否太沉重?或许更应该轻松一点,暂时忘记“社会责任”,做好本职工作就可以了,何况这群体的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并不高。 诚心向网友请教,您认为呢?

  • 【分享】L著名化学家 安托万-洛朗拉瓦锡

    中文名称: 安托万-洛朗拉瓦锡   外文名: A.L.Lavoisier   生卒年: 公元1743~1794   洲: 欧洲   国别: 法国   省: 巴黎市   安东尼罗朗拉瓦锡1743年8月26日出生于巴黎一个富裕的律师家庭。5岁那年他母亲园病去世,从此他在姨母照料下生活。11岁时他进入当时巴黎的名牌学校——马沙兰学校,后升人法政大学,21岁毕业而取得律师的资格。他的家庭打算让他继承父业成为一个开业律师,然而在大学里他已对自然科学产主了浓厚的兴趣,主动地拜一些著名学者为师,学习数学、天文学、植物学、地质矿物学和化学。1761年夏天,他跟随法国著名的矿物学家盖塔尔到山区绘制法国地质图的活动,那些五光十色的矿物使年仅十七岁的拉瓦锡着了迷,从此他便醉心于地质和化学,决心为揭开科学的神奇奥秘而献身,他最初发表的关于石膏组成和凝固的论文就是在地质调查之中写成的。1766年,年仅23岁的拉瓦锡“关于城市照明问题”的论文,荣获法国科学院金质奖,这次获奖给崭露头角的拉瓦锡以很大的鼓舞、使他更热情地投入科学研究的事业中,同时他的科研才华也开始引起了科学界的注目。因为拉瓦锡接连不断地取得了一项项科研成果,也因为他具备了无需忧虑生活来源的优越科研条件, 1768年他被任命为法国皇家科学院的副会员,1772年,由于他对天然水的研究卓有成果而当选为法国科学院院士,1778年成为有表决权的18名正式会员之一。1785年他担任了科学院的秘书长,实际上成为科学院的负责人。拉瓦锡成为科学院的成员后,科学研究更加成为他生活的重要内容。从1778年起,他逐个地取得了化学研究上的重大突破。步入化学家的行列。拉瓦锡1772年所进行的达101天之久的“烧干了水不会变土”的实验,是人所共知的。通过这一实验,他推翻了物质不能互变的学说,并进一步证明了物质不灭的正确性。从1772年9月开始,拉瓦锡开始对燃烧现象进行研究,实验发现了一种新的元素,这种元素除了助燃、助呼吸外.还能与许多非金属物质结合生成各种酸,为此他把这种元素命名为酸素,现在氧元素的化学符号0就是来源于希腊文酸素: oxygene。1778年他进而提出,燃烧过程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可燃物质与氧的化合,可燃物质在燃烧过程中吸收了氧而增重。所谓的燃素实际上是不存在的。拉瓦锡关于燃烧的氧化学说终于使人们认清了燃烧的本质,并从此取代了燃素学说,统一地解释了许多化学反应的实验事实,为化学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根据氧化理论,1777年拉瓦锡发表论文,指出动物呼吸是吸入氧气,呼出碳酸气。他与法国科学家拉普拉斯合作,1782年设计了冰的热量计,测定了一些物质的比热和潜热。同时证明动物的呼吸也属于一种燃烧现象。拉瓦锡的氧化学说是对燃素说的否定,他关于水的组成、空气的组成等一系列实验成果是对亚里士多德四元素说的批判,为了与新的理论相适应,1785年,拉瓦锡和他的同行戴莫维、贝托雷、佛克罗伊合作编写了《化学命名法》。这本专著强调指出每种物质必须有一固定名称,单质命名尽可能表达出它的特性,化合物的命名尽可能反映出它的组成,据此他们建议对过去被称为金属灰的物质应依据它的组成命名为金属氧化物;酸、碱物质使用它们所含的元素来命名;盐类则用构成它们的酸和碱来命名。这样一来,汞灰应称为氧化汞,矾油应叫作硫酸等等。从而奠定了现代化学术语命名的基础,当今所用的化学术语的大部分都是依据这一命名法而来的。拉瓦锡的化学研究有一个重要的特点,他总是有意识地把质量不变的规律作为他思维推理的前提。这种质量守恒的思想在他1789年出版的《化学纲要》中,作了清楚的阐述,这是他对近代化学发展的又一突出的贡献。就在《化学纲要》这部名著中,拉瓦锡总结了他化学研究的实践经验,发展了波义耳提出的元素概念,提出元素是化学分析到 达的终点,即在当时用任何化学手段都不能分解的物质可称为元素。据此他还列出了一张包括33种元素的分类表。现在看来,这张表虽然存在一些错误,但是世界公认这是第一张真正的化学元素表。就在拉瓦锡在科学研究上取得一个又一个的重要进展时,1789年法国爆发了资产阶级的大革命。拉瓦锡由于曾经担任过包税官而自首入狱,被诬陷与法国的敌人有来往,犯有叛国罪,于1794年5月8日处以绞刑。享年51岁。研究领域:化学:拉瓦锡是现代化学的创始人。他的主要业绩是将过去和当时的许多实验结果,加以综合,使之成为完整的学说。作品:1、1789年出版的《化学纲要》2、1785年,拉瓦锡和他的同行戴莫维、贝托雷、佛克罗伊合作编写了《化学命名法》,创立了化学物质分类的新体系。3、拉瓦锡以雄辩的实验事实为依据,推翻了统治化学界达百年之久的燃素说,建立了以氧为中心的燃烧理论。4、根据化学实验的经验,拉瓦锡用清晰的语言阐明了质量守恒定律和它在化学中的运用。5、《物理学与化学概论》。

