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数字化设计

仪器信息网数字化设计专题为您整合数字化设计相关的最新文章,在数字化设计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数字化设计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数字化设计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数字化设计话题讨论。

数字化设计相关的资讯

  • 工信部:国家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创新中心建设方案通过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2018年9月4日,国家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创新中心建设方案专家论证会在北京召开。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罗文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国工程院原院长周济院士参加会议。中国工程院院士干勇、卢秉恒、李骏、何琳、黄庆学,中国科学院院士朱荻、张清杰、杨孟飞,中国工程院制造业研究室主任屈贤明教授等专家参加了论证会。 b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9/uepic/2fb91619-0592-4ac6-a22e-4cf924301aec.jpg" title=" 1.jpg" alt=" 1.jpg" / /p p   会上,武汉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创新中心有限公司董事长丁汉院士汇报了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创新中心建设方案。与会专家就创新中心的建设思路、建设目标、组建方式和运营模式等方面进行了深入讨论,并一致同意国家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创新中心建设方案通过论证。 /p p   罗文副部长指出在当前新形势下,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尤其重要和迫切,并就下一步抓好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创新中心建设工作提出了四点要求:一是面向行业,注重抓好关键共性技术研发。二是面向全球,加强创新资源的整合与配置。三是面向短板和弱项,突出抓好产业化示范带动能力建设。四是面向市场,深化产学研用紧密结合。 /p p   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司副司长范书建、装备司副巡视员王建宇,湖北省经信委主任王祺扬、无委办主任王化平,武汉市经信委、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管委会等相关负责人,以及创新中心建设单位代表华中科技大学党委书记邵新宇、李培根院士,清华大学柳百成院士等参加了会议。 br/ br/ 更多相关新闻 br/ strong 武汉晚报:国家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创新中心落户武汉 /strong /p p   9月4日,武汉国家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创新中心建设方案在京通过论证,该创新中心将聚焦产业优势资源,着力解决我国数字化设计与制造产业的共性问题,为智能制造关键领域研发核心工艺、建模仿真及工业软件,打造我国数字化智能化制造技术的核心竞争力。至此,除北京、上海外,武汉将是全国第三个拥有两家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的城市。 /p p   会上,武汉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创新中心有限公司董事长丁汉院士汇报了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创新中心建设方案,经与会专家深入讨论后,建设方案通过论证。 /p p   据介绍,建设国家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创新中心的意义重大。当下,智能制造是引领和推动新一轮工业革命核心驱动力,而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技术是智能制造的关键共性技术。 /p p   会议指出,建设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创新中心要面向行业,注重抓好关键共性技术研发 面向全球,加强创新资源的整合与配置 面向短板和弱项,突出抓好产业化示范带动能力建设 面向市场,深化产学研用紧密结合。 /p p   国家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创新中心将以市场化为导向,采取“公司+联盟”等模式运行。目前,该中心已聚集20多名院士领衔的人才队伍,汇聚了华中科技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等制造领域全国前十的高校以及航空、航天、重型汽轮机等领域的科研院所与龙头企业,覆盖了我国数字化设计与制造领域50%以上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工程中心,武汉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创新中心有限公司是该创新中心的建设主体。 /p p   今年1月以来,在创建国家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创新中心过程中,武汉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创新中心有限公司已新立项数个基于多领域统一建模的机电系统半物理测控平台、高性能聚合物光学产品仿真与优化设计技术等技术项目。 /p p   据介绍,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是在拟定的22个重点行业领域中,每个领域只设一个创新中心,面向行业关键共性技术,解决行业反映突出的共性问题。2015年以来,我国启动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工程,提出在2020年打造15个制造业创新中心,构成国家制造业的创新体系。随着国家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创新中心通过论证,全国的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数量已达9个。 /p p   去年11月,国家工信部正式批复,同意武汉建设国家信息光电子创新中心,助力武汉打造万亿光电子信息产业集群。 /p p br/ 附录:8家建设方案已经论证通过的国家创新中心名录 br/ /p p   国家动力电池创新中心 /p p   国家增材制造创新中心 /p p   信息光电子创新中心 /p p   印刷及柔性显示创新中心 /p p   机器人创新中心 /p p   集成电路创新中心 /p p   智能传感器创新中心 /p p   国家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创新中心 /p
  • 深化3D数字化布局,先临三维发布SHINING3D Design高端三维设计软件
    2021年3月,先临三维正式发布SHINING3D Design高端三维设计软件(先临三维CAD),这是先临三维推出的一款自有品牌工业软件产品。SHINING3D Design智能易用高效建模,覆盖产品设计全流程SHINING3D Design(先临三维CAD)由先临三维发布,是一款面向产品设计的3D软件,其采用Siemens Parasolid内核和Solid Edge平台,能够高效创建和修改产品的3D数字模型。SHINING3D Design作为一款易于使用的软件工具产品组合,可轻松应对3D设计、仿真、制造、数据管理等产品开发流程的各个方面,提高产品设计效率、加快产品开发速度。 作为一款高端的产品三维设计软件,SHINING3D Design采用了国际主流CAD建模与仿真技术,并从实际应用角度出发,拥有强大的功能: 1、具有多种建模方式,并根据特定应用场景进行软件工具包的开发;2、支持主流CAD软件设计数据的批量迁移;3、可无缝对接西门子TeamCenter等主流PLM软件系统;4、拥有有限元仿真模块可验证零件和装配设计;5、支持3D扫描数据的逆向工程设计;6、提供在线数据库给予设计师更多的参考等。 “总体来说,当前国内很多基础工业设计软件基本上都是国外的品牌,随着现在国际上对科技输出的限制,我们国内的企业在使用这些软件的时候受到了一定的影响。随着制造业数字化和智能化大潮的演进,面向产品开发的数字化设计软件愈发重要,我们就想推出这样一款工业软件,让用户能够拥有更多的应用自主权,缓解国外品牌对特殊产业在软件应用需求上的掣肘。 同时,我们在设计SHINING3D Design时,很关注的一点,就是性价比,总体来说,同等功能的国外CAD的软件比较昂贵,对我们很多制造业用户来说,使用成本很高。我们想通过SHINING3D Design的普及应用,能够让更多国内企业在承担较少成本的情况下,能够享受与SolidWorks,Solid Edge等主流CAD和仿真软件相近的功能与应用体验。同时,我们也关注到软件的学习成本,力求简单的操作体验,轻松上手,多方面降低企业的设计门槛。”——先临三维数字系统总经理-周青 SHINING3D Design(先临三维CAD)高端三维设计软件,自有品牌+独立发布软件授权、采用国际主流建模与仿真技术、以及具有普惠型高性价比特征,将为国内的工业设计等领域加入新的软件工具选项。 同时,SHINING3D Design的发布,也深化了先临三维的3D数字化技术方案,进一步丰富“从3D数字化到智能设计到3D打印直接制造”的系统解决方案,帮助用户实现“从产品概念-3D数字模型创建(设计)-3D制造”的产品创造流程和“从产品实物-高质量3D数字模型获取-智能设计-3D打印”的微创新或二次创新。先临三维也将持续努力,以更加优良的产品、解决方案持续推进高精度3D数字化技术的普及化应用。扫描二维码 申请试用
  • 国家药典委推出首部数字化国家药品标准 —《数字化中药材标准》
    主 编国家药典委员会开 发科迈恩(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出版发行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  综合消息。近日,由国家药典委员会主编的《数字化中药材标准》1.0版面向海内外公开发行。该数字出版物由科迈恩(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开发,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出版发行。 作为信息化时代和互联网+背景下的国家药品标准的实现形式和集大成者,《数字化中药材标准》作为全数字化中英文对照出版物,旨在为海内外广大用户系统使用及研究包括《中国药典》2010年版和2015年版在内的我国各级中药材质量标准提供数字支撑平台。  建立以《中国药典》为核心的国家药品标准数字化平台是我国药品标准管理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对于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强和完善国家药品标准体系、引导药品产业技术升级和提高标准管理效率等方面将具有“以点带面”的示范及推动作用。有鉴于此,国家药典委员会自去年开始积极组织并探索开展了数字化药品标准体系的建设工作。第一阶段计划主要从我国具有国际主导权的中药材标准入手,拟建立涵盖《中国药典》、局(部)颁药材标准以及地方药材标准等在内的我国数字化中药材标准体系。  《数字化中药材标准》1.0版收录了包括《中国药典》一部及增补本所收载的中药材品种,以及《中药材显微鉴别图鉴》、《中药材及原植物图鉴》、《中药材薄层色谱彩色图集》、《高效液相色谱图集》等药典配套丛书及其支持数据。共计收载中药材标准618项,相关性状、显微鉴别、含量测定等各类专业插图3452幅。标准正文同时提供中、英文版本并支持双语对比显示。此外,软件界面采用了中、英、法、德、日语等多种语言;还实现了对同时期《美国药典》、《欧洲药典》、《日本药局方》、《印度药典》、《越南药典》、《韩国药典》等各国药典关于中药材(植物药)质量标准收载情况的统计。整个平台自设计开发阶段即融入了特色鲜明的药品标准“大数据”和“互联网+”的概念,从而更好地为全行业提供围绕药品标准的一站式解决方案和信息增值服务。  经过国家药典委员会和有关委员、专家及技术团队的共同努力,《数字化中药材标准》1.0版现由人民卫生出版社面向国内外公开出版发行。这是我国中药材标准领域首次探索性提出数字化标准的概念,其必将对加速构建我国自主创新的数字化药品标准体系、促进中药材质量标准持续提高、巩固我国在中药材标准制定和国际协调等方面的主导地位、提升中药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等诸多方面产生深远影响,同时也将在中医药文化国际交流中承担应有的历史使命并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 国家药典委员会张伟秘书长向美国药典会首席执行官Ronald Pievincenzi赠送最新出版的《数字化中药材标准》
  • 互联网时代实验室的数字化革命
    互联网时代实验室的数字化革命 转载中国信息化周报 近日,第二届数字化实验室建设与应用研讨会在上海召开,会议围绕在研发、检测、生产质控等环节建立数字化实验室过程中有关创新性、协作性、质量保障、数据分析以及效益收率等关键问题进行探讨。 如今药品的质量和安全日益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关注,政府监管机构也出台严格的政策办法一确保药品安全和维护消费者权益,药品生产企业竞争日益激烈,药品质量需要不断提高,各企业面临着许多挑战和困难。同样在材料研究、石油、化工等企业里,这些问题也都存在。近日,第二届数字化实验室建设与应用研讨会在上海召开,会议围绕在研发、检测、生产质控等环节建立数字化实验室过程中有关创新性、协作性、质量保障、数据分析以及效益收率等关键问题进行探讨。大会还邀请到来自药监、药检系统的相关领导、国际国内临床试验专家和医药、石油、材料等领域研发与生产部门的高层管理人员。与会的各级领导和企业代表嘉宾踊跃发表各自观点,进行了全面并且有针对性的研讨,为研讨会的成功举办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大会现场嘉宾提问  数字化实验室建设任重道远  数字化实验室建设任务艰巨,一方面工作人员要在很枯燥的过程中持之以恒地长期坚持。数字化的价值不能立竿见影的体现,数字产生价值需要积累和沉淀。只有当数字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它的价值才会体现出来。同时要改变一些传统的工作习惯,这对从业人员是一项挑战也是一种考验,所以,数字化实验室建设应用过程是艰难的。北京创腾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曹凌霄表示,“一个新系统如果能上线并且能够成功应用其实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这里面凝结了许多人的心血,包括知识的传承、经验的积累、教训的积累等,而系统是千差万别的,很多单位和很多公司的系统各不相同,但是其中也会有很多共享的地方,我们希望搭建一个平台,大家能在这样的平台里做一些充分的交流,使我们信息化的建设能够走得更快一点。”  另一方面,数字化实验室建设与应用往往取决于领导对此的重视程度。制度的建设对于数字化实验室、大数据应用有重要意义。很多样品和数据库的进步与否,关键问题是在规范积累和共享。将此作为“一把手”工程有利于制度的建设,利于数字化实验室迅速准确的找准方向,少走弯路绕路,提高数字化实验室建设与应用的规范度。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信息中心主任周涵明确说道:“这是一把手的工程,尤其是涉及到核心的机密,涉及到核心实验数据时,没有领导的高度重视那么项目是不可能成功的。”  药业、科研数字化实验室建设  现在国家在深度进行两化融合,也在提倡工业4.0。什么是两化融合呢?四川科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监徐华林说:“对于我们来说实际上就是将业务和信息化高度融合。比如我们将供应链同信息化高度融合,将财务系统与信息化高度融合,将质量工作同信息化高度融合等。实际上是包含了我们实验室信息化,也包含了其他的质量工作的信息化。”他还表示,“公司的信息化建设是本着按照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目标导向、持续改进的原则进行。” 实验室信息化是公司信息化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同其他公司信息系统的高度集成,是其将质量工作与信息化工作高度融合的具体体现。比如,随着业务的流程和进度,对系统的重要结点在于所有的数据实行了审计追踪,系统可靠确保了操作的有迹可查。徐华林总监报告称:“上新系统,对管理人员来讲,要掌握样品的状态以及完成情况都可以在系统里得到清晰和明确的结果,整体效率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 对于成品的企业来讲,从原始检验记录报告的生成,审核放行效率大大提高了,提高了25%。”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信息中心主任 周涵  药明康德新药开发有限公司分析和药政CMC服务部助理主任印勇在提到实验室信息化应用时,强调要调整实验室的流程,实现实验室的必要部分无纸化,同时确保数据质量。