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武维华院士

仪器信息网武维华院士专题为您整合武维华院士相关的最新文章,在武维华院士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武维华院士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武维华院士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武维华院士话题讨论。

武维华院士相关的论坛

  • 【资料】中科院化学部院士——陈俊武

    陈俊武 石油炼制工程专家 1927年3月17日生于北京,籍贯福建长乐。194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洛阳石油化工工程公司技术委员会主任。曾任该工程公司装置设计师、工厂设计师、总工程师,石油工业部炼油技术攻关组专业组长。1990年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程设计大师”称号。主要从事炼油工程设计和技术开发工作。20世纪60年代设计成功我国第一套流态化催化裂化工业装置。80年代指导设计成功我国第一套同轴式催化裂化工业装置,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以后对催化裂化工程技术持续改进,取得良好成果。曾主编《催化裂化工艺与工程》。

  • 中国工程院院士、计量学专家——张钟华

    中国工程院院士、计量学专家——张钟华http://www.jlbjb.com/zgjl/UploadPic/2008-2/20082209135587734.jpg 张钟华院士(前)与课题组同志共同讨论  计量学专家,男,1940年7月2日出生于江苏省苏州市。1965年清华大学电机系研究生毕业,而后在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从事精密电测量工作至今。199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1965年至1979年他负责用交叉电容法建立国家电容标准,不确定度为1×10-7。1997年参加由国际计量局BIPM组织的10pF电容国际比对,与国际平均值的差别仅为4×10-8,为国际上的最好结果之一。  1983年到1988年他负责用低温核磁共振法建立国家强磁场标准(2~12特斯拉,不确定度6×10-5)。发明了"抑制法"克服低温核磁共振法信号长距离传输的困难。此标准至今仍为国际上最好的同类标准之一。1992年他因此项贡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 【转帖】著名电化学专家田昭武院士

    著名电化学专家田昭武院士姓名: 田昭武 性别: 男 籍贯: 福建福州 学位: 博士 毕业院校: 厦门大学 个人简介 田昭武,男,1927年6月生于福建福州; 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现任主要职务:厦门大学教授 ; 主要学习及工作经历: 1949年毕业于厦门大学化学系。1984年获英国威尔士大学名誉博士学位; 1982-1989任厦门大学校长; 1986年当选为中国化学会理事长; 1996年当选为国际电化学会副主席和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历任厦门大学教授,同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名誉主任,中国人民政协常务委员,中国化学会理事长,福建省科协主席, 国家教委化学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 国际电化学学会理事及第 46 届年会主席,国际太阳能光化学转化与储存会议组织委员及第九届会议主席; 主要研究成果 专长物理化学,重视交叉学科,研究领域扩展到光电化学、光谱电化学、量子电化学、扫描隧道显微技术和纳米加工技术等; 在多孔电极极化理论方面, 提出“特征传输电流”概念和气体扩散多孔电极的“不平整液膜”模型 对半导体电极光电转换提出数学模型和“可移动掺杂物”高聚物半导体光电转换理论 对电极交流阻抗绝对等效电路提出微分新解法 得到自催化电极暂态过程理论解。专著《电化学研究方法》, 主编《PHOTOCHEMICAL AND PHOTOELECTROCHEMICAL CONVERSION AND STORAGE OF SOLAR ENERGY 》; 首创的电化学研究方法和技术有: 用于测定瞬间交流阻抗的选相调辉测定法和选相检波测定法 用于测定超低腐蚀速率的控制电位脉冲电流技术 用于测定局部腐蚀的扫描微电极技术。在他指导下研制成功并投入生产的仪器有: DHZ-1型电化学综合测试仪, XYZ-1型[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3p][color=#3333ff]离子色谱[/color][/url]抑制器, WF-III型微区腐蚀电位分布测量系统等, 获发明专利权六项。近期在纳米技术领域提出超微复杂三维图形的复制新技术; 当前研究兴趣: 1.纳米工艺学. 2.光谱电化学与光电化学. 3.电化学分析新技术. 4.量子电化学. 5.应用电化学(化学电源、金属腐蚀等); 已发表科学论文130余篇,专著《电化学研究方法》,并主编了《电化学实验方法进展》和《Photochemical and Photo-electrochemlcal Conversion and Storage of Solarenergy》; 曾作为第一获奖者获部级以上奖励7项:1986年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1987年同家自然科学三等奖,1989年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1990年国家发明三等奖,1980年第四机械工业部科技成果一等奖,1982年福建省科技成果一等奖,1986获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 中国的双料院士

    中国的双料院士中国两院的双院院士共34位,他们均在1994年之前就已当选过中科院院士,此后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即称为双院院士。其中1994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的有30位中科院院士,而1995年当选的有严恺,邵象华,吴良镛和吴阶平4位中科院院士。双院院士已离世17位。01.侯祥麟(1912-2008),55年学部委员,94年工程院院士02.张光斗(1912-2013),55年学部委员,94年工程院院士03.李国豪 (1913-2005) ,55年学部委员,94年工程院院士04.张 维 (1913-2001) ,55年学部委员,94年工程院院士05.王大珩 (1915-2011) ,55年学部委员,94年工程院院士06.严 恺 (1912-2006) ,55年学部委员,95年工程院院士07.邵象华(1913-2012),55年学部委员,95年工程院院士08.钱学森(1911-2009),57年学部委员,94年工程院院士09.罗沛霖 (1913-2011) ,80年学部委员,94年工程院院士10.朱光亚 (1924-2011) ,80年学部委员,94年工程院院士11.张宗祜(1926-2014),80年学部委员,94年工程院院士12.赵仁恺 (1923-2010) ,91年学部委员,94年工程院院士13.周干峙 (1930-2014) ,91年学部委员,94年工程院院士14.王 选(1937-2006),91年学部委员,94年工程院院士15.潘家铮 (1927-2012) ,80年学部委员,94年工程院院士16.吴阶平(1917-2011),80年学部委员,95年工程院院士17.严东生(1918-),80年学部委员,94年工程院院士18.陆元九(1920-),80年学部委员,94年工程院院士19.师昌绪(1920-2014),80年学部委员,94年工程院院士20.吴良镛 (1922-) ,80年学部委员,94年工程院院士21.闵恩泽(1924-),80年学部委员,94年工程院院士22.郑哲敏(1924-),80年学部委员,94年工程院院士23.沈志云(1929-),91年学部委员,94年工程院院士24.顾诵芬(1930-),91年学部委员,94年工程院院士25.石元春 (1931-) ,91年学部委员,94年工程院院士26.常印佛(1931-),91年学部委员,94年工程院院士27.宋 健(1931-),91年学部委员,94年工程院院士28.王 越(1932-),91年学部委员,94年工程院院士29.闵桂荣(1933-),91年学部委员,94年工程院院士30.陈俊亮(1933-),91年学部委员,94年工程院院士31.王淀佐(1934-),91年学部委员,94年工程院院士32.刘永坦(1936-),91年学部委员,94年工程院院士33.李德仁 (1939-) ,91年学部委员,94年工程院院士34.路甬祥(1942-),91年学部委员,94年工程院院士================================================================点击下面链接查看相关热点讨论:院士传奇--奔跑吧,兄弟精心收集整理的国家最著名的两院院士之夫妻院士盘点我国的父子院士分析化学的院士