  • 【分享】稀土百科和检测分析

    概念: 稀土一词是历史遗留下来的名称。稀土元素是从18世纪末叶开始陆续发现,当时人们常把不溶于水的固体氧化物称为土。稀土一般是以氧化物状态分离出来的,又很稀少,因而得名为稀土。通常把镧、铈、镨、钕、钷、钐、铕称为轻稀土或铈组稀土;把钆、铽、镝、钬、铒、铥、镱、镥钇称为重稀土或钇组稀土。也有的根据稀土元素物理化学性质的相似性和差异性,除钪之外(有的将钪划归稀散元素),划分成三组:轻稀土组为镧、铈、镨、钕、钷;中稀土组为钐、铕、钆、铽、镝;重稀土组为钬、铒、铥、镱、镥、钇。 稀土矿在地壳中主要以矿物形式存在,其赋存状态主要有三种:作为矿物的基本组成元素,稀土以离子化合物形式赋存于矿物晶格中,构成矿物的必不可少的成分。这类矿物通常称为稀土矿物,如独居石、氟碳铈矿等。作为矿物的杂质元素,以类质同象置换的形式,分散于造岩矿物和稀有金属矿物中,这类矿物可称为含有稀土元素的矿物,如磷灰石、萤石等。呈离子状态被吸附于某些矿物的表面或颗粒间。这类矿物主要是各种粘土矿物、云母类矿物。这类状态的稀土元素很容易提取。 1894年由芬兰化学家约翰·加得林在瑞典发现,由于貌似土族氧化物,故取名稀土元素。(已发现的稀土矿物有250种以上,其中具 稀土矿有工业价值的约50~60种,具有开采价值的只有10种左右,现在用于工业提取稀土元素的矿物主要有四种—氟碳铈矿、独居石矿、磷钇矿和风化壳淋积型矿,前三种矿占西方稀土产量的95%以上。独居石和氟碳铈矿中,轻稀土含量较高。磷钇矿中,重稀土和钇含量较高,但矿源比独居石少。) 最重要的稀土矿物有氟碳铈(镧)矿、独居石、磷钇矿、离子吸附型稀土矿、褐钇铌矿等。全世界共探明稀土储量5000万吨,其中中国约占80%,其余主要产于美,俄,印度,南非等国.

  • 【分享】韩国对家用化学家居用品和湿巾提出新要求

    2011年4月,韩国向WTO通报了G/TBT/N/KOR/307,意图对属于自我监管安全确认的婴孩车、化学家具用品、购物车和湿纸提出新的安全要求。其中对化学家居用品和湿巾分别提出以下要求: 对于化学家具用品:关于气雾型香水和除臭剂,简要说明了如果暴露在直接光照下这些产品可能会爆炸的警句,而且字体大小应当超过8磅; 对于湿巾:简要说明了在使用时防止污染的指南,以及消费者应避免在敏感部分如眼、嘴等使用的警示语。 该草案拟批准的日期是今年6月左右。

  • 【分享】生物化学家——曹天钦院士

    生物化学家——曹天钦院士曹天钦,中国生物化学家。生于1920年12月 5日,河北省束鹿县人。1944年毕业于燕京大学化学系,1946年赴英国剑桥大学留学,相继获学士及博士学位,并被选为英国剑桥大学冈维尔凯厄斯学院的荣誉院士。1952年回国。历任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员、室主任、副所长、中科院上海分院院长,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主任等职。他长期从事肌肉结构蛋白的研究,是肌球蛋白轻链的发现者。他还应用多种物理化学技术研究了原肌球蛋白和副肌球蛋白的性质以及各种肌肉蛋白在肌原纤维上的定位问题,并在原索动物文昌鱼中发现了副肌球蛋白。1973年他对中国马王堆一号汉墓古尸的保存状态和条件的研究,对生化考古学有一定贡献。他是中国最早在分子水平开展植物病毒的研究者之一。他对植物病毒和植物类菌质体(mycoplasma-like organism,MLO)、诊断和防治中国植物病毒病和黄化病等方面,均进行过较深入的研究。在蛋白质方面,他曾研究过胶原蛋白、神经系统蛋白、胰岛素、蛋白酶抑制剂等。1958年与几位青年科研人员一起,首先建议开展人工合成胰岛素的研究,并参加了领导工作。他在上述各研究领域中共发表论文101篇。他与李国豪等合编了《中国科技史探索》(1982)并主编了《中国科学评论生物卷》(1986)。他的“肌肉蛋白的研究”于1956年获生理生化研究所个人一等奖,中国科学院科学奖金;其“肌肉与肌肉蛋白的结构与功能的研究”于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重大科技成果奖。他是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中国生化学会第一、二、三届副理事长,并兼任第一、二届秘书长。国际科联理事会理事及执行局委员。1981年被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83年被选为瑞典皇家工程学院外籍院士。

  • 【分享】J美国物理学家和化学家 吉布斯

    中文名称: 吉布斯   外文名: Josiah Willard Gibbs   生卒年: 公元1839-1903年   故居: 美国康涅狄格州   洲: 北美洲   国别: 美国   省: 康涅狄格州   吉布斯美国物理学家和化学家,1839年2月11日生于康涅狄格州的纽黑文。他的父亲是耶鲁学院教授。1854-1858年在耶鲁学院学习。学习期间,因拉丁语和数学成绩优异曾数度获奖。1863年获耶鲁学院哲学博士学位,留校任助教,讲授拉丁语和自然科学。1866-1868年先后到巴黎、柏林和海德堡留学。在法、德两国听了不少著名学者的演讲。1869年回国后继续任教。1871年到1903年任耶鲁学院的数学物理教授。1897年被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曾获得伦敦皇家学会的科普勒奖章。1903年4月28日在纽黑文逝世,终年64岁。吉布斯从不低估自己工作的重要性,但从不炫耀自己的工作。他的心灵宁静而恬淡,从不烦躁和恼怒,是笃志于事业而不乞求同时代人承认的罕见伟人。他毫无疑问可以获得诺贝尔奖,但他在世时从未被提名。研究领域:1、化学热力学:吉布斯在1873-1878年发表的三篇论文中,以严密的数学形式和严谨的逻辑推理,导出了数百个公式,他提出了化学势的概念,特别是引进热力学势处理热力学问题,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关于物相变化的规律,把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热力学第二定律应用于化学,为化学热力学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并为物理化学奠定理论基础。2、1902年,吉布斯把玻尔兹曼和麦克斯韦所创立的统计理论推广和发展成为系统理论,对由大量微观粒子组成的系统的统计热力学进行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从而创立了近代物理学的统计理论及其研究方法。同时提出涨落现象的一般理论。3、吉布斯还发表了许多有关矢量分析的论文和著作,把矢量分析用于解决结晶问题和计算行星和彗星的轨道,奠定了这个数学分支的基础。他的关于矢量分析的论文虽然未正式发表,但被收入到1901年出版的有关教科书中。此外,他在天文学、光的电磁理论、傅里叶级数等方面也有一些研究和著述。作品:《图解方法在流体热力学中的应用》(1873年)《论多相物质的平衡》(1876-1878年)《统计力学的基本原理》(1902年)《用平面方法对物质热力学性质进行几何表示》(1873年)获得奖项:1550年被选入纽约大学的美国名人馆,并立半身像以纪念。

