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首席研究员

仪器信息网首席研究员专题为您整合首席研究员相关的最新文章,在首席研究员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首席研究员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首席研究员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首席研究员话题讨论。

首席研究员相关的资讯

  • 中国计量院聘请王力军教授为首席研究员
    4月16日,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聘请王力军教授为首席研究员。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院长张玉宽,副院长房庆、陆国强、段宇宁、宋淑英及党委副书记田和平等院领导和相关部门负责人出席了受聘仪式。张玉宽院长代表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向王力军教授颁发了聘书。   图1:张玉宽院长(右一)、王力军教授(左一)   张玉宽院长在受聘仪式上谈到,非常高兴聘请王力军教授为中国计量院第四位首席研究员,中国计量院在计量科技研究方面又多了一份力量。“十一五”以来,国家对计量科技不断加大支持力度,计量科技事业和计量人才队伍建设得到快速发展,计量科技的创新发展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更为迫切。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清华大学联合成立的精密测量实验室在王力军教授的带领下开展了多项计量前沿领域的研究,并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培养了一批高层次的计量科技人才。他希望,也相信王力军教授担任中国计量院首席研究员之后,在联合实验室的建设和发展方面能持续地取得好成绩,在人才队伍建设尤其是高层次计量人才队伍建设方面能取得新成果,为中国计量院的计量事业和科技发展多出谋划策,多提好的建议和意见。   张玉宽院长表示,中国计量院将“全程绿灯”,大力支持精密测量联合实验室的发展,希望联合实验室多出科研成果,多培养出高层次的计量科技人才。王力军教授对院领导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感谢,希望能够为中国计量院在前沿计量领域研究取得更多的成就贡献自己的力量。   受聘仪式后,张玉宽院长和王力军教授就精密测量联合实验室进一步的建设和发展进行了专题探讨和交流。    图2:院领导与王力军教授合影   2009年1月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和清华大学共同组建精密测量联合实验室,王力军教授担任精密测量联合实验室主任。精密测量联合实验室主要从事精密测量和计量前沿技术研究,充分利用计量院的计量研究综合优势和环境条件,发挥清华大学的智力、人才和信息优势,实现计量科学研究的高质量和原创性,为双方的科技目标和学科发展服务。具体的研究方向包括空气及组分气体折射率精密测量、重力加速度绝对测量、光钟、原子钟、离子钟的研究等。   王力军教授简介:   王力军,1966年 5月生。1981年进入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1986年毕业于近代物理系。同年经由中美联合培养物理类研究生计划CUSPEA项目赴美国罗切斯特大学留学,1992年获博士学位。1992年~1994年在杜克大学做博士后。1994年~1995年GeneralAtomics公司任Senior Scientist。1996年~2004年在NECResearchInstitute(Princeton)先后任研究员、资深研究员兼部门主任。2003年~2008年 任德国马普光学、信息、光电子学研究所所长,组建该研究所,是马普至今唯一一位中国籍所长。同时为德国爱兰根大学物理学终身讲席教授(C4),兼工程学教授。2008年受聘为清华大学物理系、精仪系教授。2008年入选国家第一批“千人计划”。 多年来从事量子光学、原子物理、精密测量、光电子学器件的基础和应用研究。近年来,科研方向侧重于原子钟和重力精密测量。共发表SCI论文百余篇,且被广泛引用。其博士论文两次被美国著名科普杂志 《科学美国人》报道,后被写入美国大学本科物理教材。2000年在《自然》上发表的关于透明介质中反常光速的脉冲传播实验已被引用约 500次。该工作曾被美国《科学新闻》杂志评为2000年十大物理学新闻之一。拥有美国、欧盟专利3项。为美国光学学会资深会员,两次应邀参加美国国家工程院会议。并于 2006年、2009年两次受诺贝尔委员会邀请为次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建议人选。曾是美国光学学会《光学快报》副编辑(1999年~2003年)和IEEE量子电子学学刊特刊等4种国际学术刊物的特邀编辑。
  •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招聘首席专家
    近日,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发布公告称为进一步加强学科建设,向社会公开招聘1个学科领域的首席专家。具体内容如下: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隶属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是国家级社会公益非盈利性环境保护科研机构。围绕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开展创新性、基础性重大环境保护科学研究,致力于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决策提供战略性、前瞻性和全局性的科技支撑,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中重大环境问题的工程技术与咨询需要,为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环境保护事业发挥了重要作用。为进一步加强学科建设,向社会公开招聘1个学科领域的首席专家。   一、招聘岗位   1、河流与河口海岸研究创新基地首席专家 1人。   二、招聘条件   1、熟悉国际上该学科领域的前沿研究情况,有该学科领域的研究基础和较深的学术造诣。   2、对本学科建设有创新性思想,具有领导本学科在其前沿领域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能力。   3、英语水平较高,能独立参加国际会议,具有与国际上同行建立学术联系的交流能力。   4、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团队协作精神,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和管理能力。   5、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称和博士学位,身体健康,年龄一般在50周岁以下。   6、目前在海外从事相关研究并取得较好成绩,或在国内承担国家级或省部级重大科研课题的负责人优先考虑。   三、应聘材料   1、申请表(在我院官站下载,网址:www.craes.cn)。   2、本人最高学位证书复印件和任职资格证明。   3、5篇代表性论著。   4、两位同行专家推荐信。   四、报名时间:2013年7月31日&mdash &mdash 2013年8月10日,外埠竞聘人员以正式申报材料寄出的邮戳时间为准。   五、工作支持条件及生活待遇   1、提供该领域先进实验室设备和办公场所   2、安排本学科方向的研究经费100&mdash 200万元人民币   3、提供相应的科研团队,并配备科研助手   4、薪金待遇由基本工资+岗位津贴+绩效津贴三部分构成   5、为外聘首席专家提供院内公寓一套(平价租金)。   六、联系方式   通讯地址:中国北京市安定门外大羊坊8号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人事教育处   邮政编码:100012   联 系 人:孙文春   联系电话:010&mdash 84915156   传 真:010&mdash 84915149   E - mail: sunwenchun-010@163.com   相关附件下载: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首席专家申请表.doc   相关附件下载: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知识创新基地首席专家评审同行专家推荐意见书.doc
  • 新加坡国立大学首席研究员Anne K Bendt:你能做的比你想象的要多
    科学究其本质就是一种磨练,得益于那些好奇心无限、智慧超然并愿意为世界和个体生活带来真正改变的人们。正因如此,科学界一直不乏杰出的女性智者和先驱,她们为其所在领域带来了翻天覆地的改变。在质谱学领域,越来越多的女院士、女教授、女专家,还有“硬核”女高管,资深女工程师… 等女性工作者正在通过自己的思考与行动影响着该行业的发展。  身影也许柔弱,但是她们刚柔并济 挑战也许更多,但是她们执著坚守 既是“排头兵”又是“后勤兵”,在职业发展的道路上,她们有泪更有笑。值“国际妇女节”来临之际,仪器信息网将目光聚焦在这样的一个群体,听听她们的心声。  本文的主角是FeMS(Females in Mass Spectrometry)组织的联合创始人,现任职新加坡国立大学首席研究员的Anne K Bendt。Bendt女士专注于将基于质谱的技术转化为临床应用,主要应用在脂质组学和小分子研究领域。新加坡国立大学首席研究员Anne K Bendt  Instrument: 请分享一下您当初是如何确定自己的研究方向的?  答: I follow my gut feeling. As a kid, I already knew I wanted to be a scientist. I try to stay curious and keep a broad overview of what’s going on in the sciences. I also schedule some ‘deep thinking’ time to come up with good projects, and network actively.  (其实我是跟着直觉走的。当我还是个孩子的时候,我就意识到我想成为一名科学家,因此我会保持好奇心,并对科学的发展趋势保持广泛的了解。此外,我还会安排一些“深度思考”的时间段,以便我提出更好的项目并积极地进行交流互动。)  Instrument: 您在科研工作中遇到的障碍或挑战有哪些?遇到困境时,又该怎么办呢?  答: It took me a while to understand what my key strengths are. I also felt uncomfortable highlighting my achievements. And it took me a while to understand the importance of mentorship and to find role models.  (我其实花了一段时间才了解到我自己的主要优势是什么。虽然强调自己的成就也让我感到不自在。但我也花了一段时间明白了相互指导学习的重要性,并找到了榜样。)  Instrument: 在2021年“国际妇女节”来临之际,您想给女性后浪提什么建议?  答: Science is great! To keep up the passion, reach out to others, stay curious, be an active member of a network, and be both mentor and mentee. Remember to have fun!  (科学是伟大的!保持激情,多与他人交流,保持好奇心,成为网络社交中的活跃分子,学会指导别人的同时也要不耻下问。记住要玩得开心!)
  • 浅谈我国样品制备技术的发展与挑战——访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首席研究员关亚风
    p    strong 仪器信息网讯& nbsp /strong 2019年8月31日-9月1日,“第四届全国样品制备学术报告会”在青岛银沙滩温德姆至尊酒店隆重召开。来自全国各地样品制备领域的专家学者和相关仪器厂商、用户们齐聚一堂,共同探讨样品制备技术的发展前沿和科技动态,最新产品与应用进展。 /p p   会上,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首席研究员关亚风做了题为《样品制备面临的挑战和机遇》的报告,并在报告中详细介绍了样品制备技术在环境、食品、医疗/生命、海洋(近海/浅海),以及深空探测等应用领域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为更好地了解当前我国样品制备的发展现状,仪器信息网(以下简称:Instrument)在会议期间特别采访了会议主办方代表——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样品制备专家组主任委员/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首席研究员关亚风,请他谈谈本次会议所透露出的一些相关学术新动向,以及对当前我国样品制备技术发展和应用状况的看法。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9/uepic/607582f4-bbb3-4a4d-989e-348e106f3e2b.jpg" title=" DSC09062.JPG" alt=" DSC09062.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首席研究员 关亚风 /strong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strong Instrument: 关老师,您好!首先祝贺本次全国样品制备学术会议的成功召开。通过本次会议的学术交流,您感觉在样品制备领域是否有新的研究方向的出现?分别有哪些? /strong /span /p p    strong 关亚风: /strong 本次会议围绕着样品制备的新材料、新方法,现场样品制备技术,在线分析样品制备技术,样品制备与分离检测技术的在线联用以及样品制备仪器装置等主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出现了很多新的样品制备方法、相关材料、仪器以及相应的应用。我主要关注一些可以实用化的技术,譬如用于环境领域的垃圾焚烧炉烟道气中芳烃、多氯联苯和二噁英类组分的采样-富集-热解析-色谱分析的在线监测仪技术、水中VOCs膜萃取-富集-热解析-色谱分析的在线监测技术,以及实验室用微流控芯片的纳升级采样和操控技术等。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strong Instrument: 当前我国样品制备所面临的技术难点和挑战分别在哪里? /strong /span /p p    strong 关亚风: /strong 样品制备技术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从环境监测、食品安全、医疗/生命科学到海洋和深空探测等。目前样品制备面临的挑战也很多,如环境领域中,无人小型大气监测站要求采样-富集-解析过程全自动化,包括采样和富集的自动化再生,还要求小体积、低功耗和高可靠,具有接近大型站的性能指标;地表水和地下水质量监测的无人小型站,包括水中VOC组分,也要全自动运行,并解决低物耗、低功耗和高可靠的问题。另外,海洋领域中要求在深海(高压海水)下原位提取目标有机组分,并进行富集、解析、与GC-MS在线联用分析。还有深空探测领域中着陆探测,对采集的岩石样品热解析和热裂解,富集逸出气体,然后解析并在线分析;而对彗星的近域采样富集就比较困难,期待发展出更高效的方法。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strong  Instrument: 您如何评价我国的样品制备技术发展水平?相关研究进展在国际上处于一个怎样的位置? /strong /span /p p    strong 关亚风: /strong 我国目前在自动化样品制备设备方面进步较快,但是还缺少高端产品。在商品化净化材料方面,发文章数量世界第一,但是可商品化的好材料比美日德还有明显差距;在设备方面,产品的设计水平和质量管理与控制水平与欧美国家高端产品相比仍有明显差距。 /p p   我国的样品制备仪器水平在国际上处于中等水平,目前仍然是文章发的很多,往实用化做的不足,主要原因包括高校的考核指标不合理,误导向虚。好在业内已清楚认识到样品制备设备的市场前景和重要性,投入逐渐加大,发展态势良好。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自动化与新制造技术、新材料的发展与应用,以及人类新生代的思想、知识结构、习惯和观念的变化,促使样品制备必然向自动化、智能化、信息化和高性能、高可靠、低消耗、低维护的方向发展。 /p