  • 中科院新增院士初选入围人选

    根据《中国科学院院士章程》和《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工作实施细则》的规定,中国科学院学部院士对本学部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进行了通信评审,选出初步候选人145位。其中,数学物理学部22位,化学部23位,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30位,地学部25位,信息技术科学部18位,技术科学部27位。  值得关注的是,本次公布的名单中,每个学部都出现了多位年龄在50岁以下的中青年候选人。据有关负责人介绍,本届院士增选有助于优化院士队伍的学科和年龄结构,院士们和各归口初选部门都更加关注在科学技术领域作出系统的、创造性的成就和重大贡献、学风正派的优秀中青年人才。  据了解,这是自1991年院士增选工作制度化以来的第九次院士增选。与往年相比,本次院士增选作了一些修订,要求各部门在推荐院士时进一步客观公正地反映候选人的实质性科技成就和贡献,而不是简单地关注获奖次数、等级和文章数目。  根据《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工作实施细则》,院士增选过程包括推荐候选人、通信评审、公示、会议评审、选举等环节,有效候选人和初步候选人名单要向全社会公布,有效候选人的相关材料都要进行公示,全部过程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align=center][b]数学物理学部(共22位)[/b][/align][table][tr][td]序号[/td][td]姓名[/td][td]年龄[/td][td]专业[/td][td]工作单位[/td][/tr][tr][td]1[/td][td]王广厚[/td][td]69[/td][td]原子分子与团簇物理[/td][td]南京大学[/td][/tr][tr][td]2[/td][td]王顺金[/td][td]71[/td][td]核物理、理论物理[/td][td]四川大学[/td][/tr][tr][td]3[/td][td]孙 鑫[/td][td]70[/td][td]凝聚态物理[/td][td]复旦大学[/td][/tr][tr][td]4[/td][td]孙昌璞[/td][td]46[/td][td]理论物理[/td][td]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td][/tr][tr][td]5[/td][td]张继平[/td][td]50[/td][td]数学[/td][td]北京大学[/td][/tr][tr][td]6[/td][td]李安民[/td][td]62[/td][td]数学[/td][td]四川大学[/td][/tr][tr][td]7[/td][td]杜东生[/td][td]69[/td][td]理论物理[/td][td]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td][/tr][tr][td]8[/td][td]陆坤权[/td][td]69[/td][td]凝聚态物理[/td][td]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td][/tr][tr][td]9[/td][td]陈永寿[/td][td]70[/td][td]理论物理、核物理[/td][td]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td][/tr][tr][td]10[/td][td]欧阳颀[/td][td]53[/td][td]凝聚态物理[/td][td]北京大学[/td][/tr][tr][td]11[/td][td]武向平[/td][td]48[/td][td]天体物理[/td][td]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td][/tr][tr][td]12[/td][td]罗 俊[/td][td]52[/td][td]引力物理[/td][td]华中科技大学[/td][/tr][tr][td]13[/td][td]郑泉水[/td][td]48[/td][td]力学[/td][td]清华大学[/td][/tr][tr][td]14[/td][td]郑晓静(女)[/td][td]51[/td][td]力学[/td][td]兰州大学[/td][/tr][tr][td]15[/td][td]赵政国[/td][td]52[/td][td]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td][t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td][/tr][tr][td]16[/td][td]席南华[/td][td]46[/td][td]数学[/td][td]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td][/tr][tr][td]17[/td][td]莫毅明[/td][td]53[/td][td]数学[/td][td]香港大学[/td][/tr][tr][td]18[/td][td]袁亚湘[/td][td]49[/td][td]运筹学[/td][td]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td][/tr][tr][td]19[/td][td]高鸿钧[/td][td]45[/td][td]凝聚态物理[/td][td]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td][/tr][tr][td]20[/td][td]崔向群(女)[/td][td]57[/td][td]天体物理[/td][td]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td][/tr][tr][td]21[/td][td]鄂维南[/td][td]45[/td][td]数学[/td][td]北京大学、普林斯顿大学[/td][/tr][tr][td]22[/td][td]潘建伟[/td][td]39[/td][td]原子分子与光物理[/td][t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td][/tr][/table][table=368][tr][td][/td][/tr][/table]

  • 精心收集整理的国家最著名的两院院士之夫妻院士

    精心收集整理的国家最著名的两院院士之夫妻院士

    科学家伉俪大都携手于同一研究领域,在科学长空,他们的名字互相辉映。是执着的追求使他们发现了彼此,在他们的情感世界里,不仅有爱还有融合一体的理想。解读这些科学家伴侣的人生密码,我们只需用感叹和敬佩去体味。陈竺、陈赛娟夫妇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5/05/201505081819_545358_2999737_3.jpg陈竺(1953-)分子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卫生部部长。首创国内血友病精细分型及血友病甲携带者检测和遗传咨询;首次建立了伴Ph1染色体急性白血病中BCR-ABL重组的分子模型;发现染色体易位所致融合基因在急性早幼粒白血病(APL)发病原理中的作用;揭示了甲酸和As2O3分化诱导调亡治疗APL的细胞和分子机制。作为主持人之一,参与我国人类基因组研究计划筹划、协调和管理工作,组织建立了初具规模的人类基因组研究技术体系;识别了一大批受维甲酸调控的基因;首次描绘了造血干/祖细胞的基因表达谱;克隆了数十个在造血细胞表达的新基因的全长cDNA。陈赛娟(1951-)遗传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第二医科大学教授。在国内建立了完整的细胞和分子遗传学技术体系,阐明了我国白血病核型变化的基本类型和分布格局,为白血病的诊断、分型、治疗和预后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在国际上首先克隆了Ph染色体阳性急性白血病中BCR基因第一内含子的断裂点丛集区,提出了BCR-ABL基因重排的工作模型。在国际上首次发现了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中具有变异染色体易位t(11;17)的一种临床类型,证明了该易位导致的PLZF-RARa融合基因的致白血病作用。陈竺、陈赛娟两位院士是我国血液学研究领域有突出贡献的科学家,类似的经历,共同的品质和性格,造就了这对医学界的伉俪。张文裕、王承书夫妇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5/05/201505081823_545359_2999737_3.jpg张文裕(1910-1992)高能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主要从事核物理和宇宙线等方面的实验研究并取得突出成就。验证了N.玻尔的液滴模型。发明了多丝火花计数器。40 年代后期进一步研究确定μ子和原子能没有强作用,并在μ子吸收的研究中确证了μ介原子的存在,从而开拓了关于μ介原子的研究工作。在Λ超子与粒子散射研究、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建造的奠基性工作、筹建高山宇宙线实验室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王承书(1912-1994)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主要从事受控聚变反应、等离子体物理、同位素分离等方面的研究。在中国开创受控热核聚变反应和等离子体物理等领域的研究并为其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开拓并领导中国铀同位素分离的研究,在有关理论及实际应用方面作出重要成果。在任总设计师的中国第一台大型浓缩铀扩散机的设计制造过程中,既负责全面领导,又亲自参加参数选择等工作,并获得良好成功。在领导气体离心法与激光分离铀同位素的研究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在西南联大任教期间,张文裕与王承书合作,分析了当时已有的核物理数据、β衰变中的禁戒衰变和容许衰变、轻元素的能级特性。钱三强、何泽慧夫妇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5/05/201505081817_545355_2999737_3.jpg钱三强(1913 -1992)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父亲是中国近代著名的语言文字学家钱玄同。曾任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研究员和研究导师,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北平研究院原子学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原子能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第二机械工业部副部长,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国物理学会理事长,中国核学会名誉理事长。是中国原子能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何泽慧(1914-2011)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在德国海德堡皇家学院(K.W.I)核物理研究所期间,首先发现并研究了正负电子几乎全部交换能量的弹性碰撞现象;在法国巴黎法兰西学院核化学实验室工作期间,与合作者首先发现并研究了铀的三分裂和四分裂现象;建国初期,与合作者自立更生研制成功对粒子灵敏的原子核乳胶探测器;在领导建设实验室、高山宇宙线观察站、高空气球、开展高能天体物理等多领域研究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钱三强、何泽慧这对原子世界的科学伴侣一起发现了铀核三分裂、四分裂现象,被誉为“中国的居里夫妇”。周廷冲、黄翠芬夫妇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5/05/201505081825_545360_2999737_3.jpg周廷冲(1917-1996)生化药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证明了细菌供体酶系统可以代替三磷酸腺苷-铺酶A-乙酸盐(乙酰硫激酶供体系统);在鸽肝受体酶系统催化下,可以完成芳香胺的乙酰化反应;首先发现氨基葡萄糖的乙酰化反应,阐明了乙酰基活化的两步酶催化反应;建立了家兔血吸虫病虫卵的实验模型;指导并参加军用毒剂防治药物的生化药理和毒理研究;开展了受体生化药理学和生长因子的创伤治疗作用研究。黄翠芬(1921-2011)微生物、免疫及遗传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军事医学科学院生物工程研究所名誉所长、研究员、全军分子遗传重点实验室主任。我国基因工程创始人之一,为我国的国防建设做出了突出成就。在国内率先采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开展细菌毒素的结构与功能研究及基因工程疫苗研究,研制出高保护率的幼畜大肠菌腹泻预防基因工程疫苗及人用腹泻预防基因工程疫苗。开展了基因工程多肽药物研究,首先在国内获得尿激酶原(Pro-UK)基因克隆及表达,并对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结构改造,提高其性能,是当前溶血栓特效的多肽药物。周廷冲、黄翠芬是我军第一对“夫妻院士”,建国之初携手历经千难万苦回国,共同致力于我国医疗卫生教育事业。吴仲华、李敏华夫妇吴仲华(1917-1992)工程热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20世纪50年代初发表的《轴流、径流和混流式亚声速与超声速叶轮机械中三元流动的普遍理论》论文,在国际上被称为“吴氏通用理论”,其主要方程被称为“吴氏方程”。60 年代提出了使用任意非正交速度分量的叶轮机械三元流动基本方程组。“吴氏通用理论”在国际上已广泛地应用于先进的航空发动机的设计中。他领导研究发展了整套亚、跨、超声速计算机方法与计算机程序,已在国内广泛应用,为提高我国能源利用水平做出重大贡献。李敏华(1917-2013)固体力学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研究员。在塑性力学方面,得出了轴对称平面应力问题用塑性形变理论的简单的精确解,论证了对这类问题在加载过程满足塑性形变理论的适用条件,以后又推广到平面应力问题。对涡轮轴(变截面圆轴)在扭矩作用下提出了应用非正交曲线坐标的有限差分法的新解法,能很精确地算出轴在小凹槽处的高应变集中区的应变。进行超载对低周疲劳寿命影响的研究工作。吴仲华、李敏华是在西南联大任教的时候结合的,后共同赴麻省理工学院就读。吴仲华是清华燃气轮机专业的创始人,李敏华为推动我国的塑性力学的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何炳林、陈茹玉夫妇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5/05/201505081827_545361_2999737_3.jpg何炳林(1918 -20

