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稀土化学家

仪器信息网稀土化学家专题为您整合稀土化学家相关的最新文章,在稀土化学家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稀土化学家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稀土化学家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稀土化学家话题讨论。

稀土化学家相关的资讯

  • 著名分析化学家、稀土化学家和教育家曾云鹗教授因病逝世,享年103岁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讣 告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3/insimg/a957b66d-c67e-4f62-ae7f-4256e817b305.jpg" title=" 1.png" / /p p   著名分析化学家、稀土化学家和教育家,中国稀土元素分析化学奠基人,武汉大学化学系曾云鹗教授因病医治无效,于2018年3月1日21时26分在武汉逝世,享年103岁。 /p p   曾云鹗先生1915年10月生于湖南省武冈县,1939年毕业于西北联合大学化学系,曾执教于湖南国立师范学院和湖南大学化学系 1953年赴苏联深造,师从著名分析化学家阿里马林院士,并于1957年获莫斯科大学化学系博士学位。回国后被聘为武汉大学化学系教授。先后担任分析化学教研室/研究室主任,化学系主任及校学术委员会委员、校务委员等职务。曾任中国化学学会理事,中国稀土学会常务理事,湖北省分析化学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稀土学会理化检验委员会主任,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兼分析化学组组长。还担任过《高等学校化学学报》副主编,《分析化学》常务编委、《中国科学》、《科学通报》等的编委。在他的倡议下,由武汉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联合创办了《分析科学学报》(原名“痕量分析”)并担任第一任主编。 /p p   曾云鹗教授在分析化学,特别是在稀土分析化学领域有高深的造诣,他多次参加或率团参加国际学术会议。他多次出席由国家科委主持的“白云鄂博矿产资源综合利用”重要会议,并组织中青年教师参加全国和科研攻关和会战,承担与此有关的稀土分析重大课题,开展稀土分析中的新方法、新技术和新化学试剂的综合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有特色的重要科研成果 在稀土新型显色剂、分子光谱分析及稀土色谱分离技术等方面,曾云鹗教授及其领导的团队曾获全国科学大会奖1项,国家发明奖(三等)3项 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二等或三等)5项。1979年,由曾云鹗教授主持召开了我国第一次全国稀土分析化学学术报告会,它对我国稀土事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由武汉大学化学系主编的《稀土元素分析化学》(上下册)是我国第一部最为完整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专著,对我国稀土分析和稀土化学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此外,他还主持编著了《分光光度分析》等专著。1989年,国家教委批准建立了“稀土元素分析及生物电分析化学与电化学实验室”,是当时分析化学学科中唯一的国家专业实验室。 /p p   曾云鹗教授长期致力于我国的分析化学教育事业,辛勤耕耘五十余载,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分析化学人才,可谓桃李满天下。他穷毕生精力于科学事业,为我国分析化学学科的发展,特别是稀土分析化学的发展以及学术水平的提高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p p   曾云鹗教授一生爱岗敬业、治学严谨,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深受学生的崇敬与爱戴。他正直宽厚,严于律己,顾全大局,谦虚务实,是一位德高望重的化学界老前辈,深得学术界同行的敬重和爱戴。他的大师风范、渊博学识和崇高风范,将永远铭记在我们心中。我们对曾云鹗教授的逝世表示沉痛哀悼! /p p   曾云鹗教授安息吧! /p p br/ /p p   根据曾云鹗教授生前意愿,丧事从简,不设灵堂,不举行追悼会。曾云鹗教授遗体告别仪式定于2018年3月3日(星期六)上午9:00时在武昌殡仪馆天乐厅举行。参加遗体告别仪式的亲朋好友请于3月3日(周六)上午7:50在武汉大学离退休工作处门口乘车或自行前往。 /p p br/ /p p style=" text-align: right "   武汉大学曾云鹗教授治丧小组 /p p style=" text-align: right "   二○一八年三月二日 /p
  • 清明节追思:那些不能忘却的分析化学家
    p    strong 仪器信息网讯 /strong 又是一年清明雨,分析测试界的已故专家名单上,又添了不少名字。他们的身份,或是为人敬仰的业界泰斗,或是蔼然可亲的师长前辈,或是并肩作战的袍泽弟兄......当故人远去,留给分析测试行业的是无尽的伤感与思念。在这吹面不寒杨柳风的清明时节,谨以此文纪念那些逝去的分析化学家。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title=" timg (2)_副本.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4/noimg/d28dfad0-01f4-4c33-bc1b-13acbcbe9ef5.jpg" / /p p   strong  卢佩章院士:中国色谱分析的先驱者 /strong /p p   我国著名分析化学家,中国色谱分析的先驱者之一,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卢佩章院士2017年8月23日13时25分在大连逝世,,享年92岁。 /p p   卢佩章院士,我国第一台体积色谱仪的设计者。他开创了中国色谱科学,被誉为“中国色谱之父”,为色谱技术在我国的发展和国民经济建设的应用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为国家培养了一批杰出人才,多名学生已成为具有国内外重要影响的学术带头人。中国的色谱事业从无到有,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已跻身国际一流。作为先驱者,卢佩章院士曾无限感慨地说:“我只是集体中的一个兵,一个小兵,成绩都是集体团结协作,开拓进取的结果,我不过是尽到了一个分析工作者的责任而已。”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title=" abd4bc86-13e4-4747-b714-9a3bf9779294_副本.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4/noimg/1043f816-cf4f-4c0a-a563-77d8c197c003.jpg" / /p p    strong 袁承业院士:中国萃取剂化学之父 /strong /p p   中国共产党党员、著名有机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员袁承业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18年1月9日22时17分在上海与世长辞,享年94岁。 /p p   袁承业院士长期从事萃取剂化学和有机磷化学研究,是中国萃取剂化学研究的奠基人之一。他急国家所急,建立并领导核燃料萃取剂研究组,解决我国国防工业急需,为发展中国的原子能工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他结合中国有色金属资源综合利用研究,取得了一批有重大经济、社会效益的成果,为保护我国的有色金属资源作出了不懈的努力 他在具有生物活性有机磷化合物的设计与合成方面有独特的建树。为我国培养了一批有机化学人才,为我国有机化学发展、“两弹一星”研制和国民经济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title=" e48bf693-e4d9-4365-ac57-2a710163484c_副本.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4/noimg/2b8d9b72-3f5d-45d8-b208-db65c58a469d.jpg" / /p p   strong  苏锵院士:一生致力稀土事业 /strong /p p   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著名无机化学家,第八、九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山大学化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苏锵因病于2017年2月17日4时50分在广州逝世,享年86岁。 /p p   苏锵院士长期从事稀土化学和物理研究,对稀土的分离和性质变化规律的探寻、稀土材料的研制与应用做出突出贡献,是中国稀土研究的开拓者之一。苏锵院士深知科学的进步离不开传承和发展,长期致力于人才培育,鼓励年轻人不仅要“青出于蓝胜于蓝”,还要“帅出于师优于师”,要有创新意识,打破成规,先后指导、培养了数十名硕士、博士和博士后,桃李满天下。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title=" 彭少逸_副本.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4/noimg/f565531d-0ad1-4d31-884a-9164d583d6dc.jpg" / /p p   strong  彭少逸院士:著名催化科学开拓者、色谱学者 /strong /p p   中国著名燃料化学家、催化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化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名誉所长彭少逸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17年5月6日凌晨0时29分在美国洛杉矶与世长辞,享年100岁。 /p p   彭少逸先生是我国最早从事色谱研究的人员之一,同时又是我国催化科学的开拓者之一。他创立了柱内显色指示剂快速测定油品中烃类组成的色谱方法和薄层吸附剂快速分析气态烃的色谱方法,开创了催化新材料和多项催化动态分析的研究,并取得多项理论性和应用性成果,在国内外产生深远影响。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title=" 55b42b6e-f2f5-4585-af6c-447d66fff604_副本.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4/noimg/c847fbdf-e4a5-454f-b8ae-2a3e31cc9463.jpg" / /p p    strong 田颂九:为药品检验事业默默奉献 /strong /p p   我国药物仪器分析学家田颂九研究员因病医治无效,2017年9月26日于北京友谊医院与世长辞,享年76岁。 /p p   30多年来,田颂九研究员在中药的仪器分析检定领域及党政管理等工作中做出了突出贡献。曾任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党委书记,兼任中国药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药物分析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和编辑出版工作委员会主任,一生为发展我国的药品检验事业和药品监督管理事业默默奉献。