“因为在与客户交流的过程中,特别是一些欧美大的制药企业,他们一直在强调一个问题,就是实现过程控制。如果过程控制的非常好,他相信我们的结果肯定不会差的。所以我们想通过实验室的标准化流程,通过加强过程控制,确保所有的数据的产生都是在监管下,而且都是高质量的。”  而对于科研机构而言,科研创新支撑平台是一大重点,首先是实验记录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原来纸质的实验记录,这是目前电子的实验记录,这是规范化。其次是结构化,这是催化剂开发的环节,每一个环节都有相应的模板,高度结构化的同时也可以相互搭配,灵活性较强,数据易于提取,检索也很容易,为之后的数据挖掘提供了良好基础。“我们实现了现有相关信息化系统的数据整合,科研数据的关联性和完整性,多类型数据的综合展示等。通过系统的建设能够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安全性、可追溯性,数据真实性是有保障的。同时可以通过数据流处理的工作流,分析数据,通过可视化的工具可以提高综合利用率。”周涵主任这样说。  行业信息化建设展望  我国医药产业与国际接轨的步伐越来越快,在积累的过程中,如何保证药品的研发、生产、监督、检验领域里的实验数据的完整性、准确性、安全性、可追溯性等要求,是目前的重要课题。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陈为处长表示,“从理念上和观念上来讲,我认为我们这个领域,特别是药品食品检验检测机构,我们这个领域对实验室信息化整体的、全面的了解和对新技术、新理念的了解总体看来是欠缺的。”他表示希望大家互相交流,有更多学习和探讨的机会。  数字化实验室对数字的规范化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数字化是信息化与大数据研究的基础,数字化建设将推动大数据研究和信息进一步的推广和应用。达到规范、优化、可控、可靠、高效的效果。周涵主任展望未来:“通过电子实验记录系统希望未来逐步形成标准化长期化的管理体制,有助于建设符合国际和国内标准的一流实验室。借助电子实验记录系统有助于科研数据的规范化和长期收集,为后续的数据挖掘和科研创新提供支撑。再有借助电子实验记录系统有助于实现工作流程的规范化,人员协作的无障碍化,提高效率,对课程进行监控。另外,借助电子实验记录系统有助于科研装备、分析仪器试剂和备建的统一管理,提高仪器设备利用率、投资采购效率及管理水平。”  医药产业本身极具特性,是以过程指导的行业,整体生产过程非常复杂,比汽车、飞机这种装配行业复杂得多。曹凌霄对此表示:“行业信息化的水平,相对来讲比较慢,因为我们是以实验为主,我们生产也是以过程为主。所以,这方面的工作我们要做很多非常非常辛苦的努力。”徐华林总监也说道,“如果把公司所有的信息系统生态组合起来,有质量的数据,有生产的数据,有消费的数据,这样维度比较多,如果还加上我们的社交数据,就真正是一个大数据系统。我们的愿景是通过整个公司信息化体系的建设,将所有的数据转换成公司的资产,为公司的决策和战略提供参考依据。”  北京大学徐筱杰教授对本次会议评价十分中肯:“数字化实验室建设与应用研讨会从去年开始,非常及时的关联了大数据时代。” 在“互联网+”时代,数字化实验室应需而出,会议有效提高了实验室数字化建设应用水平,有助于建设符合国际和国内标准的一流实验室。转载中国信息化周报
  • 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实现“双碳”目标关键路径
    聚焦绿色低碳前沿发展趋势,运用数字技术与互联网资源优势,实现深圳“宜居城市、枢纽城市、韧性城市、智慧城市”建设任务,是当前亟须解决的问题。深圳需围绕打造数字化、绿色化“双化”标杆、强化统筹管理、增强需求牵引、完善金融体系等四方面强化“数字引领”推进“绿色发展”。“双碳”目标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趋势,数字化、绿色化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路径。2022年11月,中央网信办等5部门联合印发通知,确定深圳市等10个地区首批开展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发展(双化协同)综合试点。近年来,围绕“双碳”目标的落实与推进,深圳在城市绿色低碳发展方面不断进行探索与创新。数据显示,深圳在经济总量高居全球城市前列的同时,能耗强度和碳排放强度均处于我国各大城市最低水平和国际先进水平,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3和1/5。聚焦绿色低碳前沿发展趋势,运用数字技术与互联网资源优势,实现深圳“宜居城市、枢纽城市、韧性城市、智慧城市”建设任务,是当前亟须解决的问题。深圳需围绕打造“双化”标杆、强化统筹管理、增强需求牵引、完善金融体系等四方面强化“数字引领”推进“绿色发展”。打造“双化”标杆:聚焦重点领域,服务重点片区,发展核心技术一是推动“蓝”“绿”融合发展。国内外科技企业利用自然冷源的数据中心实践效果显著,可以将海洋作为自然冷源,在海底布放高能耗数据中心,充分发挥海底数据中心省电、省水、省地、高安全、快速部署等优势,推动海洋工程与数据中心新基建融合发展。同时,打造绿色、智慧、高效的国际航运枢纽,推动盐田港信息化、智能化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水水中转”“港铁联运”。针对海洋能源产业,打造深汕合作区海上风电基地,加强对潮汐能、可燃冰、深海矿业、深海油气等海洋新能源的跟踪研究和产业化应用。二是为低碳产业发展提供载体。以前海为突破口,立足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集聚区、大空港海洋新城等四大片区功能定位,推动数字化绿色化企业、金融机构、科研单位等在前海集聚,强化深港合作,创建“中国蓝色金融改革试验区”。充分发挥“深圳国际低碳城”低碳产业聚集效应,汇聚绿色创新企业和技术交流平台。同时,大力开展气候友好型社区建设、零碳公园和近零碳示范社区等项目试点,以社区为单位对碳源分布、碳排放进行实时监测、总量控制,形成个人、企业、社会组织等全社会碳清单,打造绿色名片。三是促进绿色技术创新。数据显示,全国各大城市中,深圳在数字技术密度上排名第一,但是在绿色技术密度上排名第七。可在前沿技术研发上,支持企业持续开展低碳、零碳、负碳基础性研究,加大颠覆性生产工艺与替代产品创新力度。通过培育、打造氢能应用场景,布局氢车运输、加氢站、光伏制氢等基础设施,实现从港口原料到生产制造的“零碳物流”。加快新一代核能技术、新型高效硅基光伏电池等超高效光伏/光热技术、深远海漂浮式风电场、潮汐能等关键技术突破。强化统筹管理:加强部门协同,构建信息制度,健全碳普惠体系一是加强“双化”部门协同,发挥政策联动效应。设立市级“双化”协同机构,整合现有政策,打造“一站式”政策目录,统筹具体协同政策的制定、资源协调、资金部署和应用推广等,提升政策执行水平,以点带面打好“双化”协同发展的政策组合拳。同时,针对协同中具体涉及的技术创新、标准体系完善、重点领域协同试点示范部署等,明确各部门权责分配,促进部门间信息共享、政策协同,避免信息孤岛和重复建设。联合区司法局、第三方监督评估工作组,对生态环境合规整改工作落地成效进行考察验收。二是加快构建现代信息披露制度。利用深港通机制,以香港联交所《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指引》为基础,制定两地互认的ESG指标,探索建立统一发布绿色项目清单、认证目录和交易信息的“双化”共享信息系统,引导企业定期披露绿色项目信息,降低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同时,建立市级数字化碳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完善企业、地方政府和部委平台互联互通,提高数据统计核算的效率、准确度、可信度和可追溯性,实现“能源+双碳”数据汇集。三是进一步健全碳普惠体系。充分发挥深圳技术创新和数字经济优势,围绕智慧交通、在线医疗、电子商务等低碳生活场景,推进碳普惠平台建设,鼓励企事业单位打造趣味性、实用性、互动性创意应用小程序,丰富碳积分换取绿色消费优惠的模式,引领全民低碳生活的社会新风尚。形成碳普惠体系顶层设计, 要进一步整合低碳要素,科学设计制度标准和减排量核算方法,建立健全评估评价体系。要更加注重便捷高效,建立个人低碳生活平台,广泛对接各类碳普惠项目和应用场景,让市民群众及时感知降碳行为的成效。同时拓展碳普惠消纳体系,推动各类主体消纳碳普惠减排量,开展大型活动碳中和行动,完善碳普惠支撑体系。增强需求牵引:加强政府采购支持,发挥企业力量,培育市场需求一是加快推进“工业上楼”,引导建筑业“双化”发展。目前,宝安区新建民用建筑已100%落实绿色建筑标准,建议在全市范围内督促新建建筑严格执行绿色建筑、建筑节能条例规定以及标准规范,对具备“双化”协同特征的设计方案、工艺、材料和技术设备等在评分标准的权重和评分细则的分值上给予侧重,鼓励在各类政府工程、PPP模式中采购绿色制造原料和产品,实现量质齐升。同时,在项目报建和施工过程中,加强绿色建筑全过程监管,引导鼓励既有建筑安装能耗分项计量装置并将能耗数据实时传输至市建筑能耗监测平台,提升建筑能耗监测能力。二是发挥龙头骨干企业的带动作用。深圳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超2.1万家,是“双化”协同发展的主力军。建议依托国企技术、人才与资金优势,支持龙头骨干企业开展集成应用创新,建设“5G+数字工厂”,大力推广一批关键共性节能的新技术、新产品和新装备,借助绿色制造推动向高附加值产品升级。支持上下游企业基于平台开展协同采购、协同制造、协同销售和协同配送,高水平打造“双化”协同供应链体系,推动深圳制造业的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打造行业数字化转型样板。完善金融体系:建设全球绿色金融市场,鼓励绿色金融产品创新一是建设面向全球的绿色金融市场。加快绿色基金、债券、股权融资、基础设施REITs等金融市场建设,对接深交所和上交所南方中心等资本交易平台,积极发展蓝碳交易、探索绿色资产跨境转让,支持绿色企业在境内外多层次资本市场上市、发行债务融资,引导各类资本加大对企业的股权投资。二是鼓励绿色金融产品创新。鼓励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基金、保险机构等金融机构设立绿色金融事业部,研究绿色金融相关评估定价方法,发展碳资源领域绿色金融及其衍生品,开发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保险,挖掘提炼绿色金融产品案例。
  • 时尚与科技的碰撞,3D数字化技术解锁服装产业新智造
    近年来,随着3D技术的不断成熟,“3D”取代“2D”、”立体”取代”平面”、”虚拟”模拟”现实”的3D浪潮正在各个领域迅猛掀起。服装行业也不例外,以立体裁剪为基础的3D服装设计技术越来越实用。3D服装设计将三维技术与服装设计相结合,服装设计师可以在电脑上进行3D服装设计,也就是利用电脑快速地将2D平面版型转化为3D虚拟样衣,并把这种“样衣”对接到研发生产与市场销售,让服装业从设计端到零售端相连接,从而实现服装产业的数字化!Style3D是全球首个时尚产业链3D数字化服务平台,隶属于浙江凌迪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平台拥有国内唯一成熟的服装3D建模技术,核心产品包括Style3D数字化建模设计软件、3D研发全流程协同平台、3D数字化时尚产业服务交易平台等。从3D设计、推款审款、3D改版、智能核价、自动BOM到直连生产,Style3D为服装品牌商、ODM商、面料商等提供了从设计到生产全流程的数字研发解决方案,助力企业提升服装研发效率、缩短研发周期、降低研发成本、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截至2020年5月,Style3D已获得9项发明专利, 11项软件著作权,是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技术转化成果。合作客户有波司登、万事利、森马、日播、七匹狼、凯信、锦惠、迪尚、新天元、伟星、汇鸿、嘉欣丝绸、卓尚等知名服饰类企业及品牌。▲公司介绍及图片来源:Style3D3D服装设计3D服装设计在传统服装设计研发制作中,一件服装的落地,从设计师手绘款式图开始,不断修改图样至确定款式,再由版师进行制版,样衣工制作样衣,然后再根据样衣效果进行调整校正直至满意,最后需要多次重复才能核准该服装适合。这个过程不仅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物料,而且设计研发的效率较低。▲图片来源:搜狐号YIHANG_plth1如今,设计师或制版师可在3D虚拟人台的基础上进行服装设计。设计师可以尽情地天马行空,不必在意这个设计有多疯狂。因为3D制版技术可以帮助设计师立刻建立高仿真、可编辑、可制造的3D虚拟样衣。▲图片来源:Style3D官网在设计开发的过程中,3D虚拟样衣实时同步联动2D版片。服装设计师可以立即看到版片、颜色、纹理和细节等修改的效果,实时检查服装造型和合身性,并可即时在线修改服装尺寸、版型、部件、面料等操作。为设计创意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避免反复改版制作样衣,全面提升研发效率,大大缩减产品研发周期。3D数字化技术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3D数字化技术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虚拟人台/人台模特在服装产品研发过程中,人台可以完成版型设计和样衣试穿,帮助设计师和制版师提高制成成衣的准确率和效率。因此在3D服装设计中,三维人台模型是制作虚拟样衣环节中重要的基础手段。(标准人台样图)▲图片来源:百度图片但人台不等于真人人体, 客户体型各异,标准人台与真人还是有些许出入的,尤其是对胖体来说,裁剪出的服装,往往难以实现良好的合身性。3D制衣人台模型解决方案3D扫描Style3D团队使用先临三维EinScan Pro 2X手持式三维扫描仪采集了一位体型较胖的儿童真人模特,获取其精细的人体3D数据模型。然后将3D数据导入三维设计软件进行人体三维编辑,细节优化,姿态调整后上传至平台模型数据库。3D服装款式设计设计师在定制三维虚拟人台的基础上借助3D制版技术进行设计,制作童装虚拟样衣。▲图片来源:Style3D3D动态展示/虚拟走秀将采集获取的3D人台模型数据,进行角色设计及动作设定等操作,从而实现虚拟模特动态走秀展示。▲图片来源:Style3D3D技术应用在服装设计领域中,可以将传统服装研发设计繁琐、散落的过程,整合成为直观的3D数字化流程,人台、服装、面料形成虚拟形态,以数字形态链接时尚产业链上下游,形成高效协同管理,推动产业互联网的数字化变革。
  • 强强联合,高精度3D数字化技术复原上世纪传奇赛车
    在赛车文化中,存在着一些经典车型让赛车迷为之疯狂,今天,我们案例的主角福特GT40就是其中之一。从1966年到1969年,福特GT40主宰了赛车世界,人们至今还可以在众多纪录片和电影中重温这段历史。为了重温这份激动,CP Tech、Saurrer Historic Racing、SHINING3D(先临三维-天远三维母公司)、Verisurf这几家公司强强联合,通过专业的赛车制造技术和3D数字化技术,在欧洲重新打造了一辆福特GT40,还原了当初的那个神话。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GT40是如何重生的。案例背景CP Tech公司在赛车运动行业是独一无二的存在,拥有超过20年的成熟经验,Saurrer Historic Racing则致力于改造和修复经典车辆,如Bizzarrini、福特GT40或Austin Healey等著名品牌。此次,先临三维德国团队和Verisurf公司也加入到这个项目中,打造了一个整体的3D数字化方案,通过3D扫描、数字化三维检测和逆向工程等数字化技术实现了GT40的复原制造。GT40重生之路3D扫描在3D扫描前,在GT40的车架上进行了贴点,以更好地获取精准数据。随后,使用先临三维的FreeScan UE 11激光手持三维扫描仪扫描GT40的完整框架,由于FreeScan UE具有良好的材质适应性,可以轻松扫描反光的金属材质,快速获取包括小的钻孔、附件、板材相关的车身细节在内的汽车框架完整三维数据。数据检测及逆向设计扫描结束后,三维扫描的数据可以直接的导入Verisurf软件中,无需通过别的接口即可完成。在Verisurf中,数据被检查并进行最佳拟合比较,以确定这些数据准确无误,再进行接下来的逆向设计。紧接着,在Verisurf中逆向设计出GT40的外观等模块,复原了GT40的CAD数据,并将其整合起来。赛车装配接下来,将逆向设计得到的模块进行制作组装,实现了GT40的重生。3D数字化一体式解决方案在此案例中,先临三维与Verisurf合作,能够将三维扫描数据直接导入至Verisurf软件中,无需使用接口,这能够帮助用户更加便捷顺畅地完成3D扫描-三维检测/逆向设计的数字化应用,简化了GT40的复刻流程。“ “The system convinces with the features of mobility, repeatability and precision. Coming in a flight case, the system can be easily taken anywhere you want. In this version the laser system can be used for track measurement. Laser measuring enables the measuring of larger distances and a much higher precision can be achieved than in conventional vehicle measuring. ”“这个系统的优势在于移动性、稳定性和高精度。其可以装在飞行箱中,轻松携带至任何你想去的地方。在这个系统中,激光可以用来跟踪测量。相比于传统的测量方式而言,激光测量系统可以测量更加远距离和完成具有更高精度要求的汽车测量任务。”—— MATTHIAS BUCHHEIMCP Tech 工程师“I´m glad that, together with SHINING 3D, we can showcase the full workflow from 3D Scanning, through Reverse Engineering and Inspection with the historic FordGT 40. The special thing about this solution is, that the scan data can be imported from the SHINING 3D software directly into Verisurf without the need of using an interface. In conclusion, one needs to admit that the price-performanceratio of this full solution is remarkable.”“我很高兴,可以和先临三维一起展示整个工作流程,从三维扫描到逆向设计和检测。这个解决方案的特殊之处在于扫描数据可以直接从先临三维的软件中导入到Verisurf ,不需要另外的接口。最后,我们不得不承认,这套方案的性价比是卓越的。”—— Kai GärtlingVerisurf欧洲区销售经理”在福特GT40的复原中,高精度3D数字化技术提供了极大的助力,通过3D扫描和逆向设计等实现了CAD数据的找回,并以现代化的生产方式将其制造出来。这也是3D数字化技术在制造行业的应用缩影,随着智能制造的不断发展,3D数字化技术以其高精度、高效、灵活等特点,在众多制造行业的原型设计、质量检测、维修保养等应用领域内发挥重要作用。先临三维、天远三维以及海外团队,也将不懈努力,不断以高精度3D数字化技术助力智能制造的良好发展。关于CP TechCP Tech公司在赛车运动行业是独一无二的存在。它将卓越的技术、激情和性能融为一体,在赛车、汽车和未来交通领域拥有成熟的客户基础。CP Tech拥有超过20年的成熟经验,从动力系统和底盘设计、驾驶动力学到生产和最终制造,他们所做的项目都散发着卓越的工程创新和设计天赋。CP Tech同时也专注于单个零件的设计和开发,或运用其工程专家的能力,从概念到成品,实现客户要求的原型生产或甚至小批量生产。关于VerisurfVerisurf软件公司是一家测量解决方案公司,致力于提供先进的表面分析、质量检测、装配指导和逆向工程。 Verisurf产品和流程对于保持设计、工程、制造和成品部件验证之间的数字线索至关重要。 基于强大的CAD平台,Verisurf致力于基于模型的数字化再定义(MBD),开放标准,以及与所有坐标测量机和CAD软件的互操作性。Verisurf解决方案帮助制造商在更短的时间内生产更高质量的产品。关于Verisurf的更多信息。
