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双一流名单

仪器信息网双一流名单专题为您整合双一流名单相关的最新文章,在双一流名单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双一流名单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双一流名单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双一流名单话题讨论。

双一流名单相关的资讯

  • “双一流”入选名单6月公布 各高校如坐针毡
    一份新出炉的学者榜单搅动了中国高等教育界。记者发现,近日有多所中国大学在官方渠道晒出“2016年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宣传校内学者入选情况。  这份榜单由国际学术出版巨头爱思唯尔(Elsevier)于2月26日发布,统计了中国38个学科领域科研成果高被引的学者名单。榜单显示,中国共有1776名学者入选,涉及科研院校单位227所。  其中,中国科学院居于榜首,有279人入选。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紧接其后,分别有112、90、88和79名学者上榜。  在“生物、遗传和分子生物学”领域清华大学有著名学者施一公入榜。而伉俪院士陈赛娟和陈竺也双双进入上海交通大学榜单,陈竺曾以无党派人士身份担任卫生部部长。北京大学教授林毅夫在“经济、经济计量学和金融”领域位居第四。在社会科学领域的榜单上,清华大学当代国际关系研究院院长阎学通教授也位居其中。此外,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华中生教授(决策科学)、霍宝锋教授(商业、管理和会计)和周宏庚教授(商业、管理和会计)教授连续三年登上该榜单。  此前,根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2016年发布的《中国高校创新发展报告》,依据“优势学科数量达到15个以上”等指标,得出结论: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四所大学有望发展成为世界一流大学。  对于该榜单,也有多家媒体进行解读,指其反映了中国各学科领域科研人员“具有世界级影响力的指标”,并担忧其会引发高校间新一轮“精准挖人”大战。  一份榜单何以搅动“一池春水”?多位教育学者告诉财新记者,其背后或指向中国大学的“双一流”之争。  1月25日,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了“双一流”实施办法。接棒“985工程”、“211工程”的“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简称“双一流”)建设正式启幕。  这一新轮大学重点建设工程以5年为一个周期,与国家五年建设规划同步实施,注重学科发展,“以绩效为杠杆”,并将对建设高校实行“总量控制、开放竞争、动态调整”。  中国的大学重点建设牌局或将迎来改变。  哪些高校和学校可以入选“双一流”,备受中国各大学关注。  根据三部委的“实施办法”,将由专家委员以“中国特色学科评价”为主要依据,参考国际相关评价因素,综合高校学科水平等情况,论证确定认定标准。  何为“中国特色学科评价”?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周光礼分析,教育部的一级学科评估或将成为重要依据。  一位熟悉相关决策制定的人士向财新记者透露,教育部的第四轮学科评估自2016年5月启动,或因与“双一流”评选关涉太多,至今未公布结果。“但最迟也不应晚于今年6月”,该学者预测,根据“双一流”政策的日程安排,预计4月将组建专家委员会,6月即确定入选高校名单。  “双一流”名单公布前夕,中国各高校如坐针毡。  “双一流”评选将参照国际相关评价因素。“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或被高校认为是相关参照标准之一。  “高被引论文”“高被引学者”已成为一所大学综合科研实力的关键指标。据《文汇报》报道,这份榜单“正受到越来越多高校的认可”。  名列这份榜单的学者并非都来自老牌名校。例如,作为非985高校的苏州大学有15位高被引学者上榜,相比不少传统985高校,这一数字成绩称佳。这也被解读为与“双一流”建设重视学科的导向一致。  “用什么标准评价世界一流学科,让很多学校无所适从”。周光礼告诉财新记者,原因在于中国的学科分类体系和国外不同,例如美国的ESI学科分类“逻辑是归纳式的”,依据的是“学者在哪些知识领域从事研究”。而中国110个一级学科的分类是规范性的,“是有价值判断的指导性”,依据的是教育部制定的学科目录。  周光礼认为,若按国际标准建设中国的“双一流”,不符合中国国情,“因为学科口径不同”“也可能导致中国大学都去追捧ESI”。中国官方最近出台的上述“实施办法”对此做了折中考虑。  此前,另一国际出版巨头科睿唯安(原汤森路透)发布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作者)名单”。其以基本科学指标(简称ESI)为依据,在21个学科领域对被收入论文进行统计,排名在前1%的论文被认为是高被引论文。  同济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讲师张端鸿告诉记者,这份名单遵循严格的科学计量学方法,在此基础上遴选引文桂冠奖获奖人选,“但缺点是人数规模很小”“没办法用于大学和学科的评价”。  “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则意在为中国的大学和学科评价“提供基础数据”。张端鸿认为,这份榜单摒弃了功利性的“行政指定”、“帽子圈定”等人为因素,“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公开资料显示,“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于2015年开始发布。其由爱思唯尔和软科(即专务高校数据研究的上海软科教育信息咨询有限公司,每年定期发布“世界大学学术排名”等榜单)合作,研究数据来自爱思唯尔旗下的Scopus数据库,“采用的则是软科开发的方法和标准”。  据软科介绍,其主要采用基于文献计量学手段的定量评价方法。简单来说,就是根据学者发表的所有论文获得的引用次数设计指标,来测算该学者的影响力大小。  “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被中国高校青睐的原因还在于它比科睿唯安发布的“全球高被引科学家(作者)名单”在学科领域上进行了拓展。张端鸿认为,这份榜单“针对中国学术界做了更细的领域划分”“让更多工程、社科领域的人能脱颖而出”。  此外,爱思唯尔在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统计时只计入了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这样的限定更“尊重中国科研评价体系”。  上海交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世界一流大学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程莹在接受《文汇报》采访时也表示,如此限定,“就有‘挤水分’的保证”。  张端鸿告诉记者,“双一流”评选办法中所说的参考国际相关评价因素,可以理解为各种单项评价数据,例如“国际引文索引数据”“国际专利数据”“国际出版数据”等等。  张端鸿认为,在中国未来对“双一流”的建设中,若有些单科性或多科性院校在单项国际数据上有支配性表现,同时又在本土的国际人才培养上表现出色,“就应当给予充分肯定”。  “但要注意的是,这份榜单也只能作为辅助性参考,不可能成为(双一流)主要评价依据。”
  • 重磅!新一轮“双一流”建设名单公布
    2月14日,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正式公布。  经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深入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近日由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以下简称三部委)印发。经国务院批准,“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更新公布,新一轮建设正式启动。  根据首轮监测数据和成效评价,三部委依据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十四五”期间国家战略急需领域,按照“总体稳定,优化调整”的原则,经过“双一流”建设专家委员会研究,以需求为导向、以学科为基础、以比选为手段,确定了新一轮建设高校及学科范围。公布的名单共有建设高校147所。建设学科中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等基础学科布局59个、工程类学科180个、哲学社会科学学科92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自主建设的学科自行公布。为增强建设动力,完善约束机制,对首轮建设成效并未完全达到预期、相比同类学科在整体发展水平、可持续发展能力和成长提升程度方面相对偏后的部分学科给予警示,相关学科应加强整改,2023年接受再评价,届时未通过的,将调出建设范围。
  • 辟谣:教育部否认发布双一流名单
    p   近日,网络流出一份“教育部首批‘双一流’大学建设拟定名单”,北大清华等8所大学被确定为首批一流大学,目前该名单在各大网络论坛流传。教育部新闻发言人昨天独家回应北京青年报记者:“教育部从未发布过双一流名单,公众勿轻信谣言。目前教育部正与相关部门抓紧研究制定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争取尽早出台。”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07/insimg/dfb28072-2b02-4295-987a-706ed4144784.jpg" title=" 14697646963485.jpg" width=" 400" height=" 267" border=" 0" hspace=" 0" vspace=" 0" style=" width: 400px height: 267px " / /p p   2015年底,国务院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要求贯彻全面深化改革要求,创新重点建设机制,以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为核心,以一流为目标、以学科为基础、以绩效为杠杆、以改革为动力,推动一批高水平大学和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或前列。根据该方案,力争到2020年,我国若干所大学和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 /p p & nbsp & nbsp & nbsp & nbsp 相关新闻: a href=" http://www.instrument.com.cn/news/20160725/197373.shtml" target=" _blank" title=" " 双一流计划:985、211高校仍是被选中的大赢家 /a /p
  • 盘点“双一流”名单里的25个“化学”
    p   日前,教育部官网公布了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简称“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其中42所高校首批入选“一流大学”的建设,95所高校入选“一流学科”的建设。 /p p   而从入选学科来看,化学入选25所高校,化学工程与技术入选9所高校。 /p p   为什么化学学科有这么多呢? /p p   白春礼院士曾经说过“化学引导着发现与创造,化学是最具有创新性的一个学科,化学是唯一的一个学科,一个领域,能够合成新的物质,稳定存在新的物质。化学是带来重大发明创造的学科,支撑了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引领了科学与技术进步。” /p p   25所 0703 化学 /p p   北京大学、 清华大学、 兰州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吉林大学 、 南京大学、 南开大学、 厦门大学、 山东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四川大学、 天津大学、 武汉大学、浙江大学、 郑州大学(自定)、 中国科学院大学、 中山大学 、东北师范大学、 福州大学(自定)、 复旦大学、 湖南大学、 华东理工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新疆大学(自定)。 /p p   9所 0817 化学工程与技术 /p p   清华大学、 南京大学、天津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北京化工大学(自定)、华东理工大学 、 宁夏大学(自定)、石河子大学(自定)、 太原理工大学(自定) 。 /p p   其他学科名单如下: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9/insimg/01fa8691-74d9-4172-80d2-35aea090de4d.jpg" style=" " title=" 1.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9/insimg/8b101b04-7849-4e5c-8ea9-93dc5def7bd8.jpg" style=" " title=" 2.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9/insimg/f44d6e5f-97ff-49be-938b-fa3b72e8d4ab.jpg" style=" " title=" 3.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9/insimg/0e15979b-9aae-4fe5-b9ef-f2cbcc16c04d.jpg" style=" " title=" 4.jpg" / /p p br/ /p
  • 从“双一流”名单看高校中的三对“欢喜冤家”
    p   & nbsp 近日,为媒体炒作很久的“双一流”名单终于尘埃落定,正式公布。这也意味着“双一流”建设进入实施操作阶段。 /p p   细读公布的名单,大多数人的目光可能会更多地投向北京、上海、江苏等知名高校云集的地区,不过笔者却是更加关注高等教育资源相对较弱的省份,尤其是河北、山西、河南三省。因为这三个省份可以说是均有一对“欢喜冤家”(每一对中均有一所以省份名称命名的大学),而且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这三所以省份命名的大学均各自面临着一所同省兄弟学校的有力挑战。 /p p    strong 河北省:河北大学—河北工业大学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9/insimg/4e27fb04-19d4-40d9-9ef9-778640ceb47b.jpg" title=" initpintu_副本.jpg" / /p p   在本次正式公布的“双一流”名单中,河北工业大学的电气工程进入一流学科的建设,而河北大学则未能入选。河北工业大学也是河北省唯一一所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它的最前身是“北洋工艺学堂”,诞生于天津,此后就在该市发展壮大起来,这也是这所河北的大学坐落于天津的最初原因。河北工业大学的优势学科集中在电气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化学工程等方面,而河北大学的优势学科则集中在历史、化学、生物学、光学工程等方面。 /p p    strong 山西省:山西大学—太原理工大学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9/insimg/5cf8ea66-6154-4d1f-9fe5-97fae20a2b0c.jpg" title=" 66899881.jpg" / /p p   山西省跟河北省的情况非常类似,也有两所实力非常接近的学校,山大和太原理工。作为山西省唯一的“211”学校——太原理工大学,它的化学工程与技术专业这次进入一流学科的建设。太原理工大学理工科优势明显,材料科学、工程学、化学三个学科2016年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而山西大学则较为遗憾未进入“双一流”名单。作为一所百年学府,山西大学有着比较深厚的文化底蕴,尤其以文史哲、数理化等基础学科见长。 /p p    strong 河南省:河南大学—郑州大学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9/insimg/73b5f0ca-9b01-4d88-a1fb-1e580886078c.jpg" title=" 未命名_meitu_0_meitu_1.jpg" / /p p   河南省的郑州大学和河南大学此次分别出现在“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中,对于河南省而言,应当是收获颇丰。郑州大学入选B类一流大学建设高校,河南大学入选一流学科建设高校。郑州大学是河南省唯一一所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2016年该校的化学、临床医学、材料科学、工程科学4个学科(领域)ESI排名进入全球前1%。而以省份命名的河南大学(坐落在古都开封)可能大家更为熟悉,央视百家讲坛中的王立群教授即工作于该校。不过本次入选一流学科建设的是河南大学的生物学而非历史学。据了解,河南大学的生物学学科也确实不容小觑,早在上世纪20年代初期,河南大学生物学学科就已经起步,且在当时取得了很大成就。 /p
  • 名单出炉!下一轮“双一流”,重点建设这些高校!
    经安徽、黑龙江等多省教育厅确认:教育部根据“双一流”建设专家委员会咨询提出的建设学科建议名单,已经启动新一轮“双一流”建设工作。随着第二轮“双一流”建设的动态调整结果日渐明朗,虽几家欢喜几家失落,但大多省份已经开始重新出发,将目光投向5年之后的第三轮“双一流”建设。青塔注意到,不久前,江西、河南、江苏、吉林、安徽等省份正式明确了“十四五”期间重点培育支持的高校和学科,瞄准下一轮“双一流”动态调整,动辄数十亿、百亿的专项资金投入,着力扶持省内高校在新的建设周期内取得进一步突破。“十四五”期间,各省重点培育、建设高校及学科名单汇总如下:▎江西省“十四五”期间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下一轮“双一流”,江西省正摩拳擦掌,蓄势待发。去年“两会”期间,江西代表团曾以代表团名义向人大会议提交建议:恳请将江西省南昌大学列入“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行列。建议中提到,“十四五”期间,江西省财政将统筹不少于30亿元建设资金,专项支持南昌大学“双一流”建设。日前,江西省“十四五”期间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正式出炉。除了将南昌大学确定为江西省“十四五”一流大学整体建设单位以外,还明确了江西农业大学畜牧学等11个学科为一流学科高峰优势学科、南昌航空大学仪器科学与技术等12个学科为一流学科高峰特色学科、华东交通大学土木工程等19个学科为一流学科潜力发展学科。▎争创“双一流”,河南打造高校第二梯队河南高等教育,也正在迎来重大发展机遇。在去年9月召开的河南省科技创新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除了明确加快推进郑州大学、河南大学“双一流”建设,打造河南高等教育“双航母”,不断提升全国位次以外,还特别提出了:注重培育“第二梯队”,推动更多高校、学科跻身“双一流”行列。“十四五”期间,河南省将投入50亿元引导资金,支持郑州大学一流大学建设;投入25亿元引导资金支持河南大学一流大学建设。此外,还将投资55亿元支持河南理工大学、河南农业大学、河南科技大学、河南师范大学、河南工业大学、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河南中医药大学7所高校开展一流学科创建工作,力争“十四五”末,2~3所高校进入第三轮国家“双一流”建设行列。▎吉林省高校世界一流学科培育计划立项建设学科名单日前,吉林省教育厅下发了《关于公布吉林省高校世界一流学科培育计划立项建设学科名单的通知》(吉教高〔2022〕1号),将24个学科列为吉林省高校“世界一流学科培育计划”立项建设学科,建设期为4年(2022—2025年)。截至目前,长春理工大学、长春工业大学、吉林农业大学、长春中医药大学等高校,均已官宣入选学科。其中,长春理工大学有“光学工程”等3个学科入选,数量居吉林省属高校第一。▎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峰计划建设高校名单去年9月,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了《关于公布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峰计划建设高校名单的通知》。本次获批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峰计划建设高校共17所,其中A类建设高校10所,B类建设高校7所。而在此前江苏省人民政府印发的《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方案(2021-2025年)》中明确提出:到2025年,江苏更多高校进入国家层面开展的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行列,进入全国前列的高水平大学达到20所,其中省属高校达到11所,省属高校中新增2-3个学科进入全国学科评估前10%。除了“双一流”培育建设专项,多个省份同样在相关规划中,明确列出了“十四五”重点支持的高校名单——▎安徽重点支持这些高校优势学科,进入“双一流”培育学科在安徽省教育厅2022年工作重点中,提出“研制新一轮“双一流”建设方案,重点支持安理工、安农大、安医大、安师大优势学科进入‘双一流’培育学科。”1月24日,安徽省发布了《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安徽省支持高校学科建设若干政策的通知》,2020—2024年,安徽省级财政将在现有高校发展专项经费中将统筹30亿元以上资金,用于支持省属高校高峰学科建设。▎“十四五”期间,福建省重点支持这些高校《福建省“十四五”教育发展专项规划》中提出:“十四五”时期,福建省将分类推进“双一流”建设,支持厦门大学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支持福州大学争创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整体办学实力跻身全国50强;支持华侨大学、福建师范大学、福建农林大学争创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同时,福建将实施一流学科培优工程,推动部分“高峰”“高原”学科在相关领域形成全国特色优势,力争5个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行列,15个学科进入全国学科评估前10%。▎“十四五”期间,广东省推动这些高校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去年10月,广东省人民政府发布了《关于印发广东省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的通知》。其中提到,推动华南农业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广州医科大学、深圳大学、南方科技大学等高水平大学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范围,支持高校加强数学、物理、化学等基础学科建设。根据广东省“十四五”期间省财政“冲一流、补短板、强特色”专项资金安排方案:“十四五”期间,广东将在省级教育发展专项资金中安排“冲补强”资金262.85亿元,其中高水平大学建设计划资金103亿元,粤东西北高校振兴计划(内涵建设)资金23亿元,特色高校提升计划资金41亿元。
  • 42所“双一流”大学名单月底公布 新疆大学明确入列
