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物理化学家

仪器信息网物理化学家专题为您整合物理化学家相关的最新文章,在物理化学家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物理化学家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物理化学家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物理化学家话题讨论。

物理化学家相关的资讯

  • 巨星陨落|著名物理化学家张存浩先生逝世,享年96岁
    7月13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物所发布《张存浩先生讣告》。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物理化学家,我国高能化学激光领域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分子反应动力学学科的创始人之一,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张存浩同志,因病救治无效,于2024年7月12日13时08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6岁。张存浩,山东无棣人,1928年2月出生,1947年毕业于中央大学化工系,1950年获美国密西根大学硕士学位。1950年回国后,曾担任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所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成员及化学部主任,中国科协副主席,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执行局成员,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等。1980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化学部学部委员(院士),1992年当选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获201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科学报国追梦人 2013年国家最高科技奖张存浩)新中国成立初期,张存浩先生排除万难回到祖国,一生中为满足国家需求多次改变科研方向。他长期从事催化、火箭推进剂、化学激光、分子反应动力学等领域的研究,取得多项国际先进成果。研制出水煤气合成液体燃料的高效熔铁催化剂,与合作者首次提出固体推进剂燃速的多层火焰理论,在国际上首次研制出放电引发脉冲氟碘化学激光器。在国际上首创研究极短寿命分子激发态的“离子凹陷光谱”方法,并用该方法首次测定了氨分子预解离激发态的寿命为100飞秒,该成果被《科学》主编列为亚洲代表性科研成果之一。张存浩先生注重科技人才的培养,几十年来,他积极创造和提供有利条件,促进团队中一批中青年骨干成长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学家。在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期间,积极推动设立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组织制定了资助青年科学家成长的政策和制度、着力营造有利于创新的科研环境,为优秀青年科学家的快速成长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空间。讣告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中国民主同盟杰出盟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原党组书记、第二届和第三届主任,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原所长,著名物理化学家、我国高能化学激光领域的莫基人和开拓者、分子反应动力学学科的创始人之一,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张存浩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4年7月12日13时08分在北京逝世,享年 96岁。建国初期,张存浩先生排除万难回到祖国,一生中为满足国家需求多次改变科研方向。他长期从事催化、火箭推进剂、化学激光、分子反应动力学等领域的研究,取得多项国际先进成果。研制出水煤气合成液体燃料的高效熔铁催化剂,与合作者首次提出固体推进剂燃速的多层火焰理论,在国际上首次研制出放电引发脉冲氟碘化学激光器。在国际上首创研究极短寿命分子激发态的“离子凹陷光谱”方法,并用该方法首次测定了氨分子预解离激发态的寿命为 100 飞秒,该成果被《科学》主编列为亚洲代表性科研成果之一。张存浩先生注重科技人才的培养,几十年来,他积极创造和提供有利条件,促进团队中一批中青年骨干成长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学家。在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期间,积极推动设立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组织制定了资助青年科学家成长的政策和制度、着力营造有利于创新的科研环境,为优秀青年科学家的快速成长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空间。张存浩先生用生命谱写了精彩的人生,把毕生精力献给了祖国的科技事业,为后人树立了光辉的榜样。他的卓越贡献和高尚品格受到国内外科学家的广泛赞誉和敬仰。他的逝世是我国科技界的重大损失!我们沉痛悼念并深切缅怀张存浩先生!张存浩先生永垂不朽!张存浩先生遗体告别仪式定于2024年7月16日上午9时在八宝山殡仪馆东礼堂举行。联系方式:自然科学基金委:陈跃,010-62328024,15605178179,传真:010-82371297大连化物所:杨彦博,0411-84379198,18342284205,传真:0411-84691570,邮箱:mianhuai@dicp.ac.cn张存浩先生治丧工作组2024年7月13日
  • 讣告|我国著名物理化学家朱起鹤院士逝世,享年100岁
    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著名物理化学家、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员朱起鹤,因病医治无效,于2024年2月20日在北京逝世,享年100岁。  朱起鹤,1924年7月12日生于北京。1947年毕业于南京中央大学化工系。1951年获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化学系博士学位。1951年春回国后曾在燕京大学和北京大学化学系任教。1952年冬调到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长期担任物理教学工作,曾参加核反应堆设计和多项激光应用项目。1978年初调高能物理研究所,负责超导磁体、超导微波腔和激光加速等科研项目。1981年调化学所,负责创建分子反应动力学实验室。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朱起鹤主要从事分子反应动力学研究。先后研制成6台具有国际水平的利用分子束和激光的大型实验装置,并用这些装置开展多方面的科研工作。在分子光解研究中,得到碘代烷烃、卤代烯烃和酮类等分子的光解规律,并提出微观反应机理。在团簇研究中,首次发现一类新的含氢碳团簇,并提出筒状结构 还发现一系列金属与硫的二元团簇,得到其组份规律、稳定性、光解规律和团簇的形成动力学等。
  • XRD领域巨星陨落:中科院院士、著名物理化学家梁敬魁逝世
    p   据中国科学院官方微博消息,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物理化学家、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梁敬魁同志,于2019年1月19日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87岁。 br/ /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1/uepic/35a751ad-890c-49ec-a45e-a1c40654b1a9.jpg" title=" 3.jpg" alt=" 3.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1/uepic/1c59aa7a-9c74-43c6-a09c-47b28ab26821.jpg" title=" 2.jpg" alt=" 2.jpg" / /p p   梁敬魁主要在晶体结构化学、材料科学和固体物理三个交叉领域从事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工作。在功能材料的多晶X-射线衍射结构分析、相图和点阵常数精确测定方面作了大量系统的工作。曾著有《粉末衍射法测定晶体结构(上下册)》等XRD领域经典书籍。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1/uepic/2225435e-c604-4588-8a5b-b45337571f78.jpg" title=" 4.jpg" alt=" 4.jpg" / /p p br/ /p
  • 《物理化学化学物理》出版中科院化学所专刊
    值中科院化学所建所55周年到来之际,国际著名刊物《物理化学化学物理》(Physical Chemistry Chemical Physics)于2011年2月为化学所出版了一期专刊,报道了化学所在物理化学基础研究领域及与环境、能源及材料科学交叉领域取得的最新研究成果。《物理化学化学物理》是英国皇家化学会组织发行的物理化学化学物理以及交叉研究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学术期刊之一(影响因子4.12)。   专刊选用醒目的中科院化学所所徽为封面图案,收录化学所论文15篇,包括4篇综述和11篇研究性论文,集中报道了化学所在一些重要基元化学反应过程、瞬态物种结构、绿色溶剂催化加氢反应、锂离子电池材料、光电功能材料合成及性质研究、相变微胶囊材料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以及在新型富勒烯受体用于太阳能电池、可见光降解有毒污染物、Gemini表面活性剂及团簇化学等领域的重要研究进展。这些成果集中反映了化学所长期以来在相关领域形成的研究优势和特色研究方向,显示了化学所在基础科学研究方面的原始创新研究能力。   该专辑也是继2008年《先进材料》(Advanced Materials)出版中科院化学所专刊之后,又一重要国际学术机构为中科院化学所出版学术专刊。
  • 我国著名化学家唐有祺先生逝世,享年103岁
    据北京大学网站消息,我国著名化学家、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晶体与结构化学奠基人之一、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中国共产党党员唐有祺先生,因病于2022年11月8日13时34分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逝世,享年103岁。唐有祺先生是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七届、第八届全国政协常委,九三学社第六、七、八届中央委员会委员、第九届中央参议委员会委员、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顾问,曾任第八届全国政协科技委员会副主任、国家教育委员会科技委员会主任、中国化学会第二十一届理事长、国际晶体学会第十四届执委会副主席、中国晶体学会创会理事长、分子动态与稳态结构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北京大学物理化学研究所所长、《物理化学学报》期刊创刊主编。唐有祺先生早年留学美国,于1950年获加州理工学院博士学位,毕业后留校开展博士后研究工作。新中国成立后,唐先生怀着报效祖国的赤子之心,克服重重困难,绕道欧洲回国,参加新中国建设。他自1951年9月开始执教于清华大学化学系,1952年转到北京大学任教。唐有祺先生一生崇尚科学,以推动中国科学和化学的发展为己任。他开创了我国晶体化学研究,在胰岛素晶体结构测定、氧化物高温超导体等多个重要体系的结构研究中做出了重要贡献;提出了自发单层分散理论,与合作者一起开展长期系统研究,揭示的自发单层分散原理对高效催化剂、吸附剂等功能体系的研制起到重要指导作用;创建了分子工程学学科,推动了我国化学与生物学交叉学科发展;曾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1项,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等多项奖励。唐有祺先生是中国科学和中国化学的卓越领导人之一,为确立化学学科的基础科学定位,促成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的制订和实施,促进国际学术与文化交流做出了杰出贡献。在担任国家教委科技委主任期间,他竭力推动我国优秀青年科技人才队伍引进和培养的机制建设,多次致信国家领导人,提出“尽快造就新一代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与骨干是一项极其重要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应当引起高度重视”,促成国家教委“跨世纪优秀人才计划”的实施,开创了我国在科学教育领域设立优秀青年人才计划、培养高层次学科带头人和骨干力量的先河。唐有祺先生长期潜心于物理化学与结构化学的教育与教学工作,著有《结晶化学》、《统计力学及其在物理化学中的应用》、《化学动力学和反应器原理》、《对称性原理》、《相平衡、化学平衡和热力学》等多部经典教材,为我国化学和相关学科的发展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期颐之年的唐有祺先生仍心系教育事业,以他和夫人张丽珠教授的名义捐资设立“唐有祺-张丽珠奖学基金”,激励北大学子热爱科学、奋发向上。 沉痛悼念并深切缅怀唐有祺先生!