  • 【缅怀】我国著名有机化学家中科院院士黄宪逝世

    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著名有机化学家、浙江大学教授黄宪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10年3月6日2时07分在杭州逝世,享年78岁。  黄宪同志遗体告别会定于3月10日上午9时30分在杭州殡仪馆举行。  [align=center][img=221,300]http://bimg.instrument.com.cn/lib/editor/UploadFile/20103/201031194734338.jpg[/img][/align][align=center]我国有机化学家中科院院士黄宪[/align][align=left][color=#0000ff]  [b]黄宪院士遗体告别仪式举行,国家领导人表示悼念[/b][/color][/align]  [b]黄宪院士逝世后,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对黄宪院士逝世表示悼念并对其家属致以慰问。党和国家领导人温家宝、李长春、习近平、李克强、李源潮、张德江、刘延东、吴官正、路甬祥送了花圈。[/b]  浙江日报杭州3月10日讯 我国著名有机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浙江大学教授黄宪院士遗体告别仪式,3月10日上午在杭州举行。  黄宪院士逝世后,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对黄宪院士逝世表示悼念并对其家属致以慰问。党和国家领导人温家宝、李长春、习近平、李克强、刘延东、李源潮、张德江、吴官正、路甬祥送了花圈。  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委领导沈跃跃、袁贵仁、白春礼、潘云鹤、李静海,省领导赵洪祝、吕祖善、蔡奇、陈加元、金德水、郑继伟、徐辉、姚克、冯明光,浙江大学校长杨卫,老同志郑树、毛昭晰、杨士林、王承绪、薛艳庄、丁德云、阙端麟、汪希萱、陈昭典、冯培恩等以及40余名两院院士以不同形式对黄宪院士的去世表示深切哀悼,并送了花圈。  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茅临生,浙江大学党委书记张曦,老同志张浚生,中国科学院院士曹楚南、沈家骢、沈之荃、周其林,中国工程院院士郑树森、宫先仪,省委组织部、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部门负责同志和各界干部群众及黄宪院士生前友好300余人参加了告别仪式。  中央组织部、教育部、全国总工会、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院士工作局,中共浙江省委、省政府、省委组织部、统战部、省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省教育厅、科技厅,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以及黄宪院士家乡江苏省扬州市人民政府送了花圈、花篮或发来唁电、唁函。[b][color=#0000ff]  黄宪院士遗体告别仪式[/color][/b]  杭州殡仪馆一号大厅庄严肃穆,哀乐低回。大厅入口两侧:“勤勉三日易,先生守拙五十载 躬聆半刻难,学生奢望一百年”的挽联,道出了海内外学子对恩师深深的敬仰和无尽的哀思。大厅正中,黄宪院士的遗像两侧:“艰苦岁月启科研育人才,腾飞年代结硕果品芬芳”的挽幛,则是黄先生一生的真实写照。上午9:30,浙江省领导茅临生,浙大校领导张曦、张浚生、陈子辰、王玉芝、郑强、任少波,中国科学院院士曹楚南、沈家骢、沈之荃、周其林,中国工程院院士郑树森、宫先仪和各界干部群众及黄宪院士生前友好300余人,向静卧在鲜花和翠柏丛中的黄宪院士的遗体作最后的告别。

  • 【分享】H化学家,仪器分析专家----韩组康

    【分享】H化学家,仪器分析专家----韩组康

    韩组康(1894—1968)[im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07/04/200704021659_47586_1618547_3.jpg[/img]化学家,仪器分析专家。毕生致力于科学研究和教育工作,并积极组织领导上海化学化工学会开展仪器分析的学术活动,培养了大批科技人才。他编著的《仪器分析大纲》、《极谱学文献内容索引》等专著,在国内享有盛誉,是中国极谱学研究的先导者。为开展我国仪器分析工作做出了贡献。 原名韩恩绶,英文名JohnE.S.Han.1894年11月4日出生于湖南省宝庆县。1898年随全家到茶陵。1905年又迁居长沙,靠祖父生活。他自幼勤奋好学。19001906年,从塾师读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诗经、论语等古文,从小就接受祖国文学良好的薰陶。当时,帝国主义侵略我国,满清政府丧权辱国,中国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他认为中国所以贫穷落后,主要是由于科学不发达。要使中国富强起来,必须振兴科学。他在读中学时特别爱好化学。在14岁时就自己编写了一本化学的书,由他父亲代为整理装订。1910年2月,考进长沙雅礼大学,由于家境清寒,靠替学校抄写刻印所得,来缴纳学费和书籍费。后因学习成绩突出(考第一名),获得奖学金,才免去全部费用。他在大学学习期间,就立志献身于我国的化学事业。1914年韩组康因病辍学,离开长沙到北京父亲处养病。病愈后,1919年应长沙雅礼大学徐善祥教授之邀,到长沙湘雅医科学校(今改为湘雅医学院)任化学助教。1920年到长沙德记矿务公司任化学师。1921年,经湘雅医科学校教导主任推荐,到北京清华学堂(今清华大学)任化学教师,负责管理实验室工作,并在老教师缺席时代为讲课。他在清华教课时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不但十分重视带好学生实验,还带领学生到天津有关化学工厂参观,使学生学得更加扎实,深受广大师生的赞誉。1924年,他被聘请到上海卜内门公司(ICI)担任实验室负责人。由于他具有丰富的化学理论知识、较强的实验技能,在工作中解决了许多比较复杂的实际问题,所以深得该公司重用。在1924年到1952年间,除1942—1945年日本侵略军接管卜内门公司他自动离职外,先后担任该公司实验室主任达20余年之久。1929—1952年间,他先后在南京中央大学、复旦大学、沪江大学、大夏大学、同济大学等校任教,讲授普通化学、分析化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工业化学和工业分析等课程。他讲课内容丰富新颖,往往举些生动实例来说明科学原理,使理论与生产实际相结合,深受广大学生欢迎。在长期教育工作中,为我国化学界培养了大批人才。