    p   今年6月,教育部回应网上传言时透露,拟在8月底左右公布国家“双一流”大学最终名单。而随着时间进入2017年8月中旬,“双一流”大学名单也进入公布的倒计时阶段。就在教育部公布官方“双一流”大学名单之前,最近《新疆日报》低调披露了新疆大学今年6月已被教育部列入国家“双一流”建设战略布局中42所“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之列的消息。 /p p   据《新疆日报》报道,8月13日,新疆自治区主席雪克来提· 扎克尔来到新疆大学新校区迁址用地实地调研。在随后召开的座谈会上,雪克来提· 扎克尔透露,“ strong 今年6月,新疆大学已被教育部列入国家‘双一流’建设战略布局中42所‘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之列。” /strong /p p   上述报道证实,此前网传的42所“双一流”大学这个数字属实,而新疆大学也已入列其中。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AqmU-fyixiay7993438.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8/insimg/1c59c6ca-bae0-4d81-a056-34193f0c6f41.jpg" / /p p   此前,今年6月16日,针对在网上广泛流传的“42所‘双一流’大学出炉,世界一流大学名单!”的传言,教育部相关负责人回应《北京青年报》时并没有直接否定,而是表示“双一流”建设的有关工作仍在推进过程中,最终名单确定后拟于8月底左右正式公布。 /p p   值得一提的是,6月16日,教育部官方微博“微言教育”还转发了《北京青年报》上述关于向教育部求证的微博。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width=" 400" height=" 465" title=" 微信图片_20170817110351.jpg" style=" width: 400px height: 465px "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8/noimg/ef8484f3-f2a1-4acd-869a-03932d90afae.jpg" border=" 0" vspace=" 0" hspace=" 0" / /p p strong   此前网传“42所世界一流大学名单” /strong /p p   除今年6月已被教育部列入国家“双一流”建设战略布局中42所“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之列的新疆大学外,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已入选世界一流大学拟建设名单等消息也于近期通过媒体对外披露。 /p p   据四川当地媒体四川在线8月15日报道,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已入选世界一流大学拟建设名单,西南交通大学、西南财经大学、西南石油大学、成都理工大学、四川农业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入选一流学科拟建设高校名单。 /p p   “双一流”建设是中国高等教育领域继211工程、985工程之后的又一国家战略。据教育部部长陈宝生介绍,“双一流”建设不是211工程、985工程的翻版,也不是升级版,更不是山寨版,它是一个全新的计划。 /p p   2015年10月,国务院公布的《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提出加快建成一批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国家“双一流”建设由此拉开大幕。 /p p   随后,2016年2月,教育部印发的《教育部2016年工作要点》明确要求加快“双一流”建设。 /p p   2017年1月,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改委联合印发的《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明确指出,“双一流”建设“每五年一个建设周期,2016年开始新一轮建设。建设高校实行总量控制、开放竞争、动态调整。” /p p   另外,上述《实施办法》还指出,“设立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专家委员会,由政府有关部门、高校、科研机构、行业组织人员组成。专家委员会根据《总体方案》要求和本办法,以中国特色学科评价为主要依据,参考国际相关评价因素,综合高校办学条件、学科水平、办学质量、主要贡献、国际影响力等情况,以及高校主管部门意见,论证确定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的认定标准。根据认定标准专家委员会遴选产生拟建设高校名单,并提出意见建议。教育部、财政部、发展改革委审议确定建议名单。” /p p   2017年全国两会期间,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回答“双一流”相关问题时表示,“到此为止,‘双一流’建设顶层设计、配套制度、工作方案、遴选标准、遴选机构、工作程序都具备了??我们最近正在组建专家委员会,在专家委员会基础上,确定标准进行遴选,争取上半年完成这个程序,公布第一批建设学校和学科的名单。” /p
  • “双一流”名单发布 段子手们坐不住了
    p   2017年9月21日,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的通知》,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简称“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几家欢喜几家愁,段子手们也坐不住了,来看大家的吐槽! /p p    strong 段子一: /strong /p p   1.一流大学重庆大学,是一所没有一流学科的一流大学。 /p p   2.东北师范大学有六个一流学科,却不是一流大学。 /p p   3.武汉大学的一流学科矿业,在武汉大学并不存在,然而武大王牌水利不是一流学科。 /p p   4.复旦这样一个文科强校拥有航空航天机械制造的一流学科,而著名的航空航天类大学西工大却没有这个一流学科,居然复旦新闻不是一流学科。 /p p   5.以文史哲见长的山东大学和四川大学所有的双一流学科均为理工类学科。 /p p   6.中央民族大学的一流学科,是一个闻所未闻的民族学专业。 /p p   7.以临床见长的医科大学基本全军覆没,甚至包括医学龙头老大协和(这个可能是响应号召,发展民族医学吧)。 /p p   8.暨南大学的双一流学科是药学,而暨南大学的医学院基本属于边缘单位。 /p p   9.电子科大的电子并不是一流学科。 /p p   10.更可笑的是大连理工一流学科有一个叫工程 /p p   11.有些大学的一些学科都不是一级学科的名字,比如机械与航空制造等学科,原来教育部决策时参考了QS榜,错误照抄了学科名,迷之尴尬。国内有哪些学科,教育部心里没点数? /p p    strong 段子二: /strong /p p   双一流出来后,各家高校的反应: /p p   1、北大:非常满意,老子又是第一。气死隔壁那学校。 /p p   2、清华:街对面的那学校除了规模大,还有什么比老子强的。 /p p   3、浙大:幸好2000年那波合并潮抓住了,这次全靠农学、工学打头啊。 /p p   4、复旦:我靠!老子的新闻学专业竟然落选,那个航空航天专业竟然进了,这专业是我的? /p p   5、南大:我没有合并过哦,但我的很多学科都被扣下来了,没入选的数学、历史、软件、声学,老子比哪家差了? /p p   6、上海交大:我不说话,我基本满意。 /p p   7、东南大学:呵呵,我也不说话,反正我进全国前八了。 /p p   8、中国人民大学:你们别再骂我入选学科都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这样的虚东西了! /p p   9、中国科技大学:老子想打人! /p p   10、中山大学:一般般啦! /p p   11、北师大:比预想的好啊! /p p   12、武大:妈蛋!2000年合并大潮,我抓住了啊,还是没什么优势。 /p p   13、川大:靠!就给我6个啊,还他妈有3个都是华西医学院的。老子真变成“双流大学”了。 /p p   14、南开、天大:老子想打人! /p p   15、厦大、华科大:就这样吧,不好说什么。 /p p   16、哈工大:我的航空航天专业被复旦抢了?瞬间搞不懂自己的优势学科是啥了。 /p p   17、西安交大:上海那兄弟真他妈猛! /p p   18、同济:妈的,这次比东南大学差太多了。 /p p   19、中南大学:虽然进了,可就4个啊。 /p p   20、湖南大学、东北大学:我靠!我怎么就变B了?哪个2B评的! /p p   21、重大:靠!进了3个,还都是“自定”,感觉像开小灶给的。 /p p   22、郑大、疆大、云大、昌大:进了!进了!总算进了! /p p   -- /p p    strong 段子三: /strong /p p   川大:mmp老子临床医学没上? /p p   中南:你不要说了我的医科一个都没上。 /p p   吉大:我不仅医科一个没上,法学也没上啊。 /p p   —————————— /p p   南开:我理论经济学都没上。 /p p   上财:好了我一个财经院校只上了统计学。 /p p   厦大:人文社科一个都没上,艹! /p p   —————————— /p p   同济:除了土建啥也没… /p p   天大:我连土建都没… /p p   重大:我自己都没上报… /p p   华工:虽然我没建筑,但我有农学啊 /p p   ——————————— /p p   西政:我TM法学居然没上!原来华政也没上,哦,那好吧。 /p p   华政:我TM法学居然没上!原来西政也没上,哦,那好吧。 /p p   总结一下: /p p   非常满意:清北 /p p   比较满意:东南上交南大科大 /p p   内心平静:人大武大中大西交 /p p   有点想打人:复旦同济浙大哈工华科 /p p   十分想打人:南开天大厦大中南 /p p   打自己:湖大东北 /p p   直接跳楼:苏州大学,各个排行杀入985队列,结果给了一个自定学科安抚奖 /p
  • 网传42所“双一流”大学 教育部:名单8月底公布
    p   据人民网报道,近日,在网络上广泛流传“42所双一流大学出炉,世界一流大学名单!”的帖子,引发网友热议。记者从教育部官方微博“微言教育”了解到,教育部相关负责人回应:“双一流”建设的有关工作仍在过程中,最终名单确定后拟于8月底左右正式公布。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6/insimg/014d0b56-2f52-4454-910b-53bef3460738.jpg" style=" " title=" 1_副本.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6/insimg/5fbdc4bd-6a15-42cd-bfc6-8f964e5cefa8.jpg" style=" " title=" 2_副本.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网传首批42所双一流大学名单(来源:网络) /p p   教育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双一流”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重大决策。根据《总体方案》《实施办法》,按照稳中求进、继承创新、改革发展的基本原则,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组织“双一流”建设专家委员会,遴选认定了一批“双一流”拟建设高校。至于名单问题,该负责人回应:“目前有关工作仍在过程中,最终名单确定后拟于8月底左右正式公布。” /p p   根据中国政府网公开文件信息,国务院于2015年11月5日发布《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的文件,提出到2020年,若干所大学和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 到2030年,更多的大学和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所大学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前列,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高等教育整体实力显著提升 到本世纪中叶,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数量和实力进入世界前列,基本建成高等教育强国。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6/insimg/50484eb7-6945-4f06-b619-0673cd32b4af.jpg" style=" " title=" 3.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6/insimg/5d9c84e7-f0af-4743-a16b-a142cd469926.jpg" style=" " title=" 4.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来源:中国政府网 /p p   教育部在《2016年工作要点》中也指出,要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制订“双一流”实施办法,研究制订资金管理、绩效评价办法,建立信息公示网络平台。推进教育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更大力度落实“千人计划”“万人计划”等国家重大人才工程,深入实施“长江学者奖励计划”,进一步加大向中西部、东北部地区倾斜力度,加大力度支持培养青年人才。制订实施高校科技发展“十三五”规划,推进体制机制创新。组织高校承担国家重大科学基础设施和国家实验室建设任务,组织高校参与国家重大科技计划项目,建立完善高校基础研究稳定支持机制。完善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机制,推动高校建立知识产权运营机构。深入推进科技评价改革,完善教师考核评价和学科评估机制。持续推进“2011计划”取得实效。深化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改革,启动高校专业化智库建设。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6/insimg/a7814feb-e83f-49fc-a645-f062c44ab7ae.jpg" title=" 5.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来源:教育部官网 /p
  • 首轮80亿!13所高校入选福建省双一流建设名单
    p   日前,福建省教育厅、财政厅和发改委联合公布了福建省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共有13所高校入选,其中5所高校入选福建省一流大学建设高校,8所高校入选福建省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p p   2017年3月,福建省政府印发《关于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实施意见》,将“双一流”建设计划列入福建省“十三五”发展规划重点项目,在第一个5年建设周期内,福建省财政每年安排16亿元用于实施“双一流”建设计划,首轮共80亿元。 /p p   从本次福建省公布的双一流名单来看,共有13所高校入选,其中5所高校入选福建省一流大学建设高校,8所高校入选福建省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p p   双一流建设学科包括高峰学科和高原学科两类。高峰学科共有43个,包括A类41个和B类2个。高峰学科入选数较多的高校包括厦门大学(12个)、福建师范大学(7个)、福州大学(6个)、福建农林大学(6个)等,其他高校入选数较少。 /p p   高原学科共有68个入选,入选数较多的高校包括福建师范大学(15个)、华侨大学(13个)、福建农林大学(12个)、福州大学(11个)等。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福建省“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 /span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 一、福建省一流大学建设高校(5所) /span /p p   厦门大学、华侨大学、福州大学、福建农林大学、福建师范大学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 二、福建省一流学科建设高校(8所) /span /p p   福建工程学院、集美大学、福建医科大学、福建中医药大学、闽江学院、泉州师范学院、闽南师范大学、厦门理工学院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福建省“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 /span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 高峰学科 /span /strong /p p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 /span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3/insimg/17b2a15d-aaf7-4524-8415-03fbaf7f704d.jpg" title=" 1.jpg" / /p p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 /span /strong br/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 高原学科 /span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3/insimg/0a1542be-cd91-4214-8e47-9e7bf9a7e43e.jpg" title=" 2.jpg" / /p p br/ /p
  • 网传2017年教育部双一流大学最终名单公布
    p    span style=" COLOR: #c00000" strong “42所双一流大学”名单: /strong /span /p p   “双一流”以学科为资助主体,每5年调整一次名单,39所985大学+郑州大学/云南大学/新疆大学,其余211高校全部“落选”! /p p   span style=" COLOR: #c00000" strong  1、原“985工程”高校进入A类,共36所双一流大学(实力超强): /strong /span /p p   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武汉大学、国防科学技术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四川大学、中山大学、吉林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中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山东大学、厦门大学、东南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同济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电子科技大学、重庆大学、西北工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兰州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央民族大学 /p p    span style=" COLOR: #c00000" strong 2、原“985工程”高校进入B类,共3所双一流大学(实力较强): /strong /span /p p   东北大学、湖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p p    span style=" COLOR: #c00000" strong 3、新增进入B类,共3所双一流大学(实力一般): /strong /span /p p   郑州大学、云南大学、新疆大学 /p p    strong 专家点评 /strong /p p    span style=" COLOR: #c00000" strong 点评一:原985高校依然强势,个别被“降级” /strong /span /p p   名单中的“双一流”大学分为两类,A类和B类。A类36所,全部为之前的985工程大学。 /p p   B类分两种,一种是被“降级”的985大学:东北大学、湖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p p   东北大学是一所老牌重点大学,但近年来随着东北地区经济增速下滑、人才外流严重,教科研水平也受到相当影响,除东北、华北外的招生情况也很不乐观。 /p p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是一所特色很明显的行业院校,但由于地处西安,加上农林行业附加值低,对学生吸引力不大,近年来也受到很大影响。经常被高考生评为“性价比最高”的985大学,其困境可见一斑。 /p p   湖南大学虽头顶千年学府的光环,但在同城中南大学的强势发展影响下,始终处在阴影之中。之前还有一定优势的工科水平下滑,人文社科人才外流较多,和中南大学没有形成“同城双子星”的竞争格局,没落在所难免。 /p p    span style=" COLOR: #c00000" strong 点评二:郑州大学、云南大学、新疆大学成为“照顾对象” /strong /span /p p   “郑州大学、云南大学、新疆大学”属于省属211大学,实力一般,很多大学都比这三所强,比如:西南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北京交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等,这些大学虽然没有入选,但他们的教学水平和实力,远远强于“郑州大学、云南大学和新疆大学”。 /p p   B类中的第二种,是新增3所非985工程大学。出乎很多人意料的是,郑州大学、云南大学、新疆大学成为“照顾对象”!其实细细分析,也有很大的合理性。 /p p   郑州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国家“中西部高校提升综合实力计划”入选高校、河南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共建高校。2000年,原郑州大学、郑州工业大学和河南医科大学三校合并组建新郑州大学。合校十五年发展,完成综合性大学布局。有凝聚态物理、材料加工工程、中国古代史、有机化学、化学工艺、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国家重点(培育)学科6个 化学、临床医学、材料科学、工程4个学科(领域)。除此之外,郑州大学所在的河南省是人口第一大省和高考考生第一大省,但长期以来高等教育发展比较滞后,尤其缺少一所与985地位相当的国家重点建设高校。而周边的陕西、安徽、湖北等省都有985大学。此次郑州大学入选,既是学校自身实力的体现,也是国家优化高等教育战略布局,充分考虑河南等中部省份群众呼声的重大举措。 /p p   云南大学始建于1923年,1934年更名为省立云南大学,1938年改为国立云南大学,是我国西部边疆最早建立的综合性大学之一。上世纪50年代院系调整,部属云南大学一些重要而有特色的系科,如航空、土木、法律、铁道等被划出并入当时的北京航空学院、四川大学、西南政法学院、长沙铁道学院等高校 工、医、农等先后独立建校,并逐步发展为今天的昆明理工大学、昆明医科大学、云南农业大学、西南林业大学等高校。可以说,云南大学是整个西南地区的高教“始祖”。 云南大学1996年首批列入国家 “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2001年列入西部大开发重点建设院校, 2004年成为教育部和云南省人民政府重点共建高校。民族学、生态学排名第2,政治学排名第6,生物学排名第9,化学排名第13。微生物学、化学学科进入全球ESI前1%。此次云南大学入选,既是对该校历史贡献的充分肯定,也是对云南省——这个“一带一路”南下桥头堡的重大扶持。 /p p   如果说郑州大学入选占了“人和”,云南大学入选占了“天时”,那么新疆大学入选基本上就是“地利”的结果。 /p p   新疆大学1997年被列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2000年被确定为国家西部大开发重点建设高校。2000年12月,新疆大学与原新疆工学院合并组建新的新疆大学。新疆大学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我国最大的省级行政区的重点高校。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深入推进,新疆的区位优势和战略重要性日益凸显。该大学入选“双一流”既是对少数民族地区高等教育的重大扶持,也是5个民族自治区大学中唯一一个入选的,其代表性不言而喻! /p p    strong 什么是“双一流”大学? /strong /p p    span style=" COLOR: #c00000" strong “双一流”指的是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 /strong /span 2015年10月24日,国务院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要求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以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为核心,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支撑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坚持“以一流为目标、以学科为基础、以绩效为杠杆、以改革为动力”的基本原则,加快建成一批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 /p p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title=" 微信图片_20170913224324_副本.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9/insimg/2ee08c36-6672-4cb3-8637-6dc9dcb9dec2.jpg" / /p p    span style=" COLOR: #c00000" strong “双一流”建设具体分为三步: /strong /span /p p   第一步:到2020年,若干所大学和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 /p p   第二步:到2030年,更多的大学和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所大学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前列,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高等教育整体实力显著提升 /p p   第三步:到本世纪中叶(2050年),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数量和实力进入世界前列,基本建成高等教育强国。 /p p    span style=" COLOR: #c00000" strong 一流大学的标准是什么? /strong /span /p p   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应是经过长期重点建设、具有先进办学理念、办学实力强、社会认可度较高的高校,须拥有一定数量国内领先、国际前列的高水平学科,在改革创新和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中成效显著。 /p p    span style=" COLOR: #c00000" strong 一流学科的标准是什么? /strong /span /p p   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应具有居于国内前列或国际前沿的高水平学科,学科水平在有影响力的第三方评价中进入前列,或者国家急需、具有重大的行业或区域影响、学科优势突出、具有不可替代性。 /p p    span style=" COLOR: #c00000" strong 什么样的学科(专业)未来才有前途? /strong /span /p p   支持一批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学科 /p p   加强建设关系国家安全和重大利益的学科 /p p   鼓励新兴学科、交叉学科 /p p   布局一批国家急需、支撑产业转型升级和区域发展的学科 /p p   积极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 /p p    strong 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如何遴选? /strong /p p    span style=" COLOR: #c00000" strong “双一流”建设是中国高等教育领域继211工程、985工程之后的又一国家战略。 /strong /span 据教育部部长陈宝生介绍,“双一流”建设不是211工程、985工程的翻版,也不是升级版,更不是山寨版,它是一个全新的计划。 /p p   2015年10月,国务院公布的《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提出加快建成一批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国家“双一流”建设由此拉开大幕。 /p p   2017年全国两会期间,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回答“双一流”相关问题时表示:“‘双一流’建设顶层设计、配套制度、工作方案、遴选标准、遴选机构、工作程序都具备了??我们最近正在组建专家委员会,在专家委员会基础上,确定标准进行遴选,争取上半年完成这个程序,公布第一批建设学校和学科的名单。” /p p    span style=" COLOR: #c00000" strong “985”和“211”是什么?“双一流”到底指的是什么? /strong /span /p p   现在一点开大学介绍,就是“985”、“211”、“111”、“2011”,还有什么“985平台”,“双一流”。相信对不少考生和家长来说,“985”、“211”还算熟悉,但也说不出个所以然,其他的更是弄不清楚,这些都是什么? /p p    span style=" COLOR: #c00000" strong 985工程(即我们常说的“985”高校) /strong /span /p p   1998年5月4日,时任国家主席江泽民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代表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向全社会宣告:“为了实现现代化,我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1999年,国务院批转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985工程”正式启动建设。 /p p   “985工程”建设任务为机制创新、队伍建设、平台建设、条件支撑和国际交流与合作等五个方面。 /p p   span style=" COLOR: #c00000" strong  985大学名单(39所) /strong /span /p p   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武汉大学、国防科学技术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四川大学、中山大学、吉林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中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山东大学、厦门大学、东南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同济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电子科技大学、重庆大学、西北工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兰州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央民族大学 /p p   东北大学、湖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p p    span style=" COLOR: #c00000" strong 211工程(即我们常说的“211”高校) /strong /span /p p   “211工程”,即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的建设工程,于1995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后正式启动。“211工程”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由国家立项在高等教育领域进行的规模最大、层次最高的重点建设工作,是中国政府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大举措、中华民族面对世纪之交的中国国内外形势而作出的发展高等教育的重大决策。 /p p   目前我国共有112所“211工程”大学(由于其中华北电力大学、中国石油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中国矿业大学拥有两个校区,而且各自互不隶属,所以实际211高校为116所)。 /p p    span style=" COLOR: #c00000" strong 211大学名单(116所): /strong /span /p p    span style=" COLOR: #c00000" strong 北京(26所) /strong /span /p p   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中国传媒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中央财经大学 中国政法大学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北京体育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林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华北电力大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p p    span style=" COLOR: #c00000" strong 上海(9所) /strong /span /p p   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同济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东华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大学 /p p    span style=" COLOR: #c00000" strong 天津(3所) /strong /span /p p   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天津医科大学 /p p    span style=" COLOR: #c00000" strong 重庆(2所) /strong /span /p p   重庆大学、西南大学 /p p    span style=" COLOR: #c00000" strong 河北(2所) /strong /span /p p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河北工业大学 /p p    span style=" COLOR: #c00000" strong 山西(1所) /strong /span /p p   太原理工大学 /p p    span style=" COLOR: #c00000" strong 内蒙古(1所) /strong /span /p p   内蒙古大学 /p p    span style=" COLOR: #c00000" strong 辽宁(4所) /strong /span /p p   大连理工大学、东北大学、辽宁大学、大连海事大学 /p p    span style=" COLOR: #c00000" strong 吉林(3所) /strong /span /p p   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延边大学 /p p    span style=" COLOR: #c00000" strong 黑龙江(4所) /strong /span /p p   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东北林业大学、东北农业大学 /p p    span style=" COLOR: #c00000" strong 江苏(11所) /strong /span /p p   南京大学、东南大学、苏州大学、河海大学 、中国药科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江南大学、南京农业大学 /p p    span style=" COLOR: #c00000" strong 浙江(1所) /strong /span /p p   浙江大学 /p p    span style=" COLOR: #c00000" strong 安徽(3所) /strong /span /p p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大学 /p p    span style=" COLOR: #c00000" strong 福建(2所) /strong /span /p p   厦门大学、福州大学 /p p    span style=" COLOR: #c00000" strong 江西(1所) /strong /span /p p   南昌大学 /p p    span style=" COLOR: #c00000" strong 山东(3所) /strong /span /p p   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p p    span style=" COLOR: #c00000" strong 河南(1所) /strong /span /p p   郑州大学 /p p    span style=" COLOR: #c00000" strong 湖北(7所) /strong /span /p p   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华中农业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武汉理工大学 /p p    span style=" COLOR: #c00000" strong 湖南(3所) /strong /span /p p   中南大学、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 /p p    span style=" COLOR: #c00000" strong 广东(4所) /strong /span /p p   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 、华南师范大学 /p p    span style=" COLOR: #c00000" strong 广西(1所) /strong /span /p p   广西大学 /p p    span style=" COLOR: #c00000" strong 四川(5所) /strong /span /p p   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四川农业大学 /p p    span style=" COLOR: #c00000" strong 云南(1所) /strong /span /p p   云南大学 /p p    span style=" COLOR: #c00000" strong 贵州(1所) /strong /span /p p   贵州大学 /p p    span style=" COLOR: #c00000" strong 陕西(7所) /strong /span /p p   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长安大学 /p p    span style=" COLOR: #c00000" strong 甘肃(1所) /strong /span /p p   兰州大学 /p p    span style=" COLOR: #c00000" strong 新疆(2所) /strong /span /p p   新疆大学、石河子大学 /p p    span style=" COLOR: #c00000" strong 海南(1所) /strong /span /p p   海南大学 /p p    span style=" COLOR: #c00000" strong 宁夏(1所) /strong /span /p p   宁夏大学 /p p    span style=" COLOR: #c00000" strong 青海(1所) /strong /span /p p   青海大学 /p p    span style=" COLOR: #c00000" strong 西藏(1所) /strong /span /p p   西藏大学 /p p    span style=" COLOR: #c00000" strong 军事系统(3所) /strong /span /p p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第二军医大学、第四军医大学 /p p    span style=" COLOR: #c00000" strong 985平台(并不等于985高校) /strong /span /p p   985平台一般是指“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主要任务是以国家和行业发展急需的重点领域和重大需求为导向,围绕国家科技发展战略和学科前沿,在行业特色型大学的全国顶尖的优势学科重点建设一批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高校从中央部属“211工程”建设的学校中择优遴选。所以说,这个“985”和我们常说的“985”完全不是一回事,“985平台”高校不等于“985高校”。 /p p    span style=" COLOR: #c00000" strong 111计划(从国外引进海外学术大师) /strong /span /p p   该计划指的是“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该项目从2006年起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外国专家局联合实施。 /p p   项目旨在推进中国高等学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进程。以国家重点学科为基础,以国家、省、部级重点科研基地为平台,从世界排名前100位的大学及研究机构的优势学科队伍中,引进、汇聚1000余名海外学术大师、学术骨干,配备一批国内优秀的科研骨干,形成高水平的研究队伍,建设100个左右世界一流的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努力创造具有国际影响的科技成果,提升学科的国际竞争力,提高高等学校的整体水平和国际地位。 /p p   创新引智基地遴选范围以“985工程”、“211工程”高等学校为先导,逐步扩展到有国家重点学科的高等学校。创新引智基地人员构成要求为:聘请不少于10名海外人才 配备不少于10名国内科研骨干。 /p p    span style=" COLOR: #c00000" strong 2011计划(主要任务是建设协同创新中心) /strong /span /p p   全称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是继“985工程”、“211工程”之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在高等教育系统又一项体现国家意志的重大战略举措。该名称源自2011年4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胡锦涛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上的讲话,于2012年5月7日正式启动。 /p p    span style=" COLOR: #c00000" strong “2011计划”的核心目标是提升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的创新能力,工作重点是建立健全协同创新机制。 /strong /span 该计划由主体学科进入ESI前1%行列、并拥有国家重点研究基础的高校牵头,协同其他代表该方向国内最高水平的若干高校/单位/企业,围绕国家急需的战略性问题、科学技术尖端领域的前瞻性问题和涉及国计民生的重大公益性问题建设协同创新中心。根据“2011计划”重大需求的划分,2011协同创新中心分为面向科学前沿、面向文化传承创新、面向行业产业和面向区域发展四种类型。 /p p   梳理这些高校标签可以发现,其实我们常常挂在嘴边的“985”、“211”都是国家为增强高等学校教育、科研水平以及学科水平而采取的一系列建设举措,而且这些举措也都是一脉相承的,无论是最初的“211”还是“双一流,其最终目的是为了建设全国顶尖高校、并在此基础上建设世界一流高校。 /p p    strong “985”“211”、“双一流” 这些标签意味着什么? /strong /p p   虽然前文已经解释了国家在高等教育建设上所实施的一系列大型的“工程”和“计划”,但估计大家依然觉得云里雾里,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国家折腾出的这些个举措,究竟意味着什么?能凭这些来判断大学的优劣吗? /p p    span style=" COLOR: #c00000" strong 传统序列:985 & gt 211 & gt 普通高校 /strong /span /p p   现在“985”和“211”基本上已经成了名校的代名词,而且在社会上、特别是招聘时也获得广泛认可。“985”一定是“211”,“211”不一定是“985”。在中国大学中,“985”、“211”、普通高校就像是金字塔一样的层级关系。关于这些高校“常识”,考生和家长并不陌生,但至于它为什么会成为判断大学优劣的标签,不少人却说不出个所以然。 /p p    span style=" COLOR: #c00000" strong “985/211”高校资金相比普通高校占有压倒性优势 /strong /span /p p   从这两项工程的建设内容可以看到,入选的学校都需要在教学、科研、基础建设、国际合作交流等多方面全面进行改革和建设。为实现这些目标,国家每年在这些“985”、“211”高校投入的资金相比于其他普通高校,占有压倒性优势,而39所“985”高校又是这一系列高校中的“高富帅”。在2017年教育部直属高校部门预算中,居于首位的清华大学2017年预算数达到了233.35亿元,而居于末位的中央戏剧学院(非985/211)经费只有3.98亿元,不过清华大学的一个零头。 /p p    span style=" COLOR: #c00000" strong 科研 /strong /span /p p   这些学校每年都会获得数额庞大的科研经费,用以引进国内外人才、建设科研基地和实验室、培养高水平的科研新人等等。 /p p   从2009年至2013年的数据显示,“211”和“985”高校拿走了全国七成的政府科研经费,其中“211”高校拿走19.3%,为510.66亿元,“985”高校拿走52.7%,为1394.94亿元,其他高校只拿走28%,为742.1亿元。另一数据是,“211”和“985”高校只占全国高校总量的14.3%(信息来源于凤凰财经)。 /p p    span style=" COLOR: #c00000" strong 2017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中国57校跻身500强,清华首入50强北大进百强 /strong /span /p p   复旦、交大、中科大、浙大以及港大,均在前150名 /p p   先看位于塔尖的超一流高校。自2003年世界大学学术排名首次发布以来,哈佛大学已连续第15年蝉联全球第一,斯坦福大学位列世界第二。剑桥大学两年内连升两名,位列全球第三。麻省理工学院从第5名升至第4名。十强中的另一座英国高校——牛津大学位列第七。耶鲁大学则排在十强之外。欧洲大陆大学中排名最高的是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排在全球第19名。 /p p   中国高校排名稳步提升。继2016年跃入世界百强后,清华大学今年再次取得突破,位列全球第48名 北京大学则位列71名,仍保持世界百强之列。其后,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浙江大学等几大名校均排在第101-150名的区间。 /p p   值得注意的是,四川大学进步明显,首次入围世界两百强 在200强之列的,还有哈尔滨工业大学和中山大学。而在201-300名的范围内,中国内地共有北京师范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南京大学、苏州大学等9校在列,其中电子科技大学和武汉大学由2016年的301-400名,上升至世界第201-300名。 /p p   此外,在今年301-400名范围内,沪上同济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以及各地高校共有15所落在这一区间。此后,401-500名之间,共有华东师范大学等12所内地高校。 /p p    span style=" COLOR: #c00000" strong 2017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中国内地): /strong /span /p p   国内排名 全球排名 大学名称 /p p   1     48    清华大学 /p p   2     71    北京大学 /p p   3     101-150  复旦大学 /p p   4     101-150  上海交通大学 /p p   5     101-150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p p   6     101-150  浙江大学 /p p   7     151-200  哈尔滨工业大学 /p p   8     151-200  四川大学 /p p   9     151-200  中山大学 /p p   10    201-300  北京师范大学 /p p   11    201-300  华中科技大学 /p p   12    201-300  南京大学 /p p   13    201-300  苏州大学 /p p   14    201-300  华南理工大学 /p p   15    201-300  东南大学 /p p   16    201-300  电子科技大学 /p p   17    201-300  武汉大学 /p p   18    201-300  西安交通大学 /p p   19    301-400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p p   20    301-400  首都医科大学 /p p   21    301-400  中南大学 /p p   22    301-400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p p   23    301-400  大连理工大学 /p p   24    301-400  华东理工大学 /p p   25    301-400  湖南大学 /p p   26    301-400  吉林大学 /p p   27    301-400  兰州大学 /p p   28    301-400  南开大学 /p p   29    301-400  中国海洋大学 /p p   30    301-400  山东大学 /p p   31    301-400  天津大学 /p p   32    301-400  同济大学 /p p   33    301-400  厦门大学 /p p   34    401-500  中国农业大学 /p p   35    401-500  华东师范大学 /p p   36    401-500  哈尔滨工程大学 /p p   37    401-500  华中农业大学 /p p   38    401-500  南京农业大学 /p p   39    401-500  南京医科大学 /p p   40    401-500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p p   41    401-500  南京理工大学 /p p   42    401-500  东北大学 /p p   43    401-500  西北大学 /p p   44    401-500  北京协和医学院 /p p   45    401-500  武汉理工大学 /p p    span style=" COLOR: #c00000" strong 教学与基础建设 /strong /span /p p   如果说高校在科研上的成就好像距离普通大学生还太远,那高校在教育教学以及校园基础建设上所采取的举措,必然是与每个大学生息息相关的了。为什么大家要追求“985”、“211”高校,从国家对这些学校教学和基础建设上的要求,就能看出原因。 /p p   span style=" COLOR: #c00000" strong  例如“985工程”高校在体制机制改革、条件支撑方面的要求就包括(节选): /strong /span /p p   “??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推进人才培养国际化,拓展国际视野,提高国际竞争力。” /p p   “以建设高水平教师队伍和高水平管理队伍为重点,实行人员分类管理,建立多种形式的内部分配和薪酬激励制度。” /p p   “加快建设公共资源与仪器设备共享平台,建设配置合理、设施完备的教学科研用房。” /p p   “加强教学科研信息化、数字化环境建设,构建基于现代教育理论和教育技术的教学科研环境。” /p p   “使所建高校的图书馆、电子资源库和自动化程度在整体上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p p   为了达到这些要求,国家除了在科研上投入大量经费,还会在教学与基础建设上进行扶持。而且正因为这些高校在科研基础建设上有了国家资金的支持,也使得高校自身的经费得以更多地用于完善校园基础设施、聘请优秀教育人才、营造学生创新创业等各方面良好环境等等。 /p p   不过,“985”、“211”高校之所以成为名校标签,除了因为“985”、“211”两项国家级举措鼓足了这些高校的钱袋子,也是因为这些高校不少在入选前本就有着深厚的学术底子和历史积淀。 /p p    strong 用人单位对“985”“211”高校认可度高 /strong /p p   在招聘时,用人单位会对毕业生的学历、甚至学校有一定的要求已经是司空见惯的事情,企业这么做是否合理另当别论,但事实就是如今不仅是学历为毕业生寻找工作竖起了门槛,学校的好坏与否也成为了能否应聘成功的“筹码”之一。究竟什么样的大学才是好大学?关于这个问题,不同的标准自然会有不同的答案。在这其中,“985”、“211”高校的确不一定就是好大学,但不得不承认随着“985”、“211”的深入人心,它们已经成为公认度最高的、判断学校层次的依据。而这个公认度的来源又与这些学校的强大后盾支持相关,可以说“985”、“211”的地位正是在这种国家支持和社会认可两者的相互作用下逐渐巩固下来的。 /p p    span style=" COLOR: #c00000" strong 学校成为应聘时的隐性壁垒 /strong /span /p p   现在在招聘时,学校是否是“985”、“211”确实已经成为了大学生应聘的隐性壁垒,有的单位甚至会要求应聘学生的本科学历也必须是“985”、“211”,也就是说就算是考上了这些学校的研究生也会被一些单位拒之门外。有媒体报道,对于招聘过程中设立门槛的情况,某大型地产集团人力资源部工作人员坦言,虽然公司在招聘简章中没有明确表明门槛,但在具体招聘过程中,会对“985”、“211”院校毕业生有所侧重(信息来源于央广网)。另外,教育部发布的2016年《中国高等教育质量报告》表明,不同高校就业率不平衡,“985”、“211”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优于一般普通本科高校。 /p p    span style=" COLOR: #c00000" strong 最新说法——“双一流”将取代“985”与“211”? /strong /span /p p   从2006年国家实施“111计划”到2012年启动“2011计划”,关于“‘985’、‘211’已经过时了,将要被取代”的传言就从未停止,而这一次,“双一流”将取代“985”、“211”的说法是否又只是谣传呢? /p p    span style=" COLOR: #c00000" strong 教育部回应:将“985”“211”纳入“双一流”建设 /strong /span /p p   之所以“双一流”将取代“985”、“211”的讨论相比于之前“111计划”和“2011计划”出台时更为热烈,主要是因为2016年6月教育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国家语委联合发文,宣布失效一批规范性文件,其中涉及“985工程”“211工程”建设相关文件,对此有不少人猜测“985工程”“211工程”将停止实施。加之2017年1月,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式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在这个实施办法中已经没有了过往我国高校常用的“985”和“211”建设的名称。 /p p   实际上,教育部针对此事发出过回应:“985工程”和“211工程”将统一纳入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 /p p    span style=" COLOR: #c00000" strong “双一流”以学科为资助主体 每5年调整一次名单 /strong /span /p p   从目前公布的信息来看,“双一流”和“985”、“211”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p p   第一个是“双一流”是以学科为资助主体,突出以一流学科建设带动一流学校建设,而“985”、“211”是以学校为资助主体。2015年10月教育部网站上发布的《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称“要围绕主干学科,强化办学特色,建设若干一流学科,扩大国际影响力,带动学校进入世界同类高校前列”。 /p p   从前文介绍可以看出,在继“985”、“211”工程之后,国家所实施的“111计划”和“2011”计划也都是围绕学科建设来进行的。而且随着高考改革的深入,例如上海、浙江两地开始实行“3+3”新高考方案,新的高考政策也意味着考生往往在高一时可能就需要考虑自己的专业方向,高考的学科倾向逐渐凸显。“双一流”以学科为基础,从某种程度上说,可以为考生和家长在提早定下报考目标上提供参考。 /p p   为什么会出现这个转向,就像阿特巴赫教授说的:“不管用什么名称,好的一流大学,好在哪里,一流在什么地方,最终都是在学科上体现的。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有着非常直接的内在联系,有了一流学科才可能有一流大学,世界上不存在没有一流学科的一流大学,但世界上任何一所一流大学,也不可能在所有的学科都达到一流”。不过,“双一流”以学科为基础也可能会存在这样的问题,如果学校都以优势学科竞争,在优势学科上持续投入,会导致现有一些相对薄弱的学科被边缘化,进而产生一系列人员、结构上的调整。 “双一流”大学建设总体方案“双一流”大学建设总体方案 /p p   第二个是“双一流”建设名单将不再一层不变,会打破“身份固化”,引入竞争机制。2017年1月,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式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实施办法》明确高校“双一流”建设每5年为一个建设周期,建设高校实行总量控制、开放竞争、动态调整。 /p p   2015年发布的《总体方案》在肯定“985”、“211”成绩的同时就指了出现有重点建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身份固化、竞争缺失、重复交叉等”。之前的“985”、“211”工程,一方面是先自上而下圈定一批高校,而把哪所高校划为“985”,哪所高校划为“211”却没有一个科学、可以服众的标准。就“211”而言,划定之时就有很多办学水平之外的考量,比如兼顾地方,每个省至少有一所入选,兼顾各个行业,保证每个行业至少有一所。另一方面,名单缺乏流动性,形同“终身制”,到了最近几年索性彻底关上了“985”、“211”的大门。可是,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各高校的发展水平不一,已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名单之外的学校不管如何努力,办学成绩多么优秀,都无法挤进这个排行榜。 /p p   不过,虽然《实施办法》明确高校“双一流”建设实行动态调整,并设立了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专家委员会,综合多方意见来论证确定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的认定标准。但是这个认定标准如何具体设计以及实施,依然有许多值得商榷之处。而且之前“985”、“211”所形成的基本格局不是一朝一夕会被扭转的,“985”、“211”所存在的“身份固化”问题,会不会因为“双一流”的动态调整有所好转,也未可知。 /p p    span style=" COLOR: #000000" strong “985”“211”高校仍最有机会 普通高校也有望翻盘 /strong /span /p p   《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以下简称《实施办法》)对“双一流”大学及学科的遴选条件作了明确规定: /p p    span style=" COLOR: #c00000" strong 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应是经过长期重点建设、具有先进办学理念、办学实力强、社会认可度较高的高校 /strong /span ,须拥有一定数量国内领先、国际前列的高水平学科,在改革创新和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中成效显著。 /p p    span style=" COLOR: #c00000" strong 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应具有居于国内前列或国际前沿的高水平学科, /strong /span 学科水平在有影响力的第三方评价中进入前列,或者国家急需、具有重大的行业或区域影响、学科优势突出、具有不可替代性。 /p p    span style=" COLOR: #c00000" strong 从这一规定可以看出,能进入“一流大学”名单的高校,“985”、“211”依然是最有机会的, /strong /span 一方面它们“经过了长期重点建设”,另一方面,这些学校因为有国家的支持,在学科建设上自然比其他高校走得更前,目前“拥有一定数量国内领先、国际前列的高水平学科”的高校还是集中在“211”、特别是“985”高校。 /p p   不过正如前文所提到的“双一流”与“985”、“211”的区别,“双一流”以学科为资助主体,这也意味着在双一流的游戏规则下,一些高校完全有可能凭借一两个优势学科迅速崛起,而一些原来的“985”、“211”高校也可能被排除在“双一流”之外。 /p p   strong  该如何理性对待这些大学“标签”? /strong /p p   继“985”、“211”后,又要来一个“双一流”,报考的风向要不要随之而动,还需要理性看待,大学的好坏不能仅仅以国家政策倾斜作为唯一依据。一方面,学校实力与国家遴选相辅相成,“标签”确实值得参考。这些学校之所以被选中,也正是因为学校在相关遴选标准中实力强大 而前文已经说明,国家政策为学校带来了数额庞大的建设资金,例如原先水平相当的两个高校,如果一个被选上而另一个落选,不出几年两所高校的差距就会被拉开。 /p p   但另一方面,考生和家长在报考时还是切忌掉入“唯标签论”的陷阱,“标签”对自身是否适用还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p p   span style=" COLOR: #c00000" strong  其一 /strong /span ,国家资金支持确实会对高校建设带来极大的助力,但是获得资金支持的高校与一些未入选的高校相比却并不一定都很厉害。以学术科研为例,时下,一些人通过包装概念拿到科研经费,但最后并没有搞出有价值的成果,制造出大量“学术泡沫”。2013年《中国青年报》的一项调查更是显示,95.9%的受访者认为现在“学术泡沫”严重。 /p p    span style=" COLOR: #c00000" strong 其二 /strong /span ,从前文介绍可以看出,国家在评选高校名单时,其学科水平以及学术、科研水平是评选的主要依据,但是大学的好坏与否所包含的方面却比这些广阔得多。对于普通学生来说、尤其是对于没有读研读博计划的学生来说,这些“工程”、“计划”只是择校的参考之一,学校的教学水平、就业环境、实习机会、用人单位对学校学生的认可度等等其他方面也应该综合考虑。 /p p    span style=" COLOR: #c00000" strong 其三 /strong /span ,比起即将公布的“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名单,“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名单更需要注意。一直以来,为了读“985”、“211”名校而无奈选择了该校的弱势学科,这种情况比比皆是。大家都很清楚,好的大学也并不是所有学科都好,但“985”、“211”的名校标签效应太强,实在难以抉择。“双一流”名单公布之后,或许有望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种困扰,所以考生和家长千万莫只盯着前一个“1”,而忽略后一个“1”。 /p p   综上这些信息,我们可以看出,与其说“双一流”将取代“985”、“211”,不如说“双一流”是“985”、“211”的整合和推进。可以说,即便没有“985”、“211”了,但是“985”、“211”的概念、形象已经深入人心,而且即便官方不再强调, span style=" COLOR: #c00000" strong 但“985”、“211”这些年的建设成果仍是其他一些普通高校难以在短时间内超越的。 /strong /span 不过,一流大学从来不是“命名”的,而应该是竞争而来的,从“双一流”的建设规划和实施方案,我们可以期盼,在未来我国的高等教育建设或将朝着更加科学化的方向发展。 /p
  • 教育部双一流名单被指辣眼睛,你的母校是不是顺利从“双非”变成“四非”?
    p 2017年9月21日,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布了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简称“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 /p p 这个双一流名单中大学还好,基本上就是985/211换个叫法而已,而一流学科方面,满满的槽点,不知道是按照什么标准,是哪路神仙排出来的?非常辣眼睛。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9/insimg/f1571c9e-f624-4d05-b065-e15b4669bdaa.jpg" title=" 1.jpg" style=" width: 550px height: 382px " width=" 550" vspace=" 0" hspace=" 0" height=" 382" border=" 0" / /p p 大家一看这个名单,哭笑不得,怪不得难产那么长时间一再延期公布。 /p p 没有几家学校的学生看了这个结果是满意的,大家纷纷吐槽,这份官方名单,不仅重新定义了八月底,还重新定义了一流。 /p p 总结一下: /p p   非常满意:清华、北大 /p p   比较满意:东南、上交、南大、科大 /p p   内心平静:人大、武大、中大 /p p   有点想打人:同济、哈工、华科、西交 /p p   十分想打人:南开、天大、厦大、中南、西工、华工 /p p   想跳楼:湖大、东大 /p p 这份名单一登场,就披着一个眼熟的外衣。很多人看到的第一反应就是:这跟985高校名单有啥区别啊?没错,你大爷还是你大爷。 /p p 这份新鲜的一流大学名单再次坐实大家心中“985高校等于一流大学”的认知,42所一流大学有39个都是985高校,唯一的变动就是加入了非985的郑州大学、新疆大学、云南大学。 /p p 所以,这份新名单跟“全国销量领先的红罐凉茶改名加多宝”有啥区别! /p p br/ /p p 再去看看一流学科的评选标准,那才是一流迷幻呢! /p p 按常理,我们觉得学校是否一流和一流学科数目之间,怎么着也应该有点儿正相关吧。就比如永远稳坐霸主地位的清华北大,人家一流学科的数目和覆盖面,至少对得起它们作为国内顶尖的地位。 /p p 但是双一流名单里的一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却让人看不太懂。不针对学校水平,只是大家认为这样的对应不太令人信服。 /p p 比如被评为一流大学的大连理工、东北大学、中央民族大学等,只评上了一两个一流学科。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9/insimg/23249cf1-cee8-4862-997c-314f62725c46.jpg" title=" 1.jpg" style=" width: 492px height: 169px " width=" 492" vspace=" 0" hspace=" 0" height=" 169" border=" 0" / /p p 其实,你们都错了,一流大学不需要一流学科,入选一流大学的重庆大学连一个一流学科都没有!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9/insimg/4d9d26f9-fb65-44ee-82f1-e8d68b3e6fcf.jpg" title=" 2.jpg" style=" width: 393px height: 297px " width=" 393" vspace=" 0" hspace=" 0" height=" 297" border=" 0" / /p p 但是有五六个(这个水平已经算不错了)一流学科的东北师范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等学校,却和一流大学无缘。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9/insimg/a796c6f3-d690-4e27-98d7-e3e34e562796.jpg" title=" 1.jpg" style=" width: 493px height: 124px " width=" 493" vspace=" 0" hspace=" 0" height=" 124" border=" 0" / /p p 由于评选标准并不透明,所以这名单就给人这么一个绕口令一般的印象: /p p 一流大学不见得有多少一流学科,一流学科不少的大学也不见得学校就是一流的大学! br/ /p p br/ /p p 更奇怪的是,一流学科的名单里上演了老牌知名学科集体失踪悬案。 /p p 在新闻界人称“北人大、南复旦”的复旦,新闻传播学落选了; /p p 在同类学校里数一数二的上海财经,唯一的一流学科却是统计学,不是财经; /p p 中医拯救人类的体现是:中国药科大学的中药学,北京中医药大学的中医学、中药学,上海中医药大学的中医学、中药学,天津中医药大学的中药学,南京中医药大学的中药学,广州中医药大学的中医学,成都中医药大学的中药学进入“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 /p p 像厦门大学、山东大学、四川大学这些明明在人文学科上传统与口碑很好的学校,在一流学科名单里统统变为理工学科,文科连个影都没见着。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9/insimg/16407bbd-bfb2-4586-a303-f4b82ee93e4d.jpg" title=" 1.jpg" style=" width: 492px height: 174px " width=" 492" vspace=" 0" hspace=" 0" height=" 174" border=" 0" / /p p 两个法学名校西南政法和华东政法较了一辈子劲,结果各家的法学专业双双被遗忘。但是人家的革命情谊在互相捅刀中得到了升华,临了还不忘嘲笑一下对方:你若落选,便是晴天。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9/insimg/72a8e521-1e48-466a-a715-3d4a636e4054.jpg" title=" 1.jpg" style=" width: 570px height: 538px " width=" 570" vspace=" 0" hspace=" 0" height=" 538" border=" 0" / /p p 华南农业大学,光看名字就是农学大哥大,结果评上农学一流学科的是谁呢?华南理工大学。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9/insimg/65084c8c-8a8b-423e-806c-59360c1e72fb.jpg" title=" 1.jpg" style=" width: 492px height: 56px " width=" 492" vspace=" 0" hspace=" 0" height=" 56" border=" 0" / /p p 再次心疼强忍着悲伤做图的华农同学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9/insimg/0f65f12c-ca4a-49a3-b456-e2b37285c6d4.jpg" title=" 1.jpg" style=" width: 279px height: 275px " width=" 279" vspace=" 0" hspace=" 0" height=" 275" border=" 0" / /p p br/ /p p 但是最大的翻车现场,还得数航空航天专业了。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9/insimg/5502f7ca-f04a-4a3d-8a74-b61f10761547.jpg" title=" 1.jpg" style=" width: 560px height: 410px " width=" 560" vspace=" 0" hspace=" 0" height=" 410" border=" 0" / /p p 西北工业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在祖国大地各占一席位,可以算是航空专业的铁三角了。结果他们的王牌专业一个都没评上一流,反而是大家认知中长处并不在此的复旦、北大,在名单里特别扎眼。 /p p 而复旦大学的航空航天系教授更是搞笑!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9/insimg/d517d978-09f1-4071-9cdb-e46e6ce4b8de.jpg" style=" " title=" 1.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9/insimg/99c2fc4a-21e7-4d41-bd4c-bced8cd63e03.jpg" style=" " title=" 2.jpg" / /p p 莫不是学习学习中医和针灸就能搞航空航天,此时,西北工业大学三航学院已经哭晕在厕所! /p p 航空三巨头不知道为国家航空事业贡献了多少人才,结果在评选一流的时候集体消失,真的很心塞了! /p p 他们被伤害有多深呢?知乎匿名网友爆了一个悲伤的段子: /p p 这是西工大星天苑南餐厅上的一条横幅(下图):“为加快建设学科特色鲜明 在航空航天航海方面有突出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而努力奋斗 ”。今天下午,这条横幅没了,没了?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9/insimg/126bd092-3e38-469e-ad9b-42006a6ac1ba.jpg" title=" 1.jpg" / /p p 不过这个优势学科集体失踪的事情好像也可以换个角度想想。 /p p 在官方的通告中,评选出的一流并不完全是已经达到一流水平的意思,而是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被优先自助的“种子选手”。就像一流大学的两个分类不是永远不变了,一流学科也是一个动态的建设过程。 /p p 简单来说各位可以这么安慰自己:我们学校的老牌优势学科落选,一定是因为它已经建设好了、立于不败之地了! /p p 这一点,似乎也能从那些跻身一流学科的非211学校上看出些端倪。 /p p 原本的211大学们在这次评选中被排挤得很惨,反而是原本双非的行业类高校特别受青睐,评上一流学科的就有这些: /p p 上海海洋大学、上海体育学院、上海音乐学院、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成都理工大学、西南石油大学、外交学院、首都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中央音乐学院、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中央戏剧学院、天津工业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宁波大学、河南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南京邮电大学、南京林业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 br/ 明眼人一眼就看出来,艺术类高校和中医药大学登上了顺风车,所以大家纷纷猜测以后这些专业型大学的优势学科会得到更大的扶持。 /p p 然而,有些同学可能要瑟瑟发抖了:如果国家政策认定了专业型大学的出路是他们的老本行,那在这些大学读非一流专业可咋办呢? /p p 但是说来说去,不管是评上了一流大学还是一流学科,总归是有所斩获的。 /p p 在一片开心和争议声中,最尴尬的是那些明明水平还可以、却被彻底遗忘到马里亚纳海沟的学校? /p p 随着双一流这个概念的出炉,同样有另一批学校获得了崭新的称号:四非大学。 br/ /p p 非985,非211,现在双一流也没他们的份,双非一下就翻倍变成了四非,满脸都挂着非洲酋长黝黑却不失mmp的微笑。 br/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9/insimg/1c92ea7f-c986-4585-8904-0a68a1f6bb06.jpg" title=" 1.jpg" style=" width: 535px height: 516px " width=" 535" vspace=" 0" hspace=" 0" height=" 516" border=" 0" / /p p 比如山西大学,学生很不服,明明学科排名比上榜的太原理工好很多,凭啥我们在无人关爱的角落吃土? /p p 再比如北京语言大学,明明在语言学学科有竞争力,双非的尴尬身份背了好多年,这下可好,学生调侃母校从此变成北京语言专科学校算了。 /p p 但纵观全国的情况,最开心的应该是河南省,最应该得到同情的还是多年来教育的冤大头—河北省吧! /p p 在双一流大学分布地图上,北京优势明显,包围着它的河北却颗粒无收,成了唯一的、尴尬的空白。 /p p 河北的好大学本来就不多,评上了一流学科的河工大和华北电力,也早就外迁了,留石家庄成了唯一一个没有一流学科的省会。 /p p 当难兄难弟河南省都借这次评选多了一点筹码,难怪河北人要听天由命地叹一句:再次印证了河北省的高等教育就是四个字:自娱自乐! /p p 所以,大家这么操心评选结果,也不全是学生那点莫名爆棚的集体荣誉感,还因为大家都知道它挺重要,却不能接受它搞得这么莫名其妙。 /p p 大家都默认,这些扶植的由头,最终是要指向教育经费拨款的。 /p p 可是从头到尾,大众都只知道这些双一流大学是专家评选出来的,却不知道具体的参考依据到底是什么,官方的公示中语焉不详。 br/ /p p 有人猜测,很多学科的取向和国际上的QS排名接近,会不会是采取了类似的看重论文的标准?这似乎也能解释,为什么航天三巨头会拼不过更和国际接轨的复旦、北大! /p p 知乎用户则透露自己咨询了某上榜高校参与评审、提交材料的院长,指出双一流评选其实是个学校之间先争教育部名额、每个学校内部再争一流学科名额的博弈。 /p p 所以为什么学校A上榜而学校B没有,为什么同一个学校里的专业A上榜而专业B没有,里面的斗争可能多了去了。 /p p 说到底,双一流大学的评选是教育资源洗牌的又一次博弈。而面对政策的变局,普通学生再开心或是再担忧也无济于事,自己能做的也只有好好学习、好好读书了吧! /p
  • 首批“双一流”名单尚未公布,近20所高校低调披露已入选!