  • 我国著名核燃料化学和生命化学家王文清教授逝世 享年88岁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300px height: 285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9/uepic/5cce69de-3833-47b5-b9fa-eef0ca83aaac.jpg" title=" 微信图片_20200917102243.png" alt=" 微信图片_20200917102243.png" width=" 300" height=" 285" border=" 0" vspace=" 0"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王文清教授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left "   我国著名核燃料化学和生命化学家、中国共产党党员、原北京大学技术物理系、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应用化学系王文清教授因病医治无效,不幸于2020年9月14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8岁。 /p p   王文清教授1932年10月25日生于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1953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化学系,1956年由浙江大学调入北京大学技术物理系任教,历任讲师、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 1958-1989年任技术物理系核燃料化学教研室副主任、主任。1992-2003年任国际理论物理中心生命起源国际会议学术委员、顾问委员。 /p p   王文清教授长期致力于核燃料化学、物理化学、生命起源等领域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数十名,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并撰写了《生命科学》、《宇宙?地球生命》、《脑与意识》、《萃取化学原理》、《生命化学进化》、《脑的奥秘》、《生命的历程》、《物理化学习题解答》、《物理化学习题精解》、《统计力学在物理化学中的应用-习题精选与解答》等教材及专著。1989年获北京市优秀教师称号,1995年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合作)。王文清教授为我国第一个放射化学专业在北京大学的创立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p
  • 华东这所985高校的个人单笔最高“战疫”捐赠来自这位分析化学家
    p   从厦门大学官网获悉,2月18日上午,该校化学化工学院党委书记宋毅、学校教育发展基金会秘书处工作人员和中国工商银行厦门分行三家村支行、珍珠湾支行工作人员在厦大西村教师公寓共同办理了一笔温馨而特别的爱心捐赠。 /p p   2月17日傍晚,厦门大学校基金会秘书处接到了一位特殊老人的电话,湖北疫情让他忧心忡忡,希望捐款10万元人民币助力武汉战“疫”,略表绵薄。他就是93岁高龄的中科院院士、厦门大学原校长、教授田昭武先生。截至目前,该笔捐赠也是厦大师生员工个人单笔最高捐赠。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2/uepic/7cc752cc-3f12-4ff0-85c6-08076cf21e9b.jpg" title=" 65E9CB9ADBC8EC6D9DB962C90FE_67788FFF_39C5E.png" alt=" 65E9CB9ADBC8EC6D9DB962C90FE_67788FFF_39C5E.png" / /p p   据有关资料介绍,作为中国现代电化学创始人之一、著名物理化学家,每逢春节,田昭武教授总会以匿名“红包”的方式为品学兼优、家庭贫困的学生送上温馨祝福。2009年,他发起并捐资设立厦门大学“田昭武学科交叉基金”;2017年设立“田昭武教育发展基金”,面向厦门大学全校颁发“清寒奖学金”等。 /p p strong 田昭武院士简介 /strong br/ /p p   田昭武1927年6月出生,福建省福州市人。电化学家,我国现代电化学的创始人之一。他的主要研究领域涉及物理化学,交叉于物理学、数学、计算科学、机械学、生命科学等多个学科,在理论,仪器,实验方法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成就。对全国电化学学科及科研队伍的成长起到了极大推动作用。曾获第四机械工业部科技成果一等奖,福建省科技成果一等奖,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国家发明三等奖、 卢嘉锡化学奖 、福建省科技重大贡献奖等。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先进教育工作者、全国高等学校先进工作者等称号。& nbsp /p
  • 美析仪器助力第五届生物物理化学会议
    7.22日由山西大学(化学生物学与分子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量子光学与光量子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承办“第五届全国生物物理化学会议(ncbpc5,the fifth national conference on biological physical chemistry)在山西省太原市召开。本次学术交流会的主题包括:(1) 生命现象的物理化学机制,(2) 物理化学在生命科学中的应用,(3) 生物物理化学新技术和新方法;邀请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共同探讨与交流最新研究成果和未来发展方向。山西大学博雅会议中心会议交流校企互动 美析仪器应邀参会,美析主营光谱类仪器可见分光光度计、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原子吸收光谱仪、超微量分光光度计、原子荧光分光光度计、icp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目前,我们的产品已广泛应用于有机化学、无机化学、生物化学、医药、环保、冶金、石油、农业等领域。
  • 岛津赞助第四届全国表面物理化学学术研讨会
    2019年11月2-5日,第四届全国表面物理化学学术研讨会在武汉举行。本次会议由华中科技大学承办,侯建国院士、万立骏院士、包信和院士等为顾问,吴凯教授、潘明虎教授为会议主席。 全国表面物理化学学术研讨会是两年一次聚焦讨论表面物理化学研究的全国性系列学术会议,前三届分别在合肥、大连和苏州举行。主要邀请国内外从事表面物理化学的专家和处于一线研究的学者参加,以邀请报告和专题讨论为主,并配部分墙报展讲,旨在交流和讨论目前表面物理化学研究领域国内外的最新研究动态和研究成果,加强我国从事表面物理化学研究人员之间的联系与合作,凝练未来的研究发展方向,促进我国在表面物理化学研究领域的快速发展。吴凯教授主持第四届全国表面物理化学学术研讨会 表面化学研究正从传统的表面结构、表面吸附与催化,外延到许多新兴领域和方向,例如自旋电子学、量子材料、离子化学、低维材料、能源科学和生命科学等,并且亟待物理、化学、材料、能源和生物等学科的通力合作与交叉融合。 参会人员约100人,来自高校、中科院及其他研究院所的物理学院、化学院、材料学院、物理化学院、纳米研究中心、原子力显微学研究所等,会议共有32篇专家发表,讨论环节占近四分之一时间,在大会最后环节展开了近2个小时的“表面物理化学发展的机遇与挑战”讨论,再次凸显了大会的主旨,加强研究人员之间的联系与合作,凝练未来的研究发展方向,促进表面物理化学研究领域的快速发展。迟力峰教授做“有机-金属共价结构的形成及转换”报告 本次会议讨论内容主要集中在“分子/固体表界面研究”、“外场(光、电等)增强的表面物理化学过程”、“表面物理化学的理论发展”、“表面物理化学表征技术进展”。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表征技术层出不穷,越来越多元化,并在表面化学中得以应用,如单分子光谱技术、近常压原位表征技术、原子力显微镜成像技术、真空互联技术、扫描探针技术、扫描探针技术与光谱技术结合、高温高压下的扫描探针显微镜技术、X射线光电子能谱、扫描隧道显微镜等。 岛津展示了原子力显微镜 SPM-8100FM、SPM-9700 HT、全自动、成像型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AXIS SUPRA、紫外光谱、红外光谱等相关资料,吸引了与会者的关注。岛津展台第四届全国表面物理化学学术研讨会代表合影 更多科技前沿,敬请关注“岛津科技资讯通”微信公众号。
  • HORIBA Scientific大力支持“第一届物理化学研究生前沿论坛”
    2013年5月17日-18日,&ldquo 届物理化学研究生前沿论坛&rdquo 在北京大学顺利召开,该论坛由北京大学物理化学专业研究生组织,旨在建立一个以研究生为参与主体,前沿物理化学研究为讨论对象的平台,以增进高校院所间研究生的学术交流。 HORIBA Scientific受邀出席了本次会议,与来自全国35个大学与研究机构的参会者分享了物理化学前沿的发展动态。现场还展示了参会者的墙报,并举行了学术交流的报告竞赛。经过激烈的角逐,终评选出10位优秀墙报奖、4位优秀口头报告奖。 HORIBA Scientific工程师席倩女士与&ldquo 优秀墙板&rdquo 获奖者 HORIBA Scientific欧美产线总经理濮玉梅女士与&ldquo 优秀口头报告&rdquo 获奖者 自2010年起,HORIBA Scientific就决定与北京大学物理化学研究所合作,专门设立奖项用来支持在物理化学科研领域中表现优异的同学。在本次论坛闭幕式上,HORIBA Scientific公布了2012年和2013年&ldquo 北大物化奖学金&rdquo 的获奖名单,共有6名同学获奖。 HORIBA Scientific总经理Ramdane Benferhat先生与&ldquo 北大物化奖学金&rdquo 获得者 HORIBA Scientific除了致力于科学仪器的研发工作,也非常关注各专业领域的人才培养,迄今为止,已和国内众多高等院校展开了紧密的合作。HORIBA Scientific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让更多的师生参与到科研工作中,从而促进各应用领域的发展。
  • 热烈庆祝我公司在第四届全国生物物理化学学会参展
    热烈庆祝我公司在第四届全国生物物理化学学会参展 热烈庆祝第四届全国生物物理化学学会在合肥成功召开,在会议召开的三天时间里,来自50所高校,200多名的专家学者进行了多角度的学术交流,很荣幸我们公司成为其中的参展商之一。 在会议上作为参展代表,我们的技术工程师对我们公司的未来发展以及荧光技术在生物物理化学领域的应用做了详细的阐述,值得推荐的是我们公司的工程师对 TCSPC FLIM 细致讲解得到了广大师生的欢迎。 通过这次会议我们公司的产品得到了广大师生的广泛认可,相信通过我们的不断努力公司会越来越好的服务广大高校和师生。
  • ​大道至简:不会物理发明的化学家不是好的科幻创造者
    无论是海洋表面、云彩表面,还是人体中肺部、眼睛和各种粘膜的表面,均为气液界面。因此气液界面化学的研究对理解气候和污染的生成,以及生命体内的关键生化过程都极为重要。  然而,气液界面仅有几十纳米到几百纳米厚,在技术上如何采样这种极薄的界面层而不受到体相的干扰,成为了关键的科学和技术问题。图丨气液界面有机单分子层采样难题  问:请您为我们介绍一下气液界面是什么呢?为什么研究气液界面的化学反应非常重要?  张新星:气液界面有机单分子层在大自然中无处不在。例如,在生命体中,眼睛表面气液界面体现在每个人眼睛的表面都有一层水,水的表面有一层有机单分子层,能把这层水盖住,防止眼睛表面水分蒸发 肺部表面也有一层气液界面,水的表面上有一层脂质分子,可以实现和空气的气体交换。因此,许多与眼睛或肺有关的疾病,也与气液界面有关。另外,在大气中,气液界面也在很大程度上塑造着我们的大气环境。因此,研究其化学反应动力学非常重要。  问:研究气液界面需要哪些技术?  张新星:在技术上,有选择性的研究气液界面非常困难,问题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在高选择性的采样一层单分子的同时,又不受到体相的干扰。  目前,国际上能够研究气液界面这一层薄薄的单分子技术非常有限,如非线性光学技术(和频光谱)或常压光电子能谱技术等,开发新技术十分必要。我们课题组有一项自行开发的独特技术——用质谱的技术研究气液界面上的单分子层——场致液滴电离-质谱技术(FIDI-MS)。  问:那么,“第一代”场致液滴电离-质谱技术(FIDI-MS)的技术原理具体是什么?  张新星:首先,我们在一个金属毛细管的一端,悬挂一个小水滴,在这个水滴的表面,事先溶解的两亲性的分子会在气液界面上形成有机单分子层。  接着,我们用自由基或其他一些化学反应物,或者也可以用光来触发该气液界面上有机单分子层的化学反应。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步,我们在小液滴两端施加经过特殊调制波形的瞬时高压单脉冲电场。在这种情况下,液滴会被撕扯成双纺锤状,并且从自身表面上撕扯出微液滴。这些微液滴通常只有几十纳米到几百纳米大小。  同时,因为这些微液滴是从大液滴表面上撕扯出来的,其负载的化学信息一定与大液滴表面上的化学信息相同,因此该技术有很高的液面界面选择性。我们搭建的第一代技术装置,有高达 10 万倍的表面选择性。图丨场致液滴电离-质谱技术问:能不能搭建一个完美的气液界面,如果可以的话,需要什么技术?  张新星:在我们的第一代技术中,美中不足的是,当液滴悬挂在金属毛细管一端时,液滴和毛细管接触的地方有一个点,不属于气液界面范围。  我们想构建完美的气液界面,就需要我们想办法,把水滴悬浮在空气中,让水滴只和空气接触而不和其他任何东西接触,这就叫完美的气液界面。为此我们开发了一套新的技术叫做“相控阵声学技术”。  对于相控阵技术,大家并不陌生,例如美国最先进的战斗机搭载的雷达叫做相控阵雷达,我国战舰驱逐舰搭载雷达都是有源相控阵雷达。而我们则是把相控阵的技术应用在声波上。  