  • 实验室自动化与数字化展区:打造智能、高效、安全的智慧实验室
    实验室自动化与数字化展区:打造智能、高效、安全的智慧实验室根据工信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加快未来产业布局,推动产业数字化与数字产业化已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在这一政策指引下,实验室自动化与数字化技术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通过引入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5G、物联网等技术,实验室能够实现智能化管理和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科研效率和质量,为实验室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注入了新的活力。本次analytica China 2024 特别设立「实验室自动化与数字化」展区将集中展示这一领域的前沿技术和创新产品,描绘一个智能、高效、安全的实验室未来。“智”、“效”、“安”——三大核心关键词今年「实验室自动化与数字化」展区将围绕“智”、“效”、“安”三个关键字展开:关键词1:“智”“智”驭未来——跨界融合,智慧引擎关键词2: “效”降本增“效”——效能提升,优化流程关键词3: “安”“安”全可靠——全面防护,降低风险关键词1:“智”驭未来跨界融合,智慧引擎关键词:跨界融合、智能化、创新驱动、人工智能、AI、物联网、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MS)「实验室自动化与数字化」展区将进一步展现人工智能与实验室自动化的深度结合。通过跨界技术融合,为实验室数字化转型开辟了新的道路,推动实验室从传统工作模式实现质的蜕变。这一变革不仅代表着实验室“智能化”的演进方向,更为实验室的运营效率和成果带来了显著的提升。软硬件“双翼”协同物联网与数据管理是“革新引擎”物联网技术的应用使得实验室设备实现互联互通,工作流程高度自动化和智能化,大幅提升工作效率。实验人员通过智能手机、VR设备、可穿戴设备等远程监控和控制实验流程,响应速度显著提升。同时,数字化工具的广泛应用优化了实验室数据管理,LIMS和云端方案的应用使得实验结果收集、评估和存储更加便捷高效,确保了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关键词2:降本增“效”效能提升,优化流程关键词:优化增效、降低成本、质量控制实验室自动化与数字化显著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人力成本。通过优化实验流程和资源配置,实现了降本增效的目标,进一步增强了实验室的“整体效能”。优化增效自动化帮助快速执行任务,优化实验室流程,缩短科研成果产出周期降低成本数字化让设备自动执行重复且耗时工作,大大节约人力成本质量控制汇集自动化硬件和软件技术,自动处理样本任务,提高精准度关键词3:“安”全可靠全面防护,降低风险关键词:24/7全天候运行、新能源、新材料、降低风险、减少样本污染实验室4.0是高度自动化的,能降低工作人员受伤和样本污染的风险,让实验室更加安全。在处理有害物质、致病菌和有害化学物质时,自动化过程和实验室机器人发挥着重要作用。即使在痕量分析中,也应尽量避免接触样品,以免污染。对于需要精细精度的检验步骤来说,自动化也是一个非常有效的解决方案。自动化和联网解决方案也是实现24/7全天候运行的必备条件。未来传统产业的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以及利用“新材料、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快速发展,都将增加对高精度、高效率的科学仪器的需求。汇集科技创新应用助力未来技术在实验室场景的实现「实验室自动化与数字化展区」涉及实验室自动化设备、实验室自动化移液工作站、实验室自动化测量、实验室数据管理、实验室自动化软件与系统、实验室图像处理自动化、实验室协作机器人等相关技术和产品,从产品展示和同期会议两大方面展示实验室自动化与数字化领域新产品、新技术、新应用和新解决方案,助推未来实验室智慧化发展,提升实验室技术与研发创新。analytica China 2024实验室自动化与数字化展区布局图实验室领域知名展商齐聚提供实验室自动化解决方案「实验室自动化与数字化展区」得到了新老展商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参与。安捷伦、珀金埃尔默、默克、赛多利斯、梅特勒特利多、镁伽机器人、哈美顿、帝肯、SPT Labtech 、奔曜、汇像、KUKA、耐优、磐麦、力扬、Hettich、CTC Analytics、Velp、BIOVIA、Inheco等(以上排名不分先后)。今年行业内知名企业都将在analytica China 2024现场展示其在实验室自动化与数字化领域的应用及成果项目,为生命科学、基因测序、临床诊断、生物医药、细胞分子生物学、药物筛选、食品、环境、化学化工、医疗卫生与检验检疫、教育科研等专业观众提供了实际有效可参考的高质量解决方案。analytica China实验室自动化与数字化部分展商LOGO集锦*以上排名不分先后analytica China简介慕尼黑上海分析生化展(analyticaChina)是世界分析、实验室技术和生化技术领域的旗舰盛会analytica的在华子展。凭借着analytica的国际品牌,吸引了来自全球主要工业国家的分析、诊断、实验室技术和生化技术领域的厂商。自2002年成功举办以来,analytica China已经成为中国乃至亚洲重要的分析、实验室技术和生化技术领域的专业博览会和网络平台。analytica China慕尼黑上海分析生化展是analytica全球网络的一部分。该网络涵盖了analytica慕尼黑国际分析生化博览会、analytica China慕尼黑上海分析生化展、analytica Anacon India印度国际分析生化博览会、analytica Vietnam越南国际分析生化博览会以及analytica Lab Africa南非国际分析生化博览会。更多以上展会及同期活动信息,请访问:www.analytica.de 。慕尼黑博览集团作为知名的全球性展览公司,慕尼黑博览集团在其全球约90余个品牌博览会上呈现未来图景,其中包括bauma、BAU、IFAT、electronica、transport logistic等12个知名品牌。集团业务范围涉及资本产品、消费品及高新科技三大领域,旗下各类专业博览会遍及中国、印度、巴西、南非、土耳其、新加坡、越南、中国香港、泰国和美国等国家和地区。在德国及海外拥有约1,000名员工和逾15家子公司,在全球设有近70个办事处,活跃于130多个国家和地区。集团自有场馆慕尼黑展览中心、慕尼黑国际会议中心、慕尼黑北会议中心和慕尼黑会展与采购中心为各类活动的举办提供理想之选。每年在慕尼黑及全球范围内举办150多场活动,吸引约50,000家参展商和约300万名观众齐聚现场,为巴伐利亚州创造超25亿欧元的间接收益及约23,000个就业岗位,成为当地经济和旅游业的重要驱动力。慕尼黑博览集团拥有环保且先进的展览中心,覆盖18个展馆共计20万平方米的展示面积和41.4万平方米的室外空间,是总面积最大的展览中心之一。2024年,慕尼黑博览集团迎来成立60周年。参展联系:媒体联系: 慕尼黑展览(上海)有限公司慕尼黑展览(上海)有限公司电话:+86-21-2020 5680电话:+86-21-2020 5629E-mail:ac@mm-sh.comE-Mail:freda.shen@mm-sh.com
  • 3D数字化与3D打印:转向“中国智造”的产业机遇
    本期话题:3D技术与中国制造业   话题背景   继上期之后,我们再次谈及3D数字化与3D打印。这主要是因为,3D数字化与3D打印技术有可能帮助我们实现从“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的快速迈进,使中国彻底摆脱长期处于制造产业链底端的尴尬局面。   目前,全球正在兴起新一轮数字化、智能化制造浪潮。2012年,《经济学人》、《福布斯》、《纽约时报》等杂志都将3D 打印称为“第三次工业革命”,期望以此让制造业重新回流到欧美等西方发达国家。但笔者认为恰恰相反,3D打印相关技术将给新兴国家带来了更多机遇,将使制造业——尤其是制造业的上游产业链,进一步掌握在中国等新兴国家手中。   在3D 打印技术领域,我们和国际相比虽然还有一定的差距,但已不太大。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追踪3D打印技术研究,目前已取得了一批基础研究和产业化成果,部分甚至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例如,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开展的金属熔敷成形技术研究,在国际上首次突破了钛合金、超高强度钢等难加工大型复杂整体关键构件激光成形工艺。目前在北京、西安、武汉等地,紧跟国外也都相继开设了3D照相打印馆。   然而,与国外相比,国内的产业规模化程度不高。现在市场上无论3D扫描还是3D打印,无论高端还是低端,大部分都是国外的产品。因此,3D数字化和3D打印在我国还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和机遇。   3D数字化设备和软件系统的产业化机遇   作为3D打印的前端和上游产业链,3D数字化扫描是一项关键技术。因为对于家庭的日常3D打印任务而言,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是进行全(半)自动的数字化建模。   目前国内的3D扫描设备在采集质量和速度上和国外的同类产品相差不大,价格却仅为四分之一左右。然而在市场化和产业化上仍有明显差距,大部分产品都出自小型公司,尚未形成有影响力的品牌。这方面有待于政府和商业机构进一步加大支持和投入,待时机成熟,完全可以使国产3D扫描设备占据绝大部分国内市场甚至国际市场。   特别值得指出的是,在3D数字处理软件方面,我国与国外的差距仍然较大。实际上,待3D硬件设备成熟之后,国际3D打印市场的核心竞争将转移到相关的配套软件上来。目前国内的3D扫描厂商大多直接采用国外的大型成熟商业软件,如美国的Geomagic Studio等。原因在于3D数字处理软件的研发需要巨额的资金投入和长期的技术积累,目前国内的小型公司难以承受研发风险及可能的知识产权侵权风险。   但从长远来看,拥有国产化的3D数字处理软件是十分必要的,且是可行的。目前国内的科研单位(如中国科学院、浙江大学、清华大学等)已基本解决了相关的技术难点,只是没有资金实力形成功能完整的大型软件系统。   当前,3D打印的主要矛盾在于有限的打印设备精度和用户期待的理想打印结果间的出入。而通过对3D数字形状进行智能算法研究将有效地缓解这一矛盾。比如,可对3D形状的频域特征空间进行智能化分析,优化生成最匹配于当前打印机精度的3D数字化模型。目前国内科学家在该领域开展的多项突破性研究工作将有望转换成巨大的生产力。   建立“中国智造”产业生态圈   我国要完成向“中国智造”产业模式的转变,关键要形成一大批能够以3D产品创意设计、生产加工为职业的群体,建立完善良性循环而非恶性竞争的创新生态圈,这方面可借鉴美国Shapeways和Quirky公司的设计、制造、销售全产业链模式。为支持设计人员去原创自己的风格,摆脱低水平仿造、低水平收入的恶性循环,需要国家出台相关的知识产权保护法案,以及提供政策上的支持(如建立类似于Kickstarter的融资平台)。   此外,我国还须进一步加强产业创新人才的教育和培训,整体提升国人的动手能力和DIY兴趣。   目前,商业化高端3D打印设备的定价权掌握在国外少数几家公司手中。这些高端设备售价非常昂贵,而国内尚缺乏相关的替代品,因此极大地增加了3D打印行业的运营成本。   可喜的是,我国目前在高端3D打印设备的制造技术上与国外差距不大,在某些方面甚至有所超越。因此,加强我国在3D打印关键技术的研发,如设备和功能材料的制备、智能控制问题的解决、激光器/喷嘴等核心元部件的研制等,并进行商业化生产销售,对市面上的国外同类产品进行价格上的有效制衡,是支撑“中国智造”模式的前提和保障。   要打印一件3D物品,目前技术上还没有一套全自动的解决方案,仍需要大量复杂的智力和手工劳动,如3D形状的数字化扫描过程、数字产品的创意设计、3D打印产品的清理和抛光上色等。在欧美等发达国家,由于人工费用非常昂贵,导致设计和打印一件3D产品价格不菲。   以一家国外3D照相馆为例,一个6英寸的全彩雕像成本价约为2493元人民币。这个价位在国内几乎没有可行性。而在国内,可以使用国产的智能扫描设备,经设计师的创意加工之后,再采用低成本的单色材料,并利用低成本的单色3D打印机将模型打印出来,最后雇用极具价格优势的美工流水线进行手动上色,全部成本在“中国智造”模式下可控制在100元人民币以内。   因此,即使在由“批量生产”转向“批量定制”的时代,以3D打印为代表的第三次工业革命仍有很大希望在中国落地生根,形成“中国智造”的新模式,而不是制造业回流到欧美。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将深刻改变传统行业的产业模式,将为我国制造业的转型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
  • 致力高效稳定节能 半导体行业数字化需求旺盛
    与大多数行业一样,电子半导体行业也正面临着劳动力短缺、投资资本减少等各种挑战。企业要如何应对?AVEVA剑维软件中国区售前技术总监曹科告诉中国工业报记者,半导体行业发展至今,已形成复杂的生态系统。半导体制造企业需要运用高效的解决方案,通过数字化运营,实现信息化、精益化、流程无断点及能耗可视化。数字化转型需求旺盛从传统的石油石化行业到半导体行业,都在进行数字化转型。曹科表示,“半导体企业覆盖原材料、晶圆、集成电路以及下游的生产应用,产业链非常长,可以进行数字化的环节非常多。从我们对行业的观察来看,它对整个数字化转型的需求以及敏感度非常强。”曹科给出了一组数据:2021年,国内集成电路全行业销售额首次突破万亿元,2018—2021年复合增长率为17%,是同期全球增速的3倍多。“这是整个产业数字化转型发展的机遇。但半导体行业要实现数字化转型,并不能一蹴而就,还面临不少挑战。”曹科表示,一是各个数字化厂商底层数据之间不贯通,各个数字化软件之间的数据接收以及数字化标准通讯方面还存在差异,给企业的生产运营带来一定的挑战,很容易在企业内部形成数据孤岛。二是每个企业应用数字化解决方案的水平参差不齐,导致数字化发展水平不一致。三是近年来,国家政策的引导以及大量资本的涌入,使得半导体企业数字化发展非常迅速,但数字化手段以及数字化工具的跟进还存在一定落差。曹科表示,AVEVA剑维软件作为一个厂商,更多的是引导和融合生态伙伴,一起为用户提供一站式的解决方案。“从数字化的角度来讲,我们不仅需要厂商做更多的研究和创新,也需要集各家所长,发挥整体生态的作用来推动整体转型。”曹科说道。助力产业减碳半导体是能源、水、化学品和原材料的资源密集型产业,应如何利用数字化方式解决碳排放问题?中电智维(上海)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电智维)总工程师华来珍告诉记者,对于半导体产业来讲,碳排放主要由两大部分组成,一是厂务系统,二是工艺生产系统。而高制程的半导体产业,在工艺生产系统上节能空间有限,更多的需要在厂务系统中做节能降耗的工作。华来珍介绍,对于工程总承包企业而言,在规划建设阶段,中电智维会从规划设计端开始,进行节能降耗设计理念的植入。在系统建造阶段,通常会搭建能源管理系统,进行数据信号采集以及系统的基层集成等。在运营维护阶段,会通过技术或者管理的改善,采取相应的节能降耗措施。“希望能够进一步加强与AVEVA剑维软件的深度合作,同时加强自身的研发能力以及对软件二次开发的能力,以便基于具体的业务场景开展定制化的合作。”华来珍说道。改善工艺生产半导体行业的数据庞大,如何把这些数据梳理出来?中电智维副总经理张小敏表示, AVEVA剑维软件跟中电智维通过数据做总结,让数据真正为客户所用,并延伸到客户的日常运营中。张小敏认为,半导体工厂的建设,投入资金量比较大,后期会面临运维的挑战,也就是工厂建完之后,水电气等能耗如何管理。而通过AVEVA System Platform等工具处理数据,以及通过中电智维的中电易维iFOMS软件平台,可以给客户提供透明、可视化的数字化工厂,助力半导体工厂突围。提高生产过程稳定性工业软件能够给半导体企业带来哪些方面的提升?曹科介绍,在AVEVA剑维软件产品研发的过程中,运用了人工智能、云平台、大数据、工业物联网和边缘计算。人工智能,是通过不断数据采集、数据分析和优化,为半导体企业中的核心设备或生产提供预测,从而提高设备的可操作性或者稳定程度。工业大数据是工业制造各个环节都离不开的有力支撑。随着半导体企业的发展,产线越来越大,运用工业大数据有助于提高整个生产过程的稳定性。“未来在很多的系统里,我们都会采用自动化方案,特别是混合现实、虚拟现实方案,开启工业元宇宙。通过这样混合现实的应用,赋能员工,提高整个生产或者是操作过程中的稳定性,从而满足半导体企业对稳定和高效的两个要求。”曹科说道。