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title=" a10c0c95-38c8-45fa-88e8-9d51bf4db305_副本.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4/noimg/712c5c0e-4daf-4b58-bac0-e1be4d7218bf.jpg" / /p p    strong 辞别著名药物分析学家:张正行 /strong /p p   中国药科大学张正行教授,著名药物分析学家、博士生导师,于2017年3月25日因病逝世。 /p p   张正行教授将一生都奉献给了药学教育事业,成果丰硕。1980年代初,即独立开设了我国医药院校的首门“药物波谱分析”课程,紧跟光谱技术最新发展,自编适合医药教学和研究参考资料。带领研究生坚持研究近十年,攻克“黄杨宁”中药生物碱多组分的组成、体内代谢、和质量分析控制的问题 攻克具有重要国防意义的防辐射化学药物“利可君”的多组分工艺优化和质量控制的关键技术问题等等,不胜枚举,功绩卓著。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title=" 7cd33db2-4c7e-4210-becf-19359bc79cc1_副本.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4/noimg/46fb6e14-3d3c-418f-89cc-bd957219a749.jpg" / /p p    strong 缅怀清华大学化学系高分子所所长:石高全 /strong /p p   中国共产党党员,教育部长江特聘教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清华大学化学系高分子所所长石高全教授,因病医治无效,于2018年3月1日22时35分在北京不幸逝世,享年55岁。 /p p   石教授自1992年以来一直从事导电高分子材料/纳米结构以及单片石墨的研究,近年来在石墨烯的化学合成与功能化等方面从事了系列研究工作,特别是在石墨烯增强高分子复合材料,石墨烯修饰电极以及共轭分子修饰石墨烯等方面取得了进展。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title=" 曾云鹗_副本.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4/noimg/e87c5440-19bf-479d-ab18-2d04ba88c411.jpg" / /p p    strong 悼念中国稀土元素分析化学奠基人:曾云鹗 /strong /p p   著名分析化学家、稀土化学家和教育家,中国稀土元素分析化学奠基人,武汉大学化学系曾云鹗教授因病医治无效,于2018年3月1日21时26分在武汉逝世,享年103岁。 /p p   曾云鹗教授在分析化学,特别是在稀土分析化学领域有高深的造诣,他多次参加或率团参加国际学术会议。他多次出席由国家科委主持的“白云鄂博矿产资源综合利用”重要会议,并组织中青年教师参加全国和科研攻关和会战,承担与此有关的稀土分析重大课题,开展稀土分析中的新方法、新技术和新化学试剂的综合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有特色的重要科研成果。 br/ /p
  • 武大分析化学家百岁华诞 中外10位院士共贺
    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近日发生了一件喜事&mdash &mdash 中外10位院士共贺著名分析化学家曾云鹗先生的百岁生日。   这10位院士是:中国科学院院士汪尔康、董绍俊、俞汝勤、姚守拙、陈洪渊、张玉奎、江桂斌、杨秀荣、张俐娜,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乐晓春。他们或当面为老先生祝寿,或专门发送了贺词。 满头华发的曾云鹗,穿着一身得体的西装,显得十分精神。他将大家的祝福一一笑纳,把学生送的花束一直抱在怀里。虽因行动不便没在大会上发言,但老人家坐在轮椅上全程出席了活动。 武汉大学校党委副书记黄泰岩致辞,高度评价曾云鹗对我校及分析化学学科发展所做出的重要贡献,以及他为教育事业尽心竭力的奉献精神,并送上美好祝福。 张俐娜深情回顾了曾云鹗的学术人生和立德树人的崇高风范,并谈到,曾老以精深的学术造诣、高尚的为人风范、真挚的爱国情怀,勉励青年,提携后学,令人敬佩,其崇高师德师风为后学垂范。 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党委书记卢昌宁指出,作为珞珈山下的世纪老人,曾云鹗历经风雨沧桑,为我校化学学科的发展贡献了毕生的精力、智慧和心血。他的大师风范、为人为学,为广大师生树立了典范,是武大精神的生动体现,更是我们不断前行的精神动力。 华中科技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院长解孝林教授,曾云鹗的学生、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张新祥教授,曾云鹗的女儿曾祥生等分别发言。武汉大学前校长刘道玉及曾云鹗的同事、朋友等,也以各种方式表达了对先生百岁华诞的深情祝福。   曾云鹗1915年出生于湖南省武冈县,是我国老一辈化学家和分析化学家。他师从著名分析化学家阿里马林院士,1957年获莫斯科大学化学副博士 学位,回国后被聘为武大化学系教授。1979年,曾云鹗教授主持召开了我国第一次全国稀土分析化学学术报告会,对我国稀土事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据了解,老先生80岁时还在带博士研究生。当年的学生说,老人80岁时每周仍至少到实验室两次,博士论文细到标点都帮助修改。成为学界经典的《稀土元素分析化学》就是他主编,这是我国第一部最完整、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专著,对我国稀土分析和稀土化学发展有着深远影响。   曾云鹗一辈子研究的稀土,对中国有何意义?据了解,稀土有工业&ldquo 黄金&rdquo 之称,具有优良的光电磁等物理特性,其最显著的功能就是能大幅度提高其他 产品的质量和性能。比如大幅度提高用于制造坦克、飞机、导弹的钢材、铝合金、镁合金、钛合金的战术性能,我国以23%的稀土资源承担了全球90%以上的市 场供应。
  • 半导体化学家沈天慧院士逝世
    中国科学院院士,分析化学、半导体化学家,上海交通大学微纳科学技术研究院研究员沈天慧,因病于2011年1月2日凌晨2时55分在上海逝世,享年88岁。沈天慧院士遗愿希望丧事从简,不举行告别仪式。   沈天慧1923年出生于浙江嘉善,1945年进入大同大学化工系就读,以优异的成绩毕业。   新中国成立后,沈天慧进入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工作。1954年,沈天慧被选派到中科院沈阳金属研究所工作,参加对我国新发现的包头白云鄂博稀土铁矿的分析,在稀土铁矿全分析方法上做出了贡献。1957年,沈天慧被派往苏联莫斯科冶金研究所进修半导体硅和化合物半导体的研制。经过2年的学习后回国,在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建立了我国第一个三氯氢硅法制备高纯硅小组,研制出我国第一批用该法制成的半导体高纯硅,开创了中国人自己研制高纯硅的历史。   1966年,沈天慧调到中科院156工程处(北京),1970年迁至陕西临潼县航天工业部771研究所,在以后的近10年里,沈天慧一直从事硅材料器件的研制工作,开辟了磁叠片存储器和玻璃半导体记忆材料的研究领域,为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工艺研究做出了探索性和开创性的工作。   1974年,沈天慧开始负责大规模集成电路研究。1975年,她领导的研究小组研制成功国产高档微机存储器1024,填补了国内空白,对发展我国微电子事业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随后,她的小组相继研制成功多种大规模集成电路,屡获国家科学技术奖,以及国防科工委、航天部等部委科技奖励。   沈天慧于197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1987年,沈天慧调入上海交通大学,从事磁盘基片表面化学镀NI-P层、钕铁硼材料表面保护、硬磁盘表面润滑层及微机电系统研究。在她的主持下,1996年我国第一台直径2mm的电磁型微马达诞生了。   在数十年的工作生涯中,沈天慧服从国家需要,三改专业,具有高度的奉献精神。她以一生的行动,实践着自己对党、对祖国诚挚的爱。
  • 我国著名无机化学家苏锵院士因病逝世 享年86岁
    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著名无机化学家,第八、九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山大学化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苏锵因病于2017年2月17日4时50分在广州逝世,享年86岁。  苏锵院士1931年6月出生于广东广州,1948-1950年就读于广州中山大学化学工程系,1950-1952年就读于北京大学工学院化学工程系(1952年院系调整至清华大学化工系学习)。1952-1999年在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从事稀土研究工作,曾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稀土研究室主任、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9年转入中山大学化学系从事稀土工作,任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中国稀土学会发光专业委员会主任和终身名誉主任、中国物理学会发光分会副理事长和名誉理事长、第二届国际稀土光谱学术会议主席。  苏锵院士长期从事稀土化学和物理研究,对稀土的分离和性质变化规律的探寻、稀土材料的研制与应用做出突出贡献,是中国稀土研究的开拓者之一。新中国成立初期到60年代,先后指导建成提取钍和混合稀土以及钒的中间工厂。1958年在国内首次分离出除钪和放射性元素钷以外的15种纯稀土,总结了稀土性质随原子序数变化的几种类型和钇在镧系元素中位置变化,提出工业用铈的湿法空气氧化法和利用钇的位置变化来分离钇的原理和萃取法。1970年以后,组织和参加稀土激光、磁性和发光材料等稀土固体化学和变价稀土化学的基础研究,以及其研制、应用和推广工作 提出采用可在空气下安全制备含二价铕、钐等低价稀土材料的离子不等价取代的新方法,研制出新型掺稀土的长余辉材料和测量高能射线的固体剂量材料 提出三价和四价镧系离子的光学电负性的计算方法。  21世纪以来,致力于新型稀土光电材料的探索,在发展环境友好半导体光源、平板显示、高能射线探测和上转换等领域的稀土发光材料方面均取得重要进展。苏锵院士研究成果丰硕,1989年主持召开了第二届稀土光谱国际会议,先后在国内外刊物发表论文45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稀土化学》、院士科普书系科普读物《稀土元素——您身边的大家族》等,授权美国和中国发明专利数十项,曾获全国科学大会奖(集体奖)、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等重要奖项,2010年被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授予“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  苏锵院士一生热爱祖国、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崇尚科学、追求真理,与人为善、淡泊名利,将毕生精力献给了祖国的教育、科学事业,为我国的稀土化学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苏锵院士深知科学的进步离不开传承和发展,长期致力于人才培育,鼓励年轻人不仅要“青出于蓝胜于蓝”,还要“帅出于师优于师”,要有创新意识,打破成规,先后指导、培养了数十名硕士、博士和博士后,桃李满天下。  苏锵院士的逝世,是我国化学界、教育界和中山大学的重大损失。苏锵院士虽然离开了我们,但他的高尚品德和科学精神永远值得我们怀念和学习!对苏锵院士的逝世,我们表示深切哀悼!