问:您具体是如何将相控阵技术应用到了气液界面研究上的呢?  张新星:相控阵的本意就是控制了相位的阵列。我们课题组买了大约1000个扬声器,我们把扬声器设计成各种各样形状的阵列。我们通过对阵列上每一个扬声器发出的声波的相位进行精确调控,就可以实现声音在三维空间的声场的精确调控。而在声场驻波的波节处即可实现对物体的悬浮和操控。  声悬浮与磁悬浮相比,其优势在于,声悬浮“万物皆可悬浮”,不受材料属性限制,例如可以悬浮塑料、鹅卵石、糖果、蚂蚁,等等。在使用该技术浮起小水滴时,小水滴将只与空气接触,这样的接触界面,我们可以称之为完美的气液界面。  另外,通过这种技术,我们不仅能够悬浮物体,还可以在三维空间中操控物体位置,甚至操控多个物体位置。而这样我们就可以在空气中实现液体的无需容器的化学反应,也可以利用FIDI-MS技术完成我们的气液界面化学反应研究。  问:您的团队用这种技术都做了哪些研究呢?  张新星:我们利用相控阵声学技术和FIDI-MS技术已经进行了一些化学反应机理研究,等等。例如对癌症的光动力疗法微观机理研究。传统上,一般利用光致发光探针、电子自旋共振或质谱技术辨别光动力疗法中的第一类光敏反应(三线态光敏剂直接与底物反应,Type Ⅰ)和第二类光敏反应(三线态光敏剂传递能量至单线态氧氧化底物,Type Ⅱ)。这些技术均有一定的问题,其通病是过于繁琐,我们希望能够在一两分钟内就能实现光敏反应机理的辨别。为此,我们在气液界面上构建了一个磷脂单分子层,并掺入光敏剂,而后给予光照。在光照一两分钟后,触发FIDI-MS技术,由于Type Ⅰ和Type Ⅱ光敏反应的产物不同,我们通过产物关键自由基中间体机理判断就可以快速实现光敏反应类别的辨别。  问:我们注意到,您展示的相控阵声学技术非常有趣。除了您介绍的气液界面化学反应研究外,该技术还有什么样的应用和开发场景呢?  张新星:这是一项物理技术,我认为这项技术可以在未来帮助我们实现很多只有在科幻影片中才能看到的场景。  例如,全息投影可能会是一个未来的应用场景。在许多科幻片构建的未来世界中,人们都是通过光的技术实现全息成像,并进行沟通的。但实际上,真正意义上光的全息成像并不存在。而对于我们的相控阵声学技术来讲,只要我们的悬浮装置做得足够大,就能浮起无数小颗粒,就可以操控这些小颗粒摆成任何样子,而这就可以通过实物,真正实现全息成像了。  甚至我们可以想象一些有趣又实用的场景,未来当我们晚上回到家,一进门就将钥匙、衣帽随手一扔,但我们既不想扔在地上,也不想收拾,如果这时家里安装了智能的悬浮装置,就好办了。悬浮装置完全能够将我们扔掉的钥匙、衣帽接住。另外,我们也可以在博物馆中使用这种悬浮技术,让人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展品的各个方面。同时无接触传递也将会是重要的应用场景。图丨全息成像问:您的团队有哪些科研规划吗?  张新星:未来,我们想深刻理解气液界面内单分子层的物理化学本质是什么。当前,对气液界面有很多猜测,例如有人对水的气液界面酸碱性进行了猜想 有人认为气液界面上有一个非常高的天然电场,但并没有人真正测量或者模拟出该电场。而这些都将对气液界面的化学反应产生重大甚至根本的影响。  我希望在未来的研究中,我们能够通过新装置搭建、新体系研究,去深刻理解这些物理、物理化学、量子力学层面的分子、原子,甚至是电子能级结构层面的性质对化学反应到底有什么影响,进而对气液界面有更加深刻的理解。  南开大学张新星研究员介绍:  2018 年在南开大学化学学院开展独立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气液界面化学动力学和团簇分子反应动力学。已发表 SCI 论文 73 篇,含第一或通讯作者论文 53 篇,包括 Nat. Commun.、JACS、PNAS、Angew. Chem.等。回国独立工作以来,以南开大学为通讯单位发表论文 29 篇,其中包括Angew. Chem. 7 篇,JACS 2 篇,Nat. Commun. 1 篇,J. Phys. Chem. Lett. 2 篇。获得了中国化学会第二届菁青化学新锐奖(本届全国共 5 名),美国质谱学会 ASMS 新兴科学家(Emerging Investigator)称号(本届全球共 11 名,2015 年该称号设立以来唯一中国大陆获得者),以及中国物理学会质谱专业委员会评选的 2021 年度质谱青年奖(全国唯一获奖人)。
  • 全国物理化学计量技术委员会2024年技术规范审定会在长春成功举办
    7月17日至19日,全国物理化学计量技术委员会(MTC17)2024年技术规范审定会于吉林省长春市顺利召开。会议现场MTC17主任委员、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张庆合,MTC17副主任委员、江苏省计量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级高工蔡冶强,MTC17秘书长、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苏福海,MTC17副秘书长、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修宏宇,以及MTC17委员会委员、协调工作组成员、规范起草组等60余人参加会议。苏福海主持会议张庆合致开幕辞会议特别安排了报告环节。期间,仪器信息网编辑部主任傅晔向与会嘉宾们介绍了中国仪器产业发展现状,着重讲述了色谱、质谱、电镜、无损检测设备、半导体设备等细分品类市场格局;北京普析通用仪器有限责任公司高级工程师郑清林分享了科学仪器企业的计量测试工作现状;MTC17主任委员、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张庆合详细介绍了相关国际计量组织的基本情况,我国相关技术委员会情况,以及新要求和新趋势等。傅晔作主题报告郑清林作主题报告会上,MTC17秘书长、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苏福海对委员会2024年度工作情况进行了总结汇报,并传达了市场监管总局精神,为委员会下一步的工作指明了方向。随后,委员们就规范征集范围和时间、规范评审方式、预审的必要性、委员会任务梳理、规程的宣贯与培训等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为提升委员会的工作效率和规范水平等建言献策。讨论环节会议完成了《石英晶体振荡法水分仪校准规范》、《毛细管电泳仪检定规程》、《烷基汞分析仪校准规范》、《卡尔费休库仑法微量水分测定仪校准规范》、《发动机油表观黏度测定法(冷启动模拟机法)校准规范》、《原子荧光光度计检定规程》等6项国家计量技术规范/规程的审修订工作。全体委员对规范术语、校准项目、校准方法、不确定度评定等进行逐条审议,并对审定结果进行了表决。此次会议的圆满召开将为我国物理化学计量技术规范体系的完善提供有力支撑。参会嘉宾合影留念
  • 中国科大在界面物理化学的非线性光谱研究上取得新进展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罗毅研究团队的副教授叶树集小组在界面蛋白质分子结构表征方面获新进展。该小组在国际上首次成功测出界面蛋白质的酰胺III谱带信号,解决了如何区分界面蛋白质a-螺旋结构和无规卷曲结构这一界面表征难题,研究成果发表于国际期刊J. Am. Chem. Soc. 2014, 136(4), 1206-1209上。   如何精确表征蛋白质,特别是界面蛋白质的分子结构是理解蛋白质结构演变的关键,是国内外学者共同面临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难题。针对该难题,该小组发展了界面光谱多谱带协同表征方法,首次利用和频光谱技术成功测出了常规手段无法测量的界面蛋白质酰胺III信号。虽然a-螺旋与无规卷曲结构的酰胺I谱带振动峰都位于1650 cm-1左右,但在酰胺III谱带区域,它们的振动峰分别位于1260 cm-1以上和1260 cm-1以下,研究发现两种结构所对应的酰胺III谱带特征峰面积比与蛋白质中无规卷曲结构含量成线性关系。将酰胺I和酰胺III信号结合起来,解决了如何区分界面蛋白质a-螺旋与无规卷曲结构这一界面蛋白质多年的难题。审稿人给予了该工作极高的评价,其中一审稿人认为该工作解决了一个蛋白质表征上的缺口,提供了新的光谱窗口 另一审稿人说该工作是一个重要突破。   此外,在手性分子理论以及非线性光谱理论的启发下,该研究组成功发展了免标记的手性与非手性界面光谱表征技术,原位、实时地表征了胆固醇分子在生物膜上的组装与运输行为:胆固醇分子以10° 左右的倾斜取向角度插入中性生物膜中,并停留在生物膜磷脂双层膜的外层,在纯水环境下没有发生翻转行为(flip-flop),胆固醇浓度较低和较高时分别以不同方式组装。该成果发表于J. Phys. Chem. Lett.。该技术将为胆固醇在真实细胞环境下的组装与动力学行为研究提供分子水平上的表征技术与研究思想指导。   叶树集研究小组作为国际上利用非线性和频光谱技术研究界面蛋白质分子结构与动力学仅有的几个小组之一,发展了具有特色的表面与界面生物分子结构表征手段,并围绕生物界面相关物理化学问题及其新表征方法的发展开展系统研究,在JACS、Langmuir、J.Phys.Chem.C、Analyst等国际期刊上发表多篇系统性文章,研究成果被JACS、PNAS、Ann.Rev.Anal.Chem.和Chem.Rev.等介绍与引用,获得国内外同行的高度认可。由于该小组系统而有特色的研究工作,2013年Elsevier出版社邀请该小组为丛书Advances in Protein Chemistry and Structural Biology撰写综述论文,成为该丛书1944年创刊以来,第五篇以国内为第一作者单位署名发表的文章。   上述研究工作得到了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中央高校创新团队等资金资助。
  • TA仪器在第二届全国生物物理化学会议和十六届全国化学热力学和热分析会议上独领风骚
    金秋10月, 中国化学会80周年系列活动中两项重要的学术活动第二届全国生物物理化学学术会议和第十六届全国化学热力学和热分析学术会议联袂在武汉大学召开。这两次会议汇集了国内和全球优秀的生物物理化学以及热力学和热分析领域的华人学者。在连续9天的会期中, 大家就当今国内生物物理化学和热力学最新的技术进展和对今后相关领域技术的未来趋势进行了展望。国内多名知名的学者都在此次会议上进行了专题报告。   作为全球热分析和微量热领域的领导者, TA仪器此次以主赞助商的身份全程参与了这两次会议。为了创造国内学者与国际间先进水平的交流机会, TA仪器特别邀请了热分析和微量热领域两位全球知名的华人学者-台湾中央大学特聘教授陈文逸先生和美国西肯塔基大学校长特别助理,华北电力大学千人计划入选者潘伟平教授坐镇TA仪器专门为这两次会议开设的TA Show Room, 与众多的参会学者和学生进行一对一的技术交流和一些小型的讨论会。所有和陈教授和潘教授进行交流的参会者均表示, 这种形式令人的确受益匪浅, 在TA Show room 里和两位大师有机会进行一对一的交流更是让人收获很大。两位专家也高度评价了TA仪器开创的这种交流方式,使得国内学术界有更多可能近距离接触世界和亚洲顶尖水平。   除了与大师可以进行面对面交流, TA仪器还在show room 里集中展示了其最新Discovery 系列产品,Discovery DSC, Discovery Nano ITC, Discovery Nano DSC 和TAM 系列的微量热产品。为了帮助大家运用最好的仪器进行更好的试验测量, TA仪器还通过现场播放实验技巧小影片的形式与大家分享了多种热分析和微量热实验技巧,TA Showroom 里发布的技术海报展示了了国外专家利用TA仪器进行的一些研究成果。如此丰富的技术和仪器展示使得所有进入TA show room 的与会者都印象深刻。   TA仪器,不仅仅着重于自我品牌的建立和推广。我们更加重视与中国一流的学者共建实验平台,帮助更多的实验室获得最好的实验工具来进一步提高国内科研水平。如同TA仪器在全球与各大名校合作, 邀请世界级的专家作为TA仪器的顾问。在中国, 我们计划与TA仪器学术重点实验室一起为中国热分析和微量热技术的发展不懈努力。作为此次活动的高潮, 在10月16日和10月20日两个TA仪欢迎晚宴中, TA仪器与所有与会者共同回顾了TA仪器在全球学术界的合作成果与贡献, 并分别向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教授, 2012年度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刘义教授带领的实验室团队以及由千人计划入选者潘伟平教授带领的华北电力大学实验室团队颁发了TA仪器学术重点实验室的奖杯。同时也标志着TA仪器和国内学术合作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里程碑!     TA仪器南方区经理董传波先生正在和客户讲解产品      台湾中央大学特聘教授陈文逸教授正在与客户进行一对一交流      客户正在观看TA仪器实验技巧小影片      TA仪器全球副总裁Warren Bock 先生和TA仪器亚洲区总经理Fortran Hsueh先生正在给2012年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武汉大学刘义教授颁奖      TA仪器全球副总裁Warren Bock 先生和TA仪器亚洲区总经理Fortran Hsueh先生正在给千人计划入选者华北电力大学潘伟平教授颁奖
  • 美国康塔仪器推出新一代物理化学吸附仪
    Autosorb-IQ ——气体吸附测量技术的革命性进展   Autosorb-IQ是一种全新的、高精度、多功能型气体吸附分析仪,可最多同时进行两个样品的超低压微孔物理吸附测定。   长达90小时以上的杜瓦瓶连续使用时间。分析站具有静、动态化学吸附测试功能(自带程序升温炉和强制风冷系统)。   可加装蒸汽发生装置具备蒸汽吸附功能。内置脱气站具有程序控制升温速率/持续时间/自校正功能方案,配置独立低温冷阱,可加装涡轮分子泵(选件)实现高真空脱气处理。   Autosorb-IQ的构造以及它的升级功能使它成为现今最先进的物理化学分析仪。 Autosorb-IQ的类型 1. Autosorb-IQ –AG(基本型) 基本型Autosorb-IQ适用于高分辨率,高精度的物理吸附研究,可使用任何非腐蚀性气体,内含1000 torr高精度压力传感器和二阶机械真空泵。具有超低压微孔分析和化学吸附的扩展能力。 2. Autosorb-IQ-MP(微孔型) 微孔型Autosorb-IQ-MP拥有1000、10、1torr的高精度压力传感器和高真空涡轮分子泵系统,具有IQ-AG的全部功能以及超低压微孔分析功能,并具备化学吸附的扩展能力,可加装第二套分析站系统。 3. Autosorb-IQ-Chemi(化学吸附型) 针对化学催化剂的特征,化学吸附型Autosorb-IQ具有IQ-AG和IQ-MP的全部分析功能,并具备静、动态化学吸附功能,可加装第二套分析站系统。