  • 【分享】著名水热化学专家、中科院院士--冯守华教授

    著名水热化学专家、中科院院士--冯守华教授冯守华,男,1956年3月14日生。200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吉林大学化学学院院长,无机合成与制备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他长期开展水热合成化学研究,取得开创性成果。水热合成化学是在湿法冶金和地球模拟化学基础上,针对工业上沸石分子筛催化剂、石英及新材料的需求,逐步发展起来的。在2006年8月的第八届国际水热反应研讨会上,成立了首届国际溶剂热与水热协会(ISHA,冯守华院士是该国际协会11位创建人之一),标志着水热化学学科在材料、能源、环境、生命和地球领域的重要地位并趋于成熟。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他开发出系列全新微孔晶体,并于1987年第一次在国外期刊 ChemCommun上报道其成果。90年代初,他开发了固体电解质与高温湿敏传感材料的水热合成路线,在Chem. Mater.上发表系列成果。之后,他将水热化学应用于无机固体功能材料的合成,并在具有代表性的功能复合氧化物与复合氟化物体系获得突破。特别是应邀于2001年在美国化学会Acc. Chem. Res.上发表“水热合成新材料”的综述。他在水热控制缺陷、混合价态、纳米粒子、无机螺旋链的生成及发展生物水热化学方面处于国际该领域发展的前沿。   他领导的课题组在长期的水热化学研究中,发现单一元素在稳定晶体氧化物中存在三种不同氧化态的现象,即三重价态。基于三重价态锰钙钛矿单晶和单晶膜呈现接近理想的开关整流特性,构成了阵列式原子尺度p-n结(此前,在该结构体系曾发现高温超导和巨磁阻现象)。该单晶及其薄膜可以作为全新的集成微电子器件,在能源和信息领域的应用前景广阔,其研究成果为自主知识产权。另外,他们于2001年启动了水热生物化学研究,在从二氧化碳到多肽的水热转化方面,取得对生命及手性起源具有启示性的研究成果。   冯守华于1994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1996年获香港求是基金会杰出青年学者奖,1997年被评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999年被评为教育部特聘教授,2001年被评为国家基金委创新群体学术带头人。兼任教育部科技委委员,中国化学会副秘书长,J. Nanosci. & Nanotech.、J. Solid State Chem.、《中国科学》等编委,Mater. Res. Bull.、《中国化学》与《无机化学学报》副主编。2002年中国国际固体化学研讨会和2003年第七届国际水热反应研讨会会议主席。他承担了多项国家级研究项目,发表论文200余篇。研究成果曾获1992和1994年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996年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999年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2002年教育部提名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教学成果获2000年宝钢教育基金会优秀教师特等奖,2001年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他肯花气力建设实验室,认为实验室是化学学科建设的三个主要支撑点之一(实验室,人和传承)。自1993年开始建设无机水热合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以来,他以身作则,团结同事,提倡“埋头苦干,不图虚名;奉献科学,端正学风。相互配合,形成团队;不断积累,锐意创新”32字方针,白手起家,艰苦创业。2001年5月31日国家批准建立了无机合成与制备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目前,该实验室已具备了国家要求的科技创新平台条件,实验室和他也双双获得国家实验室建设“金牛奖”。   学院建设,千头万绪,他团结一班人,首先制定“化学学院发展规划26条”,从教学、科研、学生和行政管理4个方面精心规划,顶层设计。他从实际出发,以稳定为大局,以基础和人文环境建设为中心,以管理为纽带,充分发挥导向和协调的领导功能,使得学院各学科协调发展,稳中有升。他从学科建设就是知识体系建设的基本概念出发,提出学科建设的最终目的是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学科建设的作用和意义是贡献社会,包括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为达到这个目的,就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创造性劳动。而学科建设的三个支撑点中的“传承”是由知识体系本身的特点决定的,包括教学和学术积累,是由讲授、论著与学术评价组成的。他认同“学科就是人”的观点,从教学的角度看每个学科都要有人,而现代学院要求教师除了教学必须从事科学研究。为了建设好学院,他付出很多,但他认为这正是这一代人必须完成的事业,与学术研究一样,不断耕耘,惠及丰硕。

  • 【原创】中国农大已官方证实2007年新增两名院士!

    中国农大已官方证实新增两名院士! 今天教学评估总结时那些评估专家恭维农大发展的时候提到的,算是对这些天的小道消息有了个交待。当选的两位是: 中科院,武维华,50岁,去年大陆唯一发Cell的牛人。 工程院,李宁,44岁,搞克隆的大侠,中国克隆的第一头牛、第一头猪都是他的杰作。评论:李教授克隆做得很好,可能是国内作得最好的,但他和韩国、美国等差距还是满大的,何况他和杨向中还有合作。他最重要的成果可能是那个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好像是作功能基因发明的,印象不是太深了。不过,实事求是的说,现在农业方面的工程院院士其实真的挺难弄的,中国能有几个袁隆平、赵洪璋、石元春之类的人物?反正我觉得李宁,华中农大今年新选上的邓秀新(他柑桔做得很好,但我同样觉得他当院士有点勉强),包括2005年选上那批人(有的我感觉还不如李、邓等,比如北京林大的校长),在国内也算不错的,但当院士不是特别让人信服。顺便说一句,我倒觉得今年农业方面最够格当工程院院士的是福建农科院的谢华安,不过他报的是科学院,而且据说上了。武教授那篇Cell确实很牛,而且据我所知武教授工作作得很系统,人很谨慎,手里还有不少很重要的成果因为想做得再完美一些,没有发表。但实事求是的说,武教授的文章数量比较少,除了那篇Cell外,可能还有个四、五篇Plant Physiology之类6分左右的东西而已,如果评院士只看已经发表的东西,我感觉武教授有点勉强;如果同时考虑已经作出来还没有正式发表的东西,那武教授当院士应该没问题。