  • 中国检科院首席专家马强研究员团队在小型便携式质谱快速检测技术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
    中国检科院首席专家马强研究员团队在小型便携式质谱快速检测技术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研究团队将小型便携式质谱与毛细管内微萃取、功能化核酸适配体探针、双阳离子型离子液体、原位电离等技术集成融合,实现了目标待测物的原位识别、高效萃取、亲和富集和快速检测。相关研究工作已在《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TrAC Trends in Analytical Chemistry》《Biosensors and Bioelectronics》《Green Chemistry》《Analytical Chemistry》等国际权威学术期刊上发表,充分展示了我院在相关领域的科研能力、技术水平和创新成果。基于核酸适配体功能化磁性纳米颗粒的毛细管内动态转移富集和分析方法研究研究团队成功开发了一种创新性分析策略,集成了毛细管内核酸适配体功能化分散磁性固相微萃取、纳升电喷雾电离以及小型便携式质谱等技术,通过核酸适配体功能化的磁性纳米颗粒对目标待测物进行高选择性捕获,并利用磁力驱动在毛细管内不同溶液相间实现动态转移富集,同时借助电荷反转反应,实现了对目标待测物的高灵敏度质谱分析。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2024, 485: 149997;中国科学院1区Top期刊,影响因子15.3)和《TrAC Trends in Analytical Chemistry》(2024, 170: 117424;中国科学院1区Top期刊,影响因子13.1)。论文的第一完成单位为中国检科院,第一作者李林森博士,通讯作者马强研究员。2.基于核酸适配体传感器与质量标签信号放大策略的超灵敏多重分析方法研究研究团队利用核酸适配体传感器和质量标签技术,构建了一种由核酸适配体修饰、有机小分子标记的新型质谱探针,实现了对目标待测物的特异性识别、高效标记及信号放大功能。结合纳升电喷雾电离和小型便携式质谱技术,开发了适用于小体积微量样品的质谱分析新方法。相较于传统的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该方法在样品体积、溶剂用量、能量消耗和检测灵敏度等方面均具有显著优势。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Biosensors and Bioelectronics》(2024, 249: 116010;中国科学院1区Top期刊,影响因子12.6)和《TrAC Trends in Analytical Chemistry》(2024, 170: 117412;中国科学院1区Top期刊,影响因子13.1)。论文的第一完成单位为中国检科院,第一作者张莹博士,通讯作者马强研究员。3.基于双阳离子型离子液体基质辅助离子化与电荷反转反应的绿色分析方法研究研究团队秉持绿色分析化学理念,集成了基于双阳离子型离子液体的基质辅助离子化和电荷反转反应等技术,采用小型便携式质谱实现了对全氟和多氟化合物的绿色分析检测。与传统分析方法相比,信号响应增强了2个数量级,显著提升了检测灵敏度。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Green Chemistry》(2024, 26: 1542-1550;中国科学院1区Top期刊,影响因子9.8)。论文的第一完成单位为中国检科院,第一作者郭项雨副研究员,通讯作者马强研究员。4.基于差分离子淌度“后离子化分离”和实时直接分析质谱的快速检测方法研究研究团队将差分离子淌度“后离子化分离”与实时直接分析质谱集成融合,并应用于玩具质量安全快速筛查检测。这一技术弥补了传统分析方法对目标待测物分离能力上的不足,在1分钟内实现了布绒玩具、儿童泡泡水、手指画颜料等玩具产品中11种初级芳香胺同分异构体的快速分离检测。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Analytical Chemistry》(2024, 96: 265-271;中国科学院1区Top期刊,影响因子7.4)。论文的第一完成单位为中国检科院,第一作者闫萌萌博士,通讯作者马强研究员。
  • 艾纯生物参加第七届宁波生物产业论坛,首席科学家苏志国研究员做特邀报告
    4月26-27日,第七届宁波生物产业论坛在宁海举行,全国生物医药科研界、企业界和投资界的代表,共同关注研讨生物药及生物产业从研发、生产、临床到融资上市的全流程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艾纯生物参加了此次论坛。图:艾纯生物参加第七届宁波生物产业论坛此次论坛,艾纯生物首席科学家苏志国研究员作了题为《工程科学在生物药研发中的重大作用》的特邀报告,从道、器、用三个方面阐述了生物药研发所需要的工程科学,并重点阐述了科学技术仪器国产化的难点与机遇。苏志国研究员的精彩报告得到了参会人员的热烈响应,线下还进行了充分交流与讨论。苏志国研究员是国家生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首席科学家,生化分离领域知名专家,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北京市科学技术一等奖,中国分析测试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技术发明一等奖等诸多奖项。图:首席科学家苏志国研究员做特邀报告
  • 小质谱创新应用 | 中国检科院首席专家马强研究员团队发表3项创新研究成果
    近日,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首席专家马强研究员及其团队基于清谱科技小型化质谱仪Mini β(B1001)完成的多项创新研究成果,陆续在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IF=15.3)、Biosensors and Bioelectronics(IF=13.1) 、Green Chemistry(IF=9.8)发表。2024年2月28日发表在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IF=15.3),题为《In-capillary aptamer-functionalized dispersive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 for dynamic transfer enrichment and miniature mass spectrometry analysis》的重要研究成果,报道了一种创新的磁驱动捕获释放方法,用于在毛细管内循环转移富集靶向分析物。基于核酸适配体功能化的聚合物修饰磁性纳米颗粒,开发了一种分散磁性固相微萃取方案,能够在毛细管内对目标分析物进行特异性识别、快速转运和动态富集。通过原位电离的方式,采用小型质谱仪,实现了生物体液中痕量目标物的现场化、高灵敏度、快速检测,该研究成果对生物体液的现场即时诊断具有重大意义。2024年1月12日发表在Biosensors and Bioelectronics(IF=13.1),题为《Integrating aptasensor with an explosive mass-tag signal amplification strategy for ultrasensitive and multiplexed analysis using a miniature mass spectrometer》的重要研究成果,设计了一种集成核酸适配体传感器与质量标签技术于一体的新型质谱探针,通过对目标物的特异性识别,将其转化为探针上多个质谱响应良好的质量标签信号,结合纳升电喷雾电离和小型质谱仪,开发了适用于小体积微量样品的质谱分析新方法,成功实现了微量样本中多种雌激素的高选择性、高灵敏度质谱分析。相较于传统的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该方法在样品体积、溶剂用量、能量消耗和检测灵敏度等方面均具有显著优势。2023年12月13日发表在Green Chemistry(IF=9.8),题为《Enhancing sensitivity in miniature mass spectrometry analysis via dicationic ionic liquid-based matrix-assisted ionization and charge inversion reactions》的重要研究成果,报道了一项创新性分析方法:该方法秉持绿色分析化学的理念,融合了基于双阳离子型离子液体的基质辅助离子化和电荷反转反应,采用小型质谱仪,实现了对全氟和多氟化合物的绿色分析检测。与传统分析方法相比,信号响应增强了2个数量级,显著提升了检测灵敏度。质谱技术作为分析化学领域的金标准技术,已广泛应用于食品、药品、环境、消费品、医学等多领域的分析实验室。随着小型化质谱技术和产品的日益成熟,各领域科学家们正基于小型化质谱技术积极发展现场、快速、准确的检测方案,为公共安全、食品药品安全、质量控制、精准医疗、床旁诊断等提供即时检测方案。清谱科技于2017年成功推出第一代商品化小型质谱分析系统Mini β,2021年推出新一代产品便携式质谱分析系统Cell,进一步实现了高性能,更轻便的技术突破,为发展现场快速检测方案提供了优异的质谱仪器和技术开发平台。清谱科技小型质谱产品已经为公共安全、科学研究、高校教学、医疗诊断等领域提供了众多解决方案。
  • 讣告: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首席科学家李天初院士逝世
    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杰出的计量科学家、我国国家时间频率体系建设领军者,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首席科学家李天初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2年12月28日在北京逝世,享年77岁。李天初院士生平李天初,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首席科学家。1945年11月出生于贵州省贵阳市。1970年清华大学毕业,1981年和1991年在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和清华大学分别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1982年至今历任中国计量院助研、副研、研究员。2002年和2014年分别被聘为北京理工大学和清华大学兼职教授。2011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2013-2018年担任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理事长。长期从事时间频率、原子干涉绝对重力、激光光谱和光纤-光电子计量等研究。上世纪80、90年提出和研究准相干光干涉光纤传感,干涉逼近测量液体折射率,牛顿环测量光学表面反射相移等新原理新技术;研究空气折射率干涉仪设计原理,光干涉测量长度的相对不确定度极限等;规划并主持研制系列光纤基本参数测量标准装置。1997年以来主持研制系列激光冷却-铯原子喷泉基准钟,复现秒定义, 2014年NIM5喷泉钟批准作为秒长国家计量基准装置,2014年NIM5喷泉钟通过国际评审参与驾驭国际原子时, 2015年起为北京卫星导航中心地面时间提供溯源支持 2001年规划指导研制飞秒光学频率梳, 建立微波和光学频率的相干联系 2004规划指导研制伺服锁定光纤链路高保真传输微波频率 2005起规划指导研制锶原子光晶格钟, 2015年锶光钟与NIM5喷泉钟的频率溯源数据参加国际锶原子推荐频率赋值 2013年指导研制銣原子干涉绝对重力仪,成功参加2017年国际绝对重力比对;2017年指导地面重力和潮汐重力频率偏移的研究和计算。发表同行评审主要论文60余篇。1995、2002、2006年作为第一完成人获三、二、一等“国家科技进步奖”各一次,2016年作为第二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2015年获“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
  • 食品快检护航“舌尖上的安全”——访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快速检测装备与技术研究首席专家、二级研究员邹明强
    邹明强,1986年参加工作并入职于吉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技术中心,自此与“食品安全快检”结下了不解之缘。20多年来,他潜心钻研研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和相关仪器。期间,曾多次荣获北京市科技奖等省部级一等奖;制定国际标准2项、获国际专利授权2项、国家发明专利授权20余项......谈到与快检技术结缘,邹明强说,他的博士论文课题便是国家“十五”食品安全重大专项中关于快检技术及其产业化开发的子课题。其研究成果农药残毒测定仪及试剂包后来得到产业化,由长春吉大小天鹅转化成产品,且取得了不错的市场销量。2004年以“引进人才”方式调入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后,快检技术研究兴趣越发浓厚,逐渐涉猎了数字微流控芯片、表面增强拉曼光谱、微纳生物传感等前沿快检领域。随着研究的深入,他发现食品快检不仅是实验室常规检测的补充,也可以使食品安全预警前移,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手段之一,这越发坚定了他从事食品快检研究的决心。近日,仪器信息网编辑特别采访了这位食品安全快检领域的资深专家——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快速检测装备与技术研究领域首席专家邹明强,并与其探讨了食品快检在用户需求转变下的发展方向,以及他在自身研究领域的不断突破。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快速检测装备与技术首席专家、研究员邹明强食品快检如何成为食品检测市场主力军? 近年来,由于食品安全事件的频繁发生,快速便捷的快检市场逐渐扩大,但与法定的常规检测相比,其规模仍然较小。那么,如何推动食品快检市场的发展,使其成为食品检测市场的主力军呢?作为快检领域的一名老兵,邹明强给出了他的看法,他认为,关注用户需求是最重要的。“在食品快检市场中,用户主要分为两大类:企业和第三方检测机构。对于企业而言,他们为保障自身质量控制的需要,有主动进行自我产品检测的内在需求,通常是监管越严,自检的需求越旺盛。”企业最关注的是仪器准确性,由于现在快检产品的生产厂家很多,各自产品的快检准确率也有所差别。“目前,国家有关部门也在建立一些快检产品生产企业的准入和产品认证等机制,对准确度、检出限、精密度、重复性、再现性、抗干扰性、全程分析时间等进行实测,以此来评价快检仪器有效性。”采购快检设备的第三方检测机构则主要为海关、市场监管等领域有支撑官方执法的机构。邹明强介绍,快检设备在这些机构应用受限主要的因素主要是标准问题,尤其是官方能认可作为检测依据的国标或者行标。原则上,有了这两类标准,检测机构资质管理机构就可将快检项目纳入检测能力范围。但实际上,目前即使有了这两类标准,在进行检测能力扩项评审时,也很难通过。邹明强明确指出,快检市场还需要国家和企业多方面共同努力,才能不断发展和壮大,真正做到创新成果早日惠及民生。用户需求发生变化,快检厂商如何应对?自2015年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肯定并支持了食品快速检测技术的法律地位后,随着相关法规、产业政策支持,食品安全快检产品被大量用于政府监管部门的执法抽样,政府采购需求迎来增长期。然而,近年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用户需求也发生了很大改变,老牌快检仪器厂商面临着转型难题。“在早些时候,政府部门采购大量的快检产品,各地级市积极响应建立快检实验室、配备快检箱及常用快检试剂盒等。那时候许多公司把握住了政策红利,产值翻了好几番。” 邹明强认为,在我国食品加工规模化、集中度较低的背景下,快速、简单、便携的快检产品在政府监管中具有独特的优势。虽然近两年受新冠疫情等因素的影响,政府部门对食品快检产品的采购有所减少,但政府监管部门对快速检测的需求仍然具有很大的扩张潜力。“政府的需求也在逐渐转变,从之前购买产品转变为购买服务。”邹明强坦言,企业就像斜坡上的滚珠,不进则退,各快检厂商需要积极应对这种变化。“目前市场上有几家公司在这方面做的非常成功,他们的共同点是不仅销售快检仪器,更成为检测服务提供者,为政府部门提供服务。”他提到,这些公司积极承担国家、地方科研项目,并参与奥运会、峰会等重大活动的食品安全保障工作。“从他们的成功也能看到,企业需要紧跟政府的需求变化,积极转型和创新。只有这样,才能在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中保持竞争优势。”应用需求愈加多元化,快检产品该如何升级?随着用户多元化的应用需求,如何推动快检产品的升级,是整个食品安全快检行业需要密切关注的问题。