  • 李明教授:对数字化转型中精密测量技术发展的思考
    前文回顾:几何量数字化测量技术发展趋势我们目前经常讨论的测量,一般都是对于某个特性和指标开展的。但随着测量技术的发展,面向过程的在线检测、面向应用的性能综合测试,以及面向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监控等需求也日益呈现,已成为一种新的趋势,使测量的对象和范围得到了极大的拓展,同时也对测量技术,以及测量技术的融合应用提出了全新的要求,这对测量界而言更是一种挑战。为了应对挑战,近年来,测量技术本身的数字化、自动化和系统化水平也在不断提升,同时大批的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被修制订,从而在根本上保障了测量数据的可信度。随着数字化进程的推进,测量又会担纲一个怎么样的角色呢?今天在讨论数字化转型时,都会谈到数字孪生(Digital Twin)这一概念。国际ISO在《ISO 23247-1:2021自动化系统和集成制造系统数字孪生架构 第1部分:概述和一般原则》标准中给出了数字孪生的定义:Digital Twin fit for purpose digital representation of an observable manufacturing element with a means to enable convergence between the element and its digital representation at an appropriate rate of synchronization数字孪生制造系统可观测要素满足要求且具有同步特性的数字表达。(注:作者译)这里的制造系统可观测要素(Observable manufacturing element ,OME)是指制造系统中可观测的物理存在以及操作的内容,包括人、设备、材料、过程、设施、环境 、产品、以及支持文档等。从ISO数字孪生的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到数字孪生的核心在于实体和对象相关特征属性与其数字表达之间的同步,以及实时性。在这个数字环境的表达过程中,实体方面特征参数的获取就是靠测量来实现的。换句话说,没有测量就没有ISO标准中所定义的数字孪生。面对数字孪生的同步表达要求,其对测量操作要求就不仅是精准、还有实时的要求,因为数字孪生另一个特点是需要在实时精准数据基础上完成实时的控制和互动。在这种情况下,就形成了对测量操作更高的要求:1. 测量数据的精准可信是测量根本,其间,规范和控制测量操作是核心,它要求操作者关注人、机、料、环和法的影响,通过规范操作来控制这些影响,并通过测量不确定度估算等数字化手段来评估和控制测量系统的能力,确保测量数据可信度,并支撑数据的交付。随着实时、同步和全生命周期的数字表达要求,对测量系统能力的控制要求也必然会拓展到这些场景;2. 当测量操作走出实验室,融入进系统和设备、融合到生产现场,实时实地开展动态数据的高精度采集,海量的数据必然会对边缘计算、基于互联网的数据处理和数据管理提出全新的要求;3. 对测量操作而言有一个最基本的对偶原则,即必须正确响应前端设计给出的要求,并按规范进行测量操作。换句话说,测什么是由前端设计给出的。因此,要真正形成数字孪生的数字表达,其被测对象和要素的定义将是关键,在这个定义过程中,就必然会要求测量介入前端,以配合前端被测要素定义时的可测性分析,以及测量结果的表达形式、处理操作、集成方法和管理方法;4. 在用数字表征要素时,甚至整个系统要素属性的测量数据到手后,就必然会有开展更深层次的数据关联需求,以便更为精准地描述孪生模型,此时大数据工具将会有用武之地,当然这方面工作到底由谁有做是一个问题,但当成体系的数据在测量手里时,测量也确实能够做一些数据处理,如边缘计算、相关性分析及换视角的深层次观察等;从上面的讨论和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数字化时代的测量技术除了本身的专业性以后,还将被数字时代赋以同步性和系统性特点,在此,需要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 测量技术的应用在测得了(被测对象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测得快(被测对象的动态性和实时性)、测得准(各种尺度下技术参数的高精度测量)和测得省(系统角度的经济性)、测得全(被测对象的全数字表达)等方面又有了更新、更高的要求;2. 基于互联网/物联网的全方位、多参数的同步测量、数据融合和边缘计算能力等,已成为现代数字测量的一个全新特征,并将推动测量传感器、测量仪器和测量系统的发展;3. 测量操作重心将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前移,特别是在前端采用基于模型的定义(MBD)技术传输测量要求并驱动后端时,测量操作的自动化程度将越来越高,值得注意的是这种趋势并不是简单的淘汰第一线的测量操作人员,用机器换人,而是对测量从业人员和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进一步要求测量从业人员在坚守原测量操作专业性的基础上,更具有测量可行性分析、测量规范设计、自动化测量操作转换和系统构建、测量能力数字化评估、测量数据分析和协同管理等能力。而对于测量行业而言,则提出了数字化转型的更高要求。测量作为一项基础技术,不仅在数字化转型中必不可少,而且在联合国和我们国家目前积极创导的双碳中的碳轨迹、碳排放和碳交易活动中,同样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因为在整个双碳过程中,所有决策的数据全部依赖于第一线通过测量得到的基础数据。换句话说,只有具备了强大的测量技术和能力,特别是基础平台的支撑,才会有双碳、绿色,可持续发展。由于测量的重要性,联合国将其列为国家质量基础(National Quality Infrastructure,NQI)中三大要素之一。此外,2021年,国务院印发了《计量发展规划(2021-2035)》,明确提出到2025初步建立“国家现代先进测量体系”。总之,测量在整个国家数字化和制造业转型升级中将发挥更加重大的作用,测量的价值也将越来越重要,并被释放。 作者介绍:李明,上海大学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教授/博导。robotlib@shu.edu.cn韦庆玥,上海大学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实验师
  • 海克斯康推出企业级数字化检测平台
    一、企业级数字化检测平台的目标: 随着现代制造技术的发展,企业在不断寻求各种有效的技术升级手段与方法,以便以更新的技术、更优的品质和更低的成本而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胜出。 相应企业的应用需求,今天,先进的测量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制造企业设计、工艺装配、制造、质量控制乃至品质分析的每一个环节,而“如何整合各种测量设备,如何优化所有的测量系统,如何提升更高效的质量管理……”成为追求高效率高品质的企业领导者和专业测量技术人员日渐关注的新课题。该课题落实到每个工作环节包括: 如何实现各个环节数据的统一管理和分析? 怎样使这些数据能够更有效的应用于生产指导和加工调整? 如何使检测过程更加高效、可控? 如何让测量数据得到各部门的认可? 如何更高效的管理供应商的检测数据? 如何有效管理和使用各种测量设备? 如何解决产品更新速度加快带来的检测方案更新、检测程序更改的问题? 如何实现将输出模拟量的测量结果转化为数字量,实现现场测量数据的数据库化管理? 基于以上目标,企业级数字化检测平台所力求实现的是,打破测量的“孤岛”,利用网络技术和企业先进的设计、制造与生产管理系统,实现不同环节、不同类型测量系统的数据以信息整合,以求更加紧密与企业实际相融合。 二、海克斯康企业级数字化检测平台 – 联通测量的网络 以虚拟技术模仿现实状况 制造技术的发展,带给人们最显著的变化就是CAD软件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通过利用CAD设计技术,之前很多需要动用人力、材料和设备实现的事情,今天都可以在计算机的世界中虚拟实现,降低整体成本的同时,带给人们的是更多样的选择与更多的信息。 应该说,智能化和自动化的发展和需求从来没有停止过,对计量检测也同样如此。早在多年前,就有客户希望降低精密测量对技术工程师的依赖,减轻人为工作量,甚至有客户提出是否可以实现全自动的程序编制,所有的这些都是对精密计量高自动化和高智能化的需求。为了迎合市场对超高智能和超高自动化检测操作的需求,海克斯康提供的企业级数字化检测平台中的智能编程和智能测量两个功能模块,显著实现了测量的自动化和智能化。 我们知道,数控测量机可以根据事先编好的程序自动进行工件的测量,而测量程序的编制也经过了自学习、基于CAD进行脱机编程几个阶段,而今,海克斯康企业级数字化检测平台中的智能程序编制模块将测量程序的编制工作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这意味着只要在CAD工件模型上标注GD&T(几何尺寸和公差)检测信息,该CAD就会在PC-DMIS测量软件中自动脱机创建所有的检测程序,随后,PC-DMIS还能实现智能优化检测路径、脱机模拟检测过程、完成碰撞测试,在保证程序安全、优化的基础上,智能化编程的模块将原来工程师控制的自学习编程的效率提高了80%强还多,同时,还确保与产品设计同步,提供了经过调试与测试的完整的零部件测量程序。 简化的测量操作,提供了规范、统一的测量标准 为了降低高节奏检测工作中操作员的疲劳度,数字化检测平台的智能测量操作模块为操作员创建了更简易清晰的操作界面和操作规程。在该模块中,操作员不必直接面对测量软件界面,所有复杂的界面和程序查找过程都被封装到一个只有几个按钮的简易界面后台,从复杂界面里连续挑选和实现多个功能的检测操作被简化为单个按钮的点击,除了提高操作效率,降低人工操作的疲劳度,还因此减少了人为操作错误,甚至没有计量知识的非技术人员也可以自如操作检测设备、完成检测任务。 超高智能化编程和超高自动化检测操作,是数字化检测解决方案提供高效率工作水准最基本的层面。 及时掌握和了解各种测量设备的状况 各种测量设备在制造企业的广泛使用,对于企业管理者或者是专业计量管理人员来说,所带来的一个课题就是如何更好的了解每台设备的运转状况?如何根据设备工作状况进行工作任务的分配?通过智能设备监控模块,所有的测量系统都连接在网络上,只要是需要,随时可以在管理终端了解到远处计量室或者车间正在进行的工作,这样,不仅便于管理者随时了解情况,最重要的是,帮助生产管理系统自动实现测量任务的指派与安排,从而改单机的自动操作为多机的网络化自动操作,这个模块,对于一些拥有多台测量设备、分布在不同场所的用户来说,能够更加充分发挥每一台设备的效用。 测量数据的有效整合和分流 今天,SPC的统计分析工具已经越来越多为企业所认可,成为赢得市场竞争的重要工具之一。全新的智能数据管理模块,提供了全新的用户接口和开放的数据库和完全定制的监控与报告工具。 测量数据经常是分散在制造工厂的每一个角落:来自测量机、激光跟踪仪、关节臂、影像测量系统、卡尺、测高仪等等。结果的产生以各种不同的格式,经常是相互的独立,决定于使用的设备。智能测量数据管理模块允许用户可以从任何EMS系统软件包中采集测量数据,如PC-DMIS CMM、PC-DMIS Vision和PC-DMIS Portable,另外还可以导入各种格式的数据,自动产生Microsoft SQL Express的数据库结果。通过将所有的数据集合在一个数据库当中,能够从不同的设备中收集信息,整合后集中存放。智能数据管理模块的用户,能够方便的进行数据的移动和管理,执行相关的研究,定制相关的输出格式以满足各种制造的应用。鉴于SQL数据库是一个标准的格式,数据能够从其它程序和源头进行导入与导出到数据库,为客户定制提供了大量的选择。 统一“技术语言”的软件技术是数据化检测平台的核心 不同的测量设备往往采用不同的软件处理系统,尤其当不同环节检测过程应用不同的测量设备时,如果需要分析质量问题,要取得一致的结果就会比较困难,因为不同的软件系统通常对数据分析处理的方法也不尽相同,这样造成的后果是——各方的沟通很难一步到位,问题处理效率大大降低。所以,统一“技术语言”的软件技术搭建“大一统”的技术沟通平台,对贯穿产品生命周期的质量管理犹如画龙点睛之笔。 对于海克斯康提供的数字化检测方案,基于其PC-DMIS技术核心的EMS(企业计量解决方案)系列软件产品,具有强大的兼容性,能够适用于几乎所有不同类型的计量设备,从小型影像类量仪、关节臂测量机、白光测量系统、激光跟踪仪到各式测量机,并为企业设计、制造、测量直至专业的数据统一分析,提供了完整的软件模块。通过横向连接制造的每个环节,纵向贯通不同的测量设备,一个统一、平等的技术沟通平台——EMS(企业计量解决方案)完美的呈现在现代化数字工厂中。 同时,除了沟通通畅无阻的优势,同一个技术核心的软件技术平台给我们带来的另一个好处还有低廉的培训成本、使用和置换成本,甚至在上一个检测环节的A设备上编写的程序,无须修改即可应用到下一个检测环节的B设备上,从侧面提高了质量检测的工作效率。 强大的信息网络技术是联通质量管理的纽带 强大的信息网络技术已经成为当代高效工作与生活不可缺少的“工具”,从这个意义上说,“信息化” 就是“数字化”的翅膀,“网络技术”能够使得“测量软件技术”如虎添翼。 跟PLM、CAD/CAM/CAE及MES等众多管理系统一样,质量管理处于生产制造的终端环节,但是其数据确是上述所有管理环节的一个“结果”,所有的设计、制造流程都需要质量数据的支撑才得以完美闭环。所以,随着制造技术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制造流程末端的质量管理环节,所有的管理系统也开始逐渐纳入正规的质量管理数据。 在海克斯康提供的数字化检测方案中,我们利用强大的信息网络建立了一个完善的质量管理信息网,在该“网”中,前端管理和传递最新的质量信息和检测程序,中端收集来自各检测环节不同计量设备的检测数据——基于EMS同一技术核心的技术数据的格式是可以互相兼容的,终端则将各方数据实时传递到各管理层/部门或者公司外部相关客户/供应商处,并建立可追溯的电子化产品质量数据库,形成实时、透明的信息闭环,促成最高效的生产质量决策。至此,我们看到了一个并不复杂却又高效实用的信息化质量管理体系和质量工作流程。优化的质量工作流程和透明化的质量管理会成为从基层操作人员到高层管理决策部门之间加速产品生命周期闭环的润滑油,大大缩短产品出厂周期。 海克斯康企业级数字化检测平台除了自成一系,也可以与企业原有的管理系统(如PLM、CAD/ CAM/ CAE及MES等)兼容,即并入这些系统,成为支持这些管理系统的一个模块。
  • 【好书推荐】《大话数字化转型:迎接全行业的数字未来》
    后疫情时代,直播带货、远程办公、远程医疗,以及在线教育等数字经济新兴业态获得了快速的发展,我们的社会正在加速进入数字化时代。当下,越来越多的企业正在进行数字化的业务转型,逐渐成长为具有数字化基因的成功企业,这些企业充分利用数据挖掘、数据分析等前沿的大数据技术,持续地为消费者提供高价值的数字增值服务。本期小电荐书带来的就是由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刘通老师精心撰写的,讲解数字化转型赋能全行业数字未来的好书——《大话数字化转型:迎接全行业的数字未来》。在当今高度信息化、智能化的时代,进行数字化转型的企业比传统经营模式下的企业具有更强的运营能力、更强的市场反应能力、更强的业务创新能力,以及更强的综合产业竞争力,这些企业更容易获得市场上的成功。由此可见,数字化是未来企业战略改革的大势所趋!那么,我们到底应该如何理解数字化转型呢?数字化的核心理念是,企业采用数据分析技术,从开源的公共数据和大规模的业务数据中用统计分析或智能算法发现有价值的业务规律,面向企业的战略目标,有针对性地对现有的业务进行优化,发展新的业务形态,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增加产品和服务的综合价值。那么,我们该如何更好地理解数字化转型的基本思想与重要观点呢?产品的虚拟化和服务的定制化是数字未来的典型特征,从技术视角来看,数字化的根本目的就是把正确的服务和产品在正确的时间和正确的地点,以正确的方式,提供给正确的用户。市场结构变复杂了,因此商业的底层逻辑也要改变。以前是人找服务,在数字化的场景下,则需要以“数据驱动”的方式,实现服务找人!那么,我们该如何通过数字化转型改善所在行业服务水平和市场竞争力呢?对于上述问题,《大话数字化转型:迎接全行业的数字未来》给出了独特性的答案,本书针对当前社会正大力推广的数字化转型的总体目标,以及各行业企事业单位对通过数字化转型提高自身服务能力和综合竞争力的迫切需求,从组织管理、技术思路、应用创新等多方面,对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概念和实践方法进行了详细介绍。时代洪流奔涌向前,市场对数字化业务的需求十分强烈。无论是消费者、生产者,还是管理人员,对企业的数字化转型的要求都十分迫切。我们对数据应用的需要一直以来都存在,只是先前时机还不成熟,但现在,无论是社会大环境还是所有的企业利益相关者,都做好了迎接变化、迎接挑战的充分准备。对于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当下就是最好的时代!
