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食品小作坊

仪器信息网食品小作坊专题为您整合食品小作坊相关的最新文章,在食品小作坊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食品小作坊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食品小作坊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食品小作坊话题讨论。

食品小作坊相关的论坛

  • 小作坊预包装食品标签中执行标准

    [font=SimSun, STSong, &]小作坊预包装食品还需要标注执行标准吗?[/font][font=SimSun, STSong, &]我看各地小作坊实施条例中小作坊食品未要求强制标注执行标准,而是在后面加了一个等字(图一),而食品安全法第67要求预包装食品要标注执行标准,68条散装食品无需标注执行标准。[/font][font=SimSun, STSong, &]我是不是可以理解为小作坊实施条例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预包装,另一个是散装,预包装食品需要强制标注执行标准,散装不需要,但实施条例中揉成一句话,并且加“等”字所代替执行标准,因为这句话包涵预包装和散装[/font][font=SimSun, STSong, &]我这样理解对不对,麻烦各位解答一下[/font]

  • 西藏 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禁止生产加工下列食品

    西藏,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禁止生产加工下列食品:饮料、罐头、冷冻饮品、速冻食品、薯类和膨化食品、糖果制品、茶叶及相关制品、蔬菜制品、水果制品、可可及焙烤咖啡产品、食糖、水产制品、淀粉及淀粉制品、蜂产品的全类别全品种禁止;粮食加工品、食用油、调味品、肉制品、乳制品、方便食品、饼干、酒类、炒货食品及坚果制品、蛋制品、糕点、豆制品。禁止品种详见《西藏自治区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禁止生产加工的食品品种目录》。

  • 【原创大赛】解读《河北省食品小作坊小餐饮小摊点管理条例》

    [align=left]文/吴瑶(华测检测 食药农化事业部)[/align]食品小作坊、小餐饮、小摊点(以下简称食品“三小”)遍布城乡、体大量多,与民众切身利益息息相关,既便利百姓生活,促进群众就业,也存在一些风险隐患。可以说,小摊小点牵动大安全、关系大民生。2016年3月29日河北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通过《河北省食品小作坊小餐饮小摊点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河北省食品三小条例》”),于2016年7月1日正式实施,这是河北省食品安全方面的第一部地方法规。《河北省食品三小条例》的出台,为保障人民身体健康、保护舌尖上的安全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民众身边的食品消费环境得到进一步净化,小食小餐更安全、更放心,促进了食品安全形势持续稳定好转。[b]《河北省食品三小条例》核心内容:1 明确了食品“三小”定义[/b]食品小作坊(以下简称“小作坊”),是指有固定生产加工场所,生产条件简单、经营规模小,从业人员少,从事食品生产加工活动的个体经营者。小餐饮,是指有固定门店,条件简单、从业人员少,从事餐饮服务的个体经营者。食品小摊点(以下简称“小摊点”),是指无固定经营场所或者在相对固定区域,从事食品销售或者现场制售食品的个体经营者。[b]2 明确了监督管理部门职责[/b]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安全委员会及其办事机构负责综合协调、监督指导,推进综合执法。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组织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等有关部门和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对小作坊、小餐饮、小摊点存在的区域性、普遍性食品安全问题开展综合治理。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负责监督管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按照小作坊、小餐饮、小摊点的食品安全年度监督管理计划,制定实施方案,通过巡查、抽查等方式加强日常监督检查,对发生食品安全事故风险较高的小作坊、小餐饮、小摊点生产经营活动进行重点监督,及时查处食品安全违法行为。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负责隐患排查、信息报告、协助执法、宣传教育等工作。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建立食品安全监督员、协管员、信息员队伍,加强现场巡查,督促食品“三小”规范生产经营,发现违法生产经营行为时,应当及时制止并向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村(居)民委员会应当协助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开展食品安全监督检查,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食品安全违法情况。[b]3 食品“三小”应符合的规定[/b]《河北省食品三小条例》明确规定食品“三小”应当依法从事食品生产经营活动,保证食品卫生、无毒、无害。食品原料、食品相关产品应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和国家相关规定,用水符合国家规定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按照国家标准和规定使用食品添加剂;经营场所与污染源保持二十五米以上距离,环境应当安全、无害并保持清洁,使用的洗涤剂、消毒剂对人体安全、无害;从业人员应当保持个人卫生,每年进行健康检查,持有效健康证明从事食品生产经营活动。将违反食品安全标准规定,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的和生产、经营变质、过期、掺假掺杂伪劣食品的,且拒不改正造成食品安全事故的食品“三小”列入黑名单,三年内不得从事食品生产经营活动。[b]4 实行登记备案管理[/b]根据食品“三小”自身特点,实行便捷的登记、备案管理。《河北省食品三小条例》规定小作坊、小餐饮实行登记证管理,小摊点实行备案卡管理,登记备案不收取任何费用。食品“三小”应当在生产经营场所显著位置,公示登记证或者备案卡、从业人员健康证明。小作坊、小餐饮还应当公示食品添加剂使用情况等相关信息,接受社会监督。登记证、备案卡不得伪造、变造、冒用、出租、出借或者以其他形式转让,不得超出登记证、备案卡载明的经营项目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小摊点经营活动不得超出备案卡载明的区域。小作坊、小餐饮登记证有效期三年,小摊点备案卡有效期一年。[b]5 明确指出食品“三小”禁止经营、生产的食品[/b]小作坊不得生产加工乳制品、速冻食品、酒类(白酒、啤酒、葡萄酒及果酒等)、罐头、饮料、保健食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婴幼儿配方食品、婴幼儿辅助食品、果冻、食品添加剂等产品,以及法律、法规禁止生产加工的其他产品。小餐饮不得经营裱花蛋糕、生食水产品以及法律、法规禁止经营的其他食品。小摊点不得销售散装白酒、食品添加剂、保健食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婴幼儿配方食品、婴幼儿辅助食品等法律、法规禁止经营的高风险食品。[b]6 确定学校、幼儿园周边禁止设立食品小摊点[/b]从全省各地情况看,学校、幼儿园周边摆摊设点现象比较普遍,食品安全状况堪忧,对此家长和社会广泛关注,但监管部门缺少将其进行监管的法律依据。因此,为净化学校、幼儿园周围食品安全环境,减少学生接触“问题食品”机会,降低发生食品安全事故几率,在征求各方面意见基础上,《河北省食品三小条例》规定学校、幼儿园门口一百米范围内禁止小摊点经营。[b]7 体现了政府服务功能[/b]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对食品“三小”从业人员、食品安全监督员、协管员、信息员进行专业知识的培训,不得收取费用。适宜小作坊、小餐饮、小摊点开办早市夜市或者集中生产、交易市场的区域,应当统筹建设,集中管理,并配备检验、供电、给水、排污等设备设施。此外,应当按照规定对食品“三小”生产经营的食品进行抽样检验。抽样检验应当购买抽取的样品,不得向食品“三小”收取检验费和其他费用。[b]8 网上订餐由第三方平台承担法律责任[/b]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提供者应当对入网小作坊、小餐饮、小摊点进行实名登记,明确其食品安全管理责任;依法审查其食品经营许可证件或者备案凭证。目前,网络销售食品符合大众消费趋势,符合当前“万众创业、大众创新”精神。为保证网络销售食品安全,第三方交易平台要对入网的小作坊、小餐饮、小摊点进行审查,并实名登记;同时,起到监督作用,发现入网小作坊、小餐饮、小摊点有违反本条例规定行为的,应当及时制止并立即报告,发现严重违法行为的,应当立即停止提供网络交易平台服务。《河北省食品三小条例》设计了宽严相济的行政处罚措施,对违反食品安全规范要求的行为,分别不同情形规定了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和违法生产经营物品、吊销登记证等行政处罚。其中罚款的幅度在200元以上1.5万元以下。对于严重违法行为被吊销登记证的经营者、从业人员,三年内不得从事食品生产经营活动。《河北省食品三小条例》力求实现全环节、全过程监管,更加突出国家和省食品监管体制改革成果,更加突出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要求,体现监管权力下移、便民服务原则,有力保障全省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 小作坊里的卤肉

    [color=#444444]请教大家:小作坊里面卖的卤肉中亚硝酸盐限值是多少?[/color][color=#444444]是按GB 2760-2014中酱卤肉制品中算呢(以亚硝酸钠计,残留量≤30mg/kg)?还是按照“总局关于餐饮服务提供者禁用亚硝酸盐、加强醇基燃料管理的公告(2018年*8号)”规定:“[/color][color=#000000] 一、禁止餐饮服务提供者采购、贮存、使用亚硝酸盐(包括亚硝酸钠、亚硝酸钾),严防将亚硝酸盐误作[/color][color=#f77f4][url=http://info.food.hc360.com/list/twpzl.shtml]食盐[/url][/color][color=#000000]使用加工[/color][color=#f77f4][url=http://www.food.hc360.com/]食品[/url][/color][color=#000000]。[/color][color=#444444]”,即不得检出呢[/color]

  • 白酒小作坊非法添加阿斯巴甜,您怎么看?