  • 【原创大赛】科研故事,感悟科学事业————俞汝勤院士的精彩报告

    2011年10月23日,由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化学传感器专业委员会主办,湖南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和江苏江分电分析仪器有限公司联合承办的2011年第十一届全国化学传感器学术会议在湖南长沙市芙蓉华天大酒店召开。在本次会议的大会报告中,俞汝勤院士做了精彩的报告,报告题目是《化学生物传感研究与探索浅议》。本报告从化学/生物传感器研究的一些演化历程,从影响本领域发展的一些重要事件,结合近期学术界某些动态,漫谈与本领域研究及创新相关的一些问题。这是一个很重要、很专业的学术报告,但又绝不是一个单纯的学术报告,其内容之广、意义之大让在座的每一位代表切实感受到了一位七十六岁学者的渊博学识及学术激情,俞院士将中国古老的文化与现代学术融会贯通。整个会场在俞院士的感染下激情澎湃,掌声经久不息。笔者记录下俞院士报告的部分精彩内容,与大家共享。在这里,我们撇开专业,和大家共享俞院士带来的学术及科研感悟。一、科研在于精而不在于多。30年前,被R.Buck教授誉为“离子选择性电极奠基之父”的J.Ross博士来华访问,国内学术界同行云集长沙。Ross在湖南大学的长篇演讲,对当年快速兴起的电化学传感器研究产生了一定的影响。Ross发表的论文数很少,但是质量很高,谈到此,俞院士说,学术成果能否“流芳百世”往往在于其“精度”,而不是数量。比如,2011年诺内尔文学奖得主瑞典诗人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一年只写3首诗;高产作家唐·洛普·菲利克斯·德·维加·卡皮奥创作了2000多部文学作品和470部歌剧,但人们仍记只得他的名字,只因为他曾轻蔑地对待只创作了一部作品《堂吉诃德》的塞万提斯。科研和文学作品的产出是一个道理,也许不需要太多,一件精品足以撼动世人。二、坐井观天,曰天小者,非天小也法国人Dr Lehn J.M,曾与美国化学家Dr Cram D.J和Dr Peterson C.J.共同获得1987年的诺内尔化学奖。Dr Lehn在一次报告中曾引用中国古代哲学家韩愈的名言“坐井而观天,曰天小者,非天小也”,“A man sitting at the bottom of a well is looking at the sky. He says ‘the sky is rather small, but the sky is not really so small”。Dr Lehn合成了具有特殊性能的低分子量的有机化合物,在分子的研究和应用方面作出贡献。同时这种观点在超分子化合物的研究方面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我们不仅要考虑分子本身的性质,还要考虑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关系。其实科研如同世事百态,以“长远”的“大”眼光来看待问题才可以“看透”,进而提升,创造。三、原始创新铸就科技成果中国的青蒿比西方的金鸡纳早得多,青蒿在中国民间又称作臭蒿和苦蒿,《诗经》中“呦呦鹿鸣,食野之蒿”,蒿所指之物即为青蒿。公元前2世纪,中国先秦医方书《五十二病方》已经植物青蒿有所记载;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说它能“治疟疾寒热”。从青蒿到青蒿素,中国科学家屠呦呦从系统整理历代医籍开始,四处走访老中医,整理了一个640多种包括青蒿在内的草药《抗疟单验访集》。在最初的实验中,青蒿的效果都不是最好的,她再次翻阅古代文献,《肘后备急方·治寒热诸疟方》,用沸点较低的乙醚在低温下制取青蒿提取物。1971年,屠呦呦在实验室中观察到这种提取物对疟原虫的抑制率达到了100%,1973年,青蒿结晶的抗疟功效在云南地区得到证实。“五二三项目”办公室决定:将青蒿结晶物命名为青蒿素,作为新药进行研发。随后科学家又合成了一系列已作为正式抗疟药物的青蒿素的衍生物。2011年9月12日,2011年度拉斯克奖的获奖名单揭晓,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发现青蒿素,获得临床医学奖,获奖理由是“因为发现青蒿素——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数百万人的生命”。这项国家大奖的获得给了我们很深远的启示:我国长期以来以仿制为主的制药及学术研究限制了创新思维的培育,长期跟踪外国文献包括抢先追风很难做出很好的成绩,源头创新才能核心创造。屠呦呦用的是我们祖先的原始创新,她还创造性德避开了重要煎煮对化合物的破坏,所以她的成绩让“世人瞩目”。四、中国错过拿奖,但未错过学术前沿2011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以色列材料科学家Daniel Shechtman,以表彰他对准晶的发现。中国郭可信院士的研究生王大能1984年在某些合金的纳米畴中发现了五重旋转对称,张泽在1985年春发现了Ti-V-Ni二十面体准晶。Shechtman等与郭可信院士团队做的是同一类实验室,Shechtman用的是Al-Mn合金,郭院士用的是Ti-V-Ni合金,Shechtman发表在前,郭院士发表在后。郭院士团队的Ti-V-Ni二十面准晶体是独立的发现,并且是首次在Ti合金中的发现。“中国科学家镇的离这次诺贝尔奖很近,这是历史的遗憾吧.”曾师从郭可信先生的大连理工大学教授董闯表示,“不能说郭先生没有抓住机遇,而是整个历史造成的”。奇迹的创造绝非偶然,郭可信院士曾经用“四十年前播下的种子,四十年后才收成”来描述创造奇迹的艰难历程,这就是踏实的、不浮躁的科学精神。最后,俞院士还强调了学术环境及氛围的重要性,俞院士还引用了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中的思想强调发展科学的3个条件:“闲暇”、学术“自由”、“惊异”。俞院士说科研成果并不是整天闷在实验室中就能做出来的,其实处处都能撞击出科研的灵感,所以大家要保持一个轻松的心态,多用发现的眼睛去看待你正在从事的或者你周围发生的事情,“苹果”也许就落在了你的头上!

  • 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海舟参观中国开封电子显微镜博物馆 勉励河南化院师生学好技能本领 更好地服务国家科技事业

    [color=#000000]4月12日下午,八朝古都开封迎来一位远方贵客。他就是来开封参加全国电子显微镜方面专题学术会议的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海舟。[/color][b][color=#000000]王海舟院士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系,是国际钢铁工业分析委员会终身荣誉主席,是我国冶金分析表征领域多项新技术及表征方法的倡导者及发明人。在国际上首次提出原位统计分布分析表征新概念以及基于材料非均匀性本质的高通量统计映射表征新方法……[/color][/b][color=#000000]这次他来开封,要在[b]第十届全国微束分析技术标准宣贯会暨第五届全国电镜维护管理与教学论坛[/b]上作专题报告。本次大会由全国微束分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中国材料与试验标准化委员会FC98/TC03科学试验装置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河南省电镜学会主办,河南微束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承办,开封市人民政府、河南大学、河南省高层次人才服务中心、河南化工技师学院、中国开封电子显微镜博物馆协办。[/color][align=center][img]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404/uepic/04b31199-dfd5-401b-bfc3-15b941dbfc8b.jpg[/img][/align][color=#000000]4月12日下午,王海舟院士不顾旅途劳顿,第一站就来到了位于七大街的河南化工技师学院。[b]这里有全国唯一的电子显微镜博物馆,还有全国唯一的以电子显微镜操作技能人才为培养目标的全日制专业。[/b][/color][align=center][img]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404/uepic/c5007b04-7852-4e4f-9e66-d4468ef2dc7b.jpg[/img][/align][color=#000000]近年来,我国电子显微镜事业飞速发展,掌握电子显微镜技术的高技能人才供不应求。河南化院电子显微镜技术专业自2012年成立以来,已经向北大、清华、浙大、中科院、中国疾控中心等40余家单位输送电镜相关技能人才500多人,服务于生物医药、新材料、半导体等战略性新兴科研产业。很多学生还没毕业就被“预定”到了顶尖高校和研究院实习或工作。从2012年起,河南化院已经成功举办了两届全国电镜整机维护培训班和两届全国电镜教育教学与管理研讨会,在全国电镜行业可谓声名远扬。[/color][align=center][img]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404/uepic/4b0c484a-5eb0-4aba-b413-891ea1ca54ed.jpg[/img][/align][color=#000000]在河南化院党委书记李光勇、校长袁巧红,以及电镜博物馆馆长管铮、副馆长郭新勇陪同下,王海舟院士饶有兴致地参观了中国开封电子显微镜博物馆。[/color][color=#000000]电子显微镜俗称电镜,是人类研究微观世界的利器,将物理学、生物学、化学、医学、材料学等领域的研究拓展到了原子级别。作为中国唯一的电镜博物馆,中国开封电子显微镜博物馆收藏了海内外捐赠的3000多件藏品,其中包括23台来自世界各国不同时期的电镜。每一件藏品都由工作人员辛勤搜集而来,不仅记录了电镜的近百年发展史,也见证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电子显微科研领域从无到有的风雨历程。[/color][color=#000000]作为开封市青少年科普基地、河南省科普基地,电镜博物馆开馆以来已接待了数万名参观者。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德裔美籍学者约阿希姆弗兰克先生,也曾在2019年11月慕名来参观访问。[/color][color=#000000]王海舟院士首先观看了河南化院电镜专业人才培养短片,随后在电镜专业学生讲解员带领下参观了博物馆的六大展区。对于河南化院培养电镜方面的专业技能人才的做法,他由衷“点赞”。当得知河南化院电镜专业毕业生90%以上在国内顶尖高校及科研院所就业时,王海舟院士频频点头,并笑着说道:“要培养他们到科研基地工作的理想,让电镜专业人才更好地为国家科技事业发展需要服务。”[/color][color=#000000]参观结束后,王海舟院士欣然提笔在博物馆来访簿上签名留念,郑重写下两个大字——腾飞!人才腾飞,科技腾飞,中华腾飞……“腾飞”两字,寄托了王海舟院士对高技能人才培养助力祖国科技腾飞的美好祝愿与深情期盼。离开电镜博物馆,王海舟院士又前往开封市第二届职业技能大赛河南化院分赛场观摩,并与世界技能大赛冠军姜雨荷、金牌教练贺攀科亲切交流。[/color][align=center][img]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404/uepic/ee2587f3-4a27-4cad-a57d-8384e1d4e9b0.jpg[/img][/align][color=#000000]院士来访技工院校,让河南化院师生为之振奋沸腾。这也大大激励了同学们更加努力地学习技能本领,为实现科技强国、人才强国贡献技能和青春力量![/color][align=center][img]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404/uepic/099cbdd4-d433-40af-9861-5d0add0a6f16.jpg[/img][/align][align=center][color=#0070c0]4月12日,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海舟在中国开封电子显微镜博物馆参观[/color][/align][来源:开封日报][align=right][/align]