  • 九部门联合印发重要文件 推动原材料工业数字化转型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原材料工业数字化转型工作方案(2024—2026年)》(以下简称《方案》),以推动原材料工业数字化转型,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制造强国。《方案》提出,到2026年,原材料工业数字化转型取得重要进展,重点企业完成数字化转型诊断评估,生产要素泛在感知、制造过程自主调控、运营管理最优决策水平大幅提高。具体来看:1. 应用水平明显提升,打造120个以上数字化转型典型场景,培育60个以上数字化转型标杆工厂,形成一批数字化转型标杆企业;重点行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等指标显著提升,数字化转型成熟度3级及以上企业提升至20%以上。2. 支撑能力显著增强,突破一批数字化转型急需的关键核心技术,制修订一批先进适用的数字化转型标准规范。推广应用100款以上数字化装备、智能仪器仪表、工业软件等优秀产品,培育100家以上专业水平高、服务能力强的优秀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3. 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建设1个新材料大数据中心、4个重点行业数字化转型推进中心、4个重点行业制造业创新中心、5个以上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6个以上行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方案》部署了4个方面14项任务,包括强化智能化基础,加强重点行业智能装备、算力设施、模型算法的建设部署和推广普及;培育数字化转型标杆,打造一批数字化转型典型场景、标杆工厂、智能矿山、标杆企业;加强技术创新供给,面向重点行业培育一批产品和系统解决方案,分行业建设原材料工业制造业创新中心;强化人工智能驱动,催化一批低成本高价值人工智能产品和解决方案,构建细分行业通用大模型等。将面向石化化工、钢铁、有色金属、建材等重点行业,依托第三方机构、科研院所、重点企业等,推动组建重点行业数字化转型推进中心,广泛汇聚产业上下游资源,加快推进落实数字化转型重点任务,开展数字化转型评估、咨询、诊断等工作;将在智能制造成熟度评估模型、数字化转型成熟度模型与评估等现有标准基础上,结合原材料工业特点和转型需求,研究制定石化化工、钢铁、有色金属、建材等重点行业数字化转型水平与成效评估标准,更高要求、更加精准、更加客观对原材料企业数字化转型情况进行评估诊断,摸清问题、提出对策,选树行业标杆。
  • 海尔生物医疗入选高校设备改造及数字化建设解决方案供应商名录
    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服务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发展,推进我国高等教育领域设备升级改造,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发布了《关于征集高校设备改造及数字化建设解决方案供应商名录(第一批)的通知》。在经过相关企业自主申报、资格审核、综合评议等程序后,共有41家企业63个解决方案入选名录。其中,海尔生物医疗共有三大方案,包括超低温冰箱、智能无人化生物样本库、智慧实验室方案成功入选。正值我国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新经济下各类人才需求日益迫切,高校数字化转型势在必行。而海尔生物医疗作为民族企业,积极承担起推进高教智慧校园的建设和教育数字化进程的使命担当,通过赋能高等教育提质升级,不断提升高等教育教学科研水平成果产出,共同谱写可持续的“高质量教育”篇章。高端装备智慧升级,助力高校设备更新改造近年来,各大高校立足自身科研团队、人才等优势,加快对生物样本库的建设。其中,样本存储设备作为核心重点,对推动生命科学的深入探索具有重要的意义。而海尔生物医疗通过创新打造智慧样本库解决方案,能提供涵盖前期阶段设计、整套实验室产品与耗材供应、样本信息管理支持、冷链监控一站式解决方案,实现生物样本的高质量管理。针对此次入选名录的超低温冰箱,海尔生物医疗为满足不同样本存储需求,打造了包括云芯、双子芯、云能、星能等在内的超低温全产品矩阵,创节能环保、智能的超低温存储全新体验。像双独立碳氢制冷系统设计,每个系统可独立制冷到-80℃,确保无故障停机;而创新智能变频技术+碳氢制冷剂,能实现每天耗电节能50%;此外,搭载的物联科技还能实时监测运行确保安全无忧。而在智能化建设方面,海尔生物医疗还实现自动化存储迭代升级,率先实现8℃到-196℃全温域、全场景、自动化存储方案全覆盖,包括-196℃自动化液氮库和-80℃自动化生物样本库,让海量样本管理好找不错全追溯,实现样本和人员更安全。实验室全场景布局,提速高校数字化建设除了设备的升级,在高校数字化建设道路上,实验室作为升级改造的重点项目,其智能化的建设不仅能促进实验结果的高效获取,更能推动教育信息化建设。对此,海尔生物医疗创新布局HaiLab智慧实验室,四大平台协同,实现人、机、料、法、环互联互通,为用户提供一站式场景解决方案。为了更好地满足高校不同科研探索场景,海尔生物医疗实现实验室全场景方案布局。具体来看,针对动物饲养场景,动物房全场景解决方案搭载物联科技让笼位使用信息清晰明确,实现管理可视化、流程简单化。聚焦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建设,海尔生物医疗智慧P3场景解决方案能实时监测设备系统运行状态,并多维度确保菌毒种不拿多、不拿错、不乱取,实现菌毒种全流程安全保障。在进行细胞培养时,智慧细胞管理全景解决方案,立足细胞全生命周期溯源,为样品、制备、质控、存储、应用等专业解决方案。而针对危化品安全管理,海云盾危化品使用安全生态平台,实现危化品全流程使用的数字化、权限化、精细化管理,为筑牢危化使用防护网提供坚实的保障。高校是人才培养的摇篮、科技创新的重镇。面向数字教育的未来,海尔生物医疗以提升高等教育现代化为导向,以科技自立自强发展为根基,通过创新探索不断促进现代化教育装备优化升级,为科技强国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 数字化改革“成绩单”①丨乡村大脑:打造“数字三农”浙江样板
    2021年,是浙江数字化改革的元年。作为全国数字化建设的排头兵,浙江加快“数字三农”建设步伐。其中,由浙江森特信息(托普云农全资子公司)承建的“浙江乡村大脑”,作为浙江省农业农村领域数字化改革的重要成果,进一步推动了智慧农业平台的建设与发展。 浙江森特信息服务于浙江省农业农村厅十余载,从最早的业务系统建设,到平台型的智慧农业平台和乡村智慧网建设,到今年的乡村大脑建设,一直深度参与浙江省农业农村领域的数字化建设。 “浙江乡村大脑”作为浙江省推进数字乡村建设的核心引擎,统筹整合数据资源、智能组件等数字资源,推进全省跨部门、跨层级、跨区域、跨主体的“三农”数据“全面共享、互联互通”,业务应用“横向协同、纵向贯通”,为农服务“上下联动、实时高效”。一、聚焦“谋”,高标准谋划总体架构 为更好推动数据共享和数字赋能,在浙江乡村大脑建设过程中,加强平台的顶层设计,统一编制总体方案、数据标准和建设规范。浙江森特信息参与制定了统一用户、统一门户、统一地图规范、统一数据等十二统一建设规范。通过打造数据中台,实现模型算法、业务组件、工具组件、地图服务和数据服务等应用支撑服务;通过打造业务中台,实现统一日志服务、统一文件服务、统一API网关、统一服务注册配置、统一认证服务和统一API工具等基础支撑服务。 以“互联互通、以用促建、共建共享”为原则,应用业界成熟的大数据中台产品,贯穿目录编制、治理、归集、入仓、采集、分析等六大环节,提高数据存储能力、数据处理能力,实现聚数、看数和用数。二、围绕“建”,高标准夯实数字底座 按照“全省统建,市县共用”原则,构建统一的三农地图服务和数字化工具箱,推动全省应用支撑共建共享机制,资源高效配置机制。 按照主体、装备、区划、村庄、土地、监测、机构七大类,实现对土地、主体等对象的精准落地管理,实现全省农业产业、农村资源等业务信息的空间分布、定位查询和时空分析。 打造数字化工具箱。致力于推进全省跨部门、跨区域、跨层级的三农数据共建共享、互联互通,为农业农村数字化改革提供数据资源目录查询、时空图、数据共享等在线数字化服务。三、聚焦“用”,高标准支撑多跨协同 作为浙江省农业农村领域数字化改革的支撑平台,“乡村大脑”提供数据全生命周期闭环处理能力,着力构建农业资源、技术装备、主体人才、产业产品、经济政策、社会事业、市场营销、农村信用、乡村文化、美丽乡村等十大数据库,形成全省统一的三农数据资源标准规范,实现省市县三级数据仓互联互通,现已归集12亿条数据。 支撑业务场景建设。目前乡村大脑支撑落实16个浙农系列应用场景的贯通与统一的工作,推动由条块建设、各自为阵向统一平台、全面协同转变,各部门横向协同,省市县纵向贯通,提高涉农信息服务能力和农业农村管理水平,驱动现代农业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 通过多源异构的时空数据融合贯通,建立统一的全省农业农村时空图服务平台。制定规范、统一标准,输出看图服务和计算服务。 托普云农作为国内先行的数字农业综合服务商,坚持以数字技术赋能农业供给侧改革,先后打造了以浙江“乡村大脑”为代表的省级应用,以仙居“亲农在线”为代表的便民应用,以古林数字大田为代表的“无人农场”,以“西湖龙井”为代表的数字茶园。数字综合解决方案服务涵盖100+市县农业云平台、30000+服务经营主体,覆盖上万个乡镇。 未来,托普云农将继续结合自身创新优势,依托智能装备与综合性数字解决方案,有机融合浙江森特信息的信息化服务能力,持续为“数字三农”可持续发展提供新思路。
  • 数字化推动食品工业转型升级-长沙站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数字化推动食品工业转型升级-长沙站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中国食品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年度活动 /p p   为了进一步推动食品工业供给侧改革,实施食品智能装备与信息化融合,推动湖南及中部地区农业深加工以及食品工业的产业升级,由中国食品和包装机械工业协会主办,中国食品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CFIIU)、SAP中国、滕燊嘉诚(上海)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工控网承办,长沙智能制造研究总院、宁乡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湖南平江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协办的“数字化推动食品工业转型升级-长沙站”会议于2018年5月23日在长沙茉莉花酒店隆重召开。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图片1.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5/insimg/db6939eb-3e28-4b50-8326-51b19e4c1099.jpg" / /p p   来自加加、青岛啤酒、新希望、旺旺、华润怡宝、湖南湘粮、华文食品、玉峰食品、胡南阿瑞、小洋人、湖南优卓、洽洽食品、大族激光、西门子(中国)、立德激光、中商网络等百家国内知名食品企业高层与食品工业数字化专家共同探讨食品行业的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创新之路。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图片1.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5/insimg/65417f67-ea3c-4ab1-aee5-d4c86b8c58b8.jpg" / /p p   宁乡经开区党工委副主席、管委会主任戴中亚致欢迎辞。戴主任对与会嘉宾表示了诚挚的欢迎并就宁乡经开区园区现状及优势做了详细的介绍。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图片1.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5/insimg/b9aea618-1f5a-4309-87b9-e831b71177ac.jpg" / /p p   会议由中国食品和包装机械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崔林主持,并做了题为“中国食品工业及数字化现状”的发言,通过食品工业发展现状、数据采集分析、战略管理运营等方面,就食品行业的信息化路径、数字化供应链等业务模式创新、如何帮助食品行业企业加速实现数字化转型和发展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p p   SAP大中华区消费行业首席顾问孙昊发表了“新消费、新机遇,驱动企业数字化创新”的主题演讲。SAP通过6大双模数字化企业基础技术支柱为企业打造大消费产业共享数字化创新,运用SAP Leonardo支撑大消费产业共享数字化创新“数字化供应链”同时赋能“供应链响应能力”,利用数字化核心与创新系统双轮驱动赋予企业全新动能。 /p p   SAP中国资深方案架构师聂兰华分享了“数字时代下的精准营销和敏捷运营”内容。SAP通过企业原始数据采集、线上线下数据整合、外部数据和第三方数据的增强,达到优化营销、优化内容和优化供应链的目的。 /p p   “云时代的数字化应用变革”由滕燊嘉诚(上海)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业务总监陈银国演讲。滕燊嘉诚(上海)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专注于为企业提供一站式信息化解决方案及专业服务,包括行业软件开发与应用、SAP系列产品实施与服务、企业大数据商务智能以及信息系统集成等解决方案。基于云的经销商门户管理通过计划管理、合同管理、进销存管理和订单管理四大管理来提高效率、扩展管理渠道。 /p p   绝味食品信息经理葛舟发表了“绝味食品平台战略信息化规划思考”的讲演。通过供应链系统的升级、全面新建覆盖,新零售端信息化建设以及供应链与销售端打通、海外IT服务与协同的需求的结合来满足主营业务的需求,丛业务价值链层面、品牌矩阵层面和服务系统层面实现绝味大数据的融通,结合集团需求和服务体系共享的IT需求来共同完成绝味业务发展的信息化建设。 /p p   以创新、节能、绿色为主题的“如何在食品行业中打造最佳的真空技术解决方案”由派亚博销售总监黄洪波演讲。派亚博柔性化生产创新解决方案在食品行业中主要涉及开袋、高速分拣、装箱和码垛,在高速分拣中配置的海绵吸具可以抓取多种不同形状物体。 /p p   来自科隆测量仪器(上海)有限公司的技术经理范嵘发表题为“测量仪器推动食品工业数字化变革”的演讲。通过充气冰淇淋的实例,在双弯管科式质量流量计和P& amp ID 控制,可精确地直接测量质量。期间还分享了质量流量计在灌装机、饮料行业混合车间、淀粉生产、蔗糖等方面的案例。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91.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5/insimg/f6c664c1-ef6f-433b-a0db-61549695f49e.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与会人员参观绝味食品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50.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5/insimg/4d232f9d-a6c5-4bf1-93d4-d6d47ccf3a51.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参会人员参观优卓牧业 /p p /p
  • 数字化送检打通基层医学检测“最后一公里”
    20日,第五届CCSF中国诊博会在长沙召开,展会首次公布了数字化送检新概念,从基层医疗实际问题出发为基层医学检验提供全新的解决方案。在基层,传统检测存在设立检验科投入成本高、缺乏经济性,而第三方送检结果不即时、缺乏时效性等短板。在会上,来自湖南湘江新区岳麓高新区的企业伊鸿健康展示了其自主搭建的全球第一个大规模应用的数字化云检测服务网络体系,可为体外诊断行业提供数字化送检整体解决方案,让基层诊所能第一时间开展精准检测、实施精准诊断、制定精确用药方案,让诊断技术数字化革新普惠民众。同时,伊鸿健康展示了多款高“研”值数字化送检产品,其中新上市产品多功能样本分析仪吸引众多观众驻足了解。伊鸿健康的多功能样本分析仪集合多种方法学,实现五分类血常规、免疫、生化多项检测,全自动样本处理,极简操作,并且无管路废液设计,极大降低了维护成本,能大力满足基层日常检验需求。当天,伊鸿健康旗下的伊鸿诊所APP面向大众正式发布。据悉,APP联合三甲医院专家、中医非遗传承人和诊所经营达人共同为基层医生带来海量、权威、实用的专业内容,设身处地解决基层医生实际诊疗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此外,伊鸿健康联合南华大学、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长济医疗、云呼科技等单位共同发起“数字化送检发展联盟”,集结各大医疗机构优秀专家与企业力量,共享资源、共同推动医疗检验数字化进程。
  • 数字化改革“成绩单”⑫丨数字乡村:亲民智治