    来源: 新华网四川攀枝花27家白酒小作坊非法添加阿斯巴甜新华网北京11月16日电(李楠)近日,攀枝花食药监局发布“现烤现卖”散装白酒小作坊监督抽检不合格信息。名单显示,27家白酒生产作坊的产品不合格;其中涉及李名望、李华一、邓记小灶酒、卢记小灶高粱酒等27家白酒作坊生产的高粱酒、玉米酒、糯米酒等;超范围添加食品添加剂阿斯巴甜、纽甜、糖精钠和甜蜜素为其不合格主要原因。  据了解,阿斯巴甜是一种非碳水化合物类的人造甜味剂,比一般的糖甜约200倍。有研究认为,阿斯巴甜可造成神经及免疫系统严重受损。纽甜是一种功能性甜味剂,其甜味比蔗糖甜7000—13000倍,比阿斯巴甜甜30—60倍,是目前世界上最甜的甜味剂。  糖精钠(用作甜味剂),是蔗糖甜度的300至500倍,白酒中禁止添加。对此,攀枝花食药监局表示,一些生产企业为了减少成本,通过大量添加甜味剂,来增加白酒的甜味和口感;过量食用糖精钠会影响人的肠胃消化酶的正常分泌,降低小肠的吸收能力,还会对肝脏和神经系统造成危害。  资料显示,11月3日、11月10日,成都食药监局官网显示共计16批次白酒因检出糖精钠、甜蜜素被通报。  针对抽检中发现的不合格白酒,攀枝花食药监局已要求白酒生产经营者所在地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第一时间进行调查核实,责令生产经营者下架,召回不合格产品,查找问题原因并依法进行查处。  此外,攀枝花食药监局还提醒广大市民,慎购慎饮“现烤现卖”小作坊制售的散装白酒。在选购白酒时,要尽量选择证照齐全、有固定场所、信誉较好的商店、超市或批发市场。谨慎购买无产品标识、无生产厂家、无生产地址的散装白酒,如自身合法权益受损,可拨打举报投诉电话12331。  附不合格白酒抽检名单:http://news.xinhuanet.com/food/2016-11/16/1119924443_14792784241511n.pnghttp://news.xinhuanet.com/food/2016-11/16/1119924443_14792784241791n.png http://news.xinhuanet.com/food/2016-11/16/1119924443_14792784241831n.png (来源:攀枝花食药监局)

  • 直击:目击基层工商打击黑作坊

    直击:目击基层工商打击黑作坊

    今年5月底有市民反映,有人在长沙望城区一处城乡接合部的民房内私自加工豆制品。经过连续一周的暗访取证,工商人员发现该窝点卫生条件极差,通常晚上7点开始连夜生产、凌晨发货,初步判定是一处无照经营的豆制品黑作坊。6月7日晚8时,记者与工商执法人员来到该黑作坊准备采取现场执法,却发现铁门紧锁。当晚执法队员在其周边严密布控,蹲守至次日凌晨2点,仍不见房屋内有开工的迹象。为了不打草惊蛇,工商人员只好结束第一次现场行动。事后调查得知经营者当晚恰巧停工赶回老家办理私事。6月28日晚,工商人员在连续蹲点观察确定该窝点正在重新加速生产后果断开始实施第二次现场执法行动。当执法人员一走进这家黑作坊时,阵阵恶臭扑鼻而来,生产工具和墙面污渍斑斑,苍蝇到处飞。生产制作豆腐的环境卫生条件严重不达标。 据了解,该作坊的经营者为一对安徽籍夫妇,他们承认无照生产豆腐。根据《无照经营查处取缔办法》的规定,执法人员依法取缔该作坊,并查扣上千斤原料黄豆及加工好的豆制品。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问题食品“禁而不绝”就在于打击黑作坊难度大,根治食品黑市更是“任重道远”。黑作坊通常会选择比较隐蔽的地点。在执法部门进行检查时,执法人员在明,他在暗,通常都能躲过处罚。此外,这些黑作坊加工设施都很简单,房租也便宜,加工成本非常低。一旦发现风吹草动,可随时换地方,即便被执法部门查封取缔,待风平浪静,他们还可以“东山再起”。 业内人士表示,一块豆腐从作坊生产走向无菌生产,可以看作是整个食品加工市场摆脱传统走向规模化生产的缩影,完全改变豆腐作坊式生产,实现全车间供应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工商部门坦言,由于生产加工投入成本不高,一次处罚几千元上万元,没收所有生产工具,并不能遏制黑作坊继续生产。较低的违法成本和丰厚的违法收益,让一批又一批的黑作坊前赴后继。经营者经常打一枪换一个地方,这处被端掉,再换个地方另起炉灶。为了逃避执法处罚,一些黑作坊从最初的藏身市区居民区,逐渐转移到郊县加工生产,这给执法带来较大困难。(来源:新华网)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2/06/201206291443_374978_1608710_3.jp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2/06/201206291444_374979_1608710_3.jp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2/06/201206291444_374980_1608710_3.jp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2/06/201206291444_374982_1608710_3.jpg平日买菜也很少考虑它的来源,因为小作坊来的豆腐太多太多了,你会考虑吗?

  • 小作坊的行为让人头疼

    不知何时,出租屋旁开了一个小作坊(规模就是一家小店面),主要是做些手工,让人头疼的是,小作坊的人整天将一些没用的塑胶直接放在门口烧,那气味和烟味让人太难受了。http://simg.instrument.com.cn/bbs/images/default/em09504.gif这种小作坊不知有没有人管。

  • 【转帖】无证作坊用回锅松香处理猪头肉 或损伤肝肾

    http://i2.sinaimg.cn/dy/h/news/2011-05-09/U5307P1T1D22429439F21DT20110509075055.jpg 警方向作坊老板陈小兵询问其身份。http://i0.sinaimg.cn/dy/h/news/2011-05-09/U5307P1T1D22429439F23DT20110509075055.jpg 屠宰场内的沾蝇纸上沾满了苍蝇。http://i0.sinaimg.cn/dy/h/news/2011-05-09/U5307P1T1D22429439F1394DT20110509075055.jpg 昨日,沙区警方在青木关石碾村合元养殖屠宰场内查获一家无照加工猪头肉的作坊。   喜欢吃卤菜吗?在此,我们向您说一声对不起,今天又倒你胃口了。但,这是我们必须做的。检查中,幸 亏没查到像前些天那样严重的问题,但有隐患和无证经营对社会的危害同样重大,不制止,迟早会出事。食品安全提很久了,坚信智慧在民间,希望广大读者朋友来 电分享你的妙招,我们会协助你把你的想法递交给食品安全部门,早日实现“报纸上不再有倒胃口的烂新闻”。  昨天中午,记者与沙坪坝青木关派出所民警、当地工商局执法人员主动出击,在位于青木关石碾村重庆合元养殖屠宰场内突击检查时发现:  一加工半成品猪头肉的小作坊,没办任何证件,生产条件简陋,用松香拔毛,加工程序有安全隐患,从此处流向市场的猪头肉,多被小摊贩制成卤菜贩卖。  废弃厂房藏无证小作坊  昨天中午12点多钟,合元养殖屠宰场内,偌大的厂区被暴露在烈日下,宽阔的道路上无人行走,厂区内一片寂静,只有在散发着阵阵恶臭的猪棚内还聚集着一群人。  顺着急宰车间,向厂区深处行走,一片红色的砖瓦房出现在眼前,这里看似已废弃许久的厂房,没有使用的设备在砖瓦房内堆弃着,然而,就是在这样一个易被人忽略的地方,隐藏着一个一天生产近500公斤半成品猪头肉的无证小作坊。  昨日,沙区警方在青木关石碾村合元养殖屠宰场内查获一家无照加工猪头肉的作坊。  地上四处散落着猪骨  “要买点吗?”看见重庆晨报记者,一个赤裸着上身、围着一个沾满血迹围裙的小伙子询问到。此时,他右手带着已发黑的白色手套正按在半截猪头上,左手拿着夹钳娴熟地将猪头上的骨头夹下来,不过10秒钟。  两百平方米的小作坊内,共有四人正在对猪头肉进行加工。小作坊内虽然并不是封闭的,但里面闷热,3把风扇在里面开足马力旋转,才能让作坊内感觉到一丝凉爽。地上四处散落着猪骨。  在发现猪头肉加工小作坊后,昨天中午1点左右,重庆晨报记者连同青木关派出所的民警一起对该作坊进行突击检查,而无证小作坊如何生产半成品猪头肉的程序也浮现了出来。