邹明强强调,快检产品应不断适应应用场景需求,在检测准确性、稳定性的基础上,提升检测自动化、信息化,检测仪器也向小型化、便携化方向发展。他介绍到,目前许多快检产品从提高用户体验来满足多元化的应用需求,“比如很多企业建立了食品安全数据库,扫一下产品包装上的二维码,就能看到检验结果自动读取、上传,以及在线数据库实时更新,真正达到全流程监管的目标,满足食品监管和消费者的多方面需求。” 这样的系统可以有效地确保食品的安全性,并增强消费者对食品行业的信任。此外,多元化的应用需求对快检产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其具备更广泛的应用范围和更深入的应用领域。对此,许多厂商相继开发相关产品以应对不同行业的应用需求。“以前主要应用于食品领域的快检产品,现在也逐渐被应用于大气、污水等环境领域。”邹明强谈到,近几年国内快速检测技术发展迅速,研发投入的加大和产品质量水平的提升使行业内涌现出几家实力强劲的本土企业,有一些产品质量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总体来说,对于厂商来说,最重要的是提高快速检测技术,以确保检测性能和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从而增强竞争力。”仪器验证评价助力提升国产仪器质量多年来,邹明强团队一直致力于推动快检技术发展,为了推进国产快检设备质量提升、提升用户对国产仪器的认可度,邹明强和他的团队从“十二五”开始即承担多项国家重大仪器设备开发专项,并参与了快检仪器及其评价相关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和北京科委支持的《市场监管典型国产科学仪器验评与推广》项目。期间,输出了《实时荧光定量PCR仪性能评价通则》、《干式化学分析仪性能评价通则》等系列仪器验证与评价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团体标准。提到仪器验评,邹明强也分享了这些年团队在快检仪器验评工作中的一些经验。他认为,制定仪器验证评价标准,首先做好标准体系,对于仪器类的标准,应该先有总体的通则类标准,再针对不同的专业仪器设备制定有针对性的标准。做好这类标准,需要系统梳理好有关仪器的功能、性能等核心关键指标,就这些指标提出具体要求,再制定可操作的验证评价方法。“例如,我们在《分析仪器验证与评价通则》中,规定了分析仪器验证与评价的总则、通用要求、验证与验评方法、评分规则、验证与评价结果表述,这样才能为仪器的客观验证与公正评价提供科学依据和实操规范指导。”目前,邹明强团队已经为多台优秀的国产仪器进行了验证评价,并帮助这些产品打开了市场销量。值得一提的是,邹明强团队也为仪器信息网“国产好仪器”评选工作提供了诸多助力。同时,作为“国产好仪器”支持单位,其验证评价合格的仪器更是可直接收录“国产好仪器”名录。相信未来经过双方的强强联手,将共同推动科学仪器的国产替代!后记:近日,邹明强主持申报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质量基础设施体系”重点专项“生物分解塑料检测与绿色认证关键技术研究”项目获得立项批复。提到该项目的成功申报,邹明强笑称自己是“机缘巧合”之下冲出的一匹“黑马”。“当时竞争非常激烈,申报的团队一共有9家,其中不乏有院士团队和准备多年的科研院所。这个项目需要有仪器装备、实验室分析方法、多种原理的快检方法、产品认证、标准物质、标准制定、体外毒理学等等多方面的研究经验,我发现这每一块内容,我都做过。经过网评和现场答辩,也慢慢突显出我们的优势。” 所谓的“机缘巧合”不过是厚积薄发,项目的成功申报,也离不开邹明强多年在快速检测装备与技术研究领域的钻研。
  • 灰霾笼罩中国东部 恢复蓝天至少需二三十年(首席研究员吴兑先生)
    南方都市报11月29日报道 近百年来,全球经历了一次以气候变暖为特征的重大变化,灰霾现象就是其中之一。11月22日,在南方都市报与广东科学中心联合主办的大型科普系列讲坛活动&ldquo 小谷围科学讲坛 &rdquo 上,来自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的首席研究员吴兑先生做了有关灰霾主题的演讲,为听众揭开个中奥秘。以下为其演讲和答问的主要内容: 灰霾的两大成因 灰霾的成因,主要与化石能源的燃烧相关。人类活动排放颗粒态污染物,比如水泥厂、发电厂都会直接排放颗粒物,汽车尾气会直接排放黑碳粒子,人类活动也会排放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等气态污染物。二氧化硫被氧化过后会生成硫酸盐,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或者说碳氢化合物)在紫外光的照射下发生光化学反应(主要是烯烃、烷烃、芳烃这三类物质的反应),这些反应的现象就是臭氧浓度的升高,最终生成了与过氧乙酰硝酸酯等等有关的二次气溶胶,这类物质都是气溶胶细粒子,造成了能见度的恶化,也就造成了所谓的灰霾天气。我们都熟悉的两类烟雾事件,伦敦烟雾事件和洛杉矶光化学污染事件,其实质都是灰霾天气,其中后者的主要污染物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污染,也是我们现在面临的污染。 除此之外,城市化、土地利用变化也加速了灰霾的形成。土地利用变化,就是下垫面的改变。城市化之后,下垫面变成了硬的,水泥或者沥青,它的热容量非常小,比植被和水体小得多,吸热放热都非常快,所以造成了一系列复杂的气候变暖和污染事件。 灰霾对健康的危害 灰霾能造成小儿佝偻病高发,因为它阻碍了阳光辐射。黄种人、白种人、黑种人不能从食物中直接摄取维生素D,得到维生素D的唯一途径就是皮肤的光合作用,所以我们必须晒太阳。灰霾使太阳辐射减少,紫外线减少,使得我们合成的维生素D减少,因此不能在骨骼中固定钙。小孩是长身体的时候,需要的钙量非常大,缺钙就会得软骨病、佝偻病。 灰霾治理长路漫漫 灰霾治理不是一下就可以看到成绩的。伦敦治理环境花了50多年,才把泰晤士河治理好,空气也治理好,其能见度50年来是持续好转的。洛杉矶也已经治理得比较好。 能见度恶化,是因为大气中的细粒子增加,即PM 1的气溶胶粒子浓度,从20微克每立方米增加到40微克每立方米,能见度就从四五十公里恶化到十几公里;气溶胶粒子增加到80微克每立方米,能见度就恶化到八九公里;浓度再继续增加时,能见度的变化也还是在这个范围。只有从40微克每立方米到了20微克每立方米,才能真正恢复蓝天白云。这个过程,美国和欧洲花了近五十年,这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可能是二三十年。我们不能急,不能一下子就治理好,至少需要二三十年时间。 提问:你好,吴教授,我想问一下什么是气溶胶,它是怎么产生的? 吴兑:气溶胶是合成词,是气体介质和大气中的颗粒物的混合物、胶体,英文名叫aerosol,实际上和牛奶类似,牛奶是在水的介质里漂浮着一些脂肪类、蛋白类物质,而在空气中漂浮的颗粒物就是气溶胶。最原始的气溶胶概念包括气体介质和空气中所有的颗粒物质,最大的是冰雹,其次是雨滴、雪花,再其次就是一些土壤尘、火山尘、海盐粒子,以及刚才看到的由于人类活动排放的硫酸盐、硝酸盐、铵盐、黑碳、有机碳 (就是大量的有机化合物),这些细微的粒子都漂浮在大气中,通称气溶胶。 学术界有三个认知的过程,第一个气溶胶在广义上应该是气体介质和其中漂浮的颗粒物总成;第二步是把介质去掉之后就缩小到大气中的颗粒物;第三个是把大气中的降水物质全部排除,把冰雹、雨滴、冰晶、雪花全部排除掉之后,剩下的仅仅是一个狭义的气溶胶概念,就包括土壤粒子、沙尘粒子、火山灰、海盐粒子和一些元素碳粒子、有机碳粒子和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粒子(比如病毒、病菌、动植物有机碎片),这个合起来就是现在最狭义的气溶胶概念。 提问:我想问一下霾是由哪些原因造成的?在生活和生产过程中怎么样减少霾的形成? 吴兑:灰霾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点就是特殊的地形或者气象条件使气流停滞,比如珠三角形成严重的灰霾天气的原因就是形成了气流停滞区;第二是有过量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源。即在气象条件不利于污染物的稀释扩散,污染物排放超过环境容量时,空气就会受污染,出现灰霾。 减少颗粒物的排放和形成,使得灰霾现象减缓,不光要政府努力,我们每个市民都要参与其中。这其实就是和我们所谓低碳经济、清洁能源和环保生活习惯直接相关联。灰霾的形成和温室气体、气候变化的来源是一致的,就是由于我们燃烧的化石燃料,这是个根本的问题。所以我们一定要做到控制污染,不能简单地只控制硫,简单控制氮,简单地只控制某种污染物比如PM 10、PM 2.5、PM 1。我们应该控制本源的是碳,碳的排放决定了经济规模。碳排放控制住了,硫的排放、氮的排放、颗粒物的排放也相对控制住了。 所以不能只治标不治本,我们过去的环境政策就是二氧化硫控制、酸雨控制,早期的粉尘控制,或者现在的氮氧化物控制,这些都是治标的措施。我们国家非常成功的环保措施,第一个就是80年代的消烟除尘,大颗粒减少了;然后进入二氧化硫污染时代,就是能源生产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硫,经过大气中氧化生成硫酸盐;现在进入光化学污染时代,主要是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在紫外光照射下发生光化学反应,形成细粒子,也就是亚微米尺度的气溶胶。 这些事,我们个人其实是有办法的,比如,它的本源是碳排放,我们节约能源就行了。空调的温度适度,人走关灯,都可以减少碳排放,也就减少了灰霾的形成。比如,在座有很多靓妹,我倒建议各位靓妹买点贵价的,时髦的时装,穿的时间长点,别买非常便宜的,三两天一换,或者穿完了就扔,这个不好,虽然很便宜,但是整个在经济循环的链条里面是非常污染和不环保的,宁可穿一些贵价的,穿的时间长一点。其他当然了,减少纸质文件,纸质交流,因为纸直接跟森林有关系,森林还能吸二氧化碳。所以我们有一个理念,所有能源的发电站扩建,都让它有替代的,比如要在南沙扩建一个电厂,就要求在其他地方建一个多少亩的森林,这些都是治理气候变化和灰霾的办法。 提问:珠三角、长三角或者黄渤海这些相对发达的,工业化比较前沿的地区,它们之间在灰霾现象上有没有不同,或者有规律吗?工业燃料排放和汽车尾气排放谁的贡献更大? 吴兑:非常专业的问题,也是现在非常敏感的热点问题。首先我们国家有4个大的灰霾区,其中你提到三个,一个就是黄淮海平原,一个是长江三角洲,一个是珠三角地区,还有一个是长江河谷,也就是从川渝到武汉。 黄淮海地区到长三角到长江河谷这三个地区是连成一片的,珠三角是相对孤立的。从治理难度来讲,黄淮海平原和长三角要比我们珠三角治理难度大,珠三角协调好粤港澳就可以有效治理灰霾。 在组成成分上,黄淮海平原,北京地区的灰霾和沙尘暴还是有一定关系的,起码有1/3是跟沙尘粒子有关。而我们珠江三角洲的灰霾天气主要都是人类活动排放的污染物形成的灰霾。从这个角度上来讲,我们的灰霾对人体危害比北方的危害要严重,就是因为它是以有机物为主的。珠三角地区的灰霾主要是人类活动的排放物质生成的,我们要下更大力度治理。 你刚才第二个问题,珠三角地区灰霾来源的研究,我们没有做过这方面的研究。但是我们看到过一些合作单位,比如中科院广州地化所,他们做的一些工作的结果我们也引用。大概珠江三角洲的主要城市中,对大气颗粒物,尤其是细粒子颗粒物的贡献是交通源的排放占第一位,贡献率比较小的是贡献20%,比较大的能贡献40%。但是不管它的贡献率是20%还是40%,在所有排放中都排第一位。其次才是大工业排放。 细粒子的排放,主要有这么几个要注意的地方。一是刚才我们说交通源的排放是细粒子的主要来源。交通源是包含几个方面:一个是汽车尾气,汽车尾气直接有黑碳粒子排放、另外是汽车尾气有氮氧化物,你烧柴油也好、汽油也好,它只跟燃烧温度有关、还有就是碳氢化合物,它和氮氧化物都是光化学烟雾的前体物,所以交通源里头排第一位的是汽车尾气;交通源里头排第二位的就是加油站,所有的加油站都存在有大小呼吸,排放了很多挥发性有机物,新的油往里边一罐,废气就排出来了;第三个就是轮胎的摩擦,我们这儿一脚刹车一脚油,轮胎跟地面摩擦,直接排放黑碳,因为轮胎就是橡胶加黑碳组成的。 除了交通源排放,现在最需要控制的就是家庭装修业。胶合板制造业、家具制造业、做鞋的、做文具的、做化妆品的,这些东西排放的都叫碳氢化合物,尤其是头发定形的摩丝。所以我们每个人要做的就是少化妆,哪怕少用化妆品也行。家庭少装修,能10年装修一次就不5年装修。溶剂的排放也是重要的。 我们现在面临新型复合大气污染,交通源的排放和其他生产溶剂的排放是占很大部分的。所以去年经济危机,鞋厂都减产、关闭、停产,工人都回家,排放就少了。广州市政府采取的50项空气质量治理措施,其中有3项针对灰霾的就很到位,在全国率先直接针对新型复合污染的来源。就是汽车尾气治理、加油站治理、溶剂生产和使用企业的治理,这三项都是非常到位的,都是直接针对灰霾天气的。 提问:吴教授,请问霾有没有可能传染病毒呢? 吴兑:我们已经接触过最早是SARS,后来是禽流感,后来是猪流感。这三次全球性的瘟疫,都说明它们和人之间有传染的可能,也不知道是谁先谁后,这个病毒在人和动物之间都可以引起症状。我研究的内容和这个有一点关系的,只是说气溶胶可以作为 SARS、禽流感、猪流感病毒的交通工具,因为气溶胶表面可以是坑洼不平的,它的凹面可以有一些水凝结,为病毒病菌提供生存条件。虽然原来认为这三种病毒都是近距离飞沫传播,但是由于气溶胶的存在,病毒病菌可以把气溶胶当汽车、火车,气溶胶可以把这些病毒带得非常远。比如禽流感,鸟在天上一飞,在天上一拉,都变成气溶胶,飞来飞去就传染开了。(注:本文有删节)
  • 邹明强:我做科研就是为了产业化——访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首席专家邹明强
    邹明强,1986年进入吉林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技术中心,从事检测技术研究工作 2004年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中国检科院)成立后不久,以&ldquo 特殊引进人才&rdquo 调入中国检科院,组建并率领&ldquo 快速检测装备与技术研究&rdquo 团队 2009年成为中国检科院首批首席专家 2012年,邹明强主持制定的两项纳米材料国际标准正式发布 &hellip &hellip   邹明强说,&ldquo 我最擅长、最酷爱的是在实验室做研究。晚饭后,我通常会回单位加班,&rdquo 邹明强笑着说,&ldquo 带个团队,白天事务性事情较多 晚上,实验室安静,仪器也更稳定,这时我才能静下心来,思路也较清晰,有灵感,容易出成果。如果工作没完成好,我会吃不好饭、睡不好觉。我夫人曾开玩笑说,&lsquo 真后悔家离工作单位这么近&rsquo 。&rdquo   在同事们的眼里,邹明强是一个&ldquo 工作狂&rdquo ,半夜两点钟离开办公室是常有的事。&ldquo 其实,我也有很多的爱好,也知道娱乐、消遣好,但是想要做点事情出来,不投入是不可能成功的,真正想做事就会感觉时间不够用。可能别人会觉得我过得很苦,但是,对于我来说,研究工作中的每一点收获带给我的欣慰、成就感都是别的东西比拟不了的。我的快乐是融于工作中的。&rdquo   近日,仪器信息网编辑采访了邹明强,详细了解了他做过的、正在做的、计划要做的事情,希望能将一个全面的邹明强呈现给大家。 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首席专家邹明强   &ldquo 食品安全快检&rdquo 是邹明强一直以来最亮眼的标签   说到与快检技术研究结缘,邹明强介绍,其2002年的博士毕业论文就是关于快检技术及其产业化开发的,论文研究成果在2003年由长春吉大· 小天鹅公司转化为了产品&mdash &mdash 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方法、检测仪及稳定化酶试剂关键技术。10多年过去了,相关快检产品一直销售的不错。&ldquo 我是做准确检测技术出身的,一开始还觉得快检技术不严谨、缺乏可靠性,但是没想到实际需求造就了快检技术有这么大的市场。&rdquo   邹明强从事快检研究已经有10多年的时间,对于为何&ldquo 钟情&rdquo 于快检,邹明强说道,&ldquo 近年来,快检技术在我国的快速发展是由市场需求所牵引的。我们检科院的实验室仪器非常全面,但解决不了口岸、现场检测的问题,例如原料乳的保质期只有4个小时,需要现场检测、快速出结果。另外,我国农业不同于国外集约化生产,而实行的是分散式经营体制,所以在生产源头乃至流通环节,现场快速检测技术的需求就更大了。&rdquo   近几年来,邹明强出了不少成果,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也是让我们进而认识、关注到他的是,2008年中国爆发奶粉三聚氰胺事件后,全国范围内征集快速检测方法,邹明强当即着手开展三聚氰胺专用检测便携拉曼光谱仪及表面增强试剂研制,时间紧、要求高,尽管团队成员都在加班加点进行实验研究,但方法检测限曾一度总也达不到要求,只能达到10ppm,离国家最大限量要求2.5ppm还有较大差距。这时候,邹明强充分发挥自己缜密的科研思维和智慧,基于多年来积累的经验亲自动手做实验,终于发现了SERS效应增敏的新途径,摸索到了最佳试剂配方,找到了提高检测灵敏度的解决方案,方法检出限达1ppm。随即参加全国范围的三聚氰胺盲样测试比武遴选,第一次测试中就脱颖而出,接下来的盲样测试结果一次比一次好,最后一次的定量检测结果竟达到正确率100%,相对标准偏差(RSD)只有3%。   之后,邹明强团队还实现了三聚氰胺专用检测仪的国产化,开发了液相纳米表面增强试剂,可提高检测灵敏度10万倍以上,比当时美国密苏里大学报道的类似方法高三个数量级以上。