  • 化学科研几十载,尽担当与忠诚 - 记有机化学家戴立信院士
    戴立信(1924年—)  戴立信,著名有机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24年11月13日出生于北平,1947年国立浙江大学毕业。1953年进入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现任有机所研究员、有机所学术委员会和学位委员会顾问、金属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上海化学化工学会名誉理事长。曾任生命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元素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曾两次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002年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化学奖。①2007年浙江大学校庆时几个当年老同学的合影,左起顾以健、李政道、任知恕、戴立信、张友尚。  自20世纪50年代至今的60多年中,戴立信为中国有机化学的创新发展殚精竭虑、鞠躬尽瘁。早期,他从事金霉素的化学和提取,改进的提取工艺曾用于工业生产。他还参与全合成研究,提出用不对称合成方法确定金霉素的绝对构型,推动了研究工作的进展,由于国防任务的需求,全力投入硼氢高能燃料和氟油研究的组织工作。他曾参与全国火箭推进剂研究规划。曾向国家建言硝基胍炸药研制,后列入国家规划 曾参与高空摄影胶片的攻关 曾独立开展了硼氢化反应拓展和碳硼烷研究。1984年,他积30年科研和科技管理之经验和悟性,高瞻远瞩于国际化学发展动向,选择了对医药、农药、材料科学和生命科学有重要影响的金属催化不对称合成研究,成为我国在这一新领域的开拓者之一。他取得的一系列科研成果,带动了手性研究在中国的发展,为此2014年手性中国学术会议授予他终身成就奖。他联合数位院士共同撰写了两份关于绿色能源和聚烯烃工业创新发展院士建议,表现出超前的科学思维和远见。后一建议在唐勇院士等人的努力下已得到很好的实践,这方面的研究还有多项产品正在发展中。戴立信着手不对称合成等国际前沿科学命题研究,不到十年便确立了他在有机化学领域的科学地位,成为上海有机所第十位中科院院士,为我国老科学家学术成长史写下出彩的一页。  戴立信几十年的科研生涯,记载了一位化学家的科学担当和科学忠诚。②2012年在Scripps研究所和Barry Sharpless、余金权教授进行学术交流。     成长:幼怀化学梦,浙大得真传  戴立信的青少年时代是在日寇侵略的战乱中度过的。1937年9月,他随父母由北平逃难上海,先后入读几所中学,于1942年由三育中学高三毕业。当年在三育中学兼课的一位交通大学桂姓讲师讲授的化学课十分贴近日常生活,生动有趣,还穿插着不少有机化学的知识,让戴立信非常着迷。后来他入读沪江大学化学系,与桂老师的化学启蒙颇为相关。  抗战开始后,上海的公办国立大学多已迁往外地,戴立信留在上海读书,考入私立沪江大学。起初,有美国教会背景的沪江在租界内的校园尚能保持一点平静,不受日军之扰。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沪江大学也不得太平。此时,支撑家庭的戴母审时度势,同意让戴立信随表姐由沪去渝,戴立信于1943年4月抵达陪都重庆,经教育部批准,在同年9月进入西迁贵州的浙大借读化学系一年级。③戴立信与汪猷(中)、黄耀曾(右)合影。      ④戴立信与妻子董竹心、女儿戴敬。  浙江大学师生由竺可桢校长率领,于1937年11月11日由杭州西迁,经四次易址,于1940年1月在贵州的遵义、湄潭和永兴安定下来。不愿在日本帝国主义刺刀下屈辱求存而行程2600公里的浙大西迁壮举,被誉为“文军长征”,鼓舞着全体浙大师生和在抗战时期来自国内外43所大学、17个学系包括戴立信在内的394名借读生们抗日救国的民族气节,激励着高昂的教学、科研和学习的热情。戴立信入校时期,浙大的教学和科研水平居国内乃至国际的第一流水平。其中数学系有苏步青、陈建功,物理系有王淦昌、束星北、卢鹤绂,生物系有贝时璋、谈家桢,化学系有王琎、王葆仁,加上气象大师竺可桢,名教授们的声望和研究工作为浙大迎来了“东方剑桥”的美誉。求知欲望十分强烈的戴立信似海绵吸水,全身心地接受着大师们的教诲和科学风范的感染,尤其是科学人生恩师王葆仁院士在长达两年的有机化学理论教学和实验中的言传身教,为戴立信的科学成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王葆仁(1907—1986)是新中国第一代有机化学家,1941年至1951年任浙江大学化学系主任,后参加筹建中科院上海有机所任副所长至1956年。在有机所期间,他建立了新中国最早的高分子化学组,研制了我国第一块有机玻璃,第一根尼龙纤维等等,所以他和戴立信有着浙大师生之情和有机所同事之谊,先后有过六年之久的导师之缘,这是戴立信科学生涯的幸遇。  王葆仁先生开设的有机化学课在每学期要进行三次不通知的小测验,每次测验均在80分以上的学生,则可免予大考。测验的题目确实很难,戴立信平时学习扎实,是全班少有的大考免试者。今年92岁的戴立信每忆及此事,仍流露出自豪之情,他曾连续三学期,经历九次有机化学课程测验,因高分而豁免全部有机化学课大考,此事足见他对王老师的敬重和王老师对他的赏识。  在浙大四年,戴立信领教了多位化学名师的科学风范。其中有曾任中央研究院化学所所长、浙大化学系主任、浙大代校长和中国化学会发起人之一的王琎(季梁)的分析化学课程 有中科院原院长卢嘉锡的物理化学课程等,卢在1946年曾任浙大化学系主任。  浙大外语学科教授、王琎的夫人德梦铁讲授的德语课,常穿插诗歌,使同学们多能牢记,也使戴立信在进入有机所后,能顺利接触当时很重要的德文文献,因而得益匪浅。在浙大的一年级至三年级都是在贵州度过的,并且他们几个从上海来的同学(如李政道、顾以健等)都是在校外租房住宿的,因而能专心读书。每晚,他们六、七个人围着一张方桌,共用一盏明亮的煤油灯,埋首用功,孜孜不倦。戴立信回忆说,李政道当年学习分外勤奋,很好的带动了大家的学习积极性。至于集体宿舍则环境比较杂乱,学生们只能用几根灯草点燃的油灯,足见那时浙大求学环境的艰苦。三年级时以及1946年浙大迁回杭州后,戴立信有机会参加了更多的学生运动,开始接受革命洗礼,从而逐步坚定了自己的信仰。  启航:扎根有机所,盛世壮志酬  1947年由浙大毕业后,戴立信担任过中学代课教师。在钢铁厂做化验。解放后担任过上钢公司的秘书科长和华东矿冶局劳资科长等非科研性质的工作。1953年,中央出台了“技术归队的政策”,戴立信应召到中国科学院报到。于当年6月分配进了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在这所中国有机化学家的摇篮里,辛勤工作至今63年。在首任庄长恭所长和老一辈科学家的指导下,戴立信以其踏实勤奋、真诚坦率和学识扎实的工作表现,赢得大家的欢迎。  对他很赏识的汪猷(1910—1997)院士,1922年至1926年在浙江甲种工业学校(浙大前身)应用化学科就学,1937年获得慕尼黑大学理学博士学位,他是中国抗菌素研究的奠基人之一,1955年入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是有机所最早的一批中科院院士和新中国第一代化学家。戴立信对这位浙大的老学长在科研和领导工作中表现的求是精神,观察细微。戴立信回忆说:“每天一早,汪先生就像医生查房,到各实验室在实验桌旁与研究人员谈话,检查科研进度并对科研工作及下一步设想不断提出问题,直到回答不出才走向下一个人。”如此深入工作使他对每项课题和每个科研人员的情况了如指掌,也促进了科研人员的深入思考——汪先生就是用他从德国带回的严谨作风教育科研人员求真求实的。戴立信视汪猷学长为他的科学人生恩师。接受老师的言传身教,他始终将汪猷先生“一旦功成千锤炼,不经意处百年愁”的14字箴言作为自己科研工作的座右铭,保持勤奋、努力和严谨求实的科学作风。  进有机所后,就开始协助庄长恭所长搜集有关高分子研究的文献,如有机玻璃单体的生成机理以及甲基丙烯酸甲酯、尼龙单体的聚合机理等。当时有机所开拓的两个新领域是高分子和抗菌素,庄先生作为所长,也不断学习,掌握最新科学知识。他的钻研和求真务实的精神给戴立信以很深的教育。之后,他参加了黄耀曾领导的金霉素科研组。黄耀曾对化学的挚爱及工作热情也给他很深的影响。有一次黄先生接受一项任务,要从半张纸的字迹上破解出密写剂的成分并找出显影的方法。只见黄先生苦思冥想,不断使用各种实验方法进行破解,当他最终得到理想目标时,戴立信再次见到了黄先生喜溢言表、极度欢欣的表情。黄先生十分重视基础研究,也不放松实际应用,黄趣称它们为“两个口袋”,并且在两个方面都作出了巨大贡献。戴立信在这方面深受教诲并称,耀曾师达到的高度极难企及。  1960年,戴立信曾从事高能燃料等国防任务的科学组织工作,也进行过有机硼化学的研究,诸如α 、β 不饱和醛酮的硼氢化反应,高级硼烷的衍生化反应,碳硼烷的合成及转化等。上世纪60年代后期,“文化大革命”开始后科研工作处于停滞状态。  戴立信在浙大学习期间,有机化学的成绩虽然很好,但他进入有机化学研究所,就深感知识不够用了。当时上海有机所学习气氛浓厚,除了政治学习外,所领导还组织大家进行业务学习,学习新文献、新概念、新理论。几位年青科研人员在学习中接触到一个新的立体化学概念——构象分析,例如一个脂环六元环有船式、椅式构象,不同的构象对反应性有不同的影响。这是英国专家Barton等在上世纪50年代初开展的新工作。这些年青人注意到构象概念的重要性,很快把其中最重要的文献翻译出来,一本《有机化学中立体化学的新发展——构象论述选译集》,在1957年出版。之后,在黄耀曾领导下,又翻译了纽曼的立体化学经典著作《有机化学中的空间效应》,在1964年出版。他们感悟到学习一部书并把它翻译出来是深读的好途径。这也给戴立信在起步阶段打下的良好基础。由于构象概念的重要性,1969年Barton和Hassel两人获诺贝尔化学奖。几年后,苏联专家来访时,有机所专家用构象概念解决了他们的科学困惑。所以,通过学习有机所科研人员的总体水平很高,学术气氛浓厚,曾有一位年轻人纠正了链霉素构型研究中的一个错误,还有一位年轻人合成了国际上认为很难合成的链糖。戴立信能在有机所科研启航,有机所的学术氛围、科研经验和达到的科学高度,都激励他迸发出超常的学习和科研热情。  高度:合成不对称,开环环氧醇  1984年戴立信进入精力充沛的花甲科学壮年。他以一位成熟的科学家的敏锐目光,瞻瞩国际科坛发展的风云变幻,迅速捕捉到金属有机化学的发展前景,果敢地选择了金属催化的不对称合成作为科研课题,把科研水平提升到相应的科学高度。  不对称合成又称手性合成。手性是自然界本质属性之一,在生命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具有典型意义的是一种手性药物的不同异构体,具有截然不同的药理作用,这就要求手性药物合成中尽可能保证高纯度、单一的手性异构体。以不对称合成为基础的手性技术,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便成为国际化学界竞争激烈的重要科研热点,至今仍方兴未艾。戴立信和黄量院士共同主持的“手性药物的化学与生物学研究”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确定为“九五”重大项目,其研究成果开创了化学领域的新局面。之后,戴立信开展环氧醇开环反应研究,以及用于氯霉素和三脱氧氨基己糖全部家族成员的不对称合成,铑催化的芳基乙烯的不对称硼氢化反应等多项新合成方法的研究 立体选择性地合成官能团化的小环化合物和含平面手性配体的合成及应用研究。戴立信率领他的科研团队,在十年不到的时间内取得不对称合成领域的多项重要成果,在国际化学界产生广泛的影响。法国学者H.Bloch和Metzner、英国V.K.Aggarwal教授多次在国际化学期刊,介绍戴立信的成就,评价他们发现的合成方法的重要贡献。他们发展的多项选择性反应已为国际化学界重要的工具书选用,其中有March的高等有机化学教科书以及《有机合成大全》《有机官能团转化大全》《金属有机化学大全》和《杂环化学大全》等。他被邀请在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盟(IUPAC)系列会议作特邀报告5次。  戴立信的科学成就,奠定了他在国内外的科学地位。我国竞争IUPAC第19届国际金属有机化学学术会议和第7届国际杂原子会议在上海召开,均获成功。他和钱长涛同为前一会议的两主席,和唐勇同为后一会议的两主席。1993年秋,戴立信入选中科院院士,时年69岁。“六十岁学吹打(戴之趣语),七十岁成院士”,这段经历在中科院院士成长史中尚不多见。  传奇:桃李满天下,人在性情中  戴院士坦诚低调,待人和蔼可亲,他一生奉行求实治学和豁达做人的原则。他在当选中科院院士后说:“我能成为有机所第十名院士,有几个重要的机遇。一是1984年汪猷先生让我回实验室从事金属有机、有机合成研究,当时正是我国由总设计师主政而带来的科学春天,是科研环境非常好的时代 二是国家建立了研究生制度,我有幸得到一批有才华又非常勤奋的年轻人(指戴的学生们)和我一起从事科研,他们给了我很大的帮助。三是我能在1953年技术归队,进入学术氛围很浓的上海有机所。老一辈科学家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从当时的化学研究中心的欧洲带回来好传统,50年代从美国带回来的新知识和科学思维,都给我很多教益 老、中、青科研人员的团队合作,鼓励我在科学上的成长。”在他高度概括而又朴实的讲话中,他对有机所、前辈科学家和他的团队的感恩之情,经常溢于言表。  出于对哺育他求是精神的浙大母校,对生活和工作63年的有机所,对恩师、导师们的栽培和对给他一生机遇的太平盛世的感恩,除在科研方面赶超先进外 ,他把满腔热情倾注于对研究生的培养。他一生指导的38名博士生、3名硕士生都成为科研骨干和学术带头人。他喜爱并常引用《中庸》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所说,认为这是对治学全过程的极好描述。他也喜欢李政道所说的“学问学问就是要学会去问”、爱因斯坦的“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的科学名言。多年来,他一直鼓励研究生在听完学术报告后要积极提问,这样才能认真听,深入想。  戴院士性格开朗、豁达大度。经历政治运动中的逆境、生理的病患和亲人的离别,他都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平复,坚强地着眼未来,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愿望来调节自己的心态。他是一位有着67年党龄的科学工作者,也是位集党性、科学性和中国传统知识分子人性为一体的性情中人。  过去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的科学家,多数在60至70岁的年龄段,他们至少在科研上至少奋斗了30年以上,戴立信全天候从事有机化学工作不到10年而成名,可曰传奇。  今年92岁的戴院士,依然在工作日到上海有机化学所上班,参加科学讨论会并做些力所能及的事。90岁前后,他先后与侯雪龙、丁奎岭两位教授分别编著了由WILEY-VCH出版的Chiral Ferrocenes in Asymmetric Catalysis和Organic Chemistry Breakthroughs and Perspectives两本英文专著,最近他还在审校一本题为《大蒜的化学》的译稿。基于对化学的热爱。他有时会因废寝忘食工作而累倒,但在医院略加调理后又会周而复始、坚持己见。为此,所里同事和他的亲人有时会用善意的谎言让他少参加一些科研活动,但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戴立信对“做好的有机化学”以及追求绿色化学的信念始终矢志不渝,实可谓“衣带渐宽终不悔,望百弄潮听涛声”。悔,望百弄潮听涛声。”