  • 食品安全小知识

    http://simg.instrument.com.cn/bbs/images/default/em09506.gif  一、分享一下食品安全常识  1、购买食物时,注意食品包装有无生产厂家、生产日期,是否过保质期,食品原料、营养成分是否标明,有无QS标识,不能购买三无产品。  2、打开食品包装,检查食品是否具有它应有的感官性状。不能食用腐败变质、油脂酸败、霉变、生虫、污秽不洁、混有异物或者其他感官性状异常的食品,若蛋白质类食品发粘,碳水化合物有发酵的气味或饮料有异常沉淀物等等均不能食用。  3、不到无证摊贩处购买盒饭或食物,减少食物中毒的隐患。  4、注意个人卫生,饭前便后洗手,自己的餐具洗净消毒,不用不洁容器盛装食品,不乱扔垃圾防止蚊蝇孳生。  5、少吃油炸、油煎的食品。  二、分享一下如何判别伪劣食品?  伪劣食品犹如过街老鼠,人人喊打。但人们在日常购物时却难以识别。《伪劣食品防范“七字法”》,以通俗易懂易记的方式引导消费者强化食品安全自我防范,以期使伪劣食品豆制品加盟nd.spzs.com因缺乏市场而退出市场。防范“七字法”:即防“艳、白、反、长、散、低、小”。 1防“艳”。对颜色过分艳丽的食品要提防,如目前上市的草莓象蜡果一样又大又红又亮、咸菜梗亮黄诱人、瓶装的蕨菜鲜绿不褪色等,要留个心眼,是不是在添加色素上有问题?  2防“白”。凡是食品呈不正常不自然的白色,十有八九会有漂白剂、增白剂、面粉处理剂等化学品的危害。  3防“长”。尽量少吃保质期过长的食品,3℃贮藏的包装熟肉禽类产品采用巴氏杀菌的,保质期一般为7—30天。  4防“反”。就是防反自然生长的食物,如果食用过多可能对身体产生影响。  5防“小”。要提防小作坊式加工企业的产品,这类企业的食品平均抽样合格率最低,触目惊心的食品安全事件往往在这些企业出现。  6防“低”。“低”是指在价格上明显低于一般价格水平的食品,价格太低的食品大多有“猫腻”。  7防“散”。散就是散装食品,有些集贸市场销售的散装豆制品、散装熟食、酱菜等可能来自地下加工厂。  三、另外食品储存应注意哪些问题?  应建立出入库制度,做到先进先出;各类食品分类存放,标志明显,防止交叉污染;做到离墙离地,做到“四防”:防霉或防腐、防鼠、防虫、防蝇。

  • 【转帖】黑作坊牛血制“鸭血” 泡福尔马林装嫩

    “有人用牛血旺冒充猪血和鸭血,还往里面添加福尔马林。”11月28日,华西都市报接到张欣(化名)发来的一条短信,她说自己曾在新都区一家加工血旺的手工作坊工作近1年,亲眼目睹了该作坊生产问题血旺的全过程。  11月29日到11月30日两天,华西都市报和CDTV-3《920在行动》栏目对此进行了调查,发现张欣爆料的情况基本属实。目前新都区当地相关部门已对该作坊进行了查处。  小工曝黑幕福尔马林泡出“嫩”血旺  举报人张欣说,牛血比猪血和鸭血量大且成本更低,而福尔马林的作用就是延长血旺的存放时间,同时也可以让浸泡过的血旺显得更嫩。  在这家作坊工作过的张欣说,除了4天的休息时间,工人几乎全年都在工作,加工出来的血旺则主要运往成都各大菜市场进行销售。  11月29日上午,记者来到了位于新都区泰兴镇新庵村5组的这家作坊暗访。记者看到,这家作坊是一个砖瓦房,约有100平米。作坊四周散发着阵阵恶臭,周边全是垃圾和污水。  跟踪毒血旺被运进市区菜市场  11月29日晚上11点40分,行动记者分成2个小组,分别驾驶两辆汽车前往新都。30日凌晨0点20分,两组记者到达各自预定位置,开始潜伏守候。  30日凌晨1点过,泰兴镇新庵村5组的大部分居民都已熄灯,只有这家手工作坊还灯火通明地忙碌着。  临近3点,装载加工后血旺的白色货车从作坊启动,两组外围记者迅速跟上。这辆白色农用货车牌照为川AJ042L,所载的血旺有70盆左右。在行驶的过程中,司机的警觉性很高,两次过收费站时,都下车走到车尾查看。  凌晨4点20分,这辆货车来到了  成都市农产品批发市场,并将一部分血旺从车上卸下,拉给不同商家。  凌晨5点过,还载有一半血旺的货车从市场驶出,继续往成都市区前进,分别来到市区旅游村菜市场和郭家巷菜市场。  检验出真相血旺中甲醛含量超标  11月30日上午7点过,行动记者正准备继续跟踪时,一个意外的电话却打了进来。  “你们已经暴露了,他们知道有人在跟踪,不少血旺已经换过了。”打进电话的是张欣,她说驾驶员已经察觉到有问题,部分没有泡过福尔马林  的血旺已经换了上去。而在记者之前掌握的线索中,该作坊每次运出的血旺确实有部分没有添加福尔马林,以备不时之需。  紧急商量之后,记者决定立即兵分3路购买血旺,并将其送至检测中心进行检测。  上午11点过,记者将购来的血旺送往了成都市农产品批发市场农产品检测中心。通过检查,记者在成都市农产品批发市场上购买的血旺并未发现异常,而在旅游村和郭家巷菜市场购买的血旺却出现了问题。检测人员说,“其中一份每千克中含有10毫克甲醛,另一份每千克中含有5毫克甲醛。”而福尔马林正是甲醛的水溶物。  “毒血旺”作坊主求情:  “能不能留下20盆,我改天再卖”  在得到检验结果后,记者第一时间通知了新都区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食安办又组织当地相关部门,一道前往泰兴镇新庵村5组。  下午1点过,这家加工作坊还有6名工人在对牛血进行加工,100平米大小的砖房里摆满了上百盆已经煮好的血旺,房屋里面只有2个类似灶台的加工设备。当天的现场查处中,执法人员没有在屋内发现福尔马林,作坊主李福华说虽然加过化学用品,但否认添加过福尔马林,只承认自己确实将牛血充当鸭血和鸡血。执法人员调查后发现,长期从事血旺加工的李福华手里却连卫生许可证都没有。  被勒令马上关闭作坊后,李福华还被要求将已经生产的问题血旺就地销毁,所有生产工具和原料暂扣。看着一盆盆倒进水沟的血旺,李福华还企图让记者为其求情,留下20盆择日再卖。在场记者严词拒绝后,下午3点过,该作坊生产的问题血旺终被全部销毁。目前,新都区质监部门正对李福华生产问题血旺一事进行调查。