  • 【分享】Y化学家和化学教育家---余泽兰

    【分享】Y化学家和化学教育家---余泽兰

    余泽兰[im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07/04/200704021654_47585_1618547_3.jpg[/img](1893—1956)余泽兰,化学家和化学教育家。长期致力于大学的化学教育工作,编译了大量教材,培育了大批人才。他从事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生物化学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将化学拓展到实用技术领域,在农业化学、食品化学等方面作出了贡献。 余泽兰,又名余兰圆,曾用名余馥庭,1893年6月11日出生于福建省古田县路上乡一贫农家庭。由于家境贫寒,10岁时便过继到在闽侯经商的族叔余祖裕(字仰山)家,他的籍贯亦随之改为福建闽侯。余祖裕夫妇待他如亲生骨肉,虽然经营的是小本生意,但是仍然供养余泽兰上学读书。余泽兰自幼聪慧好学,学习成绩优异,顺利地考入了北京清华留美预备学校。1918年他于该校毕业,被选派到美国公费留学。在美国留学的4年半中,他先后在约翰霍布根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获得学士、硕士、博士学位,并从此开始了在化学领域里的辛勤耕耘。以教书为业,编译大量化学教材20年代,中国的科学文化和教育事业在国际社会中均属落后状态。余泽兰决心振兴中国化学事业,他选择了教书育人的道路。1924年回国后,他一直奋斗在教育岗位,南北辗转受聘于十几所高等院校,讲授过分析化学、有机化学、农业化学、生物化学、营养化学、农产分析、农产制造、酿造学、土壤学、肥料学等多门课程,在当时化学教育界有较高的声望。在他所指导的学生和研究生中,有不少人后来成了化学界的知名教授、学者。在教学生涯中,余泽兰翻译、写作了大量专业教材。在授课中,他注意到当时的教材多采用西文原本,中文的化学教材十分匮乏,学生往往因外文水平的障碍而费时多、收益少,于是,他在课余积极从事翻译工作,并结合自己教学和科研的实际经验,编写中文教材。正如他在《实用有机化学》一书的序言中所述:“东西洋各强国工厂林立,致力制造、输出之食品、织物、染料、炸药、药品及化妆品亦无一而非有机化合物也。吾国今日尚欲转贫弱为富强,非先发展化学工业不成功。欲图化学工业之发展,不可不先提倡及推广有机化学教育。吾国化学教育虽已兴办甚久,但有机化学教本尚付阙如。兰(余泽兰)在国内专任化学教授已十余年,当趁课余之暇,搜集泰西各名人之有机化学出版品,加以校读及比较,并择善者而译焉。”他所编写的教材,有不少已经出版并作为当时的适用教材或化学实验的指导用书,有的还被再版使用。如他在东北大学时编译的《实用化学》一书,自1931年出版后,连续5年,年年再版发行;1934年出版的《最新定性分析》也被两度再版。1935年出版的《农产分析与工业分析》是他在河北省立农学院时编写的。他写道:“分析化学之意义及用途甚为广大,需求日益增多。……西哲有言,农产分析及工业分析可为化学学生立身致用之砥柱,……近年来,吾国工商业及其监督机关已由萌轫时代而入茂盛时期。但分析化学人才及教材深感缺乏。兰本十余年之教学及研究经验,集成斯篇以为有志于斯道者之津梁。”(原书《序言》)。该书既可用做教材,又可作为农业研究所、商品检验所等化验室指导分析用书。再如,他与荣甫合译的《有机化学实验》一书,曾先后10余年被多所院校用作教科书及参考书。他一生共出版专著10余部,其中大多数是为教学需要而编译、写作的。

  • 【原创】科学巨星的陨落-著名光生物化学家蒋丽金院士逝世 (深切悼念)

    【原创】科学巨星的陨落-著名光生物化学家蒋丽金院士逝世 (深切悼念)

    据中科院化学研究所网站消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员、著名光生物化学家蒋丽金,因病医治无效,于2008年6月9日凌晨1时40分在北京逝世,享年89岁。[IMG]http://www.iccas.ac.cn/pic/2008611182233.jpg[/IMG]在此版征用发表悼念,与哀思。[B][color=#DC143C]希望可以盖89层楼, 来表示悼念与哀思。。[/color][/B][im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08/06/200806131413_92891_1604460_3.jpg[/img]