  • POPs专委会主任余刚教授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11月22日,中国工程院公布2023年院士增选结果。北京师范大学环境与生态前沿交叉研究院院长,清华大学双聘教授,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专业委员会主任 余刚教授 当选环境与轻纺工程学部院士![align=center][img=image.png,197,272]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311/uepic/c089f11c-9ef9-4a57-bd85-c0e49d5523e0.jpg[/img][/align][align=center]余刚教授[/align]余刚,北京师范大学环境与生态前沿交叉研究院院长,清华大学双聘教授。兼任国家履行《斯德哥尔摩公约》工作协调组和国家履行《汞公约》工作协调组专家委员会主任、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专业委员会主任、期刊《Emerging Contaminants》主编。主要从事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药物和个人护理品、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等新污染物控制理论、技术和战略研究,在排放源和环境污染特征、控制原理与技术、国家控制战略与国际履约支撑等方面取得了系列创新性研究成果。建立了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排放因子、清单方法和清单,研发了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催化降解新技术和机械化学处置新工艺与新设备,研究制定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控制国家战略和行动计划以及国际技术导则,为我国和全球履行《斯德哥尔摩公约》发挥重要的技术支撑作用。研究成果获1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光华工程科技奖。已培养36名博士和24名硕士,获1项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和北京市教学名师奖。[b]POPs专委会简介[/b]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专业委员会(POPs专委会)成立于2008年,宗旨是加强国内从事以POPs为代表的新污染物的基础理论、政策法规以及削减控制技术研究的科学技术人员之间的学术联系,促进与相关国际学术界的交流与合作,促进以POPs为代表的新污染物的知识普及,密切科研单位、政府管理机构、企业、公众之间的联系,为我国履行 POPs 公约以及消除POPs等新污染物提供决策支撑和技术服务。自成立以来,POPs专委会已连续十五年被中国环境科学学会评为优秀分支机构。[来源:POPs论坛][align=right][/align]

  • 【资料】中科院化学部院士简介

    蔡启瑞 物理化学家 1914年1月7日生于福建同安。1937年毕业于厦门大学化学系。1950年获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博士学位。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厦门大学教授。阐述了过渡金属化合物对不饱和有机化合物以及一氧化碳的络合活化催化作用的理论概念,并用于关联含过渡金属及其他d-区原子或离子的活性位对某些类型的均相催化、多相催化和金属酶催化作用。提出了类立方烷型原子簇的固氮酶活性中心模型和多核协同作用以降低加氢过渡态能垒的概念,并用此概念关联铁催化剂上分子氮加氢成氨的机理,提出了新的见解和实验验证方法。在甲烷氧化偶联及其他轻烷烃氧化脱氢方面,提出非还原性稀土基复合氧化物催化剂上甲烷、乙烷的氧助活化机理和催化剂分子设计的某些构思。 曾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等。

  • 【转帖】中国科学院化学部院士简介

    白春礼 现有院士 物理化学家。辽宁丹东人。满族。 197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系。1981年获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硕士学位,1985年获博士学位。1997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先后从事过高分子催化剂的结构与物性、有机化合物的X-射线晶体结构、分子力学和导电高聚物的EXAFS等研究。从80年代中期开始转入到新兴的前沿领域-扫描隧道显微学的研究。研制成功扫描探针显微镜(SPM)系列。带领科研人员利用SPM系统地研究了一些有机和生物材料的表面结构和性能,并在纳米科技方面有开创性的工作。由德国Springer出版公司和科学出版社等出版中、英文著作8部。199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 【转帖】最新消息-2007年中国科学院新增院士名单

    在2007年11月5日-9日举行的2007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大会上,清华大学化学系张希教授、生物系孟安明教授分别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化学学部院士和中国科学院生命科学与医学学部院士。另外,在2007年10月29日-11月2日举行的2007年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大会上,清华大学水利系雷志栋教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院士、计算机系教授张尧学当选为中国工程院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院士。院士增选每两年举行一次,2007年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分别增选29名和32名院士,清华大学总共4名教授光荣当选,总数在国内高校名列第一。----------------------------------------2007年中国科学院新增院士名单数学物理学部(6人): 张伟平 43 基础数学 南开大学 龙以明 58 数学 南开大学 王恩哥 50 凝聚态物理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邢定钰 62 凝聚态物理 南京大学 吴岳良 45 理论物理 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 俞昌旋 65 等离子体物理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化学学部(6人) 张 希 41 高分子化学和物理 清华大学 宋礼成 69 有机化学 南开大学 段 雪 50 化工(应用化学) 北京化工大学 赵东元 44 物理化学 复旦大学 柴之芳 64 放射化学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高 松 43 无机化学 北京大学 生命科学与医学学部 (7人)孟安明 43 发育生物学 清华大学 赵进东 50 植物生理学、藻类学 北京大学 武维华 50 植物生理 中国农业大学 陈润生 66 生物信息学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杨焕明 54 基因组学 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 张明杰 40 结构生物学 香港科技大学 谢华安 65 植物遗传育种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地学部(4人)张 经 49 化学海洋学与海洋生物地球化学 华东师范大学 周卫健 54 放射性碳年代学与全球变化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 姚檀栋 52 冰川环境与全球变化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穆 穆 52 大气动力学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部:1人技术科学学部:5人

  • 用院士数衡量文化底蕴

    一. 事由 最近清明节,中国人尊老,各地都有隆重的祭祖活动。现在生活条件改善了,让祖宗的待遇也随之改善,情理之中。我母亲1990年去世,临终前在病床边,她对我说:“你要经常来看我.....”我说:"没问题!"1991年至今,每年清明节我必从北京回常熟。我想:快到清明节,睡在地下的老人各自在盼望自家的亲人来探亲,我准时到常熟父母墓地,他俩也有面子:“你看,我儿子又准时从北京来看我了.....” 我父母都能干,吃了不少苦.......我参加工作后,母亲对我说:“拿了国家的工资,好好为国家干活”,这话我一直记在心里并付于行动,自认为近50年,工作表现不错。二. 文化底蕴 每到清明各地都把自己当地名人抬出来,黄帝、孔子、老子、曹操....让他们为当地经济服务,我认为都对。但由此说自己的城市有深厚文化底蕴,却缺少说服力。我认为应该用具体的事实,最好用这个城市的院士数来说明/支撑你所说的文化底蕴。三. 请你评常熟市的文化底蕴 我老家江苏省常熟市也自称是历史名城有文化底蕴,你看如下的数字是否有说服力。 22名院士。10多年前,我回常熟老家,当地一位局长给我一份宣传常熟市(县级市)的材料,其中列出了22名院士的姓名及所在单位。我认为22名院士这个数字有说服力,尤其在10多年前,院士的评选,官员及董事长还未想到去当院士,即那是的院士是比较纯洁的院士。一个县级市有22名院士,不容易,充分说明了常熟这个小城市的文化底蕴。相反,你说自己有文化底蕴,但一个城市连一个(老)院士都没有,怎么自圆其说?四. 核工业部北京五所四个同事 上世纪六十年代,同在我所在的、有职工约1200人的核工业部北京第五研究所的常熟人有4个人。他们是有机试剂(离子交换树脂)研究室的王清泰、工艺仪器研究室的戴圣华、实验仪表研究室的朱跃坤和分析化学研究室的周锦帆,分别毕业于乌克兰敖德隆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和南京大学,我们四人都是在各自的研究室的尖子的平方,这个是偶然的吗?还是与常熟这个城市的文化底蕴有关呢? 常言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我认为我们江苏常熟人适合搞科研,因为常熟市有真正的文化底蕴。五. 建议 凡申报历史名城,请写明城市有多少个院士。 更多博文:http://www.instrument.com.cn/ilog/%D6%DC%BD%F5%B7%AB