  • 全国物理化学计量技术委员会在线理化分析仪器分技委会年会召开
    近日,全国物理化学计量技术委员会在线理化分析仪器分技术委员会年会在江苏南京召开,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计量司处长郑华欣宣读同意分委会换届的批复,同时对委员会一年来的工作给予了肯定,并提出了加强顶层设计、扎实履行职责、主动对接需求、加强国际合作、宣贯政策规范等五个方面的具体要求。新一届在线理化分析仪器分技术委员会全体委员、特聘委员、协调工作组组员等近三十人参加了此次会议。北京市计量检测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北京市计量院”)化医所林青作为委员参加了年会。会议由秘书长蔡冶强主持。会议完成了五年一次的委员会委员换届工作,并对2022年委员会工作做出了详细的总结,对2023年委员会工作提出了具体的工作计划。会议审定了《在线尘埃粒子计数器校准规范》、《在线钠离子计校准规范》、《在线微量溶解氧测定仪校准规范》和《氰化物水质在线分析仪校准规范》4项国家计量技术规范。面对国内仪器发展的新形势,委员会要求新一届委员会不断加强自身能力建设,加快完善国家计量技术规范体系,为计量事业发展提供更为有力的技术规则和技术支撑。   本次会议圆满完成了换届、学习任务和既定的技术规范审定任务,同时各省、市计量机构、行业代表委员针对在线理化仪器的现状和计量难点进行了技术交流,对以后在线理化仪器的发展进行了展望。本次技术规范审定为北京市计量院制定《水质硫化物在线监测仪》国家计量技术规范起到了很好的借鉴作用,对规范的参考文件选择、校准项目和技术指标制定、及样机覆盖实验具有指导意义。
  • 新型植物性“模拟肉”产品的研究——人造肉的物理化学表征、FTIR光谱和结构特征分析
    目前的研究旨在用脉冲蛋白取代肉蛋白,并确定植物蛋白-肉类似物商业化的加工方法的适用性。采用碱性/等电沉淀法从青豌豆、马豌豆和豇豆中提取脉冲蛋白浓缩物(PPCs)。对PPCs进行物理化学、形态、GC–MS和热分析。将青豌豆、马豌豆与豇豆的PPCs按(20:20:20)T1、(30:15:15)T2和(15:20:15)T3的比例制备油炸肉丸。所有PPC都表现出塌陷和褶皱的表面。马豌豆蛋白浓缩物表现出最高变性温度(Td°C)89.50 ± 2.57和焓(ΔH(J g−1))(287.73 ± 9.64),与其他样品相比,迭代出更好的热稳定性。FTIR光谱表明,羊肉油炸丸子存在O–H伸缩宽带(3321.22 cm−1)和植物油炸肉丸(3288.28 cm−1),而PPC在(3275–3278)cm−1区域)。在1600–1700区域观察到两条C-H带和PPCs的主要二级结构成分,如α-螺旋、β-片状、β-转弯和无规螺旋 cm−1.酰胺N–H弯曲(1400–1500 cm−1)和C–O伸缩带(1000–1300 cm−1)。以20:20:20(T1)的比例配制的植物性油炸肉丸在感官特性(颜色、质地、多汁性和整体可接受性)、颜色特性(L*和b*)以及质地特性(如硬度、粘附性和内聚性)方面与羊肉油炸肉丸密切相关。这些发现将开辟这一领域的新研究视野,并为肉类替代品的商业化铺平道路,这将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和碳足迹。Penchalaraju,M,Poshadri,A,Swaroopa,G等人。利用印度脉冲蛋白制作植物性模拟肉III:肉类似物的物理化学表征、FTIR光谱和质地特征分析。国际食品科学技术杂志2023。https://doi.org/10.1111/ijfs.16828• 文章来源:Leveraging Indian pulse proteins for plant-based mock meat III: physicochemical characterisation, FTIR spectra and texture profile analysis of meat analogue(利用印度脉冲蛋白制作植物性模拟肉III:人造肉的物理化学表征、FTIR光谱和质地特征分析). Wiley Online Library供稿:符 斌
  • 著名分析化学家、稀土化学家和教育家曾云鹗教授因病逝世,享年103岁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讣 告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3/insimg/a957b66d-c67e-4f62-ae7f-4256e817b305.jpg" title=" 1.png" / /p p   著名分析化学家、稀土化学家和教育家,中国稀土元素分析化学奠基人,武汉大学化学系曾云鹗教授因病医治无效,于2018年3月1日21时26分在武汉逝世,享年103岁。 /p p   曾云鹗先生1915年10月生于湖南省武冈县,1939年毕业于西北联合大学化学系,曾执教于湖南国立师范学院和湖南大学化学系 1953年赴苏联深造,师从著名分析化学家阿里马林院士,并于1957年获莫斯科大学化学系博士学位。回国后被聘为武汉大学化学系教授。先后担任分析化学教研室/研究室主任,化学系主任及校学术委员会委员、校务委员等职务。曾任中国化学学会理事,中国稀土学会常务理事,湖北省分析化学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稀土学会理化检验委员会主任,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兼分析化学组组长。还担任过《高等学校化学学报》副主编,《分析化学》常务编委、《中国科学》、《科学通报》等的编委。在他的倡议下,由武汉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联合创办了《分析科学学报》(原名“痕量分析”)并担任第一任主编。 /p p   曾云鹗教授在分析化学,特别是在稀土分析化学领域有高深的造诣,他多次参加或率团参加国际学术会议。他多次出席由国家科委主持的“白云鄂博矿产资源综合利用”重要会议,并组织中青年教师参加全国和科研攻关和会战,承担与此有关的稀土分析重大课题,开展稀土分析中的新方法、新技术和新化学试剂的综合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有特色的重要科研成果 在稀土新型显色剂、分子光谱分析及稀土色谱分离技术等方面,曾云鹗教授及其领导的团队曾获全国科学大会奖1项,国家发明奖(三等)3项 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二等或三等)5项。1979年,由曾云鹗教授主持召开了我国第一次全国稀土分析化学学术报告会,它对我国稀土事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由武汉大学化学系主编的《稀土元素分析化学》(上下册)是我国第一部最为完整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专著,对我国稀土分析和稀土化学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此外,他还主持编著了《分光光度分析》等专著。1989年,国家教委批准建立了“稀土元素分析及生物电分析化学与电化学实验室”,是当时分析化学学科中唯一的国家专业实验室。 /p p   曾云鹗教授长期致力于我国的分析化学教育事业,辛勤耕耘五十余载,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分析化学人才,可谓桃李满天下。他穷毕生精力于科学事业,为我国分析化学学科的发展,特别是稀土分析化学的发展以及学术水平的提高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p p   曾云鹗教授一生爱岗敬业、治学严谨,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深受学生的崇敬与爱戴。他正直宽厚,严于律己,顾全大局,谦虚务实,是一位德高望重的化学界老前辈,深得学术界同行的敬重和爱戴。他的大师风范、渊博学识和崇高风范,将永远铭记在我们心中。我们对曾云鹗教授的逝世表示沉痛哀悼! /p p   曾云鹗教授安息吧! /p p br/ /p p   根据曾云鹗教授生前意愿,丧事从简,不设灵堂,不举行追悼会。曾云鹗教授遗体告别仪式定于2018年3月3日(星期六)上午9:00时在武昌殡仪馆天乐厅举行。参加遗体告别仪式的亲朋好友请于3月3日(周六)上午7:50在武汉大学离退休工作处门口乘车或自行前往。 /p p br/ /p p style=" text-align: right "   武汉大学曾云鹗教授治丧小组 /p p style=" text-align: right "   二○一八年三月二日 /p
  • 中国科大研制机器化学家展现“最强化学大脑”
    记者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了解到,该校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罗毅、江俊教授团队与自动化系尚伟伟等合作,通过开发和集成移动机器人、化学工作站、智能操作系统、科学数据库,研制出数据智能驱动的全流程机器化学家。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发表在《国家科学评论》上。化学研究的对象日益复杂化、高维化,传统的研究范式主要是依赖于“穷举”“试错”的手段。面对庞大的化学空间,配方和工艺的搜索常常止步于局部最优,无法进行全局探索。据了解,中国科大机器化学家平台可采用机器智能去查找和阅读文献,从海量研究数据中汲取专家经验,在前人知识与数据的基础上提出科学假说并制定实验方案;调度2台移动机器人和15个自主开发的智能化学工作站,完成高通量合成、表征、测试的化学实验全流程;通过配套的后台操作系统,实现了数据的自动采集、处理、分析和可视化,并装载了云端数据库,可实时调用和更新数据库信息;独有的计算大脑通过调用物理模型、理论计算、机器学习和贝叶斯优化,让智能模型融入底层的理论规律与复杂的化学实验演化,使得机器科学家更加理解化学,更加擅长化学创造。以潜力巨大的高熵化合物催化剂为例,其目前仅限于对最多3种金属组合进行优化。而机器化学家发挥其数据驱动和智能优化的优势,智能阅读16000篇论文并自主遴选出5种非贵金属元素,融合2万组理论计算数据和207组全流程机器实验数据,建立了理实交融的智能模型,指导贝叶斯优化程序从55万种可能的金属配比中找出最优的高熵催化剂,将传统“炒菜式”遍历搜索所需的1400年缩短为5周。国际审稿人评价该成果“将对化学科学产生巨大影响”。该工作脱离了传统试错研究范式的限制,展现了“最强化学大脑”指导的智能新范式的巨大优势,引领化学研究朝着知识理解数字化、操作指令化、创制模板化的未来趋势前进,确立了我国在智能化学创新领域的全球领跑地位。