  • 【转帖】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有机化学家--黄乃正

    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有机化学家--黄乃正黄乃正 (1950——) 黄乃正,有机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50年11月出生于香港,原籍台山市三八镇六槐村委会南岭村,父亲是一位商人,母亲是一位小学教师,妻子是一位精神科顾问医生。少年的黄乃正对中国历史非常感兴趣。中学时,他在香港圣保罗男女中学就读,中学会考获得相同的文、理科成绩,而学校却安排他大学预科读理科课程。但黄乃正对中国历史的爱好从未中断,他在闲暇的时候喜欢阅读历史和文学书籍。1969年,黄乃正考入香港中文大学。1973年以一级荣誉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化学系,获理学士学位。1976年获英国伦敦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76—1978年在哈佛大学从事了两年的博士后研究。1979年再次赴英国进行有机化学研究。1980—1982年,在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任职。后因母亲病重,重返香港,1982—1983年在香港理工大学任讲师。1983年,他回到母校香港中文大学任教,并致力于研究有机合成天然及非天然化合物。现任香港中文大学化学讲座教授、新亚书院院长。 黄乃正主要从事有机合成研究,是一位一直从事基础研究的科学家,专长在有机硅、有机硼及有机锡化学、杂环化学、天然及非天然化合物合成。非天然分子的设计、合成以及性质研究对科学家来说,是一项富挑战性的工作,这些非天然分子并不存在于自然界。故其合成有助于解决一些物理化学问题。非天然分子更可用于探索一些特定现象或用作模型制备新型化合物。可以说,新型高分子、新型有机导电材料、新药、新催化剂或新燃料,在一定程度上都和非天然分子有关。黄乃正强调,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同样重要,很多获得诺贝尔奖的项目都是从基础研究开始的。尽管基础研究不能马上在实际上应用,但是过了一段时间后,其应用可能性将会出现。 黄乃正早期曾参与红霉素的全合成,后从事高张力分子的合成及若干天然产物的全合成研究,在“高张力分子的合成化学”专题研究中作出了贡献,获得了 1997年中国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他获奖的研究课题是从1980年开始进行的。黄乃正等经过10多年的研究,在“高张力分子的合成化学”这一研究课题上取得了许多成果,合成了多个在有机化学理论中有极其重要理论意义而难度极高的分子。 在多年的研究中,黄乃正得到了一种稳定的具有环间连接的三苯骈环辛三烯炔。这是全共轭的平面结构,从试验上证明了Hückel关于非芳香性4n的规则。他还合成了一类环番化合物,其中4个苯环处于正交,是经典意义上的共轭而分子轨道并不共轭的化合物,曾被诺贝尔奖得奖者D.J.Cram所著的化学教科书列为尚未合成的有挑战性有机分子之—。另外他合成了含有3个连续双键的五元环化合物,被认为是高张力化合物的一项世界纪录,此外他又合成了多个具有生理活性的天然产物。 黄乃正还证实了烯二快在溶液中的重排反映:烯二快结构存在于许多具有抗癌活性的天然产物中,这重排被视为这类化合物抗癌的可能机理。他的这项研究成果被多家国际性科学学报所引述,而在进行上述几项长期的研究期间,他培养了40多名博士、硕士研究生。 黄乃正先后在国际化学期刊上发表了超过180多篇文章,并被邀请在国际及国内各化学研讨会上作大会报告或邀请报告30多次。英国伦敦大学于1994年颁予他科学博士学位,以表彰他在有机化学方面的成就。他先后成为英国皇家化学学会会员、美国化学学会会员、日本合成有机化学学会会员等。199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黄乃正现主要从事的研究领域有:以呋喃衍生物为原料全合成天然产物;从事合成手性 Tetraphenylenols,并以之作为极块合成含Ti、Si、Zr等金属中心离子的手性分子组合;合成带手性的硼酸并以此进行不对称合成。 在黄乃正的办公室,存放着许多的证书。他目前在国内外科学界担任许多重要的职务。他是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香港大学、香港理工大学、东莞理工学院和中南民族大学名誉教授,华中科技大学顾问教授,天津大学、浙江大学、中山大学、兰州大学、五邑大学、武汉大学和复旦大学客座教授。1997年底,黄乃正赴北京接受国家自然科学奖。他深深感到,当代教育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越来越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强大力量。作为一名科学工作者,既感到光荣,同时又感到责任重大。 1998年4月,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成立了沪港化学合成联合实验室,黄乃正担任了管理委员会主席,并招收研究生。他现在每个月都去上海2—3天,有时是一个星期。他对上海情有独钟,早在美国读书时,向往着回香港或内地从事科研工作。1978年,他第一次到上海,就向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的负责人表示,愿意去那里开展科研项目。尽管当时国内的改革开放刚刚起步,但他对去内地从事科研工作充满信心。 此外,黄乃正还和内地多家研究机构保持着密切的合作,和内地的科学家为了共同的事业和目标而努力。他说,在基础研究方面,化学、物理、生命科学是香港比较成熟的学科。香港回归祖国后,与内地在科研方面的交流更加密切。 黄乃正在有机化学方面取得的成就,主要得益于他的3位恩师,至今他还珍藏着他和不同时期的3位老师的合影。他说,这3位恩师是他在人生道路上永远难忘的。 第一张照片上的老师是他大学时的指导老师胡沛良。黄乃正进入大学时,胡沛良刚刚从英国深造回来。黄乃正在中文大学期间,一直跟着胡沛良搞科研。后来,又是胡沛良推荐黄乃正去英国,跟他从前的老师攻读研究生。第二张照片上的老师,就是黄乃正攻读研究生时的指导老师,也就是胡沛良的老师 Franz Sondheimer。1979年,黄乃正获得哲学博士学位。这位英国教授又推荐黄乃正去美国哈佛大学,师从他从前的老师。黄乃正在哈佛大学从事了两年的博士后研究,他的指导老师是国际著名的有机化学家、诺贝尔化学奖得奖者Robert B.Woodword教授。也是Franz Sondheimer的老师。第三张照片就是黄乃正和这位美国教授的合影。 黄乃正至今仍满怀感激地说,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关键的每一步,都离不开老师的指导。