  • 【分享】中国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全简介

    第三世界科学院 (TWAS)  第三世界科学院于1983年11月在意大利的的里雅斯特成立。它是由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巴基斯坦著名理论物理学家萨拉姆发起的,由第三世界国家科学家建立的一个非政治、非政府、非盈利的国际科学组织。总部(秘书处)设在意大利的的里雅斯特国际理论物理中心。  该组织宗旨是促进第三世界各国科学研究的发展,促进各国科学家之间的相互交流,在科学研究的发展方向和重大科学项目方面进行国际合作和交流。  主要机构有:大会,每两年召开一次;院士会议,每年轮流在院士所在国举行。  科学院的成员由创始院士、准创始院士、院士、准院士、通讯院士、准通讯院士组成。  1985年首次设立科学奖,授予第三世界国家在科学领域中作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第三世界科学院的基础科学奖分物理、化学、数学、生物及基础医学五项。 中国于1983年参加了这一组织.中国TWAS院士名单 1984年当选者:华罗庚 夏 鼐1985年当选者:卢嘉锡 周光召 丁国瑜 朱震达 陈中伟 姜伯驹 梁栋才 谈家桢 黄 昆 曾呈奎1986年当选者:冯德培 廖山涛1987年当选者:孙鸿烈 赵忠贤1988年当选者:茅以升 谢希德1989年当选者:孙 枢 白志东 1990年当选者:路甬祥 于 渌 曲钦岳 李振声 陈创天1991年当选者:刘东生 吴文俊 杨福家 顾方舟1992年当选者:吴阶平 张存浩 陈述彭 邹承鲁 李家明1993年当选者:严东生 洪国藩 闵恩泽 汪尔康 母国光 王 选 刘光鼎 涂光炽 冯 端 干福熹1994年当选者:张恭庆 石元春 苏纪兰 惠永正1995年当选者:许智宏 郝柏林 贾兰坡 荆其诚 师昌绪 曾庆存1996年当选者:田昭武 陈学俊1997年当选者:白春礼 李大潜1998年当选者:马志明 朱作言 李方华 唐晋发1999年当选者:李依依 王志新 郭景坤 陈竺 陈运泰 董绍俊 林群2000年当选者:王佛松 严陆光 苏肇冰 范海福 安芷生 陈顒 张启发 周巢尘 刘新垣2001年当选者:徐冠华 陈佳洱 程津培 戚正武 洪德元 李德生 李国杰 闵乃本 裴 钢 汪品先 张春霆 周炳琨 朱清时 洪 涛 牛文元 张伟平2002年当选者:冼鼎昌 艾国祥 郭雷 许绍燮2003年当选者李静海 吴建屏 欧阳自远 胡和生 徐如仁 欧阳钟灿2004年当选者李家洋 饶子和 卢柯 解思深 徐至展 韩启德 杨卫 侯建国 傅廷栋 秦大河2005年当选者文兰、林毅夫、石耀霖、顾秉林、陈翰馥、贺福初、方成、李灿、王志珍、朱日祥、洪茂椿2006年当选者邓子新、张侃、涂传诒、杨雄里、王恩多、丁仲礼

  • 环保系统两名专家入选工程院院士

    11月27日,2017年院士增选结果名单公布,共产生67位新当选院士。环保系统内两名“60后”专家入选,分别是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院长兼总工王金南和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副总工吴丰昌。 王金南,1963年生,浙江武义人。主要从事环境规划、环境经济和环境政策研究。 他先后获清华大学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目前是环保部环境规划院院长兼总工,国家环境规划与政策模拟重点实验室主任,博导,北京大学、南京大学、香港城市大学兼职教授。中国农工党中常委、中央生态环境工作委员会主任、北京市委副主委,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城建环保委副主委。学术成果 担任国家重大科技水专项总体组专家和主题组组长、国家清洁空气研究计划总体专家组专家、全球中国环境专家协会主席、环境保护部科技委员会委员、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常务理事、东亚环境与资源经济学协会常务理事、联合国环境经济核算委员会委员、国际自然资源保护协会高级顾问等20多个学术机构理事和顾问 担任《中国环境政策》等7个国内外杂志的主编和编委 出版《环境经济学》《环境安全管理:评估与预警》《排放绩效》等15部专著以

  • 【资料】中科院化学部院士——黄量

    黄量 药物化学家 1920年5月22日生于上海。1942年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化学系。1949年获美国康奈尔大学博士学位。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研究员。主要从事天然产物及抗肿瘤、计划生育、抗病毒等新药研究。20世纪50年代参与研制成功降压药萝芙木总碱及其利血平等有效成分,抗肿瘤新药N-甲酰溶肉瘤素及剑麻皂甙元的利用,治疗白血病的三尖杉脂碱及其同系物的合成等。设计并指导研制的还有新药维胺酯和甲异靛、抗病毒新药肽丁安等。在国内较早开展手性药物的研究。

  • 我愿给大家做魏复胜院士的传话筒(仅限一天)

    大家好,环境监测总站魏院士本周要到我们我省开展重金属分析调研,有啥问题或有啥话需要带给魏老师,请告诉我。重金属分析技术,可以是土壤也可以是固废。大家可以畅谈样品处理中的疑惑,也可是仪器分析中存在的疑难,亦可标准中疑点甚至错误,还可以是重金属分析的趋势。。。

  • 【资料】中科院化学部院士——江明

    江明,高分子化学家。复旦大学教授。生于江苏扬州。1960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化学系。主要从事高分子间的相互作用与多尺度相结构研究。发现嵌段共聚物/相应均聚物相容性的链构造效应,得到高分子共混物的密度梯度模型在高分子间的可控氢键相互作用导致的增容和络合方面,提出高分子共混物通过氢键相互作用可实现“不相容-相容-络合转变”的概念,并发现通过对荧光探针芘的化学改性可使其成为碳氟微区的靶向探针,可用于多种碳氟微区的研究。提出和证实了基于氢键相互作用的聚合物胶束化的新途径,获得了核-壳间由非共价键连接的聚合物胶束并进而获得空心纳米球,形成了非嵌段共聚物路线。200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 【转帖】李爱珍当选美国院士续:多次参评国内院士失败

    中国女科学家当选美国院士 至今当不上国内院士 “要问我为什么李爱珍没有当选中国院士,我只能说科学鉴定上没有一个标准秤,可能是她研究专业的领域太小,中国和美国对其研究成果贡献的认定标准不一样。”昨晚,认识李爱珍20多年、同样无缘中科院院士的中科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周均铭如是说。当日,一篇题为“中国女科学家李爱珍当选美国院士仍无国内院士头衔”的报道在网上引起网友争论。 多次参加院士评选均失败 美国当地时间今年5月1日,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所研究员李爱珍成为第一位获得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荣誉的中国女科学家。据报道,迄今为止,中国共有11人当选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李爱珍是惟一一位没有国内院士头衔的,她在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一轮评审时就被淘汰,甚至未能进入初步候选人名单…… 昨日(5.17),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所所长封松林和副所长齐鸣在电话里,均不约而同地表示对李爱珍获得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的情况不便多谈。封松林证实,李爱珍实际上不止一次参加院士评选,最终都没能评上。曾经是李爱珍学生的齐鸣告诉记者,李早在2001年就退休了,但还是坚持每天去实验室。