该技术在蒙牛、伊利等乳业,及北京、辽宁、山西、宁夏检验检疫技术机构等进行了示范应用,并成功在西藏全区质监系统得以应用,在极端环境下仪器性能稳定、可靠。   据邹明强说,其团队开展的研究方向较广泛,重点以应用为导向 也包括部分前沿性、储备性研究,但所占比例不大。&ldquo 其实,真正能经得住推敲的快检技术并不多,但是在没有特别成熟的技术时,目前这种相对成熟、也能起到一定作用的快检技术,在中国仍然有很大的市场。同时也需要我们不断创新、使快检技术进一步完善和成熟。&rdquo   &ldquo 纳米标准&rdquo 是邹明强另一个鲜为人知的标签   其实,早在2004年,邹明强就开始涉猎纳米技术领域研究。鉴于纳米材料及产品的微观结构复杂、概念容易被炒作,&ldquo 什么是&rdquo 、&ldquo 怎么检&rdquo 和&ldquo 批量制备&rdquo 的问题成为制约其产业发展的技术&ldquo 瓶颈&rdquo 。正是看到了这一点,邹明强将自己的研究重点放在了纳米技术标准化上。   当时,邹明强意识到纳米材料评价、表征的重要性,经过深入调研,起草了一份3万多字的《中国国家纳米材料与产品检测中心》项目建设规划,该报告引起了各级领导的重视和大力支持。在各有关方面的共同努力下,经过两年多讨论论证,2007年&ldquo 国家质检总局纳米材料与产品检测中心&rdquo 正式成立了。   2005年,邹明强主持制定了纳米材料的检验规程4项,首次提出以微结构、晶体结构、横截面结构等特征要素为核心评价参数进行纳米材料表征,所提出的纳米材料多维度表征的概念,比国际标准化组织纳米技术委员会(ISO/TC229)发布的《纳米技术术语及定义》中引入多维度的概念还早。   后续研究中,以我国产业发展前景好的纳米碳酸钙、纳米二氧化钛为突破口开展国际ISO标准制定研究。历经近4年的时间,2012年12月,由邹明强作为项目负责人(Project Leader)的两项国际标准&mdash &mdash ISO/TS11931《纳米碳酸钙属性与测量》和ISO/TS11937《纳米二氧化钛属性与测量》终于正式发布。这也是邹明强的纳米技术研究生涯中,目前为止最浓墨重彩的一笔。   提升我国在纳米材料国际标准制定中的主导权、话语权,对于我国纳米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邹明强说,&ldquo ISO标准制定中,各国都极力争取在纳米技术这一国际科技前沿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因此不单单涉及技术层面的辩论,还是关乎到各国之间纳米产业及贸易等利益的博弈。&rdquo   谈及期间所遇到的困难和经历的辛苦,邹明强说,&ldquo 比做一个大的科研项目还耗神费力。100nm以下的物质被称为纳米材料,其微观特性与常态不同,如何正确选择其特征参数进行评价,研究制定科学的表征方法并将其标准化,可以想象得到其中的技术难点有多大。&rdquo   &ldquo 在ISO/TC229工作会议上,中国代表团共解答欧日美等国际纳米技术及产业强国专家提出的意见或建议累计达600多条 而且面对个别国家的有意&lsquo 搅局&rsquo ,我方基于充分的研究及调研准备,采取邮件沟通、会间沟通、辩论等合理方式,有力挫败了其&lsquo 阴谋&rsquo 。   纳米标准化研究中,邹明强也一直秉持着为产业服务的理念,据其介绍,项目合作单位&mdash &mdash 仙桃市中星电子材料有限公司,积极按照标准技术规范指导其产品生产,近三年,年新增销售额一直以接近30%的比例增长,产品广泛应用于电子元件、光学镀膜、航天航空、芯片制造等新兴高科技领域 特别是在2013年,也就是标准正式发布后的一年间,出口的国家范围、企业数量等也得到了扩展。   后记   自1986年毕业后就进入了吉林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乃至后来调入中国检科院,邹明强在检验检疫行业工作已经有近30年的时间了。可能是由于检验检疫系统的特殊性以及邹明强所在的研究部门&mdash &mdash 装备技术研究所的特点,邹明强一直以来的研究方向都围绕着满足国家实际需求、以应用为导向而展开。邹明强说,&ldquo 研究成果为产业服务才有意义。&rdquo   文中就已经提到,邹明强研制的农残快检仪系统、三聚氰胺专用检测仪等已实现了产业化,且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其主持制定的纳米国际标准,对规范全球范围相关纳米材料市场、促进产业发展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以邹明强团队作为第一技术支撑单位的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ldquo 微膜泵驱动核酸维全分析仪&rdquo 在2013年已经启动,国家重大科学仪器专项也是以产业化为导向的科研项目,邹明强及他的同事们又向着下一个目标前进着。   采访编辑:刘丰秋   附录:邹明强简介   中国检科院首席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国家质检总局首届中青年专家。分析化学专业,博士,博导,研究员。1986年7月毕业于吉林大学化学系就职于吉林检验检疫局技术中心,2004年10月以&ldquo 特殊引进人才&rdquo 调入中国检科院。   长期从事化学、生物学及装备工程化等交叉学科前沿分析科学领域研究,重点研究方向:快速检测装备与技术,包括微流控芯片、拉曼光谱、微纳生物传感、免疫化学及核酸等温扩增(LAMP)等检测仪器、试剂(卡、盒、条)及新方法的研究与开发。   兼任中国仪器仪表学会检验检疫仪器应用学会常务副秘书长、全国纳米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79)委员、全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审评委员会兽药残留专业工作组委员、全国食品添加剂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11)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生命科学部(食品科学学科领域)专家、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科学仪器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谱学学会理事,中国光学会光谱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光谱学与光谱分析》期刊常务编委。   主持制定发布2项纳米材料技术规范国际标准,制定国家(行业、地方)标准/标准物质30余项,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10余项,发表论文200余篇,出版专著7部。获省部级奖20余项,所主持的&ldquo 便携拉曼光谱仪及免疫快检产品研发与乳品安全速测应用&rdquo 获2012年度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ldquo 拉曼光谱快检技术与SERS基底/探针制备及机理研究&rdquo 获2012年度分析测试协会CAIA一等奖 &ldquo 嵌入式拉曼光谱仪与纳米表面增强试剂研发及Raman技术应用研究&rdquo 获2012年度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科技创新奖。
  • 致力于构建与国际接轨的食品安全检测技术标准体系——访国家质检总局食品专业首席研究员庞国芳院士
    早在2005年,仪器信息网曾就破解蜂产品国外技术壁垒相关问题对庞国芳研究员进行了专访。3年的时间过去了,庞国芳研究员已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荣获国际AOAC资深专家奖;主持完成的36项农兽药残留测定方法已作为国家标准发布… 不久前,来自质检总局的一则新闻再次引起了大家的关注:2008年11月12日-13日北京,庞国芳院士主持研究的79项农产品食品农药兽药残留检测技术标准通过了审定。 国家质检总局食品专业首席研究员 庞国芳院士 2008年12月12日上午,庞国芳院士亲临仪器信息网,就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国家标准的研究与意义、实施与推广等问题接受了专访。 构建我国农产品食品中农药兽药残留检测技术标准体系 提到2008年底通过审定的79项国家标准时,庞国芳院士说到:“由6名中国工程院院士和有关专家组成的30余人的评审组对79项标准的评价是:农药多残留检测技术标准居国际领先地位,兽药残留检测标准居国际先进水平。” “这次79项国家标准的研究是2006年36项标准的继续,也可说是我们10多年研究的结晶。我们目标是打造一个残留检测技术平台,使检测的品种再提高一个档次,使标准应用范围进一步扩大。” “只有把技术和标准做得无可挑剔、近乎完美才能得到同行认可,标准是科研的最高表现形式,是神圣的科研工作。标准要经得起现实的考验、历史的考验,一句话要经得起实践的检验。”这是庞国芳院士在30多年科研攻关过程中总结的经验,也是在技术创新、科技兴检工作中一贯奉行的工作态度。 1、农药多残留检测技术研究的背景 庞国芳院士用一句话概括了自己科研工作的目标:“建立与国际接轨的技术标准体系,破解国外技术壁垒。” 近年来,我国农产品食品出口遇到一些先进国家所设置的种种技术壁垒,都与农药兽药残留限量相关,相关行业中有近90%的企业受到技术性贸易措施影响,有82%的企业称减少了市场份额,而35%的企业则被挤出了市场。每年受国外技术壁垒带来的经济损失由2001年约70亿美元,到2006年增加到1000亿美元。 庞国芳院士说到:“2006年,美国涉及农兽药残留限量标准1万多项,欧盟2万多项,日本5万多项,本系列标准发布前,我国相关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不足500项。” 如日本2006年实施的“肯定列表制度”,对农产品中800多种农兽药规定了限量指标,成为目前世界上最严格的食品中农兽药残留限量管理法规。 “在检测技术水平方面,以一次制样可以测定农药品种数量为例,美国可以测试300多种,欧盟以德国为准可以测试300多种,日本可以测试260种;然而,2006年本系列标准问世以前,我国多残留检测技术国家标准测试的种类不足50种。所以,不论是检测技术标准还是残留限量标准,我国和先进国家的差距还很大,我们必须尽快迎头赶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建立我们的技术标准体系,应对发达国家的挑战。” 2、世界常用1000种农药等农用化学品多残留高通量样品制备与检测技术研究 如何实现超痕量农药残留多组分高通量的检测,庞国芳院士说到:“必须彻底解决三个方面的技术难题:第一,采用什么样的萃取技术,能把数百种亿分之几的多类化学残留物从基质千差万别的农产品中完全提取出来。第二,采用什么分离技术和富集技术把共萃取的大量干扰物分离出去,使目标化合物得到富集。第三,采用什么检测技术能够实现高灵敏度、高分辨率、高选择性高通量检测数百种农药残留,并能准确的定量分析,使方法各项技术指标达到或超过世界发达国家所规定的限量要求。” “科学研究要有系统思维能力,要遵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片面到全面,由低级到高级的认识论。研究要不断深入,切忌浅尝辄止。”庞国芳和他的科研团队对世界常用1000多种农药残留检测技术进行了近10年的系统研究,主持设计了化学、物理学、微生物等多学科交叉研究方案,先后组织13个省市检验检疫局,以及大专院校和科技机构200多位专家联合攻关,历经四个研究阶段,突破了这些技术难题,关键技术精雕细刻成28项多残留检测技术国家标准,分别应用于水果、蔬菜、粮谷、茶叶、中草药、食用菌(蘑菇)、动物组织、水产品、原奶及奶粉、蜂蜜、蜂王浆、果汁果酒等农产品食品中806种农药残留的检测,使我国农药多残留同时检测技术与世界先进国家标准接轨,在同时检测的品种数量上,居国际领先地位。 这项研究实现了三方面的创新: (1)对1000多种农药的液相色谱-质谱和气相色谱-质谱以及凝胶渗透色谱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构建了三个分析参数数据库,奠定了高通量检测技术理论基础。 (2)集成加速溶剂萃取、高速匀质提取、固相萃取和凝胶渗透等先进前处理技术,攻克了800多种含量十亿分之几的农药残留从50余种农产品中有效提取出来,并将大量共萃干扰物有效分离掉的一系列技术难题,建立了居国际领先地位的高通量样品前处理技术。 (3)突破靠更换检测器或色谱柱增加检测品种的传统技术,研究开发了色谱质谱按时段分组检测新技术,将化学性质和保留时间相近的农药分成若干组,提高了方法的选择性;将每组农药按出峰顺序,细分时段检测,提高了方法灵敏度;对检测农药选择离子进行优化,降低噪音干扰,提高了方法的分辨率,开发出国际领先的高通量样品检测技术,实现了500种农药残留可同时检测,比传统单残留方法提高工效上千倍,形成了一个自动化水平比较高的农药多残留检测方法标准体系。 3、世界常用200多种兽药等化学物质的分离、富集与检测技术研究 庞国芳院士还主持研究了牛羊猪鸡兔等畜牧业和渔业、蜂业、乳业产品中26类200多种兽药等农用化学品的检测技术。荟萃当代先进的酶化学、衍生化、固相萃取、离子交换、免疫亲和色谱等20多种样品前处理技术;集成气相色谱、液相色谱以及色谱-质谱串联技术等10多种检测新技术,开发了26类200多种兽药按门类提取分离与富集技术。建立了与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认可实验室同步的有前瞻性的国家标准72项,可应用于牛羊猪鸡兔等畜产品,鱼虾等海产品中200多种兽药残留的检测。 据统计,庞国芳院士在农药兽药残留分析领域研发的关键技术,制定为国家标准139项。这些标准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农药兽药残留分析方法标准体系,实现了与国际先进标准的接轨,一些检测技术实现了跨跃式发展,破解了世界先进国家这些领域的技术壁垒。 在谈到这些检测技术国家标准的研究意义时,庞国芳院士说到: 第一,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在实现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国际竞争更加激烈。俗话说,得标准者得天下,羸得技术标准研究的优先权,就有了优先的话语权。比如,在进出口某种农产品贸易谈判中,外商要检测300种农残,外商问你们有这种检测技术吗?如果我们没有,他会说,那就按我们标准做,主动权就在对方手中,如果我们说我们有能测400种的标准,外商马上哑口无言,并投以尊畏的目光,主动权就掌握在我方。从这个角度讲,“你无我有,你有我优”,战略意义十分重大。 第二,有重要破解技术壁垒的意义。在国际竞争中,世界先进国家利用技术壁垒保护本国利益,已取得显著成效。2006年我国因先进国家技术壁垒造成经济损失高达1000亿美元,国外技术壁垒已成为我国外贸发展的主要障碍,农产品食品是我国遭遇国外技术壁垒比较多的部门,所以这些技术标准的研究,将成为破解世界先进国家技术壁垒的有力武器,这也反映出发展中的中国综合国力的强大。俗话说“强者面前无壁垒”就是这个意思。 第三,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农兽药残留限量已成为国际贸易的准入门槛,世界各国对食品安全高度重视,面对农产品食品国际贸易残留限量门槛越设越多,越设越严的严峻形势,面对国际贸易快节奏、高效率的发展,必然对检测技术的高灵敏度,高分辨率、高选择性、高通量提出更高的要求和挑战,这些多残留检测技术基本达到了这些要求。 第四,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农药多组分同时检测技术是当前各国同行热点研究课题,是有一定难度的课题。我们的研究,实现了与国际先进技术的接轨,同时检测的品种方面,超过了先进国家的同类标准。研究论文在美国、英国、荷兰、德国等国际著名杂志上发表,得到了国际同行认可。我们在国际会议上的报告也得到同行赞许,扩大了我国在国际残留分析和食品痕量分析化学领域的国际影响,促进了该领域的技术进步。 破解我国蜂产品世界三大主销市场技术壁垒 20世纪90年代起,庞国芳院士对我国蜂产品在欧洲、美洲和日本世界三大主销市场遭遇的300多项农用化学品技术壁垒开展了系统研究。建立了31项检测技术标准,初步构建了蜂产品检测技术标准体系,改写了我国蜂产品先进检测技术空白的历史,一跃达到了与国际先进技术接轨。 这些检测技术标准破解了我国蜂产品在欧盟、美国和日本世界3大主销市场所遇到的369种贸易技术壁垒,得到国际蜂产品界认可;彻底摆脱了我国蜂产品出口受制于人的局面,也为我国争得了在蜂产品进出口贸易中检验检疫工作的主动权;有力地促进蜂产品的出口,维护了国家的经济利益。同时,这些标准也满足了我国蜂产品生产、加工过程质量控制的迫切要求,对促进我国蜂业发展、提高蜂产品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使这项新技术在促进我国蜂蜜质量的提高中发挥作用,秦皇岛检验检疫局技术中心“四次走出去,四次请进来”向全国推介蜂产品检测新技术,并向广大用户承诺:“蜂蜜真假鉴别,收到样品后24小时报出结果;全年无节假日,一天24小时提供服务”。由于检验结果的准确可靠,服务快速周到,从1998年起到目前,在开发新技术的项目、送检样品的厂家和受检样品的数量三个方面,翻了四五番。秦皇岛检验检疫局技术中心的技术实力,很快在国内外传开。