  • 著名有机化学家蒋锡夔院士逝世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title=" 201782162054588.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8/noimg/74d032f0-a6a7-471c-bac6-9927614a1275.jpg" / /p p   中国共产党党员、著名有机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市第六、七、八届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员蒋锡夔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17年8月1日上午9时在上海与世长辞,享年91岁。 /p p   蒋锡夔先生是世界著名物理有机化学家和有机氟化学家,中国物理有机化学和有机氟化学的奠基人之一。1955年,他冲破美国政府的层层阻挠回到祖国,从事国防建设中的有机氟材料研究工作,率先研制成功了一系列氟橡胶和氟塑料产品,为我国的国防工业做出了重要贡献。他长期致力于有机化学的基础理论研究,在疏水亲脂作用驱动的有机分子簇集、自卷以及解簇集现象和自由基化学中的取代基自旋离域参数的建立和应用方面开展了大量原创性工作,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和上海市科技功臣等荣誉称号。他治学严谨,诲人不倦,育人有成,为有机化学学科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 /p p   据悉,蒋锡夔先生遗体告别仪式定于2017年8月7日(周一)上午10时在上海龙华殡仪馆(漕溪路210号)大厅举行。 /p p   蒋锡夔先生1926年9月5日出生于上海。1943至1947年就读于圣约翰大学化学系,1948年9月进入美国华盛顿大学(西雅图)化学系,师从著名物理有机化学家道本(H. J. Dauben, Jr.)教授,于1952年7月获得博士学位,其后在美国凯劳格公司担任研究员。1955年底,蒋锡夔先生冲破美国政府的重重阻挠回到祖国,于1956年3月进入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工作。1963年7月,蒋锡夔先生调入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历任副研究员、研究员,198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p p   蒋锡夔先生是世界著名物理有机化学家和有机氟化学家,我国物理有机化学和有机氟化学的奠基人之一。蒋锡夔先生在美国留学期间主要从事物理有机化学研究,他在道本教授指导下开展了特殊结构分子的芳香性研究。进入美国凯劳格公司工作后,他改进了三氟氯乙烯的合成方法,发明了氟烯烃与三氧化硫反应合成磺内酯的新反应,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中。在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工作期间,蒋锡夔先生领导课题组致力于氟橡胶的研究,研制成功了我国第一块氟橡胶,打破了西方国家的封锁,为我国的国防军工业做出了重要贡献。调入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后,蒋锡夔先生继续主持含氟聚合物的研究工作,成功研制出系列氟橡胶和氟塑料,获得国防科委和中科院的嘉奖。1978年,蒋锡夔先生在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成立了中国科学院第一个物理有机化学研究室,此后一直开展基础理论研究工作,研究领域跨越有机氟化学、自由基化学、单电子转移反应、反应机理、微环境和溶剂效应、疏水亲脂作用以及分子聚集体化学等领域,尤其是在疏水亲脂作用驱动的有机分子簇集、自卷以及解簇集现象以及自由基化学中的取代基自旋离域参数的建立和应用方面开展了大量原创性工作,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在国际上产生了重要影响。 /p p   蒋锡夔先生在科学研究中取得了累累硕果,他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20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1部。蒋锡夔先生获得了众多的荣誉和奖励,包括1965年全国科学大会奖,1978年中科院重大成果奖,1979年国防科委二等奖,1992年中科院科技进步二等奖,1999年、2001年两次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以及2002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此外,他还获得1989年国务院授予的“全国优秀归侨、侨眷知识分子”称号,2000年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2003年上海市十大优秀归侨,2003年上海市劳动模范,2004年全国归侨优秀个人,2005年全国“先进工作者”,2005年上海市科技功臣,多次获得中科院优秀研究生导师等一系列荣誉。为表彰他对我国物理有机化学研究与教育做出的杰出贡献,蒋锡夔先生于2011年被授予“中国化学会-物理有机化学终身成就奖”。 /p p   蒋锡夔先生治学严谨、造诣精深,曾担任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第五届、第六届学术委员会主任。他诲人不倦、育人有成,先后培养了50多位硕士、博士研究生和博士后。蒋锡夔先生主持召开了第一届至第五届全国物理有机化学学术会议,为我国物理有机化学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他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长期在国际学术团体任职,先后应邀在世界几十所大学和研究机构做邀请报告和讲学达120多次,为中国化学科研工作者在国际领域取得学术认同和社会认同做出了重要贡献,提升了中国化学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p p   蒋锡夔先生一生对祖国、对科学事业无限热爱,提倡并坚持“以德为先、德才兼备”。他艰苦奋斗、自主创新、唯实求真、谦虚严谨,为我国化学事业,特别是有机氟化学和物理有机化学的开创与发展,为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的非凡业绩和高尚品格,赢得了大家的敬重和爱戴,为后人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p p   蒋锡夔先生的逝世是我国科技界的重大损失。我们沉痛悼念并深切缅怀蒋锡夔先生。 /p p /p p /p
  • 国际AOAC(官方分析化学家协会)简介
    国际AOAC是世界上最早的农产品、食品行业性国际标准化组织。1884年成立于美国,称为“官方农业化学家协会”(Association of Official Agricultural Chemists),1965年更名为“官方分析化学家协会”(Association of Official Analytical Chemists),1991年第二次更名为“国际AOAC分析化学家协会”(AOAC INTERNATIONAL)。新的名称中保留了“AOAC”这个代表协会缔造分析领域独领风骚的声誉保持了一个世纪之久的称号,删除了代表具体学科或行业的寓意,反映了会员分布于世界各地和AOAC作为分析界协会的核心地位。AOAC成立100多年,两次更名的过程,充分反映出它不断发展壮大的历史。   现在国际AOAC有近40个专业大约4000多名会员,分布在全世界近100个国家。它的主要职责之一是组织实施分析方法的有效性评价。建立了一套完整、系统、严密的分析方法效率评价程序。100多年来,批准了2700多个分析方法,作为国际AOAC标准方法被世界各国广泛采用,被称为“金标准”,这是AOAC对国际标准化建设的最大贡献,也是它100多年誉满全球的基础。   到目前为止,在2700多个AOAC标准方法中,我国学者研究的有两项,均由庞国芳院士团队分别于1998年和2003年研究完成,开创了我国学者领导组织研究国际AOAC先进标准的先河,现正主持研究第三项国际AOAC优先研究项目“茶叶中668种农药和化学污染物多组分多类别残留GC-MS,GC-MS/MS和LC-MS/MS高通量分析方法”,正在世界范围内征招协同研究志愿参加实验室。如果这项国际AOAC协同研究能够获得成功,将成为我国学者研究的第三项国际AOAC标准。 相关链接:国际AOAC网站http://www.aoac.org/ AOAC中国网http://www.aoacchina.org/
  • 中国科大研制出初步实现智能化学范式的机器化学家
    在中国科学院“数据驱动的化学、材料和生物科学的机器科学家”青年团队计划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项目(批准号:22025304, 22033007)的资助下,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罗毅、江俊教授团队与自动化系尚伟伟等合作,通过开发和集成移动机器人、化学工作站、智能操作系统、科学数据库,研制出数据智能驱动的全流程机器化学家。相关研究成果于2022年9月发表在《国家科学评论》(Natl. Sci. Rev.)上。文章链接:https://academic.oup.com/nsr/advance-article/doi/10.1093/nsr/nwac190/6694008图1 全球首个数据智能驱动的全流程机器化学家视频链接:https://faculty.ustc.edu.cn/jiangjun1/en/zdylm/661330/list/index.htm化学研究的对象日益复杂化、高维化,传统的研究范式主要是依赖于“穷举”、“试错”的手段。面对庞大的化学空间,配方和工艺的搜索常常止步于局部最优,无法进行全局探索。中科大机器化学家平台实现了大数据与智能模型双驱动下的化学合成-表征-测试全流程开发,在软硬件方面已全面超过欧美同类装置,作为唯一装载了计算大脑、理论模型和开放式操作系统的智能平台,它具有更强的化学智能和广泛的化学品开发能力,目前已涵盖光催化与电催化材料、发光分子、光学薄膜材料等,且适用范围将随平台升级和拓展继续扩大。该平台可采用机器智能去查找和阅读文献,从海量研究数据中汲取专家经验,在前人知识与数据的基础上提出科学假说并制定实验方案;调度2台移动机器人和15个自主开发的智能化学工作站,完成高通量合成、表征、测试的化学实验全流程(图2);通过配套的后台操作系统,实现了数据的自动采集、处理、分析和可视化,并装载了云端数据库,可实时调用和更新数据库信息;独有的计算大脑通过调用物理模型、理论计算、机器学习和贝叶斯优化,让智能模型融入底层的理论规律与复杂的化学实验演化,使得机器科学家更加理解化学,更加擅长化学创造。图2 移动机器人和智能工作站完成高通量合成、表征、测试的化学实验全流程以潜力巨大的高熵化合物催化剂为例(图3),其多种元素的高度无序混合带来了高稳定性,也给人工试验找出最优配比带来了极大挑战。获得最优配方需要遍历测试极其庞大的化学配比组合,目前仅限于对最多3种金属组合进行优化。而机器化学家发挥其数据驱动和智能优化的优势,智能阅读16000篇论文并自主遴选出5种非贵金属元素,融合2万组理论计算数据和207组全流程机器实验数据,建立了理实交融的智能模型,指导贝叶斯优化程序从55万种可能的金属配比中找出最优的高熵催化剂,将传统“炒菜式”遍历搜索所需的1400年缩短为5周。图3机器化学家平台实现高熵非贵金属析氧反应催化剂的高效创制国际审稿人评价该成果的“机器人系统、工作站和智能化学大脑都是最先进的”,“将对化学科学产生巨大影响”。该工作脱离了传统试错研究范式的限制,展现了“最强化学大脑”指导的智能新范式的巨大优势,引领化学研究朝着知识理解数字化、操作指令化、创制模板化的未来趋势前进,确立了我国在智能化学创新领域的全球领跑地位。附:相关文献参见Qing Zhu, Fei Zhang, Yan Huang, Hengyu Xiao, LuYuan Zhao, XuChun Zhang, Tao Song, XinSheng Tang, Xiang Li, Guo He, BaoChen Chong, JunYi Zhou, YiHan Zhang, Baicheng Zhang, JiaQi Cao, Man Luo, Song Wang, GuiLin Ye, WanJun Zhang, Xin Chen, Shuang Cong, Donglai Zhou, Huirong Li, Jialei Li, Gang Zou, WeiWei Shang*, Jun Jiang*, Yi Luo*, An all-round AI-Chemist with scientific mind.Natl. Sci. Rev.2022,doi: 10.1093/nsr/nwac190.