  • 【金秋计划】实验原始记录的9点要求

    [size=16px][b]1、重视原始记录中的签名[/b][/size] [size=16px]原始记录一般有检测人员、校核人员签名。签名意味着签名人已对该原始记录进行了必要的校对或审核,是对原始记录进行的最后把关,以便及早发现检测人员检测的失误。对原始记录中的任何疑点,都应在输入检验报告之前给予解决,必要时进行复测,以确保数据准确无误。[/size] [size=16px] [/size] [size=16px][b]2、选择适合的检测方法[/b] [/size] [size=16px]CNAS要求实验室应使用适合的方法和程序进行所有检测。[/size] [size=16px]实验室面对的是产品,不同的产品执行的标准不同,使用的检测方法也不同。对于执行标准明确的产品,直接选取标准中的检测方法即可。[/size] [size=16px]实际工作中,我们会遇到大量的非标产品,尤其是委托检验时,需要与客户沟通,采用满足客户需求并适用于所进行的检测的方法。[/size] [size=16px]当客户未指定所用方法时,实验室应从国际、区域或国家、行业标准中发布的,或由知名的技术组织或有关科学书籍和期刊公布的,或由设备制造商指定的方法中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实验室制定的或采用的检测方法如能满足预期用途并经过确认也可使用。对于这样的沟通一定要有记录备查,客户的要求与送检样品的任何差异,应在检测开始之前得到解决,并且应得到实验室和客户双方的接受。如果客户的要求,实验室的能力和资源无法满足,则应对客户说明。[/size] [size=16px] [/size] [size=16px][b]3、规范记录样品信息[/b][/size] [size=16px]接收样品后,不要急于检测,要先检查样品状态是否存在影响正常检测的缺陷。对于一些封装的样品,无法直接观察到缺陷的,打开封装发现有缺陷时,也应立即终止检验,对样品进行妥善处理并及时与客户沟通。即便无缺陷,也应在原始记录中对样品状态进行适当描述。[/size] [size=16px] [/size] [size=16px][b]4、对标准的理解要准确[/b][/size] [size=16px]标准是检测工作的依据,选择正确的、现行有效的标准进行检测,是不言而喻的。对标准的理解要准确,就不是简单的事了。实验室是依据标准进行检测的,理解标准一定要准确。[/size] [size=16px][b]5、有足够的信息量[/b][/size] [size=16px]CNAS要求观察结果、数据和计算应在产生的当时予以记录,并要求每项检测的记录应包含充分的信息,以便在可能时识别不确定度的影响因素,并确保该检测在尽可能接近原条件的情况下能够重复。[/size] [size=16px]检测人员每个实测原始数据都写上,不得只写诸如平均值等最终结果。文字要填写具体内容,不得只写符合/不符合或合格/不合格。对原始记录不得随意涂改,如确系需要修改的,应先用横线将错误横向划去(被划改的内容仍应清晰可见),再把正确值填写在其旁边。对记录的所有改动都应在划改处有修改人的签名或印章。[/size] [size=16px][b] [/b][/size] [size=16px][b]6、正确进行数据处理[/b][/size] [size=16px] 一般情况下,产品标准对检测数据应保留的小数位数或有效数字都有明确的规定,在检测时应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读取数据,在原始记录中也应按标准要求进行记录。 [/size] [size=16px]检测后需要进行计算的数据,若产品标准有相关规定,应按照产品标准要求进行计算;若产品标准中无相关规定,则应按照GB8170《数值修约规则》的要求进行计算。[/size] [size=16px]结果判定是用检验所得的测定值或其计算值与标准规定的极限值进行比较。对检验结果的判定,若产品标准有相关规定,应按照产品标准要求进行判定;若标准中无明确规定的,可按照GB1250《极限数值的表示方法和判定方法》进行判定。 [/size] [size=16px] [/size] [size=16px][b]7、不要忽视计量证书[/b][/size] [size=16px]一般标准对检测设备都有具体精度要求,选择检测设备一定要满足标准要求,并严格按操作规程使用仪器设备。在原始记录中不但应注明所使用仪器设备的名称,还应填写仪器设备的唯一性编号,以免相同设备发生混淆。[/size] [size=16px]CNAS要求设备在投入使用前应进行校准或核查,还要求设备在使用前应进行核查和/或校准。期间核查是在两次校准或检定之间的时间内,使用适当的校核方法,以相适应的核查标准进行检查,以确保在用设备在使用期间一直维持良好状态,并获得最佳测量能力,证明检测结果的置信度,增强实验室对在用检测设备保持良好状态的自信心。[/size] [size=16px][b]8、对分包方数据的控制[/b][/size] [size=16px]分包是指实验室在某些情况下,委托其他的实验室为其提供检测数据的业务活动。实验室应就分包方的工作对客户负责,由客户或法定管理机构指定的分包方除外。对由分包方完成的检测,应在原始记录中予以说明,并将分包方提供的数据与原始记录一同存档,并在出具检验报告中证明。 [/size] [size=16px][b]9、检测人员应具有资格[/b][/size] [size=16px]CNAS CL01:2018要求:实验室管理者应确保所有操作专门设备、从事检测、评价结果、签署检测报告的人员的能力。对从事特定工作的人员,应按要求根据相应的教育、培训、经验和/或可证明的技能进行资格确认。[/size] [size=16px]实验室首先应根据自身从事检测工作的性质,制定不同人员的能力需求,然后按照能力需求对每个从事检测的人员从接受教育程度、经过的培训、实际工作经历和可证明其技能方面进行资格确认,确认符合条件的人员,发给其相应岗位的资格证书。[/size] [size=16px]只有具有资格证书的人员才能从事资格证书范围内的检验工作,包括原始记录的编制。[/size]

  • 【转帖】中国两位科学家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

    新华网华盛顿5月1日电(记者张忠霞)美国国家科学院1日上午在华盛顿宣布,本年度新增选72名院士和18名外籍院士,来自中国的两位科学家张启发和李爱珍当选新一批外籍院士。 张启发是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华中农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院长。李爱珍是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另外16名新当选的外籍院士分别来自英国、以色列、德国、比利时、日本、巴西、南非、印度等国家。 美国国家科学院是在1日举行的第144届国家科学院年会上宣布新一批院士及外籍院士名单的。美国国家科学院在发表的声明中说:“(当选的)这些科学家在各自的研究领域内取得了卓越的、持续的成就。”至此,美国国家科学院的院士总数增至2025人。 创建于1863年的美国国家科学院是美国科学界最高荣誉机构,由科学及工程研究方面的杰出科学家组成。每年4月底,国家科学院都在华盛顿举行年会,并在会议最后一天公布本年度新当选的院士及外籍院士名单。

  • 喜讯!三位中国科学家成功当选国际食品科学院院士!

    日前,国际食品科技联盟(International Union of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UFoST)公布了国际食品科学院(International Academy of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AFoST)新增院士名单,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推荐的三名中国杰出科学家——孙宝国、郜海燕、陈历俊成功当选。[align=center][img=ac2edc453f4eb1882e11344a2fcaccd5_quality,Q_70.jpg,400,556]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403/uepic/98695a78-577b-470b-b5fc-0b2fa7849af1.jpg[/img][/align][align=center][size=20px][color=#17365d][b]孙宝国 院士[/b][/color][/size][/align][align=center][size=18px][color=#17365d][b]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理事长、北京工商大学教授[/b][/color][/size][/align]孙宝国,工学博士,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会士、中国化工学会会士,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香料和食品风味化学专家,北京工商大学原校长,现任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理事长、北京工商大学国酒研究院院长。长期从事食品香料香精和风味化学研究,致力于通过改善食品风味、提升食品质量、保障食品安全推动食品产业发展。构建了肉香味含硫化合物分子特征结构单元模型,研发了一系列重要肉香味食品香料制造技术,奠定了我国3-呋喃硫化物系列和不对称二硫醚类食品香料制造的技术基础;凝练出“味料同源”中国特色肉味食品香精制造新理念,研究成功了以畜禽肉、骨为主要原料的天然级肉味食品香精制造技术,奠定了我国天然级肉味食品香精制造的技术基础。倡导白酒、黄酒是中国的国酒,英文翻译是“baijiu、huangjiu”。提出了白酒“健康、风味双导向”的发展思路,积极推动白酒生产现代化、市场国际化。致力于食品科普工作,主编的酒类综合科普书《国酒》获2020年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优秀出版物一等奖。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国家973、863和国家科技支撑项目7项。主编学术著作15部,发表SCI收录论文200余篇,获授权发明专利20余项。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3项。获2019年度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创新奖”,2021年中国酒业协会“中国酒业重大科技贡献人物”。[b][/b][align=center][img=u=1305125015,4020653641&fm=253&fmt=auto&app=138&f=JPEG.webp.jpg,400,562]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403/uepic/43711075-6f4d-4be8-9276-4b9384f31e78.jpg[/img][/align][align=center][b]郜海燕 研究员[/b][/align][align=center][color=#17365d][b][size=18px]浙江省农业科学院食品科学研究所原所长[/size][/b][/color][/align]郜海燕,二级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浙江省农业科学院食品科学研究所原所长,现任国家浆果保鲜加工技术研发专业中心、农业农村部果品采后处理重点实验室等5个省部级科研平台负责人。国家农产品加工果品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和标准委员会专家,国际食物营养与安全协会副理事长,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理事,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休闲食品加工技术分会副主任委员,浙江省食品学会副理事长。主要从事食品物流保鲜加工与品质控制、生鲜食品未来采后与营养健康、植物源食品功能挖掘与综合利用等相关研究。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公益性行业专项、国家基金、科技支撑、重大国合和省重大攻关等各级项目70余项。获科技成果奖励23项,其中主持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发表论文425篇,出版著作3部;获国内外授权发明专利60件,制定行业标准7项。[align=center][img=5adc3c252c551a357b7e0ea3874a15e1_77e7-khxeamv6048507.jpg,550,402]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403/uepic/32094997-8eb8-4d30-bb16-b839cd233b60.jpg[/img][/align][align=center][color=#17365d][b][size=20px]陈历俊 教授级高工[/size][size=20px][/size][/b][/color][/align][align=center][color=#17365d][b][size=18px]北京三元食品股份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size][/b][/color][/align]陈历俊博士,教授级高工,博士生导师,现任北京三元食品股份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副总经理、国家母婴乳品健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常务理事。入选中央组织部“万人计划”、国家科技部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国家人社部百千万人才工程突出贡献青年专家、北京学者、科技北京百名领军人才等,被授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国杰出质量人、中国杰出工程师奖、全国劳模、北京市劳模与北京市突出贡献奖等30余项荣誉称号。主持/参与863计划等国家级科研课题12项、省部级科研课题59项,核心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北京市及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0项、授权中国发明专利、国际专利62项,制修订国标62项,发表论文200余篇,出版论著19部。国际食品科学院(InternationalAcademy of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AFoST)成立于1997年,是国际食品科技联盟(International Unionof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UFoST)设立的由杰出食品科技专家组成的学术机构,是一个独立的、非盈利性、非政府性的全球性学术组织。国际食品科学院院士由在全球食品科技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国际杰出专家学者中选举产生,代表全球食品科技专家的最高荣誉。国际食品科学院每两年增补一次院士,每次增选新院士不超过30名。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作为国际食品科技联盟在中国的唯一代表,可推荐优秀科学家参与国际食品科学院院士的评选。[img=ac2edc453f4eb1882e11344a2fcaccd5_quality,Q_70.jpg]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403/uepic/4adcc16d-f286-439d-bcef-8f2ea5ab769b.jpg[/img][来源: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align=right][/align]