国外的一些客商,如美国、日本、英国、德国、西班牙等在签订购买中国蜂蜜的合同中明确规定,某某项目送秦皇岛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2000年6月16日中国驻德国汉堡总领事馆在“综合与调研”第5期(总第10期)发回国内的一份报告中,对秦皇岛局蜂蜜检测实力和水平在德国客户中产生的影响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当谈及秦皇岛国家级蜂产品检测重点实验室,庞国芳院士说到:“不是养蜂大省、蜂产品出口仅占全国0.2~0.5%的河北,港口不出口蜂蜜、也没有较大蜂产品加工企业的秦皇岛,我们却在这里创建了‘国家级蜂产品检测重点实验室’,使全国28省市400多家企业直接受益,每年出口蜂蜜检验量已占全国出口总量的半壁江山,出口多达40多个国家,每年促创汇0.5亿美元,可以说,我们的实验室为我国‘蜂产品出口大国’的美名提供了安全、可靠的技术保障。” 研究国家标准,国际接轨与实际应用并重 庞国芳院士主持研究的检测技术标准中采取LC-MS/MS(液相色谱-串联质谱)的占据绝大多数,对此庞国芳院士说到:“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所处的位置特别,不容有失,检测结果必须准确、快速。在对外贸易谈判、对外交流中,掌握了更先进的技术就掌握了谈判的主动权,能够达到经济效益所达不到的意义。正因为我们的这些标准研究所具有的战略意义,检测所用仪器设备尽量与国际接轨,方便沟通,容易获得国际同行的认可,并且达到与国际贸易接轨的目的。”因此,这些标准在促进我国对外贸易中发挥了重大作用。 将LC-MS/MS引入国家标准之初,并没有被一些专家所赞同,普遍认为:LC-MS/MS仪器价格较高,大量企事业检验单位没有这种设备,标准普及时会有困难。但庞国芳院士站在国家标准研究的角度仍坚持:“第一,国家标准研究不能迁就落后,迁就落后则永远处于被动地位;第二,国家标准研究要追赶国际先进,与国际接轨;第三,国产仪器厂商必须忍受阵痛,努力提高技术水平、产品质量,‘其乐无穷’在后。” “其实,标准研究中不但考虑了与国际接轨,也考虑了实际应用。多残留方法与单残留方法一样简单,方法程序灵活可调,所测定的品种数量可变;新的品种只要适合这些方法的技术体系,就可以用这些标准进行测定,方法测定范围可无限扩大;这些标准采用的色谱柱、试剂等都是商品化、通用的产品,操作方法简单,容易掌握。并且,在中国省级以上的质检、检验检疫机构都具备这样的仪器设备,也在使用着这些标准。” 我国分析仪器技术和工业水平与国外相比还存在不小的差距,但国家对分析测试领域越来越重视,分析仪器行业方兴未艾,其发展速度一定会越来越快。“国产仪器厂商需做的工作很多,仪器、耗材等各个方面都急需提高。我们实验室与某公司合作研发的两种净化材料已在新通过的国家标准中使用,引起了国内外同行的关注。” 扬起风帆,再次启航 自80年代初进入秦皇岛检验检疫局工作,至今20多年来,庞国芳院士长期工作在我国外贸进出口商品质量检测第一线;每天面对的都是试管、瓶子、样品和检测仪器,对这种单调又枯燥的试验,庞国芳院士却是乐此不疲,经常微笑着说:“兴趣和责任是我工作最大的动力。” 时刻不忘自己肩负着检验检疫“国门卫士”的神圣使命,发扬技术创新和持之以恒的精神,庞国芳院士为我国检验检疫事业的发展,不断做出新的成绩和贡献: (1)研究世界常用1000多种农兽药残留检测技术,关键技术精雕细刻成141项国际国家标准,为建立食品安全体系,提供了一系列与先进国家接轨的技术标准保障。 (2)破解中国蜂产品欧美日世界三大主销市场370多项农用化学品的技术壁垒,提升产品质量,促进出口,创建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使全国28省市400多家企业受益。 (3)对企业实施风险分析残留监控15年,促秦皇岛正大跻身我国外资企业500强,年销售达12亿元,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 (4)两次领导组织美国、英国、日本等12个国家33个实验室参加的国际协同研究,建立了两项国际AOAC标准,开创了我国学者领导研究国际AOAC标准的先河。2008年在美国召开的第122次国际AOAC年会上, 应邀做了“动植物源性食品中世界常用1000多种农药兽药残留检测技术”专题报告,将其中一个课题列入了AOAC先进标准研究计划。 在谈到今后3年的工作计划时,庞国芳院士表示,团队的工作重点转换为农药兽药残留检测技术标准的大面积推广、宣传、普及,“同行有兴趣可到秦皇岛检验检疫局来参观、学习,我们保证学员以最短时间掌握标准方法、仪器操作;如有需要,我们也可以到同行的实验室进行指导。同时,调研这些标准在使用过程中成功的经验,对发现的问题,在适当的时候进行修订。” 最让庞国芳院士感到欣慰的是,目前,作为科技带头人,他以老带新形成了一支老中青相结合、朝气蓬勃的专家队伍;其中,“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专家2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4名、河北省省管优秀专家2名、国家质检系统优秀中青年专家2名、研究员4名、破格高级工程师2人。庞国芳院士说到:“我们为了相同的兴趣、责任而走到了一起,共同为我国对外贸易保驾护航。” 后记 一个科学工作者或团组在事业上的成功,首先取决于政治家的英明决策,纵观世界各国科学发展历史,远到太空技术,近到我们日常的生活科学,都是如此。 一个科技工作者的脉搏跳动,时刻要保持与国家经济发展、人民需要、国际接轨一脉相通,这就是科研选题立项的出发点,也是最终归宿。 一个科技工作者对事业要有浓厚的兴趣,要有执著追求的激情,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就会在科学探索中不断做出新贡献。 采访编辑:刘丰秋 附录1:庞国芳院士简介 庞国芳院士,国家质检总局首席研究员之一,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河北省省管优秀专家、国际公职化学家联合会(AOAC)资深专家。20多年如一日,始终工作在检验检疫第一线,致力于食品科学检测技术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在农药兽药残留微量分析技术领域进行了开拓性的研究工作,重点研究了1000多种农药兽药残留检测技术,建立了141项国际、国家技术标准,提升了相关产品的质量,促进了外贸发展,促进了相关行业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3次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4次荣获省部级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4次荣获国际AOAC科学技术奖。论文论著80多篇(部)500万字。担任《分析化学》、《色谱》、《中国养蜂》杂志编委,是JOURNAL of AOAC INTERNATIONAL(美国)、TALANTA(美国)和JOURNAL of CHROMATOGRAPHY A(荷兰)3个国际权威杂志的审稿专家。培养带出了一支包括2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专家和4名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的高水平科研团队。 附录2:三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获奖证书 附录3:“本土技术 破解蜂产品国际贸易技术壁垒 ——访2004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获得者庞国芳研究员” http://www.instrument.com.cn/news/20060614/011376.shtml
  • 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发展方向:快速、智能、可视化 —访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首席专家/副院长张峰
    仪器信息网讯 食品安全关系每个人的健康与生命安全。随着我国经济总量与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家对食品安全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未来,我国食品安全监管方向主要有哪些?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发展又有哪些新方向? BCEIA期间,仪器信息网特别就以上问题采访了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首席专家/副院长、市场监管总局食品安全抽检监测秘书处秘书长、国家科技奖获得者张峰。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首席专家/副院长市场监管总局食品安全抽检监测秘书处秘书长国家科技奖获得者 张峰仪器信息网:今年的食品安全风险监控高峰论坛的主题为“面向绿色未来的食品安全”,请您谈谈,您心目中的“面向绿色未来的食品安全”是怎样的?在如今的新发展阶段、新发展格局下,我国食品质量与安全监管发展方向主要有哪些?张峰:食品安全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新时代下,我们要严格落实总书记提出的“四个最严”要求,通过发展新技术,构建面向未来的绿色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和技术体系。所谓的绿色食品安全,首先要做到源头“绿色”,即食品的种/养殖环境应保证生态友好;另外,从全产业链来讲,不管从种/养殖到加工流通,还是最后到餐桌,都要实现绿色的目标。除了生产流通环节外,监管检测方面也应达到绿色要求。检测过程应尽量减少有机试剂的使用,实现技术的绿色化、检测环境的友好化。在保证食品安全的同时,保护生态环境、提高技术安全,从而真正落实总书记“建设美丽中国,努力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的要求。我国食品安全监管的未来发展,会聚焦智慧监管、事前监管,实现食品监管的关口前移,形成全链条集约化、智能化、快速精准化的监管模式。同时,加强冷链食品储运过程风险监测和防控,完成非食用物质名录的制定,加强对特殊食品的监管。仪器信息网: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对于科学仪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您认为,未来,我国食品质量与安全相关检测技术应当朝哪些方向发展,才能更好地贴近国家发展总体规划?张峰:近几年分析科学以及其他相关基础科学有了很大发展和进步,这些先进的技术同时也被应用到食品安全监管及检测技术方面。首先,在智能化方面。目前食品生产、检测、风险分析技术已经逐渐智能化,未来食品安全检测将继续在这方面深入延伸。例如,在了解所有生产产品的基本数据基础上,可建一个庞大的数据库,无论是哪个产地食品,通过数据库即可判断它的基质组成、脂肪和糖等成分含量信息,这样在开发检测方法时,就可以智能推荐前处理技术、仪器分析手段和分析方法等,从而实现标准化。第二个方面是可视化。目前实验室的分析检测大部分利用各种光谱、色谱、质谱等技术,但这些技术得到的检测数据往往非常枯燥,不能直观地反映出食品中有害物质的具体分布和含量变化情况。而目前的一些成像技术,如光学成像技术、光谱成像技术等,可以得到可视化的检测数据。尤其是最近迅猛发展的质谱成像技术,可以让检测变得更直观。例如,在检测动物性产品时,通过质谱成像可以很直观的看到各个部位的成分分布以及它们的动态变化规律,这为食品安全监管提供了很好的帮助。另外,快检和现场检测技术仍然是未来发展的大方向。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品安全要求越来越高,采购时都希望能买到安心、放心的食品。这就需要在农贸市场、超市、田间等进行现场快速检测,第一时间把风险遏制住。因此,一些快检技术如胶体金技术、拉曼技术、小型质谱技术、各种便携光谱技术等仍是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不过这些技术可能需要和一些基础数据库相结合,才能比较准确的做出判定。此外,组学技术应用到食品风险分析,特别是未知风险的判定以及加工过程的风险判定,也是目前食品安全检测大的发展方向。仪器信息网:请您介绍下,当前我国食品质量与安全行业相关前沿热点问题有哪些?基于此,您团队聚焦了哪些研究方向?取得了哪些最新的研究成果?张峰:首先是快速检测技术。目前我们团队在做一些快检技术的研发工作。在快速、高选择性的质谱离子源研发方面,已经取得了突破,并在国内外发表了文章,且申请了专利。该成果主要是将免疫、分子印迹等一些选择性技术和一些新材料集成到离子源基板上,从而提升质谱离子源的选择性。这等于将分离过程集成到离子源上,而前端不再需要色谱,从而实现质谱直接进样的快速检测。第二方面是关于未知风险的侦查工作,这也是目前很重要的命题之一。我们知道,化学性食品风险物质,仅有CAS标号的就已经超过1.4亿个,而纳入监管目录的只有2000多种,且新的化学有害物质每天都在增长,这些物质可能以各种方式污染食品,比如环境污染,或者是以盈利为目的的故意添加等。然而这些物质如何被发现则是个重大命题。我们团队以食品中化学性有害物为研究对象,按照结构对其进行分类,通过对它们质谱裂解行为的研究和总结,得出同类物质质谱裂解的独特规律,并筛选出特征离子碎片作为该类化合物的标志物。以此实现对实际样品中具有相似结构的同类新风险物质的快速精准侦查。目前该技术已经应用到食品安全抽检监测中。成果在2019年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奖的二等奖。第三方面主要是食品组学的研究,组学技术不仅能用于产地和品种的真伪识别,也可用于食品加工过程的风险判定。虽然这种风险判定可能比较复杂,但利用组学技术可以尽可能多的得到产品的信息,然后通过PCA或其他化学计量学技术找到特征标志物,从而反映它在加工过程当中出现的新风险。详细内容见:
  • 安捷伦授予刘陈立研究员“思想领袖奖”
    2023年4月3日,中国上海——安捷伦科技公司(纽约证交所:A)今日宣布刘陈立研究员荣获安捷伦“思想领袖奖”。该奖项将支持他在合成生物学领域的开拓性研究,重点包括采用自下而上的方式理解生物基因回路,通过协同个体细胞功能特性构建可自我复制的合成细胞。安捷伦全球副总裁兼大中华区业务总经理杨挺(左)为刘陈立研究员颁发安捷伦“思想领袖奖”奖杯刘陈立研究员现任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SIAT)副院长,深圳理工大学(筹)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也担任中国最大的合成生物学研究院——深圳合成生物学创新研究院(iSynBio)的创始人。他还是深圳合成生物研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首席科学家。刘陈立研究员的实验室致力于定量合成生物学研究,基于“定量解析、合成重构”的研究思路,聚焦复杂生物系统形成过程的基本原理,合成生物系统的理性设计原理等重要科学问题开展工作。安捷伦全球副总裁兼大中华区业务总经理杨挺在颁奖典礼上致辞刘陈立研究员所带领的深圳合成生物学团队始终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积极在重大原始创新、原创技术策源和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等方面发挥作用,推动合成生物学领域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的不断发展,旨在补齐该领域基础研究的短板,克服研发过程中的固有挑战,不断完善“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科技金融”的全过程创新生态链。刘陈立研究员带来题为《合成生物科学与产业》的主题报告刘陈立研究员表示:“很荣幸能够获得安捷伦思想领袖奖。合成生物学是国际前沿交叉科技领域之一,其产生的一系列颠覆性技术将极大可能催生未来生物医药、食品和可持续发展的科技革命,我们也将持续着力探索,力争筑造深圳成为全球合成生物学科技高地。相信在安捷伦的支持下,在分析检测技术和解决方案的帮助下,我们在合成生物学领域的研究将很快结出硕果,并以期可以推动合成生物科技取得关键性突破进展。”安捷伦高级副总裁兼首席技术官 Darlene Solomon 博士表示:“可以说,自人类发现 DNA 螺旋结构以来,合成生物学的快速发展正在掀起第三次生物技术革命。对于人类如何生产更具可持续性的产品,合成生物学这一革命性技术将带来深远影响。过去几年,安捷伦一直专注于合成生物学领域,为以刘陈立研究员为代表的前沿研究人员提供支持,突出体现了我们的一贯承诺。”参加颁奖典礼的双方嘉宾合影杨挺表示:“合成生物学是一个非常有发展前景的研究领域,科学成果将为所有人带来巨大的价值。安捷伦很荣幸能够为刘陈立研究员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如基因研究解决方案、细胞分析解决方案、色谱和质谱解决方案等,助力刘陈立研究员及早实现他在中国塑造合成生物学研究创新生态系统的研究目标。”
  • 邹汉法研究员遗体告别仪式在大连举办