  • 【讨论】南京一小作坊用死龙虾加工虾仁 十吨半成品被封

    http://photocdn.sohu.com/20110625/Img311613756.jpg工作人员将死龙虾捞出运走。梅建明 摄  昨天上午,记者接到市民报料称,在南京栖霞区燕子矶街道新燕街上,有一处数百平方米的小作坊里,拖来上千斤的死龙虾,露天熬煮,进行虾仁加工。当地工商部门、质检局接到反映后,将死龙虾捞出装车拖走,而质检则将一冷库里十余吨半成品虾仁封存,以备检验后进一步处理。  露天架锅熬煮,臭味传千米  记者赶到位于燕子矶新燕街161号附近的该处作坊时,只见偌大一院子的大铁门紧锁着。知情人称,加工的地方在院子另一侧墙根下。记者绕行百米远,到围墙另一侧,远远即可闻到一股令人作呕的腥臭味。记者看到,顺着墙根,支起了两口大锅,鼓风机响起刺耳的噪音,铁锅被盖子盖住,里面看不到煮的东西。不过,在知情人的指点下,记者看到锅灶旁有一个十余立方米的水泥池子,里面漂满了红色的龙虾。果然,一名没有察觉的男子拿着铁锹从池中往锅里铲龙虾。  “这些龙虾是死的,经常用车拖过来,白天在这里加工,一加工,发出的气味就非常难闻,避之不及。”紧邻的一家物流公司工人告诉记者,这个小作坊存在有半年多的时间,但他们深受其害,一开工,那种难闻的气味随风飘至近千米远,同样令周围居民难以忍受。但因为对方在加工时,一直锁着门,他们也没有办法。记者再次绕到作坊门前,无论记者怎么敲打铁门,里面的人都不作应答。

  • 【转帖】西藏肉奶制品、饮用水等主要食品合格率为92.86%

    从(西藏)自治区质监局获悉,我区质监部门日前对全区肉制品、奶制品、饮用水等主要食品进行监督抽查,通过检测后发现,此次抽查的42个样品中有39个样品合格,合格率为92.86 。   据了解,食品质量关系到千家万户,我区质监部门一直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加大了对食品生产企业和小作坊的巡查和回访频率,对于食品生产企业每年最少巡查6次以上、小作坊必须达到12次,在巡查中发现的问题要求生产企业或小作坊限期进行整改,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对整改情况进行回访,对整改情况及相应的保证措施情况进行登记。  据自治区质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执法人员在加大对食品生产企业和小作坊监管的同时,督促帮助企业和小作坊建立健全各种质量管理制度,帮助企业完善原料进厂检验和台账记录制度,健全产品出厂检验和销售台账记录,明确食品生产者是食品安全的第一责任人,进一步树立了生产管理者的责任意识和安全意识。  据悉,我区质监部门制订了抽查计划,根据抽查检验结果进行跟踪监督抽查,对抽查检验所生产的产品不合格的企业和小作坊提出限期整改要求,并要求不合格产品生产单位查找原因,向质监部门提交整改报告书,质监部门根据整改情况再次进行复查。

  • 西安黑作坊用鸡饲料灌保健胶囊!!!

    http://photocdn.sohu.com/20110809/Img315835278.jpg生产者用兽药填充降压药品胶囊http://photocdn.sohu.com/20110809/Img315835279.jpg未央警方查出大量假药。 记者 王健 摄  鸡饲料、兽药在黑加工厂内,摇身一变竟成了“深海胰岛复活组合胶囊”、“海压宝”等8种保健品。昨日,未央警方捣毁了这个制售假冒保健品的黑窝点,6名涉案人员被控制。  经查,在短短半年内,该窝点生产了2400余箱假冒保健品,涉案500余万元。  8种“保健品”不同的只是包装  昨日,在西叶寨村莲湖区种子站内,记者看到这个加工“保健品”的作坊非常简陋。在一个专门包装“保健品”的作坊内,共有3个不足15平方米的房间。其中两个房间里堆满了名为“深海胰岛复活组合胶囊”、“海压宝”、“给力胶囊”、“乐压胶囊”、“男根宝”等8种假冒保健品的外包装盒。另外一个房间不仅是加工各种“保健品”的车间,还是工人做饭的厨房,在里边锅碗瓢盆和“保健品”的半成品胡乱地堆放在一起。  在另外一个距离10多米远的作坊里,记者看到地上散落着大量类似中药的碎末和五颜六色的胶囊。一旁是成堆的鸡饲料和兽药。民警介绍,这些鸡饲料和兽药就是加工各种“保健品”的主要原料,无论啥“保健品”基本上都用这些原料,区别只是胶囊壳不同而已。  警方4个月暗查端掉黑窝点  公安未央分局经侦大队大队长杨世英介绍,今年4月,未央宫派出所民警在辖区走访时,在西叶寨村发现一个生产“保健品”作坊,从门外根本找不到任何标记,没有人知道里边生产什么保健品,这种情况非常可疑。  很快,公安未央分局经侦大队介入调查。民警发现这一作坊位于西叶寨村莲湖区种子站内,平时这个作坊大门一直紧锁,外人根本无法进入。在4个多月的调查中,民警基本上确认该作坊就是一个生产假冒保健品的黑作坊,至少生产了8种假冒“保健品”。  在基本掌握该窝点的活动规律后,8月7日,公安未央分局经侦大队迅速组织民警一举端掉了这个黑窝点,当场抓获6名涉案嫌疑人,缴获大量成品和半成品的“保健品”。  96万板“保健品”已被销往全国  一举端掉这个制售假冒保健品的黑窝点后,民警对现场查获的物品进行了清点,共查获鸡饲料、兽药等原材料68袋,药用空心胶囊12箱共2.4万板,用于压板的假冒铝箔70卷,假冒成品保健品4万板,非法制作注册商标标识5万余件。  在进一步审查中,警方了解到,嫌犯从今年2月开始,花费不到1万元,租赁厂房及购买设备、原材料后,开始大肆制售各种假冒保健品。短短半年内,生产各种假冒保健品2400余箱共计96万板,涉案金额达500余万元。这些假冒保健品已通过各种非法渠道被销售到全国各地。目前,警方仍在进一步深挖中