  • 分析化学家荣获“有机地球化学终身成就奖”
    10月19日,从山东省青岛市十五届全国有机地球化学学术会议传来喜讯,长江大学地环学院王培荣教授荣获“有机地球化学终身成就奖”。校友、中国科学院院士王铁冠教授为王培荣致颁奖词,高度赞扬他在多环芳烃、轻烃和非烃的地球化学分析研究方面,作了大量引领性的创新性研究,并取得重要成果。  王铁冠院士在颁奖词中对王培荣教授的科研成就从两个大的方面予以了概括。  第一,王培荣教授从1970年起从事有机地球化学实验室建设与科研,是我国有机地球化学界在岗位上持续从事有机地球化学第一线实验研究工作时间最长的地球化学家。1984年国内引进亚洲第一台气相色谱/质谱/质谱数据系统(GC/MS/MS,又称“串联质谱”),他作为这台大型仪器实验室的负责人,多年保持仪器连续满负荷运转,完成大量国内样品的生物标志物分析,不仅有力地支持了“七五”、“八五”两个五年计划期间相关的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和国际合作项目的有机地球化学科研工作,而且以大量的实际分析数据为基础,1993年他在国内首创了第一套电子版石油生物标志物的质谱库,命名为《JH-生物标志物谱库》,并编写了生物标志物培训教材,正式出版了国内第1部《生物标志物质量色谱图集》工具书,并在北京、胜利油田和新疆油田,为石油系统举办推广生物标志物的培训班,这项工作成果荣获1994年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十大科技成果,并荣获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  第二、王培荣教授对多环芳烃、轻烃和非烃的地球化学分析研究,作了大量引领性的创新性研究,并取得重要成果。一是对于轻烃的分析与应用。1983年他在国内率先引进、开展罐装岩屑顶部空间C1-C7轻烃分析方法与地质应用的研究,并在南海西部公司推广应用。1984年获石油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996年以来,他总共设计、建成四个版本的烃源岩吸附烃分离装置以及C1-C12轻烃化合物定性鉴定软件,最近又初步实现了该装置与气相色谱仪或色谱-质谱仪的联机分析;除了一系列轻烃研究论文外,2011年他撰写、出版了《烃源岩与原油中轻馏分烃测定及其地球化学应用》一书。二是对于多环芳烃的分析研究。早在1986年王培荣教授在第三届全国有机地球化学学术会议上,发表了对15个系列105个多环芳烃化合物的色谱-质谱分析鉴定的论文和相应的保留指数,1993年相关成果收录于他的《生物标志物质量色谱图集》一书中。三是对于非烃的研究。王培荣教授在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中,完成大量国内样品中非烃类化合物色质分析工作。于2002年撰写、出版了《非烃地球化学和应用》一书,是研究非烃生物标志物重要的工具书。上述有关轻烃、多环芳烃、非烃的地球化学论著,均属国内第一部或唯一的一部专著。  据介绍,全国有机地球化学学术会议每两年举办一次,前14届共评选出三位终身成就奖,王培荣教授此次获奖,成为获此殊荣的第四位有机地球化学家。
  • 著名分析化学家、中科院院士陆婉珍逝世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讣 告 /strong /p p   中国科学院院士,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妇联第五届执行委员,全国“三八红旗手”,中国石化集团公司科技委顾问,原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总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为我国石化分析和石油化学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专家陆婉珍同志,因病于2015年11月17日2时在北京逝世,享年92岁。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c2cec3fdfc039245itu_1.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511/insimg/abd21c76-7484-4696-8340-9c4023de86bc.jpg" / /p p    strong 陆婉珍院士生平 /strong /p p   陆婉珍,分析化学家与石油化学家。 /p p   1924年出生于天津塘沽。1946年重庆中央大学工学院化工系毕业获学士学位,1949年在美国依利诺大学化学系获硕士学位,1951年在美国俄亥俄大学化学系获博士学位。1952-1953年在美国西北大学化学系从事博士后工作,1953-1955年在美国玉米产品精制公司任研究员。 /p p   1956年回国之后在石油化工研究院工作,历任分析室主任、总工程师,现为高级顾问。在此期间建成了包括光谱、色谱、质谱、核磁等门类齐全、人员配套的分析测试中心,成为各石化研究单位的表率。由于陆婉珍的突出贡献曾在1983、1990年两次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1983-1984年被选为全国妇女代表大会执行委员。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p p   陆婉珍院士长期从事分析工作,始终能以解决实际问题为指导思想,因此她所采用的分析仪器十分广泛,并能把握各种新型分析仪器的发展、原理及应用,是分析领域难得的通才。她同时又十分注意深入研究与石油化工有密切关系的几种分析技术如气相色谱、核磁共振、近红外光谱等,使之在中国立足并有所创新。 /p p   她曾先后培养了30多名研究生,所从事的课题大都属于石油分析。她希望通过这些研究工作培养他们学会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为了使分析工作能做到有的放矢,她要求他们要熟悉各个相关的学科,如石油化学、炼油工艺、数据统计、精密仪器等。她所领导的分析中心,每年为各方面提供10万以上数据,但却很少得到高级别的奖励,对此她常以淡泊豁达的态度处之,她常劝一些焦躁的年轻人说:“科学成绩是常年的累加,而不是一朝一夕的辉煌。” /p p    strong 仪器信息网人物专访 /strong : a title=" " href=" http://www.instrument.com.cn/news/20070703/016877.shtml" target=" _blank" “从“沉睡”中醒来的近红外光谱技术---访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陆婉珍院士” /a /p p    strong 陆婉珍院士90华诞视频 /strong /p script type=" text/javascript" src=" https://p.bokecc.com/player?vid=3C1EFE10E5229DC39C33DC5901307461& amp siteid=D9180EE599D5BD46& amp autoStart=true& amp width=600& amp height=490& amp playerid=621F7722C6B7BD4E& amp playertype=1" /script
  • 稀土元素四分组效应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中科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赵振华研究员及研究小组在对河北省张家口东坪特大型金矿中钾化-硅化碱性正长岩研究中,发现了一种新类型的稀土四分组效应—MW复合型,该研究成果已作为科学通报2010年第15期封面文章发表。   赵振华研究员是国际上最早发现和研究高分异花岗岩及水岩作用过程中稀土元素四分组效应的地球化学家之一。他发现的稀土四分组效应—MW复合型显示了M型和W型稀土四分组效应同时出现在同一类岩石(矿石)中。对该种岩石中磷灰石和锆石单颗粒矿物的稀土组成原位分析一致显示了熔体结晶(岩浆)及热液流体交代叠加作用,并可能至少有两期热液活动。它揭示了具有MW复合型稀土四分组效应的东坪特大型金矿形成过程中熔体-流体共存及富Cl, CO2和Si, K, Al, 高温、中低盐度热液流体交代作用的叠加。该新发现丰富了稀土四分组效应的类型和内容,并为探讨与碱性岩浆的金成矿作用提供了新资料。   稀土四分组效应(tetrad effect)是由于镧系元素4f电子层1/4, 1/2, 3/4, 至完全充满状态其化学性质的差异性变化造成的。即La-Ce-Pr-Nd, Pm-Sm-Eu-Gd, Gd-Tb-Dy-Ho 和Er-Tm-Yb-Lu化学性质分组,Nd/Pm, Gd, Ho/Er 为分界点,每4 个稀土元素为一组,各组在化学过程呈现出更相似的性质。在球粒陨石标准化图解中形成四组上凸或下凹的曲线,分别称为M型和W型四分组效应,它完全偏离了岩石中常见的线性分布规律。在已有研究中发现的高演化岩浆岩、水溶液和热液成因矿物中M型和W型稀土元素四分组效应均是分别单独存在的。
  • 著名生物化学家张树政院士逝世
    我国著名生物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张树政因病于2016年12月10日18时50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4岁。  张树政院士长期致力于我国微生物生物化学的研究,在白地霉糖代谢、红曲糖化酶结构与功能、糖苷酶和耐热酶、糖生物学和糖生物工程学等研究中成就卓著,是中国微生物生化的重要领军人和糖生物学的奠基人之一。  张树政院士讣告  我国著名生物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张树政先生因病于2016年12月10日18时50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4岁。  谨此讣告。  联系方式:喻亚静 010-64807077 010-64807468(传真) yuyj@im.ac.cn  张树政院士治丧小组  2016年12月12日  张树政院士生平  我国著名生物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张树政先生因病于2016年12月10日18时50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4岁。  张树政院士1922年10月22日生于河北省束鹿县双井村。194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理学院化学系,获理学士学位,同年到任北京大学任教,先后担任补习班第一分班化学系助理、医学院医学系生化科技佐,理学院化学系助教。1950年1月任重工业部综合工业研究所技师,1954年1月调入中国科学院菌种保藏委员会(中科院微生物所的前身)从事科学研究工作,历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和研究员。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张树政院士长期致力于我国微生物生物化学的研究,在白地霉糖代谢、红曲糖化酶结构与功能、糖苷酶和耐热酶、糖生物学和糖生物工程学等研究中成就卓著,是中国微生物生化的重要领军人,是糖生物学的奠基人之一,在国内外享有较高声望。  1950年代初,她带领科研人员分析比较了我国酒曲中不同种曲霉淀粉酶系的组成,选育出优良的黑曲霉菌种,为提高出酒率作出过重要贡献 1960年代初,她领导的科研集体阐明了白地霉的木糖和阿拉伯糖的代谢途径,发现并纯化了NADP-甘露醇脱氢酶 1970年代初,她自制仪器,合成试剂,率先在我国,建立了等电聚集和凝胶电泳新技术,并在国际上首次得到红曲霉糖化酶的结晶,并对该酶进行了一系列酶学研究 1980年代,她领导的科研集体选育出β -淀粉酶高产细菌,活力当时在国际上领先,并在生产中应用 她领导的研究集体研究过20多种糖苷酶,首次发现了有严格底物专一性的β -D-岩藻糖苷酶 从嗜热菌纯化了8种酶。由她开创并由其学生继续完成的黑曲糖化酶的应用取得了重大经济效益,并于1986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多个国家级奖项。上述科研成果,先后获得中国科学院重大科技成果奖以及不同等级的奖励,获江苏省轻工业科技成果三等奖。其中果胶酶已用于生产,右旋糖苷酶对防龋有明显效果,低聚糖运动员营养饮料为亚运会做出了突出贡献。张树政院士毕生发表重要论文和综述共200余篇,主编图书7种,她长期担任《微生物学报》副主编、主编,并任多个科学机构和组织委员。  张树政院士毕生保持纯真的个性,少计名利,热心公益事业,是一位优秀的科学家,也是一位优秀的教育家,她非常重视青年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先后培养了近百名优秀科研人员,其中不少已经成为我国生物化学和糖生物学的中坚力量。她也为我国国际科学交流、科学编辑出版事业和科普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  六十多年来张树政院士把毕生精力奉献给了我国科学事业。她为中国生物化学和工业微生物的发展的功绩将永垂史册,她的崇高品德、优良作风和科学精神将永远铭记在我们心中!  张树政院士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 食安科技加入美国分析化学家协会(AOAC)