    4月27日,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著名分析化学家、我所首席研究员、所学术委员会委员、所学位评定委员会副主任、所生物技术研究部副主任,中国科学院分离分析化学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色谱研究分析中心主任,邹汉法同志遗体告别仪式在大连市殡仪馆举行。  上午7时30分,悼念大厅庄严肃穆,哀乐低回。大厅正上方悬挂着“沉痛悼念邹汉法同志”横幅,横幅下方是邹汉法研究员的遗像,两侧悬挂着“卅载分离分析格物穷理英名蜚声天地同哀失,一生化物化人求真问道师表犹在吾辈长缅思”的挽幛。邹汉法研究员的遗体安卧在鲜花翠柏丛中,身上覆盖着鲜红的中国共产党党旗。  专程从外地来连的各界代表、本地兄弟院校代表,我所院士、所领导,以及邹汉法研究员的生前同事、学生、亲朋好友,我所职工、研究生、离退休职工等700余人参加仪式,所长张涛院士介绍了邹汉法研究员的生平。大家胸佩白花,表情肃穆,慢慢步入灵堂,依次在邹汉法研究员遗体前深深鞠躬,送他最后一程。  邹汉法研究员因病医治无效,于2016年4月25日6时38分在大连不幸逝世,享年55岁。  邹汉法研究员逝世后,上级单位、兄弟院校及企事业单位等社会各界,纷纷对邹汉法同志逝世表示沉痛哀悼和对家属表示诚挚慰问。200余人、120余家单位发来唁电和敬献花蓝。  30多年来,邹汉法研究员面向世界科学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带领研究团队在新时期的复杂样品的高效分离与表征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其中色谱分离整体柱材料制备、蛋白质组磷酸化富集分析、血清内源性多肽分离鉴定等新技术和新方法研究均处于世界领先水平。患病期间,邹汉法研究员以乐观豁达的态度与疾病顽强斗争,并且坚持阅读文献,讨论科研最新进展,指导学生科研工作,并参加了全国色谱学术研讨会和分析化学年会。邹汉法研究员忘我的工作热情时刻感染着周围的每一个人。邹汉法研究员的逝世是大连化物所的重大损失,也是我国科技界的重大损失。我们感到万分悲痛。他在几十年科研工作中所表现出的崇高品德和勇于创新、一往无前的科研精神,将永远铭刻在我们的心中,也将激励我们在科研的道路上不断攀登新的高峰。  邹汉法同志安息!附:邹汉法研究员生平简介.docx
  • 农科院科技创新试点研究所及首席名单公布
    依据《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实施方案》,我院于4月11日正式启动了科技创新工程2013年第一批试点研究所申报工作。在院属各研究所自主申报的基础上,创新工程管理中心办公室会同院机关相关部门,按照《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综合管理办法(试行)》、《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岗位管理办法(试行)》、《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2013年试点研究所遴选办法》等相关文件专门制定了评审方案,组织了2013年第一批试点研究所的遴选工作。本着&ldquo 全院统筹部署、科学规划、择优支持和高标准、严要求&rdquo 的原则,经初审、专业评审和综合评审三个阶段的评审,遴选出11个研究所及其112个科研团队进入科技创新工程2013年第一批试点。经院常务会审议通过,现就遴选结果进行公示,公示时间为6月28日-7月4日。如需反映相关问题请于公示期内与创新工程管理中心办公室联系。   联 系 人:董照辉 联系电话:010-82109416   附件:   1. 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2013年第一批试点研究所名单   (1)作物科学研究所 作物科学研究所   (2)植物保护研究所 植物保护研究所   (3)蔬菜花卉研究所 蔬菜花卉研究所   (4)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 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 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   (5)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6)农业资源与区划研究所 农业资源与区划研究所 农业资源与区划研究所 农业资源与区划研究所   (7)水稻研究所 水稻研究所   (8)棉花研究所 棉花研究所   (9)油料作物研究所 油料作物研究所   (10)哈尔滨兽医研究所 哈尔滨兽医研究所 哈尔滨兽医研究所 哈尔滨兽医研究所   (11)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 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 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 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   2. 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2013年第一批试点研究所科研团队及其首席名单
  • 核磁领域又一院士:中科院精密测量院刘买利研究员
    11月18日,中国科学院发布《2021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当选院士名单》,2021年中国科学院选举产生的65名中国科学院院士和25名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名单正式揭晓。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研究员、首席科学家刘买利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刘买利 院士刘买利,1982年本科毕业于西北大学化学系分析化学专业,1996年于伦敦大学Birkbeck学院获博士学位,是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曾任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所长,波谱与原子分子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物理学会波谱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蛋白质机器与生命过程调控”重点专项总体专家组成员。现任自然科学基金委化学科学部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他先后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等荣誉。刘买利在欧洲获得博士学位后毅然选择回国,为祖国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他胸怀祖国、锐意进取,是我国生物波谱分析化学领域的著名学者,长期致力于核磁共振技术、方法和应用研究。围绕生物核磁共振分析的基础性问题,建立了以W5命名的水/溶剂峰抑制方法,被主要厂商作为内置标准方法提供用户;依据“分离谱峰,不分离样品”的策略,建立了扩散-弛豫加权法,赋予核磁共振分离功能。在国内外重要期刊发表发表SCI论文270余篇,其学术成果先后荣获湖北省自然科学一等奖、湖北省技术发明奖一等奖等多项重要学术奖励。刘买利继承和发展了实验室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深入推进核磁共振波谱和成像仪器的自主研制和产业化推广,同时还积极推进生物核磁共振波谱分析学科建设、队伍建设和平台建设,他所在的实验室—武汉磁共振中心已经成为我国标志性的国家大型科学仪器中心之一,为我国波谱分析学科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 陈春英研究员新任ACS Nano副主编
    ACS Nano很高兴宣布邀请国家纳米科学中心陈春英研究员加入编辑团队,担任期刊副主编。陈春英,博士生导师,1996年在华中科技大学获得博士学位, 之后在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瑞典卡罗林斯卡大学诺贝尔医学生物化学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纳米科技”重点专项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纳米生物效应与安全性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基金委创新群体、中科院创新交叉团队成员。先后主持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纳米科技”重点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大研究计划重点支持项目、欧盟第六、第七框架计划(EU-FP6&FP7 )、欧盟“地平线2020”计划、德国联邦教育与研究部合作项目、丹麦战略研究委员会项目、丹麦科技与创新局项目、国际原子能机构协调研究计划(IAEA)等多项国内与国际合作项目。在Nature Nanotechnology, Nature Methods, Nature Communications, Acc Chem Res, PNAS, JACS, Angew Chem, Nano Lett等国际学术期刊发表SCI论文300余篇,有30篇入选ESI-TOP 1%高被引论文,研究成果被引用3万次,H-Index为96 (Google学术)。2019年应邀为Nature Nanotechnology撰写Nanomedicine领域Correspondence文章,评述纳米生物医学研究方法学进展。被Nature Nanotechnology评价为该领域Leading Scientist (引领科学家),并被Nature人物专访。中国授权发明专利32项,国际授权PCT发明专利1项(美国、欧盟、日本)。主编中英文专著6部,分别由英国RSC、德国Wiley和科学出版社出版。先后当选美国医学与生物工程院会士、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担任NanoImpact主编,担任Science Bulletin, Nanoscale, Nanoscale Advances副主编,担任Bioconjugate Chemistry, Metallomics, Nanotoxicology, Particle and Fibre Toxicology和Current Drug Metabolism等期刊编委。应邀担任著名国际组织ISO、WHO和OECD的专家。两次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18年排名第一,2012年排名第二)”;2019年作为纳米生物效应与安全性研究集体的“突出贡献者”获“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2021年获得中国科学院优秀导师奖、全国五一巾帼标兵,英国皇家化学会Environment Prize,美国化学会Bioconjugate Chemistry讲座奖;2020年获发展中国家科学院TWAS化学奖;2019年获得中国毒理学杰出贡献奖;2017年获中科院第五届十大杰出妇女;2014年获第十一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获得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2011年被评为中国标准化杰出人物-创新人物等奖项。目前主要研究方向为:1)纳米蛋白冠的分析方法及其化学生物学效应;2)纳米材料生物体内输运与转化过程的检测方法建立与机制研究;3)抗肿瘤纳米药物的递送与输运及其药理学作用机制;4) 纳米材料作为佐剂增强疫苗免疫原性的研究策略。课题组主页:http://www.nanoctr.cn/chenchunying/
  • 安捷伦授予刘陈立研究员“思想领袖奖” 表彰其在合成生物学领域的开拓性研究
    2023年4月3日,中国上海——安捷伦科技公司 (纽约证交所:A)今日宣布刘陈立研究员荣获安捷伦“思想领袖奖”。该奖项将支持他在合成生物学领域的开拓性研究,重点包括采用自下而上的方式理解生物基因回路,通过协同个体细胞功能特性构建可自我复制的合成细胞。刘陈立研究员现任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 SIAT ) 副院长,深圳理工大学(筹)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也担任中国最大的合成生物学研究院——深圳合成生物学创新研究院(iSynBio )的创始人。他还是深圳合成生物研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首席科学家。刘陈立研究员的实验室致力于定量合成生物学研究,基于“定量解析、合成重构”的研究思路,聚焦复杂生物系统形成过程的基本原理,合成生物系统的理性设计原理等重要科学问题开展工作。安捷伦全球副总裁兼大中华区业务总经理 杨挺(左)为刘陈立研究员颁发安捷伦“思想领袖奖”奖杯刘陈立研究员所带领的深圳合成生物学团队始终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积极在重大原始创新、原创技术策源和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等方面发挥作用,推动合成生物学领域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的不断发展,旨在补齐该领域基础研究的短板,克服研发过程中的固有挑战,不断完善“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科技金融”的全过程创新生态链。刘陈立研究员表示:“很荣幸能够获得安捷伦思想领袖奖。合成生物学是国际前沿交叉科技领域之一,其产生的一系列颠覆性技术将极大可能催生未来生物医药、食品和可持续发展的科技革命,我们也将持续着力探索,力争筑造深圳成为全球合成生物学科技高地。相信在安捷伦的支持下,在分析检测技术和解决方案的帮助下,我们在合成生物学领域的研究将很快结出硕果,并以期可以推动合成生物科技取得关键性突破进展。”安捷伦高级副总裁兼首席技术官 Darlene Solomon 博士表示:“可以说,自人类发现 DNA 螺旋结构以来,合成生物学的快速发展正在掀起第三次生物技术革命。对于人类如何生产更具可持续性的产品,合成生物学这一革命性技术将带来深远影响。过去几年,安捷伦一直专注于合成生物学领域,为以刘陈立研究员为代表的前沿研究人员提供支持,突出体现了我们的一贯承诺。”参加颁奖典礼的双方嘉宾合影(从左至右:安捷伦整机销售团队南区销售经理 廖斌,安捷伦整机销售南大区销售总经理 杨亮,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合成生物学研究所 罗小舟研究员,刘陈立研究员,安捷伦全球副总裁兼大中华区业务总经理 杨挺,安捷伦大中华区行业拓展与应用创新团队经理 安蓉,安捷伦学术与材料行业拓展与应用创新团队经理冉小蓉博士)安捷伦全球副总裁兼大中华区业务总经理杨挺表示:“合成生物学是一个非常有发展前景的研究领域,科学成果将为所有人带来巨大的价值。安捷伦很荣幸能够为刘陈立研究员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如基因研究解决方案、细胞分析解决方案、色谱和质谱解决方案等,助力刘陈立研究员及早实现他在中国塑造合成生物学研究创新生态系统的研究目标。”“安捷伦思想领袖奖”项目为生命科学、诊断学和化学分析领域的权威思想领袖的研究提供科研经费、产品和专业技术方面的支持,将推动基础科学的长足进步。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安捷 伦思想领袖奖 网站。关于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2006年2月,中国科学院、深圳市人民政府及香港中文大学友好协商,在深圳市共同建立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实行理事会管理,探索体制机制创新。深圳先进院以提升粤港地区及我国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推动我国自主知识产权新工业的建立为使命,目前已初步构建了以科研为主的集科研、教育、产业、资本为一体的微型协同创新生态系统。了解深圳先进院详细信息,请访问 www.siat.ac.cn。关于安捷伦科技安捷伦科技有限公司(纽约证交所:A)是生命科学、诊断和应用化学市场领域的全球领导者,致力于为提高生活质量提供敏锐洞察和创新经验。安捷伦的仪器、软件、服务、解决方案和专家能够为客户最具挑战性的难题提供更可靠的答案。2022财年,安捷伦的营业收入为68.5亿美元,全球员工数为18,000人。
  • 东南大学器官芯片研究院正式成立!