  • 【转帖】黑作坊用猪肉下脚料熬油 老板称味道好

    http://i3.sinaimg.cn/dy/h/news/2011-05-09/U5307P1T1D22431340F21DT20110509141238.jpg 用于熬油的,都是人们不吃的猪肉下脚料http://i1.sinaimg.cn/dy/h/news/2011-05-09/U5307P1T1D22431340F23DT20110509141238.jpg 熬油的大锅污黑不堪 东南网—海峡都市报5月9日讯(本网记者 涂传之 谢明飞 文/图) 污黑的墙壁和设备,用猪皮、内脏、皮下脂肪等下脚料,熬制出深棕色的猪油,老板还说“这油味道好得很”!昨日,一名读者拨打海都热线通968111报料称,泉州台商投资区东园镇有这样一家“黑猪油作坊”。记者前往暗访,发现情况属实,随后向东园工商所反应,惠安县质监局、东园工商所和东园派出所联合执法,将该黑作坊一举端掉,现场查封“黑猪油”361斤、猪肉下脚料651斤。记者暗访 打开油桶 漂出渣状物老板说:“这油包你没问题,味道好得很!”昨日上午,根据线索,记者找到了这家藏匿在东园镇路边一民宅的猪油熬制黑作坊。院子约40平方米,一进院子,就可以看到显眼处放着几十个沾满油污的金属空桶,角落处放着十几个装满液体的塑料油桶。在院子的另一角落里,五六名工人围着一张石桌,紧张地处理桌上的猪肉下脚料,有猪皮、内脏、皮下脂肪等,囊括了所有废弃猪肉的种类。无数苍蝇随着工人的菜刀飞舞,石桌周围的地上,放着二十几个篮子,里面都装着类似的猪肉下脚料。一名工人看到记者后,十分警觉,连声询问记者找谁。记者佯称要在附近开一家小吃店,需要购买面粉和猪油。老板黄某带着记者拐进石桌背后院子的阴暗处,记者才发现此处“别有洞天”:4口熬油大锅、两台压榨机、十几桶猪油成品,20多平方米的小院俨然一个“熬油生产车间”,“车间”的设备、墙壁十分污黑,油渣圆饼随意地堆放在墙角,地面上不少地方都长毛了。黄某说,猪油有4.5元一斤和4.2元一斤两种,较贵的用纯肉熬制,较便宜的则掺有动物油脂。在记者的要求下,黄某打开装有成品猪油的油桶盖,一股轻微腥臭味扑鼻而来,记者发现,较贵的猪油呈深棕色,较便宜的猪油看上去和花生酱有点相似,并且混有明显的渣状物。当记者询问吃这种油会不会有问题时,黄某自信地向记者表示:“这油包你没问题,你做饼什么的放进去没人尝得出来,味道好得很!”部门执法 查封361斤黑猪油651斤下脚料老板说:“我只卖油,熬油的是我老爸!”离开作坊后,记者迅速联系了东园镇工商所。工商所执法人员同东园派出所的民警在记者的带领下,来到了现场。工人们仍在忙着处理猪肉下脚料,之前还笑脸迎客的黄某看到执法人员时傻了眼。当工商执法人员要求黄某出具相关证照时,摆在执法人员面前的却只有一本工商营业执照,准许经营范围是“销售面粉、植物油脂”,生产许可证、证明熬油原料进货渠道的票据等统统没有。“你的这本执照只能让你卖面粉卖油,怎么自己熬起油了?”面对工商执法人员的质问,黄某将责任推向了正在收拾下脚料的一名老者,“我是只卖油啊,熬油的是那个老头”。而当记者问黄某与老者的关系时,黄某面露尴尬,“他是我老爸”。执法人员花了近一个小时进行称重,发现现场共有成品猪油361斤,猪肉下脚料651斤。执法人员查封了作坊及设备,封存了“黑猪油”,并将对下脚料进行填埋处理。猪油去向 知情人士爆料:主销周边小餐馆老板说:“要多少有多少,我们才不管他买油要做什么!”在现场,当执法人员问黄某和他的父亲“猪油流向”时,两人先是模糊回答说“卖到周边地区”,之后又说自己只管熬油卖油,“只要有人来买,想买多少买多少,我们才不管人家买油是做什么的”。向记者报料的先生,自称是食品行业的业内人士。他说,自己和黄某有过业务来往,黄某曾经亲口说过他用外省拉来的死猪肉熬油。报料人还亲眼见到,附近不少小餐馆老板从作坊“成百斤地拉走猪油”。“那个环境,那个油,实在太臭。”报料人说,自己“不做生意已经两三年了”,站出来揭穿,仅仅出于正义。征集令双汇瘦肉精、染色馒头尘埃未定之时,沈阳、济南等地又曝出可使人致癌的“毒豆芽”。接连发生的食品质量安全事件,从未像今天这样如此牵动我们的敏感神经。本报为此开通24小时热线968111,只要您发现生产有害食品的黑作坊,发现滥用食品添加剂等违法行为,就可以拨打我们的热线,我们将协同有关部门调查。一经核实,将给予奖励,并为您保密。

  • 【转帖】河南规范麻辣小食品 没有QS认证不能生产

    【转帖】河南规范麻辣小食品 没有QS认证不能生产

    [color=#DC143C][im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07/12/200712201407_73701_1604888_3.jpg[/img]深受孩子们喜爱的麻辣小食品 新华网河南频道12月20日讯 大河网-河南商报报道:(记者 谢朝红 齐亚琼 见习记者 周敏/摄)麻辣小食品又甜又辣,深受孩子们喜爱。但做麻辣小食品用铸铁设备,孩子们食用后可能导致重金属超标。 以后,家长们的担心可能会改变。今日起,我省质监部门专门针对麻辣小食品出台《调味面制食品》地方标准,从食盐、食品添加剂等方面予以规范。 【标准】 今起规范麻辣小食品 由郑州市质监局食品处和郑州市质量技术监督检测中心起草的《调味面制食品》,于今天开始实施。 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在收集湖南等省份类似食品的地方标准后,制定出我省的调味面制食品的地方标准。该标准规定,调味面制食品的食盐添加量必须控制在8%以下,而通常情况下,调味面制食品企业的食盐添加量都在8%~14%之间。 省质监局标准化处副处长王艺雯说,这个标准比湖南的盐含量还低,这是因为现代营养学要求低盐低脂。 除了盐分的含量有规定限量,重金属污染物和微生物指标均有相关设定。 【说法】 没有QS不能生产 “有市场就有存在的理由,但国家在这类食品检测方面管理上没有统一的标准。”郑州市质监局食品处周芳说,有简单的铸铁生产设备、无任何卫生防护措施等现象,是他们此前对郑州麻辣食品调查中,存在最显著的问题。 周芳说,出台这个地方标准,旨在进一步规范这类食品,制定的一些指标参考了糕点类食品和膨化食品两种产品的标准。而标准出台后,质监部门可以据此来对这类食品生产厂家进行QS认证。 据他介绍,目前郑州只有5家企业拿到了QS(质量安全)证,“到明年1月1日起,如果没有取得QS证的厂家还在生产销售,质监部门要开始查处了。” QS让一半小作坊走上“断头路”[im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07/12/200712201408_73702_1604888_3.jpg[/img]购物认准“QS”,质量更有保证 2008年起,无QS标志食品不准进入商超销售,小作坊食品销售须佩戴“蓝色小标签” 2009年底,无QS认证的全国小作坊将减少50%,郑州市688家小作坊将有一半“消失” 一个月前,郑州市质监部门给全市688家小作坊食品佩戴上了“蓝色小标签”,佩戴这种标签的产品不能进入商场、超市销售。 按照规定,明年1月1日起,没有取得QS标志的食品将不准进入商场、超市。在商场、超市外销售的,也必须佩戴“蓝色小标签”。国家质检总局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监管工作的意见》规定,如果到2009年还拿不到QS认证,全国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数量将下降50%。 【政策规定】 下月起食品无QS不许进商超 明年起,您再去商场、超市购买食品,满眼看到的应该都是带有“QS”(质量安全)标志的产品。 据省质监局食品处有关人士介绍,除了散装食品和小作坊内食品被允许“暂缓”不标注QS标志外,明年1月1日起,所有食品加工企业生产的食品如果没有QS标志,就不允许上市销售,否则予以查处。 也就是说,2008年起,消费者在购买食品时,首先应该观察其是否带有蓝白色“QS”标志。这个标志不仅是产品进入市场销售的“入场券”,也是市民辨别食品质量是否安全的重要凭证。 为了给本地食品小作坊一个缓冲的机会,一个月前,郑州市质监局根据上级统一规定,给全市688家小作坊食品佩戴上“蓝色小标签”。贴上这种标签的产品不能进商场、超市销售。 【新闻回访】 小作坊拒贴“蓝色小标签” 一个月后,记者回访时发现,这些店在悄悄地“拒绝”佩戴这种标签。 11月21日下午,郑州市红旗路迪利嘉尔面包房的店老板收到了一个“礼盒”——郑州市质监局专门准备的有关食品安全材料和一万张“蓝色小标签”。 质监工作人员当场给店里待售的糕点和面包一一贴上,并特意交代这位店老板:以后,该店生产出来的面包或糕点,也要贴上这种“蓝色小标签”销售,而贴有“蓝色小标签”的食品不能出现在商场、超市。 同时收到“礼盒”的,在郑州市还有687家食品小作坊。 一个月后,商报记者再次来到这些店回访,发现店里待售的食品包装上根本找不到“蓝色小标签”。 12月18日下午6时,商报记者来到迪利嘉尔面包房,只见店内东边货架上摆满了成盒的糕点,中间货架上也整齐地摆放了各种面包,这些食品包装上都没有“蓝色小标签”。一位女店员过来解释:“标签没有贴,你要是需要,我们可以给你贴上。不过这种标签没有多大意义,我们是卖产品,又不是卖小标签的。” 这名店员边说边从收款台下拿出“蓝色小标签”,贴到了记者拿在手里的糕点盒上。 【店方说法】 贴上蓝色标签东西不好卖了 按照郑州市质监局的规定,他们从11月底开始给全市688家小作坊每家免费发放一万个“蓝色小标签”。“我们一共印制了700万个蓝色小标签,一个小作坊发放一万个,他们用完后要自己再印制。” 对于质监部门免费发放的“蓝色小标签”,不少小作坊老板认为,产品贴上这样的小标签“不光彩”。 “质监局的人确实送过来一些蓝色小标签。我们按要求贴了两天,有人来买东西总问面包是不是有问题,有人一看到标签干脆就走了。”金水区一家面包房的老板说,贴上“蓝色小标签”后,产品没有以前销得好了。“这直接影响销售,我想没有一家作坊愿意把这种标签贴上。” “我店里的面包又没有质量问题,他们凭什么把我店里的产品打入‘另册’?”管城区一家面包房的老板钱先生说,卫生部门给自己店发了卫生许可证,就说明店里的卫生环境是过关的。既然允许小作坊生产食品,说明小作坊的食品是安全的,既然小作坊的食品是安全的,监管部门就该允许小作坊敞开销售生产出来的食品,而不是给小作坊食品限制销售区域。 【市民观点】 蓝色标签让人起戒心 市民单培凤住在红旗路,离迪利嘉尔面包房不远。11月21日,质监部门给这家面包房产品佩戴“蓝色小标签”时,她刚好看到了。 “我以前经常带孩子来这里买面包,那天看见这家店的面包上贴了个蓝色小标签,看到上面写有‘产品不让进入商场、超市销售’的字眼,心里很别扭,不知道面包到底有没有问题。”她说,此后,她就不在这家店买东西了。 针对“小作坊食品不能进商场超市销售”的规定,市民李小姐认为有歧视消费嫌疑。“商场、超市的消费者就比小作坊的消费者高一等吗?这种限制小作坊食品销售的做法,对小作坊而言是不公平的,对某些不得不消费小作坊食品的消费者也是不公平的。” “贴个限制销售的标签,看着的确不舒服,不过产品要是质量好也就无所谓了。”在经七路居住的市民郝静说,她经常在纬四路集贸市场一家豆制品店买豆腐。“不能因为人家贴了标签就不买了,我觉得超市的豆腐还没这店里的新鲜呢。” 【质监部门】 小作坊限售是“优胜劣汰” 按照质监部门的规定,只有营业执照和卫生许可证的被定为小作坊,此外,若再拿到食品生产许可证的经营者才被称为企业。 “我们这么做,其实最终目的就是让市场达到优胜劣汰。”郑州市质监局有关负责人解释,郑州市目前有688家小作坊,到2009年年底,这些小作坊数量要下降50%;到2012年年底,要基本消除无证生产加工食品的现象。 这位负责人说,目前街头上“前店后厂”的豆制品店、粮油加工店和面包房,大多是小作坊,按照QS认证环境要求,原材料库、消毒室、更衣室、调料车间、加工车间和包装场所等,一条流水生产线下来,各个车间不允许有交叉的空间,“这对于那些豆制品店和面包房来说,很难达到,最终只能取缔”。 【认证成本】 QS认证至少要花5万元 产品带有一个QS标志,看似没有多大改变,但对食品企业而言,“拿到一个QS证,付出的成本太大”。 “一个QS证认证评审费是2200元,这是必须要交的。”郑州市质监局有关负责人说,QS认证对企业的生产环境、设备、原料等有一系列严格标准,要想拿到“QS”认证,企业就必须根据相应的标准来改善生产条件、增添设备。 王先生的企业是今年9月份刚刚拿到的QS。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无菌无尘的环境、杀菌消毒的设备、检测的仪器,仅购买设备就花了3万元,加上数额不菲的QS认证费、检测费、化验费等,这样加起来少说也有5万元。 一家小作坊的负责人李先生认为,QS认证的费用高昂,不排除个别企业会把拿到QS证的费用开支,最终通过产品价格转嫁到消费者的头上。 商报见习记者 周敏/摄[/color]