    为展示在食品安全检测技术方面取得的优秀成果,促进国内外食品安全资源和信息共享,推动中国食品安全行业与国际接轨。近日,食安科技申请并通过审核,正式成为美国分析化学家协会AOAC INTERNATIONAL会员单位。此次加入AOAC是食安科技发展道路上的又一重要里程碑,公司将享有与国际顶尖业内企业、科研机构、高水平专家和学者进行交流探讨尖端技术、产品、发展方向和标准制定趋势的机会,为推动国内外食品安全检测和标准制定合作与交流,促进国内食品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做出重要贡献。同时,食安科技董事长兼总经理石松先生也成为AOAC协会会员,参加AOAC理事会、技术委员会和交流活动,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将引领我司走向国际化道路。美国分析化学家协会AOAC (Association of Analytical Communities) 是一个有着133年发展历史,享有国际盛誉的农产品、食品行业性国际标准化组织,会员包括3M、生物梅里埃、伯乐、雀巢、可口可乐、百事等业内知名企业。AOAC提供世界范围内可信赖的分析检测标准,是国际认可的“金标准”的制定者和颁布者。
  • 中国科大研制机器化学家展现“最强化学大脑”
    记者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了解到,该校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罗毅、江俊教授团队与自动化系尚伟伟等合作,通过开发和集成移动机器人、化学工作站、智能操作系统、科学数据库,研制出数据智能驱动的全流程机器化学家。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发表在《国家科学评论》上。化学研究的对象日益复杂化、高维化,传统的研究范式主要是依赖于“穷举”“试错”的手段。面对庞大的化学空间,配方和工艺的搜索常常止步于局部最优,无法进行全局探索。据了解,中国科大机器化学家平台可采用机器智能去查找和阅读文献,从海量研究数据中汲取专家经验,在前人知识与数据的基础上提出科学假说并制定实验方案;调度2台移动机器人和15个自主开发的智能化学工作站,完成高通量合成、表征、测试的化学实验全流程;通过配套的后台操作系统,实现了数据的自动采集、处理、分析和可视化,并装载了云端数据库,可实时调用和更新数据库信息;独有的计算大脑通过调用物理模型、理论计算、机器学习和贝叶斯优化,让智能模型融入底层的理论规律与复杂的化学实验演化,使得机器科学家更加理解化学,更加擅长化学创造。以潜力巨大的高熵化合物催化剂为例,其目前仅限于对最多3种金属组合进行优化。而机器化学家发挥其数据驱动和智能优化的优势,智能阅读16000篇论文并自主遴选出5种非贵金属元素,融合2万组理论计算数据和207组全流程机器实验数据,建立了理实交融的智能模型,指导贝叶斯优化程序从55万种可能的金属配比中找出最优的高熵催化剂,将传统“炒菜式”遍历搜索所需的1400年缩短为5周。国际审稿人评价该成果“将对化学科学产生巨大影响”。该工作脱离了传统试错研究范式的限制,展现了“最强化学大脑”指导的智能新范式的巨大优势,引领化学研究朝着知识理解数字化、操作指令化、创制模板化的未来趋势前进,确立了我国在智能化学创新领域的全球领跑地位。
  • 分析化学、环境化学家江桂斌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2009年12月4日,中国科学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2009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和外籍院士选举结果。分析化学、环境化学家江桂斌研究员成功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分析化学、环境化学家。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1957年11月生于山东莱阳,籍贯山东莱阳。1982年毕业于山东大学化学系,1987年、1991年先后获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硕士、博士学位。现任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美国化学会ES&T杂志副主编、《环境化学》主编、《科学通报》执行副主编。   主要从事分析化学和环境化学研究。建立了较系统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分析方法体系,在新POPs的污染水平、传输与演变趋势、累积机理和毒性效应方面开展了长期研究,为我国履行斯德哥尔摩公约国家目标做出了相应的贡献。发展了系列的色谱与原子光谱联用技术,解决了有机汞、有机锡和有机砷等常见化学形态的分析问题,部分技术实现了产业化。曾获2007年长江学者成就奖、2003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等。   江桂斌简介
  • 加速认知螺旋,实验室来了“机器化学家”
    走进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综合楼一楼,一条人工智能(AI)化学实验线正在进行测试。如果一切顺利,它将在今年上半年正式投入使用。一位博士生花五年时间才能获得的数据,在这里只需一个月就能完成。而且,实验不会受到个人的实验技术水平、心情好坏、数据偏好等影响,可以确保实验数据规范准确。人工智能驱动的科学研究(AI for Science)正在推动科研范式变革。AI在解放科学家双手、提高科研效率和准确性的同时,也在催生更多创新。在科学数据、算法、算力的支撑下,面向科研“第五范式”的智能化科学设施,将实现“AI科研助手+操作机器人+智能实验环境+可信多方协作”的高效迭代。常规实验观察高度依赖人的体力和经验,而基于AI算法的无人实验将颠覆这一切。比如这条由上海科学家研发的AI化学实验线犹如一位“机器化学家”,让人类专家告别简单劳动,将智力集中于最前沿的创新探索。而这种“身边的变革”不仅发生在化学合成领域,不少新材料、药物发现等领域的实验室都已经与AI融合相伴,一个全新的科研时代已然来临。告别摇试管、守仪器,节省三分之二的时间精力根据实验方案,称量取样、放入通风橱开始实验,再将样品送入仪器分析——实验数据在送达研究者手中的同时,也进入数据库。无需多时,实验分析报告就传到了研究人员手中。这就是AI化学实验线未来的工作模式。负责搭建AI化学实验线的上海有机所研究员左智伟觉得,实验线最大的优点之一就是可以把博士生从摇试管、守仪器这类简单重复劳动中解脱出来,“至少可以节省他们三分之二的时间和精力”。事实上,无论有机、无机材料,抑或生物制药,实验步骤具有相当的共通性,主要以取样、顺序加料、设定反应条件、分析实验结果为主。这些程序性事务正是机器所擅长的。之所以决定将引入AI这件事付诸行动,基于左智伟的一个粗略计算:五年学习毕业时,一名硕博连读生通常会有15本实验记录本,多的可能有30本。按每本100页计算,一般平均每页会有两条有效数据,那就相当于可以积累6000条反应数据。而AI化学实验线可以24小时运转,同时进行多个实验,只需一个月就能完成一个博士生五年的积累。从事热电材料研究的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陈立东研究员也有同样的感触。在国家科技部和上海市科委的支持下,上海多所高校与硅酸盐所联合开展了基于材料基因工程的新材料探索研究。得益于高通量计算、数据挖掘研究平台的建立,新型热电材料的筛选与性能优化的速度获得了成倍提升。科研提速的同时,实验室收获的还有宝贵的研究智力。在左智伟看来,科研“体力活”的大幅减少,可让实验室里的年轻人把更多精力投入到对科学问题的思考中。而且,有AI帮助,人类专家萌生的各种科研想法能够更快地执行,“预测—分析—改进—再实验”的认知螺旋式上升也会推进得更快。最为重要的是,年轻人的科研兴趣不会被枯燥重复的实验所消磨,这会吸引更多人投身科研,从整体上加速科技创新。从存量数据中“淘宝”,突破数据和算法瓶颈人类从事科学研究的范式一直在“迭代”。几千年前是经验范式,几百年前是理论范式,几十年前是计算范式,十几年前是数据范式,而今是AI范式。近年来,“AI for Science”正在引发一场科学革命。AI在预测蛋白质结构、自然语言学习上的表现,不断在社会上引发高度关注。在这股变革大潮下,科学家们最关心的是如何实现数据和算法这两大核心要素的突破。为发展AI化学,从2021年起,中科院上海有机所从国内外引进了多位青年人才,组成了20多人的研究团队,专攻AI驱动的有机合成。薛小松就是其中之一。“数据库是目前面临最大的难题。”他坦言,机器学习需要大量数据,应用也受限于数据。国外很久之前就开始布局科研数据库,在这方面有着丰厚的积累;相比之下,国内大量优秀论文发表在国外期刊上,有些“先天不足”。为此,左智伟正带领团队努力挖掘存量实验数据。毕竟,“发表论文只会用到一小部分数据,而且往往带有结果导向的偏见”。而实验过程中会对成千上万种新催化剂、新配体进行研究,从这些存量数据中“淘”到AI训练所需要的“宝”,概率相当高。同时,他们也期待实验线早日启动,因为AI实验所产生的大量数据,也可用来“投喂”训练算法模型。“计算除了需要数据输入,还需要给出算法、模型和判据。”陈立东说,早在十年前,国外就提出了“材料基因”的概念,而这正是如今“AI+材料”的前身,“可以说,材料就在那里,就看你用哪种工具去挖掘、去发现”。比如,北京科技大学谢建新教授就通过大数据挖掘,发现了一些传统合金性能最好的区域,使其长期以来未获突破的材料力学性能得到了进一步提升。AI加盟科研,科学家的发现意识比以往更重要“AI已这么能干了,还需要科学家吗?”面对这样的疑问,大多数科学家似乎并未惊慌失措。他们很清楚,AI是一种得力工具,可让更多研究者将智力集中于最前沿的创新。 大约十年前,中科院上海硅酸盐所研究员史迅的一位学生,在实验中无心插柳发现了一种“砸不碎”的半导体,具有金属延展性。后来,研究组发现其中蕴藏着一些新机制,可惜用传统试错的实验方法很难获得有效结果。于是,研究组运用高通量筛选的方法,很快得到了一批具有类似性能的材料。史迅认为,“AI+材料”还处于起步阶段,需要广泛的学科交叉来建立研究体系。目前,上海硅酸盐所已建立起了计算材料研究中心、材料基因研究中心,为所内外不同方向的研究团队提供合作平台,拓展人工智能与材料研发的融合场景。在迎接AI助手的同时,科学家愈发认识到“发现意识”的重要。不少研究者认为,在日常科研训练中,学生仍需要学会动手做实验,善于发现实验中的“秘密”。因为基础研究中的许多重大发现,往往就隐藏于“异常”的实验结果中。“有了‘机器化学家’,可能会影响学生对于实验的深刻理解,因为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被AI的加入屏蔽掉了,我们还需要找到其他训练方式来弥补这些隐性损失。”左智伟说,AI目前看来还无法主动思考实验过程中的机理,所以在为AI建立实验模型时,需要学生对科学问题的本质有更深入的了解与思考,未来一部分不具备独立思考能力的学生,很可能会被淘汰。
  • 十二位华人入选全球顶尖一百化学家榜单
    2月10日,全球领先的专业信息供应商汤森路透集团(Thomson Reuters)发布了2000-2010年全球顶尖一百化学家名人堂榜单(TOP100CHEMISTS,2000-2010),这份依据过去10年中所发表研究论文的影响因子而确定的最优秀的100名化学家榜单中,共有12位华人科学家入选,分别是:   1.戴洪杰(Hongjie DAI),排名第7,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   2.彭笑刚(Xiaogang PENG),排名第8,美国阿肯色大学教授,浙江大学教授   3.杨培东(Peidong YANG),排名第10,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   4.陈邦林(Banglin CHEN),排名15,美国德州大学圣安东尼奥分校教授   5.孙守衡(Shouheng SUN),排名31,美国布朗大学教授   6.夏幼南(Younan XIA),排名35,美国华盛顿大学圣路易斯分校教授   7.段镶锋(Xiangfeng DUAN),排名41,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助理教授   8.Gregory C. Fu,排名43,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   9.曾华淳(HuaChun ZENG),排名49,新加坡国立大学教授   10.林文斌(Wenbin LIN),排名54,美国北卡罗莱纳大学教授   11.殷亚东(Yadong YIN),排名55,美国加州大学河滨分校助理教授   12.孙玉刚(Yugang SUN),排名61,美国阿尔贡国家实验室科学家。   据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PAC)宣布2011年是国际化学年。全球顶尖一百化学家榜单是配合国际化学年的庆祝活动之一,并庆贺这些化学家自2000年1月以来所取得的杰出学术成就。