  • 著名有机化学家蒋锡夔院士逝世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title=" 201782162054588.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8/noimg/74d032f0-a6a7-471c-bac6-9927614a1275.jpg" / /p p   中国共产党党员、著名有机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市第六、七、八届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员蒋锡夔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17年8月1日上午9时在上海与世长辞,享年91岁。 /p p   蒋锡夔先生是世界著名物理有机化学家和有机氟化学家,中国物理有机化学和有机氟化学的奠基人之一。1955年,他冲破美国政府的层层阻挠回到祖国,从事国防建设中的有机氟材料研究工作,率先研制成功了一系列氟橡胶和氟塑料产品,为我国的国防工业做出了重要贡献。他长期致力于有机化学的基础理论研究,在疏水亲脂作用驱动的有机分子簇集、自卷以及解簇集现象和自由基化学中的取代基自旋离域参数的建立和应用方面开展了大量原创性工作,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和上海市科技功臣等荣誉称号。他治学严谨,诲人不倦,育人有成,为有机化学学科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 /p p   据悉,蒋锡夔先生遗体告别仪式定于2017年8月7日(周一)上午10时在上海龙华殡仪馆(漕溪路210号)大厅举行。 /p p   蒋锡夔先生1926年9月5日出生于上海。1943至1947年就读于圣约翰大学化学系,1948年9月进入美国华盛顿大学(西雅图)化学系,师从著名物理有机化学家道本(H. J. Dauben, Jr.)教授,于1952年7月获得博士学位,其后在美国凯劳格公司担任研究员。1955年底,蒋锡夔先生冲破美国政府的重重阻挠回到祖国,于1956年3月进入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工作。1963年7月,蒋锡夔先生调入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历任副研究员、研究员,198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p p   蒋锡夔先生是世界著名物理有机化学家和有机氟化学家,我国物理有机化学和有机氟化学的奠基人之一。蒋锡夔先生在美国留学期间主要从事物理有机化学研究,他在道本教授指导下开展了特殊结构分子的芳香性研究。进入美国凯劳格公司工作后,他改进了三氟氯乙烯的合成方法,发明了氟烯烃与三氧化硫反应合成磺内酯的新反应,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中。在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工作期间,蒋锡夔先生领导课题组致力于氟橡胶的研究,研制成功了我国第一块氟橡胶,打破了西方国家的封锁,为我国的国防军工业做出了重要贡献。调入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后,蒋锡夔先生继续主持含氟聚合物的研究工作,成功研制出系列氟橡胶和氟塑料,获得国防科委和中科院的嘉奖。1978年,蒋锡夔先生在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成立了中国科学院第一个物理有机化学研究室,此后一直开展基础理论研究工作,研究领域跨越有机氟化学、自由基化学、单电子转移反应、反应机理、微环境和溶剂效应、疏水亲脂作用以及分子聚集体化学等领域,尤其是在疏水亲脂作用驱动的有机分子簇集、自卷以及解簇集现象以及自由基化学中的取代基自旋离域参数的建立和应用方面开展了大量原创性工作,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在国际上产生了重要影响。 /p p   蒋锡夔先生在科学研究中取得了累累硕果,他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20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1部。蒋锡夔先生获得了众多的荣誉和奖励,包括1965年全国科学大会奖,1978年中科院重大成果奖,1979年国防科委二等奖,1992年中科院科技进步二等奖,1999年、2001年两次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以及2002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此外,他还获得1989年国务院授予的“全国优秀归侨、侨眷知识分子”称号,2000年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2003年上海市十大优秀归侨,2003年上海市劳动模范,2004年全国归侨优秀个人,2005年全国“先进工作者”,2005年上海市科技功臣,多次获得中科院优秀研究生导师等一系列荣誉。为表彰他对我国物理有机化学研究与教育做出的杰出贡献,蒋锡夔先生于2011年被授予“中国化学会-物理有机化学终身成就奖”。 /p p   蒋锡夔先生治学严谨、造诣精深,曾担任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第五届、第六届学术委员会主任。他诲人不倦、育人有成,先后培养了50多位硕士、博士研究生和博士后。蒋锡夔先生主持召开了第一届至第五届全国物理有机化学学术会议,为我国物理有机化学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他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长期在国际学术团体任职,先后应邀在世界几十所大学和研究机构做邀请报告和讲学达120多次,为中国化学科研工作者在国际领域取得学术认同和社会认同做出了重要贡献,提升了中国化学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p p   蒋锡夔先生一生对祖国、对科学事业无限热爱,提倡并坚持“以德为先、德才兼备”。他艰苦奋斗、自主创新、唯实求真、谦虚严谨,为我国化学事业,特别是有机氟化学和物理有机化学的开创与发展,为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的非凡业绩和高尚品格,赢得了大家的敬重和爱戴,为后人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p p   蒋锡夔先生的逝世是我国科技界的重大损失。我们沉痛悼念并深切缅怀蒋锡夔先生。 /p p /p p /p
  • 两位化学家,荣获中国化学会最高奖!
    导读近日,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董绍俊、吉林大学徐如人荣获第四届中国化学会终身成就奖,该奖是中国化学会面向我国化学工作者设立的最高奖项,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所戴立信、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朱道本、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佟振合分别获前三届中国化学会终身成就奖。根据《中国化学会终身成就奖条例》,学会组织中国化学会奖励推荐委员会推荐第四届中国化学会终身成就奖候选者。经评审委员会审议,中国化学会奖励工作委员会决议,决定授予(按姓名拼音排序)董绍俊(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和徐如人(吉林大学)第四届中国化学会终身成就奖。中国化学会终身成就奖设立于2017年,是中国化学会面向我国化学工作者设立的最高奖项,授予长期致力于我国化学科研事业,成就卓著、贡献巨大,以及(或者)为中国化学会的发展做出杰出贡献的资深化学家。奖项每两年为一届期,每届授予1-2位获奖者。获奖者介绍董绍俊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授奖理由:为我国电分析化学的发展做出卓越贡献。”个人介绍董绍俊研究员,1952年北京辅仁大学毕业后一直在中科院长春应化所工作至今,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长期从事分析化学、电化学、电分析化学研究,特別在化学修饰电极和分子自组装、生物电化学及水质分析方面取得一批国际水平的研究成果。为化学修饰电极中国第一人,开启电化学界面研究从被动认识到理性设计的跃进。出版百万多字专著《化学修饰电极》和《光谱电化学方法-理论与应用》。将生物燃料电池与光化学催化体系结合,实现太阳能和生物质能同时转化为电能。出版“Biofuel Cells”专著(2024)。创新提出原位培养微生物膜/水质多参数原位监测。获国家自然科学奖3项,省部级奖11项,国际个人奖1项。获中国化学会电化学委员会中国电化学成就奖,分析化学委员会电分化学终身成就奖。出版专著、专论17部/册,发明专利60项、获中国发明专利优秀奖1项。发表SCI论文1000多篇,被引7万多次,H-指数129。连续10次跨20年(2002-2021)入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被聘为美、法、日三所大学的客座教授。曾任6种国际学术刊物的编委和顾问编委。在国际学术会议上作大会、专题和邀请报告100多次,在26个国家及香港和台湾地区讲学、报告100多次。培养100多名研究生,优秀人才辈出。多次被评为全国优秀博士论文指导教师。徐如人吉林大学“授奖理由:为我国和国际分子筛多孔材料化学的发展做出卓越贡献。”个人介绍徐如人,中国科学院院士,无机化学家,国际著名分子筛与多孔材料学家。我国“无机合成化学”学科的创建者与奠基人,水热合成化学的开拓者。40年来他开拓新合成路线,打破了微孔晶体结构类型、骨架元素与基本结构单元的传统观念,引领了分子筛化学发展史上的第三个里程碑,率先在国际上提出分子筛的结构设计方法与定向合成路线,为国际上分子筛与多孔材料科学与应用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出版了系列经典教材和专著。在国际上首次提出“现代无机合成化学”和“凝聚态化学”科学体系,并应Elsevier的邀请出版了《Introduction to Condensed Matter Chemistry》专著。 1952年从上海交通大学化学系毕业,参与创建东北人民大学(吉林大学前身)化学系。1984年被聘为吉林大学博士生导师。1985年至1990年任吉林大学化学系主任。199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领导创建了教育部“水热合成开放研究实验室”并担任首任主任,后该实验室发展成为无机合成与制备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2003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4次,国家教委与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3次,1995年获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化学奖,1998年获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和模范教师称号,2016年获首届“吉林大学终身成就奖”,2017年获首届“中国分子筛终身成就奖”。培养了3名中国科学院院士、2名国家级教学名师在内的一大批无机合成化学领域杰出人才。 2017年9月16日,吉林大学71周年校庆之际,徐如人将他与夫人庞文琴教授一生的积蓄500万元捐赠给学校,设立“庞文琴、徐如人教育基金”,用来支持无机合成化学学科的建设与发展。 2017年,徐如人经过了近十余年的思考,在国际上首次提出建设凝聚态化学科学体系的战略性设想,并一直深耕至今,成效显著。
  • 中国科大研制出初步实现智能化学范式的机器化学家
    在中国科学院“数据驱动的化学、材料和生物科学的机器科学家”青年团队计划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项目(批准号:22025304, 22033007)的资助下,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罗毅、江俊教授团队与自动化系尚伟伟等合作,通过开发和集成移动机器人、化学工作站、智能操作系统、科学数据库,研制出数据智能驱动的全流程机器化学家。相关研究成果于2022年9月发表在《国家科学评论》(Natl. Sci. Rev.)上。文章链接:https://academic.oup.com/nsr/advance-article/doi/10.1093/nsr/nwac190/6694008图1 全球首个数据智能驱动的全流程机器化学家视频链接:https://faculty.ustc.edu.cn/jiangjun1/en/zdylm/661330/list/index.htm化学研究的对象日益复杂化、高维化,传统的研究范式主要是依赖于“穷举”、“试错”的手段。面对庞大的化学空间,配方和工艺的搜索常常止步于局部最优,无法进行全局探索。中科大机器化学家平台实现了大数据与智能模型双驱动下的化学合成-表征-测试全流程开发,在软硬件方面已全面超过欧美同类装置,作为唯一装载了计算大脑、理论模型和开放式操作系统的智能平台,它具有更强的化学智能和广泛的化学品开发能力,目前已涵盖光催化与电催化材料、发光分子、光学薄膜材料等,且适用范围将随平台升级和拓展继续扩大。该平台可采用机器智能去查找和阅读文献,从海量研究数据中汲取专家经验,在前人知识与数据的基础上提出科学假说并制定实验方案;调度2台移动机器人和15个自主开发的智能化学工作站,完成高通量合成、表征、测试的化学实验全流程(图2);通过配套的后台操作系统,实现了数据的自动采集、处理、分析和可视化,并装载了云端数据库,可实时调用和更新数据库信息;独有的计算大脑通过调用物理模型、理论计算、机器学习和贝叶斯优化,让智能模型融入底层的理论规律与复杂的化学实验演化,使得机器科学家更加理解化学,更加擅长化学创造。图2 移动机器人和智能工作站完成高通量合成、表征、测试的化学实验全流程以潜力巨大的高熵化合物催化剂为例(图3),其多种元素的高度无序混合带来了高稳定性,也给人工试验找出最优配比带来了极大挑战。获得最优配方需要遍历测试极其庞大的化学配比组合,目前仅限于对最多3种金属组合进行优化。而机器化学家发挥其数据驱动和智能优化的优势,智能阅读16000篇论文并自主遴选出5种非贵金属元素,融合2万组理论计算数据和207组全流程机器实验数据,建立了理实交融的智能模型,指导贝叶斯优化程序从55万种可能的金属配比中找出最优的高熵催化剂,将传统“炒菜式”遍历搜索所需的1400年缩短为5周。图3机器化学家平台实现高熵非贵金属析氧反应催化剂的高效创制国际审稿人评价该成果的“机器人系统、工作站和智能化学大脑都是最先进的”,“将对化学科学产生巨大影响”。该工作脱离了传统试错研究范式的限制,展现了“最强化学大脑”指导的智能新范式的巨大优势,引领化学研究朝着知识理解数字化、操作指令化、创制模板化的未来趋势前进,确立了我国在智能化学创新领域的全球领跑地位。附:相关文献参见Qing Zhu, Fei Zhang, Yan Huang, Hengyu Xiao, LuYuan Zhao, XuChun Zhang, Tao Song, XinSheng Tang, Xiang Li, Guo He, BaoChen Chong, JunYi Zhou, YiHan Zhang, Baicheng Zhang, JiaQi Cao, Man Luo, Song Wang, GuiLin Ye, WanJun Zhang, Xin Chen, Shuang Cong, Donglai Zhou, Huirong Li, Jialei Li, Gang Zou, WeiWei Shang*, Jun Jiang*, Yi Luo*, An all-round AI-Chemist with scientific mind.Natl. Sci. Rev.2022,doi: 10.1093/nsr/nwac190.