  • 【分享】S著名化学家 卡尔威尔海姆舍勒

    中文名称: 卡尔威尔海姆舍勒   外文名: Carl Wilhelm Scheele   生卒年: 公元1742年-1786年   洲: 欧洲   国别: 瑞典   省: 斯特拉尔松   卡尔威廉舍勒1742年12月19日出生于瑞典南部的斯特拉尔松,地处当时瑞典王国波美尼亚境内,他的父亲是瑞典商人,在城内有一家商店。为了教育儿子,聘请家庭教师用德语和瑞典语给他讲课。舍勒的父亲认为他有开药店的才能,在14岁时就送他到药店里当学徒。药店的老药剂药马丁鲍西是一位有学问的长者,舍勒在他的指导下受到了深刻的教益。舍勒很早就对化学发生了兴趣,对于当时一些有名的化学书里的实验,他都重复做过。他进行了大量的实验研究,在实验研究中发现了许多新物质。舍勒在工作之余便孜孜自学,如饥似渴地读完了当时流行的药物化学等书,还学了炼金术和燃素理论。他自制了许多实验仪器,做了各种各样的实验。舍勒在药店经过了8年的勤奋学习,刻苦钻研,成为一位学识渊博、技术熟练的药剂师。这时他收集了近40卷化学书籍和一套精致的化学实验仪器,作了数百万字的实验记录。 舍勒早年曾在哥德堡、马尔默、乌普萨拉、斯德哥尔摩等地的药房短期工作过,大部分时间是在小城镇彻平的药房工作,大量实验研究也是在彻平进行的。舍勒经常处于穷困之中,大量的实验工作是用简陋的仪器在寒冷的实验室中进行的。舍勒正式发现氧气可以定在1773年以前,比英国的普利斯特列发现氧气要早一年。1775年2月4日,舍勒当选为瑞典科学院院士。他还经常在夜里工作,这大大损害了他的健康,不幸得了哮喘病,使他在1786年5月21日过早地病故了,终年仅44岁。研究领域:舍勒的杰出贡献,给化学的进步带来了巨大的影响。舍勒的研究涉及到化学的各个分支,在无机化学、矿物化学、分析化学、甚至有机化学、生物化学等诸多方面,他都做出了出色贡献。他是氧气最早的发现者,并对氧的性质作了深入的研究。他研究氧气开始于1767年对亚硝酸的研究。起初,他加热硝石得到一种称之为“硝石的挥发物”的性质,但对这种物质的性质和成分还不清楚。舍勒反复做加热硝石的实验,发现把硝石放在坩埚中加热到通红时,会放出干热的气体,遇到烟灰的粉末就会燃烧,放出耀眼的光芒。这种现象引起了舍勒极大的兴趣。他在1773年就用多种方法制得比较纯净的氧气。主要有:(1)加热氧化汞(Hg0);(2)加热硝石(KNO3);(3)加热高锰酸钾 (KMnO4);(4)加热碳酸银(AgCO3)、碳酸汞(HgCO3)的混合物。舍勒把这些实验结果,整理成一本书,书名叫《火与空气》,此书书稿1775年底送给出版家斯威德鲁斯,但一直到1777年才出版,书稿在出版社压了两年。而英国化学家普利斯特里于1774年发现氧气后,很快就发表了论文,时间比舍勒还早。现在化学史上都认为舍勒和普利斯特里各自独立地发现了氧气。  舍勒在化学上的另一个重要的贡献,是发现了氯气。18世纪的后期由于冶金工业的发展,开展了对各种矿石的研究。其中有一种叫做软锰矿的,舍勒经过3年功夫,确定它是一种新金属的氧化物,按当时的说法它是“脱燃素的新金属”,舍勒把这种金属定名为锰。舍勒在这种软锰矿的研究中发现了氯气。软锰矿不溶于稀硫酸和稀硝酸中,但能溶于盐酸,并立即冒出一种令人窒息的黄绿色气体,它和加热王水时所产生的气体相象,使人的肺极为难受。他用这种气体作了种种实验,发现它微溶于水,使水略有酸味;具有漂白作用,能合蓝色的纸条几乎变白,又能漂白有色花朵和绿叶;还能腐蚀金属;在这种气体中的昆虫会立即死去,火也立即熄灭。由于他虔信燃素学说,误认为这是由于“脱燃素的锰”(二氧化锰)从盐酸中夺去了燃素而产生了这种气体,因此称它为“脱燃素盐酸”,而没有认为它是一种元素。除了氧气、氯气外,在无机方面舍勒发现的还有氮气、砷酸、钼酸、钨酸、亚硝酸。在有机方面证明植物中含有酒石酸,从柠檬中制以出柠檬酸晶体,从肾结石中制取出尿酸,从苹果中发现苹果酸,从酸牛奶中发现乳酸,曾提纯过没食子酸。当时有机化学还很幼稚,在缺乏理论知识的情况下,舍勒能发现十几种有机酸,是很不容易的。此外,舍勒还对空气的成分进行过出色研究。相关作品:《火与空气》曾获奖项:1775年2月4日,舍勒当选为瑞典科学院院士

  • 《火星营救》中主角马克·沃特尼是植物学家,不是化学家!冻土豆是可以吃的!

    《火星营救》中马克·沃特尼在火星上利用自己智慧种出了土豆,展示了电影中的“黑科技”。能靠种土豆吃土豆生存500天,佩服不已啊!http://simg.instrument.com.cn/bbs/images/default/em09509.gif 但是后来土豆种植区域出现意外被炸了,里面的土豆在火星的低温下都被冻了,这是多好的机会呀!!可是!!!马克·沃特尼是植物学家,不是化学家!认为冻土豆不能吃都扔掉了哇!!身为电影观看者的我好心疼啊http://simg.instrument.com.cn/bbs/images/default/em09509.gif 很多人在冬天都会遇到土豆被冻的问题,都纠结于这个冻土豆还能不能吃,其实答案是肯定的!而且冻土豆很美味!只要掌握一定的方法就可以的! 为了让大家不再浪费好资源,送上冻土豆的具体做法:1、把土豆放在冰箱里冻实,注意一定要冻得硬邦邦的;2、把冻土豆放在凉水里解冻,直到冰完全化了,这时土豆变成了软软的,里面有很多水;3、把解冻的土豆放在菜板上(可以把菜板搭在水盆上,防止水到处流),再用一块板状物挤压,把水分挤出来,注意,这一步很关键,好不好吃取决于水分得多少,要用力尽量把水都挤出来,压好的土豆是扁扁的;4、压扁的土豆上锅蒸熟,香甜可口的冻土豆就做好了。还记得小时候,在寒冷的北方的冬天,家里还点着炉子,把蒸好的冻土豆放在炉子上烤热,一掰两半,香喷喷的热气扑面而来。 你来拍我呀! http://simg.instrument.com.cn/bbs/images/default/em09502.gif