  • 中科院化学所陈义研究员获评为2020最具影响力分析化学家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line-height: 1.75em " strong 仪器信息网讯 /strong 日前,英国分析科学家网站公布了2020年度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分析化学家。本次榜单被称为“Around the World in 60 Scientists”,选出来全球各大洲最具影响力的60位分析化学家,从每个大洲评选出当年最具影响力的10位科学家。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11/uepic/afbb9a69-910c-4d9b-b8ae-5183fce41c04.jpg" title=" 6.jpg" alt=" 6.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line-height: 1.75em " 亚洲地区中,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的陈义研究员与其他6位科学家获此殊荣。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11/uepic/85ba2973-b794-4d85-b1f3-f2cde7a2eed7.jpg" title=" 1111111111.jpg" alt=" 1111111111.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line-height: 1.75em " 陈义研究员,1981年毕业于厦门大学,1987年获中科院化学所理学硕士并转博,1990年获博士学位并留所工作至今。曾受德国洪堡基金会和马普协会资助,于1992-1994年和1996-1997年在德国马普发育生物所访问研究;且于2002-2004年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高访。从1984年开始毛细管电泳研究,1997年开始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与成像研究,2006年开始质量测定新方法探索研究。对活细胞、活昆虫、活植物等分析问题感兴趣。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line-height: 1.75em " 陈义研究员曾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及“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香港求实科技基金会“杰出青年学者奖”、中科院“青年科学家奖”等。现为“Analytical Methods”& nbsp Associate Editor& nbsp 及《分析化学》、《色谱》、《分析仪器》杂志副主编,《中国科学B》、《化学进展》、J.Chromatogr. A、J.Chromatogr.B、Separation Science等15个杂志执行或顾问编委;兼任中国化学会分析化学学科委员会、色谱专业委员会、有机分析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北京色谱协会、全国色谱学会、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副理事长和IUPAC分析化学专业Associate Member等。 /p p br/ /p
  • 千人送别著名分析化学家、中科院院士陆婉珍
    仪器信息网讯 2015年11月21日上午,北京八宝山殡仪馆兰厅,著名分析化学家、中科院院士陆婉珍的遗体告别仪式在这里举行。上千位来自石油化工、分析化学以及仪器仪表等领域的社会各界人士出席告别仪式。李克强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送花圈致哀。陆婉珍院士遗体告别仪式  陆婉珍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妇联第五届执行委员,全国“三八红旗手”,中国石化集团公司科技委顾问,原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总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为我国石化分析和石油化学事业做出突出贡献。  告别大厅上方高挂着“新青胜蓝惟所盼”的条幅,陆院士曾先后培养了30多名研究生,说的上是桃李满天下,今天她的众多弟子满怀悲痛来送别惟愿陆院士一路走好。各界人士冒雨送别陆院士  今天天空中一直飘着细雨,但是各界人士仍是冒着雨、排着长队来送陆婉珍院士最后一程。在人群中,有着来自分析仪器及测试领域的代表们。陆婉珍院士是中国近红外光谱仪器研制与应用的奠基人,为中国近红外光谱技术的发展做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近红外光谱领域很多专家、以及相关仪器公司的人员都来送别。部分前来送别的近红外光谱人士  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胡昌勤说到,当初筹建近红外光谱药品检测车项目的时候,由于对近红外并不熟悉,请来了陆院士讲座,其后也多次交流 让他感触最深的是陆院士对待当时他们提出的每个看法、每个问题,即使不成熟,也同样保持着认真的态度聆听、并积极讨论。而聚光科技的马放均虽然很早就听说过陆院士,但真正开始接触是在2000年以后了 对于聚光科技承担的近红外重大专项,陆院士也是殷殷叮嘱“一定要重注实用化,一定要把仪器的稳定性、可靠性搞好”。赛默飞的周学秋回忆与陆院士的第一次见面,当时陆院士为了了解漫反射近红外技术亲自去中国农业大学严衍禄教授那儿去请教,这种对学术不断追求的精神至今仍然让周学秋非常钦佩。  仪器信息网为陆婉珍院士制作了纪念专题,(详见:深切缅怀陆婉珍院士)
  • 我国知名分析化学家、色谱界先驱俞惟乐逝世,享年96岁
    据悉,我国知名分析化学家,中国色谱分析的先驱者之一,原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副所长俞惟乐研究员于2022年6月23日逝世,享年96岁。俞惟乐(1926-2022)  俞惟乐先生历任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第五、六届全国政协委员,民盟中央委员,甘肃省人大常委,甘肃省民盟副主任。俞先生是我国知名的分析化学家,一生致力于分析化学领域的研究,是我国该领域学科的开拓者和学术带头人之一。她把自己毕生的精力都奉献给了中国气相色谱研究,并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早在50年代初,她针对当时国家建设的需要,建立了天然气和石油裂化气中的C1-C5含量以及天然气中稀有气体含量的分析方法,对天然气和稀有气体资源进行了普查,为当时的燃料工业部提供了有价值的数据。70年代初,她领导课题组克服了仪器设备缺乏和无资料可借鉴的困难,出色地完成了99-74工程分析任务,为研制航空润滑油和液压油的成功研制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她领导完成的“气相色谱法预测变压器潜伏性故障”,被全国29个省市的电力部门广泛采用,为保证中国电力部门的安全生产作出了贡献 她领导承担了“六五”、“七五”、“八五”、“九五”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强化采油”中油田化学剂分析方法研究,建立了一整套的分析技术用于全国各大油田。  她研制的“100系列”高性能气相色谱仪,促进了中国气相色谱仪的生产水平,改变了高性能气相色谱仪完全依赖进口的局面;研制的“气相色谱——微波诱导等离子体发射光谱联用仪”,是当时国际上仅有的两台之一,在国际上享有较高的声誉,填补了我国一项空白;在她的领导下研制出了中国第一代毛细管色谱柱,此后所研制和开发的毛细管柱有50余种,为中国气相色谱的发展和普及起到了推动作用。先后获得中国科学院重大科技成果奖、自然科学二等奖、科技进步二等奖、甘肃省优秀科技成果奖、环境科技二等奖等多项奖励。1991年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13年获首届中国色谱贡献奖。  俞惟乐先生一生治学严谨、精益求精、大气谦和、成就卓越。为中国气相色谱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为我国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分析化学人才,也为兰州化物所的发展壮大做出了突出贡献。她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严谨的治学风范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人在分析化学领域不懈努力。今先生遽然西归,是我国色谱学界巨大损失。我们为失去这样一位受人尊敬、学识渊博的好先生而深感痛惜!  俞惟乐先生永垂不朽!
  • 全球40位40岁以下精英分析化学家公布,中山大学陈国胜等3位华人入选
    仪器信息网讯 日前,英国分析化学家网站公布了2022年度全球40位40岁以下精英分析化学名单,这是该网站第二次评该名单,上一次是2018年。可以看到,本名单中的分析化学家已经在大气科学、电池电化学以及癌症诊断等多领域的分析问题上做出很多成果,其中部分正在开发新型的仪器技术。仪器信息网观察到,本次榜单中包括了三名华人科学家,他们分别是来自中国中山大学化学学院的陈国胜、美国太平洋西北国家实验室Ying Zhu以及美国基因泰克公司陈桃。  中山大学化学学院 副教授 陈国胜  研究方向:新型功能材料的设计及面向生命健康应用,包括蛋白质-多孔有机框架复合材料、酶固定化新技术、生物传感、纳米催化医学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美国太平洋西北国家实验室 Ying Zhu  美国基因泰克公司 陈桃  2013年,获得佛罗里达大学分析化学博士学位。在博士期间,师从谭蔚泓教授从事核酸适配体-偶联纳米材料在癌症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 2014年加入Genentech Inc. (基因泰克)的小分子药物科学部门,在其中参与了包括抗体偶联药物、多肽和传统小分子药物等各种项目,并致力于开发表征新药形态的新型分析和色谱技术。2018年获得CACA青年科学家奖,并于2020年4月成为CACA执行委员。(陈桃曾受邀于仪器信息网主办的第五届色谱网络会议CACA专场分享报告,点击了解)2022年全球40位40岁以下精英分析化学家名单:
  • 化学家喜欢Mya 4反应器的五大原因
    ——合臣 进口国产通用实验室仪器设备——英国Radleys公司成立于1966年,拥有超过50年的科学实验用玻璃器皿和实验室仪器研发、制造经验,其客户包括全球蓝筹企业和学术研究机构。Radleys专注于生产化学合成、工艺开发、合成后处理和蒸发实验用的设备,致力于为您提供更安全、更清洁、更环保和更高产率的创新型化学实验设备。合臣科技作为英国Radleys总代理,为您带来了Radleys总部研讨会视频。Mya 4自动化工作反应站-为什么化学家喜欢Mya 4?在这段视频中,我们将分享化学家喜欢Mya 4自动化反应工作站的五大原因。Mya 4是一个自动化的4位点自动化反应工作站,提供安全和精确的加热、主动冷却、软件控制、数据记录和连续无人操作。不管您是在制药公司工作,还是在CRO(合同研究组织)工作,或是在生命科学、化工、食品等领域工作,每个人对设备的喜好原因是不一样的,以下是我们对众多Mya 4用户调研后他们提出的喜欢Mya 4最主要的五个原因:数据记录:为化学家提供了丰富的实验数据信息。Mya 4会自动记录您实验产生的数据,您可以控制和监测您的反应参数,可以消除手动记录实验数据时可能会产生的任何错误。此外,这些数据还可以共享给您的同事。主动、受控地冷却: Mya 4可降温至-30℃,可用于更多的实验类型。它能对您反应中的任何温度变化做出反应,比如放热或吸热。还可以编程控制冷却速度,用于结晶等实验研究。易于使用:这是众多用户提到的非常关键的一点。只需几秒钟就可以在控制面板的直观界面上输入反应参数,操作控制面板很方便。反应容器的装卸、切换也很简单:您可以快速的切换使用样品瓶、试管、圆底烧瓶和反应釜体,您可以选择使用磁力搅拌,或者使用机械搅拌。重视反应体积和温度的灵活性:Mya 4可以2ml的样品瓶切换到400ml的釜体,使化学家能够更快速的响应不同实验应用的需求。此外,Mya 4相邻位点间温差可达200℃, 让您的实验不会受到其他人的影响。最后,实验设计(DOE)和实验放大:Mya4具有精确的温度控制和进行平行实验等优点,便于您进行DoE实验。一旦您完成了反应优化,您就可以从样品瓶放大到反应釜体中进行实验,最大可达400ml,并可进行机械搅拌。想要了解更多关于Mya4自动化反应工作站的信息,可以访问“合臣科技"官网或者公众号联系我们工作人员观看资料原片。合臣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是进口、国产通用实验室仪器设备的供应商。主要供应英国Radleys、德国Mbraun(布劳恩)、德国Vacuubrand(普兰德)、德国Huber(富博)、德国Heidolph(海尔道夫)、德国IKA(艾卡)、瑞士Mettler Toledo(梅特勒-托利多)、德国Christ、德国Kruss(克吕士)、美国Waters(沃特世)、美国Unchained Labs(非链)、瑞典Biotage(拜泰齐)、上海一恒(Being)、合臣科技自产、英国Stoli Chem、德国Micro 4 Industries等众多品牌产品,还供应其他优质的国产通用实验室仪器。
  • 庞国芳院士获国际分析化学家协会年度最佳方法奖
    p & nbsp & nbsp & nbsp 国际分析化学家协会129次年会近日在美国洛杉矶召开,秦皇岛检验检疫局荣誉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庞国芳获得了今年的最佳方法奖,他研发的技术可以分析茶叶中的多种残留。 /p 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国家分析化学家协会成立于1884年,是世界上最早的农产品、食品行业性国际标准化组织。之前,庞国芳被国际分析化学家协会授予哈维· 威利奖,这也是我国科学家首次获得该奖项。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title=" 2015年9月AOAC年会 093_副本.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510/insimg/5ccb6de1-a354-483e-9f7d-7b6f98307d4e.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strong 颁奖现场 /strong /p