  • 清明节追思:那些不能忘却的分析化学家
    p    strong 仪器信息网讯 /strong 又是一年清明雨,分析测试界的已故专家名单上,又添了不少名字。他们的身份,或是为人敬仰的业界泰斗,或是蔼然可亲的师长前辈,或是并肩作战的袍泽弟兄......当故人远去,留给分析测试行业的是无尽的伤感与思念。在这吹面不寒杨柳风的清明时节,谨以此文纪念那些逝去的分析化学家。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title=" timg (2)_副本.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4/noimg/d28dfad0-01f4-4c33-bc1b-13acbcbe9ef5.jpg" / /p p   strong  卢佩章院士:中国色谱分析的先驱者 /strong /p p   我国著名分析化学家,中国色谱分析的先驱者之一,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卢佩章院士2017年8月23日13时25分在大连逝世,,享年92岁。 /p p   卢佩章院士,我国第一台体积色谱仪的设计者。他开创了中国色谱科学,被誉为“中国色谱之父”,为色谱技术在我国的发展和国民经济建设的应用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为国家培养了一批杰出人才,多名学生已成为具有国内外重要影响的学术带头人。中国的色谱事业从无到有,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已跻身国际一流。作为先驱者,卢佩章院士曾无限感慨地说:“我只是集体中的一个兵,一个小兵,成绩都是集体团结协作,开拓进取的结果,我不过是尽到了一个分析工作者的责任而已。”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title=" abd4bc86-13e4-4747-b714-9a3bf9779294_副本.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4/noimg/1043f816-cf4f-4c0a-a563-77d8c197c003.jpg" / /p p    strong 袁承业院士:中国萃取剂化学之父 /strong /p p   中国共产党党员、著名有机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员袁承业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18年1月9日22时17分在上海与世长辞,享年94岁。 /p p   袁承业院士长期从事萃取剂化学和有机磷化学研究,是中国萃取剂化学研究的奠基人之一。他急国家所急,建立并领导核燃料萃取剂研究组,解决我国国防工业急需,为发展中国的原子能工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他结合中国有色金属资源综合利用研究,取得了一批有重大经济、社会效益的成果,为保护我国的有色金属资源作出了不懈的努力 他在具有生物活性有机磷化合物的设计与合成方面有独特的建树。为我国培养了一批有机化学人才,为我国有机化学发展、“两弹一星”研制和国民经济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title=" e48bf693-e4d9-4365-ac57-2a710163484c_副本.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4/noimg/2b8d9b72-3f5d-45d8-b208-db65c58a469d.jpg" / /p p   strong  苏锵院士:一生致力稀土事业 /strong /p p   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著名无机化学家,第八、九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山大学化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苏锵因病于2017年2月17日4时50分在广州逝世,享年86岁。 /p p   苏锵院士长期从事稀土化学和物理研究,对稀土的分离和性质变化规律的探寻、稀土材料的研制与应用做出突出贡献,是中国稀土研究的开拓者之一。苏锵院士深知科学的进步离不开传承和发展,长期致力于人才培育,鼓励年轻人不仅要“青出于蓝胜于蓝”,还要“帅出于师优于师”,要有创新意识,打破成规,先后指导、培养了数十名硕士、博士和博士后,桃李满天下。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title=" 彭少逸_副本.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4/noimg/f565531d-0ad1-4d31-884a-9164d583d6dc.jpg" / /p p   strong  彭少逸院士:著名催化科学开拓者、色谱学者 /strong /p p   中国著名燃料化学家、催化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化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名誉所长彭少逸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17年5月6日凌晨0时29分在美国洛杉矶与世长辞,享年100岁。 /p p   彭少逸先生是我国最早从事色谱研究的人员之一,同时又是我国催化科学的开拓者之一。他创立了柱内显色指示剂快速测定油品中烃类组成的色谱方法和薄层吸附剂快速分析气态烃的色谱方法,开创了催化新材料和多项催化动态分析的研究,并取得多项理论性和应用性成果,在国内外产生深远影响。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title=" 55b42b6e-f2f5-4585-af6c-447d66fff604_副本.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4/noimg/c847fbdf-e4a5-454f-b8ae-2a3e31cc9463.jpg" / /p p    strong 田颂九:为药品检验事业默默奉献 /strong /p p   我国药物仪器分析学家田颂九研究员因病医治无效,2017年9月26日于北京友谊医院与世长辞,享年76岁。 /p p   30多年来,田颂九研究员在中药的仪器分析检定领域及党政管理等工作中做出了突出贡献。曾任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党委书记,兼任中国药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药物分析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和编辑出版工作委员会主任,一生为发展我国的药品检验事业和药品监督管理事业默默奉献。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title=" a10c0c95-38c8-45fa-88e8-9d51bf4db305_副本.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4/noimg/712c5c0e-4daf-4b58-bac0-e1be4d7218bf.jpg" / /p p    strong 辞别著名药物分析学家:张正行 /strong /p p   中国药科大学张正行教授,著名药物分析学家、博士生导师,于2017年3月25日因病逝世。 /p p   张正行教授将一生都奉献给了药学教育事业,成果丰硕。1980年代初,即独立开设了我国医药院校的首门“药物波谱分析”课程,紧跟光谱技术最新发展,自编适合医药教学和研究参考资料。带领研究生坚持研究近十年,攻克“黄杨宁”中药生物碱多组分的组成、体内代谢、和质量分析控制的问题 攻克具有重要国防意义的防辐射化学药物“利可君”的多组分工艺优化和质量控制的关键技术问题等等,不胜枚举,功绩卓著。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title=" 7cd33db2-4c7e-4210-becf-19359bc79cc1_副本.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4/noimg/46fb6e14-3d3c-418f-89cc-bd957219a749.jpg" / /p p    strong 缅怀清华大学化学系高分子所所长:石高全 /strong /p p   中国共产党党员,教育部长江特聘教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清华大学化学系高分子所所长石高全教授,因病医治无效,于2018年3月1日22时35分在北京不幸逝世,享年55岁。 /p p   石教授自1992年以来一直从事导电高分子材料/纳米结构以及单片石墨的研究,近年来在石墨烯的化学合成与功能化等方面从事了系列研究工作,特别是在石墨烯增强高分子复合材料,石墨烯修饰电极以及共轭分子修饰石墨烯等方面取得了进展。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title=" 曾云鹗_副本.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4/noimg/e87c5440-19bf-479d-ab18-2d04ba88c411.jpg" / /p p    strong 悼念中国稀土元素分析化学奠基人:曾云鹗 /strong /p p   著名分析化学家、稀土化学家和教育家,中国稀土元素分析化学奠基人,武汉大学化学系曾云鹗教授因病医治无效,于2018年3月1日21时26分在武汉逝世,享年103岁。 /p p   曾云鹗教授在分析化学,特别是在稀土分析化学领域有高深的造诣,他多次参加或率团参加国际学术会议。他多次出席由国家科委主持的“白云鄂博矿产资源综合利用”重要会议,并组织中青年教师参加全国和科研攻关和会战,承担与此有关的稀土分析重大课题,开展稀土分析中的新方法、新技术和新化学试剂的综合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有特色的重要科研成果。 br/ /p
  • 武大分析化学家百岁华诞 中外10位院士共贺
    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近日发生了一件喜事&mdash &mdash 中外10位院士共贺著名分析化学家曾云鹗先生的百岁生日。   这10位院士是:中国科学院院士汪尔康、董绍俊、俞汝勤、姚守拙、陈洪渊、张玉奎、江桂斌、杨秀荣、张俐娜,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乐晓春。他们或当面为老先生祝寿,或专门发送了贺词。 满头华发的曾云鹗,穿着一身得体的西装,显得十分精神。他将大家的祝福一一笑纳,把学生送的花束一直抱在怀里。虽因行动不便没在大会上发言,但老人家坐在轮椅上全程出席了活动。 武汉大学校党委副书记黄泰岩致辞,高度评价曾云鹗对我校及分析化学学科发展所做出的重要贡献,以及他为教育事业尽心竭力的奉献精神,并送上美好祝福。 张俐娜深情回顾了曾云鹗的学术人生和立德树人的崇高风范,并谈到,曾老以精深的学术造诣、高尚的为人风范、真挚的爱国情怀,勉励青年,提携后学,令人敬佩,其崇高师德师风为后学垂范。 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党委书记卢昌宁指出,作为珞珈山下的世纪老人,曾云鹗历经风雨沧桑,为我校化学学科的发展贡献了毕生的精力、智慧和心血。他的大师风范、为人为学,为广大师生树立了典范,是武大精神的生动体现,更是我们不断前行的精神动力。 华中科技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院长解孝林教授,曾云鹗的学生、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张新祥教授,曾云鹗的女儿曾祥生等分别发言。武汉大学前校长刘道玉及曾云鹗的同事、朋友等,也以各种方式表达了对先生百岁华诞的深情祝福。   曾云鹗1915年出生于湖南省武冈县,是我国老一辈化学家和分析化学家。他师从著名分析化学家阿里马林院士,1957年获莫斯科大学化学副博士 学位,回国后被聘为武大化学系教授。1979年,曾云鹗教授主持召开了我国第一次全国稀土分析化学学术报告会,对我国稀土事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据了解,老先生80岁时还在带博士研究生。当年的学生说,老人80岁时每周仍至少到实验室两次,博士论文细到标点都帮助修改。成为学界经典的《稀土元素分析化学》就是他主编,这是我国第一部最完整、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专著,对我国稀土分析和稀土化学发展有着深远影响。   曾云鹗一辈子研究的稀土,对中国有何意义?据了解,稀土有工业&ldquo 黄金&rdquo 之称,具有优良的光电磁等物理特性,其最显著的功能就是能大幅度提高其他 产品的质量和性能。比如大幅度提高用于制造坦克、飞机、导弹的钢材、铝合金、镁合金、钛合金的战术性能,我国以23%的稀土资源承担了全球90%以上的市 场供应。
  • 中国科大研制出全流程机器化学家 初步实现智能化学范式
    机器人不仅能成为科学家的科研助手,还能成为科学家?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大)青年科研团队通过最新研发成果给出了肯定的答案。来自中国科学院(中科院)的最新消息称,在该院“数据驱动的化学、材料和生物科学的机器科学家”青年团队计划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项目资助下,中国科大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罗毅、江俊教授团队与自动化系尚伟伟等合作,通过开发和集成移动机器人、化学工作站、智能操作系统、科学数据库,研制出数据智能驱动的全流程机器化学家,并已初步实现智能化学范式。这项“数据智能驱动的全流程人工智能机器化学家”的研究成果论文,已在最新一期《国家科学评论》(NSR)学术期刊发表。国际审稿人评价说,该成果的“机器人系统、工作站和智能化学大脑都是最先进的”“将对化学科学产生巨大影响”。业内专家认为,机器化学家的研究工作脱离了传统试错研究范式的限制,展现出“最强化学大脑”指导的智能新范式的巨大优势,引领化学研究朝着知识理解数字化、操作指令化、创制模板化的未来趋势前进,确立了中国在智能化学创新领域的全球领跑地位。据中国科大研究团队介绍,机器化学家平台实现大数据与智能模型双驱动下的化学合成-表征-测试全流程开发,在软硬件方面已全面超过欧美同类装置,作为唯一装载了计算大脑、理论模型和开放式操作系统的智能平台,它具有更强的化学智能和广泛的化学品开发能力,目前已涵盖光催化与电催化材料、发光分子、光学薄膜材料等,且适用范围将随平台升级和拓展继续扩大。机器化学家平台可采用机器智能去查找和阅读文献,从海量研究数据中汲取专家经验,在前人知识与数据的基础上提出科学假说并制定实验方案;调度2台移动机器人和15个自主开发的智能化学工作站,完成高通量合成、表征、测试的化学实验全流程,且预留标准接口,具备可扩展性;通过配套的后台操作系统,实现数据的自动采集、处理、分析和可视化,并装载云端数据库,可实时调用和更新数据库信息;独有的计算大脑通过调用物理模型、理论计算、机器学习和贝叶斯优化,让智能模型融入底层的理论规律与复杂的化学实验演化,使机器科学家更加理解化学,更加擅长化学创造。中国科大研究团队科普解读说,化学研究的对象日益复杂化、高维化,传统的研究范式主要是依赖于“穷举”“试错”的手段。面对庞大的化学空间,配方和工艺的搜索常常止步于局部最优,无法进行全局探索。以潜力巨大的高熵(高复杂、高无序)化合物催化剂为例,其多种元素的高度无序混合带来高稳定性,也给人工试验找出最优配比带来极大挑战。获得最优配方需要遍历测试极其庞大的化学配比组合,目前仅限于对最多3种金属组合进行优化。而最新研制的机器化学家发挥其数据驱动和智能优化的优势,智能阅读1.6万篇论文并自主遴选出5种非贵金属元素,融合2万组理论计算数据和207组全流程机器实验数据,建立理实交融的智能模型,指导贝叶斯优化程序从55万种可能的金属配比中找出最优的高熵催化剂,将传统“炒菜式”遍历搜索所需的1400年缩短为5周。
  • 我国著名无机化学家游效曾院士逝世
    中科院院士、著名化学家、教育家游效曾先生,因病于11月19日17时16分在南京辞世。享年83岁。  游效曾院士,原籍江西吉安,1934年1月出生于南昌市。1955年7月毕业于武汉大学化学系,1957年7月在南京大学研究生毕业并留校任助教,1962年9月至1964年9月在吉林大学参加教育部主办的“物质结构讨论班”学习。1978年12月任讲师,1979年7月任副教授,1980年6月至1982年7月先后在美国威斯康星大学、伊利诺大学和佛罗里达大学进修,1984年1月任南京大学配位化学研究所所长,1985年11月任教授,同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6年任博士生导师,1991年11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游效曾院士毕生致力于无机化学的基础研究,特别是配位化合物的合成、结构、成键、性质和光电功能分子材料的研究。他综合运用现代物理方法和理论阐明微观结构和宏观性质,在我国开拓了光电功能配合物这一新领域,取得了具有重大国际影响的卓越成就,先后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1000余篇,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亚洲化学联合会基础研究报告奖,原苏联科学院无机化学研究所秋加叶夫奖及部委级奖励2项。他参与创建了我国第一个“配位化学研究所”和“配位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并长期指导配位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学术研究,曾两次获得科技部“国家重点实验室金牛奖”,为我国配位化学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  游效曾院士是我国著名的化学教育家,先后担任“物质结构”、“结晶化学”、“结构化学”等基础课和“结构研究方法”等研究生课程的教学工作,所著《结构分析导论》、《配位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分子材料——光电功能化合物》等教材深受广大师生欢迎,2004年获科学出版社优秀作者奖。他长期倾心投入教书育人,言传身教,培养和造就了大批无机化学杰出人才,2005年被评为“全国优秀博士论文导师”,为我国化学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 我国知名分析化学家、色谱界先驱俞惟乐逝世,享年96岁