  • 愿再次为大家做魏复盛院士的传话筒

    今年8月已经为大家做了一次传话筒,可能是魏院士因事没到郑州而给大家传话作用不到。本次,魏院士一行下周二或周三要亲自到我们JIyuan市,就重金属分析方法和重金属修复(这个与我们监测关系不大)进行调研。 就我们关心的监测方法而言,魏老师此行主要目的:简单看二级站监测能力后,着重要为土壤分析方法编制、水与废水分析方法和空气和废气分析方法修订做调研工作--了解大家在实际监测分析中遇到疑惑和建议,从而完善三本书的编制或修订。请大家积极谈谈重金属监测工作中的疑惑,提出中肯意见、建议。

  • 2011年中国工程院当选院士名单(生命科学)

    摘要:中国工程院8日上午在北京公布2011年院士增选结果,从485名有效候选人中经过两轮评审和最终选举,共产生54名新院士。至此,中国工程院院士总数达到783人,学科覆盖更趋全面,地区分布更加广泛。中国工程院同步还完成外籍院士增选工作,经过全体院士大会选举,共从19名外籍院士候选人中产生6名新外籍院士,美国籍4名(其中1人具美国、德国双重国籍),澳大利亚籍、日本籍各1名。中国工程院院士是国家设立的工程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为终身荣誉。其院士增选工作每两年进行一次,每次增选名额不超过60名。中国工程院2011年当选院士名单(生物类)农业学部(6人)姓名年龄工作单位陈剑平48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康绍忠49中国农业大学李 坚68东北林业大学吴孔明47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喻树迅58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朱有勇55云南农业大学陈剑平http://www.biomart.cn//upload/userfiles/image/2011/12/1323695281.jpg男,1963年4月出生,浙江宁波人,浙江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院长。浙江省首批特级专家,现任农业部病毒学与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1985年7月浙江农业大学植保专业毕业后分配浙江省农业科学院病毒室工作,1989年7月特例晋升助理研究员,1991年7月特例晋升副研究员,1993年3月特批晋升研究员。1989年至1990年11月在英国洛桑试验站进行合作研究,1992年11月至1995年12月赴苏格兰作物研究所开展合作与攻读博士,并于1995年10月在英国取得博士学位。复旦大学和浙江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植物保护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植物病理学会常务理事,浙江省植物病理学会理事长。20年来,一直从事植物病毒和病毒病防治研究,曾主持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863”和欧共体等30个科研项目,首次揭示禾谷多黏菌与其传播病毒内在关系,系统研究了植物病毒缺失突变及其生物学特性,并在水稻和小麦等重要粮食作物病毒发生规律及预测预报、介体真菌及传毒特性、抗源筛选及综合防治技术等方面做了大量研究。鉴定了54种粮食和经济作物病毒,发现12个新种,开展病毒基因组全序列和系统进化研究,和有关单位合作,开展重要粮食作物病毒病综合防治工作,挽回巨大经济损失。出版专著3部(合计421.7万字)、论文集1册、参编专著3部,发表论文218篇(SCI收录97篇),专利5项,获1992年全国十大科技成就1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部省科技进步一等奖6项、二等奖3项。康绍忠http://www.biomart.cn//upload/userfiles/image/2011/12/1323695298.jpg男,1962年11月生,湖南桃源人,中共党员,1982年7月由武汉水利电力大学本科毕业,获学士学位,1985年在西北农业大学分别获农学硕士和工学博士学位,1993年9月破格晋升为教授,康绍忠教授是我国农业水土工程专业领域杰出的青年教师,也是我校最年轻的博士生导师和学科带头人。康绍忠教授是我校节水与水资源研究中心主任,农业水土工程学科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旱区农业水土工程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863计划”生物与现代农业技术领域现代农业技术主题专家。曾先后获陕西省首届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陕西省新长征突击手标兵、陕西省首届科技新星、陕西省十大杰出青年、霍英东高校青年教师奖(研究类)、农业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中国青年科技奖、全国优秀农业科技工作者、水利部优秀教师等荣誉和奖励,首批入选农业部“神农计划”、陕西省“三五人才规划”第一层次人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等人才工程计划。1998年获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并被授予全国模范教师称号,还获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是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首批入选的14名青年专家之一。1997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2001年在全国农业科学技术大会上获国家科技部、农业部、水利部、国家林业总局联合授予的“全国农业科技先进工作者”称号。2001年7月批准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

  • 【资料】中科院化学部院士——白春礼

    白春礼 纳米科技研究专家 满族,1953年9月生于辽宁丹东。197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系。1981年、1985年先后获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硕士学位、博士学位。199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同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常务副院长,国家纳米科技指导协调委员会首席科学家和国家纳米中心主任。兼任中国科学院化学部主任,中国化学会理事长。先后从事过高分子催化剂的结构与物性、有机化合物晶体结构的X-射线衍射、分子力学和导电高聚物的EXAFS等研究。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从事纳米科技的重要领域——扫描隧道显微学的研究。研制成功扫描探针显微镜(SPM)系列。在纳米结构、分子纳米技术方面进行了较系统的工作。由德国Springer出版公司和科学出版社等出版多部中、英文著作。 曾获国际化工协会授予的国际奖章、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等。

  • 【简讯】陈晓亚院士任中科院上海分院副院长

    日前,中国科学院和中国科学院党组决定陈晓亚同志担任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副院长、党组成员。 陈晓亚,植物生理学家。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研究员。1982年毕业于南京大学生物学系,1985年在英国里丁(Reading)大学获博士学位。现任上海生科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所长、植物分子遗传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植物生理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国际棉花基因组协调委员会(ICGI)委员等职。 陈晓亚同志长期从事植物次生代谢和棉纤维发育研究,早期曾从事植物分类学研究。对植物倍半萜代谢,尤其是棉花和青蒿萜类生物合成及调控开展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克隆鉴定了棉酚合成途径一系列酶和调控因子基因,并将棉花漆酶用于环境修复。通过对棉纤维发育相关转录因子的分析,鉴定了调控基因并提出其内含子起重要作用,为揭示棉纤维和植物表皮毛细胞发育的分子机制做出了贡献。在植物microRNA领域,发现激素和miR160通过生长素应答因子控制根尖顶端细胞分化和根冠形成。 200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来源:中科院上海分院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