    在数字化改革背景下,为探索具有火星村特色的数字乡村发展模式,钱塘新区火星村村委搭建“火星村智慧数字云平台”,并由浙江森特信息(托普云农全资子公司)技术支撑,通过数字化为群众搭建一座“链接”政府的桥梁,持续提升人民幸福感、获得感,带动文化产业发展、乡村智治,赋能乡村振兴。一、应用需求 乡村治理效能不足 ①标准规范缺失,数据采集手段落后,对火星村底数不清; ②村务公开不够实时、彻底,村民参与渠道单一,缺乏内生动力; ③持续运营机制未形成,导致乡村治理数字化效果不明显。 农业发展模式落后 ①传统生产模式缺乏科学管理,农业生产效率、品质不高,产业发展慢; ②火星村土地有效利用率不高,土地流转不够高效,供需关系信息不对称、不透明,缺少规范化的土地流转信息平台和相关政策扶持。 农民服务手段相对单一 ①目前村内较多事务采用手工式、经验式工作方法,效率有待提高; ②农民反馈渠道单一,不能及时得到响应,对于解决过程不能及时信息同步。二、改革创新 围绕数字化改革理念,目前平台已建设乡村数据资源、乡村土地管理、乡村服务应用、特色应用四大模块,聚焦智慧、治理、邻里、生产等未来乡村场景,赋能乡村生产、生活、生态,致力打造村域整体智治有机闭环体系。 汇数据:完善乡村数据资源 运用卫星遥感、无人机、物联网设备等新兴技术,充分挖掘、整合乡村特色数据资源,建立火星村乡村数据仓和数据驾驶舱,遵循《浙江省数字三农协同应用平台基础数据规范》,完成数据管理、数据应用、数据分析等数据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实现与省、市、区农业大数据平台的数据共享和交换。 促发展:全面推动土地管理数字化 基于火星村土地管理、流转业务管理需求,结合GIS技术,实现“以图管土地”,“以图管流转”的信息化、jing准化管理模式。建立土地信息管理系统,通过土地资源信息图形化来实现对土地流转的管理,具备对土地基础信息、流转信息查询和统计等功能;同时对土地承包经营权属、流转合同等进行数字化档案管理。 惠民生:建设安居乐业的美丽乡村 建立乡村生活服务体系,构建“数字火星人”应用,搭建政府、村委与村民的信息交互桥梁,结合“浙里办”、微信公众号等移动互联网入口形式让村民快捷的获取信息服务、获得帮助、解决问题。让“数字火星人”成为激发乡村活力的纽带。建立“红黄绿”三色服务动态管理机制,对村民服务落实状态进行预警,体现火星村“诉求做到你钉我来办,你盯着我办,我办好你顶”的服务型政府管理理念。 巧治理:提升智慧便民功效 建立线上线下服务一体化。依托钱塘华数的电视内容、乡村服务一体机等服务方式,结合“数字火星人”应用,实现乡村信息发布的“五屏”同步公开(触摸屏、电脑屏、大屏、手机屏、电视屏),实现一键通知,五屏同步,扩大乡村信息发布影响力,提升工作效率。三、应用成效 ①打造乡村治理新模式。建成可视化、可研判的“火星村智治一张图”,目前已整合党建服务、乡村土地、乡村产业、智慧安防等数据要素,以数字赋能撬动火星村建设全方位、全过程、全领域变革,提升乡村产业、公共服务、乡村治理等数字化水平,打造运行规范、提质增效、决策科学、全民参与的整体智治乡村。 ②打造乡村服务新体系。建成“火星码”,聚焦乡村数字鸿沟与服务不均等问题,为村民提供无感知、有温度的数字服务,你呼我为,解决村民服务诉求,打破信息不对称,让数字福利惠及全村村民。
  • 3D数字化+AR技术,打造线上购鞋新体验
    近年来,随着线上购物的不断发展以及3D数字化/VR技术应用的普及,国内外各大电商平台及品牌网站陆续将新型技术完美融入电商经营产品展示中,以一种“轻量级、绚丽的”方式提升购物体验。本期,小编将分享一则美国3D艺术家使用3D数字化和AR技术为海外运动鞋服品牌打造线上3D展示平台的案例。案例背景海外运动鞋服品牌ROCKDEEP希望在其品牌网站上实现商品3D模型全景展示、部分定制设计和AR试穿的展示模式,让消费者能够通过智能手机轻松选购商品,增强客户的在线购物体验。为此,ROCKDEEP品牌聘请了经验丰富的 3D 艺术家 Logan Hamilton Davis 来完成这项工作。Logan 专注于游戏、可视化和互动媒体,他曾为 Yahoo News、DC Comics 以及各种营销和视频游戏公司设计 3D 模型。传统摄影测量方式打造在线3D/AR 展示平台,Logan需要先创建ROCKDEEP 彩色运动鞋的数字模型。Logan曾尝试使用传统摄影测量的方式进行创建鞋子的3D模型,但制作过程非常艰难,且建模效果也无法满足网站线上产品展示的应用需求,主要体现为以下几点:需要拍摄大量建模所需要的照片,费时费力,效率低下;通过2D图形进行3D模型的数据拼接,难度较大;得到的3D模型有许多的噪声和块状物,精度差;Tips:这里的传统摄影测量方式是指照片建模,一种通过相机等设备对物体进行采集照片,经计算机进行图形图像处理以及三维计算,从而全自动生成被拍摄物体的三维模型的技术。为此,Logan开始寻找一种更加快速和高效的方式来为他的客户创建高质量的3D数据文件,最终他找到了先临三维高精度3D扫描仪,使用3D扫描技术来帮助他完成这些工作。3D数字化解决方案3D扫描实物为了使工作流程更加顺畅和高效,Logan使用先临三维EinScan Pro 系列多功能手持3D扫描仪搭配纹理模块及工业模块对ROCKDEEP最新推出的“Mother Africa”运动鞋进行扫描,几分钟内就获取了高质量彩色纹理3D模型,高清细腻的模型数据还原运动鞋真实本色。“EinScan Pro 系列多功能手持3D扫描仪的功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引导式流程设计,简单易用,指导我完成了整个过程,并且没有遇到任何问题。我使用特征拼接模式,然后将鞋子放在转台进行扫描,抓取了鞋子的各项三维数据,这些数据在软件中自动拼接后,得到完整的彩色三维模型。”-Logan Hamilton Davis模型数据优化Logan 将扫描获取的模型数据导入Blender三维设计软件后,对运动鞋模型细节进行优化,力图让3D模型还原实物球鞋的色彩和质感。线上场景应用最后,Logan将制作完成的3D模型最终将上传至 ROCKDEEP 品牌官网,并进行多种场景的应用。3D模型展示在商品详情页中,将向消费者展示更加直观的 3D 商品模型,使消费者可以全方位浏览查看商品细节。个性化定制创建个性化设计定制器,将运动鞋的每个部件按结构分开,提供不同颜色、材料,让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风格、喜好进行组合搭配,设计出一双属于自己的运动鞋。AR试鞋该项目将与AR技术结合,推出AR 虚拟试鞋功能,支持消费者通过手机移动端试穿 ROCKDEEP 品牌鞋履,为消费者开启了全新的消费升级体验。其他创意应用除此之外,Logan还利用获取的3D模型制作了创意概念视频,用于媒体门户平台的宣传推广。"EinScan的应用范围(从艺术到工业)和不同的扫描模式(固定与自由手持)令我印象深刻。工业模块和纹理模块满足了我所需要的所有额外功能。相比其他扫描仪品牌,EinScan的价格更接地气。我被EinScan捕捉到的细节和使用时的便利性所震撼。EinScan的工作成果对我来说是现象级的。"-Logan Hamilton Davis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能力和审美观念的提升,消费者对鞋的选择呈现出个性化与多样化的趋势。为此,近年来各大品牌,融合3D数字化在内的多项技术,推出AR虚拟试穿、3D模型全景展示、视频体验、Flash动画等方式,增强消费者对产品的实际感受,提升消费满意度,打造消费者与品牌商的双赢。END本文图片均源于ROCKDEEP品牌官方INS
  • 中国乳业数字化转型中 数智赋能乳企变革
    10月20日,由《证券日报》社主办、海通国际研究有限公司协办的第五届乳业资本论坛在北京召开。论坛以“绿色低碳、数智赋能”为主题,围绕中国奶业及乳制品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以及细分赛道奶酪、益生菌产 业经历的快速发展,行业面临的转型升级、产品创新及品牌打造等话题展开讨论。经济日报社副总编辑兼机关党委书记郑波、中国奶业协会副秘书长张智山、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副理事长兼常务副秘书长刘超作为嘉宾致辞。蒙牛、蒙牛、中国飞鹤、君乐宝、三元食品、现代牧业、卫岗乳业、贝因美、越秀辉山、妙可蓝多、酪神世家、奶酪博士、恒天然、均瑶润盈、一然生物等行业龙头企业代表,以及专家学者等齐聚一堂,交流行业的数智化进展以及对行业的看见和观点。产业发展离不开资本的支持,海通国际证券、中国农垦产业发展基金、润晖资产、南方基金在内的40余家知名海内外投资机构,就乳业市场现状与潜力、资本市场如何看待乳业等核心问题展开交流讨论,帮助企业高层与投资人建立联系,助力企业未来发展。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副理事长兼常务副秘书长刘超在致辞中表示,数字化转型可以使企业生产运营优化,产品创新、服务创新和产业模式向新生态转变。伊利集团副总裁张轶鹏、蒙牛集团副总裁魏薇分别介绍了伊利和蒙牛的数智化进程。张轶鹏在演讲中介绍:伊利已经走在了乳企数字化转型前列。伊利集团持续开展奶业上中下游核心技术攻关,并通过构建“全球智慧链”打造创新高地。伊利将数字化能力确定为驱动业务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在上游,伊利集团创新升级“伊利智慧牧场大数据分析应用平台3.0”,将数字化、智能化先进科学技术与传统养殖业充分融合,有效减少碳排放量,着力打造“绿智能牧场”。在中游,伊利集团创新资源节约使用和循环利用技术,提升清洁能源使用率,最大限度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截至目前,伊利集团已打造了5家“零碳工厂”,推出了5款“零碳产品”,累计31家工厂获得了国家级“绿色工厂”称号。在下游,伊利集团通过线上与消费者的互动,探索更低碳、更环保的包装技术创新,引领绿色低碳消费。2023年8月份,伊利集团参建的国家碳计量中心乳业分中心正式启动,这是一个致力于打造行业碳标准体系、碳数据管理平台、碳管理运营平台、碳服务平台的行业综合中心,为中国乳业绿色发展提供技术支撑。蒙牛集团副总裁魏薇在“更营养、更智慧、更绿色 引领乳业新未来”的主题演讲中介绍:蒙牛集团自主研发的母乳低聚糖(HMO)通过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简称“卫健委”)审批,成为首批获批企业中唯一一家中国本土企业。此次成功获批,对于助力我国生命早期营养研究、推动婴幼儿食品研发升级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而且,蒙牛今年已经发布了AI驱动的数智化双飞轮战略,“要让要让数智化为乳业全面赋能,还需要向上游的种养殖和下游物流销售延伸,形成全产业链的一体化,让行业整体都变得‘更聪明’。”全球首座乳业全数智化工厂——蒙牛乳业宁夏工厂已在2023年5月28日正式落成投产。这座当前全球单体最大液体奶工厂全面投产后可实现“三个一百”,即100人创造100万吨年产量、100亿元年产值,这是目前全球乳业最高年度人效比,标志着蒙牛超级工厂迎来4.0全新时代,中国乳业智能化水平到达新高度。据报道,蒙牛的宁夏工厂已经完全实现了系统指挥管控一体化的智能制造应用实践。负责运输鲜奶的司机只需要打开APP按照系统指令就可以完成从采样检测、牛奶装卸、清洗车体等一系列动作,实现有序进场。宁夏工厂开启了蒙牛4.0版本的超级工厂时代,工厂从顶层设计角度在全系统、全链条、全流程、全自动四个层面达到“全数智化”。(蒙牛供图)会议的中间环节,《证券日报》社与海通国在现场联合发布了《第五届乳业资本论坛投资报告》。报告称,我国乳制品行业发展已进入新时期,行业仍具备较大的提升空间。行业集中度提升,竞争生态良性。龙头企业在奶源、品牌、渠道、研发等方面构建护城河。伊利和蒙牛合计市场份额超过50%。产业链一体化发展渐成趋势。在圆桌论坛中,参会企业代表以及机构代表就三个主题进行了讨论:数智赋能与价值重构、奶酪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与投资机会、“后疫情时代”益生菌产业的机遇与挑战。光明乳业原总裁、酪神世家创始人郭本恒博士认为品类创新为奶酪行业发展必要途径。海通国际证券董事总经理闻宏伟表示,乳业新价值的下一站就在奶酪行业。中国乳业的竞争已经从单一产品竞争走向了全链条生态环节的竞争,这必将给乳牛养殖生态环境监测、牧草种植质量监测、原料奶检测以及生产过程中的在线检测相关企业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也会产生对科学仪器物联网技术的新需求。
  • 案例遴选!采用机器视觉、先进测量仪器等技术推动试验检测数字化和智能化
    为增强工业和信息化质量管理能力、推动质量技术创新应用、提升产品可靠性水平,及时发现、总结、推广一批示范性强的先进经验,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开展2023年度工业和信息化质量提升典型案例遴选工作。   一、征集方向   (一)质量管理能力。   企业贯彻实施GB/T 19000、GB/T 19004、GB/T 19024等先进标准,建立先进质量管理体系,加快质量管理数字化,不断提高质量改进能力,实现质量效益有效提升。征集方向包括:   1.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树立追求卓越的质量理念,确保GB/T19000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发挥企业最高管理者作用,优化质量组织体系和管控模式,调动全员参与质量提升,不断提高质量管理能力的解决方案。   2.企业持续成功的能力。贯彻实施GB/T 19004等先进标准,持续健全制度机制,建设质量文化,创新方法应用,加强过程识别、管理和验证,采用策划、实施、检查、处置(PDCA)模式开展持续改进,确保达成质量目标、实现持续成功的解决方案。   3.质量管理数字化。运用数字技术对质量数据进行采集、存储、处理和分析,实施质量预防和改进,推进供应链管理数字化,开展数字化质量追溯,实现生态圈质量协同、开放合作、模式创新的解决方案。   4.全过程质量绩效水平。依据GB/T 19024等标准,有效识别质量绩效指标,采用先进质量方法工具,加强对用户满意度、产品合格率、平均缺陷率、质量损失率、市场占有率等关键指标的度量、监测、分析和评价,不断提升质量管理财务和经济效益的解决方案。   (二)质量技术创新应用。   加强质量技术创新,开展质量设计技术、过程控制方法与工具、试验检测技术、运维保障技术等攻关和应用,不断提高产品质量水平。征集方向包括:   1.质量设计。应用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搭建数字孪生模型,加强可靠性设计与仿真,开展基于或高于用户需求的质量设计,实现关键质量指标的设计优化,从源头防止质量风险、解决质量问题的解决方案。   2.质量控制。应用数字化技术,开展全流程质量在线监测、诊断与优化,实施关键过程智能分析、精准控制、设备远程监测和智能运维,实现制造过程的数字化控制、网络化协同和智能化管理,持续增强生产过程质量控制水平,提升产品制造可靠性、一致性、稳定性的解决方案。   3.质量检测。采用机器视觉、人工智能、先进测量仪器等技术推动试验检测数字化和智能化,加快在线检测、智能检测等先进方法工具的创新应用,提高质量检验检测效率、覆盖率和准确性的解决方案。   (三)可靠性提升。   落实《制造业可靠性提升实施意见》,围绕机械、电子、汽车及其他相关行业企业实施可靠性工程,推动产品可靠性提升。征集方向包括:   1.可靠性管理。通过企业可靠性工作计划、可靠性评审、故障报告分析和纠正措施系统、故障审查组织、可靠性增长管理等实施应用,实现产品可靠性提升的解决方案。   2.可靠性工程技术。通过可靠性设计、可靠性分析、可靠性试验验证、可靠性仿真等方法以及数字技术应用实现产品可靠性提升的解决方案。   3.可靠性工具。通过测量仪器、可靠性软件工具、可靠性试验设备的开发或改造升级试验检测设施等,实现产品可靠性提升的解决方案。   4.可靠性“筑基”和“倍增”攻关。通过核心基础零部件、核心基础元器件、关键基础软件、关键基础材料及基础工艺的可靠性攻关,实现整机系统的可靠性关键指标和水平提升的解决方案。   5.产业链供应链可靠性保障。通过加强产业链供应链可靠性管理,如产业链供应链管理、可靠性指标传递机制等,实现产业链供应链可靠性水平提升的解决方案。   二、申报要求   (一)申报主体应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注册登记,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申报主体近三年财务状况良好,在信用等方面无不良记录。   (二)应用案例应具有较强的代表性、示范性、创新性和可推广性,对相关行业、供应链质量或企业质量提升具有较强借鉴意义和推广价值。   (三)申报材料应客观真实,体现工业和信息化质量提升的技术特点,聚焦实际场景应用需求和重点问题。   (四)每个申报主体限申报1项。   三、工作程序   (一)申报。按照自愿参与原则,申报单位可向所在地省级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相关行业协会提交《工业和信息化质量提升典型案例申报书》(附件1)。各单位组织对本地区(行业)企业申请进行初审,每单位每个方向推荐数量原则上不超过5个,并于9月28日前将正式推荐意见及《工业和信息化质量提升典型案例汇总表》(附件2)报工业和信息化部。被推荐企业需通过申报平台(https://www.miitqb.cn)提交电子版材料。   (二)评审。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专家进行评审,按程序确定、公示、发布典型案例名单。   (三)宣传推广。开展专题培训、现场考察等分享交流活动。依托部属新闻媒体、“两微一端”平台渠道,择优宣传典型案例。   (四)有关支持。鼓励各级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针对应用成果突出、推广价值较高的典型案例,从项目审批、政策资金等方面对项目提供支持,不断推动产品质量提升。
  • 病理学数字化——介绍虚拟显微镜以及要问的问题