  • 【分享】H有机化学家-胡宏纹

    有机化学家-胡宏纹有机化学家。四川广安人。1946年毕业于中央大学化学系。1959年获苏联莫斯科大学化学系副博士学位。南京大学教授。从事有机合成化学研究。首先用顺磁共振谱证明芳醛肟脱氢二聚体在氯仿中加热时分解成亚胺氧自由基,并研究了亚胺氧自由基与苯乙烯类似物和共轭二烯的加成反应以及与酚类的取代反应。开发了一种新的Gabriel试剂N-甲酰基甲酰氨钠,可用于伯胺,氨基酮及酮酸酯的合成。发展了在氧化剂存在下,用吡啶N-叶立德与烯烃的1,3- 和1,5-偶极环化加成反应合成中氮茚衍生物的新方法。首先合成了双冠醚与碱金属盐的1:1和2:2配合物,并测定了它们的晶体结构。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习简历 1942.9-1946.5 中央大学化学系,获学士学位 1950.9-1952.8 哈尔滨工业大学研究生 1952.9-1953.9 大连工学院研究生 1957.9-1959.8 苏联莫斯科大学进修,获副博士学位专业简历 1946.9-1950.8 中央大学(1949年更名为南京大学)化学系助教 1953.9-1954.8 大连工学院讲师 1954.9-1963.8 南京大学化学系讲师 1963.9-1978.10 南京大学化学系副教授,有机化学教研室副主任 1978.10- 南京大学化学系教授,有机化学教研室主任(至1984)主要研究方向 冠醚化学 有机合成方法任 职 情 况中国化学会理事江苏省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64) 江苏省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97)荣 誉 称 号 江苏省优秀研究生导师 (1990) 中国科学院院士 (1995)获 奖 情 况 1 胡宏纹,王德粉,朱春生等 冠醚化合物的合成性质及应用研究 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 19882 胡宏纹,王德粉等 冠醚的合成、性持及应用 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19923 胡宏纹主编 有机化学(第二版) 国家教委优秀教材一等奖 1996通过鉴定的科研成果 1 Ge Yuhua Wang Defen,Hu Hongwen,et al. Bibracchial Lariar EthersⅠ Chem.Res.Chinese Univ.,8(1) 48 1992 2 胡宏纹 崔文革,李小华 だ-溴汞化羰基化合物与N-亚硝基乙酰苯胺的反应 化学研究与应用 4(1) 25 1992 3 Wang Def Ge Yuhua,Hu Hongwen,et al Crystal structure of N,N'-bis-(2-methoxy-1-naphthylmethyl)-4,13-diaza-18-crown- 6 potassium iodide Jiegou Huaxue,11(1) 61 1992 学 术 研 究 活 动 胡宏纹教授专长有机合成化学。在有机合成新反应、新方法和新试剂的研究中,发现芳醛肟脱氢二聚体与苯乙烯反应生成1:1加成产物, 证明这是一种新的自由基反应,即Iminoxy自由基与烯烃的加成反应;发展了一种新的Gabriel试剂二甲酰氨基钠,并利用它合成了伯胺、α-氨基酮、芳基取代丙酮酸酯和α-氨基酸;发展了一种的氧化剂Py4CO(HCrO4)2,并已用于苄醇、苄氯、苄胺、 醛肟等化合物的氧化和中氮茚衍生物的合成。在有机金属化合物的合成、性质及其有机合成应用的研究中,改良了由芳基重氮盐和氯化汞合成有机汞化合物的涅斯米扬诺夫反应;改良了由二酰基过氧合成有机汞化合物的方法;首先研究了α-汞化的羰基化合物与自由基的反应;首先报道了由二芳基碘盐合成芳基膦酸的方法;制备了用有机高分子和无机高分子负载的钯(O)催化剂, 并用于卤代烃的乙烯基化(Heck)反应中,其中一种催化剂的转化数已超过16700次。 在冠醚的合成及性质研究中,合成了多种类型的冠醚,研究了它们的配位性能和应用,其成果“冠醚的合成及应用”获1988年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合成了一系列双冠醚,研究了它们的配位性能,首先用X-射线晶体分析法证明在双冠醚金属配合物中两个冠醚单位协同作用,把离子包结在中间;提出了由糖精合成二氮杂冠醚的低成本方法;合成了一系列双臂套索冠醚,首先得到它们的双核铜配合物,其成果“双冠醚的合成、性质及应用”获1992年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胡宏纹教授已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70多篇, 先后四次主编有机化学教材,总印数近40万册。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和访问学者30多人。1990年被江苏省教委评为优秀研究生导师。正式出版的专著 1 胡宏纹等 有机合成 (译文第一、二集) 科学出版社 1957,1964 2 李景晟,胡宏纹编 有机化学 (上、下册)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61 3 胡宏纹,彭世何,陈伟兴,段康宁 有机化学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65 4 胡宏纹,段康宁,陈伟兴,陈子涛 有机化学 (上、下册)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79 5 胡宏纹等 有机化学示范教学 (邢其毅编)第十章 1982 6 胡宏纹,陈伟兴,刘广鉴 有机合成近年来的发展 (教育部部属高等学校1986-2000年基础研究规划化学学科重要领域 专题报告) 1984.12 7 胡宏纹主 有机化学 (上、下册)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1 正式发表的学术论文 1 Reutov,O.A. Ptitsina,O.A. Hu,Hongwen 由二芳基碘盐合成有机汞化合物 苏联科学院报告 122(5) 825 1958 2 Reutov,O.A. Smolina,T.A. Hu,Hongwen用ΥΓHg标记的二某汞与二对氯苯之间的同位素交换反应苏联科学院通报(3)559 1959 3 高济宇,王德粉,胡宏纹 1,6-二酮的成环反应 南京大学学报 (1) 69 1959 4 胡宏纹,余学海 ARBUZOV 反应的一种新模型 南京大学学报 133 1962 5 ReutovO.A. Hu,Hongwen,Beletskaja,E.P. Smolina,T.A. だ-溴汞化苯乙酸乙脂与ΥΓHg标记的溴化 苯基汞之间的同位素交换动力学研究,(苏联)物理化学 3 2424 1962 6 胡宏纹,王德粉等 丁烯二酸三乙基锡酯的共聚 高分子通讯 5(2) 1963 7 吴养洁 陈镇东,胡宏纹 芳基汞化物的性质研究 Ⅰ 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 化学化工版 (试刊) 6 529 1965 8 吴养洁 陈镇东,王行方,胡宏纹 芳基汞化物的性质研究 Ⅱ 郑州大学学报 119 1965 9 吴养洁 陈镇东,司九敏,胡宏纹 芳基汞化物的性质研究 Ⅲ 郑州大学学报 115 1966 10 蔡松傅 丁贤民,陶嘉琳,胡宏纹 合成芳基磷酸的新方法 南京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3 62 1978 11 胡宏纹,倪九祥,高济宇 芳香族有机汞化合物的合成 化学学报 37(1) 9 1979 12 吴养洁 陈镇东,张宪平,胡宏纹 芳基汞化合物的性质研究 郑州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2) 48 1980 13 王德粉,胡宏纹,张进琪 有色冠醚的合成 化学学报 39(1) 909 1981 14 吴养洁,陈镇东,张宪平,胡宏纹 芳基汞化合物的性质研究 Ⅶ 有机化学 5 331 1982 15 陈伟兴,王毅军,陶明,胡宏纹 双戊二酮钴催化作用的研究 Ⅰ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4) 849 1982 16 施耀曾 朱惠祥,蒋燕灏,孙祥桢,胡宏纹 左旋甲基多巴的合成 南京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4) 853 1982 17 胡宏纹,张壮予 多齿配体的合成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4(6) 727 1983 18 朱春生,王德粉,胡宏纹 含活性基团的冠醚的合成 科学通报 (11) 664 1983 19 陈镇东,吴养洁,张宪平,陈荣峰,胡宏纹 芳基汞化合物的性质研究 Ⅵ 化学学报 41(1) 57 1983 20 胡宏纹 陆国元 甲基冠醚的合成 有机化学 (5) 345 1983 21 胡宏纹 陈伟兴 宁光跃 孔伟雄 N-苯基-N'-异丙基苯二胺-1,4-的新合成法 南京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2) 245 1983 22 张进琪 黄德培,王德粉,胡宏纹 有色冠醚的固体络合物 南京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3) 592 1983 23 邰子厚 朱春生,王德粉,胡宏纹 选择性膜迁移-冠醚二酯酸纤维素膜的离子选择透过性 膜分离科学与技术 3(1) 37 1983 24 沈孟长 罗勤慧,诸葛卸梅,戴安邦,陆国元,胡宏纹 冠醚配合物的热力学性质的研究 Ⅰ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4(1) 135 1983 25 罗勤慧 沈孟长,诸葛卸梅,戴安邦,陆国元,胡宏纹 冠醚配合物的热力学性质的研究 Ⅲ 化学学报 41(10) 877 1983 26 朱春生 王德粉,程绍尊,胡宏纹 含三嗪环的双冠醚的合成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5(5) 669 1984 27 黄德培 朱春生,张进琪,王德粉,胡宏纹 含三嗪环双冠醚钾、铊电极的研制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5(5) 641 1984 28 黄德培 张进琪,朱春生,王德粉,胡宏纹 双冠醚 PVC膜钾电极的研究 化学学报 42 101 1984 29 黄德培 朱春生,张进琪,雷恒毅,王德粉,胡宏纹 双冠醚 PVC膜铊(Ⅰ)电极的研制 分析化学 (12) 89 1984 30 王德粉 张进琪,谢 川,朱春生,胡宏纹 有色冠醚的研究 Ⅱ 南京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2) 250 1984