  • 2011年7月份流通环节调味品等食品质量抽样检测合格率84%

    为进一步提高全省流通环节食品质量,加强对工商系统监管小作坊及各类食品的监管,2011年7月,省工商局委托吉林市产品质量检验院,对长春市、四平市部分所辖(市、区)、县流通环节45户食品经营单位经销的127个生产厂家生产的瓶装水、有形市场内的小作坊等食品进行了抽样检测,总体合格率为84%。  本次监测共抽取样品144个批次,经检测合格121个批次,不合格23个批次,其中8个产品是小作坊生产加工的,占不合格食品的35%。不合格食品的项目主要集中在菌落总数、安塞蜜、糖精钠等项目上。15个产品为菌落总数超标,3个产品为食品添加剂含量超标,其他为标签、二氧化硫残留量、酒精度等项目不合格。本次检测的不合格食品,辖区工商局按省工商局的部署依法进行了查处。  中秋节、国庆节即将到来,在购买食品时,要特别注意查看小作坊加工的熟食类肉制品的质量和食品标签标注的生产日期、保质期、厂名、厂址等相关信息,自觉抵制购买“三无”食品和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经监测公示的不合格食品。一旦发现或者购买到此类问题食品,要立即拨打12315举报电话进行投诉和举报,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的同时,积极配合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调查处理违法经营行为,共同维护食品流通市场秩序(不合格食品见附表)。

  • 【转帖】小摊点食品安全该谁管?

    重庆市在全国率先启动了《食品安全法》地方立法,明年5月将向社会征求意见,5-6月提交市人大常委会审议。昨日举行的《重庆市食品安全条例》制定工作情况汇报会上透露,食品安全地方立法,管理的重点是从事食品生产、经营的小摊小贩。   市卫生局局长屈谦说,这次食品安全地方立法,重点解决监管体制和机制、小作坊摊贩监管、生产经营空白与缝隙监管、生产经营者责任、食品添加剂监管、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与评估、食品安全事故处置等7个方面的问题。比如,街头制售食品的摊贩,市政、卫生、工商等现在都有权管理,但往往成为监管的“空档”。再如,乳品、转基因食品、生猪屠宰、酒类、食盐和保健品等安全问题频现,这些与监管混乱、缺位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食品摊贩的监管部门,以及监管方式,这些都将在地方立法中予以明确。”屈谦说,立法中还将明确前店后厂(如蛋糕店)、现制现售(超市熟食区)、仓储、运输、配送、短期展销等生产经营形式的监管部门、监管方式和监管要求。   市人大教科文卫委主任委员高进进在发言中说,我市在推进食品安全地方立法中,首先要重点考虑三个问题,如,小摊小贩们的饭碗问题、市民吃得是否安全、城市的市容环境等。

  • 【讨论】七嘴八舌话食品安全第十四期-----豆制品何去何从?

    中国豆制品行业历经了二千多年的发展,但一直处在传统行业状态,甚至有些地方还保持着原生态的手工作坊生产方式。   目前中国豆制品的生产集中度较低,生产规模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豆制品生产工业化水平的提高,也影响了企业的素质和产品的质量。豆制品小作坊大量存在,使市场监管任务加重。违法使用劣质原料、超量超范围使用食品添加剂等现象也有发生,产品质量存在隐患。 鉴于豆制品生产环境差,保质期短的特点,各地也在不断寻求更好的方式,一要保证豆制品的安全,二要保证老百姓的消费。据说有的地方已经开始试行扶持大型豆制品企业,提高企业门槛,逐步淘汰小作坊式的生产,也就是说以前沿街叫卖的豆腐以后就见不到了。 [color=#DC143C] 本期话题就请大家讨论豆制品集团化生产和传统小作坊生产各自的优缺点?有没有更好的方式保证豆制品的安全?[/color]

  • 让人头疼的作坊式组装国产设备

    让人头疼的作坊式组装国产设备

    国内的部分可靠性物理机械性能测试设备作坊式组装厂家特别多,主要是由于购买配件简单,组装容易,而采购这些作坊式厂家设备,在这方面的确是吃了不少苦头。如我司有台国产组装的破裂强度试验机,如下图: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6/08/201608232026_606389_1678646_3.png该设备主要用于包装材料的耐破强度测试,从2008年购买至今,有近8年的使用时间,几乎每年都会发生同样的故障,即开机无显示,由于是作坊式厂家组装,连原厂都找不到了,发生故障后,只能是搬到类似厂家维修,给出的答案是显示板烧了,奇怪的是更换后,能正常使用一年左右,最后又是发生同样的问题,让人费解。在售后方面,由于原厂不存在,维修也是作坊式组装的厂家,根本谈不上什么售后和服务态度,发生故障,厂家不上门,让我们快递过去维修,中间过程太痛苦了。随着技术发展,个人觉得这种数码管显示屏和开关按键都应被液晶触摸显示屏替代,同时配备与电脑连接端口,可以由电脑控制和保存测试数据。针对国产可靠性设备方面,在此给几个建议,以免大家上同样的当,否则到最后后悔莫及,特别是发生故障时,真是怎一个“难”字能形容的。由于一些可靠机械物理性测试设备结构简单,买些配件自己焊接都能组装,所以这种作坊式厂家非常多,所以我们在买设备时,可以到厂家实地参观了解进行评估,当然避免厂家偷梁换柱,将你带到别的工厂参观;其次,不要被表面价格所蒙蔽,特别是需提防那种皮包公司,价格是优惠,有的直接从别的厂家拿货,最后在设备外壳刻上自己公司名字,交货收到货款后就联系不上了,这种公司是最可恶的,而且还不少。总之,在鱼龙混杂的国产设备市场,还是选择一些可性度比较高,诚信比较好的设备厂家,对公司来说也是降低风险,利益最大化的一种选择。