    • Katharina Eser病理学实验室作为一个机构正在发生变化。即使有一段时间的滞后,这门至关重要的医学学科也正在转向数字化:实验室正在变得虚拟。这个过程的一部分也是虚拟显微镜,它支持向数字病理学的转变。许多病理学家仍然通过模拟显微镜观察,同时决定作为切片制剂位于他们面前的一小段组织是否注入了肿瘤细胞。在其他实验室,这项任务已经由一个自动化系统完成,该系统将切片制剂独立放置在扫描显微镜下,扫描样本,最后由人工智能识别、标记和计数肿瘤细胞。要采取这一步骤,你不仅需要合适的设备,还需要实验室中的新工作流程和经过培训的人员。本文将有助于强调这一过程中的挑战和出现的问题。全球病理学家短缺如今,癌症发病率正在上升,同时,能够治疗和检测癌症的人数正在减少。世界上许多地方的医疗服务不足,但即使在最富裕的国家,也缺乏病理学家等专家。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包括医学院期间的教育和广告太少,以及在实验室工作是孤立的情绪因素,与患者的接触往往仅限于观察他们的组织。但也有一个事实是,大多数疾病观察的时间越长,就会变得越复杂。人类无法提供识别某些相关性所需的数据量。因此,病理学实验室的数字化带来的可能性是无限有吸引力的。病理学的一个重要支柱是在显微镜下观察组织样本。虚拟显微镜为用户提供了独立于时间和位置对标本进行数字显微镜检查的能力。为此,显微镜制剂被数字化,因此可以在以后的屏幕上查看和处理,而不考虑位置和/或工作站。这些数字制剂可以存储在数据库中,并与无限数量的用户共享。为了生成样本的数字图像,可以使用配有额外摄像头的模拟显微镜。然而,病理学的发展趋向于使用数字显微镜。根据模型的不同,这些显微镜通常不仅可以产生标本的实时图像,还可以对其进行扫描。数字显微镜不仅可以显示单个视场,还可以扫描整个标本。数字化显微镜载玻片可以称为虚拟载玻片、扫描或全载玻片图像。这些术语描述了完全数字化的显微镜标本。为了产生数字图像,该仪器逐片扫描载玻片上的整个样本。该软件将生成的高分辨率单个图像合并为一个完整的图像。这个过程叫做缝合。在电脑上,用户可以浏览样本,放大并分析。图1:虚拟显微镜为用户提供了独立于时间和位置对标本进行数字显微镜检查的能力。©Precision股份有限公司试样质量至关重要与所有显微镜手术一样,标本的质量在虚拟显微镜中也起着重要作用。样品必须尽可能均匀地切割,因为软件在扫描过程中会自动设置焦点。过大的高度差异可能导致平面跳跃和完成扫描中的模糊区域,并且无法校正。样本也必须在仪器的固定扫描区域内。样本必须均匀染色,以正确表示所有细胞结构。此外,应避免样品出现气穴、重叠和其他污染。在特殊情况下,样本的性质会退隐到背景中。例如,在肿瘤手术过程中,通常会在手术过程中对切除的组织进行切片,即所谓的冷冻切片。然后在显微镜下只观察样品的某些区域。数字样本的质量也取决于所用相机的质量。模拟显微镜上的相机附件通常不能提供高质量,因为这些系统不是为数字化过程设计的。数字显微镜是为这一过程设计的,除了扫描功能外,它还具有实时视图,因此可以在屏幕上实时观察样本。纯幻灯片扫描设备为用户提供了在速度和分辨率之间进行选择的可能性。较高的扫描速度会导致图像质量的损失。然而,由于这些设备是自主操作的,因此也可以通过调整扫描仪的工作时间来调整时间损失,例如在晚上。为了充分利用显微镜扫描,需要合适的图像查看软件。根据图像格式的不同,只有非常专业的程序才能处理病理切片的图像。所谓的查看软件也提供了评估图像的不同可能性。例如,使用不同的注释工具,可以绘制直线和圆,也可以附加书面注释。此外,还可以将人工智能集成到此类程序中。在集成人工智能的帮助下,对某些结构或细胞的自动评估成为可能。理想情况下,可以根据图像来存储注释和评估。可以将查看软件集成到云中。这样一来,扫描不仅可以通过网络服务器与其他用户共享,还可以直接在平台上查看。此外,通常可以提供关于图像的特定信息。在大多数云服务中,图像存储、图像共享和图像查看设施都是可用的。任何终端设备都可以查看扫描结果。不管是大屏幕、智能手机、平板电脑还是笔记本电脑。然而,屏幕的性质对于再现的图像质量是决定性的[1]。表1:拥有数字工作流程可以使病理实验室的工作更快、更高效,并为创新腾出空间。©Precision股份有限公司今天的病理学是手工工作目前,在大多数情况下,需要在病理学实验室进行检查的样本都会带着一张提交单到达,上面会手工注明如何处理。这些信息由工作人员传输到实验室信息系统。在病理学家对组织进行宏观检查后,医疗技术人员准备样品进行进一步检查。这些标本有时需要大量的手工制作、切割、在煤油中固定,并使用各种组织化学和免疫组织学技术进行染色;它们被切割,安装在载玻片上,并用玻璃覆盖。然后将标本分类到文件夹中,并提交给病理学家进行检查。在某些情况下,标本也会被扫描。为此,还必须手动插入样本并进行登记。如果存在质量缺陷,则必须重复该过程。这个工作流程在这里只是粗略地概述,涉及许多手册和小规模的工作步骤,其中有许多错误来源。在向完全数字化病理学实验室发展的另一端,大量切片制剂的自动扫描、诊断的数字提供以及临床数据以及数字报告文本生成即将到来。该系统可以在输入样本注册后对订单进行优先级排序和处理,并处理质量控制。此外,人工智能用于支持组织病理学诊断。此外,该系统可以将分析的图像数据和分子信息集成到工作流程中。与此同时,几个研究项目正在接近实现这一愿景,揭示了这一理论的实际机遇和挑战。图2:有了数字样本,算法就有可能取代昂贵的计数和注释工作。©Precision股份有限公司算法打开了广泛的可能性尽管数字图像有很多优点,但它并不能解决用户的许多问题和要求。然而,数字化为使用算法进行图像分析开辟了广泛的可能性。经典算法可以检测和计数定义明确的结构,如肿瘤细胞。这使得病理学家能够通过具体的测量值进行量化。在这样做的过程中,算法有效地进行并且没有偏差。压力或时间压力以及影响人类的视错觉的影响等因素在这里不会发生。现在市场上有许多产品可以用于不同的分析方法。这些程序可以快速有效地找到预定义的结构,并可重复地对其进行量化。有许多研究描述了算法在不同器官和各种疾病的组织学制备中的应用[3]。通常,对这些算法进行训练,以便专家在组织学切片中标记定义的结构。该算法用一系列类似的部分进行训练,直到它自己识别出标记的结构。市场上常见的程序通常专门针对特定的疾病模式;他们的任务是识别和量化预定义的结构。一个算法只能和它所训练的数据集的质量一样好[4]。所寻求的结构的数量越多,变化越大,评估就越好、越可靠。这就是目前正在世界各地建立的生物库发挥重要作用的地方。这些不仅提供了许多物理样本,而且还提供了许多已经数字化的样本。下一步是专门针对用户的应用需求进行训练的算法。在这里,一系列有趣的产品也在开发[2]。挑战在于将获得的数据集转换成什么格式,以及如何最终将其整合到实验室信息系统和相关部门的系统中。当然,还有实验室人员和工作流程的问题。图3:正确的样品制备是虚拟显微镜的关键。©Precision股份有限公司结论病理学实验室向数字化病理学实验室的转变只能循序渐进。该过程的开始是所有过程的文档化和可视化,必须根据各种参数(如人员、机器和开发程度)以及IT和过程支持级别对其进行分析。由此可以产生有意义的转型规划。其中一部分是虚拟显微镜、满足要求的设备以及支持这项工作的算法。现在有许多公司专门帮助实验室进行这种转变。这是一项非常明智的服务,因为这种转变很复杂,需要时间和金钱,而且还必须在人员方面得到很好的支持才能发挥作用。References[1] Brochhausen C. et al (2015) A virtual microscope for academic medical education: the pate project. Interact J Med Res. 4: e11. [2] Li Z et al. (2021) Deep Learning Methods for Lung Cancer Segmentation in Whole-Slide Histopathology Images – The ACDC@LungHP Challenge 2019. IEEE J Biomed Health Inform 25: 429-440[3] Mun SK et al.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for the Future Radiology Diagnostic Service. Front Mol Biosci. 2021 Jan 28 7:614258. DOI: 10.3389/fmolb.2020.614258 [4] Cui, M., Zhang. D.Y.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computational pathology. Lab Invest 101, 412-422 (2021). DOI: 10.1038/s41374-020-00514-0 .关于作者Katharina Eser在学习艺术史之前曾在一家日报担任编辑。2021年,她加入PrecisPoint,担任业务创新经理,现在是该公司的自由职业者。来源:Going digital in pathology——Introducing Virtual Microscopy and what questions to askMicroscopy Light Microscopy Lab Automation Image Processing , 17 May 2023供稿:符 斌,北京中实国金国际实验室能力验证研究有限公司
  • 依利特科技:逐步实现数字化转型,走向产业升级新篇章
    在数字化浪潮的推动下,依利特科技积极响应国家“两化融合”战略,凭借 30 年的自研自产经验,实现数字化转型,向产业升级进发。今年7月,苏州依利特科技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大连依利特分析仪器有限公司成功通过了《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评定证书》A级评定。通过利用信息技术实时监控生产过程和供应链状态,严格把控产品生产的每一个细节,公司确保了产品和服务按时、保质的交付,为客户带来了成本效益。此外,公司积极实施产品和服务定制化,满足客户的特定需求,并利用大数据分析预测市场需求,开发出更具竞争力的新产品。依利特科技公司作为国内液相色谱技术的领航者,将积极投身于两化融合的实践,不仅在大连公司,还将在苏州公司实施国家“两化融合”战略。通过引入ERP、CRM等信息化系统,将信息化管理融入到采购、生产、销售、财务、人力等各个环节,实现了技术、产品、业务和管理的全面升级。选择依利特科技,就是选择一个值得信赖、不断创新、不断进步的伙伴。详细信息苏州依利特科技有限公司简称依利特科技,是一家专注于液相色谱等科学仪器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下设有大连依利特分析仪器有限公司,依利特(苏州)分析仪器有限公司。我们的产品广泛涉及理化分析、分离制备和体外诊断等领域。主要产品阵容丰富,包括高效液相色谱仪、色谱工作站软件、液质联用仪、制备纯化色谱系统、计量泵、色谱柱及其配件等,已实现了液相色谱系列化,产品服务全球化,解决方案完整化的综合体系,客户广泛分布于科研机构、高校、制药企业、食品行业、石化领域以及环保和检测单位。
  • 推进检验检测数字化进程——“检测实验室数字化发展研讨会”在慕尼黑生化展普析展位召开
    仪器信息网讯 7月11日,第十一届慕尼黑上海分析生化展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正式开展。7月12日,在慕尼黑生化展-普析展位举办了“检测实验室数字化发展研讨会”,此次会议由中国检验检测学会、慕尼黑上海分析生化展主办,北京益谷检测科学研究院承办,活动邀请了相关行业学会/协会的代表,长三角地区质检院的有关专家,相关检测机构、科研院所、高校与企业代表,共同探讨数字化转型的最佳实践和未来发展趋势。本次活动受到了广泛关注,通过我要测视频号以及信立方其他平台全程直播的观看人数总计已超过7000人,观看人次2万次。活动现场研讨会由中国检验检测学会常务副会长生飞主持,慕尼黑上海分析生化展Dr. Martin Lechner发表致辞,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红梅,江苏中纺联检验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潘大经,华测检测认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曾啸虎,海能未来技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振方,国贸食品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总经理刘佳,江西赣锋锂业集团检测咨询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强,力鸿检验集团新技术研究所所长刘国强等分享报告。中国检验检测学会常务副会长 生飞 主持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是当前检验检测领域和检测仪器制造领域热门话题,也逐渐成为检测实验室创新发展和技术应用的一种趋势。生飞介绍道,目前大家对于检测实验室和检测仪器的数字化、智能化的认识和理解不完全一致,由于应用场景、技术支持条件和方法的不同,提出的解决方案也不尽相同,但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效果,这些都为检验检测行业的数字化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案例和借鉴。此次研讨会在展会现场举办,搭建了检测机构和仪器厂家直接对接和交流的平台,大家可以在参与研讨的同时,观摩和体验数字实验室,提出意见建议。他表示,希望通过这个平台的交流互动,共同分享、碰撞、合作共赢,加深对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的认识,共同推进检验检测的数字化发展。慕尼黑上海分析生化展 Dr. Martin Lechner 致辞Dr. Martin Lechner表示非常高兴慕尼黑上海分析生化展成为检测实验室数字化发展研讨会的主办方。他表示,检验检测领域目前是重要的高新技术行业,本次研讨会将参展厂商和用户紧密联系在一起,搭建了良好的互动交流平台,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面向未来的智能化实验室发展,同时,他也表达了对普析的感谢,并祝愿研讨会圆满成功。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首席研究员 李红梅《检测实验室数字化及应用》从实验室数字化系统与LIMS系统的不同之处讲起,李红梅分享了检测实验室数字化对检验检测机构、行政监管部门、企业与公众等的重要意义,并基于相关数据统计分析了国内外检测行业数字化当前的现状与需求,数字化技术应用成效,数字化技术发展趋势及展望等。报告中她还特别介绍了由普析牵头的国家科技部重大科学仪器专项“动态多谱分析仪的开发及应用研究”的进展和成果。江苏中纺联检验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 潘大经《实验室智慧化的理论与实践》潘大经认为实验室的数字化建设不仅服务于实验室自身内部管理,更大的意义在于满足整个经济社会、传统产业供应链环节的需求,实验室的信息化水平要匹配生产制造环节的需要。从检测机构的角度,他谈到了信息化、数字化转型的痛点,并表示检测机构的数字化转型应该从实验室自身的条件做起。华测检测认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 曾啸虎《从华测数字化实践来思考TIC行业数字化转型》曾啸虎从华测以创新为驱动力的数字化建设、华测对数字化的理解和实践、对TIC机构数字化的思考等展开分享。他提到数字化不是一蹴而就,也无法通过一次性购买来实现;数字化需要多种要素的加持、自上而下的规划及自下而上地务实地演进;华测在数字化方面做了一些工作并取得了成果。同时,他强调数字化的成长需要全员创新的环境,以及企业开放透明的氛围。他提供了一系列建议供大家参考。海能未来技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张振方《关于科学仪器数字化的一点思考》未来在硬件、操作软件上的创新可以为用户创造多少价值?科学仪器数字化、智能化的最佳实现路径是否从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服务化转向社会化……针对这些思考的问题,张振方分享了海能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一些探索,比如通过提升仪器自动化水平、构建网络版工作站、积极对外合作的数字化实践等。国贸食品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总经理 刘佳《检测实验室数字化、智能化转型与发展——人机合一、绿色发展》在下半场活动中,刘佳介绍了中粮质量管理体系、信息标准化体系的构建,即充分利用现有数据库、网络资源,精准匹配品类检测项目、方法及价格等。同时,他也从企业食品实验室的角度,提出了食品检测方法、LIMS升级在数字化转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对于检测行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发展的建议。江西赣锋锂业集团检测咨询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 李强《赣锋锂业实验室数字化管理与构想》李强介绍了一方实验室和三方实验室的区别,以及作为一方实验室,赣锋锂业实验室的挑战及愿望、赣锋实验室数字化建设构想等。报告中,他不仅表达了对提高实验室工作效率、提升数据质量与追溯性、降低成本与风险等的数字化实验室的愿景展望,并对实现样品、设备、过程的数字化,搭建基于数据驱动的智能化检测与管理工具、搭建实验室可视化管理与数据分析工具等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和建议。力鸿检验集团新技术研究所所长 刘国强《大宗产品检测实验室数字化转型需求——以力鸿集团为例》刘国强向大家介绍了力鸿集团的技术成果,分享了力鸿集团实验室数字化实践心得。从实验室数字化需求分析的角度,他探讨了采样方案、解决方案的智慧化应用情况,对合作协同、智能化装备、云与互联网、大数据与区块链4部分内容进行了总结与展望。普析展位北京普析通用仪器有限责任公司在实验室仪器、检测行业深耕多年,在保证数据安全和保护客户隐私的基础上,利用自身对行业的深入理解和专业技术掌握,开发出了Dlabs实验室数字化管理系统。该产品经过行业专家多次论证,并在多家有代表性的客户端进行了试运行,验证了系统的高效和平稳性。为了向大家展示这套管理系统的工作原理,普析与多家联盟企业在慕尼黑上海分析生化展上展出了他们的产品。在研讨会开始之前,仪器信息网主持人进行了普析展位的巡游,普析相关人员为大家介绍了实验室数字化产品,展示了不同展区的仪器设备,包括微生物检测数字化展区、理化检测数字化展区、有机检测数字化展区、无机检测数字化展区、数字化实验室装备生态联盟展区等。仪器信息网 直播主持人(左)普析展位巡游选择数字化,就是选择未来,未来一定是数字化的时代,科学仪器行业也一定会朝着这个方向走下去。活动期间,仪器信息网也采访了3位数字联盟伙伴,向大家介绍了数字化实验室仪器设备的互联互通。仪器信息网采访数字联盟伙伴扫描下方二维码点击回看本次活研讨会全程过程:关于普析:北京普析通用仪器有限责任公司,创立于1991年 , 是一家集科学仪器研发、制造、销售和服务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总部位于北京平谷,产品包括光谱、色谱、质谱、X 射线类分析测试仪器、移动检测车等百余种,拥有自主品牌和知识产权。“普析”品牌的销售网络和快速服务系统遍布世界,在全球拥有数万家专业客户,深得广大客户认可和信赖。关于益谷:北京益谷检测科学研究院由北京市平谷区人民政府主管,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中国海关科学技术研究中心、中国分析测试协会、中国检验检测学会、中国出入境检验检疫协会、北京普析通用仪器有限责任公司共同发起。 益谷开展与检测科学相关的学术研究、学术交流、专业培训、成果转化、技术推广与应用、评估、技术研发;建设科普基地,组织开展科普宣传活动和承接与检测科学相关的政府委托服务等业务。关于品牌合作伙伴:仪器信息网的品牌合作伙伴项目始于2006年,至今已有17年历史。每年精选30家拥抱数字营销,践行社会责任的优秀企业,链接仪器及检测上下游产业资源,共同引领行业健康、快速发展。请访问2023品牌合作伙伴专题,体验全新互动。仪器信息网品牌合作伙伴:https://www.instrument.com.cn/event/2023partner
  • 称霸中世纪的英国长弓,如今可以用数字化方式生产啦!