    2024年5月26日,东南大学器官芯片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成立仪式在南京江北新区举办。中国卫生信息与健康医疗大数据学会杜元太副会长、江苏省人民医院刘云院长、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黄英姿执行院长、东南大学器官芯片研究院院长/艾玮得生物首席科学家顾忠泽教授等领导嘉宾出席成立仪式,为研究院揭牌。祝贺!东南大学器官芯片研究院揭牌成立关于器官芯片研究院器官芯片研究院是东南大学直接管理的“科研实体、行政虚体”的新型科研机构,将打破传统学科和院系壁垒,由东南大学生物科学与医学工程学院牵头,联合东南大学其他相关学院,进行共建、共管、共享。器官芯片研究院院长/艾玮得生物首席科学家顾忠泽教授表示,“人体器官芯片技术是我国生物医药领域亟待攻克的关键核心技术。”研究院的成立将有利于发挥学科研究的团队作用,吸引国内外杰出研究人才,集聚和稳定一批高水平科研队伍,围绕国家重大战略及科学前沿问题,长期稳定地开展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关键工程技术研究,有助于提升生命医学相关学科的学术科研水平,推动学科发展,为护佑人民生命健康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 国务院任免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副院长,总工
    p   2月10日,国务院发布人事信息变动,包括免去何颖波的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副院长职务;免去龙新平的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总工程师职务。任命邱勇、莫则尧为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副院长;任命赖新春为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总工程师。其中,赖新春主要从事材料领域研究,莫则尧主要从事高性能科学计算领域研究。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2/uepic/0ebd689b-f0a8-42e6-9705-bf5d9e4ab227.jpg" title=" 赖新春_350.jpg" alt=" 赖新春_350.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总工程师& nbsp 赖新春 /strong /p p   赖新春此前曾担任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材料研究所所长,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副院长等职务。主要研究领域为材料的表面物理化学,主要从事了“合金的表面化学相关研究”、“金属原子团簇的电子状态研究”,获得军队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六项,三等奖两项。 /p p   邱勇此前担任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总体工程研究所所长。莫则尧此前担任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高性能数值模拟软件中心首席科学家。 /p
  • 陈良怡、汤富酬等46位第二期“新基石研究员”获资助
    来自13个城市28家机构的46位杰出科学家,成为新一期“新基石研究员”,在他们当中,有10位“80后”,最年轻的仅有38岁。作为目前国内社会力量资助基础研究力度最大的公益项目之一,“新基石研究员项目”今日(10月30日)揭晓第二期获资助名单,支持最有潜力、最有胆量、最有抱负的科学家“从0到1”,探索人类未达之境。“新基石研究员项目”是一项聚焦原始创新、鼓励自由探索、公益属性的新型基础研究资助项目。2022年,腾讯公司宣布10年内出资100亿元人民币,长期稳定地支持一批杰出科学家潜心基础研究、实现“从0到1”的原始创新。项目设置数学与物质科学、生物与医学科学两大领域,并鼓励学科交叉研究。“新基石研究员”资助类别分为两类:实验类每人5年资助2500万元,理论类每人5年资助1500万元。2023年1月,58位杰出科学家成为首期“新基石研究员”。“原始创新不可预估、很难计划,基础研究中的‘冷门’和‘热门’也是动态变化的。真正的原始创新肯定是最聪明、最大胆、最有原创性的人做出来的。因此我们最大的特色就是‘选人不选项目’。”中国科学院院士、西湖大学校长、“新基石研究员项目”科学委员会主席施一公表示:“两期104位研究员的自由探索,一定能在基础研究的最前沿不断突破,为中国科学的长远发展奠定新的基石。”“选人不选项目”不拘一格选人才坚持“宁缺毋滥”的原则,第二期“新基石研究员”计划资助不超过50人,实际入选46名,其中数学与物质科学领域21位,生物与医学科学25位。46位研究员平均年龄47岁,远低于55岁的申报门槛,其中包括10位“80后”,最年轻的年仅38岁(薛金鑫,清华大学)。还有5位女性科学家获得了资助。他们来自13个城市(含中国香港地区)的28家机构,从地域分布来看,天津,济南、武汉,广州等城市首次上榜;从机构来看,研究员的分布也更为广泛,良渚实验室等新型研究机构、四川农业大学、云南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等高校第一次有了“新基石研究员”。新一期研究员,印证着中国基础研究快速发展中蕴含的生机与活力。此外,徐文东医生(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苏士成医生(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和黄秀娟医生(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成为今年入选的“医师科学家”。“医师科学家”,是指独立开展医学科学研究的临床医生。他们从临床实践中凝练重要科学问题,通过科学研究取得重要突破。从声波和引力波的数学关联到量子增强光学望远镜,从仿生加氢催化到多年生水稻,从一侧大脑管双手到高效清理细胞垃圾……新一期“新基石研究员”们的未来研究计划,瞄准最重要的科学问题,是一个个充满壮志雄心的探索之梦。让科学家们放胆追梦的,正是“新基石研究员项目”最鲜明的特色:“选人不选项目”。这意味着不对研究员设置明确的研究任务,不做项目进度考核。长久、稳定地支持研究员们去做富有挑战性、创新性工作。百亿资金十年支持数百位科学家今年“新基石研究员项目”终审现场,绝大多数答辩人的PPT里只有一页个人简介和以往荣誉,他们更多地是展示自己对科学问题的设想与思考。也有答辩人略带羞涩地表示:“我参加别的项目答辩,应该不会说这个想法,有点像吹牛。但这个问题我已经思考了十来年。”评价他们的是近千位具有国际视野、在国内外经历过大型科学项目评审的一流科学家,他们按照‘原创性’、‘重要性’、‘突破性’三个标准,对申报人进行评审。“新基石研究员项目”采取严格的回避制度,同时对任何形式影响评审工作的不当行为“零容忍”。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新基石研究员项目”监督委员会主席王志珍表示:“科学委员会和评审委员会在6个多月的时间里,进行了严谨细致的工作,评审专家认真遵循遴选标准开展学术评价,严格执行回避制度。监督委员会认为,第二期‘新基石研究员项目’评审工作客观公正,符合项目章程的各项要求。”作为年轻的科研资助项目,“新基石研究员项目”也在持续优化。在评审机制上,今年的初审阶段进行了100%的海外同行评审。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常务副校长、“新基石研究员项目”科学委员会委员潘建伟介绍说:“项目评审分初筛、初审和终审,我们实行了‘断开式评审’,避免同一批专家‘一评到底’。所以在项目的初筛和终审阶段,以国内专家为主进行,初审阶段则由海外专家进行,希望以这样的方式,最大程度地体现多样化的科学品味,同时避免人情利益等关系的影响。同样的优化也体现在项目开放周期的调整。施一公介绍说,在2022年、2023年连续两年开放“新基石研究员项目”,第三期“新基石研究员项目”将于2025年开放申请。“经过过去多年努力,我国基础研究领域积累了一批自由探索的优秀科学家,因此,新基石研究员项目在设立之初的2022和2023年连续开放,回应了科学界期盼。经过两次遴选,104人入选。经过科学委员会认真讨论和总结经验,尊重科学人才成长的规律,坚持入选研究员的高标准,新基石研究员项目计划在2025年再向科学界开放申请,并形成每两年开放一次的长期制度。我们认为,这样的安排更加符合‘新基石研究员项目’支持的初衷和初心。”据介绍,截至2023年10月,腾讯已将100亿元人民币现金全部捐赠至新基石科学基金会,十年内,将通过“新基石研究员项目”支持200到300位杰出科学家。”充分发挥社会资金灵活性优势有人购买了渴望的科学设备,有人招募到优秀的研究助理,有人组织起顶尖国际学术交流……在项目的资助下,研究员们正在全力开展工作。社会资金的灵活性,不仅体现在申报时鼓励科学家提出梦想,也体现在实施时资助强度大、自由支配度高,给予研究员们完全的科研资源支配权和研究路线选择权,一切都从科研工作实际需要和基础研究客观规律出发。“新基石研究员项目”充分发挥社会资金灵活性的优势,探索成为国家支持基础研究的有益补充,为研究员 “十年磨一剑”创造安稳的科研环境。在经费支持之外,“新基石研究员项目”也为研究员们提供着跨学科、跨地域科学交流与合作的全新机会。2023年9月,首届“新基石科学会议”举行,这是以“新基石研究员”为核心的非公开的学术活动,研究员们在会议上分享自己科研想法甚至未发表的工作。参加会议的首期“新基石研究员”胡海岚表示,项目不仅仅是经费支持,更重要地是创造了一个自由、开放和合作的科研环境。“未来的10-20年,是中国科技发展的关键时期。要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离不开基础研究‘从0到1’的突破。”腾讯公司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表示,“因此,我们通过‘新基石研究员项目’支持一批杰出科学家潜心基础研究、聚焦原始创新,呼应国家发展需要, 最终助益人类福祉的提升。”
  • 喜讯!李宁、王强研究员成功当选国际食品科学院院士
    日前,国际食品科技联盟(International Union of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UFoST)公布了国际食品科学院(International Academy of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AFoST)新增院士名单,由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推荐的两名中国杰出科学家——李宁、王强成功当选。截至目前,由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推荐并成功当选国际食品科学院院士的中国科学家共计16名。李 宁 研究员  毒理学博士,博士生导师。现任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主任,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副理事长。主要从事食品安全性评价和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工作。参与了多项国家食品安全相关标准法规的制定,并积极开展食品安全与营养科普交流。先后承担和参与国家科技部、原卫生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等课题十余项,先后获中华预防医学二等奖一项,卫生部科技进步三等奖、北京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和中华预防医学三等奖各一项,已在国内外期刊上发表论文100余篇。并参加了《功能性食品的科学》、《食品毒理学》等多部专著的编写。王 强 研究员  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副所长,国家农业科技创新工程植物蛋白与功能调控团队首席专家,国家花生产业体系加工研究室主任,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常务理事,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植物基食品分会副理事长,中国粮油学会花生食品分会会长。  长期从事粮油加工与营养健康领域科学研究。主持“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基础研究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公益性农业行业科研专项等国家项目30多项,以第一完成人获得2014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013和2019中华农业科技奖一等奖、2015年中华农业科技奖“优秀创新团队类”、2012年ICC最高学术奖、2014年中国专利优秀奖、2017年中国商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特等奖、2019年中国农业农村十大新装备,授权发明专利90余项(其中国际专利9项),软著12项,制修订国家和行业标准9项,出版著作12部(英文专著3部),发表学术论文330余篇,其中SCI 120篇、JCR一区57篇,培养硕博研究生、博士后及外国留学生100余人。国际食品科学院 国际食品科学院(International Academy of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AFoST)成立于1997年,是国际食品科技联盟(International Union of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UFoST)设立的由杰出食品科技专家组成的学术机构,是一个独立的、非盈利性、非政府性的全球性学术组织。国际食品科学院院士由在全球食品科技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国际杰出专家学者中选举产生,代表全球食品科技专家的最高荣誉。国际食品科学院每两年增补一次院士,每次增选新院士不超过30名。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作为国际食品科技联盟在中国的唯一代表,可推荐优秀科学家参与国际食品科学院院士的评选。
  • 马化腾、施一公为什么要在西湖办高等研究院?
    腾讯公司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在浙江西湖高等研究院启用仪式上代表创始捐赠人发言  3月20日,记者从浙江西湖高等研究院获悉,该院首批学术人才和教职员工已正式入驻,杭州市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张仲灿把钥匙交给了该院首任院长施一公。  在西湖高等研究院简短的启用仪式上,腾讯公司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的出席引起了社会舆论的关注。马化腾、施一公为什么要在杭州西湖办高等研究院,将与谁比高?作为西湖高等研究院创始捐赠人代表,马化腾在启动仪式上发言说,“一个企业的成长和发展,最重要的是人才的竞争。”  “我们从事的是应用科学,但是实际上真正创新的根源是基础研究。”马化腾认为:“确确实实存在着一大批非常有情怀和理想的科学家愿意回归祖国,培养人才,把祖国的科研水平提高到更高的阶段。我看到一大批像施一公教授还有其他教授等,他们都有一大批成果,是世界级的。”  “成立西湖高等研究院是第一步,我们也希望‘西湖大学’能够顺利和成功筹备。”马化腾说。清华大学副校长施一公出任浙江西湖高等研究院首任院长  同时担任清华大学副校长的施一公教授表示:“大学之大不在大楼之大,而在大师之大。有这样一批有理想、敢担当的科学家加入西湖高等研究院,我们对未来充满信心。”  据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获悉,浙江西湖高等研究院是目前国内第一所以基础性、前沿性研究为目标,以深化科研体制改革、培养创新人才为宗旨,以博士生培养为起点的民办高水平科研教学机构。今年9月,浙江西湖高等研究院将迎来第一批博士生。
  • 屠呦呦研究员荣获2016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2016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人:  屠呦呦 研究员  Tu Youyou  中国中医科学院  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推荐  屠呦呦,1930年12月出生,浙江宁波人,1955年北京医学院药学系毕业后,分配到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工作至今。中国中医科学院终身研究员、首席研究员,中国中医科学院青蒿素研究中心主任。  屠呦呦的科学贡献是发现青蒿素。她从中医古籍中得到启迪,改变青蒿传统提取工艺,创建的低温提取青蒿抗疟有效部位的方法,成为青蒿素发现的关键性突破 率先提取得到对疟原虫抑制率达100%的青蒿抗疟有效部位“醚中干”,并在全国“523”会议上作了报告,从此带动了全国对青蒿提取物的抗疟研究 她和她的团队最先从青蒿抗疟有效部位中分离得到抗疟有效单一成分“青蒿素” 率先开展“醚中干”、青蒿素单体的临床试验,证实了其治疗疟疾的临床有效性 并与合作单位共同确定青蒿素的化学结构,为其衍生物开发提供了条件。她和她的团队按国家药品新规,将青蒿素开发为我国实施新药审批办法以来第一个新药。  青蒿素是与已知抗疟药化学结构、作用机制完全不同的新化合物,改写了只有含N杂环的生物碱成分抗疟的历史,标志着人类抗疟药物发展的新方向。从上世纪90年代起,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以青蒿素类为主的复合疗法(ACT)作为治疗疟疾的首选方案。现已为全球疟疾流行地区所广泛使用,近年来ACT年采购量达3亿人份以上。据WHO《2015年世界疟疾报告》,由于采取有效防治措施,包括ACT的治疗,从2000年全球疟疾发病2.14亿例、死亡73.8万人,到2015年发病率、死亡率分别下降37%和60%,挽救了大约590万名儿童的生命。  屠呦呦及其团队因研制青蒿素获得多项国内外重要奖励。1978年她领导的卫生部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523”研究组受到全国科学大会表彰,1979年“抗疟新药青蒿素”获得国家发明奖二等奖。2011年屠呦呦以“发现了青蒿素,一种治疗疟疾的药物,在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获美国拉斯克临床医学奖 2015年10月,屠呦呦又以“从中医药古典文献中获取灵感,先驱性地发现青蒿素,开创疟疾治疗新方法”,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近年来,屠呦呦研究团队在开展青蒿素功效的拓展研究方面,获得了新进展。
  • 王静研究员向总书记汇报:为老百姓筑牢农产品质量安全基石