    据悉,我国知名分析化学家,中国色谱分析的先驱者之一,原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副所长俞惟乐研究员于2022年6月23日逝世,享年96岁。俞惟乐(1926-2022)  俞惟乐先生历任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第五、六届全国政协委员,民盟中央委员,甘肃省人大常委,甘肃省民盟副主任。俞先生是我国知名的分析化学家,一生致力于分析化学领域的研究,是我国该领域学科的开拓者和学术带头人之一。她把自己毕生的精力都奉献给了中国气相色谱研究,并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早在50年代初,她针对当时国家建设的需要,建立了天然气和石油裂化气中的C1-C5含量以及天然气中稀有气体含量的分析方法,对天然气和稀有气体资源进行了普查,为当时的燃料工业部提供了有价值的数据。70年代初,她领导课题组克服了仪器设备缺乏和无资料可借鉴的困难,出色地完成了99-74工程分析任务,为研制航空润滑油和液压油的成功研制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她领导完成的“气相色谱法预测变压器潜伏性故障”,被全国29个省市的电力部门广泛采用,为保证中国电力部门的安全生产作出了贡献 她领导承担了“六五”、“七五”、“八五”、“九五”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强化采油”中油田化学剂分析方法研究,建立了一整套的分析技术用于全国各大油田。  她研制的“100系列”高性能气相色谱仪,促进了中国气相色谱仪的生产水平,改变了高性能气相色谱仪完全依赖进口的局面;研制的“气相色谱——微波诱导等离子体发射光谱联用仪”,是当时国际上仅有的两台之一,在国际上享有较高的声誉,填补了我国一项空白;在她的领导下研制出了中国第一代毛细管色谱柱,此后所研制和开发的毛细管柱有50余种,为中国气相色谱的发展和普及起到了推动作用。先后获得中国科学院重大科技成果奖、自然科学二等奖、科技进步二等奖、甘肃省优秀科技成果奖、环境科技二等奖等多项奖励。1991年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13年获首届中国色谱贡献奖。  俞惟乐先生一生治学严谨、精益求精、大气谦和、成就卓越。为中国气相色谱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为我国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分析化学人才,也为兰州化物所的发展壮大做出了突出贡献。她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严谨的治学风范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人在分析化学领域不懈努力。今先生遽然西归,是我国色谱学界巨大损失。我们为失去这样一位受人尊敬、学识渊博的好先生而深感痛惜!  俞惟乐先生永垂不朽!
  • 两位化学专家当选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
    p   当地时间11月15日,发展中国家科学院(TWAS)第27届院士大会在卢旺达首都基加利开幕,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多名科学家,多个国家的科技部长或代表、国际组织的代表参会。会上,来自17个国家的40位科学家当选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其中10人为中国大陆科学家。名单上,还有两位来自化学领域的专家,他们分别是湖南大学的谭蔚泓院士和吉林大学的于吉红院士。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谭蔚泓_副本.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11/insimg/313be210-28df-4457-958a-79ae14efb638.jpg" / /p p   谭蔚泓,分析化学和化学生物学专家,密歇根大学博士,中国科学院院士,973项目首席科学家,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湖南大学生物学院创院院长、教授,湖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分子科学前沿讲座教授,佛罗里达大学Distinguished Porfessor、V. T. and Louise Jackson Professor of Chemistry,化学生物传感与计量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湖南大学)主任,化学生物传感与计量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湖南大学)香港浸会大学分室主任,化学生物学创新引智基地(111计划)带头人,化学与分子医学协同创新中心主任,《分析化学前沿》主编。入选2014、2015、2016年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名单。 /p p   谭蔚泓长期从事生物分析化学和化学生物学的研究和教学工作,解决了分析化学与生物医学交叉领域中的一些关键科学问题,在国际生物分析化学领域有着重要的影响。他在核酸适体、分子识别、纳米生物传感等领域做了大量系统的原创性工作。提出核酸适体细胞筛选新方法,揭示其细胞识别的基本性质 提出多种高灵敏、高时空分辨纳米生物传感方法,对生物分析化学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于吉红_副本.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11/insimg/1405c165-95fe-4622-8c5e-9897f1561527.jpg" / /p p   于吉红,吉林大学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重大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973)首席科学家。2015年增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15年1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布了2014年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人员名单,于吉红教授入选,同时获得“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荣誉称号。 /p p   主要研究方向为:新型无机微孔晶体材料的合成、结构及性能研究 无机微孔材料的晶化机制研究。研究无机微孔材料晶化过程中的模板效应及生成机制 微孔无机晶体材料的定向设计合成。开发无机微孔晶体材料定向设计与合成的方法与路线。 /p p   值得一提的是,谭蔚泓和于吉红都是去年12月同一批新当选的中国科学院院士。 /p p    strong 拓展阅读 /strong /p p strong   什么是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 /strong /p p   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TWAS院士)是从第三世界国家的科学院、国家研究理事会、大学和研究机构以及发达国家的科学组织的著名科学家中选举产生,院士们均在各自的科学领域对第三世界国家的科学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TWAS院士从发展中国家的著名科学家中选举产生,外籍院士从发达国家的著名科学家中选举产生。候选人应是所在国家的院士(若该国家设立院士制度),并对发展中国家的科学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 /p p   TWAS共有1000名院士和外籍院士。他们来自70多个国家和地区,分布在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地学、生物学、农学、医学、工程科学、社会和经济学等10大领域。 /p p    strong 新当选的中国大陆科学家还有谁? /strong /p p   除谭蔚泓和于吉红两位院士外,本次大会新当选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的的中国大陆科学家还有: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研究所曹晓风(女),中国科学院院士、兰州大学陈发虎,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张平文,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汪卫华,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王贻芳,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李蓬(女),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刘维民和北京大学郑晓瑛(女)。 /p p    strong 那些年,当选TWAS院士的化学大牛们... /strong /p p    strong 1985年 /strong /p p   卢嘉锡,物理化学家,工作涉及物理化学、结构化学、核化学和材料科学等多种学科领域。 /p p   梁栋才,中科院院士,分子生物物理学家。 /p p    strong 1990年 /strong /p p   陈创天,中国科学院院士,材料科学专家。 /p p    strong 1992年 /strong /p p   张存浩,物理化学家和激光化学家,中国高能化学激光奠基人,分子反应动力学奠基人之一。 /p p   邹承鲁,中国科学院院士,生物化学家。 /p p    strong 1993年 /strong /p p   严东生,无机化学家和材料科学家、教育家,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中国科学院特邀顾问, 中国无机材料科学技术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 /p p   洪国藩,中国科学院院士,生物化学家。 /p p   闵恩泽,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石油化工催化剂专家。 /p p   汪尔康,中国科学院院士,电分析化学家,分析化学家。 /p p   干福熹,中国科学院院士,光学材料、非晶态物理学家 /p p    strong 1994年 /strong /p p   惠永正,中国科学院院士,主要从事微泡体化学和糖化学研究。 /p p    strong 1995年 /strong /p p   师昌绪,首批中国工程院院士,曾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长,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金属学及材料科学家。 /p p    strong 1996年 /strong /p p   田昭武,中国科学院院士,物理化学家,中国电化学学科带头人之一。 /p p    strong 1997年 /strong /p p   白春礼,现任中国科学院院长,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长,中国扫描隧道显微学的开拓者之一。 /p p    strong 1998年 /strong /p p   唐晋发,从事光学与光电子薄膜的理论设计、特性检测、淀积技术和器件的教学与研究。 /p p    strong 1999年 /strong /p p   李依依,中国科学院院士,冶金与金属材料科学家。 /p p   王志新,中国科学院院士,生物化学、生物物理学家。 /p p   郭景坤,中国科学院院士,材料科学家。 /p p   董绍俊,分析化学家,长期从事电分析化学研究。 /p p    strong 2000年 /strong /p p   王佛松,中国科学院院士,高分子化学家, 长期致力于高分子合成的工作。 /p p    strong 2001年 /strong /p p   程津培,中科院院士,有机化学家。 /p p   戚正武,中科院院士,生物化学家。 /p p   朱清时,中国科学院院士,化学家和自然科学家。 /p p    strong 2003年 /strong /p p   徐如人,中科院院士,无机化学家。 /p p    strong 2004年 /strong /p p   饶子和,中国科学院院士,分子生物物理与结构生物学家 /p p   卢柯,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材料科学专家。 /p p   侯建国,中国科学院院士,化学家,现任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副书记。 /p p    strong 2005年 /strong /p p   李灿,中国科学院院士,催化反应和光谱表征的研究。 /p p    strong 2006年 /strong /p p   王恩多,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生物化学家与分子生物学家。 /p p    strong 2007年 /strong /p p   支志明,港澳地区第一位中科院院士,无机化学家。 /p p   朱静,中国科学院院士,材料科学家。 /p p   吴妍华,台湾女性分子生物学家。 /p p   翁启惠,台湾地区科学家,专长化学生物、有机及合成化学。 /p p    strong 2010年 /strong /p p   姚孟肇,台湾“中央研究院”分子生物学研究所所长,特聘研究员。 /p p   万立骏,中国科学院化学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 /p p   赵东元,复旦大学化学系教授,先进材料实验室副主任,物理化学家。 /p p   范守善,中国科学院院士,材料物理和化学专家。 /p p   唐叔贤,中国科学院院士,材料表面科学与技术专家。 /p p    strong 2011年 /strong /p p   包信和,中科院院士、物理化学家,从事表面化学、金属催化材料和多孔催化材料以及相关的催化基础和应用开发工作。 /p p    strong 2012年 /strong /p p   江雷,中国科学院院士,纳米材料专家。 /p p   严纯华,中国科学院院士,在稀土分离和功能材料化学研究和应用中取得了许多富有创造性的科研成果。 /p p   南策文,中国科学院院士,材料科学专家。 /p p   江桂斌,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分析化学、环境化学家。 /p p    strong 2013年 /strong /p p   陈小明,中科院院士,无机化学家。 /p p   田禾,中科院院士,长期从事精细化工研究,主要从事有机功能材料的合成及其光物理、光化学研究,至重点为功能染料。 /p p    strong 2014年 /strong /p p   赵进才,中国科学院院士,长期从事有毒难降解有机污染物光催化降解及机理方面的研究。 /p p   成会明,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研究员,炭材料科学家。 /p p   田中群,中国科学院院士,物理化学家,从事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和谱学电化学研究。 /p p   李亚栋,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化学系教授,无机化学研究所所长,从事无机功能纳米材料的合成、结构、性能及其应用研究。 /p p    strong 2015年 /strong /p p   刘忠范,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教授,物理化学家,从事低维材料与纳米器件、分子自组装以及电化学研究。 /p p   谢毅,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系教授。 /p p   张洪杰,中国科学院院士,无机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研究员,从事固体化学、稀土化学基础性研究工作。 /p p br/ /p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