    本期,小编分享的是一篇来自英国De Wit 3D Engineering的ANTON利用EinScan HX 双光源3D扫描仪帮助Simons Bow Company加快英国长弓生产流程的案例。◆案例背景◆图片源于Simons Bow Company官方INSSimons Bow Company是一家专门制作英国长弓的公司,一直以来,长弓的生产制造都是靠人工利用传统工艺打造完成。但传统工艺制作过程复杂,且无法批量生产。尤其是可以影响射箭精准度的弓把部位,需要经过多次修改验证才能打造出一款舒适度高的弓把。而在这个修改验证过程中,原材料的损耗较大,从而导致成本过高。图片源于Simons Bow Company官方INS除此之外,长弓在使用过程中,它的部件会持续承受重负荷,在生产时,还需要保证长弓的各个部件是坚固可靠的。因为生产耗时长,Simons Bow Company经常发生客户在等待名单上需要排队数月才能拿到一把定制的英国长弓。◆3D数字化解决方案◆为此,来自De Wit 3D Engineering的ANTON提出了新的解决方案,就是将3D数字化技术和CNC铣削工艺相结合,以实现Simons Bow Company长弓制作可以在提高质量、舒适度的情况下,加快生产制造流程。为了实现这一目标,ANTON使用先临三维EinScan HX双蓝光3D扫描仪快速获取了长弓高精度完整的三维数据。搭配双蓝光,让EinScan HX结合了LED结构光与激光的优势,提高了对扫描材质和环境光适应性,赋予产品广泛的应用。在扫描的过程中,ANTON根据需求,选择了可轻松实现0.04mm扫描精度的激光模式,最小点距可达0.05mm,获取的数据高分辨率展示弓把细节。完成扫描后,ANTON将弓把部分的数据导入到 Geomagic数据处理软件,生成了可用于CNC铣削生产的网格 3D 模型。后续应用除了直接用于长弓小批量CNC工艺生产,ANTON还利用长弓3D模型数据,进行逆向工程设计,修改弓把造型,帮助Simons Bow Company打造多种类型的长弓弓把,如用于竞赛类的长弓等。Q&A 问答交流对于EinScan HX 双光源3D扫描仪的使用,来自De Wit 3D Engineering的ANTON,分享了他的应用体验。下滑查看更多内容在使用 EinScan HX 之前,您是如何工作的?公司以3D扫描和逆向工程为基础,一开始就拥有 3D 扫描方面的专业知识,主要为不同行业的多个项目提供服务支持。在 EinScan HX 之前,公司一直有涉及3D 扫描。现在,通过激光和结构光的结合,在同类产品中只有HX可以提供,终于可以在金属加工中实现高精确度。原文:The company is based on 3D scanning and reverse engineering, with expertise in 3D scanning since the beginning. It annoverates multiple projects in a variety of industries. Before the EinScan HX the company has been involved in 3D scanning, now, with the combination of laser 3D scanning and structured light, that only the HX can provide in its category, it isfinally possible to achieve high accuracy also in metal working.对于De Wit Engineering来说,3D扫描仪的用途是什么?它主要用于逆向工程,主要是汽车和机械零件。De Wit Engineering提供企业对企业的服务,请与我们联系,了解如何将逆向工程应用于您的制造过程。原文:It is mainly used for reverse engineering, mostly automotive and mechanical parts. De Wit Engineering provides Business to Business service, the invite is to get in touch to discover how reverse engineering can be applied for your manufacturing process.自从使用EinScan 3D扫描以来,你节省了多少?对比5年前的3D扫描和现在的3D扫描,过程轻松,且速度快了60%。随着最新的EinScan技术的引入,在这60%的基础上,很容易再节省50%的工作时间。这是由于在同一个三维扫描环境下,自动对准和新的跟踪系统所带来的可能。原文:Comparing 3D scanning 5 years ago versus now, the process is easily 60 procent faster.With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latest EinScan technology, it is easy to save another 50 procent working time on top of that 60 procent. This is possible due to automatic alignments and new tracking systems, within the same 3D scanning environment.有没有其他变化?是的,它自然而然地发生了,以改善工作流程。一个直接的例子是使用黑色织物作为跟踪参考。这是一个便携的、易于设置的解决方案,可以在最不同的环境中对大型物品进行数字化。这是用激光3D扫描技术实现的,分辨率为0.2毫米。原文:Yes, it happened naturally, to improve the workflow. A straightforward example is the use of black fabric as tracking reference. It is a portable, easy to setup solution that allows to digitize large items in the most various environment. This happenes with laser 3D scanning technology and achieve a resolution of 0.2 mm. 原文地址:https://www.makerpoint.nl/en-gb/learn/3d-scanning/use-cases/longbow-craftsmanship-einscanhx3D数字化技术以其专业的技术优势,在众多领域中取得良好的成果,成为产品开发制造和设计验证的重要技术之一。随着智能制造不断的发展和完善,这项技术开始进入劳动密集型的传统工艺制造业。先临三维将帮助企业加速小批量产品定制制造流程,向数字化生产转型升级。
  • 专家教你如何用数字化评价优质肉类
    肉类是人类饮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仅提供了丰富的口感和美味,还是人体所需的重要营养来源之一。肉类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物质成分对于人体的生长发育、维持正常生理功能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那么该如何评价优质肉类?仪器信息网邀请到了天津华测检测认证有限公司正高级工程师田寒友老师,带大家从另一个角度为肉类食品“打分”。一、背景如何评价优质的肉类食品是消费者和肉类企业共同的需求。1、消费者端:美食与餐饮、个护/美妆、科技/手机是消费者在日常花费中最关注领域的前三名。随着消费者受教育程度的持续提升,安全、健康营养、口味口感逐渐成为消费者选购食品时重要的因素。2、肉类企业端:挖掘产品优势,凝练产品卖点,助力企业销售。3、建议:挖掘出产品优势后,通过标签、商品详情页、广告等多种形式突显产品特性,与消费者达成健康共识。①品质:宏量营养素、氨基酸、脂肪酸、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功能成分和嫩度、保水性等食用品质的检测和分析。②感官体验:风味口感可视化。③认证:有机、绿色、天然、低糖、低脂等。二、优质肉类食品评价方法将模糊的“好产品”转化为精准的数字化信息,从安全、营养、健康、功能性、感官评价及消费者调研等维度中找出与“好”相关的评价指标,科学、客观的评价产品并将其数字化的呈现给消费者和肉类企业。1、安全性监管严格的乳品行业已不允许使用“生态牧场”、“母乳化”等模糊信息,肉类行业常用的产品原来来自某某草原、优选某某品种、精选某某部位肉等模糊信息描述已无法使用未来监管形式,客观的数据才是最有力、最透明的宣传。①安全指标:肉类食品容易出现的安全问题主要包括兽药残留、微生物、重金属等污染物、添加剂超标等。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是基础的判定执法标准,只能判定合格、不合格。NY/T 398《农畜水产品污染监测技术规范》、HJ 332《食用农产品产地环境质量评价标准》还会使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或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来判定产品或者产地的安全等级,一级为安全性产品和清洁产地,二级为安全性预警产品和尚清洁产地,三级为不安全产品和不安全的产地,合格产品和产地的基础上进一步划分为一级、二级可以作为风险管理、预警或者原料、产地筛选的依据,亦可以作为企业产品安全性的数据化宣称。科研领域还会对超标的产品和产地进一步划分为轻污染、中污染、重污染,根据污染程度选择适合的污染治理方案。重金属污染还可使用潜在生态风险评价和地质累积评价,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评价充分考虑重金属的毒性、迁移转化规律和生态效应,可定量评估重金属的生态危害程度。重金属地积累指数法主要考虑人为活动和成岩作用等自然因素,以不同地区土壤、水域沉积物背景值作为参考标准,评价重金属的污染状况。2、营养根据产品属性进行特色营养成分的挖掘和检测,具化产品营养特色。①营养评价通过原料、成品的营养成分与食物营养成分表、每日推荐摄入量对比,或依据GB 28050规定的能量和营养成分含量确定宣称。对肉中主要的氨基酸、脂肪酸等成分进行评价,氨基酸可使用氨基酸评分(AAS、CS)进行评价,氨基酸评分为非生物学方法,无需耗时和代价昂贵的生物试验,是目前常用的蛋自质营养价值评价方法,以FAO/WHO推荐的标准氨基酸或全鸡蛋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为对照,分值越高说明氨基酸营养价值越高。脂肪酸评价主要从不饱和脂肪酸的正面评价和饱和脂肪酸的负面评价进行,不饱和脂肪酸评价包括了不饱和脂肪酸比例、n-3/n-6 比值是否符合FAO/WHO 推荐人类膳食中的适宜比值等角度进行,饱和脂肪酸评价主要从饱和脂肪酸引发血栓的几率AI,动脉硬化的几率TI等角度实现不同产品饱和脂肪酸的量化评价。还可从能反映营养素组成的总体情况的营养当量值(NEU)进行营养评价,通常检测21种营养素成分数据后计算得出,综合评价食品中营养素的综合供给能力,其值越高营养品质越高。②营养设计依托《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WST 578 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营养配餐与膳食评价实用指导—营养师必读》、《营养师速查手册》等核心原则、权威标准以及研究报告深度挖掘餐品“目标人群”(如儿童、青少年、控卡减脂健身餐、朝九晚五打工人、老年人、传统养生滋补、精英高品质需求等)的生理特点和营养需求与“细分场景”(如家庭聚餐、节庆时令、朋友小聚、轻松早午餐、夜宵小放纵等)的特别需求。③营养或风味指纹图谱评价因品种、养殖、加工方式等因素的不同,不同地域、不同类型产品具备不同的特征指纹图谱(如维生素、矿物质、脂肪酸、氨基酸、挥发性风味化合物等),通过大量营养和风味相关数据,可计算不同样品(真实样品之间、真实样品和疑似变质样品或假冒样品之间)的相似度,对产品稳定性、一致性进行评价,也可以对溯源、打假提供分析评价方法,可使用韦恩图/UpSet图直观显示不同产品具有相同/不同指纹图谱因素种类的数量,使用热图不同产品不同指纹图谱因素的相对含量差异和聚类情况。同时,挥发性化合物还可以根据数据库种不同化合物的阈值计算并筛选出关键风味化合物(含量大于阈值)及其风味描述,实现肉类食品风味的数字化描述。3、感官评价感官评价是一门将实验设计和统计分析技术应用于人类的感官评价(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的科学学科。它作为实验室仪器测试和消费者测试之间的桥梁,可用于指导产品创意探索、产品配方的设计优化和产品沟通,正被各大知名企业广泛应用于产品创新、质量控制、成本控制和感官营销。①已有感官优势的产品评价针对种类繁多的肉类产品,基于市场上已有卖点,结合标准、文献等专业描述和互联网上消费者评价,通过内外部结合进行卖点大爆炸共创,产出感官卖点和感官营销点。②暂无感官优势的产品评价通过描述性感官专家小组量化描述产品的感官特征产出产品感官地图,用于直观展示产品之间的感官差异,并识别品类的感官机会点,明确产品最佳组合阵容,或通过大量消费者评测,结合判罚分析等分析工具,产出消费者偏好地图,给予产品优化的明确建议。作者简介田寒友,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华测检测食农及健康产品研究院特色食农产品项目负责人,主持或参与国家级省部级项目20余项,获得北京市优秀人才、丰台区科技新星项目资助。作为食品科普专家参与中央电视台、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相关科普节目录制,发表论文50余篇,参与编制行业标准3项。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10项。获中国食品工业协会、中国商业联合会科学进步奖4项。
  • 数字化改革“成绩”⑨丨产业深化:安吉惠农百事通
    农业补贴是一项关系农民切实利益的惠农政策,其出发点是保障种地农民的收益,提高农民种地的积极性,但其也一直存在申请周期长、材料多等痛点。安吉县农业农村局以“农业补贴申请”为切入点,遵循“数字赋能、制度重塑”的原则,由浙江森特信息(托普云农全资子公司)提供技术支撑,构建安吉“安农百事通”应用,打造群众满意的数字化改革硬核成果。 一、需求与痛点 政策多,有遗漏。农业补贴政策较多,但农民无法获悉全部政策,无法做到应享尽享,未全部实现政策红利转化为农民利益。 线下办,时效低。以往农民补贴申请为线下办理,涉及村、镇、县三级受理、审核,流程长、时效低,不够公开化、透明化。 材料多,重复报。目前涉及农民的补贴类目繁多,涉及较多部门,农民经常跨部门多次填报和数据不统一,存在“多头跑”“多次跑”等现象。 二、改革路径 打造农业补贴申请“一窗通办”,让服务更有“速度”。 依托惠农百事通应用,整合安吉县农业方面的有机肥补贴、稻麦补贴、油菜补贴、旱粮补贴和耕地地力保护补贴五类补贴,建立统一的政策门户,集中发布、集中办理、提升效率,让农户快捷的获取惠农补贴政策信息,线上申请办理、线上审批公示、线上发放结果反馈,简化业务流程,提升办理效率。 打造农业补贴申请“一件事”服务模式,让服务更有“温度”。 依托惠农百事通应用,打造农业补贴申请的申请流程、所需资料、审批环节、结果公布等全流程服务,按照“一窗受理、内部流转、全程服务”的网上审批闭环模式,实现网上申报、网上受理、网上审批、补贴公示,让农民补贴申请“一次办好”。 打造农业补贴申请全程透明,让服务更有“亮度”。 依托惠农百事通应用,打造补贴审核的公开化和透明化。农民可以随时查看补贴申请的进度和申请被驳回原因,并对各个节点进行公示,查阅申请人数和补贴总金额,做到“心中有数”,提高农民的满意度。 打造农业补贴申请“一盘棋”服务方式,让服务更有“广度”。 围绕农业补贴申请涉及到的多跨部门,打破部门之间的壁垒和系统之间的隔阂,通过数据信息共享、档案材料复用、数据记录流转等手段,实现多部门的业务协同,一次填报、多次复用,让数据多跑路,推动农业补贴申请“一次都不跑”。 打造农业补贴申请“自定义”管理方式,让服务更有“灵活度”。涉农补贴申请,每年需要填写的内容、审批流程等都会存在差异化。通过自定义补贴流程,支持管理部门自定义流程步骤,流程步骤处理人、流程步骤处理模式的线性流程,并且各个节点都可以看到业务状态,更好地服务于农业补贴申请工作。三、应用成效 安吉惠农百事通应用的打造,切实解决了农民在补贴申请办事“验”材料、“取”结果的“堵点”和“痛点”,实现了“一次都不跑”的审批模式,农民利用数字化工具就能进行网上受理、网上办理、网上反馈,做到补贴申请服务“全程在线”,让农民足不出户就能办实事。 目前安吉惠农百事通应用注册农户2.3万人,补贴申请办理1200次,过程简化70%,办理时间缩短60%,补贴发放金额达1000万元。 农民利益无小事,数字赋能解农难。未来浙江森特信息(托普云农全资子公司)将继续支撑安吉县农业农村局进一步规范补贴申请办事标准,优化补贴办理流程,整合财政等服务资源,完善政策制度,最大程度利农便民,让企业和农户少跑腿、好办事,共享数字化改革发展成果,进一步享受改革红利。
  • 数字化改革“成绩单”②丨多个浙农系列应用场景取得实效
    2021年,浙江省“三农”数字化改革加速推进。这一年,浙江省农业农村厅积极构建“业务牵头单位+数字‘三农’改革专班+技术开发公司”的“1+1+1”工作机制,按照“顶层设计—增量开发—迭代升级”的推进模式谋划开发,以“浙江乡村大脑”为顶层框架,应运而生了“14+2”的“浙农”系列多跨场景应用。 其中,浙江森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托普云农全资子公司)主要参与规划了“低收入农户帮促”、“浙农田”、“浙农机”、“浙农种业”、“浙农优品”(产销对接模块)等多项应用,并取得了良好实践成果。“低收入农户帮促”应用打通百余项数据实现目标农户全覆盖 “低收入农户帮促”应用围绕“我要帮促”一件事,横向打通民政、人社、文旅、妇联等20多个部门208项数据,纵向贯通省市县乡村五级应用。搭建服务端、治理端、社会端、管理端多跨场景,通过四端应用,做到农户诉求“一码通办”,结对干部“一帮到底”,监测预警“一键预警”,社会帮扶“一屏直达”。 该应用实现全省低收入农户帮扶对象全覆盖、帮扶流程全链条、帮扶服务全方位、帮扶监测全闭环。归集全省低收入农户48.2万户、72.92万人的数据,形成低收入农户幸福清单和主体画像。“低收入农户帮促”应用日均访问量超1万人次,三次成为“浙里办”月度热门服务。“浙农田”应用数字化管理助推耕地“非粮化”整治 “浙农田”应用场景利用数字技术,推动农田建设、生产、管护相融合。建立耕地“非粮化”情况通报机制。推进全省高标准农田、粮食生产功能区、“一张图”管理,为农业生产力布局、粮食生产功能区“非粮化”整治等提供决策支持。“浙农机”应用提升农机生产效率加快推动农业机械化转型 “浙农机”是推进农业机械化高质量发展,强化数字化技术和装备的应用。通过农机装备全生命、全周期、全流程的信息互通、风险识别、监测预警、分析研判、服务保障,扩大农机产品和服务的有效供给,提高农机装备和主体的生产效率,增强农机生产的安全保障,提供精准有效的金融扶持,实现农机化全程全面高质高效发展。“浙农种业”应用全力推动种业创新助力打好翻身仗 “浙农种业”归集整合分散的种业数据资源,立志打破信息孤岛,满足各类用户需求,育好种、用好种、管好种,推进种业强省和特色品种大省建设。全面展示浙江省各地区主导品种、推荐品种,以及种子供需预警情况。 综合数据分析种质资源、品种管理、种业监管、种子保供、种业服务场景。让农户对品种进一步了解,知道品种专业知识,进行品种合理选用。还可线上预约购买种子,使企业与农户的供需需求便捷、快速达成。“浙农优品”(产销对接)应用抓好产销对接实现农民增产致富 “产销对接”是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为农业生产主体与商家提供数据服务,解决因信息不对称造成的“卖难”与“买贵”难题,缓解农产品供给与需求的不平衡现象,力图拓宽农业生产主体销售渠道,从而增加农民收入的应用。
  • 定制足托,先临三维3D数字化技术帮助烧伤患者正常行走
    康复辅助器具是改善、补偿、替代人体功能和实施辅助性治疗以及预防残疾的产品。近年来,随着3D数字化技术的成熟发展及医疗辅具市场的精准化、定制化需求的增长,3D数字化技术在矫形器、假肢等康复辅具上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期,小编将分享一则使用3D扫描与3D打印技术为下肢烧伤患者定制足托辅具,帮助患者正常行走的案例。案例背景某烧伤患者,因右腿烧伤导致腿部发生屈曲,走路需要垫脚尖,无法着地。在做康复治疗时,矫形师与赛乐得医疗科技团队利用三维扫描及3D打印技术为他量身定制了一个足托,让他能够正常的行走。医疗辅具传统制作方式的弊端每位康复患者身体情况存在差异性,而传统的医疗康复辅具制作方法存在弊端,如:石膏纱布缠绕患者身体取模,获取模型的准确度较低,受医师技术水平的影响较大制作工序繁琐复杂,周期长,成本费用高材质笨重,佩戴舒适度低,美观性较差等而3D 数字化技术以其独特的优势不仅可以在减轻质量的同时提高康复辅具的准确性及美观度,满足患者定制化的需求,还能大大的降低康复辅具的制作成本。3D数字化解决方案3D扫描在制作足托前,赛乐得医疗科技团队首先使用了先临三维EinScan H双光源彩色3D扫描仪对患者的足部及小腿进行扫描,在几分钟内就完成了数据的采集,获取了准确的高质量模型数据。EinScan H 双光源彩色手持3D扫描仪采用红外VCSEL和白光LED两种光源,适应各种扫描物体要求的同时支持人像扫描模式,可智能补光,提升扫描舒适感,对人体和眼部无伤害,避免了对患者伤处的二次伤害,引起不适。 智能设计导出STL格式数据后,赛乐得医疗科技团队运用相关三维设计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三维模型设计,设计人员根据患者腿部及足部的模型形状,制作出足托矫形器的外形。3D打印将设计好的模型数据导入到桌面3D打印机中进行打印,基于3D打印技术的独特优势,可一次成型制作出实物。3D数字化医疗辅具应用优势对于医生和矫形技师来说3D数字化的康复辅具定制流程,可大幅度减少制作工序的复杂度,提高辅具定制效率,降低材料定制成本,并且能够为患者提供匹配度更好的康复辅具。三维扫描获取人体数据,可以减少人工测量时的尺寸误差,提高模型数据精度的准确性,让其更加贴合人体、佩戴更加舒适、支撑和矫治效果更好。对于患者来说免接触式扫描,避免人工取样时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让患者更舒适3D打印技术可以缩短制作周期,加快诊疗流程3D数字化技术,可提高辅具产品与患者身体结构的匹配度,提升诊疗效果随着精准化医疗的不断推进,3D数字化技术在矫形器、假肢等医疗康复器具领域的应用,不仅是为制造康复辅具提供一种方式,促进康复辅具的设计创新、提高定制化水平等,还对医疗辅具行业由传统制作向个性化、精准化发展带来巨大的推动性作用。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