  • 沉痛悼念无机化学家、化学教育家、南开大学教授申泮文先生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7/insimg/f0f21b38-5e98-4a49-ad7f-e45039aff00d.jpg" title=" 111.jpg" / /p p   他是无机化学家和化学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南开大学化学系教授。他执教无机化学基础课逾40年,编写和翻译化学专著多种。他长期从事无机合成和金属氢化物化学研究,为创建南开大学新能源材料化学研究所、南开大学化学系应用化学研究所奠定了基础。他就是学生们最最敬爱的申泮文先生。2017年7月4日凌晨,申先生走完了他的一生,在天津病逝,享年101岁。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7/insimg/15d7206f-e330-4280-a398-4e5d4f9f0989.jpg" title=" 222.jpg" / /p p   申泮文先生在无机化学领域和金属氰化物研究领域做出了突出贡献,历任南开大学化学系教员、讲师、副教授 第一任无机化学教研室主任 山西大学化学系副教授、教授、系主任 南开大学元素有机化学研究所副所长 南开大学化学系教授。他一生活跃在教学研究第一线,以70余卷册、4000余万字的著作,成为我国最高产的化学家。 /p p   申老是执教无机化学基础课时间最长的化学家之一,他善于总结教学经验,吸收无机化学发展的新成果,不断更新和充实教学内容,撰写和翻译出版了计60余卷册、1500余万字的无机化学教科书和专著。他总是着眼于全国,着眼于专业建设和无机化学新发展,扎扎实实地搞好教材和师资队伍的建设,同时又通过自身的教学实践和南开大学化学系无机化学教研室的建设不断探索改进和提高无机化学教学的各个方面。除无机化学研究外,申老还在国内率先开展金属氢化物的科学研究,成果深受国内外同行的重视和好评,部分成果已成为863高技术的基础,得到开发应用。申老经常说,科学研究不应该满足于发表论文和取得实验室技术成果,应一杆子插到底,转化成生产力。他自己的科研工作也正是这样做的,取得了又开花又结果的效果。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7/insimg/67cf61c0-3520-4867-b7c8-cce4d6ea73fb.jpg" title=" 333.jpg" / /p p   申老的一生同南开有着不解的情缘,在“允公允能,日新月异”的校训指引下,他认为学生应有“爱国爱群之公德,与服务社会之能力”。自1980年以来,他以政协提案和发言、接见记者、写建议和文章等形式论述了他的教育主张。他认为大学应办出自己的特色,张伯苓培育“南开精神”的教育思想是一笔宝贵财富,不应任其湮没,而要予以发扬,并以自己的勤奋和业绩,以自己的一言一行,传播着南开精神。 /p p   在同事、学生眼中,申先生永远保持着一颗年轻的心。他80高龄开始学电脑,并将计算机技术运用到科研和教学,85岁时凭借《化学元素周期系》多媒体教科书软件,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007年1月,年过九旬的申泮文老院士追赶时代的步伐,在网上开设了个人博客。这位耄耋之年的网络写手,只要身体条件允许,就经常更新博客的内容。为了实现自己的教育强国理想,这位著名的化学家将博客取名为“申泮文教育家博客”,通过互联网宣传南开大学和自己的教育理念。 /p p   先生走了,但他为我们留下的精神财富必将永垂千古,指引与激励着我们不断向前! /p p   哀悼!致敬!祝先生一路走好! /p
  • 威斯康星大学葛瑛教授获选为2020最具影响力分析化学家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line-height: 1.75em " strong span style=" text-indent: 2em " 仪器信息网讯 /span /strong span style=" text-indent: 2em " 日前,英国分析科学家网站公布了2020年度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分析化学家。本次榜单被称为“Around the World in 60 Scientists”,选出来全球各大洲最具影响力的60位分析化学家,从每个大洲评选出当年最具影响力的10位科学家。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line-height: 1.75em " span style=" text-indent: 2em "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10/uepic/24c3f478-bc3b-4c3f-8ada-ff753f659859.jpg" title=" 11111.jpg" alt=" 11111.jpg" /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在北美地区,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细胞与再生生物系及化学系的葛瑛教授获选为2020最具影响力分析化学家,仪器信息网此前专访过葛瑛教授(点击了解: a href=" https://www.instrument.com.cn/news/20200810/556108.shtml" target=" _blank" span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color: rgb(0, 176, 240) " strong 质谱“跨界”医学 妙用蛋白组学分析——访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细胞与再生生物系及化学系葛瑛教授 /strong /span /a ),并撰写过她成功的科研事业背后的故事。 /span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300px height: 450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10/uepic/7820024c-17f9-424a-af01-3d32a383a70b.jpg" title=" 1.jpg" alt=" 1.jpg" width=" 300" height=" 450" border=" 0" vspace=" 0" / /p p style=" line-height: 1.75em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span 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细胞与再生生物系及化学系葛瑛教授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line-height: 1.75em " 不仅如此,葛瑛教授也荣获了2020年美国质谱学会颁发的Biemann奖章,以表彰其应用基于高分辨率质谱的top-down蛋白质组学技术在心脏疾病研究领域所做出的重大贡献。该奖项是对质谱先驱—Klaus Biemann教授的纪念,表彰获奖者个人在其学术生涯的早期就在基础和应用质谱领域获得显著成就,因此该奖项的获得者均为中青年的杰出科学家。Biemann奖章自1997年颁布以来共授予了24位科学家,作为2020年的奖项获得者,葛瑛教授既是该奖项自颁布以来的第七位女性科学家,也是该奖项历史上第三位获得此荣誉的华人学者。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line-height: 1.75em " 葛瑛教授近期重磅科研成果: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line-height: 1.75em " 2020年8月6日,葛瑛教授团队和化学系金松(Song Jin)教授团队合作的最新研究成果“Nanoproteomics enables proteoform-resolved analysis of low-abundance proteins in human serum”发表于自然子刊《自然· 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研究团队开发了基于纳米材料的蛋白质组学新方法,将功能化的超顺磁性纳米颗粒(NPs)与自上而下蛋白组学质谱分析结合,在有效地从血清中富集心脏肌钙蛋白I(cTnI)(cTnI是一种心脏疾病的生物标志物)的同时也能很好的去除血清白蛋白。该研究成果将在蛋白组学研究上得到广泛的应用,有助于揭示cTnI的分子指纹图谱,便于精准医疗研究。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600px height: 171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10/uepic/5340a500-9830-4fa8-a58c-a858a0daa750.jpg" title=" 2.jpg" alt=" 2.jpg" width=" 600" height=" 171" border=" 0" vspace=" 0" /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line-height: 1.75em " 2020年9月23日,葛瑛教授的一项新研究成果“Distinct 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 genotypes result in convergent sarcomeric proteoform profiles revealed by top-down proteomics”发布在《美国科学院院报》(PNAS),该团队使用基于高分辨率质谱技术的自上而下蛋白质组学分析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的手术心脏组织样本,发现许多不同的基因突变会导致相似的心肌蛋白变化,并详细分析了患者和正常人的心脏蛋白质特征。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75em " 点击下方图片即可了解更多葛瑛教授团队的研究近况: a href=" http://ge.crb.wisc.edu/" target=" _blank" http://ge.crb.wisc.edu/ /a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a href=" http://ge.crb.wisc.edu/" target=" _blank"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10/uepic/93414664-b4a1-4463-82b9-d5ce8d52eb4a.jpg" title=" 3.jpg" alt=" 3.jpg" / /a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line-height: 1.75em " 此外,在亚洲获选的10位科学家中,复旦大学刘宝红教授、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许国旺研究员、澳门大学李绍平教授、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陈义研究员、南京大学龙亿涛教授、香港浸会大学蔡宗苇教授等6位中国科学家获此殊荣。 /p
  • 著名化学家陈茹玉院士逝世
    原天津市政协副主席,著名化学家、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南开大学教授陈茹玉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12年3月11日3时45分在天津逝世,享年93岁。   陈茹玉简介(来源:中国科学院官网)   陈茹玉 有机化学家 1919年9月24日生于天津,籍贯福建闽侯。1942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化学系。1952年获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博士学位。1956年回国,任南开大学化学系教授。南开大学元素有机化学研究所教授,曾任该所所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等职。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多年来主要从事有机磷化学及农药化学的教学与科研工作。自20世纪60年代至今研制了除草剂1号、燕麦敌2号、矮健素等多种新农药,创造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在具有抗癌、抗病毒、除草等活性的有机磷化合物的合成研究中取得了重大成果。编著《有机磷化学》等专著6部。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天津市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等。
  • 我国著名有机化学家中科院院士黄宪逝世