  • 【有奖参与】纪念铯元素的发现者化学家罗伯特·威廉·本生诞辰200周年活动

    【有奖参与】纪念铯元素的发现者化学家罗伯特·威廉·本生诞辰200周年活动

    纪念铯元素的发现者、化学家罗伯特·威廉·本生诞辰200周年、追忆化学家伟大的一生欢迎讨论:铯元素现在被广泛应用在哪些领域?化学家罗伯特·威廉·本生一生中的突出贡献以及奇闻轶事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1/03/201103311007_286394_2197752_3.jpg大师的主要生平:1812年出生于德国的格丁根,是四个兄弟中最年轻的一个。中学毕业后在格丁根大学读化学。19岁获得博士学位,从1830年到1833年他周游西欧。在这段时间里他在吉森结识了弗里德里希 费迪南 龙格和尤斯托斯 冯 李比希,在波恩结识了亚历山大 米切利希。  回到德国后他在格丁根大学任教,他开始试验研究砷酸的金属盐的可溶性。他的发现导致了至今仍在使用的用氢氧化铁作为砷中毒的解毒药的办法。  1836年本生继弗里德里希 维勒赴卡塞尔,他在那里任教两年后赴马尔堡大学聘请任教。他的工作为他很快带来了新的名声,但他自己几乎死于砷中毒。在一次试验中一个试验瓶爆裂,一块玻璃屑飞入他的一个眼珠,导致他一眼失明。1841年本生发明了碳电极。这样的碳电极可以在威廉 罗泊特 格鲁夫发明的电池中取代昂贵的铂电极。  1852年本生赴海德堡继任列奥波德 格麦林的教授位。他使用硝酸成功地利用电解的方法获得了纯的金属如铬、镁、铝、锰、钠、钡、钙和锂。他与亨利 罗斯科合作多年来研究使用氢和氯来制作盐酸的问题。  1859年本生中断了与罗斯科的合作开始与古斯塔夫 罗伯特 基尔霍夫研究加热的金属的放射光谱。通过光谱分析人们可以在火焰中观测化学物质的典型的谱线。为此本生完善了专门的法拉第发明的汽灯,后来这种汽灯被称为本生灯。  1860年/61年本生和基尔霍夫在一个泉水中发现了铯和铷。通过他们的研究人们才能够解释太阳光谱中的夫琅和费线,这是现代天文学的一个重要基础。  2004年本生的助手为他做试验和教课写下的笔记被发现,那位助手的一个后代(现在加利福尼亚州任教授)将这些笔记送给了海德堡大学。  本生78岁退休后开始研究他一直作为爱好的地理学。1899年在德国海德堡逝世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