  • 春节选购食品注意事项

    一、应在持有食品生产经营许可证。河南省食品小作坊登记证、食品小经营店登记证、食品小摊点备案卡的生产企业、小作坊、商场、超市、商店、小摊点等食品销售场所选购食品,索取并保留相关购物凭证。二、选购预包装食品时,应查看外包装是否完好,包装或标签上是否标注有“名称、规格、净含量、成分或者配料表,生产者的名称、地址、联系方式、产品标准代号、生产许可证编号(食品生产许可证编号应由SC和14位阿拉伯数字组成),生产日期,保质期”,选购无破损、无变形的食品。三、选购有保鲜、保温、冷藏或者冷冻等特殊贮存条件要求的食品时,应注意查看食品保存环境、温度等是否符合食品包装或标签上标示的贮存条件要求,贮存设施设备是否有效运行。四、选购散装销售食品时,应注意防尘防蝇等设施是否使用;查看销售区域是否标识名称、生产日期或者生产批号、保质期以及生产经营者名称、地址、联系方式等内容,谨慎选购未标示以上内容产品。对产品信息有疑问的,可要求经营者提供原大包装产品予以核对。五、选购猪肉时,要注意查看“两证两章”。即动物产品检疫合格证、肉品品质检验合格证、动物检疫验讫印章、肉品品质检验验讫印章,无相关证章或证章不全的,应避免购买。六、选购保健食品时,要查看产品包装、标签、说明书上是否标注有保健食品标志(小蓝帽)、保健食品批准文号或备案号、保健功能、食品生产许可证号等产品信息。依据保健功能有针对性的选择购买,并按标签、说明书的要求食用,切忌盲目购买食用。保健食品相关产品信息可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网站查询。如果发现经营者销售有食品安全风险的食品,或对购买食品的安全问题有疑问的,可随时拨打电话12315提供线索或进行投诉举报。挑放心食品,安心过大年。

  • 【讨论】七嘴八舌话食品安全第九期-----农村食品安全

    很多农村、 山区比较贫困,农民消费水平低,购买食品只图便宜不重视食品卫生和质量.致使农村食品安全还表现出以下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使用有毒有害物质、超量使用食品添加剂生产加工食品的违法犯罪行为仍然存在: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小、散、乱自身管理水平偏低经销假冒伪劣、三无劣质食品的行为还比较普遍:小作坊、小食品店、小餐馆环境卫生状况令人担忧:无证无照生产加工、销售食品行为没有得到有效遏制。此外.农村食品安全监管、协管人员缺乏打假治劣工作专项经费不足等这些都使得农村山区存在食品安全隐患。[color=#00008B][color=#00FFFF][color=#DC143C]本期话题请大家就如何控制和提高农村食品安全展开讨论!!![/color][/color][/color]

  • 【转帖】食品问题折射监管三大“怪”

    食品问题折射监管三大“怪”红心鸭蛋、多宝鱼陆续被卷入食品安全风波之后,日前有关部门又发现部分鳜鱼样本含有孔雀石绿。近年来愈演愈烈的重大食品安全事件,使得食品安全这一“老问题”一而再、再而三地成为社会舆论热点,公众食品安全信心急剧下降,政府监管效力备受质疑。 近期,记者在采访中发现,食品安全监管的三方力量——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工商质监等具体职能部门以及食品生产企业,在监管过程中存在种种“怪现象”。怪现象之一:无事抢着管、有事跑着躲 记者采访时发现,部分地区的工商、质监等负有具体监管职责的职能部门在监管工作中存在“无事抢着管、有事跑着躲”现象,个别监管干部“怕麻烦、怕引火烧身”,对涉及百姓健康的食品安全问题索性撒手不管。这在监管小作坊、无证无照食品企业过程中表现尤为突出,各个监管部门都以“我们没有发证,所以不用承担责任”为由,互相推卸责任。 安徽省巢湖市庐江县的一家生产月饼小作坊,用三年前已经破产的庐江食品厂的卫生许可证,生产标有庐江食品厂厂名和卫生许可证的劣质月饼,此事在2005年中秋前夕被媒体曝光后,引起了县委县政府的重视,同时也引发了一场各个部门间相互推诿的风波。在“由谁查处,由谁承担监管失职责任”问题上,卫生、质监、工商打起了口水仗,三个部门都以没有发证为由,拒不查处,最后庐江县食品安全委员会不得不发出正式的文件,责成县卫生局查处方才了事。

  • 3·15晚会第一枪:“ 饿了么”惊现黑心作坊,看完你还会饿么…

    3·15晚会第一枪:“ 饿了么”惊现黑心作坊,看完你还会饿么…

    315记者的实地调查:在“饿了么”网站上,餐馆的照片看着干净正规光鲜亮丽,但实际却是油污横流,“饿了么”平台引导商家虚构地址、上传虚假实体照片,甚至默认无照经营的黑作坊入驻。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6/03/201603161758_587185_708_3.jpg北京通州区食药局稽查大队大队长杜伟利在315晚会所曝光的位于北京市通州区的一家“饿了么”配餐场所进行现场检查时,告诉央视财经频道记者:“这家店铺未经许可,属于无照经营。营业场所不符合相关卫生标准,厨房面积不够,没有消毒设备,加热食品不符合标准,部分从业人员没有健康许可证。饿了么网站存在审核和监管不严的问题。”执法部门当场查扣了相关违法设备,查封了店铺。下一步执法部门将对该店严肃追责,依法取缔。【来源:央视财经】

  • 广东佛山“黑心棉”黑作坊被端 用旧文胸垫加工

    旧文胸垫加工成“黑心棉”  省质监局在佛山南海区狮山镇端掉两个加工作坊 查获1759床“黑心棉”和3500公斤原料  生意社12月8日讯 天气转凉,个别地方利用“黑心棉”生产加工劣质棉被的违法行为有所抬头。昨日,省质监局稽查局在佛山南海区狮山镇一城乡接合部,打掉两个违法生产加工“黑心棉”的小作坊,查获“黑心棉” 1759床、原材料3500公斤。  颇为讽刺的是,两个“黑心棉”作坊用的包装上,印着大大的“100%保证无黑心棉”字样。调查发现,此处“黑心棉”以40元/床的均价流向周边路边摊档。  昨日上午,记者跟随省质监局稽查人员来到南海区狮山镇松岗石碣村,由主干道转入一城乡接合部后,稽查人员首先进入松岗温馨床上用品厂检查。作坊地上摆了好几捆废旧棉胎,一个工人正在压棉被。