    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著名有机化学家、浙江大学教授黄宪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10年3月6日2时07分在杭州逝世,享年78岁。   黄宪同志遗体告别会定于3月10日上午9时30分在杭州殡仪馆举行。   我国有机化学家中科院院士黄宪   黄宪院士遗体告别仪式举行,国家领导人表示悼念   黄宪院士逝世后,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对黄宪院士逝世表示悼念并对其家属致以慰问。党和国家领导人温家宝、李长春、习近平、李克强、李源潮、张德江、刘延东、吴官正、路甬祥送了花圈。   浙江日报杭州3月10日讯 我国著名有机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浙江大学教授黄宪院士遗体告别仪式,3月10日上午在杭州举行。   黄宪院士逝世后,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对黄宪院士逝世表示悼念并对其家属致以慰问。党和国家领导人温家宝、李长春、习近平、李克强、刘延东、李源潮、张德江、吴官正、路甬祥送了花圈。   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委领导沈跃跃、袁贵仁、白春礼、潘云鹤、李静海,省领导赵洪祝、吕祖善、蔡奇、陈加元、金德水、郑继伟、徐辉、姚克、冯明光,浙江大学校长杨卫,老同志郑树、毛昭晰、杨士林、王承绪、薛艳庄、丁德云、阙端麟、汪希萱、陈昭典、冯培恩等以及40余名两院院士以不同形式对黄宪院士的去世表示深切哀悼,并送了花圈。   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茅临生,浙江大学党委书记张曦,老同志张浚生,中国科学院院士曹楚南、沈家骢、沈之荃、周其林,中国工程院院士郑树森、宫先仪,省委组织部、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部门负责同志和各界干部群众及黄宪院士生前友好300余人参加了告别仪式。   中央组织部、教育部、全国总工会、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院士工作局,中共浙江省委、省政府、省委组织部、统战部、省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省教育厅、科技厅,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以及黄宪院士家乡江苏省扬州市人民政府送了花圈、花篮或发来唁电、唁函。   黄宪院士遗体告别仪式   杭州殡仪馆一号大厅庄严肃穆,哀乐低回。大厅入口两侧:“勤勉三日易,先生守拙五十载 躬聆半刻难,学生奢望一百年”的挽联,道出了海内外学子对恩师深深的敬仰和无尽的哀思。大厅正中,黄宪院士的遗像两侧:“艰苦岁月启科研育人才,腾飞年代结硕果品芬芳”的挽幛,则是黄先生一生的真实写照。上午9:30,浙江省领导茅临生,浙大校领导张曦、张浚生、陈子辰、王玉芝、郑强、任少波,中国科学院院士曹楚南、沈家骢、沈之荃、周其林,中国工程院院士郑树森、宫先仪和各界干部群众及黄宪院士生前友好300余人,向静卧在鲜花和翠柏丛中的黄宪院士的遗体作最后的告别。   《化学试剂》编委会唁电   黄宪教授生前任《化学试剂》编委会副主任。黄宪教授30年来一直关注我国化学试剂事业的发展,从《化学试剂》1979年创刊起就为提高刊物学术水平不懈努力.除亲自撰写发多篇论文以外,还提出许多宝贵建议。黄宪教授严谨认真的学术风范,赢得学术界和试剂业极高的尊重。2009年6月黄宪教授还在上海主持了《化学试剂》编委会、纪念《化学试剂》期刊创刊30周年、试剂发展专题研讨会等一系列活动。时隔仅仅数月,惊悉突然辞世.痛感化学试剂事业失去重要支撑力量。   黄宪院士不幸去世,《化学试剂》编委会和编辑部发去唁电并敬献花圈,表示深痛哀悼。   2009年6月黄宪教授在上海主持《化学试剂》编委会会议   中科院院士、有机化学家黄宪   黄宪院士1933年12月出生于江苏扬州,1951年毕业于江苏省立扬州中学,1958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化学系 1958年任原杭州大学化学系助教,1981年晋升为副教授,1986年晋升为教授,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先后获“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   黄宪院士热爱祖国,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教书育人,治学严谨。在半个多世纪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中,他一直坚持在教学科研第一线,直至半年前罹患重病,才离开了实验室。即使在病重期间,他仍然关心学校的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他将自己的毕生精力奉献给了化学科学研究和教育事业。在教学工作中,始终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他培养的学生中有中国科学院院士、有年轻的长江学者,还有更多的从事化学事业的教授、工程师。他是一位受全国高校同行尊重、受学生爱戴的名师楷模。他于1983年组织编著出版的《有机合成化学》一书,成为高等院校及科研人员的重要参考书,在国内外产生了重要影响。他在1992年撰写的我国第一部《有机合成》统编教材,获1995年国家教委优秀教材二等奖。他的“追踪前沿严格要求,提高化学学科博士生质量的探讨和实践”项目获1997年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   黄宪院士是我国有机合成化学的开拓者,取得多方面创新性研究成果。他长期承担国家重大研究项目,潜心于有机合成新反应、新试剂和新方法的探索,发展了许多高选择性的有机合成方法学,推动了有机化学的发展。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研究论文近400篇,获多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上世纪90年代后期,他在自己原创性工作的基础上开展了独特的固相反应和组合化学的研究,开发了多种杂环化合物的固相合成,并建立了杂环化合物分子库。   黄宪院士对浙江大学的化学学科建设与发展倾注了满腔热情与大量心血。该学科2007年被评为国家一级重点学科,成为国内有重要影响的学科之一。浙江大学党委书记张曦在告别辞中说,黄宪院士的逝世,不仅是浙江大学的重大损失,也是我国化学界的教育界的重大损失,他的高尚品德和道德风范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和敬仰。
  • Radleys为石墨烯化学家提供通用反应器
    以产品创新性、高效性闻名的英国Radleys品牌正在供应一种对石墨烯化学家们非常有吸引力的通用反应器Reactor Ready反应釜。Reactor Ready反应釜采用单一釜架兼容多种不同大小釜体的设计,更加节省实验经费和通风橱空间。便于使用的Reactor Ready系统可在几分钟内完成釜体更换,使得可以更加经济地将实验从100ml放大到5L,而不必花费一大笔资金去购买多台不同体积的传统夹套反应釜系统。 当和AVA实验室控制软件连用时,Reactor Ready反应釜为石墨烯的工艺开发和生产提供了许多优势:(1) 利用温度反馈控制回路进行安全、可控地加料自动液体滴加系统可设定最高安全限定温度值,当反应液温度升高超过该值时,自动停止添加样品,一旦达到安全值以下就恢复加样。 通过温度反馈和灵活的实时制冷功能,安全地控制放热反应。(2) 提高重复性和一致性轻松运行,记录和重复实验,可在用户之间共享实验和结果以促进相互协作。(3) 提高安全性使用安全设置功能来添加警报、紧急关机和恢复“安全值”等参数。(4) 提高生产力每天24小时运行,自动记录数据,无需人员值守。 可设置任意长时间的温度控制步骤和梯度程序。伦敦帝国理工学院的一个研究小组想要扩大石墨烯的生产量,他们选择了Reactor-Ready反应釜和AVA软件,以便对放热反应进行精确地温度控制,同时实现可控地液体加料。帝国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起初只能使用小的圆底烧瓶生产少量的石墨烯,而且无法得到很好的温度控制。当他们需要合成大量的石墨烯进行测试时,他们购买了Radleys Reactor-Ready Duo反应釜、Huber Unistat 405温控装置、蠕动泵和天平,通过使用AVA实验室控制软件来控制整套系统并实现自动蠕动泵加料控制功能。这使得整个团队能够安全地放大石墨烯的生产,保持整个实验过程中温度受控,同时能够安全地控制液体滴加。 在石墨烯行业高速发展的今天,Radleys愿祝您一臂之力,帮您更安全、更高效地进行实验。
  • 南京大学龙亿涛教授获评为2020最具影响力分析化学家
    p    strong 仪器信息网讯 /strong 日前,英国分析科学家网站公布了2020年度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分析化学家。本次榜单被称为“Around the World in 60 Scientists”,选出来全球各大洲最具影响力的60位分析化学家,从每个大洲评选出当年最具影响力的10位科学家。亚洲地区中,南京大学龙亿涛教授与其他9位科学家获此殊荣。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10/uepic/6d50399c-6647-4b46-a636-409280a2e8bb.jpg" title=" 龙亿涛.jpg" alt=" 龙亿涛.jpg" / /p p   龙亿涛,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入选者,1998年于南京大学获得博士学位,1999-2001年在德国Heidelberg大学做博士后,其后分别在法国国立高等巴黎化学学院、加拿大Saskatchewan和Alberta大学、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从事研究工作。2007年回国任华东理工大学教授。2019年1月起任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纳米孔道单分子分析、单纳米粒子光谱电化学、电化学限域界面超灵敏检测和仪器系统研制等。 /p p   纳米孔道电化学分析技术是一种高通量、非标记的单分子测量技术,已用于DNA、多肽和蛋白质单个体的研究。课题组在多年研制的纳米孔道电化学小型仪器装置不仅能够进行单分子、单颗粒的电化学分析研究,并用于本科学生的仪器分析实验课程教学。在11月5日即将召开的 span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 strong “2020年电化学分析主题网络研讨会” /strong /span 上,龙亿涛教授将分享题为 span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 strong 《纳米孔道电化学测量仪器研制和应用研究》 /strong /span 的精彩报告。 /p p   会议即将召开,邀您聆听学术大咖的研究成果。 /p p   点击 a href=" 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meetings/DHX2020/" target=" _blank" title=" 链接" style="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color: rgb(0, 176, 240) " span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链接 /span /strong /span /a ,或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可免费参会: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10/uepic/6d3f9da2-d356-40e8-a0f1-dd647a1d0bb9.jpg" title=" 电化学会二维码.png" alt=" 电化学会二维码.png" / /p
  • 著名地球化学家张本仁院士逝世
    p & nbsp & nbsp & nbsp 2016年11月1日21时18分,著名地球化学家、地质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地质大学张本仁教授在北京不幸辞世,享年87岁。中国地质大学全体师生员工对张本仁院士的辞世表示深切的哀思和悼念。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width: 200px height: 276px "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11/insimg/e4459393-86bb-4380-b342-533fff1befef.jpg" title=" " height=" 276" hspace=" 0" border=" 0" vspace=" 0" width=" 200" / /p p & nbsp & nbsp & nbsp 张本仁院士遗体告别仪式定于2016年11月5日(星期六)上午10:00在北京八宝山殡仪馆东礼堂举行。 /p p & nbsp & nbsp & nbsp 附:张本仁(来自中国科学院官网) /p p & nbsp & nbsp & nbsp 地球化学家 1929年5月28日生于安徽怀远。1952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地质系,1956年北京地质学院研究生毕业。199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地质大学教授。 /p p & nbsp & nbsp & nbsp 20世纪80年代将成矿带地球化学研究与区域基岩地球化学测量相结合,开发出基岩测量数据在解决地质和成矿问题上的多种应用。接着将区域岩石圈研究与区域构造、岩石、矿产研究有机结合,深化对区域岩石圈演化、构造发展、成岩成矿规律的认识。90年代探讨秦岭-大别山造山带构造分区与演化,揭示了造山运动的深部过程及其动力学因素。代表作有《秦巴岩石圈、构造及成矿规律地球化学研究》和《秦岭造山带地球化学》。 1999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p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