    p   继新疆大学、云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各自通过官方渠道披露本校已经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战略布局中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之列后,上海交通大学党委书记姜斯宪也于近日透露该校已入选第一批一流大学建设名单。 /p p   此外,来自军队高校系统的国防科技大学则于9月13日通过官方微信公众号表示,新调整组建的国防科技大学已作为“军队唯一纳入国家‘双一流’建设支持的院校”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战略布局中的42所“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之列。 /p p   而9月13日下午,在中国人民大学2017级新生开学典礼上,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靳诺表示,近期,国务院将公布首批“世界一流大学和世界一流学科”拟建设名单,中国人民大学正以昂扬进取的姿态,向着“人民满意、世界一流”的目标奋斗。 /p p strong   迟迟未能公布的首批“双一流”名单 /strong /p p   “双一流”建设是中国高等教育领域继“211工程”、“985工程”之后的又一国家战略。据教育部部长陈宝生介绍,“双一流”建设不是“211工程”、“985工程”的翻版,也不是升级版,更不是山寨版,它是一个全新的计划。 /p p   2015年10月,国务院公布的《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提出加快建成一批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国家“双一流”建设由此拉开大幕。 /p p   随后,2016年2月,教育部印发的《教育部2016年工作要点》明确要求加快“双一流”建设。2017年1月,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改委联合印发的《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明确指出,“双一流”建设“每五年一个建设周期,2016年开始新一轮建设。建设高校实行总量控制、开放竞争、动态调整。” /p p   2017年全国两会期间,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回答“双一流”相关问题时表示,“到此为止,‘双一流’建设顶层设计、配套制度、工作方案、遴选标准、遴选机构、工作程序都具备了……我们最近正在组建专家委员会,在专家委员会基础上,确定标准进行遴选,争取上半年完成这个程序,公布第一批建设学校和学科的名单。” /p p   其实,早在今年6月,教育部回应网上传言时透露,拟在8月底左右公布国家世界一流大学最终名单。 /p p   不过,在舆论的关注声中,这一名单至9月13日尚未宣布。 /p p strong   上海交大、川大、电子科大进入一流大学建设名单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width=" 400" height=" 465" title=" 微信图片_20170915084145.jpg" style=" width: 400px height: 465px "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9/noimg/6f3ec5dc-4c28-4f82-89cd-2eb02ede1a7d.jpg" border=" 0" vspace=" 0" hspace=" 0"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网传42所一流大学名单 /strong /p p   在教育部拟公布官方名单前夕,郑州大学、新疆大学、云南大学等“211工程”大学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42所“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之列的消息通过云南、新疆等当地相关媒体或学校的报道进入公众视野。 /p p   据河南本地媒体大河报报道,今年7月24日,在河南省第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上,河南省人民政府省长陈润儿作了《关于河南省2017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公布了上半年河南经济社会发展“成绩单”。其中明确提到郑州大学进入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行列,河南大学进入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行列。 /p p   进入8月份,《新疆日报》报道称,新疆自治区主席雪克来提· 扎克尔今年8月13日到新疆大学新校区迁址用地调研时透露,“今年6月,新疆大学已被教育部列入国家‘双一流’建设战略布局中42所‘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之列。” /p p   据云南大学法学院官网报道,8月24日,云南大学法学院举办了法学院2017级新生、家长见面会,该校法学院院长高巍在见面会上“和大家分享了一则喜讯,云南大学已经列入国家培养世界双一流大学的名单中,2017级的新生将见证云南大学开启新的篇章”。 /p p   值得一提的是,云南大学、新疆大学均为“211工程”高校,而非“985工程”高校。而“985工程”高校中,哈尔滨工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等高校也已通过官方渠道披露本校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战略布局中的42所“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之列的消息。 /p p   哈工大副校长、哈工大(威海)校长徐晓飞在2017级新生开学典礼上表示,“最近,经国家批准,我们又成为‘双一流’建设中‘世界一流大学建设A类高校’。” /p p   同样面对2017级新生,上海交通大学党委书记姜斯宪9月10日晚在“开学第一课”上说:“今年,‘双一流’建设全面启动。这是继实施211工程、985工程之后,党中央、国务院对高等教育发展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部署,上海交大已入选第一批一流大学建设名单,形成了建设方案,绘就新一轮战略发展蓝图。” /p p   另据四川新闻网9月13日报道,四川大学与电子科技大学双双入围教育部双一流大学最终名单。 /p p strong   多所院校以一流学科身份进入“双一流”行列 /strong /p p   除了上述通过官方渠道宣布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42所“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之列的高校外,还有多所高校近期发布了以一流学科身份进入到“双一流”建设之列的消息。 /p p   譬如,中国音乐学院官网在9月8日发布消息,学院党委书记、院长王黎光在“全球音乐院校校长交流季”志愿者动员大会上表示学校以一流学科身份进入到“双一流”行列。 /p p   另据中央财经大学沙河校区网9月12日消息,中央财经大学校党委书记傅绍林在校教师节表彰大会上通报了学校在招生、“双一流”建设、一级学科点申报的可喜成绩。他表示,编制的“双一流”建设方案得到了评估专家和教育部的充分肯定,目前已经上报国务院,正等待批准。 /p p   9月12日出版的《重庆日报》报道,西南大学副校长崔延强介绍,西南大学将以生物学学科群为基础,建设居于国内前列或国际前沿的高水平学科。此外他表示教育部已将西南大学列为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目前确定了重点建设生物学学科群,已先期投入3亿元建设经费。 /p p   海南大学官方微信公众号9月12号发布消息,海南大学校长李建保在海南大学2017级本科生开学典礼暨军训动员大会宣布,海南大学被教育部列入国内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建议名单,迎来了新的重大发展机遇。 /p p   此前,四川当地媒体四川在线8月15日曾报道,西南交通大学、西南财经大学、西南石油大学、成都理工大学、四川农业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入选一流学科拟建设高校名单。 /p p   在入选一流学科建设名单的高校中,西南大学、西南财经大学、中央财经大学、海南大学、四川农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系“211工程”高校 西南石油大学、成都理工大学、中国音乐学院、成都中医药大学既非“985工程”高校,也非“211工程”高校。 /p p strong   国防科大成军队唯一纳入国家“双一流”建设支持院校 /strong /p p   作为首批进入国家“211工程”建设计划的院校,也是军队唯一进入国家“985工程”建设行列的院校,国防科技大学入围国家“双一流”建设战略布局中的42所“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之列也在意料之中。 /p p   国防科技大学官方微信9月13日发布题为“国防科技大学2018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发布!”的文章称,“国防科技大学是一所直属中央军委领导的军队综合性大学,是国务院首批批准有权授予硕士、博士学位的院校,是全国首批设立研究生院的22 所高校之一,是首批进入国家‘211 工程’建设计划的院校,是军队唯一进入国家‘985工程’建设行列的院校,也是军队唯一纳入国家‘双一流’建设支持的院校。” /p p   国防科技大学的前身是1953年创建于哈尔滨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即著名的“哈军工”。1970年,学院主体南迁长沙,改名为长沙工学院,1978年改建为国防科学技术大学,1999年组建新的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p p   今年7月19日,新调整组建的军事科学院、国防大学、国防科技大学成立大会暨军队院校、科研机构、训练机构主要领导座谈会在京举行。新调整组建的国防科技大学以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国防信息学院、西安通信学院、电子工程学院,以及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海洋学院为基础重建,校本部设在长沙,内设学院位于长沙、南京、武汉、合肥等地。 /p p strong   中国人大披露:国务院近期将公布首批“双一流”拟建设名单 /strong /p p   9月13日下午,中国人民大学2017-2018学年开学典礼在世纪馆举行。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靳诺发表《珍惜学缘,做一名合格的人大人》的讲话。 /p p   靳诺书记表示,在教育部2013年公布的全国最新一轮一级学科评估结果中,中国人大排名第一的一级学科数量达到9个,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位居全国高校首位,学科总数排名位居全国高校第三位。近期,国务院将公布首批“世界一流大学和世界一流学科”拟建设名单,中国人民大学正以昂扬进取的姿态,向着“人民满意、世界一流”的目标奋斗。 /p p style=" text-align: right "   (主要来源:澎湃新闻,有修改) /p p /p p /p p /p
  • 第二轮“双一流”名单即将公布?多所高校透露重要信息!
    新一轮“双一流”名单何时公布,成为近期高教领域的热点话题。  据澎湃新闻报道,杭州市民魏先生近日向教育部政务公开办公室提出公开申请“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第二轮‘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并于10月11日收到邮件回复称“有关名单待上级部门批准后方可公布”。  2021年是第二轮“双一流”建设的起始年。部分高校已经透露此次“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变动信息。科学网进行了梳理。  高校披露:部分新增建设学科  截至目前,华中师范大学、湖南大学及西北大学新增的“双一流”建设学科信息已在报道中有所显现。  而此前,关于清华大学、山东大学及东北大学的新增学科信息也在网上引发关注。  部分高校新增“双一流”学科信息如下: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  近日公布的《华中师范大学2021年国际青年学者论坛公告》中提到,该校已有政治学、中国语言文学、教育学3个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而在2017年首轮“双一流”名单中,华中师范大学入选学科为政治学及中国语言文学。  湖南大学:电气工程学科  据湖南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10月3日消息,在该学院“办学一百周年”庆典大会上,该院教授罗安院士在发言中提到“在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中,电气工程学科的发展得到了教育部和湖南大学的大力支持”。  西北大学:考古学  陕西省人民政府网站于9月10日发布的《陕西省人民政府2020年履行教育职责情况自查自评报告》中提到,“西北大学考古学等3个学科纳入国家新一轮‘双一流’建设方案。新增博士学位授予单位2个,省属高校新增专业学位博士点3个,实现‘零’的突破”。  清华大学: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学科  由清华校友总会认证的微信公众号“THU航院校友会”曾在9月初发布喜报,称“此次教育部‘双一流’学科建设,清华大学共有35个学科入选,与首轮34个学科相比,唯一新增学科为我院的‘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学科”。  东北大学:冶金工程  在东北大学9月初召开的暑期战略研讨会和科技工作会议上,校长冯夏庭指出,“在新一轮‘双一流’建设中,要奋发有为,急速行军,更高质量地建设好‘控制科学与工程’和‘冶金工程’学科”。而在首轮“双一流”名单中,东北大学入选学科为控制科学与工程。  山东大学:中国语言文学  8月,“山大中文之声”微信公号发布了山东大学文学院院长杜泽逊的报告《关于“双一流”建设的若干思考》,其中提到“根据教育部第二轮双一流建设的通知,山东大学进入重点建设的学科有四个,中国语言文学是其中一个”。  除了双一流建设学科的最新消息,还有3所高校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上受到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  福州大学  福建省政府近日印发的《福建省“十四五”教育发展专项规划》中提到,“分类推进‘双一流’建设,支持厦门大学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支持福州大学争创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  昆明理工大学  据昆明理工大学网站报道,9月29日,云南省科技厅厅长王学勤率队到昆明理工大学召开专题座谈会,共同商议科技支持昆明理工大学创建“双一流”相关事宜。  河南大学  据媒体报道,河南省科技创新委员会近日召开第一次会议,会议中指出“加快推进郑州大学、河南大学‘双一流’建设”。  官方信号:第二轮“双一流”重点支持这些学科和高校  2021年是第二轮“双一流”建设的起始年。去年以来,官方也发布了一些针对“双一流”评选的政策,其中揭示了对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医学类、师范类及农业学科和高校的重点支持。  以下为部分信息整理:  急需领域学科  国家发展改革委今年5月发布关于印发《“十四五”时期教育强国推进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其中提到,加快“双一流”建设,大力加强急需领域学科专业建设,显著提升人才培养能力,加快破解“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  其中提到,“中央高校‘双一流’建设… … 在集成电路、储能技术等关键领域,布局建设一批国家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同时,优先考虑、重点支持集成电路、人工智能、储能技术、量子科技、高端装备、智能制造、生物技术、医学攻关、数字经济(含区块链)、生物育种等相关学科专业教学和科研设施建设。  中医药院校和学科  国务院办公厅今年1月发布的《关于加快中医药特色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中明确提出,“加强‘双一流’建设对中医药院校和学科的支持。布局建设100个左右中医药类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医学及相关学科  教育部2020年9月发布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医学教育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其中提到,“着力加强医学学科建设。在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中,加大医学及相关学科建设布局和支持力度” 。  师范院校和教育学学科  教育部在2020年12月发布的“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5444号建议的答复”中提到,2020年是“双一流”建设的收官之年,将进行成效评价并动态调整建设范围。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在加紧研究相关办法,加强对师范院校和教育学学科建设的支持力度。  农业学科、农业工程等相关领域  教育部在2020年10月发布的“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6876号建议的答复”中提到,“新一轮‘双一流’建设将继续坚持扶强扶优,聚焦高端农业装备的重大需求和急迫生产实践问题,加大对农业学科、农业工程等相关领域的支持力度”。  2017年9月21日,教育部公布首轮 “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其中包括42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及95所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双一流”建设每五年为一个建设周期。在即将公布的第二轮建设名单中,会有哪些高校及学科上榜?让我们拭目以待!
  • 6所高校中药学学科入选“双一流”名单 其中1所被公开警示
    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改委14日公布第二批“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名单共有建设高校147所。建设学科中基础学科布局59个、工程类学科180个、哲学社会科学学科92个。其中共有6所高校的中药学学科入选了本轮“双一流”建设名单,分别是:北京中医药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国药科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本轮“双一流”建设名单,中药学入选高校与第一轮基本相同。而值得注意的是,在本轮公布的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中,对15所高校的16个“双一流”首轮建设学科做出公开警示,并未退出建设范围。教育部指出,首轮建设虽然总体上实现了建设目标,但实际建设时间还不长,有些学科因各方面原因,建设成效并未完全达到预期,相比其他同类建设学科,整体发展水平、可持续发展能力和成长提升程度相对靠后,为激励督促,也是为了警示其他建设学科,需要给予这些学科公开警示的处理。其中,北京中医药大学的中药学进入警示名单。给予公开警示的首轮建设学科,应加强整改,2023年接受再评价。届时未通过的,将调出建设范围
  • 20所“双一流”入选!教育部公布重要名单
    根据通知内容,20个试点均由“双一流”高校进行建设,详细名单如下(排名不分先后):《通知》强调:各试点高校要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和《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技术转移体系建设方案的通知》精神,以高校专业化国家技术转移机构建设为工作抓手和突破口,进一步改革完善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强化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建设,促进高校科技成果高水平创造和高效率转化,着力创新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提高我国科技成果转化整体效能,切实提升高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显著增强支撑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技术要素供给。各试点高校应按照报送的本单位试点实施方案,在政策、人才、资金等方面为技术转移机构提供支撑保障。建立健全成果转化各环节相关管理办法,制定职务科技成果披露管理制度、专利申请前评估制度、成果转化公示制度,建立成果转化风险管理和监督机制,健全面向转化应用的科技成果评价机制,落实成果转化尽职免责的有关规定。明确科研人员、技术转移机构各自的权利、义务和责任,按照服务质量、转化绩效确定技术转移机构的收益分配方式及比例。鼓励技术转移机构全程介入科研团队研发活动,为科研人员研发方向、知识产权管理、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专业化服务。支持技术转移机构与天使投资、创业投资基金以及产业基金合作,为成果转化提供多元化科技金融服务。各试点高校须按年度向科技部火炬中心报送试点工作总结。试点期结束后,按国家技术转移机构分类管理,由科技部火炬中心负责考核评价等工作。
  • 17所高校生物学/生物医学工程学科入列第二轮“双一流”建设名单
    2月14日,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布了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本文对生物/生物医学类学科及学校进行梳理总结,供广大对生物学科感兴趣的用户了解。共有17所高校的生物/生物医学类学科入列本轮名单。中国农业大学:生物学北京协和医学院:生物学、生物医学工程吉林大学:生物学复旦大学:生物学、同济大学:生物学上海交通大学:生物学南京大学:生物学东南大学:生物医学工程浙江大学:化学、生物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物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生物学厦门大学:生物学河南大学:生物学武汉大学:生物学华中农业大学:生物学中山大学:生物学西南大学:生物学附全名单: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pdf
  • 瞄准科技前沿!复旦大学“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入选第二轮“双一流”名单
    近日,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教研函〔2022〕1号),复旦大学的“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入选。2019年12月,复旦大学宣布“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 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将于2020年试点建设,并启动博士研究生招生。据介绍,“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的建设内容将紧扣集成电路产业链各环节的主要任务,致力于解决集成电路设计、集成电路制造和工艺技术,以及集成电路封测各个环节的核心科学与工程技术问题。2020年12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印发了《国务院学位委员会 教育部关于设置“交叉学科”门类、“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和“国家安全学”一级学科的通知》(学位〔2020〕30号),集成电路正式成为一级学科。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负责人表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作出设立“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的决定,就是要构建支撑集成电路产业高速发展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从数量上和质量上培养出满足产业发展急需的创新型人才,为从根本上解决制约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卡脖子”问题提供强有力人才支撑。教育部有关负责人表示,第二轮“双一流”建设瞄准科技前沿和关键领域,加大力度优化学科专业和人才培养布局,率先推进学科专业调整,夯实基础学科建设,加强应用学科与行业产业、区域发展的对接联动,推进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建设,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同时,深化科教融合,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深入推进“高等学校基础研究珠峰计划”,加强关键领域核心技术攻关,集中力量开展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和联合科研,加强重大科研平台协同对接,服务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直接从事集成电路产业的人员约54.1万人,同比增长5.7%。从产业链各环节看,2020年设计业、制造业和封装测试业的从业人员规模分别为19.96万人、18.12万人和16.02万人。预计到2023年前后,全行业人才需求将达到76.65万人左右。有关专家表示,集成电路学科入选“双一流”,将使该学科的建设发展得到更多支持。创道投资咨询总经理步日欣向记者指出,集成电路的人才培养还体现在“电子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中,下设电磁场与微波技术、电路与系统、物理电子学、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等专业,在产业中统称为电子工程。在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中,上海交通大学、东南大学、南京邮电大学、中山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的“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科也被列入名单。“入选双一流对于学科建设有重要意义,避免了学科发展的同质化,可以获得国家和高校层面的重点扶持,可以更好地提升相关领域的教育水平和科研能力。”步日欣向《中国电子报》记者表示。
  • 对接国家“双一流”建设 做强“双一流”地方版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教育部等三部委发布国家“双一流”建设名单已有一年。“双一流”建设方案,使得名单内的高校获得发展助力,而更多名单外的高校又将何去何从,能在“双一流”建设中获得发展吗?记者日前从上海市教委获悉,对接国家“双一流”建设,上海正启动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设,做强“双一流”地方版,激发地方高校改革发展内生动力,从而提升高等教育整体水平。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双一流”建设没有“主演”与“看客”之分,每所高校都是参与者、践行者,都能实现“各美其美”的理想——在“双一流”建设中,沪上各大高校都展现出生机勃勃、活力奔腾的全新气象。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部属高校与市属高校联动发展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今年,上海市政府发布《关于本市统筹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意见》(简称《意见》)明确提出,到2020年,实现上海高校办学实力和学科水平进步明显,两所左右大学和20个左右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率先实现高等教育现代化。《意见》明确,上海将加大“双一流”建设经费保障力度,持续支持部市共建驻沪高校、高校高峰高原学科建设计划、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设计划等。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在业内人士看来,值得关注的是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设计划。上海地方高校在发展水平上与在沪部属高校差距较大,发挥“双一流”建设高校的辐射作用,带动地方高校发展,上海推出“双一流”建设地方版可谓是一大创举,释放出“支持不同高校在各自领域和类型中争创一流”的积极信号。市教委主任陆靖介绍,上海已启动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设试点,以“一校一策”方式给予重点支持,通过重点建设特色优势学科引领学校走向高水平。目前,已有八所地方高校纳入试点范围。同时,还将启动高水平应用型高校试点建设,重点支持若干所应用型地方高校加快培养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开展技术创新和发明创造。也就是说,上海通过设立两个地方高水平大学建设序列,分类支持研究型和应用型地方高校争创一流。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坚持分类管理、分类评价,引导高校各安其位、各展所长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上海理工大学是最新一批跻身地方高水平大学建设试点的院校之一。以光学工程学科为例,上海理工大学重点聚焦太赫兹技术研究与应用领域,早在2015年就入选上海高校“高峰高原学科建设计划”。第三方机构测评显示,在太赫兹技术研发领域,上海理工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促进学科发展是“双一流”建设的“龙头”,上海从2014年开始实施“高峰高原学科建设计划”。目前,本市共有30所高校的121个学科点被纳入建设范围。经过三年一轮持续投入,上海高校学科建设成效逐渐显现。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名单的上海高校均属于“高峰高原学科建设计划”高校,在建的52个高峰学科中,有38个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评为A类学科,占比73.1%;23个I类高峰学科全部为A类学科。同时,26个“A+”学科中,有20个为在建高峰高原学科,占80%以上。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从近年上海高等教育的布局调整看,对高校实行分类管理和分类评价,是一以贯之的思路。目前,上海把高校分为学术研究型、应用研究型、应用技术型、应用技能型,坚持对不同类别高校实施不同标准,由此形成“分类规划、分类投入、分类评价”的高等教育治理新格局。据悉,今年已出台高校分类管理指导意见,目前已完成首次分类评价。知情人士介绍,做实分类评价“指挥棒”,将有力引导高校各安其位、各展所长、办出特色、创出一流。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服务国家战略,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在推进“双一流”建设过程中,上海高校积极参与全球科创中心建设。目前,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上海科技大学等高校牵头承建了海底长期科学观测网、转化医学、活细胞功能成像、硬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等一批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只有培养出一流人才的高校,才能够成为世界一流大学。”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书记虞丽娟说,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是“双一流”建设的鲜明底色,落实立德树人是所有高校的立身之本。坚持把提高本科教育教学质量作为“生命线”,从2014年起,上海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启动实施市属高校本科教学激励计划,要求高校所有教授必须为本科生授课,而每位教师都必须安排为学生坐班答疑时间,刚留校的青年教师要先担任2-3年助教后才能独立开课。跟踪调研显示,绝大多数学生认为,“激励计划对个人学业起到了推动作用,个性化学习需求得到了更好的满足。” /p
  • 网络曝光:首批双一流建设拟定名单,靠谱吗?