  • 【转帖】三鹿奶粉事件后政府如何预防重大食品安全事故

    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刘锡荣指出,针对“三鹿事件”的发生,食品安全法草案做了八处修改,以从法律制度上预防和处置这类重大食品安全事故。[color=#00008B] 1. 全程监管食品生产各环节 【背景】调查表明,“三鹿问题奶粉”是不法分子在原奶收购过程中添加了三聚氰胺所致。但长期以来,作为原奶收购环节的“奶站”一直是监管“盲区”,没有部门负责。 【草案修改】针对监管“盲区”以及监管环节之间分工不严、多头执法、责任不明、监管链条“断裂”等问题,最高立法机关对食品安全法草案进行了修改,强化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的职责,突出“全程监管”,从源头到餐桌都不留空白。 2.目录外食品添加剂不得使用 【背景】对违法使用添加剂和添加非法物质的监控不到位,也是导致“三鹿事件”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草案修改】为防止食品添加剂的不规范使用和滥用,保证食品的源头安全,最高立法机关在食品安全法草案中对食品添加剂的生产经营、目录范围、使用以及添加剂的标签等都作了规定,明确只有经过风险评估证明安全可靠、技术上确有必要的才能列入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范围;食品生产者应当按照食品安全标准使用食品添加剂;即使是无害的物质,只要目录没有列出,决不允许添加到食物中。 3.食品安全标准将统一 【背景】我国现行的食品安全标准由包括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食品卫生标准、食品质量标准以及一些行业性的标准组成。 【草案修改】针对标准不统一等现象,一些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提出,食品安全法草案应当明确制定食品安全标准的基本原则。为此,草案三审稿规定:制定食品安全标准,应当以保证公众身体健康为宗旨。 按照食品安全法草案规定,将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制定、公布统一的强制性的食品安全标准。 4. 政府可责令企业召回问题食品 【背景】三鹿集团从今年3月份开始就陆续接到了一些患泌尿系统结石病的消费者投诉,但直到9月份三鹿集团才召回部分市场产品、封存还没有出库的产品。 【草案修改】根据食品安全法草案二审稿的规定,食品召回是企业的自主行为。 一些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就此提出,实行食品召回制度,不仅要靠企业自觉,还要强调政府的责任。 为此,草案三审稿在规定企业主动召回问题产品并进行处理的基础上,增加了企业要将食品召回和处理情况向县级以上质量监督部门报告的规定。草案同时还强调了政府在召回中的责任。草案规定:食品生产经营者未依照本法规定召回或者停止经营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的,县级以上质监、工商部门可以责令其召回或者停止经营。 5. 加强监管食品小作坊 【背景】“三鹿事件”中,一些大的乳制品企业因为生产规模发展迅速,自产奶源难以满足生产,于是大量从农户、散户手中购进奶源,导致质量难以监管。不仅乳制品行业如此,在整个食品行业中,大量的食品小作坊和摊贩都是食品安全事故隐患最多的地方。 【草案修改】食品安全法草案三审稿将有关规定修改为: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摊贩从事食品生产经营活动应当符合本法规定的与其生产经营规模、条件相适应的食品安全要求,保证所生产经营的食品卫生、无毒、无害,有关部门应当对其加强监督管理。 6.发生食品安全事故须及时上报 【背景】多部现行法律对食品安全事故的报告作出了明确规定,突发事件应对法甚至明确到必须在多少小时内及时向上报告。但“三鹿事件”中有关方面恰恰没有落实这一制度。 【草案修改】针对这一问题,最高立法机关在修改食品安全法草案时特地重申了报告制度,规定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单位和接收病人进行治疗的单位应当及时向事故发生地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发现或接到食品安全事故举报应立即向卫生部门通报;卫生行政部门应按规定逐级上报;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对食品安全事故隐瞒、谎报、缓报,不得毁灭有关证据。 7.相关部门之间要无缝对接 【背景】有媒体报道,早在今年3月,就有消费者向有关部门反映三鹿牌婴幼儿奶粉的质量问题,但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有关人士表示,预警机制的失灵,是“三鹿事件”暴露出的重大问题之一。 【草案修改】为此,最高立法机关对食品安全法草案作了有针对性的修改,强调相关部门之间要及时通报相关信息,强化举报与检验、风险评估、召回等制度之间的无缝对接。 8.“废除免检”写进法律条文 【背景】三鹿奶粉曾是质检总局公布的放心产品之一,享受“免检待遇”。但最后的事实证明,免检制度是监管部门放弃监管责任,这无疑给食品安全监管留下隐患。 【草案修改】为此,最高立法机关在食品安全法草案中明确规定,不得对食品实施免检,以立法形式废除了免检制度。[/color](综合记者郭爱娣 新华社报道)

  • 肉类食品造假防不胜防!

    肉类食品造假防不胜防!

    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3/04/201304012151_433308_2646159_3.jpg 在欧洲“马肉丑闻”曝光不久,中国杭州地区也发现有假牛肉,早在《晏子春秋·内篇杂下第一》中就有挂牛头卖马肉之说,虽然这些造假的肉质食品并不一定有害健康,但来路不明的肉类食材有不可控的食品安全风险,不法商家侵害消费者知情权,牟取暴利,属商业欺诈行为。中国食品工坊肉质食品造假事件屡见不鲜 食品造假是一个统称概念,在食品、食品成分或食品包装中蓄意使用替代品和添加剂,或进行篡改、虚报,或出于利益做出虚假或误导性的食品声明,以上种种都可以归为食品造假。数百年来,食品造假绵延不绝,但记录在案为公众所熟知的,或许也仅是冰山一角。肉类食品因为价格贵,造假的利润诱惑大,前赴后继者层出不穷。 即便在有着公认最严格食品安全监管制度的欧盟,依然有着监管真空地带。比如,可追溯系统的建立是公推的食品安全之路,可欧盟的可追溯制度也奈何不得造假者的魔高一丈,尽管严格要求食品生产商在食品供应链的每一个加工点对产品进行标识,可实际操作中却无法控制和确认每一个标识都是真实信息的累计与叠加。追溯环节中的标识信息已然虚假,那么随之相应的数据库等等也就是无本之木。 欧洲悬牛首卖马肉,被欧盟定为标识欺诈,而中国肉类食品则更加灵活多变,虽然大型食品企业尚无造假丑闻,但它们仅占整个中国食品行业的10%,而绝对大多数食品小作坊,鸭肉假冒羊肉、猪肉冒充牛肉等肉质食品造假事件屡见不鲜。被替代肉质通常来路不明,致食品安全风险不可控 在较便宜的猪肉上使用牛肉膏,将猪肉充当牛肉售卖牟取暴利,已经是一种比较常见的造假行为。倘若是有标识的合乎标准的牛肉膏,那就是咸味香精,是由热反应香料、食品香料化合物、香辛料(或其提取物)等香味成分中的一种或多种与食用载体或其他食品添加剂构成的混合物,用于咸味食品的加香,这在西方发达国家有更为普遍的使用。只要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使用范围和标准添加使用,适量食用对人体健康并无害。 但是,目前咸味香精的安全性,需注意的是其必备配料水解蛋白调味液,如还用酸高温水解,那么三氯丙醇的残留量则至关重要。其实,假牛肉事件的危害重心不在于咸味香精本身,而在于标识欺诈,在于涉嫌使用咸味香精来掩盖已经腐烂变质的肉。这些被替代的假肉,通常来路不明,不可溯源,在养殖过程就存在监管缺失,更不会经历检验检疫环节,那么食品安全风险就不可知、不可控。被替代肉类制成品真假难辨,只能靠DNA检测等技术验明正身 消费者在购买肉质品过程中,要想辨别屠宰分割后的生肉品种,只能从色泽、结构方面入手。牛肉脂肪呈白色或乳黄色,比猪肉脂肪少,气味较腥,纤维长度较长,肉质结构粗并紧凑,而猪肉纤维长度较短,肉质结构细而松散。味觉上,牛肉肉老,猪肉则肉嫩,若肉嫩而牛肉味重就有牛肉膏化妆成猪肉之嫌。一般情况下,羊肉的肥肉是一丝丝地自然分布在瘦肉里,肥瘦相间,假羊肉则是肥瘦各占一边,互相粘结不紧密,用手一捏肥瘦便分离,煮熟后则会碎成片状。 但是,这些辨别方法,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是难以做到的。如果被替代的肉制品再加工成熟食,比如到了肉馅程度,那就连专家也难以辨别,只能依靠DNA检测等技术验明正身。像英国为了杜绝有机食品的投机取巧,则利用同位素检测来验证所谓的玉米鸡是否吃玉米长大。 可以说,肉类食品造假行为让人防不胜防,商家的从业良心至关重要,让消费者在知情同意的基础上选择货真价实的食品,才是值得推崇的商业伦理。另外,造假商家迎合消费者无往而不胜的法宝就是低价策略,消费者面对低价诱惑一定要有健康理性的消费选择,引导企业走向质量占优、诚信取胜的良性循环。当然,更为严密的监管体系,辅以严厉的惩治措施,才能将此类造假丑闻的生存空间压缩到最小。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