    会场里,当主持人宣布王静委员发言时,她的两个特殊身份引起了习近平总书记的注意。  一个是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技术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另一个是全国政协委员“乡村振兴读书群”群主。  习近平总书记饶有兴趣地问道,“你是读书群的群主,这个群主是怎么产生的?”  “王静同志原本就是读书积极分子,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后经过民主推荐产生的。”全国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主任罗志军解释道。  “总书记和我们的交流互动,就是在这样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的。”王静平静的话语中,难掩心潮澎湃。  作为长期从事农产品质量研究的科学家,王静委员的发言内容是为老百姓筑牢农产品质量安全基石。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技术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 王静研究员  农产品是人们每天的必需品,经过多年努力,我国的农产品合格率连续7年稳定在97%以上。但在实践中,保障农产品供给和防治动植物病虫害,使用农兽药等投入品是免不了的。因此,王静认为,一方面要继续盯住禁限用药物的红线,另一方面要管控允许使用的药物残留不超标,形势更复杂,监管难度更大。  “怎样落实好从产出来和管出来两个方面综合施策,这需要农业科技做好支撑。”王静从支持绿色生产技术推广、支持快速产品研发应用和支持农产品风险监测评估三方面提出建议。  “高毒农药为何屡禁不止?因为便宜,好用,一瓶盖就能管一片地。现在推广的低毒低残留药物不是见效慢就是价格贵,农民要么不愿意用,要么得多次重复用,多种同时用。”当王静讲到这里时,总书记表示,发展低毒低残留绿色农产品非常必要。  王静还提出,推动快检技术产学研深度融合,从实验室走向田间地头,广泛设置能够第一时间发现问题的“雷达”,为农产品上市把关提供有力支撑。  乡风文明、婚丧嫁娶、彩礼… … 习近平总书记在与委员们的交流中,还谈到了这些问题。  在王静发言的最后,习近平总书记说,“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即将到来之际,他代表中共中央,向参加全国两会的女代表、女委员、女工作人员,向全国各族各界妇女,向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的女同胞、海外女侨胞,致以节日的祝贺和美好的祝福。  “总书记还勉励女同胞们拼搏进取,发挥‘半边天’的作用。”王静说。
  • 黄岩谊:做技术驱动的生命科学研究——访北京大学生物动态光学成像中心黄岩谊研究员
    黄岩谊,70后,北京大学化学专业本科及博士,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应用物理系博士后,美国斯坦福大学生物工程系博士后,2006年回国,如今他已成为北京大学生物动态光学成像中心研究员、工学院终身教授、国家&ldquo 863计划&rdquo 新一代高通量测序仪研发项目首席专家,并兼任北京大学化学学院教授。   今年4月,黄岩谊在2013年度中国科学发展年会上做了一场关于高通量测序仪的报告,引起了参会者的关注。黄岩谊是如何与高通量测序研究结缘?新一代高通量测序仪研发项目进展如何?对于仪器研制和科学研究的关系,他又是如何看待的? 北京大学生物动态光学成像中心黄岩谊研究员   导师亲历&ldquo 测序&rdquo 引发兴趣   2006年回国后,黄岩谊一直从事的是材料相关研究,虽然对测序仪也有些了解,但从未想过涉足。&ldquo 我对测序技术的兴趣源于2009年的一件事。当时,我在斯担福大学的博士后导师奎克教授用自己研发的第三代测序仪测了自己的全基因组,并通过对测序结果的分析发表了一篇文章,其中提及他的一个基因变异增加了他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出于好奇,我问奎克教授,&lsquo 测基因组后,您知道了什么?&rsquo 他告诉我,他大概知道了自己将来最可能如何死去。&rdquo   黄岩谊说,这激发了他的兴趣&mdash &mdash 如果能将测序服务降到普通人可以承受的价位,将很有意义,而当时奎克教授测定全基因组的花费已经降到了史无前例的5万美元。   如何能将测序技术做到物美价廉,让大家都能用上?关键在于两点。&ldquo 第一,每个序列读的长度长点 第二,读每个序列的时间短点。而目前的测序仪很难同时满足上述两点,这成了我们研制的突破点。幸运的是,我们课题组擅长测序仪研发所需的两项核心技术,也就是微流控芯片和光学成像技术,于是很自然的我们课题组开始转向测序技术的研发。&rdquo 黄岩谊说。   2011年年底,由世界著名的生物物理化学家谢晓亮组建的北京大学生物动态光学成像中心成立,黄岩谊也是其创始人之一,并开始与谢晓亮教授合作开发高通量测序仪。2012年,由黄岩谊担任首席专家,清华大学陈鹏、东南大学刘全俊、上海交通大学王志民参与的&ldquo 863计划生物和医药技术领域新一代测序仪及配套产品研发重大项目&rdquo (以下简称为:863测序仪项目)获得立项支持,黄岩谊的测序仪研制之路也越走越远。   863测序仪课题进展顺利   目前,测序仪技术已经发展到了第三代,而863测序仪项目并不局限于第三代技术,四个参与单位分别研制第一代、第二代及第三代测序仪。黄岩谊表示,&ldquo 测序仪的代数是一个人为的划分,主要是基于方法和手段的不同,并不像许多人想象的那样,新的一代产品会完全淘汰上一代产品。&rdquo   &ldquo 基于毛细管电泳技术的测序仪,是所谓的&lsquo 第一代&rsquo 测序仪,由于测定单基因克隆的价格便宜,准确度高,因而应用还很广泛。而现在主流的高通量测序仪是所谓的&lsquo 第二代&rsquo 测序仪,其主要的特点是高通量,特别适合样品量大的机构使用。&lsquo 第三代&rsquo 测序仪,通常指单分子测序技术的产品,美国Pacific Biosciences和Helicos这两家公司有相关产品,但如今Helicos已破产。在发展时间上,第三代和第二代差不了几年,但在通量方面第三代还不及第二代,所以第三代测序仪也无法替代第二代产品。目前,863测序仪项目刚刚结束了第一年的尝试,参与项目的四家单位分别从不同方向上进行了探索,研制第一代、第二代及第三代测序仪,取得了很好的阶段性成果。&rdquo   黄岩谊课题组研制的是改良型第二代测序仪,在研制过程中,黄岩谊觉得最大的困难是精密加工。&ldquo 这方面需要很多经验和时间。和国外比,国内主要的差距是缺少关键部件制造供应商,很多关键零部件还大量依赖进口。此外,人才也是一个问题,国内很少有真正意义的创新人才,更多是跟踪型人才。&rdquo   黄岩谊补充道,&ldquo 这两年,我的课题组培养了一批年轻人,他们对仪器设备有兴趣,不仅用,而且擅长改,他们期望自己能做出来。&rdquo   对于项目的未来,黄岩谊还是比较乐观,他估计,&ldquo 在三到五年的时间内,我国自己研发的新一代测序仪将会出现在市场上。而这一步的实现,可以摆脱我们对国外品牌的完全依赖,并大大降低测序的成本。&rdquo   不为了仪器研制而研制   除了测序仪外,黄岩谊课题组还研制很多其他仪器设备。但即便如此,在黄岩谊眼中,他的课题组并不是&ldquo 做&rdquo 仪器的。&ldquo 正如我所在的北京大学生物动态光学成像中心的宗旨一样,我们做的是技术驱动的生命科学研究。我们使用各种各样现有的仪器设备,同时创造性地建设目前市面上没有的或价格昂贵的仪器与设备,最终的目的是为了完成我们想完成的科学研究。问题和目的决定了我们的手段,如果需要做仪器,我们就做,不是单纯为了仪器研制而研制。&rdquo   黄岩谊说道,&ldquo 基于自己的兴趣和背景,我将课题组的研究定位在&lsquo 寻找基础物质科学与实验工程器具的交汇点&rsquo 。我希望能将两者融合为一个整体,而不是分割开,用技术突破研究,同时也用研究来推动技术发展。&rdquo   也许正是基于上述原因,黄岩谊课题组研发的很多设备并没有产业化。&ldquo 一些是专门为自己实验室设计的,没有产业化需求。但是还有很多通用的小部件、小设备,可以推广并成为很好的产品,需要产业化的支持。&rdquo 黄岩谊说。   最后,黄岩谊告诉笔者,他最欣赏北京大学教授、北大方正主要开创者、中国工程院院士王选的一段话&mdash &mdash 科学研究中攻克难关后的兴奋和成果普遍推广后的喜悦是一种最大的报酬,这是金钱换不来的,而今天他所做的一切,包括测序仪的研制都是为了获得这样的&ldquo 报酬&rdquo 。   采访编辑:杨娟
  • 东莞首家纳米技术研究院将成立
    与上海大学合作,有望本月底正式揭牌运作   东莞将与上海大学合作,成立“东莞上海大学纳米技术研究院”。该研究院有望在本月底正式揭牌运作。这也是东莞首家纳米技术研究院。   在“十二五”期间,研究院将为新材料、新能源及电动汽车、电子信息制造、生物医药等东莞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产品研发和生产提供有力支撑。   这是记者从9日举办的东莞市创新论坛上了解到的信息。该论坛由东莞市科技局、市科协主办,东莞科学馆、东莞市博士创业促进会承办,本期论坛以“纳米材料应用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为主题,邀请上海市纳米科技与产业促进中心首席科学家、上海大学科技处处长、博士生导师施利毅主讲。   纳米技术研究院将对接企业需求   施利毅表示,研究院将在集聚上海大学乃至上海和全国纳米技术、人才和设备等资源基础上,充分发挥多学科交叉、工程化技术研发、多技术集成、产学研联盟等优势。“我们会与企业需求对接、产学研紧密结合,资源共享,为东莞及珠三角地区材料、化工、模具、造纸、塑料、能源、环境、电子、信息等企业的技术提升及新产品研发提供以纳米科技为核心的高新技术支撑。”施利毅表示,该研究院将成为珠三角地区和东莞市富有特色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及公共研发服务平台。   纳米材料可破解产业技术瓶颈   LED、电动汽车、高端电子信息等被列入东莞“十二五”八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五年,将安排不少于八十亿资金进行支持。但是,要推动这些新兴产业发展,首先要突破技术瓶颈。   施利毅拿出电动汽车产业作为例子。限制电动汽车产业发展的一个关键点,就是汽车电池。目前,东莞拥有2家锂电池生产企业。“纳米技术在大功率锂电池关键材料及系统集成上,都有突出的优势。”施利毅说,纳米技术不仅能够大幅度减低锂离子电池的安全隐患,还能提供更高的充电、放电能力。纳米碳材料的出现,使得生产高储能密度的超级电容器不再是梦想。   而在LED产业上,纳米技术的应用也能大幅度提升材料的发光率和使用寿命。
  • 原安捷伦质谱专家加盟聚光 任首席科学家
    仪器信息网讯 近日获悉,原安捷伦质谱专家李刚强于2013年6月加盟国内上市仪器公司聚光科技,任科学仪器首席科学家。同时李刚强还入选了国家&ldquo 千人计划&rdquo 。   李刚强1995年加入惠普公司(安捷伦科技前身),在安捷伦工作18年,先后任职于惠普研究院生命科学部、安捷伦研究院分子检测部,他主要研究领域为离子光学系统的理论及其在质谱仪器上的应用,高性能质谱学仪器的研制和在化学与生物分析上的应用。   李刚强毕业于合肥工业大学精密仪器专业,1988年至1991年在西德吉森大学先后获得硕士、博士学位,并于1995年在美国印第安那大学化学系从事博士后研究。(撰稿:杨娟)
  • 上海交通大学吕海涛研究员当选英国皇家生物学会会士
    仪器信息网讯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吕海涛研究员继今年4月当选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Elected The Royal Society of Chemistry-UK, FRSC)后,新当选英国皇家生物学会会士(Elected Fellow of The Royal Society of Biology-UK, FRSB)。  英国皇家生物学会致力于推动与生命科学相关的教育及学术活动、业界发展及生物科技研发,是全球具有重大影响力的生物学组织之一,汇聚各地出色的科学家和研究人员,其由多个著名专业学会和学术组织共同组成,是英国皇家特许权威学术组织。英国皇家生物学会主要经专家推荐,经会士委员会(Fellow Council)选举,在不同学科领域对生物及生命科学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成为会士(“Fellowship is the most prestigious grade of RSB membership Fellows of the Royal Society of Biology (RSB) have achieved distinction in the fields of biological research, teaching or the application of biology”)。  吕海涛介绍:https://scsb.sjtu.edu.cn/Professor/11837.html  学习经历  2004年9月-2009年6月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生药学(硕博连读) 博士学位  Ph.D., in Pharmacognosy, Heilongjia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2000年9月-2004年7月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中药学 学士学位  B.SC., in Pharmaceutical Sciences, Heilongjia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工作经历  吕海涛博士,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FRSC),英国皇家生物学会会士(FRSB),上海交通大学研究员/课题组长/博士生导师,绿色通道引进高层次人才,QUT校长特聘教授席,澳门科技大学兼职教授/博导,交通大学功能代谢组科学实验室主任,上海院士专家工作站(专家级)首席专家。2009年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完成生药学博士学位(中医方证代谢组学方向),师从王喜军教授,2009-2013年在美国爱因斯坦医学院、华盛顿大学医学院和麻省理工学院完成博士后训练,合作导师Peter C. Dedon教授等。近五年,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10余项课题。在Mass Spectrometry Reviews, Pharmacology & Therapeutics, Analytica Chimica Acta, Pharmacological Research, Molecular Cellar Proteomics等著名杂志发表SCI检索论文53篇,论文被Nature Chemical Biology, Nature Reviews Urology等著名杂志引用1400余次。近五年在国内外一流学术会议担任分会主席5次,大会邀请报告40余场次,被国外著名高校邀请报告6次。Faculty Member-Faculty Opinions (Faculty1000 Prime), 兼任中国生物物理学会代谢组学分会副秘书长 任Phytomedicine (Q1, TOP期刊)副主编, Pharmacological Research(Q1, TOP期刊)Section主编,ACS Pharmacology and Translational Science和Proteomics 编委,Acta Pharmaceutica Sinica B(Q1, TOP期刊)青年编委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澳大利亚NHMRC基金会和香港Food and Health Bureau (FHB)基金会评审专家 澳门大学等著名高校Faculty Promotion评审专家。  2021年4月-至今 英国皇家化学会 会士 (FRSC)  Elected Fellow, The Royal Society of Chemistry in UK  2021年7月-至今 英国皇家生物学会 会士 (FRSB)  Elected Fellow, The Royal Society of Biology in UK  2016年9月-至今 上海交通大学系统生物医学研究院 研究员/PI/博士生导师  Professor, Principal Investigator, Faculty Director, PhD. Supervisor  Laboratory for Functional Metabolomics Science  Shanghai Center for Systems Biomedicine,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2020年8月-至今 澳门科技大学药学院 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  Adjunct Professor, PhD Supervisor  School of Pharmacy, Macau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3年7月-2016年7月 QUT 校长特聘教授席 (国际人才基金,Adjunct Faculty)/博士生导师  QUT Vice Chancellor Research Fellow, PhD. Supervisor  2012年9月-2016年9月 重庆大学药学院(创新药物研究中心)百人计划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任助理  Professor, Assistant Dean, Principal Investigator, PhD. Supervisor  College of Pharmaceutical Sciences, Chongqing University  2009年9月-2013年1月 美国爱因斯坦医学院/华盛顿大学医学院/麻省理工学院 博士后研究员  Postdoctoral Fellow (Associate), Albert Einstein College of Medicine, Washington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MIT Smart Center/Dept. Biological Engineering  人才奖项  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 (Elected Fellow of The Royal Society of Chemisty, FRSC)  英国皇家生物学会会士 (Elected Fellow of The Royal Society of Biology, FRSB)  Faculty Member, Faculty Opinions (Faculty1000 Prime)  QUT校长特聘教授席(国际人才基金)  重庆大学百人计划(海外引进高层次人才)  上海交通大学特别研究员计划(绿色通道引进高层次人才)  学会兼职与审稿人  中国生物物理学会代谢组学分会 副秘书长  中国药理学会中药与天然药物药理学专委会(青委会)常务理事  中国药理学会网络药理学专委会 理事  中国药理学学会分析药理学专委会 理事  美国科学促进会(AAAS)荣誉会员  国际代谢组学学会 会员  上海交通大学系统生物医学研究院/国际合作与交流委员会 委员  上海交通大学系统生物医学研究院/研究生事务委员会 委员  澳门科技大学药学院 兼职教授/博导  西南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 客座教授  Phytomedicine (Elsevier) 副主编  Pharmacological Research (Elsevier) Section 主编  Frontiers in Microbiology 副主编  Proteomics (Wiley) 编委  ACS Pharmacology and Translational Science 编委  Acta Pharmaceutica Sinica B (Elsevier)青年编委  Journal of Analysis and Testing 青年编委  Chinese Journal of Natural Medicines 青年编委  《药学学报》青年编委  《色谱》杂志 青年编委  Acuputure and Herbal Medicine 青年编委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