    前不久,教育部宣布一批规范性文件失效,其中多项涉及到“985工程”、“211工程”,自此一石激起千层浪,业界纷纷猜测:“985”“211”工程或将成为历史。同时,教育部、发改委、财政部还宣称正研究制定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和配套政策,并拟于今年启动新一轮建设,双一流建设呼之欲来。  在一片纷纭之声中,近日网络上曝光了首批双一流建设的“拟定名单”。该名单是否靠谱,尚待验证。但可以肯定的是,此次双一流建设将为相关院校争取到更多科研经费,推动实验室建设及相应仪器设备的购置,因此名单一经曝光迅即刷爆了朋友圈。  以下为网曝拟定名单具体内容,供大家参考:教育部:首批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拟定名单  一、首批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名单: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  二、首批世界一流学科建设拟定名单:  (一)华北地区:总数57所 大学 名称 A类学科 总计:52个 B类学科 总计:93个 C类学科 总计:170个 33北京总计:45个总计:63个总计:84个1北京协和医学院生物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药学护理学口腔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中国农业大学生物学、农业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作物学、农业资源与环境、植物保护、畜牧学、兽医学园艺学、草学、生态学农业经济管理3中国人民大学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工商管理统计学、哲学、政治学、社会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公共管理学农林经济管理、档案学4北京师范大学数学、地理学、教育学、心理学、中国语言文学物理学、化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生态学、戏剧与影视学生物学、统计学、哲学、理论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理论、艺术学理论、公共管理学5北京航天航空大学力学、仪器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软件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数学、物理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子科学与技术、交通运输工程、生物医学工程6北京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兵器科学与技术力学、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光学工程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动力机械及工程、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7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冶金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矿业工程科学技术史、机械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8北京化工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控制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9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系统科学机械工程、光学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10北京邮电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11首都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神经生物学、基础医学、口腔医学、药学12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地质学、海洋科学、地球物理学、测绘科学与技术、石油与天然气工程13中国石油大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地质学14中国矿矿业大学矿业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15北京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土木工程机械工程、控制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软件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光学、生物医学工程16北京林业大学林学、风景园林学林业工程植物学、生态学、林业经济管理17北京中医药学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18华北电力大学电气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19中央财经大学应用经济学统计学、理论经济学、工商管理20中国政法大学法学政治学21对外经贸大学应用经济学、法学、工商管理22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广播电视艺术学戏剧戏曲学、电影学音乐与舞蹈学、艺术学理论、设计学23首都师大数学、美术学、音乐学地理学、生物学、心理学24中央民大民族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中国民族史25北京外国语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外交学26北京语言大学中国语言文学与国际教育27外交学院外交学国际政治与关系28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学艺术学理论、设计学29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舞蹈学30中央戏剧学院戏剧戏曲学电影学、广播电视艺术学31北京电影学院电影学戏剧戏曲学、广播电视艺术学32中国音乐学院音乐与舞蹈学33北京体大体育学8天津总计:7个总计:22个总计:29个1南开大学数学、化学、生物学、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生物学、物理学、统计学、光学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农药学、工商管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哲学、政治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语言文学、世界史、公共管理2天津大学仪器科学与技术、化学工程与技术力学、机械工程、光学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建筑学、水利工程、城乡规划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化学、生物学、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风景园林、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工程、工商管理3天津医科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药理学4天津科技大学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5天津工业大学纺织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6天津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7天津师大心理学、政治学8天津中医药大学中药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7河北总计:0个总计:4个总计:28个1燕山大学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电气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化学工程与技术2河北大学化学、动物学、光学工程3河北工业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机械工程、土木工程4河北医科大学生理学、法医学、神经病学、中医诊断学、中西医结合、药理学5河北师范大学数学、生物学6河北农业大学作物学、林学、农业资源与环境、植物保护、畜牧学7华北理工大学冶金工程6山西总计:0个总计:2个总计:18个1山西大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应用化学、哲学2太原理工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采矿工程、电气工程3中北大学仪器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兵器科学与技术、化学工程与技术、机械设计及理论4山西师大化学5山西医科生理学6山西农大作物学、兽医学、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3内蒙总计:0个总计:2个总计:11个1内蒙古大学生态学生物学、理论物理、应用数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蒙古学2内蒙古农大学草学农业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畜牧学、兽医学、林学3内蒙科大冶金工程  (二)东北地区:总数29所 大学 名称 A类学科 总计:19个 B类学科 总计:51个 C类学科 总计:106个 15辽宁总计:5个总计:14个总计:52个1大连理工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水利工程数学、力学、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土木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物理学、化学、仪器科学与技术、动力工程机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建筑学、船舶与海洋工程、工商管理2东北大学冶金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矿业工程化学、土木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科学技术哲学、公共管理3沈阳药科大学药学中药学4中国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生物学、基础医学、口腔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药学5大连海事大学交通运输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环境科学、国际法学6东北财经大学应用经济学、统计学、工商管理7沈阳农业大学园艺学农业工程、作物学、农业资源与环境、植物保护学、食品科学8大连医科大学生物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中西医结合9大连工业大学纺织科学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10辽宁师范大学地理学、物理化学、心理学11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矿业工程12沈阳工业大学电气工程13大连海洋大学海洋科学、水产学14辽宁科技大学冶金工程15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4吉林总计:2个总计:21个总计:30个1吉林大学化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数学、物理学、生物学、地质学、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农业工程、兽医学、法学、政治学、考古学控制科学与工程、水利工程、应用化学、交通运输工程、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卫生毒理学、药学、哲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理论经济学、数量经济学、日本语言文学、技术经济管理、2东北师范大学化学、生物学、统计学、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世界史数学、物理学、地理学、环境科学、政治学、教育学、心理学、音乐与舞蹈学、美术学3长春理工大学光学、机械工程、光学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物理电子学4延边大学朝鲜语言文学生理学、药物化学10黑龙江总计:12个总计:16个总计:36个1哈尔滨工业大学力学、机械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软件工程数学、物理学、光学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建筑学、化学工程与技术、城乡规划学、航空宇航与科学技术、管理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交通运输工程、技术经济管理2哈尔滨工程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机械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机械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核科学与技术3东北林林业大学林学、林业工程生态学生物学、风景园林学4东北农业大学兽医学、畜牧学作物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农业工程、植物学、蔬菜学5哈尔滨医科大学生物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药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6东北石油大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7黑龙中医药大学中药学中医学、药学8黑龙江大学化学9哈尔滨理工大学电气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机械制造及自动化10哈尔滨师范大学遗传学、自然地理学、音乐学与舞蹈学、美术学  (三)华东一区(沪苏浙):总数56所 大学 名称 A类学科 总计:34个 B类学科 总计:99个 C类学科 总计:181个 15上海总计:15个总计:37个总计:48个1同济大学建筑学、土木工程、交通运输工程、城乡规划学数学、物理、生物学、海洋科学、地球物理学、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风景园林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化学、力学、控制科学与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2华东师范大学地理学、教育学数学、物理学、生物学、生态学、统计学、软件工程、心理学、中国语言文学化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哲学、政治学、社会学、体育学、世界史、公共管理、金融学3华东理工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环境科学与工程、药学数学、机械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4第二军医大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药学生物学5上海大学冶金工程、电影学、美术学数学、物理学、力学、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社会学、设计学6东华大学纺织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机械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设计学7上海财经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统计学、工商管理法学8上海外语大学外国语言文学、政治学9上海中医大学中药学、中医学中西医结合10上海师范大学数学、中国语言文学11上海理工大学光学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机械工程、系统科学12华东政法大学法学13上**洋大学水产食品科学与工程、水生生物学14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与舞蹈学15上海戏剧学院戏剧戏曲学电影学、广播电视艺术学16上海体育学院体育学17上**事海事交通运输工程、轮机工程27江苏总计:18个总计:57个总计:97个1东南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建筑学、土木工程、生物医学工程、交通运输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 新材料及其应用、新能源发电与利用、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艺术学理论数学、物理学、生物学、临床医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哲学、法学、美术学2南京农业大学作物学、兽医学、植物保护、农业资源与环境现代园艺科学、畜牧学、农业信息学、食品科学与工程生态学、农林经济管理、公共管理学、3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力学、机械工程、物联网与控制技术、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仪器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核能安全与材料工程、软件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4南京理工大学兵器科学与技术光学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力学、高端装备与微纳器件设计制造、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5苏州大学数学、物理学、绿色化学与化学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纺织科学与工程、光学工程、基础医学、特种医学、设计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药学、法学、金融学、体育学6江南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纺织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设计学控制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药学工程与技术、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7中国医科大学药学中药学药物生物技术与制药工程8中国矿业大学矿业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地质学、机械工程、电气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土木工程9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教育学、美术学复杂系统建模与大规模科学计算、材料科学与技术、物理学、生物学、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心理学、中国语言文学、设计学10江苏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新能源汽车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控制科学与工程、农业工程、生物技术及其医药转化11南京医科大学基础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临床医学、药学、口腔医学、护理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12河海大学水利工程土木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环境工程、技术经济管理、海洋科学13扬州大学作物学、兽医学畜牧学、数学、化学、农村水土安全与环境保护14南京工业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先进能源技术与装备、轻工技术与工程、土木工程防灾与技能、交通运输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15南京信息大学大气科学16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艺术学理论、音乐与舞蹈学、设计学17南京邮电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有机光电子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18南京林业大学林业工程林学、风景园林学生态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植物学19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临床结合20常州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 新能源材料科学与工程21江苏师范大学有机化学22徐州医科大学麻醉学医药生物学23江苏科大先进材料及加工技术24苏州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城乡规划学、建筑学、环境功能材料与技术25南京审计大学现代审计科学26淮海工学院水产27解放军理工大学大气科学、信息与通信工程、软件工程、兵器科学与技术14浙江总计:1个总计:5个总计:36个1中国美术学院美术学艺术学理论、设计学2浙江工业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机械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药物化学、化工过程机械3浙江师范大学数学、物理学、生物学、化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4宁波大学水产、信息与通信工程、工程力学、应用海洋生物技术、近海冲击与安全工程5温州医科大学临床医学6浙江理工大学纺织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7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软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8杭州师范大学数学、生物学、有机化学9浙江中医药大学中医临床基础、中医骨伤科学、中西医结合临床10浙江工商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统计学11中国计量大学仪器科学与技术、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12浙江海洋大学海洋科学、水产13浙江农林大学林学、风景园林学、林业工程、农业资源与环境14温州大学化学  (四)华东二区(鲁皖闽赣):总数31所 大学 名称 A类学科 总计:6个 B类学科 总计:46个 C类学科 总计:125个 12山东总计:6个总计:32个总计:53个1山东大学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统计学、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土木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基础医学、临床医学、药学、哲学、中国语言文学光学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口腔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应用经济学、法学、政治学、考古学2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科学、水产环境科学与工程 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药学、大气科学、生物学、食品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3中国石油大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化工过程机械、机械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4山东农业大学作物学、园艺学、植物保护生物学、农业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农业资源与环境、畜牧学、兽医学、森林培育学5青岛大学生理学、眼科学神经生物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病原生物学、 儿科学、耳鼻咽喉科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6山东师范大学物理学、化学、地理学、生物学、7青岛科技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高分子化学与物理、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8济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眼科学9山东科技大学测绘科学与技术、采矿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机械电子工程、控制理论与工程、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软件工程10山东理工大学机械工程11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学13青岛理工大学土木工程14曲阜师范大学数学、光学15聊城大学光通信科学与技术、分析化学16青岛农业大学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水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果树学7安徽总计:4个总计:22个1合肥工业大学机械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土木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2安徽大学化学、生态学、计算机应用技术、汉语言文字学3安徽师范大学化学、生物学、生态学4安徽医科大学临床医学、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药学5安徽农业大学茶学生物学、林学6安徽理工大学矿业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土木工程7安徽工大冶金工程8福建总计:2个总计:8个总计:38个1厦门大学化学、海洋科学数学、物理学、生物学、统计学、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环境科学与工程、 工商管理生态学、仪器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法学、教育学、新闻传播学、戏剧与影视学2福州大学化学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电气工程、土木工程、药物分析学3福建农林大学植物保护学、林学生物学、作物学、园艺学、食品科学与工程、林业工程4福建师范大学地理学、音乐与舞蹈学数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中国语言文学、戏剧与影视学5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内科学、神经病学、药理学6华侨大学机械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土木工程、数量经济学7集美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水产学8福建中医药大学中医骨伤科学4江西总计:2个总计:12个1南昌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生物学、机械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内科学、外科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2江西师范大学化学3江西农业大学作物学、畜牧学、林学4江西财大应用经济学、管理科学与工程  (五)华中地区:总数35所 大学 名称 A类学科 总计:19个 B类学科 总计:97个 C类学科 总计:146个 15湖北总计:13个总计:50个总计:71个1武汉大学化学、生物学、测绘科学与技术、水利工程数学、物理学、地球物理学、地理学、电气工程、信息与信息系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土木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基础医学、口腔医学、哲学、理论经济学、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学统计学、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子科学与技术、临床医学、应用经济学、政治学、中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世界史、工商管理、公共管理学2华中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光学工程、电气工程、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物理学、生物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生物工程、水利工程、基础医学、临床医学、药学、公共管理数学、物理学、化学、统计学、力学、建筑学、土木工程、城乡规划学、软件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理论经济学、社会学、教育学、新闻传播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3华中农业大学生物学、作物学、园艺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农业资源与环境、植物保护、畜牧学、兽医学、风景园林学、水产、农林经济管理农业工程、土资源管理4华中师范大学数学、物理学、政治学、中国语言文学化学、地理学、生物学、农药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心理学、体育学、公共管理学、情报学5武汉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船舶于海洋工程、土木工程、设计学力学、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矿业工程、交通运输工程6中国地质大学地质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海洋科学、地球物理学、岩土工程、水利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7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应用经济学理论经济学、法学、工商管理8武汉科技大学材料科与工程、冶金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9湖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数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10武汉纺织大学纺织科学与工程11三峡大学水利工程12长江大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13武汉工程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14武汉轻工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15海军工程大学电气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信息与通信工程、兵器科学与技术11湖南总计:5个总计:39个总计:43个1国防科学技术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系统科学、机械工程、光学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管理科学与工程数学、物理学2中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冶金工程数学、生物学、统计学、机械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矿业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交通运输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基础医学、临床医学、药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物理学、化学、控制科学与工程、法学、工商管理、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3湖南大学数学、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设计学物理学、统计学、电气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建筑学、软件工程、应用经济学、城乡规划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4湖南师大生物学数学、物理学、化学、地理学、英语语言文学、舞蹈学5湘潭大学数学物理学、化学、化学工程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6湖南农业大学作物学生物学、园艺学、农业资源与环境、生态学、植物保护7中南林业科大生态学植物学、林业工程、风景园林学、林学8长沙理工土木工程交通运输工程9南华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基础医学10湖南科技大学矿业工程、机械工程11湖南中医药大学中医学9河南总计:1个
  • 请注意,“双一流”高校并不等于已经是“一流”
    p   刚刚,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的通知》,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简称“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据悉,本次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共42所,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共95所。 /p p   对于这份名单,舆论高度关注,有媒体这样报道:刚刚,“双一流”名单正式公布!看看有没有你的母校和专业!而河南的媒体则不无骄傲地突出报道的重点:河南大学入围一流学科建设高校,郑州大学入围一流大学建设高校。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2.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9/noimg/738b217f-3b73-4df8-b161-ec25f9313155.jpg" / /p p   也许很多关注这份名单的舆论没有注意到,国家有关部门在公布这一名单时,做出重要说明,提醒公众,此次遴选认定所产生的是“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重点在“建设”,是迈向世界一流的起点,而不是认定这些学校和学科就是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能否成为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还要看最终的建设成效。 /p p   不要认为入选“双一流”名单,就已经成为“双一流”,更不能把“双一流”作为学校的身份标签,这是关注“双一流”建设必须高度重视的。否则,“双一流”建设就可能重蹈之前985、211工程建设的问题,导致学校身份固化、竞争缺失的问题。 /p p   我国之所以要在985、211工程基础之上,推进“双一流”建设,是因为985、211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出现了身份固化的问题。本来国家是希望通过重点投入少数学校、学科,促进其提高办学水平,结果却变为入围的学校,把入围本身作为了对学校办学的认可,将其作为学校的荣誉,进而,社会也把我国高校等级化,随之出现用人评价中的学历歧视,非985、211学校毕业的不用,以及基础教育的名校情结——学生都希望能考进985高校、211院校。 /p p   国家在推出“双一流”时,就反复强调,“双一流”不搞终身制,要引入竞争机制。可是,社会舆论还是特别关注入围名单,而在名单一公布后,相关学校就把其作为荣誉来宣传。之所以会出现这一问题,一方面是继续985、211工程的思路,把入围作为学校的身份、等级 二是双一流建设,确实还存在行政主导评审的问题,按照传统的行政评审思路,学校是会把入围作为上级部门对高校办学的认可的。这和其他行政评价一样,存在重立项,把立项作为荣誉、政绩,而轻建设的问题。 /p p   为了让“双一流”建设取得实效,我国应该在推进“双一流”建设时,进一步进行改革。首先,应该认真考虑985、211工程的存废问题。 /p p   目前看来,国家在推进“双一流”建设时,是准备继续长期保留985、211的。国家有关部门指出:把国家重大战略布局作为遴选“双一流”建设高校的重要因素,把“211工程”“985工程”等作为重要基础,发挥“双一流”建设对区域、行业发展的支撑带动作用。而且明确“双一流”建设期末,将根据建设高校的建设方案及整体自评报告,参考有影响力的第三方评价,对建设成效进行期末评价。根据期末评价结果等情况,重新确定下一轮建设范围,有进有出,打破身份固化,不搞终身制。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width=" 548" height=" 407" title=" 1.jpg" style=" width: 404px height: 295px "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9/noimg/18fb31b0-dbb6-4a0f-886f-9042f14b1dbf.jpg" / /p p   (兰州大学举行建校108周年“双一流”建设讲述会。图为校长王乘致辞。来源:中新网 ) /p p   可问题是,如果985、211保留终身制,双一流就是不搞终身制,怎么改变985、211身份固化问题?对于985、211高校来说,有“双一流”是锦上添花,没有“双一流”也关系不大,何况,所有的985高校,都在“双一流”之列(只有3所在B类)。只有彻底取消985、211的学校身份,才能做到高校平等竞争。否则,不管“双一流”建设怎么强调是公平公正的评价所有学校的办学,都难以扭转社会舆论对学校的等级化评价。 /p p   其次,“双一流”建设必须明确要求不能将这作为学校的身份标签。具体而言,政府部门不能把入围“双一流”的学校,用“双一流”概念加以强化,学校在招生宣传时,也不能用所谓“双一流概念”进行宣传,这会在985、211基础上又给学校弄一个身份。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不能从建设一开始注意这一问题,就是后来做到不搞终身制,曾经入围的学校还是会把其作为身份。就如长江学者,就不是终身制,可过了聘期后,仍被称为长江学者,这就是在乎身份的结果。 /p p   重建设,而不要重身份,这是“双一流”建设成败的关键。如果舆论期待高校能建设成真正的一流的大学,那么,就应该关注大学的具体办学,在推进“双一流”建设时,有哪些具体的突破性改革措施。真正的世界一流大学,一定要在竞争中产生,政府部门所应该做的,也是在加大投入的同时,促进所有大学平等竞争。固化学校身份,把学校分为三六九等,这不利于竞争,反而会刺激大学追名逐利,欲速而不达。 /p p & nbsp /p
  • 权威发布:“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公布
    p   日前,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的通知》,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简称“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width=" 450" height=" 1452" title=" 640.webp.jpg" style=" width: 450px height: 1452px "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9/noimg/55afd811-4647-4c5c-964f-457876852e6a.jpg" border=" 0" vspace=" 0" hspace=" 0" / /p p & nbsp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width=" 450" height=" 1216" title=" 640.webp (1).jpg" style=" width: 450px height: 1216px "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9/noimg/135179ef-2651-4789-aa3c-b05feafa24af.jpg" border=" 0" vspace=" 0" hspace=" 0" / /p p & nbsp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width=" 450" height=" 1500" title=" 00001.webp.jpg" style=" width: 450px height: 1500px "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9/noimg/338d1a7c-86e2-481b-b04e-37482b9340bb.jpg" border=" 0" vspace=" 0" hspace=" 0"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width=" 450" height=" 1324" title=" 00002.webp.jpg" style=" width: 450px height: 1324px "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9/noimg/d36f6285-e54c-4cc3-a015-71c473b7b61f.jpg" border=" 0" vspace=" 0" hspace=" 0"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width=" 450" height=" 1324" title=" 00003.webp.jpg" style=" width: 450px height: 1324px "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9/noimg/e7cd0082-01d1-4691-be25-fd1605b36508.jpg" border=" 0" vspace=" 0" hspace=" 0"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width=" 450" height=" 1286" title=" 00006.webp.jpg" style=" width: 450px height: 1286px "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9/noimg/351f8f8b-3e57-4ef8-a8c1-2425c2f8b7bc.jpg" border=" 0" vspace=" 0" hspace=" 0" / /p p & nbsp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width=" 450" height=" 1406" title=" 01.webp.jpg" style=" width: 450px height: 1406px "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9/noimg/06eb22e9-0d9a-4d79-9552-53d870730f0a.jpg" border=" 0" vspace=" 0" hspace=" 0"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width=" 450" height=" 1324" title=" 02.webp.jpg" style=" width: 450px height: 1324px "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9/noimg/92a75f16-0fb2-4416-a059-bdc96874d6ef.jpg" border=" 0" vspace=" 0" hspace=" 0"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width=" 450" height=" 1216" title=" 03.webp.jpg" style=" width: 450px height: 1216px "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9/noimg/bb0ca3d5-2a25-4fff-91c9-98b1a19e83aa.jpg" border=" 0" vspace=" 0" hspace=" 0"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04.webp.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9/noimg/4a061fd3-9cac-442d-9bf8-a93f9d803185.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width=" 450" height=" 1552" title=" 05.webp.jpg" style=" width: 450px height: 1552px "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9/noimg/216d2a2d-5a71-432c-a91d-f2003161931c.jpg" border=" 0" vspace=" 0" hspace=" 0"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width=" 450" height=" 1406" title=" 06.webp.jpg" style=" width: 450px height: 1406px "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9/noimg/aec947ff-5dbf-4e1e-88a8-bba6688928e4.jpg" border=" 0" vspace=" 0" hspace=" 0"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width=" 450" height=" 1875" title=" 07.webp.jpg" style=" width: 450px height: 1875px "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9/noimg/24cda3d1-100a-4d25-8f27-f92002bec5cd.jpg" border=" 0" vspace=" 0" hspace=" 0" / /p p & nbsp /p
  • 从“双一流”看科研人才之乱象
    p   “我所在的研究团队近几年已经有两位‘杰青’去了北京的高校。”电话中传来老院士的无奈。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院士、厦门大学化学系教授郑兰荪说,他理解他们离开厦大的理由,“在北京子女进入好学校的机会更大”。 /p p   但理解并不意味着能坦然接受。 /p p   在高校“双一流”建设中,人才是除高楼、设备等硬件条件外最关键的“软实力”,也成为各大高校竞争的资源。“挖来挖去”的人才乱象,让很多高校不堪其扰。现在,更有部分代表委员担心,当下如火如荼的“双一流”建设会让人才竞争的池水越搅越浑。 /p p strong   遍地开花 何处留香 /strong /p p   在去年两会期间,郑兰荪就十分关注高校人才无序流动的问题。他在会上表达了人才流动有可能会像“足球队员转会”的观点,引起当时在场委员的一致认同。 /p p   一年过去,郑兰荪从自身观察和与科教界同仁的沟通来看,上述情况并没有得到大的改观。他还担心,这样的趋势可能会在“双一流”建设中愈演愈烈。 /p p   “‘双一流’建设过几年是要考核的。如果引进的优秀人才多一些,考核结果自然更有保障。”郑兰荪说。 /p p   2017年9月,教育部公布“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厦门大学入选,该校化学学科也入选一流学科。不过,郑兰荪目前还没看到国内其他高校的高端人才流入。他坦言,同样是“双一流”高校,厦大的魅力目前还很难与北上广等大城市的一些高校相媲美。 /p p   “人才流动是好事,但如今高校竞相引进人才导致待遇不断提高。这种待遇不仅指收入,还包括住房、子女就学等条件,不利于人才的有序流动和各地区高校的均衡发展。”郑兰荪认为。 /p p   事实上,此类现象已非个案。过去一年间,高校吸引人才的办法花样翻新:上海某高校给领军人才开出百万元年薪,并配套800万元购房补贴;杭州某高校和天津某高校为吸引院士开出了500万元年薪的价码;河北某高校为首席科学家提供3000万元科研启动经费?? /p p   然而,无论是收入待遇、周边配套,乃至科研环境,欠发达地区高校相较于发达地区高校都是缺乏竞争力的。这也导致在这一轮人才大战中,更需要人才支撑的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高校,成了人才流失的重灾区。 /p p strong   一所高校 两种光景 /strong /p p   身处中西部地区的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并未进入教育部的一流高校名单。然而,其在人才流入与流出过程中呈现出的不均衡现象,同样值得思考。 /p p   该校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两个学科入选一流学科,这在校内形成了一流学科与非一流学科的鲜明对比。进入一流学科的专业,人才流入相对较多,而未进入一流学科的专业,人才流失却有些严重。甚至,有未进入一流学科的学院院长,在“双一流”名单公布后,经过权衡利弊,最终选择了离开。 /p p   人才流动“不平衡、不协调”,让全国政协委员、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原副校长郝跃最担心的问题出现了。 /p p   “双一流”对于人才的虹吸效应明显,而为了应对“一流”几年后的考查,进入一流学科名单的,学校在资源投入上也会有所倾斜。“国家、学校等资源的多重叠加,带来的是高校自身学科发展的不均衡。”郝跃对《中国科学报》记者表示,这对那些未进入一流学科的院系打击较大,恐怕并不利于学校的长远发展。 /p p   如今,“双一流”这根指挥棒,正在引导优秀人才流向一流大学的一流学科,其中包含了多大程度的功利因素,又有多少是现行规则下人才的自然选择,估计很难一一甄别。 /p p   然而,“双一流”建设有可能加剧人才恶性竞争的问题,或许并不是一个伪命题。 /p p strong   追溯本源 教育回归 /strong /p p   全国人大代表、西安工程大学校长高岭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坦言,由于经费、工作环境、子女教育等配套的欠缺,中西部高校吸引优秀的学科带头人或海外高端人才比较困难。这种唯“待遇”论的人才引进模式,让当下的人才流动陷入“越有钱越集聚人才,越没钱越留不住人才”的死循环。 /p p   “我们不应当把高校分成两极,而应当强调它们各自在国民经济建设、人才培养中的责任和使命。”高岭建议,对于中西部高校而言,不妨探讨柔性引进,也就是人才共享的策略,“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以此缓解当下的人才窘局。 /p p   事实上,为防止高校人才两极分化,教育部于2017年1月发布了《关于坚持正确导向促进高校高层次人才合理有序流动的通知》,明确提出“不鼓励东部高校从中西部、东北地区高校引进人才”。 /p p   但这样的行政举措,不仅实施起来存在困难,也很难从根本上发挥引导人才健康流动的作用。 /p p   郝跃提醒,该政策的出发点无疑是好的,但行政手段对高校发展干预过多,只会适得其反。只有将发展权交回高校自身,让高校回归教育本质,遵循教育规律,才能真正消除当下人才流动的乱象,助力中国高校真正走向世界一流。 /p
  • 壕气!20余省豪掷400多亿建“双一流”
    去年2月,教育部印发《教育部2016年工作要点》的通知,要求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多份“双一流大学名单”在网上流传,但均被官方否认。那么,哪些学校在“双一流”建设计划内?“双一流”计划是什么样的?一文为你解析“最全榜单”!  目前,全国已有20余个省份陆续公布了本省升级高等教育的“施工蓝图”,并提出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国内高水平大学、国内百强高校的相关量化指标。  加大对“双一流”建设的经费投入力度,成为各地方案的关键词。在已出台建设方案的23个省份中,有11个省提出了经费保障,粗略计算在400亿左右,不可不谓“大手笔”。  100亿经费:北京、广东最“壕”气!  投入经费最高的当属北京。  北京市预计投入100亿,推进高校高精尖创新中心建设计划,现已认定两批共19个高校高精尖创新中心(名单附后)。以五年为一周期,北京市财政每年将给予每个中心5000万至1亿元的经费投入清华大学  据南方日报报道,广东省省市各级财政三年计划投入超百亿元,强有力支持大学建设。2016年全年,暨南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和广东工业大学每所高校直接补助和财政奖励均超过3亿元。  2016年底,广东省教育厅又再安排2亿元支持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冲击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中山大学  河南省以往常因仅有郑州大学一所“211”院校为人所“诟病”。为改变此局面,河南省出台《优势特色学科建设工程实施方案》,豪砸31亿打造“一流学科”,河南大学、河南理工大学、河南农业大学等普通高校有更多的机会竞争“双一流”。  作为西部欠发达省份的宁夏,将从2017年到2020年,增加高等教育专项资金2亿元。宁夏还将对高校新获批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在建设期内每年给予1000万元支持。  山东省将在“十三五”期间筹集50亿资金支持“双一流”建设,并对每个立项建设的一流学科,按自然科学类2000万元左右、人文社科类1000万元左右的标准拨付支持经费。河北从2016年起,每年增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专项资金5亿元给予支持,连续五年,总计25亿元。山东大学  上海市亦砸下重金推行“高峰高原”学科建设计划。在2014-2017年第一个建设阶段,上海市级财政预计投入36亿元 2017-2020年第二个建设阶段,市级财政继续加大投入,确保规划目标顺利实现。  特色大学难以与综合性大学竞争?浙江:分类评价!  在此前的大学评价体系中,由于学科数量少,一些小而精的特色大学往往难以与综合性大学竞争,排名处于靠后的位置。去年,浙江省率先求变。  从2016年下半年开始,浙江省通过两个维度将省内普通本科高校划分成六类,从不同的指标体系进行评价。这就意味着,今后浙江,将不再用一把尺子考核本科院校:学校明确自身定位,就可以一心一意发展自身优势学科,避免和其他大学的同质化竞争。  此举也被外界视为浙江为“双一流”建设发力的重要一步。  众所周知,整个浙江,只有浙江大学一所“985、211”大学,数量远少于北上广,淡化985、211恰好给浙江省高校带来了发展的契机。使更多的地方院校能参与到“双一流建设”中来。一些专业型的大学完全可凭借优势学科和专业在“双一流”建设中脱颖而出,从而跻身世界一流大学行列。浙江大学  四川雄心最大:将打造30个世界一流学科  根据相关文件,四川将分2020年、2030年、2050年三个阶段,建设15所左右高水平大学,力争建设30个左右世界一流学科、100个左右国内一流优势学科、100个左右特色学科。西南交通大学  上海也提出了20个世界一流学科、180个左右国内一流学科的目标。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市,上海市已从2014年起大力推进“高峰高原”学科建设计划。到2020年,上海高校将有20个左右的一级学科点和一批学科方向达到世界一流水平,同时180个左右的一级学科点跻身国内学科排名前20%。复旦大学  “双一流”大学名单出炉!  山东  山西  海南  甘肃  四川  四川省政府于2016年10月8日与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西南财经大学、西南民族大学、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在成都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支持高校“双一流”建设。这6所高校是目前唯一由官方披露的四川“双一流”大学。  河北  根据河北政府去年颁布的相关文件,一流大学建设分为两个层次,一流学科建设分为世界一流学科、国家一流学科、省内一流学科三个层次。具体入选名单如下:  陕西  据青年人网报道,2017年1月10日下午,陕西省政府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支持在陕的6所部属高校争创“双一流”建设工作。6所部属高校分别为: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长安大学、陕西师范大学。  吉林  据央广网消息,在2016年2月26日召开的吉林年度教育工作会上,吉林省教育厅厅长张伯军表示“支持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支持4-5所省属高校建设高水平大学。”  宁夏  内蒙古  重点支持内蒙古大学率先进入国内一流大学行列,争取早日达到世界一流大学水平 建设4至6所国内一流大学,若干学科达到国内、世界一流学科水平。  辽宁  安徽  天津  在2017年新闻通气会中,天津市教委表示,支持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支持一批市属本科高校和共建高校建设高水平特色大学。  另外,尽管北京、上海、广东三地未公布“双一流”高校名单,但其均有相应的高规格、高投入项目计划。  北京  在2015年,北京市推出高校高精尖创新中心建设计划。在过去两年,北京市教委先后认定两批共19个北京高校高精尖创新中心。  上海  上海市已从2014年起大力推进“高峰高原”学科建设计划。高峰学科具体分为4类,“入选”门槛最高的Ⅰ类高峰学科共包括来自以下12所高校的21个一级学科:  广东  2015年4月以来,广东启动高校“双高”建设,被视作率先启动的“双一流”。高校入选名单如下:
  • “双一流”建设:在想象和热议中走过2016
    2015年8月,《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正式通过,“双一流”建设成为了继“211工程”和“985工程”之后,又一个以国字头命名的高等教育发展战略。在2016年,“双一流”建设成为了高教领域最受关注的话题。  近20年前的世纪之交,高等教育有关的话题曾经炙手可热。然而在过去的十多年里,中国故事上演更多的是关于环境、医疗、房地产的故事,高教事业的舞台被冷落已久。“双一流”建设为高等教育的布局和发展再一次打开了想象的大门。2016年,“双一流”建设在公众的热议和想象中开幕并落幕,翘首企盼了一年的教育部的那只靴子——拟于年内发布的“双一流”建设的实施办法——最终没有落下。  数量有了,质量还会远吗?  一流大学建设并不是一个新话题。早在上个世纪末“985工程”建设的命题里,一流大学建设就是其中的应有之义。但如今国务院“重提”一流大学建设,同一语句已经有了不同语境。在过去的十多年里,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很多定量指标方面都取得了非常耀眼的成绩和成就。  2016年4月,教育部首次发布的《中国高等教育质量报告》显示,2015年,中国在校大学生规模已经达到3700万人,占全球大学生总数的1/5,位居世界第一 各类高校2852所,仅次于美国位居世界第二 大学生毛入学率从改革开放之初的1.55%提高到40%,即将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  同时,我们的高等教育经费在过去的十多年里增长了3.6倍,高校专任教师数增加了2倍多,而4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占到了2/3,人才结构更加合理。从我国的科技产出来看,根据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2016年10月发布的科技论文统计结果,2016年我国高校被引国际论文数量、国际热点论文数量双双晋升一位,排在世界第三。八个学科领域的论文被引次数排名世界第二,十八个学科领域的论文被引次数进入世界前十。显然,目前我国的科研产出已经从单纯的国际论文数量的比拼,变成了高质量国际论文数量的比拼。如果单拼SCI论文数量的话,我国早在2010年就超过英国排在了世界第二。  教育部也已经认识到我国科教事业将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质量而不是数量。因此,在评价导向上开始向质量类指标倾斜。2016年4月再次启动的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工作中,对于指标体系进行了诸多层面的改革,包括以专家对师资队伍的水平、结果和国际化程度的综合评价取代之前的学术头衔评价方法,采用 A 类期刊指标(人文社科领域)中国版 ESI 高被引论文(自然科学领域)对学术论文进行评价等。  政策导向已经表明,在“双一流”建设的背景下,高等教育的下一个十年目标已经从发展数量转变成提升质量,从高等教育的普及阶段转变成拔尖阶段。  双一流建设 ≠ 双一流名单  坊间对“双一流”建设的议论,大部分关心的其实是“双一流”名单。2016年6月,教育部发布了一份公告,持续了20余年的“985工程”和“211工程”正式成为历史。在此背景下,“双一流”建设被解读为大学的又一次重新洗牌,能否进入新的“双一流”名单,决定了将来能否在政策倾斜和资源支持上占据有利地位。  教育部对这种声音进行了辟谣。教育部原部长袁贵仁也指出,“双一流”建设中不会像“211工程”和“985工程”那样固化身份,会采取一种开放的支持机制,对支持高校、支持学科和支持力度进行动态调整。然而,这并不妨碍坊间的竞猜和热议。  此外,各省份的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名单、建设目标相继出炉。例如,山东省选择了32个一流学科和13所高校进入立项建设名单 广东省教育厅拨款2亿元支持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冲击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江苏省对进入全国百强的省属高校根据绩效评价结果,每年每校给予1亿元左右的资金支持。河北省将河北大学、河北工业大学、燕山大学、河北师范大学等4所高校列为该省重点支持的国家一流大学建设一层次高校。  然而,受第四届学科评估和教育部部长换届所累,教育部的“双一流”建设实施办法并没有如期在年内出炉。在其去年年底发布的《高等学校“十三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中,虽有关于“双一流”建设的相关描述,但是并无新意。  “双一流”离不开一流学者  近十年来,国内膨胀最快的除了房地产,可能就是人才了。  这些年,我国在人才工程建设方面投入很大。2008年12月开始实施的中组部“千人计划”已经实施了8年,引进了6000余名高层次人才回国或来华服务。2012年,中组部又推出了“千人计划”的姊妹篇“万人计划”,计划用10年时间遴选支持1万名左右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对于这些引进人才,中组部给予50万元或100万元的补助,而引进单位和所在地区另外给予的支持力度更是以百万计。例如,深圳大学的招聘信息中明确了广东省资助25万元个人补贴,深圳市资助个人补贴更是高达200万元等。  中组部的人才计划推动了人才从国外流向国内,而密集出台的各地人才计划则加剧人才在地区间的流动。近年来,各省市推出的各种人才计划多达近百个。在“双一流”建设启动之际,各地区对于一流人才的争夺更加激烈。广东省2016年度“珠江人才计划”,将资助金额最高提高到8000万元。四川省则提出向高校“双一流”建设重点学科倾斜,同时新增了顶尖人才项目,重点引进“千人计划”和“万人计划”入选者̷̷  随着“双一流”建设的临近启动,高校间的人才争夺战正进一步白热化。2016年,各高校校长最头疼的不是顶级人才引进不来,就是自家的一流学者被别人挖走。很多致力于在“双一流”建设中占有一席之地的地方高校不惜重金揽才,给出的优惠条件令人很难抗拒。  今天,每个头上“戴帽”的人才几乎都是待价而沽的凤凰,随时可能另栖高枝。然而令人担心的是,如果“双一流”建设沦落成对一流人才的抢夺,那么怎么保证“双一流”建设不会变成又一个零和游戏?(作者系大连理工大学教师胡志刚)
  • “985”直接转?双一流建设没这么简单
    最近各地的教育新闻大多与“双一流”相关。《湖南2020年力争3所大学进入“世界一流”》《国家“双一流”建设方案 河南高校不能再缺席了》??一时间,各省的高校都掀起了争创“双一流”的高潮,套用网友在留言中常用的一句话,“不想创双一流的大学不是好大学”。  这一切都源自2017年新春,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共同制定的《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简称《实施办法》)正式印发。按照每五年一个建设周期,2016年开始新一轮建设,建设高校实行总量控制、开放竞争、动态调整机制。“双一流”建设成为了继“211工程”和“985工程”之后,又一个备受关注的高等教育发展战略。  “双一流”怎么选  实际上,此次《实施办法》是对2015年10月24日国务院印发的《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的细化。对于关注高等教育的人们来说是“等了很多年的一只靴子落地了”。  《实施办法》指出,到2020年,若干所大学和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 到本世纪中叶,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数量和实力进入世界前列,基本建成高等教育强国。办法对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遴选条件、遴选程序、支持方式、动态调整和组织实施作了明确。  外界对哪些高校能入选“双一流”一直多有猜测,此次公布的《实施办法》对遴选程序进行了规定,坚持公平公正、开放竞争,采取认定方式确定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  元培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洪文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未来将有专家委员会根据《总体方案》要求和本办法,综合高校办学条件、学科水平、办学质量、主要贡献、国际影响力等情况,以及高校主管部门意见,论证确定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的认定标准。根据认定标准专家委员会遴选产生拟建设高校名单,并提出意见建议,教育部、财政部、发展改革委审议确定建议名单。  老牌高校依然是支持重点  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教育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针对高等教育不同发展阶段的不同要求,先后实施了“211工程”“985工程”等重点建设项目。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是新的历史时期的重大战略决策。  业内人士评价说,实施多年的“211工程”“985工程”是我国高校汇集办学资源、提升高等教育综合实力的“集结号”,而“统筹推进两个一流”是中国大学积蓄力量,冲刺国际前沿的“冲锋号”。  洪文表示,“双一流”高校建设是未来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发展战略,对未来高校的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实际上,“双一流”与“211工程”“985工程”有很大的关联。“老牌知名高校及传统优势学科依然是各地重点支持的对象。从各省市已经公布的建设名单看,‘双一流’高校及重点、优势学科名单与传统的‘211’‘985’高校高度吻合,这也意味着‘双一流’建设具有很强的延续性,是‘211’‘985’工程的延伸。”他强调。  安徽省明确提出“支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山东的积极支持对象“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石油大学等驻鲁部属高校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工程”。就目前来看,各省份公布的“支持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名单确实很多都是原来的“985工程”重点建设项目高校。  发挥自身特色是王道  在各省区市的实施方案中,立足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及产业需求,因地制宜、推进特色学科建设成为一大亮点。在许多业内人士看来,因地制宜正是“双一流”比“211工程”和“985工程”最大的进步,这让各个高校在发展中能更好寻找自己的位置。  根据目前各省的方案,海南省将利用自身生态优势,重点建设热带高效农业、国际旅游、热带海洋、热带医药、岛屿生态、教师教育等学科领域。甘肃将立足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生态安全屏障综合试验区、兰州新区等国家级战略平台建设,明确学校发展定位和优势特色。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辽宁将学科建设与产业振兴全面对接,调整学科布局,建立电力装备、石化冶金、矿山机械、生物制药等若干个支撑学科群,充分发挥高等教育对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支撑引领作用。  洪文表示,《实施办法》鼓励各地区突出区位优势,重点建设特色学科。这也意味着未来国内的高校发展将呈现出多元化、个性化、地方化的特点。各高校建设将尽量避免贪多求全、盲目跟风和同质化竞争等原有弊端,而是结合本地实际和产业需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和特色,重点发展优势学科和特色学科,形成错位发展、优势互补的良性高校生态环境。  人才成“争夺”关键  《实施办法》充分肯定人才的重要性,在各省区市出台的建设方案中,“人才引进和培养”都是重中之重。清华大学信息学院的一位教授告诉科技日报记者,作为一线科研人员他对《实施办法》感受最深的就是“人才成了香饽饽”,他说, “双一流”建设计划的进军号角尚未吹响,各地、各高校的人才抢夺战已然“一触即发”。对于高校来说,一方面要从外部引进人才,一方面要保卫本地人才。  为争创“双一流”,不少高校不惜血本到处“挖”人。一位高校行政管理人员告诉科技日报记者,现在听说评上了长江学者就有点紧张,“因为《实施办法》提出了‘创一流’过程当中人才的重要,所以挖人的要来了”。  洪文认为,作为高校教学和科研的主要力量,加强高校教师队伍建设将成为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高校的中心工作,优秀人才和团队将获得更好的机会和发展空间。“当然与之配套的人才流动政策也是必要的,主要是要规范人才的无序流动。”他说。
  • 河北双一流揭晓:河北科技“基因编辑”入选世界一流学科
    在国家启动双一流大学建设计划启动之际,河北省的双一流建设方案公布了入选高校和学科名单。受韩春雨“诺奖级”论文重复性争议影响而成为关注焦点的河北科技大学入选二层次大学,其中生物工程(基因编辑)入选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项目。  近日,根据河北部分高校的新闻报道,《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统筹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意见》颁布实施,河北省教育厅制定了《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资金分配方案》,决定分类支持、重点建设若干所一流大学和一批一流学科。其中,河北大学、河北工业大学、燕山大学、河北师范大学等4所高校成为河北省重点支持的国家一流大学建设一层次高校。河北农业大学、河北医科大学、华北理工大学等8所高校成为国家一流大学建设二层次高校。河北省高校共有17个学科获批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项目,37个学科获批国家一流学科建设项目。  四所高校入选第一层次  本次共有4所高校入选河北省重点支持的国家一流大学建设一层次高校,包括河北大学、河北工业大学、燕山大学和河北师范大学。四所高校中,河北工业大学入选了国家“211”工程,河北大学、燕山大学和河北师范大学均为省部共建高校、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项目方面,河北工业大学和河北师范大学各有四个学科入选,河北大学和燕山大学各有三个学科入选,均有四个学科进入国家一流学科建设项目。  八所高校入选第二层次  本次共有八所高校进入河北“双一流”建设第二层次,包括河北农业大学、河北医科大学、华北理工大学、石家庄铁道大学、河北科技大学、河北经贸大学、河北工程大学和河北中医药学院。各高校入选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项目和国家一流学科建设项目如下:  入选高校将迎来重大发展机遇  根据燕山大学新闻网的消息,2016年计划拨付燕山大学“双一流”建设专项资金将达到8000万元,“十三五”期间,持续投入,滚动建设。仅一个学校每年获得专项资金就近亿元,可见此次河北省“双一流”建设投入之大。  与东部经济发达省份相比,河北省的高等教育相对比较薄弱,虽然河北省各大高校近年来均有所发展,但是和全国其他地区特别是东部地区相比,高等教育总体偏弱。在全国各省陆续发力高水平大学建设之际,河北省高校要想在未来取得更快的发展,那么更需要更大力度的支持,而此次公布实施的《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统筹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意见》,对于入选河北省双一流建设高校来说,可谓是一场空前的机遇。
  • 教育部今年将对“双一流”高校适时启动中期评估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2017年9月21日,教育部公布了外界期待已久的“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和“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这份名单显示,进入“双一流”大学建设名单的高校一共有42所,其中A类36所,B类6所。而进入一流学科建设名单的高校一共有95所。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一年之后,教育部今年要对“双一流”高校适时启动中期评估的消息传出,教育界及社会舆论关注。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据中国人民大学官网消息,为深入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和教育部“双一流”建设现场推进会精神,10月10日,中国人民大学召开“双一流”建设推进会。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靳诺、校长刘伟、常务副校长王利明、副校长吴晓球出席。王利明主持会议。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刘伟传达教育部“双一流”建设现场推进会精神。刘伟指出,“双一流”是滚动式的,进入名单“有进有出、动态调整”,教育部今年要适时启动中期评估,对建设成效不明显的高校、学科“亮黄牌”,任务重、压力大,全校上下要充分重视,在今后工作中,要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推进工作落实,支持率先改革,形成建设合力,推进人民大学“双一流”加快建设、特色建设、高质量建设。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中国人民大学常务副校长王利明表示,本次会议是上次一流学科大调研的继续,也是中期评估的动员会,各单位现在就要开始行动起来。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传出类似消息的还有中南大学。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据中南大学官网消息,10月11日,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和教育部“双一流”建设现场推进会精神,中南大学在科教楼四会议室召开加快推进“双一流”建设工作大会。校领导易红、田红旗、陶立坚、蒋建湘、周科朝、朱学红、陈翔、黄健陵,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及46个一级学科所在单位书记、院长,学科带头人及责任人参加会议。陶立坚主持会议。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会上,中南大学副校长周科朝就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和教育部“双一流”建设大会精神,加速推进“双一流”建设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他指出,中南大学下一步重点工作与任务主要是:启动双一流建设中期评估;大力推进优势学科军民融合;全面推进学科交叉融合和升级改造;加强基础和原创性研究;发展特色人文社会科学;革新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内容;加强学科国际化建设,提升学校影响力;各学科凝练标志性成果、贡献和影响力,凸显立德树人成效。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中南大学“双一流”建设办公室主任武明花介绍了学校“双一流”建设中期评估的具体工作安排,报告了学校“双一流”建设中期评估的目的、原则、依据、范围及内容。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双一流”建设是中国高等教育领域继“211工程”、“985工程”之后的又一国家战略。据教育部部长陈宝生此前介绍,“双一流”建设不是“211工程”、“985工程”的翻版,也不是升级版,更不是山寨版,它是一个全新的计划。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按照教育部公布的名单,进入“双一流”大学建设名单的高校一共有42所,其中A类36所,B类6所。中国人民大学和中南大学都位列A类36所“双一流”大学建设名单。 /p
  • “双一流”采购大军扎堆至 2.5亿仪器大单等你认领
    仪器信息网讯 临近年底,各大高校“双一流”采购项目纷纷开始招标,据不完全统计,10月底至12月9日,“双一流”采购大军中,仪器相关招标项目预算总额已达2.5亿元,而且还在不断增加。  2015年11月,国务院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双一流”建设正式被提出。一时间引起舆论和业界各种关注和猜测,虽然“双一流”正式名单还未公布,为争创双一流,高校不惜百万年薪和千万经费挖人才,暗自较劲。  近来,随着部分地区双一流名单出炉,对应扶持资金的下拨,10月底,部分相关高校开始“双一流”采购项目的招标工作。仪器信息网编辑对其中与仪器相关的近50个招标项目进行了简单梳理分析,与君共享。  未开标招标项目12项,开标时间将集中在12月下旬  本次统计的近50项招标项目中27项已经于11月15日至12月8日之间开标,剩余12项未开标,开标时间集中在12月下旬,涉及预算总额约5000万元,包含角分辨光电子能谱、场发射透射电子显微镜、光谱仪、液质联用仪等。详细如下表:仪器相关“双一流”招标项目未开标项目详表(截止12月9日)  采购仪器分布广泛 进口仪器预算优势明显  近50个采购项目中,涉及仪器涵盖从化学分析仪器到物性测试仪器、光学仪器等分布广泛、均衡。化学分析仪器包括各种色谱、质谱、光谱、核磁等 物性测试包括试验机、粒度仪、表面张力仪、热分析仪等 光学仪器包括光学显微镜、原子力显微镜、透射电镜等。  其中,明确国产仪器的采购项目5项,预算总额约1750万元,主要集中在气候箱、高压灭菌锅等常规仪器设备 明确进口仪器的采购项目6项,预算总额约8905万元,主要为能谱、光谱、色谱、电镜、试验机等高端仪器设备。进口仪器预算表现出明显优势,比如河北师范大学明确进口仪器的采购项目预算为2457万元,而明确国产仪器的采购项目预算则只有122万元。  本批“双一流”采购以河北高校为主燕山大学最土豪  本次统计期内(10月21日至12月09日),“双一流”采购招标项目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和中国传媒大学外,其余全为河北的9所高校。  9所河北高校中,从采购预算金额来看,燕山大学最土豪,预算总额达5233万元,另外,河北大学和河北工业大学也达到4500万元以上,具体情况如下图。  中标项目9000万 中标企业河北北京居多  除了以上近50项招标项目,编者还对10月份以来仪器相关近30项“双一流”中标项目进行了简单分析,统计发现,截止12月9日,中标总额已达9000万元。中标企业以河北、北京企业居多。如河北合春仪器仪表有限公司、北京赛克玛环保仪器有限公司、北京五洲东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等。 统计过程中,笔者发现,相关“双一流”招标项目还在不断更新。而且这一阶段的“双一流”招标公告主要以河北高校为主,随着“双一流”名单的不断揭晓,相信其他省市高校的招标工作也会随后陆续展开。预知更多仪器采购大单相关信息,请持续关注仪器信息网后续报道。附表:仪器相关“双一流”招标项目详表(截止12月9日)
  • 重磅:重庆市一流学科建设名单出炉!
    p   今年6月,教育部负责人在回应国家“双一流”建设相关传言时表示,“双一流”建设的有关工作仍在推进过程中,最终名单确定后拟于8月底左右正式公布。现在离9月份仅有1周时间,备受瞩目的首批国家双一流建设名单能否在8月底正式公布,成为教育界关注的热门话题。 /p p   尽管国家双一流建设名单尚未揭晓,但全国很多省份都公布各省的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名单,包括河北、山东、贵州、甘肃等。从8月21日开始,重庆市也公示了一流学科建设名单,包括重庆大学、西南大学等在内的13所高校40个学科入选。 /p p   重庆大力推进双一流建设 /p p   今年初,重庆市发布了《关于加快高校特色发展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实施意见》,就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提出了具体的实施意见。 /p p   具体目标包括: 到2020年,建成一批有影响力的市级重点学科,15个学科进入教育部学位中心学科评估前10%,22个学科进入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ESI)排名前1%,30个左右专业点进入国内前列,高校综合排名有所提升 到2030年,20个学科进入教育部学位中心学科评估前10%,30个左右学科进入ESI排名前1%,若干学科进入ESI排名前1‰,40个左右专业点进入国内前列 到本世纪中叶,有高校和一批学科、专业进入国内一流、世界一流行列,高等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大幅提升,实现高等教育强市战略目标。 /p p   重庆市也提出,将集中资源重点支持具备一定实力的学科、专业,努力争创国内一流、世界一流。包括一流学科专项建设和一流专业专项建设。 /p p   根据《意见》,重庆的“双一流”工作将从2017年启动实施,第一个周期为4年,2020年后每5年一个周期。每个周期包含制定标准、遴选认定、建设实施、绩效评价4个阶段,按照竞争优选、专家评选、政府比选和动态筛选原则开展遴选和评价管理。 /p p   40个学科入选重庆市一流学科建设名单 /p p   从昨天(8月21日)开始,重庆市教委官网正式公示了重庆市一流学科建设名单,包括重庆大学、西南大学等13所高校的40个学科入选。 /p p   从入选学校来看,重庆大学和西南大学各有8个学科入选,并列第一。不过重庆大学入选学科绝大多数都为工科,包括机械工程、电气工程、土木工程等,而西南大学入选学科主要为人文社科和理科。重庆医科大学入选4个学科,仅次于重庆大学和西南大学,位居第三。此外,第三军医大学、重庆邮电大学、重庆交通大学等各有3个学科入选。其余高校入选学科在2个以下。 /p p   值得关注的是,重庆市教委官网从今天下午开始,将公示内容从“重庆市一流学科建设名单”变成了“重庆市属高校一流学科建设名单”,原名单中重庆大学、西南大学、第三军医大学和后勤工程学院四所部属高校入选学科没有出现在名单中,其他省属高校入选学科没有发生变化。重庆市昨天公示的40个一流学科名单如下: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8/insimg/7d08817e-52ac-4910-a38b-471bbb343b3e.jpg" style=" " title=" 1.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8/insimg/887156bb-3253-40d5-8f54-892d3f718015.jpg" style=" " title=" 2.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8/insimg/2700272e-e905-440e-b2d8-af4427ac9fc2.jpg" style=" " title=" 3.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8/insimg/d72df067-652f-4051-b913-856ed997e283.jpg" style=" " title=" 4.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8/insimg/bf2d47ab-f242-4e81-91b0-f0b864b231f7.jpg" style=" " title=" 5.jpg" / /p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